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5 科別.消化系統
搜尋
牛奶
共找到
1445
筆 文章
-
-
2020-04-04 養生.生活智慧王
當心「冰箱食物中毒」 21種放冰箱超NG的食物
食用冰箱食物的危害❶冰箱食物中毒夏天是炎熱的季節,為了防止食物餿掉,利用冰箱來保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是因為太方便了,很多人買了食物之後,就往冰箱堆,如水果、青菜、罐頭、飲料、調味品等,再加上每天吃不完的飯菜,好像冰箱是萬能的,東西冰進去就完全不用擔心。冰箱食物中毒,是指食物在冰箱的存放時間過長,細菌家族開花結果,吃了可能會讓人產生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雖然食物吃不完就冰冰箱,但危害人體健康的許多疾病,卻是因為吃了冰箱裡被汙染的東西導致的。❷冰箱腸炎夏季,特別是在潮濕的地方,細菌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天氣熱,大家又喜歡找冰箱拿吃的、喝的,冰箱門開開關關,裡面的溫度很難維持一定,當然就給細菌長大變多的機會啦。大熱天常喝冷飲,會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容易使人罹患「冰箱腸炎」。另外,每個人都習慣在冰箱中長期地儲存大量的食物,而且生食、熟食不分開,全部混雜在一起,平日又不定時清理,細菌多(尤其是大腸桿菌)不足為奇;假使又從冰箱直接取出食物食用,沒有經過充分加熱,也是生成「冰箱腸炎」的原因之一。「冰箱腸炎」的症狀有腹部隱痛、畏寒、發熱、渾身乏力、噁心嘔吐,厭油以及輕中度的腹瀉,嚴重的可能導致中毒性腸麻痺。因此,冰箱只是一個冷藏的好幫手,不是萬用消毒櫃。在冰箱中,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定要分開,熟食應該放入加蓋的容器中保存,避免細菌交叉感染;還有,要定期清理冰箱,少喝冰鎮飲品。使用冰箱存放食物的注意事項❶4類食物不宜放在冰箱裡:a.根莖類蔬菜。馬鈴薯、地瓜、胡蘿蔔、南瓜、冬瓜、洋蔥等蔬菜,在通風、陰涼的室溫下保存即可,長時間放在冰箱裡容易變黑變軟。b.熱帶水果。香蕉、芒果等熱帶和亞熱帶水果,對低溫環境的適應性較差,放在冰箱裡冷藏會凍傷,影響其口感。c.醃製肉。臘肉、火腿等肉類醃製品,適合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才有利於保存原來的風味。如果把它們放進冰箱,容易出現異味,縮短了儲藏的時間。而冷凍食品,在解凍之後,細菌就會迅速地大量繁殖,所以不適合再放回冰箱。若是要冰的東西量多,最好先分裝成一包一包,一次拿一份進行解凍。d.麵點。饅頭、花捲、麵包等澱粉食物,放在冰箱裡容易類變乾變硬。在儲藏之前,可以先用保鮮膜或者保鮮袋裝好再放入冰箱。❷隔夜飯菜不適合長時間存放在冰箱逢年過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非常豐盛的食物,例如各類蔬果、肉類等,三兩天是吃不完的,於是把剩菜剩飯放進冰箱,然後越放越多。實際上,冰箱只是透過降溫的方式,抑制細菌的繁殖速度。如果東西太多,溫度不夠冷,接下來的情況就會如前所述,吃了噁心、嘔吐、腹瀉輪流出籠。食物在冰箱裡的儲存時限冰箱分為冷藏室和冷凍庫2個空間,前者溫度大約在4∼5℃,而後者則是零下18℃。蔬菜、水果或待解凍的肉類、食品通常放在冷藏室,而冷凍庫則是冷凍食品、肉類、魚類、海鮮的天下。簡單介紹經常食用的食物在冰箱中的儲藏時間。❶肉:冷藏1∼2天,冷凍90天左右。❷雞肉:冷藏2∼3天,冷凍360天左右。❸肉排:冷藏2∼3天,冷凍270天左右。❹魚類:冷藏1∼2天,冷凍90∼180天。❺番茄能夠冷藏12天,芹菜能夠冷藏7∼14天。❻新鮮雞蛋能夠冷藏30∼60天,而熟雞蛋一般冷藏6∼7天。❼牛奶能夠冷藏5∼6天,優酪乳能夠冷藏7∼10天。❽飲料和酒類飲品:在4℃左右儲藏,開啟後應儘量喝完。❾剩飯的冷藏不超過3天,剩菜尤其是素菜不適宜在冰箱裡存放,應該現燒現吃。❿花生醬、芝麻醬等:開罐之後能夠冷藏90天。適宜在室溫儲藏的食物冷藏某些食物會導致其口感改變,營養降低,甚至加速腐敗變質,因為它們在室溫下儲存的效果比冷藏更好。❶麵包:麵包在冷藏後容易變乾、變硬、掉渣,口感不如常溫下保存。❷咖啡豆:冷藏的咖啡豆容易吸收冰箱中其他食物的異味,同時,溫度驟降會導致咖啡豆脫水,影響香味。❸紅酒:紅酒的儲藏以12℃左右的恆溫最適宜。❹辣椒醬:辣椒醬在一般的室溫下就能夠儲藏3年。❺蜂蜜:蜂蜜放在冰箱裡冷藏,容易加快糖分結晶的速度,而影響口感。❻番茄:番茄冷藏過久,果肉會呈現軟爛的水泡狀,或者出現散裂的黑斑,時間一長還會腐爛。❻馬鈴薯:低溫冷藏後的馬鈴薯會變硬,產生如沙粒般的口感。❽洋蔥:洋蔥在冰箱中冷藏的時間過長,容易失去水分,導致黴變。同時,它的味道會影響其他食物。❾大蒜:溫度較低的冷藏室,容易使大蒜發芽、變質或發霉,蒜瓣也會變軟。使用冰箱保存食物的注意事項❶要定期清理消毒冰箱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5℃,在這種低溫的環境下,絕大多數細菌的生長速度都會放慢。但是有些細菌嗜冷,在低溫的狀態下反而能迅速增長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這類細菌的食物,也會引起腸道疾病。而冰箱的冷凍溫度通常在零下18℃,一般的細菌都會被殺死,但是冷凍並不等於完全殺菌,抗凍能力強的細菌仍會存活下來。因此,如果不進行及時定期的消毒,容易成為部分細菌的「溫床」。❷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不能放在一起生食和熟食的存放時間以及對溫度都有不同的要求。生食中普遍都存在各種細菌,與熟食放在一起容易將其汙染。因此,應該使用保鮮膜或者保鮮盒來將兩者分開存放。❸肉類食物要特別處理魚肉、豬肉、牛肉等肉類食物放入冰箱前,最好先用塑膠袋封裝,再放入冷凍庫貯藏。而蔬菜、水果則需要把外表的水分擦乾,再放入冷藏室為宜。❹食物不宜存放過多冰箱內的食物存放過多,容易使食物的外部溫度低而內部溫度高,導致變質;最好要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冷氣得以正常對流,來減輕冰箱的負荷。❺瓶裝飲料不宜放在冷凍庫各類飲料、牛奶等有寶特瓶或紙盒包裝的食物,不要放進冷凍庫,以免包材凍裂。●書籍介紹一天一排毒,身體才會好:中醫師的全身天然排毒法,清淨五臟,防生病作者:張霆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19/12/04作者簡介張霆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習各科醫術,師從多位名家,其中包括著名兒科專家方鶴松教授、知名中醫專家王鳳岐主任、皮膚科中醫專家許銑主任、民間名老中醫,有“神針王”之稱的王修身大夫等知名專家,同時研讀各家經典古籍,中西醫結合針藥並用,對中醫保健養生有豐富的經驗。出版了《解決小病痛,不用看醫生》《醫生秘而不傳的養生秘笈》《氣血調養好,疾病不來找》《腎好人不老,胃好命就長》等作品。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呂宇真
-
2020-04-04 養生.聰明飲食
糖化+氧化=老化!名醫教你吃抗氧化力超強的7色蔬菜
日本骨科博士太田博明出版《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 》書中提到,老化的主要原因是身體的「糖化」及「氧化」,兩者都可以靠飲食的力量來預防。糖化會給體內由蛋白質製造的細胞、荷爾蒙、酵素等身體構造及機能帶來危害,骨骼自然也不例外。如果維持骨骼強韌的膠原蛋白被糖化,骨骼就會失去彈性及韌度,變得脆弱易碎。糖化反應會讓蛋白質劣化變性,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這種劣質蛋白質也常見於油炸物及煎炒物當中。大部分經由食物攝取的AGEs 都會被分解,再透過排泄排出體外,但仍然有微量的AGEs 會殘留在體內,對細胞造成傷害。為了預防AGEs 的傷害,最好從主食開始就簡單限制糖分,同時避開會讓餐後血糖急速上升的飲食方式。首先避開高糖飲食,用餐時先吃蔬菜,每餐只吃八分飽;再來就是減少煎炸等高油料理、燒烤物及點心零食的攝取次數。原則簡單即可,不需要太過嚴苛。用餐時先吃蔬菜,是為了避免血糖急速上升。空腹時,如果一開始就攝入白飯等糖分較多的食物,會讓血糖急速上升。血糖值原本在餐後就會上升,但問題在於上升的方式。為了讓血糖能以正常的速度上升,最好先從糖分較少的蔬菜開始攝取。之後,再按照(血糖值不易上升的)順序攝取味噌湯、蛋白質、含有脂肪的主菜及附餐,最後再吃加入砂糖的燉物及白飯。先從蔬菜開始攝取的另一個理由是,蔬菜當中所含的豐富膳食纖維可以縮短胃裡的消化過程、減少糖分吸收。除了蔬菜之外,還可以多攝取香菇、杏鮑菇等蕈類、海藻類及豆腐等抗糖化的食材。餐前飲用低脂牛奶、優酪乳,也可以預防血糖的急速上升。活性氧擁有比氧氣更強的氧化力,會在大腦、肺部大量生成。活性氧是氧氣燃燒過後的殘渣,會累積在體內形成毒素,讓製造細胞膜的脂肪( 脂質)氧化,變成萬病之源—「過氧化脂質」。使用舊油或是炸完後放置一段時間的油炸物,其外表就會形成過氧化脂質。當油溫過高,開始冒出油煙及油泡,也會加速油類的氧化。造骨細胞所分泌的骨鈣素可以消除活性氧,許多食材也含有強大的抗氧化功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色蔬菜。蔬菜分成紅、橙、黃、綠、紫、黑、白等七種顏色(彩虹食物),每種顏色都擁有獨特的香味及苦味,所含成分( 植化素)對健康也有特殊的效果,並隱含強大的抗氧化能量。每日攝取各色蔬菜,不但可以攝取到植物多酚及類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還能輕鬆補足身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攝取完七種顏色的蔬菜。這麼一來,就不用煩惱該吃什麼、以及身體是否獲得足夠的營養了。顏色越鮮豔、香氣越濃郁的蔬菜,抗氧化能力越強,最好可以積極攝取。無論是生食或是經過加熱都可以,以每天攝取三百五十克以上為目標,大約是兩盤炒青菜的量。水果也富含抗氧化物質,建議每天早上都要攝取蔬菜及水果,最好直接食用生菜沙拉或是現打果汁,因為只有生食才能攝取到幫助消化的食物酵素。另外,除了抗氧化能力之外,在早上攝取大量蔬果也能控制一整天的血糖值,因為膳食纖維即使到了小腸也能延緩糖分的吸收。就算只是攝取大約三十克的高麗菜絲,效果也能維持到中午。
-
2020-04-02 橘世代.愛吃橘
新手食譜/蔬食煎餅上桌!在家變化早餐很簡單
寫部落格這些年,有些新手主婦會留言告訴我,對廚房的事完全不熟悉,心裡覺得非常惶恐。我都會告訴她們,其實面對烹飪料理不需要害怕,只要多做幾次,熟悉材料,照著家人的口味再做調整,一定會愈來愈順。任何事沒有天生就會的,有興趣並且願意多嘗試,沒有什麼做不來。自己調理,除了可以選擇信任的食材,甜度鹹度也能夠自己掌握,一方面照顧到家人的健康,也享受庖廚的樂趣,何樂不為。【煎餅食譜1:蔬菜豆腐煎餅】忙碌的時候,沒有太多時間準備餐點,翻一翻冰箱的材料就可以簡單煎個餅吃。將不同的澱粉混合成的麵糊口感很特別,加入大量的豆腐蔬菜,讓這個煎餅更有充分的營養及飽足感。份量約4~5人份材料紅蘿蔔1/4根木耳2朵九層塔1小把豆腐200g雞蛋1個蝦皮1小把豆芽菜50g在來米粉40g低筋麵粉60g太白粉20g水50cc鹽1/2t白胡椒粉適量做法1 紅蘿蔔刨成絲,木耳切成細絲,九層塔切碎。2 豆腐用叉子壓成泥狀。3 依序將所有的材料加入,混合成為均勻的麵糊。4 鍋中倒約4T沙拉油,油熱後將麵糊全部倒入,平均鋪開。(喜歡薄一點的,分兩次煎可煎的更脆。)5 將兩面都煎至呈現金黃色即可,起鍋切成適合的大小。吃的時候可以沾甜辣醬,風味更好。【煎餅食譜2:乳酪蔬菜煎餅】忙碌的上班族大多是在外面買早餐,能夠在家做早餐很不容易。這種加入大量新鮮蔬菜及乳酪煎成的簡易料理,應該很適合當做陽光早餐。這也是Leo很喜歡的早餐之一,熱熱的餅讓人特別有胃口。麵糊與蔬菜絲可在前一天晚上分別準備好,早上混合好就可以直接煎。煎好的餅吃得到清脆的高麗菜,馬鈴薯絲也讓煎餅整體味道變得更濃郁細緻。也可以加入培根或火腿。其中,蔬菜的材料份量可依照個人的喜好調整。份量:約2片(直徑30cm的平底鍋)材料:1.麵糊中筋麵粉120g全麥麵粉30g雞蛋2個牛奶150cc鹽1/4t白胡椒粉少許2.蔬菜馬鈴薯1/2個紅蘿蔔1/4根高麗菜2~3片青蔥2支蝦皮1T培根2片切達乳酪50g準備工作1.馬鈴薯、紅蘿蔔刨成細絲,高麗菜切成絲,青蔥切小段,培根切小段,切達乳酪(或任何口味乳酪絲或乳酪片)切小塊。2.粉類及牛奶秤量好。作法1.中筋麵粉與全麥麵粉放入盆中混合均勻。2.將雞蛋及牛奶加入,用打蛋器攪拌均勻成為無粉粒狀態的麵糊。3.加入鹽及白胡椒粉調味,接著封上保鮮膜,放置20分鐘。(可以前一天晚上先準備好麵糊,完成此階段後,封上保鮮膜密封,放入冰箱冷藏。)4.再依序將適當的蔬菜絲、蝦皮、培根及乳酪塊加入混合均勻。5.平底鍋中放入適當的油,倒入一半的麵糊攤平。以小火煎到兩面呈現金黃色即可。● 作者介紹:胡涓涓,「Carol自在生活」粉絲團、「自在生活Carol」YouTube頻道主持人,用料理記錄了外婆與母親傳承的家傳好味,書寫餐桌的日常美好。【本文摘自《麵點新手必備的第一本書》,幸福文化 2011/08/04 出版】【愛吃橘/在家也能輕鬆做好菜↘↘↘】。在家做出外食感/療癒「維也納炸雞」新手也能煮。自己在家炸薯條!DIY法式口感,酥鬆上桌。料理研究家:「蒸雞肉」不乾柴 快速備餐無壓力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美九旬奶奶抗疫成功:靠家傳馬鈴薯湯讓身體好起來
住在華盛頓州柯克蘭(Kirkland)的90歲婦人吉妮娃‧伍德(Geneva Wood),今年3月初因為新冠肺炎住院,院方一度致電家屬說,最好趕快來醫院跟伍德見最後一面。但伍德後來卻漸漸康復,她說,感謝上帝眷顧,也感謝從小喝到老的家傳馬鈴薯湯。「內幕消息」(INSIDER)網站報導,伍德認為自己能夠成功戰勝新冠病毒,要感謝上帝,以及以馬鈴薯(potato,又稱洋芋、土豆)烹煮的家傳湯品。西雅圖地區老人院爆發病毒大流行之後,死亡案例不斷增加。中風之後便住在「生命照護中心」(Life Care Center)的伍德,住院後得以康復的消息,成為當地媒體報導焦點。伍德表示,孩童時期就跟著母親學會家傳馬鈴薯湯的作法,從小到大只要身體不舒適,母親一定會為她準備這道湯,讓她恢復健康。她說,這次住院期間,也是靠著家傳馬鈴薯湯讓身體逐漸恢復健康,伍德外孫女凱特‧尼迪格(Kate Neidigh)在Instagram分享了這道馬鈴薯湯的食譜。食材:小顆洋蔥一個、中型褐皮馬鈴薯(Russet potato)兩個、牛奶少許、半奶油半鮮奶(half and half)少許、黑胡椒。作法:洋蔥切丁,馬鈴薯削皮後切成小塊。將洋蔥及馬鈴薯放入鍋內,加入剛好淹過食材的水量,煮到馬鈴薯軟化碎開即可,湯汁無須過濾。在鍋中倒入牛奶、半奶油半鮮奶,適個人喜好調整湯汁濃度,以小火繼續烹煮均勻,注意不要煮到大滾,最後灑上黑胡椒調味即可。伍德的女兒凱咪‧尼迪格(Cami Neidigh)說,這份食譜大約兩碗湯份量,但如果牛奶、半奶油半鮮奶多加一些,則會讓份量變多。她透露,伍德的習慣就是把兩碗份量變成四碗的份量。凱咪‧尼迪格說,伍德住院期間,家人輪流帶這道馬鈴薯湯到醫院給她。伍德已於今年3月24日出院,回到家中由親人照顧。凱咪‧尼迪格說,母親個性堅強、獨立,或許也對戰勝病魔具有影響,馬鈴薯湯則為母親帶來撫慰效果。
-
2020-03-28 養生.家庭婚姻
「媽,好久不見,我今天結婚!」…一個堅持兒女要娶嫁醫師的故事
「妳就是我兒子的女朋友嗎?你們交往多久了?妳是怎麼認識我兒子的?」不用上課的假日一早,一通電話打進女生宿舍找某位女同學,劈頭就是一堆問題。「請問您是哪位?我不知道您的意思。」被指名接電話的女同學仍一頭霧水。話筒另一端開始一連串咒罵,指責她擔誤了自己兒子的前途,女同學這時候才知道,打來的是自己男朋友的母親,交往到現在還未正式見面,沒料到第一次通上電話卻是被如此對待。「伯母,我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雖然對方的態度相當不客氣,但礙於是長輩,女同學還是希望能理性溝通。「不用假裝有禮貌!我們之間沒有誤會,請妳離我兒子遠一點,他只能交系上的女朋友!」說完最後一句話,男友母親便掛上電話,不給她任何回答的機會。醫學系有個男同學,在社團活動中認識一位外系女生,兩人雖然在校內公開交往,但男生卻始終不敢跟家裡提起,自己交了個非醫學系的女朋友。理由是他家族很重視「血統」,男性成員都得當醫師娶醫師,女性成員就算考不上醫學系,也會想辦法相親嫁個醫師。所以他和非醫學系的女生交往,等於犯了家族大忌,長輩們都相當不滿意。面對家族的壓力,男生總在女生面前保證:「給我一點時間,暫時先別讓我媽知道我們交往的消息,不過妳也放心,不管我媽怎麼說,她是她、我是我。」也由於學生戀情距離論及婚嫁還有很長一段路,所以女生並沒有給男生壓力。況且兩人都相信,只要真心相愛,沒有什麼難關無法度過。可惜紙包不住火,男生的母親從兒子的電腦通信紀錄中發現這位交往中的女生,在家裡大發雷霆不說,居然直接打到女生宿舍興師問罪。在他母親的價值觀中,孩子的擇偶條件說好聽點是門當戶對,講白了就是要「血統純正」。出了這麼大的事,男生好說歹說,才把女朋友的情緒給安撫下來:「我保證會說服家人接受我們交往的事實,一定會保護妳,不讓妳再受委屈。」從小到大男生都走在父母規劃好的人生道路上,沒有任何違逆,但為了悍衛自己的愛情,這是他第一次鼓起勇氣反抗—在某次家族聚會前提出要帶女朋友出席的要求。果然他母親一口就回絕這個請求:「自己家人吃飯,我不希望你帶外人回來,請問她算什麼身分?而且你當醫師的哥哥嫂嫂都會出席,一家人聊醫院裡的事,她插得上話嗎?」這些酸言酸語直指他的女友因為非醫學系出身,所以沒有資格成為家族的一分子。「為什麼在妳的觀念裡,女朋友非要是醫學系不可?難道不念醫學系,就不會是好女孩嗎?」「不是醫學系的也行,我在俱樂部有幾個朋友,女兒都是念法律系的,如果你喜歡也可以介紹。我說句實在話,功課不好品行自然好不到哪裡去,像這種不是念明星高中,又考不上第一志願的人,你說她有多好多好,我都不會相信的。勸你早點死心,在越陷越深之前趕緊分手!」談話就在不歡而散中結束,溝通沒有交集的狀況下,兩人的交往只能從公開轉為地下。不幸地某天女生急性腸胃炎,男生在陪她看病時被正在醫院實習的堂哥遇見,可想而知,家裡又掀起一波風暴。不堪龐大的精神壓力,某天男生在女朋友的懷裡情緒崩潰,女生心中暗自做了決定,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她打算和男友的母親談一談。「伯母,我知道您不喜歡我,但請給我幾分鐘時間好嗎?」刻意選了個男生有課的時間,女生邀請男生的母親在學校附近的咖啡廳見面。「我的耐心跟時間有限,有什麼話就快說吧!」「除了不是醫學系學生,請問我做錯了什麼?還是我可以改正什麼嗎?」「考不上醫學系,能力不足不是妳的錯,錯是錯在跟我兒子交往,錯在妄想攀上我們家,妳能改正的就是自己離開。」「在您的眼中,難道非要念醫學系才有前途嗎?難道只要不是醫師,就不配和你們家的人交往?」一直隱忍著的脾氣,終究耐不住一再的冷嘲熱諷而爆發,況且這樣的嘲諷一點道理都沒有。「跟我說這些沒用,這些話妳可以去找個跟妳一樣水準的人說。我想妳也知道,你們兩個在一起沒有人會祝福。現在妳對他來說還有新鮮感,所以他不惜與家人對抗,如果逼我使出殺手,到時候換他要求分手就難看了。」這位母親說到做到,她用斷絕經濟來源和緊迫盯人的方式進行全面控制,房租水電費都由她直接支付,每一筆吃飯交通購物的費用都必須透過發票來請款,讓男生口袋裡沒有多餘的一毛錢。去任何地方都必須報備,不時還突擊檢查他的通信與通話紀錄。 長時間的經濟、時間與精神壓迫下,這段學生戀情終究以分手收場。畢業後進入醫院工作,男生所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搬出去外面住,擺脫母親的監視與經濟獨立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女孩,一位同單位工作的護理師。「住在外頭還習慣嗎?有沒有遇到適合的對象?需不需要幫你介紹?」偶爾母子還是會在電話中聊上幾句,母親對孩子這些年都沒交女朋友有點著急。「我現在有女朋友,是院內同事。」「真的啊!那太好了,改天請她回來家裡吃飯。她是哪一科的?」「她不是醫師,她是護理師,心地很好,我很喜歡她。」「你怎麼講不聽呢?學生時代玩玩就算了,已經出社會要結婚的人,為什麼不交個女醫師呢?」母親又開始向他說教,還是脫不開成績、頭腦、品性、家教等與婚姻融洽風馬牛不相及的邏輯。「媽,對不起。我已經從家裡獨立,請尊重我的選擇。」這一次沒有大吵,沒有咆哮,男生很冷靜地掛上電話。這天晚上,正是小夜班護理師忙碌的時候,一位怒氣沖沖的婦人在護理站破口大罵,音量之大引起許多病患與家屬側目。「我要求妳馬上跟我兒子分手,不准再糾纏他!」自己的兒子不受控制,失去理智的母親把矛頭轉向女主角。「妳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是妳兒子主動來追我的。」女主角也不是省油的燈,對於沒來由的謾罵,她毫不客氣地回擊。或許早已習慣了人家看她臉色,如今竟接二連三被兒子和自己口中的壞女人頂撞,這位母親更是怒不可遏。「這種事一個巴掌拍不響,妳敢說不是因為他醫師的身分才接近他?妳敢說不是因為看上我們全家都有綠卡?妳如果不接受追求,他也不會跟妳在一起。」「我們的感情是因為對彼此的珍惜,不是因為對方的身分地位。」「妳以為他護著妳,就不用在乎我這個母親嗎?就算你們不分開,也不可能進得了我們家。而且我們全家族都是醫師,妳能有什麼地位?妳被瞧不起我管不著,但家族的人會怎麼看我兒子,難道妳希望他為了妳,跟家族斷絕關係嗎?如果妳真的愛他,就替他想一想。」男友母親最後這句話,提醒了女生自己午夜夢迴曾經想過,但一直不敢面對的事。接下來的幾天,她陸續接到護理部高層的關心,雖然長官沒辦法干涉部屬的私生活,但也不諱言地說,她男友的父母是醫界有力人士,透過許多管道向院方施壓,希望她知所進退。「你的家人不接受我,不是我的錯;你沒辦法讓家人接受我,也不是你的錯。你母親說的對,勉強的結合對你我都不好,我也不想成為破壞你與家人關係的罪人。不要再找我,回去當你媽的好兒子吧!」某晚男生回到兩人同居的套房,發現人去樓空,只有一張簡短的字條。「為什麼要放棄?放棄不就讓她稱心如意了嗎?」女友的同事說她匆匆辦理離職後便不知去向,男生發了瘋似地撥打著已關機的電話,心碎的他在語音信箱中留下這段話。那天之後,女生與他斷了往來;同樣的,他也與家裡斷了往來。家族的聚會他再也沒參加過,年夜飯的位置永遠少他一人。母親打過幾次電話給他,不是不接就是接了馬上掛斷。試過到他工作的醫院找人,得到的消息竟也是已經離職。「妳知不知道妳哥現在在哪裡?如果聯絡得上他,叫他有空回來吃飯。」即使這兩年音訊全無,做母親的仍惦記兒子,她知道女兒跟哥哥向來感情很好,或許知道點消息。「哥哥目前不在國內,他兩年前就申請出國攻讀博士了。」 轉眼過了四年,這位老同學順利取得博士學位歸國,我們幾個好朋友幫他辦餐會接風,席間他提到近期將在國內補辦婚宴,妻子是當年離他而去的那位護理師。「天下如此之大,你們怎麼能夠重逢?」我對這份得來不易的緣分相當好奇。「也不算重逢,是我追到美國去。」酒杯放下,他幽幽地說著這些年的遭遇,「我輾轉從彼此的朋友那邊得知,她一個人出國遊學散心,二話不說機票買了就追去,剛開始她仍不願復合,之後終於慢慢讓她重新接受這段感情。為了遠離無謂的煩擾,我索性申請國外的學校進修,所以兩個人就在異鄉重新開始了。」「家裡那邊呢?你媽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當年他母親的種種事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也知道自此之後,他便與家裡斷絕往來,因此另一個朋友很直覺地關心。「再說吧!我還沒想好。」沉吟了一會,他似乎不想談這個敏感的話題。「我回臺灣了,今天中午一起吃個飯吧!」雖然電話那頭口氣冷淡,但聽到失聯已久的寶貝兒子打來,做母親的還是喜出望外。「你這幾年好嗎?最近在忙些什麼?」「我過得很好,今天中午結婚。」延伸閱讀: 咖啡和牛奶一起喝,小心出「這問題」!原來關鍵出在「喝的順序」●書籍介紹有一個銀蛋叫彼得,從小生在大醫院:借學分、逃兵役,戴鋼盔赴晨會的實習血淚作者:傅志遠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03/14作者簡介/傅志遠 Peter Fu外傷急症外科醫師、長庚醫院副教授、臺灣外傷醫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文字創作者。行醫多年,以救治外傷與急重症病患為職志,堅守外科急診第一現場,見證生命的力量並深刻觀察人性,目前服務於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對醫學教育與臨床研究充滿熱忱,教學風格如其刀法一般鋒利,主持之「外傷電力公司」廣受好評,連續多年獲醫學生票選為優良教學主治醫師。以筆名 Peter Fu 經營的人氣部落格:「急症外傷外科的大小事」,為 2011 年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最佳生活綜合類首獎,部落格文章上千篇,累積人氣超過兩百萬人。出版之三本散文集《拚命:一個急症外科醫師的生死筆記》、《醫生,不醫死:急診室的20個凝視與思考》與《醫人三角的獨白》,合稱《生命三部曲》,以文字帶領讀者省思生命意義與醫病關係。《生命三部曲》於2016年發表簡體字版,獲中國大陸書評譽為「會說故事的外科醫師、會開刀的作家」。
-
2020-03-26 名人.好食課
喝牛奶拉肚子怎麼辦?營養師教你3招減少喝牛奶的不舒服
根據衛福部的國民營養調查,鈣質為目前國人最缺乏的營養素之一(連結)。鈣質的最好攝取來源之一為牛奶,而牛奶同時也是我們攝取不足的食物,原因包含不喜歡乳製品的味道、昂貴等,還有一群人是只要喝到牛奶就有拉肚子、脹氣等情況,感覺像是乳糖不耐,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會不舒服但還是想喝牛奶、達到均衡營養目標的話又該怎麼辦呢?喝牛奶會不舒服的3大常見原因1.酪蛋白敏感牛奶中有30%的酪蛋白(連結),酪蛋白分成多種不同形式,像是A1、A2等,有研究發現許多人對於牛奶產生不適應,是由於牛奶中酪蛋白的A1-beta形式,進入到腸胃道中,會引起發炎因子增加與免疫反應(連結)。使得腸胃出現類似乳糖不耐的症狀,另外也有研究發現A1-beta形式的酪蛋白還有可能引起乳糖吸收不良,加劇乳糖不耐的症狀!(連結)2.乳清蛋白敏感有聽過喝完乳清蛋白補充品會拉肚子嗎?有可能是腸胃對於乳清蛋白敏感,例如α或β-乳球蛋白(連結)(連結),產生腹瀉、不舒服的症狀。3.乳糖不耐亞洲有些人是屬於乳糖不耐,乳糖不耐顧名思義是身體無法消化乳糖,依照程度的嚴重性又可分為乳糖敏感(lactose sensitivity)和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多數人是屬於乳糖敏感,飲用牛奶後產生不舒服的症狀。所以,喝牛奶會拉肚子不一定都是乳糖不耐症!『我喝牛奶會不舒服』相信這句話每個人都曾經聽過,有調查發現將近1/4的台灣人喝牛奶會有不舒服的症狀(連結),像是脹氣、想放屁、肚子痛或是拉肚子。而這些症狀總令人馬上聯想到乳糖不耐症。但看完上面的三大原因,你現在知道其實喝牛奶不舒服,不一定都是乳糖不耐症!喝牛奶不舒服的人口始終高居不下,除了沒有對症下藥外,還有就是對於乳糖不耐的錯誤迷思。迷思破解:即使有乳糖不耐,乳糖酶也無法被訓練有聽過乳糖酶可以被訓練嗎?這其實是錯誤的喔!乳糖不耐原因包含天生缺乏或乳糖酶活性自然衰退,乳糖酶的活性在出生後34週達到高峰,之後就會自然下降(連結)使得我們飲用牛奶後出現乳糖不耐的症狀。有些人因此想訓練自己對於乳糖的耐受性,透過漸進式的增加牛奶飲用量來讓乳糖酶增加,但是乳糖酶的活性其實無法被訓練,取而代之的是『能幫助消化乳糖的腸道菌相增加了』。因此讓人誤以為乳糖酶增加,但是腸道菌相可消化的乳糖也有上限,僅能達到12g的乳糖,約為1杯240ml牛奶的量(連結)。乳糖不耐的人看似常出現在你我身旁,但其實極少數人真的有去醫院被診斷為乳糖不耐症,近期就有研究發現,許多自稱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其實都沒有乳糖不耐症,而是對於牛奶中的蛋白質敏感!(連結)因此想要重溫牛奶的營養,就來試試看以下幾種方法吧3招讓你快樂喝牛奶1.對抗蛋白質敏感:選擇以A2 酪蛋白為主的牛奶一般的牛隻會產生的A1與A2形式的酪蛋白,而目前國外已經透過技術與篩選,培育產生以A2 酪蛋白為主的牛隻,取代會讓腸胃敏感的A1-beta酪蛋白,有出國的人不妨可以注意一下,說不定飲用後就能改善喝牛奶的不適感!2.對抗乳清蛋白敏感:將牛奶加熱溫度可以使乳清蛋白變性,當結構改變,也就不會引起腸胃不適囉!這也是許多人飲用熱牛奶時較不會不舒服的原因。3.對抗乳糖不耐:選擇優酪乳或訓練腸道菌相消化乳糖優酪乳的乳糖含量較牛奶少,因此飲用後較能避免不舒服的症狀。另外前面有提到腸道菌相可以幫助消化乳糖,所以選擇適量的牛奶,並搭配優酪乳,也能補足一天奶類的需要量。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早晚都要飲用一杯240ml的牛奶,才能達到營養均衡的目標,喝牛奶會不舒服的人不妨試試以上的方法,讓自己『舒服』的喝牛奶,獲得滿滿的營養吧!【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喝牛奶拉肚子就是乳糖不耐症嗎? 營養師解析是這個原因!】
-
2020-03-25 名人.好食課
運動完補充蛋白質就好?營養師提醒少這個效率打折扣
身為運動愛好者,想必對飲食也會特別要求,我們都十分在意如何提升成效、幫助恢復、減少疲勞,運動完我們總是跟著大家吃雞胸肉、牛腱、牛奶、乳清蛋白、胺基酸補充品等儘快的補給。但吃歸吃,你有發現嗎?我們挑選的食物大部分都是來自動物性的蛋白質!為什麼我們腦海中浮現的都是這些蛋白質來源呢?這中間就藏著營養師今天要講的,完全蛋白質與必需胺基酸的重要性。什麼是完全蛋白質?少了必需胺基酸效率大打折扣!好食課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蛋白質是由20種胺基酸組成,其中11種是「非必需胺基酸」,9種是「必需胺基酸」,而完全蛋白質指的就是含有「完整」9種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一項都不能少,缺少任何一項,就不能稱為完全蛋白質!必需胺基酸人體無法製造,需要從食物中攝取,所以運動後不管是想增肌減脂或者減少疲勞我們都需要「完全蛋白質」,選擇有完整必需胺基酸的完全蛋白質是確保肌肉合成、身體機能可以正常運作的重點!完全蛋白質大部分都是來自動物,也就是我們說的肉類、蛋與乳品,植物較少見,只有大豆、豌豆算是較容易買到的完全蛋白質,所以雖然蔬菜、米飯、堅果都含有蛋白質,但都不會是健身族群運動後補充的首選,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常見食物的必需胺基酸含量吧!常見食物所需攝取量、熱量與必需胺基酸含量(以蛋白質含量20克為基準)牛腱 101克 140.4大卡 20克蛋白質(含9.1克必需胺基酸)(大約3/4手掌)雞胸肉 82.6克 90.1大卡 20克蛋白質(含7.8克必需胺基酸)(大約掌心大,比牛腱少一點點)全脂鮮乳 667毫升 420大卡 20克蛋白質 (含8.6克必需胺基酸) (玻璃杯2.5杯多一點)雞蛋 160克 214.4大卡 20克蛋白質(含9克必需胺基酸) (3顆)黃豆 56克 218.5大卡 20克蛋白質(含9克必需胺基酸) (大約5免洗湯匙)食物V.S.補充品我該怎麼選?營養界流傳著一句話「Food First, Supplement Second」意思就是食物永遠是最優先的,在特殊的時間或狀況下,我們才會去使用補充品,畢竟食物的營養不只是特定的營養素,還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能攝取到更均衡更全面的營養。但運動後算是一個很特別的時間點,我們都知道運動後馬上補充必需胺基酸與完全蛋白質可以更有效地增肌減脂、恢復體力,運動時我們常常沒辦法隨身攜帶食物,或者有時候食材還要花時間烹調,延後了補給時機,所以這時候就輪到能馬上食用又方便攜帶的補充品出場了。營養師建議,如果平常沒辦法攜帶方便攝取的蛋白質,這時候就可以考慮一下乳清蛋白或者是分子小能更快吸收的必需胺基酸補充品。另外,如果你打算減脂減重,有熱量上的考量,從食物中攝取蛋白質難免會同時吃進脂肪,熱量較高(參考上表),在運動後選用補充品也是幫助控制熱量的一個好方式!【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胺基酸專題】提高運動成效,讓我們選擇最需要的完全蛋白質與必需胺基酸】
-
2020-03-24 養生.聰明飲食
天天一湯匙堅果 吃出抵抗力
近來新冠肺炎使人心惶惶,充分且均衡攝取營養能提升身體抵抗力,有助抵禦病毒感染。衛福部國健署表示,堅果種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維生素E、微量礦物質等營養素,建議民眾每天可吃1湯匙或每餐1茶匙的堅果種子,就可以達到營養的建議量,吃出抵抗力,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發生。衛福部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常見的堅果種子類,包括腰果、核桃、胡桃、花生、芝麻、杏仁、開心果、夏威夷豆等。其中,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效能,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而維生素E是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心血管、減少自由基;纖維質則有幫助促進腸胃蠕動等功能。建議每天可攝取一湯匙的堅果種子類,約為五顆腰果、五顆杏仁果或十顆花生的量。不過,2013年至2016年間的國民營養調查卻顯示,國人的堅果種子類食物普遍攝取不足,絕大多數民眾都吃不到一湯匙的量,尤以兒童與青少年的攝取嚴重不足,每天只吃進建議攝取量的十分之一。這份調查顯示,7歲至18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天只吃了0.1湯匙的量;19歲至44歲青壯年,每天只吃0.3湯匙;45歲至64歲壯年,每天吃進半湯匙;65歲到74歲的攝取量最高,不過平均也只有0.8湯匙,同樣未達標。目前正值防疫之際,國健署提醒均衡飲食的重要性。羅素英表示,選購堅果種子類食物時,建議選擇原味或直接購買生的回家自行烘烤,以保留完整營養,且能減少熱量、添加糖或鹽分的攝取。購買回家後,除了直接吃,也可敲碎、打成粉,搭配蔬菜、牛奶或優格等一起入菜料理,為菜餚增添營養與風味。
-
2020-03-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堅果助抗病 國健署調查:兒少每天只吃建議量的10分之1
堅果種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維生素E、微量礦物質,營養且可預防慢性病。衛福部國健署長期建議每天吃到一湯匙的量,但2013年至2016年間的國民營養調查卻顯示,絕大多數民眾都吃不到這個量,尤以兒童與青少年攝取嚴重不足,每天只吃進建議攝取量的十分之一。衛福部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近來新冠肺炎使人心惶惶,充分且均衡攝取營養能提升身體抵抗力,有助抵禦病毒感染。其中,堅果種子類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血脂並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其中的維生素E是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心血管、減少自由基;其中的纖維質則有助腸胃蠕動。常見的堅果種子類包括腰果、核桃、胡桃、花生、芝麻、杏仁、開心果、夏威夷豆等。國健署長期建議每天攝取一湯匙的堅果種子類,約為五顆腰果、或五顆杏仁果或十顆花生的量。不過,2013年至2016年間的國民營養調查卻顯示國人普遍攝取不足。這份調查顯示,七歲至18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天只吃了0.1湯匙的量,19歲至44歲青壯年每天只吃0.3湯匙,45歲至64歲壯年每天吃進半湯匙,65歲到74歲的攝取量最高,不過平均也只有0.8湯匙、同樣未達標。目前正值防疫之際,衛福部國健署再度提醒均衡飲食的重要性。羅素英表示,選購堅果種子類食物時,建議選擇原味或直接購買生的回家自行烘烤,以保留完整營養,且能減少熱量、添加糖或鹽分攝取。購買回家後除了直接吃,也可敲碎、打成粉搭配蔬菜、牛奶或優格等一起入菜料理,為菜餚增添營養與風味。
-
2020-03-19 養生.聰明飲食
20歲後開始衰老!營養師推薦10種食物延緩大腦衰退
忙碌是現代人生活的基本模式,健忘更是忙碌下的產物。 近年研究指出,人類的腦細胞活性在20歲左右時達到顛峰,之後大腦內部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和促進腦細胞活化的營養素,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加上現代人的壓力大,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維持好腦力、保有好記性,便成為另一種考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指出,壓力荷爾蒙會影響人體能量集中在肌肉與心肺,以強化身體對抗壓力的效能,減少腦細胞運轉,長久下來,更容易導致腦部海馬區萎縮,使得精神難以集中、記憶更加衰退。尤其忙碌生活讓現代人不重視三餐飲食,造成營養攝取不足或是偏差,加上缺乏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模式,就會造成營養失衡,腦力因而流失得更快。均衡且多元的飲食內容,是維持好體力和好腦力的關鍵,而選擇對的食物的確可以調整情緒、改善記憶、增進專注力。洪若樸從營養師專業觀點,挑選10種能夠讓你吃出活力、減低壓力、增進記憶的好食物:1、香蕉:色胺酸香蕉的色胺酸(Tryptophan)含量多,色胺酸和維生素B是神經傳導的重要物質,能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合成分泌。血清素能夠刺激神經系統,緩解情緒,多吃含色胺酸的食物,不但可以增進腦力、變聰明,還能預防失眠、憂鬱或躁鬱等問題。2、牛奶:鈣、色胺酸牛奶含大量的鈣質,鈣的攝取可以讓神經興奮、活化,而牛奶也含色胺酸,可促進腦力發展、改善記性,色胺酸又稱為天然助眠劑,能夠安定神經幫助入睡,睡好覺才會有好腦力。3、核桃、芝麻: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色胺酸核桃、堅果類食物具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血管細胞更為柔軟,對神經傳導有助益,能活化腦細胞,讓人變聰明。建議可以適量吃不油炸的天然核桃,以形補形,有補腦的功效;另外,像是南瓜子、葵花子、芝麻等堅果類,更含有大量的色胺酸和維生素B群,都是健腦的好食材。4、南瓜:類胡蘿蔔素、鋅南瓜連皮帶籽吃,纖維多、熱量低,還含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作用,降低罹患心臟病的發生率,有益身體健康。尤其是南瓜中所含的鋅,有助於腦部發育,使大腦更加活躍,讓注意力和記憶力更集中。5、全麥麵包、全麥饅頭:不飽和脂肪酸常見全麥製成的食物有麵包、饅頭和麵條,全麥的纖維多,其中所含的胚芽油是很好的不飽和脂肪,富含維生素E,是抗氧化的重要來源,幫助腦細胞抗氧化,促進腦部活力。而碳水化合物則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使血糖、胰島素趨於穩定,讓情緒得以穩定,思緒就會變得更清晰。6、奇異果、柳橙:維生素C平時可多吃富含維生素C、水分高的水果,如奇異果、柳橙等,能緩解緊張的情緒,維持腦部的戰鬥力,是抗壓力的好食物。此外,維生素C對血液保護很重要,同時也是良好抗氧化劑。7、深海魚:EPA、DHA 、OMEGA-3魚油含有EPA、DHA,EPA不但對改善憂鬱症有效,因其對神經系統有助益,影響腦神經傳導,可以增加血清素分泌。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脂肪較柔軟,使細胞彈性好,對神經系統有助益,能幫助大腦皮質功能、記憶力等維持。 8、大蒜:維生素B群大蒜含大量的維生素B群,與能量的代謝有關。大蒜含維生素B1與葉酸,在腦神經傳導上是重要物質,能維持腦細胞的活動,也是抗壓力的來源;大蒜也含植物固醇,在油品中添加,可以抗膽固醇,又具有殺菌、抗氧化效用,同時有助心血管疾病的保健。9、綠色蔬菜:高纖、微量元素綠色蔬菜含纖維素、微量元素、維生素C,顏色越深、越鮮艷的綠色蔬菜,植化素多,營養價值高,對於活化腦細胞很有助益,尤其綠色蔬菜還含有鎂,鎂可以讓人神經鬆弛,不緊張、心情舒暢,記性自然就不會衰退得太快。10、茶:茶胺酸、茶多酚茶本身就是提醒飲料,含有茶胺酸,可以調節腦波,抵消茶中含有的茶鹼和咖啡因的作用;另外,茶還含有豐富的植物性營養素──茶多酚,具抗氧化效果,可以降低氧化壓力,讓頭腦保持清醒,維持好腦力。延伸閱讀: 常忘東忘西、記性差? 可能是大腦缺少這7種營養素 年紀越大腦力越差? 日常這10件小事都在悄悄破壞腦力
-
2020-03-18 名人.好食課
為什麼有運動就要補充蛋白質?營養師說有3項好處
平時有在運動的我們,不論是每週固定上健身房訓練、在操場跑跑步,還是參加各式球隊,肯定都對「補充蛋白質」的觀念不陌生吧!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只要有運動就要「補充蛋白質」嗎?今天除了蛋白質之外,為什麼還要特別提到胺基酸?到底蛋白質和胺基酸對於我們的運動成效會有什麼影響呢?就由營養師為喜愛運動的你來解答「蛋白質與胺基酸」的秘密吧!蛋白質打造體態、保護肌肉,降低運動疲勞不適感可別小看我們平常吃下肚的豆魚蛋肉!蛋白質是所謂的三大營養素之一,對於人體的重要性和功效是其他營養素所無法取代的。那麼蛋白質有什麼樣的功效呢?除了影響生長發育、製造重要荷爾蒙和酵素、調節水分平衡以避免水腫等維持一般身體健康的作用之外,也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關鍵!在對的時間點攝取足量的蛋白質,能夠幫助我們合成肌肉、增加力量、修復運動後受損的肌肉,並且減少高強度運動造成的疲勞和痠痛感,這也是為什麼「補充蛋白質」這件事在運動族群這麼火紅的原因。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拚了命大量的運動就能長肌肉或減脂!其實,運動會同時刺激肌肉蛋白的合成和分解,如果只有單純的運動訓練,而忽略足量的蛋白質補充,反而會讓肌肉流失,可說是得不償失。另外,長時間、大量的運動訓練也會增加壓力因子、讓免疫力降低,造成身體產生不適感,恢復速度變慢,甚至有可能提高感冒、生病的機率。因此運動後的黃金30分鐘以及平日其他餐次,都要攝取足量的高品質蛋白質,才能有效促進肌肉合成和修復,減少疲勞與不適感,讓你下一次的訓練都能順利突破、提升成效!不需經人體分解消化,小分子胺基酸效果更快那麼,胺基酸是什麼呢?想像一下,如果將蛋白質比喻成彩色磚牆的話,胺基酸就是一個個不同大小、形狀、顏色的小磁磚。許多小小的胺基酸連接在一起,堆疊後就會變成不同形式的蛋白質。雖然胺基酸就是組成蛋白質的原料,但是吃蛋白質和直接補充胺基酸其實是有差別的!蛋白質在被我們吃下肚之後,因為體積較大沒辦法直接被身體利用,需要經過腸胃道中許多的酵素分解、消化,才能吸收運動到身體各處發揮功能,整個吸收過程可能需要3-4小時。而如果是補充胺基酸的話,不需要像蛋白質一樣經過繁雜的腸胃分解步驟,只要約30分鐘就能夠直接被吸收至體內,因此胺基酸的吸收速度相較於蛋白質要快上許多,效率更好!想提升增肌、減脂效益?多注意必需胺基酸吧!以重視增肌或減脂效率的運動族群角度來看,其實需要特別注意胺基酸的種類!胺基酸可依照「人體是否能自行製造」分類為「必需胺基酸」和「非必需胺基酸」。必需胺基酸就是人類沒辦法自己合成出來的胺基酸,只能透過飲食來補充,目前已知有9種的必需胺基酸;非必需胺基酸則是我們身體內部就能製造出來的胺基酸,所以不一定全部都要從膳食中攝取。其中,必需胺基酸對於「肌肉蛋白合成」的影響力,相比之下來得更大!但必需胺基酸不能被人體製造,所以建議額外攝取,可以補充到最需要的胺基酸,有助於肌肉、蛋白質合成,必需胺基酸比例高的蛋白質,更有助於肌肉的成長,像是乳清蛋白、雞蛋、牛奶等,都是屬於十分優質的蛋白質。而消化吸收不好或想要提升增肌、減脂效率的人,也可以考慮補充必需胺基酸含量高的產品。*備註9種必需胺基酸: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纈胺酸(Valine)、蘇胺酸(Threonine)、色胺酸(Tryptophan)、異白胺酸(Isoleucine)、白胺酸(Leuc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離胺酸(Lysine)、組胺酸(Histidine)【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胺基酸專題】除了蛋白質之外,運動族群更該注意我們吃到的是什麼胺基酸!】
-
2020-03-18 養生.抗老養生
每日跑步持續30年會如何?名醫劉偉民:65歲體力還在走上坡
一句「6分鐘護一生」,自1996年起,成功帶動台灣婦女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風氣,當初和女明星一起推動這項觀念的專家——婦科名醫劉偉民,如今是亞洲執行達文西手術的紀錄保持人,但他自剖並非人生勝利組,還曾是一個被退學的輕狂少年,逆境挫折不斷,能挺過諸多難關的力量,除了不服輸的個性,還得力於一個習慣:天天早起運動。每天凌晨5點慢跑,體能逆向成長每天,清晨5點,劉偉民摸黑出門,前往附近的國中操場,跑著一圈又一圈。這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多年的習慣了,別人賴床時他清醒,不分四季地勤勞鍛鍊。碰上寒流來襲,這樣不畏低溫的作息,看起來更像是苦行僧,但他說:「我每天出門的那一剎那,實際上是有點高興,知道自己在進步。」運動習慣也非一朝一夕養成。30年前,劉偉民在台北榮民總醫院任職,同樣有看不完的門診,卻發現體力大不如前,難不成是未老先衰?這一刺激下,他開始在宿舍周圍跑跑跑,搭配重訓和游泳,日復一日,鐵杵能磨成針,而他將自己磨成了鐵人。即使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習期間,正逢深冬,波士頓連續4個月下雪,天寒地凍,也擋不住他外出跑步的決心,外國人開車經過,也忍不住搖下車窗,對他比出大拇指。「那是一股光榮的力量,等於是強迫自己,但卻不會覺得很痛苦。」他回憶。持之以恆跑到現在,體能不只沒有衰退,還有「逆向」的發展。他深刻體會流汗時的痛快感受,以前跑18圈,現在可跑20圈;剛開始跑28分鐘,現在連跑40分鐘,加上持續練肌力,「當你覺得自己在走上坡的時候,每一天都是很快樂的,運動帶給我太大的樂趣。」在他的養生菜單裡,跑步前先喝一大杯溫開水,每日攝取水果和蔬菜纖維質,早餐至少有牛奶,2顆蛋和精力湯。參加國際會議時,他也先選擇有健身房的旅館,坦言自己重視形象,尤其在外國人面前,維持好的體態,等於展現「自律」的一面,他堅定地說:「我覺得把自己變得跟大部分人都不一樣,才可以創造不一樣的東西。」曾是退學麻煩人物,3度重考進醫學院如此嚴以律己,卻非一路走在高峰,鮮為人知的是,劉偉民有段輕狂又挫敗的慘綠歲月。他來自左營的海軍眷村,就讀高雄中學時期,愛玩又不愛念書,考上逢甲大學土木系,卻不到一學期就發現志趣不合,決定要重考,於是,又考進中原大學化學系。只不過,大學生活仍然渾渾噩噩,一遇到死黨相約,不惜翹課跑到台北跳舞,到了大二,逃不過被退學的命運,只能先去服兵役。沒想到,軍旅生涯仍風波不斷,他自恃辯論比賽冠軍的機靈反應,無意間頂撞學長,遭到惡整被「關禁閉」,期間痛苦不堪,嘗到失去自由的滋味,反而砥礪自己重新出發的動力。退伍後,他表達再度重考的意願,父親已不抱期望,淡淡地說:「怎麼不去參加台北市職業訓練班,去修理摩托車或汽車,學一技之長?」他心中百感交集,卻無從反駁,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地苦讀。沒想到,這一次考上中山醫學院,跌破眾人眼鏡,底定他往後行醫的志向。年齡到了掉髮?就留光頭吧!爽快直面所有逆境劉偉民的身材結實,精神矍鑠,加上招牌光頭,有不少人形容他外表如「十八銅人」。不過,原本他極力想保住頭髮,各種生髮水和藥劑都嘗試過,卻依然失效,到後來只能戴上帽子,掙扎到某一天,忽然想通了——乾脆把剩下的頭髮全理光,「原本心中以為很大的缺陷,不需要再掩飾,心都亮起來了。」這也像他面臨逆境的態度,與其自我否定,不如直球對決。例如,他開始做達文西手術時,病例量一下子暴增,飽受內外夾攻,有小道消息說他「偷雞摸狗」,手術量也只是灌水。劉偉民並沒有憤慨地為自己反駁,而是把歷年來所有自己主刀的達文西手術,包括當中產生的併發症,例如腸子受損,輸尿管受傷等,寫成一篇SCI論文,投稿到國際期刊發表。「還沒有看哪家醫院敢寫出來。對抗負評,我把自己做得更好,愈來愈超越別人,那才是真正的反擊。」他充滿鬥志地說。面對一雙兒子,他則充分顯露出雙魚座的感性,「我有點感情用事,很容易眼眶泛紅。」他記得一幕分離的畫面。多年前,開車送小兒子到寄宿學校時,周遭環境如同荒山野嶺,分開前,父子倆的擁抱讓他久久難以忘懷。有一次發現小兒子主動捐出自己的薪水,請孤兒院的小朋友吃飯,又帶他們去買球鞋,也讓他暗自感動在心。不放棄學習,成為婦科達文西聖手面對手術,他則是全然的理性,曾有一次,幫自己的母親動手術,事後回想,執刀時和其他患者幾無分別:「完全沒有特別壓力,媽媽完全信任我就好了。」在他眼中,達文西手術的出現,成功突破過去的侷限,「千萬不要排斥新的嘗試,發現它這麼powerful (強大),我是深愛它的。」他比喻,如同在戰場上可以拿起衝鋒槍,遠超過步槍發揮的效果,讓手術趨近完美,「如果當初我因為做了很多成功的傳統手術,就排斥新東西,也會被淘汰。」劉偉民擔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部長至今,每個月有超過百台以上的大手術,累積達文西手術已多達3,200台,創全亞洲紀錄。只是,他忍不住反問:「這麼多案例都是智慧,難道退休後就丟掉了嗎?」他從自動駕駛的電動車得到靈感,希望結合達文西和人工智慧,加上累積的技能知識,未來能開發出「手術導航」技術,讓更多年輕醫師學習時,可以少走些冤枉路。劉偉民也喜歡和年輕人交朋友,他說自己因為有自信,才能以「不藏私」的態度來分享,看待人事物也能保有欣賞的眼光。愛表演、善溝通,婆婆媽媽找他說心事婦科手術本就複雜,而他擅長「用別人聽懂的方式,去理解很深的學問」,常常在幽默的對話中,不知不覺化解患者及家屬高度不安的情緒。談起採訪前,才剛幫一位患者成功切除巨大的卵巢腫瘤,對方的妹妹事後看到他,邊道謝時眼淚直流,劉偉民安慰:「別擔心,都好了」,同時細微地察覺:「他們似乎也理解到外科醫師的辛苦。」他發現自己不容易怯場,「人愈多我講話愈有自信」,加上樂於溝通,不怕自嘲的特質,許多婆婆媽媽總在診間卸下心防,和他分享心事,「我會很調皮地和她們開玩笑,不管來的是名人還是市井小民,態度都一樣重要。」突破65歲刻板印象,給自己一個方向多數人到了65歲,已屆退休年齡,得面對從職場退位後的人生,重新培養興趣,或是拿到了敬老卡,開始接受「老」的事實,而對劉偉民來說,他就想打破這些別人認為「你應該……」的慣例。「年齡只是數字,最重要的是心態,要給自己有活下去,繼續努力的動力。」而他覺得自己很幸運,還能在工作中滿懷熱情地學習,若強迫自己去學畫畫,去旅遊,可能都不如現在的快樂。他強調:「一定要找到真心喜歡的事,給自己看到一個未來,人沒有方向,就沒意思。」他透露,在工作的時間外,多半只會在家裡吃飯,「一個人坐在餐廳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看起來太孤單了。」因而,對於劉偉民來說,生活不只是在各種光環之下,還包括和自己好好相處,這又是他的另一項學習了。原文:每日跑步持續30年會如何?名醫劉偉民:65歲體力還走上坡時,每天都會很快樂
-
2020-03-17 養生.營養食譜
防疫在家用眼過度 專家有護眼食譜
疫情升溫,民眾減少出門,不少人「宅」在家中追劇、打手遊,眼睛長時間、近距離承受強烈藍光與影像閃動刺激,出現疲勞、乾澀、血絲,視神經與血管易生病變,南投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提醒適當用眼,更要懂得「亮眼ABC」、「黃花3鋅」,靠吃護眼。營養師陳怡瑄說,維生素A能維持黑夜中視覺、滋潤眼睛,從肝臟、蛋黃、牛奶及奶製品、魚肝油,胡蘿蔔、花椰菜、南瓜、芒果、菠菜等深綠或深黃蔬果取得;B群中B1參與醣類代謝,產出能量供給視神經,從糙米、燕麥、玉米等全穀類取得;B2缺乏時易使眼睛乾澀、眼球結膜充血、角膜炎等,B12則可預防視神經傷害,透過牛奶、奶蛋製品、肝臟、蛤蠣和深綠色蔬菜獲取營養素。維生素C則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增加眼睛微小血管韌性和修護細胞,維持水晶體透明度,降低形成白內障,適量花椰菜、青椒、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番茄等深綠蔬菜及水果,可達抗氧化效果。另「黃花3鋅」即葉黃素、玉米黃素、花青素、Omega-3、鋅;陳怡瑄表示,3C藍光恐致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可減輕眼部因藍光傷害,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多吃深綠色、黃紅色蔬果,搭配油脂可提高吸收率。花青素、Omega-3和鋅則減少水晶體、視網膜、感光細胞等傷害,提高對光的敏感度,也改善眼睛疲勞;其中花青素多存在茄子、葡萄等紫紅色蔬果,Omega-3則在深海魚、蝦油脂,鋅在全穀雜糧、堅果種子、動物肝臟、紅肉、帶殼海鮮等。南投基督教醫院則也提醒除了正確營養可保護眼睛,更要適當用眼,每隔15分鐘休息放鬆,有助眼睛健康。
-
2020-03-17 科別.消化系統
一直打嗝、放屁…日常6習慣都會讓你胃脹氣!
胃脹氣是現代人非常普遍的胃部毛病,最明顯的症狀是「上腹部飽脹感,常伴隨打嗝(或稱噯氣)或放屁。新竹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主任暨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陳青富指出,上門求診的病人之中,十之八九會有「胃脹氣」的困擾,常常嗝氣,甚至自覺上腹部明顯外凸,擔心是不是長了「壞東西」而來就醫。 胃脹氣大多與生活飲食習慣不良有關,若經生活飲食習慣調整後,症狀大多可以改善。若症狀仍持續1週以上,或伴隨噁心嘔吐、吐咖啡色食物殘渣(代表有血液混雜其中),並有體重下降等現象,可能是嚴重胃病、甚至胃癌的危險徵兆,建議就醫做進一步胃鏡檢查。 1、氣從口入這類的胃脹氣多半是飲食習慣不良引起,例如暴飲暴食、吃飽後立刻躺著或趴著、邊吃東西邊說話,喜歡吃油膩的食物、喝氣泡性飲料、嚼檳榔、口香糖或抽菸,不知不覺吞嚥了很多空氣到胃裡。 2、氣由腸生胃與腸是相連的,若是嗜食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牛奶、番薯、芋頭、馬鈴薯、高麗菜、洋蔥、綠花椰菜、茄子、麵包、甜點、汽水、可樂等碳酸類飲料,進入腸道後大量產氣,也會致胃脹氣。3、不動氣滯缺乏運動的人容易胃脹氣,胃腸少了運動刺激、胃蠕動差、排空差,就會脹氣。建議在飯後,應或站或坐、休息30分鐘,然後起身走一走、散步,有助於胃腸蠕動幫助消化,但切記不要激烈運動。4、病致氣生腸胃道疾病可能會產生脹氣的症狀,例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肝膽胰疾病、腸躁症、腸胃腫瘤異物阻塞等。一般的胃脹氣,只要改善飲食習慣,細嚼慢嚥、減少攝取產氣食物,多半可以不藥而癒,但若是持續脹氣不改善,就要考慮可能是疾病引起。5、壓力壓力太大,容易使胃部蠕動和胃酸分泌失常,胃排空變差、會造成胃脹氣。可以自我觀察,工作或學業壓力大時,是否特別容易有胃脹不適的現象,應學習紓解壓力,有助改善此問題。 6、藥物引發服用部分降血壓藥物或止痛藥物,容易引發胃脹氣。不僅如此,若為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或是職業大客車、計程車司機、鼻子過敏或鼻竇炎病人、老年人、長期臥床病人、慢性病患都 是高危險群,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細嚼慢嚥,避免產氣的食物或高脂肪、油炸食物,並適當的運動,幫助腸胃正常蠕動。如果是臥床或老人家行動不便者,建議看護者每天至少3次,在臥床患者飯後1~2小時後,於其肚臍邊塗上薄荷油或脹氣膏,以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協助腸胃蠕動。另外,補充益生菌、給予促進胃排空及消脹藥物,以及紓解壓力都有助於緩解胃脹氣;但若脹氣持續不消,伴隨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黑便血便、發燒、體重減輕,應該進一步檢查。延伸閱讀: 頻頻脹氣好難受 超過3天可能是重病前兆! 滿肚子氣放不出來? 快改變這4個習慣 
-
2020-03-16 養生.營養食譜
加巧克力?加蜂蜜?讓咖哩更好吃的8個秘密武器!
愛吃咖哩的日本人,有哪些咖哩做法,讓咖哩更美味呢?日本網站(honkinouchishoku.com/blog/)建議多個好吃的秘訣,快來試試,不一樣的百變咖哩風味,煮咖哩飯、咖哩雞,拌麵、水餃,冬天吃暖暖的湯咖哩、咖哩鍋!咖哩加豆瓣醬?來做咖哩麻婆豆腐吧!加豆瓣醬添加辛辣風味,豆腐燜煮、吸足咖哩豆瓣醬湯汁,好好吃。記得辣豆瓣醬要稍微拌炒一下,味道更濃郁喔。咖哩加醬油?日本食品公司推出咖哩專用醬油,是以濃稠的甜醬油為基底,讓咖哩味道變得更濃厚好吃!醬油在發酵時產生的酸鹹回甘滋味,烹煮時一邊試吃,一邊調整自己喜愛的味道,可以偏甜的醬油膏試試喔。咖哩加咖啡?咖啡粉、手沖咖啡遇到咖哩,咖啡微酸微苦的味道與咖哩意外合拍,產生更濃烈多層次的味道,可以試試喔。咖哩加巧克力、可可粉?使用濃度高的黑巧克力、可可粉,加入咖哩,產生濃厚層次,更大人味,這也是許多餐廳咖哩料理的美味秘密!咖哩加蜂蜜?放入配料時,可加入少許蜂蜜,讓咖哩味道更圓融!一起來做蜂蜜蘋果咖哩、蜂蜜咖哩雞吧!咖哩加薑黃?香料組成的咖哩本身即有薑黃,黃色正是來自薑黃,料理時再加些薑黃粉色澤更鮮、味道更鮮明,尤其薑黃的薑黃素,加熱、加油脂更易吸收喔。咖哩加啤酒?啤酒原本就可用來燉肉,若是煮咖哩時把純水換成水+啤酒,肉質也會更軟嫩呢。而熱愛咖哩的日本人,也研發專為咖哩搭配的啤酒,他們強調:選擇微甜口味的精釀啤酒,會讓咖哩的香料味更突出。一邊煮咖哩,一邊喝精釀啤酒,更讓人微醺呢。咖哩加牛奶 / 鮮奶油 / 優酪乳?咖哩起鍋時加少許牛奶,也可用鮮奶油取代牛奶,增添溫潤濃郁。在印度,咖哩中也常放入酸奶(優酪乳),優酪乳可軟化肉質,讓口感更滑順,你也可依自己的口味酌量,但建議要用原味優酪乳喔。一起來做海鮮咖哩、蔬菜咖哩、牛肉咖哩、咖哩麻婆豆腐,還有甚麼創意魔法組合呢?花生醬咖哩、紅酒牛肉咖哩?!(本文授權轉載自台灣好食材)
-
2020-03-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食在重要 營養師教4招吃出關鍵免疫力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人人自危,防疫措施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量體溫、避免到人多密閉的空間外,還能做些什麼呢?其實當營養素缺乏也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桃園市中壢區天晟醫院營養師李昌儒教導如何吃出關鍵免疫力。李昌儒表示,維持正常免疫系統運作需要消耗許多能量,所以當身體熱量不足時,免疫力自然也會下降,應攝取充足熱量、避免不當的減重。抗體是人體抵抗外來物的重要物質之一,而蛋白質則是合成抗體的主要原料。第二、維持黏膜完整營養素。黏膜是人體最大的防護屏障,從口腔、呼吸道、腸胃道都覆蓋著一層黏膜,阻止病源菌等入侵,當黏膜修復能力較差,就可能使保護力下降,充足的維生素A、B、C、D、E、鐵和鋅等,都能維持黏膜正常的生長和修復。第三、維持腸道健康營養素,約有70%的免疫細胞都駐守在腸道,腸道的健康,對於免疫力自然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補充益生菌,因為好菌能讓腸道保持酸性,抑制壞菌生長,部分益生菌更能活化免疫細胞、提昇抗病毒能力。再來是補充益生元,益生元就像是促進益生菌生長的飼料,經過益生菌利用後,還會產生滋養腸道黏膜健康的養份,包含膳食纖維、寡糖、多醣體、β葡聚醣等,都屬於益生元的一種。第四、掌握重要均衡攝飲食技巧,吃出關鍵免疫力。李昌儒營養師建議主食選擇未精緻的全穀雜糧類,含有豐富維生素B、E、礦物質、膳食纖維,如紫米、燕麥、藜麥、薏仁、紅豆、南瓜、玉米等;攝取多元化的低脂蛋白質,可提供不同胺基酸、礦物質、維生素B、D,如黃豆製品、蛋、海鮮、紅瘦肉、白瘦肉;其中海鮮類也含有提升免疫力的ω-3脂肪酸;攝取彩色的蔬菜水果及蕈菇,蔬果都含豐富的維生素A、C、膳食纖維,不同顏色的蔬果還能提供有益健康的植化素;蕈菇類更含有不同的多醣體。李昌儒也建議,每天食用1小把無調味堅果類:堅果有豐富的維生素B、E、礦物質、膳食纖維、ω-3脂肪酸等,還有每天喝1.5~2杯牛奶或無糖優酪乳,除了補充蛋白質外,優酪乳也是益生菌的補充來源之一。另外,李昌儒提醒,除了攝取免疫關鍵營養素外,還要減少食用會降低免疫力的甜食、油炸、加工食品。
-
2020-03-14 養生.聰明飲食
蜂蜜摻偽到底有多嚴重?與牛奶、橄欖油並列三大食品摻偽標的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根據美國藥典委員會的2018年食品詐欺資料庫指出,蜂蜜被列為食品摻偽的第3大目標,僅次於牛奶及橄欖油。而目前雖然可以使用檢驗分析技術揪出蜂蜜摻偽,但為了躲過這些檢測方法,蜂蜜造假的技術也同樣地一直在演化,防不慎防。「蜂蜜不純就砍頭!」這句話經常被當作蜂蜜行銷的話術,但當我們在網路上搜尋「假蜂蜜」、「蜂蜜摻偽」時,就會發現蜂蜜已經成為全球共通的摻偽目標。包括了消基會抽驗台灣市售蜂蜜有5成不符合國家標準、澳洲有標榜「純蜂蜜」卻其實添加中國製的糖漿、美國市面上販售的蜂蜜有76%是假的......等。蜂蜜摻偽不管在國內外,都是相當嚴重的問題,更嚴重影響消費者信心。隨著蜂蜜市場的需求強勁,為了降低成本、賺取利潤的不法業者眾多,讓蜂蜜摻偽演變成一個全球性的共通問題!蜂蜜摻偽到底有多嚴重?持續發生未間斷!根據美國藥典委員會(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的2018年食品詐欺資料庫,蜂蜜被列為食品摻偽的第3大目標,僅次於牛奶及橄欖油。究竟假蜜的嚴重性有多大?以紐西蘭出產的非常昂貴的「麥盧卡蜂蜜(Manuka honey)」來說,每年的產量只有1700噸,但全球的銷售量竟高達1萬噸,摻偽的問題相當嚴重,已大大影響麥盧卡蜂蜜的市場。而在台灣,明明國產的蜂蜜內銷就已經供應不足了,卻同樣能夠大量出口到國外。德國騰德集團歐洲食品摻偽鑑定中心主任亞恩・杜貝克(Arne Dübecke)指出,「蜂蜜摻偽是一個持續發生的問題」。德國騰德集團歐洲食品摻偽鑑定中心主任亞恩・杜貝克(Arne Dübecke)指出,蜂蜜摻偽是一個持續發生的問題。在蜂蜜中額外添加、取出天然物質,都算是蜂蜜造假!市面上的真假蜂蜜充斥,杜貝克說明,目前國際上蜂蜜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以下4種,包括:1、餵食蜜蜂「糖水」後所產出的蜂蜜2、在蜂蜜中混摻糖漿3、額外在蜂蜜中加入花粉、色素、香料、水等物質4、從蜂蜜中取出水分(濃縮)、花粉等物質杜貝克表示,歐洲蜂蜜造假的規定與台灣相比嚴格許多,歐盟針對蜂蜜產品有一套相關的指令《2001/110/EC》清楚定義,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不可在蜂蜜中『添加』額外的物質或『取出』其中天然存在的物質」。唯一的例外是可以過濾花粉,但如有過濾花粉的蜂蜜就需要在包裝標示上說明。國際蜂農協會聯合會(Apimondia)在2018年12月發表關於蜂蜜詐欺(Honey Fraud)的聲明也指出,在蜂蜜中額外添加糖漿以及移除原有物質,例如:水、蛋白質、有機酸都是不應被允許的,立場與歐盟的立法一致。如何鑑別「純」蜜?目前以NMR法能夠全方位分析目前台灣的蜂蜜造假方法中,以「混摻糖漿」是最常發生的,消費者通常難以分辨,因此必定得透過化學鑑定方法才能揪出不法業者。坊間有人會建議以蜂蜜加水後搖晃查看產生的泡沫持久度,若泡沫量少且很快就消失即是假的蜂蜜,杜貝克則對於這種辨別方式保持存疑,認為仍無法100%確認結果,使用檢測技術才比較能明確確認。杜貝克也分享,目前檢測蜂蜜摻偽有幾種常見的作法,例如:1、以光學顯微鏡檢視花粉的組成:以顯微鏡檢視花粉是否符合該產品宣稱的植物來源。例如:宣稱是龍眼花蜜的蜂蜜中,是否真的能驗出龍眼花粉。2、檢測糖分的組成:不同的蜂蜜產品所含有的糖分組成、含量是不一樣的,因此可以利用檢測蜂蜜的糖分組成來發現是否有出現該蜂蜜產品不應該出現的糖漿成分。3、穩定碳同位素比質分析法:蜜蜂採花蜜是以「C3植物」為主,而常被用來摻混在蜂蜜的「玉米糖漿」,則因為玉米屬於「C4植物」,而「C3植物」與「C4植物」之碳同位素比值會有明顯不同,因此透過同位素比值質譜儀分析,可分辨蜂蜜是否摻有C4植物來源的糖漿。但現今有業者為了要逃過檢測,會改用C3植物的糖漿,例如稻米糖漿,因此依此技術也很難100%檢測出造假的蜂蜜。植物會根據光合作用途徑的不同,大概分為「C3、C4、CAM」三種植物。C3與C4是指光合作用中,第一個產生的碳水化合物分別為三碳、四碳化合物的植物。C3植物包括常見的蜜源植物(例如:龍眼、大花咸豐草等)、稻米、大麥等,C4植物包括玉米、甘蔗等。4、檢測特定酵素:混摻用的糖漿在製造過程中通常是運用某些酵素來分解澱粉以形成糖漿,因此可以檢測這些蜂蜜中是否殘留這些酵素,就可以判別此蜂蜜產品可能摻有糖漿。5、核磁共振分析(NMR):透過建立起的光譜資料庫,將要檢測的蜂蜜產品與資料庫作比對,可確定產品是否摻有其他糖漿、植物來源以及產地是否符合宣稱。利用NMR就可以一次查看到不同的檢測結果,是目前最新以及最全方位的鑑定方法,蜂蜜造假技術推陳出新!檢驗技術也必須跟上另外,杜貝克也指出,雖然目前可以使用檢驗分析技術揪出蜂蜜摻偽,但為了躲過這些檢測方法,蜂蜜造假的技術也同樣地一直在進步。「舉例來說,2013年開始執行蜂蜜是否有添加其它糖漿,在那一年檢測出有摻偽的比例有20%,但一年之後摻偽比例卻大幅降低,但這並不是摻偽的比例變少,而是業者知道如何躲過鑑定。」這就是為什麼檢驗的技術也必須要持續開發新的方法,因為舊有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沒有辦法有100%的可靠度。台灣的蜂蜜產業歷史悠久,但真蜜卻不足以供應龐大的市場需求,根據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裕文2013年所做研究結果,發現市售蜂蜜約有一半皆有摻偽!面對市場上對於蜂蜜龐大的需求,蜂蜜摻偽的問題非常普遍且長期的存在,雖然檢驗技術可以揪出部分摻偽,但若持續有業者不誠實,只會大大影響市場的健康發展以及打擊消費者的信心!延伸閱讀▶國產蜂蜜混摻、嚴重歉收!台灣蜂產業困境亟待突破▶預防食品詐欺 美國建資料庫協助業者做風險管理▶瞎「蜜」!台灣市售蜂蜜半數是假? (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3-13 橘世代.愛吃橘
法國人最愛這一味! 在台灣也能輕易做出法國家常菜
法國鄉村生活最迷人的,不外乎是所有的食材隨手可得,日日可以吃到最應時的蔬果,菜園裡有什麼作物收成,馬上就可以端上當天的餐桌,享受最新鮮的滋味。走過夏天的暖陽、落葉鋪成的涼秋,準備和家人小狗一起窩在溫暖的屋子裡迎接冬天的來臨,而冬日裡、開春後,鄉村的法國餐桌上有些什麼料理呢?經過了寒冬的沉潛、春天的暖場,在法國的鄉野,夏秋之際的吃食有些什麼迷人之處呢?在北法的森林鄉間,夏秋之際有些什麼日常料理呢?我的傳統檸檬塔Ma tarte au citron à l’ancienne檸檬塔是法國人心中最喜歡的法國甜點第一名,每年阿嬤都會指定要為她的餐宴製作檸檬塔,因此,法國人熱愛檸檬塔一說的確是真的!食材:甜塔皮:─ 30g 冷藏無鹽奶油─ 40g 糖霜─ 10g 杏仁粉─ *10 ∼ 15g 全蛋─ 100g T55 麵粉熟檸檬內餡:─ 5g 馬鈴薯粉─ 1g 檸檬碎皮─ 70g 細糖─ 7g 糖霜─ 7g 杏仁粉─ 56g 黃檸檬汁─ 20g 礦泉水─ 13g 融化無鹽奶油─ 1 顆 冷藏新鮮雞蛋生檸檬奶餡:─ 80ml 黃檸檬汁─ 30ml 綠檸檬汁─ 80g 無鹽奶油─ 100g 細糖─ 12g 馬鈴薯粉─ 40g 蛋黃─100g 全蛋檸檬鏡面醬:─ 3 顆 新鮮黃檸檬汁─與檸檬汁等重 細糖SERVES:(製作塔皮)1. 將放在室溫已經軟化的奶油與糖霜放入調理碗裡,加入杏仁粉混合之後,將雞蛋在另一個小碗裡打散後分成幾次慢慢加入,再加入麵粉揉成光滑的麵糰,放進冰箱冷藏1 個小時。2. 取出塔皮麵團擀成約3mm 的厚度,用叉子在塔皮上插數個小洞。鋼圈或是塔模塗上奶油後將派皮放入,依據塔模整理形狀後,再度放進冰箱至少1 個小時。如果想要烤出漂亮不過度內縮的塔皮就冷藏一個晚上最佳。3. 將烤箱以160 度預熱。取出塔皮,鋪上烘焙紙,再放上米或是豆子壓住塔皮,以烤箱烤15 分鐘,出爐前5 分鐘將烘焙紙與豆子取出,讓塔皮空烤最後的5 分鐘。(烘烤熟檸檬內餡)4. 將檸檬皮、馬鈴薯粉、糖霜與杏仁粉放入調理碗理,接著倒入礦泉水、黃檸檬汁、融化奶油與雞蛋混合均勻後,用湯匙舀3、4 瓢的內餡在烤好的塔皮裡,再烤35 ∼ 40 分鐘(160度)。5. 出爐後,靜置放涼備備用。(製作生檸檬奶餡)6.將檸檬汁、奶油與90g 的糖放入深鍋裡,在火爐上煮至微滾。7.將剩下的糖、馬鈴薯粉放入調理碗裡混合,再加入蛋黃與全蛋,繼續將所有的食材攪拌至完全均勻。8.將步驟7 倒入步驟6,再次煮滾後,馬上離火,請務必一邊煮一邊快速攪拌均勻。9.將檸檬奶餡倒入乾淨的碗裡,蓋上乾淨的布放進冰箱冷藏約10 ∼ 20 分鐘。10.取出奶霜再度攪拌,讓奶霜在室溫下回溫,質感呈現柔軟光滑的狀態。11.將奶霜填進烤好熟檸檬餡的塔上,塗抹平均。(製作檸檬鏡面)12.將檸檬汁與糖一起煮滾至糖完全融化,放涼即可使用。將冷卻的檸檬鏡面塗在檸檬奶霜上即完成。TIPS:1.想要做出完美的塔皮,塔模上一定要塗奶油再放上塔皮整形。2.放一晚的塔皮會比當天製作的塔皮來的保險,烘烤過後也會比較漂亮。3.所有的製作步驟都必須要在半成品已經冷卻下進行,才會有漂亮的成品。4.這道甜點會使用檸檬皮,所以務必確認檸檬是無化學噴灑的檸檬。5.檸檬奶霜經過冰箱冷卻後的狀態有呈現半凝固凍狀,因此,取出後最好再度攪拌讓奶霜回溫到濃稠光滑柔軟的狀態再填入,能夠避免奶霜有小塊凝狀。6.蛋白霜做不做可依個人喜好決定。香草冰淇淋南瓜濃湯 Soupe citrouille et la glace crème frâche法國人愛喝濃湯,四季都愛,秋天在南瓜濃湯裡放入香草冰淇淋,口感溫度趨於完美。法國人喝濃湯喜歡加入鮮奶油,並且不愛喝熱燙的湯,多喝溫湯比較多。因此某天我想到用有濃度的奶製冰淇淋像是鮮奶油冰淇淋替代鮮奶油,湯也相對比較快變溫,另外,冰淇淋裡的甜度讓南瓜湯會變得更好喝,愛濃郁奶味的法國人十分喜歡這道湯品的創意。食材:─ 500g 去皮南瓜─ 2 條 紅蘿蔔─ 1 顆 甜橙汁─ 1L 清雞湯─ 20g 奶油─ 2大匙橄欖油─ 適量海鹽、研磨胡椒─ 2球香草牛奶冰淇淋SERVES:1.將南瓜去皮去籽,切塊,紅蘿蔔也削皮切塊。2.在深鍋裡放入奶油和橄欖油,加熱融化奶油後,放入南瓜塊和紅蘿蔔塊,以中小火炒約20 分鐘,再倒入清雞湯煮25 分鐘,倒入甜橙汁再煮10 分鐘。3.以食物調理機將食材攪成泥狀,放入海鹽和胡椒調味。盛1 球冰淇淋在湯碗底部,倒入熱濃湯,撒上幾顆核桃碎即完成。TIPS:1.如果沒有雞湯,可以用雞高湯加水煮開替代。2.冰淇淋的乳脂與鮮奶油相同,但會更加濃稠,會讓濃湯擁有豐富的奶香味。3.如果不喜歡喝溫涼的濃湯,冰淇淋可以放小球就好,趁濃湯剛煮好加入。本文摘自《森林裡的法國食年》,幸福文化 2020/03/04 出版【精選美食系列特輯↘↘↘】。一鍋燒快速上餐 醫師娘「0失敗」好D食譜。懶人必學!三步驟鍋燒料理一吃就上癮。熟齡如何健康吃炸物?「金牌名廚」端寶典 強力募集 橘世代社團 人生最自由開闊的階段就是熟齡,50以後的橘世代,用不同的態度看世界,深度旅行、體驗文化、品味人生,你也愛玩嗎?歡迎加入「愛玩橘」,展開生命的新旅程!【立即申請 專屬社團】
-
2020-03-10 橘世代.愛吃橘
輕鬆一按0失敗!50道「微電鍋料理」快速上菜100天
只靠電鍋也能變出好料跟點心!現在流行在家吃飯,買回時下流行的單人小家電「微電鍋(小型電子鍋)」,卻只會煮白飯跟白粥嗎?網路知名料理部落客「肉桂打噴嚏」,在新作《愛上微電鍋100天美味提案》,分享個人用小型電子鍋製作出多道料理,只要準備好食材,全部放入鍋後輕鬆按下按鈕,從好菜到甜點都能搞定上桌!【主食:方便快速不油膩 蝦仁蛋炒飯】微電鍋也能做蛋炒飯!當米飯煮好後,立刻倒入打勻的蛋汁,迅速攪拌後,蓋上鍋蓋燜5分鐘,就能做出炒蛋般的效果,而且還少了大量油分,吃來更健康。材料:白米1 杯、水3/4 杯、新鮮蝦子8~10 隻、青蔥1 支、鮮香菇4 朵、蛋1顆、沙拉油1大匙、醃料:鹽1/ 小匙、米酒1小匙、胡椒粉少許、調味料、鹽1/2 小匙、胡椒粉1/4 小匙步驟1.蝦子剝殼去腸泥,加醃料醃漬20 分鐘。香菇切小塊、青蔥切成蔥花。2.微電鍋按下「再加熱」,內鍋變熱後加沙拉油、蝦子,稍微炒到變色後撈起。3.加入蔥花、香菇和調味料炒出香氣,倒入白米與水,按下「白米飯」開始煮飯。4.完成後倒入打散的蛋汁,趁熱以飯匙快速攪拌均勻。5.放入〔步驟2〕的蝦子,蓋上鍋蓋保溫5 分鐘,打開即可品嘗。備註:按鈕說明供參考,以個人電鍋商品而定【點心:金黃香酥內綿密 法式吐司】吸飽蛋汁後,再煎得金黃香酥的法式吐司,是不少人喜愛的美味,不論是淋上蜂蜜、搭配水果當成甜點或是早午餐,甚至做成鹹食,又香又綿密的口感,絕對令人讚不絕口。材料:厚片吐司2 片、雞蛋1顆、砂糖1小匙、牛奶3大匙、奶油1大匙、糖粉或蜂蜜適量步驟1.容器內放雞蛋、牛奶和砂糖,混勻成蛋奶汁。2.吐司去邊切對半,放入蛋奶汁浸泡,兩面都要裹均勻。3.微電鍋內鍋放入奶油,按下「再加熱」至融化。4.放入吐司蓋上鍋蓋,煎至兩面微焦金黃,灑糖粉即可。●小秘訣:吐司麵包宜選擇厚片,吸飽蛋奶汁後,吃起來口感會更棒。【消夜:夜市小吃輕鬆做 蚵仔煎】蚵仔煎可算是夜市小吃冠軍,利用微電鍋烹調也沒問題,做出來的口味會比較柔軟,淋上自製醬料,就能吃到融合鮮蚵與蛋香的韻味,在家也能輕易享受道地小吃。材料:鮮蚵100g 、雞蛋1顆、A 菜1 小把、沙拉油1 大匙粉漿材料:地瓜粉20g、太白粉15g 、水90ml 、鹽1/4 小匙醬汁:海山醬2 大匙、番茄醬1 大匙、砂糖1/2 大匙、水40g 、沙拉油1 小匙步驟1.鮮蚵沖洗乾淨後瀝乾水分,A 菜洗淨後 ,切段備用。2.微電鍋按下「再加熱」,內鍋放沙拉油,變熱後放鮮蚵煎至半熟。3.將粉漿材料拌勻後 ,倒入內鍋,煮至變成透明為止。4.倒入打散的雞蛋,鋪上A 菜,關上蓋煮熟,取出盛盤。5.將沾醬汁混勻,加熱至變稠狀,淋在蚵仔煎上即可食用。●小秘訣:鮮蚵洗淨後,以廚房紙巾擦乾水分再烹調,蚵仔煎才不會粉粉的。※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本文摘自《愛上微電鍋100天美味提案》布克文化 2020/01/04 出版【簡單步驟就能做出一桌好菜↘↘↘】。一鍋燒快速上餐 醫師娘「0失敗」好D食譜。料理研究家:「蒸雞肉」不乾柴 快速備餐無壓力。懶人必學!三步驟鍋燒料理一吃就上癮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3-09 新聞.健康知識+
多喝牛奶不盡有益 專家:其他食物可取代
科學家表示,三餐飲食均衡,牛奶並非必要!牛奶因為其高鈣與高營養素,在許多國家都被列為每日建議攝取的食物之一,但科學家指出,現今牛奶中含有許多賀爾蒙,內含的高鈣與維生素D也能從其他食物中獲得,因此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攝取。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牛奶無論配麥片、咖啡,或是單獨飲用,都是許多人每日必攝取的重要飲品。美國2015-2020飲食指南也建議9歲以上的民眾每日攝取3杯的乳製品,可見其重要性。但哈佛流行病學與營養學教授威利特與內分泌學教授路德維希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表示,牛奶並非大家心目中所想的萬靈丹。科學家們認為,牛奶對於人類健康的補充並不是無可取代的物質,且牛奶的產製實際上造成大量的碳足跡,因此他們希望能重新審視攝取牛奶的重要性,證明牛奶並非如傳統上所強調的,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舉例來說,路德維希教授在Medium平台的《elemental》指出,牛奶因含有高鈣,被許多成年人視為避免髖部骨折的良方,但牛奶攝取量越高,也會使人均身高增加,進而提高髖部骨折的機率。而雖然有許多人倡導要多攝取低脂牛奶,研究卻顯示,攝取低脂牛奶的孩童,長期以來反而更有可能變胖。威利特教授表示,若經濟狀況不佳的大眾只能長期攝取精緻澱粉與糖,可以透過多喝牛奶來避免營養不良的問題。若飲食品質不錯,則沒有必要多喝牛奶。最後,兩位專家也建議,鈣的攝取可以從花椰菜、豆腐、堅果與豆類等食物中補齊,牛奶並非必要,降低其攝取量更可以減碳救地球。【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3-09 養生.聰明飲食
喝全脂牛奶會變胖?研究團隊告訴你實情
牛奶近來的銷量連年下滑,隨著素食主義的興起與乳糖不耐的人口越來越多,不少人開始找尋牛奶的替代品,且關於牛奶仍存在許多迷思,甚至有人認為可能會加重感冒症狀。但專家指出,只要是孩子,牛奶絕對是必需品,而且一定要是全脂。 兒童營養學家Lucy Upton說明,牛奶富含鈣質、碘、維他命A和B12與脂肪,而脂肪非常重要,它提供孩子的能量所需,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乳製品、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是孩子重要的能量來源,孩子所需的養分比成人更多,2歲兒童需要平均每公斤體重80大卡的熱量,而成年人可能連這一半的數字都不到。近期有1項刊登於《牛津期刊》(Oxford Academic)的研究(Whole milk compared with reduced-fat milk and childhood overweigh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也指出,相較於喝低脂牛奶的孩子,喝全脂牛奶比較不容易肥胖。專家建議,除非是嚴重乳糖不耐或過敏(兒童發生比例約占2%至7%),否則不要剝奪孩子攝取營養的機會。 而如今配方奶被廣泛的使用在12個月大至3歲的孩子身上,但健康營養學者長期以來都不建議飲用,因為其中可能添加過多的糖、鹽,而且蛋白質遠低於牛奶,近期連美國健康營養組織也重申了這項論點。最近配方奶的銷量下跌,研究團隊認為應該與近年哺育母乳的比例增加有關。明確的建議是,嬰幼兒在12個月大以前都應該喝純天然的全脂牛奶,12到24個月大則應該每天喝2至3杯牛奶。另外,專家Upton也提到,並不建議兒童喝脫脂牛奶,特別是未滿5歲以前,而且根據研究發現,1到18歲的孩子並不會因為喝了全脂牛奶就變胖,甚至連肥胖的機率都比喝低脂牛奶少了39%,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全脂牛奶會帶來飽足感。(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喝牛奶也要看時間! 補鈣、安神2黃金時段別錯過 新鮮牛奶最營養? 營養師告訴你答案
-
2020-03-08 養生.營養食譜
下班快速上菜 簡單又美味
下班才有空進廚房,林愛米的經驗告訴大家,職業婦女也能煮出色香味俱全的營養晚餐。她本來也常外食,換了工作、移居府城後開始下廚,想讓家人吃到健康、美味的餐點。她說,每次看到家人吃光自己做的料理,滿足幸福的模樣,讓她又有動力繼續努力。住在台南的林愛米一直是職業婦女,她說,自己過去常外食,十年前移居台南,換了固定上、下班的工作,生活步調變慢後,開始頻繁進廚房。她持續在網路上分享做菜心得和撇步,目前經營3萬粉絲的臉書粉絲專頁「Amys talk 愛米愛你」,定期為粉絲端上簡易又健康的料理。林愛米這次分享三道拿手菜,共同特色是食材易得,且能快速上桌。其中一道料理「櫛瓜生菜番茄雞絲沙拉佐紫蘇油蘋果醋」,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劉志怡說,這道菜用了紫蘇油,內含omaga-3脂肪酸,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紫蘇油的限制就是不耐高溫,但這道菜搭配冷的雞胸肉,非常合適又兼顧營養。針對林愛米推薦的第二道菜「楓糖烤雞小腿襯時蔬」,劉志怡分析,內含洋蔥、大蒜,當中還有有機硫化物,能夠抗發炎、抗氧化,有效預防感冒。至於第三道「榨菜肉絲蒸豆腐」,劉志怡說,榨菜的納含量比較高,也可用香菇替代。不過板豆腐含鈣質,尤其能替不喝牛奶的素食者補充營養。三道菜一起上桌,搭配米飯等主食,另再加上乳品,就是兼顧各類營養的豐盛午餐或晚餐了。楓糖烤雞小腿襯時蔬材料:雞小腿1盒(8根)、球芽甘藍1.5杯、中型牛番茄1顆、洋蔥1顆、玉米北鼻4根、馬鈴薯2顆、檸檬半顆、迷迭香2根雞腿醃醬:蒜泥1大匙、醬油3大匙、楓糖漿2大匙、清酒1大匙、紅椒粉1大匙蔬菜拌醬:橄欖油2大匙、黑胡椒少許、蒜粉少許、海鹽2小匙作法:1.馬鈴薯洗淨切適口大小,滾水煮8分鐘,瀝乾備用。2.雞小腿和雞腿醃醬一起放進塑膠袋,混合均勻,稍微按摩,放冰箱至少30分鐘入味。如果是用去骨雞腿排,建議先用叉子在雞腿表面搓洞,並延長醃製時間,較好入味。3.蔬菜們放進另一個塑膠袋,加入蔬菜拌醬,稍微吹點空氣進去,轉緊搖勻。4.將蔬菜倒入可以進烤箱的容器。光這樣送進烤箱就是非常美味的烤時蔬了。5.醃好的雞小腿一起擺上,擠上檸檬汁。檸檬一起進烤箱增加更多香氣。6.烤箱預熱220度,烤20分鐘。10分鐘時將雞腿翻面、蔬菜也稍微翻一下。7.香噴噴出爐!如果有小番茄也可以一起烤,襯著一顆顆小紅球會更美。榨菜肉絲蒸豆腐材料:板豆腐2塊、榨菜約1大匙、豬肉絲少許、菠菜梗1根(可用蔥綠部分代替)、醬油、料理清酒、白胡椒粉、片栗粉各少許作法:1.豆腐切1公分厚,置廚房紙巾吸去多餘水分。2.肉絲用醬油、料理清酒、白胡椒粉、片栗粉抓勻醃漬約20分鐘。榨菜切小丁,菠菜梗切小塊。3.豆腐放入盤中,每片豆腐擺上適量醃好的肉絲,再放上榨菜丁跟肉絲結合。整盤放進電鍋,外鍋0.5杯水,開關跳起即可。最後灑上菠菜梗。櫛瓜生菜番茄雞絲沙拉佐紫蘇油蘋果醋材料:櫛瓜1條、各色小番茄數顆、貝比生菜1把、雞胸約200g沙拉醬:蘋果醋1大匙、紫蘇油1.5大匙、黑胡椒粉少許事前準備:泡雞胸1.把三小片雞胸肉解凍清洗,修剪掉多餘筋膜備用。2.1000cc的水加兩小匙鹽巴、4顆蒜頭、半顆檸檬、少許胡椒粉,煮滾後轉小火煮5分鐘,讓檸檬、蒜頭味道融到滾水中。3.將雞胸肉完全放進滾水中,熄火加蓋,泡10分鐘。瀝乾、放涼,放進保鮮盒密封,冰箱冷藏大約可放3到5天,要用時再剝成絲或切片即可。作法:1.櫛瓜洗淨,用格子刨刀刨成薄片。沒有格子刨刀直接切成薄片也可以。2.貝比生菜用冷開水泡過,再用蔬菜脫水器除去水份。3.小番茄洗淨對切。4.雞胸剝成粗絲狀。5.沙拉醬所有材料調勻。6.櫛瓜、生菜、番茄襯底,雞絲放在上面,均勻淋上油醋醬,就可上菜。食譜/林愛米提供
-
2020-03-07 科別.婦科
女性注意! 愛吃這些食物易養出子宮肌瘤
一名34歲女性,短短的4年間已經動過2次切除子宮肌瘤的手術,去年回去婦產科複診,又發現了多顆子宮肌瘤,西醫建議要做第三次手術,但是因為前兩次的手術已經造成腸壁沾黏,引起排便不暢,子宮肌瘤長大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對於要第三次手術感到巨大壓力,於是前往中醫科就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子宮肌瘤的形成與雌激素在身體的波動有關係,而主食為高熱量、高油脂的婦女在臨床上特別容易誘發子宮肌瘤,油炸食物如炸雞,洋芋片、炸排骨中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膽固醇都會導致荷爾蒙失調,另外,食物在油炸過程中也會產生自由基,使細胞被氧化破壞,容易出現子宮與卵巢機能的絮亂。高脂肪食物促進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釋放,特別是蹄膀或是豬五花那好吃的油脂,攝取就必須要適量,而常有人說女性多吃雞睪丸,皮膚會變得美麗,雞睪丸裡的確含有荷爾蒙,但膽固醇與油脂更是高,因此要避免食用過多與動物生殖系統有關的食物或是含有大量激素的食品。吃雞蛋會不會使肌瘤變大?正常情況下,適度攝取雞蛋(1天1顆)並不會有太大的健康問題,若真的擔心,不妨可將雌激素含量高的蛋黃部位捨棄,不過,並不是那麼的必要,因為雞蛋雌激素的含量,沒有想像的那麼可觀,但是要當心蟹黃、蟹膏、蝦膏、動物內臟,雌激素含量原本就較高,同時又容易囤積環境荷爾蒙,在攝取時要小心。那藥膳湯可以喝嗎?周宗翰建議品嘗一碗即可,中藥會不會養大子宮肌瘤,如果吃錯了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如何首烏、桂圓、人參、阿膠等常常放入藥湯燉煮的藥材,如果不是氣虛體寒型的子宮肌瘤基本上都不適合飲用,但是因為中藥材很貴,所以放入煮雞湯的中藥材通常份量也不會太多,放最多的常常就是調補脾胃的紅棗與甘草,所以記得以一碗為限。此外,閒暇時來一塊蛋糕、巧克力喝杯下午茶真是一大享受。不過,甜食也算是高油脂、高熱量的代表,當身體代謝異常出現胰島素阻抗,進而導致血液中雄激素增高,影響荷蒙爾分泌,就容易產生排卵障礙,誘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周宗翰建議,子宮肌瘤患者的飲食原則以高纖、低脂、低糖為主,常見的抗氧化食物,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包含花椰菜、青椒,堅果類的杏仁、核桃等,和全穀類的糙米、小麥、燕麥等;另外,高鈣食物如牛奶、蝦皮、海帶等,也有助於子宮的調養還能夠促進子宮細胞生長,對子宮發育和卵巢健康都有幫助,飲食中應增加攝取蔬果量,因為蔬果中的各種植化素,具有抑制發炎、降低腫瘤生長的優點,有助於減少子宮肌瘤的發生率,但是這類蔬果要煮熟,水果也務必在早上食用。此外,平時補充優質蛋白質,例如瘦肉、魚肉等,取代肥肉的攝取,可以幫助代謝機能穩定,使身體荷爾蒙正常分泌,避免肥胖的發生;但是,豆製品、山藥要適量而止,豆製品以及山藥都是屬於植物性的荷爾蒙,少量的攝取並不會對肌瘤造成影響,但是多量就不行。延伸閱讀: 月經好幾個月才來一次? 3種體質經期最容易亂糟糟 女生胖肚子沒那麼單純! 加上常經痛、情緒差恐另藏隱情 
-
2020-03-03 橘世代.愛吃橘
一鍋燒快速上餐 醫師娘「0失敗」好D食譜
最近流行「在家吃飯」,但要怎麼變化日常食材,且要很快速端上桌享用呢?知名醫生江坤俊在新作《每日好D》收錄了「醫師娘」的食譜,其中這一道「鮭魚養氣豆漿鍋」,是用料相當豐富的鍋物,尤其是對於每天忙碌的上班族或單身族來說,回家還要煮飯實在有些為難,只要丟下去就完成的一鍋燒,根本就是懶人救星,尤其仍在有點微涼的天氣,總會想要來點熱呼呼的料理,從食材與湯中補充營養又填肚。【材料】豆漿 ⋯⋯ 500cc鮭魚片 ⋯⋯ 200g豬肉片 ⋯⋯ 200g美白菇 ⋯⋯ 50g新鮮香菇 ⋯⋯ 2 朵舞菇 ⋯⋯ 50g紅棗 ⋯⋯ 3 顆枸杞 ⋯⋯ 10g【作法】1. 將豆漿倒入鍋中,再加入紅棗、枸杞煮滾。2. 加入鮭片、豬肉、菇類,烹煮至熟即可上桌。【沾醬】可以用1 湯匙蔥花、1 湯匙淡醬油、1 湯匙蘿蔔泥調和出沾醬,搭配沾著吃,更加美味。備註:品嘗魚類料理務必留意魚刺,小心慢食而另一道「麻油豬肝杏鮑菇湯」,以簡單的豬肝跟杏鮑菇搭配,更重要的是步驟非常容易,幾乎是備好料在翻炒煮就完成了,熱騰騰的料理上桌看起來豐盛又誘人,快來看看醫師娘怎麼作!【材料】豬肝 ⋯⋯ 600g麻油 ⋯⋯ 2 湯匙杏鮑菇 ⋯⋯ 2 個老薑 ⋯⋯ 10 片冰糖 ⋯⋯ 半茶匙米酒 ⋯⋯ 400cc水 ⋯⋯ 400cc牛奶 ⋯⋯ 300cc【作法】1.將豬肝去除筋膜後,以牛奶浸泡一小時去腥。之後再用水沖洗一下後,以溫水燙至表面呈白色,切成片狀。2.鍋中倒入麻油,以中火爆香薑片至邊緣捲曲,再放入豬肝,以大火快炒。3.豬肝不要煮到過硬,可在麻油中泡熟。4.乾鍋放入切塊的杏鮑菇,炒出水分後,再加入米酒、水,煮滾後加入冰糖攪拌融解即完成。從每天吃的三餐料理與食材,就能輕輕鬆鬆補充到維生素D。經常在養生節目分享自身經驗的江坤俊醫師,他在新作《每日好D》,提供了太太劉藺秦女士的料理食譜,即使平常沒有煮飯的新手,也能輕鬆學會。※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本文摘自《每日好D【實踐版】:江坤俊醫師的日日補D計畫,幫你找回身體不足的維他命D、抗癌護健康》采實文化 2020/01/22 出版【延伸/在家吃飯系列閱讀↘↘↘】。懶人必學!三步驟鍋燒料理一吃就上癮。熟齡抗疫更要增抵抗力!養生教母郭月英教你這樣吃。料理研究家:「蒸雞肉」不乾柴 快速備餐無壓力。熟齡如何健康吃炸物?「金牌名廚」端寶典。有食譜也熬不出的好味道 最難忘的媽媽菜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3-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處方!醫師、營養師教你吃這些食物強身抗病毒
新冠肺炎還無藥可治,增強抵抗力、避免感染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中醫說氣足 抵抗力就好彰濱秀傳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說,中醫講求內外平衡,可提升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而免疫力在中醫角度的語彙就是「氣」,氣足,抵抗力就會好。人體免疫系統就像身體的防衛軍,要提升抵抗力,最根本就是從日常飲食、生活、運動做起。「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就是自身免疫力,邪氣則為病毒、細菌等侵犯人體的物質。邱伯恩說,中藥有補氣的藥材,也有抗病毒藥材,像是基本的黃耆、枸杞、紅棗,或是人參類的高麗參、西洋參等,都可以補氣,而板藍根、魚腥草等則可清熱解毒抗發炎。黃耆、人參補氣 生薑殺菌黃耆是補氣聖品,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的作用,邱伯恩說,由於含有甙類、多醣、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枸杞、紅棗內的蛋白質、醣類也有增強細胞與體液免疫的作用。而許多人常服用的人參類,如擔心因補氣太過而上火,可用西洋參代替,參類所含的皂甙,可改善因免疫力下降產生的氣虛症狀。邱伯恩說,肺炎屬呼吸道受損,肺內的肺泡長期屬於濕潤狀態,所以在用藥上常以潤肺為主,可以蓮子、百合、麥門冬等滋陰降火的藥物。邱伯恩說,可在飲食中添加少量生薑,生薑富含薑辣素,有殺菌作用,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減少呼吸道感染。他也提供一道茶飲:●防疫人參茶飲材料:人參2錢、麥門冬2錢、紅棗3錢、板藍根2錢、生薑薄5~7片服用方式與功效:藥材清洗乾淨,生薑不要去皮,切成1.5mm的薄片加500毫升水煎服,約20分鐘後即可服用,溫熱服用較佳,可提升自身免疫系統,調節體質。維生素A 防感染入侵第一線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蔡玲貞營養師表示,營養均衡才能增強體力及免疫力,每天應攝取六大類且多樣化的食物,並質量充足。蔡玲貞說,維生素A會使上皮細胞健康,它是人體防衛異物入侵與感染的第一線。維生素C使皮膚健康、幫助清除細胞內自由基,保護維生素A與E等等,人體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A,容易造成免疫功能失調、抗體反應變差。維生素D 強化免疫細胞維生素D可強化腸道黏膜與免疫細胞,對抗病菌的攻擊力,維生素D多由體內合成,透過曬太陽的紫外線即可促進體內生成。從飲食中攝取的動物性維生素D3,包含沙丁魚、鮭魚、乳酪、蛋黃;植物性的維生素則為D2,如黑木耳、大豆、菇類、五穀類等。維生素E也有助於製造抗體,增加T細胞的活性,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特別重要。維生素B 維持細胞黏膜健康蔡玲貞說,每天至少吃1.5碗全穀雜糧,如糙米飯、全麥食品、燕麥、玉米、甘薯等。除能提供細胞組織運作熱量,更能提供豐富維生素B群和各種礦物質,身體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群,和細胞黏膜健康及製造抗體等免疫功能有關。也要攝取足夠蛋白質,包括肉、蛋、豆腐、牛奶或無糖優酪乳等,優酪乳含益生菌,有助提高免疫力,例如常見的雙歧桿菌有益產生抗體,還可消除各種外來的致病微生物。秀傳醫院營養師蔡宜珊說,新冠肺炎造成人心惶惶及恐慌感,維生素B群能發揮調整內分泌及平衡情緒的效果。B群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胚芽米、糙米、全榖雜糧飯、深綠色蔬菜、低脂乳品等。維生素C能產生抗精神壓力的荷爾蒙,即副腎上腺皮質素,可選擇菠菜、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還有柑橘、葡萄柚、檸檬、奇異果等水果。鈣鋅鎂 安撫情緒、鬆弛神經蔡宜珊說,含鈣鋅鎂食物可舒緩緊繃肌肉,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優格、豆腐、黑芝麻等是天然的神經穩定劑,能安撫情緒、鬆弛神經;含鎂的香蕉、菠菜、葡萄乾,可以讓肌肉放鬆、避免抽筋;含鋅的瘦肉、蛋類、豆類、燕麥等,能使荷爾蒙運作正常。
-
2020-02-28 名人.好食課
睡前喝低脂鮮乳更合適?營養師推薦喝低脂鮮乳4時機
前幾天好食課破解了許多低脂鮮乳的迷思,有些粉絲詢問好食課能不能喝低脂,或是適不適合喝低脂鮮乳,所以好食課就根據過往查詢到的文獻或者是經驗,和大家分享以下4種適合喝低脂鮮乳的狀態或情境!1. 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根據102-105年的國人營養調查指出,上班族的鈣質和維生素B12的狀況十分不佳,鮮奶是鈣質和維生素B12的好來源,但僅有13.3%的人有喝到1杯,就更別說有喝足2杯份量了(連結)!報告也指出有超過42%的人每天至少會喝一杯的含糖飲料(備註:102-105年的國人營養調查,甜飲料頻率為全體19-44歲相加),而且在營養師的經驗中,早上吃早餐的時候容易有甜飲料的選擇。營養師還是要建議上班族要改選擇鮮乳,而會久坐辦公室的人可以選擇低脂鮮乳,低脂鮮乳的脂肪量低,降低吃完早餐的「負擔感」!2. 想要嚴格控制熱量:有些人想要透過控制熱量達到減肥的效果,但這些族群常因為過度控制而造成熱量、營養素攝取不足的狀況,反而導致反效果或是營養缺乏的狀況。建議想要控制熱量的人,別只選擇無糖茶和無糖咖啡;建議可以喝足鮮乳的建議量,透過鮮乳補充到蛋白質、維生素B2等營養素,在熱量控制好的前提下,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更能幫助做好控制體態!如果,真的擔心鮮乳的熱量,也可以選擇低脂的,一杯290毫升的低脂鮮乳大約只有125大卡(連結),每天早晚喝一杯也只喝了約250大卡,且維生素B群、鈣質和蛋白質的含量與全脂鮮乳幾乎無差異,是想要嚴格控制熱量的首選飲品!3. 想要運動後增肌:許多人想要透過運動增肌,在運動後都會喝高蛋白飲品來補充蛋白質,但常常忽略攝取蛋白質的同時,需要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才能幫助增肌效應。為了增肌而補充的食物,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約為2-4:1,提高血糖讓胰島素上升,幫助胺基酸進入肌肉中,促進增肌(連結)。4. 想要好好睡一覺:根據睡眠醫學會在2019年的調查,具有睡眠問題的日班工作者達到10.7%(連結),想要好好睡一覺嗎?其實你可以不需要依賴安眠藥,飲食也是關鍵之一!牛奶中所含色胺酸,是幫助我們入睡的關鍵營養素之一。也有學者認為睡前喝一杯牛奶,就像是嬰兒時期喝母奶的舒服狀態,讓我們感覺到舒服而想睡覺(連結)。此外,低脂鮮乳的脂肪含量較低,對腸胃的負擔較小 ,所以想要好好睡一覺的你,非常適合在睡前喝一杯低脂鮮奶!網路上流傳著許多關於低脂鮮乳的迷思,好食課在上篇專欄中已經破解這些低脂鮮乳的誤解,如果你還沒有養成喝鮮乳的習慣,別忘記早晚要喝一杯,而且可以選擇低脂鮮乳幫助你達到目標!【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迷思破解】別污名化低脂鮮乳,這四種情境下更適合喝低脂鮮乳!】
-
2020-02-27 養生.聰明飲食
工作、生活靠咖啡續命安全嗎?營養師完整分析
不能出門的朋友們除了火鍋、燒烤、奶茶還想念起了咖啡館。已經復工的朋友們又開始了咖啡續命模式,工作效率全靠咖啡因。但灌多了咖啡之後,心悸、失眠之餘不由擔心,這樣喝下去真的沒問題嗎?對於一般正常成年人來說,每天攝入不超過400mg的咖啡因是安全的(換算成常見的咖啡具體是多少杯請拉到倒數第二段看)。而且只要不加奶油和糖就挺健康的,不會有什麼危害。 一. 喝咖啡的好處 咖啡可以刺激神經興奮,還有鎮痛、解除疲勞、提高身體機能等作用。此外咖啡中除了咖啡因還富含抗氧化物質,鉀、鎂、菸酸、維生素E等成分,適量飲用有助於維護心血管健康。 二. 咖啡過量會危害健康嗎? 對於咖啡的質疑大多在於過量攝入咖啡因的安全性問題。其實不僅僅是咖啡,茶、某些碳酸飲料、功能飲料、可可、巧克力等食物中都含有咖啡因。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400mg的咖啡因是安全的。但是大量攝入咖啡因一方面容易導致人體對其敏感性下降,另一方面還可能導致心率與呼吸加快、失眠、煩躁、頭痛、胃部不適等症狀。另外如果在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最好諮詢一下藥師咖啡因是否對其有影響。對於咖啡因影響骨骼健康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大量攝入咖啡因可能會加速鈣流失,但這種流失與骨質疏鬆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 三. 喝咖啡可能缺什麼? 整體上建議在大量飲用咖啡(拿鐵就不錯)的同時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曬太陽)。並且在食物多樣和均衡營養的基礎上保持適量的運動,例如每天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羽毛球、跳繩等,每週進行2-3次肌肉抗阻訓練,這樣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和促進骨骼健康。 四. 哪些人不適合喝咖啡? 孕婦和乳母盡量不要飲用咖啡。如果實在需要,每天的咖啡因攝入最好控制在200mg以內,過量可能會增加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或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等風險。有研究者建議,育齡女性每天的咖啡因攝入量應小於300mg,所以備孕期間也需減少咖啡的攝入。如果有胃食道反流、偏頭痛,心律失常,睡眠紊亂,乳腺增生等問題,也不建議喝咖啡。 五. 常見食品中咖啡因含量 以100g的咖啡或茶為例:● 現磨濃縮咖啡液大約含有115mg的咖啡因● 卡布奇諾或拿鐵約含21mg的咖啡因● 中等濃度紅茶大約含有20mg的咖啡因● 中等濃度綠茶大約含有10mg的咖啡因以一般的美式咖啡來折算,400mg咖啡因大約相當於兩個中杯(355ml左右)。而一般的一小包的速溶咖啡大約含有50mg左右的咖啡因 ,理論上喝個七八杯也沒問題,但常見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裡面大部分都是糖和奶精(植脂末)這些,所以如果需要大量喝咖啡的話還是換一種吧。不同品牌的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差別也較大,星巴克的咖啡在同類型產品中咖啡因的含量排名均較高。星巴克中杯咖啡約含咖啡因200mg,而同樣體積的麥當勞咖啡約含110mg咖啡因。其它食物中,一瓶可樂約含35mg咖啡因,一盒250ml的巧克力奶約含咖啡因5mg。黑巧克力約含咖啡因38mg/100g,牛奶巧克力約含咖啡因15mg/100g。可以根據每天飲用的咖啡種類,以及是否攝入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來估算每天自己攝入的咖啡因是否過量。如果需要備孕的話,最好適當減少目前咖啡的攝入量。 六. 咖啡戒斷綜合症 如果長期每天喝咖啡,有一天突然停止也沒有任何不適,那說明你確實沒有“成癮”。其實,醫學界也並不認為咖啡會“成癮”,只承認會有咖啡戒斷綜合徵,屬於精神障礙。如果你沒有出現戒斷症狀,根本原因在於你喝的量可能並不多,一般每天100mg左右的劑量不容易造成“成癮性”。很多人、特別是工作壓力非常大的人,習慣了每天大量飲用咖啡。這種情況下,一旦哪天突然不喝了,可能會出現頭痛、疲勞、焦慮、易怒、精神不集中等症狀,而且這種情況下普通的咖啡劑量也並不能再起到集中註意力的作用,而僅僅是緩解不適症狀。另外咖啡雖然可以讓人更清醒,但也有研究顯示對於反應時間和判斷力的改善並不大,甚至經常喝酒和咖啡的大學生更容易出車禍。 咖啡因在體內大約5-7個小時會被代謝一半,大約8-10個小時代謝75%,因此最好不要在睡前5個小時內喝咖啡,當然每個人的敏感度取決於你的代謝能力和日常喝咖啡的量,有些人就是沒有事。所以提醒大家,正常情況下還是可以喝咖啡的,但是要控制量,不要養成咖啡因依賴。本文摘自營養師顧中一微博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2-26 新聞.健康知識+
口渴才喝水就太晚了!學會補水3技巧養顏美容、助消化
充足的水分能讓皮膚細胞水噹噹,人體透過喝水能幫助身體調節體溫、促進身體的代謝與腸胃蠕動,如何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建議可從「喝水」做起!不過,「喝水?」沒搞錯吧,你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就這樣簡單嗎?水不就是每個人天天都在喝嗎?從沒想過水對自己的身體有這麼大的影響。 醫學資料顯示,成人體重內的60~70%是水分,血液中的含水量更高達9成以上,不僅血液、淋巴液及身體分泌物與水有關,進食後的吞嚥、消化、運送養分及排泄,都需要水才能進行,所以,水之於人體,就像空氣、食物對於身體一樣重要。 「我上班忙到沒時間喝水」、「我開會開到都忘了喝水」常常會聽到忙碌的上班族有這樣的聲音,導致不少人消化問題一大堆,甚至還引發尿道發炎,這樣是非常不健康的。有句話說:「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真的一點也沒錯,愛惜身體健康,就該從平日多喝水做起,但喝水有一定的原則,並不是隨心所欲,沒限制的想喝就喝。 每人每天至少會消耗2公升半的水分,理論上似乎應該再「補回來」2公升半流失的水,不過,其實每天我們吃下的食物中,就已經含有大量的水分。 比方說蔬菜中90%以上是水分,水果中有8成以上也是水分,肉類和魚也含有70%的水分,還不包括我們可能會喝到的湯或是果汁飲料,扣除這些之後,一天喝1500 c.c.的水就足夠了;不過,這是指一般低度運動量者的基本原則,若你是屬於運動量大的人,如運動員或有參加健身運動習慣者,就要相對增加飲用水的份量。 水要是喝得不夠,身體通常會用讓你感覺到口乾的方式讓你知道,但不時提醒自己喝水的壓力也不小,就有醫師以每天喝2500 c.c.為例,將一天當中分5次喝水: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先喝約500c.c.的水,對腸胃蠕動、消化和美容,都有幫助,之後進辦公室再倒500c.c.的開水放在桌上,想到就喝,分批在午餐前喝完,下午如法炮製,下班前再解決500c.c.,回家之後再慢慢喝掉最後500c.c.,這樣就可達成輕鬆無負擔的「日飲2500」計畫。 但是,喝水也有技巧,不但要兼顧量的攝取,也要讓身體所喝進去的每一口水都能達到最佳效果。喝水時要小口小口分段地喝,因為身體就像是個非常精密又聰明的儀器,一次灌下太多水時,水分會停留在體內,反而不利新陳代謝造成水腫,而短時間內腎臟也會收到進水太多的訊號,就會加速排尿速度,反而讓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沒有足夠的時間送到身體各部位。 至於喝哪一種水比較好?市面上許多包裝水強調國外進口,或經過多道生化科技處理,有的還添加各式的微量元素,重點都是強調喝水的重要性,只要通過檢測安全應該都無虞。 在知道喝水的好處後,在面對現在坊間飲料選擇多,或許還是有不少人可能說:「我真的超級不愛喝沒味道的水!」其實讓自己多喝水的技巧不少,比方說加牛奶、加可可粉等各種味道,近幾年許多添加穀粉的代餐,也相當受到歡迎,其實單純喝、加料喝,只要能喝水都對身體很好。 延伸閱讀: 排毒光流汗、上廁所還不夠! 再教你5招清出身體裡的廢物 常尿失禁就該少喝水? 錯!其實更應該喝
-
2020-02-25 養生.聰明飲食
喝牛奶常腹瀉?雖然不傷腸胃 但要小心這種病上門
有越來越多人聽過「乳糖不耐症」這個名稱,但這到底是什麼毛病呢?乳糖是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能夠幫助腦部以及中樞神經的發展,也可以加強鈣質的吸收。人體中有一種分解酵素稱為「乳糖」,主要是將乳糖分解成好吸收的葡萄糖與半乳糖,不過,有些人體內的乳糖脢活性比較低,無法分解大量的乳糖,就會導致乳糖累積於腸胃道中,並且逐漸與腸胃道的細菌及水分結合,就可能會出現乳糖不耐的症狀,包括腸胃脹氣、腹鳴、放屁、腹部疼痛及腹瀉等。乳糖不耐症主要是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對於身體或是腸胃部,並不會有長期的後遺症或病症。但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由於患者無法完全吸收牛奶營養,若本身又不注意鈣質的補充,長久下來,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症等問題。乳糖、活性隨年齡增長遞減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人的一生中乳糖脢活性最高的階段,就是在剛出生的時候,之後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降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本來喝牛奶都相安無事,但到了某個年齡時,卻突然出現腹瀉等乳糖不耐的症狀。而一些研究也發現,亞洲人跟北美人的乳糖脢活性最低,所以,乳糖不耐症的發生率相對也就最高。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乳糖不耐症的話,除了觀察喝牛奶後的反應之外,也能夠透過乳糖耐受性試驗得知。根據臨床觀察發現,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在喝了一大杯牛奶後,常要勤奮地往廁所奔跑,嚴重的人,還可能會影響生活及工作,因此,大部分的乳糖不耐症患者在試過幾次喝牛奶而腹瀉的情況後,大多選擇將牛奶視為「拒絕往來戶」,不再喝牛奶。含奶咖啡更易刺激腸道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牛奶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B2、蛋白質以及鈣質等營養素,取得也非常方便,尤其是獲得鈣質相當簡單又輕鬆的方式,再加上每天1杯無糖拿鐵或是鮮奶茶,既能滿足喝飲料的口腹之慾,又可以藉由咖啡因來達到提神醒腦的效果,多跑幾次廁所除了不方便之外,倒還有清腸胃的好處,因此,並不特別避忌喝牛奶或喝添加了牛奶的飲品。但是,以大家最常喝的拿鐵來說,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會刺激腸道蠕動,可能會引起腹瀉症狀,乳糖不耐症患者喝拿鐵後,會因為乳糖及咖啡因的加乘作用,跑廁所的次數可能比單喝牛奶時來得多。喝牛奶不腹瀉原則劉怡里表示,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可以透過每天持續喝牛奶的訓練,來誘發乳糖脢的活性,一般約1~2週就能有明顯的改善;不過,只要中斷一段時間沒有繼續喝牛奶,下回再喝,可能又要重頭開始,重新經歷腹瀉、脹氣等不舒服的階段。因此,若想以喝牛奶來獲取適量的營養素,為了避免腹瀉症狀發生,建議患者喝牛奶時遵從以下方式:● 少量多餐:營養建議人體每天攝取1~2杯牛奶(1杯約240c.c.),乳糖不耐症患者可以分次喝、每次的份量不要太多,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可以降低乳糖不耐的症狀出現機率。患者份量拿捏以喝完不會拉肚子為準,可依照自己身體能承受的程度來做增減。● 不要空腹喝牛奶:只喝牛奶會讓身體強迫吸收乳糖,而增加腸胃負擔,應與其他食物一起飲用。不喝奶,也可獲取鈣質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牛奶是鈣質主要來源之一,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應喝1.5~2杯低脂牛奶(1杯240c.c.,約含240mg鈣質),但若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患者應減少喝牛奶的機會。建議可以發酵乳、無糖優格、優酪乳或起司等乳製品來取代牛奶,另外,也可透過其他天然食材獲取足夠的鈣質或幫助鈣吸收,例如豆類及其製品、芥蘭菜、小白菜、黑芝麻、腰果、小魚乾等動植物性食物中,皆含有豐富的鈣質,乳糖不耐症患者應多方攝取,以補充不足的鈣質。延伸閱讀:喝牛奶也要看時間! 補鈣、安神2黃金時段別錯過一喝牛奶就拉肚子? 做到2件事就能反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