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搜尋
肉毒桿菌素
共找到
41
筆 文章
-
-
2022-02-04 醫療.整形美容
年節微整形 求開運回春
想與親友歡聚時,模樣年輕、不顯老,在農曆春節前後,總有不少民眾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接受微整形或是較不具侵入性的整形手術,希望透過去斑、豐頰、割除眼袋,讓臉部回春,補來好運。 開業皮膚科醫師廖苑利表示,最近幾年,坊間流行開運醫美,以中老年男性為例,年輕時沒做好防曬,年紀一大,老人斑(日光性角化)愈來愈嚴重,有些人臉上冒出黑塊,模樣確實嚇人。因此,不少人至皮膚科門診打斑,希望透過雷射等微整形,讓老人斑變淡變小,恢復年輕樣貌。部分中老年人飽受眼袋及眼皮下垂鬆弛等困擾,看起來總是無精打彩,嚴重時睫毛倒插,還會影響視野,看不清楚,廖苑利指出,近幾年眼袋手術進步許多,術後恢復良好,模樣年輕許多,可說是CP值最高的整形手術。 以新式「三明治手術」為例,在取出下眼瞼附近多餘脂肪時,不會動到臉瞼眨肌,可保留臥蠶,術後相當自然,恢復期短,適合怕痛的中老年人。 此外,許多老年人有小肉芽困擾,廖苑利表示,肉芽好發於眼睛周圍及頸部附近,雖然不痛不癢,但皮膚表面布滿小肉芽,確實不太好看,可趁著春節期間,接受雷射治療,做個臉部「大掃除」。 許多熟女也相當在意頸部皺紋,盡管臉部肌膚保持不錯,沒有斑點,但頸部皺紋眾多,有如「火雞脖子」,老態盡顯。廖苑利說,中老年人的頸紋屬於直向紋路,與年輕人的橫紋不同,治療較為棘手,一般建議,施打肉毒桿菌素,配合音波拉皮,透過複合性治療,才能有效改善。 許多人趕在春節年假前「進廠維修」,接受微整形,廖苑利建議,不用擠在這段時間,過年後,通常皮膚科醫師時間較為充裕,反而可以提供較好的醫療服務。
-
2021-10-2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女性易偏頭痛,止痛藥周吞2天以上更惡化!醫:這樣做降發作次數
20至50歲女性常會發生偏頭痛,誘發因素包含壓力、遺傳、飲食、睡眠、環境等,嚴重甚至影響生活與工作。 有位51歲林小姐,高中就有偏頭痛問題,至今30多年嘗試各種過治療,只要偏頭痛一發作,便吞服止痛藥,後來到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王嚴鋒醫師門診,3年多前改以肉毒桿菌素治療,偏頭痛大幅改善,降到每週僅發作1次。 偏頭痛濫用止痛藥,恐更惡化 林小姐說,偏頭痛是難以言喻的痛苦,就診北榮頭痛門診前,幾乎每天頭痛,發作時對光線、聲音都很敏感,想吐卻只能乾嘔;想躺下來休息,腦門、眼窩都搏動性抽痛著,甚至常痛到講不出話。 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暨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王嚴鋒醫師說,從偏頭痛認知調查亦發現,6成(62.5%)國人會不定時頭痛,卻有近半數(44.6%)民眾不清楚過度使用止痛藥,反而會使頭痛惡化。 偏頭痛靠3招:運動、紓壓、預防藥物 為喚起國人重視並遠離偏頭痛,台灣頭痛學會發想「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每週服用止痛藥超過2天以上恐令頭痛惡化、預防偏頭痛靠這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期望藉簡單好記的口訣加深民眾印象。●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單親母受不了生活壓力,抱女兒燒炭!接體員:其實,媽媽不能決定子女的死活.丈夫不願待在家,是家裡東西太多、太雜!3步驟斷捨離:渴望和老公更多共處時間.金融高管49歲被退休,爆哭2周再出發!「嫺人」花4年探索、被動收入增3倍:閒人也有好日子
-
2021-07-2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懶人包/正確減重怎麼做?醫詳解非藥物治療方式
受到疫情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很多人的體重也默默增加了。台中康澄診所肝膽腸胃科許柏格醫師提醒,千萬別放任體重飆升,因為肥胖可能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胃食道逆流、心血管疾病等。體重過重會增加膝關節、髖關節的負擔,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機會也比較高。肥胖患者的上呼吸道可能在睡眠時塌陷,而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大腦無法得到充分休息,白天的工作效能勢必受到影響,倘若呼吸中止的時間過長,嚴重缺氧甚至可能危及性命。許柏格醫師指出,陸續也有研究指出,肥胖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之後的併發症較多,死亡率也較高。愈來愈多證據告訴我們,肥胖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疾病,需要積極介入治療。在台灣,身體質量指數BMI〔1〕介於18.5-24之間為健康體位,BMI在24以上屬於過重,BMI在27以上屬於肥胖,許柏格醫師表示,一般來說BMI超過30時建議接受治療,若是BMI超過27且具有肥胖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便需要積極介入,除了治療各項併發症,也要利用各種方式來控制體重。多管齊下,擺脫肉肉肥胖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成功減重亦非一蹴可及,許柏格醫師分析,想要成功減重且避免復胖,必須從飲食、運動著手,並與醫師詳細討論,搭配使用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目前可用於減重的藥物,主要是利用「減少熱量吸收」或「抑制食慾」等機轉來發揮效用。減少熱量吸收的藥物可讓食物中的脂肪無法被酵素分解、吸收,而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在使用後可能有脹氣、油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狀況。抑制食慾的藥物能延緩胃排空,並讓大腦有飽足感,達到減少攝食量的目的。部分人會感到噁心、嘔吐、腹瀉、腸胃不適等副作用。非藥物治療可透過胃鏡或手術來進行,許柏格醫師解釋,胃鏡減重的方式包括胃內水球、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等,大多是由腸胃科醫師來執行;手術減重的方式有胃繞道手術、胃縮小手術等,主要由外科醫師來執行。胃內水球是將一顆水球放入胃裡,以佔據胃容積、增加飽足感。醫師會透過胃鏡將一個水袋送入胃裡,然後根據每個人的體型,注入400-700毫升的水。由於胃內水球在六個月後破裂的風險會提高,所以需要再做一次胃鏡將水球移除。胃內肉毒桿菌注射是在胃部注射肉毒桿菌素,以延緩胃排空、減少食慾、增加飽足感。許柏格醫師解釋,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的作法是利用胃鏡將肉毒桿菌素注入胃黏膜下,大部分是注射在胃的幽門部。肉毒桿菌素可以減少胃部平滑肌的收縮,而達到延緩胃排空的效果,注射後肉毒桿菌素可維持3-6個月。接受胃內肉毒注射後可能有脹氣、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腹痛較為少見,不過有問題仍需回院觀察〔2〕。相較於胃內水球,腸胃穿孔的機會較低〔3〕。許柏格醫師說,胃內肉毒注射可用於BMI介於30-40間的族群或是BMI在27以上且具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肥胖併發症的族群〔4〕。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目前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Off Label Use),事前必須與醫師詳細討論。胃內肉毒注射與胃內水球的副作用大多在一個禮拜內比較明顯,然後身體會慢慢適應。若在三天內出現急性腹痛,就要馬上回診檢查。健康減重才是長久之道!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對減重非常重要,許柏格醫師強調,營養師會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日常活動量,然後根據每天需要的熱量,擬出兼顧均衡營養的飲食計畫。遵循營養師的建議執行,漸漸改變飲食習慣,有助維持減重效果、減少復胖的機會。減少攝入熱量時,也要增加熱量消耗。許柏格醫師說,請務必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包括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每週5到7天,可依照每個人的體能狀況,循序漸進。規律運動有助減重,也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控制有幫助。「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再與醫師討論藥物或非藥物治療,」許柏格醫師叮嚀,「千萬不要誤信偏方,使用正確的方式,健康減重,才是長久之道!」參考資料:1. BMI(身體質量指數)=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2. Kaya B, Esen Bulut N, Fersahoglu M. Is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Effective in Obesity Treatment? Surge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0;2020.3. Ferhatoglu MF, Kartal A, Filiz AI, Kebudi A.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 calorie-restricting high-protein diet combined with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pplication among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eighty-seven grade 2 obese patients. Obesity surgery 2020;30:3472-9.4. Ferhatoglu MF, Kartal A, Filiz AI, Kebudi A.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 calorie-restricting high-protein diet combined with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pplication among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eighty-seven grade 2 obese patients. Obesity surgery 2020;30:3472-9.原文:
-
2021-03-17 科別.泌尿腎臟
咳也漏尿急也漏尿熟女好尷尬 1次麻醉2手術解危
一名50多歲的林姓婦人是三個小孩的媽媽;長期有漏尿困擾,快走、咳嗽漏尿、連急也漏尿,尿失禁明顯,害她不敢出門、運動,體重飆升,經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婦女泌尿科主任鄒頡龍求診,確診為混合型尿失禁,即結合兩種不同的尿失禁,後接受微創尿道中段吊帶手術,以及肉毒桿菌素膀胱內注射後,手術隔天出院,尿失禁獲改善。林姓婦人說,她求診後,曾以膀胱過動症接受藥物治療,但咳嗽時仍會尿失禁;也有醫師認為是應力性尿失禁,建議開刀,但術後還是會有急失禁問題,直到向鄒頡龍求診,接受手術才緩解。鄒頡龍說,女性尿道短,只有二到四公分,加上生產,老化,停經種種因素,尿失禁成為很多熟齡婦女的夢魘,臨床上四十多歲婦女就有此困擾。婦女尿失禁最常見有二種,應力性尿失禁在腹部壓力增加,如打噴嚏、咳嗽時漏尿,原因與膀胱出口的外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治療應由凱格爾運動開始,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他指出,另一種急迫性尿失禁典型的症狀是突如其來的尿急感,想趕快去廁所卻來不及,原因與膀胱神經功能失調有關,經常伴隨著頻尿還有夜尿。以藥物治療為主,如果效果不理想或副作用大,可以考慮肉毒桿菌素膀胱注射,控制膀胱肌肉過度收縮而造成的尿失禁。鄒頡龍說明,約1/3失禁困擾的婦女屬於混合型尿失禁,傳統上會優先治療較嚴重的症狀,例如:咳嗽、打噴嚏漏尿明顯的患者先選擇手術,如果是急迫性尿失禁較嚴重,以藥物控制為主,但還是無法完全緩解尿失禁。他指出,他治療方式採一次麻醉當中進行施行尿道中段吊帶手術、肉毒桿菌素膀胱注射等兩種手術,術後的尿失禁明顯改善,與單純接受尿道中段吊帶手術的患者相比,術後的成功率分別為88%與71%。這項研究成果於去年刊登在國際期刊“Toxin”。肉毒桿菌素注射效果約維持4到6個月,術後要持續的配合口服藥物和追蹤。
-
2021-02-10 科別.皮膚
過年想開運微整形嗎 最多人拿孫藝珍、玄彬當範本
想要「牛年」好運到嗎?今年國內醫美市場不受疫情影響持續旺,戴口罩還戴出新氣象,眼睛、額頭、鼻子等是熱門的微整形部位,許多人提前預約醫美門診進行「修修臉」,期待新的一年能有嶄新面貌,可以開運、時來運轉。新年新氣象,許多人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有精神,會利用春節假期,到醫美門診「修整門面」微整形,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豐州表示,過年前的門診量已增加約三成。新光醫院耳鼻喉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邱昱勳指出,最近很熱門的微整形部位,分別是眼睛、額頭、鼻子等地方;又因為戴口罩可遮住術後的鼻外固定架,所以動鼻部手術的人也不少。常見的修修臉範本,多以火紅的韓劇明星爲主,去年最流行的女星範本是孫藝珍、洪秀珠,男星則是玄彬。利用年假上門美容整形的項目,以除皺、皮膚緊緻、瘦臉、飽滿天庭和夫妻宮、眼睛有神、鼻子高挺、嘴唇豐潤、下巴微翹等為主。邱昱勳說,這些可透過注射玻尿酸及肉毒桿菌素,或淨膚雷射等非侵入性的微整方式達到一定效果。施打肉毒桿菌素,可以撫平動態皺紋如抬頭紋、魚尾紋等,也可以瘦小臉;玻尿酸可填補凹陷,用於改善臉部靜態紋,如淚溝、嘴角紋、眉間紋等,也可用於豐唇、豐頰、豐太陽穴、隆鼻和墊下巴等。此外,光療的皮秒雷射、淨膚雷射,則可達到皮膚白皙緊緻、除色斑的效果。男女性想微整的項目不同,邱昱勳指出,亞洲人常做眼睛、鼻子的整形,女性可能較在意眼睛,男性通常會介意鼻子,希望鼻子要挺,相學認為「露鼻孔會漏財」,因此不少中年男性會來調整鼻型。微整形不只調整臉部形狀,還牽涉比例及化妝技巧,邱昱勳解釋,圓臉的人就不適合太尖的鼻頭,額頭平就不適合太高的山根。有的人為了上鏡好看,鼻子會做得很尖、很立體,雙眼皮會割的很寬,在化濃妝、戴假睫毛時效果明顯,但這不適合平常淡妝或沒有上鏡需求者,會顯得太突兀不自然。
-
2020-09-11 科別.腦部.神經
中風手掌打不開 打肉毒桿菌改善
33歲的美髮師劉先生兩年前中風,肌肉痙攣導致手臂僵硬、手掌打不開,走路膝蓋僵直,長達一年沒進步,令他很沮喪。今年再度就醫治療,以肉毒桿菌素施打在他的上下肢十條緊繃的肌肉上,一周後,他的手已可以開始練習握放。台灣每年約三萬人中風,導致有些人肌肉無力,也有些人肌肉拚命用力而無法放鬆,導致「痙攣」,高達四成慢性中風患者深受其害,粗估每年新增一萬兩千人。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表示,一般痙攣症狀出現在三個月後,常見表現包括握拳、手腕內彎、手臂蜷縮、腿部僵直、腳趾屈曲等,進而導致病人容易踢到東西或跌倒,無法自行更衣、如廁、沐浴、吃飯,而且痙攣會持續終生,長期會關節攣縮和疼痛。神經學學會理事長陳柔賢指出,有效控制痙攣,才能避免關節攣縮持續惡化、改善局部衛生、步態、生活品質,降低疼痛、減少照顧者的負擔。鄭建興表示,中風後的前三個月,一定要盡所能加強患者的主動恢復,當痙攣開始出現,除了物理及職能治療,也可以用口服抗痙攣藥物,但易有嗜睡副作用。肉毒桿菌素治療現有健保給付,一年最多可以做三次,肉毒桿菌素可局部作用阻斷神經傳導物質,是所有抗痙攣療法中相對有效,副作用少,缺點是平均四個月得注射一次。目前健保給付有條件,為持續復健治療上肢六個月以上或下肢三個月以上者,需要事前審查,限地區醫院級以上的院所申請,排除臥床及關節已攣縮者。一次施打的藥效可維持三到六個月,須由復健科或神經科醫師根據每位患者個別狀況設定治療計畫。常有病友會擔心肉毒桿菌素打不準、打太多,台大醫院腦中風中心主治醫師陳志昊表示,現有許多相關教育訓練及臨床觀摩機會,醫師積極學習設定治療計畫和實做技巧,治療同時透過電刺激或超音波儀器精準定位肌肉,不容易出錯。建議有痙攣困擾的病友可以諮詢自己信任的、有經驗的醫師。
-
2020-09-11 科別.腦部.神經
張開掌心握住希望 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
33歲的美髮師劉先生在兩年前中風,肌肉痙攣導致左前臂無法將手掌轉向上、左手掌打不開,走路左膝彎曲不夠,長達一年沒進步,令他很沮喪。今年經醫師評估,他上下肢共10條緊繃肌肉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一週後可以開始練習握放動作,讓他對於進步又燃起了希望。若無健保給付,這次治療至少五萬多元,劉先生負擔不起,現有健保給付,他一年最多可以做三次。劉先生並不是特例,而是上萬名中風患者的縮影。台灣每年有三萬人發生中風,即腦血管梗塞或出血導致神經細胞壞死,中樞神經訊號失常的結果,有些肌肉無力,有些肌肉則拼命用力無法放鬆,這就是「痙攣」,高達四成慢性中風患者深受痙攣之苦,粗估每年新增1萬2000人。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表示,痙攣症狀通常出現在三個月後,常見表現包括握拳、手腕內彎、手臂蜷縮、腿部僵直、腳趾屈曲。導致病人容易踢到東西或跌倒,無法自行更衣、如廁、沐浴、吃飯,而且痙攣會持續終生,長期導致關節攣縮和疼痛。神經學學會理事長陳柔賢表示,有效控制痙攣,才能避免關節攣縮持續惡化、改善局部衛生、步態、生活品質,降低疼痛、減少照顧者的負擔。鄭建興表示,前三個月一定要盡所能加強患者的主動恢復,當痙攣開始出現,除了物理及職能治療,也可以用口服抗痙攣藥物,但易有嗜睡副作用。肉毒桿菌治療是局部作用阻斷過神經傳導物質,是所有抗痙攣療法中相對最有效,副作用少,缺點是平均四個月得注射一次。目前肉毒桿菌素注射的健保給付條件,為持續復健治療上肢6個月以上或下肢3個月以上的腦中風患者,需要事前審查,限地區醫院級以上的院所申請,排除臥床及關節已攣縮者。一次施打的藥效可維持3到6個月,須由復健科或神經科醫師根據每位患者個別狀況設定治療計畫。常有病友會擔心打不準、打太多,台大醫院腦中風中心主治醫師陳志昊表示,現有許多相關教育訓練及臨床觀摩機會,醫師積極學習設定治療計畫和實做技巧,治療同時透過電刺激或超音波儀器精準定位肌肉,不容易出錯。建議有痙攣困擾的病友可以諮詢自己信任的、有經驗的醫師。
-
2020-08-20 科別.腦部.神經
偏頭痛自行服藥 小心藥物成癮
台灣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以20至50歲的年輕女性居多,一般人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而不治療,事實上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疾病」,如果不妥善治療,容易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或「藥物過量偏頭痛」。偏頭痛痛起來生不如死,世界衛生組織將偏頭痛列為年輕人失能疾病第一名;尤其慢性偏頭痛每月有15天都在頭痛,痛起來動輒4小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根本無法好好工作。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每月有15天以上頭痛症狀,且其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每天4小時以上並持續3個月。偏頭痛病因,主要來自三叉神經敏感化及腦血管的神經發炎,多源於遺傳和荷爾蒙變化,甚至經常輪班、作息不正常以及氣溫大幅度變化,都可能造成偏頭痛發作。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表示,許多民眾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若是疼痛狀況嚴重且持續多日,長期使用小心藥物成癮,可使用口服預防性用藥或肉毒桿菌素預防偏頭痛發生。偏頭痛可用「54321」口訣作為診斷參考,頭痛超過5次以上、頭痛持續4小時以上、3天內會自行緩解、具有至少兩項特徵,包括中重度頭痛、單側發作、搏動性疼痛、日常工作或走路會使頭痛加劇,以及合併其中一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等。王署君說,慢性偏頭痛的急性治療,以各式止痛藥先治標,包括乙醯氨酚、阿斯匹林等,但一周不可使用超過兩天。另需搭配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長期服用,一般療程為3至4周。今年2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治療,每3個月一劑,藉由阻斷大腦發出疼痛訊號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慢性偏頭痛的發生。然而,並非每位病患都適合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王署君表示,有偏頭痛症狀者最好先撰寫「頭痛日記」,記錄每月頭痛次數、維持時間、合併症狀、經期以及頭痛前的飲食,以便讓醫師了解導致頭痛發作的原因,對症下藥。此外,還要搭配生活調適,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並減少壓力、緊張或焦慮的情緒,才有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
2020-08-20 科別.腦部.神經
醫美用肉毒桿菌 可預防慢性偏頭痛
肉毒桿菌素不只能醫美除皺,還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醫師1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國內有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為9.1%,以女性為大宗。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醫師說,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可降低慢性偏頭痛患者的頭痛頻率與嚴重程度。偏頭痛是疾病需治療台灣頭痛協會在記者會上宣布,自今年2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若診斷為慢性偏頭痛患者,並使用過3種以上預防性藥物仍無效,可與主治醫生討論申請,是慢性偏頭痛患者的福音。金鐘視后、偏頭痛宣導大使鍾欣凌身說:「睡眠不足、壓力大、小孩吵鬧或剛拿到新劇本的時候,我也會出現偏頭痛的症狀。」林高章表示,國內有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為9.1%,以女性為大宗,女性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他也澄清,一般人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實際上是需要治療的疾病,「偏頭痛大部分來自於遺傳,一部分是因為體質。」他說,如果父母有偏頭痛的情形,小孩也有75%以上的機率有偏頭痛。林高章指出,偏頭痛有一項診斷標準:反覆發生頭痛,每次持續4至72小時,可能是單側或雙側、搏動性,頭痛程度達中或重度(疼痛指數7-10),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常伴隨噁心及/或畏光及怕吵;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頭痛持續3個月以上、每月15天以上、每天4小時以上,且15天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規律作息可改善「偏頭痛的誘因複雜。」王署君表示,包括溫差、壓力、睡眠不足、情緒、時差、過度劇烈運動等,可以透過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等方式改善。目前偏頭痛預防治療(治本)分成口服預防用藥和注射預防用藥,口服預防用藥一般療程需服藥3至4週;注射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治療。王署君說,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於頭部前額、枕葉、兩側、肩頸等31處治療點,每3至4個月施打一次,可降低慢性偏頭痛患者的頭痛頻率與嚴重程度,他也呼籲,健保資源有限,民眾勿用除皺的理由申請施打肉毒桿菌素。【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8-20 新聞.用藥停看聽
日喝八瓶感冒糖漿治偏頭痛 沒改善還成癮
偏頭痛痛起來生不如死,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將偏頭痛列為年輕人失能疾病第一名;尤其慢性偏頭痛每月有15天都在頭痛,痛起來動輒四小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根本無法好好工作。醫師表示,許多民眾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若是疼痛狀況嚴重且持續多日,長期使用小心藥物成癮,可使用口服預防性用藥或肉毒桿菌素預防偏頭痛發生。一名中年婦女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偏頭痛,過去20年都自行買成藥或以感冒糖漿中的止痛成分(乙醯氨酚)來止痛。然而隨著頭痛頻率升高,用量也持續上升,甚至一天喝到八瓶才能控制頭痛。但長期服用感冒糖漿導致她不喝感冒糖漿就全身不對勁,明顯藥物成癮,且頭痛無法好好控制,經常因此請假耽誤工作。收治這名婦女的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表示,偏頭痛病因主要來自三叉神經敏感化,以及腦血管的神經發炎,多源於遺傳和荷爾蒙變化,甚至經常輪班、作息不正常以及氣溫大幅度變化都可能造成偏頭痛發作。偏頭痛可用「54321」口訣作為診斷參考,頭痛超過五次以上、頭痛持續四小時以上、三天內會自行緩解、具有至少兩項特徵,包括中重度頭痛、單側發作、搏動性疼痛、日常工作或走路會使頭痛加劇,以及合併其中一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林高章說,根據調查,全台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尤其以20至50歲的年輕女性居多,而偏頭痛若不妥善治療,容易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或「藥物過量偏頭痛」。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每月有15天以上頭痛症狀且其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每天4小時以上並持續三個月。王署君說,慢性偏頭痛的急性治療以各式止痛藥先治標,包括乙醯氨酚、阿斯匹靈等,但一周不可使用超過兩天。另需搭配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長期服用,一般療程為三至四周。另外,今年二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治療,每三個月一劑,藉由阻斷大腦發出疼痛訊號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慢性偏頭痛的發生。然而,並非每位病患都適合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王署君表示,有偏頭痛症狀者最好先撰寫「頭痛日記」,記錄每月頭痛次數、維持時間、合併症狀、經期以及頭痛前的飲食,以便讓醫師了解導致頭痛發作的原因,對症下藥。除此之外,還要搭配生活調適,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並減少壓力、緊張或焦慮的情緒,才有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