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維生素
共找到
2810
筆 文章
-
-
2020-08-03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蓮藕食療藥用皆可!減重者、不愛吃青菜者,都是最佳取代食材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除了糖尿病患、須限鉀的腎臟病患,食用蓮藕時要留意外,一般健康人如果不甚喜歡綠色蔬菜的氣味,可吃蓮藕補充纖維質,不管是當菜吃,或取代主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05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全身都是寶 食療藥用皆可蓮的全身都是寶。從蓮藕、蓮子、蓮葉、蓮花、蓮子芯、蓮蓬等,都可食療或藥用。蓮藕跟蓮子一樣,都是消暑聖品。蓮藕也可製成蓮藕粉,方便保存及食用,但因四、五十公斤的生蓮藕才做得出一公斤左右的藕粉,價格自然不便宜。選購蓮藕時,除非在產地,否則,通常都已經洗過。記得最好不要挑選顏色過白的蓮藕,聞聞有沒有漂白水的味道。富含纖維質 減重者好主食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老一輩的人拿蓮藕當蔬菜吃,兩者同樣都含有豐富纖維質,不同的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低有別。每100公克蔬菜的纖維質含量約在5公克上下,蓮藕卻占了20公克,可說是主要成分之一。站在營養學觀點,碳水化合物比率高,蓮藕被歸類為五穀根莖類主食。但因兼具蔬菜富含纖維質的特性,對於想減重、有血糖問題的人,蓮藕是很不錯的主食,下肚後,比白米更有飽足感,還能幫助排便。鉀含量不錯 維生素C也高礦物質部分,除了含有磷、鐵、鈣,跟蔬菜一樣,蓮藕的鉀含量也很豐富,稱得上是高鉀食材。不過,對於要限鉀的腎臟病患,不宜多吃。蓮藕富含維生素C,炎炎夏日,是很不錯的涼拌食材。把切成薄片的蓮藕稍微汆燙一下,除了維持清脆的口感,還可以避免維生素C流失過多,再撒上少許糖、鹽後拌勻。記得倒一點醋,以免蓮藕裡的鐵質氧化,影響色澤。不愛吃青菜 最佳取代食材藕斷絲連,切開的蓮藕有著特殊的黏液蛋白,對於胃腸消化系統也有輔助效果。除了糖尿病患、須限鉀的腎臟病患,食用蓮藕時要留意外,一般健康人如果不甚喜歡綠色蔬菜的氣味,可吃蓮藕補充纖維質,不管是當菜吃,或取代主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潤肺消淤血 性涼較宜熱食健銨中醫診所中醫師張家蓓:蓮藕性甘、味平,可以潤肺止咳、補中益氣,還可以止渴。不管生、熟食蓮藕,都有潤肺之效,秋天燥咳的人,可吃蓮藕潤肺止咳。不只如此,蓮藕還能消淤血,緩解吐血、流鼻血、血尿、血便、月經崩漏、來不停。有些民眾喜歡拿蓮藕當成精力湯的食材,但因生蓮藕屬性偏涼,最好熟食。蓮藕跟生地黃一同煮水後飲用,可以治一切血症,連跌打損傷的淤血也有效。藕汁能助眠 莖葉可調月經另外,發高燒後喝生蓮藕汁,可以止渴。因為更年期障礙睡不好,喝蓮藕汁也能幫助入睡,或者加上百合、綠豆,除能幫助睡眠,還可以去熱、除煩燥。不只蓮子、蓮藕可以入菜,有食療功效,整株蓮都是寶。蓮的葉子及莖屬性微涼,能治療月經不正常,燒成灰後飲用,可以緩解經血流不止。泡茶喝,則有減肥功效。
-
2020-08-03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蓮藕涼拌、煮湯選不同部位 用不鏽鋼鍋煮才不易變黑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除了糖尿病患、須限鉀的腎臟病患,食用蓮藕時要留意外,一般健康人如果不甚喜歡綠色蔬菜的氣味,可吃蓮藕補充纖維質,不管是當菜吃,或取代主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05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蓮藕選購撇步1.涼拌:蓮藕的頭部通常較短較嫩,要吃涼拌,可選頭部,口感脆嫩。2.煮湯:尾部較長偏老,適合煮湯,質地較鬆。3.肥短佳:好吃的蓮藕,以肥短為佳,最好是藕節粗且短。4.別太白:外型要飽滿、無傷、顏色也不宜過白。5.選帶土:要買未清洗過、帶泥土的蓮藕,放到冰箱底部,儲藏時間可以撐更久。清洗與料理1.切斷藕節:先將蓮藕自藕節處切斷。2.軟毛輕刷:用軟牙刷或其他用具輕刷。3.平均切片:厚度要平均且不宜過厚,大約1公分以內即可。4.滾水汆燙:切片的蓮藕放入滾水汆燙1分鐘,室溫置涼後,可放入冰箱冷藏。冰過後的蓮藕口感較脆,適合做涼拌料理。TIPS:煮蓮藕時,最好使用不鏽鋼鍋,避免用鐵鍋或鋁鍋,以免蓮藕顏色變黑。蓮藕料理食譜示範達人/蘇鼎雅,擔任美食評審及講師,擅長創意、即興料理,古味新式料理及插花藝術。涼拌海藻蓮藕材料:醋蓮藕1節、海藻類(海帶芽、紅、綠藻)10~15g、黃甜椒絲40g、辣椒1條、芹菜1株、香菜1株調味料:醬油露2大匙、味醂1大匙、香油1小匙作法:1.海藻類泡水後,用冷水沖洗乾淨、瀝乾水分。2.辣椒斜切片,芹菜、香菜洗淨切末。3.調味料調和後,與醋蓮藕和作法1互拌即可。醋蓮藕作法:蓮藕取一節洗淨、刮皮、切半圓片狀,在加鹽的沸水中汆燙數秒後撈出。用冷水沖3次,瀝乾水分(或擦拭掉水分)後,裝在玻璃瓶內,加入水果醋和味醂各半、淹過蓮藕。放入冰箱靜置2~3天,即是醋蓮藕。福神漬材料:白蘿蔔150g、小黃瓜1條、蓮藕中節1節、紅蘿蔔1/2根、鹽約大平匙的2/3醬汁:冰糖2大匙、淡色醬油150cc、味醂150cc調味料:水果醋1/2大匙、薑末1小匙、紫蘇梅汁1大匙作法:1.白蘿蔔去皮後,切成3公分大小的厚片,再切成小扇形的塊狀。2.小黃瓜十字對切成4條,切去中間的籽再切成扇形。3.蓮藕和紅蘿蔔去皮後,切法與小黃瓜相同。4.作法1~3放鹽抓醃後,放置半天,再用力擰去水分。5.醬汁煮開後,放入所有蔬菜,等它滾沸後分離蔬菜和湯汁。6.湯汁再次煮滾後,淋上水果醋,再拌入薑末和梅汁的蔬菜,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即可。桂花糖蓮藕材料:糯米150g、蓮藕1節、熟蓮子20粒、果糖1杯、桂花2湯匙、熱水1杯、桂花釀2大匙、水果醋1/2小匙作法:1.糯米浸泡4小時,瀝乾水分後,填入切厚片的蓮藕裡,用大火蒸25分再用中小火煮25分。2.桂花先泡熱水使之出味,除去桂花渣後、倒入果糖拌勻,用慢火煮滾。3.作法2淋上排盤的蓮藕和蓮子,放入電鍋蒸熟即可。食用時再淋上桂花釀和水果醋,口感更佳。
-
2020-08-01 養生.營養食譜
芒果真的有毒嗎?護眼、豐富維生素C...還是腸道的推進器
在夏季時期,吃個芒果消消暑,真是讓人難以抗拒。不論是榨成汁喝、做成冰沙消暑,或是直接剝開現吃,都能夠讓我們藉此從高溫的午後中得到救贖。而台灣作為世界十大芒果生產地區之一,台灣人對於它的喜愛程度更是不遑多讓。今天我們要來製作「芒果冰沙優格」,用這美味的水果,加上幾個簡單的材料,製作出適合各年齡的夏日甜點。芒果的熱量很低,而且是可以被快速消化的果糖、葡萄糖。100公克的芒果僅僅只有40大卡,作為甜點又能取代我們平時吃的精製糖。大家都說「芒果有毒」?「芒果有毒」、「芒果會讓人過敏」你是否也聽過類似的傳言?雖然芒果有「毒」這件事絕非空穴來風,但卻也不是因為芒果本身有毒。事實是芒果的果皮上有著一種叫作「漆酚」的酚類物質,當接觸到人體皮膚時會導致過敏、紅腫發癢、起小水泡等等症狀,才會讓人誤以為芒果就是有毒的水果。其實只要在食用前將芒果的表皮沖洗乾淨,並將芒果皮附近的果肉一起消除掉就沒問題了。如果你又想吃芒果,又怕過敏的話,就直接叫別人幫你切好吧!吃芒果的好處?作為水果家族的一員,芒果的營養價值也沒辜負大家的期待,富含了各種營養素,對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1. 天然護眼專家——維生素A芒果中含有的維生素A,對於眼睛及皮膚等有著保護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助維持夜間視力,還有助於上皮組織的修復,更能夠提升免疫力。2. 橘黃色的功臣——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的抗氧化力強,能夠抵抗來自自由基的傷害,常出現在紅橘色的蔬果當中。芒果吃得太多,皮膚會變成橘黃色,就是它的「功勞」!3. 女性好朋友——維生素C芒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C,可以幫助膠原蛋白的合成,同時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對女性來說,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4. 造血小幫手——葉酸芒果中的葉酸有助於人體的造血功能,對於備孕期間的女性也非常重要。5. 腸道的推進器——膳食纖維大家最熟悉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但還是要記得補充水份,膳食纖維才能發揮作用。自己動手做「芒果冰沙優格」材料:-芒果 100公克-希臘優格(無糖) 50公克-冰塊 2顆-白開水 適量這次製作的「芒果冰沙優格」,一碗的熱量僅有80大卡!芒果加無糖希臘優格的搭配,讓酸甜的口感更加突出,味道更有層次,冰冰涼涼的感觸,釋放你那被夏天折磨的身體。除了美味,這樣的甜點也被營養師認可為低卡的瘦身甜點,讓你不怕吃太多而變胖!步驟一:芒果切塊&冷凍100公克的芒果切塊,如果你家裡沒有秤,100公克大約就是半顆的芒果。然後將切好的芒果放到冰箱冷凍2小時。步驟二:放入攪拌器攪拌將芒果、希臘優格、冰塊放入果汁機中,加入適量的水,可以攪拌的更加均勻。材料都放進去後,只要動一動你的手指就能開始攪拌了。步驟三:完成倒出果汁器,一道清爽的夏日甜點就完成了!簡單的幾個步驟,就能吃到當季水果的美味,那還在等什麼?趕快動手來做吧!※本文經SuperFIT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
2020-07-31 養生.聰明飲食
鳳梨生津止渴、促消化!營養師:5種人要小心吃
鳳梨產季從每年的4月中至10月底,屬於夏季水果。夏天出產的鳳梨多汁甘甜,春季與入秋之鳳梨的味道,則稍遜色而且口感也比較酸鳳梨是眾多水果中,可生吃也可熟食的一種,除具有消暑作用,同時還能達到消除疲勞與增進食慾的功效。鳳梨生津止渴 各種體質皆適合食用夏天氣候潮濕酷熱,容易大量冒汗,鳳梨不但生食可生津止渴,入菜做料理也有提味效果,是很好的夏季當季蔬果。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分院營養師林伶蓉指出,鳳梨營養成分高,不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胡蘿蔔素、菸鹼酸,還有包括鈣、磷、鐵、鉀、鋅等礦物質,而且,粗纖維含量多,又有多種有機酸、鳳梨酵素,無論對身心都有多重保健功能。在中醫藥學上,鳳梨屬於平性水果,適合各種體質的人食用,最佳的養生功能則在於其中的蛋白酶可以促進消化,也可降低血液黏度,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有一定的輔助效果;此外,鳳梨中的糖分及鹽分,可以消炎利尿、清熱解毒;而維生素B1更是體內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的關鍵、B2則可增強免疫力、抗疲勞,且可滋潤皮膚,也對於調整腸胃、減壓、降溫等也有不錯的效果。鳳梨營養價值高 食用禁忌莫輕忽林伶蓉說,鳳梨中的蛋白分解酵素(就是所謂的蛋白酶)有助於分解蛋白質與脂肪,如果與肉類一起烹煮,肉質會特別滑嫩入口,且易於消化,但因高溫會破壞鳳梨蛋白酶的效用,因此,建議若以鳳梨入菜時,不可溫度過高,比較適合冷菜入盤。另外,鳳梨所含的糖分、熱量也高,甚至高過同樣可消暑的西瓜,因此,食用時也須特別留意,對於減重者、糖尿病患及三酸甘油酯過高的人,最好要適量攝取。由於一般人吃鳳梨時,會因為鳳梨心較硬而習慣把鳳梨心切除扔掉,相當可惜,實際上,鳳梨心的粗纖維含量遠勝於鳳梨表層的肉,是促進腸胃蠕動的好幫手。不過,林伶蓉也提醒,正因為鳳梨的粗纖維含量高,若是剛進行腸胃道手術後的患者,最好不要吃,以免刺激腸胃,影響傷口恢復,並且,有肝硬化的患者,也需擔心食道靜脈曲張,宜避免食用。延伸閱讀: 西瓜從裡到外都是寶! 胃弱族千萬別在這時候吃 荔枝吃多變胖、冒痘還會流鼻血! 3個時間點吃也NG
-
2020-07-30 養生.聰明飲食
龍眼由南往北逐漸上市 挑選撇步看這裡
去年龍眼受暖冬影響產量銳減,今年初低溫足夠,促進龍眼花芽分化,開花著果正常,果實經過盛夏成長,粒粒飽滿多汁,產量品質更勝往年。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今年7月龍眼已由南往北陸續採收上巿,可選購果皮黃褐色,外觀完整、光滑且富有彈性、碩壯飽滿者。台灣龍眼種植面積約1萬700公頃,是臺灣最常見的庭園果樹,其中以台南市栽培面積3800公頃為最廣。龍眼經過300多年栽培,孕育出多元品種,如五月龍眼、紅殼、粉殼、潤蒂及十月龍眼等,不同品種各具獨特風味。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建議,消費者選購龍眼時,可挑選果皮呈黃褐色,外觀完整亮麗、光滑且無粗糙感,如用手輕壓果實,富有彈性且碩壯飽滿。新鮮龍眼易剝殼、不黏濕,果肉剔透晶瑩。購入後可用包裝紙類包覆後裝進塑膠袋內,放入冰箱冷藏,可延長賞味期限,但仍建議盡快食用完畢,享受果實的新鮮口感。龍眼果肉富含糖類、蛋白質、抗壞血酸及維生素A、B、E等多種礦物質,除了鮮食以外,還可遵循傳統古法焙製出古早味龍眼乾,搭配加工製成桂圓麵包、桂圓粥、桂圓茶。
-
2020-07-30 橘世代.健康橘
50+健康老/身體也要超前部署,3大營養素絕對筆記!
悠閒的退休生活即將展開,擁有財富及親友陪伴之外,銀髮族的健康格外重要!想從容地迎接老後生活、做你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除了培養運動習慣,其實,每日攝取適當且均衡的營養更是關鍵!當人生步入暮年,你希望擁有什麼樣的生活?能開心享受美食?自在愉快地四處旅遊?又或是與老伴及好友一起回憶過去的精采?想要健康的享受銀髮生活,除了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你還需要足夠的營養,以應付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所引發的生理需求!65歲前勤保養 可減緩老化速度65歲前沒有做好保養,老化的速度會比想像中快速。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指出,雖然65歲開始就會覺得自己老了,但通常要到75歲之後,生理與心理上的改變才會逐漸顯現,包括視力、聽力的減退、骨骼肌肉力量的改變,以及消化系統如牙齒、食道、腸胃道等功能退化。在心理上,也可能有沮喪、憂鬱、暴躁等情緒不穩定的表現。因此對於銀髮族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以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疾病,我們更應提前準備,適時調整飲食,才能符合身體的需求!及早注意飲食 銀髮族健康養生的重點「要健康養生的重點在於,及早注重飲食的內容。」彭莉甯從臨床上實際觀察,將近九成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的風險與狀況。仔細詢問這些長輩平常怎麼吃的情況下,發現多半與牙齒、食物的製備以及家屬照顧等問題有關,「飲食上不夠量、不定時、偏食等,都是造成營養不足的原因。」彭莉甯進一步表示,飲食及疾病與老年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尤其在老化過程中,營養占了相當的比重,卻又是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好比說神經系統的退化,「過去醫界一直想找出如何不讓神經系統退化的方法,但目前看來藥物似乎沒有很大的用處,反倒是在食物上,有很多實證發現。多吃地中海飲食、DHA成分高的飲食,對腦細胞正常功能的維持有效。而且必須從相對健康時就要開始保養,才能延緩老化對於腦齡退化的衝擊。」無獨有偶,一份針對台灣銀髮族的營養攝取狀況調查顯示,以下營養攝取不足:超過76%的長者在鈣質、73%在維生素E、60%在維生素D,更有42%是熱量攝取不足。從事高齡居家照護多年的營養師林俐岑表示,「從《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年成果報告》也顯示,銀髮族在六大類食物攝取上,包括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等都有不足的現象。而起因就來自於銀髮族的牙口狀況不好、味覺嗅覺退化、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衰退等。」「牙齒不好就影響咀嚼功能,飲食中的營養素攝取就會受限;胃口不好、消化變差也影響年長者對營養的吸收,這些狀況加乘下,營養便會失衡。」新竹悅意源心中醫診所中醫師李盈昌指出。蛋白質、優質油脂一定要足夠!適度調整年長者的飲食內容是有必要的,至於銀髮族的營養需求到底有哪些重點?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65歲以上銀髮族的飲食營養建議,每天的飲食中都必須含括六大類食物,且須含有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等三大營養素。彭莉甯表示,總熱量攝取是以個人體重估算每公斤30大卡為標準,但不同活動強度的年長者,建議量會約略不同。「而蛋白質則是最需要被強調的營養素,它的功能在於加強免疫力、以及可提升肌肉的質與量。一旦缺乏,體力變差、免疫力也會下降。」林俐岑也同意,銀髮族的蛋白質需求必須要增加。以一般成人蛋白質需求為0.8-1.5g/kg來看,身體虛弱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如有肌少症的長輩,蛋白質需求量要增加到1.2g/kg才足夠。此外,油脂與膳食纖維的分量也不能輕忽,李盈昌說。優質油脂來源如Omega-3、Omega-9可降低體內壞的膽固醇,避免腦神經退化,進而達到預防失智的目的。蔬菜中的膳食纖維與多種營養素與礦物質,更是維繫年長者健康不可或缺的來源。如前所述,當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飲食型態確實需要做些改變。但並非要吃得更簡單、更清淡,反而應該在飲食中增加營養的密度。在一餐中同時攝取優質蛋白質及好的油脂如紫蘇籽油、亞麻仁油、橄欖油等,以及各式蔬果。當食量減少,食物的質反而應該要增加。吃對!吃好!才能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不同狀況,營養需求大不同一般健康銀髮族:飲食方向應以均衡六大類食物為主,不要偏食,且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於白天時間多補充水分,且在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蛋白質食物,能有效預防老年後的肌少症。有慢性病的銀髮族:需留意高鹽、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減少對血壓、血糖、膽固醇的傷害。若是有骨質疏鬆高風險的長輩,可多方補鈣,包括深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芥菜等都有豐富的維生素K2能幫助鈣質沉積在骨骼及牙齒等身體適當部位,也應多多外出曬太陽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的吸收。若仍有不足,也可額外攝取含有鈣成分的營養保健食品,補足身體所需。有肌少症風險的銀髮族:應該增加蛋白質的分量,可多吃優質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如黃豆及相關製品如豆漿、毛豆、豌豆等,再搭配負重運動,都有助益。本文摘自《里仁》|更多50+健康營養大小事。打破迷思! 吃太清淡反而容易衰老無力。白色防癌、紅色護心...「選色吃菜」,你吃對了嗎?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9 養生.聰明飲食
酪梨也有MIT正盛產!專家:這樣吃最能保留酪梨營養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2020台灣酪梨產季到來,國內以台南的種植面積為最大,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推薦營養滿點的在地酪梨,希望民眾能夠選擇當季新鮮的在地酪梨;並表示酪梨營養成分高,直接吃最能保留營養價值,另提供多種不同吃法與挑選方式供民眾參考。酪梨原產於中美洲,是早期替代肉品的營養選擇,又被稱為「窮人的奶油」、「窮人的營養補給品」。現代人重視健康與養生,富營養價值的酪梨晉升新寵兒,但是酪梨也有國產!夏天酪梨產季已經來臨,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台南場)也推薦營養滿點的在地酪梨,希望民眾能夠「吃當季、食在地」。MIT酪梨盛產中!推薦民眾選擇在地酪梨隨著養生風潮興起,台灣酪梨栽培面積增加,產期為每年6月至隔年2月。但酪梨易感染病害,國內不僅栽培相對不易、面積增長也有限,全臺種植面積至今僅930公頃,仍是零星栽培。台南場表示,全台酪梨栽種以台南市330公頃最多,其次是嘉義縣210公頃;現在正值國內盛產期,希望民眾可以把握良好「食」機。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小小酪梨富含多種營養素酪梨因為營養密度高,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最營養的水果,其中更有多種營養元素是現代人缺乏的,於是酪梨身價水漲船高,被重視養生保健、養顏美容的現代人愛戴。酪梨富含維生素E、葉黃素、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充足的葉酸、食物纖維,維生素B2、B6,維生素C、鎂、鐵、鉀離子等,除了是營養的絕佳食物,在加工利用上可提煉的高級果油,除供作植物性食用油、奶油外,可作為化粧品及高級香皂原料。「生吃」最能保留酪梨營養酪梨該怎麼吃呢?最簡單的料理是國內獨創的吃法——直接切塊沾蒜蓉醬油、芥末,具有吃生魚片的口感。此外,酪梨也可以沾蜂蜜吃甜的、加入生菜沙拉、三明治、壽司捲,或搭配其他食材做成開胃菜,甚至做成沾醬、抹醬,加入牛奶、優酪乳、蜂蜜打成飲料也很常見。台南場表示,酪梨生吃能保留所有的營養素,也是炎炎夏日的消暑「涼」品!台南場也曾將酪梨食用法編成食譜,例如酪梨玉翅羹、酪梨蝦仁、油梨肉絲等美味可口的佳餚;若嫌麻煩,也可以將酪梨直接切半去除種子,在中間圓洞打個蛋花,做成酪梨蒸蛋。但台南場提醒民眾,酪梨果肉加熱太久會有苦味,也會失去原有營養價值,料理時需注意火候。酪梨成熟時?要耐心等待!挑選酪梨的時候,需選擇果形完整、成熟度足夠的果實,台南場表示,酪梨果實成熟度無法由外皮顏色辨別,多數品種果皮不轉色仍呈綠色,只有少數品種(如紅心圓)完熟後果皮會從黃綠色轉成紫色、紫紅色或黑色。因此在選購時,手指輕壓具彈性就是適當的成熟度;若還是硬的,購買回去後需再放置數天,等變熟、變軟再食用,若超過1週才熟成,那表示採收時的成熟度不足、口感較差。大忌!酪梨變軟前,千萬不能放冰箱!另外,酪梨還沒變軟前不能放冰箱以免無法後熟,切開後則可去籽以保鮮膜密封冷藏,避免接觸空氣氧化變黑;若要長期貯存,則可以將果肉切塊冷凍。最後台南場補充,吃完酪梨剩下種子時,可將種子外殼剝去,浸在水盤或透明容器中,待長出芽及根後,還可作為優美的室內觀賞盆栽。延伸閱讀▶誰說酪梨熱量高?100克僅58大卡▶「冷熱鹹甜」口味超百搭!「酪梨」的日式潮流吃法你試過嗎?▶酪梨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7-29 養生.抗老養生
長期不運動 40歲後恐肌肉萎縮
常腰痠背痛、肌肉拉傷的人注意!隨著年紀逐漸增長,肌肉會慢慢退化,若長期運動量不足、飲食不均衡,40歲後恐出現肌肉萎縮現象,甚至發生肌少症。一名62歲女性經常背部及腰部痠痛、手臂痠麻,由於她在小吃店工作,每天站立九個小時,雙手不斷地搓湯圓,加上沒有運動的習慣及老化,導致肌肉萎縮,就醫給予消炎止痛藥且休息後獲得改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周明文表示,這名女性因肌肉退化,無法負荷原先工作量而導致受傷,解決之道應從減少負擔或增加自己的能力下手,建議減少工作時數,等肌肉不再痠痛後,更要定期運動,以逆轉肌肉萎縮的現象。周明文說,成年人30歲後就該注意有無肌肉退化現象,若無運動習慣者,肌肉質量每年減少1%,肌力每年減少2至4%,尤其女性比男性減少得更多,但有運動習慣者,可以減緩退化速度。肌肉萎縮大多無症狀,40至60歲的人,若經常腰痠背痛或肌肉拉傷的話,會慢慢無法負荷年輕時可勝任的工作;70、80歲時,若覺得沒有力氣、活力變差、走路速度很慢等,就可能罹患了肌少症。若懷疑肌肉流失,可以採用「計時起立行走試驗」進行簡易的居家檢查,周明文說,可從椅子上站起來走3公尺,轉身再走3公尺,然後坐下,如果超過20秒,可能患有肌少症。如果繼續惡化,將導致日常活動能力降低,甚至失能,無法站立或行走,必須以輪椅代步,增加健康照護的需求和成本。改善肌肉萎縮,運動與飲食均衡是不二法門。周明文建議,運動以阻抗訓練(重量訓練)最有效,每周至少運動1至2次。阻抗訓練包括大肌肉群及核心肌肉群,前者可利用健身器材、彈力繩、握力球及水瓶等進行訓練;核心肌肉群則可從事核心運動,如蹲馬步,橋式等。若有心肺方面疾病的人,應請教醫師後,再選擇適當的運動。在飲食營養方面,每公斤體重每天應該吃1.2到1.5公克的蛋白質。蛋白質來源,包括肉類、雞蛋、起士、牛奶、豆腐、豆類、堅果等;同時應補充維生素D,可以調節鈣、磷的平衡,對於維持肌肉功能、肌肉強度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
2020-07-29 橘世代.愛吃橘
仲夏涼補美飲DIY!馬卡龍色系特調、輕食吸睛、健康無負擔
炎炎夏日,冰品、特調涼飲,可說是消暑聖品,如何能解渴消暑又喝得健康,還可拍照上傳個人社群平台,大秀創意,建議可利用家中既有的保健飲品,DIY繽紛的馬卡龍色系特調美飲、果香濃郁消暑冰沙及纖氣襲人的健康輕食。知名連鎖飲品店「萬波」曾於今年4月與白蘭氏跨界合作,在飲品中加入一整罐的白蘭氏養蔘飲的限量系列,包括「白蘭氏養蔘烏龍」及「白蘭氏養蔘蜜金桔」,推出後受好評,其實,自己在家也可DIY,不只養蔘飲,活顏馥莓飲、葉黃素精華飲等,都可與氣泡水、新鮮果汁、優格、沙拉等搭配。●「莓」到冒泡的「寶石紅」風味飲將含維生素E、五種莓果精華及專利認證葡萄子萃取物,以及葡萄子多酚、原花青素的活顏馥莓飲,倒入清爽的氣泡水,並搭配檸檬片。●酸甜可口的「粉紅蜜柚蔘活飲」將補氣人蔘搭配固氣五味子、不上火的麥門冬的養蔘飲-冰糖燉梨,混和葡萄柚汁、蜂蜜柚子醬一起攪拌均勻後,倒入氣泡水,營養滿分酸甜可口的夏日清涼特調輕鬆飲。●夢幻「神秘紫」風味特調飲選用含有維他命E、莓類黑鑽石黑醋栗、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等的葉黃素精華飲,搭配喜愛的莓果與氣泡水、少許檸檬汁等一起調和。●撞色藝術「繽品」輕食先將新鮮水果打成果汁,再將果汁混合養蔘飲-冰糖燉梨、蜂蜜及適量冰塊,打成冰沙後即可倒入杯中,加上簡單裝飾,即可完成清涼美味且好拍的盛夏元氣冰品。或是將活顏馥莓飲淋在爽口的沙拉及低卡優格上,酸甜口感不但消暑且不用擔心熱量問題喔!網紅人氣夯店「填一點」今夏也與另一保健飲品正官庄合作,老闆娘兼主廚Kelly以GoodBASE系列高麗蔘飲、蔘纖凍,研發兩款在家即可簡單製作且輕鬆無負擔的夏日甜點,外觀繽紛可愛且兼具美妍、補氣、膳食纖維。●蔘纖凍紅石榴巧克慕斯將鮮奶油、高麗蔘紅石榴飲、吉利丁粉液與鮮奶油、黑巧克力、吉利丁粉液,做為兩種不同口味的慕斯底,先在杯底上鋪上芒果丁,接著逐一鋪上不同口味的慕斯打造漸層感,每一層慕斯鋪完後放入冷凍約5分鐘後,再加入另一種口味慕斯,漸層效果會更好,最後在杯子上方鋪上喜歡的水果及滿滿的蔘纖凍。●高麗蔘綜合水果夏季奶昔使用高麗蔘野櫻莓飲、牛奶及些許稍微打碎的冰塊,接著將芒果果肉、檸檬汁與少許牛奶打成果泥,再將芒果果泥倒入杯中,接著放入滿滿的蔘纖凍,加上冰塊,最後將野櫻莓飲緩緩倒在冰塊上,做出漸層效果雪泥。。延伸/炎夏涼一下!韓國飲品師教你在家自製天然手搖飲。延伸/夏日舌尖的「鳳凰光芒」! 芒果甜口感,鳳梨酸健康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9 養生.聰明飲食
你的胃痛、過敏...其實是吃錯菜!中醫師教你靠3張檢測表,搞定你的體質跟蔬菜搭配
吃蔬菜的7個提醒1.蔬菜大部分都比較「冷」,體質較虛寒的人是不是不能吃太多?的確,大部分的蔬菜都偏屬寒性,只有少數的蔬菜是溫熱性的,不過虛寒體質的人還是可以吃蔬菜,因為有一些蔬菜生吃的時候是寒的,不過煮熟了之後,性質就會轉變;譬如白蘿蔔和蓮藕,生的時候是寒性,熟的時候是溫性;只有大蒜相反,生性熱,熟性溫。解決蔬菜的性寒問題常會有人問瓜果類比較冷嗎?瓜果類如白蘿蔔、苦瓜、冬瓜、大黃瓜、絲瓜及葫蘆瓜,的確屬於寒涼類蔬菜,所以寒性體質的人不可一次吃過量,或者必須加入蔥、大蒜、薑、辣椒一起烹煮就沒大問題了。這些溫熱性的蔬菜與寒涼性的蔬菜一起烹煮,可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又可作為調味,一舉兩得。所以體質虛寒的人,只要不生吃蔬菜或喝蔬果汁,吃煮熟的蔬菜,問題就不大了。而熱性體質的人,蔬菜對他們來說真是益處多多,因為蔬菜有清熱、生津、潤燥、通便、利尿的功效,對改善熱性體質的不適有很大的助益,所以應該多吃蔬菜。2.多吃蔬菜有益健康,因此大吃特吃沒有關係?吃蔬菜有很多好處,因為它熱量低且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又含水分和纖維,有利排便,幫助消化,所以多吃蔬菜會比少吃蔬菜來得健康;不過,適量的攝取才是正確的,吃太多反而沒辦法吸收那麼多。以下情況,必須特別注意:●體質虛寒的人:這類體質的人不可一次吃太多蔬菜,少生吃蔬菜或喝蔬果汁,可將蔬菜煮熟或加入蔥、蒜、薑一起烹煮,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消化不良、腸胃功能差的人:不可一次吃太多蔬菜。蔬菜雖然富含膳食纖維可幫助消化,但若一次吃太多,也會造成腸胃負擔。況且有一些蔬菜粗纖維太多,粗纖維太多的蔬菜不好消化,腸胃功能差的人最好少吃粗纖維蔬菜。●有些蔬菜不宜一次吃太多:如豆類蔬菜(豌豆、四季豆)吃太多會脹氣;萵苣吃太多,會讓人頭昏目痛;金針花就算煮熟,也不宜一次吃太多,因為新鮮的金針花含有「秋水仙鹼毒素」,就算煮過也一定要先泡水1至2小時,然後再用大火煮至熟透才可食用,隨意略炒就吃,很容易引發過敏。另外,乾金針花怕經過加工含有硫磺,食用後會造成食物中毒,凡是乾金針花最好能先用水泡1至2小時後,再進行煮食,比較安全;而芋頭吃太多易腹脹胃痛;南瓜吃太多易腹脹;芫荽(香菜)吃多昏目耗氣;辣椒性熱,較刺激,吃多了會誘發痔瘡、胃痛、目紅。3.白蘿蔔比較冷,因此咳嗽時不能吃白蘿蔔?白蘿蔔生食性寒,熟食性溫平,功效上可健胃消食,止咳化痰,利尿清熱。咳嗽尤其是寒咳時,的確不適合吃白蘿蔔或飲用鮮白蘿蔔汁,不過煮熟的白蘿蔔性質就沒那麼寒了,也可以加入肉類如羊肉一起烹煮來改善慢性咳嗽有痰。咳嗽的類型有:寒咳、熱咳、乾咳、久咳等等;白蘿蔔適合咳痰時食用,此時咳嗽,痰微黃、痰稠,但並不適用於感冒風寒咳嗽、寒咳及乾咳。只要選對時機,咳嗽還是可以吃白蘿蔔的。4.紅蘿蔔和白蘿蔔都是蘿蔔,性質相似,只是顏色不同而已?紅蘿蔔和白蘿蔔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紅蘿蔔是傘形科植物胡蘿蔔的根,對腸胃和眼睛很好,可改善消化不良、腸胃積滯、夜盲症、角膜乾燥症。白蘿蔔則是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新鮮根莖,可利尿,治口渴,健胃消食,止咳化痰。紅蘿蔔與白蘿蔔最好不要一起烹煮,因為紅蘿蔔中含有能夠破壞維生素C的酵素,會把白蘿蔔的維生素C破壞掉,所以煮白蘿蔔湯時盡量不加紅蘿蔔或僅加少量裝飾即可。5.哪些蔬菜的草酸含量較高,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菠菜、莧菜、空心菜,蔥頭等含草酸及植物酸量較高,易與鈣形成難以吸收的草酸鈣或植酸鈣結石。不過,在人體的代謝功能正常的情況下,並不容易形成結石,不用過度擔心,唯容易形成結石體質的人或有結石病史的人,才必須小心食用。其它像是竹筍、洋蔥、茭白筍等的草酸也很高,需要特別注意。雖然芹菜中含有草酸,但因為芹菜還含有醋酸和少量丁酸,所以並不會影響鈣的吸收。骨質疏鬆或有關節疾病而服用鈣劑的人要特別注意,這些含高草酸的蔬菜必須與鈣劑錯開2至3小時服用,或於飯前2小時服用鈣劑,這樣才不會造成副作用。6.吃素的人平常大多是吃蔬菜和水果, 會出現哪些營養素攝取不足的問題?蔬菜水果熱量低,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對人體健康的幫助很大,但吃素者必須以「營養均衡」的方式來吃素,如果掌握營養注意事項,並以均衡的方式吃素,就不用擔心營養失衡對健康造成危害。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 FDA)的專家建議:長期素食者要留意微量營養素的攝取量是否足夠。素食者容易缺乏維生素 B12 、維生素 D 和礦物質中的鐵、鋅、鈣。素食食品中含有較多量的草酸、植物酸(Phytic Acid),易與鐵、鋅、鎂等結合排出體外,造成營養缺乏,故應多注意食用以添加這些礦物質的食品或補充劑。此外,長期素食者應注意食物的種類要愈多愈好,更要經常運動、多喝水、曬曬太陽,才會幫助身體更有效利用養分。7.β胡蘿蔔素的功效為何? 哪一些蔬果β胡蘿蔔素的含量較高?β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A,多存在於有色蔬菜和水果之中。β胡蘿蔔素在人體有3大生理功能,即保持正常視覺、保持上皮細胞健全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藥理研究證明,β胡蘿蔔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另外,它還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解毒作用,是維護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最近的研究更發現,β胡蘿蔔素對吸菸引起的血液中高尼古丁具有降解的作用。書籍介紹書名:蔬菜看人吃:不管有沒有生病,為了健康都要實踐的蔬服飲食法作者:楊淑媚, 蔡昆道出版社:時報出版日期:2020/03/24作者簡介/楊淑媚 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講師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中西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中醫婦科醫學會專科醫師雲林縣社區大學講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蔡昆道 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內科醫療部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部定副教授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結核病諮詢委員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碩士中正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博士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中華民國內科專科指導醫師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結核病諮詢委員、職業醫學醫師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中西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延伸閱讀: 全美首席腸胃科醫師:每天喝優酪乳是「錯誤健康法」
-
2020-07-29 科別.骨科.復健
一天到晚肌肉拉傷?醫師說要40歲之後留心這疾病
一名62歲女性經常背部及腰部痠痛、手臂痠麻,使用止痛藥膏後改善,但不久就復發。原來她每天在小吃店工作,必須站立九個小時,雙手不斷地搓湯圓,加上沒有運動的習慣及老化,肌肉萎縮,無法負荷原來工作,經給予消炎止痛藥與休息後改善。醫師呼籲,肌肉受傷經治療與休息後,應定期做阻力運等來改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周明文表示,這名女性因肌肉退化,無法負荷原先工作量而導致受傷,解決之道只能從減少負擔,或增加自己的能力下手,建議應避免或減少工作時數,等肌肉不再痠痛後,要定期運動,以逆轉肌肉萎縮的現象。周明文說,隨著年紀增長,肌肉慢慢流失,成年人30歲後就該注意有肌肉退化現象,若無運動習慣者,肌肉質量每年減少1%,肌力每年減少2至4 %,尤其女性比男性減少得更多,但有運動習慣者,可以減緩退化速度。肌肉萎縮大多無症狀,40至60歲經常腰痠背痛或肌肉拉傷,慢慢無法負荷年輕時可勝任的工作;70、80歲時若覺得沒有力氣、活力變差、走路速度很慢等,就可能有了肌少症。若懷疑肌肉流失,周明文說有簡易居家檢查方法「計時起立行走試驗」,可從椅子上站起來,走3公尺然後轉身,再走3公尺,然後坐下,如果超過20秒,可能有肌少症;如果繼續惡化,將導致日常活動能力降低、甚至失能,無法站立或行走,必須以輪椅代步,增加健康照護的需求和成本。如何改善?周明文說運動與飲食均衡是不二法門,運動以阻抗訓練(重量訓練)最為有效,建議每周至少運動1至2次。阻抗訓練包括大肌肉群及核心肌肉群,前者可利用健身器材、彈力繩、握力球甚至水瓶等進行訓練;核心肌肉群則建議作核心運動,如蹲馬步,橋式等。而在飲食營養方面,每公斤體重每天應該吃1.2到1.5公克的蛋白質。蛋白質來源如肉類、雞蛋、起士、牛奶、豆腐、豆類、堅果等。另外應補充維生素D,除了可以調節鈣、磷的平衡外,對於維持肌肉功能、肌肉強度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周明文也提醒,患者若本身有心肺方面疾病,則應請教醫師後,再選擇適當的運動。
-
2020-07-28 科別.眼部
常見太陽眼鏡分3種 選錯護眼無效反傷眼
夏日到來,豔陽高照,視網膜隱形殺手紫外線悄悄現身,眼睛也要適當防曬,避免白內障或視網膜黃斑部病變上身。因此,挑一副能護眼又不傷眼的「太陽眼鏡」相當重要,但若是選戴錯了太陽眼鏡,反而很傷眼。35歲吉米為保護雙眼買副運動型的太陽眼鏡,跑步或開車都配戴,不過,他發現,從這副太陽眼鏡看出去的視野邊緣似乎有彩虹光,旁邊的擋風玻璃或眼前側邊路面都有五彩顏色,影響駕駛視線。原先猜想可能是這副眼鏡劣質,上網搜尋才知問題出在這副太陽眼鏡使用偏光鏡,車窗玻璃也具有偏光特性,因此產生彩虹光的現象。常見三種太陽眼鏡鏡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眼科專任主治醫師蔡景耀表示,太陽眼鏡的鏡片常見有染色的抗UV鏡片、感光的變色鏡片與偏光鏡片等三種。染色抗UV鏡片 選擇認證產品鏡片色彩選擇多樣,有黑色、灰色、褐色、黃色、墨綠色、藍色、粉紅色等,其中以深褐、深灰、墨綠、黑色等深色鏡片為佳,因深色可讓較大量的光線被反射,可過濾較大量的陽光。黃色鏡片可增加黃斑部敏感度,有助看清遠方目標,有時為射箭、射槍比賽者選用,開車時也能看得較清楚,但眼睛容易累,因此要視個人能否適應。「切記要選擇經認證、有抗UV功能的鏡片」。感光變色鏡片 變色需花時間鏡片因為混入鹵化銀,在光線較弱的室內呈透明,但走出室外接觸陽光紫外線時會慢慢變成深色。這種鏡片的優點是方便,平時戴眼鏡的使用者不需多準備一副太陽眼鏡;缺點是感光需要一定時間,像是剛進入昏暗室內,鏡片尚未完全恢復透明,可能影響當下的視線。偏光鏡片 適合戶外運動、開車較不宜可過濾從四面八方來的大量反射光,避免炫光,適合長時間在戶外運動、登山、滑雪、海邊活動時使用。但開車者要注意,如果車子玻璃貼膜同時具有偏光特性,可能會強化產生分光效果,導致視野角落會出現彩虹光。值得注意的是,有近視度數的鏡片可能產生球面效應,會造成視野中間清楚、兩側模糊的現象;運動型的太陽眼鏡有時會作成弧形,以完整包覆眼睛,這個弧形也可能影響兩側邊邊的視線。因此,開車駕駛選擇太陽眼鏡時,應減少選擇偏光鏡片、有度數的鏡片或整體呈弧形的鏡片。蔡景耀強調,陽光中紫外線帶來的眼睛傷害,輕則發炎,重則有不可逆的負面影響。臨床上經常碰到在海邊戲水或在雪地遊玩的民眾,由於上有陽光、下有海水或雪地大量反射光,造成眼角膜表皮受損發炎。這種發炎尚可點滋潤眼藥水或抗生素眼藥水緩解,約莫休息8至12小時就能慢慢康復。戶外工作者 當心紫外線傷眼若是長期在外,讓雙眼赤裸暴露在紫外線中,有可能產生眼翳,眼部多餘的贅肉可能影響視力與閃光。紫外線的暴露量過量,可能讓白內障、視網膜退化與黃斑部病變提早來敲門。農民、漁民、工地工作者等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人,更要小心紫外線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應慎選可護眼的太陽眼鏡。多吃深綠色蔬菜及水果有鑑於此,蔡景耀建議,從小就要養成外出配戴太陽眼鏡的習慣,平時可適度補充有抗氧化效果的食物,像是綠花椰、波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芭樂、柑橘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以減少自由基產生,延緩眼球老化。
-
2020-07-27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可以防癌嗎?除了咖啡,你要知道的防癌10件事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之必要,不論在工作繁忙或休閒時,許多人喜歡來杯咖啡提神放鬆一下,但它究竟傷身或是養生呢?傷身的看法是會讓骨質疏鬆與胃食道逆流更嚴重;而養生的看法是指出咖啡降低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甚至是改善癌症的良方。喝咖啡可以防癌嗎?咖啡中包含多種多酚類物質,如木脂素植物雌激素和類黃酮等這些化合物,雖然有研究指出這些多酚類物質可降低罹患部分癌症的風險,如肝癌、子宮內膜癌等,但是目前仍未有明確實證可證明咖啡具有防癌功效,且對於肝癌、子宮內膜癌以外的癌症尚未有定論。因此要防癌,仍建議採取正確的生活習慣與觀念,如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維持健康體位、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等,詳細可參照本署官網的「防癌您要知道的10件事」。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民眾日常生活中應該力行的防癌10件事,期望大家一起遠離癌症:1. 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使用菸草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會致癌,與酒精類飲品併用時,更是加劇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中高達90%的比例有吸菸的習慣,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且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有22%的比例與菸害有關。而檳榔子(菁仔)亦屬於第一類致癌物,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在台灣,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除了菸和檳榔,實證顯示過度飲用各種酒精性飲料,如:紅酒、白酒、啤酒等都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亦有3.6%的比例與飲酒有關,過度的飲酒不僅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也會導致肥胖。2. 維持健康體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重和肥胖是僅次於菸害的最重要已知的可避免之致癌因子,體重過重容易增加罹患大腸、乳房、子宮內膜、胰臟、腎臟、胃、食道及其它部位的罹癌風險。根據統計,肥胖者對停經後婦女發生乳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1.5倍;發生子宮內膜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發生胃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食道腺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腎細胞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3.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以保持心臟健康、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但你更應知道,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研究顯示每天規律運動除了可以增強免疫和消化系統,也可以幫助體內的荷爾蒙維持穩定,以降低罹癌的風險。4. 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研究顯示,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物有助於抵抗口腔、咽喉、食道、胃、大腸等部位的癌症,因為纖維素、維生素和其他有助於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的微量元素,可以使體內細胞得到保護,減少受到損害而變成癌細胞的機會。牛、羊、豬等紅肉可以提供人體豐富的蛋白質、鐵和鋅,但攝取過多的紅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此外,也應該避免加工的肉品,如:火腿、培根和熱狗等,這些肉品多數都經過煙燻、醃製或是添加防腐劑的製程,含有會損害健康細胞的致癌物。5. 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並且減鹽飲食中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而有助於預防癌症,因此應該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和糖類的食物,如:油炸品、含糖飲料、餅乾、起士、肥肉等。另外,攝取過多鹽份容易損害到胃的內壁而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及其它慢性病。6. 毋需過度倚賴營養補充品許多人有吃保健食品強健身體的迷思,但並沒有研究顯示服用營養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相對的,服用特定的補充品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因此除非您因為健康的因素需要服用某些營養補充品,否則豐富且均衡的飲食已提供我們每天所需的各式營養素。7. 產婦盡量替寶寶哺乳哺乳的好處多多,因為母乳含有寶寶前6個月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喝母乳長大的寶寶成年後也不容易有過度肥胖的問題。對媽媽而言,哺乳可以調整體內的荷爾蒙,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8. 使用具實証可預防癌症之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約有超過50萬人死於原發性肝癌,而B、C型肝炎病毒為肝癌的首要危險因子。據調查,8成以上的肝癌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施打B型肝炎疫苗則可有效避免感染B型肝炎而降低罹患肝癌風險。因此我國於1986年7月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也實施暴露於潛在血液、體液感染風險的醫療工作者必須完成B型肝炎表面抗體及抗原之篩檢,篩檢結果無抗體、抗原者得要接種B型肝炎疫苗。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會誘發子宮頸、生殖器等部位的癌症外,也會導致頭部、頸部等部位發生鱗狀細胞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9-12歲的青少女施打HPV疫苗,可預防約6至7成的子宮頸癌症發生。9. 定期接受篩檢接受癌症篩檢也可以預防癌症,國民健康署補助之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篩檢,都是WHO建議可以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癌症。因此,健康署呼籲民眾,除了關心飲食和生活作息,也要記得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千萬不要因為自覺身體健康就輕忽定期篩檢的重要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面對癌症的積極態度。10. 癌症病患經過治療,更要注意防癌避免復發至於曾罹癌且經過治療的病人,更應該做到上述各點所述良好生活習慣,以維持健康,避免癌症復發,並改善癌症病患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27 養生.聰明飲食
火腿蛋+大冰奶也NG!營養師列愈吃愈想睡早餐搭配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你是不是常常這樣,每天早上打開外送平台APP、走進便利商店或早餐店都不知道要點些什麼?隨便買個早餐,到公司囫圇吞棗後就開始忙碌起來,但到了10點多就開始沒精神而呵欠連連,其實這都是早餐吃錯惹的禍。營養師要分享如何選擇正確的早餐,讓你提升白天專注力!高糖高精緻澱粉 蛋白質攝取不足有人說吃早餐是不健康的,其實吃不吃早餐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早餐吃了些什麼,回想一下我們每天的早餐,是否都是大量的精緻澱粉,像是饅頭、白吐司、麵包,再搭上含糖奶茶或紅茶呢?以下用便利商店常見的鮮食,來估算這些組合的問題。➤ 烤雞三明治配含糖豆漿 熱量:495大卡 營養素含量:碳水化合物46.6克(37.7%)、蛋白質31.4克(25.4%)、脂肪20.3克(36.9%) 糖量:25.2克(17%)➤ 火腿起司蛋堡配含糖奶茶 熱量:379大卡 營養素含量:碳水化合物58.2克(61.4%)、蛋白質14.5克(15.3%)、脂肪9.8克(23.3%) 糖量:32.7克(34.5%)➤ 鮪魚飯糰配柳橙汁 熱量:385大卡 營養素含量:碳水化合物77.3克(80.3%)、蛋白質7.6克(7.9%)、脂肪5.1克(11.9%) 糖量:36.9克(38.3%)計算這三種便利商店早餐組合後發現,三大營養素都不符合均衡飲食的比例(碳水50-60%、蛋白質15-20%、脂肪30%),甚至鮪魚飯糰與柳橙汁的組合,碳水化合物的熱量佔比超過80%。此外,這些搭配組合還有蛋白質不夠、精緻糖過高的問題。「糖」的熱量佔比竟達38%,而且每一種組合的糖含量都逼近,甚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糖上限量(每日熱量的5-10%)。所以好好改變早餐,讓上班表現更好吧!缺乏鈣質恐增加憂鬱機會 鮮奶取代含糖飲料降風險上班族幾乎都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屬鈣質,鈣質對於上班族非常重要,不只與骨骼健康有關,也與神經有關,若攝取不足也可能造成情緒低落。日本研究發現,乳製品和鈣質攝取不足的女性上班族,發生憂鬱症的風險顯著提高,若可以補充足夠的鈣質或乳製品,憂鬱症的風險則大幅減低。一直以來,我們的鈣質攝取狀況十分不好,根據102-105年國民營養調查,19–44歲男性與女性的鈣質攝取量僅分別達到建議量的50%與46%,鈣質最佳來源是鮮奶,相較於其他飲品,鮮奶的鈣質含量是豆漿的6.6倍、奶茶的9倍、果汁的33倍。精緻糖攝取過多 易產生昏昏欲睡、疲勞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每天攝取2杯乳製品(每杯240毫升),以食品成分資料庫的數據,一盒230毫升的盒裝鮮奶可以提供近230毫克的鈣質,若一天2杯就可以補充近460毫克的鈣質,補足鈣質不足的缺口。除了鈣質,掌管能量代謝的維生素B2也是剛好在建議量的標準而已,若飲食再不均衡時就可能有攝取不足的風險。在維生素B2方面,每盒鮮奶有近0.4毫克的含量,每天喝2杯能補充近0.8毫克,幾乎達到建議攝取量的50%。過去有學者推測,精緻糖會促使血清素分泌而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所以早上若攝取含糖飲料和較多的精緻澱粉,就容易在10點、11點感到疲累與昏沉。營養師建議早餐避免喝含糖飲料,必且選擇更多的優質蛋白質。因此推薦用鮮奶取代含糖飲料,不僅提高蛋白質攝取,又能補充鈣質和維生素B2,讓我們活力好,上班表現更好。健康早餐選擇少 營養師建議這樣搭配健康早餐的選擇不多,早上也很難吃到蔬菜,但如果我們一點一滴地從最簡單的地方做起,像是多一點蛋白質、補一點水果,在其他餐食補充回早餐不足的營養,營養師就以上述的NG搭配進行簡單的改良: ➤ 烤雞三明治配全脂鮮奶+茶葉蛋1顆 ➤ 火腿起司蛋堡配全脂鮮奶+水果盒1盒 ➤ 鮪魚飯糰配全脂鮮奶+茶葉蛋1顆跟著營養師的搭配吃,攝取充足的蛋白質營養,避免攝取含糖飲料,又能補充到鈣質與維生素B2,讓上班族有更好的元氣,如果想控制熱量的話,全脂鮮奶也可以改成低脂鮮奶。(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減肥到底要不要吃早餐? 營養師的答案可能跟你的不一樣 腦中風地雷藏在早餐裡! 2種常見組合超NG
-
2020-07-26 養生.抗老養生
營養正常老年人肌肉不足 研究:5人中1人為高風險族群
年長者小心,即便營養正常,也可能是肌少高風險族群。臨床研究指出,65歲以上年長者即便營養狀態正常,每5人中就有1人面臨潛在肌少症或肌肉量不足之風險,且超過半數有維生素D攝取不足問題。醫師呼籲,年長者若出現走路變慢、腿部無力、手無法提重物等症狀,可能是肌少症,建議50歲以上族群應均衡營養攝取及保持運動習慣外,也可透過單腳站立測試肌肉量是否充足,若無法維持三秒,行動力可能有下降風險,建議進一步就醫諮詢。該研究由亞培與新加坡樟宜醫院等單位合作,針對新加坡1200名65歲以上長者進行營養介入研究,分為營養狀態正常者與增加口服營養品者作為觀察對照,第一階段研究發現,其中400名在營養正常的狀況下,每5人就有1人面臨潛在肌少或肌肉不足的風險;另外,有超過半數(52%)受試者,有維生素D攝取不足的狀況,若以性別來看,女性比男性較易出現肌肉量過低的狀況。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表示,台灣已是「高齡社會」,老年健康已成不容忽視問題。而台灣與新加坡在高齡發展上非常相近,不過臨床上差別在於,台灣年長者肌肉量過低情形男女比例差不多,可能與社經、環境有關,不過上述研究仍可作為台灣民眾的借鏡。為何營養正常,也可能有肌少症風險?彭莉甯說,因人體肌肉約30歲時達到巔峰,之後就往下走,40歲之後將以每年8%下降,70歲後下降幅度更快、每年約10至15%下降;但一般人進入中年後,多為擔心慢性病及代謝症候群等,並常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看是否過胖,但卻未發現肌肉正在慢慢流失。由於肌少症目前並無藥物可治療,如何進行健康管理,彭莉甯說,充足的飲食營養攝取及保持運動習慣仍是不二法門。飲食方面,有些年長者會顧慮有三高、腎臟等慢性疾病而忌食肉類,但肉類含豐富蛋白質,為補充肌肉流失的重點;另外,若維生素D攝取不足,會影響到鈣與磷的吸收,造成骨鬆、無力,一但摔倒、骨折,後續共病風險將大增。建議可從魚肉、乳酪、蛋等來補充外,也可與醫師諮詢後,透過營養品做搭配。而在運動方面,彭莉甯建議,可從簡單的「阻力運動」做起,例如彈力帶、在泳池中走路等,都是增加肌力很好的方式。
-
2020-07-26 醫療.自體免疫
減緩關節疼痛問題 營養師分享5類最糟糕和最佳食物
關節炎聽起來是一種病症,實際上關節疾病有一百多種原因,不僅止是老年人的疾病。在美國,有超過5千萬的成年人和30萬個孩子患有各種關節炎,例如炎症性關節炎(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傳染性關節炎(如C型肝炎)、變性關節炎(如骨關節炎)或代謝性關節炎(如痛風)。當關節疼痛時,就診請醫師協助是首要。但營養學家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食物的選擇,減緩某些關節疼痛問題,以下是5種對關節炎最糟糕和最佳的食物:讓關節炎惡化的食物1. 精緻碳水化合物白麵粉和糖之類的精緻碳水化合物,可能有助糖化終產物(AGEs)生成 ,這種產物已被證實會加劇發炎反應。研究還顯示,精緻糖和麵粉(藏在許多含糖早餐穀物和零食中)也對腸道微生物叢有重要影響,會加重炎症。2. 含糖飲料含糖飲料中的高度加工糖,與慢性發炎有很大關係。尤其是汽水,會增加女性的關節炎症狀。根據《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發表的研究,每天喝350毫升的汽水,會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增加63%。3. Omega-6脂肪酸限制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和葡萄籽油的攝取,它們的Omega-6脂肪酸比例比其他油高。營養學家解釋,Omega-6會使血壓升高,觸發免疫反應,並加劇炎症。4. 加工肉品加工肉(包括培根、香腸和其他熟食肉類加工品)的糖化終產物含量更高。另外,有些食品往往鈉含量更高,導致水分滯留體內,導致關節腫脹。5. 披薩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數據,美國典型飲食中鈉的主要來源之一「披薩」,也可能導致關節發炎。精緻碳水化物製成的餅皮,上面撒了各種加工香腸,等於一口氣就吃進兩種對關節炎不利的食物。對關節炎有利的食物1. 綠花椰菜綠花椰菜富含維生素C和K以及蘿蔔硫素。蘿蔔硫素被認為可以減緩骨關節炎的症狀和惡化。此外,綠花椰菜也是蔬菜中鈣含量的佼佼者,減緩發炎之外,也能讓骨質更強壯。2. 櫻桃色彩繽紛的蔬果多含高量植化素和抗氧化劑,與減少身體發炎有關。尤其櫻桃是首選,含豐富的花青素和抗氧化劑,可改善血液循環並減輕疼痛。關節炎基金會說,一般來說,顏色愈鮮豔,抗氧化成分愈多。3. 抹茶所有綠茶都有抗氧化效果,動物研究顯示,其所含兒茶素可對抗細胞損傷,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嚴重性。4. Omega-3根據關節炎基金會的說法,每周吃兩次或多次富含Omega-3的魚類,可以保護心臟同時減少發炎。例如鮭魚、鯡魚、沙丁魚或鯖魚。5. 薑黃近年來的超級食物薑黃,對關節炎患者同樣有利。營養學家說,將薑黃素與脂肪和黑胡椒粉混合使用,可減少炎症性關節炎疼痛。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0-07-26 橘世代.健康橘
6字頭男人注意!這個年紀貧血 可能是慢性病警訊
女性受生理期等因素影響較易貧血,但男性也不可忽視風險,因為貧血可能是慢性病警訊。統計顯示,男性的貧血盛行率隨年齡增加,在65歲以後更翻了兩倍。年過五旬的張先生(化名)近來感到容易疲勞,在公司健康檢查中發現貧血,進一步檢查才知道,這個症狀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大腸惡性腫瘤。他直呼好在有例行健檢,能及早揪出體內異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貧血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型的地中海貧血(占總人口約百分之五)之外,育齡女性常見因生理期流失經血、加上飲食中攝取的鐵質不足,進而發生缺鐵性貧血,這個現象到了更年期會稍稍改善。不過年齡再長,無論是女性或男性,則可能因為腸胃道慢性病、慢性感染症、惡性腫瘤、痔瘡出血等多種疾病造成貧血,部分罹患胃炎的長者還可能有缺乏胃內在因子、難吸收維生素B12,影響血球增生。男性貧血盛行率隨年齡增加,在六十五歲以後更大幅攀升。衛福部國健署委託執行的102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成年男性的貧血盛行率平均為百分之七點三,其中十九到四十四歲族群為百分之四點八,四十五到六十四歲族群為百分之五,六十五到七十四歲則暴增至百分之十六點二,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則高達百分之三十一點八。女性貧血盛行率則如預期、比男性高,上述調查顯示,成年女性的貧血盛行率為百分之廿點三。其中,十九到四十四歲族群為百分之廿三,四十五到六十四歲族群(約莫是女性更年期)略降為百分之十四點九,六十五到七十四歲增至百分之廿二點八,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則高達百分之廿六。康宏銘說,血紅素負責攜氧供應全身運作,因此貧血相當於缺氧。當身體沒有足夠氧氣可用,就容易出現頭暈、易累、易喘等症狀。不過,症狀若沒有明顯影響生活,有可能被民眾忽略,因此建議民眾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衛福部國健署針對四十歲以上民眾提供免費健檢(正式名稱為成人預防保健),但康宏銘提到,近年政府較關注代謝症候群,幾年前將健檢項目中的常規血液檢查取消了,因此提醒利用這項健檢資源的民眾,在健檢的同時再多花兩、三百元,自費進行血液檢查。【更多健康精選延伸閱讀↘↘↘】。沾醬食物NG!預防三高,實用4大招立刻學起來。「肩頸酸麻,小便減少」竟可能是高血壓併發症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5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感到疲勞或焦慮時,來杯香蕉汁吧! 達人教你做4種美味的「香蕉汁特調」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香蕉好處多多,含有色胺酸和維生素B6,可幫助大腦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對抗焦慮。另外,一般水果少含礦物質鎂,香蕉的鎂含量不錯,對消除疲勞、穩定神經也有幫助。【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1-09-18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香蕉怎麼挑選購香蕉要注意六個重點,首先是挑選「表皮金黃」的香蕉,以及果皮外緣稜線不明顯的,再來是形體肥厚渾圓、尾端呈現圓滑,若香蕉出現些微斑點(稱為芝麻蕉)時的口感風味最佳,還有兩頭綠的香蕉GI值(升醣指數)較低。香蕉如何保存香蕉的賞味期短,平常置於室溫,不入冰箱,以免皮發黑;若要長期保存,可去皮冷凍,或蒸熟(可去香蕉的寒涼)保存,以免寒涼傷脾。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香蕉果汁料理食譜示範達人/向學文:《有機美人》作者,主張吃天然、用天然、廚餘變黃金。 本草綱目記載,蒸熟或曬乾的香蕉可「填骨髓、通血脈」。今日達人設計的4杯果汁,搭配當季時令食材養生,包括2杯冷凍、2杯蒸熟,作法具創意。香蕉酪梨果汁材料:熟透、蒸好的香蕉1條;熟軟酪梨1個、無糖豆漿1.5杯、蜂蜜1~2茶匙(視個人口味斟酌)、檸檬汁半顆、薑末少許作法:1.酪梨、香蕉、豆漿、蜂蜜,全部一起倒入果汁機攪拌。2.果汁打均勻後,加入現榨的檸檬汁、薑末,即可飲用。TIPS:1.早餐喝最宜,酪梨含Omega3,可促進血清素分泌。2.檸檬汁可補充蒸熟香蕉流失的維他命C,最好等果汁打好後再倒入。3.薑末可減低香蕉的寒涼,即使是秋冬季節,也很適合早餐的元氣飲品。香蕉鳳梨果汁材料:冷凍香蕉一條(約75g)、鳳梨4小塊、水250cc作法:直接入果汁機攪打即可。TIPS:隨時可喝,鳳梨酵素有助腸胃健康。香蕉堅果燕麥汁材料:熟透、蒸好的香蕉1條;蒸熟的雪蓮子1茶匙、花生醬1茶匙、煮好的燕麥1.5茶匙、蜂蜜1~2茶匙(視個人口味斟酌、無糖豆漿1.5杯作法:全部材料一起進果汁機攪拌均勻,即可飲用。TIPS:適合早餐喝,富含蛋白質、天然油脂、維生素、微量元素、天然雌激素、膳食纖維及果膠。可可香蕉牛奶材料:冷凍香蕉一條(約75g)、蘋果1/4個、可可粉10ml、牛奶260cc作法:直接入果汁機攪打即可。TIPS:當下午茶喝最適合,香蕉色胺酸加巧克力是最完美組合。
-
2020-07-25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抗憂鬱的快樂食物「香蕉」,富含B群可消除疲勞 但2種人要節制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香蕉好處多多,含有色胺酸和維生素B6,可幫助大腦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對抗焦慮。另外,一般水果少含礦物質鎂,香蕉的鎂含量不錯,對消除疲勞、穩定神經也有幫助。【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1-09-18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香蕉是開心食物,真的嗎?香蕉富含B群,不但是新陳代謝的輔助因子,還有助穩定神經。人體缺乏B群,會覺得較疲倦,精神也不易集中。另外,一般水果少含礦物質鎂,香蕉的鎂含量不錯,對消除疲勞、穩定神經也有幫助。香蕉能讓心情比較愉悅,主要是因為色胺酸。色胺酸為胺基酸的一種,是血清素的前驅物,腦內血清素濃度增加,會讓人比較放鬆,不只情緒較為穩定,也比較容易入睡。抗憂鬱藥物百憂解的作用,就是抑制血清素再吸收,讓血清素濃度上升。吃香蕉有助穩定情緒,學理上雖說得通,但憂鬱症患者可不能單靠吃香蕉抗憂鬱,還要藥物治療。畢竟,大腦裡要有足夠血清素,必須吃下大量香蕉,實務上並不可行。對於未達疾病狀態的「鬱卒」,倒是可以適度吃香蕉「保健」;俗話說「失戀要吃香蕉皮」,皮是不是比果肉更能振奮情緒,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吃完香蕉後立刻喝水會拉肚子,真的嗎?沒聽過這種說法!香蕉富含纖維質,能刺激腸胃蠕動,排便更順暢;吃完香蕉後立刻喝水,不必擔心會腹瀉,甚至當人體腸道裡存在較多水分,這時候吃香蕉,香蕉裡的水溶性纖維還能幫忙「吸水」,讓糞便更成形,反而能緩和腹瀉。至於便秘的人,可以多吃一點香蕉。香蕉富含活寡醣,近來廣告裡常可聽到此字眼,在營養學上,活寡醣就是益生原,即益生菌的食物,它能讓益生菌長得「頭好壯壯」,營造更好的腸道環境,排便自然更順暢。日本曾流行香蕉減肥法,吃香蕉真能減肥?與其他水果相比,香蕉含較多澱粉,以100公克香蕉為例,醣分就占了23.7公克,比鳳梨、蓮霧、楊桃及芭樂多了許多,熱量並不算低。吃香蕉能不能減肥,端視吃下肚的量。一份重約為70公克的去皮香蕉,熱量有60大卡左右,以中型大小的香蕉為例,大約是半根,現在不少香蕉個頭既粗又長,一根可能多達3份的量。要靠吃香蕉減肥,不如透過飲食調整來瘦身,即控制下肚的熱量,還有均衡飲食。想控制體重的人,有時候可以香蕉取代米飯等主食,搭配燙青菜,及滷豆干、滷肉或水煮肉,補充蛋白質。單靠一種食物減肥,不只營養不均衡,還可能傷身。骨折、筋骨扭傷患者吃香蕉,不利復原?香蕉不利筋骨的說法並無科學根據。香蕉並不會對正常的骨頭有任何影響,但對於受到筋骨(運動)傷害的患者而言,卻是要小心食用。骨折、筋骨扭傷不可吃香蕉,是由於香蕉含磷稍高,若吃多了易使體內鈣質相對降低,對骨折病人的復原不利。而香蕉本身富含鈣質,可協助身體補充鈣質,人體主要影響鈣質吸收的因素是維他命D和適當運動,體內的鈣離子與磷酸根會依比例形成骨鹽後,沉積在骨質的缺口處來修復癒合,並不會因為香蕉含有大量的礦物質鉀和磷而有所影響。因此只要適量吃香蕉(每天一根)就無妨,並不會因為吃香蕉對筋骨不利。哪些慢性病患吃香蕉要節制?香蕉屬於高鉀水果,每100公克香蕉果肉,鉀含量多達290毫克。高血壓患者吃高鉀食物,有助排除體內過多的鈉離子,幫助血壓調控。發育中青少年因活動量大,體內電解質一旦不平衡,肌肉不正常放電,就易抽筋,吃香蕉能緩解電解質不平衡,喝香蕉牛奶也是很好選擇,能「一兼二顧」,補鉀又補鈣。香蕉的高鉀特性,對於糖尿病患及血鉀濃度高的腎臟病患,就要節制食用了。以半根香蕉為一份,這類患者每天最多只能吃一根,且還要一分為二,分成兩餐吃。有糖尿病患覺一次吃半根香蕉很困擾,另一截不知該如何處理,乾脆去皮後放進冷凍庫,下回當成香蕉冰吃,另有不同的口感。諮詢振興醫院營養師賴瑞佳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
-
2020-07-25 橘世代.健康橘
不捨母親打針苦!她靠「天然食材」奠基媽媽8旬健康
歲月增長,人的外貌和身體也產生改變,白髮、白內障和老人味等常成為熟齡人士說不出的苦,長年研究有機保養的作家向學文,分享用簡單的天然食材,改善身體毛病。以熟齡最困擾的白髮為例,她說辣木含有豐富胺基酸、維生素,可減少脫髮、促進毛髮生長和增加髮量;充足礦物質、微量元素可恢復黑色素毛母細胞,重新長出秀髮。隨著年紀增長,人的新陳代謝變慢,汗液、皮脂等多種分泌物和細菌混合而成氣味,因此出現「老人臭」。葛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有吸汗功效,搭配除臭效果的小蘇打粉,與抗菌功效的椰子油,可自製消除異味的體香膏。鼓勵母親改善病況 帶她研究天然飲食向學文說母親有高血壓、心臟病及膝關節不適等慢性病,長年服用藥物,易產生水腫、頻尿等副作用。醫師建議注射玻尿酸,她很心疼母親受苦,便利用在國外學習的能量醫學等天然食材保養方式,鼓勵母親改變生活習慣,調整飲食和作息。「我不會規定母親要吃什麼,而是邀請母親與我一起吃。」母女倆一起共進三餐,母親看久了也感到安心,其實家人需要的是陪伴與安全感。向學文說,她和母親常一邊整理食材,一邊練習綁腿練肌肉。後來,母親坐車、坐飛機都會綁腿,就連打麻將的朋友們也受影響跟著綁腿,呼朋引伴,愈來愈多友人也加入一起養肌肉。向學文說,經過8、9年的努力,母親身體恢復健康,不用再吃藥,也無須擔心出門不方便,看著高齡80歲的母親,出國環遊世界,為母親感到幸福。善待自己 用「天然」食材改善身心向學文從小志願是學醫,希望人不要為病痛所困,雖然沒能如願當上醫師,但因緣際會下在美國學習能量醫學和自然療法,回台後開廣播節目,並出版有機不老一書。她鼓勵熟齡朋友,年紀增長的確會面臨身心改變,但不能消極面對,從生活飲食改善,疾病是有機會逆轉,像她的母親原有老花眼,透過番紅花茶湯保養眼睛,改善看不清楚的困擾。現年55歲的向學文也邁入熟齡階段,她建議「多善待自己的身體,給身體一個機會,因為健康和療癒是掌控在每個人的身上,而不是在醫師的藥方裡」。向學文的天然保養妙方抗白髮:辣木葉粉髮膜材料:磨碎的燕麥粉1杯(120g)、辣木粉2大匙(30g)、鹽1杯(273g)、椰子油1/2杯作法:1.將燕麥粉、辣木粉、鹽混合均勻2.加入椰子油,拌成膏狀即完成3.儲存在密封容器中,可保存長達1個月使用方法:髮膜抹在全部頭髮上,塗敷10~15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一周使用一次抗老人味:葛粉體香膏材料:葛粉1/4杯、小蘇打粉1/4杯、椰子油4大匙、精油20~25滴作法:1.將等量的葛粉、小蘇打粉混合均勻2.把椰子油倒入葛粉和小蘇打粉中3.攪拌均勻後,滴入精油使用方法:每次用量僅需少許,均勻塗抹所需部位【天然保養妙方直播影音】【有機不老系列專輯↘↘↘】【天然保養妙方01】一株藥草「能喝能抹能飲」 古希臘藥草讓50+逆齡生厚髮【天然保養妙方02】白髮不用染?逆轉白髮變黑髮可靠奇蹟之樹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25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傳授吃滷味7秘訣,讓你不腫又不胖!
滷味是很多人喜歡的食物,不論是逛夜市當小吃、下課或下班當正餐,或是解饞的宵夜與點心,東夾西夾、滿滿一袋拎著走,好吃、快速又方便,但你知道滷味的地雷食材有哪些?要怎麼點才能均衡又健康呢?讓高敏敏營養師傳授選擇滷味的私房秘笈給你吧!減肥、慢性三高者 盡量避開地雷的高熱量食材高敏敏營養師表示,自己也喜歡吃滷味,但看到以下食材,著實會認真考量一番…★ 高脂肪肉類豬大腸、牛腩、三層肉、花字輩的肉 (五花、梅花、雪花)、雞心,這些食材因脂肪含量很高,只要約一份肉(三根手指頭)的大小厚度的份量,就有破百大卡的熱量,特別是油脂多以不好的飽和脂肪為主,除了會變胖以外,還會增加膽固醇、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盡量能少則少。★ 過度加工的蛋白質食材大家最愛的百頁豆腐,二至三指頭的大小就有高達120大卡,一整條百頁就超過五百大卡了!香腸一根約55大卡、油豆腐 (一塊約40大卡)、炸豆皮 (100g就有390大卡),前兩者加工過程較繁複,除了營養嚴重流失外,還會增加額外的脂肪及鈉的攝取。豆腐和豆皮原本是挺健康的食材,但經過油炸以後熱量往上竄升,要特別注意!★ 其他澱粉類加工品甜不辣 (圓形一片約60大卡)、黑輪 (一根約120大卡)、餃類或丸子類等火鍋料 (魚餃、水晶餃、貢丸、花枝丸…)、豬血糕 (一塊約130大卡)、米腸 (一根約210大卡),同樣為加工程度高的食品,澱粉多、熱量高及營養價值較低,且富含鈉,對心血管健康較不利,高血壓的病人更需斟酌食用。想要健康不變胖 優先選擇天然原型的食物高敏敏營養師笑說:其實以下食材都是大家看得到前世今生的食物,也就是食物的原型,相對保留的營養會更完整,不妨優先選擇唷!★ 蔬菜類青菜、白蘿蔔、海帶、玉米筍、菇類 (香菇、木耳、金針菇、杏鮑菇)、四季豆、花椰菜、高麗菜、瓜類…。一把100公克熱量僅有25大卡,熱量低且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還能將過多的油脂帶出腸道、幫助排便順暢,是優秀的首選食材!★ 黃豆類製品豆乾、非油炸豆皮 (生豆包)…。是優質、低脂的植物性蛋白質,由黃豆簡單加工製成,而黃豆本身不含膽固醇、含有大豆異黃酮及膳食纖維,對整體健康有益,亦是非常推薦的食材。 ★ 中/低脂肪優質動物性蛋白質雞蛋或蛋白、豬血/鴨血、去皮的雞肉、沒有肥油的肉類…。也是不錯的選擇,增加飽足感、延緩飢餓與補充蛋白質。★ 澱粉類及其他(1) 長得像蔬菜的澱粉:玉米、南瓜、芋頭…等。其實他們和飯、麵都同樣是澱粉類,但它們含有更多元的營養素,如: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會是較佳的選擇,有吃的話記得要跟澱粉做代換唷!(2) 素腰花、蒟蒻:使用馬鈴薯澱粉及低熱量的蒟蒻粉製成,熱量相對低且增添飽足感。(3) 冬粉、王子麵、烏龍麵、意麵:冬粉一把等於半碗飯,約為140大卡,相對熱量較低且有飽足感,但容易吸收湯汁造成吃進過多的鈉,吃完要多喝水。王子麵一包為半碗飯加兩茶匙油,約250大卡。烏龍麵一包將近一碗飯,為250大卡但鈉含量逼近千毫克!需要特別注意熱量最高的意麵,麵體已事先油炸過,一包為半碗飯加一湯匙油,約320大卡!以均衡飲食來說,只要控制食用量並注意食用頻率便可以偶爾搭配食用。跟著營養師這樣吃 幾點撇步分享1.選擇現煮的滷味,優先於已經滷好的,若能選擇關東煮更佳。2.先夾豐富的蔬菜類,最少和自己拳頭一樣大小的量,才能滿足每餐所需的蔬菜攝取。3.蛋白質不過量,夾取一種黃豆類製品以及一種低脂肉類,建議加起來為一個手掌心的大小較適宜。4.請店家減少滷汁,並避開額外的調味料和酸菜,以減少過多的熱量和鈉含量。5.先吃蔬菜和蛋白質增加飽足感,最後再吃澱粉以延緩血糖上升。6.盡量避免太接近睡前的時候吃,以免更易存成脂肪與造成隔天水腫問題。7.滷汁本身的鈉含量非常高,吃完要記得多喝水、多運動,以將過多的鹽分排除,並於下一餐吃得較清淡一些。照著以上的小撇步吃,能讓你同時滿足吃滷味的慾望並擁有均衡營養的健康身體!
-
2020-07-25 養生.聰明飲食
食慾不好、肚子不舒服?夏日飲食有6寶,專治吃飯小煩惱
食慾不好,容易肚子不舒服……這些夏天的吃飯煩惱,其實只要吃對了,都有辦法解決。1.夏季第一瓜:冬瓜江蘇省連雲港市婦保院營養科原主任張曉燕:夏天推薦冬瓜?沒錯!冬瓜盛產於夏季,因其成熟之際時表面有一層白粉狀蠟質,類似於霜,故稱冬瓜。有句諺語「冬瓜入戶,不進藥舖。」,冬瓜是含水量極高的蔬菜,也是瓜菜中含脂肪很低的蔬菜,還有高鉀低鈉的特點,有良好的利水作用,可減輕腎臟負擔,並因含糖量低,是腎髒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的極好的藥食兩用之品。冬瓜肉可煮湯、炒菜,皮和種子均可入藥,冬瓜籽可處理後食用,冬瓜皮可以熬湯喝或沖茶飲,有助於健胃消暑。推薦吃法:冬瓜汆丸子用藕和瘦肉做一些小丸子,先用清水煮冬瓜,開鍋後,把肉丸子、薑末放入,最後還可以在湯裡加點胡椒粉,有發汗、助消化的作用,可緩解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造成的不適。2.夏季第一菌:木耳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營養科續慧超:炎炎夏日,涼拌黑木耳是很多人愛吃的家常菜。木耳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熱量比較低,對緩解便秘和減肥有一定好處。而且,有研究認為,木耳中的黑木耳多醣,可輔助降血脂、降血糖。不過,也別因此而大量吃木耳,影響了其他食物攝入量,反而可能出現營養不良,作為一種普通菌類食用即可。木耳可拌涼菜、炒青菜,又或切碎一點做湯。需提醒的是,木耳不要泡太久,否則容易被細菌、黴菌等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夏季,更要注意,經常會有因吃被污染的木耳而中毒的事件發生。推薦吃法:涼拌雙耳把木耳和銀耳分別泡發好,豆腐皮切成絲,用沸水焯熟,胡蘿蔔、黃瓜等洗淨、切絲,加點蒜泥,木耳、銀耳、各種時蔬放到一個容器裡,加少許鹽、倒點醋和香油,拌勻即可。3.夏季第一果:番茄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宋捷:番茄味道酸甜,其所含的蘋果酸、檸檬酸等,可以增加胃液酸度,調整胃腸功能,對胃熱口渴、食慾不振有輔助食療作用。而且,番茄富含天然強力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有助於防止夏天強烈的紫外線傷害。番茄很百搭,又能開胃,如果夏天食慾不太好,可以做幾道番茄美食,番茄炒蛋、番茄菜花、番茄牛腩、涼拌番茄等,可生可熟,可炒可燉。不過,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生吃能保留更多維生素C,而熟吃則能使得其中的番茄紅素抗氧化劑活性更強。推薦吃法:番茄豆腐湯豆腐切小丁,金針菇去根洗淨,番茄去皮切小丁。熱鍋涼油,加入蔥薑蒜末爆香,放入番茄丁炒出紅色,加入清水,水開後倒入金針菇、豆腐。中火煮5分鐘,小火煮約3分鐘,關火撒點蔥花即可。4.夏季第一調味料:大蒜湘雅三醫院臨床營養科王萌:夏天吃涼菜,少不了大蒜,除了提味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助於減少一些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很多人夏天吃了不乾淨的菜容易肚子疼,大多因此發生)。大蒜最好生吃或者切片、剁碎吃,涮火鍋時用蒜泥做底料是很好的選擇。研究表明,大蒜素在高於50℃時,其抑菌作用會下降25%左右。所以,炒菜需要放大蒜時,盡量最後再放入,輕微翻炒出鍋,切勿使其接觸高溫時間過久,以免影響大蒜素的活性。吃不完的大蒜應盡量避光保存在室溫或低溫且乾燥通風的地方。若是已經剝了皮的大蒜,可以將其保存在醋中覆蓋保存。推薦吃法:蒜泥配菜做生蒜泥或蒜蓉是對大蒜中大蒜素保留最多的一種食用形式,而且要讓切好的大蒜與空氣充分接觸,效果更好,然後才是蒜片和蒜瓣。5.夏季第一肉:鴨肉營養師李成霞:夏季,如果吃肘子肉、豬頭肉、豬蹄等肉類,可能很多人吃了會覺得不舒服、消化不良,而鴨肉可以清熱涼血、滋陰補虛,蛋白質含量高,而且鴨肉脂肪含量適中,分佈均勻,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易於消化,其鮮美滋味有增加食慾的作用。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夏季的首選肉類是鴨肉。當然,也要看怎麼吃,如果是燉湯,則可以與薏米、海帶、竹筍等同煮,都會非常鮮,可以促進食慾。如果吃鴨肉的成品,比如烤鴨,若鴨皮很“肥”,則脂肪含量比較高,最好把鴨皮去掉,盡量選瘦肉吃。還有鹽水鴨,鹽含量高,少吃為宜。推薦吃法:鴨架湯乾香菇泡發,鴨架剁成小塊,加水和蔥薑料酒,微火煮40分鐘,加入白菜片,繼續燉煮20分鐘左右至白菜軟爛,出鍋時可加適量白胡椒粉調味。6.夏季第一豆:綠豆國家高級中式烹調師李文冬:夏日來碗消暑綠豆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果覺得單純的綠豆湯有點單調,還可以加入海帶,味道更好。此外,除了喝綠豆湯,綠豆的吃法還有很多。煮綠豆湯應該用純淨水,同時要開水下鍋,最好不要用鐵鍋熬,砂鍋、高壓鍋都能降低綠豆湯變色的風險。綠豆其實屬於澱粉豆的一種,可以作為主食的一部分,做綠豆餅或綠豆糕點。還可以用它做綠豆沙,早餐的時候夾到麵包裡邊,或自己做甜品,比如綠豆沙酸奶就很不錯。當然,還有一種不錯的吃法,就是自己發綠豆芽,搭配胡蘿蔔、黃瓜等做點涼拌綠豆芽菜,吃起來非常爽口。推薦吃法:海帶綠豆湯綠豆、幾片陳皮洗淨,海帶洗淨切絲,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然後改用小火煮至綠豆開花。喜歡甜口的放入少量冰糖,喜歡咸口的稍加點鹽即可食用。(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24 養生.更年期變化
我這麼重視養生,健檢還是一片紅字?營養師:你可能犯了更年期最常做錯的5件事
年近50的李太太體態好、氣色佳,喜歡養生更規律運動,可是健康檢查卻出現「一片紅字」,懷疑是更年期引起的。不只是她自己納悶,連營養師也頗感訝異,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她的體脂肪一直降不下來,體重52公斤卻有38%的體脂肪率。但她表示自己的飲食正常,一週還運動三次,想透過營養師來找出自己到底哪裡不健康。」 接受諮詢的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原來李太太中午只吃冰糖蓮子白木耳,以為膠原蛋白很高,但誤會大了!白木耳不僅不含膠原蛋白,這樣的主餐反而因為只吃蓮子和甜湯,澱粉與糖比例很高,幾乎沒有蛋白質,營養並不均衡;而她的運動是只做伸展瑜伽,忽略了應該要增加肌肉負重力、肌耐力。諸此總總,難怪體脂高居不下。 有許多女性因更年期不適,來找營養師諮詢,通常不是因為營養不足,而是不均衡;或是掉入「隱形陷阱」而不自知,導致即使拼命重視養生,依然無法達到健康目標。營養均衡最重要!更年期常做錯的5件事 除了均衡飲食之外,六大食物均衡攝取是基本的條件,每天都要補充。另外我們再來看看,劉怡里營養師提出的5點建議,是否也落實在你的每日飲食裡,或是你其實做錯了呢: 1. 忘了至少一餐全穀類 三餐至少一餐的全穀類。全穀類包含胚乳、胚芽和麩皮,可用蕎麥麵、全穀麵包、全穀饅頭,或是燕麥、紅藜等代替精緻澱粉。 2. 不敢吃肉,維生素補充不足 多補充B群、葉酸。這兩類營養素可預防血管栓塞,尤其是維生素B6、B12(來自動物性食物,如:魚、肉、蛋、乳製品)需同時補充。 3. 湯總是要喝到見底 減少鹽分的攝取。一般人經常忽略,鹽分往往集中在「湯」裡,許多湯的含鹽量都很高,喜歡喝湯的朋友要戒掉這個習慣,喝一兩口就好,不要喝到碗見底。 4. 蔬菜水果攝取太少 增加維生素C。最好從水果中攝取,國民水果「芭樂」就是很好的選擇。 5. 肉食主義卻隨便吃 選擇優質蛋白質。挑選吸收率好的蛋、魚、海鮮、紅肉等瘦肉。 *六大食物: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等六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因此每類食物都要吃到建議量,才能達到均衡。擊退3大更年期症狀!補充植物雌激素與水分 若已經有更年期不適症狀,飲食上可以做這些調整: 1. 熱潮紅補充植物雌激素,四大類食物不可少:紅薏仁、糙米、菠菜、味噌。但要注意避免過量吃太鹹的味噌,有高血壓的風險。 2. 私密處乾燥更年期女性的荷爾蒙降低,私密處比較乾,建議要更常補充水分,可以用一次喝一杯250CC水的方式,一天喝6~8杯。 3. 晚上頻尿 雖然說要補充更多水分,但睡前一到兩小時之間,就不宜喝太多水,以及吃太多水分的水果。老人家常說睡前不吃西瓜,這是有道理的。 不知不覺吃下肚!小心「糖油酒」3大惡魔除了以上注意事項,劉怡里營養師也特別提醒,食物裡有三大惡魔:精製糖、油、酒,許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吃下肚。多半人都會認為:沒有呀,我不愛吃這些。孰不知,它們是潛伏在飲食的其他地方。 食物裡充滿隱藏糖和隱藏油,像是義大利麵的紅醬、烤雞排的醬料;雞絲麵與泡麵等是油炸食品等等。大家不是直接吃「精製糖、油、酒」,但它們一直在我們的生活飲食裡,尤其是外食族要特別注意,因為一時的方便,不知不覺攝取過量的飲食惡魔,當然健檢一片紅字。 尤其大家嘴饞時喜歡吃的零食、餅乾,都加了不少的椰子油、棕櫚油。這些潛藏在加工食品內的植物油,飽和脂肪含量高,攝取過量也會影響心血管功能。 過去曾有出家師父腦中風的新聞,許多人訝異,都吃素了還會有心血管疾病?推測也與過量食用加工食品有關,例如:百頁豆腐、炸豆皮等,都不建議經常食用。 烹調方式很重要!正確料理才能防癌 劉怡里營養師最後提醒大家,重視營養、飲食,不能忘了最後一哩路,就是食物的烹調方式。 「不只少糖、少鹽,在烹調上更要注意溫度與時間。因為高溫與煮食太久,會導致營養素流失、吸收下降,花椰菜等蔬菜,烹煮超過4分鐘後,有50%的營養會流失。」此外,像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B、C在高溫之下會產生異變,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 仔細來看,蛋白質類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的「雜環胺類」物質,脂肪類則易產生「苯并芘類」致癌物,碳水化合物會因此產生較多的「丙烯醯胺類」物質等。高溫烹調的時間越久,越容易產生有害的致癌物質,尤其是食物中焦黑部分的毒素量更多,建議少食用。 「怎麼煮才健康」是最後一道學問,鎖住營養,身體更好吸收,養生、抗癌、更健康!才不會以為吃了許多健康食物,最後功虧一簣。●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愛運動較容易有糖尿病?白雁:每天3分鐘這樣做,活絡氣血、穩定血糖.牙痛就診,竟是口腔癌第一期!醫師:6大關鍵是警訊.子女會長大,我也會衰老!台大教授:傳承生命美好,才能讓我們的生命生生不息
-
2020-07-24 科別.婦科
月經來的時候脾氣真的會變差嗎?6大危險族群要當心
何謂經前症候群?「經前症候群」是一種身心症,女生月經來潮前一週左右開始,荷爾蒙會發生變化,有些人會出現腹部疼痛、乳房脹痛、腰酸、頭痛及心情煩躁、敏感、容易發脾氣等身心不適症狀,等到月經來潮或結束後,這些不適症狀即消失或減緩,一般稱之為「經前症候群」。「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因人而異,如果確實出現這些症狀,最好先給專業醫師診斷,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後,自己也才比較安心喔!經前症候群有6大危險族群中央社採訪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常務理事蕭美君表示,經前症候群有6大危險族群,包括年齡介於25至35歲且經期不規則者、飲食不均衡、經常處於壓力情境、缺乏運動、曾流產或有產後憂鬱症、曾罹患憂鬱症者都得特別當心,而且曾有此問題的民眾,未來產後憂鬱、更年期障礙及各種身心情緒疾病機率會比一般人來得高。如何改善經前症候群?「經前症候群」所出現的症狀只有出現在月經週期前、後幾天才算,當月經來時症狀會消失,因此和月經來脾氣會變壞完全無關!其實,只要平日執行健康生活,充足睡眠、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保持心情愉快,必要時可依照醫師、藥師指示補充適量維生素B,就可以輕鬆跟「經前症候群」的壞脾氣說再見囉!若還是無法改善,請求助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接受治療,才不會讓「經前症候群」影響心情及打亂日常生活。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24 科別.心臟血管
別再認為貧血「補補」就行了!背後恐有隱匿疾病
黃老伯身體素來健康,最近體檢時提示有輕度貧血,醫生建議他去血液科就診。老伴和鄰居都覺得瘦的人才會貧血,而黃老伯挺胖的,都認為他應該不會貧血,就算有貧血,吃點紅棗、枸杞就行了。但老伯不放心,立即去醫院血液科就診了,結果發現了另一種血液疾病——骨髓瘤。醫生說,還好老伯及時就診,情況還不是很嚴重,經積極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骨髓瘤跟貧血的關係是偶然,還是有牽連關係?誰說貧血不是病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頭暈、乏力或胸悶、心慌等症狀,以為自己有心腦血管疾病,往往忽略了貧血也會有這些症狀。還有人即使知道自己有貧血,也不在乎,認為貧血不是病。事實恰恰相反,貧血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疾病。貧血並不僅僅有頭暈、臉色差等表現而已,由於貧血是提示攜帶氧的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因此會造成全身組織和器官出現缺氧。通常,血紅蛋白60-90g/l為中度貧血,30-60g/l為重度貧血,小於30g/l為極重度貧血。貧血嚴重時,可造成飲食不振、噁心、腹脹、黃疸、感覺障礙、神志改變,同時可有心悸、短氣、胸悶、心率加快等表現。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偏差,貧血發生後會加重心功能負擔,造成貧血性心衰,危及生命。背後或牽出隱匿疾病貧血的病因有許多種,並不是只有營養不良,所以不是 「吃點好的」就能改善貧血的。尤其是老年人,貧血的症狀表現多變,特異性不明顯,常常和其它內科疾病雜合在一起,有時甚至被其它內科疾病所掩蓋。因此,對老年人的貧血原因要有多方面的考慮。根據紅細胞的體積,貧血可分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和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小球性貧血常見於缺鐵性貧血和慢性病性貧血,在老年人往往可能有腫瘤性疾病、特別是消化道腫瘤導致,如不及時發現,可能出現消化道大出血、腫瘤迅速惡化的情況。●巨球性貧血有些老年人臟器老化,胃壁細胞萎縮,胃酸和內因子分泌不足,加之老年人食慾下降、牙齒咀嚼功能下降,許多食物因為咬不動就長期不攝入,導致造血原料葉酸、維生素B12的缺乏,出現了巨幼細胞性貧血。這是一種大細胞性貧血,嚴重時常常並發血小板、白細胞減少、溶血、小便發紅、黃疸、甚至神志障礙,給老年人的生活會造成極大傷害。●正球性貧血老年人特別不能忽視的是血液科的專科疾病,特別是多發性骨髓瘤。這個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經趕超了白血病。它起病隱匿,有時甚至發病初期只表現為貧血,不易被發現,等到全身其他症狀明顯時,病情大多已發展到非常危重的地步。黃老伯就是一例由於骨髓瘤造成的貧血,所幸發現早而得到了及時治療。由此可見,造成老年人貧血的原因很複雜,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有效治療。要對貧血提高警惕,不能只考慮營養不良,自行一味補充蛋白質、吃紅棗赤豆等紅色食物,這反而可能延誤病情。因此,建議老年人在發現貧血後應及時至醫院血液專科就診,通過詢問病史、配合血液學檢查,最終得到正確的診斷及相對應的治療。(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23 新聞.生命智慧
親自照顧癌父一年仍留遺憾!急診室醫師田知學:經歷過才知放手有多難
田知學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去年藝人高以翔猝死的新聞令人惋惜,同時有部急救教學影片(註)在網路上瘋傳,一位五官深邃的急診室醫師示範如何在黃金急救4分鐘內,利用CPR(心肺復甦術)和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急救的4步驟。 她是田知學,來自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搶救生命是她的工作,愛護生命則是她的使命。 「我的專長就是『拆炸彈』!在急診室裡,有時候一個危機解除了,另一個危機馬上就響起警報。我能判斷的時間不多,快速地為患者做緊急處置,我就像是在生死線上工作的人。」 急診室彷彿地雷區,專長就是拆炸彈 「我記得有位年輕人說胸痛,沒多久就倒地昏倒。我們馬上撕開衣服,立刻用電擊、上點滴就救回來了。猝死都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生,只有黃金4分鐘的急救時間,拖延太久會造成腦部缺氧。」 「而且年紀愈大,猝死的機會愈高,因為過了45歲的三高、肥胖多,但現在三高與肥胖問題的年紀又不斷提早,如果人人都知道怎麼判斷與急救,而且身邊就有AED設備,你可能救人一命,或是被人救你一命。」 在振興醫院急診室裡,忙進忙出的田知學,每分每秒都與時間賽跑,她還上節目、寫專欄,進衛福部協助推行原住民健康政策,到偏鄉宣導衛教知識;這麼奔波的她,同時是一位職業婦女,再忙都要為孩子準備便當。 她不只是位醫師,她相信這幾年陸續埋下關懷的種子,總有一天會成為護蔭眾人健康的巍巍大樹。 小朋友把她當偶像,再辛苦也會挺下去 「我很愛小孩子,本來我的第一志願是小兒科,但去了小兒癌症病房、加護病房後,我真的太不忍心,我會把情緒帶回家。」但在她開始上節目後,有原住民小朋友寫信給她,跟她說:「謝謝你,你是我們的偶像,你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 孩子能受到鼓舞,給她前行莫大的動力,也讓她不停止前進偏鄉,用各種方式宣導衛教與急救觀念,即使路途有些阻礙,她也始終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 「我認為我的抗壓性夠高,因此選擇急診醫學。每當心情低落時,我的紓壓方式就是『放空』,一個人在外面晃一晃、走一走,老公看我晚回家,就知道我在急診室遇到一些狀況。」 「有些病人進院時還有心跳,但很快地就可能病情急轉直下,離開了,家屬經常無法接受死亡的結局,我也必須去承接家屬的情緒,以及接受醫師仍可能救不回病人的事實。但即使如此,我能夠堅持下去,也是因為這裡(醫院)充滿令人感動的故事,我的人生意義,就在這裡。」 父親上的一堂生死課:眼淚因為愛而存在 「過去我在安寧病房工作時,有位長輩的家人彼此間在『演戲』,不想讓長輩知道他快往生。但有天,我跟病人聊天發現,其實他早就知道了。他說:『我知道我快離開了,我也知道他們在演戲,但因為我愛他們,我要假裝不知道。』」 「他是一位很有智慧的長輩,我很不忍心。我跟他說,我要調去其他單位,因為我不要跟你說再見。我邊說,邊哭得稀裡嘩啦。」 「他只是很慈愛地對我說:『有一天,你會是一位成熟的醫師,你就不會輕易地為病人掉淚。』他的話深深影響了我,這麼多年過去,我時常想起他。」 田知學感性地提到,面對親人過世,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她的父親也罹患癌症時,了解膽囊癌嚴重性的她,再愛、再想讓父親留下,仍在一年多後就「送走」了父親、告別最愛的父親,她的這堂生命課,深刻地印記在她的生命裡,因愛而哭泣,也因愛而重生。(推薦閱讀:「我死都不插管!」父母逼簽放棄急救書 先問5個問題) 「過去我覺得很重要的,其實不重要;再重要的,我們可能抓不住。父親罹癌一年,父親說他並不怕死,我還是很煎熬。他離開後我很遺憾、自責,我不停想,我要學習原諒我自己嗎?我做不到,但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 急診工作操勞,養生秘訣在於「一把穀物」 工作日夜奔波的她,有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養生秘訣,她剛上小學的孩子就是最好的驗證。 「我在他嬰兒的時候,就只給他吃『全食物』,副食品一定是親自製作,開始吃飯後,就天天吃纖維高的全穀類(像是糙米、燕麥等)。」 「現在我為他帶便當,也會幫自己帶一個全穀便當,只要一手掌穀類,營養比一盤蔬果還多,裡面有礦物質、維生素B、抗氧化劑等等,讓身體減少發炎,不容易中風、心肌梗塞,延長我們健康的壽命。」 「現在我的孩子反而不習慣吃加工食品,喝不慣濃縮果汁或其他加工品的味道。我也靠這長久的飲食習慣,維持自己健康的身體。」 我有一個夢: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 工作繁重,如此拼命的田知學,給自己的一句名言是「你若想自己做不到,你就會做不到!」在她的努力之下,現在衛福部已經增設部落的AED設備,而她的口號「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也藉著網路傳播給更多人;很愛小孩的她,還出了本童書繪本《為什麼不能去打獵》。 接下來,她仍會肩扛著使命,繼續往前行。這是她的女人40,美麗、自信,還有責任! 【註】影片請搜尋「必學CPR+AED急救4步驟」●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愛運動較容易有糖尿病?白雁:每天3分鐘這樣做,活絡氣血、穩定血糖.牙痛就診,竟是口腔癌第一期!醫師:6大關鍵是警訊.子女會長大,我也會衰老!台大教授:傳承生命美好,才能讓我們的生命生生不息
-
2020-07-23 新聞.用藥停看聽
嘴破就擦口內膏?藥師:嘴破分5類,先清清楚你是哪種
午餐時間,小美身邊同事哇哇喊著,嘴破吃東西好痛苦。小美陷入回憶,學生時代趕專題,曾經一口氣嘴破八個洞,舌尖上的破洞更是讓人痛不欲生,她甚至曾在傷口抹鹽,想要止痛。其實人生可以不必如此痛苦。俗稱的「嘴破」,在醫學上指口腔潰瘍,又稱為口腔炎、口瘡。一般人常認為嘴破就是火氣大,事實上,口腔潰瘍可大略分為外傷性潰瘍、感染性潰瘍、免疫系統疾病造成、惡性腫瘤及血液系統疾病或其他與體質相關原因等五大類,成因各有不同。口腔潰瘍的藥物治療以類固醇消炎藥、非類固醇類藥品、組織凝結劑及保護性凝膠為主。類固醇消炎藥:具有消炎抗過敏作用,不可用於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口腔潰瘍,有胃潰瘍、糖尿病等病史等免疫力低下患者,也不宜使用。非類固醇類藥品:多製成凝膠或口腔噴液劑,具止痛和抗發炎作用。組織凝結劑:使用當下,會有較強的刺激性,隨即迅速消退,能使病變組織凝結而易於排除,加速組織再生及傷口癒合。保護性凝膠:利用膠體黏著的特性,附著於口腔內壁的黏膜上,形成保護膜,使傷口在減少外力刺激的環境下癒合。除上述常見藥品,也有人使用中藥成分的藥粉,或日本帶回添加類固醇、維生素B群、C群等複方成分的口內貼片、噴劑或口服錠劑治療口腔潰瘍。提醒大家,應先知道口腔潰瘍的成因,一般外傷性潰瘍可使用含類固醇的口內膏緩解;但若是由感染引起的口腔潰瘍,應使用抗感染製劑,一旦用了含類固醇的口內膏,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免疫反應,進而讓病毒生長愈加猖狂,而中藥材成分生菌數較高,也不建議使用。面對口腔潰瘍時,不可輕忽其成因,了解成因才能對症下藥。另外,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避免熬夜、抽菸、酗酒及嚼食檳榔,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衛生,適當補充維生素,是減少潰瘍的不二法則。其他內科疾病所引起的口腔潰瘍,除給予口內膏或凝膠緩解之外,仍應以治療根本疾病為主,如潰瘍情形持續超過三周,應尋求專科醫師診察,切勿輕忽。
-
2020-07-23 科別.皮膚
曬傷冰敷、塗蘆薈緩解! 脫皮時這2件事千萬別做
在河濱公園盡情恣意的痛快騎著U Bike;籃球框架下,三對三鬥牛激烈對尬中;戴上耳機聽著音樂,沉浸在與自己體力及耐力的比拼,享受路跑抵達終點線的那股激情;穿著清涼的比基尼、海灘褲在沙灘上盡情踏浪、玩著沙灘排球,各式活動繽紛登場。但一整天下來,卻發現手臂、背部被太陽曬得紅紅一塊,大面積曬傷了! 曬傷部位多為身體較突出位置 長期保護部位也較易曬傷 皮膚科醫師表示,通常容易曬傷的部位都是身體較突出的位置,像是鼻子、臉頰、頸部、背部,或是一般人較不會注意到的耳朵。另外,若平時上班穿著有袖衣服,假日戶外活動則選擇無袖背心等衣著,長期有保護的部位如肩膀、大腿、上臂等,頓時曝露在陽光之下,就容易比手背等長期接受紫外線照射的部位更容易曬傷,因此這些部位都應該要做好防曬措施。 曬傷初期會出現灼熱、發癢 冰敷、擦蘆薈有助修復肌膚 一般曬傷的症狀多發生在曝曬陽光後的6~12小時,起初會因為血管擴張而有灼熱、刺痛的感覺,這屬於身體的物理反應,接著紫外線會引起皮膚深層的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組織胺引起過敏反應,例如皮膚發癢等症狀。 皮膚科醫師建議,使用手帕或毛巾包覆冰塊冰敷,或用成分單純、完全不含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絲瓜水或是活泉水,先在冰箱冷藏後,再取出來倒在化妝棉上濕敷曬傷部位5~10分鐘,次數不限,可藉此緩和皮膚發紅、發炎的狀況。 冰敷曬傷部位後,接著塗抹保濕凝膠或是乳液,最好能夠使用添加玻尿酸、尿囊素等吸水性佳的保濕成分,以提升表皮含水度,或使用含甘草、燕麥、蘆薈等成分的保養品,能夠幫助鎮定、修復發炎的肌膚組織。 曬傷24小時候會開始脫皮 刻意撕除、美白恐致色素沉澱 在曝曬陽光後24小時,身體代謝的脫皮現象則會開始發生,但切記不要刻意將破皮撕除,應等待破皮自行慢慢脫落,在脫落之前則要注意保濕,千萬不要急著美白或去角質,必須等到脫皮完全脫落之後,再使用成分溫和的美白乳液,例如維生素C、傳明酸等,以減緩色素沉澱的現象發生。 此外,若曬傷的範圍深達真皮層,引起的發炎反應會更嚴重,皮膚上將會出現一顆顆的小水泡,嚴重的話,還可能有滲出液,此時不要自行處理,因為在處理過程中,若是不慎造成破皮或是水泡破裂,將會導致細菌侵入皮膚,很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預防曬傷 擦防曬乳+物理性遮蔽才徹底 要預防大面積曬傷,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防曬要做得徹底。皮膚科醫師提醒,防曬不只是擦上防曬乳液,而嘴唇則可以擦上有防曬作用的護唇膏,並搭配物理性遮蔽方式,如穿著長袖衣服或外套、袖套、戴帽子、太陽眼鏡、撐陽傘等,以遮蔽陽光照射,防曬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延伸閱讀: 夏季肌膚保養懶人包! 6個必備基礎觀念看這篇就對了 紫外線會讓你老得快! 醫師提醒3習慣每天都要做到 
-
2020-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5個增強免疫力方法防範新冠病毒?教授逐一破解迷思
我在2020-7-17發表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駁斥補充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冠的論調。不久後MyGoPen(賣擱騙)網站的站長就用臉書寄來一篇文章,內容是江守山醫師提供《抗疫5方法》,而我也立刻回覆說,美國最嚴重的州都是在南方太陽多的地方,其他的我就不想浪費唇舌了。不久後有一位臉書朋友也回覆《已經網路瘋傳,被煩死了!》。我本來是不想浪費唇舌,但沒想到我二姐今天也在我們家的LINE群組傳來這篇文章,而且還特別叮嚀:出門回家一定要嗽口最好用溫盬水以防呼吸道感染。所以,這下子,我不得不浪費唇舌了。其實,這篇江醫師的文章是早在2月22日就已經出現,請看TVBS的別只靠口罩!醫師提「5方法」抗疫 謝震武超驚訝,以及中時電子報的醫斷言:社區感染終將到來 免疫力才是硬道理。我現在就逐條來分析《抗疫5方法》:第一,要睡眠充足,每天必須維持7小時的睡眠,如果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人,免疫力就會低下。分析:睡眠充足是老生常談,了無新意。請問,有人會故意睡眠不充足嗎?第二,要吃得好,所謂「好」,不是說吃山珍海味,而是要吃有益健康的優質蛋白,可以拿來做抗體。記住不要吃糖,精製糖吃下去,白血球睡覺睡5個小時,因此,我們要調整日常所吃的食物。分析:《優質蛋白可以拿來做抗體》?這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卻是毫無科學根據。《精製糖吃下去,白血球睡覺睡5個小時》?這百分之百是童話故事,連科幻小說都談不上。第三,冠狀病毒有固定的模式,到寒冷的冬天會多起來,因此也有人說要多曬太陽,有助於提高維生素D。美國還做了一個介入型研究,發現有補充維生素D的人,冬季時的呼吸道感染就降低三分之二,如果真的不曬太陽,也可以選擇吃維生素D。分析1:適度曬太陽對健康有益,也是老生常談。但是,曬太陽能降低新冠感染的說法,則完全純屬臆測。事實上,現在美國最嚴重的州都是在南方太陽多的地方。請看著名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在7月2日發表的A roaring Sun Belt surge has inverted the demographics and politics of COVID-19(咆哮的太陽帶激增顛覆了COVID-19的人口統計和政治)。世界衛生組織也有發表Exposing yourself to the sun or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25°C DOES NOT protect you from COVID-19(暴露自己在陽光下或高於25°C的溫度下並不能保護您免於被COVID-19感染)。它說:無論天氣多晴朗多熱,您都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 許多天氣炎熱的國家都有新冠病例。分析2:《美國還做了一個介入型研究,發現有補充維生素D的人,冬季時的呼吸道感染就降低三分之二》,是胡謅出來的。美國從未做過這樣的研究,也沒有任何研究顯示什麼降低三分之二。請看維他命D能預防感冒及流感?。分析3:吃維他命D能降低新冠感染,只是一種假設。最近才完成的,全面性的審查,無法支持此一假設。請看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第四,日本的研究指出:要拒絕上呼吸道感染,「你回家就要漱口,為什麼?因為所有的病毒不是有你細胞的鑰匙,它侵入你的細胞,它要鑽洞、要敲門,所以它附上去需要一點時間,所以你只回家去給它吐掉。」同時,日本研究也提到,不管你是用水、鹽水、優碘加水,漱口水、茶,這5樣都有效。分析:正規的醫學文獻裡沒有這樣的報導。《漱口能降低新冠感染》,純屬臆測。哈佛大學有發表COVID-19 Myths vs. Realities(COVID-19迷思與現實)。它說:冠狀病毒確實可以引起喉嚨痛,用溫水漱口可能會使它感覺好些,但它對病毒沒有直接影響。第五,日本、以色列、芬蘭的研究都指出,只要每天洗熱水澡,拉高體溫就不利於冠狀病毒的感染。研究中還提到,如果一週洗4次以上的熱浴,病毒感染可以降到6成。江守山表示,每天洗熱水澡也不用花什麼錢,41度5分鐘就算足夠了分析:正規的醫學文獻裡沒有這樣的報導。《洗熱水澡能降低新冠感染》,純屬臆測。世界衛生組織有發表Taking a hot bath does not prevent COVID-19(洗熱水澡並不能預防COVID-19)。它說:洗熱水澡不會阻止COVID-19感染。 不論您的浴缸或淋浴的溫度如何,您的正常體溫都保持在36.5°C至37°C左右。 實際上,用極熱水洗個熱水澡可能有害,因為它會燙傷您。原文:最近瘋傳/醫師散播的新冠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