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6 科別.消化系統
搜尋
熱量
共找到
2841
筆 文章
-
-
2020-01-16 新聞.健康知識+
長期日走萬步仍成效不彰?體能訓練專家教你改這樣做
相信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也都知道想要減肥預防生活習慣病,或是鍛鍊下半身以防臥床不起,最好日常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但是,就算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好,卻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如何做運動才能發揮成效。甚至於,應該會有人因為「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或是「不知道第一步該怎麼做才好」等種種理由,於是在運動之前,老早就宣告放棄。還有些人就算已經下定決心,踏出第一步要開始做運動了,卻總是感受不到成果,因此倍感沮喪。明明已經在做運動了,卻還是無法如願地瘦下來,健康檢查的結果也依舊不理想,甚至於爬個樓梯還是上氣不接下氣……為什麼就算開始運動了,還是會演變成這樣的局面呢?就是因為很多人都陷入「自認做過運動」的迷思裡。這世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健康資訊。譬如大家應該常聽說「提前一站下車走路回家」,或是「做家事時想辦法邊動邊做肌肉訓練」等。但是多走一站的距離,或是做家事順便做肌肉訓練,在運動強度不足的狀態下,根本無法達到「做運動的目的」。當然多走一站的距離,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幫助。我們做運動的目的有多種,如果想要紓解壓力,或是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進而促進新陳代謝的話,運動強度低的「輕鬆」健走或肌肉訓練或許可行。但如果運動的目的是在於消除肥胖、解決生活習慣病或運動障礙症候群(Locomotive Syndrome)、改善健檢紅字的話,一昧地長時間做強度低的健走或肌肉訓練,老實說效果很差。愈是忙到抽不出時間的人,愈是需要增加運動強度。不然隨意做些強度低的運動,就「自認做過運動」了,自然很難看出成果。做再多「練不出肌肉」的運動根本毫無意義?究竟何謂具適當強度,能展現成果的運動呢?這點可用能不能練出肌肉作為一個參考依據。「輕鬆」的運動,或許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卻很難練出肌肉。事實上,「肌肉對於身體健康非常重要」的觀念,最近受到愈來愈多研究或媒體們熱烈地討論。人類的肌肉量,會在二十幾歲至三十幾歲時達到顛峰,日後主要會從下半身的部分開始衰退。更有研究發現,過了三十幾歲之後,肌肉量會逐年下降一%。也就是說,什麼都不做的話,肌肉量只會一路消減下去。肌肉量變少的話,會發生什麼情形呢?比方說,目前已知需要協助或需要看護(臥床不起)的人,約有三成起因於「運動器官機能不佳」。所謂的運動器官,就是肌肉、骨骼及關節等,與身體活動相關的部位之總稱。總而言之,事先藉由肌肉訓練維持肌肉量,鍛鍊下半身,使身體活動自如,即可預防臥床不起。此外,另有研究指出,肌肉訓練對於預防失智症也能看出一定的成效。「缺乏運動」是罹患阿滋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研究報告顯示,透過肌肉訓練或有氧運動等方式刺激肌肉,並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活化大腦,可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話雖然這麼說,就算研究提出想要預防臥床不起或失智症,應讓身體長出肌肉,但是大家可能會覺得,「擔心這種問題似乎言之過早」。然而,為什麼會希望大家從二十幾歲或三十幾歲就應該開始做運動練肌肉,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理由。現在就以做運動減肥這個例子,為大家說明緣由。可能有很多人,都認為做輕度運動流點汗就能瘦下來,但是事實未必如此。在這世上,有些人為了瘦下來,於是會穿著厚重衣物去跑步,或是藉由上三溫暖或做熱瑜珈等方式,想讓汗水痛快地排出體外。甚至可能有些人還會覺得,汗流得愈多,代表脂肪也能大量燃燒,但事實上這些排出體外的汗水,絕對不會和脂肪的燃燒量呈正比!或許有些人在暢快流汗後,一量體重會開心地發現「體重變輕了!」,但那只是身體的水分流失而已。過度流汗後會呈現輕度脫水症狀,若不及時補充水分,有時還可能因此造成心臟等處的負擔。許多女性在計畫「開始做運動」時,都會從熱瑜珈著手。當然熱瑜珈有助於使身心煥然一新,但在高溫的室內環境,不但無法長時間運動,而且消耗的熱量也沒有想像中來得多。再加上運動強度也偏低,因此應該不太能練出肌肉來。若說到能夠燃燒脂肪的運動, 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想必是健走或跑步這類的「有氧運動」。但在肌肉量少的狀態下做有氧運動,倒不如先做肌肉訓練,這樣更能夠「抄捷徑」練出肌肉來。只要肌肉增加,基礎代謝率就會提升,相對也就能燃燒較多的脂肪。再者,想要預防或改善糖尿病的人,切記一定要增加肌肉量,才能讓身體容易大量消耗掉糖。如要解決生活習慣病的問題,關鍵就是做有氧運動再搭配肌肉訓練。為什麼長時間「一天走一萬步」也看不出成效除此之外,大家都耳聞過的健康知識之一,想必少不了「一天走一萬步」。一天能夠實際走上一萬步,而且能持之以恆的人,真的很令人敬佩。然而,「長時間一天走一萬步,卻不覺得成效顯著」的人,其實並不在少數。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總是花費相同時間,走同樣路程的話,運動負荷完全一樣,所以就算走上一萬步,肌肉也不會增加。如果沒有加快走路速度,或是變化路程提升負荷的話,根本無法達到運動目的,詳細的解說請容我後續說明。而且用健走的方式走上一萬步,通常得花費二小時以上的時間。生活忙碌的人,要他們為了運動擠出「二小時」,實在很為難。所以,與其走一萬步,倒不如視需求,搭配二十分鐘的跑步,或是十分鐘的肌肉訓練,我敢說這樣肯定效率更佳。(本文選自方舟文化《醫生說「請妳運動!」時,最強女性對症運動指南》)
-
2020-01-14 養生.聰明飲食
去不去皮?生吃熟吃?營養師解析番茄各吃法利弊
番茄是很多家庭會常備的食物。但在烹飪它們的時候,大家往往都會遇到這樣的抉擇:番茄要不要去皮吃,到底生吃還是熟吃呢?那麼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就和大家好好說一下。有人吃番茄從來不吃皮,因為害怕有農藥殘留。但實際上,從統計數據來看,番茄皮上的農藥殘留非常少,在整個蔬菜界都沒有幾個比它低的。而且我們說過多次,不必過於擔心農藥殘留問題,只要大家在正規渠道購買番茄,然後把它們好好在清水下多沖洗幾遍,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另外,也有些人吃番茄會特意把皮吃掉,因為覺得它很有營養。必須要承認,番茄皮確實富含各種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尤其還含一種極其強大的抗氧化劑——番茄紅素。可無論如何,番茄皮都非常薄,相對於整個番茄的營養來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也就是說,吃番茄到底要不要去皮,營養上沒有太大區別,主要還是看大家自己的選擇。如果你嫌麻煩,或者就想追求番茄皮上的那點營養,就把皮直接吃掉好了。反之,如果你不想吃皮就去掉它。只不過對於番茄這種蔬菜來說,去皮的難度可能有點大。不過生吃還是熟吃番茄,確實還是很有講究的。網上常有人說生吃番茄等於白吃,因為這樣基本把番茄紅素全給浪費了。不可否認的是,番茄確實在加入油脂熱處理後,能讓番茄紅素更好的被人體吸收。但一方面來說,番茄紅素只是番茄含有的一種營養成分罷了,除此之外,它還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鉀等等,生吃可以很好的獲取這些營養素。另一方面,在高溫的條件下,也會有一些營養損失,比如維生素C,很可能大部分都被破壞掉了。所以總的來說,番茄熟吃時,番茄紅素的利用率更高,而生吃可以獲得更多的維生素C、鉀以及膳食纖維。大家可以自行選擇吃法,如果沒有特殊需求,就乾脆根據自己的習慣喜好去做判斷。最後,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提醒一下大家,炒番茄的時候,不要用太多油,不然會讓溶解的番茄紅素留在鍋裡,也容易導致熱量超標,從而引起肥胖。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1-14 養生.聰明飲食
鍋貼霸主也賣起「植物肉」跟素肉和漢堡肉有何不同?
近來「植物肉」、「未來肉」掀起一波新風潮,不光是高級餐廳,連鎖速食店摩斯、水餃店八方雲集都推出相關產品。八方雲集與提倡綠色飲食文化的Green Monday合作,將OmniPork新豬肉融入鍋貼和水餃。OmniPork新豬肉去年在各大星級飯店、高檔餐廳推出後掀起風潮,9月進軍各大零售通路,今年正式跨足台灣連鎖餐飲業。什麼是Omnipork?和一般豬肉有何不同?據《韋恩的食農生活》指出,Omnipork由香港公司Green Monday加拿大研究團隊研發而成,以全植物性材料製成,配方主要來自豌豆、非基改大豆、香菇和米,除了提供優質植物性蛋白質之外,宣稱與真正的豬肉相比,其飽和脂肪低了71%,熱量也低了62%,卻同時提供更多膳食纖維、鈣質和鐵質。植物肉和其他素肉有何不同?植物肉(又稱未來肉)跟傳統素食的素肉不大相同,傳統素肉的成分幾乎為豆類、香菇經油炸製成,經過萃取、乾燥、分離濃縮,再加以調味重組,添加各種香料、色素和其他食品添加物,就成了不同風味、口感、色澤的素肉產品,植物肉則少了油炸程序。植物肉和傳統素肉相比蛋白質、脂肪量差不多,不過植物肉使用的油脂是芥花油和椰子油,較貼近所謂的「好油」,傳統素肉則為普通的大豆油。植物肉營養價值和一般漢堡肉相比?康健雜誌報導,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分析,植物肉營養價值確實比一般漢堡肉高一點,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都比較多。特別的是,鐵質含量甚至比漢堡肉排高。值得注意的是,植物肉的鈉含量不低,一塊4盎司的漢堡排就含有380毫克的鈉。
-
2020-01-14 橘世代.健康橘
每天跑步,你吃對了嗎? 專家:掌握關鍵4點才健康
只要一雙跑鞋,無論室內戶外都能享受的路跑,近年在台灣風氣越來越盛行,跑步甚至已經成為橘世代的共同語言與信仰。但開始路跑以後,飲食調整也是一門學問,要多吃增肌還是少吃減脂,到底該怎麼吃,跟著營養師學習路跑族飲食入門。●練路跑 其實不用補充高蛋白有些跑友認為,經常運動就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彌補身體修復與建造。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專欄「健康營家」,最新主題「路跑族的飲食入門原則」邀請開業診所營養師楊承樺介紹,依運動類型與體重為計算基準,大部分跑者的每公斤體重,約需1.2至1.4公克的蛋白質。楊承樺解釋,假設跑者體重為70公斤,以70X1.2=84公克的蛋白質攝取量。以該蛋白質攝取量而言,現在一般人日常飲食中,吃進去的蛋白質多早已足夠,甚至還超過這樣的基礎量,因此跑者並不需要再額外大量攝取蛋白質。●跑步前5小時要吃碳水化合物常有想靠跑步減肥的民眾,再出門跑步前會刻意空腹不吃東西,希望藉此增加跑步效果,但楊承樺提醒,完全空腹跑步可能反而事倍功半,影響到運動表現。建議跑步前5小時內應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維持身體在運動時需要的能量。●跑前2小時開始補充200至400c.c水分另外,楊承樺也建議,在出門跑步前2小時,開始補充水分約200至400c.c左右。若跑步時間超過1小時又流汗量大,就必須在運動時多次適當補充少量水分,也可在飲水中添加少許電解質或少許鹽。運動後來一瓶冰冰涼涼的運動飲料,是許多民眾的習慣,甚至有喝運動飲料比喝水好的迷思,但國健署指出,並非所有的運動都需要攝取運動飲料。運動超過1小時以上,且有明顯的喘與流汗才需要補充運動飲料。補充量則以男生600毫升、女生400毫升為原則,且是以每15至20分鐘一次的頻率補充。若是進行阻力訓練,如重量訓練,則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至於較緩和的運動,則補充水分就已足夠,不需特別喝運動飲料。●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蛋白質、醣類運動後除補充流失的水分,還需適量補充蛋白質及醣類食物,在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除幫助肌肉修補、消除疲勞,還可以避免吃進去的熱量金在脂肪組織,增加胰島素分泌來啟動身體修補恢復機制。楊承樺建議,可選擇低糖或無糖豆漿、牛奶,搭配香蕉、三明治或三角飯糰,別忘了三餐記得攝取多種顏色蔬果,維持中低IG飲食,並且不需刻意要求無油飲食,若想更進一步了解如何設計適合個人的運動飲食計畫,可諮詢專業營養師。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14 名人.好食課
只要有吃蔬菜就有足夠膳食纖維?營養師曝殘酷真相
足夠的膳食纖維能常保腸道的健康,但好食課營養師團隊分析百名上班族的飲食後發現,僅2%的人每日有吃足衛福部建議25~35克的膳食纖維攝取量,平均攝取量僅達建議量的1/6!張宜臻營養師指出許多人以為只要有吃到蔬菜,就有足夠的纖維質,實際上並非所有蔬果的纖維含量都是高的,如果要達到25~35克的纖維質目標,除了每天吃足三蔬二果外,還要選對高纖食物、攝取未精緻的全穀雜糧類,像是五穀飯或燕麥才行。多吃膳食纖維 助減重顧健康那「膳食纖維」到底是什麼,它對我們的身體又有什麼幫助?營養師解釋,它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除了常聽到有助排便順暢以外,水溶性膳食纖維常是腸道益生菌的能量來源,能幫助調整腸道菌叢,進而影響激素分泌,也可調節膽固醇、延緩胃排空的速度,避免血糖急遽上升,或是增加飽足感,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因此,攝取足量膳食纖維不僅能助減重還能顧健康。高達九成上班族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為了瞭解國人攝取膳食纖維的情況,好食課根據食藥署的食品營養資料庫(連結)計算百名上班族三餐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發現高達98%的人沒有吃到衛福部建議25~35克的膳食纖維攝取量,而且平均每人一天僅攝取不到5克的膳食纖維,僅達建議量的1/6,嚴重攝取不足!這對於上班久坐的族群來說,如果平時下班後的活動量又少,隨著年紀增加代謝降低更快,再加上未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更會提高罹患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補足膳食纖維 關鍵是吃對食物營養師指出,雖然蔬果當中都有膳食纖維,不過也有多寡之分。以常見的高麗菜來說,每100g只含1.1g的膳食纖維(連結),如果要達到25~35克的目標,一天需要吃下2.2-3.2公斤的高麗菜才行,其他常見蔬菜像是小白菜、青江菜、萵苣、白蘿蔔每100g也只含1g左右,因此如果平時常選擇低纖維的蔬果,當然容易膳食纖維不足!3招輕鬆補充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的好處多多,為了讓大家能吃得足夠,營養師特別針對膳食纖維傳授三個秘訣:1.吃對食物除了蔬果外,豆類、菇蕈、海藻、未精緻的全穀類也含有膳食纖維,而且有些高於部分蔬菜,以每100g舉例,黑豆就含有22g纖維、奇亞子有29g、黑棗有11g、即食燕麥片10.5g、大麥片6g、五穀米5g、燕麥片5g、土芭樂5g,其他纖維含量相對高的食物還包含花豆、紅豆、毛豆、無花果、香菇、杏鮑菇、苦瓜、杏仁果、玉米筍、紅蘿蔔、奇異果等,建議每日飲食中輪流替換這些食物,就能提高膳食纖維攝取量。2.選擇添加膳食纖維的食品雖然均衡飲食能夠吃到足量的膳食纖維,但對於忙碌且外食上班族來說,如果每天都要達到膳食纖維攝取量目標,飲食的選擇會相對單調,而且常會因為聚會與應酬而破功,因此建議時常外食的族群,可以購買添加膳食纖維的食品來補充,市面上已經有強化膳食纖維的商品,像是雙纖優酪乳、茶、飲品或是錠劑等,且在便利商店就能買到,想要兼顧健康與忙碌生活的人,不失為一個好選擇!3.照著一日纖維菜單吃吃看為了維持我們的腸道健康,攝取足夠膳食纖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次營養師也特別為大家準備了幾款高纖飲食菜單,照著上面的小訣竅搭配下面幾個菜單一起健康吃進膳食纖維吧!【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98%上班族攝取纖維不足!富含纖維菜單讓你吃對蔬菜水果、事半功倍】
-
2020-01-13 養生.聰明飲食
蒸地瓜和烤地瓜哪個好?這個方式可能破壞較多營養素
台灣街頭經常傳來濃郁香氣,烤熟的地瓜相當引起食慾,超商也看準商機,在店內擺放烤地瓜機,當消費者肚子餓時,可以有健康的零食可以果腹,可是最近有另外1個趨勢,超商也開始賣蒸地瓜,雖然聞起來沒有那麼香,但烹調方式不一樣,營養保留也就不相同,營養專家建議,蒸地瓜的營養素保留比較完整。新光醫院營養師李雨珊表示,地瓜屬全穀雜糧類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且膳食纖維含量高,可以提供熱量及讓人有一定飽足感,同時也有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及天然的植化素等營養,也因地瓜升糖指數(GI)相對白米飯較低,需要控制血糖民眾,偶爾可以適量將白米飯更換成地瓜當作一餐主食。然而是烤地瓜比較好,還是蒸地瓜比較好?李雨珊解釋,蒸地瓜由於最高溫度就是100度,營養素比較不容易因高溫而破壞,身體能吸收的營養就比較多;反觀烤地瓜,由於碳火或烤爐作用,營養素有可能受到較多破壞,並且在高溫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這項物質在動物實驗被證實具有致癌性,人類則是可能有致癌風險。雖然地瓜營養非常好,但李雨珊提醒,最好不要吃太多,以免攝取過多熱量及醣份,特別是要控制醣分攝取的糖尿病友,如果將地瓜當成白米飯,1碗白米飯熱量約280大卡,相當於2條小地瓜(約220g),如果同樣以100公克換算,白米飯熱量183大卡,黃肉地瓜121大卡,紅肉地瓜114大卡,雖然看起來比較低,但也要保持適量就好,才不會為了攝取營養素,反而造成肥胖得不償失。★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13 養生.聰明飲食
早上空腹喝豆漿營養大打折扣?跟著中醫師喝豆漿養生
【文、圖/摘自幸福文化《豆漿、豆花、豆腐食療大全》,作者王作生】常喝豆漿益處多《本草綱目》記載,豆漿「利水下氣,制諸風熱,解諸毒」。《延年秘錄》上也記載豆漿「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補虛能食。」中醫理論認為,豆漿性平味甘,滋陰潤燥,「秋冬一碗熱豆漿,驅寒暖胃保健康」,常喝豆漿,對身體大有裨益。豆漿的功效鮮豆漿被中國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健康飲品。飲用鮮豆漿可防治缺鐵性貧血。豆漿對於貧血病人的調養,比牛奶作用要強。以喝熟豆漿的方式補充植物蛋白,可以使人的抗病能力增強,從而達到抗癌和保健作用。長期堅持飲用豆漿能防治氣喘病。功效1 保護心腦血管作為日常飲品, 豆漿中含有大豆皂糖苷、異黃酮、大豆低聚糖等具有顯著保健功能的保健因子。多喝鮮豆漿可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可維持正常的營養平衡,全面調節內分泌系統,降低血壓、血脂,減輕心血管負擔,增加心臟活力,優化血液循環,保護心血管,並有平補肝腎、抗癌、增強免疫力等功效,所以有科學家稱豆漿為「心血管保健液」。功效2 降低血糖糖尿病大多是由於不科學的飲食長期積累造成的,不當的飲食往往會影響鎂、磷、銅、鋅、鉻、鈷、鍺等元素的吸收,最終導致糖尿病的發生。最近國外有學者研究證實,豆類飲品具有降血糖作用,豆漿是糖尿病患者極其寶貴的食物,因為糖尿病患者攝取豆漿中的水溶性纖維,有助於控制血糖。功效3 防治高血壓豆漿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鉀、鎂,是有力的抗鹽鈉物質。如果體內能適當控制鈉的數量,便能防治高血壓。功效4 防治癌症豆漿中所含的蛋白質和硒、鉬等都有很強的抑癌和治癌能力,尤其對胃癌、腸癌、乳腺癌有特效。功效5 養顏美膚科學研究認為,女性青春的流逝與雌激素的減少密切相關。鮮豆漿除了含有植物雌激素以外,還含有大豆蛋白、異黃酮、卵磷脂等物質,對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子宮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是一味天然的雌激素補充劑。同時,豆漿還含有一種牛奶所沒有的植物雌激素黃豆苷原,該物質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功能。每天喝300~500毫升鮮豆漿,可明顯改善女性心態和身體素質,延緩皮膚衰老,達到養顏美容之目的。功效6 強身健體每百克豆漿含蛋白質4.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5克、磷4.5克、鐵2.5克、鈣2.5克,此外,豆漿中還含有維生素、核黃素等,對增強體質大有好處。豆漿飲食指南豆漿的適用量正常成年人每天飲1 ~ 2 次, 每次250~350毫升即可;兒童每天飲200~250毫升為宜。不適宜喝豆漿的人群豆漿雖然很有營養,也不是人人都能飲用或多飲用的,比如: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均不宜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豆漿中含有一定的低聚糖,能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所以胃潰瘍的朋友儘量少喝豆漿。胃炎、腎功能衰竭等病人需要低蛋白攝取,不宜飲用豆漿。因為豆類及其製品富含蛋白質,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臟負擔。豆類中的草酸鹽與腎中的鈣結合,會形成結石,加重腎結石的症狀,所以腎結石的患者也不宜飲用豆漿。痛風是由嘌呤代謝障礙所導致的疾病。黃豆中含有嘌呤,黃豆磨成豆漿後,嘌呤幾乎沒有損失,所以,痛風病者不宜飲用豆漿,或者適量飲用豆漿後需減少肉類的攝入量。豆漿 VS 牛奶豆漿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日常營養飲品,其營養價值完全可以和牛奶相媲美,而養生保健價值更勝一籌,大豆皂苷、異黃酮、卵磷脂等特殊的保健因子營養價值很高,可以說,豆漿是「心腦血管保健液」。豆漿與牛奶相比,有五大優勢:1. 豆漿中含植物性保健成分,包括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大豆多糖、大豆低聚糖,以及其他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成分對於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均有幫助。而牛奶中沒有這些成分。2. 豆漿中含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含量低,不含有膽固醇。3. 豆漿含有膳食纖維。豆漿中以可溶性纖維為主,豆渣中有大量不可溶纖維。牛奶中沒有膳食纖維。4. 豆漿熱量偏低,豆漿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的比例是2:1,而牛奶中二者比例是1:1。5. 豆漿作為植物性食品,大豆的污染危險相對於動物性食品要小得多。自己打豆漿更避免了加工中的可能污染和摻假。鮮豆漿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及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素有「綠色牛乳」之稱,其營養價值與牛奶相近,蛋白質含量高達2.56%,比牛奶蛋白質含量2%還要高,並且豆漿中的蛋白為優質植物蛋白;豆漿還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鐵的含量是牛奶的25倍;豆漿中不含膽固醇與乳糖,牛奶中含有乳糖,乳糖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才能分解,進而被人體吸收,但中國多數人體內缺乏乳糖酶,這也是很多人喝牛奶會腹瀉的主要原因。另外,豆漿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苷、異黃酮、卵磷脂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具有降低人體膽固醇,防治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功效。牛奶裡不含抗癌物質,而豆漿含有五種抗癌物質,特別是其中的異黃酮,是預防及治療乳腺癌、直腸癌、結腸癌的重要物質。喝豆漿的誤區誤區1 早晨空腹喝豆漿建議 如果空腹喝豆漿,豆漿裡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營養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喝豆漿時最好吃些麵包、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另外,喝完豆漿後還應吃些水果,因為豆漿中含鐵量高,配以水果可以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誤區2 往豆漿裡加個雞蛋更有營養建議 因為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蛋白質的消化,降低營養價值。最宜往豆漿中加白糖,加冰糖則更勝一籌。誤區3 豆漿營養豐富,人人都適宜建議 豆漿性平偏寒,因此飲後常有反胃、呃逆、腹瀉、腹脹等反應的人,以及夜間尿頻、遺精的人,均不宜飲用豆漿。另外,豆漿中的嘌呤含量高,痛風病人也不宜飲用。誤區4 豆漿只要加熱就可以飲用建議 飲用未煮熟的豆漿會中毒,因為生豆漿中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不僅會難以消化,而且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等中毒症狀。誤區5 豆漿可以用保溫瓶儲存建議 不要用保溫瓶儲存豆漿。豆漿裝在保溫瓶內,會使瓶裡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將豆漿作為養分而大量繁殖,經過3~4個小時就會讓豆漿酸敗變質。Tips泡豆安全嗎?有人擔心泡豆的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危害健康。事實上,黃麴黴是在種子類食品受潮時滋生的,它在有一定水分(而不是已經充分吸水的狀態)、同時氧氣充足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如果把食品泡在水裡,氧氣不足,黃麴黴就很難繁殖起來。所以泡豆不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如果擔心豆子在儲藏中被黃麴黴污染,應該先用清水浸泡,然後把泡豆水倒掉,再用清水沖洗幾遍,用清水打豆漿,會更為安全。
-
2020-01-13 養生.聰明飲食
將脂肪燃燒率最大化 營養專家推薦9大類「腰瘦」食物
【文/選自橡實文化《腰瘦早餐》,作者大衛・辛振可】本書並未涵蓋完整的腰瘦飲食法,但每道食譜都有至少一種關鍵腰瘦食物。從以下摘自《腰瘦食譜大全》(Zero Belly Cookbook)的段落中,你會學到每一種食物如何將脂肪燃燒率最大化,並讓你更健康、更快樂。腰瘦蔬果蛋白飲將養分攝取量放到最大為了完全發揮腰瘦計畫的效用,每天早上,你都要在主餐之外搭配一杯綜合蔬果飲。這些飲品既好喝又好做,你可以早餐喝,也可以把它當成零食、代餐或甜點。研究顯示,高蛋白、低脂肪的蔬果飲能有效促進人體吸收養分,尤其能促進肌肉對養分的吸收。我的腰瘦蔬果蛋白飲食譜,把市售蔬果昔常見的牛奶、添加糖和人工添加物都拿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水果、堅果、植物性蛋白質,以及杏仁奶和椰子奶之類的植物奶。為什麼要用植物奶取代?首先,牛奶對某些人來講不易消化,而消化不良會導致發炎,發炎又會導致體重增加,但原因不只如此。2014年,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現,一天喝三杯以上牛奶的女性,死亡率是一天喝不到一杯者的兩倍。骨折也更常發生在女性重度牛奶飲用者身上。儘管這只是初步的研究結果,卻更加說明了用植物奶來做每日蔬果飲為什麼是明智之舉。雞蛋關掉內臟脂肪基因雞蛋是攝取膽鹼最佳的單一食物來源。膽鹼是維生素B的一種,對建造人體所有的細胞膜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養分。膽鹼不足和導致內臟脂肪堆積的基因有直接關係,尤其是肝臟的部分。美國國家醫藥學院(U. S. Institute of Medicine)定出的每日適當攝取量為女性425毫克、男性550毫克。然而,根據2015年的全國健康與營養普查報告(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在美國全體國民當中,達到適當攝取量者所占比例很小。紅色水果關掉肥胖基因如同職業籃球員,每一種水果對自己做的事都很拿手。但紅色代表你吃的水果略勝一籌──西瓜之於香瓜,就像詹皇(LeBron James)之於紐約尼克隊的候補球員。打從《腰瘦飲食》一書上市以來,持續有越來越多證據證明了這一點。舉例而言,《演化與人類行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期刊的一項研究就發現,紅色和橘色蔬果食用量較多的人,擁有較為健美的膚色,此即為類胡蘿蔔素這種抗病成分的功勞。【腰瘦水果榮譽榜】紅寶石葡萄柚、酸櫻桃、覆盆莓、草莓、藍莓、黑莓、紅蘋果(尤其是紅粉佳人蘋果)、西瓜、李子、水蜜桃、油桃。橄欖油及其他健康油品飢餓感退散食用油的作用不僅在於讓食物更美味,事實上,吃對種類還可調節飢餓荷爾蒙,抵擋嘴饞的衝動。像特級初榨橄欖油、堅果和酪梨所含的油脂,都是好的食用油。發表在《營養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午餐搭配半顆新鮮酪梨的受試者,接下來幾小時的食慾減低了四成。在印度則有一項新的研究,科學家針對有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的六十位中年男性,他們給兩組受試者類似的飲食,只不過其中一組的每日熱量有兩成是來自開心果。到整個研究期結束時,開心果組的成員腰圍較小。【腰瘦油脂來源榮譽榜】特級初榨橄欖油、初榨椰子油、酪梨、胡桃、腰果、杏仁、杏仁醬、野生鮭魚、沙丁魚、研磨亞麻籽(即亞麻籽粉)、奇亞籽。豆類、米飯、燕麥及其他健康纖維關掉糖尿病基因不妨將豆類視為減重小藥丸,隨時想吃就盡情享用吧!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每天多攝取199大卡的熱量,每天吃四分之三杯豆類的人,卻比不吃豆類者體重少了3公斤。部分原因在於來自豆類和全穀類的纖維,纖維的成分幫助人體分泌一種叫作丁酸(butyrate)的物質,這種物質關閉了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的基因。不過,有一種常見的纖維來源,你在腰瘦食譜中不會看到,那就是小麥。腰瘦法不是嚴格的無麩質飲食法,但本書所有食譜用的都是本來就不含麩質的食材,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有麩質不耐症,那麼這種蛋白質成分就會導致你的腸胃發炎。我的目標是要發明一套人人適用的方案。所以,如果你想吃小麥類的食物,那就吃吧。但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明,堅守腰瘦法的纖維來源可能比較明智。根據《營養與新陳代謝年刊》(Annals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的一項研究,科學家發現,比起吃即食含糖玉米片,早餐吃燕麥粥可帶來較大的飽足感和較低的飢餓度,下一餐吃進去的熱量也較少,即使兩種早餐的卡路里攝取量是一樣的。【腰瘦豆榖類榮譽榜】罐頭黑豆、罐頭鷹嘴豆、法國綠扁豆、燕麥片、藜麥、糙米。額外補充植物性蛋白質促進新陳代謝腰瘦法其中一個獨樹一格的特點,就在於它仰賴植物性蛋白質。雖然我不是素食者(差遠了!),我也知道對追求腸胃健康的人而言,仰賴動物奶補充蛋白質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對乳糖不耐症患者來講。【腰瘦蛋白質來源榮譽榜】Vega One多合一營養奶昔、Vega運動表現蛋白粉、Sunwarrior有機植物蛋白粉、PlantFusion有機植物蛋白粉。綠葉蔬菜、綠茶和鮮豔的蔬菜終結發炎並關閉囤脂基因像瑞士甜菜這樣的綠葉蔬菜,真可謂是鏟肉專用的瑞士刀。若能多多食用綠葉蔬菜,你的身體就會受到大量葉酸的保護。葉酸是維生素B的一種,從振奮情緒到對抗癌症都和它有關。它也是一把基因之鑰,既能鎖上導致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的基因,也能關閉形成脂肪細胞的基因。但綠葉蔬菜也有另一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幫助你打造一個健康、平衡的腸道環境。光是把益菌吃下肚還不夠,為了確保這些小傢伙頭好壯壯,你得餵牠們吃東西。牠們最愛吃一種叫作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簡稱FOS)的東西了,那是一種存在於蔬菜、水果和穀物當中的膳食纖維。但在這三者當中,蔬菜可能是把這種關鍵養分吃下肚最健康的方式,因為蔬菜的熱量低。研究顯示,果寡糖可促進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提升飽足感,不然也能改善便祕,保持腸道環境清潔溜溜。【腰瘦蔬菜榮譽榜】羽衣甘藍、菠菜、西洋菜、蘿蔓萵苣、紅蘿蔔、瑞士甜菜、櫛瓜、紅甜椒、番茄、小黃瓜、西洋芹、蘆筍。瘦肉和魚肉建造肌肉並關掉囤脂基因保持和建造肌肉很重要,尤其當我們越來越年長。肌肉質量增加,意味著更健康的體重、更健美的身形,以及更良好的生活品質。但為了得到這些好處,我們可能需要吃進比目前更多的蛋白質。腰瘦飲品就提供了很多植物性蛋白質,但額外來一份瘦肉也無妨。美國目前的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8公克,或以77公斤的人來說,每日大約62公克。一副雞胸肉約有20公克蛋白質,一份牛絞肉、鮭魚或一塊撲克牌大小的豆腐也是。但在《美國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生理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吃建議攝取量兩倍蛋白質者,蛋白質淨利用率和肌肉蛋白合成作用較佳;換言之,他們較容易保持和建造肌肉。【腰瘦肉類榮譽榜】雞肉、火雞瘦絞肉、瘦牛肉、野生鮭魚、蝦子、干貝、鱈魚、鮪魚、大比目魚。你最愛的辛香料關掉發炎基因和增重基因在我開的老餐廳「白街」(White Street),客人最常讚美的不是異國風情的雞尾酒、巨無霸牛排、或濃郁綿密的甜點,而是當成配菜的蔬菜、湯品、以及烤雞腿之類的簡單肉食。這都是因為主廚精通辛香料搭配的藝術,將辛香料的效果發揮到極致的緣故。辛香料能讓你吃過成千上萬次的東西變得像是前所未嚐。不過,香草、辛香料和調味料為食物所做的可不只是增添風味而已。從抗癌、調節胰島素反應到抗發炎,許多廣受使用的辛香料都是明星營養素。越是擅長將這些辛香料融入到每日三餐之中,你的健康狀況就會越好,你的味蕾也會越滿足。然而,儘管多數香草和辛香料都具有強大的抗發炎特性,辛香料本身所含成分和你實際上吃進身體裡的卻不一樣,這即是所謂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為了測驗辛香料經消化後的確切效力,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Gainesville, Florida)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用不同的辛香料做實驗,讓受試者連續一週每天吃大量辛香料。接著,他們將受試者的血漿滴到發炎的白血球上。吃丁香、薑、迷迭香和薑黃的受試者,血漿是最強勁的;換言之,這些辛香料經消化後的抗發炎成分含量最高。【腰瘦辛香料榮譽榜】黑胡椒、薑黃、肉桂、無糖可可粉(非鹼化可可粉)、辣椒粉、乾燥百里香、乾燥迷迭香、乾燥奧勒岡。祕密武器:薑黃幾世紀以來,印度菜和中藥都愛用這種超級香料是有理由的。薑黃含有薑黃素,薑黃素可以瘦腰、對抗慢性發炎、抗癌,還可提高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含量—這是一種促進神經元生長的腦部荷爾蒙。薑黃甚至可以治療憂鬱症,一早給你好心情。
-
2020-01-12 新聞.私房新聞
快速減重 小心咪咪縮水又變老
運動是為了健康,保持良好體態,看起來更年輕,但如果運動過了頭,或是方法錯誤,反而容易出現老態,或讓咪咪大縮水,這則稿子刊登後,有些女性朋友看到我,欲言又止,最後害羞地說,那是真的。練了重訓、強化核心肌群,原本好處多多,可以讓腰部結實,線條好看,臀部變翹,還能減少下背痛,延緩脊椎退化速度,但一談到可能胸部縮水,大部分女生都會退避三舍,想一想還是算了吧。花錢、流汗,有了健康、體態變美了,胸圍可能少了一兩個罩杯,如果上圍尺寸從D變成C,只要花點巧思,用心再喬一下,應該還能接受。要是原本就不大,又小了一號,這確實會讓人懷疑人生。從運動及營養等學理來看,有些人勤練健身,順利減重後,卻容貌變老、胸部縮小,主要原因就在於減重速度太快,一般來說,減重應以兩個月為一個單位,不宜多於體重一成。舉例來說,原本70公斤,兩個月瘦身上限為七公斤,如果減過了頭,身體一時之間無法適應,新陳代謝系統紊亂,女生可能月經異常,甚至沒了月經。快速瘦身,最可怕的後遺症,就是變老,臉部脂肪流失,臉頰凹陷,皮膚乾皺,失去光澤,很可能再也回不去了,有了強健軀體,一下子從歐巴變成阿伯,令人難以接受。想要瘦身,建議還是一步一步來,初期以飲食控制為主,計算控制熱量,搭配運動,讓脂肪變少,等身體逐漸適應後,以運動為主,訓練肌肉,維持正常減重速度,相信就能瘦得健康,不至於瘦到沒胸、變老。
-
2020-01-1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膽固醇高、過重引起的脂肪肝才可怕
老公肥胖,老婆叫他多走路運動減肥。老公說:「那有什麼用?豬八戒去西方取經,來回走了一趟,還不是那麼胖!」說的也是,要減重,說的容易,做起來困難,成效不彰的也多,事實上有不少減重醫師本人就是胖胖的。在古代,人老了,胖胖的,說好聽一點是福態,古代愛美,胖的楊貴妃比瘦的趙飛燕似乎更受人欣賞。近代以來,豐衣足食,大吃大喝,加上含喝飲料,甜點盛行,肥胖的國人越來越多,造成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的人越來越多。人體攝取了過多的熱量,貯存在肚皮下變成鮪魚肚,在肝臟變成脂肪肝,在胰臟變成脂肪胰。人的脂肪貯藏在肝臟大都只會引起單純的脂肪肝,但有些人的肝細胞會發炎壞死,引起脂肪性肝炎,進而引起肝硬化或肝癌。判斷是否有脂肪肝,最簡單方便的方法就是超音波檢查,如果有脂肪肝,大概通常是吃太多或者血脂肪太高了,或者酒喝太多了。少數人雖不胖,血脂肪也正常,也沒有喝酒,但就是有脂肪肝,這是體質之故,通常無大礙。脂肪肝對肝臟有沒有傷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驗肝功能指數GOT、GPT(現稱AST、ALT),如果沒有B、C肝,也沒喝酒,也沒吃消炎止痛藥或其他藥,肝指數高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脂肪引起的肝細胞發炎。脂肪肝本身不太可怕,可怕的是膽固醇高引起的脂肪肝,或體重過重引起的脂肪肝,這通常是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有一天可能會心肌梗塞或腦中風,這時再求醫可能就為時太晚。換言之,保肝長壽之道,就是適度飲食,控制體重,保持身輕如燕的身材,才是延年益壽之道。@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9期已出刊,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1-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一喝水就容易肥胖的體質還有救嗎?醫師教你這樣做
Q:喝水就容易胖,體質可以調整嗎?A:減重瘦身除了少吃多運動,中醫同時重視個人情形調整體質,舉例來說,從小易胖的痰濕型體質者宜去除水濕,壓力大而產生痰濁血瘀體質者宜加以疏肝,藉此提升五臟六腑機能與新陳代謝,更順利減重且減少復胖。有的人從小易胖,大多屬痰濕型體質。他們脾胃不佳,經常有胃食道逆流、排便不順等症狀,此時可藉由決明子清腸通便、山楂促進消化、荷葉降脂和胃、澤瀉利痰濕、桑葉調節血糖。上述藥材各三到五錢共煮或沖泡成1500毫升的茶飲,適合飯後飲用。有的人長期壓力大,壓力來襲會使人體分泌俗稱為「壓力荷爾蒙」的腎上腺皮質醇,這種荷爾蒙為讓人累積能量抗壓,會發出訊號讓攝入的熱量轉為脂肪儲存,易使人增肥。這種類型的肥胖者容易因壓力經常肩頸僵硬、肌肉緊繃、上半身肥胖、腸道蠕動不佳與便祕,且容易使病理物質堆積而演變成痰濁血瘀體質。此時宜加以疏肝氣,像是草決明、柴胡、陳皮、薄荷葉、番瀉葉等各三到五錢,加上些許玫瑰花瓣,共煮或沖泡成1500毫升的茶飲,有助疏肝解鬱、健脾和胃、幫助排便等。有的肥胖者血脂較高,此時活血化瘀的中藥有助同時降血脂與減肥,例如丹參、紅花、桃仁、三七等對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脂以及防止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不過每個人的體質與合併疾病不同,建議諮詢中醫師再行調整。待堆積體內的病理產物去除之後,平日可藉由部分中藥材提神補氣、提高代謝機能,像是每日以十克枸杞加上四顆紅棗沖熱水引用,有助改善亞健康狀態、養成易瘦體質。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宛容
-
2020-01-11 養生.聰明飲食
還在挑食不吃蔬菜?4種難纏慢性疾病找上門
「我們家小孩好挑食喔!」王媽媽跟同事聚餐,邊用餐邊抱怨道,小孩嫌青椒有難聞的味道、秋葵口感黏黏的很噁心,吃個飯東挑西撿,挑出來不吃的菜,都比吃進肚子裡的還要多;但同時,她自己也把紅蘿蔔、洋蔥及茄子列入黑名單,整場晚宴下來,所有蔬菜動都沒動過。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已經有調查指出,挑食不只是小孩的特性,不少大人也有此壞習慣。為了提倡正確的營養攝取觀念,減少挑食或偏食引起的健康問題,衛生福利部努力推廣「天天5蔬果」,但是,一些調查也發現「天天5蔬果」對大部分人來說,仍只是口號而已。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與高雄醫科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在515名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當中,經常食用蔬菜或是黃豆產品的兒童,罹癌的風險較少吃蔬菜者減少一半;瑞典的一項大型研究也發現,一天吃不到5份蔬菜、水果的人,往往比較短命,尤其與每天吃5份蔬菜、水果的人相比,每天都不吃蔬菜、水果的人,壽命平均減少3年,研究期間,死亡率也增加約53%。 那麼,不受民眾青睞、被「挑」掉的青菜到底是哪些呢?根據調查指出,最討厭的蔬菜分別是苦瓜、茄子、青椒、紅蘿蔔、A菜、洋蔥、香菇、高麗菜、番茄、空心菜。其他入口網站的調查也發現,秋葵、茄子、韭菜、青椒、南瓜、紅蘿蔔、大蒜、山藥、芹菜、豌豆、芋頭、洋蔥、萵苣、番茄,都是「顧人怨」的蔬菜。 偏偏這些「顧人怨」蔬菜的營養價值都相當高,羅東博愛醫院營養師萬巧羽舉例,像是苦瓜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有益於調節體內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青椒是蔬菜中含維生素A、K最多,且富含鐵質,有助於造血;紅蘿蔔則有含量很高的纖維素及硒元素,並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同時也含鈣、磷、鐵、鉀、鈉、菸鹼酸及草酸等礦物質,因此,在日本有「小人參」之稱。 為什麼這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不受青睞呢?原因之一,就是有些蔬菜的味道「怪怪」的。例如青椒獨特的苦澀味、苦瓜的苦味、茄子軟趴趴的口感、胡蘿蔔的怪味,山藥、秋葵黏黏稠稠的、番茄的酸味、大蒜、洋蔥的嗆辣等,這些味道都相當不討喜。 萬巧羽認為,長期攝取這種沒有蔬果的飲食,對健康無益,因為她在臨床上看到許多人因為挑食、不愛吃蔬菜,而罹患慢性疾病,長期與藥為伍。以下是不良飲食習慣下,較常見的慢性疾病:1、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是因為少吃蔬菜,多攝取肉類或高熱量餐點,造成肥胖問題,進而引發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又稱為「胰島素阻抗症候群」,是個牽涉多方面代謝異常的症候群,一旦罹患代謝症候群,未來容易罹患包括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 2、糖尿病是個愈來愈兇猛的文明病,此病是因不當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的而引發。近來飲食西化,蔬果攝取不足,因此,第二型糖尿病的罹病率,有愈來愈高的趨勢,且罹病年輕化也愈來愈明顯。 3、高血脂高血脂症有隱形殺手之稱,當飲食不當,引起體內的膽固醇過多時,會積聚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漸漸硬化、狹窄,且長時間無聲無息,沒有任何症狀,但血管壁上粥狀硬化的程度,會愈來愈嚴重,最後將造成血管梗塞。因此,「顧人怨」蔬菜中的茄子、秋葵,可降低膽固醇,應該多吃。 4、高血壓高血壓是種很常見的慢性疾病,65歲以上國人罹患高血壓的比例高達1∕2,相當驚人。高血壓會引起許多併發症,像是腦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等。令人討厭的苦瓜,含豐富的鉀、維生素C、葉酸,維生素A、B1、B2、鐵、鈣、磷,也含有膳食纖維和高量的維生素C,可以和體內的自由基結合,具有抗氧化作用,尤其所含的鉀,可有效降低血壓。 延伸閱讀: 蔬菜要先洗還先切? 營養師告訴你如何處理營養不打折 吃蔬果最怕農藥殘留! 這5種清洗方式只會愈洗愈毒 
-
2020-01-09 養生.健康瘦身
健身族想增肌減脂 「完美食物」平價、有效
各式健身營養補給品中,幾乎無一能夠勝過「蛋」這種平價完美食物,來幫助有效增強體能。在能量補給方面,蛋類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他命、蛋白質、以及脂肪,熱量也充足,每顆熱量大約70卡路里。在增肌減脂方面,蛋類更是一大利器;每顆蛋含有超過6公克的蛋白質,而且最棒的是蛋裡都是完全蛋白質(complete protein),含有蛋白質合成所需九種必要的氨基酸;而且蛋類還能讓燃脂代謝機能更加活躍。很多人擔心蛋對心臟的副作用,但是農業部(USDA)研究人員宣稱現代的蛋類內含的膽固醇,比先前報告的含量減少14%。當今蛋的維生素D含量也比以往多64%,體型較大的蛋每顆內含41國際單位(IU);而各年齡層成年人最新的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為600IU。適當攝取較多維生素D有益身體健康;能夠幫助提高體內睪酮含量,讓較年長的成年人增強體力。行動力與健康情況正常的女性,每天攝取一顆完整的蛋,包括蛋黃,能幫助增加肌肉、減緩肌肉疼痛、還能增強腦力;一顆蛋的所有蛋白質中有44%都來自蛋黃。一項新研究也顯示,連續八周內每天早餐吃兩顆蛋的個人,體重平均減輕六磅,幾乎是吃一個貝果麵包的個人減重幅度的兩倍;吃蛋族群的腰圍也減少83%,體能增加,體內膽固醇含量也沒有顯著增加。為了確保食用安全,建議民眾將蛋放入冰箱,並在三到四周內食用完畢;烹飪時溫度要超過華氏160度,並將蛋翻面加熱至蛋黃凝結。建議民眾將所有含蛋食物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在無法充分加熱的食物中加入生蛋。
-
2020-01-09 新聞.食安拉警報
年節採買當心! 豆菜類吃下肚 過半農藥超標
大潤發台南店 越南甜豆含14種農藥 農曆春節採買即將進入高峰期,消基會今日公布日前抽查39件豆菜類樣品檢測結果,其中20件有超量農藥,甚至含不得檢出的農藥,不合格率超過五成;最離譜者更多達14種農藥,是購自大潤發台南店的越南甜豆,同時也驚見頂級超市city super(SOGO復興店)的豌豆莢含有十種農藥。對此,大潤發未回應,city super則表示不合格的豌豆莢已即刻下架。消基會指出,豆菜為高纖、低熱量的蔬菜種類,經常做為三餐配菜,但此類作物為「連續性採收作物」,加上病蟲害多,所以會噴灑農藥,稍有不察,可能會發生今日噴藥、明日採收的情形,造成豆菜類農作物農藥殘留較高的問題,因此需特別留意。消基會進一步建議政府,應針對不合格率較高的產品,精進採樣計畫,追蹤不合格樣品來源,並進行輔導農藥的使用,改善產品品質。消基會指出,本次抽查的「豆菜」類樣品包含:醜豆、豇豆、敏豆、豌豆及甜豆等五種豆菜類,共計購得39件樣品。樣品購自雙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量販店、超市、雜貨店及傳統市場等通路。消基會提醒,「敏豆」14件樣品均檢出多種農藥,值得特別注意;且有五件超量(或不得檢出)。「豌豆」抽樣八件均檢出多種農藥,七件超量(或不得檢出)。「甜豆」百分之百不合格,抽樣七件均檢出多種農藥且超量(或不得檢出)。豇豆也有一件不符合,兩件醜豆則均合格。在不合格的豆菜類樣品中,消基會發現不得檢出的農藥,如歐滅松、達克利、護矽得、氟派瑞、賽氟滅、滅達樂、大滅松等消基會表示,農藥殘留不符合標準蔬果,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殘留農藥超過安全容許量者,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的規定,依同法第44條規定「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食品業者之登錄,經廢止登錄者,一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
-
2020-01-09 養生.聰明飲食
秋冬吃黃色蔬果健脾養眼又養顏 醫師教這樣吃更營養
秋冬季節,餐桌上常可見到黃澄澄、金燦燦的菜品。黃色蔬果有哪些營養特點,如何科學烹飪,食用有哪些技巧呢?氣虛脾虛者要多食一般認為,黃色食物的營養價值相對比較高,所謂“以黃為貴”,我們可以適當多食用。黃色食物與土地的顏色接近,所以屬土。按照《內經》養生理念,飲食應該五味均衡,但黃色、甘味的食物可以作為主食多吃一些。中國人尤其是中國文化產生的源頭地域中原地區人民,飲食的主體色彩是黃色,農作物如小麥、玉米、小米、土豆、紅薯、南瓜、黃豆等,肉類如黃雞、黃魚等。同樣,對人體有明顯補益作用的藥物也多是黃色,如人參、黨參、桂圓、紅棗、枸杞子、山藥、蜂蜜、甘草等。現代營養學證實,玉米、小米、紅薯、南瓜之類入脾經的黃色食物,具有益氣健脾作用,以主食的形式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大部分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熱量。所以,氣虛、脾虛者應多選黃色食物。儘量選擇蒸煮烤黃色食物中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特別高,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和葉黃素,能減少皮膚色斑,既可保養視力,又可養顏、延緩衰老。玉米、小米、紅薯等黃色食物提供的大量膳食纖維,可調節血糖及胃腸功能;一些黃色食物如大豆、雞蛋還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花菜等黃色蔬菜所含的黃堿素有較強的抑癌作用。黃色食物不但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更重要的是含有黃色食物標誌性的色素——胡蘿蔔素。胡蘿蔔素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清除體內的氧自由基和有毒物質,增強免疫力,在預防疾病、防輻射和防止老化方面功效明顯,是維護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烹飪黃色食物時,切忌長時間地高溫加工,如炒、炸等烹飪方式,最好採用蒸、煮、烤的烹飪方式,以免營養素被破壞。怎麼吃更有營養☆香煎玉米肉餅材料:玉米粒100克,胡蘿蔔半根,豬肉末200克,芝麻油1小勺,白砂糖1小勺,胡椒粉1/4小勺,玉米澱粉1小勺,水10克,食鹽3克,食用油1勺,蔥末適量。做法:1.玉米粒蒸熟,胡蘿蔔切絲放入碗中。2.碗裡依次放入肉末、食鹽、芝麻油、胡椒粉、老抽、白砂糖、胡蘿蔔絲、水和玉米澱粉,往一個方向攪拌至黏稠後,放入玉米粒拌勻。3.加熱平底不粘鍋,放入油,將肉泥捏成小圓餅。4.將玉米肉餅放入鍋中,小火煎,待玉米肉餅兩面煎熟,撒蔥花趁熱食用。點評:這是一道色澤金黃的中式漢堡,不僅提升了口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給予了充足的能量,玉米中的粗纖維還可刺激腸蠕動、養顏美容,是粗糧細做、粗細搭配的典型之作。☆蜜棗南瓜蒸百合材料:南瓜適量,蜜棗若干顆,百合、冰糖若干。做法:1.南瓜切大片,擺盤備用,中間放入去核、切塊的紅棗。2.百合洗淨後掰成小塊,放在南瓜上,然後放上適量的冰糖。3.入鍋蒸20分鐘以上,至所有原料軟爛、冰糖融化即可食用。點評:這是一道以南瓜、蜜棗、新鮮百合、冰糖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甜品,清淡不油膩,營養又美容,美味又潤燥。☆胡蘿蔔糯米糕材料:胡蘿蔔兩根,糯米粉300克,小麥澱粉100克,砂糖、香草葉適量。做法:1.胡蘿蔔去皮、切塊,加入適量水,一起倒入料理機中,攪打成泥。2.大碗內加入糯米粉、小麥澱粉和適量砂糖。3.倒入打好的胡蘿蔔泥,攪拌成均勻的麵團。4.取適量胡蘿蔔糯米麵團,搓成一頭大、一頭細,類似胡蘿蔔的形狀,然後墊上一層油紙。5.用小刀的刀背壓出一些胡蘿蔔的紋理,入鍋蒸10分鐘左右。6.用香草葉插在蒸好的胡蘿蔔上,裝飾成胡蘿蔔葉子。點評:糯米中添加了胡蘿蔔,不僅增加了獨特的香味和亮麗的色澤,胡蘿蔔有益肝明目、降糖降脂及增強免疫力的食療功效,是一款非常適合老年人、兒童食用的點心。
-
2020-01-08 養生.聰明飲食
哈佛研究實證有9大功效 醫師:健康長壽的關鍵是這個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哈佛醫師的常備抗癌湯》,作者高橋弘】病從口入,但植化素具有「抗病」功效植化素在近幾年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它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免受紫外線和蟲害侵擾,自行生成的天然成分。只有植物才能生成植化素,因此動物唯有吃植物,才能攝取到植化素。過去我們學習的都是以五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醣類)、蛋白質、脂質、維他命、礦物質)為主的營養學,繼食物纖維被稱為第六營養素之後,也有人將植化素稱為第七營養素。不過,這種稱呼方式是錯誤的。因為植化素與五大營養素不同,它既不是構成身體的成分,也無法創造熱量。儘管如此,植化素仍具有可媲美五大營養素的重要功能。人類攝取食物主要是為了發揮以下機能及作用:❶帶來營養:五大營養素負責構成身體各部位,創造維持生命的熱量。❷個人喜好:個人喜好指的是美味、香味等,讓人享受飲食的機能。五大營養素與植化素都能發揮這項機能,食物的顏色、香氣、苦味與澀味來自於植化素。❸預防生活習慣病: 因飲食導致的疾病,也能透過飲食預防與治療。這是唯有植化素才能發揮的重要功效。五大營養素是人體必需營養素,同時也是罹病原因。舉例來說,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肥胖與糖尿病;攝取過量脂質會引發高血脂症;攝取過量鹽分會形成高血壓。另一方面,植化素有助於預防疾病,其功能廣泛多樣,有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力,有些則能提升免疫力、預防血管老化、預防癌症、抑制過敏症狀、養顏美容、促進眼睛健康等。想要預防現代人常見的生活習慣病,度過健康且長壽的人生,關鍵就在「植化素」。哈佛大學研究實證,「蔬菜湯」可達到九大功效!我長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研究癌症與免疫功能,在《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許多論文。綜合長期以來的研究結果,誕生出「常備抗癌蔬菜湯」。來我醫院求診的病患,我也鼓勵他們喝「常備抗癌蔬菜湯」治療疾病。簡單來說,「常備抗癌蔬菜湯」有如下的作用:❶抗氧化:消除活性氧高麗菜與南瓜的維他命C、南瓜的維他命E、洋蔥的異蒜氨酸與槲皮素、胡蘿蔔與南瓜的α–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都具有可消除活性氧的抗氧化作用。❷解毒:去除體內毒素高麗菜的芐基異硫氰酸酯可增加肝臟的解毒酵素,去除有害物質與致癌物質的毒素。此外,高麗菜、洋蔥與胡蘿蔔內含的食物纖維可調整腸內細菌,促進排便,發揮解毒作用,消除有害物質與致癌物質的威脅。❸增強免疫力舉例來說,胡蘿蔔與南瓜的β–胡蘿蔔素可活化NK細胞、T細胞與巨噬細胞,提升免疫力。此外,β–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化成維他命A,強化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高麗菜、南瓜富含維他命C,可促進干擾素的分泌,增強免疫力。❹抑制過敏與發炎胡蘿蔔與南瓜的β–胡蘿蔔素,和南瓜含有的α–生育醇可發揮共同作用,抑制IgE 抗體(IgE 是過敏反應的起因),預防過敏體質。此外,洋蔥內的槲皮素亦可抑制生成IgE 抗體,減緩過敏反應;抑制細胞激素與前列腺素之生成,消除發炎症狀。❺淨化血液與預防動脈硬化高麗菜的芐基異硫氰酸酯與洋蔥的槲皮素,具有淨化血液作用,可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胡蘿蔔與南瓜的β–胡蘿蔔素可避免壞膽固醇氧化,預防動脈硬化。❻有效降血壓「常備抗癌蔬菜湯」富含鉀,鉀可將鹽分從腎臟中排出。此外,湯品含有大量食物纖維,可避免鹽分吸收,改善血壓,再加上蔬菜湯並未加鹽,也能達成減鹽目標。❼改善肥胖、高血糖及高血脂症蔬菜湯富含食物纖維,飯前喝可阻礙糖分和膽固醇吸收,改善三高。❽改善腸胃狀態蔬菜湯富含食物纖維,可促進排便,保護胃部黏膜。❾防癌作用富含植化素的湯品可發揮以下四大功效,預防癌症:1.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消除傷害基因的活性氧維他命C(高麗菜、南瓜):發揮抗氧化作用,保護基因。異蒜氨酸、槲皮素(洋蔥):發揮抗氧化作用,保護基因。α– 胡蘿蔔素(胡蘿蔔):發揮抗氧化作用,保護基因。β– 胡蘿蔔素(胡蘿蔔、南瓜):發揮抗氧化作用,保護基因。2.去除並排出致癌物質芐基異硫氰酸酯(高麗菜):促進解毒酵素生成,去除致癌物質毒性。食物纖維(高麗菜、洋蔥、胡蘿蔔):促進排出有害物質。3.增強免疫力與抑制炎症β– 胡蘿蔔素(胡蘿蔔、南瓜):活化NK 細胞及T 細胞。槲皮素(洋蔥):抑制發炎,消除罹癌病因。4.抑制癌症芐基異硫氰酸酯(高麗菜):誘導癌細胞自然死亡(細胞凋亡)。槲皮素(洋蔥):直接抑制癌細胞增生。「常備抗癌蔬菜湯」最棒的優點在於取得方便,並使用隨處可見的蔬菜,就能攝取具有驚人作用的機能性成分「植化素」。各位不妨立刻在家烹煮,體驗植化素的神奇力量吧!
-
2020-01-08 養生.聰明飲食
天冷嗑鍋不怕胖 營養師傳授6招聰明吃
歲末年終,天氣逐漸轉冷,與親朋好友邀約聚餐,首選總是熱呼呼的「火鍋」,舉凡麻辣鍋、養生鍋、牛奶鍋、羊肉爐、薑母鴨、酸菜白肉鍋等各有支持者,若加上各種美味食材,更添爽度!許多人誤以為鍋類是較為健康的聚餐選擇,殊不知,一頓溫暖火鍋下肚,就同時把大量卡路里吃進去。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一份涮涮鍋熱量約825~1018大卡,火鍋吃到飽甚至高達3000~4000大卡,非常驚人。在冬季瘋狂吃鍋的下場是:攝取驚人熱量,造成肥胖問題!雖如此,並非只能遠離鍋物才能維持良好體態,而是稍微調整飲食方式,從湯底、主食、主菜、火鍋配料、醬料、飲食順序下手,就能享受美食又吃的健康。潘富子分享,聰明吃火鍋的6招式,只要掌握這些技巧,就能開心吃鍋不怕胖。聰明吃1 湯底別貪濃郁 忠於原味最好潘富子指出,從一開始選擇湯底,卡路里的數字高低就是天壤之別。挑選原味,或蔬果風味較佳,如柴魚昆布、番茄、大骨高湯等湯底。以一般湯底份量為1200ml來說,柴魚昆布鍋湯底僅30大卡,國人最喜愛的麻辣火鍋光是湯底就有1600大卡,差距驚人。聰明吃2 主食聰明選擇 高纖維是優選潘富子提醒,店家大部分都會提供白飯、冬粉、烏龍麵、科學麵等澱粉類食材為主食選項,以冬粉為例,1把熱量雖然只有70大卡,但入鍋後吸收湯汁,卡路里也隨之增加了不少。建議以南瓜、地瓜、芋頭、玉米、五穀飯等膳食纖維較高的全穀雜糧類做為主食,除了可降低熱量攝取,又能藉由高纖維增加飽足感,減少過量攝食的機率。聰明吃3 主菜挑選小心 油滋滋的肥肉建議以海鮮、雞肉做為優先選擇,如蛤蠣、鯛魚片、雞肉片、花枝、蝦子等,潘富子進一步解釋,選擇優先順序為魚>雞>豬>牛,怕胖的人切記避免選擇五花肉。雖然五花肉幼嫩滑口超級美味,但五花肉來自豬或牛的腹部區塊,脂肪含量偏高,1盤五花肉油脂含量動輒600大卡以上,可說是減重計畫的隱形殺手。聰明吃 4 從火鍋配料下手 天然蔬果尚好火鍋的高熱量來源,各種加工火鍋料也是元兇,如魚餃、蛋餃、貢丸、爆漿小丸子、水晶餃、麻吉燒等。潘富子說,丸類火鍋料的鈉含量及油脂大多偏高,以1顆貢丸來說,熱量就有49大卡,鈉含量含116毫克,若長期鈉(鹽分)攝取過多,可能會導致高血壓,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臟疾病等風險。可利用多攝取天然蔬果及菇類,如高麗菜、白菜、木耳、杏鮑菇、香菇、金針菇、玉米筍、山茼蒿等,來取代加工火鍋料。潘富子提醒,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幫助膽固醇代謝,增加飽足感,降低大吃大喝機率。聰明吃 5 酌量蔥花蘿蔔泥沾醬 小心高油脂醬料醬料當然是能不吃就不吃,若覺得沒沾醬少一味,潘富子建議,可用青蔥、洋蔥、白蘿蔔泥、蒜末、辣椒、薄鹽醬油、白醋搭配成醬料酌量沾取,可添加食物風味,又可增加對人體有益的植化素攝取。而常見的沙茶醬屬高油脂沾醬,只要一大匙熱量就有167大卡,除此之外,芝麻醬、豆乳醬等高油脂醬料也盡量減少沾取。。聰明吃 6 注意飲食順序 增加飽腹感攝食順序為:蔬菜→主菜→主食類→其他火鍋配料。潘富子表示,先放入蔬菜烹煮,建議別煮太久,才能保留蔬菜鮮脆口感,還可避免營養流失;再放入海鮮、肉類等主菜入鍋,煮完後記得要將浮在湯面上的油脂撈除,可避免其他食材吸附到湯汁中的油脂,將這些油脂吃下肚也會增加身體的負擔;最後,再吃澱粉類的主食,若胃還有空間,才酌量攝取火鍋配料。潘富子提醒,平日飲食除了注意熱量外,也要同時注意鈉含量攝取是否過多,因為兩者不只會造成肥胖,還可能增加慢性疾病的發生機率。
-
2020-01-08 養生.聰明飲食
如何優先剷除腹部脂肪?營養專家教你靠吃早餐解決
【文/選自橡實文化《腰瘦早餐》,作者大衛・辛振可】如何優先剷除腹部脂肪摩根.麥諾(Morgan Minor)受夠了。過去幾年來,這位來自加州科靈加(Coalinga)的二十四歲消防員,體重持續上升。有一天,她的體重來到89公斤。她不喜歡自己的外貌,也不喜歡多餘的體重帶給她的感覺,尤其是在工作上。畢竟她是名消防員,而她的體能狀況真的會攸關生死。摩根告訴我們:「我胖到失控的地步。我受夠了。我決定該是改變的時候了,於是我開始運動。」認真健身帶來很大的改變。在九個月內,她就減到73公斤的健康體重。但這時她的減重進度就停滯了,她體認到單靠運動無法讓她達成目標。「我開始尋覓一套優質飲食方案,搭配我的運動計畫,剷除最後一點頑固的贅肉。」結果她找到腰瘦飲食法,減掉最後5公斤(並且重現腹肌)的速度之快,令她驚奇不已。一週之內,她就減了3公斤。只經過二十一天,精雕細琢的平坦小腹就重見天日了—摩根的腰圍小了四吋。「我在73公斤卡關長達一個月,腰瘦飲食法幫助我在三週內就減掉5公斤!」現在輪到你了。依循腰瘦飲食法,腰瘦早餐以一樣的原則製作而成,這些原則幫助摩根和成千上萬人減掉頑固的贅肉。用我們精心挑選、健康滿點的超級食物,結合在家料理的魔法和促進新陳代謝的食材,這些美味的食譜每一道都不含麩質和乳糖,而且色香味俱全。每一道食譜也都特別針對三大腰瘦問題:•我的蛋白質在哪裡?•我的纖維在哪裡?•我的健康脂肪在哪裡?腰瘦早餐將這三者一網打盡,所以你再也不會渴望吃到油滋滋的食物,或是內心充滿負面感受。採行腰瘦法時,摩根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她再也不必時時懷著飢餓感。即使在第一週每天減掉0.45公斤,她仍說:「我沒有在節食的感覺。」原因是:吃對食物就能控制飢餓感。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含有大量不健康脂肪的餐點會改變「瘦體素」(leptin)在人體當中的作用。瘦體素是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飽足感荷爾蒙,瘦體素分泌不足,我們就會覺得吃不飽。其他研究也顯示,發炎會開啟我們的囤脂基因,而糖分和不健康的脂肪正是引起發炎的頭號凶手。但你可以透過吃更多正確的食物減輕發炎(和飢餓感)並甩掉贅肉,像是紅色水果、綠葉蔬菜、五顏六色的蔬菜,一天三餐,外加一份點心,把高纖碳水化合物、健康脂肪和蛋白質吃進去。腰瘦法對巴柏.麥克密肯也有效。身為工作勤奮的餐飲業主管和七個孩子的父親,他知道什麼叫壓力。這位住在加州蘭開斯特市(Lancaster)的居民,年紀五十有一,體重104公斤,身上大部分的贅肉都顫巍巍地掛在腰間,他知道自己健康堪慮。巴柏厭倦了腸胃脹氣和情緒疲乏的感覺,他決心拿回健康的主控權,於是報名了腰瘦法臨床實驗計畫。輕鬆遵循腰瘦食譜幾天,巴柏的脹氣症狀就似乎煙消雲散了。事實上,才兩週而已,巴柏就驚人地減掉7.4公斤。不到六週,他就減掉11公斤,並看到腰圍從39吋掉到33吋。「我發現我最愛的那件襯衫終於又能蓋住我的小腹了!」「嘗試腰瘦法之前,我覺得自己又腫又肥又憂鬱。」他說:「現在我覺得好多了,人更有精神,臉上也有笑容了!」以下是腰瘦早餐發揮功效的方式。腰瘦早餐富含蛋白質腰瘦早餐燃燒脂肪,建造肌肉,而且很好吃。要愛上蛋白質太容易了。從漢堡、牛排、豬排到培根,所有我們愛吃的食物裡都有滿滿的蛋白質。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在中午之前吃更多的蛋白質。登記在德州的一名營養師安琪拉.雷孟德(Angela Lemond)說:「關於早餐吃蛋白質及其對體重的影響,有越來越多新的研究出爐。早餐適度攝取蛋白質,有助於一整天的整體飽足感。」這麼做也能預防血糖崩潰。《營養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一篇新的研究發現,早餐吃較多蛋白質者,血糖指數較為穩定。對糖尿病患者和不想在午餐飯後昏昏欲睡的人而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消息。隨著乳清蛋白飲品越來越流行,我們比歷來都吃進更多這種打造肌肉的關鍵養分。不過,我們吃對種類了嗎?一杯9美元的乳清蛋白或許有助於減重,但我們還有更有效也更平價的選擇。事實上,新的研究顯示,如果想減重,你的蛋白質應該要有比較多是來自蔬菜,而非來自肉類和奶類。2017年稍早,在《糖尿病調查期刊》(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比起主要從動物來源攝取蛋白質的人,植物性蛋白質攝取量較高者,罹患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機率低得多。《營養期刊》的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攝取植物性蛋白質有預防肥胖症的作用。」腰瘦法雖然不是一套素食飲食法,但它主打來自植物和蛋類的蛋白質(所有腰瘦蔬果蛋白飲皆為純素),並輔以大量肉食怪愛吃的肉類。腰瘦早餐強化腸道好菌解決健康和體重問題的祕密,不僅在於消耗卡路里、多運動和少喝可樂,也在於確保你吃進更多細菌。不,我們所說的可不是病菌,而是腸道內數以兆計的益菌。對於維持身體的健康快樂來說,這些益菌扮演著基礎的角色。(對,我說「數以兆計」,根據推算,其數量相當於占了全身體重的1.3公斤!)這群小傢伙被科學家稱之為「腸道菌群」或「腸道菌叢」,其組成分子多達五百種左右,每一種都有其貢獻:有些負責分解食物、萃取養分;有些負責獵捕食物病原體;有些幫你抵禦傷風感冒。事實上,人類微生物群系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使得許多專家開始把這些益菌視為一個獨立的器官。這一切聽起來都很好啊,所以問題在哪裡呢?問題在於:當我們吃太多垃圾食物(尤其是糖分)、服用太多藥物(例如抗生素或抗憂鬱劑),我們的消化系統就可能出毛病,腸道的生態也會受到擾亂。一旦腸道好菌居於下風,讓壞菌占了上風,就會導致從皮膚病到憂鬱症等各種健康問題。更有甚者,研究人員發現,過胖的人和體重健康者有不同的腸道菌群,而打造合適的腸道環境有助於解決體重問題。所以,如果你受減重、焦慮、壓力、皮膚問題、疲勞或慢性病所苦,你或許該從改善腸道做起。好消息是,透過餵益菌吃能讓牠們(和你)保持健康的食物,你就可以強化自己的腸道菌群,幫助牠們抵禦侵略者。每一道腰瘦早餐都設計得不會造成腸道負擔。腰瘦早餐讓你維持更久的飽足感早上起床吃什麼,足以決定你接下來一整天的活力,並有抑制口腹之慾和約束腰圍的作用。Eatery是一款追蹤使用者每日飲食習慣的應用程式,根據這款應用程式的數據,有吃早餐的人,一天當中的飲食比不吃早餐的人健康○.一二倍。註冊營養師艾瑪瑞.契芙(Amari Cheffer)說:「略過早餐不吃,到了下一餐更有可能暴飲暴食,或導致你在上午就吃高熱量、高糖量的零食點心,以壓抑在午餐之前襲來的飢餓感。」腰瘦早餐每一份都有超過20公克的蛋白質,足以讓你一路飽到中午。腰瘦早餐讓你自己作主餐飲業界有一個不想讓你知道的小祕密:剷平小腹的絕佳食譜就是⋯⋯隨便什麼食譜都可以,只要是你親自下廚。《公共衛生營養學》(Public Health Nutrition)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外食族比自炊族多攝取了200大卡的熱量。即使你一天只有一餐外食,一年下來就足以多出9.5公斤的體重。事實上,養成三餐自己煮的習慣,甚至能讓你在偶爾外食時吃得少一點。這可能是因為你習慣了為自己提供合理的分量,而多數餐廳端出來的都是巨獸級的大餐,而你已經不習慣那麼驚人的分量了。
-
2020-01-07 養生.抗老養生
老人無故跌倒 要靠有氧肌力訓練
長命不一定好命,台灣人在晚年,平均有將近10年的時間,深受身心疾病所苦!董氏基金會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許多銀髮族無緣無故跌倒,原因在於衰弱症和肌少症,但兩種疾病都無藥可醫,只能靠飲食和運動預防,在飲食方面必須均衡且多樣化,至於運動方面,有氧和肌力訓練缺一不可。老人別怕蘿蔔腿「若是65歲以上的老人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很有可能是衰弱症的前兆!」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指出,台灣65歲以上衰弱症的盛行率為7.8%,而「肌少症」為衰弱症的其中一項表徵,肌肉量不足會造成老人無緣無故跌倒,據統計,六分之一的銀髮族在一年內有跌倒經驗,輕則骨折,重則失能、甚至撒手人寰。對此,詹鼎正提供3個衰弱症和肌少症簡易的檢測方法,第一,「老人胖未必是壞事」,若體重在半年內減輕5%或3公斤,則要留意是否有衰弱的傾向,而65歲以上正常的BMI為27至30。第二,「別怕蘿蔔腿」,因小腿的皮下脂肪較少,可呈現較真實的肌肉量,將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圍成一個圓,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若有空隙就是肌肉流失的警訊。第三,男性的「握力」最好高於26公斤,女性則是18公斤。飲食運動缺一不可「衰弱和肌少症目前無藥可醫,最有效的方式是飲食和運動!」詹鼎正表示。在飲食方面,董事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建議,每天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蔬菜、豆魚蛋肉、乳品、水果、油脂與堅果種子),每一類食物都要多樣化,每天攝取15種以上的食物(不包括零食)。據統計,8成7的銀髮族未達標。65歲之後每年會逐漸流失1至2%的肌肉量,許惠玉強調,65歲以上老人更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防肌肉流失,最好是「兩個掌心大的肉加上一顆蛋」。此外,熱量也必須攝取足夠,才得以維持肌肉量。在運動方面,許惠玉強調「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兩者缺一不可,她建議每周最好從事5天以上有氧運動以及2天的肌力訓練,每次最少30分鐘,前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等風險,後者可預防衰弱症與肌少症。董氏基金會終身志工陳淑麗示範適合老人的肌力訓練,這個運動不只訓練到股四頭肌(大腿前側),也伸展到背闊肌。(Photo by 林祐任/台灣醒報)【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1-06 養生.健康瘦身
美食外送太方便 網紅揭成為減肥者一大致命傷
一名韓國網紅分享減重血淚史,提到美食外送太方便,又忙碌沒空做運動,「少吃多動」很困難,真心希望醫療人員和社會大眾對減重者有同理心而非潑冷水。金在銀(JaEun Kim,音譯)是韓國的減重網紅,日前在韓國釜山的國際糖尿病聯盟(IDF 2019)糖尿病與肥胖對談活動,她以病人專家身分出席並告訴中央社記者在內的國際媒體,「少吃多動」老生常談,聽在過重肥胖者的耳裡卻十分刺耳,在醫院聽到更令人洩氣。她說,「尤其韓國的美食外送服務十分發達」,好吃的外食重油又重口味,手指在手機滑兩下,「螢幕上令人食指大動的韓式炸雞,30分鐘後就吃進嘴裡」。韓國對女孩子外表要求十分嚴苛,金在銀指出,胖子不會穿比基尼出現在海灘上,她第一次察覺別人嫌她胖是在16歲,那時讀高中每晚補習到8時以後甚至10時才回家,升學壓力大,哪裡有時間運動。她說,搭地鐵時會招來乘客嫌惡眼神,連媽媽都覺得她很丟臉,讓她愈來愈退縮,陷入愈宅愈胖的惡性循環,身高約170公分的她,最重曾達130公斤,健康亮紅燈,害怕自己胖到會死人。當節食愈來愈沒效時,金在銀鼓起勇氣首度求助醫師,卻得到「少吃多動」一句話,後來才遇到有耐心的醫師鼓勵她,10年來首度減重成功。她將減肥血淚史在YouTube分享,竟有一堆粉絲寧可請教她減重心得,也不願諮詢醫師,原來很多人跟她相同際遇。她覺得,奮戰肥胖要醫病同心,先撫慰過重肥胖者的受傷心靈,多點同理心而非潑冷水。現在她體重80公斤,連糖尿病前期都治好了,以前亂吃東西尋求慰藉,現在把錢花在旅遊、健康飲食和健身運動上,生活型態煥然一新。對於金在銀的就醫經驗,韓國盆唐首爾大學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教授林所(Soo Lim)在活動現場指出,許多肥胖者覺得罪惡感,是源自於「肥胖者好吃懶做不自制」的社會偏見,可是每個病人平均幾分鐘門診時間,醫師三言兩語說不完檢查與治療,更別提開導過重肥胖病患。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在接受記者電訪時指出,台灣的美食外送也愈來愈普遍,食物取得太方便,連採買覓食的活動量都省了,潛在的隱憂恐怕會是懶人吃更多、動更少、胖更快。林所和蕭敦仁都說,人人嚷著減肥,跟著生酮飲食等只吃或不吃某類食物的減重方法一窩蜂流行,真正找醫師治療肥胖者只佔少數;蕭敦仁也指出,減重專科醫師不如想像多,也許有醫療人員連一碗飯的熱量都說不出來,因為在學校未必有選修營養學。但兩人還是提醒民眾注意,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25時,就該採取行動,像是營養諮詢及體能活動,不一到要醫師出馬,當BMI到30的病態肥胖時或是BMI27合併脂肪肝、糖尿病,應該要找專業醫師諮詢減重治療。
-
2020-01-06 新聞.用藥停看聽
降血糖又減重 一藥雙效受矚目憂濫用
糖尿病和肥胖時常如影隨形,在韓國爆紅的「減肥筆」原本是糖尿病藥物,專科醫師不建議一般人為減肥任意以身試藥,但希望糖尿病患減重,因為減重10%就有機會逆轉糖尿病。國際糖尿病聯盟(IDF 2019)日前在韓國釜山舉行,展場攤位最醒目的糖尿病藥物開發了減重用途,一款筆針注射,另一款口服。已傳出台灣民眾找韓國代購,期望扎針就能抑制食慾減少饑餓感,也有人怕吃完尾牙聚餐胖一圈,事先準備口服藥,相信從尿中排糖可避免吃進太多熱量。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指出,除非是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減重用途,否則民眾在不知道肝腎功能與潛在疾病等身體情況下,自做聰明把糖尿病藥當成減肥藥,恐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就怕憑感覺減肥,去的不是脂肪。」鹿港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莊武龍分析,在減重門診看過維生素B1不足的「水腫肥」、睡眠呼吸中止症以致血氧下降而致新陳代謝率打折的「缺氧肥」、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節能肥」等,都不是降血糖藥物能夠全部處理。不過,減重確實有助於逆轉糖尿病,莊武龍指出,英國針對40歲以上過重民眾的篩檢研究分析,無症狀或前期糖尿病患在篩檢確診後若能減重10%,未來5年有很高的機率不必使用糖尿病藥物,愈晚發現糖尿病、愈慢開始減重,則需要減重15%、20%才有機會改善病情、減少藥量。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向中央社記者強調,減重10%就能改善糖尿病,有的病患來減重就是因為聽說「減肥,糖尿病就會好」,也有人血糖、血壓、血脂三高,害怕併發症而進了減重門診,一併處理超重及脂肪肝。在蕭敦仁的減重門診病患中,糖尿病與肥胖共病有4種情形:確診糖尿病、已知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的糖尿病前期、血糖異常但無症狀而不自知、使用多種高劑量藥物仍糖尿病控制不佳被轉介來減重。其中有一名身高175公分的台商在小中風後決心減重,花了近2年從90公斤減到80公斤,糖化血色素從9.9%降到5.7%,逆轉回到糖尿病前期(5.7%-6.4%),控糖藥物每天只需吃1種。蕭敦仁鼓勵這名台商再減個3到5公斤,讓糖化血色素降到5.5%以下正常範圍,就不用吃糖尿病藥物。「黃種人要是體重過重,更容易第二型罹糖尿病」,蕭敦仁強調,比起高頭大馬的歐美白種人,黃種人的腿骨較短、骨架較小,對體重超標的容忍度較低,一旦發胖,胰島細胞的負擔特別重,體重愈重也就愈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性。他認為,肝腸胃腸科醫師會提醒脂肪肝病人減重,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關注到糖尿病與肥胖共病且有時共通用藥,肥胖研究學會也將脂肪肝與糖尿病做為醫師繼續教育重點,相信隨著更多對抗肥胖的武器問世,會促使更多領域的醫師一起協助病人對抗肥胖。
-
2020-01-05 養生.營養食譜
健康年菜 圍爐不怕肥
過年圍爐,家人團聚,是最幸福的時刻。在家親手作菜,健康又美味。有多年料理經驗的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分享三道拿手年菜,包括紅燒獅子頭、辣椒鑲肉和金沙豆腐,色香味俱全。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校園營養講師簡鈺樺說,想要避免新年肥一圈,調味料和料理手法是很大的關鍵,只要稍做修正和留意就不用怕。簡鈺樺說,大部分市售年菜考量口味,不免會搭配較多調味或勾芡,導致除了大魚大肉以外,熱量、油質很容易爆表。因此若是自家烹調,營養師有三項建議,避免年後罪惡感大爆發。簡鈺樺說,要注意搭配蔬菜,像是紅燒獅子頭裡放大白菜,就很不錯。另外,要留意瘦肉的比例。油花較多的肉,在料理上的確會獲得較美味的口感,仍建議增加瘦肉的比例,減少肥肉的量,吃起來才會減少負擔。而辣椒鑲肉中的絞肉,就很適合使用這樣的方式烹調。最後,要選擇相對低脂的蛋白質,像是以黃豆製品入菜,金沙豆腐是好選擇,不過要留意鹹蛋比例,不宜過量。辣椒鑲肉材料:翡翠椒10根、細絞肉(請市場老闆絞兩次)250克、薑10克、蔥15克、紅蘿蔔少量、醬油2小匙、冰糖少量、米酒1大匙、花椒粉8分之1小匙、香油2小匙、紅辣椒2根作法:1.絞肉以醬油、花椒粉(或白胡椒粉)、米酒、香油先醃過。2.薑、紅蘿蔔切末,蔥切蔥花,拌入絞肉。3.翡翠椒洗淨切開頭,除去白筋與辣椒子。4.將拌好的絞肉放入乾淨塑膠袋,剪開缺口成為擠花袋,將肉餡擠入翡翠椒內。5.起油鍋,翡翠椒入鍋稍後,加入調味料、紅辣椒,可再加入少量水,蓋上鍋蓋小火慢煮約10分鐘。6.打開鍋蓋,稍微收汁即完成。金沙豆腐材料:雞蛋豆腐1盒、鹹蛋黃2顆、辣椒丁少許、蔥末適量、蒜末適量、鹽少許。作法:1.雞蛋豆腐切塊。2.起油鍋,油量可剛好到雞蛋豆腐3分之1到2分之1高度。3.以中火將豆腐炸成金黃色,別急著翻面,避免豆腐破掉,炸成六面金黃後盛起備用。4.另起油鍋,先爆香蒜末後,加入壓碎的鹹蛋黃,炒到蛋黃起泡。5.加入炸好的雞蛋豆腐拌勻,再加入蔥末盛起擺盤。紅燒獅子頭材料:豬絞肉1斤(市場購買請老闆絞兩次,超市可買細絞肉)、荸薺6顆、嫩豆腐4分之1盒、雞蛋1顆、細薑末、洋蔥丁50克、大白菜半顆、醬油1大匙、紹興酒或花雕酒1大匙、白胡椒少許、鹽巴少許、八角3到4個、扁魚5小片、高湯200cc、粉絲1把、蝦米少量作法:1.荸薺去皮、切碎。2.洋蔥切丁,愈細愈好。3.生薑磨成泥。4.大白菜剝葉洗淨備用。5.絞肉加入荸薺、洋蔥丁、嫩豆腐、雞蛋、醬油、紹興酒、鹽、白胡椒粉、生薑泥;往同一個方向攪拌,直到有出筋感。建議可前一晚拌好放冰箱,當天再取出。6.攪拌後捏出肉丸,將肉摔到緊實,大小約半個手掌大。7.熱油鍋,避免倒入過多油,稍微煎獅子頭,適度翻面。8.扁魚撕成小塊和大蒜過油炸,再炒香大蒜末、蝦米和辣椒。9.大白菜先加入較粗的葉梗拌炒,再加入剩餘葉片,等大白菜釋出水分,倒入醬油、高湯、扁魚、大蒜、八角,將獅子頭藏入大白菜中,最上面再蓋上大白菜。10.水滾後轉小火,煨煮1小時即完成。食譜/侯俐安
-
2020-01-05 養生.聰明飲食
地瓜才排第7名!營養師心中最佳「腰瘦」早餐是它
【文/選自橡實文化《腰瘦早餐》,作者大衛・辛振可】腰瘦早餐蔬果排行榜我們依據纖維和糖分的含量,給富含纖維的農產品加分,給糖分比纖維多的農產品扣分,為每種蔬菜和水果排出高下。第 12 名 蘋果一顆中等大小的蘋果糖分含量:19 公克一顆中等大小的蘋果纖維含量:4.4 公克談到黑豆時,我說過纖維是打擊腹部脂肪之鑰,而以水果來講,蘋果正是一個攝取纖維的絕佳來源。連同能量棒和低糖優格一起,裝一顆蘋果到你的包包裡吧!趕著出門的你,就可以在路上享用一頓簡單又營養的早餐了。第 11 名 香蕉每根香蕉的糖分含量:14 公克每根香蕉的纖維含量:3 公克擁有營養學碩士學位的註冊營養師兼飲食治療師伊莉莎.贊德(Elisa Zied)說:「香蕉不僅是含鉀量高的超級水果,也能為人體提供纖維和水分。」她建議把這種黃色水果切片,加到無糖燕麥粥裡。另一個值得一試的甩肉吃法,則是把香蕉和堅果醬一起抹到吐司上。第 10 名 葡萄柚半杯的糖分含量:8 公克半杯的纖維含量:1 公克把絕佳減肥水果之一的葡萄柚,想成你的早餐開胃菜。「即使你的飲食毫無改變,只要在每一餐之前吃半顆葡萄柚,就有可能幫助你一週減掉一磅之多。」營養學碩士兼註冊營養師派翠西雅.芭南(Patricia Bannan)說:「研究人員發現,當肥胖症患者每餐飯前吃半顆葡萄柚,他們的體重便在十二週間平均減掉1.5公斤。」葡萄柚是怎麼發揮減重作用的?芭南解釋道,胰島素是一種囤脂荷爾蒙,而這種香氣清新的水果可幫助人體降低胰島素。此外,它也含有90%的水分,所以會帶給你飽足感,進而讓你吃得比較少。第 9 名 莓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3 ~ 7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2 ~ 4 公克莓果絕對是早餐良伴。註冊營養師兼美國飲食協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發言人多莉.艾默爾(Torey Armul)說:「莓果不僅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抗氧化物,也能為人體提供大量帶來飽足感的纖維,以及維生素C和維生素K。」莓果也富含多酚(polyphenol)這種自然產生的化學物質,有助於減重和防止脂肪形成。你可以把莓果加進營養穀片、燕麥粥、腰瘦蔬果蛋白飲和乳清蛋白飲品裡面。你也可以把莓果抹到花生醬吐司上,或者就單吃原味莓果。第 8 名 酸櫻桃每半杯的糖分含量:6.5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1.25 公克一項以胖老鼠做的研究已經顯示,酸櫻桃對心臟健康和體重控制皆有好處。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進行了為期十二週的實驗,發現以富含抗氧化物的酸櫻桃餵食的老鼠,比「吃西餐」❸的老鼠減少了9%的腹部脂肪。更有甚者,研究人員注意到,吃櫻桃具有改變肥胖基因表現的效果。第 7 名 地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7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2 公克這種能量滿點的根莖類食物,有很好的理由被奉為超級食物:地瓜富含養分,又能幫助人體燃燒脂肪。高纖、低糖的特性意味著吸收速度緩慢,能讓你維持更久的飽足感。營養師蘿蘭.明澄(Lauren Minchen)喜歡用地瓜代替馬鈴薯,做成薯塊料理(詳見本書第五章地瓜相關食譜)。她說:「我喜歡這道料理的任何一種變化版,因為它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來自地瓜的所有纖維,吃起來非常飽足,有助於控制接下來一整天的胃口和飲食分量。」第 6 名 彩椒每半杯的糖分含量:1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0.8 公克不管是青椒、紅椒或黃椒,不管是新鮮或冷凍,彩椒和雞蛋都是最佳拍檔。多虧了這種蔬菜豐富的維生素C,吃彩椒有助於燃燒囤積在體內的脂肪,並有助於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研究也顯示,維生素C有助於肌肉消化一種叫作肉鹼(carnitine)的脂肪酸,而對肌肉的生長和修復來講,肉鹼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光是四分之一杯的彩椒丁(大約是你會加在歐姆蛋捲裡的量),就能提供每日建議攝取量一.五倍的維生素C。第 5 名 墨西哥辣椒每根的糖分含量:0.6 公克每根的纖維含量:0.4 公克註冊營養師伊莎貝爾.史密斯(Isabel Smith)喜歡給她的早餐加點辣,這麼做的背後有很好的理由。史密斯解釋道:「多虧了辣椒素的成分,辣椒可促進新陳代謝,並有助於帶來飽足感。」她進而提議:「不妨嘗試為雞蛋料理或酪梨吐司加一根墨西哥辣椒,或其他種類的辣椒也可以。」第 4 名 綠花椰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少於1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1 公克不管是煮熟或生吃,從蔬菜開始一天是吃進足量養分的好辦法,而且這些養分不容易消耗掉。營養學碩士、註冊營養師、有照營養師兼美國飲食協會會士莉比.米爾斯(Libby Mills)說:「不管是打成蔬果飲、加進歐姆蛋、或是做成水煮蔬菜低脂乳酪開面三明治,綠花椰菜、蘑菇、番茄和洋蔥等蔬菜都富含纖維,而纖維是一種帶來飽足感的養分,能讓你忙一整個上午都不餓。」第 3 名 西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5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5 公克西瓜有時因為糖分高,名聲不太好,但這種水果有一些益處,對健康好得不得了。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吃西瓜有助於改善血脂數值及減少脂肪累積。第 2 名 菠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少於1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2 公克多莉.艾默爾說:「菠菜的熱量低,但纖維含量高,有助於填飽你的肚子。」菠菜也是植物性omega-3脂肪酸和葉酸的豐富來源,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不妨用它來為你的歐姆蛋、蔬果飲和雞蛋三明治增添養分吧!榮登早餐農產品冠軍寶座的是⋯⋯酪梨每四分之一顆的糖分含量:0.33 公克每四分之一顆的纖維含量:3.5 公克麥奇翠克說,身為地球上最佳減重食物的一分子,每一份酪梨含有將近二十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包括已有研究顯示可減少腹部脂肪的「油酸」(oleic fatty acids)在內。酪梨是良好的纖維和脂肪來源。麥奇翠克建議:「用這種綠色水果來做酪梨吐司,或是把蛋打進切半的酪梨當中,做成酪梨烤蛋。」瞧,並不是所有脂肪都不好唷!【廚房小祕密】巧克力布丁果!被稱為「巧克力布丁果」的黑柿,嚐起來就像⋯⋯巧克力布丁。難怪它榮登「吃這網:我的最愛」榜單。看似甜膩又綿密的黑柿,每100公克含有130卡路里和191毫克的維生素C,或相當於一顆柳丁兩倍的維生素C(大勝真正的巧克力布丁!)。發表在《食物研究國際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黑柿是類胡蘿蔔素和兒茶素的好來源,可刺激脂肪細胞釋放脂肪,並有助於肝臟將脂肪轉化為能量。黑柿怎麼吃 源自南美洲的黑柿,在佛羅里達和夏威夷也看得到,有些農家在網路上販售,可運送至美國境內各地。擁護者發誓:用黑柿做的派和蔬果飲保證熱量低。
-
2020-01-05 養生.健康瘦身
冬天減肥最有效?營養師教你減掉肥肉又不減掉健康
冬天節慶聚會很多,從聖誕節、尾牙、年終、進補、團圓飯,一路吃到元宵節,親友相聚、美食當前,體重問題遠遠拋在腦後,加上氣溫低,「吃多動少」,不知不覺就會發胖。尤其冬天衣物厚重,會把贅肉遮住,一個不留心忽略體重增加的事實,等到春天來臨,換上短袖衣褲後,才會驚覺怎麼變得這麼胖,「望肉興嘆」!不過,雖然冬天容易攝取過多熱量,但能量的消耗卻相對比夏天高,因此冬天是去除脂肪的好季節。「冬天減肥最有效!」大概顛覆很多人的印象,但這是事實。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師林育如解釋,這與「基礎代謝率」有關,天氣越冷,基礎代謝率會較高,冬天的基礎代謝率會比夏天高5%。因此建議想減重者「反其道而行」,在越不想動、越想吃的冬天,克制食慾、多多運動,等到春暖花開就可以「驗收成果」,開心甩掉厚重衣裳。肥胖與熱量堆積有關,相反的,消耗熱量就可以減重。熱量消耗分為三個部分:基礎代謝率約占人體總熱量消耗的65~70%;身體活動約占總熱量消耗的15~30%;食物的熱效應占比最少,約10%。林育如表示,提高及運用基礎代謝率是體重控制的重點,這也是冬天減重比夏天容易見效的緣故。此外,掌握12減肥秘訣,就可以輕鬆瘦,在減掉肥肉的同時,也不會減掉健康:1、增加纖維質攝取增加飽足感:每餐至少1份的蔬菜類(相當於半碗煮熟的葉菜類),且把蔬菜類當作每一餐的開端。早餐無法吃到蔬菜的人,可考慮改吃麥片、南瓜、地瓜等含纖維的全穀根莖類。2、喝湯前先撈浮油:天氣冷愛喝湯,記得喝燉品或補湯(麻辣鍋、薑母鴨、燒酒雞)前先撈浮油,可大大減少熱量熱取。3、減少油炸食物:如果非吃不可,不妨去炸皮減少油脂攝取。但需注意控制油脂攝取,或是每餐食物都用燙的,不能完全不吃油脂類,適當添加油脂是必要的,能夠延緩飢餓感。4、控制堅果類:三五好友聊天,堅果容易一把又一把下肚,尤其過年最愛吃的花生、開心果,建議每天以吃一份(一湯匙)原味堅果為佳。5、避免過多精緻澱粉類:麵包、餅乾、零食及糕餅類等,應選擇未精緻過的全穀根莖類(例如地瓜、芋頭、馬鈴薯、糙米、全麥)。體重控制時,一定要攝取適當全穀根莖類,才能避免過度飢餓造成減重失敗,且全穀根莖類含色胺酸,可維持心情愉悅。6、攝取充足的蛋白質:以攝取優質蛋白質為佳,來源包括低脂瘦肉、海鮮、黃豆及其加工品、毛豆等。一般體重控制應搭配中高強度運動,但為避免肌肉流失,就必須攝取充足蛋白質(每公斤0.8~ 1克),可協助肌肉訓練與修復,且充足蛋白質有助維持好氣色。7、餐間可吃點水果或優質蛋白質:兩餐間感到饑餓時,可吃一份新鮮水果(相當於一個拳頭大或一碗的份量)、蔬菜、一份堅果類或一杯豆漿(260ml)、一杯低脂奶(240ml),降低饑餓感。8、少吃加工品、少沾醬料:加工品和醬料鈉含量高,增加水腫機率,因此需減少攝取,盡量吃食物的原味,例如:豬絞肉比香腸好、烤地瓜比炸地瓜沾醬好。另外,醬料中尤其是沙茶醬,混雜許多油脂,相對熱量也會提高。9、減少含糖飲料及含酒精飲料:這些飲料只是增加熱量攝取。10、水分要充足:每天至少要喝2000c.c.的水。11、不宜快速減重:建議每週減少0.5kg為目標,如果每天少吃500大卡,即可達到每週減輕0.5kg的效果。12、不建議用飢餓的方式控制體重:這種減肥方式不健康且易復胖,靠飢餓的方式控制體重,只會讓身上的脂肪越多,肌肉越少,相對基礎代謝率會降更低,更不容易控制體重。飲食控制外,搭配運動控制,減重更有效。林育如分享,減重最佳運動是「全身性運動」,藉由大肌肉的運動消耗能量,初期可以從走路開始,進階到快走、慢跑、游泳、水中走路、騎腳踏車、有氧舞蹈等;要注意的是,運動前20分鐘消耗的能量來源以醣類為主,20分鐘以後能量來源以脂肪為主,因此若能持續運動,對於消耗脂肪更有幫助。延伸閱讀: 湯底決定你的胖瘦! 照著6個SOP吃不怕體重暴走 吃菜減重卻變胖? 那是因為這1類蔬菜比肉還肥 
-
2020-01-04 新聞.健康知識+
蔬菜要先洗還先切?順序搞錯維生素C差26%
綠色蔬菜種類繁多,其中又以綠葉蔬菜的營養最為豐富,含有大量纖維質、微量元素、維生素與礦物質,顏色越深、越鮮豔的綠色蔬菜,營養價值就越高,富含鉀、鎂、鈣、葉酸、胡蘿蔔素、葉黃素、膳食纖維和鐵質。熱量低且營養價值高的綠色蔬菜究竟該如何烹調,才能吃進含量豐富的營養素呢? 臺中榮民總醫院營養師陳妍蒨表示,蔬菜的營養物質會受品種、種植、氣候和烹調加工方式影響,因此不想讓營養不流失,其實「挑菜」就是第一步。一般而言,蔬菜越新鮮營養素含量越豐富,買菜時以「要煮再買、少量購買」為大原則,且不要執著於固定幾樣蔬菜的營養素,才是關鍵。 有研究指出,先洗後切的蔬菜,維生素C可保留逾100%;若是先切後洗的蔬菜,就有可能會降到74%,因此最好是要煮蔬菜之前,先以流動的清水仔細漂洗,尤其是要準備生食或涼拌的蔬菜,一定要洗乾淨,才不會有細菌感染的疑慮。 陳妍蒨說,蔬菜洗完後,現切現煮最好。因為切的過程中,其實營養素就已經開始流失,如果是先切再洗,水溶性維生素、部分礦物質以及一些會溶於水的醣類,都會從切口隨著水分被帶走。蔬菜洗完浸泡後再切,也可避免殘留的農藥再次污染蔬菜切口,由於長時間浸泡會呈現「滲透平衡」的過程,對於去除農藥殘留的幫助不大,只會提供微生物孳長的溫床。 因此,在處理食材的階段,記得要掌握「先洗後切現煮」以及「減少食材切口的表面積」兩大原則,因為營養素會氧化於空氣中,為了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面,太過細碎的蔬菜切面,也是影響營養素流失的因素。 若要烹調營養價值高的蔬菜,不想吃了等於白吃,烹調方式則是重要關鍵,陳妍蒨指出,「溫度」和「水」就是烹調過程中,主要影響營養素流失的兩大因素,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燙青菜」,若是加熱時間過長,其實能吃到的營養素少之又少。 陳妍蒨分析,現代人飲食觀念越來越強調「少油、少鹽」,才能吃得健康,但其實蔬菜所含的營養物質有分水溶性與脂溶性,例如水溶性營養素含量多的小黃瓜,以生吃、蒸熟或低溫烹調最能保留營養素;但是,脂溶性營養素就必須搭配油脂烹調,才能提高營養吸收率,例如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胡蘿蔔、茄紅素很高的番茄都屬此類。 另外,鐵質含量高的蔬菜類例如菠菜,要先汆燙去掉草酸後,比較有益健康;清洗比較麻煩或纖維比較粗的蔬菜例如花椰菜,可利用快速汆燙,幫助去除可能殘留的農藥,也有利於減低熱炒時間,導致抗癌營養物質「硫化物」流失的程度。 為了降低水溶性營養素流失,必須掌握「接觸越少水,營養素流失越少」的關鍵。陳妍蒨建議,注重少油健康飲食的族群,不妨試試「水炒法」!蔬菜先洗再切之後,在炒鍋中先放少量約10c.c.的水等滾沸,或者可以不用加水,因為剛洗切好的蔬菜,已經附有少許水分,當鍋熱了之後,直接下鍋快炒,起鍋前,再加點好油和鹽調味即可。 延伸閱讀: 吃蔬果最怕農藥殘留! 這5種清洗方式只會愈洗愈毒 多吃蔬果仍便秘? 服用6種藥物也可能讓你「嗯不出來」
-
2020-01-04 養生.聰明飲食
專家分享25個享瘦祕訣 午餐時間很關鍵
想要健康減肥,三餐一定要定時定量,國立台灣大學以及中原大學營養課程教師洪泰雄,整理25種享瘦不得不知的營養祕密,出版「那些吃東西教我的事」,他強調,早餐最重要,一定要吃,午餐一定要在下午三點前吃完,晚間九點後,則千萬別再進食。洪泰雄說,三餐正常吃且吃得均衡,就能避免身體把熱量合成脂肪儲存,才能有效的減重且可長期維持。三餐中,早餐最為重要,英國飲食協會調查發現,不定時吃早餐的人,會比減重前胖6.5公斤;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早上6點到9點40分攝取豐富蛋白質早餐,可降低脂肪合成的機率,且擁有較久的飽足感。另外一篇研究則顯示,若能維持在下午三點以前吃完午飯,體重下降幅度明顯增加,因為中午時間是身體消耗熱量最多的時間,午餐吃得再飽,傍晚5點到6點就會消化吸收完成,因此7點前吃晚餐是最佳時機,最晚不超過9點,也建議每天在晚間11點入睡,讓身體能維持正常的代謝。有些民眾在減肥過程中,以為整天呈現飢餓感,就是身體正在「瘦」的訊號。洪泰雄說,身體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身體會習慣用較少的熱量去運作,當某一天實在餓到受不了,恢復正常飲食時,即使民眾有在控制基礎代謝率,甚至吃得比基礎代謝率還少的熱量,也可能讓身體意識到「這是多餘的」將其熱量儲存成脂肪。長期如此,體重將起伏不定,身體失去平衡,營養失調。洪泰雄說,人就算是不從事任何活動,也會消耗熱量,這就是基礎代謝率,即使減重,也要攝取足夠的熱量才行。為了不讓基礎代謝率退步,一定要避免四種NG行為:一,為避免水分不足,含糖飲料千萬要少喝;二,減少久坐,能站就不要坐,盡量多走動;三,避免攝取低熱量,別以為有餓就有瘦;四,情緒穩定,別讓生氣時間多於快樂時間。
-
2020-01-03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秘笈!學者:下午3點前吃完午餐熱量消耗最快
想要健康減肥,國立台灣大學以及中原大學營養課程教師洪泰雄說,只要理解人體代謝的訊息,理解胃飢素、瘦體素的形成原理,並善用飲食原則,餓不餓就能讓自己決定。他也提到許多男女,都會有錯誤的減肥觀念,像是一天只吃一餐,或是不喝水等,都可能愈減愈肥。另呼籲三餐一定要定時,早餐最重要,午餐一定要在下午三點前完食,晚間九點以後則千萬別再進食。人類為了維持生命,攝取食物是維持體力的重要來源,人體透過訊息的傳遞,讓大腦知道「肚子餓了」,洪泰雄說,當肚子餓時,胃壁會製造促進食慾的荷爾蒙「胃飢素」,並傳遞到大腦,產生飢餓感,促發進食的行為。當胃攝食食物達到八分滿時,腦下垂體的下視丘就會分泌「瘦體素」告知身體不用再進食了,因此,飢餓與飽足全受到胃飢素以及瘦體素的影響。洪泰雄表示,當大腦傳達肚子餓的訊息時,千萬別讓胃空轉,不進食,進食時,建議一定要細嚼慢嚥,若是瞬間吃下大量的食物,吃飽的訊息來不及傳導到大腦,過度累積在胃中的食物,就會增加變成大肚腩的機率;而八分飽的飲食習慣,也能讓瘦體素能夠順利運行,開始消耗熱量。有些民眾在減肥的過程中,以為整天呈現飢餓感,就是身體正在瘦的訊號。洪泰雄說,身體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身體會習慣用較少的熱量去運作。當某一天實在餓到受不了,恢復正常飲食時,即使民眾有在控制基礎代謝率,甚至吃得比基礎代謝率還少的熱量,也可能讓身體意識到「這是多餘的」將其熱量儲存成脂肪。長期以來,體重將會起伏不定,還會讓身體失去平衡,營養失調等。洪泰雄說,人就算是不從事任何活動,也會消耗熱量,這就是所謂的基礎代謝率,即使要減重也要攝取足夠的熱量才行。不過,為了不讓基礎代謝率退步,有四種NG行為,一定要避免。一,為避免水分不足,含糖飲料千萬要少喝、二,減少久坐,能站就不要坐,盡量多走動、三,避免攝取低熱量,別以為有餓就有瘦、四,情緒穩定,別讓生氣時間多於快樂時間。一定要正常吃三餐嗎?洪泰雄說,三餐正常吃且吃得均衡,就能避免身體把熱量隨意合成脂肪儲存,這種方法是最有效的減重且可長期維持的方法。洪泰雄說,三餐中,早餐最重要,英國飲食協會調查發現,不定時吃早餐的人,反而會比減重前胖6.5公斤;而Obesity研究發現,早上6點到9點40分攝取豐富蛋白質早餐,可降低脂肪合成的機會,且蛋白質可以持續較久的飽足感。另外一篇研究則顯示,若能維持在下午三點以前吃完午飯的民眾,體重下降的幅度明顯增加,因為中午的時間是身體消耗熱量最多的時間,且即使午餐吃得再飽,傍晚五到六點就會消化吸收完成,因此七點前吃晚餐是最佳時機,最晚不宜超過九點,也建議每天在晚間11點入睡,讓身體能維持正常的代謝。洪泰雄整理25個享瘦不得不知的營養秘密,將其內容出版「那些吃東西教我的事」中。
-
2020-01-02 養生.聰明飲食
雞腿飯和排骨飯哪個便當的熱量比較少?營養師這麼說
許多人每天午休或下班後買便當,可能有同樣的煩惱,到底等等要買雞腿飯還是排骨飯?這2個主餐或許都各有擁護者,但營養師認為,不論炸雞腿或炸排骨,熱量都非常高。如果再加上飯吃的比較多,配菜熱量高,體重恐怕不知不覺飆升,專家建議買便當避免選炸物當作主菜,增加蔬菜代替飯量,才能好好控制體重。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1隻生的大雞腿,熱量就有375大卡,如果經過油炸,熱量馬上就增加到570大卡;1片生的手掌大排骨,熱量約225大卡,放到油鍋炸一下,熱量也馬上增加到315大卡,然而普通上班族1餐攝取600大卡熱量就足夠,單是1隻炸大雞腿,就可以抵1餐熱量。不僅僅炸的主餐熱量驚人,白飯和配菜也要很小心;張斯蘭提醒,如果是常見的3格配菜便當紙盒,白飯量約1.5飯碗,熱量就有420大卡,常見配菜油豆腐2塊熱量就有76大卡,螞蟻上樹(炒冬粉)熱量也很高,如果主餐又搭配炸大雞腿,1個便當熱量就超過1千大卡,一般人1天熱量所需也就1700大卡上下。張斯蘭強調,吃便當不管選主餐還是配菜,都要非常注意,才不會讓腰圍不斷增加,如果想吃雞腿或排骨,滷的一定比炸的好,而配菜最好選擇清炒的青菜,3格配菜如果選擇高麗菜、波菜、大白菜等,總和熱量約100大卡左右,讓白飯減少一半或3分之1,都能有效控制熱量。張斯蘭補充,如果便當主菜或配菜沒有辦法自己選,單餐熱量攝取比較高,也可以降低其他餐的熱量,維持住單日總熱量攝取。也就是說,如果中餐吃了熱量比較高的便當,晚餐就可以選擇湯麵類主食,搭配燙青菜和滷豆腐,同樣能夠吃到主食、纖維、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但熱量相較便當則減低許多。★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02 養生.聰明飲食
怎在日常飲食落實「低醣」?從主食到點心掌握5原則
所謂的三大營養來源,是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我們每天進食也都是在吃這些東西,一項食物裡,通常不會僅僅只含一種營養素,而是包含不同比例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酉字邊的「醣」,就是碳水化合物,糖與澱粉都屬於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進到腸胃道後,在人體消化之後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進入血流,在胰島素的幫忙下,葡萄糖才得以進入細胞。不管我們要走路、跑步,還是單純只是坐在沙發滑手機,都需要葡萄糖作為身體能量來源。沒被使用的葡萄糖,轉成為肝醣貯存於肝臟、肌肉;若還有太多的話,再被轉成脂肪。現在大家有時說要生酮飲食,有時說要低醣,有時又是高蛋白,都是想藉由選擇食物的內容物,改變體重。今天我們來看看想「低醣」飲食時,可以怎麼做?先從減「糖」做起:米字邊的「糖」,是「醣」的一種,是我們NG飲食中最常吃得太過頭、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加了糖的飲料、食物總是變得更吸引人,但它們對健康並不好,喝利用高果糖漿調製的飲料,或吃甜甜的糖果,葡萄糖會很快地僅入血流,影響血糖高低,很容易增加胰島素的阻抗性,讓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當你想要減「醣」時,務必要先從減「糖」做起,先從減少吃糖果、吃甜點蛋糕、喝果汁、喝大杯糖飲的習慣開始努力。假如這項食物是有產品標示的,只要上面提及「蔗糖、葡萄糖、果醣、麥芽糖、糖蜜、水解澱粉、轉化糖、玉米糖漿、蜂蜜」等成分的,就是指添加糖份,請小心一點。盡量選擇每100公克裡,糖份小於5克的食物,若100公克裡糖佔了20克以上,就屬太多了。接下來,我們平常在飲料店買飲料,或在上餐廳用餐,就看不到食品標示,因此我們也要學會辨識各種含糖食物。最常見的地雷,你可能以為:「不能吃甜,那吃酸可以吧!口味酸酸的飲料、醬料,糖份就不高。」錯!當口味原本是酸的時候,味道上就會加上不少的糖來調整,所以當你喝一杯檸檬紅茶時,口味雖然有酸酸的感覺,但裡面糖份會比紅茶來得更高。酸梅汁、酸辣醬等等,其實也都是帶有大量的糖份,務必要注意。另外一個減糖重點是,不要喝果汁。過去大家以為果汁很健康,但果汁比水果少了纖維,卻增加了更多更多的糖,即使是百分之百還原果汁裡的糖份都還是很高,喝了人也不會有飽足感,還會吃更多食物。因此,請不要喝果汁!更多減糖方式請看「七招減糖大作戰」,讓自己身體愈來愈習慣無糖口味,從心減少對糖的依賴和成癮,才能讓自己往健康路上邁進。重新思考主食選擇:「醣」裡面包含了「糖」和眾多澱粉類,而大部分的文明裡,我們都是吃澱粉多醣類為主食。有的吃米飯,有的吃麵包,有的則吃麵條、麵食。因此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白飯一定要吃飽吃足」這樣的概念,沒吃完自己面前的那碗白飯包準被家長念。然而,現在我們了解,這些主食通常都屬於精緻澱粉,是高碳水但低纖維的,在體內會快速被消化轉成葡萄糖,讓血糖上升的很快,因此對健康而言不是那麼理想。當然,這並不是叫大家都不要吃飯吃麵吃麵包了,但在選擇上,真的可以做一些調整。例如你可以選擇糙米,而不是白米。糙米是全穀類,帶有胚芽、胚乳、和麩皮,這些是我們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這就是我們該選的主食!除了糙米之外,紫米、全燕麥、糙薏仁也都是好的全穀類來源。記得,不要吃太多白米、白麵包、白麵條等精緻澱粉類型的主食,而是要改吃全穀類的主食。你可以戒糖,但不要完全戒醣,還是要攝取全穀類的碳水化合物,只是要少一點精緻澱粉。剛開始從吃白米改成吃糙米之際,是非常困難的,畢竟這是大家從小被教導,且維持好幾十年的習慣。你可以有段過渡期,以漸進式的方式來讓自己更習慣糙米。像是剛開始先買市面上包裝好的「糙米20%,白米80%」的米來煮,這算是踏出第一步。接著可以一次各買一包白米、一包糙米,要煮的時候就白米一杯、糙米一杯,這樣就達到50%、50%的目標。接下來再逐步增加糙米比例。目前外食選擇中,提供糙米飯的店家實在是少之又少,建議便當店、自助餐等店家,可以考慮提供糙米飯選擇,讓更多外食族能吃的健康。多吃低澱粉的蔬菜蔬菜裡具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獲取天然抗氧化劑的重要來源。嚴格來說,蔬菜含有大量纖維,纖維也是多醣類,但為什麼我們該多吃這種「醣」呢?因為纖維是人體難以消化的多醣類,我們吃進去後不會增加體內什麼熱量,也不會影響血糖的波動。如果膳食纖維足夠,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減少便秘,有些纖維還能降低身體膽固醇數值。整體來說,高纖飲食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腸道癌症的機會。還有,纖維比較多的時候,食物就比較具份量感,讓人飽足。在我們選擇低醣飲食時,低澱粉的蔬菜務必要吃得足夠。澱粉類比較高的植物通常是根莖類,像紅蘿蔔、地瓜、馬鈴薯、玉米、甜菜等,澱粉就比較多。如果你想吃地瓜或馬鈴薯,記得把它們算在主食那一類。那哪些是應該多吃的低澱粉蔬菜呢?大家常吃的花椰菜(青色與白色都是)、菠菜、高麗菜、蘆筍、菇類、萵苣等等都是!增加優質蛋白質如果你想要減醣、也想要減重,那每一餐都添加優質蛋白質就非常重要。攝取足夠蛋白質時,我們身體會比較有飽足感,比較不會一直好餓想吃點心,而且還能在減重的同時維持住肌肉的質量。魚類、雞肉、奶類、蛋類、無糖優格、豆類等食物,都是優質蛋白質的選擇,記得每一餐都至少選擇一份來添加。例如在早餐的時候,很多人習慣吃一個麵包解決,但這裡面就完全沒有蛋白質,而是精緻澱粉與糖的組合,升糖快速,但很容易讓人八點才吃完麵包,十點又餓了。因此可以考慮改成以蛋為主體的早餐,炒蛋、蒸蛋、茶葉蛋都可以,或改成吃雞胸肉沙拉,改成吃香蕉加無糖優格,都是比麵包更好的選擇。為點心做準備如果你真的很餓,是不是會取找一包餅乾來吃呢?然而,這些包裝好的餅乾、洋芋片、零食也是低醣飲食的大忌,因為成分不外乎是精緻澱粉、麵粉、和糖,一整個就是高碳水化合物的組合。不過人都有突然會餓的時候,這時候可以選擇什麼解解饞呢?適量的杏仁、腰果、夏威夷豆、花生,可以是不錯的選擇。但請記得,請選擇無調味的,不要選加鹽或加糖的版本來增加身體負擔。一次吃一兩顆,放在嘴巴裡慢慢咀嚼,感受堅果的味道香氣,不要一次一大把咻咻咻的解決掉。蛋除了可以當早餐,你也可以把蛋當成是個零食。現在超商都有賣茶葉蛋,取得方便,一顆蛋裡面碳水化合物少,但有6克蛋白質,讓人更有飽足感。每天吃的三餐內容都關係到我們怎麼選擇食物,選對食物,身體負擔就比較少,對健康就更有益。掌握低醣飲食的五大原則,就算我們無法一日內改變舊有的飲食習慣,但從這些方向出發,對身體是有很大好處的。還有,家人、朋友間的飲食習慣會互相影響,如果你想要達到減醣飲食,那就要多分享這樣的資訊讓朋友、家人知道,讓大家一起了解如何正確選擇食物,才能維持減醣的好習慣。原文:想嘗試低醣飲食?掌握五大原則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家庭醫學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