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3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搜尋
濕邪
共找到
48
筆 文章
-
-
2021-07-07 養生.抗老養生
冷氣吹多產生濕氣,讓你病多難痊癒!中醫師教「去濕2招」:夏吃酸性水果、喝排濕茶飲
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黏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癒。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楊淑媚醫師建議,可以吃芒果、鳳梨等酸性水果,及4款去濕茶飲改善。什麼是外來的濕氣?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的情況下,稱「六氣」,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六氣」是萬物生長的條件,對於人體是無害的。如春天應溫而反寒,秋天應涼而反熱等,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如過劇的暴熱、暴冷等,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六氣才能成為致病因素,並侵犯人體發生疾病。如果外來的濕邪侵犯人體,會造成身體濕氣過重,進而影響正常身體生理功能。台灣氣候多濕夏末秋初還有一個時期稱為長夏,濕為長夏之主氣,在台灣地區,夏季多有颱風,既炎熱又多雨,這時濕氣就很重。如果我們的生活環境很潮濕,或居住的地區常下雨,又或者是住在海邊,那我們就很容易會因為外在環境的濕氣,這就是所謂的「外濕」,而造成身體的濕氣很重。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黏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癒。濕邪又容易傷脾陽,而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能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形成了「內濕」,這是所謂的脾虛濕盛,可見到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狀。濕邪只有夏季才會有嗎?夏天外界酷熱,在這個季節本應該出出汗,將體內的毒素以及廢棄物代謝出來。但我們往往選擇吹空調冷氣,這一吹,體內的廢棄物被堵在體內出不來了,另外,屋內吹冷氣,一旦到了屋外太陽又太大,忽冷忽熱的環境更容易使濕氣趁虛而入。夏季潮濕悶熱,容易導致人體濕熱。夏天是濕邪好發的季節,又由於環境的因素,海島型的氣候容易侵入人體,進而寄居在體內,或者原本體內就有濕氣,外濕會引發內濕,造成了濕性體質。可能夏天濕氣重的症狀會嚴重一點,如濕疹或香港腳容易在夏天發作,但是四季都可能會有濕性表現,不侷限在夏天。濕度是什麼?濕度,是指空氣中的含水量,物體潮濕的程度。空氣的濕度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對人體有直接的影響。對人體適宜的濕度是40%∼60%,當氣溫高於25℃時,適宜的相關濕度為30%。夏季三伏時節,由於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慾不振,易發生胃腸炎、痢疾等。外在的濕度(外濕)會間接影響身體的濕氣(內濕),所以濕度高時也要注意排濕。中醫濕邪的特性1. 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易阻遏氣機,從而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脾為運化水濕的主要之臟,性喜乾燥而惡潮濕,濕邪常先困脾,而使脾陽不振,運化不正常,進而水濕停聚。2. 濕性重濁:濕邪外襲肌表,則清陽不升,頭昏而沈;濕邪留滯經絡關節,陽氣布達受礙,關節有疼痛沉重感。3. 濕性粘滯:濕邪粘膩停滯,症狀多粘滯而不爽,病多纏綿難癒,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4. 濕性趨下,易襲陰位(陰位即身體下半身或腹面):濕邪為病多見身體下部的症狀,如水腫多以下肢較為明顯,小便白濁、婦女白帶、腹瀉等病證,多由濕邪下注所致。對症除濕湯品及茶飲.消食潤喉茶飲中藥材:❶山楂、❷炒麥芽、❸大棗、❹生甘草、❺荷葉功效:1. 幫助腸胃消化,可生津止渴助消化。2. 滋潤喉嚨,治療聲音沙啞,保護聲帶,改善咽乾、慢性咽喉炎。說明:1. 山楂可幫助消化,改善食積。2. 炒麥芽可改善食積、消化不良。3. 荷葉性升散,可改善夏日暑濕腹瀉,心煩口渴。材料:山楂10克(3錢),炒麥芽6克(2錢),大棗3枚,生甘草3克(1錢),烏梅3枚,荷葉6克(2錢)。作法:【方法一】所有材料用清水洗淨,加入約800毫升的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熄火後悶5分鐘,去渣後即可飲用。【方法二】所有材料用清水洗淨,放入泡茶或泡花茶的壺中,加入熱開水,熱開水以蓋過藥面並超過1公分為宜,泡5分鐘後即可倒出當茶飲用,一壺可沖泡2∼3次。.除濕去脂茶飲:利濕消脂茶中藥材:❶鬱金、❷山楂、❸陳皮功效:去濕消脂。說明:1. 鬱金是薑黃的一個品種,有降血脂的作用。2. 山楂則可以減少膽固醇生成,不過胃不好的人要減去這項材料也無妨。3. 陳皮可理氣健脾,亦有燥濕化痰的效果。材料:鬱金10克(3錢),山楂10克(3錢),陳皮6克(2錢)。作法:【方法一】所有材料用清水洗淨,加入約600毫升的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熄火後悶5分鐘,去渣後即可飲用。【方法二】所有材料用清水洗淨,放入泡茶或泡花茶的壺中,加入熱開水,熱開水以蓋過藥面並超過1公分為宜,泡5分鐘後即可倒出當茶飲用,一壺可沖泡2∼3次。.除濕去脂茶飲:檸檬梅子綠茶中藥材:❶烏梅、❷山楂、❸陳皮提醒:胃酸過多,胃痛不適的人不適合大量飲用。功效:1. 改善夏天消化不良,食慾不振。2. 去油膩,降油脂,生津止渴。說明:1. 山楂可消食化積,改善脘腹滿悶。2.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3.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丟失津液,所以適當吃些酸味食物, 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奇異果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材料:檸檬3片,烏梅3枚,山楂10克(3錢),陳皮6克(2錢),綠茶3克,冰糖適量。作法:【方法一】所有材料用清水洗淨,加入約600毫升的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熄火後悶5分鐘,去渣後即可飲用。【方法二】所有材料用清水洗淨,放入泡茶或泡花茶的壺中,加入熱開水,熱開水以蓋過藥面並超過1公分為宜,泡5分鐘後即可倒出當茶飲用,一壺可沖泡2~3次。.除濕去脂茶飲:輕身去濕茶中藥材:❶薏苡仁、❷荷葉、❸陳皮、❹山楂、❺厚朴、❻決明子功效:消食去濕,減脂去油。說明:1. 荷葉可改善暑濕腹瀉,心煩口渴。2. 陳皮可改善腸胃氣滯。3. 厚朴為除脹氣、燥濕、治腹瀉和消痰平喘的重要中藥。4. 決明子可清肝益腎,明目,通便。材料:薏苡仁15克(5錢),荷葉6克(2錢),陳皮6克(2錢),山楂6克(2錢),厚朴6克(2錢),決明子10克(3錢)。作法:所有材料用清水洗淨,加入約800毫升的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熄火後悶5分鐘,去渣後即可飲用。書籍介紹書名:飲食決定去濕力:去濕中藥茶湯,補脾不生病作者:楊淑媚, 蔡昆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1/06/30作者簡介/楊淑媚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講師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中西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中醫婦科醫學會專科醫師雲林縣社區大學講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著作:人體神奇食補術(柿子文化出版、食療大全(時報出版)、食在好粥(快樂文化)、水果看人吃(時報出版)、蔬菜看人吃(時報出版)蔡昆道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內科醫療部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部定副教授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結核病諮詢委員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醫學碩士中正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博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中華民國內科專科指導醫師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結核病諮詢委員、職業醫學醫師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中西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著作:人體神奇食補術(柿子文化出版)、食療大全(時報出版)、食在好粥(快樂文化)、水果看人吃(時報出版)、蔬菜看人吃(時報出版)延伸閱讀: 電梯病毒群魔亂舞,最恐怖的不是「按鈕」而是「它」!重症醫師黃軒:4關鍵避開病毒
-
2021-05-05 養生.營養食譜
立夏護心 多吃蓮子、苦瓜解熱入靜
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溫棚防風要管好。──二十四節氣農事歌【食節氣.養生帖】立夏過好日,四季流涎:紅豆、秋葵、芥菜、白豆、烏豆、南瓜、冬瓜等。┃無厭於日,夜臥早起┃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四個節氣。一般說來,中醫提及的順時養生法,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夏,就是萬物生長的旺季。《黃帝內經.素問》進一步指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三大主要養護重點:早起;適當運動、出汗、曬太陽;管好心志、不隨意發怒。《黃帝內經》補充說明若違反上述養生之道:「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很多身體毛病就是這樣染患上身,不可不慎。秋冬疾病,夏天就開始預防,順應身體的規律,養陽補能,等到天氣變涼了,自然就能避免生病。┃立夏護心,解熱入靜┃立夏時節由於氣溫不斷上升,暑易傷氣,濕邪黏滯,自然而然就容易發生煩躁上火的情況,可能引發陽邪,導致多汗、心煩、倦睏、風濕、脘腹脹滿、食欲不振等症狀。此時,可藉由蓮子、苦瓜、甘草、芥菜、紅豆等、透過當令飲食可幫助緩解暑氣和燥熱,同時袪除心火,達到養心入靜、清熱利水的成效。宋代著名養生學家蒲虔貫著有《保生要錄》,書中提及:「養生者,形要小勞,無至大疲。故水流則清,滯則污。養生之人,欲血脈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勞,頻行不已,然宜稍緩,即是小勞之術也。」這裡指的「小勞之術」無不提醒人們,養生好比水流,流動的人自然能夠清澈無污,無法流動的水,就會阻滯發臭。因此,平日習慣長期維持一固定姿勢的人,像是學生坐著學習、閱讀,上班族久坐辦公、打電腦等,都讓身體僵止住了,其實都不利於健康,所以不要安於「靜止」。日漸炎熱的夏天,風暖晝長,不要長時間關在冷氣房中,可以讓自己適時的「小勞」、「小汗」,除了工作勞務之外,透過運動舒展、對弈等娛樂,才是消夏避暑、身心安適之道。【循令食.家の味】綠豆西谷米食材:綠豆60克、西谷米(西米露)30克、冰糖適量作法:1.綠豆先洗淨,浸泡約20分鐘後,瀝乾備用。2.取陶鍋加適量水,放入綠豆燉煮。3.待綠豆脫殼後撈起,最後放入西谷米。待熟透後,調味即成。清炒豆芽鮮白菜食材:豆芽100克、小白菜150克、鹽適量、香油適量作法:1.小白菜洗淨、切段,備用。2.起鍋爆炒大白菜和豆芽。3.待熟透後,調入鹽、香油,即成。
-
2021-04-20 養生.抗老養生
「穀雨」回溫濕氣重,養生首重袪濕健脾 4種天然食材助清熱理氣
穀雨作為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諺是這麼說的:「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意思就是從這個節氣開始,霜雪終於徹底遠離了。杜甫詩寫到:「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正是形容這種夜雨晝晴的風情。自此開始,豐沛的雨水使得浮萍大量繁衍,依隨河水漂浮而生,成為獨特景觀,鳴叫的斑鳩(一說為布穀鳥)似乎在催促著人們切莫怠惰,趁著春光明媚的日子,辛勤工作,才能收得百穀綿延。桑樹和麻樹上頭,也開始見到戴勝鳥,自然景緻在在提醒人們,時至暮春了。日出穀雨茶,畫五毒驅毒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穀雨作為播種天,此時也是春茶的收成期。因應冬蟄毒蟲的復甦,民間祈求農作物豐收,闔家老少平安,因此也會張貼「穀雨畫」,《青齊風俗記》提及:「穀雨日畫五毒符,圖蠍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狀,各畫一針刺,宣布家戶貼之,以禳蟲毒。」或以五色彩圖剪五毒型態,貼在門楣,藉此驅走毒蟲災厄。古代詩人特愛穀雨,不只是飄雨的美景令人流連,雨聲品茗也是一大特點。「清茶素琴詩自成,品茶聽雨樂平生;滾滾紅塵多少事,都付南柯無跡尋。」一縷縷的輕煙在山谷間飛盪,一縷縷的茶香也在杯中縈繞,增添生活的閒適與情趣。清明之前的採摘茶,稱為「明煎茶」,芽葉細嫩,茶味醇和;清明後、穀雨前的採摘茶,則稱「雨煎茶」,天清地明的茶葉水分飽滿,茶湯鮮濃;穀雨到立夏間的採摘茶,就稱作「穀雨茶」,又叫「二春茶」,此期的芽葉肥碩,茶香餘味悠長。沏上一壺穀雨茶,令滿室充塞著幽幽茶香,坐臥悠閒,細細品啜,感受煙雨好春光。穀雨陰沉沉,首重祛濕疏暢曆書提到:「斗指癸為穀雨,言雨生百穀也。時必雨下降,百穀滋長之意,蓋本於此。」穀雨起,降雨增多,空間濕氣滯重,處於春夏之交的氣候,容易受到濕邪入侵,呼吸道過敏、脾胃毛病、筋骨、神經痛、失眠等疾,應運而生。俗諺指出:「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綿綿濕雨一方面為農作物帶來滋養而豐收,像是春茶、梅果、牡丹、香椿等,另一方面卻也使得情志受到影響,心頭彷彿烏雲滿布,中醫學理說:「濕邪是萬病之源。」特別是在春夏轉變之際,早晚溫差漸大,此時,保持內外平衡就顯得相當重要。飲食上首重脾胃祛濕 清熱解毒健脾理氣《素問.保命全角論》說道:「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春天肝木旺盛,穀雨期間脾臟暢旺,依順四時養生的原則,飲食上首重脾胃祛濕,一來清熱解毒,二來健脾理氣,三來祛濕舒筋。以下列舉相關食材,彙整如下:1.香椿:農曆三月三,正是香椿芽上市的節令菜,又稱作「樹上蔬菜」,俗諺說:「三月八,吃椿芽。」《本草綱目》記載:「香椿可以祛風解毒,椿葉可生髮,樗根疸。祛蛔蟲。」《唐本草》也寫到:「葉煮水,可以一洗瘡、疥、疽」,可說藥食兼用,具有健胃理氣、止瀉消炎等效用。2.黃豆芽:味甘、性凉,入脾、大腸經,具有多種維生素,可預防心血管硬化、調節膽固醇,具有清熱明目、補氣養血等功效。3.馬齒莧:甘、酸、涼,歸肝、大腸、膀胱經,又名長命草、五行草,《新修本草》記載:「主諸腫瘤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用汗洗唇,面瘡。」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利尿除濕、帶下癰腫惡瘡等症。4.桑葚:性寒、味甘、酸,歸心、肝、腎經,又名桑果、桑棗,汁濃似蜜,香甜可口,營養價值極高,可食用亦可入藥,可預防血管硬化、皮膚老化,具有滋陰養血、生津潤燥、補肝益腎、緩解眼睛疲勞,提升免疫力等功用。循令食.家の味♦ 薑絲椒芽湯食材:紅椒一顆、黃豆芽五十克、薑絲、麻油、白醋、食鹽、太白粉各適量作法:1.黃豆芽洗淨、紅椒切成小塊,備用。2.油鍋預熱,黃豆芽入鍋煸炒,倒入白醋炒至八分熟,起鍋,備用。3.取鍋加水和雞湯,放入薑絲,待煮沸後加入紅椒,再放入炒好的黃豆芽、適量調味料,燉煮三分鐘。最後,調入太白粉勾芡,淋上麻油,即成。♦ 韭陽鹹粥食材:韭菜三十克、梗米五十克、鹽適量作法:1.韭菜洗淨、切段,備用。粳米洗淨,備用。2.取陶鍋,加入適量水,放入梗米和韭菜一同熬煮。3.待熟爛後,調味即成。※本文摘自博思智庫《循令食 家の味:24節氣歲時紀》 作者:陳品洋出版社:博思智庫出版日期:2021/02/04
-
2021-01-01 養生.聰明飲食
季節造成不適?專家告訴你春夏秋冬身體哪部位易虛弱
【文、圖/摘自高寶《藥膳師的生命力餐桌》,作者麻木久仁子】身體的不適,可能是季節造成的「最近好像經常感冒」「這一陣子都睡不好」「會不自覺感到焦慮」大家之所以會出現這些不適症狀,或許是因為季節的關係。假如是直覺敏銳的人,恐怕早已察覺出自己「總在季節交替時感冒」了吧,而這其中是有確切理由的。中醫認為每個季節分別有外來的「邪氣」,也就是會讓人體產生病痛的負能量。比方說,秋天會有使用了「乾燥」的「燥」字的燥邪。在這種邪氣影響下,秋天乾燥的空氣會導致支氣管虛弱,皮膚也容易變乾燥。春季則有如同風一般揚起的「風邪」。由於春季是個像風一樣變幻莫測、不穩定的季節,因此也是容易讓人時而心情焦躁,時而鬱鬱寡歡的季節。我們人類終究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中醫形容這種狀態為「天人合一」,而這句話也有「天和人要和諧相處。順著大自然並與之共生乃是必然」的涵義。氣候以及環境等「身體以外」的事物無法靠自己改變;不過,「身體內部」卻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說,那些讓人體生病的邪氣是可以透過飮食來解決的。因此,必須事先了解每個季節容易發生哪種不適症狀,以及身體的哪些功能容易變差,先思考「在這個季節要注意這點」再挑選食材,才能讓身體有本錢戰勝邪氣。從下一頁開始,會附上每個季節身體哪一處容易虛弱的一覽表,讀者可以拿來和季節及自身狀況對照閱讀。當然,除了季節,體質與當下的身體狀況也可能是造成不適的原因。 春夏秋冬,身體的哪個部位容易虛弱?中醫認為人體是由肝、心、脾、腎、肺這五臟所構成的。這裡的「五臟」,不光是西醫的肝臟和心臟等內臟器官,還包括了「會與人體機能或影響相對應」的概念。大家一開始可能會覺得不太好理解,但只要想像五臟與自然的關聯,就能漸漸抓到那種感覺。請大家事先了解每個季節容易產生的不適症狀,以及該季節容易使五臟產生的負擔,再當作每天飮食的參考吧。春容易情緒不穩的「風邪季」春天是為漫長的冬天畫下句點,新芽紛紛破土萌發,代表成長的季節;另一方面,就像「春天第一道溫暖的南風」般難以預測,此時也是個容易心神不寧的季節。沒有固定型態、大幅擴散、、隨風飛揚、變幻無常正是春季的特徵。容易疲弱的五臟:肝肝負責控制血流和血量,能夠促進消化機能、有效代謝水分,以及調整精神。肝要是疲弱,就很容易情緒不穩或心情鬱悶。梅雨(長夏)沉重倦怠又濕漉漉的「濕邪季」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天上降雨讓大地獲得滋潤,作物得以茁壯成長的時節。此時的濕氣會導致循環變差,因此也是身心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的季節。容易疲弱的五臟:脾脾負責腸胃等消化器官的運作,例如讓經過消化吸收的營養在人體內循環,或是讓水分正常代謝等。對濕氣無招架之力,容易在季節交替時出現不適。夏身心都備感焦躁的「暑邪季」氣溫升高,非常炙熱的季節。植物綠意盎然、生長茂盛。此時也是容易因為暑熱而汗流浹背,造成水分和生命力流失的季節。容易疲弱的五臟:心中醫指的「心」,不只是心臟,也和腦部以及自律神經有關。心主掌精神與意識,負責造血並讓血液循環全身。心情緊張睡不著、多夢、氣色不佳,都代表心的功能虛弱。秋天乾物燥的「燥邪季」天空澄澈、農作物開花結果閃耀著金色光澤的豐收季。此外,此時會颳起乾燥的風,讓空氣也跟著變乾。順道一提,這時也是事物出現重大變化的季節。容易疲弱的五臟:肺只要從鼻子吸氣,外界的空氣就會透過呼吸器官進到肺裡。由於三不五時就會接觸到外來的邪氣,本身相當敏感脆弱,極度需要滋潤。肺如果虛弱,就容易出現皮膚乾燥,或是喉嚨痛等呼吸器官不適的症狀。冬
-
2020-10-08 養生.抗老養生
寒露後氣溫降空氣乾,感冒病毒致病力增強!早餐多吃溫熱食物
今天(8日)是寒露,在廿四節氣排第十七,是冷熱交替的節氣。過了今天,告別酷暑,養生保健要重新調整了。中醫師陳明和說,寒露後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潔白晶瑩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且帶寒意,故名。寒露後,天氣漸漸涼起來,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感冒病毒致病力增強 注意肺臟、心臟及腦血管疾病寒露後,氣溫下降、空氣乾燥,感冒病毒致病力增強,稍不留意極易致傷風寒,造成上呼吸道感染。此季節最要注意的是肺臟、心臟及腦血管疾病,如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復發。老人及幼童應安排好日常生活起居,開始穿長袖衣褲,以避寒露節氣的外感邪氣,就能預防節氣所致疾病。陳明和說,熱冷交替,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衰,陰氣漸生,人體也會感應自然界變化出現特有病機:祛寒濕或寒燥之邪侵犯肺胃臟腑。當身體感受到初秋涼風加上雨露的濕邪,則易因「寒濕」侵襲肺胃,引起頭痛頭重、全身痠痛、咳嗽有痰而清、胃脹悶、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候,宜用祛風散寒濕的薑蔥湯來祛寒濕。秋末轉燥,不宜熱補唯愈近秋末,寒氣愈重,濕邪減而燥邪增,寒濕轉成「寒燥」侵肺胃,會有頭痛畏寒、咽乾、鼻燥肌膚乾燥,咳嗽無痰,或痰黏咳不出,甚至用力咳而有血絲,氣逆喘息而口乾渴,胃脹悶,大便乾結等症候,則不可再食生薑、蔥、蒜頭類,需改以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杏仁、麥門冬、玄參、桔梗等滋陰潤肺燥的藥物來治療。唯芝麻不可過量,以免更化燥傷陰造成聲啞及乾咳不已。另一方面,早餐多吃溫熱食物,最好喝熱粥,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及黃精粥等。因粳米、糯米均可健脾胃、補中氣。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多吃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楊玲玲也說,台灣不像大陸中原地區四季分明,秋分時節即已有寒意。因此,寒露後不宜熱補。可用山藥燉枸杞及排骨等,山藥本身含有多醣類,有益身體。若在寒露即用羊肉爐等熱補,恐怕身體也受不了。【報導/記者張耀懋;諮詢/中醫師陳明和;出處/2008-10-08聯合報】(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0-10-01 養生.聰明飲食
季節更替脾胃易出狀況 3道初秋食療藥膳,幫你養生護脾胃
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濕邪困脾,運化失常,久之則氣血生化乏源,導致其他臟腑功能低下。所謂“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換季入秋時,養生以健脾為主,輔以祛濕,脾胃功能正常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保證,也是中醫認為的“四時脾旺不受邪”。由夏入秋,發現身邊肚子不舒服的人開始多了?夏秋換季時,脾胃病確實容易多發。這是因為,這個時節往往濕熱多雨,餘暑未消,正值中醫裡的「長夏」時節。長夏之季暑濕盛行,極易傷及人體的陽氣。加之天氣依舊較熱,人體陽氣外洩較多,故而中寒導致脾胃虛弱。同時,中醫認為脾臟喜燥惡濕,濕熱之邪更易傷脾,外濕好犯脾,內濕易困脾,終始循環,脾運化功能失常,臨床多表現為乏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季節更替,脾胃容易出狀況這段時期出現腹瀉、消化不良等脾胃病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幾點:1.飲食不潔當下天氣仍炎熱,雖然冰箱、空調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如果用之無度,也會成為隱形的健康殺手。比如,夏季食物保質期短,易變質,很多人因為節儉,將隔夜飯菜放在冰箱中或不注意食物的保質期。殊不知,冰箱內更易滋生細菌,各種食物間細菌也容易交叉傳播,最後傷及脾胃得不償失。2.過食生冷中醫認為脾胃喜暖惡涼,寒涼食物耗傷脾胃陽氣,造成水濕不能運化造成寒濕內生,造成腹痛腹瀉等症。要知道,寒涼食物不僅指冰激凌、冰鎮飲料,也包含一些性寒的食物,如西瓜、獼猴桃、生梨,過量進食會損傷脾胃的陽氣,若本身脾胃就虛寒,就更容易出現腹瀉、腹痛。中醫認為養生應順應四時,夏季應熱反寒,寒傷脾胃,極易致脾胃病的複發或加重。此外,這個時節雖早晚逐漸轉涼,但白天仍高溫難耐,很多人喜歡久居空調房,“空調病”也隨之而來。尤其對老人、兒童及體質較弱人群,長期處於冷熱頻繁切換的環境裡,也易引起胃腸道不適。3.飲食不知節制夏季很多人喜歡吃大排檔、燒烤,圖一個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但若大量進食,會使胃黏膜呈充血、水腫狀態,易引發胃炎。若本身就有脾胃疾病,再進食大量辛辣食物,會傷害食管和胃,結果就會讓人產生胃灼熱的感覺,使胃局部血管擴張、充血,也會對潰瘍面產生刺激作用,造成胃腸炎的加重。而油炸食物熱量高,多吃會使人發胖。油脂多很難消化,會加重消化道的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導致血脂增高。若本身就有脾胃疾病,再大量進食油炸食物,就會導致脾虛,進而出現反胃、腹瀉等症。要避免此類病症的發生,除了要少吃油炸食物,日常烹調也要少放油。要進食油炸食物時,可用吸油紙吸一下,以減少油脂攝入。4.情志內傷中醫認為“憂思傷脾”,心理問題被認為是許多疾病的誘因,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都會引起健康問題。這個時節,天氣炎熱依舊,節奏本來就快的都市生活加上炎熱帶來煩躁,使得負面情緒滋生。典型的表現是腸易激綜合徵(簡稱“IBS”),該病會在焦慮緊張的狀態下誘發,表現為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良好心境有利於緩解這類疾病。抓住長夏之季,顧護脾胃養脾攝生這個時節雖易引發較多脾胃病,卻也是健脾養脾的好時節,脾胃為後天之本,運化水穀則生機可得,人體後天的生存均賴脾胃得以實現,而長夏為脾所主,所以脾的正常功能得以實現,就需要在長夏之季顧護脾胃,養脾攝生,生活中可注意幾方面:1.保持平和的情緒憂思傷脾,過多無效的思考、憂慮的情緒都會使脾胃運化困頓。現代人因為對身體運轉狀態知識的欠缺,加上受生活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影響,很容易不小心傷到脾胃。換季入秋之始,年老體弱或平素壓力大者應作好心理準備,保持心態平和,以良好的心境,去抗禦自然界的負性影響。2.規律飲食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嚥,把握“溫軟淡鮮少”原則,即溫暖柔軟的食物易被脾胃吸收;飲食清淡,切忌辛辣、過甜、過鹹,易增加胃酸;忌肥甘厚味,如動物內臟、五花肉等;新鮮蔬菜、瘦肉、魚、雞蛋等則比較可取。飲食要新鮮,少量多餐,控制好進食量,不宜過飽,不要讓胃腸超負荷工作。3.健脾、祛濕、化濕入秋之際,調理脾胃應側重健脾、祛暑、化濕,可適當吃些綠豆、赤小豆、蓮子、絲瓜、薏仁、茯苓等健脾祛濕之品。容易便秘的人要減少久坐,多吃綠葉蔬菜,增加膳食纖維攝入。秋燥症應多食含維生素A、B、C、E類食品,如胡蘿蔔、藕、蜂蜜、銀耳等以養血潤燥,提高抗秋燥、抗疾病能力。秋為收藏季節,體內肺氣相對旺盛,常乘虛侵肝。故在飲食中應減辛增酸,酸性食物入肝,有助肝氣強盛,不致於受外邪侵傷,從而預防胸悶胸脹、噯氣等不適的發生。4.飯後散步保持適量的運動,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要注意的是,並非吃完飯後立即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十分鐘再進行,飯後半小時內不得做劇烈運動。5.揉肚臍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五分鐘,每日1-2次,健脾和胃,消食導滯。6.按摩足三里足三里位於膝眼直下三寸處,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初秋食療藥膳推薦●薏米赤豆湯原料: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紅棗5枚、白糖1匙。做法:薏苡仁、赤小豆洗淨入鍋,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時後,加紅棗、白糖,再煮30分鐘,至豆爛離火,當點心吃。功效:適合夏季各種人群飲用,可清熱健脾、利濕輕身。●三色豆湯原料:白扁豆、紅小豆、綠豆各30克。做法:白扁豆、紅小豆、綠豆洗淨入鍋,加水小火慢煮1小時後,再煮30分鐘,至豆爛離火,煮粥食用,每日一次。功效:健脾化濕,和中消暑。此湯甘甜可口,可清熱除濕。常食有助於解除疲勞。●木瓜排骨湯原料:新鮮木瓜1個,花生仁150克,豬排骨500克,紅棗9枚,適量食鹽、味精。做法:洗淨木瓜,去除瓜皮瓜子,切成厚片。用清水將花生仁浸泡30分鐘,洗淨排骨,紅棗去核,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燉煮3小時,加適量的鹽、味精即可。每天1-3次,每次100毫升,可佐餐食用。功效:清熱潤燥,健脾通便,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消化不良或口渴咽乾,有助於緩解症狀。作者:邢練軍喻曉(作者邢練軍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浦東分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喻曉為主治醫師)(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體內濕氣是吃飯吃出來的?中醫教把白米變「焦米」,可健脾、緩解寒濕體質
米會生濕,炒米卻是去濕茶有朋友問我,說米會生濕,因為水稻長在水裡。身體有濕的人,是不是就不能吃米飯了?這個問題有幾點特別值得回答。長在水裡的東西就容易生濕嗎?絕對不是!如果說長在水裡的東西就容易生濕,那荷葉、菖蒲情何以堪?它們都被中醫用來去濕。夏天吃東西沒胃口,或胃裡飽脹的時候,中醫會用荷葉、荷梗去濕開胃;因濕困而頭腦昏蒙不清之時,菖蒲就是好幫手。中醫的濕,簡單講,是身體沒能及時排出的廢物,排在第一的就是脂肪、蛋白質含量高的肉類,如豬肉,但豬並不是水生啊!米生濕的道理為何?應該這樣說,越精製的米越有生濕之嫌,因為經過加工之後,米中就只剩下碳水化合物了,它們可以很快被吸收分解為糖,在體內形成「血糖風暴」。這樣的米吃多了,容易得糖尿病,用中醫的話講,就要生濕了。因此,如果米會生濕的話,就要怪現在的米太過精製了。如何讓米不生濕?有2個辦法:一是吃糙米,二是把白米炒焦,後者是可以去濕的。糙米沒有經過加工,保存了全穀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吃進去後不僅分解成糖的時間要更長,而且分解出的糖也更少,不至於導致高血糖,也就不容易生濕了。白米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炒焦之後就碳化成活性炭。我們知道,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很強,現在連洗面乳都含有這種成分,可幫助大家在洗臉的時候去除油膩髒汙。變成活性炭的白米吃進去,從物理學上講,可以吸附腸道中多餘的水分;從中醫療效看,這就是去濕。因為脾虛對食物和水分的吸收都不俐落,而使它們殘留在腸胃道裡,就生濕了。然白米是入脾經的,本身就可以健脾,所以《黃帝內經》才把「五穀為養」放在所有食物排序的第一位。因其能健脾,加上炒焦後的吸附作用,一味焦米便有了健脾與去濕的雙重功效。如何製作焦米?焦米做法將白米洗淨後晾乾,如果是免洗的可以直接炒,最好用鐵的不沾鍋,可以不放油,炒到白米變得焦黃就行了。如果你現在正在腹瀉,而且大便是沒有臭味的水瀉,就可以炒得更焦一點,因為白米的碳化程度越高,吸附止瀉的效果越好。用開水沖泡焦米,最好加點飴糖,因為飴糖就是由穀物發酵而成,有很好的健脾功能。這種焦米茶帶有穀類的香醇,那些胃腸怕冷,喝點水就胃不舒服,大便不成形,動不動就腹瀉而且是水瀉的,西醫多診斷為慢性胃炎、腸炎或者大腸激躁症的人最適合服用,它可以緩解脾虛寒濕的體質和狀態。用薏米去濕,炒熟很重要!除了焦米,很多人習慣用薏米去濕,還加了紅豆,可是效果不彰,甚至變重了,為什麼?因為用的是偏涼的生薏米。緩解濕邪造成的腹瀉,一定是要在溫的前提下,因此,薏米粥得用炒薏米,這樣才能去除涼性,使之更具健脾化濕之力。炒薏米做法薏米洗淨後,用文火炒至微黃色、略有焦斑、帶點香氣就可以了,用它和紅豆一起熬粥,才有止瀉的效果。書籍介紹書名:濕胖:減肥先去濕作者:佟彤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08/05作者簡介/佟彤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曾就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參與國家級“十五”攻關課題“脾虛症的臨床與試驗研究”,並參與創辦編輯國家級刊物《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現為《北京晨報》首席記者,百度健康《名醫講堂》主持人,山東衛視《養生》、鳳凰網《健康三人行》嘉賓主持,北京衛視《養生堂》、湖南衛視《百科全說》、江蘇衛視《萬家燈火》等多檔健康養生節目的主講專家。延伸閱讀: 你沒看錯~只是「躺著」就能排毒!印度瑜珈冠軍:大休息10分鐘,等於6小時一覺好眠
-
2020-07-2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你的「濕氣」重嗎?中醫教你夏季祛濕妙招
炎炎夏日,天氣悶熱,氣候潮濕,稍不注意,就會給體內帶來過多的濕氣。而體內濕氣如不及時祛除,人體則會出現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狀,如容易疲勞、困倦懶動,食慾減退,口中粘膩,甚至是大便粘膩不成形等。那麼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祛除濕氣的方法有哪些?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副主任醫師劉洋為您答疑解惑。五大信號提示體內有濕氣1.舌苔厚膩如果發現自己舌苔很厚膩,或者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那就基本可以確定體內有濕,這就是中醫的舌診。2.身體沉重懶動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睡醒後仍然不解乏,渾身不清爽,有頭昏腦脹之感,易困倦,記憶力減退。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濕氣,因為中醫認為“濕性重濁粘膩”,體內濕氣大的人,就會感覺到疲乏困倦懶動。3.食慾不振濕邪困擾脾臟,影響脾主運化的功能,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等,口中粘膩等表現。“濕聚成痰”,日久會表現咽部有痰、咽部不清爽等表現。4.臉部容易出油濕氣大的人常見面垢,有不清潔的感覺,面色發黃、發暗、油膩,有的伴有頭髮出油,或者耳朵裡面總是濕濕的,用小指觸碰,感覺有油。5.大便黏膩不成形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粘膩,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濕,消化吸收功能異常。五招有助祛除體內濕氣一、 食療助除濕宜多吃小米、薏苡仁、玉米、紅小豆、白蘿蔔、紫菜、扁豆、海帶、木瓜、山藥、冬瓜、蓮子、芡實等健脾利濕的食物。少吃甜食等肥甘厚膩、酸澀、寒涼之品。1.薏苡仁赤小豆粥:取等量薏苡仁、赤小豆,清洗乾淨,加熱煮沸後轉小火煮,至薏苡仁赤小豆煮熟即可。2.荷葉粥:建議買些新鮮荷葉,在粥快煮開時放入,燜一會兒即可食用,取荷葉的清新之氣帶走體內的濕氣。3.冬瓜粥:冬瓜100克,粳米100克。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具有利尿祛濕的作用,同時也是消暑佳品。此粥可以減肥利濕,適用於肥胖同時濕氣大的人群,同時冬瓜仁駐顏悅色,祛斑增白,輕身減肥。二、藥茶健脾利濕,神清氣爽1.藿香荷葉茶:藿香10克,荷葉6克,開水沖泡半個小時後即可飲用。這道茶飲在夏天喝起來會感到非常清爽,並且能幫助祛除體內的濕氣。2.陳皮白朮茶:陳皮10克,白朮10克,水煎後代茶飲用。此茶可以健脾化濕,適用於體內有濕氣,感覺倦怠乏力、頭身困重者。三、居住環境要避免潮濕《黃帝內經》提出:“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其意思是濕邪傷人,最容易傷人下部。這是因為濕的形成往往與地的濕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因此,在夏季,居室一定要避免潮濕,盡可能做到空氣流通、清爽、乾燥。四、適當運動運動能振奮、激發體內的陽氣,運動後人體內的陽氣就如同夏季的太陽消除地面的濕氣一樣,能很快消除體內的濕氣。五、經絡調養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水分、豐隆穴位,做輕柔緩和的環旋活動,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度,按揉2-3分鐘。水分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1寸,具有化痰祛濕、通調水道的作用。豐隆穴在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垂足取穴,在外踝尖前緣與外膝眼作一連線,在此連線中點處即為豐隆穴。按摩此穴可以增強脾胃對痰濕的運化能力。(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體質偏寒偏熱都適用!中醫建議選擇這些食物排除濕氣
「環境需要除濕,身體也需要除濕。」除了運動流汗是排出濕氣的方式外,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也可透過「利濕排水」的食材,讓濕氣排出體外。濕上加濕 狂灌冰水大NG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由於脾主運化水濕,因此若脾腎陽虛,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就會生痰濕;而「濕」也就是循環代謝不順暢,積聚在體內的廢棄物和多餘水分。康禾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楊宗翰表示,由於油炸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也容易導致發炎,使得循環代謝不佳,因而容易引發濕邪生痰。另外,常吃冰冷的食物,循環變差,積聚在體內不容易排出。但為何有些人喝冰水沒事,但有些人卻會讓濕氣積聚在體內?柯富揚表示,這和每個人的體質有關。從中醫的觀點,「脾虛濕盛」,有些人天生脾胃差,如果還拚命喝冰水、吃寒性食物,就更容易把濕氣留在身體裡。尤其許多人夏天口渴會一直灌冰開水,但這只是嘴巴感到冰涼,卻讓身體的濕氣無法排除,代謝變差,喝進體內的水反而無法好好被吸收、利用,無法真正「解身體的渴」。寒濕者 瓜果別在晚上吃因此在排濕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體質究竟屬於「寒濕」還是「濕熱」。「寒濕者」要避免吃瓜類、椰子、筍子、白蘿蔔等屬於寒性的食物,也要盡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喝啤酒,避免濕氣凍在體內。天氣熱,有些人想吃些瓜果類清熱消暑無可厚非,且水果富含許多維生素,是人體不可或缺,難道寒濕之人就得完全禁止嗎?楊宗翰表示,一天當中也有陰陽之分,如果要吃水果,可以選擇白天食用,避免晚上(陰)的時候又吃偏冷的水果,使濕氣無法散發。楊宗翰建議,寒濕者可用生薑泡壺薑茶,由於生薑屬性辛溫,加些紅茶或是搭配黑糖,可以發汗又能溫脾胃。若是氣比較虛的人,下午容易感到疲累,則可以加入一些黃耆,溫中補虛,幫助體內濕氣排出。濕熱者 油炸食物大禁忌至於「濕熱者」則不適合再吃溫熱的食物,反讓身體發炎狀況更嚴重,使得代謝循環更差,因此要避免食用油炸類食物、炒花生、麻油、辣椒、花椒、芥末、龍眼等。建議可以煮碗綠豆湯、冬瓜茶或是冬瓜蛤蜊湯來清熱解毒,若怕太寒,可加點生薑作為中和,但盡量不要使用過於強烈的乾薑,且若有冒痘痘或是出油的狀況,則減少生薑使用量。不知體質 黑豆、四神是利器若不確定自己究竟是偏寒還是偏熱的體質,楊宗翰建議可以煮些薏仁湯或是黑豆茶,幫助排濕。柯富揚說,四神湯是常見又不錯的排濕利器,裡頭的山藥、芡實、薏仁、蓮子都能健脾利濕,不論寒濕、濕熱都適合。他解釋,由於脾主運化,脾健則不生濕,而茯苓藥性平和,能利水又能健脾,不但能治標也能標本。芡實、蓮子和山藥則是都能「甘味入脾」,因此可以幫助運化,去除濕邪,因此四神湯可以加強腸胃的消化功能外,也能改善夏日濕重導致的沉重無力。適量辛香料 利尿也利濕另外,有些辛香料,如豆蔻、黑胡椒、白胡椒、薑黃等,也可以幫助發汗,有助於除濕。因此煮菜時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辛香料,一方面幫助調味,一方面也能幫助利尿、利濕。而現代人工作繁忙,柯富揚也推薦方便攜帶的茶飲幫助袪濕。例如決明子本身不但利濕,也有清熱的效果,在炎熱潮濕的夏季可用水壺泡決明子茶隨身帶著走;另外,菊花、玫瑰花不但聞起來芳香,也有利濕的效果。但柯富揚提醒,由於決明子、玫瑰花等清熱的食物吃多了,可能反讓身體越來越寒,因此可以在茶飲中加兩、三片薑,或是加些紅棗中和,且最好溫熱喝、不要加糖,排濕效果比做成冰涼的冷飲更佳。中醫推薦排濕食譜玉米鬚茶作法:選擇無毒玉米筍,取適量玉米鬚剝下、稍微清洗,接著鍋裡裝水,將玉米鬚入鍋煮開,煮滾後悶一下。濃淡皆宜,不需加糖。冬瓜生薑湯作法:1. 冬瓜洗乾淨,去皮去籽,切塊備用。2. 將薑切成薑絲備用。3.薑絲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後,再將切塊的冬瓜放入,滾至熟爛後熄火。4. 加入適量的鹽,健康美味的冬瓜薑絲湯即完成。綠豆薏仁湯作法:15克綠豆、15克薏仁洗淨,加水煮成湯。夏天可酌加冰糖(性味微涼),寒性體質或經期可酌加黑糖(溫性)。資料提供╱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
-
2020-07-02 養生.營養食譜
夏天昏沉濕邪入侵 中醫推薦三款排濕食譜
老是覺得昏昏沉沉沒精神、排便濕黏,甚至常起濕疹嗎?可能是因為濕氣太重,需要「體內排濕」啦!夏天是濕邪容易入侵的時節,尤其台灣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更是潮濕悶熱,中醫師提供三種排濕食譜,教大家排除體內濕氣,斬斷病根。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表示,人體的五臟六腑中,最容易遭受濕邪入侵的有肺、脾、腎,其中又以「脾濕」最為常見。由於脾主運化水濕,因此若脾腎陽虛,運化水液的功能就受到阻礙,而體內的廢棄物和多餘水分無法順利排出而成「濕氣」。瞿瑞瑩說,中醫裡說的脾主要便是腸胃功能不好,若是飲食不規則,便容易脾胃積聚濕氣。而「脾濕」會使人頭腦昏沈、「頭重如裹」,肚子也會容易脹氣、大便濕黏。而通常是脾濕沒有好好排出,則會進一步在肺和腎積聚濕氣,因此較常見於老人家或是久病、重病的人身上,通常症狀表現為多痰、下半身浮腫等,必須依靠較強效的中藥調理,較難以食療方式處理。瞿瑞瑩表示,夏天是濕邪容易入侵的季節,因此建議不要太常食用精緻澱粉類,如麵包、蛋糕等,牛奶以及如起司等乳製品也要盡量少吃。另外,瞿瑞瑩也推薦玉米鬚茶、綠豆薏仁湯和冬瓜生薑湯三款排濕食譜,在潮濕燠熱的夏天食用,讓身體多餘的水分排除,恢復乾爽、輕鬆的狀態,也避免濕氣進一步侵入肺、腎,更難治療。【玉米鬚茶】做法:選擇無毒玉米筍,取適量玉米鬚剝下、稍微清洗,接著鍋裡裝水,將玉米鬚入鍋煮開,煮滾後悶一下。濃淡皆宜,不需加糖。功效:玉米鬚茶性味甘平,能利水消腫、清熱涼血、清熱,祛除體內濕熱之氣。【綠豆薏仁湯】做法:15克綠豆,15克薏仁洗淨,加水煮成湯。夏天可酌加冰糖(性味微涼),寒性體質或經期可酌加黑糖(溫性)。功效:綠豆有清熱解毒作用,薏仁有肌膚美白功效。夏天常見皮膚過敏的症狀,可服用綠豆薏仁湯清熱消暑、利尿解毒,且具有改善水腫的效果。【冬瓜生薑湯】做法:1. 冬瓜洗乾淨,去皮去籽,切塊備用。2. 將薑切成薑絲備用3. 將薑絲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後,再將切塊的冬瓜放入,滾至熟爛後熄火4. 加入適量的鹽,健康美味的冬瓜薑絲湯即完成。功效:《名醫別錄》曾提及:「白冬瓜,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冬瓜性味甘、淡、涼。入肺、小腸、膀胱經。清熱利水,解暑熱,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瀉痢等,肥人常食之,可助於減重。生薑則性溫,能中和冬瓜之涼性,生薑皮性味辛涼,功能和脾行水消腫,主要用於水腫,小便不利。
-
2020-06-04 養生.聰明飲食
晚上不要吃泡菜?維護身體免疫力,中醫師:6食物最好別在夜間吃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民眾除了配戴口罩、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之外,也要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中醫師建議,透過飲食與經絡養生,就是增強免疫力的好方法。衛福部南投醫院中醫師張慈文表示,從中醫角度來說,人體的防禦來自兩道路徑,分別從飲食吸收,以及從經絡輸送。 少吃涼性食物,維持氣血充足 身體前側的氣血供應主要是來自腸胃吸收營養,然後往上送到心肺,再打出去送到全身。當天氣變化大時,補充溫暖的飲食就很重要,可供應身體及時的氣血流通。 此外,可再配合使用適量的黃耆、乾薑、大棗泡茶喝,加強身體基本的防禦力。 比較涼性的食材,例如:蓮霧、橘子、西瓜、哈密瓜、火龍果、泡菜,就避免在晚上或是下雨天時食用。 淋雨後洗熱水澡,對抗寒濕邪氣 至於身體後背的防禦力,則主要來自膀胱經由下往上輸送氣血來完成。因此,出汗之後記得把汗擦乾、避免後背吹風,以免影響經絡中氣血的運輸能力。遇上下雨天如果淋雨,衣服也要趕快換掉,或者洗個熱水澡,減少寒濕之邪入侵身體的機會。 提醒民眾,保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適當抒發壓力,並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才能有效提升免疫力,因應短期內仍無法緩解的疫情。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焦慮、心悸、脾氣差,卻不是更年期?可能是「甲狀腺亢進」!8大症狀看這裡.經歷人生起落,已看開生死 老夫妻:簽預立醫療決定書,自主善終,是留給孩子的愛.爸爸住院4個月就離世 吳若權:原來死亡這麼近,交代好「3遺」後,我要以樹葬告別
-
2020-05-22 新聞.健康知識+
水腫、痰多…大雨狂下濕氣太重?看身體10大訊號自我檢測
梅雨季節濕答答,你是否經常感到頭部悶脹、四肢沉重無力、全身浮腫、提不起勁?當心,可能是「濕邪」上身。「濕」是中醫理論裡的外感「六淫」之一,《內經》中記載,「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中醫認為,自然界中的6種氣候變化過度,是引發疾病的外來因素。 莊雅惠中醫診所院長莊雅惠指出,「濕」是大自然的大氣,太過激烈,就會成為外來病氣;且「濕」不只存在於環境中,也可能是內生濕氣,尤其先天體質氣虛的人,代謝不佳,一旦脾的運化功能出問題,水分未進入細胞內液,就會在體內滯留、堆積濕氣,產生不適症狀。 此外,偏好生冷飲食,或居住在多雨潮濕地區,也容易誘發與「濕」相關的疾病。 濕氣檢測指標:重、脹、腫 當體內濕氣過重,會出現「重、脹、腫」,並隨著濕氣困滯在不同的部位,引發各種相應的不適症狀。想了解自己體內是否濕氣太重?中醫師建議,可從幾個身體訊號去檢視。 1.頭重悶脹濕氣會令人覺得頭部昏沉,好像戴了一頂安全帽,起床後頭暈目眩。中醫說「濕重如裹」,意思就是濕氣太重、有如緊緊包裹著濕毛巾般悶脹難受,睡了一整夜,卻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打不起精神來。 2.咳嗽、痰多明明沒得感冒,卻老是有痰排不出,一直想咳嗽清喉嚨,這也是濕氣重的表現。如果是寒濕型會呈痰白,濕熱型則痰黃。 3.皮膚發疹當濕氣透過皮膚排出,會造成腫起、瘙癢,起丘疹、水泡等反應,通常會從手、腳開始蔓延,伴隨強烈瘙癢感,易反覆發作。濕疹不紅屬「寒濕型」,濕疹且紅則為「濕熱型」。 4.女性白帶多女性若體內濕氣重,易有白帶多的困擾,甚至感染有異味及瘙癢。 5.顏面、四肢浮腫明明吃的不多,卻容易發胖,整個人看起來鬆軟水腫,尤其早上起床後,臉部、眼皮浮腫,很難消退。用手指掐小腿,皮膚會留下壓痕,過一陣子才浮起來。 6.舌苔厚膩、有齒痕中醫認為「舌是外露的臟腑」,舌猶如臟腑的鏡子,可反映身體狀況。刷牙時不妨觀察一下舌頭,健康的舌頭呈現潤澤感的淡紅色,舌面有一層薄白乾淨的舌苔。一旦體內太濕,舌頭會腫大,碰到旁邊的牙齒,形成齒痕;同時,舌苔也會較厚 ,如果屬「寒濕」,舌苔為白 ,「濕熱」則舌苔黃膩。 7.食欲不振濕氣重的人容易食欲不振,或是才吃一點東西就腹脹,不餓時腸子也在叫(中醫稱為「腸鳴」),還伴有口渴卻不想喝水的現象。這些是脾弱的表現,也是脾濕的徵兆。 8.小便異常在濕熱的夏天,當體內濕氣過重時,小便往往量少、色黃濁。如果屬寒濕型,則會頻尿、色清、量大。 9.排便稀軟、黏膩濕氣若堆積在消化系統,水分太多,就會影響排便,造成腹瀉,大便稀軟不成形,總有排不乾淨的感覺。由於「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因此也有些人是大便黏膩,沖馬桶時不妨回頭看一下,如果大便黏在馬桶上很難沖掉,也是濕氣的表現。 10.四肢沉重濕邪如果來到四肢,會讓人覺得沉重,身上好像扛著重重的隱形包袱,有「手不能舉,腳不能抬」的無力感,關節甚至會腫脹疼痛。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代表你體內的濕氣已經太重啦!應盡早就醫對症治療,千萬別拖延,以免引發更嚴重的疾病。 原文刊登:.【自我檢測】濕氣太重?看身體10大訊號就知道延伸閱讀:.每天活得充實,把癌細胞累死!「人生在世真正的價值,是精神、態度、信念」.退休後想踏遍千山萬水...口袋裡卻沒有買一張車票的錢!中年後體悟: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進入空巢期,「老同學」很重要!懂得生命無常之後,是相聚的最好時刻
-
2020-05-16 科別.消化系統
腰痛是腎虛? 三大保健穴位助緩解
腰痛就以為是「腎虛」所導致,拚命地吃各種補腎藥材,反而每況愈下。其實,臨床上許多腰痛都不是腎虛引起,也不是真正有腰椎結構性的損傷,而是身體受了寒濕。曾有一位大學男生,年紀輕輕卻受腰痛所苦,遍尋中西醫檢查都說正常,卻依然腰痛無法久站。中醫師問診後,發現這位大學生因為天熱,長期睡在地板上,又因租屋處嚴重西曬,甚至躲到房東儲存工具的地下室睡覺。平常更是冷飲冰水不離手,短短兩年,腰痛到站也站不直。 知名中醫師彭溫雅說明,這種腰痛,在中醫認為是「腎著」,意思就是與腎相對應的腰部,出現「濕重黏濁」現象。身體的濕邪停留在腰部,腰為腎之府,中醫的腎除了與人體水液代謝相關外,還主藏精、主骨、主司二便、主管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等生理功能。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先天之精來源於父母,也就是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質,它具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繁殖後代的功能。彭醫師指出,先天之精不足,在成人則精少不孕,容易腰痠。先天之精的腎,必須依賴後天之精的脾不斷滋補得以充實。因此,「腎著」的腰痛,與其補腎,不如使用健脾化濕藥材,效果更佳! 保健食療:杜仲燉腰花 材料:腰花一百五十克、杜仲五克、薑少許、麻油少許。作法:以少許麻油爆香薑絲、加入腰花炒至表面略焦,加入杜仲粉略為拌炒,即可食用。功效:腰花富含維生素A、葉酸及鐵質,可提升人體造血功能;杜仲可強壯筋骨、健脾利濕,並幫助補益氣血,緩解腰痛。 三大保健穴位:緩解腰痛,活絡筋骨 按壓的穴道包括腎俞穴、腰腿點穴以及承山穴等。每次可按壓五秒、每回二十次,每天數回,平時按壓可疏通腰部相關經絡,若局部腰側不舒服則可以加強按摩力度以緩解症狀。1.腎俞穴位於人體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或者是正坐時,先吸氣摸到肋骨的下緣,在側腰部,沿著肋骨的下緣畫一條水平線,交叉在腰兩旁的肌肉上,這就是腎俞穴。腎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有補腎助陽、調節生殖功能,緩解腰痛、腎臟病、高血壓等作用。2.腰腿點穴位於手背腕橫紋前一寸、第二伸指肌腱橈側與第四伸指肌腱尺側處,對於扭傷、風濕、勞損等所致的急慢性腰腿疼痛均有緩解效果、特別是急性腰扭傷效果最佳,慢性腰病也有一定療效。3.承山穴位於小腿肚下方正中處,肌肉分成「人」字形的中間。顧名思義,承山就是承受一座山,山,就是我們的人體。人站著的時候,承山穴位置是筋、骨、肉的一個最直接的受力點。承山穴屬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陽氣,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樞紐,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防止腰背痠痛。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整天昏昏沉沉、提不起勁? 你可能是身體「太濕」了 「太濕」讓你猛打瞌睡! 除掉體內濕氣從這2地方開始 
-
2020-04-29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半夜下背疼痛 別誤認只是過勞
台南市安南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林峻邦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病患常在半夜或清晨出現下背疼痛,病患容易誤認是勞累或運動過度造成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以致延誤就醫,需要特別注意。林峻邦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到40歲,男女比約3比1,病患常有家族病史,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免疫性疾病,與類風溼關節炎類似,病人體內抗體會攻擊自身組織,影響脊椎及周邊關節活動。他說,初期症狀為下背部、臀部及髖部呈間歇性鈍痛,合併晨間下背脊椎僵硬,易因僵硬造成彎腰、頸部轉動困難。嚴重的病人關節及肌腱韌帶會鈣化僵硬,讓脊椎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早年被稱為「竹竿病」。林峻邦說,僵直性脊椎炎屬於中醫的「痹症」,又叫骨痹或竹節風。中醫認為其病因是內在身體虧虛、肝腎精血不足,外來風寒濕邪入侵人體而引發的疾病,常熬夜及上大夜班工作都是「幕後黑手」。林峻邦指出,中醫辨症治療可分成腎虛型、邪鬱化熱型、痹阻肢節型等3類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針灸也是不錯選擇。目前治療以減輕疼痛為主,最終還是要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適合運動包括游泳、瑜伽及柔軟操,可伸展關節又不增關節負擔,盡量避免長時間維持同姿勢不動;睡眠時選擇較硬的床板,枕頭勿太高,睡前可熱敷下背部,減少腰部肌肉緊繃僵硬,也可請醫師轉介復健師教導合適腰背部復健活動。
-
2020-04-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面對新冠肺炎 中醫師:要思考被傳染後如何安然度過
新冠肺炎疫情讓民眾心驚驚,中醫師吳宏一說,現在要思考的不是如何才不會被傳染,而是被傳染後如何安然度過,疫情趨緩時反而是整備物資的時機。從中醫角度來看,基隆廣濟堂中醫診所醫師吳宏一說,容易感染新冠肺炎有部分誘因是體內的濕氣,食用生冷食物會造成濕邪,應盡量減少,薏苡仁湯可以去濕,他因此選擇作為兒子的健康甜點,但濕氣很難完全藉由食療從體內散去,建議有必要時還是要看醫生調理。另外,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不讓免疫力過低,就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最好方式。吳宏一的媽媽林月慎也是中醫師,她則建議擦精油在口鼻防護,或是透過運動、蒸腳、泡熱水澡增加身體熱能,應該也很好。然而,現在有關新冠肺炎的資訊很多,要從中判斷哪些是正確資訊,有哪些是有效建議,吳宏一表示,他在他們台大中醫師群組裡看到有人分享一支美國華裔一線醫生,治療幾十例新冠病人後歸結出的心得,很值得一看。這名華裔醫生在影片中指出,目前醫院雖無特效藥,但靠呼吸器和氧氣機還是能挽救一些生命,美國醫師都會告訴病人,呼吸急促再去醫院,輕症去醫院主要目的是吸氧,但大家對氧氣的耐受度不同,有少數人血氧即使非常低,也不會呼吸急促,但等到去醫院已來不及。新冠肺炎如今就像流感一樣,美國華裔醫生認為,民眾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就當成得了新冠肺炎或流感,自主在家隔離、測量血氧,確定血氧濃度大於95%,燒也退了,也許就不用看醫生。不過,新冠肺炎很可能在秋冬再度來襲,等這波疫情過去,先準備血氧儀、體溫計、Tylenol、口罩,做好再次居家隔離的準備。吳宏一說,他呼應美國華裔醫生的看法,疫情趨緩時反而是整備物資的時機,現在大家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要思考的不是如何才不會被傳染,而是被傳染後如何安然度過。
-
2020-01-15 養生.抗老養生
「太濕」讓你猛打瞌睡! 除掉體內濕氣從這2地方開始
一旦體內寒濕之氣凝結時,輕微的人每天都會精神不濟、嚴重時可能影響自體免疫功能,誘發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產生。其實有許多外顯症狀都與體內濕氣過重有關,包括容易疲勞、頭暈、頭重、總是睡不飽、水腫、雙腳有緊繃感、體重不易下降、全身痠痛等,甚至排便時大便也比較黏稠、感覺排不乾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修安表示,當體內濕氣太重,影響身體的層面很廣,從睡眠、腸胃功能、皮膚敏感等,都是因為「濕」帶來的症狀,有的患者還會自述,感覺自己一整天都昏昏沉沉、睡眼惺忪、提不起勁、精神很差,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學習或工作的效率及思考、判斷的精準力。 門診中常見到很多病人,老是抱怨頭暈疲倦,可是跑遍各大醫院也做過很多檢查,卻都說沒病,這就是很典型的濕症患者。吳修安提醒,若不對症下藥,濕症是可以拖很久而不太會痊癒的,而且風寒濕邪在體內困久了,可鬱而化熱,進而造成痰瘀,想改善建議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改變飲食習慣:生冷食物、冰品或是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建議少吃。若要吃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可在烹調中加入蔥、薑等辛香料,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也能順便暖胃,一舉兩得。另外,適度的在菜單中吃一些冬瓜或苦瓜,可以瀝濕以減少身體中積蓄的過多水分,有些人會自製冬瓜水每天喝個200~300c.c.都有幫助,切記不要加糖以清淡為宜。 ◎適度運動:「發汗」也是很好的去濕邪方法,建議大家適時動一動,幫助身體活動起來,才不被環境的濕給困住,汗出擦乾且避免吹風,可以加速體內濕濁的排除。因為當身體有濕邪時,會讓人身體容易疲倦不想動,但是不活動更會加重體內「濕」的症狀,各個器官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惡性循環之下會更讓人感覺無力、疲倦。 延伸閱讀: 落雨天不僅居家要防潮 身體也需要除濕! 整天昏昏沉沉、提不起勁? 你可能是身體「太濕」了 
-
2019-12-1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過敏性疾病好幫手 中醫師:三九貼可除寒邪
每年中氣溫最寒冷的三天稱為三九天,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部長黃升騰今天說,這三天人體陽氣始發,皮膚乾燥毛孔收縮,血液循環不良,如能在這段期間利用辛散溫熱中藥敷貼於穴位,補充與激發人體陽氣,藉由穴位及經絡走向和特性,除可趨除寒邪,還能提高身體抗病力。黃升騰表示,傳統中醫認為這時如果在皮膚上貼敷辛散溫熱藥物,藥物滲入體內效果較平時好,可選擇一些辛熱藥物,白芥子、附子、乾薑、細辛等,在特定穴位上貼敷,用以治療寒症。這種特有的治法稱為三九貼。三九貼日期為今年12月31日、明年1月9日及1月17日。黃升騰說,臨床上利用藥物有元胡、細辛、白芥子等,加上生薑汁調製成膏狀,在背部穴位如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進行敷貼,對抗寒冷氣候對人體影響。另一方面針對虛寒性體質或寒濕久留者,黃升騰表示,可以提振陽氣、溫通陽氣,加強驅除寒濕邪氣、增強身體抗病能力,緩解過敏性鼻炎、氣喘、寒性風濕性關節痛發作頻率,另外容易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穴位敷貼。黃升騰說,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貼敷法可使藥物持續。必須注意孕婦、兩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發燒和咽喉發炎者,不適合此法治療。三九貼後應注意事項敷貼當天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消炎藥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