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苗接種
共找到
2666
筆 文章
-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竹縣97歲老婦打疫苗返家後死亡 檢警釐清死因中
竹東鎮一名97歲范姓老婦,今天到竹東衛生所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返家休息時失去意識昏迷,警消到場發現,已無生命跡象,是否因疫苗接種引起不良反應等原因,檢警釐清中。新竹縣消防局今天12時26分許獲報,竹東鎮一名97歲范姓老婦無呼吸心跳,警消到場後確認,老婦已明顯死亡。警消人員表示,范姓老婦今天上午9時多,到竹東鎮衛生所接種疫苗後回家休息,被家人發現,老婦失去意識,緊急通報119,但警消到場後,婦人已明顯死亡、無生命跡象。目前,已由衛生所協助相驗事宜,至於是否因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或是本身疾病導致死亡等原因,正待檢警進一步釐清中。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診所協助接種剩餘疫苗 基層醫護爆:被要求作廢
國內本土疫情嚴峻,疫苗成為針對稀有資源,台北市今昨2日開放網路預約的85歲長者施打疫苗,今下午起進行未預約的長者疫苗接種,但有基層診所醫護指出,非疫苗合約診所未施打完的疫苗只能作廢,是否開放給其他符合資格的對象施打還在研議,讓醫護人員直呼「太浪費」。台北市長柯文哲14日表示,一瓶疫苗可打10人,針對有預約但沒來的民眾,疫苗開封後若還有剩,原則就是提供給前七類對象施打,授權給每個診所自行運用,相信醫師不會亂用。但有基層醫護指出,北市衛生局在各診所領疫苗時,嚴格警告領回的疫苗僅可給「系統預約的85歲以上長者施打」,若預約沒來或是診所很用力多擠出幾劑,「也不准拿去打75歲以上長者,而要強制繳回衛生局,或是直接作廢」,疫苗開封後6小時就要用完,繳回等於作廢,若一家診所有5人沒來,100家診所就要浪費500劑。另有醫護表示,詢問北投及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診所施打疫苗有剩問題,卻得到「非疫苗合約診所,未施打完畢的疫苗只能作廢,目前還在研議是否開放其他符合資格的民眾施打」的回應,面對珍貴疫苗卻要作廢,讓醫護們感到十分浪費、惋惜。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吳俊良表示,目前主要為北市有簽約的合約診所且自願協助民眾接種,為第一波施打疫苗接種站,若診所疫苗有剩,就可遵循市長日前所說,將疫苗提供給第一至七類對象進行施打;至於醫護所提,「非疫苗合約診所所剩疫苗須作廢」一事並不清楚。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周真貞表示,確實為了不讓疫苗浪費,市長授權診所醫師將多出的疫苗提供75歲以上長者施打;北市目前雖未開放75歲長者網路預約接種,但各家診所都有長期看診以及重症病患,因此可優先從這群病患中提供75歲以上長者給予接種。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2波5.7萬疫苗周六開打 侯友宜:在不不在籍都能打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宣布第2波5.7萬劑AZ疫苗施打規畫,預計周六陸續開打,侯友宜表示,經過計算後能打到82到84歲以及72到74歲原住民長者,周六先打在籍,周日打非在籍,若有長期臥床者也會經專案評估後再視情況安排。侯友宜指出,這次5.7萬劑疫苗,除第1到3類人員外,居家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會派機動接種隊到機構內施打;而一般民眾則從高年齡打下來,設籍先打,非在籍其次,預計82到84歲、72到74歲原住民長者都能打到。侯友宜宣布,周六先開放在籍者施打,若沒接獲里長通知可向設籍的區公所詢問,另有提供網路預約5千名;周日則開放非在籍符合年齡條件的長者施打,周五起可向里辦公室或區公所填寫意願調查表或電話登記。至於長期臥床者該如何施打,侯友宜回應,若有類似狀況可與區公所疫苗接種服務專線連絡登記,會先經過專業醫師專案評估後,再視情況安排接種。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開瓶後沒打完怎麼辦? 基層診所陷入兩難
85歲以上長者昨天起施打AZ疫苗,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接獲基層診所陳情,每瓶疫苗可提供10人接種,會發生開瓶後疫苗打不完的狀況,若給不在造冊名單上的人施打,恐有違法問題,若不這樣做,疫苗超過時效就得報廢,十分浪費。蔡壁如指出,疫苗接種順位有防疫或救命的考量,當疫苗被視為「戰略物資」的時候,「特留分」就是真正的特權,而且是政府公然宣告的特權。因為特留分,政府已經把人命分階級、在社會上製造對立,「大家應該知道職業不分貴賤,人命更沒有,基本生存權是一個平等的普世價值,一個有良知的政府不應該如此」。蔡壁如也提到,昨天首日開放高齡長者接種後,有一名基層診所人員向她反映,每瓶疫苗可提供10人施打,而該診所單日預約施打人數為35人,必須開4瓶因應,因此每日會剩餘5劑疫苗,「在疫苗開瓶後得在6小時內施打的情況下,一方面擔心給其他非優先對象施打會觸法,另一方面又不想要疫苗報廢,非常為難。」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宣布,己發出行政命令,若有開瓶後剩餘的疫苗,授權合約診所運用,但仍以1至7類對象為施打原則;蔡壁如說,本著相信醫護人員的立場,贊同讓第一線人員決定,但這個狀況各縣市都會發生,數量累積起來很可觀,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統一指引,讓醫療院所能夠依優先原則自行運用當日剩餘的疫苗,避免浪費,更能「多幫幾個就幫幾個」。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竹東驚傳97歲老婦人打完疫苗3小時身亡 檢警正介入調查
新竹縣竹東鎮今天(16日)中午驚傳1名97歲的老婦人,上午前往竹東鎮衛生所接種完AZ疫苗後,返家卻出現身體不適,沒想到家屬中午喊她吃午餐時,竟發現她躺在床上已經沒了呼吸心跳,目前檢警已介入調查,將釐清老婦人死因。據了解,這名死亡的97歲范姓老婦人家住竹東鎮上,上午9時許還拿著通知單前去打疫苗,1小時後返家她卻跟女兒表示肚子不舒服,沒想到到了上午11點50分,老婦人就已經昏迷、失去意識,家屬在12點20分報案,但救護人員到場後,家屬則決定不電擊急救。目前竹東警方已通報檢方前去相驗,要釐清老婦死因是否與打疫苗有關,不過竹東鎮衛生所則回應「這個我們不清楚」,下午的AZ疫苗接種也照常進行當中。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2例打完AZ返家死亡 通報再增80歲翁接種隔日喪命
疫苗大規模接種開打第二日,昨日台中市傳出2起老人接種AZ疫苗後死亡,其中一例90歲蔡姓婦人昨晚10時不治,另一例為94歲林姓老翁今早被家人發現無生命跡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台中2例案件發生不久尚未通報,但目前有一例個案通報不良反應事件,為一名80歲男性於接種後第二日死亡,本身患有慢性病史,若有詳細資訊會在發布。莊人祥指出,該名已知的疫苗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的個案,是一名80幾歲男性,本身有糖尿尿病高血壓冠心症,於今年1月曾因心肌梗塞住院,可自行走路。昨日他自行去社區關懷站接種疫苗,6月14日下午接種,直到隔日15日下午,發現個案無呼吸心跳。他表示,目前家屬有通知衛生所行政相驗,目前已經轉通知地檢署會進行司法相驗,預定今天法醫會到家司法相驗,若有告知家屬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另外對於台中傳出2例接種AZ後死亡案件尚未獲通報,如果接到會盡快報告。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6月18日起配發第二批莫德納疫苗 開放第三類對象接種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日捐台的124萬劑疫苗第二批將於6月17日起撥付給各縣市,預計配送39萬4800劑疫苗。而第二批莫德納疫苗則將於6月18日起配送7萬3200劑,同時開放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接種。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莫德納疫苗已於6月9日起陸續提供第一類醫事及非醫事人員接種,截至昨日累計接種3萬7505人。為儘速提升第二類及第三類對象免疫保護力,將於6月18日起進行第二次配送,同時開放至第三類對象接種。疫苗配送量以各縣市符合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中,尚未接種人數接種率四成核估,同時考量疫情風險程度,高風險縣市(台北市、新北市)分配數量係以尚未接種人數接種率達5成以上計算,總計配送6萬3200劑。另1萬劑疫苗提供交通部認定第二類及第三類對象所需疫苗量,其中分配給國籍航空機組員5000劑,含長榮、立榮、華航、華信、台灣虎航、星宇及飛特立等七家公司的駕駛員、空服員與隨機維修員等;另外5000劑分配給民航航空第一線人員,含桃園機場及相關廠商、民航局、航空站、航管人員、飛機維修、倉儲、地勤及空廚等人員。但五月底到貨的15萬劑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之前扣留七萬劑作為第一批接種者第二劑施打,現在全數發配給第三類對象,是否代表又有莫德納疫苗即將到貨?陳時中對此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你(記者)很敏銳」。指揮中心提醒,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另,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的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指揮中心特別提醒民眾,接種mRNA 疫苗後,應注意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心理諮商師接種疫苗遭踢皮球 怨成醫事人員中疫苗孤兒
新冠疫苗陸續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醫事人員」優先施打,同為第一類醫事人員卻在疫苗接種出現「職別排擠效應」,不僅是驗光師,心理諮商師接種疫苗也屢遭排斥,甚至預約後卻又被取消,地方政府要求造冊,造冊三、四次最後一劑也沒打到,儼然成為醫事人員中的疫苗孤兒。一位不具名心理諮商師表示,疫苗特權頻傳,身為醫事人員想打還得靠運氣,遇到同樣問題不只他一人。該名心理諮商師自5月中旬即向醫院預約接種疫苗,但好心肝事件發生後,部分縣市政府要求「重新造冊」,先前的預約統統不算數,他又得重新預約,且預約之後又出現各種問題,疑似地方政府尚未將造冊資料輸入,導致他依照時間到了接種醫院,對方告知「資格不符」,四天前,亞東醫院臨時釋出500劑莫德納疫苗,一早他就從淡水到板橋,預計9點開打,但7點抵達現場時,號碼牌就已經全發完。他說,那瞬間有種悲從中來的感受,真的是難以形容,不解自己的身分明明是醫事人員,卻要為了疫苗東奔西跑。原本對疫苗已經完全放棄,直到昨天傍晚突然被通知可以打疫苗,終於接種到第一劑疫苗;他說,現在還有非常多的心理諮商師,仍舊在自力救濟找尋可以接種疫苗的方法,不斷碰壁、被退貨,政府不該忽視此問題。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羅惠群表示,目前新北市狀況最為嚴峻,醫院對於心理諮商師的職類不熟悉,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已經重複造冊二到三次,還是有諮商心理師反應打不到疫苗,狀況仍舊非常多。他相信雙北目前為疫情重災區,加上要安排疫苗施打,人力有所不足,不過諮商心理師屬於醫事人員,不應該狀況這麼多,中央也有諮商心理師的執業登記資料,應也可以協助造冊,避免好心肝事件發生。羅惠群表示,疫苗對於諮商心理師相當重要,目前遠距諮商並未開放,必須要面對面會談,風險相對提高,疫情之下,國人身心壓力加劇,不少不敢去醫院的患者,都希望能透過遠距,維持諮商效果,也盼政府能儘速協助。
-
2021-06-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兩周後降至2級?陳秀熙:前提是長者1周內全面接種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已滿月,全國三級警戒本周六就要滿月,庶民經濟一片慘澹,許多人都在期待疫情受控後可以開始降級,促進復甦。台大公衛預醫及流病所教授陳秀熙指出,警戒降到二級有四個前提,其中醫護人員接種達七成、口罩及社交距離落實九成,已經達成,但老人全面接種及四大篩檢政策,還要加油。若未來一周能達成四項前提,可望在兩周後降級。陳秀熙今分析,台灣已將近連續14天有效再生數(Rt值)小於一,過去三天各縣市Rt值也都小於一,這是放鬆警戒的科學證據。陳秀熙表示,如果未來一周可完成所有長照機構和家戶長者的疫苗接種,同時推動四大篩檢政策,可望降到二級。陳秀熙表示,台灣5月15日到6月15日的本土疫情,致死率達到3.7%是因為有高齡、到院前死亡、猝死等因素,醫療能量調整效率後,高致死率會慢慢改善,這一兩周應能逐漸降低,落實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NPI)加上檢測,6月12日至15日落實度已達92%,Rt值降到0.46。「NPI、檢測、疫苗三者之間,要在疫情中間找到平衡點」,陳秀熙強調,如此可讓防疫措施可以逐漸適應出不影響庶民經濟的模式。陳秀熙表示,6月1日至13日,近這兩周連續維持Rt值小於一,台灣各縣市Rt值在6月13日至15日都降到安全範圍、NPI落實度也高,顯示雖然還有小型群聚感染,但疫情已經控制下來,可望在NPI措施的逐漸轉化下復甦經濟。至於疫苗,醫護打疫苗是關鍵措施之一。陳秀熙表示,根據模擬,醫護施打率達70%,可降低一半的感染和死亡,如果打到九成,醫護接觸者的感染和死亡可減少六成。陳秀熙指出,一周內警戒要降到二級,有四個前提,其中兩個已經達到了,但還有兩個還要繼續努力。以達成的第一個前提是,台灣醫護人員疫苗施打率已經超過七成,可降低醫院感染率及家戶感染可能產生的超級傳播者。第二個以達成的前提是,口罩加上社交距離落實度維持九成以上,相較於國外經驗,台灣民眾對於戴口罩的配合度特別好,降低小群聚的效果也很顯著。還沒達到的兩項,首先是長期照護相關機構及家戶老人要全面接種疫苗,以及推動社區、企業、基層醫療、家戶這四大篩檢政策。陳秀熙表示,英國株的特性就是隱性傳播、持續造成小群聚,如果能透過篩檢策略快速找出小群聚,可降低社區流行再發生的危險。陳秀熙表示,疫苗施打再怎麼快也需要一兩周,所以三級降到二級的中間,需要一個2.5級的緩衝,也是讓當防疫措施逐漸放鬆時,有至少一到兩周的觀察期,可以確定相關措施是否仍能維持不爆發小群聚。根據以色列、美國、加拿大等各國經驗,搭配公衛措施,疫苗施打率也要達到兩成至五成,疫情才能真正明顯持續受控。
-
2021-06-1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三級警戒滿月/解封關鍵時間點快來了? 圖解三大指標性數據曲線變化
去年新冠疫情擴散全球,台灣曾因超前部署,獲封「防疫模範生」的美名,然而,自今年5月起,社區接連發生群聚、不明感染源個案,引爆新一波疫情,台灣5月11日正式進入社區感染階段。為防堵疫情,雙北率先於5月15日升為第三級疫情警戒,5月19日全國統一升三級。從過去這幾周數據來看,台灣連日確診數皆破百例,加上每日確診數一度「校正回歸」,擊潰許多民眾對防疫的信心。究竟全國三級後疫情變化趨勢如何?這波疫情何時會趨緩?「聯合新聞網」一次整理給讀者了解。⦾全台疫情變化:整體疫情呈下降趨勢 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台灣累計確診數變化Infogram台灣前期整體確診數發展平緩,以境外病例占比為最多,雖然5月初發生華航機師染疫案,但基本上疫情可控。然而,後來爆發宜蘭羅東遊藝場、獅子會、萬華茶藝館群聚事件等,每日境外病例和本土病例在18日當日發生交叉點,本土病例占確診總數比例漸多,呈現明顯的指數型成長。但從確診總數來看,只能看出疫情升溫,很難分辨升三級後疫情趨緩的關鍵點,不過可從每日新增確診數發現端倪。下圖呈現每日新增確診數的變化趨勢,包含境外個案、本土病例(包含每日調整校正回歸數)以及死亡病例。台灣每日新增確診數 (含校正回歸)Infogram從數據來看,疫情第一波高峰是5月15日到17日,第二波高峰是5月24到25日,而第二波高峰甚至比第一波還來得高,許多專家認為這是母親節及大賣場群聚引爆的,接著三級警戒再延長,國內疫情有些微減緩,自6月13日起,本土單日確診數連續3天跌破200例,其中6月15日新增123例本土確診,是實施三級以來的最低。不過,每日新增死亡數部分不太樂觀,國內死亡率有明顯上升趨勢,6月11日死亡率飆破至3.08%,後來幾天死亡率更飆升至3.22%以上,目前最新死亡率已飆升至3.47%,高於全球致死率2.17%,迄今國內已有460人因染疫死亡,且以高齡族群居多,國內新冠死亡率仍壓不下來。⦾各縣市疫情變化:前期雙北疫情緊繃 後期苗栗成疫情重災區各縣市本土累計確診數變化Infogram5月起各縣市的確診數不斷攀升,確診數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新北市、台北市及苗栗縣,反之,確診數最少的縣市是澎湖、連江、金門,其中金門迄今維持零確診,成為全台最後淨土。當5月19日進入三級警戒後,各縣市的確診數排名只有微幅變化,不過6月4日出現疫情轉折點,苗栗縣爆發京元電子竹南廠群聚案,造成移工染疫情形不斷擴大,苗栗分別在6月6日、6月11日單日確診新增人數超越台北,成為疫情最嚴重的前三名縣市之一。⦾雙北疫情變化:雙北疫情退燒 未來仍嚴守防疫措施雙北確診數變化Infogram雙北淪為疫情重災區,北市各行政區5月9日至6月5日的累計確診數以萬華區最多,其次為文山區。新北市則以板橋、三重、中和、新莊區確診數偏高,這些區與北市萬華區地緣關聯性緊密,在生活圈同屬一個圓心,跟新北之間更是有多條橋樑連結,導致確診總數、足跡上升,產生輻射狀熱區。不過從整體數據來看,雙北在5月23日後新增確診數逐步下降,疫情似乎趨緩,但雙北首長曾數次表示不能鬆懈。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只要管制一放鬆,危機就會增加;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表示,雖然數據看起來下降,但還是有很多隱藏確診個案,不能單日確診數下降就鬆懈,並呼籲高風險熱區民眾廣篩,找出無症狀感染者。⦾RT值降至0.7 還得找出社區隱藏感染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R0值是「基本再生數」,在無任何免疫力的情況下,平均1個感染者會把病源傳染給多少人的數值,R0值越大代表傳染越難控制。疫情發生後就會用Rt值,也是「有效再生數」,用來估計某一個時間點有多少具傳染力病人,但這是模擬的數字。根據指揮中心統計,Rt值最高峰落在5月13至15日,Rt值高達15,代表1明確診者平均可傳染給15人。但經過雙北升三級及全國提升到三級後,最新Rt值已下降到0.7,相較於過去公布的1.0有下降趨勢,只要低於1以後,就有反轉跡象。但Rt值也有可能被低估,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李秉穎提醒,如果把所有確診者都找到,計算Rt值會較準確,但如果社區有隱藏病例,就有可能被低估。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認為,Rt值確實是評估疫情起伏的指標,但沒客觀的標準指出要降到多少才能解封三級,因此還得看整體疫情是否脫離三級警戒兩要件(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之本土案例)。⦾按疫情分級管制?各界看法不一由於國內連續3天單日新增個案低於200人,疫情朝著可控範圍前進,外界也格外關注疫情警戒到6月28日後,是否可以降至二級或分區管制,對此,各界看法看法不同。陳時中:疫情會變動不排除任何可能陳時中表示,近期疫情雖有趨緩,但6月28日解除三級警戒前,仍是隨時都有可能變化,針對是否要分區域降級,不排除任何可能性,需要再和專家在討論政策。柯文哲:建議三級撐到全面打疫苗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是否應該實施各縣市分級警戒,這個問題很難答,由於目前三級管制之下,疫情熱區已經撲滅了差不多,但擔心放開管制後,確診數又會回升,他建議三級維持到全面打疫苗為止。江守山:沒校正回歸樂觀看疫情、陳秀熙:未來兩周才是關鍵醫師江守山表示,指揮中心6月7日起不再公布校正回歸,代表校正回歸已減緩剩個位數,意味「塞車」已經結束,「沒校正回歸的數字才是真正疫情」,他預測6月28號應可以解封降級。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認為,若6月28後疫情趨緩,加上疫苗接種速度夠快,可以將3級警戒放寬2.5級,但前提是還得看這兩周疫情變化,也要觀察後續是否有小波群聚竄起,真正的疫情數字要到6月底才能揭曉。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各地爆施打疫苗亂象…排隊接種 累死長者
端午連假結束首日,全國同步施打日本提供一百廿四萬劑AZ疫苗,北市採網路預約制,出現不少混亂,桃園有老翁排隊等候施打疫苗時身體不適送醫不治。死亡病例降到個位數國內昨天新增本土確診案例一三二例,連續三日確診數降到兩百例以下,死亡八例也是廿天來首度跌至個位數;疫情趨緩,防疫警戒是否降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疫情隨時變化,不排除任何可能。陳時中表示,這波疫情五月十一日至今,確診個案一萬一千七百廿二人,包含境外移入個案,已有六一八八人解除隔離,比率超過五成。從疾病採檢或發病日來看,緩坡下降,朝好的方向走,但不能放鬆,要持續注意。陳時中表示,各縣市廣設疫苗接種站,估計速度快一點,因此決定提早於十七日起發送第二批疫苗,除依各縣市七十五歲以上人口比率發送,也考量疫情風險程度,北市、新北等高風險縣市增配一成,桃園、台中、基隆、苗栗及彰化等中高風險縣市增配百分之五,預計配送卅八萬五八○○劑,連同台東、屏東及外島撥補的九千劑,總計有卅九萬四八○○劑。柯被嗆別讓老人罰站昨天疫苗大規模施打首日,許多縣市出現大排長龍等狀況;台北市許多長輩在烈日下拄著枴杖、坐著輪椅排隊等候進場打疫苗,抱怨聲不斷,台北市長柯文哲還被家屬嗆「市長,不要讓老人家在外面罰站。」高雄市長陳其邁巡視施打時,一度為動線混亂責備官員,南投縣長林明溱為電話預約困難道歉,仍向中央喊話開放地方買疫苗。一名婦人說,看到排隊人龍,難道不是防疫破口嗎?還有老翁未預約,直接持施打通知單至國小接種站遭拒絕,與維持秩序警方起衝突,氣得破口大罵。有人一等三、四小時桃園許多長者擔心「打不到」提早到場排隊,有學校的接種站隊伍綿延近六百公尺,有人一等三、四小時,還有九十一歲長者等候期間身體不適送醫不治,另位長者當場休克,送院恢復意識,還有位婦人打完疫苗後吃東西,意外噎死。昨天新增一三二例本土病例,六十二例男性、七十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八十多歲,發病日介於六月一日至六月十四日。 五月十一日爆發本土疫情以來,至六月十五日,累積一萬一九三四名本土確診個案,造成四四八人死亡。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新冠疫苗正式送件申請EUA 積極尋找三期合作國家
高端疫苗(6547)今(15)日公告,已向台灣衛福部食藥署(T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高端並積極尋找國外合作試驗的國家,公司指出,已與歐盟討論如何取得藥證,待對方通知三期試驗設計方向,並與巴拉圭亞松森大學醫學院簽署MOU。高端於今日正式向衛福部食藥署(TFDA)申請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接下來以取得國際認證為目標,接續申請第三期臨床試驗。鑒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能有效控制,國內本土疫情亦日趨嚴峻,截至6月9日,全球已有1.74億人確診,374萬人死亡;國內亦已有11,968例確診,累計333人死亡。全球各國政府與疫苗廠皆積極投入疫苗開發與擴大疫苗接種,現階段疫苗仍為全球短缺的關鍵防疫物資。高端近期也積極與歐盟討論三期臨床試驗,總經理陳燦堅15日指出,將把現有數據與國外主管機關討論,並設計適合的三期試驗。雖然美國FDA指出,將不再核准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市場認為,此舉將對國產疫苗進軍國際市場,增添不確定性因素。但陳燦堅認為,EUA本來就是在緊急狀況下,定出的規範,因此隨著疫苗量充足,美國FDA自然會關閉EUA申請。雖然美國不再受理EUA,但陳燦堅強調,仍可依序完成三期試驗後,申請常規藥證,無須擔心無法進軍國際市場。高端未來三期臨床試驗方面,陳燦堅表示,會把二期數據與將申請認證的主管機關共同討論試驗設計方向,如需補齊的資料、加強二期試驗等,因此台灣疫苗要走進國際並不困難。此外,高端近期積極尋找國外合作試驗的國家,除歐盟已討論三期臨床試驗,等待對方通知試驗設計方向,預期今年底、明年初各國陸續解封後,包含高端在內,國產疫苗將有機會陸續取得相關國際認證。高端也已與我國友邦巴拉圭亞松森大學醫學院簽署MOU,將在當地以免疫橋接展開三期臨床試驗,為進軍海外做準備。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接種AZ疫苗逾12週 打第2劑可能再等等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疫苗接種踴躍,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坦言,疫苗供需確實有「僧多粥少」現象,雖他已接種AZ疫苗逾12週,「打第2劑可能再等等」。第一批11.7萬劑的牛津AZ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在3月3日抵台,衛福部食藥署2週完成7項檢驗,3月22日按時開打,第一批施打對象為醫護人員,但當時因為國內無本土疫情,歐洲又陸續傳出疫苗接種後出現血栓等不良事件,民眾對疫苗卻步。行政院長蘇貞昌及指揮官陳時中為鼓勵醫護接種,3月22日開打當天上午7時40分帶頭全台接種AZ疫苗。AZ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劑次為2劑,目前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接種間隔為8至12週;依台灣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為至少接種間隔8週以上。在5月中旬,接近接種滿8週,媒體詢問陳時中何時接種第2劑疫苗,陳時中回應,有新一批疫苗來台就會接種。但是陳時中直到今天已到了接種後第13週,都還沒施打第2劑,今天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又有媒體問陳時中相同問題,陳僅說,「第2劑可能再等等」。另外,日本贈與的124萬劑AZ疫苗擴大接種高齡長者,但各縣市陸續出現預約混亂問題,外界質疑指揮中心明明有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設計的預防接種預約平台,為何不在這次擴大施打使用。陳時中解釋,長輩對於使用預約系統恐怕有資訊落差,所以選擇採用造冊通知模式,且部分地方政府也有自行推出預約系統,相信對長輩而言,多管齊下的預約方式是方便的。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輩打AZ疫苗別過度擔心 醫師:副作用比年輕人低
日本提供124萬劑AZ疫苗,各縣市開放長者今天開始接種。因國內AZ施打屢傳不良反應,有些長者擔心,若出現副作用身體無法承受。對此,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副秘書長紀鑫就說,疫苗接種年紀愈大、注射副作用愈低,且老年人接種的效果,好處大於年輕人,因此鼓勵接種疫苗。談及AZ副作用,紀鑫說,一般接種AZ疫苗,有10%的民眾會有發燒情況、注射部位紅腫占20%。不過,年紀越大注射副作用越低,以馬偕醫院施打經驗為例,打完前一兩天會有重感冒的狀況,可能產生疲倦、倦怠,民眾會因不舒服導致脾氣變得比較差,或者渾身不對勁大概一兩天左右時間,但這會慢慢恢復。紀鑫叮嚀,長者在打完疫苗後,建議多喝水、多休息,有發燒疼痛的狀況可以吞止痛藥舒緩不適,不要進行太激烈運動;注射部位紅腫大概4、5天就會好轉。另外,家中長輩或許有失智、失能狀況,若打疫苗出現副作用,或許不易表達。紀鑫說,接種前一兩天可以定期量體溫,看有無發燒情形,觀察活動力下降,或食慾不振的情形。研究顯示,年長者染疫重症率、死亡率都高,因此疫苗接種很重要。紀鑫表示,以英國而言,老人接種率高,打過疫苗者,有近80%的人不會變重症;國內建議,75歲以上、慢性病皆須接種,且老年人接種的效果,好處大於年輕人。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再增14例疫苗不良事件 女接種莫德納20分鐘後嚴重過敏
疫苗持續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佈,6月12日至14日新增5萬4785人次接種,其中AZ疫苗4萬8940人次、莫德納疫苗5845人次。其中AZ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6月11日至14日新增12例,其中三例住院中,一例尚在加護病房住院中。而莫德納則新增2例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最快出現接種疫苗20分鐘後,即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目前全台累積85萬5125人次接種疫苗,其中AZ疫苗接種82萬3736人次,莫德納接種3萬1389人次。目前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累積1094例,其中127例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指揮中心指出,疑似AZ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6月11日至14日新增12例,包括8女4男,發病年齡介於22歲至67歲,為接種疫苗後2至28日間發生,其中3例住院中(疑似膽囊炎、疑似左眼視神經炎與左側三叉神經炎、疑似慢性 B 型肝炎急性發作),1例加護病房住院中(接種後隔日透析時出現意識程度改變與呼吸窘迫)。另外8例持續追蹤中,包括1例疑似心肌炎(曾住院,接種後5日開始不適)、1例疑似注射部位蜂窩性組織炎(曾住院,接種後5日開始不適),另6例追蹤中(1例疑似顏面神經麻痺;1例疑似右腿膕靜脈栓塞;1例皮膚有瘀青疑似血栓通報,經抽血檢測血小板數正常唯D-dimer值升高;2例有視力模糊與相關症狀;另1例劇烈頭痛與大腿曾有瘀青,診斷尚不明確。)6月11日至14日間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新增2例皆為女性,發病年齡介於48歲至51歲,為接種疫苗後20分鐘至 1 日內發生疑似接種後嚴重過敏反應,目前已出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這幾例都沒有血栓及血小板低下診斷。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嘉縣85歲長者施打疫苗首日 有清晨4點就來排隊
嘉義縣今天開放8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在縣內四處場所設立接種站,民雄國中接種站上百人擠爆現場,甚至有民眾擔心打不到疫苗,清晨四點便來排隊,在衛生局人員的引導下,人潮才逐漸紓緩,縣長翁章梁也指示注射疫苗每一項細節必須確實到位,為日後大型接種計畫做準備。嘉義縣政府獲中央配發1萬9千劑疫苗,原擬分放近萬劑疫苗給85歲以上長輩施打,後經調查原本有8885位老人家登記接種,但臨時有戶籍在他縣市,但住在嘉義縣的長輩也登記要打,以及本來不想打,臨時又決定要打的老勢大,經調整後約有9100位老人家列為第這波的施打對象。縣府也設立民雄國中、新港國中、水上國小和大林國小接種站,上午9點開打前,站前便湧入上百民眾,有民眾擔心打不到疫苗,另外也有民眾不熟悉流程,分別在工作人員安排和引導下,亂中有序,接種過程約半小時便施打完成。衛生局指出,此次接種疫苗採日本「宇美町」式施打法,接種站事先設置好座椅,由醫護坐著旋轉滑輪椅迅速替民眾施打,一旁還有工作人員用台車推著針筒、酒精及疫苗補充,加快接種速度及安全性,採分齡、分流、分批方式接種,減少群聚風險。縣長翁章梁今天上午到會場視察時指出,這一波大型接種計畫可以為日後一般民眾接種預作準備,每一個細節都必須很到位,接下來疫苗貨源供應會越來越穩定,越早達到群體免疫目標,就能早日遠離疫情。疫苗接種站明後天分別在永慶高中、鹿草國小、中埔國中、朴子國中、布袋國小和東石國小開站,其餘鄉鎮衛生所也同步提供服務,由衛生所通知長輩接種,每天施打時間上午9至12時,下午1至4時。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二批AZ疫苗提前配發!高風險區加配10%、五縣市加5%
日本捐贈的AZ疫苗於各地開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各縣市建立很多採檢點,也有注意到分流情況,這次打疫苗速度會加快,效率變高,決定把二批疫苗及早發送,原本老年疫苗接種目標從27%提高至53%,高風險區加發10%疫苗量,桃園、台中、基隆、彰化、苗栗,加發5%疫苗數量。中央宣布長輩施打「以居住地認定,非戶籍地」,但地方開打後,民眾仍遇到疫苗優先保留給有設籍者,導致苦無接種管道,甚至到處至各縣市找疫苗,形成另一種跨縣市移動。陳時中近一步說明,這兩批AZ疫苗的配發,過去是以各縣市75歲人口的53%為施打目標,若在高風險地區則加發10%,另外包含桃園、台中、基隆、彰化、苗栗加發5%的量,連江、金門、澎湖、屏東、台東也同步提升配發量,台東增1000劑、金門增2000劑、 澎湖增3000劑,他也強調,部分縣市因人口較不密集希望及早準備,才不會有浪費疫苗的情形。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熱!長者排隊打疫苗成輪椅人龍 烈陽曝曬痴等一小時
85歲以上長者今開放接種疫苗,三軍總醫院於台北市網球中心設置大型接種站,今早八點半開始現場集結上百位民眾,不少民眾原以為採「預約號」排隊施打,到現場才知要按照「身份證尾數」來排,有的民眾八點多到,因為尾數在後,在現場白等了一小時,由於天氣炎熱,帳篷數量不多,民眾怒氣隨著溫度升高,對著工作人員怒喊「那我搶著預約幹嘛!」也有民眾反映,家中兩位長者尾數不同號,沒辦法在同一批時間施打,十分不便。據了解,三軍總醫院「網球中心接種站」為分流,以身分證字號尾碼區分上午診、下午診及晚診報到時間。「0、1、2」的人報到時間為8:50-9:40、13:50-14:40、17:50-18:40。「3、4、5」的人報到時間為9:40-10:30、14:40-15:30、18:40-19:30。「6、7、8、9」的人報到時間為10:30-11:30,15:30-16:30,19:30-20:30。有民眾反映,原本是以各自預約號來排,昨晚突然改成用身份證尾數,許多人根本不知道,現場才會亂成這樣。一位余先生特地請假,帶著高齡102歲的父親來排隊打疫苗,在網路上預約時,僅顯示「6月15日上午,三軍總醫院」,還以為是到醫院施打,後來才搞清楚接種站在網球中心,抵達後又發現一堆人排隊,才知排隊順序不是以預約號、而是以身分證最後一碼,他不滿表示「打個疫苗弄成這樣,不是擾民嗎?等一個小時才打,就是另類大型群聚」。一位小姐表示,家中兩位長者分別是100歲、90歲,但身份證尾數分別是4、8,根本無法在同一批時段施打,造成民眾困擾。此外也有不少人預約後,在第一關查驗卻查無資料,讓排隊時間再增長。由於第一天施打疫苗,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也特地在現場指揮,協助一線人員為民眾解惑。王智弘表示,上午外面查驗原只有一台,為了加快速度,後來再增加一台,疫苗接種則規劃六線同步施打,目前預約人數約六百多位,符合資格的長者皆會陸續施打。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直擊接種亂象!「好心疼老人家」 民眾怒批零超前部署
日本提供124萬劑AZ疫苗接種的第一天,高溫突破30度,許多長者拄著枴杖、坐著輪椅到指定接種站準備打疫苗。記者今早直擊,不少民眾反映這波接種亂象,包含線上預約操作難、動線不適合老人、失智長者接種遇挑戰,及難以拉開社交距離等,直批政府超前部屬「根本就是零」。為配合AZ擴大接種,台北市衛生局採線上預約制,6月13日早上8點開放報名,即便市府在12日公布,疫苗接種預約系統操作說明影片,仍讓家中沒有年輕人的長輩直呼「霧煞煞」。像是帶著高齡姐姐來接種疫苗的黃小姐說,自己根本不懂線上預約,是請年輕人協助,8點一到預約就排到38號去了;擔心很多獨居老人不會使用3C,恐無法順利接種。住在大安區的林小姐則說,家中有一位高齡的失智症母親,因行動不便想求助1966,始終打不進去,媽媽因為智能退化,不願配合戴口罩、情緒焦躁不安,前往接種路程更是挑戰重重。她忍不住告訴記者,「我好心疼這些老人家。」看著他們大部分坐輪椅、拄枴杖又頂著豔陽,行走不時有高低差,排隊等待動輒數十分鐘,就連上廁所也是個問題,或許很多老人忘記可以包尿片,沿路還有許多老人陪老人的民眾,實在辛苦。林小姐直言,政府在施打疫苗「超前部署是零」,流程不確切外,匆忙到沒有配套,詢問里長也是一問三不知,建議應該請鄰里去造冊出來,老人家就近前往住家附近診所施打即可;自己很慶幸還有弟弟跟印傭陪同,每家會有各自的困難,很希望失智者能有到府接種服務。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女性民眾更是激動反映,「看到大排長龍的景象,難道沒有防疫破口嗎?」大家的社交距離都好近,1.5公尺根本沒拉開,現在無症狀患者好多,無疑是讓大家陷入染疫風險。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疫苗接種分流佳 學校快打站由老師帶位攙扶老人
台中疫苗一至六類今天開打,位在大里區塗城國小的快打站上午專為85歲以上老人服務。因市府分流得宜,上午來接種的長者秩序井然。校方也派出老師親自服務,一路從協助感應實聯制QRcode、長者不會寫的幫忙填資料,到攙扶他們就位接種和施打後的休息,服務十分到位,讓許多家屬都稱讚「做得好」。大里區長鄭正忠上午連續看了草湖和塗城兩國小,放心的說,「秩序良好、應該不會有人抱怨」。塗城國小怕老人家坐不穩,還特別設了「博愛區」並放上大桌子,四周再環繞擺上桌子,讓老人家等待時坐著可以倚靠著,不會跌倒,並注意間隔距離。校長劉淑秋說,多半的長者都是由家人陪著來,有家屬還牽了狗來,老師則請家人們在區外等候,由老師攙扶著長者進入區內等候和就定位,接受「宇美町式」疫苗接種。她說,先前曾打過警消第一線人員,那時一上午就打了500多位,今天因為是老人家,一整天僅接種3百位,無論各方面都更容易應付得來。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6.2萬民眾赴陸打疫苗?指揮中心:6月每日出境600人內
台灣新冠疫苗荒,大陸國台辦日前表示,截至5月31日底在大陸接種疫苗的台灣人計6.2萬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最近前往大陸的國人人數穩定,並未特別增加。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日前表示,大陸在疫情防控、疫苗接種等方面,對在大陸台胞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台灣5月初疫情爆發後,陸方從一開始就表示願意盡最大努力幫助台灣同胞,讓台灣同胞盡快有疫苗可用。陳宗彥今天表示,觀察最近從台灣出境到中國各航點人數,並未特別增加。以6月份平均每天出境人數而言,都在400人到600人之間,不會特別哪天有增加的情況。他重申,國人及其他國籍人士前往中國的狀況,仍呈現穩定;台灣本身對於國內疫苗接種,都有一定的施打計畫。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式快打 醫坐滑輪椅接種 1小時百人
這波長者施打AZ疫苗,新竹市搶頭香,八十歲以上長者昨依通知施打,直說「盼很久了」,施打站有人潮但未見大排長龍。彰化縣則因額外獲得疫苗,前晚加緊作業,先為疫情熱區的溪湖、和美、鹿港參加關懷據點長者打疫苗,長者歡天喜地耐心排隊等候,直說「有注有保庇」。多數縣市今天才開打,高雄鳳山不少民眾先幫父母看場地了解接種程序,「宛如看考場!」台中和高雄採取日本「宇美町式」接種法,由醫護坐旋轉滑輪椅替長者施打,一小時可完成一二○人接種,希望加快速度。新竹市東區疫苗站一早就有長者由家屬陪同報到,也有人搭防疫計程車、復康巴士前來。九十歲張姓婦人說說,上周五就收到疫苗接種通知書,昨天流程很順暢,完全不用等;八十四歲陳姓老翁說,盼疫苗很久了,完成注射很開心,「不用那麼害怕了」。昨共施打三六五五人,約是收到通知長者的六成。彰化縣府原本採電話預約,但因加碼獲疫苗,決定熱區優先注射,昨加緊通知溪湖、和美四千多名長者,總共二六九場次,溪湖鎮楊姓老翁說:「有注有保庇,早注早平安。」
-
2021-06-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施打疫苗仍染疫?醫指3關鍵:群體免疫前仍要戴好口罩!
近日國內傳出接種疫苗卻依舊染疫的消息,南投44歲婦人4月前往美國,完整接種兩劑輝瑞疫苗,於6月3日返台居家檢疫,期間確診新冠肺炎,幫忙送飯的丈夫也染疫。 為何施打疫苗仍染疫?醫指3關鍵 防範新冠肺炎,民眾都知道施打疫苗是重要關鍵,但卻也有「新冠疫苗可預防病毒」的迷思。重症醫學/胸腔內科黃軒醫師表示,疫苗的主要作用並非在於預防新冠肺炎感染,而是預防病情加重,民眾在接種疫苗後還是有一定的機率感染新冠肺炎,應持續提高警覺。 黃軒醫師說明,要讓疫苗達到預防效果,完整接種是必要的,除了需施打足夠的劑量(輝瑞、莫德納、AZ兩劑,嬌生疫苗一劑),也需得滿14天讓疫苗發揮作用,才算是完整的接種疫苗,疫苗並非施打當下就有效,這是為何施打疫苗醫就染疫的其中原因之一。 在完整施打疫苗後,新冠疫苗如同免疫系統的訓練教官,讓免疫系統學會如何擊敗新冠病毒,使染疫者不至於到重症、避免死亡。但是,即便是再好的疫苗,完整接種後也不可能有100%的效果,民眾還是一樣有可能受到感染,不過病毒量會較低,此情況即所謂的「疫苗突破性感染」。 該案例據瞭解就是在4月前往美國完整接種兩劑輝瑞疫苗,6月返台後確診,CT值為25.46,先生為17.97,從數據來看病毒承載量就較低。而會出現疫苗突破性感染,另一方面也可能因免疫系統缺陷所致。新冠疫苗是以模仿SARS-CoV-2病毒,達協助身體學會抵抗真正病毒的效果,若接種者本身就有免疫系統缺陷,那麼疫苗便無法達到任何訓練的效果。 防範接種後確診3關鍵,醫:疫苗接種速度要快! 黃軒醫師指出,群體免疫可預防突破性感染的風險,疫苗除了可保護接種者外,也為其他因嚴重過敏、兒童等未施打疫苗者提供了間接保護,即使疫苗在部分民眾體內無法達到充分的保護效果,在社區中其他施打疫苗者也可阻止病毒的傳播。多數專家認為,接種率達70%~80%便可實現群體免疫效果。 為達疫苗保護、群體免疫,接種速度非常重要,並非個人施打或某部分族群施打即可就算安全過關。新冠病毒會不斷的變種,越多地方發生廣泛感染、時間拖得越長,變種的種類就會越來越多,將可能部分或完全繞過疫苗的保護作用。因此當有機會接種疫苗應盡快施打,別再觀望,加速完全疫苗接種,以達保護作用及阻止病毒發生突變的機會。 黃軒醫師也再三提醒,疫苗並非萬靈丹,施打疫苗雖是防範新冠肺炎的重要關鍵,但也不可完全仰賴疫苗,至今已有非常多的國內外案例在施打疫苗後一樣染疫的案例。醫師呼籲,不論是完整接種疫苗前、後,在未獲得群體免疫之前都不可鬆懈,應持續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以利早日摧毀病毒的傳播。 《延伸閱讀》 .新冠病毒疫苗有哪幾種?一張圖看懂疫苗保護力與副作用差異 .酒精怎麼噴最消毒?要抹開嗎?招名威:注意2重點,直接這樣噴!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慢性病長者打疫苗前不需停藥 接種後多休息喝水
高齡長者AZ疫苗接種明天起開跑,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提醒,長者打疫苗的好處大於風險,接種前維持正常生活,若服用慢性病藥物不需停藥,接種後多休息、多喝水即可。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六都與多個縣市將於明天啟動高齡長者大規模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黃國晉提到,老年人罹患新冠肺炎重症與死亡風險較高,且年齡愈大接種疫苗副作用愈小,因此無論年齡多大,都建議接種疫苗。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在疾管署「COVID-19疫苗系列專欄」撰文說明,年輕人因免疫反應較強,出現接種後局部或全身性反應的機率與嚴重程度均較年長者(如大於55歲以上)還高。在接種疫苗前,黃國晉提醒,不需事前服用普拿疼等止痛藥,原本就規律服藥的慢性病長者,也不需特別停藥;若患有自體免疫或血小板疾病,可現場詢問醫師,也可攜帶目前服用的藥品,輔助醫師評估。至於接種後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鄔豪欣文中提到,常見不良反應可分為局部性與全身性,前者如接種部位紅腫、疼痛、接種側的腋下淋巴結腫脹等;後者則有發燒、倦怠、頭痛、寒顫、肌肉或關節痠痛等。鄔豪欣提到,疫苗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是可預期的正常現象,但是否出現不良反應或不良反應嚴重程度,則不影響疫苗保護力。黃國晉也說,接種後不良反應以接種部位紅腫疼痛最常見,特別是服用阿斯匹靈或抗凝血劑的病人,較容易局部腫痛,建議接種後可多按壓2至3分鐘。黃國晉提醒,高齡長者接種後可多休息、多喝水,若出現胸悶、胸痛,或者發燒、頭痛持續超過2天,可就醫並告知症狀與接種時間,由醫師評估診治。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什麼樣的人不可以打疫苗?醫師整理10大族群注射表
台南市將在15日開打85歲以上民眾新冠肺炎疫苗,不少人對於自己或家人能不能注射有疑問,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整理相關最新的資訊,包括孕婦、癌症患者都可以注射,但是如果目前發燒或有急性疾病則應暫緩注射。許秉毅表示,雖然還沒有開放一般民眾注射,但是隨著疫苗陸續到貨,施打的範圍應該越來越大,不少民眾詢問他能不能打疫苗,他整理10大族群最新疫苗注射資訊,提供民眾參考。1. 先前施打COVID-19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不可打COVID-19疫苗。(打其他疫苗曾過敏者不禁打COVID-19疫苗,但應該由醫療人員在施打COVID-19疫苗後密切觀察至少30分鐘)2. 發燒或有急性病者:不可打COVID-19疫苗。(宜等病情穩定再打疫苗)3. 孕婦:可打COVID-19疫苗。(只適合注射輝瑞或莫德納疫苗)4. 哺乳婦女:可打COVID-19疫苗。5. 兒童:可打COVID-19疫苗。(只適合注射輝瑞疫苗,且須12歲以上)6. 癌症患者:可打COVID-19疫苗。(接受荷爾蒙、標靶治療者不必停藥;接受強力B細胞免疫抑制劑﹙如Rituximab莫須瘤﹚治療者,疫苗接種時間與用藥時間宜間隔4週以上;接受CAR-T治療者宜隔3個月以上再注射疫苗)7. 風濕性疾病患者:可打COVID-19疫苗。(接受類固醇、hydroxychloroquinine、sulphasalazine、azathiopurine治療者可打疫苗,且不用改變藥物劑量;接受methotrexate治療者可打疫苗,但打完後須停用methotrexate 1週)8. 服用避孕藥者:可打COVID-19疫苗。9. 使用類固醇者:可打COVID-19疫苗。10. 使用抗凝血劑者:可打COVID-19疫苗。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大學要求返校先接種疫苗 留學生說WHO授權疫苗亦可
當台灣尚缺疫苗可打,且沒有廠牌可以選擇時,台中市一名留學生為返回美國上秋季課程時,學校竟通知他,須打完疫苗才可以返校,而且校方僅列名輝瑞、莫德納和嬌生等3種FDA通過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讓這名留學生和其家人頗為吃驚,準備提前返美打疫苗。不過也有熱心的劉姓留學生表示,日前他特別發了電子郵件向校方詢問,校方答覆,如果要求必須接種疫苗,「將與美國CDC(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與CDPH(加州公共健康部門)一致,認可任何WHO授權使用的國際疫苗」。這位留學生的母親說,兒子就讀的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原本也不相信學校會有這樣的制度,但後來確認加州大學校長辦公室 10 日宣布,正在敲定一項政策,該政策將要求所有加州大學教職員工、學術任命人員和學生接種 COVID-19 疫苗;最終的疫苗接種政策將於 7 月 15 日發布,預計屆時系統準備好,就會允許學生和員工開始上傳他們的疫苗接種證明。她的友人再進一步上網了解,發現對於暑假過後的新學年規畫,美國有越來越多大學強制規定學生必須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今秋才能返回校園;且據美國大學院所協會(AACU)表示,越來越多大學可望加入全面要求學生打疫苗。雖然從法律角度來看學校是否有權強制要求學生打疫苗?大學之間看法不一。但美聯社曾報導,大學因為某些傳染疾病而要求學生打疫苗,在過去便有前例,加州法院2020年判決指出,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旗下學校,可要求學生施打流感疫苗。這位留學生的母親說,也因為如此,許多今秋準備返美讀書的留學生,都將會因大學要求先打了疫苗再回校上課,而必須提前返美。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產疫苗貴? 指揮中心:有價差
指揮中心預採購國產疫苗,爆出採購單價比AZ疫苗貴上十倍,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表示,國產疫苗價格高於世界四大疫苗,主因在於研發技術不同,成本計價也不同,加上國際疫苗大量生產,「確實有價差問題」,但基於保密合約暫不透露價格。高端上周四公布二期臨床試驗解盲結果,但外界仍對國產疫苗有疑慮,批評指揮中心在國產疫苗未完成二期試驗就先簽約。莊人祥指出,為確保疫苗開發成功後能如期履約供貨,今年三月就和國產疫苗廠商洽談供貨程序;國內目前接種的AZ疫苗也是去年十月先行採購,當時也未有任何國家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莊人祥強調,國產疫苗審查標準是食藥署參考國際法規趨勢,後續將經過嚴謹審查,而國產疫苗廠商也積極規畫至其他國家進行三期臨床試驗,以取得國際認證為目標。至於國產疫苗保護力,莊人祥說,已有一家公布解盲成果,食藥署也有研究計畫,後續會將國產疫苗接種後產生的中和抗體效價,與接種AZ疫苗後產生的中和抗體相比,若證明保護力不劣於AZ疫苗,才會通過EUA。我國疫苗接種率低於世界多國,莊人祥認為,主要是目前全球疫苗供不應求,台灣已向國外採購兩千萬劑疫苗,預計六至八月會陸續供給,八月後大致不會有問題,到貨後會盡快進行檢驗封緘,並配送到各縣市政府。此外,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擬進口捐贈的五百萬劑BNT疫苗,但上海復星醫藥公司近日表示,台灣民間或官方買德國BNT疫苗,都須透過上海復星代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經過這段時間交涉,上海復星確有代理權,指揮中心尊重商業行為,但盼不要干擾台灣購買疫苗。
-
2021-06-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百元快篩在家自己篩!「台灣人在德國」,分享如何擺脫封城困境
國內本土群聚感染未見趨緩,而國際上有許多國家都已經歷了疫情大爆發、封城後解封,又封城又解封的歷程;看看國外應對疫情的方法,或許也可以當成我們的參考與借鏡。YouTube頻道《台灣家庭在德國Taiwanese family in Germany》的Sophia,自拍影片與外界分享,自己身處在疫情之下的德國生活日常,影片中談到快篩試劑普遍化的使用、疫苗護照、疫苗是否可以混打等相關問題。 德國降低醫療負擔,人人可快篩 德國的一組快篩試劑的價格,大約是新台幣100元;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到,價格從原先一開始的新台幣300元,降至新台幣100元左右。 如果自己有出現感冒症狀,或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受到感染而有不舒服者,就可以自己買來做簡單的快篩。 針對上班、上學者,德國政府也有規定,學校或是公司,每周一定要至少提供一次免費的快篩;原先德國疫情尚未解封時,有學校將學生分成A、B兩組,A組上週一、三、五,B組上週二、四,隔週再對調組別上課,所以有時候學生一周會上3天課,有時候則是上2天課,凡是輪到要上課的學生,當天要提早15分鐘到校,自己操作快篩,確定大家都是陰性了!才會開始上課。 會這樣大規模的,讓上班上課的人自己做快篩,是因為德國沒有那麼多的醫護人員,也能有效的減輕醫療的負擔;德國5月22日解封的時候當日確診人數還有7000多人,過了一周之後,單日確診數還是有5000多人,也就是說還是有快篩的必要性。 人人都有疫苗護照,7月數位上路 在德國每個人都有一張黃色的疫苗護照,從7月1日開始就有手機數位版的疫苗護照,上面會有QR code 只要一掃,就會知道你有沒有施打過疫苗,如果要在歐盟境內旅遊的話,就要在14天前,完成有國際認證的四種疫苗接種;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共同認可的四種疫苗就是:莫德納(Moderna)、輝瑞(Pfizer)、AZ(AstraZeneca)、嬌生(Johnson & Johnson)。 為何會有需要至少施打疫苗14天過後的規定呢?因為,不論打一劑、或二劑的劑苗,都要經過兩個禮拜,才會正式產生免疫效果;也就是說,一切按照計畫時程進行的人,7月1號開始,就可以在歐盟27個國家境內自由地旅行了。 疫苗是否可以混打?德鼓勵混打 查詢到能夠接受第一劑打AZ,第二劑打輝瑞或是莫德納的國家有:芬蘭、丹麥、瑞典、挪威、法國、德國、西班牙、加拿大。 而德國是第一個提出可以混打疫苗的歐洲國家,在今年4月1號,德國的Robert Koch Institut就已建議:可以第一劑打AZ,然後第二劑量打mRNA疫苗,也就是利用信使核醣核酸技術所做的(輝瑞、莫德納)疫苗,這樣混合施打的效果更好。 相關報導資料 .Gavi- The Vaccine Alliance:混搭疫苗安全嗎? .Horizon- EU Research&Innovation magazine:混搭疫苗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Dortmund大學:先打AZ疫苗,後打輝瑞有好處 Kreuzimpfung: Kombi von Astrazeneca und .RKI 的官網原文(德文) :AZ與其他mRNA疫苗混打更有效 不過,台灣所有官方發布的資料,目前都顯示不建議第二劑施打不同廠牌的疫苗,在衛福部的官網上也是這樣說。 至於最終個人要怎麼選擇,需要有賴自身的獨立思考和判斷。 AZ血栓副作用疑慮,比生孩子低 施打AZ害怕有血栓的問題?發生血栓的機率機率畢竟只有10萬分之一甚至不到2;若以生小孩的風險為例子,每600至800個嬰兒就會有一個「唐氏症」;每100個嬰兒也會有2個至3個有先天性的缺陷,可是大多數的人不會因為這樣子就不生小孩。 每件事情都多少有它的風險,相較之下,打AZ疫苗的風險,已經是非常非常低了。 在今年的4月16號,德國總理梅克爾率先打了AZ疫苗,同時她也拜託德國人民趕快去打疫苗,「因為這個是唯一可以,克服這場疫情的唯一辦法」;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也打完兩劑的AZ疫苗;既然,英國和德國兩位國家的元首都毫不猶豫施打了,可見AZ疫苗並無外界所想像的那麼差。 德國的後疫情時代,往日難再現 德國雖然現在已經解封了,但是還是回不到從前的生活,比如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在餐廳「戶外」用餐,不需要有「陰性檢測證明」,可是如果要在餐廳「內用」的話,就必須到檢測站,拿到「陰性檢測證明」。 搭飛機的時候也是需要有陰性的檢測證明,但這個時候則要跑去檢測站做快篩,不可以自己在家做快篩,因為不可能自己給自己開證明。 傳染病爆發的年代,請顧好自己 在人類的歷史中,也曾經爆發過很多次的傳染病,像是歐洲中世界的黑死病,當時因為沒有疫苗,導致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7歲。 我們很幸運地生在這個科學進步、醫學發達的時代,這次的疫情爆發還不到一年,人類就發明了疫苗來對抗病毒,真的很感謝科學家,還有醫護人員的貢獻,作為普通人能有的貢獻,就是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珍惜生命。 (本文,已獲《台灣家庭在德國Taiwanese family in Germany》授權轉載改寫引用。)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別把錢留到不能花的那天!吳淡如:擁有足夠的錢養老,不如擁有「足夠的決定權」.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她成功「脫貧」卻變得身心俱疲!楊倩琳選擇放過自己、環遊世界:50後迎接最美時刻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蔡總統被爆打疫苗!指揮中心急調閱接種系統 證實「真的沒打」
資深媒體人彭文正在網路直播指出,總統蔡英文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指揮中心今天晚間緊急發新聞稿澄清,經授權調閱接種系統後,證實蔡總統及副總統賴清德都尚未接種疫苗。國內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疫苗接種踴躍,彭文正在網路直播指出,總統蔡英文已偷偷接種BNT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表示,這種話尚待證實,「不過我想講這種話是過分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晚間7時41分發布新聞稿指出,有關網傳蔡總統、賴副總統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經總統及副總統授權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閱「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查證,蔡總統及賴副總統均尚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