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 名人.劉秀枝
搜尋
獨老
共找到
62
筆 文章
-
-
2023-09-23 醫療.精神.身心
每年有千位65歲以上輕生!老年憂鬱症就醫率低,常誤解為老化、失智、防衛心重
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挑戰與任務,在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論點裡,晚年期的任務在於整合生命、找到生命的意義感,若做不到,則會帶來悲觀絕望的感受。然而老年人的心理議題以及需求,是各生命階段中最被忽略的一段,許多憂鬱長者身心困在疾病中,最後選擇自我了斷、寂寞離世。面對比率高、人數也一直攀升的老年自殺,社會該如何因應?高齡憂鬱就醫率低「退休」讓你想到什麼樣的畫面?已經卸下人生重責、含飴弄孫享清福?據衛福部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自殺死亡人數,在民國一百年是八○七人,一一一年時攀升到一一三八人。服用抗憂鬱藥物的長者,民國一○一年時是廿七萬人,一一○年攀升到四十八萬人。年老後比年輕時更容易出現社會關係孤立、經濟貧窮、配偶離世、身體病痛等問題,這使得國內六十五歲以上族群的自殺死亡率一直居各年齡層之冠,服用抗憂鬱藥的人數,在這十年間也明顯攀升。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認為,雖然老年人口的自殺率及自殺死亡率一直很高,但關注度卻遠不如青少年自殺,彰顯了社會對老年人心理議題的不夠重視。蔡佳芬分析,老年人的自殺死亡率高,一來因為老年人身體較衰弱,同樣的方法,可能年輕人會被救活,但老年人就離世了;另一方面,老年自殺通常選擇致命性高、不可挽回的方法。老年人的憂鬱症難發現老年人的憂鬱症部分,雖然比率不是最高,但必須被重視的是低診斷率。相較於成人及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老年人更難發現。一來,老年憂鬱會出現失眠、沒有活力、心情低落、記憶力變差等現象,常被認為是老化表現、身體病痛所致,或是罹患失智症。蔡佳芬的失智門診中,大約有二、三成民眾以為是失智來就診,診斷後發現其實是憂鬱症。二來,老年人對於心理疾病的求助意願低。同樣是精神科的疾病,長輩疑似失智症都不一定願意就診,憂鬱症的汙名化比失智更為嚴重,防衛就更深。蔡佳芬強調,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但前提是要找出需要幫忙的長輩。最近她協助國健署拍攝了老年憂鬱症衛教影片,對象是家醫科及基層診所醫生,因為長輩不一定願意看精神科,卻常因為慢性病、身體病痛去家醫科或附近診所就診,若在回診時,醫師能夠對老年憂鬱症有些敏感度,鼓勵疑似者做檢測,並給予初期的處理或是轉介,會更精準地找出需要幫助的長者。除了基層醫師,社區工作者也是老年憂鬱症及自殺預防的守門員。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指出,老盟這兩年關心獨居老人處境時發現,許多走不出來的獨老多有類似憂鬱症等心理健康議題,失去社會連結會讓孤獨感加深,也會讓原有心理問題更嚴重。她建議政府應該有系統地做預防性的訪視,而分布綿密、且了解社區長輩狀況的社區關懷據點很適合扮演這個角色。她認為,據點除了舉辦長者的健康促進課程,還要走進社區,找到因為身體或心理狀況無法出門的長輩,為這些長輩創造人際連結。※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2-12-12 退休力.理財準備
2022退休力/想像老年怎麼過?日本經驗傳授50歲該準備的獨老清單
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正在迎接人生一百年時代。過去日本人倡議的「終活」,是六、七十歲開始生前斷捨離、交代後事遺願、醫療抉擇等 ,近年愈來愈多人認知,可能得一個人走完人生下半場,於是許多人從五十歲就開始投入終活。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腳步緊跟在日本之後,日本提前準備終活的經驗,可提供觀察與預習。 踏出第一步 想像老年怎過日本政府調查,一九八○年全國有八十八萬一千人老後一個人住,推估二○四○年將達八百九十六萬三千人,且女性人數多、增加比男性快。台灣也類似,一九六○年總生育率百分之五點七五,如今不婚、不育,創下全世界最低生育率,不及百分之一。未有伴侶、沒有子女,現代人有很大的機會,獨居離世。一位日本男性上班族說,五十多歲的同輩朋友突然生病,他體悟到人不會一直健康,趁有體力、健康許可的現在,提前準備。專家說,首先,想像老年怎麼度過,「老後以後如何生活」、「找到老後興趣」等有具體目標,便容易踏出下一步。列財產清單 檢視居住空間五十幾歲的人多半仍活躍於職場,退休那天突然到來,做任何事,起頭都難。所以退休之前,確認養老金是否充裕。列出財產清單,除了現金,有多少股票、黃金、藝術收藏等,以及退休金、老年給付能領多少,幾歲開始領。估出每月消費與非消費性支出,建立得安養天年的財務計畫。其次是整理。日本整理專家提醒,斷捨離的同時務必尊重家人:對你沒有任何價值的公仔,可能是子女在兒時的寶貝。在特定市場有價值的物品,不妨上網賣掉或是在自家辦跳蚤市場。專家還說,你捨不得丟的東西,千萬不要硬送給小孩或孫子,這種「遺物」,通常造成後輩極大困擾。再來是檢視居住空間。隨年齡增長,體能、肌力流失,若是自己房子,建議改裝無障礙空間。租屋族趁還有收入時,重新找適合高齡者的房子。沒有電梯的公寓,盡量選低樓層。住家安全性要高,日本老人成為犯罪被害者,有六成四是闖空門。台灣房屋總裁彭培業表示,也可以考慮群居,住養生村或高齡宅,有助重新連結人際關係,交到新朋友。生前與後事 找可信賴的人一個人住的話,留意地點是否符合以下條件。一是,有沒有親戚或朋友等熟人住在附近,不會孤獨、孤立而死;二,距離醫院、藥局會不會太遠,沿路交通對行人是否友善;三,距離超市或超商近不近,購買食材的地方太遠,對老人負擔大,有人因此放棄出門,在家衰弱至死。專家也建議,單身者回頭檢視人際關係,有沒有可以信賴拜託的人替你處理生前與後事,包括將來住安養中心成為聯絡人、失智無行為能力時的代理人。如果沒有,可考慮簽約委託專業第三方。只留醫療險 改訂數位報紙長者生活文化研究所代表理事小谷綠的先生過世十幾年,她說,喪偶後獨居要過的心寬,重點在「別做什麼」,而非去做什麼。現在她只煮中餐,晚餐用剩菜簡單加工,整理廚房也省事。打掃交給掃地機器人就好,不必用沉重的吸塵器。家務與三餐都是為他人而做,單身女性要從為他人做事解放。小谷提議一個人的老後,可以放棄的包括:壽險,留最低的醫療險,節省保費支出;銀行戶頭,只留一個,以免有帳戶成靜止戶被收費;市內電話,不會有電話找別人,自己用手機聯絡即可;電費改簽低用量合約;改訂數位版報紙,因為整理回收紙本報紙太累。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
-
2022-12-12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一個人的準備/楊淑惠:財務3區塊,打造退休保護傘!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加上少子化,獨老,造就新的單身世代。對於一個人的退休財務準備,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資深副總經理楊淑惠表示,除了創造老後穩定的被動收入及透過保險轉嫁醫療風險,更要留意資產保全及長期照顧與醫療安排。根據長期為各戶規畫退休財務的經驗,楊淑惠提醒三個重點必須留意,分別是老後照顧、提防高齡詐騙和財產分配。獨老將成趨勢,一個人生活,需注意老後生活品質及照顧需求。如何達成?楊淑惠表示,主要還是靠穩定的終身收入,維持老後生活基本開銷,可利用固定收益型商品、年金險或還本險,設立專屬退休帳戶,或將退休金存入退休安養信託,專款專用,避免晚年退休金不足影響生活品質。至於照顧需求,醫療花費與年齡成正比,退休後若遇到生病無人照顧或大額開銷,對單身退休族將是不小的負擔。楊淑惠建議,以日額及實支實付醫療險打好基底,再加上重大疾病險或一次性給付;在不幸罹癌或中風等重大疾病時強化醫療保障,再來就是透過失能險或長期照顧險,轉嫁持續性醫療開銷與照顧需求。高齡詐騙案件日益增加,警政署二○二○年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詐欺受害案件在五年內增將近一倍,中信各分行櫃員防止詐騙案例也逐年增加,如何避免老年老本不保,也是退休規畫重點。另一方面,必須面對財產分配,子女爭奪財產或互相推諉照顧責任的事件屢見不鮮,建議預做傳承規畫,或將財產委託給專業機構。避免高齡詐騙和財產分配紛爭,楊淑惠建議,可透過退休安養信託,把資金交由金融機構,設定專款專用,預先約定老後生活照顧細節,如給付費用給專業醫療機構、安養機構等,並選擇值得信賴的親人或社福機構作為信託監察人,避免老後法自理或管理財產,建立人生下半場的保護傘。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
-
2022-12-12 退休力.自在獨立
2022退休力/不婚、不生、離婚、喪偶… 「一個人」超單身世代漸成形
不婚、不生、離婚、喪偶,日本掀起「一人樣(hitorisama)」時代。hitorisama是一個人的意思,日本作家上野千鶴子十五年前寫下「一個人的老後」時,「一個人」被認為有悖倫常,如今日本社會覺醒,一個人的生活充滿無限可能。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超單身世代也漸漸成形,「一個人」不僅是趨勢,更是快速地現在進行式。65歲以上獨居常態 達7成6內政部統計,國內單人戶占比過去廿年從百分之八點五增至十四,增幅達六成四,二○二一年單獨生活戶突破三百萬戶,占總人口一成三。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老年人口住宅數於一○九年第一季為五十七萬多戶,今年第二季已有六十八萬多戶,獨居戶更從四十三萬多戶增為五十一點七萬多戶,六十五歲以上獨居成常態,達七成六。高齡離婚喪偶 步入一人老後不只獨居可看出台灣的「一人樣」,台灣離婚率不低,六十五歲以上離婚率高於其他年齡層,十年間從百分之三點六上升至百分之八,百歲以上離婚率也有百分之二點五。六十五歲以上約六成有配偶,但喪偶比率隨年齡增加,一一○年六十五歲到六十九歲有喪偶者有一成三,八十歲到八十四歲已達四成六。事實上,未婚單身、獨居、離婚、喪偶,愈來愈多人或早或晚都可能成為「超單身世代 」,步入一個人的老後。「壽命延長增加獨老的機會。」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薛承泰說,不只台灣,全球都有獨自變老的趨勢。台灣高齡化速度快,還得面臨少子化問題,約十年後,七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子女人數幾乎低於兩人,國人必須要提早準備,否則屆時恐面臨經濟安全、健康醫療照顧等議題。「一人樣」趨勢 十年內發生「台灣一個人老後的速度,可預期比日本還要快。」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講師羅惠群表示,日本社會文化比台灣保守,大男人主義使女性更難做自己,勇於離婚或尋找自己人生,日本大約走了十五年,台灣社會的男女框架相對友善,台灣「一人樣」的趨勢可能縮短到十年內普遍發生。已經因應「一人樣」,國內也出現各種單身經濟,一人燒肉、膠囊旅館、迷你家電、長輩社團旅行等,羅惠群表示,人從出生到老都是一個人,與自己相處的能力很重要,社會應正視每個人的內在需求。人生一直有更多的可能,帶孫已非熟齡族唯一的選項,不少爸媽的生活比兒女還精彩。但羅惠群也表示,尚有一些固著的刻板印象待打破,那就是結婚被視為女人的理所當然、離婚等於失敗、丟臉,沒有五子登科等同人生失敗組等,社會變化快速,別讓這些觀念成為追求更好的自己的絆腳石。一人家庭 應有社會支持安度無毒教母譚敦慈是全台最知名的媽媽,大家都知道她在先生、俠醫林杰樑過世後,獨力陪伴孩子長大。雖然兩個兒子都念醫學院,但譚敦慈最不希望的事就是老後帶給孩子負擔,所以她規定自己每天要走十公里、爬七十層樓,以健康獨立為第一要務,年過六旬,健檢報告無紅字,最重要的是,「即使一個人也要好好過生活」。面對「一個人」,薛承泰認為,最重要的是支持系統,亞洲國家最強而有力的支持系統是家庭,不管原生或婚姻家庭,近來受到西方影響,家庭結構從大家庭走向小家庭,小家庭的支持力道不同於大家庭,獨居代表一人家庭,面對更多挑戰。薛承泰表示,大家庭已回不去了,但居住單位變小,不代表沒有家人,雖然不住在一起,也要設法有凝聚力,彼此關心。政府更應思考,如何透過社會支持,幫助大家度過一個人的老後。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
-
2022-11-23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不怕老本留失 預簽型安養信託讓自己和家人都用得到
王教授子女都在國外,不想影響下一代生活,他和妻子退休後住進養生村,最近更成立了預簽型安養信託。王教授說,雖然目前健康狀況不錯,但考量年紀大了需他人協助,先將財產交付信託,約定80歲後啟動撥款照顧機制,由銀行幫忙處理各式費用,以防未來失能或失智可能無力處理,更不想退休金遭人覬覦及詐騙。統計顯示,全台獨居人數已破3百萬人,少子化成趨勢,獨老成為新日常。聯合報自2020年啟動國民退休準備工程,去年推出「六種動物測退休力」,今年因疫情造成人際隔離與孤獨,將進一步關注一個人如何面對老後,財務是退休準備的起手式,累積財務退休力更是所有人預備老後生活不可或缺。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資深副總經理楊淑惠表示,獨老或老人照顧老人的情形愈來愈多,關於退休財務準備,建議從退休金及老後醫療保障兩方向規畫,老後金流安排及照顧也是重點,可透過信託建構財務安全網。信託的特性是專款專用、財產保全,可協助預先安排老後生活細節。楊淑惠表示,信託2.0推動後,民眾可以透過預簽型安養信託,將辛苦累積的退休金存入信託帳戶,避免因突發事件導致無法妥善運用使退休金流失,影響生活品質。例如王教授利用的預簽型安養信託,事先約定資產用途及支付細節,如定期給付養生村、醫療、交通、生活各式費用等,受託機構照約定運用信託資金;民眾可設立信託監察人,協助信託運作及監督帳戶,王教授將子女設為監察人,避免他和妻子無法自理財產時,資產管理不當或遭詐騙侵占,甚至不當挪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詐騙層出不窮,高齡防護網若不及早建置將成為嚴重社會問題。信託2.0鼓勵滿55歲以上民眾提早規畫安養信託,將財產交付信託專戶,專款專用;預簽型態安養信託可提供先行體驗,大家可慢慢將資金存入。楊淑惠也提醒,有關退休金準備,許多人仰賴社會保險及職業退休金,但國人壽命增加,加上通膨,退休金缺口往往超乎預期。建議民眾可以先試想嚮往的退休生活,及早規畫以金融工具,累積複利;退休後則建議,將資產配置在較穩定且能創造被動收入的理財工具。另外,一定要規畫醫療保障,醫療支出隨年齡增長,國人平均不健康存活期達8.5年。建議身體健康時加強持續性給付的長期照顧險,或透過失能扶助險轉嫁長壽風險;高齡或身體狀況不佳者,建議採取風險自留方式,設立專款專用醫療帳戶,確保醫療花費有所支應。 解讀信託2.0●什麼是信託2.0為了讓信託普及化,除了安養信託,金管會近年開始推動信託2.0,讓信託不只協助資產管理,從個人、家庭延伸到家族及企業,都可採用適當的信託規畫服務。信託2.0是全方位信託,不只聚焦在高齡及退休族群,也涵蓋普惠金融的願景,並無特別門檻限制,不同人生階段都可能有不同的信託需求,可以透過信託規畫。名詞解釋:普惠金融聯合國於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又稱為包容性金融,是指普羅大眾均有平等機會獲得負責任、可持續的金融服務。●為何信託2.0是預備高齡生活的第一步?退休規畫除了檢視退休金及醫療保障是否足夠,老後金流安排及照顧安排也是規畫重點。可藉由信託的特性,即專款專用、財產保全,預先安排老後生活細節,建構保護傘。信託2.0後,民眾更可以透過預簽型安養信託,先將辛苦累積的退休金存入信託帳戶,避免因為突發事件導致無法妥善運用退休金,生活品質降低。此外,可透過信託契約約定信託資產的用途及支付細節,如定期給付安養機構費用、醫療費用、交通費用、生活費用等,受託機構即依照約定運用信託資金。建議民眾可設立信託監察人,協助信託運作及監督信託帳戶資金運用狀況,避免因身邊無人照顧或無法自理財產,導致資產管理不當或遭受詐騙侵占或不當挪用。●哪些民眾需要信託2.0?信託2.0除了聚焦高齡及退休族群,不同人生階段面對不同目標,都可能有不同信託需求,例如成家立業階段,父母以家庭為核心進行理財規畫,「子女保障信託」可使父母放心將子女教育費、生活費等各項資金,透過信託逐步交付給子女。準備退休或屆齡退休階段,可開始考慮規劃「安養信託」或「預簽型安養信託」,想運用信託財產來照顧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甚至身後財產的處理,「遺囑信託」或「保險金信託」提供解決方案。信託2.0鼓勵滿55歲以上的民眾提早辦理安養信託規畫,將財產交付信託專戶進行專款專用,讓安全有保障;預簽型態安養信託,更可以提供先行體驗信託的功能,建議民眾利用這個機制慢慢將資金存入,提早達到退休安養、樂齡生活的理想。● 一般信託與信託2.0差別在哪?信託其實是協助民眾資產管理的好工具,為了讓信託普及化,金管會除了推動安養信託外,近年也開始推動信託2.0計畫,鼓勵信託業者從組織架構、人才培育、異業結盟等面向進行發展,積極推廣信託業務,讓信託除了可以提供客戶財產保障與安全,更能串聯起多元的異業服務,民眾透過信託規劃即可滿足資產管理需求與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各式所需。信託是普惠金融服務,並無特別門檻限制,民眾可以尋求信託業者進行妥適的信託規劃建議,為自己、家庭、家族或企業建構一個資產保護暨傳承的機制。●信託很貴?一般民眾負擔得起嗎?早年信託規畫主要依據個案情況量身打造,客製化費用動輒數萬元或數十萬元,近年為響應政府安養信託及信託2.0政策,各信託業者紛紛推出制式化安養信託、預簽型安養信託等信託產品,一般民眾無須擔心會負荷不起。信託收費標準每家銀行各異,以中國信託銀行而言,信託相關費用分為簽約手續費及信託管理費,簽約手續費約新台幣數千元,信託管理費則於信託資產交付至信託專戶後才開始計收,一般而言年費率約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間。預簽型安養信託,屬於先行體驗信託的模式,尚未開始啟動撥款機制,民眾可多加利用,一舉數得。 (諮詢專家: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資深副總經理楊淑惠)
-
2022-11-19 醫療.精神.身心
不快樂、孤獨老得比抽菸快,增加罹患疾病風險! 生心理兼顧才能全面抗老
1項研究發表在《美國老化雜誌》(Aging-US)的研究發現,不快樂或孤獨比吸煙更會加速衰老。國際專家團隊表示,不快樂會破壞我們生理時鐘,同時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心臟病、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研究人員指出,有中風、肝病和肺病史、吸煙或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比沒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衰老得更快。研究團隊收集分析將近12,000 名男、女性的生物特徵和血液樣本的發現,感覺絕望、不快樂和孤獨,比吸煙更容易加速身體老化。主要研究者者、香港生物科技公司Deep Longevity的科學業務發展總監Fedor Galkin博士表示,從研究中發現了心理因素(例如感到不快樂或孤獨)會增加1歲8個月的生理年齡,整體的影響超過了生理性別、生活區域以及婚姻和吸煙狀況的影響。因此,得出1個結論:在衰老研究中不應該忽視心理因素這個部分,因為它對生物學年齡有重大影響。所以,在人們拼命關注身體來抗衰老之外,也別忘了重視心理因素,心理和生理都要健康,才能確實延緩衰老。★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1-06 退休力.自在獨立
拒當下流老人!專家建議先做5準備,讓你獨老不孤老
幾年前,日本知名社會學者藤田孝典提出「下流老人」,寫實描述又老、又窮、又孤單的老年生活;如今,台灣不少長者也面臨下流老人的窘境,尤其愈來愈多人孤寂而終。「孤獨老」和「孤獨死」是高齡化社會不可避免的現象,但若活得自在,安全獨居在自己的家又何妨!高齡化加上少子化,獨居狀況愈來愈多,老後安居的關鍵,在於人際互動。出門、回家、下樓倒垃圾,只要遇到鄰居就打招呼閒聊,有助於增進感情、提升認知能力,甚至是延緩失智失能。伴隨著超高齡社會而來的老人獨居問題,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出「幸福獨居社區解方」,用創新服務為長者帶來樂齡生活。要解決初老以及老老族群的孤獨,建立社區共好互助的模式很重要,解決孤獨的關鍵,就是建立新的友好關係,用「新家人」的角色陪伴。初老顧老老 老盟助幸福獨居老盟與全台8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嘗試培力社區中高齡與高齡人才,建立社區自主獨居服務模式。初老族群在陪伴與互動的過程中,可以親身體會高齡者的生活,並及早規畫第三人生;高齡者在受助的同時,藉由分享自身豐富的人生經驗重現自我價值。彰化縣竹塘鄉小西社區是典型的農村型社區,居民有85%務農,當地有多達112位長輩,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的就占了一半。在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育萬號召下,透過多元的方式關懷社區民眾,長輩漸漸願意走出家門,參與定期的共餐服務、健康促進活動。剛開始社區幹部與志工的電話關懷或訪視並不順利,例如七旬的洪奶奶,志工第一次進行獨老問卷時,緊張地跑去躲起來,後來派出能被她信任的兒子的同學擔任好朋友志工,成功克服了不易與陌生人建立關係的困難,現在非常樂意分享生活點滴。陪聊敞心房 長輩感受被認同小西社區另一位逾80歲的陳爺爺,平常不愛與人往來互動,尤其是動過膝蓋手術後,因體力不便更不想出門,人際關係逐漸斷了連結。老盟推動的好朋友志工到家中陪伴聊天,一開始遭到拒絕,直到慢慢接受、持續建立良好關係,社區承辦青銀共學活動時,特別邀請陳爺爺出場表演掌稻草,三兩下就一捆,重現昔日農村生活的技能,聽說現在50歲以下的農民都不太會掌稻草了!不只農村或偏鄉有老人獨居的問題,對比老人獨居宅數量,以新北市最多,新北市永和區民權社區串起互助網絡,創造令人可以安心生活的環境,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秀蘭在地深耕30多年,看見高齡化社會的衝擊改變,積極進行社區升級,致力於老有所用、老有所長、老有所成。「幸福獨居社區解方」注入新能量,讓長輩感受到被認同的價值,以及扮演跨世代溝通的角色。好朋友志工 化解父女間心結長年獨居的陳先生,離家30年未曾聯絡的女兒從國外回來,可是他心中存著不諒解而將女兒拒於門外,經過好朋友志工居中協調,透過真誠信任搭起溝通橋梁,最後終於化解了父女間30幾年的誤會。陳先生不再孤獨,更樂於參與社區活動,重拾自信與快樂;好朋友志工重塑社區間的連結,宛如創新服務的「孤獨處方箋」,在共餐、共學之外,也活化自身的專長與能力,與社區一起共好。獨居是擋不住的趨勢,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世代觀點和生活習慣的不同,長輩不論是自己選擇或被迫選擇獨居,一定要靠社會安全網絡建構社會互動。老盟提出的幸福獨居社區解方,培育初老族群成為好朋友志工,從預防性關懷的角度出發,跳脫傳統社福觀念的作法,用「交朋友」的方式發展長者服務。非社工背景的志工,反而含括了不同的領域,可能因為彼此傾聽而成為好朋友,利用共享生活創造老後幸福。獨居老人宅 10年間翻倍老人獨居數量愈來愈多,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資料 ,2022年第二季全戶都為65歲以上老人的住宅數,已超過62萬;是10年前的一倍。僅一名老人獨居的宅數,也從10年前的22.6萬宅成長到47.7萬宅。獨老不孤老 先做5準備1.多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增進人際互動。2.有機會不妨參加志工服務,加強自助和互助。3.持續活到老、學到老,安排生活找到歸屬感。4.保持規律的生活,維持身心健康和良好體力。5.多善用社群媒體,擴大生活圈不與社會脫節。
-
2022-09-18 退休力.健康準備
打造高齡宅 獨老、雙老人際不斷鏈
台灣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僅僅七年,老化速度超過日、韓,再過三年,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百分之廿,街上老人將比小孩還多,凸顯高齡健康與社會照顧的重要性。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表示,根據內政部公告,目前獨居戶達一百萬戶,未來一個人生活或「雙老」的獨老生活樣態愈趨普遍,提早做好退休準備更顯重要。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家中青壯年結婚另組家庭,或是搬遷到外地工作,亦或是長者未婚、離婚、喪偶,獨居老人的比例也逐漸上升。彭培業表示,獨居不一定都代表負面,但如果斷了社會連結,容易變得封閉而憂鬱、焦慮、衰弱速度加快,或是罹患失智症。職涯退休是人際斷鏈的主要原因,彭培業指出,影響幸福感的主要原因,包括健康、經濟和人際互動。以全球性思潮為例,愈來愈多國家開始採用反映國民生活質量和幸福程度的「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評估自身競爭力,用不同觀點檢視各地經濟和社會進步。彭培業觀察,各國皆邁向高齡化時代,除了政府的友善高齡政策,個人也必須思考,如何讓自己幸福?他認為,從安心變老到快樂養老,應該要有「三本」,即本人、本事及本錢。本人是身體要好,必須儲存健康;本事指培養興趣、本錢是老本,即經濟能力,過去的生活累積能不能創造出未來的幸福,以此做為個人退休力的基點。少子化加上高齡時代來臨,「養兒防老」應改為「以房養老」,除了利用安養信託準備無虞的生活,「老了住哪」更是民眾關心的議題,目前有養生村、共居宅、老人公寓、安養中心等型態,可根據預算、需求和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住所。但未來的獨居或雙老模式可能加速失能、失智、失群,彭培業認為,高齡宅可解決跨世代問題,不論是長輩本身不想跟子女住,或兒女結婚搬離出去,宛如度假宅的住所方便親友子女探訪,重新連結家庭關係;住戶間互動也串起社區、人際關係,在這裡交到新朋友。台灣房屋趨勢中心進行高齡住宅專案研究,以科學化大數據分析結果,建構「亞洲健康智慧園區」,重視休閒養生、健康照護及社會照顧等,期待能滿足退休後的生活樣貌想望,針對高齡社會,力推完善的生活環境,讓在地安老不再是夢想。
-
2022-09-11 焦點.長期照護
打造幸福獨居 用社區連結對抗孤獨老
台灣邁向高齡化、少子化,有愈來愈多長者孤單生活、孤獨老去,長者退休後若失去與社會的連結,很容易加快衰老速度。「孤獨老」是趨勢,也是需要解決的社會議題,如何讓老後生活有品質,需要建立良好的厝邊關係。即使沒老伴、沒孩子,也要透過自助、互助與共助的在地社區模式,融入「幸福獨居好朋友生活圈」。保持正向樂觀生活態度有些長者因公寓環境或生理障礙而走不出家門,在地單位不應只在據點等老人出來,而是把社區志工升級為「幸福好朋友」,主動出擊深入拜訪、提供更多在宅關懷活動。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出「打造幸福獨居」計畫,從新北到屏東,與全台8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藉由培力社區健康的中高齡與高齡者發揮其所能,開創精彩的第三人生。獨居不一定不好,如何安全獨居又幸福?最重要的是保持正向樂觀的生活態度。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除了家人外,最好的社交就是近鄰,建立與他人有連結、有關係的情感,可以補充家人支持的不足。幸福獨居的解方還包括預防性關懷、健康自主管理、長輩的專長運用,用社區力量培力共好生活圈,除了緩解孤獨,更能重現長輩價值。連結自己的好朋友生活圈「幸福獨居好朋友」是以「新家人」角色開發服務模組,有系統地、長期陪伴孤獨感特別深的長輩。在互動的過程中,發掘社區內的高齡人才,持續學習新事物,或許能成為社區很好的緩解孤獨助力。漸漸地,在住家附近形成自己的「幸福獨居好朋友生活圈」,不但可以強化社會連結,也能豐富自己的生命。住在熟悉的環境、有尊嚴地終老,是每個人的夢想,獨居但不孤單,可以靠創新社會處方箋來實踐。老後獨居是一種獨立自主的象徵,但也不要忽略定期走出家門增加人際互動,用社區連結對抗孤獨老,「作夥」找回興趣、關懷、互助及尊嚴,讓人產生參與感及歸屬感,悠然自在生活著。
-
2022-08-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社交能力高者也感受強烈 國內研究揭5條件使長者疫情後更孤獨
新冠病毒疫情除致病,還可能讓人產生孤獨感。國內學者透過調查,盤點社區獨居老人需求及現況,發現社區老人中包括男性、孤獨感較高、孤獨識能較差、平日社交能力較高、家人支持滿意度較低者,在疫情後都可能增加孤獨感。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徐慧娟今出席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社區共好 幸福獨居好朋友」分享會中,透露社區老人孤獨傾向評估計畫啟動,是為提供社區內孤獨長者給予陪伴和協助,先盤點社區內可能的孤獨長者,再發展出「孤獨處方箋建議」社區方案建議。徐慧娟表示,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也包括社會性孤獨、情緒性孤獨,孤獨會造成壓力,經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影響身心健康。國外研究發現,孤獨與較差的認知功能、較多的憂鬱症狀及較差的健康狀況皆有關。針對孤獨相關因子,徐慧娟提及,社區老年人經濟滿意度較低、身體功能困難較高、孤獨識能較低、沒有參加社會團體、家人支持滿意度較低者,孤獨程度越高;居住在護理之家的機構老人,若自評健康較差、時常以情緒表達者,其孤獨程度越高。新冠疫情後孤獨增加因子,徐慧娟表示,社區老人中的男性、孤獨感較高、孤獨識能較差、家人支持滿意度較低者,疫情後都可能增加孤獨感,甚至平日社交能力較高的老人,因為疫情無法參與活動,孤獨感也相當高;住機構的老人有配偶但因疫情無法探視,因此孤獨感更高。調查計畫共訪談國內8個社區,每社區100名65歲以上,且為獨居、僅與配偶同住、或雖有家人但實質無往來之長者,排除無法清楚表達等。並依照人口資料、健康狀況、衰弱與憂鬱症狀、孤獨感受、社會支持滿意度等進行分析。徐慧娟說,調查中發現有92.6%的人有子女,但只有26.4%的人每周1次或以上往來,有25.7%與子女無見面或沒聯絡。健康狀況中,超過8成的人有1種以上慢性疾病,35.7%的人睡眠品質不佳,23.1%自認記憶力不好,28.7%有憂鬱傾向,都是成為失能、失智的風險。徐慧娟透露,研究發現,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的2個時刻,除了獨處時想念家人,以及需要幫忙時卻無人可幫,特別容易感到孤獨。因此徐慧娟建議,「孤獨處方箋」可強健個人身心,如解決人生課題、轉念改變情緒性孤獨,或透過身體活動、認知功能訓練降低孤獨感。並培養心理韌性與壓力調適,並與社區志工或在地人士建立社會連結,補足家人支持的不足,「有意義的社會關係,勝過無意義的來往」。今分享會中老盟政策倡導委員會召集人黃松林談孤獨老人的工作新模式,並邀請合作社區與輔導專家分享實作經驗,期望藉由探討偏鄉社區所面對的長者難題與解方,建立社區互助、共好的幸福獨居生活。
-
2022-08-09 焦點.元氣新聞
如何幸福獨居 老盟周六談經驗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曾針對六都65歲以上長者進行「六都橘色幸福力調查」,發現超過50%的長者幾個月僅一次或沒有與親友聚會,另有24.1%的長者感到孤寂。為此,老盟深入全台八個社區,發起「社區共好暨孤獨處方箋」,並於13日上午9時,在台北市IEAT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社區共好幸福獨居好朋友」啟動分享會,邀請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輔導專家團隊以及社區進行對談,分享作法。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多年來老盟協助開發全國社區老人照顧模組,在實務上發現社區服務據點人力老化問題,今年「社區共好暨孤獨處方箋」計畫透過與全台8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包括新北永和民權社區、新北平溪菁桐社區、基隆中正平寮社區、新竹橫山社區、台中西屯何明社區、彰化竹塘小西社區、嘉義義竹東過社區,以及屏東潮州三星社區,嘗試培育社區中高齡與高齡人才,建立社區自主獨居服務模組。分享會邀請北醫公衛系教授徐慧娟盤點社區獨居老人需求,老盟政策倡導委員會召集人黃松林談孤獨老人的工作新模式。111年度幸福獨居好朋友啟動分享會時間:8月13日(六)上午9時至11時30分地點:IEAT國際會議中心1樓演講廳(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50號)
-
2022-01-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前疫情再起 小鎮醫師提9項社區防疫對策
新冠變異株Omicron侵台,傳染力強,春節前本土疫情再起,讓人憂心。小鎮醫師、嘉義縣新港鄉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陳錦煌醫師,發起社區防疫,新港社區防疫委員會昨天開會,鄉長林茂盛主持,因應春節人流及奉天宮進香,加強防疫,陳錦煌提9項防疫因應措施。陳錦煌說,以鄉鎮區公所為範圍,成立以「健康社區」生活共同體為基礎「社區防疫行動聯盟」,由下而上推動。冬天流感病毒不少,呼籲作好個人防護,正確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儘量減少和他人密切接觸,少到人多場所。整備社區防疫資源,關注獨老、雙老、隔代、貧困、慢性病或免疫不全患者、新住民、遊民、移工、外籍看護工等弱勢者;對社區聚集場所、機構或生活習慣可能感染風險,規畫如何及早介入。根據各社區醫療資源現況,集思廣益,建立合乎防疫指揮中心規範,有效分流、通報及後送標準作業程序,配合社區,事先定期演練。以社區生命共同體理念,加強關懷社區被「檢疫」「隔離」個案。用Line或電話建立即時有效人人參與通報及溝通體系,通知防疫行動委員會處理,澄清錯誤、可疑訊息或恐慌事件。發現社區有防疫漏洞或被隔離者趴趴走、夜市或廟口人群聚集不遵守安全距離、集合眾人力量及時解決。知識產生行動,行動發揮力量,安定人心,減少恐慌,提高社區接種疫苗比例。結合社區防疫義工加強訓練,提供安全配備,彌補公部門人力不足。發起「人有距離愛在一起」社區關懷運動,每天多用電話、社群媒體表達關心,組織社區防疫行動委員會,委員會不能缺少基層醫師,將醫師納入中央防疫指揮體系,即時和中央指揮中心互動,由上而下落實執行中央防疫,由下而上反映防疫行動社區無法解決難題。
-
2021-12-0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七旬獨老右腳5趾發黑全壞死 豐原醫院跨團隊照料保腳掌
台中市73歲單親姜伯伯,生活起居由台中市社會局安置在長期照顧服務機構,右腳趾出現小傷口一直未癒合,除了持續的疼痛,右腳掌皮膚還發黑。經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檢查發現,姜右腳五根腳趾均出現壞死,經心臟血管外科、內分泌科、營養科、感染等跨單位治療1個月,姜伯伯右腳順利恢復出院。豐原醫院血管外科張耀中主任發現,姜伯伯到院時,右腳五根腳趾全部出現壞死狀況,立刻安排住院,查出姜伯伯右下肢動脈阻塞嚴重,傷口重度感染、深可見骨,最壞可能整個右側膝蓋以下需要截肢。張耀中表示,透過電腦斷層動脈血管攝影顯示,姜伯伯右膝下動脈血管嚴重阻塞且合併嚴重營養不良(血中白蛋白指數1.4,然而正常值為4),雖然足背動脈相當細小,直徑不到0.1公分,經跨團隊完成右下肢遠端動脈繞道手術,再會同困難傷口團隊醫師陳明澤共同照護,順利保全右腳腳掌。張耀中指出,患者術後動脈血流灌注恢復良好,一週後再施行右腳五趾局部截趾、清創手術;隔周安排清創手術,動脈灌注血流量的持續改善,傷口癒合過程持續進步;後續陸續拔除鼻胃管、導尿管,患者恢復從口進食且平安出院。豐原醫院院長賴慧貞說,豐原醫院的跨團隊整合性照護是一大特色,姜伯伯能順利出院回到長照機構,有賴心臟血管外科、內分泌科、營養科、感染科、心臟科、整形外科、高壓氧、出院準備服務、社工室等跨專業跨團隊的照護。賴慧貞表示,衛生福利部所轄的各醫院,一直肩負公醫的責任,雖然全民健康保險已經開辦26年了,但對於社會上弱勢族群的醫療照護,仍是需要大家多加關心。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首批93.2萬劑BNT疫苗抵台 張淑芬、顏博文接機 陳時中連說多次「感謝」
攜帶台灣首批93.2萬劑輝瑞BNT疫苗的班機,台灣時間1日晚間11時從亞塞拜然起飛,台灣時間2日上午7時抵達桃園機場,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現場接機。該航班編號CV7962,1日下午從盧森堡起飛,中停亞塞拜然巴庫,深夜再起飛來台。攜帶首批輝瑞BNT疫苗的班機為盧森堡貨運航空彩繪機,航班編號CV7962,機身繪有逗趣漫畫非常顯眼。衛福部長陳時中率先發言,他兩度表示,感謝、感謝、再感謝。陳時中說,台積電、鴻海到慈濟、法律團隊,這段時間非常努力,克服所有困難,簽訂合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飛到歐洲去,把細節做了適當的安排,與國內充分配合,他代表衛福部向台積電、鴻海到慈濟,表達感謝、感謝、再感謝。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表示,政府授權、協助,郭台銘辛苦到歐洲催貨,台積電法務部各方面協調,慈濟的宗教慈愛,大家的努力成就這件美事。尤其是現在全球都缺少疫苗,加上很多地方都要打第三劑,應該感謝BNT與復興醫藥的協助,讓第一批疫苗比原定時間,提早一個月抵達。很高興能代表郭台銘、台積電到現場見證這個重要時刻,民間機構的鴻海公司、永齡基金會、慈濟和台積電共同捐贈1500萬劑的BNT疫苗給疾管署作為防疫作用,今天是第一批,有90多萬疫苗。從民間機構評估贈與到今日疫苗的到來有許多的不容易,也代表許多各方面共同努力而成功。張淑芬說,讓她感到很溫馨的是,這兩個月中,鴻海、永齡與台積電,一直互相信任、推崇,如果不是如此,事情不會這麼快完成,讓人感覺到團結就是力量,台灣能在疫情中平平安安,也呼籲企業朋友一起投入抗疫的行動,幫助台灣一起度過難關。最後一位發言的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很高興BNT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抵達台灣,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兩位可敬夥伴堅忍不拔,才可有這個成就,政府各級單位協助,讓12到17歲學生有機會施打疫苗,感謝原廠、復興醫藥促成提前交貨,也感謝許多企業領袖、慈濟會員的愛心支持,共同參與為保護台灣人民健康安全的疫苗捐購。祈福台灣早日脫離疫情,恢復平常的生活。BNT疫苗今抵台 郭台銘委託張淑芬接機【經濟日報 / 記者尹慧中、蕭君暉╱台北報導】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與慈濟基金會購買捐贈政府的BNT疫苗預計今(2)早抵台,依據最新消息,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因在隔離期間,特別委託表姊張淑芬接機。張淑芬目前擔任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台積電昨日證實,張淑芬將代表台積電前往接機。換言之,張淑芬將身負代表郭台銘與台積電的重任。郭台銘辦公室昨天發布聲明,永齡基金會購買捐贈政府的BNT疫苗預計今早抵台,正好郭台銘處隔離期間,特別委託表姊張淑芬代為接機,感謝大家關心、祝福大家健康平安。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表示,永齡基金會、鴻海與全民共同抗疫,期待疫過天晴,兩單位無派人規劃接機,郭台銘感謝張淑芬的參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2018年6月股東會退休後,已交棒公司管理事務,張忠謀夫人張淑芬持續負責台積電志工相關服務的四大主軸,包括照護獨老、推廣孝道、關懷弱勢、保育環境,張淑芬日前在捐贈零接觸防疫採檢站的公益活動上,也多次表達和大眾一樣關心疫苗進度。據了解,台積電捐贈疫苗事宜因涉及金額較大、採購調度複雜,難由單一單位負責,因此台積電先前在今年上半年董事會內部已多次討論,並在8月10日董事會拍板追加認列預估不超過1.75億美元的疫苗總成本,包括疫苗採購、必要之冷鏈物流及處理服務與保險費用。
-
2021-08-27 養生.人生智慧
照顧中風丈夫15年後,自己也罹癌...洪雪珍看「付出強迫症」:你以為的付出其實只是為了這件事
學會心甘情願的付出 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整理。最需要整理的, 是從小到大不知打哪裡長出來的, 那些莫名其妙的觀念。它們像樹妖一樣張牙舞爪, 不知節制見縫就鑽, 盤根錯節糾纏著每一天。著手整理之後, 才驚覺到它們侵入人生的程度深不可測, 不知不覺浪費了青春歲月, 也錯過各種美好。特別是對於「付出」 的一些想法, 自己竟得了「付出強迫症」, 嚴重到毫無自覺。送丈夫去安養院,子女反對梧桐是一家公司的老闆, 勤奮能幹,不僅事業經營的好,家中經濟與大小事也都由她一肩扛起,無怨無悔, 通通是她的責任。四十二歲那一年, 先生中風, 沒一年癱瘓成植物人。公司家裡兩頭忙,梧桐想要送先生去安養院,兩個子女都反對,都說願意照顧父親到辭世的那一天。梧桐不想讓孩子以為她無情無義、有失職責,於是雇用外傭幫忙,「孝順」 二字喊得最大聲的子女有伸手幫忙嗎?並沒有!照顧的責任,主要落在梧桐和外傭兩人身上,忙裡忙外,日子就在救護車「咿哦咿哦」中一天一天過了。梧桐的個性負責,即使先生已無知覺,仍然盡心盡力地維持所有事情在軌道上,給孩子一個完好如初的家,卻身心疲憊至極,十年後不幸罹癌,也倒了下來。想要證明自己很偉大梧桐五十七歲時,先生走了,她為自己感到自由與輕鬆而有些愧疚,同時也感慨很深,回首過去十五年不眠不休的付出,她問自己,為的是什麼?「是想證明自己很偉大嗎?」「是想用不離不棄,證明自己是有情有義的好妻子嗎?」「是想跟孩子證明,自己是令他們尊敬的好母親嗎?」就算都是,那又怎樣?這些證明,值得綁住自己的人生,犧牲十五年的歲月與健康嗎?梧桐搖搖頭,頹喪的說,一點都不值得!羨慕表妹勇敢放下後來, 表妹的先生也生病臥床,隨侍在側四年,不堪負荷,便把先生送往安養院,自己則安排各種活動,像是學跳舞、出國旅行,盡情享受人生。家族聚會時,親戚們私下竊竊私語, 批評表妹愛玩,未盡照顧之責,不是個好妻子,教人不齒!梧桐聽不下去,忍不住站出來,指著眾親友們說:「你們這麼有愛心,願意付出,照顧妹夫,是好事啊!既然如此,就把妹夫送到你們家,要的人請舉手!」親友們這才安靜下來,梧桐接著說,她很羨慕表妹的勇氣,敢掙脫社會價值的枷鎖,不避諱別人的眼光,按照自己的意思過人生,這才是對的做法。反倒是梧桐, 雖贏得好妻子的美名,卻累出病來,十五年來沒有過一天好日子,是沒有意義的人生,她很後悔當初聽從孩子的話,沒跟隨自己的心,做出真正想要的選擇。付出那麼多,家人並不領情先生過世之後,梧桐有時間重新整理自己,發現錯不在子女,而在於自己患了嚴重的付出強迫症。透過付出,一手掌握大小事,事事做到完美,贏得他人的讚美, 說她能幹會辦事,說她犧牲奉獻好偉大, 說她是好妻子或好母親⋯⋯刷出存在感,也才感覺自己值得被愛。「孩子小的時候,我不敢出國,因為他們一天都不能沒有我。」「我再忙,都要煮晚餐、給孩子帶便當,因為他們吃不慣外面的食物。」「我再累,都不能讓先生到安養院,因為他們不會像我照顧得如此無微不至。」現在梧桐想通了,自己哪有這麼偉大,這一切都不過是自己想的,為自己的付出強迫症找藉口。哪天她出國, 孩子終於「 放假」 了,愛怎麼過就怎麼過; 哪天她不燒飯, 孩子也樂壞了, 愛吃什麼就吃什麼⋯⋯其實是梧桐依附這些角色, 透過付出,掌握著家裡每位成員,從中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卻把這些付出說成是為了他們。沒有人可以逼你付出可是以前想不通,心裡很委屈,付出那麼多,家人不是無感就是嫌煩,看不到對等的回報與感激之情,傷透梧桐的心,失望極了。有一個冬天,孩子讀書晚了,梧桐特別起床做一碗滑蛋牛肉粥,孩子嫌燙不肯吃,她就想辦法弄涼,孩子這時候卻睏了,不吃了,要上床睡覺。梧桐硬要孩子吃,就起了爭執。「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你好,怕你讀書太累,肚子會餓。」「可是,我又沒有要妳做,是妳自己要做的。」到了這個年紀,梧桐才真正體認到,在這世界上,沒有人可以逼迫自己去做什麼, 唯有自己。為家人付出,是出自於關愛,是自己的選擇,在當下就完成了情感的平等交換。作家慕顏歌在《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一書裡談到,你不能以為你的「善行」就像錢存進銀行,別人必須在某天根據你所期望的利率還清本息──永遠不要為了你所愛的人做過多的付出,除非你可以做到永遠不去提及。付出,是出於心甘情願當我們困在「 付出情結」 走不出來時,不妨按以下三點去想,減少犧牲感或委屈感,不再覺得別人欠自己很多,怨歎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1.別人沒有要我們做那麼多,是我們自己想為他們做。2.自己沒有那麼偉大,那是自己想的。3.如果付出讓自己感到委屈,就不要付出。這一生,最值得付出的是自己, 別忘記也為自己做一些想做的事。我們活得開心, 做任何事都心甘情願、歡歡喜喜,家人可以從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獲得自由,這才是他們最想從你身上得到的付出。書籍介紹書名: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人生的意義自己定義,走出自己的英雄之旅作者:洪雪珍出版社:有方文化出版日期:2019/04/30作者簡介/洪雪珍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畢業。每十年轉換一次跑道,進行一趟英雄之旅,享受精彩豐富的人生。第一個十年從事採訪與編輯的新聞工作,第二個十年轉入電台與報紙負責行銷與活動領域,第三個十年為台灣人才尋找最適合的舞台。目前進到第四個十年,擁有多重身分、從事多重工作,包括作家/斜槓教練/職涯諮詢顧問等。曾任職《聯合報》主編、台北愛樂電台行銷總監、《自由時報》行銷經理、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並為《商業周刊》、《今周刊》、《Cheers》等多家雜誌網站人氣專欄作家。著有《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工作愈換愈好,得有這些本事》、《不乖勝出》等暢銷書。延伸閱讀: 「高端疫苗」4小時24萬人登記!保護力為何?接種禁忌、副作用有哪些?看這篇就夠
-
2021-08-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編者按】繼三對幸福的「老夫老婦」與我們分享老年快樂的家庭生活,這星期我們把主題拉到「老」與「死」之間的「無奈」。一位內科資深醫師呼籲台灣社會大眾與醫學界正視高齡族群的「衰」、「弱」;老人醫學專家介紹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提出的「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整合式照護模式」,並分享在台灣守護老人「看、聽、動、食、樂、智」六大內在能力的努力;最後,一位曾經陪伴高齡老父走完人生最後旅途的資深醫師,反省思考如何幫助老人擁有健康、獨立與尊嚴,呼籲老人應該主動與子女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才能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992年83歲的母親與肝癌奮鬥多年之後離開人間,長她兩歲的父親由爽朗健談的退休企業家慢慢變為落落寡歡離群索居的孤獨老人,之後他周圍老友一個個消失的孤寂無奈,更使身為子女的我們深深感受到鰥寡孤獨是老人最難忍受的考驗。好容易等到我們家老二如願進入與老大同一所大學,兄弟得以彼此照顧,我與內人終於在1998年結束在美23年的醫師生涯,回國加入兄弟姊妹共同照顧父親的行列,一直到他老人家在2008 年以101高齡壽終正寢。這十年陪伴老父,使我有機會以又是醫師又是家屬的身份體會老人「喪偶」、「喪友」以及日漸喪失「身體健康」、「獨立自主」的無奈。記得父親直到99高齡,仍然身心健康,與我清晨在中正紀念堂漫步長談,還常叮嚀我,人老之後一定要能「感恩」、「念舊」,才會感到幸福。在這種父子談心的場合,我好幾次都有個衝動,想與他探討他對生命末期的看法。但這種我經常會主動與年老病人及其家人討論的話題,竟因為某種「忌諱」無法開口,至今仍深感遺憾,我始終沒有機會由他口中聽過他對人生終點的安排有何明確想法。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之後每個月我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上班前,我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往醫院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覺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 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隨著自己年紀漸漸走向人生不可避免的「下坡路」時,才猛然發現父親不只在我小時教我如何為人處世,他還以自己的老化來教我了解「老人的需求」,更想不到在他乘鶴仙去多年,仍然不時提醒我老人醫療的困難抉擇,使我能以「如果我有機會再照顧爸爸的話,我會怎麼做」來減少病人與其家屬的遺憾。前幾天在我們定期的「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醫學生提出一位八十幾歲的食道癌女病人,因為重度失智、體力衰弱、多次跌倒受傷,但女兒不離不棄,希望我們盡醫學上最大努力,繼續延續母親的生命。病人常自己拔掉鼻胃管,醫療團隊正在考慮在腹部直接建立「胃管」,但又擔心病人會自己拔掉而造成更多的傷害,因此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該不該去引導家屬面對病人所遭逢的這種不可逆的現實,而能接受安寧照護。」許多討論勾起我十幾年前照顧家父的痛苦回憶。我告訴學生我將好好思考「如果父親的最後幾個月可以重來的話,我會怎麼做」,並且我會與他們分享我寫出來的心得。今天痛定思痛,深深覺得家人應該讓老人在身心還健康時,有機會表達自己對人生旅途步入終點時的心願,而家人更應當尊重老人的意見,幫助他們達到「此生無憾」的願望。如果時光可以倒轉的話,我一定不會執意要父親讓我插回鼻胃管,我會建議家人好好聆聽父親對生命的看法,有必要時,我會請教安寧照護的醫療團隊與父親與家人一起溝通。透過他們的專業,讓父親與家人一起找到他認為最好的決定,而我們一定會尊重他的意見。至於對於學生日前所提的個案,既然病人是失智的老人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時,我們就應該說服家人接受安寧團隊的照會,大家共同討論,以他們對病人失智之前的性格,推斷病人可能的反應,做出大家都能心安的決定。寫完這篇文章,猛然發現今天剛好是父親節,不絕潸然淚下。父親!謝謝你一直給我機會成為更好的人、醫師、老師。
-
2021-07-11 新聞.長期照護
疫情下探照社區長期照顧服務的「需要」與「想要」
疫情指揮中心7/8宣佈13日起微解封相關措施,同時授權地方政府因地、因時調整。微解封的圖板一示出,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電話成熱線,有老人打來有家屬打來,問的問題不外乎為「失智老人何時可規律去日照、去社區據點…,我們都有給他們打疫苗喔!我快撐不下去了,誰可以幫助我,我也不想對自己長輩兇…老人照顧問題為何沒有小孩照顧得到一樣的重視」,這些呼喊累積兩個月,確實如壓力鍋內沸騰氣流,隨時會衝破這個社會安全的保護膜,不得不讓人思考究竟這些辛苦建立的照顧體系,究竟可否繼續暫停?確實感謝政府將長期照顧個案及高風險長輩疫苗施打提前,讓這群人早日得到初步的保護,然照顧服務措施是否需要繼續封閉亦應同步思考。政府推展老人政策總以長照2.0為重要績效指標,政策中最重要的目標是以發展社區照顧體系,讓實際有照顧需求的長輩及家屬在自己的社區得到適當的支持與照顧,亦在公私協力下台灣長照2.0確實呈現很亮眼的布建數量與服務數量,也深受民間肯定。但從台灣疫情開始熱起來,政府一紙命令要求各項服務暫停,或許基於對高危險群長輩照顧的好意,也可能暫時封閉爭取時間規畫更好的替代照顧方案,兩個月過去了這些服務繼續暫停,不僅讓人思考,這個社區照顧體系究竟是支持家屬與個案的「需要」下必要的措施還是政策的「想要」措施。 老人的智慧告訴我們,人們之所以生活不安全來自「想要」的超出「需要」;究竟長期照顧之社區照顧體系對老人或家屬而言,是「需要」還是「想要」?對當政者思維亦為何?何謂「需要」(needs)與「想要」(wants);學理定義「需要」泛指滿足人類在生理上不可或缺的需要,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光、空氣、水、食物、和人身安全等,若以馬斯洛理論為人的最底層需求;「想要」(wants)則指用來滿足人們在物質或心理上的需要,這可能是受到別人、社會潮流和文化等因素影響其欲望需求。從老人與家屬立場,社區式照顧體系建構與服務提供是「德政」,因為這項服務解決了老人與家屬基本生活安全需求。但從疫情期間政策斷然封閉日照與其他老人社區式照顧服務體系思考,若一直關門是否代表這類社區式照顧是非必要性服務,可有可無?誠如疾病照顧一樣不能停,診所醫院都沒有停,美容院也沒有停,現在微解封健身房與電影院都可以微開張;但長期照顧服務體系一直沒盼到微解封。目前只剩居家服務在運行,確實無法滿足社區照顧的需求,國際政策經驗告訴我們長期照顧需求的老人與家屬是需要多元服務持續支持的,疫情期間各國提供更多政策支持長期照顧體系繼續運轉,如「優先施打疫苗、協助強化疫情管理、協助家屬照顧與工作平衡、協助快速服務轉介…」,甚至連英國都提出孤獨老人社區支持協助方案,如有免費老人疫情期間租屋協助與免費看電視支持政策等。台灣一向自許向國際看齊,病毒變異日益嚴重,染疫危險與照顧安全兩平衡思考,若是社區式照顧體系為重要「需求」服務,國家不是繼續封鎖長期照顧與老人社區照顧服務體系,應該更為積極去思考如何在疫情影響下協助民間發展更具安全且持續的照顧模式。
-
2021-07-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敢出門、缺面對面互動 疫情下長輩被迫更加「獨居」
防疫三級警戒期間,全台4萬1983名列冊的獨居長輩生活面臨衝擊,老五老基金會指出,不少獨居長輩在關懷電話端反映焦慮,不敢外出採買、就醫,接種疫苗後出狀況也擔心無人知曉,加上終日缺乏互動,心情加倍鬱悶,疫情讓獨老被迫更加「獨居」,呼籲大眾關注獨居長者需求,也呼籲政府優先讓65歲以上獨居長輩施打疫苗,避免獨老身心狀態持續低弱。老五老基金會指出,疫情前,每月社工、志工與鄰里長到家關懷,對獨居長輩而言,除提供物資與生活協助,關懷與陪伴更帶來心理的滿足,但三級警戒施行後,家訪多半轉為電訪,陪伴效果自然打折,基金會在全台負責1814位獨老個管服務,許多獨老在電話端反映焦慮心情,不敢外出採買、就醫,因為疫情讓獨老被迫更加「獨居」。衛生福利部106年老人狀況調查指出,高達7成3的65歲以上老人從未使用網路,等於多數長輩無法透過網路觸及疫情資訊、線上課程,因此老五老基金會每周印製防疫小卡,隨每日送餐便當送出,內容涵蓋消毒、疫苗、運動等資訊,讓獨居長輩不因為缺乏防疫資訊又無人討論而過度焦慮;若長輩家中沒有電話、重聽,基金會社工也會穿戴防疫措施維持面訪。針對偏鄉獨居長者,過往仰賴聯外的公車也因疫情減班,讓長輩採買物資、領藥相對困難,老五老南投中心社工提供水里鄉獨居長輩代購、代辦服務,疫情期間,照顧服務員就近協助許多獨居長輩到藥局拿處方籤慢性病藥、繳電費,代買白米等民生用品,讓獨老不致因為沒有親友協助而造成不便。而近來長輩陸續接種疫苗,老五老基金會說,有獨居長輩擔心施打疫苗後獨自在家沒人照應,發生緊急狀況沒人知道,社工除提供疫苗施打注意事項,也安撫長輩疫苗施打完後數日會每天打電話關心,確保長輩狀況。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游麗裡呼籲,政府除按年齡排序之外,期盼能優先安排讓65歲以上獨居長輩施打疫苗,因為獨老各項生活協助、心理關懷多仰賴外界面對面提供服務,儘快讓社福人員與獨老皆能得到疫苗保護,早日恢復獨老相關服務,才能避免獨老受疫情衝擊身心狀態持續低弱。
-
2021-06-26 醫聲.院長講堂
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黃健榮/醫療延伸到社福 提供全方位服務
屏東恆春基督教醫院位於「台灣尾」,1956年一批芬蘭醫療宣教士來台設立。院長黃健榮說,台灣醫師傳承了他們愛與付出的DNA,不僅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品質,且延伸到社區衛教、獨老送餐、偏鄉學童課輔等,「就像佇立恆春半島終年無休的燈塔,持續守護偏鄉居民的身心靈健康。」來自香港的黃健榮,在就讀台北醫學院六年級的暑假,首次參訪恆基,那時的診療室是簡陋平房,下雨還會漏水,但是醫護人員臉上充滿知足喜樂笑容,「我被他們懇切與無私的奉獻感動。」當時發誓,畢業後一定要回來恆基。參與原鄉部落巡迴醫療1996年黃健榮兌現承諾,當時妻子帶著一對兒女移民加拿大,他選擇奉獻偏鄉醫療,隻身來到恆基服務,成為身兼數職的專業醫師,除了門診和急診,並參與「業外」的原鄉部落巡迴醫療、學童健檢、社區訪視等。恆春半島老年人口多,需要醫療服務外,還包括山區義診、衛生教育、兒童課後輔導、弱勢關懷、獨居老人送餐、新移民關懷等,前年恆基成為婦兒科專責醫院,提供了全方位社區服務。強化老人照護 導入中醫恆基是7層樓建物,新醫療大樓預計8月完工,未來會持續強化老人照護服務,並導入中醫門診。黃健榮說,每次擴建都隨著需求而來,發展出課輔班、新移民關懷、老人日托站等服務,「都是不務正業」,這些工作的績效是關懷和愛心。社福支出大 募款求生存恆基聚集一群不計名利的醫師,堪稱是全台獲醫療奉獻獎比例最高的醫院,社福支出占全院支出四成上下,虧錢比盈餘日子還多。因此恆基特別成立企畫發展室,大力對外宣傳,黃健榮也親自「下海」募款,各界愛心支援,是生存的強力後盾。黃健榮堅信,真正的醫療是身心靈三方面結合,恆基將朝向「形象、向心、品質、創新」服務目標邁進,未來仍需靠不計較名利的醫師、護理師與志工接棒,讓恆基持續守護居民的身心靈健康。黃健榮小檔案年齡:66歲專長:內科、重症醫學、醫務管理現職: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碩士經歷:馬偕醫院內科醫師、西園醫院內科主任,獲第19屆醫療奉獻獎、2009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給病人的一句話人生無常,生老病死是必經歷程,拋開負面情緒,用正面樂觀的喜樂心情面對病痛,是最佳良藥。
-
2021-06-09 養生.家庭婚姻
「手足經不起金錢的挑撥!」洪雪珍:不分財產怕意外,分了又怕子女鳥獸散...你還有一個選擇
現在你不分財産, 身後就是子女搶財産貝琳是我的忘年之交,72歲了,最近我們見面,聽她聊聊近況,她說最近很忙,我問她忙什麼,貝琳回答:「忙著分財產啊!」貝琳有一對子女,各有嫁娶,家庭與事業都還算平安順利,我不懂發生什麼事,貝琳要選在這個時間點分財產;哪裡知道貝琳的解釋乾脆俐落,她說:「現在不分財產,等到我走了,他們就會搶財產,這兄妹還做得成嗎?我還能死得瞑目嗎?」大哥突然過世的啟示貝琳憑著聰明能幹,以及過人的努力勤奮,白手起家了一家公司,前二十年光景好, 攢了不少錢, 加上眼光精準, 投資房地產, 財富更是連翻三倍, 住在台北最貴地區的一棟百坪豪宅裡,可以想見她的家產不可小覷。但是按照一般人的觀念來看, 貝琳身體健朗、精神奕奕, 還在掌管公司的經營, 看起來再活蹦亂跳一、二十年沒問題, 還不到要分家產的年紀。該不會是有什麼隱情? 貝琳的閱歷深, 馬上看出我的疑惑, 她說, 幾個月前的確發生了一件大受驚嚇的事,讓她突然警醒過來,發現在身前處理財產的必要性與急迫性。貝琳的母親95歲,長年臥病在床,由大哥照顧。大哥單身未婚、性情古怪、脾氣暴躁, 其他手足對他一向敬而遠之。其中只有小弟侍母至孝,每天打電話給大哥, 關心母親的近況。七月時, 小弟帶全家出國旅行,仍然每天打電話, 但是打了三天都沒人接,便LINE其他手足去了解看看。二妹第一天就去了,看到母親躺在床上安然入睡,就匆匆離去,沒敢跟大哥打個照面, 就直接給小弟報平安。哪裡知道等到小弟回國,趕到家裡,才赫然發現大哥已經死去,而母親也餓了兩天未進食,最後把命救了回來。這位大哥長期失業,沒有收入,一直以來都是靠手足接濟,誰也料想不到他在身後居然留下三張股票,不值什麼錢,有一張還下市,可是母親仍然必須繼承,問題是母親無法起身去辦理,弄得貝琳到處奔波,折騰不已。手足的感情,經不起金錢的挑撥她看著母親快速衰弱,去日不多,實在難以想像不久後要為母親再辦理一次遺產繼承,而且這次將更複雜,總共有五個手足,怎麼分都不平均, 難杜悠悠之口,多多少少都會撕裂關係,在心中種下嫌隙的種子,離間彼此的情感。可是,能怎麼辦?很難辦啊!有一次貝琳跟母親提議, 是不是就把財產分了?母親幡然大怒,用顫抖的手指著貝琳說:「我還沒死,妳就要分財產,那我現在就去死好了。」貝琳眼見日子一天天過了,分財產的問題日益急迫,再這樣蒙混下去不是辦法, 於是趁著母親沉沉入睡之際,嘗試將一些不那麼有價值的東西先分一分。果然如她所料,意見紛雜,吵成一團。這使得貝琳心中有數,不值錢的東西都擺不平,值錢的東西更是難上加難,將是母親身後最大的問題。因為這件事, 貝琳驚覺到, 她的財產比母親可是上百倍,項目複雜,有房產、股票、基金、債券、珠寶、字畫、骨董等,還要分給兩個子女,可以想見有多麻煩!不過麻煩還不打緊,貝琳擔心的是,在她身後,子女是彼此至親之人,假使為了分財產鬧得鬩牆,破壞手足情誼,才是最令她心痛之處。思及至此,貝琳反問自己,這一輩子辛勤工作,到底想留給子女什麼?「不就是留下一份親情,給哥哥一個妹妹、給妹妹一個哥哥,以及一個不必為了生活煩憂的未來嗎?」手足再多,也可能一個都沒假使身後得到的是相反的結果,貝琳決定,倒不如在她有清楚意識的時候,依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妥當分財產大事。貝琳是好友,我不免杞人憂天,多想了一些,問她一旦分財產了,孩子會不會因此不理她, 輪到她晚年無人承歡膝下, 落得孤單寂寞的地步?「呵呵,不會的,我可以先分好,寫好遺囑,再逐年繼承呀!」像貝琳這樣的案例, 不要說新聞屢見不鮮, 生活周遭也不乏這類故事。我的小學同學麗達就是一例。她父親做建設, 留下不少房子, 有一年夫妻兩人發生意外,不幸車禍過世,留給七個子女一個棘手問題,財產怎麼分?兄弟姊妹因此為了分房產鬧得不可開交。每棟房子的價值各不相同,請來的鑑定師說法也不見得一致,加上手足經濟狀況不一,吵鬧不休,有時候還大打出手,甚至互控對方,直到十多年後才塵埃落定,但手足的感情也吵沒了,互不往來。麗達是家裡老么,每每說到這個家庭悲劇,都淚如雨下。她認為,父母親打拚一生、省吃儉用,留下偌大遺產,一定不樂見子女反目成仇的結局。而且由於麗達單身未婚,她特別感到一個人活在這個地球上,非常孤單無依⋯⋯「可是,我明明有六個兄姊、十一個姪子,我卻是誰也見不著。」人生無常,沒有所謂的「最後一刻」我們都知道,人生無常。可是我們都以為,這句話是在說別人,不是說自己,一直存著僥倖之心,相信自己可以活到「最後一刻」,還可以從容不迫地處理一些重要大事。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生涯布局,不只危及自己的財務, 也傷及子女的感情,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所以趁著還在當家做主、意識清楚的時刻,及早為身後的事做妥當安排,讓子女無後顧之憂,也幫助他們在這世界上仍然可以享有親密的手足之情,延續家族的血脈關係。書籍介紹書名: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人生的意義自己定義,走出自己的英雄之旅作者:洪雪珍出版社:有方文化出版日期:2019/04/30作者簡介/洪雪珍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畢業。每十年轉換一次跑道,進行一趟英雄之旅,享受精彩豐富的人生。第一個十年從事採訪與編輯的新聞工作,第二個十年轉入電台與報紙負責行銷與活動領域,第三個十年為台灣人才尋找最適合的舞台。目前進到第四個十年,擁有多重身分、從事多重工作,包括作家/斜槓教練/職涯諮詢顧問等。曾任職《聯合報》主編、台北愛樂電台行銷總監、《自由時報》行銷經理、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並為《商業周刊》、《今周刊》、《Cheers》等多家雜誌網站人氣專欄作家。著有《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工作愈換愈好,得有這些本事》、《不乖勝出》等暢銷書。
-
2021-05-16 退休力.自在獨立
鍛鍊退休力/儲備獨立老的能力 學習當個心肌人
兒孫滿堂、含飴弄孫是傳統觀念中理想的老年生活,但如今受到很大挑戰。內政部去年統計,全台老人獨住戶高達58萬戶,台北市每100戶住宅中,就有9.5戶只有老人居住,高居全台之冠。台灣超高齡社會來勢洶洶,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獨自面對人生下半場,甚至一個人走至生命盡頭。不管是否養兒育女,都要面臨「獨立老」。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指出,「養兒不能防老」觀念已進入社會,現在認為不管有無生兒育女,都要開始儲備獨立養老的能力。政大特聘教授別蓮蒂認為,獨立是種習慣,若初老後就靠自己,習慣一旦建立就會持續,獨立生活、與自己相處需要訓練和培養,愈早愈好。比台灣更早面臨老化的日本,早已開始「獨立老」。職場作家、斜槓教練洪雪珍主張,變老是人生必然的過程,只有接受它,想辦法和平共處,把它當作人生的一部分,有意識、有覺醒地過好每一天,在病痛與衰老中、在折磨與不便中,找到小確幸、找到存在感,緩步走向滿天晚霞餘暉。老前準備三件事:有錢、有健康、懂生活。洪雪珍認為,「一個人老去」將是普遍現象,要做的不是找另一個人來照顧自己,而是想辦法照顧自己到最後一天。有錢、有健康,而且懂得生活,是每個人老去一定要準備好的三件事。年長者獨自生活常被稱作「獨居老人」,在長照機構服務的諮商心理師李汶軒說,一個人獨立的老去,如果只是放在孤單層面上,會有比較多的失落,應該追尋獨處而不孤單。「獨立老」儼然成為時下趨勢,李汶軒建議,學習當一個「心肌人」。心是指維持心智活動,可藉由簡單的遊戲,例如數獨來運轉大腦;肌則是訓練肌耐力,超過40歲以後,肌肉量每10年減少8%,肌少症已成老年失能的凶手,長者應適時訓練肌力;人的部分是要保持與他人互動,讓獨老生活更正向,重拾生活的掌控感。及早「預立醫療」,生命盡頭自己決定。適應獨居生活後,隨年紀增長最終必須得面對生命盡頭。李汶軒說,2019年起,我國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開始尊重病人的自主,保障患者知曉病情、選擇治療方式,接受拒絕醫療的權力,甚至在意識昏迷之前,可以參與醫療決策。上述法源衍生「預立醫療」決定,李汶軒解釋,預立醫療諮商從醫師、護理師,社工師或心理師,以及個案與其家人,三方溝通死亡前的善終意願,透過醫療討論引導,臨終前可能遇到的狀況,並取得家庭共識。「討論死亡並不可怕。」李汶軒說,許多個案是在身體無恙的狀態下進行諮商,與至少一名二親等家人或醫療代理人討論,傾聽彼此對於死亡議題的看法,模擬個案在無法救治時該如何被對待,闡述各自擔心之處是什麼;且預定醫療決定在特定條件下,患者可不施加維生治療,更有尊嚴的離世。【調查分析】「自在獨立」得分高 87.2%能獨立照顧自己自在獨立在退休五力中是得分最高的項目,平均75.1分。自在獨立分為「自我探尋」與「獨立能力」,自在安老需要學習,具備獨立而不依賴他人的能力,對於退休、老後生活心靈層面準備度較佳。在自我探尋方面,「不管年紀多大,我還是會規畫我的人生,讓生活充實有意義」者占68.4%;「 我樂觀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難」者有73%;「我覺得我的人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有72.6%;「面對生命的無常與變故(突發狀況),我會想辦法解決」者有百分之77.1%;「我有準備了解生死、面對死亡」者,有69.5%。在「獨立能力」方面,「有自己專注想做的事情,可獨立完成」者有77%;「不需要家人在金錢或照顧上給予協助」者有70%;「能獨立照顧自己」的人有87.2%;「能夠獨處而不感到孤單和寂寞」者,有75%;「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有80.7%。但各項獨立能力在65歲之後有下降趨勢,年過75歲降至50%。兩性在自在獨立各項分數相當,但女性在金錢及照顧較需要家人協助。【2021-05-16/聯合報/P06版/元氣周報封面Story】
-
2021-04-04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解救囚居老人大作戰
聯合報最近的「老宅困老宅人」主題,報導了台灣因為「人老、屋老」雙老問題而產生的「囚居老人」現象。報導中很多案例可能是健步如飛的年輕人或居住於電梯大廈的住戶難以想像的。●有因為中風無法下樓,15年沒見過鄰居的二樓住戶,僅僅二樓就成為都市的偏鄉。●有因為膝關節退化開刀後,十幾年來只能睡一樓客廳,失去隱私與尊嚴的阿嬤。●有每周看醫師,都要請搬家工人背下樓的洗腎患者。很多都市老舊公寓在興建之初,並沒有考慮老人上下樓的困難。中南部也有很多透天厝僅有樓梯,屋主年輕時還能樓上樓下行動自如,但是隨著身體機能的退化,只能困居一樓。據統計,目前居住在無電梯公寓的老人接近43萬名,若不能趕快想辧法解決問題,隨著老人身體機能更加退化,或照顧者本身也因年紀漸增而無力扶抱老人上下樓,則突破囚居困境將更遙遙無期。在無法安裝電梯的情況下,除了找搬家工人或家人自己背長輩下樓,也有許多專業輔具或無障礙設計可協助長者上下樓。安裝樓梯升降椅是一個選擇,樓梯升降椅會沿著樓梯架設,只要樓梯寬度有70公分左右就可安裝,不過若要從一樓裝到五樓,所需費用也不少,也可能會因安裝經費的比例分攤問題或住戶不同意而無法安裝。另外一個方式,也可考慮購買或租借「爬梯機」,目前有履帶式爬梯機和輪動撐桿式爬梯機兩種選擇,不過履帶式所需迴轉空間較大,若梯間窄小可能就不適用;輪動撐桿式爬梯機則需要較高的操作技巧,一定要受過訓練才可操作。除了自行購置,目前有些民間團體及輔具中心提供爬梯機的單次或月租服務,不過因為數量有限,需提早預約才行。租用爬梯機可算是目前解決囚老困境最快的方式,而且目前長照2.0也有補助使用爬梯機服務。以台北市為例,若具有長照資格者要使用爬梯機服務,月租最高可補助4000元、單趟專人操作服務最高補助700元,有需要者都可洽各地社會局諮詢。只是目前爬梯機的數量可能還不夠,政府若能補助輔具中心多購置一些爬梯機,當能解燃眉之急。其實,囚居的困境不只在上下樓,獨居老人在家若發生緊急事故如何通知外人?居家室內移動的安全性如何確保?大門的門檻或高低落差有無改善?這些都應一併考量。所幸,目前一些輔具的發明,已可有效改善這些問題。以獨老居家緊急事故為例,目前已有很多隨身的科技設備可以在第一時間呼救,甚至有跌倒偵測器,在老人跌倒時便可自動發出求救訊號。居家無障礙的改善,除了基本的扶手安裝,室內段差的消除、浴室的防滑施作都是重點。另外,大門高低落差的消除,若因泥作工程可能會占用馬路或騎樓的公有地,也可採用非固定式的斜坡板來改善。以上所提輔具設備,很多都在長照2.0的補助範圍,民眾若有需要可提出申請。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除了解救現在陷於囚老困境的長者,更重要的是防堵更多老人步入囚居牢籠。要避免此狀況,除了政府的宣導及補助,更重要的是民眾要強化健康意識,維持運動習慣,讓自己不會因為年紀增長而喪失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
2021-03-23 新聞.長期照護
中年居服員成護老大軍 過勞力竭竟是常態
過往住宅的居家環境,缺乏扶手、移步機等輔具,一但家族中有人失能、生病,往往令照顧者手忙腳亂。台中市社會局長青科科長蘇嫺敏說,家屬第一時間面對的困境便是「我該如何準備適當的照顧場域?」蘇嫺敏觀察長照居家服務員的困境,她發現,民間各基金會面臨獨居老人問題亦然。失能的獨老族在硬體上處處碰壁,「沒有錢、資源改善,唯一能仰賴就是居服員介入」。若長者有家屬,就從旁協助,指導家屬如何一起陪同下樓並就醫。蘇嫺敏說,目前第一線居家服務員多是女性、年紀偏高,年輕人投入長照意願低,多是中高齡擔任居服員,單獨一位女性也很難攙扶獨居長輩外出,這是全台長照共通問題。不過,居服員年齡偏高、女性多並非都是壞處。蘇嫺敏認為,她們相對於年輕人,比較有同理心及耐心,人生經驗豐富,便更能設身處地為長輩設想,用長輩聽得懂的「語言」來互動。以台中老五老基金會北屯服務中心為例,居服員男、女比為3:38,年齡介於40至60歲,51歲至60歲的居服員甚至高達20人。一名女性居服員說,從事長照也會有職業傷害,協助搬物資、扶長輩移動,都要很小心,若一天需服務多名長輩,也很吃力。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居家照顧服務員平均年齡44歲,全台八區的男、女比為1:10,等於10名居服員只有1名男性,40歲以下占3成。弘道台中服務處組長劉培菁說,人力少、男性少是現實狀況,第一線的照顧秘書遇到長輩無法下樓但需就醫,已被訓練到「不害怕」,要能根據不同環境思考解決問題。弘道目前因應「老屋獨居」長輩下樓的方式有兩種:「安排兩位照顧秘書或搭配一名男性照顧秘書,另一種是申請居家醫療」,解決長輩無法下樓的就醫問題。也曾有一名照顧秘書陪著失智爺爺復健,讓居住在五樓的他慢慢習慣獨自下樓,解決沒有電梯的不便處。台中市社會局長彭懷真認為,居服員的結構問題「並非沒有解方」。很多台灣民眾願意當志工,企業也紛紛投入回饋鄉里,政府可成為「媒合平台」,讓企業志工根據其專業「分類」協助。雖然多數組織仍偏向從事環保,不過台中市已開始宣導「專業型企業志工」概念,兩年前就與台中市室內設計公會合作,協助三十年歷史的「潭子身障館」進行耐震健檢、補強。彭懷真說,政府要宣導、媒合、借用企業的專業,例如建築相關產業,就可幫忙老屋改善建議。至於居服員年齡偏高,要建立起社工、長照相關科系大學生的打工制度,在學期間或寒暑假可協助長照領津貼,從學生時期便接觸實戰現場,也有助於他們了解長照現況,學用合一。弘道執行秘書林博樺表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屋跟不上無障礙設備更新,長輩「困境類型」五花八門,硬體設備更新牽涉層面廣泛,例如北部地區,房屋型態較多是無電梯的老舊公寓,除了靠人力背、扶外,只能申請設備型服務輔具,例如「多扶爬梯機」、「行無礙爬梯機」,後者台北市、新北市經輔具中心評估後可獲得社會局補助。▌數位專題:‧老宅困老人 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居家醫療 拯救被老屋困住的長者‧四代同堂、家中有家 打造理想老後居所
-
2021-03-20 新聞.元氣新聞
改名吃鮭魚後捐萬元做公益 男大生:取之於鮭魚,用之於社會
連鎖迴轉壽司推出姓名和鮭魚同音同字者直接全桌免費活動前天結束,期間不少民眾將名字改為鮭魚,台中大學生周士恩也將名字改為「周士恩覺得鮭魚湯豪豪喝」,前往享用約7000元的餐點,但他後續將省下來的錢用來回饋社會,更加碼到1萬元捐款做愛心,暖心的行為令人動容;他說「取之於鮭魚,用之於社會」。周士恩受訪強調他是誰或叫什麼不是重點,希望大家能關心這些默默為社會付出的機構!周士恩是台中科技大學護理系大學生,這次他將名字改為「周士恩覺得鮭魚湯豪豪喝」。吃完3攤免費壽司,省下約7千元餐費,再自掏腰包3千元,共捐出1萬元給老五老基金幫助獨老、中國附醫血液腫瘤專戶、中國附醫的兒童綜合專戶、認養惠明盲校學童,以及仁愛之家老人。周士恩表示「取之於鮭魚,用之於社會!」捐款金額雖然不高,但希望能一己之力幫助獨居長輩溫飽;他指出因壽司店的活動,前往戶政事務所改名,但改名的初衷並非佔便宜,而是覺得青春、熱血、好玩,並且「取之於鮭魚,用之於社會」,捐款幫助社會,在收據留下「周士恩覺得鮭魚湯豪豪喝」,讓鮭魚名更有意義。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也為「周士恩覺得鮭魚湯豪豪喝」拍下影片留念,他在鏡頭前說,既然改名就把「湯豪」放進名字幾天「當幾天周湯豪」;他常想起自己的阿公阿嬤問自己「吃飽了沒、什麼時候要回去看看他們」,希望透過自己的拋磚引玉,讓社會大眾知道有這些默默為社會服務的單位,能有更多人關心獨居長輩,讓長輩能夠溫飽。對於外界認為年輕人改名鮭魚、免費吃壽司卻浪費食物,「周士恩覺得鮭魚湯豪豪喝」則說自己與朋友吃3攤餐費約7千元,每個餐點都認真吃完,他嚴厲斥責浪費食材這件事,看到有幾桌的食物被浪費是真的會心痛,跟朋友在吃的時候也是一直提醒大家吃完再點不要浪費。
-
2020-12-13 新聞.長期照護
高屏東獨老人數多 生活風險高
高雄市大寮區68歲獨居劉姓老翁在浴室死亡多日才被發現,衛福部統計全台列冊獨居老人有4萬2305人,其中高雄、屏東和台東都在前6名,高雄中低收老人在六都最多,台東獨老比率全國第一,一旦發生緊急事故,往往救援不及。政府以送餐、訪視等作法彌補,但申請資格和人力都受限,無法面面俱到。衛福部今年統計全台列冊關懷獨居老人有4萬2305人,其中高雄3538人、屏東3434人和台東2921人,分居全國第2、4、6名。未和家人共同生活,即使子女住附近的「類獨居」老人也有相當高的生活風險。劉姓老翁未婚無子女,平日獨居,近日多天未出家門,鄰居聞到惡臭報警。警消前晚從2樓破窗進入,驚見他倒在1樓浴室,屍體已長蛆,現場無外力侵入跡象,身上無特殊外傷,研判無他殺嫌疑,死因仍須調查。大寮區長黃伯雄說,劉是列冊關懷的中低收入戶,身體一向硬朗,過去生活能自理,不需旁人照顧,所以平日未安排志工送餐或居家照顧等長照服務,得知發生意外令人難過。各縣市政府會評估獨居老人的生活自理、健康家庭及社會功能等,區分高中低危險等級,依各等級增加訪視與服務頻率。高雄社會局長青中心主任姚昱伶說,全市50支關懷服務隊、103個民間團體和160個關懷據點每月訪視、每周電話問安,高風險老人每周訪視2次,也為獨老設緊急呼救鈴,今年增設「紅外線感知器」,如果長時間沒動靜,會啟動保全救援。屏東縣中、高危險等級獨居老人會轉介縣內7大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由社工再次評估需求,提供長照等服務,也會協助安裝緊急救援系統、住宅火災警報器,或請行動藥師到宅服務。訪視人員提供每月或每季的關懷服務,另有社區關懷據點,由志工關懷、問安等。台東縣社會處表示,台東列冊關懷高危險對象每月訪視3次,協助改善居家環境避免家中事故,未加入長照就無送餐服務,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長達1周以上無人聞問,出狀況根本來不及救援,社會處雖以衛生局每周3到4天的居家服務增加訪視頻率,但人力等資源不足,申請資格有限制。
-
2020-11-10 新聞.生命智慧
孤獨死真的很悲慘嗎?一位65歲日本奶奶之死,教我學會「最理想的善終方式」
「孤獨死」是理想的善終聽到「孤獨死」這個詞,沒有人不皺起眉頭的。基本上,我們對「孤獨死」一直存在一個極為負面的印象。聽「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說,將來「孤獨死」勢必成為話題的焦點。因為現在的單身人口很多,所以只要聽到「孤獨死」,自然會連想到自己的最後人生大概也是如此下場吧!根據2016年7月8日朝日電視台的報導,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的調查發現,2015年東京23區中,在沒有人照護下,孤獨在家中死去的65歲以上單身人口,合計約有3,116人。與2013年的統計結果相較之下,增加了2.1倍。而且2015年時,人口首次超過了3,000人。因為在「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中,對孤獨死感到恐懼的人不少,所以我也曾經找來有過替孤獨死的人整理遺物的人士,請他們和我們談談有關孤獨死這個議題。舉辦這個座談的目的,原本是為了讓這些會員可以正確了解孤獨死,但因為了解了過去從來沒有聽過的孤獨死的慘狀,反而加深了大家對孤獨死的恐懼。獨居的人在家中死去後是什麼樣的情況?如果沒有立即被發現的話,等到被發現的時候又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如果是一個人獨居的情況,可以盡早被發現是最好不過了。」整理遺物的人這麼說。會員們一邊聽著,一邊認真地抄寫著筆記。那麼所謂的「盡早發現」,究竟要在哪個時間點發現才算得上是早呢?其實這才是大家最想知道的部分。於是大家不由自主地將身子往前傾,認真地等待著對方的回答。「如果季節是在夏天,因為夏天遺體腐爛得快,所以是死後的1週之內。但如果季節是在冬天,那麼是1個月內吧。」這位替孤獨死的人整理遺物的人的說話口吻,就像是在處理普通生物的業者一般,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原來人類也不過是普通生物而已!夏天的時候,就像放置室內的蘋果,一週後會變得濕軟腐爛般,原來人類的遺體也是一樣的。對方繼續說著:「夏天時,隨著死亡天數的增加,遺體也會跟著持續腐壞,接著就是傳出惡臭。如果還是沒有被人發現,接著就會出現蒼蠅、遺體生蛆。」「天啊〜」說到這裡,會場各處傳來恐懼的聲音。「萬一真要孤獨死的話,我想避開夏天,選在冬天比較好。」「我也想在冬天。因為不想因為腐敗的臭味,給別人帶來困擾。」雖然死亡的時期不是我們可以決定,但會員們彼此之間還是認真地討論著。接著,我不懷好意地對著那些露出恐懼表情的會員這麼說:「雖然你們說不想因為死後的遺體腐敗臭味給別人帶來困擾,但是現在還活著當下的身體,就已經給別人帶來困擾了,所以不需要去在意那些死後的事。」會員們每個人都用一副「真的嗎?」的表情看著我。或許是因為太過恐懼的關係,接著開始一連串連珠炮似的詢問。「好不容易一個人努力生活到現在,人生的最後用這樣的方式結束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不是嗎?難道,人生的最後一定要是躺在床上,身旁有誰來看守著才對嗎?那些獨居的人,就算死了,身旁也沒有為他們難過哭泣的家人,也不用去張羅那些虛假的場面。如果身體長了蛆蟲,反正生前已經付了那麼多稅金給國家,這時就交給國家的行政體制來替他清除不就好了嗎?」聽到這裡,在場沒有一個人笑得出來,而這就是打從心裡對孤獨死感到恐懼的證據。可是,孤獨死真的是如同大家所恐懼的死法嗎?會不會是每當「孤獨死」這個詞彙經由媒體被報導時,總是一些悲慘的內容,所以很多人就這樣被洗腦了呢?稍微讓頭腦冷靜一下,仔細地思考看看。「孤獨死」、「孤立死」、「單身死」都是稱呼那些獨居的人他們死去的叫法,不管哪一種都無法擺脫給人負面的印象。單身者的最後人生透過「NPO法人SSS NETWORK」,我們可以了解一些已經去世的會員,在他們的人生最後是什麼樣子。當然,我們不是在他們臨終的當下親臨現場,而是從他們家屬的口中,得知他們到死亡之前的過程,或是在追悼會的場合上,和我們分享逝者生前的點點滴滴。會員們則可以從了解那些逝者如何走完自己人生過程的事例中,找到做為將來自己死法的參考。另外,為因應會員們的希望與要求,NPO法人SSS NETWORK在2000年時創立了被稱作「獨居女性的碑」的共同墓碑。約900名的會員中,有將近半數約4、500的會員,締結了這個共同墓碑的契約。共同墓碑創立時的我年約50多歲,會員們也是以50多歲為主的年輕族群,所以幾乎還沒有人是走到人生的最後階段。在當時的追悼會上,大家也在報告「今年身旁沒有親友過世」後,就彼此喝著紅酒,開心地談天說地。但是隨著一年一年地過去,每年的死亡人數也開始增加,大約是一年有2人死亡的比例。我想這也是因為會員們逐漸邁入高齡的緣故吧!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中,獨居女性占了壓倒性地多數。所有會員中,未婚女性占了6成,離婚女性占了4成,而當中的3成則是有小孩的。在這17年間,過世的會員總共有28位。而這28位幾乎都是獨自一個人生活。其中的4位,則是在自己家中毫無人知的情況下孤獨死去。「在不打擾任何人的情況下死去最幸福」 ─和美 享年65歲 未婚 一個人生活─在締結共同墓碑的契約者中,最先去世的,是住在東京都享年65歲、一個人孤獨死去的和美(化名)。和美一個人在公寓裡獨自生活。沒有婚姻紀錄。60歲從公司退休之後,因為個性開朗活潑,經常四處旅行,所以時常不在家裡。特別是和美並沒有什麼特殊疾病,所以可以充分享受一個人的生活。與和美感情要好的妹妹有時會用電話與和美聯繫近況。而依照慣例,每年新年時,和美也會到妹妹的家中拜年。2001年的新年到來。往年總是會和妹妹聯絡的和美,怎麼這年始終沒有與妹妹聯繫。「奇怪,每年過年都會和我聯繫的和美,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和我聯繫呢?難道她又一個人悄悄地去旅行了嗎?但就算這樣,她應該也會和我聯繫呀?」感到疑惑的和美的妹妹,持續用電話嘗試與和美聯繫,但電話那頭始終沒有人接聽。不安的和美的妹妹,等到新年過後的一月十日,便來到和美的家中探視。不管和美的妹妹在外頭怎麼按門鈴、怎麼敲門,屋子裡頭始終沒有人應答。於是和美的妹妹請來警察,直接進入和美的家中查看。到場的警察與業者一起用鐵橇破壞門鎖,進到家中。映入眼簾的是俯臥在地上的和美。根據判斷,當時和美已經死亡約一週,原因是腦出血。昏倒後意識昏迷,就這麼去世。因為和美家中的桌上還擺著沒喝幾口的紅酒,以及客廳電視就這麼開著沒關,所以根據這些線索判斷,和美應該是突發性的猝死。在我向和美的妹妹了解事情原委的過程中,了解到孤獨死其實是最為理想的死法。因為事前完全不會感覺到死亡逼近的恐懼。如果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要留意死亡逼近的話,會是一件好事嗎?和美之所以可以做到稱得上是完美的孤獨死的原因,就是因為她始終沒有同居人這件事。如果今天是和家人同住的情況,那麼一定會叫來救護車緊急送院等造成這樣的大騷動。到院之後,等著和美的可能是手術?還是維生治療?或許和美的妹妹一家人會替和美選擇維生治療也說不定。「太好了!像這樣一個人生活,沒有家人真是太幸福了。」我的心裡這麼想著,也對能這樣死去的和美羨慕不已。65歲死去或許有些早,但畢竟也已經不是三十多歲了。如果人生不是重視生命的長度,而是生命的質量,那麼和美應該已經充分足夠。能在不打擾任何人的情況下死去的幸福,可以在孤獨死中體現。藉由上述的事例,現在的你對孤獨死又是怎樣的一個想法?孤獨死是悲慘的?孤獨死是可怕的?一些刻意迴避與人交往,緊閉窗門獨自生活的人不說,生活在一般人際關係底下的人們,即便是單身,但死後遺體腐敗到無人知曉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但這暫且不說,我認為沒有比孤獨死這種死法更為理想的方法了。因為死亡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突然造訪。幸福的日常生活中,在本人絲毫沒有感覺死亡恐怖的情況下,突然因為身體某個部位的異變,瞬間往生他界。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極為自然的死法。而且因為是一個人生活的關係,即使昏倒了也沒有人可以幫你叫救護車。我並不是想要在這裡說家人的壞話,但是能夠在不打擾人的情況下離開這個世界是何等的幸福,不是嗎? 即便到了現在,希望能在他人的照護下走完最後人生的,還是大有人在,但是一個人安靜地到死亡的世界是最理想的。既然遲早都要離開這個世界,不如安靜地離開。被送到醫院,經過層層檢查、治療,飽受苦難的結果,最終還是離開這個世界,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我並不是想要在這裡說家人的壞話(雖然這麼說,但還是不斷地說著壞話)。但家人的愛也是有好壞之分。我曾多次提到,身為家人必須多方留意。朋友之間尚且還有一線之隔,但家人之間可以很輕易地跨入彼此的個人領域,以愛為名,就擅自為家人做出任何決定。不懂得尊重本人意願的家人非常多。過去當我才30多歲時,曾經被一位我所尊敬的人這麼說過。當時的我,總是為了單身的自己不由自主地嘆氣。可是這位我所尊敬的女性卻這麼跟我說:「哎呀,這表示妳還是個大小姐呢!單身是多麼棒的一件事情,我想妳還不清楚。身旁有父母、兄弟姊妹存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喔!所以身旁誰都不存在,就只有妳自己一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當時的我,因為年輕,所以還不清楚她所說的意思。但如今已經是70歲高齡的我,終於理解她的話中含意,讓我不禁地點頭贊同。書籍介紹書名:長壽地獄作者: 松原惇子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03/07作者簡介/松原惇子一九四七年於日本埼玉縣出生。昭和女子大學畢業後,於紐約市立皇后大學研究所取得諮商碩士學位。三十九歲時以《女人購屋時》(文藝春秋)一書初試啼聲,躍身為作家。第三本著作《可頌症候群》一書成為暢銷書之際,書名也成為流行語。投注於「單身女性的生存方式」研究之餘,也以此為題材,從事寫作及相關演說活動。現為NPO法人SSS NETWORK代表理事。同時也是創作歌手與電影製作人。喜歡多方嘗試。著有《不害怕「一個人的老後」》(PHP文庫)、《獨老時代》(世茂出版)等多本。延伸閱讀: 睡覺不用枕頭最健康!醫學博士教你:躺5分鐘就見效的脖子矯正法,擺脫身體90%疼痛
-
2020-10-02 新聞.生命智慧
只是想好好死,有這麼難嗎?「荷蘭安樂死實錄」教會我的「幸福死」
成排的孟克《吶喊》有位相當了解日本高齡者問題的友人這麼對我說:「日本也有相當好的老人設施機構,妳應該要去看看。」「那是什麼樣的地方?」我問。「在一般自費的老人之家,接受胃造口灌食(在腹部上開個小洞,可以從胃部直接注入營養的方法)的人,只能在自己的房間裡乖乖躺著。但這裡完全採用開放空間,接受胃造口的人不需要躲在房間裡,也可以和大家一起外出。完全不需要躲藏,是一個相當開放的設施機構。」我在二十年前曾經親眼見過接受胃造口手術的友人父親,躺在醫院有著多張病床並排的大病房裡。當時的我因為年紀還輕,對於死亡這種議題沒有多大的關心,當然對「胃造口」這個詞彙也一無所知。可是直覺上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所以當時的畫面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因為我不知道當我還沉浸在自己的想法裡時,社會上的老人設施機構到底有了多大的進步?於是我滿心期待地前往友人所說的那間自費老人之家。當我抵達之後,看它的外觀和一般常見的五、六層水泥建築並沒有什麼兩樣。老實說,當下讓我有些失望。這不是和一般常見到的自費老人之家一樣嗎?在還沒來到這裡之前,原本我的想像是,一樓是可以一眼望去、一覽無遺的全開放空間。不分照護程度,所有的入住者都可以很歡樂的聚集在這裡。當然也包括必須躺在擔架上的胃造口灌食病人。但殊不知,這一切都只是我個人的妄想而已。積極接收需要重度照護高齡者的設施機構自費老人之家也是各式各樣。有些是針對尚可自由行動的健康高齡者、有些是針對需要接受照護的高齡者、有些是標榜居住環境空間寬敞、有些則是著重在入住費用或是使用費用等,實在很難用簡單幾句話來說明。這裡所要介紹的,我想是比較接近特別養護老人之家吧!這裡和我到目前為止參觀過的自費老人之家相比,最大的不同應該是「給予那些沒有去處的高齡者一個棲身之地,積極接收需要重度照護高齡者的設施機構」這點吧!但光是這點不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嗎?近年來,「照護人手不足」是許多老人設施機構普遍面臨的問題。也因為如此,據說在許多設施機構,慢慢地有只接收需要輕度照護高齡者的傾向,而不想接收需要重度照護的高齡者。這麼一來,那些無法進入設施機構的人,也只能留在家中接受家人的照護了。對於那些需要重度照護的高齡者來說,老人設施機構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說,任誰都能理解的事情。醫院是治療的場所,讓已經不需要接受治療的人辦理出院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換句話說,一些沒有治療必要卻長期臥床不起、不良於行的人,理應不能將他們安置在醫院。也因為如此,出現了一些沒有家人可以協助照護的高齡者。這些高齡者既無法在自己家中接受照護,也無法立即進入特別養護老人之家,可以說是已經走投無路。這個時候,如果有個地方願意收容他們,他們內心的感激自然不言而喻。在這裡,不只可以收容胃造口灌食的人,其他像是癌末病患或是需要重度照護的病患也都一併接收。這裡讓那些無法在家中接受照護的人也能有個棲身之所,這點讓我感到相當驚喜。目前這個設施機構的入住者約有六十名,其中大約七成的人經診斷判定患有失智症,另外約有十數名的人則是接受胃造口灌食的患者。由於這裡是自費老人之家,所以與特別養護老人之家相比,費用自然比較高昂些。但也因為如此,不用花費時間等待,隨時都可入住。這對一些已經走到人生最後階段的病患來說,也成了選擇安寧療護的場所。但也或許其實一些積極接收需要重度照護患者的設施機構正在增加中,只是我不知道而已。死不了的痛苦終於來到胃造口灌食患者的樓層了。我似乎緊張了起來。出了電梯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護理站。護理站的前方,就是一般常見的開放空間設計。在這開放空間的正中央擺著一張大桌子,大約有十個斜躺在輪椅、身上掛著灌食管的病患圍繞在桌子四周。另外也有像是臥床般躺著的人。這裡所帶給我的印象,似乎和介紹我來這裡的友人的印象有些許出入。雖說是開放空間,但空氣中那份不自然的安靜,總讓我感到有些害怕、卻步。即使我主動開口打招呼「您好」,也沒有任何回應。桌子四周儘管圍著將近十個人,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察覺到我的存在。在那個開放空間裡,明明有人,卻又好像沒人。當下彷彿就此靜止,沒有任何一個人做出動作,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說話。這時的我彷彿如夢初醒般,終於了解到自己有多麼無知。所謂的胃造口灌食,就是在那些無法從嘴巴進食的患者胃部打洞,將營養直接注入胃部。我只知道攝取營養的方法是由嘴巴進食改成由胃部直接吸收,但是實際親眼看到胃造口灌食的患者時,讓我整個心都揪了起來。因為無法從嘴巴進食,所以他們的嘴巴也開始逐漸退化,漸漸變得無法開口。透過我的眼睛所能確認的,就只有患者還活著的這件事而已。或許是肌肉已經僵化的關係,當時在場有位面部毫無表情的女性,當我和她的眼神相對時,感覺到從她眼神透露出來的是在對我訴說:「讓我死了吧!」靠著胃造口灌食讓生命勉強延續下去,一定很痛苦吧!即使想要結束也結束不了。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是很痛苦的,難道也無法用眨眼來表達嗎?我這麼想著。可是,為什麼會陷入這樣的狀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無法進入設施機構,又有誰可以照護那些有需要的人?如果不想讓自己在將來有這樣困擾的話,我認為趁著現在還能自由活動、表達自己意思的時候,向身旁的家人或是友人交代清楚,「是否希望採用胃造口灌食」或「是否希望接受維生治療」等是有必要的。每個人只是靜靜地望著天空;有些人發出微弱的聲音;有些人雖然還活在人世,但實際上彷彿已經往生他界。這些人雖然身體這個軀殼還活在人間,但軀殼裡卻已經少了靈魂。明明靈魂已經前往他界,人們卻強行對他們的身體注射營養,讓他們的軀殼可以延續下去,阻止他們的死亡。雖然我覺得與其臥床在自己的房間,不如在開放空間,和其他人一起度過比較好。但不知怎麼地,卻有一股讓我想要將他們身上管子一個個拔起的衝動。那些維生裝置一旦裝上之後,便再也沒有拔下來的一天。我想在這些患者身旁照護他們的工作人員也是痛苦的。如果對患者投入過多感情的話,勢必很難在這裡工作下去。 我的頭腦裡,浮現了孟克《吶喊》這幅畫中充滿恐懼的臉。在我眼前的這些人,似乎每個人都在驚恐地吶喊著。將父母送進老人設施機構,因為看到父母的表情而心生恐懼,從此再也沒有來探視過父母的人也大有人在。荷蘭安樂死實態幾天後,我拜訪了一位在阿姆斯特丹擁有辦公室的三十多歲女性家庭醫師,向她請教有關安樂死的事情。讓我驚訝的是,這位女醫師用若無其事的口吻對我說:「昨天我才剛結束一個安樂死的案例。」這位女醫師說自己到目前為止,已經替六名病患以注射方式完成安樂死。但為什麼是用注射的方式?據說用注射可以確保病患的死亡。如果是用投藥,無法發揮藥效的情況也可能發生,所以死亡的機率並非百分之百。一般來說,在家中進行安樂死是最為普遍的做法。躺在床上的病患周圍,圍繞著自己的家人及親友,當說出「我們就用紅酒乾杯!」這句話後,便面帶笑容且以沉穩的態度執行安樂死,總覺得讓人羨慕。在荷蘭,安樂死的說法為「Euthanasia」,這是取自希臘語中意味著「好」的eu,以及「死」的thanatos,兩者結合之後,便有了「幸福地死、好好地死」的意思。安樂死,就是一種可以幸福死去的方法。「那麼,差不多了嗎?」家庭醫師這麼問。當病患本人也點頭同意之後,便朝手腕進行注射。幾分鐘後安詳地去世。房子外頭,也有警察待命。這就是荷蘭的安樂死現場。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安樂死,將成為今後課題為我們進行解說的志工威廉森女士說,近來有許多罹患失智症初期階段的患者希望尋求安樂死。但這在判斷上十分困難。今後,如何判斷患者究竟是「精神障礙與失智症的合併症」,還是只是「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將成為安樂死協會的課題。這些話讓我聽得直點頭。因為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也可能是我自己將來的寫照。我可以想見,沒有親人孑然一身又固執的我,如果老了又失去存活意義的話,勢必會如同廢人一般。等到那個時候,就會恨不得可以早點結束自己的人生。在社會福祉規劃完善,且讓人到人生最後都能安心生活下去的荷蘭,居然還有老人一心求死,這點讓我有些驚訝。「老」這件事真是讓人傷透腦筋啊!對於那些身旁有家人的老奶奶來說,長壽或許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對於像我這種孤身一人的人來說,如果沒有辦法讓自己過得像樣的話,就糟糕了。因為現在還有我想要去投入的事情,所以還能讓自己散發閃耀的光芒,陷入低潮還言之過早。等到自己真的變成老奶奶,漸漸變得沒有體力的時候,還能忍受得了這樣的自己嗎?我也不是因為沒有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而感到後悔,只是想到還是有些難受。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我從以前開始,本能上就很嚮往可以施行安樂死的荷蘭。「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安樂死,將成為今後課題」,可以說是超高齡社會的必然問題。令人痛苦的不是患病這件事,而是即使沒有患病,可以長命百歲,也會讓人痛苦這件事。 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儘管在精神上和以前沒有什麼兩樣,但是被孱弱的身軀給拖活著,這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書籍介紹書名:長壽地獄作者:松原惇子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03/07作者簡介/松原惇子一九四七年於日本埼玉縣出生。昭和女子大學畢業後,於紐約市立皇后大學研究所取得諮商碩士學位。三十九歲時以《女人購屋時》(文藝春秋)一書初試啼聲,躍身為作家。第三本著作《可頌症候群》一書成為暢銷書之際,書名也成為流行語。投注於「單身女性的生存方式」研究之餘,也以此為題材,從事寫作及相關演說活動。現為NPO法人SSS NETWORK代表理事。同時也是創作歌手與電影製作人。喜歡多方嘗試。著有《不害怕「一個人的老後」》(PHP文庫)、《獨老時代》(世茂出版)等多本。延伸閱讀: 老是睡不飽、常脹氣都是肝臟求救訊號!多吃4類食物養好肝 聽過「環保自然葬」嗎?台灣流行這5種,各縣市「這種葬法」還免費!
-
2020-08-21 橘世代.健康橘
不要活得像別人!《我輩中人》張曼娟:50歲後的人要把自己放在最前面
想要寫一本中年人的書,是從面對了生命中的變動開始的,這變動不是天光雲影共徘徊,而是土石流般的崩塌與毀壞。我輩中人,是首先浮起的意象。我們這些「中年」人;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中間」的人;思維和行為「不中不西」的人。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們走過怎樣的路?又將往哪裡走去呢?「大人學」這兩年成為顯學,「大人味」成為一種審美觀、一種生活態度,然而,我輩中人夠格當一個大人嗎?我們具備了大人的品格與氣度嗎?《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精采試閱:找回遺失的自己五十歲之後,很多懸而未決的事都漸漸確定了,我知道自己將會在城市生活中「孤獨老」,而後也會「孤獨死」,但我並不懼怕孤獨,因此也不覺得這是一件悲慘的事。中年的我已經明白,人生難免一死,而在邁向終站之前,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致有太多遺憾,這才是重要的事。曾經,我也是不快樂的。當我努力符合別人期望,去扮演另一個人的時候;當我把別人當成生存目標,忘卻了自己需求的時候;當我太渴望別人所擁有的東西,忽略了自己也有珍貴特質的時候。總而言之,當我不是我自己的時候,我就不快樂。一個人如果不能做自己,不管擁有多少別人羨慕的東西,不管爬到多高的地位,都不會快樂,因為那不屬於你,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於是,回首人生只感到空虛。「一個人想要『做自己』,就算傷害了別人也無所謂嗎?」每當我在臉書或是公開場合提到「做自己」,就會有人不以為然的質疑。我也覺得疑惑,「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洪水猛獸?忠於自己就一定會傷害別人嗎?為了不傷害別人,我們不能做自己,只好一輩子偽裝成另一個人,直到老後,壓抑的情緒一股腦爆發開來,憤怒、委屈、怨天尤人,成為一個可悲的老人。所謂「做自己」,就是不再為別人的期待而偽裝。但是,真正的自己,是否符合我的期望?我做了真正的我,能得到別人的接納與喜愛嗎?有時不只是別人,就連我們自己,也會對自身產生期待,如果真正的我,不夠完美,不討人喜歡,又該如何?要接受真正的自己,也是需要勇氣的。同時得相信,真實的自己比偽裝的那個人更好,更有存在的價值,更加可貴,更值得愛。我們想要變得更好,為了讓自己更好,我們不會任性,不會蠻橫無理。我們會更有同理心,更能體貼別人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我們能保持個性,能發揮生來就具足的才能與潛力。三十幾年前,我出版了第一本書《海水正藍》,封底有張作者黑白照,是燈影下的半張臉,似隱若現,這本書暢銷之後,讀者就有了一個既定印象,覺得我是個長髮披肩、穿著飄逸、感性又浪漫的女作家。二十幾年前我就剪短了頭髮,直到現在仍有讀者見到我時,露出驚異的表情:「妳不是長頭髮嗎?」不是,我不是長髮;我不再是年輕女作家;我甚至也不那麼浪漫。讀者會不會因為我不是長髮,就覺得我的演講不值得一聽?會不會因為我不如想像中浪漫,就覺得我的書不值得一讀?迄今,這樣的事還沒發生過。我的短髮已成為個人風格了,想飄逸就穿裙子,想帥氣就穿褲裝,對於做自己這件事,愈來愈有信心。當一個人決定做自己之後,做自己的時機就愈來愈多了。本文摘自《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天下文化 出版|張曼娟精選系列延伸閱讀。張曼娟:要當一個不等待的老人。張曼娟5年照顧旅程:照顧者們先把自己照顧好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6-12 橘世代.好心橘
水電師傅踏上志工路,一做16年!幫人修,也教人修
新北市志願服務社協會榮譽理事長呂理民從事水電工程40餘年,也曾擔任過里長,更獲得特優里長表揚,他16年前開始擔任志工,14年前退休後更全心投入志工工作,近期還藉由自身專長教婦女水電工作,呂理民說,擔任志工比每天待在家的人身體、心靈都還要更好。68歲的呂理民1978年開始從事水電工作,1982年擔任中和區福善里長,3屆里長工作表現優異,甚至獲選新北的特優里長,不過,水電工作忙碌,呂理民決定專心打拚事業,直到2006年才正式退休。呂理民說,退休前3年在妻子邀約下開始到中和區公所擔任志工,第一次志工工作就是佈置鶴齡教育中心的成果展,由於當時男性志工比例少,所有爬高的事情都由他負責,深受所有的志工喜愛。鶴齡教育中心開設各種課程,一位書法班老師因鄉音比較重,呂理民還特地錄音,回家後反覆聽閱幾次並製成講義,讓所有學員方便學習,在公所任志工時,也協助中低收入戶的普查、服務台諮詢、獨居老人關懷。呂理民說,為鼓勵獨居老人到戶外,他也媒合中和廣濟宮每年秋天辦踏青活動,讓獨老不再只是待在家裡,踏青活動廣受喜愛,去年起加碼,分別在春、秋舉辦2次踏青,年底還會有圍爐活動。善於水電工作的呂理民,3年前在新北社會局邀約下,在婦女服務中心開班「修水電,Women Can」課程,培育女性居家水電修繕,讓女性仍在家中修水電外,也能為社區獨老服務,甚至未來可以轉介到勞工局,以水電做為職場工作。呂理民說,課程內容包括馬桶水箱、插座開關更換、配電等項目,每次課程約1到2天,會先花半天時間講解理論課程,剩下的時間為實際操作課程,目前也和參與課程的女性,一起到社區中弱勢家庭服務解決水電問題。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志工隊也背負重責,呂理民說,疫情初期每天都要到關懷中心打電話,關心居家檢疫、隔離的民眾,後期又因為民眾申請急難紓困金,繼續在公所協助民眾填寫,幫助別人其實很快樂。「退而不休」呂理民說,當志工隊身心靈是最好的幫助,許多男性退休後就待在家裡,若能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擔任志工,是件很滿足的事情,志工隊還有80歲的夥伴,身體跟氣色都很好,希望能有更多男性一起投入志工行列。【更多精選延伸閱讀↘↘↘】。「客庄花甲故事人」壯遊台灣700公里,帶著生命故事走出去!。劉益丞24年「以館為家」 獲志工界最高榮譽「金駝獎」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