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科別.精神.身心
搜尋
柯文哲
共找到
739
筆 文章
-
-
2020-11-13 新聞.食安拉警報
台北牛肉麵節美牛議題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致歉、澄清
對於行政院會後記者會關於臺北市牛肉麵冠軍採用美牛一事,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今(12)日先對業者造成困擾,表示深感報歉,並強調許多媒體以「打臉北市府」為題,操作政院與北市府的衝突,相關敘述與事實不符。丁怡銘指出,另外,出示牛肉麵節冠軍得主菜單上標示採用美牛,正是要突顯馬政府2012年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後,國人食用美國牛肉、牛排等已經是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萊克多巴胺是飼料添加物,業者出示的零殘留也證明,牛在食用代謝後,往往在肉品中已無法檢出。丁怡銘說,各美式賣場所賣的美國牛肉和其他進口商的牛肉一樣,即便飼養過程中在飼料裡添加萊克多巴胺,但是只要肉品中的殘留值符合國際標準,對於健康就沒有影響。相關論述基於事實陳述與科學證據,完全沒有針對北市府與業者。丁怡銘表示,對於業者造成困擾,他深感抱歉。他也要幫所有牛肉麵業者澄清,無論是使用哪一國的牛肉,只要合乎國家的標準,都是安全無虞。至於院會過程中,院長蘇貞昌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於臨時動議中提出的相關建議,丁怡銘表示,由於涉及科學標準與衛生專業範疇,蘇揆也請衛福部及農委會於會後作回應,過程非常理性和諧,並沒有衝突。
-
2020-11-05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0/台灣首例換心、世界首例雙心.三心人手術皆出自他手!朱樹勳:孤身一人也要往前走
「相信自己,即便孤身一人也要往前走去。」朱樹勳完成台灣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被譽為台灣心臟外科先驅、心臟救星,用心傳承培育出多位台大醫院心臟科傑出人才,包含台北市長柯文哲、台大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許榮彬、血管中心主任陳益祥,甚至輔大醫院院長王水深、北市聯醫陽明院區院長黃實宏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今年83歲的朱樹勳,回首從醫56年來時路,當年台灣心臟手術技術尚未純熟、有人告訴他走這個領域沒前途。喜歡挑戰且永不放棄的他,仍相信自己的判斷,進入心臟外科,至今一點兒都沒有後悔。獲得本屆醫療奉獻獎,他謙虛的說,這一路走來雖辛苦,「感謝上天保佑,團隊支持。」才能順利走到現在。愛書畫卻考上醫科 解剖學影響他一生「不知將來要做什麼,所以考個最難考的一科。」對人總是面帶微笑的朱樹勳,回首從醫歷程時這樣說著。畢業於屏東中學的他,最初的興趣是文組,除了喜歡繪畫,更浸淫在唐詩、宋詞文學賞析,但因要好的同學都在理組而選擇轉組,並保送上成大土木系。誰知土木系只能畫工程圖,無法滿足他的興趣,在大一下結束前,邊念書準備重考,竟考上台大醫學系。學醫過程雖忙碌,也開啟朱樹勳對生命的好奇。但他並未偏廢自身興趣,自嘲「大一大二都在玩」的他,忙著參加綠野社(繪畫)、打橋牌、旁聽文學課程,更曾在大專美術比賽獲獎,但大三上的解剖學課程,卻影響了他的一生。朱樹勳說,當年解剖學課程的兼任授課老師,是名開業醫師,上課時用實務的角度教學、傳達救治患者的成就感,讓他決定要往外科走。只是外科有小兒、整形、心臟外科等不同科別,在他成為住院醫師時,看到林天祐教授致力於心臟外科的發展,加上當年的心外才剛起步,決定投入心臟外科。提高手術成功率 寫信拜師赴美深造當年開心手術成功率只有五成,有患者急救後仍不治,而美國開心手術成功率卻達九成,他決定赴美深造。拿起紙筆寫信給當時五個美國頂尖的心臟外科醫院說明來意,只是都石沉大海。不過他並未放棄,再度嘗試寫信給當時也非常優秀的德州心臟學院,信中寫道:「台灣心外手術技術還不是很純熟,許多患者在開刀後仍不治,我能不能去你那邊學習,回來救這些人?」他認為或許是這段文字感動了他的老師-Dr. Cooley(庫利),很快的收到回信,並於1971年赴美學習。朱樹勳說,當年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一年開刀僅30至50例,但德州心臟學院一年開刀達3000多例。在美國學習的日子,每天都是新體驗,從早到晚、一台又一台的開心手術接連進行。他說,「庫利擅長把複雜的開刀程序簡化。」他不只習得心臟繞道手術技術,連許多教科書上沒有的技術也學到了。只是,兩年學習時間很快就結束,妻子和孩子原想繼續留在美國,但朱樹勳未忘初衷,堅持將心外所學帶回國,而決定舉家搬回台灣。將所學引進台大 患者開刀信心大增1973年,36歲的朱樹勳學成返台,他將在德州所學帶進台大醫院,開刀的案例也從一年50例陸續提高到400例。手術技術進步與成功率提高,患者開刀意願提升,讓他很有成就感。不過人生總有突發狀況,他回憶剛升上總醫師時,有天夜裡值夜班,接到一名患者胸部插著一把刀走進來,而後隨即心臟停止並大量出血,在來不及清潔手部與告知家屬下,他直接拿起手術刀往前胸劃去、進行手術,並成功將該患者救回。這是台灣第一例心臟停止後開胸急救成功的案例,也成為他的第一篇論文發表。在技術日漸純熟之際,39歲的他,被台大派往中南美洲薩爾瓦多共和國,擔任心臟血管計畫顧問並駐診,成功完成十例心臟手術。在台大從醫期間,朱樹勳陸續造就冠狀動脈手術、同種心瓣膜移植等24項第一例。而後在台大許書劍教授的提拔下,擔任台大外科部主任,建立心臟移植團隊合作模式、急診檢傷分類制度、台大外科人才培養制度,並參與亞洲首例腎臟移植。擔任台大醫務副院長時,有鑒於台大醫師不同工卻同酬的情形恐流失人才,實施績效獎金制度,藉此留下優秀人才,同時也推動臨床企業化管理,有效控制醫療成本。雙心、三心人手術 成為世界首例心臟外科生涯中,朱樹勳除成功完成國內首例換心手術,最難忘的是雙心人及三心人手術。1989年時,有名心衰竭患者因體重差距,所配對的心臟大小有別,但患者原本的心臟還能用,朱樹勳決定將配對心臟種在患者心臟右邊,由兩個心臟共同循環,完成首例雙心手術。1999年,朱樹勳62歲時,決定再度接受挑戰,離開台大醫院接下板橋亞東醫院院長一職,並完成多項「不可能的任務」。2000年時,亞東醫院一名接受心臟移植患者,因術後無法脫離人工心肺機,只能以葉克膜等待。而後剛好有名捐贈者的心臟因右心室受創,無法給予原移植者,朱樹勳靈機一動,決定將這顆心再「種」到他的患者右胸,讓兩顆來自不同人的心一同供應該患者,成為世界首例的三心人。病患因此延長壽命15年後,才因心臟衰竭而過世。在七年的準備、鼓勵醫師研究與不斷演練下,2006年亞東醫院通過評鑑,取得醫學中心資格,並多次通過評鑑。同時隨著板南線捷運開通,他花了一年半時間與捷運局、新北市政府公文往來溝通,成功將院前原訂的「湳仔站」改名為「亞東醫院站」,並在醫院第二次擴建時,讓捷運站的三號出口旁連接亞東醫院大廳地下一樓,讓患者更便捷進出醫院,成功讓亞東醫院脫胎換骨,成為板橋地區的優質醫學中心品牌。對年輕醫師期許 醫學學無止境已完成逾6000例心臟手術的朱樹勳,卸下亞東醫院院長後,目前擔任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副董事長職務,更重拾畫畫興趣,並保持每天運動與快樂心情。他說,現雖已不執刀,但仍維持心臟外科門診,「總是要給年輕人更多機會嘛!」他笑著說。回首從醫56年,他感謝前台大校長孫震及外科主任許書劍教授的提拔及鼓勵,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的支持,及台大、亞東外科、內科團隊的支持,才能讓他勇往直前至今。今年能獲得醫奉獎,更要感謝亞東醫院院長林芳郁、台大醫院前院長陳石池推薦,以及評選委員的肯定。面對從醫環境的惡化,朱樹勳也勸勉年輕醫師: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應努力學習;當上主治醫師以後應該努力創新,克服醫療上所有的困難,提升醫療品質及創新;對病人應抱著謙卑的精神,做好全人醫療的照顧。最重要的是養成終身學習的精神,醫學技術「學無止境」這句話,也是從醫接近一甲子的他,至今仍實踐的道理。第30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個人獎之8 姓名 朱樹勳年齡 83歲出生地 屏東縣現職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副董事長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經歷 亞東紀念醫院院長 台大醫院醫療副院長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急診部主任 台大醫院外科系教授主要事蹟 完成台灣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完成台灣第一例主動脈內幫浦救人 完成台灣第一例同位心臟移植、異位心臟移植 第十二屆十大傑出青年獎 中南美洲薩爾瓦多共和國國家心臟血管計畫顧問☞ 點我進入《第30屆醫療奉獻獎 永晝的奉獻》專題
-
2020-10-30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吉仲:加拿大出口商聲明 出口豬肉不含萊劑
全世界萊豬能否出口到台灣,引起各界議論;對於中國曾指加拿大進口的豬肉含萊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受訪說,加拿大出口商及公會都已聲明,出口豬肉沒有含萊克多巴胺。立法院經濟等5委員會今天舉行聯席會議,審查農委會的萊豬行政命令。陳吉仲休息時間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中國曾查到加拿大進口的豬肉含有萊劑;他說,加拿大所有的出口商跟公會都有聲明,出口豬肉沒有含萊劑,因此基本上出口到台灣的豬肉,大部分都不會有。陳吉仲也表示,至於邊境上要問衛生福利部,衛福部都會有抽檢;再次強調,最後按照開放核准輸入的國家,會有萊克多巴胺豬肉的,最主要的是來自美國。媒體追問陳吉仲,台北市長柯文哲說,以後恐怕會有農場專門把含萊克多巴胺的豬出口到台灣的看法。陳吉仲指出,以紐西蘭豬肉為例,不管有沒有含萊克多巴胺,市場有需求、有利潤的話,業者早就進口紐西蘭豬肉,現在只是訂萊克多巴胺容許量,這個成本沒有太大差異,而平常就沒有出口到台灣,為什麼訂定安全容許量後,就會出口豬肉到台灣?畜牧產業的進出口,「不是那麼容易想進就進、想出就出」,因為存在既有的通路。陳吉仲也提到,不是27個有萊克多巴胺藥證國家的豬肉,都可以進來台灣,像是韓國是有藥證的國家之一,但韓國有非洲豬瘟,所以韓國豬肉沒有出口到台灣。媒體追問陳吉仲,如果非洲豬瘟等疫病解除後,是否可出口豬肉來台。陳吉仲說,外國豬肉要申請來台,要進行查廠等相關作業,那都是數10年的工作。
-
2020-10-28 新聞.食安拉警報
中央地方萊豬零檢出鬥法 陳時中:看立院審查才知結果
衛福部政次薛瑞元今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態度強硬表示,中央訂定的萊劑殘留容許量從明年元旦起生效,地方政府現若訂定零檢出仍為有效,但要開始檢討,否則明年將抵觸母法無效。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今表示,最後要看立法院審查結果,才知是否與地方的自治條例有所抵觸。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再嗆中央,幾天跟中央查證,不僅美國豬,所有進口豬肉都可含瘦肉精,「中央說標示美國產地就可以,根本就是誤導」,對此陳時中強調,只要是豬肉產品都要標示原料原產地,是所有肉品都需要標示。
-
2020-10-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柯文哲:做好應變措施 努力讓跨年晚會不停辦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3)日前往台北市議會,針對市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紓困振興成效、電子支付暨無現金交易政策、長照及老人安養護政策3大主題,進行專案報告、質詢及答覆。他於議會大廳接受媒體訪問,對於外界關切今年台北市跨年晚會的停辦標準為何?柯文哲強調,市府會做好應變措施,努力不讓大家期待的跨年晚會停辦。記者詢問,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日前宣布,若單周出現15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就將停辦跨年晚會,這是否包含境外移入個案?柯文哲答覆,不含境外移入,因為其他國家沒有防疫旅館等相關隔離措施,所以會把境外境內合併計算。在台灣有防疫旅館的狀態下,台北市「大型活動」停辦防疫標準,是會扣掉防疫旅館、居家檢疫個案,若一周有15個本土案例,就表示傳染可能傳開,就會停辦。記者追問,之前觀傳局表示有包含境外,是否說錯?柯文哲說,局處一開始有寫草案,但這個草案沒有進入防疫小組討論,所以已經被他否決。15個案例則是按照日本東京感染的經驗,這個有一個複雜公式運算得出。而柯文哲在議員質詢時回答,跨年活動停辦的標準已經定調,是不含境外移入案例,活動前七天有15例本土案例,就會停辦,是滾動式判斷,詳細會再公布。按照目前來看跨年可以辦,但疫情變化大,很多事難以預測,必須做好風險控管,承受損失。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補充,若跨年時有台北市出現一例本土案例,就會要求參與者全程戴口罩,並取消飲食攤位;台北市每周本土確診15例才會取消活動,並會在活動開始前一星期內公布,大型活動會整體的規範,而這項SOP在8月就訂好了,15例是從醫院的能量、可以承受的範圍制定。
-
2020-10-22 新聞.食安拉警報
影/陳時中:不管任何國家進口都要符合肉品殘留量
衞福部長陳時中,中午前往家樂福視察「豬肉產地標示」商家的標示狀況,就「包裝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商家在豬肉、包裝食品及散裝、加工食品標示的情形,也了解是否會窒礙難行的地方。隨後。受訪時比較就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中央的「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是在網路上抄一抄,寫的綜合報告,再翻成中文一事,陳時中表示,報告要看它的公信度及可信度,此報告做的不錯,物超所值。而萊克多巴胺的風險評估早在101年就做過,不是新的風險物質,那是計算、文獻探討問題,這樣的報告是非常值得的。對於是否還要開放其他國家的肉品進口則表示,在國際貿易裡,不能有歧視原則,不管任何國家進口都要符合肉品殘留量,來源地也要標示清楚。
-
2020-10-21 新聞.食安拉警報
兩歲吃萊豬僅不鼓勵? 陳佩琪嗆陳時中:要悲天憫人
台北市長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今天再度就疫苗之亂、萊豬議題嗆陳時中。陳佩琪說,流感疫苗今年搶打,原因或許較複雜專業,導致衛福部無法估算,但若為國人健康把關,萊豬該不該進口, 其實用膝蓋想就知道。陳佩琪也嗆,「坐神壇能力不拘,最基本的條件,只要有悲天憫人、一視同仁的襟懷就夠了,自己不吃,就不要給人吃,這事件令人感慨,現在的官員到底是專業重要?還是效忠重要?」對於陳時中日前被問,2歲小孩抵抗力差,吃萊豬恐有健康疑慮時,陳時中回應,「不鼓勵但沒禁止」,遭臉書粉專「比特王」砲轟不負責任言詞。陳佩琪今天也再嗆陳時中。陳佩琪說,每次講到萊豬,常有人會在她臉書留言,「既然自稱醫師,反對就拿出有害證據!」陳說,酸民可能不太了解,應該是決定要進口給人民吃的決策者,要拿出無害的研究證據,而不是要反對者拿出證據,食安不是要採最高標準?台灣又沒鬧飢荒,有疑慮就應該不要進口、不要吃。陳佩琪也提到,她今天下午看到有一則電視新聞說:「每天100支(流感疫苗)配送到北市各健康中心,遭『外界』質疑獨厚聯醫服務的市長夫人陳佩琪?」陳佩琪今天也在臉書說,她相信市府會把疫苗優先送往各健康中心,因為健康中心分散各行政區,對分居各地市民較公平。陳佩琪說,過去不論是疫苗吃緊, 或疫苗太多要促銷, 都是以送聯醫院外門診部的健康中心,為第一優先考量。對於媒體報導,陳佩琪說,所謂的「外界」應該是指「某人」或「一群團體 」,她也公開問電視台,請說明「外界」是誰,請這個「外界」拿出證據和她公開對質,如此離譜不實的汙衊新聞,用膝蓋想也知道不是事實。陳佩琪說, 請具名「外界」是誰,讓市民知道疫苗配送,是不是和她這個市長夫人有關?但請電視台別跟她說,是路人甲說的,若路人甲說一聲就播,那麼她今天聽某一路人乙說「做這種新聞的電視台,應該要被下架關台」,請問要不要把路人乙說的從早播到晚?請認清別人的名譽也是名譽。
-
2020-10-17 新聞.食安拉警報
批標示豬肉產地政策 柯文哲:民眾在意的是有無萊劑
萊豬議題持續延燒。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天表示,豬肉是不是美國進口的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是有沒有含瘦肉精,不理解政府現在的規範為何是採標示產地,為何標示不是民眾在意的是否含瘦肉精。柯文哲今天出席民眾黨國家治理論壇致詞時指出,「源頭管理、明白標示」才是政府處理萊豬議題的正辦。柯舉例,就像台灣農業也會使用農藥一樣,但農藥放在大自然幾天會漸漸沒有;同理萊克多巴胺在血漿中衰竭是4小時,豬隻屠宰前三天不要投劑數值就會降低,如果可以在美國做好源頭管理,遠勝過在台灣抽驗,「美豬美牛進口是科學問題,應憑專業處理」。柯文哲說,美豬美牛沒什麼好吵,講清楚就好,但民進黨沒有講清楚。他也說,當年前總統馬英九在開放美牛時真的老實,讓民進黨在立法院鬧五天四夜,反倒這次蔡政府開放美豬,公聽會邀請衛福部長陳時中出席,陳時中都不理會。至於蘇內閣是否該為了萊豬立場和過去不同而道歉,柯文哲表示,藍綠互相打臉過去的立場,都應該向人民道歉;尤其是民進黨聲稱立場改變是因為時空環境不同,「覺得很好笑,以後我面對議員質詢也都可以用這句話」。
-
2020-10-15 新聞.食安拉警報
幼兒食用萊豬看濃度?游淑慧酸柯文哲「和陳時中同調」
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率盒餐食材業者、托嬰、幼教、補教、家長團體及學校共同宣示,新北0到18歲教養環境全面防堵萊豬,保障學童健康,團膳業者若用萊豬不排除永不續約。台北市長柯文哲中午率首長赴市議會國民黨團報告時,議員秦慧珠詢問北市怎麼做?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北市10月底前將會全面換約,公家機構先處理。秦慧珠說,看似台北市比較先,但非0到18歲教養環境全面防堵萊豬,還是侯友宜比較有擔當、有責任感;議員王鴻薇也問柯,針對 0~2歲托嬰中心、安親班、課輔中心,是否會要求使用國產豬?柯文哲說,這問題他一直沒有在政治上表態,因為他是一直搞不清楚民進黨怎麼做。柯文哲說,源頭不管理,後面變成肉鬆、貢丸,根本不可能管,這要誠實的講,做為中央政府,要說清楚進口要怎麼 進來,「最後該反映、我們還是會反映」。柯文哲說,0至2歲使用國產豬,北市原則是可以做,但他要很誠實的講,不可以做不到。王鴻薇說,要求用國產豬 ,為何做不到?若換約只有教育局在學校部分,這是中央教育部掛保證的,政府為何不能保證?要求就好了。柯文哲說,可以要求,但執行上會做不到,變成貢丸、肉鬆,北市沒有能力去檢查有沒有瘦肉精,這太困難,到現在 不知道中央進口怎麼管理,他沒有看到。若當源頭管理可以做不做,逼下面的做,「那時侯我們的態度是反抗、會站出來說這造成我們的困擾。」議員游淑慧追問,2歲以下幼兒是否適合食用萊豬,柯文哲說,所有藥物是看濃度,這要講要花時間,游淑慧說,看濃度是和陳時中一樣的步調?有安全的容許量?但台北市的是要求零檢出,柯應尊重北市的食安自治條例。延伸閱讀美豬吃下肚安啦?一睹官方保證與說法
-
2020-10-01 新聞.生命智慧
她交代千萬不要急救!家屬威脅不救要告...柯文哲忘不了她醒了被綁在床上激動表情
「醫生要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柯文哲市長自問,「園丁不能改變春夏秋冬,園丁只是讓花在春夏秋冬之間,開得好看一點;那醫生也沒有辦法去改變生老病死,醫生只是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好看一點。」「什麼叫死亡?」柯文哲市長時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他認為不如從另外一個角度,倒過來看:「你認為怎樣才算是活著?」過去他也時常拿這個問題來問學生,一個人怎樣才算是活著?是會呼吸、有心跳就算活著嗎?當「柯市長」還是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柯主任」的時候,前後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研究人工器官的發展,一個人沒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腸胃道等等,都能靠設備活著,但問題是,這樣的狀態,到底還算不算活著?柯市長說起行醫生涯中始終難忘的一段經歷,病人是一個50幾歲、罹患肺動脈高壓的婦人,沒有結婚,唯一的親人只有一個在台灣大學擔任教授的姪子。要治療肺動脈高壓,唯一的機會就是肺臟移植,但因為當時台灣捐贈器官的數量不多,要等到移植的機會並不高,於是婦人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千交代、萬交代:「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行的話,千萬不要給我急救,不要給我裝什麼葉克膜!」她的病情日益嚴重,有一天,血壓開始往下掉,醫院照例通知親人,沒想到她的姪子語帶威脅地告訴醫生,如果不幫她裝葉克膜,就要對醫生提告。外科加護病房的醫師迫於無奈,只能依照家屬意願進行急救,並且裝上葉克膜,因為「只有活人才會告我們,死人不會告我們。」病人被暫時救回來了,但醒來以後發現自己插管、裝了葉克膜,綁在床上不能動彈,她憤怒至極,激動地拍打病床,雖然後來她的生命只延長了半個多月,因為等不到肺臟移植而過世,但只要麻醉藥、鎮靜劑少一點,她一醒來就會生氣地拍打病床,這一幕,柯市長始終不能忘記。柯市長說,什麼叫「雙重弱勢」?生病已經是一種弱勢,此時又不能保護自己的權利,即使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也因為無力捍衛自己的權利,被迫接受自己已經拒絕的醫療,這就是雙重弱勢。醫生要有面對死亡的能力,以謙卑的心去面對醫療極限,而不是認為每一個病人都可以救得活。曾經有一個年輕醫生告訴柯市長:「柯P,我手術的病人沒有一個死掉的。」柯市長聽了開玩笑地回答他,「那是因為你開刀開得還不夠多。」這也讓柯市長深切地思考,到底醫生要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他難得感性地做出結論,「園丁不能改變春夏秋冬,園丁只是讓花在春夏秋冬之間,開得好看一點。醫生也沒有辦法去改變生老病死,醫生只是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好看一點。」醫生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不能左右生死,要深刻地去思考這個道理,才更能用一種謙卑的心情,來面對生死。※本文摘自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原文請點此
-
2020-09-22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人權/照護網整合 北市打造失智人權城市
昨天是國際失智症日,推估台灣至2060年,失智症人口將達85萬人,目前台灣失智症患者29萬人,截至今年6月,台北市失智人口約有3萬8千多人,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市將建構完整的失智照護網,不僅政府內部需要跨局處整合、更要公私協力,希望做到失智不失能,並尊重失智人權。北市府昨天也推出「失智者正面形象」影片,柯文哲指出,高齡社會,推估失智比率愈來愈高,如何建構失智老人系統是政府的大問題。除了醫療機構外,失智症照護要社區在地化,由社區布設照護據點,才能讓照護網絡完整。台北市「傳道會復生教會」是北市南港區失智照護據點,牧師張其嵩說,教會發現疑似失智個案約4至5位,主動關心後,決定成立失智據點,讓長者可以聚在一起。對失智患者來說,走出家裡,與人群互動刺激,才能延緩失智。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巫奉約表示,要促進失智症患者認知,可透過運動、藝術等照護,維持好的刺激,有助失智症患者腦部恢復以前的能力。去年有一位78歲長者,因腦水腫造成失智,行走坐輪椅,問安也需間隔1到2分鐘才有回應,經過據點照護,現在他已可拄拐杖自己行走,問候也反應正常。還有一名94歲老奶奶,原本話說不清楚、辨識圖卡能力也很弱,透過據點的刺激照護,現在奶奶的認知功能已經提升至60多歲。北市府呼應世界衛生大會通過的「2017-2025年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要打造尊重失智者人權的城市,推出「失智者正面形象」影片,鼓舞年輕失智者重返社會,轉化失智者刻板印象。衛生局副局長陳正誠表示,目前北市已有8處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及37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照顧者可洽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安排轉介服務資源,或以手機或市話直撥1966,申請長照服務。
-
2020-09-20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時中「吃豬睪丸變聰明」?營養師:吃多小心痛風
美豬議題延燒,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吃豬睪丸體力會變好、變聰明」;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天暗指陳時中失言,反酸「他念哪個醫學院?」陳時中昨說,這是一種民俗講法,他小時候常聽長輩這樣說,「這樣是要說長輩失言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質疑,那個年代的長輩還相信吃香灰治病、吃豬腦補腦、孕婦吃醬油小孩會皮膚黑,陳時中都認同嗎?況且那個年代的豬睪丸也不含瘦肉精,陳時中別再為美國人的豬,來教壞台灣的囝仔大小。對於豬睪丸論戰,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說,台灣傳統飲食習慣是以雞睪丸燉補食物為主,較少人會吃豬睪丸,很少聽到「吃豬睪丸會變聰明」;值得注意的是,豬睪丸燉湯後就變成高普林湯頭,有痛風病史的人最好盡量少喝。陳時中日前接受主持人謝金河專訪,提及台灣獨特閹割技術讓豬肉吃起來口感比較好,謝金河自稱小時候喜歡吃豬睪丸炸麻油,陳則笑說,「難怪你現在腦筋很好,體力又讚」。陳時中昨說,小時候都會聽到一些說法,吃什麼比較容易長得比較好、吃什麼會比較聰明等,也許大家太年輕沒有聽過,但像他年紀這麼大的,小時候長輩都是這樣說的。至於被酸念哪家醫學院?陳時中說,其實沒有必要,畢竟學歷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哪裡畢業實在沒什麼好談了,大家都畢業這麼久了,談哪裡畢業沒什麼意義。
-
2020-09-20 新聞.食安拉警報
吃豬睪丸變聰明惹議 陳時中:民俗說法
衛福部長陳時中近日受訪提到吃豬睪丸會變聰明惹議,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應是失言。陳時中今天受訪時說,這是民俗說法,兒時常聽長輩說起,要說失言「就是我的長輩失言」。因應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將開放進口,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節目專訪談相關政策,意外提到吃豬睪丸體力會變好、變聰明,引發民眾熱議。柯文哲昨天被問到是否認同此說法時,反問陳時中「念哪個醫學院」,認為應該是失言。陳時中今天下午出席2020第9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這是民俗說法,小時候常聽長輩提起,就像老一輩常說「吃什麼會長比較好,吃什麼會比較聰明」,只是一種說法。陳時中說,若要論及是否失言,「那就是我的長輩失言,大概不會吧」。至於柯文哲反問他念哪個醫學院,陳時中認為,都畢業這麼久了,學歷沒什麼好談的。
-
2020-09-07 新聞.食安拉警報
誰會買美豬?柯文哲:就是窮人
美豬將進口,衛福部公布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表示,美豬和台灣豬價格一公斤差約十五元,最後誰會買美豬?是窮人。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基層民眾最容易吃到價格低廉的美豬,品質把關確實很困難。柯文哲說,美豬一公斤卅元,台灣豬一公斤六十元,差了卅元,如果加上運費,兩者價差十五元,這種情形下最後誰會買美豬?就是窮人。他表示,美豬美牛問題,重點不在於標準是多少,政府常常講一大堆,卻不曉得怎麼做,因為不知道怎麼做,所以人民不信任政府,結果整個計畫都沒辦法執行,美豬美牛就是最大的例子。事先沒有溝通,只宣布要進口。民進黨過去批評馬英九政府看報治國,現在何嘗不是?先看民間反應怎麼樣,再決定標準訂多少,訂完後再看民間反應,再訂施行細則,這不是好的方法。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是科學問題,但「這個政府不想溝通」,不用討論、沒有公聽會,衛福部自己公布就實施,真是恍如隔世。國民黨想通過服貿還要半分鐘才引發太陽花學運,民進黨美豬開放連半秒都不必。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說,美豬價格很便宜,第一線攤商難免會加工以低價賣給消費者,基層民眾最容易吃到價格低廉的美豬,品質把關確實很困難,加工後很難追溯。他說,他常到基層小攤及小加工廠去看,美豬來源是不是能夠把產地標示出來,非常有疑慮。台聯台南市黨部前主委陳昌輝昨天率眾到台南仁德區奇美博物館,要向參加全國律師節慶祝大會的蔡英文總統陳情,希望收回特別命令,阻止含有萊克多巴胺美國豬進口。陳昌輝手拿一顆台灣豬的豬心說,過去馬英九當總統時,他為了美牛支持蔡英文如影隨形抗議,如今蔡英文當總統卻同意美豬牛進口,有如真心換絕情。
-
2020-08-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藍14縣市擬聯合普篩 柯文哲:結果都沒出來跟進什麼?
彰化縣衛生局主動篩檢無症狀居家檢疫者,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令政風處徹查,引發爭議。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批評「裝睡的政府叫不醒」,呼籲由國民黨執政14縣市實施聯合普篩,而國民黨副祕書長李彥秀也表示黨中央已在考慮此事。但台北市長柯文哲今表示,結果都還沒出來跟進什麼?看結果再決定。柯文哲上午參加民眾黨港湖服務處揭牌時受訪,對於國民黨執政14縣市擬實施聯合普篩,柯文哲說,還是一樣,像他是專業人士,他覺得這件事情應這樣,因為彰化縣府做了,等他把資料公布,然後專業人士聽一聽,既然已經做了,就看檢驗的結果,然後看結果怎樣再思考下一步。柯文哲說,其實新藥上市也要做臨床實驗,所以彰化做了就做了,就把他當作臨床試驗,然後看他結果怎樣,再思考要不要擴大,所以國民黨也不用急著說什麼14縣市都要跟進,結果都還沒出來跟進什麼?看結果再決定。
-
2020-08-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疫破洞?柯文哲:入境住一般旅館有兩大防疫缺失
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將隨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8月29日率約90人代表團訪台,這也是賀瑞普1年半之內第2度到台灣訪問。中國大陸表示,希望布拉格當局早日認識、並糾正錯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說,這次行程理論上應是機密,但不知媒體怎揭露出來,事先揭露會增加對方困擾,這次行程安排都會尊重中央。對於布拉格市長與捷克參議院議長代表團來訪人數約90人,是否將提高防疫規格?柯說,外國訪問團可以住大飯店,不住台北市的防疫旅館,因為要他們居家檢疫14天也不可能,但住大飯店,還是要整層租、並要有適當訓練的旅館飯店,還是要遵守台灣的防疫標準,不能隨便找飯店旅館住,必須要符合飯店旅館有適當的防疫訓練。柯文哲也提到,北市今天也發現一個入境管理的大漏洞,就是許多人入境時,並沒註明要住哪個地址,只寫「台北市」,若住一般旅館恐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一般旅館沒受過完整防疫訓練,防疫會有缺失;第二,若一般旅館讓居家檢疫者與正常旅客混居,也是相當大的問題。柯說,除非台灣繼續鎖國,不然就要面對疫情,現在台北市幾乎沒有本土感染,都是境外移入,對於市府發現的入境管理漏洞,柯文哲說,中央政府應該更嚴格管制入境旅客,一定要詳細填具到底住哪裡,要不住家裡,要不就住在防疫旅館,不應當有第三個地方。這就是中央、地方要合作的地方。柯文哲今天出席台北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線上論壇,受訪時做以上表述,對於這次線上論壇與會的城市首長中,也包括布拉格市長賀瑞普,柯文哲提到,台北市與布拉格是姐妹市,今年1月他到布拉格受熱烈招待,同樣這次賀瑞普訪台,他也會投桃報李,一定是竭誠歡迎他,也希望與台北市有交流活動,尤其他與賀普瑞都是醫生,兩個醫生講話,這也台北與布拉格很好的理由。
-
2020-08-10 新聞.健康知識+
並非中藥才有鉛中毒疑慮 專家提醒鉛汙染存在日常生活
前幾天傳出新聞,台中市議員因為長期服用添加了硃砂的中藥,所以造成體內的鉛累積過高,造成不適的症狀。一時之間讓大家對中藥憂心忡忡。其實,鉛是從很久遠以來就長期運用的一種重金屬,因為鉛好開採,又具有密度高、延展性高、柔軟好成形,熔點相對較低、而且不易氧化等特性,所以特別受到人類長期而廣泛的應用。鉛用在製作各種器物,如與銅製為合金銅器、水管、水晶玻璃、鉛酸電池、油漆、含鉛汽油等等,所以可以說鉛一直在人的周圍無所不在。一直到近年來才注意到它的毒性,鉛會在軟組織和骨骼中積累,會損害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損傷、老人失智,並會造成骨質異常以及傷害內臟如腎臟還會造成貧血,此外還可能引發生殖問題並影響兒童智商。因此也才從20世紀開始逐漸減少或禁止鉛的使用,像台灣直到2000年初才完全禁用含鉛汽油。所以很難想像,人類之前到底遭受了多久鉛的荼毒。不過說到鉛的危害,歷史上最有名的案例應該是羅馬帝國的淪亡了。許多歷史與考古學家相信「鉛中毒滅了整個羅馬帝國」。這又怎麼說呢?羅馬人可能長期飽受慢性鉛中毒之苦,所以可能身體並不健康,而精神上也出現狂亂貴公子的狀態、或是生不出小孩、或是生出來的小孩智力出現問題、或是容易夭折。後世研究分析這鉛中毒的來源主要有二:1.紅酒羅馬帝國的民眾承襲希臘文化,熱愛葡萄酒是舉世皆知,上自王公貴族、下自市民商人都愛喝酒,不僅是佐餐用,加了水也作為日常的飲料,根據研究,當時民眾一天可能要喝下2公升的葡萄酒。羅馬人相信,鉛可以讓葡萄酒更美味、也可以讓葡萄酒保存更久而不變質發酸,因此非常崇尚酒器、酒杯、釀酒器材要用鉛製的最為高級,然而,鉛是會慢慢溶出的,尤其是酒的酸性環境,溶出速度還會特別快,所以因此讓羅馬人的酒裡含有較高濃度的鉛。除此還不打緊,一個更做死的鉛來源,還是羅馬人自己刻意添加的。羅馬人承襲希臘技術,會使用鉛鍋,將葡萄汁(或酒)煮沸濃縮變成一種葡萄濃縮露,這個濃縮露叫做 Carenum, Defrutum,或是 Sapa,根據歷史記載,Carenum是將葡萄汁濃縮成原來2/3的體積,Defrutum就更濃了,是將葡萄汁(酒)濃縮成原來1/2的體積,而Sapa葡萄汁濃縮成原來1/3的體積。這種葡萄果露據說是一種藝術般的甘美,可以添加在葡萄酒裡,讓好的葡萄酒的美味更上一層樓,也可以讓劣質的葡萄酒變得可以入口,更可以讓葡萄酒可以保存更久;這種果露也普遍可以用在菜餚裡,讓乳豬、鴨肉、魚肉更鮮美、更耐放,所以羅馬軍團還會把肉或水果用這種果露醃漬起來,以利於行軍保存。而在熬製過程中,鉛鍋底還會留下很多白色的粉末,這種白色的粉末更是充滿了甜味,羅馬人把他們當成珍貴的代糖使用。然而,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種果露或是白色代糖是不折不扣的黑心食品添加物,因為這甜美的黑暗秘密,就是醋酸鉛。在葡萄汁(酒)長時間熬煮的過程中,鍋具的鉛會釋放出來,與葡萄汁(酒)中少量的醋酸反應成醋酸鉛,醋酸鉛固然味道很甜,也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作用,但是醋酸鉛卻是不折不扣的重金屬來源,吃多了當然會鉛中毒。而這種高級酒當然是王公貴族比較容易喝得到,所以反倒上流人士累積了更高的鉛在身體裡。於是乎,專家推論羅馬很多皇帝貴族苦於生不出子嗣;或是壽命不長,三十多歲就英年早逝;或是精神不太正常、常有瘋狂之舉,或許與喝酒有關。如以焚城亂倫著名的暴君尼祿,就是以愛喝葡萄酒著名。歷史頻道曾經在2009年的節目中,以包鉛的鍋具複製羅馬人的這種葡萄果露做法,發現果露中的鉛含量高達29,000ppb,以台灣食品法規規定飲用水的含鉛量標準為10ppb參考,這足足高出2900倍,而以天然果汁的含鉛量標準30ppb來比較,也是高出將近1000倍。長此以往,當然是相當危險的。而這種用鉛釀酒或是添加鉛的做法,其實並沒有隨著羅馬帝國的覆滅而消失,而是一直流傳於中古世紀的歐洲,人們也不以為怪,只是該改添加了更方便取得的一氧化鉛。一直到十七世紀初,一位名叫高克爾(Gockel)的醫生,發現飲用普瓦圖地區產的紅酒的人,普遍會產生腹絞痛、發燒、嚴重便秘、黃膽黃疸、四肢無力、無法言語、失去視力、精神錯亂、癱瘓甚至死亡。他判斷這種腹絞痛多發於嚴冬或是收成不好的季節之後,而這時候的酒特別需要添加一氧化鉛以提高甜度、掩蓋酒的不良風味,所以推斷這個怪病與鉛有關。奧騰堡公爵接受了他的觀點,開始禁止在葡萄酒裡添加鉛的做法,所以才讓這個風氣慢慢消失。但是考古學家在沈船裡發現中古世紀保存下來的酒,發現裡面仍有數百ppb的鉛含量,只能告訴我們,黑心添加物不會馬上消失,而鉛放個幾百年也不會消失。2. 鉛水管羅馬帝國的水利建設超越整個世代,很多甚至延用到當代。只是羅馬時代就已經採用用鉛包覆的水管了,而我們喝的水,因為裡面有溶解微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是呈現微酸性的,有利於鉛的溶出,所以這種鉛管日積月累之下,也會釋放鉛到水裡面,造成人體攝取到鉛。只是這樣的溶出量當然較低,比不上從酒喝來的量。學者Nriagu曾經估計,羅馬人每天大概攝取了250微克的鉛,其中從酒來的佔了180微克,其他的小部分才是從水等地方來。不過我們不能笑話羅馬人,因為直到今日,我們台灣的自來水還在用鉛管!2018年台北市長柯P還因此被修理過,【食安話題的膝反射-柯P與鉛水】台北市長柯文哲2018年5月23日時在自己的臉書直播中,談到鉛管更換的議題時表示,因為台北市很多水管還是含鉛的材質,而鉛中毒問題很大,尤其是「流量比較低的鉛水管,更容易含量過高而造成鉛中毒」所以說出一句「台灣瘋子太多,是不是鉛水喝太多?」這句話說出的隔日,媒體就大肆報導,柯文哲第二天回應,「自己講的都是真的」,鉛中毒確實「會影響神經發展」、「會發神經」。不過他也解釋,「問題沒有那麼嚴重;要喝很多才會這樣」。韋恩認為這是個很好的例子,只要談到疑似毒化物時,大家就用本能的反射性反應去談它。這個膝反射模式是,某項汙染物被拿出來談時,所謂專家(通常是毒物科醫師、名嘴、教主等等)就會說反射式的說「某某某有毒,吃了會得XXX病」,然後媒體就會大肆渲染,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但是,其實他們通常不會講出的後半段是,其實吃某種東西要得病的條件是,必須要每天吃很大量,然後還要累積很久。就像柯P第二天才補充說的「問題沒有那麼嚴重;要喝很多才會這樣」。有學者Nriagu曾經估計,羅馬人每天大概攝取了250微克的鉛,其中從酒來的佔了180微克,其他的小部分才是從水等地方來,這樣造成羅馬人的血鉛到達50微克/100毫升的高量。而現在各國鉛的警戒標準是血鉛不得超過10微克/100毫升,所以可以說,羅馬人普遍有鉛中毒的可能。從另外的考古生化學家的研究也可以發現,羅馬時期人們骨骼裡的鉛含量非常高。英國學者分析同一地點挖掘出來的骨骼,但是時間從新石器時代到中古時代晚期的不同年代後發現,羅馬時代之前(新石器、銅器、鐵器)時代的骨骼含鉛量相對較低,低於目前WHO建議標準(兒童骨骼中的鉛不應超過1毫克/公斤)。而到了羅馬時期,樣本裡的鉛含量就提高到中位數3.61毫克/公斤,而有的樣本竟然高達22毫克/公斤,這已經超過WHO認定鉛中毒等級(10毫克/公斤)的兩倍了。這骨骼含鉛的趨勢過了羅馬時期又大幅下降,直到中古世紀晚期才又升高。所以我想這也是古代羅馬人感嘆「為什麼奴隸吃的比主人差,但是往往比較健康,活得也比較久」我想這跟少喝葡萄酒不無關係,當然跟奴隸有運動、不過胖也有很大的貢獻。鉛的代謝排除不是很容易,所以我們能做的還是盡量避免鉛的汙染,所以食安管理上重金屬汙染特別是重點,此外也要注意食品容器得減少鉛的存在,像以前會用水晶玻璃盛酒,現在知道水晶玻璃是一種鉛玻璃,會有鉛汙染的風險,所以應該都避免掉了。此外避免含鉛塗料、做好電池回收等等,都與我們自身的安全有關,因為鉛中毒,不僅傷害內臟與大腦,還會禍延下一代,不可不慎。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8-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二波疫情 台中台南擴大戴口罩
國內檢出外籍人士感染新冠肺炎,地方首長不敢掉以輕心。台南市重新要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室內須戴口罩,宣導兩周後開罰;台中市今起也啟動KTV等五場所口罩及實名制。新北市長侯友宜再度呼籲入境全面篩檢,他說,再不趕快做就為時已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已宣布,在電梯、補習班、電影院、K書中心、KTV等五大場所,務必戴口罩。指揮中心支持地方政府擴大戴口罩的規定,呼籲民眾配合。不過,對於多位地方首長要求入境全面篩檢,莊人祥說,目前防疫策略仍不會調整。另外,對於比利時工程師一案,擴大採檢接觸者共四百卅七人,其中三百廿八人核酸檢測陰性,一○九人仍檢驗中;血清抗體已驗五十二人,都是陰性。等於暫時找不出感染源,也暫時沒有新增感染者。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專家警告隨時可能有第二波疫情,今起台南市室內場所如未能保持社交距離,須戴口罩,宣導兩周後取締,違規業者將被罰款或停業;下一步,可能考慮對娛樂場所實施更高強度限制。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宣布啟動專案,針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的KTV等五個加強戴口罩的場所,進行防疫加強措施與實名制。她說,這麼做是要把防疫的線再拉緊一點、再加強一些,以免大家心情鬆懈。新北市長侯友宜多次呼籲入境者全面普篩,一直未被中央接受。侯友宜說,如果阻絕於境外沒做好,萬一境外移入造成第二波攻擊,後果不堪設想。盧秀燕和黃偉哲也呼籲,不論國人或國外商務客入境,除居家隔離,還要強制篩檢防疫。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普篩要用哪一種普篩?這涉及專業,還是交給專業解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參加座談指出,即使入境後五天、七天採檢,還是有社區傳播的風險,就像最近這些「被漏掉」的案例,若民眾不能接受,政策無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