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楊雅棠
共找到
3321
筆 文章
-
-
2019-12-0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寒流報到 做「足」保暖好過冬
「真的好冷!」今年入冬首波大陸冷氣團昨天晚上南下,今天出門馬上感受到寒風吹來,氣象局預估威力最強在今天晚上到明天的清晨。中醫師提醒,雙腳務必做好保暖,並且可按「足三里」、「湧泉穴」這些暖身穴,讓手腳回溫。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腳冷則全身冷」。但因為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血液供應到該處較慢,使足部的保暖能力較差,導致下肢冰冷,並引起各種不適。最好的辦法是每天用熱水泡腳,促進周身血液循環,使全身都暖和起來。陳潮宗建議,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同時可按摩腳掌的湧泉穴,起到調理臟腑、舒通經絡的作用。另外可選擇保暖透氣、吸濕性好的鞋襪做好足部保暖。陳潮宗表示,除了湧泉穴,每天按摩「足三里」五分鐘,也能起到補中益氣,讓下肢溫暖、調理脾胃的作用。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下緣凹陷處往下三指到四指寬的地方,用指尖順時針按摩即可。國民健康署也提供禦寒保健小撇步,以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一、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措施;外出時,善用圍巾、帽子、口罩等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二、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三、隨身攜帶保暖衣物: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尤其65歲以上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更要隨身攜帶一件保暖衣,以備不時之需。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由於失智症患者對環境改變的調適比一般人弱,有時也失去判斷溫度冷熱的能力。因此,隨著冷氣團來到,照顧的家人要特別注意,以防失智者走失而暴露於寒冷中,進而失溫發生危險。可在長者衣服及背包放置聯絡資料,並準備愛的手鍊等預防走失工具。氣溫驟降,「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適時增添衣服,外出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嚴防因低溫而發生憾事。
-
2019-12-03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11項罕病納病主法 可望12月中上路
衛福部預告11種罕病新增納入《病人自主權利法》,包括漸凍人、亨丁頓氏舞蹈症等納入適用範圍。該草案預告期將於本週五(6)日截止,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可望於12月中上路,初估有1700多人符合資格。《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今年1月6日上路,賦予民眾事先預立醫療決定,當被判定為生命末期、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失智程度極嚴重無法自理者,以及其他經公告的疾病,因痛苦難以忍受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等五項條件時,可選擇不施加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石崇良表示,醫事司接受病友團體、醫師等提案後,經委員會多次會議討論適用疾病種類、條件,目前提出適用《病主法》的疾病共11項,並明定由幾名專科醫師確診。這些疾病包括:多發性系統萎縮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亨丁頓氏舞蹈症、肢帶型肌失養症、Nemaline線狀肌肉病變、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囊狀纖維化症及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催生病主法的前立法委員楊玉欣表示,病主法從年初上路至今,針對適用病主法第五項條件終於訂出可以預立醫療決定的疾病。但她也表示,罕見疾病就有200多種,且許多都不可逆。目前這11種只是先拋磚引玉,未來希望能再納入其他疾病。專長安寧緩和醫療的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曉峰表示,樂見病主法納入這11項罕病,是個里程碑。但他表示,目前仍是以疾病為中心,但「病海茫茫」非常多種疾病,應該以大方向來擬定適用範圍較好。石崇良表示,草案研擬過程已徵詢相關專業臨床建議,且已召開多次會議與病友團體討論。未來也將每年3月公告,請病友團體、醫師提案,再由委員會討論是否納入。
-
2019-12-02 科別.泌尿腎臟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慢性腎臟病醫療費用是健保支出首位,但腎臟是沉默的器官,通常有症狀出現時,腎功能已經不好。醫師表示,要早期發現腎臟病,避免洗腎,驗尿蛋白是最重要的方式。內科醫學會研討會中,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吳麥斯表示,慢性腎臟病是可治療的疾病,但許多病人發現發現時已是第四期,需要洗腎。吳麥斯表示,國人對於腎臟病警覺性低,患有腎臟病的人僅有3.5%知道自己罹患慢性腎臟病,且許多人發現時已是第四期和第五期。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其腎臟功能僅有正常人15至59%;到了第五期,腎臟功能則只剩正常人的15%以下,通常準備與接受透析治療及腎臟移植。但吳麥斯表示,腎臟病若是早期發現,可以延緩病情惡化,尿蛋白檢驗便是很好的篩檢工具。他說,當腎臟功能出現問題,腎絲球過濾白蛋白的功能受到損害,使得過多的白蛋白滲漏到尿中。當白蛋白排出量大於30毫克,稱為「微量白蛋白尿」,表示腎絲球已受損害。但此時受傷是可逆的,可透過藥物治療等方式修補,若未積極處理,等到腎絲球「破洞」,更多的白蛋白跑到尿裡,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只能洗腎。吳麥斯提醒,腎臟病高危險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及60歲以上長者,一定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檢驗尿蛋白;若小便有很多泡泡,像「啤酒」一樣,也要提高警覺,進行篩檢。吳麥斯強調,尿蛋白篩檢「雖然只是小動作」,卻能早期發現腎臟病,造成大改變。
-
2019-12-02 科別.眼部
青光眼手術常用藥缺貨 食藥署緊急核准專案進口
本報今天報導青光眼患者手術中最常使用到的「絲裂黴素C(Mitomycin-C)」,10月起大缺貨,可能影響手術成功率。食藥署今表示,11月20日已核准一家藥廠從南韓進口絲裂黴素C,核准用量為3萬劑。絲裂黴素C,適應症主要為緩解胃癌、膀胱癌、肺癌、肉瘤癌、白血病症狀,但因為發現有助於青光眼手術執行,成了該藥最常見的適應症外使用方式。三總一般眼科主任、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說,絲裂黴素C主要是配合青光眼最常見的「小樑切除術」使用,以幫助傷口癒合。由於原廠宣布該藥品質堪慮全面回收,直到2021年才能恢復供貨,缺貨期間,若用回舊藥,手術成功率僅剩五成。對於青光眼用藥「絲裂黴素C」缺貨的問題,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表示,10月24日已公開徵求專案進口,並於11月20日核准一家藥廠從南韓進口絲裂黴素C,核准用量為3萬劑,待原持許可證的廠商可恢復供貨,將以許可證廠商優先進行供貨。張連成表示,該藥健保使用量每年為6萬劑,目前也有其他家廠商正在申請。核准的廠商資訊食藥署已公開於藥品供應平台(https://dsms.fda.gov.tw/),各醫療院所可向廠商申請,然而目前尚未有醫療院所申請。據查,食藥署11月29日才將相關訊息公告上網,適逢假日恐未收到訊息。呂大文便表示,對於食藥署已核准專案進口「絲裂黴素C」一事,學會並未接獲相關訊息,也不知道已經可以向廠商訂購。目前該藥在眼科的使用上每年約3000劑,若確認可進口3萬劑,應足夠救急。
-
2019-11-28 科別.皮膚
鼻貼拔「粉刺」清除髒汙?醫:只有油脂可以溶解油脂
許多愛美者,看到布滿黑點的「草莓鼻」,就會忍不住拿坊間常見鼻貼產品來貼鼻子,「撕掉」瞬間看見看到鼻貼上黏滿黑點,更是充滿快感,以為粉刺也跟著拔起來了。但是醫師提醒,使用鼻貼可能反而使毛孔變大,還是少用為宜。許多民眾誤以為,鼻頭上密密的小黑點就是粉刺,其實不盡然,有些是皮脂管絲。食藥署闢謠專區便指出,毛孔內會正常分泌出油質堆積成固狀,加上空氣中的油容易髒汙、日曬等,產生的過氧化物形成黑色沉澱。擠壓此類黑點時,會有細細的油脂冒出來,這便是皮脂管絲。粉刺則是皮脂分泌過多,或者是角質代謝不正常,塞住毛孔的皮脂、皮膚代謝物、角質及外來髒東西,這些粉刺是看不見開口,不易透過鼻貼布拔除。因此,從鼻貼布拔出滿滿的茂密白頭,多半都是皮脂管絲。對此,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則表示,使用鼻貼只能暫時性將皮膚上的「髒汙」黏起來,讓人暫時感到很開心。但因為無法拿捏鼻貼的黏性,很可能除了把想去除的老廢角質帶走外,也破壞了具保護作用的角質層和表皮層。因此使用鼻貼可能反而使毛孔變得更大,讓油脂和髒汙更容易堆積,淪為惡性循環。曾德朋表示,只有油脂可以溶解油脂,因此建議若是要消除鼻頭粉刺,可以先使用一些植物油塗抹在鼻頭,讓粉刺的油脂稍微溶解,再以洗面乳清潔。清潔時要讓洗面乳完全乳化,再用水沖掉,才能徹底帶走髒汙。
-
2019-11-28 性愛.性病防治
個管師 愛滋感染者的親密戰友
「我的個管師不是隨便敷衍,是真的關心我們。」世界愛滋日前夕,感染愛滋十年的小薇(化名)透過錄音分享心路歷程,提到如何克服染愛滋的低潮,除了家人溫暖接納外,個案管理師的貼心陪伴也是重要關鍵。在愛滋治療中,除了醫師,愛滋個管師可說是感染者最親密的戰友。從確診開始,個管師就肩負患者用藥狀況的追蹤,還要支援大小生活瑣事,並且陪伴他們。林媚慧是個管師,經常陪伴愛滋感染者與親友。當感染者確診,個管師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獲取信任。林媚慧表示,她總要使出十八般武藝,但最重要的是讓感染者知道,她會一直與他們在一起。她分享,許多感染者遇到的難關是要不要向家人或另一半坦白。林媚慧總是先和感染者沙盤推演,告知可能發生的情形。像是有些感染者被家人知道,在滂沱大雨中被趕出門,至今十年從未踏入家門;也有感染者告知另一半後被反咬一口,對簿公堂,「八點檔這麼煽情,但這裡常常上演」,林媚慧這麼說。「身為個管師除了傾聽外,更重要是了解感染者需求,與醫師一起協助感染者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林媚慧說,早期愛滋藥物副作用大,有些感染者甚至工作時無預警腹瀉,拉在褲子上,因此放棄治療;也有患者為了不讓家人發現染愛滋,堅持不住院,只回來一兩次拿藥就走。之後再得知患者消息,已是離世,因此她要求病人不要離開個管師太遠。個管師扶持感染者走過治療,尤其是初期治療,給予感染者心理支持和衛教協助。林媚慧說,自己就像「囉唆的媽媽」,但希望能夠解除感染者疑惑,讓感染者活得更好。
-
2019-11-28 新聞.食安拉警報
美國蘿蔓生菜爆大腸桿菌汙染 食藥署加強進口管制
三明治、沙拉常使用的蘿蔓生菜,在美國加州傳出大腸桿菌汙染。衛福部食藥署今起將加強管制,美國輸入的「蘿蔓生菜」或品名含「romaine」或等同字義產品,需檢附美國食品安全主管機關證明文件,證實產地及無汙染,否則暫停輸入查驗申請,管制期為時一個月,且不排除延長管制時間。食藥署也提醒,民眾中如有已購買且尚未食用的美國蘿蔓生菜,建議不要食用,或煮熟再吃,若有身體不適情形,應盡速就醫。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姿婷表示,接獲美國疾病管制署(CDC)訊息,美國加州薩利納斯(Salinas)種植的蘿蔓生菜受到「O157:H7型大腸桿菌」汙染,通報六十多例。廖姿婷表示,食藥署統計,今年一月至今,蘿蔓生菜總進口量約四千公噸,約八到九成來自美國,但自九月起,國內就沒有從汙染地區進口蘿蔓生菜。食藥署將持續觀察美國主管機關調查情形,並請美方盡速提供相關資訊,應落實輸台食品源頭管理。「O157:H7型大腸桿菌」為出血型大腸桿菌,感染恐造成腹瀉、嘔吐、腸內出血,嚴重還可能致命。美國曾發生漢堡烹調不當而爆發流行,甚至導致死亡。
-
2019-11-27 性愛.性病防治
影/愛滋感染者的親密戰友 個案管理師助克服低潮
「感染愛滋後感受最深是我的個管師,不是隨隨便便敷衍,是真的在關心我們。」世界愛滋日前夕,感染愛滋十年的小薇(化名)透過錄音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提到如何克服感染愛滋的低潮,除了家人溫暖接納外,個案管理師的貼心陪伴也是重要的關鍵。在愛滋治療中,除了醫師之外,愛滋個管師可說是感染者「最親密的戰友」。從確診開始,個管師就開始患者肩負用藥狀況的追蹤,還要支援大大小小的生活瑣事,並且陪伴他們。林媚慧因為個管師身份,經常要陪伴愛滋感染者與其親友。當感染者一確診,個管師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他們信任,林媚慧表示,她總是要使出十八般武藝,但最重要的是讓感染者知道,她會一直與他們在一起。她便分享,許多感染者遇到的難關便是要不要向家人或是另一半坦白。但林媚慧總是先和感染者一起沙盤推演,推演告知之後可能發生的所有情形。像是有些感染者被家人知道,在滂沱大雨中被趕出家門,至今十年從未踏入家門一步;也有感染者告知另一半後被反咬一口,對簿公堂,「八點檔這麼煽情,但這裡常常上演」,林媚慧這麼說。「身為個管師除了傾聽心聲外,更重要是了解感染者的需求,與醫師一起協助感染者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林媚慧說,早期愛滋藥物副作用極大,有些感染者甚至工作時會無預警腹瀉,拉在褲子上,因此放棄治療;也有患者為了不讓家人發現自己感染愛滋,堅持不住院,中間只回來一兩次拿了藥就走,之後再得知消息已經離開人世,因此她都要求病人不要離開個管師太遠。個管師是扶持感染者走過治療,尤其是初期治療的重要角色,給予感染者心理支持和衛教協助。林媚慧說,自己的角色就像「囉唆的媽媽」,但希望能夠解除感染者的疑惑,讓每個感染者都活得更好。
-
2019-11-26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非絕症 醫:基因篩檢精準治療可望延長存活率
一名婦人五年前發現罹患肺腺癌合併腎上腺轉移,接受化學治療出現掉髮、疲倦、食慾下降等副作用,且確診一年後腦部也發生轉移,認為治療無效又影響生活品質,要求不要繼續治療。後經過基因檢測,確診為她是ALK罕見行肺癌,透過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現在病情控制良好。收治這名婦人的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李岡遠表示,台灣一年新診斷肺癌病人約一萬三千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85%,又以肺腺癌最為常見。這類病人通常都沒有抽菸史,因基因突變導致腫瘤細胞增生。而產生治病基因突變包含EGFR、ALK、ROS1、BRAF等,其中又以EGFR基因突變佔50%至60%最常見。李岡遠表示,由於肺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肺癌初期不痛、不喘也不會咳嗽,通常壓迫到神經產生症狀發現時,已是晚期。過去受限於檢測技術,未採取任何治療的病人平均存活四到六個月,採取化學治療平均也僅存活一年。但隨著技術提升,一旦透過檢測知道是哪些基因突變,便可以更精準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三到四年。李岡遠表示,三種基因包括EGFR、ALK、ROS1都有健保給付檢測和標靶,建議病友及早就醫、透過檢測積極治療。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也表示,不要再聽到癌症就覺得是絕症,不同癌症的治療方式不同,以肺癌為例,確認突變的基因並且使用正確標靶藥物的精準醫療很重要。
-
2019-11-25 癌症.肺癌
歐洲腫瘤年會發表新研究 晚期肺癌可望延長存活
肺癌高居全世界癌症死亡率之冠,在台灣也是十大癌症之首。上周末在新加坡舉辦的2019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 Congress)上針對新的標靶藥物有突破性的發表,可延緩疾病惡化達16.5個月,為既有藥物的兩倍;並延長三成的整體存活時間達3年以上。根據最新的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癌占了總癌症死亡個案的19.2%,將近五分之一。汐止國泰綜合醫院院長李毓芹表示,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台灣人罹患非小細胞癌的比率較歐美高,其中又以肺腺癌為大宗。肺癌有多種治療方針,但全球晚期非癌五年存活率不到10%,超過半數第四期肺癌患者存活期不到一年。其中台灣晚期肺癌患者約5成為EGFR基因變的類型,必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而台灣肺癌晚期患者中,高達50至60%有EGFR基因突變。EFGR基因突變可能導致蛋白質過度活躍,刺激癌細胞不斷生長,使癌細胞擴散、惡化。過去針對EFGR已開發出第一代、第二代標靶藥物,但許多患者會在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性,必須調整用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主任莫樹錦在本次年會,發表新型標靶藥物的研究。藥物在第三期臨床試驗中針對346名亞洲肺癌EGFR突變且從未接受任何治療的患者進行試驗和分析,新型藥物可延緩疾病惡化達16.5個月,世紀有藥物的2倍,也讓患者整體存活期達到37.7個月,增加三成時間。目前新型標靶藥物仍待通過中國、香港、日本等各國核准。
-
2019-11-24 科別.眼部
低濃度長效散瞳 有助學童預防近視
眼科醫師在做眼底檢查前、手術放鬆睫狀肌用來止痛、檢查有否假性近視,以及治療近視時,會視情況使用散瞳劑,對兒童而言,主要是為了治療近視。但在動漫「名偵探柯南」中卻曾演到,直升機駕駛因點了被犯人將維他命掉包成散瞳劑的眼藥水,而造成瞳孔放大、眼睛畏光導致駕駛差點失事。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表示,散瞳劑可分短效型及長效型兩種。短效型散瞳劑藥效約6至8小時,藥效過後瞳孔即會恢復正常,常用於眼底檢查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黃斑部的變化,確認是否有飛蚊症、黃斑部病變或視網膜剝離等。至於長效型的散瞳劑阿托品(Atropin)藥效則長達一周,常用於控制兒童近視度數加深。文章內容指出,阿托品有預防近視的功效,根據研究指出,點散瞳劑有助於對抗眼軸增長,使用的阿托品濃度越高,延緩眼球增長的效果越好。因此學齡前孩童若仍有保留50度到100度的遠視,可以點阿托品來預防近視。文章內容指出,但因為散瞳劑會造成瞳孔散大,繼而造成畏光、近距離視力困難等現象,因此為了避免散瞳劑對孩童造成畏光,而有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濃度由1%降至0.01%,除了能相對有效的治療近視,也大幅降低孩童畏光的困擾。但食藥署也說,散瞳劑雖然對預防近視有效果,但點散瞳劑時應做好防曬,避免太多光線進入眼睛而造成傷害。另外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多從事戶外運動、注重營養均衡,才能有效預防近視。
-
2019-11-24 新聞.長期照護
找到「好醫師」看病不容易?專家建議可從兩方面著手
年紀漸長,今天看心臟,明天看腎臟,最近眼睛愈來愈濛霧,過兩天還得找眼科醫師瞧瞧……當逛醫院成了日常,父母常憂心,上哪去找醫術好又值得信任的醫師?子女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協助呢?當健康出了問題,面對種種醫療抉擇時,不論是各科專家的不同意見、媒體報導的名醫專訪,還是親朋好友的熱心推薦,甚至網路上的說法,常讓有醫療需求的人不知如何決定。尤其老人家十之八九有多重慢性病,今天看心臟科、明天看腎臟科,療程長又複雜,子女到底該上哪去找「好」醫師,實在是一大難題。找醫師新趨勢 看網路星等評論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長辜煜偉表示,許多子女為長輩選擇醫師,約有三分之一透過親友或社區鄰居口耳相傳的方式,這較符合民眾生活習慣。除非嚴重到危及生命或需要手術,才會進一步搜尋或經由專業病友團體協助介紹。醫改會也發現,民眾利用google地圖下的星號評論尋找醫師的情況,愈來愈多,許多診所也會到評論下方留言,並和病人進一步溝通。兩大就醫挫折 重複用藥、耗時費力許多人都有辛苦且充滿挫折的就醫經驗,醫改會曾經於2013年針對全台22縣市隨機抽樣電訪,訪談陪同老人就醫的家屬1004名,發現家屬陪同長輩就醫過程經歷各種辛酸,最嚴重的五項分別是:重複用藥真藥命(68.4%)、耗時費力陪病難(58%)、老人吃藥常搞錯(38.9%)、多科看診困擾多(36.1%)、自費項目霧煞煞(31.9%)。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與其說找到「好醫師」,不如說是找到「適切的醫療服務」。每趟就醫所花費的往返和等候時間不說,面對不同醫師又要重複陳述病情,且病人也不知道哪些應該交代,哪些不用講。例如因為腸胃疾病去掛了腸胃科,但很可能是心臟科的藥物引起,結果反而相互抑制,變成兩個病都看不好。門診時間有限 診斷多靠檢驗數據滕西華舉例,有些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醫師怪病人沒有遵照醫囑吃藥,事實上病人明明都乖乖吃藥,卻控制不好。這時醫師怪病人,病人也覺得病都看不好,但其實除了服藥,糖尿病控制重點在生活和飲食。她遇過某位醫師,總是花至少一小時回顧病人的生活習慣、飲食順序,進而協助病人調整。需要花時間才能知道不是處方藥物的問題,然而絕大部份的醫師並沒有這麼多看診時間,只能根據檢驗數據來加重劑量。找整合門診 或就近找「家醫群」診所因此,滕西華建議子女在為父母找醫師時,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尋找有試辦整合門診的醫院,二是尋找住家附近有試辦「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簡稱家醫群)的診所進行看診。整合門診透過科別、藥物整合,可以降低病人重複用藥和多科等候的時間;而透過家醫群,若是遇到複雜的疾病需要進一步處置時,可以進行轉介至更高層級的醫院,遠比病人和家屬自己去找到「對的醫師」和「對的醫院」來得簡單。但是,辜煜偉也坦言,目前家庭群的涵蓋率以及民眾認知度仍然不夠,提高涵蓋率才能解決可近性的問題。多重慢性病 重點在醫病合作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則認為,老人家多是以多重慢性病為主,不像急重病單方向的醫病關係,慢性病的醫病關係重點在於合作。因此找一個老人家願意聽、願意配合的醫師最重要。滕西華也認為找好的醫師,也要有好的病人,因此建議子女頭幾次就醫時可先陪同,觀察醫師看診是否有做好病情評估,長輩與醫師間是否投緣,有醫師「緣」,病人才有福。試試這樣找醫師1.尋找有試辦整合門診的醫院。2.詢問住家附近是否有試辦「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簡稱家醫群)的診所。3.長者頭幾次就醫,建議兒女陪同,觀察醫師與長輩是否投緣。4.醫病配合很重要,找一個老人家願意聽、願意配合的醫師。5大就醫心酸重複用藥真藥命(68.4%)耗時費力陪病難(58%)老人吃藥常搞錯(38.9%)多科看診困擾多(36.1%)自費項目霧煞煞(31.9%)資料來源╱醫改會2013年調查
-
2019-11-24 新聞.長期照護
名醫一定能很快找出病因?醫師坦言:「看病畢竟不是算命」
每個人心目中的「好醫師」定義可能不同,有人喜歡醫師俐落乾脆的診斷、有人喜歡醫師多傾聽、也有人覺得醫師親切,病就好了一半。也有些人崇尚「名醫」,認為病人多、有頭銜的醫師代表技術好,疾病也能得到更好的診療。但這些既定觀念真的正確嗎?當然要找主任級、名醫、權威?專家解析:十之八九的疾病不用找所謂「名醫」,且名醫可以分給每位病人的時間相對較短。名醫就是好醫師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好醫師的定義非常主觀,依據每個人的認知有所不同。但的確有部分患者崇尚「名醫」,認為「當主任就是好」、「是教授就厲害」,主要是醫療體系本身就製造名醫,往往會為醫師掛上「XX權威」的封號。而民眾去追求名醫,無非是想要疾病快點好。滕西華認為,想要疾病快點好,「找到對的醫院、對的醫師、得到對的醫療」才是重點。她坦言,某些特殊疾病需要在一定的醫療層級才有相應的資源和醫師,但並非每一種疾病都是特殊疾病或是急重症。十之八九的疾病不用找所謂的「名醫」,且名醫可以分給每位病人的時間相對較短。名醫一定能很快找出我的疾病原因?專家解析:診查仍須循序漸進,且須參照患者病史才能做出判斷。滕西華以咳嗽為例,剛開始有此症狀時,醫師也不會馬上判斷是感冒的咳嗽、支氣管炎的咳嗽,還是肺癌的咳嗽。仍需要經過治療一段時間後,才會進一步懷疑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看病畢竟不是算命」,就算是名醫,在某一個專科針對某一種特定疾病能夠快速判斷和治療,但仍需要參照病人過去病史並輔以其他成因,才能做出正確判斷。老醫師經驗豐富,一定優於年輕醫師?專家解析:老醫師的確對疾病可能有更高敏感度,但年輕醫師較熟悉新的藥物或手術運用。可從醫師是否關心「症狀以外的事」,來判斷醫師的經驗足夠與否。該選擇老醫師還是年輕醫師?陳亮恭表示,年輕醫師因為剛從醫學院畢業不久,對於不同科別新的藥物和手術會較為熟悉,在多科診治時能提出不同的想法,但也容易因為經驗不足,只是照著醫療指引行事。老醫師的經驗則不會拘泥於指引,且對其他疾病有更多敏感度,而及早轉介。滕西華表示,醫學是透過經驗累積的實證科學,因此選擇經驗老道的醫師是重要的。但是醫師是否經驗豐富,病人很難判定,只能從醫師是否關心「症狀以外的事情」,這或許是相對有經驗的醫師。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長辜煜偉認為,年輕人可能和年輕醫師溝通較無礙,因此子女較喜愛;老人家則可能認為老醫師和自己生命歷程相似,較有話聊。因此找到能做好病情評估,並可以信任的醫師最重要。看了多年的醫師退休了,後續醫療怎麼辦?專家解析:醫師多會幫忙轉介給其他可信任的醫師,無須過於擔心。長期信任、看診的醫師也會老,醫師退休後的醫療銜接該怎麼辦?滕西華表示,還在看病人的老醫師,病人相對也少。若是醫師即將退休,通常病人自己會換診所、醫師也會幫忙轉給信任的醫師,不需過於擔心。辜煜偉則認為,站在管理團隊的角度,中大型的醫院和大型的診所應該要預先找到可接手的醫師,診所的部分則必須透過社區醫療群的銜接,做一個整合的評估。待老醫師退休後,病人的照顧計畫仍能按照原來的方案執行。
-
2019-11-23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就是好醫師嗎?專家這句話突破盲腸
每個人心目中的「好醫師」定義可能不同,有人喜歡醫師俐落乾脆的診斷、有人喜歡醫師多傾聽、也有人覺得醫師親切,病就好了一半;還有些人崇尚「名醫」,認為病人多、有頭銜的醫師代表技術好,能得到更好的診療。的確有部分患者崇尚「名醫」,認為「當主任就是好」、「是教授就厲害」,主要是醫療體系製造了名醫,為醫師掛上「XX權威」的封號;民眾去追求名醫,無非是想要病快點好。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找到對的醫院、對的醫師、得到對的醫療」才是重點。她說,某些特殊疾病需要在一定的醫療層級才有相應的資源和醫師,但並非每一種疾病都是特殊疾病或是急重症。十之八九的疾病不用找所謂的「名醫」,且名醫可以分給每位病人的時間相對較短。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看病畢竟不是算命」,就算是名醫在某一個專科針對某一種特定疾病能夠快速判斷和治療,仍需參照病史和輔以其他成因才能做出判斷。至於該選擇老醫師還是年輕醫師,陳亮恭表示,年輕醫師剛從醫學院畢業不久,對於不同科別新的藥物和手術會較為熟悉,在多科診治時能提出不同的想法;但也容易因為經驗不足,只照醫療指引行事。有經驗的老醫師則不會拘泥於指引,且對其他疾病敏感度更高,能及早轉介。滕西華表示,醫學是透過經驗累積的實證科學,選擇經驗老道的醫師很重要。但是醫師是否經驗豐富,病人很難判定,只能從醫師是否有關心症狀以外的事情,認為這或許是相對有經驗的醫師。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長辜煜偉認為,年輕人可能和年輕醫師溝通較無礙,因此子女較為喜愛;老人家則可能認為老醫師和自己生命歷程相似,較有話聊。找到能做好病情評估,且可以信任的醫師最重要。
-
2019-11-22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奇異果過敏 通常因表皮絨毛
奇異果是引起過敏常見的水果,通常是因為表皮絨毛引發過敏,因單吃果肉而過敏者,臨床上較為少見。但對什麼東西過敏,沒有遇到之前都不知道。過敏反應主要因為免疫球蛋白E(IgE)的作用,被稱為「過敏抗體」,是引發過敏反應的重要媒介。當人體第一次接觸過敏原時,並不會有症狀,但會刺激身體產生IgE,等下次接觸相同過敏原時,過敏原與IgE結合,使身體釋放發炎物質,進而產生一連串發炎反應,引發過敏。發炎反應就像血管漏水,組織液流出來,發生在鼻子就會打噴嚏、流鼻水;發生在肺部,可能引發氣喘;在腸胃道,便可能以腸胃炎表現。現在雖然有過敏原檢測,但同一食品的不同部位可能對引發過敏有不一樣的結果,除了抽血檢驗,最好也做皮膚過敏原測試,觀察是否有紅腫過敏反應,才能斷定。若發現吃特定食物有過敏症狀,建議不要再吃,因為難以預料接下來會出現什麼症狀,如果引發氣喘,造成過敏性休克,甚至可能因此致命。(諮詢╱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盧俊吉 整理╱記者楊雅棠)
-
2019-11-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鹽烤橘、水煮梨、枇杷膏…止咳別亂吃 先了解屬性
氣溫驟降,許多人呼吸道開始出現各種狀況,喉嚨乾癢、咳嗽是常見狀況。坊間流傳鹽烤橘子、煮梨子水可以治咳,很多人也會來一匙枇杷膏止咳。但中醫師提醒,枇杷膏不是人人適宜,必須對症治療。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表示,鹽烤橘子和梨子水對於初期咳嗽確實有幫助,但仍視咳嗽屬性而定。以中醫觀點來看,咳嗽可先分為「外感」和「內傷」兩種,再細分成熱性咳和寒性咳。一般來說,外感主要是因為季節變化或是進出冷氣房,身體受到風、寒、濕所引起。這時候引起的咳嗽若是利用水果食療,確實可以改善症狀。但瞿瑞瑩提醒,必須根據熱性咳和寒性咳選對水果,熱性的咳嗽較為急促、大聲,且常伴隨喉嚨痛或黏稠、黃色的痰,這時將涼性水梨拿去煮梨子水或食用冰糖燉水梨,都很不錯。但熱性咳嗽不適合再吃烤、炸、辣的食物,因此烤橘子加鹽或薑湯反而會鎖喉,便不適合。寒性咳嗽的表現主要是喉嚨乾癢,偶爾咳兩聲,有時伴隨白色或清澈的痰,這時可以食用一些較為溫熱的水果,橘子、水梨等性寒的水果則不適合。另外,瞿瑞瑩提醒,許多人咳嗽便買枇杷膏自行服用。但枇杷膏屬涼性,可能加重寒性咳嗽的症狀。且枇杷膏很甜,容易生痰,喉嚨有痰時也不適合。不過,瞿瑞瑩說,遇到嗓子沙啞、喉嚨乾燥的情況,就可服用些許枇杷膏。至於內傷形態的咳嗽,通常出現在久病之後,瞿瑞瑩說,可能已經是慢性支氣管炎了,這時候雖然可以吃些水果來補充維他命C,但建議退冰後再食用。此時食療已經於事無補,還是必須透過醫師看診,利用不同的藥物來進行調養。
-
2019-11-2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變天咳不停 中醫師提醒枇杷膏別亂吃
氣溫驟降,呼吸道開始出現各種狀況,喉嚨乾癢、咳嗽是常見的狀況。坊間流傳鹽烤橘子、煮梨子水可以治咳,很多人也會來一匙枇杷膏止咳。但中醫師提醒,枇杷膏不是人人適宜,還是要對症下藥才行。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表示,鹽烤橘子和梨子水對於初期的咳嗽確實有些幫助,但仍需細分咳嗽的屬性來做選擇。以中醫觀點來看,咳嗽可先分為內傷和外感兩種,再細分成熱性咳和寒性咳。一般來說,外感主要是因為季節變化或是進出冷氣房,身體受到風、寒、濕所引起。這時候引起的咳嗽若是利用一些水果食療的方式,確實可以改善症狀。但瞿瑞瑩提醒必須根據咳嗽的屬性來選對水果。熱性的咳嗽較為急促、大聲,且常伴隨喉嚨痛或黏稠、黃色的痰。這時候將涼性水梨拿去煮梨子水或是食用冰糖燉水梨,都很不錯。但熱性咳嗽因不適合再吃烤、炸、辣的食物,因此烤橘子加鹽或是薑湯反而會鎖喉,便不適合,寒性的咳嗽的表現主要是喉嚨乾癢,偶爾咳兩聲,有時伴隨白色或清澈的痰,這時可以食用一些較為溫熱的水果,橘子、水梨等性寒的水果則不適合。但是瞿瑞瑩說,橘子雖然本身性寒,經過烘烤後變得比較平性,加些鹽食用,有助改善咳嗽症狀。另外,瞿瑞瑩提醒,許多人咳嗽便會買枇杷膏來自行服用。但枇杷膏屬涼性,可能加重寒性咳嗽的症狀。且枇杷膏很甜,容易生痰,喉嚨有痰時也不適合。不過遇到嗓子沙啞、喉嚨乾燥的情況,就可服用些許枇杷膏。至於內傷型態的咳嗽通常出現在久病之後,可能已經是慢性支氣管炎了。這時候雖然可以吃些水果來補充維他命C,但建議退冰後再食用。此時食療已經於事無補,還是必須透過醫師的看診,利用不同的藥物來進行調養。
-
2019-11-21 新聞.長期照護
日照中心伸援 唐寶寶走出保護傘
36歲的唐寶寶小敏不會說話,生活許多事無法自理,主要照顧者是她年已七旬的爸媽。之前敏爸敏媽開店,只能把小敏帶在身邊「看著」,去年長照2.0將49歲以下身心障礙者納入照護對象後,小敏進入住家附近的社區日照中心,從原先依賴性非常強,逐漸轉為部分日常生活可自理,也稍減父母的重擔。唐氏症基金會日前邀請歌手林宥嘉和小敏、敏爸一起拍攝公益影片,盼能讓大眾了解身心障礙者對日間照顧的需求。全台逾百萬名身心障礙者,許多無法自理生活。台北市信義身障社區長照機構主任黃珉蓉表示,許多唐寶寶或其他身心障礙者自特教學校畢業後,因為失能狀況嚴重,無法進入一般小型作業所或庇護工場,僅能待在家中由家人照顧。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由於唐氏症患者超過30歲便步入老化,因此日照中心除了提供照顧者喘息的機會外,也藉由課程達到延緩老化和提供個別化教育的目的。估計全台北市49歲以下需要長照服務人數約一萬多人,然而北市針對49歲以下身心障礙者進行服務的長照機構不超過五家,服務對象165位。敏爸提到過去自己照顧時,不禁哽咽「真的很辛苦」。過去小敏刷牙、洗臉、穿衣等都需要家人的協助,到日照中心一年多,小敏不僅學會刷牙、洗臉等生活自理能力,也因為中心有物理治療、體能課程,小敏得以活絡、訓練自己的肌肉群,也能避免唐寶寶常見「吃多動少」而造成的疾病。
-
2019-11-21 橘世代.健康橘
在家也能訓練 橘世代預防關節退化2招立刻學起來!
年紀漸增,走路、爬樓梯開始感到痠軟無力,甚至疼痛,讓人不由得感嘆「老了」。人的關節,尤其是膝關節一年活動100萬次,頻繁使用的代價便是關節退化。但是關節退化不見得是上了年紀的專利,如果能夠好好保養,腿腳還是非常有「凍逃」。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表示,民眾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有不少迷思,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化的過程,只有老年人才會有此症狀。任何破壞軟骨的行為都可以能關節退化,年齡只是其中一個危險因子,例如曾經因打籃球造成十字韌帶受傷,都可能導致退化性關節炎。陳崇桓表示,包覆膝蓋的肌肉如果強度不足,就容易導致膝關節疼痛、不適,因此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是訓練的重點部位,只要加強股四頭肌的肌力,就能有效減輕膝蓋的負擔。他表示,可以透過固定式腳踏車和抬腿的方式訓練股四頭肌。髖關節是人體下肢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但因為現代人長期維持坐姿,導致臀肌肌力不足,身體轉而使用腰部肌群出力導致常常腰酸,甚至腰椎磨損而疼痛。因此,陳崇桓表示,臀肌的訓練也是預防腿腳老化的重點。他表示可以利用起立坐下、深蹲和弓箭步等方式進行臀肌的訓練。另外,陳崇桓提到,腿腳關節尤其時膝關節是承載體重的重要關節,因此承重越重對關節的磨損就越多。因此他建議,除了加強訓練關節附近的肌肉外,減重也是保養關節的方式之一,改善關節疼痛症狀。●股四頭肌訓練方式1.固定式腳踏車:一開始將阻力調到最輕,每次運動40分鐘到1小時。大約1周後再漸漸增加阻力。2.抬腿:坐在椅子上把腿抬至水平,如此反覆20下。若感到輕鬆,可在腳踝加上負重。●臀肌訓練方式1.起立坐下:坐在椅子上運用臀部的力量起立,然後坐下,如此反覆循環20-30次。2.弓箭步:站直後,右腳向後跨一大步,踩穩後下蹲。下蹲時讓軀幹和重心維持在中間位置,不前傾也不後仰。用後腿力量站起,後腳收回,再換腳。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0 科別.心臟血管
靜脈曲張治不好 10年才知是心臟病
一位78歲老翁的腿部靜脈曲張超過十年,小腿及足部因色素沉積而變成暗褐色。起初被診斷為靜脈曲張合併鬱滯性皮膚炎,多次手術仍不見起色。進一步檢查發現,他罹患嚴重的心臟三尖瓣閉鎖不全,併發右心衰竭和黃疸。所幸經過治療,病情好轉。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郭姿廷表示,三尖瓣是右心房到右心室的瓣膜,這個瓣膜就像一扇門的門板,阻擋右心房打到右心室的血液回流。但是當心臟因為功能不好而擴大後,就像門框擴大,但門卻關不緊,而出現血液逆流的狀況,也就是三尖瓣閉鎖不全。郭姿廷說,三尖瓣閉鎖不全因症狀較為隱性,容易被忽略。一開始只是腳水腫,吃東西容易肚子脹,或下肢靜脈曲張。但是病程越久,心臟漸漸擴大,等到會喘時,往往心臟功能已經衰退。甚至可能導致鬱血性肝病變、心腎症候群使肝腎功能變差,增加治療的複雜性。三尖瓣閉鎖不全好發於曾動過左心瓣膜手術的病患以及心臟功能原先就不好者。少數患者可用藥物控制,但大部分僅能以手術治療,傳統心臟瓣膜手術必須切開胸骨,醫師在可以看到整顆心臟狀況下進行手術,現在則有胸腔內視鏡輔助微創手術,完成心臟瓣膜修補或心臟瓣膜置換,可減少疼痛及出血量,大幅降低傷口感染的風險。郭姿廷建議,若是動過心臟手術,一定要定期回診、按時服藥,以預防心臟擴大,引起三尖瓣閉鎖不全。另外,生活中也必須限水,以免增加心臟負擔。 編輯推薦 「此人不可嫁」爺爺從筷子看孫女男友人品 果真應驗了 李安: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只教他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