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5 養生.健康瘦身
搜尋
肌力
共找到
1634
筆 文章
-
-
2022-08-15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蹲到腳麻沒力氣?如厠要順暢靠這招姿勢!
現代人生活忙碌緊張,壓力一大反應在身體上,常出現排便不順或便秘,成為現代人常有卻不敢說出口的健康問題。如果你有厠所蹲老半天卻大不出來或是腹部沒力氣排不出的困擾,讓學貫中西醫的阿銘師教大家一招如厠順暢的方法,趕緊點開影片看看吧!排便有困擾的朋友可以試試這個姿勢,首先先彎腰讓肚子放鬆,將身體微微前傾,屁股稍微懸空,然後將兩個大姆指反扣在腹肌外緣,按住大橫穴,這裏的位置是升降結腸,按摩這兩個位置,尤其是左側,可以幫助你增加局部腸道的壓力、有效推送,這樣做能讓便便排得比較乾淨。阿銘師推薦的這個姿勢,主要是在增加動力的部分,因為久坐、運動量少等都市生活影響,現代人排便不順其實大多與腸道太虛、太濕有關,氣虛時腹橫肌、腹肌的力量是不夠的,腹內壓不足,以至於腸道沒有力氣去擠乾淨,造成排不乾淨或一天要上好幾次。排便會困難不外乎是動力小於阻力的關係,阿銘師說只要增加動力就能解決不順的問題。至於坊間有一種排便凳,它主要在結構上是被動地減少排不出來的阻力,這兩種方式都可以試試看。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便便順暢人生也順暢!原始影片阿銘師X鍼還傳YT[中西醫師黃獻銘]臉書粉專阿銘師的IG延伸閱讀瘦身卡關?專家告訴你停滯期是什麼你自律神經失調?中醫師帶你5招緩解「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8-15 癌症.肺癌
氣吐不出來恐代表身體長期缺氧 肺癌權威教你如何增強肺功能
▌增益肺功能的保健運動肺的體積大,但氣吐不出來也沒用,像是抽菸者或氣喘病人等,他們的氣道狹窄,瞬間可以用的氣很少,若緊縮到無法換氣,就會有生命危險。而一般人也必須要有通暢的呼吸道,才能有充足的氧氣供身體使用,否則長期血氧不足,會影響身體機能,產生疾病。吐氣量顯示呼吸道是否暢通,也代表一個人的咳嗽能力。在進行肺功能檢測時,會以用力呼氣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尖峰呼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R)為指標,來瞭解呼吸時進出肺部的氣體量及其流速。連同肺活量合併評估,當一個人的肺容積與呼吸流速都正常時,通氣功能大致是正常的。進行肺臟手術前,也會以肺量計做肺功能檢查,主要參考指標是用力呼氣一秒量(FEV1),因為一般人用力吐完氣的時間約需三秒鐘,其中大部分空氣都會在第一秒呼出,檢測FEV1較精確,可藉此推估咳嗽能力及手術安全性、病人術後存活率及對日後生活的影響等,而若是較複雜的手術還需加上心臟超音波及運動肺功能檢查。肺臟的氧合能力指的是氣體交換能力。如同腸胃道除了構造健全外,也需要有好的吸收能力;當氧氣進入肺臟,會經由擴散,完成氧合作用,但若肺泡膜因病變或吸菸導致纖維化,即使有吸入空氣達到肺泡,氧氣也無法穿透肺泡膜提供身體運用,形同虛設。除上所述,肺功能也和胸壁的肌肉及橫膈膜的力量有關。我們的胸腔在呼吸時就像是一個幫浦,吸氣時,肋骨向外、橫膈膜往下沉,使胸腔擴張、腹腔變小;呼氣時,橫膈膜上升、胸壁向內收縮,順勢將肺臟裡的二氧化碳擠出。因此,吸氣時要能讓胸壁擴增到最大、橫膈膜下壓到最低,如此才能讓肺活量上升。現代人久坐或習慣駝背,都可能壓迫肺部,影響肺活量,而缺乏較高強度的運動,也會導致相關肌肉無法大力運動,使吐出的氣體量小而弱,因此,想要增強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多做一些胸壁肌肉及橫膈膜的肌力訓練是必要的。自我檢測肺功能的方法一分鐘登階測試: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的「一分鐘登階測試」,是依據一般人一秒鐘約可爬一個階梯的速度,來檢測肺功能及肺阻塞風險。五十到八十階以上:一分鐘之內可登階五十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三十到五十階:一分鐘之內登階三十到五十階,屬於中度風險族群,需檢視是否有吸菸史或喘、咳、有痰等症狀,應多留意肺功能狀態。○到三十階:一分鐘之內只能登階○到三十階,便屬於高風險族群,代表肺功能很差,要盡速就醫。六分鐘行走測試:由美國胸腔醫學會(ATS)開發的六分鐘行走測試(6MWT,The 6-minute Walk Test),是用來衡量一個人步行六分鐘的最大距離,以評估其心肺運動能力。測試時可選擇在三十公尺長度的走廊,或利用居家室內空間(建議至少十五公尺長),以舒適但稍快的速度於固定距離中來回行走,同時搭配指尖血氧機及計步器,測量六分鐘內之血氧濃度及總共走多少距離(以公尺計)。一般健康人之血氧飽和濃度約為百分之九十五至一百,至於六分鐘行走總長度會依年齡、身高、體重、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大致而言應落在四百至七百公尺間,且是輕鬆、不費力的,否則就得注意是否心肺功能不足。生活中有益肺功能的簡易運動強化肌肉力量、提升呼吸效率是鍛鍊肺活量的方法。可以透過訓練胸壁肌肉及橫膈肌來提升肺活量。像是練習用腹式呼吸,或是進行能加強上臂肌力的各式運動,以及平時多做深呼吸和擴胸運動等,持之以恆,都對維持呼吸功能、增加胸壁彈性有很大的幫助。以下介紹幾個可以增益肺功能的日常保健運動。擴胸運動:胸腔和四肢關節一樣需要經常固定伸展鍛鍊,擴胸運動是以抬手外展幫助我們張開胸腔吸進更多空氣。曾有研究指出,人類在一小時之內約有三至四次不自覺的深呼吸,就是在幫胸廓拉筋,打開胸腔(參考圖2)。要留意的是這個動作不是在練手,而是在練胸廓,必須把胸腔伸展開來才有用。許多臺灣中生代在學生時期做的國民健康操,就有雙手外展、挺胸的動作,可以回想一下做看看。建議每坐半小時,就起身活動一下,做些擴胸運動,同時搭配深呼吸,平時也應盡量抬頭挺胸,減少滑手機、避免駝背,提供肺臟呼吸時的足夠空間。腹式呼吸:呼吸要有效率和品質,如果呼吸得太淺,氣體只在上肺葉交換,其實並無法完全滿足身體的需求。採取腹式呼吸能促進橫膈膜的功能、減低呼吸速率,及增加胸廓活動度(參考圖3)。做法是先吐完氣後、用鼻子深吸氣,吸氣時將手放在腹部,要感覺到腹部有漸漸鼓起,想像一顆吸飽氣的氣球;等吸到極限時,再噘起嘴來慢慢吐氣,此時應感到腹部回縮,逐漸恢復平坦。吸氣同時亦可讓肩部向後外展,以利肺部擴張,吐氣時肩部再慢慢回復原位。吸、吐氣的時間長度建議為一比二或一比三,可每日做三回,每回一百次,來增加肺活量,但若在進行時有感到頭暈或不適就先暫停,這可能是因為吐掉太多二氧化碳造成的。圓唇呼吸:這是一種訓練吐氣的方法。好處是能使呼吸道保持一定的壓力,降低肺內肺泡塌陷,同時訓練呼吸肌肉的力量,增加肺部氣體交換功能,此外,這種呼吸法也能讓人感到放鬆、減輕焦慮,使呼吸次數降低。練習時,選擇一個自己覺得舒適的位置,放鬆肩膀、身體坐直、頭向前傾,雙手則撐著大腿或桌面。吸氣時,使用鼻子吸氣,心中默數一、二,此時須將嘴巴閉上,避免口乾及嘴巴漏氣。吐氣時,再以噘嘴方式(像在吹蠟燭),將空氣經由口腔緩緩吐出。吐氣的長度約是吸氣時的兩倍,所以吐氣時要在心中默數一、二、三、四(參考圖4)。圓唇呼吸有助維持氣道通暢,每天可練習十分鐘,於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各做一次。幾次練習後,會慢慢覺得呼吸變得輕鬆或順暢。擴胸運動、腹式呼吸及圓唇呼吸,可參見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的「新冠肺炎病患出院前後的呼吸運動」示範影片,雖是提供給新冠肺炎病患的呼吸運動示範,但做法相同。唱歌或吹奏樂器:通常胖的人比較容易喘,是因為肚子大,橫膈膜降不下去,呼吸空間小,只得增加呼吸次數;相對來說,練過聲樂、很會唱歌的人,呼吸就比較有效率,因為不論是唱歌或吹奏樂器,在一呼、一吸過程中,能訓練到「丹田」,讓橫膈膜與胸腹部肌肉相互配合運作,增強肺功能,不僅可以幫助紓壓,讓心情愉快,還是非常好的增進肺功能運動,一舉兩得。若不愛唱歌,也可用吹氣球的方式來鍛鍊肺功能;先深吸一口氣,再對著氣球慢慢吐氣,直到氣吹完為止,每回重複做至少十五次,每天練習三回合,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其他增強肺活量的運動:任何運動只要執行時間和強度足夠,都可以強化心肺功能,特別是游泳,因為在水中可以對肺部產生壓力,進而提升呼吸肌肉功能、強化肺活量,是訓練肺活量最有效的運動。此外,慢跑、健走、騎自行車、跳繩、伏地挺身等,亦可訓練心肺耐力。至於年紀大、體力不好的人則可練習太極拳或氣功,在做動作時搭配吸氣,手回復身側時搭配吐氣,雖較緩和,但可搭配呼吸韻律,對肺活量的提升也有幫助。測量最大呼吸量1.先用測量尺沿肋骨最下緣繞胸廓一圈,雙手交疊固定住測量尺。2.深吸一口氣,記錄此時的胸圍(最大胸圍)。3.接著慢慢把氣吐完,再記錄此時的胸圍(最小胸圍)。將步驟2及3所測得的數字相減,所得到的「呼吸差」,正常來說,應該要在五公分以上;如果小於三公分,就算是呼吸太淺。※ 本文摘自《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作者:陳晉興, 梁惠雯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7/29
-
2022-08-14 醫療.婦產科
女性更年期讓4疾病風險大增 醫師教你如何及早存好本錢預防
大部分女性在50歲前後流失荷爾蒙,進入更年期,容易有自律神經失調、胸悶、睡不好等症狀,隨著年紀增長,甚至出現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醫師建議,養成運動習慣、健康飲食,可多補充鈣質食品,定期健康檢查,只要存好「健康儲蓄」,到了老年疾病就不易找上門。門諾醫院產科主任醫師蔡啟智說,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在短期內,約有七、八成的人會出現更年期症候群;過了三、五年,隨著荷爾蒙減少,女性泌尿道、陰道乾澀,性欲減退之外,還會有頻尿、漏尿,易造成尿道感染;更年期十年後,容易會有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1. 骨質疏鬆症含鈣飲食加運動補強,才能及早存骨本。蔡啟智說,一般人的骨質最高峰落在35歲左右,35歲過後骨質就開始每年下降1%。不同於男性緩慢下降,女性在停經後,每年骨質下降3%至5%,可能造成嚴重的骨質疏鬆、腰痠背痛、骨頭痠痛等。想要預防骨質疏鬆,除了適量補充含鈣食物如小魚乾、牛奶、燕麥奶、海菜及芥菜等,有必要時可補充鈣片;也記得要運動,像是快走、爬樓梯、跳繩,適時曬點太陽,若體力許可,還能到健身房重訓,存好「骨本」,就不怕骨質疏鬆。高雄市大同醫院婦產科醫師徐昕宜建議,邁入中年的女性平日晨起可喝牛奶、芝麻穀飲,中午吃點豆干、油豆腐,下午吃點小魚乾配堅果,盡量補鈣,存骨本。再者趁早晚太陽不大時,穿短袖、短褲至戶外運動半小時,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幫助人體吸收鈣、鎂及磷酸鹽。2. 心血管疾病更年期十年後,失去荷爾蒙保護,心血管疾病易上身。在更年期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方面,蔡啟智表示,女性荷爾蒙有抗氧化,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避免血管硬化,但更年期約十年後,荷爾蒙消失,就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階段。預防心血管疾病,不外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特別注意身體警訊,若經常感到肩膀、背部疼痛、惡心嘔吐、氣喘、難以入眠或腸胃道問題,必須就醫治療,並培養一、兩年做一次健康檢查的觀念。3. 肥胖問題中高強度有氧運動,能增加肌力也能保持骨質。在女性荷爾蒙減少、新陳代謝率降低的情況下,更年期女性身材容易肥胖。蔡啟智說,高澱粉、高糖食物少吃,烹調盡量採清蒸、水煮、燉或涼拌等少油方式,咖啡與茶適量,並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可找營養師做進一步的諮詢。由於骨質流失快,再加上體力逐漸減退,因此運動方式不宜過度劇烈,每天進行30到60分鐘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游泳、快走、有氧舞蹈、騎腳踏車或慢跑。在專業的指導下,建議每周要有兩天重量訓練,增加肌肉能消耗熱量,又能讓骨本不會流失那麼快。要是病患難以靠上述方式解決更年期症狀,醫師會適量開立荷爾蒙藥物,補充流失的荷爾蒙,但除非症狀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醫師會謹慎評估是否需使用藥物。4. 尿失禁漏尿易引起尿道感染,症狀輕微者可做「凱格爾運動」改善。更年期女性除了有骨鬆、心血管疾病風險外,擾人的「漏尿」更是女性不敢說的祕密。有的人爬樓梯、開心大笑、咳嗽,下體就濕成一片,蔡啟智表示,漏尿容易讓尿道感染,不能因為不好意思就醫,就放著不管。他建議,若漏尿還算輕微,可自己在家練習「凱格爾運動」,想像尿尿到一半暫停,用到阻止尿液流動的肌肉,藉由重複縮放部分的骨盆底肌肉,減少漏尿問題;若漏尿嚴重影響生活,一定要就醫,現在有電磁波、雷射等方式,也有尿道懸吊手術,幫助解決女性難言之隱。更年期早到 健康一定比較差?更年期提早報到的人,身體狀況一定比較差嗎?蔡啟智提及,曾遇過一名女性41歲就停經,比一般人提早約10年進入更年期,並不一定是身體出狀況,而是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不同,停經的年齡也會不一樣。如果維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即使是更年期提早,身體狀況不一定比晚進入更年期的人差,只要提早或及時「存好健康本錢」,歲數增長也不用擔心疾病入侵。
-
2022-08-10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羨慕別人的川字腹肌?學會熊爬加上兩大關鍵就能搞定!
健身的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的體魄以及好看的身體線條,一般都會從核心訓練開始。不過有些人會發現,怎麼越練肚子看起來越大?難道做錯了?超核心健身中心的Erica、Euphe教練不僅要為大家破解這個迷思,同時還要教會大家一個很好用的核心訓練。原來,為了擁有漂亮的川字腹肌,許多人會勤於鍛鍊腹肌和核心,但這只會讓腹部的肌肉增長,若沒有同時做飲食控制,內臟脂肪會越來越多,肚子自然就會看起來大了。由Erica教練說明、Euphe教練動作示範,影片說明選擇多關節訓練動作,例如深蹲、硬舉、臥推、引體向上、划船等,便可以在訓練中創造更多熱量的消耗。詳細動作快點開影片觀看。超核心健身中心Erica和Euphe教練還教大家一個在健身房比較少見的「熊爬」動作,配合飲食控制和多關節訓練兩大關鍵,就能讓腹部線條練得更明顯更好看!不過若在家有訓練空間不足的限制,兩位教練也提供了向後爬的熊爬進階動作,還能增加核心訓練的強度喔!想了解更多關於健身運動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熊爬練起來完美腹肌不是夢!原始影片超核心健身中心Hypercore Fitness YT★教練教你三分鐘學會啞鈴划船★超核心線上課程上線囉,課程內含全身45個訓練動作的詳細教學延伸閱讀久坐不動髖部疼痛?利用簡單的馬克操減緩不適感每天走不到一萬步?試試不無聊在家就能做的踏步有氧「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8-10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每天走不到一萬步?試試不無聊在家就能做的踏步有氧
為了健康、遠離肥胖,很多人每天都在計算走路步數,但總有時候遇到氣候不佳出門不便,或者總有人怕走路無聊、沒耐性走一萬步。沒關係,那就試試看由照護線上的白映俞醫師所提供的一組容易執行的踏步有氧運動,不僅不無聊還能不出門在家就能做、卻一樣可以達到日行萬步的效果。現在就點開影片一起跟著做!這組踏步有氧運動總共十四個動作,看起來動作不少,但其實每個動作都很簡單,所需時間也不用十分鐘,每個動作只做三十秒,中間休息十秒,大家可以打開影片,聽著輕鬆的背景音樂,跟隨著計數器聲音及白映俞醫師的動作一起做。有氧運動可以消耗的熱量多,而且特別有助於飲食控制中的人進行減重,對於心肺功能與耐力的訓練都頗有助益。照護線上白映俞醫師示範這組踏步有氧運動容易執行、也不受限場地,非常值得大家每天抽出十分鐘來進行。想了解更多關於有氧健身的分享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每天十分鐘,一起動起來吧!原始影片照護線上網站照護線上FB延伸閱讀喘、疲倦、腦霧?透過運動改善長新冠後遺症!久坐不動髖部疼痛?利用簡單的馬克操減緩不適感「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8-10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創意減脂甜點,高纖低卡的奇亞籽布朗尼
作為健身、飲食控制的一大熱門食物,富含Omega-3、植物性蛋白與膳食纖維的奇亞籽,常被用來加在沙拉、優格或燕麥粥等減脂食譜中。但你知道奇亞籽可以作為蛋的替代品來烘焙嗎?長期於YouTube分享創意減脂食譜的小冰&跩寶,不藏私地要教大家做一款無蛋、低GI、低糖、高纖的奇亞籽布朗尼,好吃又熱量不高,非常適合減肥時候滿足想吃甜點的口腹之慾。作法還非常簡單,快點開影片跟著小冰一起做!這款布朗尼不僅使用奇亞籽替代一般的蛋,也用燕麥奶來取代牛奶,適合更多人吃。作法中將富含花青素的紫心地瓜連皮一起攪拌,加上甜味少一點香味多一點的100%生蜂蜜和香草精,以及無糖的杏仁醬,完成烘焙後的布朗尼切塊擺盤再淋上無糖巧克力醬,就成了口感綿密酥脆、濃郁香醇、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甜點。影片裡的奇亞籽布朗尼一塊熱量約180卡,吃起來實在是少了許多心理負擔。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低卡的甜點食譜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開心吃著瘦!原始影片小冰X跩寶FB 小冰X跩寶IG延伸閱讀金黃香甜鬆軟,無蛋、牛奶的純素法式吐司減肥也能放心吃!低卡健康清爽的優格藍莓蛋糕「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8-04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一週的營養健康準備起來!營養師的14道便當菜料理全公開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不是外食就是叫外賣,營養和衛生條件堪虞,也容易過量造成肥胖,疫情又使得外食不便,漸漸地許多人開始回歸自帶便當。因應許多網友詢問便當菜料理,黃君聖Sunny營養師特別規劃、教大家如何準備一週的營養便當菜,方便大家依樣畫葫蘆,省卻不少煩惱。黃君聖Sunny營養師這次總共分享了14道料理,包括2道全穀雜糧類、5道蛋白質料理、7道蔬菜類,每道料理的食材及作法則由安安媽咪親自示範煮給大家看,上班族可以利用假日在家一次準備起來放冰箱冷凍。詳細作法快快點開影片來看看!14道按照類別製備起來的料理需要再分袋秤重裝好,黃君聖Sunny營養師建議大家吃兩份的碳水化合物約120克,蔬菜類可以混搭一餐吃到兩份,份量加起來大約是150克,蛋白質則建議帶三份,肉類的話大約90公克左右,但如果是植物性蛋白質,可以吃多一點份量秤到120克左右。當然,主食之外還可以搭配一份水果及堅果,下午茶再喝個乳品,這樣就是非常均衡的一餐了。想了解更多關於美味營養的便當料理分享?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自己準備的便當吃起來安心又健康!原始影片黃君聖Sunny營養師 YT黃君聖Sunny營養師 FB黃君聖Sunny營養師 IG延伸閱讀新冠染疫後這樣飲食調養!營養師教你四大重點加速復原金黃香甜鬆軟,無蛋、牛奶的純素法式吐司「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8-04 失智.大腦健康
健走杖運動 練肌力防失智
門諾醫院近年來在花蓮新城鄉打造失智友善社區,邀請不倒翁學校志工傳授「健走杖運動」,在52個動作中有抬單腳、弓箭步等,透過簡單的動作可以提升長輩的肌耐力,預防失智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每12位65歲以上老年人中,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失智症照護已經是高齡化社會的重要課題。「以常訓代替長照」,不倒翁學校志工夏尊湯說,健走杖運動分為13個階段、52個動作,每個環節循序漸進,除了能防止跌倒、保護關節及增強肌力,還可以促進靈活度與穩定度,甚至坐在椅子上就能做運動,對長輩來說,是一套簡單又能達到訓練效果的運動。學員們希望把這套健走杖運動帶回社區,王先生說,沒想到一對健走杖就能夠延伸變化出這麼多的健身動作,一定要在社區好好推廣。活動承辦人陳茜如表示,與其吃銀杏,倒不如起身動動,其實健走杖非常適合平常沒有運動基礎或膝蓋退化的長者,不論是緩步健走或是坐在椅子,只要依照動作慢慢練習,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提升血液循環、心肺力、累積肌力,更有效預防失智症。
-
2022-07-31 名人.林頌凱
肩頸僵硬其實是坐出來的 名醫揭頸椎病有哪些症狀
頸椎病是很多現代人疼痛的主要原因,其盛行率甚至高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而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頸椎病是「生活習慣」的疾病,長時間不正確的姿勢讓頸椎提早老化,產生頸椎病。現代人除了睡覺以外,坐著的時間最長,工作、坐車、開車、滑手機、看電視……都是久坐,影響也最大。久坐產生的頸椎病症狀:●頭頸前後左右活動時,後頸和上背感到痠痛。●工作中或工作後,感覺肩膀、頸部僵硬。●不明原因頭痛。●手腕、手臂出現痠、痛、麻。●沒來由突然頭暈。●轉頭時發現活動角度變小。●不自覺的咬緊牙關。上面的症狀可能單獨發生,也可能同時出現好幾個。出現的症狀數目越多,或是頻率越頻繁,都暗示病況越嚴重。以打電腦的坐姿來說,理想的坐姿應該是頭頸保持直立、肩膀放鬆、手臂自然下垂、手肘彎曲呈90度、腰部挺直輕靠椅背、膝關節彎曲呈90度、雙腳輕放地面、身體保持在中線不歪斜。但在實際生活中,能夠保持這樣坐姿打電腦的人實在寥寥無幾,絕大多數的人是彎腰駝背、不自主聳肩、手肘拉長遠離身體、髖關節彎曲緊繃,是典型的「烏龜族」或是「猿人族」。正常的頸椎從側面看起來是一個「倒C字型」的排列,這種頸椎的活動角度最大,支撐力最好,周邊的肌肉筋膜也最放鬆。而烏龜族或猿人族的坐姿,因為頭往前傾讓重力線前移,頸椎會因此承受更大壓力。之後頸椎排列還會變得僵直,失去原有倒C字型排列,兩旁的肌肉就會因為過度出力而疲勞緊繃,久而久之導致骨刺生成。而常常歪頭工作的人,因為不良姿勢導致肌力不均,長期下來頸椎也會歪斜錯位,加速頸椎的退化速度。就個人的臨床觀察,絕大多數的頸椎病患者都是長期坐姿不良的電腦族或上班族,鮮少是從事粗重工作的勞力工作者。也就是說,大部分的頸椎病是「坐」出來的,而不是「做」出來的。生活中還不止於打電腦,錯誤姿勢出現在開車、滑手機、走路、躺著看電視,都容易造成頸椎病。早在1994年美國的「疼痛管理」期刊就明白指出,因為錯誤姿勢造成的後遺症,除了頸椎長骨刺外,還包括慢性疼痛、下背痛、頸因性頭痛、壓力症候群,錯誤姿勢也同時會影響身體呼吸和荷爾蒙平衡,還會使心肺功能退化降低,影響真的很大。要減少坐出來的頸椎病,可以從下列幾個方式做起:●打電腦時保持正確姿勢,記得縮下巴。●椅子要坐滿,身體盡量靠在椅背上避免前傾。●多讓眼睛休息,多看遠方綠樹藍天,同時深呼吸打開胸廓。●每50分鐘就要起來走走並舒展身體。●熱敷和按摩舒緩緊繃的肌肉。●提醒自己即使處在高張力的工作狀態,也要保持深長呼吸。●增強後頸、肩胛骨內側和核心肌群的力量。●多多從事全身性的有氧運動,例如:跑步、打球、游泳、瑜伽、皮拉提斯,每周最少3次,每次最少50分鐘。●頸椎病症狀出現時提早就醫,並積極接受治療和運動。作者個人網站請見:https://dr53-lin.com。
-
2022-07-31 養生.聰明飲食
吃起司獲取蛋白質非明智之舉?營養師解析蛋白質攝取4大迷思
近年健身、肌力鍛鍊成為顯學,蛋白質在肌肉的生成扮演關鍵角色,就連生酮飲食等減肥法,也與蛋白質息息相關。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有許多身體無法合成的胺基酸,需要藉由蛋白質食物獲得。但你的身體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質?關於蛋白質攝取常見的迷思,美國《預防》雜誌請來專家解答。迷思1:蛋白質沒有過多的問題。真相:即使身體健康的人,高蛋白飲食仍存在風險。人體利用蛋白質時,血液中的廢物會增加,腎臟則負責將其排出體外。當你吃得比身體需求多時,腎臟負擔過重,可能導致損傷。華盛頓營養學家Ruby Lathon認為,較嚴重的問題出在使用生酮飲食的人身上,這類飲食包含大量肉類和雞蛋,往往含有高膽固醇,增加心臟病和癌症風險。有人把蛋白質當成減肥的靈丹妙藥,Ruby Lathon博士提醒,儘管卡路里是來自肉類等蛋白質,但跟你吃米飯一樣,多餘的卡路里都會轉化成糖,最後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迷思2:人體無法從植物中獲取足夠的蛋白質。真相:可以。過去專家認為,必須將某些植物蛋白搭配食用,才能獲得完整蛋白質。2019年一項研究發現,吃富含蛋白質食物的素食者,可以獲得足夠且完整的胺基酸。現在我們知道,不用在一餐內做特定植物組合,只要多元攝取各種植物性蛋白質,例如,豆類、堅果和種子,就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和動物性蛋白質無異。例如,每100公克毛豆就有13.8克的蛋白質,甚至超越雞蛋的含量。蔬菜的蛋白質含量普遍來說較少,但如綠花椰菜、豆芽、青豆和菠菜則屬於蛋白質含量較多的蔬菜。迷思3:吃起司是獲取蛋白質的好方法。真相:雖然起司富含蛋白質(1.5盎司的切達乳酪有10克),但它也同時含有大量的鈉、卡路里和飽和脂肪。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將每日飽和脂肪攝取限制在13克(以每天2000大卡的飲食計算)、鈉則應控制在2300毫克,而1.5盎司、大約三個骰子大小的切達乳酪,就等於吃了一天飽和脂肪建議攝取量的一半、10%的鈉建議攝取量。營養師Ginger Hultin說,最好選擇較低脂的乳酪,如羊乳酪、馬札瑞拉(mozzarella)或茅屋起司(cottage cheese),但無論如何,起司都不該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迷思4:動物蛋白質會導致癌症真相:這不是絕對的連結,肉類與癌症的關係,多數指的是紅肉和加工肉品如培根、香腸火腿和肉乾。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加工肉品是第一類致癌物,已有證據顯示會導致結腸癌發生;牛肉、豬肉、羊肉等則被標記為第二類致癌物,研究顯示會增加致癌風險。國際心肺修復研究所所長Steven Gundry醫學博士建議,要從動物攝取蛋白質,建議以魚類、貝類、雞肉、鴨肉和雞蛋為主,並且搭配大量蔬果,就可以將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降低43%。植物蛋白的優質來源1.毛豆等大豆類大豆(包含黃豆、黑豆、毛豆)是唯一含有八種必需胺基酸的植物性食物,也是纖維、鐵、鈣、鋅和B群維生素的極佳來源2.豆腐富含蛋白質的黃豆製品,板豆腐含有比嫩豆腐更多的蛋白質。3.扁豆適合拿來取代米飯等穀物,除了蛋白質含量高,更富含葉酸、鉀和銅。4.麵筋在素食中,由小麥粉製成的麵筋常被用來取代肉類。但乳糜瀉、麩質過敏者不宜食用。5.燕麥燕麥是一種高蛋白穀物,且富含纖維,適合替代白白米、白麵等精緻澱粉。6.馬鈴薯被視為澱粉炸彈的馬鈴薯含有大量蛋白質,紅皮的品種更是其中之最。7.藜麥藜麥含蛋白質,且屬於無麩質的穀物,非常適合搭配沙拉食用,也能增添飽足感。8.青豆仁(豌豆)被網友唾棄的「三色豆」之一,其實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2-07-31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坐月子也要動起來!四個基礎運動解決漏尿煩惱,維持好身形
孕婦產後總漏尿?產後該做什麼運動維持身材?今天讓「Stay Fit with Mi」的Michelle以自身媽媽經驗,教你從基礎訓練深沉核心和骨盆底肌發力做起,躺在床上就能輕鬆跟練,解決孕婦困擾!Michelle表示在產後坐月子期間還是要動一動,讓身體較好恢復到從前的狀態,在往後要訓練有氧和肌力時,都能更好上手。今天教大家的深沉核心和骨盆底肌發力訓練,都是非常緩和的運動,在懷孕期間做也很適合。首先在運動開始前,可以先做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要有意識地去控制核心和骨盆底肌。第一個動作,躺下來後,將雙手放置身體兩側,雙腳併攏往內收,江核心和骨盆底肌收緊,把臀部向上抬,再慢慢放下,一組10下,一次可2~3組。Michelle也提醒動作都要依自身身體狀況做調整,產後運動不要過急,以免傷身。詳細其他內容與動作都在影片中,快點開看看吧!想了解更多關於產後運動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孕婦一起動起來!原始影片Stay Fit with Mi YTMichelle IGStay Fit with Mi FB延伸閱讀視覺效果年輕10歲!15分鐘背部運動,讓你每天抬頭挺胸!運動完不知道如何伸展嗎?運動防護員五分鐘教你做伸展運動!「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30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喘、疲倦、腦霧?透過運動改善長新冠後遺症!
時值夏季,全台疫情趨緩,隨著確診人數的下降,後遺症問題卻陸續浮現,其常見的症狀有喘、疲倦、胸痛甚或腦霧,對人體的影響不可輕忽。除了飲食調養之外,研究發現運動訓練是可以改善長新冠後遺症的傷害。但什麼類型、強度的運動最適合?超核心健身中心創辦人威力教練將從相關實驗結果及運動生理角度,與大家分享他所提供的運動訓練建議,快點開影片來看看。根據影片中威力教練所提供的資訊,由於感染COVID-19,人體有細胞發電廠之稱的粒線體功能出現障礙,因此導致所謂慢性疲勞症候群。而透過運動來提升粒線體功能,藉此恢復體能,是經過科學實證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要鍛鍊粒線體功能,威力教練建議強度穩定的中低度有氧運動,例如跑步、快走或騎車,最好一週可以安排三次,每次三十分鐘,這樣可改善長新冠對人體帶來的負面影響,更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想了解更多關於運動健身的分享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有氧運動做起來!原始影片超核心健身中心Hypercore Fitness YT★教練教你三分鐘學會啞鈴划船:https://bit.ly/3HNYGdX★超核心線上課程上線囉,課程內含全身45個訓練動作的詳細教學,點擊https://bit.ly/3bmXK48延伸閱讀小心棒式兩大地雷!做對棒式姿勢,訓練核心肌群更有效四大關鍵對了,新手也能做出漂亮的伏地挺身「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30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金黃香甜鬆軟,無蛋、牛奶的純素法式吐司
作法簡單又零失敗的法式吐司,常常是許多忙碌的人最快速的早餐,或是下午茶茶點,淋上蜂蜜或糖漿,那金黃鬆軟又香甜的滋味,也是許多小孩子的最愛。但對於全素者或對蛋奶過敏的人,是不是有可以替代的作法?為了家中對蛋過敏的女兒,Stay Fit with Mi的林萱Michelle要教大家製作一款無蛋奶、純素的法式吐司,材料只要準備1-2根香蕉、豆漿200ml、香草精1茶匙、薑黃粉一點點作調色用、肉桂粉適量即可。作法非常簡單,快點開影片來看看!法式吐司零失敗的關鍵在火候,Michelle提醒大家使用中小火、兩面各煎3分鐘左右,千萬不要心急使用大火,以免表面煎焦。製作完成的法式吐司上面可以再淋上楓糖、點綴些許水果,就成了一道好吃又健康的美食。想了解更多超簡單、健康美味的食譜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變化無限的吐司作法學起來!原始影片Stay Fit with Mi YTStay Fit with Mi FBStay Fit with Mi IG延伸閱讀減肥也能放心吃!低卡健康清爽的優格藍莓蛋糕當下酒菜也適合!美味健康低卡的豆腐海帶芽和風沙拉「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9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飲食控制自煮好單調?一週減肥菜單,簡單快速又美味!
你也常常覺得外食總是又貴又不健康,想要自己煮卻又沒有想法,總是吃一樣的東西嗎?今天「美姚Mirandayao」要和大家分享一週減肥菜單,一週七天都安排好,每天換著吃不重複!這次分享的一週減肥菜單中主餐不會只有單調的雞胸肉,而是包含了虱目魚、牛排、鮭魚等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配菜也有別於常見的健身餐盒中總是只有水煮青菜,而是有各種變化的配菜,而且做法都相當簡單,適合料理新手。這麼多道料理中,其中花椰菜蝦仁豆腐蒸蛋更是適合懶人,只須備好料一起下鍋蒸就能完成的料理,不僅健康美味還很方便有飽足感,甚至連配色都兼顧了,快點開影片了解怎麼做吧!想了解更多關於減肥自煮菜單?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週七天不重複,減肥菜單不單調!原始影片美姚 MirandaYao YT美姚 MirandaYao FB美姚 MirandaYao Instagram:yao______6.8延伸閱讀想吃得健康又不知道怎麼煮嗎?七道冰箱常備菜每天換著吃不重複!用燕麥代替飯!兩道低GI高蛋白燕麥粥「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8 失智.新手照顧
長輩不可忽視的肌少症危機,在家檢測有方法
隨著年紀增長,肌少症跟失智症一樣,是老年長輩很容易面臨到的疾病現象,「失智症」是指腦部的疾病,主要特徵以記憶力減退為主;而「肌少症」是指持續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進而影響失能、活動力與生活品質下降,也會增加慢性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死亡等風險。人們年過40歲後,肌肉量流失的速度以每10年減少8%,70歲過後則加速為每10年15%的速度。長輩家人若沒有於初期早點發現徵兆,給予適當的醫療,容易因為肌肉沒力氣而增加跌倒機率,嚴重的話則可能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家中長輩是否有以下肌少症徵兆,進行居家檢測。觀察五大徵兆,居家檢測肌少症一、沒有刻意減重,卻體重下降肌肉是人體比較重的組成成分,如果開始流失,雖然整體身型看起來沒有顯著改變,卻會有體重減輕的情況;因此若您的長輩家人於6個月內體重下降5%,就要非常小心是否有肌少症狀。二、平面地面走路緩慢如果長輩於一般室內的平地行走感到困難與緩慢,走路每秒速度不到0.8公尺,就有過慢的情況出現,也需要家人及時注意到,提早就醫檢查。三、行動不便與吃力從走路緩慢演變成連起身都倍感困難,因為長輩的大腿肌肉無法支撐起全身的重量了,開始必須依賴別人攙扶,或是撐握扶手才能起來,而且會無法自行上下樓梯,因為單腳無法支撐,又或許爬兩三階樓梯就需要休息。四、手部握力下降肌肉的流失除了下半身沒有力氣外,也會有上肢無力的狀況發生,開始出現拿東西的時候變得困難,例如像是無法提起水壺來倒水、扭轉罐頭打不開、無法擰乾抹布等等。五、反覆性跌倒跌倒機率增加,連走平地路面都會跌倒,頻率為1年內連續跌倒2次以上,到了此階段,已是較嚴重的肌少症,更需要注意照顧與復健。如何遠離肌少症可多吃重要的營養素-優質蛋白質來預防肌少症和關節退化,建議每天可吃6~8份,且以原型食物為佳。記得多運動可以增加肌力,如有氧運動或阻力型運動,例如使用真茂科技推出的物聯網精準握力計,結合量測與訓練,以藍芽連接手機並透過「握力寶貝機APP」互動體驗,給予視覺化的目標設定,按壓握力計以擊破氣球的遊戲化方式來檢測手部機能,篩檢衰弱風險,結合健康科技成為握力訓練神器,增強手部活動力、增進肌肉力量、訓練前臂肌群!而隨著科技的應用發展於銀髮照護領域,也讓照顧者能夠減輕許多壓力,例如配戴myAngel御守錶,家人可透過APP立即得知配戴長者的位置,並可分享給多位親友共同守護,myAngel御守錶也有提供計步功能關心長者的活動狀況,透過App地圖足跡與電子圍籬主動通知,利用科技讓長輩照護更安心順利。
-
2022-07-27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減肥也能放心吃!低卡健康清爽的優格藍莓蛋糕
減肥的時候只能痴痴望著櫥窗裡美味的各式蛋糕?既然害怕外面市售的蛋糕熱量太高不敢吃,何不自己動手做?親切温和的日本型男主廚MASA老師教大家做一款低卡健康、清爽好吃的優格藍莓蛋糕,作法非常簡單,任何人都能輕易上手,快點開影片來學學!首先製作蛋糕的底部,將25克奶油隔著温水融化,30克的消化餅乾放入密封袋內用桿麵棍壓碎,加入奶油攪拌均勻,放入蛋糕模型鍋用湯匙整理壓平,可再用一只底部平坦的杯子壓實一點,最後放入冰箱凝固。接著準備主體食材,無糖優格300克、鮮奶油100克、砂糖30克、雞蛋2個、低筋麵粉20克。作法是一一將上述食材分別加入攪打均勻,然後倒入蛋糕模型鍋內,烤箱預熱170度,烘烤35~40分鐘,時間和温度可以微調整。然後製作藍莓醬,先以砂糖和檸檬汁醃30分鐘,再以中小火煮到濃縮後,放到冰水裡冷卻即成。MASA老師利用優格來取代熱量較高的乳酪,不僅口味可以維持一樣的濃郁,最重要是能夠控制熱量,讓人可以放心大膽的吃。想了解更多關於低卡減脂食譜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就算不加藍莓醬也一樣好吃喔!原始影片MASAの料理ABC的FBMASAの料理ABC的IG延伸閱讀當下酒菜也適合!美味健康低卡的豆腐海帶芽和風沙拉夏日清爽減肥美食!山藥秋葵涼豆腐&蕎麥麵「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7 焦點.長期照護
銀髮健身俱樂部 長者練肌力:步伐穩了、夜尿少了
長者多運動,可有效延緩失能。90歲老先生熱愛寫書法,但因老化手部力量退化,寫書法時會顫抖而減少書寫次數,近日他參與「銀髮健身俱樂部」課程,透過握力、肌耐力訓練,他的精神恢復,愈寫愈起勁,每天寫上一整張書法都沒問題。91歲輕微失智奶奶,平常行走時需拄著拐杖,也要看護在旁攙扶,因認不得健身教練,隨身會攜帶小本子記錄,上銀髮健身俱樂部課程後,不僅步伐愈來愈穩,現在進教室也會主動與教練、同學打招呼。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20%,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學會理事長、國立陽明交大衛生福利所教授吳肖琪表示,國發會推估2020到2044年間,台灣人口將減少200萬人,但老年人將增加300萬人、年輕人減少400多萬人。吳肖琪說,新增300萬老年人需要近1200萬人協助照顧,但未來沒有那麼多年輕人,為維持老年人健康,避免跌倒骨折或中風太快進入醫療、長照體系,應及早從活躍老化、健康老化、有為老化、成功老化4面向預防。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國健署推行以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COPE)評估長輩身體狀況,若評估為衰弱等級,須盡早量身定做個人照顧計畫,包括運動指導、觀察進步狀況及監測長輩體況,運用社區資源做串連。吳肖琪說,ICOPE測試坐下起立5次時間超過12至14秒,就需要運動。「有長輩本來需要2手抓握才能拿起鍋子,現在只需要單手就可以拿起來。」「容易夜尿的長輩,經由運動練習大腿內側肌肉,現在夜尿次數減少。」羅素英表示,俱樂部是長輩第二個家,長者在這找回歡笑與健康,成就不老健康人生。
-
2022-07-27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弓箭步蹲看似簡單卻容易做錯!快來看看常見4大錯誤!
弓箭步蹲是一個常見的動作,學校體育課、居家徒手和健身房搭配壺鈴啞鈴都很常看到,但這個看似簡單「Jay Wang 」要和我們說明弓箭步蹲常見的四大錯誤,並分享如何正確操作弓箭步蹲,以及減少膝蓋與腰椎疼痛的錯誤動作發生。首先Jay提到單腳訓練對於增進速度與平衡以及預防受傷是不可或缺的,骨盆穩定肌群的的動作在單腳站立與雙腳站立中是不同的,挑戰踝關節穩定度與本體感覺會迫使臀中肌、內收肌群與腰方肌扮演穩定肌群,而弓箭步蹲是進階動作,需要有更好的動作控制能力。了解了弓箭步蹲的基本原理及使用到的肌群,能更好地完成弓箭步蹲,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是否一直以來都做錯了弓箭步蹲呢?快點開影片讓Jay教我們如何正確操作弓箭步蹲,膝蓋不再疼痛!想了解更多關於弓箭步蹲的操作方法?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了解常見錯誤,弓箭步蹲好簡單!原始影片Jay Wang YT延伸閱讀訓練爆發力不只跳躍運動!4個爆發式伏地挺身教你肌力轉換爆發力!別怪身體跟自己作對!5大面相檢查「坐」對了嗎?「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6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久坐不動髖部疼痛?利用簡單的馬克操減緩不適感
忙碌的上班族,有時候早上一進辦公室後幾乎就一路坐到下班,久坐和姿勢不良例如翹腳,容易造成髖部承受較大的壓力,下半身的氣血循環變差,連帶造成水腫、腰痛、肩頸痛等問題。針對久坐所引起的髖部疼痛,可以利用馬克操簡單的幾個動作來開髖舒緩不適感。「馬克操」是許多田徑選手或路跑者都會做的訓練。由於一般大眾並非運動員,為了符合居家環境,由「照護線上」的白映俞醫師親自示範改良過後的馬克操,教導大家三個基礎動作,再搭配三個移動方式的組合,可以幫助改善髖部緊繃的肌筋膜。馬上點開影片跟著做!這套訓練的三個基本動作是抬膝、踢腿和後勾,而三個移動方式分別是行進、踮步、跑動,根據「動作+移動方式」的組合可以多樣化練習。當然,如果家裡空間不是很寬敞,可以原地做動作就好,最主要是先練習穩定姿勢與增加關節的靈活度,白映俞醫師強調,剛開始要練好的動作是站立的時候能夠做好基礎的姿勢。久坐族想要改善疼痛,唯一的方法只有多多活動,看完影片,不妨就從即刻起,每天早晨提早十分鐘起床或者利用工作空檔做點馬克操伸展動作。想了解更多關於運動健身的分享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久坐不健康,趕快動起來!原始影片照護線上網站照護線上FB延伸閱讀背腳胸臀四部位,女生健身必做入門攻略練好「非洲式彎腰」,腰背軟Q走路輕鬆「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5 焦點.元氣新聞
元氣課頂尖系列/退休後怎麼過?跟著李富城樂齡抗老
電影「退而不休」精闢詮釋上班族面臨退休的徬徨與焦慮,有些人享受其中,有些人不知所措,如果沒有提早準備,可能會因為終日無所事事而提早退化。退休生活該怎麼過?適當的財務規畫可以幫助自己從容以對,身心健康也要維持住,才能讓老後的日子充實而精彩。元氣網全新改版上線「頂尖系列」大師Talk,首場邀請氣象專家李富城於8月5日開課,告訴大家「老後生活,其實可以這樣過」。大家可以跟著李富城一同進入四四南村時光迴廊,身歷其境聽故事、學哲理,樂齡抗老。從退休準備、人生哲理到自我健康的堅持,86歲的他,依然堅持每天運動、自己做菜,退休也代表著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從前沒有做到的事。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再過3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這些人大部分已屆退休。相較於人生前半段忙碌奔波,人生下半場期待該如何活出不一樣的美好樣態。李富城分享,「退休,並非退了就休息、整天安逸度日,應該保持學習的熱忱,為自己創造生命價值。」李富城工作至82歲,才真正從職場退下來,退休後打造個人工作室,持續關注氣象、經營臉書,轉換成YouTuber用數位科技串起社會連結。實施運動計畫找回肌力李富城說,本來以為退休後可以繼續投入氣象專業,但妻子罹癌去世,對他的打擊甚大,好長一段時間都走不出來,直到失憶恍神,驚覺可能有失智傾向,才努力走出自我封閉的世界。軍職出身的李富城,健康狀況一向良好,沉浸在悲傷情緒中的日子,流失體力與肌力,發現小腿肚變細後,他積極實行運動計畫,每天從北投騎單車到關渡,沿途捕捉光影雲隙。更制訂生活計畫、保持固定作息,李富城嚴守「定時定量」及「過午不食」原則,日常飲食大多是自己烹煮,包括手工揉製麵團等。他自豪「家中的麵食僅用鹽、醬油、麻油調味,用最天然的食材自己做菜」,並分享在臉書上獲得好評。除了運動和飲食,李富城強調,定期健康檢查也很重要,多年來,他的三高數值控制得宜,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談退休「好」生活。名人的老後生活怎麼過?影音課程免費線上收看,下一場邀請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慢老逆齡的生活學,許自己一個期待的老後。氣象專家李富城「老後生活,其實可以這樣過」三堂課準時上課! 📍 8月5日(五)上午10:00 大師之路 那些造就大師的故事:李富城的人生哲理📍 8月12日(五)上午10:00 大師視野 退休不等於停止:李富城的老後生活📍 8月19日(五)上午10:00 大師智慧 健康心靈:李富城的健康堅持「頂尖系列」大師Talk影音課程免費線上收看:https://pse.is/4c7e2e
-
2022-07-24 名人.李偉文
翹二郎腿會造成骨盆歪掉是迷思 專家揭腰痠背痛的真正原因和修復方式
隨著年齡增長,難免愈來愈容易腰痠背痛,即使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姿勢,但往往不小心就會翹起二郎腿,常被老婆大人糾正。最近看到媒體採訪周適偉醫師,他是國內復健醫學的權威,破除大家的迷思:「很多人誤會翹二郎腿會造成骨盆歪掉,事實上這是倒因為果,是因為骨盆歪掉,我們才會想要翹二郎腿。」他提出證據,據研究至少超過八成的人骨盆不對稱,但目前所有椅子的設計都是假設使用人的身體是對稱的,當不對稱的屁股坐在對稱的椅面上,受力反而不平均,長時間下來就容易腰痠背痛。骨盆不對稱可以從翹二郎腿的經驗來佐證,通常我們在翹腳的時候,會覺得翹某一邊比較順,若是換翹另外一邊就會覺得卡卡。會翹腳往往是因為骨骼骨盆的不對稱,坐下來時屁股高低不平找不到重心,翹起某隻腳時,反而找到平衡的重心,覺得比較舒服。但我們沒辦法客製化符合獨特骨盆重心的椅子,唯一能改變的,是加強自己在腰到骨盆部位的核心肌群能力。但現在健身房流行的各種核心肌群訓練,通常只練得到大肌群,關鍵的小肌群反而忽略了。周適偉醫師特別提醒,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所謂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點點,只有透過慢慢轉的動作,才能真正訓練到關鍵的核心肌群。慢跟轉,難怪華人流傳數千年的各種氣功或太極拳,最大特徵就是動作慢,再來就是慢慢的轉,結果卻有令人訝異的強身保健效果,原來我們一直低估了慢與轉的運動。雖然周邊有許多朋友都開始上健身房找教練,肌力訓練也朗朗上口,但是另外有一群朋友卻開始練氣功,打太極拳。有一次朋友聊天談到運動的重要時,練氣功的提醒只顧練肌肉的朋友,認為年齡愈大反而比較適合練氣功或太極拳之類的運動。因為運動通常只強調動,但氣功有靜有動,且所謂有氧運動重點在耗氧,但是氣功兼重吐和納,有進有出,練功時著重保持「細慢長勻」的呼吸,所以練完心平氣和,而運動後氣喘如牛,心跳加快,血壓上升。運動稍不小心就會形成運動傷害,而氣功除了養生健身之外,還能修復傷害;運動往往只加強身體的某部分組織,比如打羽毛球的人手臂很粗,騎單車的人腳很粗,但是練氣功的人往往身材勻稱,體態優美。氣功與太極不但具有運動的好處,還能幫助氣血循環,不要小看打太極動作慢慢的,它可是一種全方位的運動,結合了心肺功能及肌肉鍛鍊,更棒的是,沒有年齡限制,而且不用找場地,隨處可練。太極的精髓在於中心穩定不動,利用關節的力量挪移身體,動作、呼吸、甚至心念都必須專注,動作慢,也代表拆解肌肉關節運動的軌跡,讓大腦有意識且專注地思考肌肉關節的組合與協調性;同時在動作時,微蹲或半蹲的姿勢,就是在鍛鍊核心肌群的穩定,大腿、小腿及腳掌的肌肉力量及平衡力,都在慢慢挪動中加強。聽完朋友的解說,也想起周醫師說的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看來要開始練氣功、打太極拳囉。
-
2022-07-24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飲食方法好多種怎麼選?地中海飲食法應該這樣吃!
關於減重的飲食方法一直都有很高的討論度,但如何挑選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呢?今天「常常好食Good Food」的嫚嫚營養師,要來和我們介紹世界排名最佳的健康飲食法-地中海飲食法,地中海飲食法該怎麼吃呢?首先提到地中海飲食的起源是在1960年代由學者Ancel Keys進行七國研究時所觀察到,在希臘和義大利南部所盛行的一種傳統飲食方式,自2019起連續四年被知名雜誌評選為最佳飲食法。地中海飲食法不只是一種料理方式,而是一種長期的飲食方式,研究發現可以幫助身體維持健康運作,也能讓我們體態更為苗條!更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腦部功能、認知能力、失智症都有幫助。了解了地中海飲食法的起源與益處,肯定很想知道這樣的飲食法該如何進行吧!快點開影片讓嫚嫚營養師教我們地中海飲食該怎麼吃、吃多少又是適合誰呢?想了解更多關於減重飲食方法的知識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地中海飲食,健康好吃益處多!原始影片常常好食Good Food YT常常好食|健康制作所FB延伸閱讀葡萄皮白白的是農藥嗎?營養師教你吃甚麼顏色的葡萄最健康九成台灣人都缺鈣?專家教你缺鈣該怎麼補最天然「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2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常常覺得腰椎僵硬、大腿僵直嗎?物理治療師教你3招舒緩緊繃!
現今生活步調快速,造成許多人肌肉緊繃,長時間下來會導致肌肉僵硬,若在腰部已經緊繃的狀態下,又提重物則可能會造成椎間盤突出,此時許多人會選擇伸展緩解,但過度的伸展卻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今天「生生優動」的陳宗威物理治療師就要來教大家,只要三招在家就能正確舒緩緊繃!今天陳宗威物理治療師主要教大家的伸展運動包含後大腿、腰椎還有臀部,首先是關於後大腿的伸展,後大腿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使用到,從坐到站、行走和上下樓等都會使用到,想要走起來更輕鬆,其實是和肌肉柔軟度息息相關的喔!而此項伸展運動會使用到一條較長的毛巾,準備好就可以開始一起伸展啦!如果你也長期被肌肉緊繃、僵硬所困擾,那就趕快準備好毛巾,點開影片跟著陳宗威物理治療師一起在家伸展,舒緩緊繃的肌肉,解放你的腰椎和大腿吧!想了解更多關於伸展的運動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舒緩緊繃,走路有風!!!原始影片生生優動YT延伸閱讀久坐族必看!物理治療師教你4招緩解腰痠腰痠背痛都是骨刺害的?治療師:別再汙名化骨刺「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2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減重不敢吃甜點?這款起司烤牛奶低醣低卡又高纖
現代人注重健康、在意身材,尤其正在減重的人常常望甜點而興嘆。既然市售甜點高熱量,不妨自己動手製作低醣低卡、好吃又健康的甜點。已經在網路上分享許多自製的減脂食譜的小冰X跩寶,就要教大家來做一款超簡單的香濃起司烤牛奶,讓你放心大口吃甜點!影片中小冰特別跟大家分享了原版和高纖低卡版兩種版本的食譜。原版材料很簡單只有四種,分別是牛奶500ml、蛋黃2顆、起司1片、砂糖10克、玉米澱粉50克。為了將這道甜點變得適合減重的朋友吃,她將砂糖換成零卡路里的羅漢果糖,將玉米澱粉換成低GI的蓮藕粉及零熱量的燕麥纖維。作法也超簡易,只要將全部材料混合攪拌均勻,再以中小火邊加熱邊攪拌,等鍋中材料變稠後就放入碗中放涼,再放進冰箱冷藏至少2小時,待完全凝固後倒扣在盤子上,用刀切塊並塗上蛋黃,起司控可再加上起司片,然後送入烤箱使用180度烤10分鐘後,ㄉㄨㄞㄉㄨㄞ的香濃起司烤牛奶就完成了。為了更綿密的口感,小冰提醒大家蓮藕粉要先過篩喔!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低卡的甜點食譜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開心吃著瘦。原始影片小冰X跩寶FB小冰X跩寶IG延伸閱讀減肥時想吃就吃,超級正點又高纖的4款燕麥甜點純素低醣減脂料理,無澱粉有飽足感的花椰菜米炒飯「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2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當下酒菜也適合!美味健康低卡的豆腐海帶芽和風沙拉
減肥期間輕食沙拉是許多人的首選,因為沙拉的主食材不外乎蔬果,是抗癌、抗老化、控制體重的好夥伴,但除了顏色鮮艷的蔬果,千萬也別忘了補充蛋白質。日本型男主廚MASA就要教大家做一道不用開火、可以快速完成、漂亮好吃又很營養的豆腐海帶芽和風沙拉,等不及快點開影片跟著做!豆腐是食物中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這道沙拉料理可以使用嫩豆腐或板豆腐,將豆腐包在紗布或紙巾裏稍微放一下吸收多餘水份。而生菜的部份除了影片中的水菜,MASA老師建議也可以使用萵苣或蘿蔓菜或幾種不同的生菜混合。沙拉最重要的靈魂就是醬汁,這道料理最搭的就是和風沙拉醬,調製方法很簡單,主要材料有洋蔥泥、蘋果泥、味淋、醬油、白醋、橄欖油、白芝麻等。由於這道醬汁好吃又百搭,可以一次做多些放在冰箱冷藏。影片中,MASA老師還教大家一招便利的磨泥技巧,將鋁箔紙貼在磨泥板上,這樣磨泥板不會卡住食材,比較容易清潔,用水沖一下就好了。這道豆腐海帶芽和風沙拉非常清爽美味,不僅適合在減肥時當正餐,也很適合當下酒菜喔!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又低卡的減脂食譜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簡單美味的沙拉真的很適合懶人!原始影片MASAの料理ABC FBMASAの料理ABC IG延伸閱讀吃素可以減肥嗎?挑戰50天吃素減重,改善糖尿病、痛風不復發純素低醣減脂料理,無澱粉有飽足感的花椰菜米炒飯「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0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居家運動好多種!試試這個八分鐘運動,臀腿、核心和手臂一次收錄!
運動不難,難就難再維持運動習慣,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無法養成往往在於跟著影片做太難,時間又太久,也因此「草魚禾SU」要和我們推廣這個八分鐘運動,每天使用零碎時間的八分鐘就能做運動,且一次包含了臀、腿、核心和手臂,解決了一般上班族常見的久坐、下半身水腫等問題。SU自疫情開始就每天在Instagram上直播八分鐘運動,有許多人會跟著一起訓練,每天八分鐘看似不多,但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卻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今天這組八分鐘運動所涵蓋的範圍有臀腿、核心以及手臂,適用於沒有運動習慣和剛開始運動的人,切記不要勉強自己,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不想運動喔!今天這組動作包含肘撐平板的變化、側肘撐、仰躺捲腹等動作,看似簡單且時間短短的,做完卻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快點開影片跟著SU一起居家每日八分鐘!想了解更多關於居家運動的菜單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每日堅持八分鐘,養成運動習慣好輕鬆!原始影片蘇蘇YT蘇蘇IG延伸閱讀不出門也可以瘦全身?10分鐘高效率燃脂訓練小腹怎麼都減不掉?醫師幫你正確消滅小腹、找回平坦!「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19 養生.聰明飲食
有片|新冠染疫後這樣飲食調養!營養師教你四大重點加速復原
根據衛福部總計,全國染疫人數已近四百萬例,並且持續增加中,防疫已成全民每日必備功課。其實確診不可怕,擔心的是後續的身體修復及後遺症的影響,這方面,黃君聖Sunny營養師認為確診後的飲食調理相當重要,因為吃對了才能真正加速復原。關於疫後飲食該怎麼吃?黃君聖Sunny營養師建議實行「地中海飲食」法。主食以全穀雜糧類為來源,避開精緻澱粉,強化身體的恢復力。攝取優質蛋白質,因為充足的蛋白質能夠有效幫助提升免疫力。大量攝取各色各樣的蔬菜,增加維生素B群,幫助三大營養素的代謝、轉換,而不同的植化素含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補充適量的水果,尤其富含維生素C如芭樂、奇異果、木瓜等,也能提升免疫力。此外,還要補充維生素A、D、鋅、Omega3,這幾種營養素非常重要,如維生素A對黏膜組織很重要,維生素D可以縮短恢復的時間,鋅則針對免疫力大有幫助,Omega3的油脂可以抗發炎。黃君聖Sunny營養師在影片中強調,如同手術後的營養補給,疫後也需要特別注意營養的調理,才能快速康復及減少後遺症。想了解更多關於新冠確診的訊息分享?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疫後吃對讓你快速恢復健康!原始影片黃君聖Sunny營養師YT黃君聖Sunny營養師FB黃君聖Sunny營養師IG延伸閱讀確診後遺症好可怕!腦霧該怎麼辦?營養師經驗談讓你不驚慌!確診不要慌!6招加速康復「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19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減肥時想吃就吃,超級正點又高纖的4款燕麥甜點
減肥的時候想吃個下午茶只能選擇生菜沙拉嗎?當嘴饞好想吃蛋糕甜點但又擔心熱量太高了?不怕,讓喜愛跟大家分享瘦身跟美食美妝的小冰X跩寶,教你用燕麥做四款超級簡單又無負擔的高纖甜點吧!這四款甜點分別是很有飽足感的黑棗千層迷你燕麥棒、也可以當早餐的燕麥藍莓小蛋糕、只有166大卡的香蕉燕麥蛋撻以及和杜老爺同款的巧克力優格脆皮冰棒。小冰很貼心的將各款甜點的材料用量、做法重點詳細呈現在影片中。只要看過影片,保證任何人都很容易上手,快點開影片來看看!許多人在減肥時期禁吃精緻糖,但又不喜歡代糖的化學味,小冰建議可以使用黑棗乾豐富的纖維和果膠,便可以取代精緻糖做出低GI的甜點。這四款以燕麥為主的甜點使用的材料完全是無糖的,例如杏仁醬、堅果、優格等等,所有甜味香味皆來自於天然水果,真是超級正點又高纖,可以讓人開心大口吃著瘦。想了解更多關於簡單又無負擔的減重食譜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想吃就吃,減脂不困難。原始影片小冰X跩寶FB小冰X跩寶IG延伸閱讀純素低醣減脂料理,無澱粉有飽足感的花椰菜米炒飯新冠染疫後這樣飲食調養!營養師教你四大重點加速復原「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17 失智.大腦健康
李艷秋:工作認真未必有收穫 但運動一定有
以前的我每天只有工作、工作、工作,這樣過了二十幾年,那時的壓力真的很可怕,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退休後我天天運動、練重訓,對現在生活最滿意的是,我能掌控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不再被任何事牽著鼻子走。退休後開始重訓,養成運動習慣,說來很無奈。以前工作時根本沒時間運動,怎麼可能要同事等我一下,我先去外面跑個半小時,回來再繼續開會?所以我放棄運動,唯一比較認真做的就是每天早上,我跟李濤會要求自己從地下停車場一路爬樓梯到十樓辦公室,這是一天中唯一的運動時間。但現在有自己的時間,我就想,是否該對自己好一點?過去公司每年安排健檢,如果有紅字,我通常略過算了,從來沒有好好對待我的身體。現在我會很認真看待,希望能積極改善、把自己料理好。我跟李濤選擇重訓,是因為知道很多長輩肌無力,走路、爬樓梯都吃力,所以我們想建立好肌力。身為連跑步機都不會用的菜鳥,我們找了教練協助,安全地展開訓練。這很重要,因為一受傷就會退縮、不敢運動,我們希望避免受傷,慢慢進步,建立自信。2019年,我的健檢報告上面寫著低密度膽固醇130mg/dl,太高;高密度膽固醇只有41。但2021年我的壞膽固醇明顯下降,只剩87,而好膽固醇幾乎翻倍上升,來到75。雖然開始運動第一天就是撞牆期,但我和李濤總會互相砥礪、分享成就感。其中一個人遲疑今天要不要去運動,另一個就會說「去啦,還是去一下」,就這樣走下去。運動是「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不付出就得不到任何東西」的事,這點讓我覺得很划算,因為工作不見得認真就有收穫,但運動一定有。找一個離家近的健身房,颳風下雨你想不去都沒藉口,把外在條件設定好,你就會越來越少藉口,唯一的藉口就是你懶了。現在我只要今天沒動,就會沒精神,這表示運動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運動給我信心,讓我能走更遠的路、完成很多過去體能上完成不了的事,也能玩得更加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