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施打疫苗
共找到
1457
筆 文章
-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風險醫護AZ混打莫德納 陳時中:第二波規畫4.4萬劑
為提高一線醫護防護力,指揮中心日前開放混打,並以專責醫護為優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先前第一波第一劑打AZ的專責和採檢站接觸病毒機率高的醫護人員,第二劑希望混打者,經過計算統計共有3.3萬人,已經陸續發下去。至於第二波第一劑AZ、希望混打的醫護,目前也準備4.4萬劑,提供高風險醫護施打。陳時中表示,先前開放1到3類及孕婦共6.8萬人可接種第二劑莫德納,後來經過專家同意,專責醫院採檢醫護可混打,但目標先讓1-3類人施打。陳時中說,明天開始第五輪施打,也會先釋放3.3萬劑,給之前打第一劑已滿10周以上高風險醫護混打;至於陸續有醫護時間將滿10周,但時間還未到,未來一個月會準備4.4萬劑莫德納,陸續放給高風險人員,包括先前打第一劑AZ的第一類1-1、1-2專責病房專責照護人員、專責病房專責非照護人員及孕婦混打。陳時中表示,高風險人員維持不變,根據滿足時間往下放,讓想打的醫護都打得到,而疫苗量都會互相排擠,醫護的用量是絕對不會,一開始不論第一類或接下來嚴峻時一到三類,預約上第一類人都是更優先,比其他人更前面。基層醫護希望第二劑也能混打,陳時中說,要根據疫苗數量,這週會先發出3.3萬劑,時間到後接下來的4.4萬劑給第一線,目前的量只能給風險最高,還有很多人在等莫德納,也等很久,所以還是要根據量去分配。有3.3萬人滿10周的人,有民眾尚未施打疫苗,但查詢健保快易通app,卻被登錄是打過疫苗,發言人莊人祥說,建議這位查得到民眾,可看一下哪個醫療院所接種的,還有接種時間,請到原來的醫療院所請他更正,因為可能是有另外的民眾接種紀錄誤植。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第二劑別怕打不到 陳時中:有計畫可打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曾表示,要在開學前讓所有老師打疫苗,提供學生、老師有更好保護。如今國內疫苗「告急」,基層教師質疑,第一波正式教師已接種疫苗,但第二波代理代課老師、新進教師沒下文,9月1日前「跳票機率可能很大」。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來的目標是讓既有的老師,在開學前14天打疫苗,其餘老師有必要也不排除給予協助。學校即將展開新學期,至今還有許多老師尚未施打疫苗,基層教師擔心疫苗政策再度跳票。陳時中坦言,老師會以現在要去上課的為主,未來新進的很難去掌握,但施打率要達到一定情況。他表示,原來目標是既有的老師開學前14天打,現在的老師大部分都有造冊且施打完畢,未來新進的盡量以預約平台登記,有必要的話也不排除施打。國內莫德納疫苗短缺,先前六月中有300多萬名接種第一劑莫德納,間隔12周後將在9月中湧現,但還有許多民眾沒打第一劑,未來如何安排施打?陳時中說,有些假設情況很難回答,只能就現在的目標和方向,「我會講說,我們有800多萬劑估計要給400多萬人打,現在已經打300萬,未來能打到莫德納第一劑的人相對少」。美國(CDC)7月22日公布指引,如果打BNT或莫德納,一定要打2劑才能有足夠保護力,且BNT或莫德納不能互換,未來台灣是否仍考慮混打BNT?陳時中說,的確是有計畫,但沒有相關報導和研究指出第一劑莫德納混打無別選擇,現在以現有劑量會分做二劑來打,因此有400人可以打,但不排除根據科學證據混打,也會根據整體進貨時間去做安排。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認為,加拿大中央政府官網對莫德納施打指引寫得非常清楚,最短3周、最長16周,但官方建議最佳間隔則是4周,認為指揮中心先前說,「不排除再延長莫德納第2劑間隔」,並舉加拿大16周為例,只揭露部分事實。陳時中回應,最佳接種時刻,各有說法不同,臨床研究也各有不同,根據讓更多人即時打到第一劑提高人口覆蓋率為首要目標,另外是保障第二劑的量予以保留。
-
2021-08-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如何得知是否感染新冠肺炎?一次看懂病毒核酸、抗原快篩和血清抗體檢測
新冠病毒與人體的互動新冠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表面上有一根根突起、像皇冠一般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病毒經由飛沫或接觸到達人體後,會利用棘蛋白上一個稱作「受體結合區(receptor binding domain)」的構造,抓住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棘蛋白與ACE2受體結合後,病毒就可以進入細胞。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後,將人體內的細胞當作工廠,大量製造自己的核酸基因與蛋白,之後組裝成完整的病毒顆粒。人體細胞被裂解後,大量的病毒顆粒就會被釋放出來,感染下一個人體細胞。巡邏中的免疫細胞發現外來的病毒抗原後,便會啟動一系列的免疫反應。B細胞在遇到抗原後1至2個星期,就會產生可以與這些外來抗原結合的專一性抗體,這些抗體也會進入血液中循環。有些抗體專門對抗病毒內部的核殼蛋白(nucleocapsid),有些抗體專門對抗病毒表面的棘蛋白。雖然抗體可以與病毒結合,但並不是所有的抗體都可以阻止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如果抗體無法阻止病毒感染人體細胞,這些抗體就不是保護性抗體;如果抗體可以藉由黏附住病毒、中和掉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這類的抗體就稱為「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中和抗體是人體對抗新冠病毒的重要武器。科學家認為,病毒棘蛋白上的「受體結合區」是中和抗體最主要針對的目標。如果病毒棘蛋白上的「受體結合區」黏附了許多抗體,就無法與人體細胞的ACE2受體結合,也就無法造成感染。另一方面,部分的B細胞會轉化為記憶細胞,記住外來抗原的形狀,下次若遇到相同的抗原,就可以馬上製造大量相同的抗體。新冠疫苗的原理,就是讓人體免疫系統在遭遇真正的新冠病毒前,就先以疫苗中的棘蛋白抗原作為練兵假想敵,預先產生記憶細胞,一旦真正遇到新冠病毒時,就能很快動員免疫兵團、產生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包圍病毒,阻斷進一步的感染。如何得知是否被感染?瞭解了病毒與人體的互動,就可以研發診斷試劑,尋找人體是否有被病毒感染的證據。在急性感染期,病毒大量複製核酸、製造蛋白抗原,因此我們可以檢測呼吸道檢體是否存在病毒核酸或病毒蛋白抗原;在此期間,病毒也保有複製的能力,因此我們也可以利用體外細胞培養皿,培養活病毒。不過,因為新冠病毒具高度危險性,需要在高安全等級的第3級實驗室操作,所以「病毒培養」並不是診斷新冠肺炎的常規檢測方法。在發病幾天後,我們也可以檢驗血清中是否存在可以與新冠病毒抗原結合的專一性抗體。最後,如果要評估感染新冠肺炎或接種疫苗後是否產生了保護性中和抗體,就要以血清中和抗體試驗判斷。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抗原快篩與血清抗體檢測方法首先介紹病毒核酸檢測法;病毒PCR核酸檢測是診斷新冠肺炎的標準方法,精確度與敏感度極高。PCR的原理是利用可以辨識病毒特定基因的專一性引子,捉住檢體中的病毒核酸序列,接著經過多次的DNA複製循環,將PCR引子捕捉到的目標基因不斷地放大。病毒內部的核殼蛋白與RNA聚合酶基因都是PCR檢測常用的目標基因。每經過一個DNA複製循環,DNA的量會倍增為二倍。當複製出的DNA量達到儀器可偵測的檢驗閥值時,當時的PCR循環次數就叫做「循環閾值」(英文稱為Cycle of Threshold,簡稱就是我們常聽到的Ct值)。換句話說,每放大DNA二倍,就是一個Ct值;Ct值20代表檢體中的病毒基因需要經過20次的DNA放大循環才能被偵測到。因此,Ct值與原始檢體所含的病毒量成反比。Ct值越小,表示只要幾個循環就可以偵測到病毒核酸,代表患者體內的病毒量是高的,傳染力也比較高;Ct值越大,表示需要更多的循環才能偵測到病毒核酸,代表病毒量是低的,傳染力也比較低。在新冠肺炎感染早期,病毒量較低,隨著病毒積極複製,病毒量逐漸上升,這時的Ct值通常會落在十幾或二十出頭,傳染力較強;幾天後抗體出現,病毒量逐漸下降,疾病也逐漸緩解。這裡特別要提出的是,PCR除了可以偵測活病毒,PCR也抓得到病毒死後殘留的核酸片段。不過,只有活病毒才有傳染力,死病毒並沒有複製能力,因此沒有傳染力。疾病管制署分析國內的資料發現,可培養出活病毒的檢體大部分都是來自個案發病後十天內所取得的檢體;另外,Ct值在27、28以上幾乎無法分離出活病毒,傳染力已大幅降低。因此,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將檢測Ct值大於30,作為確診患者解除隔離的條件之一。抗原檢測新冠病毒抗原快篩原理與常用的流感快篩試劑相同。檢體中若含有新冠病毒的核殼蛋白或棘蛋白抗原,就會被試劑中的專一性抗體捕捉,呈現陽性反應。抗原快篩操作方便,過程通常只需要十幾分鐘,因此常用在疫情流行區的大量篩檢,有助於快速找出潛在的感染者。不過抗原快篩的缺點是無法放大病毒蛋白抗原的訊號,檢驗敏感度比病毒PCR核酸檢測法稍微低一些。在感染初期,可能因為病毒蛋白抗原量仍偏低而產生偽陰性的結果。此外,如果快篩試劑專一性不高,也有可能與非新冠病毒的其它蛋白交互反應而出現偽陽性的結果。因此若遇快篩結果為陽性,或是高度懷疑新冠肺炎但抗原快篩為陰性者,都需要進一步以病毒PCR核酸檢測法確認檢驗結果。血清抗體檢測血清抗體檢測主要偵測的是血清中是否存在可以與試劑中合成的新冠病毒核殼蛋白或棘蛋白專一性結合的IgM與IgG抗體。不過,血清抗體通常在感染後1至2個星期才會出現,因此不適合作為剛發病時的診斷工具。IgM是人體接觸病毒抗原時最早出現的抗體,IgG通常會晚幾天出現。IgM與IgG二者都可維持一段時間,不過IgM會消失的比較快,IgG維持的時間則比較久。所以如果抗體檢測結果只出現IgM陽性,但IgG為陰性,表示患者正處在感染初期;如果IgM與IgG都為陽性,表示在感染中期;如果只出現IgG陽性,但IgM為陰性,表示在感染的後期,或是已經感染一段時間了。所以我們可以依據血清抗體的檢測結果,判斷個案是否曾經感染或是多久前感染,是疫情調查、追溯感染源的有利工具。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些以合成的病毒抗原捕捉到的血清抗體,不一定是保護性抗體。如果要瞭解感染新冠肺炎或施打疫苗後是否產生了保護性抗體,就需要進行「血清中和抗體試驗」。傳統的「血清中和抗體試驗」是將個案血清與新冠病毒二者混合,之後將血清與病毒的混合液加入細胞培養皿與細胞共同培養,觀察個案血清是否可以中和掉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如果細胞存活,代表血清已經產生具有保護力的中和抗體;相反的,如果細胞死亡,代表血清並未產生中和抗體。不過血清中和抗體試驗需要用到活的新冠病毒,因此要在第3級實驗室操作,執行上有相當的困難度。因此,科學家想出了用危險性低的「假病毒」取代真病毒的替代方法。「假病毒」的做法是將危險性低的水泡性口炎病毒或慢病毒的表面蛋白置換成新冠病毒的棘蛋白,形成表面是新冠病毒棘蛋白,但本體是低風險的「假病毒(pseudovirus)」。假病毒危險性比較低,因此可以在一般的第2級實驗室操作,加快中和抗體試驗的速度。假病毒血清中和抗體試驗,也是目前常用來評估接種疫苗後是否產生保護性中和抗體的實驗室方法。不過,疫苗保護力的評估,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真實世界所觀察到的保護力數據。總結1.病毒PCR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急性感染期的標準診斷方法。Ct值越低,代表病毒量越高,傳染力也越高;Ct值越高,代表病毒量越低,傳染力也越低。2.病毒抗原快篩檢測快速、方便操作,不過要小心偽陰性與偽陽性的可能。3.血清抗體檢測可作為發病幾天後的輔助診斷方法,或是用來追溯感染源。4.血清中和抗體試驗是常用來評估新冠肺炎感染或施打疫苗後是否產生保護性中和抗體的實驗室方法。(本文轉載自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新冠肺炎檢測方法介紹—病毒核酸、抗原快篩和血清抗體檢測,原文網址:https://enews.nhri.org.tw/health/5946/)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蘇貞昌:自購10萬劑莫德納 今下午抵台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政府採購的10萬劑莫德納疫苗,於今日凌晨自盧森堡起飛,預計下午3點多抵達桃園機場。蘇貞昌在臉書指出,在全球疫苗供貨不穩,周邊國家變種病毒疫情逐漸升溫下,台灣疫苗覆蓋率自5月16日不到1%,現在已超過910萬人施打疫苗,涵蓋率達到36.88%。蘇貞昌表示,本土確診人數也從每日五百多例,迅速降低至兩位數,甚至個位數。政府會持續努力加速疫苗出貨進度,同時確實做好各項防疫工作,讓國內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新增2例施打疫苗後死亡個案 最高齡為92歲男性
新北市新增2例施打AZ疫苗後死亡個案,分別為92歲男性及80歲男性,目前新北市通報累積統計共117例(AZ:100例、Moderna:17例),衛生局表示,對於接獲疫苗施打後的不良事件通報,或民眾有疑義通報,都會將相關資料上傳疾管署通報系統。案1為中和區80歲男性,身患失智及腎臟病,6月18日接種AZ疫苗,6月19日至8月1日出現四肢多處瘀青,8月2日至4日出現嘔吐及失禁症狀,8月5日死亡;案2為新店區92歲男性,身患攝護腺肥大,6月15日接種AZ疫苗,6月16日至7月30日作息正常,8月1日出現失禁,8月5日死亡。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對於接獲疫苗施打後的不良事件通報,或民眾有疑義通報,都會將相關資料上傳疾管署通報系統,至於個案死亡原因是否與疫苗有關,由中央「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審議認定。
-
2021-08-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豪雨「可暫停施打疫苗」 檢疫所遇淹水將緊急疏散
國內今日熱帶性低壓加上西南氣流影響,各地淹水災情不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疫苗施打若遇大雨暫停接種,後續也能夠補上,至於各地集中檢疫所、隔離旅館或防疫旅社若屬低窪區,遇大雨淹水也會進行疏散。陳時中指出,根據國內有上一次颱風天暫停施打疫苗的經驗,若遇豪雨等影響疫苗注射時間,可以改期或暫停,並隨後遞補施打沒問題。至於各地降下豪大雨,對於處於低漥地區的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及旅社也會保持警戒,隨時待命進行疏散、救濟與安置。他也呼籲,今天熱低也遇淹水,加上明天就是父親節,建議民眾遇大雨時,還是在家裡會比較安全。
-
2021-08-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我有癌症在做XX治療,可不可以打疫苗?」哪種疫苗較適合癌症病患?
近期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台灣惡化,而台灣也進入了三級警戒,隨之新冠疫苗接種的議題也受到國人高度的關注。在這段時間有許多的癌症病友都對新冠疫苗接種有許多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有 「我在做 XX 治療,可不可以打疫苗?”,"哪個疫苗較適合癌症病患?」。因此在此整理了幾個病友常見的問題,並依現有的實證醫學以及近期更新的美國 NCCN 指引的建議予以回答。癌症病患可不可打新冠疫苗?可以!在現有 COVID-19 疫苗的臨床試驗,都只招募了極少數罹癌的病患,因此疫苗使用於這些病患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數據相當有限。但是幾個大型的研究都證實了癌症病患感染了新冠肺炎後有較高機率出現併發症及有較高的死亡率。除此之外,癌症本身或是癌症的治療都有可能使病患的免疫機能較差,而被感染新冠肺炎後會有較長的時間具有感染力,也比較容易衍生出變種病毒。因此,許多美國的專家以及腫瘤治療的學會/組織都是強烈建議癌症病患及其照顧者/同住者儘早接種疫苗。而在美國廣泛的接種癌症病患後,暫時未有任何報告顯示癌症病患施打疫苗後有較高的風險。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癌症病患因免疫力較差,由疫苗誘發出的免疫反應也可能會比健康人群弱,因此縱使完成疫苗接種,癌症病患仍須落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準則。我正在接受癌症的治療,可不可以打新冠疫苗?可以!接受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及放射治療的病人都可以接受疫苗接種。其中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及放射治療在接受治療的任何時間都可以接種疫苗。接受固態腫瘤的常規化療的病患 (如大腸癌物、肺癌和乳癌) ,暫時最佳注射疫苗的時間還未釐清,因此美國指引是建議儘早接種疫苗,而國內專家則是建議白血球恢後,以及在下一輪化療一星期前注射。血液惡性疾病的病患接受幹細胞移植、細胞治療、或是高強度的誘導性化療時,往往會造成較嚴重的免疫功能的抑制,因此需要等免疫功能恢復後再做施打。免疫治療的作用會增強會使病患的免疫增強,學理上有可能會增加疫苗的副作用,但暫時無任何研究有發現這樣的趨勢,因此美國指引是建議同日施打,以減少病患反覆進出醫院的機會,但也有部分專家建議錯開疫苗及免疫治療的注射,以利區分個別的副作用。接受大型手術的病患則是建議術後休養一段時間後再進行疫苗接種,這樣比較容易觀察手術後的併發症。較為特殊的是接受脾臟切除手術的病患,有可能會導致免疫抑制,因此需要等二週以上尚可接種疫苗。我有癌症,我應該打哪一個疫苗?都可以,不需挑選疫苗!現在國際上主要的幾種疫苗包括: mRNA 疫苗的輝瑞/BNT、莫德奈/Moderna,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嬌生/Johnson疫苗、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都有個別完成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並驗證對預防新冠肺炎有顯著的效果。但由於各個疫苗的試驗是在不同的場景下進行,而且實驗設計也不盡相同因此無法互相比較。近期 Nature Medicine 也發表了一篇 40 萬人次的研究報告,比較 AZ 疫苗與 BNT 疫苗在英國使用的狀況,並沒有發現兩種疫苗在效果上存在任何差異。對於癌症病,暫時沒有任何證顯示哪種疫苗在安全性及保護力上較為優越。而在安全性上,mRNA疫苗不含活病毒,而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腺病毒載體已被修改不具複製能力,因此這兩種疫苗學理上都可用在免疫力較差的癌症病患。 AZ 疫苗與血栓副作用隨著台灣如火如荼的進行新冠疫苗的接種,疫苗相關的議題持續被高度關注。國內現有的兩個疫苗分別為 mRNA 疫苗的莫德奈/Moderna,以及腺病毒載體疫苗的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因為AZ 疫苗的施打在國外出現數件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的案例,而導致部分病患死亡的情形,引發國人對 AZ 疫苗的一些疑慮。因此在此整理了疫苗引發血栓副作用的相關資訊以及注射 AZ 疫苗後的注意事項。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在歐洲及美國進行廣泛的疫苗接種後,陸陸續續有報告發現極少部份的病人在接種了腺病毒載體疫苗後(嬌生,AZ),出現了罕見部位的靜脈血栓,例如腦靜脈竇血栓或腹內靜脈血栓,同時合併血小板低下等症狀。這樣的副作用被命名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thrombo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其發生率依歐盟及美國衛生主管機關公布的統計資料,約百萬分之十,而國內統計至今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目前雖未找到確切的危險因子,但似乎於較常見於中年女性,發生時間大多於注射疫苗後 5 至 20 天內。現在已有些研究開始釐清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發生的機轉,近期一篇發表在 Nature 的研究發現,部分的人在接種腺病毒載體的新冠疫苗會造成體內產生異常抗體,這些異常抗體會以特定方向及排列黏附在叫做PF4的血小板蛋白上,而其他抗體和血小板會跟著附著上去,導致血栓產生以及大量的血小板被消耗掉。目前報告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個案皆有檢驗到PF4的抗體,而現在疾管署也開始協助醫療院所進行檢測來協助此副作用的診斷。AZ 疫苗安全嗎?我是否適合打 AZ 疫苗?WHO、美國的CDC/ACIP、 歐洲的EMA以及國內的ACIP都有針對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血栓風險做過探討,結論皆為:發生率低,接種的益處遠大於其風險,並且持續支持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施打。許多病患常會問自己的狀況是否適合打 AZ 疫苗,事實上除了似乎比較常見於較年輕的女性之外,暫時尚未發現有確切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因此疾管署僅建議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或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者,或是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另外,若病患對流感疫苗、常效型生長素 pegfilagrastim 或是皮下型 rituximab 有過敏史,因含有相同成份,則較需特別注意是否也對 AZ 疫苗過敏。我注射後該注意什麼?施打 AZ 疫苗後 4-28天內須注意是否有以下症狀:◎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任一皆為腦靜脈竇血栓之可能症狀)。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腹內靜脈血栓之可能症狀)。 ◎下肢腫脹或疼痛(深層靜脈血栓之症狀)。◎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肺栓塞之可能症狀)。◎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或紫斑。如有上述症狀,有可能是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應盡早就醫檢查。
-
2021-08-07 醫療.自體免疫
抗異大作戰/異位性皮膚炎接種新冠疫苗利大於弊!異膚治療如何調整?副作用怎麼辦?
抗異大作戰講座第一場「抗疫!異位性皮膚炎可接種新冠疫苗嗎?」精彩回顧 https://lihi1.cc/RZzbJ接受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已成全民運動,但疫苗可能引發的過敏反應也引發關注,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更擔心是否會造成症狀惡化。皮膚科醫師分析,在異膚症狀穩定的情況下,病友打疫苗利大於弊,可以安心接種。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與元氣網主辦「異起改變 抗異大作戰」系列直播講座,7月29日起登場,第一場「抗疫!異位性皮膚炎可接種新冠疫苗嗎?」台中榮總皮膚科主治醫師翁毓菁、諮商心理師葉北辰為病友解開許多心中的疑惑。 病友打疫苗萬一過敏 求助醫師辨分明翁毓菁表示,異位性皮膚炎雖是過敏性皮膚炎,但病友的過敏性體質與打疫苗後出現的過敏反應是兩回事,若施打後出現過敏,也可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不用太擔心。但她提醒,異膚病友如果正處於急性發作期,就應先緩打疫苗,等症狀控制下來穩定兩周之後,才是施打疫苗的好時機。三種異膚藥物 接種後停用一周 病友接種後也應留意是否需調整治療用藥。翁毓菁說,有三種異膚用藥在接種疫苗後須停用一周,分別是:Mycophenolate、Methotrexate(MTX)和JAK抑制劑,以免造成免疫力下降,影響疫苗效力。至於外用藥膏和光照治療,以及其他四種常用的口服藥物則無需調整或中斷,建議病友檢視藥袋上的藥名,確認需不需要調整。AZ疫苗曾傳出少數血栓案例,翁毓菁表示,病友施打後萬一發生血栓,即應停打下一劑。此外,不論是哪一種疫苗,若施打後四小時發生急性蕁麻疹且合併有喉嚨緊縮、眼部腫脹等血管性水腫現象,或發生最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是一種發生在身體皮膚與黏膜組織上的發炎反應,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居多,是較為罕見的發炎症狀。),應立刻就醫,並禁用前一劑施打過的疫苗。翁毓菁也發現,疫情緊張下,部分病友不敢到醫院看診,但異位性皮膚炎需長期控制,中斷治療會影響效果。她有一位收治多時的病友,就因疫情而中斷治療一個多月,結果病況惡化到必須住院治療。她說,目前醫院都有彈性就醫方式,不想到醫院的病友可多加利用。例如台中榮總,初診病友可線上預約進行視訊看診,複診病友可電話問診。 釐清壓力源 別讓焦慮造成症狀惡化 疫情的緊張引發民眾焦慮,部分病友更感到病灶因此惡化,葉北辰指出,這是因為身心會交互反應,心理壓力增加時,生理症狀會隨之增大,或對原本症狀的忍受度降低。他提醒病友去感受自己有哪些不同的壓力來源,先釐清哪些焦慮來自疫情?哪些來自皮膚疾患?兩者釐清分開後,讓疫情歸疫情、皮膚歸皮膚,就會比較知道如何照顧自己。這段時間要抒解疫情壓力,葉北辰建議病友練習照顧自己的內在狀態,例如專心洗手就是最簡單的做法。他說,洗手時不妨細細感受肥皂的泡沫和氣味、清水沖手的溫度,以及洗後的清爽,讓短短三十秒成為放鬆和享受,再把這種練習應用到生活中,就能隨時讓內在狀態靜下來。接納自己 疫情危機正是轉機 還有些病友因為外在異常,很在意別人的眼光,甚至挫折和自卑。葉北辰也教導病友練習接納自己,除了接納皮膚症狀,也要接納因這些症狀和別人眼光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其次,不妨把危機當轉機,對疫情後的世界展開新觀點。葉北辰說,對病友來說,也許原本認為這世界不是那麼友善,但疫情迫使我們先透過視訊去認識別人,因此後來真正見面時,對方反而不會因病友的異膚症狀投以異樣眼光,病友的焦慮程度下降了,異膚症狀將不再帶來重重枷鎖。●加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社團,掌握最新節目動態 https://lihi1.cc/JQYdw ●ADCT小測驗:簡單回答6個問題,幫助異友掌控病情 https://lihi1.cc/CfrzJ●抗異大作戰直播講座活動訊息:https://lihi1.cc/8ZPxk
-
2021-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父親節憂疫情再起?陳時中:確實是考驗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至8月23日前全國維持二級警戒,本周日適逢父親節,隨著解封、降級,有民眾規畫返鄉與家人團聚,是否憂心降級、過完父親節後疫情再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每次節日都是考驗,父親節也是,但以目前疫情來看,社區內屬於非常隱形的傳播,基本上安全,但大家不能掉以輕心,若返鄉後有症狀,建議在家休息,回家也要帶好口罩,在過節也要有基本防疫認知。美國研擬須完整接種新冠疫苗者才可入境,未來是否會影響留學生或赴美工作的台灣人權益?陳時中表示,白宮有證實這樣的想法與規劃,但還無法得知美國的政策主軸,相關政策也會有配套,我們會透過駐美代表,及時了解相關方案,及時來因應。民眾施打疫苗時,醫療院所憑健保卡登錄「醫療院所接種記錄查詢子系統」,可查詢接種記錄以避免重複或混打。但外籍人士、陸生沒有健保卡,若要查詢去電健康中心查詢,還得在公務機關上班時間,成為民眾困擾,未來預約系統是否考慮規劃稽核功能?陳時中表示,系統會持續優化。
-
2021-08-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矯正機關恐群聚?陳時中:打疫苗權利不該被忽視
矯正機關收容人至今尚未被列入疫苗接種施打對象,原先8月2日的施打計劃也暫緩,預估約有6千人將發監進入全台矯正機關收容所,恐增加群聚染疫的風險。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矯正機關或監獄中,活動範圍跟社交距離比較難維持,是有群聚風險,打疫苗權利不該被忽視,會評估施打方式。陳時中表示,監獄或矯正機關中,活動範圍或社交距離有時難維持,也有群聚的風險。若矯正機關要打疫苗時,要進去打還是帶到外面打,兩個面向都要評估。陳時中說,矯正機關管理人員時常進出,與外面接觸比較多,目前先讓這些人打疫苗。接下來機關內部管理,盡量與外界少接觸,若與親屬會面時,隔著社交距離或隔板,密切互動要戴口罩,避免外界病毒進入。至於新進人員如何篩檢?他表示,相關機關有與大眾一樣,施打疫苗的權利不該被忽視,透過預約平台來外展服務,盡可能將容易群聚的場所管理好。
-
2021-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帛琉旅遊泡泡最快8月14日重啟 這次可以自由行、打疫苗
今年5月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台帛旅遊泡泡被迫中斷。最新消息指出,有望在8月下旬重啟,且這次不再限制團進團出,不僅可以自由行還可以打疫苗。帛琉觀光局也證實,預計最快今天相關單位會公布。而根據本報掌握,重啟後的首航團將在14日。帛琉觀光局台灣辦事處處長雷均說,從6月下旬就一直希望旅遊泡泡重啟,等了2個多月終於等到降級。衛福部昨天開會進行整合,預計今天或下周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或是外交部就會對外宣布。他也強調,「帛琉已經準備好了」。雷均說,目前帛琉有全體免疫高達八成,也允諾開放自由行,外籍在台有居留證也開放旅遊,還可以前往施打輝瑞、嬌生、莫德納等疫苗,就等相關單位最後拍板。但他強調,帛琉旅遊泡泡不是以疫苗需求為旅遊號召,還是以旅遊為主,且返台後只要只要五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加上九天自主健康管理,能照常上班,只是不能搭大眾運輸工具,相信旅客意願會提高許多。根據本報掌握,目前重啟後的首航航班可能落在14日或18日。對此,雄獅旅遊總經理游國珍表示,確實有收到航空公司詢問,但因為政策還沒公佈,施打疫苗相關規定也不明顯,加上時間近也不知道客人報名狀況,可能會先採預購制。游國珍也說,現在就是等相關單位和航空公司正式通知,一出來就上架產品,這次最大不同,一個是可以打疫苗,一個是當地政府原先要求團進團出,到可以操作自由行,消費者接受度會更高。不過游國珍也坦言,到底這塊旅遊市場有多大,還是要觀察跟評估,疫苗旅遊有誘因,但以關島來看,就有走下波趨勢,8月後從家族旅遊變成企業補助員工去打疫苗,超過七成都是如此,銷售狀況還是要觀察。帛琉不用住14天檢疫旅館,相信會優於關島現況。觀光部分,帛琉也略勝一籌。至於價格,游國珍說,將是影響帛琉旅遊意願很高的因素,疫苗旅遊是剛性需求,價格因素考量不明顯,但如果是旅遊需求的話,價格影響很大,純粹機加酒約落在4萬上下,團體則超過6萬元。據悉,KKday參與首航意願極高。KKday說,確實很期待首航以及後續能夠參與,飯店、行程等規畫都在進行,等相關規範出爐,同樣很快會推出行程,但還是以旅遊為主,疫苗為輔,若當地政府有相關疫苗安排,可以做配套服務,例如交通接駁等。KKday說,現在旅客回到台灣都一定要住檢疫旅館,去帛琉比海外回來隔離14天方便很多,重點可以省下防疫旅館的錢。帛琉18歲以上疫苗接踵率超過96%,是很安全的。未來推出自由行,也會有別於一般行程,像是晚上安排海平面上划著獨木舟看一望無際星空。
-
2021-08-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疫苗短缺 第四輪AZ施打最後一天
國內疫苗持續施打,面臨疫苗不足的問題。第四輪AZ疫苗施打今日為最後一天,近兩日單日接種數量低於十萬劑,預估兩日內將施打完畢,面對疫苗不足問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將於下午2點記者會說明。受莫德納供貨延遲影響,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保留給第九類族群、二劑施打者。莊人祥指出,若符合資格的民眾未於時限內上網預約接種,會再納入下一輪預約施打名單中,但實際開打的疫苗品牌仍視意願及供貨量而定。國內疫苗剩餘量中,AZ疫苗剩下86.9萬劑,莫德納65.8萬劑,第四輪及第五輪施打完後,剩不到五十萬劑。莊人祥表示,目前預計八月下旬有機會開打高端,但第六輪施打疫苗對象,得看兩周內是否還有AZ、莫德納等其他疫苗進貨來決定。
-
2021-08-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 疫情烽火下的我見我思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現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瘴癘,亦稱瘴氣(中醫慣用之名詞),是指山林間在濕熱環境下因動植物腐敗而產生的一種能致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細菌與真菌)滋生汙染物。由瘴氣引起的疾病一般稱為瘴病,故瘴病是多種疾病(流行病或熱帶疾病)的總稱;又瘴氣作為古代的疾病地理學概念,其主要與南方氣候、植被和地貌有關。瘴氣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氣體或薄霧,其不僅只在被感染個體內引發致病,更是會隨空氣傳播至該汙染區域內的多數個體(人或動物) 。醫學界往往以為過去所說的「瘴病」即是因水土不服所罹患的「中暑」或「感冒」或「瘧疾」等症,然廣義的「瘴病」則泛指熱帶或亞熱帶所在區域的傳染病。西方將瘴氣稱之為miasma,意思是「不潔」或「污染」。雖然「疫」難以認定為某一種病或症,但就「眾人同病;即疫也」的意義來說,古籍醫書或現代流行病學對「疫」之解,無疑是指稍有規模的流行性疾病,如「霍亂」、「天花」與「登革熱」等。其中「疫」中之重的「瘟疫」或謂「大疫」,更是指某種流行病/傳染病的大範圍爆發,諸如瘧疾、鼠疫、肺結核等,這當中也可能就包括了好發在特定季節或地區的「流感」疫情。隨著現代實證醫學的崛起,瘴癘(疫癘)這用詞已漸漸被後人接受是某些生物(主要是人類)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流行性傳染病,如風熱性感冒(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清朝統治期間,來台的漢人多將台灣稱為瘴癘之地,文獻記載中也多次強調台灣島上疫病橫行,如清代《平台紀事本末》所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時際,偽鄭(即明鄭時期1662-1683)時多瘴癘,居民寥落;更云當年軍中疫癘大起,各路副將、參將、游擊、守備先後沒於軍,弁兵死者日數十人。由這些史書記載顯示,自明鄭正式經營/署理台灣至清初(康/雍/乾時期),來台/遷台/開台的我輩先祖都遇到了與先後來到台灣(福爾摩沙)的荷蘭人或西班牙人相類似的久居難題,亦即無法克服疫病(瘴癘)之生死交關。因疫情而病歿的現象到清末/日治的台灣還是經年發生,且台灣本島南北各處無一倖免。據史料記載,1871年日本國藉口琉球海難船民遭臺灣南端高士佛社等居民(排灣族)殺害之故,于1874年出兵攻打恆春半島的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在此之際,日本西鄉從道所率領的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征戰中,竟有500餘人死於疫病(戰鬥陣亡者僅20餘人),而清朝6500員派台「文武員弁」也因「疫氣流行」而病故者眾。再者,清末來台灣鎮守海疆的左宗棠楚軍(湖南兵),也於1885-1886年修築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際,許多士兵因遇到暑熱、瘴癘所引發的水土不服(主要是瘧疾)而相繼病死長埋台灣,這近百座埋骨處現就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即甲仙鎮海軍墓。日治初期的台灣,于1896-1917二十年間,就曾出現了五次鼠疫流行(造成兩萬四千人死亡)與1919-1920年北部地區爆發過嚴重的「虎列剌」(即霍亂,造成四千三百多人死亡)。之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因公共衛生推行落後,再加上兩岸人流頻繁往來下,導致原本在台灣已幾乎「絕跡」的各種傳染疾病,包含霍亂、天花、鼠疫與狂犬病等疫情又再次爆發。以1946年(民國35年)為例,台灣就曾因中國傳來「霍亂」,導致當年全台3809人染疫致病,2210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高達58%),而嘉義地區更因防疫封城(港)管制而導致警民重大衝突,進而衍變成了當時的重大社會事件——「布袋事件」。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流行性感冒(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為RNA病毒的一種,主要有A、B及C型,其中A型和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20世紀內曾發生過四次較為嚴重且有記載的流感大流行疫情,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8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與1977年俄國流感等。其中1918-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是近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瘟疫大流行(估計有10億人被感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5千萬。依據日治臺灣的1918-1919流行性感冒疫情與防疫年表,這個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臺灣地區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第一波超過2萬5000人(死亡率達7.18%);第二波亦超過了2萬3000人(死亡率達6.3%)。21世紀初的疫調則有,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一種由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首例致命流行病;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A型H1N1),該病毒之遺傳組成結合了人類、鳥禽及豬隻的流感病毒基因成分(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它也是一種冠狀病毒。這20年期間爆發的上述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所幸僅有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台灣流行肆虐,這波疫情有346名國人確診病例,然因其高致死率(接近20%)也造成73人不幸死亡。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又被稱為Sars-Cov-2,是2003年薩斯(SARS)病毒的變種/分支毒株。從2019年底Covid-19在中國武漢地區爆發後,短短幾個月就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迄今(7/24)為止,全球已經有一億九千多萬個病例數,四百多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台灣國內則超過1萬五千個病例數,七百多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死亡。雖然Covid-19主要通過人與人近距離接觸而染疫,但該病亦已被證實可藉由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等環境因素傳播,這意味著它比SARS或 MERS的疫情更難控制與阻斷。特別是,這次疫情的Covid-19病原體亦已經出現多次變異,而這種自體突變似乎能強化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力,導致其傳染性亦急劇增強,更甚者得以避開免疫系統的阻擊(如印度Delta變異病毒株),無怪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危機」。「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2019末至今的新冠疫情已帶給了世界經濟帶來的熔斷衝擊,其嚴重程度遠比上世紀初的大蕭條,更因受到隔離封城、邊境管制、供應斷鏈及防控措施等影響,讓許多數人面臨著失業與貧困。從去年(2020)初第一位女台商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後,台灣民眾就謹遵守著外出要戴口罩/面罩來保持社交距離,進出各大公眾場所也須嚴守「紙本登記制」/「簡訊實聯制」;染疫患者/疑似與確診病患接觸者,也都分別採取了「居家檢疫」、「防疫旅館/隔離酒店」及「自者隔離」與「居家隔離」等不同的防疫措施,來阻絕新冠病毒的傳播鏈。隨著全球疫情的升溫和病毒的持續變種,台灣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也從五月中旬進入極為險峻的階段,而三級警戒也持續延長至七月下旬(7/27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再者,今年六月底國產與進口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已陸續在各大通路/超商販售,於此同時政府也加速設立各地熱點地區的篩檢站與廣設集中檢疫所。隨著台灣政府全方位抗疫推動(滾動式調控),再加上國人上下做好自身良好的防疫配合(沒有人想當那個破口),很慶幸在七月下旬已看見了確診數與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對即將微解封(降為二級警戒)後的百業復甦與時序正軌,將是令人多所期待和樂觀看待。另外,國人每天都關心的議題還是圍繞在何時可以打到疫苗,包括每一波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爭議不斷的疫苗接種殘劑(餘針)及可能分配施打的疫苗種類及其副作用。目前在台灣公費疫苗接種只有兩種選擇,即以腺病毒載體為技術的AstraZeneca(AZ)疫苗與以mRNA為技術莫德納 (Moderna) 疫苗這兩種,然民眾目前似乎還期望有第三種以上的選擇,特別是已有一些國人選擇出國去尋找其他已獲WHO 批准緊急授權(EUA)的疫苗接種。然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新冠疫苗,都可能會有非預期的副作用(近五百例接種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更是讓有意願施打疫苗之民眾的普遍疑慮。面對民眾的疑慮與恐慌,建議可由施打者可自行預約選擇所青睞的疫苗種類,年長者可與醫生來共同決定/評估是否施打,某個程度上是可舒緩施打者的不安/壓力,並提高所謂安慰劑的正面效應。近日台灣南部出現了十多例印度「Delta」變種病毒確診者(台灣目前主要仍是Alpha變異株),這著實令人擔憂也需國人更加努力配合政府政策——「輪到你,就去打」,盡己所能為台灣的防疫做出微薄但卻又重大的貢獻。目前,已施打過第一劑的國人才剛超過26%(計次人口比為27%),讓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故從原本設定需要65%-70%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戰略方針,須提升至80%-85%的覆蓋率,如此才能讓這傳染力強及重症比率高的新冠變種病毒接近「清零」。在這三級警戒即將解除之際,我們接著是要面臨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期許國人同胞依舊秉承「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之價值信念,相信台灣不久後就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且再現昔日經濟榮景。謹以祈願並祝福本文讀者們都能喜樂平安長樂未央!
-
2021-08-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入監沒人權? 逾5萬名監獄受刑人疫苗零施打
因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政府陸續開放施打疫苗對象,擴大疫苗涵蓋率。不過,卻發現全台5萬多名矯正機關收容人竟到目前為止,疫苗零施打。連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洗腎患者等,都未納入公費疫苗施打對象,恐成防疫缺口。對此,法務部矯正署解釋,矯正機關內的工作人員已接種疫苗,可間接保護收容人不受感染。但有矯正署官員私下表示,矯正署內部在開會時,都有討論要爭取疫苗施打,但目前國內疫苗到貨情況不明、存量有限,等到疫苗足夠時,應該就能提供施打。疫情持續延燒,目前疫苗施打對象已下修到全民40歲左右。但經查發現,現階段矯正機關收容人沒有被列入政府疫苗公費疫苗施打對象,甚至連被列為優先施打對象的75歲以上長者、洗腎患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以及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的高風險疾病患者等,皆未施打。全民打疫苗,「全民」卻不包括監獄受刑人。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表示,政府開放民眾施打疫苗,按道理講,矯正機關收容人如符合相關規定,應該輪到他們就可以施打,但現在卻被排除在外。受刑人因犯法,人身自由遭到拘束,並非其他權利都全數被拘束,他們還是一般人民,應享有同等權利。知情人士也分析,像是中國監獄去年在疫情爆發初期,即有監獄爆發群聚感染,而現在東南亞疫情持續延燒,在泰國、越南等國皆傳出監獄群聚感染的案例,成當地的防疫破口,我國監獄雖然防疫措施得當,未傳出大規模的染疫事件,但及早為收容人施打疫苗,可有效降低疫情在監獄爆發的風險。根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雖然在監獄施打疫苗的數據不透明,但已展開疫苗施打作業。根據美國民間公衛學者所追蹤統計的數字,截至8月5日為止,全美已有46萬2517名監禁受刑人接種過至少一劑的新冠肺炎疫苗。針對受刑人尚未施打疫苗,矯正署則表示,目前矯正機關的工作人員已納入Covid-19疫苗接種實施第5類,考量機關內的收容人相較於安養、養護、長照、護理之家等機構的受照顧者,其感染風險較低,且工作人員完成接種建立全體免疫力,可間接保護收容人不受感染,所以受容人暫不納入疫苗公費接種實施對象。
-
2021-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家長團體籲補教盡快接種 篩檢應到合法機構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今天發出新聞稿,呼籲各縣市應優先讓補教人員優先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篩檢也應到合法機構進行,讓家長放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3日宣布,4日起將配送52.57萬劑AZ疫苗,供地方政府提供疫苗預約平台、國高中教師及補教業者接種。但全家盟指出,各縣市出現多頭馬車的狀況,例如台中市給予補教業首次專案快篩補助,並已開始接種疫苗;彰化縣原先宣布不得自行快篩,後來又宣布提供一次免費快篩,但至今還沒開始接種。全家盟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支持補教從業人員優先施打疫苗」,並比照台中市的做法,對前往合法醫療機構篩檢的從業人員給予補助,為孩子建構安心的環境。全家盟指出,政府開放補習班「有條件復業」至今,多數補教人員仍未接種,18歲以下學生也沒有疫苗可打,雙方都不具免疫力,而補教環境相對封閉,許多家長心中仍有疑慮。全家盟期盼政府和各界攜手合作,落實防疫工作,保障師生安全。教育部7月27日起適度放寬補教業復課,條件之一是補習班工作人員如果未接種疫苗或接種未達14天,首次提供服務前,須有3天內快篩或核酸檢驗陰性證明,且每3到7天快篩一次。
-
2021-08-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四、五輪疫苗打完後 將剩不到50萬劑
國內疫苗預約平台昨天重啟第五輪登記,符合資格者五十一萬五六二三人可以上網預約接種莫德納疫苗,截至傍晚五時,預約人數達卅七萬三千人;以目前國內疫苗存量,第四輪及第五輪人數皆施打完畢後,剩不到五十萬劑,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昨坦言,目前存量似乎是有所不足,接下來就看八、九月份還有沒有疫苗到貨。由於莫德納疫苗存貨將保留給第九類對象與第二劑施打者,國內第一劑能再打莫德納疫苗者有限。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若錯過這一輪疫苗預約,下一輪未必再有莫德納疫苗。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七月廿七日重啟後,新增高端疫苗作為選項之一,民眾「支持國貨」的態度近日有些動搖,八月三日統計有九十九萬七九七一人有意願接種,昨天統計只剩九十八萬一八六三人,足足少了一點六萬人;非高端不打者僅十七萬三三五六人,增加約二百人。第五輪莫德納疫苗預約接種於明天上午十二時截止,並於八月十一日至八月十七日開打。莊人祥指出,若符合資格民眾未於時限內上網預約,會納入下一輪預約施打名單中,但實際開打的疫苗品牌仍視意願及供貨量而定。薛瑞元說,目前的因應之道,是有疫苗進來就安排打完。COVAX原承諾六月底會再運送一批AZ疫苗到台灣,至今沒下文,薛瑞元表示,COVAX優先送至較貧窮的國家,是一個可能性。台灣也一直與COVAX做確認,現在陸續還在追蹤。至於疫苗存量到底夠不夠,他說,牽涉到疫苗會不會再進來,尤其是八、九月的時候。薛瑞元說,政府認為是會進來,但只要飛機還沒降落、實際拿到疫苗,就沒辦法確定會來到台灣。指揮中心盤點國內疫苗剩餘量,AZ有八十六萬九千劑,莫德納六十五萬八千劑,第四輪及第五輪人數皆施打完畢後,所剩不到五十萬劑。莊人祥表示,八月下旬有機會開打高端疫苗,但第六輪施打疫苗對象得看兩周內是否還有AZ、莫德納等其他疫苗進貨決定。截至目前為止,國人累計接種疫苗八六○萬七三八七人次,AZ接種五五六萬八七六八人次,莫德納接種三○三萬八六一九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達百分之卅四點七八,劑次人口比每百人卅六點六五劑。
-
2021-08-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竹縣維持+0 第5輪疫苗意願、預約接種已開始登記
新竹縣昨天完成第4輪疫苗接種,6天來共為19000多人施打疫苗,報到接種率高達99.66%,今天(5日)上午10點開始,第5輪預約登記也已開放,縣府呼籲有接獲1922通知簡訊的民眾,記得盡快上網預約,或撥打縣府服務專線03-6571919,由專人協助進行預約。第5輪可預約施打莫德納疫苗的對象,包括7月19日前,已意願登記莫德納疫苗的65歲以上長者,以及55歲以上第9類對象;另外也包括8月11日前,已施打莫德納疫苗第1劑,且已間隔28天的第1至3類對象及孕婦。縣府說明,符合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請在收到簡訊通知,預約成功後就可以施打莫德納疫苗,疫苗施打時間從8月11日起至8月17日止;今天下午2點起,中央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也重新開放意願登記。
-
2021-08-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8月9日後無升降級準備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趨緩,疫情警戒7月27日到8月9日從三級降為二級,外界關心之後防疫措施是否會繼續鬆綁還是加嚴?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沒有很大的變化,8月9日後沒有升降級的準備。陳時中表示,上周開始三級警戒降到二級,相關行業或公共區域整體管制都已放鬆,經過一周沒有看到特殊變化。但一個禮拜觀察期不夠,所以8月9日後,將維持二級警戒,因此不會作升降級準備。但他說,這段時間實施二級警戒後,各行業有的開放有的沒開放,而有幾個指引窒礙難行,現在正在檢討,因此會在這樣的框架內做微幅調整。如游泳池會在這樣的警戒層級下,從不開放名單移除。至於北市府研擬茶室開放,陳時中則表示,「我承認柯市長所提這是一個長期的文化,包含錯綜複雜問題」,但8月9日仍維持二級警戒,因此八大行業不在開放項目中;而北市府對於地區文化比較了解,也許地方有想法可提出討論。而今天新增的五例境外移入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案15855自南非入境的個案,在南非曾接種一劑BNT疫苗,案15858及案15860兩位自美國入境的民眾,都在美國打過兩劑BNT疫苗,但回國時還沒滿兩劑後14天,算是未完整接種。陳時中則表示,現在可入境者都會全部篩檢,陽性者會進一步詢問有無施打疫苗,有確診才會記錄下來。
-
2021-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尚無保護力資料 醫:科學仍講求證據
高端納入疫苗平台供民眾勾選意願,相較AZ、莫德納或BNT等都有保護力數據,高端尚無保護力資料,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高端沒做三期臨床試驗,所以沒有保護力資料,當時是用免疫橋接不劣於AZ方式,核發緊急使用授權(EUA)。專家認為,回歸科學要講求證據,若三期試驗沒做完,難以確定保護力,勢必會被外界挑戰。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高端完成一期、二期臨床試驗,食藥署以「免疫橋接」審查高端EUA,高端疫苗中和抗體效價大於AZ疫苗3.4倍,雖理論上有保護力,但三期試驗尚未完成,無法確認在真實世界中是否可以避免感染或預防重症的比例,目前來說無法直接說疫苗有問題,但恐備受外界質疑,畢竟科學要講求證據。食藥署先前公開高端EUA審查會議紀錄,多位專家表示,中和抗體效價高低能否作為疫苗保護力指標,以現有數據恐不足以支持,須提供更多免疫原性及疫苗保護力資料來釐清,除了中和抗體,也希望高端補足有關T細胞相關的反應數據。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T細胞是感染後如何殺死病毒,中和抗體才是讓病毒進不到細胞。從會議紀錄來看,專家對於高端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生成持正面態度,但還需要針對T細胞的反應,不過T細胞反應難以定量,因此許多專家才會建議後面還需要持續做監測計畫,確認疫苗的有效性。施信如表示,專家就不同專業領域提出意見,像是T細胞免疫學、或唾液酸醣基化等,分別測該數值作為基準,可以更了解疫苗免疫反應全貌,但並不代表非得要這些數據,疫苗最重要的還是安全性、免疫性及有效性。做臨床試驗至少要二、三年,目前有效性的確沒人知道,中央或許考量疫苗不足,而給予高端EUA,每批都會進行封緘檢驗,確認疫苗都有抗原、確效性,相信專家會把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證實,參與高端試驗的2名受試者,分別出現顏面神經麻痺及眼壓過高的副作用,也是列在仿單上的罕見副作用,至於是否為疫苗所致不適,仍要釐清。洪子仁指出,疫苗都有一般副作用及嚴重副作用,副作用不僅是疫苗本身,也要看施打對象是否有特殊疾病或共病體質,根據國外文獻,30歲以下女性施打AZ疫苗出現罕見血栓,年輕人施打莫德納也可能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不管何種嚴重副作用,尚未看到報告指出施打疫苗會直接致死,施打疫苗對於群體保護仍利大於弊,但要出於民眾自願。
-
2021-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苗栗4輪第2批AZ到貨 1.5萬停打者可洽原預約院所接種
苗栗縣第四輪AZ疫苗施打因中央配撥疫苗不足,上周緊急宣布7月31日至8月4日一連五天暫停接種並順延1周施打,苗栗縣衛生局今天表示,目前第四輪第2批配發的AZ疫苗已到貨並撥配至各接種合約醫療院所,7月31日至8月4日暫停疫苗接種的施打對象請洽原預約院所接種疫苗,估計可施打1萬5439人。苗栗縣衛生局指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8月11日前已接種第1劑莫德納疫苗的第1至3類對象及孕婦,及7月19日中午12點前已意願登記莫德納疫苗的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第9類對象,收到簡訊通知後,請在8月5日上午10點起至7日中午12點前完成疫苗預約,這期預計接種期程為8月11至17日。縣府表示,為提升縣民登記疫苗施打意願,縣府廣設87個服務據點,專人、專櫃協助疫苗預約服務(據點及電話公告在官網)包括18鄉鎮市公所、戶政所、衛生所、6個鄉鎮市地政所、17個鄉鎮市農會及南龍、通苑區漁會、稅務局總局及稅務局竹南分局、志願服務推廣中心、社區培力育成中心、毒衛中心等機關單位與衛生局疫苗登記預約專線,無論尚未意願登記或收到疫苗預約接種簡訊的,如有無法自行上平台預約或不熟悉系統操作的鄉親,都可致電或就近到各服務據點臨櫃辦理疫苗接種預約服務,致電或洽臨櫃前請備妥身分證件、健保卡並提供聯繫電話。苗栗縣8月4日疫情平穩,無新增案例,累計本土549例、境外14例,其中3例死亡。疫苗接種方面,至8月3日累計接種15萬3063人次施打疫苗,接種使用率達101.91%,18歲以上人口疫苗覆蓋率33.19%。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Delta來襲「多年輕人確診」研判疫苗覆蓋率偏低
各縣市地方疫苗不足,指揮中心再送第二批AZ疫苗至各縣市,就連年輕人也未必能排到施打序位!陳時中表示,8月4日這批疫苗已研究很久,各地方在疫苗銜接上會有空擋出來,但相信能夠及時跟上,但地方有不滿我們也能體諒,未來考慮預約平台系統給大家多點準備時間。日本東京日前傳出已有三千多人確診,其中有三成為20多歲民眾。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全球主要流行的Delta變異株,傳播力非常強,其傳播路徑因素眾多,包括當地年齡層是否有特殊活動、聚集機會等。日本也是同樣從年長者開始施打疫苗,年輕人疫苗覆蓋率偏低,也是容易感染因素之一。至於中國南京也也爆發Delta變種株,首都北京出現7例個案,造成大陸防疫警戒升高。陳時中指出,中國有相關警戒升溫,但通報個案數不算多,過去中國前一段時間疫情爆發,已在特殊方法下得到控制,現在情況又有變化,是因為變異株對公衛防疫造成很大威脅。
-
2021-08-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健身房為高風險場域 台大公衛比較各國防疫措施
台灣疫情趨緩,許多場所有條件開放,因應健身房屢傳確診者足跡,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及多名公衛學者分析,高度風險場所防疫措施,並以重啟健身房為例,像是新加坡採室外健身、韓國禁播快歌,同時限制跑速低於6km/hr,美國則是利用隔間,拉開人與人運動的運動距離,以及加拿大用疫苗覆蓋率鬆綁。新冠肺炎在台灣主要病毒株為 Alpha,又因疫情漸漸可控,陳秀熙分析,維持基本NPI,像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加上持續施打疫苗,能有效降低因 Alpha 變種病毒產生的感染個案,民眾在安心場域不需過度擔心,Alpha所留下來的隱形感染,並透露「清零階段指日可待。」但需留意Delta變種病毒境外入侵風險。根據去年1至5月武漢病毒株大流行期間,針對降低有效再生數效益,41國NPI(非藥物介入)措施中,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發現,其中以限制10人以上聚會效益最高達42%,其次是學校及大學停課效益達38%。疫情有效控制後,台灣自上月底警戒降至二級,已開放高風險場域,分別為餐廳、美容院、運動賽事、健身房,與婚禮等等,但仍不包含八大行業。陳秀熙團隊以健身房為例,分析各國健身房在Delta病毒流行下,採取不同防疫措施。台大公衛學者范僑芯說,像是新加坡室內/外至多30人,且要戴口罩,或將器材搬至室外開課,最多兩人一組,鑑於疫情升溫室內暫不開放。至於韓國目前仍處於四級警戒,范僑芯說,健身房禁播快歌、同時跑步機限制跑速低於6km/hr,避免汗水噴濺增加染疫風險;美國加州雖疫苗施打率高,但仍規定人員檢測,室內運用透明隔間將人隔開,在個人空間內口罩管制可鬆綁。范僑芯指出,加拿大重啟健身房,採疫苗覆蓋率分級,標準較其他國嚴格,由於加國安大略省第一劑接種率達八成,因而開放健身課程,人數為場地原先容量的一半,綜合上述,呼籲台灣降級同時能滾動式檢討。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新增2例施打疫苗後死亡個案 通報總累計111例
新北市新增2例施打疫苗後死亡個案,目前新北市通報累積統計共111例(AZ:94例、Moderna:17例)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對於接獲疫苗施打後的不良事件通報,或民眾有疑義通報,都會將相關資料上傳疾管署通報系統,至於個案死亡原因是否與疫苗有關,由中央「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審議認定。一例為土城區92歲男性,身患肺炎病史,6月18日接種AZ,6月20日至7月29日出現輕微發燒、肺炎,7月30日至8月1日出現發燒、肺炎情況加重及出現咳嗽,緊急送醫救治,8月1日死亡。另一例為蘆洲區68歲男性,有糖尿病史,7月12日接種莫德納疫苗,7月13日至15日正常作息,7月16日出現意識不清、腦出血及腦死,緊急送醫救治,7月21日死亡。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平台採購爭議 陳時中:已按採購法緊急建置
國內疫苗登記平台上線一個月,遭立委質疑是否有遵循政府採購法的規定,還是另闢蹊徑去發包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平台的採購尚未完成採購程序等爭議,會按照政府採購法規定投入建置,在緊急時刻讓疫苗分配更有效率。立委高虹安、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羅天健處長今指出,中央的疫苗預約平台之預算、金額及執行時程等,採購資訊資訊不明。陳時中指出,針對疫苗平台的採購爭議,是按照政府採購法105條第一項第二款的規定,在人民生命身體健康遭遇到緊急危難,需要緊急處理下,將優先篩選指定前已具有預約系統且有充足經驗及績效之廠商,投入建置。他表示,國內起初施打疫苗時,處於緩打朝潮緣故,尚未有預約平台的建置,但是5月15日疫苗爆發以後,國人因疫情關係積極施打,加上國外捐贈的疫苗,因此才開始建置相關平台,讓整個施打統計分配上更有效率。
-
2021-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解剖124例接種疫苗死亡 86例有慢性病
施打疫苗後死亡解剖釐清死因,指揮中心今公布目前已解剖124例,其中有86例本身有慢性病。此外今新增1名施打莫德納疫苗死亡個案,該個案為66歲男性,接種疫苗後8日死亡。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已解剖124例,其中86例與慢性病相關,6例嗆噎窒息,2例頸椎骨折,1例呼吸道阻塞,6例疑似肺炎,3例泌尿道感染,1例氣管內有管灌倒流液體,1例咽喉炎(2個月大孩童),1例胃穿孔併腹膜炎,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肋膜炎,1例疑膽道化膿性感染,2例腦室和腦幹出血,1例吸入性肺炎及心肺衰竭,1例腦實質舊出血併外傷性腦挫傷,1例化膿性肺炎,1例主狀脈剝離,1例蜂窩性組織炎併發敗血症,1例心肌梗塞,6例待釐清。8月2日新增25例(16女9男)AZ疫苗接種後發生疑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年齡為26歲至86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2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肺栓塞、下肢深部靜脈栓塞、過敏反應(誘發氣喘急性發作、蕁麻疹、下肢水腫合併皮膚紅疹)、接種後常見之全身不適,及診斷未明之抽蓄與意識改變、持續數日發燒、複視、肝指數偏高、經血過多、手麻、左側肢體無力等等。同期間新增8例(6女2男)莫德納疫苗接種後發生疑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年齡為 20 歲至 79 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16 日間發生,包含疑似顏面神經麻痺、心律不整、肺栓塞、注射部位紅腫熱痛,及診斷未明之胸痛、呼吸喘與四肢麻木、左側肢體無力等等。累計目前已有548例(255女293男)接種新冠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年齡為2個月至101歲間(其中370人為7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後當日至68日間發生,其中有465例為接種AZ,有83例為接種莫德納。累計548例中,有4例(1例接種AZ,3例接種莫德納)為原通報非死亡之嚴重不良事件追蹤後轉死亡。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莫德納二劑政策變了 1至3類及孕婦趕快意願登記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莫德納第二劑」施打政策大轉彎,桃園市長鄭文燦下午宣布,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已接種莫德納第一劑的1至3類對象及孕婦,若8月11日前接種已間隔滿28天者,須盡快在8月3日前至1922系統平台進行第二劑疫苗意願登記,才能到醫院、衛生所施打疫苗,請桃園符合條件的2.4萬多人盡快意願登記。鄭文燦今天上午表示,桃園第1到第3類對象及孕婦接種莫德納第一劑者,符合第2劑疫苗接種計畫,13區衛生所聯合預約系統預計後天(3日)上午10時起開放預約接種,桃園市11家責任醫院,加上秉坤、宏其和宋俊宏3家婦產科醫院、13區衛生所,總共27處接種站可提供接種服務,請符合資格市民利用各管道預約施打。中央下午突然要求打完莫德納第一劑的1到3類和婦,要先上網登記意願,部分符合條件民眾聽到,覺得很奇怪,市府3日起就開放預約施打,中央卻突然要求3日之前、須先意願登記。有人問說,1至3類對象不都是優先接種對象,既可預約、還要先意願登記,「真不知政府在搞什麼? 」。鄭文燦表示,中央指揮中心公告現行可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者、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的第1至3類對象及孕婦,8月11日間隔滿28天者,須在3日之前,至1922系統平台進行第二劑疫苗施打意願登記,預估桃園符合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的第1至3類對象約2萬人、孕婦約4500人,須意願登記後,醫院及衛生所才能依名單安排接種作業,請符合資格者盡快到1922網站完成意願登記。
-
2021-08-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二劑預約 陳時中:與其幫長輩造冊 不如到府幫上網
中央推行疫苗預約平台,意外引爆長輩「數位落差」,各縣市首長祭出解套,要替長輩造冊施打疫苗。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能體會地方執行施打疫苗上的壓力,不過「與其造冊施打,不如幫忙長輩到府上網預約」,他坦言因疫苗量不足,希望大家配合疫苗平台政策。指揮中心昨與行政院討論疫苗預約是否採造冊與線上登記預約雙軌制,陳時中說,若有結果,將於今天向大家報告。先前長者施打第一劑疫苗時,皆由地方政府或鄰里長協助通知,不過近期政委唐鳳設計的疫苗預約平台上線,中央要求回歸到平台預約。對於許多長輩不會用電腦、手機,陳時中日前表示,可到超商藥局等請求協助,但各縣市仍希望直接協助長輩,基隆市長林右昌昨天即喊話,不論中央採取預約平台或造冊雙軌並列,都會幫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造冊。北市則建議中央,施打的不只是疫苗,還有尊重關懷,北市願意為長者做更貼心服務。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認為,針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應有不同看法跟做法,才能符合長輩的特性,目前陳時中也沒有真正定調,所以不管是用通知單或里長造冊,都希望中央能再聽聽地方各縣市政府聲音。陳時中表示,希望大家能配合,若要另外造冊,不如派人服務幫長者上網預約,可能還更快一點,整體形式也能一致。他說可體會地方政府執行壓力,必然出現例外情況,處理例外狀況大家壓力都很大,但例外情況有一就有二,整體效率可能更混亂,不見得是好事,他強調,特殊情況可以有例外,但不能變成常規。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南投縣前縣長彭百顯、世新大學副教授吳統雄昨發出給蔡英文總統的公開信,認為各縣市已預約好接種疫苗第二劑者需重新再預約是政府失信於民,建議只要將已預約的紀錄移轉進新系統即可,但政府說要之後再研議,若政府是因為缺乏人力,無力解決,人民願意協助。公開信表示,這件事在意涵上,和「購買國外疫苗」上一樣,期望不要再一次發生不僅政府無能、還阻擋民間協助的認知,他們要提醒政府,並非所有人民都精通電腦網路。現在許多六十五歲以上長輩,當初也是經里長通知與預約,存在無法隨便轉變的事實障礙。
-
2021-08-01 新聞.長期照護
失智據點重啟/失智母關在浴室生悶氣 女兒心疼曝原因
因為疫情,全台失智據點關逾2個月,少了據點課程及專業照服員協助,部分失智長輩退化加劇。27歲的小如(化名)兼顧工作與照顧失智症母親,原本母親如常到據點上課,但現在媽媽大幅退步,連洗澡、如廁都出問題,情緒也不穩定,擔心之餘更期盼失智據點能盡速開張,讓母親維持正常作息,別讓病況再惡化。小如透露,62歲的母親3年前確診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當時父親尚未退休,因此母親回診都由她打點,近年也協助母親報名失智據點,媽媽參與課程增加活動、也可以動腦,上了整天課程後,返家也很好睡,此外據點有照服員照料,不用擔心媽媽出狀況,讓她白天可安心上班。因為疫情,失智據點關閉無法營運,媽媽得由家人幫忙照顧。小如坦言,扣除早晚餐家人可以協助,她常憂心媽媽中午沒有東西吃。而媽媽自從無法到據點上課後,時常躁動發脾氣,有時白天睡太久,晚上很難入睡,影響家人作息。爸爸有時會帶媽媽散步,稍微隔了點距離,媽媽便感到害怕,即便就在家裡附近。小如透露,有一次媽媽在浴室待很久,突然生氣摔東西,進去才知道媽媽一直無法扣好內衣,加上浴室悶熱,所以生氣,現在她每晚陪著媽媽進浴室,在旁提醒洗澡順序,像搓沐浴乳、沖水等,起初媽媽非常排斥,經過幾次後才成功說服。小如發現,媽媽經常反應太慢,來不及上廁所而尿褲子,可能很 挫折,偶爾會「見笑轉生氣」,因為原本能做到的事,現在都做不到,有時很不好意思,也刻意不讓女兒發現。她表示,媽媽身體狀況不如從前,每晚要花不少時間照顧媽媽起居,或媽媽半夜睡不著,同樣也會影響到自己的睡眠品質。小如透露,也曾想過請其他家人協助照顧媽媽,但每個人習慣不同,也並非長照專業人員,偶爾出現不同意見,像是家人認為要媽媽把飯吃完,但她就覺得可以少量多餐,不用硬逼媽媽吃,或是在她上班時來電詢問照顧事宜,也都會影響到她工作。小如表示,失智據點對於照顧者家庭非常重要,可以透過課程給予媽媽腦部刺激,不會整天在家想睡覺。近期據點都會與媽媽視訊,也表示會努力恢復營運,媽媽也已施打疫苗,期待正式返回據點上課的那一天。
-
2021-08-01 新聞.長期照護
失智據點重啟/等到解封但長輩不來了 不敷成本恐退出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失智據點解封指引,盼讓失智症照顧家庭恢復喘息服務,但三級警戒長達兩個月時間,失智長輩少了據點課程,難有規律生活作息,導致功能大幅退化,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家屬,評估後不考慮讓長輩回據點,而是直接送到日照機構,而據點經費採專案申請,若人數不足、不敷支出,考量經營成本下也紛紛考慮退出。全台目前有508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據點為符合防疫規定,室內要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人數勢必要降載,而失智據點是透過專案申請經費,一堂課須滿6人才能申請,若人數無法達標,開課也無法申請費用。湯麗玉表示,有部分縣市通融經營失智據點的單位,改以電話方式關心長輩,包括提供防疫資訊、追蹤打疫苗情況,「勉強」算有提供服務,同意據點申請「量能提升費」,但並非每縣市都有,等於據點在疫情下多是零收入。家總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郭慈安表示,失智據點最大功能,是讓失智長輩獲得適當的刺激,且生活規律,長輩因疫情關在家,功能退化太多,已有三分之一家屬不打算讓長輩回到據點,而是直接送到日照機構。她說明,一方面是家屬得照顧昔度變高,無法負荷。另一方面是要請「防疫照顧假」,長輩必須在日照中心,或接受居家服務才能申請,失智據點不包含在內,因此,即使有些長輩功能尚佳,未嚴重退化,但逼得家屬得咬牙送長輩到日照中心。郭慈安說,失智據點著重「預防勝於治療」,幫助輕、中度者延緩失智,在長照2.0計畫中的17項服務隔,只要符合長照條件的個案皆可申請補助,一般戶可補助84%、中低收入戶補助90%、低收入戶補助100%。她表示,失智據點營運費用低,幫政府和家屬都省錢,但因疫情影響,照顧負擔反向增加,長者無法回流,失智據點不符經營成本而決定退出。郭慈安指出,但仍有據點為了失智長輩,想辦法符合高達42個項目的解封指引,短時間「化不可能為可能」符合最嚴防疫條件,完成送件,等待縣市衛生局訪查,希望盡快8月9日能重新開張。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公布失智據點指引後,由各縣市政府檢核,據了解,已有南部失智據點恢復營運,也開始招收新個案。據點評估重新營運,需要兼顧感染風險與照顧,若使用場地規模不適合,可選擇少收個案,或暫時不解封,或有困難也可透過縣市政府向中央反映,願意一同來討論。周道君表示,按照解封指引,二級期間沒有要求工作人員或長者一定要打疫苗,若尚未打疫苗者,可以使用篩檢陰性作證明;失智據點也沒有像日照機構要求須八成以上人員施打疫苗,因應國內疫苗供應狀況,據點目前未列為第五類優先對象,希望回歸按照年齡登記、施打,建議工作人員盡快預約,可盡快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