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精神健康
共找到
61
筆 文章
-
-
2024-10-23 癌症.癌友故事
別漠視心理腫瘤 家人互動是抗癌關鍵
「醫師,我老婆生病,我已當了10幾年和尚!」「我不敢和太太說太多我生病的事,她容易緊張、憂鬱,怕她擔心。」這些都是發生在癌症家庭中的病患、家屬心聲,凸顯出家屬背負的壓力不比患者少。專家提醒,當家中有親人罹患癌症,除了專注抗癌,身心的支持也是重要關鍵,若缺乏身心支持,身心能量的耗損就會加劇,全家生活可能因此癱瘓。病患與家屬 身心壓力大在財團法人亞太腫瘤學交流基金會、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攜手舉辦的「促心常談,愛心無距」癌友家庭交流工作坊中,醫師等專家,以及參與的血癌、淋巴癌病友、家屬,談到罹癌過程及照顧陪伴上的壓力,皆百感交集。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分析,癌症家庭易面臨心理、經濟壓力,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或淋巴癌為例,靠抽血等檢查,很快就能知道結果,常讓癌友家庭的身心壓力在短時間劇烈起伏。在家治療 身心陷空窗「不要抗癌成功,心卻面臨癱瘓。」方俊凱表示,癌症病患在醫院接受治療之時,多數可獲醫療團隊、癌症心理師等支持,但療程結束返家後,在家用藥期間,病患、家屬的身心支持易陷入「空窗期」,此時病患、家屬在家中的身心狀況,以及擁有「好好生活」的能力,更須留意。方俊凱呼籲,當病患、家屬陷入身心困境,尤其是涉及安寧、精神健康等問題,千萬不要害怕與醫師諮詢、交流。無論是政策層面或醫療端,皆建議在這段空窗期提供更多資源,例如可考慮將這段期間的心理諮詢納入健保,為癌症病患、家屬提供更多支持。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副秘書長、台大癌症醫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劉家豪指出,根據觀察,不少罹癌病患的家屬往往被迫扮演「模範家屬」角色,特別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病患,病程可能長達10多年,而這段時間的慢性壓力,常讓有些家屬連和朋友用餐、出門旅遊都充滿罪惡感,十分辛苦。因此自我適時的放鬆是很重要的,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當病患的好戰友。不強迫樂觀 要互表心意方俊凱也提醒,在抗癌過程中,不少癌症病患的家庭生活因完全以癌症為中心,反而忘記如何「好好過生活」,建議家庭成員可在新的生活形態中繼續互動,不要害怕放鬆,也盡量不要強迫對方樂觀。劉家豪也建議,當家人看到對方的辛苦、寂寞,可以用一個擁抱、一句感謝表達心意,讓互相支持的力量更強大、穩健。愛不要怕說出口,不管是病患對家屬,或家屬對病患都是一樣。這次工作坊活動的合作夥伴全球腫瘤治療創新公司BeiGene(百濟神州)總經理陳益雅則分享,她曾是癌症病患照護者,對於這段時間的心情起伏「感同身受」。希望透過這次工作坊活動,讓癌症病患和家屬獲得更多支持,並讓他們的身心需求受到應有的重視。
-
2024-08-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我的藥沒有效?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北印度公立醫院田野觀察紀實
【編者按】本週三篇文章的共同點是「醫療溫馨的一面」。一位長照營養師分享一位病人的女兒在她的指導下成功地加入照護母親的表現。一位童年時感染腦炎,引起頑固型癲癇與重度智障病人的母親分享她如何在醫師的鼓勵下,全家人首次一起出國旅遊,成功地走出陰霾,而領悟了一位心理諮商師說的一句話:「別讓擔憂限制了我們的人生。」一位台灣醫學院醫學人文老師敘述她到北印度公立醫院所見所聞,分享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的心得,並親眼見證台灣年輕學生參加海外服務的熱忱。七月初赴北印度拉達克進行高原醫療人類學田野工作,在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城市行動,時刻都能感受到自己身體的存在,無論是爬坡兩步就氣喘如牛、抑或皮膚對抗乾燥且強烈的紫外線產生的過敏反應。此行中途兩次奔赴首府列城(Leh)SNM Hospital,一次為報導人的母親因急性眼疾自兩百多公里外的藏斯卡(Zanskar)送來市中心、另一次則是陪同前往探視被送至急診室的台灣國際志工學生。對於印度公立醫院醫療現場、及其中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兩次歷程提供了參與觀察(participate observation)與反思的機會。七月九日當天原與報導人拉莫師父約定好參觀正在籌備中的私人療養院,報導人來自拉達克比丘尼協會(Ladakh Nun Association),該協會創辦人Dr. Palmo本身即是一位藏醫,關注婦女權益、精神健康與安寧醫療,登記為NGO便是希望佛教與社區能更加融合,寺院中的各項活動皆開放民眾參與,參與者多為女性。Dr. Palmo說,拉達克仍舊是一個保守的父權社會,婦女在婚姻中所面對的挫折、困頓、尤其照護臨終老人成為重大壓力來源之一,這些原因促使她年前獲贈一片土地後,興起建造一座綜合療養中心(Dr. Palmo使用「healing」這個詞彙)的念頭,提供婦女喘息、調整身心平衡的處所。參觀途中拉莫師父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她的母親被緊急送來列城,在長途跋涉近十小時後,將在半小時後抵達。我詢問能否一同前往照護眼睛受傷的母親,獲允後一同跳上車。抵達SNM醫院前棟門診大樓,拉莫的大哥、大嫂及母親已在眼科門診外等待,遊牧民族的穿著、風塵撲撲的面色,母親戴著太陽眼鏡看不出受傷的狀況,但十小時的求醫路程是在台灣無法想像的「偏鄉」距離。我想起邱仁輝醫師在《挖蟲草的女孩》一書中曾提及,青康藏高原的醫師對他說:「我出門看個病人馬上回來」,而這一去便是兩天。時間與空間距離的差異是醫療重要的考量之一,台灣交通便利,經常使人忘了這一點。拉莫師父留下來陪伴家人,另一位安莫師父陪我四處走走。SNM Hospital全名為索南諾布紀念醫院(Sonam Nurboo Memorial Hospital),位於列城市中心,是拉達克地區最大的公立醫院,也是唯一的一間。院名紀念Sonam Nurboo(1909-1980),他生於列城,1930年代前往英國攻讀工程學位,是拉達克第一人,返國後旋即遇上巴基斯坦襲擊,他運用專業修築了一座臨時軍用機場,使拉達克繞過農業和工業時代直接進入現代化社會,爾後帶領建設邊境道路、入閣擔任工程、電力及事務部長,1961年獲頒國家級蓮花士勳章。院內人聲鼎沸,但自有一套系統、亂中有序,反倒不覺得擁擠,且相當窗明几淨。門診分布在一、二樓,共有十二科:泌尿科、兒童發展障礙科(Paediatric Handicap)、藏醫科/阿育吠陀科(Amchi / Ayush)、眼科、兒科、病理科與血庫、影像放射科、牙科、骨科、一般外科、耳鼻喉科、精神科與戒癮中心(Psychiatry & De-addiction)。門診大樓一樓右側設有會診諮詢處(consultant),大排長龍,目測約有八十多人極有秩序地分成三列隊伍;左側則是藥局。由於是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由印度政府負擔,民眾幾乎不需付費,醫師開立的處方若醫院藥局有,可免費領取,如無,則自行到院外藥房購買。在眼科、外科及兒科的候診區域中,也發現各診療室一旁設有門診手術室、注射室,與台灣不同,這裡的病人毋需走太遠便可完成整套治療流程;機械設備亦相當完善,包括最新CT掃描、MRI、陰道鏡、內視鏡、超音波心動圖、C形臂等,都可在走廊上看見這些暗示著醫療高科技服務的宣傳海報。門診大樓的另一側是住院大樓,目前共有一百五十個床位、中央供暖,實屬健全。該院目前在印度醫療體系中列為第二級分區醫院(Sub-Divisional Hospital)。根據印度2017年的〈國家衛生政策報告〉(National Policy Report)指出,全印度私立醫療體系掌握大多數醫療資源,占整體醫療支出之74%,且掌握全國約62.4%的病床、80%的醫師、26%的護士與78%的救護車服務。一般對於印度醫療系統的印象也多是貧富懸殊、公立醫院吵雜擁擠、水平不高,如需進一步治療,仍需去私立醫院,而大部份費用需自付。但若加上文化與社會條件,針對拉達克醫療的初步觀察則提供另一種思考面向。上文所提及拉達克女尼協會的療養中心屬私人機構,她們曾來台灣參訪慈濟,對於建立一所富含佛教義涵在其中的醫療機構深具信心。而SNM雖是公立醫院,整體管理卻有條不紊,雖然進一步資料仍需深究,但這或許也與拉達克社會的藏傳佛教文化基底有關,反映出極高的道德規範與決策準則(當然也得考慮拉達克於2019年升格為United Territory後獲注大量資源):對於「病苦」的人性(humanities)思維而非成本計算與管理,在政府負擔全額醫療費用一事上,不分拉達克人、流亡藏人或外國人皆同。醫院的官網這麼說:「我們的願景是成為本地的第三級護理醫院(District Hospital),擁有最先進的設施,以最少的轉診量治療各種疾病,並擁有最先進的研究設施,無論病人的種姓、信仰或膚色,將提供最好的醫療治療與嚴格的道德原則以及關懷和同情心的文化。」(https://www.snmhospitalleh.com/about)幾天後的傍晚時分,我正在列城的頂樓咖啡館遠眺喜馬拉雅風景、訪談流亡詩人,即將結束時接獲訊息,幾位來自台灣的國際志工學生因高山症被送至SNM醫院急診室,我隨同帶隊老師一同前往探視。急診室位在醫院後側,計程車一路長驅至底,下車後找到三名台灣學生,個個面色慘白、高燒不退,他們已接受急診醫師診斷,正坐在一旁等待打針叫號,幸而有當地拉達克友人相伴,解決語言及行政程序問題。與台灣急診室不同,這裡並無檢傷分級分流的措施,病人進來後先在急診門診室排隊、醫師依序看診、開於處方簽,一旁簾子拉起來護理師就在裡頭注射藥劑,一個接一個,並不推擠叫囂。空間上也與台灣急診室常見的開放空間不同,這裡屬於「三進式」:第一進是門診,用來確認病況,如需病床(如吊點滴)或進一步處置,便往內移至下一進,這個空間容納了大約二十張病床,用布簾隔開,如需再更進一步治療,再往內移至第三進,這裡有許小房間、房間內有不同儀器,有些正嘎嘎作響。兩位學生打完針坐在一旁休息,第三位卻遲遲不見叫號。經詢問,才知治療師(therapist)認為此學生的血壓過高,打此劑針藥不適合,因此找來第二位醫師,第二位醫師同意治療師的意見,因此和第一位醫師重新討論、把學生喚去重新量了一次血壓,又是一番等待。這裡的所有醫護人員都穿白袍,一時難以辨認誰是醫師、誰是護理人員,但看久了倒也能看出結構與系統:被圍著諮詢者是醫師,白袍較長;捧著治療盤快速奔走的是護理師,白短較短;掛著聽筒但著便服是治療師。人數比例大約是1:5:3。從今晚的學生案例及二小時的初步田野觀察,治療師扮演極重的角色,包括藥劑的確認、病床巡邏看診、以及隨時被家屬攔下問東問西。治療師與拉達克友人是朋友,我加入他們的談話,拉達克友人笑著說,治療師認為急診醫師來自德里,開的劑量適合平地大城市,但不適合拉達克,沒有考量海拔、地理環境與整體情況,充其量只是一台「開藥機器」;治療師則笑說,你們從台灣帶來的頭痛藥、感冒藥,在這裡都不會有效,你們的藥留著回去吃。我問,同樣都是Panadol,也會因地理環境不同而有不同效果嗎?治療師大笑走開。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學生從台灣帶來的日常備藥的確完全起不了作用。我坐在牆邊的候診椅上,細細體會治療師那意味深長的笑。當談及醫療的跨文化理解時,我們經常討論不同族群、信仰、對身體與疾病的不同認知,卻鮮少思考用藥的跨文化差異。同樣的身體在不同的環境會對同樣的化學藥物產生不同的反應,如果認為普拿疼適用於全世界每一個角落,今天的案例告訴我們這樣的想法可能過於科學傲慢。我也不禁開始思考,我們究竟有多瞭解自己的身體呢?這群青春洋溢的學生滿懷理想、克服許多困難來到此地,卻在扺達後的第一週便辦起街舞工作坊、教拉達克小朋友最流行的舞步,劇烈運動換來的下場是需要不斷吸氧、一瓶一瓶的氧氣不斷被送進住宿,甚至有人短暫失明。接著隔天又翻越海拔5359公尺的卡東拉隘口(Khardungla pass)前往Nubra Valley,於是再度被送往醫院。一位學生自行判斷是急性高山症、緊張加上壓力在傍晚時刻忽然便癱軟不適、倒在被褥上爬不起來,工作人員緊急背著她送至急診室,檢查過後醫師淡淡地說,是恐慌症發作,學生聽及如此,笑了起來。台灣的健保便利,醫療資源濫用所見多有。拉達克公立醫院以善慈為本,醫療幾近免費,而我們的學生由於對於在地知識的匱乏、與自我身體理解的薄弱,途增折磨,值得當代科學教育反思。最後一名學生在接受十分鐘的噴霧藥劑治療、病床休息後重新測量血壓,穩定後打了針便獲允離開,帳單各為10盧比(約台幣3元)。離開醫院時,一位躺在擔架床上的男人被快速推走、滿臉是血。臉龐稍微恢復氣色的學生問我,老師妳怎麼都沒事?我也只能笑笑。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就這重要的議題,由他邀請關心這議題的學者分別寫出他們的看法。胡董事長本身以「精神病理學」的專長點出沈浸於「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精神樂活」的觀點。→想看本文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肯定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的關鍵角色,但更強調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大學通識中心的張松年教授以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點出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在現代網路科技創造的自媒體時代,媒體結合手機、網路科技的力量,影響力已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隨時隨地取得想要的資訊,看似是方便的事,但我們常忘了人類的慾望是個無底洞,當面對網路透過演算法為你量身打造的海量資訊世界,很難有理性選擇的招架之力。以筆者在大學的教學經驗就發現,網路沉迷的學生,往往在「線下」真實的課堂教室沉默寡言,缺乏反應,甚至連分組討論時間,也發現全班靜悄悄,因為即便坐在同張桌子,也用Line文字溝通,放棄語言交流。這樣奇異的現象不禁令人憂心。 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發展的關鍵,克服成長問題的成功經驗,將會有助於發展出良好的自我,為心理健康打下基礎。台大醫學院胡海國名譽教授提出的「精健道」中有精闢的見解,他認為「自我,內含心理與腦兩個成分」,「人與環境之連結,推動腦與心境之互動」,這樣的互動歷程就會得到所謂的成長經驗。「融入越多的環境元素,經驗就越多,腦細胞連結愈多,思考愈多元,自我就愈豐富。」而負面的環境元素,如課業成績不佳,同學的排擠、父母的叨唸、身材外貌的比較、缺乏興趣或專長等壓力,引發的情緒需要紓解,問題更需要時間思考、學習、試誤練習與反思,心與腦有如此理性的互動歷程,問題才能獲得改善,自我才能獲得成長,更能適應社會環境。然而青春期的大腦正是情緒發展最豐富,但掌管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質尚未成熟無法對其有效控制的階段。網路媒體的優勢,就在於它能以豐沛的資源,快速的回應青春期大腦多變情緒的需要,以虛擬的環境取代了真實環境的連結,使腦與心境互動的歷程經驗,與真實的社會環境元素有很大差異。這些差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有:一、從網路媒體看到的世界相對窄化與膚淺,青少年易沉溺於片段的資訊洪流無法自拔:網媒透過演算法程式不斷推播相類似的資訊,看似豐富的資訊,卻並非多元,甚至是窄化的,且資訊量太多,無法細看,更別說思考判斷,因此資訊長度往往愈來愈短,短視頻當道,也就無法談深入的議題,只能追求趣味。青少年不斷追求趣味,卻不思考,或精準地說無法思考,變成反應機器。結果就是花了一大堆時間,接收了一些光怪陸離的資訊,卻不知意義在哪裡?網路世界下線後,失落感、罪惡感更嚴重,若在真實世界又缺乏有意義的連結(如追求生涯目標、良好的人際關係等),就會又退縮回網路世界,繼續飲鴆止渴。因此,筆者認為網媒透過演算法的「餵養行為」應該要立法加以約束。二、從網路媒體看到的世界相對虛假與誇大,社會比較效應下更覺得自己真實生活無趣:本來網路媒體就一切以「吸引眼球」衝高流量為最高宗旨,虛假與誇大成為常態,有了AI以後,許多訊息更難辨真偽,於是現實生活中不曾出現的帥哥美女,在網路上層出不窮;從未體驗過的奢華生活,在網路上比比皆是;奇蹟式的成功經驗,在網路上四處傳播,讓青少年在社會比較的效應下更是自慚形穢,自信低落。故個人認為網路媒體的AI濾鏡或影像生成功能,如果無法管理至少要有標示才能區辨。三、從網路媒體獲得的肯定相對簡單又快速,真實環境自尊低落的青少年更易依賴其中:課業成績不佳的挫敗,需要花費許多心力思考,付出努力累積實力,才能有一點的進步。但在虛擬的網路世界,只要多花一些功夫的在電玩中練功即可獲得勝利,失敗還可輕易滿血復活;貼張美美自拍照就能得到許多的愛心;甚至在網路上誇張的酸言酸語或譁眾取寵的故事,也可以獲得許多大拇指按讚。這使得其線上與線下的自我意象,有很大落差。如果青少年更喜歡網路上的自己,自然就不會願意在真實世界付出更多的心力來努力創造更好的自我。雖然,有些人際關係不佳,性格孤僻,處於團體邊緣的青少年,可透過網路媒體與社群,找到歸屬、支持與肯定,重新點燃其對生命的熱情。但也可能因社群媒體傳遞的負能量,同病相憐,相互取暖,更難走出自我封閉的世界。如果香菸可以課徵菸品健康福利捐,手遊或社群媒體APP,或許也可以課徵心理健康福利捐,增加網媒之社會責任。以筆者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對於那些本來就已具備有高自信、有與自信匹配的能力、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生涯目標的學生而言,影響尚輕,但對不具前述條件的學生,網路媒體正好擴大了負面影響。如胡教授所言:「不用心汲取環境元素,經驗就貧乏。」 「不用心汲取環境元素,是由於:不關心、不專注生活,忽略環境元素或者對環境場景,只是反應它,而不汲取它。」現在我們的確看到許多缺乏自信、人際關係與生涯目標的年輕學子只關心網路環境,不在意實體環境,只是反應,而不汲取,無怪乎有某大學教授形容大學生上課有如「人形墓碑」。可惜的是嘲諷無法激勵他們放棄與虛擬世界的連結,甚至適得其反。我們能做的事是,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三五成群、溫暖人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由精神健康的觀點論台灣媒體的影響和責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就這重要的議題,由他邀請關心這議題的學者分別寫出他們的看法。胡董事長本身以「精神病理學」的專長點出沈浸於「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精神樂活」的觀點。→想看本文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肯定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的關鍵角色,但更強調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大學通識中心的張松年教授以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點出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媒體對一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的影響媒體對個人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且複雜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A=正面影響1. 教育與信息:媒體可以提供有關健康和疾病預防的教育信息,例如健康飲食、運動和預防疾病的方法。2. 支持和社區:社交媒體平台可以幫助人們找到支持群體,分享經驗和感受,這對於那些面臨健康挑戰或心理問題的人來說尤為重要。3. 心理健康支持:通過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媒體可以減少心理健康問題的污名化,鼓勵更多人尋求幫助。4. 娛樂和放鬆:娛樂節目和電影可以幫助人們放鬆和減壓,提供一種逃避現實壓力的方法。B=負面影響1. 身體形象和自尊心:媒體經常展示理想化和不切實際的身體形象,這可能導致觀眾(尤其是年輕人)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意,進而影響自尊心和心理健康。2. 焦慮和抑鬱:持續接收負面新聞或暴力內容可能增加焦慮和抑鬱的風險。此外,社交媒體上的虛假信息和霸凌行為也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 睡眠質量: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和媒體(特別是在晚上)會干擾睡眠,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4. 成癮:媒體和數字設備的過度使用可能導致成癮,這會影響工作、學習和人際關係,進而影響整體健康。C=綜合考量1. 信息過載:過多的信息(尤其是矛盾或不一致的信息)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和信息疲勞,影響決策能力和心理健康。2. 行為影響:媒體中的廣告和內容可能影響個人的飲食、消費和生活方式選擇,這些選擇可能對健康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了解這些影響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管理媒體使用,並減少其潛在的負面影響。同時,促進正面的媒體內容和使用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改善整體健康和幸福感。媒體對一個人或者是社會整體身心情緒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對個人及整體社會的身心情緒和精神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媒體作為信息的主要傳播途徑,能夠快速廣泛地影響公眾的思想和情緒。正面報導可以提升人們的士氣和信心,而負面新聞則可能引發恐慌、焦慮和抑鬱。媒體對個人精神健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信息過載與焦慮:隨著社交媒體和24小時新聞頻道的普及,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接收大量信息。這種信息過載常常讓人感到疲憊和焦慮,尤其是當信息中包含大量負面或衝突性的內容時。持續暴露在這些信息中,容易讓人產生焦慮、無助感和抑鬱情緒。2.社交比較與自尊心:社交媒體上的完美形象展示,往往讓人們不自覺地進行社交比較,這可能會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看到他人的成功和快樂,可能讓一些人感到自己的生活黯淡無光,進而引發抑鬱和焦慮。3.資訊可信度與心理安全感:媒體傳播的信息是否真實、可信,直接關係到公眾的心理安全感。假新聞和誤導性報導不僅會誤導公眾,還會破壞社會信任,造成社會恐慌和不安。4.正能量的傳播:儘管媒體常常被批評過度報導負面新聞,但它也有能力傳播正能量和希望。積極向上的報導可以激勵人們,鼓勵他們面對挑戰和困難,從而提升整體社會的精神面貌。5. 對於整體社會來說,媒體的影響更為深遠。媒體報導可以塑造公眾輿論,影響政策制定,進而改變社會結構和運作。例如,關於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和社會公正的報導,可以喚起公眾意識,促使政府和相關機構採取行動。另一方面,媒體也可能因不負責任的報導而加劇社會分裂和對立,破壞社會和諧。因此,媒體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雙刃劍的角色。媒體對一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應有的責任媒體對於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的責任是一個複雜而重要的議題。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1. 準確報導媒體應確保所傳遞的健康信息是準確且經過驗證的。這包括引用可信的來源和專家的意見,避免傳播未經證實的謠言或錯誤信息。2. 避免誇大其詞媒體在報導健康議題時應避免誇大其詞或引發不必要的恐慌。誇大的標題和內容可能導致公眾過度焦慮或錯誤行為,從而影響其健康和精神健康。3. 平衡報導在報導健康議題時,媒體應該提供平衡的觀點,不僅展示問題的一面,也應該展示解決方案和正面的例子。這有助於公眾全面了解問題並積極應對。4. 隱私保護在涉及個人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報導中,媒體應尊重個人的隱私,避免披露敏感信息或進行不必要的曝光,這可能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5. 教育和提高認識媒體應利用其影響力來教育公眾,增進他們對健康和精神健康的認識。這包括傳遞正確的健康習慣、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的資源和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6. 支持弱勢群體媒體應特別關注並報導那些在健康和精神健康方面處於弱勢地位的群體,幫助他們發聲,並推動相關政策和社會支持系統的改善。7. 鼓勵尋求專業幫助在報導涉及精神健康問題時,媒體應強調尋求專業幫助的重要性,並提供相關的資源和支持信息,幫助受眾找到合適的幫助途徑。結論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延伸閱讀2024/8/19 尋尋覓覓媒體資訊大海中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尋尋覓覓媒體資訊大海中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就這重要的議題,由他邀請關心這議題的學者分別寫出他們的看法。胡董事長本身以「精神病理學」的專長點出沈浸於「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精神樂活」的觀點。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肯定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的關鍵角色,但更強調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大學通識中心的張松年教授以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點出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早期到日本旅行,看到日本人人手上一本書,當時有人說台灣人不如日本人用功。事隔幾年,在日本旅行發現日本人人低頭看手機,時至今日的台灣,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在飯局中或坐捷運、搭公車,人手一機,低頭看手機是非常普遍,不輸日本人了。精神病理的觀點:看來當代數位、網路媒體訊息的流通通暢,資訊跨時空,在寰宇裡通行無阻,時時刻刻抓住人的注意力。連走在斑馬線上,走在馬路上,也都專注且認真看手機的資訊,甚至邊看邊聽耳機,阻斷對外界危險信息的警覺,把自己陷入意外事件的高危險群,也不自知。更有甚者,晚上捨不得睡覺,而拼命看手機,尋覓於媒體資訊大海中,使自己陷入無止境的忙碌狀態,剝奪應有的休息與睡眠時間,腦力耗竭,腦的精神功能受損而不自知。正如抽煙喝酒一樣,這種專注重複行為,俱有好奇心滿足感,也會有愉快感受。這種專注的行為,主要是觸動腦內的酬賞系統,在腦神經細胞與神經廻路的可塑性塑造下,會形成一道強而有力、具固執性的酬賞性、追求快速愉快的神經迴路。這種強化的神經迴路,包含「愉快反應中心」的活性。這種愉快感受易與消退,所以要趕快再加碼刺激(繼續專注看手機,尋覓資訊),才能得到原來所期待的愉快感受。為維持這種煙火般,一見即逝的愉快,就得花長長的時間,才能維持那所期待的愉快。這就是網路成癮了。這是在數位媒體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最不友善的後果了。在數位網路媒體上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的時間增長了,容易在尋覓的過程中,碰到動心的訊息,而容易受詐騙廣告或詐騙投資或其他詐騙訊息的誘惑、恐嚇,造成無可挽回的金錢損失。有些人在人生失意,心情低落,對人生充滿負性思考,若在網路上花太多時間尋尋覓覓的當下,就可能會碰到同樣俱負面思考的訊息,觸發負性思考的共鳴,而相約集體行動,不但無法獲取溫暖而正向的導引,反而增強負性思考的強度,而無法自拔呢!時而有所聞的集體結束生命的聚會,大概就是這種情況的後果了。在網路上尋尋覓覓時,對有長期身體不適或精神困擾如失眠,則最容易被一些健康食品那「似是而非」的廣告說詞所吸引而不得不去多加注意,最後付諸行動,損失不少錢財。服用所謂的許多健康食品,不只病情沒有好轉,甚至失去早期就醫、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在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時,很難避免受假訊息的迷惑、吸引,因而特別注意這些訊息,進而吸收、相信,然後運用這些假訊息於日常生活中,而隨假信息起舞,不只害己也害人。例如,在COVID-19爆發時,接受新冠病毒疫苗注射相關的假訊息,致使不少人不打疫苗,而失去身體保護力。也有政治或社會活動相關的假訊息,例如台灣COVID-19初爆發時在國際上購買疫苗,在網路上流傳官員行賄的似是而非的網路假訊息,在廣為傳遞之下,造成社會攪擾不安的社會事件。這些也常常在假信息的洗禮中,引導一個人表現出盲從的行徑,事後造成無限遺憾。據研究(Science科學雜誌,2024年384期,p959到960、p978到979)顯示「似是而非地錯誤引導他人思考與判斷」的假信息比「完全捏造」的假訊息,更具有影響力。在數位網路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時,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值得我們更加小心,以免被誤導。這也是數位網路時代的當代人,要多多加強心智操練,以標認普遍的「似是而非」的信息,這是當代人為求明智生活,求得平安幸福,避免被假訊息所騙或傷害的新挑戰囉。根據衛福部2024年7月16日公布「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狀況調查報告」有驚人的發現。近六成以上的上網民眾,有過性別暴力的受害經驗,其中又以「騷擾、羞辱、攻擊、跟蹤或肉搜」等樣態最普遍。其中八成受害網民的身心狀況,因此受到不良影響。這也是花太多時間,在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的可能傷害呢!人生有限,一天可資知運用的時間也有限。一個人一天要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其他8小時要有多樣的人生活動,包括做工作的準備與家人、朋友聚會、身體照顧和健康活動以及適當休息,另外當然也要有上網尋求媒體資訊的時間。因此實際上可資用在數位網路媒體尋覓資訊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但我們常常聽到一般人說每天上網幾個小時甚至5到6小時。可見因為上網在數位媒體資訊中尋覓尋尋覓覓,會佔用平常生活中太多的時間,因而減少了人生中與家人、朋友互動,功課的準備,小說的閱讀,個人衛生健康照顧,運動等等的時間。這大概是生活中一直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匆忙過日,行事匆忙,製造性急反應、過度壓力感受,凡事不能從容,易於不耐煩,人際互動容易不協調,甚至在人際互動中失落,精神功能失調,精神不集中,工作表現不如預期,喪失信心,情緒低落。或許這就是當代社會,甚至青少年,好發憂鬱現象的潛在原因吧!精神樂活的觀點:出生在網路媒體時代的人,擁有豐富的網路資訊,好似散步在滿滿果實的森林中,口渴了、飢餓了,隨時伸手可得到可以解渴、可以充飢的果實,真是實質的富有。然而一個人面對這種富有,可以有兩種反應。其一、是對這種滿滿的富有感到十分的滿足,靜靜的享有這種滿足,而人生止步,虛度歲月,停滯不前。其二、是把這種資訊的富有,看作人生發展的資源與工具,他因而一生中裝備齊全,構建人生道路(可能是曲曲折折的道路),開疆闢土,資源豐富,勇往直前走出自我的一片天。最近在媒體資訊裡很轟動的「范斯」先生,他出生於網路時代,頂著悲苦的年幼歲月,但是他抬頭挺胸,踏實地走出人生的每一步,現在更是美國副總統候選人之一。顯然,他出生在網路資訊豐富的時代,而他能善用豐富媒體資訊,在煙花似的網路媒體時代,沒有迷失,而能把持自我人生方向,走出堅實人生道路的典型案例。以我的經驗來說,難免我也和所有人一樣好奇於多元豐富的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它既豐富又方便。我使用的機會也很多。我在生活步調上,一直順從自然法則,也就是每一天生命有24小時可用,一年就是365天(精健道第6道)。我也深深體會在有限的生命裡,要構建一個有節奏的生活(精健道第3道),每天生活有充實的各種項目的活動,但是維持在從容不忙的生活腳步中。為要每天生活的節奏是美妙的,除了「定時上床起床」外,也要能隨時體會時時刻刻當下的「定與靜」,使我的心境能「寧靜致遠」而心境不亂。為了要每天生活的節奏是豐富的,我努力用心生活,對週遭也多加專注關懷,能把自己和週邊生活環境建立連結,豐富自我的人生內涵和意義(精健道第9道)(參考資料 1)。下面是依我的人生態度與看法,面對數位/網路媒體豐富的資訊環境,我所採取的「要與不要」的做法,或許可以給讀者做一些參考的切入點。畢竟有這麼豐富的資訊,我們身在其中,如何善加利用也是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的生活技巧。如果沒有良好的生活技巧,我也建議讀者或許要,多加思考,並進行行為的改變,來適應於現代資訊豐富的時代。這種「思考與行為改變」,也就是我常常在提倡的精神健壯之道(精健道)的心腦操練(參考資料 2)了。面對資訊大海時,我的「要與不要」如下:一、我每天要看一份報紙(放棄娛樂版)。在文字報導中,細細思索,與撰文記者的心聲產生互動,對種種社會事件多加體會,我偶爾會把心得放在我的fb上和朋友們分享,一起討論。報紙的文字報導,也可以和網路上所獲得的相對應訊息互作印證。二、我安排每天中午、下午和晚上三個大約30分鐘左右的時段,利用手機或iPad上網進行下列幾項活動。(一),社交群組信息的互動,在fb上發表一些生活點滴的經驗和感想,作為提升精神正向發展的見證,也提供網路上有緣認識的朋友們參考和討論,助益精神生活豐富性與精彩度。(二),在網路資訊大海中尋覓一些世間的新鮮事,盡可能地了解網路媒體上關注的社會或世界事件,和某些有趣逸事,地方采風⋯等等。(三) 另外,在工作的時候,會碰到一些資訊的需求,我也會隨時上網,查一下所需資訊的內容,達到隨時解惑的目標。心情也因而感到通暢呢!三、我會在晚間電視媒體看一段世界與台灣的新聞報導,使自己和週遭的社會與世界有心境上的連結(避免新聞的單一來源)。四、晚間我也會看一段(不必看完整片)電影影片,尤其喜歡拍片場景有地景風光的電影(而不只是在房間裡面拍攝的電影),也喜歡故事內容是有關人文風情、家庭故事或傳記類型的內容,讓心境多一些影音藝術的激發,使生活不落入現實生活的庸俗性。五、在一天充實的活動安排中,若在活動的轉接空檔有較長時間,或者在有空閒的時候,我會喜歡閱讀一些書籍來的資訊,包括宗教的、人文化的、哲學的、腦與人生相關的、文學的、傳記的、甚至於武俠小說的篇章,也是很有趣的資訊上之體會。六、我會嚴格的要求自己不要用手機的時段是:在平時與家人用餐的時間、出外聚會或者和朋友聚餐。我盡量全神貫注在當下的餐飲風味與當下的話題。我會專注在家人間、朋友間相互的情感交流,享有那一份溫暖與互相的給予,盡量體會家人、朋友相聚時,話題上的互動,達到生活上經驗的分享和情感的交流。如此,可以有效地豐富自我人生內在的感受,這是在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大海中尋尋覓覓,所得不到的。當然,為安全起見,我絕不在走路中,看手機。七、我也絕不想經由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出現的方便性與誘惑性去追求財富。要的話,就要找銀行裡的投資理財專業人員。八、我對數位網路媒體資訊所提供的有關種種報導(包括種種社會事件),我不會單線性的接納,我不會直接轉傳朋友或家人。我會以多元性的分析、整合,再做整體性的了解,避免陷入「似是而非」假信息的中毒陷阱。綜合上述,在數位網路媒體資訊很豐富的時代,我們每天生活在這樣的場景裡,我一直認為,每一個人要保持著鮮明的自我人生生活態度與方向,才可以發揮善用媒體資訊的方法,不只擁有資訊的豐富性,更可以把資訊轉為自己人生的資產與人生發展的工具。我一向的生活態度是,在有限人生中,每天生活有節奏,生活充實而不忙;在節奏生活裡的片片刻刻,均可以隨時感受定與靜,而心思不亂。在節奏的生活裡,隨時關心周遭環境人事物,建立與工作環境,社會和大自然環境的心境連結,拓展人生的寛廣度。在這樣的人生架構裡,當代數位網路豐富的資訊,是我經營豐富人生的資本,是我經營精彩生活的工具。我也建議讀者們,可以試著以這種正向的態度,來面對眼前數位網路媒體時代的多元、豐富資訊之海。参考資料1:胡海國,精健道。精神健康基金會,2022年5刷。2:胡海國,心腦操練-人生新主張。精神健康基金會,2012年07 初版。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避開精神困擾的陷阱:腦盲no、腦明yes
【編者按】:本週有不同主題的三篇文章。一位長年關懷病人,對醫療工作熟悉的牧師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弼醫生在1995年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110週年時,告誡台灣醫師的一句話「醫生,請多看我一眼!」來抒發他對醫師的建議:醫師的關懷眼神對不安的病人是無可取代的。→想看本文一位中生代內科醫師以自己與病人、家屬的互動遭遇到挫折的兩個案例,體驗到隨著疾病的進展,臨床症狀的多樣性,對病人、家屬、醫師及其團隊的耐性都是一大考驗,而深深領會到醫病關係需要多一點時間、耐心來經營,醫療行為才能在醫病互信下順利進行。→想看本文一位長年關心社會大眾心理健康的精神科大師分享他以多年的臨床經驗,幫忙病人應對人生大小考驗,及時善用定靜的腦—精神功夫,穩住陣腳,發揮頭腦思考、判斷能力,逐步構建人生的轉折方向,並進而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療瘉的保養頭腦功夫、創造維持「腦明」的一種自我療瘉的方法。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眼看我們周遭的親戚、朋友、同事,各個嘻嘻哈哈,好像人生就這麼的灑脫。不過根據精神健康基金會,每兩年一次的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的精神健壯度調查,卻仍然發現有20~30%左右的人,忍受著種種的精神困擾:不是常常覺得身心不舒服(焦慮、憂鬱、失眠等),就是心理不安全、或者自我的人生失去了意義,也有感到家庭無溫暖的。更有25%的人正處在孤寂的生活中。這正是我常常擔心的,在看似歡樂的生活場景中,我們台灣社會精神生活的冰山現象。懂得自我關心的朋友,就會鼓起勇氣或者會知道自己要找精神科專業醫師來做諮詢、診斷或治療。在精神科門診,常見的案例,不論男女老少,忍受種種精神(生活困境相關的情緒、行為、思考和睡眠、胃口、體力等生命的動力)的困擾,都會在俗事煩心的磨難中失去生命的意義。例如一位退休的先生,長期為兒女的婚姻不順整天困擾,又得協助忙於工作兒女照顧孫子,與太太不時意見不合而易惱怒。退休生活的期待完成落空,不只失眠,也得常跑醫院做種種身體不舒服的檢查,失去人生意義。另有正準備把一生苦心經營的事業交接專業經理人,但是時間多了和太太相處卻出了種種的困擾,不知道怎麼欣賞那美麗的風景,感到挫折,且夫婦感情發生困擾,失去人生意義。也有整天忙於事業的經理人,困擾於被老闆無止盡地年年增加業務量、年年增加推銷的客戶數而身心俱疲,家庭兒女之情、夫妻之樂,離他那麼遠,人生何用。另有,大學生、高中生因為精神不集中、總是睡眠不夠,課業表現不如預期,父母不諒解,再加上男女朋友的困擾,而造成人生意義貧乏,生不如死的精神狀態。在此人生場景,若生活周遭又沒有人能夠予以關心與鼓勵,就會落入孤軍奮戰的人生孤寂狀態,在每天的人生苦戰中,發生精神負性發展的惡性循環。最後,就可能促發精神疾病的發生,也可能在不定時的、不定地點的生活環境中,偶爾就有我們政府用心經營的社會安全網的破洞出來,發現一些讓我們心痛的、干擾社會安寧的事件,而呈現了我們社會不可預期的冰山效應,這真是值得重視的社會議題。就精神病理分析而言:精神困擾的基本病理在於「腦盲」,亦即「不認識腦力的功能、不知道頭腦的保養、失去應對人生挑戰的充沛腦力」。事實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精神困擾,都能對人生的不如意,妥善的處理,因而人生照樣可以是日日為好日,擁有平常幸福的人生。然而,上述那退休病人,失眠、忙於應付兒女婚姻難題和孫子照顧、與太太緊張易怒的個案。他生性性急、做事講究效率,他並不自覺有此個性特質,當然就不能認識那是他「頭腦的反應特性」。他持續急急、勞碌地煩惱兒女婚姻爭議,不知這煩惱正是「製造腦的負荷與壓力反應」,產生過高的焦慮情緒、失去那份有效思考、判斷所需的安定與沈著,腦能力已經無法「寧靜致遠」的思考,也無法盤算有效行動。處在不安、焦慮狀態,那是一種病理性(非常態)的「腦功能的精神狀態」,是腦生理上的一個高度警覺, 病人也不自知、不能察覺那個過度高張的「腦警覺」(arousal)狀態 。這種狀態是一種全身總動員的狀況,是腦功能所造成的一種病理性的精神功能狀態:在身體上,會同時引發自律神經系統功能的障礙,因而為連帶發生種種身體的不舒服,例如失眠、呼吸的緊迫感、心跳快、胸悶、腸胃不適、身體冷熱不舒。處在高度警覺狀況的他,會進一步對身體的不舒服感到焦慮不安,因此生活上的困擾就形成「身體不舒服與心理擔心」的惡性循環,這正是日常生活中,每日精神發展的負性循環的開端。此外,這種高度警覺狀態的腦—精神功能狀況,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範圍裡面,包括身體的不舒服,兒女的婚姻問題,孫子的照顧問題。也就是病人把所有的「精神能量」集中在這些焦點問題上。這種精神能量的集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範圍,會促使腦結構的變化,建立一個生生不息的煩惱、擔心、焦慮的神經迴路,這相當於生活上為佛家所說的執念太強,也是基督教義中,無法把生命交給上帝、走上帝的路的情況。在這種精神狀態下,相應地限縮他原來優良、有彈性的腦—精神功能水準,使他失去了原來變通的腦力、失去了靱性、耐性與幽默感。他易怒、對事事看不順眼,夫妻之間的關係產生緊張的氣氛,對兒女也顯得不耐煩。在社交上也不想出去了,他沒辦法尋求他人的參考意見,生活型態與生活感受越形孤寂,值得重視的是,在精神上感受孤寂生活的時候,腦功能就越來越惡化,越來越充滿負面情緒,越來越失去有效理性思考的能力。人生就觸發了一切很寥然的感受,終至,產生要結束生命的念頭。總之,就精神病理分析而言,精神困擾的基本病理在於「腦盲」,當事者盲目於腦在人生面對種種不如意事情的角色與功能。他不知道什麼是「腦」,不知道腦的功能就是處理人生大小事的「情緒、行為、思考和生命驅動力」的精神功能。因此,他不能善加利用精神功能在日常不如意事情的處理上,他除了不認識腦力的功能,也不知道頭腦的保養,因而腦力一直耗損,精神能量一直減低,頭腦處理日常生活大小事所需要應用的神經生理訊息,越來越偏差,失去應對人生大小事所需要的充沛腦力。 在腦力不充沛的情況下,他的人際關係,他應對生活環境的種種事情的能力,就每況愈下,形成孤寂狀態,孤軍奮戰,在生活失序與失能的情況下,就會折損人生的意義,而致一病不起。就精神樂活的觀點而言:人生平安、幸福和意義衍生於「腦明」,亦即「懂得腦力的功能、日常生活就要保養頭腦、天天腦力充沛,能有效應對、跨越人生的種種挑戰,走出光明亮麗的人生新方向。」下面是一個常見的、追求「腦明」的案例。一位年近70的長者,陪著大病初癒的太太來門診做常規追蹤診療。在太太完成看診,離開診間以後,他近似羞怯的訴說:「我不只不好入眠,每天還得和那內在火山快噴發的情緒搏鬥!」聽了,真令人動容。他確實能以開放的態度來審視自己當下腦力不足的生活狀況。他敞開心,在腦力不足的邊緣狀態,敍說人生的驕傲與無奈,他找醫師傾訴,他不孤寂。身體健壯的他,從企業主管退休後和太太平安過日子,兒女均有優異成就,且均在國外成家立業,言談間頗能展現他人生成就之氣勢。近一年來,太太時常抱怨身體不舒,不只緊湊地到醫院做各種身體健康的檢查,也常抱怨睡覺睡不好,而且變得不好相處,一直訴苦她的人生沒有意義。太太在身體檢查顯示沒有什麼身體相關的疾病,在內科醫師的建議下,他就陪同太太來精神科門診就診,醫治她的憂鬱症。他因此很清楚腦功能的障礙,會引發憂鬱症,而且是需要藥物的治療,他更知道引發憂鬱的腦功能障礙,會有種種不恰當的情緒感受、思考的偏差以及行為上的失能,更有身體上的種種不舒服。他豐富的腦科學與精神功能知識使他照顧有病的太太之後,有豐富的腦科學的生活常識。雖然太太憂鬱症治癒了,但是身為照顧太太的他,卻一直「不好入眠,每天動不動就要發怒」。內心有一股蠢蠢欲動的怨氣,怨嘆子女有成,卻不在身邊。怨三餐要自己下廚準備。看到台灣社會政治的吵鬧更覺生氣,社會應有的禮義廉恥,不見了,令他失望。他訴說這股源源不絕的內在怨氣,明確展露他在腦力不足狀態下,精神功能的負面情緒和負面思考傾向。在敍說他這精神困擾的過程中,他能清楚他已失去腦力的水準(「腦明」的重要成分),在敘述的過程中一直想追尋保養頭腦的方法,不只期待助眠藥物治療,也希望能夠用什麼日常生活中自我療瘉的方法,找回原來情緒穩定的腦功能,能夠不亂發脾氣,期盼能夠有安定、安靜的情緒,重尋他應對三餐、應對那份對社會的擔心與不滿的負面精神能量。他在精神醫療過程中,除了有效應用助眠劑恢復常態而足夠的睡眠,也逐步回復他規律生活型態、使每日醒來感受精神飽滿,熟悉每天行程中操練「求定得靜」的腦—精神功能的身心放鬆方法,保存腦的實力,不再於日常生活中慌慌張張的濫用腦力,他也開始,不時與他人互動、岀外活動,不故步自封。除了關心太太的健康和一起出外活動以外,也能與親戚有所互動、偶爾聚會共餐,並且開始和過去好同事以line互相聊聊、敍說自己人生努力的場景,也多少關心老朋友的生活近況。他也豁達地看待,兒女的人生發展,有他們的人生道路,自己和太太要好好過日子才是真章。他逐日地恢復他的生理驅動力,吃得飽、睡得好、有好體力,找到精神上的那一股幽默和樂趣,享有美好的日子。他在日常生活中,根據他對腦-精神功能的了解,為了避開他所處生活環境的挑戰,所可能產生的精神困擾的陷阱,實踐了保養頭腦、充沛腦力的步驟,建立一個累增精神健壯度的生活方式。他獲得了「腦明」的精神生活狀態。總之,這個案例的醫療過程,清楚地顯示「腦明」的功夫,這種「腦明」的功夫不限於使用人的年齡層,不論男女老幼,都是必要學習的功夫。應對人生不如意事,並不只是出現在哪一個人身上,幾乎每一個人一輩子都有可能出現,所以也可以說這種「腦明」的功課,每一個人都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學習、多加操練。這種「腦明」的功夫,讓瀕臨精神困擾的人,成功避開那精神困擾的陷阱。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人生功課,要去完成。有不少人就因此陷入精神困擾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懂得腦的精神功能,不懂得保養頭腦,不懂得維持充沛的腦力,一直在濫用腦力,而不懂得善用腦力來處理人生的功課與挑戰。因此,無法避開精神困擾的陷阱。 這個臨床的個案,顯示我們在人生接受挑戰,而有輕度精神困擾的狀況下,如何能夠根據我們對頭腦的了解,了解腦力在現實中,應對人生大小事時的有限性,進而對腦-精神功能能明確的的掌握,能夠及時善用定靜的腦—精神功夫,穩住陣腳,即時充沛腦力,然後發揮我們頭腦銳利的思考、判斷能力,逐步構建人生的轉折方向,必要的時候,在精神科醫生的處方下,接受精神藥物治療。然後,用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療瘉的保養頭腦功夫、充沛那已是虛弱邊緣的腦力,逐步使腦力維持在充沛狀態。這就是我想要表達的如何創造、如何維持「腦明」的一種自我療瘉的方法。 知道如何培養「腦明」,就能夠有長足的「腦明」的腦—精神功能狀態。就有足夠充沛的腦力,就可以發展「轉一個方向看人生」的精神能量,跨越現實生活的挑戰,而進入一種新的人生方向,創造新的人生格局。所以說,要避開精神困擾的陷阱,必須要有「腦明」,而相反的,「腦盲」就會逐步引導一個人,走入精神困擾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延伸閱讀:2024/6/24 醫生,請多看看我2024/6/26 遭遇不信任的醫病關係的心路歷程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30 養生.聰明飲食
「人如其食」不只適用身體 5種食物有助改善大腦健康
西方有一句諺語「人如其食」,這句話不只適用我們的身體,也包含我們的大腦。事實上,食物和飲食模式有助預防精神健康障礙和改善症狀,也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和精力,這些都是大腦健康重要環節。專家指出,在食物和大腦健康方面其實沒有靈丹妙藥,改善大腦健康取決於整體飲食模式,而不是單一食物。因為多樣化的飲食含有許多不同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共同作用以改善健康。 然而,某些食物對大腦健康的確特別重要。1.鮭魚鮭魚等油性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這是一種身體無法自行產生的脂肪,因此你必須從飲食中獲取。它們不只對心臟和免疫力很重要,而且對大腦健康也如此。 2019年的研究發現,含有EPA和DHA(Omega-3其中兩種類型)的Omega-3補充劑可改善憂鬱症症狀,也可能有助預防憂鬱症。其他富含Omega-3食物來源包括動物性食物像鯡魚、沙丁魚、鯖魚、鯷魚,或是植物性食物例如奇亞籽和核桃。【延伸閱讀:Omega-3脂肪酸好處多,7大功效一次看!多吃這些食物可補充】2.堅果和種子堅果和種子富含多酚和營養素,可影響大腦健康。多酚是植物中天然存在的微量營養素,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們與認知功能和大腦健康有關。2020年發表在《營養》期刊的研究發現,吃核桃可以改善記憶力和大腦功能。不過,所有堅果和種子都與減緩認知能力下降有關。3.羽衣甘藍所有綠葉蔬菜,如青花菜、高麗菜、小白菜和蘆筍都富含營養物質和纖維,這與減緩認知能力下降有關。2017年的研究發現,吃更多羽衣甘藍和菠菜的人比同齡人的大腦反應更年輕,這使研究人員認為羽衣甘藍和菠菜中的葉黃素可能發揮作用。 但別只吃羽衣甘藍和菠菜。202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遵循富含綠色蔬菜、綠茶以及核桃飲食的人,其與年齡相關的大腦衰退速度最慢,而那些較少遵循植物性飲食的人,大腦功能老化更明顯。4.咖啡202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或茶可將失智症風險降低28%。 專家指出,咖啡富含抗氧化劑可保護大腦中的神經元避免受損,然而含糖及奶油的拿鐵很可能會降低其功效,建議以美式咖啡加牛奶替代。 5.橄欖油美國耶魯大學2022年的研究發現,特級初榨橄欖油比精煉橄欖油更能增強大腦連接性,但專家表示,更便宜的初榨版本也有好處。 此外,美國哈佛大學2024年的研究也表明,每天僅需半茶匙橄欖油就足以將死於失智症的風險降低28%。【資料來源】.Nine foods that improve your brain health
-
2024-05-15 醫療.消化系統
每10就1人受腸躁症所苦,台中榮總分享透過「這飲食原則」協助患者改善腹脹、腹瀉等問題
台中市1名24歲男性,長期受腸躁症所苦,幾乎天天腹瀉,腹部常不適,心情也因而常受影響。後來經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穎正與營養室團隊為他調整飲食,把原先喜歡吃的加工食品、炸物、泡麵、含糖飲料以及乳製品等等,用「低腹敏食物」例如米食、無乳糖飲料取代,症狀才大幅改善,心情因而穩定,飲食品質也提升。什麼是「腸躁症」?引起的原因有哪些?林穎正說,腸躁症是一種慢性腸道功能障礙,特徵是經常有腹部不適、脹氣、便秘、腹瀉症狀,或是交替發作,盛行率大約在10%左右,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疾病。但是,它沒有特定的生理學異常,也不會導致結構性的腸道損傷,只是一種功能性障礙。他說,腸躁症確切的原因尚不明確,可能因素包括腸道運動不規則、神經系統過度敏感、腸菌異常、生活方式、飲食、壓力和精神健康等。腸躁症與飲食有關嗎?能透過飲食改善嗎?病人可能對特定食物、感染或壓力等因素更為敏感。大多數的腸躁症病人認為症狀跟飲食有關連性,甚至自行進行飲食調整,這和低「腹敏飲食」有關。什麼是腹敏食物?林穎正說,腹敏食物是一群在腸道難消化的短鏈碳水化合物,通常是由10個以內的單醣(半乳糖、果糖、葡萄糖)串聯而成的,包括果聚糖、半乳寡醣、乳糖、果糖、山梨糖醇及甘露醇等,它們不容易被腸道消化、吸收,因此滯留在腸道中發酵產生氣體,因而導致脹氣。低腹敏飲食就是透過限制腹敏含量高的食物,可減少氣體產生和腸道不適的飲食方法。文獻資料顯示,超過7成的腸躁症患者,可以透過低腹敏飲食達到顯著的改善。不論是整體腸道症狀、生活品質、排便習慣,甚至連焦慮憂鬱也可以好轉。元氣百科提供預防「腸躁症」的小撇步:●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或是像糯米等較難消化的食物,儘量避免食用乳製品。●飲食宜儘量清淡,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適量攝取蛋白質,少食用易產氣的食物。●生活作息規律、不要過度勞累、避免熬夜。●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強化腸胃機能,提升身體免疫力。●培養樂觀的態度,保持愉快心情,減輕工作壓力,尋找適當抒發情緒的方式。●適量補充益生菌、乳酸菌或比菲德氏菌,可減緩腸躁症的症狀。●定期身體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資料來源:元氣百科 腸躁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5-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大地震帶來焦慮與悲慟——需要生命的韌性與智慧
【編者按】:自從四月三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胡海國教授看法→資深精神科醫師意見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花蓮這一次大地震,全省都明顯感受到持續很久的劇烈搖晃,尤其之後的大大小小不斷的餘震更是讓人害怕。雖然這次地震的震央不是在陸地,帶來人員的傷亡,跟建築物的毀混,並沒有921地震那麼的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餘悸猶存。我有幾個焦慮症的病人,原來病情都好多了,甚至幾個月都沒用藥,這一次地震又讓他們極度擔心、緊張、心悸、睡不好,趕快回來就診。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這一類的病人族群,本來就容易對壓力事件過度反應,也最容易受地震影響。甚至天天都覺得地面在搖晃,不時暈暈的;也有病人出現強迫思考、畏懼症,害怕路上被磁磚砸到,乾脆不出門。原則一:地震是可預期的,事先在心理上、生活上做好準備,會大幅降低過度焦慮,也有助應付災變很多時候,我們事後的慌張、害怕,是來自大家的「居安不思危」。台灣及其四周臨海,都有許多的板塊跟斷層,又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大型地震不管在地質學上、歷史上來看,都是早晚的問題,其機率應該遠高過百年一遇的大流感,只是不知發生的確切時間與地點。這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明瞭,但是有多少人放在心上,事先做一些準備呢?根據心理學研究,人性往往偏向過度樂觀,只有在輕微至中度憂鬱時,反而判斷才跟現實一致。以自己做例子,在幾年前我就思考過大地震的應對方法,因為很清楚有生之年很高機率會遇到。我檢查了家裡的手電筒,發現電池都壞了,裡面的溶液外洩甚至把手電筒也弄壞。當機立斷,全部改成LED充電式的手電筒,而且可以有收音機,還附有作為手機備用電源的功能。家裡除了兩個30公升,裝滿水的塑膠桶子,也有卡式瓦斯爐,被困在家中1個禮拜,吃喝應該也沒有問題。還有就是身邊放點現金,斷電時所有電子支付、信用卡都是沒用的。那天地震來時我正要起床,心裡並不感覺驚惶,因為知道自己有所準備,只是伸手扶住旁邊的架子,避免被物體掉落擊中。「有備」不只可以「減災」,更以減少事發當下與過後的過度焦慮,對焦慮性疾患的病人來說,過度焦慮的結果可以讓病情惡化、複雜化,慢性化。原則二:情緒的「心理韌性」很重要「心理韌性」英文是resilience,這個字最近常常在兩岸地緣政治,中美貿易科技對峙中經常被提及。根據美國心理師學會的網頁,「心理韌性」是指 - 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困難或挑戰的時候,可以成功的調適、回復的過程與結果。而這個成功主要是經過心智(理性思考)的、情緒的,以及行動上的彈性作為,可以好好地對應外在及內在的需求。當然社會資源的提供是這其中重要的環節,其實受災戶很多人都會過度悲傷跟擔心,忽略了這一塊。另外是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比如說人生本來就是無常,擔心生命的終結(貪生)並沒有甚麼意義,平常的安全準則更重要。像「危地不居」,等紅綠燈時站在柱子後面,而不是馬路邊;門的旁邊不要堆東西,以免地震火災阻礙通路。這些危機意識,進而轉化成對生命更有積極意義的追求,是「心理韌性」的來源。原則三:及時的藥物與心理治療很重要 最常見的急性創傷後症候群不可等閒視之,很多人忍很久才來就醫,但是這樣徒增腦部的傷害跟治療的難度。臨床經驗中,第一要睡得好,很多急性創傷後症候群經常會做惡夢,那應該是創傷太嚴重,在睡眠中依然在影響腦部,所以適當藥物的選擇很重要。另外是反覆地想起當下的內容,焦慮害怕,這時除了抗焦慮藥物之外,抗憂鬱藥物往往也是必須的。比較後期的、可以持續很久的是「病態悲慟」Pathological Grief,哀傷長達一年,經常活在思念中、難以處理遺物,難以正常過生活,快樂不起來。其實真的等到一年才來診斷跟治療太慢了,假如持續三個月有憂鬱的症狀,沒有好轉甚至更惡化,或持續伴隨輕生的意念,就應該尋求幫忙了。抗憂鬱藥物之外,心理治療往往是必要的,甚至比藥物更重要。沉溺於哀傷,要體會那不僅只是個人的問題,周遭愛你、關心你的人也會活在你的地獄裡。延伸閱讀:4/29 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5/1 天然災害後的創傷與復原:發展心理社會環境的韌性與信任感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天然災害後的創傷與復原:發展心理社會環境的韌性與信任感
【編者按】:自從4月3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胡海國教授文章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發生天然災害後,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種需要被關切的精神健康問題。PTSD的核心特徵包括對創傷事件的持續強烈令人痛苦和恐懼的迴避反應,反覆地噩夢或白天歷歷在目的創傷經驗再體驗,情緒和認知的改變,持續的威脅感、睡眠障礙和過度警覺。天災及人禍都有可能引發PTSD,但過去研究顯示:人禍比天災更容易誘發PTSD;超過80%以上曾經遭逢各種天災或意外事件的民眾,日後不會罹患PTSD,然而將近一半的兒虐或強暴受害者都有可能發展成PTSD。在災害發生後,立即實施無差別的心理疏導(psychological debriefing),過去曾被認為能有效預防PTSD,然而近年科學研究並不支持這種做法。研究顯示:這種單次無差別的心理疏導可能無助於預防PTSD,甚至可能帶來副作用。相反地,針對受災民眾實際面臨的生活難題,實施問題導向的「支持性照護」(problem-based supportive care)在創傷後初期能有效減輕PTSD症狀,並有助於將已發展為PTSD或是為其他情緒行為障礙而苦的患者,有效轉介至更進一步治療。針對PTSD的治療,精神藥物特別是一部分抗憂鬱藥物,被證明可以有效緩解PTSD症狀,而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則是目前眾多心理治療當中,最具實證支持的方法。就目前可得的心理與藥物治療比較研究,針對PTSD而言,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藥物或是心理治療哪一個特別有效,還是要個別化地依據病患的狀況來選擇。在身心疾病的防治工作當中,我們經常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對於天災也需要有類似的概念。天然災害本身,或許難以準確預測與預防,然而從天災對於社會建構的可能衝擊出發,自承平時期,就開始系統性地增進社區的韌性,以減少萬一災害發生後包括心理層面的衝擊,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做法。「降低災害風險」(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就是一種綜合性策略,強調針對災害的「社會性預防作為」。DRR的目的在減少自然和人為災害的風險,以增強社會韌性和支持可持續發展。DRR的實踐甚至需要立法工作的投入,隨著國際間對災害法律框架的關注增加,這些法律架結正在被用來保護人權並要求國家採取適當行動以預防未來災害的傷害。減災相關法律的發展幫助確定了災害管理的規範和責任,強調國家和地方政府在災害預防和應對中的角色。在這個框架之下,如何促進社區從過去的災害中學習並改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種從經驗中學習並轉化為具體行動的過程被稱為「轉型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透過轉型學習,人們可以根本性地改變對待災害的方式,從而提高對未來可能災害的應對能力。未來的DRR策略應該著重於如何在社區層面上建立共識,並通過衝突解決和情景規劃技術,整合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觀點和資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協調社區成員和政府的行動,共同開發出更適合當地社區的災害預防和應對策略,從而提高整體社會的韌性和應對災害的能力。在DRR的背景中,信任(trust)是促進社區合作與災害應對能力增強的關鍵因素。信任能夠促進社區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協作,使他們能夠共同面對和應對災害。當社區內部彼此的信任感較高時,成員更有可能參與到災害預防和應對計劃中,從而提高整個社區的應對能力。信任的重要性不僅表現在社區成員之間,還存在於社區與地方以及國家政府機構之間的互動中。當社區成員信任這些機構,能有效管理和分配資源來應對災害時,他們更有可能遵守災害應對計劃和措施。此外,信任可以增強社區對災害恢復過程中外來援助和資源的接受度,這對於災後重建和恢復至關重要。然而,建立和維護這種信任需要時間和努力,尤其是在多次災害經歷後。透過透明的溝通、積極的社區參與以及公正和高效的資源管理,可以逐步建立信任。社區領袖和政府官員應該努力展示其在災害管理中的能力和誠意,這樣可以進一步鞏固公眾的信任感。信任是降低災害風險的關鍵要素。它在增強社區韌性、提升災害應對能力以及促進有效的災後恢復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社區與政府機構都需要認識到作為災害風險管理策略一部分的建立與維護信任的重要性。參考文獻1. Yehuda R, Hoge CW, McFarlane AC,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5;1:15057.2. Shalev A, Liberzon I, Marmar 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 Engl J Med 2017;376:2459-69.3. Ficara F, Wheeler M. A paradigm shift in disaster management: Incorporating a 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 to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J Emerg Manag 2023;21:557-76.4. Bonfanti RC, Oberti B, Ravazzoli E, Rinaldi A, Ruggieri S, Schimmenti A. The Role of Trust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 Critical Review.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3;21:29. doi: 10.3390/ijerph21010029.延伸閱讀:4/28 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
【編者按】:自從四月三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醫師,我自從四三花蓮大地震後,每天心慌慌、失眠、感覺身體搖晃,手腳發抖、精神不集中、擔心地震又來、事事不能好好做、真的不知怎麼辦?」這是精神科門診所見,堪稱地震驚恐創傷後「地震症候群」的精神困擾現象。如何讓這種震災驚恐現象,快快過去,快快恢復正常生活,是值得重視的精神健康課題。台灣處地震帶,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地質板塊的互相碰撞、擠壓,導致地殼運動頻繁,地震頻傳。此次,2024四三花蓮大地震正是這種地理命運的事件。科學家們苦於探索任何預測地震的方法,目前科學家們仍無法即時預測地震來襲。正是因為這種不可預測性、無法掌握性及可能造成的重大傷害如山崩地裂、生命財產的損失、房屋倒塌等等重大傷害事件。因此,使人處在一種面對地震莫名恐懼中,尤其大地震之後,餘震連連的情況下,莫名恐懼更形嚴重且持續。此次四三花蓮大地震,餘震連連,就在20天後的4月23日仍有規模6以上的餘震,其間有不少房屋受損倒塌,更有不少人受傷或失去生命,使受傷民眾及其家屬,落入傷愁悲慟與失落之中,這需要政府急速政策之推動以完成務實的救助與紓困。需要鄰里間相互的長期關懷與溫暖支持,逐步完成震災後的社區重建,經由電視新聞畫面的傳播,令人怵目驚心,尤其花蓮雄偉壯闊山谷的落石震憾,山坡崩塌掩蓋道路,連救難人員的救災工作,不只辛苦,更要面臨落石山崩的生命威脅。連日來這這些驚悚的場景,甚至救難隊在落石堆中,在倒塌瓦礫堆中,探索不幸罹難者的鏡頭畫面和故事,也都透過媒體生動的報導而歷歷在目,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人們也因為好奇或者為了追求新聞報導的新鮮感,天天盯著細看電視新聞台的災難動態報導,而且大部分驚悚的畫面都重複的播放在觀眾的眼前。因此每天災難消息的衝擊不斷,雖然地震中最嚴重生命財產的損失,已經造成了,但是驚恐害怕的情緒卻是與時俱進,無法緩和。這正是我在精神科門診所聽到個案的苦訴了。他們每天生活在驚恐之中,生活失序,失去常軌。就精神健壯之道(精健道)的自我療癒觀點,我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希望能有助早日脫離此次四三花蓮大地震所引起的精神困擾,脫離震災的連續恐懼狀態: 其一、要能了解歷經大地震時,內在心情有恐懼感,也連帶有身體的種種不舒服。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了解,要懂得接納,不要過度擔心。能接受自己面對大地震的脆弱性,而懂得防護,並力求快快脫離這恐懼狀態。其二、了解情緒感受不是只有主觀的害怕感受,經由腦、神經廻路的連結會連帶發生身體不舒服的感受,亦即引發自律神經系統和肌肉緊張反應。因此在地震後的驚恐中,也還會感受受到身體搖晃、頭暈、心跳快;另外也會使睡眠品質受影響,精神不集中、做事效率受影響等等的精神生活困擾。有如此的了解,只要情緒穩定了,這些身體不舒服,就會跟著減輕了。不要過度擔心自己身體是不是有什麼疾病了,避免情緒困擾的惡性循環,才可以即時穩住害怕情緒和減輕身體不舒服的感受。其三、為能有效緩和驚恐和過強心身壓力反應,需要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做「足定氣靜」的心腦操練,以放鬆身心狀態。所謂足定氣靜的操練是要把意念拉回,放在身體的放鬆感覺上,重複依下列(1)到(4)的四個步驟移動意念:(1)用意念專注在背部和肩膀、肩膀輕輕向下拉,感受放鬆的感覺,(2)用意念去感受深呼吸(最好是腹式深呼吸)的舒適感,(3)用意念去感受10個腳趾伸展的輕鬆舒適感覺,(4)把意念放在鼻孔,感覺吸氣與吐氣的輕鬆與平穩感覺。 如此重複四個步驟可以連續做3分鐘,深深去感受身心放鬆與舒適的安定安靜感受。我也建議日常生活中,每兩個小時就做一次。如此的定靜操練,不只有效緩和驚恐的身體-生理的不舒服反應,更可以把心思停放在放鬆的身體上,以免一直放在期待的、可能的地震餘震的來臨。如此雙管齊下,有效緩和「地震症候群」的餘威。其四、切忌重複看有關震災場景或救災場面的電視畫面或you tube報導。一般電視畫面均會強化視覺上的驚悚效果,來吸引觀眾的注意,而且重複播放這些驚悚畫面。若對震災明顯處在恐懼與害怕狀態,要能避開這些生動驚悚畫面,避免二次、三次的情緒受創。否則重複看這些具有創傷性的電視畫面,最後可能造成嚴重驚恐的腦-神經迴路的僵化或烙印狀態,易於產生震災的驚恐的情緒記憶,形成固著的震災驚恐反應。因此,切忌重複看電視有關震災驚悚畫面的播放,才能夠使驚恐情緒有恢復的可能,使自己的理智性思考更有效率,更能安頓自己日常生活,快快消除持續的驚恐反應。其五、要多參加活動和家人聚餐和朋友聚會聊天,或者出去外面散步,看看戶外風光,把心思放寬放廣。也可欣賞喜歡的音樂、電影或者看一段小說。如果能出外逛逛鄰近山裡的小徑或欣賞田園風光,那就更好。這些都可以拓展腦內世界的豐富性與多元化,增長精神靱性,可以有效緩和地震帶來的驚恐情緒,強化腦-精神功能的穩定力道。有助快快化解地震驚恐情緒。經由,上面所說五項自我療癒的精神健壯的處方,逐步迅速地化解地震災害後的不安與害怕情緒,重新獲得平安與舒坦。如果,經由這種自我療瘉的五種方法,內在對地(餘)震的不安、驚恐仍然明顯,也連帶發生的種種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我建議就要去就診精神科的門診,尋求精神科醫師的治療。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寒假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想看本文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花東縱谷的美景是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也因為地廣人稀、南北狹長的特性,讓醫療的可近性成為在地醫療提供者的重大挑戰與使命從2008年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受訓及服務,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轉折點,莫過於在2013年時有機會接待從美國威斯康辛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Wisconsin)來訪的青少年醫學科教授Professor Susan Jay。在跟她互動的幾天中,深刻了解到青少年醫學的核心服務架構,需要有多專業的團隊:青少年醫學醫師、婦產科醫師、兒心醫師、心理師及社工師,互相補位一起撐住有需要的青少年朋友,這正是台灣在青少年醫療照顧中不足的一塊拼圖;而協助青少年族群的臨床工作,也再次喚醒自己在學生時期對於人際互動、心理與精神健康的興趣。然而當時台灣並未有此次專科訓練,於是大膽地向Dr. Jay提出到威斯康辛兒童醫院,接受青少年醫學次專科臨床與研究訓練的請求,也受到她的支持與歡迎。在那一年半的訓練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雖然東西方有著不同社會價值觀與文化差異,然而青少年朋友眾多的醫療照護議題,都是跟他們所處的家庭、學校、社區、社會文化與大環境的變動習習相關。當2017年初回到台灣,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在台灣推動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很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這是我們在建構「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時,首先要回應的問題。花蓮慈濟醫院位處於東台灣,以往我們在醫院兒科門診所接觸到的青少年,大多數就醫的原因是急性身體不適,如感染性疾病、頭痛、胸悶/胸痛、腹痛、睡眠問題、外傷等,這些生理上的病痛,是家長及青少年本身認為需要就醫的主要因素。然而,一般青少年在成長中會經歷的議題,包括:青少年生理發展、生殖健康、心理健康、人際互動和同儕關係,高健康風險的行為如菸、酒、藥物濫用與不安全性行為所衍伸的健康危害,都不是家長優先帶青少年到醫療院所就醫的重要因素。期待身為兒科醫師的我們,在醫療上能提供青少年需要的協助並回答他們的疑問,協助評估與轉介適當的醫療資源。這樣的觀察就此埋下了走出醫院、進入社區的動機:青少年來不了醫院,醫療就走向他們。在因緣際會下,接續老師林俊松醫師的棒子,到秀林衛生所提供偏鄉巡迴醫療,每週二的嬰幼兒預防保健及疫苗接種服務,以兒科醫師的角度來分享兒童常見疾病的處理、兒童生長發育、親職教養、兒童青少年體位改善等議題。在門診中能遇到許多年輕媽媽帶著嬰幼兒來打疫苗,藉著這樣的機會提供他們育兒觀念的指導、了解家庭中照顧孩子的支持系統、年輕媽媽的避孕指導、協助連結社會資源,希望讓她們的育兒道路走的更穩健。除了提供必要的藥物與檢查外,更重要的是給與照顧者適當的疾病衛教,讓家長可以在家安心處理孩子們的身體不適:如何退燒?如何補充水份和食物?如何判斷危險徵狀而必須提早帶回就醫,這些服務模式,明顯的降低家長的焦慮與困擾,也降低了不必要的就醫奔波。這樣的服務據點除了提高就醫可近性外,也更進一步連結醫學中心的資源進入社區,讓秀林衛生所成為鄉內兒童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轉介的樞紐,讓鄰近的秀林國小、秀林國中與原住民兒童少年之家的學童們及家長們,得到更便利的整合性醫療服務。在此想分享這幾年社區服務中印象深刻的個案,來呈現花蓮慈濟醫院與秀林衛生所,大家串在一起動起來後,對孩子們及家庭的改變!因為有一群人正努力的讓偏鄉不再是偏鄉。從2022年七月開始,藉由花蓮慈濟醫院承辦的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山地離島地區全人整合照護計畫」,開始在秀林鄉崇德村和佳民村衛生室開設「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由筆者帶著兒童腸胃科及青少年醫學科的專業知能,走進社區、走進部落;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在參與花蓮縣學童健檢這十幾年來,包括崇德村在內的偏遠地區中,有一定比例學童呈現的體位異常是兩極化:過輕體位約有7-9%;在小學四年級以後,體位過重或肥胖加起來約為25-30%。這些學童的生長發育是需要花時間評估,也需要讓照顧者意識到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的必要,尤其飲食習慣可造成營養不良或肥胖問題,更是需要從小重視的。因此,藉由衛生室的地段護理師或校護,將這些孩子從學校轉介到衛生室的門診,透過照顧者協助改變家中飲食、運動、睡眠等習慣,在幫助孩子的同時也讓家長受益。印象很深的是一名十歲本應進入青春期的女童,經由校護和地段護理師的多次訪視和評估,被轉介到「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在崇德衛生室初次與小女生及母親聊天時,發現孩子其實從小就略嫌瘦小,家長雖然在意也找不到好的策略。評估起來主要是每日營養熱量不足、再加上活動量大及晚睡,漸漸的就比同年齡的玩伴瘦小,當時四年級的她身高僅有118公分、體重14.5公斤,看起來就像六、七歲的瘦小女孩;在衛生室跟母親及女孩詳細說明,並衛教每日的飲食攝取策略及營養品補充,並建議轉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做生長賀爾蒙及骨齡等相關檢查以確認狀況,於是當場與院內小兒內分泌周威志醫師通電話,並開立檢查單及回慈濟醫院就醫的轉診單,而崇德衛生室的護理師也隨即跟家長約定空腹抽血的日期,讓孩子下次到醫院回診時,已有需要的檢驗結果,減少就醫的奔波。回診時周醫師評估發現這位十歲女童的骨齡只有7.5歲,身體評估也尚未進入青春期的乳房發育,所幸相關內分泌及營養指標都在正常範圍的低標內,只要好好的追蹤營養攝取、睡眠與活動,應該就能慢慢追上應有的生長狀況。接下來一年多的追蹤過程,看到了媽媽的積極配合與孩子為了長高而主動參與,在六個月內體重增加了3.3公斤、身高增加4.5公分,至少已與該年紀正常生長曲線的下限相當;在12個月內身高已達正常值的下限、體重亦接近正常值、性徵也開始發育,伴隨而來的是更有自信的孩子、笑容也變得更燦爛。雖然這個「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看似只派出醫師到衛生室的單兵作戰模式,但要把小兒專科門診從醫院搬到社區,其實背後是需要多個團隊的跨領域合作,其中特別感謝花蓮慈院醫事室團隊居中協調聯繫把每個環節串好、秀林鄉衛生所田惠文主任站在孩子與家庭的需求上全力支持、崇德衛生室筱君護理師的積極協助,透過這樣的方式一起找出適合的服務及轉介模式,讓我們能為守護偏遠地區孩童與家庭的健康更往前邁進一步。在筆者築夢踏實的過程中,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當一個能幫兒童與青少年「轉譯及代言的實務工作者」,讓他們及身邊的重要他人能看見彼此,增進關係融洽,讓他們在生活中找到「自我與歸屬感」。在回到台灣七年後的現在,腦海中已有清晰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期待自己持續站在青少年健康照護的崗位上,走出花蓮並連結有志於成為青少年重要他人的專業人士,共同投入這個領域,將持續推動「進校諮詢醫師」服務:提供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諮詢,並與學輔資源分工提供互補性的醫療服務,啟動必要的轉介來銜接後續醫療服務,提高醫療可近性並滿足青少年族群的需求,形成在「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延伸閱讀:4/22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3-30 養生.生活智慧王
雜物滿屋難斷捨離?醫師曝愛囤積症是種病!嚴重恐會社交和職業功能受損
近年來,興起一股「斷捨離」風潮,講究無欲單純的生活,但社區中仍常見「囤積症」患者,在家中堆滿東西,髒亂不堪,寸步難行,幾無生活品質可言,如果旁人丟棄物品,還會勃然大怒。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又稱為儲物症、囤積症候群或囤積障礙,是1種心理精神健康障礙,歸在「強迫症及其相關障礙」,需靠藥物、認知行為治療才能逐步改善。囤積症好發於長者!女性罹病率為男性的3倍楊聰財表示,囤積症自2013年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和拔毛症等屬於強迫疾病相關障礙的1種,定義為「不當收集物品,造成生活障礙」,一般來說,個案常伴隨情緒障礙,如廣泛性焦慮症或是分離焦慮症等,女性為男性的3倍。臨床也發現,囤積症好發55歲以上民眾,中老年人發生囤積症機率是青壯年的3倍。中老年囤積症患者成因複雜,精神疾病,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巴金森病或身體體力不佳等,都可能引發囤積行為。囤積症6大症狀 患者恐將雜物堆滿屋楊聰財指出,最常見的囤積症個案特徵為不停囤物,從家裡堆到公共空間,影響家人居住空間,也造成居家環境、公衛等危害。部分病友則是沒有意義地蒐集某些東西,同1件物品蒐集數10件,買來後不開箱,就堆在角落,導致生活空間變得極度混亂和不可使用。主要症狀可分為下列6大類:1.持續囤積物品:個案無法停止收集、購買或保留各種物品,即使這些物品並無實際價值。2.拒絕處分物品:患者難以捨棄,或扔掉物品,即使這些物品已經破損、過期,或沒有實際用途。3.生活空間極度混亂:囤積物品導致家居或工作環境變得極度雜亂。4.社交和職業功能受損:囤積症影響患者的社交生活和職業功能,可能導致孤立、失業或其他社交問題。5.情感困擾:患者常常因囤積和混亂的環境而感到焦慮、沮喪、尷尬或其他負面情感。6.健康風險:囤積症可能導致健康和安全風險,例如堆積物品可能引發火災、滋生害蟲或其他危險。囤積症讓認知功能變差!醫師解析病因針對囤積症的治療,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和腦部前額葉或扣帶皮質等功能失調有關,涉及到腦部運作區塊,驅使其強迫一直出現「囤積」的重複行為,需以藥物調整血清素,穩定腦部系統運作。另需輔以認知行為治療,排解壓力,解決焦慮,以降低囤物頻率。部分囤積症患者是因認知功能變差所致!當認知功能退化,使得歸納、整理、解決事情等能力變差,此時,家人應予以協助,幫忙盤點可以丟棄哪些東西,以逐次減少方式,慢慢清空囤積物品。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8 養生.聰明飲食
間歇性斷食減肥安全嗎?隔日斷食法、限時進食法有哪些差異?
全球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數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若出現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空腹三酸甘油脂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腹部肥胖這五項症狀中的三項,就定義為罹患代謝症候群。有代謝症候群者在未來有較高共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發生的風險,有鑑於飲食是誘發代謝症候群的主因之一,諸多針對代謝症候群患者的飲食型態油然而生,其中,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成為許多人的選擇。你了解間歇性斷食嗎?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透過設定特定時間進食與禁食,來達成體重控制及改善代謝功能的目的。根據不同指引,飲食控制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常見類型有以下幾種。.5:2斷食法、4:3斷食法:以固定週期在一週中禁食數天,其他天可自由進食。5:2斷食法為一週禁食2天;4:3斷食法則是一週禁食3天。.隔日斷食法:以一天完全禁食,一天正常進食方式交替循環。.限時進食法:一天中完全禁食時間需大於12小時,而其他時間可以自由進食。16/8斷食法即屬於一種限時進食法。斷食會產生哪些生理變化?間歇性斷食在飲食上的規律性能夠減少過多夜間進食的可能性,讓飲食更符合生理時鐘,並減少夜間飲食引起的血糖與胰島素波動,進而控制糖化血色素以及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風險。除此之外,限制飲食時間也與消化道菌相變化有緊密關係。研究顯示許多導致肥胖的菌叢在限制飲食族群中比例較低。在細胞能量代謝轉換方面,禁食期間,細胞能量來源由葡萄糖轉換為脂肪酸與酮體,酮體不只能夠作為能量來源,也與許多調控健康及老化的蛋白質有關。斷食期間,細胞會增加抗氧化防禦系統、DNA修復、粒線體生合成與自噬作用,使得細胞對於外界有更強的適應力。當再度開始進食時,細胞會增蛋白質合成、粒線體生合成,並減少酮體及自噬作用,使細胞生長更具可塑性。間歇性斷食安全嗎?對於大多數非糖尿病患者而言,間歇性斷食是安全的,但有消化性潰瘍病史的人應先諮詢醫師。糖尿病患者實施間歇性斷食前應與醫師討論,可能需要調整用藥及加強血糖監測以避免低血糖發生。面對代謝症候群,除了斷食你還有這些選擇對抗代謝症候群,不僅僅是飲食調整那麼簡單,而是需要一個全面的生活方式改變。除了飲食管理,還涉及體重控制、運動習慣的建立,以及壓力管理等多方面的努力。飲食策略:平衡與適量.低鹽飲食:過量的鹽分攝入會增加心血管負擔,尤其對於血壓較高的人而言,減少鹽分攝入至每日6克以下是關鍵。.低油與高質量脂肪:選擇單元不飽和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以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適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優先選擇全穀類和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如糙米、燕麥和豆類,以穩定血糖。.高纖維攝取: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水平。運動與體重管理.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游泳或騎自行車),配合肌力訓練,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體重控制。.體重控制:目標是達到並維持健康體重。即使是5%-10%的體重減輕,也能顯著改善代謝症候群。精神健康與睡眠質量.壓力管理:長期壓力可加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實踐放鬆技巧如深呼吸、瑜伽或冥想,有助於減輕壓力和改善心理健康。.優質睡眠:確保每晚7-9小時的優質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會干擾體內的代謝過程,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透過這些綜合性的生活方式改變,不僅能有效管理代謝症候群,還能促進整體健康與福祉!延伸閱讀:.一天吃三餐好還是只吃兩餐?不止空腹血糖降,研究列5改善數據做這建議.50歲以下注意!年輕罹癌者變多!出現「10罹癌警訊」要當心,你有中幾項?.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參考資料:Hsieh, Yu-Ping, Po-Yin Lai, and Po-Tsang Chen. "間歇性斷食的生理代謝及臨床成效." 內科學誌 34.6 (2023): 428-436.Patterson, Ruth E., and Dorothy D. Sears. "Metabolic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37 (2017): 371-393.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02 癌症.抗癌新知
得了癌症接下來的路要如何走?中醫師點出疾病背後的意義,做出改變活出長壽人生
癌症發生的原因都說是基因造成的、致癌物導致的,不可忽視的還有心理因素和壓力。雖然科學與醫學愈來愈昌明,然而誰也沒有把握、科學家也說不準人體內的致癌基因由誰來定奪它的開關,因此這也造成另一種壓力,大多數人沒說出口的是承認內心裡有害怕得到癌症的擔心與焦慮。在癌症面前,生病的人憂慮病情,沒病的人憂心未來,這些流動在檯面下的不安,難道我們真的束手無策,只能如此沮喪嗎?此時古老的中醫智慧給了我們一盞可以依托的明燈,《黃帝內經》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點出了心不安、神不定、情緒過與不及是生病的根源,並告訴我們如何保全健康且壽命長久的方法。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有二個層次即是肉體生理的實質層次及氣血經絡的能量層次。中醫一向重視身心合和、身心愉悅及平衡,我們把這個良好的狀態稱「形與神俱」;近代人們開始強調心靈和精神健康,其實在中醫領域裡心靈與身的平衡始終質樸無華地被重視和奉行。心與情緒息息相關,臟腑與情緒的關聯在中醫裡有相當深的連結,甚至內化在我們日常的語文,譬如:講一個人發很大的怒叫大動「肝」火、沒有耐性愛生氣叫「脾」氣差,就是使用到特定臟腑的意涵的例子,只是大家不曾注意和探究。佛家也說怨恨惱怒煩是五毒,是對人體有害的情緒,現今科學也證實了,情緒會刺激肉體產生相應的化學物質。因此不僅飲食居處要衛生,我們的心情也要注重衛生,以免時時在給身體添加毒物。疾病的治療中醫病理學認為人體疾病都可以從「邪正」兩方面的關係變化來分析,依據「陽虛必血滯」、「氣寒則血凝」、「氣鬱結而生痰」、「積(腫瘤)之成也,正氣不足,後邪氣踞之」等理論,中醫對腫瘤成因的觀點是虛、瘀、痰、毒的累積;當癌症患者經過西醫治療,身體之後的養護還是要回歸生命的本質,就是氣血陰陽的平衡。「熱者寒之,寒者溫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中醫角色就在調整氣血平衡,就如整治河川,疏濬之後還要作好水土保持,否則難保河川不會再汙染和堵塞。此外研究結果顯示,中藥的功效有增強對放療化療的敏感性、提升體力抗病、緩解化療副作用(諸如:疼痛、手腳末梢麻木、白血球降低、失眠、耳鳴、噁心嘔吐、腹瀉、口乾、口苦、食慾不振、腹脹滿悶)、防止復發和轉移,另外,特定強毒性藥物有消減腫瘤效果。蠻多人因為得了癌症才開始看中醫,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剛開始看診時總是愁眉苦臉。有些人將要進行手術、或即將進行放療或化療,都是希望讓體力好一點以捱過西醫治療,也有的希望改善化療藥物副作用,早日恢復原本的活力與狀態。中醫治療重視不同階段與病人體質,以祛痰濕、化瘀濁、益氣養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等方法運用藥物或針灸,在病人耐心治療後見到明顯改善,即便末期者也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當患者感受自己健康狀況逐漸起色,每一次回診象徵向療程完成又邁進一步,可以看到他們逐漸鬆開眉頭展露笑顏,甚至會主動鼓勵其他病友也配合中藥作調理。 講回來生病的本質,是向內反觀自己的機會、讓我們打開心去接受各種可能性,有機會去深思:生命的意義?能在生病受苦之外還對活著的本身保持感激嗎?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呀?如果得了癌症,接下來的路要如何走?《黃帝內經》說「正勝則邪退」,癌症朋友在西醫治療以外,可以做的是看到疾病背後的意義並做出改變,任何人也應該時時把中醫代表著平衡的「中」字放在心裡、時時檢視,調整自己讓身與心都常保平衡,享有身心健康又活力幸福的長壽人生。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0 性愛.性福教戰
自慰會降低精子數量?單身的人才需要?老高醫師解答常見3大自慰疑問
許多人都會選擇自慰來解決性慾,老高要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自慰,或是你要說打手槍,都可以解決壓力、滿足性慾,對自己的身體會有好奇,會想探索也都是很正常的。但老高卻也聽說過許多關於自慰的迷思,今天老高就帶你一起破解這些謠言!自慰迷思1.自慰會導致健康問題這幾乎是老高最常聽到的說法,也就是自慰會對男性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降低精子數量、性功能障礙或精神健康問題。但,適度的自慰不會對男性的生育能力造成負面影響,也不會導致性功能障礙或心理健康問題。相反,自慰有助於緩解壓力,提高睡眠品質,並有助於性器官的健康。當然,我知道有人就要問,「適度」是怎麼樣才算「適度」,其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次數,只是如果你真的打手槍打到覺得累了,甚至出現像之前老高談過的 #頭痛 之類的狀況,就代表你真的應該休息了。2.自慰會影響床上雄風這種迷思還有很多版本,像是「自慰會讓小弟弟變小」,或是「自慰會導致陽痿或早洩」。但你小弟弟的大小,多半是由遺傳因素決定,並不會因為你多打幾次或少打幾次,就因此變大或是變小。另外,適度的自慰其實對於勃起有幫助,因為可以讓海綿體充血,定期射精也能避免攝護腺結石。當然就如前面所述,過猶不及,如果你真的每天都要打很多次,真的有可能反而造成性行為時的壓力,導致陽痿或早洩喔!3.只有單身的人才需要自慰一些人認為自慰是一種孤獨的行為,會對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雖說自慰是一種私人的行為,但它並不一定跟性伴侶關係互斥。事實上,夫妻或伴侶之間的開放溝通和理解,可以使自慰成為一種增進性生活的方式。研究也指出,夫妻中的開放對話和理解對於性滿意度和關係穩定性非常重要。只要它不損害伴侶關係,自慰也是一種正常的性行為。老高還是要提醒,這前提是你要跟你的伴侶好好溝通喔!(本文轉載自臉書粉絲專頁《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6 焦點.元氣新聞
醫曝李玟碰上2大關卡闖不過!這些名人也受憂鬱症所苦
李玟不敵憂鬱症輕生 醫曝2大難關藝人李玟(Coco)不敵憂鬱症輕生離世,今由親姐姐在臉書及微博公佈消息,享年48歲,文中提及「李玟數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鬱症,經過長時間與病魔抗爭,可惜近日病情急轉直下。」李玟飽受腿部疾病之苦外,與富商老公婚變消息也時有傳聞,精神科醫師表示,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是男性2倍,尤其40至45歲更是女性好發高峰期,若沒有接受穩定治療,每年5月及11月都是自殺高峰期,很多人撐不過去便不幸離世。關卡一:邁入更年期、老年交界 身心都巨變精神醫學專家、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罹患憂鬱症成因多,包括生物、心理、社會層面等,且到了40至45歲階段正好是人生過半,即將邁入更年期、老年交界,身體機能逐漸走下坡,心理負擔壓力則增加,身心變化將產生交叉,慢慢會感覺「力不從心」,不能再像年輕一樣好體力、擁有事業光環等,對於許多成功人士來說很難調適,若超過心理可負荷程度,且持續憂鬱,很容易成為憂鬱症。關卡二:憂鬱症每年2個「高峰期」出現:清明節前後、中秋節過後楊斯年指出,憂鬱症患者會出現低潮的情緒障礙,會在每年2個時段「高峰期」出現,包括上半年的5月、也就是清明節前後,以及下半年中秋節過後,每當「換季」時天氣忽冷忽熱、或是下雨等,最容易讓憂鬱症患者「感覺不舒服」,當憂鬱症患者好不容易捱過秋冬,到了隔年夏天便恢復力氣,若這力氣沒有用在讓自己復原,恐導致自殺人數增加。憂鬱症九大症狀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憂鬱症有九大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下降或上升、嗜睡或失眠、精神運動遲滯、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經常想到死亡。楊斯年說,前2項為主要症狀,後7項為次要症狀,上述症狀同時出現5項(含)以上,並持續2周以上,即可能為憂鬱症,必須就醫。楊斯年表示,憂鬱症要接受六個月到兩年正規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亦可透過心理治療,不過得先釐清造成患者憂鬱的原因,若倒因為果,錯誤歸因會阻礙正常治療,在認知行為治療上,恐讓患者更加惡化,例如許多家屬會抱怨孩子不乖乖唸書,或是不願意外出工作而予以指責,但其實是因為憂鬱症影響他的求學、就業功能,若對於精神疾病沒有正確認識,會阻礙治療。憂鬱症易復發 關心身邊患者「一問二應三轉介」 「一問二應三轉介很重要。」楊斯年提醒,憂鬱症容易復發,因此正規憂鬱症治療3個目標是「降低症狀」、「恢復功能」、「避免復發」,身邊若有親友陷入憂鬱,可以口頭關心「你還好嗎?」,若有得到對方回應「我心情不好,想要自殺」等,應帶他轉介醫療資源。不少憂鬱症患者情緒不佳、思考變慢也抗拒就醫,但身旁的人必須提高警覺,尤其憂鬱症是螺旋狀循環,越復發會越難治療,因此希望在一開始發作就要接受正規治療,好好吃藥,避免停藥又復發。楊斯年表示,根據統計,女性較男性容易好發憂鬱症以外,女性終生盛行率約20至25%,相較男性10至12.5%高出一倍,代表終生女性罹患一次或多次憂鬱症「每四人就有一人」,雖有部分患者得過一次憂鬱症後會痊癒,但其餘憂鬱症患者罹患後「接下來10年多次復發」。他表示,憂鬱症只要好好接受治療,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可以恢復生病前的功能程度」,呼籲家屬及患者應正視、尋求正規醫療途徑。看詳細疾病百科:憂鬱症這些名人也受憂鬱症所苦.艾成長年受憂鬱症所苦 名醫揭3階段拉住憂鬱情緒.受憂鬱症所苦!前立委黃義交從住家11樓墜樓送三總不治,享壽69歲.張國榮逝世20周年 憂鬱症問題在香港的嚴重性.國寶雕塑家朱銘疑久病厭世輕生 四大方向觀察老人憂鬱.「被憂鬱吞噬」 SHINee主唱鐘鉉燒炭身亡 遺書曝光.竹內結子猝逝/產後憂鬱突發難防 醫:第二胎風險更高許多人有憂鬱症狀不自知?楊聰財分析精神疾病為何與自殺息息相關【記者沈能元報導】知名藝人李玟驚傳因憂鬱症離世,她於5月20日才發新歌,當時的歌詞:「生活要面對很多困難和傷痛,勇敢去挑戰,去追求,你就是戰士。」如今看來令人感慨。相信李玟直到最後一刻仍在努力,期待能用歌聲點亮粉絲們的每一天。李玟離世,引發民眾關注憂鬱症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根據衛福部《自殺防治手冊》,自殺族群七成以上有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民眾的20倍。但精神疾病並不是自殺的唯一風險因素,也不是所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會嘗試自殺。自殺是複雜的多因素問題,重要的是減少面臨自殺的風險,並適時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以下是楊聰財的說明與分析:精神疾病為何與自殺行為息息相關?精神疾病與自殺行為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雖然並非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會嘗試自殺,但許多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是自殺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下面是一些可能解釋這種關聯的因素:心理痛苦:精神疾病患者通常經歷情緒困擾、心理痛苦和絕望感,這些感受可能促使他們考慮或嘗試自殺作為一種逃避或減輕痛苦的方式。無助感:某些精神疾病,例如重度憂鬱症或焦慮症,可能導致患者感到無助和無望。他們可能對現狀感到束手無策,無法找到有效的應對方式,這種無助感可能加劇他們對自殺的考慮。精神病症狀:某些精神疾病症狀本身可能增加自殺風險。例如,思覺失調症患者可能出現幻覺或妄想,這些症狀可能導致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社交隔離:精神疾病可能導致患者與社交網路的疏遠,他們可能感到孤立、被排斥或無法獲得支持。社交隔離可能使他們感到無助和絕望,增加自殺的風險。高風險行為:某些精神疾病,如邊緣人格障礙或酒精或藥物濫用障礙,與自殺行為高度相關。這些疾病可能導致衝動控制問題和衝動行為,增加了自殺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疾病並不是自殺的唯一風險因素,而且並非所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會嘗試自殺。自殺是一個複雜的多因素問題,其風險受到許多個體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精神健康、社會支援、生活壓力、個人經歷等。重要的是,對於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適當的治療、支援和心理健康服務是至關重要的,以減少他們面臨自殺風險的可能性。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對自殺有任何想法或感覺絕望,請立即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台灣的憂鬱症盛行率如何?在台灣,調查指出,8.9%的人有憂鬱症狀,約200萬人,其中重度憂鬱者,約佔5.2%,約125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5年至2015年全球憂鬱症患者已超過3億人,佔世界總人口4.4%,而人數仍持續成長中。 台灣本土數據方面,根據2016年衛福部統計顯示,國內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以及失能,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一這一高盛行率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社會期望、人際關係問題以及其他心理和生理因素。台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方式和高度競爭的環境也可能對憂鬱症的盛行率產生影響。許多人有憂鬱症狀不自知?是的,有許多人可能出現憂鬱症狀卻不自知。憂鬱症是一種心理健康障礙,它會導致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或快樂感、能量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下降、睡眠問題等一系列症狀。然而,有些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經歷憂鬱症,或者他們可能認為這些症狀是與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或其他問題相關的正常反應。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人們不自知憂鬱症狀的原因:自我否定:有些人可能傾向於自我否定或將自己的感受歸咎於個人失敗、弱點或缺陷。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無法有憂鬱症,或者認為這種情緒是他們自己的過錯。社會觀念和文化影響:某些文化對於心理健康問題存在一定的社會觀念和偏見。這可能導致人們對憂鬱症持有誤解或忽視症狀,將其視為弱點或缺乏意志力的表現。缺乏知識:有些人可能對憂鬱症缺乏瞭解,不瞭解與之相關的症狀和特徵。他們可能無法將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聯繫到憂鬱症,並且可能對求助或尋求專業支持缺乏意識。內外化行為:有些人可能通過內化行為來應對憂鬱症狀,即將自己的情緒和痛苦隱藏起來,不向他人表達或尋求幫助。這可能導致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憂鬱症狀。憂鬱症與遺傳有關嗎?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疾病,其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生物學、心理社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遺傳因素在憂鬱症的發病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但並非是唯一的因素。研究表明,憂鬱症在家族中有明顯的遺傳聚集現象。如果一個人的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憂鬱症,那麼他患病的風險就會增加。根據孿生研究,同卵雙胞胎中若一個人患有憂鬱症,另一個人也患病的概率會高於異卵雙胞胎。遺傳研究已經識別出多個與憂鬱症風險相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可能與神經傳遞物質的代謝、神經發育等生物學過程有關。然而,目前還無法確定具體的遺傳變異如何影響憂鬱症的發病機制,這仍然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除了遺傳因素,其他因素也與憂鬱症的發病密切相關,包括生物學因素(如神經化學不平衡)、心理社會因素(如壓力、創傷經歷)以及個人特質等。這些因素與遺傳因素之間的關係相互作用,對憂鬱症的發展和表現產生影響。需要注意的是,遺傳風險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患上憂鬱症,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憂鬱症的發生。若您有憂鬱症的相關症狀或疑慮,建議尋求專業醫生或心理學家的評估和建議,以便進一步了解您的個人憂鬱症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多種治療方式可供選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憂鬱症治療方式: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憂鬱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常見的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CBT)、人際療法和解決問題療法等。這些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了解和改變負面思維模式、培養更健康的應對方式,並提供情緒支持。藥物治療:抗憂鬱藥物可以在憂鬱症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常用的抗憂鬱藥物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這些藥物可以調節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改善情緒和情感狀態。身體活動:適度的身體活動對於改善憂鬱症狀具有益處。有氧運動、散步、瑜伽等身體活動可以釋放身體中的內啡肽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提升心情和幸福感。社會支持:獲得家人、朋友和社區支持對於憂鬱症康復至關重要。參加支持團體、與親友交流、尋求情感支持可以幫助患者減輕壓力、分享感受,並獲得實用建議。輔助療法:一些輔助療法被用於輔助憂鬱症治療。例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和瑜伽等可以幫助患者舒緩壓力、促進情緒釋放和放鬆。治療憂鬱症的最佳方法可能因個人情況而異,有時需要結合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懷疑自己患有憂鬱症,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或醫生的幫助。他們可以評估您的情況並提供適合您的治療方案。抗憂鬱藥物通常有哪幾種類別?抗憂鬱藥物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這是最常被使用的抗憂鬱藥物類別,包括氟西汀(Fluoxetine)、帕羅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等。它們通常會抑制腦中血清素的再吸收,增加血清素的濃度,以改善情緒和情感問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s):這些藥物同時影響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例如文拉法辛(Venlafaxine)、舍曲林(Duloxetine)等。三環抗憂鬱劑(TCAs):這是較早期的抗憂鬱藥物,包括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丙咪嗪(Imipramine)等。它們主要作用於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但也會影響其他神經遞質。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這些藥物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阻斷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降解。例子包括丙咪嗪(Phenelzine)、備氟米特(Moclobemide)等。由於與其他藥物和食物有可能產生嚴重的相互作用,MAOIs的使用較為限制,通常在其他藥物無效或無法耐受時才考慮使用。此外,還有其他類別的抗憂鬱藥物,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劑(SNDRI)和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放出劑(SDRI),但它們的使用較為罕見。值得注意的是,抗憂鬱藥物的使用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症狀來決定,並且需要根據醫生的指示正確使用和劑量調整。每種藥物都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和副作用,因此尋求專業醫療建議非常重要。患者常會擔心藥物愈吃愈重?憂鬱症患者擔心藥物引起體重增加是相當常見的疑慮之一。雖然某些抗憂鬱藥物可能與體重增加有關,但這種情況在所有藥物和患者之間並不普遍。某些抗憂鬱藥物,如一些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和臥藥(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在一些人中確實與體重增加有關。這些藥物可能導致食慾增加、新陳代謝率下降或液體滯留等影響,進而導致體重增加。然而,這種影響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現方式可能存在差異。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都不同,而且潛在的副作用也因人而異。某些人可能會體驗到體重增加,而其他人可能不會有這個問題。此外,藥物對體重的影響通常是輕度的,並且可能在治療初期出現,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輕或消失。如果您對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感到擔憂,建議您與醫生進行詳細討論。醫生可以幫助您評估藥物的風險和益處,並可能根據您的需求和症狀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此外,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也是重要的,可以幫助控制體重以及改善整體健康狀況。是否與不穩定治療有關?憂鬱症的病況不佳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個人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案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治療,但病況仍然不穩定,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不適合的治療方法:每個人對憂鬱症的治療反應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一種治療方法對某些人可能有效,對其他人則不一定有效。如果目前的治療方法無法緩解症狀,可能需要考慮調整治療方案,包括改變藥物、心理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藥物反應或副作用:藥物治療是憂鬱症管理的常見方式之一,但不同的人對藥物可能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可能對某些藥物不敏感,需要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此外,藥物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例如睡眠問題、食慾改變或情緒波動,這些副作用可能影響病況的穩定性。心理治療的適應性:心理治療可以是個人或群體形式的,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動力療法等。如果治療師和患者之間的合作不順利,或者治療師的方法不適合患者,可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疾病的自然進程: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其病程可能因個人差異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支持才能達到穩定的狀態,而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波動或復發的情況。如果你覺得治療方案對你的憂鬱症病況不佳,我建議你儘快與專業醫療專家(例如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討論這個問題。他們可以評估你的病況並提供相應的建議和協助。他們可以重新評估你的症狀和治療計劃,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重要的是與醫療專家進行溝通,共同找到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法。★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2-12-14 退休力.社會連結
2022退休力/人類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專家建議唯一方法抗孤寂
人類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早在二○一八年,當時的英國首相梅伊即任命首位「孤獨大臣」;遭逢世紀疫情,日本於二○二一年二月成立孤獨與孤立對策擔當室,希望在「孤獨」手中搶下更多生命。近三年來,疫情使人們與他人接觸減少,「一個人」成為一種選擇,也是不得不,面對「孤獨」,成為新的學習與挑戰。英國孤獨大臣的英文頭銜是「Minister of Loneliness」,「loneliness」在英文是傾向寂寞、孤單的意思,但中文的「孤獨」卻並非全然負面,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胡海國分析,真正帶來負面影響並造成傷害不是孤獨,而是孤寂的感受。對抗孤寂,增強人際與社會各種連結,增加腦韌性是最好的方法。社會連結 退休五力最弱一環不過,聯合報連續三年退休力大調查,「社會連結」都是退休準備五個核心能力中最弱的一環,今年平均僅五十二點九分,是退休五力分數最低,在「有被需要的關係,如需要去付出、照顧、關懷的對象」、「有相互扶持的關係」、「有無結交新朋友」等選項,填答者的分數皆偏低。社會連結讓人避免成為孤島,諮商心理師林萃芬也表示,「人什麼時候會退化得很快?就是人際互動大幅下降的時候。」胡海國建議,先認識什麼是孤寂感,並對自己的生活型態、個性有自覺和警覺,透過心腦操練,「創造緣分」,維持對社會、對自然的多元感知與連結,是避免孤寂傷害最好的方法。孤寂傷心 影響大腦也易自傷 孤寂感可從三面向檢視,首先在與人共處時感覺受忽略、不被重視,再者在人際關係上感覺被孤立或隔離,最後是喪失親密感,想要人陪的時候無人陪伴。胡海國說,孤寂感造成的負面感受,長期不只影響心情,也影響大腦,孤寂感讓掌管理性思考區域的前額葉自制力變差,使人衝動,嚴重時自傷,甚至傷人。為何陷入孤寂泥淖?胡海國分析,首先是「追求成就和工作發展」的生活,工時過長、強調績效,迫使人們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再者是「過度投入資訊世界」,手機、電腦、電視的資訊豐富、唾手可得,人們很容易把工作以外的時間全投下去,若錯失與日常事務、興趣、朋友,甚至家人的連結,恐身陷「孤島」的高風險而不自知。善用社群 交流打氣體現自我但資訊世界帶來的影響並非全然負面,端看是否善用,社群也可能帶來更多連結,例如四十歲以上熟齡族創作分享平台「Encore 安可日子」,創辦人林宜靜表示,平台上的「大哥大姐」們,有閱歷有看法,認真生活,在平台上分享生活與經驗體現自我價值,也彼此打氣,相互交流。 如何做到心腦操練,胡海國建議,創造緣分是最簡單的做法。他舉例,不只人與人,也包括人與自然、人與歷史文化,例如出門跟社區管理員微笑打個招呼、去戶外看看花草樹木,看到美景就拍照分享給朋友、參加認識文史風俗的活動等。創造緣分 豐富心靈維持健康 自認個性內向,更要有意識地創造並維繫緣分。胡海國表示,有血緣原生家族要好好經營,與沒有血緣但合得來三五好友,自然而然凝聚成「精神上的家族」,也很重要;可以主動打電話給對方,關心對方近況、聊聊輕鬆話題,漸漸地三五成群參加活動、聚餐聊天,有這樣一群朋友在身邊,就不會感到孤寂。林萃芬也說,儘管隨年紀增長,難免累積創傷和失落感,但心態保持年輕活力、能自得其樂、會對事物好奇,這些都是維持心靈自由的寶貴能力,也是預防退化、維持健康的關鍵。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
-
2022-11-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quisan ni amen timadju (排灣語:他是我們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病人的母語」。中山醫學大學的黃馨葆醫師寄來師生「四手聯彈」的文章,一位醫學生與老師分享自己童年時會以客語與阿嬤交談,最近在照顧一位客家老太太時,因為能用幾句客語與病人交談,獲得溫馨的回饋,黃老師也分享他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另一位醫師也分享幾十年來如何體驗到「病人的母語」在照顧病人的重要性。同時也邀請一位剛從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師,以他不尋常的背景(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台東排灣族人,他成長於日本,能說日文、英文、中文,以及排灣族語,可以與台東母親的家人溝通無礙),介紹原住民看病的語言與文化。我們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醫療團隊體恤不諳華語的病人和家屬看病的辛苦,願意以尊重病人的母語為念,鼓勵醫學生多學習台灣人的話語與文化。醫病平台/師生的四手聯彈----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醫病平台/醫病平台/探討「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與醫療照護的重要性「 pai, makuda sun? (你到底怎麼了) 拿藥的時間還沒到你就回來看我了餒。」老先生在門前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踏進了設立在教會的簡陋式門診間。衛生所的L醫師跟每個病人的互動都很親近,看來每個都是他的老病人。在這聚落的老人家而言,在教會看病領藥就像上山顧田或打掃家裡一樣,是一種例行公事。有些病人還會帶著從山上摘回來的農作物,只是為了分享而拜訪L醫師的門診。以慢性病的控制而言,現代原鄉老人的醫療資源與市區差距不大。統計資料顯示,原住民老人的就診率跟掛診次數等同與一般住在市區的老人。換句話說,以往我們會想到的醫療可及性的問題,至少在門診看病、領藥這方面是不存在的。自從「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在2001年成立以後,如今各家醫院的巡迴醫療團隊在各鄉鎮衛生所扮演「守門人(gatekeeper)」的角色。在社區承擔常見健康問題的處理以及慢性疾病的控制,如果無法控制的疾病轉介到都會區的本院做處置。在制度上面,我國的健保制度有成功地降低「想看診但沒有地方、沒有醫師」的情形,也成功在社區建立分級醫療的模式。然而,實際在診間裡會看到的場景並不是理想中那樣美好的畫面。還記得學生時代在各個山地鄉的醫療單位跟診的過程中,發現醫病當中的溝通不良與摩擦,在原鄉是常態。在這種情況,醫師認為老人家或家屬不了解醫師治療的意圖跟邏輯,我常看到的解決方式就是請他不要再問問題回家好好吃藥。久而久之,病人就算有回診也不想跟醫師討論太多,只會請醫師開藥就離開診間。有回診領藥還算好,有些病人甚至就再也不回去門診看病了。當然每個醫師的背景跟社會文化價值觀都不同,有些病人溝通上有不順利是難免的。在少數民族的「醫療遵從性(compliance)」議題當中,低社經地位與相對應得平均教育程度的問題,往往是被視為主要的因素。那麼,已經不在於受教年齡層的老人家沒有解決醫療遵從性的好方法,只能好好聽醫師講的?我回到台東在家裡與長輩相處時,發現他們常常都不記得自己看的醫師叫什麼名字。由於自己是讀醫的背景,長輩常會把藥物從櫃子裡面拿出來,問我藥物相關的醫療問題。有一次我問其中一個老人家,有沒有在診間向醫師詢問過這些藥物在治療什麼,她回答沒有。我覺得好奇,問他為什麼不是問醫師而是問我。她回答說,「問你我的心情比較輕鬆,你會理解我在問什麼。」對長輩們而言,信賴一個新見面的醫師,請他照顧自己也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他是常駐,或是每個禮拜來到村莊看診的醫師,恐怕也不一定是病人生活的一部分。那麼,一位醫師怎麼才能夠在老人家生活裡面得到一個角色呢?原住民族的醫療遵從性不只是台灣面對的問題。不管是加拿大或紐西蘭的原住民,都普遍會看到在臨床方面發生類似的問題。目前第一線的臨床工作人員與學者認為原住民族的醫療遵從性可以用多種因素來分析,而其中最受關注就是語言。在北加拿大的質性研究裡面顯示使用母語語溝通會提升病人對疾病的理解,也同時可以促進雙向的討論。在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UNPFII)的報告書裡面也常見在臨床上使用病人的母語做醫病溝通的建議。既然是如此,是不是請一位翻譯人士來幫忙,是不是有比較好呢?如果他們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去了解醫師的邏輯思考,他們會不會就會聽從醫師說的話呢?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注重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污名(stigmatization)的問題。加拿大的一篇質性研究論文有這樣的標題:「他們視我如廢料因為我是原住民(They treated me like crap and I know it was because I was Native)。」在世界各地區的研究顯示,眾多原住民族人在診間會遭遇到羞辱。在這過程當中,病人就算幸運的疾病有控制到,他們慢慢的會累積心理的創傷而陷入複雜的精神健康狀態,後續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與未來發生其他健康問題時的選擇。總而言之,當我們看到一個病人遵從性不好時,可能需要思考的不僅在語言上,在病人的主觀裡在診所裡的經驗含有什麼樣的意義,也是需要被關注的。嘗試用病人熟悉的語言也許是一個尊重病人的表現,但注重病人的主觀感受也是不可缺少。這對醫療服務者而言,也許是可以理解的道理,但在實際操作上卻還是有困難。絕大部分在台灣醫學教育體制裡面成長的我們而言,母語的順暢度還不到能夠在臨床使用的程度。當然語言還需要加強,但在語言溝通能力不足的當下,能不能成為「老人家生活的一部分」呢?一位阿嬤回到L醫師的門診,訴說最近腳水腫的狀況有變嚴重。我們透過身體診察評估病人的水分攝取量、頸靜脈鼓張與心音S4 ,的確有明顯的問題。在詳細的詢問病史之後,發現阿嬤最近沒有吃原本在吃的利尿劑。結束一套評估之後,阿嬤用中文問:「所以現在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我的腳這麼腫嗎?」L醫師跟阿嬤微笑說:「好啊,那我教完你,你也可以告訴我水腫的排灣語怎麼說嗎?」長輩對下一個世代多種類型的「傳承、傳遞」,是排灣族文化裡面的核心價值之一。這時,我突然想到我們學生在醫院最常聽到的一個教訓:「當你照顧病人的同時,也需要從病人學習。」其實答案一直都是在醫院裡面聽到的這一句話。如果你同時擁有著照顧的這位老女士的「aljek(孩子) 」的身分。這樣,你是不是自然就會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
2022-10-26 醫療.精神.身心
股市跌跌不休有害健康!專家:投資失利,中風風險提高
近期台股跌跌不休,很多股民會擔心自己的錢打水漂,但還是要提醒投資的民眾,對於股市的過度關注,也可能造成健康上的風險!高風險投資失利時,中風風險大幅提高!根據2015年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系的林淑惠副教授發表在《城市健康期刊》(Journal of Urban Health)的論文中指出,股市中可以透過保證金交易(margin trading)對相關股票進行融資或融券,如果股價出現變化時,保證金也會變化。因此這個研究針對2000到2009年的分析使用保證金交易變化,與健保資料庫腦中風的人數進行關連性分析。透過這些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到:因為保證金交易屬於高風險交易,當保證金交易增加後的第3天與第6天,中風人數也有明顯增加,而且年齡層以45到74歲男性最為顯著。因此,該論文初步的結論是:從事高風險投資時一定要謹慎,並且確保在可以承受的風險內,要不然不只是金錢上的損失,也可能造成身體上的劇烈影響。股市每跌1000點,精神障礙疾病住院病患增加4.7%!無獨有偶,在2015年東華大學的林忠樑副教授及台北大學的陳欽賢特聘教授發表在《衛生政策與規劃期刊》(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的研究發現,股價指數跟民眾的精神健康有很大的關聯性。研究人員使用1998年到2009年的健保資料庫數據與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到股價指數每跌1000點,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焦慮等精神障礙疾病)的住院病患增加4.7%,而且這些病患集中在男性、45歲到64歲。研究也發現:當股價指數連續下跌1天時,因精神疾病住院的人數增加約 0.32%。也就是說,當股價指數連續下跌5個交易日,因精神障礙住院人數增加約1.6%。如何因應股市下跌所帶來的身心影響?首先,投資者應該要做好風險控管,並且衡量自己的風險接受度,如果風險接受度太低,就不要進行高風險投資。其次,不要一直盯著大盤,讓自己的身心壓力跟隨著指數進行波動。除此之外,進行投資時也要培養自己的抗壓性,而培養抗壓性的方法包括:‧多運動:運動可以釋放壓力,並且釋放多巴胺,讓人可以放鬆。‧均衡飲食:多攝取不同種類的營養素,可以幫助身體承受壓力。如果你已經察覺到自己有焦慮的症狀,像是:食慾不振、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症狀時,一定要到身心科或精神科就診,尋求醫療專業進行治療。參考資料:Stroke: a Hidden Danger of Margin Trading in Stock MarketsDo stock prices drive people crazy?When the Stock Market Gets You Down
-
2022-10-17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是什麼?從症狀、治療到照護,10大QA告訴你
「為什麼是我?」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裡,初確診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哭著問姊姊,現實生活中,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也如應思聰,因為病識感不佳,拖延就醫,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到底思覺失調是什麼樣的疾病?症狀有哪些?照顧者可以到哪裡尋求幫助?思覺失調10大常見QA【疾病篇】👉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 👉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 【醫療篇】👉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 👉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 👉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 【照護篇】👉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 👉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 👉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 👉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兒子平常都很定時吃藥,但最近怪怪的,藥愛吃不吃,提醒他還會發脾氣,我該怎麼做才好?」「確診到現在兩年,怕同事看見我吃藥問東問西,又擔心老闆發現,但不按時吃藥又會有症狀,讓我生活壓力好大...」「老公的病情時好時壞,照顧起來好疲憊,但也不敢不理他,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忙我?」Q1: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大腦生病,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臨床症狀顯現為: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著明顯的脫節,以幻聽最為常見。台灣目前約有14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認識更多思覺失調症)Q2: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思覺失調的常見症狀如下:•幻覺•幻聽•妄想•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疏離人群當親友或自己出現疑似思覺失調症狀時,有什麼方式可進一步評估呢?民眾可利用「疑似精神病前期簡易自填量表」自我檢測。回答以下15個問題,只要合計有8題(含)以上回答「是」,或3題(含)以上且3題中有第1、2、15任一題答「是」者,代表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警訊,建議盡快諮詢精神科醫師,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我的大腦生病了嗎?【1分鐘檢測是否為「思覺失調症」】1.我到人多的地方,無法應付那種壓力很大的感覺。2.我覺得我無法親近別人。3.我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4.我覺得腦力不夠,想一下事情,唸一些東西,就覺得疲倦。5.當有別人在場時,我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沉默。6.我有時會擔心朋友或同事對自己不忠或不值得信任。7.我儘量不吐露自己的心聲。8.如果必須在一大群人面前講話,我會覺得非常的焦慮不安。9.我做事(唸書)不能持久,一下子就想休息。10.我覺得對什麼事情,總是處理得不好。11.我不會表情生動地講話。12.我不善於社交禮儀的應對。13.當你看到別人在交談時,會懷疑他們正在談論你嗎?14.你是不是常常從別人的談話或作為上,發覺背後藏有威脅或怪罪的味道?15.會不會聽到某些音、叫聲、或叫自己名字的聲音呢?Q3: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思覺失調症發病的主因通認與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源自於遺傳或體質,臨床發現,當多巴胺在大腦分泌增加時,極可能出現精神分裂相關的症狀。在面對壓力時,人體腦內的多巴胺自動會生產較多,正常人的多巴胺系統對此會進一步調節,使得多巴胺不再分泌下去,而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卻無法適度調節,使得多巴胺不斷釋出,進而引發不正常的幻覺、幻聽等官能性的異變現象。(>>看更多思覺失調資訊)Q4: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目前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有口服和針劑兩種,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說,如果病人對口服藥能定時定量按醫囑服用,效用不比長效針劑差,但能配合服藥的思覺失調患者非常少,加上出院後在社區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外在刺激,以致最後口服藥在患者體內的濃度會有差異,效果不佳。用藥穩定是治療的另一關鍵。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患者的病識感不如一般疾病,服藥順從性低,健保署的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病友服藥不規律,醫界研究也顯示,一旦中斷藥物,患者復發和再度住院的機率大增,相較之下,如果使用長效針劑,可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有效保護腦部功能提升整體療效。因此,如果患者口服藥常常中斷或效果不佳,國際與國內治療指引皆建議考慮長效針劑。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表示,「長效針劑是治療思覺失調很好的武器。」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說,早期介入是治療思覺失調的關鍵,由於患者發病年齡多在青少年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再搭配長效針劑,可有效避免復發,讓年輕患者及早走回人生的正常軌道。而且早期介入也能提早做好對家長的衛教,包括認識疾病、連結外界資源等,有助降低家庭的負擔和焦慮。Q5: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再加上社會的汙名化,家屬不願接受等因素,往往拖延多年才確診,而且確診後患者常不願定量定時服用口服藥物,也造成病情的復發、惡化與反覆住院。除了病識感欠佳,思覺失調症口服藥物的「肢體僵硬」、「手抖」、「動作緩慢」等副作用,或是部分藥物造成的「肥胖問題」,也常讓病友們偷偷藏藥,中斷用藥。(【病友故事】:女大生思覺失調幻聽休學 運動輔以長效針劑後重返校園)蔡長哲說,多項研究資料顯示,精神病發病到初次接受治療的時間拖得愈長,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到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拉得更長,治療後更會留下較多殘餘症狀及認知功能缺損。國外的經驗也顯示,透過積極的早期介入措施,可阻止三至四成的個案發展成精神病。Q6: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衛福部已把推動長效針劑列為精神醫療照護政策的重點,健保署今年1月編列精神科長效針劑專款預算 27.64 億元,包括醫院總額 26.64 億元、西醫基層1億元,鼓勵醫師主動積極介入治療及施打長效針劑。(【獨家】:提升思覺失調治療效益 衛福部規劃長效針劑專款)長效針劑是什麼?長效針劑(Long-acting injectable, LAI)是可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抗精神病藥物,採肌肉注射,間隔時間可分為2週、4週或12週注射一次,患者不需每天服用藥物。長效針劑為用於治療思覺失調之抗精神病藥物,可協助提升患者服藥順從性Infogram111年上半年長效針劑各區申報藥費及申報量Infogram截至6月底,全台申報藥費只達8億800萬元。醫界認為,主因是以往申請健保給付常被加強審查與核刪,再加上基層診所使用會增加稅賦負擔,導致醫界對使用長效針劑信心不足,充滿疑慮。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長周煌智認為,主要受到疫情影響,目前每個月使用量成長20%到30%,推估明年會持續增加。他說,長效針劑在臨床上確實改善了病患及家屬的生活品質,他分享曾看見一位患者苦於病情反覆發作,換成長效針劑後,患者在家中自言自語的頻率變少,到機構學習的配合度也提高,家人們對於這樣的改變相當有感。台北馬偕醫院是今年申報使用長效針劑第二名的醫療院所。方俊凱說,院方於2008年已有第一代針劑治療,加上病情穩定的患者擔心在公眾場所服藥遭人側目,也會選擇只需一到兩個月回診治療的長效針劑,所以針劑的用量一直都相當高,不過,前提是會先做到醫病共享決策,清楚告訴患者用藥的模式、副作用,雙方再一起討論用藥方針。他強調,「尊重病人的主權」要讓患者理解疾病,治療是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出發,同時,醫院在2019年推行醫病共享決策並電子化,上頭提供病患勾選在意哪些治療、擔心的副作用等量表,患者或家屬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就能帶回家慢慢閱讀及評估,回診後再由醫師解說細節,充分討論後才會展開治療。為提升思覺失調病患就醫可近性及治療有效性,衛福部正研議比照C肝給付執行計畫,研議規劃專款,不會影響到基層總額的點值。衛福部也已行文財政部,希望協調減少診所開立昂貴針劑後的稅賦負擔,藉此鼓勵基層診所為思覺失調個案開立長效針劑的誘因。Q7: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社區資源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2021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6000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71所心衛中心,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法律資源我國現有精神衛生法、社會救助法、長照2.0⋯⋯等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國家法制。司法精神醫學會表示,民法中的「監護輔助宣告」讓家屬可代理患者處理照護安排、申請福利、協助財務管理等,減少患者發病時因無法妥善處理自身事務,而損失財產、資源,衝擊日後生活。刑法中的「監護處分」則能透過強制住院,讓患者與家屬免於擔憂醫藥費問題,獲得妥善治療。(【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4】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政府長照資源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Q8: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建議,家屬或週遭人和患者相處時,自己保持穩定平靜,不緊張、不生氣,多探索、了解對方,延緩互動時間,不急著溝通是非對錯,較能避免觸發患者極端症狀;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找旁人一起表示協助,引導患者前往安全處所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幫忙。「症狀其實是腦功能障礙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即使病人規律服用藥物,面對症狀與負面經驗惡性交織,病情仍容易復發。」胡海國疾呼,社會迫切需要營造接納不排斥病患、和諧溫暖的環境,「提升病人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在療程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陳仙季解釋,照顧者無法否定思覺失調患者的幻覺,對他的情緒問題也只能陪伴傾聽,重點是了解患者情緒來時,如何陪他找到正確的發洩出口,較能避免患者爆發言行暴力。(【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3】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Q9: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查查我家附近有服務據點嗎?】Q10: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強調,障礙者享有平等、不被歧視的社會參與,並有在社區中生活、自主的權利。「但在台灣,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社會大眾總是先看到病,才看到人」,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滕西華說,社福界近年推動「自立生活」就是要為患者找回人的尊嚴與權利,重建生活能力與勇氣,同時減輕家庭和社會的整體負擔。自立生活的觀念在台灣剛起步,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設置的自立生活中心在北中南已各有一處,民間也陸續設立社區家園,幫助精障者自立生活。台社心今年3月成立「精神障礙者社會融合與自立生活支持中心」,由專業志工用一對一的方式,做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夥伴,對個案empowerment(賦權),要讓他們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找回生活自主性。(>>了解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提供哪些資源)滕西華強調,每個走入自立中心的個案,都是渴望改變的人,他們勾勒的目標都不大,但自立生活的目標不在大小,而是對自己的承諾與實踐,更需要外界鼓勵與支持的力量。例如有一位女性個案,二十多年來每天只會從家裡到照護機構,其他時間都足不出戶,但她因為天天在家追韓劇而有了去韓國旅行的夢想,還想賺錢在韓國買紀念品給弟弟,於是台社心的志工陪著她一步步自立,先從踏出家門開始,接著找工作和就業,後來也學會規畫旅行,現在她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能自行在國內旅遊,去韓國的夢想指日可待。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也說,支持性就業是讓精障者回歸社區的重要關鍵。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與協助,再通過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人際關係與藥物副作用等評量,配合職務設計,精障者絕對可以進入職場重回社會。延伸閱讀▶【病友照護故事】弟患思覺失調症,家人考驗的開始! 照護長路築起最強後盾▶【思覺失調怎麼伴1】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思覺失調怎麼伴2】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思覺失調怎麼伴3】照顧資源: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思覺失調怎麼伴4】法律資源: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
-
2022-09-12 醫療.精神.身心
50歲以上憂鬱症就醫率太低!當心衰弱死亡風險增3倍
歐美國家憂鬱症盛行率以45到64歲最高,但台灣憂鬱症或自殺盛行率都是65歲以上居冠。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其炘指出,這是部分亞洲國家特有現象,憂鬱症患者得到衰弱症機率是一般人的2.6到2.9倍,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到3倍,有必要及早積極治療。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65歲以上,但國衛院調查發現,50歲以上憂鬱症患者每3人僅1人尋求醫師治療,每10人僅1人獲得有效治療,研判最大瓶頸可能是「就醫率過低」。吳其炘研究團隊從「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2015年訪問之7576位50歲以上長者,從中找到1253人符合憂鬱症定義(經「短版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CES-D)」評估符合,或2015年健保就醫紀錄曾被診斷憂鬱症),推估50歲以上台灣人憂鬱症盛行率大約是16%。深入分析這1253人資料發現,雖有高達87%認為台灣就醫便利(30分鐘內可到達醫療院所),卻只有27%曾經尋求憂鬱症醫療,最終僅11%獲得讓憂鬱症狀消失的有效治療(CES-D得分小於10分定義為無憂鬱症狀);但若以有就醫的27%去看,相當於1/3就醫者獲得有效治療,成效不輸歐美。本研究今年6月發表於國際期刊《Lancet Regi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吳其炘表示,歐美日等高收入國家,憂鬱症就醫率都超過4成,台灣就醫率明顯偏低,可能是對憂鬱症認知不足、不清楚憂鬱症需要治療,或是擔心污名化,可透過「提升精神健康識能」,幫助患者及早察覺自身症狀、尋求醫療協助。吳其炘表示,憂鬱症和心情不好的最大差別在於「症狀持續2周以上且影響生活」。常見症狀包括心情低落、沒胃口或暴食,睡眠障礙、無精打采、疲倦、負面想法、難以專心,甚至有自殺意念。有憂鬱症的人發生衰弱症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6到2.9倍、死亡率是一般人2到3倍,也容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等其他共病。吳其炘指出,研究發現「中高齡、女性、收入低、身體狀況不好」得到憂鬱症機率高於一般人,是憂鬱症防治的重點對象。會增加就醫率的因素包括「女性、高教育程度、退休無業、有運動習慣、有參加社會團體、有社交休閒活動」,「喪偶、離婚、分居、未婚、飲酒習慣」則是未就醫危險因子,顯示可透過增加社會支持來提升50歲以上的憂鬱症就醫率。為何有2/3的憂鬱症就醫者並未獲得有效治療?吳其炘表示,近年身心科診所和心理諮商服務據點增加,有助提高可近性、降低自費門檻,包括經顱電刺激等新式療法也愈來愈普及,但通常有20到30%憂鬱症是屬於難治型,症狀可能稍有改善,但沒有完全消失。如果不是難治型,症狀通常可在1到2個月內緩解,但高危險、易再發個案的治療追蹤須需持續到3至4個月以上,以減少復發。研究指出,台灣精神醫療人力密度仍不如高收入國家,每10萬人口只有7名精神科醫師,在鄉村地區更低。然而,這篇研究調查的是50歲以上憂鬱症患者對於「整體醫療便利性」的看法,結果很可能高估了精神醫療的可近性。另外,這篇研究無法確認憂鬱症患者接受的治療是否按照國際治療準則,也沒有探討多少憂鬱症患者接受了心理治療。
-
2022-09-04 醫療.精神.身心
疫情下工作經濟壓力逼人 154萬人有情緒困擾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今舉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報告自殺統計最新數據。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台大護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吳佳儀指出,今年最新調查推估,全國154萬人有情緒困擾,39.1萬人過去一年曾認真想過自殺,4成因疫情感到壓力的民眾當中,每5人就有1人壓力來自工作和經濟。去年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雖是下降或持平,65歲以上和15至24歲自殺死亡率卻上升,後者達近13年最高。今年7月,全國自殺防治中心針對全國15歲以上之2101位民眾,進行「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認知與行為」電話調查,吳佳儀今報告調查結果。結果顯示。7.6%民眾有情緒困擾(估約154萬人口),比例高於去年和前年。交叉分析發現,25至34歲、無業或待業、未婚或離異喪偶、東部地區民眾、曾有自殺念頭者,都有10%以上有情緒困擾問題,此外,12.2%民眾這一生曾有自殺想法(約247.2萬人口),另有1.9%曾於一年內認真想過要自殺(約39.1萬人口)。約44.4%(去年為45.4%)表示自己過去一個月因疫情關係至少感到一項壓力,壓力項目前五名為工作經濟(23.7%)、日常生活(23.4%)、身體健康(15.9%)、家庭人際(15.3%)、心理健康(13%),每一個壓力項目當中都有約2到6%受訪者認為壓力已到達嚴重的程度。吳佳儀表示,疫情下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會交互影響,可透過多元方法減少心理衝擊。例如鼓勵青少年維持社交網絡、規律運動、戶外活動,練習正念靜心和放鬆,提供專線求助電話。年長者也應維持線上或實體的社交團體,維持閱讀腦力激盪及戶外活動,也別忘了持續透過定期訪視、關懷電話、書信連繫、網路連結,關心長者心理健康。至於去年最新自殺死亡數據,吳佳儀指出,去年全國死殺死亡率約為每10萬人11.6人,其中男性自殺死亡率為女性的1.5到2倍,其中65歲以上和15到24歲去年自殺死亡率上升,分別達到每10萬人27.6人、每10萬人9.6人,後者為近13年最高。根據全國統計,自殺原因超過一半是憂鬱、第二名是家庭成員因素、第三名是感情問題第,顯示家庭為重要的環境風險。吳佳儀表示,過去通報量大約每兩年成長1萬人,通報增加是樂見的結果,去年15到24歲自殺通報人次激增近2000人,0到14歲、25到34歲也有明顯增加。年輕人自殺通報人次高,代表校園有相當高的警覺性,但仍須關注少子化之下0到14歲自殺通報人數增幅的現象,分析6到21歲自殺死亡案件發現,高處跳下最多,上吊居次,燒炭第三。去年30天或90天內再通報再自殺率雙雙為近7年最高,分別為10.5%、14.3%,吳佳儀表示,通報後應進入關懷系統並連結必要醫療和有效治療,以避免再自殺。吳佳儀表示,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逐年升高,原因以人際問題、憂鬱、校園學生問題為大宗,其中校園學生問題呈現上升趨勢。建議應加強校園自殺防治制度建立及醫療資源轉介,包括辨識自殺警訊、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保持求助管道暢通、高風險個案輔導等,學校及家庭都要投入很多努力。年長者部分,吳佳儀說,住院的年長患者有些合併精神健康問題,卻沒有被發現,9成於醫院自殺的長者生前曾經在各科就醫,但大多都不是看精神科。醫院內應更加落實自殺防治並且辨識重點族群,針對高風險群推動精神共照制度,同時也應建立醫院員工的心理健康促進制度。※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
2022-08-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者累了嗎?或是不孝?談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住院時家屬的為難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探討精神醫學的難題」。一位精神科醫師透過情緒激動想要自殺急需住院的個案,與年輕醫師探討精神醫學如何幫忙這種病人的緊急措施,我們也邀請到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討論「失智老人的住院及其家屬所遭遇的困難」以及「完善精神醫學尚缺什麼?」。希望這些探討可以幫忙社會大眾以及其他臨床科醫師更了解精神醫學的工作性質及其重要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強制住院與否?精神科醫師的兩難】王先生,84歲,鰥寡,長期有糖尿病及心臟衰竭,曾因肺積水住過綜合醫院內科治療,住院時混亂三天,該醫院打完利尿劑及基本治療後,就請家人帶王先生出院。之後,當個案因心臟衰竭的喘或腳水腫時,就只在該綜合醫院急診室治療,不再收入該院住院治療。王先生近三年前診斷失智症,最近幾個月情緒不穩、多疑、易怒、視幻覺及失眠,由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轉到精神專科醫院門診就醫,某一天傍晚王先生懷疑照顧他的未婚女兒偷他的錢,打了女兒一巴掌,女兒連絡已婚的哥哥一起送王先生送至精神專科教學醫院的夜間急診室。王先生已忘記剛剛在家中發生的事,女兒委屈生氣不說話,兒子要求醫院收王先生住精神科急性病房,但是精神專科醫院說明需要有人24小時陪同住院,照顧王先生,若是是沒有家人,也可以自行請24小時看護,只是精神專科醫院急診室人員也說明該醫院急性病房由精神科醫師主治、沒有晚上值班的內科醫師,若遇到內科問題如血糖過高或急性心臟衰竭時,該醫院將無法處理,因為該精神專科醫院沒有強心劑、靜脈注射抗生素或利尿劑,也無法進行持續胰島素注射的治療,屆時就需要家屬帶病人轉至綜合醫院治療,且該精神專科醫院無法承諾王先生一到兩週內就會改善出院,可能需四週左右調整精神治療藥物。其實,王先生有2位兒子,都已婚生子,但是不住在附近,一住在南部約一小時到家的路程、一住在中部,照顧王先生責任全交給未婚的女兒,平日也少了解王先生病情的變化,女兒壓力大、因憂鬱、焦慮、失眠及有時跟王先生或兄長起衝突,在該精神專科醫院精神科就診,她一想到「照顧父親是她的責任」就十分氣憤。此外, COVID-19防疫期住院四,全天「1對1的看護」費用確實是不小的負擔,但是女兒說:「不是不孝,我累了。」兒子說:「我們也累了。」隔天也還要上班及帶小孩上學,看護費用也付不起。一家人連當晚急診室留觀時要誰陪同都有困難。加上病人說:「我有沒病、為何要住院,就算有病也不要住精神科或『療養院』。」這事情就更難解了!失智症在近十幾年在全球及台灣十分被重視。在台灣,老人失智症至少有8%,在目前(2022年)近400萬的老人推估,台灣的老人失智症人口數至少30萬以上,這還不包括中年或年輕型的失智症。失智症90%會合併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BPSD),如憂鬱、焦慮、不適切行為、疑神疑鬼、幻覺或妄想、失眠,其中又以被偷妄想或被害妄想最常見,有時是因為病人記憶不佳,常會用東西被偷解釋找不到東西的狀況,但經常因為身體疾病不穩定,如脫水、血糖高、血循不好的缺氧、低血鈉、疼痛或便祕所引起,有的是失智本身的黃昏日落症(sundowning syndrome)、有的是失智症合併上述情形或藥物引起的譫妄症(delirium)。我想許多人一定想到:既然病人曾因心臟衰竭、糖尿病及失智症在該綜合醫院就診,為何不住該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老年醫學科或精神科病房來處理呢?一是往往在綜合醫院內沒有「以病人為中心治療(ptient-centered management)」的跨科專業團隊:一是內科醫護人員對處理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患者技巧不熟悉或害怕,精神科醫護團隊人員對處理內科問題也缺乏訓練、擔心或不熟悉;二是綜合醫院缺乏為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老人治療考量或設計的專屬病房或區域;三是健保制度對以上兩者的醫療沒有給付或鼓勵支持,醫師診療費只每天給付一位醫師,另一位醫師則沒有給付醫師費,只在一週給付不符合時間成本的照會費用、該專屬病房或照顧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的護理費及病房費並未加成鼓勵。有人也會想到這樣的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老人不是在長照的日照機構或長照機構也可以處置(management)嗎?往往家屬面臨的是上述長照的供給不足或可近性不足、長照的人員大多不是醫護背景、不易理解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置意涵,加上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或腦科學知識缺乏與精神症狀的不理解,自然會有挑選或排拒病人的情形,或是要求家屬需等失智症接受精神科治療平穩後才進行個案管理或處置。在台灣,尤其是鄉村地區,不少家屬的確仍存有將父母送到長照機構是不孝的心理壓力;但是家屬照顧的負荷仍十分的大,尤其是老人配偶照顧老人時更為嚴重,在體力上、精神上、社會上及經濟上都有極大的負擔,兄弟姊妹及妯娌間的意見不一、衝突與協調溝通也有極大的壓力,失智症病人有時又無法完全自主決定,幾乎90%以上長期都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的困擾,家屬或家庭照顧者的精神健康議題極需要被正視。總之,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家屬與一併溝通的問題,這也不僅僅是單純孝順與否、老人被忽略或虐待(elder neglect or abuse)的議題,也不是單純提供長照人力可以處理的,而是在醫學或護理師養成教育中須持續學習團隊合作及重視跨領域知識或資訊整合,也需要重視醫護以外的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或社會工作師願意投入及關懷失智老人家屬(不一定是照顧者)與家庭照顧者精神健康議題,此外也需重視失智症照護團的團隊資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ment)等議題。
-
2022-08-19 焦點.元氣新聞
渲染名人自殺報導恐增加脆弱族群模仿風險 專家籲讓逝者安息
這兩天媒體鋪天蓋地報導藝人艾成自殺新聞,不僅違反世界衛生組織(WHO)媒體報導準則,也可能觸犯「自殺防治法」第16條對於媒體自殺報導之規範,過去已有大量研究顯示,媒體網路名人自殺報導會增加脆弱族群自殺風險,因此呼籲大眾以及媒體應謹慎報導,甚至避免報導,讓逝者安息、生者前行。WHO媒體報導準則強調,不要詳述自殺方法及地點等細節、不要刊登照片、避免重複報導自殺事件、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以免讓閱聽者誤以為自殺是解決問題的方式。然而,艾成自殺事件,卻看到許多報導詳述自殺方法與地點,甚至死者被移出事發處的照片在網路上大剌剌呈現,死者生前網路留言被廣泛散播;也看到自殺原因被簡化、聳動化,例如欠債500萬、癡心為愛而死等,存活的家人被隱隱指責,乍看幽微、實則堂而皇之的獵巫行動正穿梭在各媒體報導裡。更令人憂心的是,當前網路時代,人人皆媒體,自媒體鍵盤手更是磨刀霍霍、劍影凌厲,過去影視名人自殺報導造成自殺率上升之殷鑑不遠,提醒大家應謹慎面對。過去研究顯示,重複自殺報導、自殺率可能隨著報導則數而上升,名人自殺報導對於自殺行為的影響更為顯著,例如,倪敏然及星光大道歌手黎礎寧自殺都引起自殺效仿,年輕人及精神健康脆弱的族群更容易受到媒體自殺報導的影響。前幾年林奕含自殺引起廣泛的媒體關注,我們進行質量性混和研究顯示,民眾有明顯的「認同效應」,也就是說與林奕含有類似經歷的族群(年輕女性、曾有性騷擾、性侵害、憂鬱症病史者),很容易對號入座,認同自殺為問題解決的方式,也會因為自殺報導而將自殺列為人生選項。身處心理危機的人,可能將結束生命視為結束痛苦的方式,需要周遭的人適當關懷、聆聽心聲,轉介適當的專業協助或危機專線(例如撥打安心專線1925),而非暴露在過度的名人自殺報導當中。沒有人希望憾事重演,呼籲傳統媒體以及自媒體停止散播名人自殺新聞,留給逝者及其家人空間,展現民主社會的成熟與溫暖,保護我們身邊每一位處於心理危機當中的家人與朋友。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
2022-07-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新冠肺炎重複感染已有最新判斷定義,但民眾也疑惑想預防重複感染,要多久才能放心?哪些人最容易重複感染?北市聯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特別整理國外研究回應,並點出染疫年齡層出現「1現象」最容易二次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最新「重複感染」定義應符合以下2大標準:.3個月以上,快篩陽性或PCR Ct值小於30者 .在1~3個月間,症狀惡化者,快篩陽性或PCR Ct值小於27重複感染年齡愈小機率愈高 針對重複感染的時間性,北市聯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粉絲頁強調:「間隔3個月以上的再感染絕對存在。」他舉法國研究指出,自從Omicron變異株出來之後,再次染疫風險是過去的6倍以上。 英國研究也統計,再染疫的機會是隨「年齡層降低」而「遞增」,10~14歲、15~19歲的再染疫機會,遠比成人、老年人都還來得高。 姜冠宇提醒,再次染疫也會增加疾病研究程度。以華盛頓大學研究分析,與首次感染的人相比,重複感染會增加以下疾病的發生機率: .全因死亡、住院肺部疾病嚴重程度 .增加心血管、凝血和血液系統、糖尿病、疲勞、胃腸道、腎臟、精神健康障礙、肌肉骨骼和神經系統等疾病風險 此研究是抽樣310,223人至少有一次確診者,排除30天內死亡者不計,在第一次感染新冠肺炎後的30天後到6個月內,有38,926人再次感染,且首次感染與二次感染平均間隔79天。以下為重複感染比例: .二次感染:36417人,佔12.29% .三次感染:2263人,佔0.76% .四次以上感染:246人,佔0.08% 重複感染後病症會變嚴重 他解釋,以上風險在重複感染的急性期,最為明顯,但急性期後期,也持續存在風險,大多數在重複感染後6個月,仍然有病症明顯變嚴重的風險,也就是所謂長新冠的可能。若遇到疑似重複感染,要謹慎看待、積極處理,拋棄過去3個月內不用匡列的舊觀念,在6個月內都不能掉以輕心。 姜冠宇呼籲,台灣在經歷一波BA.2肆虐之後,還要面對變化多端的BA.4、BA.5等變異株,也許難逃染疫,但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預防重症和後遺症。建議民眾盡快接種第4劑疫苗,在疫情升溫時減少活動,才能降低重複感染風險。【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8175.html】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有片/一張床「從結婚用到老」 難怪長者睡不好
隨著退休生活型態改變,或生理病痛等原因,樂齡長者常有「早起又午休,晚上睡不著」的情況。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明濱說,「醫師,我睡不著!」幾乎可說是他看診時,許多樂齡病患的起手式,足見失眠是長者共通的困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也指出,台灣失眠人口逐漸增加,隨年齡增長,睡眠越淺、越容易受干擾,愈是步入高齡者,愈應該重視睡眠。睡眠也需要健康檢查,寢具、環境都很重要。至於長者要如何擁有好的睡眠?李信謙說,如同生理病痛要健康檢查,睡眠也要健康檢查,他特別強調,睡眠的健康檢查指的並不只是到醫院黏上監測器,「需要檢視我們的行為、生活習慣和物理環境。」李信謙依照世界睡眠醫學會推出的「好眠十招」,建議長者培養固定時間起床、睡前避免攝入咖啡因、房間保持適度通風、選擇軟硬適中的寢具等好的睡眠習慣。李信謙指出,其中常被忽略的是「寢具選擇」,他在門診遇到不少長者,一張床「從結婚用到老」。他表示,一般建議床墊使用約七年,彈簧機能逐漸出現劣化,就應該進行更換。李信謙強調,睡眠環境與睡眠品質優劣密不可分。睡眠三二一,全家總動員,一起調作息。在作息調整方面,李信謙分享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提出的「睡眠三二一」:三是指一天中,要保留三分一的時間給睡眠;二則指睡覺時,要身心一體;一則是希望「全家一起來」,同住家人的睡眠周期會彼此影響。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強調,家人應理性溝通,了解長者身心狀態,「戒急用忍」,協助長者慢慢調整睡眠時間、生活節律,原先8點就睡的長者,不可能瞬間改成12點睡。李信謙建議家人替長輩在白天安排適當、且能夠引起長者興趣的活動,借助社會活動穩定作息、生理節律。減少安眠藥使用,治療睡眠由控制大腦出發。李信謙指出,和憂鬱症、失智症相同,人類的睡眠行為是由大腦所管理、控制。他提出睡眠的「三腦主義」:腦有、腦治、腦享。● 腦有:指的是睡眠由大腦控制。● 腦治:指改善睡眠由大腦開始,事實上,國內安眠藥使用氾濫,而安眠藥的副作用從新聞報導可見一斑。在用藥以外,透過生活作息及環境等方式調整睡眠,才能治本。● 腦享:指深層、適時的睡眠有助於大腦排毒,因此長輩應給予自己足夠時間、適合環境,以進行睡眠。「人的一生中,生理時鐘不斷改變,年輕時愈夜愈美麗,老後早睡早起身體好。」李信謙說,不論在何種人生階段,都要有「保守睡眠」的觀念,該睡覺時,「天塌下來都要睡。」而且除了睡得夠,更要睡得好。他表示,若在睡前能讓自己保有一段時間,兼顧身心健康,用「快樂、歡笑、祝福、安慰」的言語,迎接新的一天,人人都能成為「睡眠管理大師」。樂齡精神健康三部曲1. 小心憂鬱國內1/6長者有憂鬱情形。長者憂鬱伴隨失眠、胃口不佳、便祕等生理症狀,除了陪伴,亦須向外求助、就醫。2. 慎防失智失智症加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者佔全台長者超過30%。可以「動腦、動身體、增加人際互動」避免失智。3. 守護睡眠長者失眠情況普遍,建議白天安排適當活動調適作息,也要注意睡眠環境,減少安眠藥使用。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投票/防失智、不憂鬱 高齡世代讓自己老得幸福
台灣2025年就要步入「超高齡社會」,未來走在路上,每5個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為了邁向「樂齡友善理想國」,提升長者幸福感,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舉辦「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逾20位重量級專家,就老後的心理、精神等面向,提供樂齡長者及家人實用且精彩的內容。文章重點1.自殺原因與失智、憂鬱相關2.如何應對長者憂鬱情緒3.影片精華:張家銘主治醫師4.預防失智有妙招5.影片精華:黃宗正理事長6.投票:您及身邊的長者,老得幸福嗎?綜觀近十年數據,台灣長者的不健康餘命平均達八至九年,可見台灣人口「雖然老,卻老得不幸福」。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說,要達到健康老化,抑或近年專家提倡的「最適老化」——即長者有健康的身、心理及認知功能面對老化歷程——需重視長者四大面向:生理、心理、人際、靈性。他指出,心理健康又分為認知、情緒兩大主軸,分別反映在長者的失智症、憂鬱症兩項疾病,「如何預防這兩個疾病,是最適老化、精神健康的重點。」留意身心警訊,80%自殺原因與失智、憂鬱相關。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長者自殺是全球性的問題。深究長者自殺原因,高達80%與失智、憂鬱等精神疾病相關,「這些疾病,都可以透過治療獲得改善。」他強調,長者自殺是要解除痛苦,並非結束生命,而痛苦源自失眠、憂鬱、焦慮、憤怒、自卑等情形。事實上,自殺前長者往往已出現憂鬱症狀或警訊,需要陪伴者細心覺察。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張家銘指出,國內高齡人口約六分之一有輕重度不等的憂鬱情況,有別於青年憂鬱症,長者憂鬱症更可能伴隨身體不適,包括口乾、胃口不佳、便祕、失眠等,當長者出現類似症狀時,除了生理疾病,也須懷疑是否為心理因素所致。此外,張家銘表示,老年憂鬱症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且出現時機早於失智症,發生情形也較為普遍,加上治療相對容易,應受重視。憂鬱症長者情緒勒索,家人需智慧面對。張家銘說,憂鬱症長者有時也會出現「情緒勒索」言行,讓長者與家人、照顧者關係陷入緊張。他建議照顧者,把握「理解、關懷、傾聽、支持、陪伴」的原則與憂鬱症長者相處;「想開一點、加油」等過度簡化、將受苦過程去脈絡化的話語也要減少。如何應對長輩情緒勒索,是不少長者家屬的共同難題,張家銘說,照顧者應明辨情緒勒索三大特徵:恐懼、義務、罪惡感,他建議照顧者暫離現場,切忌惡言相向,陷入互相情緒勒索。照顧者若出現焦慮、疲憊,應適度喘息,避免將長者需求全放在自己身上,以提防照顧者浩劫。此外,張家銘特別強調,「憂鬱症畢竟是一種疾病,除了陪伴,就醫也很重要。」若長輩不願就醫,他也提出妙招:在長輩因生理不適就醫前,家屬提前與醫師溝通,請醫師協助關心或轉介醫院身心科。動腦、動身、吃好、睡好、關係好,降低失智發生。黃宗正指出,台灣失智症人口比率達8%,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比率更佔高齡人口19%。他直言,要達成最適老化,必須重視大腦健康。黃宗正解釋,失智症又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大類,症狀除了記憶、認知功能喪失之外,也可能有幻覺、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相當複雜,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症狀,宜盡快就醫。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重要研究指出,導致長者失智症的關鍵風險因素包括:低教育、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抽菸、憂鬱/孤獨等。要避免失智,就要遠離上述危險因子,黃宗正提出「3+3妙招」,第一個3是三動,動腦、動身體、增加人際互動;第二個3,則包括地中海式飲食、減少心血管疾病、正念減壓3項。地中海式飲食除了對大腦有益,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此外,根據研究,藉由從事大量的運動,「老人的腦也可能長出新的細胞。」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說,「吃好、睡好、關係好」是他常給長者的建議,其中的關係好又涵蓋與身體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與環境的關係,長者可藉由關心社會時事,活化大腦、預防失智。李明濱則建議長者,勤量心情溫度計、注意壓力管理,他指出,精神相關疾病預防與有助釋放腦內啡的「放鬆」關係密切,放鬆三要素包括:專注力集中在當下、全身放鬆不用力、腹式呼吸,加上正向心情面對老化,持續為自己的生活找出意義,就能防止大腦失能、退化。★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07-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資訊時代裡的優築生命之道:預防暴戾之氣
【編者按】本週是針對美國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大規模射擊案,邀請三位醫師發表意見。符傳孝醫師定居美國將近半世紀,認為這問題不能只是立法限制槍支,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增進精神健康。接著是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精神科林克明教授,以及長年關心台灣全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發起人胡海國教授分別在此分享他們的看法。希望醫界與社會大眾正視這社會問題,政府也能未雨綢繆提出防止社會暴力的政策。【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下一代的主人翁」需要真正的朋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從英勇捨己救人的鄭達志醫師談起】全球地球村,竟「不可思議」的出現層出不窮的、令人困惑、不安的青年人槍擊事件,例如多年前,挪威奧斯陸一位社會青年,竟似孤狼,帶著社會怨氣,對夏令營學生冷血的槍擊事件,造成全球震驚。最近美國德州(BBC News-中文版)事件,幾年前科羅拉多州(維基百科)事件及最近接連發生的類似事件。美國上下無不氣餒、生氣、困惑,而重視校園安全防護的呼聲四起。由於資訊暢通、生活型態類似,這種西方世界的社會事件,在地球村的其他地區,也均有類似事件的發生,在槍枝流通嚴控的台灣,就有種種校園刀傷學生或者遊樂場內刀傷孩子的種種事件。誠如Wall Street雜誌的評論一樣,我們不只要加強學校的安全防護,更需要重視現代社會生活形態對年輕人精神健康不良的重大影響。成長在這依賴「信息與符號」而且快速運轉的資訊時代,不少年輕人,正抓緊這快速步調,在「信息與符號」內篩取生命成長資源,追求他的愉快來源;當訊息的流動速度很快,就易於強化人性裡追求新奇的本性表象,因而,理所當然的,就在符號資訊裡,迫不及待的要盡量能夠趕上時代的信息,因而情不自禁地落入「追求時尚」的陷阱中,不能自拔。此情此景,人人當然捨不得花時間在實體親身體驗的人生經驗,因而每天的生活失去了與歷史、與土地、與真實世界與他人實體的認識與互動,無法堆疊他豐厚的人文內涵。他失去「我」與「非我環境」的心境與腦神經通路的連結。這不只淡化了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歷史之間那種一體的思維與感情,更使其內在所感受一個人「存有於世」的內涵變得虛弱、薄弱,其自我的內涵是貧乏而不厚實,這種種人生經驗與精神生活內涵,都刻畫在一個人的腦結構與功能裡面。除了上述人生追求的淺薄與單純化,造成精神內涵的虛弱與薄弱外,當有任何生活的挫折或有任何人生衝突時,就沒有豐厚的內在精神資源與腦功能力道,可以作為面對現實生活困擾的後盾。然而,常態人生歷程中的挑戰是無止盡的,因此這種沒有後盾、沒有安全的人生感受,可以說是一種無止盡的人生歷程。循此,他內在的不安、空虛、無助、無望、無就感、孤單、孤寂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常態現象,其應對人生常態的挑戰,就無法施展他「原本聰明頭腦的腦力」了。因此,在「腦力不充沛」的情況下,面對人生常態中不可避免的種種挑戰,就缺乏應對的彈性與靭性。 這正描繪了當代社會裡,成長在這依賴「信息與符號」而且快速運轉的資訊時代的不少年輕人的精神狀態與生活內涵。身處這美麗家園的台灣,我們確實需要在社會上宣揚,當代依賴「信息與符號」而且快速運轉的資訊時代中,那普遍發生「腦力不足以應付現代生活的不健康生活型態,會落入持續運轉的普遍之生命病理(life - pathology)循環」, 這種普遍「生命的病理」,就是我常常在說的社會冰山現象,它在某些特定的生活場景中,就會激發干擾社會安寧的事件。 面對這種普遍「生命的病理」,我們就需要努力從事每天日常生活習慣中「 優築生命的生命建設工程(life -construction)」,與週遭的人與環境建立豐富綿密連結,轉向陽光亮麗的生命境界。如此有效引導社會大眾,可以「從頭腦的認識到維持腦力與壓力負荷的平衡」不致於在日常生活發生精神生活的困擾(或精神疾病),使能在每天的生活中用心從事「心腦操練(Brain-Mind Exercises」的生命建設,汲取人生與環境互動的經驗,促使「腦結構發揮可塑性成長與功能的提升」,朝人生具調適功能之「超越性與演進性」而茁壯發展,不只人人「頭腦健壯」,應對人情事故的「心理功能夠靈活」,而且日日創造豐富的人生,堆疊個人人生兼俱「自強不息、駕性圓融與慈悲博愛」的幸福感,盡情發揮「頭腦三區塊」所職司的三個同存的「自我存活、同理他人與關懷他人的本性」,進而逐日開創文化環境中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正是我在精神健康基金會和全國的精神健康同道們,用心推廣台灣扎根的優築生命建設工程,努力推展精健道的重要內涵。這當值得大家一起關心、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