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老花眼
共找到
78
筆 文章
-
-
2024-10-30 焦點.元氣新聞
2024世界視覺日《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記者會
為了提升全球對視覺健康的關注與認識,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四訂為「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為響應2024世界視覺日,以今年的其中一項口號「Love Your Eyes Actions」為主軸,今日(10/9)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擔任指導單位,主辦單位為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並由愛爾康大藥廠作為策辦單位,舉行《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記者會,透過國人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大調查,提升全國民眾對於眼疾狀況的認知度,加深大眾對於視力的健康意識。呼籲大眾愛你眼睛健康,從現在開始。超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眼疾問題你我都須重視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達總人口的18.35%,預計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持續增長,視力健康成為現代人必須關注的重大議題。[1] 眼疾問題不僅會影響視力健康,更是嚴重的影響生活品質。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冀望透過國人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大調查,提升台灣民眾對於老年眼睛疾病的認識,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蔡維誼副組長指出:「年紀越小如果近視,又沒有重視且加強眼睛保護的話,度數會隨著年齡快速的增加,平均每年會增加75~100度,進而變成高度近視,高度近視的人若控制不佳可能會造成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等風險,因此預防非常重要,呼籲民眾可透過每日120分鐘戶外活動以減少視力的惡化。」「LOVE YOUR EYES ACTIONS」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就能預防眼睛疾病,守護清晰的視界。惡視力日趨嚴重,國人對於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度高?隨著科技的進步,台灣人的用眼習慣也跟著改變,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會造成眼睛的調節力下降,並且加速眼睛老化的狀況。根據《2024 World Sight Day世界視覺日:國人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大調查》(以下簡稱本調查)問卷結果指出,有63.9%的民眾擁有眼睛疲勞乾澀的症狀,雖然在現代好像是一種很普遍的症狀,但其實眼睛已經在發出警訊了。因此,若有出現眼睛不適的症狀,最好即刻改善用眼習慣並找尋合適的治療方式,愛護你眼睛健康。根據本調查結果,有92.8%的民眾認為老花眼是老年常見的眼疾問題,其次為白內障90.9%、黃斑部病變66.2%,可見民眾對於老年眼疾問題有一定的認知程度,而白內障就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疾問題。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王一中理事長提到:「老年眼疾問題是我們都需要關注的議題,尤其是近視的問題,研究顯示[2] 近視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白內障和青光眼的風險20%,黃斑部病變60%,視網膜剝離30%。不僅需要重視幼年的眼睛狀況,老年眼疾問題也一樣重要。」因此,不論你是已有眼疾的患者,或是主要照顧者,唯有提升對眼睛老化疾病的認知,才能及時的愛你眼睛健康。白內障怎麼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術後不再霧裡看花眼球中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為混濁且硬化的現象,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常常出現霧裡看花的現象,這種情形就是白內障在悄悄形成了。根據本調查顯示,有85.6%的民眾知道白內障是眼睛自然老化的現象,而其中在知道白內障治療方式的民眾中,有高達95.2%的人也了解白內障正確的治療方式,可見現代人對於患有白內障需要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有很高的意識。街訪民眾表示:「家人都有白內障的眼疾問題,在接受了白內障手術治療後,認為視野與視線皆變得更好。」過去有些民眾會認為自己只是輕微白內障並不會影響生活,可不可以不管它就好,双眼明眼科張鈞凱醫師指出:「白內障大概九成以上還是因為老化的原因,需注意的是現在高度近視的民眾增加,高度近視會造成白內障的提早七、八年發生。」根據本調查,有將近48.8%的人認為白內障可以使用眼藥水治療,但目前白內障藥水僅能延緩眼疾惡化,奧斯卡眼科張正忠醫師指出:「由於白內障的生成是不可逆的,目前為止尚無任何眼藥、注射劑或是保養食品可以治療白內障。因此,白內障唯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接受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根據本調查結果指出,雖然大部分的民眾都知道白內障需進行手術治療,但仍有58.8%的民眾會擔心白內障手術。最多人擔心的原因是「手術失敗」,其次為影響正常生活、害怕選錯人工水晶體。張正忠醫師提到:「現代醫學的進步,創新的測量與手術設備不僅安全,亦能精準地讓民眾選擇到合適的白內障治療方式,因此白內障手術別擔心,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守護你的眼睛健康。」眼睛霧茫茫只是白內障?視網膜病變與黃斑部病變亦是需要被重視的老年眼疾問題白內障會造成視力模糊不清,但也有可能是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和青光眼等!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也會開始增生,這些因子會讓視網膜的細胞無法吸取足夠的氧氣與養分,進而傷到感光細胞,造成黃斑部退化,這種現象就稱為黃斑部病變,會造成患者直線看起來像出現波浪形、視野中心出了黑暗/模糊區域或盲點。根據本調查結果顯示,有66.2%的民眾悉知黃斑部病變亦是老年常見的眼疾問題,而目前常用的治療方式為雷射光凝固治療、光動力療法及眼內藥物注射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田彭太醫師呼籲:「民眾可以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查,以預防視網膜疾病,若是糖尿病患者也應做好血糖控制,每年定期至眼科檢查。」根據本調查結果顯示,僅有45.2%的民眾知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亦是常見的眼睛老化疾病之一,更是目前台灣中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據統計,超過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幾乎所有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都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有60%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些罹病超過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約有25%因此失明。[3] 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除了良好的血糖控制之外,可以透過藥物控制、藥物注射、雷射手術或玻璃體切除術的方式治療,但最重要的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關Eye眼疾刻不容緩,LOVE YOUR EYES ACTIONS重視眼疾健康為響應2024世界視覺日,今年在愛爾康藥廠的策辦之下舉辦了《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的活動及記者會,透過街訪形式貼近民眾生活,致力於提升國人對於眼疾健康的認知,不僅僅是長者,眼疾健康是每個人都需要重視的議題,攜手打造一個健康的視界。在世界視覺日的這天,我們呼籲每一位民眾都要積極關注自己的眼睛健康,並鼓勵身邊的家人、朋友一起響應世界視覺日。眼睛健康刻不容緩,一起「LOVE YOUR EYES ACTIONS」重視眼疾的保健與治療。參考資料:〔1〕中華民國內政部_113年第24週內政統計通報〔2〕Bullimore MA, Ritchey ER, Shah S, Leveziel N, Bourne RRA, Flitcroft DI.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Myopia Control. Ophthalmology. 2021 Nov;128(11):1561-1579.〔3〕新竹馬偕醫院 衛教資訊_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2024-10-24 退休力.論壇活動
2024退休力論壇/年紀漸長當心眼疾 葉黃素養眼又護眼
眼睛是靈魂之窗得用一輩子,但隨著年紀愈長及3C用眼過度,中壯年後可能會出現青光眼、老花眼及白內障等問題,加上光傷害也會造成黃斑部病變,為了延緩眼疾發生,營養師賴怡帆建議,可以補充葉黃素加魚油的營養品,尤其葉黃素是眼睛黃斑部的營養素,可吸收有害藍光,又是超強抗氧化物預防慢性發炎。光傷害 眼疾主因之一除了年紀老化造成的眼睛傷害外,光傷害已是現代人眼睛問題的主因之一,包括陽光直射及3C產品產生的藍光。賴怡帆指出,有兩大疾病與此有關,一是白內障,雖然老化造成水晶體混濁,但藍光的傷害也加速水晶體老化,另一個眼疾就是黃斑部病變,由於中心視力受影響,看物品會不清楚或畫面扭曲,對生活影響很大。加上中壯年後開始進入更年期階段,尤其女性在荷爾蒙分泌減少,乾眼症的症狀也會跟著變嚴重,而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葉黃素、玉米黃素等營養補充品就成了民眾「養眼」的必需品之一。葉黃素 得由飲食補充賴怡帆指出,葉黃素是黃斑部的必要營養素,但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得由飲食上補充,例如深綠色蔬菜、胡蘿蔔、玉米、蛋黃等,由於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要跟油脂類的食物一起食用,若額外補充營養品也須要在飯後食用,才能讓葉黃素更容易吸收。依據美國FDA的建議,一天只須要補充6毫克葉黄素,就能預防黃斑部病變,不過,賴怡帆表示,曾有調查認為,一個人一天靠飲食最多補充一到兩毫克葉黃素,因此,要吃到足量須要額外補充,而台灣衛福部的建議用量一天上限可以到30毫克。目前葉黃素營養品會加上魚油,是因為魚油中的DHA也是眼睛所需要的脂肪酸,民眾可依個人需求選擇相對應產品,若是正在就學的學生族群因近距離用眼需求大,可選擇高劑量的葉黃素;而戶外工作者是光傷害的族群,也須要將葉黃素的劑量提高。至於中壯年之後的銀髮族群該如何補充,賴怡帆建議,不要等到眼睛不舒服或乾澀時才使用,尤其女性50歲以上進入更年期階段,加上眼睛疾病可能陸續出現,就須要開始適時適量的補充葉黃素,以備退休後用眼的需求。素食者 可選植物膠囊由於長者素食人口高達兩成,如何選擇可食用的產品,目前有些產品會在包裝上標註全素、純素、奶素等,或是有素食認證標章。另外,民眾也可以檢視外包裝上的原料成分標示,以避免含有來自動物的成分。賴怡帆解釋,用來製作膠囊的「明膠」是屬於動物性的,應選擇使用植物性膠囊,如纖維素膠囊的產品,葉黃素的成份來源多以金盞花萃取物為主,屬於植物性來源,至於DHA的成分,可選擇藻油DHA取代魚油DHA,而民眾服用這類產品,除了減緩眼睛疲勞感,也能讓眼睛看影像更明亮。聯合報將於11月9日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現場也有擺設許多攤位,由專業營養師教導民眾保健食品怎麼吃?希望大家一起來養眼又護眼。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06 醫療.眼部
哪些人不適合做老花眼雷射手術?同時有老花和白內障該怎麼辦?
近視眼和老花眼都令人困擾,幸好醫學科技進步有了改善的方法。我國全面開放醫療院所合法操作近視雷射手術已經25年,幫助很多「四眼田雞」重新明眸看世界;老花眼雷射則因近年有藝人、名人手術,吸引不少「壯世代」嘗試,希望也從此擺脫老花眼鏡。目前患者反饋,近視雷射滿意度遠高於老花雷射。眼睛是人體精細器官,術後成果為個人主觀感受,無論近視眼或老花眼的雷射總有不同評價。截至目前,醫界得到患者的反饋,近視眼雷射效果滿意度遠高於老花眼雷射,令許多有意做老花眼雷射的民眾猶豫躊躇。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張丞賢指出,近視與老花生成原理不同。簡單的說,近視通常是用眼過度,眼軸拉長後,看遠方景物的焦點落在視網膜前面,形成模糊影像;而老花眼是因老化使睫狀肌鬆弛,水晶體失去彈性,眼睛調節功能下降,近距離看物體時變得困難。利用大腦成像增加看近視力,未解決睫狀肌老化問題。近視眼雷射以汽化角膜厚度達到減少近視度數,術後可測出準確的矯正度數;老花眼是設定雷射系統,利用大腦會自動融合影像的功能,做出視覺上景深拉長的效果,增加看近的視力,但不影響看遠清晰度,實際上沒有改善睫狀肌鬆弛等老化症狀,因景深拉長的效果每個人感受不同,有的患者覺得差不多就行了,有的要看清楚很小的字才滿意,所以較難測出術後品質。彰化秀傳醫院眼科部主任趙世鈞表示,老花眼雷射療程大致分為兩種術式,一是Monovision單眼融像,另一種是單眼融像及景深加強,單眼融像可將優勢眼或慣用眼的度數歸零,專門用來看遠,另一隻非優勢眼或非慣用眼則保留大約50至100度的度數,負責看近,當術後兩眼視差過大,可能較難適應。當老花伴隨白內障,二次雷射需考慮因素多。趙世鈞說,一般來說,40至45歲老花眼度數約100至150度,50歲約200度,60歲約300度,之後的老花度數就不太有變化,但老花雷射並不是恢復睫狀肌和水晶體的彈性,僅利用光學效應讓大腦感覺看近不眼花,如果老花度數隨著年齡超過手術設計的範疇,看近還是有可能吃力,建議戴眼鏡輔助。想再加強看近視力,做第二次雷射不是不行,但可能會產生視差加大、導致大腦融像無法成功、頭暈無法聚焦。此外,手術二修設計的精準度也會影響結果好壞,且再次手術時的年齡,可能已到達白內障的好發年紀,看遠看近不再只是老花度數問題,很可能是白內障導致。至於老花雷射會不會像近視雷射有乾眼、眩光、夜視下降、眼睛容易疲勞等副作用?張丞賢表示,任何手術都存在副作用與優缺點,老花雷射術後要學習適應,才能達到一定視力,有的病人不見得能適應,所以術前一定要與專業醫師審慎評估與討論。誰不適合做老花眼雷射?1.有眼疾者必須先治療彰化秀傳醫院眼科部醫師陳弘誌說,如果眼睛已存在嚴重的乾眼症、青光眼、黃斑部病變或白內障等影響視力的疾病,醫師通常會建議優先治療這些問題,再考慮手術,因為良好的視力是建立在健康眼睛的基礎上。2.有些人的角膜不適合手術角膜平整度與厚度對角膜雷射患者很重要,若存在「圓錐角膜」這種角膜凸起的疾病,不適合雷射;如果夜間瞳孔放大超過雷射手術的安全光學範圍,可能會導致術後出現眩光等問題,也不建議雷射手術。3.懷孕或哺乳中的婦女懷孕或哺乳中的婦女因荷爾蒙變化,可能會影響角膜的厚度和屈光,在此期間接受雷射手術,檢查出的數據可能不準確,術後的視力品質也可能不理想。4.白內障優先考慮置換水晶體陳弘誌表示,近年來老花人工水晶體推陳出新,已出現白內障且有近距離視物需求的患者,建議接受白內障手術後植入人工水晶體來矯正老花。現在老花人工水晶體大致分為多焦點及延焦段,主要功能大多主打可以看遠又看近,有需求的民眾可請教專業醫師,作妥善的治療安排。
-
2024-10-06 醫療.眼部
年過40歲後一定會老花?眼睛退化能治療逆轉?老花度數會增加嗎?
滑手機時,手機上的文字開始變得不清晰;購物時,看食品標示小字覺得吃力,近視族得把眼鏡摘下,才能看得清楚。以上視力變化大約出現在40歲前後,也就是老花眼上門的時候。無法避免的眼睛老化現象,有人來得早,有人來得晚,要不要配老花眼鏡?原本就戴眼鏡的近視族該怎麼配?是很多初老族的困擾與疑惑。年紀大一定會老花嗎?這是無法避免的老化現象,跟白頭髮、長皺紋一樣,年齡到了就會出現。主要原因是水晶體的彈性與睫狀肌的調節能力變差,在看近處物品時,無法清楚對焦。水晶體、睫狀肌調節能力變差,年紀大一定會老花。「遲早都會遇到!」國泰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楚軒表示,只要活得夠老,一定會面臨老花眼,這跟身體機能自然老化有關。老花眼的成因是水晶體退化、睫狀肌疲乏;在年輕的時候,水晶體柔軟富有彈性,不論看遠看近都有良好的調適能力。隨著年紀增長,水晶體會漸漸硬化,無法準確地將近的物品聚焦於視網膜上。另外,協助水晶體變厚變薄的睫狀肌也不再收縮自如,讓自動對焦的「調視力」變弱了。所以,看手機、閱讀書報會有一種「霧茫茫」的感覺,近視族要把眼鏡拿下來才看得清楚。40歲前後出現症狀,老花一旦出現不可逆。該怎麼知道自己有老花眼?黃楚軒說,視力正常的人大約40歲左右出現症狀,剛開始會感覺到眼睛容易乾澀、痠痛、視線難以聚焦等症狀,尤其看近物變得吃力,過一陣子又慢慢恢復正常。當有這種情形時,代表已經步入眼睛「初老」;而當視線轉移時聚焦緩慢、在光線昏暗處看不清楚,不要懷疑,趕快就醫諮詢矯正方式。老花眼的好發年齡在40至45歲之間,一旦出現老花,其實已經不可逆,眼睛調節的能力將逐漸退化。黃楚軒指出,老花眼幾乎人人無法避免,而現代人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老花眼有提早報到趨勢,不少人手機不離手,在40歲之前就有近視合併老花的問題。3C產品重度使用者、高度近視者,老花更早出現。有些人可能50歲才會開始有老花眼,「用眼習慣」是發生年齡的關鍵,3C產品重度使用者更是高危險群。當眼睛緊盯著近物,睫狀肌會收縮,長期下來,睫狀肌的彈性疲乏而無法好好對焦。再加上年紀增長,水晶體漸漸硬化、失去彈性,視力一去不復返。另外,高度近視者因調控水晶體曲度的睫狀肌彈性已經不佳,若仍然過度用眼、緊盯電腦,會讓睫狀肌更加過勞,導致高度近視之外,合併重度老花眼。黃楚軒提醒,本身有近視、遠視的民眾,有老花症狀一定要配戴老花眼鏡片,減輕眼睛負擔,否則眼睛常會脹痛或不舒服,生活受到影響。老花度數有極限,當調節能力完全喪失,300度是上限。老花眼的度數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但進程較為規律並且有度數上限。一般來說,在沒有近視、遠視或散光的情形下,40歲的老花度數約在100度左右、50歲增至200度、60歲約300度。老花眼的度數到達300度時,就不會再增加,因為水晶體與睫狀肌的調節能力完全喪失。老花眼雖然是正常老化現象,但仍需要矯正治療,否則除了看不清楚,還會有頭暈、想吐、眼球脹痛等不適。黃楚軒呼籲,不要排斥戴上老花眼鏡,有些人害怕眼鏡換來換去,洩露了年齡的祕密,但老花眼如果沒有矯正改善,反而會讓眼睛老化更快,也讓白內障跟著來。老花眼是眼睛老化的表徵,許多人都害怕把眼鏡拿掉、或拿得老遠才能看到小字的窘境,因為這些動作會洩漏自己「上了年紀」。但若堅持不戴眼鏡,有可能會加速老花眼進程,出現包括頭痛、眼痠脹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出現老花眼該怎麼辦?可以逆轉嗎?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孫啟欽表示,老花眼的出現時間因人而異,平均落在40歲左右,千萬不要覺得「老花眼是老人家的眼睛問題」,抗拒配戴老花眼鏡。當眼睛的調節能力逐漸變弱,要靠外力輔助聚焦或是採用手術矯正,依個人眼睛遠視、近視、閃光狀況,採用調整的策略也不同。老花眼無有效預防方式,避免過度用眼、延緩惡化。老花眼在年過40歲後開始發威,孫啟欽說,病人最常詢問:「要如何延緩老花出現的速度?」目前並無有效的預防方式,因為這是人體自然的老化,只能做好健康管理,包括適度休息與睡眠、避免過度用眼、補充足量營養。一旦出現看近物視力模糊的現象,千萬不要忍耐,透過眼科醫師診治,才能恢復正常生活。民眾也好奇:老花眼可以靠「睫狀肌練習」逆轉嗎?「其實沒辦法!」孫啟欽以橡皮筋比喻,睫狀肌用久了會慢慢失去彈性,並沒有肌肉訓練可阻止或延緩眼睛老化,所謂的睫狀肌眼部運動可以放鬆眼部肌肉、舒緩疲勞,但老化仍會隨著時間逐步發生,失去遠近對焦功能,到最後連一個手臂以內的距離都看不清楚。單焦、多焦老花雷射,差在兩眼視差的融合。當眼睛調節能力愈來愈差,眼鏡拿上拿下的次數也變得頻繁,有些人會抱怨,「每次只要把眼鏡拿下來,就會被取笑。」如果想解決近視、老花眼鏡交替的麻煩,可以選擇接受老花雷射手術,孫啟欽提到,目前的手術為運用視差,另增加景深、提升影像融合度。坊間常見的單焦、多焦老花雷射,其差別性為「兩眼視差的融合」。雷射手術科技日新月異,朝個人化治療方向前進,孫啟欽分享,術前會仔細評估病人狀況,以及「要做到什麼程度?」因為老花雷射的療程設計是根據個人生活需求,在雷射切削角膜的手術過程中,將慣用眼矯正為零度,用來看遠;另一隻非慣用眼則保留100至150度的近視度數,負責看近。利用視差來補足遠、中、近距離的視野需求。手術並非一勞永逸,也須考量日後白內障問題。孫啟欽提醒,手術並非一勞永逸,而且要適應一眼看近、一眼看遠的分工,術前評估不可或缺,確認是否有任何眼睛疾病或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會影響眼睛病變、導致屈光度數異常。通常,術後需要3至6個月的時間才能適應,而且老花手術並非恢復水晶體的彈性,而是利用光學效應讓老花的感覺減輕。到了50至60歲左右,又有合併白內障的人工水晶體置換問題,要一併考量。手術之後,務必遵照醫囑點眼藥水、定期回診,眼睛也要適時休息、做好防護及防曬工作。至於保護眼睛健康的營養素,孫啟欽認為,均衡飲食才是保健之道,尤其是富含抗氧化能力的深綠色蔬菜,別一味吃保健食品。老花眼常見問題Q&A老花眼眼藥水能延緩老花眼嗎?全球第一個通過美國FDA核准,用來治療老花眼的眼藥水,其機制為「縮瞳」,達到改善視力的效果。以相機作比喻,當瞳孔變小時,相當於景深增大,能夠清晰成像的範圍也變大,能看清近距離的物體。但缺點是視野狹窄、可能造成頭痛等副作用,且只能維持6至10小時清晰視覺,只是暫時性改善,並非治療。老花眼跟近視的度數可以互相抵消嗎?不行,近視與老花是兩回事,年紀大了,近視度數不會改變,但老花度數會增加,有近視的人只是感覺老花的情況較不嚴重。初期老花眼有哪些症狀?1.看手機吃力,尤其是小字看不清楚。2.近距離的閱讀要超過40公分以上。3.閱讀時常感覺眼睛疲勞、痠痛、頭暈、視線難以聚焦。4.在光線昏暗處比較看不清楚,需要把光線調亮。5.眼睛在遠近交替時,要幾秒鐘才能看清物品。6.經常感覺眼眶會痛、有腫脹感。哪些人容易出現老花眼?1.40歲以上的人,年齡是重要因素。2.3C產品重度使用者。3.長時間、近距離的不良用眼習慣。4.高度近視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06 醫療.眼部
模模糊糊過得去,不配老花眼鏡度數會加深嗎?有近視也有老花該怎麼配?
老花眼是自然的老化現象,一般人在40歲左右,老花就會找上門,造成許多人困擾。苗栗市德恩診所主任黃慶瑄表示,雖然不戴老花眼鏡不會直接加重老花,但及時使用合適的視力矯正方法,有助改善老花眼及生活品質。不配鏡不會加深度數,但眼睛易疲勞、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碰到老花眼配鏡的相關詢問一籮筐,有些人覺得模模糊糊還過得去,就可以不配老花眼鏡。黃慶瑄說,出現老花眼時,不一定需要配眼鏡來矯正,可以調整生活習慣,例如增加光線、拉大字體、使用放大鏡等改善。不過,不配眼鏡可能因持續用力看近處物品,導致眼睛疲勞,長期視力緊繃可能引起頭痛,閱讀、使用電腦等日常活動變得困難,在某些需要精確視力的情況下,也可能造成潛在風險。現成老花眼鏡低廉方便,但度數不精確。不少人直接購買現成老花眼鏡,雖然方便、價格優惠,但黃慶瑄提醒,現成老花眼鏡可能的缺點,包括度數不夠精確、無法調整適合的瞳孔距離、沒有處理散光等其他視力問題;此外,框架不一定適合,影響舒適度或穩固。至於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老花眼鏡?黃慶瑄認為,沒有近視的人可直接配老花眼鏡,建議同時檢查確認沒有其他視力問題,選擇舒適、不造成視覺疲勞的度數,並配合定期檢查視力調整度數。黃慶瑄說,有近視的人需要同時解決近視和老花問題,這在40歲以上的近視者之中很常見。有配戴眼鏡者建議可選擇多焦鏡片,或是配兩副眼鏡,一副近視眼鏡、一副老花眼鏡交替使用;配戴隱形眼鏡者,則可選擇配一副老花眼鏡,或是配戴多焦隱形眼鏡。多焦鏡片需要適應期,驗光和鏡片定位也要精確。多焦鏡片的原理,是在眼睛平視時能看清遠處,往下看時能看清近處,具有方便、美觀的優點,不需要頻繁仰頭看遠處或低頭看近處,減少頸部壓力,但缺點是需要適應期,初次使用者,可能需要一至二星期甚至更長時間來適應。此外,價格通常較高,另外,部份多焦鏡片的周邊影像可能會扭曲,有些人可能難以適應或感到不適,需要選擇合適的鏡框尺寸並針對個人調整,以發揮最佳效果。此外,驗光和鏡片定位必須精確,否則影響配戴效果,夜間駕駛時也可能出現眩光。黃慶瑄也常被問及,開車族配多焦鏡片安全嗎?他表示,多焦鏡片可以同時清晰看到儀表盤(近)、後視鏡(中)及道路(遠),而且不需要在不同距離間更換眼鏡,但對於還未適應多焦鏡片的人,可能影響開車時的舒適度和安全性。隱形眼鏡族選擇多,可戴多焦點或另配老花眼鏡。而當隱形眼鏡族遇上老花眼,可以配戴多焦點隱形眼鏡,漸進多焦眼鏡能同時矯正近視和老花;或繼續戴隱形眼鏡矯正近視,需要閱讀時再戴上老花眼鏡;或看遠時戴隱形眼鏡,看近物時使用放大鏡輔助;甚或放棄隱形眼鏡,改用能同時矯正遠近視力的漸進多焦眼鏡。除了以上配鏡方式,年紀較大、患有白內障的人,也可以透過白內障手術更換單焦、多焦或延焦的水晶體;或透過屈光手術(雷射手術)改善視力狀況,及矯正角膜散光。但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一定要經過精密的檢查,並與醫師詳盡討論。戴老花眼鏡不能從一而終,建議一年驗光一次。黃慶瑄表示,有些人戴老花眼鏡「從一而終」,但通常老花眼度數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深,一般建議一年驗光一次,調整度數。另外,眼睛本身也會發出「警報」,當發現老花眼鏡不夠清晰,閱讀或看近物時感到困難;經常出現眼睛疲勞、頭痛或眼睛不適的症狀;生活習慣、工作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例如開始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有其他眼睛健康問題,如白內障、青光眼等;整體健康狀況發生變化,例如罹患糖尿病等可能出現影響視力的疾病。有以上狀況,都應重新接受視力檢查,調整最佳的配戴方式。黃慶瑄說,雖然不戴老花眼鏡並不會直接加重老花,但及時使用合適的視力矯正方法,可以幫助減輕視覺壓力,提高生活和工作質量,預防因用眼不當引起的其他問題,建議定期眼科檢查,選擇合適的矯正方法。近視族的老花配鏡選擇.眼鏡族1.配兩副眼鏡,一副看近、一副看遠。2.配一副多焦點眼鏡。.隱形眼鏡族1.繼續戴隱形眼鏡矯正近視,另配一副老花眼鏡看近物。2.配戴多焦點隱形眼鏡。3.看遠時戴隱形眼鏡,看近物時使用放大鏡輔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05 醫聲.Podcast
🎧|老花不戴老花眼鏡,眼科醫師說後果比你想得更嚴重
過了50歲若發現眼睛看遠看近都不清楚,那你真的有「老花」了,即使你不想面對,但老花也不可能逆轉,不戴老花眼鏡的後果,遠比你想得還嚴重,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不戴老花眼鏡時,眼睛為了看得更清楚,睫狀肌及眼輪匝肌會繃緊,連帶造成太陽穴附近的聶肌也崩緊,引起頭痛、肩頸痠痛等眼肩頸症候群。🎧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何謂老花眼,是指負責眼球調焦功能的水晶體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老化喪失彈性,實際上大約在40歲以後眼睛的對焦能力就開始下降,導致看近不清楚,必需將物體拿遠才行,最初老花度數可能不高影響不大,但隨著年紀漸長多數人在50歲之後,影響愈加明顯,到了65歲左右老花度數就固定。由於現代人都習慣使用筆記型電腦多於桌上型電腦,用眼時會不自主低頭,就已經造成肩頸無法放鬆,因此,一旦發生老花後,眼睛對焦要更用力,無論眨眼、瞇眼都要想辦法看清楚,而對此動作下指令是「三叉神經」,它的管轄範圍從頸部、肩膀、側頭部,連結到眼睛周圍,讓人先感到眼睛疲勞之後,就開始出現頭痛,甚至會痛到後腦勺,連到肩頸一帶痠痛,這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呂大文指出,有些年紀的人去打肉毒桿菌消除皺紋,會發現眼睛及肩頸痠痛也改善了,甚至認為老花也有好一些,原因在於肉毒桿菌可以放鬆肌肉,在減少皺紋的同時,痠痛也一併改善。為了避免老花帶來的困擾,呂大文認為,該要戴老花眼鏡就須要戴,至少可以減少眼睛過勞的情形,至於老花雷射矯正則須要看狀況,老花雷射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視差來矯正,再經過大腦自行融像,讓眼睛看遠看近都可以,被認為是「老花妥協式矯正」,但有些人對於調整視差難以適應,因此,比較好的方式是,要老花雷射前可以先戴老花隱型眼鏡適應,適合者再進行手術比較好。另外,因為老花一定會發生無法避免,不過,3C產品是助長老花提早發生的重要因子,呂大文表示,以前長輩都是從收音機獲取訊息,現在都被iPad或智慧型手機取代,機不離手也讓老花提高發生,40幾歲就有老花的人很多,有一名深度遠視的年輕人,在27歲時就發現早發性老花,因此,減少3C的使用,是護眼的第一步。至於補充葉黃素等營養素對老花是否有幫助,呂大文認為,葉黃素可提供黃斑部營養,它可抗藍光及抗氧化減少慢性發炎,但並無法阻止及預防老花的發生,但目前有些葉黃素會加上魚油,會覺得好像老花有好一些,原因在於老花會讓人不斷眨眼,易有乾眼症,魚油則可以改善乾眼情形,就覺得眼睛比較舒服。呂大文小檔案現職: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第二十屆監事經歷:台灣顏面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灣青光眼醫學會理事長世界青光眼高峰會常務理事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畢業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蔡怡真音訊錄製:許凱婷特別感謝:三軍總醫院
-
2024-09-25 醫療.眼部
眼皮跳不停跟2大原因有關 醫提醒連睡覺都在跳恐身體真有毛病
「左跳財、右跳災」民間相傳眼皮跳背後各自代表的吉凶意義,但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說,如果眼皮跳動的時間太長,且嚴重影響生活,其導致的根本原因,可能真的是一場災難,最嚴重恐是「腫瘤」引起的眼皮跳動症狀,需及早就醫。呂大文表示,眼皮跳背後導致的原因,可以分為「病理性」以及「生活習慣不佳」等二大原因,臨床上最常見「病理性」原因,多數患者因不斷眼皮跳影響生活作息而就醫。50多歲的女性小倩常感覺到疲憊不適,有時會感到視力模糊,眼睛轉動吃力,近期不時會有「眼皮跳」症狀,一開始不以為意,認為應該是太累導致,但後續即使有充足的睡眠,眼皮卻愈來愈常跳動,某次眼睛還無法順利轉動,嚇得她趕緊到醫院就醫,診斷結果竟是「血管瘤」壓迫到眼睛。眼皮跳 病理性原因多元呂大文表示,導致眼皮跳的病理性原因非常多,如顏面神經血管瘤壓迫、眼瞼痙攣、眼輪匝肌亢進症或半面痙攣症等。也有少數「腦瘤」患者因為眼皮不斷跳動,進而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腦瘤,這類腦瘤通常是壓迫到顏面神經引起的眼皮跳動;而血管瘤則可能是眼皮周圍的血管出現腫瘤,同樣壓迫到神經引起眼皮跳動。相對於血管瘤或是腦瘤,眼瞼痙攣、眼輪匝肌亢進症或半面痙攣症更為常見。引起眼瞼痙攣的原因不明,初步認為是壓力引起,眼瞼不正常放電,且女性患者多於男性,這類患者初期會長時間眼皮跳動,後來當眼睛閉起來後會開始睜不開,過了一會兒才會恢復,眼瞼痙攣的患者,一開始會先建議多攝取鈣質,再來調整生活作息,降低生活壓力,如果仍沒有效果,會施打肉毒桿菌素改善。半面痙攣症 需開刀改善與眼瞼痙攣類似的疾病叫做半面痙攣症,半面痙攣症初期會有單邊眼皮跳,後續連臉部都會跳,並延伸到頸部等,通常是顏面神經遭壓迫導致,需開刀改善。至於眼輪匝肌亢進症,通常發生在有老花眼、乾眼症的患者身上,這類民眾為了看清楚字,通常會瞇眼,用力使用眼瞼,除了會有眼皮不斷跳動的症狀以外,患者也會因為淚腺分泌少,需要時常眨眼,也會有畏光等症狀,通常發生在中年女性身上,眼輪匝肌亢進症的治療,只要施打肉毒桿菌素即可改善。生活作息差 也會眼皮跳呂大文表示,無論是眼瞼痙攣、眼輪匝肌亢進症的患者,近年愈來愈多,推估與3C產品的過度使用有關。呼籲應減少使用手機或電腦的時間,不僅保護視力,也降低眼睛周圍肌肉緊繃,而引起疾病的機率。除了病理性的原因以外,日常生活作息如太過疲憊、熬夜、過度用眼、壓力過大等,都可能會讓眼皮跳的機率增加,建議先讓眼睛多休息,或是多攝取一些鈣質如菠菜、牛奶等,也可以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紅蘿蔔、南瓜、藍莓等;眼睛疲憊時,可以輕壓眼周紓壓,或用比體溫稍高一點的溫毛巾敷眼睛,增加眼周的血液循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05 醫療.眼部
頭痛、眼睛乾…可能是老花初期徵兆!幾歲老花正常?4招預防老花眼太早發生
現代人3C不離手,用眼過度的情況下,老花眼愈來愈早發生。眼科醫師分享老花初期常見徵兆,提醒大家注意,你是不是已經老花眼了。幾歲老花算正常?老花眼是眼睛自然老化的現象,不管近視、遠視或散光的人都會發生。而之所以會稱為「老」花眼,一如普遍的認知,是中老年後出現的問題,通常發生在40歲後,調節水晶體焦距的睫狀肌逐漸失去彈性所致。不過現代人因為長時間使用3C產品、缺乏遠視鍛鍊,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越來越多年輕人30幾歲就已經提早出現老花現象。老花眼初期常見徵兆那怎麼樣的症狀可能是老花眼?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老花?眼科醫師謝嫣文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老花初期常見徵兆,看看以下這幾項症狀你是不是也中了?1.閱讀困難:老花眼最明顯的症狀之一就是閱讀困難。比如當你嘗試閱讀近距離文字時,例如報紙、書籍或手機上的訊息,你可能會發現文字變得模糊不清,需要拉遠距離或改變閱讀位置來看清楚。這可能會導致閱讀速度減慢,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專注,以及在閱讀後可能感到眼睛疲勞。2.眼睛疲勞:長時間注視近距離物體或使用數位裝置,如電腦、平板或手機,會使眼睛疲勞。老花眼初期症狀之一就是眼睛感到疲勞和乏力,尤其是在長時間用眼後或眼睛暴露在數位螢幕光源下,這種疲勞可能伴隨著眼睛灼熱感或輕微的刺痛感。3.頭痛:在閱讀或長時間用眼後,可能會感到頭痛或眼睛周圍的不適感。這種不適可能是由於眼睛努力調整焦距和視力造成的,尤其是在長時間持續近距離用眼後特別明顯。4.眼睛乾澀:你可能會感到眼睛乾澀、刺痛或灼熱,這可能是因為年齡增長導致眼部組織變化,造成淚液分泌減少。這種乾澀感可能導致眼睛疲勞和不適,尤其是在環境條件乾燥或風沙較大的地方。5.頻繁換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從近距離活動轉換到遠距離活動,例如從閱讀書籍到看遠處的景物。老花初期症狀可能會導致你需要頻繁地調整焦距,以獲得清晰的視野。這種頻繁換焦可能讓你感到不適,特別是在長時間需要持續調節視野時。以上這些症狀,有些跟其他疾病似乎有點像,例如頭痛就很常見、是很多疾病都可能有的症狀。謝嫣文指出,如發現這些狀況時,不要馬上就想說是不是得了老花,務必找眼科醫師檢查。4招預防老花眼太早發生而老花既然是眼睛自然老化的現象,基本上就也是不可逆的,但如果只是老化現象,那可以不用管它嗎?台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林于皓曾受訪指出,老花眼放著不處理雖然不會發生其他病變,但是會影響生活品質。林于皓表示,讓眼睛「適時休息」非常重要,眼睛在注視時,睫狀肌始終保持對焦的緊繃狀態,要提醒自己不時轉移視線,看向遠方,適度放鬆睫狀肌。護眼重點在於使用眼睛的時間,並且多眨眼保持濕潤,避免眼睛過於乾燥。而如果真的已老花了,還是盡早選擇合適的老花眼鏡戴以進行矯正。1.透過遠視鍛鍊預防老花眼,平時要訓練眼睛看遠、看近。2.讓眼睛「適時休息」,控制使用眼睛的時間。3.不要長時間緊盯3C產品。4.多眨眼保持濕潤,避免眼睛過於乾燥。【參考資料】.《羅眼科睛采眼科-彰化白內障視力保健專家》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8-06 醫療.眼部
反應慢誤認失智,竟是白內障惹的禍!初期白內障需要手術嗎?
健康版×元氣網 元氣最愛問等你來問 眼科疾病預防與治療健康版與元氣網新推出「元氣最愛問」影音節目,以健康和生活為主軸,提供實用的新知和建議。最新一集邀請眼科專家基隆長庚醫院院長賴旗俊,深入了解熟齡族眼科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提醒大家注意眼睛健康。一位長輩本來很喜歡跟人互動,卻漸漸不愛出門、反應變慢,家人以為是失智症徵兆,但一次長輩因眼睛不舒服掛了眼科門診,確診是白內障,沒想到手術治療後,整個人像是重新啟動,不但恢復社交活動,還能騎腳踏車出門,家人都鬆了一口氣。賴旗俊表示,這名病患是因為視力變差,才會反應很慢,根本不是失智症。初期白內障 不一定手術視力負責接收對外資訊量的70%、80%,理論上視力愈好,罹患失智的機率應該會降低。近年來,老花眼有年輕化趨勢,過去大約50歲才老花,現在已經有30幾歲的案例,接踵而來的可能就是白內障。賴旗俊提醒,假設發生視力模糊情形,應由專業醫師判斷,不一定就是白內障,也可能是角膜受傷、視網膜或視神經有問題,導致視力模糊。過去經常聽到白內障手術要等完全熟了再進行,賴旗俊說,初期白內障不一定需要手術治療,如果不影響工作和生活,不用急著安排手術,可以戴眼鏡或是其他方式輔助,不需要進行侵入性的治療,「可以從工作性質判斷,例如職業駕駛,夜間視力對他很重要,就需要早一點去手術。每個病患情況不同,應交由醫師專業判斷。」賴旗俊指出,如果矯正視力在0.5以下,就可以根據工作和生活影響的程度來考慮是否需要手術,但如果視力在0.2以下,會強烈建議病人手術治療。核型白內障 近視會加深也有些人本來有老花,某天發現症狀消失了,賴旗俊表示,有可能是核型白內障導致近視,才會忽然看清楚近距離物品。常見白內障發生種類,分別為核型白內障、皮質型白內障、膜下型白內障等,其中核型白內障是指在水晶體中間發生,會造成近視加深,但如果不是核型而是發生在周邊,就會造成遠視加深,所以白內障發生的位置不一樣,對眼睛度數的影響會不一樣。晨起睜眼閉眼 自我檢查眼睛健康影響層面廣泛,賴旗俊強調,一定要自我檢查,早上起床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檢視眼前常見的景象有沒有變模糊、出現方格狀、物品變形或模糊。如果有而且休息片刻仍然沒有好轉,要盡快找專科醫師檢查。日常眼睛保健3祕訣1.使用3C產品大約20到30分鐘一定要休息。2.長時間近距離盯平板或手機,眨眼次數會減少,容易產生乾眼症,建議要多眨眼。3.長時間在冷氣房工作,眼睛會比較乾燥,盡量避免待在冷氣口。
-
2024-07-17 焦點.元氣新聞
丟三落四、反應變慢!思緒清晰只吃銀杏夠嗎? 2024市售5大銀杏推薦
工作忙碌、日理萬機,你是否也經常丟三落四、反應慢半拍?平時和朋友聊起「初老」狀態,總是彼此打趣說「該吃銀杏了!」但你知道什麼是銀杏?銀杏真正的功效有哪些嗎?什麼樣的族群特別需要開始補充銀杏?讓我們進一步釐清「吃銀杏」的正確觀念!銀杏是什麼?一次搞懂銀杏的營養成分銀杏(Ginkgo biloba)是中國古老的藥材,又名「白果」,被記載於《本草綱目》中,也被達爾文稱之為「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銀杏葉包含「萜類」與「類黃酮」兩大活性成分,這些成分有助抗氧化和幫助循環。銀杏除了在東方是常見的保健食品補充劑,也於1970年代傳入歐洲,銀杏葉萃取物被廣泛用於德國和法國醫學界,除了能幫助思緒靈活、反應靈敏,還有許多養生保健的功效。銀杏的功效有哪些?大多數人對銀杏的認識,就是能幫助思緒清晰,尤其是中高齡族群,經常找不到老花眼鏡在哪裡、到超商買東西,付了錢就把東西留在櫃台上…,適時補充銀杏,有助運轉順暢不當機,活化生理功能,解決迷糊帶來的困擾。除此之外,銀杏還有以下功效:● 提升專注力,增加工作效率● 思緒有條理,幫助表達流暢● 幫助循環,調節生理機能● 幫助改善情緒,提升正能量誰適合吃銀杏? 除了上了年紀的長輩,一般年輕人或六、七年級生,適合補充銀杏嗎?其實,銀杏不只長輩需要吃,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工作高壓、每天都有一大堆待辦事項,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維持思緒靈活。尤其是以下幾個族群,特別適合補充銀杏:● 步入中年,感覺力不從心的壯世代● 工作時間長、需要提升專注力的上班族● 學習壓力大、有海量英文單字要背的學生● 每天和時間賽跑、分身乏術的三明治族群● 經常需要做決策、深度+快速思考的專業人士銀杏該怎麼吃才正確?吃銀杏會有副作用嗎?生吃銀杏或食用未經特殊處理的銀杏種子,可能會導致中毒,建議補充經過專業處理的銀杏葉萃取物會比較好。據研究指出(註1),每日銀杏攝取量超過120毫克,可作為日常保養,若想有感調整注意力,建議每日攝取240毫克以上,持續服用至少5個月。中高齡族群消化機能較弱,建議餐後服用,懷孕婦女、哺乳媽媽、使用抗凝血藥物者,在使用前要先諮詢專業醫師,有手術計畫者,至少於一週前停止使用,癲癇患者應避免使用。不只銀杏!這些也是重要的「心智營養」除了銀杏以外,現今普遍被使用的益智營養有「綠薄荷萃取物」,能幫助提升專注力、敏銳度 ,給你活力滿滿的一天。而俗稱「腦磷脂」的「PS磷脂醯絲胺酸」常用於高齡益智和兒童保健品,能幫助集中注意力,提振表現。此外,益生菌家族中的「比菲德氏菌」,據研究顯示也能幫助思考靈活度,強健運算功能,緩解壓力。銀杏保健品怎麼挑?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要吃銀杏,但對銀杏保健品的品質、功效仍「霧煞煞」,究竟挑選銀杏保健品時,該注意些什麼?【銀杏挑選要點1】選擇複方搭配,功效更加乘銀杏搭配綠薄荷萃取物、PS磷脂醯絲胺酸、益生菌、葉酸、維生素B、E等思路關鍵營養素,複方加乘效果更全面。其中,每日攝取900毫克的綠薄荷萃取物有助增加專注度,特別要留意多酚成分含量,才能更有感保養。PS磷脂醯絲胺酸是近年新興的保健原料,可選擇擁有國際大廠專利、高濃度的PS磷脂醯絲胺酸,讓人更加安心、思緒有感。【銀杏挑選要點2】國際專利認證,品質可信賴保健品需長期吃,才能看得見效果,功效也因人而異,因此挑選擁有國際專利認證、經專科實證的產品,代表它的成分經過嚴謹的實驗與安全測試,是功效和品質的有力證明。【銀杏挑選要點3】 通過第三方檢驗,安心有保障每一家產品都說自家的最好,通過第三方檢驗合格的產品,在成份內容、穩定性、安全性方面都備受肯定,使用更安心。5大市售銀杏保健品推薦 !【銀杏推薦品牌1】 大研生醫好記易PS銀杏薄荷葉膠囊● 成份:9合1複合配方,包含:銀杏果萃取粉、綠薄荷萃取物 、磷脂醯絲胺酸 PS 、比菲德氏菌 、維生素群 、葉酸等。● 專利認證:原料有國際專利認證+頂規大廠雙重保障● 第三方檢驗報告:有台灣大廠牌,專業、有感、口碑卓越,嚴選美國大廠Neumentix®專利水萃綠薄荷,多酚成分為市售最高,幫助敏捷不遺漏,國際專利大廠高濃度 70% 磷脂醯絲胺酸,辨識傳遞 UP 升級;雙FDA官方GRAS認證比菲德氏菌,有助提升思考靈活度 ,增加營養因子活躍。不僅添加銀杏萃取物,還有維生素B、E、葉酸輔助,9合一複方提供全方位思緒營養。通過第三方檢驗,不含塑化劑、重金屬、農藥殘留、西藥。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2】杏輝蓉憶記膠囊● 成份:專利成份AIE2● 專利認證:多國專利認證+國際期刊發表● 第三方檢驗報告:有杏輝醫學集團20年研究結晶,成分並未添加銀杏,僅有專利成份AIE2,由「沙漠珍寶」管花肉蓯蓉淬取,是常保思維敏捷的關鍵,有助傳導、代謝、學習,產品獲得7 國獎項肯定,也是榮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及SNQ國家品質標章雙重肯定之健康食品,並通過419項安全性檢驗和毒理試驗。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3】永信HAC 銀杏果錠● 成份:銀杏果粉 、葡萄籽萃取物 、紅葡萄葉萃取物、大豆卵磷脂粉、冬蟲夏草菌絲體。紅葡萄葉有前花青素(OPC)、白藜蘆醇,可以幫助調整體質,順暢不糾結。「葡萄籽萃取物」+「銀杏果萃取物」,雙重質量升級,完整攝取,健康維持。六合一順暢配方,加倍健康好循環。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4】得意人生 升級版銀杏膠囊● 成份:銀杏果萃取物、紅景天、西伯利亞人參、精氨酸、柑橘生物類黃酮、碳酸鈣。PLUS升級版銀杏膠囊,美國原料進口,配方升級,有助增強循環、思緒不卡、提升關鍵思維、維持健康,適合銀髮族、壓力族、上班族、熬夜族。這裡買【銀杏推薦品牌5】美國Mega 銀杏果膠囊● 成份:銀杏果、西伯利亞人蔘、山桑子、大豆蛋白粉● 第三方檢驗報告:原廠通過美國FDA、GMP、NPA等多項認證來自美國加州的營養品牌,天然草本配方,銀杏果能幫助調整體質,促進新陳代謝,再搭配西伯利亞人蔘、山桑子,滋補強身,精神旺盛,幫助思路清晰,適合長青族、上班壓力大者、循環不佳者使用,是中老年人的最佳營養品。這裡買了解更多:B群推薦怎麼挑?醫師說明維生素B群功效、攝取量註1:Effects of Ginkgo biloba on dementia: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 PubMed (nih.gov)
-
2024-07-07 醫療.眼部
台灣白內障50歲以上的發生率高達1/2,「6原因」恐提早發生!「6前兆」報你知
白內障與年齡有關嗎?白內障是眼睛常見的老化疾病,許多民眾詢問:老了一定會有白內障嗎?基隆長庚眼科主治醫師孫啟欽表示,答案是肯定的。白內障屬於正常老化現象,活得愈久、一定會有。其症狀大多是55歲開始,目前國人50歲以上的發生率約50%、60歲以上約60%,跟年齡成正比。台灣白內障的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原因為何?孫啟欽提醒近年來,白內障的發生年齡有顯著下降趨勢,主因是3C盛行,診間已有40-50歲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矯正視力。白內障源自於水晶體老化,隨著年齡增加,水晶體因為自由基的傷害,蛋白質結構慢慢被破壞,日積月累變得混濁,阻擋光線通過,視力也愈來愈不清楚。夏日紫外線超強,不僅會造成皮膚老化受損,也會對造成水晶體提早老化。孫啟欽說,3C藍光和紫外線都會對眼睛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光害,一定要配戴抗藍光鏡片或太陽眼鏡減少傷害。白內障該如何治療與保健?當白內障造成視力嚴重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時,建議採取手術。想要完全治療白內障,目前只能依靠手術更換人工水晶體。術後要避免眼睛直接接觸強光及紫外線,並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包括多喝水、控制糖分攝取、避免用眼過度等。除了年齡老化因素,孫啟欽提醒,還有6項原因會加速白內障提早報到,民眾應養成定期眼部檢查的習慣,即早追蹤與治療,避免併發其他眼疾而導致失明的風險。導致白內障年輕化的原因1、外傷:眼睛如果曾受過撞擊或外傷,可能引起水晶體病變,加速白內障提早發生。2、糖尿病:血糖升高讓水晶體就像泡在糖水裡,破壞水晶體蛋白質原本的排列結構。3、藥物: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或濫用類固醇藥水,傷害水晶體核外的上皮細胞。孫啟欽強調,經醫護人員指導,適量適時使用類固醇藥物是安全無害處。4、罹患虹膜炎:屬於最常見的葡萄膜炎,若沒有適當的治療,可能會引起白內障。→想了解 什麼是葡萄膜炎5、視網膜剝離:因為手術而引起「次發性白內障」,長出一層膜狀混濁物。6、高度近視:高度近視讓眼睛提早退化,易產生「早發性白內障」。元氣百科也提供6項白內障前兆,提供讀者判斷的依據:1.看遠視力減退,或有一眼呈現不穩定2.看近老花眼度數加重,感覺不適3.電腦驗光度數變化大,常須更換眼鏡4.室內室外視力變化大,夜間視覺變差5.若遮擋一眼,其一對比敏感度差,有時出現眩光及光暈6.視覺像是玻璃變髒又變黃,嚴重者也會致盲資料來源:元氣網 白內障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17 醫療.眼部
老花眼不可逆,高度近視更會提早報到!「日常1訓練」助眼睛放鬆
年過40歲之後,明顯感覺到體力開始變差,看近物時會「糊糊的」,非常吃力。台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林于皓表示,視力模糊是許多眼疾初期症狀,民眾常以為只是眼睛疲勞,會自行購買眼藥水緩解不適,但當頻繁出現頭痛、肩頸痠痛等症狀就醫,經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老花眼」引起的問題。高度近視 老花提早報到林于皓說,每個人都會老花,這是眼睛自然老化的現象,通常在40歲過後,負責調節水晶體焦距的睫狀肌逐漸失去彈性,近處的東西變得看不清楚。因此,許多有老花眼的長輩會將物品拿遠,或是拿掉近視眼鏡看字、看螢幕,讓眼睛可以聚焦。為什麼有些人老花初期不會有症狀,或沒有感覺到視力問題?林于皓指出,老花是一種漸進的過程,有些人初期沒異狀是因為「近視」,所以坊間流傳「近視就不會有老花」的說法,事實上,老花眼與近視相抵消最高為300度,尤其高度近視者是老花提早報到的高危險族群。老花度數會逐漸增加,平均每5年增加25到50度,若用眼過度或沒有進行矯正,會加速視力惡化。林于皓說,當睫狀肌的調節能力完全喪失時,度數就不會再往上增加,這時老花眼為300度的度數。建議初期老花眼就要配戴老花眼鏡矯正,若長期用力瞇著眼睛看東西,會讓眼睛過勞、乾澀。要訓練看遠看近 適度放鬆老花眼不可逆,放著不處理雖然不會發生其他病變,但是會影響生活品質。林于皓表示,眼睛「適時休息」非常重要,眼睛在注視時,睫狀肌始終保持對焦的緊繃狀態,要提醒自己不時轉移視線,看向遠方,適度放鬆睫狀肌。護眼重點在於使用眼睛的時間,並且多眨眼保持濕潤,避免眼睛過於乾燥。想要告別老花,平時要訓練眼睛看遠、看近,不要長時間緊盯3C產品。另外,選擇合適的老花眼鏡矯正,「該戴就戴、不要硬撐」,避免日常都在視茫茫的影像中度過。老花眼矯正方法1 配戴老花眼鏡:定期檢查度數配戴眼鏡,如果有近視或遠視,可以選擇多焦鏡片,順暢對準遠、中、近焦距。2老花雷射手術:進行雷射調整角膜屈光度,利用視差改善老花眼的問題。3點老花眼藥水:屬於處方藥,可用於輕度和中度老花眼,維持6至10小時的清晰視覺,但只是暫時性。
-
2024-05-01 醫療.眼部
幾歲開始會有白內障?高金素梅緊急手術 執刀眼科醫:遇4症狀快就醫
58歲的立委高金素梅日前在立法院質詢時,戴著黃色透明護目鏡問政,她在臉書上分享「獨眼照」,並說最近視力愈來愈模糊,眼科醫師排了開刀,一切平安。高金素梅的眼睛怎麼了?為她動手術的奧斯卡眼科診所院長張正忠揭曉,原來她因白內障合併乾眼症,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術及相關治療。負責執刀的張正忠指出,高金素梅半年前回診時,被診斷出患有輕微白內障,當下她很驚訝:「這不是老年人才會有的眼疾嗎?」後來忙於2024大選,疏於追蹤檢查視力,以為是老花眼的度數加深,但戴上新的眼鏡也沒有改善視力模糊、視野失焦,不自覺用力瞇眼想看清東西,甚至導致偏頭痛。白內障提早出現的原因張正忠指出,白內障不是老年人專利,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用眼過度、熬夜晚睡,再加上高度近視、忽略眼睛防曬,加速白內障產生。高金素梅平時喜歡戶外活動,但因工作需要大量閱讀文件資料,且時常盯著螢幕,屬於白內障高風險族群。檢查後發現,高金素梅白內障惡化,水晶體混濁且已有過熟跡象,建議接受進行人工水晶體置換。困擾高金素梅許久的問題還有乾眼症,她經常會感覺到眼睛乾澀、疲勞、畏光、有異物感,有時候會因搔癢而忍不住用手揉,造成更嚴重的角膜破皮。白內障、乾眼症部分症狀相似 遇4症狀快就醫張正忠說,白內障與乾眼症部分症狀相似,例如視力模糊、容易畏光,且皆有年輕化趨勢,也有些人會同時罹患這二種眼疾。張正忠提醒,白內障與乾眼症嚴重時危及視力健康,如果覺得視力模糊、眼睛發癢、乾澀不適,出現異物感,需就醫鑑別診斷,千萬別自行點眼藥水。白內障VS.乾眼症 症狀比一比白內障:水晶體變得混濁,不論遠近都看不清楚,東西看起來有疊層、殘影,眼睛容易疲勞、容易畏光。乾眼症:視力模糊,症狀時好時壞,早上起床時視力模糊、張不開眼睛;有些人感覺晚上視力比較差,偶爾有刺痛感、異物感和乾癢等症狀。張正忠表示,經討論後,高金素梅接受微創白內障手術,結合3D立體手術影像及導航系統,讓人工水晶體植入位置及散光度數調整更精準;也考量她日常用眼習慣,植入三焦人工水晶體,符合看清楚遠、中、近距離的視力要求,術後也不用再戴老花眼鏡;也同步使用自體血清生長修復受損角膜,並透過「眼科脈衝光」治療乾眼症。「三多三少」消除眼睛疲勞張正忠強調,鑑別診斷眼睛問題後,依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除了用藥、手術,要讓眼睛多休息,日常掌握「三多與三少」原則,多看遠、多看綠、多閉眼;少看3C、少看電視、少熬夜,適度熱敷眼睛,對消除眼睛疲勞有幫助。
-
2024-04-19 醫療.眼部
眼睛老化最大元兇紫外線!每天吃一顆「這個」護眼,「20-20-20」口訣讓眼睛放鬆
現代人上班緊盯電腦、下班滑手機,常感到眼睛周圍肌肉緊繃不適,小心乾眼症、老花眼、視力模糊等提早報到,甚至3C藍光傷眼導致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台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林于皓表示,如果用眼過度,眼睛容易出現乾澀、疲勞、搔癢及充滿血絲等症狀,建議每天可吃一顆蛋保護眼睛,可採「20-20-20」用眼法則適度休息放鬆。「20-20-20」法則讓眼睛休息放鬆林于皓說,平常就要注意眼睛的保養,美國眼科學會建議「20-20-20」用眼法則,也就是近距離使用眼睛20分鐘、休息20秒、視線看向20英尺(約6公尺)遠的地方。此法則的主要作用是挪動視線,避免近距離看東西過久,導致睫狀肌緊繃。如果辦公室的距離不足20英尺,建議可以轉頭看向最遠的地方或眺望窗外景色,一樣有護眼的效果。用眼過度除了感到不舒服,也會造成乾眼症。林于皓指出,專注緊盯螢幕、物品時,常會忘了眨眼,淚水分泌不足,眼球無法保持濕潤而易有異物感、痠痛、灼熱感,對外界刺激很敏感,因而乾眼症上身。此時可使用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舒緩症狀,但乾眼症依個人體質分「缺水型」與「缺油型」,也有患者屬於「缺水又缺油」,建議使用人工淚液前可諮詢醫師或藥師,不要憑感覺亂買。最佳護眼食物:雞蛋護眼飲食方面,林于皓說,葉黃素、玉米黃素是幫助眼睛抗氧化的重要營養來源,尤其「雞蛋」是最佳護眼食物,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B、卵磷脂、葉酸等營養素,建議每天吃一顆蛋護眼,CP值非常高。此外,可以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E的食物,維生素B可保護視神經、維生素E能改善眼睛的血液循環。近年「護眼燈具」成為生活必備品,林于皓分享「光線柔和」「反眩光」照明重點,建議一般亮度可挑選100-800 Lux(照度單位),需要畫圖、細緻手工的業務內容,可選擇1000 Lux。擺放時,以不要照到眼睛為原則,以避免光線直射對視力的傷害。紫外線是眼睛老化最大元兇紫外線是眼睛老化的最大元兇,林于皓強調,平常外出時一定要「戴太陽眼鏡」護眼,即使是陰天仍會有紫外線,若沒有做好眼睛防曬措施,會加速眼睛老化,增加發生白內障、紫外線角膜炎、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等眼疾風險。5招護眼妙方1.遵循「20-20-20」法則,讓眼睛多休息。2.勿亂點市售人工淚液,可先諮詢醫師、藥師選購適合的產品。3.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E、葉黃素、玉米黃素的食物,如地瓜葉、菠菜、南瓜、胡蘿蔔、全榖類、堅果等。4.使用護眼燈具,降低對眼睛的負擔。5.配戴太陽眼鏡,防止紫外線的傷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11 醫療.眼部
按摩「眼筋」3分鐘恢復視力、治飛蚊症、眼睛乾?醫1重點立判真相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說「眼筋位於眼球的正後方」,但根據解剖學,並不存在這樣的軟組織。 (2)傳言提到「枕骨下方的凹陷處有筋結」、「影響眼睛的氣血供應,出現各種功能問題」,但眼睛的結構、以及負責處理視覺訊息的大腦「枕葉」都在顱骨內,不可能從外面按摩到,或是在顱骨外形成會隨眼球轉動的「筋結」,傳言所說的筋結應是顱骨外的枕下肌、是舒緩肌肉痠痛而已,與眼睛功能無關。網傳「飛蚊症,眼睛乾」、「一根手指”挑眼筋”」、「3分鐘恢復視力」,片中提到眼球後方有「眼筋」,而轉動眼球會帶動枕骨下方凹陷處的「筋結」,按摩筋結能改善包括飛蚊症、近視、老花、乾眼症等。但專家表示,這些眼科疾病都有不同致病機轉,不可能靠單一方法就能全部解決,光是這一點就能初步判斷傳言不可信,「這種說法講的太離譜,我覺得大部分的人應該不會相信才對」,網傳影片內容為錯誤說法。按摩筋結恢復視力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飛蚊症,眼睛乾,一根手指”挑眼筋”3分鐘恢復視力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挑眼筋」的說法由於與中醫有關,MyGoPen 在「撥筋陽陵穴治抽筋的易誤導影片」查核報告中,曾諮詢中醫師蔡懷德,他表示:坊間講的「筋」這個詞非常籠統,有些人說的撥筋可能是撥肌肉、肌腱、軟組織,甚至有些人摸到一條比較硬的東西就覺得是在「撥筋」,但其實可能只是病人本身的結構在那個部位比較僵硬、或是有舊傷,而這些各式各樣的「筋」,其實和中醫的「筋」並不相同,中醫理論中「筋」的廣義定義是指「軟組織」。 解剖學上不存在「眼筋」傳言提到「眼筋它就位於眼球的正後方」,MyGoPen 致電諮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他表示眼球後方並沒有所謂「眼筋」或是軟組織的存在,傳言說法完全不符合眼睛及腦部的解剖學原理,「根本就沒有眼筋這樣子的東西」,視神經穿出眼框之後會形成視交叉、再到枕葉,這中間解剖學上雖然有其他細部構造,但絕對沒有什麼傳言所說的「包裹著眼睛肌肉的深筋膜」、「它形成肌腱、附著於骨頭」的軟組織。 視交叉、枕葉 但顱骨保護不可能摸到 陳瑩山進一步解釋眼睛的整個系統結構,他表示民眾能以骷顱頭的眼窩想像,醫學上的眼睛的結構就是眼眶,眼眶(orbit)是容納眼球等組織、類似四邊錐形的骨腔,眼框骨頭後方有洞、讓視神經穿出去以後,視神經就不在眼睛裡,左右兩側的視神經交會、產生「視交叉」,再到位於顱內後方、腦區的枕葉,但顱骨會保護枕葉、保護整個顱內的腦腔,所以不可能從頭顱骨頭的外面,去摸到顱內或是眼睛後方。「筋結」只是按摩顱骨外的「枕下肌」而已 傳言還提到轉動眼球、做類似護眼操的動作,可以帶動「枕骨下方凹陷處,隨著你的眼睛轉動、這個筋也在不停的轉動」,眼球運動是眼外肌在牽動,眼外肌的肌肉都在眼眶裡面,不可能眼球轉動會牽動到後面腦部的枕葉,或甚至傳言說的枕葉外面枕骨、摸到枕骨外面的肌肉也會動,眼外肌的所有肌肉都在眼框的系統中,轉眼球根本不可能動到腦部的枕葉區、頭骨枕骨外面的肌肉。同樣的道理,傳言後面還提到「橫向來回撥揉大筋轉動的地方,做二、三分鐘把大筋鬆解」,陳瑩山強調那只是在按摩長時間低頭族導致的枕下肌僵硬而已,跟眼睛沒什麼關係。 疾病機轉不同 不可能靠同一方法解決 傳言標題提到「飛蚊症、乾眼症」,內容提到「近視、老花眼」各種眼科疾病,陳瑩山表示,這些疾病都有不同的致病機轉,所以不可能有一個動作或方法就能夠控制這麼多不同的疾病、甚至治療痊癒,光從這一點民眾就應該能判斷這非常不合常理,陳瑩山強調,類似的傳言都有一個共同的誤解,就是把眼睛當做一個組織而已,所以才會說出一條經絡、一個方法能治療眼睛的所有病這樣不合理的說法,但其實「近視」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過度、導致跟眼軸拉長成像到視網膜前方有關,老花則是因為老化造成調節力衰退,飛蚊症是因為玻璃體變性混濁,乾眼症甚至是屬於眼外的淚腺分泌出問題,這麼多五花八門的病因視不可能撥一撥、挑一挑、按一按就會好的。 陳瑩山表示,傳言提到緩解、預防,甚至講出「慢慢恢復健康」這樣帶有治療意思的說法,是完全沒有醫學原理的錯誤訊息,陳瑩山提醒,原本有飛蚊症的病患,這樣故意常常用力轉動眼球、還會使病況惡化,呼籲民眾不要誤信網路上來路不明的網紅、或自稱專家的人所說的養生保健內容,以免想要保健不成、還變得更糟糕。結論 傳言提到眼筋位於眼球的正後方,但專家表示,根據醫學、解剖學,只有視神經會穿出眼框、眼框的那個部位並沒有筋膜或軟組織,而且左右眼的視神經會交會形成視交叉、再到腦區的枕葉,枕葉位於顱骨內,按壓顱骨的枕骨、或是枕骨上層的枕下肌,都不可能按摩到跟眼睛有關的組織,而傳言說轉動眼球、眼筋會跟著轉動,但其實眼球轉動是受到眼外肌的控制,與後腦的枕下肌無關。衛教資源: 新竹馬偕醫院 - 飛蚊症 長庚醫院 眼科部 - 老花眼 諮詢專家: 中國醫藥大學 新竹附設醫院 眼科主任 - 陳瑩山(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3/eyes.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02 醫療.眼部
夜間視力變差、度數常變…6症狀出現你可能已經白內障!醫建議多吃4類食物助延緩
現代人視力老化的速度很快,如老花眼、乾眼症、白內障等,都是眼睛老化的警訊。眼科醫師提醒,視力模糊、夜間視力變差…6項問題出現都可能是白內障症狀,建議多吃柑橘類水果、深綠色蔬菜、魚類、堅果類食物,有助減緩白內障的發展。白內障不再是50歲以上才有的老年疾病過去認知白內障通常是50歲以上才有的老年疾病,但近幾年手機、電腦等3C電子產品的普遍使用,光線或紫外線所造成的氧化破壞增加時,也讓白內障提早報到,3、40歲即罹患白內障者不在少數。一開始視力模糊你可能還不以為意,但視力傷害是不可逆的,如果沒有適時治療除讓視力愈來愈差,也可能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疾病,甚至最後可能導致失明。白內障別等熟了才開刀而一般認知是白內障一定要手術,何時需手術,也是患者診間最常見的疑問,更有許多人有「白內障要熟了才開刀」的觀念,究竟對不對呢?其實白內障仍輕微時,醫師多會建議先點藥水延緩惡化。若已經影響視力或是影響生活作息時就建議進行手術,手術也能避免白內障導致青光眼、虹彩炎等狀況。但絕不是要等「熟了」才能開刀!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周宜德也曾在馬階醫訊撰文指出,白內障不要等熟才開刀,以免引發青光眼或虹彩炎等其他症狀,嚴重甚至有失明的可能,而且若等到晚期才開始治療,也會增加手術治療的困難度與併發症的發生。6項問題可能是白內障症狀但要怎樣知道自己可能已經得了白內障?眼科醫師、羅眼科體系總院長羅英源在臉書分享指出,以下6種症狀應當心,最好請眼科醫師檢查確認。1.視力模糊 :白內障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視力模糊,患者會感到看東西變得朦朧或模糊,就像透過濕潤的玻璃看世界一樣。2.光線散射 :當看到強烈的光源(例如車頭燈或陽光)時,會出現光線散射現象,這有可能是因為白內障引起眼睛的晶狀體變得不透明,所以光線才無法正確通過,也就是會讓人感到刺眼而畏懼光線。3.夜間視力變差 :白內障會導致夜間視力變差,使患者在暗處更難看清物體。4.頻繁變更眼鏡度數 :因為水晶體病變,使光線進入眼睛的折射作用發生改變。所以如果發現需要頻繁地更換眼鏡度數,這也可能是白內障的一個徵兆。5.色彩感知改變 :注意到對某些顏色的感知有所改變,變得較淡或變得不如以前鮮明。你可能會覺得,什麼東西看起來都像幾十年的老照片那樣黃黃的或是褐色的,這就有可能是白內障喔!6.雙視 (單眼影像重疊):白內障有機率導致雙視或影像重疊,這會干擾正確的視覺感知。因為光線受到混濁與病變的水晶體纖維干擾,使視野變得像遮了一層毛玻璃或霧鏡一樣。如何延緩白內障症狀?羅英源指出,預防緩白內障,除了定期進行眼睛檢查,日常也要注意不要避免暴露於紫外線的傷害,白天出門應選擇具有UVB和UVA防護功能的太陽眼鏡,而戒菸戒酒、保持健康飲食,都有助減緩白內障的發展。另外很多人都會想透過飲食來改善疾病,羅英源也分享,多吃以下4類食物有助於延緩白內障 !1.柑橘類水果:維生素C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損害。柑橘類水果、草莓等都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有助於維持眼部組織的健康。2.深綠色蔬菜:缺乏維生素A會提升白內障的風險,所以我建議多補充維生素A,像是胡蘿蔔、菠菜、南瓜等橙色和深綠色蔬菜都是維生素A的優良來源。3.堅果和種子:杏仁、核桃和亞麻籽富含抗氧化物質,這些有助於減緩眼部組織的氧化過程。適量攝取這些堅果和種子,有助於維持眼睛的整體健康。 4.魚類: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魚類,如鮭魚、沙丁魚和鯡魚,對維護眼部健康至關重要。這些脂肪酸有助於保持眼睛組織的靈活性,減緩白內障的進展。【資料來源】.《羅眼科睛采眼科-彰化白內障視力保健專家》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1-29 醫療.眼部
眼睛從40歲開始老化!醫曝紫外線是視力最大殺手,也是白內障主要原因
「最近看東西常感覺模糊不清,被檢查出有輕度白內障,我才50歲耶!」現代人用眼過度,視力提早老化、退化,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鄭毓郡說,白內障是正常老化的過程,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但如果拖著不治療處理,不僅影響視力和生活,也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老年眼疾多 影響社交、健康眼睛疾病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尤其上了年紀之後,毛病也愈來愈多,除了會洩露年齡的老花眼,還包括白內障、青光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乾眼症。這些眼疾讓視力變差,連帶影響社交困難,不想參加團體事務、減少人際互動以及降低運動意願。本身的活動性變差,心情跟著憂鬱,漸漸地對周遭事情漠不關心,原本喜歡的事情也提不起勁。鄭毓郡表示,視力不好影響的層面很多,當人變得退縮、陷入自我封閉,少了外界的刺激時,認知功能會逐漸衰退,日後發展為失智症的風險也會提高。視力不良是失智的危險因子之一,以好發於55歲以上的白內障為例,國內外的研究指出,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後,日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明顯較無手術的患者減少了一半。做好眼睛保養 每年定期檢查鄭毓郡強調,民眾平常要做好眼睛保養,預防視力減退及老化。「紫外線」是眼睛視力最大的殺手,也是造成白內障的主要原因,眼睛過度曝曬,會破壞視網膜、眼角膜的健康,患有高度近視(500度以上)的人,得到白內障的機會也高出許多。一般來說,眼睛從40歲開始老化,慢慢失去調適能力、無法準確地聚焦,如果有高度近視,更要特別注意定期做眼睛健康檢查。眼睛健檢項目,包括基本的視力、眼壓及裂隙燈檢查,另點散瞳劑放大瞳孔做眼底檢查。白內障不可逆 嚴重需開刀患有白內障該怎麼辦?鄭毓郡建議,初期可以點眼藥水、配戴眼鏡改善模糊症狀,一定要避免用眼過度、適時補充維生素。白內障不可逆,若視力模糊到影響生活,就需要開刀矯正視力,目前置換人工水晶體手術普及,且人工水晶體選擇多樣化,治療效果不錯。術後仍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防曬、戒菸、控制血糖,減少發炎反應。白內障好發族群1.55歲以上的人2.高度近視者3.眼睛曾經受過外傷者4.糖尿病患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25 焦點.杏林.診間
媽媽左眼白內障惡化!吳國治醫師細心手術,重啟媽媽的靈魂之窗
母親生前喜愛看閩南語電視節目,遇到精彩的情節便拍手叫好。有次她老人家抱怨:眼睛乾澀、視力模糊不清,本以為是老花眼鏡出問題,經檢查發現是左眼白內障惡化所致。母親朋友介紹她到新竹市吳國治眼科開刀治療。吳醫師診療細膩、視病如親,母親從手術前身體綜合評估與眼睛檢查、上手術台、手術後回診等療程都密切配合,一個月後傷口癒合,視力恢復,沒有任何後遺症,屋內又不時傳來母親的歡笑聲。四年前暑假退休後,我的悠閒時刻多了,透過電腦螢幕從事閱讀、寫作、追劇的機會也隨之增加,但兩年前漸感眼睛乾澀、視茫茫,跟母親昔日的症狀如出一轍。彼時我求助的便是吳國治醫師,檢查結果也是左眼白內障惡化,必須即刻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在個把月的療程中,吳醫師再三囑咐我睡覺時戴眼罩、按時點眼藥水,有次回診傷口出現血絲,他更犧牲休診的假日幫我治療,此事讓我銘感於心。因吳國治醫師的照護,母親與我得以重啟靈魂之窗,飽覽生活美景。感謝吳醫師,有您真好。
-
2023-10-13 退休力.健康準備
好好走路就不會老!87歲金融退休董座推薦CP值最高銀髮運動,這樣「健走」防失智遠三高
本人每日維持健走已有46年,迄今已走了地球三圈半,有幸被稱為「臺灣健走先生。」雖然已高齡87歲,但是健檢數字仍與60多歲的壯年人不相上下,這都是因為長期運動與重視養生所獲得的結果。2020年底,應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之邀,與臺北大學城高齡族介紹「健康學老」,透過五堂課與七百多人次分享個人實踐力行的體驗。本文謹摘錄五堂課的講授重點,鼓勵高齡者積極追求健康老化。2016年WHO對於「健康老化」的定義是「健康老化不只要免於病痛,還要維持身體功能,不失能、失智,就連心靈層面也要健康,擁有活躍社交生活,對社會有所貢獻。」而要維持身心健康,便需要養成「三加一」的良好生活習慣。其中「健康均衡飲食(50分)、適量運動不傷身(30分)、充足睡眠(20分)、加上良好的情緒管理」,就會擁有健康百分百的效果。CP值最高的銀髮運動 健走有十大效益維持健康的許多方法當中,「健走的十大效益」對長輩而言是CP值最高的運動。不僅可以預防失智、遠離癌症、擺脫三高、強力瘦身、神奇抗老、強化心力等。持健走杖健走更能預防跌倒骨折、增進骨質密度,並可降低30%膝關節和髖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挺直上半身,避免駝背等,可謂益處多多。但在運動的同時,要多瞭解個人的體適能和運動性質,不要勉強,避免過度造成運動傷害。現實生活中對長者影響健康的七個殺手:包括有「高血糖症、高血壓症、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肝功能病變、骨質疏鬆症、阿茲海默症」,平時應定期進行健檢,同時關注健檢數據的變化。例如HDL(高密度膽固醇)維持在60至80之間,男性低於40、女性50(因有雌激素)是屬代謝症候群,應就診治療,以防突發心血管疾病。指數越高血管較不易堵塞,而健走運動也有助於大幅提升HDL。美國舊金山運動醫學會曾提出一項口號:「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一天走一哩,醫生遠離我(a mile a day keeps doctor away)」,鼓勵中老年人要多運動。運動雖非萬能,但沒有運動是萬萬不能的。「健康學老」並不難,只要你有三心(決心、信心、恆心),加上三力(知識力、意志力、實踐力),必能心想事成,實現「健康老化 活躍老年」的璀璨人生。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尤其不希望帶給後代照護的辛苦,更要持續運動。常聞道「一人中風,全家發瘋」,這句話彰顯出一人的不健康,會對家人帶來龐大的財力負擔與精神壓力。2021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女性84.23歲、男性77.69歲),但健康餘命僅有72.3歲,平均仍要遭受8.5年病魔的折騰。根據衛福部統計,平均一人臥床至離世需支出710萬元,一人不健康就會對家庭成員造成極大的負擔,何況如果是兩個人呢?讓食物成為最佳的健康醫藥「健康是要讓食物成為最佳的醫藥」,健康均衡飲食:飲食不傷身,要吃非加工健康食物。健康均衡飲食注意6件事❶ 用餐至少30分鐘,每一口細嚼慢嚥20~30下,如此有益腸胃消化,且咀嚼有預防失智之效。❷ 要三低三高選用低糖、低脂、低鹽、高纖維、高蛋白和高鈣質食物。❸ 均衡飲食,蔬菜、水果、脂蛋白、澱粉類各25%,腸胃健康者除鳳梨外,宜飯前先吃水果,可避免食道逆流,若有腸胃疾病者則飯後吃。❹ 適當補充營養品:如維生素B、C群;但A、D、E、K屬脂溶性,過多不易排出體外,會影響腎臟代謝。❺ 補充足量水分,每天喝水2000cc至3000cc,能預防中風及維護良好腎臟功能(有心臟病、腎臟病患者應遵醫囑限量)。❻ 每天攝取1800大卡熱量為宜;足夠基礎代謝、運動和工作等所消耗熱量(若長期累積7700大卡熱量,會增加體重1公斤) 。「水」是人類生命力的來源:生活當中可以養成隨身攜帶水的習慣,水可以讓身體完整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分。而茶和咖啡都含有單寧酸會破壞蛋白質、鐵質吸收,因此要避免餐前或隨餐飲用,最好在餐後一小時才喝茶或咖啡。預防失智殺手(阿茲海默症)的良方:睡眠、健走美國克里夫大學法克多拉(Factora)博士的研究指出,失智症是大腦認知功能退化所引起的疾病,但大腦卻是人體重大器官中最晚才開始老化者,大腦要到70歲才開始老化,但其他身體器官如耳朵於60歲開始老化,眼睛、肌肉、腎臟40歲開始老化,而肺臟30歲、心臟20歲起就開始老化。失智症的預防包括「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增加身心靈活動」:而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健走、游泳、慢跑、自行車、部分球類運動等)也可以讓大腦產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腎腺上素,進而強化記憶力(認知功能),避免發生失智症。1998年的醫學研究指出,健走等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大腦「海馬迴」細胞再生,代謝腦部「β類澱粉蛋白」,同時也分泌多巴胺等物質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海馬迴」負責大腦記憶功能,透過健走可以刺激「海馬迴」提高記憶力或延緩老人失智。不僅健走可以刺激「海馬迴」延緩失智,良好的睡眠品質也能將大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代謝掉。「睡眠是健康長壽美容的良藥」,對高齡者而言「睡眠」的確十分重要,但大多數沒運動的高齡者都很淺眠,無法進入第四期深層睡眠狀態,因此大腦無法有效代謝「β類澱粉蛋白」,經年累月的堆積也易導致失智。健走之所以能被WHO稱為最完美的運動,除了施行便利之外,還具有預防失智(代謝大腦有毒類澱粉蛋白)、遠離癌症(腦內啡抑制癌細胞)、擺脫三高(增強血管彈性)、強力瘦身(代謝燃燒腹部脂肪)、甩掉憂鬱(陽光療癒心情愉悅)、神奇抗老(排泄系統良好)、強化心臟(迷走神經使心肌有力)、增強骨密(骨骼強健不易跌倒骨折)、舒緩壓力(交感神經轉化成副交感神經)、及激發創意(湧現靈感增強記憶力)等十大效益。只要「好好走路,就不會老」,這也是健康學老最簡單的方法。 正確強力健走:腳尖向上微翹+深呼吸「行禪」就是「動禪」,效益是「靜(坐)禪」三倍以上。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健走禪)。如何健走?首先要學習「走路」,「腳後跟先著地,再次腳板、腳尖向上微翹、腳離地時用腳尖頂住地面,身體往前推出(Push Off)」,這樣走路的時候速度就會快,「腳尖向上微翹」的用意在於避免跌倒,如果腳尖沒有往上微翹,可能會踢到路上的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跌倒骨折,反而會造成傷害。其次是呼吸的方法,平時練吐吶,多運用長而慢的「深層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氣至腹部下丹田,再以口吐(呼)氣。以「吐」的時間,相對「吸」的時間長更佳(2:1倍)。「深層腹式呼吸」可以將肺臟使用的部分提高20%~40%,透過大量的氧氣來活化身體60兆細胞。在健走時,可用8步為一個循環,前4步用鼻子吸氣看向遠方,後4步用「嘴巴吐氣同時提肛(凱格爾骨盆底肌運動),視線焦距也可適時遠近調整。視距的調整有助於預防老花眼,而凱格爾骨盆底肌運動也具有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或預防女性尿失禁的效果。健走若不使用健走杖時,要讓肩膀放鬆不用力、將雙手手臂往斜前方、斜後方擺動,這樣可以保護肩膀不受傷。健走也可以強化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而擺手可以強化手臂二、三頭肌的肌肉,都可以預防肌少症和跌倒骨折的風險。使用健走杖可以增強背部肌力、防止駝背、減緩髖關節和膝關節30%的壓力負擔。此外,用健走杖規律前後擺動時,肌肉連動和諧共振,也有助於防止脊椎側彎。健走速度是要每分鐘達120~140步(快走140/m以上)、心跳率達100~120下,每分鐘便可以消耗5大卡的熱量(300/H),同時排汗比排尿具有17倍(100cc 84mu/4.9mu)更好的排毒功能。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主治醫生 Dr.White曾說過:「腳是第二個心臟」;經常健走可以逐漸增強小腿肚肌肉,強健的小腿肌和下肢微血管力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將靜脈血液強力輸送打回心臟,若小腿肌肉圓周男性<34cm、女性<32cm,有肌少症跌倒骨折的風險,易導致失智。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日出時間,因為太陽出來之後植物才會開始行光合作用,這樣呼吸到的空氣才會是氧氣,最好的運動時間是日出後一小時;在清晨運動可以呼吸空氣中的負離子、芬多精及少量臭氧,是上天恩賜有益人類健康的禮物。有「規律運動」生活化的人,睡眠品質一定好。每天應該要睡7–8小時,太短或太長對身體都不好。重視睡眠黃金時段,有利身體的器官排毒,褪黑激素修補細胞。以下為各器官修復時間:淋巴PM.9~PM.11膽囊PM.11~AM.1肝臟AM.1~AM.3肺臟AM.3~AM.5大腸在清除廢物的時候AM.5~AM.7,這時必須要清醒過來,以便如廁讓大腸排除廢物。小腸最佳的吸收養分時間是AM.7~AM.9,所以早餐在這時間吃完,對身體最好;但運動後30分鐘用餐可增加肌肉7%,減少腹部脂肪增加24%。「健康學老」不是單純壽命延長,而是要免於疾病、失能、失智、臥床。唯有實踐才能享有健康長壽的幸福樂活人生。生活習慣維持「三慢四快」「追求健康、熱愛工作、終身學習、美好人生」,這是我個人的座右銘。我過去觀察到許多事業有成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平時都會利用時間去運動,日復一日的閱讀、思考,也可以避免大腦失智。尤其保持每天學習金融、基礎醫學等新知識的習慣,這些維持數十年的生活習慣,更帶來健康和快樂的生活。我個人也有「三慢四快」的生活習慣。首先,「三慢」指的是「吃飯要慢、火氣上升要慢、脈搏要慢」。吃飯要細嚼慢嚥,每次用餐時間超過30分鐘,因唾液是最好的抗氧化劑,當牙齒嚼動時會衝擊大腦內皮細胞,有防止老人失智症之效;生氣不僅傷害大腦與心臟,同時也會對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肝臟、肺臟、腸胃系統造成傷害;一般人靜息時脈博跳動每分鐘約在60–100下之間,正常人每分鐘脈博次數愈低,代表心肌越有力,以每分鍾55~65下最健康,特別是運動選手。「四快」則是「走路要快、反應要快、排泄要快、入眠要快」,健走時內心哼歌,可以促進體內產生大量HDL-C(俗稱好膽固醇),也是我的秘方(選定自我喜好歌曲);平時多動腦、多閱讀、多運動,可以維持大腦反應快速與靈活,也能預防失智症;平時飲食營養均衡、水分攝取充足、每天有運動習慣,自然睡眠品質會好,腸胃自然健康,排泄也會順暢;快速入眠可以讓身體確實得到休息,平日有養成運動習慣的人,到了晚上就寢時,也會很快進入深層睡眠。 日常作息遵守「三、八」制經營健康和經營一家公司一樣,企業對於各部門、各處室的運作是否順暢,經營體質是否健全良好等,都必須要十分用心注意。同理,個人經營健康管理,也要關心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和按摩12長壽穴位(百會穴、風池穴、迎香穴、膻中穴、神厥穴、命門穴、合谷穴、內關穴、湧泉穴,太衝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五臟六腑就像企業總公司的五大部、六大處室,而12個長壽穴位如同12家分公司。這些都需要每日用心經營。「健康的身體是需要意志力不斷努力實踐所得來的」,正如同公司透過財務報表來管理績效,自己也可透過健康存摺與健檢報告來檢視自我健康。生活作息要遵守「三、八」制,即睡眠8小時、坐姿8小時及站姿8小時。國人平均日坐10.5小時,美國人平均日坐12.5小時。醫學研究發現「久坐會短命」,每多坐一小時將減少22分鐘壽命;因此每天坐著時間要以8小時為目標,盡量不超過。韓國醫學大學研究,睡眠效益呈現U字型,U型底是每日睡眠7–8小時,每日睡足7–8小時對身體最健康,過少或過多都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另外要切記「坐不如站、站不如動、動不如走、走不如健走」,期盼高齡者要盡量避免久坐。「三憂六怕」意識警愓人上了年紀之後,也要有「三憂六怕」的意識。三憂:憂失智(要健走)、憂肌少症(要運動)、憂骨折(要曬太陽)。六怕:眼睛最怕曬(要帶太陽眼鏡)、頸椎最怕吹(要圍圍巾)、喝水最怕快(喝一口水時要呼氣停頓半秒防嗆)、腸胃最怕冷(要喝溫水,少吃冰冷)、室內最怕灰(要維持室內空氣清新)、晨運最怕早(樹木要等日出後才行光合作用)。這三憂六怕也是我個人的養生心得,與大家分享。總之,你想要「健康學老」並不難,只要有三心「決心、信心、恆心」和三力「知識力(方法)、意志力、實踐力」,投資時間「持續健走」,就能心想事成達成願望。(本文轉載自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發行之《學老誌》創刊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03 醫療.血液.淋巴
血友病病人治療選擇更多元「非凝血因子藥物」預防性治療擴大健保給付範圍
資料更新:健保署已於112年7月1日健保擴大給付範圍,非抗體A型血友病患者也可施打。給付條件放寬非抗體A型血友病病人之預防性治療,符合以下其中任一條件者:1.「12歲以下兒童」2.「12歲以上但規定需有接受第八凝血因子達建議劑量上限,且年自發性出血次數大於6次」3.「曾發生腦出血」4.「目標關節出血半年超過3次以上」者延伸閱讀:每月得挨10次針!非凝血因子藥物擴大健保給付 造福A型血友病患 在校園操場狂奔、跌跌撞撞,是多數人在小時候的記憶,對於血友病患卻難以想像,從幼年時期他們必須時時小心或是穿戴護具,每二至三天就得補充凝血因子來預防出血,終其一生都是醫院的常客,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便有許多選擇,也常因為頻繁的回診而需要三思,雖然醫藥科技的進步,病友在治療率及出血次數明顯減少,卻無法擁有正常的人生,處處受限。如今採用皮下注射的「非凝血因子補充療法」問世,然而考量健保資源有限,目前僅給付於已產生抗體的患者,對於終生需與疾病共處的病友而言,盼能在治療上能有更多元選擇。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血友病圓桌對談」,邀請健保署於去年9月舉辦專家、醫師、病友團體,首次透過圓桌會談的方式,共同拋出問題,促成對話,為日後血友病治療建立獲取共識的基礎。延伸閱讀:年逾百次到醫院 血友病患盼翻轉人生這篇文章會告訴你:血友病是什麼?罹患血友病的原因?血友病又細分哪些?怎麼發現血友病?血友病的症狀?血友病如何治療?病友面臨哪些治療困境?血友病最新治療藥物?「凝血因子療法」與「非凝血因子療法」有什麼不同?「非凝血因子療法」會有副作用嗎?Q.血友病是什麼?多數人會將血友病與白血病、血癌搞混。台大醫院血友病中心主治醫師周聖傑說明,血友病是人體內缺乏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所致,而缺乏凝血因子會產生嚴重度不同的出血現象,這個疾病是基因缺陷所造成,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患者自身產生新的突變,沒有家族病史。Q.罹患血友病的原因?血友病所缺乏的第八、第九凝血因子的基因,恰好都位於X染色體上,所以血友病的遺傳模式是性聯遺傳,如同色盲、蠶豆症一般,嚴重的病人幾乎都是男性,而女性帶有基因缺陷者,絕大多數沒有症狀或症狀相對輕微。Q.血友病又細分哪些?血友病主要分為兩類型,缺乏第八凝血因子者稱為A型血友病,缺乏第九凝血因子則是B型血友病。● A型血友病在男性中的盛行率約是一萬分之一,以台灣兩千多萬人口估算,大約有一千名左右的A型血友病患。● B型血友病比較少見,盛行率大概是A型血友病的五分之一,由此大概推估有兩百位左右。由於兩種血友病的臨床表現非常相似,需要進一步檢驗才能區分。● C型血友病是缺乏第十一凝血因子,不過第十一因子在凝血功能中扮演角色較弱,即使嚴重缺乏,所造成的出血也大多相當輕微。Q.怎麼發現血友病?血友病是先天性疾病,所以病友們在母親的體內時就已是患者,不過他們不是隨時在出血,少數血友病友在出生時,因為經過產道擠壓,產生了嚴重的腦出血,甚至導致嚴重的後遺症。大多數血友病友,大約是在學會爬行和走路時,才開始被發現到有異常的關節或肌肉出血現象,進而就醫後診斷。Q.血友病的症狀?周聖傑說,出血時除了關節腫脹、疼痛與無法活動等不適之外,還會讓關節本身發生不可逆的損傷,包含軟骨磨損、關節滑膜充血增生、硬骨骨質流失及骨刺等。隨著反覆出血,各個關節的逐漸損壞也讓病友們活動受限,甚至不良於行,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關節損壞之後,再追加更多凝血因子也無法復原,因此,預防性地定期施打凝血因子,以維持血中一定的凝血因子濃度,讓關節出血的機會降到最低,來避免不可逆的關節損壞,周聖傑說,多半病友是在不到一歲時開始爬步,關節內發生出血就要開始預防治療,也有到了二歲前仍沒有發生關節內出血,但這時候無論如何得先行預防,另外,少數人是一出生就發生出血,就需要持續進行預防措施,因此年齡會依照個案狀況來評估。同時,「零關節出血」或是簡言之「零出血」成為了血友病治療所努力達到的終極目標。Q.血友病如何治療?對於血友病患者而言,疾病得伴隨著一生,過去是倚賴捐血者的血液或血漿來治療,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大多以採用靜脈注射的凝血因子製劑進行預防性治療,不過,病友需要每2到3天就要補充注射一次。目前最新的非凝血因子治療,可以延長預防性治療的時間到兩周,最長能夠到一個月,讓血友病友減少到醫院報到的時間。 Q.病友面臨哪些治療困境?周聖傑說,因為各種加長半衰期的技術仍有其限制,目前的長效凝血因子製劑的半衰期長度,已經到了某種程度的極限,難以再更延長了,仍然只有大約三到四成的血友病友們,能夠達到零出血目標。此外,部分病友的體內幾乎沒有第八或第九因子,身體的免疫系統可能誤把補充進來的凝血因子視為外來病原,對它產生抗體。這個現象在重度A型血友病比較常見,約一到三成的病友會產生,重度B型血友病患則大約5%會發生,屆時就無法再使用凝血治療出血,更沒有辦法進行預防性的補充來預防出血。Q.血友病最新治療藥物?周聖傑說,凝血系統的功能當中,第九因子是活化第十因子的酵素,第八因子則是催化上述作用的催化劑,而「非凝血因子療法」是來取代第八凝血因子的催化功能,經過多年的努力,做出了一個可以同時接合第九因子和第十因子的雙特異性抗體,可以有效地取代第八因子的功能,而且不受病患體內抗體的影響。Q.「凝血因子療法」與「非凝血因子療法」有什麼不同?有別於傳統的靜脈注射,「非凝血因子療法」藥物以皮下注射的方式,不僅較為方便,而且半衰期相當長,可以每一到四週施打一次。這次與會的陳媽媽,拉拔患有血友病的兩兄弟長大,就這麼剛好,今年剛上大一的哥哥是已產生抗體的患者,而高中三年級的弟弟則尚未有抗體。陳媽媽說,「哥哥上了國小後,成為已產生抗體的A型血友病患,直到使用皮下注射的『非凝血因子補充療法」生活漸漸好轉,但是,非抗體的弟弟仍是以傳統靜脈注射治療,我有老花眼,已不方便幫忙戳血管。」Q.「非凝血因子療法」副作用?「非凝血因子療法」也曾有研究顯示患者使用後出現血栓。周聖傑說明,這是前期臨床試驗與另一種凝血因子合併使用才會產生,仿單也明確禁止合用。Q.病友團體的困境及呼籲台灣健保僅核准使用在A型血友病已經產生抗體的病人,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期盼能擴大到沒有抗體的患者使用。協會認為,用藥上能多一種選擇,對於血友病患也能減輕生理、心理的問題。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理事長、也是A型重度血友病患的周瑞欽說,「因為傳統治療採靜脈注射,不少患者即使有出國、留學的機會也都三思,這又是遺傳性的疾病,更別提連婚姻、生小孩可能都會卻步。當初也和妻子討論許久才有小孩,相信未來的醫療技術能不斷進步,血友病也有更多療法。」圓桌會談談什麼?3大對話助三贏聚焦對話一:健保資源有限,高藥價排擠健保量能時任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當前血友病專款管理機制為合理用藥、穩定病情,同時也有用藥管理能減少不必要浪費,他強調,有「價值」的藥品的確要合理給付,但健保的錢也要控制不必要的浪費,尤其藥費占了整體醫療費用28.9%, 藥品費用往上衝,等同健保署的錢都在買藥,醫師做苦工,屆時健保會崩盤。周瑞欽與病友家屬代表皆表示,珍惜健保資源與支持健保永續,也是他們對談的前提,大部分的病友,也都先從好好保護自己,節省醫療資源做努力。聚焦對話二:治療選擇有限,醫病盼能有更多選擇「非凝血因子藥物」可每週、每兩週或每四週預防性注射一次,大幅下降一般凝血因子藥物注射負擔及需靜脈注射,健保自108年11月截至112年6月底為止,健保給付僅限於A型血友病抗體患者預防性治療,尚未核准用於非抗體患者。健保署參議戴雪詠在111年9月的圓桌會談中透露,目前健保署提出意見是將12歲以下列為優先注射對象。不過,周聖傑坦言,在科學上難以認定誰最應該先使用的標準,若訂出12歲,就會有13歲的病人質疑為什麼自己不行使用,同時不是所有患者都會選擇換藥,只是希望藥物的使用上能多一個選項。身兼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的柯博升說,對於習慣傳統治療的病患來說,也可能會有換藥而出現不適反應,「不見得所有人都會換,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換。」周聖傑也以日本為例,曾有55位非抗體病患使用「非凝血因子補充療法」,最後有15位換回來,原因包含出血增加等情形。此外,日本也有規定,若患者沒有定期施打,也會從這項療法中剔除,這也是給患者要認真照顧自己的壓力。經此次圓桌會談,促成健保署直接面對病友、專家,溝通心聲、廣納具體建議,因此會後確可再評估健保財務之下,有擴大給付的可能。聚焦對話三:專款控管有成,多專科團隊善用資源柯博升認為,藥物經濟的效益,分母永遠都是藥物價格,如在健保總額固定的情況下,就是各項藥品的效益競爭。除了談藥品,也該思考非藥物照顧,例如建立多專科團隊的可能性,進而預防病患關節出血等。同時,目前已有血友病資料登錄系統,健保署能管控資源,對於大眾來說,患者也能有數據訴說「所使用的健保用在哪,獲得什麼效果。」聚焦共識:病友顧健康、健保多評估、醫師訂療程,三方為血友病開路經過這次圓桌會談,搭起健保署、病友、專家三方平台,能夠直率又不失溫度地溝通,與談中看見台灣在照顧血友病患已超越許多國家。不過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考慮健保財務平衡永續,希望能讓病患有更好治療選擇,健保署也能與藥物供應者討論更多合作方式。同時病患也會有照顧自己健康的責任、制定照顧計畫,以珍惜醫療資源。延伸閱讀:血友病患隨時都在出血?為何好發男性?醫師帶你認識血友病
-
2023-07-25 養生.聰明飲食
膽固醇忽高忽低?中醫師曝「治本」之道:調作息吃好油助降膽固醇
「我的膽固醇又變高了!又超標了!」不少民眾經常憂心膽固醇過高。中醫師提醒,想讓膽固醇達到正常數值,不僅需要用藥,更要注意生活型態,包含吃好油以及改善生活型態,否則若維持不夠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膽固醇很有可能回升。只要降低人體損傷 膽固醇自然會跟著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煒達分享,在臨床上,時常遇到患者詢問:「醫生,我的膽固醇過高,可是我已經吃很清淡了!我是不是不能吃蛋?」、「醫生,我飲食相當清淡,也沒有吃蛋,但膽固醇還是超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陳煒達首先強調「膽固醇大量存在恐引發心血管阻塞危機」這項觀念必須牢記;針對短期間膽固醇超標,站在「治標」的角度,降膽固醇的動作不可或缺;但同時也需要「治本」,找出身體受損的部位(臨床上以消化道和心血管的損傷為多),適度加以治療並避免,細胞減少的損傷,膽固醇自然就降低了。降膽固醇改變飲食作息才治本陳煒達解釋,人體有4分之3的膽固醇都是身體自行合成,飲食所佔的膽固醇僅4分之1,因此,血中膽固醇的上升,並非因飲食油膩或大量吃蛋就可以造成。此外,陳煒達補充,膽固醇超標的患者,飲食確實可以攝取大量的油脂,但重點是要攝取「好的油脂」,而非出現油耗味的不良油品,更不是高溫烹煮產生許多具攻擊性自由基的油品。「膽固醇過高的患者確實可以吃油、吃蛋,需避免不良油品。」陳煒達提醒患者務必要改善飲食,若飲食不改,身體的組織與細胞就會不斷受損,膽固醇將會再次升高。若能改變對待身體的方式,減少傷害,該睡就睡,不該吃就不吃,組織受損減少,膽固醇自然下降。延伸閱讀:.白內障、老花眼年輕化!吃「葉黃素護眼」都補對了?多吃14種蔬果補充.許多癌症是自己吃出來的!營養師曝「12易致癌食物」絕對要少吃.吃辣能抗癌、降低膽固醇,讓你更長壽!辣椒對身體的好處壞處一次看★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1 養生.聰明飲食
葉黃素能助眠、預防白內障!多吃深綠色蔬菜、蛋黃可補充,但膳食纖維恐影響吸收
隨著現代人使用3C產品的普遍,補充葉黃素幾乎是國民運動。很多人使用葉黃素會認為高劑量偶爾吃1次即可,但其實眼睛需要持續攝取葉黃素一段時間,才有辦法讓血液中的葉黃素聚集在黃斑部,達到一定濃度,對保護眼睛才會比較有幫助。葉黃素預防黃斑部退化 還能降低白內障發生事實上,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的類胡蘿蔔素,是眼睛黃斑部中重要的植物色素,可以幫助吸收藍光或紫外線,減少光線帶來的自由基傷害。攝取葉黃素,能為身體帶來的好處包括有:▸1.預防黃斑部退化:它和玉米黃素都是眼睛內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成分,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可抑制自由基在體內所造成的破壞;也可過濾藍光,以減少藍光對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2.降低白內障發生率:葉黃素可以抑制與細胞發炎反應相關的傳遞,減少活性氧化物質的生成,能降低眼睛老化的風險,但白內障的發生還是與年齡、糖尿病、抽菸、高度近視、太陽照射相關。▸3.改善睡眠:已有研究指出,葉黃素能改善睡眠品質。有研究顯示,葉黃素可以對睡眠時間的長短起潛在的作用,讓人體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深綠色蔬菜葉黃素含量較高 建議攝取量曝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葉黃素每日服用上限為每公斤2毫克;美國FDA則建議,葉黃素每日攝取量為6毫克,可預防黃斑部病變。葉黃素主要是以深綠色蔬菜含量較高,例如芥菜、甘藍、綠花椰、南瓜等,其他像是蛋黃也葉黃素很好的天然來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飲食中若含有過量膳食纖維,將會影響葉黃素的吸收。延伸閱讀:.白內障、老花眼年輕化!吃「葉黃素護眼」都補對了?多吃14種蔬果補充.魚油和葉黃素對延緩眼睛老化、改善乾眼症有效嗎?教授這麼說.深綠色蔬菜護眼又養骨!還有利抗癌、抗發炎,好處不只這樣★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14 醫療.眼部
40歲注意!白內障年輕化嚴重恐失明 營養師授「6類食物+4撇步」可預防
現代人天天都在接觸手機、平板、電腦、紫外線,眼睛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摧殘,老年白內障失明的風險越來越嚴重。在以前白內障患者的平均年齡約65歲,但近年來白內障患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大概40歲左右就會有視力模糊、畏光等症狀出現。所以,不要以為白內障年紀大才會得到,就不認真預防。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團「高敏敏 營養師」提醒,預防白內障要從飲食跟生活做起,多吃含有6種營養素的食物,及出門戴墨鏡...4生活習慣,能有效預防白內障。白內障對生活有什麼影響?老年性白內障是種自然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眼球內部的水晶體會慢慢發生硬化、以致於逐漸混濁不透明,導致視力慢慢減退,影響到日常生活及工作,老年性白內障可說是銀髮族最常見的疾病。高敏敏提醒,在老年人族群,白內障最容易引發失明。早期白內障發生是不會有任何感覺,也因為不會有疼痛感,很容易被忽略。白內障初期的時候看任何東西,會感覺上面都有一層白白霧霧的感覺,建議不要等到這時候才到眼科檢查。延緩白內障的6種營養素食物 想預防白內障,必須從飲食跟生活做起。想要預防或是延緩白內障飲食要注意抗氧化,以下6種營養素有助保護眼睛,延緩白內障發生。.Omega-3:Omega-3是對眼睛很好的脂肪酸來源,研究發現,攝取適量的Omega-3脂肪酸,可以減少白內障的發生。→可以吃:魚油、深海魚.花青素:花青素能消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緩白內障。→可以吃:可以吃:藍莓、桑椹、草莓.維生素E:維生素E能幫助抗氧化、消炎。→可以吃:堅果、植物油.硒:硒在水晶體中能對抗氧化壓力。→可以吃:牡蠣、蛤蠣、蝦.維生素C:維生素C能降低未來老化所導致的白內障風險。→可以吃:芭樂、奇異果.葉黃素+玉米黃素:葉黃素跟玉米黃素可吸收藍光,減少眼睛氧化壓力、抗發炎反應。→可以吃:玉米、菠菜、南瓜延緩白內障的4種護眼好習慣除了從飲食下手保護眼睛,平常生活也可以多一些保養、保護,讓眼睛不受傷害。1.出門佩戴墨鏡、遮陽帽:多一個墨鏡、遮陽帽的配件,能有效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2.禁菸:「不抽菸」能降低水晶體核硬化和白內障風險。3.定期眼科檢查:年紀60歲以上的人,建議每年檢查,若有白內障問題也能提早發現及治療。4.代謝症候群:糖尿病會使白內障提早發生,也會使白內障加深其嚴重度,糖尿病患者務必控制好血糖、血壓。平時除了食物均衡攝取外,高敏敏提醒,記得「用眼50分鐘最好休息10分鐘」,也要避免在暗處使用手機,螢幕亮度也可以適度調整暗一些,眼睛才不會有視覺疲勞。看完以上延緩白內障的6種營養素食物及4種護眼好習慣,你知道要怎麼好好愛護眼睛了吧。眼睛是靈魂之窗,請好好善待及保護它,才能陪你一起健康的變老。延伸閱讀:.白內障、老花眼年輕化! 吃「葉黃素護眼」都補對了嗎?多吃14種蔬果補充.血糖控制差,眼部病變恐失明!3徵兆立即就醫.深綠色蔬菜護眼又養骨!還有利抗癌、抗發炎,好處不只這樣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4 醫療.眼部
白內障等「成熟」再開刀? 醫師指出現一狀況時就該處理
不少年長者都有白內障宿疾,甚至因罹患慢性病及畏懼開刀加速視力惡化,醫師提醒,當視力模糊且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就應及早手術改善。糖尿病加速白內障 導致視力下降61歲余先生,因第一次散瞳後出車禍,從此不敢看眼科,但糖尿病加速白內障和引起黃斑部水腫,導致視力下降,日前鼓起勇氣就醫。經醫師治療後,眼睛變明亮了,並開心表示原來家裡很漂亮,不用重新裝潢。衛福部台南新營醫院眼科醫師郭怡君表示,白內障是水晶體混濁所導致視線不良的疾病,有相當多致病機轉,阻礙光線進入視網膜,影響光線於視網膜上的聚焦。白內障是漸進性,初期並不會發覺明顯的視力減弱,因此不易被察覺。她指出,白內障最常見發生在年長者,其症狀為視力減退、單眼產生雙重影像、夜晚駕車時產生眩光或閱讀困難、易流淚、顏色變得昏暗不豔。至於治療初期以眼鏡改善視力、藥水保養;中後期則建議採水晶體置換手術治療。小切口超音波傷口小、角膜內皮細胞損傷小、不需住院、視力恢復快、手術成功率高、降低感染機率、術後視力品質佳。不用等白內障「成熟」 視力模糊影響生活就該手術郭怡君提醒,當視力模糊且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就應考慮手術,不建議將白內障放「成熟」了,才來接受傳統的白內障手術。而日常透過血糖控制、避免類固醇藥物、避免抽菸及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可預防白內障;也可補充眼睛健康保健食品(如:葉黃素、維他命A、胡蘿蔔素、蝦紅素、深海魚油、亞麻仁油、維他命C、維他命B群、葉酸)。判斷白內障的徵兆:1.看遠視力減退,或有一眼呈現不穩定2.看近老花眼度數加重,感覺不適3.電腦驗光度數變化大,常須更換眼鏡4.室內室外視力變化大,夜間視覺變差5.若遮擋一眼,其一對比敏感度差,有時出現眩光及光暈6.視覺像是玻璃變髒又變黃,嚴重者也會致盲》看詳細疾病百科/白內障(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1 醫療.眼部
隱形眼鏡怎麼挑讓眼睛不乾澀?視光學教授:關鍵在淚液交換率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台灣18至24歲人口中,每100人就有近73人近視。基於美觀與便利等因素,不少近視民眾選擇配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類型主要分為硬式、軟式二大類,較多民眾偏好異物感較小的軟式隱形眼鏡。不過,亞洲大學視光學系助理教授陳經中指出,硬式隱形眼鏡除了光學品質較好,也因為淚液交換率高,能降低角膜感染風險,並避免乾眼造成的不適感。選擇隱形眼鏡注意矽含量,越高者透氧量越佳。「硬式隱形眼鏡的異物感其實十分輕微,就像眼睫毛掉進眼睛裡。」陳經中表示,多數民眾配戴五至七天後,異物感就會改善。他指出,硬式隱形眼鏡顧名思義硬度較高,不易受到眨眼時眼皮擠壓而變形,光學性較佳,患者能夠看得更清楚。此外,市面上部分隱形眼鏡商品強調高透氧,陳經中說,角膜屬於人體組織,需要氣體交換維持健康運作,硬式面積較軟式隱形眼鏡小,氣體交換相對容易。他建議,民眾選擇隱形眼鏡時注意其矽含量,含量越高則透氧量也越佳。硬式隱形眼鏡「淚液循環率」遠高於軟式。此外,陳經中表示,硬式隱形眼鏡由於形狀固定,與角膜之間留有一定空間,每次眨眼時淚液循環率約20%至25%;軟式隱形眼鏡則因質地軟,配戴時貼附於角膜上,角膜與鏡片之間幾乎沒有空隙,每次眨眼時鏡片與角膜間的淚液循環率僅1%至2%。他指出,藉由淚液循環可將眼睛中的髒污、代謝產生的乳酸等物質排除,減少角膜感染的機率,同時也能避免乾眼帶來的不適感。「尤其3C時代,大家常盯著螢幕看,乾眼的問題更需要注意。」陳經中說,根據研究,一般人平時每分鐘眨眼次數約16到20下,但是盯著螢幕時,眨眼次數減少三分之一,就有可能導致眼睛乾澀。除了選擇硬式隱形眼鏡加快淚液交換,陳經中也建議民眾可在螢幕旁邊貼上「記得眨眼」便利貼,透過「眨眼訓練」保持眼睛濕潤。配戴需量身訂做,一定要找合格驗光人員。「硬式隱形眼鏡每副都要依照使用者的眼弧度、眼眶大小等不同數據量身訂做,一定要選擇合格的驗光人員協助配鏡。」陳經中說,硬式隱形眼鏡若保養得當,使用年限約為兩年,且每天配戴時間可達10小時,高於軟式隱形眼鏡的6至8小時,長時間使用的醫材更需要專業人士協助配置。他指出,「驗光人員法」施行六年,合格的驗光所都須配置符合醫事人員資格的驗光師,民眾可上衛福部網站查詢驗光所列表。陳經中表示,硬式隱形眼鏡的配置相當考驗驗配者的技術和經驗,除了最基本的近視、散光度數,還需要透過不同儀器測量使用者的眼皮鬆緊、眼睛直徑、瞳孔大小及弧度,以及角膜型態及直徑等多項參數,再依照數值訂製合用的硬式隱形眼鏡,才能避免隱形眼鏡在眼中滑動造成不適等問題,每次驗配時間一小時起跳。此外,針對老花眼民眾,硬式隱形眼鏡已可做到如同一般眼鏡的多焦距功能,使用者生活中不論看遠、看近都能使用。「血壓、血糖大家都知道要管理,近視、散光度數同樣也需要管理。」陳經中說,過去民眾認為成年後近視度數會「定型」,實則不然,依照自身用眼情況,成年後度數仍會改變。他表示,現代社會電子產品普及,民眾度數穩定性降低,應定期檢測進行度數管理,並依照度數及生活習慣選用合適的矯正產品,「這也是精準化、個人化醫療的一環。」台北市明視域眼鏡驗光師陳浩正矽水膠材質 可提升眼角膜氧氣供應市面上隱形眼鏡商品琳瑯滿目,建議民眾選擇硬式高透氧隱形眼鏡,其矽水膠材質可提升氧氣供應,避免眼角膜缺氧導致的併發症。眼角膜是沒有血管的透明細胞組織,維持眼角膜新陳代謝所需的氧氣80%來自外界空氣,配戴隱形眼鏡阻隔了氧氣進入,故透氧度對隱形眼鏡來說至關重要。台北市新明眼鏡驗光師郭慧貞選錯隱形眼鏡 小心角膜缺氧、危害視力隱形眼鏡覆蓋在角膜表面,直接影響角膜健康,須與專業驗光師討論,慎選合適的隱形眼鏡。配戴隱形眼鏡會影響角膜的淚液交換率,若長時間配戴不適合的隱形眼鏡,使用者會出現眼睛異物感、乾澀等症狀,不僅容易造成角膜缺氧、新生血管增生以及內皮細胞數量減少,嚴重時角膜發生感染甚至會危害視力健康,不容輕忽。台中市宏恩眼鏡台中育才店驗光師張君銜隱形眼鏡清潔不當 恐致眼部疾病隱形眼鏡配戴時間和衛生習慣會影響角膜健康,配戴後的清潔工作也很重要,卸下隱形眼鏡後應依指示以清潔液搓洗、食鹽水沖洗,放入保養液中浸泡。他指出,不當的清潔和保養會增加細菌感染風險,導致眼部疾病、影響視力健康。民眾若要配戴隱形眼鏡,應先進行專業的配戴檢查,選擇高透氧度的產品,並且按照指示注意配戴時間和清潔保存,同時避免長時間佩戴。使用者應定期接受驗光師及眼科醫師檢查,對眼部健康做好保護,才能確保享受美觀的同時,保有清晰明亮的視力。配戴隱形眼鏡對角膜健康的影響相當大,尤其材質透氧度。配戴低透氧度的隱形眼鏡會阻礙角膜的氧氣供應,導致缺氧現象,進而引起各種眼部問題,如:角膜炎、角膜潰瘍等。台南市宏恩眼鏡公園店驗光師邵昌生硬式隱形眼鏡幫助穩定近視度數不少近視民眾沒有聽過「硬式隱形眼鏡」,或曾經嘗試卻因驗配人員專業度不足而放棄。硬式隱形眼鏡透氧度較高,除了避免眼部感染等併發症,也能穩定近視度數。不少長時間戴軟式隱形眼鏡的使用者,到了晚上覺得眼睛悶,拔下隱形眼鏡後,有種眼睛吸到空氣的感覺。部分使用者甚至配戴半天就無法繼續,這都是眼睛發出的警訊,不可忽視。他指出,不正確使用隱形眼鏡可能引發的併發症,包括新生血管增生與角膜內皮細胞受損較為常見。眼角膜是無血管的組織,然而若使用者配戴的鏡片材質不佳、直徑過大,或弧度不正確,長久下來將導致眼角膜缺氧,為了將氧氣送入角膜,角膜外側會增生血管穿入其中,造成角膜透明度下降,此現象即為「新生血管增生」。他指出,有經驗的驗光師透過使用者血管數量、長度及顏色,就可判斷其配戴習慣及角膜健康程度。此外,角膜缺氧會導致乳酸產生,進而影響內皮細胞運作,造成角膜水腫。雖然使用者在取下隱形眼鏡後,水腫情況就會消退,但不斷重複水腫會導致角膜曲率受到影響,造成近視加深。多數使用者近視增加都是配戴軟式隱形眼鏡引起,因其透氧率過低。由於材質及面積等因素,硬式眼型眼鏡透氧率較高,能確保角膜不缺氧,進而穩定近視度數。高雄市黎明眼鏡驗光師張微娟透氧、濕潤、尺寸三大選配要素民眾選擇隱形眼鏡時,可把握透氧、濕潤、尺寸三大要素,同時也應注意舒適度與穩定度。配戴不適當的隱形眼鏡不只無法提供正確的屈光矯正,更有可能傷害珍貴的角膜。建議民眾經由驗光師專業驗配評估,找到適合的隱形眼鏡類型,漂亮的造型隱形眼鏡很好,但更需要考量的是它能提供的健康配戴時間;經濟方便的隱形眼鏡很好,但更要思考的是尺寸跟穩定狀況。
-
2023-06-09 醫療.眼部
眼睛不防曬,恐致2種眼部疾病!醫師教4招挑對護眼的太陽眼鏡
炎炎夏日,除了皮膚要防曬,眼睛也要防曬!台灣的夏天紫外線很強,如果眼睛常曬太陽,易罹患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嚴重者會失明。醫師提醒,挑選護眼又不傷眼的太陽眼鏡,可守護明亮雙眼健康,除了防範紫外線以外,現代人愈來愈長時間使用3C產品,因此挑選抗藍光鏡片也格外重要。皮膚要防曬,眼睛也需要!不防曬這些眼科疾病都會找上你眼睛除了受到紫外線照射可能產生危害,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表示,眼皮與身體其他部位皮膚相同,受到紫外線照射,會產生色素沈澱、斑點;若長期在外的工作者,原先透明的角膜,會因為風吹、日曬因素,在角結膜間會生成眼翳,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纖維血管組織的增生,隨著時間拉長,眼翳逐漸從眼白往瞳孔方向生長,恐影響視力、增加角膜不透明感,即使用手術刮除,仍難恢復角膜清澈。顏敏芳表示,且紫外線過強時,會造成角膜灼傷,也容易引起乾眼症,甚至紫外線透過角膜進入水晶體,會增加罹患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加上民眾現在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相較於太陽光內的藍光,3C產品的藍光強度更高,因此無論任何年齡層,都應注意內、外光線對於眼部的傷害,尤其老年人更應注意黃斑部病變的發生。保護靈魂之窗,你該這樣挑太陽眼鏡!挑選太陽眼鏡首要條件是能抗紫外線UV,顏敏芳表示,無論白天、艷陽天或陰天,紫外線一直都存在,因此建議民眾外出就要配戴太陽眼鏡,且顏色「不是愈深愈好」。最佳太陽眼鏡選擇是灰色鏡片,因為能將所有光線過濾掉,而墨綠色、棕色、黃色也有不錯過濾效果,但要注意部分顏色可能失真;最不適合挑選的就是藍色鏡片,因為反讓有害藍光進入眼睛。(blockquote)根據國家標準(CNS)規範,合格的太陽眼鏡,需通過透光率、穿透平面角度及偏光效率、折射能力、結構、濾光鏡材料及表面品質等檢驗,其中濾光鏡分為0至4級共5類。最好選擇透光率8至40%,適合多數情況使用。若透光率大於40%且鏡片無抗UV400,時髦性大於功能性;而第4級透光率僅3至8%,比較適合用在登山、滑雪等強光環境,不適合開車。顏敏芳提醒,市售太陽眼鏡品質不一,有些深色但毫無抗紫外線效果,民眾戴上後瞳孔會擴張,光線大量進入眼睛,反而造成傷害;部分造型眼鏡鏡面弧度過大,不僅增加光線折射,民眾為了適應光線,可能會產生頭暈、增加眼睛疲勞度;若鏡面尺寸僅瞳孔大小,外部光線會從鏡片旁進入眼睛,完全沒有保護功能。醫師建議,民眾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太陽眼鏡,盡量挑有品牌、經檢驗合格、附有保證卡較有保障。現代人有近視、老花眼情況多,顏敏芳建議,購買漂亮的太陽眼鏡但沒度數,佩戴上可能增加生活上不便,例如開車時會看路況、儀表板或手錶,隨著遠、中、近距離改變,若又要遮陽光,很難立刻從一般眼鏡換太陽眼鏡,因此像是老花眼民眾,除了平時選用多焦點鏡片以外,也可以同時選擇變色鏡片,於室內是透明狀態,於室外則自動變色、抗紫外線,又或是從外鏡框以吸盤、夾式加上抗UV鏡片,較符合生活需求。4招挑對太陽眼鏡1.最佳太陽眼鏡選擇是灰色鏡片 ,最不適合的就是藍色鏡片。2.選擇透光率8至40%,適合多數情況使用。3.不要挑眼鏡鏡面弧度過大的造型眼鏡,或鏡面尺寸僅瞳孔大小的。4.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太陽眼鏡,盡量挑有品牌、經檢驗合格、附有保證卡較有保障。
-
2023-05-14 醫療.眼部
白內障視茫茫 不只影響視力也有礙社交、心理健康
為讓民眾得到正確且充足的眼睛保健知識,聯合報元氣周報5月7日舉辦「挽救視危機 別讓白內障搶走你的視力」元氣健康講座,邀集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教授暨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陳怡杏,一一解惑眼睛愈來愈看不清晰的「老症頭」,教導民眾做好視力保健,保護靈魂之窗。眼睛是靈魂之窗,但現代人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讓白內障提早上門。視力變差不僅僅是看不清楚而已,也連帶影響外出社交意願。醫師表示,一般人60歲以後水晶體開始老化變硬而有白內障情形,但並非所有白內障都會影響視力;若發現開始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及時就醫並與主治醫師討論手術計畫,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白內障太嚴重未處理,可能誘發青光眼。「視力不單單影響『看不看得清楚』這件事。」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副營運長吳貞瑩表示,許多長者不太願意走出家門,因為怕跌倒或其他危險,因此影響到社交、心理健康。也有研究顯示,隨著社交的減少,將提升長者的失智症風險。吳佩昌指出,近年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約九成高中生有近視,當中35.7%更為高度近視;而現今55歲以下成人需要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族群,也以高度近視者為主。小朋友的眼睛相當有彈性,能夠調節看遠看近,但過了40歲後,水晶體開始輕微硬化而有老花眼,到了60歲以後,水晶體更加老化變硬,顏色呈現黃棕色甚至嚴重變白即為「白內障」,但白內障其實是人體自我保護的機制,若太過透明則無法阻擋有害光線,這是為了保護黃斑部病變的演化過程。「角膜負責七成的眼球光線聚焦到視網膜、水晶體負責三成光線聚焦。」吳佩昌說,健康的眼睛光線會聚焦在視網膜上呈像,當眼中產生白內障就可能擋住瞳孔後方,讓光線進不來,視力受影響。若白內障太嚴重,導致前房過淺,未進行手術處置,也可能引發急性青光眼,當眼壓升高,引起頭痛、嘔吐感,容易誤以為是腸胃炎,若拖到三天以上,可能導致失明。白內障手術傷口小,術後仍需好好照顧。目前白內障治療仍以「人工水晶體」置換為主,陳怡杏說,經過手術治療後,患者視力可大致回到不錯的狀態。過去白內障手術傷口較大,約1公分,有病患返家後不慎撞到、跌倒,就會造成植入的水晶體產生位移;但現今的技術相當進步,傷口小於0.5公分,也沒有縫線,術後可自動癒合。陳怡杏說明,目前「超音波晶體乳化」技術,是在黑眼珠附近開0.2~0.3公分的傷口,另外也有新的科技,可以透過飛秒雷射機器輔助切開傷口,利用超音波把水晶體震碎後取出,再將內部洗淨後,置放人工水晶體。隨著科技進步,感染機率已非常低,但仍要注意一個月內不可搬重物、好好照顧傷口,否則一旦感染,將會前功盡棄。開車、閱讀、看電腦……人工水晶體可依自己生活習慣挑選。單焦點、延伸焦距、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市面上產品百百種,患者到底該如何挑選?陳怡杏說,沒有任何一個人工水晶體能讓人完全回到20歲原生的水晶體狀態,建議依照自己的「生活習慣」挑選人工水晶體。例如,平常會出門買菜或爬山健行等遠距離視力的需求,選用「單焦點」即可,但看手機就需要拿遠一些或配戴老花眼鏡輔助;如果平時近距離視力的需求較高,例如看手機、看平板、閱讀書籍等等,建議選用「多焦點」;若平常需要要夜間開車、看路況,同時看導航、儀表板,過去通常會建議選擇「繞射型延伸焦段」,但部分病患在夜間會感受到光線分散狀況,導致眩光、光暈的發生,進而影響夜間的視覺品質。若想避免這樣的情況會建議選擇「非繞射型延伸焦距」的人工水晶體。陳怡杏分享一位71歲家庭主婦,雙眼近視100度,有輕微散光並配戴老花眼鏡,黃斑部病變病史預後良好。她希望手術後可以看電視、搭公車、使用電腦、正常使用手機。術後希望能不要配戴任何眼鏡,因此選擇非繞射型的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手術後沒有夜間眩光的問題,日常的需求也都能夠看得很清晰。手術後「大放光明」,需配戴護目鏡重新適應光線。許多置換人工水晶體的患者,置換後對光線太過敏銳,難以適應。吳佩昌說,本來白內障擋住的光線,治療後都被清除了,確實需要配戴護目鏡一段時間,而視網膜細胞需要在黑暗狀況才能恢復,晚上睡覺時也建議關燈睡覺。陳怡杏則說,人工水晶體置換後通常可以使用終生,少數會因為細胞增生產生二次白內障,但經過5分鐘左右雷射光治療都能解決。視力保養小撇步1.兒童及白內障術後病患使用3C產品,不要近距離暴露在藍光下。2.40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一次眼科健康檢查。3.若有眼疾病史,建議每三個月看一次眼科,追蹤眼壓。4.有糖尿病共病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5.戶外配戴太陽眼鏡。6.使用手機時調到夜間模式,家中搭配偏黃的燈光,能減少藍光。7.設定鬧鐘,每30分鐘讓眼睛休息一下。資料提供╱吳佩昌醫師
-
2023-05-12 養生.保健食品瘋
白內障、老花眼年輕化! 吃「葉黃素護眼」都補對了嗎?多吃14種蔬果補充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網路重度使用者每天至少7至8時都在使用手機或是3C產品,如果再加上上班時使用電腦,回家又看電視、看書等,大概只有睡覺的時候,眼睛才能獲得休息。因此,許多本來是老人家才會罹患的眼睛疾病,例如白內障現在都年輕化,就有30、40歲的中壯年族群,甚至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就連原本40歲才會有的老花眼,現在也都提前至30幾歲就發生了。為了保養眼睛,許多人開始吃葉黃素來護眼,但問題來了:什麼是葉黃素?有哪些功能?對眼睛相關疾病都有幫助嗎?葉黃素增強黃斑部功能 與其它黃斑部疾病還沒有定論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類胡蘿蔔素,本身是一種抗氧化物,和玉米黃素一樣,都是眼睛內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成分,可以抑制自由基,過濾藍光以減少對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也可抑制與細胞發炎反應相關的傳遞鏈,減少活性氧化物質的生成,藉此調節免疫系統與發炎反應。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黃素,必須由飲食中攝取。補充葉黃素在健康人的眼睛保健方面,能增強黃斑部的功能,提升視覺的敏感度;根據研究,長期補充葉黃素,還能降低老年性黃斑的罹患機率,不過,對於其他黃斑部的疾病,例如高度近視性、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尚未有明確的定論。不僅是買健康食品 從蔬果中攝取葉黃素富含葉黃素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中的菠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豌豆、青椒、芥藍菜等,還有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黃色蔬菜,以及柳橙、奇異果、葡萄等水果類。如果無法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葉黃素,也可以選購市售的葉黃素補充劑,葉黃素保健食品分為兩種,一種是游離型,另一種是酯化型,游離型的分子量只有酯化型的一半,一般認為吸收率較好。酯化型雖具有較好的生物利用率與安定性,但必須透過腸道酵素的輔助,將其分解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最好搭配油脂一同服用,若本身消化不好或腸胃不佳,較不建議食用酯化型葉黃素。 研究認為,健康成人每日攝取6mg(毫克)的葉黃素,有助於減緩黃斑部退化的風險,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則建議,成人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30mg。葉黃素多吃無益處 可能會造成皮膚變黃?要特別注意的是,葉黃素多吃並無益處,若是不小心攝取太多,還可能發生皮膚變黃的問題;此外,建議不要與β胡蘿蔔素補充品一起使用,因為會產生競爭吸收,而使得葉黃素吸收率下降。 另外,葉黃素的保健效益並不是立即性的,必須連續服用2至4個月之後,才能提升視網膜黃斑部中的葉黃素濃度,進而達到抵禦藍光的效果。★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7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控制差,眼部病變恐失明!3徵兆立即就醫
●糖尿病不可怕,併發症才是失能、致命元凶●血糖控制是唯一能減緩神經病變的方法●定期眼底檢查,勿等到視力模糊才就診「醫師,我最近眼睛疲勞、視線模糊,是老花眼嚴重了嗎?有時眼前出現小黑點或小黑影晃動,會不會失明啊?」診間常有糖尿病患述說眼睛問題,主要原因都是控糖不穩,血糖數值超乎標準,造成視網膜微血管管壁損壞,嚴重傷害視力。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主治醫師康祐銓說,糖尿病是影響全身的代謝性疾病,當血糖控制不佳,易併發血管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足部病變等,導致中風、失明、洗腎、截肢。疾病本身並不可怕,棘手的併發症才是失能、致命元凶。糖尿病初期無明顯病徵糖尿病初期沒有特別明顯病徵,很多糖友直到健檢或視力模糊才發現罹病,若未能及時控制血糖,身體像泡在糖水裡,慢慢侵襲破壞各個器官。康祐銓指出,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變常被忽略,尤其容易與白內障、老花眼、黃斑部病變混淆;年輕人用眼過度,也不易察覺看手機霧茫茫、追劇眼睛乾澀等,其實是糖尿病引發的眼疾。康祐銓表示,糖尿病眼睛病變並非罹病才開始,現代人高糖飲食早就使身體處於慢性發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保住視力的重要關鍵,若視力突然變差、白內障惡化,很有可能是血糖大幅波動,加速水晶體混濁。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大多沒有自覺症狀,康祐銓指出,診斷只能靠定期檢查,每3至6個月回診追蹤,等到視力不好再檢查,往往為時已晚。不少民眾透過眼底檢查,才驚覺原來有糖尿病、三高等慢性病。阿姆斯勒方格表測視力康祐銓強調,「沒有異常症狀不代表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的表現就是無症狀,併發症以慢慢侵襲的方式產生病變。除了定期回診、規律用藥,可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測,把量表放在眼前30公分平線位置,一手遮蓋一眼,另一眼凝視方格表的中心黑點,若有單眼視物扭曲變形、視野出現模糊暗影、方格形狀大小不一致等,務必至眼科進行詳細檢查及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失明的重要原因,如何預防及治療?康祐銓說,出現以下3徵兆應立即就醫:1.眼前出現黑影晃動或漂浮物,可能是視網膜產生裂孔、出血,甚至剝離。2.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因為血糖過高讓水晶體變得腫大、混濁,影響清晰程度。3.影像扭曲變形,因血糖破壞微血管組織,眼睛接收的影像失去立體空間的連續性。》想知道更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防與治療,請上元氣網【遠離視力無感陷阱】線上影音課程(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