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新冠
共找到
13139
筆 文章
-
-
2020-03-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影/台大研發!30秒快篩無症狀肺炎
2019新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台大醫學院醫材影像研究所林世明、曾文毅與李嗣涔三位教授率師生與時間賽跑研發出30秒篩檢無症狀肺炎病人檢測儀,只要有肺部浸潤與積水程度的病人即使毫無症狀都無所遁形,可望應用在SARS及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篩檢與病程監測使用,若不幸需進行全民篩檢,亦可有效解決核酸檢驗量能負擔過重的問題。
-
2020-03-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研究:各國嚴格抗疫 全球恐仍破180萬人病死
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今天公布的一份研究,即使採取快速、嚴格的措施來阻止席捲全球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大流行,逾180萬人今年內仍可能染疫死亡。但研究人員同時預估,若政府迅速行動,採行嚴格公衛措施,例如篩檢、隔離和廣泛要求保持人際距離等,數千萬條人命可因此得救。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先前的研究曾促使英國政府加強抗疫措施。該學院公布這份最新研究的同時,法新社基於各國資料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所作的統計顯示,全球已有50多萬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其中超過2萬4000人不幸喪命。倫敦帝國學院的模擬計算結果,是根據傳染力和預估死亡率等病毒嚴重性,配合人口與社會因素等當前資料所作成。據研究估計,假設完全沒有干涉作為,放任新冠肺炎四處傳播,今年內幾乎所有地球人都會中鏢,4000萬人將失去性命。這份報告接著關注不同程度的防疫行動,包括自發性保持人際距離,以及某些疫情嚴重國家現正實施的封城措施,並且對全球202個國家的潛在公衛衝擊進行預測。模型估算結果顯示,若能及早實施嚴格防疫限制措施,使死亡率維持在每週每十萬人口0.2人,總計今年將有186萬人染病死亡,將近4億7000萬人感染。但如果較晚才採取相同措施,使死亡率來到每週每十萬人口1.6人,預估死亡人數將大幅增至1045萬人,感染人數也將遽增至24億人。
-
2020-03-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為何台灣口罩顏色多樣? 內行人曝功能網喊「長知識」
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台灣鬧口罩荒,政府為了維持供貨穩定,宣布下令禁止出口,並實施口罩實名制,而民眾領到的口罩樣式、顏色也非常多樣,意外引起話題。對此,有網友好奇詢問「為什麼台灣口罩顏色多樣」,結果問題一出,釣出內行人留言解答,不少網友看完直呼「聰明又貼心的設計」。原PO在PTT發文提及,從國外新聞照片來看,各國的口罩幾乎都是白色的,包含日本、韓國、歐美等,但台灣路上戴口罩會看見粉紅、綠色、藍色或灰色,只要在台灣買口罩幾乎都有顏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台灣人喜歡色彩繽紛嗎?還是有其它原因」。貼文一出,有網友解釋其功能,「有顏色比較好區分正反面」、「因為白色和黑色較難分正反面」、「有顏色方便區分內外」、「因為要撥水層,親水層做區隔,上料架會比較好分辨」。另外也有人表示,「因為在新冠肺炎之前,口罩是滯銷品,沒有人沒事會去戴口罩,這才延伸出顏色市場」、「廠商做有顏色就是要讓你覺得戴口罩很時尚」、「沒發生新冠肺炎之前,口罩也是固定買粉色、紫色、黃色這種少女顏色,色彩繽紛戴上心情就會好,廠商大概是為了時尚和多元,才選擇出這麼多顏色」。
-
2020-03-28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辦公室防護懶人包/無法在家辦公?辦公室防護7招建議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不退,目前許多公司都已啟動分批輪流辦公的方式,即一半人在公司、一半人在家辦公。仍需進公司工作的人,除了在通勤期間要自我保護,進了辦公室也有許多地方需清潔消毒,國民健康署提供「辦公室防護7招建議」,上班族請多注意!辦公室防護7招建議✅量體溫✅搭電梯避免直接摸按鈕✅開窗通風至少3次✅與人保持1公尺以上✅沒事多喝水、勤洗手✅電子簽核取代紙本文件✅75%酒精消毒辦公用品(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
2020-03-2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財經大老外籍媳婦確診吵要吃漢堡 陳時中:醫院非旅館
近日傳出一名財經界大老外籍媳婦,在回台後確診新冠肺炎,在台治療期間,卻傳出在負壓隔離病房,卻因飲食習慣差異,習館吃西食的她吃不慣醫院中式餐點,在病房大鬧要吃漢堡,甚至有醫師為她外出買漢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醫院不是旅館,不會讓鬧事當沒事。陳時中表示,醫院治療應兼顧病人心情,能夠做相信醫護人員都會盡量去完成,但不得妨礙醫院秩序。強調若要求不合理者,將會依據妨害醫院秩序的相關法條「加重處分」,陳時中表示,不會讓住院的病人「鬧事當沒事」。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產業外勞得報檢疫計畫書 延後雇用最高一萬三獎助
為了加強國內防疫,對於新引進產業外勞,勞動部宣布從今天下午四點起,要求所有雇主在申請產業外勞時,必須要填具移工申請入境辦理居家檢疫計畫書,勞動部政務次長劉士豪表示,居家檢疫的地點,業者可以請地方政府事前勘查,必須要符合檢疫場所的規定。指揮中心在17日只是,自從17日4點之後登機入境的移工,應該辦理居家檢疫14天,截至昨天為止,一共有2758名移工,執行居家檢疫。勞動部今參與指揮中心記者會時表示,為了「加強國內防疫」,自今起修正入境移工居家檢疫辦理方式,社福類的居家檢疫,統一入住政府安排的集中檢疫所。至於產業類的居家檢疫場所,仍維持由雇主或仲介公司辦理,但須事先經權責機關實地查核確認後,才可以始得引進移工,而產業類的移工總計有1732人,社福類有1026人,其中9成4是由仲介公司代辦,僅5%由雇主自行辦理。劉士豪表示,居家檢疫實施以來,外界建議包含居家檢疫場所尋覓困難,如何有效落實移工居家檢疫管理等。因此基於國內防疫及人道考量,自今起入境移工。包含社福類(含機構看護工、家庭看護工及家庭幫傭)的居家檢疫,將統一入住政府安排的集中檢疫場所,包含衛生福利部提供400床檢疫場所及勞動部刻正洽仲介公會委託辦理230床,費用應由雇主負擔。不過,集中檢疫場所的床位數有限,明天起社福類雇主引進移工前,應先取得入住集中檢疫場所的證明文件後,始得引進移工。產業類的檢疫場所,仍維持由雇主或仲介公司辦理,並應於申請許可、入國簽證及移工入境辦理接機登錄時,提供「移工入境辦理居家檢疫計畫書」,且經由權責機關實地查核,確認符合一人一室或其他相關規範,以及如何落實門禁管制等機制後,始得引進移工。另為保障返鄉休假移工就業權益,產業類返鄉休假移工將比照社福類移工辦理,統一入住政府安排的集中檢疫場所。因應上述的措施推動,致雇主引進移工時程可能延後,雇主可採取下列配套措施,解決人力需求部分,一為鼓勵雇主以國內承接方式聘僱移工。 二為鼓勵雇主僱用失業勞工,勞動部將提供僱用獎助每人每月九千元至一萬三千元,最長十二個月。家庭有照顧需要者,可撥打長照 1966專線洽詢提供照顧資源。 第三,鼓勵減班休息或暫無移工需求的製造業雇主釋出移工,供所需雇主國內承接,於防疫期間釋出移工名額,未來申請時將同意不予管控名額。
-
2020-03-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我愛家人多深距離就有多遠」 居家檢疫護理師的心聲
台灣好不容易熬過新冠肺炎在亞洲第一波疫情,第二波及第三波疫情從歐洲、美國向台灣席捲而來,三月十九日起,我國下定決心限制外籍人士入境,海外遊子回國需居家檢疫十四天。部立八里療養院護理長賴碧蓮因為參與第二批武漢專機任務,為國家出征也須依規定隔離十四天。賴碧蓮過去參與鑽石公主號與武漢專機任務,因為去過武漢而須要居家檢疫隔離。在這與世隔絕的十四天中,身為醫療專業人士的她坦言,隔離期間真的很悶,非常渴望「陽光」,曾打了1922專線問是否能到自家頂樓曬太陽,結果對方回答「不行」。為了避免被罰一百萬,賴碧蓮只把手跟頭伸出窗外感受太陽。她說,過去居家檢疫兩周,對她而言,並不是賺到假期,而是為保護國人健康而隔離。這些日子把自己當作上班、維持上班作息,「因為擔心每天恢復自然醒,兩周後無法收心工作。」「我愛家人多深,距離就有多遠」賴碧蓮說,家人感情是一輩子,不會因為居家檢疫疏離。這十四天與家人相處上,以不共事為原則,家人在家中,她就在房間活動,不得已需要互動,一定會戴上口罩、單獨使用衛浴設備,且用漂白水消毒環境,以保護家人。賴碧蓮笑者說,過去兩周做了許多以前沒時間整理的事情,每天早晚各作三十分鐘運動以維持體力,也寫下心路歷程。每天兩點準時收看指揮中心記者會直播,也會打電話給閨密、同事。病毒向全世界宣戰,大家一起抗戰,最後勝利一定屬於我們這方。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第二批口罩預購搶手 指揮中心:量絕對夠 希望大家踴躍登記
口罩實名制本月25日已開放第二波網路預購,指揮中心統計,第二波第三日下午一點預購量達到163.3萬人次,早已抵過首波七天的預購並完成付款人數100萬人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第二波預購比第一波踴躍,量絕對夠,希望大家踴躍登記。系統等可能還有須要修改處,但塞車情況已盡量減到最低。
-
2020-03-27 焦點.健康知識+
菌落數是手機的21倍 鍵盤的這個鍵最髒
新冠肺炎全球升溫,各單位加強防疫。東吳大學校園記者和微生物學系一起實測,檢驗手機、鍵盤、手把以及電梯按鍵的細菌量,發現菌落最多的地方是鍵盤上的Enter鍵,數量是手機的21倍。但菌落最多的其實是人的手,有時是鍵盤的好幾倍,呼籲大家勤洗手。東吳大學表示,團隊成員用棉花棒隨機採樣東吳大學的電梯按鈕、電腦教室的鍵盤、教室手把、和同學的手機,接著用試管震盪器,把棉花棒上的細菌抖進生理食鹽水裡,塗抹在洋菜培養基上,最後再放進37度的培養箱。四天後,培養皿上冒出一個個的菌落,藏菌最多的是鍵盤上的 Enter鍵,一共出現了42個菌落。手機和門把各出現2個菌落,最乾淨的是電梯鍵,推測因為疫情蔓延,學校兩小時消毒一次,並在電梯上黏上防護膜,導致電梯按鈕菌落數偏低。七位受試者為了解什麼材料最能消毒手部,分別用清水、濃度75%的酒精和用肥皂,進行洗手前後的比對,發現如果只用清水洗,菌落數幾乎一樣,效果跟沒洗差不多。殺菌效果最好的是75%的酒精,而且酒精可以破壞這次新冠肺炎病毒的結構。肥皂的效果次強,但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主任李重義說,雖然酒精的殺菌力最強,使用頻率太高可能傷手,按照政府宣導的洗手步驟「內外夾弓大立腕」,用肥皂洗手,就能除去近九成的菌數。
-
2020-03-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張上淳4張圖表解析 台灣235名確診病例樣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6日)公布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分析報告,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就台灣235名確診病人解析,男女分布為女略多於男,年齡分布介於4至88歲間,中位數為32歲,高危險群約占12%。性別女133,男102。年齡分布年齡4至88歲,中位數為32歲,高危險群(65歲)約占12%。病例來源232例中,38例本土個案(16%)及194例境外移入,美國境外移入最多41人,占21%、英國32人,占16%,其次是法國19人,占10%、土耳其16人,占8%,和西班牙14人,占7%。嚴重程度依照WHO嚴重度分類,無併發症輕症個案最多有173例(73.6%),其中11人無症狀,輕度肺炎有48例(20.4%),嚴重肺炎則有14例(6%),其中七位使用呼吸器。病例現況28位出院,205人住院中,2位死亡。發病到第一套檢體轉陰為3到49天,中位數19.5天,到第二套或第三套檢體轉陰則是8到53天。但等候期中大部分病人狀況良好,有些人也完全沒有症狀。
-
2020-03-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疫情讓人心慌慌 醫生教你用五步驟安頓身心
【編者按】這幾個月來世界各地籠罩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下,台灣因為地理位置,更是飽受驚惶。非常感謝政府及時成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各種防疫與安定人心的措施使社會大眾受益匪淺。醫病平台本週也以這主題邀請三位醫師寫出他們的看法:一位剛退休的資深醫師回憶2003年台灣經歷SARS的洗練,並對目前如火如荼的疫情寫出他的看法;一位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目前美國的疫情以及社會大眾的反應;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分享「疫情中的身心安頓之道」。我們更期待可以接到更多的社會大眾與我們分享他們心得。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在各國蔓延開來,世界各地的人們陷入恐慌,台灣也不例外。社會上瀰漫著一股焦慮,不安的情緒跟著不斷增加的案例數也在上升。雖然是在癌症醫院工作,門診大多數是癌症病人,可是擔心害怕的情緒是一樣的。有位晚期癌症的病人面對我的探詢,他的回答讓我愣了一下:「我寧願死於癌症,也不要不明不白的死於武漢肺炎!」是啊!武漢肺炎雖然致死率不如SARS高,但是對大眾來說比SARS可怕的就是這種「不明不白」、這樣「未知」的恐懼。我通常建議明顯焦慮的病人,不要一直看相關的訊息,現在各式各樣的媒體、社群網站十分發達,雖然可以立即的收到即時的資訊,可是也充斥著渲染、誇大、甚至是錯誤的訊息。過度的接收爆量的資訊,只會讓自己更加惶惶不安。此外,除了做好個人防疫措施之外,我也建議大家要盡量保持促進健康的活動。例如大多數病人在罹癌後,會注意要健康飲食以及勤做運動來增強身心健康,在疫情仍在流行期間,應該要持續這些好習慣。再來也希望大家在緊張擔憂的同時,要做一些讓自己可以放鬆、愉快的活動,不管是閱讀、聆聽音樂等等都可以。台灣自921地震以後,走過SARS、風災、水災等重大災難。精神醫學界從歷次整體社會的重大創傷中,從國外學習以及自本土經驗中成長,整理出重大災害與創傷後的安定心理的原則。在此引用台灣臨床心理學會依循2007年Steven Hobfoll等國際災難創傷專家的建議,採取「安、靜、能、繫、望」五步驟來安頓身心。參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與台灣精神醫學會的說明如下:1.安 (safety):促進安全。戴口罩、勤洗手,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並避免過度接觸引發不適的資訊與畫面。2.靜 (calming):從事促進穩定情緒的活動。如聽平靜的音樂、泡熱水澡或舒緩緊張的運動等。3.能 (efficacy):從事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和能力的事情。清潔環境、做運動、寫下心得與日記,規律作息,找回自我控制感。4.繫 (connectedness):促進聯繫。可利用網路與電子媒體的方便,維持與外界的溝通。讓自己不孤單,並得到紓解與支持。5.望 (instilling hope):灌注希望。了解並接受自己的反應與經驗,不要只注意負面的報導,也能看到正向的資訊。自我勉勵打氣,保持希望。希望全世界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的疫情,把損害減到最低,更希望大家謹慎小心,做好防護,而同時心情上也保持希望,不被疫情打倒。
-
2020-03-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分析:美國疫情6月前難趨緩 未來4月恐奪逾8萬命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資料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接下來4個月恐會在美國奪去逾8萬1000人生命,且6月前疫情恐難消退。路透社報導,全美住院病患人數預估將在4月第2週飆上顛峰,部分州的時間點可能會略遲。根據這項分析報告,7月底仍可能還有人會死於新冠肺炎,不過死亡人數最晚6月會低於一天10人的流行疫情標準。這項運用政府、醫院和其他來源資料的分析預測,美國新冠肺炎病故人數範圍甚廣,從最少約3萬8000人到最多約16萬2000人。領導這項研究的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主任莫瑞(Christopher Murray)表示,造成數字出現如此大差距的原因,部分是由於病毒在不同地區傳播速率迥異,專家仍在想辦法解釋原因。莫瑞說,這代表擴大社交距離措施實施的時間可能需要比原先預估的還長,不過若美國能對病人實施更有效率的篩檢和隔離檢疫措施,那麼最終也許可以放寬相關限制。這項分析也凸顯醫院將面臨的沉重負擔。疫情顛峰期間,患者人數可能比可用病床數量多6萬4000,且需要使用約2萬台呼吸器。紐約市等疫情重災區的呼吸器已經逐漸出現短缺。莫瑞表示,病毒在加州擴散速度趨緩,代表病患人數高峰點可能落在4月底,加州的擴大社交距離措施將有必要延長實施。他還說,路易斯安那州和喬治亞州預估將出現高傳染率,可能對當地醫療系統形成特別沉重的負擔。這項分析是在假設人人都有密切遵守聯邦、各州與地方政府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做出。莫瑞在聲明中表示:「民眾如果愈來愈沒遵守保持社交距離措施或其他預防措施,大流行疫情趨勢將出現變化,而且是嚴重惡化。」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資料,目前美國累計確診病例8萬5505例,1290人死亡。
-
2020-03-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國防疫專家看美疫情:未來10至14天是關鍵
美國感染武漢肺炎的確診病例超越中國居全球之首。中國防疫專家張文宏說,估計美國疫情的鋒值最快10到14天出現,若是鋒值在4週出現,美國確診病例數將驟增,恐怕醫療資源會短缺。根據中國媒體財新網26日的報導,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以視訊向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分析美國疫情指出,沒有到高峰,就談不上拐點,高峰何時出現,取決於美國如何因應疫情。他說,美國的醫療儲備很充分,醫療設施緊急生產能力也非常好,峰值一定會到,但很難說是在兩週還是4週。張文宏表示,峰值最快10天到14天出現,慢一點也可能4個星期。兩週之內出現峰值,逐步下降,防控就會向良性發展,如果是4週才出現峰值,美國的病例數還會指數級上升,到時恐怕就會出現醫療資源短缺。美國境內部分地區像是紐約州確診病例驟增速度驚人,州長古莫(Andrew Cuomo)表示,紐約州確診病例增加速度有如「子彈列車」,張文宏指出,這是因為錯過早期遏止病例攀升的最佳防控時機。他說,美國東部出現社區傳播,只能採取居家隔離,延緩社交,到底能否奏效,要看防疫政策執行是否貫徹,若政策能落實,原則上,10天到14天,新增病例會降低,「傳染病禁不起隔離,只要充分隔離,就可以限制傳播」。至於美國年輕人感染率偏高的原因,張文宏指出,中國的流行病調查揭示,感染的風險主要是密切接觸者,而對於美國年輕人來說,大量的社交活動就是最大風險,「而且普遍不戴口罩」,英國也是,晚上酒吧密密麻麻,播散風險極大。他說,美國的醫療條件和衛生專業人員的素質,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有點慌亂,並建議在美華人、留學生等,要對美國的整個衛生體系有信心,峰值一定會到來,在到來之前,大家就是宅在家裡。
-
2020-03-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日本入境管制搞烏龍!時差算錯 首日逾90人直接入境
日本政府26日起對從美國入境人士強化管制措施,籲請在指定場所待命14天及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不過,首日上路就因為時差計算出錯,發生逾90人檢疫疏漏。因應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日本政府繼籲請從中國、韓國及歐洲等地入境人士待命2週後,這項措施從26日起到4月底擴及從美國入境人士。不過,日本新聞網(NNN)報導,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昨天上路的擴大管制措施,卻發生從美國入境的逾90人檢疫疏漏。昨天下午一架從美國芝加哥飛抵日本成田機場的全日空航班,機上搭載76名旅客及16名機組員,只接受一般檢疫就直接入境。檢疫疏漏原因是時差計算出錯,成田機場檢疫所將針對搭機名單,重新籲請這些人在自宅或旅館等地待命14天,並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日本「讀賣新聞」報導,這項措施是針對日本時間26日零時後起飛航班乘客作為對象。厚生勞動省等單位表示,因為成田機場檢疫所檢疫官在計算時差時出錯,雖然檢疫時有對機上乘客及機組員測量體溫,但沒有籲請待命14天、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及發給健康調查問卷。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三總新冠快篩試劑拼上市 加速檢驗時間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快速攀升,目前的檢驗方式以「RT-PCR」為主,但檢驗時間需4小時,三總院長蔡建松昨日表示,該院將開發新冠肺炎的快篩試劑,以及抗體新藥。而快篩試劑標的敏感度高,15到20分鐘就能初篩體內是否有病毒,後續再搭配RT-PCR使用,將力拚在此次疫情內上市。蔡建松表示,現行快篩試劑大多是針對病毒最外層的蛋白質分子逐一測試,不過,外層的蛋白質分子很容易因為病毒突變而有所變化,以新冠病毒為例,外層的蛋白質分子,有S蛋白、M蛋白、E蛋白等,可能在病毒突變後,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可能顛覆過去的認知。如何確定新冠病毒的變化,以及抗體有多少種類,將成為研發快篩試劑的決勝點。目前已知新冠病毒外層的S蛋白,會與人體內的ACE2蛋白結合,以達到入侵人體的效果,因此設定的快篩標的為S蛋白,與中研院的標的核酸N蛋白不同。預估快篩的速度可以達到15到20分鐘內顯示結果,若再能找出阻斷S蛋白與ACE2蛋白結合的方式,就能研發出新冠肺炎的新藥。蔡建松表示,現階段能夠執行RT-PCR檢驗的醫療院所有限,主要是RT-PCR需搭配高階實驗室,若快篩試劑能夠力拚在近期上市,就能將快篩下放到診所或是其他沒有高階實驗室的醫院,做初步篩檢後,如有異樣,再轉診至大醫院,做RT-PCR檢驗,不但能減少大醫院檢驗的量能,也能舒緩第一線防疫工作的壓力。目前三總實驗室積極執行快篩試劑以及新冠肺炎新藥的臨床檢測與動物試驗,一旦確認效果,希望能夠力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內上市。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車站、機場、高速公路服務區 下月起發燒可拒載、禁入
郵局也含規範內 5月起全面量體溫 交通部昨深夜發新聞稿說,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同意,各主要交通場站,包括鐵公路車站、機場、高速公路服務區、郵局營業處所,自四月一日起量測體溫,五月一日起全面實施。連續量測兩次額溫均達卅七點五度,或第二次量測耳溫達卅八者,將勸導其返家休息及就醫,並依傳染病防治法第卅七條第一項第五款及第三項規定,不得搭乘大眾運輸或進入服務區、營業處所等人潮聚集空間。也就是說,依法可拒載。新冠肺炎疫情早已升溫,但台鐵量測體溫措施遲未上路,昨稍早則遭立委質疑將成防疫破口,尤其清明連假恐成風險高峰。台鐵昨白天為此發新聞稿表示「防疫不誤點」,指因車站數量多,體溫量測設備不易採購,須分階段實施。但台灣高鐵從四月六日起,就會全面實施旅客體溫測量。全台有二四一個車站的台鐵第一階段量測體溫四月開始,僅卅四站先開始量體溫;且四十七個無人招呼站沒站務員可量體溫,還要招募「防疫天使」,預計四月卅日前才能全線推動,遭外界質疑真的沒「誤點」?台鐵局副局長杜微解釋,四月才逐步啟動體溫量測,主因是一月底才開始買防疫器材,包含紅外線顯像儀與額溫槍,都要這陣子到月底才會陸續到貨,會加快建置期程。台鐵局運務處長張錦松也說,卅四站已涵蓋七成旅客。運處務表示,因應接下來逾兩百個車站的需求,預定招募二三四名防疫天使,協助包括四十七個無人招呼站的量測工作。但台鐵也預估這四十七站因地屬偏僻,招募人手較不易。台鐵強調,無人招呼站旅運量不到百分之一。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機捷直達車 部分時段將減為30分鐘1班
機捷載客量腰斬 預計4/6起離峰時段減班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軌道運輸。國門出入境人數跌破萬人,衝擊機場捷運旅客數,桃園捷運公司估計整體載客量降五成,其中直達車更降達六至八成,決定減班;台灣高鐵公司原本因去年旅運量新高,宣布今年三月起對全體員工加薪百分之三點四二,未料如今運量受疫情影響,高鐵公司前天對內公告暫緩調薪。桃捷說,機捷直達車平日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晚上七點至十點的離峰時段,以及假日全天,調整為每卅分鐘一班車;為不影響通勤族權益,普通車仍維持十五分鐘一班,預計四月六日至六月十四日實施。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機捷乘客減半,主要是機場旅客減少,因此決定減少直達車次,另機場巴士等對外交通也相對減班,會視疫情彈性調整。高鐵暫緩加薪卻發股利 立委認為不合理至於因疫情衝擊調減班次的高鐵公司,暫緩調薪也引發爭議。立委鍾佳濱昨說,「面臨寒冬,董事會還大方派發股利」,決定發放六十九億元高額股利,另一方面卻暫緩原拍板的調薪計畫,不合理,要求作為高鐵公司最大股東的交通部表態。高鐵企業工會表示,員工調薪「南柯一夢」,白紙黑字終究落空。工會說,理解公司為控制營運成本暫緩調薪,但節流不應只會訴求基層員工要共體時艱,用輿論道德壓力框住員工薪資成長,卻不去盤點公司在營運、維修及行銷等沒效益的開支,更遑論檢討高層薪資。台灣高鐵說,二○一五年起已四度辦理員工調薪,疫情爆發之初,即要求各部門立即研擬業務持續計畫及有效的開源節流措施,並非無盤點公司營運開支。會待疫情趨緩、營收回穩時再行評估辦理調薪,並非取消調薪,而是延後辦理。交通部鐵道局主秘饒國政說,股利部分相信會按照現況分析處理。交通部路政司科長王昭明說,高鐵如果要發股利,還要到股東常會確認,建議高鐵主管應針對社會觀感通盤考量,目前還未收到分析報告。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睡覺前,起床後 4習慣找回一天節奏
疫情影響,不少人開始輪值AB班,居家工作的日子,顯得更自由、但有時也容易迷失工作與生活的界線。不是每個人都是晨型人,但透過四個小方法、掌握起床前後的半小時或一小時,將讓你重新找回生活與工作的完美平衡。1.睡前打掃。睡覺前,花上半小時打掃起居環境,無論床頭、工作桌、餐桌或客廳,打掃完後再沖個澡,第二天醒來,又是一個有秩序、整潔的開始,這不是很令人振奮嗎?2.預先排程。睡覺前,花上半小時,擬定第二天的重要生活節奏與排程吧。多數人都會賴床,預先整理好第二天的順序,將能節省你起床後的意志力,在睡眠前把大腦淨空,才能讓腦力真正進入深層休息。3.手機緩一緩。起床後,第一個小時請試著強制自己不要碰觸手機。把社群軟體、電子郵件都放得再後面一些,把心靈仔細思考,甚至把全新的一天留給自己或家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4.黃金一小時。起床後,開始工作的第一個小時,請留給最重要、最需要完成的事務。基於80/20法則,一天之中重要的事情都在開頭時完成之後,有餘裕、自然能開始相對輕鬆的一日。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交通部防疫硬起來!4月起體溫過高禁搭台鐵高鐵 不准去郵局
交通部今天晚間指出,包括鐵公路車站、機場、高速公路服務區、郵局營業處所4月1日起量測體溫,5月1日起全面實施,連續量測2次額溫均達37.5°C,或第二次量測耳溫達38°C者,將勸導民眾返家休息及就醫,並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不得搭乘大眾運輸,或進入服務區、營業處所等人潮聚集空間。也就是高鐵、台鐵可拒載,也不能到郵局。交通部長林佳龍日前聽取交通部相關單位清明假期防疫及疏運計畫報告,做成多項指示,除鼓勵民眾在連假期間搭乘大眾運輸儘可能戴口罩,並要求各主要交通場站,包括鐵公路車站、機場、高速公路服務區、郵局營業處所4月1日起量測體溫,5月1日起全面實施。交通部說,連續量測2次額溫均達37.5°C,或第二次量測耳溫達38°C者,將勸導返家休息及就醫,並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5款及第3項規定,不得搭乘大眾運輸,或進入服務區、營業處所等人潮聚集空間。相關防疫措施已於今(26)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第18次會議提案獲指揮官同意實施,將如期落實執行。陸運方面,高鐵於清明疏運期間實施全車對號座,各車站消毒頻率由現行每4小時一次提升為每2小時一次,台北、桃園、台中、台南及左營站等5個高鐵主要車站,以及台鐵基隆等22個大型車站將在清明連假前完成紅外線體溫測溫儀的裝設,台鐵局完成84名防疫天使的招募,協助旅客體溫量測作業,高速公路各服務區服務大廳也將自4月1日起全面量測體溫。觀光部分,將於各遊樂園區入口及相關服務空間量測旅客額溫,封閉活動空間則暫時關停用,或請遊客配戴口罩並配合人數管控始得進入。空運部分,全國各機場4月1日起實施國內、國際航線均於旅客進入安檢線前量測體溫,桃園機場部分並將於第一、二航廈入口處即以紅外線測溫儀量測進入航廈人員之體溫,如有體溫過高情形,將透過衛生單位協處,並拒絕旅客登機。
-
2020-03-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禁足令、歧視 台人嘆旅居紐西蘭30年來最悶日子
疫情讓全球經濟陷入泥沼,離台灣9千公里外的紐西蘭,26日凌晨起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禁足令」讓民間消費力大減,百業哀號。旅居紐西蘭30年、經營旅遊車業的葉姓男子說,這是紐國經濟空前危機,等疫情過後,經濟重建恐還有漫漫長路要走,挑戰不亞於對抗病毒。紐西蘭人口約480萬,到26日止,當地確診人數283例,無人死亡。紐西蘭上周進入緊急警報第三級,當地時間25日傍晚,全國民眾手機鈴聲大作,宣布自26日凌晨零時全面封鎖,非必要設施、學校、辦公場所等一律關閉,為期一個月。葉男說,緊急命令發布後,路上幾乎不見人車,警察、軍人上街巡邏會要求說明出門原因,若無正當性不會放行。有人說「我要去超市」,警察跟著他到超市。葉男說,若無視禁令且規勸不聽,會被罰5千元紐幣(約台幣9萬元),甚至遭囚禁處分。人民對疫情的恐慌,也隱隱包含了種族歧視。一名歐洲裔男子排隊上公廁時,對身旁亞裔臉孔男子比中指,表露「華人就是疾病帶原者」的歧視眼光,相當無理。72歲葉姓男子在紐西蘭奧克蘭經營旅遊車業,以華人為主力客層,今年元月大陸、台灣相繼陷入疫情風暴,赴紐西蘭旅遊人數雪崩式下滑。葉男說,2月只做到一筆台灣客人生意,3月目前掛零,生意降到谷底,旗下司機周休七日。葉男的兒子在當地美商公司服務,採在家工作,媳婦是幼教老師,教育機構關閉,也成了無薪假一族。旅遊業、服務業是紐西蘭經濟命脈,葉姓男子說,當地飯店、餐廳、旅行業市場一片低迷,裁員、熄燈、放無薪假消息不斷,失業人口攀升,許多人生計無著。他說,許多人無力負擔高額租金,官方正在研擬紓困方案,包括房客有權利暫停3個月不繳租金,房東不得趕走房客;攤還銀行貸款可緩6個月,但利息要照付。目前尚未底定,細節仍待研究。「住紐西蘭30年來最悶的日子!」葉姓男子說,疫情終將過去,只是這場淘汰賽太慘烈,他目前是苦撐待變,也寄望紐西蘭政府能提供紓困。
-
2020-03-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返台居家檢疫卻被要求搬走 留學生:這是霸凌返國的人
鄭姓留學生19日從西班牙返台,因台北住處沒有空間可居家檢疫,他就到台南奶奶的住處接受居家檢疫,未料大樓管理員打電話向他說「現在大家都對你們很反感」,並請他搬出去,他氣得拍影片說「我們在外國因疫情被歧視,回台灣為何還要被唾棄?」,呼籲大家理性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鄭姓留學生說,他1月去西班牙,因疫情關係提早於3月19日返台,他搭飛機時沒去上廁所,全程11個小時都戴口罩,沒吃東西,在機場有做唾液檢疫,驗出呈陰性。回台後,因台北住處沒有空間能讓他居家檢疫,剛好奶奶在台南的住處有空間,他就到台南居家檢疫。他說,每天訂餐都是請外送人員放到家門口,待對方下樓後,他才會開門伸手拿餐,且一直戴著口罩;管理員不僅要求他不准倒垃圾,還希望他能搬走,「不管我做多少保護,他們就覺得我一定會有病毒,我沒跟人接觸是要怎麼傳染?」鄭姓學生說,他完全配合居家檢疫規定,目前身體沒有任何症狀,雖然不能保證他沒有得病,但要如何保證其他大樓的人不會攜帶病毒回來?這樣的行為是在霸凌返國的人。「新冠肺炎是我們的錯嗎?」他氣憤地說,他是在疫情爆發前就出國,很多人都是為了留學、工作,「我們是受害者,在外國因疫情被歧視,現在回到台灣為何還要被唾棄,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這問題」。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因應新冠肺炎衝擊 航空公司暫時「半封存」飛機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第二波全球大流行影響,各國紛紛採取「鎖國」政策因應,台灣不只禁止外人入境,也禁止來台轉機,造成桃園機場連續三天入出境人數都不到五千人次,昨天更是降到接近四千人次,又創下新低,航空公司為了因應目前的困境,將一段時間內不使用的飛機以「半封存」處理,桃園機場也出現難得一見為飛機穿上「鞋套」的畫面。根據移民署統計,桃園機場昨天(25日)入出境人數只剩下約4100人次,全國也只剩下約4400人次,由於運量大幅減少,航空公司為了節省維修經費,通常飛機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使用,航空公司會將飛機「封存」,並找尋適合的場域、儲放不使用的飛機。但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知何時才會結束,航空公司採用「半封存」的方式,只將引擎及輪胎包起來,也讓飛機出現穿「鞋套」的情景。除此之外,由於現在貨運多、客運少,航空公司也討論要將客機改成貨機,解決現在貨機不敷使用,但是客機卻要半封存的窘境,也能先為公司帶來現金收入。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第二波預購超踴躍 兩天人數就抵過首波七天
口罩實名制本月25日已開放第二波網路預購,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署統計,第二波首兩日預購量達到129萬9345人,兩天就抵過首波七天的預購並完成付款人數(100萬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第二波預購比第一波踴躍,量絕對夠,希望大家踴躍登記。健保署統計,第二波首日共有90萬4261人預購,次日截至晚間八點為止已有39萬5084人預購,合計將近130萬,兩天就抵過首波七天的預購量。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仁祥日前表示,第二波口罩一樣準備233萬人份,約700萬片,上一波沒預購完的口罩也可沿用至第二波,數量充足。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第一波網購口罩餘約400萬片,此次又準備700萬片,估計超過1000萬片可買。上回流程繁瑣、塞車當機被罵翻,健保署和負責的關貿公司,雙方各自執行浩大資訊工程,逐一找出所有可能卡住的點,並且一一擊破。第二波上路前夕雙方戰戰兢兢測試到半夜,健保署資訊組科長張齡芝表示,第二波預購完全不塞車,上次已完成身份認證的民眾,這次只要10幾、20秒就可以搞定。國內口罩產量穩定,外界也關切海外留學生無口罩,親人可否寄送?陳時中表示,國內產量充足時,將研議同步照顧海外國人,這個方向不會改變。原則上要先滿足國內需求,生產量越趨穩定,海外購買可能性提高,但現在困難在於運費、運輸等技術面。陳時中說,現在國內是七天三片,但一次寄三片很不划算,但若寄國外可更多片,則有違公平性。
-
2020-03-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 香港專家:患者發病首週唾液最毒
香港大學等機構研究指出,新冠肺炎患者的唾液病毒載量在症狀出現後第一週最高,之後隨著時間而下降。這可解釋疫情快速傳播的特性。這篇23日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的研究指出,雖然患者抗病毒表面和內部蛋白的抗體已經形成,但1/3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冠肺炎)感染者口咽後(深喉)唾液樣本,在20天或更長時間內仍能檢測到病毒RNA。研究說,年紀愈長的患者病毒峰值載量愈高,而血清抗體水準則與臨床嚴重程度無關。大多數患者在症狀出現後第10天或10天後,出現抗體反應。作者認為,這項發現強調對高風險個體嚴格控制感染,以及早期使用有效抗病毒藥物的重要性。澎湃新聞昨天報導,新加坡研究人員先前也有類似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發病初期症狀雖然輕微,但體內病毒量卻是最多的階段,隨著症狀發展,病毒量逐漸減少,這意味患者體內病毒量與症狀嚴重度未呈正比。這項最新研究是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控制系等機構共同完成,責任作者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控制系袁國勇博士。作者還指出,新冠(武漢)病毒載量與流感病毒載量相似,都在症狀發作前後達到高峰;而SARS冠狀和MERS冠狀病毒的病毒載量則分別在症狀發作後10天左右以及第2週才達高峰。作者認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症狀出現時病毒載量高,顯示病毒易於傳播,即使患者的症狀相對較輕。這項發現可以解釋在社區和衛生保健環境中,出現的有效人際傳播。今年1月22日至2月12日期間,研究人員在香港的兩家醫院篩選了30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23人納入這項研究。患者的中位年齡為62歲,年齡跨度在37至75歲之間,包括13名男性和10名女性。其中10例屬嚴重病例,都需要補充氧氣,13例為輕症。23名患者中有11人有慢性病,包括6例高血壓和4例糖尿病,重症患者中更常見慢性病。5名送入加護病房患者中,3人需插管,2人不治。
-
2020-03-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風濕老藥羥氯奎寧加速排毒引發搶藥隱憂 指揮中心:將介入藥品分配
近來有國際研究證實風濕免疫老藥羥氯奎寧有助縮短新冠肺炎病程、加速病毒排出體外,國際間高度關切,衍生搶藥、缺藥、管制出口等消息,台灣民眾亦擔憂國內藥品供應情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國內可製造,政府將參與藥品之內外銷分配,不擔心匱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羥氯奎寧是風濕免疫科常用藥物,因為新冠肺炎病人目前沒有其他藥物可以選擇,目前建議臨床醫師得必要時使用,但要清楚告知風險、徵得患者同意後使用。目前已將此藥列入新冠病毒感染臨床處至暫行指引第五版,給藥方式和劑量與其他國家大同小異,基於安全,目前僅建議低劑量,已有部分醫師嘗試應用於病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風濕免疫科長期使用這款藥物,國內有製造,國內也有原料藥廠,目前不擔心匱乏,亦不受國外藥廠出口與否影響,指揮中心已在掌控中。藥商有責任保留台灣所需要藥品量,先確保台灣的量夠用,之後才考慮出口。陳時中呼籲藥局也不急著搶藥,未來更確定其療效後,政府會管制整體供應鏈,因已與藥廠討論過,在不傷害商業利益的前提下,政府將參與藥品分配。
-
2020-03-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擦身而過就中鏢!42歲患者談新冠肺炎:一度感覺快死
「我只是給在醫院上班的老婆送束花。」42歲、向來身體健康的亞裔貝恩(Michael Bane),未料送這束花,竟把自己送上新型冠狀病毒的虎口;在毫無防備下,他在醫院與一位後來成為新冠肺炎確診者錯身而過。這病與感冒天壤之別3日→給在醫院工作的妻送花 遇到患者就這樣短短幾秒,具恩成為大芝加哥區逾千確診者之一;具恩目前在羅許醫院(Rush Hospital)接受救治,24日晚間因呼吸困難而戴上供氧器,病情未見無好轉;本報記者聯繫貝恩的妻子伊札(Itza Davila-Bane),獲得授權報導貝恩的染病過程。「我一次可做13個伏地挺身,接著慢跑6、7哩都無問題。」在芝加哥一家法律事務所擔任客戶關係副總裁的貝恩,在感染新冠病毒前身體健康;但從3月3日感染後,迄今仍躺在病床上的他有氣無力地說,「有人說這個病毒只是一種感冒,事實上有天壤之別。」貝恩描述,3月3日他到醫院接受例行檢查,想給在醫院工作的妻子驚喜,便買了一束花,到她辦公室途中,遇到一名在院內等待檢測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該患者後來確診),他得知後很快把花放下就離去。他說,第一次出現症狀是在3月12日喝酸辣湯時開始流鼻涕,當時以為食物太辣而引起,並不以為意;14日開始喉嚨痛,向來身體健康良好的貝恩覺得,應該是晚上沒開加濕器,空氣太乾所致。由於有點咳嗽,貝恩想到是否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他依照網路建議,試著停止呼吸10秒並無困難,因此沒放心上。輕症時不以為意16日→高燒到40.2度 呼吸愈來愈困難3月15日咳嗽加劇,喉嚨也越來越痛,「我逐漸懷疑自己感染病毒了」;貝恩隨後與妻子討論分析是否曾接觸過確診者,才發現3日到醫院曾遇到的人應該就是感染原;該患者因為首次檢測出現錯誤,在醫院等待重新檢測時走來走去,後來確診,但貝恩的妻子並沒有出現病徵。當晚貝恩病情加重,開始發燒且無法入睡,清晨急忙打電話給醫師要求檢測,醫師判定他接觸過確診者,協助安排17日到醫院檢測,貝恩發燒情況持續,身體也逐漸虛弱,「我感覺呼吸越來越困難。」16日晚間他高燒到攝氏40.2度,吃了好幾種藥皆無太大功用後,他加倍服用退燒藥,卻造成腹瀉,一夜難眠到17日一早,趕緊開車到醫院受測。醫生告訴他,「一到五天會有結果。」痛哭可能孤獨死去19日→全身可怕疼痛 拿水喝都困難18日傍晚,貝恩出現嚴重咳嗽,他的妻子叫他趕緊到醫院,但貝恩想等到接到檢測結果再說;19日起床他感到非常冷,且全身可怕的疼痛,連拿水來喝都有困難。「我就像一個耗盡精力的重量級拳擊選手,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挨打。」一度感覺接近死亡的貝恩說,此刻他想到義大利成百上千孤獨死去的患者,然後開始無法克制地放聲痛哭。20日體溫雖然有降低,但發燒持續,21日他的呼吸更困難了,這時他已三天未進食,因為只要一進食就覺得惡心;妻子此時大聲喝斥他要他去醫院,並發了一個39歲患者等死的過程給他,「我認輸了,決定去急診室。」抵達醫院準備接受治療時,貝恩終於接到伊利諾州衛生廳通知他確診。「當時我的感覺是,謝天謝地,我在醫院了。」貝恩21日入院隔離治療到25日,病情未好轉;24日晚間不得不戴上供氧器維持正常呼吸,儘管如此,他不斷告訴自己,「一定要康復,很想跟妻子、孩子重聚。」「這是種殘忍的疾病,我毫不懷疑人們會因此喪命。」貝恩說,這一切都太可怕、太殘酷了,「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但希望大家一定要認真看待疫情,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必須待在家裡,盡你所能保護你關心的人。」
-
2020-03-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名醫建議入境直送防疫旅館 陳時中籲:勿對立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台灣至今未爆發社區大規模傳播,是否能持續守住,醫界都很關切。台大醫院婦產科名醫施景中於臉書公開表示,目前居家檢疫的人達4萬人,只要少數幾個人沒遵守規定,防疫可能出現大缺口,他建議指揮中心要開始考慮更嚴格措施,包括強制返國者要先住進防疫旅館。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除非居家檢疫無法做好,才會考慮提供其他更好選擇,呼籲社會不要用對立的觀點看待居家檢疫。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居家檢疫或從國外回來,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的可能性,希望民眾之間不要互相對立,「不能假設他回來就一定會亂跑,沒必要強迫他一定要被集中起來」,但對於居家檢疫或隔離還違規趴趴走的,這些都會被處分。陳時中表示,現已跟交通部研議設立檢疫旅館或類似的安心處所,以幫助防疫更好,如果發現居家檢疫無法做到很好,才會考慮是否可以提供其他選擇。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表示,正在計劃增設防疫旅館,包括六都和三個離島,提供地方政府三百萬經費進行規劃行銷、環境清消、員工訓練等。至於檢疫旅館的入住限制等相關細部條件,祁文中表示,通常是居家檢疫或隔離當事人,如果沒有家可以住,才會安排到檢疫旅館。目前還在討論是否進一步開放家裡不適合住的人來住,有些人福單不起旅館住宿費,可能需要政府幫忙,這部分也需要再研議。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口罩實名制2.0取貨 唐鳳實測:只用了不到1分鐘
口罩實名制2.0網路預購首波今上午起取貨,繼行政院長蘇貞昌視察超商取貨流程後,政務委員唐鳳今也實測取貨速度後指出,自己只用了不到1分鐘,而還沒取貨的朋友也不用著急,取貨時間至4月1日為止,只要在期間內到預購時指定的超商,都可以順利取貨。唐鳳也順道宣傳,口罩實名制2.0第二輪預購已自昨天起跑,建議需要的朋友請在3月27日晚上8點之前,比照第一輪試辦,透過「eMask口罩預購系統」網站,或「健保快易通」手機應用程式進行預購。唐鳳也說,再一次感謝「口罩實名制2.0」辛苦的技術團隊和公務同仁,大家都是最優秀的「口罩國家隊」。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神隱五日終回歸 張上淳「不談個人事情」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么兒請假赴美風波後,連日未出席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今天終於再度出現,被問及心情,張上淳表示「不談個人事情」。張上淳表示,謝謝很多人對我的鼓勵,這邊不談個人事情。指揮官陳時中則馬上補充,「有轉達記者都很想念你」。另外針對有立委希望換指揮官的言論,陳時中也表示,「個人問題不談」,希望在這個職位就做好自己的本分。張上淳的醫師兒子被爆料在3月4日出國看NBA,另一兒子雖然因疫情取消出國行程,但在私人臉書上痛罵禁止出國的命令牴觸《憲法》的言論也備受討論,讓張上淳因此受牽連,更有「下台負責」的言論出現。而自從「淳兒風波」後,張上淳從21日至25日連續五天未出現在指揮中心記者會,讓人不禁猜測是否已離開防疫團隊。日前陳時中便強調,張上淳沒有離開,也不會離開的團隊,並會代大家轉告「很想念他」。今天張上淳則出現,並為民眾解惑有關新冠肺炎的相關症狀表現以及臨床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