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本土個案
共找到
904
筆 文章
-
-
2020-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怪!境外確診國內接觸者皆陰性 莊人祥:討論如何歸類
我國已經累計有「五例」確診案例,被國外列為境外移入案例,分別為6月日本女學生、7月泰國移工、8月日本工程師以及在香港被驗出陽性的台籍女子,如今再加上馬來西亞又有一名從台灣至馬國的案例被檢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由於香港個案等接觸個案都是陰性,將與專家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歸類這些個案感染的可能性。近三個月,我國頻頻增加境外移入案例,同時,從台灣至他國也被檢出陽性個案。從六月統計至今總計有五例由他國確診。今年6月下旬,20多歲的日本女學生,2月底以前都是在台灣生活,6月20日返回日本後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匡列日本女學生在台總計123名接觸者,檢驗結果皆為陰性。7月下旬,住在台灣2年多的泰國移工,返回泰國後確診陽性,指揮中心在台匡列與泰國移工接觸的253名接觸者,檢驗結果皆為陰性。8月1日,日本工程師返日確診,指揮中心同樣匡列在台接觸者,總計112人,除了8人已出境未採檢,其餘皆為陰性。8月2日,一位台灣女子赴港,一採陰後二採陽性,匡列37名接觸者,檢驗結果皆為陰性。8月14日,一名馬來西亞籍民眾,4月至8月2日皆在台灣生活,返回馬來西亞後第13天,檢驗結果為陽性,目前指揮中心尚未接獲馬國更詳細資料,待後續與馬國持續聯繫。另外,20多歲的比利時籍工程師,5月3日入境來台工作,7月29日欲出境返國,至醫院自費採檢出現陽性,後續進一步採檢確診。目前該案雖是境外被檢出,但列為本土個案。莊人祥表示,比利時籍工程師與香港台籍女子在台接觸個案全數呈現陰性,對於該現象,將會召集專家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歸類這些個案感染可能性。
-
2020-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要求務必」戴口罩…但違規卻不罰 醫批打混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日籍女學生和泰籍移工在台接觸者擴大採檢結果,抗原抗體均為陰性,且日籍學生抗體陰性、泰籍移工二採結果不明確,指揮官陳時中宣布結案,重申台灣社區不受影響,但又同時宣布,至八種人潮擁擠場所務必戴口罩。防疫專家認為有必要加強口罩配戴規範,更有感染科醫師批評,明知社區潛藏感染風險,卻沒有裁罰規定,簡直是打混仗。陳時中指出,六月、七月從我國出境人數共三萬零五十六人,百分之八十七為國人,在所有出境個案中,發現三名陽性,包括泰籍一人、日籍兩人,陽性率僅千分之零點零八,非常低,「這三個個案,不足以說台灣有社區感染。」陳時中說,「口罩政策沒有愈來愈嚴」,只是再次強調其重要性,防疫新生活目標是希望至少七成社會大眾遵從規定,但現在戴口罩遵從度不到五成,需要加強,因此加強宣導。此外,民眾勤洗手遵從度也變差,酒精滯銷,呼籲民眾上下班、出入公共場合、回家時,都要確實做好手部衛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王任賢表示,指揮中心要求大家一定要戴口罩,就表示他們也注意到社區感染的風險。但指揮中心一面「要求務必」戴上口罩,卻對於違反規定者沒有任何強制、裁罰措施,無疑是粉飾無本土個案,在「打混仗」。王任賢說,已經出現四例外籍人士離台返國後確診,均未找到確切的感染源,雖然指揮中心仍認為台灣社區是安全的、疫情沒有擴散出去,但關鍵在於匡列篩查的個案太少,迄今不知還有多少潛在感染。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認同指揮中心加強宣導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均不能放鬆。他說,台灣社區確實有無症狀感染者,一旦進入人潮洶湧的場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以越南峴港和香港為例,原本疫情控制得宜,卻因無症狀感染者愈來愈多,而爆發區域群聚。
-
2020-08-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比利時籍工程師境外還本土? 醫:「別再往外推」
6月日本女大生、7月泰籍移工,昨國內再現來台近三個月的比利時男工程師確診個案,但指揮中心對此個案仍保留態度,暫未列為境外移入或本土感染個案。感染科專家質疑,從日本女大生、泰籍移工到這名個案,顯然就是本土感染個案,「別再往外推」,應適時調整我入境篩檢策略。國內昨新增一例疑似本土個案(案469),為20多歲比利時籍男性工程師,感染源待釐清,5月初入境,7月底準備離台前,因為自費篩檢PCR,出現弱陽性成為確診者。衛生單位隨即加驗血清抗體,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昨陳時中解釋,這意味這名工程師很早之前就染疫,且發現該名工程師3月時便已出現嗅味覺異常,有可能當時便已染疫。通常抗體IgG越強,PCR應該驗不太到?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個案PCR為弱陽性、抗體有可能為陽性,在過去臨床上也碰過類似情形。王任賢則表示,有病毒不代表就不會驗到IgG,這兩者會同時存在,而驗到病毒就是確診「無庸置疑」,毋須再去「推給三個月前說是境外感染」。且若是指揮中心定調這名個案為境外移入,代表其帶著病毒長達三個月的時間,王任賢說,「那麼指揮中心敢不敢調整政策,讓所有入境者隔離三個月才放行?」王任賢質疑,指揮中心只是為了「清零」而一直將個案「往外推」,當務之急應是如同中、韓一般廣泛篩檢,將可能的感染者通通篩檢出來,切斷傳播途徑,而非僅針對少數匡列的幾十名個案進行篩檢。對於外界推測該個案可能在比利時感染後康復,到台灣又二次感染?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認為機會很小,認為該個案較趨向最近的感染,但也經歷一段期間。邱政洵認為,可試著做病毒培養,但其核酸值已經很弱,恐培養不出來。而針對指揮中心昨日訂出,CT值35以內才是陽性,他說數值訂多少是陽性是「人」訂的,建議應搭配臨床上發病病程、以及症狀來判斷,不能只靠數字。過去針對入境者以檢疫隔離為主,有症狀才篩檢,他也建議,應滾動式調整,檢疫14天後出關前應再篩檢一次,以免疫情擴大。
-
2020-07-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示警! 秋冬新冠肺炎、流感恐夾攻大爆發
台灣連續一○六天無本土個案,卻傳出泰籍移工返抵泰國後確診,不排除為本土感染個案。防疫專家擔心,無症狀者可能在社區內「悄悄傳播」,當傳播者累積到一定數量,恐如北京、香港一樣出現大規模群聚感染,尤其秋冬合併流感恐將大爆發,建議提早因應。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日本女學生和泰籍移工返國確診個案代表台灣社區一直存在無症狀感染威脅;台灣九月到隔年五月有流感疫情,台灣不能「有症狀才採取行動」,必須超前準備可同時檢測流感和新冠肺炎的試劑,總統更應出面解決疫苗研發落後等困境。「別讓移工成為防疫破口」詹長權說,從新加坡經驗來看,外籍移工千萬不能聚集,目前越南、香港、新加坡等地區都已禁止移工聚集,如果愈來愈多從台灣出發、在其國家被確診的個案,將損及台灣防疫形象,建議盡量減少移工聚集,讓工廠和宿舍要分艙分流,移工宿舍要單人單房單衛浴等。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國外疫情嚴重,國人防疫心態卻有些鬆懈,應慎防醫院、營區、軍艦和移工宿舍區等人口密度高、密閉空間的群聚感染,未來眾多境外生入境,相關場所均需加強落實防疫措施,所有入境者均接受篩檢,或是居家檢疫結束前再篩檢一次。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根據研究,夏天時人類上呼吸道對抗病毒能力較強,感染後症狀較輕微或無症狀,現在只是看不到「有症狀」病人,但仍處於隱形傳播;到了秋冬,恐將不再是零星個案,而是像星火般燎原,疫情大爆發。何美鄉說,最怕是如同北京、香港隱形傳播者累積到一定數量,爆發大規模群聚,建議個人防護仍不能鬆懈,維持勤洗手、戴口罩等衛生習慣,也應加強篩檢,只要有呼吸道症狀都應採檢,盡可能找出感染者。前疾管局長、南台科技大學教授蘇益仁認為,來自疫情高危險國家的移工應入境普篩,入境檢疫期滿,解除隔離前也應做第二次檢測。至於台大公衛學院所提「廠住分艙分流、宿舍單人單房單衛浴」等建議較不實際,連本勞都沒有這種條件,怎會有工廠幫外勞打造這種生活環境?
-
2020-07-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天連增境外移入…醫界憂「疫情海嘯在眼前」
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延燒,也在大陸北京、香港、日本等地復萌,台灣事隔一○六天後出現首起疑似本土個案,更一連兩天出現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新增五名境外移入個案,創六月七日解禁後單日最高紀錄,醫界憂心「海嘯在眼前,台灣視而不見」。追移工感染 莊人祥籲提高警覺在桃園工作的泰籍移工返回泰國後確診,指揮中心不排除是台灣本土感染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調後匡列一八九名與移工同公司廠房員工檢測,其中廿九名密切接觸者有廿八人為陰性,剩一人檢驗中,另外一六○人無疑似症狀,但「感染源仍撲朔迷離,應提高警覺」。秋冬大爆發?台灣處隱形傳播期防疫專家憂心,台灣目前只是看不到有症狀病人,仍處於隱形傳播階段,到了秋冬恐會疫情大爆發,應提早因應。此外,疫調發現該移工近期有桃園賣場採買活動史,和未婚妻同返泰國。莊人祥說,目前未接獲移工未婚妻確診訊息,也因未取得移工行動電話而無法完全掌握足跡,會盡快釐清足跡,並據此發布細胞簡訊,建議曾與確診個案有共同活動史民眾自主健康管理十四天。境外移入個案不斷攀升,泰籍移工確診者背後又潛藏社區感染風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網路貼文形容民眾對周邊國家「疫情大海嘯」視而不見、「明明海嘯就在眼前卻視而不見,更是超級警訊」。報復性疫情?來台就醫應緩鬆綁謝宗學認為,多數國人不在乎其他國家疫情多嚴重、病死了多少人,只關心「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旅遊」,卻沒有想到台灣可能出現報復性疫情爆發。只要還有人入境,台灣絕不可能置身事外。疫情延燒,歐洲各國紛紛收緊邊境管制,甚至實施旅遊限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等人昨天舉行記者會質疑,在泰籍移工確診個案發生後,指揮中心難道要維持八月一日起開放外籍人士「有條件來台就醫」的政策嗎?呼籲不要貿然開放。新引進移工 加強防疫將再討論勞動部統計,今年截至七月廿六日,移工入境累積七七三七人,其中產業類新引進移工多達五千三百多人,為我國移工人數最多,卻不在採檢行列。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建議移工入境普篩。莊人祥表示,是否針對產業類新引進移工加強防疫措施,未來將再討論。
-
2020-07-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移工確診曝社區還有疫情隱憂 專家籲儘速做好三件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一名泰籍勞工自台返泰後確診,無法排除為本土個案,此案曝露出台灣社區仍存在疫情隱憂。長期關切移工議題的立法委員、民間團體及醫學專家呼籲,指揮中心及勞動部應儘速徹底檢討移工防疫困境、去除移工就醫障礙、積極進行疫調和篩檢。新加坡在二月九日後開始出現南亞外勞群聚感染,即便當局已針對外籍勞工宿舍做出防疫建議,但仍無法遏止疫情陸續在移工宿舍、建築工地、小印度購物中心等地出現,群聚感染持續擴散,讓當時被譽為防疫模範生的新加坡,面臨到第一波國內疫情的反撲。旅居新加坡逾十年的台大醫學系教授黃韻如,曾在本報《名家破解新冠肺炎》專欄中,詳細分析新加坡面臨外勞群聚感染的挑戰。她指出,新加坡政府當時透過鉅細靡遺的疫調,把每個移工群聚之間的關聯找出來,也動員國軍以及警力,確保勞工宿舍可落實公共衛生措施、在宿舍部署醫療站,並大幅提升檢驗量;同時積極篩檢移工,並將被感染者、可疑病例、健康者分開。聽聞泰國勞工返國後確診,黃韻如特別提醒,指揮中心應「勇敢面對,積極疫調篩檢,擴充醫療量能。」「不希望台灣發生新加坡的移工宿舍群聚,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關注外籍勞工健康的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洪申翰指出,移工沒有獨立生活空間,就醫難度也比台灣人高,隱忍病痛繼續工作是常態,導致移工防疫一直有諸多死角,難以調查感染源,也不易落實隔離檢疫措施。洪申翰呼籲,疾管署和勞動部應要共同完整討論目前移工面臨的防疫困境,勞動部也要真正面對並且改善移工生活工作的環境及被對待的情境、去除移工就醫的阻礙,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工作人員吳靜如表示,這名泰籍勞工很可能是在台灣受到感染,受疫情影響的潛在範圍很廣,除了工廠的外勞及本勞同事,還有休閒場所會遇到泰語社交圈朋友,這些人都會很害怕。吳靜如說,疫情發生以來,勞動部一直沒有做到「即時提供」外籍移工重要防疫資訊這件事,過去幾次指揮中心公布防疫新措施,翻譯版本出現的時間都比公佈時間晚了十天以上。吳靜如說,很多疫病風險就發生在這個資訊落差之間。吳靜如建議,為幫助疫調順利進行,勞動部應儘速將此確診相關訊息翻譯成泰語,讓當地泰語圈廣傳,相關人員才能夠幫忙搜集資訊、主動說出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薛鑑忠表示,疫調人員可以申請雙語翻譯人員從旁協助,如果有移工需要隔離,勞動部可安排入住衛福部的集中檢疫場所,目前保留給移工的床位都還充裕。至於資訊落差的處理,薛鑑忠說,「如果指揮中心有公布新的措施或資訊」,勞動部就會翻譯。今天下午指揮中心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有此疑似本土感染之個案,是否算是新資訊?薛鑑忠表示,會儘速進行翻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莊人祥表示,疫情調查已經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疫調需要翻譯的部分會盡快來做。
-
2020-07-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返泰移工恐為本土個案 專家建議隔離解除前再篩檢
我國於今日中午接獲泰國官方通知,該國確診一名自我國入境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調尚在進行,不排除為本土個案。對此,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表示,本土感染確實是其中一個可能性,須以嚴謹態度看待此一事件,若最後仍為不明感染源,建議入境者除隔離14天,解除隔離前也需再次篩檢,以減少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風險。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該名個案為一名在我國北部工作的泰籍移工,自2018年1月17日入境,今年7月21日出境,中間都不曾離境。21日自我國搭機返回泰國後,於7月25日確診;但是何時發病、何時檢驗等都尚與泰方了解。李明政則表示,由於還有需多資訊待釐清,無法確認其感染源頭,但本土感染確實為其中一個可能選項;若真的是本土感染,顯示台灣內部還是有可能存在新冠肺炎病人於社區中,必須以嚴謹的態度看待。李明政說,應了解個案最近二至三周內有無接觸其他移工友人,若無法掌握感染源,儘管現在只有單一個案,但「有一就有二」,代表本土社區中有潛在的不明社區感染。這時台灣便必須恢復到先前的防疫措施與態度,而不只是「防疫新生活」,包括醫院防疫措施、個人防疫都必須回到嚴守社交距離、戴口罩等,而非柔性勸導階段。對於國內近日多起移工搭機返回東南亞國家後出現症狀,李明政表示,移工在台生活環境較為擁擠,且可能與其他自國外來台移工有所接觸,有更多交互感染的機會。雖然現行所有入境者都需檢疫14天,但李明政說,若為無症狀感染者,隔離14天後仍為無症狀帶病毒者,還是有機會傳染。因此他建議,入境者除隔離14天,解除隔離前也要再做PCR檢測,陰性才可放行。
-
2020-07-25 科別.感染科
桃園爆群聚 今年登革熱首例個案感染源在媽媽家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公布,桃園市桃園區長安里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60多歲女性,案2),是21日公布首例本土個案(指標個案)沒有同住的媽媽,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研判媽媽發病較早,指標個案應是在媽媽家被病媒蚊叮咬感染,案2情形特殊,同時染上登革熱及流感,連莊人祥都驚呼不常見。莊人祥表示,案2於7月10日出現發燒、四肢痠痛、嘔吐等症狀,至診所就醫流感快篩陽性,13日再度至診所回診,已無四肢痠痛症狀,23日經衛生單位通知進行接觸者採檢,登革熱NS1快篩結果呈現陽性並通報,於今日檢驗確診,個案目前在家休養中。個案近期無國外旅遊史,活動地以桃園市及桃園區住家及工作地點為主,指標個案7月11日曾至案2住家探視,初步研判為一起群聚事件,將進一步調查以釐清感染源,但莊人祥研判,21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個案在媽媽家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可能性大。莊人祥說,目前衛生單位針對今年首例本土個案進行社區調查,發現401人僅1人出現症狀,已於今天採檢,帶結果出爐,釐清感染源;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活動地周邊進行疫情調查、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並加強當地民眾及醫療院所之衛教。疾管署統計,今(2020)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例本土病例,均居住於桃園市,另累計56例境外移入病例,較近5年同期為低,且多為1至3月個案,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為多。莊人祥呼籲,近期國內各地持續有午後陣雨,請民眾雨後應加強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落實「巡、倒、清、刷」,以降低病媒蚊密度,另提醒從東南亞返台居家檢疫對象,如發現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者,應儘速反應。此外,莊人祥也說,醫療院所應提高警覺,務必加強詢問就診者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若為疑似個案,可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工作。
-
2020-07-21 科別.感染科
近三年最晚的疫情 國內首例本土登革熱 四度就醫才確診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是近三年最晚疫情,為居住桃園市桃園區玉山里30多歲男性,因陸續出現發燒、皮膚紅疹症狀,分別於7月15日及19日就醫,20日進行登革熱NS1快篩結果呈現陽性,由醫院通報,於今日檢驗確診感染登革熱第一型。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說,該男近期無國外旅遊史,一開始因為發燒,到社區診所就醫,起初被認為是流感,開立服用流感抗病毒藥物,但服用三天後無效,此後三次醫才被通報,目前個案住院治療中,同住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莊人祥說,主要活動地於桃園市及桃園區住家外,曾至台北市中山區等地洽公,由於桃園處於國境大門,初步研判社區中可能有不顯性感染者,待進一步調查以釐清感染源。莊人祥表示,個案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居住地周邊進行疫情調查、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並加強當地民眾及醫療院所的衛教。以國內過去本土登革熱疫情趨勢分析,約在五月或六月就出現首例,過去甚至有二月確診的本土個案,「今年確實比較晚出現病例。」疾管署副主任郭宏偉表示,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我國限制外籍人士入境及邊境嚴管,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6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病例,較近5年同期為低,且多為今年1至3月時發現的個案;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為多。同時,提醒地方政府特別注意從東南亞返台居家檢疫對象,應留意其健康情形,如發現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者,應儘速安排就醫,加強登革熱檢驗。近期國內各地易發生午後雷陣雨,請民眾雨後應加強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落實「巡、倒、清、刷」,以降低病媒蚊密度;此外,醫療院所應提高警覺,務必加強詢問就診者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若為疑似個案,可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早通報。
-
2020-07-17 科別.耳鼻喉
胸口灼熱、喉嚨卡卡,胃食道逆流惹禍?
胃食道逆流到底有多盛行?根據健保署就醫人數預估,平均每4人就曾有1人主訴有此症狀,而且近幾年來,人數還有上升的趨勢。臺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表示,從臨床上來看,胃食道逆流也的確已經超越過去與胃酸相關的消化性潰瘍,成為現今腸胃科門診中很常見的疾病。胃食道逆流發生的原因為什麼會有胃食道逆流?顧名思義,是指原本應該在胃裡的胃酸消化液逆流跑到食道。吳明賢進一步解釋,簡單來說,在胃與食道中間有個賁門(下食道括約肌),應該呈現關閉狀態,但卻可能因為多重因素,導致它在不該開的時候打開,因而造成胃的內容物或胃酸跑到食道。不過,要產生胃食道逆流的現象,也必須符合幾項因素。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指出,首先胃酸要高,由於胃的酸鹼值為pH1左右,食道的酸鹼值則為pH3~4,兩者酸度差距將近1000倍,當1000倍的胃酸跑到食道,可想而知必定會造成損傷。食物則是導致胃酸過多的主要原因,如油脂類、巧克力、菸、酒、咖啡、酸性水果等。其次,賁門有沒有關好也是一大原因。至於造成關不好的原因,包括生理構造問題如老化導致括約肌鬆弛、食道裂孔疝氣、腹腔內壓力增加(如剛吃飽就趴睡、穿了緊身衣等)。吳登強說,當胃酸逆流時,人體是有機制能讓它緩和下來,如口水會將胃酸往下帶,食道也有蠕動波能將其往下帶,但當口水量不足、食道蠕動不好時,就會造成影響。胃食道逆流症狀與嚴重性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五花八門,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典型的症狀(食道症狀)如胸口灼熱感,也就是俗稱的「火燒心」。吳明賢指出,這是最常見,也是病患求診的主要原因,不過,臨床上通常會先排除是否有心臟問題。但仍有少部分人屬於非典型症狀(食道外症狀)如喉嚨不舒服、咳嗽、氣喘發作,更嚴重時甚至會有吞嚥困難、蛀牙、牙周病、聲帶水腫或聲帶沙啞等表現。「一般來說,有些族群如男性、肥胖者、有代謝症候群、飲食不正常、壓力大、愛抽菸、酗酒的人等,都是胃食道逆流的高風險族群。」吳明賢指出,若從職業別來看,服務業從業人員或業務性質、司機等,會因工作需要而延誤正常三餐時間,或因為趕時間囫圇吞棗,情緒緊張壓力大等,都有可能加重症狀的產生。胃酸刺激食道,會發生癌變嗎?由於食道並不耐酸,若黏膜經年累月受到胃酸逆流的刺激,除了容易產生發炎、潰瘍等現象,有時食道上皮細胞受到胃酸破壞,久了之後便可能變性,造成「巴瑞特氏食道」,而這或許就是病變的開始,日後會增加罹患食道腺癌的機率。吳明賢認為,民眾也無須過度擔心,雖然西方報告顯示巴瑞特氏食道演變成食道癌的機率不低,但從臺灣本土個案來看,機率卻很低,會不會轉變成食道腺癌,還須視巴瑞特氏食道的長度、切片觀察有沒有細胞變性,通常若有細胞變性且長度超過3公分,危險性較大。胃食道逆流的診斷很多人會因為胃食道逆流症狀並不典型而不自知,甚至只有一點點不舒服就忍著,但當胃食道逆流造成生活上的影響,如打擾睡眠、喉嚨沙啞等,醫師建議要考慮就醫,進一步檢查以避免巴瑞特氏食道的產生。要診斷胃食道逆流,除了可以從症狀做初步診斷外,最立竿見影的工具則要靠胃鏡與X光,但胃鏡也只能排除有無惡性、潰瘍等器質性疾病的可能;X光的好處則可觀察胃酸逆流對食道是否造成影響,若進一步懷疑有食道癌變化,則需做病理切片來確診。如果照胃鏡後仍無法確定是否有胃食道逆流時,臨床上也會進一步透過食道功能檢查,包括食道壓力測試、24小時胃酸測試等,但通常9成以上的患者都可以靠著胃鏡檢查正確診斷。避免發作,生活飲食調整這樣做!◆三餐定時吃,餐餐7、8分飽。◆睡前2~3小時不進食。◆吃完東西不立刻躺下。◆不穿緊身衣服或束緊皮帶。◆床頭墊高15~20公分。◆戒菸、戒酒、減肥。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一旦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時,必須調整生活飲食習慣,不過光靠這樣做,成功機率通常不大;吳明賢說,這些習慣畢竟都是經年累月的,比較簡單的方式可靠就醫治療,藥物治療的目標在於快速控制症狀、改善生活品質。胃食道逆流主因是胃酸過高所引起的,所以,必須藉助可調整胃酸的藥物如制酸劑、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胃乳片等,讓胃酸沒有機會逆流,或者即使逆流了,酸度也會大減。目前最新的方式,是採用來自海藻萃取的藻膠酸,好處是會保護整個食道,效果類似胃乳。吳明賢提及,藻膠酸進入體內與胃酸混和後,會形成低密度的泡沫乳膠層,能漂浮於胃的上方靠近食道口的位置形成阻隔,阻擋胃的內容物與胃酸上流到食道,可保護黏膜不受胃酸刺激,這類藥物也經常合併上述三類藥物使用。特別的是,藻膠酸是在飯後食用,胃食道逆流通常都在飯後發生,服用後可形成保護膜,避免剛吃飽後逆流又發作,且能持續3、4個小時,作用快,只要短短3至5分鐘就能發揮效果。吳登強進一步補充,胃食道逆流的治療療程為2至4個月,一般建議療程結束後還是將藥物備在身邊,並視情況服用,因為胃食道逆流症狀雖然會好,卻不會斷根,只有極少數人須靠手術治療,但也不一定能根除疾病,可能仍需長期服藥。吃胃乳或咀嚼錠較好?吳登強和吳明賢兩位專家一致建議,胃乳的效果作用快,牙口不好者也可使用,缺點則是無法隨身攜帶,適合放在家中當成常備藥;而咀嚼片的好處是能夠隨身攜帶方便,應酬過後若不舒服可立即服用、緩解症狀,特別適合經常外食的上班族。★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摘自常春月刊448期,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7-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流感化? 台大公衛學者:還沒有
新冠肺炎全球確診已達1112萬多例,而其傳播力強、輕症及無症狀者多,讓大部分專家認為新冠疫情將流感化;而隨著各地解封後又出現疫情,是否代表已經流感化?對此,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則表示,現在各地都還是的疫情都還是第一波疫情,「沒有第二波就不知道會不會流感化」,但普遍上認為現在尚未流感化。詹長權今早於台大公衛學院第22周抗新冠肺炎說明會時提及,新冠肺炎因尚未進入第二波,還無法看出是否流感化變成季節性來襲,且年底一定會碰到新冠肺炎和流感一起來的狀況,不但是國內的挑戰,也顯現檢測的必要性。屆時若不經過檢測,只是純粹依靠檢疫,對疫調人員也是很大的困難。而隨著各國陸續解封,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也表示,許多控制好的國家都有小群聚感染,但是否變成大流行,則要看各國的防疫措施。陳秀熙也提到,在各國討論邊境開放名單時,我國應以總人口數和境外與本土個案比例作為爭取加入的優勢。他說,台灣、冰島和紐西蘭雖然都是控制很好的國家,但細部來看,紐西蘭和冰島的人口分別為500萬和34萬,確診個案分別為1500多人和1800多人;台灣則總人口數則為2300萬人,確診人數僅為400多人。另外,我國境外移入個案遠大於本土個案,表示社區感染不高。陳秀熙也以台灣的數據分析,以我國入境有症狀者篩檢,無症狀實施居家檢疫14天來看,居家檢疫第5天可抓出74%的人從症狀前期變成症狀個案,到第14天可抓出98%。但隨著商務來台、邊境開放振興經濟的需求,勢必需縮短居家檢疫時間,以減少居家檢疫旅館以及居檢者不能工作等成本,陳秀熙建議除了以檢測來彌補居家檢疫第5天到第14天可能漏掉的個案。詹長權則表示,由於可能漏掉無症狀和症狀前期的確診者,主動採檢才能逼近零確診,因此建議入境便採檢第一次PCR、檢疫後五天再進行第二次PCR;縮短檢疫並解除檢疫者,在台採定點、定時、實名制的活動,在防疫和經濟復甦間取得平衡。
-
2020-06-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者估台無症狀新冠肺炎少 社區流行可能性低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今天推估,台灣自3月19日至6月20日可能約有22名隱藏的無症狀個案,但無症狀個案只要未達150人,爆發社區流行的可能性就很低。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舉行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說明會,說明最新疫情狀況。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指出,截至6月26日,全球有69%國家解封指數小於1(相對安全、適合解封),但仍有31%國家解封指數大於1,因此出入這些國家時,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陳秀熙提到,現在各國開始復工,建議應該建立職業風險防範指引,訂出「低、中、高」的風險職業場所,如食品加工廠、八大行業、航空業等較難維持社交距離或不斷進出高風險地區的行業,除了落實戴口罩等措施,也應定期篩檢。先前一名日本女學生從台灣返回日本後,被驗出確診,陳秀熙認為,該名學生從2月就到台灣, 6月返日,以流行病學觀點來看,假如從2月就被感染,4個多月來都維持無症狀的機率很低。陳秀熙提到,「科學」期刊發表不同傳播模式個案的比率,46%是症狀前期個案、38%是症狀個案、10%是無症狀個案,6%是環境暴露傳染個案;台灣對症狀前期個案與無症狀個案所採取的防疫措施,都是採居家檢疫,但若未能落實,可能出現部分家戶或非家戶接觸者。由於3月19日起全面入境管制加上症狀檢疫,陳秀熙根據疫情數據模型統計推估,自3月19日至6月20日,台灣可能約有22名潛在無症狀個案,而無症狀個案只要未達150人,爆發社區流行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評估台灣的風險仍低。陳秀熙提到,台灣應該慢慢調整思維,從追求「零確診」變成「零重症和死亡個案」,因為國外疫情嚴峻,境外移入個案難免會增加,本土個案也不是不可能,甚至造成小群聚感染,但大家可以靠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來阻斷,避免社區流行感染。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冰島已開始邊境解封,並以入境檢測代替14天隔離檢疫,只要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核酸檢測陰性就可放行;台灣面對下一階段邊境開放,入境普篩已是不可避免的,可根據檢測結果來調整適當的檢疫時間,並搭配智慧式足跡追蹤和接觸者掌握。詹長權也建議增加檢測數量,例如可針對無症狀比率可能較高的年輕縣市進行代表性抽樣,透過社區血清學調查,瞭解實際感染和抗體狀況。
-
2020-06-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女疑在台染疫 專家促入境全篩
日本出現一名自台返日無症狀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打破我連續七十三日零本土新冠肺炎病例紀錄。專家建議,境內解封後,國內採檢量減少,應可考慮為入境者全面篩檢,避免無症狀感染者躲過居家檢疫,走入社區;也可考慮針對北、中、南、東做小型普篩,釐清國內感染情形。由於疫情中心只公布日籍女學生曾在南台灣的大學就讀,昨晚網路上傳出高雄某大學的學生已接到衛生所電話,但被指涉的學校不證實。高雄市衛生局表示,「要去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有網友表示,日本女學生如果真的在台灣感染,那台灣七十三日無本土感染是假的?無症狀感染是新冠病毒的特性之一,且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多達三至四成,即使染病也沒有症狀。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國內落實居家檢疫十四天,有症狀就揪出來採檢,防疫初期可立刻見效,但無症狀感染者檢疫十四天回歸社區,這些具傳染力的無症狀感染者,也需關注。台大醫院小兒部暨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台灣兩個多月無本土個案,但不代表社區內沒有病毒,對於新冠病毒,若未全面接種疫苗,就不會從社區消失。他推測,可能現在病毒傳播速度很慢,加上感染者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所以很難被察覺。邱政洵及黃立民都提及,台灣自六月七日解封後,個案變少,接觸者與疑似個案減少,臨床醫師主動採檢率降低,單日採檢數從每日近千例,解封後降至一百多例。邱政洵說,反觀日本,解封後每日採檢量比解封前更高,質疑台灣採檢過於保守。邱政洵直言,「我們應該看看,為何日本能找出這名從台灣回日本的無症狀感染者。」邱政洵認為,目前每日入境者約一千多人,若加上近期一百例所有的篩檢數,國內每日最大檢驗量可達五千九百件以上,足以負擔入境者全員篩檢,避免無症狀感染者成為社區零星感染源頭。黃立民建議,醫院應保持警覺,遇到有肺炎、呼吸道症狀民眾,就應主動篩檢。民眾應戴好口罩與做好手部清潔,「盡量不要到人太多、太擠的地方,仍是必須的。」
-
2020-06-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我國連73日零本土破功 陳時中:連假不鼓勵去人多地方
我國連73天零本土破功,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我們一直沒有排除(零星社區疫情)可能性。」相關疫調跟隔離也會隨即啟動,但該本土個案不會造成現有的境內及境外防疫策略改變,端午連假將至,陳時中說,不鼓勵去人多地方,但也不會要求民眾哪裡都不能去。繼上周開放十一國低風險國家境外生可來台,新冠肺炎國際疫情趨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昨再次加碼公布,自今天零時起開放桃園機場轉機;自六月廿九日起,除觀光以外,放寬外籍人士、香港及澳門人士入境,均需配合入境後居家檢疫十四天及必要檢疫措施。不料下午兩時半才剛公布鬆綁,但指揮中心今下午五時半,緊急加開記者會,日本確診1名自台返日無症狀感染者,指揮中心及地方政府啟動疫情調查,陳時中坦言,該女為本土個案,換言之,我國連73日零本土破功,但對於目前現行的境內及邊境疫政策並不會有所改變。如今發生該起暫時找感染源的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是否計劃針對該日本女學生經常活動的南部進行小社區普篩,陳時中表示,目前沒有此計畫,還是先評估125密切接觸者篩檢情形,再做進一步討論。
-
2020-06-20 科別.兒科
日本腦炎晚報到 今一次增3例本土個案40歲以上別輕忽
過去國內日本腦炎疫情幾乎都在5月進入流行期,今年疫情稍微晚到,疾病管制署今日公布,國內一口氣增加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患者都是居住於南部,其中年僅30及40歲兩名重症患者仍在加護病房救治,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提醒,日腦流行期未結束,40歲以上民眾別輕忽。莊人祥表示,今公布的三名確診者,分別為屏東縣萬丹鄉30多歲男性、屏東縣南州鄉50多歲男性及台南市歸仁區40多歲男性,三人近期均無旅遊史,平時活動地以居住地及工作地為主。工作地以工廠及市場為主,附近都有農田或豬舍,研判於居住地附近感染的可能性較高。莊人祥說,3人發病日分別為5月30日、6月6日及6月9日,症狀主要都有腦膜炎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及意識改變等,目前仍在住院治療。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居住地周邊進行捕蚊燈懸掛及誘捕病媒蚊等防治措施,同時加強對當地民眾衛教宣導。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16至2019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7、7、18及11例,雖創8年同期個案數新低,但不排除可能會再有個案,40歲以上成人疫苗接種率較低,為高風險族群,但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莊人祥說,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莊人祥呼籲,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到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防蚊藥劑。莊人祥表示,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的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加強防蚊,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
2020-06-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孟加拉夫妻爭議 指揮中心宣布確診者返台「2條件」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然而日前從孟加拉染疫治療後返台確診陽性的夫妻,就遭爆一人不符確診者返台規定,且兩人搭機時都沒穿防護衣,引發爭議。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再次強調,為確保境外確診個案返國時飛航防疫安全,並降低個案入境後發生社區疫情之風險,境外確診個案須至少符合「發病日至登機日已逾2個月,且症狀已緩解」或「距發病日已達10天,且取得2次新冠肺炎病毒檢體檢驗陰性證明」之其中一項,才得搭機返國。指揮中心今舉行疫情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已66天未有本土個案,本周新增2例境外移入確診,為孟加拉回國15日確診的50多歲先生(案444)及40多歲太太(案445),兩人於今年1月下旬及3月上旬至孟加拉工作,6月12日一同自孟加拉搭機至馬來西亞,並於13日自馬來西亞搭乘專機返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他們在孟加拉已確診且接受治療,其中先生二採陰、太太僅一採陰,不符合確診者回台規定,且據機場影像顯示兩人未著防護衣,與之前疫調有所出入。對此,陳時中今天宣布,為確保境外確診個案返國時之飛航防疫安全,並降低個案入境後發生社區疫情之風險,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第1項第2款與第3款,規定境外確診個案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才能搭機返國,違者將依同法第69條規定,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一、發病日至登機日已逾2個月,且症狀已緩解。 二、距發病日已達10天,且取得2次新冠肺炎病毒呼吸道檢體檢驗陰性證明(須間隔至少24小時採檢)。陳時中說,境外確診個案搭機返台時,仍建議全程佩戴口罩。入境時檢疫措施比照旅遊疫情建議第三級地區入境旅客辦理,如有症狀,應於邊境採檢後進行集中檢疫,檢驗結果陰性者,接續完成居家檢疫;無症狀者,入境後應居家檢疫14天。莊人祥會後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上述境外確診者返國條件,今日起正式實施。而在孟加拉夫妻說詞兜不攏一事,他說該對夫妻目前爭議,是他們一開始有說有防護衣,但調查是沒有。不過目前規定確診個案須戴口罩、不用穿防護衣,故還是交由台中市政府判定是否有誠實配合疫調,及太太沒有2採陰就返台的部分斟酌開罰。
-
2020-06-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後疫情時代醫籲醫護、感染源不明接觸者 應做抗體檢測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在還沒有疫苗研發出來前,各國除PCR核酸檢測外,也極力研發速度更快、更方便的篩檢方式;而台灣雖疫情趨緩,個案數僅443例,但其中有11例為不明感染源的本土個案,雖未擴大感染並已結案,但民眾仍有疑慮。台大醫師表示,疫情進入後防疫時期,台灣未來在邊境上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開放,就公衛角度來看,台灣或許下一步可比照國外,透過血清抗體檢測如IgG,向曾接觸確診個案的醫護人員、感染源不明個案接觸者,以及曾進行核酸檢測者進行血清抗體檢測,來釐清無症狀患者、推估國內感染規模狀況。並掌握新冠肺炎的感染率,來協助流行病學的進行、加速疫苗研發。台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表示,血清抗體檢測,是以合成的病毒抗原檢測血液中是否具有抗體,患者在染病後,體內才會出現抗體,此為感染中、後期才能進行的檢測方式,可判斷患者是否曾感染,及依產生抗體的種類判斷已感染多久,如日前磐石艦案曾用此法。李建璋說,血清抗體檢測主要包括IgM、IgG。前者屬急性期,約在患者染疫後5到7天產生,後者則是染疫後10到14天內產生,一般為痊癒後出現;因現行的核酸檢測有其限制,感染後期不一定能測得到,必須藉由抗體檢測來瞭解實際的感染情況。在血清抗體檢測的意義上,李建璋以美國亞利桑那州為例,他表示,美國疫情仍嚴峻,該州就有醫院針對全院進行抗體檢測的廣篩,因個案接觸者對象不只有醫師、護理師,也包括傳送人員、檢驗人員等,整個過程都有可能暴露到病毒,採取抗體檢測後,就可安排產生抗體、相對安全的人,繼續投入醫護的第一線工作。除此之外,李建璋說,南韓、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也針對感染源不明個案的接觸者進行抗體檢測;而隨著醫療進步,現已有靈敏度、特異度更高的檢驗試劑可使用。台灣食藥署5月時也以緊急使用授權(EUA)規定,核准藥廠IgG抗體檢驗試劑的進口,首批進口20組,每組100劑,分配給台大、高醫、新光等5家醫院,進行小規模臨床研究。李建璋說,目前台灣有11例感染源不明的個案,若政府能回溯檢測接觸者,就可能找出可能的感染源及遺漏的個案。此外,台大公衛學院目前也與彰化衛生局合作,推動血清抗體研究,雖不能代表全台面貌,但也可當參考依據,若研究結果與實際的確診數有相當大的落差,政府就應檢討現有的防疫政策;若與目前的確診狀況吻合,則多了一項可向國際證明台灣防疫水準的科學證據。
-
2020-06-0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大眾運輸解封了!9大鬆綁措施重點整理
國內近2個月沒有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於6月7日防疫措施大解封,讓民眾最有感的是,搭乘台鐵、高鐵、國道客運大眾運輸時,不再強制戴口罩,也能吃東西。6月7日起,國內防疫措施鬆綁狀況如下: Point 1:民眾進入大眾運輸工具或運輸場站入口處,仍需量體溫、戴口罩;但進入運具後,若可維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施時,民眾可以選擇不戴口罩。 Point 2:旅客在維持社交距離下或相鄰旅客有戴口罩(或採用適當阻隔設施)時,解除雙鐵列車車內及國內航線空運航班飲食管制,但飲食完畢如無法維持社交距離仍須戴口罩。 Point 3:恢復雙鐵列車上商品販售。 Point 4:國內航線空運航班恢復提供飲品。 Point 5:取消國道服務區人潮車潮管制。 Point 6:台鐵新自強號連續假期開放銷售站票,採總量管制,每列車以120人為限。 Point 7:高鐵連續假期可販售自由座,除增開加班車外,也將透過月台、穿堂層與閘門前等排隊人流,控管站位人數。 Point 8:取消國家風景區及觀光遊樂業園區人、車防疫安全承載量的限制。 Point 9:進入郵局,仍須量體溫、戴口罩,但進入後在可維持社交距離下,得不戴口罩。 交通部表示,6月7日後鬆綁措施以大眾運輸、觀光為主,原則為「若不能維持社交距離,則須戴口罩」為原則,希望民眾多多配合。(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4飲食習慣都會養肥肝! 老生常談的叮嚀最重要 經血過多會致命!? 每小時都要換衛生棉者當心了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
2020-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解封天氣好熱「罩不住」 南投景區逾半遊客不戴了
我國連續55天無新增本土個案,全台今起大解封,各地風景區湧現人潮,南投縣紫南宮、中興新村、武嶺等地今也見人流,唯因解封和天熱「罩不住」,戴口罩者明顯少了大半;縣府也將配合中央解封,確切時間和場所明開會後再行公告。台灣今正式迎來疫情趨緩後的大解封,針對人流管制,除非各主管單位有特殊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再限制,但仍盼民眾勤洗手、戴口罩,維持防疫新生活;但民眾疫後出遊,到戶外就是想透氣,加上天熱,因此不少人摘掉口罩。中興新村牌樓附近椰林大道兩側荷花綻放,不少民眾攜家帶眷前往賞荷,撐著傘傘沿著荷花池旁步道愜意行走或駐足拍照,也因人潮較零散,根本無人戴口罩;合歡山武嶺則因下雨,只見零星遊客,且上山就是要呼吸新鮮空氣,沒人戴口罩。竹山紫南宮今仍見人潮,尤其是廟內參拜香客眾多,且戴口罩者明顯少了許多,逾半民眾都沒戴口罩;廟方則表示,參香時彼此距離雖較近,但大多在祈願和交談,且拜完就走因此也不用過度恐慌,但在人潮過於密集時仍會宣導防疫。南投縣政府則表示,本土疫情趨緩且穩定,民眾能安心出遊,但就是帶著口罩,視場域需求配戴即可;而針對中央宣布全台防疫解封,南投縣會配合中央政策,但確切的解封場所和時間,明(8日)下午將邀集各局處開會,討論後再行公告。
-
2020-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台今起大解封 景區昨已爆人潮
國內連續五十五天沒有新增本土個案,全台今起可望大解封,民眾早已忍不住,全台各地風景區、海邊沙灘昨都湧現人潮,摘掉口罩的遊客開心高呼:「我們提早解封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第二波疫情來襲不可能避免,大家落實防疫新生活就能控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預估,其他國家的第二波疫情將於今年秋冬捲土重來,國內第二波疫情取決於邊境開放時間。張上淳說,台灣不可能長期封閉邊境,待開放邊境,就得面對境外移入個案增加,對社區帶來威脅。陳時中表示,勤洗手、戴口罩在這次防疫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希望大家維持防疫新生活,針對人流管制,除非各主管單位有特殊需求,指揮中心不再限制。全台各地昨天景點都爆人潮,酷熱,高溫讓很多人往海邊跑,基隆大武崙沙灘上、金山中角灣沙灘都可見沖浪、戲水人潮,遮陽帳篷在沙灘上朵朵撐開。穿著泳裝的一名女遊客說,沙灘好久沒這麼多人,「我們提早解封了!」她男友說,到海邊不用戴口罩,「我要大口吸海水的味道」。屏東墾丁湧入大批遊客,各遊憩沙灘出現久違戲水人潮,飯店和民宿重現滿房。警方從車流量估算,昨約有三萬人湧入墾丁,是今年二月以來單日最大量,吳姓飯店業者說,「看到遊客回來的滿房畫面,真得會感動」。嘉義市文化路商圈排隊美食林聰明沙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說,五月人潮就逐漸回流,這十天是更恢復到疫情以前,昨天客人爆滿。昨到台北市動物園、陽明山繡球花季、台南虎頭埤風景區遊玩的民眾,不少人已不戴口罩,除疫情趨緩外,連日高溫也讓大家「罩」不住,遊客說,國內已經很安全,在戶外賞花不必戴口罩了。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戴口罩很重要,台灣民眾第一時間就戴起口罩,歐美國家疫情如此嚴峻,若第一時間就戴起口罩,或許幾百萬人不必因此喪命。世界衛生組織(WHO)五日更新口罩使用指南,明示各國政府應鼓勵公眾在大眾運輸、商店等封閉擁擠環境戴口罩。BBC指出,這顯示世衛組織大轉變,世衛組織先前數個月堅稱,公眾戴口罩會產生虛假的安全感,且會使醫護人員更難取得防護裝備。截至目前,台灣累計有新冠肺炎病例四四三例,其中七人死亡,四二九人已解除隔離,尚未出院的十一人中,七人隔離中,另四人解除隔離但仍住院,估計這一、兩周內應可全部解除隔離。
-
2020-06-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時代 我國積極研發疫苗 預計秋季人體試驗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但我國已超過50幾天沒有本土個案,國內即將解封,算是通過「期中考」。然而因應國際疫情仍然持續,因此用於新型冠狀病毒預防及治療的疫苗與藥物將是後續防疫工作的重要利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就我國目前疫苗、藥物的研發情形進行說明,疫苗最快今年秋季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梁賡義表示,現在全球有超過100多個單位在研究疫苗,進入臨床有10個,包括美國NIH、英國牛津大學,以及中國大陸的研究單位。而面對全球性的防疫需求,與其盼望國外能夠供應足夠的疫苗給台灣,我國在疫情發生初期,產學研界也啟動投入疫苗研發。例如,國衛院利用四種技術平台同步開發,最快在今年秋季即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中研院開發的奈米疫苗,目前也正進行疫苗劑型與劑量的優化。梁賡義指出M前述兩個研究單位的成果均已與國內廠商洽談並啟動合作。此外,國內廠商所開發的疫苗也預計於今年底前可進入臨床人體試驗。同時,政府也不曾放鬆步調,持續提供相關輔導,已大幅縮短疫苗開發時程。梁賡義進一步表示,新藥開發方面,國內學研界也積極研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候選藥物,例如國衛院團隊已找到具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從初步實驗結果顯示極具有開發的潛力及價值。中研院團隊篩選出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抑制劑,此強效的蛋白酶抑制劑,可在體外抑制新冠病毒複製。長庚團隊以及國衛院、預醫所團隊也分別找到單株抗體藥物,其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能力高達90%以上。另外,食藥署因應國內緊急公共衛生情事需求,協助疾管署依照藥事法取得疫情初期所需之檢驗試劑專案進口。同時預估疫情發展,超前部署國內檢驗試劑、藥品及疫苗需求,提供廠商依循類似於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EUA)機制,提出檢驗試劑、藥品及疫苗之專案製造及輸入申請,截至目前為止,已核准四件檢驗試劑專案製造及19件檢驗試劑專案輸入。並提供至少22家廠商檢驗試劑專案製造輔導及10家藥品和疫苗查驗登記輔導。此外,預防疫情再襲,食藥署召開專家會議並依決議核准瑞德西韋的查驗登記申請。指揮中心表示,繼口罩國家隊後,科技防疫國家隊也儼然成形,結合產官學研的儲備量能,因應疫情再次發生時,台灣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
-
2020-06-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際每天增10萬病例 陳時中:個人防疫不能輕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台灣已連續51天沒有本土2019冠狀病毒疾病個案,社區很安全,但國外疫情以每天增10萬速度上升,民眾還是要注意個人防疫。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記者會宣布,台灣2日沒有新增新冠肺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目前全台累計443例確診,分別為352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42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陳時中在記者會表示,台灣疫情平穩,連續51天沒有本土個案,但世界疫情還在往上,近7天疫情增長快,每天以10萬人新發的速度增加,必須持續注意。指揮中心指出,全球累計630萬389例確診,分布於187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巴西、俄羅斯、英國及西班牙為多。病例中37萬5134例死亡,以美國10萬6403例、英國3萬9045例、義大利3萬3475例、巴西2萬9314例及法國2萬8833例為多。陳時中提醒,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出門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請全程佩戴口罩,將健康行為內化,才能守住疫情防線。
-
2020-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沒有新冠肺炎病毒」 專家信心喊話我無普篩必要
台灣已連續47天零本土,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李秉穎表示,「台灣沒有新冠肺炎病毒」,國內不需要普篩,所謂普篩是對於社區病毒流行情形不太了解,而需要普遍性檢查。我國應積極防堵境外病毒可能來源,而不是尋找本地根本不存在的病毒。李秉穎說,主張普篩經常舉韓國為例子,韓國大規模用「得來速」作法廣泛篩檢控制疫情,但到目前為止,南韓社區感染控制情形不如台灣,「我們控制得住是因為我們掌握所有接觸者、詳細調查,沒有讓病毒洩露到社區。」李秉穎說,雖然我國有十個本土個案以找不到感染源結案,但也都沒有造成後續感染散布情形。韓國當初是因為教會大規模傳染,才不得已採取普篩,台灣沒有這個現象。李秉穎說,普篩目的是找到沒有被找到的感染者,所以台灣擴大篩檢對象、醫護人員有症狀或民眾有高風險(司機、旅館從業人員等)篩檢。李秉穎以自身所待的台大醫院為例,所有住院病人有呼吸道症狀就核酸檢驗,但是幾千醫護人員檢驗都沒有病毒。李秉穎認為,「可以說我們已經再作普篩,但對象是有風險因素或是醫護人員有症狀」,醫院至少做了以萬計不符合通報定義者,就沒有找到病例。因此,再花心力進行核酸檢驗,臨床上根本沒有意義。李秉穎更指出,普篩不適合以核酸檢驗執行,「因為比較貴比較費時。」所有檢驗方法都有缺點,抗原抗體則有準確性缺點,抗體抗原檢驗特異性如能達到九成五就覺得試劑可靠,所謂特異性九成五是5%會被驗出抗原或抗體陽性。李秉穎表示,在社區並沒有大規模感染時,找1000人來檢測,其中50人是陽性,就會造成困擾,因為要做所有接觸者追蹤調查、核酸檢驗、隔離、職業被歧視等,但可能最後是偽陽性。因此從學理與實際狀況,台灣不需要普篩。
-
2020-05-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邊境嚴管、國內鬆綁 6月7日大規模解封
國內已連續四十四天無本土病例。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舉行新冠肺炎防疫措施解禁會議,研議以「邊境風險嚴管、國內鬆綁」為原則,若到六月七日時仍維持本土零確診、無社區感染,將落實「大規模解封」,不再限制各項活動人數,屆時民眾於國內可正常生活,不用等到端午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外疫情仍嚴峻,因此邊境風險仍然嚴管,但國內鬆綁。國內迄今已超過三個潛伏期無本土病例,若連續八周逾四個潛伏期無本土個案或社區感染,大規模鬆綁將實施。正常生活 不再管制人流陳時中表示,大規模解封的重點是維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若不能維持社交距離,就要戴口罩,另外也要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並且配合實名(聯)制。若達解封標準,將不用實施人流管制或限制座位人數,室內室外都不再施行人流管制,從事各項日常及休閒活動將不再受限於人數規範。陳時中舉例,捷運離峰時期,乘客間可保持安全距離,就不用戴口罩;端午節假期同意販賣自由座及飲食,職棒、餐飲、藝文等休閒活動,都不限制人數,屆時到醫院就診無須申報旅遊史,但還是要量體溫。大甲媽遶境 還是不鼓勵不過,大甲媽遶境還是不鼓勵,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主要是大甲媽遶境人員眾多且來自各地,內政部已為寺廟規畫兩百人的區域性遶境方式,以便掌握接觸者。陳時中建議,地方政府與主管機關現在就可以開始力行有效管理,建立模式、積極練習,以因應六月七日大規模鬆綁後的管理。蘇貞昌也說,配合振興券啟動時程,各部會可做好相關配套補助,與民間加碼形成動能,一舉活絡經濟。特殊情況 開放外籍入境至於邊境管制政策,陳時中表示,短期商務、緊急醫療等相關外籍人士入境問題,近期都在討論中,考慮在特殊情況下,經由區域上相互認證、於國外檢疫,開放入境,但進來後仍得從十四天檢疫開始,特殊狀況者,再以五天、三天、三天等連續性採檢方式把關。世衛組織日前宣布,羥氯奎寧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死亡風險,暫停臨床試驗。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以台北區五十七名個案使用經驗,羥氯奎寧不能明顯縮短檢驗轉陰的時間,評估國內個案多為輕症,縮短病毒清除天數無明顯效果,考量國外報告,也考慮調整國內臨床指引。
-
2020-05-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磐石艦台灣感染 抵帛琉前發病 共4波疫情
敦睦艦隊磐石艦日前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感染,共卅六人確診,艦隊血清抗體結果昨天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磐石艦共有四波人傳人疫情,但群聚僅止於磐石艦,案例最早發病在三月十日、艦隊抵達帛琉之前,研判是本土感染後在艦上發病,並非在帛琉感染,病毒株經分析為東南亞株。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表示,敦睦艦隊三月五日離開台灣,首例個案發病日在三月十日,因有很清楚的相關症狀,檢測也是陽性,研判在台灣本土感染後,經潛伏期於船上發病。第二波傳染則出現在三月廿日前後,第三波出現於四月初,到了四月中旬下船前後出現更多個案時,已屬於第四波感染。陳時中說,最早發病在三月十日,三月十二日艦隊才在帛琉停留,且病毒株研判為同一型,因此「不是帛琉傳給我們,我們也沒有傳給他們」。陳時中表示,磐石艦患者感染源不明,顯示三月時國內有零星社區感染個案,所幸經密切監測與追蹤,並未造成帛琉及台灣社區次波傳染;未來敦睦艦隊確診者將歸類於本土個案,目前先以單獨事件歸類,對疫情可看得更清楚。磐石艦群聚案例的病毒株經分析,和菲律賓的病毒較為類似,研判為東南亞病毒株。張上淳表示,艦隊確診者以嗅覺異常症狀為最多,占五成七,咳嗽占三成七、發燒則占三成。張上淳指出,並無證據顯示東南亞病毒株傳播力較弱,此次未造成大規模傳播,推測與艦上推行全艦人員戴口罩、分批分流用餐、加強環境清消、每天體溫監測等有關。
-
2020-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出院標準改二採? 指揮中心:專家未提出 尚待討論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減,據疾管署統計,截至今日全球確定病例數已破550萬人,不過台灣疫情目前呈現趨緩,確診數停留在441例,已連續43天零本土個案,只剩19位患者仍住院。然而目前全世界確診者出院標準,只有台灣要三採陰性後才可以出院。對於是否可以比照國外二採陰就出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確診者出院標準是否要改成二採陰,可再討論,不過目前專家尚未提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在新冠肺炎確診者出院標準方面,台灣目前是採三採陰後解除,是否像國外如韓國般改為二採陰即可出院?他說目前仍認為確診者三採陰後回家是安全的,後續是否要改成二採陰可再討論,不過目前專家會議上尚未提出。指揮中心日前曾宣布,專家建議,患者三採陰回家後應該是安全的,未來復陽個案無症狀無須住院,且接觸者也不用隔離。指揮中心專家張上淳表示,台灣初步認為三採陰後回家是安全的,後續是否要改成二採陰可以再檢討。且現在住院的個案剩很少,影響不是很大。
-
2020-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連44天本土零確診 指揮中心宣佈6月7日起大規模解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仍無新增確診個案,416人解除隔離。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外疫情雖仍嚴峻,國內已連續44天零本土個案,今天早上行政院討論後,研議以「邊境風險嚴管、國內鬆綁」的方向來進行,國內鬆綁時間抓在6月7日,也就是滿四個潛伏期(八周後),如果這段時間只可維持本土病例零確診或無社區感染,就要落實大規模解封,不再限制各項活動人數。陳時中表示,大規模解封的重點是維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可以二選一,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如勤洗手,並且配合實名(聯)制,從事各項日常及休閒活動將不再受限於人數規範。陳時中說,4月30日起呼籲防疫新生活運動,希望個人健康行為做好,落實防疫新生活;地方政府與主管機關現在就可以開始力行有效管理,建立模式、積極練習,以因應6月7日後更大規模鬆綁後人數更多的管理。
-
2020-05-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立委質疑各行業防疫標準不一 薛瑞元提「三原則」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逾四個月,台灣疫情雖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提出「防疫新生活」,指揮官陳時中更南下屏東墾丁示範,教民眾「輕鬆防疫」。不過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今在立院衛環會質詢時表示,各行業別防疫標準不同,讓業者或民眾無所適從。衛福部常務次長薛瑞元提出三個原則,要業者依風險高低,指引民眾。蘇巧慧質詢時,先做了一個表格,列出戶外、藝文活動、公車與捷運、夜市餐廳等四種業別的防疫方式,要薛次猜猜看,薛瑞元只正確答出前兩項。蘇巧慧對薛瑞元說,台灣已超過40天無本土個案,民眾逐步「放鬆」。她昨天跟家人去了餐廳、助理也去看了棒球、表演場等,但發現各業別防疫標準不同,包括職棒、藝文活動、捷運及夜市等場域,有的要限人數、有的不限人數,有的不用梅花座。薛瑞元表示,因不知何時有境外移入的可能,所以有三個原則:維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或是戴口罩;或以隔板阻隔。薛瑞元進一步解釋,上述三原則的運用,可以依場合不同來取其一,或是取其二、甚至通通要做。重點是得看該場合是否能落實實名制追蹤、人跟人接觸頻率等來判斷。交通時間長短也是判斷方式。他以公車為例,說到公車乘車時間約20分鐘左右、耗時短,演唱會、藝文表演可能一次就是兩、三個小時,在這三個原則中,各別行業必須去想這些活動屬於高或低風險,進一步設計防疫安全作為防護。蘇巧慧表示,衛福部是主管機關,感謝薛次明確提出防疫指引,但上述三原則也留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風險高低」如何決定,衛福部應與各部會共同盤整一個一致性標準,未來她也會對此向行政院進行質詢。
-
2020-05-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陳時中:樂活長照都顧到 防疫才算成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等人,上午出席全台最南端的鵝鑾鼻樂活日間照顧中心開幕典禮。陳時中表示,台灣目前在防疫外,高齡化等長照服務也持續照顧,各方面生活也都能顧到,這樣我們防疫才算成功。在進入鵝鑾鼻日照中心前,陳時中、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等人,先量體溫、清潔手部。現場安排月琴表演,屏東縣長潘孟安代表致贈在地工藝家製作且刻有陳時中等人頭像的月琴,對於防疫成功表達感謝。陳時中直呼「很像、有像哦!」陳時中說,樂活長照就像如今推動的樂活防疫,以快樂生活為目標。昨天蔡英文總統更特別提醒他,防疫做好很重要,但也不要忘記長照也要繼續推動。一學區一日照困難重重,但不能不做。陳時中表示,他很高興來到墾丁,指揮中心在做兩件事,一個是樂活長照、一個是樂活防疫。目前是樂活防疫新生活的展開,實施至今,大家都顧得很好,因我們靠的就是「台灣人的氣魄跟智慧」。陳時中說,對於昨晚來墾丁觀光旅遊,他也非常關心商家生意。至於他的到來是否對當地生意有幫助,他笑說「昨晚沒太看到」,因為旁邊人潮圍著太多,但他相信逛街人潮也變多。陳時中表示,台灣疫情到昨天本土個案已是41個零,也過了檢疫14天的兩個巡迴,所以台灣目前很安全。但民眾勿因此鬆懈,仍要自己警惕、每個人都要顧好,以免成為防疫破口。鵝鸞鼻是個好地方,無論長照、旅遊等都很好,希望民眾能常來走走,保持身心健康,更愉快。潘孟安說,鵝鑾鼻樂活日照中心原是荒廢已久的派出所,屏東縣耗費三年重建,成為恆春鎮第二座日照中心;也開創照顧服務新模式,由長輩擔任「高年級實習生」,以在地新鮮水果製做霜淇淋,讓民眾或遊客,可以享用屏東在地當季的水果霜淇淋,「歡迎大家來和資深帥哥美女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