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5 癌症.抗癌新知
搜尋
胃鏡檢查
共找到
169
筆 文章
-
-
2020-08-22 科別.消化系統
壓力大亂吃 念珠菌感染 食道雪花飄飄
40歲王小姐近月來常感到吞嚥困難、食道灼熱感,起初以為是工作壓力太大,導致胃食道逆流加劇,僅自行到藥局購買胃藥,但症狀仍無改善,改到醫院安排胃鏡檢查,赫然發現整個食道布滿白色斑點,切片後證實食道遭念珠菌感染,藉由調整飲食、增強抵抗力,並搭配抗黴菌性藥物治療後,終能順利進食。抽血檢查顯示,王小姐並無免疫系統缺失的問題,詳細問診發現,她因生活及工作壓力大,造成睡眠品質不佳外,外食族的她,經常選擇「空熱量食物」果腹,也就是吃高熱量低營養價值食品,如雞塊、餅乾、可樂等,且每當身體出現頭痛、胃痛、腹痛等不適時,都自行購買來路不明的成藥服用,長期下來造成免疫力低下,因而引發念珠菌感染。念珠菌存在於正常人體的皮膚、口腔、腸道及陰道等部位,其中消化道帶有此病菌的比例最高,且念珠菌屬於常見黴菌,並不會致病,但諸如糖尿病患、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胃食道逆流患者、乾燥症患者、愛滋病患,或使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都是感染高風險族群。另外,若長期服用廣效型抗生素、中草藥或胃藥,也容易遭念珠菌感染。一旦食道遭念珠菌感染時,多數患者會有胃食道逆流的感覺,其他包括吞嚥困難、腹部不適、噁心、胸口不適、消化不良等症狀,因症狀與其他腸胃道疾病相似,因此必須透過胃鏡確診。而替王小姐進行胃鏡檢查時發現,其食道猶如「雪花飄飄」,出現許多白色斑點,且無法以水沖洗掉,再經切片檢查才確診。通常食道念珠菌感染並不會癌變,但若沒有及時治療,恐造成黴菌血症,而有致命風險。針對食道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會透過第一線口服抗黴菌藥治療約1至2周,並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以提升免疫力,才能完全治癒。防範之道,平時應避免吃太刺激、油膩和未煮熟的食物,多攝取新鮮蔬果,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多補充水分,維持良好生活型態,以增強免疫力,才能預防念珠菌找上門。
-
2020-08-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春風吹又生!醫師提醒,小心腸瘜肉,切了又長!
從 2006 年起,大腸癌就成為國內罹癌人數第一名的癌症,但直到最近多位名人,如前總統李登輝、屏風創辦人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等知名人物相繼傳出罹患腸癌的新聞曝光後,很多民眾才開始正式「腸癌」的嚴重性。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腸胃問題形成普遍存在的病症,但是許多人並不自覺!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2010 年有 67% 的受檢者健檢前的主訴中並無便秘、腹瀉、腹脹、消化不良、胃痛、胃酸多、食道逆流等症狀,然而腸鏡檢查卻發現異常。超過8成的大腸癌與腸瘜肉有關腸鏡篩檢最常出現的前三大病症,分別為增生型瘜肉 (36.5%)、腺瘤型瘜肉 (21.5%)和黑色素沉澱 (2.1%) 。大腸癌是國人目前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而超過八成的大腸癌又與腺瘤型瘜肉有關,因此千萬別輕忽腸瘜肉問題。鄭乃源表示,在不分年齡層的情況下,有腸瘜肉的受檢者比例是 44%。 而 61~70 歲銀髮族,平均每三人中就有兩人有腸瘜肉 (64.2%);但是年輕人也不能輕忽,31~40 歲的初老族,每三人中也有一人有腸瘜肉 (33.7%)!由於腸瘜肉和大腸癌有密切關聯,鄭乃源建議,如檢查出腺瘤型瘜肉,或位於乙狀結腸以上的增生型瘜肉,最好盡快切除,並且持續密切觀察,才能確保腸道健康。腸瘜肉春風吹又生 比率逾2成鄭乃源特別強調,腸瘜肉的切除並非一勞永逸,聯安發現腸瘜肉「春風吹又生」的比率逾二成。99年在聯安進行腸瘜肉切除者有 750 位,但隔年經聯安複檢提醒返回做大腸鏡者有 202 位,卻發現其中有 46 位 (22.8%) 再度發現屬於高危險的腺瘤型瘜肉。不過,就算原來發現的是增生型瘜肉,也不可大意。鄭乃源表示腺瘤型瘜肉初期發展時,有可能會因太小而易被忽略,或是受檢者本身的體質是屬於快速發展型的,因此有瘜肉都需要追蹤。例如有位一直維持標準體重的沈小姐,雖然 99 年在聯安做全身健檢時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增生型瘜肉,卻未放在心上。直至 101年初至聯安再做全身健檢時,卻發現瘜肉不但變大也變多了,除了原來 0.2 公分的增生型瘜肉,也發現 1.6公分「鋸齒狀腺瘤瘜肉」。生活好習慣 定期篩檢 有助遠離腸癌正確的腸胃保健應從維持良好日常習慣和定期篩檢並進。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與水分,肉類以魚肉、雞肉等白肉為主。另外,多吃堅果、豆類及水溶性纖維,也有助於軟化並帶出腸道死角的糞便,降低腸瘜肉的發生率。從 30 歲起就應安排每年進行完整腸胃道篩檢,項目包含糞便潛血檢驗、腫瘤標記 (CEA)、大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如果家族有癌症病史、飲食和生活型態不正常,或體重過重,尤其是BMI (身體質量指數) ≧24 者,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群,更應積極接受篩檢,早期發現病灶,才能把握治療時機,不讓初期症狀惡化成難以挽回的重症。
-
2020-08-12 癌症.抗癌新知
關於癌症迷思!進行癌症篩檢有壞處嗎?
不少人似乎都對癌症篩檢有所誤解,其實篩檢有好處也有壞處。「做越詳細的檢查,越能明確找出疾病,這樣不是比較好嗎?」、「年輕的人都該去做篩檢比較好吧?」多數人大概都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決定該不該做癌症篩檢,必須看「將利弊放到天秤上衡量後,哪一個分量比較重」。而經過評估之後的結果會「隨著個人有不同答案」,這一點相當重要。也就是說,非常有可能因為各自的價值觀不同,而出現完全相反的結論。所以接下來我會先分析癌症篩檢的利與弊,最後再從我的價值觀出發,說出我個人心中的結論。篩檢可及早發現癌症並治療我們就先從癌症篩檢的好處開始說吧。做篩檢的好處是「有助於預防因癌症而死亡」。面對癌症,原則上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夠治癒,但是,當病情「超過某一個時間點,即便醫師是華佗再世,有一手最精湛的醫術也束手無策」。那麼這個時間點落在哪裡呢?很遺憾地,醫界也無法明確指出「就是這個時候」。受到每位罹癌患者自身的條件、患者所得的癌症種類、或療法不斷進化的影響,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過我們可以大致預測出一個時間。以我的專業領域大腸癌為例,處於第Ⅰ期的患者若接受標準治療,5年後還能存活的機率超過97%,而到了第Ⅱ期就變成90%,到第Ⅲ期會降至84%,然後一旦變成第Ⅳ期,狀況會急轉直下,竟驚人地僅剩20%左右而已。沒錯,癌症發展到第Ⅳ期,狀況會急遽惡化。不只是大腸癌有這個狀況,很多種癌症也是如此,這並不意外,因為癌症分期的設定一方面也是反應生存率。更深入解說的話,大部分癌症第Ⅳ期通常是指「已出現遠端轉移」的情況。遠端轉移的意思是「癌細胞從原先出現癌症的內臟器官,轉移到遠離該處之部位的狀態」,乍聽之下會讓人覺得「很惡質」吧。那我們要如何估算癌細胞的惡性程度呢?大家肯定都希望能有這樣的檢查,其實現代醫學手上正握有兩種武器。第一種是「觀察疾病發展」這項武器。做法是透過時間觀察,推測「癌症擴展速度」有多快。例如,即使都是原只有1公分的癌細胞,一個月就長到5公分並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癌症,比經過2年只變大成1.2公分的癌症更難對付。一旦發現癌症,最好不要放著不管,絕對要馬上治療。可是,由於各類檢查所需時間以及患者工作的緣故,有可能會晚一兩個月才進行治療,我有時會因此發現增生異常快速的癌細胞,無意間見識到它們的惡性程度。另一種是名為「病理檢查」的武器。做法是取出要調查的癌細胞,用顯微鏡觀察該細胞,推測它的惡性程度。目前有些針對乳癌等癌症的治療法,會因「病理檢查」結果而有所修正。癌症篩檢是透過定期檢查,讓我們知道體內是否出現癌症,所以這對極度惡性的癌細胞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即使你每隔一年都會做篩檢,若不幸罹患了發病半年就惡化到無法處理的癌症,那這個篩檢就不具效益了。可是現在的醫學仍無法確定「誰會有多大機率罹患惡性癌症」,因此才用年齡做為區隔,讓全民一起接受檢查。其中也許會有人幸運及早發現病症,接受治療並恢復健康,這便是做癌症篩檢的好處。癌症篩檢少為人知的害處那麼做癌症篩檢對身體又有什麼樣的危害呢?1.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第一個可能的壞處是「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如同名稱上的「過度」兩個字,兩者指的是本來沒有問題的人卻在接受檢查之後反倒產生壞處。舉個實際範例來解釋,如乳癌篩檢項目中的乳房攝影檢查,這種檢查會使用X光來拍攝乳房。假設有一個人經過篩檢後「發現疑為癌症的腫塊」,接著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接受診斷,同時進行抽血、超音波、MRI(磁振造影)等檢查手續。他可能會得到一份報告表示「現在看起來屬於良性,馬上就能治癒」,或者「有可能是惡性腫塊,要做穿刺切片檢查」。所謂穿刺切片檢查,便是用針刺入可疑腫塊,取出約一公釐的腫塊,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含有癌細胞或癌組織。若是確診為癌症,就要著手進行手術或抗癌藥物治療,如果確定不是癌症,那醫師就會說:「沒有問題,太好了。」事情就此平安落幕。倘若這個人沒有接受篩檢,事情會有何不同呢?那麼他就不需要去醫院看診,也不必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各種檢查,更不需要受針刺等這類皮肉痛。上述的情況就是過度診斷,如果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倒是還好,如果報告顯示「無法否定是惡性腫瘤」,當事人就必須動手術,只不過手術刀一下,也有機率得到「這是良性腫瘤」的結果,這就是過度治療。不同的人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有極大差異,有人認為自己很幸運,相對地也有人會覺得這樣豈不是從頭到尾都是白費工夫。2.因癌症篩檢引發的併發症第二個壞處是因為篩檢而引發的併發症,所謂的併發症就是「因為進行檢查或治療而發生不好的狀況」。雖說機率不定,但世上所有的治療或檢查都有一定比率會觸發併發症,有些是兩人之中就有一人會發生,也有些機率比被隕石擊中還低(例如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死亡),情況各有不同。癌症篩檢是一種身體檢查,因此也會有伴隨檢查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以胃癌篩檢為例,胃癌篩檢分別有胃鏡與上腸胃道檢查的方式。日本於2016年發表的全國調查報告指出(2008到2012年間),胃鏡檢查會引發的併發症之中,因檢查前的準備(如鎮靜劑等等)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三萬六千人中會出現一人(0.0028%),而總死亡人數紀錄為九人,比例是兩百萬人中才會出現一人(0.00005%)。另外胃鏡檢查(包含切片檢查)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七千人之中會出現一人(0.014%),其併發症狀為出血或是腸胃道、食道出現破洞。由上述可見,接受胃鏡檢查而死亡的可能性並非為零,並且也會引起併發症。儘管機率不高,但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病例。 本文出處/摘錄自蘋果屋出版《癌症醫師的真心話》
-
2020-07-28 科別.消化系統
2歲女童吞了爸媽婚戒 空腹時間不足只能全身麻醉取出
苗栗一名2歲女童前幾天因誤吞父母的戒指,被送到大千醫院急診,X光檢查發現戒指已掉到胃部,必須進行無痛胃鏡才能取出,但這名女童空腹時間不足,胃部可能還殘留食物,因此經麻醉醫師評估後,採取全身麻醉,並置入氣管插管,保護呼吸道以防嗆入嘔吐物,經多次以胃鏡進出,分批將胃中食物殘渣撈出,終於順利將女童誤吞的戒指取出。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表示,誤吞異物時建議於6至24小時內接受胃鏡取出的物品,包括尖銳物、電池、磁鐵、毒藥物或超過2.5公分的鈍狀物,這次女童誤吞的戒指屬於鈍狀物,但直徑將近2公分,對幼兒來說相對較大;由於6個月至4歲的小朋友很容易誤食異物,尤其是6個月到1歲半前的口腔期,寶寶會通過嘴巴的咀嚼與味覺來探索、認識世界,並透過吃、將東西放到口中來獲得滿足,所以會不斷嘗試抓東西往嘴裡塞,家中大人一定要特別留意。他指出,如果不小心發生誤吞異物,家長可先保持鎮靜,了解誤吞物品的形狀、大小與數量,就醫前不要用吞飯、催吐、喝醋等方式處理,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同時也確保如需緊急做胃鏡或手術時,可維持空腹6至8小時以上;若出現呼吸困難、無法出聲,顯示異物梗塞氣管,應馬上撥打119,並執行哈姆立克法直到異物咳出或嘔出。林裕鈞建議,想要預防嬰幼兒誤吞異物,可選擇符合年紀的安全玩具,將家中藥品、硬幣等容易誤吞的物品放置高處或鎖在櫃子裡,幼兒哭泣時應避免餵食,若有帶骨、刺、核的食物與硬質糖果,也不建議給學齡前幼童自行食用。另外,民眾就醫希望接受胃鏡檢查摘除異物,並非馬上就能施作,如果空腹時間不足8小時,可能會因為檢查過程嘔吐併發吸入性肺炎,也因為食物殘渣的遮掩,增加尋找和撈取異物的困難度。此外,較小的魚刺雞骨,約80%都會自行滑入胃中軟化溶解,喉頭的異物感經過3至5天會逐漸緩解,如果沒有吞嚥困難、吞嚥疼痛等警示症狀,不一定有緊急施行胃鏡的必要性。
-
2020-07-19 癌症.抗癌新知
「做越詳細的癌症檢查,越能找出疾病?」癌症醫師的真心話:你該知道的2種篩檢壞處
做癌症篩檢有壞處嗎?不少人似乎都對癌症篩檢有所誤解,其實篩檢有好處也有壞處。「做越詳細的檢查,越能明確找出疾病,這樣不是比較好嗎?」、「年輕的人都該去做篩檢比較好吧?」多數人大概都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2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決定該不該做癌症篩檢,必須看「將利弊放到天秤上衡量後,哪一個分量比較重。」而經過評估之後的結果會「隨著個人有不同答案」,這一點相當重要。也就是說,非常有可能因為各自的價值觀不同,而出現完全相反的結論。所以接下來我會先分析癌症篩檢的利與弊,最後再從我的價值觀出發,說出我個人心中的結論。篩檢可及早發現癌症並治療我們就先從癌症篩檢的好處開始說吧。做篩檢的好處是「有助於預防因癌症而死亡」。面對癌症,原則上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夠治癒,但是,當病情「超過某一個時間點,即便醫師是華佗再世,有一手最精湛的醫術也束手無策」。那麼這個時間點落在哪裡呢?很遺憾地,醫界也無法明確指出「就是這個時候」。受到每位罹癌患者自身的條件、患者所得的癌症種類、或療法不斷進化的影響,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過我們可以大致預者測出一個時間。以我的專業領域大腸癌為例,處於第Ⅰ期的患若接受標準治療,5年後還能存活的機率超過97%,而到了第Ⅱ期就變成90%,到第Ⅲ期會降至84%,然後一旦變成第Ⅳ期,狀況會急轉直下,竟驚人地僅剩20%左右而已。沒錯,癌症發展到第Ⅳ期,狀況會急遽惡化。不只是大腸癌有這個狀況,很多種癌症也是如此,這並不意外,因為癌症分期的設定一方面也是反應生存率。更深入解說的話,大部分癌症第Ⅳ期通常是指「已出現遠端轉移」的情況。遠端轉移的意思是「癌細胞從原先出現癌症的內臟器官,轉移到遠離該處之部位的狀態。」乍聽之下會讓人覺得「很惡質」吧。那我們要如何估算癌細胞的惡性程度呢?大家肯定都希望能有這樣的檢查,其實現代醫學手上正握有2種武器。第一種是「觀察疾病發展」這項武器。做法是透過時間觀察,推測「癌症擴展速度」有多快。例如,即使都是原只有1公分的癌細胞,1個月就長到5公分並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癌症,比經過2年只變大成1.2公分的癌症更難對付。一旦發現癌症,最好不要放著不管,絕對要馬上治療。可是,由於各類檢查所需時間以及患者工作的緣故,有可能會晚1、2個月才進行治療,我有時會因此發現增生異常快速的癌細胞,無意間見識到它們的惡性程度。另一種是名為「病理檢查」的武器。做法是取出要調查的癌細胞,用顯微鏡觀察該細胞,推測它的惡性程度。目前有些針對乳癌等癌症的治療法,會因「病理檢查」結果而有所修正。癌症篩檢是透過定期檢查,讓我們知道體內是否出現癌症,所以這對極度惡性的癌細胞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即使你每隔1年都會做篩檢,若不幸罹患了發病半年就惡化到無法處理的癌症,那這個篩檢就不具效益了。可是現在的醫學仍無法確定「誰會有多大機率罹患惡性癌症」,因此才用年齡做為區隔,讓全民一起接受檢查。其中也許會有人幸運及早發現病症,接受治療並恢復健康,這便是做癌症篩檢的好處。癌症篩檢少為人知的害處那麼做癌症篩檢對身體又有什麼樣的危害呢?1. 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第一個可能的壞處是「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如同名稱上的「過度」2個字,兩者指的是本來沒有問題的人卻在接受檢查之後反倒產生壞處。舉個實際範例來解釋,如乳癌篩檢項目中的乳房攝影檢查,這種檢查會使用X光來拍攝乳房。假設有一個人經過篩檢後「發現疑為癌症的腫塊」,接著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接受診斷,同時進行抽血、超音波、MRI(磁振造影)等檢查手續。他可能會得到一份報告表示「現在看起來屬於良性,馬上就能治癒」,或者「有可能是惡性腫塊,要做穿刺切片檢查。」所謂穿刺切片檢查,便是用針刺入可疑腫塊,取出約1公釐的腫塊,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含有癌細胞或癌組織。若是確診為癌症,就要著手進行手術或抗癌藥物治療,如果確定不是癌症,那醫師就會說:「沒有問題,太好了。」事情就此平安落幕。倘若這個人沒有接受篩檢,事情會有何不同呢?那麼他就不需要去醫院看診,也不必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各種檢查,更不需要受針刺等這類皮肉痛。上述的情況就是過度診斷,如果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倒是還好,如果報告顯示「無法否定是惡性腫瘤」,當事人就必須動手術,只不過手術刀一下,也有機率得到「這是良性腫瘤」的結果,這就是過度治療。不同的人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有極大差異,有人認為自己很幸運,相對地也有人會覺得這樣豈不是從頭到尾都是白費工夫。2. 因癌症篩檢引發的併發症第2個壞處是因為篩檢而引發的併發症,所謂的併發症就是「因為進行檢查或治療而發生不好的狀況。」雖說機率不定,但世上所有的治療或檢查都有一定比率會觸發併發症,有些是2人之中就有1人會發生,也有些機率比被隕石擊中還低(例如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死亡),情況各有不同。癌症篩檢是一種身體檢查,因此也會有伴隨檢查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以胃癌篩檢為例,胃癌篩檢分別有胃鏡與上腸胃道檢查的方式。日本於2016年發表的全國調查報告指出(2008到2012年間),胃鏡檢查會引發的併發症之中,因檢查前的準備(如鎮靜劑等等)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36,000人中會出現1人(0.0028%),而總死亡人數紀錄為9人,比例是2百萬人中才會出現1人(0.00005%)。另外胃鏡檢查(包含切片檢查)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7,000人之中會出現1人(0.014%),其併發症狀為出血或是腸胃道、食道出現破洞。由上述可見,接受胃鏡檢查而死亡的可能性並非為零,並且也會引起併發症。儘管機率不高,但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病例。避免採取無科學根據的篩檢還有另一個重點,「依照每個人所居住地區不同,可能會接收到不同的癌症篩檢建議,在這之中也有地方會採用並建議民眾接受尚無確切科學實證的檢查。」有關這一點,很多書籍或是報章雜誌都很少提及。是否決定接受癌症篩檢會分成3大階段。第1階段是國家。首先國家會決定提出哪一種癌症篩檢建議,由編定篩檢指引的專家團隊相互討論,擬定篩檢用的指引標準。第2階段為縣市鄉鎮。也就是各地區的自治團體將自行判斷「要採取哪種篩檢,或排除哪一些篩檢。」而最後階段就是你個人。在收到你所居住之縣市鄉鎮發布的宣傳單後,再自己判斷要不要接受篩檢。此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第2階段。實際上有很多縣市鄉鎮自行判斷並建議民眾的篩檢,並不是國家對策型篩檢指引中所建議的項目。以下引述自日本的國家資料:「實施未列入國家癌症篩檢指引之檢查項目的市區町村,共占全國的86.5%(1496/1730)」(2017年市區町村癌症篩檢的實施狀況調查統計結果)。其中大部分為前列腺癌篩檢(1411個自治團體),此外還有子宮體癌(501個自治團體)、卵巢癌(94個自治團體)、口腔癌(64個自治團體)、甲狀腺癌(63個自治團體)等等。有關目前實際現況便陳述到此,下面是我的個人意見。關於我身為醫師的看法接下來的內容是基於我身為一名醫師的經驗所述,是以我的人生觀(不可否認會有偏頗之處)、執業經驗做為依據,因此我要先說明最不具科學根據(甚或是幾乎沒有根據)的部分。很可惜地,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經驗與知識來論斷一件事,此外,未來我的想法也有可能有所改變。更進一步來說,市面上許多談論癌症篩檢的書籍或雜誌,內容幾乎都是從作者的價值觀出發。換言之,若是主觀認為篩檢壞處較多的人就會說「癌症篩檢根本不像話」,而認為篩檢是利多於弊的人就會「建議要做篩檢」。那我個人又怎麼選擇呢?‧對策型篩檢部分,我會確實依照前述日本「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之癌症篩檢」指引,接受指引中建議的篩檢項目。‧不接受「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之癌症篩檢」指引中建議等級較低,亦或是目前尚無確切根據的篩檢項目。加上指引的建議有可能會更改,一定要隨時跟上最新資訊,一旦建議等級變動,就按照指引的推薦做法行事。我要事先聲明,我並沒有因宣傳篩檢而獲利,也許有人會說「少來了,你是癌症外科醫師,看到疑似癌症的患者應該很高興吧。」但我們醫師的薪水並不是看患者人數多寡而定,更何況醫院工作已經夠忙了,若能儘量減少癌症病患當然是好處多多。此外偷偷告訴大家,我並不是只靠當醫師做為經濟來源,也有寫作書籍的收入。至少「你是業界派來的間諜吧?」這種陰謀論並不適用在我身上。那麼追加補充,針對自主型篩檢,也就是一般身體健康檢查,我會怎麼做呢?以對策型篩檢講求的等級看來,自主型篩檢的科學實證根據並不足夠,因此基本上我不會做自主型篩檢。只不過我身上若罹患了自己專業領域的胃部或大腸部位的癌症,那就不能說什麼大話了,因此我打算每1到2年做1次胃鏡、大腸鏡檢查。加上我有胃食道逆流,雖然沒有惡化,但我也想藉此定期檢查看看是否有癌化現象。另外,若我的太太或家人都強烈要求我做檢查的話,我可能也會不情不願地答應吧。書籍介紹癌症醫師的真心話 :在患者面前不說的事實!從抗癌療法到醫病關係,患者&家屬必讀的第一本書作者:中山祐次郎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20/06/23作者簡介中山祐次郎1980年出生。聖光學院高等學校畢業後重考兩次,考上鹿兒島大學醫學部。於都立駒込醫院實習後,在同所醫院擔任大腸外科醫師一職十年。2017年2〜3月擔任福島縣高野醫院院長,接著,擔任福島縣郡山市綜合南東北醫院外科主任。天天為病患施行大腸癌腹腔鏡手術、擴大手術等。具備消化器外科專門醫師、內視鏡外科技術認定醫師(大腸)、外科專門醫師、感染管理醫師、乳房X光攝影影像認定醫師、癌症治療認定醫師、醫師臨床實習指導醫師等資格。座右銘是「無論什麼時候死,都要不後悔地活著」。「日經商務online」和「Yahoo!新聞」等多家媒體都有專欄連載。共榮獲4次「Yahoo!新聞」個人連載的Most Valuable Article獎。於NHK「News Watch 9」提出關於在大學醫院的無給職醫師問題應以實名建議等醫療問題。著作有熱銷超過13萬本的《外科醫師的真心話》(中文版由世茂出版)等。延伸閱讀: 脂肪肝就是動脈硬化第一步!想維持乾淨血液,日本診所院長推薦5大食物
-
2020-07-17 科別.耳鼻喉
胸口灼熱、喉嚨卡卡,胃食道逆流惹禍?
胃食道逆流到底有多盛行?根據健保署就醫人數預估,平均每4人就曾有1人主訴有此症狀,而且近幾年來,人數還有上升的趨勢。臺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表示,從臨床上來看,胃食道逆流也的確已經超越過去與胃酸相關的消化性潰瘍,成為現今腸胃科門診中很常見的疾病。胃食道逆流發生的原因為什麼會有胃食道逆流?顧名思義,是指原本應該在胃裡的胃酸消化液逆流跑到食道。吳明賢進一步解釋,簡單來說,在胃與食道中間有個賁門(下食道括約肌),應該呈現關閉狀態,但卻可能因為多重因素,導致它在不該開的時候打開,因而造成胃的內容物或胃酸跑到食道。不過,要產生胃食道逆流的現象,也必須符合幾項因素。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指出,首先胃酸要高,由於胃的酸鹼值為pH1左右,食道的酸鹼值則為pH3~4,兩者酸度差距將近1000倍,當1000倍的胃酸跑到食道,可想而知必定會造成損傷。食物則是導致胃酸過多的主要原因,如油脂類、巧克力、菸、酒、咖啡、酸性水果等。其次,賁門有沒有關好也是一大原因。至於造成關不好的原因,包括生理構造問題如老化導致括約肌鬆弛、食道裂孔疝氣、腹腔內壓力增加(如剛吃飽就趴睡、穿了緊身衣等)。吳登強說,當胃酸逆流時,人體是有機制能讓它緩和下來,如口水會將胃酸往下帶,食道也有蠕動波能將其往下帶,但當口水量不足、食道蠕動不好時,就會造成影響。胃食道逆流症狀與嚴重性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五花八門,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典型的症狀(食道症狀)如胸口灼熱感,也就是俗稱的「火燒心」。吳明賢指出,這是最常見,也是病患求診的主要原因,不過,臨床上通常會先排除是否有心臟問題。但仍有少部分人屬於非典型症狀(食道外症狀)如喉嚨不舒服、咳嗽、氣喘發作,更嚴重時甚至會有吞嚥困難、蛀牙、牙周病、聲帶水腫或聲帶沙啞等表現。「一般來說,有些族群如男性、肥胖者、有代謝症候群、飲食不正常、壓力大、愛抽菸、酗酒的人等,都是胃食道逆流的高風險族群。」吳明賢指出,若從職業別來看,服務業從業人員或業務性質、司機等,會因工作需要而延誤正常三餐時間,或因為趕時間囫圇吞棗,情緒緊張壓力大等,都有可能加重症狀的產生。胃酸刺激食道,會發生癌變嗎?由於食道並不耐酸,若黏膜經年累月受到胃酸逆流的刺激,除了容易產生發炎、潰瘍等現象,有時食道上皮細胞受到胃酸破壞,久了之後便可能變性,造成「巴瑞特氏食道」,而這或許就是病變的開始,日後會增加罹患食道腺癌的機率。吳明賢認為,民眾也無須過度擔心,雖然西方報告顯示巴瑞特氏食道演變成食道癌的機率不低,但從臺灣本土個案來看,機率卻很低,會不會轉變成食道腺癌,還須視巴瑞特氏食道的長度、切片觀察有沒有細胞變性,通常若有細胞變性且長度超過3公分,危險性較大。胃食道逆流的診斷很多人會因為胃食道逆流症狀並不典型而不自知,甚至只有一點點不舒服就忍著,但當胃食道逆流造成生活上的影響,如打擾睡眠、喉嚨沙啞等,醫師建議要考慮就醫,進一步檢查以避免巴瑞特氏食道的產生。要診斷胃食道逆流,除了可以從症狀做初步診斷外,最立竿見影的工具則要靠胃鏡與X光,但胃鏡也只能排除有無惡性、潰瘍等器質性疾病的可能;X光的好處則可觀察胃酸逆流對食道是否造成影響,若進一步懷疑有食道癌變化,則需做病理切片來確診。如果照胃鏡後仍無法確定是否有胃食道逆流時,臨床上也會進一步透過食道功能檢查,包括食道壓力測試、24小時胃酸測試等,但通常9成以上的患者都可以靠著胃鏡檢查正確診斷。避免發作,生活飲食調整這樣做!◆三餐定時吃,餐餐7、8分飽。◆睡前2~3小時不進食。◆吃完東西不立刻躺下。◆不穿緊身衣服或束緊皮帶。◆床頭墊高15~20公分。◆戒菸、戒酒、減肥。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一旦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時,必須調整生活飲食習慣,不過光靠這樣做,成功機率通常不大;吳明賢說,這些習慣畢竟都是經年累月的,比較簡單的方式可靠就醫治療,藥物治療的目標在於快速控制症狀、改善生活品質。胃食道逆流主因是胃酸過高所引起的,所以,必須藉助可調整胃酸的藥物如制酸劑、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胃乳片等,讓胃酸沒有機會逆流,或者即使逆流了,酸度也會大減。目前最新的方式,是採用來自海藻萃取的藻膠酸,好處是會保護整個食道,效果類似胃乳。吳明賢提及,藻膠酸進入體內與胃酸混和後,會形成低密度的泡沫乳膠層,能漂浮於胃的上方靠近食道口的位置形成阻隔,阻擋胃的內容物與胃酸上流到食道,可保護黏膜不受胃酸刺激,這類藥物也經常合併上述三類藥物使用。特別的是,藻膠酸是在飯後食用,胃食道逆流通常都在飯後發生,服用後可形成保護膜,避免剛吃飽後逆流又發作,且能持續3、4個小時,作用快,只要短短3至5分鐘就能發揮效果。吳登強進一步補充,胃食道逆流的治療療程為2至4個月,一般建議療程結束後還是將藥物備在身邊,並視情況服用,因為胃食道逆流症狀雖然會好,卻不會斷根,只有極少數人須靠手術治療,但也不一定能根除疾病,可能仍需長期服藥。吃胃乳或咀嚼錠較好?吳登強和吳明賢兩位專家一致建議,胃乳的效果作用快,牙口不好者也可使用,缺點則是無法隨身攜帶,適合放在家中當成常備藥;而咀嚼片的好處是能夠隨身攜帶方便,應酬過後若不舒服可立即服用、緩解症狀,特別適合經常外食的上班族。★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摘自常春月刊448期,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7-14 科別.消化系統
消化道問題都會吐血、解黑便 醫師教用顏色判斷出血位置
武俠小說中的俠客俠女們受了一掌之後,常常「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等等,為什麼他們會吐血?是內臟受了傷嗎?那是哪些內臟出了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什麼是消化道出血。消化道首先,消化道就是食物從嘴巴到達肛門排出,經過好幾公尺的這趟路途!包括了食道、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迴腸)、大腸、直腸、肛門。「上消化道」包含食道、胃、十二指腸。「下消化道」包含小腸(空腸、迴腸)、大腸、直腸、肛門。萬一腸胃道旅程的某處出血了,「出血程度」和「出血位置」會讓患者有不同的表現。出血程度簡單來說,出血量可以輕微到看不到,但緩慢長期的少量出血,還是會讓患者臉色蒼白、虛弱、貧血。突發性的大量腸胃道出血會讓患者頭昏眼花、虛弱無力、接近暈倒、喘不過氣,心跳加速、血壓降低,因而迅速危及性命安全。這就是腸胃道出血程度不同,而導致的症狀表現有所差異,治療的方式也會因此調整。 上消化道出血出血位置也會讓患者表現有所差異。如果是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患者可以表現「吐」或「拉」,吐出鮮紅色的血、吐出咖啡色的陳舊血、或是解瀝青般深色的糞便,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徵。下消化道出血若是下消化道(空腸、迴腸、大腸、直腸、肛門)出血,比較有機會從肛門排出。患者可能會解鮮紅色的大便,或直接解出鮮血及血塊。畢竟下消化道距離肛門比較近,流出的血看來會比較新鮮。但以上所述都是典型案例,例外其實也不少。像是患者若突然有大量的上消化道出血量,也有機會拉出紅血便。若是少量的下消化道少量少量的出血,也可能會讓人的糞便呈現瀝青般的深色,沒鮮血那麼新鮮的模樣。穩定生命徵象無論患者是因為吐血或解血便送醫,也無論患者是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出血,到院後醫師的第一要務都是「穩定患者生命徵象」,畢竟失血過多會造成休克,神智不清或失去意識,危及性命安全。醫師會考慮是否需插入氣管內管保護呼吸道,防止大量吐血進入呼吸道造成吸入性肺炎;並確定患者心跳、血壓等數據,用靜脈輸液及輸血穩定血壓、脈搏等生命徵象。胃鏡接下來就要找出出血點並止血。醫師會從患者病史及目前表現(是吐血還解出血便,是鮮紅的還是瀝青色的?)等資料評估是上消化道出血或下消化道出血,再選擇適當的檢查工具。懷疑上消化道出血時,醫師通常會先安排胃鏡檢查。胃鏡能穿過食道、胃、十二指腸,檢查腸道的內層是否有出血點,若有,醫師可用給藥、燒灼止血或血管夾拴緊血管等方式阻止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時也可利用大腸鏡鏡檢方式找到出血點並止血。出血點若還是找不到出血點,可考慮做血管攝影,注射顯影劑檢查上下消化道的出血位置。找到出血位置後,也能用血管攝影定位並局部施打藥物來止血。萬一各種檢查都找不到出血點,或是出血過於嚴重,或是止血止不住,就可考慮手術,剖腹探查找到出血點並止血。以下列出上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可能原因,之後會再有詳細介紹。上消化道出血● 胃食道逆流及食道發炎● 食道靜脈屈張,最常見是肝硬化造成不正常、腫大的食道部位靜脈,可能會爆開出血● 食道裂開,腹壓過大,像是嚴重嘔吐、生小孩、大力咳嗽。● 消化道潰瘍,包含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 胃癌下消化道出血● 大腸發炎● 大腸息肉● 大腸癌● 感染性腸道發炎● 憩室炎● 缺血性腸炎● 痔瘡,最常見且明顯的下消化道出血,肛門處靜脈腫脹屈張,用力排便或糞便通過時造成血管裂開出血。● 肛裂原文:
-
2020-07-02 科別.消化系統
長期吃過敏食物 導致腸道發炎頻腹瀉!
一名小學生常莫名脹氣、腹瀉,檢查發現,他對多項食物過敏,因不知情而長期攝取,慢性過敏破壞腸道功能。營養師提醒,飲食應多樣化、多纖維,盡量吃原形食物,助降過敏反應。聯安診所近日公布一份包含1282筆慢性食物過敏檢測數據,發現台灣人飲食過敏原前三名為蛋白、蛋黃、花生,蜂蜜、腰果、黃豆、小麥、牛奶、鰻魚及綠豆也榜上有名。若針對兒童分析,10大慢性食物過敏原則為小麥、鰻魚、蛋黃、鱈魚、黃豆、綠豆、蛋白、花生、大蒜和葡萄柚。聯安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表示,從健檢資料分析,約有8成受檢者腸胃鏡檢查沒有太大異常,但自訴飽受脹氣、便秘、消化不良、腹瀉、頻放臭屁等問題。這些腸胃功能失衡症狀,可能與長期吃入慢性過敏原食物有關。鄭乃源說,慢性食物過敏會破壞腸道黏膜功能,讓腸黏膜出現間隙,過敏原滲漏穿過腸壁,進入各組織器官誘發過敏反應,形成過敏、發炎、滲漏、腸道失衡的惡性循環。11歲鄭弟弟常莫名腹瀉、脹氣,也曾在上課時忍不住便意,不小心拉在褲子上。經過過敏原檢測,發現他對多種食物過敏,且因不知情,又長期攝入這些食材,導致過敏加劇,引發腸漏、腸躁症。鄭乃源表示,除了了解自身可能過敏原並避開,應定期做腸胃內視鏡檢查、飲食應多樣化,不偏食、均衡攝取,會比吃益生菌更有幫助。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也說,隨年紀增長,本來不會過敏者也可能會因免疫系統改變而容易過敏,除避開過敏原,應避免吃加工食品,如部分添加物也常是過敏原,應吃原形食物。
-
2020-07-01 科別.消化系統
照胃鏡減少不適感!麻醉之外 可適當用止痛藥
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謝毓錫日前針對110名曾做過胃鏡且有不舒服經驗的患者做研究,探討除了接受麻醉,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可降低胃鏡檢查的不適感,研究結果顯示,給予少量止痛藥肌肉注射,能減少病人不適。謝毓錫團隊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止痛藥物的患者可顯著減少內視鏡通過喉嚨時的不舒服,檢查過程中患者的心跳、血壓因不舒服而上升的程度較少,顯示對患者心肺壓力也較小,執行檢查醫師對檢查過程也較為滿意,因為患者不會反胃導致胃收縮,提升檢查品質。謝毓錫表示,西方國家胃鏡檢查多是麻醉進行,但在臺灣及其他亞洲國家,胃鏡大部分是在沒有麻醉的情形下進行,雖有一部分病人可輕鬆完成檢查,但有約4成病人卻覺得很不舒服,會因害怕檢查出現強烈的嘔吐反射反應,甚至因此無法完成檢查或拒絕後續的追蹤,影響到病情的診斷及治療。但有研究指出,有一半以上的胃鏡併發症是與麻醉有關,表示麻醉會增加胃鏡併發症風險,為尋求更好的解決方式,謝毓錫與團隊進行隨機對照研究,收集110位做胃鏡較敏感的患者,由電腦隨機分成2組,每組人數55人,一組接受安慰劑,另一組接受止痛藥物。謝毓錫表示,止痛藥除了止痛,也有鎮定及抑制嘔吐反射的作用,研究結果已發表於聯合歐洲腸胃科雜誌(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ogy Journal),希望透過研究結果,讓害怕做胃鏡檢查的患者,有多一種選擇,增加做胃鏡的意願,才不至於耽誤病情。
-
2020-06-30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小五生上課「漏便」 原來是食物過敏惹的禍!
11歲的鄭小弟,常莫名腹瀉、脹氣,更曾在上課時憋不住突然「挫賽」,而被同學嘲笑。就醫檢查經過敏原檢測後,發現對高達36項食物過敏,造成腸道長期發炎引發腸漏及腸躁症的問題。聯安診所公布2019年1200多筆的慢性食物過敏檢測數據,發現國人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前三名分別是蛋白、蛋黃及花生,醫師提醒可做過敏原檢測,避開過敏食物,以免「病從口入」!聯安診所發佈國人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排行榜,前三名分別是蛋白、蛋黃及花生,後續依序為蜂蜜、腰果、黃豆、小麥、牛奶、鰻魚以及綠豆。聯安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表示,蛋白長期居於排行榜前三名,而蛋黃則首次出現在前三大過敏原裡,值得注意。另外,常見在排行榜前五名的牛奶過敏原,這次退居到第八名,推測與許多民眾開始對牛奶有戒心、少喝有關。若再以性別來細分,成年男性十大慢性食物過敏排行,前三名分別為蛋黃、花生、蛋白;成年女性排行前三名依序為蛋白、蜂蜜、花生。若單獨針對兒童來分析,前三大慢性食物過敏原則依序為小麥、鰻魚、蛋黃。長期食物過敏會破壞腸道黏膜功能,使腸道黏膜出現間隙,過敏原滲漏穿過腸壁,進入各個組織器官,誘發過敏反應,形成過敏、發炎、滲漏、腸道失衡的惡性循環。鄭乃源說,許多民眾深受脹氣、便秘、消化不良等腸胃道功能失衡所苦而前來診所就診,且從診所2019年的健檢數據發現,每四人就有一人選做無痛腸胃鏡,但有八成受檢者的腸胃鏡檢查卻無太大異常。再根據過敏原檢查後發現,才發現患者對許多食物有過敏反應,而造成腸胃道不適。以鄭小弟為例,接受過敏原檢測後發現,對高達36項食物過敏,其中對小麥、鰻魚、蛋黃、鱈魚、黃豆、綠豆、花生及葡萄柚有中重度過敏;而他的「腸道黏膜發炎指數–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數值則飆高到2617μg/mL,超過正常值1.2倍。鄭乃源表示,這類免疫球蛋白原本是保護型的抗體,但當腸道中過敏原過多時,免疫球蛋白便會增加,產生發炎反應;數值飆高也顯示鄭小弟腸道處於嚴重發炎狀態,導致常常腹瀉和忍不住便意的問題。因此,治療上首先須避開蛋、黃豆、小麥等常吃的中重度過敏原,並適時補充益生菌、膳食纖維,以修復腸道黏膜,調整三個月後,發炎指數下降,腹瀉、脹氣等腸胃問題都改善許多。鄭乃源說,食物並無好壞之分,每個人的過敏原都可能不同,因此建議應定期做過敏原檢測,避開引發中重度過敏的食物,並以少量多樣化的飲食方式攝取營養,降低食物過敏的發生機率。
-
2020-06-20 癌症.大腸直腸癌
男子便秘腹脹竟大腸癌上身 這些危險生活習慣要避免!
現年58歲從事金融業男性,有聚餐熬夜習慣,平時也都是外食,6年前接受健康檢查時,自述經常便秘與漲氣,腸胃鏡檢查發現有癌症前期瘜肉,幸好立即處理,加上改善飲食習慣下,後來大腸都沒有出現異狀。營養師提醒,喜好吃肉少吃蔬菜,加上運動量少,腸胃蠕動慢,大腸癌很可能找上身。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王盈堤表示,飲食西化喜歡油炸油煎食物、喜歡吃牛羊豬等紅肉、蔬菜纖維攝取不足,都會導致腸道蠕動緩慢,讓蛋白質分解產生的廢物氮沒有辦法如期排出,很可能就影響了腸道健康導致大腸癌風險上升,然而只要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增加纖維攝取量,就能先改善腸道蠕動。王盈堤強調,蔬菜纖維對腸道非常重要,能夠刺激腸道蠕動加快,讓排便能夠更順利,特別是植物纖維遇水會膨脹,可以加強刺激,就像水管阻塞投入通廁劑,可以促進糞便排出。如果能夠配合規律運動,讓身體保持活動,就能維持規律良好排便,穩定排出不良物質,大腸癌風險就可以降低。王盈堤補充,個案在2014年檢驗出大腸瘜肉,之後每年追蹤檢驗同時確認飲食狀況,藉由生活習慣改變加上適當運動,在2017年時已經沒有發現瘜肉,隨後2年也都維持定期健康檢查,確認身體狀況維持良好,今年將再次腸胃鏡追蹤。王盈堤特別提醒,降低大腸癌危險,首先要減少紅肉類食用量,可以用植物性蛋白質取代,例如黃豆與相關製品,同時增加蔬菜量,讓纖維能夠刺激腸胃蠕動,最好用全穀類代替精緻澱粉,例如用五穀飯代替白米飯,早餐如果習慣吃白饅頭與白麵包,可以用烤地瓜或全穀雜糧饅頭取代。王盈堤也說,水果也是非常好的食材,纖維含量豐富,營養素也很多,但部分人早上喜歡喝果汁,覺得很「營養」,但水果要榨成果汁,熱量會瞬間升高,同時缺乏纖維質,例如1杯蘋果汁,可能需要很多個蘋果才能榨成,但蘋果纖維在榨汁時多數常去除,喝1杯蘋果汁等於喝了好幾個蘋果熱量,反而容易熱量超標。★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6-18 養生.聰明飲食
三餐亂吃很要命! 醫師忠告:40歲後這3飲食習慣一定要改
43歲林姓建築工,因近年來房地產買氣旺,經常得加班趕工,導致長期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加上下班後常跟同事「喝兩杯」搏感情,今年健檢安排胃鏡檢查,報告顯示食道黏膜上有白色斑塊,確診為「食道糖原棘皮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表示,「食道糖原棘皮症」(Glycogenic acanthosis)其實並不常見,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多半與長期抽菸飲酒,喜愛辛辣、過熱食物有關;診斷過程中需要和念珠菌感染、食道白斑作鑑別診斷,無痛內視鏡及切片檢查可有效地區分疾病間的差異。此病通常並無症狀,大多是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但到了後期白斑對於熱和刺激性的食物特別敏感,進食時可能出現胸骨後疼痛的症狀。陳建志強調,食道糖原棘皮症為良性,一般不需要治療,但應戒除病因,如菸、酒、辛辣、過熱飲食等;且根據日本橫斷性研究發現,食道糖原棘皮症多半在男性身上發現,長期抽菸和喝酒習慣會增加疾病發生風險,此外,更發現罹患胃食道逆流、巴瑞特氏食道、萎縮性胃炎的機率也比正常人高。食道糖原棘皮症本身雖為良性,且疾病進展與癌症無關,但其共病若出現逆流性食道炎,仍會造成患者感到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或對刺激性食物特別敏感。陳建志提醒,平時吃飯應定時定量,少接觸容易刺激食道的食物,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調整生活模式。延伸閱讀: 食物趁熱吃才好吃 但超過「這溫度」恐燙出癌!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
2020-06-17 科別.消化系統
影/胃潰瘍發作?男子腹痛忍14天才就醫 竟是牙籤穿腸
50歲朱姓男子上腹痛2周,以為是宿疾胃潰瘍不以為意,直到痛到受不了才就醫,經醫師余承儒安排胃鏡檢查,赫然發現一根牙籤穿刺在十二指腸壁上。最後透過內視鏡夾出,並且修補腸壁破洞才解除大患。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余承儒提醒民眾,若誤食銳利異物,像是魚刺或牙籤,則可能在某個角度在腸道裡頂住,容易穿刺腸壁,造成腸穿孔,產生腹膜炎、或形成膿痬、不幸靠近大血管,還易造成內出血,十分危險。呼籲民眾,一旦誤食尖銳異物,需盡快就醫。朱姓男子回想,可能是酒足飯飽剔牙時,不慎誤食,他因為常因胃潰瘍腹痛,以為舊疾發作,吃點胃藥,沒有就醫,直到吃胃藥沒用,痛到受不了,才趕緊來醫院就診。醫師余承儒說,消化道異物患者常見發生於兒科,因為嬰幼兒常隨手抓小東西往嘴裡塞,如鈕扣、彈珠或小玩具,不小心就吞下肚。而大人的食道異物通常以誤食居多,最多的像是魚刺、雞鴨骨頭,還有像是假牙沒有裝好,因脫落而不小心吞下肚。他指出,早年內視鏡不發達,消化道異物只能開刀手術取出或吃瀉藥排出,如今內視鏡技術進步,消化道異物可透過內視鏡從嘴巴進入消化道直接探查異物,並且利用異物夾輕鬆取出。
-
2020-06-12 新聞.健康知識+
魚刺哽到喉嚨吞飯、喝醋都NG!第一時間這樣處理才是正解
一位37歲的女老闆,與人談生意時一面喝魚湯,一個不小心喉嚨竟被魚刺給哽住,此時看到餐盤裡還有地瓜,突發奇想連吃好幾塊地瓜,想藉由此將魚刺吞下,雖然感覺不卡了,但喉嚨到胸口突然間卻感到一陣椎心刺骨劇痛,就醫經胃鏡檢查發現,魚刺不知去向,更食道壁上居然出現一巨大腫塊,幾乎把食道管腔整個阻塞住,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食道因魚刺割傷造成血管破裂,滲出的血液形成巨大血腫。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也是消化科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在被魚刺哽到時,常會先嘗試一些土法或偏方,如「喝醋」企圖把魚骨頭軟化溶蝕掉,或是吃一些青菜或肉塊,想藉此牽引或黏附魚刺,順道將魚刺吞下,但「吞食法」實際上卻是個危險動作,雖然它有機會化解問題,但也可能引狼入室讓魚刺掉入食道引起嚴重併發症。許秉毅說明,最正確的處理方是立刻停止進食先輕咳幾下,看看是否可藉由振動的力量將哽得不深魚刺給咳出來,如輕咳後魚刺還是掉不出來,就應該立即掛急診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夾除最安全。 過去他也曾遇過一位年輕男性勞工朋友,早餐在吃「海鮮粥」時,因趕著上班稀哩呼嚕把剩下粥一大口吞下去,結果突然間覺得頸部不舒服且吞不下東西,後來趕緊去診所檢查竟發現食道被粥內好料—4公分寬蛤蠣給哽住,經手術才取出蛤蠣並修補食道裂傷。此外,許秉毅醫師指出,臨床上小兒吞入之異物最常見是錢幣,多一元少數五元,其次是魚刺、雞骨、鈕扣、電池、磁鐵、玩具、別針等食物或物品,而大人誤食異物以魚刺、雞骨、牙籤較常見。延伸閱讀: 吃東西常嗆到  是癌症前兆? 吃年糕噎到別用手挖! 用「這招」才能救命
-
2020-06-11 養生.聰明飲食
工作決策力、情緒管控力出了問題?醫:問題出在這裡...
你經常失眠、憂鬱、注意力變差、記憶力衰退、決策力變弱,你以為是提早來的中年危機?其實,元兇可能來自你的「腸道」!近來醫學研究證實,人的情緒與決策力,不只由大腦決定,「腸道菌」更是另一個影響我們行為、心情的重要關鍵!47歲王小姐,在廣告業擔任主管,在高壓與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下,經常處於精神緊繃、焦慮的狀態,一向給人幹練精明形象的她,最近卻飽受胃脹氣、腹瀉,以及失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所苦,連帶影響了工作決策判斷能力,情緒管控能力也大不如前。深受其擾的王小姐,到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做全身健康檢查,醫療團隊聽了她的主訴症狀後,幫她安排了無痛腸胃鏡及全套食物過敏原、女性荷爾蒙等檢測,幫助王小姐找到身體不適的根本源頭。檢測後發現,王小姐並非更年期症狀,腸道也無息肉、潰瘍等異常,但從食物過敏原報告中卻發現她對多種食物有中重度過敏,尤其是她每天必吃的雞蛋與牛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王小姐因為長期攝取過敏原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質未被完全消化因而進入血液,啟動免疫反應,讓身體處在慢性發炎狀態,使腸胃道黏膜受損,因此產生拉肚子、脹氣等腸漏現象,進而影響了王小姐的心情與工作表現。顧好腸腦軸線,改善你的心情與決策力腸道菌究竟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與心情呢?鄭乃源解釋,腸道除了是消化吸收器官、免疫器官外,近來許多研究證實,腸道內擁有數百萬的神經元,是獨立自主的神經系統,不完全受大腦意識支配,可以自行發號施令,所以腸道又有「第二個大腦」之稱,透過「腦腸軸線」,與大腦相互聯絡、彼此影響。腸道菌透過迷走神經連結大腦感覺系統,構成「腸腦軸線」,即腸道神經匯集訊息後,傳遞給大腦,還主掌消化、免疫功能,甚至是掌控荷爾蒙的製造與代謝,影響情緒與心理狀態。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腸躁症、憂鬱症、自閉症、慢性疲勞等身心疾病,多與腸腦軸線有關。他舉例說明,以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為例,其90%就是由腸道所製造。血清素左右了人們的睡眠、食慾、疼痛和喜怒哀樂,健康的腸道能促進血清素分泌,讓人有愉悅與快樂感,相反地,若血清素分泌不足,則會提高憂鬱、躁鬱等情緒障礙風險。小胃鏡檢測沒異常仍不舒服 功能醫學-急慢性過敏原分析 找出原因鄭乃源表示,近年來無痛腸胃鏡檢查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腸胃鏡檢查主要是了解器官是否有結構性的異常,如腫瘤、潰瘍、黏膜發炎、息肉等。但是,有些受檢者做了腸胃鏡後一切正常,卻仍有脹氣、腹瀉、消化不良等亞健康困擾。鄭乃源建議,可透過「功能性醫學」做急慢性過敏原進階篩檢,是否吃進不適合自己的過敏性食物,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而引發上述問題。什麼是功能性醫學?他解釋,一般的器官健檢,只能診斷出疾病,無法診斷出介於健康和疾病間的亞健康症狀,且主流醫學主要針對症狀進行藥物治療,較少探討真正原因,而功能醫學補其不足,在器官未產生病變前,依據生化學、免疫學、營養學等,做進一步的檢測,找到身體不適的源頭。鄭乃源解釋,身體不適症狀,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功能醫學是透過個人化、整體的評估檢測,找出水面下隱藏住的疾病真正的原因,以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醫學目標。王小姐就是透過功醫檢測,找出亞健康根源的例子,她因壓力與食物過敏原,造成腸道的慢性發炎,而引起焦慮、腸胃不適、疲倦等症狀,後來醫護團隊為王小姐擬定個人化的食物輪替法,進行漸進式的飲食調整,排除過敏原,以及針對過敏引起的腸漏現象規劃所需的保健食品來修復腸道功能,提升免疫力。經過半年的調整,王小姐不適症狀都已明顯的降低,但是,鄭乃源提醒,食物過敏原是會改變的,若發現調整飲食後,症狀未改善,或有新症狀出現,可能是過敏原改變了,建議可以再安排複檢,依照檢測出的過敏原重新擬定飲食輪替計畫,才能「腸」保健康。腸道功能影響大腦健康,大腦指令也會影響腸道,所以要擁有健康的腸腦軸線,鄭乃源建議,從「吃對食物」做起!只要透過飲食調整,搭配運動及規律作息,就能培養腸道好菌,健康力及決策力自然提升。★本文經《聯安醫周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諮詢專家/鄭乃源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
-
2020-06-10 科別.消化系統
趕上班吞土司 卡在食道潰瘍
吃到魚刺才會卡喉嚨?那可不一定。一名52歲男子日前早上急著上班,大口吞土司,結果卻卡在食道上,造成大片潰瘍,這是相當少見的案例。醫師強調,不要以為只有硬物會卡住食道,軟軟的土司也會成為「食道殺手」。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胃腸科醫師許秉毅表示,患者發生原因可能是吐司卡在食道上,壓迫食道壁,造成食道的血流不順,時間久了,會引起嚴重的黏膜缺血壞死,進而形成潰瘍。這名病例從卡到、到就醫大約3小時,在臨床上如果卡半小時以上就可能形成潰瘍,一旦有潰瘍,就不容易癒合,這名病患目前還在治療中。這名患者早上急著上班,用手拔了一大塊土司就往嘴裡塞,之後馬上感覺到胸部卡卡,馬上喝大量的水與牛奶,希望能把土司「沖」下去,折騰了一陣子,前後大約半小時,感覺土司好像往下掉了,但胸口卻依然感覺疼痛,只好不上班,趕快到醫院掛急診。以胃鏡檢查發現,患者的上食道出現了一個直徑約3.5公分的大型潰瘍,許秉毅表示,雖然看過很多潰瘍的個案,但因為土司造成,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果不是親眼見到,實在難以相信」,提醒民眾吃東西還是要細嚼慢嚥,不要以為是軟軟的食物就硬塞,還是可能造成食道嚴重傷害。
-
2020-06-09 科別.消化系統
上腹疼痛,一定是這個病嗎?可能是要人命的病
上腹痛(心窩部位)是胃腸科門診或急診常見的問題,一般人也常自認這是胃病所致,而買些胃乳片之類的藥物服用,有時的確有效;但部份人則長期上腹疼痛,固執的認為只是單純的胃痛,也未接受詳細的診察,最後竟然發現是肝、膽或胰臟的嚴重疾病。究竟心窩部位疼痛,有那些成因呢?就舉一些實例簡單的說明:李先生,42歲,男性,上腹痛困擾他已有多年,疼痛大部份發生在空腹時,(如早上11點,下午4點或半夜,清晨),進食或服下胃藥後,疼痛就消失,不曾解過黑便,也沒有噁心、嘔吐、發燒、畏寒等症狀,不過偶有腹脹,沒有體重減輕,胃鏡檢查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腹部超音波顯示肝、膽、胰均正常,胃組織切片證實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給予「三合一治療」,疼痛不再,至今已近兩年。梁女士,45歲,稍胖身材,陳述上腹痛也有數年光景。疼痛時間不定,不過吃太飽較易引起疼痛,隱痛或劇痛都有,偶有噁心、腹脹。曾接受胃鏡檢查告知有胃炎、十二指腸潰瘍,也治療一段時間,但症狀仍未大幅改善。超音波檢查發現有膽結石及慢性膽囊炎,因此,建議接受膽囊摘除手術,術後疼痛消失。章先生65歲,上腹痛有兩個月,有消化性潰瘍的過去病史。疼痛是不定時發生,大多是隱隱作痛,伴有噁心、食慾不振,自行服用成藥,症狀未見好轉,乃接受胃鏡檢查,發現胃竇都有腫瘤合併潰瘍,組織切片證實為胃癌,手術的治療後,目前尚稱穩定。陳先生40歲,上腹痛、脹已經三個月,初期仍當成一般胃病給藥治療,療效不佳。胃鏡檢查有胃炎,本人是B型肝炎病毒的帶原者,肝功能SGOP、SGPT只輕微上升,胎兒蛋白些許升高,腹痛觸診、肝約腫大一指寬,呈彈性、無壓痛,腹部超音波則發現肝右葉有一約2公分大小的腫瘤,經系列的後續檢查,證實是肝細胞癌,因肝無明顯硬化而接受外科切除治療。楊先生69歲,因上腹痛、腰痛、體重減輕來就診。疼痛幾乎是全天候的,平躺時腰痛更嚴重,食慾很差,皮膚、眼睛無黃膽,便秘。胃鏡檢查正常,腹部超音波則發現在胰臟體部有一低音回音的腫瘤。乃建議切除治療。王女士48歲,有高血壓、糖尿病多年,一直以藥物控制。因上腹部持續疼痛兩小時而就診。伴有盜汗、胸悶、頭暈,血壓低於往常,時有異常心跳出現。過去有消化性潰瘍及心肌缺氧病史。已經服下胃藥,但疼痛持續。心電圖顯現心肌梗塞,緊急轉介心臟科治療。董先生17歲,上腹痛、脹有一天時間,疼痛是持續性,經醫師診視給藥打針,痛並未消失,且有微燒、噁心、解便兩次,腹部觸診,在上腹部及肚臍上方有壓痛,右下方也有壓痛併輕微反彈性疼痛,肛門指檢發現右下腹有明顯壓痛,白血球超出正常上限,在疑急性闌尾炎之診斷下住院觀察,最後開刀證實是急性闌尾炎。這些案例說明了一個上腹疼痛就有這麼多的可能病變,雖然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是最有可能的原因,但肝、膽、胰臟的疾病也不可輕忽,甚至心臟病有時也會以類似胃病一樣的方式呈現。小孩子或年青人的上腹痛、急性闌尾炎,更是需要列入診斷考量的一個急症。因此上腹痛若短時間內未見好轉或症狀加劇時,就應延醫診察,早日發現真正病因,解除痛苦。『腹痛不是病?偶會要人命!』本文由書田診所授權使用延伸閱讀: 5慢性病注意! 常腰痛、右腹痛未就醫,恐洗腎一輩子 腹痛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 教你從痛的時間點分辨
-
2020-06-06 科別.消化系統
頭暈半年、吐血 診出胃腸道基質瘤作祟
宜蘭一名79歲老翁頭暈症狀持續半年,不時還會吐血,嚇壞家人,但奔波多家醫院找不出原因,最後才確診,竟是「胃腸道基質瘤」作祟,及時手術摘除。羅東博愛醫院指出,這名老先生有三高病史,頭暈症狀持續半年,不時還會吐血,家屬帶他北上求診至少4次,奔波各專科之間仍找不出病因,上月再次因吐血,到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掛號,透過胃鏡檢查,發現原來是「胃腸道基質瘤」。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峰年表示,胃腸道基質瘤平均發生率約百萬分之10至20,因症狀不太明顯,不容易發現。老先生就診當天,在診間外嘔吐不止,緊急胃鏡檢查,發現腫瘤正在出血,經住院、暫時止血與定位後,再手術切除腫瘤。羅東博愛醫院指出,胃腸道基質瘤並不是胃癌,胃癌病灶通常從黏膜開始生長,並呈現潰瘍,而基質瘤生長於黏膜下層,表面黏膜完整,因此沒有明顯症狀。胃腸道基質瘤一般是根據腫瘤大小與顯微鏡下的細胞特性來判斷惡性度,早期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療法,如晚期腫瘤已轉移,則需以標靶藥物控制。外科醫師呂長運表示,老先生的腫瘤位於胃底,大小約4公分,以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保留大部分胃容量,日後進食量不受影響。羅東博愛醫院指出,胃腸道基質瘤初期症狀不明顯,若有任何腸胃道症狀,如解黑便、血便、腹痛腹脹等,一定要就醫檢查,以便早期治療。
-
2020-06-05 科別.消化系統
老翁吐血嚇壞家人 就醫診斷出這種罕見疾病
宜蘭一名79歲老翁頭暈症狀持續半年,不時還會吐血,嚇壞家人,羅東博愛醫院診查,發現竟是罕見疾病「「胃腸道基質瘤」作祟,及時手術摘除。羅東博愛醫院今天指出,這名老先生有三高病史,頭暈症狀持續半年,不時還有吐血狀況,家屬帶他北上求診至少4次,奔波各專科之間仍找不出病因,上月(5月)再次因吐血,到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掛號,透過胃鏡檢查,發現竟是罕見疾病「胃腸道基質瘤」。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峰年表示,胃腸道基質瘤平均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0至百萬分之20,因為不太有明顯症狀,因此不容易發現,老先生就診當天,在診間外不停嘔吐,緊急胃鏡檢查發現,患者腫瘤正在出血,經住院、暫時止血與定位後,轉由羅東博愛醫院一般外科呂長運醫師腫瘤切除手術。羅東博愛醫院指出,胃腸道基質瘤並不是胃癌,胃癌病灶通常從黏膜開始生長,並呈現潰瘍,而基質瘤生長於黏膜下層,表面黏膜完整,因此沒有明顯症狀,胃腸道基質瘤一般是根據腫瘤大小與顯微鏡下的細胞特性來判斷惡性度,早期進行手術切除為最有效的療法,如晚期腫瘤已轉移,則需以標靶藥物控制。外科醫師呂長運表示,老先生的腫瘤位於胃底,大小約4公分,此次以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傷口小且出血少,也保留了大部分胃容量,日後進食量不受影響,經由微創手術,可減少老先生具三高病史與年事已高所帶來的手術風險,傷口比較不疼,術後恢復也快,手術後第二天即可進食,年長者身體負擔相對較少。羅東博愛醫院指出,老先生的胃腸道基質瘤還好早期就發現,手術切除後只需要定期回診追蹤即可,也不用搭配標靶藥物治療,而胃腸道基質瘤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跟惡性胃癌與良性潰瘍疾病的區分,還是需要以胃鏡診斷,提醒民眾,有任何腸胃道症狀如解黑便、血便、腹痛腹脹等,一定要就醫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0-06-03 癌症.胃癌
8成胃食道逆流照不出病症! 長時間發炎恐變成食道癌
六十二歲的魏先生,二十多年來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及口苦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平時藉著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因胸悶、胸口灼熱而就醫。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翁銘彣醫師經胃鏡檢查後發現,魏先生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竟然有長達十公分的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此長度在亞洲人相當罕見。 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包括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黏膜受損、食道反覆受傷修復之發炎反應、進展至巴瑞特食道病變而最終可能產生食道腺癌。翁銘彣醫師表示,巴瑞特食道是一種長期胃酸逆流至食道的併發症,靠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細胞,在正常狀態下是平滑、扁平的鱗狀上皮細胞,但在胃酸反覆刺激食道下端黏膜,使黏膜細胞換了一層「皮」,轉變為柱狀上皮細胞而容易進一步造成細胞分化不良,而增加了食道腺癌的風險。翁銘彣醫師表示,在胃鏡檢查下約5%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發現巴瑞特食道病變,但像魏先生的巴瑞特食道長達十公分且合併分化不良,在台灣則相當罕見。 針對巴瑞特食道腺癌前病變治療,翁銘彣醫師表示,一般在分化良好的病灶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緩持續胃酸逆流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至於像魏先生的巴瑞特食道已合併分化不良的變化,目前可以採取「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此術式的優點為不須切除食道且併發症較少。「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將食道表皮燒灼深度控制於0.1公分內,除可根除食道黏膜病變細胞外,也較不易出現因傷口過深而產生「食道穿孔」或「術後食道狹窄」的併發症。此外,對於台灣常見的食道鱗狀上皮癌的癌前病變,「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也有良好的效果。 胃食道逆流症不像高血壓、糖尿病有客觀工具可評估病患嚴重度,其中更有80%的胃食道逆流病人,在胃鏡或咽喉鏡卻看不出病症。花蓮慈院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表示,目前難治性胃食道逆流病人的診斷,須經二十四小時酸鹼阻抗測定儀檢測,但患者常因害怕而難以配合檢查。目前,花蓮慈濟胃食道逆流團隊所引進的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可在病人做胃鏡的同時,快速精準的診斷其是否為真正胃食道逆流患者,提供個人化的精準治療。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吃胃藥無效? 「這問題」恐讓你都白吃了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
2020-06-01 科別.消化系統
熟女喉卡魚刺吞地瓜自救 食道受傷被血腫堵滿滿
吃到魚刺卡喉怎麼辦?過去有人認為可以吞飯等讓魚刺跟著一起吞下去,但也有醫師提醒可能有危險,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最近就有一起個案,37歲女子喝魚湯被魚刺卡住,當場連吃好幾塊地瓜,結果喉嚨不卡了,但胸口卻劇痛,就醫發現因為吃地瓜硬把魚刺吞下,造成食道割傷、滲出的血液並形成巨大血腫,幾乎把食道整個塞住,讓醫師也嚇了一跳。這名37歲的漂亮女老闆,最近與人談生意時一面喝魚湯,一個不小心喉嚨竟被魚刺給哽住,此時她看到餐盤裡還有地瓜,突發奇想連吃好幾塊地瓜,想藉由地瓜纖維牽絆魚刺希將魚刺吞下,當下覺得喉嚨比較似乎不卡了,但喉嚨到胸口突然間卻感到一陣椎心刺骨劇痛,於是趕緊來安南醫院急診室。經胃鏡檢查發現魚刺不知去向,但食道裡已出現好幾條長長潰瘍,更可怕是食道壁上居然出現一巨大腫塊,幾乎把食道管腔整個阻塞住,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竟是食道因魚刺割傷造成血管破裂,滲出的血液形成巨大血腫,好險食道尚未因裂傷而整個破裂,後來經使用食道黏膜保護劑治療及喝流質食物一周後,胸口疼痛才漸改善。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也是消化科醫師,他表示,一般民眾在被魚刺哽到時,常會先嘗試一些土法或偏方如「喝醋」企圖把魚骨頭軟化溶蝕掉,或是吃一些青菜或肉塊,想藉此牽引或黏附魚刺,希順道將魚刺吞下,但「吞食法」實際上卻是個危險動作,雖然它有機會化解問題,但也可能「引狼入室」,讓魚刺掉入食道引起嚴重併發症。正確的處理方是立刻停止進食先輕咳幾下,看看是否可藉由振動的力量將哽得不深魚刺給咳出來,如輕咳後魚刺還是掉不出來,就應該立即掛急診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夾除最安全。許秉毅表示,之前也曾遇到一位年輕男性勞工朋友早餐在吃「海鮮粥」時,因趕著上班稀哩呼嚕把剩下粥一大口吞下去,結果突然間覺得頸部不舒服且吞不下東西,後來趕緊去診所檢查,竟發現食道被粥內4公分寬蛤蠣(連殼帶肉)給哽住。十幾天下來去過數家診所與醫院大蛤蠣仍無法取出,最後來安南醫院尋求協助,胃鏡檢查發現蛤蠣殼已造成食道深度潰瘍及出血,故會診胸腔科醫師以手術取出蛤蠣並修補食道裂傷,動了一個大手術才解決問題。許秉毅指出,臨床上小兒吞入之異物最常見是錢幣,大多是一元、少數五元,其次是魚刺、雞骨、鈕扣、電池、磁鐵、玩具、別針等食物或物品,而大人誤食異物以魚刺、雞骨、牙籤較常見。當喉嚨或消化道被異物卡到時,可能產生的症狀包括喉嚨痛、吞嚥困難、流口水、胸骨疼痛;如果異物過大會造成腸阻塞,會引起腹脹、腹痛及嘔吐;吞入尖銳的異物也可能刮傷胃腸道引起潰瘍和出血,有時還會刺穿消化道管壁,引起胃腸道破裂,造成縱隔腔發炎、腹膜炎,甚至刺入主動脈,造成主動脈破裂導致死亡。一般而言,消化道異物的處置必須考慮異物的位置、危險性及形狀與大小。如果異物卡在喉嚨,可先照會耳鼻喉科用喉頭鏡移除;如果圓形且非腐蝕性的異物已經進入食道,病人也沒有任何症狀,可先觀察12到24小時,看看是否會自行掉下或排出。如果病人有胸口痛的情形或追蹤X光顯示異物仍然卡在食道,則須儘快安排胃鏡,取出異物。進入胃部且未產生症狀的異物,大多能順利自行排出,但是如果異物是尖銳性物品(如打開之別針、牙科器械)、具腐蝕性(鈕扣電池)、或體積過大(長大於5公分或寬大於2公分),則須考慮緊急作胃鏡將其取出。
-
2020-05-27 癌症.胃癌
胃脹.胃痛吃不下? 小心不只是消化不良 而是胃癌末期!
衛生福利部統計,107年癌症死亡率胃癌在第7位。胃癌初期大部分都沒有明顯症狀,初期治療5年的存活率能有90%以上,但等到第3期就大幅減少至50%以下,復發機會也會上升。目前能早期發現的唯一方法,就是規律接受內視鏡檢查,假使發現食量突然變小,好像吃一點東西就會胃脹,恐怕就要有警覺。日本大學醫院(日本大学病院)消化器病中心醫師池原久朝表示,胃癌初期是在胃壁內表層黏膜的異常細胞,接著不斷越深越廣增殖,根據不同深度可稱做4種型態,發展到最後變成革囊胃(或稱皮革胃),由於早期癌細胞在胃黏膜,不會聚集在1塊,而是像沙粒般廣範圍分布,因此早期發現有一定困難度。池原久朝強調,胃癌初期無症狀機會比較高,在癌症發展過程中,胃的收縮功能會漸漸變差,縱使不會有明顯症狀,不過可能會發現到吃東西困難,覺得胃總是消化不太好,此時癌細胞已經擴張到一定程度,有可能轉移到其他臟器,必須立刻接受檢查,否則治療難度與存活率都會大幅下降。如果確診革囊胃,手術治療已經非常困難,恐怕需要使用藥物治療延續生命,如果檢驗出與癌細胞有關的HER2基因,目前有專門標靶藥物可以使用,假使檢測陰性,也有胃癌末期專門藥物可以使用,但是抗癌藥物有引起副作用風險,藥費也非常貴,經常是第2線或第3線的治療方法。 另外,幽門桿菌感染者已被證實罹患胃癌機會比其他人高出許多,並且家族有胃癌病史,遺傳因素也不能排除。如果自身有胃癌高風險,一定要維持定期檢查,由於胃癌不是快速發展的癌症,不會一出現就迅速發展到無法手術的程度,基本上1年接受1次內視鏡檢查,就能有很高初期發現治療的機會。台灣中國附醫消化醫學中心院長林肇堂表示,早期胃癌幾乎可以說沒有症狀,當癌細胞向下發展,抵達肌肉層或漿膜層,由於胃的收縮能力變差,食物排空能力下降,就會容易有腹脹、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狀,假使出現症狀才確診,很可能已經第4期,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例如肝臟。林肇堂強調,發現早期胃癌,可以藉由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把癌細胞去除,病患不用全身麻醉,也不用切除病灶胃部。假使出現症狀才就醫檢查,確診已經是進行期癌症,就需要比較複雜的治療方式,不但要手術切除胃癌部位外,也擔心癌細胞已經到身體其他部位,需要藥物輔助殺死其他部位的癌細胞。林肇堂說,由於藥物進步,現在標靶藥物或相關療法輔助下,末期胃癌患者也能有很好的治療,但能早期發現還是最好,如果家中有親戚發生胃癌,特別是直系血親,就應該維持每年1次胃鏡檢查。而如果檢測到胃中有幽門螺旋桿菌,在治療完成後,也應該保持定期檢查。另外,由於煙燻醃製肉品也是胃癌好發因子,能避免食用最好。(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腹痛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 教你從痛的時間點分辨
-
2020-05-21 癌症.頭頸癌
火燒心檢查 發現食道癌前病變
62歲魏先生「火燒心」就醫,檢查後竟是食道癌前病變!20多年來,他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及口苦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平時藉著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因胸悶、胸口灼熱才看診。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翁銘彣表示,經胃鏡檢查發現,魏先生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竟然有長達10公分的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此長度在亞洲人相當罕見。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包括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黏膜受損、食道反覆受傷修復之發炎反應,進展至巴瑞特食道病變,最終可能產生食道腺癌。翁銘彣指出,巴瑞特食道是一種長期胃酸逆流至食道的併發症,靠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細胞,在正常狀態下是平滑、扁平的鱗狀上皮細胞,但在胃酸反覆刺激食道下端黏膜,使黏膜細胞換了一層「皮」,轉變為柱狀上皮細胞,進一步造成細胞分化不良,而增加了食道腺癌的風險。針對巴瑞特食道腺癌前病變治療,一般分化良好的病灶,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緩持續胃酸逆流造成傷害;若巴瑞特食道已合併分化不良的變化,可採取「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不須切除食道且併發症較少。翁銘彣表示,在胃鏡檢查下,約5%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發現巴瑞特食道病變,但像魏先生的巴瑞特食道長達10公分且合併分化不良,在台灣則相當罕見。他在接受最新的食道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至今一年半的追蹤巴瑞特食道病變無復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也在藥物控制下獲得改善。花蓮慈濟院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表示,目前難治性胃食道逆流病人的診斷,須經24小時酸鹼阻抗測定儀檢測,但患者常因害怕而難以配合檢查。現今可以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在病人做胃鏡的同時,快速精準的診斷其是否為真正胃食道逆流患者,提供個人化的精準治療。食道腺癌的患者通常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嚼檳榔,但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翁銘彣提醒民眾,除了藥物及手術外,生活習慣的調整是胃食道逆流症治療的第一步,包含睡前兩小時避免進食、減重以及減少菸、酒、咖啡、蘇打飲料等刺激性物質。
-
2020-05-05 科別.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吃胃藥無效? 「這問題」恐讓你都白吃了
隨著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的改變,越來越多人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胃食道逆流是最常見的社會文明病之一,好發在不同的年齡層,有可能因為作息不正常、飲食習慣或是功能性異常導致。雖然,大部分的病人在服用胃藥,並調整作息後就能得到改善;但在台灣仍有將近30%的胃食道逆流患者,長期服用胃藥卻是白忙一場,不但辛苦也要承擔長期用藥的副作用,即便照胃鏡顯示已經改善,症狀仍然無法獲得緩解,醫師透過內視鏡檢查也看不出異常,病人轉戰各個醫療院所診治,變換不同胃藥,經過反覆性的胃鏡檢查,甚至最後接受了外科手術,但是長久下來,胃食道逆流症狀仍然無法改善。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黃天佑醫師說,正常狀況下,食物通過食道到胃部,而胃部的東西逆流上去便會造成食道的侵蝕。根據最新研究,會侵蝕的不單只有胃酸,消化酵素和膽汁也會造成侵蝕和症狀,倘若對胃食道逆流不予理會,而食道經過反覆的侵蝕後,有可能演變成早期食道癌前病變,俗稱的「巴瑞特食道症」。而30%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本身有功能性問題,必須透過更精確的檢查來釐清病因,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方式。黃天佑醫師指出,針對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吃藥卻沒效果的病人,可透過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測試檢查,釐清病人是否有功能性問題,才能對症治療。 延伸閱讀: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打嗝也與胃食道逆流有關! 防症狀加劇4習慣要躲開
-
2020-05-04 科別.耳鼻喉
魚刺哽喉用偏方 食道潰瘍還血腫
一名37歲的女老闆,喝魚湯時,喉嚨哽到魚刺。餐盤裡有一些地瓜,她連吃了好幾塊,想藉地瓜的纖維將魚刺吞下,結果喉嚨到胸口劇痛,趕緊掛急診。經胃鏡檢查發現,魚刺不見了,但食道裡卻出現幾條長長的潰瘍,食道壁上還有一個大腫塊,幾乎把食道的管腔整個阻塞了;電腦斷層顯示,食道因魚刺割傷造成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形成了巨大的血腫。這位女老闆以食道黏膜保護劑治療及喝流質食物一周後,胸口疼痛才逐漸改善。一般人被魚刺哽到,常會嘗試一些土法或偏方。最常見的是喝醋,企圖把魚骨頭軟化或溶蝕掉;或是吃一些青菜或肉塊,想藉此牽引或黏附魚刺,順道將魚刺吞下。其實,「吞食法」是個危險動作,雖有機會化解問題,但也可能讓魚刺掉入食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當咽喉被魚刺哽到時,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立刻停止進食,先輕咳幾下,看看是否可藉振動將魚刺給咳出來;如果在輕咳之後,魚刺還是掉不出來,就應該立即去掛急診,請耳鼻喉科醫師夾除。臨床上,小兒吞入的異物最常見是錢幣,多為一元,少數為五元,其次是魚刺、雞骨、鈕扣、電池、磁鐵、玩具、別針等食物或物品;大人誤食的異物,則以魚刺、雞骨、牙籤較常見。為何卡住? 吃太快也是原因引起消化道有異物「卡住」的原因很多,例如倉促進食、邊吃邊說話、大口喝下含有魚刺的魚湯,或吃東西時不慎把鬆動的假牙一起吞下。六個月至三歲的嬰幼兒,特別容易誤食異物,主要是因為他們喜歡抓東西往嘴裡放。當喉嚨或消化道被異物卡到時,可能產生喉嚨痛、吞嚥困難、流口水、胸骨疼痛等症狀;如果異物過大會造成腸阻塞,會引起腹脹、腹痛及嘔吐;吞入尖銳的異物則可能刮傷胃腸道引起潰瘍和出血,有時還會刺穿消化道管壁,引起胃腸道破裂,造成縱隔腔發炎、腹膜炎,甚至刺入主動脈,造成主動脈破裂導致死亡。消化道異物的診斷,可以藉由X光檢查確認異物的位置及形態,但若誤食的是玩具、魚刺,X光可能不會顯影,此時可用電腦斷層攝影或以內視鏡作進一步檢查。非腐蝕性異物 可先觀察一天一般消化道異物的處置,必須考慮異物的位置、危險性及形狀與大小。如果異物卡在喉嚨,可先照會耳鼻喉科用喉頭鏡移除;如果圓形且非腐蝕性的異物已經進入食道,病人也沒有任何症狀,可先觀察12至24小時,看看是否會自行掉下或排出;如果病人有胸口痛的情形或追蹤X光顯示異物仍然卡在食道,則須儘快安排胃鏡,取出異物。進入胃部且未產生症狀的異物,大多能順利自行排出,但是如果異物是尖銳性物品,例如打開之別針、牙科器械、具腐蝕性如鈕扣電池,或長大於5公分或寬大於2公分的較大物品,則須考慮緊急作胃鏡將其取出。
-
2020-04-30 科別.耳鼻喉
食物卡食道會併發肺炎? 醫師告訴你真相
一名70歲陳伯伯,有腦中風病史,兩年前因吞嚥困難就診,當時研判傷及吞嚥神經,但後續伯伯未持續接受吞嚥復健,導致兩年來因此爆瘦20幾公斤,日前因症狀加劇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有一塊杏鮑菇卡在食道,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併吸入性肺炎,經緊急夾出後,並透過抗生素治療肺炎,目前暫時以鼻胃管進食。 患者就醫時,經檢查發現X光影像比起前兩年變得更加模糊,且臨床表現與典型中風患者不同,因此安排電腦斷層,並進行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和胃交界處呈現鳥嘴狀,導致食道充滿食物殘渣;黃建文主任解釋,其實吞嚥復健最主要不僅能幫助病患提升吞嚥進食能力,透過直接和間接的訓練方式,也能降低患者發生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找到適合的代償進食方式。當發生食道弛緩不能症時,患者會有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等現象,且會出現漸進式吞嚥困難,並伴隨胸痛、嘔吐、胃酸逆流、營養不良等症狀,發生原因不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指出,在國內每年20萬人約僅有1至2人罹患,但診斷上通常有症狀到確診,平均需要2年時間,使患者常得飽受病痛之苦。 因此,若有吞嚥困難的年長者,除了應儘早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也因配合醫師囑咐積極治療與復健;黃建文提醒,尤其較年長的患者容易因吞嚥功能障礙,將口咽部的分泌物反覆吸入肺裡,這時恐會造成吸入性肺炎,一旦拖延治療,就會出現肋膜積水或膿胸等情況,不得輕忽嚴重性。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吃完藥馬上躺平? 2習慣恐造成食道潰瘍、損傷 
-
2020-04-29 科別.消化系統
醫建議寫「生活小日記」 揪胃食道逆流地雷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的生活型態病,好發在三餐飲食不正常、夜班工作、身材肥胖與糖尿病族群,除尋求藥物改善,醫師建議患者做「生活小日記」,當胃酸逆流加劇時,回想近兩餐飲食內容,找出容易誘發的因子,飲食上避免接觸也是保健之道。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是腸胃科權威醫師,不少胃食道逆流患者上門求診,郭昭宏觀察,30至40歲是一大族群,這時期處於工作衝刺階段,職場壓力加上飲食不規律,容易胃食道逆流找上門,記者、護理人員等三餐難定時職業,是罹患胃食道逆流高風險族群。另一好發階段在50至60歲,這類患者常有肥胖、糖尿病等因素,消化系統較弱。胃食道逆流症狀包含心窩灼熱、胃酸上升等,還有以胸悶來表現的非典型胃食道逆流。食道外的胃食道逆流更棘手,會出現牙齦常發炎、鼻竇炎、氣喘、喉嚨異物感等。要減少胃食道逆流發作機率,避免空腹太久、戒斷甜食、少熬夜等,常喝咖啡、茶類也容易引起胃酸,香蕉、鳳梨、糯米等也可能誘發不適感。郭昭宏說,每一位胃食道逆流患者的「地雷食物」不同,曾遇過患者的敏感食物是麵食,也有人竟然是蓮霧,建議可在胃食道逆流發作時,拿筆記本寫下近兩餐飲食內容,多累積一些資訊,有助找出容易引發胃酸的敏感食物。郭昭宏也提醒,胃食道逆流不可輕忽,可透過胃鏡檢查確定是否進入特性化的胃食道逆流「巴瑞特氏症」,一旦進入「巴瑞特氏症」,導致食道癌機會恐增高。
-
2020-04-09 新聞.健康知識+
食慾不振一定是生病了嗎?應該從何檢查起?
60多歲的阿達,早在5年前就發現有C肝,但鐵齒的他從來沒有聽從醫師建議定期追蹤。 最近這2個月阿達老是感覺很累、食慾不振,工作也提不起勁,他才在老婆的催促下去了醫院;醫師問診後,安排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不良,而在超音波下更看到肝腫瘤已大到無法進行電燒、手術等治療了。 食慾不振是門診中常聽到的抱怨,食慾不振不一定等於生病,像阿達這樣查出癌症的病例是很少見的,但確實很多疾病會以食慾不振來表現,所以要結合病人的其他症狀、過往病史、用藥紀錄等訊息,才能綜合判斷出可能的原因。 許多疾病都會讓人食慾缺缺 優先檢查消化系統食慾減退,人們第一個會聯想到消化系統出問題,像是胃食道逆流、急性胃炎、胃潰瘍、胃腸阻塞,甚至胃癌、食道癌等。 胃食道逆流現在愈來愈常見,可能與高油脂、高糖、愛吃宵夜的飲食習慣,以及肥胖、壓力等因素有關,這時除了食慾不振,通常會合併有胸口熱、喉嚨痛等症狀;但也有些病人只是常打嗝、脹氣,或是躺平時容易咳嗽、喉嚨沙啞,看耳鼻喉科也找不出問題,這些非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常被忽略。若食慾不振合併腸胃不適問題,建議可考慮做胃鏡檢查確認。 肝臟出狀況,無論是急性、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甚至肝癌,也都會讓人覺得累又沒胃口。要注意的是肝腫瘤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所以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追蹤,臨床上常有病人剛確認前半年追蹤都沒事,就覺得沒必要回診檢查;等到出現疲累、食慾變差,甚至已經皮膚、眼睛發黃時才回診,病情往往已延誤到無法處理的地步了。 心臟病會影響消化道血液供應、消化機能下降,使食慾減退;腎臟病容易貧血,也常有疲倦、食慾不振狀況。 內分泌問題,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問題;以及電解質不平衡,如副甲狀腺、癌症等急慢性疾病導致高血鈣症,也會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便秘等腸胃道問題。 另外,食慾是老年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要特別注意,尤其是老年人很多疾病不會有典型的表現,例如感染會發燒,但老年人可能不會發燒或只是低燒,僅有活動力降低、食慾減退的現象,很容易被忽略。 食慾不振也是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困擾,很多病人不是被癌細胞打敗,而是敗給了消瘦、營養不良。除了受到放療、化療影響,癌末患者使用的嗎啡類止痛劑等藥物,也是降低食慾的可能因素。 如何找出病因?參考以下建議所以,食慾不振這個聽起來很簡單的症狀,其實背後可能的原因既多且雜,它是臨床上常見症狀卻不具備特異性(無法對應到某個疾病),需要配合其他合併症狀來判斷──這些合併症狀往往才是診斷的重要線索。 事實上「食慾」是很主觀的感受,有時一連串檢查後卻仍然找不出原因,醫師在門診時也很難問出細節,病人常常只強調自己「真的吃不下」,很少有確切的飲食紀錄。體重變化是重要的觀察指標,若體重短期內無預警地大幅下降,有必要尋求醫療協助時,可參考以下建議:有固定回診追蹤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肝病等慢性病患,先請教你的主治醫師。食慾不振可能是原本病情有變化的徵兆,了解你病情的醫師可以快速有效掌握狀況。如果除了食慾不振還合併有虛弱、怕冷、疲累、水腫、小便減少...等症狀,要盡快就醫。一般患者可先求診腸胃科、家醫科醫師做基本檢查。一般單純食慾不振、未明顯合併有其他症狀時,可找腸胃科、家醫科先做基本檢查,例如抽血檢查,搭配過去病史、用藥情況。找出問題的可能方向後,再進一步判斷是否需深入檢查或轉診至其他專科治療。若是排除疾病因素,判斷是單純的食慾不振時,建議先改變飲食習慣,例如從一日三餐改成少量多餐,再追蹤觀察一段時間,看情況是否有所改善。 有時候,怎麼檢查都查不出問題,才發現是因精神困擾導致的食慾不振,像是憂鬱症、厭食症、失眠等,門診時透過觀察患者的言談舉止可以發現蛛絲馬跡,例如常用負面字眼,這時會引導患者轉診,尋求心理精神專科的協助。 Q&A/疑惑解除補給站Q、食慾不振一定是腸胃出問題?A:雖然食慾不振大部分與消化系統(包括肝膽胃腸)問題有關,但其實感冒傷風都會讓人吃不下,所以各器官出狀況,都會影響食慾;診斷時要合併其他症狀來綜合判斷。 Q、有B肝帶原,最近食量減少、吃不下,是病情加重了嗎?A:食慾不振、體重突然下降,的確可能是肝臟出問題的症狀之一,可至門診驗血檢查來確定,若不是肝病則需進一步尋找其他原因。【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會刊》第82期(2018-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4-07 癌症.食道癌
食道癌最愛這3樣東西! 除了戒掉 日常還要做這些事預防
56歲李姓茶農為了務農提神,40年來香菸、檳榔、酒精不離身,導致胃潰瘍、吐血及腹痛接連而來,兩年前經胃鏡細心檢查發現罹患早期下咽癌,雖透過化療和放療後痊癒,日前追蹤又發現早期食道癌上身,所幸發現得早,醫療團隊採取「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SD)治療後沒有復發跡象。食道癌為國人十大死因第9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常見的食道癌細胞型態可分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和食道腺癌,前者發生於食道內面表層細胞,為台灣人好發的食道癌類型,通常為吸菸、喝酒、嚼檳榔等引起,因此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123倍;後者是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病變而致,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然而,早期食道癌幾乎沒有症狀,但當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咳嗽、體重減輕、食物逆流、貧血、頸部異常腫塊等症狀時,代表病程已進入中晚期,且在消化道癌症中,食道癌存活率並不高,故若能早期偵測癌細胞並接受治療,預後效果比較好,但若於疾病晚期發現,通常會使用放療、化療和手術治療,但治療效果通常並不佳。由於食道癌早期不易發現,曾晟恩建議,有食道癌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超過十年者,或是曾經罹患頭頸癌的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非高危險族群者,可視個人情況,每2至3年接受胃鏡檢查即可。除了戒除香菸、酒、檳榔外,日常飲食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少吃加工醃漬類食品、維持適當體重與口腔衛生,都能降低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延伸閱讀: 食物趁熱吃才好吃 但超過「這溫度」恐燙出癌! 戒掉「菸檳酒」還不夠! 防食道癌8飲食習慣也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