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施打疫苗
共找到
1461
筆 文章
-
-
2021-02-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病毒變異疫苗恐失效? 張上淳:恐需連續接種多價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證實,透過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拿到AZ疫苗20幾萬劑。但AZ疫苗傳出對南非變種病毒株,僅有「最低程度」的保護力,南非已宣布暫停這支疫苗接種計畫。至於AZ疫苗對英國變種病毒株的防護效力是否也較差,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未來可能需要連續接種兩、三價的疫苗,都在專家腦海腦量中,須持續關注。張上淳表示,目前AZ疫苗對英國變種病毒株的防護力目前顯示還好,但病毒突刺蛋白上的E848K突變會不會影響疫苗效益值得觀察。加上疫苗使用時若加強一些力道,可能也會幫助病毒突變,專家也都在觀察,並且持續看疫苗是否會漸漸失效。張上淳說,許多疫苗雖通過緊急使用授權,但各疫苗廠也都繼續準備新的疫苗,用新的S蛋白序列追著突變腳步研發新一代疫苗。或是新冠肺炎可能像流感一樣,每年有新的病毒株就必須使用新的疫苗,未來也可能不只一價疫苗,而會有兩價、三價或連續接種,這些都在專家腦海中考量。他也提到,國內疫苗廠和國外都面臨同樣的狀況,第一代開發出來的基因或蛋白序列會受到持續突變的影響,相信國內疫苗廠也都已在考量這些事情,只是資訊沒有對外說明。至於指揮中心將舉行「疫苗諮詢委員會議」 討論新冠肺炎接種相關議題,有何方向?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相關會議開過很多次,主要是要跟著疫苗科學證據,即時地做相關訂定。本次會議主要是要建立施打疫苗後的整體資訊系統,因為和以往不同,有不同類的優先族群,且有第一劑、第二劑,必須確保他們可施打到,且不能混打,都要很精確。原本健保署和疾管署都有很好的系統,但為了讓第一線施打人員困擾減到最低,錯誤率減到最少,還有不良反應也要即時反應,以及如何介接讓效率更高,都是這兩天在討論、磨合的。
-
2021-02-08 名人.精華區
張鴻仁/有了新冠疫苗,就能「解封」開放?
從去年12月初,美國批准第一支疫苗後,由於台灣一直買不到疫苗,隨著全球60幾個國家已施打接近一億劑,台灣民眾的焦慮就一天比一天升高。防疫模範生 成解封末段班?之前我在臉書以「新冠疫苗,我們急什麼?」為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台灣應該大聲的向全世界說,我們OK,你們先打!」許多朋友表示,雖然贊成,但是還是擔心「太晚」拿到疫苗,會使我們遲遲無法開放國門,進而影響後疫情時代台灣的競爭力。簡單的說,大家擔心我們從「防疫模範生」,變成「解封開放的末段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嚴肅的問題,但要如何解封開放,其實跟何時施打疫苗關係不大。打過疫苗 就可以免隔離?原因在於,我們並不知道疫苗接種率要達到全人口多少百分比,才能「百分之百」擋下境外移入個案,「百分之百」擋下,是指國門大開,什麼防疫措施都不必的美好過去;或者,以「免疫護照」證明體內有足夠的中和抗體(要抽血檢驗),或證明打過疫苗並核酸檢驗為陰性,就可以免隔離?這些問題都不是有疫苗可打,就可以完全解決。以麻疹為例,我國的預防接種普及率大於99%,這比一般認為要達到族群免疫的七八成接種率高多了吧?但隔一段期間就會傳出「群聚」感染的新聞。所以說,要用疫苗達成族群免疫,對於台灣和紐西蘭,這些非常乾淨且完全沒有不明社區感染的國家是不夠的。但對於遍地烽火的歐美國家,我們預期族群免疫可讓疫情快速控制,也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生活。這段期間到底需要多久?接種率需要多高?沒有人知道。接種到幾成 新增個案才速降因此全球專家都在緊盯以色列。這個八百多萬人口的小國,不到兩個月,過半人口完成第一劑的接種。但他們元月底的新增案例尚有六百多人。所以大家都在看,要到幾成接種率,才會開始看到新增個案數「跳崖式」的下降?到什麼時候才會「清零」,不再有找不到源頭的社區感染?但這些問題,並不影響這些國家開放國門,原因是有廣泛社區感染的地方,比較不怕有病毒境外移入,所以,他們只要用入境核酸檢驗,就可以大膽開放邊境。機場設高能量病毒檢驗中心所以,對台灣而言,比拿到疫苗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建立「免疫護照」的檢驗系統。可行的方案之一,就是立刻在機場附近設立高能量的「病毒及血清檢驗中心」,專門處理開放商務人士入境的問題,希望以快速而正確的檢驗,讓商務旅客可以只等幾小時就可以出關。高能量入境檢驗系統的超前部署,當然比買疫苗更重要。我們今天不開始做,明天一定會後悔。
-
2021-02-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對南非株保護力有限 專家:重症、死亡率會下降
我國進口國際疫苗於本月5日傳出好消息,台灣確定在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全球首批配送疫苗第一波名單中,將拿到韓國廠製造的AstraZeneca(AZ)疫苗,在台上市時間最快是4月。然根據國外研究指出,該疫苗對南非變異病毒株只有有限保護力,對此,專家指出,疫苗對南非病毒株的保護力確實下降,施打疫苗後仍可能會感染病毒,但染疫後的「重症比率」、「死亡率」應會下降。據本報外電報導,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6日表示,根據實驗的初步數據,該公司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疫苗,對源自南非的變種新冠病毒只有有限的防護效力。對此,林口長庚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表示,新冠病毒「流感化」,南非變異病毒株與受體結合的位置改變,確實可能會影響疫苗效力,但她說,「最重要的還是降低死亡率」,雖然保護力下降,代表施打疫苗後仍可能會感染病毒,但染疫後的「重症比率」、「死亡率」應會下降。針對南非變異株有何需要注意,施信如表示,該病毒株傳染力明顯提升,據國外初步數據顯示,感染族群主要為年輕的成年人,重症患者、長者比例較少,故「尚不確定對重症患者的防護力」,仍須更多臨床數據以及實驗室科學實證才能確定。施信如進一步說明,「全球變異病毒株偵測」作業十分重要,若有其他變異病毒株變成主要流行株,且保護力明顯下降,之後疫苗成分可能需要部分重組,將該主流變異株調整為疫苗主要成分,以維持疫苗保護力。針對觀察變異病毒株的重要事項,施信如強調,偵測到新的變異株後,實驗室約需2至3個月做臨床測試,以了解變異病毒株的「抗原性」、「傳播力」、「病毒毒性」有何差異,這樣才能確保疫苗是否依然有效、確診後重症比率是否提升,實驗結果約需3至4個月才會公布。
-
2021-02-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驚!疫苗試驗發現 已染疫者仍可能感染南非變種病毒
美國疫苗公司諾瓦瓦克斯( Novavax)研發的新冠疫苗試驗,偵測到令人悲觀的訊息:已感染新冠病毒並康復的人,對源自南非的變種病毒沒有完全的防護力,仍可能再次感染。諾瓦瓦克斯疫苗在南非進行的試驗中,在未接種疫苗的組別裡,之前已染疫者,與從未染疫者,同樣可能感染新冠肺炎,意味他們對在南非快速傳播的B.1.351變種病毒,沒有完全的防護力。目前美國只有少數南非變種病毒病例,維吉尼亞州5日出現一例,成為美國第三個出現南非變種病毒的州。但南非變種病毒正在英國快速傳播。儘管這項試驗結果不是最終結論,但對於這場疫情將如何控制下來,有潛在的影響。這顯示疫苗的重要性,即使已染疫者,可能也要接種疫苗。為達到至少六成人口有抗體的群體免疫門檻,將依靠大規模施打疫苗。
-
2021-02-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商打新冠疫苗減居檢天數? 陳時中:需視國內疫苗涵蓋率
台商向立委陳情,指自身已施打兩劑新冠病毒疫苗,希望縮短居家檢疫天數,不過立委向衛福部探詢後,因現在有變種病毒,所以不考慮放寬。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還不宜使用疫苗護照,未來縮減居檢天數條件眾多,其中包含台灣施打涵蓋率,換句話說,國內開始施打疫苗才可能討論。陳時中說,前陣子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提出警示,現在階段不宜使用疫苗護照,不能用打疫苗就沒有風險處理國際流通的問題。我專家小組也認為,打疫苗確實會對被施打者產生保護力,但是否會出現無症狀帶源仍是很大疑問,可能只是保護自己。陳時中指出,接種疫苗後,入境高風險地區對本人有保護力,但此人入境如我國這類低風險區是有威脅,不會用疫苗當作邊境思考,也是要評估國人保護力是否到一個水準。未來放寬邊境需有核酸檢驗做配套,也需要看台灣施打涵蓋率到底多少,再決定居家檢疫天數。目前我專家小組針對變種株抗疫對策,是集中檢疫,入境跟出關兩次採檢,但仍有不少專家警示,英國變種株B.1.1.7恐取代原始病毒株成主流,三軍總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治醫師張峰義表示,我防疫策略仍以居家檢疫兩週再加上七天自主健康管理為主。張峰義認為,經過一年多的做法,入境開始隔離檢疫兩周安全度大,即使出現變種病毒比較容易傳染,新冠疫情的傳播模式沒有改變,仍是密切的飛沫傳播及接觸傳染,即使變種株感染年輕人比例增加,無症狀感染者可能變多,但只要落實三周隔離,以目前文獻都證實不具傳染力。
-
2021-02-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國變異株讓疫苗無效?專家:這「兩種」才應該正視
台灣日前出現首例感染英國變種新冠病毒死亡個案799,該變異種「B.1.1.7病毒株」是否會讓目前開打的疫苗無效?會不會取代原始病毒株成為主流?林口長庚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表示,B.1.17尚未改變抗原性,反而是南非發現的「501Y.V2」以及巴西發現的「B.1.1.248」,已經改變第一類抗體抗原,全球應要正視。施信如表示,新冠肺炎發生以來,病毒有四大點突變種,取代新冠病毒的D614G雖然增加感染力,對抗原性一點影響都沒有;至於英國病毒株有3個表面棘蛋白的變異點,其中的N501Y改變了受體結合位置,實驗發現此變異點增加了受體結合能力,以至於感染力比以前強,但也沒有影響抗原性。「不幸的是,南非跟巴西發現的變異株,在E484K以及K417n,不但改變了病毒受體的結合位置,也降低第一類綜合抗體的抗原性。」施信如說,與其擔心英國變異株,反而要正視這兩種才對。施信如說,新冠疫苗目前也有出現南非施打第三期臨床保護力、效力變差的數據資料,得過南非變種病毒的新冠患者體內抗體也減少。目前也有疫苗在這兩種變種株測試發現效力較以往降低了2至10倍,臨床上,只要降低到10至100倍會被視為疫苗無效,得密切觀察,建議接下來疫苗要把E484K、K417n這兩個突變的棘蛋白納入配方。倘若保護力還在有效範圍只是效力降低,該不該施打疫苗?施信如表示,這就像流感疫苗也常猜錯病毒,但施打還是可以減少重症。目前國產疫苗多只針對原始武漢病毒株設計疫苗,高端已測試過D614G變種病毒株,施信如表示,要提高效力的另外一種方式,也可透過增加高劑量拉高綜合性抗體。因應疫苗多變,是否設計多價疫苗較佳?她認為並不需要,現在大家覺得病毒變太快,是因為全球正在大流行,但這病毒不會消失,目前變種株仍在同一類病毒發展主軸,尚未出現大規模序列變異,並不像流感有A、B、C不同型別,才需要多價設計。
-
2021-02-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擺脫疫情恐還要七年 疫苗接種速度是關鍵
在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爆發將近一年後,大家都在問「疫情何時會結束」,若要以各國施打新冠疫苗、從而達成群體免疫的角度來看,根據彭博資訊計算,以目前疫苗接種的速度,可能需時七年多,人們的生活才能回歸常態。匯市分析師也開始以各國施打疫苗的進度,評估交易題材。美國公衛專家佛奇等科學官員指出,新冠疫苗接種覆蓋率須達全球人口的70%到85%,才能產生群體免疫效果,生活才能回歸正常,而根據彭博計算,以當前全世界施打疫苗的速度來計算,需要7.4年,但若各國突然加速施打速度,耗時就會減少。彭博已建立全球最大的新冠疫苗接種資料庫,追蹤世界各地的接種情況,但數據會即時浮動,一些短暫情況也會改變數字。其他廠商也正陸續完成開發疫苗、或是取得授權生產,有助提高疫苗覆蓋率。嬌生公司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該公司一劑式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目前世界各國施打疫苗的進度有快有慢,還有國家還沒開始施打。匯市分析師也發現各國疫苗接種率與匯率之間的連結愈來愈強,也據以評估交易題材,例如建議作空歐元兌英鎊。
-
2021-02-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何時到很重要 專家:歐美已開打 3、4月或能解封
指揮中心於今日晚間證實,台灣確定在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第一批配送疫苗的國家名單,疫苗預計今年2至6月到貨,分配數量尚不確定。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表示,何時拿到疫苗很重要,全世界1、2月陸續施打疫苗,國人沒打疫苗恐無法出國,歐美說不定3、4月就能解封,台灣恐趕不到第一波解封的潮流;若能順利在2月拿到部分疫苗,應儘速定奪如何分配給優先的接種者,建議優先施打醫護人員,再思考第二優先施打對象,可留少部分劑量給很需要出國者。指揮中心證實台灣在COVAX第一波配送疫苗的名單內,能得到多少劑量尚未公布,但已知是AZ疫苗。蘇益仁表示,疫苗量的多寡會影響疫苗施打優先順序,這次買到少量疫苗後,應儘速定奪如何分配給優先的接種者,醫護人員是第一優先施打對象,再思考第二優先施打對象。是2月還是6月拿到疫苗,究竟差在哪?拿不拿得到疫苗會如何對台灣造成衝擊?蘇益仁表示,衝擊一直都不是防疫層面,而是「政治」、「經濟」、「外交」的影響。疫苗打愈多,疫情逐漸趨緩,已看到以色列施打疫苗後疫情趨緩。蘇益仁表示,全世界1、2月開始打,可能慢慢會有疫苗護照的問題。2、3月後,約4月初,美國可能會有兩成、三成的人已經打完,雖然還沒達到群體免疫,但疫情一定會緩和下來,說不定歐美3、4月就解封,台灣可能就趕不到第一波解封的風潮。蘇益仁解釋,國人沒打疫苗可能無法出國,且繼續鎖國、國人也出不去,到時候可能是別人可以入境台灣,但國人出不去。他建議,若能順利在2月拿到部分疫苗,說不定可以留少部分劑量給很需要出國的人,諸如商務、外交、旅遊因素等。針對未來疫苗採購及分配,蘇益仁表示,疫苗6月之前是賣方市場,各個國家在搶,拿著錢去都不一定買得到。很多國家4、5月就開始布局,台灣現在只能進口少量的疫苗,約以10萬劑量為單位進口,現在很難大量,如今量少最適合採購量產最大的AZ(AstraZeneca)疫苗,輝瑞(Pfizer)疫苗需要冷鏈技術,少量的話,技術成本不划算。疫苗今年7月之後變成「買方的市場」,7月後要施打疫苗應該不成問題。蘇益仁表示,COVAX是WHO旗下的平台,當初疫苗要從COVAX拿就是抱著風險,該平台分配疫苗的優先對象一定是對第三世界國家,相對貧窮者,有錢的國家就盡量直接去跟疫苗廠買,這是為何建議剛開始就要直接去跟疫苗廠商購買的原因;日本、新加坡等國都是這樣做。
-
2021-02-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與AZ疫苗能否合併施打?牛津大學將展開測試
新冠肺炎席捲世界,各國陸續展開疫苗施打,但目前已通過審核的疫苗都要打兩針,生產與配送卻緩不濟急。英國一個團隊4日就啟動實驗,準備安排受測者施打不同藥廠開發的新冠疫苗,藉此研究全球各國能否更靈活地展開接種作業。路透報導,英國目前已展開輝瑞的mRNA疫苗與阿斯特捷利康的腺病毒載體疫苗施打作業,兩隻疫苗施打間隔都是12周。牛津大學疫苗學家薛普(Matthew Snape)領導的研究團隊則打算讓受測者合併施打輝瑞與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藉此評估免疫反應。這項實驗預定招募800多名志願受測者,規模比確定個別疫苗效力的臨床實驗要小很多,目標年齡層為50歲以上、風險較年輕人高且尚未施打疫苗的民眾。一組先打輝瑞疫苗、接著打加強劑的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另一組受測者順序則顛倒過來,時間間隔為4周與12周。報導指研究團隊將檢查受測者的免疫反應,測量抗體與T細胞反應,也會監控預料之外的副作用,但不評估針劑合併後的整體效力。如果其他疫苗通過審核與展開施打作業,就會納入實驗範圍。薛普預期初步數據將於6月左右出爐,有助各國下半年的疫苗施打作業。阿斯特捷利康研究主管潘加洛斯(Mene Pangalos)3日受訪時,也指他們正透過異種加強(Heterologous boosting)技術,進行該公司疫苗與Sputnik V疫苗合併施打的臨床實驗,並指應進行更多研究,才能確定施打不同廠商的疫苗是否同樣有效。
-
2021-02-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研究:單劑牛津疫苗可大幅降低病毒傳染力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研究,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Plc)和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注射一劑後,即可大幅降低病毒傳染力,具有高度防護力。法新社報導,英國衛生大臣韓考克(Matt Hancock)告訴英國廣播公司電台(BBC Radio),「這讓全世界知道牛津疫苗有效,非常有效」;他並大讚這個研究發現是「好消息」。韓考克說:「疫苗讓傳染力放慢2/3左右,斷然證明了我們所採取的策略正確。」德國媒體日前報導,阿斯特捷利康的疫苗對65歲以上長者的防護力只有8%或不到10%。儘管歐盟藥品管理局(EMA)上週建議各種年齡的成人施打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但有好幾個歐盟國家不建議年長族群接種。德國已宣布不建議65歲以上老年人施打。義大利藥政機關上月30日批准,為所有成年人施打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但建議55歲以上族群接種其他廠牌疫苗。正等待接受同儕審查的牛津大學研究結果發現,接種一劑牛津疫苗的人接受PCR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可能性減少67%,「顯示有大幅降低病毒傳播的可能」。這項研究發現也為英國的施打疫苗策略背書。英國的作法是讓盡可能最多的高風險族群接種第一劑疫苗,然後間隔12週再接種第2劑,但有些專家批評這種作法。韓考克今天表示:「我們有把握,以英國目前使用的兩種疫苗而言,12週是正確的間隔時間。」研究人員發現,首劑疫苗接種22天、最長90天後,預防有症狀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感染效力為76%,但無法預防無症狀感染。這項研究截至去年12月7日為止,在英國、巴西和南非針對1萬7177人進行。
-
2021-02-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球疫苗注射數量破億劑 逾6成集中在富國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確診病例破億之後,法新社今天公布官方來源的統計數據指出,全球注射疫苗的總數量也突破1億劑,但逾6成集中在富國,明顯貧富不均。法新社的統計顯示,最窮的29國都還沒正式展開大規模疫苗注射,於此同時,最富裕國家注射的數量則超過目前總施打劑量的2/3。截至目前為止,以色列領先世界各國,估計總人口的37%已至少施打1劑,而超過1/5已施打第2劑。然而,全球有超過1/3人口(35%)分布在還沒開始施打疫苗的國家。繼以色列之後,注射最多劑量疫苗的國家分布在北美洲、歐洲與波斯灣地區。● 英國進展迅速以人均接種率而論,英國已有13.7%的人口施打疫苗,居這些國家之首,領先共施打3200萬劑、約占總人口7.9%的美國。歐盟各國共施打約1270萬劑,僅有2.3%的人口接受注射,為此與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為取得的疫苗太少爭執不休。另一方面,中國境內已注射2400萬劑,而已生產數量可觀疫苗的印度,則全國僅施打400萬劑,占龐大總人口的比例微乎其微。總計歐盟27個會員國中,施打疫苗普及率最高的前3個國家分別是島國馬爾他(5.4%)、丹麥(3.2%)以及波蘭(3.1%)。歐洲疫苗施打普及率僅次於英國的塞爾維亞並非歐盟會員國,但因分別獲得「中國醫藥集團」旗下國藥控股公司(Sinopharm)研發的疫苗,以及俄羅斯自製的衛星-V(Sputnik-V)疫苗挹注,疫苗施打普及率占總人口6.2%。● 窮國只能等待法新社指出,當世界衛生組織(WHO)感嘆「富裕國家開始施打疫苗,而低度開發國家癡癡等待」,全球77個國家與地區已注射1億131萬7005劑疫苗,它們大都是富庶的國家與地區。不過若干富裕國家如日本、韓國、澳洲則尚未開始疫苗注射,他們已設法藉由加強邊境管制與隔離控制疫情蔓延。由世衛組織主導的較公平「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本月已展開首批的疫苗配送,目前只有幾內亞受惠,也僅只有參與先期試驗的數十人注射。
-
2021-02-02 科別.感染科
流感疫苗過剩開放全民施打 學者:過了黃金期了
去年流感疫苗施打碰上新冠肺炎,施打初期,民眾擔心疫苗不足搶打,衛福部啟動應變機制,暫緩50至64歲成人接種,後恢復施打因接種不適症頻傳,出現緩打,嘉縣剩4千多劑,因全國疫苗用不完,衛福部增撥嘉縣,全部有1萬多劑,上月底開放全民施打;擁有傳播博士及公衛碩士的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盧鴻毅說,施打疫苗黃金時期過了,沒有配套措施,人民無感!盧鴻毅指出,流感疫苗施打,有如「鳴金擊鼓」,要掌握施打黃金時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衛福部一開始錯判情勢,未分流施打,等到民眾因新冠肺炎嚴峻緊張,暫緩50至64歲成人接種。結果,陸續傳出施打不適案例,民眾擔心害怕,施打意願低,如今疫苗過剩,衛福部擔心疫苗過期丟掉,從上月底開放全民接種,但無配套措施,又不會宣傳,媒體及大眾都將關心焦點集中新冠肺炎疫情,人民對流感開放全民施打無感!他認為這次開放全民施打, 疫苗還是會用不完,因為錯失施打流感黃金期,民眾會認為施打沒用,還有風險。衛生局說,去年流感疫苗共採購13萬8千多劑,首次增加教職員免費施打,計畫在流感高峰期去年12月完成接種,衛福部又增撥疫苗,開放全民施打,呼籲未施打民眾到衛生所施打。嘉縣醫師公會副理事長徐超群說,新冠肺炎與流感症狀難以區分,造成臨床判斷困難,施打流感疫苗可降低需要被隔離機會,以及檢疫人員篩檢時的風險。
-
2021-02-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與美洽談中?優先施打桃園醫護? 陳時中回應了
有關是否會有10多萬輝瑞疫苗將於2月4日到台?是否有與美方積極洽談?疫苗是否有機會在3月底前到貨?到貨會優先給桃園醫護施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各方都有在洽談中」,相關時程確定的會大家報告,優先族群沒有變,還是醫護。針對未來疫苗來台,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延燒,桃園醫護站在疫情第一線,是否會讓該區醫護優先施打疫苗?陳時中表示,各種方案持續修訂滾動,要看風險區域如何,如果是區域的風險或整體的風險,以照顧病人者優先,或是國門把守照顧集中檢疫的,還有運送的警消,這些能守起來處理防疫會比較順暢;「當然也會考慮區域性」,以桃園市目前的情況作為考慮因素。針對疫苗採購及後續優先接種狀況,陳時中表示,第一線防疫人員也是我們非常關心的,會是疫情需要提供給最需要的,時序上還是以最高風險照顧疫情的人為最優先。桃園情況也會被考慮。陳時中表示,並無接獲「2月4日將有輝瑞疫苗送來台」的消息。有關某報記者昨晚來電詢問,指揮中心回應清楚,「如果有就來」、「真的有的話,會盡快對外公布」。陳時中表示,今天下午交通部也是沒有要開會因應這件事情。有關整體這次疫苗輸送施打,需要不同冷鏈,指揮中心去年12月已經啟動新冠冷藏設備和輸送管道、進口空運等等冷鏈相關需要各單位配合事項都已經展開作業。陳時中表示,交通部開會也是分工合作中所召開的會議,大家不要把這兩件事情連在一起。陳時中強調,截至目前,指揮中心尚未接獲任何洽購疫苗廠商通知確切的航班抵臺資訊,一旦確定可獲得疫苗數量及進口期程,將依據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訂定的實施對象優先順序及疫情進展,對外公布接種作業執行方案。指揮中心表示,另為因應不同冷鏈物流需求之新冠疫苗進口作業,該中心即於去年12月下旬積極規劃部署疫苗相關措施,交通部民航局亦邀集跨部會、航空站及航空公司等單位,共同協商部署,盼經由各單位的協力,屆時能讓抵臺的疫苗能以最有效迅速的流程,安全冷運至國內冷儲物流中心。
-
2021-01-30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感染科醫師少一個對台北醫院並沒差,但宜蘭卻是一個都沒有。」 盧進德打造有溫度醫院
「感染科醫師多一個、少一個,對台北醫院並沒差,但宜蘭卻是一個都沒有。」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盧進德在醫學系畢業後,選擇到宜蘭從醫,30年都在博愛醫院服務,他形容自己是土生土長「博愛人」,期許將博愛醫院打造成一間「有溫度的醫院」。羅東博愛醫院於67年創院,盧進德說,目前博愛是擁有千張病床的區域醫院,延攬有醫學中心等級的醫師群,並購置先進醫療設備,成為蘭陽平原最重要的急重症醫療院所。照顧弱勢率隊前進偏鄉去年博愛砸下億元引進正子斷層造影設備,盧進德說,投資是希望未來宜蘭人99%的疾病,都能在博愛獲得妥善的照顧與預防。愛閱讀的他,很鼓勵醫師從人文精神角度為病人著想,「醫療的本質不變,我們看的並不是疾病,而是病人本身。」博愛醫院負責南澳的偏鄉醫療,一直以來都是由盧進德率領醫療團隊每個月一次深入南澳的深山、淺山,當上院長後仍持續率隊前進偏鄉,整個過程當成「志工」奉獻,找回「照顧弱勢」的醫療本心。與七成診所建立聯繫網這幾年,博愛醫院將服務觸角伸向基層診所,全縣七成開業診所與博愛建立了醫療聯繫網,在小診所就醫的患者,碰到疑問可以在診所掛進博愛,不用排隊等候,若在醫院獲得妥善治療,也可轉診至住家附近的基層診所,就近照護。盧進德說,診所、醫院「承上啟下」,對於節省醫療資源相當有幫助。借調資深醫師宜蘭駐診近年博愛與林口長庚、基隆長庚以及北醫合作,借調資深的醫師來宜蘭駐診,「病人不動醫師動」,駐診醫師也能將經驗交棒給博愛的年輕醫師。「宜蘭需要一座醫學中心」,是近年地方政壇頻呼的一句口號,但盧進德認為,醫學中心醫師群要負責研究、教學,甚至評鑑,醫師工作量增加不少,病人的負擔也會加重,與其如此,不如關注本身資源,提供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服務,這也是博愛的目標。規畫新院區引入新儀器醫療資源與時俱進,博愛醫院刻正規畫新的院區,有更多空間引入新銳醫療儀器,因鄰近國道,也能應付宜蘭急重症需求;舊院區則轉型為看診、慢性病為主,繼續守護宜蘭人健康。盧進德小檔案●年齡:56歲●專長:各種感染症治療、抗生素使用、旅遊感染及各種流行性疫情諮詢、院內感染控制●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現職:羅東博愛醫院院長、感染科主治醫師、教育部部定講師給病人的一句話●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到人潮聚集處,尤其是進出醫療院所,務必戴口罩勤洗手,並依政府規定施打疫苗。
-
2021-0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韓國公布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 外國人也可施打
韓國政府今天公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時程,當局表示,除本國人、持長期簽證及登錄證的外國人之外;若有必要,也會提供非法滯留者免費施打。韓媒edaily報導,疾病管理廳長鄭銀敬今天表示,持有長期居留簽證及登錄證的外籍人士,將與本國籍人士適用相同接種順序。同時,考量國民健康及對疫情傳播影響,為避免國民遭受感染,必要時將提供非法居留者免費疫苗施打,接種順序將依風險程度及既定接種順序決定。韓國政府目標在今年11月完成所有疫苗接種,據防疫當局今天發表的接種計畫,第一季預計向130萬人施打疫苗,施打對象包括第一線醫療人員、療養設施職員及居住者、精神病院及復健設施職員及入住者等。第二季施打對象包括65歲以上高齡者、老人福祉設施職員、第一季施打對象以外的醫療人員、身心障礙人士及街友等相關設施職員及入住者等,共計約900萬人。第三季擴及慢性病成人患者、18至64歲成人、軍警消及社會基礎設施職員、幼兒及青少年教育設施職員等族群接種;第四季則開放接種第2劑疫苗者等全體國民施打。韓國目前確定可取得5600萬人份疫苗,並正在洽談追加2000萬人份,但因各廠牌疫苗導入時程不一,不開放民眾選擇疫苗種類,若拒絕施打分配到的疫苗,接種順位將移至最後的第四劑施打。孕婦、嬰幼兒及18歲以下青少年則先排除在施打對象外,當局表示,將視臨床結果決定是否追加排入施打對象。韓國近日單日確診數維持在400至500例上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最近一天新增497例,累計7萬6926例確診,1386例病歿。
-
2021-0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食藥署專家會議已開 聯亞有望拿到第二張新冠疫苗門票
國產疫苗繼高端之後,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傍晚已舉行專家委員會審議會議,決定採用「高劑量」作為聯亞生技第二期臨床試驗的試驗劑量,並將以有條件方式於30日送出審核公文,一旦聯亞如期收到,將成為「新冠疫苗國家隊」第二家獲准二期臨床實驗的廠商。另外,食藥署要求聯亞最晚八月前緊急授權上市,原本國內疫苗廠一致目標鎖定六月緊急上市,已有一家進度延到下半年。聯亞生技去年十一月送出新冠肺炎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申請,一度是國內三家業者在二期申請進度最快的廠商,後來因為需要補足高劑量試驗數據影響啟動時程。這幾個禮拜相關文件陸續遞交補齊後,據了解,專家委員會已於27日傍晚透過審議會議針對最適劑量拍板,並與一期一樣,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為試驗計畫主持人,元月底有條件通過後,聯亞可獲得最高補助款三億元的八折、即二點四億元。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不願證實專家會議舉行及結果等相關事宜,僅表示一定會在月底前有結果,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則證實,食藥署專家會議確實已開完,但是否通過還要等食藥署公告,明天應會有結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多次針對國產疫苗進度表示,有一家已順利開始做第二期,另有一家預計這個月底也會有條件同意進入第二期,聯亞生技為第二家獲准二期臨床實驗的國內新冠疫苗公司。。聯亞生技董事長特助彭文君表示,一切配合食藥署,二期臨床實驗採大規模收案,以健康人為主要對象在北、中、南等十家大醫學中心展開,啟動前,預計二月七日將對內與各醫院說明二期疫苗相關的計畫內容,二期預計收案三千人、安慰劑對照組六六〇人,確認生產的批次間一致性,總計畫也將送出往各醫學中心人體試驗委員會(IRB)審核,拿到食藥署的施打許可即可開始收案、施打疫苗。另外,專家會議也要求聯亞二期臨床實驗最晚於六月底完成施打,八月申請緊急授權(EUA)核准上市,此進度與去年預計的六月已延遲,彭文君對此只表示會全力配合。另外一家已進入二期臨床實驗的高端疫苗,一月廿二日施打以來,已完成至少三個醫學中心人體試驗,目前仍力拼六月申請緊急授權核准上市,要提供國用疫苗至少一百萬劑。國光生技尚未找到「最適當劑量」再提「劑量探索試驗計畫書」給食藥署,重新修改試驗設計。也就是第一期試驗必須重新來過,可能要拖至二、三月才有辦法進行第二期計畫,國光生技對此表示,已提出劑量探索臨床試驗書食藥署,待審查通過後就會儘速進行。
-
2021-0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世衛審中製疫苗緊急使用 英歐搶牛津疫苗近翻臉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審查北京科興與國藥集團兩款中國製COVID-19疫苗,評估是否列入緊急使用清單,最快3月底前做出決定。而英國與歐盟則為牛津疫苗供應先後瀕臨翻臉。「南華早報」報導,分別由北京科興生物(Sinovac Biotech)與國藥集團(Sinopharm)研發的兩款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正由世衛審查緊急使用授權,有助兩款疫苗日後獲更多國家批准使用。世衛也與另一中國疫苗研發商康希諾(CanSino)聯繫,康希諾疫苗正在第3階段臨床試驗。世衛的免疫與疫苗部門主任歐布萊恩(Katherine O'Brien)26日說:「北京科興與國藥疫苗的緊急使用審查正在進行。他們已提交數據,相關資料正接受檢視。」全球疫苗與預防注射聯盟(GAVI)執行長柏克利(Seth Berkley)表示,被證明安全與有效的疫苗可考慮供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之用。GAVI是與世衛共同領導COVAX的機構之一。國藥集團研發的疫苗去年12月31日成為第一支在中國獲准有條件上市的疫苗,據國藥集團發布的期中分析報告,疫苗保護力達79%。北京科興疫苗的保護力數字則不一,在土耳其試驗得出的保護力為91.25%;在印尼試驗為65.3%。在巴西的第3期臨床試驗顯示保護力為50.4%,接種後仍感染但不需就醫則為78%。法新社報導,歐盟今天指控是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促成自身英國廠生產的阿斯特捷利康/牛津大學COVID-19疫苗供應延宕,使得雙方在英國脫歐後為疫苗幾近翻臉。即便阿斯特捷利康表示產量趕不上,但歐盟與英國都堅稱廠商有履約責任。爭執點始於22日阿斯特捷利康通知歐盟,他們只能拿出原訂今年第一季交付量的1/4,但阿斯特捷利康執行長索利歐(Pascal Soriot)26日受訪時表示,藥廠會優先供貨給英國,給歐盟只能盡力,因為英國比歐盟早3個月簽約,讓爭端白熱化。歐盟負責衛生業務的執委凱瑞亞基德斯(Stella Kyriakides)表示,索利歐的說法有違業者和歐盟所簽合約。「紐約時報」指出,由於全歐的疫苗供給都出現短缺,西班牙今天成為第一個為此局部暫停接種的歐盟國家,並宣布馬德里的接種計畫暫停2週,加泰隆尼亞恐也很快會步此後塵。加泰隆尼亞的地方衛生官員艾吉蒙(Josep Maria Argimon)提到疫苗供貨接不上時說:「我們的冰箱明天就空了。」歐盟執委會上週設定目標為今夏要讓歐盟70%的人口施打疫苗,但僅4天後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就直言「有困難」。
-
2021-01-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際疫苗3月能取貨? 陳時中:觀察以色列施打效果
新冠全球疫情升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多次對外說明,台灣最快3月可以取得疫苗。但觀察各國陸續開打經驗,原本談好的供貨量可能出現變數,陳時中今日表示,近來時程確定了就會跟大家做報告;他說,各疫苗採購還在依照程序進行,如果確定進來,會跟大家報告。針對國際疫苗採購進度,1000萬劑AZ疫苗能否3月進來嗎?之前提到500萬劑疫苗狀況如何,以及COVAX新進度到哪?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還在依照程序進行,如果確定進來,會跟大家報告。有記者追問,「今年3月可以拿到疫苗嗎?德國和日本都希望台灣增加晶片供應量?能否用晶片換疫苗?」陳時中表示,近來時程確定了就會跟大家做報告。政府如果可以透過商業模式拿到疫苗我們都歡迎。至於除了原本估計可購得1500萬劑疫苗外,有沒有可能再增加劑量?陳時中表示,積極跟各大廠商聯繫,合約進行中,能夠多採購都是歡迎的,目前來看,疫苗還沒有辦法看出效果。陳時中解釋,因為打完第1劑疫苗以後,間隔1個月再打第2劑,疫苗開始慢慢發揮效果時,以色列打的量比較多,打4成算是非常高,「但我也觀察他近7天的發生數還是有4萬7千,近4萬8千確診案例」,是我們觀察的國家,希望繼續往下降,確診比例也算高,有沒有效果之後會比較清楚。至於國產開發進度,預計最快何時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陳時中表示,國產疫苗部分,有一家順利開始做第2期,另有一家這個月也會有條件地同意進入第2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表示,如同之前宣布,疫苗最快到貨時間為今年3月。我購買疫苗中有1000萬劑是「牛津/AZ」疫苗,但其印度產線大火,恐影響供貨,莊人祥強調,「新冠疫苗為賣方市場,不管是哪個廠商,都存有不確定變數」,我國盡力維持取貨時間。一位不具名的專家指出,陳時中先前所言的500萬劑談判延遲,也藏有「談不成」的變數,從COVAX採購到的疫苗,很難期待能夠快速供貨,主要是該平台的設立,以提供疫苗給第三世界及疫情嚴峻國家為主,台灣並非優先對象。專家表示,若疫苗遲來,我國4到6月將面臨新一波防疫挑戰,目前以色列施打疫苗五成後,住院人數已下降6成,美國目前設定4月完成3成的人口施打率,屆時將加速國際往來,台灣恐無法持續採「鎖國」因應,建議降低採購標準,盡可能採購疫苗,至少讓國內醫護優先施打。
-
2021-01-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秀熙:桃園醫院群聚案 可望1、2週內結束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指出,桃園醫院武漢肺炎群聚感染,使民眾警覺性提高,只要堅持現行防疫措施,這波群聚流行應會在1、2週內結束。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透過線上直播分析指出,恐怕要等到3月之後,國際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才有可能大幅度下降。台灣目前雖發生醫院群聚,但以人口數來計算單週感染率,世界排名仍在低危險的前30名之內。陳秀熙強調,在全世界大流行的角度下,台灣發生醫院群聚感染是不可避免的。他觀察到,部桃群聚事件發生後,民眾警覺性提高,讓台灣未來發生社區感染率的可能性降低很多。只要堅持現行防疫措施,這波醫院群聚流行會在1、2週內結束。國際疫情部分,美國近日疫情逐漸趨緩,陳秀熙引述學界分析指出,可能與人民逐漸願意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有關。去年美國透過調查發現,戴口罩的比例和社區傳播率呈現「負相關」,拜登上任後立即宣布「100天戴口罩挑戰」政策,可望消弭先前各州防疫措施差異的界線,加上擴大施打疫苗,可期待美國疫情逐漸受到控制。巴西疫情也值得關注,學界最新針對亞馬遜河流域最大城市瑪瑙斯的研究指出,自然感染恐難以達到「族群免疫」效果,維持社交距離、降低疾病傳播才是遏制武漢肺炎病毒流行最有效的方式。陳秀熙指出,「族群免疫」是指族群內有一定比例人口被感染或具有免疫力,使病毒不易繼續傳播。巴西瑪瑙斯在去年6月的盛行率已達到66%,並於10月上升至76%,利用已知研究估算的R0值為2.5到3推算,該地區應已達族群免疫的閾值,但疫情仍然繼續擴散,巴西政府不得不增強封鎖、口罩、社交距離等管制措施。陳秀熙以巴西經驗說明,若想以自然感染達到「族群免疫」阻擋大規模流行,所付出的代價非常高,會產生非常多的死亡,「這是我們不樂見的。」至於各國疫苗施打的效益,也有待科學證據持續產生,才能做出正確的結論。另外,陳秀熙研究團隊今天在直播中,也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論述病毒變異對疫苗效益的正反面爭論。英國病例報告顯示,新變種病毒可突破首次感染康復後產生的自然抗體,造成「再次感染」,顯示新變異病毒,的確可能會影響疫苗效益。然而學界也提出,可藉由監測系統確認,若非完全免疫識別逃逸,就代表疫苗仍具有效力存在。目前輝瑞(Pfizer)和楊森(Janssen)疫苗證實在病毒變異存在下,仍存在有效性。
-
2021-01-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球瘋搶疫苗 我3月取貨變數多
全球疫情升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多次對外說明,台灣最快三月可以取得疫苗。但觀察各國陸續開打經驗,原本談好的供貨量可能出現變數,例如最近阿斯特捷利康(AZ)和輝瑞在歐盟供貨減少。專家認為,指揮中心太過樂觀,我想要三月取得疫苗,挑戰不低。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表示,如同之前宣布,疫苗最快到貨時間為今年三月。我購買疫苗中有一千萬劑是「牛津/AZ」疫苗,但其印度產線大火,恐影響供貨,莊人祥強調,「新冠疫苗為賣方市場,不管是哪個廠商,都存有不確定變數」,我國盡力維持取貨時間。指揮中心去年底對外告知已洽購近兩千萬劑疫苗,包含於COVAX採購約四七六萬劑,及「牛津/AZ」疫苗,剩餘的五百萬劑,至今未公布洽談廠商。中國附醫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指出,全球大多數的新冠疫苗都是「期貨」,並非「現貨」,取得疫苗的變數極多,若認為疫苗在三月即可到貨,太過樂觀。 一位不具名的專家指出,陳時中先前所言的五百萬劑談判延遲,也藏有「談不成」的變數,從COVAX採購到的疫苗,很難期待能夠快速供貨,主要是該平台的設立,以提供疫苗給第三世界及疫情嚴峻國家為主,台灣並非優先對象。專家表示,若疫苗遲來,我國四到六月將面臨新一波防疫挑戰,目前以色列施打疫苗五成後,住院人數已下降六成,美國目前設定四月完成三成的人口施打率,屆時將加速國際往來,台灣恐無法持續採「鎖國」因應,建議降低採購標準,盡可能採購疫苗,至少讓國內醫護優先施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表示,目前疫苗廠的產能及供應分配才是牽動台灣採購疫苗的關鍵。
-
2021-01-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CDC:400多萬人打莫德納疫苗 僅10例嚴重過敏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說,對莫德納(Moderna)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呈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很「罕見」,在400多萬人施打第一劑後,僅10例有嚴重過敏反應。法新社報導,美國疾管中心也強調,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廣泛施打疫苗至為重要。疾管中心在報告中說,根據這波初期監測,在接種莫德納疫苗之後呈嚴重過敏現象看來很罕見,也沒有任何相關死亡案例。疾管中心資料顯示,404萬1396人在去年12月21日至今年1月10日間接種莫德納疫苗第一劑後,當中發生過敏性休克有10例。疾管中心說,這些被列在108個可能過敏反應的案例報告中,其中6例需要住院,其他4例則在急診室治療。根據疾管中心研究,注射莫德納疫苗每100萬人當中有2.5例出現過敏性休克;而施打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每100萬人當中則發生11.1例。疾管中心說:「施打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在臨床與流行病學特徵上,類似於接種輝瑞&BNT疫苗後通報的案例。」上述10個嚴重過敏反應案例都是女性,年齡介於31歲到63歲,其中9例在未接種疫苗前就有過敏病史。此外,有9例在施打15分鐘內開始出現過敏症狀,有1例在30分鐘後出現症狀。報告也提到,在注射輝瑞&BNT疫苗人口中,有較大比例是女性過敏。專家說,此一現象可能是因為女性接種人數比男性多,比例接近2比1。疾管中心表示,施打疫苗地點必須附有設備,可以治療嚴重過敏反應,而且能在必要時將病患轉送醫院。路透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免疫專家戰略諮詢小組(SAGE)將在26日公布對於使用莫德納疫苗的建議事項。世衛今晚表示,免疫專家戰略諮詢小組(SAGE)已在昨天特別會議中就這些建議事項達成共識。
-
2021-01-23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來了!你在危險排行榜上嗎?這些人當心感染風險多3倍!
冬季健康三大殺手?哪些人要注意肺炎鏈球菌感染? 新冠肺炎大流行迄今未止,進入冬季後更需注意肺炎感染。醫師提醒,引起肺炎的病原菌不單只有新冠肺炎,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都是常見致病原因。其中「肺炎鏈炎菌」即隱藏於環境之中,相較於「新冠肺炎」對國人而言感染機會可能更高。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提醒,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高風險族群,包含高齡者、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高血壓以及體重過重的患者。其中慢性病會影響正常器官運作,因此更要注意肺炎感染風險。 冬季防範肺炎鏈球菌感染!醫師教4招自保方程式! 防範肺炎鏈球菌感染,洪暐傑醫師表示,最基本的就是做好保暖、勤洗手、戴口罩,並養成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的生活習慣,患有慢性疾病的族群,更要時時注意定期回診、控制病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洪暐傑醫師說明,若不幸罹患流感或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施打抗生素也未必當下就能獲得良好的效果,不如提前透過疫苗增強抵抗力,降低感染風險。因此洪暐傑醫師建議,預防勝於治療,不論是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都應提前施打做足防護準備。 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打?打疫苗有哪些優點? 肺炎鏈球菌疫苗分成兩種,早期為多醣體型疫苗,施打後需五年再施打一次。但研究發現五年後再施打第二次並無助於抵抗力上升。醫學進步下發展出了結合型疫苗,除了會刺激免疫力之外,更能使身體產生「免疫記憶力」,日後若遇到病菌,身體就會產生抗體。洪暐傑醫師建議,民眾可以先施打結合型疫苗,再施打多醣體型疫苗,兩者都施打防護力會更加完整。 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好處不僅僅在於提升防護力、感染率大幅下降50%,同時可大幅減少75%肺炎重症的機率,甚至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差距更高達3倍之多。呼籲民眾保護好自身健康安全,盡早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同場加映:長輩不打疫苗怎麼辦?醫私藏說服四招快筆記 不少民眾對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概念仍屬陌生,或是難以說服高齡長輩接種疫苗。對此,洪暐傑醫師分享,可以透過不同角度與長輩溝通,增加高齡長者施打疫苗的意願。 第一招:「生命無價」說服法: 有些長輩注重生命健康安全,可協助評估施打疫苗與和未打疫苗的風險差異。 第二招:「點光明燈」說服法 有些長輩堅持不打疫苗,認為感染肺炎鏈球菌是運氣問題。醫師建議,不妨從「點光明燈」的角度提醒長者「有注有保佑」,疫苗的完整保護力,勝過以「運氣」守護健康。 第三招:「生病花錢」說服法 台灣長輩多將家人擺第一卻忽略自身健康,可以抓住長被的心情,提醒長輩一旦感染肺炎鏈球菌,可能需要子女請假照顧,影響家人生活,更有利於提升這類長輩打疫苗的意願。 第四招:「為小朋友好」說服法 長輩多視孫兒女為心頭肉,醫師建議可以從保護家中幼童的角度說服長輩,透過長輩疼惜金孫的心情,提升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意願。 《延伸閱讀》 .哪些人要打疫苗防肺炎?醫籲:肥胖、抽菸、多重慢性病最危險 .腎友感染肺炎死亡風險恐多5倍!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增保護力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因應疫情爆發 阿聯酋航空實施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
新冠肺炎持續肆全球。因應疫情爆發,阿聯酋航空今天宣布,集團與杜拜衛生局及健康暨疾病預防部合作,自1月18日早上起,為集團旗下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員工施實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並將第一線的航空服務人員列為優先施打對象,其中包含機組服務人員、駕駛艙與其他營運相關負責人員。阿聯酋航空說,與集團旗下的dnata亦是全球少數首先為員工提供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的航空運輸服務公司。因應疫情的爆發,阿聯酋航空及dnata施行多層的防護措施以確保全體顧客、員工及社區的健康與安全。而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則將阿聯酋集團對疫情的防護提升至下一個階段,希望藉此保障在困境中仍為旅客服務、在世界各地運送必要物資的航空從業人員健康與安全。阿聯酋航空說,集團為旗下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員工提供政府核可的輝瑞疫苗(Pfizer-BioNTech)及中國國藥集團疫苗(Sinopharm)。為確保更多航空從業人員能接種疫苗,亦將疫苗施打的預約時間調整為每周7日、每日12小時。在當地政府及健康相關部會盡力讓免費疫苗施打普及化的同時,所有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聯酋航空集團員工皆和公民與居民相同,可在政府指定的醫療中心或診所施打疫苗。阿聯酋航空說,根據以英國牛津大學為基地的Our World In Data研究網站數據指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全球第二高疫苗接種的國家,每100人就配有19.04劑疫苗。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自去年12月推出新冠肺炎疫苗公共接種計畫起,已有近190萬公民及居民施打疫苗,並預計在今年3月底達成超過五成人口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目標。
-
2021-01-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英國緊急通過3款疫苗 民眾卻只想要國產貨
英國政府今天緊急通過第3款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是由美國藥廠莫德納研發,希望三管齊下加快接種進度。然而,英國許多民眾卻只願意施打英國製的牛津大學疫苗。英國雖然挨批防疫動作遲緩,在核准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的進展上卻不慢。從去年12月初領先全球,批准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疫苗之後,又在去年底批准英國牛津大學和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研發的疫苗;今天再通過美國莫德納(Moderna)疫苗,短短1個多月內通過3款疫苗。英國原本訂購700萬劑莫德納疫苗,並已追加至1700萬劑。連同先前訂購的疫苗,英國總計從7家大藥廠訂購3.67億劑疫苗,包括牛津大學的1億劑、輝瑞的4000萬劑,還有許多款疫苗仍在最後研發階段,預料很快發表結果。目前核准的3款疫苗都需要施打2劑,但存放條件不同。輝瑞疫苗需要存放在攝氏負70度環境;牛津大學疫苗可以用一般方式冷凍保存;莫德納疫苗則是負20度。不過,「每日郵報」報導,許多英國長者拒絕接種輝瑞疫苗,希望能等到施打「英國製」的牛津大學疫苗,即使預約施打的時間到了,他們乾脆就不現身。英國施打疫苗並沒有強制性。報導指出,諾丁罕郡(Nottingham)有醫院被長者放鴿子,只好找來10名警察接種疫苗,以免浪費。醫師史托克利(Simon Stockley)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節目訪問表示,他不認為輝瑞大藥廠\BioNTech疫苗,和牛津大學\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的效力有不同處。他說:「能最快施打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前工黨議員、同時也是執業醫師的威廉斯(PaulWilliams)在推特發文表示:「週末有些病患發現要接種的是輝瑞疫苗,就拒絕施打,說要等英國的。」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昨天表示英國已有150萬人施打第一劑疫苗,英格蘭地區將開設超過1000個疫苗施打站,讓更多人接種疫苗。英國有9大族群將率先接種疫苗,預估約有3000萬人。強生表示,政府目標是在2月中旬前讓1500萬人接種第一劑,包括長照中心居民與員工、第一線醫護人員、70歲以上長者,以及臨床上弱勢的民眾。
-
2021-01-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上海啟動出國人員接種疫苗 打不打台灣人多觀望
中國上海市今天開始對因私出國工作和學習人員提供新冠肺炎的疫苗接種,對象僅限有上海戶籍或居住證者。在滬台灣人對於未來是否要打疫苗,大多仍觀望。根據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信「上海發布」,7日起,上海部分社區預防接種門診提供新冠(新冠肺炎)疫苗預約緊急接種服務。現階段,僅針對今年春節前(2月12日前)因私出國的上海戶籍或常住居民提供線上預約接種,外籍人士暫不安排接種。所謂常住居民,接種疫苗時須提供居住證。上海使用的是國產新冠滅活疫苗,適種對象為18到59歲民眾,全程需接種兩劑次,期間至少間隔14天 。據央視新聞報導,在此之前,根據全國統一政策,上海已針對本地機場口岸工作人員、食品冷鏈相關從業人員、口岸一線海關和邊檢人員、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從業人員、醫療衛生人員、公安、消防、社區工作人員等接種第一劑疫苗,至4日累計已有32.6萬人接種。預計在2月5日完成這些相關人員的第二劑接種。因應新冠肺炎,是否要接種中國國產疫苗也成為在上海工作台灣人熱議的話題之一。6日晚間,在上海一所大學研究所針對港澳台生招生活動上,一些台青談到相關話題,認為「疫苗風險還很高」、「國藥疫苗79%的保護力還不夠」,在當前疫苗尚未普及情況下,大多選擇觀望。有台青認為,目前在大陸打了疫苗,回台並不能免除隔離,施打疫苗的意義降低很多。也有人說,打疫苗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但是目前中國的醫學專家都表示,即使接種疫苗後還是應該繼續佩戴口罩、常洗手等,短期內和目前的生活並不會有太大不同。社群平台上有台灣網友指出,現階段在大陸打了疫苗,不只是回台仍要隔離,就算從台灣再返回大陸工作,大陸方面也沒有說就不用隔離。有關認定疫苗效力和是否能在兩岸都免除隔離,仍是許多在陸生活台灣人的主要關切。據報導,福建省廈門、福州、廣西玉林市都已陸續有台灣人接種疫苗。
-
2021-01-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二期收案3700人 預計下周開打
國內三家疫苗廠全力拼新冠肺炎疫苗,但目前僅有高端疫苗於去年12月29日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審核,將啟動臨床第二期計畫。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表示,將於台大醫院、北榮、中國附醫、高醫等11間醫院執行臨床試驗,收案3700人,預計下周開始施打。第二期臨床試驗執行總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在第一期臨床試驗中,收案的45位受試者均沒有出現與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也沒有任何受試者出現發燒症狀。在劑量上,中、高劑量的免疫生成性好,食藥署選定中劑量作為第二期的試驗劑量。因此,第二期臨床試驗將確認中劑量在大規模的人體試驗中安全性和免疫生成性,計畫將採雙盲方式,疫苗組將收3000人、安慰劑對照組500人,並將確認生產的批次間一致性。謝思民表示,第二期臨床試驗計劃將分為20至64歲以及65歲以上兩個年齡組,針對健康民眾以及控制良好的慢性病患進行施打。目前總計劃已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IRB)審核,各醫學中心待申請完各醫院的IRB即可開始收案、施打疫苗,最快將於下周開始施打。其中,北榮預計收案800人,65歲以上長者將占兩成;北醫預計收案800人,65歲以上長者將占100多人;中國附醫則預計收案500人。高端總經理陳燦堅說,在多個臨床試驗中心同步進行收案,希望可縮短整體試驗執行時間,目標於五月完成臨床試驗,第二季便可提出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上市。
-
2021-01-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何時才能擺脫疫情恢復正常 美8大專家這樣說
隨著部分國家陸續開始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人們想知道何時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華盛頓郵報」訪問8位專家,得出的答案是在2021年結束前,美國別想回復往日生活。華郵向專家們提問兩大議題,一是美國何時可達成群體免疫,二是請他們各自預期何時可恢復正常生活。要達成群體免疫,一般需70%的人口對新型冠狀病毒具免疫力,無論是病後痊癒或施打疫苗。美國約需2.3億人接種過疫苗才有望達成群體免疫,但截至昨天,僅400萬人接種過兩劑疫苗的首劑。● 美達標群體免疫 最樂觀也要今夏過後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醫學與全球衛生教授戴黎奧(Carlos del Rio):總統當選人拜登承諾在他就任後,一天要讓百萬人施打疫苗,若能按照這樣的進度,大約在8月底或9月初時,可讓2.6億人至少接種一劑。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創辦人兼所長托波爾(Eric Topol):若一天能有200到300萬人接種,疫苗也能快速讓人體產生抗體的話,樂觀來看我覺得7月底前可做到。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醫學教授巴塔查雅(Jay Bhattacharya)說:科學文獻有關群體免疫的門檻不一,「我不覺得負相關責任者能有信心地給出確切時間點或數字…重點是年長者與高風險群能多快獲得接種」。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醫學與傳染病學教授古德曼(Jesse Goodman):我不確定不久的將來能否讓一定人口對新型冠狀病毒達成免疫,一如我們對麻疹那樣…但我對到今年最後一季,醫療體系應不至於再被疫情壓垮、更少大規模疫情復燃抱持著希望。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Chapel Hill)流行病學副教授鮑爾斯(Kimberly Powers):這問題很難回答,一方面是我們仍不確定需要多少人口比例免疫才能算群體免疫,二是取決於大規模接種的速度。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公衛教授、前巴爾的摩市衛生專員溫麟衍(LeanaWen):當前疫苗分撥進度慢到難以接受,依目前速度恐需好幾年才能做到群體免疫;除非能在1月把速度提高好幾倍,才有機會在2021年達成群體免疫。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流行病學教授利普西奇(Marc Lipsitch):若你問的是美國能否有足夠人接種以達群體免疫,我的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我們不知道疫苗保護力,且病毒突變更會拉高達標(群體免疫)門檻。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對策中心」(Centerfor 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 and Policy)主席歐斯特荷姆(Michael Osterholm):須取決於3個因素,也就是何時有足夠疫苗可供每人施打兩劑、願意接種的人數是否足夠,以及疫苗效力多長。「考量3者,我當然希望今夏尾聲或初秋能達成,但希望不等同現實,我只有信心今夏尾聲或初秋能做到第一項。」● 2021年結束前別想重回昔日生活戴黎奧:我希望能在2021年12月底前後接近「正常」,但身為看診醫師,未來好一段時間,我還是會繼續戴著口罩與護目鏡。托波爾:2022年吧。巴塔查雅:有鑑去年對我職業與個人生活天翻地覆的改變,我甚至不期待能有回復到疫情前的一天,但我預料美國社會將在2021年4月前開始感受到日子變得比較正常。古德曼:希望今年底就能開始感受生活像是回到疫情爆發前,但這須保持高度警覺與持續保持一些社交距離雙管齊下才行。鮑爾斯:我個人期待今夏就能感覺到日常生活變得較正常,但我認為要到2022年才會看到防疫措施徹底解除。溫麟衍:我不知道。幾週前我還頗為樂觀,但看到疫苗計畫至今仍拖拖拉拉,且公衛體系資源如此不足,我想2021年大部分時間會跟去年差不多。利普西奇:我覺得要到下半年以後,美國與部分其他國家才會有足夠人接種疫苗,從而才能比照流感對待新型冠狀病毒。歐斯特荷姆:我不確定能有(回復往日)這一天,我們可能再也回不去疫情前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是改以一種新常態生活,即便要做到這樣,某種程度上也需視疫苗能否覆蓋高、中、低收入國家的每個人而定。
-
2021-01-03 醫聲.癌症防治
子宮頸癌/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保護力有10年
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及死亡前10名,衛福部新營醫院表示,目前有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可供施打,保護力約10年,是預防子宮頸癌一大利器。新營醫院說,全台每年約有1500名子宮頸癌新個案,約650名女性因此死亡。絕大多數子宮頸癌患者,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所導致,且超過70%由高危險的HPV第16、18型所引起。而發生性行為年齡越早或性伴侶越多都可能增加感染HPV機會,發生子宮頸癌的機率也就相對提高。新營醫院藥劑科主任林家安說,HPV疫苗為不活化疫苗,可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抗體,預防7成子宮頸癌發生。國內目前核准的3種HPV疫苗,不論施打何種疫苗,皆可預防最重要第16型及第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保護力約10年。他指出,施打疫苗後常見副作用有暈針、發燒、頭痛、噁心、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紅斑、搔癢,建議接種後應觀察30分鐘再離開。林家安表示,接種疫苗後可降低子宮頸癌發生機率,但預防勝於治療,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要降低罹患子宮頸癌風險要注意三道防線:安全性行為、接種HPV疫苗、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三道防護完整保護,子宮頸癌不上身。
-
2020-12-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千萬劑疫苗 最快明年3月來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終於鬆口表示,已購得兩千萬劑新冠疫苗,分別是COVAX平台四百七十六萬劑、牛津AZ疫苗一千萬劑,另家洽談中廠商可供五百萬劑,預計最快明年三月到貨,已經擬定公費接種九大類對象,預計一年接種完畢。九大類優先接種對象依序為卅三萬名醫護人員、十四萬名防疫人員、警政九萬人、安養機構十五萬人、國軍廿萬人、三百多萬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三百多萬名成人慢性病患、三萬名罕病及重大傷病者,最後才是五十至六十四歲成人。陳時中說,指揮中心正在擬定施打疫苗計畫,並積極研議國際通用免疫證明相關計畫。未來將視國內疫情狀況、疫苗取得數量及適用對象等滾動調整,同時評估開放緊急特殊需求民眾自費接種方案。「接種疫苗時程不能操之在我」。陳時中說,國內預計購買三千萬劑疫苗,確定已買到的兩千萬劑若如期來台,預計一開始也會掀起搶打潮,後來打氣趨緩,因此短則半年、多則一年才能完,疫苗效期約一年,但也擔心國外傳出不良反應而影響施打意願。至於COVAX疫苗包括哪些?洽談中的廠商為何?陳時中三緘其口,原因為台灣面臨政治力量打壓,可能今天才高高興興公布,廠商明天就被打壓而被迫減量。「我們不能不防,所以要非常確定才能公布。」目前「口袋內」兩千萬劑疫苗,應該是足夠台灣度過明年第一、二季,預計明年第三季疫苗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到時候國產疫苗也可以接棒。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預估,明年全球生產近一百億劑疫苗,包括美國卅三億、英國卅七點五億、俄國十億、中國十五億,原料、玻璃瓶、設備、儲存、價格、追加第二劑等因素,均會影響疫苗供需平衡,世界衛生組織估最快到明年底,全世界才有足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