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苗接種
共找到
2669
筆 文章
-
-
2020-12-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土耳其採購中國疫苗 首批300萬劑送達安卡拉
土耳其向中國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採購的首批300萬劑疫苗於今天清晨運抵首都安卡拉。衛生部長克扎宣布開始對疫苗進行14天測試。土耳其向中國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採購5000萬劑疫苗。安納杜魯新聞社(Anadolu Agency)報導,其中首批300萬劑分裝在17個航空貨櫃中,當地時間今天清晨5時44分由負責運送的波音777班機送達安卡拉埃森博阿機場(Esenboga Airport)。克扎(Fahrettin Koca)在推特帳號中發文稱,將開始對疫苗進行14天測試。他說:「只要測試一完成,公共衛生總局(General Directorate of Public Health)就會協調進行接種計畫,我們將會一起成功。」克扎之前表示,土耳其採購的北京科興疫苗於12月和明年1月間將會出貨2000萬劑。土耳其另外還採購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疫苗。BioNTech執行長沙辛(Ugur Sahin)26日指出,計劃於2021年3月底前提供450萬劑,2021年底前提供3000萬劑疫苗給土耳其。衛生部29日公布疫情通報顯示,過去24小時新增1萬5805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例、253例死亡;累計217萬8580例、2萬388人病故。安卡拉當局計畫展開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以達成群體免疫,但是現階段不強制民眾施打疫苗。
-
2020-12-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德國新冠疫苗開打!飛行員飛出「針筒造型」路徑籲接種
德國接種新冠疫苗的行動於27日正式展開,該國一名飛行員為響應,直接以針筒造型規劃飛行路線,除提醒民眾記得前往接種,也為航空業送上祝福。20歲的德國飛行員克萊默(Samy Kramer),預計飛往德國南部的波登湖(Lake Constance),他事先在GPS設備上規劃出以針筒作為造型的飛行路線,並公開在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上,希望藉此提醒全民新冠疫苗的接種行動已展開。克萊默也表示,此舉並非為了強迫大眾接受疫苗,面對現在仍有非常多人反對施打疫苗,他只是希望能讓更多民眾思考疫苗相關議題,讓接種持續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同時,克萊默認為今年因疫情影響,整個航空產業皆遭受相當嚴重的衝擊,所以也將這趟飛行視為傳遞喜悅的計畫。德國今日正式啟動2019新冠病毒疾病疫苗接種行動。聯邦政府計劃在年底前向地方衛生當局配送超過130萬劑疫苗,明年1月起每週將配送約70萬劑。
-
2020-12-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墨西哥醫護優先施打疫苗 長者1月下半開始接種
墨西哥總統羅培茲歐布拉多今天表示,政府預計2021年1月初讓醫護人員完成第1劑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的接種,並在1月下半開始讓年長者施打。路透社報導,在墨西哥醫護人員開始注射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後的第2天,該國衛生部門記錄的新增確診病例有6217例,染疫身故新增案例則有400例。這讓墨西哥染疫總數累計來到138萬3434例,確診後死亡總人數達到12萬2426人。羅培茲歐布拉多(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於發布在推特(Twitter)的影片中說:「醫護人員將完成(疫苗接種)…到(2021年)1月的後兩週前,我們就要開始讓年長者施打。」他並補充,疫苗將會送到那些無法出門的人手上。墨西哥已取得兩批來自美國藥廠輝瑞(Pfizer)的疫苗,羅培茲歐布拉多表示,輝瑞藥廠到明年3月前,將提供足夠70萬到75萬人所需的疫苗。羅培茲歐布拉多補充,他預計向中國康希諾生物公司(CanSino Biologics)簽約採購的3500萬劑疫苗,能自明年1月起陸續送達。不同於輝瑞疫苗是分兩劑施打,中間還必須間隔數週,原訂上週要送交墨西哥衛生監管部門審查的康希諾疫苗,是單劑疫苗。▌延伸推薦:全球各國接種疫苗時程出爐 台灣疫苗競賽還要跑多久
-
2020-1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牛津疫苗試驗誤算劑量 原因在病毒量測法受干擾
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竟發現先接種半劑、再整劑更有效。英媒報導,意外源於疫苗中一種物質干擾了用紫外線量測病毒的過程。牛津研究員先前在試驗過程中誤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劑量,碰巧發現,接種時,若先施打一次半劑、一個月後再施打一次全劑,效力可提升至90%左右。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爬梳這次事件歪打正著的過程。根據路透社調查,今年5月,執行試驗的科學家對義大利製造商IRBM/Advent送來的一批疫苗進行品質檢驗,發現其中的化學物比牛津大學訂購的疫苗更強。IRBM/Advent使用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PCR)的基因測試法檢驗後,堅稱這批編號K.0011的疫苗濃度沒錯。但牛津大學的檢測方式是以受檢材料吸收紫外線光的多寡,來評估病毒物質的量,並認為這種方法比IRBM/Advent的方法精確。接著,英國醫藥監管機關允許研究員針對預定接種這批疫苗的受試者,減少施打劑量。然而,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的文件詳述了這起錯誤發生的細節,內容顯示,牛津大學誤算了這批疫苗的效力,並毫無來由地稀釋了疫苗,這意味受試者實際上只接種一半劑量,而不是預期中的一整劑。牛津大學誤算的原因在於,這支疫苗中含有一種可在施打之前幫助混合其他溶液的產品,這種產品干擾了紫外線檢驗法,高估了這批疫苗的效力。到了6月,牛津大學發現錯誤,因此再次聯繫了英國醫藥監管機關,詢問可否繼續進行試驗,以便盡量維持試驗規模、加速取得結果。當時,在無意間接種了半劑疫苗的人,都沒出現強烈副作用。在英國藥品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許可下,研究員繼續試驗,並在接下來的試驗中,替接種了半劑疫苗的志願受試者及所有其餘受試者施打完整劑量。最終,有1367名受試者先接種半劑、再接種完整劑量疫苗,而接種兩劑完整劑量的共有4440人。試驗結果顯示,接種先半劑、後整劑疫苗的群體,獲得90%的病毒防護力,而接受兩劑完整疫苗的群體只獲得62%的防護力。不過,接種首劑半劑量疫苗的人,年齡都不到55歲,而55歲以上年長者又是最容易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因此最需要疫苗的群體,這讓一些專家質疑試驗結果的可信度。牛津大學也承認,不知道為什麼接種半劑疫苗的人反而獲得更高防護力。英國藥管局預計於耶誕節過後,決定是否批准阿斯特捷利康和牛津的疫苗,只是還不知道會放行哪一種施打方式。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英國藥管局為什麼在牛津大學誤算得出的論據下,仍允許研究員替受試者減少疫苗劑量。英國總共訂購了一億劑牛津疫苗,已備妥400萬劑,由於這支疫苗可在普通冰箱中存放,各界都相當看重這支疫苗;理論上,一旦當局批准,隔天就可開始普遍施打,而且很快就普及到全國安養院、全科醫師診所及臨時設置的疫苗接種中心。英國藥管局目前面臨難題,必須抉擇是否批准讓大眾接種先半劑、後整劑疫苗的方案,畢竟這種方式的試驗數據比較少,總數大約2000人。科學家還不知道英國藥管局會怎麼選擇、或是否兩套接種方式都滿意,但科學家們有信心,試驗證據優異,足以讓任何一種方式獲得批准。
-
2020-12-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何時購買國際疫苗?陳時中:30日對外公布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仍延燒,媒體今詢問,國際疫苗購買期程何時能確定,且國內疫苗製作速度較慢,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加強國內疫苗的生產是重要任務,至於國外採購數目還不確定,30日他會對外公布。陳時中表示,將來疫苗有常態性需要,國內疫苗要持續努力,怎樣扶植國內生技產業,加強國內疫苗的生產是重要任務。另外美國傳染病專家佛奇說,要達到群體免疫,疫苗接種率要達到90%,陳時中說,疫苗接種率以65%為目標,不過,當然打愈多越好。
-
2020-12-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佛奇:COVID-19要群體免疫 疫苗接種率恐得近9成
美國最傑出傳染病專家佛奇在今天刊出的訪問中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若要達到群體免疫,疫苗接種率恐怕要高達接近90%,才可能實現。路透社報導,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統計,自從美國14日開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以來,全美有100多萬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僅占全國人口約0.3%。佛奇(Anthony Fauci)是美國現任總統川普與總統勝選人拜登(Joe Biden)的疫情顧問,他承認將自己今年稍早提出的達到群體免疫所需疫苗接種率預估逐漸提高。當時他傾向認為,要達到群體免疫,只需60%到70%的人口接種疫苗。佛奇告訴「紐約時報」:「我們現在需要謙虛一點。我們實在不知道真正的數字是多少。我認為真實的範圍是介於70%至90%。但我也不會斷言是90%。」美國正與這場全球最致命疫情搏鬥,昨天還創下連續第2天單日死亡病例超過3000宗的殘酷紀錄。據路透社統計,截至昨天午夜,美國累計染疫不治人數已達32萬6333人。
-
2020-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連四天坐鎮記者會講到燒聲 陳時中:是「講不夠多」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連四天坐鎮記者會,今天一開場就有民眾發現,發現陳時中聲音有點「燒聲」,陳時中坦言,近期出現本土案例,又即將迎來跨年活動,是緊張時刻,希望即時說明,「讓大家放心一點」,聲音沙啞不是因為感冒,「也許講得不夠多,講多聲音就鬆一點。」近期又有下一屆台北市長潛在候選人民調出爐,陳時中與立委蔣萬安差距最小,對於這份結果,陳時中說,「競選是以後的事情,我們現在在忙其他的事。」除了媒體常常提醒他選舉的事情,他其實沒有想到選舉這件事,「我最近想的都是新冠疫苗的鋪陳與戰略比較多。」陳時中也進一步說明疫苗戰略,他說,疫情的控制還是一樣,透過防疫新生活態度、爭取疫苗接種及抗病毒治療「三管齊下」,三種方仿圖繩並行,對於抗疫就有信心,世界恢復就有機會。陳時中說,當然希望疫苗愈快愈好,但也不能一直把重點放在疫苗上面,即使打疫苗後,也不能鬆懈掉防疫「,現在大家都在等疫苗有效多久等,希望做出最好的保護。」
-
2020-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推動台商疫苗泡泡? 陳時中首鬆口未來一定會有
疫苗是解禁希望,有台商呼籲指揮中心推動台商疫苗泡泡,希望由國際組織認證後疫苗施打後,可以由部份地區試辦疫苗泡泡認證,減少隔離時間,指揮中心過去對於「疫苗護照」或「疫苗泡泡」偏向保守態度,認為還需觀察,但指揮官陳時中今首度鬆口,未來此計畫是一定會有。台企聯常務理事台商會長暨推動疫苗泡泡召集人徐正文說,對於減少時間多少可以由政府認定,在登機前可以經醫護人員做快檢,合格才能上飛機,在上飛機前14天也做好二次核酸檢測合格才能買機票,也可以用之前武漢包機上海類包機模式。陳時中說,因為目前疫苗接種者觀察期不夠,疫苗如果可以佐證已經有充足的抗體,不會有染疫疑慮,未來會以此基礎上開始規劃,考慮疫苗相關泡泡模式,「目前沒此計畫,但未來這類計畫是一定會有的。」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廣東完成18萬人新冠疫苗接種 無不良反應
23日下午,廣東省衞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表示,截至22日,廣東已有18萬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廣東現階段接種的重點人群費用由政府承擔,後續國家疫苗上市後,將陸續將開放普通市民接種疫苗。據香港文匯網,「目前廣東疫情防控總體形勢良好,但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仍然很大。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途徑,也是構建群體免疫屏障的關鍵措施。」段宇飛表示,廣東重點人群接種主要對象包括進口冷鏈物流相關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從業人員、海關邊檢人員、大陸籍跨境司機及接駁司機、醫療衞生人員、基層防疫人員、公共交通從業人員、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及學習人員等高風險人員。至於重點人群該如何預約接種疫苗,廣東省疾控中心主任鄧惠鴻表示,廣東重點人群接種,可由所在單位和所在區域門診進行預約。完成預約後,重點人群需按照預約時間去門診進行接種。她表示,下一步廣東省各市將會陸續公布,為因私因公出國工作及學習人員提供接種服務的定點接種信息。此外,鄧惠鴻指,有五類人群不適合進行新冠疫苗接種。包括小於18歲,大於59歲的市民、有過敏反應者、孕婦、慢性病發作期患者和急性病發作患者、以及醫生檢驗後認為不能接種的人群。據悉,截至12月22日24時,廣東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035例,其中境外收入639例,目前在院41例。段宇飛表示,近期廣東省報告的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有所增加,但全部由口岸或隔離點發現,均已納入閉環管理,傳播風險低。
-
2020-1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總統與副總統接種疫苗? 總統府:有助防疫願意配合
針對總統和副總統是否接種疫苗,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包括疫苗接種在內,只要有助於整體防疫的推動,蔡英文總統及副總統賴清德都願意配合相關安排,一切均由醫療團隊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業評估及專業判斷。不過,張惇涵說,總統和副總統不會因為其身份而有特殊待遇,也認為應該讓長者、高風險族群、第一線的醫護及防疫人員能夠有優先施打的機會,強化防疫的安全網絡。
-
2020-12-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病毒變異後疫苗還有效果嗎?陸專家:尚無證據
針對英國發現傳染力更強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22日凌晨在微博表示,對此並不感意外,疫苗接種持續有條不紊推進即可。大陸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名譽主任鐘南山也表示,目前尚無證據顯示這對疫苗的有效性是否會有影響。張文宏表示,英國發現新冠病毒的新突變株,可能會加速病毒在英國的傳播。英國倫敦地區隨之也宣布採取最高等級(4級)的防疫措施。這個消息迅速在中國大陸引起軒然大波。張文宏指出,病毒在傳播中不斷出現變異,並出現優勢株是必然的,是生物進化的自然現象。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隨著病毒的複製過程自然地發生突變。成千上萬的突變已經出現,但只有極少數可能是重要的,並以可察覺的方式改變病毒。張文宏稱,目前只能說這個新出現的病毒株與新近出現的英國東南部爆發疫情有關,但沒有發現感染後的疾病更為嚴重。英國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等級,還是為了避免醫療擠兌的發生。他認為,在疫苗出來之前就發生對疫苗無效的變異可能性不大。病毒每天都會發生突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的突變發生,迄今在試驗中被證明有效的疫苗類型只有在上市後才會因為疫苗壓力,篩選出對疫苗無效的突變,這需要等待疫苗上市後對疫苗保護失敗的病例做測序來驗證。張文宏並指出,未來在疫苗接種到達一定水平後,新冠會成為一個和流感接近的季節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22日也表示,世界上新冠肺炎病人越來越多,9月就發現了變異的病毒,不過並不是在打完疫苗之後發現的。鐘南山指出,日前英國傳出病毒變異增加了70%傳染率,至於這種變異對新冠肺炎致死率等方面是否會帶來影響,目前還沒有具體研究,對於疫苗的有效性是否會影響,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據。
-
2020-12-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效果高於50% 科興新冠疫苗巴西試驗證明有效
大陸中國科興生產的新冠疫苗CoronaVac在巴西後期試驗通過50%有效性門檻,是國際科學家認可的療效值,這意味著中國和巴西監管機構都可能為其開通綠燈審核批准。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科興生物的新冠狀病毒疫苗,在巴西的臨床試驗顯示有效率高於50%。報導引述研發人員表示,結果顯示疫苗有效,巴西是全球首個完成科興生物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國家,疫苗目前仍在印尼和土耳其進行臨床試驗。據了解,負責進行科興疫苗後期試驗的是巴西聖保羅州醫學中心布坦坦研究所(Butantan Institute),在科興疫苗的臨床試驗中,有超過200名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志願者參加,為研究人員提供足夠大的樣本。隨著全球發達國家都從西方製藥廠輝瑞和Moderna購買疫苗接種,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將希望寄托在中國研發的疫苗。報導稱,科興疫苗能保存在華氏35至46度之間,更容易儲存和運輸到各地區。布坦坦研究所在12月開始在巴西生產科興疫苗,目前已經與中國公司達成協議,成為科興疫苗在拉丁美洲的經銷商,計劃將疫苗運送至阿根廷、玻利維亞、哥倫比亞、洪都拉斯、秘魯和烏拉圭。
-
2020-12-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張文宏稱新冠病毒突變使疫苗效力降低「可能性不大」
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種病毒株,或加速病毒在英國的傳播,多國宣布收緊對從英國入境的旅遊限制。病毒變種的消息亦使不少人對於新冠疫苗的接種效果及應否接種產生疑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22日表示,病毒在傳播中不斷出現變異,是生物進化的自然現象,疫苗接種有條不紊推進即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也指出,英國病毒變種,是否影響疫苗的有效性沒有進一步的證據。張文宏凌晨在微博發文稱,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隨著病毒的複製過程自然地發生突變。成千上萬的突變已經出現,但只有極少數可能是重要的,並以可察覺的方式改變病毒。張文宏表示,一個單一的突變降低疫苗的效力可能性不大。病毒每天都會發生突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的突變發生,迄今在試驗中被證明有效的疫苗類型只有在上市後才會因為疫苗壓力,篩選出對疫苗無效的突變,這需要等待疫苗上市後對疫苗保護失敗的病例做測序來驗證。另,據香港文匯網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病例越來越多,往後全球抗疫的局勢會越來越分化還是融合,這是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他指出,今年9月就發現了變異的病毒,但並不是在打完疫苗之後發現的。日前英國傳出病毒變異增加了70%傳染率,全世界很多國家禁止英國航班。至於這種變異對新冠肺炎致死率等方面是否會帶來影響,目前還沒有具體研究;對於疫苗的有效性是否會影響,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據。鍾南山稱,最近廣州舉辦2萬多人的馬拉松比賽,顯示了廣東、廣州領導和百姓的抗疫的信心。要是明年的春節很有序,又能旅行,那就很成功了。
-
2020-1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護士接種完疫苗「突倒地昏迷」 畫面曝光醫生嚇傻
美國上週通過由輝瑞藥廠與德國BioNTech研發的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授權,並於14日開始接種,不過各地也陸續傳出接種後出現不良副作用的案例,美國田納西州(Tennessee)就有一名女護士近日接種完、接受直播專訪時突然昏倒,嚇壞在場人士以及觀看直播畫面的民眾。這名護士名叫多佛(Tiffany Dover),是田納西州當地查塔努加紀念醫院(CHIMemorial Hospital)前5名接種新冠疫苗的醫護人員,她接種後接受電視專訪,並鼓勵民眾施打疫苗,沒想到過程中她的聲音愈來愈微弱,甚至突然低著頭陷入沉默,只見她用左手搓揉太陽穴,對著鏡頭道歉表示感到頭暈,接著竟直接暈倒在地,醫生當下見狀,及時接住多佛。據報導,多佛接受訪問和施打疫苗時間隔僅17分鐘,她昏倒的影片隨後在網路上瘋傳,引起恐慌,有部分網友就表示絕對不會去施打疫苗,認為危險性很高。不過多佛回應,她原先就感覺到疼痛,她受訪時表示,「暈眩感突然襲來,我可以感覺到它(疼痛)來襲,我有點迷失方向,這很常發生在我身上,但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手臂的疼痛感也沒了」。這起事件發生後,查塔努加紀念醫院回應指多佛暈倒的原因和疫苗無關,據院內重症醫學科主任塔克(Dr. Jesse Tucker)表示,一般民眾在施打疫苗後經常會發生類似的狀況。根據美國疾管局(CDC)19日公布的疫苗接種方針,建議對疫苗成份會出現過敏反應的民眾不要接種。
-
2020-1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3800萬人口...張羅4億多劑疫苗!加拿大:多的會分享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今天表示,等加國全民接種後,會將多餘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拿出與各國分享。加拿大透過訂單與選擇權已張羅超過4億劑疫苗。法新社報導,加拿大寧可過度謹慎也要確保加國3800萬民眾都能打到疫苗。加國已於本週展開大規模疫苗接種。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接受加拿大電視公司(CTV)訪問時說:「一旦加拿大打完,如果我們擁有的疫苗數量超過所需,會和其他國家分享。」杜魯道今天對記者說:「明年1月,我們每週將取得12.5萬劑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BioNTech生產的疫苗,當月可取得50萬劑。」加拿大預計下週取得20萬劑輝瑞&BNT疫苗,一旦加拿大衛生署(Health Canada)批准,年底以前還能拿到16.8萬劑美國麻州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生產的疫苗。加拿大14日展開疫苗施打計畫,對象是安養院員工以及安大略(Ontario)與魁北克(Quebec)省居民,目標是2021年第一季結束前讓300萬人接種。加國迄今累計49萬人確診與近1.4萬人病故。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全球疫苗與預防注射聯盟(Gavi Alliance)主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目的是確保開發中國家能取得疫苗,加國今年9月投資2.2億加幣(約1.72億美元)。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今天表示,該機制迄今已確保能取得20多億劑不同廠牌疫苗。
-
2020-1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中國衛健委:冬春季對重點人群施打新肺疫苗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今天表示,今年冬季到明年春季,中國將對部分重點人群施打新冠(新冠)肺炎疫苗。在疫苗正式上市及產量提升後,再對老人及慢性病患施打。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上午舉行記者會,針對疫苗研發進度及未來接種等相關問題作說明。擁有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身分的曾益新,在會中作上述表示。曾益新表示,冬春季接種的重點人群,包括進口冷凍物流、口岸工作、國內國際交通工作、醫療疾控工作等感染風險較高的人員,以及前往高感染風險國家或地區的人員。他指出,這是疫苗接種「分步走」的第一步。後續則是爭取做到高風險人群「應接盡接」,凡是符合條件者都能按時接種。曾益新說,隨著後續疫苗正式上市及生產供應保證能力逐步提升,對老年人、有慢性病的高危險人群,以及後續的普通人群,疫苗接種工作會「全面、有序開展」。目標則是力爭「透過主動免疫,建立群體免疫保護鏈」。至於中國自製疫苗何時能核准上市,出席的官員並未給予明確答覆。中國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則說,「走得比較快的」疫苗已獲得第3期臨床試驗中期需要的病例數,近期已向國家藥監局滾動提供相關資料。鄭忠偉聲稱,自7月間開始進行疫苗緊急接種至今,目前已接種100多萬劑次。經過監測和追蹤,至今「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
2020-1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媒:輝瑞疫苗批准後 約萬名醫護將首批接種
日媒報導,美國輝瑞大藥廠提出疫苗批准申請,預料日本政府最快明年2月中旬就能得出審查結果。日本政府希望明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能做好讓約萬名醫護人員先行接種的準備。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和德國BioNTech聯手研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已在英國及美國開始接種。日本讀賣新聞獨家報導,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為確保未來疫苗接種體制,已彙整接種流程表,並透過線上方式向地方政府說明。依流程表來看,日本政府希望2021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先做好讓前線約1萬名負責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醫療從業人員接種的準備;接下來第2批接種疫苗對象是一般醫療從業人員,預估人數約300萬人,希望在明年3月中旬完成接種準備。目前預想市區町村等地方政府須負責事項,包括相關人員配置、印製接種通知書,及跟醫療機構進行協調等。日本有約3000萬到4000萬名高齡者,日本政府希望相關接種準備能在明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完成;高齡者以外罹患慢性病的民眾等,暫訂明年4月以後做好接種準備。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輝瑞昨天向厚生勞動省提出COVID-19疫苗批准申請,是日本首例審查案,且希望能適用大幅簡化流程的「特例批准」;預料日本政府最快2021年2月中旬就能得出審查結果。所謂「特例批准」指的是大幅簡化原本需耗時約一年的醫藥品審查手續,盡可能早日批准的制度。要能適用「特例批准」必須滿足下列條件,缺一不可,包括「為防止疫情蔓延有必要緊急使用」、「沒有可以替代的藥品」,及「已獲英美等具備與日本相同水準批准制度的國家批准」。2009年H1N1新型流感流行之際,當時有藥廠首度獲日本政府首肯適用「特例批准」,2種疫苗從申請到批准約歷時3個月。
-
2020-1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有效期 陸:不能保證5年、10年甚至終身免疫
大陸開展新冠疫苗全面接踵,針對先前試驗接種者出現不良反應,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據以往的經驗來看,會有不良反應往往都會在接種後30分鐘內出現,所以將要求接種者都要在接種以後在接種點停留30分鐘。他也表示,接種疫苗後不能保證5年、10年,甚至終身免疫,但半年以上是沒有疑問。曾益新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啟動一二期疫苗接踵臨床試驗,目前志願者的抗體依然存在。數據顯示,最早出院的病人10個月後還存在抗體。因此,國家衛健委評估,疫苗保護期在半年以上沒有太多疑問。但能不能保證5年、10年甚至終身免疫還不能下結論。回應疫苗接種後,傳出不良反映的病例,曾益新說,據以往的經驗來看,這些不良反應往往都會在接種後30分鐘內出現,所以接種者都要在接種以後在接種點停留30分鐘。他指出,接種30分鐘以後沒有問題可以回家。回家以後即便出現了不良反應相關症狀,也要及時就醫。同時,也要求接種者要注意飲食、休息,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乾燥,讓身體機能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
2020-1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大陸宣布開始全面接種疫苗 官方保證半年免疫
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將全面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全面接踵將分兩步走,首先是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等重點人群,之後是全面有序開展預防接種。他並強調,新冠疫苗能提供多久保護? 半年以上基本沒有疑問。曾益新強調,全面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將爭取做到高風險人群「應接盡接」新冠疫苗, 符合條件者都能按時接種。他表示, 疫苗接種將分兩步實施:第一步主要針對部分重點人群,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交通、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去工作或者學習的人員,盡力緩解輸入性疫情防控的壓力,降低本土病例發生和國內疫情暴發的風險。第二步隨着疫苗獲批上市,或疫苗產量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預防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大陸境內的傳播。但曾益新指出,由於新冠病毒出現還不到一年,疫苗能提供多長時間的保護還不能下結論,但一些數據顯示,疫苗保護期在半年以上是沒有疑問的。他強調,在冬春季到來之際,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對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全面開展疫苗接種後,國家衛健委表示,各地將按要求及時公布接種點和接種時間,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將發布信息通之,也會根據接種需求考慮設立臨時接種點,上門服務。同時,所有接種點都會提供接種新冠疫苗的憑證。
-
2020-1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韓國估2021年首季起取得疫苗 年底前接種完
韓國政府今天表示,預估2021年1月之前與4家藥廠簽約,2、3月開始導入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目標在同年11月前接種完成。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今天公開疫苗購買時程規畫,除已簽約完成的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外,與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楊森藥廠(Janssen)預計12月簽約,莫德納(Moderna)則規劃在明年1月簽約完成。韓國政府透過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與上述4家國際藥廠簽約,預計取得足供4400萬人施打的疫苗,明年2到3月將分批取得,並準備實施接種。美國總統川普之前簽署行政命令,確保「美國人民優先接種美國疫苗」,輿論憂心可能影響韓國接種計畫。保健福祉部保健產業政策局長林仁澤(譯音)說,就目前確認結果,藥廠皆表示不會影響對韓國供貨。韓國政府正與醫療界相關專家討論疫苗接種詳細計畫,目標在2021年11月流行性感冒好發期來臨前接種完成。至於韓國國內開發疫苗的狀況,林仁澤說,韓國開發進度確實較別國慢,最快可能要2021年底或2022年初才會開發完成。
-
2020-12-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傳台商欲組團赴陸打疫苗?李秉穎:不符成本效益
近日傳聞有台商欲組團到中港澳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說,疫苗若未經國際認可,沒有針對不好的抗體反應做一些特別的設計,打了不但可能沒效,反而還會增加重症發生率,這在登革熱疫苗也曾經發生過。所以除非是國際認證的疫苗,否則都不建議打。除此之外,李秉穎也認為,專程飛到中港澳打疫苗不符成本效益,除了去程、回程分別要隔離14天以外,2劑疫苗接種須間隔1個月,為了打個疫苗至少就要花掉2個月時間。
-
2020-12-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傳台商欲組團赴陸港澳打疫苗? 李秉穎曝重大風險
近日傳台商欲組團到中港澳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疫情指揮中心專家李秉穎說,疫苗若未經特殊設計,打了不但可能沒用,反增重症風險,除非是國際認證的疫苗,否則都不建議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今天上午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身為專家,當然希望民眾接種「可靠的疫苗」來預防感染,但中國研發的疫苗百百種,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多數和台灣的研發進度差不多,都只進入臨床試驗第一、二期,最快明年第2季才可能獲得專案授權,近期卻傳出有台商想組團到港澳或中國接種疫苗,令他感到擔憂。李秉穎說,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致病機制和登革熱很像,感染後可能產生不太好的抗體,下次感染時症狀非但不會減輕,反而可能增加重症風險;正因如此,輝瑞、莫德納的疫苗都特別針對不好的抗體做特殊設計,避免類似狀況出現。他指出,如果沒有特殊設計,直接利用整個病毒下去做疫苗,接種後可能出現「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DE),不僅無助於預防感染,感染後還有更高機率演變成重症,過去登革熱疫苗就曾出現過類似狀況,風險不容小覷。除此之外,李秉穎也認為,專程飛到中港澳打疫苗不符成本效益,除了去程、回程分別要隔離14天以外,2劑疫苗接種須間隔1個月,為了打個疫苗至少就要花掉2個月時間。未來民眾若真要到國外接種疫苗,希望回台能免居家檢疫。李秉穎呼籲,至少要確認是有論文發表確認有效性,且國際核准、公認的疫苗,例如美國、歐洲都已授權的疫苗,疫苗的效力才可能被台灣採納,但若沒有權威單位認證的疫苗、沒有三期臨床試驗就大規模接種,就要特別提高警覺。至於疫苗帶來的保護力究竟能維持多久,李秉穎認為,只要病毒持續在社區裡流行,免疫系統就可能不斷被加強,有機會終身免疫。
-
2020-12-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疫苗接種 引發美一名醫護人員嚴重過敏
美國阿拉斯加一名醫護人員在周二(15日)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周三早晨仍住院觀察中。根據醫院官員,這名中年女性醫護人員以前沒有過敏史,但在疫苗接種後10分鐘,出現包括皮膚發紅及呼吸短促等過敏反應。醫院急診部門醫療主任Lindy Jones表示,醫院為這名醫護人員注射腎上腺素後,她的情況已經平穩,可望周三出院。紐約時報報導,這名醫護人員的過敏反應,據信與上周英國兩名醫護人員接種後的過敏反應類似,兩人均已康復。數百萬美國人可望在今年底前接種疫苗,美國聯邦政府官員很可能更加關注嚴重副作用的任何跡象。此事可能在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科學家與外部專家小組周四開會評估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時提出討論,該公司與輝瑞使用同種技術。雖然兩者的原料類似,但目前不清楚對其中一種過敏,是否也會對另一種過敏。兩種疫苗都由mRNA遺傳物質組成,以脂肪混合物外膜包裹,但兩家公司使用的脂肪不同。輝瑞發言人Jerica Pitts表示,輝瑞一止與當地官員合作,將密切注意所有發生的嚴重過敏反應,會在必要時更新藥物標籤上的措辭。
-
2020-12-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印尼將向民眾提供免費疫苗 總統佐科威將第一個接種
彭博資訊報導,印尼總統佐科威表示,在考慮國家預算後已決定向民眾提供免費的新冠疫苗,自己也將成為第一個接種疫苗的人,向民眾展示疫苗的安全性。佐科威在內閣秘書處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已下令財政部重新分配預算來為免費疫苗提供資金。目前尚不清楚印尼這項免費疫苗接種計畫將需編列多少預算,以及該國訂購了哪些疫苗。中國大陸科興生物製品公司(Sinovac Biotech)的120萬劑疫苗月初已運抵雅加達,印尼當局正進行評估。印尼打算先為青年勞動人口接種疫苗,不同於全球多數國家將老弱群體列為優先施打對象。該國將讓18歲至59歲年齡群組優先接種,而在該群組中,醫護人員、警察和軍人將率先施打疫苗。
-
2020-12-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富國狂囤疫苗 2022年前中低收入國家恐供不應求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研究人員今天表示,至少在2022年前,每4人就有1人無法獲得疫苗接種機會。路透社報導,占全球人口不到15%的富裕國家囊括了51%前景最佳疫苗,占全球人口逾85%的中低收入國家恐只能共享剩下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研究報告指出,截至11月15日,高收入國家已向13家藥廠預購近75億劑疫苗,其中占全球確診病例總數不到1%的日本、澳洲與加拿大訂購的疫苗就超過10億劑。根據研究,即使大藥廠達到預期的最大產量,全球近25%人口可能還要再等上一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接種疫苗。人民疫苗聯盟(People's Vaccine Alliance)上週呼籲研發疫苗的藥廠應透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分享技術與智慧財產權,以利製造更多疫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說,世衛組織的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可望在確保公平取得獲批准疫苗方面扮演關鍵角色,卻僅獲得5億劑疫苗,遠低於希望在2021年底前配發至少20億劑疫苗的目標。世衛組織於今年4月啟動COVAX,目標在於匯集較富裕國家與非盈利組織的資金,以幫助加速疫苗研發與生產,並將疫苗公平分配至全球各地。研究顯示,迄今為止,COVAX已獲得一半所需資金,而在研發與生產疫苗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美國與俄羅斯尚未加入。
-
2020-12-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加拿大開打輝瑞疫苗!多倫多看護人員打第一針:好興奮
加拿大14日起開始施打由美國藥廠輝瑞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所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成為全球第三個開打疫苗的國家。在加拿大多倫多的非營利養老院Rekai Centre從事個人看護工作的安妮塔.基丹根(Anita Quidangen)是全加拿大第一個施打疫苗的民眾,而接種過程則透過電視轉播,她很興奮能夠成為第一位接種疫苗的人,一旁的醫護人員也為她鼓掌喝采。負責疫苗接種工作的加拿大大學健康網絡(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UHN)的Michener教育學院負責執行,校長兼執行長史密斯(Kevin Smith)表示,「我們在今天轉危為安了」。輝瑞疫苗須分兩次注射,兩次間隔21天。加拿大預計本周接受3萬劑疫苗,到年底前總共接受約25萬劑。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承諾,截至2021年9月,大多數加拿大人都可接種疫苗。
-
2020-12-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華郵:白宮威脅開除局長 FDA火速批准輝瑞疫苗
在白宮放話若今天再不核准就要局長走人後,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旋即宣布批准輝瑞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美國總統川普更在晚間表示,24小時內將展開首批施打作業。「華盛頓郵報」報導,白宮今天致電施壓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局長哈恩(Stephen Hahn),如果FDA今天再不批准疫苗就準備提辭呈走人。哈恩一度還對消息有疑,但川普在推特上的發文已語帶威脅,稱FDA是隻「又大又老的遲緩烏龜」,且要哈恩「趕快推出疫苗」。路透與法新社報導,結果FDA果然今天批准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BioNTech共同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為美國的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揭開序幕。在FDA批准後,川普今夜旋即宣布24小時內安排施打作業。FDA首席科學家辛頓(Denise Hinton)在給輝瑞執行長的信中說:「我現在批准輝瑞&BNT疫苗用於防止COVID-19上的緊急使用授權。」美國政府原先表示,待FDA一批准疫苗將即刻展開配送,第一批施打將在下週一開始就上路。數百萬名美國人可望於本月接種疫苗,特別是如果莫德納(Moderna Inc)疫苗也能於近期快速獲准。英國政府本月稍早成為全球第一個通過輝瑞&BNT疫苗的國家,並於8日開始施打;加拿大政府也預計下週批准疫苗並展開接種計畫。墨西哥、巴林與沙烏地阿拉伯也已通過輝瑞&BNT疫苗,美國是第6個批准的國家。然而輝瑞&BNT疫苗也帶來複雜的運輸挑戰,因為疫苗必須在攝氏負70度以下超低溫保存運送,美國已有許多州擔心自身缺乏足夠的乾冰供配送沒有超低溫冷凍設備的偏遠地區;不過輝瑞表示供應不成問題。疫苗已是川普政府的防疫萬靈丹,此前大多數時候是各州政府各自採取的防疫措施。美國政府宣稱,2021年中前,將能提供足夠疫苗,全美3.3億民眾裡願施打的人一定能接種得到。美國政府已向輝瑞下訂1億劑疫苗,足以供5000萬人施打。儘管美國政府的疫苗研發計畫「神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能夠協商更多劑疫苗,不過目前談判進程不明。FDA的外部專家委員會昨天已表決通過為輝瑞&BNT疫苗背書,FDA本想再正設法和輝瑞解決最後一些細節問題,包括提供給醫師的疫苗資料單張,FDA也希望警告有嚴重過敏的民眾現階段先不要接種,但全都不敵白宮施壓。法新社認為,川普政府政治干預科學,恐破壞美國民眾對疫苗的信心。美國迄今已有近30萬人死於新型冠狀病毒。FDA提早一至兩天批准緊急使用授權,目前還不清楚安養院病患與醫護人員等第一批施打對象的確切時間點,原本預計的時間是14日或15日。美國政府目標是本月讓200萬人施打疫苗。
-
2020-12-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球拚抗疫 加拿大、美國、以色列公布疫苗接種計畫
加拿大今天批准美國輝瑞藥廠與合作夥伴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成為最新一個緊急授權使用這支疫苗的國家,最快下週開始配送、施打。加拿大是繼英國、巴林之後,第3個批准使用輝瑞(Pfizer)&BNT疫苗的國家。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USFDA)預計明天開會審議後,預料也將予以放行。昨天,英國成為第一個開始大規模接種COVID-19疫苗的西方國家;同一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表示中國製藥鉅子國藥集團研發的疫苗防護力達86%。如今除了加拿大,美國、以色列也宣布相關疫苗接種計畫,是全球在研發、配送安全有效疫苗以打擊疫情上,最新一波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官網的追蹤數據,新型冠狀病毒自去年底在中國湖北武漢傳出病例以來,全球迄今已有6882萬多人染疫、超過156萬人病故。● 加拿大加拿大下週開始配送、施打疫苗,計劃率先照顧優先對象之後,明年4月開始替全民進行接種,預計最快9月底就能完成作業。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國會中表示,「下週開始會看到3萬劑疫苗,未來還會有更多,然而…我們仍得通過冬天這一關的考驗」。截至目前,加拿大通報的確診病例累計達42萬9035例,包括今天新增的5981例。加國病故人數達1萬2867人。加拿大訂購2000萬劑疫苗,足以替1000萬人施打;並有採購額外5600萬劑的選項。第一波施打對象將包括護理人員、長照機構住民和員工、年長者以及原住民。● 美國美國FDA預料於10日批准使用輝瑞&BNT疫苗後,五角大廈官員表示,代理防長米勒(Chris Miller)、副防長諾奎斯特(David Norquist)、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等國防部高階將領將於下週前率先接種,以保障美軍指揮系統安全。首批給五角大廈的疫苗會有4.4萬劑,除了先替領導階層施打,也將優先替軍醫院和緊急服務處的衛生照護及支援人員施打,公共安全人員也列第一波施打名單。首批配送作業將包含16個基地,包括韓國、德國和日本各一處基地。為了加強國防人員對疫苗的信心,美軍領袖將以「公開」方式接種疫苗。而美國疫情重災區之一的紐約州,預計最快本週末接收到第一批為數約17萬劑的疫苗。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表示,優先施打對象將是養老院住民和員工,以及高風險的醫院人員。新型冠狀病毒在紐約州奪走3.5萬條性命,多數集中在紐約市,其中以較為貧困的黑人和拉美社區受創最深,死亡率是白人社區的2倍。因此當疫苗作業最快於明年2月初擴大至一般民眾時,非裔和拉美裔族群將優先施打。不過,鑑於率先施打疫苗的英國傳出2位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工作人員在接種後出現過敏反應,美國FDA如果一如預期批准疫苗使用,可能會要求有嚴重過敏史的民眾先不要施打。此外,美國FDA也可能要求醫療服務提供者觀察民眾接種後是否會出現罕見但暫時性的顏面神經痲痺現象。疫苗試驗顯示,約1萬9000名受試者中,4人會出現這種名叫「貝爾氏麻痺症」(Bell's palsy)的疾病。美國政府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與療法研發計畫最高主管施勞威(Moncef Slaoui)表示,整體來說,呈交給美國FDA的簡報文件上的疫苗數據讓他「印象深刻」。美國政府希望這個月接種2000萬人,其中以養護中心住民和前線護理人員為優先施打對象。目標是於明年2月完成1億人接種,6月時完成全民接種。●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今天宣布,800萬劑輝瑞&BNT疫苗的第一批稍早抵達以色列之後,將於12月27日展開疫苗施打作業,公衛服務團隊預計一天可接種6萬人。尼坦雅胡表示,明天還將接收到更大一批疫苗。尼坦雅胡並重申先前所說,「鑒於我要求所有以色列公民接種疫苗,因此有必要樹立榜樣,作為以色列率先接種疫苗的人」。他並沒有確切說明接種時間。他並表示衛生部正在開發「綠色護照」,「所有接種的人將可出示證書或應用軟體,藉此進出活動、購物中心等各式各樣服務」。「這將有助於鼓勵民眾接種,讓社會快速恢復正常。」根據最新統計,以色列有34萬9916人染疫,2934人病故。
-
2020-12-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外研究:新冠無症狀者排毒久、免疫弱、傳播力較低
彰化縣衛生局與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團隊共同合作進行的萬人血清抗體研究,期中報告顯示當地社區安全、支持防疫政策正確。雖然兩單位近期因未經倫理審查而將面臨處分,但此研究仍是台灣唯一一個針對社區的大規模血清抗體調查,不同風險的社會群體中,各自存在多少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這些人是否還要打疫苗?國外研究報告顯示,無症狀感染者在不同地區、年齡、性別、風險族群的比例都不同,整體大約佔17%,但無症狀確診者排毒較慢、傳播力較弱,而且體內抗體濃度較低,抗體消失的比例也較高。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持續透過直播報告全球疫情動向並歸納最新實證。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無症狀個案、尚未出現症狀之個案,是難以區別的,無症狀個案必須靠檢測方法才能找到,感染後多久採檢也有影響,因此通常是以血清抗體來找無症狀個案。陳秀熙表示,已有一篇系統性回顧研究,綜合13篇追蹤超過7天、共2萬1708人的研究,以證實無症狀比例為17%,在老年照護機構中為20%,非老年照護機構為16%,無症狀個案的二次傳播力也較弱,比有症狀者少四成。特殊弱勢族群的無症狀但抗體陽性的比率較高,不幸的是,這也與死亡率有關。公衛學者Pallop Siewchaisakul表示,巴西曾在今年三月和六月做過兩次2.5萬人到3.1萬人的血清學調查,兩次都發現貧窮、原住民、家戶人數達六人以上者,有較高的抗體陽性率,抗體陽性率則與死亡率相關。曾經接觸過確診個案的人也有較高機率是無症狀感染者。公衛學者彭思敏表示,西班牙調查5萬1958人的血清抗體,結果發現明顯地域差異,有些地區陽性率高到10%以上,有些地區卻只有1到2%;研究也發現中高齡、醫護人員抗體盛行率偏高。挪威針對負責照護新冠肺炎病人的醫護人員及行政人員做調查,結果發現接觸過病患的人抗體反應明顯增加,經過一波社區流行,這些人體內的中和抗體反應也顯著增加。在高盛行區,曾經感染卻無症狀的比率可能高達三成。公衛學者張維容指出,印度屬於高盛行區,有研究針對億男性工人宿舍進行抗體檢測,從592個無症狀也未曾確診的工人身上,發現高達30%的陽性率,但確診者也僅半數具有IgG抗體,顯示光靠抗體檢測,無法充分區別無症狀確診者。無症狀感染者的免疫反應較弱,排毒時間長,抗體還會消失。公衛學者鄭雅中表示,中國研究發現,無症狀者排毒時間較慢,中位數比有症狀者多5天,無症狀者IgG濃度顯著較低,血清IgG轉陰性比例者較高。陳秀熙表示,綜合以上發現,在高盛行區,無症狀個案很有可能會造成社區流行,但在低盛行區,機率就低很多。無症狀感染的免疫反應較低,光靠無症狀感染者不容易達成集體免疫,未來可能還是得靠提高疫苗接種率,才能達成族群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