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楊雅棠
共找到
3053
筆 文章
-
-
2021-1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1例接種疫苗死亡 62歲男打BNT後三天逝世
隨疫苗陸續進貨,我國展開大規模接種。我國昨接種33萬723劑,其中AZ接種9萬4287劑,莫德納接種9295劑,高端接種2530劑,BNT接種22萬4611劑。目前我國接種涵蓋率63.50%,劑次人口比每百人86.23劑。而昨天僅發生一例接種後死亡案例,為62歲男性,接種BNT疫苗後三天發生。莊人祥表示,昨天新增85接種疫苗後不良事件,其中49例為非嚴重事件,扣除死亡,35例為嚴重不良事件。其中,15例為接種AZ疫苗,為7女8男,年齡介於25歲至91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28日間發生;5例接種莫德納疫苗,為3女2男,年齡為32歲至68歲,接種疫苗後2日至20日間發生;4例為接種高端疫苗,為2女2男,年齡為43歲至58歲間,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2日間發生;另新增11例女性為接種BNT疫苗,年齡介於12歲至56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2日間發生。
-
2021-1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規劃不同層級院所打不同疫苗防呆? 莊人祥:已有說明
第12輪疫苗接種分階段陸續預約、接種,本次開放BNT第一劑和AZ、莫德納疫苗第二劑。但接種第二劑的民眾,有的是接到地方通知施打,有的卻要上中央系統預約,被外界批評中央地方不同調。指揮中心莊人祥表示,北市針對65歲以上先用自己的預約系統來登記,目的是針對第一劑造冊者規劃,「這是可以理解的」。而台北市設計不同層級醫療院所分別施打三種疫苗來防呆,有媒體詢問是否也要求偏鄉使用類似的防呆機制接種。莊人祥表示,目前診所只能打一種新冠疫苗,也可以打流感疫苗;有的則是分不同時段接種不同疫苗。醫院部分,也請各大型接種站若要打兩種以上疫苗,需依據不同時段門診規畫人流動向,以避免發生錯誤,接種計畫中都有相關說明。
-
2021-1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商赴「陸」打二劑疫苗 陳宗彥:大陸是哪個國家?
國內有台商接種國藥、科興兩劑疫苗,並且在台灣成功換發疫苗接種小黃卡,但指揮中心今日澄清,國內接種小黃卡僅提供國內施打使用,在國外打疫苗則需要攜帶國外接種卡,副指揮官陳宗彥被詢問到該個案去大陸接種時,更指出,「你講大陸我不知道是哪個國家?但如果有民眾透過此管道換小黃卡,也要通知收回。」一名在中國大陸任職的台幹陳先生,4月赴陸工作,於當地先後接種國藥、科興2支疫苗,8月底返台,近期因又有出國需求,打算申請台灣的疫苗接種紀錄,經電話詢問1922後才發現,原來可至衛生所換取小黃卡,且已經成功在小黃卡上紀錄國藥及科興等兩劑疫苗。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該個案已請衛生局再去釐清,有時候是民眾希望衛生單位開立證明,所以今日特別用新聞稿澄清,自國外返國的民眾,若接種的疫苗是世衛組織認可的六種疫苗,都可以登陸在預防接種系統補登,但無法紀錄到黃卡上面。先前如果在中國有接種任何兩廠牌疫苗之一,出國旅行就要帶著中國的接種紀錄或台灣的接種紀錄,否則僅憑黃卡就無法證明在國外打過疫苗。他表示,國人在國外施打的任一種新冠疫苗,返國後是採自願性補登,若已施打六款疫苗者,不需要在國內再行補打,如完整接種國藥和科興,也是比照國內完整接種者在陪病者等規定,可做為免篩檢等參考,但如果只有接種一劑國藥或科興,返國後不一定在國內有購買及緊急授權該款疫苗,可以再疫苗開打時符合資格者後施打任何一劑補強,但務必要間隔28天。
-
2021-1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加開5地點在這! 指揮中心:預約不到下階段也可約
史上最複雜的第12輪疫苗接種,第一階段30歲以上BNT昨天開放預約,今天上、下午則分別開放AZ和莫德納疫苗第二劑預約。但北市昨天開放一小時就額滿,指揮中心昨也表示新增五個站點。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新增五個站點為衛生福利部1樓、交通部1樓、華山西二館、中正紀念堂一展廳以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莊人祥表示,各地醫療量能從過去經驗看都可以符合預約資格的人數,台北市後來因為發現量能開較少,因此根據量能結果前一天探勘五個場地,目前中正紀念堂還有兩萬劑,民眾如果有需求,可優先預約。不過除了台北市外,很多地區民眾都反映根本預約不到疫苗,如台南市大部分行政區也都已經約滿。莊人祥表示,截至下午一時,台南市4萬1千多個名額已登記3萬9千多人,應該還有餘額,將請台南增加量能。不過此階段預約不到,第二階段仍可預約。但是否會因此排擠到第二階段的預約人數?莊人祥表示,第二階段數量較寬鬆,如果第一階段沒有約到,第二階段接種的數量是可接受的。截至下午1時,第一階段BNT第一劑符合預約資格共135萬2694人,已有98萬130人完成預約;AZ第二劑符合預約資格共95萬6744人,已有59萬8615人完成預約。
-
2021-1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搶不到疫苗!第12輪施打量能北市不到四成!各縣市數據曝
國內開放第十二輪疫苗施打,為新冠疫苗開打來數量最多、最複雜的一次,包含BNT、AZ、莫德納等疫苗。但以北市來看,預約資格跟地方開設量能仍有落差,導致民眾預約不到。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日公布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等施打量能比,其中,北市僅開設三至四成,其餘則有七成至八成。陳宗彥表示,根據公費疫苗第12期第一階段的預約接種說明,只要符合預約資格者可以預約,地方政府才會根據該數字開設接種量能。像今日AZ疫苗第二劑開放預約,台中市來說,有10.5萬人符合資格,就會規畫相對應的接種量能。高雄市符合資格10.8萬人,規畫出9.5萬人的量能,以往符合資格預約都在八成上下。至於BNT疫苗第一劑預約也是一樣,陳宗彥說,符合資格人數先出來讓地方政府安排,例如高雄14.5萬人,量能則開設12.4萬人,是預約人數的88.82%。他表示,這當中的預約落差,按照各地醫療量能從過去經驗看,都可以符合預約資格的人數,過去最高曾經全國一天打四十萬人,該量都應該可以妥適因應安排。
-
2021-1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外接種WHO核可疫苗 回國可補登記錄但不發小黃卡
國內有台商在中國施打國藥及科興疫苗,回國後要求換發小黃卡。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只有國內接種才會登錄在小黃卡,若在國外接種,符合WHO核可的疫苗,則可補登錄在預防接種管理系統。陳宗彥表示,於國外接種世界衛生組織(WHO)核發EUL(緊急使用清單)的新冠肺炎疫苗種類,包括AZ、莫德納、BNT、Janssen(嬌生)、Sinopharm(中國國藥)、Sinovac(中國科興),可於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採取補登,也視為有效劑次。於國外已完成接種劑次者,不需再追加接種;未完成接種者,返國後依我國核准使用的疫苗接種期程、間隔,完成後續劑次,且依當時國內開放接種對象與提供的疫苗進行接種。指揮中心提醒,國外接種WHO核發EUL的新冠肺炎疫苗,雖可於NIIS採取補登,但不納疫苗接種證明,包含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預防接種紀錄卡及建置中之數位證明劑次。因此,補登接種紀錄的民眾,應妥善保存國外接種證明或接種紀錄,以作為後續醫療諮詢或查核之依據。另針對於國外接種非WHO核發EUL之新冠肺炎疫苗,無論是否完成接種,皆視同未接種,建議與國外接種最後一劑至少間隔28天以上,再接種我國核准使用的疫苗。
-
2021-10-19 新聞.元氣新聞
智利蘋果農藥殘留不合格 120公噸全遭退
購買進口蘋果注意了!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智利蘋果共有六批、120.39公噸被檢出不得殘留的殘留農藥,全數遭退運、銷毀。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今年9月20日起就已針對智利進口的蘋果加強抽驗,後續將持續觀察檢驗狀況,如有需要會進一步向該國了解種植、生產情形。食藥署公布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共有14項產品不合格。包括斯里蘭卡出口的「檸檬紅茶」和「薄荷綠茶」、日本出口的「山形葡萄」智利出口的「蘋果、印度出口的「MUMTAZ乾製的葫蘆巴葉」,皆因農藥殘留超標而列入名單。其中,弘果有限公司進口的智利蘋果,製造商為FRUTERA SAN FERNANDO S.A.,查到有六批產品驗出殘留農藥2,6-DIPN,分別為0.10、0.04、0.06、0.44、0.24、0.06ppm,每批皆1029盒、2萬65.50公斤,全數皆遭退運、銷毀。陳慶裕表示,2,6-DIPN若攝入高濃度高劑量,恐致腹痛、噁心等症狀,嚴重則可能導致昏迷抽蓄;我國只允許在馬鈴薯可有殘留,限量為1.0ppm,其餘農產品皆不得檢出。而之前也陸續檢出其他家進口商進口的智利蘋果不合格,因此食藥署9月20日便已開始對智利蘋果加強抽驗,將原本2至10%的抽驗率調升到20至50%。至於弘果有限公司的同一種產品分別在9月14日和10月5日皆被檢出農產品不合格,因此早已調高至逐批抽驗。陳慶裕表示,將持續觀察接下來的抽驗狀況,如果還有類似的狀況則會考慮將資訊提供給智利當局,進一步瞭解生產過程是否有改變。
-
2021-10-1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精準醫療 國衛院推動整合平台
癌症邁向個人化精準醫療是現今潮流,衛福部、國衛院和羅氏藥廠合作共同執行「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示範計畫,為人體生物資料庫和精準醫療結合的第一個示範計畫。第一階段包括台大醫院、台大癌醫、台中榮總等九家醫院針對六種癌別進行收案。國衛院長梁賡義表示,未來也會推動到其他癌別,盼有更多醫院和藥廠共同加入計畫。癌症治療的標靶治療藥物,若能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就能找出最適合藥物。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於2019年啟動建置,已成功邀請30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加入,收案個數達51.1萬人。而原本單純研究性質的人體生物資料庫,將朝三大方向推動整合平台,包括單一窗口、所有參與平台院所的檢體等資訊統一格式化、給予適合標拔藥物的加值服務,以加快建立真實世界醫療大數據。示範計畫第一階段,在九家醫院針對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膽囊癌、胃癌、肝外膽管癌、胰臟癌等六種癌症病患,於10月進行收案。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在精準醫療上,各醫院更應攜手組成國家隊參與計畫,透過計畫累積的數據,不只對台灣的病人,更能對全世界有相同問題的病人給予更好的治療。
-
2021-1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2輪疫苗接種預約爆量 雙北批中央
史上最複雜第十二輪疫苗接種,昨天開放卅歲以上預約BNT,民眾抱怨系統卡,台北短短一小時全額滿;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北巿這一輪的醫療量能約廿一萬人,中央卻叫四十一萬人來預約,一定會出問題;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說,「傾盆大雨一定會淹水」,讓民眾誤解地方政府不負責任。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第十二輪比以往數量更多,流感疫苗同時開打,建議中央細心評估,以免造成醫護同仁負擔。柯文哲說,第十二輪第一階段,台北巿醫療量能約廿一萬人,中央卻叫四十一萬人來預約,一定會出問題,如果要施打四十一萬人,中央應事先講;第二階段北市醫療量能提高到廿六萬人,結果僅十八萬人來預約,從過去到現在,疫苗政策沒在規畫。台北市莫德納量能為十八萬二三○五人,中央開出需求量十九萬一四八一人;AZ量能十四萬○七○○人,需求開出十九萬○六二四人;BNT第一劑量能十五萬二四二六人,需求量廿一萬六三○○人。有民眾說,一九二二既然都做了意願登記,就該計算預約人數,足額配給。由於北市十二個行政區在一小時內BNT預約全部額滿,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將在北市新增五個點,再增四萬五二八○人接種BNT疫苗。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台灣疫苗到貨量已突破總人口數,疫苗非常充足,預約系統也運行順暢,呼籲民眾踴躍預約。至於中央政府宣布,戶外運動及室內外拍照可不戴口罩,外界擔憂鬆綁後恐造成疫情破口。柯文哲說,整個台灣快兩星期沒有不明感染源案例,確診案例都是境外移入,並在防疫旅館就被攔下,只要邊境管制好,不要出現「三加十一」破口,不用管制這麼嚴格。對於第一劑高端的民眾反映,因美國不承認高端,第二劑想改打其他疫苗卻遭拒絕,被批評是剝奪民眾「疫苗自主權」,對於打高端但想出國的人,柯文哲說,依照國家規定外,其他辦法去問陳時中。截至昨天下午五時,已有九十萬七七六五人完成BNT預約,占六成七;今起則開放AZ和莫德納第二劑預約,AZ從上午十時開放,莫德納於下午二時開放,預約截止日皆至十月廿日。
-
2021-10-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8例疫苗接種不良事件 指揮中心:可拿通報協助更換
我國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達62.40%,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84.61劑。不過前三天新增8例疫苗接種後死亡事件,包括AZ兩例、莫德納五例、高端一例。而對於香港定調12至17歲青少年只打一劑BNT疫苗以避免相關不良反應,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長周志浩表示,還是先觀察國外相關資料,研判後再徵詢專家小組的意見做最後決定。針對10月15日至17日新增疫苗接種死亡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兩例接種AZ死亡的不良事件,為兩名男性,年齡為54 歲和79歲間,接種後一日和七日發生;新增5例為接種莫德納,為一女四男,年齡介於45歲至78歲,接種疫苗後3日至73日發生;新增一例為接種高端疫苗,為一名89歲男性,接種疫苗後三日發生。而有男大生打完BNT後三天心律不整、心悸,家屬反映通報受害救濟衛生局卻說半年後才會有結果,因此不知道第二劑該怎麼辦,且不知是否有其他管道可以協助。莊人祥則表示,若第一劑接種後發生問題,可以通報為不良事件,並拿此通報找衛生局協助指定醫療院所諮詢醫師後,更換其他廠牌疫苗。至於VICP(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則是會調閱病歷,確認不良事件是否和疫苗接種有關,因此需要較長時間。
-
2021-10-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BNT施打量能不足 指揮中心:協助北市再設五個點
史上最複雜的第12輪疫苗接種,第一階段30歲以上BNT今開放預約,不過許多民眾抱怨預約不到名額,北市12個行政區不到一小時全部額滿。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中央下午會在北市新增五個接種點,BNT疫苗會再增加4萬多人,「地方有需求都會協助」。今天1922開放30歲以上BNT預約,不過沒多久,台北市12個行政區就全部額滿,對此,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說,中央同時開放三種疫苗施打,台北市已經將所有量能全開,北市醫療量能一周接種20多萬劑疫苗沒問題,不過中央卻兩周不到要台北市打60萬劑;中央應該將接種時間拉長,否則會造成地方與中央的矛盾。莊人祥表示,會協助地方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下午在北市將新增五個點,BNT疫苗會再增加4萬5280人。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長周志浩則表示,地方施打壓力大,中央會協助地方設點。莊人祥也表示,BNT今天上午的預約狀況,最高峰流量是10時剛開始時,目前已有86萬人預約完畢。至於明天上午10時事先預約AZ,下午2時才換成莫德納,已有做分流,希望可減少過多人一起上限的問題。
-
2021-10-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打的疫苗能減少重症和死亡嗎?後疫苗時代來了!真實世界數據教我們的4個疫後觀察
全球經歷COVID-19重擊之後,當疫苗注射無可迴避,民眾對疫苗的疑慮從「安全嗎?」提升到「有多少保護力?」、「防重症能力如何?」、「需要追加第三劑嗎?」目前隨著變種病毒威力愈來愈強大,全球的疫苗研發趨勢又是什麼?專家提醒,相關資訊都可參考,但要注意的是,接種疫苗最重要的目的是減少重症和死亡,幫助人類與病毒和平共存。現有疫苗能否達成這個目的?從真實世界的數據可以得到答案。Q1:疫苗的抗體濃度愈高,保護力就愈高?為了終結全球大流行,各國卯足全勁,用史上最快速度衝刺疫苗研發。台灣民眾選擇施打AZ、莫德納、BNT、高端疫苗之前免不了要比一比,但該比什麼呢?是要看臨床試驗的保護力、看驗出的抗體濃度、還是看各國接種後的真實世界數據?什麼是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RWD),按照美國FDA的定義,是指從傳統臨床試驗以外其它來源獲取的數據。新冠肺炎疫苗在全球已施打數量為63.9億劑,然而,臨床試驗的情境與真實世界還是有所差異,導致臨床試驗結果外推至真實世界會有局限性。根據加拿大研究,接種疫苗可有效降低住院及死亡風險,在Alpha變異株,各廠牌一劑疫苗的保護力分別為85%(AZ)、80%(BNT)、79%(莫德納),面對Delta變異株,保護力也有88%(AZ)、78%(BNT)、96%(莫德納)。「抗體濃度和保護效果有相關,但沒有絕對關係,也不是唯一指標。」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表示,民眾打完疫苗後,抗體變化會因人而異,有些人濃度上升較慢,驗到數值比別人低,但不能代表這個人的保護力,也不能推論後續濃度的發展。「面對Delta變異株突破感染,疫苗防重症能力仍強。」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表示, AZ、BNT、莫德納等疫苗,都是依照原型株所開發,臨床試驗雖顯示面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略為下降,但真實世界的數據仍顯示這些疫苗針對預防重症、住院、死亡的保護力有八成到九成以上,「真實世界的數據最實在了」。【延伸閱讀】>>抗體濃度和保護效果有關嗎?專家曝解讀疫苗效力關鍵Q2:打疫苗發生血栓、心肌炎副作用的機率高嗎?國外疫情仍嚴峻,為避免感染,施打疫苗是必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感染科教授邱政洵說,所有疫苗都有不良反應,隨著施打數量愈多、個別不良反應也不同,像是腺病毒疫苗AZ、嬌生有血栓風險,mRNA疫苗(莫德納、BNT)則可能會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邱政洵表示,以國外報告來看,施打AZ發生血栓機率約百萬分之10至20,國內疫苗安全性監測報告,打AZ發生血栓機率約百萬分之6,意即國內發生血栓機率低於國外,屬於罕見不良反應。另外,心肌炎好發於第二劑接種後一周內,以年輕男性為主,心包炎好發於第一劑接種後2至4周,以中年男性為主。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只要接種後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不適,盡速就醫,早期診斷治療,均能順利痊癒,邱政洵強調,台灣健保體制完善,醫療水準不輸歐美,民眾不必過度擔心。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疫苗不良事件是指接種後出現任何身體上的不良情況,這些事件發生在疫苗接種之後,但不代表就是接種疫苗造成。為了保護自己與家人,民眾對疫苗應有正確認知,打破迷思,務必把握接種機會,上網預約,完整施打二劑,才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變異株,不要自己嚇自己。【延伸閱讀】>>怕副作用不敢打?秋冬病毒活躍 兩劑保護才完整Q3:已經打過第一劑疫苗,可以不用打第二劑嗎?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說,接種第二劑疫苗除要拉高抗體外,還有另一項目標是激活免疫記憶、T細胞防護力,由於新冠疫苗大部分不是活性疫苗,除了嬌生以外,其餘國際廠牌疫苗都須接種兩劑,若接種兩劑以上,保護力都會提高。雖然台灣目前尚未受變種病毒肆虐,但各國在Delta的侵襲下,引發疫苗長期有效性的疑慮。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說,追加第三劑的原因無非是,害怕抗體濃度隨時間而去、保護力下滑。簡單而言,第二劑疫苗主要為防重症,第三劑疫苗目的是抵抗變異株。假使追加第三劑的必要性提升,疫苗的挑選又是一大學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目前AZ疫苗已經針對變異株研發出第二代疫苗,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接種兩劑第一代AZ疫苗之後,第三劑接種二代AZ疫苗者,效果特別好,抗體和T細胞反應都有增強,預防感染及重症死亡的效果可望再提高。輝瑞和BioNTech公司9月表示, 5至11歲的兒童接種BNT疫苗後,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已向美國衛生監管機構申請EUA授權;自南非變種病毒Beta出現後,莫德納便著手研發針對Beta的次世代疫苗,作為第三劑加強針,2021年5月公布試驗初步結果,顯示注射次世代疫苗者,可提升受試者體內對抗 Beta 與 Delta 變種病毒的中和抗體量。總體來說,追加第三劑疫苗,與疫情現況一樣,牽涉到未來疫情走向、變種病毒演化等,全民應有心理準備面對的是變動式過程。【延伸閱讀】>>因應突破性感染 打第2劑和第3劑疫苗目的有何不同?Q4:打完兩劑疫苗後,就可以安心脫口罩了嗎?目前所施打的疫苗,都是針對病毒原型株所開發的基礎疫苗,由於新冠疫苗提供的免疫保護,在完成兩劑接種後四至六個月開始減弱,而且面臨變種病毒「突破性感染」案例時有所聞,接續施打第三劑,是各國疫苗政策的重要議題。歐美許多國家早已研議第三劑打法及適用對象,而幾家國際藥廠也著手研發次世代疫苗,什麼是「次世代」呢?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只要是改良現有的疫苗,都可稱作「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劑量調整」為次世代疫苗主要改良方向之一,藉此減少副作用;再者為「改良劑型」,希望讓疫苗更方便接種或更容易進入人體作用;另嘗試結合其他疾病,希望苗接種一次,便可預防多種疾病。黃高彬表示,當疫情趨緩,疫苗接種急迫性變低,民眾就會檢視疫苗的副作用,為此,許多藥廠研發次世代疫苗,重點放在調整劑量,以降低副作用,像是莫德納疫苗原本劑量為100微克,最近著手研究25微克劑量的效果。AZ研發次世代疫苗AZD2816,開始進行臨床試驗,在接種過疫苗和未接種過疫苗的成人中,評估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預計年底前可發表結果。黃高彬表示,由於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都是冬天發生的呼吸道疾病,因此許多藥廠想朝新冠肺炎結合這兩種疾病發展次世代疫苗,甚至部分藥廠想加入副流感,等於打一劑就能一勞永逸,不過目前都在臨床前試驗階段。【延伸閱讀】>>挑戰不只來自新冠變異株 次世代疫苗4大改良方向大流行恐難終結,需接受與病毒共存紀鑫表示,新冠肺炎短時間內發生全球大流行,社會大眾難免期盼有超強疫苗問世、終結大流行,但其實流感疫苗預防重症住院的效果,也差不多是七、八成,各大新冠疫苗的防護效果真的都不差。邱南昌表示,雖然從國外資料看到,在疫苗覆蓋率很高的國家,還是持續發生突破感染,但不能因確診人數增加就否定疫苗覆蓋率提高的價值,還要看重症死亡的比率,而這方面確實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後下降了。如果一個國家社會有共識,可以接受感染後低重症、低死亡的局面,「這就是與病毒共存的開始。」彙整民眾新冠肺炎疫苗5大迷思,邀請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副主任張龍來為大家解答施打疫苗保護力怎麼看?專家知識分享看更多:>>抗體濃度和保護效果有關嗎?專家曝解讀疫苗效力關鍵>>怕副作用不敢打?秋冬病毒活躍 兩劑保護才完整>>因應突破性感染 打第2劑和第3劑疫苗目的有何不同?>>挑戰不只來自新冠變異株 次世代疫苗4大改良方向
-
2021-10-18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精準醫療 國衛院推整合平台打世界盃
癌症邁向個人化精準醫療是現今潮流,但是要做到「精準」,背後需要龐大的資料庫。因此衛福部、國衛院和羅氏藥廠合作,共同執行「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為人體生物資料庫和精準醫療結合的第一個示範計畫,第一階段將有包括台大醫院、台大癌醫、台中榮總等九家醫院針對六種癌別進行收案。國衛院長梁賡義表示,未來也會推動到其他癌別,盼有更多醫院和藥廠共同加入計畫,「一起打世界盃」。癌症治療的標靶治療藥物,若能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就能找出最適合藥物。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出席計畫啟動儀式時表示,80年代時做胃癌和肺癌病例對照研究,當時在台大、榮總、國泰、馬偕等醫院收案很辛苦,當時國家若有好的資料庫,就不用一一收病例對照組。這次國衛院推動的「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計畫則與藥廠和醫院合作,由羅氏藥廠提供原先的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BCT)全方位基因檢測2000例,並由羅氏與台灣默克集團與台灣中外製藥組成共同聯盟,依基因檢測結果,提供最適合的癌症標靶用藥給參與此計畫的病患。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於2019年啟動建置,已成功邀請30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加入,收案個數達51.1萬人。而原本單純研究性質的人體生物資料庫,將朝三大方向推動整合平台,包括單一窗口、所有參與平台院所的檢體等資訊統一格式化、給予適合標拔藥物的加值服務,以加快建立真實世界醫療大數據,未來可應用於藥品查驗登記、核准開發上市或變更適應症。示範計畫第一階包括台大醫院、台大癌醫中心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台北慈濟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義大醫院等九家醫院,針對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膽囊癌、胃癌、肝外膽管癌、胰臟癌等六種癌症病患,於10月進行收案。參與計畫的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COVID-19(新冠肺炎)終究會過去,但癌症的病人終究需要處理。個人化醫療並非新觀念,但過去會失敗是因為不夠精準,在全基因體時代,將有更好的方法對病人做更好的分析。他更表示,防疫期間台灣組成防疫國家隊,在精準醫療上,各醫院更應攜手組成國家隊參與計畫,透過計畫累積的數據,不只對台灣的病人,更能對全世界有相同問題的病人給予更好的治療,「不只打台灣盃、更要打世界盃」。
-
2021-10-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明年新冠疫情疫情趨緩? 陳建仁:這是當然的
默沙東藥廠日前宣布旗下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將向美國食藥局申請緊急使用授權,近期也將向日本提出申請。而對於抗病毒藥物的出現,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參加國衛院「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啟航儀式時,也對疫情走向表示樂觀,認為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一起使用,對防疫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疫情明年一定會趨緩。抗病毒藥物近期傳出好消息,除默沙東藥廠近日將向美國申請緊急授權;輝瑞、AZ等藥廠的藥物研發也在第三期臨床階段。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則於立院透露,和默沙東藥廠的抗病毒藥物採購流程已走到「雙方修訂合約」的「最後階段」。對此,陳建仁表示,抗病毒藥物如果順利進到台灣,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一起使用,對防疫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對醫院的醫療量能也能減輕許多負擔。至於明年疫情是否會趨緩,陳建仁表示,「這是當然的!」他說,若預防接種達到一定的目標,加上抗病毒藥物,相信明年就能控制地很好。但除了台灣,還要幫助北美、歐洲等許多需要幫助的國家,才能讓全球疫情獲得很好的控制。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最年輕疫苗接種後死亡通報 24歲男尿酸偏高無慢性病史
新冠肺炎疫苗即將迎來堪稱「史上最大規模」的接種計劃,但昨天出現接種疫苗後最年輕的死亡通報個案,為24歲男性。不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是否與疫苗相關,還需要後續評估,才能確定。莊人祥表示,昨新增三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包括兩例接種AZ疫苗,分別為24歲及77歲男性,於接種疫苗後18日及22日間發生;以及一名75歲女性為接種莫德納疫苗後一天死亡。其中,接種AZ疫苗後死亡的24歲男性,為目前最年輕的通報個案。莊人祥表示,個案尿酸些微偏高無其他慢性病史,9月11日接種返家當天晚上發燒,曾服用退燒藥;9月13日退燒無其他不舒服症狀。9月29日上午11時發現個案躺在床上、沒有回應,通知救護車送醫院,到院前沒有呼吸心跳,宣告死亡。10月5日法醫已前往解剖,將關注後續結果。另外,75歲老太太接種莫德納疫苗一天後就死亡,莊人祥表示,該名個案10月6日接種第二劑疫苗,返家並無不舒服,但當天晚餐後在家休息忽然沒有呼吸心跳,送院已經往生。因個案本身有心臟病史,行政相驗認為是因心臟相關因素死亡。另外,昨天共新增117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47件為非嚴重事件,70件嚴重事件。嚴重事件中,扣除死亡有67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包括23例AZ、11例莫德納疫苗、3例高端、30例BNT疫苗。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再到貨開放打第二劑? 莊人祥:還在規畫中
第八批BNT疫苗清再到貨82.7萬,而第12輪已針對「全年齡」開放,如今BNT再到貨,是否可以不用再等到接種後10周,可依照仿單間隔21天即可接種第二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批到貨的疫苗還在規畫中,最近仍會針對第12輪的規畫後續再報告。而外界質疑BNT穩定到貨但是預約狀況不如預期,逼得指揮中心連續兩輪增開接種對象,是否會有催打作為?莊人祥則表示,會加開主要是因為預期有八成多的民眾會預約,且量能都已開放,因此希望多增加一些民眾可讓服務不會空轉,和「打氣差是兩回事」。而第12輪疫苗分兩階段預約和施打,但有民眾反映第一階段有事沒辦法接種,可否保留身份第二階段再預約?莊人祥表示,若有事沒辦法前往接種,可以等到第二階段預約,但仍希望可以照規畫進度,以免造成太多個案造成接種量的差異。新冠肺炎藥物方面,我國正向美國藥廠默沙東旗下新冠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向藥廠洽談,指揮官陳時中上午表示,「已經快要簽約」。莊人祥則表示,還在簽約中,還沒有完全確定數量。而口服藥主要是用於治療輕症病患,不像是其他單株抗體必須要在醫院或集中檢疫所施打,也可能在家隔離直接服藥,因此適用對象都要等進貨後評估。至於輝瑞旗下口服抗病毒藥將展開三期臨床試驗,傳我國有五家醫院將加入計畫,包括台大、亞東、中國附醫、台中榮總及高雄長庚,我國是否也會採購?莊人祥表示,輝瑞現在剛進入第三期,會再請廠商來報告第二期結果和第三期研究進展,但還沒有到採購階段。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2輪預約及接種各分兩階段,恐是史上最複雜!一張表看3種疫苗怎麼打
即將在十月廿二日開打的第十二輪新冠肺炎疫苗,被喻為我國公衛史上最複雜接種計畫,預約及接種各自分為兩階段,且三大國際疫苗一口氣要接種四四○萬人,也創下短時間接種人數最多的紀錄。指揮官陳時中昨說,月底前每天接種卅五萬劑,各縣市如達不到目標,可能須加開接種站。在疫情方面,昨本土零確診,新增四例境外移入,無死亡案例,其中案一六四二三為自印尼返台的本國籍五十多歲女性,她於國慶連假去過台北市明曜百貨,該百貨因此關閉清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該名個案在七月於印尼確診,復陽後Ct為卅二,病毒量低,研判對於社區影響低。目前我國新冠疫苗第一劑覆蓋率約五成九,接種兩劑僅兩成多。陳時中說,為達月底第一劑覆蓋率達七成、第二劑達三成,至少還要完成四七○萬人接種,「這是非常艱鉅的任務」。陳時中說,第十二輪因疫苗種類多且製程不一,且接種人數眾多,為避免誤打,第二輪採兩階段預約及接種分流,民眾施打時務必與醫護人員核對疫苗品項。莊人祥說,推估第十二輪BNT第一劑接種人數為一六六點七萬,AZ第二劑為一六四點三萬人、莫德納第二劑為一一二點七萬人,單一家診所同時段無法接種兩種疫苗,是「極大挑戰」。為避免預約平台當機,第十二輪三疫苗預約時間及接種時間均不一樣,且同一種疫苗又再分為兩階段,民眾眼花撩亂。以莫德納為例,第一階段對象為五十五歲以上、曾接種過第一劑者,在十九日下午兩時預約,接種首日為廿二日;第二階段對象為十八歲以上,廿五日上午十時起預約,廿八日起接種。至於第十一輪預約至昨下午六時截止,包括BNT第一劑和AZ第二劑將接種一八○萬九六五三人,於十月十五日至廿一日接種。完整接種移工 擬優先入境【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國內缺工嚴重,勞動部長許銘春昨在立法院答詢說,正研擬重新開放移工入境具體方案,預計將從來源國就開始防疫,如完整接種疫苗的移工可優先入境、入境前一人一室、入境必須PCR採檢、入境後完成十四天檢疫隔離加七天自主健康管理等,將較疫情前嚴格、也比一般外國人嚴格擬好配套後將提案到指揮中心。
-
2021-10-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2輪最多440萬人接種 陳時中:盼月底每天35萬接種量
第12輪疫苗開放多種疫苗且分階段預約、接種,預估最多有440萬人接種,可謂台灣史上目前最大的施打方案,十分複雜。外界擔心再度發生打錯疫苗事件,關心是否有防呆機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採取分流就是要避免誤打,呼籲民眾施打的時候也能再度和醫護人員核對。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推估BNT接種人數為166.7萬、AZ為164.3萬、莫德納為112.7萬。至於高端疫苗,民眾可想打就到指定醫院接種。陳時中表示,希望下個月月底每天可以有35萬接種量為標準,因此沒達到的地方可能就得增開接種站,也提醒需注意開設的環境,包括下坡及是否漏雨等。第12輪分兩階段接種,包括依接種對象將預約時間分流,而施打時程也分為10月22日至10月27日及10月28日至11月3日兩階段接種;力拼月底第二劑接種覆蓋率達三成。
-
2021-10-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工程師接種BNT八日死亡!境外再增3例突破性感染
國內同時開打AZ、莫德納、BNT及高端疫苗,昨日共施打23.6萬劑疫苗,日前新北傳出一名男性工程師施打完BNT疫苗後八日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日新增一名42歲男性,屬於第九類公費施打對象,本身有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接種BNT疫苗八日後死亡,會進一步經司法相驗。他指出,該名男性是在10月1日接種BNT疫苗,10月9日上班後突然胸悶、冒冷汗、昏倒,送到醫院急救不幸死亡,這部分目前知道會進行司法相驗,會持續關注。目前國內也新增128件不良事件,其中71件屬非嚴重事件,4例死亡事件,分別為2例AZ疫苗,年齡介於65歲至69歲,接種後0至8日死亡;1例為莫德納疫苗,年齡為71歲,接種後9日死亡;1例為接BNT疫苗,年齡為42歲,接種八日後死亡。另外今日四例境外移入個案中,也有突破感染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四例都曾經接種過一到兩劑疫苗,序號前三位是屬於突破性感染,分別接種一劑嬌生、二劑BNT疫苗、一劑嬌生,第四位雖然打過二劑AZ疫苗,但中間七月份就曾在印尼確診,所以排除突破感染病例。
-
2021-10-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意願降低? 陳時中:莫等到疫情再起才打疫苗
指揮中心近期總在晚上突然加開疫苗接種對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跳出來呼籲,民眾莫等到疫情再起才打疫苗。至於口罩解封也是有限度的特殊狀況才會暫時解封,目前也沒有開放邊境的準備。對於BNT疫苗近期因預約人數不如預期,指揮中心一再在深夜突然加開接種對象,陳時中表示,BNT仍有其忠實支持者,而接種意願降低主要是前段有疫情時民眾警覺高,而警覺性高者都已經接種,已有1300多萬人接種第一劑。剩下包括對疫苗有遲疑者,因此預約率減低。但陳時中表示,疫苗和藥物不同,需要時間才能產生效果,不能等疫情來才打。至於有民眾反應在國外已接種過兩劑國藥疫苗,回國是否可再補接種?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不只針對國藥,ACIP委員曾討論過,只要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疫苗,在國外打過兩劑認證疫苗者,都不建議在國內補打,未來第三劑則有可能一視同仁都補打。而專家小組委員李秉穎今早在廣播節目表示,推估再等3到4年,新冠病毒才會輕症化,人體的免疫系統才有足夠的力量去制衡它,到時候才有機會共存,脫掉口罩,完全恢復正常生活。陳時中則稱,對於口罩解禁的看法和李秉穎類似,暫時對於口罩解封也是有限度特殊情況,目前也沒有開放邊境的準備。
-
2021-10-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民眾打「過期AZ」疑批號誤植搞烏龍?指揮中心仍調查中
台北市無黨籍議員林穎孟近期爆料,北市一對夫妻10月8日至醫院接種AZ疫苗,沒想到上系統觀看發現是日本贈送的AZ疫苗,且效期只到10月3日,已經過五天。對此院方表示是「批號上傳誤植」等烏龍,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目前有請北市提出調查報告,截至現在還沒有收到,初步了解是醫療院所誤植效期。關於北市有民眾疑似接種到過期疫苗,目前仍在進一步調查中,若施打過期疫苗屬實是否有進一步懲處。陳時中表示,目前一切以調查結果為主,「打到過期疫苗當然不好,但初期疫苗有效時間,都訂得比較短,之後一般都會展延效期,但過期施打當然不好,希望未來有避免錯誤的機制。」他強調,不論是效期資料誤植或是真的超過效期時間施打,都要避免錯誤,但暫時該案還沒有證實是施打過期疫苗,初步了解是批號上傳錯誤。目前針對施打過期疫苗後的症狀,暫時沒有看到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如果疫苗未妥善管理,國際上也會出現疫苗過期施打等狀況,會視在保存期間有沒有適當保存,也會諮詢專家看是否要補打疫苗。
-
2021-10-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很複雜!第12輪疫苗開放全年齡 分流預約、施打時程一次看懂
第12期疫苗大開放,接種BNT、莫德納及AZ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第12輪分兩階段接種,包括預約時間分流,施打時程也分為10月22日至10月27日及10月28日至11月3日兩階段接種;力拼月底第二劑接種覆蓋率達三成。目前我國疫苗覆蓋率為58.88%、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78.94劑,至於接種兩劑則僅超過兩成,陳時中表示,基本的目標是到月底,第一劑覆蓋率達到七成,第二劑達到三成。月底要至少完成470萬劑注射,是非常艱鉅的任務,地方政府和第一線醫護都很辛苦,量大又不同廠牌劑次,要特別表達謝意陳時中表示,第12期規畫提供BNT疫苗第一劑,以及莫德納與AZ疫苗第二劑,並分兩階段接種,且依不同廠牌疫苗預約分流,將於預約分流日前一日14時起陸續發送簡訊。一、 第一階段規畫:(一) 符合資格對象,10月13日中午12點前已意願登記民眾,且符合下列任一條件:1. BNT第一劑:30歲以上民眾,即1991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2. 莫德納第二劑:7月16日(含)前已接種莫德納第一劑55歲以上民眾,即1966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3. AZ第二劑:7月30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38歲以上民眾,即1983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二) 預約分流時程:1. BNT第一劑:10月18日上午10時至10月20日中午12時。2. AZ第二劑:10月19日上午10時至10月20日中午12時。3. 莫德納第二劑:10月19日下午2時至10月20日中午12時。(三) 施打時程:10月22日至10月27日。二、 第二階段規畫:(一) 符合資格對象,10月13日中午12點前已意願登記民眾,且符合下列任一條件:1. BNT第一劑:23歲以上民眾,即1998年12月31日前出生。2. 莫德納第二劑:7月16日(含)前已接種莫德納第一劑18歲以上民眾,即2003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3. AZ第二劑:(1) 7月30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18歲以上民眾,即2003年10月28日前出生者。(2) 7月31日至8月6日(含)已接種AZ第一劑45歲以上民眾,即1976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二) 預約分流時程:1. BNT第一劑及莫德納第二劑:10月25日上午10時至10月27日中午12時。2. AZ第二劑:10月26日上午10時至10月27日中午12時。(三) 施打時程:10月28日至11月3日1. BNT第一劑:10月28日至10月31日。2. 莫德納及AZ第二劑:10月28日至11月3日。指揮中心說明,本期疫苗種類及提供接種數量多,請民眾依預約分流時段進行預約,預約當日如遇啟動流量管制亦請配合依序排隊耐心等候預約;另本期施打時程亦分10月22日至10月27日及10月28日至11月3日兩階段接種,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指揮中心提醒,10月1日起亦開始接種流感疫苗,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應與新冠肺炎疫苗間隔至少7天,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第二劑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
-
2021-10-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再到貨136萬 陳時中:滿足所有AZ第二劑接種者
第12輪開放莫德納、AZ跟BNT可供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我國自購的AZ疫苗約136萬劑預定於今日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加上日前立陶宛捐贈的疫苗,約有300萬劑,可滿足大部份AZ第二劑的需求。陳時中表示,本批效期至明年1月31日。而我自購的AZ疫苗,截至目前總計已超過638萬劑到貨,包括3月3日11.7萬劑、7月7日62.6萬劑、7月15日56萬劑、7月27日58.2萬劑、8月12日52.4萬劑、8月27日26.5萬劑、8月31日59.5萬劑、9月10日45.8萬劑、9月17日64萬劑、9月30日65.6萬劑,及本次提供第十一批136萬劑疫苗。而指揮中心昨天晚間也緊急宣布,第11輪疫苗預約時間延長至今下午6時,並增加開放10月6日前意願登記BNT疫苗的44歲民眾。陳時中也表示,BNT預約比以往相對來得低, 疫情看似穩定,除了歐洲微幅上升外世界疫情也在下降,但疫苗利大於弊,等有疫情才打保護力都會不足,希望符合資格儘速預約施打。
-
2021-10-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脫口罩願望何時可實現? 專家:明年春天再談不遲
我國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外界關心我國何時能解禁,尤其是我國疫苗覆蓋率多高時,可以摘掉口罩,「與病毒共存」。對此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藥物,除了疫苗之外,NPI(非藥物介入措施)也對疫情控制非常重要,且秋冬呼吸道疾病盛行,到明年春天再談也不遲。新加坡從九月就開始採行「與病毒共存」策略,調整每日公布的新冠肺炎病例通報內容,不再提供感染源不明的病例人數,內容重點也從疫苗覆蓋率轉為住院患者的情況,反映邁入抗疫新階段反觀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問及接種率高時是否就可脫口罩時,總是一再反覆舉新加坡等國的例子表示,「這些國家疫苗完整涵蓋率皆達八成以上但確診數仍高」,卻從未明確表示政策方向。雖國內新冠肺炎重症者多少曾經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無相關統計,但新冠肺炎正朝向「流感化」方向演變仍可從突破性感染重症比例看出端倪,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自7月2日至10月11日的確診者中有246人接種過疫苗,但屬於突破性感染的僅有131人。其中也只一人屬於嚴重肺炎,但也未收治於加護病房。對於防疫是否已可放鬆到「與病毒共存」,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現在談疫情降階還太早。他認為,雖然我國目前重症人數不多,但疫苗有效防止重症主要還是建立在兩劑疫苗完整接種的情況下,現在我國疫苗覆蓋率僅單單一劑超過五成,尚無把握一旦又發生流行重症人數不會再度上升。施文儀則表示,指揮中心每天的報告事項確實不應只著重在對外報告確診人數,「長期講數字反讓民眾誤以為這是最重要的」,但如何確實反應疫情、如何調整防疫策略讓民眾了解,是更重要的。他也認為,過去期待疫苗能帶來群體免疫的論點,在Delta變異株肆虐下被「嚴重打臉」,更何況我國的疫苗覆蓋率還不算高;而且除新冠肺炎外,秋冬正是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盛行之時,因此現在談「脫掉口罩」並不適當。不過施文儀表示,因人種和海島型國家的狀況類似,新加坡是值得借鏡的國家,可持續觀察該國防疫策略帶來的疫情升降,進一步滾動式調整我國的防疫策略。另外,我國也已在做萬華地區血清的流行病學調查,待結果出爐再調整相關口罩政策,不僅有科學證據,也較能獲得民眾信任。。
-
2021-10-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簡訊實聯制「3億預算用光」將停辦?指揮中心:會付費用
國內實行簡訊實聯制,民眾只要進入公共場所都要刷QR-Code條碼寄送簡訊代碼,然而今日立委高虹安在立院質詢提到,簡訊實聯制一則0.1元,截至今日已寄送23億封簡訊,據當初編列的3億元預算已經不夠用。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實聯制對於疫調人員釐清接觸者足跡有益,基於疫調所需,還是會持續支付簡訊費用。另外高虹安還指出,在9月匡列機師染疫個案時,指揮中心更發放110萬細胞簡訊,但卻未曾善用簡訊實聯制的資料,認為為了三位機師大動作的寄送細胞簡訊並不合理。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立院備詢表示,地方政府在進行疫調時都有用到簡訊實聯制,且用途廣泛、規模小而精密,是該次Delta病毒範圍太廣,才用細胞簡訊發送。她也質疑,等到簡訊實聯制的三億元預算花完後,電信業者難道要自行吸收費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表示,原先NCC有編列8億元,經立法院砍了5億元,現在僅3億元會把簡訊實聯制維持到最後,希望電信業者跟政府一起努力。今日指揮中心記者會,副指揮陳宗彥被詢問,若簡訊實聯制預算三億元用光,是否會對業者收費,或者降級後則取消實聯制。陳宗彥表示,實聯制對於疫調人員來說,可以很方便快速了解接觸者和足跡,加速完成疫調,簡訊實聯制目前都是基於疫調所需,還是要支付簡訊費用。
-
2021-10-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明感染源」納降級指標?羅一鈞:計算將排除舊案
國慶連假三日結束,本土疫情又迎來「零確診」,各行業也期盼疫情趨緩後,能逐步放寬解封。有民眾指出,為因應實名制,許多百貨商場僅剩下單一出入口,更容易發生意外。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會提醒公共場域要落實防疫,現階段因應人流總量管制,因此單一出入口需要進行體溫測量、實聯制等,若有意外事件等任何災害發生,也要按照疏散策略進行。陳宗彥指出,平時百貨公司各場所都有針對災害管理落實疏散機制和演練,若有突發災害發生,所有通道也要立即打開進行疏散。另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立院質詢時表示,未來降級的指標中,「不明感染源」的案例也是參考。陳宗彥表示,不明感染源只是其中一個指標,降級考量會有眾多指標做為參考,不管一、二、三級警戒都有相關規範,都會綜合參考,也會看整個疫情狀況,適度放寬讓社會可以適應。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不明感染源」個案會排除久遠的個案,例如幼兒園教師等,就屬於不明感染個案,但非近期感染,未來將與專家討論如何計算潛伏期等指標。羅一鈞進一步說明,昨日這起幼兒園個案周遭接觸者都是陰性,還沒有出現相關群聚,所以不會針對陰性的接觸者去驗抗體。對比過去新北幼兒園群聚案,是因為周圍接觸者很快就有陽性群聚個案,因此採檢驗抗體、抽血等多管齊下,但此案經疫調評估,認為沒有額外需要做抗體檢查。
-
2021-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2輪疫苗各開百萬劑 意願登記到明天為止
第12輪疫苗「百花齊放」,將有莫德納、AZ跟BNT可供接種。指揮中心原預計今天說明詳細接種細節,但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由於還在等AZ疫苗到貨,因此還在規畫,已進到最後階段,若確定,明天將對外說明,目前仍傾向採分流預約。截至目前為止,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58.72 %,劑次人口比每百人77.85劑。莊人祥表示,第12期的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到明天截止,預計接種AZ疫苗超過100萬劑、BNT疫苗174萬劑、莫德納疫苗約113萬劑。另傳出台中62歲男接種9天後突在家猝逝,莊人祥表示,個案於9月30日接種完只有接種部位痠痛疲倦,10月9日上午在家突然倒地送往醫院急救,到院時沒有自發呼吸心跳,急救30分鐘無效中午宣告死亡,診斷為心臟衰竭。由於家屬認為與疫苗不相關,因此也沒有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莊人祥表示,目前全國統計接種後BNT疫苗死亡的個案僅有三例,但這名老翁是否為台中第一例則需問地方政府。至於10月8日至11日共新增13例疫苗接種後死亡事件。5 例接種AZ疫苗,為2女3男,年齡為56歲至95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87日間發生;2名男性為接種莫德納疫苗,年齡為71歲至75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日間發生;4例接種高端疫苗為,1女3男,年齡為45歲至63歲間,接種疫苗後5日至43日間發生。另外兩例接種BNT疫苗,分別是年齡為62歲及69歲男性,分別為為接種疫苗後3日及9日發生。
-
2021-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1輪 近七成完成AZ第二劑預約
第11期AZ疫苗第二劑今天上午10時開始預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符合預約資格者共97萬244人,截至下午1時已有66萬4213人完成預約;占六成八。至於BNT疫苗則從昨天10時就已開始預約,符合預約資格者117萬1154人,已有92萬9550人完成預約,占七成九。陳宗彥提醒,本次預約登記採取分流策略,一部分昨天開始登記,一部分今天開始,但都到明天中午12時截止,請民眾一定要在截止時間前預約;接種期間則為10月15日至21日。本期開放兩種疫苗接種:一、BNT第1劑,開放45歲以上、22至12歲民眾以及18歲以上第9類對象接種。二、AZ第2劑,開放7月22日前已接種第一劑之18歲以上民眾、7月30日前已接種第一劑之54歲以上民眾
-
2021-10-12 新聞.食安拉警報
知名韓式炸雞起司粉出包 200公斤全遭退運、銷毀
韓國知名炸雞品牌「Nene Chicken」起司粉出包!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Nene Chicken」從韓國進口的「起士粉」赫然上榜,被檢出甜味劑含量不符規定,200公斤的產品全數依規定退運或銷毀。食藥署今公布的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共有11項,包括菲律賓出口的「吐司抺醬」、菲律賓出口的「香蕉醬」、印度出口的「薄荷酸辣醬混合香料」、美國出口的「鷹嘴豆」等,分別被檢出有農藥、防腐劑及甜味劑等超標而列入不合格名單。其中,真美味國際餐飲有限公司「NENE CHICKEN」自韓國進口的一批「起士粉」,製造廠商為HYEIN FOODS CO.,LTD.,被檢出每公斤產品含甜味劑甜菊醣苷0.45公克;全數20盒、200公斤遭依規定退運或銷毀。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甜菊醣苷是正面表列的食品添加物,因此只能在五大類產品中使用,包括蜜餞、代糖錠(粉)、經核准的特殊營養品、豆乳品飲料、醬油等調味醬,但不可用於起司粉。陳慶裕表示,這是半年來第一次被抽驗到不合格,將針對該公司同一品項產品提高抽驗比例,從2%到10%提升至20%到50%。不過,該品牌強調所有的調味料及醃料皆由韓國進口,之前進口的產品是否也會稽查?陳慶裕表示,若廠商曾經輸入類似或相同的產品,會將邊境查驗到不合格的名單交給地方衛生單位進行稽查;如有不合格情形,則由地方依食安法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