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0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減肥
共找到
1243
筆 文章
-
-
2020-02-09 養生.運動天地
以為「運動=減肥」?專家:女性瘦子更需要運動增肌
瘦子更需要運動增肌想要擺脫肥胖,肌肉訓練與有氧運動二者皆很重要。事實上對許多女性而言,會讓她們驚覺必須運動」的契機,應該就是減肥。希望身材變得更好看,覺得胖胖的很丟臉,這些都是很多女性的共同心聲,因此才會有愈來愈多人,以為「運動=減肥」。結果現在反倒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身材纖瘦的女性以為「自己不胖所以不需要做運動」。東方女性與歐美女性相較之下,瘦子確實比較多。這大概是因為體質不容易發胖,而且不容易長肌肉的女性比例較高的關係。這些身材纖瘦的女性,認為自己不需要做運動也無妨,長時間缺乏運動之下,上了年紀之後會發生什麼情形呢?根據研究指出,人類的肌肉量在三十幾歲之後,每年大約會減少1%左右。若是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將使得原本就已經夠少的肌肉量,持續不斷地減少,很有可能會演變成運動障礙症候群(Locomotive Syndrome)。可能連站立或行走等基本動作,都會出現障礙,那麼未來臥床不起的機率也勢必將大幅增加。養成肌肉的三大原則不胖的女性,更需要做肌肉訓練好好培養肌肉。然而,愈是這類型的女性,體質上愈難長出肌肉來。女性的肌肉量,本來就不像男性那麼容易增加,這是因為在肌纖維變粗的過程中,男性荷爾蒙會發揮極大影響力。所以說,男性荷爾蒙量較少的女性,即便做了肌肉訓練,還是很難長出肌肉。具備這種體質的女性,想要藉由運動增加肌肉量時,建議最好在事前深入了解一下肌肉生長的機制。接下來介紹的三大原則,雖然偏向專業知識,但是想要練出肌肉的人一定都要知道。1.過負荷的原則。2.漸進性的原則。3.持續性的原則。第一項「過負荷的原則」,意指必須給予肌肉超出日常生活的負荷,這樣肌肉才會成長。舉例來說,一名上班族每天提著裝有電腦,重達三公斤的包包來來去去,如果他用500公克的啞鈴鍛鍊手臂,無法將肌肉練壯。所以說,就算多走一個車站的距離,假使只用和平時一樣的速度步行的話,也還是無法長出肌肉來。人類的身體,在進行相同動作時,會選擇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動作,盡可能避免消耗能量。所以若運動的負荷如同平常生活所負荷的一樣,甚至是更低,如此一來肌肉當然不會長得更大。縱使持續進行有氧運動,但運動強度一直沒有加重的話,最終還是看不出成效。總是搭乘手扶梯或升降梯的人,只要開始改爬樓梯上上下下,相信沒多久就能練出肌肉,心肺功能也會提升。但是過了一陣子之後,爬樓梯變成天天在做的事,負荷就會變得不足,所以肌肉也就不會再長出來了。其次,所謂的「漸進性的原則」,意思是說必須逐漸增加負荷,肌肉才會增長。培養出肌力之後,若以一開始的訓練強度及負荷做運動,會開始覺得很輕鬆。這證明體力及肌力都有所提升了,但是想要獲得更好的訓練成效,就必須將強度拉高。不過有一點要請大家留意,突然過度拉高強度的話,受傷的風險將會升高。話雖如此,強度提升的幅度太小時,又無法滿足漸進性的原則。「持續性的原則」顧名思義,就是必須持續做運動才能看出成效。運動並不是只做一次的活動,切記要養成習慣。所以做些自己能樂在其中的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事。皮下脂肪型肥胖對症運動 下半身肌肉訓練抬臀(單腳)1仰躺下來雙膝立起,單腳靠在另一隻腳的膝蓋上。慢慢數4下的同時,運用大腿後側及臀部肌肉,將臀部往上抬高。2抬高至身體呈一直線後,再數4下同時慢慢將臀部放下。以20次×2組為目標。左右腳換邊也以相同方式進行。扶椅單腳深蹲1站在椅子後方,雙手放在椅背上。單腳往後跨一大步, 呈現前傾姿勢。使體重落在前腳。2維持體重落在前腳的姿勢,花4秒鐘將膝蓋打直後使腰部抬高。接下來,再花4秒鐘回到動作1 的姿勢。以20次×2組為目標。左右腳換邊以相同方式進行。
-
2020-02-09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2020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身為醫師,常在各種場合被問到,如何變得更健康?尤其最近餐敘多,朋友常是邊吃著大餐邊喝著酒,認真地問我,讓我覺得有必要好好回答。以下是我的建議:1.改變進食的時間一天吃三餐是我們從小根深柢固的習慣,可惜除了病人,實證醫學無法支持吃三餐的觀念。為了維持健康,我們該在什麼時間進食?一天吃幾餐比較恰當呢?健康的身體意謂著強壯的肌肉,正常的免疫系統與較低的體脂肪。想要有以上的身體組合,需要研究進食時間。我們吃下食物之後4至5小時,身體在消化及吸收食物,胰島素升高,能量以肝醣或脂肪的形式被儲存。大約進食之後8至12小時,身體進入飢餓狀態,胰島素會走低,期間沒有進食的話,身體才會開始消耗脂肪。研究顯示每晚的晚餐與隔天的早餐最好間隔12小時以上,讓胰臟充分休息。間隔12小時進食的人,雖然吃的是高糖、高膽固醇食物,得到糖尿病、高血脂的機率較低,而且間隔12小時進食的動物,比整天進食的動物,壽命長度多了83%。以上討論的是正常吃三餐,只有晚餐與隔天早餐距離拉長,也就是斷食12小時。斷食會讓身體健康,甚至抗衰老的觀念近年被大力推廣,衍生出間歇性斷食。它有兩種作法,一種是限時進食法,每天在有限幾小時內進食。較常見的組合是8-16(進食8個鐘頭,斷食16個鐘頭),在進食的時間內,不限次數也不限制食物內容或分量。另一種作法是全天斷食法,可以每隔一天斷食,也可以每星期選一天斷食,或是一個月選五天斷食,斷食的日子只喝水及低於600卡的食物。間歇性斷食法也可以用於減肥,與其他減肥方法相比,間歇性斷食法簡單而且有效。此法不必吃無法下嚥的減肥餐,沒有規定食物份量,很容易成功。已知斷食能夠降低胰島素,增加脂肪燃燒,促進肌肉合成,提高生長激素,促進體內代謝,增加修復,減少癌症、降低心血管疾病,延長壽命。另外,間歇性斷食對於胰島素、生長激素、發炎指數等等系統,猶如手機關機之後重新開機,功能全部恢復。除了治療新陳代謝疾病以外,實行間歇性斷食的人,會有身體變壯精神變好的感覺。對減肥者而言,節食聽起來簡單,卻不容易實行,斷食聽起來困難,作起來卻很簡單。以作者為例,原本是每天固定吃三餐,採用16小時斷食之後,早餐時間只喝黑咖啡,限定中午12點至晚上8點間進食,食物的內容或份量比之前寛鬆,體重控制與之前節食控制的結果相同,值得向大家推薦。(警告:有疾病的人需要取得醫師的認可。)2.減少喝酒以往認為一天一杯酒,能夠放鬆心情,增加生活情趣。婷婷是40歲的專業經理,習慣每天喝一杯酒。她有胃食道逆流、臉部脂漏性皮膚炎、焦慮、肥胖及經前症候群等等問題。醫師勸她改為每星期只喝一杯酒,說也奇怪,以上困擾就解決了。飲酒可能增加口腔、腸道、乳房癌症的風險,愈來愈多的醫學文獻主張減少飲酒。最新的建議是一星期只喝一杯酒。3.接受預防注射可依政府推薦的時程施打,尤其老人,建議接受疱疹、肺炎、流感疫苗注射,避免疾病的併發症。
-
2020-02-07 橘世代.健康橘
不用拚命、不用意志力 「慢健身」讓你每天都想動起來!
很多人新年一開始總會訂定新年新希望,如開始慢跑、瘦下3公斤,穿上你最愛的那件洋裝,不管目標為何,你決定開始改變。遺憾的是,往往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那該怎麼辦?你並不孤單,許多人和你一樣,在健身和癱在沙發上掙扎,最後往往是沙發贏了。其實,有些方法讓你的目標實現。首先、不需要動用動機,也不需要動用意志力,先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樣的人會穿什麼、會吃什麼以及會做什麼事。運動心理學家歐科納(Eddie O'Connor)接受《預防》誌採訪時說,如果你問如何有動機運動?你已經輸了。因為動機不持久,不管你想瘦兩公斤、想增強體力,當你第一次需要費盡心力克服偷懶一下的慾望,動機就開始遠離。歐科納建議,與其想如何才有動機運動,還不如給自己一個清新的圖像,想想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要瘦下來並不具體,例如我想成為健康的人更有力量。」因此,想想健康的人怎麼做、怎麼吃。歐科納以自己為例,以前他也會懶得去跑步或做其他訓練,直到他自覺,自己是個混合健身(Crossfit)教練,就要像個教練的樣子,也要吃得像個健身教練,然後和健身社群互動後,更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執行目標的過程中,如果障礙出現,歐科納建議,「告訴自己這是達到目標必須有的代價,」以為可以輕輕鬆鬆達到目標是愚蠢的,所以他建議,擁抱過程中所有的挑戰,並相信自己可以突破,這會讓你在看到成果後更有成就感。目標砍半為健康網站Web MD 執筆的營養師卡茱伽(Sally Kuzemchak)建議,對自己期望低一點,反而能達成目標且持續下去。例如設定每天深蹲五下,每天都會達到目標,如果設定每天深蹲30下,就會想算了,何必這麼累?當你達到目標,就給自己小小的獎勵,如享受Spa、買一件新的上衣等,當作自己恭喜自己。只給自己5分鐘卡茱伽也提供自己另一個方法。如果不想運動,她會設定鬧鐘,只運動5分鐘,如果運動了五分鐘後還是不想運動,就停止。但她運動五分鐘後,百分之百會繼續運動,對她而言,這是讓自己起身動起來的小技巧。讓運動容易點如果開始覺得沒有動機運動,或必須逼迫自己,表示你沒有享受運動。例如你討厭跑步機,覺得在跑步機上跑步很無聊,就改去公園快走或去上堂舞蹈課,選擇同樣加強心肺功能的運動。運動有很多選擇,沒必要讓自己痛苦,也就難以持續。專注在運動後的感受每次提到運動後的獎勵,歐卡納認為,「運動後的感受就是最大的獎勵,」很多人持續運動,成為運動咖,就是因為運動後更放鬆、更有活力、更正面,覺得世界真美好,希望人生裡持續有這樣愉快的感受。如果你是需要獎勵的那種人,也建議不要將運動後的獎勵和美食連結,以免功虧一簣。相信什麼,得到什麼,就是這麼簡單。最適當的運動強度是,運動完,想著明天還要運動。去嘗試任何你不討厭的運動,不管什麼都好,如果沒有任何想法,穿上最舒適的鞋子、輕便的衣服,出門走路就好。從散步到快走,從10分鐘到20分鐘,到半小時,覺得快走有點無聊了,就開始慢跑,跑五百公尺,到跑一公里,一直到3公里,一天一天、一週一週,你會欣喜地發現,體力在不知不覺中建立,往後你更可以挑戰各種你想要挑戰的運動,成為別人眼中的運動咖。每天早上10 分鐘,神清氣爽一整天如果你沒有時間走出大門運動,下面還有來自瑜伽的體位法可供選擇。每天早上十分鐘,練習完後再靜坐調勻呼吸,回到身體,就能神清氣爽地出門去。雨刷式 放鬆髖關節採躺姿。雙腳與瑜伽墊同寬,隨著呼吸,雙膝左右倒,如同雨刷,意識停留在髖關節的活動,練習5 次。下犬式強化手臂和大腿從四足跪姿開始,手腕在肩膀下方、臀部在膝蓋上方。腳指頭捲進來,肚子接近大腿,吸氣、膝蓋離地,吐氣、大腿出力,將臀部往斜後方延伸,初學者可以維持膝蓋彎、腳跟顛起,停留5 個呼吸。平板式(或稱棒式) 強化核心從跪姿開始。兩腳往後踩,腳球往後頂,手臂和腳指撐起身體,大腿繃緊、核心收穩,肚臍往上收,身體中段不要拱起或下垂,視線往前,保持脊椎延伸。維持這個姿勢直到想休息。但切記這個動作不該造成腰酸或腰痛,量而為。寧可10 秒、10 秒累積幾次,也不要一次過長時間造成腰傷。本文摘自《不減肥才能瘦 》,天下雜誌 2020/02/04 出版【延伸/慢老教主最新作品《不減肥才能瘦》】。從慢老到不減肥,黃惠如的優雅生活學。為什麼95%的人都減肥失敗?不急、不餓、不拚才是必勝關鍵!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7 橘世代.健康橘
為什麼95%的人都減肥失敗?不急、不餓、不拚才是必勝關鍵!
為什麼不減肥才能瘦?從科學來看,靠意志力少吃多動讓自己瘦下來,難上加難,因為你在和人類原始的設定作對。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背著弓箭走出山洞後覓食,可能走三公里才捕獵到一隻兔子,飽餐一頓休息過後,看到蜂巢也大快朵頤了蜂蜜,之後不知要走多少路才能看到下一個獵物。為了生存和繁延後代,吃了這餐下一餐不知道在哪裡,人類本來就是貪吃的、傾向過度飲食的,這是從祖先就已經設定了大腦迴路。肥胖暨神經科學研究員基文納特(Stephan J. Guyenet)在所著的《住在大腦裡的肥胖駭客》裡指出,人體內主宰體溫恆定的是下視丘,也就是你感覺熱的時候會流汗、冷的時候發抖,幫助體溫調節就像居家恆溫空調一樣。遺憾的是,下視丘也調控你的體脂肪恆定,當你要瘦下來時,讓你感到飢餓或減緩代謝等,雖然我們早已不在野外覓食。過去,我們一直被教導,體重的問題只和兩件事有關。一是攝取的熱量多寡,另一件事是意志力是否堅定。我們內在有個食物警察,把食物分成兩類,好食物和壞食物,高油、高糖、高熱量,被視為壞食物,清淡、低油、低熱量被視為好食物,體重是自我管理的結果。曾有位企業家說,「你連吃都控制不了,你還能控制什麼?」但靠意志力的事通常會輸,身體才是真正的老大。「食慾和性慾一樣,是人類的本能,」日本東京都立駒過醫院腦神經外課部長條(有草字頭)浦伸禛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果出現威脅生存的壓力時,人就容易暴走,因為那時是動物腦(animal brain)在控制。為了快點瘦下來,節食甚至不吃,其實身體非常飢渴,就像口渴找水喝一樣,就會變成「動物腦」的狀態,隨時都可能失控暴走。你所抗拒的,會增強;你所抗拒的,會持續。想吃這樣的慾望,和不安、恐懼一樣,是大腦的邊緣系統控制,屬於本能的動物腦,很難做出理智判斷。而節食之所以難以成功,還因為節食往往以恐懼為基礎來刺激人們改變生活方式。如果不減肥,以後就會糖尿病或中風。從科學上來看,長期肥胖的確會升高機率,但以恐懼來驅動減肥,往往會失敗,因為我們不想相信事情真的會發生,連想都不想去想。而且節食往往帶有獨裁的意涵。把食物分為「好食物」、「壞食物」,不能吃什麼、必須吃什麼,如果某天放鬆,就是破功、作弊。雖然這樣的方法可以不用腦,跟著飲食法做就好,短時間或許可以強逼自己去做某些事,但或慢或快,人就會開始叛逆,因為「我工作、生活已經那麼辛苦了,為什麼要到這樣?」當我們無可避免地放棄節食,通常會自責,充滿罪惡感,再次地失控,再次地無法相信自己,再次討厭自己,再次陷入惡性循環。靠節食減肥,超過95%的人都在做白工聽過溜溜球效應吧。在短短幾年或幾個月內,因為飲食大幅改變,體重上上下下,是很危險的,不僅僅是往後很難恢復正常體重,更糟的是,復胖回來的,多半是脂肪,囤積在腹部和內臟,往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就是你為了發布在Facebook、Instagram上讓眾人欣羨的好身材,可能賠上性命。不過也不是毫無勝算。從祖先就已經設定好的大腦讓我們無意識地吃,同時,我們也因為壓力、沮喪、叛逆……有情緒的吃,現在從照顧你的心,照顧飲食、情緒、體力到居家環境,重點不再是體重的數字,但你將會體驗到身體比任何專家都有智慧,它就會自己開始照顧自己。和脂肪的戰爭過程中,不是靠蠻力、節制就能贏的,而是要以優雅、智慧、不慌不忙、習慣成自然的選擇來獲得。因為你知道,不論你幾歲,未來還有閃閃發光的你等著,你需要身體這個伙伴和你一起,你為了你的人生而瘦,不是為了體重,那將會是改變人生的一課。你現在該做的,不是立定數字目標,上網選一個飲食法,從此為了減肥而吃、而動,生活繞著減肥打轉,而是告訴自己,你接受現在的自己,只是未來你要變更健康,健康不是體重決定,體重減輕、體態變好只是紅利。體重或身體絕不是另一個征服的戰場。要減肥,並非靠堅強的意志力,從此不吃澱粉、每天只能吃水煮青菜,喔,還要每天運動30分鐘、喝3公升的水,還有,聽說斷食很有效……我們又不是要走紅毯的女明星,需要短時間急速瘦身,健康飲食、健康的心態與體態,才是我們理所當然應該擁有的。而且擁有的健康習慣,我們要做一輩子。現在從照顧你的心到照顧情緒、身體,到照顧居住的空間,只要有一個改變,其他也會如骨牌般翻盤。飲食:減肥就是一種正念飲食,覺察你在吃什麼,允許自己放下掙扎,放下對熱量的焦慮,放下好食物、壞食物的分別,重新對待每一口食物。運動:「沒有疼痛沒有收穫」(no pain, no gain),不該視為激勵,用運動消除疲勞,也建立力量。慢瘦身,為自己的人生運動。情緒:你不再需要追求別人定義的偽成功,不用活得精疲力竭,你不再對自己刻薄,練習疼惜自己,你懂自己的感覺。生活 擁有不代表富足,最愛不該成為負擔。整理思緒,整理空間,整理你和食物的關係,辨認出優先順序,房間零贅肉,你才能零贅肉。心靈:健康從照顧自己的心開始。你支持自己、支持生命,你做的只是更完整地做自己,從此聽身體的,不再傷害日日夜夜為你工作的身體。每天如何過日子,是你能掌控的權利,也是決定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時時刻刻的選擇,該吃什麼、怎麼吃、吃的順序如何、該不該運動、如何運動、熬夜要熬到多晚?家裡要不要整理?看電視時要不要站起來?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不是在減肥,你在打造自己的人生。本文摘自《不減肥才能瘦 》,天下雜誌 2020/02/04 出版【慢老教主最新作品系列】。現代人都太苛薄自己了!慢老教主直言:不減肥,才能瘦。不用拚命、不用意志力 「慢健身」讓你每天都想動起來!。不減肥才能瘦Tips/餐前喝水、減少久坐 打造瘦習慣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6 橘世代.健康橘
6個小技巧每天只要10分鐘 讓你擁有「謎齡肌」!
多年研究營養學、運動營養學、健身知識的Youtuber網紅Peeta葛格,常遇到熟齡族詢問練到好身材的訣竅,Peeta葛格分享除了努力訓練還有努力吃之外,還需要一些小技巧效果會更好,只要每天多花10分鐘,就可以讓身材變得更好!技巧一:量體重並記錄下來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請你花一分鐘量體重並且記錄下來,體重變化是很重要的。Peeta葛格說道:「你不要跟我說你要增肌或是減肥,然後體重維持在那邊你也不做改變。」增肌期每個月要增加個0.8-1.5%總體重,80公斤的人來講,一個月大約就是增加0.71.2公斤,所以一星期大約要重0.25公斤,沒有達標就代表你吃太少;減肥期每星期要減少0.6-0.9%總體重,100公斤的人一星期就是減少0.8公斤,沒有下降就代表你需要更注意飲食。技巧二:運動前花兩分鐘做肌肉激活運動去健身房運動前可以花兩分鐘做肌肉激活運動,激活運動請選擇感受度最佳的運動,大概做個兩組,一組15下速度要放慢,讓你特定肌群先充血,目的是讓之後的訓練感受度增加,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這方式對增肌是有用的。胸肌訓練前可以做單邊夾胸,同時另一隻手撫摸著胸肌。背肌訓練前可以做單邊坐姿划船,另一隻手也是可以撫摸著背闊肌。臀部訓練可以先做個臀舉,肩腿與手臂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選個讓自己最有感覺的運動,放慢速度輕重量高次數來訓練兩組,讓你之後真正的訓練組感受度增加。技巧三:運動時花2分鐘做記錄運動時請你花2分鐘把最主要的動作做的重量還有次數記錄下來,我個人一定會記錄下來的動作有:深蹲、硬舉(羅馬尼亞)、胸推、上胸推、肩推、划船、還有背闊下拉。七個主要動作只要有負重上的成長,就會讓其他運動同時跟著進步起來,來達成漸進性負重增加,讓肌肥大效果最大化。增肌的過程中若負重一直增加不了,也許是你的訓練量太高或是吃不夠多,可以試著把訓練組數降低一點,並且確認自己的體重有緩慢的增加。技巧四:運動完花3分鐘拉個筋運動完或有空時請花3分鐘拉個筋,或使用滾筒放鬆一下,保持好關節活動度、放鬆一下筋骨,讓你健身動作能做好做滿,不僅對身體好也能讓健身生涯更持久。技巧五:吃東西花1分鐘挑選食物吃東西請花1分鐘挑選食物。易胖的人建議先從菜肉等原型食物下手,再吃澱粉類的,因為通常你們身體對於碳水的忍耐度沒有這麼好,容易造成你肥胖也容易吃太多,體重上不去的人就什麼都多吃一點會比較好,在餐與餐中間吃一些零食也是不錯的選擇,像是地瓜、花生醬吐司、巧克力棒等,重點就是要吃到你體重有穩定增加。技巧六:花2分鐘估算蛋白質攝取增肌期間請吃超過體重(kg)x1.7g蛋白質,大約是3-4個手掌大小的瘦肉;減脂期間請吃超過體重(kg)x2.2g蛋白質,大約是4-5個手掌大小的瘦肉,一天沒吃足夠的瘦肉,可以用高蛋白粉來補充,若你想要更進一步也可以估算一下主要營養的攝取量,在減脂時會幫助很大。以上是Peeta葛格覺得最重要每天必做的六個技巧,每個都是特別高cp值的,因為不會花太久就可以讓你身材進步更快,若還有更多時間,可以再睡覺前花10分鐘學一些健身知識。一開始跟著人家的方式練會很好,後期若你能知道最基本的知識,會更了解如何自己去安排好最適合自己的減肥運動與飲食,遇到一些特定狀況也會知道如何自己做調整。本文摘自「PeetaFitness健身網」,想了解更多歡迎閱讀「營養健身Peeta葛格頻道」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4 養生.抗老養生
寒從腳下起!養生6招讓腳瞬間暖和起來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但也最易受寒,招致疾病,我們要像保護心臟一樣地保護自己的腳,不讓它受傷。足部是寒邪入侵的通道人的腳底隱藏著一個祕密的調控系統,有許多按鈕,直接與內臟相連。按摩刺激這些按鈕,就能開啟相應的線路,對相應的臟器進行修復和調節。俗話說:「寒從腳下起,人老足先衰」。腳底也是離心臟最遠、血液最不容易到達的地方,因此腳底不容易保暖,最容易受寒。有的人不注意保養足部,經常足涉涼水,赤腳在污水中行走,雨水淋濕鞋子不立刻換下,睡覺時腳對風口,以及腳髒腳臭不立刻洗腳等,都容易招致寒氣的入侵。更重要的是,腳上有許多連接內臟的穴位,寒氣從足部入侵,會直接影響這些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頭涼足暖利於眠自古以來,民間就有「頭涼足暖利於眠」的說法,這是符合醫學道理的寶貴養生經驗。睡眠時,頭露在外面,既有利於頭部散熱,保持清涼,具有寧心安眠的作用,也有利於呼吸暢通,使腦部供氧充分。在炎熱的夏天,使用竹枕、玉枕、瓷枕等涼枕,能降低頭部的溫度,因而可用來治療失眠,保健腦部。相反地,喜歡把頭蒙在被子裏睡覺的人就要注意了,蒙著被子睡覺會使睡眠不沉,腦部氧氣供應不足,進而影響隔天的工作。時間長了,會造成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睡覺時,足部是要重點保暖的部位。許多父母發現,如果孩子在睡覺時不小心踢開了被子,第二天就會感冒、拉肚子。因此睡前要幫孩子把被子蓋好,特別是足部的位置,被子要向裏折一點,壓在腳下,以免被踢開。對於老年人,冬天可以用熱水袋或羊毛毯放在足部,腳暖和了,就能睡得香甜。讓腳瞬間變暖的妙法寒冬時,冷風會從褲口往裏灌,雙腳麻、木、涼、痛,加上從足心到小腿,再到全身,被凍得瑟瑟發抖。這是我三十年前曾有的經歷,現在想來,更能體會「寒從腳下起」的意思。現在的人很少能體會腳凍的感覺了,但還是有腳涼的時候。如果不採取正確的方式,可能一夜雙腳都不會暖,這可是不利於健康的。以下介紹的,是能夠讓腳瞬間暖和起來的六種方法,看起來簡單,卻很有效。踏步法:做原地踏步動作。腳落地時稍用力,只需五到十分鐘,雙腳就會暖和。注意選擇地點,儘量不要在臥室進行,以免打擾到樓下的鄰居。頓足法:同時抬起雙腳腳跟,腳尖著地,再迅速頓下腳跟,反覆五十至六十次。此法對便秘有作用,但老年人不宜。按摩法:盤坐在床上,兩腳掌相對,用雙手摩搓足背以及小腿。然後再搓足心,到溫熱為止。睡前適度按摩足部,更能改善血液循環,達到安神鎮靜、促進睡眠的作用。浴足法:用溫熱水泡雙腳,邊泡腳邊揉搓按摩。也可以在熱水中加入少數鹽待溶化後浸泡,有消炎作用。有灰指甲、足癬等足病者,可以用苦參三十克、白蘚皮三十克、蒼術三十克、枯礬十克,煎水泡腳,既能暖足,又能治病。薑湯法:腳涼,全身又覺得有寒氣的,可以熬一碗薑湯趁熱喝下,再蓋被取暖。特別是涉水、淋浴後,腳部受寒者,更適合用本法。舉腿法:仰臥床上,雙手置於身體兩側,將兩條腿緩緩舉起,垂直於身體,稍作停留後,再緩緩放下,如此重複數次。本法還可以鍛鍊腹肌,有助於減肥。
-
2020-02-03 橘世代.健康橘
體型纖瘦內臟脂肪仍過高? 醫師:這樣吃動有助減少隱形殺手
隨年齡增加,體內脂肪占比也增加,即使體型纖瘦,仍可能內臟脂肪過高,伴隨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醫師提醒,內臟脂肪囤積與飲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應注意吃得營養健康,並輔以中強度的有氧運動習慣,才有助減少這個隱形殺手在體內囤積茁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醫師周宗翰表示,內臟脂肪不僅是多餘能量的儲存,過多的內臟脂肪細胞活躍,會引起炎症、使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失調,連帶提升心血管疾病與不孕症等風險。衛福部國健署宣導,內臟脂肪多寡可由腰圍大小窺知一二,因為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囤積腹部。健康男性的腰圍應小於90公分(約35吋)、健康女性腰圍則應小於80公分(約31吋)。正確測量腰圍的方式是將皮尺繞過腰部,高度約在左右兩側腸骨上緣與肋骨下緣中點,並讓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緊貼而不擠壓皮膚,最後應在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周宗翰表示,內臟脂肪的囤積與飲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日常生活應避免吃太多高油、高鹽、高糖或高熱量的食物,注意營養均衡,並可多攝取高膳食纖維食物,如金針菇、香菇、木耳、海帶、地瓜葉等蔬菜。同時應保持運動習慣,藉由運動增加的肌肉,可讓人較不易累積脂肪。有氧運動有助燃燒內臟脂肪,但要有效減少內臟脂肪就得增加運動強度,建議從事快走、羽球、跳繩、游泳、慢跑、踩固定式騎腳踏車、跑跑步機等運動。周宗翰表示,《內經》嘗言「體肥痰盛」,中醫一般認為肥胖與痰、濕、氣虛等身體情形有關,因此單就藥物治療而言,會以化痰、健脾、益氣等方法將患者體質調整回正常健康的情形,臨床上經常使用山楂、荷葉、丹參、澤瀉、陳皮、浙貝、茯苓等藥材,促進其體內的能量代謝,藉此健康減肥。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31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世界安靜的可怕」 29歲獨居女的武漢封城日記
編按:郭晶家住武漢市,是一名29歲的社工,獨自生活。過去一周,她記錄了武漢「封城」以來的生活點滴。1月23日我算是一個遇事冷靜和淡定的人,直到1月20日武漢新增病例過百,別的省市出現病例,我開始感到不知所措。此前公佈的消息顯然存在瞞報的情況。也是從那天起,武漢街頭戴口罩的人突增,好多藥店的醫用口罩都賣光了,還有很多人在買防治感冒的藥。剛好這段時間有點感冒,儘管基本好了,但在排隊買口罩的時候,看到前面的人買了4盒奧司維他(防治流感的藥),我也買了一盒,62一盒,還是有點貴。這幾天我一直處於焦慮中,從各地更新的消息來看,大部分確診的都是在15日前過武漢的。武漢是全球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而1月中旬是大學放假的時間。現在又正值春運,車站人流量必然很大。然而,武漢火車站也並沒有嚴格的監管。我春節本來就不回家,留在原地是最安全的。今天一早醒來看到封城的消息就不知所措,無法預料這意味著什麼,會封多久,要做什麼準備。這幾天看到很多令人憤怒的消息:很多病人確診後也沒能住院的消息;很多發燒的病人無法得到醫治;湖北省W書J、省人大常委會Z任蔣·超良,省委副書J、省長王·曉東等領導於1月21日觀看了湖北省春節團拜會文藝演出…… 朋友們讓我趕快囤點東西,我本不想出門,看到X了嗎還在接單就先下了單,但又擔心外賣也隨時會停。我也抱著看看外面的情況的心情出了門,外面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人比較少。到了附近的超市,很多人都在排隊結帳,米麵這些保命的食物已經所剩無幾啦,慌亂之中我隨便拿了一些。有個男的賣了很多鹽,有人說你買那麼多鹽幹啥,他說萬一封個一年呢。出門的時候沒想太多,沒背包,也沒拉箱子,拿不了很多東西。我又第二趟出門,開始意識到剛才“搶東西”時絕望的欣喜,我開始感到可怕。看到路上有的老人並不健壯,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更艱難。後來我覺得即便封城應該還是會有日常生活用品供應的,所以我第二趟就買了一些“奢侈品”,像酸奶、蜂蜜。 回家的路上去了趟藥店,藥店在開始控制人進入。藥店已經沒有口罩和酒精,感冒藥也在限購,我準備出藥店的時候就不讓人進了,有個中年女人攔住我讓幫她買酒精。她的語氣充滿了急切,像是在乞求救命稻草。屯完食物後,我依然處於震驚中。今天路上的車輛和行人越來越少,一個城市就這樣一下子停了下來。它什麼時候再活過來? 1月24日世界安靜得可怕。我是獨居,偶爾聽到樓道裡的聲音才能確定還有其他人在。我有很多時間思考我怎麼活著下。我沒有任何體制內的資源和人脈,如果我生病,必然跟很多普通人一樣無法得到救治。因此,我的目標之一是盡量不讓自己生病,我要堅持鍛煉。要活下去還要有必要的食物,所以我需要了解生活必須品的供給情況。目前,政府沒有說要封城多久,也沒有告訴我們封城後怎麼保證城市的運轉。而有人根據目前干擾的人數預測過可能封城到5月。為了生存,我必須了解我生活的地方的周圍情況,不要活在楚門的世界中。因此,我今天出了門。小區樓下的藥店和便利店都關了門。我往附近不到1公里左右的超市走,路上看到了X了嗎的外賣員還在送餐,感到一絲絲安慰。 超市裡搶購的人依然很多,麵基本被搶光了,米倒是還有一些。我想著既然來了,就買一些東西,蔬菜類的東西需要稱重,而稱重的隊伍排了二三十人,我就只買了一些香腸、下飯菜、餃子、肉。接下來,我去了藥店,依然沒有口罩和酒精。我買了維C泡騰片和碘消毒液。我家里基本不儲存藥物,因為我很少生病,我開始決定這段時間堅持吃維C泡騰片。(網友留言說不要天天吃VC泡騰片) 排隊結賬的時候看到很多人戴雙層口罩,決定以後要效仿。前面的一對夫妻在聊著還要買什麼,他們買了一次性的醫用手套,說出門可以戴著,太機智了。我趕快也買了一盒。後來,醫用口罩到貨了,1袋100個,我本來拿了兩袋,導購員說一袋要198,我就默默放回去了一袋。結賬的時候發現一袋只要99,我又感到後悔。不過我也增加了可以活久一些的信心。匱乏讓人沒有安全感,尤其在這種有關生存的極端情況下。我又去了菜市場,攤位少了一半,賣的菜也比較少,我買了芹菜、蒜苔和雞蛋。有幾個零星的店開著門,香辣牛肉麵說今天內就關門。花圈店我沒問,他們似乎在看非典紀錄片。看到一個還在開門的花店感到意外,下次出門它還開,我就買個盆栽。 回家後,我就把身上的衣服全洗了,也洗了澡。保持清潔衛生現在也異常重要。一天大概要洗二三十次手。半天就這樣結束了,我就開始做午飯。出趟門讓我感到和這個世界還有聯結,也從別人那裡學到了一些生存的小技巧。這場戰爭裡,大多個體都只能靠自己,沒有體制的保障。我相對年輕,很難想像那些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更弱勢的個體要怎麼打贏這場仗。 1月25日武漢的天氣正如現在的武漢一樣陰鬱。昨天是除夕,今天是春節。我對節日一向沒有太大的興趣,現在節日更加與我無關了。昨天,我發了自己這兩天的經歷和感受,意外地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這種關注變成我和世界的一種聯繫。呂頻建議我把自己在武漢的經歷寫出來的時候,我有些許猶豫。有很多原因,我不想被當作一個完全的悲慘的受害者,不想給別人只有留下“她真慘”的印象。我19年11月才搬到武漢,很多人並不知道,我不太想應對很多問候,可能有人會提出幫忙,我也不想給別人帶來麻煩。我對獲取關注也感到不適,坦白講我不是最慘的,還有更多生病的人需要切實的關注。可能更根本的是,我不願意承認我很慘,承認自己的弱勢需要勇氣。作為一個倡導性別平等的行動者,我比別人更清楚要解決一個社會問題,首先要有人講出來。我決定嘗試堅持記錄,因為我現在的確需要支持。我公開自己的記錄後獲取了很多幫助,包括實用的生活技巧,比如還是不要每天吃泡騰片、注意取口罩和手套的方式、奧司他韋不能隨便吃;包括感動和心靈慰藉,有人說要給我寄南京的鹽水鴨,不是那種超市買的鹽水鴨,也不是所謂的名牌鹽水鴨,是那種平時排隊買的滷菜店的,民間老百姓都覺得特別好吃的,可以真空包裝的,有人說記得塗潤唇膏;有人給我寄口罩、酒精,還有朋友打錢給我。 這兩天做飯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控制菜量,每頓炒菜的菜量是平時的一半,希望不要那麼快過只吃鹹菜的生活。除夕晚上,我的晚餐是300克的玉米蔬菜豬肉餡的餃子加5個紅燒雞翅。當然,昨晚沒有減量。吃飯的時候跟一些朋友視頻,我們無法逃過肺炎的話題,其實各地的人都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有朋友在武漢的地級市,有不同地方的朋友因為肺炎決定不回家,有朋友“冒死”相聚。幸好,我們的談話沒有被肺炎佔據,談肺炎的時候還可以拿它調侃。視頻過程中有個朋友咳嗽,有人開玩笑說請退出視頻。出於對異性戀的嘲諷,我們開始玩一個“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有兩個朋友說我。我略顯尷尬,她們當然是真心的,尤其是我現在不知道要被困在一個城市多久。我插了話說,這個問題應該是讓大家說自己的偶像、明星、性幻想對象。結果,大家的答案都很別樣,還有人選了鐘南山。 可能問題沒有那麼有趣,我們很快就沒有玩下去了。不知道要聊啥,就有人說最近對一些話題感到困惑,想要跟大家一起討論。於是,我們就進入了嚴肅的議題討論,包括為什麼大家都在攻擊吳昕個人、怎麼看待親密關係中女性的示弱。我的女權夥伴總是會看到女性所處的環境,而不只單看某個人的言行。討伐個人總是更容易,可是我們處在一個社會結構中。我現在的絕望感無法歸咎於某個具體的個人,而是對腐爛的社會制度和結構的失望。政府是有資源和權力的一方,理應有所作為,而事實正相反。後來,有朋友的家人點了燒烤外賣,看著她們在我面前肆無忌憚地吃燒烤好幸福。我也很開心她們沒有迴避我,因為這完全沒有必要。每個人過好自己的生活都很重要。 我們聊到11點多,聊了差不多3個小時。我感到片刻的幸福,以為可以帶著這份滿足睡去。沒想到閉上眼睛,最近發生的種種都開始在腦子裡閃現,這一切真的太魔幻了。腦子裡閃過“我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事”,我趕快把這個想法叫停,因為這是一個不太好的預兆,人如果一味地對生活的質疑,只會增加人的無力感。我知道很難,可是“怎麼辦”更重要。想著想著,淚水就不自覺地流出來。這些淚水五味雜陳,有無力,有憤怒,有感動,有傷心……我還想到了死亡,其實沒有太大的遺憾,因為我已經在做我認為有價值的工作。人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成為一個女權主義者,並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工作,互相支持和陪伴。然而我始終還是不想結束。於是腦子裡又冒出了解封後要做什麼,我想像那該是怎樣的喜悅,度過這一關,我的人生就又升了一級。我很快又打斷這個想法,畢竟才封城了兩天。不知道這麼想了多久,我終於睡去。 早上7點多就醒了,不想起床,賴了一會又睡不著還是起床啦。疑病可能是現在最大的心理障礙。我早上擤鼻涕的時候看到有血絲,著實嚇了一跳。丟掉紙巾後對生病的擔憂就在腦子裡揮之不去。我的腦子裡又回想了12月底至今一切可疑的跡象,我12月30日去同濟醫院眼科做檢查,1月9日去桂林玩,當時有朋友感冒,我就被傳染感冒,1月13日回武漢,我沒有吃藥,但感冒明顯是有好轉。之後,有朋友在我家住了幾天,我也見過幾個朋友。她們目前都還好。我又在想自己是不是不應該出門。可是我並沒有發燒,我很有食慾,我想和朋友一起吃火鍋。我不能讓自己困在疑病的漩渦中,我打開Keep,開始做運動,做完運動我還是出了門。 外面依然很蕭條。今天我戴了雙層口罩,儘管很多人說沒用,也沒有必要。我擔心萬一有假冒偽劣產品,再不濟它也能增加我的安全感。出門的時候在電梯的鏡子裡發現有眼屎,我覺得還是不處理比較好,就隨它去了。看到一家腰花面開了門,我剛要往裡進,老闆擺了擺手錶示不營業。花圈店還開著,而且特地在門口擺了些菊花,不知道是否有特別的寓意。離花圈店5米遠的一個巷子口擺著同樣的菊花,一個老人家站在那裡,有種肅穆的感覺,我走過了才小心翼翼地扭過頭拍照。我去了同一家超市,蔬菜架基本是空的,餃子和麵也都所剩無幾。今天沒啥人排隊稱重,我就買了一些紅薯。來超市好像必須要買一些東西,其實我已經存了大概7公斤的米,我還是又買了2.5公斤的米,還沒忍住買了一些餃子、鹹鴨蛋、腸、紅豆、綠豆、小米。我並不怎麼喜歡吃鹹鴨蛋,存著只是為了以防萬一。等解封了還剩鹹鴨蛋我要把它送人。忽然覺得這種做法有點病態,其實我家裡儲備的食物至少夠我吃一個月啦。可是我又怎能在這種情況下過分苛責自己呢。我也去了同一家藥店,問有沒有酒精,導購員回答完沒有後,又說你昨天不是來過嗎。我說是呀,心想我可能會每天都來。花店還開著,剩下的盆栽都沒有那麼綠意盎然。我就選了一盆葉子上有些斑點的綠蘿,因為它好養。我家裡有一盆病了的薄荷,它的葉子開始慢慢變黃。這是我第一次養薄荷,我不確定是怎麼回事,不知道怎麼辦。接著,我去了菜市場,它今天關門了。 我計劃今天去江邊走一走。出門的時候喝了點水,逛超市的時候就有尿意,再加上拎著東西,我有點想放棄。可是我的生活實在太單調了。超市離江邊的距離大概500米,我就從超市旁邊的路繞去江邊,路上也有2家小賣鋪開門,還有人在遛狗。這是一條我沒有走過的路,莫名覺得自己的世界被打開了一點點。江邊也有零星的散步的人,他們也是不願被困住的人吧。每天去超市對我來說像是在抓住最後一些可以抓住的東西,我不能每天都去超市,得讓自己有放鬆的時間。等哪天有太陽,我就不去超市,只到江邊走一走。 1月26日正在被封鎖的不只是一個個城市,還有人們的聲音。我第一天把筆記發微博的時候圖片就上傳不了,文字也發不出去,我只得把文字轉成圖片發。昨天,我把文字轉成圖片也無法在朋友圈發,微博發出來之後明顯被限流。1月24日的微博有近5000人轉發,而昨天的微博只有45人轉發。有一瞬間我還懷疑是不是我寫得不好。互聯網的審查和限制不是現在才有,可在這個時候卻顯得更加殘忍。很多封城的人被困在家裡,大家靠互聯網獲取信息,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聯繫,讓我們不用真的是孤島。24日發了微博之後,央視新聞調查的編導打了電話給我,她說看到我的微博,沒想到我在武漢。她去年在拍一期關於就業性別歧視的節目,因為我這些年一直在做相關的工作,她就採訪了我。之後,我們的聯繫就很少,接到她的電話我感到些許驚喜和感動。這兩天,有人跟我分享他們現在的處境,有人發來關心和祝福。一開始寫得時候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堅持每天寫,但現在我決定許下這個承諾,我會堅持寫,並努力發出來。也許之後還會有封鎖,我希望大家如果看到我的筆記就幫忙轉發,並記得@我,讓我知道有人在看。 昨天的晚飯是紅薯、酸奶加炒茄子。昨晚,我又和我的朋友們視頻聊天了3個多小時,有很多閒聊。我們又聊到““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前一天選擇跟我一起吃晚飯的朋友昨天就換了人。大家都知道保持鍛煉很重要,可是一個人堅持很難。前幾天在我家借住的朋友說,她在我家的時候可以做到每天逼著我倆練尤克里裡,她自己一個人在家就沒有練。於是我們就提議大家在視頻的時候做運動,真的有好幾個人動了會。一個在北京的朋友說北京的城際大巴停運了。廣州的朋友也有看到一些關於廣州封城的小道消息。大家說讓我寫一下購物清單(我放在最後啦)。我們也聊到很多志願組織,有組織捐贈物資的,有整理信息的。我們擔心在肺炎中女性照顧者等女性的身份和視角可能會被忽略,於是我就建立一個“關於肺炎的女權主義者”的群,希望從女權的視角展開討論和行動。和大家一起討論怎麼辦,可以幫助個體克服一些無力感。 生活發生巨變的時候,重新建立日常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早上我繼續做Keep。Keep是有提示音的,本來該做支撐側提膝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做支撐交替摸肩。我並沒有集中註意力在做運動,腦子被很多東西佔據著。但是建立新的日常生活是在找回掌控感,為了保持健康,我必須要努力。準備出門的時候,我發現昨天的衣服忘了晾。我不得不再準備一套出門的衣服。走出小區的那一刻,蕭條感撲面而來。兩邊的店鋪全都關了門。我只看到3個人,一個環衛工,一個門衛,還有一個路人。我開始在心里數我今天會遇到多少人。走到離我家500米的腰花麵店的時候遇到了8個人。 腰花店還開著門,老闆原來在做外賣。花圈店關了門。昨天的那個老人家還站在巷子口,沒戴口罩,看著零星的路過的人。超市還開著門,放蔬菜、麵條、大米的架子都空蕩蕩的,今天再次有很多人在排隊稱重。我在超市轉了一圈,今天終於沒有再買東西啦,感到一些自豪。花店外出送花了,菜市場依然關著。 走完每天必走的路線,我突然不想回家,不想生活只是困在一定範圍內。於是,我決定往前走一走。來武漢2個多月,我不喜歡逛街,在這個城市也沒啥朋友,就很少出門。12月底一個朋友從外地來,她帶我去了我家附近的網紅街——曇華林。當時我說,以後有朋友來我就可以帶她們來這裡。看到路上有去往曇華林的指示牌,我就跟著走啦。紅綠燈還亮著,看到紅燈,我自覺地停了一下,然後驚覺路上根本沒啥車,就繼續走。指示牌把我引到了一個城中村,走在狹窄的小道上,聽著自己的腳步聲,彷彿感到我對武漢多了一些了解。有一個開著的門裡擺著靈堂,不知道她是不是死於肺炎。城中村總是像迷宮,不知道會走向哪裡。 我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裡,反正沒有走到曇華林。不過曇華林本來也不是我必須的目的地。走了大概1公里,我就往回走。往回走的路上,那個擺著靈堂的門關上了。路上四五家的門口都貼著輓聯,第一次路過的時候我壓根沒有註意到。從超市開始我就沒法精確地計數啦,我今天大概遇到百餘人吧。回家依然是洗衣服、洗澡、拖地、做飯。吃完飯,我才感到能喘口氣,也有些許疲憊。這大概就是很多家庭主婦的日常工作吧,她們能日復一日地如此真是厲害。我打算睡會,也沒睡著,因為想著要寫今天的筆記。我要繼續發聲,打破封鎖,也希望你保有希望。朋友,有機會見面聊。 購物清單生存底線:大米、麵條、鹹菜、鹹鴨蛋等(這些屬於必須且保命的食物,且可以存放很久)基本生活:土豆、紅蘿蔔、洋蔥、芹菜、蒜苔、肉等(這些屬於日常做飯的食材,相對耐放)“奢侈品”:小魚乾、豆腐乾、肉乾、蜂蜜、酸奶等(這些食品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我們的匱乏感,感到生活還有不止是生存下去而已)1月27日昨天寫完日記後我在床上癱了兩三個小時。沒想到寫日記是如此耗費心力的事情。這場封鎖讓時間和空間靜止了下來,而我們的情感和情緒卻被放大。我從未如此關注過自己,很多細小的思緒在此刻很難轉瞬即逝。我們平常有很多渠道調整、發洩甚至逃避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在封鎖中這變得異常困難。以往我們可以通過聚會、玩遊戲、發展興趣愛好等很多方式自我調節,如今都難以做到。有個巨大的陰霾佔據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無法忽略。我有個愛玩遊戲的朋友最近在失業中,她說她焦慮得都不想玩遊戲了。打遊戲是她日常逃避生活的一個方式,而當找工作緊要到她無法逃避的時候,打遊戲就失去了意義。躺在床上刷手機的時候突然聽到鄰居的談笑,覺得異常珍貴。這幾天在外面看到的都是緊張和焦慮。網上看到一些心酸而搞笑的事情,有人打開窗戶大喊“對面有木有人,出來吵個架呀”,有人說和對像一起困在家裡,沒事幹做愛做到厭煩。 昨天的晚餐是麵條。我依舊和朋友視頻聊天了3個多小時。有個最近打了耳洞的朋友耳釘掉了,現在不敢出門買,就用茶葉梗當耳釘。有個在洛陽的朋友說她爸爸特別淡定,可能因為他經歷過很多事情。災難似乎是人類無法逃避的一部分,比如2003年,我們經歷了非典;2008年,我們經歷了汶川地震。有人說明年春節會不會有變化,沒有那麼多聚會,不用和很多並不熟悉的親戚尬聊。大家紛紛表示肯定不會,還有人說可能會報復性地聚餐和逼婚,今年因為肺炎沒能安排上的相親,明年可能會加倍。晚上夢到我和幾個朋友外出旅遊,夢裡也還有肺炎。我們打算出去吃飯,也確實有店還開門。我極力反對在店裡吃,建議我們打包走,因為在店裡吃要摘下口罩。結果,不知怎麼地,我們還是在店裡吃了飯。昨晚聊天的時候,有個朋友說解封了之後要請我吃飯,我說要吃火鍋。 今天武漢天氣明朗了一些,儘管依然是陰天。出門沒走幾步看到廢墟上的兩隻貓,我們互相對視。這個場景的末日感太強烈了,我們對視的時候好像這個世界只剩下我和這兩隻貓了。可惜我沒有帶任何吃的。我再出門可以帶點吃的餵一些流浪貓和流浪狗。腰花麵店還在做外賣。昨天在花圈店門口的兩個花圈今天不見了。前兩天在巷口的老人家今天也不在。超市的蔬菜、米架、面架依舊處於稀缺狀態,賣鹽的架子也空了。今天排隊稱重的人更多了,可能有人要補充存貨,可能有人只是想出來逛逛就順便買點東西。今天超市有84,我就買了兩瓶84。不再繼續購買食物,讓我覺得自己一定程度上戰勝了匱乏感。其實我前兩天就在擔心我是不是存太多東西,但又忍不住。這大概跟貧窮有關。我會在打折店和甩賣點門口走不動路,總是想在打折的時候買最划算,就會買一些可能最終並不會用到的東西,本來是為了節約,最後反而造成了浪費。藥店依舊沒有口罩和酒精。花店還是處於“外出送花”的狀態。菜市場沒有開門,但有兩三個人在擺地攤賣蔬菜。 我今天走到了曇華林。巷子口也有人賣一些蔬菜。進入曇華林,一個美味小吃店傳來了香味,店門口站著一個人。我驚喜地以為這個店開著門,就問了一句。店家說現在這種情況怎麼開門。曇華林是一條網紅文藝街,有很多咖啡店、飲品店、飾品店等。人們本可以在這裡度過閒暇時光,現在整條街反而處於閒暇中。有個老人家打開窗戶,從樓上看著外面的世界。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的院子里傳來葫蘆絲的聲音,進入院子只有那些新春裝飾品還在。一些店門口掛著玻璃風鈴,隨風吟出清脆的歌曲。風鈴上掛著人們對於工作、學業、愛情、身體的願望。平常我會覺得這些很矯情,此刻我的腦海中浮現很多人認真寫下自己願望的畫面。 走出曇華林,我看到了一個盒X鮮生,就走了進去。門口有人在檢測體溫。這個超市更大一些,但蔬菜架也是空蕩蕩的。超市裡播放著春節歌單。沒有買東西的壓力,我只是隨便逛逛,走到自煮小火鍋的架子前,想著今晚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也可以偷個懶,就狠心花了65.7買了一盒自煮火鍋和螺螄粉。在等結賬的時候,我還隨著音樂搖晃了起來。我喜歡廣場舞,廣場舞的節奏都很強,也比較歡快,跳廣場舞的人也都很有勁頭,讓人看著就很開心。走出超市的時候我的腳步都變得輕快了起來,還哼起了歌。走到武昌區人民政府的門口,看到一個中年女人騎著小黃車在門口喊話,她喊的武漢話,我大概只聽懂“請領導接待”“二十多年”。她一遍遍地重複喊。陸續有幾輛車進入,保安也在,沒有人理她。她就像是透明的一樣。在這樣的時候,她都堅持在政府門口喊話,這應該不是第一天,可能也不是最後一天。我的心情一下子又變得沉重起來。走出100多米後,我身後依然傳來“請領導接待”的聲音。 走到一個警務綜合服務站,門口掛著一個喇叭,一個播音員在激情昂揚地念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站已經打響……我們守望相助,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這個的口號在空蕩蕩的街道上重複播放著,充滿了諷刺。回到小區門口,有一個人在大聲喊:出來聊天呀,要長毛了。幾個人在旁邊嬉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我沒法用一種統一的心情來寫整篇日記。世界如此荒誕,我只能一一記錄下這些荒誕。1月28日封鎖帶來了恐慌,而恐慌在加深人們之間的隔離。很多城市開始要求必須在公共場合戴口罩。這看上去是為了肺炎的防控,實際上帶來的是權力的濫用。昨天廣州有未帶口罩的市民被拖下地鐵、被噴辣椒水。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沒有戴口罩,也許因為沒有買到,也許他們並沒有看到必須戴口罩的通知。可是不管怎樣,他們出門的權利都不應該被剝奪。政府還有很多方式可以鼓勵市民少出門,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比如確保每個市民有口罩,給不出門的市民發放獎勵金。網上還有視頻是一群人封了在家自我隔離的人的家門。湖北人在外地被驅趕,無處可去。這很可怕,應對肺炎的方式不應該是人防人。與此同時,有人在努力打破隔閡,他們主動為在外地的湖北人提供住處。在封鎖中建立信任和聯結並非易事。昨天有個記者問我會不會考慮去跟別人交流,我回答說不知道。整個城市都被沉重的氛圍籠罩著,身處其中,我不自覺地小心翼翼起來,不敢隨意去和人溝通。封鎖讓人們的生活進入原子化的狀態,失去和他人的聯繫。然而人們並不甘於現狀。昨晚八點左右,窗外響起呼喊聲,大家一起開窗喊“武漢加油”。這個集體的吶喊是一種自我賦權,人們從中尋找聯結,從中獲取力量。 昨天的晚餐是自助小火鍋。晚餐後,我照常和朋友們聊天。每天聊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快會變得無話可說。於是,我們決定大家要輪流分享秘密。北京Bcome小組創作了《陰道之道》(中國版的陰道獨白),裡面有句台詞是:“我們不說的東西會成為秘密,這些秘密將產生羞恥、恐懼和神話。”我們說到一些獨特的生活習慣,比如有人說自己不喜歡洗澡,有人講到自己和家人的關係,家族的秘密等等。我們還聊到自己都交過哪些智商稅,買過的神奇物品,有人買過辣椒膏,聲稱可以減肥的東西,抹在身上會發熱。當然,我們無可避免地聊到了肺炎,大家分享了自己看到的一些信息,說到一些在維持城市運轉卻被忽略的群體。我決定去了解這些人的需要。這幾天我的生存焦慮已經慢慢消除。儘管我在試圖每天走得更遠,可是如果我不和這裡的人發生聯繫,我能走得再遠又有什麼意義?社會參與是人的重要需求。人們需要在社會中有自己的社會角色,可以發揮自己的社會價值,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我要在這座孤城中重新尋找我的位置。儘管我在這個城市沒有很多資源和人脈,也沒有車,行動空間會受限。不過昨天我看到有人騎共享單車,想到我也可以騎單車出門。 今天武漢的天氣終於放晴有了陽光,猶如我的心情。出小區看到的人多了一些,有兩三個社區工作人員,他們似乎在做排查,說是要檢查外來人員。我問一個大姐她們是否有發口罩,她說沒有,另外一個男的趕快過來說有的。 接著我訪問了8個環衛工,六個女性,兩個男性。他們大概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工資約兩千三四,稅後不到兩千塊。我問到肺炎期間他們的工資是否會有變化,有人說春節有3天是雙倍工資,有人根本不了解。他們現在每天能領到84消毒液、重複使用的勞保手套,沒有一次性手套,普遍缺口罩。情況好的可以一次發20個口罩,用完再領;最差的自封城以來只發了2個口罩。他們都很善良,有的人沒有一次性醫用口罩,用圍巾把嘴包起來。我把出門備用的三個一次性醫用口罩送了出去。他們中有人說話有口音,我聽起來會費勁,有個大姐忍不住要摘下口罩,又很快戴回去。有人自己備口罩,說“為了家人,為大家,為國家”。我問到他們的家人是否會擔心,有個大姐說肯定擔心,她已經和兒子媳婦分開住,他們不出門,她會買東西送到門口,自己心裡也慌,心理壓力大。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沒有基本的防護保障,卻還在堅持工作。我們真的值得他們的堅持嗎? 我還問了3個外賣員,都是男性。外賣員的工作時間不定,基本都會有配備口罩,至少一天兩個,每天會對外賣箱進行消毒。X團外賣的還會發洗手液。我問到會不會增加工資,他們說外賣分類比較複雜,根據供應商、貨物重量等會有不同。X團外賣的專送一單會比平常多3.5元;一個X了嗎的外賣員說他一單比平常多4元,另一個則說沒有變化。我還去了一個便利店,早上5點開門,晚上11點關門,1天發一個N95口罩,比較缺酒精,現在主要是接X了麼訂單。我要讓自己成為一個聯結點。所以我把自己的微信二維碼發出來,歡迎大家加我。如果你在武漢,也想為打破封鎖出一份力,我們可以一起為那些被忽視的群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你在外地,想捐一些口罩等必需的物資,可以寄給我,我可以出去派發給需要的人。讓我們一起形成一個網絡。 1月29日2017年底,我發起成立了074職場女性法律熱線,為在職場遭遇性別歧視的女性提供法律支持。昨天下午,我接到一個懷孕歧視的電話諮詢。打來電話的是一名男士,他的妻子潘女士是一個國企的行政職員。潘女士19年7月份入職,現在懷孕3個月。潘女士的妊娠反應比較大,嘔吐得比較厲害,醫生建議休息。因為多次請假,公司開始說她不適合這個工作,暗示讓她離職。潘女士的心理壓力很大。因為公司還未直接說讓潘女士離職,我只能建議潘女士繼續工作,並蒐集被區別對待的證據。特別巧的是,潘女士夫妻現在也在武漢,他們儲存了一些食物。希望解封後,我們有機會見面。工作現在是很多人的擔憂。春節假期現在延長到了2月2日,可是如果疫情還在繼續發展,人們怎麼可能安心地返工。大公司可能有足夠的財力維持運營,延長假期給一些小企業和個體戶帶來的損失更嚴重,他們的盈利可能並不多,會有房租的壓力,給員工發工資的壓力,就可能會裁員。在裁員中,女性經常是首先被裁掉的員工。對於個人,大家會在考慮要不要冒著一定風險去上班,他們中可能有人面臨房貸的壓力,有人要照顧家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最終國家要負擔起這些責任,為企業減稅,為個人發放基本的生活補貼。 昨天我收到一個多年沒聯繫的高中好友的信息,她現在是一名護士。她說:“你的每一篇日記,我都在看,我想不到更多的詞彙去給你慰藉,心裡滿是沉重,我只想跟你說,我今天向單位提交了申請到一線的請戰書,如果有可能,我願意到那里和你並肩作戰,你不孤單,國家文明的腳步越來越近,可能還有些地方未能完善,但是請你不忘愛與希望。我腦子裡你還是那個瘦弱中倔強的你,相信你一定能在這場疫情中平安歸來。”看完後,我留下了感動的淚水。(PS:我現在不瘦啦。)昨天的晚餐是煮成了米飯的粥加芹菜炒雞胸肉。晚上,我繼續和朋友視頻聊天。那個不愛洗澡的朋友已經一周多沒洗澡,她決定第二天洗澡。廣州的芹菜十多塊一斤,北京的朋友買了5個土豆,有大有小,花了十幾塊。有朋友開始聽偵探故事,讓自己和肺炎的信息有個短暫的隔離,調整一下狀態。我們討論可以為環衛工做些什麼,有人提議發放如何戴口罩的指南,考慮到環衛工的狀況,可能有人不識字。我有個打印機,可偏偏這個時候壞了。有兩個網友捐了錢給我,讓我轉給環衛工。我就跟大家討論要不要為環衛工募捐。我只是一個個人,很難保證透明化和公信力,不具備管理捐款資質。我會把已經收的錢捐出去,不再接受給環衛工的捐款。而且,這未必是他們當下的需要。對於我們來說,某種程度上捐款比較容易,而真正關心他們的生活更難。 今天天氣依然晴朗。我早上七點多醒了一次,太困了就又睡了。結果昏昏沉沉地睡到快十點。起床後,我照舊先做了運動。昨晚有個朋友發了武漢物流協會誌願團隊的聯繫方式給我。吃完早飯,我聯繫了他們,想看看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幫助。我想今天能跟環衛工多聊聊。出門碰到的第一個環衛工是昨天那個要給兒子和兒媳送東西的大姐。一開始,她有一些防備,她問我是做什麼的,目的是什麼。我說我只是志願者,想要了解和記錄環衛工的生活。她還是不解,讓我不要拍照和錄音,也不願透露名字。她是老武漢人,說話有口音,有一些我沒有完全聽懂,能記錄下的也有限。大姐很健談,她做環衛工一年多的時間,以前在一個廠裡做核算員,45歲就退休了。現在的單位不再為她交社保。我說那生病了怎麼辦,她說她身體還好。她一周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工作以來她從未請過假,不管刮風下雨、酷暑嚴寒,她都在街上打掃衛生。一天99%的時間都要站著。一天站下來,晚上腿都是酸的。有時候回到家都不想洗衣做飯。她負責的區域是大概500米的街道。大姐說除了打掃的時間,環衛工會在一個隱蔽的角落裡觀察著自己管轄的範圍,哪裡髒了就馬上過去清掃,如果不是在打掃人們一般都不會看到他們。她丈夫去世多年,她還有一個兒子。兒子得了心臟病,前年在廣州的醫院做了手術,現在還要吃藥,一個月千把來塊醫藥費。兒子身體狀態不好,能夠選擇的工作也受限,就開始租車開滴滴,有時候開幾天要休息幾天,收入也不穩定。大姐的工資除了保障自己的生活,有時候還要貼補兒子。 每個環衛工都有自己的管轄區域,休息的時候不能跟臨近區域的同事聊天。大姐經常一天都不說話。她經常會遇到問路的人,很多人並不客氣。有一些開車的人遠遠的招手讓她過去。有一個問路的人在問完大姐後,又問了別人,大姐說自己明明指的路是對的,那個人卻又回來指責她,還說“你就只能做環衛工”。所以她有時候都不想回應問路的人,她說自己並沒有義務給別人指路,她只是好心,而那些路人把這些當作理所當然。她說孤獨和不被尊重很傷元氣。武漢封城後,為了生存她還是要繼續工作。她每天11點上班,6點下班。家附近的超市10點才開門。她說她不能買了菜拿著菜上班,只能下班了后買菜,有些菜漲價,能買到的菜就很少。幸好附近有個酒店把一些菜便宜賣,她買了一些土豆和花菜。她花198買了100個口罩,卻在休息的時候被人偷了。臨走的時候,我留了幾個口罩給大姐。她跟我說謝謝,我可以在那條路上找到她。可是,我覺得自己還配不上她的謝謝。在我看來,她的講述是一個控訴,控訴社會的不公,控訴人們的歧視和傲慢。本文取自社工郭晶微信號
-
2020-01-31 養生.聰明飲食
寒流正是減肥大好時機!吃對食物不用受凍也有效
最近寒流正要來,氣溫逐步滑落 , 有些人心中咒罵不已,但是聰明人才知道這正是天賜良機的減肥大好時機!!你以為冬天的命運就該是吃飽睡飽就該變胖嗎? 錯了,科學家告訴我們,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人體遇到低溫的情況下,本能會驅動我們的身體燃燒脂肪自體發熱,以維持身體的恆溫,所以在低溫下,身體能量的消耗是比平常高的。根據一項國外研究顯示,在19度下的能量消耗,比27度下多了將近20%。這樣的原理來自於人體的脂肪其實很多種,簡單來說分成壞的肥肉(白色脂肪)與好的肥肉(棕色脂肪)。白色脂肪就是囤積用的,很令人討厭,而棕色脂肪就可愛多了,它會燃燒能量以產生熱能,所以棕色脂肪組織越活化,人體消耗的能量就越大,是不是真的是一種好的肥肉呢? 不過人體的棕色脂肪組織以嬰幼兒時期最為發達,隨著年齡老化會越來越少,所以囤積脂肪也是老化的一種悲哀。但是不用擔心,前面講到,科學家已經告訴我們,低溫可以活化人體的棕色脂肪組織了。只是到底要多低溫呢? 你只需要待在19度低溫下2小時,連續6週,驅動棕色脂肪後,這樣可以讓每天熱量多消耗250卡路里…..。的確,很多人會想,這樣是不是太折騰人了。不用擔心,身為食物的專家當然凡是優先考慮用吃的來解決。事實上,確實有很多食物,可以騙過身體,讓身體產生遇到低溫的錯覺,所以一樣有驅動棕色脂肪燃燒熱量的效應。在某些食物裡,有特別的植化素,這些植化素就像鑰匙,吃進體內會刺激人體的感覺受器(鑰匙孔),然後啟動大腦與交感神經系統,之後副腎上腺素就會分泌,因此棕色脂肪就會被活化開始燃燒。那到底有哪些食物有這樣的功能呢?辣椒。辣椒可以說是目前最受矚目可以活化棕色脂肪的食物了,主要原因是他含有辣椒素。辣椒素正是具有前面講的功能,甚至美國有保健食品公司純化不具辣味的類辣椒素,作為減肥食品上市販賣啦。薄荷。薄荷含有薄荷醇,可以發揮類似的功效,薄荷醇正是吃了薄荷以後口腔與喉嚨會感到涼涼的成分。山葵,哇沙米。山葵含有異硫氰酸烯丙酯,這是一種有機硫化合物,其化學式為CH₂CHCH₂NCS。 異硫氰酸烯丙酯是一種無色的油脂,其實一些十字花科的植物如芥菜,蘿蔔,辣根都含有它,芥末的刺激性味道都是來自於此化合物,味道辛辣又催淚。看到這些食物其實都平易近人、容易取得,是不是很想讓人嘗試看看呢,不過我還是要提醒,刺激性的食物還是要看自己的體質,不能過量。當然,搭配天賜良機的低溫啟動發熱機制,多去外面待一下,才是天然又省錢的減肥的方法啦(小心別感冒)。或是在戶外,吃著麻辣火鍋、沾wasabi醬、最後嚼薄荷口香糖,那就真的是最佳組合,不罔老天爺賜給我們這10度的天氣了。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1-30 養生.健康瘦身
年後來甩肉之吃素能不能瘦?兩大原則是關鍵
年後想甩去肥肉,吃素是可行的作法嗎?醫師表示,減肥塑身的兩大原則是「減脂」與「增肌」,前者即是藉由飲食控制熱量進出,以減去體脂肪;蔬菜水果的熱量比肉類來得低,但若同時攝取更多澱粉、高油或高糖食物導致吃進更多熱量,仍舊無法成功甩去油脂。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減肥塑身的兩大原則包括「減脂」與「增肌」,「減脂」主要是透過飲食控制熱量進出,第一步驟須算出維持現在體重所需的每日熱量,一般約是體重乘以30,以60公斤的成人為例,每日所需的熱量約為60X30大卡,也就是1800大卡。減重期間每日最多減少攝取500大卡,因此60公斤的成人每日可只吃1300大卡;累計減少攝取約7700大卡,就能甩去一公斤。飲食控制的同時要注意各類營養素均衡,醣類、脂肪、蛋白質的占比約為五比二比三,且盡量以白肉取代紅肉,以全穀類取代精緻澱粉,以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如果容易餓,有些進食小技巧可以考慮,像是餐前半小時先喝500毫升的水,研究顯示可抑制食慾,平均每餐可減少攝取41大卡;每一口多咀嚼20下,可以降低12%的食量;用餐時先吃熱量密度較低、飽足感較高的湯和菜,再吃低脂的肉類,這時候通常已有七分飽,最後再吃半碗飯,飯後加一份水果,這樣就能感到十分飽足。減脂階段可稍稍搭配有氧運動,所謂有氧運動,就是會令人發喘的運動,像是快走、游泳。這個過程中要吸進很多空氣來燃燒脂肪、消耗熱量,因此也可計算與調控每日熱量進出。當體重下降,就可開始藉由無氧運動「增肌」。蕭敦仁表示,所謂無氧運動,就是運動過程需要閉氣,較典型的像是重量訓練、仰臥起坐等。這個閉氣過程會讓體內累積氧債、肌肉堆積乳酸,乳酸又會刺激肌肉細胞增生,因而能提升基礎代謝率,讓每日自然消耗掉的熱量更多。
-
2020-01-26 養生.聰明飲食
10種被過度吹捧卻沒什麼用的食物 別再當冤大頭了!
生活中,保健品花樣和宣傳方式層出不窮,功效也是被吹捧的天花亂墜。不少人往往被某一誇大功效的產品給呼攏,結果花了一堆冤枉錢。人民日報整理了10種被吹捧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呼籲民眾別再上當了。1、蛋白粉:健康人根本不需要現代人多外食,營養容易不均衡,有商家聲稱應該補充蛋白質。然後,蛋白粉就開始賣起來了。實際上:一罐的蛋白粉動輒上千元,然而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的蛋白質,這些數量的蛋白質是完全可以通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的。因此,正常飲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蛋白粉的。2、葡萄籽:商家偷換概念平時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傳為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各種「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賣得火熱。實際上: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體外實驗只能說明可以針對特定癌細胞進行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夠在體內抑制癌細胞。3、有機食品:只是心理安慰每逢逛超市,總有人跟你推銷各種綠色蔬菜、有機大米,聽起來就很高級健康,再加上包裝上的天然無農藥,簡直就是吸引力滿分。但其實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實際上:早前已有消費者協會對市面上的有機食品、綠色蔬菜等進行抽樣檢查,分別對農藥殘留量、重金屬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標進行檢測。試驗結果顯示,這些所謂有機食品、綠色蔬菜,雖然在價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品質上卻不一定比較優。4、高鈣奶:並不比普通牛奶有用大家在買牛奶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高鈣奶,其價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營養師介紹,所謂高鈣奶只是在生產的時候人為地額外添加了一些鈣,也就使得奶中的鈣含量高一些了。實際上:普通牛奶中的鈣為乳酸鈣,吸收率較高,而高鈣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鈣,吸收率較低。高鈣奶喝了也不等於能將所含鈣成分完全吸收,其實普通牛奶也就夠了。5、魚油:吃魚就夠了各大保健品專櫃,魚油總是熱銷品,真的這麼有用嗎?實際上:既然魚油來自於魚,提純魚油並不穩定,那麼吃魚不是更直接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魚油之外,魚還提供優質的蛋白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魚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很低,這對於心血管健康也是極好的。6、海參:不比雞蛋強海參是海鮮餐廳的高級食材之一,老闆總說海參蛋白質含量很高,好吃又對身體有益。實際上:海參的價值在於蛋白質,不過它的蛋白質含量雖然很高,但質量並不高。蛋白質有高質和低質之分,其質量主要通過人對蛋白質中氨基酸的吸收率來做評判。雞蛋才是最符合人體氨基酸模式的食物,所以雞蛋是一個完美的蛋白質來源。人吃海參還不如一天吃兩個雞蛋,再搭配些豆製品和青菜,後者攝入的蛋白質在質和量上都要遠遠勝於海參。7、解酒藥:並不能減輕醉酒危害商場上應酬不斷,席間又必須喝酒。藥店裡打著各種解酒藥,有些還宣稱可以千杯不醉。實際上:解酒藥只是個噱頭,它們的成分只是一些護肝的成分,並不能減輕醉酒的危害。解酒最根本的是適量飲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8、酵素:一進嘴就失去活性酵素也是近年火熱的保健食品,不少商家紛紛聲稱能幫助排毒美容減肥。實際上:「酵素減肥」是一個大騙局,酵素是日本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酶」。但胃中的酸性很強,一般而言,酶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經受住考驗。再加上胃中還有專為酸性環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別的酶切開,到了小腸的蛋白酶攻擊性更強,不管食物蛋白還是酶,都會被切得七零八落,不可能再有活性了,吃了等於白吃。9、兒童醬油:有害無益兒童醬油的廣告宣稱「專為兒童健康研製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充分考慮處於發育期的兒童味覺特點,富含18種氨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實際上:專家提醒,兒童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再用醬油來調味。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餘的。而且小時候越重口,長大之後就越難以控製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也就越高。10、黑糖:只是長得黑生理期一直是困擾女性的大問題,尤其是這兩年年輕女性生活作息不規律。於是黑糖食品成為很多人喜歡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稱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養生作用,價格也要比紅糖高。實際上:專家說,其實黑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糖,功效上和普通紅糖無異。很多人認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實,黑糖和紅糖一樣都屬於蔗糖,兩者本質上並無差別,在營養價值與食用功效上也相同。專家提醒,不必盲目相信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養生推薦。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了。
-
2020-01-25 橘世代.健康橘
年後甩肉不顯老 營養師:掌握每餐「半211」
過年美食佳餚當前,很難拒絕,但人過了中年之後普遍有代謝不好的問題,擔心過完年體態臃腫的話,就要更加注意飲食。專業營養師朱瑞君提醒,只要每餐掌握「半211」原則,就能避免身材走樣。朱瑞君表示,健康飲食其實很容易,只要記得「半211」的口訣就不會出錯。他解釋,半是指半碗五穀根莖類、2份蛋豆魚肉奶類、1~1.5碗蔬菜以及1份水果。【半】碳水不能不吃 但吃一半就好半碗五穀根莖類,也就是一般熟知的白飯、麵食、麵包及饅頭等,建議每餐攝取一半的份量即可,就不怕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自助餐只吃半碗白飯就好,大約就是用雙手捧起來的份量,若怕胖可以再少一點。很多人視碳水化合物為減肥大敵,但朱瑞君提醒,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生存必須的重要能量,不能不吃,建議盡量少攝取精製過的如白飯和麵包等,可吃燕麥片混白飯、糙米或地瓜替代。【2】蛋白質每餐2份 用蒸煮讓肉好咬除了攝取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也是產生能量的來源之一。朱瑞君建議每餐攝取2份的量,例如一顆蛋加上3根手指頭併起來大小的肉量,或是一顆蛋配一杯240ml的牛奶或豆漿。朱瑞君也提醒,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常因為「很難吞嚥」、「太硬咬不下去」等飲食上的困擾,這是因為隨年歲增加、咀嚼功能退化而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蛋白質攝取不足」的飲食不均衡現象。他建議可吃清蒸魚、蒸蛋、優格,或以起司入菜,讓食物變得軟一點、好咬一點,補足蛋白質的攝取。【1】一碗蔬菜 【1】一份水果每餐要有1~1.5碗蔬菜,建議每天至少要有一份深色蔬菜,因為深色蔬菜內含礦物質比淺色蔬菜多。最後是1份水果,例如一顆蘋果、柳丁等,種類不重複,才能攝取到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至於烹調方式,朱瑞君則建議低油、低鹽、低糖,善用天然食材的風味,減少過度烹調及調味,就能享受美味且無負擔。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24 養生.運動天地
有這四徵兆 你的健走沒效
健走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任何人、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從事健走。最近一項研究更發現,當健走燃燒的脂肪和跑步相當時,對預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相同的功效,包括高血壓和高血脂。但你的健走方式正確嗎?當健走變「散步」,是否能達到疾病預防效果?從以下四件事,可以檢視你的健走到底有沒有發揮效用。1、你沒有流汗「如果你發現健走完衣服依然乾爽,臉上額頭都沒冒汗,那麼恐怕你並沒有達到最大心率75%到80%。」美國紐約個人健身教練、瑜伽老師茱蒂關說。理想情況下,在30分鐘的步行期間,至少要有10-15分鐘達到這個心率。將步伐分為1到10級,你至少要在6-7級之間,有點氣喘吁吁的感覺,如果你希望藉著健走(搭配飲食控制)瘦身的話,這樣才有效果。2、你還能邊走邊聊天和朋友一起健走很棒,可以互相督促又可聯絡感情。但如果你們還能邊走邊聊天,並且不覺氣喘吁吁,那表示你的健走不夠力,還得再加快速度。試著以快走1分鐘、慢走2分鐘交替進行,這樣不但能燃燒更多卡路里,也能幫助你專注在健走鍛鍊這件事情上。不妨使用沿路上的各種標示,例如郵筒、路燈或交通號誌,作為快慢交替的提醒,這樣會更容易些。3、一直感覺不到運動成效如常的鍛鍊和飲食控制,減肥大業卻停滯不前。與其灰心喪志,不如把它當成一項指標,提醒自己該做點改變。建議將一天一次的健走,拆成早晚兩次,不但一天內有兩次機會提高心率,也能延長消耗熱量的效益。4、健走完不累也不痠痛如果你每回健走完,一點也不覺得疲乏,那表示你的健走太輕鬆了。別以為是因為你的肌肉強健、身體狀況很好所以不累。即便是在平地行走,結束後也該有疲乏感,才表示達到運動效果。建議改走上坡路,這樣就能在不增加速度的情況下,鍛鍊到大小腿、臀部肌肉,同時增進對心血管的助益。如果你因腳傷或其他因素無法增加行進的速度,行走上坡是增加心率、低衝擊的好選擇。(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0-01-23 橘世代.健康橘
擔心過年體重暴增?專家:減重要讓自己吃飽、吃巧才是聰明作法
保持好身材不僅好看更健康,但因基礎代謝率下降,橘世代民眾常在減重與復胖的循環中氣餒。體重控制需長期抗戰,專家提醒,儘管運動在消耗熱量時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只靠運動減重卻相當的困難,規律運動同時,也要忌口,可從設定每日熱量攝取總量開始。國健署「肥胖100問+」指出,許多研究都指出單純靠運動減重的效果遠遠不如飲食控制。想要減少1公斤的體脂肪,需要多消耗約7,700大卡的熱量,事實上持續1小時活動時可交談,但無法唱歌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慢跑、游泳等,只能消耗約300到400大卡熱量。換句話說,要甩掉1公斤體脂肪,需要20多小時中等強度運動才能辦到,這代表著持續一個月,每天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這樣的運動量對忙碌的現代人並不容易。Q1、要怎麼設定每天的熱量目標?減肥者不適當節食,易造成身體出現快速減重與迅速復胖的變化,也就是醫學上稱的「溜溜球效應」,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強調,體重控制是長期戰,減肥沒有速成班。過度嚴苛的節食讓人出現虛弱、掉髮,影響情緒,建議每周以減輕0.5公斤為目標,每日應減少500大卡。通常設計減重飲食,女性每天1,200至1,500大卡、男性1,500至1,800 大卡。每日熱量攝取低於1,200 大卡,就很難從限量食物去滿足身體營養需求,而需借助綜合維他命、礦物質補充。目標設定不要好高騖遠,避免打退堂鼓,以能夠做到為原則,可參考漸進式做法,每日輕鬆減少200大卡,再逐步增強運動及飲食份量控制,朝向日減500大卡邁進。在均衡飲食原則下,耐心經營,總有一天射中目標。Q2:減重需要餓肚子嗎?營養師夏子雯認為,減肥者因調整飲食,難免需要克服飢餓,但不宜過餓,建議可以在飯間飢餓時,吃一小包蘇打餅或水果。除保持低脂飲食外,可以蔬菜、蛋白質作為主食,用餐時先吃蔬菜、蛋白質,先有飽足感,再搭配低碳水化合物,每餐只吃半碗飯,可有效抑制食欲。減重時要讓自己吃飽、吃巧,減少熱量的聰明作法,就是選擇低熱量高纖維食物來增加飽足感,以及降低飢餓感。富含水分與膳食纖維的蔬果不但熱量低,還可以填飽胃部空間。大多數蔬菜熱量極低,低糖分的水果如番茄、芭樂也適合取代點心充飢。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22 養生.保健食品瘋
8種保健食品根本不保健 過年別拿它們去送禮
離春節愈來愈近了,又到了買年禮的糾結時刻了。「保健品」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熱銷禮品,不過,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半個養生專家,卻還是很容易陷入「保健品」陷阱裡。下面我們總結了8個根本不保健的保健品,請仔細閱讀,千萬不要拿它們去送禮。No.1 酵素所謂的酵素,其實是很多種酶的總稱,非常不稀奇,目前已知的酶有四千多種。但那些宣傳能減肥、通便、養顏、抑制高血壓……的保健品類酵素,都是無效的。一方面,酶的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酶的作用其實不一樣;另一方面,多數酶都是蛋白質,可能還沒能抵達胃部,基本上都被分解掉了,也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所以,見到酵素,要說不。No.2 大麥若葉想補膳食纖維,一天喝10包都不夠。大麥若葉青汁其實就是把草混成漿,磨成粉後泡水做成的。但關於青汁的江湖傳說,真是太多了,彷彿這就是一款「萬能保健品」。青汁最常見的功能宣傳就是能改善「酸鹼體質」。酸鹼體質,其實是一個營銷概念。食物代謝中的那一點產物,根本就不會對血液的酸鹼性產生影響。還有一種說法是,青汁可以清宿便。很遺憾,「宿便」也是商家創造出來的,現代醫學裡根本沒有這個說法。一包青汁粉中膳食纖維1.24 克,而成人每天推薦的膳食纖維攝入量是25 克,一天喝一兩包青汁,能有神奇效果嗎?以及青汁排毒、養顏、減肥、護肝、祛痘……等等功效,其實都是無稽之談。喝青汁,還不如多吃點新鮮蔬菜呢。No.3 白藜蘆醇口服的白藜蘆醇產品價格不便宜,經常被商家說成美白、抗氧化、抗衰老、改善睡眠的神器。早在2010年,在針對白藜蘆醇的實驗裡就出現了多個腎衰竭現象,並且白藜蘆醇口服液還有可能帶來副作用。還是不花這個錢為妙。No.4 葡萄籽不如多吃點水果和蔬菜。很多人吃葡萄籽的原因是相信葡萄籽可以抗衰老。 說葡萄籽能抗衰老,無非是說它含有白藜蘆醇的抗氧化物質。至於白藜蘆醇到底怎麼樣,剛剛已經在上一條說過了。除了葡萄籽,市場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抗氧化」產品。但權威醫學期刊多年前就陸續發表研究:抗氧化劑對人沒有用,還可能增加患病和死亡風險。所以,別再亂花錢了。抗氧化物質在很多蔬菜水果中都有,多吃點蔬菜水果,遠離吸煙、紫外線傷害和空氣污染,就已經是在「抗氧化」了。No.5 松花粉想吃就吃,但沒有特別的「保健功效」。松花粉是馬尾松、油松等植物的乾燥花粉。它跟植物的其他部位一樣,主要也是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組成。可以說,這些粉裡含有的,許多別的食物裡也含有,它的含量也不見得更多。松花粉跟蘿蔔白菜米飯饅頭一樣,可以想吃就吃,但沒有特別的「保健功效」。No.6 大豆異黃酮類保健品不如多吃大豆。大豆異黃酮是一種常見的女性保健品。不少40 多歲接近絕經期的女性都指望它改善更年期症狀,調節激素延緩衰老。但是,大豆異黃酮雖然有類似於人雌激素的作用,活性卻低了很多。它在人體的作用尚待進一步研究,直接服用這一類保健品,效果並不確切。而且,有些商家可能會為了「有效」,而在保健品中摻入雌激素成分,這些成分和劑量不明的添加,反倒會增加激素治療的風險。想要通過雌激素補充治療是緩解更年期症狀、調節體內激素水平,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並且接受嚴格隨訪和監測。最後,吃大豆異黃酮不如吃點大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食用30~50 克大豆。一般情況下,50克乾豆如果換算成大豆製品,約為200 克豆腐,大概是半盒的盒裝豆腐;或者800 毫升,也就是大約4 杯豆漿。照這個量食用豆製品,安全合理。No.7 青蒿素保健品各種青蒿素保健品如「諾貝爾獎青蒿餅」「青蒿素膠囊」等等,都被宣稱具有「抗腫瘤、抗菌、抗寄生蟲、解熱、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可治矽肺病、緩解腰酸背痛」等功能。首先,青蒿素被確切證實過的功效是治療瘧疾。所以如果沒有瘧疾,為什麼要去吃治療瘧疾的藥呢?其次,吃青蒿素抗腫瘤也是不靠譜的。在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中,青蒿素展示了殺死癌細胞的能力。然而,在這樣的實驗中能殺死癌細胞的物質,每年能發現無數種,最後能夠被證明真能抗癌的比買彩券中頭獎的還要少。何況,青蒿素保健品,有過傷肝的病例記錄。買彩券不中僅僅是浪費錢,去吃這樣的保健品抗癌,那可是以身試藥做小白鼠,反而可能損害健康。至於別的「功效」,基本上就是賣家隨便寫寫,當真你就輸了。No.8 羊胎素膠囊安全性存疑。羊胎素是從羊胎盤、羊胚胎中提取的活性物質,主要含有蛋白質、細胞因子和一些激素。是想永保青春的人瘋狂追捧的保健品。但它的有效成分至今無法確定。各種細胞或動物實驗的結果,也遠遠沒有到指導人怎麼使用它的地步。最早,羊胎素是注射用的。但在2015 年4 月,瑞士醫藥監管部門在瑞士全面叫停了羊胎素注射療法。因為這種療法會造成過敏、細菌病毒感染等,且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羊胎素療法有任何抗衰老作用。不過商家們依然不死心。既然不讓打針了,那就做些口服的羊胎素膠囊吧。依然可以掛上「抗衰老、抗疲勞、增強免疫力、重返年輕態」的宣傳口號,大肆售賣。 一種含有不明效果的生物活性成分、可能殘留的病毒細菌的,不知道能不能抗衰老的保健品,真值得我們花大價錢買來冒險嚐一嘗?本文摘自《丁香醫生》微信號,經由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審核
-
2020-01-17 橘世代.時尚橘
睡眠不足小心每天多吃2碗飯!
睡眠不足最可怕的是「食慾增加25%」「都已經上健身房了,但還是瘦不下來。」、「我有在控制飲食啊,卻沒有效果。」這樣的人是否該檢視一下自己的睡眠品質呢?其實,「睡得好就會瘦,睡不夠容易胖」的說法,早已得到科學的證實。為什麼沒睡好就容易發胖呢?「睡眠與肥胖」的關係,主要受到我們大腦分泌荷爾蒙的影響。研究發現,當我們沒睡好的時候,促進食慾的荷爾蒙飢餓素(Ghrelin)會增加,而抑制食慾的荷爾蒙瘦素(Leptin)則會減少。關於「食慾」,我來簡單說明一下。在我們大腦下視丘的地方有個食慾中樞,它是由主導空腹感的「攝食中樞」,以及「飽食中樞」所組成。在攝食中樞的驅動下,「想要吃更多!」促進食慾的荷爾蒙飢餓素(Ghrelin)會大量分泌,而在飽食中樞的驅動下,則變成「已經吃飽了!」抑制食慾的荷爾蒙--「瘦素」大量分泌。根據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拿睡眠時間八小時的群組和五小時的群組做比較,發現睡眠時間五小時的群組促進食慾荷爾蒙的分泌多出了14.9%,而抑制食慾荷爾蒙的分泌卻少了15.5%。換句話說,睡眠時間不夠,很自然地會讓人興起「想吃」的慾望。好不容易開始減肥了,卻因為沒睡好,意志力輸給荷爾蒙而破功了,這不是得不償失嗎?更有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的狀態,將導致「你的食慾比睡眠充足時多出25%」。只是因為沒睡飽,身體就會不停地要求你「餵它」,這實在太可怕了!食慾增加25%換算成卡路里,雖然因人而異,但大約就是每人每天會多攝取350∼500大卡的熱量。因為睡不夠,害你每天多吃了兩碗飯(約500大卡)!想到這裡,在執行嚴格的飲食控制之前,是不是該好好睡個覺,這樣減肥才容易成功吧?本文摘自《越睡越瘦的睡眠聖經:改變人生的神奇魔法》,幸福文化 2020/01/02 出版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16 新聞.科普好健康
懶惰和肥胖,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最近,筆者在瀏覽貼吧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話題的發起者是一個100多公斤的胖子,她說自己太胖了想減肥,但又邁不開腿。她說自己彷彿是越胖越懶,以前體重50多公斤的時候還偶爾會想要打打網球,運動運動。可是,當自己的體重飆到了100多公斤的時候,連球拍子都懶得拿。她在網上求問網友,是越胖人越懶嗎?這個話題引發了不少的網友討論。有的人說,她肥胖的原因是她後來不能堅持運動了,所以才越來越胖,建議她堅持運動。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也有同感,覺得人越胖就越懶。那麼,到底是肥胖導致的懶惰,還是懶惰導致的肥胖呢? 常規認知——懶惰導致肥胖說起為何肥胖,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懶,不愛運動。其實,這個說法還是有很多理論依據的。肥胖是脂肪在體內過多堆積的現象。由於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用於維持日常生活的體力消耗的熱能越來越高,又沒有人為地增加運動去幫助平衡熱量的攝入和支出,因而造成肥胖。運動本身增加能耗,可引起兒茶酚胺類的激素分泌增加,使脂肪組織的脂解作用增強。也有研究表明,步行、跑步、游泳等運動的能量消耗是靜坐的幾倍到幾十倍。由此可見,運動可以消耗體內脂肪,減輕體重,而不運動則會造成體內過多的脂肪堆積,導致肥胖。 新研究—— 肥胖是運動的結果而非原因正如這位網友所說,很多微胖的人還是能夠比較積極的進行運動,但是一旦肥胖達到一定程度反而會運動興趣大減。很多人想知道,為什麼人越胖越不愛運動呢?胖人不愛運動,與肥胖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有關。最近,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動物體重增加,變得肥胖時,大腦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在大腦深處,有一個叫作“紋狀體”的結構,這個結構和人體的運動控制有關。在運動控制的過程裡,紋狀體中的多巴胺 2 型受體(一種蛋白質)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夠結合多巴胺分子並激活下游的信號傳導。如果紋狀體中特定的神經元上沒有了這些受體,動物的運動能力就會下降。而肥胖會干擾紋狀體內多巴胺信號的通路,從而導致運動興趣降低。也有研究顯示,胖子不愛運動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肥胖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遺傳和基因也有關,其中,遺傳的作用約佔 2/3 。研究人員發現, SLC35D3 基因是人類肥胖症和代謝綜合徵的致病基因,該基因缺陷會導致“紋狀體”中的多巴胺 1 型受體的膜運輸受阻,使其信號通路受阻,導致運動量減少和能量消耗減少,從而引起肥胖症的發生。其實,人類運動少而不肥胖的例子也有。有調查顯示,日本人的運動量普遍偏少,但日本人有肥胖症的人卻不多。當然,運動偏少卻不胖,日本人的飲食相對合理可能也是其原因之一。“因為懶,所以胖”是常規認知,而“因為胖,所以懶”也得到了一些研究支持,但目前相關研究較少,且為動物實驗。未來或許有更多的研究支持後者,但對於糖友來說,應該立足當下,管住嘴,邁開腿,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來控制體重。本文摘自搜狐網《糖尿病天地》
-
2020-01-16 新聞.健康知識+
長期日走萬步仍成效不彰?體能訓練專家教你改這樣做
相信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也都知道想要減肥預防生活習慣病,或是鍛鍊下半身以防臥床不起,最好日常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但是,就算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好,卻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如何做運動才能發揮成效。甚至於,應該會有人因為「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或是「不知道第一步該怎麼做才好」等種種理由,於是在運動之前,老早就宣告放棄。還有些人就算已經下定決心,踏出第一步要開始做運動了,卻總是感受不到成果,因此倍感沮喪。明明已經在做運動了,卻還是無法如願地瘦下來,健康檢查的結果也依舊不理想,甚至於爬個樓梯還是上氣不接下氣……為什麼就算開始運動了,還是會演變成這樣的局面呢?就是因為很多人都陷入「自認做過運動」的迷思裡。這世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健康資訊。譬如大家應該常聽說「提前一站下車走路回家」,或是「做家事時想辦法邊動邊做肌肉訓練」等。但是多走一站的距離,或是做家事順便做肌肉訓練,在運動強度不足的狀態下,根本無法達到「做運動的目的」。當然多走一站的距離,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幫助。我們做運動的目的有多種,如果想要紓解壓力,或是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進而促進新陳代謝的話,運動強度低的「輕鬆」健走或肌肉訓練或許可行。但如果運動的目的是在於消除肥胖、解決生活習慣病或運動障礙症候群(Locomotive Syndrome)、改善健檢紅字的話,一昧地長時間做強度低的健走或肌肉訓練,老實說效果很差。愈是忙到抽不出時間的人,愈是需要增加運動強度。不然隨意做些強度低的運動,就「自認做過運動」了,自然很難看出成果。做再多「練不出肌肉」的運動根本毫無意義?究竟何謂具適當強度,能展現成果的運動呢?這點可用能不能練出肌肉作為一個參考依據。「輕鬆」的運動,或許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卻很難練出肌肉。事實上,「肌肉對於身體健康非常重要」的觀念,最近受到愈來愈多研究或媒體們熱烈地討論。人類的肌肉量,會在二十幾歲至三十幾歲時達到顛峰,日後主要會從下半身的部分開始衰退。更有研究發現,過了三十幾歲之後,肌肉量會逐年下降一%。也就是說,什麼都不做的話,肌肉量只會一路消減下去。肌肉量變少的話,會發生什麼情形呢?比方說,目前已知需要協助或需要看護(臥床不起)的人,約有三成起因於「運動器官機能不佳」。所謂的運動器官,就是肌肉、骨骼及關節等,與身體活動相關的部位之總稱。總而言之,事先藉由肌肉訓練維持肌肉量,鍛鍊下半身,使身體活動自如,即可預防臥床不起。此外,另有研究指出,肌肉訓練對於預防失智症也能看出一定的成效。「缺乏運動」是罹患阿滋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研究報告顯示,透過肌肉訓練或有氧運動等方式刺激肌肉,並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活化大腦,可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話雖然這麼說,就算研究提出想要預防臥床不起或失智症,應讓身體長出肌肉,但是大家可能會覺得,「擔心這種問題似乎言之過早」。然而,為什麼會希望大家從二十幾歲或三十幾歲就應該開始做運動練肌肉,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理由。現在就以做運動減肥這個例子,為大家說明緣由。可能有很多人,都認為做輕度運動流點汗就能瘦下來,但是事實未必如此。在這世上,有些人為了瘦下來,於是會穿著厚重衣物去跑步,或是藉由上三溫暖或做熱瑜珈等方式,想讓汗水痛快地排出體外。甚至可能有些人還會覺得,汗流得愈多,代表脂肪也能大量燃燒,但事實上這些排出體外的汗水,絕對不會和脂肪的燃燒量呈正比!或許有些人在暢快流汗後,一量體重會開心地發現「體重變輕了!」,但那只是身體的水分流失而已。過度流汗後會呈現輕度脫水症狀,若不及時補充水分,有時還可能因此造成心臟等處的負擔。許多女性在計畫「開始做運動」時,都會從熱瑜珈著手。當然熱瑜珈有助於使身心煥然一新,但在高溫的室內環境,不但無法長時間運動,而且消耗的熱量也沒有想像中來得多。再加上運動強度也偏低,因此應該不太能練出肌肉來。若說到能夠燃燒脂肪的運動, 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想必是健走或跑步這類的「有氧運動」。但在肌肉量少的狀態下做有氧運動,倒不如先做肌肉訓練,這樣更能夠「抄捷徑」練出肌肉來。只要肌肉增加,基礎代謝率就會提升,相對也就能燃燒較多的脂肪。再者,想要預防或改善糖尿病的人,切記一定要增加肌肉量,才能讓身體容易大量消耗掉糖。如要解決生活習慣病的問題,關鍵就是做有氧運動再搭配肌肉訓練。為什麼長時間「一天走一萬步」也看不出成效除此之外,大家都耳聞過的健康知識之一,想必少不了「一天走一萬步」。一天能夠實際走上一萬步,而且能持之以恆的人,真的很令人敬佩。然而,「長時間一天走一萬步,卻不覺得成效顯著」的人,其實並不在少數。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總是花費相同時間,走同樣路程的話,運動負荷完全一樣,所以就算走上一萬步,肌肉也不會增加。如果沒有加快走路速度,或是變化路程提升負荷的話,根本無法達到運動目的,詳細的解說請容我後續說明。而且用健走的方式走上一萬步,通常得花費二小時以上的時間。生活忙碌的人,要他們為了運動擠出「二小時」,實在很為難。所以,與其走一萬步,倒不如視需求,搭配二十分鐘的跑步,或是十分鐘的肌肉訓練,我敢說這樣肯定效率更佳。(本文選自方舟文化《醫生說「請妳運動!」時,最強女性對症運動指南》)
-
2020-01-15 新聞.健康知識+
解決睡眠呼吸中止症 舌頭也該「減肥」了
身體肥胖是打鼾嚴重甚至睡眠時呼吸暫停的風險因素之一。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舌頭肥大也與這類睡眠問題相關。舌頭“減肥”有助緩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0日報導,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研究人員為67名患者呼吸道做核磁共振成像,得出上述結論。這些患者均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且身體肥胖。他們在體重減輕10%後接受核磁共振成像。結果顯示,他們的舌頭也成功“減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狀緩解31%。研究人員查看患者上呼吸道結構,發現他們呼吸道兩側控制咀嚼功能的顎肌也變小,有助症狀減輕。研究報告主要作者理查德·施瓦布說:“現在我們知道,舌頭脂肪是一個風險因素。實際上,舌頭減肥越多,呼吸暫停症狀越能得到緩解。”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美國呼吸系統和重症護理醫學雜誌》上。
-
2020-01-15 科別.心臟血管
血壓升高到多少會「爆血管」?專家舉豬實驗說分明
一位朋友憂心忡忡的跑來找華子,說他在體檢時查出了高血壓,血壓值在160/100mmHg左右。他十分擔心,問華子要怎麼辦,如果他的血壓再升高,那麼升高到什麼程度的時候,血管會“爆”掉呢?華子安慰他別擔心,血管不是那麼容易就“爆”的。一、血壓驟升時最危險經常有人問華子,血壓的高壓和低壓,哪個升高更危險?華子回答,當然是高壓了。因為無論是高壓還是低壓,都是在一根血管裡的壓力,當然是更高的那個更危險。尤其是突然間的血壓驟升,危險性最高。血壓驟升的危險性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如果患者有動脈粥樣硬化,在血壓劇烈的波動下,就可能造成斑塊破潰,形成血栓。一種就是如果患者有動脈瘤,那麼在血壓驟升的情況下,就可能造成動脈瘤破裂,也就是俗稱的“爆血管”。二、多高的血壓血管會“爆”不同患者的血管彈性不同,對血壓的耐受力也不同。比如一個患者年紀較大,動脈硬化程度很高,血管比較“脆”,或是動脈瘤比較嚴重,那麼可能血壓達到160mmHg,血管就扛不住了。如果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患者,血管彈性很好,也沒有動脈瘤,那麼他的血壓達到220mmHg以上,也不會出現問題。曾有人用豬的血管做過一個試驗,往健康的豬血管中加壓,一直加到十倍正常血壓的壓力時,豬的血管才破裂。雖然那個試驗並不嚴謹,但豬與人相似性很高,也就是說,如果人的血管很健康,沒有其他的問題,那麼即使承受較高的血壓,也不會破裂。就好比是汽車輪胎,完好的輪胎可以承受很高的壓力,可是如果輪胎“鼓包”了,在正常壓力下就可能“爆胎”。三、持續的高血壓會傷害血管人體在緊張、激動、寒冷刺激以及劇烈運動等狀態下時,血壓都會升高。但這种血壓升高只是暫時性的,並不會對血管產生傷害。但是血壓持續的升高,就會導致血管出現問題了。我們用“吹氣球”來打個比方,如果把一隻氣球吹鼓後,不放氣,一直讓它保持鼓脹的狀態,那麼氣球壁的彈性就會減弱,氣球壁較薄的地方就會“鼓包”。人體的動脈血管就相當於這只“氣球”,高血壓就是保持“氣球”鼓脹的壓力。在持續的壓力下,動脈血管壁就會失去彈性,變得硬化,血管壁的薄弱處就會“鼓包”,形成動脈瘤。當動脈瘤形成後,此時再有血壓驟升的情況發生,就可能會導致動脈瘤破裂,血管也就“爆”掉了。四、如何消除高血壓的危險高血壓可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同時也是造成動脈瘤的主要因素。驟升的血壓又是造成粥樣硬化斑塊破潰和動脈瘤破裂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高血壓既可以造成血栓,又可以造成出血。好在高血壓對血管的傷害,並不是一朝一夕就會造成,而是需要五年甚至是十年的累積。只要趁著傷害造成之前,就把過高的壓力降低,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就可以消除高血壓的危險。而且是控制得越早,對身體的傷害就越小。降壓治療的獲益,來自於降低血壓的本身。無論用任何方法降低血壓都可以,比如說限鹽、限酒,運動、減肥,少吃肉、多吃素等任何方法,只要能把血壓降下來就是好方法。但是如果這些事情都做到了,還不能控制血壓,那就得吃降壓藥了。降壓治療的關鍵在於有效性和持續性,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堅持做,降壓藥物需要堅持吃。具體用藥需要醫生來指導,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諮詢醫生或藥師。本文摘自搜狐網,作者為三甲公立醫院資深藥師
-
2020-01-14 性愛.愛情診療室
婚戒第一天就飛走了…小禎:我的婚姻就是場兒戲
藝人小禎和老公李進良的感情起起伏伏,男方風流屢遭起底,讓小禎幾度心累走不下去,兩人已於去年簽字離婚。之前她主持的節目播出,討論各國結婚文化,她突然語出驚人地說:「我的婚姻就是一場兒戲。」讓在場的人面露尷尬。小禎最近積極減肥健身,身材恢復到剛出道時期,曬自拍照被讚撞臉好姊妹隋棠,適逢暑假,她也帶著女兒到美國過暑假,雖然她人不在國內,但主持節目正常播出引起討論,小禎回憶當年在美國和李進良公證結婚,接待他們的人表示稍後會有人從另一道門出來為他們證婚,沒想到卻是同一人換了身衣服回來,她說:「從那一刻開始,我的婚姻就是場兒戲。」 小禎表示他們的婚戒是在台灣訂做的,但當時來不及帶去美國,到了當地為了公證,就托友人買了一個臨時用的戒指,結果買來的戒指太大,登記結婚後兩人去迪士尼樂園玩樂慶祝,坐了一趟雲霄飛車,李進良的戒指也跟著飛了。雖然聽來是不太順利的遭遇,但小禎很灑脫笑說:「沒關係啊,你們可以開心一點,我在講的是一個笑話。」幽默又堅強。 堅強讓自己更強大電影《後來的我們》有一句台詞「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每個人的幸福都是一樣的,但是不幸卻有千千百百種,當我們在書寫自己的故事時,不用自怨自艾,因為大家都是一樣用不幸在灌溉,收穫人生的果實,堅強的女人會選擇讓自己更強大!一、相信自己「我做得到嗎」、「我可以嗎」,停止懷疑自己,相信你走來的每一步,都能帶來成長和力量,可能來路並不順遂,但都是獨一無二的記憶和籌碼,相信自己可以迎接幸福,能夠戰勝困境,不要還沒做就說不行,潑自己冷水。 二、家人是永遠的避風港不管在外面遭遇什麼事,只要回頭,就有家人在那裡等妳,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我們永遠的依靠,再多委屈都能化解,即使是出嫁的女兒,也不要忘了關心家人,更不該因為顧及婆家斷了和娘家的聯絡,無條件站在你這邊的,除了父母家人還能有誰呢? 三、不須羨慕別人的幸福「幸福」存在但不通用,我們常常看她光鮮亮麗,或看她老公每天送鮮花,好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但老是盯著別人的幸福,可能忽略了自己的快樂,也許妳也正在被人仰望呢!樂觀向前走,從日常中感受幸福的點點滴滴,珍惜自己所有,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
2020-01-14 橘世代.健康橘
每天跑步,你吃對了嗎? 專家:掌握關鍵4點才健康
只要一雙跑鞋,無論室內戶外都能享受的路跑,近年在台灣風氣越來越盛行,跑步甚至已經成為橘世代的共同語言與信仰。但開始路跑以後,飲食調整也是一門學問,要多吃增肌還是少吃減脂,到底該怎麼吃,跟著營養師學習路跑族飲食入門。●練路跑 其實不用補充高蛋白有些跑友認為,經常運動就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彌補身體修復與建造。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專欄「健康營家」,最新主題「路跑族的飲食入門原則」邀請開業診所營養師楊承樺介紹,依運動類型與體重為計算基準,大部分跑者的每公斤體重,約需1.2至1.4公克的蛋白質。楊承樺解釋,假設跑者體重為70公斤,以70X1.2=84公克的蛋白質攝取量。以該蛋白質攝取量而言,現在一般人日常飲食中,吃進去的蛋白質多早已足夠,甚至還超過這樣的基礎量,因此跑者並不需要再額外大量攝取蛋白質。●跑步前5小時要吃碳水化合物常有想靠跑步減肥的民眾,再出門跑步前會刻意空腹不吃東西,希望藉此增加跑步效果,但楊承樺提醒,完全空腹跑步可能反而事倍功半,影響到運動表現。建議跑步前5小時內應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維持身體在運動時需要的能量。●跑前2小時開始補充200至400c.c水分另外,楊承樺也建議,在出門跑步前2小時,開始補充水分約200至400c.c左右。若跑步時間超過1小時又流汗量大,就必須在運動時多次適當補充少量水分,也可在飲水中添加少許電解質或少許鹽。運動後來一瓶冰冰涼涼的運動飲料,是許多民眾的習慣,甚至有喝運動飲料比喝水好的迷思,但國健署指出,並非所有的運動都需要攝取運動飲料。運動超過1小時以上,且有明顯的喘與流汗才需要補充運動飲料。補充量則以男生600毫升、女生400毫升為原則,且是以每15至20分鐘一次的頻率補充。若是進行阻力訓練,如重量訓練,則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至於較緩和的運動,則補充水分就已足夠,不需特別喝運動飲料。●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蛋白質、醣類運動後除補充流失的水分,還需適量補充蛋白質及醣類食物,在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除幫助肌肉修補、消除疲勞,還可以避免吃進去的熱量金在脂肪組織,增加胰島素分泌來啟動身體修補恢復機制。楊承樺建議,可選擇低糖或無糖豆漿、牛奶,搭配香蕉、三明治或三角飯糰,別忘了三餐記得攝取多種顏色蔬果,維持中低IG飲食,並且不需刻意要求無油飲食,若想更進一步了解如何設計適合個人的運動飲食計畫,可諮詢專業營養師。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1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膽固醇高、過重引起的脂肪肝才可怕
老公肥胖,老婆叫他多走路運動減肥。老公說:「那有什麼用?豬八戒去西方取經,來回走了一趟,還不是那麼胖!」說的也是,要減重,說的容易,做起來困難,成效不彰的也多,事實上有不少減重醫師本人就是胖胖的。在古代,人老了,胖胖的,說好聽一點是福態,古代愛美,胖的楊貴妃比瘦的趙飛燕似乎更受人欣賞。近代以來,豐衣足食,大吃大喝,加上含喝飲料,甜點盛行,肥胖的國人越來越多,造成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的人越來越多。人體攝取了過多的熱量,貯存在肚皮下變成鮪魚肚,在肝臟變成脂肪肝,在胰臟變成脂肪胰。人的脂肪貯藏在肝臟大都只會引起單純的脂肪肝,但有些人的肝細胞會發炎壞死,引起脂肪性肝炎,進而引起肝硬化或肝癌。判斷是否有脂肪肝,最簡單方便的方法就是超音波檢查,如果有脂肪肝,大概通常是吃太多或者血脂肪太高了,或者酒喝太多了。少數人雖不胖,血脂肪也正常,也沒有喝酒,但就是有脂肪肝,這是體質之故,通常無大礙。脂肪肝對肝臟有沒有傷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驗肝功能指數GOT、GPT(現稱AST、ALT),如果沒有B、C肝,也沒喝酒,也沒吃消炎止痛藥或其他藥,肝指數高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脂肪引起的肝細胞發炎。脂肪肝本身不太可怕,可怕的是膽固醇高引起的脂肪肝,或體重過重引起的脂肪肝,這通常是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有一天可能會心肌梗塞或腦中風,這時再求醫可能就為時太晚。換言之,保肝長壽之道,就是適度飲食,控制體重,保持身輕如燕的身材,才是延年益壽之道。@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9期已出刊,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1-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一喝水就容易肥胖的體質還有救嗎?醫師教你這樣做
Q:喝水就容易胖,體質可以調整嗎?A:減重瘦身除了少吃多運動,中醫同時重視個人情形調整體質,舉例來說,從小易胖的痰濕型體質者宜去除水濕,壓力大而產生痰濁血瘀體質者宜加以疏肝,藉此提升五臟六腑機能與新陳代謝,更順利減重且減少復胖。有的人從小易胖,大多屬痰濕型體質。他們脾胃不佳,經常有胃食道逆流、排便不順等症狀,此時可藉由決明子清腸通便、山楂促進消化、荷葉降脂和胃、澤瀉利痰濕、桑葉調節血糖。上述藥材各三到五錢共煮或沖泡成1500毫升的茶飲,適合飯後飲用。有的人長期壓力大,壓力來襲會使人體分泌俗稱為「壓力荷爾蒙」的腎上腺皮質醇,這種荷爾蒙為讓人累積能量抗壓,會發出訊號讓攝入的熱量轉為脂肪儲存,易使人增肥。這種類型的肥胖者容易因壓力經常肩頸僵硬、肌肉緊繃、上半身肥胖、腸道蠕動不佳與便祕,且容易使病理物質堆積而演變成痰濁血瘀體質。此時宜加以疏肝氣,像是草決明、柴胡、陳皮、薄荷葉、番瀉葉等各三到五錢,加上些許玫瑰花瓣,共煮或沖泡成1500毫升的茶飲,有助疏肝解鬱、健脾和胃、幫助排便等。有的肥胖者血脂較高,此時活血化瘀的中藥有助同時降血脂與減肥,例如丹參、紅花、桃仁、三七等對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脂以及防止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不過每個人的體質與合併疾病不同,建議諮詢中醫師再行調整。待堆積體內的病理產物去除之後,平日可藉由部分中藥材提神補氣、提高代謝機能,像是每日以十克枸杞加上四顆紅棗沖熱水引用,有助改善亞健康狀態、養成易瘦體質。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宛容
-
2020-01-12 橘世代.健康橘
2020想增肌?從打破5種重訓迷思開始
「以前可以走路走很久,現在出國走沒幾步就累了」、「以前爬樓梯都不會喘,現在爬沒幾階就開始喘」當你身體開始有這些感覺,就是身體肌肉量不足的警訊,許多人想走進健身房,卻受限於刻板印象遲遲不敢行動。「50+健身薈」是全台第一間50歲以上大人專屬的健身教室,健身教練陳少偉說,為了更有品質的熟齡生活,練肌力愈早開始愈好,他為橘世代破除5大迷思,讓橘世代勇敢走進健身房。迷思一.重訓是給想練肌肉的人練的,熟齡族群需要嗎? 陳少偉認為,許多待退休或是退休的熟齡族群,身體開始產生很多痠痛,例如頸痠、腰痠等,這都是因為從25歲開始,肌肉骨密度流失,而過了40後,肌肉骨密度會更快速減少,因此熟齡族群會有明顯體力不好的感受。「為什麼熟齡族群年輕時爬樓梯不會喘,現在就會喘?」陳少偉解釋,這是因為肌肉量不夠無法用力,當在爬樓梯時,需要更多氧氣進入體內讓肌肉運作,就容易喘;其實練肌肉的好處很多,肌肉量可增加基礎代謝率,持之以恆增肌,可延緩老化,也可避免罹患肌少症及骨質疏鬆症。迷思二.練重訓感覺好累喔,我都有在上有氧舞蹈班,都有在動,那我還需要重訓嗎? 陳少偉說,疲勞指數與酸痛指數不同,其實練重訓的疲勞指數並不高,例如做10下深蹲,才需要30秒的時間,但因為肌肉刺激度高,做完回家後痠痛指數會很高。「台灣人常認為累等於有效」有些高年級族群最常參加跳舞班,跳完的當下很累,但對增加肌肉沒幫助,只是徒增疲勞指數。 迷思三.練重訓會變成筋肉人或金剛芭比嗎?陳少偉說,1公斤肌肉的體積等同於1支鉛筆,而1公斤脂肪的體積等同於1.5顆蘋果,而1公斤肌肉與1公斤脂肪的體積相差3倍以上。有在練重訓的人就知道,要增加1公斤的肌肉,並不容易。以陳少偉教的熟齡健身班為例,大多熟齡族群要練1年才有1公斤的肌肉;若增加了5公斤肌肉,也才增加5支鉛筆的體積。迷思四.運動是減重最好的方式嗎?陳少偉說,若是運動、進健身房重訓純粹為了減肥,那熟齡族群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控制體重,飲食與睡眠占7成,運動僅占3成因素,因此若是想減肥,每天11點上床睡覺,睡滿8小時的功用比運動大,運動僅是輔助,讓身體更有線條。迷思五.重訓會容易運動傷害、肌肉受傷嗎?陳少偉說,做重訓的運動傷害程度要看與哪個運動相比,若是跟跑步相比,重訓的安全度高很多,若是跟游泳相比,游泳則因為在水中有浮力,相對安全很多。為什麼普遍最多人做的運動「跑步」反而容易造成運動傷害?陳少偉說,因為跑步時,腳會有衝擊加踏地動作,受傷機率較高,而做重訓腳不離地,在教練的正確指導之下,運動傷害的機率很低。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11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具「亞洲特色」!亞洲患者有5個獨特表現
高血壓是健康的重大威脅。其中,50%的冠心病和卒中死亡發生在高血壓患者中,25%的心血管事件可歸因於高血壓。因此,找出正確應對高血壓的方法,一直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前不久,由日本自治醫科大學苅尾七臣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繼光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宇清教授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研究人員組成的專家組發布的首個“亞洲動態血壓監測專家共識”(下文簡稱“共識”)指出,亞洲高血壓患者有其獨特表現。《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給你一套針對亞洲人的科學控壓法。高血壓具有「亞洲特色」 共識指出,亞洲高血壓患者與歐美患者相比,主要有以下5大特徵。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梅顏表示,表現不同,治療手段就必然有所差異。這一共識能為醫生和患者調整用藥帶來一定啟發。 No.1 中風更常見西方人群冠心病更多,而亞洲人群腦卒中更多。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曾刊文指出,中國是全球中風風險因素佔比最高的國家之一,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人的中風風險十分突出。數據顯示,中國腦卒中年發病率為250/10萬,冠心病事件年發病率為50/10萬,前者是後者的5倍;而在西方國家,兩者的發病比例大致為1∶1 。No.2 引發疾病的風險更高亞洲人群血壓升高與腦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關聯性比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人群更強。血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亞洲人群的腦卒中與致死性心肌梗死發生風險分別增加53%和31%,而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人群分別增加24%和21%。不過,與西方人群相比,血壓降低的有益影響在亞洲人中也更明顯。 No.3 對鹽較敏感亞洲人可能具有遺傳傾向的鹽敏感性,即攝入高鹽飲食後,血壓增高幅度高於歐美人。調查顯示,中國六成高血壓患者都屬於“鹽敏感性高血壓”。這種敏感可能與中國人本身吃鹽多的習慣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於5克。 No.4 肥胖因素影響不同肥胖對血壓的影響在亞洲人和歐美人中也有所不同。與歐洲人相比,亞洲人可能會在體重指數(BMI)較低且BMI增幅較小的情況下,出現高血壓前期和高血壓。 No.5 隱匿性高血壓更常見隱匿性高血壓是指在診室測量血壓是正常的,而在診室外血壓升高,包括清晨、日間和(或)夜間血壓升高。亞洲人隱匿性高血壓患病率高,究其原因,與血壓晨峰現象、睡眠呼吸暫停及睡眠障礙等導致的夜間血壓高有關。研究證實,血壓晨峰現象及夜間高血壓更易導致腦卒中、心梗等心血管不良事件。亞洲人的白大衣高血壓(即在診室測量時血壓升高,而在診室外則血壓正常)也高於歐美人。此外,亞洲人冬季血壓值較高。比如,日本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會在冬季增加,中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更易在冬季出現。針對亞洲人的「降壓法」 針對亞洲人高血壓的特點,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高血壓病區主任趙秋平給出以下治療建議和措施。 1.生活方式調整減鹽對控制血壓尤為重要,鹽攝入量過高會增加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及腎臟疾病的風險。減鹽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干預措施之一,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改善人口健康的方法之一。對於口味較重者,可嘗試階段性減鹽,即每月或每年減少5%的鹽攝入量。以下食物要少吃:加工肉製品、醃製食品、果脯類、腐乳等高鹽食物。醬油、番茄醬、甜麵醬、味精、雞精等含鈉量較高的調味品。白麵包片、泡麵、披薩等高鹽主食。 2.控制體重超重、肥胖是升高血壓和引起心腦血管病最危險的因素之一。數據顯示,在40~50歲肥胖者中,高血壓發生機率要比體重正常者高50%;體重越重,患高血壓的危險性也就越大。研究發現,體重每減輕10公斤,血壓就會降低5~10毫米汞柱,高血壓患者控制好體重就能更好地控制血壓,同時降低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危險。控制體重的最佳方式是堅持鍛煉身體和適度調整飲食,不要亂用減肥藥,也不提倡過度節食減肥。 3.遵醫囑調整藥物共識指出,應根據亞洲人的發病特點選擇降壓藥。長效鈣離子拮抗劑(地平類降壓藥)血藥濃度持久,能平穩降壓,改善血壓波動,可能更適合亞洲高血壓患者。對於單藥效果不佳的,可將鈣拮抗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普利類)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沙坦類)聯合使用。不過,藥物調整要由專業醫生經過評估來進行,患者切勿擅自調整用藥。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20-01-08 養生.健康瘦身
妙齡女提行李摔倒竟骨折 疑與長年吃減肥藥有關
高雄市一名女子年紀不到30歲,在大陸工作時提行李跌倒在地,大腿因此骨折受傷,返台前往義大醫院進行身體檢查。醫生檢測發現,女患者的骨質密度比正常值低很多才會骨折,懷疑與她經年服用成分不明的減重藥有關。27 歲女性上班族身高165公分、體重46公斤,身體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只有17,外型十分纖細,平日在大陸工作;為了維持身材,女子自行在當地藥局購買減重藥,服藥時間約 4年。這名女子某次下車取行李時不小心摔倒,這一摔竟讓她痛到站不起來,送醫發現大腿骨折,花不少時間治癒。女子返台前往義大醫院身體檢查,醫生進行骨質密度檢測發現,女患者的骨質密度竟然只有-3.1(正常值應高於-1.0),骨密度比同年齡層人士低很多。骨質疏鬆症約出現在50歲以上人士身上,密度低於-2.5 就算骨質疏鬆。義大醫院家醫科醫師洪暐傑表示,為達減重效果,減肥藥中可能含有利尿劑、甲狀腺素等加速身體排尿或代謝藥物,雖達減重目的,但也可能把體內鈣質帶走,建議患者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減重藥,所幸患者還年輕,要求她多運動與曬太陽,適當補充鈣質。
-
2020-01-07 養生.聰明飲食
一個人吃飯真的會愈來愈胖?研究有驚人答案
單獨吃飯是很自在啦,但與三五好友,或是親人一起吃飯的熱鬧氣氛也很不賴;但你是否曾注意到,吃下肚子的食物量,是否有什麼不同嗎?《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以系統性回顧和整合分析的方式,探討飲食的社會助長*,結果發現與單獨吃飯相比,與熟悉的人一同用餐,會吃得比較多。作者提供了一些可能性,例如:和熟悉的人一起用餐,是很享受的事情,在這樣的氛圍底下,容易吃得比較多;此外,分享食物會讓我們獲得讚賞和認可,加強社會連結,因此我們在準備食物的時候,常常準備超過每個人的份量。相對的,在與陌生人或點頭之交吃飯時,就沒有證據顯示有社會助長的現象,還有就是,有些證據顯示,飲食的社會助長會受到性別、體重和食物型態影響;比如說,女性和男性們一起用餐,或是過重/肥胖的人與較瘦的人一起用餐,都會減弱社會助長。印象管理或許能解釋這些影響,人們想向陌生人傳達正面的印象,因而選擇了較小份的食物;女性想給男性較深的印象、肥胖的人為了避免被較瘦的人批評吃太多,這些都可能讓印象管理特別明顯。知道上述的現象,我們或許可以能有些巧思,比如說,如果遇到年紀大的長輩,有胃口不佳的情形,就可以安排家人或朋友一起用餐;而想減肥的時候,就找較瘦的朋友一起吃吧!今天,你想和誰一起吃呢?社會助長:因為別人在場而加強了個人的動機性行為,例如一個人獨自做一件工作時,往往不如和一群人一起做同樣工作時的效率高;但在困難工作中,社會助長反而降低工作的成績。(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專有名詞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系統性回顧:Systematic reviews、整合分析:Meta-analyses、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文獻出處Ruddock, H.K., Brunstrom, J.M., Vartanian, L.R., Higgs, S. (20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social facilitation of eating. Am J Clin Nutr, 110(4), 842–861.(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日本兒童健康是全球第一! 背後原因與吃有關 剩菜剩飯冷凍後加熱吃 少了這幾步恐吞下一堆菌 
-
2020-01-06 養生.健康瘦身
美食外送太方便 網紅揭成為減肥者一大致命傷
一名韓國網紅分享減重血淚史,提到美食外送太方便,又忙碌沒空做運動,「少吃多動」很困難,真心希望醫療人員和社會大眾對減重者有同理心而非潑冷水。金在銀(JaEun Kim,音譯)是韓國的減重網紅,日前在韓國釜山的國際糖尿病聯盟(IDF 2019)糖尿病與肥胖對談活動,她以病人專家身分出席並告訴中央社記者在內的國際媒體,「少吃多動」老生常談,聽在過重肥胖者的耳裡卻十分刺耳,在醫院聽到更令人洩氣。她說,「尤其韓國的美食外送服務十分發達」,好吃的外食重油又重口味,手指在手機滑兩下,「螢幕上令人食指大動的韓式炸雞,30分鐘後就吃進嘴裡」。韓國對女孩子外表要求十分嚴苛,金在銀指出,胖子不會穿比基尼出現在海灘上,她第一次察覺別人嫌她胖是在16歲,那時讀高中每晚補習到8時以後甚至10時才回家,升學壓力大,哪裡有時間運動。她說,搭地鐵時會招來乘客嫌惡眼神,連媽媽都覺得她很丟臉,讓她愈來愈退縮,陷入愈宅愈胖的惡性循環,身高約170公分的她,最重曾達130公斤,健康亮紅燈,害怕自己胖到會死人。當節食愈來愈沒效時,金在銀鼓起勇氣首度求助醫師,卻得到「少吃多動」一句話,後來才遇到有耐心的醫師鼓勵她,10年來首度減重成功。她將減肥血淚史在YouTube分享,竟有一堆粉絲寧可請教她減重心得,也不願諮詢醫師,原來很多人跟她相同際遇。她覺得,奮戰肥胖要醫病同心,先撫慰過重肥胖者的受傷心靈,多點同理心而非潑冷水。現在她體重80公斤,連糖尿病前期都治好了,以前亂吃東西尋求慰藉,現在把錢花在旅遊、健康飲食和健身運動上,生活型態煥然一新。對於金在銀的就醫經驗,韓國盆唐首爾大學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教授林所(Soo Lim)在活動現場指出,許多肥胖者覺得罪惡感,是源自於「肥胖者好吃懶做不自制」的社會偏見,可是每個病人平均幾分鐘門診時間,醫師三言兩語說不完檢查與治療,更別提開導過重肥胖病患。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在接受記者電訪時指出,台灣的美食外送也愈來愈普遍,食物取得太方便,連採買覓食的活動量都省了,潛在的隱憂恐怕會是懶人吃更多、動更少、胖更快。林所和蕭敦仁都說,人人嚷著減肥,跟著生酮飲食等只吃或不吃某類食物的減重方法一窩蜂流行,真正找醫師治療肥胖者只佔少數;蕭敦仁也指出,減重專科醫師不如想像多,也許有醫療人員連一碗飯的熱量都說不出來,因為在學校未必有選修營養學。但兩人還是提醒民眾注意,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25時,就該採取行動,像是營養諮詢及體能活動,不一到要醫師出馬,當BMI到30的病態肥胖時或是BMI27合併脂肪肝、糖尿病,應該要找專業醫師諮詢減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