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腹瀉
共找到
1509
筆 文章
-
-
2020-01-07 科別.新陳代謝
治療甲狀腺亢進會變胖? 醫師:二多二好二少不復胖
台南陳姓女病患就醫後被診斷出甲狀腺亢進,醫師開藥治療時,她第一個問題問說,聽說吃了甲狀腺的藥後會變胖,「那可以不要吃藥嗎?」。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擇穎今天說,甲狀腺亢進病患想避免體重在治療後迅速增加,應該要嚴格遵循健康減重的「二多二好二少」原則,即「多蔬菜多運動、好蛋白好澱粉、少油又少糖」,可保健康不復胖。陳擇穎表示,甲狀腺亢進發作時往往伴隨著體重的下降,經過治療後,體重往往會迅速回升至原本體重,甚至超過迅速復胖又增胖。病患常常無法接受這個「副作用」,有的甚至不願意接受治療或未按時服藥,但這非常危險且錯誤做法。長期不治療甲狀腺亢進會發生的併發症包含心律不整、骨質疏鬆、腹瀉、情緒緊張焦慮,有的引起甲狀腺風暴有可能致命。陳擇穎說,甲狀腺亢進所造成體重下降是因全身代謝異常加速導致,屬於生病的瘦、是假的瘦,這種不健康的瘦會影響身體其他機能異常無法長久,往往最後因身體無法負擔復胖。陳擇穎指出,甲狀腺亢進病患除了要避免含碘高的食物主要是海菜類,海鮮魚貝類也不能過量。如想避免體重在治療後迅速增加,應該要嚴格遵循健康減重的「二多二好二少」原則,即「多蔬菜多運動、好蛋白好澱粉、少油又少糖」,可保健康。
-
2020-01-04 養生.聰明飲食
吃麻辣鍋前喝牛奶墊底?消化科醫告訴你怎做較不傷胃
歲末年終加上冷冷的天氣,與三五好友大啖麻辣鍋可是一大享受。饕客盛傳,吃麻辣鍋前先喝杯牛奶有助降低辣對口腔與腸胃的刺激,只是,看在醫師眼中,這個妙方不但效果有限,更可能因此有侍無恐,反而加重麻辣鍋對身體組織的刺激。 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明堯表示,牛奶中含有蛋白質及脂肪,的確具有保護胃黏膜的效果,可中和刺激性食物,但如果刺激性的食物太強,不論牛奶或是胃乳都無法達到完全保護的效果,還可能因為自以為做好保護措施,未節制的進食,反增加對胃部的傷害;而有些乳糖不耐症患者,喝下過多的牛奶還會造成腹瀉。 食用刺激性食物,胃黏膜會遭到破壞,甚至直接傷及胃壁組織,造成胃發炎、胃潰瘍、甚至胃出血或胃穿孔。陳明堯指出,胃有很多神經,所感受到的反應,端視其接收到的刺激而定,像是吃進麻辣鍋後會感到胃部有麻熱感,這種感受通常不會持續太久,若隔日仍有麻熱感,很可能是胃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使得黏膜保護力變差,讓胃酸直接刺激神經所致。 吃麻辣鍋時,不但食物本身就具刺激性,且吃的量多、油膩,再加上一些湯湯水水,若本身腸胃功能就不好,例如腸燥症或是胃食道逆流患者,受到的刺激可就更大了;此外,胃食道逆流時,甚至會在胃酸的加乘作用後,更加重食道灼燒的情形。 而與喝牛奶相比,以食物墊底應該是更實際的方法。陳明堯提醒,嗜吃麻辣鍋者,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食,先以不具刺激性的食物墊底,例如白飯、白鍋中的青菜或肉類等,之後再慢慢加點辣,讓之前的食物與辣食產生中和作用;最忌諱在完全沒有食物墊底的前提下,直接讓辣食下肚,對胃的刺激可是既直接又強烈的。 不過,辣對胃並非完全屬負面因子,一點點辣可以刺激胃部血液循環,強化黏液分泌的功能,有助保護胃部,但如同天平一般,小辣有助胃部功能,太辣對胃部的直接傷害可就遠超過促進血液循環的優點了;因此,吃麻辣鍋的頻率不要太高,黏膜組織的修復約需48~72小時,修復後即無大礙,但若反覆刺激,也會增加病變的機會。 要減少麻辣鍋對口腔與消化系統的刺激,陳明堯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先過水,減低食物的刺激性,但此方式對於嗜吃麻辣鍋的美食者似乎是無法接受的方法,這時也可選擇在進食過程中,多喝點水,既然不能在體外稀釋辣度,至少可在胃部稀釋,降低刺激的濃度。 延伸閱讀: 肚子痛卻說不出是哪裡痛? 看醫生時必答4個問題揪兇手 湯底決定你的胖瘦! 照著6個SOP吃不怕體重暴走 
-
2020-01-03 養生.健康瘦身
番瀉苷助排便 稽查2成6業者不合規定
許多人求體態輕盈,會選購市售含有番瀉苷的食品幫助排便。衛福部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合作進行含番瀉苷產品稽查,結果顯示,兩成六的業者不完全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食藥署去年間會同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稽查專案,針對49家番瀉原料供應商、網購通路宣稱輕盈順暢等字樣產品相關業者等,查核其GHP、食品業者登錄、番瀉原料使用情形及產品標示符合性等項目,抽驗產品檢驗其番瀉苷含量。食藥署表示,有兩成六的業者(13家)不完全符合GHP。一成二的業者(6家)登錄資料不完整,一家業者違規製成錠狀食品,四件產品標示不符規定,主要缺失是未依規定標示使用警語、成分標示未依含量多寡排序等。目前已令業者限期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售。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臨床上,番瀉苷被用來治療便秘,常見的副作用是腹痛腹瀉,歐盟近年指出這類化合物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我國針對食品作使用限量規範,產品所含番瀉苷的每日使用量,不得達12毫克,限制只能沖泡食用、不允許製成濃度較高的錠劑。楊振昌表示,使用相關產品應晚上食用一次,一星期不得食用高於三次,如果需要更高劑量應諮詢醫師意見。慢性腹瀉、腸阻塞、腸狹窄、乏力、炎症性結腸疾病、闌尾炎、不明原因腹痛伴隨水及電解質缺乏、嚴重脫水或慢性便祕者、孕婦、授乳婦女、未滿十歲兒童等族群不宜食用。
-
2020-01-03 養生.聰明飲食
5種常見豆子適合什麼體質?有什麼養生功效?
新一年開始,養生從飲食做起,你了解每天吃進肚裡去的食物對你身體有何影響嗎?根據中醫理論,每種食物都有其歸經屬性,簡單掌握食材的四氣和基本功效,有助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四氣是指食物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例如身體偏熱的人適當食用屬性寒涼的食物,而身體偏寒的人適當食用屬性溫熱的食物就有助平衡體質。再進一步就是多了解食物功效,就以豆類為例,紅豆補血、綠豆清熱、黑豆補腎、黃豆健脾利濕、白扁豆健脾益氣,今年起多了解自己身體需要及食材屬性,按體質需適量進食有關食材,慢慢建立強健身體。綠豆 — 性寒,具清熱解毒、消暑祛濕功效。有助紓緩中暑、水腫、皮膚痕癢等症狀,適合濕熱體質人士服用。惟注意胃寒、便溏久瀉人士不宜服用。紅豆 — 性平,具補血和胃功效。有助紓緩集中力不夠、氣血虛弱等症狀。適合各體質人士服用。注意感冒未清者不宜多服。黃豆 — 性平,具健脾利濕功效,有助紓緩脾虛水腫、無胃口等症狀,適合各種體質人士服用。惟注意過量服用容易引起胃脹,痛風患者忌食。白扁豆 — 性平,具健脾益氣、消暑化濕功效,因脾虛有濕而食少腹瀉人士尤其適合,亦適合氣虛及痰濕體質人士服用。惟注意容易便秘人士不宜多服。黑豆 — 性平,具補腎健脾、利水下氣功效。有助紓緩因腎虛引起的腰痛、水腫、容易抽筋等症狀,適合各種體質人士服用。惟注意脾胃虛弱者不宜多服。圖、文/CheckCheckCin臉書
-
2020-01-02 養生.聰明飲食
老年人冬天咳嗽咳不停?推薦吃這水果有助止咳化痰
很多老人到了冬天,往往因為寒冷刺激或空氣霧霾吸入,導致咳嗽咳痰,這裡推薦能止咳化痰的一個上佳水果-梨:梨是許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水果,它的果肉雪白晶瑩,吃起來清甜爽脆,特別是梨含水量特別多,非常適合秋冬季節氣候乾燥時食用,能起到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人都喜歡用冰糖燉雪梨,用於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這里特地推薦給老人。梨子的營養價值?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梨含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蘋果酸、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非常豐富。梨中豐富的水分有助於潤滑腸道,防止便秘,並且能給人體補充大量水分,防止皮膚乾燥,延緩衰老。內含的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有清除體內自由基的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另外梨還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還有輔助降壓的作用。所以梨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梨能止咳化痰嗎?梨的止咳化痰功效古代的醫學典籍早有記載,《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梨主治熱咳,止渴”,陶弘景注的《名醫別錄》裡記載“梨味性甘涼,微酸,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可治熱病、煩渴、驚狂、噎嗝、便秘等病症”,可見梨止咳化痰功效由來已久。所以目前已開發出了許多以梨為主要成分的止咳化痰藥膏或糖漿,民間食療中也喜歡使用梨作為主要的食材,如冰糖燉雪梨。需要提醒的是,梨的止咳化痰作用並不是對所有的咳嗽痰多均有效果,中醫講究辯證論治,梨主要用於熱咳痰多,由於其性偏寒,所以寒咳者不宜選用。什麼人不宜多吃雪梨?(1)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2)雪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3)雪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4)血虛、畏寒、腹瀉、痰多的患者不可多吃雪梨。(5)梨含糖量高,糖尿病者慎吃雪梨。(6)風寒型咳嗽患者不宜吃雪梨。最後,也介紹下冰糖雪梨的做法:配料:雪梨1個,冰糖30克。方法:將去核後的雪梨切成小塊與冰糖共置碗內,加少許水,放入蒸鍋蒸1小時左右,吃梨喝湯,每日1次。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微博
-
2019-12-30 養生.聰明飲食
買到含二氧化硫的食材怎麼處理?專家教你3方法去除
走在南北貨大街,看見黃色及白色的竹笙,你會選哪一個?暗赭色及大紅色的紅棗,又是哪一種會被你挑中?黃澄澄的金針、鮮紅的枸杞,在攤位上特別誘人,但你可知這豔麗外表下,暗藏什麼樣的食安危機?一般人都喜歡亮白、鮮豔的食材,然而,經脫水處理的乾貨及中藥材,很難維持新鮮的原始色澤,因此有業者不當使用具有漂白功能的二氧化硫藉以護色。二氧化硫對人體的影響為何?買到了該如何處理? 二氧化硫微量可以代謝排出,超標嚴重過敏休克 「早期為了讓乾貨及中藥材順利運輸,發展出燻硫技術,以硫磺燻蒸藥材,使其發揮脫水、防腐、防蟲蛀等保存功能。」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江文章表示,除了燻硫之外,添加亞硫酸鹽也可達到相同效果,然而這兩種方法都會產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漂白、護色的效果,屬於水溶性,可經人體代謝並由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微量殘留在乾貨及中藥材中,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然而,有些不肖業者,為了讓乾貨及中藥材更白、更豔而過度加工,造成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二氧化硫遇到水分會變硫酸,可使乾貨、中藥材變色變味,吃進肚子裡,則會刺激胃腸黏膜,輕則造成嘔吐及腹瀉,重則誘發呼吸系統疾病,對患有氣喘疾病的人,可能造成嚴重過敏或休克。因此針對二氧化硫殘留量在每公斤10毫克以上的乾貨及中藥材,食藥署規定必須在外包裝標示顯著醒語資訊,如「本產品含有二氧化硫,不適合對其過敏體質者食用」,藉以提醒消費者。挑選原則:不要白、不鮮豔、沒有藥水味、不要太光滑不過,大部分的乾貨及中藥材都是散裝,並無外包裝可標示警語,因此民眾必須靠自己分辨產品是否有二氧化硫殘留過量問題。首先,用看的,如竹笙、山藥、百合不宜過白,而金針、蝦米、枸杞則不要挑太過鮮豔的。再來,用聞的,二氧化硫有一股嗆鼻或酸腐的藥水味。最後,用摸的,以金針來說,二氧化硫殘留量較低的摸起來較為乾澀,殘留量高的觸感則較光滑。漂洗、浸泡、汆燙,三種方法除二氧化硫如果沒把握從外觀分辨二氧化硫殘留量是否過量,最好的做法是將乾貨或中藥材,浸於 45℃溫水中至少 20 分鐘,或在 25℃冷水中至少 60 分鐘,如此可去除 70% 的二氧化硫殘留量。清洗後再放入滾沸的熱水中汆燙 5 分鐘,就可將大部分的二氧化硫去除。有人會問,中藥材可以洗嗎?會不會把藥效洗掉?江文章說沖洗或浸泡確實會讓藥效減低,或散失食材風味,但相較於把毒吃下肚,倒不如承受這一些損失來換取食的安全。(本篇審稿專家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江文章)
-
2019-12-28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地瓜跟雞蛋容易消化不良?營養師來分析
早餐是全天中的第一餐,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從營養學的角度上來看,早餐佔三餐的比例為30%,補充適量的穀薯類、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奶製品,有利於一個上午的營養攝入。可為什麼有的人說早餐不能吃地瓜跟雞蛋呢?知情的人表示,地瓜跟雞蛋一起吃容易消化不良,引發腹痛等不良的情況。其實在不知道這個事情之前,可能很多人都親自實驗過,兩者一起食用並沒有出現不好的反應,到現在有時候還會這樣吃。對於個別人來說,如果你是屬於天生就不能吃地瓜或者是雞蛋,每當在吃完其中一種食物後, 立馬就有腹痛、腹瀉的反應。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你對這種食物不耐受,單獨找出來過敏的食物,就大可以幫你避免這種情況。或者是你可以到正規的醫院做下過敏原的篩查,有利於幫你找到難受的病因。除了這種情況,地瓜跟雞蛋的搭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並不存在不科學的理由。在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每天每人吃穀薯類的量要在50g~150g,而地瓜則是其中的一員,每天適量食用有利於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地瓜比較突出的特點,還是膳食纖維、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C比較突出,對人們美容養顏、清除體內自由基、護眼、提高晚上的暗視力都有很好的幫助作用。並且,人們把地瓜當成早餐的主食來吃,它的飽腹感非常強, 更有利於我們一天的精力滿滿。那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呢?從食物成分表中可以查出,地瓜的血糖生成指數為77,屬於高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雖然如此,糖尿病患者適量吃也是沒有問題的,況且它跟別的主食相比,特別是愛吃精白米麵主食的人,人體所吸收的熱量更低,更適合人們食用。而雞蛋的好處,大家應該都知道,它所含有的優質蛋白跟氨基酸成分,可以說都是最接近人體的。即便是血脂高,或者是高血脂的人,每天吃一顆雞蛋對身體也是百利而無一害,最好的吃法則是水煮,並不建議的吃法則是煎雞蛋、炸雞蛋、烤雞蛋,容易讓機體額外吸收大量熱量, 反而讓雞蛋的整體營養價值下降。所以,大家適量吃雞蛋、地瓜即可。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2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幼童也可貼!中醫三九貼 改善虛寒過敏體質
國小高年級的林姓學童,從小就是過敏性體質,只要天冷「鼻水就像水龍頭一樣留不停」,每天衛生紙不離身,後來求診中醫,接受夏季三伏貼與內服中藥治療後,鼻過敏症狀改善許多,去年冬季也進行了三九貼的治療,讓呼吸道症狀控制得更為良好。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鄒曉玲指出,中醫學認為人體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把握特定節氣在身體相應治療部位進行中藥穴位貼敷,達到治療與預防保健的效果,即是大家常聽到的「夏季三伏貼」與「冬季三九貼」。冬季是整年度最冷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在這段期間常感覺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等,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許多過敏性鼻炎或氣喘患者的症狀常在冬季變嚴重,這個時節身體最容易受寒,若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疼痛或遺尿遺精等症狀。三九天是依照每年「冬至」次日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稱「一九」,第二個九天稱「二九」,以此類推。「三九天灸」就是在三九天的時間配合使用麻黃、細辛、白芥子等辛散溫熱的中藥材,敷貼在人體背部的穴位,可趨除寒邪並提高身體的抗病力,是傳統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鄒曉玲也提醒,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孩接受,但必須注意孕婦、一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九天灸治療,發燒和咽喉發炎等症狀必須痊癒後方可接受治療;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另外,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若皮膚起紅腫、搔癢,應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的消炎藥膏。
-
2019-12-26 科別.感染科
少女肺部出現「空洞」 竟是山澗溪水惹的禍!
登山溯溪時,山澗溪水別生飲,小心得到寄生蟲病!中國陜西一名12歲少女出現咳嗽、胸痛等症狀,左肺下葉甚至出現「空洞」,最後確診為肺吸蟲感染症,一問之下才知少女經常喝小溪流的水,因而喝進大量寄生蟲卵。根據中國大陸《西安網》報導,陝西洋縣的12歲少女小美(化名),過去身體一直很好,卻突然出現咳嗽、血痰、胸痛和腹瀉等症狀,且左肺下葉「空洞」且有胸水。原被當地醫院診斷為結核病,但到了西安市胸腔科醫院進一步抽血檢查後,發現嗜酸性細胞增高,進而懷疑是寄生蟲感染。經醫師問診後得知,小美家住山區,經常喝山間溪水,檢測後也證實小美感染的是肺吸蟲,所幸及時就醫,經過治療後已無大礙。「肺吸蟲病」主要是透過生飲溪水、或是生吃淡水蝦蟹而感染。由於肺吸蟲蟲卵會存在於山澗溪水和淡水的水生植物上,經食入後幼蟲脫囊穿透腸壁,再通過血液侵入肺部引起發炎,患者通常會出現咳嗽、鐡鏽色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難及支氣管擴張等,長期感染的患者肺部纖維化與肺結核類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醫師王任賢表示,過去台灣有因生食菱角而感染肺吸蟲的案例,但現在這樣的寄生蟲病幾乎已在台灣絕跡,無須過度擔心。但王任賢表示,到山林遊玩仍不可生飲溪水,即便沒有肺吸蟲,看起來乾淨的山泉溪水等表面水常有阿米巴原蟲,可能導致腹瀉、下痢、發燒寒顫、拉血便,甚至可能跑到肝臟、腦部等形成肝或腦膿瘍;而地下水則可能遭受糞便污染,生飲而導致細菌性腸胃炎。因此建議不論是山泉水、地下水,都要煮沸後才飲用。
-
2019-12-25 癌症.飲食與癌症
「把食物當藥物」癌症患者怎麼吃?營養師圖文解說
已有很多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差。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王馨羚營養師表示,營養不良會讓患者的體力變差、降低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以致病情惡化等問題。王馨羚營養師指出,評估癌症病患的營養狀態時,除了營養攝取量之外,還會去了解營養攝取的種類,是否符合患者體態以及體重變化所需要的建議量,為每一位病患進行完整個人化的評估。六類營養,缺一不可營養師提供建議時,會分成六大類食物,包括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堅果種子類。要「吃飽」也許很簡單,尤其癌症病患有時會有「早飽」的效應,建議病患能以均衡飲食搭配方式,在正餐中能攝取全穀雜糧類之澱粉食材,配上蛋白質類,即豆(指黃豆、黑豆、毛豆及其製品)、魚、蛋、肉等,再加上蔬菜纖維質類的食材,兩餐中間可以搭配水果,一天可以喝一次乳品。由於部分患者喝乳品會有腹瀉,且為增加病患的營養攝取量,並有體位較輕狀況者,可以考慮把乳品改成不含乳糖的配方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會有食慾不振的情況,以致造成攝取量降低,我們會建議搭配營養補充品,以輔助熱量以及蛋白質的攝取。抗癌過程,把食物當藥物治療前期,主要會建議患者均衡營養的概念,首先確認患者體位是否過輕,體位過輕的患者要加強營養輔助,否則將可能在後續的治療中體力透支,這也是治療前的營養補充很重要的原因。在治療中期,患者可能出現藥物副作用,例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狀況,營養師會依照患者狀況給予建議。最常發生的噁心、嘔吐或腹瀉,會建議少量多餐,在最舒服的時候就盡量吃。傳遞「把食物當成藥物」的觀念給患者,食物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一定要吃不然身體沒辦法承受後續的狀況,這樣患者比較能夠理解。關於熱量攝取,有個常見的迷思,很多家屬會燉雞湯、燉魚湯,他們認為營養都在湯裡,所以就多喝湯,不去吃裡面的固體食材。王馨羚營養師強調,固體食材才有足夠的營養,正確方法是先把料吃完,有多餘的空間再來喝湯。癌症病患如果沒有糖尿病,偶爾可以吃些濃湯、奶昔、蛋糕等高熱量食材,補充熱量。或適時地搭配一些配方營養品,希望患者每一口吃進去的熱量能夠比平常一口進去的熱量多一些。 治療後還是要繼續維持營養攝取,原則一樣秉持均衡飲食的概念,除了每餐裡面能夠均衡攝取之外,也希望能夠「多樣化」。有些病患聽別人說哪一樣東西很營養,就幾乎都吃那一樣,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王馨羚營養師建議要多樣化均衡的攝取,譬如說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豐富的植化素、營養素、抗氧化劑的種類就不同,能多樣化攝取為佳。當然,我們也建議少吃不健康的食物,減少紅肉、醃製、煙燻、燒烤等食物的攝取量,有含酒的料理要盡量避免。很多患者在食慾不振、腹瀉的時候會吃益生菌,但是患者若有白血球較低的狀況,則不建議。同時,白血球較低時也要避免生食。均衡飲食最優先!王馨羚營養師解釋道,蛋白質的功用就是建造、修復組織,蛋白質經過分解後會變成胺基酸,胺基酸有很多種,人體細胞會利用胺基酸來合成各種蛋白質,維持生理機能,是非常基本、重要的營養。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胺基酸如麩醯胺酸、不飽和脂肪酸如精氨酸、核苷酸、魚油、乳清蛋白等特殊營養品,皆有助調節生理機能。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萃取褐藻中水溶性纖維,近年在台灣有許多針對免疫相關的研究報告,於醫學上使用備受矚目。從營養師的角度,最建議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在不足夠的情況下,可以適時地用配方營養品補充熱量、蛋白質等。患者、家屬很關心的特殊營養品,其實要在基本熱量、營養足夠的狀態下再來補充。只吃這些特殊營養品,其中的蛋白質、氨基酸也會被身體當成熱量利用掉。我們非常強調基本營養要攝取足夠,再來談其他的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許多患者被診斷癌症後,家人都很緊張,所以會燉魚湯、雞湯,或者買很多蔬菜汁、保健食品等,反而正常的食物不太重視。經過一兩次治療之後,患者便開始發覺肌耐力不太夠。我們會分析飲食給病患一些正確觀念,建議患者一餐要攝取到至少碗的七八分滿的飯量,搭配蔬菜量,一碗飯配一碗蔬菜,再加份一個手掌大小的蛋白質量。一次進食中沒辦法把一餐吃完沒關係,可以分成兩次的量,少量多餐,這樣的進食方式,大部分患者都會覺得比較有體力,從抽血中也可以看到營養指標逐漸回復。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完整攝取,對身體最好!原文:癌症營養支持,營養師圖文解說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25 癌症.大腸直腸癌
防大腸息肉變成癌 7個習慣現在做還來得及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成長最快速的癌症,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每年新增罹癌人數最多,一年逾1萬5千人得病,連續8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不過,只要早期發現及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息肉為大腸癌的前兆,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化而來;如果發現大腸腺瘤性息肉,建議及早切除以絕後患,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楊靖國指出,大腸息肉有基因遺傳性,若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就要提高警覺;另外,嗜吃紅肉、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日常生活久坐少動,以及肥胖、吸菸,也都是好發族群。  此外,正常的腸道為粉紅色的平滑組織,而大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出現不正常增生的組織變化。早期的大腸息肉小於1公分,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超過1公分的大腸息肉,就可能感到腸胃不舒服,甚至造成出血現象。 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大多數人因為大便形狀及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痛、腹瀉、解血便等身體不適情形,接受大腸鏡檢查而發現大腸息肉;或是50歲以上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發現。 預防勝於治療,楊靖國分享7招避免大腸息肉上身: 1、少紅肉、高脂肪、加工食品:紅肉及加工食品中含有較多飽和脂肪,會延長食物消化時間,增加大腸息肉發生機率。 2、多高纖食物:蔬菜、水果及全榖類食物,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天天五蔬果加速糞便排出、預防便秘,預防產生大腸息肉。 3、規律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每星期至少5次以上,有助腸道蠕動,降低大腸息肉發生。 4、正常作息:養成規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晚睡熬夜、吃宵夜,減少內分泌失調及腸道負擔。 5、定期糞便潛血檢查:50歲開始,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應該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6、50歲前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從未做過大腸鏡檢查者,建議至少在50歲時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可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息肉微血管狀況。依據微血管分布狀態,評估為良性或惡性,再進行息肉切除並送病理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式。 7、曾切除腺瘤性息肉者定期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良好者,建議每2~3年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異常者,建議依照醫生指示,密切接受大腸鏡追蹤檢查。 延伸閱讀: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 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做大腸鏡檢查防癌 事前2準備一定要做到才有用 
-
2019-12-24 新聞.健康知識+
平常不感冒或生小病 一旦發作就是大病一場?
很多人有一個認知「平時不生小病,更容易生大病」,如果長期沒有生病,一旦發作就會非常嚴重。其實某些時候是因病毒潛伏時間長,並不是經由小病累積的。百科名醫網指出,導致感冒的病毒約有30%~50%都是鼻病毒。鼻病毒就寄居在上呼吸道裡,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造成流涕、鼻塞、頭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狀,1週左右就能自癒。在入侵體內的病毒大量複製、傷害呼吸道上皮細胞之前,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設置幾個門檻,阻止病毒肆虐。第一個是干擾素,在抗病毒機制中,干擾素是身體最早出現的防禦反應因子,它能阻止病毒在體內的進一步複製和擴散。在出現流涕、鼻塞等諸多症狀之前,身體就已經開始恢復了。另外我們的細胞會自己凋亡,病毒感染細胞後,細胞可以主動凋亡,從而破壞病毒複製的場所,抑制病毒複製和擴散,繼續對身體造成影響。免疫力和遺傳因素、年齡、一般健康狀況等因素有關,但有些病毒能輕易突破免疫防護,像是B肝病毒、痘類病毒、腺病毒等;有的病毒的蛋白就有毒性作用,用不著高度複製,就能導致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病毒很早就入侵體內,侵入宿主細胞後,會潛伏一段時間,並不表現出任何症狀,這段時期被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長短不一,短的可能只有幾分鐘或數小時;大多數病毒的潛伏期為幾天,長的可能達到幾個月甚至幾年。潛伏期長的病毒,被免疫系統限制在特定部位,沒有任何疾病表現,不足以引起我們的注意,甚至不會被免疫系統識別和清除,而是與免疫系統達成一種暫時的平衡。一旦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潛伏在體內的病毒就能大量繁殖,突然出現症狀,給人一種突然爆發大病的感覺。所以平常得不得感冒,跟生大病並無因果關係。
-
2019-12-21 新聞.食安拉警報
包裝水煮蛋染菌釀1死 醫提醒這些食物要留心
美國傳出包裝水煮蛋李斯特菌疫情,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當地時間19日公布的疫報,已有五州共七人感染、一人死亡。國內醫師表示,國內近年少見李斯特菌感染,但免疫力低下的感染者可能併發重症、孕婦可能導致流產或死胎,提醒民眾留意食物處理環境衛生,最好減少生食以降低感染風險。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發布消息指,這次包裝水煮蛋李斯特菌疫情最小的感染者是新生兒,在母親懷孕期間就遭感染,但有幸存活下來。實驗室證據指向Almark食品公司產製的塑膠包裝水煮蛋,水煮蛋銷往雜貨店與餐廳。由於李斯特桿菌可能導致嚴重感染,美國官方警告別販售、提供或使用市售水煮蛋來製造的食物,像是蛋沙拉,也建議感染高風險群直接丟棄市售水煮蛋或含有水煮蛋的食品。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李斯特菌廣泛存於自然界中,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源,約5%健康成人糞便中帶菌。我國衛福部食藥署食品中毒統計顯示,近十年國內未有李斯特菌疫情,雖不多見,但感染者死亡率高達三成左右。一般人急性感染時多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腸胃炎症狀,幼兒與老人可能因免疫力較差而併發腦膜炎、敗血症,懷孕女性感染則可能導致流產或死胎。顏宗海表示,要預防李斯特菌在內的細菌性食物中毒,處理食物時應注意個人清潔、購買食物時應注意店家作業環境衛生。此外,最好減少吃生食,高風險群應避免生食;生熟食所使用的容器、刀具與砧板應分開;冷藏過的熟食應徹底復熱再吃,還要避免吃存放冰箱一天以上的即食食品。美國官方資料顯示,常見感染李斯特菌的食物包括熱狗或煙燻魚類等加工肉品,未殺菌牛奶製作的起司,瓜類、苜蓿芽或綠豆芽等芽菜。美官方建議裁切的瓜類立即食用完,在室溫下存放四小時以上就應丟棄,在攝氏5度以下冷藏也別超過七天;高危險群避免吃生芽菜,外出時也須注意三明治等食物不含生芽菜;開封後的加工肉品不要冷藏超過一周,未開封的加工肉品也別冷藏超過兩周。
-
2019-12-19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藥治病卻讓身體愈來愈糟!7種用藥迷思快改掉
吃藥是為了治病,但是,不正確的用藥方式讓人越來越破病!最近天氣陰冷,身邊越來越多人感冒,有些同事明明就看了醫生,卻拖沓沓地當了一個多月的病貓,讓你不禁想問:到底有沒有乖乖吃藥呢?!感冒藥、咳嗽糖漿可以放多久?可以分別人吃嗎?根據外媒,數據指出每年有超過150萬人都犯了危險的服藥錯誤,其中大多數是老年人,以下列出了7個常見的用藥迷思,如果家裡的長輩中了其中一條,趕快請他改掉吧!1. 你會同時搭配用藥嗎?如果是去醫院或診所看病,醫生通常會問過你平常的用藥習慣,有沒有固定在吃保健食品或其他藥物?這就是為了避免一起服用2種抵消性藥物,除了兩種藥物會互相消除療效之外,甚至可能引發其他副作用。例如,抗憂鬱藥物和美沙酮(幫助戒毒人士緩解疼痛、擺脫鴉片依賴的藥物)一起吃可能會出問題。2. 你對吃進去的藥了解多少?這很像電影或連續劇演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藥、有哪些副作用,反正全部抓了往嘴巴吞就對了,通常這種情節,下場都不是很好。無論是醫生給你開新藥,或是你正在用非處方藥,最好全面了解它,至少知道如何服用?何時服用?有無副作用? 3. 你是高劑量的藥罐子嗎?有些人不會按照醫生的處方籤服藥,卻又經常服藥,服用高劑量的藥物可能導致嚴重的損害你的肝臟,也可能引起副作用。除此之外,高劑量用藥還可能導致嗜睡、神智不清、胸痛、嘔吐和腹瀉。 4. 你會不定期服藥嗎?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中標」,例如醫師明明囑咐你三餐飯後睡前,你卻早午餐只吃一包,還自己增減藥物,不吃會讓人想睡的那顆藥。而常見的「被跳過」不吃的藥物有抗抑鬱藥、類固醇和抗凝血類藥物。5. 你會空腹吃藥嗎?錯誤的飲食或直接不吃,會讓藥物從胃部吸收到體內有所障礙。有些藥物需要空腹吃,有些就是需要在飯後吃,忽略這些小細節,就會降低藥物的有效性。6. 你會當自己的醫師嗎?這是最常見的謬誤,很多人身體不舒服,覺得犯了老毛病,就自己去找相對應症狀的藥來吃。如果症狀輕微,買成藥前務必諮詢過藥師;但還是建議交由醫生診斷,以免自己亂吃藥出錯。7. 你會拿別人的藥吃嗎?如果夫妻都有高血壓,也不代表你適合吃老公的高血壓藥;如果你們感冒症狀一樣,也不代表可以一人看病、兩人共吃三天份的藥。醫生會根據每一個病人的健康水平、年齡和其他需求「對症開藥」。 感冒藥吃不完,留?不留?還有一種是台灣人很常發生的「省藥現象」,「又感冒了,拿上次剩下的藥來吃」。這就跟第7種很像,每一次的感冒症狀也許類似,但病因不一定完全相同,如果拿以前沒吃完的感冒藥來吃,不僅無法對症下藥,恐怕會延誤治療,造成後續更嚴重的併發症。藥水、藥粉、止咳糖漿可以保存多久?此外,有關兒童用藥多半是藥水或藥粉,根據藥師甘誼文的建議,藥品、藥粉開封後就容易受潮,放超過1個月就不要再吃了;退燒藥水、止咳糖漿也是,1個月之後就建議丟棄,不要重複使用。
-
2019-12-13 科別.皮膚
腸胃有腫瘤,皮膚竟看得出來?長庚醫師:皮膚變這4種顏色,可能生病了
身體違和的膚色訊號正常人的膚色是由黑色素、紅色的氧化血紅蛋白、藍色的還原血紅蛋白、黃色的胡蘿蔔素,這4種生物色素組成。但是當身體健康狀況有病變時,身體無法代謝的物質過度堆積,就會形成膚色的改變。 陳先生是位中年男性,來皮膚科門診的主訴是「全身搔癢」,仔細檢查發現他皮膚上佈滿了抓痕,但並沒有很明顯的紅疹,全身皮膚看起來非常暗沉、而且泛黃;眼睛的眼白和口腔內膜,看起來也比一般人黃。因此懷疑是「黃疸」造成他的皮膚搔癢。經過抽血檢查後發現,陳先生的肝指數異常的高,是慢性B型肝炎未經治療所造成的肝硬化。陳先生之所以膚色泛黃出現黃疸,是因為肝硬化造成黃色的膽色素無法代謝,堆積在皮膚和黏膜,使他整個人發癢、膚色發黃。 有趣的是,膚色變黃除了黃疸之外,過多的黃色胡蘿蔔素(carotene)也會造成膚色變黃。門診曾有位陳小姐,自述非常注重健康養生,平常追求蔬食、有機健康食品,這幾個月發現皮膚越來越黃,很擔心自己是否罹患黃疸而到門診就醫。 仔細檢查發現她的口腔黏膜、眼睛,並沒有變黃,陳小姐的手腳掌、額頭和臉部法令紋處,反而比較明顯泛黃。詢問她最近的飲食習慣,發現她每天早上和下午都會喝一杯胡蘿蔔汁和番茄汁。陳小姐所罹患的膚色泛黃,是因為過度攝取富含胡蘿蔔素飲食所造成的。 有別於黃疸,胡蘿蔔素血症病人的黏膜、眼白和口腔不會變黃。此外泛黃的膚色分佈,會在皮膚角質比較厚的手腳掌、皮脂腺比較多的額頭,和法令紋附近。胡蘿蔔素血症造成的皮膚泛黃,只要改善飲食習慣就會恢復。雖然大部分的膚色發黃狀況和飲食有關,還是必須要排除是不是有甲狀腺低下的問題,因為甲狀腺低下也有可能會造成胡蘿蔔素代謝下降,而造成皮膚泛黃。 肝硬化外,只要是會造成膽色素堆積的疾病,像是膽囊炎、膽囊癌、胰臟癌等等,都有機會看到膚色變黃。其中如果出現無症狀的黃疸,合併體重迅速減輕、疲憊,必須要小心是否為胰臟癌的徵兆。 行醫印象中,遇到最特別的案例,是病房會診時遇到一位中年男性,全身皮膚膚色呈現紅紫色,伴隨著頭暈、頭痛、腦部梗塞的狀況,抽血檢查後發現是整形多紅血球症(Polycythemia vera);因過多紅血球、血紅素和藍色的還原血紅蛋白,造成膚色變成紅紫色。類癌症候群 平常比較常出現的皮膚泛紅,或是局部性臉部通紅,很常出現在血管反應較敏感的酒糟性皮膚炎, 或是短暫性的更年期熱潮紅。如果膚色經常出現潮紅,伴隨著腹瀉、低血壓的狀況,必須要小心類癌症候群(carcinoid syndrome)。類癌症候群不常見,但是如果出現必須要及早診斷治療,類癌的發生大部分是腸胃道出現了嗜鉻細胞增生造成的腫瘤, 腫瘤分泌血管活性肽,造成血管過度反應,形成膚色的潮紅。膚色暗沉變黑的原因膚色變黑,是黑色素細胞保護身體不受紫外線破壞的方式。黑色素細胞透過分泌黑色素到周圍的皮膚角質細胞,吸收掉會破壞DNA的紫外線。但是除了曬黑的「生理性」變黑外,是不是有其他膚色變黑,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除了紫外線外,壓力和荷爾蒙異常,都有可能造成黑色素異常增加,造成膚色變黑或變白的情形,比如: 荷爾蒙失調 膚色變黑會發生在陽光曝曬、受傷的地方、皮膚皺摺和黏膜處,伴隨體重減輕、疲倦、頭痛肌肉無力,情緒變化、姿勢性低血壓、 電解質不平衡。例如愛迪生氏症 、腎上腺功能不足。 甲狀腺異常 甲狀腺亢進會造成皮膚色素沉澱變黑,可以是局部或是大範圍的發生,伴隨有頭髮變細、禿頭、容易流汗、指甲受到影響等等。 營養缺失 因為營養缺失造成的膚色廣泛性變黑,偶爾會在純素食的病人出現,因為維他命B12主要來源為肉類、乳製品和蛋黃裡,幾乎不存在一般植物性食物中。因此純素食的人必須特別注意維生素B12攝取,以免造成貧血、神經系統失調、記憶力下降和膚色變黑的問題。常見症狀有糙皮症、維他命B3 缺乏、維他命B12和葉酸缺乏。 腎功能異常 腎功能異常的人因為腎臟代謝不良,造成過多的黑色素刺激性荷爾蒙(MSH)滯留,刺激黑色素分泌,造成黝黑皮膚,尤其是在陽光曝曬的部位。此外因為黃色的胡蘿蔔素和尿素無法代謝,會造成腎功能不佳的病人皮膚泛黃、同時伴隨著乾燥性皮膚和皮膚搔癢。 重金屬/金屬沉積症 如鉛中毒、汞、銀、鐵沉積等等。這些病人除了皮膚之外,也可以在牙齦和眼睛發現金屬物質的沉積,伴隨神經系統、肝腎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的症狀。 藥物副作用 如四環黴素、抗瘧疾、心律不整藥物、化療藥物等等,都會造成皮膚色素沉澱。 皮膚不只是我們外在的表徵,更是我們內在健康的指標。很多內在疾病早期會在皮膚表現,透過皮膚科醫師的仔細觀察、問診,可以幫助病人找到潛在的內在疾病。皮膚科醫師好比偵探片裡的偵探,透過對皮膚細膩的觀察,配合其他臨床症狀,發覺病人最根本的問題,並加以早期治療。延伸閱讀: 一年做1500例大腸鏡!台大權威醫師:切息肉切到怕...到底還有多少人有大腸癌●書籍介紹黑斑白斑有話要說作者:黃昭瑜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19/10/01作者簡介黃昭瑜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2019-12-1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61歲楊先生於,有抽菸習慣近40年,四年前曾到醫院進行人生第一次腸胃鏡檢查,檢後發現大腸內有3顆大小不一息肉,其中一顆1.2公分的息肉,切除後的病理診斷為管絨毛狀腺瘤合併局部黏膜內腺癌,此為零期大腸癌,由於癌細胞僅在局部黏膜層尚未擴散到其他部位,因此,在內視鏡切除後也不需再接受化學治療療,後續醫師建議他需每年定期追蹤。 不過,楊先生心想,人活到50幾歲,大腸息肉也才長3顆,並自己以年齡做推估,加上對身體也無不適狀況,也就把醫師的建議拋在腦後,且仍保持抽菸習慣。直到日前再度健檢時,大腸內再度發現數顆息肉,並含有易發展成癌的腺瘤性息肉,才讓他直言:「抱持心存僥倖的心態真的很不好!」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超程副院長表示,與大腸癌有關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抽菸、無運動習慣、肥胖、糖尿病、家族病史相關,尤其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高於女性。而以楊先生為例,持續抽菸就是導致後續息肉再復發的危險誘因。 大腸息肉切除後,初期大腸癌治癒率接近100%,就等於不會再度復發嗎?梁超程說明,大腸癌95%是由大腸息肉(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若大腸癌在初期就被發現,並配合手術切除後的治癒率幾乎是100%,但治癒率接近100%不等於完全不會再度復發。 大腸癌在確診為大腸癌及接受初步治療(手術/化療)後,不論期別後續都應定期追蹤。一般而言,大腸癌如有復發多半會集中在術後2~3年,因此這段期間務必嚴格接受定期追蹤,除一年一次大腸內視鏡篩檢外,建議還可安排做每年一次的胸腔、腹腔、骨盆腔掃描檢查、每半年一次的血液腫瘤標誌檢驗,以了解有無復發跡象及早把握治療先機。 延伸閱讀: 經常放臭屁是腸癌警訊? 3情況都會讓你動不動就排氣 腹瀉未必是吃壞肚子 出現4種症狀可能就是癌! 
-
2019-12-11 新聞.用藥停看聽
正露丸的味道消不掉?官方神回「解臭法」引討論
正露丸是許多人家中的必備藥品,若是遇到消化不良、腹瀉…等狀況,都可以靠它來解決!但正露丸有股濃烈的異味,因此台語名稱就叫「臭藥丸仔」,沾染到其他物品上後,還會殘留好一段時間,因而讓不少人退避三舍。日前,日本的正露丸製造商也在推特上做出「解臭」回應,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正露丸於日俄戰爭時被發明,當時的名稱為「征露丸」,因當時日本稱俄國為「露西亞」,藥名隱含「征討俄國用的藥丸」之意,而後才被改名為當今通用的「正露丸」。正露丸主要由木餾油及黃柏粉、甘草粉…等藥材組成,可治療腹脹、腹瀉等腸胃症狀,但其特異的刺激性氣味,卻令不少人避之唯恐不及。近日,日本的正露丸製造商「大幸藥品」也在官方推特做出「解臭」回應,「坦白來說,並沒有有效去除正露丸味道的方法,它的味道實在太強烈了」,更建議民眾「若遇到無法清洗的物品,就只能放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了」、「若是衣物類的話,單獨清洗才能避免味道轉移到其他衣物上」。真誠的答覆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真的是良藥苦口啊…」、「小時候吃正露丸時,真的吐出來了」,也有人認為,「我很喜歡正露丸的味道耶」、「如果有正露丸氣味的古龍水就好了」。隨後「大幸藥品」也在留言區提到,「我們公司的員工每天都被正露丸的氣味包圍著,很多人已經對那股味道無感了。」弊社お客様相談係によく寄せられるご質問「鞄やスーツケースについた正露丸の臭いの取り方について」率直に申し上げますと、正露丸の臭いをとる有効な方法はございません。臭いが強すぎました。洗濯できないものについた場合は、風通しの良い場所で陰干ししていただく他、手段はございません…。— 正露丸 【公式】 (@seirogan_cp) 2019年12月5日
-
2019-12-10 養生.聰明飲食
長期不喝牛奶身體會有什麼影響?營養師教怎補強
Q:長期不喝牛奶,身體會受到哪些影響?其實每天喝不喝牛奶也未必體質差別就那麼明顯,但是如果你喝牛奶還不吃一些“特殊的食物”,還真有可能體質有明顯差距。首先簡單地說一些差別:1.乳糖不耐受不喝牛奶的人,腸道中的乳糖酶會逐漸減少,如果間隔了長時間又開始喝牛奶,就有可能出現乳糖不耐受,引起腹脹、腹痛或急性腹瀉,其實這不是牛奶變質了,而是身體中酶的分泌退化了。2.更容易骨質疏鬆從來不喝牛奶、不喝優酪乳、不喝奶粉,也不吃起司,那麼鈣的攝入量就不容易達到成人每天推薦攝入量800Mg/日,慢慢的骨骼和牙齒等人體骨池中的鈣就會游離出來提供機體所需,天長日久之後得骨質疏鬆的風險會更高。3.上年紀或懷孕時容易腿抽筋如果始終不喝奶,人上年紀或女性懷孕消耗多、更年期後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成骨細胞活性減弱,有人經常會出現小腿肌肉痙攣現象,而這種現像多會出現在夜間。但是,不喝牛奶也有辦法補充身體所需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A、蛋白質,關鍵是你是否注意到了:①每天吃豆製品每天都吃豆腐或豆腐乾、豆腐皮、素雞等豆製品,也可以補充大量的鈣、鎂以及優質蛋白,也會促進鈣吸收和利用的。很多豆製品中鈣的含量都超過牛奶,甚至超過三四倍之多。而且豆製品普遍含鎂較多,與鈣的吸收密切相關。但有些豆製品不能作為補鈣食物,比如豆漿、內酯豆腐、日本豆腐。當然,因為沒有富含鈣和鎂的石膏或鹵水添加,大豆也不能作為補鈣的主要食物,而且整粒的吃大豆也會攝入不少大豆植酸、膳食纖維等影響鈣吸收的物質。②每天吃足夠的綠葉菜綠葉菜也是鈣的來源之一,有的菜甚至鈣含量超過牛奶(104mg/100g),比如油菜苔中鈣含量156mg/100g、苜蓿菜中鈣含量713mg/100g,即使普通的油菜、花椰菜中鈣的含量也有60+mg,即使蔬菜中或多或少的含有草酸,也會有不少鈣被吸收。重要的是綠葉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是促進鈣吸收和利用的重要營養素,除非你選擇了莧菜、空心菜、菠菜等草酸含量太高的蔬菜。③經常吃麻醬海帶等食物麻醬海帶不能作為補鈣的主要食物,因為麻醬用量少、海帶中有較多的海藻膠。但是,它們本身鈣鎂含量高,這些鹼性礦物質會影響整個膳食結構,使鈣鎂比例和鈣磷比例更趨合理,使得食物中的鈣有利於吸收。不過麻醬畢竟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每次也就吃5~10g吧。④經常曬太陽和運動即使喝牛奶,也需要多曬太陽多運動,牛奶中的維生素D含量也不是特別多,而維生素D主要是通過曬太陽來促使人體皮下7-脫氫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3,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而運動則可有刺激骨骼,使鈣更多的沉降到骨骼中。還是建議大家盡量選擇牛奶作為補鈣的食物,國民健康署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1.5-2杯低脂乳品,每杯240 c.c.的低脂乳品約含240 mg的鈣質。本文摘自營養老爸聊配餐
-
2019-12-1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天冷鼻水流不停? 跟著中醫師這樣做緩解鼻過敏
冬季是整年度天氣最冷的時候,中醫學認為人體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因此冬季也是人體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此時也是許多鼻過敏病人症狀好發的時節,在這段期間常感覺身體的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等,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徐偉展表示,冬至及夏至是自然界陰陽之氣消長的轉折點,這個時節身體最容易受寒,若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疼痛、遺尿、遺精等症狀。而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歷史,如夏季的「三伏貼」、冬季的「三九貼」。 三九天是依照每年「冬至」次日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稱「一九」,第二個九天稱「二九」,第三個九天稱「三九」。「三九天灸」就是在三九天的時間配合使用溫補通經散寒的中藥敷貼在人體背部的大椎、肺俞、膏肓、定喘等穴,可驅除寒邪並提高身體的抗病力,減緩疾病在冬日發作所帶來的困擾,更進一步來改善呼吸道疾病和體虛易感冒的體質。 徐偉展說,天灸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外治法,其作用機轉是藉著藥物對局部組織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且透過藥物敷貼於特定的穴位,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活血通脈與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因而提高抗過敏能力,並可改善臨床症狀。傳統天灸依選用的藥物不同有很多種類,如毛茛灸、斑蝥灸、旱蓮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而目前中醫界較廣泛應用的是白芥子灸法。 由於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但必須注意孕婦、一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九天灸治療,發燒和咽喉發炎等症狀必須痊癒後,方可接受治療;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在使用三九貼後,徐偉展提醒,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若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之消炎藥膏。 延伸閱讀: 鼻涕倒流,怎麼回事? 噴嚏、鼻水停不住  是感冒還是過敏?
-
2019-12-06 癌症.抗癌新知
10大警訊反覆出現需警惕!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許多人以為,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死於胰臟癌,事實上,他罹患的是「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癌細胞轉移至肝臟,雖進行肝臟移植手術,仍不幸過世;而資深藝人馬如龍也非死於肺腺癌,他小兒子證實父親飽受「神經內分泌腫瘤」折磨,癌細胞擴散至肝臟和脊椎,因劇烈疼痛而施打嗎啡,仍無法緩解,最後在醫療團隊協助下沒有痛苦離去。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黃燦龍表示,神經內分泌細胞在人體胸腔及腹腔中的器官都存在著,它能感受週遭環境而分泌各種荷爾蒙,進而保持身體平衡運作。什麼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當神經內分泌細胞發生病變後,即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簡稱NET)」,除了腫瘤本身的威脅,惡性腫瘤會分泌過量的荷爾蒙,導致病患產生神經內分泌相關的症狀,而且只要是有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器官,都有可能發生。目前,該疾病成因不明。據癌症關懷基金會列出已知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高危險族群為:年齡40~60歲;性別為女比男多;黑人多於白人;有家族史者;免疫功能抑制者;長期暴露在砷的環境中,可能增加罹患風險。據統計,台灣每10萬人僅約2~3位會罹患,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無法做出精準的診斷,使得平均確診時間需要5~7年,因此,治療即晚期不在少數,約有五成病人確診時已發生轉移。神經內分泌腫瘤屬罕見的癌症,有六成好發於胰臟和胃腸道器官,三成發生於肺部,其他亦可能發生於如副甲狀腺、腦垂體、甲狀腺、嗜鉻細胞瘤等,全身各處器官或組織都可能生長。又可區分功能性(會分泌荷爾蒙、會產生臨床症狀)及非功能性(不會分泌荷爾蒙)兩大類。當心!神經內分泌腫瘤10大警訊功能性的腫瘤會不斷釋放荷爾蒙到人體內,因此會導致許多症狀發生,會依照原發生部位不同,分泌不同的荷爾蒙,而產生不同的臨床症狀。包括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反覆胃潰瘍,其他還包括咳嗽、心悸、氣喘、發熱、皮膚炎、盜汗等十大警訊。警訊中,以低血糖較為特殊,若在無任何慢性病史的情況下,卻出現多次低血糖,就應該提高警覺心。陳明晃進一步說明,即使有症狀,診斷還是相當不易。例如長期反覆腹瀉,容易被判斷為腸躁症而忽略它的嚴重性。但大家也無須因為暫時出現的警訊而過於恐慌,而是當症狀持續數周以上,且經過初步診斷,吃藥後無明顯改善,建議至腸胃內科、消化外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及血液腫瘤科做進一步檢查。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確診檢查陳明晃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會分泌與儲存各種不同胜肽與神經胺等,因此,利用抽血檢查檢測可能相關的荷爾蒙,如胰島素、胃泌素、升糖素、血清素、CgA、5HIAA濃度等。其中,CgA嗜鉻粒蛋白A是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最有用的生化檢驗之一,可幫助診斷與追蹤的生物標記,較放射學影像所顯示的腫瘤體積更早一步偵測腫瘤狀態,也可以用來監測治療效果,以及追蹤是否復發。他提到,約50~10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會有CgA指數升高的現象,且指數越高,轉移的機會與嚴重度就越高。而當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的CgA值持續升高時,可能表示腫瘤有所增長;若降低,則表示腫瘤呈現穩定或治療有效。此外,影像學檢查,如腹部超音波、胃腸內視鏡、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核醫檢查等,能顯示各個器官組織的影像,確認腦腫瘤的大小、位置與侵入性;切片檢查,從腫瘤、器官或組織中取出一小部份的樣本,讓病理醫師能在顯微鏡下評估細胞是否有疾病,以利正確診斷。罹病後如何治療?而進入確診階段,後續的追蹤與治療是一大複雜難題。陳明晃提到,治療神經內分泌瘤,將依據腫瘤生長速度建議合適的療法,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或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又分化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他進一步說明,外科切除手術是唯一治癒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方式。醫師會依腫瘤位置,可能採取傳統手術、腹腔鏡或內視鏡的方式切除,部分位於肝臟或肝轉移的腫瘤,則用動脈栓塞或電燒療法。放射治療則是使用高能量的X光或其他粒子光束來殺死癌細胞,通常用於已轉移,或者位在無法手術的分化差神經內分泌腫瘤上,目的偏重在症狀處理。藥物治療中的化學治療,則利用藥物阻擋細胞生長與分化的能力,進而導致癌細胞的凋零;荷爾蒙治療,則以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改善腫瘤細胞過度分泌荷爾蒙所引起的功能性症狀,減輕疾病帶來的不適;標靶療法,用來抑制癌細胞的存活、生長、複製、代謝,以及腫瘤附近的血管新生。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緣起黃燦龍表示,世人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普遍陌生與輕忽,為了呼籲大眾重視其對於健康威脅,國際醫學界訂定11月10日為「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提醒所有病人、照護者、醫護人員及一般社會大眾,應加強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識,以及早發現、適切治療。而有鑑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需要多專科團隊照護,因此,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整合跨科別的醫療資源,包括消化內外科、內分泌科、腫瘤內科、病理科、影像醫學科、核子醫學科等,透過定期會議探討案例與治療新知,找出更新更好的治療方案,並加強醫療人員教育訓練,讓各科醫師們在做第一線的檢查時,能提早意識到久病不癒的症狀,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諮詢專家/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 黃燦龍、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 陳明晃)
-
2019-12-05 新聞.健康知識+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糞便檢查報告寫什麼
每年的健康檢查報告、醫院就診的檢查數據單,常常讓你有看沒有懂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聽見你的聲音了,將陸續彙整檢查報告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導致異常的可能情況或原因,讓你看懂你的檢查報告寫什麼?!糞便檢查報告LIST一、外觀(APPEARANCE):正常『硬』正常糞便的形狀為完整條狀,若出現稀水樣、粘液膿血、鮮血樣、柏油樣、淘米水樣、白陶土樣糞便,可能表示消化道出現疾病二、顏色(COLOR):正常棕色(黃棕色)正常的糞便呈黃棕色,食物、藥物、出血或消化道疾病都會影響糞便顏色。三、寄生蟲(PARASITE):正常無正常情況下應為無檢出;以顯微鏡可觀察糞便中的寄生蟲及食物消化情形,若國人常到未開發國家旅遊,歸來時應注意。四、白血球(WBC):正常值0-3/HPF若糞便出現白血球,可能與腸壁受到侵害有關,例如急性細菌性痢疾、腸炎、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症、痢疾、阿米巴感染、細菌性或非細菌性潰瘍性腸疾等。五、紅血球(WBC):正常值0/HPF正常情況下,糞便中應無檢出紅血球,出現異常的可能原因包括:腸炎、結腸炎、肛門損傷、結腸癌、阿米巴感染、痔瘡出血、大腸直腸腫瘤、急性細菌性痢疾、月經期間等。六、糞膽元(STOOL UROBILINOGEN):正常數值陰性(-)此物質正常會出現於糞便中,若發生膽道完全閉塞,將不存在於糞便中。七、膿細胞(PUS CELL):正常無正常情況下應無檢出,若發生腸道發炎性損傷時將會出現膿細胞。八、潛血(OCCULT BLOOD):正常數值陰性(-)導致檢驗出現異常的可能情況包括:消化性潰瘍、腸炎、肛門損傷、胃癌、消化道腫瘤、腸道鉤蟲感染、腸道寄生蟲病、炎症性腸病、大腸癌等。九、阿米巴原虫(AMOEBA):正常無正常情況應無發現,但遭受阿米巴原虫感染時恐出現異常。十、顯微鏡檢查—脂肪球(MICROSCOPY -FAT):正常值(0)~( )顯示脂肪消化能力,若出現異常的可能原因包括:脂肪性腹瀉。
-
2019-12-05 科別.消化系統
呷賽也能治病 她擺脫腹瀉苦
一名90幾歲老奶奶,因肺炎住院,長期使用抗生素加上身體虛弱,造成困難梭菌感染,每天狂瀉超過10次,一再被隔離,出不了院,而被暱稱為「格格」。經醫師建議接受「糞便移植」治療,終於擺脫腹瀉之苦得以出院。而收治這名病人的高醫體系在今天登場的醫療科技展,以「『呷賽』也能治病!」為主題參展,讓民眾更了解這項技術及腸道健康。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困難梭菌平常就存在於人體,因為有其他腸道菌叢的競爭及壓抑,對人體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肺炎患者因長期使用抗生素,腸道好菌一併被殺死,困難梭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造成感染腹瀉。吳登強說,困難梭菌在美國一年造成2.5萬人死亡,但連被視為「最後一線藥物」的萬古黴素都難以對付。但「糞便移植」卻可有效治療困難梭菌感染,以老奶奶為例,只「灌」了兩次糞便就痊癒了。「糞便移植」是一種「腸道微菌叢植入術」,從腸道健康狀態良好的人身上取得糞便,先用生理食鹽水混勻稀釋,再過濾雜質後,透過大腸鏡植入大腸,或經鼻胃管、胃鏡由上消化道植入十二指腸或小腸的位置,讓捐贈者糞便中的好菌活下來,並在患者腸道中共生,困難梭菌就會被排除,病情即能痊癒。吳登強說,過去認為要讓腸道好菌生長,食用益生菌即可,但益生菌改善有限,糞便內的細菌量高達10的12次方,透過糞便移植有機會將腸道內的菌相換回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表示,高醫已完成12例「糞便移植」病例,七名困難梭菌感染、五名為潰瘍性結腸炎。而這次醫療展,高醫將以這項技術為主軸,並建置45公尺的巨大虛擬腸道,邀請民眾體驗「呷賽能治病」,一起了解糞便與健康的微妙關係。
-
2019-12-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乳癌放療副作用讓人痛苦 中醫療法讓她重燃抗癌信心
一名66歲女性年初發現罹患乳癌三期,接受醫師的建議進行化療,但產生如反胃噁心、食慾差、體力下降、躺臥感到天旋地轉等副作用,讓她對往後療程心生畏懼,所幸後來加入中醫,以中西醫整合治療,症狀改善許多,讓她繼續能往抗癌之路前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醫師王崧指出,乳癌連續佔據我國女性十大好發癌症排行榜首位多年,在台灣,45歲以下的患者佔總乳癌的人口數已提升至32%,顯見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女性不可不慎。他說,乳癌的治療方式已趨多元,主要有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等,並且根據不同的荷爾蒙受體(ER、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細胞增殖指標(Ki67)等多種生物特性作分型,制定不同的治療計畫,而中醫在其中也能扮演不同角色,與患者在同一陣線對抗病魔。王崧說,中醫療法在乳癌不同的治療期間,能為患者設計個人化的治療方針,以達到減緩副作用、增強體力、提升生活品質及降低復發或轉移機率的目的。如手術前後,會使用平和補益方式,幫助體力恢復、傷口癒合,要盡量避免食用熱補的食材,以免誘發傷口腫脹發炎。化療期間,患者於化療第一周時,主要是降低噁心嘔吐、黏膜潰瘍、腹瀉便秘、精神疲倦等副作用,以清利濕熱為主;第二周開始則主要以補養氣血增強體力,為下一次化療提前作準備。因放療期間部份患者容易出現口乾、咳嗽或皮膚損傷,此時也可使用養陰清熱的藥物改善。使用抗荷爾蒙治療的患者,治療期間常會出現潮熱、失眠、多汗、焦慮等更年期症狀,此時輔以舒肝解鬱、滋陰清熱的中藥,可大幅改善不適,等療程結束進入追蹤期,則以提升免疫力、降低腫瘤復發率,和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
-
2019-12-04 科別.消化系統
長期腹痛腹瀉以為慢性胃病?當心是「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克隆氏症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診斷?陳家昌醫師指出,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這些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會遇到,然而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屬不易好轉的慢性疾病,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3~6個月都未好轉,就要警覺,應盡快至醫院檢查。除腹痛腹瀉之外,克隆氏症還可能出現血便、發燒、腸道狹窄等症狀,有些病況較嚴重的患者,體重也會驟減。有些患者因症狀較輕微而忽略就醫導致延誤確診,錯失及早治療的時機。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較複雜困難,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症狀,再透過胃鏡、腸鏡確認是否有較典型的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症狀。有些患者會做電腦斷層,看看腸道是否有狹窄或發炎的狀況。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醫師通常會做切片,讓病理科醫師檢查是否有克隆氏症的病理表現,綜合各種線索來下診斷。克隆氏症是否可能痊癒?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陳家昌醫師解釋,每個病患疾病表現皆不太一樣,有些患者出現過一次嚴重的發作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好的,感覺上似乎痊癒,但後來仍可能會再次發作;有些患者狀況可能一直都不太好,持續有輕度發炎狀況,一直不太舒服。克隆氏症是個不易痊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無法完全停藥,仍需持續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將病情控制穩定。若積極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可像一般人正常生活。 克隆氏症治療不外乎內科藥物治療跟外科手術治療,藥物則是免疫調節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有些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原則上都是為了調節免疫系統。各藥物的機轉不盡相同,每個患者發炎程度也不同,故醫師會依患者狀況進行調整。有些患者起初較嚴重,需直接使用生物製劑;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即可。類固醇是醫師蠻常使用的藥物之一,效果不錯且快速,但類固醇不能長期使用,通常使用於急性期。使用生物製劑還是需搭配傳統口服藥物,一般很少單用生物製劑就將克隆氏症控制穩定,會使用到生物製劑的患者多為是中重度發炎,故還會搭配免疫抑制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不只有腸道!克隆氏症還可能有多種腸道外症狀克隆氏症為一種全身各處皆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若未及早控制恐引發其他腸道外症狀,如肝炎、關節炎、皮膚、口腔、眼睛、血管性栓塞等。 陳家昌醫師提醒,眼睛部分需特別注意,因嚴重的眼睛併發症恐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克隆氏症患者若覺得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應保持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是否有眼睛病變,如虹彩炎、葡萄膜炎等,及早預防才能避免失明的風險。克隆氏症病友飲食是否有需特別注意的地方?陳家昌醫師建議,若發炎狀況嚴重,飲食須特別注意,應以低渣飲食為原則。因腸道發炎會變得狹窄,若食物太硬、太大,不好消化,會造成患者不適。肉類應選擇較嫩的肉類,避免油炸、太硬。水果及蔬菜盡量選擇纖維質較低或打成汁。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容易刺激腸道引起疼痛。牛奶、奶製品則會讓部分患者脹氣,在急性期要多留意。如果患者已控制得很好,無發炎狹窄的問題,基本上飲食上無特別限制,但易產生病菌的生食類仍需避免。日常生活須注意什麼?陳家昌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積極配合醫師調整治療策略,不少患者剛確診時都會有些半信半疑,用藥一陣子後就感覺改善很多,覺得「應該好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吃藥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再回診通常就會發現疾病再次惡化,且這類案例屢見不鮮。陳家昌醫師分享,曾有個20多歲女性患者出現腹痛、血便等症狀,起初以為是痔瘡,後來因症狀反覆出現,做了腸鏡才發現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服用一段時間的免疫調節藥後,症狀曾一度改善,而後她未定期追蹤,直到某次嚴重血便、腹痛、發高燒才再度就診,腸鏡檢查發現已是嚴重發炎,需住院治療,經使用類固醇後,出現變胖、青春痘等副作用。後來醫師協助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讓腸道狀況逐漸好轉,後續在門診追蹤服藥控制。陳家昌醫師分享,克隆氏症患者本身其實蠻辛苦,家人、朋友的支持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不會一個人面對疾病。旁人能適時給予支持,對患者相當重要!原文:長期嘴破、腹瀉、體重減輕,當心克隆氏症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02 科別.消化系統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腹脹是身體的警訊》,作者塔瑪拉.杜克.費蔓】纖維可能是受到最多誤會的營養素了。大多數來我辦公室的患者對纖維都只有一個看法,那就是它會協助人們排便,引起人們腹脹。事實卻是,纖維要比想像的複雜許多。對被脹氣所困的患者來說,各式細微差異的纖維可能是各種不同的武器,讓你吃得最健康,並且完控腹脹。到底什麼是纖維?為什麼要吃纖維?纖維是一組源自植物的碳水化合物。與其他碳水化合物的區別在於,人體沒有相應的消化酶來消化吸收他們。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首先,照定義來說,纖維是不可被消化的。他們會出現在排便當中,高纖的淺色纖維食物更容易被看到。比方玉米粒、番茄或辣椒的皮、奇異果的籽、亞麻籽、藍莓的皮、皺巴巴的菜葉、堅果碎片、藜麥纖維等。如果在排便中發現著這些,不用緊張。這不表示你的腸胃對這類食物不耐,也不表示你的身體沒有吸收他們的營養。這只表示纖維正在做他們該做的事。在不成形的鬆軟糞便中,更容易發現纖維,因為內容物更容易暴露出來。• 其次,纖維提供了非常少量的卡路里。如果食物無法被小腸中的消化酶消化,就意味著身體無法獲得它儲存的能量,也就是卡路里。雖然當纖維進入大腸時,腸道中的細菌可能可以發酵某些纖維,釋放非常少量的卡路里。但由於纖維在胃部佔據了空間,而這個空間是無法提供熱量的,因此可以提供熱量的胃部空間相對變小,進而幫忙控制身體吸收的卡路里。要記得的是:根據定義,纖維是來自於植物,所有源自動物身上的蛋白質(雞蛋、肉類、雞、魚、起司)都不包含任何纖維,所有的脂肪類比方說食用油或者奶油也都沒有纖維。另一方面植物類的蛋白質,豆類、堅果、種籽除了包含可消化的蛋白質、脂肪以及少量澱粉之外,則都含有纖維。從不同食物中攝取纖維素對健康的幫助非常大。高纖飲食的人體重通常不會過重,也較少機會感染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疾病。對於已經罹患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高纖飲食可以更好控制他們的血糖;而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高纖飲食也可以幫忙控制他們的膽固醇。而且高纖飲食還可以預防數種癌症,特別是像消化系統的大腸癌、食道癌和胃癌。換句話說,高纖食物帶來了諸多益處。我的患者常常問,到底一天該吃多少纖維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每個人身體對纖維的需求量和耐受力都是不同的。從客觀的健康角度來說,女性每天纖維建議攝取量為25 公克,男性則是38 公克。美國人平均每天的攝取量在11 ∼ 14 公克之間。此數據供參考,如果讀者有興趣想紀錄每天攝入的纖維量,可以使用食物日記的應用程式,比方說:MyFitnessPal 或者FatSecret,只要輸入吃了什麼食物,就會自動計算出纖維量來。但是如果消化道出現了問題,就沒有一個教科書上的公式可以用來計算出標準的纖維量。我有一位慢性便祕的女性患者,一天超過40 公克的纖維外加鎂補充劑,依然只能讓她3 天解一次大號;另一個極端是,我的另一位患者,哪怕一天只吃10 公克的纖維,而且是以水果冰沙或者蔬菜濃湯的方式攝取,也會遭受非常嚴重的脹氣。合適的纖維攝取量,就是不會引發消化道不適的最高纖維攝取量。纖維的各種功用所有來自植物、不能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通稱為纖維,因此纖維其實也有不同種類,而不同纖維在消化道裡的功能也各不相同。下面我們來說說纖維的主要功用。• 首先是具備保濕潛力:纖維的差異之一是他們是否具有保濕的潛力,這與他們能不能溶解於水有關。可溶性纖維溶解在水中之後,可以形成黏稠的凝膠狀,可以保持排便的濕度,讓糞便成形卻又柔軟,易於在消化道通行。可以把它們想像成糞便中的膠水,把碎片的排泄物變成一長條,一次排出體外。而不可溶的纖維對排便的作用是讓它比較大塊,但又不會太粘。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把即溶麥片倒入水中發生的情形,麥片像海綿一樣吸收了水分,變得厚實黏稠,這就是可溶性纖維在消化道內發生的變化。另一個圖景是,把一片生菜浸入水中,儘管它變濕了,但它依然是一片生菜。這就是非可溶性纖維進入消化道的情景,它讓大便很大,但不會幫忙保濕。以不可溶纖維為主的飲食,可能會導致排便變得更多,更碎片,而不是一整條的形狀。如果小腸排出物在大腸停留的時間正常,這些碎片化的排便可能是柔軟蓬鬆的。如果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那些碎片就會變得乾硬的小球,好像兔寶寶的排泄物。對容易便祕的人來說,最好兩種纖維的攝取是比較均衡的:不可溶纖維的飽實感可以刺激大腸的蠕動,而可溶性纖維可以維持排便的濕度以及外型,使其順利排出體外。• 其次是影響食物在消化道裡的時間:不可溶性纖維因為體積大以及無法保留水份的關係,會加速食物以及廢棄物在消化道內的時間,對因為腸胃蠕動過慢型便祕有改善的作用;相對的,可溶性纖維厚重黏稠的特質,可以拉長食物及廢棄物在消化道內停留的時間,對腹瀉、排便過頻過急的患者有幫助。同時,後者因為可以讓廢棄物在大腸內吸收更多的水份,免得排便散開,讓它更有「型」,讓頻於進出廁所的人,可以一次OK。• 纖維也會影響腹脹:有些類型的纖維,也就是我們前頭介紹過的高腹鳴食物的,容易被大腸內的細菌發酵,生成大量氣體。另一種類型的纖維,也稱為低腹鳴食物,不容易被大腸內細菌發酵,也產生較少氣體。
-
2019-12-01 橘世代.健康橘
搭配正確的感冒階段飲食法 快快跟感冒說再見!
最近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醫院診間咳嗽、打噴嚏聲此起彼落,感冒除聽醫師的話服藥、多喝水,真正面對冒病毒的,其實是身體的免疫系統,除平時就應該注意均衡飲食外,感冒時更應該多攝取身體所需要的營養,趕快跟著營養師來學學,感冒時究竟該怎麼吃才會快快好起來。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的網路專欄「健康營家」,最新主題「感冒原來要這樣吃才會快點好」中,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許純嘉介紹,維生素C被用來對抗感冒已行之有年,但必須注意的是,想補充維生素C來對抗感冒病毒,應該體內病毒量還不高時較有利,如嚴重症狀,光吃維生素C就行不通了。●感冒初期緊急救星維生素C吃過量小心會吐許純嘉也特別提醒,維生素C吃超過2萬毫克,也就是服用高劑量,反而會有副作用,可能造成嘔吐、腹瀉等問題。一般營養補給品的維他命C錠,通常是200至1000毫克不等,但是許多研究都指出,吞1顆維他命的保健效果,遠不如吃真實食物來得好。芭樂、柳丁、奇異果等水果都擁有豐富維生素C。1天吃1顆芭樂,或是2顆柳丁,就可以達到日常約100毫克對維生素C的需求。所以只要吃得下,建議還是選擇新鮮當季的食材為優先。●感冒嚴重可採溫和飲食 雞湯魚湯增免疫力效果有限溫和飲食指的是食物內容無刺激性、低纖維、易消化且足夠營養的食物。許純嘉建議,可選擇粥、麵食,搭配質地較軟爛的蔬菜,並搭著豆製品、魚、肉、蛋等優良蛋白質食物,也可補充1至2杯的牛奶或豆漿當作點心。選用溫和飲食,讓腸胃能休息1至3天,會比勉強進食來得更好。很多人喜歡用雞湯、魚湯替患者增強免疫力,但許純嘉認為,湯湯水水本身的營養價值其實有限,還連同新鮮食材一起吃,才能均衡攝取營養。當感冒症狀嚴重,甚至出現上吐下瀉時,勉強吃很多補品,不僅會讓自己不舒服,也讓腸胃負擔更重。●平時抵抗力UP 健康生活型態是王道天轉涼,不希望感冒纏身,更應該記住平時應如何均衡飲食。許純嘉強調,從飲食獲得足夠營養是最好的方法,每天應吃3份蔬菜、2份水果、1份堅果類,並多選用各種豐富色彩的蔬菜,如紅色或黃色甜椒、深綠色花椰菜、黑色的木耳;主食建議多選全穀類,如全麥麵包、五穀米、南瓜等。他表示,健康生活型態是提升自身抵抗力的不二法門,不僅是吃得好、睡得好,重點還包括適當運動、維持理想體重。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1-30 養生.聰明飲食
想要品嘗最鮮美的原味!台灣一年四季最該吃哪些水果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美譽,水果種類豐富,一年四季皆可品嘗到鮮甜可口的水果,但是季節轉換快,你是否也常常在選購水果時,擔心是否是當季水果而苦惱呢?據農業易遊網報導,台灣水果依季節分成春、夏、秋、冬與全年產期的類型,一起享受這些水果帶來的幸福、健康、新鮮的好滋味吧!春季水果(3-5月)梅子:風味以清酸稱絕,滿口生津而別有風味。西瓜:香甜多汁,被稱為「夏季瓜果之王」,傳統中醫認為西瓜味甘、性寒,助於解暑、止渴、開胃、利尿等。李子: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B12等營養成份芒果:早在明朝,李時珍便將芒果稱為「果中極品」,有止暈、行氣、消食等功效。另外,芒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也有助於抗氧化及美膚。枇杷:枇杷果肉酸甜適中且柔軟多汁,除了鮮食之外還可製成加工品如果膏、果露,釀酒等,以及非常知名的枇杷膏。草莓:草莓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100公克有60毫克,是蘋果的7-10倍;果肉內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荔枝:每年春末夏初時期,最好吃的其中一項水果就是荔枝,玉荷包的價錢常常是新聞的焦點。夏季水果(6-8月)紅龍果:火龍果果實含花青素、鈣、磷、鐵等礦物質、維他命群、植物性蛋白及高量水溶性膳食纖維。糖分以葡萄糖為主,幾乎沒有果糖和蔗糖,這種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適合運動後食用。桃子:台灣水蜜桃有平地及高山之分,因栽種區域不同產生不同口感,水蜜桃味甘、性溫,且富含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B、C。梨子:梨子的含水量達89%,是優質的天然飲料,內含有大量果糖,可迅速被人體吸收,水梨大部份的纖維都在果皮上,連皮一起食用可得到較多完整的纖維化合物。葡萄:葡萄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B1、B2、C、P、胡蘿蔔素、蛋白質、氨基酸及鈣、鉀、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其總抗氧化力在水果中獨占鰲頭;另外,葡萄含有大量葡萄糖及果糖,容易被人體吸收,迅速轉化為熱量,幫助恢復體力、消除疲勞,但糖尿病患者應忌食,一般人食用完畢則應盡快漱口、刷牙,否則容易造成齲齒。酪梨: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中記載最營養的水果,雖然沒有水果的甜味,但是視為建康的水果。其中脂肪高達8.3%~22.8%,這些脂肪的主要成份﹐是對人體有好處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所以有利於血脂肪的控制。酪梨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鉀鎂等礦物質,兼具一般水果的營養價值。龍眼:龍眼營養豐富,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包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C、E、K、鉀、磷、鈣、鐵、鋅等,具安神定志、補血益脾、降脂護心、健腦抗衰等益處。但因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只能淺嚐;腎臟病忌鉀者應少量品嘗;有上火發炎徵兆、消化不良者及孕婦則不宜食用。其它還有:百香果、西瓜、李子、芒果、荔枝秋季水果(9-11月)文旦柚:文旦柚也稱為柚子,諧音「佑子」具吉祥含意。文旦柚熱量很低,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P、胡蘿蔔素,以及鈣、鉀、磷、鐵等微量元素,可健胃、化痰、美容養顏、幫助消化、降低膽固醇。柿子:柿子不僅美麗,還富含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C、碘及各種礦物質等,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可補充養分、潤肺生津、幫助消化,對缺碘所引起的甲狀腺腫大也有幫助。洛神:洛神花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黃酮素、β胡蘿蔔素、酚類化合物等,能抗氧化、助消化、降血壓、消暑降火、養顏美容。腸胃不適者建議不要空腹飲用,體虛氣弱、腎功能欠佳的人需適量,血壓偏低者、生理期間的女性及孕婦則不宜食用。其它還有:紅龍果、百香果、芒果、梨子、酪梨冬季水果(12-2月)金棗:新鮮的金柑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金黃色,大約如大拇指,可連皮帶肉吃是最大的特色,果皮甜中帶點苦味,可潤喉,生津解渴,幫助消化。柑橘:柑橘由內至外都具有營養及經濟價值,果肉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礦物質等。番茄:番茄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是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而且不會因烹煮而被減損,甚至會因為細胞壁被破壞而釋出更多茄紅素。正因如此,番茄是少數鮮食和熟食皆宜的食材。蜜棗:棗子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B1及B2,尤其維生素C,是西瓜的5倍,水梨的9倍,蘋果的20倍,堪稱為「維生素C果」。臺灣的產地集中在南部,以高雄、臺南和屏東為主。其它還有:柳丁、柿子、草莓全年盛產水果:木瓜:木瓜富含維生素B1與B2、維生素A、維生素C、木瓜酵素及多種礦物質,可預防感冒、幫助消化,對產後婦女來說,也有促進乳汁分泌的功用。紅肉木瓜含大量的β胡蘿蔔素,算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衰老。鳳梨:鳳梨果實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A、B、C,有機酸、氨基酸、胡蘿蔔素、膳食纖維,以及鐵、鎂、鉀、鈉、鈣、磷等。鳳梨中的酵素能解油膩、助消化、降血壓,適合飯後食用。但不宜吃太多,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出現腹瀉、嘔吐、頭痛、全身發癢等症狀。蓮霧:蓮霧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鈣、鎂、硼、錳、鐵、銅、鋅、鉬等微量元素,屬於微鹼性水果,可調節人胃腸的酸鹼度。蓮霧富含水分、清涼解渴。釋迦:釋迦內含豐富維生素C、蛋白質、鐵、鉀、鈣、磷等,助於調節血壓、促進腸胃蠕動。對於未患有糖尿病,牙齒不好且高血壓的長者來說,釋迦是良好的營養補充食物。水果產季月曆
-
2019-11-29 養生.健康瘦身
秋葵+綠茶證實真的能減肥!營養師曝關鍵是靠這一點
天氣冷就是想要吃點熱的、甜的東西才會覺得全身都暖起來,不知不覺體重又增加不少,很多擔心過一個冬天就像胖胖北極熊的女生開始未雨稠謀,聽說日本女星號稱光是喝秋葵茶,三個星期就瘦五公斤,好想趕快試看看。但是不曉得是不是騙人的?營養師劉純君說,秋葵綠茶減肥可能是有效的,不過能減肥成功是靠「噁心」吃不下,就看大家是否撐得住!十根秋葵切碎加兩包綠茶包,三週減五公斤有日本女星上節目說,為了快速減肥,用秋葵綠茶讓她在三星期就減重五公斤,讓人聽了好羨慕,而且據說秋葵茶很好做,只要把十根秋葵洗乾淨,去掉蒂頭,之後秋葵切成0.5公分 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到大的水瓶中,加兩個綠茶茶包,用1000CC熱水沖泡,等放涼了就可以喝,可以在餐前就先喝,也可以用餐間或用餐後馬上喝。有營養師說,因為秋葵有很高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延緩醣份吸收,加上綠茶的兒茶素,所以可以延緩血糖上升,吃進去的食物熱量不會快速被累積成熱量和脂肪堆積,秋葵的果膠還能保護胃壁,加在一起的控制效果更好。劉純君說,如果體重一個月可以瘦兩公斤以上,通常都是脫水比較多。 愛吃零食、重鹹等易水腫體質喝 體重降最快這位日本女星說她三星期瘦五公斤,推測她可能是易水腫體質,劉純君說,由於綠茶利尿,加上秋葵含大量的鉀離子,每百公克的秋葵含有299毫克的鉀離子,超過兩百高克就可以稱為高鉀食物,高鉀食物的鉀離子有助身體代謝鈉離子,鈉本來會讓水滯留的作用,排鈉會讓身體呈現脫水狀況,把鈉離子代謝掉可以消水腫,體重下降速度快,或許這樣才能減下那麼多的重量。這種特別適合平常愛吃高鹽,例如愛吃洋芋片等零食者,或是喜歡吃燒肉、烤肉、炸雞等食物中常會放很多醬料及調味胡椒鹽,往往吃進很多的鈉,劉純君說,我們膀胱的排水量最高可高達0.8公斤,如果三個多星期都持續排鈉,加上飲食有控制,很容易減重兩公斤以上。 秋葵味道腥怪 喝久易噁心不過劉純君提醒,秋葵綠茶之所以容易減重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秋葵的水溶性纖維有一種古怪腥味,喝久了會覺得有點噁心,如果很堅持每天喝這麼怪味的秋葵綠茶,胃口一定會很差,胃口差、吃得少,加上脫水,體重真的會降很快。 心律不整、腎功能不好、易過敏者不要亂試秋葵綠茶減肥很適合兩種人,一是像前面介紹愛吃鹹、水排不出去者,另一種則是適合有高壓的人,多吃高鉀排除體內水分,也有助血壓降低,另外,血糖高、身體燥熱的人也比較適合,劉純君說,因為秋葵和綠茶在中醫上都是屬於比較寒涼的食物,所以如果是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最好不要靠秋葵綠茶減肥。另外,秋葵有毛,是屬於容易誘發過敏的食物,容易過敏或容易腹瀉的人,或是有心律不整、腎功能有問題的人,最好不要嘗試。一口肉一口菜效果也不錯如果不想靠覺得噁心、胃口差吃不下來減肥,劉純君建議可以「一口肉一口生菜」,像韓國人吃燒肉一樣,每一口肉都用青菜包著吃,或是吃高水溶性纖維的青菜配飯,靠蔬菜抓住肉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就可以讓熱量吸收降低,也一樣有減重的效果。
-
2019-11-28 性愛.性病防治
個管師 愛滋感染者的親密戰友
「我的個管師不是隨便敷衍,是真的關心我們。」世界愛滋日前夕,感染愛滋十年的小薇(化名)透過錄音分享心路歷程,提到如何克服染愛滋的低潮,除了家人溫暖接納外,個案管理師的貼心陪伴也是重要關鍵。在愛滋治療中,除了醫師,愛滋個管師可說是感染者最親密的戰友。從確診開始,個管師就肩負患者用藥狀況的追蹤,還要支援大小生活瑣事,並且陪伴他們。林媚慧是個管師,經常陪伴愛滋感染者與親友。當感染者確診,個管師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獲取信任。林媚慧表示,她總要使出十八般武藝,但最重要的是讓感染者知道,她會一直與他們在一起。她分享,許多感染者遇到的難關是要不要向家人或另一半坦白。林媚慧總是先和感染者沙盤推演,告知可能發生的情形。像是有些感染者被家人知道,在滂沱大雨中被趕出門,至今十年從未踏入家門;也有感染者告知另一半後被反咬一口,對簿公堂,「八點檔這麼煽情,但這裡常常上演」,林媚慧這麼說。「身為個管師除了傾聽外,更重要是了解感染者需求,與醫師一起協助感染者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林媚慧說,早期愛滋藥物副作用大,有些感染者甚至工作時無預警腹瀉,拉在褲子上,因此放棄治療;也有患者為了不讓家人發現染愛滋,堅持不住院,只回來一兩次拿藥就走。之後再得知患者消息,已是離世,因此她要求病人不要離開個管師太遠。個管師扶持感染者走過治療,尤其是初期治療,給予感染者心理支持和衛教協助。林媚慧說,自己就像「囉唆的媽媽」,但希望能夠解除感染者疑惑,讓感染者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