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2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腸道健康
共找到
308
筆 文章
-
-
2025-01-11 養生.聰明飲食
激活腸道聖品可可亞含3大功效 專家教「冬日腸活熱飲」喝一杯美顏又養生
冬天裡許多人會來上一杯熱可可,香醇的可可除了能在寒冷的季節裡療癒人心,還能為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日本腸道營養專家Zakii(ざっきー)就跟大家分享可可的功效,以及飲用它的最佳方式。可可的三大功效1.富含多酚與膳食纖維,能改善腸道環境2.具抗氧化功效,讓肌膚在乾燥的冬天也能水噹噹3.類黃酮多酚幫助降低血壓、維持血管健康可可富含多酚、礦物質、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天然食物,從腸道保健的角度來看,飲用可可能夠增加腸道內丁酸益生菌的數量,對於抗發炎、加強腸道屏障與營養吸收有相當大的好處。市面上的可可大多經過乾燥與濃縮的過程,因此如果是純度高的巧克力,即使只攝取10公克也能產生足夠的效果。自製「腸活熱可可」日本在過去幾年開始重視「腸活」保健,提倡透過飲食和運動來維持腸道健康,而以下就要教大家如何製作能激活腸道的腸活可可。材料:・純甘酒:150ml・純可可粉:1大匙(約7公克)・抹茶粉:1茶匙(約2g)・肉桂粉:少許做法:將可可粉、抹茶粉與肉桂放入杯中,加入少許熱水至溶解,最後倒入甘酒攪拌均勻就完成了。甘酒可以增加飲品甜味,也可以用豆漿、牛奶、杏仁奶代替,並依照個人口味添加砂糖或甜味劑做調整。
-
2025-01-05 養生.聰明飲食
三多營養最前線/難入睡 越睡越累……好想一覺到天亮 醫師:好睡有祕訣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再加上作息不穩定,很容易引起睡眠障礙,且隨著年紀漸長更為嚴重。長時間睡眠障礙,也很容易影響白天的注意力,甚至引起情緒易怒等問題,為了擁有良好睡眠,到底要如何改善作息?可以補充哪些營養素?3C產品干擾睡眠周期,躺床後入睡時間變長。醫學上所謂「失眠症」的定義,是指單純的睡眠問題,因此,須先排除疾病因素,例如酒癮、生理疾病、憂鬱症、焦慮症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所引發。至於常見的睡眠障礙則包括:睡眠品質不好、時間太短,或越睡越累、多夢淺眠、白天昏沉愛睏等症狀。振芝心身醫學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簡婉曦表示,睡眠障礙包含三種典型症狀,如果出現其中一個症狀,且每周發生三次以上,持續三個月,應尋求身心科等專業協助。1.入睡困難:一般來說,在床上躺平後,通常半小時內會緩緩入睡;不過,現今民眾習慣近距離使用手機等3C產品,容易干擾睡眠周期,因此入睡時間從過去的半小時,增長為一小時才會入睡。此外,躺下後立即睡著也不見得代表「好睡」,因為立即睡著可能是太過疲勞或身體出現警訊。2.早醒:即使睡著了,也不一定就能睡好,例如很多人容易「早醒」,造成睡眠時間不足。3.睡眠中斷或淺眠多夢:睡眠中突然醒來,再入睡可能需要30分以上,或無法再入睡;另外,像深層睡眠時間短、經常是淺眠狀態,尤其常作夢、驚醒,睡醒仍覺得很累。一下早睡、一下晚睡,睡眠調節能力會變差。睡眠是人體重要的修復時期,為何現代人睡眠障礙比例高?簡婉曦說,其實大家都知道哪些行為會影響睡眠,但卻無法避免,例如睡眠時間不穩定,一下早睡、一下晚睡,隨自己心情,但人體要習慣紊亂的睡眠時間並不容易,尤其隨著年紀愈大,睡眠周期的調節能力會逐漸變低,因此,時間不穩定,身體會更難調節睡眠時間。另外是整體社會結構的問題,上班族常被要求24小時待命、簡訊不能不回覆,也就是責任制或機師、空姐、醫護或餐飲業輪班制等情況,睡眠時間更難穩定或睡眠時間不足,長久下來很可能引發睡眠障礙。長時間睡眠品質不佳,增加失智風險。簡婉曦說,睡眠是為了讓身體、大腦休息,而大腦會影響情緒,睡眠時間不足或太淺,沒辦法進入深層睡眠狀態,大腦就無法修復。情緒調節、做計畫、記憶等都與大腦前額葉有關,如果白天已經處理太多事情,到了晚上仍無法好好放鬆休息,前額葉沒有適當的休息或修復,就很容易影響白天工作、記憶力不好,甚至工作不順而影響情緒,或出現易怒的情況,不斷積累到最後,也可能引起憂鬱、焦慮等問題;長期睡眠不好還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且失眠也是失智症的前趨症狀。短時間的睡眠障礙,可補充營養幫助好入睡。如果只是短時間內出現睡眠問題,簡婉曦建議,可以透過補充營養來改善。血清素是一種調節壓力系統的神經傳導物質,當血清素足夠、神經傳導流暢,可以減緩身體壓力反應的強度。保健食品中的色胺酸,就是血清素生成的營養素,有助人體放鬆心情,並調節睡眠。蛋白質攝取不足的年長者,若合併有憂鬱、焦慮與睡眠障礙者,可以嘗試補充適量的色胺酸。此外,色胺酸要轉化成褪黑激素、改善睡眠,也須維生素B6、B12、等營養素輔助,因此,建議綜合多種成分來補充。另外,芝麻萃取物因含有90%的芝麻素,有助減少壓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品質。一整天的工作壓力後,在睡前要先將其釋放、放鬆;晚上運動或健身,盡量距離睡前兩小時前完成;睡前可做伸展或放鬆肌肉型的瑜伽、運動,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睡眠品質。延伸閱讀膳食纖維優化腸道健康 國人普遍攝取不足吃B群還是睡不好、沒精神?醫師教你這樣吃,效果翻倍!3C用太久 葉黃素護眼 減緩黃斑部傷害掉髮、指甲裂、易疲累 可能缺乏維生素B7
-
2025-01-04 養生.聰明飲食
白蘿蔔不能和紅蘿蔔一起吃?皮裂、有苦味的蘿蔔能吃嗎?專家解答
11月至隔年3月是國產蘿蔔的主要產季,冷冷的冬季,吃白蘿蔔正當季。不過網傳白蘿蔔不能和胡蘿蔔一起吃,是真的嗎?營養師指出這些說法沒有根據。白蘿蔔、胡蘿蔔一樣嗎?白蘿蔔和胡蘿蔔雖然長得像,但其實是不同科屬的植物。白蘿蔔屬於十字花科蘿蔔屬,和花椰菜、高麗菜是「近親兄弟」,含有維生素A、B群、C、E,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與礦物質,熱量低又有飽足感,是冬天料理必備的好選擇。胡蘿蔔屬於繖形花科胡蘿蔔屬,和香菜、芹菜是「同科家人」,含有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還富含維生素C、鈣、鐵等營養,適合燉煮、炒蛋或做煎餅等。但要吃對方法,才能發揮功效,由於β胡蘿蔔素為脂溶性維生素,烹調時最好加入油脂,以促進人體吸收。白蘿蔔、胡蘿蔔的健康益處白蘿蔔、胡蘿蔔兩者都是蔬菜類,都擁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鉀離子,能幫助腸胃蠕動,維持腸道健康。不過它們也有各自特有的營養:白蘿蔔主要營養素:蘿蔔硫素、吲哚類功用:蘿蔔硫素、吲哚類兩者都是可以提升抗氧化作用的植化素,平常適量攝取可以幫助減少發炎反應、維持健康。胡蘿蔔主要營養素:β-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功用:β-類胡蘿蔔素吃進去後身體會把它轉換成維生素A,不只幫助維持免疫力之外,對於眼睛的視力也有幫助,如果長期維生素A攝取不足,可能會造成在較暗的地方視力沒那麼清晰。而葉黃素能預防眼睛黃斑部的退化,對於長期使用3C產品的人,是很重要的護眼營養素。如何挑選蘿蔔而去市場買蘿蔔時,該怎麼挑選,才能挑到美味的蘿蔔呢?選購紅蘿蔔時,最好挑選表皮光滑、色澤橙紅鮮艷,根形挺直未分叉的。白蘿蔔很多人不太會挑,常買到疑似「空心」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農糧署指出,挑白蘿蔔時可用手指輕輕彈一彈,注意3個小訣秘:皮白又帶葉、光滑不龜裂、沉重夠清脆,代表其新鮮、水分充足且足夠成熟。而白蘿蔔常見以下4種狀況,其實大多都能食用,唯有出現藍黑色(條)斑的「腹黑」情況,為安全起見就不要吃了。白蘿蔔常見4狀況1.皮裂:表皮出現小裂縫,因成熟期土壤水分含量變化太大容易產生。可否食用:裂口乾燥無腐爛時,以削皮器刮除表皮及裂縫即可食用。2.苦味:食用時帶苦辛感,苦味來源為生長期遭遇逆境。可否食用:可食用不會影響身體健康3.蓬心:切面出現空洞,大多為過熟或過晚採收導致的結果。可否食用:切面無變質變色仍可食用。4.腹黑:切面出現藍黑色(條)斑,可能為生長期間缺少營養,或感染黑腐病菌絲等原因。可否食用:保險起見應盡速丟棄不可食用。白蘿蔔不能和什麼一起吃?網路上一直有關於吃白蘿蔔的各種謠言,例如說白蘿蔔不能和胡蘿蔔、人蔘、黑木耳、酸性水果等一起煮或一起吃。不過根據《MyGoPen》一一詢問營養師,都指出上述說法都沒有根據,不足採信。【資料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MyGoPen》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5-01-01 醫療.消化系統
不運動也有影響?運動量不足可能會擾亂腸道健康的6種方式
定期運動不僅是保持健康和活力的方式,實際上它還可以支持腸道健康。有研究指出,每週進行中等到強度運動至少三次,每次30分鐘的人,其腸道健康顯著優於那些運動頻率較低的人。然而,儘管定期運動與腸道健康之間存在關聯,許多人仍忽略了運動對消化健康的影響。以下是專家的建議,幫助你將更多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為何腸道健康很重要?腸道健康不只關乎消化系統,例如健康的腸道可以支持免疫功能、調節新陳代謝並影響情緒。當你的腸道健康達到最佳狀態時,它能更有效地處理營養並抵禦有害細菌。然而,腸道菌群的不平衡可能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並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慢性病有關。運動如何幫助腸道健康?專家指出,運動是你可以用來增強腸道微生物群的最強大方式之一。運動改善腸道健康的原因包括:1.改善腸道蠕動你的消化道是一塊肌肉,活動你的身體對所有肌肉都有好處,也包括你的腸道。當身體不活動時,腸道中的肌肉也會變得不活躍。久而久之,它們會失去自然的協調性和力量。2.促進血液循環在運動過程中,你的心臟會更努力且更快速地跳動,將更多的血液和氧氣送到你的肌肉。當你的消化道有良好的血液供應時,它會變得更強壯、更健康,並且能更有效維持健康細菌的平衡。3.保持新陳代謝健康你的新陳代謝是身體將卡路里轉化為能量的過程。身體活動有助於維持或加速這個過程,這也有助於消化並促進腸道的良好平衡。4.有助入睡獲得足夠的優質睡眠對腸道健康有益,當你睡覺時,身體(包括腸道)會進行自我修復、分解廢物並增強免疫系統。運動量不足會擾亂腸道的6種方式1.減重變得更具挑戰性定期運動有助新陳代謝運作順暢,並且可以讓減重變得更容易。有研究表明,保持健康體重與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較高以及腸道通透性較低相關。2.發炎加劇缺乏運動的人可能會經歷慢性低度發炎,這會損害腸道黏膜的完整性。從而可能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並且使食物消化不良,進一步引發不良的免疫反應。3.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減少身體活躍的人往往會攝取更多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水果、蔬菜和全穀類食品,這些對腸道健康至關重要,可以促進消化更順暢。4.腸道菌群失衡運動有助於促進有益細菌的生長,這些細菌與抗發炎效果和強健的腸道屏障有關。若缺乏足夠的運動,有害細菌可能會繁殖,或有益細菌的數量不足,這可能會導致菌群失衡。5.壓力增加有研究表明,慢性壓力會顯著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腸道菌群失衡,例如過度分泌胃酸引起的胃灼熱、消化過慢或過快。【資料來源】.6 Ways Not Enough Exercise Can Mess with Your Gut, According to Experts.How Exercise Can Lead to a Healthy Gut
-
2024-12-31 養生.聰明飲食
有助改善便秘!醫分享4種可改善腸道健康食物:它排名第一
黑棗乾能改善便秘,這已不是秘密;但根據一位消化道健康權威醫師的說法,另一種較不知名的水果也有同樣有效,甚至更有效。每日郵報報導,倫敦胃腸外科醫生拉賈(Karan Rajan)表示,一顆奇異果幾可立即緩解便秘。他在抖音(TikTok)上告訴530萬名追隨者,科學證實有四種食物可改善腸道健康。名列第一的是富含可溶性纖維的奇異果,這種纖維會吸收水分在腸道中形成凝膠,讓大便變軟、增加排便次數。拉賈說,高劑量纖維相當於瀉藥具有的舒緩便秘效果,而不會產生副作用。其他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包括無花果、酪梨、亞麻籽與蘋果。英國約有七分之一成年人與高達三分一兒童或多或少有便秘問題,雖然偶爾便秘無妨,但經常便秘則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在拉賈促進腸道健康的食物清單上,還有咖啡。他說,這種讓人充滿活力的飲料與降低脂肪肝和肝硬化的風險有關。咖啡同時含有水溶性纖維與多酚,多酚可作為益生元來滋養腸道中的好菌;咖啡也可改善腸道蠕動,有助減少便秘。拉賈說,即溶咖啡與無咖啡因咖啡具有相同的益處。名單上的第三項是拉賈試著每天都吃的零食,包括杏仁、核桃與開心果的綜合堅果。他說,它們能提供多樣化的益生纖維,促進腸道內微生物的多樣性。拉賈指出,研究顯示經常食用堅果(每天約20至30克)與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有關,這可能是減少體內發炎與改善腸道健康所致。拉賈清單上的最後一種食物是每個胃腸外科醫師或營養師都喜愛的食物,它就是優格,尤其是含有乳酸桿菌與雙歧桿菌等活性益生菌的優格。拉賈說,這有助增加好的微生物數量,優格也被證明可減輕腸躁症的症狀,包括便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29 養生.聰明飲食
避免廚房常見壞習慣 專家列9大NG行可能害你吃進致病細菌
佳節期間,料理佳餚的廚房是家中最重要的地方,但廚房壞習慣可能讓人生病。太陽報(The Sun)報導,包括清洗生雞肉在內,九項常見的廚房壞習慣應避免,否則大啖美食的同時也吃進一堆細菌。1.同一砧板處理所有食材營養師霍布森(Rob Hobson)說,在同一砧板上切肉、蔬菜、水果與起司是衛生地雷,生肉裡的大腸桿菌等細菌會汙染其他食物,食用後導致腹瀉、胃痛與嘔吐,他說自己一定會用不同砧板處理生肉和其他食物,或者用熱肥皂水徹底清潔砧板後再繼續使用。2.重複使用同一支湯匙試吃腸道健康專家索妮雅(Sonia Khan)說,重複使用同一支湯匙會把口腔內的細菌傳播到食物裡,而這些細菌會繁殖,若是生食,還可能接觸到尚未被高溫殺死的細菌。索妮雅建議每次試吃時用乾淨的湯匙,或將少量食物倒入另一個乾淨的盤子內食用。3.未定期更換洗碗海綿索妮雅說,很多人會把海綿用到不能再用,但這樣風險很高,食物殘渣與溼氣容易累積在海綿內,形成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繁殖的理想環境,這些細菌之後再散播到餐具上,讓人暴露在腹瀉與胃痛的風險中;索妮雅建議每一到兩周就換新的海綿。4.吃掉到地上的食物「五秒原則」(five-second rule)指出,掉到地上的食物只要在五秒內撿起來還是能吃。但一項發表於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期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Journal)的研究發現,細菌傳播只需不到一秒。索妮雅說沙門氏桿菌、諾羅病毒等可能在食物一落地時就跑到上面,因此應避免吃掉到地上的食物,不論有多快撿起來,最好還是丟掉它。5.未確實洗手準備餐點時,洗手是非常重要的。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建議,每個人在處理食物前後,都應該用溫水與肥皂洗手至少20秒。6.清洗生鮮雞肉霍布森說,沒有必要在水龍頭下清洗生雞肉,因為噴濺的水可能讓細菌傳播到水槽、流理台和其他表面上;烹煮雞肉的過程就會殺死所有細菌,因此清洗沒有意義。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有些人不習慣肉類不洗直接下鍋,她分享自己的清洗秘訣:肉類清洗秘訣1.水盆裝一半水。2.輕輕把肉倒進去,不要引起水花,稍微泡一下。3.若為雞肉,可放進煮沸的水,把血沫過掉及殺死沙門氏菌。【延伸閱讀:市場採買回家,蔬果肉蛋怎麼洗,哪個該洗哪個不用洗?】7.調味後未洗手食品保護期刊(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的一項研究發現,調味罐是最常受到汙染的物品,潛藏比洗碗布與垃圾桶蓋更多的細菌,因為人們可能摸生肉後沒洗手就碰調味料。專家建議,處理生肉後應該用肥皂徹底洗手,或在處理食材前,先將調味料裝到小碗內,後續就不用再打開櫥櫃。8.剩餘食物放在常溫下索妮雅表示,煮過的食物暴露在常溫下超過兩小時,會讓產氣莢膜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快速孳生。這些細菌在溫度危險區段(華氏39.2度至140度)下繁殖,此時它們的生長速度最快,會造成食物中毒。9.食物未包覆就進冰箱霍布森說,未加蓋的食物更容易接觸到空氣中的細菌。「這會增加食媒性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像能在低溫下存活的李斯特菌,他建議將食物存放在密閉容器內或用保鮮膜覆蓋,以避免汙染和變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26 醫療.消化系統
起床後應優先考慮的日常習慣 專家揭做4件事有助保持腸道健康
腸道健康與否影響人體甚鉅,舉凡你的整體身體健康、免疫力、慢性疾病風險、心理健康等都和腸道健康有深遠的關係。事實上,不健康的腸道可能會對你的睡眠、消化和能量水平產生負面影響。好消息是,我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模式可以幫助我們維護更好的腸道健康,這可以促進心臟健康、大腦健康、消化健康等。以下有一些簡單做法可以幫助支持健康的腸道,特別建議當作起床後該做的首要之事。什麼是腸道健康?你的腸胃道是你消化系統中最大的部分,也稱為消化道。它由一系列相連的中空器官組成,從口腔延伸到肛門,包括食道、胃、小腸和大腸。當你攝取食物或飲料時,身體會將這些物品分解成營養素,例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並隨著它們在消化道中移動。這些營養素會被用來為你身體的各種生物循環和過程提供能量。你必須攝取營養素才能維持生命。而當這些營養素被分解後,生活在你的小腸和大腸中的微生物會開始工作,將這些營養素加以利用。因此,你的腸道健康指的是整個消化系統的健康以及生活在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的健康。起床後做的4件事有助腸道健康1.吃富含纖維和蛋白質的早餐專家建議吃早餐,特別是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的餐點,能讓你的腸道在早晨就開始運作,並且有助於維持一天的健康能量水平。纖維含有益生元,可以滋養腸道中的有益細菌,促進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高纖維飲食還可能降低患上消化性疾病的風險,例如腸躁症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此外研究顯示,攝取蛋白質可能對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腸胃功能產生積極影響。攝取一份富含纖維和蛋白質的早餐,還有其他健康益處,包括增加飽腹感、改善血糖平衡,以及提供持久的能量,讓你能夠支撐到下一餐。2.喝一杯水早上醒來後喝一杯水,有助於在經過一整晚的睡眠後為身體補充水分。保持水分對腸道健康很重要,因為水有助於分解食物,改善消化並讓營養素更容易被吸收,它還支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和強大的免疫系統。試著在睡前將一杯水放在床頭櫃上,當你醒來時自然會提醒你喝水。3.活動起來運動以多種方式對腸道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專家表示,即使只是10分鐘的散步或在家鍛煉,任何形式的運動都能幫助消化。因為運動能增加血液流向消化系統的肌肉,幫助食物通過消化道。除此之外,如果能在早晨的陽光下散步還更加分。早晨的陽光曝曬有助於支持健康的生理時鐘,改善睡眠質量和持續時間,這對腸道健康產生積極影響,有助調節腸道消化功能,包括蠕動、消化和吸收。4.管理壓力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壓力,都會直接影響腸道健康。雖然一些壓力是無法避免的,但找到健康的方式來管理壓力有助於支持更健康的腸道。例如你可以每天早晨花10分鐘進行正念冥想,或是將正念融入到現有的早晨例行中,像是在喝著有益腸道健康的香料咖啡、輕柔伸展運動或刷牙的時候練習正念。【資料來源】.5 Things to Do When You Wake Up for a Healthy Gut, According to Gastroenterologists.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Gut Health
-
2024-12-23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吃地瓜暖身體!地瓜4好處 糖尿病改1吃法防血糖波動
寒冷的冬天,總少不了一碗熱騰騰的地瓜粥或烤地瓜暖暖身體。地瓜不僅味道香甜,還是冬季不可錯過的健康蔬果之一,幫助提升免疫力、也促進腸道健康,還有更多妳想不到的好處!來看看地瓜到底有多厲害。 吃地瓜對身體4好處1.提升免疫力地瓜富含維生素A(β胡蘿蔔素),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還能幫助肌膚健康,冬天也不怕乾燥脫皮! 2.促進腸道健康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是冬天腸胃懶散的好救星! 3.穩定血糖地瓜的升糖指數較低,搭配適量蛋白質或脂肪食用,能有效幫助穩定血糖,是冬季健康點心的首選。 4.暖身保暖地瓜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快速提供能量,冬天吃上一份,不僅暖胃,也讓身體更有活力! 【#健康小提醒】 不過仍要提醒,地瓜雖好,但高纖維可能導致脹氣,建議搭配主食適量食用,避免空腹吃太多。糖尿病患者建議選擇蒸煮方式,減少烘烤以降低血糖波動。 (本文轉載自臉書粉絲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 》)
-
2024-12-22 養生.聰明飲食
三多營養最前線/膳食纖維優化腸道健康 國人普遍攝取不足
很多人每天外食,經常無法吃到蔬果等膳食纖維,長久下來,恐引起便祕、腸道慢性發炎,甚至可能致癌。膳食纖維不僅有助腸道蠕動,還能修復腸粘膜,更重要的是讓腸道好菌生長,尤其是近年熱門的益生菌,也需要膳食纖維來維持腸道菌叢及數量,營養師提醒,平常應多吃蔬果等食物,不足的則可透過額外補充營養品補足,確保腸道健康。什麼是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又稱為第六營養素,可以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兩種,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周宜群表示,多數蔬果、五穀雜糧中均含有水溶性、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不過,兩者在某些食物中含量較多,且扮演不同的角色。● 水溶性膳食纖維:秋葵、木耳、蒟蒻等均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可讓糞便較軟。此外,還能調整血糖、血脂,並幫助增加腸道益生菌的種類及數量。● 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例如五穀雜糧、蔬果、豆類中,均含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吸收水分,讓腸道的糞便體積變大,有助解便。膳食纖維對人體的三大好處現代人因工作忙碌,多數為外食族,飲食普遍高油、高鹽、高糖,且蔬果常攝取不足,導致腸道好菌無法存活。營養師何慧真表示,膳食纖維對人體有三大好處:1. 幫助腸道蠕動周宜群說,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容易便祕,如此一來,不僅是腹脹、腹痛等問題,因為糞便含有細菌、有毒物質,如果長期留在腸道中,會引起慢性發炎、憩室,甚至大腸癌等。2. 幫助修復腸粘膜何慧真也說,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發現,缺乏足夠纖維,除了益菌無法生長,壞菌也會不斷增加,甚至啃食腸粘膜,也會有腹瀉問題。此外,腸道健康,毒素不會累積在腸道中,皮膚也會比較好,且纖維會讓人有飽足感,對減重也有幫助。3. 幫助腸道好菌生長近年來,相當熱門的益生菌也攸關腸道健康,膳食纖維足夠,腸道的好菌才能繼續生長。周宜群說,腸道如同人類的第二個大腦,因腸道有非常多的神經細胞,具有獨立的神經系統,僅次於大腦,因此,當腸道的益生菌種類、數量夠多,不僅腸道健康,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等疾病,而膳食纖維的攝取,則有助腸道益生菌叢增加。國人膳食纖維普遍攝取不足,根據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在膳食纖維攝取方面,男性平均每天僅攝取13.7公克,女性僅14公克,為維持腸道健康,衛福部建議每天攝取25-35公克膳食纖維。何慧真說,膳食纖維的攝取不足比例偏高,因此,提醒民眾多食用這類食物,不僅得到膳食纖維的好處,還能有其他豐富的營養元素。菊苣纖維有致癌風險?菊苣纖維屬於水溶性纖維,曾有媒體報導,這類膳食纖維在腸道裡促使梭狀芽胞桿菌和變形桿菌增生,細菌會將初級膽汁酸轉化成次級膽汁酸,且次級膽汁酸會在肝臟淤積,引發肝細胞病變導致肝癌。何慧真說,這項報導的基礎是菊苣纖維經過一連串的加工提煉與處理方式,但通常保健食品為熱水萃取,相當安全。此外,國外的老鼠實驗發現,每天食用5%-10%的菊苣纖維,不會導致任何腫瘤發生,若以19歲女性每天攝取1900大卡熱量換算,每天食用20公克菊苣纖維,大約含2.1%的菊苣纖維,因此可安心食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將菊苣纖維列為公認安全食品原料,且在食品中無特定用量限制,例如洋蔥、香蕉等食物中都有,健康成人一天食用40-70克菊苣纖維均無不良反應,可以長期安心食用。延伸閱讀 : 難入睡 越睡越累……好想一覺到天亮醫師:好睡有祕訣吃B群還是睡不好、沒精神?醫師教你這樣吃,效果翻倍!3C用太久 葉黃素護眼 減緩黃斑部傷害掉髮、指甲裂、易疲累 可能缺乏維生素B7
-
2024-12-22 養生.聰明飲食
多數人沒吃對!全榖物有哪些食物?產品標示含3項成分才算數
六大類飲食中的「全穀雜糧類」,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許多人每餐一定要吃到飯或麵才有飽足感,但多數人卻沒吃對。現代人偏好白米、白麵條和白麵包等精製飲食,除去外層的穀物營養價值與「全穀物」差異甚大。精製後的穀物與雜糧,纖維質和其他維生素大大減少,更存在讓血糖飆升的危機。你知道全穀物的定義嗎?未精製雜糧又有哪些?如何分辨全穀物製品的真偽?全穀的定義穀物主要指禾本科糧食作物及其種子,而全穀的定義,則是包含麩皮、胚芽及胚乳的穀物。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施純光表示,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有明確訂定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產品所含全穀成分占配方總重量百分比51%以上,才能稱為全穀產品或全麥、全蕎麥等穀物名稱。而整顆穀物經過破碎、粉碎、磨成細粉及切成片狀等,仍保有與原來穀物相同比例的麩皮、胚芽及胚乳,也能稱為全穀類。以市售白米為例,已經去掉麩皮及胚芽,僅留下胚乳,屬於精製穀類;糙米、全小麥、全燕麥、全蕎麥、黑米等,在碾製過程中保留了完整結構,被歸為全穀類。全穀物的營養價值全穀物營養價值高,施純光說,麩皮及胚芽富有膳食纖維、油脂、維生素、礦物質;胚乳含有澱粉、蛋白質、熱量,全穀物提供了多種營養物質。施純光說,穀物有將近九成的營養,都在麩皮、胚芽中;在加工過程中,去掉胚芽、麩皮只保留胚乳,僅剩下精製穀物,營養成分比較單一。.礦物質:鋅、鐵、鎂和錳等,維持骨骼健康、正常代謝以及免疫系統功能。.維生素:重要的維生素B1、菸鹼素、B6和維生素E等,有助於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飽足感;膳食纖維也能減緩葡萄糖的吸收,穩定血糖。施純光表示,白米飯吃起來香Q、軟嫩,是因為僅剩胚乳;糙米、全小麥、全燕麥的精製程度最低,但保存了最完整的營養,口感較硬、需要咀嚼。未精製雜糧的營養價值雜糧指的是除了米、小麥、玉米等五穀類以外的雜食,包括澱粉豆類、甘藷、薏仁等農產作物都稱為雜糧。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的六大類食物中,「全穀雜糧類」被歸在一起。未精製雜糧為沒有經過加工的原型態食物,例如帶皮的甘藷、南瓜等,同樣富含膳食纖維,還有維生素B1、鉀、鎂、植化素等,保留大部分的營養。建議用「全穀雜糧」取代精製白米的比例,長期食用有助穩定血糖、改善腸道健康。吃全穀物的好處市面上販售不同品種的全穀物,對身體健康帶來莫大好處,包含控制體重、穩定血糖、控制血脂等,還能預防便祕問題。國健署也在「每日飲食指南」中推廣正確攝取食物,強調全穀類食物的重要性。.控制體重:全穀物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減少攝食量。.穩定血糖:因為糖分吸收較慢,屬於低GI(升糖指數)食物,協助血糖控制。.控制血脂: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利於血脂控制、減少動脈硬化。當民眾在挑選主食時,往往以白米飯、白麵條為優先選擇,但其實比起這些食物,「全穀雜糧類」的營養價值更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E、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鼓勵民眾用未精製全穀雜糧取代部分白米飯,營養素更為豐富。Q1:如何在一日三餐加入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建議每日主食應有1/3以上包含全穀及未精製雜糧,一天三餐主食中,至少有一餐吃全穀及未精製雜糧。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建議--飯跟蔬菜一樣多,也就是每餐的全穀雜糧份量略大於一顆拳頭,成年男性約一碗,成年女性約半碗至3/4碗,且其中建議至少要有1/3(約比1/3個拳頭多一點)來自全穀及未精製雜糧。此外,也可利用一些食材的特性,與糙米一起烹煮,讓口感更有變化,如地瓜、燕麥、小米、南瓜、芋頭、玉米、紫米等。這些未精緻的雜糧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將這些食材與其他五大類食物相互搭配,來達到均衡飲食,如地瓜粥、南瓜濃湯、芋頭米粉、玉米炒蛋、紅豆紫米粥等。此外,若想要更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可上食藥署製作的網站「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有助於了解食物的組成,吃得更加健康營養。Q2:把白米換糙米、白吐司換全麥吐司,就算是吃全穀?一般人吃全穀,就是把白米換糙米、白吐司換全麥吐司,事實上全穀雜糧類還有很多選擇,陳宛伶說明,全穀類食物不是只有燕麥、小麥、小米、藜麥等,根莖類食物如地瓜、南瓜、山藥,或乾豆類如紅豆、綠豆、皇帝豆等,都是非常好的全穀雜糧類,民眾可多加攝取。Q3:五穀米、十穀米,種類越多越好嗎?食物有不同的營養素,相異的食物帶來的營養價值就不同,從此立場來看,這些食物間有互補作用,因此,食用越多且不同種類的穀物,營養素的攝取會更全面。Q4:哪些人要少吃或不適合吃全穀類?1.五穀雜糧內含有磷等物質,會加重代謝負擔,腎臟病患者不建議食用。2.糖尿病人要控制澱粉攝取,即使吃五穀雜糧較健康,也要控制份量。3.腸胃功能不好的人,食用過量恐造成脹氣。Q5:全穀物如糙米保有較多麩皮,需考慮農藥殘留問題嗎?為保障民眾飲食安全,食藥署針對米類訂有農藥殘留容許量、重金屬限量及真菌毒素限量等標準,也可看產品是否符合SGS農藥殘留檢驗報告。全穀物雜糧類選購注意1.觀察店家的環境衛生、商品陳列方式,選擇整潔、乾燥、通風、無陽光直射環境的店家,防止全穀雜糧發芽變質、發霉、劣變。2.糙米、全燕麥、玉米、全大麥、全蕎麥、全高粱、全藜麥等,選擇時要注意顆粒完整、飽滿均勻、顏色有光澤的全穀粒,是否有雜質或穀粒破碎。聞聞是否有油耗味,表皮沒有粉狀物等。3.南瓜、山藥、甘藷等,注意是否有發芽狀況。4.燕麥片、蓮子、紅豆等,應挑選「包裝食品」,從標示確保食品新鮮度。5.挑選有「產銷履歷」的產品,多一層保障,可以掃描包裝上的QR code來獲得商品生產者、第三方驗證機構、生產紀錄、包裝日期等完整資訊。全穀物雜糧類保存方式.根莖類如地瓜、馬鈴薯、南瓜、蓮藕、芋頭等,保存前不用特別清洗,建議放在避開日曬、乾燥的環境下,避免潮濕發芽,室溫可保存幾天至數周。.米多選擇小包裝或真空包裝為優先,並存放在陰涼避光處,開封後可放於冰箱中冷藏低溫儲藏,以避免米蟲的生長,並建議在有效期限內食用完畢。.雜糧類如紅豆、綠豆、薏仁等,建議選擇完整包裝且需注意包裝是否破損。拆開密封包裝後,建議置於密閉容器中,減少與空氣、水氣的接觸,並且存放於陰涼的環境。如遇到夏天氣溫及濕度高時,也可將全穀雜糧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如馬鈴薯約保存於7℃較不易發芽),低溫可以抑制植物發芽及黴菌的生長,既防止食物中毒,也延長了保存期限。諮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陳宛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營養師陳芃君、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施純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18 養生.聰明飲食
超加工食物「它」最邪惡!吃一個減壽36分鐘,加喝一杯汽水再少12分鐘
先天的疾病因素先不論,個人壽命的長短很大程度的受到每個人不同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影響。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超加工食物被認為與數十種疾病有關,包括多種癌症和過早死亡。其中又以熱狗為最糟糕的食物,平均每吃一個就會讓你的生命縮短 36 分鐘。 超加工食物熱狗最邪惡 吃一個減壽36分鐘快速又方便取得的超加工食物 (UPF)愈來愈常出現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如披薩、三明治、起司漢堡、熱狗、汽水…等,都是許多人很常吃的食物。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曾受訪指出,歐洲跨國研究提到超加工食品缺乏膳食纖維,並含有大量化學添加物,這些物質可能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造成腸道健康問題,引發慢性發炎,腸道菌叢的不良變化會影響整體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甚至可能引發腸漏症,使得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血液,導致更多健康問題。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近期密西根大學一項研究也說明了不同的食物如何降低你的壽命,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與30多種疾病之間存在關聯,包括多種癌症和早死。而熱狗則是超加工食物中最糟的食物,它會讓人減少36分鐘壽命,如果你再加喝一杯汽水,就再減少12分鐘。其次是煙燻火腿等醃肉,可能讓人失去24分鐘的生命。早餐三明治排名第三,它會使你的健康壽命縮短13.6分鐘。其他對健康有害的食物還包括培根和起司漢堡,前者縮短6分鐘壽命,後者縮短9分鐘。熱狗因含有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等防腐劑,這些物質在食用後會被人體轉化為與結腸癌有關的物質。熱狗的糖和脂肪含量也很高,這些是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什麼是「超加工食物 (UPF)」?據巴西聖保羅大學所創造的NOVA食品分類系統,加工食品分為4類:第1類:指未加工或經過最低加工的食品,即原型食物,如米、鮮魚、水果、鮮奶、乾燥豆類等。第2類:指經過加工的烹調佐料,如油脂、糖、鹽、麵粉。第3類:即食食品,即使用佐料調味的加工食品,如魚罐頭、火腿、泡菜、肉乾、調味堅果、現做麵包。第4類:指經高度加工,往往包含人工香精、色素、穩定劑等多種添加劑,以達到改善口感和延長保存期限的效果,如冷凍披薩、餅乾、速食食品等。含糖飲料也是被認為影響壽命很關鍵的飲食,尤其汽水。研究人員指出,一個健康的20歲成人預期壽命約為79歲,但如果你每天喝兩杯汽水,可能因此讓你減少3至4年的壽命。戒掉這些含糖飲料肯定能改善健康,包括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花生醬是健康食物?但也不是所有的速食都是不好的食物。研究人員發現,花生果醬三明治就是延長健康壽命的最佳食物,它可以延長32分鐘的健康壽命。可增加24分鐘壽命的堅果和種子排名第二,增加10分鐘壽命的水果排名第三。而被很多營養師點名不太健康的麵包則被歸為中性的,如果是全麥麵包更好。撇除對花生過敏的人,含有蛋白質、纖維以及多種礦物質與維他命的花生醬一向被認為是健康的食物,根據《哈佛醫學院》報導,大量研究表明,經常在飲食中加入堅果或花生醬的人,比起很少吃的人,罹患心臟病或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更低。但天然花生醬只由花生及少許鹽分製成,及少量的飽和脂肪;市面上許多好吃的花生醬通常添加了過多的糖、油和脂肪。如要從花生醬中獲得健康益處,請注意選擇不含過多添加成分的天然花生醬。延伸閱讀:.《Mail Online》.《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聯合報系資料庫
-
2024-12-17 養生.聰明飲食
加蜂蜜優格也NG?外科醫:9種「健康飲料」正在損害你的肝臟
比起高油高鹽,現代人逐漸意識到糖的可怕,但市面上很多看似健康的飲料或食品,其實含有超乎你想像的高糖。日本肝臟外科醫師尾形哲在《甜飲料殺死肝臟》一書中指出每天只要一點點損害,都會逐漸削弱肝臟,所以要注意含糖食品的危害。碳酸飲料含糖碳酸飲料含大量糖份,調查發現美國最著名的碳酸飲料500毫升就含有約20顆方糖量的糖份,所以這是最該避開的飲料類型。然而清爽的碳酸飲料深受兒童和年輕人歡迎,如果經常飲用,會在年輕就罹患脂肪肝和糖尿病。運動飲料很多進行長時間和劇烈運動的人會用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和能量,500毫升約含10顆方糖,如果是一般人在流汗後大口喝一杯運動飲料,會攝取過多糖份給肝臟帶來負擔。很多人認為運動飲料的作用為「出汗後有效補水」、「防中暑」、「感冒發燒可以喝」,即便如此有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的患者應避免飲用運動飲料。若要補水喝白開水或茶就足夠,不需要依賴運動飲料,如果經常喝水和茶,即使流很多汗,也不用太擔心中暑或電解質異常。果菜汁很多人會喝果菜汁來補充蔬菜營養,認為是健康的飲料,但一個200毫升的小紙盒裝蔬果汁就含有5顆方糖的量,而且蔬菜的膳食纖維幾乎被去除,糖份吸收速度會很快,給肝臟造成負擔。醫師建議最好在保留膳食纖維的情況下吃蔬菜,而不是用液體形式補充。乳酸菌飲料很多人會喝小瓶裝的乳酸菌飲料,雖然份量很少(約65毫升)但糖份高達4顆方糖。乳酸菌固然對腸道健康有益,但乳酸菌飲料使用大量的糖製成,會對患有脂肪肝、糖尿病和肥胖者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不只是考慮對腸道的好處,還要考慮肝臟和糖尿病的壞處,如果養成「每日一瓶」的習慣而忽略其缺點是危險的。甜罐裝咖啡咖啡和茶只要不加糖就完全沒問題,但市面上充斥著大量加糖咖啡,有些僅185克的含糖罐裝咖啡就含4顆方糖的糖量,而微糖版本也還有約2顆方糖。如果選擇500毫升的寶特瓶裝加糖牛奶咖啡飲料,恐高達15顆方糖。而咖啡、茶這種含咖啡因飲料,當糖加到咖啡因中,會讓血糖值更容易升高,因此建議如果經常飲用茶和咖啡,應該盡量養成不加糖的習慣。能量飲料有些人工作疲憊需要提神時,會飲用能量飲料,但即使是超小瓶(約100毫升)能量飲料,也含6顆方糖的量,而且能量飲料同樣含咖啡因,添加糖後容易升高血糖,所以為了「擺脫疲勞」養成的習慣很可能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應該想辦法在不依賴能量飲料的情況下從疲勞中恢復過來。果凍、布丁果凍和布丁與含糖飲料幾乎沒有區別,幾乎不需要在胃中消化,很快就會到達小腸,而如同含糖飲料一樣,葡萄糖和果糖會損害肝臟。有些類型的果凍含有水果整個果肉,這種還保有膳食纖維比較好,所以要記住,已經完全去除膳食纖維食物的風險,和含糖飲料完全一樣。冰淇淋、雪糕霜淇淋或雪糕放入嘴裡的那一刻變成液體,風險與含糖飲料相同。在炎熱的天氣裡偶爾吃沒關係,但有不少冰品愛好者在冰箱裡大量囤積,每天把它當零食吃。如果擔心脂肪肝、糖尿病或肥胖症,應該儘快戒掉這些習慣。甜味優酪乳、喝的優格優酪乳能改善腸道環境,對健康有益處,但市售的「喝的優格」和「甜味優酪乳」含大量添加糖,如果吃優格是為了健康,務必選擇不加糖的產品。有人改吃無糖加蜂蜜的優格,認為蜂蜜比糖好,但這觀念是錯的,雖然蜂蜜含有植物性雜質和水,但大約80%的成分是醣類,葡萄糖與果糖的比例約為1:1。 與糖幾乎沒有區別。值得注意的是,一湯匙蜂蜜的熱量比糖更高,糖為35大卡,而蜂蜜為64大卡,吃太多會導致體重增加。資料來源/PRESIDENT Online
-
2024-12-13 焦點.健康知識+
免疫力差常生病?起床後做5件事 幫助增強免疫力
很多人都有過一個疑問,不管大病小病,為何有些人很容易生病,而有的人平常卻很少生病?人生病與否,除了周遭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取決於個人免疫力強弱。那要如何增強自己的免疫系統?很多人首先想到是不是可以靠多吃什麼有營養的食物?事實上,沒有特定營養素可預防單一疾病或提升免疫力,健康的身體需要多面向的支持維護。起床後做5件事助增免疫力提升整體免疫力,可從4面向著手,包括維持體重、均衡營養、多攝取抗氧化及抗發炎食材及適時補充益生菌。而早上是開始的好時機,專家也建議,早上起來可以先做以下幾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好習慣,才能養出強大的免疫力。1.吃富含蛋白質的早餐吃一份充滿蛋白質食物的早餐吧!營養師指出,蛋白質提供身體產生抗體和修復免疫細胞所需的氨基酸,這對於對抗感染至關重要。」2. 補充纖維與益生菌研究顯示腸道健康與免疫健康有密切關係,想要腸道健康,則不能忘記補充纖維及益生菌。因此,早餐除了要有蛋白質,在一天的第一餐中加入纖維及益生菌,可以讓腸道更順暢更健康。此外,纖維還能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和增加飽足感等多項功用。而吃優格則是增加益生菌最便捷的方式,記得選擇低糖分、高蛋白質的希臘優格、克菲爾等較好。【延伸閱讀】別人有1、2種好菌,它卻有10幾種!神奇的「克菲爾」可以在家DIY3.喝一大杯水身體隨時保持水分,才能讓免疫系統正常運轉。而通常在經過一夜的睡眠後,身體可能會有點脫水。研究指出脫水會損害免疫力,因此在早上醒來時馬上喝一大杯水,可以補足水分。此外,很多人早上習慣來杯咖啡或茶,也請記得在喝咖啡或茶之前先喝杯水。4.曬曬太陽讓睡眠規律現在很多夜貓子習慣晚睡,或可能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睡眠品質不好。而睡眠不足會對免疫系統造成破壞。如果沒有下雨,建議早晨出去曬點太陽,吸收自然陽光,有助於調節每天的晝夜規律,讓晚上好睡。睡眠規律、避免熬夜,有良好的睡眠才能讓免疫系統強大。 5.讓身體動起來起床後就開始活動,即使只是 10 分鐘的步行、瑜珈或輕微的伸展運動都好。 如能定期運動更好,每週至少 150 分鐘的適度體力活動,有助於減少身體發炎並幫助免疫細胞定期再生。 免疫力變差有什麼症狀?其實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與生俱來,多數人都有正常的免疫系統,僅少部分的人有免疫缺損。但免疫力可能在後天受到環境及個人生活作息習慣影響而變差,但一般也可能是短暫的,除非是遭遇重大疾病改變。腹瀉、發燒、傷口不容易好、容易疲勞、常感冒、過敏嚴重,可能是免疫力變差的訊號,可透過飲食補充營養、調整生活作息、規律運動、釋放壓力等改善。【參考資料】.《Eating Well》.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2-06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水果優格、穀片很健康?科學家說這樣吃可能加速老化
水果優格、早餐穀片能增加維生素、纖維素,很健康?義大利科學家的研究竟說它們是「超加工食物」,不僅無益健康,還會加速老化?早餐該怎麼吃才健康? 義大利神經醫學研究中心(IRCCS Neuromed)和卡薩馬西馬市LUM大學(LUM University of Casamassima)的科學家想了解食物對身體的影響,特別以「生物年齡」來觀察攝取不同食物對人們身體細胞和組織的影響。生物年齡是衡量身體細胞和組織衰退程度的指標,這個年齡可能與實際年齡不同,甚至有可能逆轉,生物年齡比出生年數更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 研究團隊收集了超過2.2萬名受試者,研究中分析受試者的飲食習慣和與生物年齡相關的血液分子數據,結果發現,攝取大量超加工食品的人,其生物年齡普遍高於實際年齡,也就是「比實際年齡更老」,這項研究已經獲刊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 一般人都以為「超加工食品」指的就是大家說的「垃圾食品」,像是汽水、洋芋片、加工肉品這些。但研究人員指出,許多大家認為「健康」無害的食品也屬於超加工食品,包括包裝麵包、即食優格、加糖的早餐穀片等。這些食物經過高度加工後,營養價值已大大降低,還可能因為影響腸道菌群或改變食物結構,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超加工食品為何加速人的老化?研究的第一作者Simona Esposito表示,攝取大量超加工食品會對身體造成多方面的負面影響,除了營養不良外,這些食品可能通過改變腸道微生物群、誘發發炎反應等方式,進一步加速老化過程。因此,這些食品對健康的負面影響遠超過它們的營養價值問題。 研究人員提醒,選擇早餐和其他餐的食物時,不僅要關注食物的營養成分,應該更加注意食品的加工程度。儘管有些包裝食品營養豐富,但它們依然屬於超加工食品,可能對健康產生潛在風險。因此,建議選擇自然、未經過多加工的食物,如新鮮水果、全穀類、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等,來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延伸閱讀: .優格增強腸道健康,對於1疾病患者來說,更是超級食物之一.優格表面浮一層淡黃色水還能吃嗎?專家曝真相 忘1事小心愈吃愈肥
-
2024-12-06 養生.聰明飲食
一整天只吃地瓜體重會怎麼變化?她實測後驚覺:居然瘦了不少
地瓜是富含包括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的健康食物,適合拿來替代澱粉主食。如果一整天只吃地瓜體重會有什麼變化?一名博主實測給你看。博主小玲橙子表示曾看過一個影片,吃半公斤地瓜能減少1.5公斤,於是實測一整天只吃地瓜看看會不會變瘦。她準備了一大鍋自家種的切塊蒸地瓜,重量約1公斤,只吃肉不吃皮,配上白開水,三餐都只吃地瓜果腹。早午餐連續吃完地瓜到了晚上雖然不餓,但為了達成任務晚餐還是硬吃了一個。她在實驗之前一早空腹量體重為47.1公斤,經過一整天只吃地瓜的飲食,隔天空腹測量為46.4公斤,少了0.7公斤。有網友問吃那麼多地瓜不會一直放屁嗎?小玲表示並沒有這種情形;另外有人提醒這樣吃之後很容易暴飲暴食,她回應只有測試一天而已。地瓜是減重好食材 護眼、防癌助排便地瓜是熱門的養生根莖類澱粉食物,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地瓜110克只有133大卡,約半碗飯的熱量,富含β胡蘿蔔素,紫肉地瓜還多了花青素,抗氧化力強,膳食纖維又很多,屬於低GI食物,可以幫助腸胃道的蠕動,不僅有助穩定血糖,還具有降膽固醇、改善便祕、減重、防癌等多重保健功效。地瓜是很好的澱粉,如果腸道健康者,想要吃到最完整營養的地瓜,劉怡里建議,可以清洗乾淨,蒸煮熟後連皮一起吃,也可以食用到完整的植化素。但是提醒如果脹氣嚴重或是剛開完腸胃道手術的病人,應循序漸進食用,不要一次吃太多。資料來源/小玲橙子(日常)
-
2024-11-29 焦點.元氣新聞
冬令進補「穩糖秘技」!醫推「3原則 4選擇」,營養沒煩惱!
冬季氣溫驟降,許多人都會想要讓身體「補一下」!像是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火鍋等,皆是冬季進補常見的食物,不僅能幫助提升身體循環,暖心又暖胃!不過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這類食物卻隱含許多健康高風險,恐怕「越補越大洞」!究竟糖尿病友想要冬季進補,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養生補品?怎麼吃才能保持血糖穩定、吃好同時又吃對?天氣轉涼,許多人會透過冬季食材來補充身體所需。然而,若進補過多,可能會引起血糖快速波動,導致健康連帶受影響。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 家醫科主治醫師 林嘉俊表示,穩定血糖非常重要,對糖尿病友而言更是關鍵。血糖過高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一系列神經病變等併發症,嚴重時可能會影響日常行動。冬季氣溫低、溫差大,易增加血糖波動;水喝得少,活動量降低,也會增加血糖控制的困難度;冷天皮膚的血液循環降低,一旦血糖控制不好,更容易引發搔癢和發炎、增加細菌感染、足部潰瘍的風險。筆記冬季進補3原則,身體健康不吃虧!林嘉俊醫師建議,在冬季除了定時監測血糖,更要注意飲食的控管。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進補,但要聰明進補,宜掌握3原則:【原則1:避免暴飲暴食】定時適量的進食,當肚子有一點餓時,就先進食,避免餓過頭而短時間吃進大量食物,反而易造成血糖波動不穩。【原則2:避免吃高脂肪、高熱量、精製糖類食物】薑母鴨、麻油雞等食物通常含有大量油脂,建議淺嚐即止,若想要吃肉的話,則盡量選擇油脂含量較少部位,也盡量避開含大量澱粉、脂肪、精緻糖類的添加物,如:火鍋料等。【原則3:低GI、高纖蔬果食物優先】高纖跟低GI值的蔬果,除了能增加飽足感,亦能幫助腸胃蠕動與消化,有助減緩血糖上升速度。建議在食用進補類食物前,可以先吃綠奇異果、橘子、蔬菜等高纖蔬果做腸胃道打底。低GI飲食「4選擇」這樣吃豐富營養又安心!林嘉俊醫師指出,天氣越冷時肚子越容易感到飢餓,糖尿病患者若想要做好飲食控管,首要條件是掌握食材的「GI值」(升糖指數)。選擇GI值低於55 的「低GI食物」,在腸道中分解速度較慢,亦助於血糖穩定,建議日常飲食可依循以下幾個方向來挑選:1. 選擇纖維含量較高食材:例如用全麥土司取代白吐司,用糙米取代白米。2. 選擇精緻化程度低食材:多攝取「原型食物」例如,生鮮蔬果、五穀雜糧等。3. 注意型態,選擇原型食物:切碎、打成泥、長時間燉煮食物,或水果打成果汁,因糊化後吸收佳,但GI值相對高。4. 選擇食物烹調方式:盡量選擇蒸煮、少調味、少油脂、無勾芡食物,留意油炸、炭烤等香氣十足,卻易造成更多身體負擔烹調法。至於糖尿病患者最常詢問吃水果會不會影響血糖?林嘉俊醫師表示「選擇纖維含量多的水果,對穩定血糖有幫助。像奇異果、橘子、櫻桃、藍莓等,都是高纖、低GI的水果。尤其冬天是容易感冒的季節,綠奇異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奇異酵素和維生素C,可以抗氧化、助腸道健康,更能提升免疫力與維持良好膚況,內外兼顧。」吃早餐助穩糖,外食族也OK!許多人因上班趕時間,導致不吃早餐或為求快速隨便吃,但其實早晨是一天當中血糖波動最大的時段,若穩定好血糖,身體較不易感到疲累,對糖尿病患者早餐的選擇尤其重要。另外,林嘉俊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可將低 GI 值的綠奇異果加入早餐,搭配一顆茶葉蛋或白煮蛋,能同時攝取充足營養與穩固血糖穩定,外食族採買方便之外,也好攜帶至辦公室吃;或是用綠奇異果搭配全榖麵包,加上低糖豆漿,是穩糖又營養均衡的黃金組合。假日早上有多一些時間準備早餐,則可以選擇吃燕麥粥搭配綠奇異果與堅果,堅果富含好的油脂,而綠奇異果升糖指數低、營養價值高,是很棒的活力來源。冬季從早餐開始健康進補,增強身體免疫力,讓熱量、血糖數值不超標!
-
2024-11-27 養生.聰明飲食
為了保持更好的健康 專家建議你應該關注6種日常食物
每天吃什麼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也和自身健康密切相關。專家指出,某些食物對整體健康特別有益,包括心臟健康、腸道健康和長壽。以下6種為你應該開始考慮放進購物清單中的食物:1.水果有說法認為,說水果對健康其實不好。但專家指出,經常食用水果的人比較不容易得糖尿病,並且還能減重。2021 年發表於《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經常食用整顆水果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2.綠色蔬菜羽衣甘藍、萵苣、菠菜,這些綠色蔬菜對健康非常有益,因為它們富含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專家表示,綠色蔬菜幾乎沒有熱量,但卻充滿營養。此外,綠色蔬菜是高蛋白主菜的絕佳搭配,無論是當作基底還是配菜,都能讓餐點更加完整。3.全穀類 有別於精製穀物,也就是全穀類富含纖維和抗性澱粉,是腸道微生物的食物,對人體非常有益。全穀類特別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可溶性纖維,使它們成為那些關注心血管健康或血壓的人群的營養食物。從燕麥片到糙米飯,都很容易將全穀類食物添加到你的早、午或晚餐中。4.Omega-3脂肪酸 健康的脂肪是任何營養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omega-3 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壞」的 LDL 膽固醇,並減少心臟病風險。此外,omega-3 脂肪酸還有助於改善心臟健康並減少體內的發炎。例如奇亞籽和胡桃是富含omega-3的種子和堅果,而海藻也是omega-3脂肪酸以及維生素B12的極佳來源。5.香料類食物專家指出,像是洋蔥、大蒜、青蔥等香料類食物,不僅美味還對心臟健康有益,並有助降低癌症風險。另外,洋蔥和大蒜都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減少發炎,並且對腸道健康有益,因為它們提供益生元,為健康的腸道細菌提供燃料。6.豆類 專家指出,豆類對心臟健康以及整體健康都非常有益,能降低你患上心臟病、癌症、中風、糖尿病等這些疾病的可能性。同時豆類也是腸道健康食物,各種豆類植物、鷹嘴豆、小扁豆等皆富含纖維,非常有益於消化健康。值得一提的是,罐裝豆類提供相同的好處,而且更容易準備。【資料來源】.The 8 Foods You Should Focus On for Better Health, According to a Gastroenterologist.The 3 Best High-Fiber Vegetables You Should Be Eating, According to a Gastroenterologist
-
2024-11-25 醫療.消化系統
不只每天一次!頻繁大便正常嗎?專家告訴你7個可能原因
你一天會跑幾次廁所?多數人可能每天一次,但有的人次數更多,甚至一天三次,到底幾次才算正常?事實上,大便的習慣、特徵和頻率可以反映你的健康狀況,儘管並非所有的排便變化都應該讓你慌張。雖然每個人的大便情況不同,但排便的頻率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飲食習慣、水分攝取和年齡等,並沒有一定的標準規定每個人每天應該排便多少次。不過,大多數人每天會排便一次到三次。如果你最近發現自己排便的次數變多了,以下是七個可能原因:1.你吃了較多植物性食物大多數人都知道纖維有助維持正常的排便,並防止和緩解便秘。植物性飲食富含纖維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穀類、豆類、堅果和種子。吃素的人通常會攝取更多這些高纖維食物,並且比非素食者和非純素食者排便的次數更多,這些頻繁的排便全都歸功於纖維將糞便推動通過消化道。2.你可能有乳糖不耐症你喝牛奶會有脹氣的感覺嗎?如果是,你可能患有乳糖不耐症。乳糖是牛奶和奶製品中天然存在的乳糖,在食用後由乳糖酶進行消化。乳糖不耐症的人乳糖酶的水平較低,使得他們難以有效分解乳糖。未消化的乳糖在腸道內可能會引起從產氣到腹部痙攣等症狀,腹瀉也是乳糖不耐症的症狀之一。3.你可能正在喝咖啡無論是否含有咖啡因,咖啡都會引發想大便的慾望。咖啡比水能增加大腸收縮的頻率,它也會引起脹氣、腹部痙攣和排尿等症狀。不過有研究發現,去咖啡因的咖啡對大腸肌肉活動的影響較為溫和,這使他們相信咖啡中的活性成分,可能會直接影響腸道肌肉的運動。4.你可能患有消化系統疾病你的排便過多可能與某些潛在的疾病有關,例如腸躁症、克隆氏症或乳糜瀉,因為腹瀉是這三種疾病的共同症狀。如果你擔心自己可能患有消化系統疾病,或是你的家族有消化系統疾病的病史,就醫諮詢醫事人員可能會對你有幫助。5.你可能正在經期有研究指出,在月經期間前列腺素會激增,這些天然化學物質會收縮子宮的平滑肌組織。由於子宮與腸道靠得很近,這些前列腺素也可能觸發腹瀉或是月經初期的水便。此外,患有腸躁症的女性經常在月經期間有症狀加劇的狀況。所以,月經期間排便多是很常見的現象。6.你可能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後出現症狀並不罕見,尤其是吃了含有有害病菌如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的食物。你的身體就可能會通過腹部痙攣、嘔吐和腹瀉來作出反應。你可以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來幫助避免食物中毒,例如將食物煮至建議的溫度、將生食與熟食分開處理,並在外面用餐時選擇完全煮熟的肉類和海鮮。7.你可能壓力大壓力是對生活事件的正常反應,每個人對壓力的反應不同。對一些人來說,壓力可能引發擔心或恐懼等情緒,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壓力則會以身體反應表現出來,如心跳加速、出汗或比平時更頻繁地排便。有研究表明,壓力會引發腸躁症,因為它會影響你的腸道健康。【資料來源】.7 Totally Normal Reasons You're Pooping a Lot, According to a Dietitian.6 Sneaky Reasons You Can't Poop
-
2024-11-25 焦點.健康知識+
不花一毛錢排宿便?網瘋傳「墊枕頭法」解決便秘 實測者:第二天就有效
現代人由於精緻飲食和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腸道健康出現問題,便秘即是其中常見症狀之一。網路流傳一個有效解決宿便的方法,只要睡覺時多準備一個枕頭,很多網友實測後直呼很有效。網路流傳一個「不花一毛錢,排陳年宿便」的妙招,改變一下體位,幫助腸道蠕動順便將大號排出,第二天或第三天即可排便。1.準備一個枕頭。2.平躺在床上,枕頭放在腰下面。3.雙腿屈膝,雙腳踩在床上,閉眼睡覺。該網友補充一些細節,如果只在腰墊枕頭不適感比較強,但反應也會比較大,可以稍微移到靠近屁股會舒適些。如果平時習慣側躺那就照舊,想起來時再躺平就行。如果在過程中感到不舒服,可以試著把腿屈起來,屈膝踩在床上。不少網友親測直呼真的非常有效,但原PO強調每個人腸胃不同,治療便秘也是因人而異,如果真的有嚴重便秘還是求助專業醫師為佳。有人指出這個動作就中醫角度應該是拉伸到肝經和大腸經,如果本身個性容易焦慮或緊張,性格較執著,平常也可以多向後拉伸腰部和搓揉也有幫助。有人擔心睡覺時腰部墊枕頭會造成姿勢不良傷害脊椎,龍脊康脊柱學院院長沈彤教授指出因人而異,人具有自我保護機制,第一原則主要看自己實際感受,如果腰墊枕頭睡的時候以及睡醒時都很舒服,那這方式就適合你;人家說這方式好你卻睡起來不舒服,那就不要墊。
-
2024-11-25 養生.抗老養生
皮膚要好「腸道健康」是關鍵 醫生推薦5條飲食規則讓肌齡不變老
近代醫療研究發現腸道對於身體健康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激素分泌與大腦運作習習相關,因此又有第二大腦之稱。日本東京小林醫療診所的院長小林曉子(Akiko Kobayashi)表示腸道也影響肌膚狀態,並跟大家分享五項日常飲食原則,讓我們的腸道環境更健康之外,也讓膚齡維持年輕。原則1.早餐多補充膳食纖維早餐中如果選擇日式餐點,米飯、味增湯和納豆中都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或者是在早餐中添加時令水果。另外,就算趕時間也要盡量充分咀嚼食物,避免腸道消化不良。原則2.攝取發酵食品增加腸道好菌味噌湯、納豆、泡菜和優格都屬於發酵食品,可以增加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小林醫師表示自己平常有喝味噌湯的習慣,有時吃西餐不喝味噌湯時,也會在蔬菜沙拉醬或或沾醬中添加味噌。原則3.選擇有嚼勁的零食不少人有吃零食點心的習慣,如果在兩餐之間感到飢餓,可以吃一些耐嚼的零食,例如堅果、果乾,或是在果汁中加入含有蛋白質的明膠做成果凍。 醫師表示,透過咀嚼食物可以穩定自主神經系統,當工作感到疲勞時,咀嚼這個動作有助於重新恢復專注力。原則4.從一天攝取量來達成營養均衡比起營養均衡的一餐,營養均衡的「一天」會是比較容易執行的方式。例如早午餐攝取膳食纖維卻缺少蛋白質的話,那麼晚上就多攝取肉或魚,可以依照個人的三餐的飲食習慣作調整。原則5.跟別人一起吃飯和親朋好友共進愉快的一餐除了能聯絡情誼,體內的快樂荷爾蒙(如血清素)也會增加,提升正向情緒之外,也有益腸道健康。小林醫師也表示自己因此不排斥在外用餐,外食不見得是不健康的選擇,如果真的因為大魚大肉而感到腸胃不適,可以藉由隔天飲食來調整,例如喝一碗清淡、有大量蔬菜的湯。資料參考:ESSE
-
2024-11-25 養生.聰明飲食
高血壓吃碳水化合物很罪惡?研究指7種碳水化合物反有助降血壓,香蕉、燕麥都入列
研究顯示,遵循「降血壓飲食法」(DASH飲食)可以顯著降低血壓。DASH飲食強調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瘦肉、家禽、魚類、堅果、種子、豆類和健康脂肪,並限制每日鈉攝取量至2300毫克。同時,增加含鈣、鎂和鉀的食物攝取量也很重要。  如果喜歡碳水化合物,高血壓患者不需要完全排除它們。根據2019年的一項研究,選擇含植物性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穀物),可能有助於自然降低血壓。相反,攝取過多添加糖的食物(如含糖飲料)則與更高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風險相關。根據EatingWell網站表示,選擇營養豐富的複合碳水化合物,並限制高度加工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是健康血壓飲食的良好法則。1、香蕉香蕉是鉀含量豐富的食物,對支持健康血壓非常有效。美國心臟協會建議血壓高於120/80的成年人增加鉀的攝取量,因此將香蕉納入飲食是明智的選擇。 2、豆類豆類不僅提供天然碳水化合物,還富含植物蛋白及維生素與礦物質,包括支持血壓健康的鎂。此外,豆類中的可溶性與不溶性纖維(包括抗性澱粉)也有助於控制血壓。 3、優格優格以其益生菌成分受到歡迎,能維持腸道健康。除此之外,優格也是支持血壓的營養食品。根據2021年《國際乳製品期刊》的研究,高血壓患者每天食用優格可能有助於降低血壓。 優格天然含有鈣、鎂和鉀等支持血壓的礦物質三效合一,益生菌可能也在降低血壓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4、棗子棗子是滿足甜食需求的理想選擇,因其天然甜味不含添加糖。棗子還含有纖維、鉀和鎂,有助於支持健康血壓。 5、燕麥全穀物(如燕麥)是支持健康血壓的最佳穀物選擇之一。與僅含胚乳的精緻穀物相比,全穀物包含胚乳、麩皮和胚芽三部分,營養價值更高。研究顯示,攝取更多全穀物與降低高血壓風險相關。 燕麥中特有的β-葡聚糖纖維與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有關,對血壓健康特別有益。 6、藍莓每天加入一杯藍莓,不僅增添風味,還能支持健康血壓。根據2019年的研究,食用野生藍莓(通常以冷凍形式出售)可顯著降低收縮壓。藍莓含有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抗氧化劑花青素,這種多酚可能是其降低血壓效果的關鍵。無論是野生藍莓還是栽培藍莓,均富含花青素,值得一試。 7、橙汁100%純橙汁不僅能支持免疫系統,還是天然鉀的重要來源。橙子還含有一種抗氧化劑「橙皮苷」,可能對心臟健康有多種益處。 一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每天飲用500毫升橙汁12週,高血壓或前期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顯著降低。 延伸閱讀: ·健檢才知道有高血壓!醫點名「6原因」都會害血壓高 耳鳴、兩肩痠痛當心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是左手? 專家曝「6個NG行為」:多數人都做錯
-
2024-11-21 醫療.消化系統
良好的腸道有助健康老化 專家授5個應優先考慮的日常生活習慣
腸道有人體「第二大腦」的稱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關乎消化系統正常運作,與老化也密切相關。為了打造健康的腸道,專家建議有5項生活習慣可以優先考慮,這也是他每天正在做的事。1.戶外運動專家指出,曬太陽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他每天早上都會散步的原因之一,並且還會進行一些額外的運動。戶外活動除了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還能幫助減輕壓力並提升心情。整體來說,散步對消化健康非常有益。2.吃高纖食物纖維有助於讓我們保持飽足感、充滿活力,並且維持規律的消化。專家建議攝取大量的水果、蔬菜以及其他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豆類和種子,將幫助你獲得這種營養素的好處,包括長壽。有研究發現,定期攝取足夠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纖維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其他常見死因的風險較低。3.限制酒精攝取經常性喝酒,例如每天晚上習慣性地用一杯酒來放鬆,可能會增加患心臟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不過在控制的情況下,例如特別的場合或與朋友外出時,一兩杯酒是可以享受的,並不需要感到內疚。適量非常重要,尤其是酒精。4.限制3C產品使用時間限制螢幕時間可能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關鍵。專家建議,優先考慮更多真實的人際互動,減少讓自己受到媒體的刺激。有研究顯示,孤獨感會使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增加,這也是為什麼與家人和朋友面對面聯繫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而過度滑手機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因為它可能會擾亂你的睡眠,並引起憂鬱、壓力等情緒問題。5.充足的睡眠專家建議,優先考慮睡眠,早早上床並確保自己在一個非常黑暗、涼爽的房間裡得到八小時的睡眠。當你獲得足夠的睡眠時,你是在支持免疫健康、心臟健康、皮膚健康和精力狀況。但如果你不優先考慮睡眠,它可能會對你的記憶、工作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當我們想到腸道健康不佳時,脹氣、不規則的排便和腹痛等常見症狀可能會浮現在腦海中,但還有哪些較少被注意到的腸道不健康的症狀?專家就透露了一些你可能忽視的4個腸道不健康的徵兆。1.經常頭痛如果你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引發你的頭痛,那可能與腸道健康有關。有研究指出,偏頭痛與腸胃疾病和腸道發炎有關,若藉由「對腸道微生物群有益的飲食方式」,例如攝取足夠的纖維,頭痛或偏頭痛有可能得到改善。2.總是感到疲倦你是否有足夠的睡眠,但仍然感到整天昏昏欲睡?身體和心理的疲勞是腸道健康不佳的另一個症狀。有研究提出了疲勞與腸道微生物群狀態之間的聯繫。疲勞也可能與一些特定的消化問題有關,例如便秘。3.濕疹發作雖然濕疹可以是遺傳性疾病,但你的皮膚刺激可能會根據腸道健康的狀況而加劇。有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可能與濕疹的症狀相關。包括濕疹在內,偶爾為某些皮膚狀況開立的抗生素會加劇腸道微生物群惡化。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導致菌群失調的症狀,如慢性疲勞、發炎和消化問題。4.壓力或焦慮增加事實上,人體95%的血清素是在腸道中產生的,這也代表壓力程度與腸道健康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有研究探討了腸道發炎與焦慮和憂鬱風險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在壓力反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資料來源】.5 Habits a Gastroenterologist Does Every Day for Healthy Aging.4 Sneaky Signs You May Have an Unhealthy Gut, According to a Gastroenterologist
-
2024-11-19 養生.聰明飲食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多吃變胖又傷腦,專家帶你一次搞懂
你愛吃冷凍披薩、餅乾嗎?超加工食品是指經高度加工,往往包含人工香精、色素、穩定劑以改善口感和延長保存期限的食品,除了提升肥胖率,更被證實與癌症及死亡率有關。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民眾可從選擇原型食物或低度加工食品,並注意食品成分表及營養標示,避免攝取超加工食品。據巴西聖保羅大學所創造的NOVA食品分類系統,加工食品分為4類:第1類:指未加工或經過最低加工的食品,即原型食物,如米、鮮魚、水果、鮮奶、乾燥豆類等。第2類:指經過加工的烹調佐料,如油脂、糖、鹽、麵粉。第3類:即食食品,即使用佐料調味的加工食品,如魚罐頭、火腿、泡菜、肉乾、調味堅果、現做麵包。第4類:指經高度加工,往往包含人工香精、色素、穩定劑等多種添加劑,以達到改善口感和延長保存期限的效果,如冷凍披薩、餅乾、速食食品等。鄭乃源指出,第3類的即食食品,是由第1類原型食物、第2類烹調佐料製作而成的加工食品,包括台灣常見本土料理,如水餃、臭豆腐、豬血、蚵仔煎、魚鬆、肉鬆、生煎包,若追求健康的飲食,應以第1類及第2類為主,第3類則應減量攝取,第4類應盡量避免食用。雖然適度的加工有助於保存營養素並延長保存期,但鄭乃源強調,超加工食品的製作過程往往使其偏離天然食品,正是健康風險的來源,且由於超加工食品方便及非常順口,因此也可能會有成癮的問題,就有美國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成癮的成人為14%、兒童為12%,這種成癮性使人難以控制攝入量,並影響健康。另外,超加工食品經常大量添加澱粉、糖和飽和脂肪,熱量密度極高,同樣重量下,熱量遠高於低度加工或未加工食品,歐洲跨國研究以NOVA食品分類分析日常飲食,發現民眾攝取NOVA第1類食物重量占71.5%,熱量佔35.9%,而第4類超加工食品重量僅13.7%,熱量卻已高達32%。因此,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研究提到,超加工食品缺乏膳食纖維,並含有大量化學添加物,這些物質可能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造成腸道健康問題,引發慢性發炎,腸道菌叢的不良變化會影響整體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甚至可能引發腸漏症,使得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血液,導致更多健康問題。研究顯示,60歲以下的消費者,若超加工食品消費超過19.9%,整體認知下降加速28%、執行功能下降加速25%,雖然60歲以上的消費者對超加工食品的消費比率並無特別影響,但也預示提早預防、減少攝取超加工食品的必要性,此外時常攝取過多的糖及甜烘焙品等超加工食品,也對幼童的認知功能會有負面影響,尤其是語言理解能力。研究也指出,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空熱量,空熱量即為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等營養素,熱量來源主要為添加糖及不健康脂肪,營養價值低,也具低膳食纖維、高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鹽、高飽和脂肪的特性,並可能添加有害添加劑及汙染物,因此可能具致癌性。鄭乃源借鑒他國經驗,提供民眾避免超加工食品攝取過量的方法,包括優先選擇新鮮的水果、蔬菜、全穀物和天然肉類,這些食物富含纖維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其次是避免即食、微波加熱、預熱、顏色鮮豔、香味濃郁、口味厚重、可以經久保存的食品,儘管這些食品方便、好吃,但其高糖、高鹽和高脂肪的特性,會增加健康風險。鄭乃源進一步提到,民眾在購買加工食品時,仔細查看食品標籤,避免選擇含有大量添加劑的產品,如人工香料、色素、增味劑、增稠劑等。選擇成分簡單、添加物少的食品更為健康,再者控制食材的質量和調味料的使用,並盡可能減少外食,避免過度繁複的烹飪方式。
-
2024-11-17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反覆感冒、咳嗽未必免疫力差 4個好習慣有助支持健康免疫系統
氣溫變化大,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可能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警訊。身體的免疫細胞擔當「保家衛國」的任務,太弱容易被各種病菌入侵,太強可能起內鬨打起細胞內戰。在各種病毒肆虐的環境中,如何適當強化免疫力?免疫系統是人體健康的關鍵,不過「免疫力」和人們口語常說的「抵抗力」不完全相同,抵抗力可以視作免疫力的泛稱。以過敏為例,表現出來的症狀,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醫師指出,「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生病只是「身體這次作戰輸了」,下次再碰到這個病菌的抵抗力就上升。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和壓力管理,都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被病毒侵犯如「更新病毒碼」,能提升抵抗能力。秋冬天氣變化,免疫力較容易下降嗎?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認為「不會」,免疫力下降應該是指個人的體質,精確來說,「免疫力差」應該是指患者「免疫功能有問題」。每個人都有免疫力,少數罕病個案,是基因等先天因素導致免疫力缺損,遭受病毒或細菌強烈攻擊時,可能完全無抵抗能力,因此引發敗血症等。葉國偉表示,免疫力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有很多不同的細胞,一般來說,是當身體遇到外來病菌侵犯的時候,細胞會趕快製造出對抗外來侵害的「武器」,作戰贏了當然就不會生病,輸了就會產生疾病症狀,但也代表身體再遇到同個病毒就不會生病、下次的對抗能力會提升,就像是家長常說陪孩子「更新病毒碼」。孩子常咳嗽、流鼻水,過敏症狀可能被誤為免疫力差。有些小朋友常感冒、咳嗽、流鼻水,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免疫力比較差,但其實有時候是過敏症狀。葉國偉指出,以過敏症族群為例,表現出來可能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而是身體出現的過敏症狀被誤會成免疫力差。常有人說,高壓忙碌會造成免疫力或抵抗力低下,因而容易生病。葉國偉說,有可能是生活作息改變,壓力大的確會影響身體對抗病菌的侵犯,「抵抗力」變弱就容易生病,未必是「免疫系統」出問題;而且抵抗力變差有時候是暫時性的,只要調整好作息、壓力解除,這些症狀自然就會減少。免疫系統與生俱來,過強可能侵犯正常細胞。葉國偉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與生俱來,多數人都有正常的免疫系統,僅少部分的人有免疫缺損,如抗體缺乏、嚴重的複合型免疫功能缺乏等,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遭受病毒或細菌的強烈攻擊,甚至對於病毒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或在出生幾個月後,被嚴重的細菌感染,導致敗血症甚至死亡。不過,免疫能力也可能在後天受到影響,例如愛滋病就屬於「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病毒感染會造成患者的免疫能力整個被壓制,容易受到感染。不過,免疫系統太強也不好,會讓身體喪失辨識病源的能力,可能發生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自體免疫疾病」。帶狀疱疹病毒活化 多因老化致免疫力下降談到免疫力減弱,常讓人聯想到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活化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冬季至早春,通常在過度勞累、緊張、季節變換之際發生,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所導致的免疫力下降,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的重要因素。治療方面,使用抗病毒藥、藥膏敷料及減緩神經痛藥物,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繁殖及水泡擴散,並避免傷口感染以及後續神經痛。預防帶狀疱疹,需要良好的免疫力,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之一。蔡長祐提醒,罹患過帶狀疱疹不代表終身免疫,當人體抵抗力下降,還是有可能復發,特別是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或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等免疫力較差者,都是高危險族群,應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充足睡眠、調適壓力及接種疫苗,都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都可能是免疫力變弱的警訊,就好像身體內的士兵,要抵抗入侵身體的病菌,可透過調整生活作息、規律運動、釋放壓力等,飲食也是重要的關鍵,包含國健署「我的餐盤」所列的六大類食物。參考「我的餐盤」口訣,盡量攝取原型食物。對於提升免疫力的食物,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李哲佑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等巨量營養素都不能缺乏,可參考衛福部國健署推出的「我的餐盤」,口訣包含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很多民眾可能會認為,直接吃維生素保健品更方便,但營養師建議應該先補充巨量營養素,並建議從「原型食物」中攝取,如南瓜、馬鈴薯、地瓜等,之後才是維生素C、D和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鋅、硒可從海鮮類取得;維生素C可從蔬果等攝取;維生素D則能藉由菇類或牛奶等補充。攝取植化素抗氧化:茄紅素、花青素、葉黃素。除了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外,有抗氧化功能的植化素也很重要。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包含葉黃素、葉綠素等,都能免於自由基的發炎反應,間接提升免疫功能。許惠玉說,常見的植化素如茄紅素,協助人體清除導致老化與眾多疾病的自由基,具有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等作用,可從番茄、紅椒、胡蘿蔔等獲取;花青素可抗氧化、抗發炎、預防罹患癌症,以及增強血管的彈性,預防心臟疾病、舒緩過敏症狀等,可藉由紫高麗菜、茄子、紫菜等獲得。增加腸道好菌、睡個好覺,都能增強免疫力。李哲佑說,很多研究都傾向維持腸道健康,免疫力會增加。因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除了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菌叢的多樣性、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日常飲食,腸道容易發炎的人,通常是加工製品攝取過多、原型食物吃太少。除了飲食,充足的睡眠也和抵抗病菌有關。李哲佑表示,常見於蛋白質食物的酪胺酸如奶製品等,屬於褪黑激素的原料,建議在睡前約30分鐘至1個小時,可以喝一杯溫牛奶;其餘如最近熱門的GABA也可助眠,常見於糙米、發酵的茶等,但建議不要太晚吃這類食物,以免反而影響睡眠。長期規律運動,再忙都要給自己15分鐘動一動。除了食物,長期規律運動也相當重要。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說,最基本的「健走」簡單又省錢,也可以騎腳踏車,或稍微提高強度,跑步或爬郊山,也可以到健身房運動,「我自己以前也很少運動,現在一天不運動很難過。」有時候覺得工作很累,就要有點「強迫自己」動起來,每天至少半小時,如果真的很忙,15分鐘稍微伸展也好,好過直接坐在沙發上休息。葉國偉說,有時候結束工作很累,也會有想偷懶的時候,但他會強迫自己至少騎半小時的腳踏車,能換來身心舒暢。他也建議民眾,運動不要只做一兩天,就因為肌肉痠痛想放棄;短時間的運動累積起來雖然也有好處,但不建議每次只動個3、5分鐘,因為5分鐘內的運動,通常只是在熱身而已,持續較長時間可以讓心肺功能更提升。每個人對壓力的適應能力不一樣,葉國偉表示,小朋友可能因為考試或學業因素,上班族則因工作節奏帶來壓力,會導致睡不好或亂吃東西而營養不均,進而衍生失眠等慢性問題。如果因為工作或學業壓力,覺得自己的免疫力稍微減弱,就要找到自己的壓力來源並改善,例如正向思考,或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做得更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強化免疫系統的關鍵營養素 專家推薦10種最佳食物增強免疫力
免疫系統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強化免疫系統有很多方式,包括規律運動和良好的睡眠品質,均衡的飲食也很重要,其中某些營養素更扮演關鍵角色。以下是美國註冊營養師Chelsea Rae Bourgeois推薦能增強免疫力的食物。柑橘類水果提到柑橘類水果,就會想到維生素C,身體的組織生長和修復,維生素C都扮演關鍵角色。它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可對抗自由基,有助防癌和其他慢性病。身體無法自行產生維生素C,須由食物中攝取。紅色甜椒紅色甜椒比多數的柑橘類水果含有更多維生素C,且含有另一強大的抗氧化劑β-胡蘿蔔素,也是甜椒呈現鮮紅外觀的原因。β-胡蘿蔔素也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因此和皮膚、眼睛的健康也有相關。優格許多研究都指出腸道健康與整體的健康存在關聯,腸胃道住著複雜的微生物,與身體的免疫作用有很大關聯。吃優格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增加好菌,有助腸道菌叢多樣化。深綠色蔬菜冬季正值葉菜類盛產季,所有深綠色蔬菜都與健康的免疫系統相關,它們富含各種營養素和纖維質,滿足營養需求,也可改善腸道健康。研究顯示,經常食用深綠色蔬菜,可減少體內的氧化損傷和發炎。家禽類雞胸肉、火雞胸肉等家禽類富含維生素B6,對於T淋巴細胞和白血球的生成很重要,是免疫系統發揮最佳功能的關鍵之一。研究顯示,維生素B6缺乏與發炎相關。多脂魚類多數免疫細胞中都有維生素D受體,顯示維生素D與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密切相關。多脂魚類是補充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根據國健署資料,每100克鯖魚含25.2微克、每100克鮭魚含11微克維生素D,都超過一日所需。堅果鋅能調節免疫系統內的信號通路,腰果、杏仁和松子等堅果是鋅的絕佳來源。薑薑的抗氧化和抗發炎特性已廣為人知,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健康問題的風險。研究發現,生薑可阻斷促發炎細胞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並抑制導致體內發炎的氧化分子。薑黃薑黃含「薑黃素」,是一種生物活性化合物,有抗發炎、抗氧化特性。薑黃素與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如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共同作用,增強人體的防禦能力。大蒜大蒜含有多種與免疫相關的化合物,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透過其抗菌、抗發炎、抗氧化和神經保護特性,促進體內的各種生物過程。例如,支持大腦、腸道和心臟健康。此外,研究也指出,大蒜可以增強免疫反應並減少發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7 養生.聰明飲食
三多營養最前線/ 吃B群還是睡不好、沒精神?醫師教你這樣吃,效果翻倍!
現代人飲食精緻,且全穀類等攝取少,導致人體中B群容易不足,而出現疲勞、甚至焦慮,難以入睡等問題。雖然很多人知道,補充 B群可以減緩疲勞,但B群種類很多,到底應該怎麼補充才能發揮最大好處?維生素B群的重要性?維生素B群是現代人維持能量、緩解壓力、支持身心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且廣泛存在於全穀類、豆類、蛋類、乳製品、綠葉蔬菜等。不過,許多人因生活忙碌,或飲食過於精緻化,例如多半將全穀類、堅果等去皮食用,因而無法攝取足夠的B群。B群在人體作用為輔酶,也就是輔助酵素代謝營養素的作用,有一種催化的功能。營養師賴怡帆表示,它能更有效率的將飲食中的營養素轉換為能量。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張舜欽也形容,B群所扮演的角色,如同工廠運作時,員工工作不起勁、拖拉、疲憊,將影響整體工廠進度,需要輔助的能量提升工作效率。尤其對年輕人來說,缺少這部分營養,頂多感覺疲倦等,但對原本營養較不足或不均的老年人來說,很可能引起貧血,或認知功能問題。B群包含哪些重要類別?賴怡帆也說,每個年齡層都應補充足夠的B群,且每一種B群種類雖有其特性,但彼此間具有協同性,也就是能夠互相提升彼此的功能,這是補充完整B群的好處。1.維生素B1張舜欽解釋,B1對神經系統、肌肉與心臟健康很重要,尤其經常熬夜、壓力大的人來說,B1有助減少疲勞感。不過,現代飲食中精緻碳水化合物,例如白米、白麵包,恐導致B1攝取不足,一旦缺乏恐引起腳氣病、四肢無力或心臟、神經系統異常等症狀。2.維生素B2能促進細胞生長、能量生成,有助於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健康。B2能協助身體處理來自電子產品的藍光傷害,緩解眼睛疲勞。缺乏時易導致口角炎、皮膚乾燥、眼睛不適等症狀。3.維生素B3現代人飲食常為高脂、高糖,而B3能幫助控制膽固醇,有助心血管健康。若缺乏易引起皮膚炎、腹瀉等。4.維生素B5對減輕壓力有幫助,適合壓力大的上班族及學生,如果缺乏可能會有疲勞、頭痛及胃腸不適等症狀。5.維生素B6有助製造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緩解焦慮、壓力,尤其易焦慮、抑鬱或常熬夜等,可補充B6穩定情緒,也有助入睡。6.維生素B7保護皮膚、頭髮及指甲健康。7.維生素B9參與DNA合成,對細胞生長與分裂很重要,尤其備孕、懷孕女性,能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等問題。此外,對素食者或飲食單一的人群,尤為重要。8.維生素B12有助維持神經、造血系統健康,幫助記憶及注意力集中。此外,素食者容易缺乏B12應多補充。如何補充B群?張舜欽說,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不會累積在身體中,因此,較不會有過量的問題。但有些人服用B群後卻晚上睡不著,他解釋,每個人情況不同,有些人服用後,晚上睡得很好,有些人則相反,若擔心睡不著,建議在中午前服用。此外,賴怡帆表示,民眾常同時購買許多保健食品更要注意劑量與成分,避免B群劑量的疊加,如果長期服用高劑量B群,則可能導致噁心、皮膚潮紅、腹瀉等問題,因此,建議依照包裝標示劑量或諮詢醫師建議後服用。B群提供了人體基礎新陳代謝所需,賴怡帆建議,針對男性與女性不同需求,例如女性可以補充鎂,幫助睡眠品質、維持放鬆好心情,減少骨質流失,補充鐵可維持紅潤氣色;男性補充硒、鋅,可維持男性睪固酮濃度幫助生殖機能、延緩攝護腺肥大等問題。延伸閱讀:難入睡 越睡越累……好想一覺到天亮醫師:好睡有祕訣膳食纖維優化腸道健康 國人普遍攝取不足3C用太久 葉黃素護眼 減緩黃斑部傷害掉髮、指甲裂、易疲累 可能缺乏維生素B7
-
2024-11-16 焦點.健康知識+
總是忙到沒時間好好吃飯、睡覺?4個周末行動足以讓你平衡日常惡習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多數人每天趕上班上課,許多事情都得匆忙完成,例如快速隨便的解決一餐,也忙到沒時間好好睡覺及運動。不過科學家已經證實,明智地利用周末時間補做平日沒時間做的事,可能足以抵消你在一周內所做的事情。專家分享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活動補跑,一樣可以改善健康。1. 周末補眠我們都知道睡眠很重要,但不少人每天三更半夜才睡,可能因為工作課業,也可能是熬夜追劇,有時可能一天只睡2、3個小時。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Sleep foudation)建議,睡眠時間依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需求,中壯年的成人階段(26-64歲),大約需要7-9小時的睡眠時間。睡眠不足可能導致肥胖、高血壓、慢性發炎,及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風險。理想的情況當然仍是每天要有規律充足的睡眠時間,不過如果平日做不到,選擇在週末多睡一點時間也好。研究表明,在周末補眠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預防肥胖、減少憂鬱,甚至能延長壽命。台大醫院的研究團隊近期也在國際期刊《睡眠與呼吸》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周末多賴床幾個小時,不僅能讓身體恢復活力,還可以降低70%以上罹患失智症的風險。2. 「周末戰士」運動效益不會比較差很多人想運動,但平日真的沒時間。國外研究發現,努力在每周1到2天內完成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周末戰士」(weekend warrior),其達到的健康效益不比天天運動的人差。因此,對於青壯年或長者而言都一樣,以一周運動總量為目標,若無法天天運動,假日就是補運動的最佳時刻。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也在聯合報撰文提醒,每周90分鐘或每天1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應該是最低的有效量,不能再少了,在這個基礎上,每天若能再增加15分鐘運動,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此外,選擇多元而複雜的運動比單純重複動作的運動好。總之,有動比不動好、多動比少動好、多元比單調好,依照個人狀況循序漸進加量加強為首要原則。3.好好吃一頓周末早午餐多數人在上班上課的日子,要不是不吃早餐,不然就是隨便吃,也經常是匆忙購買快速即時不健康的東西吃。周末就請花點時間坐下來吃一頓營養的早午餐。不過早午餐的餐盤內容也很多是超級加工食物,應盡量選擇原型食物、富含蛋白質、低糖、低脂的食物。好好吃一頓早午餐的意義,不但在於選擇營養美味的食物,也在於可與朋友或家人一起享用,研究顯示與親友一同用餐還可促進心理健康。至於為何選擇早午餐,而不是較早的早餐?因為吃早午餐可增加隔夜禁食時間(一天的最後一餐和第二天的第一餐之間的時間),有助減重及改善腸道健康,而且還能睡飽一點改善睡眠。4.周末出去走走周間長時間待在室內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破壞,尤其久坐就被認為是「慢性自殺」的一種行為,《The Telegraph》訪問約克大學環境與健康教授Peter Coventry表示,它會損害人的情緒、注意力、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長待室內缺乏太陽光照射也是一大問題,這會導致身體缺乏維生素D,對骨骼和免疫功能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周末盡可能多從事戶外活動或園藝活動,藉著到處走走跑跑,改善體能與心理健康。【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5 養生.營養食譜
玉米全解析》減肥吃白玉米、顧眼吃甜玉米...4種玉米功效一次看!加碼教你「超好喝玉米濃湯」做法
玉米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且具有多種健康益處的食物。雙色水果玉米甜度較甜玉米高,有豐富的維生素E及纖維素,可抗衰老、助消化;甜玉米β-胡蘿蔔素含量最豐富;紫玉米則有豐富花青素,幫助抗氧化。 「玉米」是一種廣泛種植且受歡迎的食物,除了微甜微甜的口感外,玉米也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倍受青睞。它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有助於維持身體的健康。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資訊顯示,玉米筍及白玉米熱量較低。若要以玉米取代澱粉攝取,要特別留意,糯玉米的熱量約等於同等份量白飯的熱量。玉米可代替白飯?玉米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且具有多種健康益處的食物。高敏敏營養師在粉絲專頁發布關於玉米的衛教資訊,其內容顯示,雙色水果玉米甜度較甜玉米高,有豐富的維生素E及纖維素,可抗衰老、助消化;甜玉米β-胡蘿蔔素含量最豐富;紫玉米則有豐富花青素,幫助抗氧化。 提供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良好來源,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有助於維持日常活動和運動的活力。 促進消化: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並延緩血糖上升,飯後較不容易感到飢餓,脂肪也較不易合成。 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玉米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等多種維生素,以及鎂、鉀、磷等礦物質,這些營養素對於免疫系統功能、細胞生長和修復、骨骼健康等都非常重要。 保護眼睛健康:玉米中的維生素A和抗氧化成分有助於保護眼睛健康,預防視網膜退化和其他眼部問題。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玉米中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對於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維持心臟的正常功能有幫助。 抗發炎:玉米中的一些成分(如花色素苷)具有抗發炎作用,有助於減輕身體的發炎反應。 改善水腫:玉米中的鈣具有預防水腫的效果。玉米的健康風險 黃麴毒素致癌黃麴毒素是一種重要的致癌因子,特別在台灣潮濕且高溫的環境中,黃麴菌容易生長繁殖。主要污染的食物包括穀類、豆類等,若在運送和儲存過程中不當,就可能受到黃麴毒素的污染。黃麴毒素是由發霉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具有高度致癌性,其中以黃麴毒素B1最為具有致癌性。 花生、玉米、穀類和種子等食物容易受到黃麴毒素的污染,尤其在長期儲藏的情況下,需要格外注意。為了保護自己的健康,我們應該選擇新鮮的食材,確保食品儲存和處理的衛生環境,以及適當的儲存方式,以減少接觸黃麴毒素的風險。 另外,也要避免「食用過量」與「睡前吃」。雖富含膳食纖維,但攝取過度可能會造成便秘問題,且食用太多也有機會導致過多的熱量;睡前吃玉米恐影響脹氣,讓睡眠品質變差。玉米濃湯的做法矽谷美味人妻曾撰文教大家,使用鮮奶油製作出美味的玉米濃湯! 材料:玉米粒1罐、鮮奶油1/2杯、鮮奶1杯、去邊白吐司2片(可用高纖吐司代替)、鹽1/4小匙、黑胡椒少許。 做法:1. 吐司去邊撕成小塊,並預留一小碗玉米粒2. 將剩下的玉米粒連同湯汁,鮮奶,鮮奶油,吐司塊放到鍋中,用手持電動調理棒打成濃湯3. 再將玉米粒加回濃湯裡,小火煮沸,加少許鹽和黑胡椒調味 參考資料農糧署、農業知識入口網、高敏敏營養師 延伸閱讀減肥就吃「蒸玉米」!營養師:解便秘,還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萬用食材「玉米筍」,有無苞葉哪個好?一文公開「玉米筍」的挑選、保存撇步:原來「這狀況」應冷藏玉米是澱粉,竟然可以助減肥!糯玉米、黃玉米、白玉米...熱量差3倍!想減肥請選這種吃 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林勻熙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11款「超商常見飲料」竟是「糖份炸彈」!米漿、牛奶都上榜...營養師:第一名恐喝掉20包糖
-
2024-11-15 醫療.消化系統
「7種屁味」超不尋常!醫示警 飄甜味或果香味可能跟糖尿病有關
放屁是人體自然的生理現象,然而,放屁的氣味不僅僅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有時更可作為健康狀況的指標。不同的氣味可能反映出腸道健康狀況、消化功能,甚至潛在的疾病。透過觀察放屁的氣味,能夠了解腸道菌群的平衡與消化過程中是否存在異常,從而提前發現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對此,重症醫師黃軒整理不同放屁氣味與可能疾病的關聯性,讓大家更深入了解腸道健康與消化系統的運作。1、硫磺味(臭雞蛋味)硫磺味,來自硫化氫氣體,是腸道細菌分解含硫食物(如蛋、肉類、十字花科蔬菜)時產生的。此氣味常見於腸道菌群失衡的患者,如SIBO和IBS,也可能伴隨腹脹、腹痛等症狀。•可能疾病包括: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大腸激燥症(IBS)、胃食道逆流。 2、腐臭味當蛋白質,無法完全被消化時,腸道細菌會進一步分解,產生腐臭味。若伴隨胃部不適、腹痛等,可能提示胃部問題如胃炎或消化性潰瘍。•可能疾病:蛋白質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炎。 3、酸臭味酸臭氣味,可能與腸道無法有效分解某些碳水化合物有關,例如乳糖或麩質,導致腸道細菌過度發酵。此情況常見於IBS或不耐症患者,可能伴隨腹脹、腹瀉等症狀。•可能疾病:大腸激燥(IBS)、乳糖不耐症、麩質不耐症。 4、甜味或果香味甜味或果香味,可能因高糖飲食或腸道中的糖分未被完全吸收而產生,過多糖分被腸道細菌分解產生異常氣味。如果伴隨頻繁尿意、口渴等症狀,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建議就醫檢查。•可能疾病:高糖飲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金屬味或化學味少見的金屬或化學氣味可能提示肝臟問題,尤其是肝硬化,當肝臟無法有效排毒時,異味會出現於消化道。若出現此味道並伴隨黃疸、疲倦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可能疾病:肝病、肝硬化、腸道感染。 6、氨味當腎臟功能受損,無法有效排出氨等毒素時,氨味可能經由消化道氣體表現出來。此狀況需警惕腎臟健康問題,尤其是尿毒症或腎臟衰竭。•可能疾病:腎臟功能障礙、尿毒症。 7、魚腥味此為罕見的遺傳代謝性疾病,患者無法分解三甲胺,導致魚腥味經由呼吸、汗水或消化氣體排出。若經常出現此氣味,應考慮遺傳檢測。•可能疾病:三甲胺尿症(魚腥症)。 延伸閱讀: ·不放屁也很危險!醫示警「3大可能原因」:小心長腫瘤了 正常指標曝 ·睡著也會繼續放屁!醫揭「6個放屁冷知識」 站著放比坐著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