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 醫療.消化系統
搜尋
灼熱感
共找到
138
筆 文章
-
-
2022-05-11 養生.保健食品瘋
每天都在吃B群,但你吃對了嗎?營養師傳授4吃法,才不會有吃等於沒吃
走進藥妝店一看,架上更是琳琅滿目的維生素B群保健食品,不只台灣,連到了美國、日本旅遊,也常是親友託買代購的熱門名單,到底維生素B群是不是厲害的神藥,要怎麼吃、怎麼補呢?台灣營養基金會副執行長周怡姿說,因為就保健食品來說,B群是人體每天所需的營養素,從小孩到老年人都需要,加上維生素B 群可說是最早開發出來的營養補充品,使用歷史久遠,早年很多人都會託國外親友帶回來,民眾對它並不陌生,也相對覺得安全。一般以為B群是水溶性維生素,就算多吃了,也可藉由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大部分人的使用觀念都是「沒病補身、吃安心的」;也就是上述的多種原因,造成B群一直是國人心目中必買必吃暢銷保養品。營養師建議的B群應該要這樣吃才對!1.搭配規律作息和適當飲食維生素B群是協助酵素代謝營養素的輔酶,是催化的角色,本身沒辦法供應能量,因此,假如身體缺乏均衡的營養素攝取,不好好吃飯,單靠補充B群想要抗疲勞還是無法作用的。這就像一部車,空有馬力超強的引擎,如果沒有吃油或車身不完整,車子一樣沒法前進。2. 適量補充為原則所謂的適量,就是包括從日常食物攝取的和額外補充攝取的量合計起來,符合每日營養素的建議攝取量就行了,補充太多,身體會自動排出體外,並沒有好處。市售的B群健康保健品,舉凡藥丸錠狀、液體或機能飲料,樣式繁多,有的還含有賦形劑或添加物,在選購上必須研究清楚外包裝的成分說明標籤,看看純度和劑量到底是多少。善用最新的膠囊錠狀食品的營養標示規定,可以清楚檢查每一份量是幾顆以及每一份量所含營養素的種類及其含量,和其占每日建議攝取量基準值的百分比,這樣就可以輕鬆掌握「適量」補充的關鍵。3.攝取整體B群,比單一吃效果好B群有協同作用,因此,建議同時攝取適當比例,一起補充效果佳。若很清楚飲食需求狀況,比如素食者和老年人缺乏維生素B12或孕婦的葉酸特別補充,可以在醫師指導之下選擇單劑維生素做補充;一般若是飲食不均、攝取不足,或因壓力大或常喝酒需要補充B群者,建議可以整個B群一起均衡補充,要比單一個別攝取效果更好。簡單來說,B群一起的均衡攝取,要比單一個別攝取效果更好。4.吃過量會有副作用一般來說,維生素B群攝取過量的副作用雖然不大,但並不表示完全沒有副作用,過量攝取維生素B2,有人會有暫時性的皮膚癢、灼熱感及抽痛;菸鹼素過量,有人會有頭痛、腸道痙攣、噁心、腹瀉、皮膚癢、臉部潮紅等副作用;過量的維生素B6 ,可能出現神經系統障礙和失眠的情形。.延伸閱讀: 。B群解疲勞、提神!單品or複方好? 「挑選要點」曝:飯前、飯後吃也有差 。壓力大小心是維生素B群害的! 「NG飲食吃法」恐狂耗體內B群
-
2022-03-11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泌尿道感染沒吃完抗生素療程 膀胱炎發作痛不欲生
50,是一個坎。我的50歲生日禮物,要感謝「膀胱炎」教會我的事。前一刻,還在開心的和家人慶生,沒想到下一秒,左下腹開始感覺往下墜,分秒痠痛,可以比擬滿清十大酷刑,分分秒秒都像是電流在電的痠痛感,痛苦指數直逼生產指數。雖痛不欲生 卻滿懷感激馬上急診就醫,做了驗尿、抽血檢查,確診是膀胱炎。醫師開立口服抗生素,休養兩天,就回到工作崗位上,連續吃了七天抗生素後,才終於恢復了健康。膀胱炎讓我痛不欲生,但我卻滿懷感激。感謝病痛時,家人送我到急診,在旁照顧。感謝醫護的細心檢查,感謝痛兩天就恢復正常了。泌尿道感染 未完成療程其實,膀胱炎發作的前一周,我的下腹已隱約有下墜及痠痛感、又脹氣,但仍是可以忍受的,經過驗尿、超音波檢查診斷為泌尿道感染,吃了五天抗生素後,因為反胃就沒有吃完全療程,痠痛感也緩解。沒想到,一周後竟演變為膀胱炎,尿道及陰部都很疼痛痠麻,頻尿、排便多,還必須用力解尿,更痛到影響睡眠,必須急診就醫治療。力行多喝水 不敢再憋尿 病痛的當下,真的生不如死,但痛過就好了。很多事情,「再痛苦,一定會過去的。」過去我不太喝水,多喝咖啡、奶茶等飲料,水喝得不多,加上經常憋尿,曾有腎結石發作,因此很容易感染導致膀胱炎。現在的我,力行每天多喝水1500㏄以上,不憋尿,也吃蔓越莓保養。還和閨密相約,每天要報告喝水進度,督促自己,期望養成生活的好習慣。專業觀點/水喝太少常憋尿 婦女容易膀胱炎【諮詢/中醫大新竹附醫泌尿科主治醫師李聖偉,整理/記者黃妙雲】膀胱炎是婦女常見的泌尿道疾病,根據統計,約六成女性一生中至少會發生一次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尤其水喝太少、常憋尿、太累,容易引起尿道細菌感染、膀胱發炎。膀胱炎患者會出現頻尿、尿急、殘餘尿意感、老是跑廁所但都只尿一點點等情況,解尿時有灼熱感、下墜感、排尿疼痛、腹脹、下腹疼痛等症狀,還可能引發血尿。一般經由驗尿的尿液分析即可確診。中年婦女容易發生膀胱炎,除了女性膀胱容量小,隨著年紀增長,雌激素減少,或子宮脫垂等因素,泌尿道容易遭細菌感染,經診斷驗尿確診後,會給予抗生素治療三至七天就會好轉。但如果喝水不足、憋尿、生活作息習慣未改,膀胱炎仍會反覆發生。預防膀胱炎發生,要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規律的生活作息,不可憋尿,尤其要多喝水,水分可以稀釋細菌,每天攝取水分至少2000cc以上,也可吃蔓越莓預防泌尿道感染疾病的發生。
-
2022-02-22 該看哪科.眼部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乾眼症病人增3成
近日連續低溫又颳寒風,不少民眾因眼睛乾澀、刺痛、癢腫到眼科報到,醫師指出,低溫乾燥氣候,易使淚液過度蒸發,無法保持眼球濕潤,導致眼睛出現乾眼症不適症狀,嚴重的角膜上皮甚至會受損。高雄阮綜合醫院眼科醫師李怡萱表示,60幾歲的江姓夫妻連幾天出外走春,晚上滑手機追劇,結果雙雙感到眼睛痠澀,刺癢、有異物感,不自覺猛眨眼、揉眼睛。56歲鄭姓家庭主婦騎車到市場買菜,眼睛刺刺的,隔天症狀加劇,像被針刺,痛得睜不開,眼皮也腫了。李怡萱說,連續幾天低溫,寒風刺骨,乾燥冷空氣夾帶空汙,很多人出現眼睛乾澀、刺痛、異物感,畏光、短暫視力模糊等乾眼症不適症狀。李怡萱表示,氣候乾燥時,好發乾眼症,民眾在颳風的戶外、冷氣房、騎機車、騎單車或長時間閱讀、使用3C產品,都容易導致眼睛不適,近期門診求診病患約增三成,以中年女性占多數,接受過白內障、青光眼手術的中老年人也常見,原本有眼睛、呼吸道過敏問題及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的人也容易誘發。乾眼症的治療,症狀輕微者,可點人工淚液或擦人工淚液的替代物凝膠或軟膏幫助補充淚水,也可適度熱敷眼部緩解。較嚴重患者,就需施用消炎藥物、環孢素、自體血清治療。民眾如果出現眼睛痠澀、癢痛、異物感、灼熱感等乾眼症狀,最好就醫診斷,精準治療。
-
2022-02-21 該看哪科.眼部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眼睛乾癢病人約增3成
近日連續低溫又颳寒風,不少民眾因眼睛乾澀、刺痛、癢腫到眼科報到,醫師指低溫乾燥氣候容易使淚液過度蒸發,無法保持眼球濕潤,導致眼睛出現乾眼症不適症狀,嚴重的角膜上皮甚至會受損。高雄阮綜合醫院眼科醫師李怡萱表示,一對60幾歲的江姓夫妻上周連幾天出外走春,到港都碼頭、澄清湖畔漫步,晚上再滑手機追劇,結果雙雙感到眼睛痠澀,刺癢、有異物感,不自覺猛眨眼、揉眼睛,一同就醫。另名56歲鄭姓家庭主婦上周騎車去市場買菜,眼錆刺刺扎扎以為進沙子,隔天症狀加劇,像被針刺,痛得睜不開,眼皮也腫了。李怡萱說,這幾天連續低溫,寒風刺骨,乾燥冷空氣夾帶空汙,容易使淚液過度蒸發,致眼球表面無法保持濕潤,出現眼睛乾澀、刺痛、異物感,畏光、短暫視力模糊等乾眼症不適症狀,嚴重的角膜上皮也可能受損。她說,冬天較乾燥,是乾眼症好發季節,民眾在颳風的戶外、冷氣房;騎機車、騎單車或長時間閱讀、使用3C產品,都容易導致眼睛不適,近期門診求診病患約增3成,以中年女性占多數,接受過白內障、青光眼手術的中老年人也多見,原本有眼睛、呼吸道過敏問題及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的人也容易誘發。這類乾眼症的治療,症狀輕微者可點人工淚液或擦人工淚液的替代物凝膠或軟膏幫助補充淚水,也可適度熱敷眼部緩解。較嚴重的就需施用消炎藥物、環孢素、自體血清。民眾如果出現眼睛痠澀、癢痛、異物感、灼熱感等乾眼症狀,最好就醫診斷,精準治療。
-
2022-02-1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打嗝、燒聲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中醫師點名10症狀,搞懂腸胃生了什麼病
不少人會認為,當脾胃出狀況時就會有胃痛、腹瀉、腹痛、腹鳴等現象,其實脾胃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以下這十種症狀,會時常發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但很多人卻不曾注意過,當這些日常的症狀開始跟以前不一樣時,請務必多加留意,因為很有可能代表你的脾胃出問題了。一、打嗝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打嗝又稱「呃逆」,為胃氣上逆所引起的現象,像是吃太飽、吃太快、吃太多產氣的食物、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會造成打嗝,一般短暫且可以自然停止的打嗝,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是過於頻繁地打嗝且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很可能是胃部疾病所引起,例如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等。此外,腦部腫瘤、中風、頭部外傷等中樞神經出現問題的患者,甚至某些類型的癌症,都可能會出現頑固性呃逆,建議當打嗝停不下來時,應及時就醫,找出病灶對症治療。二、放屁中醫將放屁、排氣稱之為「矢氣」或「屎氣」。每一個人都會放屁,適量的放屁對身體是有利的,反映著體內的氣機通暢。郭大維院長指出,但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放屁類型就需要多多留意,有可能是身體疾病的症狀:❶多屁在中醫認為,經常性的放屁並非是在排毒,而是腸道消化不良,或是腸道壞菌太多時所引起的。正常來說,一天的放屁次數在十四~二十六次皆屬正常範圍,若超過這個數字就代表多屁。當脾胃虛寒時,排氣會變多但不臭;若脾胃濕熱,排氣不但多且臭。基本上放屁次數過多,大多和腸胃功能有關,例如腸躁症、便祕等,都可能引起多屁的症狀。❷臭屁中醫認為,經常排臭屁,是腸胃較虛、消化不良,脾胃濕熱讓腸胃運化停滯所致。而大多數的屁是無氣味的,會有臭味的原因多來自於「硫化物」的成分,和日常飲食有相當大的關係。經常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燥熱食物,例如起司、紅肉等,這些黏膩難消化的食物,都會導致腸胃運作失常,也更容易造成難聞的屁味。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腸道發生病變,例如潰瘍、慢性發炎、腸道有出血,甚至惡性腫瘤等現象時,排出的屁味也會更加刺鼻。三、脹氣脹氣最常發生在吃壞肚子或吃到腐敗的食物、胃痙攣、腸絞痛等情況,但長期找不到原因,或是突然發生且無法緩解的脹氣問題,就要考慮其他病因的可能性,像是胃發炎、腸道感染,甚至是癌症等,都可能造成胃脹氣。就以大腸癌來說,腫瘤會阻塞腸道而導致腹脹,早期的胃癌通常也沒有太多症狀,大多以上腹部脹氣或消化不良等模糊症狀表現。四、便祕在中醫上認為,便祕大致有四種證型:❶腸胃燥熱:飲食不正常、吃過度辛辣、油膩的食物。❷陰寒凝滯:喜歡吃生冷食物。❸氣血不足:久病體虛,像是有糖尿病、急慢性腎病、腎發炎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❹氣機不通:久坐少動、情緒憂鬱、容易煩心者。大部分的便祕都可以透過飲食或生活習慣來調整,但當你的便祕型態伴隨著這些症狀,還是建議需考慮就醫,以免症狀惡化。五、腹瀉腹瀉在中醫裡面稱之為「泄瀉」,認為「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可見腹瀉和脾胃的關係最為密切。腹瀉主要是由病毒、細菌感染所引起,原因包括食物不潔、食物中毒、食物寒涼、消化不良等。約有八成患者是屬於急性腹瀉,而慢性腹瀉致病原因比急性複雜,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腸炎、腸道感染性疾病,甚至是大腸癌、小腸吸收不良等病症,都可能有長期腹瀉且排便帶血,甚至還有體重下降或貧血等症狀。急性腹瀉是指,一天之內腹瀉超過四次,且持續超過三天、甚至是兩個星期都未能緩解,患者可能會有脫水的現象,尤其是發生在身體比較虛弱的年長者及幼童時,要更加留意,恐會有大量脫水,甚至產生休克的情況發生。而慢性腹瀉則是,腹瀉情況超過兩個月都未有改善,且體重有明顯下降或貧血的情況發生。六、腸鳴腸鳴又稱叫腹鳴,是指腸動有聲。中醫認為,若鳴響在胃部,是為中氣不足、胃腸虛寒;若腹中腸鳴如雷,多為風、寒、濕、邪,以致腸胃運作紊亂所致;腹內有腸鳴聲,會有腹脹、胃腸功能傳導減弱所致。有些人的肚子動不動就咕嚕咕嚕叫不停,肚子餓也叫,不餓也叫,每當在重要場合或安靜的場所都會讓人瞬間尷尬。當腸內好菌、壞菌、菌體失調而產生大量氣體,使腸胃內容易產生幅度過大或異常移動時,就會出現「腸亢進」,也就是腸鳴的現象。短暫的脹氣腸鳴不大會被視為疾病,但若腸鳴次數增多、聲音增大且伴隨其他不適,如腹痛、腹脹或食慾低下等,或是腸鳴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可能表示有腸胃發炎的症狀,最好安排檢查,排除是否有長息肉、腫瘤等疾病。七、厭食中醫厭食稱之為「納呆」,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調所致,也是一種進食障礙。厭食可分為三種證型:❶脾氣胃虛型:通常患者精神較差、臉色枯黃、拒食、易出汗、舌苔薄白,稍微進食,糞便呈稀薄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❷積滯不化型:通常患者形體偏瘦,食之無味,也沒有食慾。❸胃陰不足型:通常患者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而無光澤、大便乾燥、舌苔少且偏紅,不喜歡進食。一般會從疏肝解鬱進行調理,並加以調理脾胃,都可以獲得很大的改善。當自己或是身邊朋友有以下症狀時,就可能要警覺有厭食的發生:①突然開始挑食。②明明沒吃多少東西,卻突然開始劇烈運動。③吃完東西就開始催吐。④體重極速劇減。⑤注意力不足、情緒焦慮。⑥過度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八、暴食上面提到的厭食,暴食行為障礙也是飲食失調的一種疾病,中醫認為的暴食是屬「脾胃濕熱」夾帶肝鬱體質。所謂暴食的定義是指,無法控制過度的飲食行為,診斷準則包括:①無法控制自己進食(包含份量)。②過度進食後會有強烈的罪惡感,並用激烈的補償性行為避免體重增加,如催吐、服用瀉藥、灌腸等。③以上行為在一周內出現兩次以上,並持續三個月就可能有暴食的傾向。在治療上除了緩解焦慮的情緒,同時一併改善因暴食所引起的脾胃失調,著重在健脾利濕、疏肝理氣。九、燒聲、久咳不癒一般來說,沙啞或是咳嗽,很多人的直接反應都會認為是支氣管發炎,或者是肺部出現問題,但其實排除掉肺部疾病的因素,有些腸胃問題也會造成喉嚨沙啞或久咳不癒等現象,最常見的就屬於胃食道逆流。通常由胃酸引起的咳嗽症狀,往往會伴隨著喉嚨卡卡以及胸口灼熱感,躺下時症狀更加劇。十、大便出血以中醫的觀點來看,便血也稱之為下血。有些患者便血情形有一段時間,但卻一直認為是痔瘡所引起的現象,忽視了便血的警訊。若以初步的出血顏色來做簡單的判斷,痔瘡出血的顏色多為鮮紅,而腸胃道出血或是腫瘤所造成的出血顏色,因為在腸胃道停留的時間較長,所以往往會偏暗紅色,甚至為黑色,但並不代表鮮紅色的血便就都是痔瘡所引起的。若腫瘤的位置靠近肛門處時,也會排出鮮紅色的血便。當出現便血症狀時,若伴隨著腹痛或大便形狀改變時,最好可以盡快的安排就醫檢查。書籍介紹書名: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秦老闆的當鋪故事:92歲老太太,用4件「傳家之寶」教我的人生智慧
-
2021-12-30 該看哪科.皮膚
長者易罹患帶狀疹 最怕神經痛
67歲的張女士是一位優雅而謹慎的女性,因為律己甚嚴,身體很健康。未料,4個月前得了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即便皮膚的疹子已經好了,但是嚴重的疹後神經痛卻讓她日夜不得安寧。兒子擔心她會痛到要跳樓結束生命,因此要求她晚上必須打開房門睡覺。張女士小時候,曾經得過水痘,因此水痘的病毒潛藏在背根神經節已數十年,到了年紀稍微大一點,或是抵抗力比較差時,水痘病毒就再度活化了,像睡美人一樣醒來。再度活化的病毒,首先攻擊的是神經,可能在臉部、軀幹四肢等全身部位,會感覺到神經劇痛、刺痛。這種疼痛會持續數天,疼痛的程度會讓人家以為是否心臟病發,或是肌肉扭傷,所以可能會去內科或外科看診檢查,但是通常檢查不出來,直到皮膚出現了「瘯集狀」的疹子,才發現原來是帶狀疹發作。帶狀疹若是發生在40歲以下,不易出現疹後神經痛,但是如果超過50歲才得到,疹後神經痛的後遺症,可能會大幅度增加到25至50%。神經痛的特徵包括觸痛、灼熱感、抽痛、刺痛,症狀可能會持續數月或數年。此外,要小心帶狀皰疹可能產生的併發症,包括皮膚疤痕、運動神經麻痺,甚至肺炎、腦炎、視覺損傷、聽力喪失等。年紀大的人是帶狀皰疹的高危險群。長者不僅容易發生帶狀皰疹,且連最常發生的疹後神經痛後遺症的機會,也隨之增加。這種神經痛可能導致生活品質及行為能力的降低,也可能和重度憂鬱症相關。目前台灣新生兒在一歲時會打水痘疫苗,而有打過水痘疫苗的人,就不容易得到帶狀皰疹。如何預防帶狀皰疹?現在已有帶狀疹的疫苗可以施打,是屬於減毒活菌疫苗,可以降低帶狀疹的發生率約51%,降低疹後神經痛的機會約70%。疫苗的副作用,包括頭痛、肌肉疼痛,以及接種部位疼痛、腫脹、搔癢、血腫等。如果年齡50歲以上、沒有免疫問題的人,也沒有服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沒有在做化學治療或是放射治療的人,建議可以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以預防帶狀皰疹或帶狀皰疹神經痛的發生。
-
2021-11-27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愛愛時間太短就不行 醫師教3招拯救早洩男
「早洩」男女定義大不同,台灣男性學醫學會今年發表「男性早洩認知調查」研究,發現47%男性認為1分鐘內算早洩,然而37%女性認為5分鐘內都算早洩。泌尿科醫師表示,陰莖於陰道內射精延遲時間中位數為5.4分鐘,平均3至7分鐘都算正常,不過低於3分鐘甚至1分鐘,就要小心早洩問題。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卓育慶日前於「三總健康LIFE直播室」分享,全球男性性功能問題及其盛行率,包括早洩12.4-30.5%、勃起困難12.9-28.1%、失去性趣12.5-28.0%、無法達到高潮9.1-21.2%、性交不愉快7.7-17.4%、性交疼痛29.-12.0%。卓育慶表示,早洩盛行率接近3成,等於全台有300多萬男性面臨此困擾,盛行率雖然高,但就診率僅7.9%相當低,不願就診原因,包括害羞不敢就醫,或是自信心低落而逃避性行為,也可能長期早洩罹患憂鬱症。卓育慶指出,陰莖於陰道內射精延遲時間,可做是否早洩的客觀評估,平均中位數約5.4分鐘,在3至7分鐘內皆屬正常。根據醫學會定義,符合三項條件則為早洩,包括時間、無法控制以及心理陰影。小於1分鐘可能是「原發性早洩」,小於3分鐘可能是「續發性早洩」,至於無法控制就射精、或是心理陰影而逃避,也都是判斷要件。「原發性早洩」為少於1分鐘,自有性行為以來皆是如此,與基因、神經因素有關,盛行率約3.2%較低。「續發性早洩」則是少於3分鐘,平時表現不錯,偶爾會少於3分鐘,可能是健康因素、與伴侶關係緊張、壓力大等有關,盛行率約4.8%。常見的「變異型早洩」,可能昨天1分鐘、今天10分鐘、後天6分鐘等,都屬於正常範圍的變異,放鬆即可;最怪異的「主觀性早洩」,有些壯士自認要超過30分鐘才行,低於30分鐘都太快,但大眾平均值為5.4分鐘,這樣的觀念「超出常人範圍」,需矯正錯誤認知。卓育慶表示,早洩會發生原因包括三項,第一為「心理因素」,可能跟伴侶關係不好、先前有不好經驗,被傷害或嘲諷等,造成心理影響;第二是「健康因素」,包括肥胖、攝護腺發炎、甲狀腺疾病等,都是發生早洩原因之一。第三是「腦內」,腦內血清素為關鍵傳導物質,若濃度異常也會影響早洩。早洩可透過保守治療或藥物治療。卓育慶指出,保守治療包括行為療法及心理治療,3種行為療法有:「停止-再刺激法」將陰莖刺激到快要射精時,停止,待興奮程度降低,再開始刺激,重複三到四次。「減少刺激及敏感度擠壓法」快射精時,擠捏陰莖頂部「小頭」,產生疼痛感並減低興奮程度,然後再重複,不過方法較殘忍,不一定能做得到。「凱格爾運動」治療12周後有六成改善。另外心理治療方面,卓育慶表示,了解男性內心陰影,可能因早洩與伴侶吵架等,與伴侶彼此和好、互相鼓勵,並排除男性對於性行為表現的焦慮等,都有很大幫助。若行為治療無效,則可需要使用藥物治療。藥物包括內服血清回收抑制劑、外用局部噴劑,皆有助改善延長射精時間,但須注意副作用,內服藥可能頭痛、腹瀉,外用藥過量可能導致性器官麻木、女性感到灼熱感。呼籲民眾及早治療,創造「性福」人生。
-
2021-11-26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昆凌暈眩撞傷頭部!醫:貧血原因很多 缺鐵性貧血這樣吃改善
藝人周杰倫妻子昆凌於23日傳出疑似貧血在家中暈眩,頭部撞傷,擔心導致腦震盪,緊急取消工作,昆凌身體狀況引發各界討論。早在2016年,昆凌曾在臉書透露自己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當時表示,擔心影響第二胎的懷孕計畫,後續經過調養,順利懷上二寶,而多囊性卵巢也可能是導致貧血的原因之一。後天性貧血 多與營養有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表示,導致貧血的原因有非常多,如先天性地中海型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後天性的貧血,大多與營養缺乏或疾病有關,如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失血性貧血等。缺鐵性貧血是因鐵質攝取不足,或是消化吸收不良、腸胃道等慢性出血所致。缺鐵性貧血患者多皮膚蒼白、頭暈眼花、軟弱無力、心悸。惡性貧血可能是體內缺乏內在因子,影響維他命B12的吸收,症狀會有舌頭發紅、疼痛、灼熱感等。失血性貧血可能是急性出血,如外傷。也可能是慢性出血,如消化道潰瘍、大腸直腸瘜肉、痔瘡、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多囊性卵巢等。地中海型貧血 染色體變異地中海型貧血是因為遺傳性染色體變異所導致,會出現頭暈、臉色蒼白、脾臟腫大等現象;溶血性貧血有分先天與後天,但大多是遺傳性貧血,體內紅血球異常,使紅血球容易破裂導致血色素滲漏血液,紅血球數變少,促使骨髓加速造血,進而產生嚴重貧血,患者容易頭暈、黃疸、肝脾腫大。再生不良性貧血則是骨髓功能異常,導致骨髓失去製血能力。下眼瞼偏白色 就可能貧血陳宥達表示,問診時通常會查看患者下眼瞼顏色,是粉紅色還是白色,顏色偏白就可能是貧血患者;或是按壓指甲,查看指甲回血速度。如果有杵狀指或匙狀指,也可能是貧血的表現,但最重要還是要透過抽血檢查。抽血後,醫師會依照紅血球體積做一判斷,平均紅血球體積大於100稱為大球性貧血、介於80到100為正球性貧血、小於80則稱為小球性貧血。大球性貧血通常是葉酸或B12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臟疾病、有酗酒習慣引起。正球性貧血常見的原因如子宮肌瘤等慢性疾病導致的貧血,其餘像是骨髓增生、血溶性貧血。小球性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等。可透過飲食、生活習慣調整陳宥達表示,只要找到貧血原因,並對症下藥,除了先天性的貧血以外,其餘貧血大多可以透過飲食以及生活習慣調整恢復正常。像是缺鐵性貧血,可以透過補充鐵質而改善。缺鐵性貧血的高危險族群如青春期的孩童、懷孕婦女、哺乳期婦女、嗜喝咖啡者、茶成癮者、全素食者等。建議平時可以多補充維生素C、含鐵食物。動物性食物吸收率較好可以有25%的吸收率,如紅肉、豬肝等。植物性人體吸收力較低,像黑木耳、黑芝麻、紫菜都富含鐵質。含有維生素C食物,如芭樂、糯米椒等。
-
2021-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吃拉麵「辣到腹痛送醫」! 醫:吃辣好處多,但這4種人應避免吃辣
你愛吃辣嗎?有間連續五年獲得全台拉麵金賞第一名的鬼金棒,因可自由挑選辣度及麻度,深受拉麵老饕的喜愛。沒想到,14日晚間疑似有客人選擇「鬼增量辣度」無法承受而送醫。對此,拉麵店老闆在臉書粉專上分享,店裡並沒有舉辦挑戰辣度有獎金的活動,呼籲民眾應量力而為,因常有客人因吃「鬼增量辣度」而導致拉肚子、胃痛等不適症狀,讓老闆沉重宣布「即日起,我們不再販售鬼增量辣度」。 過度吃辣會讓胃部極度撐大! 釀肚子劇痛 在天氣寒冷的季節,許多民眾愛吃辣來暖和身子,但「辣吃過頭」只會造成身體傷害,像是肚子劇痛、膀胱脹痛無法解尿等症狀。辛辣物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且胃部被極度撐大更是造成腹部劇痛的主因;而有研究顯示,如果直接將辣椒中的辣椒素注射進動物膀胱中,會降低膀胱敏感度、降低尿意,「雖然沒有人體口服實驗,但如果吃太多,也可能造成一樣的問題。」 吃辣好處多 但這4種人應避免吃辣 適量攝取植化素能幫助身體抗氧化、增強抵禦外界侵襲的能力,能提升代謝率、減輕感冒症狀、瘦身、改善血管疾病,還有研究指出可能可以抗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辣椒,有以下4種症狀的人,應避免吃辣: ◎容易上火的體質 ◎胃潰瘍 ◎咽喉發炎 ◎皮膚炎 2方法健康教你健康吃辣1.不要空腹吃辣 最好不要空腹或第一口就吃辣,讓空腹的腸道黏膜直接接觸辛辣,不僅會產生灼熱感,也會增加胃液分泌造成不適。如果已經胃潰瘍或胃發炎就該少吃辣,其它像是生大蒜、生洋蔥等辛辣食物,都已證實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率。 2.吃完腸胃不適,表示過量 若吃完發現自己腸胃不適、便秘等,就代表吃過量。吃太多辣會造成神經末梢感覺麻痺,以後會愈吃愈辣、無辣不歡,長期吃辣的人,較容易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且吃辣過量會產生「熱」,導致便秘、皮膚搔癢。 最後提醒民眾,「吃美食是為了享受,而不是吃的痛苦」,吃辣真的要量力而為啊! 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1-10-22 新聞.元氣新聞
日進口「漢生萃暢胃顆粒」出包 緊急回收7.4萬盒
腸胃藥出包,食藥署今公布回收日本進口的腸胃藥「漢生萃暢胃顆粒」,共計「AIZA、AIZB、LMZA、LMZB」四個批號,因賦形劑於製造時添加量不足,故進行自主性回收。食藥署代理科長許芷瑀表示,現已輸入8萬5990盒,售出7萬460盒,已限期11月15日前回收,民眾若有購買及服用該款藥物,並無健康風險。該款藥物是由大法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進口,適用於緩解胃部不適或灼熱感、或經診斷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炎食道炎所伴隨之胃酸過多、食慾不振、胃腹部膨脹感、消化不良等,屬於指示用藥,民眾可於藥局購買。許芷瑀指出,該款藥品原屬於顆粒狀,但因賦形劑添加不足,可能不易成型,但經檢測評估,服用後無健康風險。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應於110年11月15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請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民眾若對使用之藥品有任何疑慮,可洽鄰近藥局或回診諮詢醫師,選用其他適當藥品。
-
2021-10-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長痔瘡怎麼辦,會自己好嗎? 10大造成原因、9招預防方法一次看!
上完洗手間後,發現自己的衛生紙上有紅色血絲?那很有可能是痔瘡找上門了!痔瘡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時常會讓病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甚至影響日常工作與作息。 什麼是痔瘡? 長痔瘡的人,會感覺肛門口上有一塊息肉,誤以為是額外長出來的,但其實痔瘡並不是後天增長出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身體組織,以往我們可能認為痔瘡只是靜脈曲張或病變而衍生的小肉球,但目前醫學上支持的觀念為「肛門軟墊 (anal cushions)」學說,認為痔瘡是由黏膜下血管,結締組織及細小的平滑肌纖維,這三個結構所組成。 在肛門內部有兩個主要肌群,稱為內、外括約肌,肛門即使在內、外括約肌完全收縮的情況下,也無法完全封閉,若肛門沒有關好,液態糞便或氣體便可能溢出人體。 而痔瘡組織就扮演著「軟墊」的作用,它在內括約肌內襯協助封閉肛門。一般我們所談論的痔瘡,算是已產生症狀的病態痔瘡。 當肛門墊內部異常腫脹或壓力改變導致充血血管及肌肉纖維破裂,如靜脈回流減少,就會形成惱人的病態痔瘡。因肛門直腸位於人體的下半部,血液回流本來就不容易,這種狀況較易發生在久站、久坐族群身上。經長時間累積的壓力,就可能造成血液回流不足的情況,導致痔瘡充血。 【延伸閱讀:長期便秘易痔瘡!6種健康飲食可避免】哪些是痔瘡的高危險族群? 平時不良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也是造就痔瘡的原因。 ◎便祕、腹瀉,不良的排便習慣 ◎熬夜、作息不正常 ◎纖維及水分攝取不足 ◎愛吃辛辣食物 ◎久站、久坐、咳嗽,使腹部壓力增加 ◎從事激烈運動 ◎有吸菸習慣 ◎有潰瘍病史者 ◎酗酒及肝病病人 另外,懷孕的婦女,因腹部壓力增加,得到痔瘡的機會也會相對提高。 痔瘡會有哪些症狀? ◎可能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 ◎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 ◎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 ◎觸痛或持續性疼痛 ◎搔癢感、灼熱感 ◎痔瘡可分成四級 第一級:排便時可能出現少量出血,或伴隨搔癢感與分泌物,痔瘡不脫出肛門。 第二級:除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便後會自動縮回。 第三級:痔瘡持續增大,排便脫出肛門後,必須用手將其推回肛門。 第四級:痔瘡長時間脫出,且無法用手推回。 痔瘡有哪些種類? 痔瘡依據生長的位置,可以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 內痔:內痔是痔瘡長在肛門齒狀線以上,因此可能從外表看不出來。一般而言排便會出血,但疼痛度較不明顯,因為生長位置的神經較少。 外痔:外痔是痔瘡長在肛門齒狀線以下,除了會出血,疼痛感及異物感較重,讓人坐立難安。如果外痔的血管破裂、形成血栓,則會形成血栓性的外痔(Thrombosed hemorrhoids)。 混合痔:混合痔是肛門齒狀線上、下都有痔瘡。 如何預防?◎避免久站、久坐,上班族可定時起身活動。◎避免排便時間過久:很多人上廁所會看書、玩手機,一坐可能就是20、30分鐘,肛門壓力增加,更容易引發痔瘡。如廁建議5~10分鐘即可。◎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保持肛門清潔與乾燥,便後可用清水沖洗肛門。◎避免熬夜,以及飲酒或辛辣類等刺激食物。◎充足的飲水量,正常人每日所需喝水量約為「每公斤體重×30毫升」。◎多吃高纖蔬果,如奇異果、香蕉、花椰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使大便鬆軟,預防便秘。◎可以從事較為緩和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長時間久坐時,可在就寢前行溫水坐浴,達到放鬆、減輕肛門部位的壓力。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1-10-1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臟病發作4大非典型症狀常被忽視 專家曝何時該打119
有人形容心臟病發作的感覺就像一隻大象坐在胸口一樣,是突然、劇烈、擠壓性的胸痛。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心臟病專家維努·梅農(Venu Menon)醫學博士說,這樣的形容無疑是經典的介紹。但這並非所有心臟病患者都會經歷的情況。只有少數患者有這些典型症狀,很多其他患者是其他非典型的症狀,甚至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心臟病發作 這些未懷疑過的症狀梅農博士說,心臟病發作時最常見的症狀有:1. 胸口灼燒感:心臟病發作的感覺類似胃酸逆流。2. 呼吸急促:有些心臟病發作是不會引起疼痛的,無聲的心臟病發作常見於糖尿病、老年人和接受搭橋手術的患者中。3. 極度疲勞:疲勞症狀在老年患者中最為常見,因此很可能被誤診為流感疾病。4. 噁心和出汗:噁心或出汗時很可能伴隨劇烈的胸痛,通常伴隨心臟下壁的心臟病發作。何時撥打119? 出現以下情況快送醫梅農博士提到,雖然上述的胃灼熱感、呼吸困難和其他微妙的症狀並不完全是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因此要與其他疾病區分是有困難的,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撥打119:1. 症狀時突然出現並持續超過5到10分鐘。2. 休息時會出現呼吸急促和胸部不適。3. 出現症狀且是中老年人,並且有吸菸史、糖尿病史或心臟病家族史。雖然停經前婦女通常不會引起心臟病發作,但有吸煙、糖尿病或卵巢功能障礙的年輕女性容易受到傷害。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胸痛都是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其疼痛很可能與心臟沒有關聯,比如其疼痛可能只是短暫、持續幾秒鐘;很可能像刺痛的感覺;疼痛出現在胸部一個小的區域;當你按壓胸部或移動手臂時會感到疼痛;疼痛會放射到腹部和腿部位置。心臟病發作時 不要開車去急診室梅農博士強調,假如有上述心臟病發作的症狀,請撥打119送醫,千萬不要自行開車,或者是請朋友開車送你前往急診室,以免前往醫院的途中出現危及性命的狀況。也提醒民眾,預防心臟病發作的最佳方法就是健康飲食、保持運動、避免吸煙、控制三高疾病、定期健康檢查等不二法門。(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心臟病發含「耐絞寧」舌下錠能救命? 用錯恐害命!食藥署揭正確服用觀念 ·開車時發生心肌梗塞怎麼辦? 保命「2動作」死亡機率降
-
2021-09-30 該看哪科.眼部
戴口罩未緊貼鼻梁 易罹乾眼症
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盡頭,戴口罩是每個人的「標配」之一。馬偕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表示,若口罩配戴不正確、沒有緊密貼合鼻梁,呼吸氣流向上流動通過眼球表面,淚液容易蒸發,增加罹患乾眼症風險。眼睛淚液由外而內共三層,分別是脂肪層、水層和黏液層,以維持眼睛濕潤,如果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不穩定,可能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導致「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四大症狀。基隆長庚醫院眼科教授孫啟欽指出,國內乾眼症盛行率7.85%,約180萬名患者,且年紀愈大,乾眼症比例愈高。近來3C產品使用量增加,加上防疫生活形態改變,罹患乾眼症年齡下降。研究發現,乾眼症患者角膜損傷風險較一般民眾提高2.7倍,若不及早確診治療,可能致角膜穿孔、發炎潰瘍等併發症,恐有失明風險。乾眼症成因複雜,鄭惠川表示,除了年齡、環境、疾病史,3C產品使用過度、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女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是高風險群。另外,長時間不正確配戴口罩、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動過雷射手術患者,也容易引起乾眼症。根據研究,長期戴口罩6小時以上,約增加乾眼症機率一到兩成。鄭惠川提醒,新冠肺炎疫情間,配戴口罩需緊密貼合,必要時可用透氣膠帶將口罩上緣黏合在自己皮膚上。乾眼症根據嚴重度有不同治療,第一級輕度乾眼症,可使用人工淚液,搭配熱敷按摩緩解症狀。第二、三級中度乾眼症,可加入抗發炎藥物、自體血清治療、淚管塞等治療。第四級重度乾眼症,須接受局部免疫抑制劑或手術,以避免視力損害。孫啟欽表示,日常照護上,眼睛要多休息,可在桌上放一杯水,以提高室內濕度,多眨眼或熱敷,促進淚液分泌。
-
2021-09-29 該看哪科.眼部
長時間戴口罩別漏風 免得導致乾眼症
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盡頭,口罩到現在都還是每個人的「標配」之一。但你知道嗎?口罩如果佩戴不正確,可能也會間接提高乾眼症的風險。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表示,若口罩沒有緊密貼合鼻梁,呼吸氣流向上流動通過眼球表面,容易增加淚液蒸發,無形中增加乾眼症風險。眼睛的淚液由外而內共三層,分別是脂肪層、水層和黏液層,以維持眼睛濕潤,如果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不穩定,就可能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導致「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四大症狀。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教授孫啟欽表示,林口長庚研究團隊針對1997至2013年台灣健保資料庫中的乾眼症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國內乾眼整體盛行率為7.85%,約180萬患者,且年紀愈大,乾眼症比例越高。但近年來3C產品使用量增加,加上防疫生活型態改變,罹患乾眼症年齡下降。研究也發現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出現角膜損傷風險,較老年患者增加6.66倍;乾眼症患者角膜損傷風險較一般民眾提高2.7倍,若不及早確診治療,可能致角膜穿孔、發炎潰瘍等併發症,恐有失明風險。而乾眼症成因複雜,鄭惠川表示,除了年齡、環境、疾病史,3C產品使用過度、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女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是高風險群。另外,長時間不正確佩戴口罩、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短期內動過雷射手術患者,也較一般人容易引起乾眼症。鄭惠川表示,根據研究,長期佩戴6小時以上,約增加一兩成患者,尤其現在新冠肺炎疫情間,人們長時間戴口罩,乾眼症也增加。因此,佩戴口罩需緊密貼合,必要時可用透氣膠帶將口罩上緣黏合在自己皮膚上。乾眼症根據嚴重度也有不同治療方式,第一級輕度乾眼症,主要是淚液層不穩定,視力有時清楚、有時模糊,可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搭配熱敷按摩緩解症狀。第二、三級中度乾眼症,則是角膜和結膜過於乾燥,會出現分泌物,引發強烈不適。這時除了人工淚液外,也可加入抗發炎藥物、自體血清治療、淚管塞等方式控制病情。但到了第四級重度乾眼症,已出現角膜潰瘍,因此除了上述治療方式,也必須接受局部免疫抑制劑或手術,以避免視力損害。孫啟欽表示,日常照護上可在桌上多放一杯水,空調別開太強,以提高室內溼度;多眨眼或熱敷促進淚液分泌。另外,讓眼睛多休息、避免長期使用隱形眼鏡、適當使用人工淚液也是避免乾眼症的眼睛照護準則。
-
2021-09-02 新聞.用藥停看聽
曬傷怎麼辦?除了發紅脫皮、出現水泡,還有可能會有「這症狀」 藥師教你曬傷後該如何處理與預防
炎熱的夏天,走出戶外彷彿隨時會被烤焦一樣,而這個時節最可怕的,莫過於出門忘記做防曬,或是忘記補擦防曬乳,結果過度曝曬導致曬傷,有時候甚至讓人沒辦法躺著睡覺,一碰到曬傷處就痛,該怎麼辦呢?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表示夏天天氣炎熱,一定要做好防曬,若不慎曬傷,除了冰敷以外,也能搭配一些藥物,幫助緩解曬傷不適。 曬傷有那些症狀?張益誌藥師說明一般大家最了解的,大概就是曬傷處的皮膚會發紅、疼痛,若更嚴重時則可能會出現水泡的狀況。其實曬傷後也會出現輕微疼痛與發燒的情況,而通常曬傷的症狀不會馬上出現,會在曝曬至曬傷後的四小時開始慢慢出現,曬傷後的疼痛感在六小時後至兩天內最為明顯、強烈,而大概要3-5天後才會逐漸恢復。曬傷該怎麼處理?而若不慎曬傷後,一定要注意不要讓曬傷的皮膚再度曝曬或受到刺激,張益誌藥師解釋曬傷的位置可以透過冰敷、塗抹含有蘆薈或燕麥膠的產品舒緩,也可將蘆薈膠等先冰鎮過,讓皮膚在塗抹的當下比較舒服,也可塗抹低劑量類固醇(0.5-1%)的軟膏,來幫助減緩灼熱感和腫脹感。如果曬傷的比較嚴重,已經出現水泡,則不要刺破水泡,以免造成感染。通常也可以搭配一些口服乙醯胺酚、阿斯匹靈等非類固醇的止痛藥,來幫助舒緩曬傷後的皮膚疼痛、頭痛,以及發燒的狀況。如果曬傷面積過大,已經出現噁心、嘔吐、高燒等症狀,則一定要趕快就醫。在戶外如何做好防曬?張益誌藥師提醒,夏季天氣非常炎熱,出門一定要做好防曬,除了防曬乳需頻繁補塗之外,最好也能搭配薄長袖、帽子等,盡量減少皮膚被直接曝曬的機會,同時在太陽最烈的上午10點至下午四點間,盡量避免外出曝曬。即使做足了防曬工作,也建議盡量不要長時間曝曬,畢竟高溫的狀況下,除了曬傷,也可能會有中暑、脫水等狀況,記得多補充水分,不要讓自己處於過度曝曬的危險當中喔!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張益誌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8-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再增疑打高端後不良反應案 42歲男血壓飆高住院中
台中一名42歲男子26日晚上打完高端疫苗後不到一小時就胸悶、心悸,血壓還飆高到170,經救護車送往急診,留觀出院後,28日再度因血壓無法控制而仍住院中,也使得台中至今已累積12例疑接種後發生的不良反應事件。高端疫苗23日開打,衛生局今新通報此例42歲男子。衛生局指出,該男子26日晚間接種高端疫苗,不到1小時就出現心悸、胸悶、心灼熱感以及血壓飆高情況。衛生局說,男子經消防局救護車送醫後,原本在醫院觀察後出院返家,但回家後量血壓又居高不下,且合併胸悶,28日再度到醫院掛急診,院方也收治住院為他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迄今仍在住院治療中;醫院也在30日下午通報為疑似疫苗不良反應。
-
2021-07-09 該看哪科.眼部
眼睛劇痛畏光 竟是防疫殺菌燈惹禍
新冠本土疫情爆發,台灣進入防疫三級警戒,為避免病毒跟進家門,不少人在家中使用紫外線殺菌燈。未料,近日眼科門診竟出現使用殺菌燈不慎,造成眼睛光照受傷的案例。一名55歲男性某天晚上眼睛突然莫名疼痛、畏光、流眼淚,到隔天疼痛感更劇烈,「痛到想把眼睛挖出來」,立即到眼科就醫。檢查發現,他的角膜水腫並出現許多點狀破皮,懷疑是否有外傷或受到外來刺激。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王司宏表示,該患者為了防疫,在家中玄關區放置紫外線殺菌燈,一回家就坐在玄關旁的椅子休息閱讀兼殺菌,待20、30分鐘,當下眼睛沒有異狀,沒想到2小時後眼睛突然爆痛,診斷為「光照性眼炎」,所幸治療後症狀已緩解。王司宏指出,紫外線光看似溫和,實則非常傷眼。光照性眼炎又稱為紫外線眼炎,由於眼睛長時間接受紫外線照射後,易造成眼部角膜及結膜淺層的炎症反應,當紫外線能量過強,角膜表皮吃不消,便會撕裂開來。當角膜破皮,神經會外露,此時患者眼睛只要一眨,便會非常疼痛。「光照性眼炎不會馬上讓眼睛不舒服。」王司宏說,通常是在2至12小時內,會陸續出現怕光、流淚、劇烈疼痛、異物感、灼熱感,或是發生眼瞼痙攣及張不開眼,以及可能合併視力減退及看燈光周圍有光暈的現象。光照性眼炎的治療,王司宏表示,急性期可用冷毛巾敷眼,減緩眼睛不適,使用表面麻醉劑1至2次可以減少疼痛,但不能多點,以免延緩角膜上皮的再生,甚至增加感染機會;再輔以抗生素眼藥水或藥膏,能防止角膜感染。通常治療後數小時,症狀即逐漸減輕,約1至3天內可痊癒。
-
2021-07-09 該看哪科.皮膚
香港腳只會讓腳癢又脫皮?注意!無搔癢並不表示無香港腳
台灣的夏季不僅炎熱,同時也很潮濕,加上工作時間長,往往鞋子一穿就是一整天,在炎熱,潮濕的天氣下,腳部又悶整天,很可能會出現所謂香港腳的狀況,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表示香港腳正確的名稱是足癬,會叫香港腳是因為當初英國人到香港時,因為香港比起氣候乾燥的英國更潮濕且悶熱,士兵們的腳紛紛出現足癬,所以就被英國士兵誤稱為「香港腳」。而香港腳的症狀眾多,一般民眾認知的腳會很癢,脫屑,很臭,只是香港腳的症狀之一,更完整的了解香港腳才能及早治療喔! 香港腳切確的症狀與類型有哪些呢?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說明,香港腳症狀繁多,因此會依照主要症狀分類,可以分成下面四種類型: 1.脫皮型香港腳:患者通常會從腳趾縫與腳底開始脫皮,這是比較初期的症狀,大多數患者一開始罹患香港腳都是先出現脫皮,而後才慢慢再發展成其他種類。2.角化型香港腳:患者會出現整個足底,腳掌角化的狀況,但通常不太會出現搔癢的的症狀,所以容易被人所忽略,甚至有些患者會誤以為只是腳底乾燥脫皮。如果角化的狀況延續到腳跟,就可能會在冬天出現龜裂,疼痛等現象。3.水泡型香港腳:通常會在患者足底弓部出現一群一群的水泡,往往使患者劇癢難耐,若水泡乾涸後,則會逐漸角化,脫屑。4.糜爛型香港腳:香港腳最常見的一個類型,從腳趾縫間糜爛,脫皮,若將表層的皮膚剝落,會出現底下鮮紅糜爛的皮膚,通常會伴隨著強烈的搔癢感與灼熱感。 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提醒民眾,出現症狀後建議馬上進行治療,香港腳本身造成的不適雖不是重大病症,但長時間不治療可能會因為破掉的水泡、糜爛的腳趾縫或是龜裂的皮膚傷口等等,而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進而產生更嚴重的症狀,同時香港腳也容易併發灰指甲,也就是甲癬,因此建議要及時治療,才能避免感染範圍擴大或是加重!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陳俊凱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7-09 該看哪科.眼部
痛到想把眼睛挖出來 竟是「防疫殺菌燈」惹禍
新冠肺炎疫情讓台灣民眾展開史無前例的居家防疫警戒期,為避免病毒進入家門,不少人在家中使用紫外線殺菌燈。但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王司宏指出,紫外線光看似溫和,實則非常傷眼,近日門診已出現殺菌燈使用不慎,造成眼睛光照受傷的案例。一名55歲男性某天晚上眼睛突然莫名疼痛、畏光、流眼淚,到隔天疼痛感反而更劇烈,讓他直呼「痛到想把眼睛挖出來」。檢查發現,角膜水腫並出現許多點狀破皮,懷疑是否有外傷或受到外來刺激。王司宏表示,經仔細詢問病史,才發現該患者為了防疫,在家中玄關區放置紫外線殺菌燈,回家就坐在玄關的旁的椅子休息、閱讀兼殺菌,僅待了20、30分鐘,原本當下眼睛不覺有異狀,沒想到2小時後眼睛突然爆痛,診斷為光照性眼炎,所幸治療後症狀已緩解。「光照性眼炎」又稱為紫外線眼炎,是指受紫外線照射後,眼部角膜及結膜的淺層的炎症反應,王司宏指出,當紫外線能量過強,角膜表皮吃不消,便會撕裂開來;當角膜破皮,神經會外露,此時患者眼睛只要一眨,便會非常疼痛。「光照性眼炎不會馬上讓眼睛不舒服」,王司宏說,通常是在2至12小時內,會陸續出現怕光、流淚、劇烈疼痛、異物感、灼熱感,或是發生眼瞼痙攣及張不開眼,以及可能合併視力減退及看燈光周圍有光暈的現象。王司宏說明,光照性眼炎多發生於電焊或被紫外線灼傷如在雪地、海面的陽光反射,及眼睛誤觸紫外線殺菌燈的照射等。個案忽略紫外線燈開啟時,必須避開紫外線照射範圍,所以檢查時,發現已結膜水腫、明顯充血、角膜水腫及上皮呈點狀破皮。治療部分,王司宏表示,光照性眼炎的治療主要在緩解症狀、止痛、減少充血及防止感染。使用表面麻醉劑1至2次可以減少疼痛,但不能多點,以免延緩角膜上皮的再生,甚至增加感染機會;再輔以抗生素眼藥水或藥膏,能防止角膜感染。患者閉眼休息再用冷毛巾局部敷眼,通常治療後數小時,症狀即逐漸減輕,約1至3天內可痊癒。王司宏提醒,紫外線殺菌燈要在密閉空間內使用,人應離開,且眼睛不要直視紫外線燈,若真要近距離處理紫外線燈,務必先關閉電源,或是配戴護目鏡,再處理燈具;倘若眼睛出現紅腫、畏光、疼痛不適的症狀,請儘速尋求專科醫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7月開打 醫曝5種接種mRNA疫苗可能副作用
美國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1日就能開啟廣泛施打,但mRNA疫苗是全新技術,《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在4月發表1項研究,發現接種mRNA疫苗會有「延遲性」紅腫反應,施打疫苗後7至8天才會出現,目前機轉不明,可能因疫苗賦形劑導致,不需要太緊張仍可接種第2劑。mRNA新冠疫苗 5種最常見紅腫模式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表示,2021年4月《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JAAD)中,1篇研究分析414位施打mRNA新冠疫苗個案,發現5種最常見紅腫模式,分別為:(1)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delayed large local reactions)。 (2)局部注射處反應(local injection site reaction)。 (3)蕁麻疹(urticarial)。 (4)麻疹樣紅疹(morbilliform eruptions)。 (5)肢端紅痛症(erythromelalgia)。蔡長佑說明,mRNA疫苗包含輝瑞BNT與莫德納,都是非常新的疫苗技術,不同以往疫苗,施打後馬上會有皮膚紅腫,研究發現到部分民眾接種後7至8天手臂才開始腫脹,又腫又熱,又痛又癢,被稱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也被形容成「新冠手臂」,大部分人在4天會消退,目前發生原因不明。蔡長佑補充,發生「新冠手臂」推測可能與mRNA疫苗的賦形劑 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過敏有關,在施打第2劑後可能再度出現,但出現時間比較快,消退時間也比較快;類似反應以女性為主約85%至90%,接受莫德納疫苗的人居多約占92%至94%,但並非是打第2劑疫苗的禁忌症。另一方面蔡長佑也說,英國在醫學期刊《刺胳針雜誌》(Lancet)上提出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3月約4個月的期間,約62萬多人接受輝瑞BNT疫苗2劑或AZ疫苗1劑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報告。常見施打後皮膚局部副作用包含紅、腫、熱、痛、癢、瘀青、壓痛、腋下淋巴腺腫等,出現任何1項副作用發生率,在輝瑞BNT第1劑後約71.9%,第2劑後是68.5%,AZ第1劑後則是58.7%。出現壓痛的症狀最多 注射1至2天後消失蔡長佑補充,報告約有5至7成民眾注射後有皮膚局部不適,女性及小於55歲占大多數,出現壓痛的症狀最多,這些症狀在注射1至2天後消失。蔡長佑強調,真正出現皮膚對疫苗過敏,如皮膚紅疹,灼熱感,臉部、嘴唇腫脹的比例則是很低。不過,上述報告的疫苗接種對象主要以英美兩國的白人為主,亞洲人對施打疫苗後的反應比例或許會有些不同,但仍有值得我們參考資料。蔡長祐提醒,疫情尚未停止,平日少出門做好自我防護,符合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對象條件者請儘速施打,疫苗施打後常見的皮膚局部反應,如紅、腫、疼痛、壓痛等,大約注射數天後會消失,倘持續紅腫疼痛,並出現皮膚紅疹,灼熱感,臉部及嘴唇腫脹,甚至蕁麻疹等情形時,請儘速就醫診斷治療。(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一張圖搞懂Delta變異株和Alpha變異株的症狀差別 ·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台大醫點出施打須知
-
2021-04-29 癌症.肺癌
辣椒素混合肺癌藥物 可有效治療肺癌
將辣椒素混合到肺癌藥物中,對於防堵肺癌有所幫助。國外研究指出,辣椒之所以會有辛辣的口感,原因在於辣椒內含有辣椒素,而辣椒素和其他藥物混合後,對於減緩肺癌細胞活性有所幫助。專家表示,肺癌罹患者的存活率低,癌細胞攻擊性也強,若能善加利用辣椒素,有助治療肺癌。傳統藥物和化療有缺陷Study Finds報導,美國維吉尼亞州馬歇爾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辣椒中的辣椒素對減緩肺癌細胞活性有異,並以辣椒素為原料,製成非刺激性的合成藥物,雖然尚在實驗階段,但未來有望讓肺癌患者使用。研究負責人Piyali Dasgupta表示,肺癌是存活率低,且極具侵略性的癌症。他表示,過去治療肺癌,一來用的是化療,雖然效果顯示,但腫瘤容易復發,二來會使用FDA核准的愛萊諾迪肯,然而根據統計,此藥物只對不到3%的患者有明顯效果,因此醫學界亟需改善愛萊諾迪肯,增加對抗癌細胞的效果。兩種物質混合減低癌細胞活性美國癌症學會報導,經過團隊研究,顯示辣椒素對於抵抗肺癌有益處,但辛辣的口味對部分人來說難以接受,甚至會引發噁心、胃痛和灼熱感,不過研究認為在適量食用的前提下,這些副作用並不會傷害身體,但為了避免不舒服的情況,研究人員使用合成的辣椒素類似物質(俗稱arvanil)代替真正的辣椒素。若將arvanil單獨使用在癌症細胞上,效果並不顯著,但如果和愛萊諾迪肯混合使用,兩種物質結合後有效降低癌細胞活性。研究團隊之一的博士生傑米.佛黎德曼德曼表示,若將兩種物質成功結合,不只可以打擊癌細胞,也能作為化療後,防止癌細胞復發的藥物。【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1-04-28 該看哪科.皮膚
急性、慢性蕁麻疹有什麼不同?醫曝「日常刺激因子」:你可能不自知
「可能是剛洗過熱水澡,或是接觸到冰塊,也有可能是剛吃完某種食物;雖然每天都一樣,但卻莫名出現像是被蚊子叮咬的塊狀,嚴重的話會有片狀突起,有時伴隨著發癢的感覺。」 你曾有過類似經驗嗎?這很可能就是蕁麻疹。蕁麻疹 兩種表現方式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表示,由症狀來定義蕁麻疹,可以分為兩種表現方式:第一種:民間常稱為「風疹」或「膨疹」,身體皮膚會出現像是被蚊子叮咬過、有些突起,這些突起可能是小小的點狀,也有可能成片,有時突起的外圍會帶點紅腫,或是伴隨程度不一的搔癢症狀, 有可能也會伴隨患部發熱或刺痛的情形。這類蕁麻疹不論是何種原因所引起的,最重要的特色,是每一個患部的突起通常會在24小時內不見,屬於短暫的變化,雖然突起的位置並不固定,有可能A處的突起才褪去、B處卻又冒出來。第二種:表現形式是血管神經性水腫,這類蕁麻疹與前者的最大差異,在於持續時間會比較久,有可能持續72小時,變化也較為深層,而且不太會出現患部搔癢的情形,而是會有刺痛、灼熱感。一般來說,膨疹有可能發生在全身上下的皮膚,而血神經性水腫型的蕁麻疹,則容易發生在黏膜,以及皮膚較薄的地方,像是在臉部, 若發生在黏膜如喉嚨處,有可能影響呼吸,出現胸悶的現象。膨疹最為困擾 推測與季節交替有關以比例來說,膨疹的病患較多,而最令患者與醫師困擾的,在於蕁麻疹的成因相當多。陳建宇說,目前臨床上尚未有研究,確定蕁麻疹好發於特定季節好發,不過,臨床上發現,在季節交換例如春夏、秋冬交替時,前來問診的病患比較多,因為有少部分的病患,蕁麻疹發作 的原因是溫度,因此,季節交換較容易發病。依症狀持續時間 分辨急性與慢性除了蕁麻疹持續的時間,依照連續症狀是否超過6星期,也分為急性與慢性蕁麻疹兩種,陳建宇指出,當症狀持續時間超過6週,就屬於慢性蕁麻疹,而過敏反應造成蕁麻疹的比例很高,將過敏原移除,再輔以藥物,通常蕁麻疹的狀況就會解除。物理性蕁麻疹 溫度、食物、陽光皆可能是病因物理性的蕁麻疹也有可能是因為接觸到冷、冰的東西,像是冰塊、冷空氣,而膽鹼性的蕁麻疹,患者多半在運動、流汗或洗熱水澡,遇到偏熱的物質,就會出現蕁麻疹的症狀;有些患者皮膚出現畫紋現象,可能是因為對某個特定光線的波長發生陽光過敏症狀所致。陳建宇提及,目前對於皮膚科醫師而言最難解的,是自發性、原因不明的慢性蕁 麻疹,其好發於中年女性,比例較男性高出兩倍以上,有人認為與情緒有關,至於是情緒引發蕁麻診,或因蕁麻疹造成的不適而影響情緒,目前則尚無定論。服用抗組織胺治療 切勿聽信偏方治療蕁麻疹,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醫師另外會開立抗組織胺讓患者服用,然而,慢性蕁麻疹有可能在症狀緩解之後再度反覆發作,此時,醫師就會調整藥物。由於蕁麻疹的比例高達2成,不分年齡與性別,陳建宇建議,身體出現風疹塊,若知道可能自己的過敏原因,應趕快停止接觸過敏原,也許不用看醫師就好轉,但若狀況持續都沒有好轉,則建議要趕快求診,不要忍耐,或在家嘗試採取的民間療法,敷薑片、擦米酒等,都可能延遲治療時間。慢性蕁麻疹難根治 要做好心理健設得過蕁麻疹的人,當中有4分之1的人會變成慢性蕁麻疹。面對慢性蕁麻疹患者,陳建宇認為,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心理衛教,因為慢性蕁麻疹常是無法根治的,也有可能找不到成因,當病患來時,醫師必須讓病患了解,盡管無法根治,但適度的控制,不適症狀是可以完全消失的。此外,要注意切勿不斷地更換醫師,避免造成降階治療,讓治療重新來過。延伸閱讀: ·換季就牙起來!蕁麻疹全身癢爆怎辦? 皮膚科醫認證「7大止癢攻略」 ·蕁麻疹來得也去得快! 發病期注意這8點即可控制
-
2021-04-2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不只是火燒心! 中醫師曝這些胃食道逆流症狀也別大意
1名50多歲婦人,因長期生活壓力大,易緊張、焦慮,工作忙碌加上3餐不正常,導致胃酸逆流嚴重,不僅夜晚睡不好,白天也時常胃脹不舒服,加上更年期來臨的諸多不適而就醫。經胃鏡檢查發現有賁門鬆弛的問題,西醫原先建議手術治療,但婦人擔心會有後遺症,而轉介中醫治療,在服用中藥調理半年後,胃酸逆流的情況大幅改善,其它症狀也跟著好轉許多。收治這名婦人的中醫師曾子澄指出,上述婦人的胃食道逆流情況較為棘手,屬於病因複雜的難治類型,即使照了胃鏡,也不見得能找出好的治療方法。現代人壓力大,胃食道逆流患者明顯增加,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愛吃宵夜或情緒緊繃等,都會使消化機能變差,降低胃排空的速度,一旦胃酸分泌過多卻停留在胃裡,便會隨著腹壓上升向上擠壓而胃食道逆流。曾子澄醫師強調,不同嚴重程度的胃食道逆流,其臨床症狀也不同。一般常見的火燒心、胸口灼熱感和胃酸逆流,已是病情較嚴重的表現;輕微的胃食道逆流則會有慢性咳嗽、喉嚨沙啞、胸悶等症狀,由於較難與胃食道逆流做聯想,因此常被患者輕忽,或誤診為慢性咽喉炎,而看錯科別延誤病情。曾子澄醫師表示,臨床上遇到許多民眾有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問題時,通常會先吃胃藥,暫時緩解不適,但需注意的是,胃藥的種類相當多,有針對胃痛、胃悶、胃脹氣、抑制胃酸等不同療效。許多患者看遍西醫各科別後,發現胃食道逆流仍反覆發作,才會轉介中醫。其實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是根據體質調理,並找出病因源頭,對症下藥,較能全面治療根本。從中醫角度來看胃食道逆流從中醫角度來看胃食道逆流,主要是「飲食不節」和「肝氣鬱結」所致。「飲食不節」是指長期飲食不正常,導致消化功能不好,形成中醫所說的「脾胃氣虛」,臨床上會給予益氣補中、健脾胃的中藥。至於「肝氣鬱結」則是情緒影響肝氣,是指長期過度緊張、心情焦慮、壓力過大,影響自律神經系統,不完全只是腸胃問題,此時會酌加疏肝解鬱的中藥,對於放鬆心情頗有助益。曾子澄醫師舉例,黃連、半夏、牡蠣、乾薑、海螵蛸及白芨等,都是治療胃食道逆流常見的中藥材。配合放鬆心情和改善飲食習慣,病情輕微者約1到2周即可見效,嚴重者約半年至1年,大部分患者平均治療1至3個月,症狀便有顯著改善。曾子澄醫師提醒,除了配合醫囑、按時服藥之外,平時盡量3餐正常,湯與飯分開吃,不要將飯泡在湯裡,會影響消化功能;吃飯7至8分飽即可,不暴飲暴食,不吃宵夜。腸胃虛寒較弱者,避免吃冰涼食物,飲食以少量多餐為原則,若知道哪些食物會引起自己胃食道逆流,應避開不吃,如此,根治胃食道逆流也不再遙不可及。★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4-23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更年期女性,容易頻尿?醫師建議3習慣,遠離泌尿道感染
根據統計,平均每2位女性就有1位有泌尿道感染困擾,年過45歲後,荷爾蒙分泌減少關係,泌尿道及陰道的萎縮更造成各種身心不適症狀,讓女性難以啟齒,本篇文章教妳認識每個女人必經的更年期症狀,還有醫師解惑泌尿道私密處問題,讓妳遠離泌尿道感染。菁英診所蕭詠嫻醫師說明,女性邁入更年期,約9成有私密處的不適症狀,40至45歲以後,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慢慢降低,私密處也開始老化,出現萎縮、乾澀,少了潤滑保護,容易增加感染機率。幫她發現私密處發炎問題年輕時期,下腹疼痛常隨著生理期來報到,久了養成默默忍耐的習慣,面對更年期的身心變化也是如此。蕭詠嫻醫師提到,「更年期婦女因荷爾蒙分泌減少,使泌尿道和陰道的黏膜萎縮,而有尿失禁、陰道疼痛等困擾。」大部分婦女鮮少公開討論更年期議題,把這些症狀視為自然現象,而女性失智症患者更是有口難言,需要家人幫忙發現私密處發炎問題。失智症患者常會伴隨失禁的問題,大多以包尿布來解決,蕭詠嫻醫師說明,女性失智症患者的私密處感染,主因即是尿布引起。「許多人為了方便定期更換尿布,減少水量攝取,身體沒有飲水跟排水,尿液變濃稠、細菌繁殖速度快,就容易感染。」蕭詠嫻醫提醒多注意長輩生理狀況,若有發燒、呼吸急促、心跳變快、散發異味,小心細菌病毒侵入引發尿道炎。保養照護女性私密處老化陰道感染的症狀跟泌尿道不同,但失智症患者的感染主因也是尿布。蕭詠嫻醫師解說,女性停經後,陰道黏膜變薄萎縮失去彈性,伴隨搔癢、灼熱感,身體抵抗力減弱時,易反覆滋生細菌或是黴菌。蕭詠嫻醫師以看診病患為例,陰道感染不要有「塞藥就一定會好」的觀念,陰道內有許多的微生物群,90%以上是乳酸桿菌,保持陰道酸鹼平衡有利於天然防禦機制。外來因素會破壞陰道內的原本菌叢,蕭詠嫻醫師建議,不須過度使用肥皂、沐浴乳及太熱的水,避免更加乾澀。適時補充益生菌,多喝水、不憋尿,另可評估局部補充賀爾蒙、雷射治療改善老化問題,提升女性朋友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家中女性長輩因為私密處萎縮,常常不舒服卻很少說出口,主動關心了解更年期,家人的陪伴是關鍵。
-
2021-04-0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胃酸過多、腸胃炎怎麼辦?專家教應急措施化解3大腸胃問題
連假快到了,腸胃出毛病怎麼辦?各種常見的腸胃問題該如何處理?什麼情況一定要快快就醫?到處買得到的腸胃藥吃了會不會有麻煩?腸胃毛病多 連續多日未改善應立即就醫若你本來就有腸胃疾病,當然要遵守原本的治療計畫;如果有一些小毛病,例如腹瀉、便秘等以前也曾經發生過的症狀,可適當的使用一些止瀉藥、胃腸止痛藥等,但有時小病是大病前兆,若是出現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現象、症狀,且持續幾天沒有改善而且愈來愈嚴重,尤其是老人家或兒童,要特別注意,應立即就醫診斷。以下針對常見的腸胃問題提出建議:1、胃酸過多:少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胃酸是消化過程中的必須品,是pH值在2~4之間的強酸,胃裡除了胃酸,還有能保護胃壁的胃液,胃壁本身也具有相當程度的自我修復能力。不當的刺激可能導致胃酸過多,常見的症狀是噯氣、腹脹、噯酸水、胸口灼熱感、胸悶、上腹部不舒服、類似消化不良的感覺,飯後胃痛、空腹時心窩痛或胃灼熱感;胃食道逆流就是因為胃酸逆流,可能引發食道潰瘍、咽喉炎等疾病。●對策:胃酸過多時可以吃少量、不甜的食物,例如蘇打餅乾。過去牛奶曾被視為保護胃壁好辦法,後來發現,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會在胃中凝結成塊,導致胃酸分泌增加,讓潰瘍症狀加劇,有些人喝完牛奶反而胃更痛。此外,稀飯好消化,但胃酸過多的人並不適合。2、腸胃炎:流質食物補充養分,減輕腸胃負擔暴飲暴食、吃多了甜點或油膩食物,或吃了不乾淨的食物等,容易造成急性腸胃炎。症狀包括:陣發性腹絞痛、噁心、嘔吐、厭食、腹瀉,嚴重者會發燒、脫水、 電解質不平衡等,要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對策:輕微腹痛、拉肚子時,只要禁食1、2餐,讓腸胃休息,吃清淡的食物,多喝水,自然就會好轉;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腹瀉時會試著熱敷,其實會促進腸蠕動,反而拉得更快。3、便秘:多吃纖維質、多喝水、多運動預防便秘首先要多吃纖維質,不過,某些情況下要先排除存積的宿便,否則拼命補充纖維質,但出口並不通暢,反而使腸道塞車情況更嚴重。此外,吃飽就坐著,宿便太多,還會引起腹脹。●對策:多吃纖維質、多喝水、多運動,且別把作息弄亂,更別忘記定時上廁所解便。絕大多數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過腸胃問題的困擾。老病號們也可能自行發展出一套自救法門,但基本上,腸胃症狀多半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飲食倒還好解決,壓力、情緒的影響反而是現代人更難處理的一門大學問。延伸閱讀: ·腹瀉除了多喝運動飲料,還能吃什麼? 醫師告訴你拉肚子4大飲食調養重點 ·腹瀉吃香蕉、蘋果會愈拉愈嚴重? 營養師揭「正確吃法」:很多人都錯了
-
2021-03-30 該看哪科.眼部
不是點人工淚液就一定會好!緩解乾眼症4方式
● 眼睛疲勞、乾澀、刺痛、灼熱感,可能乾眼症找上你● 點人工淚液,未必能完全改善乾眼症狀● 瞼板腺阻塞的乾眼症,可早晚熱敷改善許多人眼睛乾澀,會點人工淚液,但往往不見改善。台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碩方表示,眼睛表面的淚水由水液層、黏液層和脂質層共同組成,這三種成分缺一不可,光是點人工淚液,只是補充水液層的不足,未必能完全改善乾眼的症狀。淚液分三層 別只補充水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乾眼症,鄭碩方說,若常覺得眼睛疲勞、容易乾澀、刺痛、有異物感、灼熱感,甚至出現視力模糊,都可能是乾眼症問題。若長期為乾眼症所苦,建議應到眼科做檢查,才能確定可能引起眼睛乾澀的原因,再對症治療改善。淚液有三層,最內層為結膜杯狀細胞製造分泌的「黏液層」,主要讓淚水可平均分布在眼球表面;中間層為「水液層」,主要讓眼睛濕潤;最外層則為「脂質層」,可將水分鎖住,減少蒸發。鄭碩方指出,許多人以為眼睛乾,靠人工淚液就可以緩解症狀,但若合併有脂質層不足,也就是缺油問題,就會導致淚水不斷蒸發,點再多藥水,效果都不好,必須進一步檢查油脂不足的原因。如長期發炎 搭配藥水改善鄭碩方表示,淚水中的油脂成分是由眼瞼內的瞼板腺製造,有些人可能因為感染或慢性發炎,眼部沒做好清潔,卸妝沒做好,造成瞼板腺堵塞萎縮或其他眼瞼疾病,導致脂質層油脂缺乏。因此,若是點了人工淚液,症狀並未改善,甚至更不舒服,一定要到眼科尋求專業協助。過去乾眼症通常只做「淚液分泌測試」,來判斷是否淚水分泌不足,在五分鐘內淚水分泌量可否沾溼試紙達10mm以上,一旦淚液少於5mm,就確診為乾眼症。但要判斷脂質是否不足,則可透過「脂液檢查儀」,以非侵入性、光干涉原理來檢查脂質層厚度和油脂的分布情況,評估瞼板腺的脂質分泌是否正常。若眼睛有長期慢性發炎情形,除了點人工淚液,還可以搭配使用消炎藥水,藥膏來改善。早晚熱敷 約15~20分鐘若瞼板腺有阻塞,鄭碩方表示,每天可早晚熱敷眼睛,以40至45℃熱毛巾或熱敷眼罩,每次熱敷15到20分鐘。但提醒若購買一般藥妝店販售的熱敷眼罩,要注意局部加熱的溫度和時間是否足夠,建議使用專業醫療用眼罩為宜。此外,也可至眼科門診,接受瞼板腺熱脈動治療,加熱瞼板腺,在眼瞼板外利用脈動式按摩,軟化並疏通瞼板腺內阻塞的油脂。此治療效果可持續九個月至三年,但目前仍屬自費,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現在的人一直盯著3C產品,眨眼次數減少,長期待在冷氣房、戴隱形眼鏡、熬夜,容易讓淚水蒸發,導致眼睛乾澀,使乾眼症的機率增加,鄭碩方提醒,調整生活方式,眼睛適度休息相當重要。
-
2021-03-01 科別.泌尿腎臟
塞車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危險族群你是嗎?
連續假期,返鄉、出遊塞車,加上疫情之故,室內休閒活動也成選項之一,但這些都容易誘發泌尿道感染,特別是熟齡女性,除先天尿道較短外,許多女性對於在外如廁也多所為難,選擇憋尿,應特別當心。泌尿道感染 解尿灼熱、頻尿是常見症狀安南醫院泌尿科林育緯醫師表示,泌尿道就如下水道一樣,若沒有保持水流通暢就很容易滋生細菌而引發泌尿道感染。泌尿道主分下泌尿道與上泌尿道,常見下泌尿道感染又稱膀胱炎,其特徵為解尿灼熱感、頻尿與急尿、下腹部悶痛,臨床治療以口服抗生素跟症狀治療為主。膀胱炎不治療 嚴重恐至敗血性休克林育緯補充,膀胱炎如沒好好治療,進而會引發細菌侵犯上泌尿道而造成急性腎臟發炎,輕則發燒、腰痛,重則造成敗血性休克、生命徵象不穩定,甚至還需進入加護病房加強治療,不能輕視之。泌尿道感染原因多 多喝水降低風險多喝水非但可降低泌尿道感染發生,也能減少尿路結石發作。林育緯提及,若須久待在工作崗位者,除不能隨時喝水外,也必須長時間憋尿,這些都是造成泌尿道感染主因;此外,若如廁衛生習慣不好或常熬夜都會讓免疫力下降,因此會更容易罹患泌尿道感染。不憋尿、養成良好作息 預防泌尿道感染上身林育緯特別提醒,適當的補充水分跟休息及養成良好解尿習慣,或多吃蔓越莓類食物,皆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發生,如發現自身一有小便不舒服症狀時,最好趕緊到醫院就醫接受治療,以免尿路感染一發不可收拾。延伸閱讀: ·塞車擦撞意外風險爆增! 開長途車防「度估」這樣做 ·明明有尿意卻還是憋尿? 3習慣都NG!醫師完整剖析不同泌尿道感染會出現哪些症狀
-
2021-01-28 科別.眼部
只是「不喝冷飲」飛蚊症竟幾乎好了!中醫師8個超簡單撇步,不治療就能改善飛蚊症
近幾年,學校推行使用電子白板之後,許多國小老師們也開始覺得眼睛不舒服。有位國小老師十分焦慮來到我的診間詢問:「醫生,我眼睛突然看見好幾隻蚊子飛來飛去,想要打又打不到。這種飛蚊症可以治療嗎?」我說:「『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這首白居易的詩句,其實就描述著他的飛蚊症。飛蚊症其實很常見,但大多需要詳細檢查評估。」造成飛蚊症的原因很多,一般看到眼前有些如黑絲、魚鈎、圓圈、雲朵、變形蟲,或黑或灰或透明等,都統稱為飛蚊症。但只要在視網膜之前有任何的雜質,大到足以被看見,就會產生飛蚊症。以現代醫學來說,飛蚊症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理性:約佔1/5,數個飛蚊,大多40歲以下。・退化性:約佔3/4,1至2個飛蚊,通常40歲以上。・病理性:約有1/20,數量多,恐有失明危險。其下又可細分為:・玻璃體退化:玻璃體混濁、玻璃體牽扯・玻璃體出血・視網膜相關:周邊視網膜裂孔、格子狀退化・其他眼病: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葡萄膜炎等・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眼中風等最需要留意的是病理性飛蚊症,如可能是局部眼底視網膜破洞,產生出血而導致玻璃體混濁,或者視網膜受拉扯造成的視網膜裂孔,甚至是嚴重的眼病如:青光眼、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出血等。此外,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眼中風、黃斑部病變等,都可能急性發作產生視網膜剝離,有失明的危險。但是傳統中醫沒有儀器可以檢查,詳細原因還是要經由眼科醫師散瞳檢查才能區分。特別叮嚀如果飛蚊症數量突然增加,合併閃光感、視野缺損、視力模糊等,即可能有更嚴重的問題需要治療,一定要至眼科散瞳檢查。中醫破解 飛蚊症中醫眼科治療飛蚊症,除了傳統的望聞問切四診之外,還可以從飛蚊的狀況型態來做區分為:透明飛蚊及灰黑色飛蚊。→虛證(透明飛蚊):服藥優於針灸透明的飛蚊,就中醫來說一般是虛證,有可能是細胞脫落,或玻璃體混濁,如果合併全身性或臟腑本身的虛損,可能是下面的情況造成:.氣虛:伴隨著精神狀況、早晚變化,或是用眼越久越多,以及全身性的疲倦、食欲不佳等症狀。.血虛:可能為中央透明、邊緣清楚,像是逗號或圓圈型,多會伴隨眼睛乾澀疲勞,以及全身性的血虛症狀。.勞損:一般會伴隨眼睛嚴重痠澀、視物模糊,或是像白色閃爍光線,以及頭暈昏沉、腰膝痠軟等全身勞損症狀。治療上,服藥效果會比針灸來得好。畢竟針灸能調動的是無形的氣,要從無形的氣轉換成人體需要的陰、血是非常困難的;且針灸治療大部分是在針灸當下才有治療,但疾病是持續在進展的,服藥才能讓治療的效果持續,不會因為沒針灸就沒效了。→實證(灰黑色飛蚊):需要從根本治療灰黑色的飛蚊從中醫角度來看,通常是實證,也有些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氣滯:通常會因為情緒、壓力或睡眠差而加重,會出現口乾、胸口脹悶、食欲差等症狀。.血瘀:一般會有外傷、手術史或是心血管相關疾病併發,也可能是頸部、脊椎、薦椎的傷,或是脊椎小錯位造成,通常伴隨有眼周腫脹、緊繃、疼痛感。.火熱:可能因為飲食上食用烤炸辛辣食物之後發作,或是長時間用眼、強光刺激後出現,通常眼睛本身容易有灼熱感、乾澀及眼乾口乾等症。.痰濁:一般飛蚊會在吃飽後加重,或是有頭昏悶、眼睛黏黏的感覺、眼眵(眼屎)較多、視物有如隔紗一般,及食欲差、排便軟黏。.濕熱:通常會有嚴重的眼睛黏滯,或是眼眵很多、反覆流眼油、眼睛血絲多、口苦口乾、身體煩熱等症狀。眼睛的許多症狀其實是五臟六腑、氣血陰陽、經絡、情緒等因素導致,一個人的症狀有可能有多重原因,也可能互相夾雜。從根本治療、截斷病勢,才能讓產生眼病的機制中斷或終止。預防飛蚊症,避免過食冷飲通常飛蚊症的患者,都非常焦慮且擔心,但過度焦慮擔心反而會讓身體緊繃,進而影響氣血通暢,加重飛蚊症的現象。從中醫眼科的角度來看,除了是身體本身的問題之外,更多是不良用眼習慣誘發或加重;或者也有些眼病初期症狀是從飛蚊症開始出現的。所以,維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是很重要的事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喚醒身體自癒力的不二法門,包括晚上11點前睡覺不熬夜、情緒平穩勿過怒焦慮、戒菸、避免過食寒涼冰冷、辛辣、烤炸食物等。臨床上常常看見飛蚊症的患者喜歡喝冷飲,當戒除冷飲之後,飛蚊症也跟著減少了許多。飛蚊症並不是無法治療,即使是西醫眼科無法治療的生理性飛蚊症,也可以從中醫角度來整體思考,從改善眼部循環狀況,調整身體機能等方式調整。配合醫囑,調整用眼習慣與生活作息、飲食,才能加快治療效果。此外,平時可以多做伸展運動,幫助身體經脈通暢,更有機會讓身體的氣血來修復眼睛健康。Q:吃鳳梨可以治療飛蚊症?A:酵素無法進入眼底,飛蚊治療因人而異。曾有媒體報導,食用鳳梨可以治療飛蚊症,是否有效?以中醫角度來看,鳳梨的成分是否能進入眼底?不同條件下的飛蚊症是否能用同樣的方式治療?都有很大的疑點。鳳梨酵素是一種蛋白質,照理說,人體在吃入食物後,在胃中會因為蛋白水解酶的關係而被破壞成小分子,再分解成胜月太與胺基酸進入人體。所以,血中不太可能留下原本的鳳梨酵素。就算鳳梨酵素沒有被破壞掉留在血液中,到了視網膜也不能進入眼底。在視網膜存在著「血管視網膜障壁(blood-retinal barrier)」,並不是所有成分都能進入眼睛。血管視網膜障壁除了特定的分子會進入之外,剩下的都要藉由受器接合,才能通過這個屏障到達眼內。很可惜的是,並沒有可以接合鳳梨酵素的受器,所以鳳梨酵素也是無法進入。無論透明、灰黑色絲狀點狀,或黑色塊狀飛蚊,都需要經由合格的中醫師四診合參,並結合現代醫學儀器檢查、檢查報告,與生活習慣、飲食、作息等進行綜合評估,沒有萬用的治療方式。臨床上,排除掉眼底疾病後,有部分患者是身體缺乏營養素,所以補充蔬果之後,也能改善部分患者的視覺狀況。 治療時建議先找合格的眼科醫師進行眼底及眼部的檢查評估,再交由合格的中醫眼科醫師進行中醫的辨證與診察,依照個人的體質狀況分階段治療,才是最有保障且安全有效的方式!書籍介紹書名:眼癒力:中醫眼科診治照護,治療+保健一次看明白作者: 林佑彥出版社:原水出版日期:2020/09/24作者簡介/林佑彥中醫師.台中市祥峻中醫診所副院長2012年12月開始執業,眼病患者累計近3萬人;目前每週有超過150人因眼病前來就診。大多數的眼科疾病很難痊癒,尤其是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神經萎縮這一類,但輔以中醫治療都有改善的案例,至於西醫棘手的乾眼症、眼睛過敏、結膜炎、角膜炎、部分飛蚊症皆有機會可以痊癒。延伸閱讀: 防疫保單大評比》染病賠1萬、隔離賠10萬!醫師解析:7家防疫保單怎麼挑?
-
2021-01-27 癌症.食道癌
苦茶油伴麵線緩解胃食道逆流?看醫師正解!
當吞嚥食物時,你也會感到喉嚨卡卡嗎?小心除了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也恐是食道癌徵兆。一名50歲婦人日前進食時感到喉嚨卡卡,且帶有點沙啞,起初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導致,自行吃了好幾個月的苦茶油伴麵線,以為能改善症狀,沒想到卻開始有嗆咳症狀,就醫檢查發現食道有顆有顆約8公分的腫瘤,經切片及安排相關檢查後確診為食道癌第三期,經由醫師進行食道支架放置術後,也同步進行電療及化療等療程。食道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發現多已是晚期當吞嚥食物時,你也會感到喉嚨卡卡嗎?小心除了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也恐是食道癌徵兆。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弘昌指出,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但等到出現喉嚨異物感、吞嚥疼痛、吞嚥困難,甚至上腹部灼熱感、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大多都已是晚期,不得輕忽嚴重性。支架置放舒緩吞嚥困難 助癌患完成化療療程洪弘昌醫師解釋,若晚期的食道癌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時,可採以在食道腫瘤壓迫處放置支架,藉由撐開緩解腫瘤導致的食道狹窄,不僅能舒緩吞嚥困難,也在不影響外觀下,順利進食;尤其癌症患者得接受化療所引起的噁心、嘔吐等副作用,這時更應攝取足夠的迎想,才有體力去面對化療及放療,完成整個療程,並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遠離食道癌找上門此外,臨床上目前也並無醫學證實,苦茶油伴麵線能幫助減緩胃食道逆流,尤其麵線屬於澱粉類,進入身體後會轉換成酸性物質,並無改善症狀功效。洪弘昌院長強調,平時除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少吃含有亞硝酸鹽等醃製品、少吃刺激性食物、戒菸酒檳榔、均衡飲食等,若出現不適症狀時也應盡快就醫,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3個飲食習慣超傷食道! 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出現吞嚥困難多已是食道癌末期! 醫勸「3個飲食惡習」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