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新冠
共找到
13139
筆 文章
-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避免群聚!內政部推掃墓分流、線上直播祭祖
清明節將至,因應疫情變化,內政部民政司司長林清淇表示,清明祭祖活動鼓勵民眾採分流掃墓,或由少數族人代表現場祭祀,並以網路直播方式參與,或提前清整墓園,避免群聚感染風險。林清淇表示,日前已請地方政府輔導轄內公私立殯葬設施,於疫情期間停止辦理千人以上的大型清明法會,如辦理祭祀相關活動,應落實各項防護措施。林清淇指出,多數地方政府取消、延期或改線上直播舉辦法會、實施殯葬設施人流管制、提前於3月開放納骨塔及墓園,且有部分縣市因環境限制,於清明連假不開放入塔祭拜,18縣市不提供掃墓專車,其餘雙北、臺中市及基隆市仍提供專車,但已規畫相關防疫措施。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食藥署實測電鍋乾蒸口罩 可用3到5次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口罩是重要防疫物資,現在口罩實名制每人可領片數也增加為成人口罩可領三片,但還是有人認為必須省著用。之前便有專家教大家可使用電鍋乾蒸方式幫口罩滅菌,讓口罩可重複利用。衛福部食藥署也幫大家測試,證實口罩使用「電鍋乾蒸消毒法」後可以用三至五次,但不建議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以免降低過濾效能。電鍋乾熱法殺菌方式為,先將內鍋架及內鍋依序放入乾燥電鍋,接著將醫用口罩平放於內鍋中,蓋上外鍋蓋;按下電鍋加熱開關,等約三分鐘待開關自動跳起後,再靜置五分鐘,使鍋內熱空氣充分殺菌。最後打開外鍋蓋,完成殺菌程序,待電鍋冷卻後再進行下一批口罩殺菌。食藥署研檢組簡任技正王博譽表示,電鍋乾蒸到100度時會自動跳起,再靜置五分鐘,便可利用鍋內熱空氣充分殺菌。食藥署測試了一般一用口罩和外科口罩發現,乾蒸三至五次的口罩,其細菌過濾效率(BFE)與加熱前相比幾無差異,皆維持在99%以上。至於之前專家表示,使用電鍋乾蒸法溫度達60度時,可能會破壞口罩的靜電層。王博譽說,靜電層主要是影響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PFE),而與加熱前相比,確實會下降百分率1.3%至14.2%,防護效率隨加熱次數遞減。但他也表示,一般醫用口罩並不強調次微米粒子的防護,因此以細菌過濾效率來說,電鍋乾蒸法仍是方便又不錯的消毒方式。王博譽也說,因為醫用口罩內襯過濾材質多為經靜電處理的不織布,不建議使用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以免降低過濾效能。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只要穿實驗衣?規定曝光!新冠檢體防護建議恐交叉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台灣已驗逾2萬7000件檢體,每天新通報疑似檢體在800至1000件上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處理上述檢體的第一線醫檢師大約有200人。根據指揮中心修定之新冠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引,除了目前確診條件要求的病毒核酸檢測,因病毒量較高,有要求穿防水隔離衣,其他包括大部分檢體、有氣膠附著風險的步驟,衣著部分還是只要「實驗衣」。對照前後版本可發現,最初連核酸檢測都只要穿實驗衣,後雖改防水隔離衣,卻因為嚴重缺貨而形同虛設。指揮中心近日才開始補足各家醫院及實驗室的防水隔離衣安全庫存,但在這之前所驗的上萬件疑似和確診檢體,都是實驗室自行設法拉高防護做完。雖然防水隔離衣有補貨,但為了節省用量,原本規定氣膠步驟都要穿防水隔離衣,最近又改成只要有生物安全櫃,穿實驗衣就好。防水隔離衣缺貨解決了,還有個大問題,就是「實驗衣」。有醫檢師反應,實驗衣本就不是天天換洗的裝備,但帶有病毒的氣膠可附著遇任何物品表面,包括實驗衣的袖口,若完全按照指揮中心的規定,明顯有交叉感染的疑慮。專家建議,疫情期間,實驗衣應天天換洗;若無足夠可換,又會處理到疑似檢體,至少要在實驗衣外面套一件布質隔離衣,驗一次疑似檢體就換一件。專精於實驗室風險管理的醫檢師全聯會常務監事、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在疾病管制署3月20日更新之「實驗室人員進行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檢體操作之個人防護裝備與安全設備建議對照表」當中,只有處理「咽喉擦拭液、痰液、下呼吸道萃取液」之「核酸萃取」,以及在無生物安全櫃情況下進行進行開蓋、移液、研磨、分裝、稀釋等較容易產生氣膠的程序,才需要穿防水隔離衣、戴N95。如果有生物安全櫃可以防止氣膠逸散,以上程序就只要穿實驗衣。上述規定看在專家眼中,是有疑慮的。高智雄表示,一般實驗衣並非每天換洗,但許多步驟有產生氣膠或噴濺的風險,就算有生物安全櫃進行抽氣,手還是要伸進去操作,新冠病毒很可能附著在衣袖,被帶出來,造成環境汙染,引起一連串的環媒傳播(formite transmission)。因此,包括高智雄所管轄的實驗室,以及許多同感困惑的檢驗單位,早已自行提高防護。高智雄說,只要接到醫師通知將送驗疑似新冠肺炎檢體,他們會自行在實驗衣外面,再套一層布質隔離衣。醫院的布質隔離衣存量大,而且有專門清消程序,可以重複使用,沒有缺貨問題。有醫檢師感嘆,口罩因牽涉到民怨,是政府最優先解決的事項,但在確診數和檢驗量上升的同時,實驗室卻長期一直苦於防護規定不適當、物資缺乏、人力不足、無償加班、無風險加給等困境。這次防疫之戰當中,檢驗人員、醫護人員、醫院清潔人員等第一線,「可能都是政府心裡最軟的一塊。」希望指揮中心除了再三感謝第一線,也能對於第一線的困境有更多即時和具體的回應。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科技部抗疫新招 貼銅箔在門把與電梯按鈕
疫情升溫,各政府機關不敢輕忽。最新醫學期刊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在銅表面存活時間比紙板、塑膠短,科技部把銅箔貼在電梯按鈕與門把上,希望藉此降低傳染機會。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學者在3月17日「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冠狀病毒以氣溶膠型態存在可存活3小時,有可能成為醫療院所內的傳染隱憂。氣溶膠型態是指感染者因說話、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噴出後,混合在空氣中,就可能形成氣溶膠懸浮在空氣中流動,會導致健康者吸入後可能感染病毒。學者比較病毒在不同材質的存活期間,發現病毒能夠在銅製品的表面存活4小時,在紙板存活24小時,在塑膠與不銹鋼上的壽命長達2到3天。科技部表示,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在上週閱讀期刊內容,後來請秘書處同仁購買銅箔,在3月20日剪貼成小正方形貼在大樓電梯按鈕,以及把銅箔包覆在每天都會觸摸的門把上。科技部表示,銅箔易於購買也方便剪裁,現在會每天定期消毒銅箔。相較其他部會,這個做法確實比較少見。除此之外,科技部在17日宣布暫緩所有同仁因公出國行程,24日開始在科技部大門入口處安裝紅外線設備測量體溫,確保同仁沒有發燒。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沒掃墓就是不孝?媳婦為防疫掃墓想說NO 醫師教兩招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燒,台灣確診人數昨(25)日已達235例,兩人死亡。面臨下週即將到來的清明連假假期,有不少人煩惱,是否不返鄉掃墓比較好?對此,包括「柚子醫師」陳木榮及婦產科醫師蘇怡寧,不約而同在臉書呼籲,為了大家好,今年就先不要返鄉了。對於防疫期間是否還要返鄉掃墓?媳婦的角色可能是最兩難的了。考慮到家中小孩的健康因素,多半父母都不願意冒險,但如何說服長輩根深柢固的觀念,就要靠技巧了。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建議當媽媽的媳婦,以新冠肺炎對老年人致死率較高的話術梗說服公婆,陳木榮醫師則建議「不要孝順到,全家族的人都下去陪祖先!」陳木榮昨(25)日在臉書貼文,稱一名媳婦轉述丈夫和婆婆的話:先生「掃墓很重要,全家族每個人都要到」,婆婆則說:「不會那麼倒楣的,不要理由那麼多,如果妳不到,那孫子回來就好,祖先跟親戚都在看,沒去掃墓就是不孝」。坦言這個問題真的好難。認為怎樣就是無法說服長輩沒去掃墓就是不孝的觀念。陳木榮對此則回覆「先生」,掃墓即是整個家族全員到齊的活動,如果剛好有人已帶有新型冠狀病毒,經過這次掃墓後,「的確有可能把病毒當作紀念品轉送給全家族的人,最糟糕的結局就是『家族全滅』」,若非要掃墓,包括參與的成員及過程也盡量簡單,不要再加重醫療系統的負擔。對於「婆婆」該如何回應?陳木榮則說:「假設全家族的人都得了新冠肺炎,現今的醫學統計研究都有提到:最容易住加護病房以及死亡的就是老年人及慢性病的人,媳婦跟孫子不回去掃墓,最大的目的就是不希望有任何機會把病毒帶到婆婆身上。因此,保護您的健康,才是媳婦跟孫子不去掃墓的主要原因。」對此,醫師蘇怡寧也有相同的看法,建議大家清明假期能不移動就不移動,並對被勸要返鄉掃墓的媳婦傳授回應的說法。他指稱,目前新冠肺炎的致死率,70歲以上老人的大概是12.8%,80歲以上老人大概是20.2%,「老人家知道你堅持不回去,是為了他們的安全,這樣多有說服力,也顯得你多孝順啊!」如果老人家再冥頑不靈,可以多加一句:「這兩天我家小孩咳嗽得很厲害,還有點發燒,然後淡淡的交代老人家一句家裡麻煩準備個房間方便隔離。」應能勸老人家「想通」的。那長輩最難解的「心結」:「沒去掃墓就是不孝」如何勸服他們放下?陳木榮則說,家族中已逝的先人不會見到後代子孫有危險的,如果「地下有知,一定會站在冥河的對岸,不斷搖手著急的叫子孫回去回去,跟子孫說這裡危險不要來,跟子孫說我知道大家孝順的心意,今年沒有來掃墓沒關係。」他呼籲:「千萬不要掃墓掃到全家族的人都直接下去陪祖先。」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義大利護士確診後輕生 疑壓力大怕感染他人
義大利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第一線醫療人員壓力龐大,感染風險高。義大利全國護士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Nurses)24日晚間證實,又有一名護士在確診後,疑似因為擔心自己感染他人,竟然選擇輕生。34歲加護病房護士丹妮拉·特雷齊(Daniela Trezzi),在疫情最嚴重的倫巴底地區的San Gerardo醫院服務,因出現感染症狀確診,3月10日開始在家隔離,但未受到管制監視。全國護士聯合會指出,她承受極大壓力,因為擔心在試圖控制疫情的同時,自己卻又將病毒傳給別人。聯合會也指出,這是義大利疫情爆發以來,第二名因確診而輕生的護士。一周前,威尼斯地區一間醫院,一名照顧新冠肺炎病患的49歲女護士,也因出現症狀後投河輕生。當地司法部門已經針對特雷齊的死亡展開調查。義大利研究機構Gimbe foundation調查指出,目前估計有多達5760名醫療人員感染新冠肺炎。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阻斷詭譎新冠病毒 醫:4種症狀需加留意
已經兩個月了,新冠肺炎疫情在這段期間,台灣出現首起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最近境外移入個案也增加,確診病例破兩百,甚至宣布禁止外籍人士入境。雖然我們目前還不知道何時可以打敗這個敵人—新冠肺炎,但這段期間,不管是治療、檢疫、隔離、相關法令等這一切措施,均是為了保護大家健康,值此時刻,還是要呼籲大家同心協力,阻斷詭譎的新冠病毒,讓大家回復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這場戰役貢獻心力對比17年前SARS風暴導致和平醫院封院,引發醫院員工及社會大眾極度恐慌,今非昔比,在防疫第一線的疾管署與醫護人員均能在崗位上,為守住人民健康而努力,各縣市也成立志工關懷中心,提供大家生活或心理上的關心,上下一心守護台灣人民健康。在這段防疫歷程中,有些人因此而被隔離,但今天不管是哪種隔離,短暫失去14天的自由或許會讓我們感到委屈受限。但換個角度想,在這場與新冠肺炎戰役中,你也貢獻出心力來守護我們的家園。或許在這14天中,你才發現原來自己家裡陽台有些花花草草,你已遺忘它們很久,那就幫它們整裝一下吧!去掉枯葉、翻土、澆水,或幫它們換個地方享受多一點陽光;有空坐下來寫寫東西或是畫張卡片,甚至於你也可以書寫這14天的隔離心得。記得睡好、吃飽、要運動要記得睡好、吃飽、要運動;整理一下久未打開的抽屜或櫃子,或許你會找到失落已久的小驚喜,現在網路那麼發達,打開電腦或電視,看看你喜歡的影片、追個劇也不錯。或許你也會看到讓自己不愉快的話語或圖片,封鎖、刪除,都是你可以做的,不要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中。注意身心 把危機變轉機不需要責怪,有些人會選擇責備他人來紓解自己的焦慮不安;或許有一些人對你疏離、不聞不問,不要生氣,因為他們也陷入恐懼中,要給他們時間先安頓好自己。畢竟人生的路還是我們自己要走,如何運用危機的衝擊,讓我們脆弱的一面成熟健康,是把危機化為轉機。如果面對壓力時,會有許多身心反應,受創的你,若有以下症狀,不代表你瘋了,它只是一些訊號,讓你對身心狀態多注意一下,找人談談。● 身體症狀:如畏寒、口乾舌燥、頭暈倦怠、心悸、呼吸困難、面色潮紅、肌肉震顫、大量流汗、呼吸困難等。● 認知症狀:混亂、注意力不集中、不安、惶恐、作惡夢、多疑、意識紛亂、干擾他人、抱怨、問題解決能力下降、抽象思考減弱、邏輯思考能力下降、過度或不及的警戒心、優柔寡斷等。● 情緒症狀:害怕、罪惡感、憂傷、恐慌、否定、焦慮、憂鬱、激躁、燥動不安、易怒、暴跳如雷、不恰當的情緒反應、疏離、冷漠等。● 行為症狀:退縮、反社會舉動、無法休息、不停走動、不尋常的行為、說話方式改變、對環境過度警戒、改變平常的溝通方式、食慾改變(增加或減少)等。我們有自我療傷能力或許這是神要給我們的功課,經歷這一場衝擊,人、事、物的改變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也不要忽視我們擁有自我療傷止痛的能力,不要拒絕別人伸出溫暖的手或擁抱。面對危機的處理,即時介入、穩定受創者、促進理解、針對問題處理、鼓勵自我復原。
-
2020-03-26 橘世代.健康橘
咳嗽也有分「好壞」!要瞭解自己為何咳?是不是好咳
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許多人因此感冒,現今又有流感、新冠病毒肺炎的威脅,而「咳嗽」則是這些疾病的症狀之一,近期若有人猛然「酷酷嗽」,著實令周遭的人感到害怕。但要如何止咳,預防感冒咳嗽發生呢?咳嗽有分好咳嗽與壞咳嗽。咳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喉嚨有痰就要排出來、吃東西嗆到要咳出來,都是好咳嗽;所謂壞咳嗽,是指慢性發炎、身體不適的咳嗽,如果咳嗽超過3周以上就是慢性咳嗽,是身體健康的警訊,有時是癌症疾病造成的。胸腔科醫師認為,咳嗽診斷很重要,有人因受刺激嗆到一直咳嗽,有人咳幾十年、幾周了,診斷結果都可能不同。咳嗽1周合併發燒、感冒,應是一般的感冒,抽菸則會刺激口腔黏膜產生病變,對氣管、肺的破壞嚴重,易罹患肺炎、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晚上溫差大,呼吸道敏感的人容易咳嗽,像氣喘患者最常在清晨、深夜咳醒,而一躺下來就咳的人,則多是因鼻涕倒流、胃酸逆流而咳嗽。早上咳出來的第一口痰顏色是最膿的,最值得觀察。咳嗽咳出的痰,有的無色,也有青色、白色、黃色等痰,甚至咳血絲,患者應清楚說明痰的顏色、味道,讓醫師做出正確病因診斷。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會咽喉癢、喉嚨痛、咳嗽。氣喘則會鳴喘聲,時常咳嗽,尤其是半夜咳嗽時,就要懷疑有氣喘了。氣喘患者是過敏體質,往往也會有鼻過敏、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疾病。若是慢性咳嗽,初期不易發現,有的人每天下午會微燒,有的人則會胃寒。患者因為身體保護的類固醇少了,而容易發燒、咳嗽,照X光可能會發現上肺葉有不正常的陰影。咳嗽的人吃東西要節制,醫師強調,不要吃冰冷的東西,太辛辣的、油炸的、太甜的食物也不要吃,都會刺激喉嚨嗆到而易咳嗽。建議病人可以多喝溫開水潤喉,而喝茶有茶鹼,有類似氣管擴張劑對氣管有擴張作用,具止咳效果。由於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咳嗽,可用咳嗽藥水或藥片壓制,約1周會好;氣喘則是治療後1、2天會好;肺炎是治療後1周會好;慢性支氣管炎則是治療後2、3周才會好。【關於更多「健康」大小事↘↘↘】。5招「慢運動」! 每日15分鐘,幫身體減壓顧老本。123慢鬆呼吸操 讓身體自癒,緩解感冒。完美保養先從喝水開始 讓專家教你如何「好好喝水」!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全英禁足令 倫敦眼大笨鐘觀光客不再
全英國實施3星期禁足令的第2天,倫敦地鐵引入新制度,控管搭乘人潮,避免車廂過於擁擠。往常充滿觀光客的倫敦眼周邊僅剩慢跑、騎單車民眾。大笨鐘前的西敏橋也十分冷清。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23日宣布3週嚴格禁令,要求民眾除非購買生活必需品,或是無法在家工作的人,否則不得外出,公共場合任何超過兩人的集會都不被允許。然而,由於地鐵減少班次,昨天傳出地鐵人擠人。為了紓解人潮,倫敦地鐵今天引入新制度。各大地鐵站張貼新告示,告知民眾如果非得出門上班,應該延後出勤時間,避開早上高峰期。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部分地鐵站在票閘口要求民眾排隊,控管搭乘人潮,也讓自動手扶梯停止運轉,放緩民眾湧入月台的速度。倫敦市長沙迪克汗(Sadiq Khan)表示,倫敦今天上午的通勤人潮減少1/3,但需要減少更多。由於倫敦是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重災區,有將近3000人確診,沙迪克汗表示:「我們需要更多倫敦人做對的事情,待在家裡。」記者實地走訪倫敦滑鐵盧車站(Waterloo Station),以往不分平假日都人潮洶湧的車站僅有行色匆匆的數名乘客。車站人員四處走動查看,避免民眾逗留。大多數餐廳已暫停營運,並拉上布條限制出入。原本四通八達的車站出口也關閉多數,僅留下幾個供民眾進出。最近倫敦天氣十分晴朗,若在往常一定會湧出大批人潮,享受春日陽光。不過警方昨天在各大公園驅逐聚集民眾顯然出現成效,倫敦眼(London Eye)河岸邊今天僅有寥寥數人單獨坐在公園長椅上,享受陽光。由於政令允許民眾外出運動,河岸依舊有許多單車客,但大多數把口鼻包得緊緊,迅速騎過。往常充滿排隊人潮的倫敦眼早已停止營運。西敏橋(Westminster Bridge)與國會前廣場同樣冷清,只有少數行人及照常營運的巴士。超市是少數正常營運的商店,但也貼出告示,要求民眾等待入場時保持距離,並實施分批入場,減少與他人接觸的機率。超市大多數的生鮮食品充足,但部分肉品被搶購一空,衛生紙、義大利麵與消毒紙巾更已經缺貨許久。截至25日上午9時,英國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人數逼近萬人,來到9529人,死亡人數為463人。71歲的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今天傳出確診,是首位染病的英國王室成員。他的妻子卡蜜拉則為陰性,兩人目前在蘇格蘭住處隔離。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紐約市搶搭臨時太平間 備新冠肺炎驗屍需求激增
美國紐約州長葛謨表示,當地新冠肺炎病例增加速度似乎減緩,但有線電視新聞(CNN)報導,在美國紐約市貝爾維(Bellevue)醫院外,由帳篷和冷凍貨櫃組成的臨時太平間正在搭建中,以備驗屍需求激增。紐約市法醫處(OCME)受訪表示:「我們處於公共衛生危機,紐約市宣布了緊急狀態。包括紐約市法醫處在內的單位已啟動緊急因應計畫,以協助應對各種可能的情境。」類似計畫在911恐怖攻擊之後也曾實施。美國聯邦緊急管理署(FEMA)說,紐約和其他州都要求協助加設太平間。紐約市與私人公司有長期合約,也提供冷凍貨櫃停放死者遺體,但該計畫尚未生效。如果生效,這些貨櫃可能停駐在不同地點,包括臨時醫院,例如賈維茨會議中心。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激起全球民怨!逾50萬人連署要WHO總幹事譚德塞下台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的反應引起許多民眾不滿,甚至多次低估疫情嚴重性,一名加拿大網友在網路上發起連署,要求譚德塞下台,目前已有逾50萬人參與連署,其中許多是華人,甚至台灣人。加拿大網友Osuka Yip在Change.org發起連署,要求譚德塞辭職,連署書內容提到,譚德塞1月23日時拒絕將新冠肺炎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短短五天內,感染和死亡人數就飆增十倍以上,認為這與譚德塞低估肺炎疫情有關,強烈認為譚德塞不適任WHO總幹事,呼籲譚德塞立即請辭。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喝純酒精防新冠肺炎 伊斯坦堡至少30死20送醫
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過去兩週有至少30人飲用純酒精而喪生,另外20人住院治療。當局指出,大部分來自土庫曼的這些人以為這麼做可以預防新冠肺炎。「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當局指出,大部分為土庫曼人的這些人在身上塗抹酒精並飲用,藉以預防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住院的20人情況危急。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喝私酒或純酒精而導致死傷的情況有增加趨勢。媒體報導,在暫時無法洗手的情況下,將酒精塗抹在皮膚上,可以殺死冠狀病毒。此一訊息遭到誤解,本來為了自我保護,卻造成誤飲過量純酒精而喪命的憾事。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伊朗,自6日以來已有至少194人因不當飲用酒精而死亡、逾1000人中毒。
-
2020-03-2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無薪假薪資補貼 周五起申請
截至前天統計,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影響,全國實施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的勞工已達四八○八、一六四家事業單位,人數比去年同期暴增十倍。勞動部長許銘春說,補貼減班休息勞工薪資差額五成的「安心就業計畫」預計周五公告,當日就可申請,最多可月領一萬一千元、最長領六個月。勞動部日前宣布「安心就業計畫」,補貼減班休息勞工薪資差額的五成。假設有勞工的勞保投保最高級距四萬五八○○元,扣除減班休息仍能領到二萬三八○○元的基本工資,與原本薪資差額二萬二千元,勞動部將補助一半、一萬一千元,最長可領六個月,全職勞工、有固定約定工時的打工族、庇護工場員工都適用。不過,若原本月薪就是基本工資者,就沒有補助。勞動部針對減班休息勞工與企業,也有補助職訓津貼與辦訓經費的「充電再出發計畫」,修正提高補助金額上路一個月,至今僅十六事業單位、七九三人申請,立委蘇巧慧、蔣萬安、賴香伶都批執行成效不彰。蘇巧慧指出,全台僅五個勞動力發展署分署,勞工上課不便,且參加職訓後才能領補助,緩不濟急。蔣萬安則說,充電再出發計畫前年僅四名勞工、一家事業單位申請,去年七一三名勞工、十一家事業單位申請,但去年無薪假勞工數就有三千多人,使用率僅二成三。許銘春解釋,全台各縣市都有委外辦理的職訓課程,會持續努力推動,同時考量企業辦訓、勞工上課困難,勞動部因此新創「安心就業計畫」。此外,針對非典型勞動勞工的「安心上工計畫」,近期就會定案。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文化部所屬場館進場控制百人内 主辦室内表演全取消
針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公眾集會活動「室內超過100人、室外超過500人」建議停辦,文化部考量藝文活動參與人數眾多,為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降低可能的傳播風險,針對文化部所屬機關(構)及行政法人之表演、展覽型場館提出因應原則。文化部所屬場館主辦室内演出活動皆暫停,展館内觀眾同時間進場控制百人内。文化部表示,所屬機關(構)、行政法人表演型場館主辦、合辦及所屬劇團、樂團室內演出活動自即日起暫停;場館外租辦理之室內演出活動,觀眾人數超過100人以上,建議取消或延期;觀眾人數100人以下之演出,文化部了解其演出之困難,將請場館主動協助演出單位延後演出相關事宜,若決定延後或取消演出,場租將全額退回,並協助觀眾辦理全額退票。同時,因應暫停演出或延期,將視團隊需要,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協調場館提供表演廳或其他空間,讓團隊得以進行排練、訓練等利用。文化部所屬機關(構)、行政法人表演型場館外租節目,若屬100人以下之室內演出活動仍規劃演出者、500人以下之戶外演出活動仍規劃演出者,必須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OVID-19(新冠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提供之6項風險評估指標進行評估,若經評估具有較高風險,建議應延期或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倘評估決定辦理,並應訂定防疫應變計畫,落實相關防疫準備與措施。此外,文化部所屬機關(構)展覽型場館應重新計算同一時段容留人數,展場內觀眾人數不得超過100人,且參與者之間需保持一公尺以上距離為原則。文化部旗下展館包括台博館、台史博、國父紀念館、台文館、台東史前館等。其中史博館因整修閉館,人權館因應新北市博物館閉館14天政策,上周已閉館。表演場所則有兩廳院、台中歌劇院、衛武營等。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降低旅客擁擠程度 台鐵清明疏運停售對號列車站票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鐵局原本清明疏運期間不禁站票。不過台鐵局今天宣布,為降低旅客擁擠程度,清明連假將改為對號列車不發售站票,電子票證、定期票仍依現行使用規定乘車。今年清明連假為4月2日至5日,台鐵局日前宣布4月1日至6日為疏運期,加開166班列車,3月18日開放訂票,且不禁站票。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鐵局今天發新聞稿表示,為了降低車內旅客擁擠度,4月1日至6日清明連假疏運期間,對號列車不發售站票,電子票證、定期票仍依現行使用規定乘車。台鐵局表示,1月21日成立防疫工作小組,由副局長擔任召集人,每天研商疫情與應變措施,並召開多次防疫會議;2月27日配合中央提升為一級,改成立一級防疫應變小組,由局長擔任召集人,督導整合台鐵局各項防疫措施。台鐵局指出,1月23日就提出防疫因應對策,包括「加強執行車站與列車清潔消毒」、「利用廣播與LED等加強衛教宣導」、「身體不適發燒、咳嗽症狀旅客標準作業程序」、「第一線員工健康自主管理」、「預防員工群聚感染及員工確診時之應變措施」等,且積極籌措一線員工使用的醫療口罩、酒精、額溫槍、手套、護目鏡等重要防疫物資。疫情持續升溫,台鐵局再提出各項加強防疫措施,各車站實施減少民眾群聚加強管理措施、停止場地租借、車站水龍頭加大出水量、通勤及莒光號列車增設洗手乳、緊急辦理車站及列車換裝感應式水龍頭、因「COVID-19」旅客退票免收手續費等防疫、自3月27日起暫時停止對號列車提供飲用水及紙杯等措施。台鐵局說,目前已購置32台紅外線測溫儀,從3月6日起於南港、板橋、桃園及台北等站進行測試,3月底將配置於其他松山、中壢、新竹、台中、嘉義、台南、新左營、高雄、宜蘭、羅東、基隆、汐止、樹林、彰化、斗六、屏東、花蓮、台東等總計22個車站(併同另12個一等站以額溫槍量測旅客體溫),共34站將於4月1日起實施進站旅客量測體溫。另外,配合額溫槍到位時間及徵召防疫天使、部分工時人員進度,將陸續增加量測體溫車站,預定最晚5月1日起所有車站均量測進站旅客體溫。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4月1日起 旅客進34個台鐵車站都要量體溫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台鐵局宣布已購買32台紅外線測溫儀,34個車站4月1日起實施進站旅客量測體溫,另配合額溫槍到位時間及徵召防疫天使、部分工時人員進度,陸續增加量測體溫車站,預定5月1日起所有車站都要量測進站旅客體溫。台鐵局也表示,為降低車內旅客擁擠度,4月1日至4月6日清明節連續假期疏運期間,對號列車不發售站票;電子票證、定期票仍依現行使用規定乘車。台鐵局表示,3月6日起於南港、板橋、桃園及台北等站進行測試,3月底將配置於其他松山、中壢、新竹、台中、嘉義、台南、新左營、高雄、宜蘭、羅東、基隆、汐止、樹林、彰化、斗六、屏東、花蓮、台東,總計22個車站,以額溫槍量測旅客體溫。隨疫情升溫,台鐵局也提出各項加強防疫措施,各車站實施減少民眾群聚加強管理措施、停止場地租借、車站水龍頭加大出水量、通勤及莒光號列車增設洗手乳、緊急辦理車站及列車換裝感應式水龍頭、因「COVID-19新冠肺炎」之旅客退票免收手續費等防疫,另外自3月27日起暫時停止對號列車提供飲用水及紙杯。台鐵局表示已因應疫情,訂定處理身體不適旅客標準作業程序、第一線同仁教育事項、行車應變措施與通報機制,保障旅客健康並落實公共運輸責任。他們將配合交通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指示,落實各項防疫工作。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躺著也中槍?陸媒指「義國是疫情發源地」學者氣炸
中國官媒近日大幅引述義大利名醫雷穆齊(Giuseppe Remuzzi)的說法,指義大利是新冠肺炎發源地。雷穆齊24日憤怒澄清,「病毒當然是中國來的,這是斷章取義的惡意扭曲」。義大利菁英報「頁報」(Il Foglio )24日以「病毒文宣戰」為標題在頭版刊登雷穆齊的專訪。雷穆齊不斷重申,基因研究明確顯示,2019冠狀病毒當然是從中國來的,不是從義大利來的,這擺明是一樁政治文宣惡意扭曲科學實證的案例,「未來可以拿到大學當教案」。中國官媒央視、環球時報近日大力推播「義大利是疫情發源地」的論點,來源是引述雷穆齊接受美國公共電台(NPR)訪問的一段話,提到某些北義醫生在去年11、12月已注意到一些奇怪的肺炎案例,比外界得知中國疫情爆發的時間更早。對此雷穆齊駁斥,中國用誤導、影射的方式斷章取義他的說法,目的只是為了對內和對外的政治宣傳,這是政治操弄科學的最壞示範。雷穆齊表示,根據基因研究,2019冠狀病毒最早發源自中國,絕對不是發源自義大利,「這是毫無疑問的」。雷穆齊表示,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University)教授魯賽(Daniel Lucey)在「科學人雜誌」(Science)上發表的研究,已清楚指明病毒的傳播時地與途徑,病毒發源地是中國,開始傳播的時間可能早於去年11月。雷穆齊是義大利米蘭馬里奧奈格里( Mario Negri)藥理研究所主任,是義大利毒物、流行病等研究的權威學者。義大利主流通訊社AGI24日也報導,根據羅馬生物醫學大學(Università Campus Bio-Medico di Roma)在「醫學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發表的研究,義大利疫情爆發的時間點有兩次,一次感染源直接來自中國,另一次可能是從德國間接傳入,足證「義大利並非疫情發源地,而是疫情受害者」。報導指出,這項研究是由羅馬生醫大學的分子流行病學主管屈可齊(Massimo Ciccozzi)負責,研究使用數學和統計模型,分析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序列,藉此了解義大利患者的感染是否來自同一傳播源頭,結果顯示來源有兩個,爆發的時間點也不同。義大利網媒「蟻報」(Formiche)則以諷刺性標題報導,「中國很愛義大利,愛到把病毒源頭推到我們頭上」。報導警告中國繼與義大利簽署一帶一路商業協定之後,現在又積極打造「防疫新絲路」,試圖影響操控義大利的政經局勢。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故宮防疫措施升級!即日起管制展場內觀眾不超過百人
新冠肺炎延燒,為了減低社區感染風險,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即日起,室內超過100人以上、室外活超過500人以上的公眾集會活動建議停辦。若博物館超過百人進場,需要暫時關閉嗎?故宮今天表示,照常開館,但會管制展場內觀眾人數不超過百人。故宮表示,配合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室內超過100人以上、室外超過500人以上的公眾集會活動建議停辦,以減低社區感染的風險」,國立故宮博物院南北院區,即日起採取防疫升級管理措施。首先,管制展場內觀眾人數不超過百人,並於大廳設置觀眾等待區,確實作好觀眾分流措施。此外,如遇團客入場,將引導各團分樓層、各自帶開參觀,並要求所有入場觀眾保持1.5公尺間距進行參觀。故宮表示,目前每日進館人數約300人至400人,以一天開館8小時計算,原則上每小時平均不會超過百人。而故宮舉辦對外之集會、演講、工作坊、研習班等活動,因應疫情發展,已機動停止辦理或延期辦理。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餐桌加隔板、車廂每2小時消毒 高鐵公開防疫新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台灣高鐵表示持續超前部署各項防疫措施,勸旅客全程配戴口罩,並停用占內生飲水台,每兩小時消毒車站一次。另在旅客常接觸的售票機、電梯入口等處安裝酒精噴霧器。高鐵表示也加強列車清潔,車廂都設有獨立空調系統,每班次列車抵達端點站進行折返清潔時,同步進行全車消毒。每日收班後,再次執行列車全面清潔消毒作業。高鐵也說,若發現疑似確診、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等高風險旅客時,除將立即通報鐵路警察外,也會立即針對該旅客乘坐列車執行深度清潔,將列車回送基地以機械噴霧消毒該車組、擦拭消毒餐桌扶手等旅客易接觸設備、更換該座位椅布、更換該車廂所有空氣濾網,積極維護旅客健康安全。高鐵第一線員工的防疫也加強,高鐵表示,組員簽到時需接受體溫測量,若額溫高過37.5度,即暫停組員勤務,並建議返家就醫。車勤人員也採分區休息用餐,並在餐桌加裝隔板,避免飛沫傳染。各運轉中心規劃各區人員動線,北、中、南組員各自有清楚的指標,引導至指定地點休息,避免組員交叉感染。高鐵也說,站務人員全面執行固定分組防疫班表,他們將所有站務人員分成固定三組,以一組早班、一組晚班、一組休假方式來輪班,各組之間不得調換班。更重要的是早晚班交接時,早班同仁離開後,晚班同仁才會上櫃。上下班的動線也會錯開,降低同仁間交叉感染風險。全體員工也暫停國外出差。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歐美借鏡亞洲要學對!專家曝防疫重點:不要只懂得封城
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歐美疫情升溫,紛紛借鏡亞洲的防疫措施,但專家呼籲別搞錯重點,光是封城絕對不夠,還須配合系統性篩檢與落實隔離,才能有效控制疫情。「華爾街日報」報導,專家指出中國湖北省的武漢與鄰近城市於1月23日圍城封閉後,雖有助減緩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擴散至其他省分,但武漢本身疫情並未趨緩;由於當地醫院超載,無力收治所有病患,部分感染者只好返家,病毒持續在家庭內部傳染。武漢疫情的真正轉捩點是在2月2日之後,當局採取更積極而有系統地隔離措施,把疑似患者、輕症患者、甚至健康但與確診病患密切接觸過的人送至臨時醫院與暫時隔離所,情勢才整個扭轉。中國的策略是把數百間旅館、學校與其他場所改造為隔離處所,並興建雷神山、火神山兩座有負壓隔離病房的醫院,還在公共建築增闢14處收治輕症的方艙醫院。此外,中國也意識到病毒篩檢能力的重要性,地方當局的每日篩檢量在1月底僅有200例,到2月中旬之前就提升到7000例。在許多遭疫情重創的西方城市,這些措施超乎設想之外。因此,許多醫師與專家認為美國及歐洲近期的封城或居家令,若真落實,或許能減緩病例增加趨勢,但仍不足以遏止疫情,或預防許多醫院被爆量病患湧入壓垮的情況,一如疫情初期的武漢。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全球公衛教授斯芮達(Devi Sridhar)說:「諸多教訓都沒學到。封城有助於爭取時間,但要奏效,唯有實際去追蹤回溯並找出感染病毒的人。」斯芮達表示,若想控制疫情,英、美與歐洲各國終究得像武漢一樣建立大量的臨時醫院與隔離處所,「我不覺得還有其他辦法,我們的方向對了,但動作太慢」。武漢的協和醫院是收治新型冠狀病毒重症的指定醫院之一,急診科主任張勁農表示,最重要的是把感染者與健康者隔離,並建議利用旅館當作隔離處所,每個人都能單獨待在個別房間,「只須關掉中央空調即可」。張勁農還說,近日看到部分患者在不知道自己被感染的情況下生出抗體,這顯示武漢可能已進入「群體免疫」階段。許多專家表示,武漢在2月2日以後採取系統性隔離與篩檢的做法,韓國與新加坡也有類似措施,且都顯現出效果。世界衛生組織(WHO)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警告,封城不足以控制住大流行,各國政府應聚焦於篩檢出感染者,並隔離感染者及接觸者。他說:「這不光是保持人際距離與封城。在中國、新加坡、韓國,他們真的很努力落實整體防疫策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染病專家李普金(Ian Lipkin)曾於1月前往中國,給予當地官員一些防疫建議。他表示,美國應即刻採取全國性的居家令,然後實施分組隔離,直到疫苗完成。李普金說:「我們必須把染病急需就醫者、確診但無症狀或輕症者、有接觸史的疑似感染者及健康者都加以分隔。」武漢的同濟醫院也是重症收治指定醫院之一,院內醫師近期一份研究顯示,武漢在1月23日封城前,平均每名感染者可傳染給3.68人,到了2月2日到2月18日這段期間,已降至0.32人。在流行病學上,這個數字壓在1以下,疾病傳播就可獲得控制。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國疫情減緩 陳時中:樂見但仍需保持警覺
中國湖北武漢將解除封城,4月8日起恢復對外交通,有台商指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相對歐美已減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樂見但要持續保持警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有媒體就有台商指中國大陸疫情相較歐美已減緩,詢問指揮中心看法。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每個國家國情、公布資訊的尺度分寸也不同,「我相信其他國家,或你剛才提到的那個國家,不會有衛生部長坐在這讓大家這樣子一直問嘛」,如果中國疫情趨緩當然很高興,但還要持續觀察。陳時中表示,去年12月17日在華南海鮮市場傳出死亡案例時,中國一開始說不清楚原因或是可能是動物傳染等,直到今年1月15日才認為病毒可有限度人傳人。陳時中指出,時序往前推算,該死亡案例可能不是全世界第一起,先前就掌握到資訊的人或許為了很多國情關係沒讓其他人知道,這種情況「以前會有,未來就不能保證沒有」。陳時中說,樂見中國疫情減緩,但警覺要維持一段時間,等到有更清楚的資訊。指揮中心目前了解到的就是武漢恢復有序交通,屬點對點、侷限性的開放,後續情況還需更進一步掌握。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未接觸患者就沒事?一張圖告訴你病毒在物體殘留時間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擴散,從去年底起(2019年12月)爆發至今仍未有緩和趨勢,歐美國家也持續不斷傳出確診人數,我國確診人數也在近日已超過百人。目前已知的傳染方式為飛沫傳染、接觸傳染、糞口傳染。而最普遍的預防方式就是配戴口罩預防飛沫傳染,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指出,還要需注意「清潔」的重要性,不管是環境上或個人的衛生清潔都需落實行動,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用手頻繁接觸口、鼻、眼睛。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曾做過研究,藉由攝影錄下醫學院學生上課時的情況,計算學生摸臉的次數,經統計後發現,這些學生每小時摸臉的次數高達23次,這些不自覺的行為無形之中也為自己增添不少感染的風險。根據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醫院感染雜誌》2020年三月期刊的文章發表,目前已發現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皆可以在無生命狀態的表面上持續生存,依照材質的不同,生存時間也有所不同,病毒可在金屬、玻璃與塑膠等表面停留最短 5 分鐘,甚至可長達到9天,因此,不要以為沒有直接面對新冠肺炎患者就代表沒事。該發表也公布可藉由含62~71%乙醇(ethanol)、0.5%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 或0.1%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即漂白水的消毒劑,可快速在1分鐘內有效清除冠狀病毒。建議可使用濃度75%酒精或1:100(500ppm)的稀釋漂白水加強擦拭周遭環境做好消毒清潔,個人的清潔衛生上也該勤加洗手,以防病毒殘留的接觸感染。然而,「預防勝於治療」這是現代人面對疾病都應該有的觀念,不管是現今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或是位居我國十大不分區癌症名單的第一名癌症「肺癌」,都在提醒注重肺部健康的重要性。蔡聰聰提醒,除注重個人及環境清潔衛生、3C產品(手機、電腦、滑鼠等)的消毒清潔、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地方、非必要避免到醫療場所、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在密閉空間配戴口罩、保持室內通風等以降低病毒的傳染可能;平日也要避免菸害(抽菸或二手菸)、空污問題、油煙、工業化學、留意是否有家族病史及40歲以上民眾可安排每2~3年一次肺部篩檢,來做好肺部的健康管理。延伸閱讀: 別被免疫力拖垮!三餐「主食」你吃對了嗎? 疫情期間怕就醫? 因病非就診不可必做5重點 武漢肺炎疫情釀心理焦慮? 專家教你幾招穩定情緒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乾洗手正確使用方法 揉搓20秒讓酒精蒸發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俗稱「乾洗手」的手部酒精消毒凝膠(hand sanitizers)成為搶手商品。近來網路瘋傳一篇「正確使用乾洗手」卻出現錯誤資訊,聲稱手部必須沾溼凝膠長達三至四分鐘才會有效殺菌。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網站公告說,酒精消毒凝膠塗抹手中後,必須雙手揉搓直到酒精蒸發,全程歷時約20秒。近來一篇「正確使用乾洗手」的網文在網路瘋傳,文中寫道:「酒精消毒液發揮功效的時間緩慢,因此必須讓手部沾溼凝膠長達三分鐘至四分鐘,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網站公告的「洗手與手部酒精消毒劑使用,居家、遊玩以及外出」(Handwashing and Hand Sanitizer Use At Home, At Play, And Out and About)建議指南,乾洗手使用分量必須足夠塗滿雙手所有表面,雙手相互揉搓直到酒精蒸發變乾即可,整個過程大約20秒,乾燥之後無須沖水,也不要在凝膠蒸發之前就提早擦乾,否則將會降低殺菌效果。建議指南也指出,民眾應選酒精含量至少60%的乾洗手,幼年孩童使用時必須有大人監督,尤其在學校或托兒所,避免孩子誤食。另外,如果手部明顯骯髒或滿布油漬,則不建議使用乾洗手,例如剛完成園藝工作或者在室外玩耍、釣魚、露營。建議指南寫道,此時應該以肥皂與清水洗手為佳,除非當時環境條件不允許,才以乾洗手替代。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復陽會傳染?專家:機率極小
新冠肺炎痊癒後會再復發嗎?中國宣稱疫情康復人數達到7萬多人,然而也有治癒患者「復陽」(轉為陽性)的病例,讓新冠癒後能否終身免疫備受關注。鐘南山認為,即使康復病患再度驗出陽性,重複感染機率也很小。專家建議,康復者應於出院後1個月再返院,進行檢測追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喻成波指出,之前也遇過一些治癒出院後又「復陽」的「假治癒」病例。他認為,復陽和病情輕重不存在正比關係,喻成波並表示,目前出現的少部分「復陽」病人,可能是患者符合出院標準,但下呼吸道依然存在病毒,核酸檢測取樣時有偏差,才會病情反覆,不必過度驚慌。重複感染機會很小根據《德國之聲》報導,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後,就能擁有免疫力嗎?中國新冠病毒權威專家鐘南山表示:「從病原學感染的角度來說,這些病人本身已經產生了IgG抗體,該抗體對新冠病毒有很強的中和殺滅作用。」「對大多數『復陽』病人來說,重複感染機率很小。」鐘南山強調,只有極個別沒痊癒患者,因為自體免疫功能極差,而無法排除感染風險。他援引香港大學瑪嘉烈醫院的專家研究稱,復陽患者體內存在的可能是病毒核酸片段殘餘物,「似乎還沒有查出有活病毒,看起來不應該有傳染性。」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最新試驗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猴子不會再次被感染。研究人員讓恆河猴感染新冠病毒,待牠們恢復健康,就在最初感染的28天後再讓牠們接觸病毒,而且其中一些案例是大劑量植入病毒。結果顯示,這些猴子似乎已經發展出了免疫機制,並沒有受到第二度感染。抗體只是免疫一環根據《德媒》報導,德國權威病毒專家、柏林夏里特醫學院病毒研究所負責人德羅斯登也注意到此一研究。他表示,雖然這僅是受體數量不多的動物試驗,但很具有參考意義。他的推測是,人體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至少在這一波流行期間─也或許在更長期間內,對病毒是具有免疫力的。【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新冠肺炎快篩試劑 有望3個月內量產
中研院開發出可15分鐘驗出結果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但尚未量產,副總統陳建仁說,快篩工具3個月內有望量產,抗病毒藥物目前在臨床實驗階段,估計最快半年內可問世。中央研究院日前公布新冠肺炎快篩試劑研發成果,國家衛生研究院預估4月下旬也有試測雛型,都是從鼻腔咽喉採驗15至20分鐘便知結果,但量產上市的時間還無法確認。陳建仁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如果新冠肺炎未來沒辦法消失,慢慢流感化,病毒將會持續存在,快篩工具、抗病毒藥物跟疫苗就很重要。總統蔡英文指示他和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政務委員吳政忠組成團隊,整合經濟部、中研院、國衛院等相關研究團隊,協助加速研發。他說,非常感謝中研院和國衛院不斷進行相關研發,沒有向政府多要一毛錢,以現有預算推動快篩、抗病毒藥物跟疫苗研發;目前最需要整合的部分,就是當研發有好的成果,像是中研院研發出的快篩工具,需要由政府平台協助快速商業化量產。陳建仁指出,商業化有兩個重要步驟,第一是衛福部食藥署要給許可證,第二是由廠商大量生產,除了與國內廠商結合之外,也需要與國外廠商結合,因為快篩試劑和疫苗未來可能需要臨床實驗,但台灣病例不多,較無法驗證快篩工具,需要更多國際合作。他說,台美已簽訂合作協議,內容包括診斷試劑、抗病毒藥物、疫苗、防疫科技、學者交流等;除了美國,歐盟也對中研院的快篩工具很感興趣,駐台官員也有跟中研院接觸。期程方面,陳建仁說,快篩工具在3個月內有量產的可能性。雖然台灣已可快速診斷,但希望能超前部署,萬一武漢肺炎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在醫師開業的診所端就需要快篩工具。臨床藥物上,陳建仁表示,他期待的抗病毒藥物,是快篩結果出來後,就可以馬上使用的藥,像是流感快篩出爐後,醫師就會開出克流感藥物;目前武漢肺炎抗病毒藥物進入臨床實驗階段,他個人估計半年內可以問世。至於疫苗,陳建仁指出,現在還在動物實驗階段,可能要一年或一年半才會完成。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香港學術期刊:新冠患者發病首周唾液最毒
香港大學等機構在學術期刊《柳葉刀•傳染病》刊文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唾液病毒載量,在症狀出現後的第一周最高,之後隨時間下降。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不同,新冠肺炎患者在初期具有最高的病毒載量,可以解釋新冠肺炎快速傳播的特性。澎湃新聞報導,作者指出,三分之一新冠肺炎患者的口咽後(深喉)唾液樣本在20天或更長時間內仍能檢測到病毒RNA,儘管其抗新冠病毒表面和內部蛋白的抗體已經形成。病毒峰值載量與年齡呈正相關,血清抗體水準與臨床嚴重程度無關。大多數患者在症狀出現後第10天或10天後,出現抗體反應。作者認為,此一發現強調對高風險個體嚴格控制感染,和早期使用有效抗病毒藥物的重要性。新加坡研究人員之前也有類似發現。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2日報導,新加坡科研人員針對本地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發現,患者發病初期症狀雖然輕微,但卻是體內病毒量最多的階段,隨著症狀發展病毒量逐漸減少,這意味患者體內病毒量與症狀嚴重度並不呈正相關。上述香港大學的最新研究,是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控制系等機構共同完成,責任作者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控制系Kwok-Yung Yuen博士。作者還指出,新冠病毒載量與流感病毒載量相似,均在症狀發作前後達到高峰。而SARS冠狀和MERS冠狀病毒的病毒載量分別在症狀發作後10天左右和第2周才達高峰。作者認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症狀出現時病毒載量高,顯示該病毒易於傳播,即使患者的症狀相對較輕。此一發現可以解釋在社區和衛生保健環境中,出現的有效人際傳播。
-
2020-03-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勤益科大研發新技術 快速建置負壓病房
新科技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勤益科大學者組成技術團隊,首創熱交換技術,運用水分子壓力差及水二相能量轉換,大幅節省負壓環境的建置成本及能量耗損。團隊與秀傳醫院合作,成功把檢疫站改裝為微負壓環境,4月初將完成負壓隔離病房改裝。科技部「價創計畫」協助學界具潛力的研發成果產業化,並成立新創公司;截至目前為止已累積19件個案成立衍生新創公司,成功募資逾18.9億元,公司商業估值達47.7億元。該計畫支持的團隊、勤益科大研發科技與資訊管理研究所教授翁國亮領軍的「全外氣循環熱交換節能空調系統」技術團隊,近日把研發應用於新冠肺炎防疫工作。翁國亮表示,團隊所研發的系統,是利用建築物內外水蒸氣分子壓力差回收及製造冷能,達到節能及減少廢熱排放,加上獨特的進、排氣氣流分隔及滅菌消毒功能,能有效避免空氣交互感染。技術已申請多國專利保護。
-
2020-03-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網購第二波超順暢!三小時58.7萬人預購成功
「口罩實名制 2.0」第二波網路預購服務開跑。上回流程繁瑣、塞車當機被罵翻,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署和負責口罩預購系統的關貿公司,雙方各自執行浩大資訊工程,昨晚八點以後在正式環境測試直到半夜,今早終於鬆一口氣。健保署資訊組科長張齡芝表示,第二波預購首日上午只可說是「順到不行」,上一波完成身份認證的民眾,這次只要十幾、20秒就可以搞定。張齡芝表示,「口罩實名制 2.0」第二波網路預購服務今上午8時開始,至27日晚間8時截止登記,這次民眾不需點選「健康存摺」,從「健保快易通APP」主頁就有「eMask口罩預購」選項,點選後輸入帳號密碼,確定立刻自動連結到關貿網頁。目前以4G頻寬運作,進出量平衡之下,即便今早網路流量很高,系統也完全吃得下來,完全沒塞車卡關,只要十幾、20秒就完成了,可說是順到不行。張齡芝表示,這波預購開跑前,健保署和關貿公司雙方都比首波上路前還要忙,就是為了解決上次的塞車問題,逐一找出所有可能卡住的點,並且一一擊破,資訊工程非常浩大。昨天上路前夕,雙方戰戰兢兢測試到半夜,直到今天早上發現運作順暢,才稍微鬆一口氣。健保署統計,截至上午11時止,3小時內已完成身分認證者有58萬7000人次。截至本月24日止,健康存摺使用累計人數已達289萬人。健保署鼓勵民眾登錄健康存摺,可查詢過去三年門住診就醫情形、用藥、檢驗、檢查,民眾也可查詢保險費計費及繳納明細等情形,掌握健康大小事,有自我健康管理。
-
2020-03-25 橘世代.好野橘
撥亂反正!基金投資好「債」有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難解,美國3月連續降息達6碼,以幾近零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企圖化解經濟不確定性並留住投資人信心。市場人士分析,這波疫情擴散全球,對經濟面影響加劇且恐延續到第二季,現階段的投資策略應以高評級的債券資產回防,提升整體資產組合的抗震力,冷靜迎接突如其來的亂「市」。波動是常態 更有機可趁「風水輪流轉」,金融市場也有其循環,理財專家表示,以近一次、令投資人印象深刻的金融海嘯為例,很多股市幾近腰斬,即使市場復原之路走得頗為艱辛漫長,但也陸續返回事件發生前的水準。就當時情境試算三種投資決策所帶來的成果,可發現堅持投資甚至是加碼進場者的報酬率優於遇重大利空停扣的投資人,市場的波動反而成為助力。投資要「拾債」債券三傑有助降波動增獲利空間富蘭克林投顧表示,定期定額策略在多頭時穩定投資方向、空頭時攤平投資風險,即便市場遇低檔,也不必一次拿出大筆資金,只要循著原定計畫扣款,相同的本金可累積較多的基金單位數,如果進一步強化資產抗震力,將有助於投資過程更為踏實。無論市場承平或起波動,資產配置始終是應徹底落實的投資法則之一,善用多元金融商品的互補性,同步投資股票和債券型基金,而比重可視個人風險承受度而定,有利緩和突如其他的市場波動。一向被視為相對有防震的債券資產,該如何配置才能發揮防禦與進取的雙重目的?富蘭克林建議,佈局債券也要講求分散,因應市場短線風險升高,納入「低波動」、「低相關」及「高度貨幣避險」的債券型基金,包括美國GNMA政府債、伊斯蘭債和加碼日圓的全球政府債券型基金,其中GNMA政府債為這一波聯準會量化寬鬆的購債標的之一,更可望受惠其中,採取「二低一高」的擇債要訣,有「債券三傑」相助,將能提升整體投資組合抗震又兼顧獲利可能。更多相關投資標的可見:https://lihi1.com/T3uFu冷靜是不可少的部位 用「CALM」心法克服市場考驗市場走勢及消息瞬息萬變,惟有冷靜以對、再多想一步,才能理性判斷與決策,值此重要時刻,富蘭克林也提供「CALM」心法,包括「Combination:加強投資組合」、「sAving:持續定期定額投資」、「Long term:長期投資、淡化短線干擾」、「Money:保留適當現金部位,伺機逢低進場」,依此步驟克服心魔、平和應對市場考驗,同時遇市場大幅震盪而對投資策略有所疑慮時,也可先諮詢理財顧問專家的建議,避免追高殺低的憾事發生。本基金之主要投資風險除包含一般股票型基金之投資組合跌價與匯率風險外,與成熟市場相比須承受較高之政治與金融管理風險,而因市值及制度性因素,流動性風險也相對較高,新興市場投資組合波動性普遍高於成熟市場。基金投資均涉及風險且不負任何抵抗投資虧損之擔保。投資風險之詳細資料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公司所提供之資訊,僅供接收人之參考用途。本公司當盡力提供正確之資訊,所載資料均來自或本諸我們相信可靠之來 源,但對其完整性、即時性和正確性不做任何擔保,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受僱人,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人因信賴此等資料而做出或改變投資決策,須自行承擔結果。本境外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基金所應承擔之相關風險及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本公司網站(http://www.Franklin.com.tw)查閱。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