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苗接種
共找到
2666
筆 文章
-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民樂透?18歲妹收到疫苗接種通知 姊直呼社會不公
全國886萬5539人完成第三輪公費疫苗意願登記,今將針對第六、八、九、十類以及197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民眾,約170萬人會陸續收到簡訊,有民眾指出,自己不屬於前十類,也未滿48歲,卻收到簡訊;也有人說,自己18歲妹妹收到簡訊,身為姊姊的她卻沒收到,直喊「社會不公啊」。指揮中心表示,會再了解相關情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完成第三輪預約的886萬5539人,其中有約495萬人有意願接種AZ疫苗,該系統平台自7月20日上午10時起,將針對第六、八、九、十類及48歲以上民眾發送簡訊,預約接種期程至7月22日中午12時截止,施打期間為7月23日至7月29日。一名35歲的陳姓男子表示,自己不屬於前十類,年齡也未滿48歲,本身也沒有隱疾,今天卻收到簡訊通知,懷疑是否因自己的父母為第一、二類對象,先前造冊漏掉他,所以現在才被通知到,但也認為會收到簡訊跟自己只勾選AZ疫苗有關,「全民樂透,自己中獎了」。另一位女子指出,自己18歲的妹妹今天也收到簡訊,身為姊姊的她卻沒收到,「我小妹收到可以預約打疫苗的通知,但她一個月根本出門不到三次吧,社會不公啊」;另也有人說,自己住在台北沒收到簡訊,但身邊幾個住新北、基隆或台中40歲以下的友人已收到。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無疫苗年輕人有剝奪感 陳時中:確診年齡降是防疫重點
公費疫苗意願登記開放至18歲以上,但通知可預約接種的簡訊發放是「長幼有序」,18歲以下青少年也尚無疫苗可打,對年輕世代造成「相對剝奪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世界通用的策略都是先保護染疫後易產生高風險者,對年輕人的不公平,會儘速想方設法,把年齡往下移動,畢竟近來疫情以家庭群聚為主,年齡有下降趨勢。陳時中表示,今早的全國防疫會議中已說明,本土案例以雙北較多,各縣市只有零星感染源,但這兩周發生群聚事件,家庭群聚為主,病例年齡有下降趨勢。中央已請各地政府現階段防治重點,要納入青年族群、加強留意傳播風險,也要持續強化醫療體系準備,以因應未來變異株疫情可能的變化。另有關有中醫師在網路公開疫苗接種後死亡相關資訊,資訊內容有錯誤,卻揭露出相關人員之全名與居住地區,引起死者親友不滿與輿論爭議。陳時中呼籲,散佈個資不可取,再重要的訊息也不能暴露個資,會建議地方政府請警察單位調查。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颱風來襲 陳時中:若影響疫苗接種併入下期
新冠肺炎疫苗預約平台第三輪意願登記到昨天中午結單,並從今天起開放48歲以上(1973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以及符合第6、8、9、10類對象預約,共約170萬人會陸續收到簡訊通知接種。但因為這周颱風烟花恐來襲,若宣佈放颱風假,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依停班停課標準,若影響到預約民眾權益,將併入下一期預約。查帕卡颱風已轉中颱,烟花颱風則預計下半天轉為中颱、最快明天清晨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此外不排除有其他熱帶擾動形成。中央氣象局示警,烟花颱風對台灣造成影響,以周四到周六最接近,其中周五、周六中部以北、東北部、甚至南部都要防豪雨。對此,陳時中表示,颱風來襲施打疫苗可能受到妨礙,將依停課停班標準,該停就停。影響到預約民眾的權益,將併入下一期平台,在下一梯次保留給民眾,希望收到簡訊後趕快來預約,「當然希望颱風不要來」。至於昨天施打疫苗情況,共有19萬多人接種,接種AZ者共16萬多人,接種第二劑者約 6千多人,接種莫德納疫苗者約共2萬5千多人,第二劑莫德納疫苗接種者約3千多人,總體人口涵蓋率22.48%、劑次人口比為23.08%,另外,至今發出簡訊152萬9148人,完成預約75萬2610人,約占50%。早上有些微當機的情況,一方面人多,另一方面也因應六縣市接種點有些改變,因此修改系統。陳時中也提醒,6月9日至7月9日第一至第三類對象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者,已經開放接種第二劑,莫德納數量有限,請大家儘速接種。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專家:EUA風險政府要負責 可考慮加簽同意書和提高救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高端疫苗通過緊急授權使用(EUA),最快八月加入公費接種,是全世界第一個尚未開始做第三期臨床試驗就通過EUA的新冠疫苗。但指揮中心雖公布的相關資訊相當有限,未公開關鍵會議紀錄、亦拒絕會中不同意之專家意見,社會大眾對於使用國產疫苗仍感疑慮。對此,臨床試驗與受試者保護專家表示,科學發表需經過同儕檢視,如果現在不敢給人看、不敢面對批評,只能等以後用「事實」來檢視。未來接種國產疫苗是否需額外簽同意書、提高相關救濟條件,也要看政府是否敢於面對現實。受試者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北榮感染科兼任主治醫師郭英調表示,作為科學人員,沒有看到資料的情況下,無法批評通過EUA的決議是對或不對,只能說,像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如果做成這類重大決議,是會上網實況轉播給所有人看的,畢竟「越公開透明、越能取得公信力。」郭英調表示,科學發表要接受同儕檢視、接受公評,「批評不倒的才是真理」,如果不敢給人看、不敢接受批評,那就只能透過事實去檢視,以後幾百萬人接種就知道了,「既然要黑箱作業,結果就是這樣。」郭英調舉例說,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被批評效果差,但在未進口國外疫苗、僅打中國製疫苗的情況下,中國已經不需要實施封城等嚴格防疫措施。即便中國有資訊封鎖等問題,如果疫苗完全沒效,可能也達不到這樣。指揮中心通過苗EUA之後,將由疾管署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討論是否將高端疫納入接種計畫。若納入接種,缺乏三期試驗的國產疫苗接種前是否應簽署額外的同意書?接種後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條件是否應更優?「EUA的所有風險就是要政府要負責,」郭英調表示,像是額外的同意書和救濟,也要看政府EUA有沒有這些相關規定。現行藥害救濟一條命只有兩百萬,本來就太低,有檢討空間。簽署同意書是為了告知風險、讓人三思,確認了解並且簽名表示已瞭解;一定會有人閱讀同意書之後退縮,這也要看政府是否敢於面對現實。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保護力終生有效?教授揭研究到底說了什麼
過去兩天,有三位讀者來詢問一篇前天(2021-7-17)發表在自由時報的文章:研究曝「AZ保護力終生有效」 接種後如形成「殺手訓練營」。這篇文章所說的研究是2021-7-15發表的Adenovirus vector vaccination reprograms pulmonary fibroblastic niches to support protective inflating memory CD8+ T cells(腺病毒載體疫苗接種重編程肺成纖維細胞壁龕以支持保護性膨脹記憶 CD8+ T 細胞),而它的結論是:整體而言,這些數據定義了一個關鍵的成纖維細胞生態位,支持在臨床上重要的疫苗平台中運行的強大保護性免疫。從這個標題和結論就可看出,這是一項非常專業、艱深難懂的研究。但儘管如此,一般民眾應該還是可以看出,它們完全沒有提到AZ疫苗,也沒有說出「終生有效」 。那,媒體所說的「AZ保護力終生有效」,到底是怎麼回事?請看我逐段分析自由時報那篇文章。第一段:有科學家研究發現,AZ疫苗的保護力可能終生有效,因為它除了可產生病毒抗體外,該疫苗還會在體內創建「訓練營」,用於搜索和摧毀細胞毒性T細胞,甚至可以殺死入侵人體的變種病毒。分析:但這項研究並沒有測試AZ疫苗,而只是測試腺病毒載體(帶有便於偵測的抗原標記)。它也沒有做人體試驗,而只是做了組織和小鼠的試驗。這些試驗顯示,用腺病毒技術所做出來的疫苗有潛力可以提供長期保護力。但是,請注意,「用於搜索和摧毀細胞毒性T細胞」是大錯特錯。正確的說法是「支持細胞毒性T細胞」。還有,「可以殺死入侵人體的變種病毒」也是大錯特錯,因為細胞毒性T細胞只會殺細胞,不會殺病毒。(註:細胞毒性T細胞的英文是Cytotoxic T-cells,也就是論文標題裡的CD8+ T 細胞。這種細胞會殺死被病毒入侵的細胞,從而導致病毒無法繁殖)第二段:最近在《自然》期刊上發布一篇論文指出,人體在接種AZ疫苗後,除會被刺激產生能對抗武肺病毒的抗體,疫苗中的腺病毒(adenovirus)也會轉化成纖維細胞網狀細胞(FRC),進而形成一個「殺手訓練營」,訓練細胞毒性T細胞(cytotocxic T cell)殺死未來侵入人體的變種病毒。分析:這段文章除了犯了上面所說的那些錯誤之外,又多犯了一個錯誤。疫苗中的腺病毒是沒有任何可能會轉化成纖維細胞網狀細胞。正確的說法是「疫苗中的腺病毒會存在於纖維細胞網狀細胞裡面」。第三段:報導指出,這代表接種AZ疫苗後,即使原本的抗體消失,但人體還是可以持續製造抗體,且保護力可能長達一輩子。瑞士研究人員路德維格(Burkhard Ludewig)表示,這些來自「殺手訓練營」的T細胞似乎具有非常高的適應能力,能長期與人類共同進化。分析:「但人體還是可以持續製造抗體,且保護力可能長達一輩子」又是大錯特錯。這項研究所發現的是,用腺病毒技術所做出來的疫苗具有可以「長期支持細胞毒性T細胞」的潛力,但它卻完全沒有做任何抗體的測試,也沒有說「人體還是可以持續製造抗體」。還有,Burkhard Ludewig從未說過「這些來自『殺手訓練營』的T細胞似乎具有非常高的適應能力,能長期與人類共同進化」。他跟媒體說的是「腺病毒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與人類共同進化,並在此過程中對人類免疫系統學到很多」。第四段:近日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在臉書形容AZ疫苗副作用是「倒吃甘蔗、苦盡甘來」,莫德納則像是「魔鬼圈套」,套住你就被控制,呼籲大家打AZ疫苗。分析:這段話是否跟這項研究有關,讀者應可自行判斷。至於「莫德納則像是『魔鬼圈套』」,我認為不應當出自衛生官員之口。總之,這項研究所發現的是,用腺病毒技術所做出來的疫苗具有可以「長期支持細胞毒性T細胞」的潛力,但是把它說成「研究曝『AZ保護力終生有效』」,則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慣用的誇大伎倆。其實,光是誇大也還好,畢竟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但是整篇報導錯誤百出,則是不可原諒。原文:AZ保護力終生有效,真的嗎?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104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 24死AZ、莫德納各半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7月16日至7月18日計3天,共新增104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24件死亡,疑似嚴重不良事件45件,與非嚴重不良的35件。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死亡事件中,12例是疑似接種AZ後發生,另12例是疑接種莫德納後發生死亡。莊人祥說,疑接種AZ後死亡有9女3男,年紀在52歲至92歲之間,有8人75以上,是接種後1天到29天之間發生;另外12例是莫德納,年齡介於65至91歲為5女7男,有7人75歲以上,是接種後當日到14天之內發生。
-
2021-07-1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公費疫苗預約第三輪 7/20起收簡訊進行預約,7/23開始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第三輪意願登記今(19日)中午收單,指揮中心指出,截至7/19的12:00止,第三輪意願登記總人數為8,865,539人,登記AstraZeneca人數:410,799人,佔總登記人數4.63%。登記Moderna人數:3,913,731人,佔總登記人數44.15%。同時登記AstraZeneca/Moderna人數:4,541,009人,佔總登記人數51.22%%。於7/11 14:00後,重新選擇AstraZeneca人數:1,361,015人。對象第六、八、九、十類,以及197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者,約170萬人。預約上述對象有先進行意願登記者,明日(20日)開始會收到簡訊,收到簡訊須再進行實際預約,才算完成預約。預約接種期程至7月22日中午12時截止。【註】未來將視疫苗到貨量,每周二發送簡訊。如接獲簡訊但沒有完成預約者,將自動加入下一次簡訊通知名單。施打期間7/23(五)~7/29(四)。疫苗種類本輪可接種疫苗為AZ疫苗。疫苗接種順位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雄6旬男接種莫德納當晚猝逝 解剖初步排除疫苗致死
高雄市66歲蔡姓男子15日上午接種莫德納疫苗再到高雄港工作,傍晚5點半返家進門就告訴妻子身體不適,剛進房間準備更衣就突然倒地,送醫後宣告不治;警方呈報檢方相驗,今上午安排解剖釐清死因,初判死因為心血管阻塞,排除與疫苗有關,確切死因則要待正式解剖報告出爐。蔡姓男子據高雄市衛生局調查有心臟慢性病史,當天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無不適反應,但工作回家後卻突然倒地,救護人員到場後已無呼吸心跳,被通報列入疫苗接種嚴重不良反應。16日檢方安排初驗,發現「無外力介入」,蔡男遺體無明顯外傷,為進一步釐清死因,今上午檢方安排法醫解剖複驗,研判為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也就是「心血管阻塞」,初步排除與疫苗有關。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一週逾119萬人改選AZ疫苗 4成6堅持打莫德納疫苗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今天下午5時,全台逾862萬人完成疫苗意願登記,自11日起至今,原僅願打莫德納疫苗者這一週內逾119萬人改選AZ疫苗,現在只剩下4成6的民眾堅持打莫德納疫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預約平台意願登記實施對象13日起再擴大,第三輪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已開放所有18歲以上一般民眾,全國已有862萬4621人完成意願登記,第三輪意願登記延到明天中午12時收單,20日至22日開放有勾選AZ疫苗者預約。截至今天下午5時,僅勾選登記AZ疫苗的人數是35萬9307人,占總登記人數4.16%,同時登記願意接種AZ疫苗及莫德納疫苗的人數為427萬4930人,占總登記人數49.57%。堅持只想打莫德納疫苗的民眾為399萬384人,占總登記人數46.27%。第三輪意願登記延長至7月19日中午12時進行結算,7月20日起陸續以簡訊通知符合資格的民眾預約接種。本輪可接種疫苗為AZ疫苗,如民眾錯過預約時段,可於當天告知現場人員,另擇同天其他時段接種;如無法於預約當天接種,須等候下一輪簡訊通知,再至系統重新預約接種。指揮中心提醒,「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須先完成意願登記,才能在接到簡訊通知後進行預約。系統平台會按照疫苗分配情形、參照民眾登記意願,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者才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AZ疫苗突然翻紅,媒體人趙少康昨天指出,有醫師鼓勵第1劑打AZ疫苗,因為若未來開放混打後,第2劑可以打AZ疫苗、BNT疫苗、莫德納疫苗或國產疫苗。但他認為,抱持類似想法的人恐怕無法如願,第2劑可能只有AZ疫苗或國產疫苗可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被問及此事,他表示,大家對混打期待很深,指揮中心也抱持正面看法,且維持原有態度,混打策略一定是在確保效果、安全才會開放,最終由專家小組做方向性決定,目前仍在資料搜集階段。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49歲男打完莫德納後腦幹出血死亡 生前患有高血壓
新北市今日通報4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其中1名男性死者年僅49歲,在打完莫德納後持續有頭暈現象,過了1周竟因腦幹出血死亡,是新北目前最年輕施打莫德納後死亡個案。衛生局指出,該個案身患高血壓,9日打完疫苗後1周都有頭暈現象,昨日腦幹出血不幸死亡。另外,汐止也出現68歲患有糖尿病、腎臟疾病與心律不整的女性,16日打完莫德納未出現症狀,但在昨日被通報死亡。而AZ疫苗接種後死亡新北今新增2例,分別是74歲男性與91歲女性,男性死者有慢性病在身,16日接種後昨日死亡;女性死者無慢性病,上個月17日打完疫苗還正常作息,但28日宣告死亡。總計新北至今已累積接種疫苗後死亡共95例,AZ有85例,莫德納10例。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施打體驗/新冠疫苗針細無感 僅手臂疼痛、退燒藥沒用上
政府已開放18歲以上民眾上網登記施打新冠疫苗意願,被列入屬於第七類接種對象的媒體第一線採訪人員,日前也分別完成接種。以下是他們打疫苗前後的經驗分享,提供給還未施打的讀者參考。正使用化療藥的我 打疫苗安全過關由於領有癌症重大傷病卡,也正在使用口服化療藥,在施打疫苗前特別緊張。趁著門診時特地詢問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梁醫師認為疫苗不會影響病情,也不會增加副作用,反而可以保護體弱的自己,在病況穩定下要積極預約接種。施打疫苗前做足了功課,讓自己心安不少。施打莫德納疫苗後,手臂一碰就痛,甚至無法高舉雙手脫衣洗澡,但在冰敷後改善不少,而不少人會出現的發熱情形倒是沒發生,半顆退燒藥都沒吃。至於疲倦感大概持續了24小時,稍微休息一下即可。最近不少民眾在接種完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可以吸湯匙、刀叉等「磁力」,我也好奇試了一下,居然也可以「吸」住湯匙。不過,我發現與其說「吸」,不如說是「粘」上皮膚,皮膚只要有點汗液的粘性,就可以粘住湯匙,連沒接種的手臂都可以。請教皮膚科醫師後,正確答案與自己的感受差距不遠,台大皮膚科教授朱家瑜也在台大醫院臉書上解答,他指出會有吸附現象,是因為皮膚上的皮脂或分泌物造成的吸附現象,並非人體有磁力,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出來闢謠,包括美國疾病管制局(CDC)都駁斥相關謠言。拿到疫苗身分證 小黃卡好好保存媒體第一線採訪人員被列入疫苗接種的第七類人員,因此被報社選入呈送名單。疫情之中,早已對各種廠牌的疫苗做足功課,心中也有屬意的廠牌,但是被造冊人員並無選擇接種疫苗廠牌的權利,抱持著「輪到我、就去打」的心情前往接種疫苗。當日攜帶身分證、健保卡與員工證,前往台大醫院接種,甫出捷運站就看到明顯的指引告示,在每一個轉彎處都有人員指引、分流,在溽暑時節也貼心的搭設帳棚提供遮陽。從身分確認、填初診單、門診分流、掛號、量體溫、詢問病史到接種疫苗設有層層關卡。動線上,我們只要依序前進,由每一站的護理人員流動協助,因此接種秩序非常良好。接種人數也消化得非常快,整體接種時程約一小時就能完成。接種完成後,會領到一張「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除了個人資料貼紙外,上面載有接種的品牌、時間、主治醫師與接種單位。第二劑的接種預約日期欄位則還空著,我得謹記著保存好小黃卡,不知道是不是我未來的疫苗身分證呢?近日,陸續前往接種的記者同事多表示,數小時後出現接種部位疼痛,甚至疼到手舉不起來、當夜微燒、發燒、頭悶悶的痛,有點類似小感冒,疫苗副作用在二到三天後就消退。似乎年紀二十多歲的年輕同事,感受越發明顯,而我的「疫苗認證」應屬老年人,注射局部小小的疼痛兩天就恢復了。施打前胡思亂想 施打後輕鬆愉快過去主跑醫藥新聞時,常寫到流行性感冒重症的個案,每年一到十月就會注意公費流感疫苗的開放施打時程,一到符合自己資格時就會去施打。不過施打流感疫苗是在秋冬,而這次排到施打莫德納疫苗,卻是溽暑難耐的七月,在預約完成的等候日子,身心有點焦躁,喉嚨扁桃腺有點脹痛,也會胡思亂想:「會不會已經感染新冠肺炎了?」施打的這一天終於到來,我掛到台大醫院周一下午診的23號,早上上網看預約系統,雖然醫院13:30開打,但預約系統通知可於下午13:00到13:30報到。抵達醫院時是13:40,一到現場先抽號碼牌,同時拿著健保卡過卡,瞭解是否為初診,如果是初診必須趕快填初診單。還好我不是初診,確定有號碼時,變成45號,雖然號次延後,但台大醫院因人力和動線安排得好,沒有等多久就輪到我左手插腰、捲起衣袖被打一針。值得一提的是,在等待注射的過程中,台大護理師在現場不斷詢問:「有沒有高血壓?」由於沒有人回答有,不知道如回答有,是否就被帶開或另外加以問診?先前已施打的同事分享,新冠疫苗的針很細,個人感覺真的很細,連被蚊子叮到的感覺都不像。然而,當疫苗的液體灌注進手臂肌肉時,身體是有異物入侵感,但我猜是心理作用,並沒有生理不適。把握機會拍攝一些現場照片以備新聞之用,同事們也頻在群組提醒:「天熱快回家!」「記得多喝水喔!」回家後又收到家人及同事在群組詢問:「現在還好吧?」「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病毒雖可能摧殘人類,卻也拉近了人類群體的感情。到了第二天,我只有手臂微痠痛,並且還可舉起手臂,尚未出現所謂的「新冠手臂」呢。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驚傳跨國混打3劑不同疫苗 台大醫分析可能有3漏洞
今有媒體報導北部一名男子今年4月21日、6月11日、7月2日依序在國內自費接種AZ、在國外接種BNT、在國內公費接種莫德納,很可能為台灣首例曝光三個月內混打三種新冠疫苗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此案例曝露出一些漏洞。首先可能之前自費接種未成功登錄於全國系統,再者可能是7月初接種查核還有疏漏,第三是缺乏跨國查核機制下,民眾在國外接種若不告知,醫師也不可能知道;不過,可預期接種三劑後抗體濃度會比兩劑高。黃立民表示,現在沒有跨國確認接種紀錄的機制,如果民眾又不講,醫師也不會知道,更何況,現在政府沒有規定國外打完回來就不能再打公費疫苗,畢竟國內的公費疫苗是人民的權利。疫苗接種間隔一個月以上都屬於獨立事件,副作用當下過去了就不會累加,可預期三劑都會有效果,免疫系統被多刺激一次,抗體、T細胞等反應會更強,抗體濃度很可能會比兩劑高。黃立民表示,自費疫苗在過去都是廠商和醫療院所之間的事情,要打幾針、打什麼疫苗,都是民眾和醫師共享決策即可,政府不會管,也沒有法律規定自費疫苗要登錄在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 。至於公費疫苗,則是醫療院所與政府簽約時,合約上會規定要登錄,所以需要額外人力進行資料登打、送件等人工作業。難道之前自費接種疫苗者都沒有紀錄可查,已有漏洞?黃立民表示,這要看之前自費疫苗接種時院所與政府之間是如何約定,就算有規定要登錄,也可能有疏漏或沒上傳成功;就算有上傳成功,最近傳出闖關混打成功,也暴露出有些接種站確實查看前次紀錄。黃立民表示,現在新冠疫苗比較特殊,是因為自費也是政府提供,加上疫苗不夠,才會管這麼緊。現在設站大規模拼接種,常常是人來就打了,沒有完全符合醫療常規的完整詢問,如果沒有確實查看紀錄、民眾又刻意隱瞞,醫師也不會知道。「所有疫苗都要跟醫師商量,包括所有的好處、壞處、該怎麼打」,黃立民說,畢竟新冠疫苗種類多,未來只會更多更複雜,民眾很難自已分辨或記得各種疫苗要怎麼打,交代清楚自身狀況,與醫師共同決策。據了解,該名男子於北部某醫學中心開立診斷書。該醫學中心表示,病人僅第一劑疫苗於該院施打,其餘兩劑皆否,醫師僅是依病人提供的相關證明文件開具證明書。
-
2021-07-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放寬院內採檢標準 專家樂見:接種2劑疫苗確診傳染力低
指揮中心15日發文各醫療院所,放寬院內採檢標準,無論是醫護人員、住院患者、陪病者,只要完成兩劑新冠疫苗接種且滿14天,無需定期強制採檢;若未完成兩劑接種者,則依原來規定標準。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樂見中央現行鬆綁院內採檢,他說,這類似我國東京奧運代表團回國放寬規定一樣,完整接種2劑的選手、隊職員,返台執行14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即可;未完整接種者,需要依原本居家隔離14天的規定。專家學者一再強調,即便接種完兩劑疫苗也無法得到100%保護力。蘇益仁說,這是大家一定要面對事實,但打完兩劑若不幸染疫,大部分患者僅會輕症,或病毒量很低,但仍有少部分免疫力不全或低下的病患,縱使注射疫苗後確診,病毒量仍高。「至少我目前還沒看過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確診後再傳染給別人的例子。」針對放寬院內採檢標準,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也說,當然疫情控制得宜下,尤其現在還是夏天,樂見適時放寬;假設鬆綁施行後,不幸發生院內確診,該篩檢還是要檢驗。她說,施打疫苗最終希望社會得到自由,現階段我國可能以目標八成接種率,還是要回歸覆蓋率20%來看,潛在高風險者是否如實施打疫苗,另也觀察到有些長者接收到錯誤資訊拒打疫苗,政府應該祭出政策,以鼓勵高齡者接種疫苗、提高施打率,能有效降低染疫重症發生情形。即便完整接種兩劑還是有在院內需篩檢的狀況,若醫師詢問病患TOCC仍認為有風險,還是可以採取公費篩檢,陪病者,無論是照服員、家屬、外籍移工等,也循一樣模式。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昨受訪說,健保系統都可以查詢二劑接種時間,釐清是否屆滿14天,如果沒有符合放寬的資格,就回到原先的規定,入院前必須篩檢,第一位陪病者公費篩檢,第二位以上採自費篩檢;染疫康復者則是符合解隔離條件且距離發病日滿3個月,也適用不需要強制採檢的對象。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雄女子接種疫苗全身抽搐送醫急救 狀況穩定返家追蹤
高雄市一名50多歲女性昨天下午在文化中心疫苗接種站打完疫苗後,突然全身抽搐,送醫急診。高雄市衛生局表示,這位患者因有一些病史,在急診留觀後並無其他狀況,昨天深夜已返家,會再密切注意其身體狀況。這名女士接種疫苗後,在休息區觀察時,突然全身抽搐,意識逐漸不清。醫護人員趕緊察看,發現情況不對,並請救護車送往大同醫院急救。院方表示,患者在急診休息觀察,後來生命徵象均穩定,已離院返家。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患者有其他病史,在急診症狀緩解,原本建議能在醫院再留觀一些時間,患者和家屬表示可返家。醫護人員會再密切注意追蹤這名女士的身體狀況。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聞眼/護航國產疫苗反害之 不如讓科學說話
許多人覺得國產新冠疫苗研發受到許多關愛,但細數前路,卻是重重坎坷。先有國人質疑國產疫苗採購價格太高,但相較於歐美等國在疫苗研發初期即挹注大筆資金、預先採購,衛福部提供的獎勵金被譏諷為九牛一毛;後來進入第二期試床試驗,政治人物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的護航,又成為愛之足以害之的範例。從總統蔡英文喊出,力拚七月開打國產疫苗,加上採購國際疫苗不力,被質疑為國產疫苗而鋪路。前副總統陳建仁又在高端疫苗第二期臨床期中報告出爐前,在媒體上高談闊論,自稱夫妻倆打高端臨床試驗疫苗,「幾乎沒有不良反應」,甚至提出試驗單位分析四千多人資料,不良反應比率低。當時就引發質疑,未引發不良反應有多種可能,可能是打到安慰劑,也可能是疫苗反應極差,但前副總統先有四千多人的不良反應回報資料,最近又率先揭露自己打的是安慰劑;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參加聯亞疫苗床試驗,且為六十五歲族群數最後一位收案者,原本對國產疫苗研發有激勵作用,如今又公開退出試驗 。扶植國產疫苗最好的方式,或許應該是回歸「科學證據」,讓科學說話,疫苗接種關係人民健康,疫情防治,不應是訴諸情感、訴諸政治,國產疫苗夠強大,有足夠實力,不必用這些「過度保護」的方式,讓議題失焦,最後淪於政治口水。缺乏自信或過度自信都不宜,更不該認為國外月亮比較圓,政府讓先天不足的國產疫苗添加政治味,反不利國產疫苗等生醫產業長期發展。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楊志良棄聯亞試驗 已接種AZ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之前接受三總副院長好友張峰義邀請,參加聯亞二期臨床試驗,於四月十五日接種疫苗,成為六十五歲以上族群最後一位收案者。但楊志良昨天表示,疫情升溫後,他一直問不到是否打到實驗疫苗,認為聯亞未告知受試者是否為安慰劑組,罔顧受試者利益,先前已接種AZ疫苗。楊志良昨天表示:「我怎麼問就是問不到」,他說聯亞六月廿七日舉行記者會,強調自家疫苗保護力強,可以對抗Delta株。待聯亞開完記者會,他立刻向聯亞詢問自己是哪一組,畢竟已符合公費疫苗資格,但聯亞一直未回答,直到現在,他仍不知道自己是疫苗組還是安慰劑組。楊志良表示,疫情日趨嚴峻,聯亞真正解盲要到十月、十一月,他不可能等到那時候。雖然不曉得自己打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疫苗,仍在七月依規定接種公費AZ疫苗。接種AZ後,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就算自己是疫苗組,如今混打AZ疫苗,現在看來也沒事,「我都還活得好好的」。楊志良並未正式向聯亞申請退出試驗,他說,現在打了公費疫苗等於退出臨床試驗,後續通知要抽血時,「別去就好」。他強調,既然聯亞公開說明疫苗有效,就該安排對照組接種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民眾是否曾參加國產疫苗臨床試驗,疫苗接種系統無法得知,即使是疫苗組,只要符合資格,還是可以預約公費疫苗,但建議受試者先諮詢醫師。建議參加疫苗臨床試驗者,若疫苗未核准上市,再接種新冠疫苗必須間隔廿八天;若該疫苗已核准上市,不用再接種新冠疫苗。楊志良為聯亞生技二期臨床試驗六十五歲以上高齡族群「最後一位」收案者,四月十五日完成第一劑接種。聯亞當時也高調對外宣布此消息。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3姊妹接種同時出現「白袍症候群」 血壓飆升險些打不成
苗栗縣16日起展開第二輪疫苗平台登記施打,首日完成4823人接種,報到率高達98%,但少數預約民眾因故無法趕到場而「爽約」,也有人因身體狀況而未接種,苗栗市一家3姊妹連袂預約到同家醫院接種,但到場卻同時出現「白袍症候群」,血壓都飆升超過150,險些未能打成;苗栗縣衛生局表示,疫苗平台接種開始後,民眾如果因故無法按預約時間完成接種,可與承辦醫院協調補打,如果仍無法打成,系統會保留接種資格,下一輪可再預約。苗栗市一家年約50歲上下的3個姊妹,都預約到16日下午在市內一家醫院接種新冠疫苗,但這家醫院接種前需先通過血壓量測 ,收縮壓超過150就不能進入填卡施打程序,3人平常都沒有高血壓,但到了醫院習慣性會緊張,血壓過不了關更是著急不已,擔心會打不到針,量了幾次都血壓都降不來,一直拖到半個多小時,才終於「過關」,當天下午也有一名婦人情況相同,等到血壓過關後,已是最後一名未施打者,因不足開瓶人數,醫院安排她改日再補接種。縣內衛生所、合約診所醫院及大型接種站施打前的醫師問診流程不盡相同,有的衛生所並未量測血壓,但醫師會依據健保病歷、用藥詢問,了解是否適合施打疫苗,3姊妹卡在血壓擔心打不到疫苗,四處詢問能不能改到衛生所施打。苗栗縣衛生局疾管科指出,少數民眾未能按預約施打,可與承辦醫院協調補接種, 照南大型接種站首日施打時,有一名婦人因故未趕上,焦急詢問,當天接種站是由竹南慈佑醫院承辦接種,因此建議對方與醫院洽詢,協調這一輪施打期間內到醫院補打,如果無法配合,疫苗接種資格會保存,下一輪仍會接到簡訊,可再預約施打日期和地點;至於血壓並非施打疫苗必要的條件,主要是醫師問診的參考依據,各接種單位作法可能有所不同。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不再獨鍾莫德納 11日以來逾100萬人改變心意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下午5時,全台逾840萬人完成疫苗意願登記,相較昨天更有近20萬人改變心意,不再獨鍾莫德納疫苗,7月11日以來累計逾100萬人變心,願打AZ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第三輪疫苗意願登記資料,截至下午5時,全台有超過840萬人登記疫苗接種意願,其中30萬餘人登記AZ疫苗、約占總人數3.64%,409萬人登記莫德納疫苗、占48.77%,另有400多萬人同時登記AZ與莫德納疫苗、占47.59%。指揮中心進一步分析,7月11日下午2時以來,重新選擇AZ的人數累計超過101萬人,相較昨天下午5時的81萬人,短短1天有近20萬人改變心意,不再獨鍾莫德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預約平台第三輪登記原訂於15日下午5時截止,後來又延長至19日中午12時,也令先登記的民眾感到不公平。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他明白先登記的民眾心裡會有點不平衡,但疫苗接種是採長幼有序,不是先登記先打,未來只要有新的疫苗抵台,就會盡快擴大接種。另外,有民眾反映吃了10年高血壓藥,卻因近年胃食道逆流導致主診斷改變,而未被列在第9類優先接種名單內。陳時中說,疫苗規定確實可能掛一漏萬,若真符合高風險族身分,可向醫院、衛生局提出優先接種申請,但目前已開放民眾登記疫苗意願,若特地申請優先接種,實際打到的時間可能比登記預約平台還要慢。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已打2劑疫苗滿14天 醫護、患者及陪病免強制採檢
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疫苗接種持續進行,社區傳播風險降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發函,醫護人員、住院病人與陪病者,若完整接種2劑疫苗滿14天,可免強制採檢。衛生福利部次長石崇良告訴中央社記者,先前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除了住院病人與陪病者入院前須強制採檢外,醫護人員幾乎每週都要採檢,相當辛苦,還有護理師因採檢疼痛不適落淚,讓人不捨。石崇良說,考量疫情趨緩社區傳播風險降低,且許多醫護或高齡者已完成2劑COVID-19疫苗接種,因此免除相關強制採檢規定,新制自15日起施行。在醫護人員方面,急診、加護病房或直接照顧疑似或確診COVID-19病患的醫護人員,依規定每5至7天要進行PCR採檢,但若已接種2劑COVID-19疫苗滿14天,可不必強制採檢。在病人方面,石崇良說,住院病人或陪病者必須視症狀或暴露接觸史,在入院前進行抗原快篩或PCR採檢;另高風險地區台北與新北市的急診病人或孕產婦,則須做抗原快篩,但前述對象若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滿14天,同樣可不必強制採檢。石崇良也提到,一般門診病人不須採檢,但門診洗腎患者每週要到院3次,每次停留約4小時,往來頻繁且停留時間長,因此在高風險的台北與新北門診洗腎病患有相關快篩規定,但目前洗腎病患疫苗接種率已達8成以上,故放寬只要接種1劑疫苗滿14天,也可不必強制採檢。至於曾確診COVID-19者,石崇良說,符合解除隔離條件後且距發病日3個月內,與完整疫苗接種後14天一樣,同樣有免疫保護力,感染風險低,因此也適用不須強制採檢規定。但石崇良強調,若病人或陪病者有相關症狀、經評估有必要者,或者醫護人員自覺不安心,仍可進行公費採檢。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逾491萬人次打疫苗 陳時中:看見疫情控制可能
昨天全台超過28萬人次接種疫苗,再創單日新高,累計491萬人次接種,疫苗涵蓋率突破20%。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不僅是重要里程碑,也讓他看到疫情控制可能。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全台共有28萬6人次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累計491萬6652人次接種,疫苗涵蓋率達20.4%、劑次人口比達20.93%。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疫苗涵蓋率20%是國內疫苗接種邁入第一個里程碑,根據國外經驗,疫苗涵蓋率超過20%,就能漸漸看出疫苗效應,超過40%會開始出現防疫效果,超過60%群體免疫情況會更好。陳時中指出,今天不僅本土病例首見個位數,疫苗涵蓋率又達到20%,「感覺到看到疫情控制的可能」,但未來還是要持續努力,根據疫苗到貨狀況,來多少、打多少,盼大家一起提升涵蓋率。隨疫苗接種加速,外界也好奇,高風險族群的疫苗涵蓋率是否陷入瓶頸。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75歲以上高齡族群覆蓋率已達66.78%以上;陳時中也說,65歲至74歲民眾持續接種疫苗,涵蓋率已達70.94%,相較此族群流感疫苗涵蓋率僅55%,COVID-19疫苗涵蓋率並不低。另外,日本厚生勞動省擬將莫德納疫苗接種年齡,從原本18歲以上放寬到12歲以上。陳時中說,台灣會根據緊急使用授權(EUA)通過情形,跟著國際腳步來做。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竹縣第7類教育人員疫苗將開打 4193人下周四安排接種
新竹縣已規畫在下周四(22日)在縣內4處大型疫苗接種站,為縣內4193名第7類教育人員進行疫苗接種,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上午視察竹北嘉豐國小工程時也特別提到,在暑假結束開學日前「讓所有照顧孩子的老師們也都能夠打疫苗」。新竹縣今天(17日)維持0確診,康復出院72人,仍在住院治療27人;昨天新竹縣進行的接種工作,透過中央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預約接種數有1699人,實際接種人數為1545人,接種率達90.94%。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第7類教育人員,包括國小、實驗教育機構、外僑學校和幼兒園教職員,由中央核定名冊共有4193人,衛生局已規畫22日分別在竹北體育館、竹東戲曲公園、湖口王爺壟公園和新埔國中等4座大型疫苗接種站為這些人員施打疫苗。楊文科也提醒,中央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3輪意願登記,雖延長至19日中午12點截止,但仍請18歲以上民眾把握時間登記,預約平台將在截止登記後,發送簡訊通知符合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的民眾,才能進行預約登記。衛生局統計,截至今天下午1時,新竹縣已有23萬8462人完成意願登記,其中勾選AZ疫苗的有7691人,勾選莫德納疫苗為12萬2256人,AZ及莫德納兩者都勾選的則有10萬8515人。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雄連16天加零 18歲以上疫苗施打意願登記達43萬人
今天全國確診個案降至8例,高雄市連續16天加零。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三級警戒進入尾聲,高雄市的疫苗施打率為22%,接下來18歲以上意願登記人數為43萬人 ,一天可打6、7萬人,高市府會「卯起來打」,相信疫苗覆蓋率加上戴口罩習慣,有信心疫情可以獲得控制。高雄市府下午舉辦疫情記者會,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連續16天加零,至目前有些感染源很難溯源,這些零星個案可能還會持續觀察幾天;很多國家都解封又封城,防疫工作還是要落實,我們國情與其他國家不一樣,大家養成戴口罩習慣,疫苗覆蓋率增加又戴口罩,對於社區傳播相當有信心,可以讓疫情獲得控制。陳其邁說,高雄市加緊施打疫苗,目前的疫苗覆蓋率為22% ,接下來18歲以上意願登記者為 43 萬人,若要以7天打完的話,一天要打6至7萬人。陳其邁說,今天高雄持續施打疫苗,明天有11站提供疫苗接種服務,診所施打量有限、大型接種站的量能最夠,鼓勵大家盡量預約大型接種站,巨蛋、岡農、美濃國中、高雄展覽館、流行音樂中心、鳳山體育場等站的速度都很快,將會陸續改成跳島式施打方式,大家快登記意願,趕快施打疫苗。
-
2021-07-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苗栗第3輪疫苗接種登記逾16萬人 至少8萬人可打AZ
苗栗縣今天維持零新增確診病例,全縣累計本土548例、境外13例,其中3人死亡。衛生局表示,縣內第三輪登記公費疫苗平台的人數到今天下午已超過16萬人,其中選AZ或莫德納、AZ的人數有逾8萬人,且持續浮動增加,登記者90歲以上多達101人,其中百歲人瑞就有17人,提醒民眾「有平台預約才有疫苗」未來施打疫苗都必須上平台意願登記。苗栗縣衛生局指出,苗栗縣迄今獲撥疫苗達9萬8100劑,至7月16日累計接種8萬9307人次,疫苗接種使用率達91.04%,疫苗覆蓋率19.37%。縣內第二輪登記施打總人數1萬4950人,昨天7月16日第一天施打,預約接種人數有4922人,完成接種人數4823人,報到率達98%;今天預定完成施打者有2658人,加上孕婦及專案施打,疫苗覆蓋率將超過20%。衛生局疾管科表示,苗栗縣上疫苗平台登記第三輪施打的民眾,到今天下午2點共16萬7955人,其中單選AZ有7517人,占總登記人數4.47%;同時選莫德納或AZ有7萬3905人,占比44%;單選莫德納8萬6533人,占比為51.52%,因此第三輪縣內至少已有8萬1422人可施打AZ疫苗。第三輪登記的縣民超過90歲共101人完成登記,其中超過百歲也有17人登記。苗栗縣長徐耀昌提醒尚未施打疫苗的鄉親盡速登記意願,已接種第一劑民眾,第二劑也要記得預約。如預約登記有困難可拿身分證及健保卡到各鄉鎮市公所由村里幹事協助疫苗施打意願登記,另外縣內的戶政所、地政所、稅務局等臨櫃服務機關或單位,也會協助民眾申請疫苗平台意願登記預約接種事宜。完成登記後會收到簡訊通知民眾,疫苗預約登記有多少人,中央才會配撥疫苗到衛生局,無任何特殊族群可優先施打,請縣民善用平台踴躍預約。
-
2021-07-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6名高中教甄試務人員 遭爆不打AZ搶打莫德納疫苗
今年公立高中的教師甄選,預計7月24日舉行初試,徵選試務人員被列入疫苗優先施打對象,不過台中市中港高中有6位教職員遭爆疑似不打台中部立醫院AZ疫苗,自行到光田綜合醫院施打莫德納疫苗。台中市衛生局表示,按照中央規範,教職員沒有違法,但行為可能有瑕疵 。中港高中出動100多名教職員投入7月24日高中教甄初試考場工作,徵選試務人員列入第7類專案身份優先施打疫苗,7月8日起至7月16日可以線上預約到台中部立醫院施打疫苗。但中港高中有6位教職員卻未前往施打,反而自行向非指定的光田綜合醫院預約施打莫德納疫苗,7月9日已施打完成,遭民眾質疑違反規定。中港高中校長簡崐鎰表示,7月24日將舉行高中教甄初試,因疫苗施打後14天才會產生保護力,投入徵選的教職員須於7月8日、9日施打,經與6名教職員了解,其中有5位教職員透過台中部立醫院線上預約7月8日、9日施打,但因未預約到名額,才會到光田醫院施打,事先不知道台中醫院施打AZ疫苗,也不知道光田醫院施打的是莫德納疫苗。簡崐鎰說,另外一名教職員雖然預約到7月9日到台中醫院施打,但因其有血栓病史,當下得知是施打AZ疫苗而婉拒,事後到光田醫院施打莫德納疫苗。對於6名教職員未依規定前往指定的醫療院所施打疫苗,已通報國教署,若違反相關規定將進行懲處。光田綜合醫院指出,民眾透過本院疫苗接種預約掛號系統進行預約疫苗接種時,當輸入身分證資料,即會與疾管署API雲端系統進行身份核對,系統會自動判讀民眾是否符合接種資格 ,若符合則可完成掛號。民眾到現場時,本院疫苗注射報到處會再核對身份證明,如識別證或在職證明,確認符合資格;在診間,醫師評估時也會再次詢問民眾符合那類接種資格,經過3道程序均符合,本院就依照當時所獲配送的疫苗種類為民眾服務。台中市政府表示,高中教甄試務人員列入第7類專案身份優先施打疫苗,專案人員必須按照通知時間、地點前往指定醫療院所施打疫苗,按照中央規範,6名教職員雖然沒有違法,但行為可能有瑕疵。由於現在莫德納疫苗所剩無幾,後續的莫德納疫苗將保留給孕婦及醫事人員施打。
-
2021-07-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等很久都沒問我」 陳時中曝打完第2劑AZ真實反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年3月2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昨日宣布接種第二劑AZ疫苗,相隔17周終於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今記者會進行40分鐘左右,媒體詢問接種第二劑的反應,陳時中突然眉開眼笑,笑回「我等很久你都沒問我」,娓娓道出第二劑AZ的反應,讚施打情況良好,也再度呼籲大眾「有疫苗就趕快打」。陳時中說,打第二劑AZ後經過10個鐘頭,他昨晚好奇量體溫36.6度,第一劑施打時有燒到37.1度,打第二劑手微微舉起才有感覺,其他沒有不適,施打情況良好,也呼籲大家有疫苗就趕快打,這是一個概略問的,有打就有保護,尤其我們看到研究,打第一劑AZ比其他疫苗產生效果是不錯的,第二劑又有一點反過來,各有保護力在。司法院曾在六月25日曾發函至指揮中心,要求把法官、書記官、法警等第1線司法人員納入優先施打對象,但未獲准。相關人員反映,工作有其必要性且風險高,無法列入第七類的原因,未來有可能開放施打嗎?陳時中說,第七類很多會直接接觸,我們也做某種程度把關,但需求者眾多,第一線容易接觸染疫者,年輕族群也是在外奔波,一定要取得平衡,現在開始18歲以上登記,如果有特別情況可以撥出來施打,但我們對這個要求嚴格一點。目前雙北委外社工都沒打疫苗,他們該自行登記還是造冊?陳時中表示,保護性社工等會接觸到第一線的,都列在我們公費施打對象,公費施打不會被排除,我想市府都有考量,另外也可在平台登記,但到時候不能兩個類別都一起打,不能說一個登記到打了,公費登記又打了,這樣就不好了。高端二期臨床試驗的召集總計畫主持人、也是第一任的衛福部長林奏延,日前打了兩劑高端疫苗,是否可以打其他疫苗?陳時中說,實驗組部分是否可以再打疫苗,他們在做人體試驗,他們雙方同意條文下,之後的作為不是在施行單位的規範,我們這邊可以討論,但可以隔一段時間、要隔多久,讓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討論。疫情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各縣市教師甄試首度因疫停辦,只剩桃園、雙北,陳時中說,這是相關舉辦國家考試單位,都有積極規劃防疫措施,大型考試疫情期間也舉辦幾次,經驗也嫻熟,今天案例少,希望持續減少更多,風險可能性就多。
-
2021-07-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癌症病患就醫、打疫苗防疫有撇步!醫師分享6招
部份癌症患者擔心染疫、重症風險而害怕就醫,「癌症病人能不能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成為癌友熱烈討論的話題。台中榮總癌症防治中心主任李旭東說,癌症治療每延遲4周,死亡率可能增加6%到8%,呼籲癌友按時就醫,也鼓勵在與醫師諮詢後接種疫苗,建立周全保護力。李旭東分享「癌症病患安全就醫六招」:一、做好自我防護,正確配戴口罩。二、室內與人保持1.5公尺距離。三、盡可能避免醫療院所內飲食,若需長時間治療者,建議尋找空曠無人處,盡快用餐。四、善用中榮APP查詢看診、計價、領藥進度,縮短停留醫院時間。五、減少碰觸醫院設施。六、勤洗手,國建署建議三前三後,洗手時機,三前就是用餐前、與病人觸碰前、看病前,三後則是看病後、擤鼻涕後、上廁所後。李旭東說明,目前醫學證據指出,疫苗副作用發生機率並不會因罹患癌症而增加,疫苗對於國內出現的Alpha、Delta變異株有一定的保護力,而癌症病人為新冠肺炎併發症高風險族群,建議癌症病人都應接種疫苗,為建立周全防護,主要照顧者及同住人也應接種疫苗。李旭東說,中榮癌症防治中心參考國家綜合癌症網絡建議的疫苗接種指引,整理列表。提醒每位癌症病人因疾病、接受療程及身體情況有所不同,可先與醫師討論,等到能夠接種時,適合時機完成疫苗接種,完成自我保護。
-
2021-07-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東37天0確診 逾3千教職員今施打疫苗
台東今天連37天零確診個案,也是第一階段高中職以下教職員工接受疫苗接種,共計3300名,不過,針對代理老師未列造冊名單內,教育處長林政宏說,「將爭取專案造冊,排入第二階段施打」。林政宏說,因疫情影響,不少學校代理老師的續聘及招考仍在作業當中,因此,來不及列入第一階段的施打名單內,下周會再調查造冊,列入第二階段施打,最快能在8月底前全數施打完畢。今天3300名高中職以下教職員工分別在寶桑國中及縣立體育館接受疫苗接種,縣長饒慶鈴上午前往了解施打情形,她呼籲教職員工要接種,以保護校園健康,同時對未列名單的代理教師,指示教育處爭取專案造冊。另針對幼兒園及課照中心教職員工疫苗施打,教育處表示,造冊名單共751人,已於7月15前全數施打完畢,全縣所有高中職以下教職員工,都能夠在暑假結束前完成接種,家長不用擔心。而台東連37天零確診,縣府表示,AZ疫苗從3月至6月共獲得1萬8100劑,施打率100%;莫德納疫苗7月前獲2200劑已施打完畢、7月第一、二波共1萬8480劑也施打完畢,第三波1萬2740劑目前持續施打中。
-
2021-07-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有望9月開放混打?陳時中:有信心的話就會朝這方面走
全球關注疫苗混打議題,對於專家指出,目前國內進行混打研究,AZ加上莫德納最快9月可出爐。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要等3個多月,昨日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說,會跟國外資料一起看,若國內外資訊一起導讀,如果國外資料很顯著,也不一定要等到3個月,有信心的話就會朝這方面走。陳時中說,確實現在資訊非常混亂,混打有十幾個國家可以這樣做,但不是全球這樣,WHO專家有提出相關警訊,知名期刊混打實驗上效果好,但是在疫苗與藥物都一樣,一個是效果跟安全,我們會多觀察,讓專家在安全、效益中一一評估,現在安全性報告比較少,事實也難,因為試驗會拉比較長一點。國外已有先打AZ再打BNT能提升保護力的研究,有醫師也喊話希望開放混打BNT疫苗,不混打就連署。張上淳昨表示,不能因為BNT疫苗及莫德納疫苗都是mRNA疫苗,就拿來類比,意即「A+B」不能等同「A+M」。陳時中說,很多時候進行很快,莫德納也許各類研究相對多,畢竟7到8月還有兩三個月時間,會有不同組合出來,請大家放心,會朝有好處又安全的方向來做。近期各大醫院展開疫苗混打實驗,除了AZ加莫德納外,也出現搭配國產疫苗實驗。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長庚有在做AZ加高端的臨床試驗,有看到相關報導,但高端還沒EUA,若要做AZ加高端,高端加AZ是有可能。陳時中則說,還要再證實一下。對於第一劑打AZ出現嚴重過敏,第二劑改打莫德納,若相反的話效果會有差嗎?陳時中說,有些研究不是這麼多,混打中和抗體增加,可能比較好就去打,如果嚴重過敏的話,可以打其他疫苗,不是因為效益,是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這是特殊情況,醫師也會建議暫緩打第二劑,沒有規定說第一劑嚴重過敏,可以第二劑打其他疫苗,那是例外規定,不良反應就可以,避免遭遇到不安全的情況。有民眾吃了十年高血壓藥物,但因為胃食道逆流,更改了主診斷,導致喪失優先打疫苗序位資格?陳時中說,這位民眾還是可以去登記,「這樣的規定會掛一漏萬」,醫院內有高風險可以跟衛生局提出相關申請,不會任意放,會站在立場考慮,現在申請可能比登記還要慢。目前尚未拿到高端跟BNT疫苗,之後會有相關研究混打計畫嗎?陳時中回應,會有相關混打計畫,但要看到或時程跟數量,如果混打,疫苗施打涵蓋率會更好,此外要混打效益,若很好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另外也要去顧慮安全性。日本厚生勞動省預計19日開會,討論莫德納疫苗接種年齡,從原本18歲以上才可接種,放寬到12歲以上即可,我國也有計畫要調整施打年齡?陳時中表示,會根據EUA通過,我們就會跟著來做。
-
2021-07-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覆蓋率達20%! 陳時中談8月目標:來多少打多少
國內開放第三輪疫苗意願登記日期,截至今日下午1時,已有834萬人完成登記,但也因登記時程後延至7月19日,人數仍持續上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登記時間後沿難免有些族群會心理不平衡,會按照原先長幼有序施打,並非先登記就先打到。至於今日疫苗覆蓋率也來到20.40%,提早達到7月底接種低標,陳時中表示,「8月疫苗覆蓋率目標,這個主動權不在我這邊,主動權在疫苗到貨量,我們就是來多少打多少,我們努力一起打涵蓋率提升來。」但國內專家也提醒,民眾覆蓋率提升,但是高齡者等高風險族群仍擔憂疫苗安全性,施打意願不高。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高齡者疫苗施打率中,65歲至70歲族群疫苗接種率達70%,75歲以上則有66.78%。陳時中也表示,其他國家都打到55%相對多了,其他的部分會努力往上升,但在機構內已經打得很完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