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施打疫苗
共找到
1461
筆 文章
-
-
2021-03-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到位 高榮、高長、義大及小港4院醫護率先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宣布,下周一起開始施打AZ疫苗,首波配送4.4萬劑至全台57家專責醫院,高雄市疫苗昨已到位,數量為8000多支,將由高雄長庚、高雄榮總、義大醫院及小港醫院第一線及第二線登記願意施打疫苗的 醫護人員率先施打。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高市原本規畫第一波處疫苗,在一天內即施打完畢,不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謹慎從事,嚴格規定,高市每天4家醫院加總將施打500多劑,預訂兩個多禮拜全數打完。高雄這次施打的醫療院所,醫學中心及準醫學中心中獨缺高醫,黃志中對此表示,按中央規定,醫院登記第一優先(直接照顧)及第二優先(間接照顧)的醫護人員,兩梯次需超過500人才納入配發疫苗對象,但高醫未超過。目前高雄四家專責醫院,包括高榮院長林曜祥、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及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打表態帶頭施打。據了解,有醫護人員對AZ疫苗的安全性,仍然存疑,保持觀望。高市疾管處長何惠彬表示,高雄首波AZ疫苗的配發數量,是依據醫護登記意願統計,顯示至少已有8000多人願意施打疫苗。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帶頭?楊文科:釐清疑慮會打 柯文哲:照順序打
台北市長柯文哲率市府團隊到新竹縣交流,被媒體問及是否會帶頭打疫苗,柯文哲表示沒意見,中央如果有公布順序,他就會照順序打,新竹縣長楊文科則說,要把AZ疫苗講清楚、釐清疑慮「我相信大家都會來打」。柯文哲受訪時,面對是否會帶頭施打疫苗來示範,他表示「我想,沒什麼意見啦,原則上是照打疫苗的順序打,當然有1、2個首長要特別帶頭打,反正那1、2個沒有影響大局,我沒什麼意見」。不過昨晚陳佩琪才在臉書發文稱「跟風式的施打就如同改名吃免費壽司一樣可笑」,柯文哲被問到對夫人陳佩琪說法的看法,柯文哲當場直呼「陳佩琪講的話我都不太敢批評」。楊文科同樣被問到是否會帶頭施打,他則回應「要把這些AZ疫苗講清楚,釐清一些疑慮之後,我相信這個大家都會來打。」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強調願意替人民釋疑 陳時中:天天都在打政治免疫疫苗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上午南下屏東,出席大仁科技大學55週年校慶活動,除了為校方表示祝賀,也向護理系學生勉勵,同時體驗漆彈槍掃蕩「病毒」體驗。對於鮭魚亂象,只說「事情過了就好」,至於面對施打疫苗的政治口水戰,陳則說,天天都在打政治免疫疫苗,面對批評與質疑,都願意站在有利於人民的角度來釋疑。陳時中向大仁科大護理系同學勉勵,從事醫療工作有笑有淚,也會接觸生老病死,希望在學期間,除注重專業,還要注意生命教育、溝通能力,若對生老病死沒有正確認知,很難帶給病人或周遭民眾的幸福。陳時中還說,護理師工作有許多的層次,不僅需要進修,面對嚴重疾病時,地位會越來越重要,此外,在學期間就應該要建立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觀,也會對未來投入護理行業有所幫助。校慶活動中,校方安排陳時中體驗漆彈射擊肺炎標靶,象徵標靶防疫的掃蕩疫情,即便「滿靶」,還將漆彈槍餘彈射罄,並直呼「好玩」。此外,陳時中也被問及對於近期鮭魚亂象的看法,他只說,「社會上總是會有些一時性和一窩蜂的行為,事情過了就好。」在校內演講時,陳時中分享,無論在學或出社會,都要學會傾聽,不要急著辯,聆聽不僅能悟出道理,也能建立同理心,以及利他的心態,就能與他人建立合作關係,合作也能順利。會後媒體提問,是否擔憂打疫苗會淪為政治口水戰,有打好政治免疫疫苗嗎?陳時中則說,「天天都在打政治免疫疫苗」,且每一件公共事務難免會有一些批評與質疑的聲音,政府會站在有利人民的角度思考問題,有任何疑問,政府都願意回答清楚,替民眾釋疑。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抵台疫苗效期減半?陳時中:沒有比較短 也會如期打完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上午南下屏東,出席大仁科技大學校慶典禮,面對媒體提問,關於WHO官網訊息,AZ疫苗僅有6個月效期,本月初抵台卻只有3個月的效期,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無論藥品、疫苗都有一定的效期,仍需花時間逐批檢驗、運送,但效期並沒有比較短,也會在效期內施打完。此外,陳還說,透過專家分析與建議,疫苗會預定在3月22日開始施打。對於抵台疫苗,僅有3個月效期一事,陳時中指出,疫苗出產效期多半都是半年,因為還要逐批檢驗,會照原來的效期打完,且這批疫苗會如期打完,也不會有問題。媒體提問,花同樣的錢,卻買到效期比較短的疫苗會不會比較吃虧,對此,陳時中強調,沒有效期比較短的問題,從出場到運貨所耗的時間,且一般藥品、疫苗都有一定效期,且效期比較短,若有需要才可延期,但這批疫苗不會用到延期的時候。對於疫苗的施打時間,陳時中說,施打時間,透過專家根據各種最新資料分析、建議來決定施打日期,目前預定3月22日開始施打。陳時中還說,「打疫苗,利大於弊」不僅保護自己,可以阻斷疫情傳播鏈,也建議施打疫苗的對象,可待在施打的醫療院所半個小時,觀察有沒有特殊的症況,施打後14天,有任何疼痛、不適,可向施打的院所聯絡,或可下載相關QRcode資訊,及時反應症狀。
-
2021-03-20 醫聲.疫苗世代
HPV疫苗/ 2021癌症論壇:HPV疫苗,保護男女下生殖道
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是醫學史上重要發明,可降低HPV感染率,減少子宮頸癌的發生。由於HPV也會感染男女生的下生殖道,林口長庚副院長賴瓊慧指出,疫苗能減少生殖器疣(菜花)發生,對陰莖癌、肛門癌及其癌前病變預期有降低發生的可能;因此,疫苗政策需要性別中性,男女都施打才能互相保護。HPV目前已知有40個型別會感染男女生的下生殖道。賴瓊慧指出,目前已知有多個癌症與HPV相關,子宮頸癌是100%有關,陰道癌78%、外陰癌50%,與男性較有關的肛門癌88%、口咽癌則是70%。子宮頸癌主要由第16、18型引起,其他型別58、33、52、31也有不同佔比。而第6、11型是最常見的低危險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可能會引起生殖器疣(俗稱菜花),但致癌機率相對小。HPV疫苗2001年在全球發表,已有相當多研究發表,美國、澳洲與丹麥進行的研究分析,接種HPV疫苗後,除了HPV感染盛行率、高度子宮頸皮內腫瘤與生殖器疣的發生率都下降。澳洲是第一個施打四價疫苗的國家,從2007年開始針對女性施打,在男性無公費接種的狀況,仍因群聚保護效果看到菜花發生率明顯下降,到2011年時小於21歲的族群,菜花發生率大幅下降九成。澳洲從2013年起也將男性列入施打對象。至於蘇格蘭施打公費兩價疫苗的調查,HPV16及HPV18感染率都下降很多,也間接保護了33型及31型,但無法降低生殖器疣的發生。WHO已宣誓在2030年要消除子宮頸癌,發生率要降低至10萬分之4,目前2017年的台灣癌登資料子宮頸癌發生率是10萬分之7.9。賴瓊慧認為,要消除子宮頸癌就必需提早找出癌症病人,台灣抺片檢查已做得不錯,6年內有做的比例達67%,但仍有人不願篩檢,台大曾調查新診斷個案有44%一生未做過抹片;尤其長輩認為已無性行為不需要篩檢,但HPV感染後病毒不會自動消除,仍有機會變成癌症。目前國健署與國內12家醫院合作,進行抹片及HPV檢測,預計至少篩檢6,000名婦女,希望更積極的找到早期患者。在國家整體政策上,國健署提供國一女性施打疫苗。賴瓊慧則建議,需要多年齡世代的政策,補打16-18歲女孩,鼓勵19-25歲女性自費施打及產後HPV疫苗接種;將HPV納入子宮頸癌篩檢系統,利用自我採樣增加篩檢覆蓋率;至於男性施打疫苗,需透過更多衛教管道與各界溝通,建立性別中性的施打策略。●給病人的一句話:醫學天天都在進步,昨天還沒辦法的病可能明天就有新的突破,即使罹癌、轉移、再發這些打擊也要勇敢面對,一定要和主治醫師合作把病情穩住,才有嘗試新治療的機會。2021癌症高峰論壇請點 https://bit.ly/3lvSNah 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AZ疫苗血栓韓國通報第2例 未暫停施打
韓國今天通報第2例接種AZ疫苗後出現血栓案例,患者住院治療。韓國當局尚未暫停施打疫苗,表示將持續監控安全性。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今天更新資料,韓國至今累計出現2例接種疫苗後生成血栓案例,最新一例為20多歲男性。當局在下午記者會中說明,這名男性10日接種AZ疫苗,11日出現頭痛、發冷等症狀,症狀持續至15日,診療發現血栓,已住院治療。當局表示,正就這起病例進行調查,並追蹤在同一機構施打同種疫苗的其他接種者狀況,尚未發現其他人出現類似異常反應。AZ疫苗是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公司與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韓國先前一例是60多歲女性在接種後出現血栓死亡。但韓國當局17日說明,這名患者生前患有其他疾病,判定死因為吸入性肺炎或心肌梗塞;之前也曾因接種其他疫苗出現血栓,判定與接種AZ疫苗無直接關係。歐洲20多國近期因接種後出現血栓問題,基於預防考量,決定暫停施打AZ疫苗。不過,韓國疾病管理廳長鄭銀敬表示,目前認定血栓為AZ疫苗副作用的證據仍不明確,且依往年統計,韓國境內肺栓塞病例每年約1.7萬多例,並不少見,當局決定繼續按計畫實施接種。截至今天凌晨零時,韓國境內已約64萬人接種疫苗,其中近60萬人施打AZ疫苗。整體累計出現異常反應案例共9405例,多數為肌肉痠痛、頭痛等輕微症狀;累計16例死亡,但皆判定與疫苗無關。
-
2021-03-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AZ疫苗來台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願意優先施打
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的17.5萬劑疫苗將在台灣開打,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今(17)日表示,有政府官員詢問他是否願意率先打,林伯豐的回答是「我願意」。林伯豐今日出席三三會例會時,被問到民眾對AZ疫苗的施打有心理壓力。由於AZ疫苗引發血栓副作用,歐洲多國暫停施打,但是台灣目前拿到的國際疫苗只有AZ疫苗。林伯豐表示,因為健康的人施打疫苗後,會產生抗體,如果施打後真出現問題,以台灣高水準的健保、醫療體系,在台灣治療,還是最好的。但是林伯豐也強烈建議,政府應該多元採購疫苗,凡是經過世界衛生組織(WHO)認證的國外疫苗,政府都可以納入採購對象,不要排除任何一個國家。他並強調,政府應該繼續積極的提供資源,協助國內業者研發國產疫苗,對國內研發的疫苗不要有太多的限制,政府應鼓勵國內生技企業做研發,下次疫情來時才能妥當應付。
-
2021-03-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帛琉隨行首發團? 陳時中點名指揮中心「百萬網紅」
台帛旅遊泡泡談成,首發團將於4月1日啟航。但首發團是否會有防疫醫師同行,或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等防疫要角是否也一起前往探勘、檢視行程是否符合防疫安全,備受關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之前便已派兩位防疫醫師前往了解。但他笑說,「羅副可以去看一下,回來做報告,但還是要看有沒有位子,不要跟別人搶。」身兼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的羅一鈞,2020年拍攝的防疫影片,曾創下462萬超高點閱,奪下YouTube排行榜第一名。但國人若到帛琉當地旅遊出現疑似症狀,是否於當地採檢、治療?陳時中表示,若出現疑似症狀,將由當地醫護人員判定,若採檢確診,就在當地醫療盡量避免移動,但仍會尊重個人意願,若要包機返台則費用得自己出。所以才建議出團前要買好保險,包括醫療專機後送、醫療務院這兩項,確保萬一。而桃園機場檢驗端的部分, 醫福執行長王必勝則已前往會勘,桃機現有貨櫃屋有五個服務線,未來還會再增線,因此之後會在貨櫃屋採樣、分批送檢,機場報到(Check in)後再出關,初估四個半到五個小時可完成。至於3月28日帛琉總統惠恕仁來台行程,外交部長吳釗燮則表示,我國大使館一定有人陪同過來,回去也有人陪同。形成部分則還沒有定案,除安排總統等高層會面,其他都是推廣旅遊,目前沒安排到指揮中心參訪。而目前帛琉泡泡已吹成,下一個泡泡國在哪裡?陳時中說,將視未來疫情變化和施打疫苗情況,將對旅遊警示區域做通盤檢討再來評估。
-
2021-03-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蘇貞昌何時帶頭打疫苗?行政院:施打順序尊重指揮中心
新冠肺炎AZ疫苗引發血栓副作用,歐洲多國暫停施打,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疫苗是安全的,施打時程沒有影響,但首波醫護施打意願僅33%並不高。究竟行政院長蘇貞昌是否帶頭打,行政院今表示,疫苗的施打優先順序會尊重指揮中心安排。新冠肺炎AZ疫苗進口後,國外紛紛緩打,我國則將預備開打AZ疫苗。蘇貞昌上個月在立法院備詢時曾表示,疫苗不足他不搶,沒人敢打他率先;國防部長邱國正今則表示,若疫苗檢驗沒有問題,需要有領導統御作為表現的話,他會帶頭施打疫苗,「只要讓國軍安心我們都願意做」。對於蘇貞昌曾承諾「沒人敢打他率先」,行政院今表示,疫苗的施打優先順序會尊重指揮中心安排,並統一公佈相關資訊。
-
2021-03-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挪威又一醫護人員疑接種AZ疫苗後死亡
挪威衛生當局今天表示,一名醫護人員在接種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後腦出血死亡,不過目前尚未確定死因是否與施打疫苗有關。這是挪威若干天來第2次發生這類死亡事年,為防萬一,挪威11日已暫停為國民施打AZ疫苗。挪威衛生當局13日表示,有3名醫護人員在接種疫苗後因血栓、出血以及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過低而住院。這3人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下,且都注射過第一劑AZ疫苗。據稱其中一人是「健康狀況良好」的女性醫護,14日因腦出血而過世。她11日已住院,距她接種疫苗大約一週時間。挪威藥品管理局(Norwegian Medicines Agency)官員梅森(Steinar Madsen)告訴記者:「我們無法證實或排除此事與疫苗有關。」
-
2021-03-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公布 AZ疫苗這三種人不可打
AZ疫苗在歐洲多國陸續出現施打後出現血栓的案例,我國針對第一線醫護人員是否適合施打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公布AZ疫苗施打注意事項。莊人祥表示,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提供的藥品仿單,有以下情形者不可施打AZ疫苗,包括:對疫苗所含成分過敏者、施打第一劑之後出現嚴重過敏者以及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另外,有急性嚴重疾病且伴隨發燒或急性感染者則應暫緩施打。至於有下列狀況者,如:血小板減少或任何凝血異常者、免疫功能不全者、懷孕或可能懷孕者、正在哺乳的女性等,應先謹慎評估施打效益及風險後再決定是否施打AZ疫苗。而因為AZ疫苗可能引起血栓的問題,歐洲多國先行緩打。莊人祥說,AZ公司今發布新聞稿,針對歐洲和英國打了1700萬劑調查,發現目前為止有打疫苗的發生15件深度靜脈栓塞,22件肺動脈栓塞,總共37件。因此有打疫苗出現血栓者不如以往的背景值。另外,莊人祥也表示,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已帶隊前往國家訓練中心向可能參加奧運的選手說明疫苗施打流程和注意事項,但多少選手會施打AZ疫苗,這還需要詢問體育署,這些段只是先讓他們知道AZ疫苗的情形。
-
2021-03-15 名人.黃軒
AZ疫苗和血栓有無關係?為何有些國家暫停施打?
COVID19 疾病,會引起血栓,但COVID19 疫苗引起血栓至今沒有人証實會有直接關聯,專家們的想法,我整理一下,大約如下:怎麼判定是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1.產生抗體的時間一般疫苗接種後,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後,至少約需2-3 週,才會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接種疫苗後,卻在施打後「一週內」發生格林巴利症候群(GBS),那麼疾病與疫苗的關聯性就較很低。2.製造疫苗的原料疫苗製造源料也可做為判斷,以心肌炎為例,一般是病毒直接感染引起,那麽只有採取把整隻病毒打入人體 ( 例如:傳統減毒/死毒疫苗/沒有完成減毒) ,較有機會引起;若是根本不以病毒製造的次單位 mRNA 、mRNA疫苗 ( Pfizer、Moderna 、BioNTech ) ,就不可能會引起心肌炎。印度的Covishield 、Covaxin,則是用較傳統的方式製作,雖然製程有更新,但仍是採用失去活性的整隻病毒打入人體,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心肌炎就會比較可能會出現。3.自然的發生率每一種疾病,即使在不打疫苗下,也是會有其疾病的自然發生率。例如根據統計,台灣每年血栓發生率是萬分之1.59,香港是萬分之1.99。而在歐美國家發生率可能高達千分之1到2 : 這樣可以理解,一般自然界的疾病,在臺灣一萬人中有1.59個血栓發生的風險,而在歐美國家,在一千人中就會有 1~2 個血栓發生的風險,顯然血栓,這個疾病,在沒有施打疫苗下,歐美人士發生血栓事件,比臺灣高出5-10倍了!罕見的副作用如果全符合以上三個條件下,而且在經過之前的三個階段的臨床實驗都沒有發生過的常見副作用,就會進入罕見的副作用探討了:依據國際醫療科學組織會議(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Medical Sciences, CIOMS;http://www.cioms.ch/) 的副作用分級方式:極常見:≧10%常見:≧1 且<10% 不常見:≧0.1 且<1%罕見:≧ 0.01 且<0.1% 極罕見:<0.01%未知(無法以現有資料推斷)。我們看到的市場藥品仿單(藥品說明書)也多依循這規則編寫。我們任何藥物或疫苗的臨床試驗,人數最多不過幾千/萬人而已,因此無法透過臨床試驗查出發生率低於十萬/百萬分之一的副作用,就被CIOMS,通稱為「罕見副作用」例如Moderna 疫苗,其仿單皆會註明每萬人可能發生面神經痲痹 ( Bell's Palsy ) ( Rare side effects after the COVID-19 vaccine :Moderna vaccine : After the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more than 1 in 10,000 people:may develop Bell's palsy ; who have had facial fillers may develop swelling of their face - this can happen in people who have had facial fillers )Pfizer-BioNTech 疫苗 打了百萬劑,發現約29位有罕見的過敏反應,但目前未有人因此死亡 ( No deaths were reported. )。而在牛津AZ疫苗開啟施打後,在英國血栓事件通報率約百萬分之3,歐盟則在百萬分之6。施打疫苗發生血栓比率,遠比平時血栓發生比率低很多,故打疫苗沒有增加罕見副作用的風險。為什麼有些國家需要暫停施打呢?這又回到人體的臨床試驗階段來看看了一個新藥或疫苗研發過程,需申請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Investigation Drug,IND),進而才能進行臨床試驗分期「共4個階段 (Phase I、II、III、IV期)」,只有通過第三期臨床試驗 (Phase III) 過程,證實藥物療效,可申請新藥上市許可 (New Drug Application,NDA)。但仍有,第四階段臨床試驗(Phase IV,上市後的追蹤):這個階段是藥品上市後的追蹤,且與已核准的適應症相關,監測該藥物是否有先前幾個階段沒發現的副作用或是不良反應等情況,試驗設計較為簡單,但是需要大量的病人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如果有疑似先前幾個階段沒發現的副作用或是不良反應等情況,該國家可以依臨床試驗的規範,暫緩施打,先接受調查。丹麥、挪威、冰島、意大利...宣布暫時停用AZ疫苗,那是預防性措施,也許正配合該國第四階段臨床試驗(Phase IV,上市後的追蹤)規定確認安全後,才再繼續放行如果真的屬於罕見副作用,什至無法事先預知會發生在哪一類人身上。如果過敏病史問了、安全措施做了,但為了多數人安全著想,即使明知藥物或疫苗具有某種罕見副作用,各國主管機關FDA 也會核准上市,如果真的發生了,再給予發生罕見副作用者救濟。如果跟目前的COVID19 引發的全球大流行比較的死亡人數,其效益肯定大很多了,故各國政府一定會開始大量大疫苗,救命,也救全球經濟。※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3-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醫護施打意願可反悔嗎? 莊人祥:沒有壓著他們打
丹麥發生接種AZ疫苗後血栓不良事件,多國緩打。但我國是否會參考歐洲暫停施打,或原本意願調查同意施打的醫護是否可以反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沒有壓著他們去打」,但目前認為接種疫苗利大於弊。至於蔡英文總統是否會率先捲袖施打,莊則表示,「無法幫她決定」。對於歐洲國家傳出施打AZ疫苗後出現血栓事件,莊人祥表示,歐洲藥品管理局要進行調查,但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實血栓與疫苗有關,認為施打疫苗仍利大於弊。但法、英、澳、韓等國都持續施打,世界衛生組織也支持持續施打,因此我們會持續觀察歐洲藥品管理局的調查結果。先前我國所做的疫苗施打意願調查,是否可以反悔不施打?莊人祥表示,這只是參考,最後是否要打還是他們自己的決定,「沒有壓著他們去打」。至於AZ疫苗是不是因為黑猩猩腺病毒導致嚴重過敏比較多,莊人祥則秀出各疫苗施打發生不良反應的數據表示,目前並沒有看到這樣的現象。而對於中國只要發生過任何疫苗嚴重不良反應就不打疫苗的措施,莊人祥說,大部分其他國家的做法是如果有過敏可以詢問醫師評估,如果第一劑過敏嚴重不良反應,第二劑不打,可以請專家再討論。
-
2021-03-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3挪威人接種AZ疫苗後 出現血栓等不尋常症狀
挪威衛生當局今天表示,3名挪威醫療工作人員最近施打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19)疫苗後,因流血、血栓和低血小板計數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繼丹麥宣布暫停施打AZ疫苗後,挪威於11日暫停施打AZ疫苗,冰島其後也跟進。挪威藥品管理局(Norwegian Medicines Agency)資深醫生霍特莫(Sigurd Hortemo)在與挪威公共衛生署(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曉得這些案例是否與疫苗有所關連。」前述3人全都50歲以下。霍特莫指出,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將會針對這3起案例展開調查。挪威藥品管理局醫學總監梅森(Steinar Madsen)告訴挪威廣播公司(NRK):「他們出現非常不尋常症狀:流血、血栓和低血小板計數。」梅森表示,「他們的病情相當嚴重,我們非常嚴肅看待此事」,並稱當局於今天接獲這些案例通知。阿斯特捷利康表示,根據涵蓋逾1700萬劑施打疫苗的回報案例安全分析,沒有證據顯示會增加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深部靜脈栓塞(Deep VeinThrombosis, DVT)或血小板減少症的風險。公司發言人表示:「事實上,接種阿斯特捷利康COVID-19疫苗回報的這類案例數,不會大於未接種疫苗人口的自然發生案例數。」發言人又說,在疫苗臨床試驗期間也未觀察到這類趨勢或模式。在丹麥和挪威暫停施打疫苗前,奧地利停用一批AZ疫苗,同時調查一起凝血障礙致死案及一起肺栓塞病例。歐盟藥品管理局11日表示,施打AZ疫苗仍利大於弊,可繼續施打疫苗。
-
2021-03-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下周可望開打 不排除總統帶頭
我透過COVAX平台取得的首波AZ疫苗廿萬劑何時到位?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表示,經持續和COVAX聯繫,已著手尋找運送單位。至於已抵台的十一點七萬劑AZ疫苗開打時間,初估再等七天即可開打,指揮中心已調查醫護接種意願,預計三月十五日完成,若接種意願過低,不排除蔡英文總統帶頭接種拚信心。我首批來台AZ疫苗需經過七大項檢驗,目前六項檢驗已完成,無菌試驗進行中,指揮中心預估,無菌試驗本月十七日完成,再加上標籤作業及運送至各地時間,檢驗封緘後至少需三至四天以上才可能開打。換句話說,自今天算起,該批疫苗再七天可望開打。AZ疫苗開打在即,但指揮中心一月底初步調查,醫護人員接種AZ疫苗意願僅三至四成。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指出,醫護人員為第一優先接種對象,已針對全國醫療院所共卅三萬名醫護人員,全面了解其接種意願,結果將於三月十五日出爐,不排除由蔡英文總統帶頭接種,增加醫護人員信心。另外,國際奧委會近日公布,將提供選手陸製疫苗,台灣選手是否可能會接種陸製疫苗?陳時中說,已經安排選手在國內接種疫苗,「會打好才出去」,否認使用陸製疫苗可能性。陳時中昨在高雄參加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代表大會說,防疫工作接續最重要的是施打疫苗,不同廠牌疫苗進來後,希望醫護人員根據專業知識和文獻向親朋好友提供建議,他強調「我們能倚靠的只有科學,就相信科學,讓疫苗來終結疫情。」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台灣防疫表現好「是運氣好」,陳時中昨天被問到時回應,「能做到這麼成功,一定有一些運氣,但最重要的還是全民防疫。」他致詞指出,近來對疫苗有些不良事件,影響大家信心,但就像他先前講的,平常時生老病死就在,打疫苗後,生老病死仍然在,每個突發狀況和不良反應,都應用科學分析。另外,COVAX近日核准嬌生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預計採購五億劑,台灣是否爭取採用嬌生疫苗也引發關注。莊人祥指出,只要有新的疫苗獲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授權,COVAX將詢問是否要選擇該疫苗,屆時指揮中心將由專家會議作出決定,但目前尚未收到來函詢問。
-
2021-03-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部桃醫護參加高端人體試驗 支持施打新冠肺炎疫苗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上午在高雄舉辦會員代表大會,經歷過醫護、病人有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的衛福部立桃園醫院護理部主任陳素里和2位護理師到高雄參加,陳素里支持打疫苗,並說她參加部桃高端人體試驗之列,已施打第一劑,部內另有很多同仁登記要施打疫苗。陳素里說,部桃沒有封院,在醫院防疫、檢疫、隔離、人力得當的調度下,醫護照常運作,病人照常接受治療,他們本來擔心一家人確診的同仁是否得到家人支持,最近去探望之後已放心,那位同仁家人都很支持她。陳素里提到部桃醫護確診之後,感受到不小的壓力,尤其另一半在科技業工作的醫護人員,科技公司都要求他們的另一半不要去公司上班,改為遠距線上工作,另有公司要求在部桃工作的家人要提出新冠肺炎檢測陰性的證明。部桃護理師們印象也深刻的是,很多人為他們打氣,然而他們有上幼稚園、托兒所的子女,卻被部分家長請他們的孩子暫時不要上學。
-
2021-03-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歐泰國緩打AZ疫苗 台大院長吳明賢:一定帶頭打
AZ疫苗各國陸續緩打,但我國目前能夠使用的僅有日前進貨的11.7萬劑的AZ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在立法院表示,歐盟有表示目前沒有直接證據顯示這種情況,因此呼籲持續施打疫苗。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表示,對於新冠疫苗有信心,他自己是內科醫師,被列為第一順位的施打對象,他強調自己不但會打,也應該是第一批接種AZ疫苗的對象。丹麥、挪威及冰島宣布暫時停用AZ疫苗,主要是有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接種後出現血栓,引發接種疑慮。我國醫護也一度發起希望可以選擇接種品牌的訴願,吳明賢今表示,台大目前有針對院內醫護做接種意願調查,全院的同仁都已經回覆,不願意打的醫護「非常少」,大部分的醫護都願意接種施打。吳明賢表示,問券中也有說明,接種疫苗有選擇品牌的機會,若接種後出現副作用,將會給予員工適當的「恢復假」,對於有些醫護仍對於AZ疫苗有所疑慮,他強調,能夠上市的疫苗,都是有通過嚴謹科學檢驗的,他自己不會太擔心,且台灣是醫療發達的國家,呼籲國人也一定要有信心。其實流感疫苗的有效率比部分新冠疫苗還低,也沒有發生什麼問題。吳明賢表示,目前台大醫院已經做好萬全準備,就等待疫苗到貨。新冠疫苗有很多地方需要考量,如必須在六小時內施打完畢,因此事前調查意願非常重要。
-
2021-03-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歐三國停打AZ疫苗 陳時中:無直接證據 籲持續施打
丹麥、挪威及冰島宣布暫時停用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因為有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接種後出現血栓,引發疑慮。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歐盟有表示目前沒有直接證據顯示這種情況,因此呼籲持續施打疫苗。陳時中今天列席立法院院會,會議開始前接受媒體訪問。針對國際奧委會表示將提供選手陸製疫苗,台灣選手會不會使用?陳時中說,已經安排選手使用第一劑疫苗。媒體追問,奧運都用陸製疫苗,台灣還是不用嗎?陳時中說,有更多科學證據、安全性跟有效性,我方當然不排除使用。對於民調顯示,若首長先施打疫苗有助民眾施打意願,陳時中說,這要照科學根據來做,可以先調查,我國疫苗不多,像之後體育運動選手出國比賽,有施打必要性,用在刀口上比較重要;若有必要(首長先打),也不排除這個可能。至於AZ疫苗食藥署的進度,陳時中說,食藥署向他報告,無菌試驗約17日完成。多國推行疫苗護照,我國的國產疫苗卻無第三期規劃即可授予緊急授權使用(EUA);陳時中說,這有很多國際認證的規格跟要件,盡量配合,大部分的EUA也都是再沒有完成第三期的時候就發給,所以才叫EUA。
-
2021-03-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本輝瑞疫苗嚴重過敏累積17例 比例高於歐美
日本施打輝瑞疫苗後,累積17人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負責疫苗業務的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今天表示,日本嚴重過敏的情形高於歐美;厚生勞動省將於12日開會討論此事。日本2月17日起針對醫療人員優先施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目前施打的疫苗是由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聯手研發。日本共同社報導,至3月9日止,日本已有10萬7558人施打疫苗,共有17人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anaphylaxis)。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表示,國外每100萬人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比例,美國有5件,英國20件。厚勞省將在12日的審議會討論過敏反應比例,以及過敏症狀程度是否與歐美各國類似等。日本截至3月7日已有3例嚴重過敏,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8日新增5例出現嚴重過敏,9日又新增9例,均為20多歲到50多歲的女性,在接種疫苗後發生過敏反應,症狀包括出現蕁麻疹、喉嚨痛、呼吸困難、手腳發麻等。其中有部分個案患有氣喘、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或曾對藥物與食品過敏,但也有個案沒有任何基礎疾病;目前所有人的過敏症狀都已改善。報導指出,目前過敏反應累積17例,全部都是女性,約每6300人出現1人過敏。
-
2021-03-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本醫院:以施打胰島素針筒接種疫苗 可多打幾次
日本京都府宇治德洲會醫院8日表示,如果用對糖尿病患者施打胰島素的針筒來接種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平均每瓶施打次數可由5次增為7次。日本2月17日起優先針對醫護人員接種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使用說明附帶文件上說一瓶可施打6次。但若以一般針筒施打,藥劑會殘留在針筒內,一瓶的劑量只能施打5次。日本政府2月通知全國自治體(都府縣市町村)一瓶的劑量施打5次。宇治德洲會醫院院長末吉敦表示,如果一瓶只能施打5次,數量將不足以涵蓋所有想施打疫苗者。院內討論的結果,相較於特殊針筒,以施打胰島素用的針筒,疫苗藥劑幾乎不會殘留在針筒內,一瓶可施打7次。這種針筒是用於皮下注射,針的長度約是注射肌肉用的針筒的約一半。末吉說,相較於歐美人士,日本人的皮下脂肪比較薄,可用注射胰島素用的針筒進行肌肉注射。院方先利用超音波檢查確認皮下脂肪的厚度後,才開始對職員施打疫苗。針對一瓶輝瑞疫苗可施打7次一事,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衛生福利部)主管表示「目前還在調查中」。輝瑞的公關主管說,附帶文件上寫的是每瓶是施打6次的劑量。
-
2021-03-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護照 陳時中:寧擬3、5、7天檢驗取代
日前第一波AZ疫苗抵台後,邊境管制是否鬆綁備受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開放邊境要等到施打疫苗覆蓋率至少六成以上,才會做進一步的相關考慮,然而,打過疫苗,這只是參考值,當中還有許多變數以及科學證據不足的問題,對於疫苗護照「沒那麼贊成」,寧願仍用檢驗取代疫苗護照,可能會規畫3、5、7天不等檢疫時間因應不同情況,至於檢疫天數的適用對象為何?就看對方來源國的疫情狀況判斷。AZ疫苗目前只來11.7萬劑,國產疫苗也還在收案中,陳時中表示,國衛院長期以來,一直希望能建置自己的生物製劑,完成屬於國人自己的生物資料庫,同時發展自己的疫苗產線,除了增加國家研發量能,也想擁有自己P3實驗室提高研究量能,並生產一部分疫苗供緊急使用,因此繼扶植國產疫苗之後,又有了國家疫苗二廠想法。陳時中表示,疫苗二廠自製、自產、自用,用途非常的大,計畫已送到國發會,希望能夠盡快定案,希望三、四年能建置完成,對台灣生技產業未來也相當有幫助。
-
2021-03-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產疫苗65歲以上收案卡關 陳時中:可先開放65歲以下
國產新冠肺炎疫苗正如火如荼進行二期臨床試驗,不過目前高端針對65歲以上的收案進度落後,恐延後進度。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出席活動時表示,若是因為65歲以上收案進度落後,將會依照科學證據進度,不排除先開放給65歲以下民眾接種,後續等對65歲以上的科學證據備齊後再開放,他強調「這不是特殊情況」,以往各類疫苗也有分年齡施打的情況。陳時中表示,國產疫苗原預計最快七月可以通過緊急授權(EUA)開始接種,國產疫苗目前的進度看起來是相當順利的,不過高端高齡者的收案少。屆時國產疫苗開始接種後,國內也有國際疫苗時,依照優先順序施打的對象,是可以選擇希望施打哪一種疫苗。陳時中表示,相信民眾會擔心疫苗施打後的副作用,他說明,施打任何疫苗人體一定會出現反應,除了施打疫苗後的免疫反應以外,會有部分的民眾出現頭痛、肌肉疲勞等副作用,一旦有出現副作用都可以向醫療院所反應,但出現這些副作用都是預期內可能會出現的,也請民眾不用太過擔心。至於日本出現民眾接種輝瑞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日本為降低民眾接種疫苗的疑慮,考慮大規模發送鎮痛解熱藥物給予民眾。陳時中表示,接種疫苗前,民眾應與醫師做諮詢,包含自身是否有食物或藥物過敏,讓醫師評估後再做施打,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而大規模發送鎮痛解熱藥物一事,需要謹慎評估,仍建議出現副作用仍赴醫療院所,尋求支援。
-
2021-03-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部分醫護有疑慮 彰縣長:若疫苗充足會配合施打
新冠肺炎首批11.7萬劑AZ疫苗抵台,預計將做為11.7萬名高風險醫事人員的第一劑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10類族群接種順序,高風險醫事人員列首位,次高風險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列第2順位,彰化縣長王惠美今天表示,她個人會依中央排序規定,在疫苗充足情況下,配合施打。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有醫事人員認為沒有施打疫苗的必要,也有人並非不想打疫苗而是不想打AZ疫苗,寄望之後其他的疫苗,衛生局官員指出,以往公費流感疫苗即便有不同廠牌但都是一批一起進來,民眾要選疫苗根本不可能,但新冠肺炎疫苗進來時程有差異,列為最優先的醫護人員這次未施打,是否之後可以再打要看中央的安排。醫護人員想選新冠肺炎疫苗施打,衛生局官員認為,目前新冠肺炎各疫苗都很新,當初研究設計、選樣都有差異,在科學性實驗、統計還不足下,相關數據上還難比較出誰的的效益較高。
-
2021-03-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首批新冠疫苗抵台 陳時中:國軍大概還排不到
新冠肺炎首批11.7萬劑AZ疫苗3日上午抵台,屬封閉組織的國軍何時施打受關注。衛福部長陳時中上午表示,國軍大概還排不到這批疫苗,順序沒有那麼早。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也說,看疾管署最後疫苗進口的數量與優先順序規劃。張哲平表示,疾管署已經排定疫苗接種優先順序,一切作為都會按照疾管署的指引做,國軍絕對不會放鬆;而只要有疫苗,國防部就會鼓勵、宣導,希望官兵都能施打,確保他們的健康。至於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與陳時中是否要優先施打疫苗?陳時中說,如果大家要打就讓大家照順序打,如果有一些躊躇遲疑,官員帶頭來打也沒問題;就像蘇說的,如果大家都不敢打,蘇願意率先,不過陳還是希望照專業順序。陳時中昨天表示,國產疫苗年底產能將可達1.2億劑,屆時甚至可能可以外銷。陳上午說,國產疫苗應7月可量產,當然期待國產疫苗能把產能做出來,當然也要先看前面臨床實驗是不是會成功,這還是會經過一些考驗。中研院認為,疫苗只能擋一時的疫情,長期還是該有治療藥物。陳時中回應,「對,我也是這樣認為」。
-
2021-03-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護新冠疫苗接種意願不及航空人員 指揮中心回應
航空從業人員列入優先施打疫苗的名單中,疫苗施打意願高達七、八成,相較醫護六成來得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可能與調查時間有關,前陣子調查疫苗較多負面消息,但疫苗來了,航空人員會有更大的期許,尤其是航空業界一直希望打疫苗後可恢復以往光榮。莊人祥說,醫護人員都很清楚如何避免感染,會持續調查也許現在狀況不同。目前11.7萬劑分配模式將採事先調查各縣市名冊,會根據各縣市屬於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按照比例,依照此方向撥配下去,初步規畫可供接種醫院約100家左右,各縣市都有報名單。至於下次來貨數量是否仍是11.7萬劑,莊人祥認為,一開始提供劑量會比較少,後續應該量會大,不至於這麼悲觀。預期後續有源源不絕貨量,就會先給其他順位接種,但若不知是否有更多進來,就會保留一點。
-
2021-03-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抵台 林口長庚:施打相關流程都準備好了!
萬眾矚目的AZ疫苗,終於在昨天上午10點25分空運來台,依中央公布的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規定,醫事人員為最優先施打者,醫護幾乎一面倒支持施打疫苗。身為桃園唯一一間醫學中心的林口長庚醫院,對AZ疫苗的施打程序已準備妥當。負責疫苗接種部分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目前還沒接到中央通知,「我們已經超前部署、準備好了!」針對AZ疫苗的預約機制、施打場地等都已整備妥當,只要中央下令可已開始施打,就能直接步上軌道。談及施打疫苗的流程,邱政洵說,施打疫苗有2個狀況要注意,第一個需注意自身的體質,是否有過敏或其他疾病,這方面會請專業的醫師協助評估,第二個是在施打疫苗後須觀察30分鐘,如有痠痛、不適的症狀,院內都會提供專線服務。「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疫苗資訊隨處可得」,邱政洵指出,人類施打疫苗已行之有年,相較於過去資訊不流通,現在只要上網搜尋就能獲得很多資料,針對昨天抵台的進口AZ疫苗,由於醫護事第一批施打名單,會先對員工進行教育,再依其意願選擇要不要施打。邱政洵表示,疫苗已經抵台,因此明天開始會進行線上意願調查,AZ疫苗通過臨床試驗,院方相當鼓勵醫護施打,但還是會尊重醫護個人意願。
-
2021-03-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AZ疫苗施打順序 首批7000多位醫護優先
我國採購的逾11萬劑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已運抵桃園機場,準備施打,對於台北市的施打順序,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午參加里長座談時表示,早上開過會,已經決定(施打)順序,分ABCD四級,「你給我多少、我按照順序」。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上午指出,第一順位合乎施打條件的醫護人員有8萬多人,但因第一批來台的AZ疫苗僅11.7萬劑,數量有限,這當中也有先後順序,北市府已報人數、並造冊給中央施打優先順序的數字,中央會直接在這些醫事人員的健保卡上註記,後面順位的想先打也不行,必須按照註記。黃珊珊指出,北市必須先打、專責病房照顧病人的約有7000多人,接著第二部分則有2萬多人,以及其他醫護人員,加起來差不多約8萬人。黃珊珊說,由於施打疫苗恐有副作用,目前有收集國外副作用的時間,市府建議醫院按照三班輪替來打,第一班次打完再輪下班次打,避免打完有副作用的情形,萬一打完結果全部都發燒,變成沒人可以上班,還是要讓醫院能夠維持功能,目前台北市聯合醫院的部分會分批施打。黃珊珊強調,醫護人員分很多種,A1是專責醫院照顧病人的醫護,約7000多,A2有2萬多,其實加起來差不多8萬,北市已經造冊完給中央,未來插卡就可以知道能不能打,疫苗數量仍是看中央。柯文哲說,共分四級,第一是有專責病房且收過確診案例;第二有專責病房,沒有收過確診案例;第三是醫院、四是診所
-
2021-03-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中國施打疫苗逾5200萬劑 接種率不足4%
中國全國政協13屆4次會議發言人郭衛民今天表示,截至2月底,中國已累計接種COVID-19疫苗5200多萬劑次。若按照中國14億人口計算,接種率尚不足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3屆全國委員會第4次會議將於4日開幕,並於3日下午舉行會前記者會。郭衛民在回答媒體提問時,作上述表示。據官媒新華網文字實錄,有外媒在會中問到,中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實驗數據透明度、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中國是否透過「疫苗外交」獲取更大國際影響力,而不是專注於在國內推廣疫苗接種等。郭衛民回應時表示,截至2月底,中國已累計接種疫苗5200多萬劑次,很多國家也都批准使用中國疫苗,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也自己帶頭接種,這說明了中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過,若依據中國14億人口計算,施打5200多萬劑,相當於僅3.7%人口接種。從全球來看,以色列最高,為92.46%,阿聯超過60%,英國超過30%,美國為22%。郭衛民宣稱,先前在中國附條件上市的中國國藥集團和北京科興公司的滅活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都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相應標準要求和中國技術指導原則要求;而中國國家藥監局近日附條件批准上市註冊申請的2種疫苗,從研發到生產也是嚴格按照有關技術標準和程序進行。他還說,「有人質疑中國是想利用疫苗出口來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這種說法是十分狹隘的」。郭衛民表示,疫苗是防控並戰勝疫情的重要手段,也是當前國際社會抗疫合作的重要內容。中國宣示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支持鼓勵中國企業與有關國家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產合作,加入世衛組織疫苗實施計畫,積極推動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等。根據中國青年報,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1日在清華大學與布魯金斯學會共同舉辦的「快速復甦的正軌:中美新冠疫情防控與治療合作」論壇上曾提出,到今年6月,中國疫苗接種率計劃達到40%。以中國13.9億人口計算,預計4個月內要有5億人接種疫苗。
-
2021-03-03 醫聲.疫苗世代
HPV疫苗/女性要保護好自己! 如何減少或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 醫:確實做好3件事
子宮頸癌是台灣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生的子宮頸癌個案約有1,500人,因子宮頸癌死亡的個案約650人,分別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八位與死亡率第七位。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感染後多數會自行痊癒,但仍有部分女性會持續感染,可能會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而子宮頸癌初期無聲無息,等到有出血相關症狀時大多已經晚期,所以施打疫苗、抹片檢查就格外重要。子宮頸癌發生原因子宮頸的細胞因感染高危險型HPV,長期受到刺激之下,子宮頸細胞會因此變得異常增生,近而可能轉變成子宮頸癌細胞。而HPV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透過接觸皮膚、黏膜、體液或接觸帶有HPV的物品而感染。HPV可造成6癌1病,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口腔癌6種癌症;低致癌風險如HPV 6、11型不易演變成癌症,但可能造成性病菜花。誰容易感染HPV?男性經由性行為感染HPV相當普遍,多數不會有明顯症狀或不適,而不易發現;女性一生中約有5-7成機會感染HPV。通常9成HPV感染會在一年內消失,部分感染者會出現菜花或生殖器病變。HPV病毒的自清能力跟免疫力高低息息相關,一旦免疫力低下,長期反覆感染病毒,易致細胞病變癌化,進而演變成子宮頸癌前病變,也大幅增加罹患子宮頸癌風險。近年台灣發生親密接觸性行為的年齡層逐年下降,一旦感染HPV可能導致細胞病變,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也大增,臨床上發生子宮頸癌或子宮頸癌前病變有年輕化趨勢。認識HPV疫苗HPV疫苗為不活化疫苗,可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抗體,預防七成子宮頸癌發生,然而因為疫苗尚未涵蓋所有病毒型別,所以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仍是必須的。目前子宮頸癌疫苗有二價、四價、九價三種,不論施打哪一種疫苗,皆能防護高致癌性的16及18型病毒,保護力約十年。美國、澳洲、歐盟等國均建議應針對青少女推動全面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有些國家更建議男性也應施打。子宮頸抹片子宮頸抹片可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定期規律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60-90%子宮頸癌發生率。若抹片報告異常並不代表一定有細胞病變或罹癌,應接受進一步檢查確定病變程度。國民健康署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未滿30歲但已有性行為三年以上的年輕女性,可考慮選擇自費檢查,以確保健康。由於HPV感染後,需要10-20年甚至更久才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已無性生活或停經,仍須定期作抹片檢查。提醒您,為自己的健康也為了愛您的家人,請定期做子宮頸抹片。如何減少或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避免過早性行為,安全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可以減少感染HPV的機會。◎維持良好生活作息及充足營養,可維持較佳的免疫力,使身體清除病毒,避免反覆受到感染以及持續感染。◎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做前段的預防及自我防護,加上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