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4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沾黏
共找到
342
筆 文章
-
-
2019-12-23 橘世代.健康橘
如何遠離手臂痠痛? 只要「三步驟」!
痠痛是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造成,雖然它不是病,卻困擾著多數人。平時痠痛忍忍就過去,但當它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誘發身體疾病。瞬間撞擊與慢性勞損導致筋傷中醫統稱的筋,也是西方醫學的肌筋膜系統。皮膚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而第二道防線就是筋膜。深層筋膜固定各個器官位置,保護五臟六腑;分離及連結各肌肉群,讓每一區域的肌肉,優化運動表現力。皮膚底下的表層筋膜,則承受與抵銷外來閃撲跌撞的大小撞擊。當撞擊產生,肌筋膜會分泌少量潤滑液,調節防衛,吸收撞擊力然後消化掉。但是當瞬間承受巨大撞擊或是慢性勞損,身體無法代償時,疼痛即產生。例如大家都不陌生的五十肩、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等,都是常見案例。尤其當身體面臨壓力,無法有效休息,加上食慾不佳或營養不夠時,筋傷的好發即開始。最好的例子就是五十肩,學名是沾黏性關節囊炎,或稱冷凍肩、凝固肩,其名稱由來是肩關節的筋傷累積到50歲上下發作。另一個例子是媽媽手,學名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當媽媽後常常用到大拇指的肌肉群,例如擠奶、擰毛巾等,導致肌肉腫脹至發炎,壓迫到神經導致疼痛。放鬆身體 反向伸展慣性使用的肌群如何避免產生這些筋痛,首要之務是訓練身體覺察力。我們大腦會幫身體做好許多設定,例如用固定的手刷牙、炒菜、抱小孩等。這些無意識的習慣性動作,就像快速鍵,讓你不用做任何思考。仔細觀察自己的手與腳,會發現慣用的一邊肌肉較另一邊粗大。我們需要訓練的是打破習慣動作,例如走路時,觀察自己是哪一隻腳先行,然後反其道而行之,有意識覺察生活上零星的小動作,有助於減少筋痛的產生。工作時我們往往只會固定使用同一種肌肉群,所以要經常反向伸展工作時使用的肌群。另外,肌力運動也很重要,找自己喜歡的並持之以恆地運動。建議先找專業教練調整運動姿勢,運動姿勢如果不對,更會傷害關節,例如前陣子流行深蹲,但蹲的位置不對,會傷害膝蓋。運用小工具鬆筋保養 加速疼痛改善另外,這裡要教大家運用一些日常生活小工具來輔助放鬆整個手臂。操作前,先做一些大肌群的伸展操,例如拉手臂後肌群、擴胸運動、抱胸運動、手上舉等。接著找一個舒服的座位,有桌面能支撐手肘處。觀察手臂的組成規則,一個關節加一群肌肉,以下類推,如肩關節加上臂、肘關節加前臂、腕關節加手掌、指關節加指間肌肉,都是我們要保養的位置。準備的器物先避開塑膠製品,最好用大自然的原料,如黑水牛角、木頭、能量石頭等,千萬不要拿原子筆、錢幣等來操作。另外,要用鬆筋(按摩)油當介質,可促進循環,避免造成皮膚的二度傷害。不要想一次做到好,1星期1~2次即可。鬆筋保養目的是提高身體自癒力,需要時間讓身體自行代謝,間隔做比較好。此外,當疼痛產生時,先感受它的位置,第一步確認是否是意外閃撲跌撞導致,或是累積成勞。如無法確認,先看復健科或家庭醫生診斷,若確認是筋膜等軟組織的問題,依照上述的方法,將會加速改善,讓疼痛遠離。手臂放鬆3步驟1.首先塗按摩油於皮膚表層,建議由上而下,用關節與關節間分區塊來操作。2.像刮痧一樣,用鬆筋棒平面處輕輕摩擦皮膚表層,建立表層的循環,大約3 ∼5次來回,皮膚表面微紅即停止。這一步是將表層放鬆後,才進行到下一層肌肉及肌筋膜層。3.接著使用鬆筋棒的尖頭,於皮膚表面痛點處緩慢下壓,默數3∼5秒即離開,然後反覆3次,避免過度刺激。本文摘自《綠主張月刊》,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2019年09月出版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0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基因檢測 沒想到發現腫瘤
癌症家族史是長年夢魘,而基因檢測是我的專長,去年決定給自己一個禮物,接受全基因解碼。沒想到,竟發現自己有極罕見SDHA基因突變。由於發病機率低,以為可以帶著SDHA基因缺陷過一輩子,沒想到追蹤後發現腫瘤,還好早期發現,花八小時切除腫瘤。原想跟基因缺陷共存基因檢測2萬2675個基因,很幸運,沒有遺傳家族癌症相關基因,如大腸癌、肺癌等;但發現我有極為罕見的SDHA基因突變,與五種腫瘤密切相關,分別是腦下垂體瘤、腎細胞瘤、胃腸基質瘤以及「神經分泌瘤」的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身為病理專科醫師,腦海馬上跑出資訊:SDHA相當罕見,研究報告不多,但類似突變基因,如SDHB、SDHD,發病機率皆不高,SDHB發病機率約20%、SDHD發病機率約45%。我推估,應該可以帶著SDHA基因缺陷過一輩子。避免癌變決健康管理但我知道,避免癌變得避開危險因子,制定健康管理計畫,第一步是改變體質,降低血中胰島素及細胞內缺氧誘導因子,減少細胞癌變風險;第二步是定期接受超音波追蹤;第三步是不做高階檢查,因為評估發病機率不高。經過追蹤,今年九月超音波檢查,竟發現胰臟頭有顆六公分腫瘤。當時心情難以言喻,基因解碼驗證了,腫瘤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自己成為罕見病例。調整生活型態後,僅幾次肩胛骨下方肌肉抽痛,並沒有症狀,反覆思索,結論是「運氣不好」。基於對疾病了解,最好早期治療,轉念想,竟有機會在自己身上驗證全基因檢驗與臨床結果。手術證實神經內分泌瘤就醫時,我沒告訴醫師做過基因檢測。十月住院,主治醫師說我的胰臟與十二指腸附近有一顆直徑6.5公分的腫瘤,比發現時還大一些。影像檢查屬多囊性腫瘤,醫師難以判斷,懷疑是黏液腫瘤、淋巴管瘤、胃腸基質瘤、間皮瘤等。主治醫師的判斷,與基因突變可能出現的腫瘤,不謀而合。考量腫瘤位置,醫師推斷我的腫瘤屬於神經內分泌瘤或胃腸基質瘤,抽血檢驗後,認為神經內分泌瘤可能性最高,建議手術。一般在手術過程做冰凍切片,腫瘤若惡性,擔心擴散,會把手術範圍擴大。但冰凍切片結果需耗時30分鐘到一小時。由於已知答案,我告訴醫師「免等了」。術後一周,病理報告出爐,果然如預期是神經內分泌瘤的副神經節瘤。唯一超出預期的是手術時間,原本預計兩到三小時完成,卻因沾黏耗費七、八小時,傷口也從腹腔鏡打兩個小洞,變成開腹,肚子上有條「高速公路」。不過,術後安排皆在計畫中,休息一周後開始上班。基因檢測有助精準用藥從未想過長腫瘤,還是罕見副神經節瘤,副神經節瘤發生率卅萬分之一,已知相關基因約十個,SDHA是其一,SDHA突變導致副神經節瘤機率僅7%,根據文獻,全球僅100多例,其中兩成被診斷時已轉移。不是不怕,而是發現得早,清楚病情來龍去脈,所以不太擔心或害怕;基因檢測與全球倡議的精準醫療連成一氣,對健康人能協助規畫健康計畫,對病患可協助精準用藥,甚至提醒家族史風險。但如果不了解基因檢測、疾病,容易因檢驗結果陷入焦慮與恐慌。了解基因檢測的目的與侷限,接受專業解讀與諮詢,非常重要。醫學辭典/神經內分泌瘤的副神經節瘤副神經節瘤是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指神經內分泌瘤長在副神經節上,長在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稱。神經內分泌瘤每年約有一千名新增案例,常見部位為胰臟、腸胃,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罹患的是胰臟神經分泌瘤。神經內分泌瘤多變,在不同部位症狀不同,因不同細胞病變產生不同反應,以胰臟神經分泌瘤而言,若是α細胞病變,會分泌過多升糖激素、若是β細胞病變,則會分泌過多胰島素,初期難以被診斷。副神經節主要在脊椎附近,副神經節瘤則常見在頭頸部、腎上腺、腹腔,副神經節瘤通常沒有症狀。曾嶔元小檔案現職:●元鼎診所院長●社團法人台灣分子醫學會常務監事年齡:65歲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Mayo Graduate School博士專長:分子醫學、基因檢測、病理學興趣:看懸疑電影、鑽研預防醫學用之精準醫療經歷:●美國田納西大學醫學院前助理教授●輔仁大學醫學院前專任教授●國泰醫院病理暨檢驗醫學部主任●馬偕醫院病理科主任●食藥署醫材諮議委員會副召集人●食藥署醫材諮議委員會委員●保險犯罪防治中心諮詢委員
-
2019-12-1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她2次隆乳失敗慘變風乾橘子皮 中醫+飲食救回雙峰
台中30歲曾姓女子有過敏體質,2次隆乳失敗,拆彈後雙峰縮水到變B罩杯,且表面凹凸不平,有如風乾橘子皮,更慘的是拆彈傷口處長出一條明顯的蟹足腫,身上也因癢抓,出現多道蟹足腫。曾姓女子打算在過年前完婚,不敢再動刀,改向中醫師蔡惠君求助,搶救雙峰,經接受針灸、中藥調理,並且配合調整飲食,攝取堅果、魚油、木耳、海帶、魚湯等,避免吃海鮮、加工、冰冷食品,蟹足腫都消退了,雙峰變Q彈平滑,也變得豐滿,令她滿意不得了,開心當個新嫁娘。蓮樺中醫診所院長蔡惠君說,女患者3年前接受隆乳手術,罩杯升級為D罩杯,不知自己是過敏體質,對於植入的異物產生過敏或排斥,因沾黏、變硬而取出,經清創休養後,今年初二度隆乳仍告失敗,雙峰表面凹凸不平更慘的是,拆彈的傷口因過敏體質,變成一條難看的蟹足腫,包括前胸、背部、腋下等多處也因秋冬皮膚乾燥搔癢,抓到變一條條蟹足腫,注射類固醇仍無法淡化。蔡惠君指出,女患者因過敏體質,改向中醫求助,經由中藥調理體質,以及針灸豐胸,在患者過敏急性期,免疫反應過度亢進,先調和肺、脾、腎三臟的氣血,合併清熱利水的中藥,待緩解期,選用提升肺、脾、腎三臟陽氣的中藥,使免疫系統穩定,預防過敏反覆發生。蔡惠君建議,冬天是一年當中人體最適於儲存能量的季節,同時也是女性豐胸最有效的季節,曾姓女患者為了搶救雙峰,除了中醫調理,並且搭配飲食調整,攝取堅果、魚油、木耳、海帶、魚湯等,避免吃海鮮、加工、冰冷食品,很快就看到成效。
-
2019-12-17 科別.泌尿腎臟
北榮雲端管理 在家洗腎免奔波
33歲李小姐是金門人,學生時期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因控制不佳導致慢性腎臟病。懷孕生產之後,腎臟功能惡化導致洗腎,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以居家腹膜透析方式洗腎,除了兼顧工作和育兒,也節省金門與台北間的往返時間。收治李小姐的北榮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國華表示,病患就診時已有十年以上的三高病史,且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加上懷孕對腎臟功能有極大的負擔,以致產後必須洗腎。洗腎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為血液透析、二為腹膜透析。李國華表示,血液透析效率較好,能將血液中毒素洗得很乾淨,但每周需到醫療院所三次,由醫護人員協助進行。對上班族或是離島偏鄉的病患來說,是一大負擔。另外,若是因糖尿病、高血壓併發慢性腎臟病者,因其血管功能較差,則不適合使用血液透析。至於腹膜透析,則是利用人體腹膜與透析液進行毒素清除,可在家自行操作更換透析液,睡前將機器打開,自行接上導管,一覺醒來即完成洗腎,對於上班族群、遠距以及自我照護能力較好的病人來說,較為便利。然而腹膜透析需要在乾淨、不通風、安靜的場所進行,且一旦操作不當,約有3%至5%病人引發腹膜炎。另外,腹部曾經做過大手術、有沾黏的病人也不適宜。為避免人為謄寫錯誤或疏漏與提升腹膜透析醫療品質,北榮導入雲端管理系統,自動記錄病人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的各項生理狀況,加密上傳至雲端,讓醫護端能同步管理病患的治療狀態。李國華表示,目前兩種透析方式健保均有給付,必須洗腎的病人可依據自己的生活型態與醫師討論,選擇洗腎的方式,以提高生活品質。
-
2019-12-17 科別.泌尿腎臟
腹膜透析+雲端管理 產後洗腎媽不用金門台北兩地跑
33歲的李小姐是金門人,學生時期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因控制不佳導致慢性腎臟病。與先生結婚六年,卻流產多次,後來再次順利懷孕。但因為怕孕期使得腎臟功能變差,因此至台北榮總求診,尋求腎臟科及婦產科的協助。後來雖順利產下一子,但仍因為腎臟功能惡化,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以居家腹膜透析方式洗腎,除了兼顧工作和育兒,也節省金門與台北間的往返時間。收治李小姐的北榮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國華表示,腎臟主要功能為製造尿液、淨化血液、排出廢物毒素,並調節體內水份和電解質的平衡。然而慢性腎臟病不一定都需要洗腎,依據腎絲球廓清率(GFR)可分為五級,通常低於15分,第五期嚴重腎衰竭病人才需要走到洗腎的地步。李國華表示,李小姐就診時,已有十年以上的三高病史,且為慢性腎臟病第四期。由於懷孕對腎臟造成極大負擔,正常懷孕婦女多少也都會有蛋白尿和水腫等狀況,因此李小姐產後GFR的分數已經低到必須洗腎,因此經過討論選擇以居家腹膜透析。目前洗腎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為血液透析、二為腹膜透析。李國華表示,血液透析效率較好,能將血液中毒素洗得很乾淨,但每周需到醫療院所三次,由醫護人員協助進行。對上班族上班族或是離島偏鄉的病患來說,是一大負擔。另外,若是因糖尿病、高血壓併發慢性腎臟病者,因其血管功能較差,也不適合使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則是在利用人體腹膜與透析液進行毒素清除,可在家自行操作更換透析液,睡前將機器打開,一覺醒來即完成洗腎,對於上班族群、遠距以及自我照護能力較好的病人來說,較為便利。但這項透析方式,需要在乾淨、不通風、安靜的場所進行,且手眼協調較好的病人較適合使用。由於腹膜透析主要由病人自行操作,約有3%至5%病人引發腹膜炎,李國華也表示,若是無法自律更換透析液,或是腹內有開過大刀、有沾黏的病人,則不適宜。李國華說,台灣目前最多人使用的洗腎方式仍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比率僅約8.8%。為了提高腹膜透析醫療品質,北榮首度導入雲端管理系統,自動記錄病人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的各項生理狀況,加密上傳至雲端,讓醫護端能同步管理病患的治療狀態。李國華表示,目前兩種透析方式健保均有給付,且在進入透析前三個月都會有衛教課程,必須洗腎的病人可依據自己的生活型態與醫師討論,選擇洗腎的方式。【透析深度專題】做適合自己的選擇,去想去的地方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治療/台北榮總:每年約700例 九成用腹腔鏡切除
外科手術是大腸直腸癌最常見治療方式,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表示,大腸癌第一、二期的患者,手術治療的五年存活率約80%至90%,第三期則有60%至70%。北榮每年執行逾七百例大腸直腸癌手術,九成使用腹腔鏡切除腫瘤,部分轉移到肝臟者,也可接受腹腔鏡手術切除病灶。若曾開過刀發生沾黏、腫瘤太大,或腫瘤侵犯其他器官,則選擇傳統開腹手術,至於達文西手臂手術,治療大腸癌效益仍待評估。大腸直腸癌手術除了切除腫瘤附近的腸子,最重要的是要將該區域的淋巴結清除乾淨,尤其低位直腸癌,有時侯需清除骨盆腔側壁淋巴結,附近血管複雜,一不小心就可能大出血。另外,直腸癌因腫瘤在骨盆腔,範圍較為侷限,若患者較肥胖或為男性,手術更困難。林春吉表示,過去由腹部往骨盆腔進行手術,現也發展出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TaTME),可從肛門處低位往上進行,「就像雪山隧道兩邊打通」,較能掌握切除範圍。至於術後照護,林春吉說,大腸癌手術後大部份只需作息正常、均衡飲食,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但術後需定期追蹤,前兩年每三個月、術後三至五年內每半年,之後每年追蹤,以早期發現異常,可盡早治療,避免復發惡化。
-
2019-12-13 科別.腦部.神經
氣喘兒?7歲童上腹痛 就診才發現胸腔長9公分腫瘤
台中市7歲的粘姓男童從小常喘咳,以為是氣喘兒,直到去年10月下旬有上腹痛掛急診,經照X光後,發現心臟旁竟有1顆大腫瘤,壓迫心臟,醫師研判是神經母細胞瘤,要緊急手術開傳統刀,粘媽媽尋求第二意見,轉院到台中榮總,發現是縱膈腔腫瘤,經接受兒童外科的胸腔鏡和神經外科的顯微聯合手術,並使用術中神經監測,避免傷及神經,切除9公分大神經節神經瘤,術後症狀改善,不再喘咳,如今健康活潑。台中榮總兒童神經外科醫師周育誠說,神經節神經瘤很少見,是不明原因的神經不正常增生的良性腫瘤,腫瘤大到壓迫肺部引起呼吸喘,腫瘤更鑽入胸椎第8、9節,沾黏、壓迫神經,導致上腹痛,必須手術清除。粘媽媽說,兒子上腹痛急診照X光才發現身上長腫瘤,一度懷疑是惡性神經母細胞瘤,壓迫心臟,可能猝死,要開20公分的傳統刀,她尋求第二意見,轉院到台中榮總,術以胸腔鏡加顯微手術,傷口5公分,手術7小時,確診是神經節神經瘤。周育誠說,兒童神經脊椎病變少見,有先天的脊柱裂、後天神經腫瘤,可能出現手腳麻、無力,甚至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尤其嬰幼兒無法清楚表達,需醫療團隊細心診察,台中榮總跨部科兒童神經重症團隊和神經脊椎病變相關部科合作,6年多來治療和追蹤了450多名病童。7歲凱凱嬰兒期發現水腎,後來發現左腎旁腫瘤壓迫脊神經,在1歲1個月大接受兒童外科腹腔鏡和神經外科顯微聯合手術,病理診斷為神經母細胞瘤,接受兒童血液腫瘤科團隊化學治療與追蹤,至今腫瘤無復發;1歲2個月大的小潔出生時發現背部膨出,在腰椎第4、5節長脂肪瘤,造成脊柱裂,中榮跨科組成脊柱裂團隊在她4個月,進行脊柱裂修補手術,如今恢復健康。
-
2019-12-12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光靠手術和化療「營養」也是戰勝大腸癌關鍵因素
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5,000名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是不容忽視的疾病。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與遺傳、環境以及飲食習習相關,國人喜好油炸、燒烤類食物,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這也是大腸直腸癌蟬聯11年癌症榜首的原因。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治療成效不錯。治療大腸直腸癌最有效的方式是手術,第一期治癒的機會幾乎到90%,第二期有70%~80%,第三期也將近50%~60%以上,即使到了第四期,如果還是能夠開刀的話,五年的存活率還有40%,這幾年最大的改變就是轉移腫瘤的切除,很積極,除了標靶治療和化學治療以外,就是只要有轉移的地方,能夠切除就能夠治療,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機會。 治療大腸直腸癌時,依治療方式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副作用,以放射線治療來說,也就是俗稱的電療,可能讓周遭器官受影響,引起發炎。在治療大腸直腸癌時,放射線治療若影響到小腸,造成拉肚子、噁心、嘔吐、小腸發炎;若影響到膀胱,則會帶來放射性膀胱炎,造成血尿。在接受化學治療時,使用的藥物不同,反應也不太相同。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疲倦,有些藥物則會容易造成掉髮,有些則會讓人四肢末端感覺異常、手腳發痲,碰到冰會像被電到,定位感不佳、變得較笨拙等問題。 接受標靶治療時,若使用抗表皮因子生長藥物,會影響表皮生長,因此病人容易長痘痘、甲溝炎。若用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則可能造成病患高血壓、蛋白尿、甚至導致腸穿孔等問題,因此曾有出血、中風病史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這類型的藥物。陳鴻華醫師表示:「接受治療時,有些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例如化療後有些人會掉髮,但只要之後不使用藥物後,頭髮就會再長出來,所以別太擔心。如果用藥後噁心嘔吐的情形嚴重,現在也有效果不錯的止吐劑,能減輕病人的不適。至於用藥後產生的高血壓,也需要用藥去控制、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營養支持改善體力,提升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說道,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的目的在於避免患者體重下降、減輕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提高對治療所引起副作用的耐受力,並降低感染的機率、以及修補因治療對於身體組織造成的損害。營養支持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如果在癌症治療時,患者吃得下、胃口還可以,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熱量的食物。病患能吃就很重要,只要吃得夠,不一定需要補充其他營養品。若怕營養不夠,現在市面上營養品非常多樣化,各自有強調的特性,像是魚油多一點、蛋白多一點,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比較、選擇。由口進食是最好的情況。第二種情況是病人的腸胃道暢通但實在吃不下,不得已的狀況下可以考慮用鼻胃管、腸管灌食,但若能由自己進食,讓腸胃道吸收營養還是較理想的狀態。第三種狀況是患者腸子吸收不良、腸子沾黏、阻塞,必要時就得從靜脈給與營養。 營養支持對於癌友來說相當重要。「好的營養支持,不僅可延長壽命,還能改善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吃的感覺對病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照顧過許多患者,有人在狀況不好時最後的願望是想喝點熱湯,感受熟悉的味道。」有研究報告指出,對於癌症末期的病人,若加上營養支持,就可以讓病患多活兩個月。營養支持可讓癌友較有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不需要整天躺在床上,可以起來活動,甚至到外面社交,而這些都要有足夠營養才能做得到,如果沒有體力根本無法達成。迎戰大腸癌 營養充足很重要!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夠進食最重要。飲食中要盡量達到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蛋白質對於所有的組織修補都需要,患者接受手術前,醫師都會先檢測病患體內的蛋白質含量,若數值降很低,表示癌友營養不良,蛋白質都被消耗掉了,組織修復能力一定不好。同樣的道理,蛋白質低的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一定比較差。也就是說,當體內蛋白質足夠,才有夠本錢接受各種治療。陳鴻華醫師強調,營養支持基本上一定要有高蛋白。蛋白質會被消化分解為人體需要的胺基酸,然後被細胞吸收,並將胺基酸組成各種蛋白質。此外,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游離胺基酸是麩醯胺酸,存在肌肉、肝臟、與腸道各處,可是相對來講消耗也快,需要的時候可以補充。目前台灣醫學研究團隊也有人體臨床實驗研究探討「小分子褐藻醣膠」與免疫、發炎或癌症藥物的關聯,作為癌症治療在營養方面的支持,目前持續有多項相關臨床實驗進行。此外, 2019年的一篇文獻中,小分子褐藻醣膠與一般萃取出大分子結構的褐藻醣膠相比,有較好的吸收率。癌症患者應盡早規劃營養照顧計劃,積極補充營養是抗癌的關鍵;在癌症患者中有高達40%的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因此營養治療佔相當重要角色,多數研究都指出,在腫瘤治療期間,適當及足夠的營養決定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是否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陳鴻華醫師提醒道,要百分之百預防大腸直腸癌其實很困難,即使是同樣一家人,遺傳因素相同、生活環境也相同,依舊是有的人得病,有的人就不會。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日常生活、飲食中遠離一些導致癌症的因素。像是我們該盡量減少紅肉、加工肉品(例如香腸、肉鬆、熱狗等)。飲食選擇,還是天然的最好。務必遠離有害物質,絕對要戒菸,飲酒不過量。大家可能會以為檳榔只和口腔癌有關,其實吃檳榔也會傷害到腸胃道,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最好還是要遠離這些有害物質。空氣汙染也是致病原因。除了遠離有害物質、選擇天然食物之外,也得定期做篩檢。50歲以上的族群可先做糞便潛血反應,如果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陳鴻華醫師提到,「大腸鏡是最有效的檢查方式。」藉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陳鴻華醫師呼籲民眾,為了愛你的家人,從今天開始改變生活、注重健康、關切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疾病後,也絕對不要放棄治療,讓我們都能健康“腸腸”久久,遠離腸癌威脅,戰勝癌症,打造「腸」久人生。原文:營養照顧好,迎戰大腸癌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0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僵直性脊椎炎目前無法根治,僅能盡量抗發炎藥物維持骨骼最大活動範圍,不過國內研究讓治療現曙光。中央研究院找到僵直性脊椎炎的關鍵酵素、解開致病機制,並發現既有的口腔潰瘍與骨質疏鬆藥物有機會「老藥新用」,預防高危險群惡化,並提供患者治療新選擇。僵直性脊椎炎又稱「竹竿病」,是一種發生在脊椎關節的慢性發炎疾病,藝人周杰倫、李易、浩子等人都是病友。患者的肌腱和韌帶連接處會增生贅骨,一節節的脊椎互相沾黏而失去柔軟度,最終僵化如竹竿。棘手的是,目前僵直性脊椎炎藥物能抗發炎,但不能解決贅骨增生,仍會逐漸惡化。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國儀與博士生劉津秀醫師等人,成功找到致病關鍵。劉津秀表示,研究團隊從臨床手術取得患者病灶的贅骨間葉幹細胞,這是過去經證實與僵直性脊椎炎有關的多功能幹細胞,也是成骨細胞與軟骨細胞的來源;將之植入老鼠體內後,三周內脊椎便有贅骨生成。研究團隊實驗發現,當贅骨間葉幹細胞中的HLA-B27基因在合成蛋白質時發生錯誤堆疊、形成不正常結構,便會傳遞特殊訊息增加名為TNAP的酵素,進而造成異常骨化,最終導致僵直性脊椎炎。這項研究也發現血清中骨來源的TNAP酵素,可作為贅骨生成速率的生物指標。這項指標與臨床上的發炎指數(CRP),有助預測出僵直性脊椎炎脊椎沾黏鈣化的高危險群。林國儀表示,研究團隊進一步尋找現有藥物中是否有可用之材。結果發現,目前用於治療口腔潰瘍的Levamisole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Pamidronate等藥物,有助於抑制小鼠體內的TNAP酵素,能抑制八至九成的贅骨新生。因此,未來經臨床試驗後,有機會用於預防高危險群惡化,也提供患者新的治療選擇。這項研究成果於今年11月刊登於《臨床研究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並獲《自然評論風濕病學期刊》(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撰文評論。
-
2019-12-04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傳統心臟瓣膜手術需經由胸部正中切開進行,傷口動輒20公分,又需切開胸骨,但此類病患常因心臟衰竭導致肺功能下降,又有年紀大、骨質疏鬆等問題,胸骨切開後會影響病患的活動能力,拉長術後復原時間。許多病患及家屬一聽到傷口大又要切開胸骨,非常擔憂,常常因此拒絕手術而錯過治療黃金時機,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心臟衰竭。胸骨及肋骨的穩定度,對心臟手術術後疼痛有極大影響,減少病患術後疼痛能提升病患的肺活量、促使病患早期下床活動,縮短病患恢復日常生活的時間。內視鏡輔助的微創心臟手術不需切開胸骨、肋骨,也不需用撐開器造成肋骨傷害,透過內視鏡提供的影像,只需一個四到六公分的主要傷口即能完成,不只美觀的考量,更降低傷口疼痛,讓病患快速度過術後恢復期。一位72歲病患,因為二尖瓣重度狹窄合併心律不整,一年內已超過三次突然昏厥倒地,內視鏡提供清楚的手術視野,將鈣化的二尖瓣完整切除,裝入人工瓣膜,並完成心律不整的心房隔間手術。還有78歲病患,在20年前接受過傳統二尖瓣手術,近年因重度三尖瓣閉鎖不全導致右側心臟嚴重擴大,無法平躺睡覺,有右心衰竭、鬱血性肝病變、黃疸、腹水等併發症。若再次進行傳統手術,需剝離沾粘組織而延長手術及人工心肺機的使用時間,也增加出血及心臟受損風險。現經由內視鏡輔助手術,即使原來手術部位沾黏,也能在極少的出血量下順利完成三尖瓣手術。筆者曾赴德國柏林心臟中心進修,並多次出國參加微創手術研習,目前已運用內視鏡輔助微創手術與陳柏霖醫師完成二尖瓣修補、二尖瓣置換、三尖瓣置換、黏液瘤切除等多種術式,其中不乏為已開過傳統心臟手術的病患所進行的二次手術。微創手術傷口小,使用器械是一般器械的兩倍長,主刀醫師看著內視鏡的影像操作,技術比傳統手術來得困難,且並非所有病患都適合微創手術,需要先做完整身體檢查,瞭解心臟功能、瓣膜結構及心臟血管等解剖構造,才能在不影響手術安全性的前提下用小傷口完成複雜的心臟手術。台北榮總已發展各種心臟瓣膜微創手術,有經導管主動脈置換手術、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術,也有達文西機械手臂瓣膜手術,如何能針對個別病患的疾病、身體狀況及經濟考量,同時兼顧手術完成度、降低併發症等風險,需仰賴心臟外科醫師縝密的術前評估,才能在傳統與各式微創手術中做出對病患最有利、最合適的選擇。
-
2019-11-2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醫師罹僵直性脊椎炎痛到無法走路 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
我專長治僵直性脊椎炎,同時也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但我從不避諱告訴病人我也是病友,反而可利用我與病共處的經驗來幫患者和家屬克服恐懼,甚至「因禍得福」,保持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得到更健康的人生。我22歲發病,那是醫學系大四課業最重的時候。加上住校,發病時雙側大腿與髖關節痠痛,難以從宿舍上鋪下床,幾乎無法上課。另因學校位於山坡,上體育課得騎車下山,我卻連跨上機車都做不到,嚴重影響生活。嚴重時甚至無法走路我不知道症狀來自疾病,因愛打球,把它當運動傷害。只是走路一拐一拐,常被同學虧是不是「生芒果(台語)」。忍痛幾個月,當兵的哥哥來學校找我,我才知道他在軍中被醫師診斷僵直性脊椎炎,被驗退不用再服役。心中警鈴大作,教科書說僵直性脊椎炎是遺傳性很高的疾病,若哥哥有,我是否也有?於是去台北榮總掛風濕免疫科門診,沒錯,正是僵直性脊椎炎,我趕緊通知家人檢查,最後家族親戚將近一半確定有陽性基因。幸好家族屬於輕型,多數人只會腰痠背痛、或彎腰彎不下去,外觀看不太出來。但嚴重型若未好好治療,可能造成脊椎與韌帶關節沾黏和變形,甚至無法走路。脊椎沾黏變「竹竿腰」因此,起初沒認真治療,僅疼痛發作才吃藥。直到進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當實習醫師兩年,親眼見到患者因脊椎沾黏變「竹竿腰」,駝背或脖子無法動,或是雙腳無法行走得換髖關節,我才覺悟疾病嚴重性,決定面對。那時找藍忠亮主任看病,他是台灣最早出國學風濕免疫疾病的醫生。我遵照醫囑,認真吃了2年的傳統免疫調節劑和消炎止痛藥。因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也調整作息不再熬夜,避吃動物性食物,多吃蔬果及益生菌。積極治療、調整生活、認真學免疫風濕疾病,病況控制就逐步減藥。健康生活30年來不間斷,每天打球、伸展拉筋、做柔軟操,近年還學氣功和太極拳,也跑步、做地板運動練核心肌群,每周游泳一次。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我一開始走家醫科,夢想進偏鄉照顧社區民眾。疾病引導我投入免疫風濕專科。民國82年到嘉義榮民醫院,發現院內無風濕免疫科,卻有許多患者,身為家醫科主任的我也兼看風濕免疫科,逐日增強轉科動力。下鄉服務結束,我去高雄榮總轉科補受訓,真正投入免疫風濕科。我完成專科訓練後,再回嘉榮服務,共約11年,協助創立「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因能體會病友憂慮,容易把疾病怪罪家人,或不敢結婚生育,所以特別需要身心關懷,而非只用藥治療。十多年前民眾不了解僵直性脊椎炎,診間常見病人帶著全家大小及男女朋友前來,希望提供能不能結婚、能不能生小孩等建議,變成家庭會談。我常舉自己為例,太太懷孕前我倆也憂慮過遺傳問題,但統計上,即使有陽性基因,若生女兒有二成、男孩則是六成機率發病,並非百分百。且有陽性基因,預防可避免症狀;若有病就好好治療、控制。對病恐懼多來自「無知」如今我已婚也有三個兒子。由此可見,患者對疾病的恐懼通常來自「無知」,所以最好提供充分衛教,才能克服恐懼。這也是我為何努力培養衛教團隊,也常寫部落格文章,致力病人衛教與關懷。此外,我認為讓病人走出心靈幽谷的好方法是「自助助人」,等病人調適好後,鼓勵病人加入協會當志工。雖然我被僵直性脊椎炎纏上,但我知道,好好追蹤控制、和平共存,它就不是敵人,反而是引導我維持健康生活的好朋友,即便忙於看診、教學、研究或出國開會,一樣活蹦亂跳、趴趴走,人生更健康。醫學辭典/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簡稱AS,是基因遺傳造成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常見症狀為脊椎及關節發炎,進而引發下背僵硬疼痛,其疼痛特異性為:「愈動愈不痛、愈不動愈痛。」所以多數患者睡久了會半夜或晨間痛醒,但起床活動後就會好一些。另有少數人合併有周邊關節腫痛、虹彩炎、皮膚乾癬、或泌尿道症狀。僵直性脊椎炎發病於45歲以下的年輕人,男女比例3:1,診斷上要經過抽血與影像學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治療方面,生物製劑的療效不錯,健保也有給付,另外還有傳統藥物、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等可使用。若沒及早就醫好好治療,後遺症是脊椎沾黏和關節受損,或引發心血管等合併症。除了藥物治療,重要的是調整生活型態,不熬夜、維持運動習慣、飲食均衡、保持腸胃道好菌、戒菸避免發炎物質增加等,基本上都能維持得不錯。需注意的是,劇烈運動恐有撞擊,外傷發炎會惡化疾病,建議選非劇烈的運動為佳。魏正宗小檔案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年齡:55歲(53年次)出生地:高雄市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加州大學UCLA免疫風濕科研究員專長:●僵直性脊椎炎●自體免疫相關疾病興趣:旅遊、運動經歷:●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醫師●嘉義榮民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理事長口述/魏正宗醫師
共
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