2022-07-17 醫療.消化系統
搜尋
腹痛
共找到
1116
筆 文章
-
-
2022-07-13 癌症.胃癌
幽門桿菌未根除癌化 男肚痛脹氣二度胃鏡查出罹胃腺癌
1名70歲男性有長期胃潰瘍病史,吃完東西容易肚子痛、脹氣,曾照胃鏡發現出血,止血吃藥後覺得症狀沒有改善,經轉介至長安醫院就醫,肝膽腸胃科醫師許鈺銓建議再做一次胃鏡檢查,診斷得了胃腺癌。許鈺銓說,病人到院時因為先前才在他院做過胃鏡,所以不願再做,因此只提醒可能風險並給予藥物治療,二、三個月發現症狀變嚴重,患者才答應重做胃鏡。他說,透過窄頻光波腸胃內視鏡檢查,發現有兩處不太正常的細胞表現,切換成特殊光源更是明顯不對勁,切片報告證實是胃腺癌,又驗出有幽門桿菌,代表病患之前幽門桿菌都沒有處理。所幸尚屬早期胃癌,癌細胞也未轉移,術後癒合情況不錯,目前定期追蹤即可。許鈺銓說,病患罹患胃癌主因是因為幽門桿菌未根除而導致癌化。根據國健署統計,高達9成的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桿菌,感染後易造成反覆消化性潰瘍、破壞胃粘膜,罹患胃癌的機率高達一般人的16倍。因此預防胃癌,先從預防幽門桿菌的感染開始,建議飯前洗手、避免共食改用公筷母匙、避免吃到不乾淨的食物,水一定要煮開才能喝,並少吃醃製和高油脂食物。他說,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若有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消化不佳、食慾下降或吐血、解黑便就要特別注意,尤其若症狀持續了兩周,務必向專業醫師諮詢。也呼籲40歲起每1至2年做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發現感染應盡速殺菌治療,避免拖成胃部癌變。
-
2022-07-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七天解隔後不代表已痊癒 染疫後應該要補身體嗎?
● 疫後不要「大補」,避免黃耆、人參類等補氣藥● 多補充維生素A、C、D● 多照陽光、外出走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趨緩,「長新冠」症狀卻困擾許多確診康復後的患者,有些人仍持續乾咳、腹痛或拉肚子,還有些人出現「腦霧」。醫師提醒,七天解隔離後不代表就已痊癒,可適時補充維生素等營養品幫助修復,但切忌疫後「吃補」,小心愈吃,症狀拖愈久。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長新冠是指確診後三個月依然持續的症狀,才會叫做「長新冠」。根據研究,Omicron變異株出現長新冠的比率僅5%至8%,較之前的Alpha、Delta變異株出現約五成少很多。症狀趨緩 不用擔心長新冠這波疫情四月多開始流行,如果民眾現在還有持續性症狀,在嚴格定義上並不算長新冠,只可算是後遺症或是持續性症狀。染疫後遺症在一個月內很常見,通常會陸續改善,若二、三個月內症狀趨緩,就比較不擔心出現長新冠。不過,柳朋馳說,長新冠或新冠後遺症很難明確去量化或實驗數據來檢視。近期臨床上常看到染疫後就診病患,主訴多為疲倦、肌肉痠痛,有些患者有睡眠障礙、影響食欲,都難以透過檢驗等來診斷。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表示,現行政府規定隔離七天後傳染力降低,即可解隔。雖然傳染力下降、有些人快篩驗陰,但從中醫來看,還有餘血沒有清乾淨的後遺症,常見最典型症狀為咳嗽、喘,有些人出現頭暈、耳鳴,還有人是腦霧,出現忘東忘西、事倍功半的情形。解隔非痊癒 3個月內要注意一般感冒或新冠病毒,都是「外感」,瞿瑞瑩說,外感要治療、清餘邪,必須「引邪外出」,疾病就會自然痊癒。一般感冒可能只要發個汗就能將餘邪引出而痊癒,但新冠病毒則是比較難纏的外感,需要一至三個月才能清乾淨。瞿瑞瑩提醒,不可一解隔離就以為痊癒,染疫後三個月內的生活起居應盡量單純、不亂耗損身心。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民眾以為染疫後應該要「補補身體」,但「萬萬不可」,有些女性月經結束後習慣喝四物湯調補,染疫後也應盡量避免。瞿瑞瑩解釋,治外感要像大禹治水,給出路引導。在染疫前吃補藥,可以「固表」讓外邪不侵入體內,但染疫後服用反而封住外出的路,讓餘邪留在體內,尤其是黃耆、人參之類的補氣藥,更容易在體內壅塞化熱,對於原先反覆咳嗽、疲勞、腸胃功能異常等症狀的改善不大,甚至會「壞病」,造成病情惡化。清淡飲食 運動應循序漸進瞿瑞瑩建議,疫後雖然不可「大補」,但可以吃一些雞精、魚湯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增加體力,飲食清淡為主,以清除內熱。但過量的運動在中醫來說是「耗氣」,對身體也是一種耗損,因此運動應循序漸進,再慢慢回到過去的運動量。柳朋馳說,染疫出現喉嚨痛、咽喉不適等症狀,可能對粘膜有些損傷,建議可以多補充維生素A,幫助粘膜修復;也可多補充維生素C和D,有助於組織恢復和免疫調節。在家隔離期間可能因為光照不足,造成日夜顛倒、睡眠障礙,因此解隔後可多照光、外出走走,讓褪黑激素分泌恢復正常,肌肉張力逐漸恢復,藉以改善疲倦、肌肉痠痛問題。如果染疫後持續的症狀持續二至三周,可到一般中西醫門診或新冠染疫康復者門住診就醫;如果治療二、三個月,症狀仍未改善或出現新症狀,則要小心恐有其他疾病問題,須做進一步的檢查。
-
2022-07-13 醫療.婦產科
子宮肌瘤=不孕?一定要摘除整個子宮?關於「子宮肌瘤」你該知道的事
在生育年齡的婦女中,子宮肌瘤的發生率約為20%,而年紀愈大的婦女,比率愈高,在更年期前後,發生率約佔40-50%。但是很幸運的,這些長在子宮上的肌瘤大多是良性,惡性的比例不到1%。因此,患有子宮肌瘤的媽媽們不要過度焦慮生育問題。「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三十歲、四十歲以上的婦女。主要與卵巢雌激素有關,經年累月下,雌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肌肉纖維肥厚,腫瘤也隨之增加。婦產科醫師指出,受到家族基因遺傳影響,若家族中媽媽、姐姐們患有子宮肌瘤,這時候的妳就比別人容易患有子宮肌瘤。婦產科醫師進一步解釋,西式食物的引進,吃進過於油膩物、膽固醇攝取過量,造成女性肥胖,刺激雌激素的增加,更年期後就容易患有子宮肌瘤。另外,未懷孕的三十五歲以上婦女,也是容易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臨床症狀.大多沒有什麼症狀 子宮肌瘤的存在不一定會產生臨床症狀,端看肌瘤生長的位置、大小、是否懷孕的狀態。.經期出血量多 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如月經週期出血天數突然延長,月經出血量過多,容易造成病人貧血。.壓迫症狀 當子宮肌瘤壓迫到周圍器官時,可能引起頻尿、小便失禁及輸尿管水腫等症狀,此外也可能會造成便秘、下肢水腫等症狀。.扭轉症狀 有蒂的肌瘤若發生扭轉現象,可引起急性腹痛。子宮肌瘤好發部位依據子宮肌瘤生長部位,臨床上可分為三種類型:1.漿膜下肌瘤由子宮往腹腔內生長,通常臨床症狀較不明顯,可能要長到相當大才有症狀出現。2.黏膜下肌瘤往子宮內腔生長,臨床症狀較明顯,常常以經血量增加來表現。3.肌層內肌瘤位於子宮肌層內,是最常見的肌瘤型態。有子宮肌瘤,會影響受孕機會嗎?懷孕期間若發現有子宮肌瘤,往往造成心中的恐懼與疑慮,但先別急著擔心,婦產科醫師解釋,子宮肌瘤是屬於良性肌瘤,會病變成惡性肌瘤的機率如中樂透一般少之又少,但懷孕時併發子宮肌瘤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懷孕時併發子宮肌瘤的影響1.胎盤的位置太接近或直接覆蓋在子宮肌瘤上,較易引起流產、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產後大量出血、生產遲滯及低出生體重。2.較大的子宮肌瘤易引起胎位不正及早產。3.有莖的肌瘤可能產生扭轉而引起孕婦腹痛,此時須採取剖腹探查。4.若肌瘤長的過快、過大,血液供應不足造成肌瘤變性或壞死,此時僅能以保守性的症狀治療和安胎治療直到胎兒成熟。於生產時,若是採取剖腹生產,除了有莖的肌瘤以外,一概不予處理。子宮肌瘤≠不孕一般來說引起不孕的原因很多,仍然也有子宮肌瘤的婦女順利自然受孕,婦產科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會造成婦女不孕,但是機率小,甚至有婦女不知道自己已懷孕,經期間出血量過多而流產,卻渾然不知。因此不能馬上斷定子宮肌瘤是不孕的主因,但若經期週期異常、出血量過多,要及早就診檢查,以防日後懷孕及生產困難。婦產科醫師提醒,懷孕期間子宮肌瘤不需要處理也不能處理,與醫師配合做定期觀察,懷孕初期卵巢雌激素增加,導致肌瘤變大,到懷孕中、後期,肌瘤不太會變大,也許也會萎縮,但說法不一也無定論。有子宮肌瘤,該如何治療?「經期出血量太多,怎麼辦?」「好像不能懷孕,怎麼辦?」「我的小孩已經五歲大,突診斷出有子宮肌瘤,怎麼辦?」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端看個人需求,可以採取保守性的藥物治療,也可以手術把肌瘤切除,甚至一併把子宮摘除。>>吃藥vs.開刀藥物治療若只是想治療出血量,或是改善不孕,一般皆可用藥物來控制,可以減小肌瘤體積,但是停藥後肌瘤又會再度長大,復發性高,是屬於暫時性的治療方式。手術治療對於沒有懷孕考量的婦女,婦產科醫師建議,可以完全切除掉肌瘤與子宮,不但可以解決臨床症狀,且不會再復發;若有計畫要懷孕者,則可施行肌瘤切除術,可以保有子宮的功能,但是切除後,肌瘤仍有再生的可能性。※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子宮肌瘤=不孕?一定要摘除整個子宮?關於「子宮肌瘤」你該知道的事※更多文章請見媽媽寶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7-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五月中以來首次低於百例 30歲男發病9天死亡
新冠肺炎趨緩,連帶死亡個案及中重症人數也開始下降。國內今天新增死亡個案60例、中重症個案92例,皆創一個半月以來新低,中重症更是5月18日以來首次低於百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年齡分布為30多歲至90多歲,57人具慢性病史、42人未接種滿三劑、32人超過80歲以上。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30多歲男性,未接種疫苗、無慢性病史。6月30日發病,出現腹痛、冒冷汗、呼吸喘、噁心、嘔吐等症狀,送至急診PCR陽性確診。檢查同時發現有心臟、肝臟、腎臟等多重器官異常,且在急診心跳停止,經急救後送加護病房,但仍在7月9日過世。死因為肺炎、心臟衰竭、肝臟衰竭以及急性腎損傷。羅一鈞表示,今天無特殊中重症個案。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43例、重症49例,目前累計中重症1萬8324例,死亡6927例死亡。
-
2022-07-12 醫療.消化系統
男子腹內魚刺穿出胃部 膿瘍壓迫造成膽囊發炎
48歲王男因腹痛前往部立彰化醫院掛急診,醫師發現,王男腹內有3公分長魚刺穿出胃部,穿孔處雖已癒合,膿瘍卻壓迫膽囊及膽道系統,造成膽囊發炎,呼籲民眾吃魚要小心。衛福部彰化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家住彰化溪湖鎮的王男日前因腹痛來到醫院急診室看診,經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王男腹內有3公分長魚刺胃穿孔造成膽囊發炎,趕緊幫王男動手術清除膿瘍後切除膽囊。部立彰化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李忠懷指出,王男日前喝鱸魚湯時攪飯一起吃,沒有細嚼慢嚥,1週後開始出現腹痛及噁心等不適症狀,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腹內有一根3公分長魚刺。李忠懷說,魚刺在胃幽門處穿出胃部,穿孔處雖已癒合,不過卻生成膿瘍壓迫到膽囊及膽道系統,造成膽囊發炎及膽道感染,幸好經手術進行膿瘍清創後切除膽囊,患者術後恢復良好。李忠懷指出,民眾誤食魚刺後,魚刺大部分會嵌入食道,吞嚥時會感覺劇痛,如果魚刺能通過食道及胃賁門,通常也會通過胃幽門,在小腸穿出,不過王男狀況比較特殊,魚刺已通過胃賁門,卻通不過幽門。李忠懷表示,如果在食道、胃、直腸等處發現魚刺等異物,可以直接用內視鏡取出,如果已到了小腸,通常可從肛門排出,但還是會有少數出現比較嚴重的後果,像是魚刺穿孔小腸引發腹膜炎等情況。
-
2022-07-11 醫療.感染科
山泉水解渴一周後進加護病房插管 醫示警:鉤端螺旋體病
45歲陳先生日前與友人相約至雪山湖泊健行,途中飲用山泉水解渴,回家一周後竟出現高燒、伴隨全身痠痛、頭痛以及腹部不適,經診斷為鉤端螺旋體細菌感染,急送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經緊急洗腎並給予抗生素,康復出院。據悉,陳某平日喜好登山、露營等戶外活動,當時送醫時,醫師發現陳出現肝衰竭、黃疸及腎衰竭,後續更引發嚴重酸血症,當天緊急入住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緊急安排洗腎並給予經驗性抗生素治療感染。所幸5天後在重症團隊照護順利移除氣管內管並成功轉出加護病房,已康復出院。衛福部新營醫院急診科醫師曾暐昕表示,鉤端螺旋體病,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人畜共通感染病,國內歸類於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可經由食入或接觸受感染動物尿液或組織汙染的水、土壤、食物而感染。其感染症狀因個案而異,可能沒有症狀,或感染後一到兩周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無力、腹痛、腹瀉、黃疸、腸胃道出血、尿變少甚至無尿等類似感冒症狀;有些會以腦膜炎症狀表現,嚴重則會出現腎衰竭、黃疸與出血等現象,如未即時妥善治療有致死可能。他指出,透過急診與加護病房合作診斷、完整急重症團隊照護,配合適當抗生素使用,完整重症監測以及治療系統,可為鉤端螺旋體病做最完善治療。曾暐昕提醒,戶外活動最好自備用水,避免飲用山泉水,民眾如有如不明原因發燒、肌肉痠痛、結膜充血等,應立即就醫,並詳細告知可能接觸史及暴露史,以供早期診斷、治療及相關單位疫情調查及控制。
-
2022-07-10 醫療.消化系統
咳出膽汁!當心氣管與膽管之間形成了「廔管」
一名64歲女性因發燒、黃疸和咳綠色液體5天就診。她在外院接受了20多次內視鏡摘除復發性膽總管結石,且曾經因為膽結石而切受膽囊摘除手術,後又因為反覆肝內膽管結石進行右肝切除手術。檢驗數據除了肝指數及血中膽紅素異常上升外,病人咳出綠色液體為罕見之情況(圖 a),而利用尿液試紙測試證實其綠色液體即為膽汁,這也意味著病人不是咳痰,而是咳出膽汁。胸部電腦斷層掃描則顯示右支氣管和膽道之間疑似有一條通道。所以我們幫病人安排內視鏡逆行性膽管造影 (ERC) ,發現了顯影劑會從膽總管洩漏到右支氣管(圖 b),此項內視鏡檢查證實了支氣管與膽管之間形成了一個廔管 (Bronchobiliary fistula)。我們曾經在內視鏡引導下將病人10毫升的自體血液注射在廔管處作為栓塞治療,也立即見效,不過約維持半年後即再復發,而後在胸腔外科醫師手術治療下才得以痊癒。在成人中,膽道阻塞可由結石、腫瘤、包蟲囊腫或術後狹窄引起,當膽汁無法順利經由膽道系統排出時,就有機會導致橫膈下間隙發生發炎反應進而造成支氣管系統破裂,臨床症狀包括咳出膽汁、發燒、黃疸、腹痛和呼吸系統的相關症狀。如果民眾在咳出綠色水狀的液體,而非一般黏稠的痰液,就應該提高警覺與醫師充分告知過去是否有膽管發炎的相關病史,而最終常常需要靠內視鏡逆行性膽管造影 (ERC)來做為診斷依據。在本案例中,反復發作膽總管結石和肝臟手術後均是促進瘻管形成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應多注意膽管疾病患者、有長期膽道疾病或曾經接受肝臟膽道相關手術的患者。
-
2022-07-08 醫療.消化系統
安倍晉三遭槍擊亡/反覆腹瀉血便影響工作 安倍曾為「潰瘍性大腸炎」所苦請辭首相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舉世震驚。這位連續總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於2020年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反覆腹瀉以及血便影響工作,為了治療頑疾,為此請辭,影響日本政局。醫師指出,潰瘍性大腸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男性比女性略多,安倍被此項疾病折磨了50年,有些患者甚至每天要跑廁所2、30次,「在廁所旁才有安全感」,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於2020年受訪表示,潰瘍性大腸炎是自體免疫疾病,發生原因是體內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大腸,使大腸產生發炎及潰瘍的一種疾病。亞洲人發生機率低,但患者必須一直跑廁所,對生活影響大。發生率如何發生率大約是1.2到20.3每10萬人/年,較好發於歐美人士,亞洲人發生得較少。目前還不清楚導致免疫系統錯亂的真正原因,不過研究顯示可能跟腸道壞菌、遺傳基因、高油高糖飲食和抽菸有關。症狀有那些腹瀉和血便是潰瘍性大腸炎的兩大症狀,這是為何安倍有時在工作時必須頻繁跑廁所的原因。曾有一位30歲罹患潰瘍性大腸炎的女病患,發病時,一天要跑2、30次廁所,「我必須在廁所的旁邊,才有安全感」患者說,可以理解疾病帶來的痛苦。此外,有些潰瘍性大腸炎的病人還可能因為腸道發炎而導致腹痛、發燒、體重減輕及疲勞。嚴重者甚至會發生大腸破裂,引起腹膜炎而死亡。若是懷疑潰瘍性大腸炎,何時需要就醫檢查?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林倬瑋撰文表示,出現以下狀況建議就醫:•慢性腹瀉、時好時壞,甚至有血便產生•大便習慣改變,包含變細或是突然會想上廁所,卻怎麼努力也無法順利排便•慢性腹痛超過兩個月;沒有刻意減肥卻體重下降;•不明原因的貧血或發燒要如何檢查與診斷潰瘍性大腸炎?可由醫師根據臨床症狀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早期診斷潰瘍性大腸炎。抽血:檢查病人是否有貧血、免疫系統疾病、細菌或病毒感染,糞便潛血檢查:確認有無活動性出血,腹部X光檢查:對於嚴重腹痛的病人,可以幫忙排除腸道阻塞或腸穿孔內視鏡:可以直接觀察腸胃道內膜以及進行切片檢驗,選擇包含大腸鏡、乙狀結腸鏡和胃鏡,會變成大腸癌嗎?同時潰瘍性大腸炎的患者因腸道慢性發炎,大腸癌發生率會比常人高,約3%的患者最後會產生大腸癌。一般建議,發病8年後,就要定期作大腸鏡,篩檢大腸癌及癌前病變。如何治療? 林倬瑋表示,發炎性大腸炎很難預防,但可及早診斷,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症患者在發炎獲得控制後即可恢復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定期門診及內視鏡追蹤,注意壓力調適,讓自己以及家人一起面對疾病的控制許秉毅表示,潰瘍性大腸炎目前無法根治,只能經由藥物﹙包括胺基水楊酸、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糞便移植及改變飲食生活習慣來改善症狀及促進大腸潰瘍癒合。【看更多】>>疾病百科/潰瘍性大腸炎
-
2022-07-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童慎防MIS-C 注意2狀況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歐美等地發現不少兒童及青少年罹患新冠肺炎後,發生「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產生全身性發炎症狀,尤其是腸胃道及心血管系統嚴重症狀。目前台灣也有染疫兒童出現MIS-C病例。兒童感染新冠肺炎二到六周後,要小心發生MIS-C,目前發生原因不清楚,普遍推測是新冠病毒造成免疫系統失調,進而導致不正常的全身性發炎反應。 MIS-C會引起全身的發炎反應,各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據國外統計,會發燒超過24小時,80%以上的兒童會有腹痛、腹瀉、嘔吐、胸痛、心跳快等症狀,也可能產生結膜炎、紅疹、呼吸急促、咳嗽,甚至頭痛、意識不清、幻覺等症狀。約50%的MIS-C病例會合併休克與心臟收縮功能異常,也有較高機率合併心肌炎與心包膜積水,超過一半的病例會凝血功能異常。MIS-C往往來得快又急,常需要在治療初期使用強心劑,據國外統計,MIS-C死亡率高達1-2% 。目前並沒有一致的治療準則。現行主流治療方式,採靜脈注射同時給予免疫球蛋白與類固醇調節發炎反應,一併開立口服阿斯匹林預防血栓;若一開始的症狀比較嚴重,或初始治療後反應不佳,則考慮增加類固醇的劑量,或額外使用免疫調節劑。雖然約一半的病例最初會表現休克與心臟收縮功能異常,但這些病例約八、九成在出院時心臟收縮功能會回復正常;冠狀動脈異常病例也有約八成會回復至正常的大小。不過,仍有小部分病例的心臟會有長期的後遺症;急性期產生的休克或血栓,可能是造成長期後遺症的危險因子。根據統計,MIS-C在美國的發生率約10萬分之30,而台灣至今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8。由於台灣兒童新冠肺炎確診數從五月開始不斷上升,自六月中旬至七月開始可能會有較多的MIS-C出現,家長必須注意以下兩大重點狀況,若都符合,可能就要帶孩子就醫,讓醫師作正確的診斷。1.家中21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在新冠肺炎確診後二到六周是否有發燒超過38度,且超過24小時。2.是否有兩種以上不同系統的症狀?包括神經系統如頭痛、躁動、意識不清等;呼吸系統如咳嗽、呼吸急促、嘴唇發紫等;心血管系統如胸痛、心跳加速、低血壓等;腸胃道系統如腹痛、嘔吐、腹瀉等;黏膜皮膚如紅眼睛、草莓舌、紅疹、肢端腫脹等;其他如淋巴結腫大、喉嚨痛、肌肉痠痛、關節痛等。
-
2022-07-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旬男發病隔日亡、兒童重症再增3例 9個月女童救治中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疫情概況,中重症共243例,其中152例中症、91例重症,死亡回升105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最年輕死亡為1例30多歲男性,發病隔日心跳停止;此外也有3例兒童重症,最小為9個月大女童的MIS-C個案,收住加護病房治療中。羅一鈞說明,今日死亡最年輕個案為30多歲男性,有酒精性疾患,接種3劑疫苗。7月2日發病,出現冒冷汗、倦怠症狀,同日確診。有使用瑞德西韋口服抗病毒藥物、插管治療,7月3日心跳、呼吸停止,急救無效,當日死亡,死因為敗血性休克、胃潰瘍出血。兒童重症部分有3例,最小為9個月大女童MIS-C個案,6月18日確診,6月30日發燒腹瀉、進食量降低,7月3日送至急診,醫師懷疑腸胃炎合併脫水,也疑似MIS-C況狀,因此住院觀察。另一例1歲男童,具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長期使用呼吸器。個案6月29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嘔吐症狀,快篩陽性,當日送到急診,有肺炎合併呼吸窘迫,目前收住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最後一例7歲男童,無慢性病史,6月5日確診,6月28日起發燒、腹痛、嘔吐,6月30日開始紅疹、眼睛紅;7月1日到急診檢查,懷疑MIS-C,7月2日住院,血壓降低轉加護病房,目前使用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後病況已改善。指揮中心公布最新兒童重症統計,MIS-C有32例最多,其餘腦炎22例、肺炎17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家中死亡6例、共病3例,累計91例重症、死亡維持22例。
-
2022-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四十五萬劑幼兒莫德納疫苗今抵台 預計21日開打
昨新增一○三例死亡案例,最年輕者為卅多歲男性,未曾接種疫苗,發病到死亡僅十天。另增九十四例重症個案,其中包括十歲「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男童,指揮中心統計,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八十四例,已有廿一名幼兒死亡,重症類型以MIS-C廿七例最多,其次為腦炎廿二例、肺炎十六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四十五萬劑幼兒莫德納疫苗今上午抵台,預計七月廿一日起分送至各縣市,屆時將提供六個月至五歲幼兒接種。至於五十萬劑諾瓦瓦克斯疫苗,已撥配卅八萬劑至各縣市,若接種踴躍,中央還有十二萬劑可再分配。昨一○三例死亡病例年齡介於卅多歲至九十多歲之間,其中最年輕者為卅多歲男性,本身患有慢性精神疾病,沒打過疫苗,六月廿一日發病,出現咳嗽、呼吸喘等症狀,當天確診後住院,接受莫納皮拉韋等藥物治療,六月卅日仍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死亡,病程僅十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昨十歲重症男童也未打疫苗,五月廿八日確診康復,不料七月一日高燒至四十度,合併腹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七月三日送至急診,檢查發現結膜炎、全身皮疹、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升高,懷疑是MIS-C,目前病況已穩定,但還在加護病房觀察中。
-
2022-07-06 養生.聰明飲食
天熱雞蛋易壞!營養師揪「3動作沒做」恐吃到臭雞蛋,嚴重會致命
雞蛋是一般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雞蛋料理方便、多元、容易,無論是早餐水煮蛋,正餐的煎蛋、番茄蛋等料理方式都是餐桌上的日常。台灣人愛吃雞蛋 補充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雞蛋含有豐富蛋白質,因人體抗體主要由蛋白質構成,若想要顧好免疫力,充分攝取優良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而雞蛋就是台灣民眾最常見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且其口感香嫩,對於牙口及咀嚼能力逐漸變差的樂齡族及銀髮族來說,更是補充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此外,蛋黃是少數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和鐵、磷等礦物質。蛋殼上佈有氣孔 沙門氏菌等微生物就有機會入侵雞蛋雖然營養,但蛋殼上佈有氣孔,微生物就有機會入侵,以沙門氏菌為主。沙門氏菌會引發急性腸炎,造成腹痛、寒顫、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甚至引發致命危機。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只要「烹煮前清洗+全熟」就可避免沙門氏菌的危害。然而在此次調查發現,有36%的人常吃半熟蛋、1%的人會吃生蛋;在烹煮前,整體有近一半(42%)的人不會清洗雞蛋(**)。吃半熟蛋或生雞蛋 恐有衛生安全之慮更糟糕的是,會吃半熟蛋或生雞蛋的人,有更高比例(55%)不會清洗雞蛋,恐有衛生安全之慮。若是自行烹煮記得在烹煮前要清洗雞蛋,或是可以購買洗選蛋。民眾外食時,在品嚐美味的同時更要注意衛生安全風險,尤其在炎熱夏日應多留意可能含有未全熟蛋品之料理,董氏基金會特別整理容易未熟之蛋品相關料理如下表。董氏基金會呼籲民眾,雞蛋在烹煮前務請清洗,因為母雞下蛋的產道跟糞便排泄位置相同,蛋殼容易沾染雞糞,雞糞裡常有大腸桿菌或沙門氏桿菌等致病菌,料理前清洗可避免在敲開蛋殼時,表面的病菌及髒污接觸到可食雞蛋。烹調時需使用到多顆蛋 最好使用3段式打蛋法另在考量衛生風險之下,若烹調時需使用到多顆蛋,最好使用3段式打蛋法:洗好的蛋敲開後→將蛋打至空碗A,檢查有無腐壞→確認無腐壞的蛋,再倒入空碗B;每打一顆蛋都需按照上述步驟,以此類推,免得打到臭雞蛋,汙染了整道菜餚,整鍋「海撩料」!雞蛋1次採買大量 須注意保存原則最後,許惠玉表示,雞蛋可以1次採買大量,但須注意保存雞蛋的原則:1.一般傳統市場的常溫蛋:可以直接置於陰涼處保存,約可保存7至10天;從雞蛋產生出開始計算,生鮮雞蛋在室溫可以保存約1個月,在夏天等炎熱的天氣保存期限會縮短,但若置於冰箱冷藏,可以延長保存時間。2.存放冰箱前,應先用乾布擦掉雞蛋表面粉塵再放入冰箱,同時避免接觸冰箱中其他食物,以減少食材與雞蛋表面髒物交叉汙染。3.民眾應避免自行用水清洗雞蛋再冷藏,因為用水清洗會使蛋殼表面氣孔結構與外界通透性增加,反而提高致病微生物入侵蛋內的可能性,且清洗不徹底或洗後乾燥不完全,都非常容易使微生物增殖,增加衛生安全風險。4.超市的盒裝冷藏蛋(非洗選蛋):應置於冰箱保存,並注意保存期限標示。5.洗選蛋:可直接放冰箱冷藏。*48%的人每天吃1顆蛋以上、29%的人每周吃4至6顆、22%的人每周吃2至3顆、1.2%每周吃1顆。**烹煮前不清洗雞蛋的人中,僅有10%的人在購買雞蛋時會考慮購買洗選蛋。(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醫示警「吃蛋輕忽這些動作」恐誘發敗血症! 沾染途徑肉眼看不到 ·蛋殼有斑點正常嗎?蛋黃顏色愈深愈營養? 專家教你判斷品質優劣
-
2022-07-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旬男發病10天身亡、10歲童MIS-C皆未接種疫苗
全台今日本土確診3萬5914例,中症31例、重症94例、死亡103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死亡中一名30多歲男性,從發病到死亡僅10天,另外中重症部分一位10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未接種過疫苗,出現MIS-C症狀,目前病況穩定。羅一鈞表示,死亡的30多歲男有慢性精神疾病,未接種過疫苗,6月21日發病,有咳嗽、呼吸喘,當天陽性確診,收住醫院後投入莫納皮拉韋治療。6月30日因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死亡,發病日到死亡日僅10天。中重症個案中,羅一鈞說明,一例10歲男童診斷為MIS-C個案,無慢性病史、未接種過疫苗。個案於5月28日新冠肺炎確診、7月1日持續高燒到40度,有腹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7月2日出現嘔吐、活力、胃口降低;7月3日送至急診檢查發現結膜炎、全身皮疹、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升高,懷疑為MIS-C個案,收治到兒童加護病房。個案目前已接受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仍在加護病房觀察,病況穩定。指揮中心公布目前最新兒童重症統計,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有84例,已有21例死亡;MIS-C 27例仍最多,其餘腦炎22例、肺炎16例、敗血症3例、哮吼8症、共病2例、家中死亡6例。
-
2022-07-05 醫療.新陳代謝
甲狀腺風暴致死率高 病人按時就醫服藥很重要
作家楊渡的女兒、時尚雜誌總編輯楊茵絜日前因「甲狀腺風暴」引發心臟衰竭辭世,引發各界關注;花蓮慈濟醫院指出,甲狀腺風暴致死率高,病人應注意按時就醫服藥。花蓮慈濟醫院今天發布訊息表示,「甲狀腺風暴」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最嚴重的急性併發症,也是相當罕見的急症,預防方式就是要好好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花蓮慈濟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謝明蓁指出,「甲狀腺風暴」讓身體新陳代謝非常旺盛,造成心肌衰竭、意識模糊,死亡率非常高,可達到50%。謝明蓁表示,甲狀腺風暴等於「甲狀腺危象」,是甲狀腺功能極度反應的表現,通常激發交感神經的腎上腺素,導致心跳異常得快,高心輸出量下導致心臟衰竭,並產生其他生命危象,包括呼吸問題、意識狀態問題,最後可能危及生命。「甲狀腺風暴」常見的症狀包括高燒(38-40℃)、心血管系統可能症狀包括心跳過快(每分鐘140次以上)、心律不整、心衰竭;中樞神經系統可能的症狀為易焦慮、躁動、精神混亂、譫妄與昏迷;肝膽腸胃系統則可能出現腹瀉、噁心、嘔吐或黃疸。其他不典型的症狀則包括橫紋肌溶解、肝衰竭、休克、癲癇、急性腹痛或多重器官衰竭等臨床表現。誘發甲狀腺風暴常見原因,主要是病人甲狀腺功能紊亂,也可能是不規則用藥、外傷、感染、顯影劑或壓力過大進而誘發大量分泌甲狀腺素引起。謝明蓁說,預防方式還是要好好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辨認出需要就醫的不穩定現象。
-
2022-07-05 癌症.胃癌
自然療法踩土吸地氣拒化療 半年內胃癌惡化
食療、氣功、赤腳走路吸地氣,59歲男子去年9月確診胃癌,已經到了第四期,但他卻堅持不做化療,在半年內嘗試多種自然療法,但症狀持續惡化,嚴重腹痛。醫師提醒,癌友應在正規醫療下,積極抗癌,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時機。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表示,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常被誤認為一般腸胃疾病,一旦出現嚴重腹痛、糞便帶血、體重急劇下降、黃疸(眼睛和皮膚發黃)、腹部積水、吞嚥困難等症狀,大都到了晚期,治療相對棘手。治療胃癌以手術及化療為主,但該個案拒絕化療,嘗試多種民間療法,在友人介紹下,常至地氣充沛的奇山異地,光著腳掌踩在土地,認為吸取地氣,有助於抗癌。去年9月確診晚期胃癌,歷經近半年的民俗療法,胃癌組織仍持續擴大,今年2月,因腹部劇痛,而至台中慈濟醫院就醫,電腦斷層影像顯示,癌細胞轉移至腹主動脈旁邊的後腹腔淋巴結,腫瘤已達4.5公分,無法動刀切除。余政展指出,經評估後,個案接受「化療合併免疫藥物」,3個月後,反應良好,原發病灶與轉移的淋巴結顯著縮小,且腫瘤小到一定程度,決定切除三分之二的胃,加上擴大淋巴廓清手術。「手術成果令人驚喜。」余政展說,取出近百顆淋巴結,逐一化驗,並未找到癌細胞,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緩解,癌症期別從原本四期逆轉為一期,建議他持續一年口服化療,作為鞏固療法。一般來說,胃癌患者對於「化療合併免疫藥物」反應率僅十分之一,余政展指出,該名個案相當幸運,僅僅用藥3個月,腫瘤幾乎消失不見,癌指數明顯降低。余政展表示,若要預估胃癌對免疫治療的效果,可以檢測PD-L1生物標記,並計算綜合陽性分數(CPS),分數愈高愈好,該名個案分數偏高,在用藥之前,就預估應有不錯的療效。
-
2022-07-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5到11歲兒童第2劑打氣低 醫師提醒重症有9成都未打疫苗
國內5到11歲兒童疫苗第2劑的注射情況不佳,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兒科醫師宋玉蘭表示,這一波BA.2疫情中,兒童染疫患者增加,而重症患者中約有9成沒打疫苗,在發病後2到6周有出現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的機會,其中發生休克比率可高達3到7成,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國內5到11歲兒童疫苗第2劑開打至今近兩個月,台南市不到兩成完成第2劑。宋玉蘭表示,最近這一波Omicron BA.2的疫情,孩童的罹病人數比先前疫情更多,甚至還有孩子因此不幸染疫離世。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數據統計發現,18歲以下感染的孩子約佔患病人數的一成,不同研究數據間雖略有差異,但主要以輕症為主,常以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為表現,部分孩童會出現腸胃道症狀或紅疹情形,通常會在2周內康復。隨著Omicron變異株的大流行,無論在美國或香港,都可見哮吼、熱性痙攣、橫紋肌溶解症甚至腦炎、腦水腫等發生率增加趨勢,其中重症孩童中約9成無接種疫苗。宋玉蘭也說,雖然有文獻提及具潛在疾病因子的孩童有較高感染風險,但目前並無文獻提到可有效預防病童從輕症惡化為重症方法,因此臨床上只能觀察重症之前驅症狀。若有下述相關症狀出現,家長即應趕緊帶小孩就醫診治,包括(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熱大於攝氏39度並合併發冷或盜汗。(2)燒退後仍活力不佳、呼吸急促或胸悶胸痛。(3)持續嘔吐。(4)出現脫水現象,超過12小時無進食或解尿。宋玉蘭強調,若出現意識不佳、抽搐、呼吸困難包含出現胸凹、血氧飽和度下降至94%或以下、唇色發紫發白或四肢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斑及盜汗情況,都應緊急送醫為上。宋玉蘭並提到部分患童罹患新冠肺炎後,可能會出現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MIS-C),通常病發在第2到6周。病童會出現3天以上發燒,外觀上類似川崎氏症,眼睛出現非化膿性結膜炎和身上有皮疹,加上此症候群會波及多重器官,因此腸胃、肝、心臟及凝血功能都可能會受到影響。此外,發生休克比率可高達3到7成,千萬不可小覷。故此,在罹患新冠肺炎後,孩童若再出現持續發熱,合併頭暈、眼睛充血、皮膚紅疹、嘔吐、腹瀉或腹痛狀況時,千萬務必趕緊就醫莫拖延。宋玉蘭指出,感染Covid-19後,大家也關注的另一焦點就是「長新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為確定或可能感染後的3個月內,至少維持2個月或以上且無法用其他診斷所解釋的症狀,就是所謂的「長新冠」狀態。「長新冠」狀態症狀多達百種以上,臨床常見症狀為疲倦、呼吸喘、咳嗽、認知障礙等,目前對於孩童「長新冠」狀態的研究仍然有限,從目前的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症狀持續時間不會超過12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預防三寶仍為首要任務,所以戴口罩、勤洗手及疫苗接種,都是守護自身健康的不二法門。
-
2022-07-04 名人.陳旺全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Omicron在台肆虐,民眾染疫後多有高燒、喉嚨劇痛、全身痠痛、咳嗽不止、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確診兒童發生罕見腦炎,染疫後解除隔離者,也有人在一段期間內出現「長新冠」,這些問題,透過中醫診療均有可能改善。醫無囿於中西,救人方法愈多愈好,是這次全民抗疫最寶貴的經驗之一。「中醫清冠處方」與「台灣清冠一號」,可讓新冠症狀變得輕微,中醫師處方用藥根據個人基因、環境和生活型態之差異,以整體性方式來治療、所以各年齡、族群、體質皆可服用,故在此次疫情間,獲得各界的高度好評。疫情之初,多數幼兒無可接種的疫苗,更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西藥,導致兒童染疫危險性高,但中醫師處方用藥並無對象限制,可從事前預防方,到染疫時的治療方,以及康復後的調理方,為兒童與特殊體質者提供全方面的保護,大幅減少醫療防禦的缺口,正是這波防疫所彰顯中醫的重要性。清冠中藥 展現療效少數人對中醫理論有錯誤認知,認為清冠中藥僅是一種安慰劑,但從每位受中醫治療的病人反饋可知,凡服用中醫清冠處方的病人,短短數日症狀就舒緩,即是最佳的療效證明。面對新冠病毒的高效傳染及殺傷力,及時救人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中醫處方中藥可對各種變種病毒進行「多靶治療」,無論病毒如何變化,清冠中藥仍可針對病毒特性,營造不利其生存的環境,從而抑制病毒複製,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病毒株皆然,而清冠中藥在對抗新冠肺炎具有高效價的優勢,大幅減輕社會防疫的沉重負擔。「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及「預防醫學」都是中醫特色,面對新冠疫情,一定要讓人體平衡、讓免疫力達到穩定高效的狀態,才具備與疫情共存的條件。中醫「防疫茶」或「防疫藥方」,不僅男女老幼都可以服用,更能降低疫苗不良反應,預防勝於治療,不是確診才找中醫師,平時就該定期找中醫師預防疾病。個別治療 對症下藥多數長新冠病人主訴悶咳、胸痛、焦慮、失眠、全身痠痛、記憶力衰退、疲憊活力差等現象,以最常見的咳嗽併發症為例,這是病毒引起呼吸道中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中醫可針對不同狀況給予個別化治療,咳嗽有痰,若無發燒且痰色偏黃,可用「止嗽散」;兒童康復後仍咳嗽,可用「杏蘇飲」。中醫為每位病人提供最適合的解方,透過「精準醫療」,得以提供有效率的新冠肺炎治療模式:一、事前預防;二、快速給藥;三、有效治療;四、長期保護。中醫對這波疫情展現極佳療效,各界皆要求繼續公費給付「台灣清冠一號」,與病毒共存是政府的決策,如何減輕民眾的用藥負擔,也是政府的責任,以公費給付藥物,可鼓勵更多染疫者主動治療,讓台灣更早回歸正常生活,值得政府深思。
-
2022-07-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7歲童打疫苗仍MIS-C 莊人祥:接種4天染疫 保護力未起
國內今天新增198例中重症個案,其中一例7歲女童接種了一劑輝瑞疫苗,仍出現MIS-C症狀。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個案6月1日接種、6月5日確診,接種時間和確診時間離太近,研判是保護力還沒有發揮。而對於莫德納幼兒疫苗本周何時到貨,他則表示,只能確定本周,確切日期則未知。今天新增兒童MIS-C個案中,一例為7歲女童無慢性病史。6月1日接種一劑輝瑞兒童疫苗,6月5日快篩陽性確診。6月底出現腹痛、食慾差出現三、四天,6月28日出現發燒,次日至急診就醫,因嘔吐、嘴唇乾、活動力下降,發炎指數升高,懷疑是MIS-C,收治於小兒科一般病房。6月30日開始使用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7月1日已退燒,病況改善,目前持續住院觀察中無慢性病史。莊人祥表示,通常打一劑疫苗可以就能預防兒童重症和後續出現MIS-C,約可降低九成風險。但是疫苗接種後一般約14天後才開始產生保護力保護力,而這名個案接種才過四天,保護力還沒有發揮。6個月至5歲接種的幼兒莫德納疫苗原預計於6月30日抵台,但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因文件問題因而延遲。不過發言人莊人祥昨透露,45萬劑幼兒莫德納疫苗預計本周抵台,7月中下旬開放90萬名幼兒施打。除了莫德納幼兒疫苗,外界也關心BNT疫苗已於6月15日取得美國6個月以上、5歲以下的幼兒新冠疫苗EUA,台灣何時會通過EUA。食藥署長吳秀梅則表示,廠商已送初步資料至食藥署,但還未僅行EUA審查,也因為還在審查接轉,因此也未收到檢驗用標準品。
-
2022-07-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98、死亡+88 增2例MIS-C兒童重症個案
國內今天新增死亡人數88例,創6月以來次低,上次為6月29日新增85例死亡。另新增198例中重症個案,其中包括兩例兒童重症,皆為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個案,分別為5歲男童及7歲女童。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男童已於6月16日出院。新增中重症包括135例中症、63例重症。針對新增的兒童MIS-C個案,莊人祥表示,一例為5歲男童,無慢性病史。5月4日新冠確診,6月2日出現持續發燒、咳嗽、嘔吐、食慾下降。男童6月8日赴急診,因頸部淋巴結腫、小腿皮疹、發炎指數高,以及心臟超音波顯示輕微冠狀動脈擴大,因此懷疑為MIS-C。個案住加護病房並使用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後,已於6月12日轉至一般病房,並在6月16日出院。另一例為7歲女童,無慢性病史。6月1日接種一劑輝瑞兒童疫苗,6月5日快篩陽性確診。6月底出現腹痛、食慾差出現三、四天,6月28日出現發燒,次日至急診就醫,因嘔吐、嘴唇乾、活動力下降,發炎指數升高,懷疑是MIS-C,收治於小兒科一般病房。6月30日開始使用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7月1日已退燒,病況改善,目前持續住院觀察中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80例,包括腦炎21例、肺炎15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MIS-C25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2例及6例到院前死亡;其中20人死亡。死亡個案年齡分布自20多歲至90多歲,85人具慢性病史、57人未接種完三劑疫苗、44人超過80歲以上。其中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性,曾打過三劑疫苗。個案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確診住院即給予莫納皮拉韋等藥物治療,但仍出現肺炎併呼吸衰竭,發病後七天死亡。目前累計中重症1萬6535例、6103例死亡。
-
2022-06-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一圖看懂MIS-A臨床8大症狀,出現2狀況速就醫
本土確診人數逐日下降,國內疫情似有好轉跡象,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陸續收到疑似MIS-A(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通報。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也提醒,確診後2至12週可能產生MIS-A,預期近期將陸續傳出相關案例,民眾應多留意。 李建璋昨在臉書發文表示,MIS-C (Children)最早是在2020年4月由英國東南部兒科醫師發現,10天內有8位確診病童產生類川崎氏症候群的疾病而定義;2個月以後,美、英兩國也陸續發現16位成人罹患類似疾病,因此定義為MIS-A (Adult)。 李建璋指出,與兒童相似的是,成人族群也是以非洲拉丁裔為主、通常肥胖、過往健康,年齡落在青壯年,臨床表現為高燒。其中1/3有口腔或是眼睛黏膜發炎症狀,實驗室數據發炎指數上升。 成人MIS-A死亡率高於兒童3倍 而與兒童不同的是,成年人病患全都有心臟症狀,包含胸痛、心律不整、或是心臟衰竭;且成人症狀更嚴重,約有一半患者需要進加護病房,整體死亡率高達10%,比兒童僅約1~3%死亡率高出許多。 李建璋說,目前MIS-A病例的臨床表現五花八門,從神經學的中風、幻覺、腸胃道的腹痛、腹瀉、肝炎,皮膚紅疹、血液血小板降低或大幅上升,新陳代謝的血糖上升酮酸中毒,肺臟的陰影或積水,每個人都有不同組合,找不到一個固定的臨床標準作為確診定義。 雖然目前美國疾病管制局訂定了一個診斷標準,但診斷標準就和疾病本身一樣複雜,也不容易使用,所以他思考許久後決定使用123法則歸納,也就是「1個先決條件,2個必要條件,3個器官受損」。 .1個先決條件:必須是COVID感染過後,PCR、快篩或是抗體任一陽性都可;.2個必要條件:發燒加上發炎(血液指標 CRP、Ferritin、IL-6, PCT 上升) ;.3個器官損傷:必須包含心臟或皮膚黏膜的三個器官受損,最常見是心臟、腸胃、與神經學。 簡單來看,民眾只要確診過後,有突發高燒狀況,就應該就醫檢查。僅有不到一半的民眾會眼睛發紅或是皮膚紅疹,但如果發生,會是非常特異的症狀,家人、同事可以幫忙注意。而早期使用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合併抗血栓,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所以民眾有懷疑的症狀,趕快就醫,才不會耽誤到病情。 成人8大症狀需注意 而今天指揮中心公佈的兩案例,一位50多歲男性是在染疫11天出現器官衰竭情況,6月初已死亡;另一例則是染疫恢復後又出現肝、腎等不同器官系統的發炎病變,也有合併休克情形。但上述兩例都不符合典型臨床標準,需等待專家小組進一步確認。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美國CDC定義,MIS-A病例為年齡大於等於21歲,且住院或住院前3天內有主觀發燒或客觀發燒紀錄,並大於38度。而且在住院前或住院前3天內,至少要符合臨床標準中的3項。 羅一鈞說明,如果成年人確診3~8週內又再度出現發燒,且有神經系統病症如意識變化、手腳無力或發麻、抽搐,心臟方面症狀如胸痛、胸悶、心跳不規則,另外如皮疹、結膜發紅,及腹痛、嘔吐、腹瀉等類似兒童MIS-C症狀,都可以就醫檢查,釐清是否為MIS-A或其他病症。●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我吃完宵夜後碗筷放3天沒洗,丈夫受不了主動去洗!他談夫妻相處:她不是不洗,是壓根沒想到做這事.熬過負債、婚變…她走過人生巨震,55歲華麗轉身!生菜女王告白:「沒有他們,我就倒了」 .職棒怪物大谷翔平: 撞上牆,我就更加努力去嘗試
-
2022-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估將進入MIS-C高峰 兒童2劑疫苗可有效預防
台大醫院今天發表本土15例MIS-C病童收治報告,個案平均4到5週發病,推估近期進入MIS-C高峰期,請家長注意孩子發燒、出診、沒有尿尿、口腔黏膜變乾、哭泣無淚等危險警訊,接種等2劑COVID-19疫苗應可預防8到9成的MIS-C。台大醫院今天上午舉行認識「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守護兒童健康順利康復記者會,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簡報指出,MIS-C通常發生於染疫後的2至6週內,台大目前收治15例MIS-C,平均4到5週發病,年齡層落在5歲到11歲間,分別為男童9人、女童6人。張鑾英說,目前MIS-C沒有強制通報,通報也沒有獎勵機制,只能鼓勵醫師遇到相關案例積極通報,因此實際收治數和中央公布數字會有落差。張鑾英表示,根據國外研究,MIS-C發生率大概是每1萬人中有3人,非裔與西班牙裔發生率較高,亞洲裔次之;以今年台灣約60萬兒童確診推估,MIS-C個案可能落在100例至200例,5月20日疫情達到高峰,近期可能進入MIS-C高峰。張鑾英指出,很多家長看新聞而知道MIS-C,小孩一發燒就會非常緊張,擔心是不是MIS-C,其實並不是確診後發燒都是MIS-C,也有可能是玫瑰疹、尿道感染、細菌性腸胃炎例如沙門氏菌等,2劑COVID-19疫苗應可預防8到9成的MIS-C。急診醫學部醫師吳仲琳簡報表示,MIS-C的診斷有3大條件,首先是確診紀錄,PCR或是快篩陽性通報皆可;第二就是臨床表現,發燒3天以上,且合併兩個系統以上,明確的症狀如腸胃道、皮膚粘膜、淋巴結、神經或心臟系統等,像是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紅唇、草莓舌、結膜炎、頸部淋巴腫大、抽筋等。吳仲琳說,滿足以上2項條件後,需進行抽血和其他輔助檢查,檢查發炎指數、肝功能、腎功能等,經診斷後確定才能成為MIS-C個案。吳仲琳並提醒家長,一旦孩子發燒合併出疹、紅眼、腸胃道不適、淋巴結腫等症狀,且出現例如退燒時精神活力下降、倦怠、嗜睡,或是出現脫水徵候,比如說半天以上沒有尿尿、嘴巴黏膜明顯乾燥、激動哭泣時沒有眼淚等,這些都是危險警訊,要儘速帶孩子就醫,並務必要告訴醫護之前曾感染及時間等。全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已超過300萬例,兒童約占20%,絕大多數輕症。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至昨天為止,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70例,其中包括15例是MIS-C,以及21案例是腦炎、15名肺炎、3名敗血症、8例哮吼、2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6例到院前死亡。
-
2022-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小朋友確診後若出現這些症狀 台大醫:恐為MIS-C
全台確診新冠肺炎者累計超過300萬例,兒童約占20%左右,當中絕大多數兒童都是輕症,復原狀況良好,但也要小心極少數兒童出現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台大醫院今舉行記者會,針對台灣兒童MIS-C進行說明,也提醒如果家中確診兒童有出現發燒時,務必留心小朋友的身體狀況,若合併兩個系統以上的症狀時,務必趕緊送醫治療。台大急診醫師吳仲琳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明,MIS-C的診斷有3大條件,第一,是6周內的確診紀錄,PCR或是快篩陽性通報皆可;第二,就是臨床表現,發燒3天以上,並且合併兩個系統以上,明確的症狀如:腸胃道、皮膚粘膜、淋巴結、神經或心臟系統等,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紅唇、草莓舌、結膜炎、頸部淋巴腫大、抽筋等;第三,滿足以上2項條件後,需進行抽血和其他輔助檢查,檢查發炎指數、肝功能、腎功能、X光等,經診斷後確定才能成為MIS-C個案。吳仲琳說,確診兒童若出現,退燒後精力下降、倦怠、嗜睡,或是脫水的徵狀,比如:半天以上沒有尿尿、嘴巴黏膜明顯乾燥、激動哭泣時沒有眼淚等等。當確診兒童出現這些危險警訊,提醒爸媽要帶孩子就醫,也務必要告訴醫護孩子之前有感染證據跟相關時間。台大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表示,容易罹患MIS-C的族群,根據美國研究男性、肥胖、人種這3項都是可能因素。據她觀察,基因因素可能也有影響,但仍待詳細的研究報告。張鑾英指出,小孩子確診後,很多家長因為看到新聞提到MIS-C,所以看到小孩發燒就會非常緊張,深怕小孩是不是MIS-C。但張鑾英表示MIS-C機率只有萬分之3,也並非確診後發燒都是MIS-C,MIS-C是「發燒同時出疹子」,MIS-C也僅有6成會起疹子。張鑾英說,要預防MIS-C,首先當然先是預防感染,再來就預防重症,小朋友的兩劑COVID-19疫苗,可有效預防8~9成兒童染上MIS-C;在臨床上台大也尚未看到12歲以上青少年的MIS-C個案。
-
2022-06-29 醫聲.醫聲要聞
《Nature》:兒童「長新冠」盛行率超過25% 出現這些症狀須注意
研究顯示,不只大人,兒童染疫後,也會受「長新冠」後遺症影響。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持續累加,兒童確診案例層出不窮,累計超過20萬人染疫。美國疾病管制署(美國 CDC)指出,兒童出現長新冠的機率稍低於成人,然因兒童不擅表述症狀,需要特別重視。究竟兒童長新冠症狀該如何判斷、怎麼治療?是不少國人家長心中的擔憂。 研究:兒童長新冠盛行率超過2成 15%逾3個月仍有症狀 權威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一篇研究發現,若以染疫後4周以上仍有相關症狀為定義,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長新冠的盛行率達百分之25.4,同族群染疫住院者之長新冠盛行率更高達百分之29.19。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針對英國新冠肺炎確診兒童的研究引用「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ONS)」數據:2-16歲兒少患者超過2成確診5周後仍有症狀、超過百分之15確診12周後仍有症狀;這份研究也指出,超過12周仍有長新冠症狀的2-11歲兒童達百分之7.4。 兒童長新冠症狀有哪些? 《刺胳針》:記憶力、專注力下降 《自然》研究結果也顯示,兒童及青少年長新冠患者症狀以精神方面比例較高,包括情緒影響(如:焦慮、易怒、憂鬱等)以及疲倦、失眠、頭痛、認知與記憶能力下降等;其他症狀還包括頭暈、呼吸道症狀、胸痛...等。一項《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則發現,兒童長新冠患者超過12周以上仍持續存在的症狀中,最常見的是疲倦,其次則是無法專心及需要更多睡眠。 《刺胳針》的另一項研究針對丹麥4萬4千位0-14歲兒童進行調查,其中1萬1千人確診新冠肺炎。研究發現,長新冠兒童症狀隨著兒童年齡而有些微差距,0-3歲兒童主要出現情緒波動、紅疹及腹痛症狀;4-11歲兒童除了上述症狀,還合併出現記憶力及專注力相關問題;12-14歲兒童症狀包括記憶力及專注力下降、情緒波動及疲倦。該研究也顯示,3歲以下兒童近4成在確診2個月後仍有症狀,為各年齡層最高。 腦霧有解了! 多吃維生素、適度運動有助減緩新冠後遺症 家長最擔心的新冠後遺症之一,是會影響生活、學習的「腦霧」。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張璽說,學界普遍認為兒童長新冠後遺症與發炎脫不了關係,腦霧也是如此,長新冠兒童家長可先觀察,透過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就能減緩發炎。若症狀持續,甚至影響生活,則要就醫投藥或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 張璽指出,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比如避免過多的加工食品、人工添加物,多攝取抗氧化、抗發炎食物(維生素B、C、D等)以及適度運動、保持心情愉悅等,都有助降低體內發炎,是目前醫界對於新冠後遺症的休養建議。 兒童長新冠升溫 立院:投入國家資源進行研究 立法院法制局日前也提出「因應長新冠後遺症對兒童影響之探討」,其中引用美國CDC指引,指出長新冠兒童因缺乏病識感加上難以正確描述症狀,可能使得症狀被忽略,「建議政府宜及早投入資源並組織醫學界針對長新冠症狀進行大規模的長期研究。」 立院法制局進一步指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已投入經費研究染疫對兒童整體健康、發育、免疫反應以及感染後幾年的整體生活質量的影響 ;美國日前也宣布將長新冠患者納入美國身心障礙法(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ADA)保障對象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27日則表示, COVID-19染疫康復整合計畫收治的兒童青少年有38人。 【你也可以看】新冠肺炎確診兒童越來越多,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規劃系列文章,提供「家有新冠兒」的家長衛教知識、保養照護小撇步,以應對長新冠症狀,請看下方文章:兒童長新冠1/不想上課竟是「長新冠」徵兆?這些症狀持續4週應就診兒童長新冠2/孩童腦霧怎麼辦?補充維他命B、C、D抗發炎
-
2022-06-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降回3字頭 連26天死亡破百
昨新增三萬九五八六例本土病例、三六九例中重症、一三四人死亡,疫情雖日趨平穩,但死亡個案仍居高不下,連廿六天單日均超過百例,昨天死亡案例中,一名罹患神經系統疾病史的卅多歲女性,曾接種三劑疫苗,確診當天即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但病情惡化,從確診至病故僅九天,醫院收治當天即不幸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新增本土個案為一萬八三七二例男性、二萬一二○五例女性、九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多歲以上。在個案分布上,以台中市五五二○例最多,其次較多確診者縣市為新北市五三二○例、高雄市五三○九例、桃園市三七九一例、台南市三七八六例。昨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卅多歲女性,已打滿三劑疫苗,六月十三日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廿日突然血氧下降、呼吸困難且發燒,廿一日收治醫院專責病房,接受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但病況仍不佳,家屬放棄急救,當天即不幸死亡。新增三六九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一例兒童MIS-C(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重症個案,為十一歲女童,莊人祥表示,女童五月廿一日接種疫苗,五月卅日發燒就醫,快篩陽性確診,隔日退燒,但全身起紅疹,六月四日她再度高燒四十點一度,且畏寒、頭痛、頭暈、咳嗽、喉嚨痛,就醫服藥仍未緩解,六月六日因腹痛、嘔吐、食欲活力降低至急診檢測發現,血壓降低、發炎指數升高懷疑是MIS-C個案。因病情危急,立即收治於加護病房,所幸用藥後況好轉,女童於六月十日轉出加護病房,並於十四日出院。莊人祥表示,十二歲以下重症兒童重症累計六十九例,其中十四例為MIS-C。
-
2022-06-27 養生.抗老養生
夏季吃冰消暑退火 濕氣反而更排不出!?中醫師教祛濕3招自我保健
又到了炎炎夏日,你是否常常會覺得悶熱、潮濕,疲倦、沒胃口、提不起勁呢?那你可能是身體的濕氣太重了!台灣是熱帶海島型氣候,本來濕度就很高,到夏天,高溫加上潮濕,更容易產生許多濕氣造成的病症,比如胃脹悶、消化不良、皮膚濕疹、汗皰疹,白帶、腹瀉,頭暈、倦怠等。除了找專業中醫師針對體質開立中藥來治療之外,平常我們也可以自我保健祛濕喔!自我保健祛濕3招1.善用除濕機:平常不管有沒有下雨都可以開除濕機,讓室內濕度保持在60%以下。睡前開除濕機2小時,睡覺會感覺清爽很多。平常就算有開冷氣,也可以加開除濕機,濕度降低會更有感,冷氣比較不會越吹越冷。2.運動曬太陽流汗:運動流汗是最佳的排濕方法,也可以促進心血管循環,讓體內堆積的痰濕廢物排掉,但要夏天高溫記得做好防曬準備,運動後擦乾汗水,不要馬上喝冷飲、吹冷氣,以免「中暑」喔。3.少吃生冷甜食:天熱大家都想喝涼的吃點冰的,吃西瓜、香瓜等來消暑退火,但要記得適量,還是因為吃冰的會讓腸胃功能下降,濕氣反而會更不好排出。祛濕穴道保健足三里:是保健第一要穴。常常按摩刺激,可以增強脾胃消化功能,增強免疫力。•位置:膝蓋外側下方3寸。 膝蓋下約四橫指。脛骨往外一指寬處。•按摩方式:可直接按壓刺激5-10分鐘。陰陵泉:本穴屬脾經,有很好的祛濕利水的功效,對腹痛腹瀉、小便不利都有幫助。•位置: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 •按摩方式:可直接按壓刺激5-10分鐘。
-
2022-06-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增369例中重症個案134死 11歲女童重症、MIS-C已出院
國內新增369例中重症個案、134例死亡。其中新增一例兒童重症個案,為11歲女童,診斷為MIS-C。目前兒童重症個案累計69例,MIS-C增為14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中重症個案包括222例中症、137例重症。1月以來中重症個案累計已1萬4881例,其中5401例死亡。今天新增重症,其中一例為兒童MIS-C個案,為11歲女童。個案於5月21日曾接種一劑疫苗,5月30日發燒就醫,快篩陽性確診,隔日退燒但全身起紅疹。6月4日再度高燒40.1度且有畏寒、頭痛、頭暈、咳嗽、喉嚨痛等感冒症狀,就醫服藥,但症狀未緩解。6月6日因腹痛、嘔吐、食慾活力降低前往急診,檢測發現血壓降低、發炎指數升高懷疑是MIS-C收治於加護病房。所幸病況好轉,已於6月10日轉出加護病房,並於14日住院。死亡個案年齡分布為30多歲至90多歲,127人具慢性病史、80人未接種滿三劑、75人超過80歲以上。最年輕個案為30多歲女性,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6月13日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6月20日突然血氧下降、呼吸困難且發燒,收治於醫院使用瑞德西韋,但病況仍不佳,家屬簽立DNR死亡。
-
2022-06-20 醫療.消化系統
吃米血上背痛竟是胃病轉移!醫曝轉移原因及胃痛避吃食物
55歲的張先生近3個月來常覺得後上背痛,自己設想可能是上背的肌肉拉傷了,多休息就會好,但最近痛到掛急診,確診為胃潰瘍和胃食道逆流,他沒辦法理解的是,胃不會痛,竟然痛到上背,而且只要糯米類食物吃多了就會上背劇痛。胃痛地雷食物因人而異 少數出現轉移痛張先生說,他有點難以置信,從沒想過上背痛是胃病所致,再回想前2次掛急診的上背痛都是晚餐吃了不少糯米製的米血,他因此懷疑是米血引起,於是再吃一次米血,果然上背又痛,幾乎可確定米血是引發他胃痛的地雷食物。衛福部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安順表示,胃痛大部分表現在上腹部,確實有少部分個案會出現轉移痛而痛在上背,而且引發胃痛的地雷食物常因人而異。胃疾出現上背痛 轉移痛臨床少見蔡安順說明,大部分的胃潰瘍患者會上腹痛,胃食道逆流則常會出現心窩痛、胸悶、灼熱感,俗稱「火燒心」的症狀。本起個案張先生的胃潰瘍及逆流性食道炎還滿嚴重的,但他竟然不會上腹痛,而是出現上背痛,這類個案在臨床上比較少見,那是因為胃的神經和上背的神經有所重疊,造成大腦中樞的誤判,以為病灶在上背,一般稱之為轉移痛,其他如膽囊、胰臟的疼痛也有可能出現轉移痛而痛在肩膀、上背等地方。上背痛原因多需先排除 胃病少吃這些東西蔡安順提醒,上背痛可能是心血管疾病,也可能是食道或肺部腫瘤、膽結石、胰臟炎等,或是本起個案的胃病,也可能是肌肉受傷,需要時必須一一排除才能確診。值得注意的是,胃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辣的、油炸的東西,以及甜食、咖啡、茶、巧克力、糯米類等刺激性或難消化的食物,容易因分泌過多的胃酸或刺激傷口,造成胃痛更嚴重。蔡安順指出,在臨床上,有人一吃甜食就胃痛,有人一喝酒就胃痛,也有人不能吃粥,容易造成胃劇痛,本起個案的張先生則是對糯米類製品特別敏感。胃病患者的地雷食物不盡相同,大致而言,要避開刺激性或難消化的東西,一旦知道自己不能吃什麼東西,最好就不要多吃,以免引發胃劇痛,折磨自己。延伸閱讀: ·莫名上背痛...竟是胃炎「轉移痛」所致! 醫解析「轉移痛與肌肉痠痛差異」 ·喝咖啡跟胃食道逆流無關! 營養師公布「9樣害胃酸暴衝食物」:澱粉也是雷
-
2022-06-20 醫療.消化系統
男子罹患肝腫瘤 微波消融術10分鐘讓肝腫瘤壞死
一名68歲男子近日常感覺腹部隱隱作痛,以為是胃炎而求診。醫師檢查發現他的肝右葉有一顆約3.2公分肝腫瘤,並確診是惡性肝癌,經施以「微波消融術」治療,僅花10分鐘就利用熱能讓肝腫瘤快速凝固壞死,讓肝腫瘤已無殘存,目前以定期影像檢查與抽血追蹤。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主任何士奇指出,患者是B型肝炎帶原者,腹部脹痛是因腫瘤壓迫肝臟表面神經所致。微波消融術是把高頻率電磁波導入腫瘤,利用組織中水份的高速震動,瞬間產生60℃至150℃的熱能,快速使腫瘤局部凝固與壞死,整個療程約10分鐘,皮膚組織表面切口只約0.3公分。患者家屬說,患者為了在疫情間顧好生意,三餐不固定,日前腹痛以為是腸胃炎,自行購藥服用卻無法緩解,後來因右下腹部悶脹感頻率加劇,才到醫院求診。何士奇說,利用電腦斷層攝影(CT)與磁振造影(MRI)雙重檢查,發現該患者的肝臟右葉有一顆約3.2公分的腫瘤,經病理切片確診為惡性肝癌,醫療上應立即處理,以免日益增大以及癌細胞轉移。微波消融術可針對患者的腫瘤狀況,精確控制消融範圍,在手術時間縮短、傷口極小的過程中,不僅能保全肝臟完整性,同時保護肝臟機能最大化。他強調,B、C肝患者是肝癌高危險群;肝腫瘤演變成肝癌過程,通常是一種無症狀的漸進發展,從慢性發炎、纖維化、肝硬化,最後演變成肝癌。肝癌早期幾乎無症狀,若是有明顯不適症狀,大多已是疾病中晚期,因此呼籲民眾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
-
2022-06-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外研究:染疫住院童 四分之一恐有長新冠後遺症
染疫後是否出現長新冠後遺症,全民關注。我國「新冠康復者整合門診」至今收案破千人,醫師觀察,無論成人及孩童,長新冠症狀多以咳嗽為主,有人咳到「被歧視」。兒童染疫的嚴重程度影響後遺症發生率,莫斯科一項研究發現,住院的染疫孩童,幾乎四分之一有長新冠後遺症,有過敏史、體重過重者風險較高。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長新冠」是指感染三個月內,持續兩個月以上出現症狀,包括疲倦、容易喘、認知障礙、睡眠影響等,可能是新發生、持續的或時好時壞。根據全球逾五十個研究,涵蓋超過一七○萬人數據顯示,從去年七月至今年三月,各國出現長新冠比率約百分之四至六十六。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彭純芝指出,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統計,約一成三的成人染疫康復後,長新冠症狀持續一個月或更久,六個月後還有三成持續出現症狀;但兒少較不常見,可能幼兒不太會描述症狀,且各國認定不同,目前幼兒長新冠議題像是「一幅未完成的拼圖」。英國二○二一年八月發表統計,包括五至十一歲兒童及十二至十七歲青少年,共一七三四名受試者,進行感染新冠病毒後嚴重度分析調查,其中頭痛、疲倦、喉嚨痛、嗅覺異常、發燒、腹痛皆屬常見,而症狀出現比例,最高為嗅覺異常、頭痛、疲倦。我國「新冠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提供確診者六個月內症狀追蹤、復健,今年至今已三一六萬名本土案例,截至六月十七日,已收案一一九一人。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說,染疫康復者常見咳嗽有痰、胸悶,還有全身無力、倦怠,少數人會出現頭暈,甚至誘發氣喘。曾敬閔表示,一名卅多歲女性上班族,染疫康復後仍持續咳嗽,導致搭公車、上班不斷被側目,甚至主管要她再去醫院檢驗PCR,確認「沒毒」再來,嚴重遭歧視影響生活。三軍總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張佳寧提醒,兒童染疫後常出現咳嗽、呼吸道症狀或發燒,必須先排除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