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油畫
共找到
34
筆 文章
-
-
2024-04-25 失智.Podcast
【Podcast】EP6.生活比吃藥重要!失智者日常活動的聰明安排
除了帶失智家人到醫院尋求藥物治療或參加專業機構的非藥物治療課程之外,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然而,若因擔心失智症者走失而完全避免戶外活動,將對他們的身心造成重大傷害。如何為失智家人規劃豐富有意義的日常生活,以減緩病情惡化?當精心安排的活動未能引起失智症者的興趣時,又該如何協助他們?這些都是照顧者經常面臨的問題。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邀請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社區職能治療師/延希職能治療所所長 柯宏勳,從專業職能治療的角度,探討非藥物治療的各種解決方案。為照顧家庭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失智症者延緩病程,迎接更有品質的生活。日常生活即是非藥物治療主持人陳韻如分享一段「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的真實故事,一名83歲的奶奶在疫情警戒時確診失智症,當時她記憶錯亂,連原本拿手的煮飯技能也忘了。家屬除了定期回診,也嘗試給她吃保健品,另外,也給奶奶畫數字油畫,一天畫一點,畫了20幾幅,現在也回到可以再下廚的狀態。讓失智症者做有興趣的日常活動,有助延緩失智病程,甚至讓失智症者恢復昔日的生活技能,可見非藥物治療的活動安排,對失智症治療具正面效果。陳韻如提出,照顧者精心安排各項活動,想讓失智症者能夠參與,但卻遭到拒絕,或是愛面子不願走出去,究竟哪些日常活動安排適合失智症者?「藥物以外的照顧的方法都算非藥物治療」,柯宏勳所長在節目中強調,活動安排是非藥治療中很重要的方法,但「非藥物治療需要照顧者的引導技巧」卻常被忽略。「其實活動可以有深淺不同層級,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興趣專長,都可以拿來作活動安排」。透過導引了解失智症者的人生故事懷舊、音樂、園藝治療是常見的非藥物治療,柯宏勳還在節目中分享,如何透過讓失智症者聆聽老歌,創造與失智症者溝通的話題,成功引導失智症者說出自身背景,他表示「非藥物治療是蒐集資料的概念」,將失智症者的人生故事引導出來,對於安排活動是很好的線索。為失智症者安排活動的目的是希望他們更好,但常常會把活動變成上課,反而降低失智症者的參與意願。當失智症者參與活動的意願不高時,建議換個方式引導他們,譬如進行拼圖遊戲時,可以跟失智症者說「我們要不要試著把它完成」,甚至可以用請教的態度,避免失智症者興趣缺缺。活動「少量多餐」 多鼓勵失智症者失智症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據衛福部統計,國內65歲以前發病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已突破1.2萬人。柯宏勳表示,年輕型失智症者的活動安排跟非藥物治療,原則其實與失智長者一樣,年輕型失智症者的體力都還很好,活動安排可以多一些與體能有關的元素。失智症者因為認知功能減退,大腦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在活動安排上,柯宏勳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概念」,活動進行到一半時,安排休息時間,讓失智症者起身動一動,再回來完成活動。另外,也可以把日曆、時鐘掛在顯眼處,藉以輔助失智症者現實導向的問題,也能變成活動的媒材。「多給失智症者鼓勵」,柯宏勳表示活動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失智症者願意參與,願意參與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即使過程中有做不好的地方,也別忘了多鼓勵,增加失智症者再次參與活動的意願。本集重點:✎失智照顧者的真實故事:8旬失智奶奶靠非藥物治療 重捨煮菜技能✎哪些日常活動安排適合失智症者? ✎如何安排失智症者有興趣的活動?如何鼓勵失智症者參與活動?✎年輕型失智症者的活動如何安排?一項活動的時間多久? 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https://reurl.cc/6vDYkr🎧Spotify:https:https://reurl.cc/xaE44V🎧KKBOX:https:https://reurl.cc/ezm77Q🎧Apple:https://reurl.cc/5v2ZZq⭐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1-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位正向的病人
【編者按】:本週由醫師談他們所見證到的令人佩服的醫師同事以及病人的故事。一位中風引起偏癱、失語以及癲癇發作的病人,如何走出陰霾、積極自我訓練,贏得醫師與家人的尊敬。一位麻醉科醫師回憶他所親自經歷到的一位外科泰斗如何尊重醫療專業和所有參與手術團隊的每位醫護同僚的情操。一位醫師回憶一位癌末病人從容面對生命末期的優雅態度。 這是一位五十四歲的女性,她在2019年12月發生中風,突然右側偏癱,並且語言表達能力發生嚴重問題,在她家附近的醫院,經過緊急處理之後發現左側大腦出血,而在復健治療一年半之後開始有癲癇發作的問題,每天服用一顆抗癲癇藥「妥泰」(Topamax)50毫克,但吃了快一年還是沒有完全控制,透過友人的介紹來看我。當時身體診察發現右側上下肢都有明顯的無力,但肌肉張力反倒激增,並且語言方面,雖然可以了解別人的話語,但卻無法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左側中腦動脈發生問題引起的偏癱與失語症。同時,我也從這位病人證實她雖然都有定時看他的醫師回診拿藥,並按照醫囑服藥,但她卻一直都沒有機會讓醫師知道,她的癲癇發作仍然沒有控制下來,也因此醫師也無從知道,她的抗癲癇藥的劑量需要再調整。這種病人與醫師沒有好好溝通所造成的遺憾實在令人遺憾。一般來說,「妥泰」50毫克每天一顆只是開始的劑量,而後依據病人癲癇的控制以及產生的副作用與否,酌量增加或減少劑量,一個正常的成人劑量是一天兩次,每次100至150毫克的劑量為宜。以她的個案而言,在我將她的藥物慢慢增加到每天兩次,一次100毫克的劑量,癲癇就再也沒有復發,而且也都沒有副作用。這病人在病情改善之後的表現令我非常感佩。有一天她送我一張她手繪的「我的醫師」,她說這是她在癲癇控制改善之後,雖然本來只會用右手寫字畫圖,但在中風之後,她開始改用左手學習作畫寫字。她很真誠地告訴我,她深知自己過去可以用右手畫得比這張圖更好,但這次用左手是花了很大的心力才畫出來,希望我會滿意。看著她誠摯的眼神以及充滿自信的樣子,我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生病之前她是相當開朗進取的女強人,歷經中風、癲癇的一再打擊,她現在不只是不再有癲癇發作,而且所吃的藥也沒有不好的副作用。記得她最初來門診時還興緻勃勃地告訴我,她地方上的一位議員鼓勵他好好畫圖,不久的將來可以幫她開畫展,但這位議員當選之後就忘了他的承諾,可是她毫無怨尤,還說非常感激因為他的鼓勵,她現在才會繼續畫圖。記得我在門診看她時,曾經告訴她,我很想找個機會,寫出她的故事,來鼓勵更多的因為腦神經受損而發生肢體或語言障礙的病人。想不到她聽了之後,眼神一亮,告訴我她一定會努力畫圖。想不到三個月後他來看門診時,送了我一張裝框的美不勝收的藍白金色組合的恍如水中攝影的圖,以及畫在一張小木板的海邊油畫。同時她還在他的女兒的幫忙下,寫出以下的幾行字,希望能夠鼓勵其他的病人。我在徵得她的同意下,將她寫的這段話抄錄於下:「當我中風時,由於中風的不方便,我暫時搬到女兒家居住。隨後,我回到蘆洲,同時也開始在中醫同仁堂就醫。在這家中醫診所,我有幸結識了一位病友。我因患癲癇和遺忘症,她向我推薦了xx醫院的xx醫師。從那時起,我就固定地在這位醫師這裡接受治療。我高中時期主修廣告設計。由於我原本是右撇子,中風後右手的正常功能受到了影響,手部的張力變得非常強。因此,我被迫轉而使用左手,開始用左手繪畫。一開始,我必須一筆一筆地畫直線,接著漸漸嘗試繪製方格,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我終於能夠開始進行素描。在復健的過程中,我的兒子成為了我的良師益友。他教我如何爬樓梯,走上走下樓梯,以及平衡訓練等一系列復健動作。即便他平日需要上班,下班後仍然花時間在家指導我,讓我能夠在家進行練習。此外,我每週也會安排時間去復健中心進行治療,包括每週一二的中醫針灸和每週三四五的復健運動。在同學的介紹下,我還認識了一位教我酒精畫的老師。透過三次的學習,我成功掌握了這項技能。此外,我還有幸抽中了兩次蘆洲林建生圖書館舉辦學蠟筆畫的機會,讓我有了更多不同的藝術體驗。後來,由於朋友的贊助,我開始學習油畫。雖然我對油畫感到挑戰重重,但我一直努力著,並感到非常開心能夠不斷挑戰自己。目前,我仍在努力學習油畫技巧,期待未來的進步和成就。」 衷心地希望這位勇敢面對挫折、堅忍不拔的病人可以用她的切身經驗,比我們醫師口頭安慰更效地鼓勵了遭受病痛打擊的病人,跌倒了又站起來,反而因禍得福,換回來更堅強的毅力,更正向的人生態度,以及更精進的藝術作品。在遭受到人生的重大打擊後,她絲毫沒有灰心喪志,不只自己又學會站起來,而且還會關心幫忙別人。她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
2023-10-21 養生.家庭婚姻
從來沒有倦怠期!池晟、李寶英10年婚姻的幸福秘訣:倆人是彼此生活的驅動力
若說到演藝圈的模範夫妻,絕對少不了池晟和李寶英。倆人為紀念結婚十周年,罕見合體登上韓國時尚雜誌《allure》拍攝一系列照片,令粉絲們驚喜不已。結婚十周年甜蜜合體雖然同為優秀的演員,但真實生活中的愛意與幸福感是演不出來的。池晟和李寶英相識於2004年合作韓劇《最後之舞》,池晟對李寶英一見鐘情展開追求,剛開始李寶英並不想和圈內人交往,沒想到池晟竟願為了她退出演藝圈,感動之餘答應交往。喜歡池晟的粉絲都知道,他是非常認真、嚴謹的演員,而李寶英氣質、顏質與演技兼具,只能說我們歐巴眼光真的太好了!倆人在2013年舉辦盛大婚禮,並在今年迎來十周年。倆人是彼此生活的驅動力池晟和李寶英接受《allure》雜誌採訪時表示,十年時間過得好快,兩個人都非常幸福並且「是彼此生活的驅動力」,令人羨慕不已!李寶英描述剛認識池晟時,覺得:「他雖然是個無聊的前輩,但很認真、也很努力(笑)」,但在一起後,非常喜歡他成熟而令人放心的態度。「我老公是一個非常細膩、溫柔的人,也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讓我難堪或試圖改變我的人。」對於妻子李寶英,池晟認為她誠實、自信的一面很有魅力,私底下也很可愛真誠,而且自從遇到妻子後,感覺自己在各方面都更有自信。編輯詢問若兩人遇到爭執時怎麼辦?他也頑皮地說:「大多數時候,我妻子都是對的。」(編按:這對夫妻實在太可愛了!)一家四口什麼都一起做在《allure》雜誌採訪公開後,夫妻倆隨後也在各自的instagram,PO出一家四口共同拍攝的照片;原來,池晟和李寶英的兒子、女兒也一同加入了拍攝。在育兒方面,李寶英透露他們一家四口會一起做所有事情,包括至今仍一起睡在一張加大雙人床上;每當孩子學新事物,她和池晟也會一起加入,像是學游泳和跆拳道;而因為女兒喜歡藝術,所以自己和池晟也開始一起畫油畫。只要孩子有值得慶祝的事情,夫妻倆也會買蛋糕在家當作驚喜,全家人一起吹蠟燭吃蛋糕;還會在未告知孩子的前提下,直接到校門口接他們,然後就去旅行。(編按:有這樣的爸媽真好)池晟則努力在工作之餘,盡量陪伴小孩,他也運用自己理解作品的態度來分析孩子心理:「我不能成為一個孩子,但如果我把孩子當作一個角色,並將其根植於我的腦海中,我也許能夠理解他們的感受。有時,理解、支持、愛比工作更需要精力。」當編輯問到,想留給小孩什麼,池晟回答是:「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我希望孩子即使在孤獨的時候也能勇敢,不會感到疲倦或跌倒。」儘管有了孩子後,池晟和李寶英少了一點獨處時光,不過也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夫妻倆也很享受這樣的感覺,並希望可一起白頭偕老,祝福池晟和李寶英!延伸閱讀:.相愛容易相處難?4種依附關係類型找出最適合彼此的相處模式.媳婦最想要的婆婆人選!尹汝貞:「不喜歡就不見面,幹嘛製造問題」.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0 活動.活動最前線
《彩繪希望》盼用繪畫助癌友及家屬走過治療、邁向康復
癌症不代表絕症,但治療過程的辛苦及心理的恐懼,常常影響病友的治療意願與治療成效。自2006年參考國外經驗,癌症希望基金會基金會在台灣開啟了「彩繪希望」比賽,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矚目,9屆以來共有1,333張參賽作品。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多年,透過繪畫,帶給病友心理上的調適,在畫作中看到病友、陪伴家屬的希望,也透過畫筆,把他們這段歷程表達出來。第10屆「彩繪希望」邀請癌友、家屬及醫療團隊拿起畫筆參賽,將您在抗癌路上的心情與感受,拿起畫筆用色彩表達,無論是黎明前的黑暗、負重登上的高峰、割捨不下的思念或是重新出發的步伐,都歡迎你用筆畫下來,用行動來鼓舞與「癌」奮鬥的您我,明天雖然晴雨未知,但我們已出發在希望的路上!《活動詳情》⏰收件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參賽資格1.罹癌病友(需檢附相關證明文件)2.癌症病患親友3.醫療團隊(醫師、護士、社工、志工等醫療從業人員)※以上組別參賽者限台澎金馬地區居民🖌️繪畫主題以「揮灑生命畫筆的光與熱」為精神創作,內容不限,人物、景物、事物皆可,並附上作品名稱及100字內(含標點符號)的作品說明。🎨作品規格限定繪畫平面作品,需手繪創作,風格不限(如油畫、水墨、版畫、水彩、素描、粉蠟彩等),不得以多格漫畫、剪貼、裱框、電繪、攝影、平面雕塑等形式參賽,亦不接受立體作品,作品尺寸須小於60.5X50公分。📭收件方式線上填妥google報名表,並將參賽規則同意書、個人資料告知書、診斷證明(癌症病友組限定)等相關報名文件,連同實體作品寄至癌症希望基金會「第10屆彩繪希望收」(10058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46號3樓之2)🏆獎項分癌症病友、病患親友及醫療團隊三組,每組選取前三名及佳作五名。第一名:獎金20,000元、獎座。第二名:獎金10,000元、獎座。第三名:獎金5,000元、獎座。佳作:獎座。※凡未得獎之參賽者皆頒感謝狀乙式活動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oAirLSEaRXZmVy6bA更多活詳情請至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https://reurl.cc/XmRN4e或電洽:(02)3322-6287分機 122林先生
-
2022-11-1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老公開白內障 影響性功能?
門診來了一位女士。「醫師,為什麼我老公最近對我都不理不睬的,他說他性無能了?是肝不好嗎?是長了肝癌了嗎?是肝硬化了嗎?」我翻了她老公的病歷,有B型肝炎,但肝功能指數還正常,超音波看起來雖然肝表面有些粗糙,但沒有明顯硬化。我說:「應與肝沒有相關!最近有吃什麼藥或動什麼手術?」太太想了一想:「沒有呀!就只有最近動了白內障手術啊!」我問太太:「他開完刀以後有什麼改變嗎?」她回答:「就是嫌東嫌西的,叫我去美容。」我仔細看了太太一眼,臉蛋是滿漂亮的,但臉上黑斑、肝斑滿多的。我心裡有了譜,就像油畫一樣,遠看好看,近看就看到許多條紋,失去了美感。白內障手術前,視力不清,只看到太太漂亮的臉蛋,手術後,看得更清楚,看到老婆臉上的各種斑,及歲月的痕跡,就會嫌東嫌西的。太太問我:「開白內障會影響性功能嗎?還是真的肝不好?還是身體有其他毛病?」我再仔細看了老公一眼,雖然有一點年紀,但長得滿帥的。會影響性欲減退,如果是真的是肝不好引起的,可能是猛爆性肝炎,肝功能指數飆到一、兩千以上,或者肝硬化厲害或肝癌很大了,否則雖然有B肝或C肝,是不會影響人之大欲的。總之,要了解枕邊人的內心世界,除了保持身心健康外,對容貌的保護以維持另一半的吸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另一半也要對枕邊人保有心中的朦朧之美,就用像遠看油畫的眼光一樣,欣賞對方,這樣才能家庭和樂,幸福美滿。●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關資訊。
-
2022-09-01 癌症.癌友故事
乳癌病友蕎安病中學畫! 如今成藝術治療師,開啟第二人生
抗癌之路艱辛難行,但繪畫可療癒身心,乳癌病友蕎安抗癌期間決心學作畫,從慣用憂鬱的藍色到用色繽紛明亮,如今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為別人帶來正向能量與希望。癌症希望基金會創辦「彩繪希望」活動,今年第9屆收件數突破以往,215幅參賽作品挑出29件獲獎,今天起在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南杏藝廊展至9月30日,乳癌病友蕎安因為繪畫開啟第二人生,從病人的身分變成助人的藝術治療講師。蕎安過去是馬拉松跑者,長年參與比賽,2016年參加日本明古屋女子馬拉松前,意外發覺罹患乳癌,之後對生命有不同的體悟,從小就愛畫畫的她,因工作忙碌一直沒能正統學習,這次決定用有限的生命學習繪畫,弭補缺憾。她報名了油畫班,作品獲得定,工作的Pizza店借她的畫作展示,有顧客甚至想出價買,有次高醫員工在Pizza店看到她的畫作,進而得知她是名乳癌患者,於是邀請擔任醫院築夢中心老師,指導思覺失調病患透過繪畫進行藝術治療。蕎安透露,剛罹癌時她的畫多數是深藍色調,這一年顏色轉變明亮,也透過繪畫幫助別人。高醫院長鍾飲文說,醫院坐落在十全跟自由路口,象徵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顧,也希望病人和家屬免於病痛,得到身心靈上的自由富足,期許這次繪畫展覽能給予病人持續抗癌的勇氣。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則表示,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多年,透過繪畫,有病友獲得心理調適,也記錄下抗癌歷程。中秋節將至,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也準備健康點心禮盒贈送給癌症病友,收到的禮盒的病友們都開心不已,紛表示院方讓人很窩心。
-
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50歲必看!別跟自己過不去,不一樣的50+向全新生活展開
有人說50歲之後,活的是一種心態!吳淡如接受《遠見雜誌》採訪時提到:「每一次跑馬拉松,都很慶幸自己堅持到底。那是一種從來不放棄追求人生里程碑的野心。讓我相信我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個主宰,對自己的靈魂仍能微笑相待。」村上春樹熱愛跑馬拉松,吳淡如一開始跑馬拉松也是效法他,認為村上春樹年紀比她大都可以,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吳淡如跑過蘇格蘭的威士忌馬拉松,也跑過波爾多紅酒馬拉松,在過程中體會這是一種跟自己過不去的運動,但「充實的人生就是在種種和自己過不去的樂趣中掙扎的過程。」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50歲後,很多人會回顧過去,也有很多人迎向全新的展開。身為吳淡如的好友,她微笑表示,「淡如應該不會退休吧!她興趣廣泛且不斷挑戰自己,跳弗拉明戈舞、學攝影、畫畫、陶藝、品咖啡、電商,到全世界各地旅行,生活多采多姿。」除了拿到GIA寶石的鑑定師外,目前正準備考紅酒執照,體驗新的專業領域,拿到執照帶給她源源不絕力量的意義,樂在實現自我中。林萃芬表示,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這是華人發展心理學的概念。五十歲,順心也好,不順心也罷,人生的基本任務大多都完成了。有些人的焦點放在回顧過往,也有些人想開創一個新的領域,或者在同一個領域中更新,渴望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人生下半場的三個面相50歲後的人生下半場,不自我設限,可以多看多想多嘗試,有很多自我實現的可能性,可以從以下三個面相來談:❶開創更多可能性有些人很渴望退休,林萃芬本身是不太鼓勵退休的,有些人一離開職場就重心全無,有的旅行過幾次,有的成為義工,有些上過幾次課,但都維持不久,「除非很清楚知道退休後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不然退休會是危機的開始。」50歲後是即將到達巔峰的狀態,還大有可為,可以做的事情還相當多,這是一個很好的省思期,可以看到自己做到了什麼,多給自己一點鼓勵,原來我已經完成了這麼多事。「諮商心理師是不用退休的,很多心理學家年紀很長,依然活躍於心理學界,年紀愈長反而愈加分。」林萃芬說。多年前遇過一位諮商心理師在89歲高齡之際來台講學,有一天下了傾盆大雨,眾人語帶關切地暗示請她小心點,擔心她的身體狀況,她嗅出大家因她的年齡而格外關切,不高興地表示:「我什麼都ok,不要用年紀來評量我!」希望台灣社會可以打破對年長者的歧視,隨著年齡成長,愈來愈喜歡自己,不管做的事是不是有收穫,都能肯定自己,每項人生歷練都是生命的養分。在諮商室裡觀察到,很多當事人走到50歲後,有很深的懊惱與遺憾,覺得人生中有些目標沒有達到:懊惱過去做錯某些決定、對年輕時期錯過的事想要重新來過、否定自己的前半段,越想越覺得失落、沮喪、焦慮。林萃芬提醒,所有的50歲後都不要否定過往的努力,自我肯定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回顧過往,但不要否定自己的曾經,不管過去什麼決定都有某種程度的收穫,千萬別懊惱過去,而是要想辦法開創更多的可能性。❷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50歲後的人生,西方心理學家榮格說:「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和機遇」。這個階段,心裡懷著許多感慨與危機感,可能突然對以前深信不疑的事物產生各種懷疑,覺得生活空虛,或突然覺得自己拚命爭取的東西不再有吸引力,不再做點什麼好像會出事,進而思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的意義為何?男性來諮商室討論的比例偏高,有人覺得自己停滯了,目前的工作或生活失去價值感,覺得沒有成就感,或是哪裡怪怪的,好像永遠只能追別人的車尾燈;女性年齡愈長反而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女性中年危機比較多是和對自我的角色評估與衝突有關,例如婆媳困擾,親子關係變得緊繃,面對小孩長大離家,未來能不能自立,擔心孩子在社會的變動中沒有辦法適應,會成為啃老族……。有人說中年是人生第二個「叛逆期」,驚覺生命流逝得愈來愈快,生活卻仍在原地打轉,有種現在不做,未來就來不及了的迫切感,使得中年人做出讓家人朋友驚訝的決定。例如,有人拋下高階管理職甘願從零開始、有人捨棄舒適圈到海外當義工、有人轉換跑道、有人出國流浪、有人離婚……等。❸人際關係與知性學習一個人有沒有幸福感,人際關係佔了重要的關鍵,決定生活或工作順遂與否。隨著年齡增長更需要人際關係。有些人離開職場後,生活的重心只侷限家中附近,不妨往外拓展,讓50歲後的人際關係更加自在。人到中年,很清楚自己喜歡跟什麼類型的朋友相處,沒有人是完美的,每人都有症頭、起毛的點,因為理解自己也了解對方,選擇留住相處起來舒服的朋友。林萃芬本身喜歡跟老朋友相聚,大家曾經參與對方生命中重要的階段,彼此都付出了好幾年真摯的陪伴,有各種酸甜苦辣的回憶,可以相約做些好玩的事。新朋友則能開拓視野,讓人保持心態年輕,不妨刻意在生活現場認識新朋友,錄影節目的後台就是林萃芬認識跨領域朋友的時候。在諮商室裡觀察到,50歲後不少人享受學習新事物的樂趣,對陌生領域強烈好奇,有些人會突然對園藝有興趣,種植花花草草,理解生活處處是學問,覺得很紓壓。也有些人中年後才開始學彈鋼琴,但是彈的很棒,感情和手指技術都很到位;有人熱愛學油畫,一些畫室推出基礎課程,讓初學者輕鬆畫出風景、靜物;有人學咖啡沖煮、學烹飪、烘焙,讓生活變得多采多姿。改變人生腳本,5步驟鍛練「心理肌力」「正面思考」有助人生朝理想方向發展,緞練心理肌力,避免心理能量流錯地方,感受就會有所不同!學會調整心理狀態,培養改變的勇氣,開發自我長處,接受意料之外的試煉,轉換情緒壓力,助自己免於憂鬱。❶學習消化負向情緒:透過學習來消除心裡的不甘心與憤怒,當心裡充滿正能量,就能斬斷束縛,讓情緒流動到值得的地方。❷把注意力移向快樂的經驗: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允許自己的不完美,想要改變人生腳本,就要轉移注意力,轉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❸勇於克服阻礙:人生奮鬥過程就像爬一座高山,條條大路都可能通往夢想之路;走錯路有走錯路的學習,繞遠路有繞遠路的意外收穫;只要懂得將恐懼或壓力,轉化為有建設性的行動,就能引導自己達成生命的目標。❹追求卓越比贏得勝利更加重要。❺失敗時更要肯定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破壞性的訊息,除了在成功時適度讚美自己,失敗時不要忘了回頭,看看自己一路上克服了多少困難,走了一段多麼不容易的路。若在不順逐時,仍看見自己全力以赴的畫面,就能成為生活中支撐自己的力量,那是別人奪不走的,存在心中的篤定。延伸閱讀: 。心情不好、睡不著?只要做「1件事」10分鐘,就有改善效果 。物理治療師透露"1方法",開啟身體自我修復功能,擺脫酸痛
-
2022-03-01 新聞.元氣新聞
摔傷脊椎癱瘓成口足畫家 江永旭畫卡募愛助防疫與傷友
脊損傷友江永旭19歲時傷及脊椎,造成胸部以下癱瘓,原以為餘生僅能攤在床上,意外接觸到油畫,成為口足畫家。習畫近三年,現已有固定收入維持生計,感念一路來幫助他的每分恩惠,由台中慈濟醫院協助,自今天至14日止,舉辦獻愛義賣活動,歡迎社會各界共襄盛舉。江永旭(40歲)師從畫家阮麗英,加入「藝點亮身障油畫班」,學習以口作畫近三年,如今作品已獲私人機構收購,是有固定收入維持生計的口足畫家;阮麗英說,去年底精選學員佳作印製畫卡,鼓勵身障學員開拓自我行銷能力,所得全歸學員,銷售情形不錯,學員們也更有信心。江永旭提供的畫卡12張一套200元,想以「藝點亮身障油畫班」畫卡套組的方式募心募愛,所得一半捐贈慈濟基金會供作疫苗基金、一半捐贈給畫室購買顏料,供如他同樣學習畫畫謀生的學員使用,因為「想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回首19歲那年,江永旭不慎從高處跌落,頸椎損傷、胸部以下癱瘓,臥床的日子天天望著天花板,臥床一眨眼15年,曾以為就癱在床上度餘生,遇見社區慈濟人到宅關懷,發現他雙腳嚴重潰爛,就醫困難重重,轉而通報台中慈濟醫院協助,在慈善與醫療雙管其下的幫助中開啟重生希望。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親自探視幫他換藥,並促成後續完成居家無障礙環境、申請電動輪椅、居家服務員協助等,持續的關心與鼓勵,成了他突破心牆重要關鍵,成功走出家門、自己前往醫院復健,讓江永旭探索全新的生活經驗。江永旭在阮麗英老師指導下,於2019年初次接觸油畫。陌生的色彩、構圖,學習口咬著長長畫筆,在畫布上堆疊油彩,不但嘴又痠又痛,還直流口水,但他堅持不放棄,全神貫注咬著畫筆,慢慢克服困難,以最短將近兩個月,甚至更久時間完成一幅作品,一點一滴為新生命塗上豐富色彩,揮別過往陰霾。江永旭表示,拿到「藝點亮身障油畫班」畫卡時,特地商請台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幫忙義賣,將來所得分為2份,捐做慈濟疫苗基金以及供畫室添購顏料,表達感謝與回饋,也希望鼓勵其他傷友不要向命運低頭。台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高專吳宛育表示,認識江時是躺床的病人,到現在已默默成為口足畫家,此次義賣畫卡所得捐給疫苗基金與傷友,希望貢獻一己之力,良善發心令人感動,也請大家支持。填單預購網址(https://forms.gle/BVFr1taqpwy8Uv9W9),卡片到貨通知親取;院外大德也可直接在社會服務室櫃檯繳款親取。
-
2022-02-11 養生.人生智慧
演「花系列」超紅,卻被高壓弄到身心俱疲…62歲程秀瑛用畫畫改寫人生劇本
張愛玲曾說:「成名要趁早。」昔日的玉女紅星程秀瑛的一生,可說是呼應了這句話。程秀瑛16歲考進華視,17歲晉升為八點檔女主角,21歲就獲得巴拿馬影展最佳女主角。成名後她卻不戀棧,赴美深造、學習時尚,返台後,再度投入演藝事業,演出「花系列」《茉莉花開》更讓她爆紅,近年則是淡出演戲拾起畫筆。今年62歲的她說:「我在畫畫裡找到很多樂趣,竟然成為我的新職業。」未來程秀瑛還準備推出一個創作者平台,更大化的提供所有創作者發揮專長,用商業方式回饋社會,「這是推動我向前的動力」。 打小就愛玩的程秀瑛,高一那年看見華視招考演員,偷偷去報名,沒想到錄取了,「華視那一期招考20多人,我們班我是最小的,結訓後只簽約5人。」 聰明,靈活的她,才踏進電視圈就擔任女主角。她笑道:「因為我很快就能領悟出角色的精神,演兩次就達到導演的要求,當然選我。」 20歲拿下巴拿馬影后,24歲赴美深造 19歲在《紅樓夢》飾演林黛玉,20歲在電影《鄉野人》演出喪夫的少婦,深摯動人,奪得巴拿馬影展,「那時候我根本沒有這類經驗,卻能揣摩出少婦的心境。」 資質很高的程秀瑛,迅速走紅。她演出的八點檔《仙女下凡》,不但是台灣第一齣穿越劇,而且收視率衝破50%,迄今無人能破。 然而,她對成名卻很無感,「我每天都被關在棚裡,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自己很有名。」年輕的她,想多體驗人生,24歲毅然捨棄一切,赴美深造。 那時好友就讀普渡大學,在「紐約流行設計學院」(FIT)當交換學生,邀她同行參觀,程秀瑛第一眼就愛上這所學校決定申請,但第一次面試卻被打了回票,「學校說我的演藝資歷會造成求學半途而廢,還占掉一個名額、浪費珍貴師資。」 FIT第1名畢業,回鍋演「花系列」更紅 她不氣餒,去上先修班,再申請,這一次錄取了,「FIT是全世界前五強的時尚學校,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老師都是業界知名人士。」在名校,她以第一名優異成績畢業。 29歲返台,長輩邀她繼續演出。再度回鍋,又以第一齣花系列《茉莉花開》創下輝煌收視紀錄,為九點半檔連續劇開出新的收視群。 不過,程秀瑛對演戲向來不感興趣,「雖然這是我成長的環境,卻不是我最喜歡的工作,因為能發揮的地方太少,挑戰性不夠。」於是轉到幕後,嘗試許多不同的工作。 35歲面臨人生轉折,身心俱疲 35歲開始短短幾年,發生許多生命中的高壓事件,造成她身心過度負擔,氣喘突發,「那幾年,只要天氣一冷氣喘就發作,每年平均住院5~10次,類固醇打到整個人都變形了,朋友都認不得我,蠻恐怖的。」 醫生也評斷她得到了憂鬱症,「但這不是『病』,是『症』。」為更了解自己,好學的她,到大學心理系旁聽,「我想要探索自己的心靈。」 那些年,向來活潑好動的她,個性變得比較封閉,也不愛出門。真正改變她的是:養狗,「譚愛珍養了很多流浪狗,要我去領養。後來我帶兩隻小狗回家,將牠們當成孩子,牠們完全改變了我。」 重新投入畫畫,各種材料自由揮灑 去學畫也是無心插柳,「小時候我很愛畫畫,但父母沒有鼓勵我往這方面發展;到美國念藝術和設計時,我的畫畫基礎打得不錯。」程秀瑛和李沃源夫妻熟識,「他是很有名的潑墨大師,他的夫人邀我去參觀畫室,就當了他的學生。」 她學習潑墨,也學習國畫基礎,「我是一個思想飛躍的人,不到半年就發現國畫基礎畫法把我困住了,李老師要我隨心所欲的畫,不要被框架框住了。」熱愛的創作的她,毛筆、水彩、馬克筆、壓克力、廣告顏料、油彩筆、碳筆等都自由揮灑,現在又進入油畫領域。 她的作品就如同她的人,理想、夢幻、色彩繽紛,還會運用科技媒材創作出當代、趣味性的作品,「很多人看到我的畫就說:『一眼就知道是程秀瑛的作品』,因為畫風蠻現代感,裡面都有我的故事。」2020年她舉辦個人首展,非常成功,目前也在規劃新的創作展。 程秀瑛在60甲子之年推出畫作首展,成功轉型、改寫生命劇本。她自喻現在的自己,身心靈完全裝備,「我很幸福也很感恩。」●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站在醫療第一線被拒租、完全找不到地方住!熱心房東:來我這,為大家打仗怎能沒地方住.最好的友誼並非要聯繫頻繁!不以利益為目的的關心,對成年人來說很難得、要珍惜.每天晨泳、登頂50座百岳,還罹肺腺癌!他體悟:老天爺想給我體驗成長的機會吧
-
2021-12-31 寵物.寵物故事
毛小孩,我很想你/幫我們畫下努比 俄男孩寄來油畫
今年春天,盼到了遠從俄羅斯寄來的油畫。去年偶然的機緣下,看到俄羅斯小男孩為了紀念他的狗,拾起畫筆為更多浪浪而發起的Kind Paintbrush;老公貼心地寫了信給他,沒想到幸運地收到回覆且幫我們畫好努比,我永遠的寶貝,好似冥冥之中你的安排,希望我們能夠將對你的愛,延續給更多需要幫助的毛孩們。沒有想到你會這麼快離開,2年前7月7日,接到獸醫告知你離開消息,那一刻我的心被撕裂了!看到你冰冷地躺在醫院,我不斷地自責,如果前一晚帶你回家,至少在你離開前我們可以陪伴你,但也想著你沒有承受太多病痛的折磨,腦海裡反覆出現有你在的日常與生活中的美好片段,止不住的淚水不斷潰堤。10年的日子,你就像我最親密的孩子,陪伴著我度過每一段不同的時光,回到家總是有你的陪伴和撒嬌,聽到你悅耳的叫聲,跟你說說話,抱抱你,是我每天回家最幸福的時刻。現在的我沒有一天不想起你,想到有你在的角落,走在我們一起散步的路上,往事歷歷,希望你在彩虹橋的那端能開心自在無憂地奔跑。更希望能夠延續對你的愛和俄羅斯小男孩之間的緣分,把更多真善美的善念,繼續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傳遞下去。感謝你,努比!你永遠是冬日裡最溫暖的太陽,在我們心中燦爛地微笑著。
-
2021-09-20 養生.人生智慧
拿起畫筆擁抱自己 楊元寧找到回家的路
十個月前,楊元寧從疫情嚴峻的美國回到台灣,選定市郊一處民宅作為畫室,窗外是鄰居綠意盎然的迷你菜園,一進門,畫筆和畫刀乾淨如新,壓克力、油畫顏料排列整齊,靜靜陳列玻璃櫃裡。純白色的畫室看不到一絲雜亂,幾乎只能用「無瑕」形容。她花了三年,將擁抱自己、突破自己、找到自己的過程,透過藝術呈現,完成多達80多幅作品,以「回到家」(Coming home)為題與世人分享。打坐是看清自己,藝術能表達自己進而突破。「以前的我永遠把所有待辦事項列成清單,往100分的方向努力,完成就打勾。」楊元寧說,以前每天都會自己設定很多計畫,幾點上課、幾點彈琴,過著有條有理的生活。寫作業字跡必須工整,只要寫得令她不滿意「全部重新來過」。身為王永慶外孫女,父親楊定一家族裡有許多雙博士,媽媽王瑞華是優秀的企業家。楊元寧從八、九歲開始接觸打坐,但打坐看似是療癒自我,對她而言只是「靜心」。楊元寧說,自己從沒想過喜歡還是不喜歡打坐,但至今還維持打坐習慣。楊元寧說,打坐是靜態的,似乎與社會缺了連結,人始終要回到社會,面對紛亂動態的社會穩定自己身心,才算是真正通過考驗。她發現自己需要從動態中找到靜下來的方法,開始練氣功、瑜伽、作畫。楊元寧說,特別是畫畫時,她得開始與自己面對面,如果要給打坐跟藝術作評斷,打坐把自己看得更清楚、藝術把自己表達出來後突破自我。現代人用腦過度,最原始的自己常會被腦筋帶走,拿起畫筆那一刻,楊元寧形容自己只剩下意念、只剩下感覺,享受各種情緒湧上後,從畫筆中呈現,並擁抱這些感覺。Coming home畫展,來自四年前瞬間的靈感。四年前,某天從夏威夷飛往美國的家,突然有道「我要在台北開畫展」的靈感,當下馬上就想好了主題叫做Coming home(回到家)。只是要畫什麼?楊元寧內心什麼也不知道,直到三年前才開始動筆,從第一個系列「愛與包容」(Kindness)著手。想找回自己的心,得先包容所有的自己,楊元寧說,愛與包容中有一幅畫「behind my mask」,一眼看過去是亮麗的花朵,背後則有著很深的顏色,就像面具一樣。無論跟家人、朋友相處,每個人都會戴上面具,背後藏有各種痛苦與不舒服,這些不舒服都可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造出一道心牆,沒辦法用「心」真正與人溝通。「你曾想過擁抱自己是什麼感覺嗎?」楊元寧說,當人擁抱自己,等於接受很多不完美,許多人成長過程中,可能會聽到「都是你的錯」,長大面對到挫折就會變成「都是我的錯」,所以一般人面對事情只剩下責備,但應該包容不是100分的自己。打破框架感受真實的自己,愈困難的愈要嘗試。楊元寧說,包容自己,在創作的路上能往更深的情緒去挖掘。舉例來說,以前如果惹朋友生氣,下一步總是想著該怎麼不要讓對方生氣,但這幾年開始從心去理解對方,給對方空間,體驗對方的情緒,用心擁抱對方。在畫勇往直前系列過程中,很痛苦也很悲傷,楊元寧說,把自己所有框架打碎後,從過程中慢慢感受,順著宇宙走,人生將像破繭而出的蝴蝶一樣重生。愈困難的事情,對她而言反而愈要去嘗試,就像她是一位瑜伽老師,但從小筋骨其實硬到不行,坐姿體前彎從來沒碰到腳趾頭過,努力經歷痛苦,用力撥開,用勇氣突破,會開始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此時,你會有辦法茁壯,讓心引導未來去向。楊元寧現在走在藝術的道路上,她請大家相信自己的感覺,打破框架,感受真實的自己。對於準備要來看展的民眾,她說,希望可以從畫中,提醒大家「多看自己一些」。楊元寧小檔案學歷:哈佛大學生物及東方哲學學士展歷:● 2016年〈朦朧回憶〉華泉藝文畫廊╱中國江西● 2018年〈轉變〉波士頓國際藝術展第22屆╱美國波士頓● 2021年〈回到家〉印象畫廊╱台灣台北成就:● 2008年全球生命文學獎 ● 2009年哈佛大學「斐陶斐榮譽學會」出版:七本童書:大地醫生、記得快樂、不再恐懼活在沉靜中:讚頌大地大笑老人、整體療法業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哈佛心體驗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 ● 楊元寧《回到家》個展2021年9月18日(六)至10月10日(日)11點到19點印象畫廊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46號
-
2021-05-08 醫聲.領袖開講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鄭宏志/鄭宏志手術救回癱瘓親弟 畫下母親祈禱畫面登國際期刊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鄭宏志是國內神經修復與脊椎手術權威,多年前,他為中風而癱瘓的弟弟手術,術後親手畫下當時在加護病房懇切禱告的母親,畫作近日被選為《國際神經脊椎期刊》封面,「讓愛說畫」的感動引起回響,是今年85歲鄭媽媽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弟腦水腫 陷入重度昏迷七年前,鄭宏志的弟弟某天上午右手右腳突然無法動彈,緊急送醫接受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左側中腦動脈被血塊堵住,屬於栓塞型中風,送至台北榮總時因腦水腫陷入重度昏迷,昏迷指數四分。當時鄭宏志為了救弟弟性命,先將他的顱骨切開減輕腦部壓力,配合降腦壓、抗水腫藥物,兩周後,弟弟右半邊雖偏癱,人逐漸甦醒了,有了意識,鄭宏志再以血管繞道方式,將顱外淺顳動脈接到堵塞的中腦動脈遠端,成功救回弟弟生命。點滴架像十字架 母祈神蹟「記得手術剛完成,被送回加護病房的弟弟眼神仍然空洞散渙。」鄭宏志表示,當時78歲的母親臉上盡是憂心,扶著弟弟動不了的右手,不斷祈求神蹟,看在他的眼裡萬分不捨。行醫多年,鄭宏志這次不只是醫師,也是病人家屬,聽著母親不斷的禱告盼望,忽然覺得病床後面監控生命跡象的儀器、點滴架,竟像上帝的十字架,這一幕他先用相機拍下,多年後以油畫完成當時的畫面。其實,當年為弟弟接血管時,鄭宏志不確定可以救弟弟到哪一地步,萬一救回來是否變成植物人?他眼前一直浮現母親憂心的面容,所幸弟弟手術順利,術後癱瘓的右手右腳也慢慢恢復正常,語言功能也改善,經過一年漫長的復健,順利回到工作崗位。珍惜當下 感謝母親仍硬朗身為家中長子,鄭宏志的兩位弟弟都曾是「病人」,另一位從小罹患腎絲球炎而換腎,也經他費心照顧,如今一家生活如常,鄭宏志珍惜當下擁有,更感謝身體仍硬朗、堅毅耐勞、有一半客家血統的母親。《國際神經脊椎期刊》以往都採用塞尚、畢卡索、梵谷等畫家畫作為封面,去年起改為徵求擅長繪畫的神經外科醫師作品,鄭宏志的繪畫功力在醫界小有名氣,總編輯主動邀稿,他提供了五張,最後母親為弟弟禱告的畫作被選中,他自己也很感動。【延伸閱讀】>>神經外科高手也畫畫 鄭宏志靠素描、寫生培養立體感
-
2021-02-06 新聞.科普好健康
女畫家長年為牙疾所苦,無法享受美食開口大笑 牙醫透過「這招」讓她重展笑顏
劉白雪(Emily)是一位以世界為家的女畫家,畫風奔放熱情且充滿生命力,在法國有畫室,常在美國、歐洲及大陸舉辦畫展。她長年為牙疾所苦,不僅難以享受美食,辦畫展時也很難自信的微笑及解說作品,近期覺得上顎牙齒搖晃得很嚴重,有隨時崩盤的危機,於是決定接受治療。裝活動假牙 就怕齒槽萎縮在台中榮總接受全口速建固定假牙後,Emily相當滿意,很高興又可以遍嘗美食,並且重展笑顏,還致贈一幅親繪的油畫掛在醫院的植牙中心。針對怕看牙且要大整治的患者而言,傳統的治療方式是裝戴活動式假牙,但只能恢復有限的咀嚼力。當齒槽骨萎縮後,密合度就會不佳,進食及說話時會使假牙移動,常會造成牙齦疼痛、咀嚼困難,影響發音或使人無法從容自在的談笑風生,也無法品嘗食物的風味。經4至5個月癒合期 再固定 自植牙技術問世後,對於單顆、多顆或全口缺牙的重建已廣為人知,並且是安全又有效改善生活品質的治療方式,但若要重建傳統「全口固定式」的植體假牙,單顎至少需6至8支植體,還需多次補骨手術,治療時間可能1至3年,費用相對高。目前較新式的「全口速建固定假牙」,治療概念是以4支植體支撐全頷固定牙橋來取代活動假牙,能確保牙橋在骨骼中更穩定,減少補骨手術的風險,在植體有相當程度初期穩定性的狀態下,可在手術後當天或當周裝置接近真牙的臨時假牙,經過4至5個月的癒合期後,再安裝最終的牙橋,生活品質不但得以提升,還能再度享受最愛的美食,重現自信美麗的笑容。全口重建 須先評估及篩檢全口速定植牙技術須有贗復科、口腔外科、牙周病科等三科醫師,以及具數位CAD-CAM製作能力的牙技師組成團隊才能完成。因為是全口重建,為確保成功率,案例必須經事先評估及篩檢。每個患者的臉型、笑容及五官的位置都很獨特,如何「笑得自然、還要笑得完美」是醫師努力的目標,因此在植入前後均需細心的調整,讓患者最終能展現出最自然的完美笑容。克服心理障礙 尋求專業協助口腔機能重建是牙醫師追求的目標,最重要是患者要能突破「恐懼看牙、怕看牙」的心理障礙,尋求專業的協助,才能開展健康自信、舒適自在的人生。
-
2021-01-01 養生.無退休時代
退休比上班快樂10倍!前嘉裕西服總經理,靠5大練習面向、1萬小時法則建構退休美夢
走進嘉裕西服前總經理江育誠位於新北市八里的工作室,從玄關望去,映入眼簾的是江育誠前一日在淡水寫生的未乾油畫,朦朧山水,如夢恬靜,線條隱約而厚重,頗有法國印象派大師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的意趣。仔細聆聽,房間角落擺放數十個歐洲古董時鐘與懷錶,滴答聲此起彼落,整點還會發出噹噹報時聲。這些都是江育誠親自修復,才得以重生而恢復運轉的。 沒錯,除了繪畫和雕塑,江育誠還是個「鐘錶醫師」,20多年來,他購入4百多個故障古董鐘錶,每個價值1萬元到20萬元不等,他修復後在eBay拍賣網上價格瞬間可飆高2倍以上,甚至有鐘錶商開出20倍的高價請他割愛,但他的目標是成立一間鐘錶博物館,因此一個都沒賣。 再轉入臥室,江育誠拉開櫥櫃抽屜,順手取出一盒沉甸甸的多寶格,其中最特別的一枚是法國巴黎在1900年,為同時舉辦奧運會與世界博覽會而鑄造的紀念幣,充滿歷史的醇厚感。像這樣的紀念幣,江育誠共有一千多枚,閒暇之餘取出觀看,較之一般古董賞玩,更有另一番異國雅興。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退休三年時光,比上班還快樂十倍 「退休3年了,我現在簡直比上班時還要忙、還要快樂10倍!每天睡覺前就滿心期待隔天要做的事,早上起床時便興致勃勃地展開一天。」江育誠並沒有因為退休而改變生活作息,每周還特意分成「感性創作」、「理性維修」、「親情與社交」三個時段。 周一到周四,是他的藝術創作日,上午在屋裡琢磨畫藝,思索如何再精進突破;中午準備畫布和擠顏料,下午走遍台北郊區寫生,每日可畫兩幅。 周五則為鐘錶修復日,工程師魂上身,在3百多個古董鐘錶環繞下,精密檢視每一個故障的原因,再上網尋找合適零件。待零件到貨,馬上組裝,使其恢復運行,並測試時間準確度。 周末則為家庭日與社交日,太太、兒子、兒媳、孫子們相聚吃飯,共享天倫之樂。若有昔日職場好友邀約,則出門聚會,保持人際活躍度,不與社會脈動脫節,有時還會互相交換股票操作心得。 不吝分享規畫祕訣一萬小時法則,建構退休美夢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6年台灣人平均壽命為80歲,扣除最後5年的病痛期,75歲應該是人生黃金新高點,再往前推,從65歲法定退休年齡到75歲之間,等於是人生最黃金的十年。依照「一萬小時刻意練習,可以變身專家」的概念,則在法定退休年齡65歲之前,就要花一萬小時來磨練興趣,每天2到3小時,總共10到15年。 工作是十年磨一劍,準備退休的道理也是如此!以繪畫為例,這是江育誠年少時就懷抱的夢想,但他53歲才正式拜師學藝,為了督促自己實現專業畫家的理想,他特別在課堂上「放話」,自己不是來消磨時間的,而是要成為藝術大師,以後絕對要開個展! 已成為「退休專家」的江育誠,系統化地整理出「快樂退休練習」的黃金法則,包括五大練習面向:「興趣」、「健康」、「時間規畫」、「理財」與「家庭」,而落實的訣竅在於「從職涯頂點開跑」、「興趣優先」、「家庭諒解」等三大執行關鍵。 2005年,在任職滿20年之際,江育誠被指派轉任嘉裕西服總經理,同時身兼嘉裕西服總經理、紡拓會董事、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祕書長、台文針織副總經理、裕隆籃球隊領隊等五個要職,生活緊湊而忙碌。 然而,這一年,也是江育誠「刻意練習退休」的第一年。因為,時年53歲的他,為了10年後的退休大計,必須開始照表操課了。 練習面向一》利用空檔拜師學藝,富有滿腔熱情 他首先依偏好、專長、實用性,選擇了繪畫、鐘錶修理及昆蟲攝影三種興趣來練習,多元興趣讓自己可以隨時自由轉換軌道,也可以讓生活的精采度與豐富度乘以3倍! 「還記得下定決心到台師大報名那天,不禁激動地在校門口掉下眼淚,心想著,這麼容易就可以踏出第一步!」江育誠回憶當日情景,仍有無比感慨。其次,基於理工人對機械的喜好,江育誠本來就有收集鐘錶的習慣,後來一轉念,不如親自修復還更有興頭。 練習面向二》積極走出戶外,爬山運動促進代謝 第三種興趣,則是攝影,主題設定為「昆蟲交配」,當集滿一百種昆蟲的照片,就出版專書。會設定這個目標,江育誠意在為自己打造走出戶外的誘因。從2007年至今的10年間,他果然攀登了10座名列百岳的大山,台北市郊的觀音山和大屯山,更已攻頂3百次以上! 爬山攝影,可以依體能調配速度,提高肺活量和肌耐力,並促進新陳代謝,江育誠過去的「三高」警訊,居然因此解除,退休後體檢,身體狀況比上班時還要健康有元氣! 練習面向三》讓他人配合你,彈性運用閒暇時間 在職涯巔峰,最缺的往往不是錢,而是時間。他一方面在心底有個紀律,每周兩天的繪畫課盡量不缺席,一方面逐漸非正式地向公司內部透露自己這兩天晚上不排公事,慢慢地,老闆和同事就會接收到訊息,有默契地盡量避開這個時段洽談公事,讓江育誠時間更運用自如。 練習面向四》維持足夠的現金流,搭配投資理財 江育誠除了三棟房子,多數的投資都放在藝術品、紀念幣與鐘錶的收藏上。若依市值計算,保守估計價值4千萬元以上,再加房租收入、現金存款利息及勞保月退金、每個月至少有3、4萬元的被動收入,利用股票獲利每年還能進行兩趟國際長程旅行。 以2000年到中國出差時收購的水墨畫家南海岩三幅畫作為例,購入總價格約新台幣30萬元,當時被老婆念慘了,但現在三幅畫作加總約新台幣2千1百萬元,增值幅度為70倍。去年南海岩來台開展時,還特別提醒江育誠:「要不要賣掉?現在價錢可以買一間台北的房子了!」 練習面向五》對家庭盡責,培養孩子競爭力 其實,江育誠原先表定的退休年齡是55歲,卻延至63歲才退休,其中的關鍵正是對於家庭的責任。2006年展開退休大計時,次子江尚正台大電機系畢業,任職本土專利公司,但江育誠不斷建議他赴美再深造。 現年39歲的江尚正說:「當時我們父子二人關係降到了冰點,有大半年的時間幾乎不說話,一來當然是我對父親收藏嗜好的批評,二來則是因為我的婚期在即,不想再出國念書,造成家中財務負擔。」 最後為了打破父子兩人的僵局,他勉強於2007年帶著妻子一起赴美國新罕布夏大學攻讀法律博士,在4年內迅速畢業,還考上加州律師執照,並生了個兒子才回來台灣。 「大部分的人都有個夢想,希望等退休後才要做什麼事,但那是不對的。」江育誠說,妹妹江惠美,就是退休前後一兩年間罹癌過世,幾乎所有夢想,都在身體很不好的狀況下匆忙做完,甚為可惜。 「生命的長度是上帝在控制,可是生命的寬度是由我們自己決定。」江育誠在退休後,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人生的完整,幾乎已經快要觸及完美了!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當下流老人!45歲前一定要做對5件事,才能好命過日子.更年期睡眠障礙、婦科問題多,白雁教你3動作促進出汗排濕氣,重拾優雅生活.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從「我以為」來的!要讓自己變得更可愛,多些體貼、少點自以為
-
2020-12-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每個生命都要經歷不同的難關,讓艱難化為生命的光輝!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以一位身心遭受雙重打擊的癌症病人分享她「42歲發現罹癌,同時間發現丈夫外遇」的遭遇,而引起「醫」、「護」的及時回應。在癌症醫院工作的心身科醫師深為這位堅強女性所感動,希望她能以其親身經歷的痛苦與成長,讓正在受苦的人獲得鼓舞,找到意義與希望,也讓有幸沒有經歷雙重痛苦的讀者獲得啟發;一位癌症專科護理師也說出她如何將心比心,了解病人所經歷的痛苦,並讚賞她用堅定溫暖的心將生命的苦難化為燦爛的顏料,把自己的一生畫成鮮亮的油畫,告訴我們存在本身就是件美好的事。希望這星期所播放的是一首很美的「三重奏」讓我們可以感受病人、醫師、護理師彼此穿插演出,傳達美麗的關懷與愛。看完蜜絲琳這篇言簡意賅卻千迴百轉的文章,讓我百感交集。蜜絲琳的生命一點都不安穩平淡!首先,一個人照顧幼子這件事,當過媽的人都知道簡直是噩夢,至少對我而言是噩夢。尤其是出生到一歲,日子簡直是渾渾噩噩,睡不好、吃不好、疲憊不堪、經常在嬰兒哭聲中驚醒、在嬰兒的哭聲中熬過日日夜夜。我育兒時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當我把孩子交給保母準備上班時,彷彿找到救星。我這輩子都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有的媽媽可以神閒氣定搞定一切。緊張焦慮疲憊完全不足以形容當時的慘況!雖然這個歷程艱辛,在蜜絲琳的眼中卻也還能算是平凡人生的一部分。癌症就像是心肌梗塞和中風一般,是生命中的驟變,重大事故,與死亡、繁複治療和經濟負擔增加有著緊密的連結。婚姻好似挑著扁擔兩頭的人,一起擔起一個家的親密夥伴。蜜絲琳因為要成為孩子的依靠,獨自面對癌症治療和婚變,那真是身心靈的折磨和考驗。我不知道她在沒有工作又罹癌的情況下如何取得監護權,爭取與子相依的過程是否艱難,我也不知道她如何在一個離開職場至少三年且可能復發的癌症患者的情況下找到足以養家活口的工作,她又如何陪伴幼兒適應不同的生活模式的。我的孩子在保母帶到2-3歲時去幼稚園的,哭哭啼啼難分難捨了好幾天,聽說爺爺奶奶帶的小孩甚至要哭一個月!這個孩子雖然什麼都不懂,但是父母離異,逼得得快快獨立,當媽的心裡豈是只有捨不得,應該是在淌血吧!人的一生,說得容易,其實步步艱難。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所以我們常常忍不住要抱怨,也不時會軟弱,於是很需要家人和朋友的相互扶持、互相安慰。然而,沒有不會結束的生命。如果出生就注定要死亡,我們又為何要汲汲營營呢?是為了讓生活品質好一些吧!如果可以,就再多做一點,成就一些豐功偉業,成就下一代,或者成就幸福給周邊的人,用我們的生命寫下不同的故事,這就算是沒有白走一遭了吧!從蜜絲琳的故事裡我看到字字都是生命的艱難,也看到句句珍惜生命的光輝。她用堅定溫暖的心將生命的苦難化為燦爛的顏料,把自己的一生畫成鮮亮的油畫,告訴我們存在本身就是件美好的事。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我發現的小祕密,如果你用心找讓自己難過的事,悲風哀月的日子就會日日陪伴著你;如果你用心找讓自己開心的事或努力完成覺得有價值的事,世間艱難就總能度過,藍天白雲、和風暖日就日日陪伴著你呦!每個生命都要經歷不同的難關,讓我們一起勇敢堅定帶著微笑昂首前進吧!!
-
2020-12-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那些沒能殺死我的,使我變得更堅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以一位身心遭受雙重打擊的癌症病人分享她「42歲發現罹癌,同時間發現丈夫外遇」的遭遇,而引起「醫」、「護」的及時回應。在癌症醫院工作的心身科醫師深為這位堅強女性所感動,希望她能以其親身經歷的痛苦與成長,讓正在受苦的人獲得鼓舞,找到意義與希望,也讓有幸沒有經歷雙重痛苦的讀者獲得啟發;一位癌症專科護理師也說出她如何將心比心,了解病人所經歷的痛苦,並讚賞她用堅定溫暖的心將生命的苦難化為燦爛的顏料,把自己的一生畫成鮮亮的油畫,告訴我們存在本身就是件美好的事。希望這星期所播放的是一首很美的「三重奏」讓我們可以感受病人、醫師、護理師彼此穿插演出,傳達美麗的關懷與愛。讀了蜜絲琳的文章「42歲發現罹癌,同時間發現丈夫外遇,我現在都還好好的,那妳為什麼不能?」後,我想起德國哲學家尼采的這句名言:「那些沒能殺死我的,使我變得更堅強!」看到蜜絲琳同時面對身體的危機與丈夫的背叛,能夠很快的沉穩下來積極治療癌症,也明快的處理婚姻的危機,從身心雙重的打擊再度站起來,很替她感到高興,同時也由衷的佩服。雖然做為在癌症醫院擔任身心科的醫師,看過一些如蜜絲琳遭遇的病人,但是多數如此不幸的病人,尤其是遭受婚姻的挫折時,癌症的衝擊與創傷還比較容易復原,但是被曾經相愛互許共度一生的伴侶背叛,常常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平復。有些病人因為婚姻的不幸,情緒低落,懷疑自己是不是還值得被愛,甚至動了不如早點結束此生的念頭,需要家人朋友與心理專業的支持,過了很久才能撫平創傷。有幾點當病人遇到婚姻問題時,會提醒病人的,以避免在嘗試挽回婚姻時,受到對方一再的傷害,在此與大家分享。彼此爭吵時的惡言相向,特別是人身攻擊的內容,通常不是事實。有些出軌的伴侶,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反而批評對方「太強勢」、「不夠溫柔體貼」、「太獨立,感覺不到自己被需要」,或者是「太依賴」、「甚麼事情都無法自己決定」等等。可是仔細回顧起來,這些指控其實在彼此相識相愛時,就早已了解對方的特質了,甚至是因為欣賞這樣的特質才會在一起的。「結婚久了,特別有了小孩以後,就沒有愛的感覺了。」這種說法,通常也是背叛者為自己找的藉口。因為婚後為了柴米油鹽忙碌,由於帶小孩而少了夫妻共處的時間,這是婚後的常態,是每對伴侶必須共同面對的。而且感情的經營是雙方的責任,需要共同努力。有一方希望感情加溫,那他可以主動提出並且試著行動來重拾熱情,而不是拿來當作背叛的理由。如果努力溝通也試著改變,意圖挽回婚姻,但是對方還是一再出軌,那麼要認真考慮是否他真的不適合做為終身伴侶。有些人已經給他很多次機會,但是他還是一再傷害你以及家庭,那他應該不適合這個家。因此如果最後還是決定分手,在傷痛較為減輕而能稍稍平心靜氣時,會請病人回顧一下這段感情,在整個人生中佔的分量。當然大多數的人會說感情、婚姻是佔極大的比例,但同時也會發現,感情、婚姻占比再大也不是人生的全部,我們還有很多愛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感情、婚姻的不成功,並不代表人生的失敗。當然感情、婚姻的挫折,對當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但是如同尼采的名言,不少人是在經歷重大的創傷與挫折後,如浴火鳳凰般重生,甚至活出更精彩的人生。原本心理學界是在遭逢重大創傷,如在水災、地震、火災等的存活者身上,看到他們不僅沒有被逆境擊倒,除了強韌的復原力之外,還活出了「正向的改變」,這樣的「正向改變」在癌症病人身上也看到了,稱之為「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不少病人在歷經抗癌治療艱辛的歷程,或是如同蜜絲琳不幸同時遭逢背叛的創傷之後,回顧這段辛苦的歷程,發現到自己不適只有「失去」,同時也獲得「成長」。因為他們發現,原來身邊有這麼多愛他的人,同事願意代班,讓他不用額外請假可以如期地進行治療,長官也盡可能在治療期間安排較輕鬆的工作內容,原本只會滑手機、玩線上遊戲的小孩,現在會主動幫忙做家事。自己也發現人生觀不同,對於工作不再吹毛求疵,因為雖然工作重要,但是健康很重要、親子關係很重要、回報同事與朋友的善意也很重要。病人會回饋說更清楚自己的人生要甚麼,把人生中的事物優先順序會重新調整。通常會把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心情保持愉快擺第一位,錢財、功名的追求似乎不是優先的事。而且變得更有愛心與同理心,更能體會受苦的人的感受,更樂意去幫助他人。有些人發現自己變得有自信、很獨立,因為癌症的生死挑戰以及與被所愛的人背叛都走過來了,還有甚麼逆境是克服不了的呢?當然也有的人發現自己變得更謙卑,有太多的事情不是光靠「人定勝天」的信念就可以的,也不是山盟海誓就能白頭偕老。面對世事的無常與不確定,不再怨天尤人,怨懟老天為何老是與自己過不去,反而對生命充滿感激,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活在當下,把握當下。希望蜜絲琳的文章,以她親身經歷的痛苦與成長,讓正在受苦的人獲得鼓舞,找到意義與希望;也讓有幸沒有經歷雙重痛苦的讀者獲得啟發。
-
2020-11-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42歲發現罹癌,同時間發現丈夫外遇,我現在都還好好的,那妳為什麼不能?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以一位身心遭受雙重打擊的癌症病人分享她「42歲發現罹癌,同時間發現丈夫外遇」的遭遇,而引起「醫」、「護」的及時回應。在癌症醫院工作的心身科醫師深為這位堅強女性所感動,希望她能以其親身經歷的痛苦與成長,讓正在受苦的人獲得鼓舞,找到意義與希望,也讓有幸沒有經歷雙重痛苦的讀者獲得啟發;一位癌症專科護理師也說出她如何將心比心,了解病人所經歷的痛苦,並讚賞她用堅定溫暖的心將生命的苦難化為燦爛的顏料,把自己的一生畫成鮮亮的油畫,告訴我們存在本身就是件美好的事。希望這星期所播放的是一首很美的「三重奏」讓我們可以感受病人、醫師、護理師彼此穿插演出,傳達美麗的關懷與愛。28歲與相愛的男子初識,進而相戀,32歲步入禮堂,37歲產下一子,產後就開始我的主婦人生。原以為我的人生後半段,會這樣安穩平淡的如同一般人一樣,照護孩子平安長大,看著他結婚生子、到老時可以含飴弄孫。但在我42歲時,人生彷彿跌至深淵,我的世界除了暗黑,只剩黑暗。42歲,確診了右腳大腿後側一顆21公分的惡性腫瘤,醫學名稱叫「脂肪肉瘤」。腫瘤在增長時,我的病識感太輕,只有自己一人在照顧著幼子,新手媽媽的緊張焦慮疲累忽略了身體警訊。當時是四月份,腫瘤已經大到我以前的褲子穿了有緊蹦感,因為不痛不癢,又因腫瘤長在大腿後側自己看不到,自己只覺得發胖。照理說,住在一起的家人理應發現有問題,但前夫因營造業隨工地宿舍住宿偶爾才回一次家裡,沒有人發現異狀提醒我該去檢查,直至有一天前婆婆看到我穿短褲的背影,才強烈口吻告訴我那個腳不對勁一定要去檢查。於是自己一人帶著幼子到醫院檢查,初診醫生還未有其他儀器診察時,表情凝重地說可能是脂肪肉瘤,為什麼養到這麼大才來檢查?家人都沒發現嗎?後續就排其他儀器檢查項目來確診。當天回家的途中,心理面還天真無知的認為著:「也許是脂肪瘤的一種,切除就好了吧!」沒想到回到家打開電腦打上脂肪肉瘤搜尋一看,是癌症、癌症、癌症……當時的頭頂彷彿被五雷轟頂般的無情劈斬,腦中一片空白。罹癌後的五階段情緒: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妥協接受。我直接直接跳到妥協接受,沒有太多情緒,心裡想著孩子還那麼小才三歲。遇到了就勇敢面對吧!直接安排一連串的檢查、開刀時間及後續療程。在我這樣遇到如此人生重大低潮的時候,我當時的丈夫正流連花叢中無心關心我。原本前夫有說要和我一起去醫院回診看報告,但打電話他完全沒接,我記得我自己一個人到醫院看診,因再來是清明連假,我跟醫生提我不想再拖延想盡快手術。我的外科醫生馬上幫我安排住院,臨時安排住院我什麼都沒帶,從當天早上直至晚上,前夫始終沒有接電話。醫生護士看著我隻身一人在病房,每個人都關心著問著:「妳的先生呢?電話都沒接?有那麼忙嗎?還是沒接嗎?」每一次旁人的提問與關心都如同一把把要我不能再忽視的短刀,直刺心裡那顆還在跳動的心臟。其實當天我心裡就明白,那個曾經相愛到可以結婚的男人已經不在。開完刀切除腫瘤我便回娘家休養,孩子由婆婆幫忙照顧。待傷口稍復原時我回到家裡,一邊自己照顧孩子,一邊在心理層面努力調適面對死亡的焦慮與痛苦。有句成語叫禍不單行,很貼切的形容了我當時的感受。家裡寄來了前夫的信用卡帳單,我沒有多想拆開順便要打電話提醒前夫記得去繳費。看著帳單裡的消費明細,我用顫抖的雙手細讀了條列出的帳單明細。他刷了廉航機票到香港,在香港店家有些消費金額。腦海快速的理解,是的,他外遇了。原來在我在娘家休養的那幾天,他帶著小三出國玩樂。五雷轟頂的程度不亞於得知自己罹癌的驚嚇。我當時心想:「天啊造物主!您也太看得起我了吧?我是很勇於面對的人,但一次來,我該怎麼辦?」對於滿口謊言且心已不在的男人,離開才是一種正確的選擇。發現人性的可怕,曾經相知相守的人,在我面臨生死困境的悲愴中,前夫跟我可以連朋友都不是的關係,盡情沉溺在他的愛戀中。沒有問候關心,似乎也忘了他有個可愛的幼兒。不過有時想想,上天讓事件接踵而來,讓我了解生命中,還能在一呼一吸間睜眼看著陽光、白雲、藍天。眼見一切日常、有行動自如的健康可以照顧著我的愛兒,我還要要求什麼就太貪心了吧?所以離婚一事並未糾結太久,想想畢竟人生苦短,何必讓彼此現在一段不開心的關係苟延殘喘折磨彼此?會劈腿的就是會劈腿,那是天性。單親的我,現在有一份可以配合孩子上下學的工作,每天陪伴在孩子旁照顧著,我很快樂。人的生命很脆弱,稍縱即逝。生命裡的得與失,都是在讓我學習珍惜與自省。對於身上發生的事情陰影,旁觀者很習慣用自以為的方式去解讀。妳就是生活作息飲食不正常、妳就是要找哪種比妳年輕的結婚……妳就是巴拉巴拉一堆否定的廢話在指教著。如果剛好妳的身旁有這種旁觀者( 不管是家人或者是朋友),請勇敢地請他們閉嘴,不要在講這些毫無益處的廢言。這樣的言論極度沒有營養而且會消耗當事者的情緒,事情發生了,結論輪不到旁觀者來下。我感謝造物主給我這樣一起來的試煉。讓我明白了人活著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懂得生命的本質該活的快樂靜心並且勇於表態做自己。不委屈自己並善待自己的身心。我運動且早睡早起生活規律。與癌細胞和平共處至今逾三年。我不知道我還能夠活多久,但是我現在的生活是我此生裡最恬靜滿足的時刻。因為我知道感恩、懂得自省、珍惜著能有健康的身心在照顧我的幼兒。因為我還活著。生命裡很多磨難,經歷過這些無法自己掌控的事情後才明白自己是多麼的渺小。人來到世上是一個人,走的時候也是一個人。當妳在面對妳無法改變的事情時,不要害怕,勇敢去面對。我會繼續努力往前走,面對過死亡,我為什麼不能更勇敢的面對未知的未來呢?
-
2020-11-01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專注此刻 是生命力源源不絕的秘密
鄭伯伯是我照顧近20年的老病人,90歲以後迷上油畫。「醫師,請不要客氣,你喜歡風景還是靜物?我想畫一幅送給你作紀念。」鄭伯母去世以後,子女鼓勵他重拾年輕時繪畫的愛好,一來打發時間,二來深怕他因失去結髮60多年的妻子,再度陷入憂鬱。想不到他深深著迷於油彩世界,從早畫到晚,不是描摹世界各地知名風景畫,就是寫生家裡的水果,或是附近公園水池裡的錦鯉。「紅通通的魚兒看了心情好,希望你不嫌棄。」鄭伯伯興沖沖獻上自己的作品,我歡喜收下。看他構圖完整,用色鮮豔,且筆力強健,除了替老人家高興,也驚訝年過90的他,一點兒不像晚年的印象派大師莫內(1840-1926),因白內障影響視力,後期作品用色不忍卒睹。日本知名畫家橫尾忠則,今年84歲了,依舊活躍於工作崗位。79歲那年,他開始向比他年長的創作者請益,出版了一本精彩的對談集《橫尾忠則×九位經典創作者的生命對話》,想找出長壽與創作的祕密。九位訪談者中,有1931年出生、台灣也享有高知名度的電影導演山田洋次,他認為年紀為作品帶來正面影響,因為感受力越來越深刻。我從觀賞他近年的作品,像是《東京小屋的回憶》與《東京家族》,對比他早年的傑作《幸福的黃手帕》,完全同意山田導演的體會。1936年出生的李禹煥,是活躍於日本藝壇的韓國畫家。踏上2010年開幕,位於瀨戶內海小島的李禹煥美術館,沒有人不被他以木頭、石頭、鐵板為素材,以點和線為創作唯一元素的風格所降服。他告訴橫尾「社會上的聲音和流行的趨勢沒啥大不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到了某個年紀,年輕時的野心、企圖心,已不再在意,能割捨、放下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看重「自己能做什麼,自己想做什麼」,像孩子一樣,專注在玩耍地畫畫,細細體會創作過程中的焦慮感和恐懼感,還有隨著作品完成,霎時轉化的快感。我沒有非文字創作經驗,不太能體會「從頭腦的支配中解放」,用身體的感覺作畫是怎麼回事。然隨著年紀漸長,卻也越來越能領略思考與語言的限制。不過,橫尾忠則的訪談者中,也有從事文字創作的瀨戶內寂聽(1922~)和佐藤愛子(1923~)兩位作家。前者即使病痛不斷,依舊追求改變,抱著「現在年輕人寫出了這麼多好作品,我也不能輸給他們」的心情,筆耕不輟。老幹新枝各自崢嶸的日本文壇,比起上世紀70至80年代喊得震天軋響的「日本第一」,更教人驚艷。 綜合這些資深創作者的經驗,將生命只放在「此刻」,正是力量源源不絕,絲毫不覺「老之將至」的祕密。其實,毋須觀摩頂尖藝術家,我在素人鄭伯伯身上,一樣看到這般奇妙的人生風景。「我想把白內障治好,用色會更精準,想一直畫下去」,鄭伯伯回診時,意志堅定地告訴我。「至於你開的藥,老實說,80歲以前我很想停,也停過幾次都不成功,從此有了覺悟,也要一直吃下去。」
-
2020-10-26 養生.樂活人生
65歲買最後一棟房!張金鶚:選退休宅5指標,「這輩子賺的錢這輩子花」是最高境界
編按:2019年,房地產專家張金鶚從任教30多年的政大退休,在木柵半山腰買下人生最後一棟房子作為退休宅。他認為,一棟理想的退休宅應具備幾項特質:能讓人在地老化、和家人保有獨立但不失親密的關係。且最好在屋主生前,就能藉由以房養老、捐房養老等方式,換取老後生活的保障。怎麼為自己規劃老後理想的居所?走進清大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位於木柵半山腰的家,陽台擺著畫架,屋裡的背景音樂是古典歌劇。往窗外望去,眼前一片雅緻的綠意,還有松鼠穿梭其中。去(2019)年暑假,他從任教32年的政治大學退休,同年搬入新家。在這個離市中心稍有距離,但生活機能完善的社區,展開新的生活。66歲的張金鶚,曾任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台北市副市長,是台灣知名的房地產專家。他在台北出生、2度赴美留學、在政大任教多年。算下來,60年的人生已換過21個住所,前後買過4棟房子。「換屋跟搬家都很累,這應該是我人生的最後一棟房子。」他笑說。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曾說過,「家,是生活的容器。」隨著生命階段轉換,居住需求自然也有所改變。人生最後一棟房子,怎麼挑?換屋前先看5大指標 退休宅尤重區位與管理鑽研房地產30多年,媒體總稱張金鶚為「空頭總司令」。他反對炒房,認為台灣房地產價格長期處於不正常的高點,房價終將泡沫化。但2019年,張金鶚賣掉2間房子買下退休宅,引起不少討論。有人笑稱,連「空頭總司令」都買了房,想必房地產前景看好,現在就是入場的好時機。但張金鶚澄清,退休宅是人生最後一棟房子,他優先考慮的不是增值空間,而是個人對生活的期待。「我退休在即,馬上就有自住需求,不管時機好壞我都會買。」人生下半場,孩子大了、生活型態改變,房子該怎麼換?張金鶚分析,購買房地產前要考慮5大元素:產品、價格、區位、時機、管理。以他自己為例,退休後工作時間縮短、個人時間變多,因此社區的居住品質、休閒育樂機能顯得特別重要。這次換屋,他最在意區位和管理。區位,指的是房子座落的地點。市場定義的區位有2種,一是距離市中心遠近的「大區位」,一是鄰里生活機能的「小區位」。張金鶚提醒,市場上的好區位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熟齡族買房主要是自住考量,不必執著於「蛋黃區」的房子,小區位比大區位更重要。在政大河堤邊住了20多年,張金鶚也曾想搬到交通更便利的市中心。但台北房價高漲,同樣的預算,市中心的房子總是比近郊更小、生活品質更差。最後,他和太太買下位於木柵的新家,離舊家只有走路10分鐘的路程。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木柵離市中心有段距離,且社區離最近的捷運站走路仍要15分鐘。但他在政大教書多年,木柵是最熟悉的生活環境。哪裡適合散步、哪裡有好吃的餐館,全都一清二楚。加上父親還住在舊家的社區,方便就近照顧。離捷運站有些距離,也讓房價相對便宜。不是蛋黃區,但是他心中的好區位。此外,張金鶚也指出,鄰里關係對老後的居住安全有極大的影響。「遠親不如近鄰是真的。老了跟鄰居關係不好會很慘。」他笑說。但現代人情淡薄,若沒有好鄰里,就要有好管理。例如,平日衣物送洗、叫計程車,都可以請物業管理公司代勞。他所住的社區總共177戶,住戶共用一棟會館,內含交誼廳、圖書室、健身房、電影院,游泳池、三溫暖和酒吧。雖然每坪100元的管理費不便宜,但張金鶚說,他和太太都愛游泳、平時又有健身需求。完善的公設,是他們考慮購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若社區管理不善,游泳池也會變成蓄水池。張金鶚指出,他曾研究過都市集合住宅的管理模式,發現:100戶上下、中型規模、住宅坪數相近的社區,因為住戶同質性高,更容易凝聚社區共識。規模大的社區雖管理費較低,但住戶協商、管理不易,反而會產生「規模不經濟」,使生活品質降低。換屋前,不妨多留意。老後理想的家人關係 同鄰不同居、獨立又相繫幾年前,張金鶚的媽媽過世,94歲的爸爸從養生村搬回家和看護同住。他和姊姊輪班,每週日都到爸爸家,陪他吃午餐聊天。他認為,中年人和父母最好住得近,但不用一起住。「端一杯茶、一碗湯過去還是熱的,這樣的距離剛剛好。」他形容。他回憶,32年前買下第一間房子時,曾有一段時間和父母同住。一個屋簷下有2個家庭,4人都過得有些辛苦。「長輩看到孩子會想問、想管,我們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加上爸媽總會護著自己的兒子,讓媳婦壓力更大。」幾年後,夫妻倆購入第二棟房子,把起家厝留給爸媽居住。後來,考量長輩年紀大了、不方便爬樓梯,他們又買下自家樓上的另一棟房子,讓爸媽住進同一社區。彼此「有點近,又不會太近」,方便照應又不會相互干擾。同樣的哲學,也適用於夫妻關係上。張金鶚指出,退休宅的格局原本是4房,他們改為2房2廳。2間臥室都是含衛浴的套房,中間以更衣室隔開,門也可以上鎖。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在各自的房間冷靜;晚上睡覺,也不會被對方的打呼聲吵醒。分房睡,反而更能維持感情。老夫老妻需要獨立的空間,但關係可不能像室友。退休後,張金鶚開始上油畫、古典音樂課,太太則學小提琴和藝術。2人的興趣重疊,也反映在空間規劃上。陽台正對窗外的好風景,適合放畫架、種花草。同一側,書房窗邊也有個小長椅,讓夫妻倆可以愜意的喝下午茶。「當初規劃是我念書時,太太可以坐旁邊跟我聊天,不過搬家後好像還沒實現過!」張金鶚笑說。此外,家中雖然只有2人,但餐廳、客廳仍保留寬敞的聚會空間。張金鶚教書多年,學生們的感情很好,每年都會不定期聚會、旅遊。因為「鶚」容易被誤讀成「鴨」,張金鶚綽號「鴨子」,他指導過的150多位學生們也組成「鴨子家族」。即使退休,小鴨子們仍不時來家中造訪,讓頂客夫妻的生活不寂寞。房子不要太早給小孩 房產活化換老後保障最理想台灣房價高漲,年輕人普遍買不起房。4、5年級的父母總會希望留房產給孩子,或者至少讓孩子住在家裡,節省生活開支。但張金鶚指出,學術研究已顯示,長期賴家會導致年輕人難以獨立、成長,更可能進一步推遲結婚、生子的年齡。他建議,若一時買不起房,父母可先資助孩子租金,讓他們即早離巢。假使孩子住在家裡,也要讓他們付生活費、幫忙家務,培養責任感,不能「無條件賴家」。至於房產繼承,張金鶚則認為,房子常會成為子女爭產的導火線。且過往的研究亦顯示,父母將房子過繼給孩子的時間愈早,他們日後聯繫、探望父母的次數愈少。「人生最後一棟房子,最好在生前就百分之百消費。」他說。他認為,父母與其將房子留給小孩,不如思考如何利用房產變現為養老金,減輕孩子照顧父母的負擔。例如,他曾大力推動「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即大眾熟知的「以房養老」),鼓勵退休族將名下的房子抵押給銀行,每月換取現金作為生活費,且仍可住在自己的房子。這樣的模式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可惜在台灣開辦5年多來,申辦人數不如預期。如果擔心申請以房養老,銀行鑑價較低、每月獲得的資金不足,也可考慮另一種「捐房養老」模式。張金鶚指出,幾年前有位獨居的長輩,長期接受伊甸基金會的照顧。他希望能將名下的房產捐出,條件是基金會必須持續提供照顧服務,直到他往生為止。在張金鶚的建議下,基金會和老先生簽訂了契約。長輩生前可在最熟悉的環境終老,平時也有人探望。在他身後,基金會將這棟房子當作中、南部癌症病友北上就醫時的臨時住所,達到雙贏的局面。除了伊甸以外,目前國內也有愈來愈多非營利組織接受這種名為「附負擔捐贈以房養老」的合作方案。此外,張金鶚也相當推薦國外盛行的「售後租回」養老模式,屋主將房產賣給保險公司,再以售屋所得向承租原本的房子。合約當中明文規定,保險公司有義務將房子承租給原屋主、並負責維護修繕,直到屋主往生為止。在這個前提下,屋主可拿回較多資金,也不用擔心老後居無定所。「或許有人認為,有房才有安全感。但你過世後房子一樣會被賣掉,差別只是生前能否拿到錢。」張金鶚直言。65歲買下人生最後一棟房子,張金鶚說,他最大的願望是「在地老化、淨現值(NPV)歸零」。很幸運地,他和太太的人生下半場能住在熟悉的環境、享受生活的樂趣。這棟退休宅將來還可捐贈換照護或申請以房養老貸款,即使沒有小孩,也不用擔心老後無人看顧。身為房產專家的他,很清楚房子是身外之物。一棟房子若無法讓人活得更好,價值再高也只是負擔。「這輩子賺的這輩子花光,才是人生最高境界!」原文:65歲買最後一棟房!張金鶚:選退休宅5指標,「這輩子賺的錢這輩子花」是最高境界
-
2020-10-06 新聞.健康知識+
慢性鉛中毒會有這些症狀!生活常見5種重金屬暴露,教你該如何發現
59歲吳小姐本身職業是油畫家,長期以來一直有腹痛、頭痛的困擾,遍尋醫師但卻找不出原因,在一次健檢時,經健康管理團隊評估,因其職業為畫家,工作極有可能接觸大量的化學顏料、染料等,因此建議檢測體內重金屬含量,這才發現吳小姐體內「鉛」含量過多,與前陣子台中爆出的中藥中含重金屬事件雷同。體內鉛含量高 多因職業、環境所致體內鉛含量過多,常是因為在工作中接觸到殘留毒素,尤其是特定職業,如︰汽車工廠、焊接、油漆、染料、畫家等,都具有較高風險,需特別注意;另一個來源就是可能吃入由污染土壤所種出的農作物,或是攝取到含有過多鉛的中藥,因此,選購中藥一定要透過合法的中醫師及中草藥店取得,食用才有保障。美國IFM認證功能醫學醫師顏佐樺指出,其實重金屬暴露的人不在少數,因現代工業污染嚴重,鉛、汞、砷、鋁、鎘為最常見五大毒物,這些毒素被人體吸收後並不容易被排泄出去,若囤積在體內的脂肪、骨骼等組織內,長期累積會影響心、肺、腎、肝及損害神經系統,亦會引起胃腸道、免疫或認知功能的障礙,甚至增加罹癌風險。慢性鉛曝露 易對身心造成永久影響顏佐樺表示,慢性鉛曝露對許多器官皆有影響,若長期暴露會產生的症狀,包括腹痛、厭食、便秘、頭痛、貧血、焦躁、手腳麻痺、智能障礙、記憶力衰退等,可能也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臟損傷、不孕、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造成一些永久的影響,且其早期診斷不易,故高危險群者,進行定期追蹤檢查有其必須性。此外,顏佐樺也點名重金屬超標高風險群:1、從事電腦、航太、光纖、金屬、電池、焊接等從業人員;2、養殖業者、農產品種植業;3、油漆、裝潢、建築從業人員;4、從事油畫人士、油畫顏料從業人員;5、有長期服用藥物,如中藥等;6、經常食用海鮮,如魚類、生蠔等;7、最近有異常掉髮情形者;8、經常覺得疲憊、沮喪、憂鬱、記憶衰退者 。重金屬檢測暴露風險 日常可多攝取高膳食纖維食物排毒不幸的是,這些重金屬超標的症狀並非特異性,因此不會第一時間聯想到是重金屬污染的結果,因而延誤早期治療的時機。因此,若有長期找不出原因、無法解決的症狀,且自身工作性質或環境為高風險族群者,顏佐樺建議,利用功能醫學「營養與毒性元素分析」檢測,協助檢查體中共15種常見重金屬含量,藉此了解平常是否有無形中暴露的風險,平時也可多攝取高膳食纖維、維生素C等幫助排毒的食物,如︰黑木耳、白木耳、海帶、藍綠藻、香菜等。延伸閱讀: 鉛在骨頭裡半衰期長達25年! 台大醫列日常3類排鉛食物要多吃 鉛暴露恐致骨鬆、頸動脈硬化! 台大醫列生活10條建議...用水前水龍頭先開1分鐘
-
2020-09-03 橘世代.好學橘
靠藝術享退休!60歲救難英雄成石頭雕刻家
2020嘉義市石猴雕刻競賽成績日前揭曉,首獎得主是阿里山消防分隊退休小隊長鄭育興,他在山區服務超過25年,曾參與無數山難搜救、阿里山小火車出軌救援,直到10多年前發現,帶隊上山搜救後,回程體能居然跟不上年輕人,開始規劃退休方向,學習素描、油畫、石雕,10年前退休離開阿里山。嘉義市石猴雕刻競賽今年有62件參賽作品,鄭育興創作的「猴幸福」,以白色大理石雕刻大猴帶著數隻小猴打盹,如沐浴在陽光下恬靜自在,表現猴群內在心靈幸福,評審認為石猴造型豐碩圓滿、技巧純熟、剛柔交融,獲選為今年首獎,鄭謙稱「只是運氣好!」早期工作克難 小火車翻覆救援印象最深是血腥味60歲的鄭育興說,19歲就從警校畢業擔任消防員,前5年都在新竹服務,請調回嘉義他一直等不到職缺,最後調派阿里山分隊,原以為工作幾年就可調回平地,沒想到工作久了,習慣也喜歡山區生活,就這麼在阿里山服務近26年,一直到50歲退休。「早期消防很克難!」鄭育興表示,剛到阿里山報到那年,分隊才2名消防員,每次出任務打火、搜救,都要先開車到街上載義消一起出任務,之後才逐漸增加員額、隊員越來越多。鄭育興指出,山區突發性工作繁重,經常遇到登山客失蹤協尋,山難救援,印象最深就是2003年阿里山小火車翻覆意外,當時阿里山居民都到場幫忙,他進入掉落約5米深溪底的車廂救援,看車內遊客相互交疊、傷亡人數不計其數、哀鴻滿車廂,該事故共造成17人死亡、205人輕重傷。他說,當時不斷救援、搬運傷患,累到完全忘了時間,記得最後搬運死者遺體,進入香林醫療站時等待相驗時,醫療站內排滿屍體、滿室血腥味,那味道真的至今難忘。出任務返隊全身痠痛 開始規劃退休生涯鄭育興回憶說,14年前帶隊上山找失蹤登山客,數小時後找到傷者,返隊下山時1名原住民自告奮勇,背70多公斤山客下山,他身為領隊一路跟隨都覺得吃力,當下直覺年紀漸長、體力可能無法負荷山區任務,萌生退休想法。鄭育興笑著說,年輕就喜歡藝術、攝影、繪畫,常利用公餘到山裡拍猴子、畫猴子,對於猴子體態、動作、身形比例都有概念,退休前剛好嘉義市辦石猴藝術創作,啟發他雕刻創作想法,退休後更用心到社區大學學石雕。「找石頭運動量大!」鄭育興說明,石雕並非單純雕刻,還要到溪底找石頭、認識石材硬度、特色,因為每顆雕刻石材都重達40公斤以上,因此找石頭須結伴同行才搬得動,搬運石材成為休閒另一種樂趣。●退休生活有重心 時間過得飛快 必須提早做準備鄭育興說,不同石材呈現不同石雕細節,像嘉義赤蘭溪、八掌溪貝殼化石多,南投埔里鎮眉溪有黑膽石,透過觀察石材、規劃作品樣貌,雕刻過程因為切割噪音、打時粉塵,必須穿戴護目鏡、耳塞、專業口罩、防護衣等安全設備,整個人與外界隔離、全心全意創作,時間過得很快,經常工作到忘了吃飯,若不是擔心影響鄰居,可能會忘記疲累工作一整天。鄭育興認為,生活一定要有重心,年紀漸長、體能或許無法負荷原本的工作,但退休後仍要讓生活有重心、有短中期目標,設定目標雖然有點壓力,但就是生活一部分,可以讓自己生活更有重心。他也建議,退休生活應提早規畫,最好有動、有靜,而且一定要有朋友互動、交流,像他退休前就去社大上課、撿石頭、玩陶土,現在石雕之餘還要玩盆栽、種水果,自己掌握退休生活節奏,活得很健康、很快樂。延伸/24年前栽進「賞石領域」 退休當起石頭師傅傳承學子延伸/獨自面對寂靜-聾啞木雕師成「巷弄藝術家」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8-07 養生.抗老養生
骨折罹癌接連報到!台大名醫張天鈞:抗老養生愈早愈好,活得精彩更勝長壽
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張天鈞是國內知名的甲狀腺、內分泌權威,不但門診一號難求,更曾名列全台掛號人數前6多的醫師。70歲的他早在2015年就退休,但忙碌工作依舊,直到2018年底骨折開刀,才終於讓他的腳步慢下來。如今他減少看診,多留時間給自己與家人:看電影、出遊、作畫、寫文章…,生活豐富精彩,如同他油畫作品中溫暖而繽紛的色彩,人生從70歲開始煥發新生。70歲的張天鈞堪稱工作狂,一頭沒染過的黑髮教人猜不出年紀,也就遺忘了他其實早在4年前就屆齡退休。 他笑嘻嘻地說:「照顧病人多好玩!」惹得陪同受訪的夫人洪美瑱忍不住嬌嗔:「他都這樣,到外面照顧病人很累以後,回來叫我照顧他!」 樂在行醫也愛畫畫!生活豐富就能養生 出身嘉義的他,曾自嘲當年是因為不想跟著爸爸種田才學醫,但以第2名考上台大醫學院的同時,也因拿到書局獎學金,而有了購買油畫顏料與畫具的機會,此後自修油畫、創作不輟,將行醫與繪畫,變作人生的兩大樂趣。 但看診時間長,還要兼顧研究與教學,如此忙碌的時間安排下,何以還有餘力作畫?他笑言:「做人要做有趣味的事情。」這也是他對抗老養生的標準答案。 「養生無秘訣,選對父母親最重要,也就是要有好的遺傳基因。」張天鈞坦言,壽命的長短常受遺傳、基因左右,所以抗老養生「愈早愈好」。 但除了不可抗力的遺傳限制,適度的運動和飲食,以及穩定的情緒、有趣的生活安排,都是活得健康的不二法門。 像他多年來靠繪畫抒壓,也喜歡唱歌、吹薩克斯風,曾獲得獨唱冠軍,也曾在台大醫院舉辦畫展時登台演奏。 退休每周看電影!撰寫心得成「類影評」 退休後,則把每周三訂為電影日,而且1周至少看1場電影,類型從歐洲藝術電影到印度寶萊塢片無所不包,但對講求聲光效果的好萊塢片則敬謝不敏。 他皺著眉頭笑說,自己也看過《復仇者聯盟》,但就是不對胃口。 有趣的是,他每每看過一部電影,總會勾起對醫學與生活的感觸,提筆寫成文章,成為一系列有趣又與醫學相關的「類影評」。 好比西班牙電影《賭命大富翁》闡述器官移植的重要性,日本動畫片《海獸之子》則讓他聯想到人工智慧與治療上使用的電腦輔助系統等議題。 畫風抽象、色彩繽紛!自由創作最快樂 他以文字紀錄生活。 而女兒帶著他們夫妻倆到處旅遊,也成為作畫與寫作的靈感。 張天鈞引述亞美尼亞裔美國抽象藝術先驅Arshile Gorky的話說,「抽象藝術讓人超越感官,觀看心靈;抽象藝術讓人超越有形之物,在無名之境解放自我。」 或許是人生歷練到了一個階段,他這幾年的畫風也從寫實轉為抽象,作畫與寫作速度奇快,如同華裔抽象大師趙無極般,「本乎心的自由自在進行創作。」 但他的畫作用色飽和、絢爛,倒是一點也不高冷孤清,這也跟他樂觀正面的個性有關。 ▲牆上的畫作就是張天鈞的作品,用色大膽、色彩繽紛,給人光明、充滿希望之感。 骨折罹癌接連報到!活得精彩更勝長壽 他說,骨折住院檢查時,意外發現攝護腺癌,當下心裡也很難接受,尤其生病後體力大不如前,讓忙慣的他花費一段時間調整心態,幸好有家人的支持與鼓勵,才能撐過這一段復健的路。 不過故知罹病、名人猝逝的消息不斷。 張天鈞也說:「活多久,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亦非最重要的。」 與其窮盡心思在延長壽命,倒不如讓生活過的豐富精彩。 退休後要學會認真的玩!安排生活很重要 他認為,退休族要多動少坐,「安排生活是很重要的」,如安排旅遊、看電影等。即使不像他勤於筆耕、樂賺稿費,也能藉由「認真的玩」創造人生色彩。 他建議,退休族可以固定安排時間去休閒,建立出門走動的習慣,飲食上則不要「吃太好」,笑指太太烹飪喜歡清蒸、水煮,食物少油、少鹽、不加味素,「不好吃」就不會「吃太好」,藉此控制飲食。 太座洪美瑱則笑說:「因為不好吃,他在家裡只吃三分飽,但過幾天他就會帶我去吃個大餐,我就賺到了!」 夫妻倆常造訪公館的法式小酒館、關渡的歐陸餐廳或知名牛排餐館,不忌諱大啖美食,也讓人見識到兩人相守多年的浪漫深情。 儘管老把「賺錢」掛嘴上,但他退而不休,其實是對家人、病人的責任心使然,洪美瑱便形容張天鈞「一工作就忘記時間,廢寢忘食,黏住了!」笑說自己的作用就是「專門抓他去玩,叫他不要工作太努力!」 而他則將退休生活揮灑出多元面向。 是醫生、是畫家、是音樂人,也是作家,即使走下職場舞台,也仍舊活得耀眼閃亮。原文刊載於:.2019年12月28日《今周刊 幸福熟齡》延伸閱讀:.放下「固執」,夫妻才能一起走下去!當另一半向你求救,絕不能馬上回這1句話.四處旅行拍鳥趣,第二人生正精彩!鳥類攝影家蔡蜜雪:生命短暫,找到興趣後,珍惜每一天.退休,到底該怎麼準備?8招教你自我調適,每天過好日子,簡單生活怡然自得
-
2020-07-03 癌症.癌友加油站
一家三口罹癌 家人在她畫的全家福中團聚
罹癌不是生命的終點,抗癌要成功,強大的心理支持很重要,而透過一支畫筆的畫作,過程中竟也能給予病友強大力量。53歲的雅紛育有一子,原是一家三口的和樂家庭,沒想到兒子在四歲時罹患腦癌,而後先生發現肺癌末期。陪著先生、兒子四處治療的她,在先生罹癌一年多後,竟發現自己盲腸旁長了腫瘤,罹患大腸癌等癌症,一家三口全成為癌症病人,讓雅紛感到青晴天霹靂。在雅紛接受化療過程中,先生撒手人寰,但雅紛並未因此被打倒。她母兼父職,陪著孩子一起抗癌至今,同時也重拾畫筆,透過畫作抒發心情,也重拾自信。這次雅紛更以「全家得癌」的一幅畫作,獲癌症希望基金會主辦第8屆「彩繪希望」繪畫比賽病患親友組第一名,畫中復刻一家三口的全家福。雅紛表示,一家三口罹癌的故事聽來不可思議,卻是她的真實人生。她是瑜珈老師與游泳教練,30歲時與先生結婚後,兩年後生下兒子,生活幸福快樂;而在歷經兒子腦癌、先生肺腺癌且離世,自己又陸續罹患盲腸、大腸、卵巢及去年子宮內膜癌,治療過程中因體虛讓她無法工作,但龐大的醫藥費讓家庭陷入困境。雅紛並未被打倒,看著孩子還小,她不願放棄,「送報紙、牛奶、工地臨時工等工作我都做過!」壓力大時也曾有想不開的念頭,但孩子的一句「媽媽,我不想你離開我」,讓她轉念。七年前,雅紛開始用畫筆抒發心情,更投稿參賽希望爭取獎金做為生活費,除了參加癌症希望基金會「彩繪希望」比賽,媒體報導也讓善款湧入,更受邀開過兩次畫展,讓她有信心持續創作,迄今累積逾百幅畫作。此次雅紛以油畫作品參加「彩繪希望」比賽,她復刻十五年前的全家福,依兒子罹癌後拍攝的全家福而畫出,現在雖不可能全員到齊,但在她心中,一家三人還是緊密相繫,兒子已成為廿一歲的青年,英氣勃發有信,如果先生還在,應該是她畫中為發福的模樣。雅紛用這張全家福,想對在天上的先生說:「孩子今年已21歲,平安長大,我也沒有遺憾,你就一路好走。」而癌症希望基金會更將於明(3)日中午12點半在基金會粉專邀請雅紛暢談生命故事,連結請看:https://reurl.cc/d0oWq6
-
2020-06-21 名人.張天鈞
張天鈞/末代皇帝與故宮
2013年,到北京故宮一遊,發現北京故宮有很多烏鴉。傳說中,中國清朝皇太祖努爾哈斥曾經避難於有烏鴉的山洞中,敵人認為山洞有烏鴉就不會藏人,而讓努爾哈斥因此逃過一劫。我們有機會到北京紫禁城一遊,皇宮上停了許多烏鴉,而在後花園有棵奇特的樹,枝幹挺拔。我將這棵樹搭配宮殿中的烏鴉為構圖,使用橘紅色勾勒樹形,像珊瑚般,畫出這張色彩對比鮮明的油畫(見圖)。最近在新冠病毒性肺炎疫情較為鬆散之際,得以再到戲院觀賞32周年數位修復版的「末代皇帝」。當年播映時,排三次才買到票;32年後,不但一次就得以觀賞,而且全場才11人,真是不可同日而語。這兩件事情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都使用同一個場景-也就是故宮,作為表達的主題。「末代皇帝」是一部由義大利、英國和中國大陸合作拍攝的歷史傳記電影。我很喜歡演員彼得奧圖,他在片中飾演溥儀的老師。穿著白色西裝,騎著復古的腳踏車。這是一部敘述溥儀故事的電影,1988年電影在台灣放映時,萬人空巷。溥儀歷經清朝滅亡,復辟、軍閥割據、滿洲復國及文化大革命等歷史。我對片中日本國旗做的麵粉袋內褲留下深刻印象,而其主題曲更是悅耳。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後,看電影的人大大減少,這是因為根據3月31日衛福部發布的社交距離指引原則: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也就是針對這種在室內的活動應增加距離,才可避免感染發生,主要是因為疾病發生與其高感染力有關,也就是說,距離越短,越容易受到感染。這可以從發病例的地圖看出來。最近因天氣變熱、管控得宜,以致病例數減少,國內沒有新增病例,以致外國紛紛推崇。在台灣,以國的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呼聲愈來愈高;而大陸,如同當年一樣,極力阻止我們以國的名義加入。而由於新冠肺炎導致的貿易問題,例如大飯店或百貨業歇業或生意不佳,也是政府目前最大功課。附帶一提,當年參觀故宮後的感想是,「做皇帝,也沒甚麼了不起。」還不是睡平房,沒空調,和您我都一樣。甚至,連裝小便都用尿壺。
-
2020-06-20 橘世代.好學橘
前行政院長再做「上官鼎」 40年後重拾兩「忘我」
離開公職後,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重拾兩件「忘我」的興趣:寫作和畫畫,40多年後重新提筆,原以為會生澀,但是卻行雲流水,手寫速度甚至趕不上腦中思緒,但是40多年後的上官鼎已經和40多年前不同了。完全手寫 食指起繭也不停劉兆玄17歲,念師大附中時就與哥哥及弟弟,一起以「上官鼎」為筆名,創作了一系列的武俠小說,直到他出國念書才終止。2014年,封筆長達40餘年的劉兆玄,以「王道劍」重出江湖,重新提筆再寫,原本以為會很生澀,想不到下筆後,就停不下來,文字一直從腦中冒出來,他至今仍堅持手寫,這些年來共寫了5部小說,連食指都寫出繭來。40年歷練 筆法老練勝當年他說,這輩子做事都沒什麼計畫,幾乎都隨遇而安,寫「王道劍」也是這麼偶然,一名在福建經營科技公司的大學同學在他卸下公職後邀他過去看看,可惜因故拖延,直到2010年同學病故,為履行對故人的承諾,2012年他去了建寧,意外見了當地的文史工作者,聽到當地流傳600多年的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逃出南京城後,最後竟然落腳在建寧的支提寺。回台之後,他就以歷史為骨幹加上孟子的「王道」思想,以1年多的時間寫出5冊、多達88萬字的王道劍,劉兆玄說,經過了40年的職場、官場歷練,當然跟10幾、20幾歲寫的筆法不一樣,像大臣間的勾心鬥角,話中有話,「比以前老練多了」,也更恰如其分。得意一鍵 小說細節幕幕真劉兆玄用做學問的態度來寫小說,他對細節十分考究,為了神槍手如何狙擊目標,還請來隨扈的教官講解。劉兆玄說有一幕場景在烏克蘭的首府基輔,街上的每一幕都是真實,「但我從沒去過」,他露出得意的微笑說,要善用工具。用GoogleMap,基輔的一切都盡收眼底,現在寫東西太方便了,以前要花一整天在圖書館查資料,現在一個按鍵就完成。之後他又以台灣政治狀況、立法院、軍事採購案、美國白宮與外星人寫了「阿飄」這部逼真、科幻的政治諷刺小說。每寫完一部小說,他都以為是最後一部了,因為「很難再突破,相同的題材也不想一寫再寫」,想不到幾年前他去了一趟台南延平郡王祠,看到了鄭成功一臉愁苦的塑像,道盡了一生受盡多次背叛的無奈與悲憤,「原來是楊英風的作品」,難怪這麼傳神,劉兆玄幽幽地說著。「背叛對文學來說是非常迷人的事情」,這種事幾乎天天發生,小至個人,大至國家,他一直想寫一部有關背叛的故事,就從鄭成功著手吧。揉合了日本織田信長時代的著名武士兵器─村正妖刀、德川家康家族的故事,寫了「妖刀與天劍」,這部橫亙400多年,跨越大陸、日本、台灣、香港等地交織著世代恩仇、家國血淚及現代商戰的小說。油畫兩年 塗塗改改仍堅持這幾年寫了幾百萬字的小說,對劉兆玄來說輕而易舉,但重拾畫筆,卻是難上加難,辦公室中有一幅畫了兩年一直無法完成的油畫,「我對湖水的顏色不滿意」,畫是多年前在日月潭看到一名原住民釣魚的場景,他憑著照片畫下來,只要抽空就畫上兩筆,但一直塗塗改改。他很惋惜這40多年來,一直沒再畫畫,不但局限了畫筆,也隔絕了美感,劉搖著頭說「太可惜了」,也不知道這幅未盡的畫何時完工,但他仍會堅持畫下去。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03 橘世代.健康橘
累到罹癌?方季惟當紅之際被問:要賺錢還是冷凍?
我們的生活樣式,就像一幅油畫,從近看,看不出所以然來,要欣賞它的美,就非站遠一點不可。—叔本華一九九二年,聲勢如日中天的方季惟才拍完《賭俠II—上海灘賭聖》,有一天,她偶然看到自己的喉嚨,怎麼好像凸了一小塊,用手摸一摸,有點硬,像是脖子裡凸出一個喉結。方季惟坦言,當時她每天都忙著跑通告和表演,「休息」對她來說,是個奢望。除了她自己想要把握住每一個能夠賺錢的機會,也有唱片公司對她的要求。方季惟不但要為自己的唱片跑通告,還要負責帶公司裡的新人,忙起來的話,一天跑十個以上的通告都可能。她的疲於奔命,一度連唱片公司跟著跑通告的宣傳人員都病倒了,希望公司能讓方季惟放幾天假,讓她們都能好好休息保養。「想要放假嗎?可以啊,妳想要放一年還是兩年?」唱片公司高層這麼回覆。一心想要賺錢還債,方季惟眼見公司的態度強硬,深怕遭到冷凍,拖著疲累的身軀和強裝開朗的笑臉,繼續接下一個又一個通告。但是喉嚨上的小喉結不但沒有消失,反而一天一天長大,肉眼就可以明顯看到。方季惟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就醫,醫生初判她是內分泌失調導致甲狀腺異常,先開了藥,請她先吃藥再觀察看看。這一次,吃藥似乎有效,她的喉嚨腫塊漸漸變小了。方季惟眼看喉嚨隨著藥效恢復原樣,以為沒事了,又繼續過著沒日沒夜的生活。但在不經意間,方季惟發現小腫瘤又開始蠢動,更令她擔心的是,這一次比上次來得更大,只得再次就診。但這次醫生心底有數了,立刻安排她做穿刺切片,囑咐她要多休息。「公司已經幫我接下了在美國的巡迴演唱,我哪有時間可以休息,」即便滿心惶恐又不安,她依舊得不到休息的機會,再度踏上跨海作秀的長途旅程。其實出發前往美國前,她已經接獲醫院通知,切片結果百分之九十是濾泡癌,怕她因為穿刺而有轉移風險,希望她盡快開刀,沒想到她還是得先完成美國表演行程。但人在遠方異鄉的方季惟,其實已經亂了方寸,就像被困在籠子裡的小鳥,插翅也難飛離困局。方季惟從小就跟著媽媽進廟拜佛,要好的堂姊佛緣深厚出家後,方季惟也隨著堂姊學習佛法皈依。就在心亂如麻的當下,她突然想要臨時抱佛腳,趕緊打電話問堂姊「我身體不好,出了狀況,我該念什麼經?」堂姊不慌不忙地安撫她,「你就專心念大悲咒吧。」為了讓自己心安,方季惟開始誠心誦唸經文,心裡一面也不斷盤算著:「家裡債還沒還完,我卻生病了,爸媽怎麼辦?」在得知生病過後,她的思緒再怎麼樣都縈繞在父母身上,就怕爸媽會失去持家的依靠,又要過得辛苦。怨蒼天變了心(詞:何厚華 曲:徐嘉良)本是雲該化作雨,投入海的胸襟卻含著淚水,任孤獨的飄零本是屬於我的你,同把人生看盡卻無緣再聚,怨蒼天變了心我還能唱歌嗎?生與死不在我們的手上。但是生與死之間的歷程,需要我們去塑造、鍛鍊與培育。 ——《薄伽梵歌》好不容易終於完成巡演回到台灣,方季惟立刻趕赴醫院。她不死心地告訴醫生,由於她這幾天誠心持咒,感覺腫塊好像有變小了些,「會不會不是癌症?」她不死心地問醫生。醫院為了謹慎起見,再安排一次穿刺,但結果出爐後醫生直言,「就是濾泡癌,而且你的腫瘤黏在聲帶,我們建議一定要趕快切除,」硬生生戳破她虛幻的小小期望。看到方季惟擔憂的神情,醫生很有信心地說,「像你這樣的狀況,國外有同樣的案例,」打包票會小心幫她開刀,讓方季惟術後可以繼續唱歌。這個保證,彷彿強心針,讓她決定面對癌症,動手術切除腫瘤。在此同時,醫生也建議方季惟保持低調,因為她的高知名度,如果罹病消息曝光,可能會造成她自己以及院方更多壓力。對於這一點,方季惟完全同意。從得知罹癌的身心煎熬到果斷接受手術,所有決定與選擇都是方季惟獨力完成,除了公司少數人知情,她絕口不提身體正面臨重要關頭,沒有驚擾任何家人,就怕爸媽會著急憂心。甲狀腺癌多好發於年輕族群,由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輕忽。根據統計,罹病患者以四十歲前的族群居多,女性較男性比例高出四倍。有家族病史、頸部曾暴露輻射、碘過多及不足、生活壓力及環境中的汙染源也是可能因素。原發性甲狀腺癌分為乳突癌、濾泡癌、髓質癌、淋巴瘤和分化不良癌,其中大部分病人數以乳突癌、濾泡癌所佔比例較高。手術通常是治療甲狀腺癌的第一步,以儘量切除癌組織為主。方季惟的病況屬濾泡癌,手術需切除腫瘤及百分之八十的甲狀腺,並且終生吃甲狀腺素。那一年,方季惟只有二十五歲。曾經備受老天眷顧的開心女孩,一步步跌入深谷。聲勢暴跌、狀況接二連三 生命大轉彎就在方季惟自以為低調,準備住院接受手術的同時,她突然接到公司通知,請她去錄個節目,理由是怕她手術後傷到聲音,也許會變得沙啞,要是術後沒辦法再唱歌,不如先把最美好的聲音錄下來。本來說錄個十五分鐘就好,結果錄了整個下午。她回想,那時其實已經很不舒服,耳鳴到幾乎聽不到聲音。她就像拖著自己的軀殼唱歌,上節目聽人擺布,自己幾乎已經無感。當時她原本已經要住院了,為了節目硬是跟醫院請假,醫生囑咐她,半夜十二點前一定要回院。「我一進到攝影棚發現,哇,好多人唷,怎麼看到我都在哭,我又沒跟他們講我怎麼了,我只跟公司提過。還有人看到我就要我加油……,」但現場忙著趕錄,方季惟也沒有時間多問什麼。結束後的當天深夜,方季惟就住進醫院,準備第二天早上進行手術。令她錯愕的是,清晨才四點多,院方就急忙跑來告訴她,「不行,媒體已經在門口排隊了,開刀消息曝光了。」結果原定上午才要動手術,這下時程整個往前提早,方季惟就這麼匆忙被推進手術室。就在方季惟進入麻醉無意識狀態與腫瘤搏鬥的時候,陽明山上一處聚集著登山客泡茶聊天的涼亭,發生了一陣騷動。「你女兒不是在開刀,你們兩個老的怎麼還在這裡喝茶?」「你在說什麼?我女兒是方季惟,她跟我們說今天去桃園唱歌錄影啊。」方季惟的爸爸還老神在在地回答。「你們沒看報紙喔?你女兒今天在醫院開刀,是癌症耶。」原來方季惟就怕父母擔心,所以即使進了手術室,都守口如瓶,沒有對家人透露任何訊息。甚至前一天還特別跟父母說,自己隔天在桃園錄影,「報紙上面如果寫我怎樣,你們都不要相信。」但是友人拿出當天報紙,只見上面大大的字體印著:「潛伏兩年的甲狀腺腫瘤惡化,方季惟今天手術」,再加上橫標:她可能無法再唱歌了。撰述記者描述,「這兩天之中,方季惟曾一直思索一個問題,『如果不能唱歌了,我活著還為什麼?』後來她想過了,『如果我痛苦,所有愛護我的人會更痛苦。如果我能堅強,大家也會和我一樣的堅強面對現實。』所以方季惟決定以平常心,來克服她此生中最大的難關。」方季惟的爸爸和媽媽從頭到尾被蒙在鼓裡,看了報紙才驚覺事情不妙,急忙下山趕赴醫院。兩位老人家一路上憂心忡忡,不知道這下還能再見到女兒嗎?【熟齡精選延伸閱讀↘↘↘】。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超詳細算法一次讓你看個夠!。橘世代揮別職場 自由定義屬於你的退休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5-30 橘世代.健康橘
痘痘牛的「疫」外人生 領隊轉行畫貼圖
邱怡儒、27歲,是位充滿幹勁的韓國線領隊,才上線短短半年,就因新冠疫情影響,中斷了努力多年的領隊夢。疫情下要轉業,好難;但生活總是要過,沒有繪畫天分的她,透過網路零成本自學繪圖軟體的使用技巧,竟然出了一組以領隊導遊為主題的「痘痘牛」貼圖,目前已上架販售。邱怡儒畢業於東吳大學國貿系,擁有流暢的英、日語能力,畢業後先任職於外商公司負責出口業務,但心中一直有個打工度假夢。工作1年後,就鼓起勇氣拋下外商工作,隻身前往日本打工度假,期間只要家人、朋友到日本旅遊,都會找她規畫行程,她也樂於當自願導遊,帶大家一起出遊。這樣的經驗,讓她對旅遊業充滿興趣,返台後努力K書考取領隊執照,也加入旅行社素人領隊培訓計畫,培訓2個月後,終於通過考核上線帶團了,才初享當領隊的樂趣,卻碰上新冠疫情失業了。短短半年的帶團經驗,邱怡儒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去韓國,遇到一位倚老賣老的韓國導遊,不幫她還來拆台,跟團員說「領隊妹妹是為了出來玩」,還叫她表演吃辣椒給團員看。邱怡儒在行程最後,透過麥克風和團員表達感謝時,深深感受到團員看到的是她的努力,而不是流言,當下哽咽,結果車上一群人哭成一團。邱怡儒說,「痘痘牛」貼圖主要還是想鼓勵和她一樣因為疫情失業的人,不要因疫情放棄熱愛的事,除了可以趁機學新東西,也要相信,疫情過後明天會更好。不少人好奇她的學習方式,她說,完全是循序漸進依照YouTube上面的步驟教學跟著操作,一步步學下來、抄筆記,也建議有興趣的民眾可以找台好一點的電腦學習,才不會畫到一半當機。即便現在她的領隊工作被迫暫停,但她仍沒有放棄希望,仍藉著擔任英文家教與家事服務工作,等待下次起飛的日子,也希望藉由貼圖,告訴自己、同事與同業們,即便產業復甦的路還很遠,心中也要保有希望。【延伸閱讀↘↘↘】。長輩很酷!93歲網紅阿嬤逗樂全球 900萬人等她惡作劇。「沒事做」也是壓力!退伍軍官:昔畫戰車,今畫油畫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5-28 橘世代.好學橘
「沒事做」也是壓力!退伍軍官:昔畫戰車,今畫油畫
曾是畫戰車設計圖的筆,如今用來畫輕油畫也相當出色!62歲黃俊麟曾是兵工上校,因工作需要畫戰車設計圖,10年前退休後拾起畫筆,但畫的是「輕油畫」,從風景山水、花卉靜物到近年呈現的運動與舞蹈動態,甚至年輕一代喜愛的曼威英雄等,作品至少公開展出15次以上,現在還開班授課,退休後的第二人生,在不同領域有一番滿足與成就。黃俊麟是航空碩士,從兵工上校退役,在軍職期間擔任戰甲車研發設計與生產工作,他參與CM-21裝甲車、CM-32雲豹裝甲車等研發繪圖工作,也曾擔任陸軍後勤期刊總編輯,即便退休後相關工作機會多,仍選擇不再涉及軍中,以及相關專業領域工作。黃俊麟說,過去曾被派往美國,加拿大, 法國,瑞士,奧地利等地受訓與了解相關裝業知能,愛逛美術館時常接觸古典與現代油畫,退伍後才開始專研並從事油畫創作,也考取油畫街頭藝人,用街頭作畫來推廣油畫藝術,妻子也當學生跟著他學畫。「終身俸可能阻礙一個人退休後的發展。」黃俊麟說,許多同學退休後生活日復一日,卻少有能在新領域產生成就感,他雖非科班,但投入學畫追求專精,也跳脫傳統油畫,以不同媒材創作「輕油畫」,用「濕上加濕」方式作畫,也運用畫刀讓色彩呈現點圖與潑色,展現生動性,作品更貼近生活,許多運動、漫畫人物作品就掛在兒子的餐廳裡。黃俊麟表示,過去考量到國外受訓時,社交習慣與台灣不同,也利用閒暇向國內知名國標老師習舞,退伍後已累積相當程度,至今在中部各區公所、活動中心教舞10年,也使用使群媒體,將跳舞與作畫成果分享在YouTube。卸下軍官身分,黃俊麟認為身分與心態的轉換很重要,調整不好就會被淘汰,投入藝術領域,外界的讚美當然是持之以恆的動力,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行動力。現代人退休後仍有漫長時間,黃俊麟指出,即便沒有經濟壓力,「沒事做」也會是另一股壓力,不要等到退休才規劃要做什麼,建議平時就應該試探各種興趣,也要親身自行嘗試、學習,為自己人生創造另一片風景。【熟齡精選延伸閱讀↘↘↘】。換下白袍起步跑!64歲院長征戰馬拉松,獎牌掛滿牆。張文菁當老學生 彩繪人生下半場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長輩宅在家 可玩桌遊動動腦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趨緩,衛福部桃園醫院職能治療師王悅倫表示,門診還是有不少人反映家中長輩從不愛出門變得不敢出門,每天吃飯、看電視、睡覺不想安排其他活動,這樣下去身體機能會不會退化?王悅倫建議和長輩一起討論安排居家活動,規律的就寢、晨起有助維護健康,一天安排2至3個居家活動,分別在上、下午和晚飯後,可以適時調整,讓長輩參與設計自己的作息表,能增加實踐的動機。至於靜態居家活動,王悅倫認為可以考慮近期夯的數字油畫、曼陀羅著色畫,訓練手眼協調、精細動作,在操作過程專注投入的當下產生成就感與幸福感。動態活動像桌遊、麻將、撲克牌、疊疊樂、大富翁等,除了做腦力訓練也能增加家庭凝聚力。動態居家活動白天可以利用網路搜尋適合長輩的運動操和律動,時間10至15分鐘,或過去固定的運動像太極拳、廣場舞等錄影拿出來溫習,維持體適能。晚餐結束後的放鬆活動有看影片或聽歌,找出長輩喜歡的歌曲視頻、懷舊老電影、綜藝節目或電視劇,重溫熟悉的人事物與幽默的劇情,降低對疫情的焦慮感,提供正向情緒支持。長輩如果不想出門,可用通訊軟體取代外出見面維持人際關係,利用視訊寒暄問暖,讓防疫時人情溫暖不間斷。王悅倫也提醒適度更新防疫資訊,避免過長時間觀看疫情報導,這樣才能在關心防疫的同時,也能照顧自己與家人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