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泌尿系統
共找到
129
筆 文章
-
-
2024-11-13 焦點.用藥停看聽
27歲研究生感冒買藥吃5臟器衰竭一周喪命!急診醫警告:犯下兩大錯誤
感冒看似是小病,如果亂處理也可能會變重病甚至導致死亡。一名急診科醫師分享一位年輕人罹患感冒自己買成藥吃還加量加種類,最後引爆器官衰竭僅僅一周就失去生命。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急診科醫生高巍分享曾接到一個27歲研究生的遺憾病例,病患當時感冒後自己買感冒藥吃,服用後覺得沒什麼效果,就自己增加劑量,結果還是沒效;他覺得可能因為自己體重比較重,就又買了三種感冒藥同時服用。這名研究生自己亂吃的結果導致五個臟器系統急性衰竭,即使當時動用兩家醫院幾十名醫護人員緊急搶救,仍在住院後短短七天就死亡。高巍指出目前這類感冒藥裡含臨床上最常見的解熱鎮痛藥乙醯胺酚(又稱撲熱息痛),約80%以上的抗病毒感冒藥理都含有乙醯胺酚;如果超量服用乙醯胺酚會損害肝臟,甚至導致衰竭的風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2014年曾發出公告,限制醫生對含有對乙醯胺酚成分感冒藥的臨床應用,FDA認為過量服用乙醯胺酚可能導致嚴重的肝損傷、肝衰竭甚至死亡。所以感冒藥千萬不能加大劑量,或者幾種同時服用,會導致肝腎損害。高巍列舉幾個不同藥物加在一起可能會出現的負面副作用,然而他補充藥物疊加還是會依照不同體質而有不同反應,以下僅供參考:‧抗生素+利尿劑會導致聽力障礙‧磺胺類藥物+維生素C會出現泌尿系統結石‧碘酒+紅藥水會導致碘化汞中毒‧阿奇黴素+克拉黴素同服用會導致藥效下降高巍總結一旦生病了,還是乖乖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遵照醫囑去吃藥,不要盲目地自行用藥,或者自己加劑量和同時服用,結果不但病沒治好卻造成惡化的反效果。資料來源/醫路向前巍子
-
2024-10-14 醫療.感染科
頭痛、走路不穩不是中風…隱球菌感染引發腦膜炎!公園、機車看到牠別亂碰
一位72歲的男性清潔人員,平常會在公園打掃,從去年年底開始,斷續出現右前額頭部鈍痛,還伴隨頭暈及走路不穩的現象,吃了3個月止痛藥後症狀雖然緩解,但始終沒斷根,今年初他的頭痛突然加劇,更發生複視、意識不清、全身無力等症狀,從椅子上滑下,緊急送醫懷疑中風安排住院,進一步檢查發現是感染隱球菌造成的腦膜炎。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珮昀表示,中樞神經感染是指腦部或脊髓受到病原體的入侵,而導致的發炎現象。正常來說,腦和脊髓受到外層顱骨、脊柱以及其下三層腦膜(硬腦膜、蜘蛛網膜、軟腦膜)的保護,病原體不易入侵,但若因外傷或手術植入物、周邊組織(鼻竇炎、中耳炎、骨髓炎等)的感染,或病原體直接血行性入侵,就有可能引起中樞神經感染。隱球菌腦膜炎誤認中風陳珮昀說明,腦炎或腦膜炎在臨床上可能會表現出頭痛、頸部僵硬、意識改變甚至發燒現象,導致部分患者可能誤認為腦中風初期症狀;但也有一部分的病人並不會出現以上特徵,導致早期診斷有所困難。以上述清潔工為例,神經學檢查發現病人步態不穩、意識不清,左眼球視野局部受限,肌腱反射減弱,肢體協調性差等症狀。腦部核磁共振並無發現急性腦梗塞,生理檢查排除重症肌無力,最後在他的腦脊髓液和血液的黴菌培養長出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立即給予抗黴菌藥物,並置放暫時性的腰椎引流管降低腦壓,病人意識逐漸恢復清醒。醫師為病人安排住院經引流管、定期做腰椎穿刺釋放腦脊髓液,以控制其腦壓過高的情形。經過數周治療,病人的頭痛、頭暈、複視和體力也逐漸改善,目前病人持續服用口服抗黴菌藥物,預計要服用至少半年,並出院返家回到神經內科門診追蹤。隱球菌腦膜炎好發這類人陳珮昀指出,隱球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伺機性感染病原體,常存在於鴿子或鳥類的糞便中,主要感染途徑為經由呼吸道吸入帶有菌體的塵埃,或經由皮膚傷口接觸或食入病原體,再經由血行性感染其他器官(肺、中樞神經、骨骼、泌尿系統、眼睛⋯⋯等)。隱球菌腦膜炎好發於免疫力低下者,如愛滋病患、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器官移植後的患者等。臨床上表現出亞急性或慢性的病程,起初症狀並不典型,容易被以為是感冒而輕忽,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發燒等症狀,嚴重甚至會意識不清、癲癇、黴菌血症且有生命危險。避免接觸戶外公園禽鳥糞尿陳珮昀建議,預防隱球菌感染的方法為注意環境衛生,定期清理並消毒鴿舍,妥善處理鴿糞,注意傷口清潔,避免食入不潔食物;本身若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則要盡量避免接觸戶外公園禽鳥類及受鳥糞汙染的土壤、植物或腐爛的有機物、食物等環境。陳珮昀提醒,頭痛和頭暈為神經內科常見症狀,但若症狀反覆或持續未癒,甚至出現複視、肢體無力、平衡感失調、意識改變、口齒不清等神經功能異常,一定要立刻就醫,並告知過去病史及職業、接觸、旅遊、群聚史,由醫師進一步鑑別可能的病因並盡早對症治療。【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758.html】
-
2024-10-03 養生.運動健身
長壽運動「超慢跑」不是人人適合!醫點名2類人先諮詢過專業再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超慢跑是從日本節目爆紅興起的一種運動,主打低強度且適合所有年紀的人動起來,堪稱是一種適合減肥、鍛鍊肌肉和增強心肺耐力的低有氧運動,以類似原地跑步的方式來達到運動,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可以邊看電視或聊天時同步運動。但是「超慢跑」並非字面上的慢,其實它有一定的節奏與速度要求,例如每分鐘達到180下,時速要比健走更快些。 這些常見疾病都跟不運動有關 肥胖者要注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任程威銘說,有許多疾病都跟不運動有關,一般常見的性功能障礙或勃起障礙,因爲血管很細小如果長期缺乏活化、代謝不良等導致血管功能不佳,就很容易受到血脂、膽固醇等的影響,而這些患者也同時屬於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另外,肥胖問題也會直接影響泌尿系統的健康,像是男性的攝護腺肥大或產後婦女、高齡長者常見的尿失禁、骨盆腔鬆弛等症狀。 非人人適合超慢跑 這些人最好先諮詢醫師意見 不過,超慢跑因不分年齡、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很受歡迎,運動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超慢跑真的人人都適合嗎?程威銘指出,超慢跑除了具備流行的話題性,運動成本也較低,算是一種無門檻的運動,相信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也能輕鬆上手,適合運動新手、年長者或體能較不好的人,但若是患有足底筋膜炎、有膝蓋、腳踝、關節疾病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還是先諮詢醫師的意見再開始練習。 超慢跑這些事項要注意 依自己體能運動才能堅持 值得注意的是,超慢跑看似簡單,細節更需要留意,從暖身與伸展、速度節奏、跑步姿勢到穿著的鞋襪等,更重要是留意自己的體能狀態,建議剛開始可以從原地踏步開始,慢慢調配自己的速度與節奏,找到能讓自己保持持續運動的最佳方式。 【延伸閱讀】專家讚「超慢跑」7大好處!不過4族群不適合「超慢跑」好不好?骨科醫妙答 這樣運動更有幫助【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931/】
-
2024-09-02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不只手腳麻⋯自律神經病變當心「4類器官」功能異常!日常保健4要點
糖尿病不僅只影響血糖,還要小心神經病變併發症!55歲的阿明因手腳麻痺、刺痛影響睡眠,有時感覺腳像有螞蟻在咬,仔細看看卻什麼都沒有,到奇美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病變,經控制血糖和使用治療藥物才獲得改善。醫師提醒,糖友若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糖尿病足」,恐怕面臨截肢風險。根據衛生福利部2023年資料,國人的糖尿病盛行率約為10至12%,平均每10人就有1到2人罹患糖尿病,換算台灣約有218萬人患有糖尿病及其多樣性的併發症,隨著人口老化和生活方式改變而逐年增加。其中,糖尿病神經病變儼然成為致命隱患。手腳麻當心糖尿病神經病變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至誠表示,糖尿病會導致多種併發症,其中以神經病變最常見且危害極大,亦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殘障及多樣不適症狀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些病變通常因長期高血糖未有效控制,導致周邊神經受損,進而引發手腳麻木、刺痛、燒灼感及肌肉無力等症狀。黃至誠說明,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危險性在於其症狀初期不明顯,容易被忽視,但隨著病情進展超過10年以上,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足部潰瘍、感染甚至需要截肢。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至關重要。自律神經病變恐4類器官功能異常除了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還可能引發自律神經病變。黃至誠指出,可能導致心臟、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其他器官的功能異常。自律神經病變的症狀可能包括:.心血管系統問題:如心率變異性減少、姿態性低血壓等,這些症狀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昏厥、甚至猝死的風險。.消化系統問題:如胃輕癱,導致食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減慢,進而引起噁心、嘔吐和腹脹等症狀。.泌尿系統問題:如膀胱功能障礙,導致尿滯留或尿失禁。.性功能問題:男性可能出現勃起障礙,女性也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他強調,自律神經病變較周邊神經病變更常被忽略,但其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同樣深遠,若置之不理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而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關鍵在於「控制血糖」,並定期進行神經學檢查,穩定的血糖水平可以顯著減少神經受損的風險,而定期檢查有助早期發現問題並由醫療早期介入並加以控制。糖友自我保健注意4點黃至誠建議,糖尿病病友應注意以下幾點:.定期檢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神經檢查,包括感覺、反射和肌力等功能的評估。.血糖控制:遵循醫師指導,保持血糖在正常範圍內,並避免血糖過度的高低波動。.健康的生活型態:保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和健康的體重管理,有助於減少神經病變的風險。.足部護理:每天檢查足部,保持清潔和乾燥,避免穿不合腳的鞋子,以防潰瘍和感染。黃至誠提醒,除了提高公眾對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認識外,也鼓勵糖尿病病人積極自我健康管理。早期發現和介入,調整生活型態,可以大大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降低併發症風險。若有相關病變問題應積極諮詢專業醫師,制定並遵循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以確保最佳健康狀況。【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207.html】
-
2024-08-30 養生.聰明飲食
南瓜v.s南瓜子其實功效大不同!南瓜子能舒緩經痛、保護血管、抗發炎...男生每天吃oo顆還能保養攝護腺
南瓜籽具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Omega-6、亞麻油酸、不飽和脂肪酸等,可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控制血液中膽固醇的功效、增加血管彈性、紓解高血壓。 小小的南瓜子常被人低估了其健康益處,南瓜子實際上是一種充滿營養的超級食物,值得被列入飲食清單中。以下為您介紹南瓜子營養功效,以食用禁忌。南瓜子舒緩生理痛、保養攝護腺 有6大好處南瓜子功效好處超多,對男女性都有極大好處,堪稱超級食物。仲夏醫美診所總院長黃仲立就曾分享以下5大南瓜子好處: 促進血管健康南瓜籽具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Omega-6、亞麻油酸、不飽和脂肪酸等,可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控制血液中膽固醇的功效、增加血管彈性、紓解高血壓。 舒壓、助眠南瓜子還有維持身體機能必須的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及調節生理放鬆機能的血清素。且豐富的色胺酸,其在血清素的合成扮演重要角色,血清素可以讓大腦感到放鬆,透過轉化成褪黑激素還能幫助紓壓與提升睡眠品質。 增強免疫力、抗發炎另外,南瓜籽還含有豐富礦物質,包含磷、鈣、鉀、鐵、硒、鎂、鋅等。礦物質為人體必需營養素,能維持並增強生理機能、增強免疫力、促發身體機能,幫助身體抗氧化與抗發炎。 舒緩女性生理痛豐富的礦物質當中的「鎂」有諸多功能,可以抑制收縮神經傳導物質生成,讓身體水分平衡,達到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水腫外,在女性生理期間的不適,可以幫助安定情緒、子宮內膜放鬆與舒緩疼痛。 降低體內自由基黃仲立指出,南瓜籽中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硒等抗氧化營養素,可降低體內自由基,達到延緩老化、降低老化引發的疾病。鈣質則可預防骨質疏鬆。最後,膳食纖維則可改善便秘、降低食慾。 攝護腺保養南瓜子對於男性的攝護腺保養相當有益處。中國附醫衛教資訊指出,南瓜籽為營養素鋅的天然來源,有抗氧化的功效,並含有維生素E及許多有益人體的物質,可以抗發炎與促進膽固醇的代謝,能改善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研究發現,每天吃50公克左右的南瓜子(相當於20-25個),可消除攝護腺的初期腫脹,以及強化泌尿系統與預防攝護腺增生。 此外,衛生福利部建議男性對鋅的攝取量為每天15mg,上限攝取量為35mg,如果沒有食用海鮮或堅果等鋅含量豐富的食物,一天大約只能攝取到10mg的鋅,因此男性平時不妨多吃些南瓜子、牡蠣、鮮蚵、生蠔或蛤蠣等。南瓜子、南瓜功效大不同國健署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發文提到,天冷的時候,南瓜濃湯是一道美味的料理;而窩在家裡看電視,手上的南瓜籽也是很容易一口接著一口的零食。單獨品嚐兩者有時候很難想像都是出自於南瓜,因為他們的味道、口感完全不一樣。南瓜與南瓜籽有什麼區別呢? 南瓜 南瓜子 營養成分 屬全穀雜糧類,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A、β-胡蘿蔔素。南瓜的果肉跟米飯一樣,都是以醣類為主要的營養。 南瓜籽就跟葵瓜子、瓜子一樣,都是屬於堅果種子類,富含鎂、鋅、維生素E。它主要的營養素是油脂。 功效好處 具抗氧化力,且可抑制癌細胞生長。 南瓜含有的黃體素具有抗氧化力,還能預防肺癌、子宮癌、乳癌、皮膚癌、大腸癌、食道癌等癌症。 南瓜含有的甘露醇可降低腸病變。 促進血管健康 舒壓、助眠 增強免疫力、抗發炎 舒緩女性生理痛 降低體內自由基 攝護腺保養 攝取注意 如果煮了南瓜濃湯,別忘了當天的飯量要少一點點。每餐建議份量:飯比拳頭多一點。 吃多了熱量很容易爆表。建議先用湯匙挖一匙出來,差不多就是1天的建議份量。 吃南瓜子要注意仲夏醫美診所總院長黃仲立提醒,南瓜籽的營養成分雖可控制血液中膽固醇,但其為高熱量食品,攝取過多也有可能會讓膽固醇上升、體重增加,因此食用量也需要控制,並不是吃越多就越好。有慢性疾病的病患,可向醫師告知慢性病史,透過完整了解身體狀況,補充適量營養素,才能達到強健體魄的功效。 延伸閱讀 南瓜抗癌又營養...他照三餐吃,血糖卻飆高!營養師:南瓜不是蔬菜,吃多反傷身 容易脹氣、胃痛?中醫師教你吃南瓜和●●●讓腸胃變強壯!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南瓜有這麼多種!到底那些適合煮湯或涼拌?一次告訴你 資料來源:國健署食在好健康、仲夏醫美診所、中國附醫、台灣癌症基金會、食藥署 責任編輯:曾耀儀核稿編輯:林勻熙延伸閱讀: 別再汙名化「喝冰水」,好處其實超多!緩解胃食道逆流、調節自律神經...台大醫師告訴你:15個喝冰水的好處 黃金果怎麼吃?不能和什麼一起吃?黃金果營養5功效與3禁忌、價格一次整理
-
2024-08-23 性愛.性愛後遺症
太常愛愛會腎虧?泌尿醫解答真相 1情況千萬別再繼續了
 你應該有聽過,如果太常恩愛會「敗腎」、會「腎虧」,這是真的嗎?真的有這種事情? 太常恩愛 對泌尿道感染的3影響  泌尿科體系戴槐青總院長指出,這是真的,太常恩愛真的有可能造成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增加,主要有幾個原因: 1、細菌進入泌尿道的機會增加:在性行為過程中,細菌可能會因此進入泌尿道,特別是如果沒有注意衛生或缺乏保護措施時,就可能導致尿道炎或其他泌尿道感染。2、尿液排泄次數增加:過度的性行為可能導致尿液排泄次數增加,尤其是在短時間內發生多次性行為的情況下。增加了細菌進入尿道的機會,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3、免疫系統壓力:長期過度的性行為可能對免疫系統產生壓力,使身體更容易受到細菌或其他病原體的侵害,增加了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率。 3方法應對 太常做愛導致泌尿道感染 1、保持個人衛生:性行為前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非常重要,像是清洗性器官,使用保險套,並確保性行為環境乾淨衛生。2、控制性行為頻率:適度控制性生活的頻率,有助於減少泌尿道感染的風險。而什麼叫適度,這當然沒有一個通用標準,只是如果你已經覺得不舒服了,就千萬別再繼續了。  3、定期醫療檢查:在有規律性生活的狀況下,建議定期進行泌尿系統健康檢查。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治療,也能有效預防感染。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你以為有效的「4種避孕方式」全錯了!婦產科醫示警 愛愛完灌洗下面中鏢 ·太常愛愛害「陰道鬆弛」?醫吐「3原因」超錯愕 瘦太快的人小心了
-
2024-08-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如何避免快速退化?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
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數年,已持續吃藥這麼久,行動卻不見起色,除了綁垃圾袋、繫鞋帶穿襪等日常生活愈來愈困難,還常因腿軟等症狀站不穩跌倒,家人嘮叨「要活就要動」,其實對罹病多年的病友來說,他們並非不想走動,而是動不了,既擔心病情惡化,又氣自己,好沮喪……巴金森病最新治療建議有哪些?擔心副作用怎麼辦?有哪些招式可以幫助症狀延緩,改善腳無力?病友三大困境一次看。在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社群與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姐妹社團合作,發起全台第一份巴金森病友生活經驗大調查,並邀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等病友團體推廣。本次調查以線上填答的方式進行,總計回收1057份有效樣本,其中約七成五為巴金森病友、家屬或主要照顧者。受個資法保護與尊重病友隱私,或因巴金森病友行動不便等因素影響,調查以自願填答之巴金森病友與家屬為對象,且回覆對象偏向活躍於數位行為之病友及家屬。此外,本次調查結果,病友罹病期別多以早、中期為主,協助指導該調查的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推測,可能與中晚期病友對於線上調查的數位應用落差有關。吳瑞美表示,不同病程及罹病年份的巴金森病友,會出現的症狀及所需的治療都有所差異。每位病友對於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在治療上需要配合病人的年紀、罹病期別與症狀表現、以及是否有其他共病等狀況全方位考量,量身打造治療方針。根據調查結果,吳瑞美期待以巴金森病友及照顧者常面對的疑問與困擾,提供大方向、原則性的參考指引,然而,不同期別的病友困擾各異,並非每個病友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透過規律回診,與醫師一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與照護方式,是延緩疾病退化最重要的觀念。本次調查反映巴金森病友常有外出行走障礙、藥物副作用、藥效減退等三大困擾,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綜合整理元氣網過去之相關報導,將巴金森病各專家分享重點一次看:【困擾一】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有三成五的病友出現藥效時好時壞的情形,且僅有兩成病友做過「藥效減退自評表」巴金森病友可能曾在症狀相當輕微時,使用B型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隨著病情進展,腦內自體分泌的多巴胺會減少,藥效需求也就增加,多數病友使用的藥物,大致可分為兩類:以直接補充多巴胺的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及刺激多巴胺接收體的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 DA)。根據2023最新發表的《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巴金森病治療建議》,早期巴金森病患者的用藥,在大於60歲至70歲以上病患因對副作用的耐受程度較低,建議優先使用左旋多巴;而在60歲(含)至70歲以下病患,則建議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台北神經醫學中心教學副院長葉篤學表示,雖然因應患者體質不一,部分患者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可能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異常衝動等副作用,但也能避免過早出現如異動症等會為病友生活品質帶來影響的運動併發症。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表示,若藥效減退、波動或藥物副作用太強烈,影響病人行動能力或生活品質,就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巴金森病的手術治療包含:深腦刺激術(DBS)及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又稱神波刀、醫薩刀,目前只核准本態性震顫以及以震顫為主的巴金森症)目前手術以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為主,透過植入細長的電極導線,產生電流調控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藉以改善動作障礙症狀,降低巴金森病用藥量,減少高劑量藥物使用下容易產生的副作用。但他補充,並不是所有巴金森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需要接受醫師深入的評估,如非典型巴金森病、巴金森病合併失智或憂鬱症病人就不適合進行這類手術。「如何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腦中多巴胺濃度維持在穩定狀態,是重要治療目標。」陸教授神經科診所院長陸清松以「巴金森病管理策略」圖示說明,多巴胺如能在血中維持穩定濃度,病友就能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職場。如國內引進新劑型左多巴合併速效和緩釋效果,短效、長效成分進入體內,有助於穩定血中濃度,減少藥效波動,讓電力不中斷,找回身體主控權。 【早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確診了巴金森病 我會失能嗎!早期巴友注意「這些事」停下退化的腳步 【中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副作用、合併症通通來!巴金森病中期病況複雜,與醫師並肩作戰更關鍵【困擾二】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三成病友曾自行停藥或加減藥,這些病友中,超過六成自行調藥的原因是出現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葉篤學表示,病友用藥幾年、經過蜜月期後,可能出現運動方面的併發症,如藥效減退或因多巴胺不足而「斷電」無法控制肢體,行動固僵。他也補充,若年輕發病的病友使用藥效較強劑量較高的左旋多巴,約五成患者在五年內會出現異動症,即服藥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間,身體會因瞬間獲得大量「電力」而突然不自主地全身扭動。陸清松指出,傳統藥物一天需服用三至四次,每次藥效維持三至四小時,許多病友在接受傳統藥物治療五、六年後,若沒了藥效,會陷入「木頭人」窘境,就像是中了迪士尼艾莎公主的魔法,頓時僵住,動彈不得。不少中期巴金森病人受藥物副作用或是藥物反應的不穩定性所苦,甚至因此出現放棄用藥的念頭,巫錫霖說,面對以上類似狀況的病人,可透過記錄吃藥時間、藥效時長、用藥反應等,回診時可以提供醫師當作參考,更利於調整用藥,尋找最適合的用藥策略。葉篤學補充,醫師也會視病患作息、職業與生活作息需求調整用藥,「治療過程若有特殊的用藥需求,都可以提出與醫師討論」他有位在職場中擔任主管的病患,回診時反應開會時被同事或客戶看見症狀,十分尷尬,於是他透過調整藥物協助病友在工作期間能更好地控制症狀表現。他鼓勵病友,多與醫師討論、依照醫囑用藥,配合規律運動,延長蜜月期超過十年並非不可能。高雄長庚醫院神經肌肉疾病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林祖功也形容,「一百位巴金森氏症病友,治療藥物搭配就有一百零一種方式。」當患者需長期用藥,有時藥物劑量不足或太強,而出現藥效波動,此時就要重新調整用藥。「部分巴金森病病友常因服藥後,感覺治療效果不佳而到處就醫,如此一來成了藥物白老鼠。」林祖功曾收治一名70多歲巴金森病女患者,始終感覺藥物治療沒有效果而到處就醫,每位醫師都在嘗試最佳用藥,而病人就是一直使用不同的藥物,不斷受苦。他建議轉換醫師時,應要有前一位醫師的轉診資料,並找尋神經內科醫師追蹤,避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困擾三】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病友及家屬最困擾的情境:第一名為出門怕跌倒有近五成、第二名為身體失去平衡後,漸漸哪兒也不想去則占四成。巴金森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靠運動延緩疾病惡化,並避免身體肌肉過於僵硬導致跌倒受傷,物理治療師池悅表示,曾有巴友反應,身體僵硬動不了,沒有信心,或長期沒運動,一動就會累,因此建議先從居家運動開始,以安全、不痛為首要,躺姿、坐姿、站姿各分享3招簡易居家運動: 許多巴金森病友反映腳無力的現象,肌力體能教練鄧浩翔表示,病友可透過訓練提升肌肉量、骨質、運動協調與反應能力,有助於預防跌倒、提升生活品質。他提醒,巴友的訓練動作要能讓自己大力呼吸,甚至有點短促,才能算是訓練,但「先求有,再求好」,不須一步到位。【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巴友如何運動?專家推薦8招減緩僵硬、提升神經功能此外,巴金森病牽涉到神經、肌肉控制等,為延緩病程進入中晚期,病人應配合醫囑服藥及規律運動,並從罹病初期就要開始訓練吞嚥功能。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患者用餐時,有可能出現吞嚥困難,家人須多給予時間、耐心,尤其病友吞嚥功能不佳,喝水、吃流質食物容易嗆咳,建議在流質食物中適時添加增稠劑。且病友進食時一定要專心,原因是大腦退化後,無法一心多用,此時家人不要和病友說話,避免嗆咳感染肺炎。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黃瑄湄分享,巴友若出現吞嚥困難狀況,還可能減少病患喝水、進食意願,長久下來也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罹患肌少症。後期,病友們可能會因為反覆的嗆咳,而將液體、食物以及口咽部的致病菌帶入肺部,抵抗力降低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嚴重便會造成死亡。因此除了身體四肢等運動,日常也可透過吞嚥練習,避免吞嚥困難的狀況發生。 另口腔肌肉也與控制說話的發聲系統有關,也會同步影響呼吸系統的肺活量與喉嚨聲帶震動。一旦退化,病患就會出現說話小聲、難調整語速、感覺話堵在嘴裡或字擠在一起等狀況。也可透過發聲練習提早鍛鍊。【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說話小聲 吃飯卡卡 巴金森病吞嚥障礙藏致命危機 專家建議2練習防肌肉退化【想解惑】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近五成病友在確診前都曾看錯科:其中,第一名為骨科約佔四成五、第二名為復健科占三成五。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典型的症狀是動作障礙,部分民眾想到手抖就會與巴金森病連結,事實上,仍有三成巴金森病人不會產生顫抖的症狀,尤其是較年輕的病人。有時他們出現的症狀可能是酸痛,僵硬,動作略為遲緩會被誤以為因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才出現的問題。這些看似要掛骨科、復健科、精神科等的症狀,其實都可能是巴金森病的症狀表現。根據台灣臨床統計,巴金森病人常發生的非動作障礙症狀中,逾50%會出現頻尿等泌尿系統障礙;30%的病人有睡眠障礙、記憶障礙、憂鬱焦慮等;約25%會出現消化系統、性功能障礙或心血管疾病;甚至有10%的病人,會出現幻覺或妄想。然而以上的非動作障礙並不一定在確診巴金森病後才會出現,許多巴金森病友回想罹病前幾年,就曾有上述情形,吳瑞美解釋,快速動眼期是睡眠中的做夢階段,此時四肢應該呈現無力狀態,而部分有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症狀的病人,會真實表現在夢中的狀況,常拳打腳踢或大聲吼叫,一旦出現此症狀,有20%-30%會在5年內轉變為巴金森病,她補充,若出現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也要同時留意非典型巴金森病及阿茲海默症等可能。這些前兆回想起來,當時並不容易發現,吳瑞美表示,由於巴金森病是神經退化引起的疾病,反映出的前兆也常因人而異,患者通常是發現關節僵硬、動作比以前緩慢、散步時的步伐總是落後同伴,才自覺異常,最後於神經內科確診。【原來這些都是巴金森病惹的禍】>>>半夜拳打腳踢 夢話講不停 當心5年內巴金森病找上門!除了大調查的主要困境,聯合報慢病好日子亦邀請巴金森病友留言分享自身困擾,並由全台各縣市11位神經內科醫師為巴友及家庭解惑:【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7-21 養生.聰明飲食
保護心臟大腦健康、支持免疫系統 吃富含槲皮素食物6大好處一次看
槲皮素(Quercetin)是一種黃酮類(flavonoid)化合物,廣泛存在於許多蔬果中,賦予蔬果多彩的色澤,是天然的植物色素。它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抗發炎作用。許多研究都證實槲皮素對人體有利,從幫助免疫系統到降低各種疾病風險。1.具抗氧化作用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人體會產生名為「自由基」的化合物。自由基會破壞健康細胞,引發基因突變,加速衰老,並增加心臟病和糖尿病等疾病風險。槲皮素強大的抗氧化活性已被證實可對抗自由基的傷害,防止過早衰老,降低慢性病風險。2.具抗菌作用槲皮素具有抗菌作用,可防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尤其對影響皮膚、消化、呼吸和泌尿系統的細菌特別有效。槲皮素也被證實可干擾抗藥性微生物的生長,也就是可對抗已有抗藥性的細菌菌株。3.保護心臟健康研究證實槲皮素可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降低動脈壓力,高血壓會損害動脈並導致心臟病。此外,它還能抑制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對抗氧化,避免血管硬化。4.保護大腦健康槲皮素所屬的黃酮類,是抗氧化家族,其抗氧化和抗發炎活性已獲廣泛研究,這兩種作用對預防阿茲海默症很重要。5.支持免疫系統關於槲皮素和免疫系統的研究結果,好壞參半。一項實驗中,1002名參與者每天服用500毫克或1000毫克槲皮素或安慰劑,持續12周。整體而言,與安慰劑相比,槲皮素補充劑對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沒有顯著影響。但一組年齡在40歲以上,且認為自己身體健康的參與者中,每天服用1000毫克槲皮素,可減少總病假天數,並減輕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嚴重程度。6.可能有助改善COVID-19症狀已有十多項研究,評估槲皮素對COVID-19的預防和治療效果。當槲皮素補充劑與傳統新冠肺炎療法用於感染早期階段時,患者的早期症狀有所改善,並降低重症風險,包括住院治療。但仍需更多臨床試驗來確定其功效。槲皮素的來源.蘋果、漿果類、櫻桃、柑橘類水果、葡萄、梨子。.蘆筍、綠花椰菜、羽衣甘藍、洋蔥、番薯、番茄、韭菜、香菜、蒔蘿。.綠茶、紅茶、紅葡萄酒。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2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漏財與漏尿」你選哪一個?
最近黃仁勳來台,引起一股熱潮。老同學見面。「AI一波,你有賺到嗎?」「啊,沒有,太晚上車了,我就是有漏財運!」「你呢?」「我啊,是有小賺,但我寧可跟你換!」「為什麼?」「我漏尿啊!」「一用力或一咳嗽就漏尿。」「好丟臉,出去外面都要包尿布啊!」近年來,高齡者逐漸增加,但當初造物者設計的泌尿系統逐漸不合使用,很多女士們尤其生孩子後,或子宮下垂或子宮長了肌瘤,壓迫到膀胱,容量減少,壓力增加,一緊張或用力就會漏尿;或者男士們攝護腺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變大,據統計50歲的男性50%有攝護腺肥大,70歲有70%,100歲則100%,無人能倖免。年輕時,兩位同學一起尿尿比較誰射得比較遠,等年齡大時,則是互相比較誰尿得比較久,這是年紀大的男士們心中的大恨。攝護腺肥大可以經過手術切除攝護腺而獲得改善,但也有男士們抱怨,切除之外,在炒飯時缺少最後一步的射精快感,據說是內射到膀胱內了。此外,近年來攝護腺癌的男士們比率愈來愈高,這男士們心中的大恨,好比乳癌是女士們心中的大恨一樣。針對攝護腺癌,雖然透過抽血驗PSA(攝護腺特異抗原)來早期偵測,但大部分的人PSA高其實都是單純的攝護腺肥大,單靠PSA檢查無法鑑別,不得已之下只能靠切片檢查,切片檢查陽性固然要積極處理,但陰性也不代表不是攝護腺癌。近年的攝護腺磁振造影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攝護腺癌,同時在做切片時也可以在磁振造影及超音波結合的導引之下做得更精準,比以前的盲目隨機取得的切片精準得多了。萬一有了攝護腺癌,如果發現得早,沒有骨骼或局部轉移,可利用達文西手術將攝護腺切除,但因攝護腺兩旁有神經,控制人的尿尿及性功能,手術時為了徹底將腫瘤完全清除,有時會傷及這兩段神經,因此有些病人手術完會漏尿,尤其是在用力或咳嗽之時,是許多手術完的病人心中的最痛,因為堂堂男子漢包著尿布不方便也不衛生,最重要的是深深打擊了男人的自尊心。希望醫學再進步,可以手術更精準,同時也有方法可以根本解決漏尿之苦。總之,「漏財」與「漏尿」之間的抉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前者靠個人的智慧與機運,後者靠醫學的進步、醫師的努力了,阿們。●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6 退休力.活躍好學
夏天種4植物 泡茶、煎蛋助養生
現代人重視居家生活,在家種植綠色植栽不僅能妝點室內,還能培育出療癒身心靈的植物。園藝治療師廖美惠推薦想成為「綠手指」的植友,可種植魚腥草和白鶴靈芝2種青草,製成茶飲有清肺降火和保養皮膚效用;也推薦植友種植火炭母草,用來煎蛋味道獨特、營養豐富。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MOA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攜手,規畫退休5力課程「實(食)用園藝系列—輕鬆打造植感居家生活」,教導民眾在炎炎夏日可以輕鬆種植綠色植栽。7月20日第一堂課以本土青草作為主題,廖美惠介紹魚腥草、車前草、火炭母草、白鶴靈芝草等4種陽台可輕鬆栽種的青草植物,不僅運用到餐桌上,還能美白保養身體。廖美惠提到,魚腥草是清冠一號中使用的植物,對呼吸系統和肺部有益,不僅能清肺降火,還能用來製作面膜,生吃時可以加入鳳梨和蘋果提升口感。車前草可與枸杞一起煮茶,增強保健效果,尤其可保養泌尿系統。火炭母草可以入菜,這種青草在鄉間隨處可見,葉子可以拿來煎蛋,營養豐富;長輩們閃到腰時,會將葉子搗碎後加入米酒,拿來舒緩腰部。白鶴靈芝草的葉子可以煮茶飲,或剁碎後加米酒敷在扭傷的部位,以減輕疼痛。針對夏季種植的挑戰,廖美惠提供3點實用建議,首要避免讓植物直接暴露在大太陽下,可選擇在樹下或陽台遮蔭的地方種植;其次,剛開始種植的兩周內,保持土壤潮濕,在晚上或清晨澆水,避免濕熱悶壞植物根部;最後是選擇透氣性好的土壤介質,也是成功種植的重要因素。實(食)用園藝系列—輕鬆打造植感居家生活5堂課上課日期:7月20日(六):植物的力量—讓植物照顧你8月03日(六):壁掛式植栽(植物上板)手作8月10日(六):植物心南向—南洋辛香料8月24日(六):養顏美容的蘆薈與健胃解毒的紫蘇8月31日(六):石蓮花與多肉小森林上課時間:下午2時至4時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73號4樓洽詢:02-8692-5588轉5869線上報名:https://shih5869.pse.is/64m89g
-
2024-06-03 養生.聰明飲食
廚房配角蔥薑蒜不只幫食物提味 防感冒、抗老化、增免疫…健康益處多
大家都知道蔥薑蒜能大幅提升食物的香味,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三項辛香料富含哪幾種營養成分?說到食材的營養,得先了解「植化素」,營養師許秋萍說,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蔬果中除了主要的營養素之外,食材當中還有近萬種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物質就是「植化素」。 簡單來說,這些提供植物自我保護功能的特別物質,對人體也有不同的功用,接下來,就針對蔥、薑、蒜的主要植化素來做討論。 蔥能增強消化功能、預防感冒蔥的營養非常豐富,就西醫營養學觀點來看,蔥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A、B、C及鐵、鈣、磷、鎂等礦物質;最豐富的植化素是「纖維質」,每100公克的蔥,就含有3.5公克的纖維,纖維質會增強人體的消化功能,所以,很多人吃了蔥料理之後,會感覺排便順暢,就是這個原因。 除此之外,蔥的表皮細胞含有大量有殺菌作用的蔥辣素,蔥辣素有殺菌、預防感冒的效果,俗話說:「蔥辣鼻子,蒜辣心。」蔥的辛辣味能去除腥膻等油膩菜餚中的異味,同時產生特殊的香氣,而就是這種特殊的氣味,可以刺激胃酸分泌,營養素當中的硒,更能增進食慾,對有些胃動力不足、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引起食慾特別明顯。 中醫更認為,蔥一身都是藥,除了上述能解熱、通腸,蔥籽還可以養目、溫腎,蔥葉揮發性的辣素,通過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統,也會刺激相關腺體的分泌,讓人流汗或是想上廁所,因此,相關中醫才會記載,蔥具有祛風發汗、解毒、消腫之功效。 薑能抗老化、助減重、加速血循環天冷時,很多人會來杯薑茶,晚上聚會再到薑母鴨餐廳報到,不少人把吃薑變成最簡單的驅寒保暖方法,連營養師都說,薑的攝取方法多變,就「取暖」的方便性來說,簡單喝一口,自動熱上身!許秋萍指出,薑的化學成分相當複雜,目前已發現至少有100種以上的化合物,主要在薑油裡的「薑辣素」會讓薑吃起來辣辣的,薑辣素在預防自由基危害人體造成老化的機制上,有很強的功效,它能能在體內產生抗氧化酶,有效抗衰老。 除此之外,薑辣素還會刺激心臟和末梢血管擴張,使血液循環加速,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汗、利尿消腫,這和蔥的功效類似。更多人注意的是,薑成分同時能促進快速燃燒脂肪,所以,有些瘦身產品會強調含有薑的元素。這和《神農本草經》記載,薑可以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意思就是能治療外感風寒、寒冷腹痛、濕痛、受冷腹瀉、止嘔散寒、發汗化痰、止煩躁等,都是相互呼應的。 在薑的攝取上,營養師建議,高溫脫水的較好,有些人會把生薑曬乾或烘乾,這種做法將會更加提升薑的保溫效果,經過醫學實驗證明,能讓血液變清澈,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對於血壓、血脂和血糖的控制降低,有著醫學上的實證效果。 蒜能幫助殺菌、溫熱腸胃、增強免疫家庭主婦炒菜時,很愛把蒜切碎爆香,整個炒鍋瞬間香到爆棚,菜餚滋味更加豐富,營養師說起眾人經驗,相信你我都很有感。她表示,大蒜是一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家庭常備提味辛香料,這種地下鱗莖,由多個蒜瓣集合形成的蒜球,在料理上,相對於蔥薑可以高溫料理,營養師建議大蒜最好是生吃或是低溫攝取。 《本草綱目》中提到,大蒜促進消化、溫熱腸胃,使胃的不適情況好轉。營養師指出,大蒜最主要的植化素是「蒜辣素」,具有殺菌、殺蟲、解毒、防腐等功效,能夠輕易殺滅多種病菌,若把一瓣生蒜放在口中嚼幾分鐘,就能殺滅口腔中潛藏的各種細菌,所以你可能看過,有些老一輩的人,在牙齒酸痛時,若無法立即就醫,就會把薑蒜搗碎敷在牙周上來舒緩疼痛,也算是應急的做法。 除了眾所皆知的殺菌作用之外,西醫的觀點中,大蒜含有400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物質,可防止血管內膜受損傷,對調節血脂、平衡血糖、降血壓、預防血栓形成、防癌抗癌、增強機體免疫力具有獨特的療效。 延伸閱讀: ·選購大蒜時,千萬別買到這3種,吊掛在通風處易於保存,2道簡單蒜料理 ·「這5種食物」放冷藏錯了!番茄、洋蔥上榜 尤其這1種壞更快
-
2024-05-31 醫療.新陳代謝
免費紅茶當水喝 他不到40歲就得糖尿病
彰化縣36歲王姓男子最近一年日夜頻尿,睡眠品質下滑,求醫檢驗發現醣化血色素接近正常值的一倍,醫師追根究柢原來他在餐飲店工作,都喝店家免費供應的含糖紅茶,很少喝水,加上糖尿病遺傳體質、肥胖等高風險因子而誘發糖尿病。衛福部彰化醫院家醫科醫師郭馨鎂為王男診治,從他的求診過程發現因頻尿先到泌尿科看診,檢查不是泌尿系統出狀況,轉介到家醫科,檢測血糖才知王男的醣化血色素達13%(正常值4.0~5.6%)且已尿糖,微蛋白尿達42 mg/Dl(正常值小於30mg/dL),確診為糖尿病。郭馨鎂今表示,通常血糖過高會出現尿糖,尿糖代表腎臟的腎絲球過濾液的糖過多,腎小管無法全部吸收,從尿液排出;尿蛋白過高代表腎臟受損,無法好好留住蛋白質而隨尿液排出,換言之,王姓病人的糖化血色素非常高,已經嚴重到開始破壞腎臟。郭馨鎂說,王姓病人有家族糖尿病史,飲食沒節制,愛吃炸物,含糖飲料當開水喝,身高180公分、體重110公斤屬於肥胖體型,這些高危險因素釀成不到40歲就罹患糖尿病;糖尿病常見多吃、多喝、多尿的三多症狀,他以多尿顯現,拖了1年才就醫,幸好服用藥物控制血糖,頻尿症狀已明顯改善。個案管理師邱小佳表示,王姓病人不但上班喝店家免費供應給顧客自取的含糖紅茶,下班還帶回家喝,長期少喝水,經過衛教後,除了服藥控制也改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每天喝3000毫升以上的開水、下班運動,嚴格執行飲食管理和規律作習,才能減緩對腎臟的傷害。糖尿病如何預防?.定期做健康檢查,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早期察覺,提早治療。.保持適度運動的習慣、維持理想的體重,中度及有氧運動可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建議每星期運動150分鐘以上,降低血糖及血脂數值。.營養均衡不偏食。.多攝取含纖維的食物,減緩醣類吸收。.少吃高熱量食物,避免累積體脂肪。.減少精緻甜點的攝取(如:糕點、餅乾、汽水)。.保持愉快的心情及良好的生活作息。看詳細疾病百科》糖尿病
-
2024-05-08 醫療.巴金森病
半夜拳打腳踢 夢話講不停 當心5年內巴金森病找上門!
李伯伯身體總是出現不明的痠痛,而到骨科或復健科檢查,但都沒獲得緩解。王大哥長期莫名胸悶、喘不過氣,跑了許多科,甚至在身心科就醫,嘗試吃藥解決症狀。林小姐每天都肚子痛甚至腹瀉,至腸胃科或內科求診,仍天天都飽受腸胃煎熬。陳阿姨時常頭痛、耳鳴,甚至懷疑自己得了腦癌,跑去醫院照斷層掃描。以上面對這些情境的患者,都治療或持續追蹤超過了半年,卻得不到改善。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提醒,若出現影響肢體的動作障礙、類似自律神經失調與睡眠障礙等症狀,卻持續找不到病因或是已接受長期治療也未見起色,可到就近的神經內科做進一步的檢查,了解是否是巴金森病所引起的前兆。手抖就是巴金森病?3成病人沒出現抖動症狀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典型的症狀是動作障礙,包含:📌靜止型顫抖📌日常動作遲緩📌關節僵硬📌步態異常部分民眾想到「手抖」就會與巴金森病連結,事實上,仍有三成巴金森病人不會產生顫抖等動作障礙現象,尤其是較年輕的病人,他們出現的是常被誤以為是壓力大、作息不穩,甚至直接忽略的非動作障礙。這些看似要掛骨科、復健科、精神科等的症狀,其實都可能是巴金森病的症狀表現。巴金森病的非動作障礙:📌頭暈📌胸悶📌疼痛📌喉嚨有異物感📌便秘📌噁心📌手麻📌睡眠障礙📌認知功能📌情緒障礙📌泌尿系統與性功能障礙等超過5成巴金森病人 從泌尿系統開始有異狀根據台灣本土臨床統計,巴金森病人常發生的非動作障礙症狀中,超過半數會出現有泌尿系統障礙,30%的病人有睡眠障礙、記憶障礙、憂鬱焦慮的情況,而約25%會出現消化系統、性功能障礙或心血管疾病,甚至有10%的病人,會出現幻覺或妄想。吳瑞美提醒,若觀察自己或家人同時出現多種非動作障礙與動作障礙症狀,就須考慮罹患巴金森病的可能,一旦輕忽或於各科診間徘徊,導致延誤就醫,治療成效更是大打折扣。她舉例,如快速動眼期是我們睡眠中最淺的階段,大腦處於活躍狀態,而部分有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症狀的病人,會真實表現在夢中的狀況,常會出現拳打腳踢或大聲吼叫的狀況,而一旦出現此症狀,有20%-30%會在5年內轉變為巴金森病。另外,憂鬱症也高比率會演變為巴金森病。有位50幾歲民眾自從家人過世後,便罹患憂鬱症,兩年後被精神科醫師發現有神情呆滯、動作緩慢、體態改變的傾向,最終確診合併巴金森病。走路落後 寫字螞蟻字 及早正確就醫放慢退化速度巴金森病延緩退化速度的關鍵,在於及早發現、早期治療,吳瑞美也建議平時在家可做拇指與食指重複開合25下的手指檢測,或反覆抓握、翻轉手掌等動作自我檢測。由於巴金森病是因為神經退化所引起,因人而異,會有許多不同的前兆,吳瑞美表示,若發現關節僵硬、動作比以前緩慢、散步時的步伐總是落後同伴或寫字越來越小。建議可做拇指與食指重複開合25下的手指檢測,或反覆抓握、翻轉手掌等動作檢測;若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候群、睡眠障礙等,接受治療後成效不佳,也可考慮到神經內科就醫做詳細檢查。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4-09 醫療.牙科
男性牙口好不好竟影響性功能!國際口腔學專家謝天渝曝:找女婿先看他「這顆牙」
精專中醫醫理的國際口腔癌專家謝天渝醫師研究發現,牙齒的穴位經絡對應人體五臟六腑,男性牙口好不好,除影響健康,也關係到泌尿、生殖等性功能,應了俗諺「找女婿,要先看門牙」的說法,口腔健康不可輕忽。找女婿,要先看門牙!40年前第1位主張嚼檳榔恐致癌而聞名的謝天渝,自小熱愛鑽研中醫,口腔外科專業外,也致力研究口腔經絡學。他發現牙齒周遭布滿經絡穴位,與全身五臟六腑密切相關,其中前牙穴位與肝、腎、脾有關,換言之就是和生殖、泌尿系統相關連。他指男人腎臟好不好,關乎泌尿系統健康,甚至關乎性功能,因此大家曾開玩笑,「要找女婿,就先檢查他的門牙牢不牢固,以免影響女性的性福」。謝天渝將口腔經絡的研究,寫成「口腔經絡與身心健康」一書發表,內容巨細靡遺分析牙齒與身體個別的關係。更說,從牙舌的狀況不只能看出一個人的健康情形,也看得出性格,像刷牙時牙肉易流血,常發炎、紅腫,表示這個人做事不夠積極或較懶散。容易蛀牙或發炎腫脹 易產生精神方面問題另指第3大臼齒和心經有關, 如果容易蛀牙或發炎腫脹,會產生精神方面問題,而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一定比例的偏頭痛、三叉神經痛或全身性疾病,都是因為口腔病灶引起,「口腔鄰近大腦、延髓、脊椎、腦幹等生命中樞,牙口不好的人,可能百病叢生」。謝天渝說,口腔經絡的理論,傳承自數百年老中醫的心血結晶,人體的經絡系統像一張巨大的網,包括口腔、舌頭、上下唇、面頰黏膜,甚至每顆牙齒,都有特定的穴道和經絡。「8020」觀念:80歲長者有20顆健康牙齒就是勇健研究發現,齒源性刺激與扁朓體和器官及組織系統的能量有關係,因此主張「8020」健齒觀念,即80歲的長者,如能保有20顆健康的牙齒,身體相對勇健。他建議民眾,平日潔淨雙手後,可刺激口腔內穴位經絡,或勤動舌頭,相對也能健腦。謝天渝畢業於高雄牙醫學系,畢業後赴日本愛知大學進修口腔外科,取得齒學博士學位,先後又獲得美國自然醫學博士及中醫學博士。學成歸國後,發現南台灣吃檳榔人口眾多,轉而從事口腔癌研究,當過高醫大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首任所長,期間研究團隊對於嚼食檳榔與口腔癌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越,引起國際注目,曾登世界名醫錄。
-
2024-03-27 醫療.泌尿腎臟
高蛋白飲食會傷腎嗎?「腎虧」是腎功能變差嗎?醫師破解慢性腎臟病7大迷思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的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盛行率高達12%,相當於每8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有腎病變,但因為慢性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有超過9成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腎功能已經受損。慢性腎臟病又稱為「慢性腎衰竭」,是指腎臟細胞受損超過三個月,無法有效清除體內的水分與代謝廢物的狀況。患者必須嚴格控制飲食及水份的攝取。如果不好好控制,慢性腎臟病發展到末期就必須洗腎。不只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還為家人帶來照顧負擔。慢性腎臟病無法治癒,但好好控制可以避免腎功能惡化。然而,台灣多數人卻對這個疾病不夠瞭解,導致對慢性腎臟病有很多迷思。究竟慢性腎臟病患者該怎麼照顧自己?可以喝茶、咖啡嗎?可以吃中藥補腎嗎?關於慢性腎臟病的「7大迷思」《良醫健康網》採訪國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曾柏榮,一次破解民眾常見的七大迷思:一、最近健身風氣盛行,許多業者推出「高蛋白飲食」。「高蛋白飲食」會傷腎嗎?答:對腎臟功能正常而且沒有蛋白尿的人來說,高蛋白飲食不會直接傷害腎臟。如果腎臟功能是正常的,它可以成功代謝蛋白質產生的含氮廢物,不至於吃了高蛋白飲食就有害。但是針對腎臟功能已經受損、退化到一定程度的人,尤其是到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以上,或是已經有蛋白尿的患者,高蛋白飲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所以,高蛋白飲食不會傷害腎臟,但對腎臟功能本身比較不好的人來說,高蛋白飲食會造成腎臟負擔。二、聽說吃太多西藥會傷肝、傷腎,慢性腎臟病患者可以服用西藥嗎?答:視情況而定,慢性腎臟病患者服藥需跟醫師討論,不建議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西藥有很多種,有些藥確實會傷害腎功能。所以服藥的時候,必須注意是否有必要吃這個藥。很常有慢性腎臟病患者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因此有必要使用控制血壓、血糖的藥物,這類患者就需要跟醫師討論並依照腎功能狀況來挑選適合的藥物,以及調整的劑量。另外,常見的NSAID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會傷害腎臟,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能使用,也不建議患者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如果有疼痛或其他不適的症狀,應該要跟原本就醫的醫師討論。有些止痛藥確實會傷腎,因此醫師不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三、很多中藥標榜「補腎」,慢性腎臟病患者可以服用這類中藥嗎?答:不建議。中醫的「腎」跟西醫是不同的概念,中醫的「補腎」和西醫的「腎功能提升」也不是直接相等。而且很多中藥是乾燥的植物,含有高濃度的鉀離子,而腎臟病患者不能攝取太多鉀離子、磷離子,所以一般不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服用含有高濃度鉀離子、磷離子的中藥。四、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控制鹽分攝取,可以改選擇「低鈉鹽」、「薄鹽醬油」嗎?答:不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該控制整體鹽分攝取,選擇口味清淡的飲食。低鈉鹽、薄鹽醬油是將部分的「鈉」用「鉀」取代,而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控制鉀離子的攝取,所以不適合使用。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該減少整體的鹽份攝取,不是換成其他調味品即可。建議這類患者不要加太多的調味料,包括沙茶醬、醬油等。 五、聽說市面上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食品(例如零卡可樂)會傷腎,是真的嗎?答: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人工甜味劑會傷腎,但人工甜味劑本身是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物,本來就建議少吃。人工甜味劑都是化學合成的產品,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人工甜味劑會傷害腎臟。但通常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食物,都是糖果、餅乾、可樂等,這類含有很多食品添加物、高熱量的食物,本來就建議少吃。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零卡可樂含有的人工甜味劑會傷腎,但人工甜味劑本身是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物,本來就建議少吃。六、「腎虧」是腎功能變差嗎?答:不是,「腎虧」不等於「腎功能變差」。「腎虧」是指性功能障礙,屬於泌尿系統,與「腎功能」不同。但是腎功能不好的人,由於體內的毒素無法代謝,血液循環、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也會受到影響,所以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有性功能障礙的比例會比健康的人高。七、慢性腎臟病患者要喝多少水?可以喝茶、咖啡或其他飲料嗎?答:沒有水腫的病人,一般建議一天喝1500到2000c.c.;如果有水腫,要與醫師討論是否減少水分的攝取量。且不建議用茶、咖啡取代水。因為茶、咖啡都含有鉀離子,咖啡如果添加牛奶,還會有磷離子,這些都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對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喝水還是最安全的。【延伸閱讀】不想洗腎,從學會「關鍵8招」開始!腎臟科醫師親授:慢性腎臟病「5期別」症狀與照護重點
-
2024-01-15 養生.抗老養生
冬養腎怎麼做?中醫師教你吃4食材、按5穴位補腎氣
古聖先賢在觀察隨著四季更替產生的自然現象時,統整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規律,而中醫理論又認為「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因此,冬天是最適合順應「封藏」這一特質來養腎的季節。在了解如何在冬季養腎之前,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中醫所指的「腎」究竟所為何物。 中醫的「腎」指的是甚麼?一般常聽到的「腎臟(Kidney)」指的是長在腰部兩側後方、屬於泌尿系統內負責過濾血液雜質的器官,同時還具備影響血流量、電解質平衡、血壓調節、骨骼發育等功能。中醫所指的「腎」,則是指主「水(調節體內水分代謝)」、主「二便(調節大小便)」、主「蟄封藏之本(貯存體內精華物質)」等功能的集合,並非完全等同「腎臟(Kidney)」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中醫也認為「其華在髮,其充在骨」,「腎」的健康狀況可以從頭髮及骨骼的情形略知一二,若頭髮的光澤、質地變差或是骨骼的強韌度退化,或多或少都暗示著「腎」的健康狀況可能不如理想。 想養腎,我該做什麼?《難經》記述:「損其腎者,益其精」,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若精神、體力過度消耗,加之睡眠、營養補充不及,導致臟腑虧虛,則腎無精可藏,不只頭髮與骨骼的質地可能劣化,甚至有機會影響水分代謝、大小便等功能,若想在冬天修復累積整年勞頓後所損傷的腎,補益精氣便是我們的主要指導原則。 至於我們應當如何補益精氣,在《黃帝內經》中,可以看到以下的作息建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藏養之道也。逆之則傷腎,」在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冬季我們應多休息、減少體力消耗,保持情緒平穩、增加睡眠時間、注重保暖都是幫助冬季藏養精氣的具體方法。堅果、種子都是不錯的補腎食材除了作息調整之外,飲食上多補充營養也不失為冬養腎的好方法之一,《黃帝內經》提到過「形不足者,充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不少滋味濃厚的堅果、種子類食材都是易於取得的補腎食材,例如:1.黑芝麻─能黑髮、補血、潤腸、增進精子活動力,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鈣質,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2.黑豆─能養血明目、補虛烏髮,含花青素,可以抗氧化、避免壞膽固醇生成3.紫米─能預防缺鐵性貧血、防止疲勞,含鐵、鋅、硒、鉀、磷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B群,可以維持骨骼及牙齒健康4.栗子─能提高免疫力,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C、維生素E,可以保護心血管、抗氧化,但是建議一天6顆以內才不會熱量超標噢! 適度熱敷、按摩養腎穴位在調整作息、補足營養後,適度按摩一下養腎穴道可以促進腎經氣血循環,讓我們的養腎功效更加周全。只要我們將雙手掌心搓熱或用暖暖包加熱後,放在自己後腰脊椎骨兩側溫敷按壓,就可以一口氣按摩到「三焦俞」、「腎俞」、「氣海俞」、「肓門」、「志室」等穴位,是非常簡便且有效率的養生功法。洗澡時多用熱水沖洗,或者用吹風機的暖風加溫後背,也可以達到刺激這些穴道氣血循行的效果,讓我們寶貝的腎能在冷颼颼的冬天完整儲備可以繼續奮鬥的精氣!
-
2024-01-04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攝護腺炎吃止痛藥,吃到腎功能變差!追究攝護腺炎原因竟是常「車震」?
五十幾歲的男病人定期回診,這次腎功能明顯退步了,我皺起了眉頭。「小便有血或泡泡嗎?」「沒有。」「體重有增加或是腳有水腫嗎?」「不會。」「夏天會忘了補充水分嗎?」「不會,我都喝很多水。」「有吃來路不明的補品或是地下電台的藥物嗎?」「沒有。」「有吃止痛藥嗎?」病人猶豫了一下,「有的,這段時間一直在吃止痛藥。」「NSAID(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這類的止痛藥物,長期服用會讓腎功能變差,能夠少吃就少吃。」病人沒說話,頭卻低了下去。 「為什麼吃止痛藥呢?」「因為攝護腺的問題,下腹會痛。」病人指了指會陰,「醫師說是攝護腺發炎,換了兩個泌尿科醫師,吃了好久的抗生素、消炎止痛藥,一直好不了。」這有些奇怪,攝護腺炎應該不會很難處理,怎麼兩個專科醫師都搞不定,還吃止痛藥吃到腎臟功能變差?想了想,我決定從生活著手。「你騎腳踏車嗎?」「沒有。」有些人騎自行車時會刺激到攝護腺,引起攝護腺炎。「有什麼運動會刺激到下腹嗎?」我含含糊糊地問了夫妻間的床笫之事,也許是特殊的姿勢癖好相關?「沒有。」我決定撒下更大的網,從生活習慣中找線索。「平常有運動嗎?」「假日走走路,爬爬山。」「做什麼工作呢?」「業務。」我抓抓頭,看我不得要領,病人補充了一句,「每天至少要開四到五個小時的車。」咦,好像有一點點線索了,「也許坐太久,刺激到那邊?」小心翼翼地提出我的想法,病人太太突然加入討論:「他避震器壞了好多年,都沒有去修理。」我高興了起來,這也許說得通,理論上,只要刺激到攝護腺,都會讓攝護腺炎不容易改善。「有可能是這個問題喔。」我整理了一下:「因為避震器壞掉,車輛震動;因為車輛震動,刺激那邊;因為長期刺激那邊,攝護腺發炎;因為攝護腺發炎,吃止痛藥;因為長期吃止痛藥,腎功能變差;因為腎功能變差,就被我念……」我得意洋洋,意猶未盡,想要說下去,可是已經到底,只好回頭做出結論,「所以追根究柢,都是車子避震器的錯。」病人點點頭。「有藉口換賓士了。」我開起玩笑。「哈哈,我們做業務,不能開太好的車。」我了解,也許車愈爛,愈不會刺激到顧客。(只會刺激到攝護腺?)回家後,想找些資料佐證我的想法,但怎麼也找不到避震器故障引發攝護腺炎的文獻(也許沒有人避震器故障會拖著長期不管吧?),但找到了騎自行車引起攝護腺炎的文章,也找到了大卡車司機因為長期開車,長期震動,引發攝護腺炎的病例。這些資料,都佐證了我對病人說的結論是滿有道理的。「這次抽血結果在提醒你,該修車或換新車囉!」「是喔,哈哈哈。」疾病百科/攝護腺炎攝護腺炎是常見的男性泌尿系統疾病,好發於成年男性,盛行率約5~8%,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攝護腺炎病情發展迅速,慢性攝護腺炎的症狀會反覆發生,不易治癒。攝護腺炎最常見的感染途徑為尿液逆流進入攝護腺,引起發炎。》看詳細
-
2024-01-03 養生.聰明飲食
蜜蘋果中有透明果肉可以吃嗎?食農專家解惑,1類人勿吃過量
有網友發現蘋果裡有晶凍狀的地方,不知究竟可不可以吃,農業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版主韋恩表示,「蜜腺」是很多高山蜜蘋果的賣點,不僅是種美食,還有通便的功效。而這結蜜是因為山梨醇(Sorbitol)、或稱山梨糖醇的高度濃縮所導致,可以吃,而且有的人還特別愛吃;但注意不能過量,以免腹瀉。蜜蘋果中晶凍狀果肉是什麼? 韋恩表示,這種結蜜狀態偶而會出現在薔薇科水果,如蘋果、梨子、李子身上,這個蜜其實是高濃度的天然山梨醇,出現在細胞間質裡,然後因為滲透壓的關係,讓水分滲透到了細胞間質裡。他表示,山梨醇本來就是蘋果、梨子體內糖份運輸的型態,本來應該搬運入果實細胞內,轉化為糖分保存。只是偶而會受到一些狀況,比如果實已經糖分過高、或是因為遇到寒冷,讓轉化為糖分的酵素活性降低等等,因此山梨醇來不及轉化處理,這樣的蜜蘋果常出現在高山產地是有其原因的。韋恩說,因為蜜蘋果出現的條件是低溫,所以比較容易出現在蘋果產季的後段,以台灣來說,蜜蘋果比較容易出現在深秋的10到12月;又因為需要特別冷的條件,所以梨山、大禹嶺、福壽山等高山蘋果產區的蜜蘋果特別有名。結蜜現象為水心症 保存期限較短他說,以農業生產的角度來看,結蜜在專業上叫做水心症,這樣的水果可以吃,只是保存期限可能因此比較短,對農業生產者來說,未必是好事;台灣本地蘋果,因為運輸距離短,不必考慮太多保存期限的問題;而且產量有限,吃得很快,不用擔心保存,進口蘋果相對比較少結蜜蘋果。韋恩表示,山梨醇天然就存在植物體內,純化後的山梨醇也可以合法作為食品添加物食用。山梨醇在食品添加物上主要是作為甜味劑用,因為它的甜度有蔗糖的50%,而每克的熱量只有約2.6大卡,與一般糖分的4大卡相比,可以說低了3分之1,而山梨醇的口感有一種清涼感及濕潤感,又不會造成蛀牙,所以很多口香糖或果凍也在使用,也因此有人認為這樣的蜜蘋果特別甜。胃腸敏感者勿吃過量他說,而山梨醇具有天然促進腸道蠕動的效果,山梨醇是一種醣醇,本身是不好消化的成分,所以被歸類為高FODMAP值的食物,胃腸敏感容易腹瀉、脹氣的人可要小心,不要過量以免胃腸不適。延伸閱讀:.一天可以吃多少水果?營養師:「4種水果」抗老、保護泌尿系統.蘋果削皮吃 錯失5大好處!連皮吃更營養的蔬果還有這些.蘋每日吃可降低膽固醇!「10大護心食物」顧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02 醫療.泌尿腎臟
攝護腺發炎會自己好嗎?需要禁慾嗎?5食物有助攝護腺健康
攝護腺發炎是男性常見的問題,它會自己好嗎?可以性行為嗎?症狀有哪些呢?這篇文章由 戴槐青院長,告訴你急性、慢性攝護腺發炎差異,以及為什麼好不了的原因、是否需要禁慾,告訴你攝護腺發炎怎麼辦。攝護腺發炎是什麼?攝護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男性泌尿系統疾病,需要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和類型進行適當的治療。攝護腺發炎是指攝護腺這個位於男性盆腔內的小腺體發炎了,它分為兩種主要類型:急性和慢性,各有不同的特性、症狀、治療方法。急性 VS 慢性攝護腺發炎急性攝護腺炎這是突然發生的攝護腺發炎症狀。症狀通常比較嚴重,可能包括發燒、寒顫、下腹部或會陰部疼痛,尿急尿頻,甚至尿痛。這種情況需要立即治療,通常會用抗生素治療。慢性攝護腺炎這種發炎症狀是長期的,症狀可能不那麼明顯或間歇性發作。患者可能會經歷下腹部不適、尿流不暢、尿急或性功能問題。慢性攝護腺炎的治療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包括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攝護腺發炎症狀有哪些?急性攝護腺炎通常會讓人突然感到發燒、寒顫,尿尿時會痛,還可能會有下腹部疼痛。相比之下,慢性攝護腺炎的症狀就沒那麼明顯,可能會有長期的腰痛或下腹部不適,尿頻尿急,甚至會影響到性功能,像是勃起困難或性慾減退。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有時候不太容易察覺。急性攝護腺炎症狀發燒和寒顫:身體突然感到非常冷,可能會發抖,體溫升高。尿急和尿痛:感覺經常需要尿尿,但尿尿時會感到疼痛。下腹部或會陰部疼痛:就是在腹部下方或生殖器附近感到疼痛。慢性攝護腺炎症狀長期腰部或下腹部不適:持續感到腰部或下腹部有點不舒服。尿頻和尿急:經常感覺需要去廁所,尤其是晚上。性功能問題:可能會遇到勃起困難或性慾減退的情況。攝護腺發炎原因是什麼?攝護腺發炎通常是因為細菌感染,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尿液逆流或免疫系統問題。有些人可能是因為神經系統的問題,這會影響到攝護腺的健康狀況。攝護腺發炎常見原因細菌感染:細菌可能從尿道進入攝護腺,引起發炎。這是急性攝護腺炎最常見的原因。尿液逆流:有時尿液會逆流到攝護腺管,帶來細菌或化學物質,引起發炎。免疫問題:身體的免疫系統可能錯誤攻擊攝護腺組織,導致慢性發炎。神經問題:如果骨盆腔神經系統損傷,可能會影響攝護腺的健康,引起慢性疼痛。攝護腺發炎會自己好嗎?攝護腺發炎通常不會自己好。急性的可能在治療後康復,但慢性的症狀容易反覆,需要長期管理。不管是哪種,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以免病情惡化。急性攝護腺發炎 會不會自己好?如果及時治療,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完全康復。不治療的話,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危及生命。慢性攝護腺發炎 會不會自己好?這種情況比較棘手,症狀可能會反覆出現。需要長期的管理和治療。有時症狀可能會自行減輕,但這不代表病情已經完全好轉。上班族男性關心泌尿道問題攝護腺發炎為什麼好不了?攝護腺發炎有時候好不了,主要是因為病菌難以完全清除,加上攝護腺位置特殊,藥物不易全面作用。有時候身體的免疫系統也會反應異常,再加上生活壓力或不良習慣,都會影響病情的康復。攝護腺發炎好不了的原因病菌難清除:慢性發的情況下,病菌可能不容易被完全消滅,導致病情反覆。藥物難發揮:攝護腺的位置特殊,藥物不容易完全作用到,治療比較麻煩。免疫異常:有時候身體的免疫系統異常,影響病情好轉。生活習慣問題:壓力大或生活習慣不好,也會影響攝護腺發炎的康復。攝護腺發炎可以性行為嗎?需要禁慾嗎?攝護腺發炎時,如果是急性的,通常建議先禁慾,因為性行為可能讓症狀更嚴重。慢性的話,根據每個人病情不同會有不同建議,請先尋問主治醫師的建議再決定。攝護腺是否要禁慾急性攝護腺發炎:通常會建議禁慾。因為這時攝護腺很敏感,性行為可能會引起疼痛,甚至加重症狀。慢性攝護腺發炎:有些醫生認為適度的性活動有助於排出攝護腺液,減少液體積聚,可能對症狀有所幫助。但如果性行為引起不適或疼痛,還是應該避免。改善攝護腺發炎吃什麼?要改善攝護腺發炎,可以多吃番茄、南瓜籽、深海魚、綠茶和豆類。這些食物含有茄紅素、鋅、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劑,這些都對減少攝護腺發炎和腫脹有幫助。改善攝護腺發炎食物番茄:含有茄紅素,有助於減少攝護腺發炎和腫脹。南瓜籽:富含鋅,對攝護腺健康特別重要。深海魚:像鮭魚、鯖魚,含有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輕發炎。綠茶:含有抗氧化劑,可以幫助對抗攝護腺發炎。豆類:富含植物性蛋白質和纖維,有助於攝護腺健康。攝護腺發炎如何治療?多久才會好?攝護腺發炎的治療和康復時間,依照是急性還是慢性而有所不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治療反應和康復時間也會有所差異,重要的是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並定期追蹤。急性攝護腺發炎 治療方式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療,可能需要幾週的時間。如果及時治療,一般在幾週內可以好轉。慢性攝護腺發炎 治療方式治療較為複雜,包括「3A藥物」:抗生素 (Antibiotics)、消炎藥物 (Anti-inflammatory drugs),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Alpha blockers),療程可能需四至六週;效果不好甚至要「低能量震波治療」出馬解決。慢性狀況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改善。攝護腺發炎治療建議攝護腺發炎通常不會自己好,需要醫生診斷和治療。急性和慢性攝護腺發炎的治療方法不同,但通常都需要抗生素。至於性行為,急性期間可能需要避免,以免加重症狀。慢性攝護腺發炎的患者則要根據自己的狀況和醫生的建議決定。總之,遇到攝護腺問題,最好的做法是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指導,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本文轉載自臉書粉絲專頁《幸福神捕 滴水不漏 泌尿科 戴槐青醫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30 養生.聰明飲食
一天可以吃多少水果?營養師:「4種水果」方便食用又健康!能抗老、保護泌尿系統
愛護自己,從多吃水果開始!水果不僅美味,還充滿營養,助您保持活力。忙碌生活中,選擇方便攜帶的水果,如草莓、小番茄、香蕉、葡萄,簡單又健康。別讓生活壓力影響您的飲食,享受這些天然美味,為身體補充豐富營養。每天兩份水果,輕鬆維持健康!有些人熱愛水果,認為水果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也有人因生活忙碌,認為處理水果太麻煩而選擇放棄。事實上,水果具有許多營養價值,包含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等等,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此外,水果還富含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腸道菌相及預防便秘問題。因此,若水果攝取不足,可能出現「容易感覺疲勞」、「排便不順」等症狀。國人水果攝取調查每份水果熱量為60大卡,而我們每日應攝取2個拳頭大小的水果,並選擇在地的當季水果。根據衛福部102-105最新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嚴重不足,19歲以上國人每日攝取水果達2份者不到16%!主要原因大部分是因為生活忙碌、沒時間處理水果、覺得水果處理起來很麻煩等等。喝果汁很方便,但喝果汁可以取代水果嗎?雖然果汁與水果都可以補充營養,但果汁較容易流失營養成分、且需注意市售果汁產品的原汁含量。業者通常為了提高適口性,還會將果渣濾掉,再額外添加糖,這反而可能導致短時間內攝取過多的糖分,導致血糖上升與肥胖問題,因此不建議用果汁替代水果。 建議食用原型水果,即能攝取到水果完整的營養素,也能增加飽足感。4種方便食用的水果1. 草莓草莓是冬季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每每一到草莓產季,各種草莓甜點、美食就會陸續上市!草莓不但食用上很方便,維生素C含量也很高,可以促進鐵質吸收、改善貧血。草莓含有花青素,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並且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另外草莓還含有葉酸、鞣花酸等營養素,能夠增強自身免疫能力和保護泌尿系統。2. 小番茄小番茄主要的營養素為茄紅素(Lycopene),存在於果肉及果皮,具有天然的強大抗氧化能力,可以減少因壓力、作息不正常所引起的氧化壓力,避免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還可以延緩身體細胞老化,幫助養顏美容。3. 香蕉香蕉在台灣是隨處可得的水果,不只是營養價值高,食用上也很方便,只需撥開外皮就能輕鬆食用!香蕉屬於高鉀食物,有助於調節血壓、維持心臟健康及改善肌肉與神經系統。若是有便秘問題的族群,也建議每天食用香蕉。4. 葡萄果皮中的植化素白藜蘆醇(Resveratrol),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有養顏美容、抗老化、減少發炎反應、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功效。在食用前,建議使用流動的水清洗,可以去除葡萄表皮上可能殘留的農藥。對於平常水果攝取較不足的人,建議考慮便利性,選擇方便攜帶的水果。若是無法自備水果,也可以直接從便利商店選購已經截切好的水果,作為營養補充。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8 醫療.泌尿腎臟
為何冬天是男性攝護腺最常出問題的季節?泌尿醫教4招助預防
台灣在90年代中期人口轉型,開始迅速老化,到今年已經有許多城市已經提早進入了所謂超高齡化社會,許多老年族群的健康議題也開始深受大家的關注。那爲什麽攝護腺肥大又稱【長壽病】呢?攝護腺肥大好發於冬天又從何依據?我們又該如何去預防它?攝護腺(prostate)又稱前列腺,是男性獨有的器官,如核桃大小,長在膀胱的下方,提供給精子養份,所分泌的攝護腺液是精液的一部分,與男性的生殖系統息息相關。但多數男性過了生育期往往就忽略了這個特別的器官,直到「它」用病症來刷存在感。攝護腺肥大會對人體造成什麽影響?人體的泌尿系統就是透過腎臟過濾再將人體内的代謝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攝護腺肥大則會造成膀胱工作加重,讓膀胱又累又敏感,一點點刺激就會想排尿,當逼尿肌因此增生肥厚到造成膀胱的收縮力下降,導致膀胱裏的尿液排不幹淨,甚至完全尿不出來,那尿液日積月纍成爲細菌的繁殖地,嚴重的甚至會逆流到波及腎臟。攝護腺腫大,因為根據臨床病例統計,50歲以上的男性有5成的人攝護腺肥大,年紀愈長、攝護腺肥大的比例愈高,因此又有「男人長壽病」之稱。攝護腺肥大好發於冬天又從何依據?爲什麽會説冬天是攝護腺肥大最常出現的季節?有人【補冬】會吃一些麻油鷄、薑母鴨等含酒精的美食來補冬,那這些吃下去的東西可能就會誘發你的攝護腺更加的腫脹、尿不乾净甚至發炎。除此之外,冬天也是流行感冒好發的季節,那難免會流鼻水甚至堵塞很不舒服就需要尋求感冒藥的協助,但其實感冒藥的副作用也會導致膀胱無力,進而導致攝護腺堵塞得更嚴重。除此之外還有下幾種情境也會導致加劇攝護腺肥大:1.冬天不太容易出汗,多數人也因此少喝水、少排尿,減少排尿量。2.半夜感受到尿意,但入冬後因爲貪戀暖暖的被窩,强忍著不上厠所。3.無塵室的工程師或趕路的司機爲了省時省事,在路上選擇憋尿。目前有那些解決攝護腺肥大的方法?1.追蹤觀察定期到泌尿科作攝護腺檢查。若只是初期的攝護腺肥大,可以用藥物治療,頻尿夜尿的患者要減少睡前喝水量、減少攝取咖啡因。若效果不佳,則采取進一步治療。2.藥物治療前中期的症狀可以透過藥物減低攝護腺體中平滑肌的强度,減少對尿道的壓力,除此之外,也可以減少男性荷爾蒙產生,使前列腺實質萎縮。3.内視鏡電燒刮除術屬於傳統手術的一種,手術成效良好,但因較具侵襲性、恢復期較長,而且有顯著的傷口等缺點,現幾乎已被完全取代。4.經尿道攝護腺鈥雷射剜除手術取代傳統手術方法,目的是希望達到類似經尿道刮除手術之效果,但會以較減少傷口流血,產生較少的副作用、危險性、縮短住院天數及治療後導尿管放置時間。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如何通過習慣的改變將攝護腺肥大拒之門外呢?1.飲食建議:平常可以多吃保護攝護腺的營養素,如鋅、維他命C、維他命E、硒、大豆、南瓜子、番茄血紅素,日常宜采清淡、低脂且高纖飲食。禁忌:盡量避免攝取高蛋白、高油脂、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含咖啡因、酒精等食品)、抽烟等。2.運動久坐不動容易造成攝護腺的壓迫,應每天保持適量運動,幫助全身代謝及肌肉收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亦能維護攝護腺健康。3.規律的性生活攝護腺主要功能為產出攝護腺液、保護精子,平均3天即達到飽和儲存量,若長期未排除,容易導致攝護腺結石或發炎等不適感,亦增加攝護腺肥大的可能性;規律的性生活可適當排出分泌物,有助於攝護腺的健康。4.定期到泌尿科做攝護腺檢查若只是初期的攝護腺肥大,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要是頻尿、夜尿的患者要減少睡前喝水量、減少攝取咖啡因的攝取。【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賢祥醫師】冬天,是男性攝護腺最常出問題的季節?解泌高手教你4招如何將攝護腺肥大拒之門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04 醫療.泌尿腎臟
尿液混濁且深褐色需留意,小心是慢性腎絲球腎炎!醫師透過「4檢查」可早期發現這難纏的腎病!
58歲的蕭小姐,因腰背酸痛持續數週後,並在解尿時發現尿液出現混濁,並且呈現深褐色,懷疑自己發生「血尿」的情況,隨即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郭慧亮主任門診尋求診療,透過腹部超音波、尿液病理檢查、尿液常規檢驗和尿沉渣檢查,最終確定是慢性腎絲球腎炎,早期治療避免發展成慢性腎臟病。懷疑「血尿」後,可透過以下4檢查了解可能的病因醫院如果懷疑病人血尿,可安排下列幾種檢查來釐清可能的病因為何:●腹部超音波:根據中國醫藥大附設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能提供腎臟、輸尿管、膀胱周圍組織的形狀和腎臟與膀胱基本大小的訊息,確定是否發生泌尿道阻塞、鈣化結石、腎水泡(囊泡)、腫瘤或其他不明物體存在。●尿液病理細胞檢查:可檢查尿液中是否有脫落的尿路上皮癌細胞,因為這項檢查的敏感度很低,醫師懷疑有癌細胞時,會不同日期不同時間重複進行取樣。●尿液常規檢驗:主要了解泌尿系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是否發生損傷、發炎,和身體是否有發生其他的功能異常,主要透過檢測生化項目,目前可透過自動化進行。●尿沉渣檢查:應用在檢測和評估泌尿系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的健康情況,以及診斷和監測與腎臟相關的疾病。傳統尿沉渣檢驗報告結果僅有六項分類(紅血球、白血球、鱗狀上皮細胞、圓柱體、結晶體、細菌),如果需增加細菌培養及病理診斷可能需等候1週時間。中國醫藥大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薛博仁院長指出,尿沉渣結果雖較有病理意義,難以透過自動化儀器判讀,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並存有主觀判讀差異和人為遺漏異常細胞的問題。為克服傳統的限制,中國醫藥大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與人工智慧中心合作開發「智形檢」,導入AI輔助辨識,至少可快速提供21項的完整報告。「智形檢」的優勢,尤其在傳統尿沉渣檢查難以辨識的細胞:●變形紅血球●尿路上皮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陰道滴蟲●癌細胞大幅提高醫師早期發現泌尿系統的損傷和異常,並可輔助醫師預測可能引起的疾病。郭慧亮主任在蕭小姐的「尿液常規檢查」中,發現潛血3+、尿蛋白2+、白血球酯酶1+等三數值異常(正常值皆為負), 需再做「腎臟穿刺檢查」,以釐清蕭小姐罹患究竟為腎炎還是泌尿道感染。郭主任也利用「智形檢」,分析病人尿沉渣圖片,10分鐘後發現:蕭小姐尿中含有細菌、紅血球、白血球、鱗狀上皮細胞、變形紅血球、尿路上皮細胞,AI預測蕭小姐罹患慢性腎絲球腎炎。隨後經由「腎臟穿刺檢查」,確診蕭小姐慢性腎絲球腎炎,後續接受治療,目前身體情況已大幅好轉。腎臟穿刺檢查:中國醫藥大附設醫院的衛教文件,根據超音波掃描下,從病人背後插入一支特殊的針管,切取一小片腎組織作病理檢查。如果是腎臟移植病人,切取部位為腹部的左或右側。過程大約重覆 3 ~ 4 次。術前會注射局部麻醉劑,病人會感覺有異物感,但不會太疼痛。什麼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與「血尿」的關係為何?郭慧亮主任解釋「慢性腎絲球腎炎」是由人體免疫反應所引起的疾病,由抗原與抗體形成「免疫複合體」後,逐漸沉澱在腎絲球內,或抗體直接作用在腎絲球細胞的外部,與免疫相關的蛋白質產生活化反應,造成大量的吞噬性白血球進入腎絲球,大量釋放發炎反應的相關物質,引起一連串連鎖免疫反應,最終造成腎絲球持續發炎1~2年以上。慢性腎絲球腎炎常見的症狀有:●解尿疼痛●尿量減少●尿液出現異常顏色●尿液混濁此時建議盡速就醫診療,釐清相關病情。透過尿沉渣檢查鏡檢下,如果發現到尿中紅血球的型態並不完整,則屬於「腎絲球性血尿」,此狀況下表示是腎絲球發生問題,也容易早期篩檢出慢性腎絲球腎炎加以治療,避免未來日後演變成慢性腎臟病。如果腎絲球發炎無法被有效控制控制時,可能會由慢性腎絲球腎炎惡化成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臟病),腎功能會持續下降,最終無法控制會引起末期腎臟病或尿毒症,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貧血、食欲不振、呼吸困難和疲勞等症狀,此時可能需要進行透析治療(洗腎)。慢性腎絲球腎炎是台灣目前導致「末期腎臟病」致病因素中的第2名,已是不可輕忽的一種慢性腎臟病。
-
2023-10-18 癌症.卵巢.子宮
飲食清淡不菸酒 34歲女健檢竟卵巢癌晚期!卵巢癌不完全「沉默」,觀察5難辨症狀
一中年女性生活習慣良好也不菸不酒、飲食清淡,只是腸胃功能較差,吃益生菌及酵素也沒改善,沒想到一檢查竟發現晚期卵巢癌,並已有轉移現象。卵巢癌由於不易早期發現經常被稱為「沉默殺手」,不過專家指出其實初期卵巢癌並非完全沒有症狀,只是不是很明顯,元氣網整理卵巢癌5難辨症狀提醒女性朋友們多留意。生活、飲食習慣良好僅腸胃差 健檢竟為卵巢癌根據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的衛教資訊,一名34歲病例生活習慣良好,不抽菸不喝酒,日常飲食清淡,也盡量選擇較好消化的食物吃。但近一年腸胃功能較差,常覺得消化不好,肚子悶痛,也容易有便秘。該病例因此刻意買益生菌及酵素等保健品來吃,希望幫助腸胃道消化。後來安排去健康檢查,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指出,一檢查竟發現該病例子宮右側有一顆明顯腫塊,大小約16公分,並有大量腹水情形;在肝臟左右葉也發現數處大大小小異常結節,最大的將近3公分。最後再經婦科醫師進一步確認為晚期卵巢癌,並已有轉移現象。沈彥君提醒,早期卵巢癌大多沒有症狀,即便有症狀如:腹脹、脹氣、噁心、易飽感、打嗝、頻尿、下腹部疼痛或小腹突然變大等,常讓人誤以為是腸胃或泌尿道相關疾病,但此時卵巢癌的期別可能已發展至第三期或第四期。卵巢癌其實不完全「沉默」,只是難聯想!卵巢癌由於不易早期發現經常被稱為「沉默殺手」。不過和信治療中心院長黃達夫曾在聯合報專欄撰文指出,過去有篇研究,研究者重新翻閲419名被診斷為早期卵巢癌婦女的病歷,發現這些病人當中,有72%有一種或多於一種症狀,這些症狀包括脹氣、腹部或骨盆疼痛、腹圍增加,還有人有不正常陰道出血及其他泌尿系統及腸胃問題,28%的病人沒有症狀。因此初期卵巢癌並非完全沒有症狀,只是它的症狀不是很明顯,很難讓看診醫師一下就想到卵巢,很容易被誤診而延誤治療時機。常見的婦科癌症,乳癌、子宮頸癌症狀較明顯,容易早期診斷,但卵巢位於骨盆腔,早期病變不易發現。且一般出現下腹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通常會去看腸胃科、家醫科,但找不出原因時就要懷疑與卵巢有關。尤其肚臍以下腹部痛別忍耐,要趕快就醫,如果腸胃科找不出原因,最好轉婦產科檢查,用超音波初步檢查就能找出病因。若年輕女性出現卵巢腫瘤通常屬於良性,但隨著年齡愈來愈大,發生卵巢癌的機率也跟著提高,40至70歲是好發年齡。卵巢癌5難辨症狀.腹痛、腹瀉、嘔吐、食慾不振…,以為是腸胃問題。.因腹水而腰圍愈來愈粗,以為只是變胖。.腫瘤壓迫膀胱致頻尿,以為只是婦女常見毛病。.月經不順,經血過多,或者月經都來很多天,好像來不完,以為是月經異常。.停經後又出血、流分泌物,以為是更年期問題。「沉默殺手」卵巢癌 固定運動習慣降罹患風險婦產科醫師提醒,年過40歲的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腹部超音波或陰道超音波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要如何預防?運動還是最好的解方。根據英國曾做過的研究指出,不運動的女性罹患卵巢癌或是因卵巢癌而死亡的風險,比起有固定運動習慣的女性還要高約兩到三成。【資料來源】.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醫師衛教.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8-08 焦點.健康知識+
愛吃肉、常加班…男性10大危險生活型態曝光 3大部位最不健康
父親節祝爸爸父親節快樂,更要注重爸爸的健康。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進行的男性十大健康異常報告,整理出「爸爸十大危險生活型態」,包括抽菸、喝酒、愛吃肉、不愛吃蔬果、重口味飲食、喝咖啡加奶精,還有常熬夜與應酬、常加班又工作壓力大,有吃宵夜習慣,加上水份攝取不足2000c.c、不愛運動,皆不利於健康。男性十大健康異常 腸胃、心血管及肝臟健康最不理想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進行男性十大健康異常報告顯示,男性健康問題以腸胃、心血管及肝臟健康表現最不理想,尤其男性普遍存在「體重過重」,困擾男性問題前三名分別是腸胃、痠痛及壓力。父親節將至,身為子女,除了給辛勞的爸爸一個熱情擁抱,也應該好好檢視一下爸爸的健康狀況,在亮起紅燈前及時找出問題,進而改善及預防疾病的發生。從聯安健診數據中發現,男性在衝刺事業,健康狀況卻逐漸下滑。健診報告中常見的健康異常,包括脂肪肝、胃發炎、胃及 12 指腸潰瘍、胃食道逆流、血脂異常等,近八至九成,且多數受檢者都有腸道息肉,雖然多為良性,但仍顯示出腸道健康普遍不理想,因此目前台灣腸癌的發生率居高不下。50歲以上的熟齡爸爸 多為泌尿系統困擾針對 50 歲以上的熟齡爸爸,泌尿系統是另一個健康困擾。依據聯安男性受檢者統計發現,超過四成的男性有攝護腺肥大現象,滴滴答答的頻尿困擾,造成生活的的不便,影響生活品質。又因為攝護腺肥大解尿不順,尿液在膀胱長年濃縮結晶形成尿路結石, 一旦發作,疼痛感更讓許多熟齡爸爸不禁皺起眉頭。男性心血管、肝膽腸胃及泌尿系統的健康問題,其實可從不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及工作壓力中找出致病根源。綜合整理出影響爸爸健康的「十大危險生活型態」,及可能引發的疾病,一旦爸爸符合危險生活型態,就應多給予關注,時時提醒爸爸,為了自己的健康及全家人的幸福,從改變不正常的生活習慣開始,並定期安排完整的健康檢查,審視健康狀態。爸爸十大危險生活型態與可能引發的疾病:抽菸:肺癌、胃炎、胃潰瘍、胃道流、大腸癌、胰臟癌喝酒:胃炎、胃漬瘍、胃食道流、脂肪肝、胰臟癌愛吃肉、不愛吃蔬果: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腸息肉、腸癌重口味飲食: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高血壓、腸息肉、腸癌、胃炎、胃漬瘍、胃食道逆流、脂肪肝喝咖啡加奶精:心血管疾病、尿路結石、脂肪肝常熬夜、應酬:胃漬瘍、肝功能異常、脂肪肝常加班、工作壓力大:胃漬瘍、痠痛問題、腎上腺皮脂分泌失衡有吃宵夜習慣:胃食道逆流、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水分攝取不足2000c.c:尿酸偏高、尿路結石、便秘、痔瘡不愛運動: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體能下降、便秘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18 醫療.泌尿腎臟
破除3大常見慢性腎臟病症狀迷思 血尿、腰痛和小腿水腫都必須確認病因
台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超過200萬人,當中有9萬人需洗腎。許多人出現血尿、腰痛、小腿水腫等症狀時,都會先懷疑自己是否罹患腎臟病,醫師指出,上述症狀可能與腎臟病相關,但必須經過檢查確認病因,若是慢性病、自體免疫疾病等引發的腎臟病,患者應做好本身疾病控制,無腎臟疾病的一般民眾,應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多喝水、多運動並定期健檢,才能遠離疾病風險。血尿並非都是腎臟病 須先檢查、評估治療「看到紅色的尿不一定就是血尿。」三軍總醫院腎功能室主任、腎臟科主治醫師許舜能表示,民眾若吃紅龍果、甜菜或使用抗生素、抗結核藥物等,都可能使尿液變紅色、橘色,而女性生理期經血混入小便也會造成血尿,並不一定都是腎臟病引起,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包括以試紙檢驗出潛血陽性,或顯微鏡下可見尿中有紅血球。許舜能表示,如果確定有血尿問題,須配合泌尿系統X光檢查、腎臟超音波,以及血液生化及尿液細胞學檢查。若為男性,還要考慮前列腺相關的檢查。更進一步的評估,包括靜脈腎盂攝影或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造影,或腎臟穿刺切刺或膀胱鏡、輸尿管鏡等較為侵入性的檢查。根據不同的病因,改善血尿方式也有差異。許舜能表示,如為原發性腎絲球腎炎,須接受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自體免疫疾病等造成的腎絲球病變,應做好疾病控制及治療;多囊腎、IgA腎病變及亞伯氏症候群等遺傳或家族性疾病,需做家族病史分析甚至基因檢測。另外,泌尿系統感染造成的血尿,須使用抗生素治療;尿路結構異常或結石、或腎泌尿系統的惡性腫瘤、外傷如車禍或外力撞擊等造成血尿,需接受檢查、評估,予以藥物或手術等適當治療。若經過詳細檢查,仍查不到血尿的原因,則應定期每三至六個月追蹤複查。腰痛合併其他症狀 有可能慢性腎臟病找上門許舜能指出,常見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腎炎、多囊性腎臟病等「不會造成腰痛」,一般腰痛大多是肌肉、關節及神經等結構性原因,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當腰痛還合併其他症狀,就要留意罹患腎臟疾病的可能性,常見引起腰痛的腎臟疾病有急性腎盂腎炎、腎結石及腎臟腫瘤等。1.急性腎盂腎炎通常好發在女性身上,主要和泌尿道感染有關,嚴重時會侵襲腎臟。患者除腰痛外,常合併出現發燒、噁心、噁吐及血尿等症狀。2.腎結石則好發於男性,主因是飲食習慣、飲水不足,使得礦物質結晶沉積在腎臟中,若結石卡住輸尿管,會引起腎水腫,進而造成劇烈腰痛。腎結石合併症狀還包括排尿疼痛、尿量減少、血尿等。3.腎臟腫瘤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許舜能表示,致病原因與遺傳、菸酒、肥胖、慢性疾病有關。腎臟腫瘤除會出現腰痛、血尿等症狀,患者也會出現體重不明下降、食欲不振等癌症相關症狀,當癌細胞轉移至他處時,也會出現相關症狀。許舜能表示,無論腰痛是否與腎臟疾病相關,都應儘早就醫檢查、治療。下肢水腫合併泡泡尿 未妥善處理恐洗腎許舜能表示,只要鹽分、水分攝取超過尿液和流汗排除量,就可能導致水腫。常見導致小腿水腫原因多,包括心肝腎及甲狀腺相關疾病,降血壓、消炎止痛劑、糖尿病及避孕藥物的副作用,連久坐、靜脈曲張、栓塞(血管阻塞)或蜂窩組織炎都有機會引起。腎臟相關疾病引起的水腫:1.「慢性腎臟病」有關的水腫,主因是腎功能嚴重衰退,水分及鹽分排除不易,容易引起小腿水腫。2.「腎病症候群」因大量蛋白尿,導致血中蛋白質太低,血管中的水分因而堆積於血管外之組織,而導致水腫。許舜能提醒;下肢水腫如果合併有泡泡尿,需注意可能是糖尿病腎病變、或慢性腎絲球腎炎所致,如果未妥善處理,最終可能導致洗腎。許舜能說,民眾以手指按壓腳踝旁的皮膚,若凹陷超過0.6公分,且超過10秒無法回復,即是中重度水腫。若有慢性疾病者出現水腫,必須定期驗血、驗尿,必要時加做超音波等檢查;無腎臟病史的成人若有水腫,除了多喝水、多運動、規律生活外,不使用來路不明偏方及藥物、不抽煙,並定期做健康檢查。【延伸閱讀】.避免糖尿病、腎臟病惡化,5招教你顧糖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18 名人.優照護
老化等同退化?5種常被誤認為老化的症狀其實是生病早期表現
「一般老化」與「老年症候群」還傻傻分不清嗎?其實它們有所不同,經常會被誤解和混淆。健康的長輩雖然身體功能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但在一般狀態下自然的老化通常不至於影響個人執行日常生活的能力。然而,老年症候群便有所不同,台灣老年學暨醫學會對此病症定義為多重因素的健康狀況發生在同一個老年人身上,累積效應造成多重器官系統功能受損,而導致個人較不容易應對的生理與心理挑戰。它包括了多種生理和心理症狀,其症狀不僅僅是單一器官系統的問題,還是老年病患各器官、各系統功能不等程度下降,與各種危險因子、急慢性疾病之間交互作用產生的問題。因此,這種許多被認為是老化的症狀,實際上經常是生病的早期表現。以下是老年症候群常見的症狀:1.肌肉無力易跌倒:由於肌肉、骨骼和神經系統的組織功能逐漸下降所導致,這會讓老年人日常活動變得困難。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老人肌少症男性為 23.6%,女性為18.6%。等於全台每4個男性長輩、每5個女性長輩就有一人,陷入跌倒、失能、臥床,甚至死亡的風險。2.尿失禁:老年人可能會出現尿失禁等泌尿系統問題,這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女性盛行率遠大於男性,通常落在10%-30%,而男性只有1.5%-5%3.認知障礙:老年人常常會出現輕度認知障礙,如記憶力下降、思考能力變差等問題。在一些情況下,這可能是失智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症狀。4.憂鬱和心理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面臨到的生活壓力和挑戰,包括身體健康、家庭關係、財務問題等,這些都可能導致老年人出現憂鬱等心理問題。5.多重用藥:老年人常常需要吃很多藥物來治療和控制多種疾病,而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往往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甚至導致更多的健康問題。而根據台大統計,有照護需求的老人之中31%長期使用5種以上的藥物。這種多重用藥的情況在失能老人之中更形普遍,有81%長期使用5種以上的藥物,而38%使用藥物高達10種以上。因此,對於老年人而言,積極預防老年症候群與保持健康非常重要。平時,長輩可以透過適當的體育運動、均衡的飲食和足夠的休息來維持身體機能。此外,也可以多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學習新知識、保持興趣愛好來平衡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照顧者應該尊重老年人的生活和權利,定期讓他們接受醫學檢查,遇到問題及時的發現和治療,以確保高品質的晚年生活,為長者創造一個安全、健康和有尊嚴的生活環境。(本文獲「《優照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15 醫療.中醫
陽痿不舉、削瘦、大小便失調...恐為糖尿病!「消渴病」中醫也能治,常見症狀及用藥一次看
大家還記得復仇者3取得無限手套的大反派薩諾斯嗎?其實人體內也有一個大反派,那就是「糖尿病」。為何這樣形容?因為疾病剛初期時大家都會輕忽,但等到它漸漸強大時,才發覺它影響的不只是一個層面、一個器官的疾病,而是大範圍的攻擊身體各個部位,包含心臟、腎臟、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皮膚、眼睛、四肢等,甚至誘發其他疾病,簡單的說,幾乎從頭到腳無一不倖免,由此可見它的恐怖之處!那麼,既然它這麼厲害,我們是直接投降呢?還是重新探究身體找到應對的方式?我想中醫在這時,就是希望扮演後面的角色,也可能如同復仇者4的劇情,一定要有一個圓滿的結局!糖尿病中醫也能治療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和胰島素的作用缺陷、胰島素的分泌異常有關。也分為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症狀為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我這裡就不特別解釋現代醫學的知識了,畢竟這是中醫的文章,以論述中醫為主。傳統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病」,有分為上消,口渴多飲為主;中消,多食善飢、小便數;下消,多飲、多尿、或小便如脂膏有甜味為主。病分別影響肺、脾、腎三個系統。中醫認為肺主氣、脾主運化津液、腎藏精,上消、中消、下消要形容的是疾病演進的過程,消渴病會從氣化、津液的失調漸漸演變成腎不藏精的全身性功能失衡。糖尿病中醫分為三種證型在中醫的臨床診治中,糖尿病最主要分為三種證型:陰虛熱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一、陰虛熱盛:這證型最主要的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很明顯的津液受損的狀態。治療的主軸就是清熱養陰生津為主,常用的中藥就是知母、石膏、生地、玄參、麥門冬、天花粉等加減。二、氣陰兩虛:這證型的是三多症(吃多、喝多、尿多)不明顯的,但有體削瘦、食慾低下、倦怠乏力等症。治療的主軸就是益氣養陰、清熱和中為主。除了上述的滋陰清熱藥,會加強益氣和中的藥物,如黃耆、黨參、山藥、黃精、葛根、雞內金等。三:陰陽兩虛:這證型的患者多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不舉、帶下清稀、大小便失調、頭暈耳鳴等症。中醫認為陰虛日久,必及於陽,而致陰陽兩虛。簡單的說,就是整體失衡的表現。治療的主軸就是調補陰陽,除了滋陰和中的藥物更要加強補陽的藥物,如肉桂、附子、山茱萸、熟地黃等。這三種證型只是最基本的糖尿病診治,尤其強調在於體虛則需調補。但其實糖尿病的患者除了虛證,也有一部分屬於實證的。例如引發的心臟病、胃腸病、感染性疾病等,可分為痰瘀阻滯、瘀熱內蘊、熱毒壅盛等,而這都需要中醫師的四診合參來做判斷診治的。所以倘若你有關於糖尿病的疾病困擾,除了吃血糖藥調控外,你是否要思考從整個體質的調控,來達到一勞永逸地改善!※本文由
-
2023-07-11 焦點.健康知識+
便秘按肚子、胃痛按手腳!中醫師教你按「14個護腸胃穴道」緩解不適、改善脾胃功能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作息不規律,常有便秘、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在胃痛發作時,胃乳及胃藥是多數人緩解疼痛的第一選擇,除了藥物緩解之外,中醫方面穴道按壓也有助於緩解疼痛。本篇由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院長 黃千瑞中醫師帶您了解腸胃穴道及日常養生術。文末加碼教你1招瑜珈及揉腸運動,改善便秘、提升消化機能。腸胃出狀況 穴道助緩解1.便秘、腸道蠕動不佳,按壓「八髎穴」、「下脘穴」、「天樞穴」、「關元穴」「八髎穴」位於尾骶骨,八個穴位包含「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各一對。「上髎穴」可預防及緩解婦科與腰部疾病;「次髎穴」可改善生殖、泌尿系統及減輕婦科疾病;「中髎穴」故常用於緩解腰骶痛、大小便不順暢及婦科問題;「下髎穴」有助改善痛經之效果。除了八髎穴,黃千瑞中醫師也建議,以順時針輕按下脘穴(位在肚臍上方2寸)、天樞穴(位在肚臍兩側2寸)、關元穴(位在肚臍下方3寸)等肚臍周圍穴位,有助改善排便問題。2.胃痛、胃痙攣等急性胃痛,按壓「內關穴」、「足三里穴」內關穴有助緩解胃痛、噁心想吐,有健腸胃、安心神之效,還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改善失眠等效用;足三里穴可緩解胃痛,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疏風化濕等作用。內關穴位於手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約三指處),以食指及中指,兩指輕按揉內關穴,每次二至三分鐘;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凹陷處,往下約4指併攏寬,以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每次五到十分鐘。3.胃食道逆流,腹脹、火燒心等,按壓「內關穴」內關穴除了有助改善胃痛,也可用於改善胸部、上腹部氣機與臟腑功能。如胸脅苦滿脹痛、胃酸上逆的心悸或火燒心、或胃氣上衝的噁心嘔吐感等,都可按壓內關穴改善。4.腹瀉時,按壓「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止瀉黃千瑞中醫師表示,六腑下合穴,當疾病所屬內腑的不同,而取其相應的下合穴治療。六腑下合穴中的「上巨虛(大腸下合穴)」可通調大腸腑氣,改善清濁不分,調理腸腑而止瀉。上巨虛穴位於小腿前外側,正坐屈膝,在外膝眼下6寸之處,或上述提及之足三里穴直下3寸之處,以手指腹揉約二至三分鐘,小腿兩側輪流按揉。5.食慾不佳,按壓「豐隆穴(胃經絡穴)」夏季炎熱,不少人都有食慾不佳、吃不下等狀況,刺激豐隆穴可改善慢性腸胃病,消除胃脹感,有緩解胃脹、打嗝及改善食慾不佳之作用。黃千瑞中醫師解釋,絡穴為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的聯絡點,可用於治療互為表裡經的臟腑與經脈的共同病症。夏天濕熱,按摩豐隆穴,有助利濕和胃,減緩體內濕氣堆積進而影響脾胃功能。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前,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之處,以大拇指或食指指節重按約三分鐘。.腸胃道症狀:便秘、腸道蠕動不佳→緩解穴位:八髎穴、下脘穴、天樞穴、關元穴.腸胃道症狀:急性胃痛、胃痙攣等→緩解穴位:內關穴、足三里穴.腸胃道症狀:腹瀉→緩解穴位: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腸胃道症狀:食慾不佳→緩解穴位:豐隆穴(胃經絡穴).腸胃道症狀:胃食道逆流,腹脹、火燒心等→緩解穴位:內關穴按壓「太衝穴」情緒調解 改善胃痙攣、腸躁症壓力大、情緒緊張,有可能引起胃痙攣、腸躁症等症狀。黃千瑞中醫師解釋,「太衝穴」為肝經穴位。肝主疏泄,中醫的肝包含情緒調解,當壓力過大,引起胃痙攣或腸躁症,即為肝氣犯胃引發的狀況,按摩太衝穴有助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也常用於緩解高血壓、失眠及糖尿病。太衝穴位於腳背上,第一和第二趾縫往上約1寸交叉、凹陷處,以手指或鈍圓形按摩器材,點按左右腳的太衝穴,按摩後喝溫一杯開水,以利氣血循環。除了以穴道改善腸胃道症狀之外,對於虛寒型腹瀉或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因為脾胃運化陽氣不足、脾胃虛弱,平常容易有四肢不溫、完穀不化或遇到生冷食物便胃痛軟便等情形,中醫也常以「三伏貼」熱藥物的外敷法,來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溫陽祛寒及改善腸胃功能。日常養生 調理腸胃飲食西化、作息不規律,引發腸胃道疾病,如腹脹、腹瀉、便秘幾乎是不少人的日常困擾。想改善腸胃道問題,除了調整飲食,黃千瑞中醫師也提供日常腸胃保健相關建議:1. 按壓4穴道,保健腸胃.中脘穴(胃的募穴).天樞穴(大腸的募穴).胃俞穴.大腸俞穴2.四神湯四神湯(含山藥、茯苓、芡實、蓮子),四神湯為平補藥膳,適合脾虛濕盛者,不論虛寒或燥熱體質都可以適量服用。黃千瑞中醫師提醒,購買現成四神湯時,須留意是否以薏苡仁代替芡實,雖然兩味藥同有利水滲濕的效果,但薏苡仁性微寒,不利於素體虛寒者服用。3.洛神荷葉茶洛神花具有豐富果酸,可去油解膩;《本通玄》記載荷葉「開胃消食」;烏梅生津止渴。材料:洛神花2錢、荷葉1.5錢、烏梅2顆。作法:將所有材料洗淨瀝乾後,置於鍋中加入800毫升的水煮沸。燜泡10分鐘濾渣後,即可飲用。瑜珈「TTK三式」 改善便秘、提升消化機能壓力大也會間接影響腸胃的健康,而瑜珈是很好的舒壓方式,規律練習可以明顯改善因壓力所造成的消化道問題。印度瑜珈冠軍Sujit老師教你「TTK三式」:站立、伸展、扭轉,還能解便秘:第一式 Tadasana站姿山式伸展與雕塑腹部側邊肌肉群、燃燒內臟多餘脂肪和腹部贅肉,練習步驟:1.站姿,雙腳併攏或微開站立。脊椎挺直向上延伸,肩胛骨放鬆,腹部內收。十指互扣,手掌往外,手臂向前伸直,不要過度伸展手指。2.吸氣,雙手往上高舉。3.腳跟向上,感覺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口、脊椎、上背及雙手都在一直線上。此時,只有腳尖碰觸地面,保持平衡,停留五至十個呼吸。4.腳跟放回地面,再慢慢放下雙手,休息幾個呼吸後,重複五至七回。站姿山式(Tadasana)第二式 TiryakTadasana風吹樹式伸展與雕塑軀幹側邊的肌肉,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練習步驟:1.雙腳併攏或微微打開,膝蓋打直,手臂貼在身體兩側,脊椎向上延伸。2.吸氣,左手放在腰部,右手往天花板高舉。3.吐氣,身體往左彎。感覺右側身體往上延伸,膝蓋保持打直,上下身體保持端正,停留五至十個呼吸,上半身回正,再換邊練習。4.左右邊重複練習五至七回。5.熟練後,也可將放在腰部的左手往上舉起,與右手互扣,雙手朝天花板伸展。第三式 Kati Chakrasana站姿扭轉扭轉伸展上半身、溫和按摩腹腔消化系統。練習步驟:1.站姿,雙腳併攏,膝蓋打直。雙手置於身體兩側,脊椎打直,挺胸。2.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向兩側抬高至肩膀高度。3.吐氣,上半身向右旋轉。左手抓右肩膀,右手繞過背部,扣住左邊腰部。頭盡可能向右後方轉,背部打直,停留五至十個呼吸。感覺腰部與腹部肌肉的伸展。4.吸氣,雙手放鬆,回到站姿。休息幾個呼吸後,換邊練習。5.左右邊重複練習五至七回。揉腸運動 促進腸蠕動腸胃不健康,不僅會影響肌膚乾燥,也會累積身心壓力,造成免疫力下降。日本美腸協會代表董事小野咲推薦「揉腸」,洗完澡後、放鬆時做揉腸運動效果更加倍,嚴重便秘時,試著睡前躺在床上試做此運動,使積累的宿便更容易排出:基本的揉腸運動:促進腸蠕動:(1)雙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併用,揉壓腸上的肌膚。(2)揉側腹時,力道約為第一指節陷入的程度。小腸穴道這樣按:治便祕和拉肚子(1)肚臍左右約2跟手指頭處的穴道,用左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一邊吐氣一邊按。(2)肚臍上下的穴道,用左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按壓。脹氣的揉腸運動:解決腸胃蠕動不順暢(1)雙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順時鐘輕敲肚臍的周圍。(2)順時鐘輕敲肚臍周圍,慢慢擴大至整個肚子都敲到。有規律地敲擊給予刺激,持續10分鐘以上就會出現效果。腸胃穴道衛教資料提供: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院長 黃千瑞中醫師延伸閱讀:.台灣「一地區」大腸癌盛行率第1名!高敏敏曝「8種罹癌食物」.胃食道逆流、腸躁症...7種「常見腸胃道問題NG食物」大公開!.「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有這些症狀要當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30 醫療.感染科
瑪丹娜「嚴重細菌感染」住進加護病房!細菌感染若失控 7種人恐引發致命敗血症
國際媒體報導,全球樂壇天后瑪丹娜上週六(24日)因「嚴重細菌感染」住進加護病房治療,雖然目前已出院回家休養,但即將展開的世界巡演勢必延後舉辦。瑪丹娜「嚴重細菌感染」住進加護病房治療64歲的樂壇超級天后瑪丹娜原訂在未來幾周展開為期七個月的40周年世界巡演,但根據《CNN》、《BBC》報導,就在準備演唱會期間,她的經紀人於本周三(28日)在Instagram透露,瑪丹娜上週六因出現了嚴重的細菌感染住進加護病房,導致她在重症監護室住了幾天。不過目前「她的健康狀況正在改善,但仍在接受醫療護理,預計會完全康復。」《CNN》報導,消息人士透露瑪丹娜周四晚間已經回到她位於紐約的家中休養,目前「感覺好多了」,正逐步康復中。細菌感染若沒控制好 恐引發致命敗血症由於瑪丹娜對健康問題非常保密,外界並不清楚她最初感染細菌的原因是什麼。《BBC》分析,最常見的情況是,初始感染始於肺部、皮膚、泌尿系統或消化道。而細菌感染若沒控制下來,當身體對感染產生極端反應時,極可能發展成敗血症或血液中毒,如果沒有正確治療,可能導致組織損傷、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敗血症可能發生在任何感染者身上,而當身體疲勞透支、脆弱或有不適的狀況時,導致敗血症的可能性更大。那些人容易感染敗血症?1.新生兒及老年人為好發族群,因該族群免疫力較弱。2.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因其免疫力低下。3.接受化學治療的腫瘤病患,因其白血球減少、抵抗力變弱,容易讓病原菌入侵身體而併發感染。4.燒燙傷、車禍、槍傷等遭受嚴重外傷者。5.愛滋病、酒精中毒、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等免疫機能低下者。6.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腎衰竭等慢性疾病者。7.感染肺炎鏈球菌者,可能併發嚴重敗血症,甚至敗血性休克。》看詳細疾病百科/敗血症【參考資料】.《CNN》Madonna ‘resting, feeling better’ and following doctor’s orders, a source close to singer says.《BBC》Madonna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