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本土病例
共找到
749
筆 文章
-
-
2022-08-02 焦點.元氣新聞
2022上半年十大熱搜疾病!新冠肺炎、猴痘無懸念 最讓女性困擾的這疾病也入榜
上網「搜尋」已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查資料、看餐廳評價,當然也包括搜尋健康知識或認識疾病。元氣網是國內最早建置「疾病百科」的健康網站,透過強大的編採團隊收集整理,並將艱澀的專業用語正確轉譯,且所有內容皆經國內權威專家審閱。元氣網自八月改版,擴大充實疾病百科內容,並請十位名醫分析上半年十大搜尋疾病:1. 新冠肺炎審稿專家:長庚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今年上半年元氣網搜尋疾病第一名是新冠肺炎,這一點兒也不意外。自2020年新冠病毒自大陸武漢擴散,全球即壟罩在疫情之下,國內2021年雖面臨社區感染,但真正帶來全面衝擊是今年的Omicron變異株造成的大流行。截至七月底,全台累計染疫人數逾四百萬人。從聞之色變到全台近五分之一染疫,新冠肺炎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傳染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新冠肺炎」,從冠狀病毒家族開始介紹,到最新診斷與治療,由感染科權威、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審閱。黃玉成表示,新冠病毒一開始來勢洶洶,但隨著病毒演化和大家透過疫苗接種建立防護力,病毒致死率持續下降,甚至可望低於流感病毒,如同其他冠狀病毒感染後引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也因此,防堵思維漸漸轉為與病毒共存,可預見各項防疫措施將漸放寬或取消。至於疫苗,年底可能會有次世代疫苗可供選擇,不同於目前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設計,次世代疫苗有助預防Omicron;未來是否會如同預防流感,需要每年預測病毒株設計疫苗?需持續監測病毒演化,如果只是引發輕症,或許連接種疫苗都不必。不過,如今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於七月廿九日表示,全球疫情下降,但日本、韓國病例屢創新高,預估台灣未來也可能單日新增五萬例,須觀察鄰國死亡率、重症比例、醫療量能等,八月暫時維持現行防疫措施,並持續監測國內BA.4、BA.5個案。>>看詳細2. 猴痘審稿專家:高醫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全球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尚未停歇,又出現新的傳染病威脅──猴痘,猴痘病例多發生在歐美,但國內也出現境外移入病例,讓國人大為緊張。「猴痘」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二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猴痘」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審閱。李敏生請大家不要太過憂心,猴痘目前在歐美案例較多,國內雖有境外移入案例,但在醫師警覺下,很快被攔截,並未擴散。天花和水痘皆經由空氣傳播,目前認為猴痘傳播力有限,大多透過特定接觸或同住親密家人飛沫傳播,且國內尚無本土病例,有歐美等猴痘病例較多地區旅遊史者,若出現症狀,必須特別留意。猴痘初期症狀並不典型,若有相關旅遊史,一旦生殖器和會陰部出現皮疹,就要提高警覺,猴痘的皮疹和手足口病的疹子有點類似,但手足口病通常只出現在四肢,與猴痘不同,可作為鑑別診斷參考。>>看詳細3. MIS-C審稿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隨幼兒感染新冠病毒比率增加,臨床「MIS-C」患者也有增加趨勢,「MIS-C」來勢洶洶,台大兒童醫院曾收治兩名因此出現中風症狀的案例,特別舉行記者會呼籲大家不可輕忽。在此之前,大家從未聽過「MIS-C」,「MIS-C」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三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MIS-C」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審閱。黃立民表示,兒童感染比率升高,代表Omicron對孩子殺傷力不容小覷。台大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則指出,新冠病毒進入家庭後,兒童被感染機率高達九成,而成人感染率大約七成七。兒童症狀大多是發燒,最高溫度達39.2度,平均發燒2到3天,也有相當比率出現喉嚨痛,其他還有腹痛、胃口減少、活力變差等症狀。確診者多12歲以下,男比女多,幾乎都沒有打過疫苗。指揮中心已將六個月至五歲兒童納入疫苗接種對象,黃立民表示,目前預防MIS-C最好的辦法仍是接種疫苗;由於MIS-C經常出現在感染後二到六周,也請家長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帶孩子就醫。>>看詳細4. 痔瘡審稿醫師:郵政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痔瘡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第四名疾病,也是前五名中唯一和「疫情」較無關聯的疾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痔瘡」,由郵政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審閱。根據健保統計全台醫院所執行痔瘡手術數量,洪樹玉可說是全台灣看過最多「人體菊花」的醫師,他也特別在元氣網分享保養肛門、痔瘡的獨門見解。洪樹玉建議,不管男女,如廁用衛生紙擦拭肛門後,可將衛生紙摺成一小塊,放在會陰附近,以手指按壓20次,可有效舒緩局部充血的肛門組織。如果經濟能力許可,不妨設置免治馬桶,解便時先沖水,且選擇水量較大的水柱來沖洗肛門,同時可以濕潤肛門及大便,讓糞便不乾不硬,容易滑出體外,無需用力擠便。有痔瘡的人如何選擇運動?洪樹玉表示,對痔瘡有益的運動包括快步走、慢跑、輕鬆運動、韻律體操、游泳等;有些運動則不宜,例如舉重、高爾夫、溜冰、滑雪、拳擊、角力、橄欖球、足球等。>>看詳細5. 心肌炎審稿專家:台中榮總院長、心律不整權威陳適安為了對抗新冠病毒,去年全民大規模接種mRNA疫苗,但接種後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大家都很關切,「心肌炎」也因此成為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五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心肌炎」由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負責審稿。身為國際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多次協助指揮中心舉辦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研討會,並擔任主持人,透過研討會進行學術討論與衛教宣導。根據研討會討論,國內、外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後僅極少數人,小於萬分之一會發生心肌炎,心肌炎好發於年輕、男性及第二劑疫苗注射後,症狀大多發生於疫苗施打後一周內,治療後大部分是輕症、短時間可恢復,死亡率約1%,低於病毒性心肌炎的死亡率5%到30%。台中榮總副院長、兒童心臟權威傅雲慶也提醒民眾心肌炎早期症狀,一旦出現,及早就醫:1、胸痛、胸口壓迫感、胸悶2、心悸、心跳過快或過慢、不規則3、呼吸急促或困難4、運動耐受不良、體力變差5、暈厥、昏厥>>看詳細 6. 大腸癌審稿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大腸癌連續多年盤踞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110年死因統計,位居癌症 死因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肝癌;雖然各年齡層都有大腸癌患者,但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比率不低。「大腸癌」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六名,「疾病百科」中的「大腸癌」由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審稿。梁金銅曾受訪指出,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看詳細 7. 胃潰瘍審稿專家: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胃潰瘍」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七名,「疾病百科」中的「胃潰瘍」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審稿。台大院長吳明賢是國內腸胃科權威,他曾帶領團隊和台灣幽門桿菌及胃腸疾病聯盟,發表幽門螺旋桿菌除菌的最佳一線療法及二、三線救援治療,且臨床應用收到極好成效,過去數十年,台灣消化性潰瘍發生減少七成以上,馬祖經驗更發現胃癌減少了五成以上。消化性潰瘍已非慢性病,若能正確診斷,依病因做適當診治,大多數患者都能痊癒。若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沒有服用導致潰瘍藥物的患者,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糖尿病、罕見的免疫疾病,或是胃癌、胃泌素瘤等可能導致潰瘍不易痊癒的疾病。另外,建議採取清淡且規律的飲食,少吃刺激、辛辣、太油、太甜、糯米製品、飲用咖啡及柳橙汁,避免菸酒,讓腸胃道不適症狀減少。>>看詳細8. 白帶審稿專家: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白帶是女性陰道分泌物的俗稱,許多女性為白帶的顏色和氣味苦惱,白帶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八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白帶」,由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審閱。鄭丞傑說明,很多人認為有白帶就不好,其實正常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只是正常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如果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或是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且呈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等,建議就醫治療。白帶透露不少女性的健康訊息,鄭丞傑說,透過白帶診治疾病是婦產科醫師的基本功。至於女性要避免陰道感染,有個簡單卻常被忽略的動作,那就是如廁後擦拭及沖洗方向,應該由前往後,避免把肛門細菌帶到陰道。>>看詳細9. 不寧腿症候群審稿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不寧腿症候群」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九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不寧腿症候群」由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審閱。不寧腿症候群帶來的困擾可能非患者難以想像,有人每晚至少得起床三次,有人在睡前必須按摩雙腿一、兩個小時,以減輕疼痛。門診中不少夫妻一起就診,患者被另一半抱怨,雙腿不停亂動、亂踢被,吵得自己不能睡。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影響部位以下肢為主,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會出現如蟲爬或燒灼刺痛等不適感,症狀卻在活動時改善。如何避免? 缺鐵患者應考慮適度補充鐵劑、 盡可能避免多重藥物使用(超過5種藥物需要醫師評估是否有可移除之藥物),以減少藥物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盡可能控制好糖化血色素,避免神經病變、再來就是咖啡、酒精攝取適量。另外,減少不寧腿症候群發作,除了不要在晚上攝取會讓人興奮的物品,像咖啡因、酒精、避免可能誘發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藥物、止吐藥等。許多人認為運動有助改善,許晉譯提醒,規律運動很重要,但不要選擇在睡前進行運動。>>看詳細10. 肺腺癌審稿專家: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肺腺癌」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十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肺腺癌」,由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審閱。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以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女性得肺腺癌機率比男性高。在臺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並不吸菸,超過九成得肺癌的女性都不抽菸,而且近十年有年輕化的趨勢。LDCT對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敏感性高,衛福部於2022年7月起,提供有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者,每2年一次免費補助篩檢,對象包括: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30年以上,且1天1包以上,或1天吸菸3包,持續10年,並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陳育民也提醒,預防肺腺癌,應該戒菸並拒吸二手煙、注意減少接觸廚房油煙、避免化學物質毒害、出門戴口罩預防空汙。>>看詳細>>想要瞭解更多的疾病訊息,請見元氣網疾病百科https://health.udn.com/health/disease_list
-
2022-08-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中重症雙創新低 今本土個案新增1萬6352例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降溫,確診數和中重症人數雙創新低。今天新增本土個案1萬6352人,是4月30日以來、相隔93天最低;中重症則新增39人,為5月3日以來最低。另新增境外移入個案232例,死亡個案36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仍以緩慢的方式下降,整個疫情趨勢到平穩的階段。死亡個案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35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24人超過80歲以上。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1055例,死亡8110例。今日新增1萬6352例本土病例,7802例男性,8541例女性,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831例),台中市(1,987例),桃園市(1,840例),高雄市(1,622例),台北市(1,574例),台南市(1,313例),彰化縣(740例),苗栗縣(539例),新竹縣(500例),屏東縣(442例),雲林縣(427例),新竹市(396例),宜蘭縣(358例),南投縣(322例),嘉義縣(320例),花蓮縣(294例),基隆市(236例),嘉義市(216例),台東縣(182例),澎湖縣(112例),金門縣(91例),連江縣(10例)。今日新增3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9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5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0日至7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0日至7月29日。今日新增23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31例男性,10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奧地利(5例)、越南(4例)、日本、泰國及義大利(各2例)、韓國、美國、菲律賓、印度、中國及馬來西亞(各1例),另21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1日至7月3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60萬4761例確診,分別為2萬0283例境外移入,458萬442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963例死亡病例,其中8,94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74例、台北市1,034例、台中市878例、高雄市815例、台南市700例、桃園市665例、彰化縣527例、屏東縣372例、雲林縣265例、南投縣258例、基隆市207例、苗栗縣199例、嘉義縣195例、宜蘭縣179例、花蓮縣148例、嘉義市146例、新竹縣137例、台東縣131例、新竹市85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7-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緩降!今本土+2萬824例及245境外 34染疫死亡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緩降,今天新增本土個案2萬824例及245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較昨天病例數下降2.1%、較上周日下降3%。今日新增2萬824例本土病例,包含9645例男性,1萬1172例女性,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673例),台中市(2,577例),桃園市(2,258例),台北市(2,061例),高雄市(1,979例),台南市(1,645例),彰化縣(999例),屏東縣(653例),新竹縣(630例),苗栗縣(542例),新竹市(526例),雲林縣(495例),嘉義縣(416例),宜蘭縣(405)例,花蓮縣(390例),南投縣(375例),基隆市(331例),嘉義市(284例),台東縣(263例),澎湖縣(156例),金門縣(151例),連江縣(15例)。今日新增3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9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3例具慢性病史、16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6月23日至7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12日至7月28日。今日新增24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47例男性,9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感染國家為新加坡(4例)、印度及美國(各3例)、泰國、柬埔寨、日本、澳大利亞及埃及(各2例)、越南及印尼(各1例),另22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4日至7月3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58萬8185例確診,分別為2萬54例境外移入,456萬807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927例死亡病例,其中891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64例、台北市1,030例、台中市872例、高雄市811例、台南市696例、桃園市665例、彰化縣526例、屏東縣370例、雲林縣265例、南投縣258例、基隆市207例、苗栗縣199例、嘉義縣194例、宜蘭縣179例、花蓮縣148例、嘉義市145例、新竹縣137例、臺東縣128例、新竹市85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7-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1273 境外+228 增加60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萬150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1273例本土個案及22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0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病例數較昨天減少約1700例,降幅約7.4%,相較上周六減少約1074例,降幅4.8%。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1,273例本土病例,為9,875例男性、11,385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750例),台中市(2,770例),桃園市(2,164例),高雄市(2,163例),台北市(2,067例),台南市(1,717例),彰化縣(1,066例),苗栗縣(612例),屏東縣(603例),新竹縣(585例),新竹市(549例),雲林縣(523例),宜蘭縣(434例),花蓮縣(430例),嘉義縣(347例),南投縣(328例),基隆市(311例),台東縣(284例),嘉義市(238例),澎湖縣(167例),金門縣(147例),連江縣(18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6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7例具慢性病史、42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4日至7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2日至7月27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2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23例男性、10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0例),美國、泰國及德國(各4例),新加坡及印尼(各3例),比利時、馬來西亞、西班牙及法國(各2例),菲律賓、芬蘭、愛爾蘭、英國、香港、羅馬尼亞及韓國(各1例),另18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6日至7月2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794,18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220,482例排除),其中4,567,122例確診,分別為19,808例境外移入、4,547,26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89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87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62例、台北市1,030例、台中市866例、高雄市807例、台南市692例、桃園市665例、彰化縣524例、屏東縣369例、雲林縣262例、南投縣256例、基隆市207例、苗栗縣199例、嘉義縣190例、宜蘭縣178例、花蓮縣147例、嘉義市144例、新竹縣137例、台東縣126例、新竹市84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8月維持現行防疫措施 王必勝:BA.5單日可能5萬例
國內是否會再8月放寬防疫措施及邊境政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因鄰近國家疫情升高快速,要觀察後續產生效應,包括死亡率、重症比例、醫療量能等,8月暫時維持現行措施,國內會持續監測,預期產生BA.5、BA.4個案,觀察後會再考慮邊境放寬措施。王必勝表示,本土BA.5案例目前累計11例,與機場接機相關有7例,包括北部1例、南部3例。陸續有本土病例發生的話,會跟大家報告。王必勝說,世界疫情這周整體是稍微下降一點,東亞國家陸續屢創下高,甚至還沒看到高峰,像是日本、南韓病例都相當多,但台灣跟其他國家不太一樣,屆時單日5萬例是有可能會發生。疫情趨緩,各地進行中元普渡到廟宇拜拜,是否會再鬆綁宗教活動?王必勝說,目前會依照現行措施辦理,因現在措施已經很少,不會影響活動進行,若不能保持不特定社交距離,還是要戴口罩、勤洗手,暫時不會做相關改變。近期有基層藥局反映,協助中央保管、發放抗病毒藥物,因保管不當收到中央來函要賠償,基層抱怨協助防疫獎金還沒拿到,就先談罰則,甚至罰則比抗病毒藥物還貴,紛紛寒心退場。對此,王必勝說,指揮中心有職責與義務對防疫物資做管理辦法,包括藥物跟疫苗,這件事不是只針對藥局,也針對醫療院所,若病人遺失藥物如何處理等,都有相關規定,若是不可抗力因素、也非故意,都不會處罰;至於醫事人員獎金會盡快發放。有醫護反應戶頭收到獎勵金「僅67元」,王必勝說,獎勵津貼都是依照指引發放給醫療院所,內部依照規則發放,希望醫院可以妥適分配,至於此個案收到金額是否錯誤、切帳問題、或者為補發,我們會去了解,「大家都是公平的」。
-
2022-07-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下降趨勢趨緩!本土+2萬2983例、境外+306 死亡+5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萬328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2983例本土個案及30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7例死亡。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昨天新增本土病例22983人,裡面數字跟前幾天差不多,還是有小幅下降,下降趨勢趨緩,境外變多新增306例,國際疫情也在增加中,死亡個案57例,跟之前差不多,死亡整體有陸續下降趨勢。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2,983例本土病例,為10,431例男性、12,540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065例)、台中市(2,685例)、桃園市(2,392例)、高雄市(2,313例)、台北市(2,299例)、台南市(1,906例)、彰化縣(1,135例)、屏東縣(719例)、新竹縣(657例)、苗栗縣(643例)、雲林縣(636例)、新竹市(551例)、宜蘭縣(512例)、花蓮縣(446例)、嘉義縣(436例)、南投縣(363例)、基隆市(326例)、嘉義市(301例)、台東縣(278例)、金門縣(169例)、澎湖縣(139例)、連江縣(12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1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4例具慢性病史、37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2日至7月26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4日至7月26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0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6例男性、15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別自美國(12例)、澳大利亞、菲律賓及越南(各7例)、德國(6例)、荷蘭及馬來西亞(各5例)、法國及加拿大(各4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柬埔寨、泰國及日本(各3例)、義大利、新加坡、巴基斯坦及英國(各2例)、土耳其、哥倫比亞、南非、中國、印度、比利時及印尼(各1例),另22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9日至7月2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754,88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202,581例排除),其中4,545,636例確診,分別為19,571例境外移入、4,526,01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83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81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55例、台北市1,026例、台中市860例、高雄市798例、台南市685例、桃園市661例、彰化縣520例、屏東縣366例、雲林縣261例、南投縣253例、基隆市206例、苗栗縣194例、嘉義縣188例、宜蘭縣177例、花蓮縣147例、嘉義市143例、新竹縣136例、台東縣125例、新竹市84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3822下降趨緩 境外149例、增62死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在2萬例上下徘徊,今天新增本土個案2萬3822例、境外移入個案149例;另增死亡個案62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土病例跟上周四比減少1085例、差距4.4%,疫情還是有下降,但整個趨勢趨緩。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1056例男性、1萬2757例女性、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168例),台中市(2,940例),台北市(2,460例),桃園市(2,385例),高雄市(2,340例),台南市(1,898例),彰化縣(1,137例),苗栗縣(712例),屏東縣(699例),新竹縣(689例),雲林縣(592例),新竹市(580例),宜蘭縣(536例),花蓮縣(456例),基隆市(438例),南投縣(431例),嘉義縣(429例),嘉義市(281例),台東縣(276例),金門縣(200例),澎湖縣(155例),連江縣(20例)。今日新增6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6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61例具慢性病史、38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25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5日至7月25日。今日新增14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83例男性、6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英國(8例)、越南(5例)、泰國(4例)、菲律賓、美國及日本(各3例)、盧森堡、法國、馬來西亞及德國(各2例)、義大利、法羅群島、匈牙利、新加坡、委內瑞拉、中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另108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8日至7月2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52萬2365例確診,分別為1萬9265例境外移入、450萬304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776例死亡病例,其中876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51例、台北市1,022例、台中市851例、高雄市793例、台南市677例、桃園市655例、彰化縣516例、屏東縣363例、雲林縣257例、南投縣252例、基隆市205例、苗栗縣192例、嘉義縣186例、宜蘭縣177例、花蓮縣147例、嘉義市143例、新竹縣136例、台東縣123例、新竹市84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7-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5521 指揮中心:疫情整體緩慢下降
國內今天新增本土個案2萬5521例、境外移入個案171例,另新增死亡28例,是5月15日以來再度降到二字頭。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和昨天差不多,但相較上周三低一些,整體呈緩慢下降趨勢。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1812例男性、1萬3695例女性、1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504例)、台中市(3,168例)、桃園市(2,680例)、高雄市(2,630例)、台北市(2,573例)、台南市(2,032例)、彰化縣(1,231例)、屏東縣(781例)、苗栗縣(750例)、新竹縣(694例)、雲林縣(631例)、宜蘭縣(609例)、新竹市(603例)、嘉義縣(497例)、花蓮縣(460例)、南投縣(424例)、基隆市(346例)、嘉義市(322例)、台東縣(280例)、澎湖縣(151例)、金門縣(146例)、連江縣(9例)。今日新增2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25例具慢性病史、18例未接種三劑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2日至7月2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4日至7月24日。今日新增17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71例男性、10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泰國(12例)、美國(10例)、越南及菲律賓(各5例)、荷蘭(3例)、印尼、柬埔寨及中國(各2例)、土耳其、新加坡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另12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8日至7月2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49萬8416例確診,分別為1萬9120例境外移入、447萬924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714例死亡病例,其中8,69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44例、台北市1,014例、台中市844例、高雄市785例、台南市677例、桃園市651例、彰化縣512例、屏東縣360例、雲林縣257例、南投縣250例、基隆市205例、苗栗縣189例、嘉義縣186例、宜蘭縣173例、花蓮縣146例、嘉義市141例、新竹縣134例、台東縣119例、新竹市83例、澎湖縣18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7-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高雄BA.5群聚 專家:如疫情可控八月底確診降八千以下
國內出現第二例新冠病毒變異株BA.5本土病例,且接觸者已出現16人陽性,疑似出現社區傳播。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若BA.4、BA.5在台灣造成流行,最快八月中旬,單日確診就會回到3萬例;但如本土疫情不受BA.4、BA.5變異株影響,地方流行可望於8月31日下降至單日八千例以下,9月30日降至五千例以下。陳秀熙今於「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節目表示,疫情是否能控制視指標基礎再生數受到有效接觸、傳播機率以及傳染期影響。Omicron變種株因有免疫逃脫特性,導致有效接觸、傳播機率上升,加上快速散布的特性也造成有效接觸、傳播期及速度上升。不過根據模型推估,若BA.4、BA.5未在台灣造成大流行,8月底單日確診有望跌至7996例,9月底則有望降至4912例。但陳秀熙強調,這是在國內未受BA.4、BA.5影響得到的結果。他說,BA.4、BA.5雖然在國內不會造成像六月一樣的大流行,但可能轉為地方流行。而對台灣的疫情樂觀主要是因為台灣先前BA.2疫情流行快,七月初走入地方流行後下降也快,加上醫療量能有極大改善且追加劑已達七成以上。不過陳秀熙提醒,依據模型推估,當變異株占率提升至五成後,感染率將顯著增加六成、住院率將增加15%,加護病房則增加17%;所幸在死亡部分,並未有顯著差異。
-
2022-07-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BA.5群聚 再增4職場感染
新冠疫情昨新增二萬四七九O例本土個案、二八一例境外移入個案,中重症六十八例、卅七人死亡則雙創五月十七日以來新低。但高雄某造船廠男性員工感染BA.5變異株,引發關注,除了原本匡出家人及同事等十二人陽性,昨職場接觸者再增四人確診,病毒基因定序正在比對中,若確認也是BA.5,將是國內首樁BA.5社區群聚案。「這是星星之火(高雄BA.5群聚事件),台灣疫情正面臨另一波海嘯。」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說,政府與民眾應做好準備,將下一波疫情所帶來的傷害降至最多。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推估,八月中到八月底變異株可能大流行,屆時單日確診人數可能一至兩萬,最多可到三萬人。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孟志說,BA.4、BA.5已成全球盛行的主流病毒株,相較於Omicron,「免疫逃脫」風險較高,且傳染力統計高於Omicron約四成,症狀較明顯,但許多盛行國家地區研究,並無發現有顯著高於Omicron的重症或死亡風險。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疫情在社區裡出現到開始上升,需一段時間,若本土病例數再次攀升,或社區病毒檢測發現BA.5定序占比明顯上升,這就是BA.5疫情流行警訊。為防堵擴散,高市衛生局針對該船廠員工進行第二次採檢,再發現四例確診,其中兩例五月曾確診,Ct值約卅五,研判屬陰陰陽陽階段;另兩例Ct值分別為廿八點五及卅五。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國內仍處於社區感染,難認定這四人是否近期感染,尚待進一步定序。羅一鈞研判,該起感染事件應是工作人員登上靠岸船隻引發的職場感染,仍需等定序出爐,才能做出綜合研判。高雄市長陳其邁說,造船廠整體及現在高雄疫情未進一步擴散,BA.5感染必定是從境外,但這屬第幾波,因目前無很明顯接觸明確感染源,所以看不出來。至於中重症個案,包括兩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一為兩歲男童,另一例為五歲男童,目前均在一般病房治療中。
-
2022-07-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4790例 莊人祥:較上周下降11.8%
國內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本土個案2萬4790例、境外移入個案281例;另增37例死亡,為5月17日以來新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較上周減少兩千例,下降11.8%,雖有下降趨勢但較緩一些。今日新增本土病例,1萬1769例男性,1萬3011例女性,1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939例),台中市(3,120例),高雄市(2,584例),台北市(2,523例),桃園市(2,211例),台南市(2,047例),彰化縣(1,265例),屏東縣(870例),雲林縣(756例),苗栗縣(725例),宜蘭縣(651例),新竹縣(583例),嘉義縣(551例),花蓮縣(544例),新竹市(492例),南投縣(465例),基隆市(374例),嘉義市(357例),台東縣(314例),金門縣(256例),澎湖縣(149例),連江縣(14例)。今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0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5例具慢性病史、28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8日至7月23日。今日新增28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58例男性,12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英國及越南(各12例)、新加坡(11例)、美國及德國(各6例)、西班牙(5例)、印度、泰國及柬埔寨(各4例)、荷蘭及印尼(各3例)、土耳其、瑞士、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各2例)、義大利、阿曼、愛爾蘭、中國、韓國及日本(各1例),另19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30日至7月2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47萬2755例確診,分別為1萬8950例境外移入,445萬375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686例死亡病例,其中8,67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42例、台北市1,009例、台中市843例、高雄市785例、台南市672例、桃園市648例、彰化縣510例、屏東縣358例、雲林縣256例、南投縣248例、基隆市205例、苗栗縣188例、嘉義縣186例、宜蘭縣173例、花蓮縣146例、嘉義市139例、新竹縣134例、台東縣117例、新竹市83例、澎湖縣18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7-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1萬6921本土個案 確診數再度降兩萬例以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趨緩,本土個案再探兩萬例以下。今天新增本土個案1萬6921例,是4月30日以來最低;另增境外個案206例、死亡個案53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境外移入個案增加呼應國際疫情上升的趨勢。今日新增例本土病例為7981例男性,8931例女性,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955例),台中市(2,051例),桃園市(1,847例),高雄市(1,767例),台北市(1,727例),台南市(1,380例),彰化縣(830例),新竹縣(479例),苗栗縣(478例),屏東縣(452例),雲林縣(439例),宜蘭縣(361例),嘉義縣(337例),新竹市(336例),南投縣(324例),花蓮縣(309例),基隆市(237例),嘉義市(182例),台東縣(171例),金門縣(125例),澎湖縣(118例),連江縣(16例)。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9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8例具慢性病史、35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6月1日至7月22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8日至7月23日。今日新增20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11例男性,9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越南(5例)、泰國(3例)、美國(2例)、澳大利亞及菲律賓(各1例),另19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4日至7月2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44萬7707例確診,分別為1萬8667例境外移入,442萬898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649例死亡病例,其中863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36例、台北市1,008例、台中市840例、高雄市784例、台南市664例、桃園市647例、彰化縣508例、屏東縣355例、雲林縣255例、南投縣248例、基隆市204例、苗栗縣188例、嘉義縣182例、宜蘭縣172例、花蓮縣146例、嘉義市137例、新竹縣132例、台東縣116例、新竹市83例、澎湖縣18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2萬1460例本土個案 羅一鈞:確診數較昨日下降4%
本土新冠肺炎今天新增2萬1460例、境外277例,死亡65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個案較昨天下降4%。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9897例男性、1萬1554例女性、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747例),台中市(2,632例),桃園市(2,270例),台北市(2,204例),高雄市(2,147例),台南市(1,771例),彰化縣(1,020例),屏東縣(627例),新竹縣(624例),宜蘭縣(575例),苗栗縣(554例),新竹市(526例),雲林縣(525例),嘉義縣(435例),花蓮縣(353例),南投縣(342例),基隆市(327例),嘉義市(249例),台東縣(222例),金門縣(188例),澎湖縣(102例),連江縣(20例)。今日新增6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63例具慢性病史、47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2日至7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7月21日。今日新增27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65例男性、11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歲多歲,分別自美國及新加坡(各6例),泰國及越南(各4例),日本、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及德國(各2例),印度、柬埔寨、韓國、西班牙、香港、印尼及中國(各1例)移入,另24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4月19日至7月2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43萬583例確診,分別為1萬8464例境外移入、441萬206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596例死亡病例,其中8,58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33例、台北市1,006例、台中市835例、高雄市776例、台南市658例、桃園市643例、彰化縣505例、屏東縣354例、雲林縣253例、南投縣246例、基隆市204例、嘉義縣180例、苗栗縣178例、宜蘭縣172例、花蓮縣146例、嘉義市137例、新竹縣130例、台東縣116例、新竹市80例、澎湖縣18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2347 境外+248 死亡+53 新北破3千例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萬259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2347例本土個案及24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3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病例較昨天少約1500例,下降6.2%;比上周六少2900例,下降11.5%。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2,347例本土病例,為10,230例男性、12,108例女性、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688例)、台中市(2,878例)、桃園市(2,303例)、高雄市(2,288例)、台北市(2,202例)、台南市(1,705例)、彰化縣(1,088例)、屏東縣(724例)、新竹縣(637例)、宜蘭縣(600例)、雲林縣(587例)、苗栗縣(587例)、新竹市(549例)、花蓮縣(478例)、嘉義縣(433例)、南投縣(417例)、基隆市(337例)、嘉義市(292例)、台東縣(261例)、金門縣(136例)、澎湖縣(130例)、連江縣(27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4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9例具慢性病史、34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7日至7月2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9日至7月20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4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43例男性、10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歲多歲,分別自美國(5例)、越南、南韓、中國、德國、新加坡及日本(各2例)、葡萄牙、義大利、印尼、奧地利(各1例)移入,另22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3日至7月2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495,80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080,499例排除),其中4,408,857例確診,分別為18,186例境外移入、4,390,61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53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51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28例、台北市1,001例、台中市824例、高雄市773例、台南市648例、桃園市641例、彰化縣493例、屏東縣351例、雲林縣248例、南投縣241例、基隆市203例、嘉義縣179例、苗栗縣177例、宜蘭縣171例、花蓮縣146例、嘉義市137例、新竹縣130例、台東縣116例、新竹市80例、澎湖縣18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0至9歲兒童持續出現重症個案 羅一鈞:兒童應速打疫苗
國內新冠疫情穩定,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本土確診患者為2萬3813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今年1月1日至7月21日統計,本土病例達432萬9914人,中重症以上個案有1萬9883人,7625人死亡,全年齡層個案致死率0.18%。羅一鈞說,目前關注0至9歲病童累積47萬5607人,死亡21人,該年齡層個案致死率為0.004 %,仍呼籲兒童疫苗開打了,雖然目前看到染疫率下降,但是0至9歲兒童還是有重症個案發生,且染疫人數每周都有2萬多人,而隨著疫情趨緩,人流恢復後,家長也會帶小朋友出去逛街、買東西、遊玩等,除維持衛生習慣外,施打疫苗也是一個好方法,建議兒童要打疫苗增加保護力。
-
2022-07-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3813 死亡+86 境外+280 僅新北破4千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409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3813例本土個案及28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6例死亡。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昨日新增23813例,病例數稍微降一些,屬於連續緩慢下降。境外280例比之前多一點,且疫情上升趨勢與國際一致。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3,813例本土病例,10,767例男性,13,034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140例),台中市(2,846例),桃園市(2,562例),高雄市(2,513例),台北市(2,352例),台南市(1,877例),彰化縣(1,089例),屏東縣(765例),苗栗縣(648例),新竹縣(644例),宜蘭縣(601例),雲林縣(586例),新竹市(569例),花蓮縣(499例),嘉義縣(448例),南投縣(434例),基隆市(335例),台東縣(304例),嘉義市(283例),金門縣(159例),澎湖縣(131例),連江縣(28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8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5例男性、4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83例具慢性病史、62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0日至7月2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7日至7月19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8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41例男性、13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法國(9例)、美國及英國(各6例)、新加坡及越南(各4例)、菲律賓(3例)、荷蘭及馬來西亞(各2例)、澳大利亞、中國、日本、加拿大、韓國、瑞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印尼、泰國、柬埔寨及德國(各1例)移入,另23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5日至7月2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455,28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062,451例排除),其中4,386,289例確診,分別為17,935例境外移入,4,368,30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47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46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16例、台北市996例、台中市821例、高雄市768例、台南市643例、桃園市639例、彰化縣488例、屏東縣351例、雲林縣248例、南投縣240例、基隆市201例、苗栗縣及嘉義縣各176例、宜蘭縣168例、花蓮縣146例、嘉義市133例、新竹縣130例、台東縣116例、新竹市80例、澎湖縣16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4907例 莊人祥:較上周減少9.7%
國內新冠肺炎持續降溫,今天新增2萬4907例本土個案、74例死亡個案;另有境外移入個案264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較昨天減少兩千例,約降7.6%,與上周四相比減少2490例,下降9.7%。目前疫情仍呈現周間的規律,周二、三較高,周四至周日最低,最近兩三天疫情應會較2.4萬再低一些。今日新增2萬4907例本土病例,為1萬1239例男性、1萬3647例女性,2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365例),台中市(3,115例),台北市(2,677例),桃園市(2,520例),高雄市(2,517例),台南市(2,024例),彰化縣(1,151例),屏東縣(759例),新竹縣(693例),苗栗縣(644例),雲林縣(643例),新竹市(594例),宜蘭縣(543例),嘉義縣(529例),南投縣(452例),花蓮縣(407例),基隆市(381例),台東縣(326例),嘉義市(245例),澎湖縣(168例),金門縣(133例),連江縣(21例)。今日新增7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3例男性、3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71例具慢性病史、41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2日至7月1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2日至7月18日。今日新增26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48例男性、1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11例)、加拿大(4例)、泰國及德國(各3例)、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日本(各2例)、西班牙、紐西蘭及英國(各1例)移入,另23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4日至7月2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36萬2227例確診,分別為1萬7656例境外移入,434萬451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392例死亡病例,其中8,37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93例、台北市986例、台中市815例、高雄市761例、桃園市639例、台南市631例、彰化縣484例、屏東縣348例、雲林縣244例、南投縣237例、基隆市198例、苗栗縣174例、嘉義縣171例、宜蘭縣167例、花蓮縣144例、嘉義市133例、新竹縣130例、台東縣115例、新竹市80例、澎湖縣16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明起50歲以上可打第4劑 201萬人符合資格
本土疫情昨天新增二萬六九四三例本土個案、一○二例中重症案例、五十七人死亡,另有二五三例境外移入個案;為降低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對社區的衝擊,指揮官王必勝宣布,明天提供五十歲以上成人接種第四劑疫苗,六個月至五歲嬰幼兒則從今天起接種莫德納疫苗。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預測,八月中旬約有四成國內確診者感染BA.4、BA.5等變異株,一旦占比攀升至五成五以上,則單日確診數可能升至三點五萬至四萬人;對此王必勝說,「當然有可能」,但無法預估疫情再起的時間點,至於確診數,則要視實際狀況才能應證。因應新型變異株可能對國內造成的威脅,指揮中心擴大第四劑疫苗接種對象至五十歲以上成人,資格為與第一次追加劑(第三劑)間隔五個月以上,確診者則建議在感染三個月之後再接種。符合資格者達兩百零一萬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符合資格者可依各地方政府公布方式,洽詢合約院所接種時間,或先上網預約;再者,不論先前接種劑次廠牌,第二次追加劑(第四劑)可接種莫德納、Novavax、高端或BNT,等於四選一,就看各縣市存量。「台灣現在面臨的大問題仍是超額死亡,隨著疫情時間拉長到兩年半,確實耽誤到年長者癌症和慢性病的照護。」陳秀熙說,本土疫情雖持續下降,超額死亡議題嚴重,今年五月台灣超額死亡率為一成八,六月上升到四成三,近一步分析,六成三超額死亡個案來自新冠肺炎致死,三成七則是受到疫情影響,而間接死亡。昨新增本土病例為一萬二五七七例男性、一萬四三五○例女性、十六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多歲以上;另新增死亡個案五十七例、中重症一○二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昨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四十多歲女性,本身患有風濕免疫疾病,未接種疫苗,數日咳嗽未就醫,七月十七日於家中猝死,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一萬九四七四例,其中七四六五例死亡。另位廿多歲女性感染後,父母雙雙確診,但醫護高度懷疑該個案為群聚感染的指標人物,不過因病毒量太低,無法成功定序,不會列入新增BA.5名單中。
-
2022-07-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直播/本土+2.6萬 指揮中心:整體下降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呈現本土降溫、境外持續升溫的態勢。今天新增2萬6943例本土個案、253例境外移入個案;另增57例死亡。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本土病例和上周相比低了一些,死亡比起之前公布數字多了一些,死亡數字趨勢起起伏伏,但整體仍是往下降。今日新增2萬6943例本土病例,為1萬2577例男性、1萬4350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614例)、台中市(3,415例)、桃園市(3,004例)、台北市(2,751例)、高雄市(2,703例)、台南市(1,979例)、彰化縣(1,236例)、屏東縣(833例)、苗栗縣(761例)、新竹縣(756例)、雲林縣(681例)、宜蘭縣(665例)、新竹市(643例)、花蓮縣(536例)、嘉義縣(519例)、南投縣(428例)、基隆市(411例)、台東縣(352例)、嘉義市(295例)、金門縣(185例)、澎湖縣(141例)、連江縣(35例)。今日新增5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4例具慢性病史、37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1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23日至7月18日。今日新增25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0例男性、10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8例)、英國(3例)、土耳其及越南(各2例)、新加坡、泰國、香港及菲律賓(各1例)移入,另23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1日至7月1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33萬7076例確診,分別為1萬7389例境外移入、431萬963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318例死亡病例,其中8,30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79例、台北市984例、台中市799例、高雄市754例、桃園市632例、台南市624例、彰化縣476例、屏東縣344例、雲林縣243例、南投縣236例、基隆市198例、嘉義縣及苗栗縣各171例、宜蘭縣167例、花蓮縣144例、嘉義市133例、新竹縣130例、台東縣113例、新竹市79例、澎湖縣15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9月BA.5可能再創疫情高峰 醫師提醒藥物治療效果差
國內目前疫情雖然趨緩,但專家認為從國外的經驗來看,9、10月台灣應該會出現新一波變種病毒BA.4與BA.5的疫情高峰,確診數會再度上升,住院與死亡率雖然不會比Omicron高,但重點是多數的新冠抗體藥物對治療BA.4與BA.5感染的效果並不好,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許秉毅表示,面對新的疫情沒有其他辨法,只能持續靠防疫三寶「口罩、酒精與不摸眼口鼻」。許秉毅表示,BA.5目前是美國最盛行的新冠病毒株,並已在葡萄牙、英國、法國造成新一波的感染,而台灣已出現BA.5的本土病例,根據歐美的研究顯示,在BA.1及BA.2疫情高峰過後的3到4個月,會出現另一波BA.4、BA.5的感染,因此台灣有可能在9月或10月再現疫情高峰。許秉毅表示,最近在知名的「自然 (Nature)」科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BA.4與BA.5病毒表面的「棘蛋白 (spike protein)」出現變異,變得具有更高的傳染力及免疫脫逃力。研究發現,BA.4與BA.5對曾注射疫苗者體內含抗體血清的抵抗力,是BA.2病毒株的4.2倍,顯示有強大的免疫脫逃力,是BA.4與BA.5病毒株得以肆虐全球的重要原因。研究也指出,BA.4與BA.5雖然傳染力很強,但大都只引起輕症,在葡萄牙的一項研究發現,在BA.4與BA.5盛行期間,受感染者的需住院率與死亡率其實與Omicron原始變異株盛行期間相當。不過,大部分藥廠出產的新冠抗體藥物在治療BA.4與BA.5感染上的效果並不理想,只有美國禮來公司 (Eli Lilly) 的抗體藥物 (bebtelovimab) 具有較佳對抗BA.4與BA.5病毒的效果,目前已獲得美國藥物暨食品管理局 (FDA)的緊急授權使用。許秉毅表示,在全球努力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已3年之際,許多人都希望生活趕快恢復正常,目前疫情趨緩,不少人的防疫鬆懈,但病毒卻仍不斷演化,造成新的疫情,民眾每天都仍可能遇到到受感染者,或被新冠病毒汙染的環境,除了注射疫苗,別忘了「防疫三寶」,也就是口罩、酒精、不摸眼鼻口的心,如果只是皮膚接觸到新冠病毒,還不至於被傳染,只需要用酒精或其他清潔劑消毒,殺死病毒就好,但是接觸到病毒的手如果一旦摸到眼睛、鼻子或嘴,病毒就會迅速進入人體。
-
2022-07-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境外移入個案漸增…BA.5恐襲台 黃立民:棄口罩可惜
昨新增二萬六七七九例本土個案、中重症七十五例,三十七人死亡,中重症及死亡個案再創兩個月來新低,但境外移入個案則逐漸增加,昨天共三六七例。本土病例數持續下降,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昨天跨部會防疫會議討論邊境再放寬、單周入境人數鬆綁等議題,將一階段一階段地開放。Omicron新型變異株BA.4、BA.5在許多國家掀起另一波疫情。本土BA.5變異株累計七人,六人和接機有關,一人為社區感染。外界擔心BA.5疫情恐再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當BA.4、BA.5變異株本土個案占三成以上,才會出現另一波流行,預估台灣八、九月將出現一小波疫情。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說,全台將開始BA.5變異株疫情,規模多大難預測,「口罩是最簡單的防疫工具,若在這時候放掉,有點可惜。」建議繼續維持。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五周以來境外移入個案逐漸上升,反映國際病例數增加,也與近日開放國門,放寬單周入境人數至四萬等因素有關。周志浩說,昨新增卅七死,年齡介於廿多歲至九十多歲,其中卅三例具慢性病史、廿四例未接種三劑、廿八例超過八十歲。今年本土中重症累計一萬九三七二例,其中七四○八例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昨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廿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曾接種三劑疫苗,七月七日在家中昏迷、失去意識,緊急送醫,但已無心跳、呼吸。採檢確診,於當日過世,死因為毛毛樣血管疾病及新冠病毒感染。羅一鈞說,毛毛樣腦血管疾病為一種慢性進行性腦血管閉塞疾病,主因為顱內大血管閉塞,導致其他小血管代償性雜亂生長,異常毛細血管長成一團。今年起至七月十七日,長照通報確診機構數達一五八六家,確診住民人數為四萬四八一二人、確診工作人員數為一萬二○八九人,仍以社福機構人數最多、護理機構次之。四月起至七月十七日,一一九三名機構住民死亡,致死率為百分之二.六。「機構染疫人數跟全國一樣穩定下降。」羅一鈞說,目前住宿式機構確診住民投藥比率達百分之九十三,比率顯著提升,仍屬於合理投藥範圍。
-
2022-07-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2.6萬 指揮中心:本土降、境外升 與國際疫情一致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新增2萬6779例、境外移入個案則高達367例。另死亡個案新增37例,創兩個月來新低。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和上周二相比差不多,這周本土病例數持續下降;境外移入個案這五周則是逐漸上升,和國際病例數增加一致,加上最近開國門也有一些影響。今日新增2萬6779例本土病例,1萬2476例男性,1萬4289例女性,1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382例),台中市(3,408例),高雄市(2,922例),台北市(2,848例),桃園市(2,487例),台南市(1,882例),彰化縣(1,336例),屏東縣(969例),雲林縣(788例),新竹縣(710例),宜蘭縣(705例),苗栗縣(670例),嘉義縣(565例),新竹市(543例),花蓮縣(541例),南投縣(509例),基隆市(397例),台東縣(346例),嘉義市(333例),金門縣(265例),澎湖縣(149例),連江縣(24例)。今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3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3例具慢性病史、24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9日至7月16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7日至7月16日。今日新增36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02例男性,1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分別自美國(12例)、英國(7例)、越南(6例)、德國(4例)、澳大利亞(3例)、捷克及加拿大(各2例)、義大利、柬埔寨、香港、荷蘭、丹麥、日本、克羅埃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新加坡(各1例)移入,另32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1日至7月1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30萬9904例確診,分別為1萬7133例境外移入,429萬271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261例死亡病例,其中8,24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73例、台北市982例、台中市798例、高雄市751例、桃園市626例、台南市615例、彰化縣469例、屏東縣340例、雲林縣240例、南投縣233例、基隆市198例、苗栗縣170例、宜蘭縣166例、嘉義縣170例、花蓮縣139例、嘉義市133例、新竹縣129例、台東縣110例、新竹市78例、澎湖縣15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新增1.7萬、48死 指揮中心:疫情穩健下降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降溫,今天新增1萬7549例本土個案,再度降到二萬例以下。但境外移入個案激增至454例,指揮中心表示,因先前檢疫措施調整,陽性個案未轉入系統。另新增48例死亡,是5月25日以來首度降到50例以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疫情正穩健下降。本土個案分布目前仍以六都最多,新北市新增2975例、台中市2236例、桃園市1903例、高雄市1883例、台北市1613例、台南市1327例,其他縣市新增個案數則皆低於千例。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8283例男性、9263例女性、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975例)、台中市(2,236例)、桃園市(1,903例)、高雄市(1,883例)、台北市(1,613例)、台南市(1,327例)、彰化縣(883例)、新竹縣(543例)、屏東縣(518例)、苗栗縣(481例)、雲林縣(467例)、宜蘭縣(409例)、新竹市(400例)、嘉義縣(345例)、南投縣(344例)、花蓮縣(304例)、基隆市(235例)、嘉義市(231例)、台東縣(214例)、金門縣(109例)、澎湖縣(105例)、連江縣(24例)。今日新增4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4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7例具慢性病史、34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4日至7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30日至7月15日。今日新增45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67例男性、18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10例),美國(9例),泰國及新加坡(各7例),印尼(5例),日本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4例),德國、澳大利亞及土耳其(各3例),韓國、加拿大、菲律賓及荷蘭(各2例),香港及馬來西亞(各1例),另38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14日至7月1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28萬2777例確診,分別為1萬6768例境外移入、426萬59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224例死亡病例,其中820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68例、台北市982例、台中市794例、高雄市750例、桃園市626例、台南市608例、彰化縣464例、屏東縣339例、雲林縣239例、南投縣232例、基隆市196例、苗栗縣169例、宜蘭縣及嘉義縣各166例、花蓮縣139例、嘉義市132例、新竹縣128例、台東縣109例、新竹市77例、澎湖縣14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56 兒童重症 1細支氣管炎、4例MIS-C
國內今天新增156例本土新冠肺炎中重症個案、73例死亡個案。其中有五例兒童重症,包括一例細支氣管炎、四例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個案。發言人莊人祥表示,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103例,維持22例死亡。莊人祥表示,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1萬9211例,其中7323例死亡。今天新增的五例兒童重症個案中,一例為細支氣管炎,為九個月大男嬰。個案無慢性病史,7月11日出現呼吸喘、嘔吐、活力變差等症狀,7月12日赴急診PCR陽性,且嘴唇發紫,有喘鳴聲、胸凹等呼吸窘迫現象。經插管收治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瑞德西韋、類固醇等藥物治療,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中。另外四例為MIS-C個案。一例為一歲男童,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曾於6月20日確診,後持續間歇性發燒約三周,7月8日至急診,糞便檢查有沙門氏菌,因凝血功能異常懷疑是MIS-C。目前已腹瀉改善,住一般病房治療。一例為三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曾於6月21日確診。7月11日出現發燒、咳嗽、腹痛、胸部皮疹的症狀。7月14日到急診 就醫,懷疑MIS-C住院檢查治療。7月15日轉加護病房,7月16日發現心包膜微量積水、輕度肺炎,目前仍住加護病房治療。一例為四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曾於6月16日確診。7月8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皮疹、結膜發紅、頸部淋巴結腫等症狀。7月10日就醫懷疑為MIS-C,7月11日住加護病房,發現心臟收縮力下降合併血壓偏低,此用免疫球、類固醇等藥物治療,7月13日轉醫學中心繼續治療,生命徵象穩定,於一般病房治療。一例為11歲女童,無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曾於5月29日確診。7月2日開始持續發燒且有頸部淋巴結腫。7月9日就醫,發現肝功能異常、蛋白尿,7月11日赴急診,懷疑MIS-C住院檢查治療。目前生命徵象穩定,續住一般病房照護。另今日新增7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1例男性、32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其中71例具慢性病史、51例未接種三劑、34人超過80歲。
-
2022-07-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2萬4196例、73死 較上周確診人數下降12.7%
本土疫情持續趨緩,國內今天新增2萬4325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4196例本土個案及12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3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病例較昨天少約1千例,下降4.2%;較上周少3500例,下降約12.7%。今日新增2萬4196例本土病例,為1萬1103例男性、1萬3088例女性、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112例)、台中市(3,065例)、桃園市(2,607例)、高雄市(2,538例)、台北市(2,401例)、台南市(1,779例)、彰化縣(1,193例)、屏東縣(771例)、苗栗縣(654例)、宜蘭縣(648例)、新竹縣(634例)、雲林縣(627例)、新竹市(604例)、南投縣(425例)、花蓮縣(415例)、嘉義縣(393例)、基隆市(385例)、台東縣(295例)、金門縣(244例)、嘉義市(235例)、澎湖縣(142例)、連江縣(29例)。今日新增7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1例男性、32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71例具慢性病史、51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4日至7月1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4日至7月15日,。今日新增12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63例男性、6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皆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15日至7月1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26萬4788例確診,分別為1萬6319例境外移入、424萬841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176例死亡病例,其中8,16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59例、台北市979例、台中市791例、高雄市745例、桃園市624例、台南市601例、彰化縣462例、屏東縣335例、雲林縣238例、南投縣228例、基隆市194例、苗栗縣168例、宜蘭縣及嘉義縣各165例、花蓮縣139例、嘉義市130例、新竹縣127例、台東縣109例、新竹市77例、澎湖縣14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5251! 境外45例 72死 只有新北市破4千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萬529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5251例本土個案及4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2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萬5251例本土病例,為1萬1553例男性、1萬3684例女性、1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350例),台中市(3,217例),高雄市(2,662例),桃園市(2,661例),台北市(2,358例),台南市(1,906例),彰化縣(1,249例),屏東縣(893例),苗栗縣(711例),雲林縣(708例),新竹縣(658例),宜蘭縣(627例),嘉義縣(508例),新竹市(499例),南投縣(453例),花蓮縣(425例),基隆市(400例),嘉義市(317例),臺東縣(300例),金門縣(168例),澎湖縣(157例),連江縣(24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7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2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65例具慢性病史、52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6日至7月1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0日至7月13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4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31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美國(6例),越南(2例),印度、新加坡及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另3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13日至7月1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187,30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940,192例排除),其中4,240,466例確診,分別為16,190例境外移入、4,224,22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10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08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55例、台北市976例、台中市781例、高雄市737例、桃園市618例、台南市590例、彰化縣457例、屏東縣333例、雲林縣233例、南投縣223例、基隆市193例、宜蘭縣165例、苗栗縣164例、嘉義縣159例、花蓮縣139例、嘉義市129例、新竹縣128例、台東縣106例、新竹市78例、澎湖縣13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死亡數隔7天再破百 本土+2萬5223 境外+87 死亡+11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531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5223例本土個案及8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4例死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土病例跟上周五30314例比起,下降16.8%,所以還在持續下降當中。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5,223例本土病例,為11,416例男性、13,786例女性、2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224例)、台中市(3,293例)、桃園市(2,711例)、高雄市(2,629例)、台北市(2,532例)、台南市(1,842例)、彰化縣(1,305例)、屏東縣(861例)、雲林縣(742例)、苗栗縣(692例)、新竹縣(674例)、宜蘭縣(566例)、新竹市(535例)、嘉義縣(473例)、南投縣(435例)、花蓮縣(409例)、基隆市(351例)、台東縣(327例)、嘉義市(266例)、澎湖縣(168例)、金門縣(165例)、連江縣(23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1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7例男性、4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08例具慢性病史、76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2日至7月12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8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44例男性、4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5例)、越南及德國(各4例)、法國(3例)、日本(2例)、義大利、史瓦濟蘭、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移入,另6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10日至7月1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144,48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923,021例排除),其中4,215,200例確診,分別為16,144例境外移入、4,199,00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03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01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40例、台北市969例、台中市767例、高雄市734例、桃園市613例、台南市585例、彰化縣454例、屏東縣332例、雲林縣229例、南投縣222例、基隆市192例、宜蘭縣及苗栗縣各163例、嘉義縣154例、花蓮縣136例、嘉義市129例、新竹縣127例、台東縣106例、新竹市78例、澎湖縣12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7597例 莊人祥:疫情維持10%~15%下降幅度
指揮中心預期本周單日確診數都在3萬以下,國內今天新增本土個案2萬7597例、境外移入個案87例,另增死亡個案89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的病例數和上周四相比,下降12%,目前就是維持10%到15%之間的下降幅度。今日新增2萬7597例本土病例,為1萬2799例男性、1萬4778例女性、2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718例)、臺中市(3,639例)、高雄市(2,943例)、桃園市(2,813例)、台北市(2,664例)、台南市(2,051例)、彰化縣(1,410例)、屏東縣(933例)、新竹縣(805例)、雲林縣(729例)、苗栗縣(665例)、宜蘭縣(650例)、新竹市(615例)、嘉義縣(552例)、南投縣(504例)、基隆市(456例)、花蓮縣(441例)、台東縣(347例)、嘉義市(321例)、金門縣(170例)、澎湖縣(149例)、連江縣(22例)。今日新增8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8例男性、4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86例具慢性病史、64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6日至7月1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6日至7月11日。今日新增8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59例男性、28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5例)、泰國及新加坡(各2例)、比利時、越南、丹麥、關島、英國及法國(各1例)移入,另7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12日至7月1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18萬9929例確診,分別為1萬6058例境外移入、417萬381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7917例死亡病例,其中7,90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26例、台北市954例、台中市760例、高雄市718例、桃園市610例、台南市575例、彰化縣446例、屏東縣325例、雲林縣220例、南投縣219例、基隆市190例、宜蘭縣162例、苗栗縣159例、嘉義縣149例、花蓮縣132例、嘉義市127例、新竹縣126例、台東縣105例、新竹市76例、澎湖縣12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A.4、BA.5侵台專家籲改地方流行監測 羅一鈞:再討論
變異株BA.4、BA.5已出現四例本土病例,外界擔心是否再掀一波流行疫情。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新型變異株BA.4、BA.5不至於造成大流行而會走向地方流行,因此應採取地方流行監測。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還需要觀察變異株在本土入侵和後續的影響後,再討論監測方式是否需要調整。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不會放寬口罩政策。羅一鈞表示,地方疾病的監測是針對重點族群進行,而非大規模篩檢或普篩、廣篩,如此一來被偵測的人數會減少,確診黑數會增加。但傳播流行趨勢還是需要掌握,因此需要觀察變異株在本土入侵和後續的影響後,再討論監測方式是否需要調整,以免因為調整監測方式而無法及時監測到。而醫療降載部分,指揮中心也每周都在調整專責併床開設數,希望住院容納更多其他病人,目前也沒有要求降載,門診住院都可以如常提供。莊人祥則表示,各國BA.4、BA.5的疫情趨勢主要是原本BA.1、BA.2往下降時會有一個小波上來,但死亡數沒有增加甚至更低,而且國內追加劑多在最近半年內接種,和其他已接種過很久的國家不同。加上國內疫情從四月開始到七月都還在流行,都是對台灣防範BA.4、BA.5比較有利的部分。莊人祥說,根據研究,BA.4、BA.5至少要超過三成本土病例,才會有開始再往上流行,台灣有開始本土但量還沒有偵測出來,因此可能八月甚至九月時才會有一波流行,且對台灣影響不會太大。另外口罩政策也沒有打算要放鬆,就是希望透過這些口罩、洗手、社交距離、打疫苗等方式繼續面對後續變異株可能的疫情。而死亡個案持續下降,已連續兩天降至百例以下。對此,莊人祥表示,6月死亡個案曾增至兩百多例,可觀察到從六月底那周以來已降到百例左右,這周又到了60以下。雖然報告數字也牽涉到每個區域縣市提供資料的速度,或是需要司法相驗等情形而有波折,但可以看到死亡已經趨緩,且死亡通常會落後於個案數兩三周,確診降低下死亡也有降低趨勢。莊人祥也表示,這一波疫情致死率目前為萬分之17,和日本萬分之16差不多。其他國家則為韓國萬分之10、馬來西亞萬分之23、泰國萬分之39、新加坡萬分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