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失智.名人專家
搜尋
生命
共找到
4181
筆 文章
-
-
2024-07-22 焦點.長期照護
囤積症會變失智症?失智症一定會囤積嗎?照顧管家分享4原則應對長輩囤積行為
囤積的行為因為通常時間都是長期累積的習慣,要改變是相對難的,給予時間,慢慢地去進行,降低壓力與脅迫性,同時,也幫長輩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會有機會看見轉捩點,祝福每個家庭都能找到適合的相處模式。囤積症與失智症有關係嗎?囤積症是一種身心疾病,同時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狀(如:強迫症、失智症)之一,疾病的成因很多,大致分成心理與生理,應對的技巧會有所不同。這篇文章我們將聚焦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與生理狀況有高度的相關性。當前額葉開始生病、萎縮時,就有開始出現一些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出現在確診疾病的前10年至20年,因此,時常會被忽略,覺得是老年人不愛乾淨,或是本身個性導致的行為。與申請星雲計畫的照顧者討論家中的狀況時,我們時常會聽到:「我的爸爸(媽媽)很久以前就不愛乾淨了,家裡東西堆積如山,又跟鄰居處不好」。這些很真實的情境,是前額葉皮質所管理的,與計劃相關的高層次認知活動、人格表現、作出決定的過程,還有調節社會活動、語言功能的某些方面等行為。正常人能根據內在目標去組織思考與行為,但生病的腦認知受損,影響組織的能力而產生囤積行為,及其外顯的表現。我們可以說囤積症狀是交互影響的,目前未有定論囤積症一定會變成失智症,但目前有許多失智症患者過去有囤積行為,也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相關研究證實,與進一步的說明。長輩有囤積症該如何應對?那麼如果遇到以下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我們家長輩有囤積症,該怎麼處理他的雜物,又要照顧他,又要處理他的物品,真的好煩!」「我們家長輩失智症,他的冰箱跟家很恐怖,都是東西,我該怎麼做?」以下建議一些原則:1. 若未有確診失智症,發現有囤積、穢語、脾氣暴躁等狀況,建議可至神經內科看診,因失智症前期有認知改變、情緒控制異常等情況,且藥物效果較明顯助延緩;如果確定沒有失智,則可至身心科診斷囤積症。2. 瞭解對長輩而言,物品的價值與無法捨棄的原因,試著找到物品與長輩的連結。3. 理解處理這件事情的不容易,需要一些時間互動、討論、以及處理物品的過程。4. 每一個物品都有其意義,不得隨意忽視,容易造成衝突、增加防備心,帶來更不愉快的相處模式,因此,讓長輩說出保留物品的原因,協助賦予意義是丟棄重要的過程。 以下舉例對話方式(不一定適用每位長輩,主要分享囤積症勸導將物品移出家中的邏輯):✔情境一:留很多塑膠袋▶ 瞭解留的原因:丟掉很浪費,要環保一點,可以重複使用。▶ 說法:媽~你為了環保留好多袋子,我家很環保現在很少袋子,你的可以給我嗎?我需要用。▶ 看見優勢:找到媽媽留塑膠袋的關鍵原因-環保,連結移出家中的方式,因為疼女兒可能有機會讓女兒拿走。✔情境二:盆栽過多已擋到鄰居家門口,造成許多影響▶ 瞭解留的原因:很喜歡盆栽,看著生命的長大,很滿足。▶ 說法:媽~這些盆栽都讓你照顧得很好,我也很喜歡,我也認識很會照顧的育幼院,他們剛好也缺盆栽讓孩子們照顧,你選一些盆栽讓育幼院的孩子們照顧吧!園長也會定期發照片來給你看,你看~這是育幼院的花園,你的盆栽放過去又更豐富了呢!▶ 看見優勢:找到媽媽種很多盆栽的關鍵原因-生命茁壯、善良,連結善的循環移出家中,並給予適當的回饋。 ✔情境三:很多重複性的器具▶ 瞭解留的原因:家中有很多子孫,希望大家回家時人人都有東西可以用。▶ 說法:媽~你看這個東西目前有幾個(清算同一種東西有的數量),你有6個孫輩(看有幾個人,先留下那個數字就好,保留安全感),我們留6個就好,謝謝你總是想著大家,其他我們讓有需要的人用,這幾家也需要這個東西,你選一家我送過去,媽媽我幫你錄影祝福那些孩子。▶ 看見優勢:找出媽媽留重複性物品的關鍵原因-愛子孫,保留安全感,連結移出的方式,讓愛延續到家以外。✔情境四:冰箱很滿(這題最難)▶ 瞭解留的原因:隨時有人回來,要煮給大家吃。▶ 說法1:媽~謝謝你每次讓我回來都有東西吃,冰箱很滿,我(或是她疼愛的孫輩)最近吃了肚子痛,我們大家已經說好,回來以後都會提前三天跟你說,你再安排時間去採買好嗎?▶ 看見優勢1: 找到媽媽塞滿冰箱的關鍵原因-想煮給孩子們吃,是因為愛,如果吃了會鬧肚子痛,他也會心疼。▶ 說法2:媽~這個壞掉了!50元!這個壞掉了150元,哇~這些都壞掉了,加起來上千元,好浪費喔!媽媽我們把這些錢省下來煮給我吃你的拿手菜好嗎?最想吃你煮的菜了!▶ 看見優勢2: 找到媽媽塞滿冰箱的關鍵原因-想煮給孩子們吃,是因為省錢,如果明顯爛掉要清掉的,幫他計算實際數字,數據化會更有感,再連結疼愛的孩子想吃好吃的食物。囤積的行為因為通常時間都是長期累積的習慣,要改變是相對難的,給予時間,慢慢地去進行,降低壓力與脅迫性,同時,也幫長輩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會有機會看見轉捩點,祝福每個家庭都能找到適合的相處模式。(本文由愛長照授權刊登,原文網址見此)
-
2024-07-22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當前健康挑戰 不在癌症發生率
健保因人口老化,青壯年急速減少,總體繳費能力下降,少子化導致醫事人力不足,特別是護理人員。但真正的問題是不知問題在哪裡,特別是衛福部。衛福部多年來把癌症發生及死亡率列為最重要的健康問題,但如果用年齡、性別調整癌症發生率跟死亡率,實際上近年來大幅下降。尋短人數連年攀升何謂性別、年齡調整?就是今年50到54歲的男性,與過去數年同是50到54歲的男性,比較其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女性也是如此。一比下來,會發現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都有相當程度的下降,這是由於營養改善、民眾自我健康意識提升,還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果,觀察三高疾病,也是如此。最嚴重的健康問題是什麼?首先是太多人不想活了,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知道自傷尋短不好,但沒有更好有效的紓緩和釋放方式,就以此方式尋求解決,監察院於110年8月報告,尋短自殘連續20年攀升,以2016年尋短身亡1029人為例,年年增加,至2020年為8625人。最近出現了一些讓人難過的新聞,一位父親向一雙子女說對不起,與妻雙雙尋短,兒女認為父母睡著了,還替他們蓋被子,呼叫不醒才發現父母身體已冰冷;小學女老師抱著2歲女兒從高樓跳下;三重男子殺妻,再帶幼兒上陽明山,雙雙死於車內。駭人聽聞的悲慘故事可一直再寫下去,因照顧者身心枯竭,只能將被照顧的親人終結生命,子弑母、夫殺妻各種排列組合,殺人者不是立即報警,就是自我了斷,此景如同人間煉獄,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在哪裡?孤寂傷害社會健康台灣最嚴重的不是癌症或三高,而是普遍的憂鬱症、失眠症、失智症,暴力事件大幅增加,捷運、公車上隨意砍人。真正的根源是缺乏社會健康及孤寂,孤寂是對人們身、心、靈嚴重傷害,人與人缺乏聯結,英國2018年設立孤獨部,日本在2021年設立孤獨大臣,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孤獨是本世紀的最重大的健康挑戰。台灣65歲以上獨居老人有60萬,不只有老人,獨居人口達322萬,獨居死亡而無人發現已不是新聞,如何建立每個人及家庭的社會資本及支持(social capital),是當前社會健康最大的挑戰。我們需要經過良好訓練的家庭醫師及相關醫事人員團隊,以社區為對象,整合社區資源,促進互相關懷聯結,提供身、心、靈及社會的整合性照護,配合民眾的年齡、性別、目前健康狀態,論人計酬分配經費。醫事服務提供者因提供服務對象有效治療,合理轉診,促進健康而得到合理報酬,這才是健康照護的興革及挑戰。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
2024-07-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參與醫療爭議、事故關懷小組的感想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院如何處理醫療發生不理想的結果」。我們邀請某醫院專門處理這種醫療爭議的「關懷小組」成員,一位資深醫師與該醫院社工主任分享他們如何盡力提供病人及家屬實質醫療照顧,或是在情緒上的支持,讓案例相關的醫療團隊及病人家屬,取得共識與互相的諒解,讓不如預期的結果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他們發現這些檢討遠比懲罰個人更有建設性,也可以預防未來再有類似事件的發生。我們醫院在今年正式上路的「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實施前,已經在多年之前,如果病人或家屬對於醫療處置的過程或是結果不滿意,有一個功能小組專門來幫忙病人及家屬能夠提出他們的意見,並且在相關單位主管的幫忙之下,讓醫療團隊有機會把事情發生的經過,先做內部的釐清檢討,然後對病人及家屬做充分地說明。對於不如預期的結果,如果是醫療團隊做得不好,單位主管會協同品質及病人安全委員會一起做系統性的檢討改善,除了盡速彌補不足的地方,也會擬定策略預防類似的狀況再度出現。而同時這樣的事件檢討,也會向病人及家屬好好地說明。不管是不是醫院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關懷小組都會盡力提供病人及家屬實質醫療照顧,或是在情緒上的支持。因此在過去幾年當中,多數的案例相關的醫療團隊及病人家屬,大都能取得共識與互相的諒解,讓不如預期的結果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然而這些內部檢討或是面對病人及家屬說明的過程並不簡單,不管是醫療團隊成員或是病人、家屬,我們都是人,都會有情緒。病人及家屬面對不如預期的結果,當然會覺得非常不解、委屈或是憤怒,即使是事前說明過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或風險,仍然直覺的會認為是醫療團隊處理不當。醫療團隊雖然受過嚴謹的醫學訓練,也都被要求要理性冷靜的判斷,做出最合適的處置。但是當非預期的併發症或是不好的結果出現時,醫療人員通常會陷入自責、羞愧或是恐懼之中。在我參與關懷小組的經驗當中,很多醫療人員,不管是醫師、護理師、醫技人員等,在事件發生後,常常會一直回想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不是自己在哪個地方沒有注意到,或是在某個細節,如果當時的做法不一樣,會不會不好的結果就不會發生了。因此在調查與回顧檢討的那一段時間,很多同事們不止緊張、焦慮、心情不好,也有很多人是吃不下也睡不好的。甚至會自我懷疑而且有罪惡感。當然病人與家屬這邊也一樣不好受,甚至有的人會責怪那個決定要做這項醫療處置的家人,會一直想「早知道…就不要…」。所以生氣、憤怒、難過、後悔是非常常見的。我的經驗是彼此都應該了解雙方的心情,因為醫療團隊絕對不是故意的,沒有人想要這樣的結果;而病人與家屬承受了不如預期的狀況,除了震驚也要擔心未來該怎麼辦。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病人與家屬其實最想要從醫療團隊這邊知道的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這樣的結果,還有接下來該怎麼辦,要怎麼補救呢?提出訴訟或是要求賠償,反而不是最主要的訴求。如果能夠理解雙方的心情與立場,醫病雙方才有機會敞開心胸,好好對話一起解決問題。所以我很感謝醫病平台有這個機會,讓我分享一下這幾年的經驗。我記得有位家屬每次跟他見面的時候,都很憤恨的對關懷小組說,「絕對無法原諒那位醫師把我的家人搞成這樣,我的家人現在還躺在床上繼續受苦,而這位醫師還是正常的上下班看診,甚至還能休假」。然而這位家人不知道的是,這位醫師是強忍著難過、自責、恐懼的心情而努力撐著。事件發生後不久的休假,是我們小組的身心團隊與他的主管建議的,不然我們怕這位同事會因為這個事件,無法再繼續他的醫師生涯。有時候家屬也會問到,難道當事者,不管是醫師或是其他專業人員,都不用接受懲處嗎?我們醫院的原則一向秉持著,除非是有故意或是不依照醫療專業造成的重大疏失,不然不會去處罰個人。因為發生不幸的事件,重點是要找到原因,特別是系統性的因素,例如是否在處置的流程沒有做到完善,以至於不如預期的結果會產生。如果真的是人員的問題,重點是要檢討是否教育訓練不夠,有沒有落實雙重或者是多重的再確認,甚至是否是人力不足人員過勞造成的?這些檢討都比懲罰個人更有建設性,也可以預防未來不要再有類似事件的發生。萬一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懲處個人當然是很簡單的事,但是不好好檢討整個系統流程,就無法預防類似事件。而且懲罰個人,也會讓人會傾向於隱瞞做不好的地方以避免被處罰,使得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更容易發生。因此在所有跟生命安全高度相關的領域,例如航空業與醫療,都比較著重在系統性的檢討,而不是在處罰個人,好像出了一口氣以後就好了。這幾年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幕是,當我的同事很冷靜理性的跟家屬說明事件發生的經過,大家沒看到的是在會議桌下面,他緊握的雙手正顫抖著。所以當家屬以為這位醫師好吃好睡,其實從發生事件以來好幾個月,他是努力克制著自己難過又自責的心情,勉強自己繼續做好每天的醫療工作。面對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不如預期的結果,期待醫病雙方能有善意坦誠的溝通,一起努力將傷害減到最低,而不是劍拔弩張對簿公堂,但是病人卻失去受到最好照顧的機會;醫療團隊心灰意冷,之後採取防禦性的醫療;家屬永遠不相信醫療團隊,一直帶著憤恨的心情。就如同前面所述,大部份的案例,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雙方都能達到共識,我們是不敢奢求病人家屬可以諒解,但是總是可以回到如何繼續好好照顧病人這個最重要的事情上。我發現善意的溝通,能讓醫療團隊有機會好好的表達歉意,對於沒有辦法讓事情做到最完美感到抱歉;家屬也比較能夠心平氣和的,了解事件到底如何產生,還有接下來該怎麼辦。如此一來才可以讓不理想的醫療過程,有比較好的結果。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20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女朋友都可以換了,為什麼不能換醫師?
老王去醫院看病,感覺醫師態度不是很好,回家跟老婆抱怨!老婆:「要不要換別的醫師看一下?」老王:「這樣不太好吧,怕對原來的醫師不好意思。」老婆:「你以前換過那麼多女朋友,女朋友都可以換了,為什麼醫師不能換?」老王:「可是我娶你之後,還沒有換過老婆呢!」說得也有道理,國人民族性,給一個醫師看,覺得這個醫師不好,就不好意思給別的醫師看,怕對原來的醫師不好意思。在美國,看病找醫師,一個看完再看一個醫師,徵求第二意見(2nd opinion)是常見的事情,好比貨比三家不吃虧。話說回來,如果看病的醫師是你的家人,你就會相信他,他也會找最適合的醫師或不同的醫師幫忙一起診治。因此,如果醫病關係好,病人也相信醫師,醫師就會幫他做最好的診斷及醫療,病人就不用煞費苦心再去找別的醫師。另一方面,如果醫師視病猶親,病人感到信任,醫師看起病來受到尊重,心理也會很愉快。話說回來,古語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因此,當醫師的一定要謙卑為懷,將心比心,多方為病人考慮,學然後知不足,必要時多方會診,才不會誤診,延遲治療的契機,這也是醫師的責任。除了醫師的專業要不斷進步,謙卑為懷之外,病人平日也要多吸收正確的健康知識,此外,多結交一些醫師朋友,萬一臨時健康出了問題才有專家可以諮詢。好比平常愛車就有專人為你保養,萬一有一天在高速公路拋錨了,就有專人可以幫忙解決一樣。同樣的,當病人也是一樣,平日就要把醫師當成你生命中不可缺的夥伴,多幾分尊敬,萬一臨時有重大問題也才不會慌亂,也不會病急亂投醫而延誤了治療的契機!總之,換醫師如換男女朋友,固然沒有錯,情有可原,但總是非必要之惡,如果醫師好,醫術好,也處處為病人考量,心胸也大,病人去求第二意見,他也樂觀其成,這就是真正的好醫師,求之而不得,我們也要對他多幾分尊重感謝,達到醫病雙好境界,是雙方之福。●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
-
2024-07-19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臥虎藏龍》一代女俠鄭佩佩離世,捐大腦供醫學研究!大體及器官捐贈需要哪些手續及流程?
《臥虎藏龍》一代女俠鄭佩佩驚傳離世,享壽78歲。根據鄭佩佩生前受訪的影片表明,離世後她希望將遺體捐出,讓更多人得到重生。鄭佩佩曾主演過《臥虎藏龍》碧眼狐狸、《唐伯虎點秋香》華夫人等角色而聞名,其過世的消息傳出後震驚所有華人圈,經紀公司已證實此事,但只表示鄭佩佩近年確實身體抱恙,只是選擇不將消息公開。然而根據外媒《Variety》報導,鄭佩佩長期患有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並將自己的大腦捐獻給醫學研究。鄭佩佩早在2019年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神經退化性非典型帕金森綜合症,皮質基底節退化症(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 ,CBD),症狀與帕金森氏症類似,目前的治療都無法延緩病症發展。【延伸資訊】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其實鄭佩佩之前就曾公開談過遺體捐贈的理念,根據微博影片她生前受訪表明離世後希望將遺體捐出,「我雖然老了,但我還有眼角(膜)、還有遺體,呼籲大家一定要有愛,讓愛活下去,才能得到更多重生。」器官及大體捐贈的觀念在近幾年已被愈來愈多人接受,但器捐並非想捐就能捐,也得視遺體情況,並有其手續及流程。《元氣網》整理大體及器官捐贈的相關問題供大家參考。器官捐贈的相關流程及QA器捐流程確定患者無腦幹神經反射在急診室、加護病房最容易遇到意外導致腦死的患者,有些是家屬主動提出,或醫療成員能敏感於此類個案,經由主治醫師的同意,再會同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向家屬提出。此時要給家屬一段時間去了解面對—腦死等於死亡的概念。【延伸閱讀】器捐中心:生命教育不只有嚴肅談生與死 換位思考體會「遺愛分享」關懷與輔導家屬提供病患及其家屬身、心、靈的全人、全家和全程照顧是醫療成員謹守的職責。醫療人員給予家屬關懷與支持,佈置安靜的空間讓家屬紓解悲痛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將器官捐贈的機會告知家屬,尊重家屬有選擇捐贈或不捐贈器官的權力。 維持腦死患者器官功能捐贈者的血壓、排尿量、水份、及體溫應維持在適當的範圍,以確保器官的適用性及移植後的成功率。 同意器官捐贈當獲得初步的同意後,及找關鍵的家屬出面以便詳細說明及辦理手續, 由社工員先請家屬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同時通知院內移植團隊或院外移植小組待命。家屬同意捐贈器官後, 醫師仍會持續救治病人直到腦死判定完成,確認病人無法回復生命。 如係意外事故,請家屬先至意外事故發生轄區派出所報案; 社工人員會協助請檢察官及法醫到醫院驗屍及核發死亡證明書。 (※報案宜盡早以便採足證據,作為萬一有訴訟程序時有力證據)。聯絡移植團隊病人入院的醫院若是移植醫院,則所有捐贈過程會由該院的移植小組人員,包括:醫師、護理及社工人員等協助處理。然而有可能該移植醫院在當時某些器官沒有合適的等待者,此情形下,則徵求家屬同意,將部份器官轉往其他移植醫院給合適的等待者,以便器官發揮最大的功效。聯絡移植醫院之移植小組若病人住進的醫院無法進行移植時,則在家屬的同意下,將病人轉往其他移植醫院。接受轉介之移植醫院的移植小組代表,包括:醫師、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會事先前往評估病人的狀況,若適合捐贈,則安排運送,社工人員會與家屬再次確認意願,說明細節,並請家屬陪同到移植醫院完成住院手續。兩次腦死判定腦死判定依法有明確嚴謹的規定。 進行腦死判定之前應至少觀察12小時以上,確定病人(1)確實陷入深度昏迷,不能自主呼吸且須依賴人工呼吸器維持呼吸。(2)導致昏迷的原因已經確定。(3)病人係遭受無法復原之腦部結構損壞。 為避免誤判,應確定病人不是因為新陳代謝障礙、藥物中毒與低體溫所導致之昏迷。腦死判定之進行應由具有腦死判定資格之醫師兩名,及病人之原診治醫師,在具人工呼吸器及測定血液氣體等腦死判定所需設備之醫院內,依嚴謹的腦判步驟進行兩次測試。第一次腦幹功能測試通過之後,間隔至少四小時以上,再依第一次測試之規定程序再進行一次。經兩次腦幹功能測試,如果病患完全符合無腦幹反射與不能自行呼吸之條件,即宣布病患「腦死」。摘取器官或組織捐贈者若是因病腦死,則只能摘取器官捐贈同意書上填寫之器官或組織;若是因意外導致腦死,則只能摘取檢察官同意書上所填寫的器官或組織。 由於人體組織細胞須不停地利用氧氣,進行代謝作用以維持正常功能。而人體器官在缺血的情況之狀態下很容易受損,在正常體溫下,器官缺血數分鐘後就因功能受損而不適合移植,維持捐贈者之器官於正常血液循環,可避免溫缺血(warm ischemia)和減少器官功能受傷害之機會,而心、肺、肝、胰尤其不宜於摘取之後保存太久。因此,捐贈者一經腦死判定確定之後,各種器官移植團隊會盡速整合,於最短的時間內在手術室內進行摘取器官,取出之後以無菌方式暫時保存在低溫之保存液,以減少細胞之代謝速率,使細胞對氧氣及養份之需求降低,如此,可以延長器官保存時間,並配合院際間長途運送,以利移植手術之進行。 器官或組織摘取之後,醫生會在捐贈者四肢放入支撐物,並仔細縫合傷口,讓捐贈者保持完整的外觀。器官捐贈者的條件是:1.符合腦死條件而器官功能正常2.無惡性腫瘤病史3.無愛滋病病史4.無明顯敗血症5.無長時間(15分鐘以上)低血壓、休克或無心跳(asystol)6.無明顯肝病史或肝損傷(非絕對)7.無長期控制不良的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無心臟畸型之病史(非絕對)8.肺臟捐贈者必須胸部X光清晰;無明顯胸部外傷、胸腔手術之病史9.年齡六十歲以下者(非絕對)(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器捐協會)大體捐贈的相關流程及QAQ:民眾如果想要捐贈大體,應該完成哪些前置手續?A:民眾如果想要往生後捐贈大體供醫學研究,可至各大醫學中心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除本人意願外,大體捐贈同意書還需要「受任人」(家屬)簽署同意。擔任受任人的優先順序依序為配偶、子女、父母或兄弟姊妹等。捐贈者如果沒有家屬,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辦理公證,符合相關法規,以利日後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協助處理身後事。Q:大體捐贈可能會遇到的障礙?A:民眾能否如願捐贈大體,關鍵在於家屬是否願意配合,捐贈者就算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往生後,受贈單位仍須仰賴家屬通知,並由家屬協助辦理死亡證明書、申請病歷等文件,如果家屬未出面協助辦理,在法令約束下,受贈單位仍無權取得大體。Q:哪種情況下的大體不能捐贈?A:基於解剖教材完整性、大體防腐處理的考量和保護處理人員的健康等因素下,下列情況的大體不能捐贈:1.生前曾罹患法定傳染病。2.受過嚴重創傷和做過重大器官摘除或移植手術者(視個別狀況而定)。3.溺斃或嚴重水腫。4.太胖或太瘦不適合捐贈。超過或低於標準體重百分之三十者不適合捐贈。標準體重參考公式:男性:(身高減80)X0.7, 女性:(身高減70)X0.65.大體做過死亡病理檢驗手術或器官捐贈。但器官捐贈僅作眼角膜者,仍可捐贈大體。6.自殺身亡者。7.嚴重褥瘡。8.未滿16歲者。Q:民眾是否能同時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與器官捐贈同意書?往生後應該先器官捐贈,還是大體捐贈?器官捐贈後,其餘身體是否還可以做大體捐贈?A:民眾可以同時簽署大體捐贈與器官捐贈的同意書,日後往生後,建議第一優先選擇應該是器官捐贈,因為可以立刻幫助病重之人。不過器官摘除後,剩餘身體無法再做醫學研究,因此無法捐贈,不過只捐贈眼角膜的遺體,仍可作為大體老師。Q:如果身體動過手術,是否就不能捐大體?如果意外死亡導致身體支離破碎,或是突然死亡,卻無重大疾病就診紀錄,是否還能捐大體?A:民眾身體進行手術治療,只要傷口癒合完全,仍可進行大體捐贈;但如果發生車禍等意外,導致肢體破碎,就不適合當大體老師,難以判定,可由負責的受贈單位派人評估;突然猝死,生前沒有就醫紀錄,仍可捐大體;但基於尊重生命,自殺者不能捐贈大體。Q:癌症患者需要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治療,日後往生能否捐大體?A:癌症病患進行化學治療療與放射性治療,並不會妨礙日後的大體捐贈。大體捐贈流程生前需要簽捐贈大體同意書1.往生後,由家屬通知醫院等受贈單位出面評估大體是否堪用。2.往生後,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註:如果沒有家屬,生前除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進行公證,以利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往生後需要由家屬決定1.往生後,家屬同意捐大體,由醫學中心等受贈單位評估大體是否堪用,並簽署同意書。2.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資料來源:基隆長庚醫院、臺大醫院、慈濟大學網站)
-
2024-07-19 醫聲.醫聲
肺癌治療缺口系列/未接軌國際 患者恐將從適應症就被排外
依據112年癌登資料統計,有1,0348人死於肺癌,佔所有癌患的2成,成了新癌王,但現在的治療卻讓醫師憂心不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晚期肺癌現在的治療未接軌國際標準,但有些新藥試驗是以此為標準進行設計,未來可能讓台灣肺癌患者光從適應症上就可能被排除,也形成能獲得健保給付的人會愈來愈少,原本就自費的患者恐怕得一路自費下去,這對患者是極度不公平!」台灣肺癌罹患人數,在國健署進行肺癌篩檢政策後,新罹患人數逐漸提高,110年的統計肺癌有1.7萬人,其中九成二皆為非吸菸的非小細胞癌患者,陳育民指出,雖然篩檢讓早期患者略增,但不可諱言,晚期患者仍佔半數左右,其中7成都是肺腺癌患者,這其中5成有EGFR突變基因,推估下來,約有2,500人是陽性患者,也是肺癌患者中最大的一個族群。EGFR突變基因的患者,有較高的復發及轉移風險,目前國際治療指引,是將第三代標靶藥物列為第一線治療,許多歐美國家,甚至鄰近的中國大陸皆是如此。但健保現今給付限縮在只在外顯因子第19有缺陷及腦轉移的患者,僅約1成的患者能用到新藥,大概約2、300人。若病人想要使用藥物就得月花十萬元治病。健保限縮給付也對未來台灣在新藥研究上帶來影響,陳育民指出,「肺癌的臨床試驗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光台北榮總就有30餘件,自己擔任計畫主持人也有20多案,但臨床試驗收案需要標準治療的病人,但台灣未依國際治療準則走,導致標準病人減少,衝擊台灣未來的研究能力及治療經驗,由於無法累計更多本土資料,與政府希望可收集更多真實世界數據的政策背道而馳。陳育民舉肺癌人數佔最多的EGFR突變基因者為例,現在有些試驗是以使用過第三代標靶藥物的基礎下進行新藥試驗計畫,這類臨床試驗結果已出爐,未來新藥適應症若建立在標準療法上,那麼多數台灣患者光從適應症恐怕就排除在外,這些問題在這一兩年內就會遇到。這也會產生曾獲得健保給付的少數患者,未來仍有機會符合新藥適應症,獲得健保給付的機會大增,但自費的患者恐怕被排除在適應症外,若想要用到新藥恐怕又得適應症外用藥,自己花錢治病。陳育民認為,以前還有一群台面下使用違藥者,因健保資料未有他們的用藥紀錄,新藥註定是要自己付錢,這是非常嚴肅及不公平的事,未來更可能衍生病人與政府或醫師間的糾紛。陳育民直言,治療未接軌國際,除了病人錯失用藥時機、國內病人無法參與臨床試驗外,對於新政府倡議要在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1/3的目標,恐怕難上加難,目前健保署有想要解決問題,但預算就是固定額度,希望健保署持續與藥廠議價協商外,也可以如次世代基因檢測採病人部份負擔,至少可以讓病人在可負擔的金額下有機會使用到新藥,有一線延續生命的機會。
-
2024-07-19 癌症.抗癌新知
中研院最新研究登上頂尖「自然」期刊:研究解釋細胞大量死亡的原因?未來有望應用在這兩方向!
為什麼細胞會大量死亡?中研院揭密其中的原因生命發育過程中,細胞迅速增生,分化出各種組織與器官,但增生的同時也伴隨大規模細胞死亡,這現象過去在雞胚胎中被發現,2012年正式被命名為「鐵死亡」。中研院最新研究發現,活性氧化物所造成的「鐵死亡觸發波」,是造成細胞大量死亡的原因。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陳昇宏表示,研究團隊利用數學建模,驗證鐵死亡觸發波的細胞訊號傳導迴路機制,為透過化學訊號將細胞的開關打開,當細胞接收到訊息之後,再傳給下一個細胞,類似骨牌效應的概念,為器官生成過程提出重要研究解釋。什麼是「鐵死亡觸發波」?鐵死亡觸發波是由活性氧化物引發,此為生物體內進行有氧代謝時的產生物,包括過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等,過多的活性氧化物將導致細胞和基因結構損壞,研究經24小時不間斷的細胞縮時動態攝影,結合大數據影像分析,發現壓力逐漸增大,鐵死亡觸發波速度會愈來愈快。陳昇宏指出,腦中風、腎衰竭等疾病和細胞大面積死亡有關,細胞膜的脂質會藉由氧化過程,發生形狀上的改變甚至斷裂,細胞膜破裂後就會造成細胞死亡,由活性氧化物引起的鐵死亡觸發波,一次細胞死亡量竟可高達數百萬個。鐵死亡觸發波的特性有哪些?未來可應用在哪些領域?鐵死亡觸發波的特性在於,經過觸發波的細胞幾乎百分之百都會死掉,陳昇宏說,研究發現癌細胞對鐵死亡特別敏感,主因是癌細胞長得快,就會產生多樣化壓力,容易受到鐵死亡影響而死亡,但癌症治療後,很多細胞會存活下來產生抗藥性,也許鐵死亡觸發波可以提供一種新策略。事實上,在植物細胞中也有鐵死亡的現象。陳昇宏推測,植物、動物都有細胞膜可能都會出現鐵死亡觸發波,未來也許有望應用於植物病蟲害防治等領域,此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19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治療缺口系列/治療用對藥,病患有望恢復工作、生活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提出「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1/3」願景。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指出,若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補足晚期治療各族群缺口,才有可能達標,像有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如果在第一線就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除了存活期有機會延長,甲溝炎、腹瀉等傳統藥物副作用也會大幅減少,過去原本可能連出門都困難,用藥後可望恢復工作、生活,對家庭、社會也可以有貢獻。賴俊良分析,目前罹患肺癌人數大約1萬6千多人,一年死亡人數大約1萬多人,現在是2024年年中,如果要在2030年達標,便必須補足晚期病患治療缺口,其中最大治療缺口為帶有EGFR致癌基因的晚期肺癌患者。第三代標靶藥物,助EGFR基因突變病患重享生活根據國際標準治療指引、實證醫學證據,這群病患若在第一線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可明顯延長存活期,國際上許多國家也已全面支付這類藥物使用於晚期肺癌第一線治療,國內健保給付條件目前僅限於腦轉移病患可使用,建議應讓符合適應症病患也能全面使用,「這樣存活率可以差很多」,以補足最大治療缺口。根據賴俊良觀察,過去帶有EGFR基因突變病患若使用傳統藥物,常飽受腹瀉、甲溝炎之苦,有時一天腹瀉兩、三次,連出遊都會擔心腹瀉攪局,而甲溝炎更讓病患痛到無法穿鞋,甚至連拿杯子都痛到拿不穩,這類病患若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這些副作用就會減少許多,病患就可以重新回到職場、家庭,除了生命的延續,生活品質也會大幅改善。不同治療缺口,應對策略大不同至於其他基因突變,目前除了ALK、ROS1、MET等基因突變有健保藥物可用,其他零星基因突變則沒有配套藥物可用,如果可以補上這缺口,對提升病患存活率也是有幫助。談到沒有基因突變的病患,賴俊良指出,目前免疫治療的健保給付仍有不足,補上這塊缺口,對提升癌症病患存活率也是重要一環。影響最大的部分,就要先做!目前,研究顯示,帶有EGFR突變的肺癌病患若進入第三期,在還可以開刀階段就先開刀,然後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進行治療,無復發生存期可超過五年以上,病患抗癌就很有優勢,賴俊良認為,病患如果可以盡快使用適合藥物,可以降低復發機率,對病患存活期延長理論上會有很大幫助。如果是沒有基因突變的病患,在這階段除了開刀,也合併使用化療、放療,並搭配術前、術後免疫治療,對病患存活期延長也是很有好處。「影響最大的,就要先做!」賴俊良表示,想要降低肺癌病患死亡率,就要把重點放在補足晚期肺癌治療缺口,第三期病患也不要放棄,可以提供有效藥物,就要盡快提供,以降低復發風險、延長無復發存活期。補足各族群治療缺口,才可能達標賴俊良直言,死亡率要能下降1/3,絕非增加一兩個給付條件就可以達成,就像參加大考,只讀一些科目的重點,可能只是及格,而這正是健保的現況;但現在的目標是要追上國際考高分,那就得全方位思考,針對健保沒給付而損失的病人,加速補齊有效治療,如此才可能達到「203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1/3」目標,真正造福罹癌的國人。
-
2024-07-17 焦點.健康知識+
年少不讀書,長大竟會短命!多讀書連兒孫都長壽,外國研究:讀書達「一學歷」,降低死亡風險達34.3%
古人云:「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讀書除了面相改變,也能影響壽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外國際期刊研究報告指出,「多讀點書者」其個人死亡風險降低,也就是說想活久一點書就多讀一點!多讀點書,可降低死亡風險科學家認為,研究表示,父母多讀點書,對兒童死亡率會有影響!.母親多受教育: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其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就會降低3.0%.父親多受教育:每多讀一年的書,其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也會降低1.6%而國際期刊「柳葉刀」研究報告也指出,多讀點書者,其個人死亡風險降低可達34.3%!讀書年限越長,死亡率降低越顯著:.讀書年限只有6年:(小學水準)的死亡率降低,只有下降13.1%.讀書年限再提升12年:(中學水準)的死亡率降低,下降了24.5%.讀書年限續提高18年:(大學/研究生水準)的死亡率降低,降低可達到34.3%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在18年高等的教育中,如果每年持續有在接受教育,個體如果每多受一年教育,其死亡風險平均降低1.9%。老年人讀書,也可降低其死亡風險與此同時,研究人員觀察到不同年齡差異(18~49歲、50~59歲、60~69歲和70歲及以上),他們各自死亡風險都具有影響的:.18~49歲的年輕人:每多受一年教育,死亡風險平均可降低2.9%.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多受一年教育,其死亡風險平均僅降低0.8根據以上的研究數據分析,黃軒建議「年輕人(18~49歲),趁年輕多讀點書」,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可望降低死亡風險!這些研究強調了「教育能提高預期壽命的重要性」,教育對於改善健康狀況和延長壽命的積極作用,即使是老年人,也可以從教育中獲益,降低其死亡風險。為了自己的生命、為了子女未來的生命,你要不要趁年輕時多讀一點書呢?想活久一點就從現在開始當讀書人,讀書除了可改變面相也能讓你更長壽喔!延伸閱讀:.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幾歲開始會發現自己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波段是「斷崖式衰老」關鍵
-
2024-07-16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健康生活態度 為60後做準備
身為家中長女與大齡女子的雙重身分,除了短暫的大學四年住宿生涯,我未曾獨居過,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快樂的生活,直到85歲的父親罹患肝癌,家人決定放棄積極治療選擇安寧,我一路陪著爸爸溫柔善終,知道如何接受死亡而不做無謂的掙扎。我知道預立醫療決定的重要,以免讓家人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我早早就想器官捐贈,讓可堪用的軀體,延續別人的生命,體會世界的良善;我知道餐餐開伙的母親應該要用橄欖油炒菜,但老人嫌貴捨不得我花錢,但她早已加入三高俱樂部,雖然我離三高還很遠,但80歲的母親得靠我奉養,為了母女的健康,橄欖油一定得用上。去年我就說要去做聽力檢查,以防萬一,沒想到過了一年,我的退休力聽力檢查一欄還是「無」,不痛不癢,「拖」是我的罩門,真是沒長進。陪著父母一同老去,老後的生活我提早面對,看診、檢查、拿藥、復健是日常,那個年代的父母忙著賺錢養家,沒有自我,一旦退休,只剩下漫長的時間,等吃飯、等睡覺,開電視給電視看,坐在門口成為一道風景。未婚的我得自己養老,老本、老友、一生的興趣與旺盛的好奇心,加上健康的生活態度,是我為60歲後人生的準備。兔年的雷達圖76分,龍年進步到83分,知道的人趕緊做,蛇年會更圓滿。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
2024-07-16 失智.名人專家
靈性是資產 多位專家都說:多鍛鍊可存健康 提升幸福感
一位年輕學生不久前送走罹癌阿嬤,悲慟萬分,這位學生告訴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嚴如玉,對阿嬤生前拒絕侵入性治療始終無法諒解,變成心結,直到認識「靈性」,才終於理解或許阿嬤認知自己此生圓滿,而學生正值年少,還有很長的生命,因此希望盡力延長阿嬤壽命,雙方對靈性價值的需求不同。嚴如玉對有類似情境的廣大照顧者說,照護是一種歷程,會變動,充滿不確定性,照顧者無法控制,但求無愧。她相當認同失智症權威、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徐文俊推廣「靈性照顧」,因為在照護現場中,有不同的價值觀交疊,很多時候被照顧的人相對弱勢,應該多站在被照顧者的視角思考,不要只被醫療的量化數據宰制。瑞智基金會去年提出「靈性照顧」觀念,今年致力將靈性照顧科普化,7月13日於北師美術館以「幸福路上 靈性照顧的探索與實踐」系列講座,首場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嚴如玉、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任台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汪漢澄、策展人兼藝評家徐文瑞從腦科學、文藝跨域談靈性照顧。元氣網為媒體夥伴。蘇天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蘇昭蓉致詞時提到父親八年前罹患失智症,家人在照顧歷程中學習失智症,更認識到失智者有靈性的層面,這段失智之旅的教導相當有價值。她說,靈性是一種資產,就像肌肉可以不斷鍛練,增加健康,高齡者都知道要保命防跌,她希望今後走在幸福路上,要保命防跌,讓靈性保持健康。鍛鍊靈性可保健康徐文俊開場時說明什麼是靈性?靈是源自拉丁語「呼吸」。根據2014國際共識:●靈性是人類動態和內在的一個面向●人們藉由尋求生命最終的意義、目的和超越,並體驗與自我、家庭、他人、社區、社會、自然以及重要的或神聖的連結。●靈性通過信仰、價值觀、傳統和實踐來表達。徐文俊說,當人們在面對重大疾病、生命終結時,會想到靈性層面,開始檢視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家人甚至信仰的關係連結。研究也證實,靈性對健康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憂鬱症、提高生活品質、韌性;除了被照顧的人,生命走到終結階段還要考慮到照顧者的靈性平安,讓逝去的人無憾,生者平安。改變說故事方式 給生命新意義嚴如玉說,靈性的解釋在不同時代也有變化,以當代來看靈性的定義,是「宗教宗教與非宗教活動,連結到某種超越性、偉大性、神秘性或不可知性的性質,人生意義、精神成長、與自然或宇宙連結、與神聖存在的連結」。也就是常常聽到修行、心靈或精神成長、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庸之道、一體同觀、梵我一如、生態保護、自然崇拜、哲學、美學、科學、社會運動等都是在談靈性。「我是誰?」「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嚴如玉說,回到自己身上來看靈性,就會自問這幾個問題。她舉自己在美國工作時為例,哲學是男性為主的學術圈,她若想融入主流,得改用男性作風,但格格不入,因此她改變說故事的方式,找到自我認同,而不是把自己變成了男性。她鼓勵高齡者用「說故事」來幫自己開創生命意義,「在你的人際圈,你可以想出自己的樣子,改變生命結構,自我不是命定,主控權在你的手上。誰說老狗變不出新把戲?」兩種快樂提升幸福感醫師汪漢澄則講述「科學理性的人生意義與幸福觀」。他用科學數據表述人類在宇宙中,個人生命的客觀意義「無限趨近於零」,因此主觀意義必須自己認定。他說人類和動物不同的分別有,人有預測能力,天性會創造人生的意義;對於幸福感,從腦科學的角度,人類追求快樂、幸福也是因有「大腦的獎賞系統」。舉例來說,人吃了甜食,便會快樂,而糖分是生物能量的來源,因此人會一直持續追求快樂的感覺。快樂有兩種,除了基本的快樂,如追求色、聲、香、味之外,還有藝術、音樂、追求進步等高層快樂。因此人可以更透過了解腦科學,來提升幸福感。另外,汪漢澄提到,從很多研究證實,動物做出「利他」常是為了「利己」,不管從靈長類的動物到小白鼠的實驗都可看出,動物消除別人的恐懼是為了消除自己的恐懼。連小白老鼠都能為了避免別的白鼠被電擊,而情願餓肚子,只為了避免觸動電擊開關。更別說,幫助別人後,能帶給我們的快樂有多大、多持久。最近還有利用人工智慧(AI)做的社群研究更支持,一個人如果想變快樂,或許應該試著把眼光從自己身上移開。研究以AI分析FB社群上的貼文,發現那些貼文中,充滿第一人稱單數的人,也就是常談論自己的人,憂鬱的傾向比較明顯。反之,如果貼文多用複數人稱如「我們」,比較不會憂鬱。使人快樂 藝術策展人最重要任務策展人徐文瑞說,策展(curate)在拉丁文最初的原意是負責照顧 (cure或是care) 或指牧區牧師,慢慢才變成如今常見的「藝術策展」。而策展人很重要的任務是透過策展活動讓人快樂。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則,策展人如願意把主題和展品,面向公眾,就要考慮明白、易懂,且和生活脈絡有相當相關性。一般來說,和日常生活較有連結較易引起共鳴。但由俄羅斯移民美國的兩個藝術家Vitaly Komar 和 Alex Melamid,1995年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聘請民調公司調查,美國人最喜歡的美學和品味要素為何?並據以創作出「美國最想要的」(America’s most wanted)畫作。有趣的是,後來在其他國家做的調查及據以畫出的畫作,竟然看起來都非常類似。例如「美國最想要」一圖中,有平靜湖水宜住居,雖然圖中森林狀似黑暗神祕,但人處在安全處,有樹可眺望遠處,一旁有動物但小鹿是安全的。這幅看起來水準平平、主題平凡無奇的畫作,卻是民調顯示最討喜的畫作。藝術創造者卻群起反對,認為這樣依民調作畫,藝術家還有何創意可言。事實上,藝術的策展不可能只考慮觀眾的口味和品味,否則就失去藝術的價值。而作為觀看藝術的人也得學會理解,作品的意義不會有固定的答案,但可以去追溯創作過程或創作者本人的想法。他特別強調了藝術在靈性照護中的作用。他認為,藝術能夠觸發人們對意義的追求,藝術的力量在於它能培養人們不斷提問和思考的能力。藝術治療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成為藝術家,都有能力以喜樂之心去探索生命的意義。藝術不僅是審美的對象,更是靈性的實踐。藝術能夠觸發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探索,並在這個過程中帶來快樂和滿足感。「幸福路上 靈性照顧的探索與實踐」系列講座將繼續舉辦,詳情可查詢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
2024-07-14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西貢小姐〉美國大兵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我喜歡音樂劇。演員在管弦樂現場伴奏之下,以歌聲、舞蹈將故事呈現。就像現場音樂會,不一定總是完美,演員歌聲可能出現瑕疵,可能因為情緒激動而哽咽走音,然而這一切都無損於演出,因為音樂劇呈現的是最真實的情感與聲音。《西貢小姐》與《悲慘世界》、《貓》、《歌劇魅影》齊名,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四大音樂劇之一。因為推出的時間較早(1989年倫敦首演),之前一直無緣欣賞。終於,《西貢小姐》今年夏天在台灣首度公演。之前看過的音樂劇,有些輕鬆俏皮,如《貓》;有些讓人憂傷,卻總有救贖的曙光,如《悲慘世界》。而《西貢小姐》,那是動亂的世界中對愛情的執著,人性的脆弱,與命運的無奈。沉重的氣氛,揮之不去。故事以1975年共軍佔領西貢前夕為背景,經歷殺戮戰場的美國軍人,遇上全家毀於戰爭、隻身到西貢討生活的17歲少女,發展出熾烈的戀情。然而西貢隨即淪陷,大兵搭著直升機撤回美國。女孩留在西貢,懷了他的孩子,忍辱負重活了下來,期盼有那麼一天,能帶著孩子和愛人相見。奇蹟出現了,三年後美國青年真的回到越南,卻帶來晴天霹靂的消息:他在美國已經結婚,越南女孩盼望一家三口團聚的美夢成為泡影。女孩決定:犧牲自己的生命,讓孩子跟著生父與妻子回到美國。當越南女孩扣下扳機,倒臥在地上,垂死前用僅有的力氣在美國大兵的懷裡道別時,許多觀眾忍不住啜泣,內心也會責怪這個男人移情別戀。不過劇情中也有交代,隨軍隊撤回美國後,這男人也不好受,最初一年變得退縮,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可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受害者。PTSD通常是由暴露於創傷事件所引起。這些事件包括(但不限於)嚴重的事故,如:自然災害、暴力攻擊、軍事戰鬥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情況。發生PTSD的風險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創傷強度、是否有支持系統及遺傳易感性。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每個經歷創傷事件的人都會發展成PTSD;而是環境因素、壓力和基因易感性之間複雜互動的結果。PTSD可能有的症狀:侵入性思緒:包括創傷事件的反覆、無意識且令人痛苦的記憶、惡夢,使個體感覺彷彿創傷事件正在再次發生。迴避行為:避免與創傷相關的思緒、情感、對話、活動、地點或人物。認知和情緒的負面改變:例如恐懼、憤怒、內疚或羞愧、與他人疏遠和無法體驗正面情感。覺醒和反應的改變:容易驚嚇、感到緊張、睡眠困難,以及發脾氣或具有攻擊性的行為。PTSD的治療是多方面的,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目標是減少症狀,改善日常功能,並幫助個體管理創傷對生活的影響。越戰結束已經快50年了。1975年4月,西貢被共軍團團包圍。美軍利用直升機在短短一天內從西貢撤走7000多人,西貢、美軍撤退、直升機……成為越戰的印記。直升機的場景,出現在國家戲劇院《西貢小姐》的舞台,最吸引我注意的並不是那直升機模型。也不是炫目的舞臺音效。而是站在地面上含淚目送著直升機遠去的越南民眾。但願人們有足夠的智慧,避免戰爭的發生。
-
2024-07-1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避諱談論便便、不忽略家族史 專科醫預防大腸癌絕不做5件事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統計,大腸癌(結直腸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見癌症。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的診斷率也在近年激增,雖然基因、環境和生活方式都有影響,但及早維持腸道健康,能遠離罹癌風險。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的腫瘤內科醫師兼胃腸癌科主任Ursina Teitelbaum博士,分享他身為腸癌治療醫師,如何避免罹病的原則。1.不忽略家族史家族史是大腸癌最強烈的危險因子之一。多達三分之一被診斷出大腸癌的患者,其他家庭成員也患有大腸癌。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說法,癌症在家族中遺傳有幾個原因:基因、共同的環境因素,以及兩者的結合。因此,了解自己是否有大腸癌家族史非常重要,除了父母、兄弟姊妹,也建議詢問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員(包括祖父母、表兄弟姊妹、叔叔阿姨)曾被診斷出大腸癌。如果有一親等家屬罹癌,建議及早開始篩檢。2.不拒絕或延遲大腸癌相關篩檢「無論你的生活方式多健康,到達一定年齡時,都需要接受相關篩檢。」Teitelbaum博士說,定期大腸鏡檢查對於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例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的人尤其重要,因為這些疾病會增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但沒有家族史的人也不能輕忽。國健署提供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者,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若篩檢結果為陽性,務必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3.不忽略任何奇怪的症狀留意排便習慣的任何變化,如果你一向排便規律,卻突然出現便祕、便血、伴隨腹痛,建議及時就醫。腹瀉、疲勞、不明原因的貧血,也建議進行相關身體檢查。很多人覺得自己還年輕,忽略罹癌的可能性。4.不低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超過一半的大腸癌罹病原因,與生活方式有關。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吸菸、飲酒和久坐的生活方式被認為與大腸癌的風險增加關係密切。另外,飲食也是一大重點,紅肉、加工食品如汽水、糖果和餅乾等,都是危險因子。5.不避諱談論便便當便便出現異常,例如像鉛筆一樣細或帶血,可能是疾病的線索,不要避諱談論,「便便代表著你的健康狀況,拿出來跟別人討論,可以挽救你的生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4 退休力.社會連結
「媽媽、太太,還有孩子,這三個人,你的照顧優先順序是什麼?」當照顧失序,先思考優先順序
四十多歲的蘇先生和太太、孩子擁有一個和樂的家。他的原生家庭只有他一個兒子,好幾年前母親失智,由父親照顧,蘇先生周末回爸媽家,分擔父親照顧壓力。去年,父親生病離世,基於孝道,蘇先生將母親接來同住。同時,他正值工作轉換的職涯空窗期,想著先安頓好母親再找下一份工作。但失智母親比他想像的更難照顧,母親不願意去日照,生活失序混亂,頻繁出現搥牆、吼叫、罵人等行為,嚇到就讀小學中年級的孩子,孩子因此失語憂鬱。蘇先生在必須孝順母親的責任感,與擔心孩子身心狀況的夾縫中,太太又怨他把妻兒擺在生命中不重要位置,夫妻每天都有激烈衝突。蘇先生是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服務的個案,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社工先是陪伴蘇先生思考:「媽媽、太太,還有孩子,這三個人,你的優先順序是什麼?」蘇先生一開始說是孩子,談到後來卻發現,其實是太太,他想把太太留下來當戰友,共度這次難關,而非在對抗的位置。陳景寧補充,這對夫妻對彼此仍有愛,只是照顧事件太突然,雙方都措手不及,才會言語交鋒刺傷對方。但她提醒,排序因人、因家庭而異,例如一個跟太太的關係原本就很差的人,決定就會不同。重點是,能夠有人陪他思考生命優先順序,講出心裡的苦,才有辦法轉動夠多可能。陳景寧提醒,當照顧與婚姻、工作對撞時,照顧者必須先看見,現在遭遇的、不是「我個人」的問題,所有人都在受苦,但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這時候,釐清自己最在意的價值、練習家庭內對話、培養家庭在面對照顧議題時的韌性,這些不是即拿現用的資源,卻是整體社會面對需要長照議題時,必須鍛鍊的軟性技能。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3 退休力.社會連結
58歲彭大維禮儀師看盡人生百態!去年從照顧者角色畢業 「照顧前適性評估」是否適合成為全職照顧者
【實戰篇】台灣的長照家庭中,逾四成五由男性擔任照顧者。照顧者的角色往往和生命中許多議題對撞,生涯的、親密關係的、婚姻的等等,而男性囿於傳統社會框架,往往挑戰更大。過來人這樣說照顧者彭大維觀察,願意走出來和大家交流、參加活動與課程的,多數是女性照顧者,他認為,對照顧者而言,家是有壓力的環境,長時間窩在這個環境並不健康,他建議照顧者要走出來,身體、心理都是,敞開心,願意跟別人分享,尋求資源協助。他說,八年前的自己一定無法預料會經歷這些過程,但所有事情遇到了就想辦法面對,生命的體驗不斷來臨,只有持續學習才能豐富生命的經驗。五十八歲的彭大維,去年從照顧者角色畢業,回想擔任照顧者這個角色,他說:「我是有規畫的。」八年前,彭大維在殯葬服務業擔任禮儀師,工作需全天待命,他連回家和父母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那時父親確診巴金森氏症多年,身體退化到需要助行器才能行動。彭大維在禮儀師的工作看盡人生百態,思考自己人生下半場要有所轉換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在父親的有生之年盡到兒子的責任。在台照顧父母 視訊在美妻女盤點好所有資源後,彭大維在二○一七年辭去工作,為了具備照顧知能,他去上課取得照服員資格。與此同時,太太帶著兩個國小的女兒赴美求學,母親跟彭大維說:「你也一起去吧!」但身為長子又是獨子,他深受傳統孝道觀念影響,認為「父母在,不遠遊」,覺得家裡總要有個人留下來面對生病的父親和年邁的母親。彭大維跟妻女說,他留守台灣照顧父母,但會找好幫手,仍然可以美國、台灣兩地居,兼顧兩個家庭。真正成為照顧者後,卻出現了很多意料之外。首先,父親對兒子的照顧不領情,當熟悉照顧技巧的他要協助父親如廁、沐浴,父親把他趕出去:「讓你媽來。」再來,父親頻繁進醫院導致的退化,帶給他深刻不安,打斷了「美國、台灣兩地居」的規畫,讓他幾乎不敢出國,深怕一離開,父親就走了,只能透過每日的視訊和妻女維繫關係,因此常被老婆和女兒取笑「對家裡沒貢獻」。看似運籌帷幄 身心卻出狀況身為照顧者這幾年,彭大維看似運籌帷幄,各角色都活躍——禮儀師、生命教育講師、照顧者志工、規律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理應「身心健康」,但是身心卻出現無法預料的狀況,例如查不出原因的聽力持續下降,醫生安排他做睡眠檢查、心理諮商,心理師聽完他的自述後問:「聽起來你一切都很好,有沒有可能正因為你把自己建設的這麼好,事實上你給自己很大的壓力?」他聽了一愣,最近還在反思這件事。彭大維認為照顧是全民議題,每個人都將扮演照顧者或被照顧者,他算幸運可以有所準備,但仍有許多意料之外,只能見招拆招。但他強調,照顧者一定要盡力照顧好自己,別讓家裡多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人。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3 癌症.其他癌症
吳小妹切除兩次腎臟為治療罕見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北榮為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完成亞洲首例「分肝種腎」
今年八歲的吳小妹罹罕見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兩顆腎臟嚴重變形,只得手術切除,多年以來靠洗腎續命,但引發心衰竭、骨質疏鬆等,小小年紀幾乎沒有未來。台北榮總腎臟移植團體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在她的肝臟找出健康肝靜脈,再利用捐贈靜脈製作出延長通道,「把肝臟切開後,再把腎種進去」,將大愛捐贈的成人腎臟移植於她的肝臟內,幫助她脫離洗腎的命運。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為治療網網需要切除雙腎台北榮總昨天發表吳小妹的手術過程與成果,台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指出,這項手術非常艱鉅,目前全球僅完成三例,其中二例在美國,台北榮總這一例是全球第三例,也是國內及亞洲第一例。吳小妹二歲半時罹患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這是一種腎臟惡性腫瘤,與基因突變有關,好發幼兒,多為無症狀的巨大腹腔內腫瘤,晚期常壓迫其他器官,導致腹痛或無法進食,唯一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腎臟,再配合化療。切除雙腎後,必須接受腹膜與血液透析治療,將尿毒排出。吳小妹後來為改善等待腎臟移植,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完成移植吳小妹術後長期洗腎導致發育遲緩、心臟衰竭、鈣磷電解質不平衡導致嚴重骨質疏鬆,加上反覆腹膜炎感染。她先在高雄榮總化療、追蹤五年,雖然惡性腫瘤已治癒,但常進出醫院,毫無生活品質可言,接受腎臟移植是唯一解決的方法。2023年5月,吳小妹父母決定到台北榮總評估,等待腎臟移植。幸運的是,僅等待二個月就獲得大愛捐腎,但吳小妹的下腔靜脈因幼時被巨大腫瘤壓迫,已呈現纖維化甚至完全閉鎖不通。這是非常罕見的狀況,因為完全找不到可以重建的靜脈,不得不放棄這次寶貴的移植機會。台北榮總團隊沒有放棄,經利用靜脈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吳小妹的腹腔內僅肝臟內的一小段靜脈是健康的血管,其餘的都是不堪用的側枝新生血管。經仔細討論,團隊認為把肝臟分開,找到健康血管進行重建,是唯一可行辦法。2024年4月,吳小妹再度獲得第二次大愛捐贈腎臟,在移植外科醫師鄒奕帆前往院外摘取腎臟的同時,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與醫師楊惠馨同步進行移植手術,先將肝臟徹底分開,找尋唯一仍健康的肝靜脈,再將從捐贈者身上取得的靜脈,製作一段延長嫁接的通道,再與腎臟的腎靜脈進行吻合重建,術中由放射科醫師黃宣恩放置血管內支架,避免肝臟重量壓迫移植腎臟的靜脈回流,影響腎臟血液循環。蔡昕霖說,以「無中生有」方式,利用肝臟當插頭,用肝臟血管滋養腎臟,再找出健康的肝靜脈,製作一條「延長線」,與腎靜脈吻合重建,前後動員11位醫護等人員,花費12個小時,才成功將這顆成人腎臟移植於低體重吳小妹的肝臟內。吳小妹昨天在記者會中,念出手寫給捐贈者的卡片,童言童語念出,「謝謝你捐給我一顆寶貴的腎臟,讓我可以不用再到醫院洗腎,我會好好保護它、愛惜它」。醫:孩童採用移植腎臟比洗腎好,兒童及青少年長期洗腎副作用多末期腎臟病孩童爲維持生命,必須長期洗腎,依2022年腎臟年報以衛福部健保署資料推估,全國約有兩百位兒童、青少年受洗腎所苦,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卻僅有21人,兩者差距大。台北榮總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很多家長對腎臟移植認知不清楚,憂心移植會花很多錢,感覺洗腎就好,不願意登記移植,但換腎才是對病童最好的治療。張瑞文說,兒童及青少年長期洗腎,恐影響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也容易引發感染,而接受洗腎與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相差甚大,其中可能原因是洗腎患者能否全數存活,據統計發現,洗腎治療的死亡率是腎臟移植的六倍,但部分孩童家長對腎臟移植仍有恐懼,不願讓孩子接受移植。換腎有一定條件,包括孩童體重須達十公斤,也要考量接受移植者當時的身體狀況,以及與捐贈器官的合適程度,並不是至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登記就可以換腎。張瑞文說,很多家長因對移植猶豫,並等到孩童體重滿十公斤後再登記移植,或擔憂身體狀況遲遲不來候補,導致錯過早期登記,讓等候移植的積分白白流失。張瑞文指出,病患完成腎臟移植登記前,須先確認身體狀況,也要聽取說明會、簽署書面文件,且每半年到醫院抽血追蹤。登記完成後,若出現合適器官,就會依候選者積分高低通知患者;而等候器官捐贈配對就像排隊抽號碼牌一樣,等候每滿一年會加○點五分,換言之排愈久配對成功的機會愈高;若是從來沒去排隊,將永遠沒有換腎機會。面對孩童腎臟移植,很多家長擔憂會花很多錢,張瑞文說,孩童可利用學生保險支應部分費用,且換腎孩童屬重大傷病可免部分負擔。再者,小朋友體重輕,自費藥物依體重決定多寡,價錢也不多。若經濟仍有困難,可以使用醫院善款,也有慈善單位會提供家長住宿,實際花費不多。「沒有孩子該長期洗腎。」張瑞文說,依北榮兒童審腎臟移植團隊經驗,18歲以下病童等候一至二年就能接受腎臟移植,經量身訂做移植計畫,移植手術成功後,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都可以追上同年齡孩童,呼籲末期腎臟病童的家長,應多了解孩童腎臟移植,給孩子人生的希望。病人小故事:母伴娃換腎「她堅強我要更勇敢」吳小妹二歲多時,身體不舒服,半夜常常醒來,尿量也不多,直到出現水腫,至醫院檢查發現,竟已是嚴重腎臟病變,經確診為腎臟惡性腫瘤,此時左側腎臟已被腫瘤侵犯至嚴重變形,右側則只剩1/4未被腫瘤侵襲。長期住院回家會怕吳媽媽表示,當時醫師擔憂腫瘤可能復發,且可以等待大愛器官捐贈腎臟移植,因而將兩側腎臟全部摘除,開啟女兒的洗腎人生。她說,一開始孩子年紀小,似懂非懂,後來年紀漸長,每天要上機洗腎長達十小時,而漸漸對病痛有所認知。然而,長期在醫院治療,女兒已習慣醫院的生活模式更甚於家中,導致有一段時間「回到家裡反而會感到畏懼」。洗腎不斷反覆感染回想一路以來的辛苦及對女兒的心疼,吳媽媽忍不住哽咽,因長期洗腎讓女兒容易感染,「無論再怎麼小心謹慎,還是面臨反覆腹膜炎感染」,甚至因為病痛到無法走路,想想孩子都那麼堅強了,「我要比她更勇敢」,因此得知台北榮總有機會換腎時,義無反顧決定要為自己跟女兒努力。然而,吳小妹狀況罕見,其下腔靜脈受腫瘤壓迫導致閉鎖,面對第一次腎臟移植的機會只得放棄。吳媽媽說,自己在手術室外等了數十小時,得到的結果卻是無法移植,但不願意放棄,直到2024年4月,半夜接到北榮通知又有換腎機會,但必須要在早上五點前趕到台北,她一路從屏東開車狂飆到台北,時間順利趕上,也順利完成移植。鼓起勇氣迎來新生吳媽媽說,自己一度擔心換腎等影響女兒就學,沒想到,女兒出院第一天就跑回學校上課,不只更努力念書,成績更是班上前三名,希望所有還在猶豫腎臟移植的父母,可以給自己跟孩子一個機會,也感謝北榮醫療團隊持續找方法,最後順利完成手術。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12 焦點.用藥停看聽
2024年毒品防制論壇,中市衛生局首創女性藥癮者輔導及地檢署駐點計畫
由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舉辦的「2024年毒品防制論壇」,於七月十二日在裕元花園酒店國際演講廳舉辦,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衛生福利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台灣台中地方檢察署檢察長張介欽等人出席,並邀請全國毒防中心、矯正機關、社政、警政及民間單位等從事毒品防制業務相關人員共同與會。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首創女性藥癮者輔導擴大至男性藥癮者之配偶/伴侶未婚懷孕者,並協助毒品施用者子女至年滿6歲,以及重點特色是由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派員至地檢署提供駐點服務。此外,本次論壇藉由跨領域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經驗分享與創新交流,提升毒品防制工作的整體效能及服務品質,實現1+1>2的互助效果,並且促進未來跨網絡之合作達到互利互惠。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致詞時特別提到,為健全女性藥癮者之自我照護知能,台中市提出「藥妳好孕 衛妳守護」女性輔導計畫,藉由延長服務,營造支持性環境,擴大收案對象,以及男性藥癮者之配偶/伴侶未婚懷孕亦主動提供服務,並且首創服務至幼兒就讀幼兒園或年滿6歲,對此,曾梓展強調:「一個都不能少。」將補強3-6歲未就學間之空窗期,以擴展服務對象及期望為首,展現全國領先推行之策略。此外,台中市第二項創新服務是針對藥癮緩起訴個案,台中市政府衛生局結合台灣台中地方檢察署,實施「想見你-藥癮個案專責輔導駐點計畫」,由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派員至地檢署提供駐點服務,視個案的報到穩定度及衛生局追蹤輔導配合度進行分類管理,跨機關共同服務藥癮者。未來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更是全面配合「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網領3.0」,共同努力持續協助藥癮者穩定復歸、回歸社會。努力推動心理及社會復健等不同治療模式,發展多樣化服務方案,消除民眾對藥癮者之歧視與社會烙印,期盼各界齋心協力,共同落實反毒工作,共同創造宜居幸福的台中市。衛生福利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致詞時首先提到台中市是反毒有功特優縣市,並表示台灣自102年以來,毒品初犯人數下降60.4%,各級毒品使用人數下降30.2%,過去十年來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從1.0到2.0,放眼國際,台灣反毒成果斐然,日前衛福部舉辦「113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總統賴清德出席時表示反毒是長期工作,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3.0即將上路,未來四年將挹注150億元;陳亮妤表示,下一步反毒政策將更精緻化,包含對女性藥癮者及男性藥癮者之配偶、毒品施用者的子女照顧、青少年以及藥癮者緩起訴等對象提供協助,希望可達到終身盛行率1%的成果,是艱鉅挑戰但也相當有信心。本次論壇主軸包含四大主題:分別由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陳為堅、毒品危害防制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束連文、童綜合醫院醫師林杰民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鄭婉汝,分享成癮防治政策回顧與未來建議、藥癮專業人才培力、藥癮個案合併C肝防治及女性藥癮者復原歷程及社會復歸。另外毒防中心特色方案經驗分享也邀請屏東縣針對緩起訴個案,提供一站式駐點輔導方案,及嘉義市結合九華山提供暖心服務藥癮家庭,說明在地特色服務模式,精進藥癮服務方向。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陳為堅從預防與治療的角度來回顧台灣成癮防治政策,並提供未來發展重點建議,他特別提到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3.0新增兩策略,建置國家級成癮醫療政策轉譯與研究中心,厚實本土成癮醫療實力,發展女性藥癮者多元方案,建立連續性照顧機制。今日論壇由衛生福利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台灣台中地方檢察署檢察長張介欽、主任檢察官詹益昌、法務部檢察司調部辦事主任檢察官李秀玲、國家衛生研究院陳為堅副院長及中央毒品防制諮詢委員楊士隆教授蒞臨指導,包含台中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台中諮商心理師公會、藥癮戒治相關醫療院所、各縣市毒防中心夥伴共同出席,跨領域、跨專業激盪出創新思維,提升跨網絡、跨專業學習,以增進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整體服務品質,打造更堅固的社會安全網。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廣告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
2024-07-12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增加長照失能險 退休生活更安穩
聯合報推出「你的退休力,今年有幾分?」調查,透過分析評估,我的退休準備分數85分,屬於王者獅子,放心享受優質退休生活的「優老族」,頗感欣慰。服役軍旅20年,歷經部隊精良訓練,學會不少才藝技能,一般機械、水電維修都親自處理,尋常家事一手包,三餐炊煮無虞,生活照料不假他人,個性獨立自主。我從未中斷學習,卸下戎裝後報考專科、佛學院、研究所,年屆半百,取得碩士學位。接著到社區大學及佛學班上課,與人群保持互動,不致和社會脫節;每天閱報、看書、寫稿,時常動腦邏輯清晰。身為三高患者,為保持身體健康,持續健走、類慢跑、舉啞鈴、仰臥起坐,按時就醫看診、定期健檢、洗牙;不偏食挑嘴,營養攝取均衡,捐全血達124次,目前狀態都很好。懷抱回饋社會之心,擔任急診室及身障團體志工,幫助原民和弱勢團體,到安養院陪伴長者,行善助人心情愉悅。對生死看得豁達,簽了器官捐贈、大體捐贈和放棄急救同意書,讓必朽之身軀,善用到生命最後一刻。最近長輩老病纏身,花費不少積蓄,讓我心生警惕,光靠退休金難以支應開銷,雖有投資、儲蓄和醫療險,仍感財務準備不足,應該增加長照和失能保險,並積極開發財源,才能安穩度過退休生活。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
2024-07-11 養生.心理學解密
欠缺成長機會、影響心理健康 工作若出現5跡象你該立即辭職
人的工作影響生命之大難以想像。如果你對當前工作很不快樂,可能會傷及生活的其他領域;人生三分之一時間用在工作,對工作很不滿意可能導致壓力。心理學者雪瑞(Kendra Cherry)指出,凡是你的工作出現以下五種跡象,如果情況允許,不用考慮太多「辭職吧!」第一種是欠缺成長的機會。對很多美國勞工來說,在工作裡有機會進步、學習及成長,是很重要的事。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調查指出,91%受訪者認為這些機會很重要。如果你的工作看似死胡同,沒能取得更好的機會,或讓個人成長,就是很好的指標,你該考慮辭職。一成不變的例行工作無法讓你脫穎而出,毫無挑戰感,肯定會讓你停滯、不滿。第二種是牴觸你的道德價值。若是你的雇主要求你,針對你的個人價值有所妥協,或者做不符道德的行為,此時就該辭職。加州全人照護治療師威爾斯(Jenny Flora Wells)指出,若是你在工作時遇到不道德舉措、覺得你與老闆的信念不符、發現同事中的不正當行為等等,這些經歷都會增加壓力及焦慮,很難處理,還會影響到你的日常工作相關的職務上。第三種是影響到你心理、情緒的安寧。人人都會遭逢自己心理、情緒上的挑戰,但是假如你的工作,對你的心理安寧傷害特別大,那就是很強烈的跡象,你該求去。工作長期感到壓力、焦慮及不悅,後果很嚴重,危及你的健康,勞累不堪。第四種是沒有興趣及動機。如果你連努力提起對工作一絲絲的興趣都很困難,這就是很強的跡象,你必須認真自問,為什麼還要眷戀下去。職涯專家指出,長期覺得無聊、空虛,絕對是該離開某個工作的扎實理由。第五種是職場環境有害。假如每天去上班,開始覺得像去打仗,就足見你的工作環境有很嚴重的功能不良力量在作祟;員工覺得被輕視、毫無支援、遇到霸凌歧視,對身心安寧及工作滿意度,都有負面影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9 養生.人生智慧
我會成功嗎?大家怎成功的?心想事成是真的!心理師教你4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生活中總會面臨各種挑戰,不論是減肥、工作、感情、人際關係等等,「我會成功嗎?」常會在腦海裡浮出。尤其常遇挫敗的人更容易漸漸失去盼望,較難相信自己。 有些人也會出現「反正一定不會成功」、「看吧,我就說吧」、「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甚至即便沒有察覺,但許多拖延也可能出自於此。立翎心理諮商所郭禺廷諮商心理師指出可能原因,並分享用4個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我會成功嗎?先看是否為「自己想要的」。 是自己的意願?還是世界的期待?郭禺廷心理師首先表示,每個人都是生命個體,做任何事情首先都需要先了解是不是真的出自於自己的意願,或者是出自這個世界的期待、價值觀所定義的?這個世界總會教導著要成功、要怎麼成功,甚至定義成功,彷彿沒有他們說的成功就不好。例如賺大錢。 兩者的差異和影響:若想做的事是世界所設定的方向,且有違心意,那很容易出現「我不覺得自己會成功」,又或者不知不覺的「想要證明自己不會成功」的自我驗證。也可能會出現對世界的失望,「原來世界無法接受我原本的樣子」。 反之,在沒有被灌輸意識、被暗示,不是這個世界或價值觀使然,是自己打從心底的想執行,那會是一股自己支持自己的力量。 舉例:瘦一點比較好看?舉例來說,「瘦」是目前世界普遍的審美觀,但若一個人認為瘦不瘦都無所謂、豐滿很好看,在被暗示瘦身下,瘦下來的機率自然也相對不高,甚至在減重過程當中也會覺得「我在幹嘛?」。 大家都怎麼成功的?靠努力?心理師指3大重要元素! 集結有利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回歸自我,事要成也需要集結各種有利因素,正如「天時地利人和」,可包含資源、背景、人脈、邏輯、方法、計畫、身心健康、安居、時機、成功經驗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個人底氣可以說是「引導和支持」。 個人底氣:引導、支持。就像蓋房子要有設計圖和地基才能夠蓋得起來和穩固,人也會需要底氣,需要被引導、被支持、被信任、被理解,而不是孤軍奮戰,或者只有成功和失敗。是否有人引導、是否遭受到挫折時有人支持和鼓勵,影響就有很明顯的差異。這也和原生家庭有莫大的關係。 舉例:當孩子打翻了水。心理師舉例,小朋友常見出狀況,例如把水翻倒,許多媽媽會當下責罵,小朋友便可能覺得這行為不對、不可以、會被罵。 有些媽媽會問「有沒有怎麼樣?好,沒事,那麼現在怎麼辦?」此時就具有相當多的可能性,而且具有討論空間,例如「處理好善後再買杯水」或「換買其他的飲品」也可以是「沒關係,就不買了。」。這就意味著即便遇到挫敗還是有其他方法可行,而非只有受挫的份。 舉例:都幾歲了,還沒…若以成人來說,不論是婚姻、事業、成就等,很常見背負著親友的期待,或受社會價值觀侷限,衍生出各種「不可以失敗」的焦慮,而且缺乏可能性。例如常見「都幾歲了」還沒結婚、還沒有高薪、還沒有功成名就。甚至不被支持、不被理解自己原本的意願,例如沒結婚也沒差。 當沒意願、沒資源、沒底氣、又失敗:若是在上述都缺乏的狀態下,受挫的機率也就高,而沒有底氣也容易一蹶不振,久了也就容易進入到維持基本生活就好,深層心理需求、自我認同、自我實踐漸漸消失。盼望便如同得要離開這樣的舒適圈,離開舒適圈相當危險,「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這並非靠努力或意志力就能撐過去的。 我會成功嗎?4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1.休息片刻、回歸自我:郭禺廷心理師建議,當發現自己沒有動力了、已經無所謂了、失去盼望了,或是發現事情還沒開始之前就害怕了,鼓勵先回歸到自我。可以和朋友說說,可以先敬拜、拜拜等,將壓力交給上帝、佛陀等主神,不用自己一個人扛著。也可以到深山、海邊、郊外等對自己而言能夠放鬆的地方休息等,先提升能量或產生能量。等感覺能量恢復了,接著檢視這件事是否真的出自於個人意願?個人的方向是? 2.建立底氣、擴充能力:若目標是基於個人意願,接下來便可自己支持自己,並尋找支持性團體、親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社團等一起聊聊及支持,形成支持網。也可探索、交流是否有各種方法可行,擴充自己的能力。 3.設立目標、身體力行:日常也可以為自己多元設立目標,從「自己有做就能達標」而且有利身心健康的事情建立信心,例如打掃房間、完成自己設定且不高標的行程等。就像朋友守承諾,日久感到信賴可靠;身體力行,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對自己也能產生信賴。也可再為自己逐步設定挑戰,跨越障礙。 4.彈性調整、多元發展:不過就算把自己準備的很好,絕大部分的事情還是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因此也建議讓自己保持彈性,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也還有其他路可走。而這些過程當中,也會有過去的思維存在,因此也會需要習慣。 生活與其追求成功,不如布置的更漂亮:就像把自己的房間布置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人的生活最主要在於自己,對於生活而言,若是建立在活的漂亮、享受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非在人定義的成功或失敗,那會比追逐的事物的成功更加豐碩! 《延伸閱讀》 .提升韌性、意志力!身心科院長:塑造有方法,非單憑「撐下去」。 .更精準提升「自我認同」!增信心、不自滿,降低外界影響!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不簡單的「視病猶親」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視病猶親」。這是我們在醫學教育常對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勸導的「基本態度」,然而,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我們非常感謝一位資深醫師與一位社會人士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看法,也期待有更多的回饋。最近參與本院的臨床倫理委員會討論時,有委員提出「醫師是否能夠真正站在病人的最大利益,為病人做出最好的選擇呢?」這樣的議題,引起大家熱烈的討論。這位委員提到他看到有些跟醫藥有關的網紅,會教導民眾當醫師提出多種治療方案,需要病人跟家屬做出選擇時,他建議民眾不妨可以這樣問,「醫師,如果病人是您的親人,您會做怎麼樣的選擇呢?」在會中,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委員們提出了他們的看法。我提出我的想法,我覺得當病人這樣問的時候,我心裡會有點不舒服,因為我感受到這個問題的背後,似乎隱含著我還留了一手,並沒有把真正好的治療選項全部列出來,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的時候,我還有另外一套錦囊妙計。有委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覺得民眾如果這樣問,只是希望醫師將心比心,把病人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幫病人選擇一個醫師覺得最好的治療方法。另一為委員本身是腫瘤治療醫師,他分享了他的經驗。他真的被病人這樣問過,可是當時不巧,他自己的家人正在生病,這位醫師也在煩惱如何幫他的家人做治療選擇,因此他有點不愉快,因為即使身為腫瘤治療醫師,他也陷入矛盾當中,無法幫家人做出最好的抉擇。但是這位醫師還是耐住性子,好好地跟這位病人說明,提出來的這幾種治療選項,都各有優缺點。有的病人在意的是差了幾個百分比的治療成功率,有的人是會認為副作用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也有的人因為經濟因素,自費的治療就不在他的選項之中。因此每個病人必需考量他自己的條件、價值觀、經濟狀況,要醫師幫他做選擇是有點強人所難,更何況治療效果不好的選項,醫師根本不會提出來討論。「視病猶親」或許是一個很好可以用來勉勵醫療人員,要好好照顧病人與家屬的提醒與期許,但是實際執行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我自己就參與過一個到現在想起來還蠻難過的經驗。許多年前一位小我幾屆的優秀外科醫師,有一天在開刀房中昏倒了,緊急檢查結果發現腹腔有嚴重的惡性腫瘤,以腫瘤擴散的範圍來看,正常的做法是轉給腫瘤內科,做緩和性的化療試試看,要治癒這個癌症已經是不可能了。這位學弟與家人面對這晴天霹靂的壞消息,當然都很震驚與難過,所以我也到病房去關懷他。還記得那天他在病房有太太、小女兒與媽媽的陪伴,他含著眼淚問我:「學長,我該怎麼辦?」他的家人在旁邊也都難過得掉淚。他的太太也是醫師,所以我們都知道以他的病情,一般來說平均的餘命不會超過6個月。他的老師還有所有外科同仁,都想盡全力救他的命,因此最後還是決定由他的老師主刀拚一拚,但很可惜開完刀,住進加護病房幾個禮拜後學弟就過世了。我請教了腫瘤內科團隊,如果照一般病人的安排,試試看緩和性的化療,或是轉而接受安寧照顧,或許還可以爭取到幾個月品質較好的生命。但就是因為我們太捨不得他了,把學弟當成自己家人,才會選擇風險高的手術治療。另外也有委員提到不一樣的經驗,這位委員曾經看到一位外科醫師,在跟病人家屬討論如何治療的時候,看著驚慌焦慮不知如何是好的家人,他跟家屬說「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我會讓我的家人接受手術。」這位家屬聽到外科醫師這麼講,看起來得到很大的支持與安慰,就同意了醫師建議的手術方式。因此若是醫師建議的治療方式,在對病人、家屬說明時說「如果是我的家人,我也會選擇這樣的治療」,如此讓病人、家屬的感覺醫師是「視病猶親」,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由於醫療的進步使得治療選項不再是單選題,所以醫療決策是必須由醫病雙方達成共識,一起做出最適合的選擇。當然因為病人與家屬畢竟不具有醫療專業知識,醫療團隊必須誠懇、明白的說明病情;病人與家屬也需要向醫療團隊表達自己的價值觀與在意的事情,例如對於療效、副作用、費用等等的考慮,讓醫療團隊也能夠了解病人與家屬的考量。最後,需要醫病雙方能信任彼此,這樣在溝通上就不會懷疑對方是另有目的,而是真心的想要討論出最適合的方案,才能創造醫病雙贏。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07 養生.營養食譜
說食依舊/找回台灣的香魚
香魚,因為背脊上有一條香脂、讓魚身散發出淡淡瓜果香而得名,是魚類裡的「香香公主」,台灣的香魚卻也如清朝傳說裡的「香香公主」般「懷香其罪」,一度滅絕,後來靠著人工復育再現芳蹤。香魚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地,屬洄游魚類,可分兩種,一是「降海型」,每年秋冬之際順流到河川下游產卵,產後大部分的香魚就會死亡,壽命約1年, 故有「年魚」之稱,孵化的仔魚會游至河口地區棲息,而後隨著成長的各階段,小魚會再順著河川逆流而上;另一種「陸封型」只在淡水生長,壽命可到2、3年。台灣原生香魚屬於降海型,原產於中部以北溪流,以淡水河和上游新店溪流域所產最有名。每逢秋天,香魚下游到碧潭等地產卵,引來漁家下網和民眾垂釣,日本詩人尾崎大村在日治時期來台見此盛景,寫下〈碧潭香魚〉一詩記載:「新店香魚天下魁,銀鱗無數壓波來;一層羅得三千尾,向晚溪樓喚酒杯」。留日的牙醫博士林于昉曾說:「日治時期,吃香魚是一種時髦。」台籍文人雅士也愛此味,《全臺詩》約收錄32首與香魚相關的詩詞,其中曾獲國際桂冠詩人殊榮的魏清德尤愛此味,留有8首,如〈江上新晴〉寫了「上下天光入水光,桑麻話畢已斜陽。晚來留客同觀月,喜有香魚佐酒觴」,此外,他在碧潭與友人泛舟宴飲也記 下「主人置酒還分韻,稚子聞詩亦解觀。七寸香魚供飽喫,因君馮鋏不須彈」,詩、酒、香魚,連戰國時期孟嘗君的門客馮諼也不用再倚門彈劍,高唱「長鋏歸來乎!食無魚」了。香魚在1936年產量達60噸,但隨著非法濫捕、河川汙染、興建水庫阻擋洄游路線等因素,1940年還有40噸,1957年後產量直線下降,到1968年後再沒有紀錄,推測香魚已在台灣絕跡,連橫〈稻江冶春詞〉(第15首)裡「香魚上釣剛三寸,斗酒雙柑去聽鸝」 那種春遊之樂徒留回憶。台灣民間業者在1970年代從日本進口香魚受精卵後人工養殖,到了1990年代已能自行培育種苗,規模養殖香魚產業從1985年興起,近年產量都突破千噸,主要產區在有湧泉活水的宜蘭縣。日人稱香魚為「鮎」,鹽烤是最常見的料理方式,看似簡單,其實很考驗廚師的串工和烤工,首先要用刺針把香魚從頭到尾貫穿,魚身呈波浪型且不能刺穿內臟,以免苦味跑出,再把香魚撒鹽用遠火慢烤,待到表皮微焦,香味撲鼻而來。鹽烤香魚並不去除內臟,吃到肝膽時,千萬別拿掉,那種苦甘滋味,像極了愛情,更像人生。新店溪早年號稱「香魚的故鄉」,在地團體近年積極復育,放流魚苗,加上水利單位在下游河床設置數個矮堰,維持水位,營造魚類的適宜棲地,讓香魚逐漸再現。可惜香魚洄游到碧潭一帶,就受阻於2015年因蘇迪勒颱風損壞的碧潭堰,我曾跟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去看新碧潭堰施工,他們特地與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曾晴賢合作,量身打造香魚復育魚道,2023年7月開通,讓香魚有了回家的路。台灣也有人稱香魚是「國姓魚」,據傳是當年國姓爺鄭成功從福建引進在新店溪繁殖,但曹銘宗、魚夫等人認為當時鄭家勢力尚未擴及北部而存疑。小時候的課本,有前總統蔣中正觀魚兒逆流而上,體會力爭上游的勵志故事,這或許是威權時期的神話,但想想,香魚奮力逆流而上,到底是由什麼驅動?是本能嗎?或許是初心吧。突然而來的地震、暴雨與各種疫情……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真的讓人愈來愈不明白,我們如處在湍急溪流中的香魚,只顧著奮力前行,卻忘了這麼拚命的初心是什麼,或許,偶爾該沉澱一下,重新思考自己人生的定位,再出發。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07 焦點.元氣新聞
2024年毒品防制論壇7/12臺中登場 四大主軸探討毒品防制
根據聯合國世界毒品問題報告指出,毒品問題正在造成全球危機,而在臺灣,毒品防制亦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表示,在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納入社會安全網計畫後,各界皆期待網絡間能互助合作,這次透過毒品防制論壇,邀請跨領域的專家分享經驗和交流,為臺灣毒品防制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議。同時,為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五項,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能力,以及據最新資料顯示,大多數女性藥癮者為育齡婦女,懷孕生產的風險以及對下一代的影響較為複雜,論壇當日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將以「藥妳好孕 衛妳守護」為題,談女性藥癮者輔導計畫,避免毒品濫用問題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此外,藥癮者亦是感染C型肝炎的高風險族群。C型肝炎的感染途徑主要經由輸血、血液透析以及濫用注射藥物等,藥癮者因容易共用針頭而成為高風險族群,尤其大多數藥癮者對C型肝炎認識不足,加上患病初期無顯著身體症狀,因而輕忽其危害。毒品問題影響個人、家庭、社會與國家,由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舉辦的2024毒品防制論壇,將於7月12日於裕元花園酒店登場,衛生局局長曾梓展指出,論壇從四大主軸共同討論毒品防制相關議題,首先從成癮防治政策回顧與建議;其次因藥癮個案特殊性,以多元視角探討藥癮專業人才培力,最後以女性藥癮問題和藥癮者感染C型肝炎為主題,邀請各領域之專家學者和實務工作者,激盪出創新思維,提升跨網絡、跨專業學習,以增進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整體服務品質,打造更堅固的社會安全網。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廣告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
2024-07-06 退休力.社會連結
為什麼別人不用照顧?60歲艾先生照顧失智母多年,大哥身障、二哥在美國,身為老么卻只能自己顧
【現況篇】家中長輩的照顧者,男性的比率比大家想像得更高,超過四成五。為何男性照顧者比率持續升高?他們面對什麼樣的困境與挑戰?新世代的男性照顧者,需要被看見。六十歲的艾先生照顧失智母親多年,幾度心理過不去。他排行老么,中度身障大哥、在美國的二哥,在照顧這件事全都幫不上忙,失智照顧棘手且漫長,迫使他放下工作,導致太太不諒解分居。他總是想,「為什麼總是我?為什麼別人不用像我一樣照顧?」葉先生因照顧提早退休,先是父親然後母親,歷時十五年,他說:「沒辦法,我是獨子。」他有三個姊妹,父母很早就將名下房產統統過戶給他,姊妹對於父母差別待遇而生的不平與不甘,都在父母需要照顧時爆發,名正言順從照顧責任中退場。約30年前 男性只占1成過去照顧工作被認為比較適合女性的「預設」已悄悄改變,像艾先生和葉先生這樣的男性照顧者,比想像得更多,根據衛福部「一一一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主要家庭照顧者中,男性逾四成五,約有廿六萬五千多人。在同樣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中,男性照顧者的比率在一○六年是近四成;民國九十六年,在國家調查尚未有「家庭照顧者」相關數據的年代,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調查發現,男性照顧者約三成;更早,大約卅年前,可以從一些小型的學術調查發現,那時的家庭照顧者,男性只有一成。是什麼讓男性照顧者比率愈來愈高,幾乎等同於女性?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認為,女性的教育程度與經濟能力提升,對於要不要成為照顧者,愈來愈有選擇權。過去主要照顧者的排序是配偶、媳婦、女兒、兒子,如今變成配偶、兒子、女兒、媳婦;媳婦不再乖乖照顧,導致兒子得進場。在家總辦的男性照顧者支持團體中,就曾聽過參與者在一起抱怨取暖說,都是太太不願意照顧父母,自己才變得如此悲慘。獨享資源 也得獨攬重責陳景寧也提醒,父母要打破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不要把財產都留給兒子,有不少因為照顧父母而導致的手足失和、女兒退散,肇因都推到更早之前,父母把資源都留給兒子。兒子在獨享資源的同時,也獨攬了沉重的照顧責任。她也觀察到,同是男性照顧者,兒子和先生面對的議題不同。中年兒子成長於「男女有別、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在學校男生學工藝與軍訓,女生學家政與護理;回到家裡看著媽媽理所當然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但如今,他的太太並不打算照顧他的父母,他硬著頭皮擔任照顧者,而這個角色卡住了正在起飛的人生發展,與婚姻與職涯對撞。先生照顧者成長的環境更傳統,可能在攬下照顧責任時,又埋怨子女不孝。同時,年老的他正經歷生命中的所有失落,社會連結的、經濟的、親密關係的、健康的,在失落中感到辛苦的他,看另一半受病痛折磨格外難受,可能因自己承受不住,也可能因捨不得太太,最後用極端方式,發生照顧殺人憾事。打破觀念 放下孝道迷思傳統的社會文化框架,讓男性成為照顧者時遇到更多阻礙,陳景寧建議男性照顧者,第一步先放下「孝道」迷思,打破「一定要家人顧」的觀念,不必親力親為,尋找適合資源,將照顧責任交給專業,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裕發展愛。延伸閱讀/改善「成為照顧者就是一種犧牲」情況!男性照顧者新型態,自信暖男懂得善用長照資源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鄭丞傑「養心在靜、養生在動」!一年泡湯至少一兩百次,努力工作努力玩
台北秀傳醫院院長鄭丞傑是婦科治療權威,是國內第一位運用海芙刀治療子宮肌瘤的醫師,被稱為「海芙醫學之父」。當時他在門診中常遇到子宮肌瘤和子宮肌腺症患者,面臨嚴重經痛、大量出血、貧血、頻尿、不孕等症狀,但又不願意開刀治療,尤其不想切除子宮,因此開始採用海芙刀治療,為病患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養生秘訣/愛泡湯 努力工作努力玩鄭丞傑的養生秉持「養心在靜、養生在動」。他愛泡溫泉,一年泡湯至少一兩百次,泡湯時可放空自己,紓解治療病人的壓力;運動則喜歡打網球、跑步和爬山,從18歲開始打網球至今已歷經半世紀。周末除了開醫學會之外,幾乎都在爬山或旅行,力行「努力工作(work hard)、努力玩耍(play hard)」。用海芙刀治療子宮肌瘤2009年,鄭丞傑在北醫大附設醫院擔任婦癌科主任時,院方引進全國第一台海芙刀。他說,海芙刀為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治療系統,運用聚焦超音波產生高熱,並於腹部皮膚外對準子宮肌瘤,進行60至80℃的高溫破壞,不須開刀手術,沒有皮膚刀口,也沒有輻射線,即可消融子宮肌瘤,迅速改善症狀。2020年,鄭丞傑出任台北秀傳醫院院長,隨後成立海芙刀治療中心,在他的帶領下,進行大量的海芙刀、微波刀、射頻刀、腹腔鏡、子宮鏡、冷刀、雷射手術、乳房微創手術等各種微創和無創手術,不但吸引海內外眾多婦女病患,也吸引不少國內外醫師前往觀摩學習;醫院另設立醫美健康管理中心,經營得有聲有色,打造成「小而美的婦女微無創醫院」。術後療程減少住院時間為營運醫院,同時照顧大量病患,鄭丞傑不斷改進海芙刀及微波刀手術療程,更引進美國「術後加速康復」(ERAS)療程,海芙刀治療為住院一天零夜或兩天一夜,腹腔鏡及微波刀手術住院都是兩天一夜,高品質麻醉讓病患術後疼痛感低,減少一半以上住院時間,如此醫院不需大量床位就能運轉,病患減少健保的支出、院內感染機率。用LINE掛號並即時諮詢在醫院的規畫上,鄭丞傑展現為婦女著想的細心,具有三個特色:一、可用LINE預約掛號,並採一對一方式和行政人員、護理人員對話,而抽血驗尿、病理檢查報告等鼓勵病患使用「健康存摺」查看,同仁也同時用LINE個別通知,必要時才需要回診,不要病患多花時間來回醫院。二、所有的病患都可以使用LINE或Email和護理人員或行政人員聯絡,即使國際病人也不例外,手術前手術後都可以即時線上諮詢。三、醫院建構女廁友善空間,如提供芳香噴霧劑、馬桶座墊紙、消毒用酒精、私密專用濕紙巾等。「如果多喝水、多休息、多攝取蔬果、吃維他命就會好的疾病,就不要吃藥,吃藥就會好的不要打針,打針就會好的不要開刀,開刀可以保留器官的盡量保留,必須切除器官才能挽救生命的就趕快切除。」這是鄭丞傑的行醫哲學,從醫至今治療都以病人角度出發,以傷害愈小愈好為原則,「傷害人體的疾病,應該用更不傷害的方法去治療」。鄭丞傑小檔案年齡:68歲專長:海芙刀子宮肌瘤消融手術、微波刀╱射頻子宮肌腺症消融手術、婦癌手術現職:台北秀傳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教授、亞太婦科腫瘤消融醫學會理事長、國際外科學會世界總會副理事長學歷:美國舊金山人類高級性學研究院博士、台大高階企管碩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經歷:高醫大附設醫院副院長、高醫國際長、北醫醫學系婦產學科教授、台東馬偕醫院婦產科主任、台北馬偕醫院婦癌科主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不要久坐,不要一直滑手機,外出走走,持之以恆,就會步上健康之道。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5 醫聲.醫聲
免疫、化療合併治療跟上國際指引 癌友權益才不會遭犧牲
「別人的性命,是框金又包銀,阮的性命不值錢…」在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所舉辦的「2024癌症免疫治療論壇」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夏德椿表示,在肺癌治療上,當癌友有腫瘤基因突變,便有許多治療選項可健保給付,不過若是「無腫瘤基因變異的肺腺癌」病患,命運就大不相同。上述族群約佔晚期肺癌病患的三成,雖然有免疫治療合併化療選項,但因未納入健保給付,多數只能選傳統化療,不僅造成病患痛苦,也大幅落後國際醫療指引建議,「難道這些病患的性命就比較不值錢嗎?」夏德椿為此發出沉重感慨。肺癌無腫瘤基因突變,病患需更多救命選項夏德椿期盼政府可讓罹患晚期肺腺癌,且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患者多一點選擇,目前不少研究顯示,若將免疫合併化療治療列為一線治療,這群病患的存活中位數可從10.6個月提高到22個月,相當於多增加一年生命。此外,若健保給付條件可依循國際標準化治療模式,台灣病患就更有機會參與國際新藥臨床實驗,無論是對台灣醫藥發展或病患生存權益,都能帶來正面影響。夏德椿表示,很期待健保給付可加速接軌國際治療指引,讓病友獲得更多治療選項,台灣參與國際新藥臨床試驗的機會也能增加。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將免疫治療發展列為重要政策,而賴清德總統希望癌症死亡率可降低三分之一,更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並將免疫治療列入整體戰略規劃、考量。免疫治療給付接軌國際,台灣還要再加油!劉桓睿直言,與國際社會相比,台灣對於癌症免疫治療的資源投入,實在過少,導致許多疾病治療無法跟上「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治療指引(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Guideline - NCCN Guideline),期間更存有三到五年落差,且經常為了財務考量,而非基於實證證據,設置與國際指引不符合的給付規範,如生物標記限制、免疫與化療合併使用限制,或者像免疫治療與標靶藥物只能擇一,不可互換等限制,都只是為了限縮使用人數,與實證證據無關。劉桓睿呼籲,如果要達成「2030年降低三分之一癌症死亡率」目標,癌症免疫治療是不可或缺環節,政府應儘速增列癌症新藥預算、加速引進國際治療指引建議藥物、並解除不符合國際治療指引限制,給予癌症病患最適合的癌症用藥。希望未來無論是透過新藥新醫療科技的預算,或是癌症新藥基金的導入,都能有效提升癌症病患接受免疫治療的可近性,癌症病患也比較不會「因病而窮」,治療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
2024-07-05 醫聲.醫聲
免疫治療帶來「長尾效應」,癌症長期存活不是夢
「研究已證明免疫治療的確有效,其中,約有七分之一的病患,疾病並沒有惡化、復發,長期存活了下來…」在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所舉辦的「2024癌症免疫治療論壇」上,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腫瘤科主任周文其談到免疫治療、免疫合併療法的運用,援引上述數據,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副主任何肇基、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趙盈凱對於研究顯示癌症腫瘤有治癒可能性,也充滿期待。周文其以膽道癌為例,他分析,雖然膽道癌病患的人數並不多,盛行率較低,但治療選項相對較少,而晚期不可切除膽道癌的病患,五年存活率低於10%,目前對於膽道癌治療,國際治療指引首選免疫合併化學治療,這樣的作法,可破壞癌細胞偽裝機制,免疫細胞得以辨識癌細胞,再進行消滅,因此腫瘤可明顯縮小,並增加存活期。免疫合併化療,可明顯延長存活期根據2022年一項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免疫合併化學治療,確實可幫助延長膽道癌病患存活期,其中,最令人期待之處在於,研究追蹤也發現,有部分病患接受免疫治療後,疾病一直沒有惡化、復發,存活率維持穩定,不像其他治療方式,經過一段時間,存活率就會往下掉,而這樣的情況,稱為「長尾效應」,期待透過免疫合併化學治療,病患生命可以一直延續下去。此外,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何肇基表示,在第三期病患中,約有30-50%的病患無法接受手術治療,許多研究數據顯示,這類病患若能接受鞏固治療,也就是病患在接受同步放射線治療、化療後,再追加一年的免疫治療,不僅可降低45%疾病復發風險,還可增加根治的可能性,且病患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也明顯延長。運用適合治療策略,有助消滅微轉移癌細胞趙盈凱提到,在肺癌存活率上,台灣落後日、韓等國,研究發現,若病患進入第二、三期,且還能透過手術切除腫瘤,此時,在手術前進行化療加免疫治療,相較於過去手術加化療,可進一步減少疾病復發,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更從20.8個月延長到31.6個月,等於多增加一年無病存活的時間,而透過這樣的治療模式,也可清除微轉移癌細胞,即使影像學還沒顯現、偵測到微轉移癌細胞,照樣可以捷足先登、發揮效果。周文其、何肇基與趙盈凱皆希望病患有機會接受免疫治療、免疫加化學治療等選項所帶來的種種好處,從存活期的延長、生活品質的改善到復發率的降低,都可讓病患的抗癌之路更順暢,癌症根治的希望也可明顯增加。
-
2024-07-05 醫聲.醫聲
三陰性乳癌治療稀缺,兩寶媽盼同病病友擁免疫治療機會
「我怎麼會有這麼好的老闆、老闆娘,願意幫我出一半醫療費…」四十二歲的慧儀在去年四月,遭醫師宣判得到第三期三陰性乳癌,屬於晚期癌症,當聽到三陰性乳癌的健保治療選項不多,只能倚靠手術、放療、化療,身為雙寶媽的她便很擔心自己不久於人世,兩名女兒沒人照顧,雖然知道目前有免疫療法可供選擇,但動輒上百萬的醫藥費,更讓她心慌意亂,所幸慧儀的老闆、老闆娘一聽到這消息,願意幫忙出一半的錢,她才有機會用藥。根據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資訊,三陰性乳癌是指荷爾蒙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與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都是陰性,由於這三種受體都是陰性,代表沒有荷爾蒙藥物、標靶藥物可用,目前治療方式以手術、化療與放療為主。免疫療法+化療,為三陰性乳癌病友帶來新希望目前,三陰性乳癌病患人數大約占所有乳癌病患的10%-15%,好發於年輕女性,且惡性度、復發率與死亡率都比較高,容易轉移,治療也較棘手,雖然研究顯示,免疫治療可幫助病患延長生命,但這類療程尚未納入健保,因此像慧儀這樣的病友便很容易因經濟負擔太重而放棄接受免疫治療,只能被迫承受化療、放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折磨。談起治療過程,慧儀說,當接受免疫治療、化療之時,她可以去上班,還可以帶女兒四處遊玩,腫瘤也逐漸縮小,原以為治療本該如此順利,和病友分享時,聽到病友接受化療後生不如死,或歷經種種痛苦還是無法抑制腫瘤的經歷,她才驚覺,原來是因為有免疫治療做前導,才讓她可以「扛住所有副作用」,治療效果才真正有所發揮。台三陰性乳癌健保用藥給付,未與國際接軌在賴清德總統上任後,他宣示要讓癌症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一,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曾在健康經濟研究學會論壇公開表示,精進早期乳癌的治療、減少病人復發、轉移風險等,都是必要環節,這也是該署未來努力的目標之一。由此可知,乳癌的治療,已得到許多關注,不過美國癌症學會指出,晚期三陰性乳癌病患的癌細胞若帶有PD-L1蛋白,第一線治療可能就是免疫療法加上化療,而台灣健保給付項目尚未與國際接軌。病友呼籲,期盼三陰性乳癌病患可多一點治療選項因此,在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所舉辦的「2024癌症免疫治療論壇」上,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語重心長表示,現在的健保藥物給付考量並非以實證證據為主,主要是在財務面考量,所以像化療合併免疫治療這類選項,就只能放後線,若能跟上國際治療指引,在第一線就使用最適合、最好的治療,病患就有機會延長生命,對家庭、社會,也可以有更多貢獻。慧儀認為,自己非常幸運,因為有老闆、老闆娘支持,所以有機會接受免疫藥物的治療、重回職場,但許多三陰性乳癌病友不像她那麼幸運,因為較年輕,經濟基礎也沒有很深厚,治療就會格外辛苦,若能將免疫治療合併化療選項納入健保給付範圍,相信三陰性乳癌病友就可以有多一點活命機會、多一點治療選項,也較不會墮入「因病而窮」的深淵。
-
2024-07-05 醫聲.Podcast
🎧|三明治中年人是自殺最大族群!精神科醫分享3步驟拆彈
「職場上,不只要承擔來自高層的壓力、領導下屬的衝突。在家中,面對照顧長輩、青春期兒女的叛逆、妻子的抱怨,中年人是典型三明治族。」專家表示,中年男性通常都到最後一刻,或是老後才求助心理資源,建議透過覺察壓力源、紓壓、向外求助三步驟,儘早解除未爆彈。🎧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表示,自殺是國人第11位死因,去年每10萬人就有16.7人自殺,根據衛福部最新112年死因統計,自殺人數也創14年新高,達到3898人。「疫情是雙面刃,居家隔離讓家庭關係更緊密,具保護作用,但也是危險因子。」民眾因失去家人、染疫後遺症、經濟受困等,加劇憂鬱、焦慮等疾病,或發生家暴,惡化原先有問題的關係、身心狀態。其中45至64歲中壯年自殺人數1345人、佔35%,位居第一,再者是25至44歲青壯年1139人、29.2%。王仁邦說,青壯年、中壯年屬於勞動、經濟生產年紀,須面對職場、家庭的壓力,疫情導致通膨也加重負擔,男性又更不擅於傾訴、求助,且傾向採取致死率高的手段,因此男性自殺死亡率較女性高出1.9倍。老人則常因生理機能衰退、親朋好友去世、孤獨等,產生寂寞、悲哀、焦慮、緊張等情緒,是自殺死亡高危險群,但最新統計指出,老年人自殺人數不升反降,自殺率較去年減少近4%,是唯一下降的年齡層。王仁邦表示,主要歸功於長照資源完整、申請外籍看護資格放寬,疫情使子女回家、居家上班,減緩老人孤獨感,「研究顯示,日照中心、失智據點等地的團體活動有助於輕度憂鬱症,這也是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暫不納入老人的原因。」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上路至今已近一年,王仁邦表示,日前衛福部心理健康司搜集各學協會建議,擬定新一期方案,其中的討論包括了建議擴增年齡至經濟尚不穩定的44歲,另外也期盼能增加高危險群補助次數,盡量滿足民眾需求。至於如何自助?王仁邦說,民眾首先要覺察壓力,辨別各類情緒來源,並透過運動、旅遊、吃美食等自己喜歡的方式舒壓,若情況嚴重,也建議向信任的親友傾訴,甚至向專業人員求助,最重要的是放寬心,接受生命本就有起有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需太過嚴肅看待低潮。王仁邦小檔案現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兼任主治醫師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主治醫師學歷: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碩士與訪問醫師英國塔維史塔克家庭治療與精神分析訓練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博士、醫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許凱婷特別感謝: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