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0 醫療.新陳代謝
搜尋
脂肪
共找到
3602
筆 文章
-
-
2023-11-19 名人.好食課
有這些症狀就要注意 圖解糖尿病10大症狀及8項日常習慣助預防
適逢11/14世界糖尿病日,今天好食課邀請陳怡婷Cynthia營養師來跟我們分享糖尿病的10大症狀,也教教我們如何透過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來預防糖尿病發生!常見糖尿病症狀1.尿多/經常跑廁所,夜間有頻尿的跡象。2.喝多/容易口渴:水喝很多,但仍舊常有口渴感。3.吃多/食慾大增:異常飢餓,即便吃很多東西仍常感肚子餓。4.體重無預警減輕:沒有計畫性的減肥,體重卻漸漸減少。5.視力模糊:糖尿病與周邊微血管有很大的關係,血液循環受阻容易導致組織缺氧,視網膜病變即造成視力退化問題。6.手腳麻木,足部甚至有刺痛感。7.常感覺疲累,四肢經常無力。8.皮膚容易乾燥,甚至常有癢意。9.傷口不易癒合:即使是小傷也常花上好幾天才癒合。10.容易感染疾病:有傷口者容易再次感染,天氣一冷也容易染上感冒。*如果有上述症狀,建議至醫療院所健檢測血糖以確認自身是否有罹患糖尿病或是處於糖尿病前期。雖然國人大約每10位成人即有一位有糖尿病問題,位居十大死因排行第六名,但其實改變日常生活的8項習慣,即可大大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以下營養師就來分享這幾項小技巧:預防糖尿病飲食方面1.精緻澱粉 全穀食材:研究發現,改吃全穀食材(如糙米、燕麥等)有助於降低29%的糖尿病風險,每天30克的全穀攝取可降低13%風險,飲食上可多以糙米、地瓜、馬鈴薯等富含纖維的食材取代白米飯及麵條。2.含糖飲料 水、茶、咖啡:人每天多喝約360毫升的含糖飲料,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增加25%,而飲水、茶、咖啡等無糖飲皆有發現糖尿病風險的降低,每日以一杯水取代一份含糖飲大約可降低7%風險。3.油炸食物 健康油脂:每週吃四次以上的油炸食物會增加39%糖尿病風險,主要也跟肥胖、胰島素阻抗有關,而使用橄欖油替代掉人造奶油等較不好的油脂攝取,可降低15%風險。4.加工肉/紅肉 豆魚禽肉:紅肉與加工肉的攝取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近27%,而每天以一份禽肉取代紅肉約可降低18%風險、海鮮降低13%、豆類降低11%,建議飲食上可以多透過這些低脂、低飽和脂肪的蛋白質來源來取代紅肉、加工肉攝取。預防糖尿病行為方面1.控制體重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針對過重者,減少5-7%體重有助於降低一半糖尿病風險。2.規律運動研究發現每天走路半小時可降低50%糖尿應風險,建議每週運動150分鐘,養成規律運動習慣。3.少看電視研究發現每天多看2小時電視會增加20%糖尿病風險,建議將看電視的時間多拿去散散步、活動筋骨。4.戒菸吸菸者比不吸菸的人多出30-40%的糖尿病風險,建議能即早戒菸就戒。【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改變8項日常習慣,大大降低糖尿病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8 養生.運動健身
爬樓梯有助長壽,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研究:每天爬X層以上 對健康有幫助
不少人都聽過每天走1萬步對心臟健康有益,實際上,可能不需要走到1萬步這麼多就有效,最近1項研究發現,每天爬超過5層以上樓梯,可以顯著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研究團隊評估了爬樓梯的強度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每天爬超過5層樓的高度,可將罹病風險降低20%,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動脈硬化期刊》(Atherosclerosis)。長期追蹤爬5層以上樓梯 發現與降低心臟風險呈正相關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是1種心臟動脈被脂肪或膽固醇(又稱作斑塊)堵塞的情況,這可能會導致心臟病發作,在美國,有高達75%的心臟病發作是由於斑塊破裂引起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生物庫458,860名成年參與者的數據,透過問卷調查,他們收集了研究開始時與5年後有關參與者爬樓梯、社會人口學和生活方式因素等資訊,而每位參與者平均被追蹤了12.5年。研究人員表示,每天爬超過5層樓的高度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降低有關,這種關聯性與疾病易感性(disease susceptibility)無關。在基線和重新調查之間停止爬樓梯的參與者,罹患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從未爬過樓梯的參與者更高。將爬樓梯當作日常活動 對促進心肺健康有幫助研究結果表明,爬更多樓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在易感性(susceptible)較低的人群中。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可將爬樓梯作為1種低成本、易於實現的日常活動,他們希望易感性較高的人,也可以透過養成爬樓梯的習慣,有效抵消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爬樓梯對於一般人作為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具有潛在優勢,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的杜蘭大學公共衛生暨熱帶醫學學院的共同通訊作者陸奇(Lu Qi)博士表示,短時間內以高強度的模式爬樓梯,可有效改善心肺健康和脂肪代謝,尤其是對那些無法達到當前身體活動建議量的人來說,能帶來更大的助益。延伸閱讀:. 60歲李連杰面臨3次生死關頭!用25年參透生死:生命無常要及時行善.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18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打鼾會死人?」
古人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表示自古以來,睡覺打鼾就已存在。相傳三國時代,張飛睡覺時呼聲如雷,眾人皆知,有一次手下要謀害他,潛入他臥室見他兩眼睜開以為他還沒睡,但又聽他鼾聲如雷確定他是睡著了,所以下刀將他殺了。這也許是稗官野史,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但睡覺會打鼾的人,以現代醫學眼光來看,是容易讓人短命的。睡覺會有聲音是因為睡覺時空氣經過狹窄的呼吸道而產生聲音,好像吹樂器會產生聲音一樣,而會產生鼾聲有很多原因。有人先天下巴較短,睡覺時舌頭往後移堵住了氣道,有些人是扁桃腺肥大引起,有些人年紀大了,喉部肌肉鬆弛,脂肪組織增加了;有些人鼻中膈彎曲,或鼻子長了鼻息肉,種種原因不一而足。由於空氣不容易經過氣道進入肺部交換氣體,人體氧氣不足,腦部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因此不少人早上一起來就覺得睡不飽,或白天一直打瞌睡,嚴重者甚至開車都會打瞌睡,甚為危險。由於腦部長期缺氧,長此以往容易發生記憶力減退,甚至發生失智的現象,此外也會引起血壓高,或心律不整或冠狀動脈疾病。打鼾者大都為體型肥胖、中年以上居多,但也有瘦子因上述喉部結構原因而導致的病例。在以前醫學上不重視睡覺打鼾,因為古代就有,但近一、二十年,睡眠醫學的發達,慢慢發覺這是一個嚴重的慢性疾病,因為有不少打鼾者會有所謂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就是上述併發症的候選人。要如何確切診斷有沒有上述的呼吸中止症,最準確的方法就是去大醫院的睡眠中心睡一個晚上,睡覺時身上連上各種監視訊號,包括心跳、血壓、血氧、腦波等等。醫師再根據各項檢查的數據來判斷您的嚴重度,再根據原因加以處置。隨著國人生活習慣改變及壽命延長,懷疑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愈來愈多,但各大醫院睡眠中心的病床皆一床難求,是國內及全世界共同的現象。當然也有簡便的居家型自我檢測的方式,只是準確性較低而已。近年利用超音波檢查,在人清醒時模擬睡覺時呼吸道的變化,稱為智慧型呼吸中止檢測儀已被開發出來,檢查約10到15分鐘左右,準確度可達90%以上,如果必要再去睡眠中心睡一晚再做進一步的確定,可說是病人一大福音。總之,睡眠看似平常事,但睡得好不好,呼吸通暢否,睡起來精神好不好,會影響人壽命與健康,不可等閒視之。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 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11-17 醫聲.Podcast
🎧|營養素不足?資深藥師:挑選保健食品「這幾種礦物質」不能少
想要健康呷百二,除了透過保持良好作息、調整飲食、維持運動習慣等三撇步,想要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基本盤,還可以透過保健品,以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國人基本營養素普遍攝取不足,尤其最缺鈣,那有哪些補鈣食物?運動完反而要補充更多礦物質?更年期睡不好,推薦吃什麼?複方保健食品包含越多種營養素就越好嗎?🎧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如何存健康存摺?先從飲食習慣開始改變「每個人出生都帶有一百分的健康存摺,隨著年齡增長,可能逐步減少。」寶齡富錦產品發展策略顧問、資深藥師黃秀貞說。為延緩健康存摺流失,應先從飲食著手。黃秀貞分享自身的訣竅,她與家人長期以多種穀物為主食,像是糙米、全麥、糙薏仁、糙玉米等等,不僅增加膳食纖維及飽足感,減少攝食量,協助控制體重,亦能穩定血糖,控制血脂。而她公公罹患癌症開刀後,進食十分節制,多吃蔬菜、魚肉,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減少攝取精緻澱粉、紅肉,現已高齡96歲,身體依舊硬朗,能自行走動、吃飯、洗澡,「改變習慣永遠不嫌晚。」男性缺曠物質 女性特別缺鎂、鈣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17-2020年」,國人的基本營養素不足,例如維生素D、鈣、鎂、膳食纖維等,均呈現攝取不足的現象,當中以鈣攝取不足最為嚴重,黃秀貞表示,不同族群的需求也不同,例如男性較容易缺乏礦物質,女性容易缺鎂,更年期後容易缺鈣,建議依自己的身體狀況,額外攝取相關的保健食品。「男性比較容易缺乏礦物質,特別是運動流汗常大量流失。」一旦缺乏,容易增加疲勞感,出現抽筋或肌肉酸痛,所以喝水補充水分之餘,也建議適度補充礦物質。鈣是構成骨骼、牙齒的必要成分,心臟、神經系統、血液凝結也都需要,但鈣會隨著年齡增加逐漸流失,尤其是更年期婦女更容易因缺鈣導致骨質疏鬆,因此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補充足夠鈣質、適當運動、曬太陽,避免骨質疏鬆症上身。而鈣質除了從牛奶、魚等飲食中攝取,也可攝取含有胺基酸螯合鈣的保健食品,更有效補充鈣質。鎂能幫助心臟、肌肉正常運作,缺乏時將出現疲勞、身體發炎、血糖升高、抽筋,此外,有些更年期婦女時常睡不好覺,黃秀貞表示,可能是因缺乏鎂,穩定補充鎂一段時間,待血液中鎂濃度穩定後,睡眠狀況有機會改善。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精神容易緊繃,失眠問題常找上門,黃秀貞說,可先多攝取牛蒡、小麥胚芽、紅棗、核桃等富含鎂的食物,或補充含鎂保健食品,將有助於改善睡眠狀況。維生素D有益於免疫系統、大腦與神經系統,協助維持肺功能與心血管健康,也與維持鈣恆定有關,長期缺乏會間接減少骨質密度,增加罹患各類疾病風險,如氣喘、癌症、憂鬱症、代謝症候群,因此建議曬太陽,多攝取奶類、深海魚類、大豆,或補充保健食品。黃秀貞也分享,一名網球校隊的陽光女孩,鎮日在戶外活動,但懷孕後做檢查,卻發現嚴重缺乏維生素D,一般以血中25(OH) D濃度30ng/mL為標準值,她卻僅9g/mL,幸好補充維生素D後,數值才回歸正常。黃秀貞說,民眾也可以補充Omega-3脂肪酸,協助降低血壓,和心律不整、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何挑選保健食品?然而,她提醒,「不要期待一個東西有所有用途。」曾在國外居住、工作經驗的她分享,國外保健食品很多都是單方,也就是只有一種成分,消化吸收率較好,不會有交叉影響的因素,較容易發揮效果;複方則因含有多種成分,每種成分劑量難足夠,「若劑量不夠,吃了也是白費。」黃秀貞小檔案現職:寶齡富錦產品發展策略顧問學歷: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張羽萱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蔡怡真、周佩怡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寶齡富錦生技
-
2023-11-17 焦點.健康知識+
飯後想睡是腦部血流不足?交叉擊掌有用嗎?中醫師教正確一動作醒腦
你可以先知道: (1)餐後嗜睡的機轉包括胰島素作用、副交感神經作用,全身血量分配的問題各有說法,傳言只講腦部血流不足,卻不提更明確的其他二項機轉,有誤導之嫌。 (2)手掌交握擊掌的動作用來刺激手掌下緣的穴位,認為全身臟腑在手部都有反射點,但至少包括耳部、腳部也都有類似的相關說法,專家認為,只要走動、活動都有避免想睡的效果,影片推薦特定的動作易誤導民眾。網傳「血管堵塞 每天一個動作簡單易學」影片,片中示範雙手交叉互握,擊掌 50 次並強調這樣對飯後想睡,以及造成想睡的原因(腦部血流不足、血脂太高)有用。但專家表示,餐後想睡與胰島素、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有關,即使餐後消化道血流量較大、但也不影響全身血量分配;而影片所示範的動作,其論點無非就是手部有全身臟腑的反射點,但包括耳部、腳部也都有人這樣說,其實只要起身走動、活動都能有類似效果,並非示影片中所做的特定動作、姿勢才有效。交叉擊掌治飯後倦怠? 原始謠傳版本: 吃了飯就想睡覺的人是因為你的腦部回血不足,血管裡面的脂肪堆積太多引起的。飯後跟我做這個動作,雙手交叉、擊掌,做 50 次就可以了。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MyGoPen 致電諮詢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張家蓓,她表示醫學上有所謂「餐後嗜睡」(Postprandial somnolence)的專有名詞,也稱為「食物昏迷」(Food coma),這樣的症狀有幾個常見的機轉: 血糖、副交感有關係 血量說法各有不同 (1)胰島素的作用:飯後因為血糖快速上升,身體會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造成血糖急遽下降,而產生疲憊、想睡覺的感覺。 (2)消化道血流量較大:飯後因為消化器官必須發揮作用、處理大量的食物,身體會讓更多的血液流向胃腸道、而減少大腦的供血量,因此讓人有倦怠、疲勞感。但張家蓓指出,其實人體的血量並沒有那麼少、這麼不夠分工使用,人體的血量大約是體重的 8%,也就是說成人的血液量大約有 4000 到 5000 毫升這麼多,即使餐後消化道需要比較多的血液循環,但也並不影響腦部的血流量。 (3)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人體的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是戰鬥和逃跑,副交感神經就是休息、和緩,吃飽了以後副交感神經會發揮作用,讓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張家蓓強調,由上述三個機轉就能知道,飯後沒精神其來有自,並非只有腦部血流量不足的問題。MyGoPen 查詢國際學術期刊,根據美國位於加州的醫學中心及史丹佛大學放射學系於 2004 年共同發表的研究,認為過去已有研究發現運動中的人腦部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並沒有下降,該文並引述當時利用超音波檢查頸總動脈的其他研究,結果發現飯後的腦部血流量增加,可見餐後嗜睡的腦部缺血說法科學證據並不充分。 高血脂沒有特異症狀 刺激手掌穴位無特殊性 傳言還提到「那是因為你的腦部血流不足,血管裡面的脂肪堆積太多引起的」,張家蓓強調,高血脂和餐後嗜睡「完全沒有關係」,上述三大機轉有胰島素因素、血量因素、副交感神經因素,就是沒有提到血脂問題。MyGoPen 查詢據代表性的公開資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部於 2017 年發表的衛教資料「認識高血脂症」,其中提到高血脂症的臨床症狀是「通常無特殊症狀,若有症狀也只是非特異性症狀,例如:頭暈、頸部僵硬等,一般多是因其他疾病,或例行血液生化檢查時發現」,可見高血脂症和餐後嗜睡並無關係。 張家蓓強調,該影片所示範的動作其實很像多年前流行的「七巧手」養生功,利用擊掌的方式刺激手掌下方邊緣的穴位,這種養生功認為所有臟腑都在手部上有反射點,但其實相關的理論並不只是手部而已,包括耳朵、腳部也有對應各個臟腑的說法,在耳朵、腳部都有對應不同臟腑的反射點,以中醫師的觀點而言,她認為影片中雙手交叉擊掌的原理,其實就和拍手,或是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就比較不會想睡覺的道理一樣,並不是特定的手部運動或姿勢才有的效果。 結論 傳言提到「吃了飯就想睡覺的人是因為你的腦部血流不足,血管裡面的脂肪堆積太多引起的」,但專家表示,餐後身體供應消化道較多血量、導致腦部血流量減少的說法,近年已有更多的新研究挑戰這項古典醫學的論點,相較於更明確的其他機轉,例如胰島素使血糖快速下降、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等,傳言卻未提及,傳言只說血量、易生誤導。 傳言提到「飯後跟我做這個動作,雙手交叉、擊掌,做 50 次就可以了」,但專家表示,刺激手掌下緣穴位的作法類似養生功「七巧手」,認為手部穴位對應全身臟腑的論點,但其實耳部、腳部也有同樣的說法,傳言示範的這個動作,類似餐後起身走動或是活動一下、比較不會想睡覺而已。資料來源: .醫學假設(Medical Hypotheses) 揭穿迷思:餐後嗜睡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中樞的神經激素和迷走神經調節,而非血流的重新分配.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部 - 「認識高血脂症」 諮詢專家: 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 - 張家蓓(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3/09/hands.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17 養生.健康瘦身
低GI飲食不只添飽足感,還能控血糖!一表看低GI食物清單及16種地雷食物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近年來低GI健康餐相當流行,各種店家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那麼,低GI是什麼?低GI食物有哪些?對於減重、血糖控制有幫助嗎?以下為您詳細介紹。低GI是什麼?先了解GI值定義啟新診所指出,GI值(Glycemic Index) 即「升糖指數」,是指食物進入人體2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用來衡量醣類食物對血糖上升的幅度影響,有些食物雖然含糖量少,但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反而慢。食物的GI數值越大,表示越容易讓血糖上升。因此攝取「低GI食物」,能讓血糖不會急遽地提高,對身體健康較有益處。高GI與低GI食物攝取後血糖變化。(圖片/國健署。)根據國健署衛教資訊說明,GI值介於1~100之間,其計算方法是根據食用純葡萄糖(pure glucose) 100公克後2小時內的血糖增加值為基準(GI值=100),其他食物則以食用後2小時內血糖增加值與食用純葡萄糖的血糖增加值作比較得到的升糖指數,是顯示食物經腸胃道消化吸收後,其所含的醣份造成血糖上升的速度快慢,這就是所謂的GI值,即 Glycemic Index「升糖(葡萄糖)指數」。升糖指數(GI值)可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以利民眾飲食選擇參考: .低升糖指數:≦55,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小.中升糖指數:56~69,對血糖波動影響介於中間.高升糖指數:≧70,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大 低GI食物有哪些?低GI水果、澱粉一次看常見低GI食物、水果有哪些?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分院營養室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全榖根莖類、蛋豆魚肉類等,分別列出低、中、高GI常見食物,詳如下表:低GI飲食好處有哪些?國健署指出,低GI飲食不只適合糖尿病族群,對於減重也相當有幫助。低GI飲食好處如下:.較有飽足感且較不容易餓,可避免吃過量。.可降低血中胰島素值,來減少熱量產生及脂肪形成。.對於減少體脂肪有幫助,且可維持瘦體組織 (lean muscle tissue)。.可降好的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可提升好的膽固醇 (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可協助管理好血糖值,降低得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危險性。有哪些因素會影響GI值? 食物本身澱粉的可消化性:多醣類澱粉質消化時間長,GI值因而較低;相反,單糖類很快被身體吸收,GI值自然較高。食物營養素成份:蛋白質或是脂肪類的食物,消化代謝的程序較複雜,使血糖上升的速度就會比較慢,因此GI值就會較低。 食物的型態:和塊狀的食物相比,稀爛及切碎的食物較易吸收,GI值較高;以水果為例,果汁令血糖上升的速度就比直接吃水果來得快。 纖維的含量:纖維量愈高,GI值愈低。以纖維量較高的全麥麵包為例,其GI值為69,屬中升糖指數食物;而白麵包則為88,屬高升糖指數食物。 烹調方式:相同重量的飯和稀飯,由於澱粉糊化後的GI值愈高,所以稀飯和米飯相比,稀飯為高GI食物。另外,像炒飯炒過以後澱粉老化,腸道排空慢,和米飯相較是低GI食物,但是加了油去炒的炒飯,熱量可能比米飯高了1倍之多,因此低GI食物不代表是低熱量,此點要特別注意「烹調方式」也會影響熱量多寡。同時吃入的其他食物:高GI值的白飯或白麵包,若和蔬菜一起吃,亦可降低GI值,因此臨床上營養師總是向患者說明白飯要配青菜吃的原因。除此之外,要提醒您,食物的升糖指數會因不同食物來源地、品種、成熟度及烹調加工方式等而有差異。誰適合低GI飲食?低GI飲食法適合的人有: 糖尿病患者國健署指出,「低GI」這個觀念最早用在糖尿病飲食的。糖尿病患者常因進食後血糖偏高,而為了控制血糖,除了藥物之外,選擇「讓血糖上升速度較慢的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也很重要。 想減脂、瘦身減肥的人國外研究指出,吃較多的高GI食物(如精緻的澱粉類食物,白飯、糯米飯、白吐司或白麵包等),會加速血糖上升,容易引起飢餓感而誘發食慾,增加進食量,並促進食物代謝,大量產生脂肪,增加人體血液或細胞中脂肪的堆積,妨礙減重。攝取「低GI食物」血糖濃度才不會上升太快,胰島素也不會大量分泌,進而達到控制血糖、減重的目的。誰不適合低GI飲食?翰方御品Daisy營養師指出,因低GI食物通常含纖維量較高、消化吸收時間較長,因此以下族群較不適合:.低血糖患者.體重過輕者.腸躁症.容易脹氣、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者每天吃低GI食物就不會胖嗎? 低GI不等於低熱量除了GI值之外,飲食的總熱量對於血糖控制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低GI」並不等於「低熱量」。很多人對於低GI飲食一知半解的人會認為,只要是GI值低的食物,就可以放心的吃到飽都不會胖,其實這是一個嚴重錯誤的觀念,低GI飲食模式其實是要在一定的食物總熱量範圍內,做好食物種類的挑選,才能發揮減肥、控制血糖及血脂肪濃度的效果,換個角度來說,低GI飲食其實是在固定熱量飲食內,重新組合食物的品質而非食物的量。若攝取低GI、總熱量高的食物,還是會造成血糖上升或是體重增加。健康是最大的財富、生命的基石,平常的主食應盡量選擇低GI食物,再搭配有氧與肌力運動,有利於體重控制及遠離慢性疾病發生。【延伸閱讀】 你的頭痛、身體癢,可能是「組織胺」太多了!醫師公開「高組織胺飲食」:原來酪梨、茄子都榜上有名
-
2023-11-17 焦點.健康知識+
腰愈粗壽命愈短!專家曝男女超過「這腰圍」增死亡風險 做好3件事保持理想腰圍
你知道腰圍的粗細會影響壽命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腰圍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內臟脂肪堆積的一個重要指標。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腰圍和壽命之間存在有密切的關係。你的腰圍越大 壽命越短根據一篇外國研究《A Pooled Analysis of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Mortality in 650,000 Adults》指出,男生每增加5公分腰圍死亡率增加7%,女生每增加5公分腰圍,死亡率增加9%。另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Waist circumferenc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 large US cohort》發現:男生腰圍超過120cm,死亡風險比腰圍小於90cm的男生高出2.02倍;女生腰圍超過110cm,死亡風險比腰圍小於75cm的女生高出2.36倍。與正常腰圍的人相比,那些腰圍過大的人,預期壽命會變成較短。為什麼腰圍愈大,壽命愈短?為何人的腰圍愈大,壽命愈短?黃軒點出2個原因:1.腰圍增加,慢性病風險增加腰圍過大,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例如,腰圍過大者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癌症等疾病的風險。2.腰圍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增加代謝症候群是指一種代謝綜合疾病,這些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多種因素。而腰圍過大就是代謝症候群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成人男性的理想腰圍範圍應小於90公分,成人女性應是小於80公分。如果你的腰圍超過這些標準的話,就屬於腹部肥胖,會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腰圍、BMI、體脂率 都是維持健康的指標儘管腰圍與壽命的關係已被多項研究所證實,黃軒指出,仍有部分學者指出,單一依賴腰圍作為衡量健康的指標存在局限性。例如有些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和體脂率等其他指標也是判斷健康狀態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更全面地評估個體的健康狀態,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與管理個人的健康,還是應該綜合考慮腰圍、BMI、體脂率等多個因素。而腰圍仍可作為一個簡單易測的指標,可以讓你即刻有效地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態和疾病風險。想保持腰圍,該怎麼做?既然腰圍越大壽命越短,那要怎麼做才能保持合理的腰圍呢?黃軒傳授做好以下3點來維護健康:1.維持均衡飲食2.飲食以少油、少糖、少鹽食物為主3.保持規律運動看完以上「腰圍越大,壽命越短」的外國研究,快去量量你的腰圍是多少!成人男性的理想腰圍範圍應小於90公分,成人女性應是小於80公分,若腰圍超過這些標準,恐會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會導致你的壽命縮短。為了你的健康著想,平日請維持均衡飲食、吃少油少糖少鹽食物,保持規律運動,以維持腰圍在正常範圍內,保持健康的身體是增加壽命的重要途徑。延伸閱讀:.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
-
2023-11-16 養生.保健食品瘋
營養補充品不要亂送亂吃!營養品分4類 給糖尿病患吃的不見得能給癌患吃
部分病患因無法進食、消化、吸收或代謝食品中特定營養成分,需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攝取營養,但不是每一款營養品都適合每位患者。營養師指出,像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低蛋白。質飲食,但開始洗腎後,需改補充高蛋白質營養品;沖泡方式或濃度也會影響攝取,營養品的使用方針,最好經由醫師建議或營養師評估後使用。挑選健康食品 要有「小綠人標章」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健康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具該功效的食品,具有「小綠人標章」才符合規定,目前核准有效的健康食品共419件。健康食品保健功效,包括調節血脂、胃腸功能改善、護肝、免疫調節、骨質保健、不易形成體脂肪、抗疲勞、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調節血糖、延緩衰老、牙齒保健、促進鐵吸收、輔助調節血壓等共13項。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是指病人因生理功能失調,無法進食、消化、吸收或代謝一般食品或食品中特定營養成分,或醫學上認定有其他特殊營養需求,且不易透過日常飲食調整所獲取,依據其適用對象特別加工或配製的食品。特定疾病配方食品4大類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分4大類,包含: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的「營養均衡完整配方食品」與「營養調整完整配方食品」,以及不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的「營養調整補充配方食品」與「特殊單素配方食品」。不同病症的適用對象蔡一賢表示,糖尿病、透析、癌症、發炎性疾病等,不同病症有不同適用對象,有些病人多重共病,食用的品項都不盡相同。曾有名癌症患者,住院期間收到各方親友贈送的營養補充品,但其實並不是全部都適合,如果沒看清楚就全吃下肚,反而會傷身體,而同樣的營養品,如沖泡方式或濃度不對,也可能造成愈吃身體數值愈差的狀況,且如果病人還可以從嘴巴進食,還是儘量藉由咀嚼吞嚥的方式攝取營養。.腎病患者:在慢性腎病階段,需要低蛋白質營養品,但如果走向透析,就要改選擇高蛋白質營養品。.糖尿病患則要選擇幫助傷口修復的營養品。.一般健康的民眾,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營養,因為裡面可能含有某些,目前的儀器無法分析出來的成分。
-
2023-11-14 養生.運動健身
享瘦必學5分鐘有氧舞蹈 快速燃燒脂肪、心肺有氧訓練
想運動減肥但又不想上健身房嗎?那麼快跟著有氧潘若迪老師的步伐和他帶領的星級教練團,一起來跳簡單有趣的放克舞步,快速燃燒脂肪、增強心肺功能!編輯推薦今生也請多指教!設計師太正被邀做模特兒 看透前世今生療癒情傷也療癒他人《我的大叔》陸劇版備受期待!趙又廷憑「這2部劇」出演男主角,「這位」國民童星加入由黑翻紅!NewJeans都在畫!5款膨脹色「眼下腮紅」,畫出澎潤膠原蛋白感回到18歲音樂一直以來都是健身和減脂的最佳搭檔。投入音樂中跟著節奏律動,不僅有助於燃燒卡路里,釋放負面情緒,讓運動變得更加有趣,趕快點開影片跟著一起跳跳看,享受瘦身的樂趣。影片中編排的舞蹈,大多都著重於四肢的運動上,強度輕、 中等,5分鐘跳下來雖稍微有點喘,但又不會耗盡體力筋疲力盡,想要燃脂但又不想出門或是跑健身房時,有氧舞蹈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式。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編輯推薦新北/北海岸黃金之湯!金山【磺港公共浴室、中山溫泉公園】享泡湯樂【心理測驗】你和伴侶的關係是否健康?測驗你們是否該分手2023秋冬最熱美拉德唇膏 精選五支黃皮姐妹閉眼入「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11-13 焦點.杏林.診間
視病如親的問候如沐春風 骨科醫師蔡俊灝讓我重拾健步如飛
年輕時,喜歡從事登山、網球、長跑、羽球等運動,但都是高強度運動;中年過後,我加入球隊,下班後幾乎都在球場上奔馳,運動量增加,食量也隨之加倍,熱量轉換為脂肪儲存在體內,就變成大腹翁。隨著逐日增加的體重,加上運動過量,雙腳膝蓋逐漸不勝負荷,導致軟骨嚴重磨損,寸步難行。很長一段時間,嘗試做過各種食療和傳統的骨損傷治療,後來打了玻尿酸、微創手術、PRP,仍然無法減輕疼痛,折磨了很多年。最後認識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醫師蔡俊灝,他詳細分析病情,建議我雙腳應該置換人工膝關節。於是我兩腳同時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時間較長,又有高血壓,家人擔心不已,我信賴蔡醫師的醫德醫術,所以一點也不害怕。術後,蔡醫師親自檢視傷口和換藥,耐心向病患解釋病情,讓我由衷感激。回診時,視病如親的問候,溫暖如春風。蔡醫師年輕上進,追求新知,出國進修,醫術高超,經他治療的病人,皆讚佩不已。他建議做人工膝關節後,可以做適度運動,避免體重過重,也可減輕關節承受的壓力,膝蓋保養得宜,使用年限才會更長久。看我健步如飛,有人問:「你幾歲了?」春去秋來,80寒暑已過,感謝蔡俊灝醫師,我才能大步走路,過著行動自如的生活,真是幸福。
-
2023-11-13 養生.運動健身
拒當小「腹」人 教你5招練出馬甲線 和腰間肉說再見
秋冬時難以抵擋美食的誘惑,不知不覺小腹開始崛起了嗎?免擔心,今天就來分享,如何在家中只需10分鐘的徒手訓練,就能燃燒脂肪、收緊腹部,找回健康與自信體態!編輯推薦30歲才起步、讓孩子看到媽媽有多努力 人氣插畫家33:有熱情的工作,會讓你閃閃發光!本季不能少的時髦單品!以西裝外套穿出4種日系高級印象小紅書超夯新手3種腮紅攻略!搞懂膨脹、收縮、氛圍色上臉技巧, 妝容更精緻腹部肌肉主要由腹直肌、腹橫肌、腹外斜肌和腹內斜肌構成。在馬甲線訓練中,包括登山者、側棒式旋轉(右側和左側)、V型上舉和蜘蛛棒式等5個動作,每個動作持續30秒,並進行4個循環。登山者此運動為心臟和核心肌肉訓練方式。開始於高板位,手掌平放在肩膀下,迅速將一條腿向前拉近胸部,然後交替雙腿,模仿爬山的動作。此運動可增強核心穩定性,同時燃燒卡路里。側棒式旋轉首先,側躺於地板上,用一只手臂支撐身體,使身體保持直立。舉起另一隻手臂,讓手指指向天花板,慢慢轉動上半身,使手指指向地板,再回到起始位置。此運動可增強側腹肌肉並改善平衡。V型上舉在仰臥姿勢下,同時抬起上半身和腳部,以形成一個V形,然後慢慢返回起始位置。此運動是一個針對腹部肌肉的挑戰性運動,有助於加強腹部,特別是下腹部肌肉、增加核心穩定性。蜘蛛棒式從高板位開始,緩慢地將一腳的膝蓋朝向相反的手肘位置,返回高板位,再切換至另一側。此動作不僅可強化核心肌肉,還有助於改善柔軟度和協調性。上述介紹的運動中,在塑造馬甲線和強化核心肌肉方面非常有效。也建議大家在執行任何新的運動前,應詢問專業人士或教練以確保姿勢正確,並根據自己的體能進行調整。還想了解更多運動健康相關內容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編輯推薦新北/北海岸黃金之湯!金山【磺港公共浴室、中山溫泉公園】享泡湯樂【心理測驗】你和伴侶的關係是否健康?測驗你們是否該分手2023秋冬最熱美拉德唇膏 精選五支黃皮姐妹閉眼入「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11-13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治療藥物有哪些?主要作用機制是什麼?有哪些副作用?
據統計,台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主題強調「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提醒民眾注意罹患糖尿病可能導致大小血管、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風險,應及早發現與治療。糖尿病分兩類型,第一型糖尿病是因胰島細胞遭到破壞,進而導致胰島素缺乏;第二型糖尿病則是身體組織對於胰島素有阻抗性,進而造成糖分代謝異常,病人若無法藉由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來控制血糖,則需採取藥物治療。第一型糖尿病主要以注射胰島素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則會依照病人狀況,如血糖控制需求、副作用風險、共病症、用藥依順性考量等選擇用藥,但在使用藥物的同時亦需留意是否產生藥物不良反應。不久前,國內即陸續接獲疑似使用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 inhibitor)而導致大疱性類天疱瘡(Bullous pemphigoid)的不良反應通報,其病徵為皮膚大疱和糜爛性黏膜病變,屬於罕見的自體免疫性表皮下水疱性疾病。糖尿病治療藥物有哪些?.雙胍類藥物 作用機轉:可降低肝糖,幫助身體利用胰島素。 副作用:腸胃不適、腹瀉、乳酸中毒等。.磺醯尿素類藥物 作用機轉:可增加胰島素在體內的生理作用,促進胰島素分泌。 副作用:低血糖、體重增加等。.甲型葡萄醣苷酶抑制劑作用機轉:可抑制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減緩餐後血糖的升高。副作用:脹氣、腹瀉、腹痛等。.胰島素增敏劑 作用機轉:主要增加肌肉、脂肪及肝臟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增加葡萄糖的吸收。副作用:體重增加、水腫、心衰竭等。.促進胰島素分泌劑作用機轉:主要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副作用:低血糖、體重增加等。.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 inhibitor)作用機轉:可提高腸泌素的濃度,促進胰島素釋出和抑制升糖素分泌。副作用:頭痛、鼻咽炎、大疱性類天疱瘡等。.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2抑制劑作用機轉:可降低腎臟對葡萄糖再吸收的能力,增加葡萄糖經由尿液排泄以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副作用:泌尿道感染、生殖器感染等。.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作用機轉:增加胰島素分泌,減少升糖素分泌。降低胃排空速度,增加飽足感。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瀉等。.胰島素(Insulin) 作用機轉:藉由注射不同類型的胰島素,以達到降血糖的效果。 副作用:低血糖、體重增加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3 養生.健康瘦身
在睡前吃一匙蜂蜜有助瘦身?教授告訴你「夜蜜減肥法」的真相
讀者L-S Chang在2023-10-20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在2023/10/11早安健康網站發佈的文章大力推崇所謂『夜蜜減肥法』。想請教您此『夜蜜減肥法』是偽科學嗎?在此先感謝您。」這位讀者寄來的文章是《醫師每天這時間吃蜂蜜竟狂瘦25kg!親曝減重成功7大關鍵》,而內容重點是:『日本田井醫科診所院長田井祐爾成功靠「夜蜜減肥法」減重25kg,更有實踐者在一個月內就瘦下4.3kg。……田井祐爾醫師解釋,夜蜜減肥法是在睡前攝取一大匙蜂蜜的瘦身法,…之所以睡前吃蜂蜜能幫助減肥,是因為蜂蜜能改善睡眠品質,並避免讓人暴飲暴食的關係。……當民眾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也能讓生長激素充分分泌,進而促進脂肪燃燒,』首先,不管是「田井醫科診所院長減重25kg」,還是「更有實踐者在一個月內就瘦下4.3kg」,都只是嘴巴說說,沒有任何資料可以佐證。再來,所有的健康聲稱,包括「改善睡眠品質」、「避免讓人暴飲暴食」、「能讓生長激素充分分泌」、「促進脂肪燃燒」,也一樣都是令人生疑。我發表過14篇跟蜂蜜有關的文章,其中兩篇是:2017年:蜂蜜的神奇保健力?:我引用多篇論文駁斥江守山醫師對蜂蜜種種健康功效的誇大聲稱。2020年:蜂蜜比糖健康嗎:我引用哈佛大學的Harvey Simon醫生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Evans Whitaker醫生,指出「就成分而言,蜂蜜是具有一些小優勢,但這是否就代表比較健康,實在是很難說」。我用honey(蜂蜜)、sleep(睡眠)、weight loss(減重)做谷歌搜索,搜到很多資訊教人家用蜂蜜減肥,而繼續追查的結果,我發現這個減肥法的源頭是一個叫做Mike McInnes的人。網上的資訊顯示他是在蘇格蘭的Heriot-Watt學院念藥學(pharmacy),但後來漸漸轉化成自許的營養專家。他從未發表過任何科學論文,但卻發表了三本書:2007年:The Hibernation Diet(冬眠飲食)。內容簡介:吃蜂蜜等富含果糖的食物有助於燃燒脂肪並增加耐力。 他還發現燃燒脂肪的最佳時間是睡覺時。 睡前吃蜂蜜可以激活身體的自然恢復生物學,這是透過燃燒脂肪來促進的。2014年The Honey Diet(蜂蜜飲食)。內容簡介:只需每天晚上睡覺前喝一湯匙蜂蜜即可為您的身體提供所需的正確類型和數量的食物,以在夜間燃燒掉多餘的體重; 減少白天對其他「壞」糖的渴望; 提供黃金般的睡眠,深度持久、充滿夢想的睡眠,幫助您快樂地醒來,神清氣爽; 並幫助恢復您的免疫系統和身體的自然平衡。2023年:Honey Sapiens: Human Cognition and Sugars – The Ugly, the Bad and the Good(蜂蜜智人:人類認知和糖-醜的、壞的和好的)。這個標題裡的Honey Sapiens是Homo sapiens的變異詞(雙關語)。Homo sapiens是分類學給予「人類」的命名,而sapiens的英文意思是「智人」。所以,「Honey Sapiens」是在暗示吃蜂蜜可以讓人聰明、有智慧。而果不其然,內容簡介的結尾就是:「蜂蜜及其所含的生物類黃酮可以長期支持大腦功能並保護其免受精製糖降解」。從這三本書可以看出,所謂的「田井醫科診所院長的夜蜜減肥法」也只不過是一位醫生模仿一位僅有藥學學歷的人。今年7月有一篇相關的綜述論文發表,標題是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Honey on Human Health(蜂蜜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全面綜述)。它的文摘裡完全沒有提起減肥或減重,而內容裡有提起三項減肥或減重的臨床研究,而它們的結果都是「蜂蜜沒有減肥或減重的功效」。從這篇論文可以看出,「夜蜜減肥法」是百分之百的偽科學。原文:「夜蜜減肥法」是偽科學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3 名人.好食課
沙朗、牛腩、肋眼在牛的哪部位?一圖看懂牛排部位熱量:吃錯脂肪差7倍
今天好食課楊婷貽 Christina營養師就來教教你去餐館怎麼挑肉不怕胖!奉上牛肉部位熱量/脂肪/蛋白質圖鑑!*以下熱量數據皆以牛排餐館常見份量(8盎司=266.5克)做呈現牛頭牛舌(Tongue):一隻牛身上只有一條,肉質偏軟嫩,也被許多燒烤店視為高檔食材,8盎司熱量508大卡,蛋白質34克、脂肪37克。肩胛部(Chuck):適合慢煮、煎、烤這部分因爲運動量多,所以肌肉較發達結實,蛋白質含量也相對豐富!主要可分成1.板腱(Top Blade Muscle):又稱為上肩胛肉、嫩肩里肌,適合香煎或燒烤,8盎司熱量376大卡,蛋白質45克、脂肪20克。2.翼板(Chuck flap):屬於下肩胛肉,常說的梅花牛也是取自於這,因為帶一些油花,算牛肩處偏軟的部分,修清後8盎司熱量413大卡,蛋白質43克、脂肪26克。前胸部(Brisket):適合燜煮、燉、熬湯牛腩:牛腩一詞一般人會認為就在牛肚,但其實牛腩是一統稱,從前胸、胸腹部、腹脇部上的肉皆可稱為牛腩,肉質偏硬,料理形式多半為燉煮紅燒等長時間料理,8盎司熱量751大卡,蛋白質34克、脂肪67克。肋脊部1.肋眼(Rib eye):也是台灣人常稱的沙朗牛排,油花適中,也成了不少老饕的喜愛,修清後8盎司熱量367大卡,蛋白質46克、脂肪19克。2.牛小排(Short rib):位於牛肋骨第6-8節的部位,除了肉質結實外,也帶有豐富的油脂,適合炭烤,8盎司熱量737大卡,蛋白質34克、脂肪66克。3.牛肋條(Rib finger):位於肋骨上的條狀肉,因此也可稱牛條肉,肉塊帶有筋膜,適合清燉或紅燒牛肉,也成為牛肉麵經常用的部位,8盎司熱量812大卡,蛋白質36克、脂肪73克。腰脊部:又分成前腰脊跟後腰脊1.紐約客(Striplion):常見的紐約客牛排即屬於前腰脊肉,油花少且均勻分布,肉質較粗帶咬勁,8盎司熱量454大卡,蛋白質48克、脂肪27克。2.沙朗(Sirloin):美國所指的Sirloin其實位於後腰脊肉,肉質軟嫩且油花分佈適當,厚切則用於牛排,薄片則可拿來涮肉,8盎司熱量594大卡,蛋白質59克、脂肪38克。3.腓力/腰內肉(Tenderloin):介於紐約客及沙朗之間內側的肉,算是牛排中脂肪含量較低的瘦肉,8盎司熱量417大卡,蛋白質47克、脂肪24克。胸腹部(Short plate):適合燜煮、燉、熬湯牛五花:牛肉中算熱量、油脂最高的地方,屬於牛隻胸腹肉,8盎司熱量975大卡,蛋白質36克、脂肪91克。腹脇部(Flank):適合燜煮、燉、熬湯位於胸腹肉部後面,8盎司熱量551大卡,蛋白質66克、脂肪32克。腿部1.和尚頭(Knuckle):位於牛後腿股肉,因為外型渾圓光滑所以得名,脂肪含量少,8盎司熱量347大卡,蛋白質47克、脂肪16克。2.牛腱(Heel muscle):肌肉結實、筋多,適合長時間燉滷,8盎司熱量342大卡,蛋白質54克、脂肪12克。【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牛肉部位熱量大解析!吃錯脂肪差7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2 養生.聰明飲食
不吃肉怎麼補充蛋白質?可透過互補原則:糙米飯加黃豆增營養
全球蔬食風潮漸盛,有人為了環保少吃或不吃肉,有人因為宗教長年茹素,有人為了動保不碰葷食。蛋奶素、五辛素、全素,不管你吃的是哪一種素,都可能因為食物選擇有限、營養識能不足,而造成身體營養素缺乏。如何在不吃葷食的情況下,靠蔬食補足營養缺口?以下就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4大營養素,請營養師給出最全面的攝取建議。長期吃素容易因偏食造成營養缺乏,尤其可替代動物性蛋白質的素食選項有限。成大醫學中心營養師黃薇表示,素食主要分全素與蛋奶素。全素者可多吃豆腐、豆漿、豌豆、糙米、全麥、黃豆、毛豆、黑豆、豆皮等蛋白質較多的植物;蛋奶素的蛋白質來源除了豆類植物,牛奶、雞蛋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可以補充不吃肉缺乏的動物性蛋白。黃豆、毛豆、黑豆、豌豆都屬優質蛋白,搭配穀物攝取,營養更完整。黃薇指出,人體的蛋白質組成中,有9種必需胺基酸無法自行合成,需要從食物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大部分是所謂的「不完全蛋白質」,穀類的蛋白質含較少離胺酸,豆類蛋白質則是甲硫胺酸含量較少。奇美醫院營養科組長賴春宏表示,植物性與動物性蛋白主要的營養成分差異,在於動物性蛋白質多屬於「完全蛋白質」,只有極少數如魚翅、蹄筋等為不完全蛋白質。而植物性蛋白質中,黃豆、毛豆和黑豆都屬於大豆類,其蛋白質含量其實與一般肉類、魚類和蛋類相當,被視為完全蛋白質。近年來受歡迎的豌豆也被視為優質蛋白質來源。而素食者常吃的穀物如糙米、全麥、紅豆、綠豆等,則屬不完全蛋白質,建議全素食可以利用蛋白質的互補原則,例如在糙米飯加入黃豆,提升營養價值。素食者注意食物攝取多元性,蛋白質合成才能順利進行。賴春宏說,當身體需要進行蛋白質合成,特別是對於重要蛋白質如胰島素的合成時,會遵循所謂的「全或無定律」,意思是蛋白質合成所需的胺基酸種類及含量,必須完整齊全,任何缺乏或不足都會影響正常的合成過程,進而導致身體生化代謝異常。許多素食者多以穀類、豆類為主食,賴春宏提醒,應當注意食物攝取的多元性,並確保攝取足夠的鈣質、鐵質、鋅以及維生素B12。建議主食選擇可包括紅豆糙米飯、玉米黃豆飯,而主菜則可以以大豆為基礎食材,例如紅燒豆腐、九層塔炒豆皮等料理。而蛋奶素飲食相對於全素者更具彈性,可以增加蛋類料理,例如番茄炒蛋或蔬菜煎蛋等,以確保蛋白質攝取量充足。此外,每日也應攝取至少1.5-2杯牛奶,增加鈣質補充。吃豆脹氣者、乳糖不耐症,要顧及營養更不容易。有些人吃豆類易脹氣,因豆類寡糖較不易被消化,吃豆類容易脹氣放屁,或有乳糖不耐症的人,這些特殊體質的人吃素食要吃得營養更加不容易。賴春宏建議,在選擇豆類食材時,最好是新鮮豆類,不是經過乾燥加工的,因為乾燥的寡醣含量較高,乾豆隨著保存時間拉長,寡醣含量會增加。豆類烹調前應先浸泡隔夜或12小時以上,如果時間不夠,烹調前可先汆燙一下。催芽也可以將寡醣轉化為糖類,但豆子需要完全煮熟。容易脹氣的人,可在飲食逐漸增加豆類攝取量,讓腸道菌有時間適應。剛開始可以嘗試發酵豆類製品和低纖維豆科植物如天貝和味噌、豆腐乳。不過黃薇提醒,豆腐乳的鈉含量高,不建議大量或長期使用。飲用牛奶若有乳糖不耐症的情況,則建議可從少量開始飲用,再慢慢增加至足量。也可選用發酵乳製品例如優格或是優酪乳、低乳糖或無乳糖的乳製品。這些病患 更適合吃植物性蛋白雖然動物性蛋白質含有較多人體必需胺基酸,但有部分民眾因為身體狀況需求,更適合多吃植物性蛋白。賴春宏表示,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以及健身愛好者,可在日常飲食中適量選擇含飽和脂肪較低的植物性蛋白。此外,近年來致力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選擇植物性蛋白食物,也有助於環境保護的倡議。如何減少豆奶類脹氣?1.選新鮮豆類:經乾燥加工後的豆類寡醣含量較高。2.烹調前浸泡:最好浸泡隔夜或12小時以上,或至少在烹調前先汆燙一下。3.從少量吃起:讓腸道菌逐漸適應,或選發酵豆類製品、低纖豆類食物。4.乳糖不耐症者:少量飲用,或選發酵乳製品如優格、優酪乳、低乳糖或無乳糖的乳製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2 養生.聰明飲食
控制血糖理想零食!專家:升糖指數低、纖維量高還含健康脂肪
多數的零食屬於「罪惡食物」,往往含有不健康的添加劑和過量的糖,對血壓產生負面影響,並威脅心血管的健康。女性生活網站SHEfinds採訪了營養、運動和功能醫學專家舒密茲-厄本以及藥劑師兼健康博主艾德拉齊茲,提供專家推薦的降血糖首選零食,結論是:堅果是最佳零食。堅果中如腰果、榛果、山核桃、巴西堅果等,風味和口感令人著迷,每種都有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它們含有Omega-3脂肪酸、蛋白質、鉀,還能促進大腦健康;由於便於攜帶和食用,成為許多人的首選零食。厄本指出,杏仁的升糖指數低、纖維量高、含健康脂肪,是控制血糖的理想零食。這些因素的結合讓杏仁有助血糖水平逐步上升、防止血糖急劇飆升;此外,纖維和抗氧化劑的也使它們成為抗炎和支持整體健康的食物。艾德拉齊茲說,杏仁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是控制血糖的一個主要因素。他指出,杏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而且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吸收緩慢,與高碳水化合物零食相比,血糖水平會緩慢升高。可以透過多種方法將堅果和種子納入日常飲食,厄本建議,將它們撒在沙拉上、混合到果昔中,或在兩餐之間吃上一小把,作為快速滿足嘴饞的零食;但切記要注意份量,因為杏仁雖然營養豐富,但含豐富脂肪,熱量很高。必須牢記的是,雖然堅果和種子對控制血糖有益,但適量是重要關鍵,尤其是需要注意卡路里攝取量的人。專家建議每次食用量約為1盎司(28-30克),一手掌量就足以獲得健康益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1 醫療.眼部
天冷眼睛乾乾刺刺怎麼辦?是乾眼症嗎?營養師推薦「3類型食物」讓你有雙晶亮眼神
最近氣溫漸漸轉涼,意味著氣候即將邁入秋冬的季節。秋冬的天氣普遍乾燥,又因為長期待在空調環境中,再加上現在3C產品十分發達,滑手機、用電腦、追劇等活動幾乎可以說是每個人一天當中都會做的事,使許多人的眼睛都出現眼球乾澀、刺痛及有異物感的症狀。小心!這些都是很典型的乾眼症症狀!但是不用擔心~【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今天就來為你解析乾眼症的成因,及如何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來保養眼球的方法! 乾眼症的成因與症狀眼睛中有一層很薄的淚液膜,這個薄膜又可分為脂肪層、水液層及黏液層三層。在正常的情況下可以潤滑眼睛表面防止乾燥。但是因老化、慢性發炎或淚腺腫瘤等因素,導致這三層淚液膜無法發揮其正常功能,淚液便無法有效潤滑眼睛,就會產生乾眼症狀。再加上天氣轉涼,眼瞼分泌的油脂遇冷凝固堵塞在睫毛根部,無法藉眨眼將油脂均勻散佈在眼球表面,更加劇了乾眼症狀的嚴重度。 【健康知識Plus劃重點】-3種類型的食物讓你有雙晶亮眼神平時如果沒有好好保養眼睛,萬一得了乾眼症,勢必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困擾,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防患於未然」!平時就做好眼睛保養的功課,才是最聰明的做法。Sean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三種類型的食物,都是對保養眼睛健康很有幫助的喔!一、適量補充Omega-3:平常在飲食中可以適量地攝取魚油及堅果,因為它們都含有豐富的Omega-3。Omega-3擁有優秀的抗發炎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眼表發炎,維持角膜上皮的完整性及淚液正常分泌;並改變眼瞼板腺脂肪的成分,使分泌出的油脂品質更佳,保持眼球細胞的健康與滋潤眼球。另外提供大家選購魚油保健食品的小技巧:盡量選擇高濃度的魚油保健食品,這樣才能保證吃下的每一粒魚油都含有滿滿的Omega-3。二、多吃深綠色或黃色的食物:這些顏色的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維他命C及葉黃素。維他命A可以幫助維持淚液的正常分泌;維他命C的抗氧化效果則能保護眼球細胞免受氧化傷害;葉黃素則幫忙吸收藍光,減少藍光對眼睛細胞造成的危害。三、多吃藍莓、山桑子、黑加侖等藍黑色水果:這些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花青素,是很優秀的抗氧化與抗發炎物質,可幫助減緩乾眼症不適。花青素的其中兩種構型-矢車菊素(Cyanidin)與飛燕草素(Delphinidin)更是具有刺激眼部細胞再生、增加眼部微血管血流量的功用。 除了上述的這三種食物類型有助於改善眼球健康外,在生活習慣方面也要多注意3C產品的使用時間,牢記「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的原則」;並規律作息不熬夜,搭配充足的飲水及適度用毛巾熱敷眼睛,相信惱人的乾眼症也不再是問題囉~貼心叮嚀:若乾眼症症狀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時,還是要儘速就醫治療解決喔!延伸閱讀:.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彩虹飲食法」怎麼吃?遠離癌症、心血管疾病 5色蔬果神奇功效.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10 養生.生活智慧王
洗冷水澡提升免疫力、助減肥、改善睡眠! 盤點冷水澡6大好處,但4種人應避免
早晨洗個冷水澡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但有許多研究發現,洗冷水澡可以帶來不少好處,而冷水療法源自於古代醫學,包括冷水淋浴、冷水噴霧和浸泡在冷水浴中等技術,其中冷水淋浴通常是指溫度在攝氏10至15度之間的水中沐浴,每次應持續2到3分鐘。究竟洗冷水澡能帶來哪些好處呢?本文將為你提出解答。沖冷水澡能助減肥? 6大洗冷水澡好處你不可不知部分研究發現,洗冷水澡除了可以增強免疫力、減少皮膚發炎反應,還有助於對抗憂鬱情緒。以下為6個洗冷水澡的潛在好處:▸1.增強免疫力:冷水澡可能會刺激白血球,有助於預防感冒和流感,以及避免遭致病菌感染。1項研究分析冷水澡對疾病、生活品質和工作生產力的累積效應後發現,洗冷水澡可能有助於減少因疾病而缺勤的次數,尤其是那些在90天內,每天洗30秒、60秒或90秒的冷水澡的人,與對照組比起來,患病機率減少了29%。▸2.緩解皮膚癢:洗冷水澡對於皮膚搔癢的人可能有幫助,由於冷水澡能促進改善血液循環,可能有助於保持皮膚健康。在洗冷水澡時,皮膚血管會收縮,以試圖保持身體溫暖,此時,血液會從皮膚轉移到核心器官,例如心臟或肺部;當皮膚回溫時,血液就會回到皮膚。如此一來,血液循環便可減緩皮膚的發炎狀況,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而冷水也會欺騙大腦,進而減少搔癢的感覺。▸3.緩解頭皮搔癢:用熱水洗澡可能會去除頭皮上的天然油脂,進而造成頭皮乾癢,而沖洗冷水澡則可能有助於緩解頭皮搔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頭皮搔癢可能是潛在疾病的症狀,應由皮膚科醫師來治療。此外,關於冷水或熱水是否能促進頭髮生長,科學證據仍不足,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冷水或熱水是否對頭髮生長更有益。▸4.促進心理健康:冷水澡可能有助於減輕壓力和減少憂鬱症狀,1項國外研究以冷水澡能否作為憂鬱症潛在治療為研究主軸,結果發現,冷水澡確實具有鎮痛和抗憂鬱的作用,這些正面的影響被歸因於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化,以及β-內啡肽和去甲腎上腺素升高。此外,洗冷水澡的抗憂鬱作用可能是由於從周邊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電磁波的顯著增加所致;然而,目前還需要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將洗冷水澡定為憂鬱症的明確治療策略。▸5.改善睡眠:睡前洗澡可能有助於改善睡眠,目前已有不少有關洗冷水澡對睡眠影響的研究,但研究結果得出的結果卻都不盡相同。其中1項關注運動員洗冷水澡影響睡眠品質的研究發現,洗冷水澡後,核心體溫會下降,睡眠的前3個小時內深度睡眠會增加。相較之下,另1項研究則發現,運動後進行冷水浸泡和不進行冷水浸泡的參與者,在總睡眠時間、睡眠品質和入睡時間等因素上並沒有差異。▸6.幫助減肥:當身體浸泡在冷水中時,可有效促進新陳代謝,並刺激與產生熱量有關的褐色脂肪。研究發現,新陳代謝較快可幫助燃燒更多的熱量和減輕體重,不過,別以為只進行冷水澡,而不改變飲食、運動等其他生活習慣,就可以幫助減肥。哪些人應避免洗冷水澡? 未注意恐造成心臟衰竭洗冷水澡僅能緩解某些症狀,但目前仍不具任何療效,雖然對許多人可能有益,但對某些人來說,反而可能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儘管洗冷水澡可能有助於人們適應低溫、減少身體發炎,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突然暴露在冷水中,可能會在身體中引發一些不好的影響,例如會增加心臟的壓力,這對於有心律不整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風險。根據美國國家冷水安全中心的說法,突然暴露於極冷的冷水中,會提高特定族群的心率和血壓,使他們處於心臟衰竭和中風的危險之中。因此,若患有心臟病、自體免疫疾病、雷諾氏症,或者容易因天氣寒冷而誘發蕁麻疹的人,都應避免洗冷水澡。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10 癌症.抗癌新知
2021年十大癌症/1原因讓癌王變「肺癌」!胰臟癌首進前10
國健署今公布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胰臟癌。另外,癌症時鐘和2020年相同,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2021年十大癌症依照發生人數依序為:2021年十大癌症1.肺癌2.大腸癌3.女性乳癌4.肝癌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6.攝護腺癌7.甲狀腺癌8.胃癌9.皮膚癌10.胰臟癌2021年十大癌症 肺癌躍升至首位2021年的十大癌症排序,肺癌從2020年的第二位躍升從首位;而大腸癌則從2020年首位降到2021年的第二位,脫離蟬聯15年癌王 ;胰臟癌則成擠進前十名,其餘排名不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 762人,較2020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2020年下降4.8人。2021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2020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女性乳癌及肝癌延後1歲,其餘與2020年相同。部分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較全癌症年齡中位數早的癌別,分別為口腔癌為59歲、乳癌為57歲、甲狀腺癌為50歲。男大腸癌居首 女乳癌2021年十大癌症排序若依男女來看,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3723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0.8人,較2020年減少5.4人;2021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803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8.4人,較2020年減少4.4人。男性十大癌症排序排序與前一年統序位相同。而女性十大癌症排序排序中,皮膚癌與胃癌順序互換、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序位往前,其餘與前一年序位相同。男性十大癌症排序1.大腸癌2.肺癌3.口腔癌(含口咽、下咽)4.肝癌5.攝護腺癌6.食道癌7.胃癌8.皮膚癌9.白血病1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女性十大癌症排序1.乳癌2.肺癌3.大腸癌4.甲狀腺癌5.子宮體癌6.肝癌7.卵巢癌8.皮膚癌9.胃癌1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析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較大的癌症別,其中男性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與食道癌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0.4倍與11.4倍。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吸菸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吸菸者的18倍,嚼檳榔者罹患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增加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之風險更高達10.5倍。民眾健康意識提升主動篩檢 反讓肺癌發生數竄升至第一 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其中癌王換肺癌,大腸癌擺脫蟬聯15年榜,首居次位。國建署長吳昭軍分析主因,為大腸癌下降趨勢以及民眾自發肺癌篩檢。林莉茹也說,大腸癌標準化發生率連續2年下降,危險因子包含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肥胖及菸酒、老化。而肺癌近5年新發個案數約1萬多人,但是早期發現比率高,推測是民眾健康意識提升,危險因子包括菸害及二手菸、家族史、肺部疾病、空氣污染等。吳昭軍表示,大腸癌有下降趨勢,加上民眾自發性健檢檢查肺癌,健康意識提升讓肺癌超越大腸癌成為發生人數首位。希望繼續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讓肺癌發生率早點達到高峰並反轉,同時也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加入。肺癌的低劑電腦斷層檢查,針對50至74歲重度吸菸者,以及肺癌家族史者(男性50至74歲、女性45至74歲),可以降低重度吸菸者兩成肺癌死亡率。胰臟癌首度進入發生數前10名 尚無篩檢工具 另外,林莉茹也說,今年首度進入發生數前10名的胰臟癌,目前國際間尚無實證建議對胰臟癌進行篩檢,呼籲若察覺自身有異常症狀,請儘早就醫。其餘常見癌症如,攝護腺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子宮體癌等目前沒有效篩檢工具,民眾可留意相關症狀,如下:攝護腺癌:小便無力、頻尿、急尿及夜尿等排尿症狀或不明原因骨頭疼痛。胰臟癌:40歲以上沒有糖尿病家族史,惟近期有糖尿病、上腹痛或背痛,疑似來自後腹腔,且上腸胃檢查卻無特殊發現、體重明顯減輕、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的膽道阻塞、不明原因性胰臟炎、脂肪便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不明原因發燒發燒38°C以上、6個月內體重減輕達10%、夜間盜汗、局部或全身如頸部、腋下、鼠蹊等表淺淋巴腺無痛性腫大。子宮體癌:不正常的出血,包括:月經週期紊亂、長期持續性出血、月經長久不來後突然大量出血或者停經後的出血。【延伸閱讀】.疾病百科/癌症腫瘤(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09 醫療.新陳代謝
網購瘦瘦筆合法嗎?「網路賣藥」亂象在那些藥品?食藥署、地方衛生局與電商平台協力捍衛民眾利益!
俗稱「瘦瘦筆」的糖尿病治療針劑,令許多減重族趨之若鶩,各電商平台也引起搶購,衝擊糖尿病患者用藥。不過,由於此針劑是處方藥,目前有賣家在電商平台上,以「胰妥X」、原子筆配件等名稱「鑽漏洞」疑似兜售,衛福部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合作,全盤檢視是否有不法情節。網路違規藥品:減肥、壯陽藥最多亮眼的外觀、美滿的性生活,幾乎是現代人共同的追求,陳惠芳指出,2022年有1575件網路藥品違規,當中有1152件屬於無照藥商;今年上半年則有820件、無照藥商567件,以減肥藥和壯陽藥為大宗。台大醫院副院長黃國晉說,許多民眾想減肥,或有壯陽需求卻不敢啟齒的男性,會私下嘗試從網路找尋「自救」方式,不肖業者用廣告鼓吹吸引,恐讓民眾落入購買到偽藥或禁藥的陷阱中。黃國晉表示,改善勃起功能障礙,最常見服用威而鋼、犀利士等藥物,不少民眾不敢就醫而會尋求偏方,像印度神油、網購藍色小藥丸等,因藥品來源不明,可能摻雜雜質,恐對身體造成傷害。來路不明的減重藥物,也可能造成腎臟等身體負擔。黃國晉說,有些民眾會購買宣稱可以降低體脂肪的健康食品,但如果目的是為了減重,「吃健康食品是絕對都沒幫助的」,減重仍建議尋求正規管道,多運動或找營養師調整飲食,以及尋求醫師協助。食藥署攜手電商合作,防堵網路賣藥亂象台商林先生長期每周注射一劑「易X糖」控制血糖,但去年「瘦瘦筆」因減重者囤貨而一度缺貨,導致健保給付每支1000元飆漲至9000元、1萬元。看準龐大的「瘦身商機」,不少賣家在電商平台或臉書等通路,疑似以「胰妥X」、「原子筆配件」等名稱兜售瘦瘦筆,以此規避違法在網路上販售藥品。這類賣場僅以文字暗示該賣場有賣瘦瘦筆,照片則是搭配刊登一般原子筆,或是用馬賽克遮蔽Ozempic字樣,暗示意味十足。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說,歐盟發現Ozempic注射筆偽藥,經查國內目前有核准相同英文品名的藥品許可證,但這款偽藥並沒有中文標示及許可證字號,非屬我國核准藥品,其療效及安全性未經確認,使用後可能產生危害,請民眾不要自行從國外網路或其他通路商購買該產品。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楊博文指出,在網路上販售的藥品,定期有計畫請地方衛生局上網巡邏,實際購買產品,釐清業者是否違法。陳惠芳說,如果發現電商平台有販售情形,會請業者下架,因賣家可能不清楚是藥品,未來會加強教育訓練。目前與電商平台召開會議,擬定2套管理機制:一為上架之前提醒賣家確認,有些產品屬於藥品,不能在網路販售。二是與平台溝通特定關鍵字、近期常見的違規關鍵字,並請平台主動下架產品。民眾如果自行賣藥,最重依法可罰200萬元實際檢視電商平台販售情形,以瘦瘦筆的情況為例,截至昨天傍晚,許多賣場都已將該產品下架。陳惠芳提醒,民眾切勿將個人自用藥品於網路販售,除涉違反藥事法第27條規定,可依同法第92條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倘屬販售或意圖販售未經我國核准之藥品,亦涉違反藥事法第83條規定,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08 醫療.心臟血管
預防中風怎麼吃?均衡飲食1多3少原則 外食族多吃這些高鉀食材代謝鈉
中風通常來得突然,不過它真的是「很突然」就發生嗎?為什麼會中風?主因多為動脈粥狀硬化,與高血壓及高血糖有關,而這些問題又跟生活型態息息相關,尤其不健康的飲食,每天一點一滴讓你的血管堵塞硬化,最後猝不及防的中風就發生了。一人中風、全家發瘋依健保署統計,約10年前,每6個人有1人中風,現在已是每4個人就會有1人中風,而且中風最麻煩的是後續的照護問題,依臨床觀察,中風患者經救治後,約有四成會留下拿拐杖、坐輪椅、長期臥床的失能情形。因此有一句話說「一人中風、全家發瘋」,如果家中有一個中風後長期卧床的病人,將對全家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及經濟負擔。不想連累家人,預防中風,就要從每天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改變做起。預防中風飲食原則:1多3少現代人外食比例高,經常大魚大肉,愛吃高油高鹽的速食炸物,吃完再來一杯含糖飲料,每天吃的很開心,不知不覺你的血管每天也一點一滴的堵塞硬化,最後猝不及防的中風就發生了。預防中風,飲食原則應遵守「1多3少」,吸菸、喝酒也會增加中風的風險,應避免。多蔬果國健署指出,約四分之一的中風患者未攝取均衡飲食,尤其是缺乏蔬果等纖維質,建議每天應攝取5種以上的蔬果。蔬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代謝膽酸、降低膽固醇、血脂肪。還有各種抗氧化營養素,有助降低中風風險。少鹽預防中風必須限制鹽分的攝取,每日鹽分少於6克,若是中風高危險群,可以限制在5公克以內,甚至更為嚴格。此外,平時儘量避免攝取人工調味料、加工品,醃漬類的食物也應該少吃。少油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如動物性脂肪肥肉、培根、雞皮、內臟類的攝取量,烹調上也盡量以清蒸、水煮、涼拌取代油炸、煎炒。避免反式脂肪製品,如用人造黃油、酥油油炸製成的餅乾、酥皮點心等高脂烘烤食品。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膽固醇,反式脂肪還會降低高密度膽固醇,增加血管粥狀硬化的危險。少糖吃過多的糖類會使血管發炎、生成斑塊阻塞血管壁,提高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應少吃精製甜食。預防中風可以吃什麼?預防腦中風,最推薦得舒飲食,飲食內容多樣化,少肉多蔬、少油糖鹽糖。平時多攝取燕麥、魚類、洋蔥、芝麻。燕麥可以減緩腸胃吸收脂肪的速度,降低膽固醇的合成;魚類降低血壓、血脂;洋蔥抑制脂質過氧化,保護心血管健康;芝麻有利控制血脂肪,每天可沖泡芝麻糊當早餐或點心,但不要過量。預防中風這樣吃1.每餐盡量包含全榖雜糧、豆魚蛋肉、奶、蔬菜、水果類,建議每天應攝取5種以上的蔬果2.多食用低熱量食品,如糖份少的水果。3.多吃燕麥、魚類、洋蔥、芝麻等食物,有利控制血脂。4.選用低脂乳類製品。5.肉類優先選瘦肉或雞肉。6.每週至少吃兩次魚。多攝取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鮪魚、秋刀魚等。7.多用蒸、煮、燉、燜、涼拌等方式烹飪食物,煎炒選用植物油(如橄欖油、葵花油等)。預防中風吃什麼水果?預防中風每天要多吃蔬果,但台灣水果種類多,很多水果又很甜,該選什麼水果吃比較合適?營養師劉怡里曾在臉書撰文提醒大家,維生素C可保護血管彈性,幫助膽固醇代謝,可設定每天兩份水果中,選一份高維生素C的水果吃,例如芭樂、柑橘、草莓、奇異果等。水溶性膳食纖維高的蘋果、水梨,也有助降低血脂與控制血糖。此外,外食族免飲食有時可能較難避免重鹹,可以選擇一些高鉀的食材幫助鈉的代謝,例如:莧菜、菠菜、空心菜、菇類、香蕉、小番茄等。除了上述飲食要注意改善,還要定期量血壓、控制三高、控制體重與BMI、規律運動、飲食均衡、戒菸酒,才能預防中風的發生。【資料來源】.國健署.台中榮總衛教專區.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08 焦點.健康知識+
豬肝是豬身上最毒器官?營養師曝 吃「這部位」比吃豬肝風險更大
你可以先知道: (1)肝臟確實是用來解毒,肝臟會將對身體有害的有毒物質分解成無害物質,水溶性就由腎臟、膀胱排出體外,非水溶性的就變成糞便的一部分、由腸道排出,肝臟本身並不會有所謂的毒素殘留。 (2)會儲積在肝臟的是重金屬類,例如鉛,所以食藥署訂「牛羊豬及家禽可食性內臟重金屬限量標準」。 (3)國健署建議孕期婦女補充豬肝,以增加鐵質的來源,且上述「牛羊豬及家禽可食性內臟重金屬限量標準」也可證明臺灣並不存在禁止銷售的問題。網傳「豬身上「最毒」的器官,國內早已禁止銷售,卻仍有許多人在吃!」影片中提到 肝臟是解毒器官,豬體內的有毒物質會殘留在豬肝中,有病例吃了白點結節的豬肝而感染肝吸蟲或其他有害物質。但專家表示,肝臟將有害物質解毒後,水溶性物質會隨尿液排出、非水溶性則由糞便排出,有害物質並不會留在肝臟、會儲積在肝臟的只有重金屬鉛等,傳言說「豬肝是豬身上最毒的器官」說籠統模糊、一概而論,傳言說法並不正確,且標題「國內早已禁止銷售,卻有許多人在吃」,傳言影片應來自中國,中國是否禁止銷售不在查核範圍,但以臺灣國健署公開資料,國健署建議孕期婦女適量攝取豬肝補充鐵質。豬肝有毒素殘留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豬身上“最毒”的器官,國內早已禁止銷售,卻仍有許多人在吃!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MyGoPen 致電諮詢臺安醫院營養師陳俞均,她表示傳言影片只說對了一半而已,肝臟確實是用來解毒,肝臟會將酒精、咖啡因、藥物等有毒物質分階段還原、分解成無害物質,水溶性就由腎臟、膀胱排出體外,非水溶性的就變成糞便的一部分、由腸道排出,所以肝本身其實不會有有害物質殘留,所以如果擔心內臟殘留毒素、內臟有毒的話,其實腎功能不好的豬,反而才是比較值得擔心的問題,豬腎比豬肝的風險更大。 肝臟用來解毒 毒素隨尿液、糞便排出但陳俞均也強調,豬肝是否有毒素殘留,重點應該放在重金屬鉛,重金屬確實會在肝臟儲積,因此食藥署依《食安法》訂有「牛羊豬及家禽可食性內臟重金屬限量標準」,豬肝濕重的重金屬公告限量標準為鉛含量為 0.5 ppm,傳言影片沒有說明是重金屬毒素、或是非重金屬毒素,只說肝臟用來解毒、毒素會留在肝臟是錯誤說法,會誤導大眾以為所有毒素都會儲積在肝臟。 陳俞均強調,傳言影片應來自中國,但台灣的豬肉市場有一定的流程和規範,例如廚餘要怎麼處理才能當豬飼料,以及後續的檢驗及屠宰場的標準,最後還有給消費者辨識用的 CAS 認證標章,從源頭到消費端都有一定的規範。MyGoPen 查詢農業部所屬的出版品中,「認識屠宰衛生檢查合格標誌」一文中就強調,會徵選、派駐獸醫師到合法屠宰場「執行屠宰衛生檢查工作,對每一頭屠宰豬隻作屠前及屠後檢查,凡經檢查不合格的屠體或內臟均予以廢棄銷燬,以防止其流入市面」,「消費者在傳統市場購買豬肉時,只要注意選擇蓋有合格印的豬肉,就可避免買到未經檢查合格的違法產品」,可見在屠宰端有相關的把關措施。健康豬肝這樣看 一餐只能吃一份陳俞均建議,在超市等通路選購時,認明有 CAS 標章是最簡單的方法,但由於多數民眾都是在傳統市場購買豬肝,那就依照上述屠宰合格標誌所規定,認明攤商的豬肉是否有蓋章、是印有合格印的豬肉,這樣的攤商所賣的豬肝也較有合格屠宰流程的把關;而新鮮豬肝應該是呈現暗紅色的,上面不會有什麼斑點,呈現水潤的光澤及彈性,如果豬肝有一些泛白、變成橘黃色,那就是那隻豬患有脂肪肝、可能太過肥胖,不是健康飲食的選項。陳俞均表示,豬肝的營養價值包括蛋白質、鐵、B12,以及維生素 A,這些營養成分對於術後、產後的體力虛弱,能達到快速補充的效果,但要提醒的是,豬肝的飽和脂肪酸比較高、會增加體內的膽固醇,所以吃的時候要注重份量,每餐的份量大概就是一個掌心的大小和厚度,而外面賣的豬肝湯其實也就是一份的份量、相當於 60 到 90 克,在一餐中用這一份豬肝取代一份肉的份量即可。 此外,陳俞均也提醒,煮熟的豬肝比較看不吃出新鮮健康程度,所以外面小吃店賣的豬肝湯比較無法辨別,所以陳俞均強調,建議的每餐份量就是一個衡量的標準,每餐最多就是吃一份即可,份量超過的話無法分散風險,也可能增加膽固醇、想減肥卻瘦不下來。國健署官方建議 豬肝仍是鐵質攝取的重要來源陳俞均強調,比較值得擔心的是像影片中自己養豬、自給自足的小養豬戶,較有可能直接把廚餘給豬吃、而發生不良殘留的問題,但台灣已經很少有這麼小規模的養豬戶,這種養豬戶大多只是養來自己吃的,既然是養來自己吃的、通常也不會給豬吃太有問題的飼料來源。陳俞均也補充表示,有些歐美國家的官方單位或權威機構確實不建議吃豬肝,例如美國人就是不吃動物內臟的,這比較是飲食文化的關係,台灣人相對較「雜食」,豬的從頭到尾都能吃,所以也才會官版的重金屬限量標準。MyGoPen 查詢網路上的 CAS 豬肝產品,查到台糖官網有銷售豬肝的網頁,國內確實存在 CAS 的豬肝商品。而國健署在 2020 年發表的「孕期貧血三部曲-孕期大補鐵」,片中營養師李婉萍在1:48處說明「通常在孕期第三期第 7 到 10 個月,是最需要大量的鐵營養素,其中含鐵高的食物,以動物性的吸收率優於植物性,所以孕婦可以多補充富含動物性鐵的食物,動物性的鐵以優質內臟為主,例如豬血、豬肝,紅肉要多於白肉。」而國健署也在 2023 年發布的新聞稿「我國約2成育齡婦女有貧血現象 儲鐵4招 準媽咪『孕』籌帷幄」,提到鐵質攝取四招中,包括「可經由富含鐵質的紅肉類、海產類(如文蛤、章魚、牡蠣)、內臟類(如豬肝、鴨血、雞心)及豆類與其製品(如黑豆、小方豆干、豆干絲)來補充」。可見依衛福部國健署的官方建議,豬肝仍是鐵質攝取的重要來源,即使是要特別注意食安的孕期婦女都在建議對象之列。結論 肝臟為解毒器官,但解毒後的低毒性物質依據水溶性與否,分別由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肝臟本身不會儲積毒素,會在肝臟儲積的為重金屬鉛等,食藥署訂有相關限量標準,傳言說法不分是否為重金屬毒素,一概而論易生誤導,專家建議購買豬肝可選 CAS 標章,或是在傳統市場販售蓋有合格印的豬肉,這樣的攤商其豬肝來源也較為可信賴。(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3/09/Pork-liver.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08 醫療.心臟血管
什麼是冠狀動脈?為什麼會阻塞?冠狀動脈相關疾病有哪些?
什麼是冠狀動脈?冠狀動脈是體內的主要血管,為心臟提供血液,並且讓你的心臟能夠跳動並將血液及其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冠狀動脈主要可分為右冠狀動脈(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和左主冠狀動脈(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MCA),兩者皆包含較小的分支,深入心肌內部。冠狀動脈是哪三條?冠狀動脈中的左主冠狀動脈可再分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及左迴旋支(Left circumflex, LCA),左前降支供應心臟左側前部血液,而左迴旋支向心臟的外側和後部供應血液。一般來說,心臟主要的三條冠狀動脈便是指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及左迴旋支。冠狀動脈在哪裡?冠狀動脈位於心肌周圍和內部,它們從主動脈分支出來。冠狀動脈從主動脈根開始,主動脈根是從心臟左心室伸出的主動脈的第一部分。左心室是含氧血液離開心臟開始流經全身的地方。冠狀動脈分支是主動脈眾多分支中的第一個分支。冠狀動脈相關疾病有哪些?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是影響冠狀動脈最常見的疾病。冠狀動脈疾病通常是動脈粥狀硬化的結果,動脈粥狀硬化是指動脈內斑塊的增長及堆積,從而導致動脈阻塞。動脈阻塞會阻止血液進入心臟,導致心臟病發作。冠狀動脈疾病的其他名稱還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或稱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冠狀動脈疾病也是通稱為「心臟病」的其中一種。冠狀動脈疾病有兩種主要形式:.穩定型缺血性心臟病:這是一種慢性形式。你的冠狀動脈逐年變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臟接收含氧血液會減少,你可能會感覺到有一些症狀。.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這是一種突發性醫療緊急情況。冠狀動脈中的斑塊突然破裂並形成血塊,阻止血液流向心臟。這種突然的阻塞會導致心臟病發作。其他可能影響冠狀動脈的情況還包括:.動脈瘤:血管壁的隆起。.先天性(出生時)動脈異常。.冠狀動脈痙攣:動脈肌肉突然收緊。當這些肌肉收緊或痙攣時,你的動脈會暫時阻塞。這可能會導致稱為「變異型心絞痛」的胸痛。【延伸閱讀:心絞痛是什麼感覺?與心臟病發作的差異有哪些?】冠狀動脈為什麼會阻塞?動脈粥狀硬化會導致冠狀動脈疾病。當斑塊沿著動脈積聚,你的動脈就會變得狹窄和僵硬。斑塊會阻塞或損傷你的動脈,從而限制或阻止血液流向你身體其他部位。於此同時,你的心肌將無法接收足夠的血液。因此,你的心臟無法獲得正常工作所需的氧氣和營養(例如心肌缺血)。它會導致胸部不適(例如心絞痛),並使你面臨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冠狀動脈內有斑塊積積的人通常也會在身體其他部位出現斑塊積聚,這可能導致頸動脈疾病和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等疾病。如何檢查冠狀動脈?醫師會透過體檢和測試來診斷冠狀動脈疾病,體檢可能包括:.測量你的血壓。.用聽診器聆聽你的心臟。.詢問你的症狀以及症狀持續多久時間。.詢問你的病史。.詢問你的生活方式。.詢問你的家族史。以上資訊將有助你的醫師判斷你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除了上述體檢之外,醫師也可能會建議一項或多項測試來評估你的心臟功能和診斷冠狀動脈疾病,測試可能包括:.血液檢查。.心導管檢查。.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心臟磁振造影。.冠狀動脈鈣化評估。.心臟超音波檢查。.心電圖檢查。.運動壓力測試。.胸部X光檢查。冠狀動脈阻塞會好嗎?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通常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危險因子管理和藥物治療。有些人可能還需要接受醫療處理或手術。其中,生活方式的改變在治療冠狀動脈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改變措施包括:.不要吸菸、吸電子煙或使用任何菸草製品。.限制鈉、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糖的攝取,吃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例如地中海飲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降低心臟病或中風風險的方法。.目標每週5天步行(或其他運動)30分鐘。.限制飲酒。【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是什麼?地中海飲食有哪些食物、怎麼吃及好處一次看】【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Coronary Arteries.Cleveland Cli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ohns Hopkins Medicine: Anatomy and Func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
2023-11-08 養生.聰明飲食
雞排易致癌、中風!加九層塔是地雷?營養師曝對身體5大危害,「炸物熱量圖鑑」一次看
你喜歡吃雞排嗎?嘴饞的時候時總會忍不住想來上一片剛炸好、香噴噴的雞排,再配其他炸物,臉上會充滿幸福的笑容!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雞排是危險食物的三高食物(高油、高鈉、高熱量),容易導致血管硬化、致癌、中風等危害,一起來看看雞排對身體有哪5大危害,以及各種炸物熱量圖鑑。雞排對身體的5大危害高敏敏表示,市售一片雞排平均大約630kcal,一片下肚後熱量比吃兩碗白飯還多。但雞排可怕的不是熱量,而是更多可怕負擔!把好好的雞肉拿去裹皮油炸,會對身體有以下5種危害:1.易血管硬化:蛋白質經過高溫油炸後,除了營養會被破壞(尤其維生素礦物質都會流失),並易形成「醣化蛋白質」,容易讓人體內的血管硬化。2.恐致癌:雞排屬高脂肪食物,加上食物經過高溫油炸後,會產生「多環芳香化合物」等易致癌危險因子。3.易中風:雞排高血脂、高鈉量,容易堵塞、收縮血管,引發中風。4.增加腎臟負擔:肉品醃過+灑滿調味料後會導致鈉含量過高,會增加身體負擔。5.易發胖:外層裹滿粉再經過油炸,熱量會比原本的肉高出2-5倍!加上澱粉包裹更易吸油,油脂含量也會比原本來得高很多。高敏敏表示,以雞肉為例,其實雞肉本身是屬於優質蛋白質,但透過不同的料理方式,熱量也會有所差異,「油炸」是最不明智的手法。因為外層都會再裹上一層粉、裹滿粉,再整個拿去油炸,所以熱量自然會比原本高出2倍以上。建議平時還是以蒸、煮、滷、烤的烹調方式為主。各種炸物熱量圖鑑除了雞排的熱量超高,其他炸物的熱量也是同樣高到嚇人。(以下熱量為每一份之數值)1.雞排(一片) 熱量630kcal2.炸百葉(一份) 熱量540kcal3.炸薯條(一份) 熱量529kcal4.鹹酥雞(一份) 熱量525kcal5.甜不辣(一份) 熱量350kcal6.炸豬血糕(一份) 熱量345kcal7.糯米腸(一份) 熱量325kcal8.洋蔥圈(一份) 熱量324.5kcal9.雞三節翅(一份) 熱量320kcal10.炸魷魚(一份) 熱量300kcal11.雞腿塊(一塊) 熱量275.8kcal12.雞塊(6塊) 熱量270kcal13.炸雞腿(一隻125g) 熱量270kcal14.可樂餅(一片) 熱量176kcal15.炸薯餅(一片) 熱量152kcal吃炸物5大秘訣看到這些炸物的超高熱量後,你還受得了嗎?若偶爾想放縱一下,營養師來教你怎麼吃可以減少負。1.去除麵衣、雞皮 減少熱量因為食材本身已醃製過,本身就很香很美味了,因此去除麵衣、雞皮,把高熱量的部分去除,依然可以享用到美味的料理。2.炸物不加九層塔不要以為炸物加九層塔可以更健康,九層塔容易吸油,配著吃容易攝取過多不必要油脂。3.不另外加調味料/醬料盡量以原味為主,避免另外添加調味料,攝取過多鈉離子,造成身體負擔4.與親友分食一起共享美食,分散熱量的同時也增近感情。5.選擇無糖飲料、無糖氣泡飲吃炸物總會想配飲料,建議選擇無糖飲料,可解饞順便增加飽足感,盡量避免吃炸物又配含糖量高的飲料。看完以上營養師介紹的雞排對身體的5大危害,以及各種炸物熱量圖鑑,在準備吃炸物之前快拿出來複習,擊退想吃的慾望。高敏敏表示,營養師也是人,如果吃炸物最愛吃的是炸雞翅,但一個月真的吃不到一次,所以吃到時就會盡情啃個精光,然後再默默去跑步運動。偶爾抱一桶炸雞在家裡跟家人一起享用,真的很幸福。延伸閱讀:.飯、湯、肉、菜先吃誰?營養師曝「正確用餐順序」吃飽又易瘦.減肥總失敗又復胖?「6招不復胖飲食法」照著做體重不會忽高忽低.鹹酥雞點蔬菜減肥?營養師警示油炸後熱量飆5倍,這類食物恐致癌
-
2023-11-07 養生.聰明飲食
《甄嬛傳》吃苦杏仁會要人命,是真的!原來杏仁分3種,杏仁粉與好市多賣的杏仁不一樣
大陸宮鬥劇《後宮甄嬛傳》至今仍重播不斷,堪稱宮廷劇的經典。不過劇中常有食物中毒的戲碼上演,成為討論焦點。比如安陵容吃完一盤杏仁後,就毒性發作身亡。(圖片/翻攝自GTV八大電視 YouTube頻道。)大陸宮鬥劇《後宮甄嬛傳》至今仍重播不斷,堪稱宮廷劇的經典。不過劇中常有食物中毒的戲碼上演,成為討論焦點。比如安陵容吃完一盤杏仁後,就毒性發作身亡。苦杏仁吃過多真的會致死嗎?一到秋冬,杏仁茶攤販開始出來擺攤了,少不了要喝一杯溫暖的杏仁茶。以下要帶您瞭解杏仁(粉)功效營養有哪些?平常賣場賣的綜合堅果中的「杏仁果」其實不算是杏仁?以及食用禁忌、杏仁茶食譜。抗癌之果「杏仁」營養成分陳潮宗中醫師指出,杏仁富含糖類、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其中胡蘿蔔素的含量在常見果品中僅次於芒果,維生素E更是其他堅果類的10倍以上。維生素E最重要的功能便是抗氧化、抗癌、抗老化等。杏仁功效超多元!能止咳去痰,也是婦科良藥杏仁粉分為兩種:由南杏(甜杏仁)、北杏(苦杏仁)製成的,而「苦杏仁」,為中醫所指的杏仁。陳潮宗中醫師曾指出,在中醫上認為,杏仁具有去痰、止咳、平喘、潤腸的作用,亦可研磨為細末,將其外用可清洗外陰搔癢,為婦科良藥。杏仁尤其可改善兒童體質,小兒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的疾病,可以粉光參、朱貝、天南星、前胡、桑白皮、淮山等藥材共同磨為細粉,用作平日強化身體機能的保健藥物。 杏仁分3種,杏仁果其實不是杏仁?陳潮宗中醫師說明,杏仁其實就是杏子的核仁,屬於核果類。有南杏、北杏之分,南杏仁味甘,又稱甜杏仁,可供一般食用;北杏仁味苦,俗稱苦杏仁,為中醫所指的杏仁,具有醫學上的療效,但因有小毒,每服不宜超過9公克。不過,你知道嗎?平常好市多賣場賣的堅果零嘴—杏仁堅果,其實不算是真正的「杏仁」喔!以下整理南杏、北杏、杏仁堅果的比較:南杏仁(甜杏仁).南杏仁的香氣偏甜,沒有苦味,也正因如此南杏仁較常作為食材,比如:杏仁茶、杏仁豆腐、杏仁粉。.外表較長、顆粒較大。北杏仁(苦杏仁).味道較苦澀,較常作為中藥使用。但其中含有「苦杏仁苷」,生食具有毒性,因此要選擇加工過後的北杏仁,並適量食用即可。.外表較圓、小。杏仁堅果.常見用於甜點中的堅果杏仁,其實叫做扁桃仁,與上述種屬不同,不是真正的杏仁,但市面上大多仍翻譯成「杏仁」。.外型狹長,呈長橢圓狀 杏仁禁忌有哪些?孕婦吃杏仁要特別小心!中醫師周宗翰指出,杏仁分為中藥材使用的苦杏仁和食用級的甜杏仁,苦杏仁確實具有毒性,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心臟麻痺,通常不會給孕婦使用。至於一般民眾在市面上購買的甜杏仁,毒性相當低,適量食用對孕媽咪不會造成威脅,可以當作平日的小點心。建議孕媽咪將一天的甜杏仁食用量,控制在5公克以下,就不需擔心。此外,陳潮宗中醫師也說明,苦杏仁(北杏仁)因有小毒,每服不宜超過9公克。吃多少苦杏仁才會致命?呂孟凡營養師曾於粉專分享,根據研究指出,每100公克苦杏仁中含有5.5公克扁桃苷(amygdalin,又稱為苦杏仁苷),是一種有毒的氰苷,因此,苦杏仁在被食用前一定要先去除毒素;而甜杏仁中則不含有扁桃苷,因此甜杏仁不具有毒素。目前認為,成人若在短時間內吃50顆苦杏仁就有可能致死;而5-10顆苦杏仁對兒童來說就是有毒的。苦杏仁苷的成人致死劑量估計為 0.5-3.5 毫克/公斤體重。苦杏仁經過加熱煮沸後便可以降低其毒性。杏仁果一天能吃幾顆?吃堅果有益健康,國民健康署表示,杏仁果每天適合的攝取量為5顆,或者5顆腰果或10顆花生。此外,也建議吃「原味」,保留完整的營養,並減少多餘熱量與添加物的攝取;較硬的堅果可敲碎、打成粉,或選擇質地較軟的芝麻、花生仁等,搭配蔬菜、牛奶或優格等一起入菜料理,不僅增添菜餚風味,更能順便補充「纖維」與「鈣」。古早味杏仁茶怎麼麼泡?杏仁茶是台灣經典傳統飲品,天氣一變冷,杏仁茶的攤車開始出現。以下就要來教大家做古早味杏仁茶!準備材料如下:.南杏:40公克.北杏:20公克(這個比例不會有苦味).冰糖:4-5大匙(視喜歡的甜度,自行微調).生米:40公克(加煮熟的白米也可以,約1碗).過濾水:1200ml製作步驟如下:1.白米洗淨泡水30分鐘。2.將南、北杏仁加入濾除水分的白米、冰糖及過濾水,用高馬力的食物調理機打碎成漿,記得要盡量細口感才會好。3.邊攪拌邊加熱【步驟2.】的杏仁漿直至滾沸。小提醒:米飯容易沈澱黏鍋底,所以全程記得要三不五時攪拌。資料來源:台灣癌症防治網、台灣癌症基金會、真食物報報、夢幻廚房在我家、真食物報報、農業知識入口網、國民健康署、呂孟凡營養師延伸閱讀:.研究推薦杏仁是減肥的絕佳補充食物,但不是每個人吃都能瘦!.降膽固醇的最佳食物!堅果不是吃愈多愈好,保存不當也可能致癌.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07 名人.好食課
改善換季過敏!一圖看懂9大抗過敏營養及保健食品應該怎麼吃
再隔幾天就是立冬了,有過敏族群要注意囉!這幾天天氣逐漸轉冷,過敏性鼻炎及皮膚等過敏也悄悄報到,小編今天就不知流了幾次鼻水跟咳嗽,到底要如何改善或緩解這些過敏症狀,好食課Lexie張宜臻營養師整理9項抗過敏營養+2大保健食品報你知!9大抗過敏營養根據《Nutrients》期刊2023年一篇文獻指出,飲食與過敏有著極大的關係,其中高熱量、高飽和脂肪酸、ω-6脂肪酸、低蔬果攝取、高加工食品及低維生素ADE與鋅鐵會增加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風險,而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及一些微量營養素則可減經症狀或降低風險!維生素A可維持皮膚、黏膜完整性,幫助減少外來物入侵,也可刺激調節T細胞,幫助維持身體對過敏原的免疫耐受性。飲食可吃:豬肝、南瓜、地瓜、胡蘿蔔。維生素D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充足的維生素D可降低過敏性鼻炎風險及異味性皮膚炎的嚴重度。飲食可吃:雞蛋、鮭魚、鰻魚、強化牛奶、日曬乾香菇。維生素E具有抗發炎的功效,於動物實驗發現給予維生素E可降低組織胺78%,並減輕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症狀。飲食可吃:堅果種子(葵瓜子、黑芝麻、花生、杏仁)、酪梨、全穀雜糧。鋅補充鋅可幫助降低身體發炎情形,並幫助調節型T細胞分化,缺乏鋅則會增加過敏疾病的風險。飲食可吃:牡蠣、牛肉、南瓜籽。鐵鐵除了與造血有關外,免疫細胞中也需要鐵來維持其活化狀態。飲食可吃:豬血、蛤蜊、紅莧菜、豬肝。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透過被腸道細菌代謝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如:丁酸)來預防過敏性氣喘及異味性皮膚炎等過敏問題。飲食可吃:黑木耳、菠菜、地瓜葉、香菇、海帶、青椒。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對於過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補充ω-3脂肪酸可幫助改善皮膚屏障功能,減輕過敏性鼻炎症狀,也可減輕一些皮膚搔癢問題。飲食可吃:鯖魚、秋刀魚、亞麻籽油、核桃。柚皮素柚皮素主要存在於柑橘皮中,可抑制TSLP(一種細胞激素,會去誘導過敏性發炎),進而預防過敏性疾病。飲食可吃:柳丁、橘子、葡萄柚。槲皮素可降低發炎反應,減少血清中IgE和Th2相關細胞激素,降低發炎浸潤情形與過敏性鼻炎症狀。飲食可吃:洋蔥、青椒、蘆筍、莓果(蔓越莓、藍莓)。保健食品1.魚油:富含ω-3脂肪酸,其中這些脂肪在體內會代謝成具有特定抗發炎、減少過敏作用的前列腺素與白三烯素等,幫助我們改善過敏症狀!2.益生菌:好的腸道菌也能造就好體質,有些菌株具有過敏調節的功效,除了目前食藥署審核通過具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的特定益生菌、優酪乳(總乳酸菌)等,也可觀察一下一些日常保健用的益生菌是否有副乾酪乳酸桿菌等調整體質功效!【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改善換季過敏!飲食+保健這樣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07 醫療.心臟血管
心臟肥大怎麼保養?營養師教4飲食方針避免惡化成心臟衰竭
心臟肥大原因複雜,舉凡血壓過高、心肌病變、肺動脈高壓等都是危險因子,會出現心悸、胸悶、心律不整等症狀。一般而言,生理性的心臟肥大會自行恢復,可是疾病引起心臟肥大都需要透過醫療手段介入,才能有效改善,並防止惡化成心臟衰竭。心臟肥大的患者:4種對心臟有益的飲食方針1.控制鹽分心臟肥大、衰竭、高血壓與體內鈉離子超標有關。鹽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有心臟肥大、高血壓的民眾,鹽分就不能攝取過量,因為一旦血液的鈉增加,身體會滯留較多的水分,血管承受的壓力就會增加。正常人一日鹽分攝取量建議不要超過6公克,心臟肥大、高血壓患者則應控制在4公克以內較為理想。習慣用調味料的民眾,也要一併將其鹽分計算進去,避免過量攝取鈉離子。陳詩婷營養師的減鈉小技巧:∎增加酸味:醋或檸檬的酸味,有助提升鹽巴的鹹味。例如,可在醬油沾醬裡加點醋,味道會更明顯。∎增加嗆辣味:利用黑胡椒、白胡椒的嗆麻感,增加味道的層次。∎增加鮮味:利用香菇、柴魚片等天然食材,增加食物的鮮味。∎運用辛香料:蔥、薑、蒜、九層塔、香菜、洋蔥、迷迭香、茴香等。2.限制反式脂肪攝取反式脂肪及品質差的飽和脂肪會在體內生成膽固醇,是高血壓、血管阻塞與肥胖的元兇。脂肪的攝取有「黃金比例」,品質好的飽和脂肪酸(如冷壓初榨椰子油、草飼奶油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酪梨油、苦茶油等),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亞麻仁油、紫蘇油等),每日攝取量比例應為1:1:1,如此便可攝取到身體維持細胞正常功能所需的各種脂肪酸。3.魚油、堅果適量吃魚油是保護心血管的好油之一,鯖魚、秋刀魚、鮭魚、鱈魚、土魠魚等都是非常好的魚油來源。一條鯖魚大約是2至3兩魚肉,相當於75至110公克重,約含5公克的魚油,所以每周吃兩至三次小型深海魚,保養已足夠。不過,最近日本的核廢料排放問題,讓許多人不敢吃魚貨,除了選擇其他海域的魚貨外,也可以改吃淡水魚或養殖魚,譬如鰻魚、香魚、虱目魚、石斑魚,同樣含有豐富的魚油。堅果類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可幫助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累積,並防止血管形成斑塊的機會。建議選擇無調味、低溫烘焙的堅果,較為健康。4.纖維每日至少30克膳食纖維是血管的清道夫,可以吸附脂肪、糖分和有毒物質,藉由糞便排出體外,還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因為膳食纖維能與膽酸鹽結合排出體外,等於減少了體內膽固醇的原料,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的作用。研究發現,成人每日纖維量至少達到30公克,才能有助降低血中膽固醇與有毒物質的好處。這樣的量,約是每天要吃到三碗熟的青菜量,生菜則是三個手掌攤開的份量。建議各種顏色蔬菜要輪流吃,以得到不同蔬菜的營養。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06 醫療.心臟血管
血管受損5危險因子!吃對食物很重要 洋蔥、牡犡10種天然食材助護心
「心血管疾病多數是吃出來的。」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台灣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患者愈來愈多,也日趨年輕,平時不痛不癢,往往出現症狀時,常已經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心血管疾病一般是指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疾病,及其他周邊動脈血管疾病。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每年台灣地區十大死都有多項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根據統計,四到五成的心肌梗塞患者,發生疾病前,從未看過醫師,也沒有被診斷出有任何心血管疾病。若沒有警覺,心血管疾病往往殺人於無形。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血管受損受到5大危險因子影響,分別為:血管受損5大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高熱量.老菸槍其中又以高血壓最傷血管,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緊繃狀態,又加上膽固醇、血糖過高,血管脆化程度會更快。他舉例,人體血管分靜脈與動脈,動脈主要是加壓力輸送血液到身體各處,含氧量比靜脈還高,壓力也比靜脈高。在疾病的呈現上,常聽見動脈血管硬化,而非靜脈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也在此。疾病年輕化 與尼古丁有關係其餘4大危險因子都與飲食、生活習慣有關,高血糖主要與過度食用澱粉有關,高膽固醇多是油脂攝取量過多所致。王宗道表示,根據研究,平時若是常吃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豬油、椰子油等,只要2個月就會出現動脈硬化,建議多吃不飽和脂肪酸油脂,如橄欖油、苦茶油等。心血管疾病年輕化與「老菸槍」關係密不可分,菸中的尼古丁讓血管緊繃,與高血壓原理相同,加速血管硬化。但只要戒菸約1個月,血管緊繃的情形就會減緩;如果想明確的降低致死機率,至少要戒菸2年以上,才會出現顯著差異。吃對食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機率既然心血管疾病多數是吃出來的,所以吃對食物很重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率。以下10種天然食材中,就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綠燈食物。1.深綠色蔬菜含豐富的鉀、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鉀促進神經感應與肌肉收縮,使心臟規律的跳動;維生素C的高度抗氧化活性,能預防血管壁硬化、心臟疾病發生,至於膳食纖維(比如蔬果、燕麥、全穀類、藻類)可降低膽固醇,預防冠狀動脈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最好吃三份深綠色蔬菜。2.小麥胚芽、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鎂、維生素E與膳食纖維。β胡蘿蔔素具抗氧化功效,保護身體組織不受自由基破壞,預防血管病變。鎂能調節心臟律動,使心肌舒張,擴張冠狀動脈。維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可預防動脈硬化。3.海帶除低脂外,有β胡蘿蔔素、鈣與碘。鈣可降低吸收膽固醇和降血壓,碘能抑制甲狀腺亢奮,防心跳過快。紅藻中蝦紅素也能延緩血管老化。4.香菇味甘性平,香菇有多醣體、維生素B與維生素C。多醣體易吸收,能降血壓、膽固醇,維生素B包括葉酸、菸鹼酸、維生素B6與B12 等,供應新陳代謝的能量,保護心臟。如果罹患痛風,應減少香菇的攝食量。5.洋蔥洋蔥含有多種硫化物、硫胺基酸等營養,能降低血糖、血脂、血壓,舒張血管,發揮預防心血管病功效。6.紅麴含可以抑制膽固醇生成的物質及HMG-CoA還原酵素抑制劑,能維持膽固醇平衡。避免與葡萄柚、紅黴素等同時食用,避免生成更多膽固醇。7.黑木耳有補氣效果,含有胺基酸、膠質與多醣體,能降低膽固醇,清除血脂在動脈壁沉積,阻止血管增厚、硬化或鈣化,並改善高血壓症狀。8.深海魚如秋刀、鯖魚、鮭魚。魚肉中的DHA是ω-3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預防或減少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冠狀動脈硬化。EPA也是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可加強代謝低密度膽固醇,防止腦血管栓塞與心肌梗塞。9.牡犡味澀微寒,跟墨魚、花枝與蝦子相比,牡犡的膽固醇含量較低,ω-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能抗血栓,保護心血管,建議一餐的量不超過65公克(約8顆牡犡),如果那餐吃8顆牡犡,就不要再吃肉。10.番茄性微寒,果肉中有抗氧化的「茄紅素」,能消滅人體內的游離自由基,預防血脂凝結造成心血管阻塞,降低中風的危險。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心血管疾病?透過檢測血管健康,如脈波傳播連率(簡稱PWV,Pulse Wave Velocity)、踝臂指數(簡稱ABI,Ankle Brachial Index)、頸部超音波、腹部超音波、心臟電腦斷層等5種方法檢驗,可知是否有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達到警示作用。檢測多採自費,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建議55歲以上的女性及45歲以上的男性應針對心血管定期檢查,但隨著近年飲食西化,改為建議滿40歲以上的男女,就應考慮定期檢查。血管硬化並非一日造成,長時間不運動、攝取高熱量的食物都是高危險因子,若是有家族病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格外需要定期檢查。如何改善心血管疾病?你該做7件事1.充足的睡眠。2.舒緩身體及心理壓力。3.戒掉抽菸惡習4.多蔬果、減少紅肉及蛋黃攝取。每餐七、八分飽就好5.培養每日運動習慣。6.控制三高,已有三高應調整生活習慣並配合藥物控制。7.女性腹圍保持80公分以下,男性保持在90公分以下。【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06 養生.營養食譜
日本人超愛的「小松菜」鈣含量竟比牛奶還高!4大營養功效預防骨鬆、抑制血糖上升
「小松菜」原產於南歐地中海沿岸和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地區,自從傳入日本後,多種植於東京江戶川區的小松川一帶,相傳日本江戶時代幕府將軍德川吉宗行至此處時,因非常喜愛這區域吃到的青菜,故賜名為「小松菜」。小松菜營養價值為何?小松菜怎麼煮?小松菜推薦料理方式一次看懂。小松菜功效為何?4大營養價值小松菜(學名:Brassica rapa var. perviridis,日文:コマツナ)又稱「冬菜」、「雪菜」及「日本油菜」,屬於十字花科的青菜。小松菜富含維生素C、鐵質、β-胡蘿蔔素、鈣質等營養價值,其鈣質含量甚至比牛奶還要高,因此成為生機飲食界的明星蔬菜。其營養價值功效如下: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之功效,可抗老化、預防心血管與腦血管病變,並保護維生素A、E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避免其受到氧化;製造膠原蛋白,保持皮膚、血管、關節、骨骼健康;可抑制環境中或細胞中多種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之形成;減緩發炎反應;打擊體脂肪,幫助代謝脂肪酸;以及,幫助免疫功能運作。鐵質:鐵是組成紅血球的主要元素,可幫助血液將氧氣運送到全身各處,而鐵質為肌紅素的成分之一,肌紅蛋白則可幫助肌肉儲存氧氣。此外,鐵質有助於免疫系統維持正常運作,以抵禦外來病菌。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主要作用為轉化成維生素A,轉換成維生素A之後,具有促進眼睛健康之作用,可適度緩解眼睛疲勞;β-胡蘿蔔素對於夜間視力及淚液分泌也有相關,可避免夜盲症、乾眼症等眼部疾病;也有研究發現,每日攝取高劑量的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E、鋅和銅,有助降低老年黃斑部病變發病風險;β-胡蘿蔔素也具有抗氧化、保持皮膚健康之作用鈣質:鈣是人體必需礦物質營養素,有助於維持骨骼與牙齒健康、預防抽筋與肌肉拉傷、調控細胞生理,維持身體正常機能、減少入睡困難並提升睡眠品質,以及調節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之作用。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指出,每100公克的小松菜營養價值如下表所示: 此外,「嘉義大學新民校區溫室-安全農業實驗農場」也曾指出,小松菜的鈣質是綠色蔬菜類中最高,有助於鈣讓骨骼定型,預防骨質疏鬆症;其富含的營養價值也可促進腸胃蠕動、抑制血糖上升,具有預防大腸癌和糖尿病之功效。小松菜怎麼煮?料理方式、保存方法小松菜常見料理方式包括清燙、清炒等,也可搭配蘋果、奇異果等水果攪打為蔬果汁飲用以增加鐵質吸收,而日本也會將其製成漬物以增添風味;至於,小松菜的保存方式除了冷藏保鮮,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也推薦,可經清洗、瀝乾、切段後,放入保鮮袋急凍保存,取出後無須解凍,可直接料理或調味生食。小松菜料理DIY:小松菜蔬果汁、小松菜炒豆腐根據大享食育協會建議,小松菜蔬果汁的調理方式如下: 食材:黃金奇異果一顆、約200克的小松菜,以及約80克的優格。 作法:將奇異果洗淨切除蒂頭後切塊,將奇異果、小松菜及優格放入果汁機,不需另外加糖,可加入少許冰塊,使降低攪打過程產生的熱能。▲小松菜蔬果汁小松菜料理「小松菜炒豆腐」除了蔬果汁之外,小編以下推薦一道簡單的小松菜料理「小松菜炒豆腐」: 食材:200克小松菜、150克嫩豆腐、2瓣大蒜(切碎)、1個紅辣椒(可選,切片)、1茶匙食用油、1茶匙醬油、1/2茶匙糖、鹽和胡椒粉(可根據口味調整比例)。 步驟:先將小松菜剪去粗硬的部分,將其洗净並切段。將嫩豆腐切成小塊,並均勻地瀝乾。於在平底鍋加熱一茶匙食用油,加入切碎的大蒜和紅辣椒片(如果使用)熱鍋,並快速翻炒蒜末和辣椒片,直至散發出香氣。將切好的小松菜加入鍋中,繼續翻炒,直到小松菜變軟後,加入嫩豆腐塊輕輕翻炒,接著加入醬油、糖、鹽和胡椒粉(根據自己的口味調味),繼續翻炒直到嫩豆腐變得稍微金黃且熟透、小松菜變得較軟嫩。將小松菜炒豆腐盛盤,可作為一道素食菜餚,也可以搭配白飯一起享用。Q1、小松菜是油菜嗎?小松菜外型類似油菜,因此不少民眾將兩者混淆。根據農糧署表示,兩者皆是不結球白菜,雖然外觀長得很像,但油菜口感脆甜,而小松菜略帶苦味且回甘。Q2、小松菜禁忌?每個人都能吃嗎?雖然小松菜營養價值高,但每100公克的含鉀量為290mg,而腎病患者每日鉀離子限制應為40 mEq (1600mg) 以下,建議洗腎患者、慢性病患者應注意攝取量。【參考資料】.農糧署.大享食育協會【延伸閱讀】 「經營婚姻」就像吃鴛鴦鍋!吵架吵不完,鄧惠文:總說為對方好,其實你是想滿足自己(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