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30 科別.消化系統
搜尋
篩檢
共找到
3736
筆 文章
-
-
2020-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最新篩檢法!美國賓州大學訓練八隻狗嗅出新冠肺炎患者
美國賓州大學正在訓練八隻拉不拉多犬,以確定能否靠狗嗅出新冠病毒氣味。有研究人員表示,預計每隻狗一小時最多可篩檢250人。華盛頓郵報報導,賓州大學指出,若這些狗真能識別新冠肺炎患者,牠們最後可能會被用於某類「監測犬」部隊中,以非侵略性方式,在機場、職場或醫院篩檢人員。如果狗被證明擅長檢測新冠病毒,其實不令人意外。除了毒品、炸藥和違禁食品,狗還能嗅出瘧疾、癌症甚至肆虐佛州柑橘樹的細菌。賓州大學獸醫學院工作犬中心主任、研究負責人奧托(Cynthia M. Otto)說,研究發現病毒具有特定氣味。奧托表示,「我們不知道是病毒本身的味道,還是對病毒的反應,或是兩者皆有。但狗不在乎什麼氣味...他們知道的是,兩個樣本間有何不同」。據報導,研究人員會使用新冠病毒檢驗呈陰性和陽性反應者的尿液和唾液樣本,對拉布拉多犬進行訓練。訓練的最後也是最困難的階段是,教狗嗅出在人體內的病毒。奧托說,「這就是下一個要證明的概念:我們能否訓練牠們辨識出移動中的人體內病毒」。曾發現狗可以檢測瘧疾患者的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也在進行類似研究。該校疾病控制負責人洛根(James Logan)發布聲明稱,狗為一種「新的診斷工具」,能「徹底改變我們因應新冠病毒」。洛根28日表示,他的研究小組預計幾周內開始收集新冠病毒樣本,不久後將與慈善機構「醫療偵查犬」合作訓練犬隻。最初目標是在英國機場部署六隻狗。洛根在電郵中說,每隻狗一小時最多能篩檢250人,將會擴大規模,以便日後可在其他國家的機場或其他入境關口檢測旅客。
-
2020-04-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被指冠狀病毒人工合成說 本庶佑:這是假訊息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本庶佑在京都大學官網表示,網路上指他說「新型冠狀病毒是在中國的研究所人工合成」,這是假訊息。他說,對於這項假訊息的流傳感到很驚訝。臉書、推特等社群有人以英文及多種外語傳播指稱本庶佑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不是自然發生的病毒」、「我有百分百的信心敢說新型冠狀病毒是中國製造」、「如果我所言有誤,政府可剝奪我的諾貝爾獎」。本庶佑目前擔任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別教授。他表示,至今只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緊急發言,主張應推廣病毒篩檢數量。本庶28日在京都大學官網發表聲明說:「大家為了對抗共同的敵人(病毒)合作之際,卻有人對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起源講出無憑無據的話。這種主張若能說得通,那將是非常危險、具毀滅性的事。」本庶還說:「有人用我和京都大學的名字散播假訊息,而且正在網路上擴散,讓我感到非常驚訝。」現年78歲的本庶佑是分子生物學者,2018年10月與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防疫對策上,他提議應進行普篩。
-
2020-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台灣普篩爭議不休 科學、數學找答案
普篩議題在台灣社會爭論不休,尤其在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要替4千多名一線醫護全面普篩後,討論聲量更是驚人,之後韓國瑜雖然改口表示,只是聽到醫師公會人員反映他們內心的憂慮,但此議題也引起民間熱議。有人批評,台灣目前未做普篩是「佛系防疫」,因為不檢驗就不會有確診案例。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李建璋解釋,檢驗的能量如何,不是看數字的絕對值,而是要去看「覆蓋率」,也就是說,如果篩查一群人,但陽性覆蓋率很低,那就代表檢驗的覆蓋很廣。以台灣為例,截至4月28日中午,篩檢61,684人,有429人確診,換算數字可以得知,台灣為揪出1名陽性個案共篩143人,比韓國50人還多,因此台灣目前的檢驗廣度是足夠的。國內現行為主的PCR核酸檢測,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解釋,不但耗時且成本相當高,根據疾管署資料,全台都要驗的話,要花690億元,因此以核酸檢測做普篩,醫界普遍認為太耗成本。但如果要比照歐美,選擇用「抗體」普篩,又會面臨到另一個問題,即台灣目前沒有食藥署核可的試劑,實際上並不可行。李建璋解釋,如果再加上準確率的問題,抗體快篩對現階段的台灣,容易帶來「偽陽性」的問題,以台灣低盛行率的現況來看,即使試劑只有百分之一的錯誤,都會被放大,導致民眾非常恐慌。黃立民解釋,如何正確判讀普篩,工具和目的缺一不可。普篩不是不可以做,可以每兩個月做一次,透過隨機取樣方式,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數據了解,有多少人有抗體,就知道有多少人暴露在病毒風險之中。但一旦執行普篩,得先回應民眾最關心的問題,「有抗體是否等於有保護力?」黃立民表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表明,不能將抗體跟保護力畫上等號。所以政府要做抗體普篩,就變成像是內部參考用的民意調查。況且實施的前提是,台灣必須先有好的抗體普篩試劑,才有談論普篩的空間。
-
2020-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助馬來西亞提高篩檢率 韓國快篩試劑將送達
馬來西亞今天新增94起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5945例。此外,韓國的快篩試劑後天陸續送達後,預期將可提高目前的篩檢率。馬來西亞衛生總監諾希山(Noor Hisham Abdullah)召開記者會通報上述新增病例,並表示今天有55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病患康復出院,累計出院者4087人,康復率68.74%。其餘1758名病患中有40人在加護病房治療,18人需要呼吸器輔助。死亡病例則維持在100例。截至28日中午12時,馬來西亞共有12個紅區、61個黃區。依照馬來西亞衛生部分類,超過40起確診病例的地方為紅區,1至40起確診病例為黃區。諾希山解釋,今天是馬來西亞第4階段的行動管制令首日,雖然部分經濟活動已經放寬,但衛生部仍制定嚴謹的標準作業程序,包括規定企業的消毒與防疫措施,預料不會讓疫情捲土重來。他也透露5月1日將收到5萬個首批韓國快篩試劑,第2批10萬個也會在幾天後抵達,屆時將先運送給東馬的沙巴與砂勞越州,以控制當地的疫情散播。他表示,若疫情持續受到控制,衛生部將會逐漸開放各種社交活動,並陸續發布相關規範,包括運動與教育領域的衛生守則。由於疫情放緩,馬來西亞衛生部今天公布第4階段行動管制令規範內容,包括放寬採購者外出規定,允許一名家人陪同;至於要移動超過10公里之處,必須向警方申請書面批准文件。在行動管制令第1至3階段期間獲准營運的經濟領域,今天起將可恢復全面運作,且不受時間限制,但仍須遵守衛生部標準作業程序。
-
2020-04-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死亡率超流感! 新冠病毒 百年最強傳染病
華盛頓郵報28日報導,美國已有愈來愈多的抗體檢驗結果出爐,這些結果支持傳染病專家的共識,亦即儘管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不高,仍比流感的死亡率高出許多,是百年來破壞力最強的傳染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Fogarty國際中心傳染病學家維布(Cecile Viboud)表示,「我認為,這是1918年以來最嚴重的疫情」。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估計造成美國67.5萬人死亡。新公布的抗體檢測結果顯示,已感染人數大幅超過確診人數,可能是確診數10倍以上。許多人只有輕症或沒有症狀,從未做過病毒篩檢。較高的感染率意味比實際數字更低的死亡率。全球和美國確診病例的死亡率約為6%,若把抗體檢驗結果加入分析,死亡率可能不到1%。但傳染病專家指出,即便致死率低,但病毒若傳給大部分的人,仍會造成驚人的大量死亡。紐約州長郭謨27日表示,根據抗體檢測結果,人口880萬的紐約市有四分之一人已感染病毒,確診的死亡人數超過1.2萬人,另有5000人可能死於新冠肺炎,死亡率在0.5%至0.8%之間。但維布指出,0.5%死亡率仍比一般流感季的死亡率高,比1957年和1968年流感大流行的死亡率都高。一般認為,季節性流感的個案死亡率為0.1%。
-
2020-04-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卡介苗可防護新冠肺炎?彰縣衛生局加入哈佛大學研究
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到今天為止,確診病例已突破306萬,超過21萬人不治。目前各國均積極研發疫苗,但有研究發現為防治肺結核而強制接種卡介苗的國家,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較少,甚至可能是現成的疫苗。美國哈佛大學正在啟動全球卡介苗社區研究計畫,由於彰化縣在長照服務網絡基礎良好,透過衛福部疾管署找上彰化縣衛生局合作,將針對養護中心安置的老人家進行研究。葉彥伯說,這是一個「看天」的研究計畫,也是在「搶時間」,一定要在還沒有發生社區感染前來打,才能觀察是否有保護效果,如果台灣防疫做得好,這項研究就無從比較。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證實與哈佛大學有這項合作計畫,葉彥伯說,哈佛大學選定各國不同調查對象,在台灣則選擇老人家,主要台灣約從1965年起推廣接種卡介苗,至今4、50年,依國人目前年齡層,65歲以下則接近9成打過,65歲到75歲約7成,75歲以上則幾乎沒打過,而卡介苗的防護期限約20到30年,幾乎都已失效。葉彥伯說,哈佛大學這項研究計畫是透過衛福部疾管署推薦,找上彰化縣合作,主要是彰化縣在老人長照網路有良好基礎,包括將安養中心與護理之家整合由衛生局管理,結合社區據點、住宿、醫療及長照機構的老人促進計畫,以及辦理萬人健檢,至今已有15萬人接受篩檢的具體成果,由於此項研究有時效性,而彰化縣又有相關基礎與經驗,才雀屏中選。葉彥伯說,這項研究將選定養護中心做為臨床研究,目前彰化縣養護中心的老人家約5、6000人,將選擇60歲以上,徵求1000到1500人參與臨床試驗,前提是必須徵得同意,且要排除身體健康差及免疫差者,將採抽籤方式,分成兩組對照,一組是再追加施打卡介苗,一組是施打安慰劑,被施打者都不知情, 藉此觀察、比較卡介苗的成效,等哈佛大學跟疾管署核定計畫、程序完備後,就會開始徵求受試者,但實際做法仍待美國方面進一步評估、確認。卡介苗是為了對付結核菌已問世百年的古老疫苗,到底對於新冠肺炎有防護效果?葉彥伯說,卡介苗對於呼吸道有保護效果,但對於新冠肺炎是否有防護效果,仍有待進一步做科學探討與研究,但以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來得如此急而凶,而疫苗研發仍有待時日,以既有的卡介苗來做研究,也是一種選擇。
-
2020-04-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台精準防疫戰略不變 普篩不符效益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社區確實可能有無症狀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但台灣依科學依據的精準防疫策略,既避免浪費資源,也對社區影響有限,目前戰略不會改變。今天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第100天,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特別花20分鐘介紹防疫100天的台灣模式,釐清社會自疫情發生以來,各界對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普篩、快篩的爭議。陳時中表示,民眾可能會以為普篩、快篩,篩之後會有結果,可以把病人都找出來;但快篩只是檢驗時間比較短,但會有偽陽性、偽陰性,不能真的把所有病人都找到。若從經濟角度試算,快篩台灣2300萬人,每人新台幣200元,需要46億元;價格較低,但準確度偏低;若是以現行咽喉拭子PCR檢驗,2300萬人需要690億元;準確度高,但價格也高,且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陳時中說,台灣的現狀是篩了6萬多人,每人3000元,花1.8億元,是全球少數還可以維持正常社會運作的國家。普篩的效益不高,陳時中說明,假設台灣的武漢肺炎盛行率為萬分之18,看似健康的人口1800萬人,需花費540億元普篩,才能夠驗出其中3萬2577人無症狀感染者,其中還有1797人屬偽陽性,需將上述偽陽性個案進行隔離後再檢測,才能回復正常生活。陳時中說,以目前疫情狀況來看,武漢肺炎相關通報6萬956例中,以PCR核酸檢測花費1億8000萬元,進一步進行疫調後僅10人查無感染源,後續影響17人確診。指揮中心認為,這顯示為找出無症狀患者,全面以PCR篩檢方式進行普篩,不只浪費公帑及珍貴的醫療人力資源,且不符效益。陳時中表示,很多人會問,國外都有普篩;如韓國、義大利疫情狀況嚴重,只能透過封城、大量篩檢,進行個案分流治療;待疫情獲得控制後, 仍要採取逐案疫調方式。但台灣個案數少,透過醫師評估症狀,準確通報採檢,並由衛生單位精準疫調,及早掌握密切接觸者,有效控制疫情,這有科學依據。陳時中提醒,篩檢陰性不代表不會染病,保持社交距離才是防疫之道,如果普篩後,民眾自以為陰性就放鬆防疫戒備,如丟掉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隨意出入人潮擁擠處,病毒反而可能找上門。陳時中說,整體效益符合科學性,目前戰略上不會變,當科學證據不斷出來,或新藥、疫苗問世,有更多數據出來後可能會調整戰略,但精準戰役是成功的。
-
2020-04-28 癌症.肺癌
肺癌死亡率下降 台癌拚2025存活率破五成
肺癌是國病之一,國健署統計,肺癌已連續10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不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發現,近五年內台灣肺癌死亡率有下降的趨勢,五年存活率也接近三成,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台癌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今年四月初,台灣獨步領先亞太區健保相關體系國家,有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用藥納入部分一線治療健保給付,讓台灣肺癌治療更精進,不僅幫助更多肺癌患者外、治療品質也提升。未來目標希望在2025年時,達到肺癌存活率倍增、突破五成,幫助更多肺癌患者。賴基銘表示,台灣自2011年起,肺癌男女性死亡率皆高居十大癌症第一,根據衛福部2018年最新統計,肺癌死亡率女性為每十萬人口29.3人、男性為50.5人 ;要讓肺癌死亡率下降有三關鍵:包含生活及飲食預防、定期篩檢早期診斷、加上最好最新的精準治療。他說,肺癌病患想要的是擁有好的治療,並提升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肺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及免疫治療等,且依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有差異;而四月一日起,台灣肺癌治療有新突破,健保署將第三代晚期肺癌用藥納入給付,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醫師也有更多的治療利器來幫助肺癌病患。病友家屬蕭先生表示,妻子是晚期肺癌患者,於2018年底至2019年初檢查出肺癌,期間進行多次化療與臨床免疫治療,甚至做了切除手術。蕭先生說,因擔心無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曾一度拒絕標靶治療,甚至改看中醫、吃中藥,導致腫瘤再度變大,直到確定上述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生活才出現了一道曙光;「我們只是平凡家庭」,蕭先生說,現在妻子病情能維持穩定,他很感謝健保署的德政。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前理事長高尚志表示,由於肺癌患者發現時多為晚期,因此早期檢查很重要,除須留意家族史、廚師等高工作危險群,在早期檢查上,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等方式進行,可揪出早期肺癌患者;而晚期肺癌可透過基因篩檢找出突變點來決定治療方式,如搭配美國國家癌症指引,針對EGFR突變治療建議,對肺癌患者落實精準醫療。高尚志說,而上述晚期用藥納健保,讓台灣成為亞洲健保給付國家中,第一個通過晚期肺癌用藥部分一線健保給付的國家,跟上最新的國際肺癌治療趨勢、與世界接軌。
-
2020-04-28 癌症.肺癌
肺癌死亡率下降 台癌拚2025存活率破五成
肺癌是國病之一,國健署統計,肺癌已連續10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不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發現,近五年內台灣肺癌死亡率有下降的趨勢,五年存活率也接近三成,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台癌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今年四月初,台灣獨步領先亞太區健保相關體系國家,有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用藥納入部分一線治療健保給付,讓台灣肺癌治療更精進,不僅幫助更多肺癌患者外、治療品質也提升。未來目標希望在2025年時,達到肺癌存活率倍增、突破五成,幫助更多肺癌患者。賴基銘表示,台灣自2011年起,肺癌男女性死亡率皆高居十大癌症第一,根據衛福部2018年最新統計,肺癌死亡率女性為每十萬人口29.3人、男性為50.5人 ;要讓肺癌死亡率下降有三關鍵:包含生活及飲食預防、定期篩檢早期診斷、加上最好最新的精準治療。他說,肺癌病患想要的是擁有好的治療,並提升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肺癌治療方式日新月異,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及免疫治療等,且依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有差異;而四月一日起,台灣肺癌治療有新突破,健保署將第三代晚期肺癌用藥納入給付,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醫師也有更多的治療利器來幫助肺癌病患。病友曾小姐今現身,其家屬蕭先生代表發聲,他說妻子為晚期肺癌患者,於2018年底至2019年初檢查出肺癌,期間進行多次化療與臨床免疫治療,甚至做了切除手術,一開始雖看似無病灶,但去年11月卻再度復發。蕭先生說,因擔心無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曾一度拒絕標靶治療,甚至改看中醫、吃中藥,導致腫瘤再度變大,直到確定上述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生活才出現了一道曙光;「我們只是平凡家庭」,蕭先生說,現在妻子病情能維持穩定,他很感謝健保署的德政。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前理事長高尚志表示,由於肺癌患者發現時多為晚期,因此早期檢查很重要,除須留意家族史、廚師等高工作危險群,在早期檢查上,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等方式進行,可揪出早期肺癌患者;而晚期肺癌可透過基因篩檢找出突變點來決定治療方式,如搭配美國國家癌症指引,針對EGFR突變治療建議,對肺癌患者落實精準醫療。高尚志說,而上述晚期用藥納健保,讓台灣成為亞洲健保給付國家中,第一個通過晚期肺癌用藥部分一線健保給付的國家,跟上最新的國際肺癌治療趨勢、與世界接軌。
-
2020-04-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張金堅:遠距醫療 將成常規
如果對抗SARS是百米短跑,對抗新冠肺炎將是馬拉松競賽。台大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認為,新冠肺炎抗疫勢必是一場長期抗戰,雖然台灣取得不錯的成績,為維持成果,必須步步為營,一刻不得鬆懈;現在習以為常的生活則會因新冠病毒而永遠改變,醫師可能對患者直播衛教,遠距醫療更加重要。抗煞時守住國門二○○三年爆發SARS時,張金堅由台大醫院借調到署立桃園醫院(現為部立桃園醫院)擔任院長,鄰近的桃園機場也是他的責任區,必須支援機場檢疫,身負守住國門的重責大任,他回想:「我那時真的是以醫院為家,連睡覺都擔心機場邊會不會出了什麼事。」在醫院裡,「大家都要穿防護衣,穿得像太空人一樣,再戴N95口罩。」張金堅回想,由於非常悶熱難受,上廁所穿脫麻煩,那時把護理人員從輪三班改為輪四班,縮短工時。期間還發生有患者因為車禍入院,竟然被驗出染煞,讓曾與患者接觸的醫護人員統統被隔離,大家備受驚嚇,身為院長的他只能每天打電話慰問。但也有讓張金堅非常感動的事,多位護理人員志願到急診室發燒篩檢站值班,還有兩位麻醉科醫師主動加入氣管內管插管工作;由於台北松山醫院改為專責醫院,署桃在一個晚上動員大量護理人員,把十八位長期臥床患者安置到署桃護理之家,安置完成,已是凌晨,大家盡忠職守,沒有絲毫怨言。醫療經濟受重創事隔十七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疫情更加詭譎嚴峻。新冠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大RNA病毒,鹼基數在兩萬六千到三萬二千之間,含六至十個基因,新冠病毒的棘蛋白可與細胞膜表面受體ACE2結合,而ACE2主要存於人體的呼吸道與腸胃道,所以患者感染後出現症狀以咳嗽、發燒、嗅味覺喪失和腹瀉等為主。張金堅分析,SARS致死率高,約百分之十,造成民眾極大的恐慌,但衝擊時間短;而新冠肺炎致死率雖然只有百分之二、三至五,但傳染力強,使確診及死亡人數超越SARS甚多,從爆發流行的國家來看,不但醫療重創,經濟打擊更為慘烈,短期難以復甦。抗疫須緩步平穩面對這場馬拉松式的戰役,張金堅認為,力道必須緩步平穩,不能一次用盡。一切的努力都在向上天買時間,不讓流行高峰竄起,在疫苗與解藥問世前,與疫情和平共存。最近國內疫情趨緩,軍艦染疫事件造成緊張,但警報就算解除,依然不可放鬆,必須小心翼翼維持防疫成果。張金堅也說,新冠肺炎已對人類社會的生活、社交等方式,造成永久的改變。最近許多人因疫情不敢上醫院,非必要的逛醫院行為並不可取,但必須持續的治療不應中斷,例如癌症治療,張金堅已將過去舉辦的實體病友活動改為線上直播,他也認為,未來遠距醫療勢必發展,成為常規醫療的一部分。
-
2020-04-2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杭州小學生終於開課 頭頂「一米帽」保持安全距離
中國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浙江杭州小學一到三年級26日正式開學,史上最長的99天寒假終於結束,當地一間小學為了讓學生們保持社交距離,要求孩子都戴著「一米帽」上學,照片迅速在各個微信家長群中「洗版」。錢江晚報報導,「一米帽」措施由杭州的養正小學推出,概念來自古代官帽,帽頂黏了兩條長形紙板,從左右兩邊各延伸一米出去。副校長洪峰表示:「這確實是我們的創意,用我們的提倡的話來說就是:頭戴一米帽、保持一米距。」開學前,養正小學的老師就讓學生在家和父母一起動手做「一米帽」,不只展現各個孩童的創意,並選用安全、衛生、環保的材料,要求學生在開學第一天戴著到校,而且不能碰到他人,不能損壞帽子。同學和家長們都卯足全力,有家長還說「我們全家足足做了兩個鐘頭呢!」據報導,洪峰又表示,由於養正小學去年才創辦,所以目前只有一年級。而一年級學童們對於「一米」沒有明確的概念,學校便突發奇想,發起這個活動,讓學生在配戴同時牢記「保持一米安全距離」。學校又圍繞「一米帽」舉行防疫知識問答、讓學生介紹「我和一米帽的故事」和舉辦「一研九頂」全校展覽,評選最喜愛的一米帽等。「一米帽」形似古代官帽,有兩個大「翅膀」,與中國最近熱播古裝劇「清平樂」中宋朝官員上朝時所戴的帽子「長翅帽」相似。報導指,開學第一天,同學們只有吃飯的時候可以摘下帽子。其他時間,小朋友們戴著「一米帽」都很謹慎,有其他小朋友要靠近,就先提醒:「注意距離!注意距離!」要出門上廁所,怕門框撞壞帽子,就側身走「螃蟹步」。照片一放上網立刻引起熱議:「上課=上朝,下課=退朝」、「真的好可愛」、「家長還需苦練手工啊」、「原來老祖宗都已經替我們想好了」,也有人打趣地說:「孩子們上課都看大家的帽子了,哪裡還有心思上課?」京滬粵復課 疾控嚴陣以待另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北京高三年級,上海、廣東高三、初三年級學生27日也都開學復課,紛紛嚴陣以待,北京各中學教職員工提前10天就到校上班;上海中小學則將採取統一配餐、預約用餐,並且對在校師生每人每天發放一片口罩,校門口也配備熱像式篩檢儀。至於廣州,26日通報一名近期從湖北返回廣州的15歲學生參加返校前大排查時,檢測呈陽性。目前對無症狀感染者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廣州目前採取分群上課,教育局明確規定每個班不能超過25人。「拆分成A、B兩班,原則上安排在隔壁。一堂課拆分成兩節課,老師在A教學班上20分鐘後,中間休息3-5分鐘,再到B班上課。」深圳各校也相繼進行了疫情防控模擬演練。
-
2020-04-27 橘世代.健康橘
「骨質疏鬆」無痛怎麼防?醫師推「防骨鬆」日程菜單
隨著老化,身體各個器官逐漸退化,而幾十年來默默支撐我們體重的骨頭也不免發出衰老的訊號。年過花甲的人,常會注意到自己的膝關節無力或是腰椎痠痛的狀況,而這些「有感」的症狀往往都跟骨頭的退化有關,譬如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及腰椎骨刺都是常見的病因。然而有一種疾病是平時沒有感覺,但一旦產生併發症就是嚴重的骨折,這種疾病就是「骨質疏鬆症」。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泓毓表示,骨質疏鬆症因為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所以許多人都會忽略它,使得大部分的人都是在骨折後才開始治療,而這也耗用掉極大之醫療及社會資源。根據2005-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50歲以上男女骨鬆症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而因為骨質疏鬆導致的髖部骨折所造成的死亡率,在2009年的統計中女性為11.2%、男性為18%。由以上數據,可以知道骨質疏鬆症是一個盛行率高、且發生併發症後死亡率也高的疾病,然而國人在骨折後接受骨鬆藥物治療的比例卻相當低,在2009-2013年的健保資料統計中,男女接受治療的比例分別只有10%及30%,由此可見骨質疏鬆病患的整體照護仍不足,有待努力。陳泓毓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因骨骼強度減弱致使個人增加骨折危險性的疾病。骨骼的構造會藉由蝕骨作用和造骨作用的相互調節來維持平衡,而當年紀增長,蝕骨作用會相對增強,進而使骨質流失。骨質流失在兩個時間點會特別明顯,第一個時間點是女性停經後,主要原因為雌激素的減少,第二個時間點是70歲以上的男女,主要因維他命D的製造及吸收減少。臨床上,骨鬆初期沒症狀,到晚期則可能因骨折而有相關的症狀,例如脊椎的壓迫性骨折會產生急性或慢性的背痛、駝背或身高變矮(即台語的老倒縮),病人也容易稍微跌倒就發生骨折(即低能量骨折,常見於四肢骨頭和脊椎),如有以上症狀要提高警覺,即早就醫治療。此外,在初期有一些方法可以篩檢,例如台灣人骨質疏鬆症自我評量表(OSTAi) 是一套簡易的婦女自我評估方法(參考圖二),只需要體重與年齡即可迅速評估骨鬆危險程度,原則上是年紀愈大、體重愈輕,風險愈高。另外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可藉由輸入相關骨鬆危險因子,估算每個人未來10年骨折風險率。若估算的風險偏高,建議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例如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測量腰椎及髖骨的骨密度,以及照X光偵測是否有脊椎壓迫性骨折。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方式可以預防骨質疏鬆以及避免骨折,其中最基本就是鈣質和維他命D的補充。50歲以上的成人每日至少需攝取鈣質1200毫克及800至1000 IU(標準單位)的維他命D。陳泓毓建議,鈣質可從乳製品、豆類製品,深綠色蔬菜、小魚干、海帶等食物補充,維他命D則可從濕黑木耳、鮭魚、香菇等食物攝取。此外維他命D可藉由日照在身體內轉換合成,所以適度的接受日曬是很重要的。近來研究認為肌肉跟骨骼會相互影響,而有肌少症的老年人較容易跌倒而導致骨折,因此肌少症也是相當重要的議題。肌少症在預防與治療上首重增加運動量和營養。運動的部分包含有氧運動及阻抗訓練,在做運動前應先衡量自己平常的活動量跟體力,譬如平常活動量少且有慢性病的人比較適合先從增加輕度的身體活動開始(例如散步、做較不費力的家事等),若不確定自己適合哪種運動應和醫師討論。營養方面,老年人需補充比年輕人更多的蛋白質,來維持肌肉量和肌力,所以一般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取量,可定為每公斤1-1.2公克左右(腎功能不佳的人不適用),且建議平均分布於三餐當中。其他和跌倒相關的危險因子也需一併注意,包括感官退化(視力不佳、重聽)、慢性病(失智症、憂鬱症、巴金森氏病、中風、關節炎、失眠等)、藥物使用(鎮定劑、抗憂鬱劑、高血壓藥物、嗎啡類止痛劑等)及環境安全(浴室需防滑、走廊要明亮等)。綜合來說,中老年的民眾應要開始注意骨頭的健康,避免骨折的發生,而良好的骨頭照顧包含了維持足夠的骨骼強度以及預防跌倒。若過去曾經有低能量骨折病史或有相關骨鬆風險,應及早就醫接受檢查。藥物治療的部分目前健保有給付符合條件的骨折病人,且藥效一般而言皆顯著,因此鼓勵有需求的民眾和醫師諮詢相關用藥。【更多熟齡「骨頭」大小事↘↘↘】。長者防跌 要小心及注意居家環境。熟齡族「保命防跌」 幾個居家眉角要先注意!。看懂退化性關節炎 6法寶護膝蓋「保持軟Q」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王宗曦/公衛老方法 疫調助美強化疫Q
如果關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會發現當地媒體報導持續出現「An army of contact tracers」等字眼,美國國會將投入36億美元,雇用10萬疫調志工及員工做為「疫調大軍」。疫情調查對傳染病控制至關重要,例如透過有系統性疫調,找出肺結核患者接觸者,給予預防性投藥;在SARS肆虐時,發現傳播鏈並予以切斷,使疫情及早控制。但過去傳染病進入較大規模流行時,疫調有其階段性任務,從圍堵走向減災後,也就所謂不再「雕花」,如今這項古老的公衛工具卻有了新的應用。鬆綁隔離需做好兩件事美國最近新增病例曲線時高時低,疫情並未真正趨緩,但國內面臨強大壓力,不想讓經濟停擺,重啟經濟(Reopening up America again)的需求迫在眼前。目前採取的居家避疫政策可減低傳播風險,阻斷社區傳播,但若要使隔離政策鬆綁,需採取兩個行動,一是大量採檢,二為接觸者予以調查。也就是說,重新開放必須有優先順序,從低感染區域先開始,透過篩檢找出個案,再由疫調發現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阻斷傳播。這些需要地方政府建立扎實的公衛疫調人力,目前美國失業人口高達2200萬,如果能夠加入疫調大軍,可解決部分失業問題,也有助於全民疫Q提升。不過,接觸者調查屬於公衛領域的專業能力,需要偵探及調查的能力。要讓一般人進行疫調,一定要經過基本訓練,並把疫情收集資料格式化與標準化,有助於參加者進入狀況。我疫調實力登國際期刊國內傳染病防治向來重視疫情調查,當疾管署還是疾管局時,民國89年9月28日成立「疴難疫病調查中心」,結合各地衛生局等行政體系、國衛院和法醫研究所等學術體系、農政體系與流病班,加上病理解剖、毒物學等專家,對突發且原因不明的病進行調查與防治。SARS之後,疾管局組織改造,當時我任疾病調查組組長,下有疫調和監測兩科,疴難疫病調查中心即歸屬疫調科。疴難疫病調查中心陸續解決多起不明原因疾病案件,如疑似感染漢他病毒肺症候群案、外籍勞工疑似感染鉤端螺旋體案等,我們集結2000年至2005年成果,獲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刊載。資訊公開必須顧及隱私最近敦睦艦隊染疫,確診者足跡分散全台各地,由地方政府進行疫調。雖然透過視訊,不用直接面對面,就有面訪效果,但疫調原始的精神是田野調查,實際觀察確診者所在環境,對掌握疫情極有幫助,例如同樣是研究人員,有的實驗室裡人員不多,有的卻是滿滿都是人,人員有沒有載口罩,也得現場觀察確認。地方衛生局面對個案,最貼近疫情,決定疫調重點及人力。指揮中心並未要求,但在患者處於疑似病例的階段即展開調查,有助於掌握接觸者,一旦確診,也可快速找到感染源。目前疫調最大的困難在於人們害怕被獵巫而有所隱瞞,「信任」與「接納「成為疫調成功的基石。對於少數特殊案例,指揮中心透過警政系統協助調閱電子足跡,不可否認,電子足跡有相當詳盡的資訊,但仍有可能因手機沒有隨身及收訊干擾等因素而有盲點。疫調如何在資訊公開與個人隱私之間取得平衡,成為此次防疫意外的必修課題,期盼大家一起努力打贏這場疫戰。(作者王宗曦為新竹市衛生局長、衛福部前主任秘書、台灣前駐美衛生代表及駐華府衛生顧問)●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
-
2020-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示警:康復者不保證免疫
世界衛生組織(WHO)廿五日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已經康復並產生抗體的新冠病毒患者不會再次感染。世衛在進行科學簡報時警告各國政府,不可對曾經感染新冠病毒康復的人發出「免疫通行證」或「無風險證明書」,因為目前並無足夠證據證實體內有抗體就不會再次感染。世衛指出,貿然發出免疫證明可能會增加疫情繼續傳播的風險,因為染病康復者可能會輕忽防疫建議。智利上周表示,將著手發放「健康護照」給已康復者,一旦篩檢確定已產生抗體而對病毒免疫,即可立即重返工作崗位。但世衛表示,已持續查看抗體對新冠病毒產生反應的證據。世衛指出,多數研究顯示,康復的染疫人士會產生抗體,然而具有這些抗體是否就能免疫、抗體能持續多久都有待研究,目前僅知這類抗體會隨時間減弱。陸免疫專家:康復者不具傳染性【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黃波表示,康復者意味著人體的免疫系統已經將病毒清除,人們無需迴避,更不要歧視出院患者,而是應該幫助和關心他們。「康復者不具傳染性,對其他人不會產生危害。」據科技日報報導,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王晶指出,體內病毒基本已被殺滅,病毒已經停止複製,更不會進行傳播,完全可以回歸正常生活,大家沒有必要恐慌。針對有些病人出院後「復陽」的現象,王晶認為,可能是病人沒有完全康復,核酸檢測結果的假陰性是存在的,但這種情況非常少。這類病人也不用太緊張,醫生會在病人出院後對其進行嚴密監測。
-
2020-04-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台鐵車長3採陰性 但獵巫已傷人心
台鐵一名車長因和磐石艦確診者去過同一家健身房,日前主動通報篩檢,隨後出現發燒、肺浸潤等症狀,消息傳開後引發乘客恐慌,也連帶使得台鐵淪為被獵巫對象。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證實,該員三採結果為陰性。昨天本報與該名車長聯繫上,但他僅表明近期只想先靜養,不想被打擾。台鐵其他基層員工則替他抱不平,對於旅客無理言語更是感到無奈又生氣。一名列車長就說,能夠理解現階段整個社會因防疫都繃緊神經,敦睦艦隊卅一人染疫,大眾可能就對整個軍人有疑慮,當台鐵員工傳出疑似感染,台鐵也被貼上標籤。近兩天驗票時,他發現有未售出的座位被占用,上前查票,未料對方竟說「你們現在很危險,為什麼要主動接近我們」,讓他感到很受傷。另名列車長說,前天有旅客對他指指點點,「你一天到晚接觸上千人,全身上下都有細菌吧」。也有列車長說,不應指責誰去健身房,或哪個交通單位變成防疫破口,因為沒有人希望生病,更不應把對疫情的恐慌加在第一線人員身,像是脫口「南部的車長是不是都很有事」,對大家都不公平。一名司機員坦言,人云亦云在疫情期間更為明顯。另名員工說,理解台鐵不想要在尚未確診前造成恐慌,但不講反而會讓內部更慌,希望未來對於消息發布能夠更主動,也能避免台鐵人被獵巫。
-
2020-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陳錦煌:建立社區健康生活共同體
嘉義縣新港鄉小鎮醫師陳錦煌於二○○三年SARS爆發期間,發起全國社區量體溫運動,阻隔社區群聚感染。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陳錦煌表示,新冠病毒與SARS不同,應建立社區健康生活共同體,由下而上才能落實防疫。抗煞期間 號召全國社區量體溫陳錦煌回憶,當時和平醫院已封院,根據其擔任醫師多年經驗,一旦爆發醫院群聚感染,後續就會發生社區感染,研究證實SARS病患大多都有發燒症狀,量體溫成了重要指標。因此他號召基層社區組織,發起全國社區量體溫運動。其中獨居老人、機構的染病風險高,但出門機率低,陳錦煌特別請社區組織志工服務、送餐時,針對這些高風險族群加強量體溫,最緊張時期一天要量二至三次,讓每天量體溫人次達八、九成,因SARS有症狀後才會傳染,實行此運動可及早發現隱藏病例,但新冠肺炎潛伏期間就會傳染,增加防疫難度。加強防疫 應從個人擴大至社區陳錦煌表示,新冠肺炎需經病毒篩檢才能確認是否確診,但發病前可能早已將病毒散布生活環境中,不能只做個人、家庭防疫,應將防疫規格加強為社區防疫,隨時注意環境清潔、消毒,並建立社區健康生活共同體觀念,才可阻絕病毒不到社區。「社區健康生活共同體」指由醫師帶領,讓社區民眾培養相互扶持、包容等觀念,建立健康生活習慣、打噴嚏禮節等,也可組成社區打掃、血壓站、健康菜園、送餐等活動,由下而上讓大家了解病毒可能的風險,進而事前預防,避免發生有接觸史卻不敢說的情況。社區互助 志工成防疫重要角色陳錦煌表示,雖然目前政府請有相關接觸史的民眾進行居家檢疫、隔離,卻無法避免居民害怕、歧視,社區健康生活共同體能理解居家檢疫隔離,是犧牲生活的不便讓大家更安全,整個社區也可提供協助,陳錦煌期望,政府能將社區防疫志工視為防疫一員。陳錦煌與約九成新港民眾皆反對今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陳錦煌表示,武漢封城前的萬家宴、韓國新天地教會,皆是因密切接觸讓疫情大爆發,大甲媽遶境重頭戲為於新港舉辦的祝壽大典,屆時奉天宮前將聚集超過十萬人,只要有一人因此感染,其風險恐無法預估,對媽祖的威望也有很大影響。「社區防疫重點在事先預防。」陳錦煌說,現在人口流動太快,未來恐將有更多社區感染風險,醫師有責任教育民眾、培養社區防疫觀念,疫情還沒發生前及早布置,才能真正防疫。
-
2020-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師分析磐石艦5大關鍵點 認為台灣應調整防疫腳步
國軍敦睦艦隊磐石艦的染疫人數已增加到31人,疫情仍持續擴大中,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分析磐石艦疫情5大關鍵,認為從其中各項必需要重視到台灣防疫的隱憂,中央是否應該提升採檢能量與檢驗技術,對所有入境者作全面篩檢,是當前重要的議題。而很多人關注磐石艦上的疫情到底從何而來,是台灣原本就有帶原者上船,還是官兵在帛琉染疫?許秉毅也表示,要釐清這個問題並不難,只要分析磐石、康定、岳飛三艘軍艦之官兵在「航行中的就醫人次之差別時間點」,應該就能確定染疫的時間點。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分析,關鍵之一是現在很多人責難船上醫官,認為沒有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疫情,但事實上年輕而且臨時被徵調上船的醫官,在欠缺相關資料與檢測工具的情況下,加上船上又沒有發生肺炎,要發現疫情真的是「連神級的醫師大概都做不到」關鍵二,有人認為為何當初沒有防止有染疫的官兵上船,許秉毅認為,以新冠肺炎病毒有許多無症狀的帶原者來看,唯有在上艦前對所有將上艦者作「全面性新冠病毒篩檢」,才能有效避免有症狀或無症狀的感染者上艦,光用是否有感冒症狀作為是否可上艦之依據顯然不足。關鍵三,在船上根本很難從發燒等症狀做出染疫的診斷,除非船艦備有「新冠肺炎採檢包、PCR儀器、熟悉採檢技術之醫師及操作儀器之醫技人員」,才有可能針對發燒及出現呼吸道症狀之官兵,即時確定診斷是否有罹患新冠病毒感染,事實上這是目前國軍所有船艦所欠缺的。關鍵四,磐石艦靠岸後,雖然聯檢小組有上船稽查,但短短半天時間,除非全面普篩否則根本難以發現疫情,但許秉毅認為,還是有跡可循。依據國防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敦睦支隊三艘軍艦中磐石、康定、岳飛三艘軍艦之官兵在航行中的就醫人次分別為226、25、16次,很明顯的,如果三艦艇上之官兵數相當,磐石軍艦之官兵就醫率遠高於其他兩艘軍艦,顯示極可能盤石艦上有傳染性疾病在蔓延。不過,現有的查核項目可能未列入各船艦就醫人數與人次之比較,以及作下艦人員的全面性病毒檢測。而關鍵五,船上的「0號病人」到底源自台灣或帛琉?許秉毅認為,仔細分析磐石、康定、岳飛三艘軍艦之官兵在「航行中的就醫人次之差別時間點」,有可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如果磐石艦之官兵就醫率在「離開台灣不久就高於其他兩艘軍艦 (起始點分離) 」,代表0號病人緣自台灣本土;相反的,如果磐石軍艦之官兵就醫率是在「3月15日離開帛琉後,才高於其他兩艘軍艦 (中途點分離) 」,則傾向0號病人是在帛琉染疫。許秉毅表示,台灣防疫做的好,但磐石艦卻引發重大危機,而從磐石的經驗,大家應該要關注的是「是否每天仍有一些無症狀的感染者正經由世界各地的航班或其他的盤石船艦進入台灣? 」他表示,台灣目前針對入境者,採取居家檢疫14天的方式,但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教授的發現,國內無症狀感染體者內病毒由陽轉陰時間的中位數是「18天」,範圍大概在「7天到41天」之間,某些無症狀的感染者在隔離14天後,還是具有傳染性,這些人一旦進入社區,就有可能成為社區傳播的「隱形炸彈」而近來美國史丹佛大學在加州 Santa Clara郡所作的一項研究顯示:Santa Clara 居民抽樣檢查的新冠病毒抗體陽性率為2.8%,是美國政府公佈之該地區之確診病例數的「50至85倍」,意味著無症狀感染者的數目遠超過過去的估計。未來台灣對來自世界各地之班機上的無症狀旅客入境後是繼續採取「守株待兔」的隔離方式,還是要轉守為攻,經由提升採檢能量與檢驗技術,對所有入境者作全面篩檢,是大家急需處理之問題。
-
2020-04-26 癌症.攝護腺癌
男性的隱形殺手!排尿困難、頻尿、尿不乾淨都是警訊
70歲李先生近年來偶有排尿困難、尿不乾淨的症狀,起先不以為意,近日發現症狀日益嚴重,幾乎每晚都尿急如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赴醫檢查發現整個攝護腺被腫瘤佔據,腫瘤指數PSA高達360ng/mL,經切片確診為晚期攝護腺癌。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平均餘命持續增加,連帶使屬於老年疾病的攝護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吳偉榤表示,「PSA」是篩檢攝護腺癌的重要工具,正常值應小於4ng/mL。前攝護腺癌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年齡、家族史、賀爾蒙、化學因素有關。早期攝護腺癌沒有症狀,隨著腫瘤增大壓迫尿道,會造成排尿困難、頻尿、尿不乾淨、夜尿等症狀,若放任不管,一旦腫瘤轉移至骨頭,就會造成疼痛甚至骨折,轉移或壓迫到其他重要器官,則可能危及生命。攝護腺癌素有男性隱形殺手之稱,篩檢率偏低是患者錯失診斷良機的主因,吳偉榤提醒,年滿50歲以上男性,每年應固定到醫院接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及肛門指診檢查,若有家族病史,則應提前至45歲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病症獲得最完善的控制。此外,若本身已經有排尿困難、頻尿、尿不乾淨、夜尿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也可能是攝護腺癌在作祟,應儘速求診,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延伸閱讀: 保養攝護腺別等老了才做! 4習慣從現在就能開始 泌尿問題不全是老化的錯! 這3原因都會讓攝護腺提早GG
-
2020-04-26 寵物.寵物疾病
吃人食、少喝水 小心貓狗也要洗腎
住在台南鄉下的賴姓阿嬤獨居多年,老柴犬「小黑」是她的老伴,她吃什麼,小黑就吃什麼。看似溫馨,但對狗狗來說,經調味的人類餐桌食物卻可能潛藏致命危機。小黑日前尿液突然變少、懶洋洋,無精打采,常趴在客廳角落睡覺,阿嬤驚覺不對勁,趕緊抱著牠至動物醫院。檢查發現,小黑確診罹患慢性腎臟病,如持續惡化,就得洗腎。「狗也要洗腎?」對於很多毛小孩主人來說,聽到狗貓必須洗腎,第一直覺常是「怎麼可能」。在得知洗腎費用後,更是心頭一驚,因為國人洗腎,健保給付;但動物洗腎,則是由飼主全額支付。用點技巧 讓牠多喝水PFI美國寵物食品協會顧問獸醫師、劍橋動物醫院院長翁浚岳獸醫師表示,寵物腎臟疾病可分為四期,第一、第二期屬於早期,症狀為多喝多尿,此時還不用嚴格限制低蛋白飲食,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讓寵物有均衡的營養。但他建議降低磷離子的攝取,並視獸醫師判斷是否需要補充具有抗氧化效果的Omega3保健食品,以延緩病情進展。如果進展到晚期的三、四期,腎臟濾過功能變差,尿液會減少,甚至出現無尿的症狀。翁獸醫師指出,晚期腎臟病寵物的治療關鍵有二,一為飲食控制,二為想辦法維持正常飲水量。後者比較好解決,建議在水裡添加無調味的新鮮果汁或肉汁,吸引毛小孩飲用;像是狗狗可以加橘子柳橙,帶點果香,貓咪則是可以加些肉汁。在夏天,則可加點冰塊,這對喜歡喝涼水的貓咪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另外,也可以加點寵物罐頭湯汁在開水中,除了補充營養,也讓貓狗多喝水,但是末期腎病就不建議使用肉湯方式,因為磷離子含量過高。 飲食控制 嚴守低蛋白相較之下,飲食控制難度就相當高,翁獸醫師指出,飼主必須遵守低蛋白飲食,並謹慎調整鈣及磷的比例,磷離子必須低一點才能避免腎臟組織鈣化,因此食物中加入磷離子結合劑,對於末期腎病的動物是重要的。對飼主來說,這的確有一定難度,如果經濟許可,建議購買處方飼料。餵食時不能跟其他狗糧或貓食混在一起,否則就達不到協助治療的目的。定期健檢 及早揪腎病跟人類一樣,罹患早期腎臟病的毛小孩症狀不明顯,飼主不容易發現寵物異常之處。PFI美國寵物食品協會提醒飼主,平時應多留意寵物身體狀況,讓寵物充足攝取水分,提供營養全面且均衡的寵物食品,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情。即使罹患腎臟病,在給予良好照顧下,還能維持生活品質。翁獸醫師也補充目前透過SDMA篩檢,能早期知道腎臟功能損失情況,及早準備。翁浚岳獸醫師強調,讓毛小孩多喝水有效預防寵物慢性腎臟疾病的關鍵。此外,飼主應該盡量避免讓貓狗吃人類餐桌食物,尤其洋芋片等高鹽食物,容易引起高血壓及腎臟病。
-
2020-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無證據顯示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不會再染疫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已經康復並產生抗體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不會再次染疫。世衛在進行科學簡報時警告各國政府,不可對曾經染疫的人士發出「免疫通行證」或「無風險證明書」,因為這是否確實無從保證。世衛指出,這項作法事實上可能會增加疫情繼續傳播的風險,因為已經康復者可能會忽視採取標準防疫措施的建議。智利上週表示,將著手發放「健康護照」給認定已康復的染疫人士。一旦篩檢確定體內已產生抗體因而對病毒免疫,即可立即重返工作崗位。但世衛表示,已持續查看抗體對新型冠狀病毒產生反應的證據。根據路透社統計,全球累計約有280萬人確診、19萬6298人喪生。世衛指出,多數研究顯示,康復的染疫人士會產生抗體,然而其中某些人血液裡的中和抗體含量非常低,顯示細胞性免疫可能也是康復的關鍵因素。
-
2020-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眼屎也會傳染新冠病毒? 張上淳:更擔心呼吸道病毒
根據外媒報導,義大利日前於內科醫學年鑑研究報告顯示,新冠病毒確實有機會藉由眼睛分泌物傳播或是感染,即使患者康復也能從眼睛分泌物中檢測到病毒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此非普遍現象,相較眼睛分泌物的傳播,更擔心呼吸道病毒的傳播。張上淳表示,對於有些國家、某些醫院或某些地區報告有提到眼睛可能有病毒,不過相對的也有些地區的確診患者並沒有在眼睛分泌物中培養出病毒,因此我們相信這不是普遍現象,或病毒量不是很高。張上淳說,國內並沒有報告且我國沒特別做篩檢與培養,沒有做培養主要是因為相信它不是重要的傳播來源,反觀,呼吸道病毒才是我們更擔心的。
-
2020-04-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臉韓國瑜? 指揮中心採檢2613醫護全部採檢陰性
高雄市長韓國瑜有意替轄內4000名醫護進行採檢,不過指揮中心認為意義不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分析我國確診個案,其中也強調至今已經採檢2613名醫護,都已經採檢陰性,這已算是大量篩檢,但仍沒有採檢到任何陽性,也沒有看見任何社區傳播現象。張上淳表示,我國從4月1日到4月22日擴大監測通報,總計有2萬7000多名個案中,8成8沒有旅遊史、1成2具旅遊史,針對沒有旅遊史的通報進一步做一分析症狀,最多是有40%反應有呼吸道症狀、31%有發燒、其他症狀占20%、肺炎8%、嗅覺失調1%。另外,指揮中心也針對醫護做一擴大採檢,從3月30日到4月24日,採檢301位醫師、1089位護理師、其他醫事人員314人、其他非醫事人員342人、養護機構工作人員567人,總計為2613人。張上淳表示,採檢2613人相關醫療人員中,統統沒有抓到確診個案。這就是有關於過去這段時間努力篩檢,對於這樣的大量篩檢還是沒有抓到醫護或社區傳播個案。
-
2020-04-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影/韓國瑜提普篩 陳其邁:尊重專家意見
高雄市長韓國瑜稱要替一線醫護和防疫人員做「全面篩檢」,引發醫事人員反彈。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上午在出席台美防疫黑客松競賽記者會時受訪表示,目前新冠肺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相對來講非常低,如果普篩會有偽陽性的問題,所以要不要篩檢、怎麼篩檢,尊重專家意見可能會比較好。至於封城的問題,陳其邁指出,保持社交距離對新冠肺炎的防治非常有效。防疫有分成不同層級的手段及管制強度,第一階段是停止或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接著才是對生活及上班做管制,最嚴重才是人身自由的限制。陳其邁表示,簡單來講還是要尊重專家意見,疾管署專家會議會做最好的疫情評估跟判斷,也許「順時中」順著疫情指揮中心的做法,是比較一致性的做法。
-
2020-04-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敦睦艦隊感染源哪來?帛琉已篩檢1、200人皆陰性
敦睦艦隊多人感染新冠肺炎,由於任務期間曾出訪我國友邦帛琉,因此也引發當地政府關切,長期醫療支援帛琉並協助設置檢驗實驗室的新光醫院,今(23日)和帛琉國家醫院召開視訊會議,分享我國防疫經驗,對於外交部表示,我國駐當地大使館24名同仁和雇員,與協助接待的職員總共24人,結果全呈陰性,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表示,帛琉在新光的協助下,設置了檢篩實驗室,4月15日開始就有檢測新冠肺炎的能力,過去一周內也實施大規模採檢,已經測試了1、200例以上,結果均為陰性。黃建賢進一步說,當地醫護人員針對有症狀的民眾,應該也不只採驗一次,對於高風險族群的採檢應該也是會依照接觸狀況,採檢2至3次。另外記者提問,敦睦艦隊3月15日離開帛琉,當地一個月來都沒有確診案例,也已經過了潛伏期,是否代表在帛琉染疫的機率很低,黃建賢表示這不一定是潛伏期的問題,也不能排除無症狀者的可能性。
-
2020-04-2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韓國瑜喊官兵不疫調將罰 陳時中:無法定義務接受調查
高雄市政府針對敦睦艦隊700多名軍官士兵進行大規模疫調,但高雄市長韓國瑜今早表示,至今仍有24人拒絕配合,若今天下午5點前仍未配合,將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新台幣6萬元到30萬元不等;另外,韓國瑜說要讓市內4000名第一線醫護全面做篩檢。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防疫措施一直有相關規定,「請各地方政府遵照相關規定指引」;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表示,維護正常醫療體系非常重要,也已擴大對醫護採檢。張上淳表示,防疫作為中保持足夠醫療量能非常重要,國外例子也讓我們知道,新冠肺炎有不少機會造成醫院群聚,所以指揮中心一開始提供防護裝備給醫護,也關切其健康監測,因此2月27日開始便對醫護人員若發生肺炎,需通報採檢;之後因為沒有因為肺炎被檢測出來,所以再擴大成對有發燒與呼吸道症狀者採檢,3月下旬也擴大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者要暫停工作且要擴大採檢,二次採陰性才能恢復正常工作。張上淳說,上周也公布3月30日至4月15日醫療院所醫護人員的發燒呼吸道症狀監測結果,共監測1852人,均為陰性。張上淳也表示,和國外不同的是,我國一開始提供足夠防護裝備,在良好裝備下面對病人,特別是照顧確診與疑似病例者,才不致得到感染;跟國外大規模、病人非常多造成醫院失守情形不同。陳時中表示,擴大採檢的費用都是由中央編列並且支付,張教授提到半個月期間的擴大採檢都是陰性,因此「我認為不見得是有必要」,但按照我們法傳通報和擴大採檢的規定去做就沒有錯。另外針對韓國瑜將對疫調爭議開罰一事,陳時中表示,根據傳染病法地方主管機關接獲傳染病,應迅速檢驗診斷,調查傳染病來源採行措施並報告中央主管機關等。他強調,所謂疑似個案是經過醫師評估才進到通報網絡,為了讓大家執行有依據,2月9日已發過文,當日起疫調對象是確定病例與極可能病例,所以針對24名官兵拒絕疫調開罰,除非他們是確定病例或是極可能病例,否則不適用傳染病防治法開罰。官兵雖可能是接觸者,但不算疑似個案或疑似病例。陳時中說昨天也與高雄通過電話,只要能確定身分、要了解我們不反對,「但並不代表這些人法定義務要接受調查」。
-
2020-04-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添利器 南科以「假病毒」開發活性篩檢平台
南科錫德斯生醫與偉喬生醫共同開發完成,用於篩檢新冠病毒感染細胞及動物活體的活性篩檢平台,將可協助醫護人員偵測中和性抗體、小分子、天然萃取物,或確認消毒性醫材是否確實完成消毒,可望加速未來藥物開發與中和抗體研究流程。兩家業者表示,憑藉開發技術和經驗,在疫情初期即投入資源,專注研究以假病毒(Pseudovirus)為基礎的新冠病毒感染活性篩檢平台。而此平台能夠運用在中和性抗體開發、蛋白藥物開發及小分子藥物開發等目的,目前已完成測試,可感染表面帶有 ACE2 細胞。業者說,ACE2 也就是辨識新冠病毒的重要分子,也是病毒能夠與人體內 ACE2 受體結合、進入人體引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重要關鍵。業者指出,科學家可利用假病毒,透過 ACE2 表面蛋白進入細胞,產生螢光訊號,藉此在安全環境中,模擬新冠病毒進入細胞過程。而此平台也可用於測試抗體、藥物或鑑定測試消毒噴霧是否具有消滅病毒能力。由於假病毒無法於細胞內複製,不須在高防護的實驗室中即可操作,安全上沒有疑慮。
-
2020-04-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韓國瑜全面篩檢4000醫護 醫批沒必要:乾脆每天篩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宣布,將對高雄4000多位第一線醫護人員全面進行新冠肺炎篩檢。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諮詢委員李秉穎今天上午出席電台節目時談及此事,他表示,此舉必要性不高。李秉穎表示,根據目前專業建議,出現疑似症狀者才需要進行新冠肺炎篩檢。「全面篩檢沒什麼必要吧?篩了以後呢?篩檢完就安全了嗎?病毒不是今天篩完、明天就不會出現了。如果堅持全面篩檢才有效,(根據這個邏輯)可能要兩周作一次、一周作一次,乾脆每天篩」。被問及疫情到何時趨緩,李秉穎回答「天知道」,民眾應持續戴口罩、維持清潔衛生習慣直到疫情趨緩。針對國內數個縣市陸續推動封城演練,李秉穎表示,國內一直強調針對疫情提前部署,這是好事,但有時過於公式化,像是封城演練就不一定有必要。因為目前沒有實證顯示封城對於阻斷疫情有效,歐美的疫情趨緩可能與民眾戴口罩等防疫意識提升有關。李秉穎表示,現階段的台灣談封城,可能造成恐慌,「就像沒有失火你卻不斷灑水,可能先把經濟灑掉了」。台灣如果不幸出現社區感染,應優先看看是否能作重點式的防疫工作,而非一舉將所有經濟活動斬斷,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政策應該同調,畢竟中央政府提出的指引是由許多人共同討論而成。
-
2020-04-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避免敦睦艦隊群聚重演 專家倡放寬新冠肺炎篩檢條件
敦睦艦隊群聚案的感染源頭究竟在哪,恐怕難尋。有專家根據官兵發病情形研判感染源可能在帛琉,但重要的是放眼日後,軍方應與指揮中心更密切合作,考慮放寬軍人的新冠肺炎篩檢條件,並於軍艦出航時配備流感快篩試劑,才能在官兵出現症狀卻排除罹患流感時,更提高警覺。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諮詢委員李秉穎今天上午出席電台節目「周玉蔻嗆新聞」,他表示,眼下沒有足夠證據可證實敦睦艦隊群聚案的感染源,不過若細看幾個時間點,包括3月5日軍艦離開台灣、3月15日離開帛琉、帶有抗體的其中一名官兵於3月21日發燒,可就此初步判斷,3月5日從台灣帶病上船直到3月21日才發病的可能性較低,3月中旬從帛琉帶病上船、病毒潛伏六天後發病的可能性較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決議全面對於盤石艦官兵檢驗血清抗體,不過,李秉穎說,不一定找得到第一個感染者,因為發病紀錄恐怕不明確,「艦上確診官兵無症狀的比例過高,高得有點奇怪」。他說,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敦睦艦隊官兵年輕體強,可能原因之二是軍艦靠岸時人心浮動、想著趕快下船放假找女友而忽略告知症狀,另也有可能是軍中文化不鼓勵誠實告知症狀,導致有人發病卻不敢言,「我當兵時生病,大家會對你不太爽、懷疑你是否是假病」。李秉穎表示,軍旅生活長時間維持群聚,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即使配戴口罩也非全天戴,且戴口罩防得了飛沫傳染卻未必能防接觸傳染。他說,放眼日後的防疫工作,軍方應與指揮中心保持溝通,並考慮放寬軍人的新冠肺炎篩檢條件,軍隊中有小群聚感冒事件、一個連隊有一兩人咳嗽流鼻水等,就應考慮作病毒篩檢。李秉穎表示,目前台灣尚未發展出新冠肺炎快篩試劑,現階段軍艦出航並無快篩試劑可用,但至少可配備流感快篩試劑,當官兵出現症狀卻排除罹患流感時,就能更加提高警覺。
-
2020-04-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黃韻如:以新加坡為鑑 防疫不能鬆懈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新加坡原本被譽為防疫優等生,但近期新增病例持續攀升,從不到三百例暴增到一萬多例。台灣大學醫學系教授黃韻如指出,新加坡防疫措施嚴格,連軍隊也加入防疫,且早期就推出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並量產,出現破口原因是民眾反應稍慢,以及外勞群聚感染所致,值得我國引以為鑑。黃韻如過去十多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及醫院從事研究及教學工作,去年以玉山學者身分回台大任教,對新加坡的防疫強項與弱點,有宏觀且細膩的觀察。星政府快速總動員 民眾慢半拍她表示,新加坡一月二日就實施邊境警戒和管制,採嚴格防堵策略,包括檢測、疫調、隔離、治療。雖未普篩,但新加坡科技發展局所屬的研究單位與醫院合作,早期就推出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並且量產,檢測試劑還捐給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此外,疫情調查也是新加坡打這場防疫戰的強大武器。黃韻如說,新加坡各醫院專門疫調人員需在兩小時內上傳資料,有症狀的密切接觸者立刻送醫採檢,轉診有專車接送。疫調團隊還包括犯罪偵查組,隨著疫情發展擴增到廿個團隊,軍方也投入一千三百多名人力,市民如不配合疫調將受罰或被起訴,另結合藍牙科技,推出「合力追蹤」App,鼓勵民眾下載紀錄足跡和接觸史。兩天發上萬則警告 要求待在家相較於政府快速總動員,星國民眾反應稍慢了些。黃韻如說,二月中農曆新年仍有大規模聚餐,以平常就熱中參與各項活動的樂齡人士為主,後來教會、健身中心相繼淪陷。新加坡政府譴責有症狀還上班的人,並暫停樂齡社區活動、提出社交距離政策,但賣場仍大排長龍。四月初實施阻斷措施,要求最大程度減少公共場所活動、盡可能待在家、只出門做必要的事,但部分市民不聽勸,曾兩天發出一萬多則警告並祭出罰則。外籍勞工多元複雜 星防疫難題外籍勞工是新加坡防疫另個難題。新加坡外勞包括商務人士、藍領勞工、家庭幫傭,每天約卅萬馬來西亞居民跨邊境到新加坡,從事醫療照護、保安、廢棄物處理、物流等工作。由於家庭幫傭長時間在社區中接觸兒童以及老人,新加坡政府很早就關注並推出一連串的防疫宣導,但該國第一個群聚感染就出現在社區家戶,為一位菲籍家庭幫傭以及同戶嬰兒。新加坡二月九日出現小型的南亞外勞群聚感染,當時人力部曾針對勞工宿舍做出防疫建議,但三月廿五日後卻陸續在移工宿舍、建築工地、小印度購物中心等地出現更多大型群聚感染。透過鉅細靡遺的疫調,才找出每個移工群聚之間的關聯,透過大幅篩檢移工,將被感染者、可疑病例、健康者分開。黃韻如指出,新加坡經驗告訴台灣,「我們沒有鬆懈的理由」,即便政府能夠防堵疫情到一定的程度,但最終還是需要全民防疫。台灣除了有資源、決心,也能團結,還有更強大的公民意識與公民素養,可以攜手度過這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