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疫情
共找到
14277
筆 文章
-
-
2020-12-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跨年前出現本土案例 蘇貞昌:懇請國人配合防疫
對於出現本土新冠肺炎案例,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2)日表示,接下來就是跨年的假期,但現在全球都爆發第二波疫情,台灣也在250多天後再次出現第一個本土案例 ,除指揮中心將採取必要的防疫升級之外,他也懇請國人同胞務必配合防疫。蘇揆在臉書指出,台灣防疫能夠做到被稱為世界第一,是全民的齊心協力。但是要破壞這樣的成果,可能只是一夕之間、一己之力,而接下來就是跨年的假期,能夠正常過節日是台灣獨有的幸福。蘇揆說,但現在全球都爆發第二波疫情,台灣也在250多天後再次出現第一個本土案例,除了指揮中心將採取必要的防疫升級之外,也懇請國人同胞務必配合防疫,在這場對抗病毒的戰役裡,每一個人都非常非常重要。蘇揆稍早受訪時表示,蔡總統和他比較擔心的,倒是再過不到10天就要過年,有很多地方辦跨年晚會,現在面對英國疫情突變,國際上有很多二次疫情大爆發,台灣竟然可以辦跨年這麼大的集會,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這是國人一年來的努力,可以享受的成績。蘇揆也呼籲,拜託國人同胞要惜福,沒有必要,儘量少到群眾聚集的場合,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家人的平安,為了防疫能夠做到;如果要到群眾聚集的場合,一定要遵守加強防疫的SOP,一定要戴口罩,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同時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果有任何症狀的人,更是絕對不能去。蘇揆也呼籲各地方政府,如果要辦大型的集會,務必做到防疫的要求,一定要做到人車的分流,一定要做到要求所有民眾戴口罩,一定要隨時都有人督導,大家必須一定要做好防疫。蘇揆說,蔡總統和他最擔心在這個跨年,大家因台灣這麼久以來的平安,以至於鬆懈,最近也確實有一些鬆懈的現象,所以一定要惜福、要做好,沒有必要,真的不要到群眾聚集的地方,在家看電視,反而可以看得比較多的角度。蘇揆說,國外很多政治領袖,也都呼籲該國人民一定不要出外,要在家裡,否則可能是最後一個感恩節,可能是最後一個聖誕節。他感慨表示,想想看台灣是多麼幸福,所以國人在接下來的跨年與元旦連續假期,務必做好各方面的管理。蘇揆強調,有關防疫的一切措施,以及有關防疫應該做的每一個步驟,國人同胞務必聽指揮中心的要求,嚴密配合,這樣台灣才能守住成績。
-
2020-12-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紐籍染疫機師趴趴走室內消毒慢?黃珊珊:北市是聽命行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紐國男機師12月8日至12日間的活動足跡,個案曾在台北天母新光三越及天母SOGO、南崁好市多等大型公共場所趴趴走。台北市環保局昨完成天母SOGO周邊戶外消毒,今下午則前往天母新光三越戶外周邊清消。外界質疑,北市府昨已到天母SOGO周邊戶外消毒,不過室內部分,業者卻在今天才開始閉店消毒,是否有防疫延誤之虞?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北市府只是聽命行事。黃珊珊說,北市府是依照中央的疫調結果通知,進行周邊的環境清潔消毒,中央沒有通知,沒有給權限,環保局也不能進到人家的室內去,不過環保局接獲通知後,都是第一時間前往消毒,北市府是聽命行事。北市環保局表示,環保局昨天接獲衛生局疫調通知後,第一時間已前往台北天母SOGO進行戶外環境消毒,已完成4000平方公尺戶外周邊消毒作業;至於台北天母新光三越今天接獲疫調後,也已經於下午2點前往消毒,預計傍晚消毒完成。
-
2020-12-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案771曾逛百貨 新光三越封門管制內外消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本土病例(案771),個案在12月8日11點30分到12點30分逛天母新光三越。新光三越目前緊急在各樓層進行消毒,把正門以外的出入口封住,進行人員管制;台北市環保局在下午3點左右,派員進行外圍消毒。下午2點50分的天母新光三越,仍然有顧客進出,但人數不多,清潔人員忙著在門口、手扶梯等容易接觸的地方進行消毒,員工透露,現在各樓層正在消毒,一樓的櫃臺人員也忙著擦拭門面,不過還是有客人在裡頭逛街,似乎不受疫情影響。一名剛離開百貨的郭小姐表示,看見很多清潔人員在消毒,聽到消息的時候也很緊張,認真思考自己有沒有在12月8日來過新光三越,日後會注意健康狀況,保護自己,剛剛在逛街的時候口罩也都全程戴著。住在附近的范先生說,其實只要戴著口罩就不會擔心,相信大家都會做好防疫準備,自己也會隨身攜帶消毒物品、戴口罩,雖然會擔心社區感染,但要有耐心,相信民眾都有做好防護措施。時常路過新光三越的張小姐則認為,大家都會戴著口罩,平時人也不多,所以不會擔心。台北市環保局在下午3點30分左右抵達新光三越,工作人員戴上防毒面具、背著消毒液,在新光三越的外圍進行消毒。目前衛生單位已掌握案771接觸者共167人,其中13人列居家隔離,154人列自主健康管理,將全數安排採檢,衛生單位已針對案771工作單位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另針對航空器群聚案,已採檢87人,其中3人確診,78人檢驗陰性,6人檢驗中,10人待採檢。
-
2020-12-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再現新冠肺炎本土案例! 經濟部說明口罩產能、庫存量
睽違253天,台灣今天又見本土病例(案771)。經濟部今(22)日下午透過臉書貼文表示:「口罩產能及庫存充足」,不僅強調產能很夠,庫存也夠,更要民眾把口罩戴好戴滿。經濟部臉書貼文全文如下:台灣人能如常生活、工作、出遊跟聚會,是靠全國人民配合政府防疫, 各行各業專家的分頭合作,才有這種成果。遺憾的是,不僅全球疫情持續嚴重,今天台灣也在250多天後,再次出現本土案例。再次呼籲大家,勤洗手、戴口罩,隨時注意指揮中心宣布的防疫資訊。經濟部盤點口罩產能,目前,算入產量較少的假日,醫療口罩的常態日產量也可達2400萬片。如果產能全開,甚至可達3000萬片日產能。此外,目前雙鋼印口罩的庫存量,也超過5億2000萬片。而口罩的關鍵原料熔噴布,廠商的產能也無虞。原料足、生產夠、庫存多,拜託大家口罩一定要戴好戴滿,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一起守護我們共同完成的防疫成果,一起守護台灣。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本土零確診破功 8-11日曾到天母、南崁三百貨民眾留心
國內本土零確診破功,傳為廣達集團員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呼籲,自12/8-11日曾到新光三越天母店、遠東SOGO天母店、好巿多南崁店,曾前往這些場所的的民眾在家自主管理。陳時中指出,這位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案771),為12月20日公布之案765友人(30多歲女性),由於案765疫調時表示無法回想確切活動史,且並未提及曾與案771接觸,12月21日經警政單位調查案765之活動軌跡,發現案765曾於12月7日至12日間與案771密切往來,故列為接觸者,同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指揮中心表示,為釐清案765(外籍機師)於12月8日至12日間之活動史與接觸者,經衛生、警政單位密切調查個案活動軌跡發現,個案於上述期間曾有多處公共場所活動史,提醒曾於附件所列時段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2月25日前如出現相關症狀,應戴上口罩前往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經醫師評估是否採檢。指揮中心說明,針對案765於疫調時未誠實告知接觸史及活動史,恐違反傳染病防治法,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3條規定,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相關檢驗、調查及處置;如確有拒絕、規避或妨礙之情事,衛生單位可依同法第67條第1項第3款規定,處新臺幣6萬至30萬元罰鍰。指揮中心表示,目前衛生單位已掌握案771接觸者共167人,其中13人列居家隔離,154人列自主健康管理,將全數安排採檢(21人檢驗中,146人待採檢),衛生單位已針對案771工作單位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另針對航空器群聚案,已採檢87人,其中3人確診(案760、765、766),78人檢驗陰性,6人檢驗中,10人待採檢。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再現新冠肺炎本土案例!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加強防疫
今天再傳新冠肺炎本土案例!各縣市跨年迎新等大型群眾聚會活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是否要求縮減規模,或採取防疫新措施,備受關注;嘉義縣長翁章梁下午與知名網路脫口秀藝人「龍龍」,在縣府表演脫口秀直播,宣傳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逗趣爆笑。直播結束,翁章梁針對媒體提問,日出音樂會是否會受再現新冠肺炎本土案例影響?翁說,「我們是辦日出音樂會,不是辦跨年,我已要求文化觀光局加強音樂會防疫措施」。文觀局長許有仁提醒民眾,參加日出印象音樂會記得戴口罩,當天清晨祝山入口處將實施量測體溫,還備有消毒酒精,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衛生局代局長趙紋華說,日出音樂會在室外舉辦,按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範,參加者要實名制,用手機掃瞄QR Cord 填個人資料。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下午在縣府舉辦直播記者會,共同舉辦音樂會的阿管處長馬惠達及嘉義林管處代表參加,縣長翁章梁跨界攜手全台最年輕網路個人秀單口喜劇演員「龍龍」,為連辦19年跨年日出音樂會爆笑預告,2人不時來上一段無厘頭、比表情對話,還比賽吃嗆辣哇沙米豆腐,噱頭十足。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2002年打出高海拔、高水準、高格調口碑,年年邀請頂級交響樂團,今年主打回祝山觀日平台,邀請跨域國際指揮家江靖波帶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金曲歌后詹雅雯、鄒族天籟安歆澐,以大器主場磅礡登場。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類英國專案未來恐增加 集中檢疫所下月將增至5000房
英國傳出正在流行具高度傳染力的突變新冠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從23日零時起所有自英國入境者以及14天內從英國入境台灣者,全數皆要入住集中檢疫所檢疫14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表示,啟動英國專案之前,就已開會評估,以兩週從英國的入境量,不會超過400人,目前我國有29處集中檢疫所、總計3250間,近期檢疫所的空間,因應印尼移工入境人數減少,原本入住集中檢疫所的民眾,也陸續完成檢疫,目前可使用的檢疫所房間數約有2200到2400間左右,因應英國專案是相當足夠的。王必勝表示,目前我國有29處集中檢疫所、總計3250間,近期檢疫所的空間,因應印尼移工入境人數減少,原本入住集中檢疫所的民眾,也陸續完成檢疫,目前可使用的檢疫所房間數約有2200到2400間左右。王必勝表示,近期指揮中心討論,在農曆春節以前,類似英國的專案會愈來愈多,加上農曆春節將近,檢疫需求增加,目前已經在積極擴充集中檢疫所,預計明年1月會從現行的3250間擴增到最多5000間。王必勝表示,防疫旅館的主責單位為交通部,不過據了解,我國目前的防疫旅館可提供檢疫的間數為1萬6000多間,現在已住了1萬2000多,不過防疫旅館若沒有空間,民眾也可以申請至集中檢疫所入住。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北市跨年縮小規模?黃珊珊:研議舞台周邊人潮總量管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紐國男機師12月8日至12日間的活動足跡,個案曾在台北天母新光三越及天母SOGO、南崁好市多等大型公共場所趴趴走。外界關注,接下來的北市府前跨年、台北一零一煙火是否照常舉辦?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表示,台北市的跨年活動不會停辦,對於中央希望縮小規模,北市府會針對舞台周邊,針對面積計算如何人潮總量管制,怎麼總量管制,預計明天公布。對於衛福部長陳時中希望跨年縮小規模,黃珊珊說,北市府已經有一些方案,會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調整。北市府會針對舞台表演周邊的人潮控制,將針對面積計算看需要如何人潮總量管制,但還是等與中央開會確認之後,並向市長報告,看怎麼總量管制,預計明天公布。至於在大馬路上看台北101焰火的民眾,北市府則會採勸導方式,若人潮密集,就會要求強制戴口罩,北市府會派出相當多志工協助防疫。觀光傳播局長劉奕霆表示,北市府前跨年晚會,目前還是常舉辦方向,至於跨年的七場前提活動,目前還有最後一場天母運動公園的活動,因為設有飲食攤位,所以因應出現一例本土案例,周六的前期活動將取消飲食攤位。對於行政院長蘇貞昌說,跨年大家不要出門看電視就好,黃珊珊說,北市府還是希望市民能正常生活,只要戴口罩應該可以阻擋病毒傳染,但要很小心。黃說,「北市府不怕辦活動,但辦活動就要戴口罩」,對於院長這樣說,應該有他的想法,但只要做好防護,應該不需要這麼緊張,跨年現場會有相當多志工,甚至參加跨年民眾,也應該會有防疫意志,不希望把這個事情看得很嚴重,該正視,但要正常生活。黃珊珊說,中央已經公告八大類場所要強制戴口罩,包括大型活動、休閒娛樂等,只要勸導不聽,就可以開罰,可以依照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千至1萬5千元不等罰款。
-
2020-12-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本土病例再現 專家:兩周內是危險期應停辦跨年
睽違253天,台灣今天又見本土病例(案771),是案765機師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接觸到的友人,兩人有一起逛百貨公司、賣場,過程中是否戴口罩,還在疫調中。眼看聖誕節、跨年等節日將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五點半將與各縣市政府討論跨年等大活動相關事宜。對此,有專家建議最好停辦或不要參加跨年,因為未來兩週是觀察期,期間若出現其他確診者就糟了。案765是一名紐籍的國籍航空貨機機師,曾於11月29日飛往美國、12月4日返台,依照貨機機師防疫相關規定檢疫三天,曾於7日到12日之間與案771接觸。案765在12月12日又與同事前往美國,於機上有咳嗽症狀,15日返台後進行居家檢疫,後因同事(案760)確診,案765也在18日安排接觸者採檢。案771在12月7日到12日與案765接觸後,於14日出現咳嗽、鼻塞症狀,被列為接觸者後採檢,今確診。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表示,因為有傳播力的個案在社區中活動,保守起見,建議從案771確診日開始往後算兩周的觀察期,如果平安度過這兩周,到明年1月3日前都沒有出現其他確診個案,就代表台灣再次得到上天的恩賜,社區仍然安全。如果陸續又出現偶發病例,那就糟了,所以這14天內大型活動應該要盡量停辦,「你叫我去,我不會去。」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嚴峻 黃偉哲:跨年活動民眾不戴口罩可能辦不下去
台灣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疫情更加嚴峻。台南市長黃偉哲下午表示,會依照中央防疫指揮中心的規範、以最嚴格的標準來看待防疫,要求參與大型活動的民眾遵守戴口罩等防疫規定,如果民政無法配合而疫情也更加嚴峻,不排除跨年活動也都有可能取消。黃偉哲說:「之前的馬拉松比賽停辦過、國際蘭展也都因為疫情取消」,針對防疫台南市一向是以嚴謹的態度來面對,參與大型活動都一定要戴口罩、保持一定社交距離,如果無法遵守,市政府不會排除任何的因應,包括最嚴重的時候取消相關活動。行政院今天也建議地方政府考量疫情,可以縮小跨年相關活動規模。黃偉哲並未宣告要縮小跨年活動的規模,而是增加活動場地架設大型的螢幕,希望民眾能夠保持社交距離。他兩次強調,如果民眾無法保持適當的距離,也不帶口罩那不排除有任何因應的方式,包括停辦活動。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要縮小跨年新春活動規模 台北101:煙火不取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1名本土病例,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會跟各地方政府開會,討論看看跨年和新春活動規模縮小。而每年台灣跨年盛事台北101跨年煙火是否仍正常施放?對此,台北101回覆,目前仍朝施放跨年煙火的方向執行、不會取消,跨年煙火架設與煙火佈線仍依計劃在走,也會遵循疾管署最新防疫規範。由於台北101是煙火施放單位,本土病例一出,反而是對台北市政府跨年晚會影響較大。台北101日前公布2021跨年主秀煙火模擬動畫,將推出時長300秒、共16,000發的煙火大秀,並透過燈光、音樂、點燈與煙火的串聯,今年更特別以四面立體方式、360度全景視角呈現,讓民眾從各角度看台北101都能看到璀璨煙火。此外,耶誕夜起至跨年當晚,台北101大樓塔身燈光將變成「粉紅色」,並自晚間6點起,每小時推出跨年期間限定版的整點燈光秀。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聖誕跨年將至防疫升級?陳時中:強烈要求戴口罩勤洗手
本土病例再現,因應將到來的聖誕節及跨年假期,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原則上會強烈要求戴口罩、洗手,有疾病及自主健康管理者都不能去,而每個縣市舉辦的情況不同,執行狀況要跟各縣市商討。聖誕節、跨年假期將至,不少縣市都有表演、展演等活動,媒體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5時30分將討論跨年等大型活動相關事宜。國民黨立委魯明哲今天在院會質詢時關切再度出現本土病例,因為接下來接連而來的假期和活動,要求政府說明防疫作為。陳時中回應,防疫上根據集會指引,若有本土案例且無法查到感染源,或有散發性或社區性的感染,防疫就會升級,這都有一定根據的,不是指揮中心猜的。陳時中說,指揮中心會因應事實需要情況,和各縣市政府討論各種舉辦型態,原則上會強烈要求戴口罩、勤洗手,有疾病症狀者、自主健康管理者都不能去,每個縣市舉辦情況不同,執行狀況要跟各縣市商討。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有本土新冠肺炎感染 陳時中:風險評估到25日
台灣今天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感染,零本土案例紀錄止步253天。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此本土感染有明確感染源,但疫情風險要看後續狀況,觀察期應為25日前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新增4例新冠肺炎確診,3人為菲律賓境外移入,1人為日前染疫紐籍機師的接觸者,為本土感染。有本土感染,外界擔心疫情發展。陳時中說,染疫紐籍機師在可傳染期12月8日至12日有多處公眾場合活動史,包含12月8日上午11時30分至12時30分在新光三越台北天母店、12月10日晚上6時30分至7時30分在遠東SOGO台北天母店、12月11日上午11時至12時,曾到好市多南崁店。若民眾曾於上述時間到上述場所,要自主健康管理,在12月25日前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或嗅覺異常,請到指定社區採檢院所由醫師評估採檢。今天新增的本土個案為紐籍機師友人,兩人的足跡有一些重疊,但指揮中心持續進行疫調,未來2至3天會更明朗。至於後續疫情,陳時中說,這例本土個案有明確感染源,是否對疫情造成威脅,要看後續幾天相關足跡接觸者的狀況,觀察期約在12月25日左右。目前指揮中心統計,台灣共770例確診,有675例境外移入,56例本土(含今日確診的771)、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感染源不明。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增1本土 新北:耶誕城續開但停止戶外集會型活動
國內新增1例新冠本土病例(案771),因時序接近跨年,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張其強表示,即日起,停止耶誕城內所有戶外集會型活動(含商品促銷在內),並不再受理申請。新北歡樂耶誕城自11月13日開放以來,每日都吸引許多民眾前來拍照打卡,張其強表示,耶誕城活動期間至明年1月3日,仍會持續開放不會受到影響。張其強指出,新北歡樂耶誕城在活動舉行前,即已提出防疫應變方案,視疫情變化,分階段實施,並經本府衛生局審查,後續會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疫情狀況,及新北市疫情,如有任何變化時,會隨時評估,依專業判斷,該停就停。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本土案例影響張惠妹演唱會?台東縣府:5點半與中央視訊會議
天后張惠妹(阿妹)31日台東舉辦跨年演唱會,台東市海濱公園國際地標整緊鑼密鼓搭建舞台,不過,今天國內傳新冠肺炎本土案例,恐影響演唱會。台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下午5點半將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訊會議研討。文化處長鍾青柏表示,阿妹演唱會線上防疫實名制登記已突破4萬人,今出現本土案例後,規模會不會縮小?或是採取甚麼方式辦理?傍晚5點半和中央討論完後才能做出最新決定,並公布結果,現階段仍以縣府規劃進行中,包括防疫措施。他說,依縣府日前規劃,若疫情嚴重,本土案例超過15人以上,則不開放進場,屆時演唱會是否照辦,則由阿妹經紀公司決定,縣府煙火秀照放;現階段仍開放民眾線上防疫實名制登記,如疫情仍在可控制範圍,演唱會當天就採實名制,並全程戴口罩入場。而阿妹演唱會倒數9天,昨天起工作人員已在海濱公園國際地標搭建舞台,預計需要5天的工作天完成,屆時舞台背景將超過3層樓高,會將國際地標建物整個遮住。不過,隨著出現本土案例,不少民眾也擔心演唱會是否順利如期舉行。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出現本土第一例台中跨年暫訂如期 市府:視疫情變動
衛福部今公布出現一本土病例,台中市政府正舉辦YA誕燈節,31日又有大型跨年。市府新聞局表示,台中跨年晚會暫定如期舉行,民眾參與須全程佩戴口罩,現場主持人、舞台螢幕、工作人員都會進行防疫宣導,工作人員也將巡檢民眾佩戴口罩情形。中市府也將視疫情滾動調整防疫作為,如疫情加劇將採「有條件辦理」,管制入出口,測量體溫並實聯登記;如疫情嚴重評估不宜開放民眾聚集,將採「線上直播」,民眾可在原先規劃的平台同步收看2021台中跨年晚會節目。另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預計今(22)日傍晚召開第60次會議,召集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討論跨年活動防疫措施,市府將再視中央建議繼續完善防疫措施。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增1本土病例 柯文哲才剛說北市跨年全程戴口罩
對於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呼籲,民眾跨年可在家看電視,台北市長柯文哲今上午受訪時表示,會很嚴密想辦法在防疫跟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如果要來跨年,全程戴口罩」。不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約莫中午時就宣布,我國新增4例新冠肺炎個案,其中有1名本土病例,北市跨年晚會該如何因應,也令外界好奇。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前,柯文哲正在捷運萬大線金城機廠視察,他受訪時表示,全世界還可以吃尾牙的地方,只有台灣,「太嚴格管制,餐廳就倒閉,但是太鬆也不行,大家還是要保持機警,會很嚴密想辦法在防疫跟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柯文哲說,為什麼這一次莫斯科芭蕾舞團事件,台北市政府很堅定,「如果說舞蹈團不能演損失幾千萬,但台北餐廳開始要限制的話更慘」,有時候會傷害到少數的利益,但作為政府,還是要考慮到大多數利益,「如果要來跨年,全程戴口罩」。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現本土案例 桃園跨年晚會應變2方案備戰
睽違253天,台灣今天再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引起高度關注,該名確診女子近日足跡到過桃園知名大賣場與北市百貨公司,由於距離年底跨年晚會不到2周,桃園市政府提高警覺,現已擬定總量管制、攝影棚轉播2應變方案,最晚在明早市政會議宣布。不少縣市政府年底都如常舉辦跨年晚會,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被問及跨年活動防疫,表示將與相關專家小組、地方討論,會作基本的相關性防疫規定,讓大家可以依循。由於今天傳出北部出現本土確診案例,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楊勝評說,31日將在桃園高鐵站前廣場舉行跨年演唱會,現擬定2套應變方案,由於今天下午中央將開會討論跨年活動指引,市府會依循辦理,最晚明天早上8點市政會議,由市長鄭文燦宣布。楊表示,市府自擬的2應變方案,第一項為總量管制,以高鐵站前廣場可容留人數7萬人來說,此次本就規畫最多8成容留量,以單一入口管制只開放5萬人入內,可能會因應疫情再減少入場人數,第二項則改為攝影棚內轉播方式,讓民眾在電視機前同歡。
-
2020-12-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病毒變異後疫苗還有效果嗎?陸專家:尚無證據
針對英國發現傳染力更強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22日凌晨在微博表示,對此並不感意外,疫苗接種持續有條不紊推進即可。大陸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名譽主任鐘南山也表示,目前尚無證據顯示這對疫苗的有效性是否會有影響。張文宏表示,英國發現新冠病毒的新突變株,可能會加速病毒在英國的傳播。英國倫敦地區隨之也宣布採取最高等級(4級)的防疫措施。這個消息迅速在中國大陸引起軒然大波。張文宏指出,病毒在傳播中不斷出現變異,並出現優勢株是必然的,是生物進化的自然現象。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隨著病毒的複製過程自然地發生突變。成千上萬的突變已經出現,但只有極少數可能是重要的,並以可察覺的方式改變病毒。張文宏稱,目前只能說這個新出現的病毒株與新近出現的英國東南部爆發疫情有關,但沒有發現感染後的疾病更為嚴重。英國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等級,還是為了避免醫療擠兌的發生。他認為,在疫苗出來之前就發生對疫苗無效的變異可能性不大。病毒每天都會發生突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的突變發生,迄今在試驗中被證明有效的疫苗類型只有在上市後才會因為疫苗壓力,篩選出對疫苗無效的突變,這需要等待疫苗上市後對疫苗保護失敗的病例做測序來驗證。張文宏並指出,未來在疫苗接種到達一定水平後,新冠會成為一個和流感接近的季節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22日也表示,世界上新冠肺炎病人越來越多,9月就發現了變異的病毒,不過並不是在打完疫苗之後發現的。鐘南山指出,日前英國傳出病毒變異增加了70%傳染率,至於這種變異對新冠肺炎致死率等方面是否會帶來影響,目前還沒有具體研究,對於疫苗的有效性是否會影響,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據。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自主健康管理確定加嚴! 陳時中:明早開會並報吿
案765紐西蘭及機師於自主健康管理時期外出,造成防疫漏洞,至其接觸者今日確診一例本土個案(案77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基本上要加嚴自主健康管理制度,將於明天早上開會,並於明天跟大家報告。陳時中表示,基本上要加嚴,從幾個案例來看,相關自主管理並沒有被落實,過去希望方便飛航持續進行,但是發生相關情形,指揮中心也在檢討,明天早上開會,明天再跟外界報告,一定朝加嚴的方向走。至於確診個案765、771在公共場所有沒有戴口罩?三個場館有沒有要求他們戴口罩?陳時中表示,之所以要處罰案765就是因為,他對於相關疫調不是很配合,這些場所都有警政和衛生單位進行足跡調查所知道的,有沒有戴口罩我們會在調查。針對765在疫調時沒有誠實告知接觸史及活動史,違反傳染病防制法第43條規定,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相關檢驗、調查及處置。如有拒絕或規避,可以處新臺幣6萬至30萬元罰鍰。將請地方衛生單位予以開罰陳時中表示,目前掌握771接觸者167人,其中13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154人列自主健康管理。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廣達工成本土個案 陳時中:不影響跨年但希望縮小規模
睽違253天我又見本土病例,紐國男機師友人(案771)染疫,據悉,其為廣達員工,主要往來場合是辦公處所,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案771為本土病例,是與紐國男機師較親密的接觸者,所以感染源很清楚,疫情相對單純,不會影響跨年活動舉辦,但希望能夠縮小規模。另外,各界關注指揮中心是否公布案771在台灣的足跡,陳時中表示,因為該案沒有無法掌握的公共足跡,目前已匡列了167人進行疫調,但因為案771與紐國男機師都共同出現在台北天母新光三越及SOGO、南崁好市多,籲民眾自健康管理。陳時中表示,因為案771不是不明感染源,但是指揮中心今天傍晚還是會跟地方政府開會,討論跨年和地方活動未來舉辦注意事項,希望能夠縮小規模、注意防疫措施,將於明天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一併報告。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國明起英國航班砍班最先衝擊這班 長榮、華航回應了
英國驚傳變種新冠病毒,能增加70%的傳染力,全球近40國祭出斷航措施防堵疫情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才說台灣目前還未偵測到有英國變種病毒株進入國內,且執行秋冬專案、14天檢疫可有效防堵。未料稍早記者會宣布明凌晨零時起,英國航班砍半,也就是一周只剩一班,長榮明天就有班機受衝擊。對此,航空公司也做出回應。長榮目前是每周一班客運航班飛英國倫敦希斯洛,最近一班是明天上午11時40分自桃園國際機場起飛,當地時間下午7時20分抵達。據悉,載客率很低。至於貨運航班每周則有約四到五班。華航則同樣是每周一班客運航班飛英國倫敦希斯洛,從台灣出發最近的客運航班則是本周五,從倫敦回來最近的班機是當地時間周六起飛;飛航倫敦載貨則有三班。陳時中稍早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宣布,由於英國變種新冠病毒傳染力相對強,儘管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沒列入緊急事件,但確實傳染力較強,毒性則沒別高,還要一段時間觀察。因應傳染力比較高的情況下要做因應,從23日零時起,自英國入境及過去14日有英國旅遊史者,都要到集中檢疫所進行居家檢疫。陳時中說,倫敦對飛航班則要減班,長榮跟華航各有一班,一周先減一班,長榮明天就有班機要先停飛,華航周日回來的要到集中檢疫所檢疫。本周先由華航執飛(長榮先取消),後續由民航局協調華航、長榮輪流派飛。至於英國航班之後是否有禁止可能性,陳時中說不排除,第一階段先用這方式,再觀察各地相關報告。對於指揮中心宣布英國航班砍半一事,華航、長榮皆表示公司遵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辦理。稍晚會針對調度做說明。長榮大學航空管理系教授黃泰林表示,站在防疫觀點,是贊成適度停飛英國航線,相信航空公司也不願意冒風險,影響到第一線的機組人員,是蠻危險的,加上近日機組員又被外籍機師傳染,勢必得做些防範。他強調,以前搭飛機強調飛安跟保安,現在連「疫安」都要考慮進去。朝陽科大飛航系籌備主任盧衍良說,疫情發生以後,各航空業者的客運部分都大幅萎縮,貨運變成是業者的救命財源,目前該英國航線一周有超過五班往返,主要是客機載貨為主,也算是國內業者目前營收重心之一,若貿然停航貨運一定會有顯著影響,對業者很傷。英國變種病毒的影響性有多高還有待進一步釐清,希望能夠盡快趨緩。若只停客運航班,則相較對航空公司影響較小。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英國飛台灣的客機需減班,貨機主要是機師都要檢疫14天(由航空公司管理),不會要求減班,但確實可能會因為需要落實14天檢疫而影響航班。
-
2020-1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英國變異病毒 明起倫敦飛返台北的客機航班數減半
英國驚傳變種新冠病毒,能增加70%的傳染力,全球近40國祭出斷航措施防堵疫情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英國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自12月23日零時起,倫敦飛返台北的客機航班數將減半,自英國入境旅客及過去14天有英國旅遊史者,入境後送集中檢疫場所14天,檢疫期滿前進行採檢。尤其自本(109)年9月發現首例病毒變異株後,感染變異株病例自11月快速增加,截至12月13日累計1108例,傳播力可能較原病毒株增加7成,正評估對疫苗效力影響性。丹麥、冰島、義大利、荷蘭、澳洲亦已報告該變異株感染病例,我國對來自該些國家的境外移入病例加強監控。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英國疫情自本(109)年11月中過第二波高峰趨緩後,12月初起再度回升,近1週平均每日新增逾2萬9千例創新高,截至12月21日累計逾207萬例,其中逾6萬7000例死亡。該國已於12月20日起將倫敦及英格蘭東南部地區防疫等級提升至第4級。為避免造成國內衝擊,自12月23日零時起,倫敦飛返台北的客機航班數將減半,本週先由華航執飛(本週長榮取消),後續由民航局協調華航、長榮輪流派飛;自英國入境旅客及過去14天有英國旅遊史者,入境後送集中檢疫場所14天,檢疫期滿前進行採檢;航空公司飛航及空服機組員,亦須居家檢疫14天,期滿前進行採檢陰性及自主健康管理7天後再進入社區,若航空公司宿舍無法落實管理,則安排入住防疫旅宿。世界衛生組織(WHO)於昨(21)日表示目前尚無法證實英國疫情傳播速度上升,是否均由病毒變異所致,仍待更多研究佐證,惟目前大多數的核酸檢測(PCR)方式仍可檢測出感染變異株的病例,呼籲各國應持續監測、通報及分享變異株病例資訊,並進行基因序列分析,以瞭解該變異株對於檢測、臨床症狀及疫苗效力的影響。此外,因應英國報告病毒變異株疫情,歐洲多國、香港、加拿大等逾40個國家已對英國採取禁航等限制措施。指揮中心提醒,民眾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居家檢疫,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請主動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相關資訊可參閱疾管署網站,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0-12-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傳將停航英國阻絕突變病毒?走向鎖國非長久之計
英國報告有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全球有多國開始禁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豬新指揮官陳時中今上午在立院表示,下午將宣布加嚴相關邊境管制措施,有消息指出可能停航。對此,有專家認為此病毒雖不致影響疫苗效力,但謹慎一點是對的;也有專家也提醒,此病毒株短期內就會散布全球,台灣必須持續根據突變株的重症率適度調整邊境措施,在明年第一季讓國人接種疫苗,否則台灣只會越來越走向鎖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表示,這個突變株有22個地方不太一樣,其中14個會改變病毒蛋白質的功能,我們最關心的是表面蛋白質,特別是棘蛋白。不過目前只看到棘蛋白上有三個地方出現變化,科學家還在仔細觀察這些變化對於病毒功能的影響。施信如說,變種病毒可能散佈速率加快,現在已經全球大流行,又要遇到耶誕節期,所以謹慎一點是對的。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從俄羅斯舞團和移工的確診案例來看,可以發現居家檢疫14天也不能完全防堵陽性個案進入社區,如果盤點後發現國內檢疫能量、醫療資源將近飽和,減少從高風險國家回來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停航,那會建議在檢疫的第13天、第14天各檢驗一次,也要更嚴格落實7天自主健康管理。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表示,冠狀病毒持續突變是預料中的事,之前SARS傳到台灣就已經是第四代突變,從一開始29個核苷酸突變到400多個。病毒為了在人體生存,就要靠突變來逃過免疫攻擊,都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傳染,但也通常會逐漸可以更能與人和平共存,免疫系統比較不會攻擊他,重症率和死亡率會下降,最後像流感一樣。蘇益仁表示,任何措施都要有利弊要取捨,建議台灣持續掌握重症死亡率等資訊,同時評估英國旅客人數、綜合考量停航在各層面的好處與壞處,隨時調整決定。現在英國還沒有報告新病毒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資料,只是報告觀察到傳染速率增加,持續掌握被傳播的人是年輕人或老年人、重症死亡情形如何,是很重要的。如果重症和死亡增加,傳播速度又加快,就很可怕,但如果傳播速率快,但是死亡重症率低,就是往季節流感方向前進。蘇益仁表示,只要有病毒存在,突變就會一直發生,全球都是一樣,如果突變出現強勢病毒株,一定會取代原來的弱的病毒株,最後全球各區主要流行株可能都是這一株,可預期在一個月以後就散佈全球,但持續封鎖更多國家封鎖,恐怕並非長久之計。蘇益仁表示,短期可以封鎖,但時間不要太長,因為疫情至少在明年三四月以前不會趨緩,台灣要做短、中、長程的評估,而且一定要確保台灣明年四到六月可以打到疫苗,否則要持續用防守的方式,期望百分百防堵,挑戰實在是蠻大的。
-
2020-12-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醫界:變種病毒 不影響疫苗保護力
英國出現傳播力增強七成的新冠病毒變異種「B1.1.7病毒株」,造成疫情大爆發,截至昨日已超過廿國宣布赴英交通禁令,外界憂新病毒株是否會影響國內病毒檢驗結果及疫苗保護力。林口長庚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指出,變種病毒因受體結合方式改變,能夠逃脫人類免疫力攻擊,更容易地適應人類宿主,所幸依照現有證據,新病毒株不會影響疫苗的保護力。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台灣目前還未偵測到有英國變種病毒株進入國內,且執行秋冬專案、十四天檢疫可有效防堵。施信如表示,這次英國病毒變異種共有十四點不一樣,其中三點變異位在表面蛋白質S蛋白(Spike protein),但因尚未進行臨床動物實驗,目前難以判斷這對病毒毒性將造成什麼影響。從基因序列和臨床觀察來看,用核酸檢驗不會影響檢驗結果,施信如認為,新病毒株並不會讓檢驗結果出現偽陰性的狀況。此外,新種病毒株並未改變抗原性,不至於影響疫苗的保護力。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杜鴻運持同樣看法,他指出,新冠病毒突變後,造成傳播速度較快,增加防疫困難度,但還不至於影響病毒與人體細胞的結合,所以接種疫苗,仍有一定的保護力;英國已開打疫苗,可觀察其後續發展,了解疫苗的保護力是否受影響。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生物製劑廠執行長劉士任表示,除非突變大到把S蛋白質的幾百個胺基酸排序都改變了,疫苗才會失效,目前現有疫苗仍可有效幫助人類去辨識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力。至於傳播力較原本病毒高出七成,劉士任解釋,這次突變的位點很多,一小部分發生在S蛋白上,可能是其他突變位置造成傳播速度加快。
-
2020-12-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國新病毒侏恐影響疫苗保護力? 三位專家這麼說
英國新冠病毒變異種「B.1.1.7病毒株」傳播力增強7成,造成疫情大流行,全球超過20國宣布赴英交通禁令。林口長庚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表示,這次英國病毒變異種共有14點不一樣,其中3點變異位在表面蛋白質S蛋白(Spike protein),但因尚未進行臨床動物實驗,目前難以判斷其餘改變會對病毒毒性造成什麼影響。為何傳播力較原本病毒高出7成?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生物製劑廠執行長劉士任表示,這次突變的位點很多,只有一小部分發生在S蛋白上,可能是其他突變位置造成傳播速度變快。施信如則表示,新變種病毒因受體結合方式改變,能逃脫人類免疫力,所以能更容易地適應人類宿主。針對是否會讓檢驗出現偽陰性,施信如表示,從基因序列和臨床觀察來看,用核酸檢驗不會影響檢驗結果;若是抗原對抗體、抗體對抗原的檢驗方式,則影響有限。她認為,新病毒株並不會讓檢驗結果出現偽陰性的狀況。至於疫苗是否會影響疫苗的保護力?施信如表示,因為新種病毒株並未改變抗原性,再加上新病毒株對抗原對抗體、抗體對抗原的檢驗方式影響有限。因此她認為不會影響疫苗的保護力。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杜鴻運表示,依據目前所知,突變是造成傳播速度比較快,增加防疫的困難度,但比較不影響病毒與人體細胞的結合,所以疫苗不會白費。英國既然已經在打疫苗,或許可以觀察其後續發展,就可以證實疫苗的保護力是否受影響。劉士任則表示,除非突變大到把S蛋白質幾百個胺基酸排序都改變了,疫苗才會失效,目前認為現有疫苗還是可以有效幫助人類去辨識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力。
-
2020-12-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去如抽絲:慢性疲勞的病患知識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如何做個能幫忙病人的好醫師」,由三位不同背景的學者執筆。一位專攻醫學史的醫師利用幾個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勸告同儕不要因知識的驕傲而輕率否定病人的經驗和想法,進而探討醫病關係以及重視病人團體的看法,強調醫病良性互動的重要;一位專門研究醫學人文的醫師介紹敘事醫學(narrative medicine)做為醫學院的必修課程,可以促成醫學生學會傾聽病人的話,而能夠辨認、聆聽、理解病人的病情,然後受到所聆聽的故事感動,然後做出回應行動的整套臨床技巧。」;一位在醫學院教學的社會學學者介紹史薇特醫師的兩本書,以諸多醫師與病人的互動與照護故事,敘述身體診察、聆聽病人故事、細讀病歷等慢功夫如何成為有效醫療的基石。今年十一月十八日英國《衛報》刊出一則報導,蘇格蘭的家庭科醫師史莫(Amy Small)身體一向健康,每星期慢跑五千公尺三次。今年四月她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六星期後她覺得身體好多了,決定帶小孩到公園走走,結果一段上坡路讓她累到躺了好幾天。六月份史莫醫師恢復上班,結果看診半天使得她接下來臥床十天,甚至有一整天累到無法講話也幾乎沒力氣喝水。 史莫醫師病後這樣的極度疲勞,在這次疫情中不是單獨的案例,有許多受感染者在病毒檢驗轉為陰性之後仍苦於所謂的「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根據美國疾管署網站的資訊,除了疲勞之外,常見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關節痛、胸痛,乃至於俗稱「腦霧」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憂鬱、肌肉痛、頭痛、心悸等。《衛報》引用美國傳染病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的說法:「許多人的後病毒症狀(post-viral syndrome)和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驚人的相似,這很不尋常」。不少醫師與專家也已經注意到兩者的相似性。 長久以來一直有人懷疑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爭議性的疾患和病毒感染有關。任教於美國賓州大學的醫學史學者阿羅諾維茲(Robert Aronowitz)本身也是位家庭科醫師,研究過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歷史。他指出關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報告出現於一九八○年代,主要症狀類似病毒感染後的倦怠。當時醫界懷疑慢性疲勞症候群是由艾司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所引起,因為此一病毒感染後會潛伏在人體內,慢性疲勞可能是病毒感染症狀反覆發作所致。一九八五年加州太浩湖(Lake Tahoe)發生超過百人的群聚案例,於是美國疾管署進行了調查,卻無法證實是病毒引起,病毒血清學研究也沒有定論。後來有研究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這類病人,效果並不比安慰劑好。由於有些患者是加州年輕高收入人士,因此被懷疑此病真實性的人嗤之為「雅痞感冒」。醫界主流則認為這樣的症候成因複雜,可能涉及身體與心理的因素。 現又稱全身勞力不耐症(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成為一個診斷和實體地位都有爭議的疾病。相較於醫界主流對病因的不確定與重視心理因素,多數病患倡議團體主張這是一種「真實的」身體疾病,強調是病毒感染或是免疫系統問題引起的病,且強烈反對心理因素的說法。他們使用的病名是「肌痛性腦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而不用慢性疲勞症候群一詞。社會學家柯林斯(Harry Collins)和聘區(Trevor Pinch)在《科倫醫生吐真言》(Dr. Golem)一書回顧相關爭議後指出,這類疾病在歐美常對醫病關係造成傷害。一方面由於患者很難治癒又易生爭執,因此很多醫師避之猶恐不及,產生「醫療人球」現象。另一方面,由於診斷和病因的判斷有時會涉及補償或保險給付,常導致病患倡議團體與醫界的嚴重對立。倡議團體的激烈態度也讓醫師備感壓力,不敢暢所欲言醫學見解。 這回症狀和慢性疲勞症候群很相似的新冠長期症狀又引發什麼反應呢?由於這次疫情受到史無前例的密切觀察與研究,因此醫界似乎罕有人質疑疲勞等長期症狀與病毒感染的關係。由於兩者很相似,也有研究者重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毒病因說。有意思的是,有些苦於新冠長期症狀的醫界人士從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例子,開始反省相關的治療方法。 《衛報》指出過去英國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指引建議使用「漸進運動治療」(graded exercise therapy),以逐漸增加運動量來進行復健,但有些病患倡議團體反對這種療法,宣稱有許多病患這樣做之後會筋疲力盡讓病情惡化,造成長久傷害。今年十一月英國修改治療指引不再建議此一療法。另一方面,雖然英國當局尚未公佈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治療指引,也曾警告漸進運動治療不見得適用於治療新冠長期症狀患者,但仍有不少醫師建議罹患新冠長期症狀的病人採用漸進運動治療。史莫醫師認為這是因為英國家庭科醫師過去受的教育主張漸進運動治療,而新的指引還要一段時間才會傳達到基層醫療,因此不少醫師還是會勸告新冠長期症狀病人在運動復健「到達極限時再加把勁」。 利物浦熱帶醫學校的流行病學專家迦納(Paul Garner)在罹病後苦於新冠長期症狀,他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網站部落格撰寫的病人誌提到主流醫學知識和患者個人經驗的脫節。他患病後馬上查詢醫學文獻回顧的重要資料庫「考科藍圖書館」(Cochrane Library),卻發現用處不大,雖然當年他是該資料庫創立推動者之一。他的感想是「文獻回顧顯示主流醫學和我的個人經驗嚴重脫節」。迦納反而發現「肌痛性腦脊髓炎協會」這個病人倡議團體成員的解說對他有所幫助。實證醫學專家在自己生病後,回頭重新肯定病患個人經驗和病患倡議團體的觀點,這段不無反諷的插曲令人深思。 也有醫師和科學家認為,新冠長期症狀和慢性疲勞症候群不見得是同一回事,還有許多有待研究釐清之處,而運動復健對許多病人來講還是必要的,不能一概而論。確實,這些爭議與謎題或許還要相當時間的研究才有可能釐清,但相較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爭議史,這次疫情由於有許多醫師與專家罹病,生病的經驗有時會帶來不同的體認。 迦納教授提到一位良師益友給他最受用的建議是:「別試著征服病毒,你要和它和解共生。」他給病友的忠告則是:「若曾有人懷疑你的症狀的真實性,請牢牢記住這樣的經驗。如果你是男性,請記得女性有更多這樣的經驗;如果你是位醫師,請記住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人遭到這樣經驗已經數十年了。」過去有研究指出女性的病痛經驗在臨床上較易被忽視,這點就像慢性疲勞症候群這類難解而具有爭議性的疾病患者一樣。迦納教授在生病後勸告同儕不要因知識的驕傲而輕率否定病人的經驗和想法。自身的疾病經驗似乎讓這些醫學專家更願意重視病人團體的看法,這樣的態度或許是個較為良性互動的開始。
-
2020-12-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苗如何抗新冠病毒 科普遊戲揭祕
新冠肺炎疫情再起,新冠肺炎疫苗與瑞德西韋成為人人期盼的救星,瑞德西韋如何欺騙新冠病毒,而不同的疫苗又是怎麼阻止新冠病毒跟細胞ACE2受體結合,才能打倒病毒大魔王?國家衛生研究院透過科普轉譯,實作與迷宮闖關,在科普遊戲中解說艱深的科學原理。國衛院核心儀器設施中心主任游美淑說,由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文傑設計的科普遊戲是「抗疫新藥『瑞德西韋』你是誰」,透過迷宮概念,傳達瑞德西韋要如何穿過人體的種種屏障,抵達細胞的戰場中。其中關鍵機制在於,新冠病毒是透過ACE2受體進入細胞裡面,新冠病毒大魔王要進行複製分身才能存活,在複製過程中需要與三磷酸線苷結合。瑞德西韋會讓病毒產生誤判,以為瑞德西韋就是它需要的三磷酸線苷,進行錯誤的結合,終止了病毒複製,及時阻止新冠肺炎病毒大魔王入侵。「新冠病毒疫苗大揭密」是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羅秀容設計的遊戲,運用3D列印的病毒模型,了解抗體和新冠病毒抗原(棘蛋白)配對的結果。不同的疫苗注射到小倉鼠身上,小倉鼠會產生不同的抗體,這些抗體跑去跟新冠病毒表面的棘蛋白結合,結合之後,新冠病毒就無法感染人體。近年來,國衛院積極推動科普教育,提供在地學子科學教育的資源。今年在國立清華大學戴明鳳教授科普團隊以及竹南車站站長張鶴議的協助之下,順利加入「臺灣科普環島列車」的行列。游美淑有感而發,「少一點解說、多一些實作」是設計科普活動的主要精神,能夠看見學生從中獲得的收穫與滿足的神情,就是從事科普教育活動最大的成就感。
-
2020-1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美專家:勿等待別挑品牌
美國莫德納生技公司近6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今起在美國配送,和輝瑞疫苗相比,兩者的效能都達90%,專家建議若有疫苗可施打,儘早接種、別挑品牌。總部在加州聖荷西(San Jose)的「信使新聞」(The Mercury News)今天報導,第2個獲准上市的莫德納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 Inc.)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今天裝箱把首輪近600萬劑疫苗送上卡車,運往藥品零售經銷商麥克森公司(McKesson Corp.)配送中心,分配到加州及全美等地。這批莫德納疫苗的運送規模大於日前輝瑞(Pfizer)出廠的疫苗。此時正值美國疫情死亡人數攀升之際,專家擔心在接下來的耶誕與新年假期,美國人會因群聚室內而增加染疫風險。加州可望從莫德納獲得67萬2660劑疫苗,並從輝瑞獲得另外23萬3000劑疫苗,強化對第一線醫護人員和長照機構住民的保護力。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官網公布統計數字,美國已有超過31.5萬人因新冠肺炎病故。與輝瑞疫苗稍有不同,莫德納疫苗更容易運輸、存儲和分配,且能包裝在較小的容器中,以每箱100劑運送,有助於運達較偏遠的鄉下地區。許多人疑問,若能從兩種疫苗中選擇其一要怎麼選?還是要等到明年研究計畫中的下一款疫苗出爐再施打?報導引述一位生技主管、前聯邦政府疫情防範與疫苗資深顧問凱利(Ken Kelley)表示,民眾應在可得的範圍內盡快接種、別比較挑選。然而,疫苗目前在美國遇到的狀況是供不應求,且因如何公平分配出現爭議。史丹佛大學附設醫院18日有逾百位醫護人員抗議院方,在分配新冠肺炎疫苗時優先給骨科、皮膚科醫師而非第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為此院方坦承錯誤,公開道歉。莫德納先前測試疫苗可達將近95%的效能;輝瑞製藥和BioNTech合作開發的疫苗據報有90%的效能。報導指出,莫德納疫苗比輝瑞疫苗容易有像是發燒、疼痛和發冷等副作用。這兩種疫苗都是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NA,mRNA)技術,引發人體細胞對新冠肺炎病毒產生免疫力。莫德納疫苗需施打兩劑,間隔4週;疫苗在麻州諾伍德(Norwood,Massachusetts)和新罕布什爾州的朴茨茅斯(Portsmouth,New Hampshire)生產,需存儲在攝氏負20度(華氏負4度)。目前釋出600萬劑疫苗。輝瑞疫苗也需施打兩劑,間隔3週;疫苗生產地在密西根州卡拉馬朱(Kalamazoo,Michigan),需存儲在攝氏負70度(華氏負94度)。第一輪交付290萬劑疫苗。美國這一次對新冠肺炎疫苗的分配架構與之前分配H1N1新型流感疫苗相似,由州府和地方司法管轄區根據環境調整決策,並與疫苗的提供者合作管理疫苗。不過,新冠肺炎疫苗分發較以往更為困難,主因在於需要冷鏈物流技術和施打第2劑,加上衛生部門連月來管理疫情已負擔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