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百日咳
共找到
41
筆 文章
-
-
2024-06-02 醫療.呼吸胸腔
中榮間質性肺病整合中心舉辦病友會 9科室共照助病友抗肺纖維化
肺纖維化(菜瓜布肺)病因眾多,包含自體免疫疾病、抽菸、環境暴露等,常見症狀則有喘、咳、累等,患者易被誤診為感冒、氣喘等疾病,因而延誤治療,也易合併肺動脈高壓,根據統計,從診斷到死亡僅2年半。今臺中榮民總醫院舉辦間質性肺病(ILD)整合照護中心(下稱中心)病友會,吸引近80位病友參與,甚至有桃園病友一早搭高鐵南下出席,感謝團隊的細心照護,副院長傅雲慶表示,中心不僅是全台首間整合9個科室共同照護肺纖維化的醫療機構,收案量也居全台之冠,可為患者爭取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在內的最先進治療。當肺部反覆發炎、癒合形成疤痕,將漸趨僵硬,影響氣體交換,形成間質性肺病,患者將出現喘、咳、累、杵狀指、肺囉音等症狀,若病情持續惡化,可能導致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中心主任傅彬貴指出,國家近年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肺癌,其中,約有7%的篩檢結果可能有肺纖維化風險,因此除了電腦斷層,也需透過肺功能檢查、X光才能診斷。因該疾病成因眾多,如自體免疫疾病、抽菸、家族史等,又會影響其他器官,傅彬貴表示,患者需要胸腔內科、心臟內科、免疫風濕科、復健科、放射科、醫學研究部、胸腔外科、病理檢驗部、護理部等9個科室的整合照護。「雖然疾病不可逆,但及早診斷、治療,仍能有效控制病況。」傅彬貴表示,中心已與基層診所合作,若患者有相關症狀,醫師將啟動轉診流程,讓患者及時接受診治。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文鎮說,去年底健保擴大給付抗纖維化藥物,有效幫助患者控制疾病,若再加上基層診所及時轉介,有望縮短診治時程。今天遠從桃園來參加病友會的曾先生也分享,他在台北確診後、某次出國前,突然出現嚴重咳、喘,醫師建議不宜搭飛機,且須購買氧氣機使用,「當時我感到沮喪,難道人生要開始用氧氣機嗎?真的很不甘心。」於是上網找資料發現中心,進而就醫。當時傅彬貴表示,他肺纖維化尚不嚴重,只需接受類固醇治療,仍能上飛機,「有醫療團隊在背後支持,至今身體狀況穩定,即使下週再出國也不擔心。」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黃文男表示,肺纖維化成因之一是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彥如說,自體免疫疾病裡,高達五成全身性硬化症患者合併間質性肺病,皮肌炎五成六,類風濕性關節炎三成三;治療方法除了抗纖維化藥物,也可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藥物來控制肺部發炎。肺纖維化也會導致肺動脈出現不正常收縮、阻塞或狹窄,進一步提高血壓,迫使右心室因更費力打血進去肺部而負荷過量,增加心衰竭猝死風險。心臟血管中心主任林維文說,一般會透過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心導管檢查診斷肺動脈高壓,一旦確診,患者不僅要控制體重、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以降低心肺負擔,也須避免服用偏方,並依照醫囑接種疫苗;傅彬貴則建議,肺病患者最需接種肺炎鏈球菌、流感、百日咳、新冠XBB、帶狀疱疹、呼吸道融合病毒等疫苗,避免出現重症,惡化肺部功能。雖然肺病易使患者感到喘、累,但復健醫學部主任程遠揚表示,運動與藥物一樣重要,維持肌耐力等身體所需能力,才能減少依賴他人。心肺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卓俐吟則分享,當患者感到喘時,可以站姿找椅子或桌子,身體向前傾,放鬆脖子、橫膈肌肉,或以坐姿抱著枕頭向前傾,慢慢呼氣、吐氣,無抱枕則把手肘放在膝上;平時也應習慣腹式呼吸法,幫助放鬆身體。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
-
2024-04-19 醫療.中醫
中醫止咳專方! 「新冠止咳一號」有效對治新冠後遺症
不少人確診新冠一號康復後,仍持續咳嗽,甚至長達數周,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研擬咳嗽專方「新冠止咳一號」,由麻黃、杏仁、紫蘇葉10餘種藥材組成,治療新冠肺炎確診者轉陰起算1個月內,適用於乾咳、咽喉不適、胸悶、鼻塞、流涕等症狀與倦怠感者,治療一周即對新冠肺炎後期病患的症狀展現療效,提供治療的另一個選擇。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王健豪昨指出,咳嗽是一種呼吸道常見的突發性症狀,由氣管、支氣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異物、物理或化學性刺激所引起,具有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保護性作用。「新冠止咳一號」有效對治新冠後遺症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精準醫療建構小組主任委員林展弘表示,許多康復的病患仍受咳嗽後遺症困擾,因此小組研擬由麻黃、杏仁、紫蘇葉、麥門冬、桑葉、枇杷葉、石膏、黨參、紅棗、甘草、浙貝母等藥材,組成咳嗽專方「新冠止咳一號」,治療新冠肺炎確診者轉陰起算1個月內,適用乾咳、咽喉不適、胸悶、鼻塞、流涕等症狀與倦怠感者。林展弘說,「新冠止咳一號」的臨床應用,能夠消炎、排痰,緩解氣管平滑肌痙攣,促進肺泡血循環,增強肺換氣功能,主治感冒、流感、氣管炎、支氣管炎、聲音沙啞、百日咳等疾病。執行上是至少每周1診次的中醫門診,不過病毒感染引發咳嗽的急性期實證、胃食道逆流、藥物引起等,以及服藥後出現心悸或小便困難者並不適用。林展弘表示,2023年4月1日研擬咳嗽專方「新冠止咳一號」,即進入臨床驗證階段,截至10月6日,共有19位醫師參與臨床治療,共治療428人次,在一周內即對新冠肺炎後期病患的症狀,展現顯著治療效果。按壓穴位保健止咳除了止咳專方「新冠止咳一號」外,也可以按壓穴位保健,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博淵建議,可按壓3個穴道:「尺澤-魚際」,可宣暢肺氣、降低支氣管發炎程度;「天突-膻中」,可平息喘促、增加胸部氧氣灌流量;「大椎-肺俞」,可退肺熱、也是三伏貼穴位之一,可增加免疫力。每組穴位按壓30秒,重複三次的頻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5 醫療.中醫
一直咳嗽怎麼解決?常見止咳偏方有效嗎?中醫依咳嗽4類型分析
春天氣候多變,日夜溫差大,許多人因此反覆感冒,尤其「咳嗽」是最惱人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果「酷酷嗽」太頻繁,常會「夜不成眠」,對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響,因此,許多患者轉而尋求中醫治療改善。咳嗽4類型 出現症狀依體質而異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建輝說,咳嗽的表現視個人體質不同而有差異,咳嗽成因可分為風寒、風熱、燥咳與痰濕等4類型,不同體質會有不同症狀。感冒以「風寒」與「風熱」證型較常見,有些人風寒一天就會轉風熱,有些人則是一感冒就走向風熱,關鍵在於每人體質的不同,就會呈現不同的證型及症狀。1.風寒型:會怕冷、畏寒,咳嗽時的痰不濃稠,有全身痠痛、頭痛、鼻塞、流清嚏等症狀,脈象為「浮緊脈」,舌苔不會太厚。2.風熱型:帶有「熱症」,咳嗽時的痰偏黃黏稠,有時痰會轉綠,出現喉嚨痛、流鼻涕等症狀,流行性感冒等多屬這類型,新冠肺炎也屬熱症證型,多會伴隨嚴重的咽喉痛、痰黃濃稠及鼻涕黏稠等風熱證型。3.燥咳型:可能沒有痰,或咳出的痰量很少,喉嚨、鼻子、嘴巴會比較乾,有些患者甚至會咳到出現血絲,如百日咳或抽菸的民眾,咳嗽症狀比較偏這一類型。4.痰濕型:痰濕型咳嗽的痰量異常多,痰又多又黏稠,多和消化系統出問題有關,患者多半會覺得身體沉重,有濕氣感、胸悶、倦怠感、胃口不好、腸胃脹氣等症狀,且常糞便黏馬桶,舌苔偏厚,喜愛吃油炸、燒烤類或冰涼飲食的人可能屬於這類型。咳嗽吃什麼可改善?一般感冒不一定只有呈現單一證型,臨床上要看患者症狀及脈象,透過「辨證論治」開立屬於患者的藥物。陳建輝表示,如果感冒初期症狀輕微時,可藉由食療改善,例如風寒型感冒,可以煮薑湯飲用,因為薑具有去風寒的效果,透過「發汗」將風寒外邪祛除,洋蔥湯、大蒜、香菜水等辛溫食材也都有類似效果。如果是偏喉嚨痛的風熱型感冒,可選擇食用冬瓜生薑湯、白蘿蔔湯等,喝菊花茶、綠豆水、綠茶也可達到解熱效果;燥咳型患者如果喉嚨很乾,建議可食用水梨燉貝母,可化痰又去燥,或白木耳燉冰糖等食療方式。陳建輝強調,不管熱性或寒性食物,過度偏好對身體都不好,如果是日常保養,平時可以選擇黃耆、紅棗等食材泡茶,粉光蔘泡茶的效果也不錯,但考慮體質適不適合仍是重點,所以有些人在吃火鍋時會加蘿蔔白菜等中和,提醒民眾留意,只要吃得太油、太鹹、太重口味,在中醫觀點就特別會助濕生痰,所以飲食還是要特別留意避免過量。常見止咳偏方有效嗎?●枇杷膏:大多較甜,消化系統有狀況時,吃了更容易生痰,如胃酸逆流患者常燥咳,吃了胃酸會增加而提高咳嗽頻率,必須視體質服用。●喉糖:要看成分,很多人吃完就口乾舌燥,同理如薄荷糖等,熱症患者吃了,一開始咽喉涼爽,但後續可能會生痰,建議可以多飲溫水即可改善。●八仙果、羅漢果:不建議在感冒時吃,易多生痰,比較適合平常需要常講話或容易喉嚨乾的民眾用來潤喉保養。按摩7穴位緩解咳嗽按摩穴位也可改善咳嗽症狀及保養喉嚨,提升免疫力比較不容易感冒。陳建輝說,可順時鐘揉壓「合谷穴」、「尺澤穴」、「大椎穴」、「風池穴」、「孔最穴」等穴位,具緩解咳嗽作用;按壓「足三里穴」和「豐隆穴」則適合改善腸胃差痰濕型咳嗽。●合谷穴:位於手部虎口,大拇指與食指掌骨間靠近食指處。●尺澤穴: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大椎穴:在後背正中線上,位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風池穴:在後腦勺,後枕部兩側入髮際一寸的凹陷處。●孔最穴:位於前臂外側,腕掌側橫紋上7寸。●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下三寸(約四指幅寬)處。●豐隆穴: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處。
-
2024-02-02 焦點.元氣新聞
盤點冬季好發病毒 採取正確預防措施以免疾病纏身
「得過一次流感真的就怕到了!」被稱為「台灣最速男」的我國田徑選手楊俊瀚,日前出席「疫」起新開始-民眾衛教特展,提到自己罹患流感經驗,原以為運動身強體壯,三天即可痊癒,卻在床上躺了快兩周,才擺脫疾病,自此不敢不重視預防,包括規律作息、均衡飲食、施打疫苗等。日前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特舉辦「疫起新開始」民眾衛教特展,期望藉由展覽中活潑有趣的切身互動,縮短民眾與艱澀醫學知識間的距離,除了提高民眾對於疾病與相關知識的認知外,更希望觀展民眾能身體力行加入積極預防,建立自身的「強力盾牌」。藝術家陳怡揚也以疫情為發想,現場展示「枷鈴虎」的意象作品。陳怡揚說,疫情期間「+0」是大家最期待聽到的數字,完成畫作時剛好是2022年虎年,因此用枷鈴虎命名畫作,也代表台灣送走了疫情。楊俊瀚說,他最喜歡「枷鈴虎」這件作品,疫情帶來恐懼,但卻也讓人學習抵禦病毒的方式,像他在疫情期間感染流感,竟然是一次嚴重的大病,原本以為三天就可以痊癒,而且自己有在運動,不太相信小小的流感會影響生活,沒想到卻花了快兩週才擺脫疾病。楊俊瀚說,那次之後就怕到了「運動員真的身體不能不好」,以前沒有在特別擔心生病,自此之後,只要有疾病相關的訊息,他一定都會去特別重視。全球雖揮別新冠肺炎的陰霾,但近期時令進入到冬季,也是流感好發的季節1,流感病毒容易侵犯人體,嚴重恐會造成死亡。去年10月流感季開始至2024年的1月1日,流感重症案例就多達252例,65歲以上長者就占60%,當中就有93%沒接種流感疫苗。2疾管署近期公布12月24日該週國內類流感就診人次高達近11萬人,其中以腺病毒與流感病毒居多。截至1/1,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31萬餘劑,全國公費流感疫苗尚剩餘約26萬劑。2別以為冬季只要注意流感病毒,百日咳也須多加小心。百日咳會透過空氣傳播,屬於一種呼吸道疾病,感染後,容易引起嚴重的「陣發性咳嗽」,如果感染的是兒童,更容易引起重症。除了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之外,目前兒童與成人都有百日咳疫苗,但成人接種率相對低,且百日咳具高度傳染力,若家中需照顧嬰幼兒,成人應考慮採取預防措施,以降低家中孩童出現百日咳的機率。3無論是流感、百日咳或是其他的呼吸道疾病,只要被感染時,呼吸道系統就會格外脆弱,容易同時被其他的細菌感染,或讓潛藏在人體內的病毒有機可乘,而有一種常潛伏在人體內,令人聞之色變的即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帶狀疱疹即為水痘病毒,大多數人小時候幾乎都曾有過水痘的經驗,但冒過水痘後,水痘病毒可能不會完全消失,而是躲在體內神經內,等到哪天免疫力低下時,就可能爆發,爆發後最令人難受的就是「神經痛」,有些神經痛還可能會持續超過半年以上,令患者生活受到嚴重影響。4面對冬季各類的呼吸道病毒同時流行,最好的方法在於「預防」,最佳的預防方式就是勤洗手、戴口罩以及「施打疫苗」,若能做好自我防護,不僅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度過這個冬季。1.CDC;2023;1-3;季節性流感防治2.公費流感疫苗剩餘約26萬餘劑,請符合條件民眾把握機會儘速接種.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dc.gov.tw)3.Taiwan CDC;2018;1-4;百日咳疾病介紹4.Harpaz R, et al. MMWR Recomm Rep. 2008 June;57(RR-5):1-30.NP-TW-VX-ADVR-240001|Date of Preparation:Jan 2024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This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Taiwan residents only
-
2024-01-29 醫療.感染科
流感疫情持續8個月「非常不尋常」!疫苗一定要打,尤其是新冠肺炎,台大醫解釋原因
近期不少民眾陸續傳出新冠肺炎「二確」,或是感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感染科醫師指出,目前新冠等疫苗覆蓋率仍不足,感染後可能導致「免疫竊盜」,也就是讓免疫系統改變,時間約持續1年,建議與醫師討論,接種流感、肺炎鏈球菌、百日咳等呼吸道疾病疫苗;而流感疫情持續約8個月未下降,也是相當不尋常的現象。流感疫情已持續約8個月 「非常不尋常」這幾天寒流來襲,不少人到醫療院所報到,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最近病人很多,「有一點出乎意料」,尤其是流感疫情,並沒有明顯下降趨勢,過往流感約流行3至4個月,但這波疫情從去年中以來,已持續約8個月沒有下降,是非常不尋常的。黃立民說,這波感染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和咳嗽,患者會覺得全身不適,有些人會出現頭痛、流鼻水等現象,持續2至3天未改善,就會來就醫,整天約有10%至15%患者屬於這類族群,相較平常多出約2成。天氣冷、個人防護不到位讓病毒傳播幾乎沒阻礙、國內外旅遊頻繁,帶進新的病毒株等因素湊在一起,加上免疫負債,黃立民說,流感本身就有一定的殺傷力,當流感疫情拉長,又跟新冠肺炎同時流行,或者短時間接連感染不同病毒變成常態,都會使疾病殺傷力變強。疫苗一定要打,尤其是新冠肺炎黃立民說,提升防護是每個人為了保護自己該做的,「疫苗一定要打,現在還是打得不夠多」,尤其是新冠肺炎,因為感染會讓免疫系統變得不穩定,可能會持續1年,這種「免疫竊盜」的現象,帶來的影響廣泛且持久,建議和醫師討論,接種流感、肺炎鏈球菌、百日咳等呼吸道疾病疫苗,尤其寒假期間不少小朋友到安親班,新冠和流感疫苗更需要接種。根據衛福部疾管署最新統計,去年9月26日至今年1月21日,6個月至4歲幼兒、5至11歲兒童、12至17歲青少年的XBB.1.5疫苗覆蓋率,分別為1.89%、3.44%和3%,總計8.33%。英國百日咳疫情可能入侵而英國近期傳出百日咳疫情大幅增加,黃立民說,國外流行的疾病,通常不久之後也會出現在國內,目前的數據看來之所以沒有增加,也不見得就真的沒有增加,而是不容易被診斷,因為咳嗽1至2周才好,這點跟許多上呼吸道疾病類似,尤其本身身體狀況不錯的族群,就會以為是氣管發炎。黃立民說,百日咳疫苗會在接種後3至6年失效,近期民眾出國旅遊頻繁,加上新冠肺炎仍在社區流行,還是建議和醫師討論接種疫苗,尤其以小學生和青少年,以及50歲以上民眾為高風險族群,感染後症狀可能會加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2 醫聲.疫苗世代
退休前也應檢視健康力 活用成人疫苗投資個人免疫防護 節省個人潛在醫療支出 邁向樂齡更要重視疾病預防
依據聯合報自 2020 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退休準備不再只靠一桶退休金,必需隨檢視自己的「退休五力」:理財、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五力齊備才能面對健康老化。第一屆退休力論壇「挑戰一個人 『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正是探討每個人面對高齡化社會,要如何準備迎老。全世界人口正急速老化,根據聯合國資料,從2019年1億4300萬的80歲人口,估計到2050年,會增加三倍到4億2600萬人。台灣也在老化中,2026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高達全人口的兩成。逐漸老化的社會也造成醫療照護體系嚴重的負擔。2019年台灣全國健康照護花費佔GDP 6.1%,遠低於OECD平均數8.8%。2011年到2021年,全國健康照護花費增長率逐漸增加,2020和2021年增長率更是突破7%。如果以目前台灣老化速度的趨勢看來,醫療花費的負擔越來越大,如何確保健康老化將是非常須正視的課題。成人疫苗施打有益個人 可預防疾病 降低家庭醫療花費 根據最新統計,台灣醫療支出在家庭花費比例越來越重。1996年醫療花費佔家庭支出9.8%,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衛生保健觀念增強,2011年來到14.6%,2022年醫療保健支出比重增至17.8%。而成人疫苗施打可以預防疾病,改善生活品質,甚至也可以降低一半住院的機率和減少1/3的死亡率,因此可以減少家庭對於醫療花費的支出。施打疫苗對國家經濟更有貢獻,美國曾經做過一個大規模的調查,發現在2015年這些疫苗可以避免傳染疾病的醫療照護經濟負擔多達90億美元,其中,八成的醫療負擔是來自沒有施打疫苗的民眾。如果能增加成人疫苗施打,將可減輕這些經濟壓力,同時創造經濟韌性以及長遠性。 國際知名慈善家,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曾經在去年5月英國衛報新聞訪問中表示,他說疫苗創造奇蹟,他無法想像有人會不認同。在另一個今年2月英國廣播電台BBC訪談中,比爾蓋茲甚至說,要好好利用錢,他寧可花錢買疫苗,也不要花錢去火星。他說,花814英鎊,約台幣31000元就可以拯救一個生命。 根據國際老齡化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n Aging) 研究報告,如果能投資成人疫苗計畫,對醫療和社會整體投資報酬率可達40%到300%不等,這樣的投資報酬率來自於中老年人持續的工作生產力和勞動參與力、稅金收納、醫療支出的減少,以及減少老年照護等支出壓力。 疫苗可以預防的傳染病(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VPDs)對老人健康和國家經濟都有很大的威脅。老年人容易感染疫苗可以預防的傳染病,像是流行性感冒、肺炎、帶狀疱疹和呼吸道融合病毒引發的下呼吸道疾病等。 WHO建議流感疫苗施打率應涵蓋65歲以上人口的75%,但是依據國衛院最新報告,台灣65歲以上流感施打率從2010年到2019年只有25.6%到35.6%。另外,以呼吸道融合病毒引發的下呼吸道疾病為例,過去認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原因,會造成呼吸衰竭,甚至致死的嚴重威脅。但近年發現,在體質較弱的年長者、呼吸系統不好及免疫力較弱的族群,若感染RSV也可能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炎、心衰竭等症狀,造成住院與死亡率的上升。 9項成人疫苗 定期檢視接種建議 守護健康 快樂變老 高齡人口對於傳染疾病抵抗能力較差,加上人口結構的變化,臺灣現行的公共衛生需求應該優先推行成年人疫苗接種、鼓勵民眾遵行成人預防接種建議時程表,這是推動健康老化中重要課題之一。國內疫苗推動協會TIVS也結合衛福部疾管署的成人預防接種建議表,統整成人疫苗接種懶人包,包含以下九種疫苗: 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B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日本腦炎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以及帶狀疱疹疫苗。建議民眾定期審視自身健康狀況,終其一生應諮詢醫師接種合適疫苗。 依據內政部統計,國人2022年平均壽命79.84歲,擁有健康力是一個人退休後獨立生活的第一步,如何透過施打疫苗,保護自己的健康,健康又快樂的變老,將是每個人都要重視的課題。
-
2023-09-28 醫療.呼吸胸腔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如何治療?藥師詳解肺阻塞的藥物治療,降低急性惡化率及嚴重度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簡稱肺阻塞,是一種異質性的肺部疾病,其特徵是由氣道異常,例如:支氣管炎、支氣管細支氣管炎,或肺泡異常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狀,導致持續且通常是進展性的氣流阻塞。此疾病現在已成為全球前三大死因之一,被視為重要的公共衛生挑戰,其中90%的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2012年有超過300萬人因慢性阻塞性肺病而死亡,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6%。確診為肺阻塞後的藥物治療介紹一旦診斷為COPD後,會進一步執行肺阻塞綜合評估,以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作為治療的依據。以往將綜合評估的結果分為ABCD四個組別,2023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發表的治療指引(GOLD 2023)將評估結果中的CD組整合為E組,即為ABE三種評估結果。對於急性惡化的病人不再做區分,只要在一年內大於兩次中度惡化或大於一次導致入院的惡化即歸類為E組,如此可以更方便醫師評估急性惡化的病人,快速擬訂治療方針。GOLD 2023治療指引也因應新的評估結果分組給予COPD藥物治療的建議,依給藥途徑可分為吸入劑及口服藥物,並以吸入型藥物為主要的治療選擇。吸入型藥物可以分為支氣管擴張劑和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依其藥理作用分類可再分為: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β2 agonists)和抗膽鹼藥物(antimuscarinics)。醫師會依據疾病嚴重程度及惡化風險等個人狀況,處方單一成分或是合併不同成分一起使用。COPD藥物治療-口服藥物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β2 agonists)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刺激β2受體,放鬆呼吸道平滑肌,對支氣管收縮產生拮抗作用。此類藥物分為短效(SABA)和長效(LABA)。短效劑型的作用通常持續4至6小時,可以做為急性發作時的用藥。長效劑型的作用持續時間為12小時或更長,可以顯著改善肺功能、急性惡化和生活品質。抗膽鹼藥物(antimuscarinics)抗膽鹼藥物的作用是阻斷呼吸道表面上M3受體,以阻斷支氣管收縮作用達到支氣管擴張的效果。此類藥物也有短效(SAMA)和長效(LAMA)之分。短效抗膽鹼藥物可以做為急性發作時的用藥,長效劑型則可以改善病人的肺功能,減輕症狀及急性惡化,改善生活品質以及降低死亡率。吸入型類固醇(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吸入型類固醇直接局部作用在呼吸道平滑肌上,降低發炎反應,減少呼吸道的黏液分泌及上皮組織腫脹,相較於口服藥物,較少全身副作用且方便長期使用。吸入型類固醇通常會搭配支氣管擴張劑合併使用,可以減少急性惡化發生、改善病人肺功能及生活品質。需特別注意,使用含有類固醇的吸入劑,在使用完畢時應漱口。COPD藥物治療-吸入劑治療COPD的藥物以吸入劑為主,因此正確的使用吸入劑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吸入劑的裝置類型可以分為:乾粉吸入劑(DPI)、定量噴霧吸入劑(MDI)、緩釋型氣霧吸入劑(SMI)、吸入用膠囊劑。乾粉吸入劑(DPI)和吸入用膠囊劑(不可吞服,須依指示放入裝置中刺破)無須按壓裝置,而是靠自身肺部吸力把粉狀藥物吸入,適合可以執行有力且深吸的病人,但需要注意不可儲存在潮濕處。本院現有的乾粉吸入劑(DPI)有:Anoro Ellipta(安肺樂易利達)、Relvar Ellipta(潤娃易利達)、Symbicort Turbuhaler(吸必擴都保)、Trelegy Ellipta(肺樂喜易利達);吸入用膠囊劑則有Seebri Breezhaler(吸補力吸入膠囊)。定量噴霧吸入劑(MDI)、緩釋型氣霧吸入劑(SMI)需要在按壓裝置的同時吸入藥品,病人需要進行緩慢且深度的吸氣,適合手口可以同時進行的人。此類藥品可以搭配吸藥輔助器(如愛治喘吸藥輔助器. AeroChamber)以減少手口不協調的影響,提升藥品進入肺部的比例。本院的定量噴霧吸入劑(MDI)現有: Berotec N(備勞喘)、BeroDual N(備喘全)、Bevespi(必肺宜)、Foster(肺舒坦)、Seretide(使肺泰)、Trimbow(喘寶);緩釋型氣霧吸入劑(SMI)則有:Spiolto Respimat(適倍樂舒沛噴)、Striverdi Respimat(適維樂舒沛噴)、Spiriva Respimat(適喘樂舒沛噴)。使用吸入劑治療的目的除了可以減輕症狀,減緩肺部功能下降速率,也能降低急性惡化的頻率及嚴重程度,從而改善生活品質、降低死亡率。因此,規律使用藥品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切勿等到症狀出現時才使用短效藥品舒緩,也須依從醫師指示服藥,不得自行停藥。若是醫師替您更換了藥品,特別是吸入劑裝置不同時,應當熟知使用方法。每一種吸入劑類型的注意事項皆有差異,若是有相關的用藥及操作問題,皆可向藥師詢問。除了藥物治療外,COPD尚有許多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措施。導致COPD主要是暴露在吸菸的環境和吸入空氣污染的有毒顆粒和氣體,因此戒菸十分重要,可諮詢家庭醫學部尋求戒菸服務。定期疫苗注射也有助於穩定COPD,例如:流感疫苗、新冠肺炎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以上均與穩定期肺阻塞的病程進展和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慢性阻塞性肺病既可以預防也可以治療,期望大家都能遠離疾病,呼吸無阻。延伸閱讀:.肺功能檢測到底在測什麼?醫:出現喘、咳等呼吸道症狀就該測.為何慢性阻塞性肺病更該運動?COPD患者應避免哪些運動?.「咳、喘、痰」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吃什麼?6飲食原則補足營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8 焦點.健康知識+
保護長者、小朋友必看!成人預防疫苗你打了幾種?專家詳解接種建議
接種疫苗是對抗傳染病最有效的預防措施。然而,成人疫苗卻常因不清楚施打目的和時機而被忽略。事實上,不只在疾病流行高峰期,隨著年紀漸長,生理器官與免疫功能逐漸衰退,也需要在適當時機與醫師討論,主動預防接種。 成人疫苗預防常被忽略?保護家中長者小朋友超重要! 許多民眾不免會有疑惑,明明小時候接種過的疫苗,為什麼長大還要再施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說,隨著科技進步,已將許多重要傳染病,透過預防接種大幅減少。不過,以前認為是次要的傳染病就開始顯得重要。以水痘來說,因為開始有了疫苗接種後,兒童感染病例下降,反而是成人容易因水痘病毒引起的帶狀疱疹影響生活品質。 成人考慮需要接種疫苗主要有三大原因: ・幼兒時未接種、或是有接種但沒有產生抗體、抑或是有接種但抗體隨年紀減弱消失。 ・非例行預防針,但對成人階段或高危險群有接種必要。 ・出國旅遊特別考量。 接種疫苗不只可以提升自身免疫力並預防疾病,也可保護無法或尚未接種疫苗的家人,免於暴露感染風險。特別是家中有長者或小朋友,更應及早與醫師討論! 成人疫苗你完成了嗎?醫詳解9種疫苗 目前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結合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的成人接種建議,統整成成人疫苗接種懶人包(共有九種)。讓民眾能定期審視自身健康狀況,接種合適疫苗。 ・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季節性流感疫苗 ・B型肝炎疫苗 ・A型肝炎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苗 ・日本腦炎疫苗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帶狀疱疹疫苗 2/27−3/5認識帶狀疱疹週 避免「疹後神經痛」影響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傳染病可以透過戴口罩、勤洗手遠離,但卻有一種病毒罩不住,就是帶狀疱疹病毒。李秉穎醫師說明,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再復發,如果小時候得過水痘,將終身潛伏在體內神經節伺機而動。特別是50歲以上的民眾、慢性疾病族群或者是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等可能免疫力較差的族群都是帶狀疱疹的高危險族群。一旦引發嚴重的併發症-疹後神經痛,可能延續數天、數禮拜,甚至數年,讓人痛不欲生。 即使曾罹患過帶狀疱疹也不能掉以輕心、疏於預防。帶狀疱疹的預防,就是好好地提升免疫力,除了正常生活作息、規律運動外,施打疫苗也是提升抵抗力的良好方式。目前帶狀疱疹疫苗有活性減毒疫苗及非活性疫苗,50歲(含)以上未曾接種過帶狀疱疹疫苗者或18歲以上具風險因子者,不論之前是否有水痘或帶狀疱疹病史,都建議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若想了解更多成人疫苗接種資訊,請至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官網查詢成人疫苗接種懶人包。 《延伸閱讀》 .年紀越大越容易得皮蛇?疹後神經痛和長新冠一樣難纏! .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 都打助防重症死亡!6種人建議早打。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2-12-20 焦點.元氣新聞
永續城市防護力 地方籲提高疫苗經費
如何構築城市健康防護力?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目前我國對於12歲以下學童的醫療照護費用,遠低於65歲以上年長者,建議中央政府要有大破大立精神,將資源多投注於孩童身上,主張兒童疫苗施打全部免費,「既然縣市政府都提供免費營養午餐,為何疫苗也不免費呢?」疫苗項目接種的制定,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認為,要回歸科學準則評估,彙整後的資料再交由地方政府參考,以英國JVCI為例,疫苗接種政策計畫的前提,由各單位提供科學評估後彙整報告,建議應由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提出建議,讓地方能夠瞭解疫苗推動的優先度,作為施打依據。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今年盤點全台縣市健康防護力,邀集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以及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參與會議,對於城市的疫苗政策、如何提升嬰幼兒或年長者等脆弱族群的防護力等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嬰幼兒照護 政府預算很少曾梓展指出,台灣面對少子化趨勢,卻不見嬰幼兒的照護花費預算成長,以台中市為例,65歲以上長者有41多萬人,每年的長照預算達70億元,但12歲以下學童近40萬人,健康保健費用僅2、3億元,相差懸殊。疫情帶來城市免疫負債問題,兒童和成人必須當心傳染病的夾擊,陳伯彥說,臨床上除了新冠病毒,還有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十多種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威脅,特別是看似通報病例少的百日咳,嚴重性就被低估了,因此推動疫苗的接種,還是最有效的防範。採購新創疫苗 缺乏經費陳伯彥指出,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提出全年齡疫苗接種行動計畫,提倡不同年齡階段要施打不同疫苗的終生疫苗概念,台灣則在常規疫苗的接種計畫、成人疫苗記錄卡問題、疫苗經費等仍待修正。國際上不斷有保護力更佳的新創疫苗上市,但我國的採購經費是一大困境,黃玉成建議,應以預防角度切入,例如從健保額度等撥出經費,否則中央的疫苗基金始終維持在30到40億元,很難有這樣的資源。葉彥伯說,目前疫苗經費是中央、地方進行財務分攤,又依縣市分攤比例不同,像彰化縣是分攤一到二成、台中市三成,縣市政府的疫苗費用在預防保健的支出比例偏低,應該提高占比,這樣能夠替中央分攤疫苗經費,屆時中央有較多空間評估採購新創疫苗。導入家庭醫師 與疫情共存對於新冠疫情朝向共存方面,葉彥伯提出家庭醫師概念,疫情期間的疫苗施打、視訊看診,當初都是以地方政府戶政、民政系統進行,如果是將家庭醫師的概念導入,固定的鄰里是由一位醫師負責,在看診或開立抗病毒藥甚至打疫苗,就能夠做好安排及分流。曾梓展說,地方政府的衛生政策也要有所調整,台中市政著重於母嬰照護上,從孕前的補助、產檢、新生兒誕生,再到學齡前的照護,並與社會局等合作,針對兒童虐待、新生兒死亡等擴大規模積極追蹤及探討原因,打造母親和幼兒全方位的保護。
-
2022-11-29 醫聲.疫苗世代
城市健康防護力指標報告/縣市疫苗福利比拚 城市防護力誰勝
新冠肺炎疫情迄今近三年,公衛專家擔心國人恐面臨「免疫負債」下的感染風險,此時凸顯出各縣市健康防護力的重要性。聯合報系健康事業部首次執行「城市健康防護力指標報告」,調查全國各縣市幼兒常規疫苗接種狀況,依疾管署成人接種建議,以花蓮縣表現最為傑出。成人疫苗履歷 盼盡快建立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衛福部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呼籲,衛福部應積極建置「成人疫苗履歷」,以期拼湊完整健康防護力。部分縣市衛生局長則提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呼吸道疾病的嚴重性,國人務必提高警覺。在與李秉穎討論後,此次「城市健康指標報告」調查項目聚焦在各縣市嬰幼兒常規疫苗接種率,以及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所建議帶狀皰疹疫苗、肺炎鏈球菌、成人三合一疫苗(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等目前仍需自費的疫苗。以肺炎鏈球菌疫苗為例,疾管署建議六十五歲以上成人接種,而目前政府公費接種對象僅限於滿七十一歲,且在六十五歲後未曾打過疫苗者,提供廿三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調查發現,六都均擴大接種對象,台北、新北、桃園、台南、高雄等擴至滿六十五歲者,台中市更開放至六十歲以上民眾,表現最佳。六都之外,擴大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至六十五歲的其他縣市,還包括,彰化縣、嘉義市、雲林縣、宜蘭縣、苗栗縣、南投縣、花蓮縣,以及金門、連江等離島縣市。此外、新竹縣擴大至七十歲以上長者可以接種。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每隔五年即著手討論國家疫苗計畫政策,研議尚未納入公費疫苗的優先排序,在流感部分,現已採購四價流感疫苗,已屬超前,至於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否下修適用年齡及族群,仍需持續討論。三疫苗 建議列入常規接種哪些疫苗可能被列入常規接種項目?李秉穎建議,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帶狀皰疹疫苗,以及第二代肺炎鏈球菌為三大首選。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致死率高,嚴重危及長者及幼兒健康,目前國外已有新創疫苗在試驗階段,台灣上市後,也會在選項中。在帶狀皰疹疫苗方面,全國僅有竹北市及花蓮縣針對部分民眾提供補助。竹北市部分補助六十歲以上民眾,低收入戶則是全額補助。花蓮縣則補助五十歲以上中低收入戶、六十五歲以上糖尿病患者。至於成人破傷風、白喉、百日咳(三合一)疫苗,僅有花蓮縣與金門縣提供補助,對象均為孕婦,設籍金門縣的孕婦可在懷孕第二八至三六周時接種疫苗,如懷孕時未接種,則可在產後、出院前接種。整體來說,各縣市中,花蓮縣提供較完整的疫苗保護,除提供孕婦接種成人三合一疫苗,另補助部分民眾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滿六十五歲長者也可公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幼兒疫苗接種 亞洲數一數二此項調查發現,各縣市幼兒常規疫苗接種率超高,雲林縣百分之九十八點三六,位居第一,其次為彰化縣百分之九十八點二五、基隆市百分之九十八點二一、澎湖百分之九十八點一三、台東縣百分之九十八點零九。六都均在百分之九十七附近,差異不大,整體看來,絕大部分縣市幼兒常規疫苗接種率都超過九成七,唯獨新竹市較低,僅百分之九十六點八。黃玉成表示,國內幼兒常規疫苗接種情況及疫苗品項上,表現傑出,不管是離島縣市或是都會地區,接種率平均超過百分之九十七,在亞洲數一數二。相較之下,成年人疫苗健康投資上,明顯較差,以流感疫苗為例,歐美國家施打率超過五成以上,甚至達到八成,但台灣卻始終無法衝高,只維持在兩成五,成為各縣市構築健康防護力的一大缺口。穩定財政來源 維持疫苗永續為此,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積極推動「成人疫苗履歷」,李秉穎說,穩定財務,才能維持永續,建議納入健保,編列專案,或採部分負擔方式,提高疫苗可近性。近兩年來,民眾施打新冠疫苗時均登載在小黃卡,建議衛生單位持續建檔,設置成人疫苗履歷健保雲端系統。
-
2022-08-20 醫療.感染科
婦幼保護力/新北彭佳芸三寶媽經驗 爭取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擴大補助
台灣今年單月新生兒人口已二度跌破萬人大關,其中人口數最多的新北市,新生兒也僅有2萬2千人,面對台灣嚴重的少子與超高齡化,今年地方選舉候選政見飄揚著濃濃的婦幼味,為育齡婦女、新生兒族群爭取健康福利。新北市民進黨第四選區(三重、蘆洲)議員彭佳芸108年為中低收入戶爭取幼兒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補助,至今1463人受惠,總預算花費五百六十萬元,原本預估要用在每年三萬名新生兒身上、1億2千萬預算有大段差距。彭佳芸表示,因新北市的新生兒人數逐年縮減,今年新生兒人口總數僅2萬2千人,因此有機會精算財政預算且設定排富條件後,希望為新北市新生兒爭取全面補助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彭佳芸表示,她是三寶媽,孕期前後為保護新生幼兒,除接受常規疫苗之外,曾自費施打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百日咳等疫苗,三胎加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能夠感同身受一般受薪族的壓力。未來如有具醫學實證的創新疫苗,對提升婦幼保護力有助,她認為從過去經驗,須經算地方財政與人口數後,從為弱勢族群爭取福利開始做起。此外,對三重蘆洲地區居民來說,彭佳芸認為處於零兒童重症醫療醫院的狀態,她以疫情期間兒童染疫,三更半夜到急診室卻沒有兒科醫師診療,還需跨區到台北市就醫,對父母來說身心煎熬。因此她疾呼補齊兒童重症醫療缺口,應該從新北聯醫三重院區急重症大樓做起,希望爭取第二棟重症醫療大樓建置時,能夠有兒科重症醫師加入行列,也希望蘆洲地區由蘆洲醫院扛起兒童醫療的責任,降低目前新生兒生得少、死亡率高的現象。
-
2022-08-09 醫療.感染科
婦幼保護力/瞄準婦幼保護力 新北呂家愷提公費疫苗補助新手爸媽
今天是父親節,年輕世代議員參選人關注婦幼政策,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呂家愷在粉絲專頁宣告與妻子將迎來新生命,也因準爸爸身份,他拿各縣市的婦幼政策補助比一比,發現雙北在同一生活圈,但檢查項目和補助條件、費用沒有統一;此外,針對亟需保護力的孕婦與新生兒,在疫苗補助政策也還有待提升,因而他提出主張,希望為新手爸媽爭取更多福利。呂家愷據內政部統計指出,2012年至2021年人口增加約1.7%,新北市人數突破400萬大關,已占全台人口總數約17%,為全台最多。雖然在晚婚晚育的時代,結婚對數、出生數相對下降,但新北市的出生、嬰幼兒、老年人口數是六都當中最多。以孕婦、新生兒為目標族群,呂家愷指出,孕婦在孕期以及新生兒出生常見的自費疫苗,包含百日咳疫苗(孕期)、B型腦炎疫苗、口服輪狀疫苗與水痘疫苗第二劑,民眾所需總花費最高近3萬元,開銷不小。呂家愷認為,政策應對婦幼提供更完善的保護,目前新生兒疫苗雖普遍有公費補助,但如能提早完善嬰幼兒免疫力,有能力的家長會甘願掏錢。但現實面是,多數家庭需應付生活所需,面對自費疫苗支出,多會顧慮金錢,也提高生產時所面臨的風險。他建議,未來新北市在疫苗政策應「一石二鳥」,提出將百日咳疫苗與口服輪狀疫苗納入全額補助範圍內。根據疾管署預防接種建議,懷孕的媽媽不論過去的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或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接種史,每次懷孕應接種1劑Tdap疫苗,為使母親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接種效益最大化,建議於懷孕第28-36周接種。另外疾管署指出,輪狀病毒是5歲以下幼兒腸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引起嘔吐、水瀉、發燒、腹痛、食欲不振甚或脫水。口服的輪狀病毒疫苗,一般在寶寶6周大之後就可以口服第一劑,第二劑與第一劑間只需間隔4周,若是口服的兩劑型輪狀病毒疫苗,寶寶最早可在10周大時就完成接種。另外,他提到,台北市相較新北市而言,女性孕前檢查多了甲狀腺刺激素檢查以及披衣菌抗體檢查,另外各縣市在孕後遺傳篩檢的申請補助條件不一,例如新北市針對34歲以上孕婦,或經診斷證明有遺傳性疾病、疑似染色體或胎兒有異常可能的情況補助,台北市則是夫妻一方設籍在台北即可提出申請。他認為雙北城市連結緊密,民眾可能跨縣市產檢,但政策不同,民眾負擔不同費用,認為中央沒有統一標準,呼籲中央應協調整合,妥適分配資源,勿讓縣市各自為政,共同打造幸福、健康的宜居城市。
-
2022-07-07 焦點.健康知識+
疫苗接種都跟陰謀有關?醫師:反疫苗的歷史幾乎和疫苗史一樣久遠
▌疫苗爭議歷久不衰我兒子七歲時,想做一項學校作業:為開發中國家的兒童募捐,讓他們可接種小兒麻痺疫苗。兒子認為一劑疫苗只要一美元真是棒極了,而且理想情況下,他應該能輕鬆募集足夠的錢,來保護近五百名兒童。此外,他也覺得免疫接種後,孩童指尖會染成紫色,十分美妙(這是在偏鄉唯一可行的記錄方式)。所有這些都是簡單的算術,複雜的部分在於向他解釋:他好意想幫助地球另一端有需要的群體加強免疫,但在他自己所處的國家,整個群體卻四分五裂!我該如何向他說明,這個看似可救人命的作業其實是個棘手難題,可能會冒犯他學校裡百分之二十的成員,而這項計畫也許會因為可能觸犯他人而遭擱置?我試圖講明,但兒子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拒絕接種疫苗並非新鮮事,不是源於Google、好萊塢或推特推文。拒絕注射疫苗的歷史,幾乎和疫苗史一樣久遠。疫苗先驅金納醫師當時試圖說服牧場拓荒者接受少量牛痘病毒,以保護他們免受更致命的天花侵害,金納可說是面臨了重重困難。雖是出於保護目的,但牧場拓荒者害怕即便接觸極少量,也會引發這種可怕疾病,他們的恐懼理所當然。1855年,美國麻薩諸塞州開始規定學童接種疫苗。英格蘭更加強硬,1853年已頒布了〈接種疫苗法〉:除非醫學上判定健康狀況不適合,否則所有嬰兒都必須強制接種天花疫苗,因此也首度開啟了疫苗接種的醫療豁免,而針對〈接種疫苗法〉的反對聲浪也形成最早的反疫苗運動,比社群媒體、甚或是疫苗與自閉症相關的假說,早了一百五十年之久。1898年,〈接種疫苗法〉新增了一條「良心拒絕者」條款,形成了法律漏洞,讓人可選擇拒絕接種疫苗。等於在一百多年前,「個人信仰豁免權」就已經誕生,遠早於美國國內關於新世代坐享特權和果汁吧的熱議爭論。十九世紀的英國,光是在良心拒絕者條款制定的第一年,就有近二十萬拒絕疫苗的良心豁免案例,核准通過。美國社會學家葛拉斯納(Barry Glassner)在1999年的重要著作《恐懼的文化》中,提及1982年一部名為《DPT:疫苗輪盤》的電視節目,此專題節目播出後,全美出現恐慌。該節目涉及令人心痛的傳聞,主要關於有些兒童接種DPT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後,嚴重殘障或甚至死亡。毋庸置疑,節目播出後,其他媒體隨即大肆報導,引發社會大眾恐慌。醫師和食品藥物管理局提出了大型長期研究結果、超過一百萬名兒童的抽樣調查資料、以及1949年DPT疫苗問世以來的數據,結果顯示:疫苗出現之前,每年有二十六萬五千名兒童因百日咳病倒,七千五百人死亡。儘管如此,對疫苗的恐懼早已蔓延開來,而且早在YouTube出現前,就已傳遍大街小巷。接著,出現了一個縮寫同為DPT(Dissatisfied Parents Together,不滿家長群組)的強大團體,領導人是費雪(Barbara Loe Fisher)。費雪聲稱她的兒子因DPT疫苗而出現急性神經系統破壞。媒體大肆宣傳,兩年之內,多家DPT疫苗製造廠退出市場,疫苗旋即出現短缺。美國並非特例。十多年前,日本的疫苗恐慌導致DPT疫苗禁用,結果百日咳病例增加了十倍,百日咳相關死亡人數也上升三倍。即便在英國可使用疫苗,當時的社會恐慌也導致預防接種率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以及後來幾年的百日咳病例激增了十萬例。為了消弭社會大眾的歇斯底里、避免無止盡的訴訟、抑制傳聞軼事成為頭條新聞並引起普遍恐慌,美國國會補助成立了「疫苗受害補償制度」(VICP),為那些認為自己小孩因疫苗接種受到相關傷害的父母提供補償。由於不追究接種過失,此舉還可防止全美國(甚至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使法院免於審理一堆沒完沒了、因疫苗相關不良反應而引起的訴訟。但是,就算拿出世上所有資料數據、製藥公司的法律保障、以及關於疫苗安全性和功效的所有證據,也無法動搖熟諳媒體和陷入文化焦慮的反疫苗人士,對疫苗的憂心忡忡。▌從來不缺陰謀論對某些拒絕接種疫苗的人來說,主要關乎「控制」:出於為人父母的本能,我很清楚對我和家人最好的選擇是什麼;若我認為適合或時機正確,我們便會選擇接種(或不接種)疫苗。席爾斯(Bob Sears)博士在我辦公室不遠處的高速公路旁執業,他一直是「另類疫苗接種時間表」的支持者。全國各地都有家長把「席爾斯博士的時間表」奉為圭臬。這些家長的孩子並未按照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和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的時間表,接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水痘疫苗、A型或B型肝炎疫苗的保護。席爾斯博士甚至聲稱:「我提出的時間表並無任何研究根據,從未有人使用過我的時間表進行大規模的兒童研究,確定它是否安全或有任何益處。」事實上,2010年和2013年的研究顯示,依循衛生機關建議時間表接種疫苗的兒童,與採延後接種方法的兒童相比,發育結果毫無差異。對有些人來說,疫苗接種關乎陰謀論:製藥公司、醫療團體和政府試圖控制我們;有些人則是無知:這些病哪有那麼嚴重?或者,若世上已不存在這些疾病,我們何須注射疫苗?而許多人則是源於對化學物質和所謂毒素的錯誤看法:太早接種過多疫苗會傷害嬰兒身體健康。還有,難道製藥公司、科學家、企業和醫師不是為了錢嗎?最後一個問題如今已成為疫苗爭論的重點。我可以直接代表醫師發言:施打疫苗在財務上只剛好達到收支平衡,通常甚至會有輕微的財務損失,試想診所得購買疫苗、針筒和針頭、支付護理人員薪水和診所租金,疫苗費用實際的利潤空間並不大,不管您信或不信,疫苗接種可謂純健康照護的最後遺跡,單純是為了預防疾病。我不認識任何樂見麻疹或腮腺炎病例的醫師,疫苗接種絕對是我們職業中為數不多的非生財工具,現下流行的肉毒桿菌注射當然就另當別論了。疫苗在經過認可確定可安全用於人體前,必須經過各式各樣的醫學測試。典型的疫苗公開問世前,在安全性和功效上得經過長達十五年的嚴謹研究,時程遠遠超過了絕大多數的非處方藥物和處方藥物,而且肯定比任何順勢療法產品更加周延。順勢療法產品在您家附近的天然食品店上架前,通常未經過食品藥物管理局及任何外部機構的研究或評估。儘管如此,仍有許多人認為食品藥物管理局並未對公眾公正公開,而且認為政府隱藏了危險或別有居心的動機。廣為流傳的疫苗陰謀論認為,食品藥物管理局、大型藥廠、甚或兒科醫師,共謀利用疫苗牟取豐厚利潤,經常為了賺錢而在安全性檢驗上放水或抄近路。這點絕非事實。疫苗生產管理的利潤是藥品中最低的。過去幾年,為了平息社會大眾的擔憂,美國醫學研究所(現稱為美國國家醫學院)負責進一步的審核工作,確保食品藥物管理局審核的所有研究資料都對外公開,而美國國家學術院(NASEM)健康與醫學部門每年也會發布這些資訊。※ 本文摘自《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作者:妮娜‧夏皮羅 , 克莉絲汀‧羅伯格 譯者:張嘉倫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3/31
-
2022-06-26 養生.聰明飲食
鴻時代/用廚房取代藥房 抗疫與美味的關係
前年9月開始回到母校明新科大教書,重回校園生活,除了和學弟妹分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生活態度,就是跟著社區媽媽一起學習新菜色。鄰近學校後門的「快樂小吃」店,宛如學校附設的「保姆餐廳」,在同學推薦下前往,我觀察到老闆娘陳惠妙經常使用中藥材或藥膳食材入菜。在疫情當下,我特別開了一堂「抗疫食堂」課程,邀請妙妙阿姨示範養生料理,希望推廣「用廚房取代藥房」的概念。魚腥草燉雞湯,當紅草本植物,來自老祖宗的智慧。在東南亞工作期間,我常問大馬朋友「肉骨茶」的由來,有人認為是從「十全大補」變成「十不全」;也有人認為這是祖傳的配方,眾說紛紜但每一個都有道理。後來我在快樂小吃店找到「正解」,有一回晚餐到訪,妙妙阿姨準備了藥膳雞湯,上了一天課、說了一天話的我,正是需要滋潤提神的時候,管它三七二十一,一股腦兒全部都下肚,好喝極了。沒想到這不是一般的藥膳,是用魚腥草曬乾後熬煮出來的,原色就像客家人的藍染技術,直接滲透到雞腿肉塊上。魚腥草客家人叫「狗貼耳」,一般用狗貼耳來煲涼茶,把曬乾的魚腥草加水煮茶來喝,也可以跟雞肉一起燉雞湯。「魚腥草燉雞湯」湯鮮味美、入口回甘,不靠任何調味料就鮮甜美味,這道色澤「暗黑」的料理,是老祖宗的智慧,他們早就懂得用天然藥膳來照顧身體。從文獻資料得知,魚腥草含有槲皮甙等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魚腥草對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慢性氣管炎、慢性宮頸炎、百日咳等均有療效;還能增強身體免疫功能,增加白血球吞噬能力。近期在防疫上立大功的「清冠1號」,魚腥草就是成分之一。至於雞肉,是把從小去勢的閹雞、經過足夠時間熟成,肉質特別彈牙、吮指有味,不是一般靠顏值的小鮮肉可以等量齊觀,只有在純樸鄉鎮比較有機會吃到這種農業技術,是一百零一分媽媽的味道。抗氧化的黑豆、紅麴,也能做出中西合璧、美味兼具的料理。妙妙阿姨的防疫態度,是運用老祖先的智慧,達到現代預防醫學的效果,從養生食療下功夫。她常用的養生食材,還有富含花青素、可以抗氧化的黑豆,可以煮茶喝,也可以燉豬腳黑豆養生湯,是很滋補美味的一道料理。而福州人、客家人傳統飲食習慣入菜的紅麴,有降血壓、降膽固醇及抗氧化的保健功效,拿來拌青菜或炒飯可以增色、增香。妙妙阿姨信手拈來,把滷豆干再多用一道紅麴滷的程序,做出獨特的養生滋味。我則在課堂上示範兩道紅麴料理,用新竹在地自製紅麴醬,以中西合璧手法,做出「紅麴歐姆蛋漢堡」和「紅麴起司鮭魚炒飯」兩樣簡單的養生料理, 材料取得容易,製作也快速方便,鼓勵學生在家裡自己動手做,吃得健康自然能增強免疫力。以食養的方式,滿足口腹之欲、照顧五臟六腑。雖然對抗病株的疫苗已普遍在全球量產,期待早日解封同時,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思考,坊間這麼多要價不菲的健康食品,是否真的對人體有幫助,還是花錢買安心?如今證實有效防疫的「清冠1號」,成分都是來自草本,而研發西藥發展最久的德國人,有專業的調茶師,就像中醫師的科學中藥一樣,根據各種草本的特性、黃金配比,研發出針對性解決身體不同問題的茶飲,秉持嚴謹的控管,將「食用的保養品」融入生活。經歷了一場全球性的疫情,看見東西方都致力於如何正本清源,用廚房取代藥房,以食養的方式,除了滿足口腹之欲,還可以照顧到五臟六腑、增強免疫一舉兩得。人體就像一個小宇宙,臟腑之間傳遞著相輔相成的機能性,人類藉由食養文化,用在地的食材獲得生命密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造物者的神奇,抑或是人類智慧了不起?我們先要學會跟自己的身體對話,從眼耳鼻舌身五感喚醒對食物特性的敏銳,你會發現,最好的醫師就是自己。
-
2022-06-11 醫療.感染科
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冬天前都該打
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壞細菌就會伺機而動,新冠肺炎確診者可能同時感染肺炎鏈球菌、克雷伯氏肺炎菌等病菌。李慶雲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在後疫情時代,民眾除了預防新冠肺炎,更要當心肺炎鏈球菌的威脅,建議冬天前應施打所有呼吸道相關的疫苗,才能獲得完整保護。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日前針對1089位50歲以上成人進行「2022疫苗認知問卷調查」,發現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受訪者中,66%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52%未接種流感疫苗,許多人認為已接種新冠疫苗後,便無需再接種其他疫苗。黃立民表示,人體對所有冠狀病毒免疫力都很短暫、最多二年,對新冠肺炎的免疫力更少,約六個月,且新的變異株不斷出現,建議民眾在冬天前,除了接種新冠疫苗,還要施打完所有呼吸道的疫苗,包括流感、肺炎鏈球菌及百日咳疫苗,才能有完整防護。一項針對新冠肺炎合併細菌感染患者的研究分析發現,近六成感染源來自於肺炎鏈球菌。黃立民說,若民眾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先接種一劑13價結合型疫苗,可獲得75%保護力,隔年再接種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保護力可以維持約五年,降低三成發病、住院率。台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葉德輝指出,鼻腔是上呼吸道的重要器官,是防疫最前線,一旦人體感染疾病、免疫力下降時,便可能經由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引起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多種侵襲性疾病。因此,預防肺炎首要鞏固鼻腔健康,搭配疫苗接種,降低病毒與細菌對人體的侵襲。
-
2022-06-10 醫療.感染科
只打新冠疫苗還不夠! 專家建議冬天前這些疫苗都該打
鼻腔是病菌躲藏的大本營,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壞細菌就會伺機而動,造成新冠肺炎確診者可能同時感染肺炎鏈球菌、克雷伯式肺炎菌、嗜血桿菌等。感染科權威、李慶雲文教基金會理事長黃立民說,在後疫情時代,民眾除了預防新冠肺炎,更要當心肺炎鏈球菌的威脅,建議施打所有呼吸道相關的疫苗,獲得完整保護。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日前針對1089位50歲以上成人進行《2022疫苗認知問卷調查》發現,近期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受訪者中,高達66%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52%未接種流感疫苗,民眾皆認為已接種新冠疫苗後,便無需再接種其他疫苗,但這觀念其實有很大的錯誤。黃立民今天出席《神秘鼻腔透視巡迴展》記者會表示,人體對所有冠狀病毒免疫力都是短暫的、最多2年,而對新冠肺炎的免疫力更少,僅約6個月左右,新的變異株會不斷出來,建議民眾在冬天前除了新冠疫苗,還要施打完所有呼吸道的疫苗,包括流感、肺炎鏈球菌及百日咳疫苗,才能有完整防護,至於原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患者也都要將身體狀況控制好,避免惡化。有研究發現,針對新冠肺炎合併細菌感染患者進行分析,有近6成感染源來自於肺炎鏈球菌,黃立民說,若民眾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先接種一劑13價結合型疫苗,獲得75%保護力,隔年再接種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保護力就可以維持約5年,並降低3成發病、住院率。台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葉德輝指出,鼻腔是上呼吸道的重要器官,也是防疫最前線,一旦人體感染其他疾病、免疫力下降時,便可能經由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引起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多種侵襲性疾病。因此,預防肺炎首先要鞏固鼻腔健康,更要搭配疫苗接種,降低病毒與細菌對人體的侵襲。
-
2022-05-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過世的人比確診過世的還多?教授破解疫苗常見迷思
MyGoPen事實查核昨天(2022-5-8)用電郵問我:「林教授您好:最近敝單位收到一則在網路上大量流傳的影片,是有生技醫療背景的江晃榮先生對於 COVID-19 疫苗的一些主張,不知道是否能請您協助解答相關問題,以下連結為流言影片與提問內容。」MyGoPen寄來的連結是林蕙蓉在5月3日的臉書貼文,而裡面的文字是:【江黃榮教授的真心剖析:打「疫苗」過世的人要比「確診」過世的人還要多?!欲珍惜自我生命的人,仔細傾聽此位生物化學博士的專業學術觀點。】。貼文裡的影片就是「江黃榮教授的真心剖析」,長度5分鐘。我用「江晃榮」做搜索,確定影片裡面的人是「江晃榮」,而非「江黃榮」。但是我卻搜不到有任何資料顯示他有教授的頭銜。例如中時新聞網在2021-6-15發表的違法幫人寫訴狀 「飛碟專家」江晃榮判刑4月就只說「江晃榮是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現改為生化科技學系)畢業,生化博士、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後研究所」,但卻沒說「教授」。在影片的2分54秒江先生說:「前美國總統川普選舉的時候曾經感染COVD-19,當時三天就好。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他的醫生最近接受訪問講,川普不是打疫苗好的。他用兩種藥物,一種是伊維菌素,一種是奎寧。……伊維菌素對於COVID-19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奎寧和伊維菌素的確是有效的。我講的有效是有理論根據的,是有學術報告。」這段話有四個問題:第一、川普總統是在2020-10-2公開說他確診新冠病毒,可是美國FDA是在2020-12-11才給予第一款新冠疫苗緊急授權,而通過授權的第一針新冠疫苗是在2020-12-14才施打。也就是說,在正式開打新冠疫苗之前兩個月,川普總統就已經感染新冠病毒,所以川普的醫生不可能會說「川普不是打疫苗好的」這樣的話。第二、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疫苗是用來預防感染的,而不是用來治療感染的。所以,川普的醫生怎麼有可能說「川普不是打疫苗好的」這樣的話?第三、美國FDA在2020-4-24就發布警告,說臨床試驗顯示奎寧非但無效,反而是會增加死亡率。所以,川普的醫生怎麼有可能說奎寧是治好川普的一種藥?第四、所有雙盲、隨機、安慰劑控制的臨床試驗都顯示伊維菌素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功效。所以,江先生所說的「伊維菌素對於COVID-19是有非常好的效果」是與事實相左。好,現在來回答MyGoPen的提問。Q1:流傳影片聲稱「現在有問題的是 1960 年代有生物科技發展之後所生產的疫苗,包括現在高中女生、大學女生在打的子宮頸癌疫苗,這些都有問題」的說法是否正確?回答:有關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學術報告是多不勝數,所以我就只引用世界衛生組織和台灣衛福部。世界衛生組織有發表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疫苗和疫苗接種)。它的第一和第二段是(合併):「疫苗接種是全球健康和發展的成功故事,每年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疫苗通過與您身體的自然防禦一起建立保護來降低患病的風險。當您接種疫苗時,您的免疫系統會做出反應。我們現在擁有預防 20 多種危及生命的疾病的疫苗,幫助各個年齡段的人活得更久、更健康。目前,疫苗接種每年可防止 35-500 萬人死於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流感和麻疹等疾病。」台灣衛福部在子宮頸癌疫苗裡說,子宮頸癌疫苗可以預防60-90%子宮頸癌病毒感染。整體而言,現有醫學實證的確顯示子宮頸癌疫苗是具有相當安全性的。Q2:影片中表示,COVID-19 病毒是 RNA,會一直突變,用第一代病毒製造的疫苗沒有效果,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回答:RNA病毒的確是比DNA病毒容易突變,所以針對RNA病毒而研發出來的疫苗也就比較容易失效。但是,疫苗科技是一直在進步的,請看Viral Genetics and Immune Evasion: Implications for Vaccine Development(病毒遺傳學和免疫逃避:對疫苗開發的影響)。Q3:打疫苗過世的人要比確診過世的人還要多的說法是否正確?回答:美國CDC每天都會發表新冠確診和死亡的最新數據,而今天(2022-5-9)的數據顯示美國有將近一百萬人(995,023)死於新冠肺炎。美國CDC也會更新新冠疫苗不良事件的的數據。在2022-5-4更新的數據裡有這麼一段話:「FDA 要求醫療保健人員提供COVID-19 疫苗接種後的任何死亡,即使尚不清楚疫苗是否是死因。接種疫苗後的不良事件(包括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疫苗會導致健康問題。從 2020 年 12 月 14 日到 2022 年 5 月 2 日,美國接種了超過 5.76 億劑 COVID-19 疫苗。在此期間共收到了 14,468 份接受 COVID-19 疫苗接種的人的初步死亡報告(0.0025%)。 」也就是說,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美國人共有將近一百萬,而可能因接種新冠疫苗而死亡的美國人是共有將近一萬五千。所以,打疫苗過世的人要比確診過世的人還要多的說法,很明顯是錯誤。有關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可以進一步參考2022-3-7發表的Safety of mRNA vaccines administered during the initial 6 months of the US COVID-19 vaccination programme: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reports to the 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and v-safe(在美國 COVID-19 疫苗接種計劃的最初 6 個月內施用的 mRNA 疫苗的安全性:對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和 v-safe 報告的觀察性研究)。原文:江晃榮疫苗影片的問題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與疫共存 專家:疫苗打好打滿
國內的新冠確診人數急增,新冠疫苗接種年齡也再往下延伸至六歲,專家們呼籲,把疫苗打好打滿,新冠疫苗、例行的常規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都要打。而小兒的疫苗措施,應以「輕打」刺激免疫反應即可。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周是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世界免疫周」,目的是為了促進疫苗的使用,使所有年齡層的人群得到保護,防範疾病。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已通過六到十一歲兒童可接種莫德納疫苗,成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沈靜芬表示,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原則上只要減少劑量「輕輕打」、稍微刺激免疫反應就好。感染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暨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面對即將與新冠共存的時代,呼籲民眾除了新冠疫苗之外,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百日咳疫苗等,都要打!因呼吸道感染是多種病菌重複感染,高危險族群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或是流感疫苗,有研究證實,可減少二到三成因感染新冠肺炎而重症住院的機會。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ACIP委員邱政洵指出,我們現在疫情的風暴中心,已經開放六到十一歲接種新冠疫苗,呼籲大家「真的要趕快去打」,國內七十歲以上長者接種率也偏低,又是高風險族群,應踴躍接種。此外,邱政洵指出,今年自三月四日起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疾管署已擴大公費接種對象至七十一歲以上長者,由於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具有免疫記憶性,若先施打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後續再接種二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PV23),可產生更佳的保護效果。 因此疾管署也擬針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採取定額補助制度推行依序接種十三價及二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
2022-01-05 該看哪科.感染科
流感病毒株已改變 黃立民:免疫負債恐讓流感疫情升溫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大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不過流感病毒可沒有沉寂,流感會不會出現大反撲,是目前全世界都很關心的議題。臺大兒童醫院黃立民院長表示,流感疫情與邊境管制措施有關,隨著政策的調整,流感再流行的機會相當大。因為已經兩年沒有流行,加上監視結果顯示,流感病毒株已經改變,所以當流感疫情升溫,可能出現大流行。大家常聽到的「免疫負債」意思就是說,大家為了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所以會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使得呼吸道感染、腸胃道感染的機會降低,因此一些本來容易得到的傳染病,例如流感、腸病毒等在這兩年都少了許多。黃立民醫師解釋,造成的結果就是,一旦解除防疫限制,民眾開始不戴口罩、洗手頻率減少、社交距離拉近,其他病毒就會開始流行。由於已經連續兩年都較少人感染,可以感染的人數就會變多,這個時候就容易爆發流行,把過去兩年沒有爆發的流行補回來,所以叫做「免疫負債」,像是還債的概念。「包括法國、紐西蘭,都有觀察到這個現象,一開放邊界,就馬上大爆發」黃立民醫師提醒,「要解決免疫負債,就是要大家趕緊去打疫苗。冬天需要施打的呼吸道疾病疫苗,最強調的還是流感疫苗。」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經由飛沫傳染,感染者的鼻咽部、口腔、還有呼吸道都有病毒,在講話、咳嗽、打噴嚏時,會把病毒噴到環境裡,黃立民醫師說,如果距離一到兩公尺之內,就有機會被飛沫噴到而感染;另外一個模式,叫做媒介物傳染,感染者會污染他的物品,例如杯子、桌面、門把等,如果有人進入這些環境,就可能碰觸病毒而遭到感染。我們生活在城市裡,流感患者可能搭捷運、進餐館,所以扶手、椅子、桌子都可能有病毒,這種傳染模式在大城市相當常見。流感症狀較嚴重,不同於一般感冒呼吸道感染可分成兩種,一種叫做一般感冒,一種叫做類流感,黃立民醫師解釋,一般感冒比較輕微,類流感會比較嚴重。類流感的定義,第一個是發燒,第二個是有呼吸道症狀,比如說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類流感跟一般感冒最大的差別就是發燒,成年人得到一般感冒通常不會發燒,如果發燒了,代表狀況比較嚴重,黃立民醫師說,台灣的類流感通常都會伴隨著一些比較不舒服的表現,包括畏寒發燒、全身痠痛、倦怠感、劇烈頭痛、腰酸背痛,這些都是流感的典型症狀。流感除了讓人全身很不舒服外,還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黃立民醫師說,流感病毒會跑到肺部引起肺炎、跑到心臟造成心肌炎、跑到腦部造成腦炎,其中最常見是肺炎。流感病毒還可能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例如在感染肺部以後出現細菌感染。「由於流感病毒會攻擊我們的組織,造成全身發炎,進而導致患者原有的慢性病惡化」黃立民醫師說,「例如心臟冠狀動脈本來塞了75%,得到流感之後可能就會塞到95%,導致心肌梗塞。無論是慢性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肝臟疾病,都可能會惡化,甚至導致死亡。」預先部屬,預防流感預防流感就跟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一樣,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黃立民醫師說,另一方面可以在每年冬天施打流感疫苗,提升身體的保護力。因為流感病毒會突變,每一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不太一樣,而且流感疫苗的保護力持續時間較短,一般認為大概三、四個月之後效果就漸漸變差了,所以每年需要重新施打。呼吸道感染發生時常常是兩、三種病原體一起感染,黃立民醫師說,隨著檢驗工具的進步,我們會發現很多人並非只有一種細菌或病毒,而是多重感染。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亦會同時找到兩種病原,流感與新冠肺炎可能同時感染,而且病情還會加重。「研究指出,施打過流感疫苗,比較不會被診斷新冠肺炎COVID-19;而且如果不幸得到新冠肺炎,死亡率也會降低。」黃立民醫師解釋,「因為很多新冠肺炎屬於輕症,如果患者單獨得到新冠肺炎,症狀可能不甚嚴重,而不會就醫。但如果同時得到新冠肺炎和流感,症狀比較嚴重使就醫機率高,也就較容易被診斷出來。」其實不只流感病毒、新冠肺炎,呼吸道本來就是一個開放的環境,還有多種細菌、病毒都混在裡面,同時遭到兩、三種感染,是很常有的狀況。因此建議可同時接種呼吸道疾病疫苗,例如流感疫苗、百日咳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都可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約兩成至三成。貼心小提醒五十歲以上,或者是有慢性病,例如心臟病、肝病、癌症、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得到流感時出現重症的機會較高,一定要記得施打流感疫苗,提高保護力。另外,家人之間的傳播是流感病毒很重要的傳染模式,學生是傳播流感病毒的重要族群,所以也需要施打流感疫苗。黃立民醫師強調,接種疫苗後需要一段時間身體才能產生保護力,建議大家要在流感疫情升溫前趕快施打疫苗!原文:
-
2021-10-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時中說明年春節後放寬邊境機會大 醫曝現今兩大難題
新冠肺炎疫情平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冠疫苗第一劑接種涵蓋率達69.49%,第二劑為29.6%,預計今可突破7成與3成。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疫苗施打達一定覆蓋率,邊境可相對放鬆,明年春節後機會愈來愈大。防疫專家表示,目前未能鬆綁邊境主要有兩點,第一、在第二劑疫苗涵蓋率未達8成;第二、面臨國人春節前返國高峰,指揮中心仍須嚴守邊境,杜絕防疫破口。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疫苗第一劑接種涵蓋率突破7成,第二劑3成,這只是給醫護人員及民眾一個目標,「在科學上其實沒有意義」,因若要鬆綁邊境管制,國人第二劑疫苗涵蓋率須達8成,才能避免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大規模的社區傳播。黃立民說,目前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從現在開始到明年農曆年前,又將遇到感恩節、耶誕節、新年、農曆新年等假期,為國人回國高峰期,此時指揮中心也不會冒然開放邊境,只要有4、5個隱藏確診病例進入國內,社區疫情恐又開始擴散。黃立民說,因此陳時中才表示,若要放寬邊境管制措施,須待農曆春節後,也是著眼於屆時國人回國高峰已過,而國人第二劑疫苗涵蓋率應該會接近8成,這時再來放寬邊境管制,對國內疫情影響有限。黃立民指出,但面對逐漸步入返國民眾高峰期的的居家檢疫措施,指揮中心應先著手規畫,如自疫情低風險國家,並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者,可以適度放寬居家檢疫的時間,如從現行的14天縮短為10天,或再逐步放寬為9天、8天,搭配後續自主健康管理,讓返國民眾能與家人順利團圓。對於國內疫情平穩,國人接種新冠疫苗意願偏低,對於疫情有和影響。黃立民說,國人接種疫苗意願低,恐影響新冠疫苗施打涵蓋率,不利往後開放邊境,也可能讓開放時程更加延後。黃立民說,何況時序進入冬季,各種病毒十分活躍,呼籲國人應速接種新冠疫苗,而間隔7天也可接種1年接種1次的流感疫苗、5年接種1次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及10年接種1次的百日咳疫苗,以保護呼吸道及肺部遠離病毒感染。
-
2021-10-16 該看哪科.感染科
青少年要打哪些疫苗? 亞東醫師:不只BNT,年輕人也需要HPV、流感疫苗
BNT疫苗陸續抵台,學校的施打作業也積極進行,但除了新冠疫苗外,家長們知道,青少年還要接種哪些疫苗嗎?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志道提醒,爸爸、媽媽們除了專注在新冠疫情之外,也可能忽略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與流感等疫苗,而這些疫苗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也同樣重要。青少年要打哪些疫苗呢?一、青少年於幼兒期應接種以下疫苗:1.水痘疫苗未曾接種疫苗且未得過水痘者,建議自費接種1劑,13歲以上者則應注射2劑,2劑至少間隔4~8周。2.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與肝硬化及肝癌有密切關係,該病毒經體液或血液,例如親密接觸、輸血、注射等途徑傳染,許多人容易在青少年期,因為沒有足夠的保護措施,導致感染。如果已經接種,隨著時間抗體力價可能消失,建議檢測B型肝炎抗體,再進一步諮問醫師是否建議補打1劑B型肝炎疫苗。 3.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均飛沫傳染。施打該疫苗可預防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或睪丸炎、卵巢炎,影響生育能力;若懷孕婦女早期感染德國麻疹,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型。隨著時間抗體力價也可能消失,建議青少年可檢測MMR抗體。 4.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的混合疫苗建議在11~12歲間若未曾施打Td者,可以直接追加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非細胞型百日咳混合疫苗,其後每10年則建議再追加1劑Td。二、建議青少年接種的疫苗:1.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人類乳突病毒是重要的性接觸傳染病原,與生殖道疣及女性子宮頸癌有關,建議9~26歲女性及高風險男性接種,正值性生活活躍的青少年期,當開始有性行為後,感染HPV的機會將大幅增加。施打疫苗的最佳時期為沒有過性行為或未受到HPV感染者,但若已有性行為,也呼籲青少年施打,保護自己及伴侶健康。2.流感疫苗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幾乎稍有不同。社交活躍期的青少年容易互相傳播,建議青少年(及6個月以上兒童)每年接種1劑流感疫苗,提升群體免疫力,以免受流感疫情威脅。三、針對高風險族群的建議疫苗:1.肺炎鏈球菌疫苗其病菌經飛沫傳染,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建議高危險族群之青少年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2.A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經糞口傳染,好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食用遭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導致急性肝臟發炎。若前往A型肝炎盛行區的旅遊者建議施打,共2劑,2劑間隔6~12個月,保護力可達20年以上。 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腦膜炎雙球菌全球都有感染個案,主要流行地區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橫跨非洲中部的「非洲流腦帶」地區,容易在人口聚集場所或活動造成疾病傳播,建議高風險旅遊或留學青少年施打。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細胞免疫是蛋白質疫苗的挑戰 台大醫:高端三期見真章
高端通過EUA之後,已列入公費疫苗選項,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昨才公布高端疫苗EUA審查專家會議紀錄,今天疾管署才將公布高端疫苗簡介。根據會議紀錄,至少8位EUA審查專家都認為除了中和抗體濃度之外,高端應補充有關T細胞反應等細胞免疫的資料。細胞免疫有何重要性?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今撰文表示,根據過去其他蛋白質疫苗研發的經驗,二期試驗抗體反應良好,三期試驗卻顯示無法預防感染,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蛋白質疫苗雖然產生抗體免疫,但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細胞免疫。李建璋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17年公布了一份關鍵報告,蒐集了22個二期曾經成功,三期卻失敗的案例,當中大部分是藥物,僅有四個案例是疫苗,其中之一對高端格外深具啟發意義。1990年代,Chiron藥廠開發了一個人類第二型皰疹病毒疫苗,是和高端一樣使用重組蛋白技術,二期試驗顯示人體抗體反應良好,但三期卻證明對預防二型皰疹病毒感染無效。這個案例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蛋白質疫苗雖可產生抗體免疫,但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細胞免疫。李建璋解釋,一般認為蛋白質疫苗可刺激抗體產生,但是對細胞免疫的刺激不好。因此,新一代核酸疫苗,包括AZ或莫德納,就是針對細胞免疫所設計,可刺激出很強的細胞免疫。雖然高端二期證實在人體產生的抗體濃度高於比AZ,但是高端蛋白質疫苗加了佐劑(免疫刺激劑),在體內會產生比AZ核酸疫苗還要多的抗體,是免疫學上完全可以預期的事,如果要把兩者保護力相比,就有一種張飛比岳飛的感覺,畢竟二種疫苗的原理不同。為什麼不在二期也測試高端是否產生細胞免疫,只測中和抗體?李建璋表示,這是目前科學的極限,因現在對新冠病毒細胞免疫的強度,還沒有標準化測量或定量。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進入三期試驗,唯有在真實的世界,讓打過高端的人去測試,才知道是否真能對抗新冠病毒感染。如果高端只有刺激抗體免疫,真實保護力未知,是否值得提早開打? 李建璋表示,還是有樂觀的理由,首先,畢竟蛋白質疫苗過去還是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例如B型肝炎疫苗、百日咳疫苗、流感疫苗,其次,美國生技大廠Novavax也是蛋白次單位新冠疫苗,在保護力及對抗變種病毒的能力都表現優異;不過諾瓦瓦克斯所擁有的奈米技術和特殊佐劑,是高端所沒有的。李建璋表示,蛋白質疫苗好處是使用歷史悠久,比較容易掌握安全性。如果老人擔心AZ 或是莫德納的免疫反應較強,擔心身體受不了,可以選擇考慮高端;如果年輕人短期無法排到疫苗,又屬於服務業或是需要出國密集接觸人群的行業,此時先打高端,也有合理性,但是都不能排除他們日後還有加打核酸疫苗的選擇。
-
2021-07-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企業傳染病衛教訓練不足 專家:職安人員缺乏公衛專長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來,國內發生公司員工確診屢見不鮮,調查顯示,1/3的企業自去年疫情爆發後,仍無提供員工相關疾病衛教內訓課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觀察發現,公司內的職安人員,主要是針對職業災害、物質暴露傷害管理,缺乏熟悉公衛專長者,完全仰賴外界的醫療資源。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今天發表「企業防疫福利大調查」,針對營建工程、批發零售及食品加工等18大產業,共1117名受試者受測,結果顯示,雖已有6成(60.8%)企業提供不限病種的疫苗相關福利措施,但仍有4成的待進步空間。協會理事長湯大同說,調查發現,風險偏高的運輸倉儲業者,僅4成有疫苗福利低於平均值;更有高達1/3的企業自去年疫情爆發後,仍無提供員工相關疾病衛教內訓課程,職安警覺性過低。過去政策規定企業內的職業衛生安全工作,由非醫學專業的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師來主責,傳統職安也多以工傷、物理性及化學性的環境危害預防為主。「企業防疫最好的方式即是按部就班」,黃立民說,近期許多公司希望員工進行快篩,希望降低群聚風險,並聯絡醫師到公司執行檢驗,但他發現,公司內部並沒有對工會嫻熟的人,即便驗出陽性個案,也沒有應對的SOP,完全仰賴外界醫療資源。他指出,傳統職安也多以工傷、物理性及化學性的環境危害預防為主,疫情之下,公司更要有安全衛生人員,能夠了解疾病、流行病並與外界接軌,不僅是公司需要定期教育員工,國人也要教育,建立基本防護措施觀念。黃立民說,疫情流行期間,雇主應加強預防與新冠肺炎症狀相似的呼吸道傳染病,職場上多見百日咳、流感及肺炎鏈球菌傳染,若引發共同感染,會加重其肺炎嚴重性,並呼籲,所有企業雇主應落實疫苗接種、疾病衛教、疫情監測。湯大同說,疫苗接種部分,企業可評估產業性質,與職業醫學、感染科醫師共同討論員工接種計畫,更要提供全體員工衛教課程,若有相關傳染病症狀,也需有監測措施,如量體溫、快篩與安排入院等。
-
2021-07-07 名人.朱柔澍
愛林醫療機構總院長 朱柔澍/WaCare 遠距諮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民眾擔憂醫院安全不敢回診,為了讓民眾有更便捷的諮詢方式,聯合報與健康遠距平台WaCare推出「防疫零距離 醫師給你問」,不需下載軟體,使用更簡單,專家開視訊,免費讓你問,7日起開放線上預約,採用一對一諮詢,保障個人隱私。👨⚕️立即按此預約諮詢:https://bit.ly/3wh4UM2📌因本次體驗諮詢名額稀少,無論您有沒有預約成功,主辦單位精心準備的專家影片、書籍以及咖啡券等好禮,邀請您立刻按下關注專家,未來可持續獲得專家最新活動訊息。👉點擊看抽獎活動訊息:https://pse.is/3dk4v9專家簡介:● 現任:愛林醫療機構總院長振興醫院特約醫師● 經歷: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桃園聖保祿醫院小兒科主任中壢宏其婦幼醫院小兒科主任諮詢主題:1、新冠疫苗不良反應別緊張,施打利大於弊。2、還沒排上新冠疫苗,是不是先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或是百日咳?,專家分析疫苗大公開。❗ 即日起可先預約諮詢時段,以下提供專家正式諮詢開放時間:● 7/12(一) 10:00-12:00 ● 7/14(三) 10:00-12:00 ● 7/16(五) 10:00-12:00※每人限定30分鐘,諮詢名額剩12名。遠距諮詢預約步驟,請跟我這樣做:※以下影音教學如何預約諮詢時段: ※非客服時段,您可以依網頁步驟下載WaCare App,留言給小助手您希望的諮詢時段,小助手會在app內傳訊息與您聯繫,完成預約。正式諮詢當天:硬體/網路設備:1、請使用手機或具有鏡頭、麥克風的電腦,不須下載軟體。2、諮詢前請確認網路訊號穩定,環境安靜且保有個人隱私。諮詢注意事項:1、需年滿18歲之中華民國國民。2、本次諮詢服務無法取代實際就醫,若有進一步就醫需求,請儘早就近至醫療院所就診。3、欲參加諮詢之民眾,須同意於諮詢結束後,協助填寫體驗問卷並回傳。隱私權事項:1、為確保諮詢品質及維護雙方權益,此次諮詢將全程錄音、錄影,檔案將為WaCare平台所有,民眾及醫師雙方皆不留存檔案。2、民眾及醫師未經雙方同意,均不可私下執行或公布諮詢進行中之資訊(側錄、錄音、拍照、影像、截圖等),如有違反此協議者,使雙方權益、隱私受損,可以依據此協議,依法提出告訴及損害賠償。小助手客服時間: 7/7-7/16周一至週五10:00-18:30,假日及非上班時間請使用留言預約諮詢時段。*其他推薦諮詢醫師:1.愛林醫療機構小兒科專任醫師 林智葳預約諮詢網址:https://bit.ly/3xl6qy8免費諮詢時段:7/14(三) - 7/17(六) 12:00-14:302.愛林醫療機構小兒科專任醫師 林昱君預約諮詢網址:https://bit.ly/3qS3YNg免費諮詢時段:7/13(二) 16:30-17:307/14(三) 13:30-14:30
-
2021-07-07 名人.朱柔澍
醫師給你問/排不到疫苗 先打哪些疫苗可防重症? 快預約遠距諮詢, 醫師免費給你問
疫苗預約系統正式上路,接種新冠肺炎的年齡層有望逐步調降,日本追贈113萬劑AZ疫苗,民眾有許多疫苗疑惑待解,例如排不到疫苗,先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百日咳也可以防疫嗎?病毒除了喜歡找長者等脆弱族群,年輕人比較不容易染疫嗎?聯合報與WaCare聯手於元氣網推出「防疫零距離 醫師給你問」7/7 開放線上預約,邀請到小兒胸腔科專家-愛林醫療機構總院長朱柔澍解惑疫苗的各項迷思,與預約民眾一對一遠距諮詢。朱柔澍指出,高齡長者是染疫高風險族群,根據統計,75歲以上長者若罹患新冠肺炎,死亡率高達22%。但年輕族群別對新冠肺炎掉以輕心,年輕人雖然抵抗力強,但部分年輕患者痊癒後,出現容易疲勞、肺纖維化、記憶力衰退以及腦神經疾病等不可逆的後遺症。家裡老人有三高慢性病,擔心打疫苗有副作用,怎麼辦?☛快按此問專家,免費諮詢僅12名:https://bit.ly/3wh4UM2尚未排到接種順序的民眾,朱柔澍建議可以先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百日咳疫苗、流感疫苗預防呼吸道疾病,其中肺炎鏈球菌好發於嬰幼兒及65歲以上長者,高危險族群可考慮接種,多一道保護力,施打要間隔14天,有效發揮作用。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三種疫苗並非預防染疫,而是減少新冠肺炎併發重症的機率,防疫根本還是在於施打新冠疫苗。「施打疫苗絕對利大於弊」朱柔澍建議,民眾施打疫苗的前幾天保持正常作息,不要熬夜、喝酒;施打當天放鬆心情,施打後30分鐘內停留觀察。一般民眾的疫苗副作用主要會有現頭痛發熱、局部紅腫、硬結等症狀,免緊張,7天之內都會自行緩解。若頭痛不適,才服用退燒藥,切記剛打完疫苗千萬不要揉施打點,只要輕微按壓,以免破壞吸收、抗體產生不足,甚至不良反應更劇烈。近日AZ、莫德納疫苗陸續到貨,民眾觀望或取消AZ疫苗預約,朱柔澍表示,不要有「疫苗選擇」的迷思,無論是mRNA、腺病毒載體、重組蛋白等技術,都能激發人體產生免疫防護力,孕產婦則以接種mRNA疫苗為佳,高齡年長者或身體極度虛弱,請與醫師討論是否施打。☛點擊了解如何免費預約愛林醫療機構總院長朱柔澍遠距線上諮詢服務。
-
2020-10-11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除了流感疫苗 專家提醒:成人也要接種的9種疫苗!
公費流感疫苗10/5開打,今(2020)年民眾因為COVID-19疫情防疫意識提升,預期接種狀況更為踴躍,為節省等候排隊的時間,鼓勵民眾於10月5日開打後,可先向合約院所預約;若院所僅提供現場掛號,請民眾可先電話詢問合約院所疫苗剩餘情形後再前往,合約院所名單可透過疾病管制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專線查詢。也請醫療院所預先安排預約接種及現場掛號動線,做好人潮分流,避免排隊動線混亂,並讓預約者優先接種疫苗。衛生福利部指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年相同,包括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國小至高中(職)學生、50歲以上成人、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安養、養護、長期照顧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醫事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及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等,除學生於校園集中接種外,其餘公費對象可於10月5日開打後,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前往合約院所接種。衛生福利部進一步表示,今年提供的公費四價流感疫苗共有3家廠牌,其中2家為雞胚胎蛋培養,1家為細胞培養,均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合格,品質安全有保障。民眾於接種前應由醫師進行評估,已知對疫苗成份過敏者或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反應者,不予接種;發燒或有急性中重疾病者,請待病情穩定再接種。為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民眾前往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接種時,應佩戴口罩、適度保持安全距離及落實手部衛生等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休息觀察至少30分鐘,待無不適再離開,另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至2天恢復,若有持續發燒、意識或行為改變、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異常狀況,應儘速就醫並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因為擔心感染流感再加上新冠肺炎會讓自己和家人置身危險內,本來只有家有年長者或幼兒的成人才會主動自費打的流感疫苗,今年則是疫苗還未開打,很多診所就已經被預約一空。除了流感疫苗以外,還有什麼疫苗是成人應該接種的嗎?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小時候所有傳染病的疫苗全都打完了,但其實疫苗有它的時效性,有些有二十年,有些則只有十年,流感因為病毒變異性很強,所以一年要打一劑針對當年預測會流行的幾種病毒株的疫苗。也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除了萬眾齊待的新冠肺炎疫苗以外,很多過去大家忽略的疫苗重新受到重視,以下我們來為大家介紹還有哪些疫苗,是成人應該要趕快去打的。流感會引起全身症狀,第一個必打疫苗因為感染流感,會引起從呼吸道,到全身痠痛等全身性影響,加上從過去的經驗得知,感染流感再併發肺炎雙球菌會讓病情更嚴重,因此在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到開打仍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所有醫師都建議先預防流感,避免兩種病毒夾擊而引發重症,因此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搶流感疫苗。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捲土重來前,大家絕對不要錯過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上呼吸道感染後,很容易併發肺炎,這不只好發在兒童,根據疾管署統計,每年的嚴重性可能致命的「侵襲性肺炎」,約有六到七成是發生在五十歲以上,若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感染肺炎鏈球菌,死亡率超過25%,若併發腦膜炎或敗血症,死亡率更超過30%以上。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雖然目前國內針對75歲上以有公費23價肺炎疫苗,但是它是以23種肺炎雙球菌血清的「莢膜多醣體」當抗原,這種抗原只能留在血液,無法預防血外感染,研究顯示多醣體疫苗無法引起免疫記憶,保護期只有2到4年,兩年內的保護效果不到一半,即使連續接種也無法提高抗體反應,而且容易引起敏感反應。因此目前多鼓勵接種13價肺炎結合型疫苗,可以將肺炎鏈球菌莢膜多醣體跟載體蛋白質接合在一起,改進T淋巴細胞依賴型反應,吸引B細胞產生免疫記憶高的IgG。50歲以上、合併糖尿病、心臟病及癌症等肺炎鏈球菌感染高危險群,最好接種13價肺炎疫苗。帶狀疱疹疫苗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大家注意到個人免疫問題,帶狀疱疹被認為和流感和肺炎併列為「秋冬三大流行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提醒,秋冬季因為天冷、壓力大,是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好發的季節,尤其五十歲以上、六、七十歲的長者特別好發,約有二、三成的人一生中至少會得到一次帶狀疱疹,而更要注意的是,年紀愈大的帶狀疱疹症狀較嚴重,而且更容易留下神經痛後遺症。神經痛後遺症不只一般的止痛藥無效,患者甚至得服用到抗癲癇藥物止痛,止痛效果還有限,因此目前建議五十歲以上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五十歲到五十九歲施打的預防發病的效果高達七成,六十歲以上則是五成。施打疫苗者即使發病,水泡發疹數大幅減少,疱疹後神經痛的預防效果高達近七成,特別是年齡愈大者的預防效果愈好。水痘疫苗日前成功嶺爆發役男群聚感染水痘,由於成人感染水痘後容易併發嚴重病情,多數發病者發病後都住院療養。黃玉成提醒,成年人才感染水痘,包括皮膚易併發細菌感染、指數上升、併發水痘性肺炎、易引發血小板低下的出血性水痘,死亡率是兒童患者的數十倍。台灣是2004年才全面施打水痘疫苗,所以17歲以上沒接種過疫苗,如果這些人過去未得過水痘,由於水痘傳染力高達九成,未來若不小心接觸水痘病患,或是帶狀疱疹病人(帶狀疱疹為水痘病毒引起),很容易併發嚴重的水痘病情。因此建議沒得過水痘又沒打過疫苗的成人,建議要接種水痘疫苗。成人最好要補接種的疫苗1.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由於非自然感染,而是由疫苗產生的抗體,有效抗力過了十年效價減半、二十年幾乎失效,因此目前對於許多幼時曾接種過的疫苗,疾病管制署建議成人某些疫苗應該補接種疫苗,增強抗病效力。其中麻疹是近年來各國好發的傳染病,尤其包括歐洲和日本等許多國家的麻疹接種率低,抗體不足者接觸到麻疹病人發病率幾乎百分之百,病毒傳染力超強以外,成人感染後併發中耳炎、肺炎與腦炎的機率高,因此建議若需出國到麻疹疫區前宜補接種疫苗,19歲以後到65歲間建議宜補打2劑。2.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建議每10年接種一劑。3.日本腦炎疫苗日本腦炎易併發後遺症,因此建議在十九到六十四歲成人宜接種一劑,六十五歲以上再補接種一到二劑。4.B肝疫苗、A肝疫苗雖然台灣自民國87年起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但是三十四歲以上成人仍有部份民眾無B型肝炎抗體,為預防B型肝炎,建議沒有抗體的成人宜接種3劑疫苗。另外部份新生兒接種過疫苗的民眾,年過二十歲就驗不出抗體,針對這些族群,建議宜再補接種疫苗增強抗體。現在的國人多無A型肝炎抗體,倘若要出國到A肝疫區,或是國內有小型群聚感染時,建議接種二劑A肝疫苗。5.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十九到四十五歲三劑108年國內在女性十二到十五歲有公費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政策,可預防子宮頸癌等多項癌症,一般建議女性十九到四十五歲的女性可以自費接種。
-
2020-08-21 科別.兒科
家長擔心疫情延遲幼兒施打疫苗 醫師憂影響保護力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家長不敢帶孩子到醫療院所施打疫苗,兒童常規疫苗的施打率竟也下降至7成多,花蓮2歲半的施打率只剩下一半。門諾醫院小兒科醫師楊子毅表示,疫苗延後施打或不打,會影響保護力,尤其半歲以後的小朋友,生病的風險會相對提高,建議父母應讓孩子按時接種疫苗。楊子毅指出,新生兒因有母親懷孕時給的抗體,出生後對於許多疾病能有免疫力,但抗體會在寶寶6個月大後逐漸消失。因此,嬰幼兒每一兩個月就得按照疫苗手冊時程,注射疫苗建立疾病的長久免疫力。若寶寶在滿6個月大時仍無法打完應注射的疫苗,可能提高感染各種疾病風險,如B型肝炎、破傷風、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小兒痲痹等。疫苗延期施打保護力會打折,甚至有的疫苗有年齡限制。楊子毅說,以輪狀口服疫苗為例,須在6個月大以前服用完畢,由於輪狀口服疫苗易有腸套疊併發症,因此超過6個月以上幼兒,不建議服用,以免增加腸套疊風險。但輪狀病毒是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因,對抗輪狀病毒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是施打疫苗,勿讓孩童因未準時給予疫苗將暴露於感染風險環境中。醫師表示,嬰幼兒至小學前,常規疫苗的注射最少19針,以花蓮縣來看,出生2個月嬰幼兒疫苗施打率約為95%,幼童至2歲半時的施打率降至56%左右。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環境適應力提升,家長未按時讓孩子注射疫苗的比率反而增加,儘管小學就學前仍須將該注射疫苗施打完成,但延後施打或是補打的效果不一定如預期,建議準時施打各類疫苗,才能加強保護力。楊子毅強調,如果家長擔心疫情對進出醫院有顧慮,可事先預約,減少在院等待時間;進出醫院全程戴上口罩;勤洗手且避免用手觸摸耳鼻;回到家後立即更換身上衣物,避免接觸殘留的病菌。
-
2020-06-22 科別.兒科
四合一疫苗缺6萬7月10日前補足 5到7歲童都能接種
滿5歲至入學前須施打的四合一疫苗,日前傳出缺貨消息,讓媽媽們非常著急。疾管署表示,因先前家長不敢帶小朋友到醫療院所打疫苗,加上廠商疫苗貨機安排銜接,出現小延遲關係,疫苗將於7月10日前到貨補足6萬劑缺額,5歲幼童到7歲準備上小一生都能打到。按國內現行預防接種時程,幼兒應於出生滿2個月、4個月、6個月,並於滿18個月接種4劑五合一疫苗。因考量百日咳抗體易衰退,之後得再於滿5歲後到入學前,接種一劑四合一疫苗。據了解,今年診所四合一疫苗貨量不足,與新冠肺炎有關。藥廠仍有交貨,全台還有少量庫存,但由於民眾日前因新冠肺炎關係,減少出門,家長也減少帶幼童至醫院、衛生所,因此日前接種速度有趨緩情形。疾管署簡任技正陳淑芳表示,事實上,目前全台庫存仍有約2.5萬劑在,並非全面缺貨,是因廠商先前兩批次之間調貨安排出現延遲,加上新冠肺炎影響,疫苗須以冷藏貨艙運送,但貨機排機出現問題,才出現延遲1到2周的現象。她說,目前四合一疫苗缺口約6萬劑,並非全省都缺貨,僅部分地區一時鋪貨不及;且一發現供貨銜接出現問題,疾管署也已立即下公文,要求各地衛生局優先保留給小一新生接種。陳淑芳說,今年得接種的學齡人數約20.69萬人,但整體的接種比率目前已達84%,估計只剩下約2.5萬人左右還沒打;而疫苗確定7月10日之前就可以全完補足,並下放到所有合約院所,且後續都會按照時程繼續供貨,故請家長放心,可採與衛生局、院所先預約,等貨到後再去打,不必擔心打不到。
-
2020-06-10 科別.感染科
新冠肺炎防疫效應驚人 腸病毒十年首見沒流行
新冠防疫意識深入民心,連帶使國內多項疫情大幅下降,附加成果相當驚人。衛福部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今年腸病毒更是十年來首見「根本沒流行」情況,流感就診人次也大降七成。腸病毒就診人次 狂降九成劉定萍指出,往年腸病毒在五月即進入流行期,但今年腸病毒就診人次狂降九成,健保門急診就診人次「曲線很平」,較去年同期降88.2%,併發重症病例也減少62%,其中腸病毒71型的件數在三月後幾乎沒有,重症更少。今年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相較去年同期減少71%,重症病例也減少15%。劉定萍說,今年腸病毒流行閾值是1萬1000人次,目前才1360人次,距離流行閾值「還非常遠」,根本沒有進入流行期,過去腸病毒疫情的監測紀錄當中不曾發生這種情況,至少十年內首見。其實不只台灣,香港、韓國、泰國、中國、日本、新加坡的腸病毒都低於流行閾值,因為推行戴口罩、勤洗手、社交距離等措施,阻斷了傳播,與新冠肺炎同樣傳染途徑的傳染病也被有效控制。漢他病毒出血熱 出現5病例不過,台灣今年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較多,今年已有5例,是20年來最多。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漢他病毒出血熱症狀,包括發燒、血小板下降、出血,頭痛、腹痛、嘔吐等,致死原因包括急性腎衰竭併發症,死亡率最高達一成。林詠青強調,漢他病毒「不會人傳人」,傳染途徑是吸入鼠類分泌物,例如尿液、糞便,清除鼠類是最重要的預防方式。提醒民眾如果在住家或工作地發現有鼠類分泌物,清理時要戴手套和口罩,並用稀釋漂白水來消毒。登革熱 只有境外移入54例今年台灣其他受到控制的傳染病,包括麻疹零病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病例減少四成、德國麻疹零病例、百日咳病例減少八成。劉定萍表示,去年麻疹同期曾經有流行,達到一百例,但今年麻疹和德國麻疹都維持零病例。目前台灣登革熱只有境外移入54例,劉定萍表示,由於邊境管制減少人流,已較往年下降67%,台灣本土維持零病例,反觀去年已有20例,但仍必須保持警覺。登革熱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疼痛、出疹。登革熱疫情 跨國旅遊帶來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登革熱疫情主要由跨國旅遊帶來,今年因邊境管制,疫情緩和,但近來入境人數有增加趨勢。日前入境人數平均一天700人,最近一兩周增加到每天1000人,旅客以國人為主,也有移工和少數商務客。居家檢疫人數一直維持在9000人,移工入境後會住在集中檢疫所,檢疫所已做好環境清潔、清除孳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