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流感疫苗
共找到
635
筆 文章
-
-
2020-11-10 科別.感染科
流感疫苗打氣銳減八成 疾管署提醒:幼兒得流感易重症
自從國內外傳來多起疑似流感疫苗不良反應的通報事件,國內自費、公費流感疫苗原本熱烈的施打狀況都受到衝擊,疾病管制署統計昨天全國只打1000劑,幼兒接種率仍不如去年同期。小兒專科醫師陳映庄提醒,最近基層診所打疫苗人潮銳減八成,學齡前嬰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群,身體原本和平共存的細菌可能演變為續發感染,提醒家長勿輕忽。陳映庄表示,今年流感疫苗開打之後,不論公費自費都比往年熱烈,但自從南韓傳出多起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國內施打人潮就銳減了八成,原本早早預約要打疫苗的民眾,最後很多都爽約。在門診也常遇到家長或民眾會詢問疫苗廠牌,只要聽到是賽諾菲就搖頭,但其實該廠牌在不良反應通報案件的佔比並不高。陳映庄表示,為了化解不良反應消息的陰霾,醫師耗費加倍時間進行衛教,詳細說明打疫苗之後的不良反應,例如施打部位的局部疼痛、打完針一兩天內發燒、不舒服、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目前台灣都沒有因疫苗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例子。陳映庄提醒,學齡前嬰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群,研究統計一到五成會併發中耳炎,併發重症以肺炎為主,還有腦膜炎、橫貫性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等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機會,都比成年人更高。趁得到流感時抵抗力下降,平常在與人和平共處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也可能演變成續發性的感染,導致重症和死亡。疾管署統計,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504.8萬劑,其中醫事人員接種率71%最高,其次為學生族群55.7%、65歲以上長者或機構對象47.9%,都高於去年同期;唯6個月到小學前的幼兒41.8%,仍比去年同期接種率低。疾病管制署呼籲,六個月以上到學齡前幼兒儘速接種流感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避免發生流感重症。
-
2020-11-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京市將推新冠肺炎疫苗接種 首波鎖定養老機構
中國北京市官方近日發布防控方案,宣布將以養老機構中的重點人員作為首批接種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對象。雖然公告並未說明詳細時間表,但這是北京市官方首度對接種疫苗一事表態。根據北京日報、界面新聞等陸媒報導,北京市將推進接種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首波鎖定養老機構中的重點人員。報導指出,北京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近日印製「北京市秋冬季養老服務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其中三大重點為「堅持分級管控」、「人物並防」、「有必要入院的防護從嚴」。報導稱,方案特別要求相關單位應該做好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疫苗接種等服務保障工作,更進一步指出,「疫苗」不只是流感疫苗,更包含COVID-19疫苗。方案還將院內的通勤員工、廚房工作人員、保安、清潔人員、身體適宜且自願的老年人,定為優先接種重點人員。這份方案是北京市首度以官方身分,針對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一事表態。不過根據報導,方案並沒有明確提到COVID-19疫苗接種時程,僅表示在11月底前要先完成流感疫苗的接種。此外,方案中也提出要每月針對養老機構的重點人員進行抽樣核酸檢測。浙江省嘉興市、義烏市與紹興市日前陸續啟動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成為中國最早投入疫苗使用的城市,寧波市則評估於11月上旬加入。四川省也正在制定疫苗接種方案,地方衛生單位日前已開始調查民眾疫苗接種意願。除了上述幾個城市外,根據中國青年報報導,湖南省疾控中心已經申請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方案,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湖南省就可以展開COVID-19疫苗的緊急接種。
-
2020-11-06 科別.感染科
台灣搶要新冠肺炎疫苗 感染科專家警告接種後兩大隱憂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只有疫苗能正式解禁,若台灣無法取得疫苗,要面臨的威脅就不單純只是疫情,更多的恐怕是被經濟海嘯滅頂。台灣搶要新冠肺炎疫苗,但國內感染科專家今警告,接種後恐有兩大隱憂,若有可怕不良反應,民眾對疫苗信心將全失,甚至不能排除改變人體風險。國衛院今主辦「新冠疫情的挑戰及疫苗產業的發展研討會」,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權威黃立民在會中指出,明年有疫苗接種可能性高,只要新冠疫苗上市,疫情會暫時控制住,但之後要面對的問題是新冠疫苗保護力可以維持多久。黃立民解釋,疫苗接種在不同人群身上保護力都會不一樣,尤其疫苗對哪些族群有用,搞不好只對長者有長期作用,因年輕人、小孩、長者保護力維持時間不同,所以未來疫苗政策勢必需要考慮,是所有族群統一間隔一段接種一次,或分族群幾年打一次。黃立民認為,其中一大疫苗隱憂是現在全世界拚命買疫苗、加速疫苗研發,目前國際上有非常多研發中的疫苗,一但太快做出的疫苗發生悲劇,如當中一、兩家出現很大副作用,會使民眾會對快速生產的這隻疫苗失去信心,「這不是不可能。」黃立民有說,另一隱憂則是,快速製造、又強迫大量人群必須接種RNA疫苗,會造成人體什麼樣的改變。他解釋,RNA是生命的起源,除了可以形成人體保護力,同時也掌管非常多基因表現,「這是在做一個大膽實驗,但上述兩大疫苗隱憂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政府過去都對疫苗愛理不理,甚至連相關委員會都已長達兩年開會,政府都是一頭熱而已,黃立民認為,目前而言,新冠肺炎疫苗唯一是正面消息是,國內廠商可望獨立製作國產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國內疫苗產業終於可被建立,政府終於認識到疫苗重要性、開始認真扶持。
-
2020-11-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流感疫苗能防感染新冠病毒?兩者會同時感染?4個問題秒懂常見疑問
今年流感疫苗於10月5日開打,公費疫苗接種計畫對象包含: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各級大學(不含)以下學生、50歲以上成人、具有潛在疾病者、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托育機構人員、安養、養護、長照機構之受照顧者及其工作人員、醫療防疫人員、禽畜動物防疫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4大常見疑問一次解答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何松穎表示,適逢COVID-19全球疫情期間,不少民眾對於是否該施打流感疫苗有諸多疑問,以下針對五則常見的問題回應:1、流感疫苗能否預防感染COVID-19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流感疫苗預防的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而非造成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2、今年秋、冬季會否同時爆發流感及COVID-19疫情呢?雖然仍未知,但不能排除出現流感與COVID-19同時發生之疫情,因此民眾仍應維持防疫心態,審慎應對。 3、是否可能同時感染流感和COVID-19呢?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醫學專家們仍無明確資料指出同時罹患流感和COVID-19的發生率,學者們正持續追蹤調查中。 4、是否該於COVID-19疫情期間施打流感疫苗?專家建議符合施打條件的民眾踴躍接受施打流感疫苗。以個人角度來說,施打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減少流感併發症及重症機率;從社會角度而言,施打流感疫苗後,可有效降低流感疫情耗用的防疫物資,間接地提升政府對於COVID-19防疫的準備。 流感疫苗無法預防COVID-19 口罩、勤洗手為首要 何松穎提醒,雖然COVID-19疫情在台灣控制相對穩定,雖然流感疫苗無法預防COVID-19,但建議不可輕忽各種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並且踴躍接受施打流感疫苗。延伸閱讀: 打流感疫苗還是感冒?流感和一般感冒差在哪? 醫師完整解析常見問題 打完針後,頭昏暈針怎麼辦? 別緊張!專家教正確3處理方式
-
2020-11-05 新聞.健康知識+
流感高峰期前1個月內施打疫苗 醫師:仍有保護力
最近早晚溫差大,病毒蠢蠢欲動,醫師表示,在民眾沒有做好相關防護下,容易受到病毒感染,還沒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在流感高峰期前施打,還是能獲得保護力。豐原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馬瑞杉表示,已經施打流感疫苗的人,並非百分之百不會被流感病毒感染,因流感疫苗的保護力僅有7、8成,施打流感疫苗後,身體需要2至4周才會產生抗體,並不是馬上打完疫苗就馬上有抗體。每年流感高峰期大約在12月到隔年1月至2月間,如果還沒打到流感疫苗的民眾,可盡量在流感高峰來臨前1個月內施打,還是來得及產生抗體保護自己。馬瑞杉表示,已接種疫苗產生抗體期間或是在等待疫苗施打期間,民眾還是要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的好習慣,進入流感高峰期時,則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須出入公共場所個人衛生還是要做好保護,才能有效杜絕流感。
-
2020-11-04 新聞.健康知識+
打完針後,頭昏暈針怎麼辦?專家教正確3處理方式
流感疫苗開打以來,出現部分頭暈案例,有家長反應孩子在學校打完針後頭暈暈的,被質疑是否因流感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林明志對此表示,目前尚未接收到有相關不良反應案例,門診中施打也沒出現問題,推測應該是暈針。「建議打針後頭暈者,可以平躺避免跌倒,或休息30分鐘後再移動。」同儕間互相影響 情緒傳染造成暈針兒科門診中施打多為學齡前兒童,因小學會安排集體施打,林明志主任說,同儕間容易互相影響,原本不緊張的同學,看到前面同學哇哇大哭,心情可能因此焦慮、害怕。暈針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恐懼感刺激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先心跳上升、血壓升高,再因為迷走神經過度矯正,瞬間心跳變慢、血壓降低,進而昏倒。頭暈休息30分鐘 多喝溫開水「情緒起伏過大都會刺激神經,就像突然中樂透,也會因為過度興奮昏倒,但通常一下下就會恢復了。」林明志主任解釋,通常發生在打針或看到針頭的瞬間,如果頭暈,最好立刻平躺休息,避免碰撞跌倒,或是多喝溫開水、休息30分鐘,基本上都會恢復。而近幾年來都沒收到流感疫苗造成的過敏性休克、類過敏性休克的通報,不用太過緊張。疫苗保護力降低重症機率 醫仍建議施打疾管署說明,疫苗有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包括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自然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性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發生機率非常低,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林明志主任表示,在兒醫中心看過太多因流感造成的兒童重症,如心肌炎、肺炎,危險性都很高,而且他本身有一年疏忽未打疫苗,即被傳染A型流感,一週病程苦不堪言,建議兒童還是要施打流感疫苗,避免嚴重併發症。
-
2020-11-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東洋新冠疫苗破局 蘇益仁:明年三月前有疫苗機會渺茫
台灣東洋今晚間臨時宣布,代理因新冠肺炎疫苗破局,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國內明年三月前有新冠疫苗可打機會渺茫,預估國產疫苗明年六月上市,由於秋冬到來,新冠肺炎及流感疫情齊來,台灣已錯過十二月接種完流感疫苗、明年一月、二月打新冠肺炎最理想的防疫模式。蘇益仁表示,與東洋談判破局,讓明年第一季買到新冠肺炎疫苗可能性更小,對台灣來說選擇性已經越來越少,雖目前指揮中心著力於COVAX爭取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但目前即使買得到該疫苗,還需考量該疫苗為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三成機率可能出現接種後不良反應。蘇益仁說,目前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有三個重要時間點,歐美已規畫明年第一季施打,「在此時接種最好」,第二階段明年三月到六月接種,由於疫苗已進入量產時期,國內開始接種可能性較大,再者是六月到年底,將有六十億劑新冠肺炎疫苗上市。蘇益仁認為,因COVAX平台疫苗數量本就不多,要分擔疫苗的國家也多,即使可選擇牛津疫苗,但現在都還沒談好,透過COVAX,也幾乎不可能明年三月前取得疫苗,「明年六月拿到的可能性較大」,國產疫苗則需要明年六月才能出來。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也認為,即使簽了COVAX,但還是不確定能否爭取到疫苗,對於國內而言,若無法在第一季取得疫苗,各國陸續打開、邊境解封,如果保持國內高規格防疫,雖不怕病毒入侵,卻可能對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雖購買國際疫苗機會小,但黃玉成認為,反而給國產疫苗一條生路,國外疫苗希望渺茫,指揮中心會更將關愛的眼神投向國產疫苗,若希望盡快有新冠肺炎疫苗可接種,加速國產疫苗是可行方法之一,樂觀預估明年第二季上市也來得及救經濟、助防疫。
-
2020-10-29 新聞.健康知識+
不是每一種針打完都可以揉! 醫師教你分辨原則
打完針到底要不要揉?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其實需要依照針劑的類型來決定是否需要揉壓,一般來說,預防針、抽血、靜脈注射、胰島素皮下注射等這類針劑,打完之後都不建議搓揉注射處,但抽血、靜脈注射後建議可加壓注射處約5分鐘以幫助止血;但若是施打肌肉注射的針劑(預防針除外)則可能需要在打針後輕揉注射處以幫助藥物吸收。然而,吳醫師也提醒,由於注射藥物的種類眾多,建議打完針還是要仔細聽一下醫師、護理師的建議較佳唷。 打完針到底要不要揉?吳書毅醫師表示,針劑的種類眾多,常見的針劑注射大致有以下幾類: 1.抽血、靜脈注射:輕壓注射處,不可揉推若是抽血或採用靜脈注射時,因針頭戳入血管內所以會有局部些微出血的狀況,因此,建議打完針後在注射處加壓約5分鐘幫助止血即可。吳書毅醫師叮嚀,這類針劑打完後最好避免揉推,以免出血點擴大而出現瘀血的情況。 2.皮下注射:輕壓注射處,不可揉推若需固定施打胰島素等皮下注射時,建議打完針後輕壓注射處即可,不要揉推以免拉扯到血管而出現皮下出血或瘀血狀況。3.預防針:不可揉推舉凡幼兒經常接種的預防注射,或是每年10月開打的流感疫苗,這類針劑大多是打在肌肉位置,但打完針只要用棉球、膠帶貼住止血即可,不需要、也不建議揉壓打針處。吳書毅醫師表示,預防針注射入體內其藥效會緩緩被身體吸收,誘導身體產生抗體,若過度搓揉可能會加速藥品吸收,也可能會引發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等不適反應。然而,若是具有凝血異常問題、服用特殊藥物或體況者建議依照醫療人員指示處置。 4.肌肉注射:可輕揉注射處肌肉注射的藥物是藉由肌肉吸收而發揮藥效,常見的藥物如退燒針劑,吳書毅醫師說明,這類的藥物在注射後應先加壓1分鐘止血後,再用手掌揉推注射處約3至5分鐘以幫助藥物吸收。然而,吳書毅醫師也叮嚀,上述僅為針劑注射的大原則,但由於針劑種類眾多,建議打完針之後仔細留意醫師或護理師告知的處理做法,且打針後最好在原處休息觀察約30分鐘,無出現不適症狀再離開;此外,若有特殊疾病、病史、過敏體質、用藥習慣等,最好主動告知醫師,以利醫師給予診斷與處置建議。 針劑注射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專科醫師、藥師、護理師」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28 新聞.健康知識+
藝人民眾頻po打疫苗不適 疾管署:應先就醫非上網貼文
台中51歲林姓男子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卻出現嚴重不良事件,雖未能證實與疫苗相關,但許多民眾仍感到惶恐,藝人吳宗憲開直播透露去打流感疫苗,結果出現暈眩;台南一名爸爸也PO文帶兒子打流感疫苗出現頻尿問題,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呼籲,有類似症狀應就醫而非上網貼文。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過去確實有少數接種流感疫苗不良事件是暈眩,但機率僅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且因果關係沒有實證證明,強調暈眩成因非常多,如內耳或腦部血流影響,或近期有病毒感染、使用藥物都可能造成暈眩。林詠青表示,事實上暈眩及頭暈非常容易混淆,需要專業醫師診斷檢查;關於接種流感疫苗出現頻尿問題,林詠青說,過去未曾在接種流感疫苗不良事件中見過頻尿症狀,頻尿成因多,含泌尿道感染等,可能是時序上的巧合,接種後如有不適,需就醫評估是否有其他原因。流感疫苗接種不良事件共通報76件,上周三公布僅26件,通報速度似乎較快,林詠青說,由於今年有韓國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案例,可能醫師警覺性高、較常通報,強調疫苗不良反應是民眾端及醫療端的主動通報,只要不適問題是發生在接種後,不一定要有關聯,皆可通報。林詠青舉例,台灣2009年施打H1N1流感疫苗,因為校園頻傳類似集體暈針事件等,民心恐慌,同樣有非常多疑似疫苗不良事件,但事後經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評估後,九成都是是與接種流感疫苗無因果關係。莊人祥說,多數人僅是不良事件爆發與施打疫苗時機接近,仍須待專家評估不良事件與疫苗是否具因果關係,由於韓國頻傳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事件,有些民眾可能會比較憂慮,但呼籲接種疫苗後出現不適症狀,應先就醫而不是上網po文。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鄒宗珮說明,是否停打考量標準為不良事件是否有聚集現象,固定症狀是否發生在固定廠牌的固定批號,但韓國事件個案症狀分散,不是同個批號疫苗,嚴重者非常少,繼續接種疫苗風險並未大於不接種疫苗所帶來的疫情風險。
-
2020-10-27 科別.精神.身心
在這幾個月分出生 居然精神疾患風險較高
流感季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搶打流感疫苗,不過,向來孕婦接種率都不高,國外研究證實,第二孕期如剛好在秋冬流感季節,如遭病毒感染,胎兒神經發育恐受影響,未來罹患雙極性情感疾患、思覺失調症等風險較高,提醒孕婦務必接種疫苗,並做好防護措施。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兼臨床醫學系副主任李朝雄指出,與其他月分出生的人相較,如果在五六月出生,則比較憂鬱、躁鬱等雙極性情緒障礙,甚至是思覺失調症。往前推算,應在八、九月懷孕,則第二孕期剛好在十一月至隔年的二月,而這幾個月份又是流感病毒以及其他病毒活躍的季節,李朝雄解釋,第二孕期為胎兒腦部發展的重要階段,一旦孕婦感染病毒,恐影響免疫荷爾蒙分泌,進而干擾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提高日後罹患精神喚疾等風險。在治療方面,相較於雙極性情感疾患,治療思覺失調更為棘手,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退化,且因缺乏病識感,以致於服用順從度不高,常認為自己好得很,根本不用吃藥,要想每天用藥,難度相當高。許多研究證實,追蹤一年後,能夠規律用藥的思覺失調症病友不到一半,嚴重影響治療效果,令人擔憂的是,病人每復發一次,對於腦部組織的傷害就愈大,退化情況更為嚴重,即使用藥,治療效果也變差。李朝雄強調,思覺失調是一種預後不錯的精神疾病,就是大腦生病了,如果能在確診後,規律用藥,持續穩定治療,大部分患者在認知功能及工作表現上,均能恢復到原先的九成。隨著藥物的研發進展,最近幾年,國內醫界引進長效型針劑,思覺失調症只需一個月施打一針,大幅提升了用藥意願,李朝雄指出,就有患者改打針劑後,認知功能逐漸恢復,可自己照顧自己,減輕家人負擔。李朝雄說,如果思覺失調症病友能夠積極治療,規律用藥,許多患者都有機會重返職場。李朝雄表示,重度憂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思覺失調症都為腦部疾病,以致於行為及認知功能異常,如果未能好好用藥控制,無法與人相處。提醒病人及家屬,謹記「提早治療、避免復發」等原則,就能過著跟一般人無異的生活。
-
2020-10-27 科別.感染科
難證實疫苗引起GBS 專家:流感引起GBS機率遠大於疫苗
台中市傳出一名51歲男性打流感疫苗十天後送醫,確診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é 症候群,簡稱GBS)。到底跟流感疫苗有無關係?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GBS是無法預防的嚴重神經病變,大多為病毒感染誘發,但難以查證。疫苗也是可能的誘發因子,但今年最新大規模實證顯示並無相關,可以確定的是,因得到流感引起GBS的機率遠高於打疫苗。邱南昌表示,GBS是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神經系統,成因不明,但通常是受到一個感染的誘發因素,以病毒感染為多。疫苗引起免疫反應過激,學理上也有可能,但機率低於其他感染。要確認禍首是哪個病毒並不容易,邱南昌說,有病毒培養、血清學抗體、分子生物學等三種方法,但三種方法各有局限和盲點,如果找不到,也不代表不存在。邱南昌表示,過去因為學理上認為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如果太過劇烈,也可能會引起GBS。若要證明,得比較有打疫苗與沒打疫苗的族群,看看打疫苗的族群是否較高比例得到GBS。過去沒有這樣的研究,但基於有利於個案的原則,在無法排除疫苗引起的前提下,過去疫苗救濟曾經有審核通過類似案例,但要強調的是「無法排除不等於有關聯性」。邱南昌指出,今年最新綜合22篇流行病學文獻的大型研究,結果並不認為流感疫苗和GBS有關。不過當個案來申請救濟,委員會通常會一併考量個案的最大福利,同時也要看打疫苗和發病時間點是否合理,如果距離太近或太遠,就不能說相關。一般來說,從衛生單位搜集相關資料送到委員會起算,委員會有90天的時間進行審議,並且做出決議。邱南昌表示,GBS很罕見,是比較嚴重的神經病變,症狀有輕有重,端看神經受傷的程度,僅少數人能完全恢復,留下後遺症的比例高,大部分是通常肢體動作的障礙。目前沒有特別的風險因子可以預測一個人得到GBS的機會。邱南昌提醒,文獻顯示,感染流感得到GBS的風險遠高於流感疫苗,所以沒有道理因為擔心GBS而拒絕打流感疫苗。但過去曾經得過GBS的人要特別注意,因為不見得是疫苗所引起,還是要先請醫師審慎評估,再決定要不要打。
-
2020-10-26 科別.感染科
醫病天地/防流感 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
新冠肺炎疫情籠罩全球,民眾施打流感疫苗踴躍,聯新國際醫院感染科主任林芸合說,由於流感病毒抗原變異的特性,人們無法獲得終生免疫,所以需每年施打。流感病毒分A、B、C三型,A型流感感染力最強,可在不同病毒株間交換重組,引起抗原重大變化,成為新的病毒亞型,在歷史上曾多次造成全球大流行。流感病發多為上呼吸道症狀,伴隨發高燒、頭痛、倦怠與全身痠痛,也可能出現腹瀉與嘔吐。大多數可自行痊癒,少數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肺炎、心肌或心包膜炎及繼發性細菌感染。如果持續高燒不退、意識改變、持續嘔吐、呼吸困難或發紺,可能是重症前兆。林芸合說,治療流感於發病48小時內給藥效果最佳,包括克流感、吸入型瑞樂沙及注射型瑞貝塔等。另外最新流感藥「紓伏效錠」依照體重給與劑量。即使藥物治療仍無法完全避免重症患者死亡,因此鼓勵民眾打流感疫苗,預防重於治療。今年打公費流感疫苗踴躍,補貨不及。林芸合建議優先將疫苗留給高風險及有迫切需要的族群,包括嬰幼兒、氣喘、孕婦、老年人、肥胖者、免疫功能不全或慢性疾病患者。林芸合指出,流感疫苗本來就不能保證一勞永逸,民眾應該勤洗手、戴口罩,做好個人衛生管理,是簡單又有效防流感的方法。如果家裡有高風險族群或是會接觸高風險族群的人,即使不能接種公費,也可以考慮自費施打。
-
2020-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調查揭過半男性不戴口罩 專家:當心重症風險高
台灣防疫成績世界聞名,社會大眾對防疫政策的配合是功不可沒,不過近來民眾心情較為鬆懈,未達社交距離仍未戴口罩的人變多,也有研究發現男性戴口罩比例低於女性。專家提醒,男性罹患流感較易併發重症,千萬別自以為鐵人;另提醒有幼兒的家庭,若無症狀,家人相處可不戴口罩,但最好都要打疫苗,以防止病毒進入家庭。台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莊雅婷和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合作,分析今年二月大台北地區1萬2208名路人戴口罩情形,發現成年男性在各種情境戴口罩比例都低於女性。五成男性獨自一人時會戴口罩,身處同性團體或與兒童一起的時候卻只有四成。女性獨處或在同性團體中戴口罩的比例高達六、七成,身處混合性別團體時會降到五成五,與兒童一起時降到五成。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幾乎所有傳染病都是男性較容易重症,流感、新冠肺炎也是如此。因為女性荷爾蒙對於免疫系統是加分作用,但男性就沒有這個利多。在社會因素方面,男性個性較冒險、女性比較重視健康,可能也與男性比較容易流感重症有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流感重症率和年齡有關,年齡越高風險越高。男性較多人會抽菸喝酒,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年紀漸長後容易有多重慢性病在身,加上睪固酮會導致較激烈的免疫反應,種種因素都會提高男性流感重症的風險。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郭書辰提醒,近幾周監測資料顯示,類流感疫情正在緩升,正需要社會大眾重拾自發防疫的精神。戴口罩阻擋飛沫的效果很好,可以同時防堵新冠肺炎、流感、腸病毒等呼吸道傳播疾病,希望民眾踴躍打疫苗之際,別忘了戴口罩這個基本功。公費流感疫苗截至10月24日已用掉412.8萬劑,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疾管署將持續評估老幼施打情形,若有接近或達成長者52.5%、幼兒55.5%的覆蓋率,可望恢復50到64歲成人施打,目前預估恢復施打的時間應不會晚於12月中。
-
2020-10-22 新聞.健康知識+
打疫苗無法完全抵抗流感,為何還要打?家醫科醫師透露真正目的
流感好發季節,許多人都會去施打流感預防針,但是為什麼還是有些人得到流感了呢?打流感預防針仍然還有可能會得流感,原因是在哪裡呢?打預防針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打流感疫苗的目的家醫科醫師陳柏臣表示:因為當你的免疫認識這一個病菌的時候,這樣子我們的病情、病症會比較輕,會死於流感的機率相對會比較低。至於你會不會得到流感,這就與你個人防護有關係了。如果常出入高危險的區域,又是在好發季節時常接觸到人群,那麼萬一有個人打了噴嚏,那你就很有可能會中獎。該如何防護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能做些什麼事呢?其實我們可以做物理防護,也就是戴口罩,保護我們的鼻跟咽,不讓病菌被吸進來,造成感染。此外,手的部分也是相當重要的,要記得勤洗手,以免將手摸到的病菌帶入口中。所以你會不會得到流感,與你的衛生習慣有關;而得到流感之後,要花多久的時間痊癒,病症會不會很嚴重,這就跟你有沒有打預防針有關了。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0-10-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跨年活動辦不辦? 陳時中:把口罩戴好最重要
年底即將舉行跨年活動,台北市政府擬規畫若出現15例以上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將改採線上轉播或取消跨年。對於大型活動是否喊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目前整體疫情在相對低點,會視情況調整。至於是否會將北市的防疫方案當作指揮中心的防疫指引,副指揮官陳宗彥則表示,各縣市舉辦跨年晚會的形態不同,有些只有一場、有些有持續性、有些則有主副場,但各縣市都表示會配合指揮中心對疫情的掌握。陳時中則說,不管是流感疫苗或是新冠肺炎防疫,彈性調整和因地制宜都是政策兩大方向,台北市有自己的規劃和目標,沒有特別強制性;活動要辦的強度和方式,各地方可以自己決定。他進一步強調,跨年是在冬天,民眾把口罩戴好最重要。另外,三大工商團體呼籲政府推動「商業泡泡」,希望政府放寬與我國商務往來密切的商務人士,如新南向國家有條件免除14天的隔離規定。陳時中則表示,如果有好的防疫計劃書可以考慮,但不會考慮針對沒有特定往來對象,無條件的放寬防疫標準,「這樣風險太大」。而台商也反應春節返台,來回除了要檢疫28天還要花12萬,希望能放寬規定。陳時中說,這問題分為兩部分,台商返台因為通常有家庭可居家檢疫,費用不會這麼高,除非有特殊原因而得到防疫旅館;對台商造成最大困擾的應是需檢疫兩個14天,但目前到過年還有一段時間,會持續就疫情發展討論。
-
2020-10-21 新聞.食安拉警報
兩歲吃萊豬僅不鼓勵? 陳佩琪嗆陳時中:要悲天憫人
台北市長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今天再度就疫苗之亂、萊豬議題嗆陳時中。陳佩琪說,流感疫苗今年搶打,原因或許較複雜專業,導致衛福部無法估算,但若為國人健康把關,萊豬該不該進口, 其實用膝蓋想就知道。陳佩琪也嗆,「坐神壇能力不拘,最基本的條件,只要有悲天憫人、一視同仁的襟懷就夠了,自己不吃,就不要給人吃,這事件令人感慨,現在的官員到底是專業重要?還是效忠重要?」對於陳時中日前被問,2歲小孩抵抗力差,吃萊豬恐有健康疑慮時,陳時中回應,「不鼓勵但沒禁止」,遭臉書粉專「比特王」砲轟不負責任言詞。陳佩琪今天也再嗆陳時中。陳佩琪說,每次講到萊豬,常有人會在她臉書留言,「既然自稱醫師,反對就拿出有害證據!」陳說,酸民可能不太了解,應該是決定要進口給人民吃的決策者,要拿出無害的研究證據,而不是要反對者拿出證據,食安不是要採最高標準?台灣又沒鬧飢荒,有疑慮就應該不要進口、不要吃。陳佩琪也提到,她今天下午看到有一則電視新聞說:「每天100支(流感疫苗)配送到北市各健康中心,遭『外界』質疑獨厚聯醫服務的市長夫人陳佩琪?」陳佩琪今天也在臉書說,她相信市府會把疫苗優先送往各健康中心,因為健康中心分散各行政區,對分居各地市民較公平。陳佩琪說,過去不論是疫苗吃緊, 或疫苗太多要促銷, 都是以送聯醫院外門診部的健康中心,為第一優先考量。對於媒體報導,陳佩琪說,所謂的「外界」應該是指「某人」或「一群團體 」,她也公開問電視台,請說明「外界」是誰,請這個「外界」拿出證據和她公開對質,如此離譜不實的汙衊新聞,用膝蓋想也知道不是事實。陳佩琪說, 請具名「外界」是誰,讓市民知道疫苗配送,是不是和她這個市長夫人有關?但請電視台別跟她說,是路人甲說的,若路人甲說一聲就播,那麼她今天聽某一路人乙說「做這種新聞的電視台,應該要被下架關台」,請問要不要把路人乙說的從早播到晚?請認清別人的名譽也是名譽。
-
2020-10-20 新聞.健康知識+
吸血鬼傳說源自狂犬病?人類容易受到狂犬病毒危害嗎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寄生大腦:病毒、細菌、寄生蟲 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作者凱瑟琳.麥考利夫】了解狂犬病的猖獗樣貌後,你會深深感謝每一位致力預防此疾病的研究人員,而這一切努力可以追溯到路易.巴斯德,他在一八八五年從狂犬病狗口中蒐集唾液,以研發第一個狂犬病疫苗。在那之前,對於這種令人聞之喪膽的傳染病的唯一治療方式,甚至包含燒灼遭動物咬傷的部位或截斷受創肢體。由於狂犬病的病原體作用緩慢,因此這類激烈手段通常可見效。病原體經由皮膚傷口進入人體後,並不像大部分病毒一樣滲透血管。相反地,它會沿神經纖維悄悄前進,一天緩慢移動數公分,直到抵達腦部為止,時間約為二至四個星期—但讓科學家困惑的是,在某些情況下這段潛伏期會長達數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對多數人來說,感染狂犬病的第一個症狀像感冒一樣不適,而這表示病毒已經到達腦部。如果病毒抄捷徑,一般會入侵邊緣系統,即控制攻擊、性交、飢餓與口渴等基本需求的神經中樞。這時病患可能會產生激烈性慾。隨著病毒瘋狂複製,導致迴路不規則放電,任何光線、噪音、氣味或最輕微的碰觸(甚至只是微風),都會讓病患心煩意亂。這種名為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的現象,在狗、浣熊、蝙蝠與狐狸等常見宿主身上有其目的:易激動的動物會因生氣而弄斷自己的爪子和牙齒;狂犬病毒也會癱瘓宿主喉嚨的肌肉,導致宿主痛苦喊叫時發出嘶啞的窒息聲,聽起來就像在吠叫。隨著吞嚥動作變得愈發困難,含大量傳染原的唾液會不斷從嘴巴冒出並起泡,流到嘴邊牽絲。這時,病患會籠罩在恐水症—實際上就是「怕水」—的陰影。然而,恐懼並不能充分描述水對狂犬病患造成的折磨。狂犬病毒會導致喉嚨劇烈疼痛,因此玻璃杯裝有任何液體、或只是水盆裡濺起水花的畫面,都會讓患者產生嘔吐感。隨著狂犬病進入所謂的狂躁期,受害者的臉部肌肉會不由自主地痙攣,表情變得凶狠。不同於罹患狂犬病的動物,人類患者很少啃咬東西,但是會瞬間暴怒。恐怖的幻覺常見於這個階段。患者通常在嚴重症狀出現後幾天死亡,原因一般是窒息或心臟停止跳動。然而,狂犬病的發病過程不一定都如此戲劇性。在三分之一的案例中,患者基於不明原因只出現癱瘓的症狀,從被咬傷的部位開始逐漸蔓延全身,最終導致昏迷與死亡。這是比較溫和、卻往往拖得較久的死法,也導致患者受苦時間相當漫長。儘管狂犬病的症狀讓人恐懼,但或許較安撫人心的事實是,病原體不需讓宿主變成野獸才能散播。在受感染的動物開始出現詭異行為前,病毒已經在宿主的唾液中大量繁殖,並在動物舔舐另一隻動物的特定部位時擴散,尤其是眼睛、嘴唇、嘴巴、鼻孔、乳頭、肛門與生殖器內裡的粉紅色粘膜。「病毒透過哺乳動物的正常行為達到傳播目的。」狂犬病專家查爾斯.魯普雷希特(Charles Rupprecht)表示,「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喜歡舔舐、喜歡吸吮、喜歡啃咬。吸吮是母嬰關係的一部分;多數哺乳動物時常舔舐生殖器和四處嗅聞,狗兒們無時無刻都在做這些事情,小狗之所以蹦蹦跳跳、亂咬東西,是因為牠們想吸奶;而當牠們在交配時,雄性動物會咬住雌性的頸背以制伏對方。我們對病毒造成的奇特症狀感到緊張,但大致上那些對它的傳播來說微不足道。」幸好,我們不像其他哺乳類動物那樣容易受到狂犬病毒的危害。人對人傳染狂犬病毒(例如透過口交、接吻等等)的機率微乎其微。新聞報導的少數案例未經證實,而且多半來自貧窮國家,那裡的衛生官員缺乏預防狂犬病的資源,更別說進行嚴謹的流行病學研究,以判斷這類說法的真實性。儘管如此,魯普雷希特堅信,任何曾與狂犬病患者發生性行為、抽同一根香菸,或喝同一杯飲料的人,都應該接受預防治療—通常要在手臂上連續注射四次疫苗,而且這跟傳言相反,頂多就像打流感疫苗一般痛。他強調,「根據我們對狂犬病毒的認識,個體當然有可能經由接吻和口交傳染狂犬病。」此外,由於性慾遽增是感染狂犬病的初期症狀之一,因此病患很可能在確診前,就已在不知不覺間把病毒傳染給別人。舉印度的一個案例來說,一名二十八歲的已婚婦女突然間在性事上索求無度,讓先生備感壓力,因此婦女求診婦產科和內科,最後進了急診室。她當時恐水症發作,負責照顧她的醫師們立刻懷疑她得了狂犬病。在他們的追問下,她想起兩個月前被一隻小狗輕輕咬了一下。她進急診隔天就宣告不治,所幸她的先生有接種疫苗,並未遭到傳染。「一毫升的唾液中可能至少有一百萬個病毒微粒,」魯普雷希特說,「對於任何傳染原都能造成極高死亡率的疾病,誰會冒這樣的風險?如果你得了狂犬病,我救不了你。」總之,狂犬病毒似乎透過重創宿主腦部的方式來促進散播,並導致無數迴路出毛病。其間引起的某些症狀(例如恐水症)看似與病毒散播無關,不過提高性慾也許有效(至少對動物而言是如此)。當然,激起動物的怒火與感覺過敏—讓牠即使受一點刺激也會神經緊繃—促使牠咬人,是狂犬病毒更換宿主最有效的方法。不過宿主在發病前,於正常性交過程中輕咬交配對象頸部,也可能散播狂犬病毒;這意味著狂躁期是一種保險措施,也就是說,這是寄生生物在無法憑靠一般手段完成任務時,為了確保找到新宿主的備案。以上說的是現代版狂犬病。在早期無人認識狂犬病毒或知道它們如何擴散的時代,人們無疑將狂犬病視為傳染性的精神病。一隻野獸咬了你,牠的靈魂會進入你體內。身體被牠占據後,你也變成了野獸。你口吐白沫、抓狂暴怒,甚至在精神錯亂之際瘋狂亂咬。你像狼狗一樣吠叫,肉慾橫流,生活充斥著暴力、性與血腥。你是一個四處擴散、有生命力的惡魔。如果你覺得這種情節似曾相識,那是因為狂犬病幾乎是所有吸血鬼故事的基礎。在這些傳說中,尤其是起源於十八世紀上半葉東歐的版本,大部分都描述吸血鬼在白天是人(有時是死人),到了夜晚會現出原形(通常是狗或狼),並攻擊鄰人;而在他們的眾多惡行中,最令人髮指的是貪婪啃食人類肉體、吸吮血液或強姦。其實,這些不只是那年代人們的口耳相傳,而任何被指控擁有這種邪惡力量的人,很可能會遭處絞刑或被綁在火柱上燒死。一八九七年,布拉姆.史多克(Bram Stoker)筆下的德古拉伯爵正式建立在這些古老傳說上,不過這位恐怖伯爵廣為人知的是化身成蝙蝠。這些超自然形體具有狂犬病動物的邪惡特質與旺盛性慾,披著狂犬病常見宿主的外衣,其嗜血習性一如狂犬病透過咬痕散播的特質,這一切當然不是巧合。吸血鬼與狂犬病類似之處可不止於此。一九九八年發表於《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一篇專欄文章裡,西班牙醫師胡安.戈梅茲– 阿隆索(Juan Gómez-Alonso)指出吸血鬼與狂犬病動物間潛在的相似處:根據民間傳說,吸血鬼的壽命是四十天,正好是受害者被狂犬病動物咬了之後繼續存活的平均天數。而且,吸血鬼就跟狂犬病患者一樣害怕光線(才會發展出夜行習性)、強烈氣味(傳說大蒜氣味可以驅趕吸血鬼)和水(據說在墳墓周圍倒水可以將吸血鬼困在地下墓穴)。
-
2020-10-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雙疫夾擊 快篩備戰「最壞的劇本」
北半球流感季來臨,各國面臨新冠肺炎與流感雙重挑戰,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提醒,疫情走向難以預測,邊境及醫療院所檢驗和診斷流程都需要調整,備妥可同時驗流感及新冠肺炎的快篩試劑也很重要。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現在各國疫情又升溫,對於疫苗,必須「超前部署」,政府必須去接觸所有有機會取到的疫苗。邱政洵指出,未來新冠疫情很可能「流感化」,對外採購的同時,國內疫苗研發工作不能停止;從目前臨床情況看,病毒還在變異中,如果只對外採購而沒有自行研發能力,未來病毒如變異,又得再一次面對採購問題;這一次流感疫苗不足,變成要暫停部分人施打,就是借鏡。蘇益仁表示,最好的情況是,可仿照日、韓,第一階段先使用國際大廠目前跑最快的疫苗,年底打完流感疫苗,明年初緊接著打新冠肺炎疫苗;若國產疫苗研發順利,則可用作第二階段防疫使用。蘇益仁表示,目前尚不確定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之間是否互相干擾,必須依照不同劇本,彈性調整防疫策略,例如新冠把流感疫情壓下?或流感將新冠疫情壓下來?最壞的劇本就是兩者都很嚴重。蘇益仁提醒,國際疫情不但沒有退燒還持續上升,政府應該用最壞的情況打算,尤其未來若其他國家的民眾都接種了疫苗,屆時不僅我國民眾無法出國,我國是否要針對接種疫苗旅客繼續實施檢疫十四天,都是問題。蘇益仁認為,超前部署同時擁有篩檢新冠和流感的快篩試劑,非常重要。蘇益仁說,醫療院所也面臨挑戰,到了流感季,許多和新冠有相同症狀的流感病人都會到診所就醫,基層診所如何快速篩檢、分流,是重要關鍵,一旦篩檢出流感,必須快速給予克流感,中斷病毒複製。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陳宜君說,全球疫苗產能有限,無論流感或新冠疫苗,幾乎都不可能追加訂購,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但民眾不需恐慌,今年因新冠疫情,民眾只要戴好醫用口罩,能擋掉九成的病毒,流感疫苗保護力也只有五到六成,輕忽基本防疫,反而可能是危機的開始。衛福部食藥署醫粧組副組長錢嘉宏表示,目前食藥署並未核定同時篩檢新冠和流感的快篩試劑,也沒有廠商來申請。但他表示,實務上兩種疾病可分開檢測,臨床上若有需要,食藥署也可專案加速審查。
-
2020-10-18 養生.聰明飲食
打不到流感疫苗別氣餒 專家推薦強力食物抗感冒、流感
時序入秋,進入感冒與流感季節,周邊的咳嗽聲此起彼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流感疫苗罕見搶手缺貨。萬一不幸感冒了,如何降低不適感與縮短病程?儘管目前研究指出,維生素C並不如之前所認為的能預防感冒,但這種營養素能幫助縮短感冒病程,並減輕不適症狀。談到維生素C食物,一般人多會聯想到柑橘類水果,實際上有許多食物的維生素C比柑橘類更多。美味多汁的椪柑,每100克含25.5毫克維生素C,比許多常見水果和蔬菜的維生素C少。以下是營養師推薦您在秋季應多補充維生素C的強力食物。辣椒每100克辣椒可提供143.7毫克的維生素C。此外,布法羅大學(University of Buffalo)的研究人員發現,辣椒素可能有助於緩解關節和肌肉疼痛。紅、黃甜椒100克紅色甜椒所含維生素有137.7毫克。它還是維生素A的重要來源,可保護視力。黃色甜椒則有127.5毫克。羽衣甘藍羽衣甘藍以維生素A和K含量豐富知名,它的維生素C含量也不容小覷,100克羽衣甘藍可提供120毫克維生素C。青椒青椒的維生素含量雖然比它的姊妹紅甜椒略少,但每100公克也有107.5毫克。青椒也是纖維的重要來源。綠花椰菜十字花科的營養優等生,在維生素C的排名也上榜,每100公克含75.3毫克。另外,研究顯示綠花椰菜可能具有預防癌症的作用。奇異果每100公克奇異果含73毫克維生素C,還富含鉀和銅。草莓每100公克草莓含69.2毫克維生素C,還含有葉酸和其他可促進心臟健康的化合物。白花椰菜身為青花椰菜的姊妹,100克白花椰菜可提供62.2毫克的維生素C,它的纖維和蛋白質含量也很亮眼。木瓜每100公克木瓜,含58.3毫克維生素C。吃木瓜可以使皮膚亮麗並增強骨骼。維生素C攝取小提醒● 維生素C怕熱,易在加熱過程中受氧化破壞,生食最能攝取到完整的營養素。● 烹調時建議採用涼拌或快炒,可保存較多的維生素 C。抗流感食物蘑菇科學證據顯示蘑菇具有抗病毒特性,可增強身體抵抗流感病毒的能力。一般認為來自其葡聚醣碳水化合物,各種菇類略有不同,可攝取不同種類以增強抵抗力。大蒜、洋蔥蒜素被證實可透過增加自然殺手細胞,減輕感冒和流感症狀的嚴重程度。洋蔥也有類似效果,可增加白血球,抵禦病原體。南瓜籽、葵花籽當身體需要趕走入侵者時,鋅是必備元素。南瓜籽是素食者的最佳礦物質來源之一,葵花籽也是不錯的選擇。原味優格根據2017年發表在《營養學》雜誌上的研究,原味優格等發酵食品中含有益生菌,這些益生菌可增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但請選擇無糖優格。水水對身體每個生理過程都很重要,缺水的身體無法正常抵抗疾病。白開水當然是最好的選擇。資料來源╱Health.com、衛福部食藥署
-
2020-10-17 新聞.健康知識+
接種流感疫苗後需注意什麼? 家醫科醫師:3類情況宜留心
每年10月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尤其適逢新冠肺炎攪局,儘早接種流感疫苗更顯重要。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雖高,但仍建議民眾在接種後48小時內密切觀察身體是否出現異狀,少數人接種疫苗後可能會有輕微發燒、頭痛、紅疹等症狀,正常來說約1至2天就有恢復,若不適症狀持續超過2天,最好回診檢查為佳唷!流感疫苗開打,接種完流感疫苗之後身體居然有些感冒症狀,這樣算正常嗎?有過敏體質、對雞蛋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會誘發過敏症狀嗎?接種完該注意哪些照護重點?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高,目前根據疾病管制署建議,僅將「已知對疫苗成分有過敏者」以及「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列為接種禁忌症,其餘民眾經醫師諮詢後即可安心接種,但仍建議注意以下三類狀況:1.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後應加壓注射處至少2分鐘。柳朋馳醫師補充,這類民眾接種流感疫苗時建議主動告知醫師個人病史與用藥狀況(如使用Aspirin、Warfarin、Clopidogrel、Ticlopidine等藥物),經醫師評估後可採用較細的針頭注射流感疫苗以減少出血狀況;此外,建議使用抗凝血藥物及凝血異常患者在接種後應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注射處是否有出血或血腫狀況,若皆無不適反應再離開。然而,柳醫師也叮嚀,一般民眾若無特殊狀況,基本上不建議搔抓或揉壓打針處,只要確認注射後5至10分鐘後沒持續出血或出現血腫即可安心。2.對雞蛋過敏、有過敏體質者,接種後建議休息觀察30分鐘,無不適再離開。參考英、美等國之做法,疾管署今(109)年已正式將「對雞蛋嚴重過敏者」自接種禁忌症中移除。然而,柳朋馳醫師補充,絕大多數民眾皆能安心接種流感疫苗,但有鑒於仍有相當小的機率可能出現立即性的過敏反應,包括皮膚搔癢、出疹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症狀包括氣喘、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眼唇腫脹等),因此提醒有過敏病史者在接種流感疫苗後最好主動留院觀察30分鐘以上,若無不適症狀再離開更安心。3.疫苗與其他藥品皆可能出現副作用,若症狀持續逾48小時應主動回診檢查。打完流感疫苗後在注射處可能會有局部疼痛、紅腫狀況,皆屬於正常反應,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疫苗副作用,包括頭痛、發燒、肌肉痠痛、噁心、皮膚搔癢或出疹等狀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大約持續1至2天身體即可自然恢復。然而,柳朋馳醫師叮嚀,若持續發燒逾48小時,或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都屬於接種的異常反應,建議應儘速回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醫療處置。柳朋馳醫師也補充,打完流感疫苗約需2週才能發揮保護力,但並非完全對流感免疫,也就是接種流感疫苗仍有感染流感的可能,但會降低感染機率且症狀也會相對輕微;因此,提醒民眾在秋冬病毒肆虐時,仍應注意做好個人衛生,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威脅。 流感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大陸新冠疫苗價格出爐 一劑200元人民幣 共施打兩劑
大陸新冠肺炎疫苗價格出爐,浙江嘉興市疾控中心15日下午在其官方微信發佈《新冠疫苗接種的有關說明》,新冠疫苗接種2劑次,間隔14-28天,疫苗價格為200元人民幣/支,2劑次共400元。嘉興政府網顯示,9 月 28 日,浙江部分醫院下放通知,院內一線醫護人員可自願報名免費接種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根據指示,新冠疫苗緊急接種按照重點人群優先、疫情地區優先、安全接種、知情自願原則開展。疫苗接種對象,分為重點保障對象、重點推薦對象和一般對象。重點保障對象包括醫務人員、衛生防疫人員、口岸檢疫和邊防檢查工作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工作人員等;重點推薦對象包括保障城市基本運行人員、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特殊場所人員、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從事公務的人員等;一般物件指自願接種的其他人群。
-
2020-10-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新冠肺炎捲土重來 陳時中:11月中旬宣布秋冬專案
近日國內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頻傳,且數量稍微偏高,觀察國外疫情創新高,疫情恐捲土重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歐美疫情再次掃回可能性高,尤其國內境外移入風險愈來愈多,大約在11月中旬將宣布秋冬防疫專案,緊縮嚴管邊境。陳時中說,目前專案規劃大方向分為國內及國外,以邊境管制為主;因為還需要觀察境內流感疫苗及新冠肺炎疫情趨勢,要看看社區的情況,再決定強度,如緊縮商場演唱會、打球等,各種方式都考慮如何干擾最小,加強新生活運動也是重點。指揮中心監測資料顯示,截至本月14日全球累計38110779例確診,分布於188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7973532例、印度7175880例、巴西5113628例、俄羅斯1326178例及哥倫比亞924098例為多;另全球已有1087538例死亡,以美國219217例、巴西150998例、印度109856例、墨西哥83945例及英國43018例為多。
-
2020-10-16 癌症.抗癌新知
癌友可打流感疫苗?醫師解析接種疫苗最好時機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流感疫苗變得超搶手,台中慈濟醫院接獲不少詢問「正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表示,流感疫苗屬於不活化疫苗,既安全也有助於癌症病人減少罹患傳染病風險,增加更多保護力,該打還是要打,但依個別不同情形,建議仍應諮詢主治醫師,決定接種與否與適當時機。余政展指出,近日門診電話頻繁,多位癌友來電諮詢「剛診斷罹癌,可以打流感疫苗嗎?」、「正在化學治療,可以打流感疫苗嗎?」、「曾經治療過癌症,現在穩定追蹤,可以打流感疫苗嗎?」從癌友反應看出,不論是初診斷治療中還是已穩定追踨的階段,對是否接種疫苗仍充滿疑問。流感盛行高峰在冬天,余政展表示,孩童、老人、醫療院所工作者、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免疫力低下等高危險族群,建議應預防接種以降低罹患流感機率;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由於疾病本身以及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所受到影響,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傳染病,或是因感染而造成嚴重後果。余政展建議,接受口服或注射治療中的癌症病人,該打的疫苗還是要打,一般臨床做法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建議的標準流程,接種疫苗最好的時機是在兩次治療的中間空檔、或準備接受治療前兩周注射流感疫苗效果最佳,但部份癌友量身訂定治療計劃,不見得都會一樣,如有疑慮仍應與主治醫師討論。今年符合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對象包括:1.醫事人員。2.學生(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一到三年級學生)。3. 50到64歲成人,65歲以上民眾。4.滿6個月以上到國小入學前幼兒。5.衛生防疫人員,安養、養護、長照機構,禽養業及動物防疫人員,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6.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含社區公共托育家園)。7.具有潛在病者,包括高風險慢性病人、BMI大於30者、罕見疾病患者及重大傷病患者。
-
2020-10-14 新聞.健康知識+
對雞蛋過敏,還能打流感疫苗嗎?
又到了流感疫苗接種的季節,你知道哪些人打流感疫苗要注意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疾病管制署資訊指出,若已知對疫苗成份過敏或是過去注射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之外,對於雞蛋過敏者仍可安心施打,但接種前仍建議主動告知自己的過敏史以利醫師進行診斷評估,並於接種後停留30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如此便能放心接種流感疫苗,以提升身體保護力。流感疫苗多由雞蛋胚胎培養而來,若是已知對雞蛋過敏者,還能接種流感疫苗嗎?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國外文獻資料顯示,即便對雞蛋蛋白質嚴重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極低,因此今 (109) 年起,衛生福利部參考美國、英國做法,不再將「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列為流感疫苗的接種禁忌症之一,亦即對雞蛋過敏者仍可接種流感疫苗。 然而,若已知對雞蛋過敏者或是有過敏體質者接種流感疫苗時,該注意哪些重點?吳書毅醫師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前最好主動告知自己的過敏史以利醫師診斷評估;此外,由於雞蛋過敏大多發生在接種後30分鐘可能會出現皮膚搔癢或出疹的狀況,因此若擔心出現不適反應,建議接種後密切觀察30分鐘,若無不適症狀再離開即可。此外,今年流感疫苗還多了一支經由細胞培養的「輔流威適」,沒有雞蛋過敏的疑慮,且亦在公費疫苗選項之列,唯僅適用於3歲以上民眾。吳書毅醫師補充,自費接種細胞培養疫苗的費用較雞蛋胚胎疫苗稍高,但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各家疫苗的抗原性相同、保護力相仿,因此若無特殊考量,可無需拘泥於廠牌或製程的差異。 流感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德廠授權三千萬劑疫苗 指揮中心:最快明年初打得到
台灣東洋藥品今天宣布取得德國BioNTech(BNT)新冠疫苗授權最多3000萬劑,東洋將與台灣主管機關協商。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BNT可能明年初可以打得到,也證實東洋簽約前已告知指揮中心,指揮中心也很願意跟國內廠商協商,指揮官的態度就是要「超量購買」。莊人祥表示,協商過程需要了解療效、安全性、保存期限等資料,也要視國內符合冷鏈保存條件的容量,才能決定採購數量。BNT疫苗儲存與運送須保持零下70度,但解凍後放在攝氏2至8度的冰箱裡可以保存五天。莊人祥表示,雖然BNT新冠疫苗是冷鏈要求比較高的疫苗,但台灣一定有零下七十度的冰箱,利用乾冰等設備也可以達到,只是因為保存設備特殊,不太可能像公費流感疫苗有這麼多院所可以打,勢必要集中於某些地點接種。莊人祥表示,指揮官的態度就是朝「超量購買」的方向走,所有相關的疫苗都會去談談看。目前不只BNT來與我方洽談,但基於保密協定,不能透露還有哪些廠商。
-
2020-10-11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除了流感疫苗 專家提醒:成人也要接種的9種疫苗!
公費流感疫苗10/5開打,今(2020)年民眾因為COVID-19疫情防疫意識提升,預期接種狀況更為踴躍,為節省等候排隊的時間,鼓勵民眾於10月5日開打後,可先向合約院所預約;若院所僅提供現場掛號,請民眾可先電話詢問合約院所疫苗剩餘情形後再前往,合約院所名單可透過疾病管制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專線查詢。也請醫療院所預先安排預約接種及現場掛號動線,做好人潮分流,避免排隊動線混亂,並讓預約者優先接種疫苗。衛生福利部指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年相同,包括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國小至高中(職)學生、50歲以上成人、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安養、養護、長期照顧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醫事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及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等,除學生於校園集中接種外,其餘公費對象可於10月5日開打後,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前往合約院所接種。衛生福利部進一步表示,今年提供的公費四價流感疫苗共有3家廠牌,其中2家為雞胚胎蛋培養,1家為細胞培養,均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合格,品質安全有保障。民眾於接種前應由醫師進行評估,已知對疫苗成份過敏者或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反應者,不予接種;發燒或有急性中重疾病者,請待病情穩定再接種。為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民眾前往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接種時,應佩戴口罩、適度保持安全距離及落實手部衛生等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休息觀察至少30分鐘,待無不適再離開,另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至2天恢復,若有持續發燒、意識或行為改變、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異常狀況,應儘速就醫並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因為擔心感染流感再加上新冠肺炎會讓自己和家人置身危險內,本來只有家有年長者或幼兒的成人才會主動自費打的流感疫苗,今年則是疫苗還未開打,很多診所就已經被預約一空。除了流感疫苗以外,還有什麼疫苗是成人應該接種的嗎?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小時候所有傳染病的疫苗全都打完了,但其實疫苗有它的時效性,有些有二十年,有些則只有十年,流感因為病毒變異性很強,所以一年要打一劑針對當年預測會流行的幾種病毒株的疫苗。也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除了萬眾齊待的新冠肺炎疫苗以外,很多過去大家忽略的疫苗重新受到重視,以下我們來為大家介紹還有哪些疫苗,是成人應該要趕快去打的。流感會引起全身症狀,第一個必打疫苗因為感染流感,會引起從呼吸道,到全身痠痛等全身性影響,加上從過去的經驗得知,感染流感再併發肺炎雙球菌會讓病情更嚴重,因此在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到開打仍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所有醫師都建議先預防流感,避免兩種病毒夾擊而引發重症,因此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搶流感疫苗。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捲土重來前,大家絕對不要錯過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上呼吸道感染後,很容易併發肺炎,這不只好發在兒童,根據疾管署統計,每年的嚴重性可能致命的「侵襲性肺炎」,約有六到七成是發生在五十歲以上,若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感染肺炎鏈球菌,死亡率超過25%,若併發腦膜炎或敗血症,死亡率更超過30%以上。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雖然目前國內針對75歲上以有公費23價肺炎疫苗,但是它是以23種肺炎雙球菌血清的「莢膜多醣體」當抗原,這種抗原只能留在血液,無法預防血外感染,研究顯示多醣體疫苗無法引起免疫記憶,保護期只有2到4年,兩年內的保護效果不到一半,即使連續接種也無法提高抗體反應,而且容易引起敏感反應。因此目前多鼓勵接種13價肺炎結合型疫苗,可以將肺炎鏈球菌莢膜多醣體跟載體蛋白質接合在一起,改進T淋巴細胞依賴型反應,吸引B細胞產生免疫記憶高的IgG。50歲以上、合併糖尿病、心臟病及癌症等肺炎鏈球菌感染高危險群,最好接種13價肺炎疫苗。帶狀疱疹疫苗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大家注意到個人免疫問題,帶狀疱疹被認為和流感和肺炎併列為「秋冬三大流行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提醒,秋冬季因為天冷、壓力大,是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好發的季節,尤其五十歲以上、六、七十歲的長者特別好發,約有二、三成的人一生中至少會得到一次帶狀疱疹,而更要注意的是,年紀愈大的帶狀疱疹症狀較嚴重,而且更容易留下神經痛後遺症。神經痛後遺症不只一般的止痛藥無效,患者甚至得服用到抗癲癇藥物止痛,止痛效果還有限,因此目前建議五十歲以上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五十歲到五十九歲施打的預防發病的效果高達七成,六十歲以上則是五成。施打疫苗者即使發病,水泡發疹數大幅減少,疱疹後神經痛的預防效果高達近七成,特別是年齡愈大者的預防效果愈好。水痘疫苗日前成功嶺爆發役男群聚感染水痘,由於成人感染水痘後容易併發嚴重病情,多數發病者發病後都住院療養。黃玉成提醒,成年人才感染水痘,包括皮膚易併發細菌感染、指數上升、併發水痘性肺炎、易引發血小板低下的出血性水痘,死亡率是兒童患者的數十倍。台灣是2004年才全面施打水痘疫苗,所以17歲以上沒接種過疫苗,如果這些人過去未得過水痘,由於水痘傳染力高達九成,未來若不小心接觸水痘病患,或是帶狀疱疹病人(帶狀疱疹為水痘病毒引起),很容易併發嚴重的水痘病情。因此建議沒得過水痘又沒打過疫苗的成人,建議要接種水痘疫苗。成人最好要補接種的疫苗1.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由於非自然感染,而是由疫苗產生的抗體,有效抗力過了十年效價減半、二十年幾乎失效,因此目前對於許多幼時曾接種過的疫苗,疾病管制署建議成人某些疫苗應該補接種疫苗,增強抗病效力。其中麻疹是近年來各國好發的傳染病,尤其包括歐洲和日本等許多國家的麻疹接種率低,抗體不足者接觸到麻疹病人發病率幾乎百分之百,病毒傳染力超強以外,成人感染後併發中耳炎、肺炎與腦炎的機率高,因此建議若需出國到麻疹疫區前宜補接種疫苗,19歲以後到65歲間建議宜補打2劑。2.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建議每10年接種一劑。3.日本腦炎疫苗日本腦炎易併發後遺症,因此建議在十九到六十四歲成人宜接種一劑,六十五歲以上再補接種一到二劑。4.B肝疫苗、A肝疫苗雖然台灣自民國87年起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但是三十四歲以上成人仍有部份民眾無B型肝炎抗體,為預防B型肝炎,建議沒有抗體的成人宜接種3劑疫苗。另外部份新生兒接種過疫苗的民眾,年過二十歲就驗不出抗體,針對這些族群,建議宜再補接種疫苗增強抗體。現在的國人多無A型肝炎抗體,倘若要出國到A肝疫區,或是國內有小型群聚感染時,建議接種二劑A肝疫苗。5.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十九到四十五歲三劑108年國內在女性十二到十五歲有公費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政策,可預防子宮頸癌等多項癌症,一般建議女性十九到四十五歲的女性可以自費接種。
-
2020-10-09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搶手 帶動肺炎鏈球菌也接種熱烈
公費流感疫苗十月五日開打至今,因受新冠肺炎影響,接種踴躍,同步帶動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熱烈。有診所表示,近期進的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也有診所醫師表示,除自費流感疫苗預約人數破歷年紀錄外,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最近民眾詢問度也變高、接種人數變多,甚至有一家人一同自費接種的情形。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他十月五日共進了兩百支公費流感疫苗,當日就打了近七十支,現只剩廿支,預計明天就會全數打完,隨後要再去衛生局領,但未必有貨。他說,因新冠肺炎讓民眾強化了預防觀念,讓公費流感疫苗搶手,不少診所連自費都超搶手。他自己的診所往年九月才開放自費預約,但今年不斷有民眾詢問,只好提早七月即開放預約;他進貨約七百支,往年民眾預約量僅半數,今年則是幾乎已預約光,民眾也已陸續來施打。林應然也提到,流感最怕的是併發肺炎,肺炎鏈球菌是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之一。他進的是自費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往年詢問度不高,今年因疫情帶動民眾施打意願;上門詢問民眾變多,有民眾更是「左流右肺」,一次接種兩種疫苗,更有一家三代五口都來施打。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和眾診所則表示,公費流感疫苗幾乎打光,近期進的卅支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民眾詢問度高,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等待通知領貨中。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民眾若搶不到流感疫苗,建議可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尤其慢性疾病患者、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群,應優先考慮,可降低雙重感染對肺部的傷害,無論流感或新冠病毒,都可能引發肺炎而威脅生命。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流感季開打流感疫苗 台大:可減少2成新冠肺炎風險
流感疫苗本周一起開打,社會大眾皆期待流感疫苗也能有助新冠防疫。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的研究團隊,今於防疫說明會進行專題報告,分析前半年已經歷流感與新冠肺炎夾擊的南半球經驗,並綜合北半球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流感疫苗打的多,新冠疫情嚴重度較低,且施打時機很重要,在流感季或發生新冠症狀後接受流感疫苗,減少新冠肺炎風險效果最大,效益可達20%到27%。公衛學者張維容表示,根據巴西9萬2264人的研究發現,這群人流感疫苗接種率為31.1%,相較於沒有接種者,30歲以上接種流感疫苗者新冠肺炎死亡率都較低,將近兩成(18%)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下降與流感疫苗接種有關。巴西研究者也將流感疫苗接種時間分三類,第一類為流感季之前就打的,第二類為流感季接種,第三類為流感季期間發生新冠肺炎症狀才接種。結果發現,第二類與第三類的接種時間,對於新冠肺炎風險的降低效益較大,流感季接種者風險減少20%,流感季期間出現新冠肺炎接種者風險減少了27%。義大利的研究結果也和巴西不謀而合。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義大利分析22個省份3到6月流感疫苗接種率與新冠肺炎臨床指標的相關性,結果發現,這22省份接種率介於37-62%,調整五類干擾因子之後,證實流感疫苗接種率與新冠肺炎各類臨床指標呈現負相關,包括抗體盛行率、住院率、加護病房住院率、新冠肺炎死亡佔比,顯示接種率較低的地區也是疫情較嚴重的區域。除了流感之外,研究團隊也提醒需注意新冠肺炎與其他病毒、細菌的共同感染,對於年長及多重慢性病者,可能構成致命威脅。公衛學者古玫生指出,有共同感染的人新冠病毒排毒時間顯著較長,康復情形也比較不好。如果使用抗病毒藥物兩個禮拜後,可以顯著改善肺部感染,不過28天後治癒或死亡的比例並沒有明顯的不同,新冠肺炎嚴重度也沒有明顯不同。公衛學者王威淳指出,根據廣東首第二總醫院49例疑似案例的痰液樣本比對,發現七成患者有共同感染,共有13種細菌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等,其中以嗜血桿菌最常見的。另外,江蘇省醫院257名確診患者則發現11種細菌,肺炎鏈球菌、克雷白氏細菌、嗜血桿菌是前三名,而且在發病第一到第四天內,共同感染率最高,重症者的共同感染比率也最高。急診醫師許辰陽表示,美國及土耳其的個案報告顯示,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的病人,容易發生共同感染而快速併發重症,因此施打呼吸道疫苗是很重要的,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病毒感染為細菌感染打開大門,導致病情加劇,惡化病程,」許辰陽提醒,流感季節在加護病房及住院個案的增加,會導致次發性感染風險提高,這是許多感染症共同的特性。這關係到臨床醫師是否要早期投藥,例如認為個案有較高細菌感染風險,而提早給預防性的抗生素投藥。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疫苗到底孰優孰劣?教授:有一個關鍵已浮出檯面
讀者Alex Shan在2020-10-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美國的Covid-19 疫情近期有增加的趨勢,疫苗的研發也是眾所關注。目前的兩大疫苗使用的製成 – 中國大陸的DNA 疫苗和歐美(Moderna/Pfizer/AstraZeneca)的m-RNA 疫苗 。前者是使用多年的技術,但由於是在中國大陸研發,西方媒體多持負面的看法。後者是近十年研發的新技術,但還未曾使用在大規模的疫苗製作和注射。由於美中近年在個領域的對抗和批評,至今沒有看到在科學基礎上的理性比較。可否請您的專業分析兩者的優劣?祝平安.我看到這個電郵之後,左思右想,一時決定不了,所以就先回覆:「要寫得讓大多數人看得懂,可能不容易,但我會試試看。」疫苗的理論基礎與製作方法,對普羅大眾來說本來就很難理解。現在再加入DNA和RNA之後,那就更會是對牛彈琴了。不過,我最後還是決定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把莫扎特的Twelve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彈成「小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傳統的病毒疫苗可分為兩種:「滅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和「減毒疫苗」(Attenuated vaccine)。「滅活疫苗」是用化學,熱或輻射把病毒殺死之後而產生的,例如流感疫苗。「減毒疫苗」則是用細胞培養來削弱病毒的致病性而產生的,例如麻疹疫苗。DNA和RNA疫苗是大約在30年前才開始發展的。它們是針對病毒的某一特定蛋白而製作的,而就冠狀病毒而言,此一特定蛋白通常就是它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我們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將刺突蛋白的基因複製成DNA或RNA,然後再將它們與載體(vector)結合之後,製作成疫苗。傳統疫苗在注射進入人體之後就會刺激免疫系統來產生抗體。但是DNA和RNA疫苗則必須先進入細胞去將它們所代表的蛋白「表達」(express)出來。如果是RNA的話,那就需要通過「翻譯」(translation)來將蛋白「表達」出來,而如果是DNA的話,那就先要「轉錄」(transcribe)成RNA,然後再通過「翻譯」來將蛋白「表達」出來。這個「表達」出來的蛋白,才會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就冠狀病毒而言,這個「表達」出來的蛋白就是刺突蛋白,而我們身體所產生的抗體就能防止冠狀病毒利用刺突蛋白來侵入我們的細胞。雖然DNA是需要通過「轉錄」及「翻譯」兩道程序才能將蛋白「表達」出來,但由於DNA的穩定性比RNA高,也比較容易操作,所以DNA疫苗和RNA疫苗是各有優劣,也並駕齊驅地在各自發展。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00款新冠疫苗在研發,而其中有兩款已正式在人體使用,另外有7款是正在做第三期臨床試驗。兩款已正式在人體使用的疫苗分別是中國CanSinoBIO(康希諾生物公司)的Ad5-nCoV和俄國的Sputnik V。它們都是DNA疫苗。7款正在做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分別是:1.美國Johnson and Johnson公司的Ad26.COV2-S。它是DNA疫苗。2.瑞典AstraZeneca公司的AZD1222。它是DNA疫苗。3.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的New Crown(新冠)。它是滅活疫苗。4.中國Sinovac Biotech(科興生物技術公司)的CoronaVac。它是滅活疫苗。5.美國Pfizer公司的BNT162b2。它是RNA疫苗。6.美國Moderna公司的mRNA-1273。它是RNA疫苗。7.美國Novavax公司的NVX-CoV2373。它是刺突蛋白疫苗。所以,讀者Alex Shan所說的《中國大陸的DNA 疫苗和歐美(Moderna/Pfizer/AstraZeneca)的m-RNA 疫苗》,並不完全正確。至於讀者Alex Shan所說的《但由於是在中國大陸研發,西方媒體多持負面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大家對中國控管方面的擔憂,而不是因為中國所開發的是DNA疫苗。事實上,美國媒體對俄國的疫苗也都是持負面的看法,而原因也都是在控管方面的擔憂。所以,我個人認為,就效力而言,目前還看不出到底是DNA疫苗較好,還是RNA疫苗較好。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有一個優缺點已漸漸浮出檯面,那就是「疫苗保存溫度」。我在前面已經講了,DNA的穩定性較高,所以DNA疫苗通常只需要用一般的冰箱(攝氏4到8度)來保存。Moderna公司的RNA疫苗是需要保存在零下20度,而Pfizer公司的的RNA疫苗則更誇張地需要保存在零下70度。如何在運送的過程以及在各個定點(例如診所)維持這樣超低的溫度將會是極大的挑戰。美國的媒體已經用mind boggling(令人震驚或難以置信)來形容這樣的挑戰。原文:新冠疫苗,DNA,RNA,孰優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