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新聞.食安拉警報
搜尋
柯文哲
共找到
733
筆 文章
-
-
2020-11-05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0/台灣首例換心、世界首例雙心.三心人手術皆出自他手!朱樹勳:孤身一人也要往前走
「相信自己,即便孤身一人也要往前走去。」朱樹勳完成台灣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被譽為台灣心臟外科先驅、心臟救星,用心傳承培育出多位台大醫院心臟科傑出人才,包含台北市長柯文哲、台大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許榮彬、血管中心主任陳益祥,甚至輔大醫院院長王水深、北市聯醫陽明院區院長黃實宏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今年83歲的朱樹勳,回首從醫56年來時路,當年台灣心臟手術技術尚未純熟、有人告訴他走這個領域沒前途。喜歡挑戰且永不放棄的他,仍相信自己的判斷,進入心臟外科,至今一點兒都沒有後悔。獲得本屆醫療奉獻獎,他謙虛的說,這一路走來雖辛苦,「感謝上天保佑,團隊支持。」才能順利走到現在。愛書畫卻考上醫科 解剖學影響他一生「不知將來要做什麼,所以考個最難考的一科。」對人總是面帶微笑的朱樹勳,回首從醫歷程時這樣說著。畢業於屏東中學的他,最初的興趣是文組,除了喜歡繪畫,更浸淫在唐詩、宋詞文學賞析,但因要好的同學都在理組而選擇轉組,並保送上成大土木系。誰知土木系只能畫工程圖,無法滿足他的興趣,在大一下結束前,邊念書準備重考,竟考上台大醫學系。學醫過程雖忙碌,也開啟朱樹勳對生命的好奇。但他並未偏廢自身興趣,自嘲「大一大二都在玩」的他,忙著參加綠野社(繪畫)、打橋牌、旁聽文學課程,更曾在大專美術比賽獲獎,但大三上的解剖學課程,卻影響了他的一生。朱樹勳說,當年解剖學課程的兼任授課老師,是名開業醫師,上課時用實務的角度教學、傳達救治患者的成就感,讓他決定要往外科走。只是外科有小兒、整形、心臟外科等不同科別,在他成為住院醫師時,看到林天祐教授致力於心臟外科的發展,加上當年的心外才剛起步,決定投入心臟外科。提高手術成功率 寫信拜師赴美深造當年開心手術成功率只有五成,有患者急救後仍不治,而美國開心手術成功率卻達九成,他決定赴美深造。拿起紙筆寫信給當時五個美國頂尖的心臟外科醫院說明來意,只是都石沉大海。不過他並未放棄,再度嘗試寫信給當時也非常優秀的德州心臟學院,信中寫道:「台灣心外手術技術還不是很純熟,許多患者在開刀後仍不治,我能不能去你那邊學習,回來救這些人?」他認為或許是這段文字感動了他的老師-Dr. Cooley(庫利),很快的收到回信,並於1971年赴美學習。朱樹勳說,當年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一年開刀僅30至50例,但德州心臟學院一年開刀達3000多例。在美國學習的日子,每天都是新體驗,從早到晚、一台又一台的開心手術接連進行。他說,「庫利擅長把複雜的開刀程序簡化。」他不只習得心臟繞道手術技術,連許多教科書上沒有的技術也學到了。只是,兩年學習時間很快就結束,妻子和孩子原想繼續留在美國,但朱樹勳未忘初衷,堅持將心外所學帶回國,而決定舉家搬回台灣。將所學引進台大 患者開刀信心大增1973年,36歲的朱樹勳學成返台,他將在德州所學帶進台大醫院,開刀的案例也從一年50例陸續提高到400例。手術技術進步與成功率提高,患者開刀意願提升,讓他很有成就感。不過人生總有突發狀況,他回憶剛升上總醫師時,有天夜裡值夜班,接到一名患者胸部插著一把刀走進來,而後隨即心臟停止並大量出血,在來不及清潔手部與告知家屬下,他直接拿起手術刀往前胸劃去、進行手術,並成功將該患者救回。這是台灣第一例心臟停止後開胸急救成功的案例,也成為他的第一篇論文發表。在技術日漸純熟之際,39歲的他,被台大派往中南美洲薩爾瓦多共和國,擔任心臟血管計畫顧問並駐診,成功完成十例心臟手術。在台大從醫期間,朱樹勳陸續造就冠狀動脈手術、同種心瓣膜移植等24項第一例。而後在台大許書劍教授的提拔下,擔任台大外科部主任,建立心臟移植團隊合作模式、急診檢傷分類制度、台大外科人才培養制度,並參與亞洲首例腎臟移植。擔任台大醫務副院長時,有鑒於台大醫師不同工卻同酬的情形恐流失人才,實施績效獎金制度,藉此留下優秀人才,同時也推動臨床企業化管理,有效控制醫療成本。雙心、三心人手術 成為世界首例心臟外科生涯中,朱樹勳除成功完成國內首例換心手術,最難忘的是雙心人及三心人手術。1989年時,有名心衰竭患者因體重差距,所配對的心臟大小有別,但患者原本的心臟還能用,朱樹勳決定將配對心臟種在患者心臟右邊,由兩個心臟共同循環,完成首例雙心手術。1999年,朱樹勳62歲時,決定再度接受挑戰,離開台大醫院接下板橋亞東醫院院長一職,並完成多項「不可能的任務」。2000年時,亞東醫院一名接受心臟移植患者,因術後無法脫離人工心肺機,只能以葉克膜等待。而後剛好有名捐贈者的心臟因右心室受創,無法給予原移植者,朱樹勳靈機一動,決定將這顆心再「種」到他的患者右胸,讓兩顆來自不同人的心一同供應該患者,成為世界首例的三心人。病患因此延長壽命15年後,才因心臟衰竭而過世。在七年的準備、鼓勵醫師研究與不斷演練下,2006年亞東醫院通過評鑑,取得醫學中心資格,並多次通過評鑑。同時隨著板南線捷運開通,他花了一年半時間與捷運局、新北市政府公文往來溝通,成功將院前原訂的「湳仔站」改名為「亞東醫院站」,並在醫院第二次擴建時,讓捷運站的三號出口旁連接亞東醫院大廳地下一樓,讓患者更便捷進出醫院,成功讓亞東醫院脫胎換骨,成為板橋地區的優質醫學中心品牌。對年輕醫師期許 醫學學無止境已完成逾6000例心臟手術的朱樹勳,卸下亞東醫院院長後,目前擔任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副董事長職務,更重拾畫畫興趣,並保持每天運動與快樂心情。他說,現雖已不執刀,但仍維持心臟外科門診,「總是要給年輕人更多機會嘛!」他笑著說。回首從醫56年,他感謝前台大校長孫震及外科主任許書劍教授的提拔及鼓勵,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的支持,及台大、亞東外科、內科團隊的支持,才能讓他勇往直前至今。今年能獲得醫奉獎,更要感謝亞東醫院院長林芳郁、台大醫院前院長陳石池推薦,以及評選委員的肯定。面對從醫環境的惡化,朱樹勳也勸勉年輕醫師: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應努力學習;當上主治醫師以後應該努力創新,克服醫療上所有的困難,提升醫療品質及創新;對病人應抱著謙卑的精神,做好全人醫療的照顧。最重要的是養成終身學習的精神,醫學技術「學無止境」這句話,也是從醫接近一甲子的他,至今仍實踐的道理。第30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個人獎之8 姓名 朱樹勳年齡 83歲出生地 屏東縣現職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副董事長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經歷 亞東紀念醫院院長 台大醫院醫療副院長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急診部主任 台大醫院外科系教授主要事蹟 完成台灣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完成台灣第一例主動脈內幫浦救人 完成台灣第一例同位心臟移植、異位心臟移植 第十二屆十大傑出青年獎 中南美洲薩爾瓦多共和國國家心臟血管計畫顧問☞ 點我進入《第30屆醫療奉獻獎 永晝的奉獻》專題
-
2020-10-30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吉仲:加拿大出口商聲明 出口豬肉不含萊劑
全世界萊豬能否出口到台灣,引起各界議論;對於中國曾指加拿大進口的豬肉含萊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受訪說,加拿大出口商及公會都已聲明,出口豬肉沒有含萊克多巴胺。立法院經濟等5委員會今天舉行聯席會議,審查農委會的萊豬行政命令。陳吉仲休息時間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中國曾查到加拿大進口的豬肉含有萊劑;他說,加拿大所有的出口商跟公會都有聲明,出口豬肉沒有含萊劑,因此基本上出口到台灣的豬肉,大部分都不會有。陳吉仲也表示,至於邊境上要問衛生福利部,衛福部都會有抽檢;再次強調,最後按照開放核准輸入的國家,會有萊克多巴胺豬肉的,最主要的是來自美國。媒體追問陳吉仲,台北市長柯文哲說,以後恐怕會有農場專門把含萊克多巴胺的豬出口到台灣的看法。陳吉仲指出,以紐西蘭豬肉為例,不管有沒有含萊克多巴胺,市場有需求、有利潤的話,業者早就進口紐西蘭豬肉,現在只是訂萊克多巴胺容許量,這個成本沒有太大差異,而平常就沒有出口到台灣,為什麼訂定安全容許量後,就會出口豬肉到台灣?畜牧產業的進出口,「不是那麼容易想進就進、想出就出」,因為存在既有的通路。陳吉仲也提到,不是27個有萊克多巴胺藥證國家的豬肉,都可以進來台灣,像是韓國是有藥證的國家之一,但韓國有非洲豬瘟,所以韓國豬肉沒有出口到台灣。媒體追問陳吉仲,如果非洲豬瘟等疫病解除後,是否可出口豬肉來台。陳吉仲說,外國豬肉要申請來台,要進行查廠等相關作業,那都是數10年的工作。
-
2020-10-28 新聞.食安拉警報
中央地方萊豬零檢出鬥法 陳時中:看立院審查才知結果
衛福部政次薛瑞元今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態度強硬表示,中央訂定的萊劑殘留容許量從明年元旦起生效,地方政府現若訂定零檢出仍為有效,但要開始檢討,否則明年將抵觸母法無效。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今表示,最後要看立法院審查結果,才知是否與地方的自治條例有所抵觸。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再嗆中央,幾天跟中央查證,不僅美國豬,所有進口豬肉都可含瘦肉精,「中央說標示美國產地就可以,根本就是誤導」,對此陳時中強調,只要是豬肉產品都要標示原料原產地,是所有肉品都需要標示。
-
2020-10-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柯文哲:做好應變措施 努力讓跨年晚會不停辦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3)日前往台北市議會,針對市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紓困振興成效、電子支付暨無現金交易政策、長照及老人安養護政策3大主題,進行專案報告、質詢及答覆。他於議會大廳接受媒體訪問,對於外界關切今年台北市跨年晚會的停辦標準為何?柯文哲強調,市府會做好應變措施,努力不讓大家期待的跨年晚會停辦。記者詢問,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日前宣布,若單周出現15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就將停辦跨年晚會,這是否包含境外移入個案?柯文哲答覆,不含境外移入,因為其他國家沒有防疫旅館等相關隔離措施,所以會把境外境內合併計算。在台灣有防疫旅館的狀態下,台北市「大型活動」停辦防疫標準,是會扣掉防疫旅館、居家檢疫個案,若一周有15個本土案例,就表示傳染可能傳開,就會停辦。記者追問,之前觀傳局表示有包含境外,是否說錯?柯文哲說,局處一開始有寫草案,但這個草案沒有進入防疫小組討論,所以已經被他否決。15個案例則是按照日本東京感染的經驗,這個有一個複雜公式運算得出。而柯文哲在議員質詢時回答,跨年活動停辦的標準已經定調,是不含境外移入案例,活動前七天有15例本土案例,就會停辦,是滾動式判斷,詳細會再公布。按照目前來看跨年可以辦,但疫情變化大,很多事難以預測,必須做好風險控管,承受損失。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補充,若跨年時有台北市出現一例本土案例,就會要求參與者全程戴口罩,並取消飲食攤位;台北市每周本土確診15例才會取消活動,並會在活動開始前一星期內公布,大型活動會整體的規範,而這項SOP在8月就訂好了,15例是從醫院的能量、可以承受的範圍制定。
-
2020-10-22 新聞.食安拉警報
影/陳時中:不管任何國家進口都要符合肉品殘留量
衞福部長陳時中,中午前往家樂福視察「豬肉產地標示」商家的標示狀況,就「包裝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商家在豬肉、包裝食品及散裝、加工食品標示的情形,也了解是否會窒礙難行的地方。隨後。受訪時比較就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中央的「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是在網路上抄一抄,寫的綜合報告,再翻成中文一事,陳時中表示,報告要看它的公信度及可信度,此報告做的不錯,物超所值。而萊克多巴胺的風險評估早在101年就做過,不是新的風險物質,那是計算、文獻探討問題,這樣的報告是非常值得的。對於是否還要開放其他國家的肉品進口則表示,在國際貿易裡,不能有歧視原則,不管任何國家進口都要符合肉品殘留量,來源地也要標示清楚。
-
2020-10-21 新聞.食安拉警報
兩歲吃萊豬僅不鼓勵? 陳佩琪嗆陳時中:要悲天憫人
台北市長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今天再度就疫苗之亂、萊豬議題嗆陳時中。陳佩琪說,流感疫苗今年搶打,原因或許較複雜專業,導致衛福部無法估算,但若為國人健康把關,萊豬該不該進口, 其實用膝蓋想就知道。陳佩琪也嗆,「坐神壇能力不拘,最基本的條件,只要有悲天憫人、一視同仁的襟懷就夠了,自己不吃,就不要給人吃,這事件令人感慨,現在的官員到底是專業重要?還是效忠重要?」對於陳時中日前被問,2歲小孩抵抗力差,吃萊豬恐有健康疑慮時,陳時中回應,「不鼓勵但沒禁止」,遭臉書粉專「比特王」砲轟不負責任言詞。陳佩琪今天也再嗆陳時中。陳佩琪說,每次講到萊豬,常有人會在她臉書留言,「既然自稱醫師,反對就拿出有害證據!」陳說,酸民可能不太了解,應該是決定要進口給人民吃的決策者,要拿出無害的研究證據,而不是要反對者拿出證據,食安不是要採最高標準?台灣又沒鬧飢荒,有疑慮就應該不要進口、不要吃。陳佩琪也提到,她今天下午看到有一則電視新聞說:「每天100支(流感疫苗)配送到北市各健康中心,遭『外界』質疑獨厚聯醫服務的市長夫人陳佩琪?」陳佩琪今天也在臉書說,她相信市府會把疫苗優先送往各健康中心,因為健康中心分散各行政區,對分居各地市民較公平。陳佩琪說,過去不論是疫苗吃緊, 或疫苗太多要促銷, 都是以送聯醫院外門診部的健康中心,為第一優先考量。對於媒體報導,陳佩琪說,所謂的「外界」應該是指「某人」或「一群團體 」,她也公開問電視台,請說明「外界」是誰,請這個「外界」拿出證據和她公開對質,如此離譜不實的汙衊新聞,用膝蓋想也知道不是事實。陳佩琪說, 請具名「外界」是誰,讓市民知道疫苗配送,是不是和她這個市長夫人有關?但請電視台別跟她說,是路人甲說的,若路人甲說一聲就播,那麼她今天聽某一路人乙說「做這種新聞的電視台,應該要被下架關台」,請問要不要把路人乙說的從早播到晚?請認清別人的名譽也是名譽。
-
2020-10-17 新聞.食安拉警報
批標示豬肉產地政策 柯文哲:民眾在意的是有無萊劑
萊豬議題持續延燒。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天表示,豬肉是不是美國進口的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是有沒有含瘦肉精,不理解政府現在的規範為何是採標示產地,為何標示不是民眾在意的是否含瘦肉精。柯文哲今天出席民眾黨國家治理論壇致詞時指出,「源頭管理、明白標示」才是政府處理萊豬議題的正辦。柯舉例,就像台灣農業也會使用農藥一樣,但農藥放在大自然幾天會漸漸沒有;同理萊克多巴胺在血漿中衰竭是4小時,豬隻屠宰前三天不要投劑數值就會降低,如果可以在美國做好源頭管理,遠勝過在台灣抽驗,「美豬美牛進口是科學問題,應憑專業處理」。柯文哲說,美豬美牛沒什麼好吵,講清楚就好,但民進黨沒有講清楚。他也說,當年前總統馬英九在開放美牛時真的老實,讓民進黨在立法院鬧五天四夜,反倒這次蔡政府開放美豬,公聽會邀請衛福部長陳時中出席,陳時中都不理會。至於蘇內閣是否該為了萊豬立場和過去不同而道歉,柯文哲表示,藍綠互相打臉過去的立場,都應該向人民道歉;尤其是民進黨聲稱立場改變是因為時空環境不同,「覺得很好笑,以後我面對議員質詢也都可以用這句話」。
-
2020-10-15 新聞.食安拉警報
幼兒食用萊豬看濃度?游淑慧酸柯文哲「和陳時中同調」
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率盒餐食材業者、托嬰、幼教、補教、家長團體及學校共同宣示,新北0到18歲教養環境全面防堵萊豬,保障學童健康,團膳業者若用萊豬不排除永不續約。台北市長柯文哲中午率首長赴市議會國民黨團報告時,議員秦慧珠詢問北市怎麼做?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北市10月底前將會全面換約,公家機構先處理。秦慧珠說,看似台北市比較先,但非0到18歲教養環境全面防堵萊豬,還是侯友宜比較有擔當、有責任感;議員王鴻薇也問柯,針對 0~2歲托嬰中心、安親班、課輔中心,是否會要求使用國產豬?柯文哲說,這問題他一直沒有在政治上表態,因為他是一直搞不清楚民進黨怎麼做。柯文哲說,源頭不管理,後面變成肉鬆、貢丸,根本不可能管,這要誠實的講,做為中央政府,要說清楚進口要怎麼 進來,「最後該反映、我們還是會反映」。柯文哲說,0至2歲使用國產豬,北市原則是可以做,但他要很誠實的講,不可以做不到。王鴻薇說,要求用國產豬 ,為何做不到?若換約只有教育局在學校部分,這是中央教育部掛保證的,政府為何不能保證?要求就好了。柯文哲說,可以要求,但執行上會做不到,變成貢丸、肉鬆,北市沒有能力去檢查有沒有瘦肉精,這太困難,到現在 不知道中央進口怎麼管理,他沒有看到。若當源頭管理可以做不做,逼下面的做,「那時侯我們的態度是反抗、會站出來說這造成我們的困擾。」議員游淑慧追問,2歲以下幼兒是否適合食用萊豬,柯文哲說,所有藥物是看濃度,這要講要花時間,游淑慧說,看濃度是和陳時中一樣的步調?有安全的容許量?但台北市的是要求零檢出,柯應尊重北市的食安自治條例。延伸閱讀美豬吃下肚安啦?一睹官方保證與說法
-
2020-10-01 新聞.生命智慧
她交代千萬不要急救!家屬威脅不救要告...柯文哲忘不了她醒了被綁在床上激動表情
「醫生要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柯文哲市長自問,「園丁不能改變春夏秋冬,園丁只是讓花在春夏秋冬之間,開得好看一點;那醫生也沒有辦法去改變生老病死,醫生只是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好看一點。」「什麼叫死亡?」柯文哲市長時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他認為不如從另外一個角度,倒過來看:「你認為怎樣才算是活著?」過去他也時常拿這個問題來問學生,一個人怎樣才算是活著?是會呼吸、有心跳就算活著嗎?當「柯市長」還是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柯主任」的時候,前後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研究人工器官的發展,一個人沒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腸胃道等等,都能靠設備活著,但問題是,這樣的狀態,到底還算不算活著?柯市長說起行醫生涯中始終難忘的一段經歷,病人是一個50幾歲、罹患肺動脈高壓的婦人,沒有結婚,唯一的親人只有一個在台灣大學擔任教授的姪子。要治療肺動脈高壓,唯一的機會就是肺臟移植,但因為當時台灣捐贈器官的數量不多,要等到移植的機會並不高,於是婦人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千交代、萬交代:「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行的話,千萬不要給我急救,不要給我裝什麼葉克膜!」她的病情日益嚴重,有一天,血壓開始往下掉,醫院照例通知親人,沒想到她的姪子語帶威脅地告訴醫生,如果不幫她裝葉克膜,就要對醫生提告。外科加護病房的醫師迫於無奈,只能依照家屬意願進行急救,並且裝上葉克膜,因為「只有活人才會告我們,死人不會告我們。」病人被暫時救回來了,但醒來以後發現自己插管、裝了葉克膜,綁在床上不能動彈,她憤怒至極,激動地拍打病床,雖然後來她的生命只延長了半個多月,因為等不到肺臟移植而過世,但只要麻醉藥、鎮靜劑少一點,她一醒來就會生氣地拍打病床,這一幕,柯市長始終不能忘記。柯市長說,什麼叫「雙重弱勢」?生病已經是一種弱勢,此時又不能保護自己的權利,即使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也因為無力捍衛自己的權利,被迫接受自己已經拒絕的醫療,這就是雙重弱勢。醫生要有面對死亡的能力,以謙卑的心去面對醫療極限,而不是認為每一個病人都可以救得活。曾經有一個年輕醫生告訴柯市長:「柯P,我手術的病人沒有一個死掉的。」柯市長聽了開玩笑地回答他,「那是因為你開刀開得還不夠多。」這也讓柯市長深切地思考,到底醫生要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他難得感性地做出結論,「園丁不能改變春夏秋冬,園丁只是讓花在春夏秋冬之間,開得好看一點。醫生也沒有辦法去改變生老病死,醫生只是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好看一點。」醫生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不能左右生死,要深刻地去思考這個道理,才更能用一種謙卑的心情,來面對生死。※本文摘自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原文請點此
-
2020-09-22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人權/照護網整合 北市打造失智人權城市
昨天是國際失智症日,推估台灣至2060年,失智症人口將達85萬人,目前台灣失智症患者29萬人,截至今年6月,台北市失智人口約有3萬8千多人,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市將建構完整的失智照護網,不僅政府內部需要跨局處整合、更要公私協力,希望做到失智不失能,並尊重失智人權。北市府昨天也推出「失智者正面形象」影片,柯文哲指出,高齡社會,推估失智比率愈來愈高,如何建構失智老人系統是政府的大問題。除了醫療機構外,失智症照護要社區在地化,由社區布設照護據點,才能讓照護網絡完整。台北市「傳道會復生教會」是北市南港區失智照護據點,牧師張其嵩說,教會發現疑似失智個案約4至5位,主動關心後,決定成立失智據點,讓長者可以聚在一起。對失智患者來說,走出家裡,與人群互動刺激,才能延緩失智。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巫奉約表示,要促進失智症患者認知,可透過運動、藝術等照護,維持好的刺激,有助失智症患者腦部恢復以前的能力。去年有一位78歲長者,因腦水腫造成失智,行走坐輪椅,問安也需間隔1到2分鐘才有回應,經過據點照護,現在他已可拄拐杖自己行走,問候也反應正常。還有一名94歲老奶奶,原本話說不清楚、辨識圖卡能力也很弱,透過據點的刺激照護,現在奶奶的認知功能已經提升至60多歲。北市府呼應世界衛生大會通過的「2017-2025年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要打造尊重失智者人權的城市,推出「失智者正面形象」影片,鼓舞年輕失智者重返社會,轉化失智者刻板印象。衛生局副局長陳正誠表示,目前北市已有8處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及37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照顧者可洽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安排轉介服務資源,或以手機或市話直撥1966,申請長照服務。
-
2020-09-20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時中「吃豬睪丸變聰明」?營養師:吃多小心痛風
美豬議題延燒,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吃豬睪丸體力會變好、變聰明」;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天暗指陳時中失言,反酸「他念哪個醫學院?」陳時中昨說,這是一種民俗講法,他小時候常聽長輩這樣說,「這樣是要說長輩失言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質疑,那個年代的長輩還相信吃香灰治病、吃豬腦補腦、孕婦吃醬油小孩會皮膚黑,陳時中都認同嗎?況且那個年代的豬睪丸也不含瘦肉精,陳時中別再為美國人的豬,來教壞台灣的囝仔大小。對於豬睪丸論戰,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說,台灣傳統飲食習慣是以雞睪丸燉補食物為主,較少人會吃豬睪丸,很少聽到「吃豬睪丸會變聰明」;值得注意的是,豬睪丸燉湯後就變成高普林湯頭,有痛風病史的人最好盡量少喝。陳時中日前接受主持人謝金河專訪,提及台灣獨特閹割技術讓豬肉吃起來口感比較好,謝金河自稱小時候喜歡吃豬睪丸炸麻油,陳則笑說,「難怪你現在腦筋很好,體力又讚」。陳時中昨說,小時候都會聽到一些說法,吃什麼比較容易長得比較好、吃什麼會比較聰明等,也許大家太年輕沒有聽過,但像他年紀這麼大的,小時候長輩都是這樣說的。至於被酸念哪家醫學院?陳時中說,其實沒有必要,畢竟學歷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哪裡畢業實在沒什麼好談了,大家都畢業這麼久了,談哪裡畢業沒什麼意義。
-
2020-09-20 新聞.食安拉警報
吃豬睪丸變聰明惹議 陳時中:民俗說法
衛福部長陳時中近日受訪提到吃豬睪丸會變聰明惹議,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應是失言。陳時中今天受訪時說,這是民俗說法,兒時常聽長輩說起,要說失言「就是我的長輩失言」。因應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將開放進口,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節目專訪談相關政策,意外提到吃豬睪丸體力會變好、變聰明,引發民眾熱議。柯文哲昨天被問到是否認同此說法時,反問陳時中「念哪個醫學院」,認為應該是失言。陳時中今天下午出席2020第9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這是民俗說法,小時候常聽長輩提起,就像老一輩常說「吃什麼會長比較好,吃什麼會比較聰明」,只是一種說法。陳時中說,若要論及是否失言,「那就是我的長輩失言,大概不會吧」。至於柯文哲反問他念哪個醫學院,陳時中認為,都畢業這麼久了,學歷沒什麼好談的。
共
2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