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搔癢
共找到
494
筆 文章
-
-
2024-11-18 焦點.元氣新聞
女子胸悶以為胃食道逆流 內視鏡一照驚見「食道長滿白斑」醫曝黴菌生長時機
台灣氣侯潮濕,環境也經常看到發霉的情況。但是如果黴菌跑到人體內去生長,那可就相當嚇人了。日本關東有名女子因為胸悶而就醫,經檢查後發現竟然是食道被黴菌入侵。胸悶竟是食道發霉,兇手是「它」根據日媒報導,該名女子經常感覺胸口悶悶的,而且一直沒有好轉,原本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又發作,去腸胃消化科問診後,醫生決定進行內視鏡檢查,沒想到在女子的食道內照出有黴菌生長。所幸經過藥物治療後,女子已經恢復健康,胸悶不適的症狀也跟著消失。問診的姫野友美醫師表示,在該名女子的案例中,食道中出現的黴菌屬於「念珠菌」,在身體健康是這種細菌對人體無害,但當疲勞或是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時,就會在皮膚、口腔、消化系統和泌尿道等處繁殖並發炎,造成伺機性感染。「念珠菌食道炎」屬於表層黏膜感染,但若是擴散到身體深層組織,引起血液、腹腔、腦膜的侵入性感染,嚴重時可能導致死亡。腸道念珠菌感染要注意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免疫系統的心臟」,醫師指出,當念珠菌感染發生在腸道時要特別小心,因為可能連帶影響到營養吸收與免疫功能。當出現疲勞、腹脹腹痛、胃不舒服、月經不規則或經痛、皮膚搔癢起疹子等狀況,就要當心是念珠菌在腸道內過度生長導致發炎。姬野醫師表示腸胃健康與大腦息息相關,兩者之間的神經系統、賀爾蒙相互作用,例如感到壓力時會胃痛,大腦情緒會影響消化、腸胃狀態也會改變大腦接收到的訊息。醫師指出,防止念珠菌的數量在體內過度生長要從飲食方面做起,日常中要避免甜食、小麥製品和乳製品。如果已經被診斷出念珠菌感染,也要避免食用發酵食品,因為它們是黴菌的營養來源。建議攝取「中鏈脂肪酸油」(例如 MCT 油)、香料及藥草,這些食品對平衡腸道菌叢較有幫助,但這都只是日常保養的一環,若身體有任何不適最好還是請求專業醫療協助。
-
2024-11-01 焦點.元氣新聞
50歲男颱風後整理環境全身紅疹 醫:小心植物昆蟲誘發過敏反應
颱風天過後,高雄一名50歲男子在整理倒樹後,不久身上出現大面積紅疹,且伴隨搔癢感前往皮膚科就診,醫師診斷是過敏反應,研判應是清理樹木時不慎接觸某些植物或昆蟲,全身紅疹發作。收治這名病患的阮綜合皮膚科醫師劉昭宏表示,男子在颱風後清理環境和傾倒樹木,幾小時後,身上陸續出現紅疹,尤其集中在手臂和腿部,伴隨強烈的搔癢感,紅疹形態表現為局部腫脹、發紅,有些疹子還出現小水泡。研判皮膚症狀,可能是接觸到了某些有刺激性的植物,有毒的植物如毒漆藤,或被昆蟲及毛毛蟲的細毛刺傷所致,細毛刺激皮膚就會誘發強烈過敏反應。劉昭宏表示,開立抗組織胺藥物減輕過敏反應,使用類固醇軟膏塗抹於紅疹患處,都能有效減少發炎及搔癢症狀,也提醒男子避免再接觸可能致敏源,以免情況惡化。劉昭宏提醒民眾颱風過後整理環境時,務必做好自我防護措施,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到有刺激性的植物或昆蟲,預防措施包括在戶外整理環境時,穿著長袖衣物、長褲、手套及口罩,減少皮膚暴露,避免直接接觸植物或昆蟲。清理前,最好先仔細觀察環境是否有毛毛蟲、昆蟲,盡可能避免直接處理這些潛在致敏源,如果必須清理植物或樹枝,建議使用工具如長夾、耙子等,避免手部直接接觸,清理後,應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清洗暴露皮膚部位,減少過敏源附著的可能性。他呼籲,颱風過後整理環境固然重要,但民眾應該提高防護意識,減少皮膚直接接觸有刺激性植物或昆蟲,避免因過敏反應而造成不適,若皮膚出現紅疹、搔癢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
-
2024-10-28 焦點.元氣新聞
29歲女「全身灼熱發癢」竟是公寓一電器惹禍 狂噴30萬元丟光所有家當
美國加州29歲女子克萊曼(Autumn Clayman)今年二月搬進一間出租公寓後,住了幾周後臉上不時出現灼熱感,並且出現紅色斑點,接著過敏加劇,全身出現溼疹、慢性發炎和皮膚搔癢。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克萊曼不確定過敏原是什麼,於是先從食物著手,戒掉了某些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但症狀並沒有改善。克萊曼表示常常晚上癢到無法入睡,不光是皮膚癢還像身體在燃燒般,臉部、眼睛和脖子都有灼熱感,伴隨明顯的紅斑,接著身上布滿溼疹,過敏讓她感到疲倦和憂鬱。到了六月克萊曼的病情變得更嚴重,她開始懷疑是屋內的東西所致,因此先搬到男友家住兩週,症狀就緩解了。她更確信是家裡出了問題,因此花780美元(約新台幣2.3萬元)請專人對公寓進行黴菌檢測,結果兩台空調皆呈現黑色黴菌陽性反應,她在公寓時一直都有吹冷氣。黑色黴菌通常生長在水漬、漏水、冷凝等潮濕環境中,塊狀黴菌會觸發免疫反應,包括過敏加劇、打噴嚏、咳嗽、眼睛刺激和充血等症狀。對大數人而言,黑黴菌不會讓人罹患重病或死亡,但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族群,接觸黑黴菌會引發全身性真菌感染,導致疲勞、肌肉酸痛、胸痛、體重減輕和氣喘。測試結果出爐後,克萊曼的房東向她道歉,並僱人對公寓進行兩次深度清潔,但當她八月搬回去後第二天症狀又復發了。她深感住在這邊已經不安全,嚴重影響身心狀態和工作,於是和房東協議解約後立刻搬走。然而並不是搬走就完事,由於黴菌孢子在這段期間已透過空調散布污染了克萊曼所有私人物品,因此她被迫更換所有家具和衣物,包括桌椅、梳妝台、地毯等,加上之前的黴菌檢測與看醫生等費用,總計損失了1萬美元(約新台幣30萬元),但她表示搬到新的乾淨租屋處,總算可以專心治療以及調養身體。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Autumn Clayman | Holistic Health Coach (@autumnclayman) 分享的帖子
-
2024-10-21 焦點.健康知識+
保溫瓶裝水看起來清澈代表沒發霉?醫:不用等看到斑點 4徵兆恐已生黴菌
很多人講求環保或衛生,出門會自備水瓶或保溫杯裝水,但重複使用若沒好好清潔,可能會引發健康問題反而適得其反。如果你以為水瓶只是拿來裝白開水,不會有衛生或污染風險,那就錯了,小心吸入或吃入黴菌和細菌。美國內科醫師蘇美戈(Marianne Sumego)教你如何避免自備水瓶成為病菌溫床。蘇美戈指出,有些種類的細菌和黴菌依水而活,像是湖泊或池塘裡充滿著細菌,在某些情況下,喝下水後就會被這些細菌感染。不光是水瓶,很多細菌也潛伏在廁所和淋浴間這種潮濕的地方。醫師要大家想想,你上一次將水瓶的水倒光是什麼時候?這個瓶子裡大多時間都有液體存在,它很少有完全乾燥的時候,在這黑暗、潮濕和溫暖的空間一開始會生成肉眼幾乎看不到的小黑點,長期下來就會讓水被污染。黴菌對健康的影響有哪些?蘇美戈提醒當你發現自己有一些小病,像是呼吸道症狀遲遲沒有改善,那可能跟你沒有清潔生活用品有關。持續攝入黴菌的症狀如下:‧腸胃問題:黴菌會刺激胃和消化系統,喝下含黴菌的水可能會感到胃部不適、痙攣或腹瀉。‧過敏:有些人對黴菌過敏,即使是少量的黴菌都會引發過敏反應,包括打噴嚏、咳嗽、搔癢和流鼻涕。‧呼吸系統問題:吸入黴菌孢子可能會引起呼吸症狀,如果本身患有氣喘或其他肺部疾病,會導致喘氣和呼吸困難。‧感染:當免疫系統較弱時,黴菌會導致感染。怎知水瓶裡有沒有長黴菌?黴菌其實不如大家想的這麼顯而易見,蘇美戈指出,不是只有出現黑綠點才是黴菌,一開始的型態其實是附著在瓶上的薄膜,被稱為生物膜,那正是細菌和黴菌堆積的徵兆。判斷水瓶是否發霉有以下情況:‧肉眼可見的斑點: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瓶子內看到黴菌斑點,通常為白色、黑色或綠色。‧難聞的氣味或味道:如果水瓶發出黴味,可能還略帶泥土味,即使洗過還是有異味,那就代表潛伏著黴菌。‧水呈現混濁:黴菌會讓水看起來污濁,如果瓶子裡的水看來不清澈,那可能就是長黴。‧薄膜或殘留物:黴菌會在水瓶上留下殘留物或薄膜,如果發現內部有任何奇怪的紋理或塗層,可能與黴菌有關。發現水瓶長黴怎麼辦?可以先用熱水和肥皂進行清洗,有研究顯示,若要殺死黴菌,可以用醋和水1:1的比例調和,讓溶液在水瓶內靜置幾分鐘,然後徹底沖乾淨,之後讓瓶子完全晾乾。平常若想防止黴菌生成,不光是倒一點水進去涮一涮就算了,最好使用洗碗機或倒入溫熱水和清潔劑進行手洗。多久清理一次水瓶?蘇美戈表示建議一週就要對水瓶進行一次上述的深度清潔,若是保溫瓶有內蓋、吸管等可拆卸零件,也得一一拆開,因為細菌會藏身在這些不易觸及的小縫隙之間,能幫助防止水瓶發霉,以及其他種類的細菌進入飲用水中。蘇美戈提醒人們忘記嘴巴和手上都有細菌,每天觸摸、注滿水瓶、打開蓋子等都會導入細菌,因此必須定時清潔。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
2024-10-21 醫療.皮膚
汗疹擦止癢液無法治本!控制洗澡水溫更重要 洗完擦乳液保濕
時序進入深秋,秋老虎持續發威,許多人一流汗就覺得皮膚好癢,甚至長出一顆顆小紅疹。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羅陽說,這是常見的「汗疹」,主要原因為大量出汗時,汗水阻塞汗腺的發炎反應,摸起來有顆粒狀的粗糙感,又稱「痱子」。預防汗疹發生,建議民眾平時宜保持皮膚乾爽,流汗後要立即擦乾。穿太多悶住皮膚 也會長汗疹汗疹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又以嬰幼兒、老人居多。羅陽表示,嬰幼兒的汗腺尚未成熟,長輩常因「有一種冷是阿嬤覺得冷」,讓小孩穿上過多衣物,導致汗水無法順利排出,悶熱出疹子;老人家則是皮膚老化,皮脂腺分泌及角質層保水功能跟著降低,變得敏感、一流汗就發癢。汗疹全年都可能發生,端看流汗的多寡。羅陽指出,夏天溫度、濕度高,排汗量自然增加,容易反覆性再發;冬天如果穿太多、質料不吸汗悶住,也會讓汗腺受到阻塞而形成汗疹。好發於前胸、後背、腋下、胯下等部位,主要是因為衣物覆蓋住不通風所導致。汗疹有「晶狀汗疹」、「紅色汗疹」、「膿疱型汗疹」3種類型。以膿疱型汗疹最嚴重,因癢感明顯,抓破皮可能有感染風險。羅陽提到,要預防汗疹發生,應保持皮膚乾爽、避免穿過多或緊身的衣服,且流汗後應立即擦乾,才能減少汗水留在皮膚表面的時間,杜絕汗腺阻塞。一般來說,汗疹在數日內會自然好轉,若想盡快改善皮膚狀況,可注意洗澡溫度,使汗孔通暢,洗澡後可適量塗抹乳液保濕。羅陽提醒,洗澡水溫不要超過40℃,溫度過高反而會讓皮膚釋放出搔癢感的過敏原;使用溫和中性的沐浴產品,清潔力太強容易過度清潔、破壞油脂平衡,讓肌膚變得更緊繃乾癢。止癢液無法治本 有傷口別用民眾出國逛藥妝店,最喜愛購買止癢藥膏,羅陽表示,這類產品有舒緩作用,但只能暫時改善症狀,要治本,應從皮膚清潔、保持乾爽做起。有些止癢液的成分,對皮膚敏感的人會太過刺激,且可能含有類固醇,若有傷口的話,不建議使用,避免增加感染風險。容易出汗的人,中醫認為是體內「熱氣」所致,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說,可先確認是「陰虛」還是「熱虛」體質,前者可多吃深綠色蔬菜、黑木耳、白木耳、蕈菇等;後者可攝取椰子汁、綠豆湯。另外,氣虛者也容易多汗,應均衡補充五穀雜糧、泡黃耆茶補氣,也有助於減少發汗。汗疹3大類型:●晶狀汗疹:疹子像小水珠一樣透明,通常不會紅腫或發癢,病灶可能幾天或幾小時內消失。●紅色汗疹:最常見的汗疹類型,呈現紅色小顆粒狀,偶爾會感覺到癢和刺痛。●膿疱型汗疹:因真皮內的汗管阻塞,發炎程度更嚴重,產生膿疱。
-
2024-10-18 醫聲.Podcast
🎧|潛水風潮夯!4族群風險高,醫師提醒6大注意事項
台灣四面環海,越來越多國人熱愛潛水,但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感冒等患者不適合潛水,潛水者也要小心發生潛水夫病,一旦出現關節痛、皮膚癢等症狀,就要立刻送醫,進行高壓氧治療,切記不可再次下潛,出國潛水回台更要注意一件事,避免加重病情。🎧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曾有位年輕人第一次到東北角龍洞潛水,被教練發現氣喘發作,導致浮出水面的姿勢詭異、意識模糊,送醫過程中雖恢復清醒,但雙眼失明且出現氣胸,隨後被診斷出罹患潛水夫病,氣泡阻塞支配眼球的血管,經引流與高壓氧治療後,病情轉為穩定,視力恢復。醫師坦言,若救治時間再晚點,恐留下永久後遺症。哪些人不適合潛水?台灣潛水風氣旺盛,以自由潛水為例,據統計,台灣目前約有8至10萬名自由潛水人口,人數持續成長中,預估產值上看每年20億元,但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行政副院長彭忠衎表示,自由潛水及水肺潛水牽涉壓力變化,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尤其自由潛水單憑正常呼吸和屏息,十分考驗技術,屬於一種極限運動,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潛水。他建議,民眾潛水前,可先至潛水或高壓氧等相關門診評估身體狀況,如有以下疾病或狀況就不適合潛水:1.耳鼻喉(呼吸道)相關疾病:氣喘、鼻竇炎、感冒、中耳炎、耳膜破損、慢性組塞性肺病等。2.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整等。3.心理疾病:精神官能症、幽閉恐懼症、憂鬱症等。4.其他:補牙、癲癇、手術恢復期等。潛水應保持心情平穩 上升慢可避免潛水夫病健康人下水後也不容大意,彭忠衎說,心情保持平穩很重要,若情緒過於高昂激動,將加快心跳,提高攝氧量及氣瓶消耗速度,反而讓潛水者緊張、產生心理壓力,造成惡性循環;此外,俗稱潛水夫病的減壓病是最常見的潛水意外事故,嚴重者可能死亡。當外界壓力增加,會增加氣體在身體組織的溶解率,若快速減壓上升,氣體短時間內快速解離出來,來不及排出體內,將堆積於組織間隙,直接傷害細胞,或阻礙血液循環造成缺血和缺氧,出現關節酸痛、皮膚搔癢及紅疹、頭痛頭暈、倦怠等症狀,甚至視力模糊、肢體癱瘓、呼吸困難、胸悶、胸痛、休克、死亡。彭忠衎分享,曾有位花蓮民眾潛水抓魚時,未注意減壓上升速度,結果罹患潛水夫病,轉送三軍總醫院過程中,陸續發生呼吸困難、呼吸衰竭、血壓下降、昏迷、無法小便、皮膚有斑點,幸好經插管、洗腎及5小時高壓氧治療後,民眾第二天清醒,「治療再拖一點就保不住命。」有些潛水病患欲透過再次下潛、上升,自行調整體內氣泡排出,或打止痛針或類固醇,減緩關節疼痛,但彭忠衎表示,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且後者可能造成關節永久傷害,加重病情,呼籲患者一有相關症狀,應立刻循正確減壓流程就醫,進行高壓氧治療。高壓氧也可治療糖尿病足、嚴重貧血?源自醫治海軍潛水夫病的高壓氧治療,除了透過給予1.4至3.0個大氣壓的純氧,壓縮身體溢出的氣泡,使其重新溶回於組織內,再逐漸減壓,減輕患者症狀,也能提供組織足夠的氧氣,解決缺氧及水腫,改善血液循環,並有助於消炎、殺菌、消腫、傷口復原,因此適應症包含糖尿病足、創傷、眼中風、嚴重貧血等,「但僅是輔助治療,還是要接受前面該做的治療。」潛水6大注意事項若民眾要避免發生潛水夫病在內的意外,彭忠衎提醒:1.潛水前應由醫師評估身體狀況,確認疾病與病史。2.選擇合格且專業的教練、設備與訓練。3.選擇安全的水域。4.應有潛伴隨行,不可單獨一人潛水。5.不可長時間潛水,或短時間內潛水數次,須有足夠的休息時間。6.出國潛水者24小時後才能搭機,避免升空減壓,增加潛水夫病罹患風險。彭忠衎小檔案現職: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行政副院長三軍總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經歷: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主任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軍醫局醫計處副處長學歷:美國杜克大學博士後研究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國防醫學院醫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張羽萱特別感謝: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
-
2024-10-13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治療後,性生活還要繼續!癌友求助困難 癌團盼設醫療指引
病友Claire罹患乳癌第二期,治療11年仍在與癌症奮鬥。罹癌初期因為年輕,治療副作用較大,容易盜汗、煩躁,與先生發生性關係時遇到阻礙。Claire說,自己猶豫再三,才向主治醫師開口求助,在醫師建議下,諮詢婦產科,也曾服用中藥,希望減少因治療引起的更年期症狀。在治療過程中,先生曾抱怨求愛遭到拒絕,後來在心理師建議下,Claire與先生坐下來討論性事。他們決定延長前戲,嘗試先聊聊天、喝點小酒、跳支舞放鬆,讓自己忘記病人身分,專注於性行為當下的享受,先生則會買好看但可以遮住手術後胸部的性感睡衣,讓自己提升自信、不再自卑。更感人的是,先生想到在浴室中邊淋浴邊進行性愛的做法,讓自己分不出身上的水是盜汗的汗水,還是淋浴的水。癌症平均存活時間延長,癌友關注重點,已從疾病治療,到罹癌後的生活品質。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癌友認為治療後的身心理變化,已讓親密關係受到影響,不少病友難向主治醫師啟齒,選擇至婦產科、泌尿科、身心科就診。但國內缺乏罹癌後性生活治療指引,其他科別醫師不具備腫瘤科治療副作用等專業,而腫瘤科醫師也不知如何處理性生活議題,必須查找資料才能想到解方,讓病友無法系統性獲得幫助。國內缺乏相關醫療指引,癌友羞於啟齒或輾轉各科求診。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所服務的癌友進行調查,發現64.2%病友認為自己因癌症治療,影響性生活與親密關係,且61.8%癌友缺乏性欲、60.5%陰道乾澀/搔癢,是性生活最大的兩項問題。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癌症病友在治療後面臨性欲低下、女性陰部乾燥、失眠等複雜問題,而國內多數癌症治療醫師是男性,女性病友羞於開口,癌症醫師沒有處理癌後性生活經驗,病友只能轉而至其他科別尋求協助。蘇連瓔表示,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已訂出癌友生理、心理方面性生活指引,癌症希望基金會雖擬定「性福處方」相關手冊,提供性諮詢、輔具資訊、團體課程等協助,但癌友性生活協助不只有性玩具、潤滑液這麼簡單,也涉及「處方用藥處置」,希望由婦產科醫學會等各科別合作,訂出指引,才能保障病人權益與治療安全。各癌別治療方式不同,也牽涉伴侶默契、心理狀態。對此,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訂定指引並非不可行,但必須邀集專家、蒐集臨床實證等,需耗費較長時間,且癌症病友性生活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各癌別需要的治療方式不同,例如子宮頸癌患者可使用荷爾蒙藥物,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及乳癌患者,則有使用荷爾蒙方面的禁忌,必須改以玻尿酸治療,或使用潤滑劑、陰道雷射等,改善乾澀問題。黃建霈說,性生活的問題不僅與器官功能有關,也涉及癌友與伴侶的默契、心理狀態等;由於癌症治療科別的醫師,未必理解性生活方面治療如何進行,建議女性癌友可找婦產科醫師、男性癌友找泌尿科醫師諮詢;不過,「醫師不是萬能」,並非每位婦產科醫師都對性學方面有足夠理解,但台灣就醫方便,建議癌友可多方嘗試。專家需有癌症基本知識,才能協助癌友處理性事。台大癌醫分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徐勝駿說,癌症病人在性方面的身心治療,與一般民眾因老化導致性能力退化的狀況不同,協助癌症病友治療的醫師、心理師,必須對癌症治療有基本認識,才能知道如何協助病友。癌症從化學治療到免疫療法,進展非常快速,非腫瘤科別的醫師,必須時時更新資訊,才能找出病友困境,進而梳理治療對癌友造成的身心影響,如失眠、情緒起伏很大可能都是副作用造成的影響。外觀改變、身體像進入更年期,乳癌患者最常為性事所困。乳癌患者因乳房切除、荷爾蒙治療等,是最常遇到性生活困境的癌症類別。乳頭神經切除,也會影響性生活敏感度,加上患者心中的自卑、焦慮,導致不敢與伴侶發生性關係等情況。癌症希望基金會台中希望小站社工師吳佳霖表示,除疾病引起的生理問題外,找回個人魅力、重建自信是恢復性生活的關鍵,且由服務過程中發現,皮膚的感知是恢復親密關係、性生活的一大關鍵。台大癌醫分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徐勝駿表示,因治療過程中必須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乳癌患者最常遇到性生活問題,臨床上遇到不少患者反應,身體狀況像是進入更年期,即使癌症指數控制良好,但性欲下降、性生活品質也連帶下降,「忙於抗癌,性生活被放在後面,但性需求必須被好好處理,這也是國際趨勢。」而癌症患者身體形象因治療而改變,也會讓患者產生焦慮感,對性行為產生抗拒,尤其乳癌患者,此時便需要認知心理治療介入,或服用抗憂鬱、焦慮藥物,病友間的交流討論,也可協助病人重拾自信。
-
2024-09-22 醫療.中醫
秋分到!中醫提醒留意2身體指標 2食譜、3穴位有助益氣潤肺
9月22日是24節氣的「秋分」,中醫師提醒,要留意呼吸道疾病、皮膚及黏膜疾病,或心理憂鬱及免疫力降低等相關病症,地處海島型地域的台灣,要注意脾胃機能及濕氣是否代謝順暢;如想在下雨天吃鍋暖胃,營養師建議,鍋底挑選要留意上火、高熱量問題,高油高鹽也容易造成消化負擔。秋分象徵夏天的結束與秋天的開始,開業診所中醫師周大翔表示,秋分以後日照時間逐漸縮短,氣溫逐漸降低,是一年中陽消陰長的開始,陽氣漸漸收斂、陰氣慢慢增長,萬物生長方向走向收藏,節氣特性會產生相對應的生理病理變化,包含慢性支氣管炎、氣喘、鼻黏膜乾燥鼻過敏等「呼吸道疾病」;皮膚脫屑症狀、皮膚搔癢症、乾眼症、頭皮脫屑落髮等「皮膚及黏膜疾病」;心理憂鬱及免疫力降低等相關疾病。周大翔說,因陽氣逐漸斂藏,藥物使用除了補肺氣及宣通肺氣外,滋陰潤燥藥物不可少,常見養生保養藥物有西洋參、黨參、麥門冬、五味子、烏梅等,常見養生食物有山藥、杏仁、白木耳、蓮藕、百合、水梨等,也應避免辛辣刺激性及香料過度調理食物,因為這類型食物具有宣通氣機特性,短時間內雖有理氣舒暢的效果,但因躁性較強反而會傷津耗氣。地處海島型地域的台灣,要注意脾胃機能及濕氣是否代謝順暢,周大翔表示,氣血虛弱體質的人可以開始補氣補血,但要以「平補、涼補」為原則,夜間需準備薄外套及帽子避免吹風,白天可曬太陽去除秋分收斂之氣導致的憂鬱情緒,每天快走或慢跑等適度有氧運動,除了有助於肺氣宣發,氣機通暢外,可以加強毛孔打開,因秋分之氣斂藏導致汗孔不開,影響水液代謝能力。最近幾天總是陰雨綿綿,最適合和親友團聚吃火鍋,營養師夏子雯表示,麻辣鍋是許多人秋冬的首選,鍋底的挑選及烹煮方式十分重要,不僅要留意上火、高熱量的問題,高油高鹽也容易造成消化負擔。夏子雯建議,健康吃火鍋可以適量海鮮,或板豆腐、嫩豆腐、雞蛋豆腐、去皮雞肉等,取代油花多的肉片,減少過多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加入青菜、菇類等,有助於消化;若有需要沾醬,可以蘿蔔泥、蔥、薑、蒜等天然的辛香料為基底,抗氧化物含量高,再加入少許醋、醬油、沙茶調味;澱粉則以南瓜、芋頭、山藥取代白飯與麵條;飲料選擇無糖茶飲,零熱量又可以解油膩。另外,周大翔也提供2食療、3穴位,讓民眾益氣潤肺:秋分【穴位】按摩※合谷穴:取穴於手背第1至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每日按壓15至20分鐘,可幫助疏通全身氣機、活化免疫力。※壇中穴:取穴於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約當兩乳頭間,每日熱敷或按壓15至20分鐘,搭配合谷穴配穴,可以助大腸經進入胸腔氣機開通,氣機通暢可以連接脾胃之氣向上布達,以生津潤肺。※太溪穴:取穴於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每日按壓15至20分鐘,可以幫助疏通全身氣機,透過腎經原穴向上輸布氣血可以利用腎氣弦接脾胃之氣來養肺潤肺。秋分【食療】食譜※益氣潤肺茶成分為西洋參3克、麥門冬6克、五味子3克、枸杞3克、陳皮1克、甘草1克,放入300毫升水中,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藥方主要透過生脈飲加減來補肺潤肺,其中西洋參除了補肺氣外,對於生津潤燥效果良好,加上麥門冬養胃陰及五味子斂藏耗散之氣,枸杞養肝血及陳皮理氣消積,簡單養生茶飲可以達到基本宣肺、養肺、潤肺的效果。※木耳蓮子湯成分為新鮮白木耳1至3朵,視個人口味加減量、百合10克、蓮子20顆左右,視個人口味加減、紅棗5至10顆剖開、西洋參3至5片,放入電鍋並加入約500至1000毫升水量,根據個人喜好濃稠度適量加減,燉煮半小時至一小時,最後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食用,具有滋陰補虛、潤肺止咳、美容養顏、助安眠等效果。
-
2024-09-10 養生.生活智慧王
蒜頭殺菌又抗癌!變綠色、藍色...發芽還能吃嗎?教你4方法剝蒜不沾滿手蒜味
蒜頭(garlic)含有大蒜素及鋅、硒、銅、鎂和鍺等諸多營養成份,具有提升免疫力與養生保健的雙重作用,被美國癌症醫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列為抗癌蔬果之一,更有人稱蒜頭是「抗癌之王」。蒜頭(大蒜)的10種功效蒜頭為蔥科蔬菜,和蔥、韭菜、洋蔥是近親,台灣產季多集中在3至4月,以雲林、彰化、臺南為主要產地,而雲林部分地區及宜蘭的產季為11-2月,經乾燥處理後可持續延長供應至11月。依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資料顯示,每100公克的蒜頭含有熱量122卡、水分65.6克、膳食纖維4.2克、鉀423毫克、鎂20毫克、葉酸44.8微克等等營養成分。以下整理說明蒜頭功效與好處:抗菌:蒜頭含有無色、無味的蒜氨酸,經擠壓將其組織破壞或切碎接觸空氣後會產生大蒜素,是蒜頭臭味的來源,具有潔淨血液、殺菌及保健作用,被視為天然的抗生素。另外,營養師Emma說明,大蒜素具有優異的殺菌能力,對胃幽門螺旋桿菌有很好的清除效果,可幫助循環、預防血栓,不過煮熟後會減少大蒜素,抗發炎能力也會下降。增強免疫系統:2016年一項研究表明,蒜頭萃取物 (AGE) 可增強免疫系統,對於預防感冒、流感有幫助,因大蒜中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抗病毒特性,除了增強免疫系統之外,還可能有助於防止病毒進入體內細胞或在細胞內複製。抗腫瘤、抗癌:台北榮總營養部營養師舒宜芳指出,蒜頭可抑制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與代謝,強化身體解毒酵素的作用,並加強細胞的修補功能與免疫力,藉以抵抗癌症的侵犯,有助預防胃癌、大腸癌與喉癌等癌症,而其萃取物可降低癌細胞的增生能力,並調節免疫功能與發炎反應,甚至引發癌細胞的程式化死亡,可抑制攝護腺癌細胞與乳癌細胞株的增生。調節心血管功能:蒜頭含有的大蒜素為一種抗氧化劑,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能有助於預防血栓形成,而紅血球可將大蒜中的硫化物轉化為硫化氫,有助於擴張血管,進而達到調節血壓的作用,不過對於降血脂的功效尚需更多研究證實。降低化學性肝毒性:大蒜可保護肝細胞免於受到某些有毒物質的侵害,可以防止對乙醯氨基酚引起的肝毒性,而大蒜萃取物可減少脂質過度氧化並增強抗氧化防禦系統。維持血糖穩定:大蒜含有楊梅素 (myketin),對於降血糖相當重要的一種植化素,而大蒜素可促進胰島素分泌,使細胞有效吸收並運用葡萄糖,以達到降血糖、穩定血糖濃度之作用。不過,國健署指出,目前動物性試驗方面已證實,黑蒜頭具有較佳的抗氧化能力,可減輕高血糖引起胰島素抗阻性,對預防糖尿病和其併發症有助益,但人體試驗尚無實證具有治療糖尿病的功效。可能有助預防失智:大蒜含有抗氧化劑,可支持身體保護機制以防止氧化傷害,進而降低失智症等相關疾病的風險。目前動物研究表明,大蒜中的大蒜素也可能有助於防止認知能力下降,不過尚需更多研究證實對人體有效。 改善骨骼健康:大蒜可能有助於減少導致骨質疏鬆症的氧化壓力,尤其是停經後女性。另外2018一項研究發現,連續12 週每天補充1克的大蒜,有助於減輕患有膝骨關節炎和肥胖/超重女性的疼痛。 清潔皮膚: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指出,大蒜的抗菌特性和抗氧化劑可殺死引起痤瘡的細菌進而達到清潔皮膚之作用。不過,大蒜可能會導致皮膚灼燒感,建議諮詢醫師專業建議後再嘗試。 消滅香港腳黴菌:大蒜具有抗菌之作用,對於消滅黴菌也有影響,患有香港腳者可將腳浸泡於大蒜水中或將生大蒜塗抹在腳上,可能可以消滅引起香港腳患者搔癢的黴菌。4種快速剝蒜小撇步!輕鬆剝蒜皮不沾滿手蒜味相較於進口蒜頭,台灣國產蒜之蒜梗直挺、實心,蒜仁尖細,蒜球外觀類似蓮霧,且辛辣風味優於進口蒜。蒜頭可謂各式料理最佳辛香料,不過每次備料時剝蒜總是讓手上沾滿蒜味怎麼辦?農糧署公開4種快速剝蒜小撇步,讓你輕鬆剝蒜皮也不會沾了滿手蒜味。.搖晃剝皮法:把乾燥的蒜頭裝進保鮮盒搖晃約20秒,利用摩擦力與撞擊力去皮。.刀背拍扁法:以刀背將蒜頭拍扁後,蒜衣與蒜頭就會自動分離,不過蒜頭無法保持原粒完整。.微波剝皮法:放入微波爐設定7~10秒,以熱力使蒜頭皮肉分離,要留意微波過久會使蒜頭變熟。.溫水剝皮法:浸泡在70~80度溫水10~15分鐘後,就能輕鬆將蒜皮撕下,但蒜頭泡水會使蒜味變淡。參考資料:農業兒童網、台灣癌症防治網、鮮享農YA - 農糧署、台灣癌症基金會、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Healthline、Cleveland Clinic 延伸閱讀:防癌聖品》這樣吃大蒜,能預防感冒、增強免疫力...但這種人吃了反傷身曾是台積電工程師、管理上千名員工...40歲就「肝硬化前期」!他靠「全身拍毒法」養出自癒力
-
2024-08-24 醫療.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按4穴位助改善!中醫看異膚細分4類型,對證調理控制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總讓人相當困擾,除了西醫之外也有不少人會尋求中醫協助,不過中醫究竟是怎麼看?會怎麼治療?雲鼎中醫何柏蓉中醫師說明。中醫師看異位性皮膚炎,4個中3個即符合診斷。 何柏蓉中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異位性皮膚炎與「四彎風」、「奶癬」、「浸淫瘡」等相似。症狀好發於肘窩、膝窩,可包括搔癢,以及嬰兒臉部和伸側濕疹、成人屈側皮膚出現苔癬化等典型病灶分布,還有慢性或反覆發生的皮膚炎,個人或家族史當中也可能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病史。上述情況只要符合三項或以上,即可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看異膚可細分4證型,對證調理有助控制疾病! 何柏蓉中醫師更進一步說明,異位性皮膚炎在中醫臨床辨證上主要還可分成4大類型。症狀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中醫會依證型予以對應的治療。 風熱型:此類型患處皮膚多以鮮紅色的丘疹為主,通常會嚴重搔癢,經常抓破出血,滲出的液體不多。此型治療方向在於「祛風涼血」,可選用金銀花、蟬蛻、荊芥、連翹、防風、牡丹皮、梔子、牛蒡子等。 濕熱型:此類型與風熱型相似,患處皮膚顏色通常也多以鮮紅為主,並且也會嚴重搔癢,不過滲出的液體會較多,皮膚抓痕明顯,而且抓破的傷口糜爛。此類型治療會著重在「清熱除濕」,可選用有龍膽草、地膚子、黃芩、知母、蛇床子、苦參、黃柏等。 脾虛濕盛型:此類型的患部皮膚,相較前兩者不會有明顯的鮮紅,可能會滲出較多液體,但顏色較為清晰。此類型治療主要會在於「健脾除濕」,可選用陳皮、茯苓、白鮮皮、薏苡仁、白朮、厚朴、蒼朮、藿香等。 血虛風燥型:此類型通常病程已發展較久,患部的皮膚已經有明顯粗糙、伴隨苔癬化、色素沉澱、或甚至皮屑附蓋等情況,滲出的液體則較少。此類型治療會著重在「潤燥養血」,可選用何首烏、生地黃、赤芍、丹參、紫草等。 異膚日常保養不可或缺!多按按4穴位有助改善。 作息、衣物、藥浴洗澡:發現異位性皮膚炎盡早檢查治療相當重要,而除了治療內服藥物之外,日常保養也不可或缺。何柏蓉中醫師建議,生活作息要保持良好,避免熬夜。衣服建議穿著寬鬆的衣物,並以棉質為主,盡量避免穿太緊、或是穿動物毛料的衣物,以防刺激皮膚。洗澡的外用洗劑可先詢問中醫師選用地膚子、浮萍、牡丹皮、苦參、土茯苓等,做成藥浴包或是用藥汁擦洗。 飲食也要注意:飲食方面注意避免燒烤、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主食盡量以白米飯為主,少吃麵食類。平常也可以適量的食用薏仁、四神湯幫助健脾除濕,或以紫蘇葉、薄荷等泡茶飲用。 4穴位助改善:平時也可以多按壓相關穴位,包含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等。合谷穴位置約略在虎口,拇指和食指的交會處。曲池則可先將手肘彎曲,找到手肘彎曲時的皮膚折紋最末端,此處便是。血海則可先將膝蓋90度彎曲,手掌蓋於膝蓋,約略在拇指尖端處。三陰交則約在足內踝尖往上約4指幅寬處。 異位性皮膚炎可循中醫師協助,妥善的治療調理,日常也做好保養,有助控制病情,與異膚和平共存,也有利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別放棄治療!中重度病友健保武器選擇多! .「三伏貼」簡單改善過敏疾病!中醫副院:配合良好生活可改善8成!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3 養生.運動健身
立委鍾佳濱服務處助理遭虎頭蜂攻擊亡!登山遇虎頭蜂怎麼辦?千萬別用力揮舞,3要點保命
【記者潘奕言/屏東即時報導】《聯合報》報導,屏東立委鍾佳濱服務處主辦的青年志工團橫越浸水營古道活動,22日下午在台東遭虎頭蜂攻擊,其中41歲的洪姓男子是服務處助理,為保護團員遭到虎頭蜂瘋狂攻擊,經搶救後仍不幸過世。台東縣消防局指出,這支20人登山團走浸水營古道從屏東到台東,到台東端加羅板部落出口附近時突遇虎頭蜂攻擊,團員紛紛逃離躲避,但有3人遭螫傷,2人意識清楚自行脫困。受傷最重的洪男緊急施打3支強心針,昨日晚上11時送至台東馬偕醫院急診,當時已呈現昏迷血壓低狀況,後經急救後仍未恢復生命,於今日凌晨2時42分宣告不治。【記者彭宣雅、葉德正、游明煌報導】遇虎頭蜂千萬別用力揮舞 保命三要點在山區遇到蜂群該怎麼辦?農委會引述「戶外作業虎頭蜂攻擊預防手冊」提出三要點,包括安靜閃避、衣物護頸、以及迅速離開,千萬別用力揮舞,以免引來更多蜂群,保護自身安全。農委會表示,涼爽的天氣,吸引許多登山愛好者,去欣賞森林之美,每年7到11月正是虎頭蜂活動高峰季節,很多人看到虎頭蜂,非常害怕於是瘋狂的揮牠,虎頭蜂其實是一種社會性昆蟲,具備完整的社會組織與蜂巢結構,因此,當蜂群遭受驚擾時,會因強烈的護巢行為而群起攻擊外來入侵者,所以遇到虎頭蜂,民眾千萬別大力揮舞。農委會建議,遇到虎頭蜂應該記得三要點:1、低身體,安靜地離開,勿揮打,以免引發蜂群的攻擊;2、遇攻擊時,應以衣物護住頭部,壓低身體,快速離開,儘量向順風方向離開,減輕引發氣流、殘留被螫者的費洛蒙訊息。3、若蜂群在追擊,附近的人很多, 應分散人群,迅速離開現場,被攻擊的人要快跑,沒被攻擊的人也要大步慢跑,盡量減少毒蜂的注意力,切勿邊跑邊揮動衣物,揮動衣物會造成強大氣流,使得在空中追擊的毒蜂更能認清目標,招來更多毒蜂追擊。秋季登山活動時 勿進入森林或小徑活動捕蜂達人陳耀基表示,秋季是虎頭蜂最凶惡的時候,蜂后此刻產下最後一批卵,即將進入冬季前,是虎頭蜂進入「生死存亡之秋」的關鍵階段,民眾若靠近,極可能引發蜂群傾巢而出防衛攻擊。遇到虎頭蜂攻擊,目前通常使用腎上腺素治療,但須醫院端或救護車上使用,一般民眾無法取得;建議事先噴灑含DEET(敵避)防蚊防蜂液防範。新北市動保處長楊淑方建議,民眾在秋季登山活動時,勿進入森林或小徑活動,避免喧譁。遇到1、2隻警戒虎頭蜂旋繞時,就要趕緊遠離,以衣服或手肘保護頭部,低身退出或繞路而行,以免引起蜂群圍攻,切勿試圖驅散,以免引來蜂群大軍。「要穿著淺色衣物並戴淺色帽子保護頭部」,楊淑方說,虎頭蜂攻擊目標多為黑色、具絨毛、正在移動的動物,人類受攻擊時,最嚴重的部位多為有頭髮覆蓋的頭部;因虎頭蜂喜歡吸食味道濃郁的樹汁及腐敗的果實汁液,登山千萬不要擦香水、化妝品,減少氣味吸引虎頭蜂覓食。新北瑞芳山區蜂螫最多 這些步道危險新北市消防局統計,蜂螫事件多發生於三芝、金山、烏來、瑞芳、深坑等地山區步道,其中又以瑞芳山區較多,像三貂嶺步道、幼坑瀑布步道、大粗坑步道、八分寮登山步道等。虎頭蜂範圍在平地至大約1500公尺山地以下,在步道沿線蜂巢最容易遭受到驚擾,蜂巢多在樹枝上、地窟內。被虎頭蜂螫咬該如何處理?若是不小心被虎頭蜂螫咬該如何處理,農委會表示,若被咬到傷口會有水泡、潰爛等,需小心避免感染;被蜂螫傷,會劇烈疼痛感、腫脹、搔癢,若要消除症狀,可冰敷患部減輕疼痛與腫脹症狀,暫時緩解疼痛感,同時,也需特別注意是否出現急性過敏症狀,如出現暈眩、心悸、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等症狀,就必須立刻送醫急救。農委會說,傷患處腫脹疼痛時,除了先「冰敷」,也可以使用抗組織胺藥膏,再到醫院請醫師詳細檢查,同時提醒,進入山區時,最好穿戴表面光滑及淺色衣帽, 避免深色、毛織品或表面粗糙的衣帽,才能好好保護自己。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3 癌症.卵巢.子宮
沒性生活就不會感染HPV ?她58歲子宮頸抹片竟驗出癌前病變
新竹58歲S小姐,因怕內診疼痛,加上自覺停經後已未有性生活,故10餘年未再做子宮頸抹片檢查,近期因陰道分泌物增加及搔癢就診,經醫護人員溝通後,接受內診及抹片檢查,但檢查報告卻為異常。S小姐被通知回診接受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診斷為中度癌前病變,所幸經子宮頸圓錐狀切除術後,健康恢復良好,並定期回診追蹤。新竹台大分院婦產部醫師王彥涵指出,以S小姐的情況,若是再晚幾年發現,癌前病變可能惡化為子宮頸癌,病人就須接受更為複雜的癌症手術或化療、電療等治療,耗費的時間和費用也會增加。八成女性一生中都會感染HPV,但並非感染HPV就會罹癌王彥涵說明,子宮頸癌是一種源自於子宮頸部位的癌症,目前已經證實99%的子宮頸癌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大部分的傳染途徑是經由性接觸傳染的,而超過80%的女性一生中都會感染HPV,但並非感染HPV病毒就會罹患子宮頸癌,絕大部分都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只有少數高危險型HPV會造成持續性感染,才有可能惡化為子宮頸癌。很久沒有性行為就不會感染HPV病毒?醫師說明,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但據統計,每年仍有約近4成女性超過6年沒有做過或從未做抹片檢查,也有很多女性都有迷思,認為很久沒有性行為就不會患病,但是目前醫學已經證實,無論HPV病毒感染後有無持續性行為,感染越久就越容易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或惡化為子宮頸癌。王彥涵強調,6年以上沒做抹片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是3年內曾經做抹片檢查的人的3倍,所以只要曾經有性行為,都應該定期做抹片檢查。若連續3年抹片結果都正常,或自費HPV篩檢結果無病毒感染,則可以改成3年做一次。
-
2024-08-02 醫療.皮膚
腳底脫皮、長水泡是香港腳?中醫曝足癬分4型,有2型不會癢難發現!1體質是好發族群
香港腳可分水泡型、糜爛型、角質化型與脫皮型4種型態,水泡型、糜爛型會搔癢無比,但角質化型與脫皮型的香港腳,幾乎完全不癢,最容易被民眾所忽略。中醫師周大翔表示,香港腳與脾胃機能失調有關,體內濕氣及濕熱難以代謝,加上台灣又處潮濕環境,久而久之形成濕熱性體質,香港腳就容易發作。脾胃失衡、環境潮濕 香港腳罹病率提升香港腳又稱為足癬,主要因皮膚感染到黴菌所引發,病發時腳趾周圍開始出現脫皮的症狀,且腳底會漸漸產生水泡,脫皮及水泡組織液,加上溼熱的環境會滋生黴菌反覆刺激皮膚,容易造成局部紅腫及味道加重。周大翔說明,「足癬」雖然症狀表現在皮膚,卻與內在臟腑失衡及環境誘發息息相關,其病位在脾胃,誘發因素為飲食習慣不良造成機能失調,進而體內濕氣及溼熱無法有效代謝。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溼熱環境下,大大增加香港腳的罹病機率,民眾受外在因素影響,久而久之轉化成為濕熱之邪醞釀體內,身體形成容易產生皮膚病的「濕熱性體質」,在內濕及外濕夾擊下最終形成足癬。中醫治療香港腳 內外兼施改善濕熱體質中醫治療足癬採內外兼施,周大翔解釋,內治法處理「濕熱體質」,又分為「濕重於熱」、及「熱重於濕」2個類型,常用中藥包括白朮、蒼朮、茯苓、薏苡仁、藿香、黃柏、蒲公英、蛇床子、土茯苓、苦蔘等藥物,會根據體質濕多還是熱多給予處方用藥。外治法則透過清熱解毒及部分具有殺菌殺蟲效果中藥製成外洗藥方,透過足浴方式改善腳部皮膚環境。中醫草本外用藥洗方▸藥材:苦參、地膚子、蛇床子、土茯苓各30g,黃柏、蒼朮、藿香、蒲公英、金銀花20g。▸做法:將所有藥材放入2000c.c.水以小火煎20分鐘後去渣取汁,放溫熱後浸泡患足約20至30分鐘,每日1次,搭配內服藥物治療即可加速治癒恢復。日常祛濕薏苡仁荷葉湯▸藥材:大薏仁40g,荷葉2片。▸做法:放入2000c.c.水以小火煎30分鐘煮成薏苡仁水,放入荷葉2片悶約15分鐘,放涼即可飲用,薏苡仁具利水消腫、健脾祛濕效果,作為日常保健可以幫助體內濕氣排除。濕熱體質是造成香港腳的因素之一,控制飲食、改善生活習慣很重要!周大翔提醒,民眾在飲食上要避免烤炸、辣、酒、花生等加重濕熱證的飲食,生活習慣方面,要注意穿鞋習慣,盡可能避免與別人共用鞋子,至游泳池、三溫暖、溫泉等公共場所可自備拖鞋,並定期沖洗拖鞋,避免感染機會。周大翔強調,在潮濕悶熱的日子保持足部乾燥及清潔也很重要,日間穿上純棉吸汗的襪子,鞋子要通風透氣,保持鞋內乾燥,洗澡時將雙腳清洗好,洗澡後要及時擦乾足部、趾縫等部位,一旦患有香港腳應避免襪子跟其他衣物同時洗,避免交叉污染。★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30 醫療.皮膚
先擦防蚊液,還是先塗抹防曬乳乳?專家曝「先後順序」,塗抹前注意3件事
午後雷陣雨,許多地方差一點鬧水患,這也讓南部登革熱拉警報。防疫專家建議外出時,應使用防蚊液,有效預防蚊蟲叮咬。不過,許多人搞不清楚是先擦防蚊液,還是先塗抹防曬乳液?答案是先擦防曬乳液。先擦防曬再噴防蚊液 使用前注意3件事食藥署提出防蚊液正確使用的3大注意事項:1.塗抹部位:有些產品是噴灑於衣物,有些則可塗抹於皮膚,但是並非所有部位都可以塗抹,使用前仍需確認使用注意事項等相關標示,若有傷口或過敏等肌膚須盡量避開,避免過度刺激皮膚造成不適。2.維持防護時間:防蚊液產品需要注意塗抹後可維持的時間,以便進行補擦,如果防蚊液保護效力減弱,身邊仍有蚊子徘徊,則應遵循說明書/仿單的用量說明,適量補擦。3.塗抹順序:如果需同時使用防曬與防蚊產品,建議「先擦防曬,間隔一段時間再使用防蚊產品」,且在塗抹前留意產品標示及注意事項,塗抹後有任何不適須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療人員。皮膚遭蚊蟲叮咬引搔癢 塗抹這2類藥膏可緩解民眾被蚊蟲叮咬後,皮膚搔癢時,該怎麼辦?食藥署提出2大建議:1.先以肥皂和乾淨的清水清洗傷口,減少感染風險,適度減緩搔癢。2.適度冷敷,有助於消腫止癢。但儘量避免過度抓癢,以免引發細菌感染。至於想要有效消炎消腫,建議選擇下列2類蚊蟲藥膏:1.含抗組織胺藥品:主要緩解紅腫、搔癢不適的常見成分。2.含類固醇藥品:主要以抗發炎來減少皮膚發癢,但需避免塗抹於有傷口處,以免增加感染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嬰幼兒被叮咬後產生紅腫反應,持續惡化,或蚊蟲叮咬處不慎抓傷破皮或疼痛,應盡快就醫,諮詢醫師,避免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30 醫療.消化系統
為何夏天痔瘡易發作?醫師分享5招防痔:留意出血顏色防腸癌
夏天到了,痔瘡特別容易發作,醫院診間多了求診病人,主訴搔癢、灼熱感難耐。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天氣一熱,稍微動一下就滿身大汗,如果沒有補充足夠水分,容易引起腸胃消化不順,便祕、痔瘡也跟著來。減少熬夜 養成定時排便糠榮誠說,痔瘡是每個人都有的正常組織,在距離肛門口一公分的位置,長時間久坐久站,就容易造成腹部壓力上升,血液無法正常回流而瘀積,引發疼痛、搔癢和灼熱感。另外,水喝不足、少吃蔬菜水果,常會導致排便困難,肛門擴約肌持續承受過度壓力,易引發痔瘡症狀。糠榮誠提醒,夏天痔瘡患者增加,最大原因是水喝較少,造成大便燥結,於是蹲廁所時間愈來愈長,解便也愈來愈用力,進而會發生痔瘡。如果出現血栓性痔瘡,除了劇烈疼痛,還會滲血或滴血,甚至頻繁出血,更有患者因出血量較多,出現慢性貧血的問題。要避免痔瘡發作,一定要定時定量喝水,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糠榮誠強調,飲食要清淡,少吃油膩、少辛辣刺激食物,以幫助排便更順暢。另外,要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日常作息也要少熬夜,避免長期讓腹壓上升。大腸癌出血 顏色偏暗紅「久坐族」增加,有痔瘡困擾的人也愈來愈多,其出血症狀容易讓人忽略大腸癌警訊。糠榮誠說,痔瘡的血便顏色通常是鮮紅色,血與糞便是分開的;大腸癌出血的顏色偏暗紅色,並且是糞血混在一起。糠榮誠建議,解便後應多看一眼,如果糞便變細、有解不乾淨的感覺、常帶血絲等情況,一定要就醫檢查。國人的大腸癌好發年齡為60至70歲,九成以上的大腸癌是由瘜肉演變而來,瘜肉從發生到癌化大約5至10年,呼籲50歲以上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癌致癌因子多,最重要的因素是飲食,糠榮誠提醒,少吃燒烤、油炸物,經過高溫烹調的食物可能會產生致癌的化學物質,體內累積過多,就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預防痔瘡5方法1.夏天要多喝水,避免流汗身體缺水,導致腸胃蠕動能力降低,進而便祕、痔瘡。2.均衡蔬果,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3.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過度勞累。4.飲食要清淡,少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痔瘡變嚴重。5.避免久站久坐,影響下肢的血液循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29 醫療.皮膚
紅腫熱痛要注意!泡水細菌、微生物易入侵…颱風後常見3大皮膚病
凱米颱風帶來驚人雨量,許多低窪地區一片狼藉,有民眾苦中作樂,跳進水中游泳、玩漂浮,看在醫師眼裡,把馬路當成游泳池等於把細菌帶上身。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颱風天泡髒水容易讓細菌、微生物入侵身體,如果身上有傷口,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民眾忙著搶救家園,雙腳長時間泡在水裡,除了皮膚潰爛,還會危及生命。黃毓惠表示,免疫功能差、糖尿病患者要特別小心受到細菌、病毒感染,在澄黃色的汙水移動、游泳,可能被鐵片刺傷或玻璃劃傷,破傷風桿菌就可能會進到人體內。黃毓惠提醒,清理家園一定要穿著包覆性的鞋子,避免直接接觸到汙水或是潮濕土壤。完成清掃工作後,一定要另用清水洗淨雙腳再擦拭,保持乾爽,防止感染香港腳或惡化。另外,髒水及汗水混合,皮膚易紅、癢、起疹子,小心濕疹、過敏等皮膚疾病發作。看似常見的皮膚病,一直不停搔癢,抓破皮讓細菌進入皮膚底下的組織,會衍生成蜂窩性組織炎。黃毓惠強調,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需趕快就醫治療;一旦感染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就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多半可以迅速復原。颱風後要小心的皮膚病1.香港腳:天候潮濕加上夏日高溫,最容易讓香港腳復發,一定要把腳擦乾,尤其是趾縫。2.濕疹:天氣濕熱容易導致皮膚癢、起水泡,造成濕疹發生。3.皮膚過敏:髒水可能是過敏原,引起紅斑、瘙癢等反應。颱風過後,天氣逐漸炎熱,紫外線幾乎天天爆表,黃毓惠呼籲,務必做好防曬,過量的紫外線除了加速皮膚老化,也會誘發癌變。如果擔心防曬乳液的成分可能造成過敏、致痘、長粉刺,至少要做足穿薄長袖、撐傘、戴帽子及太陽眼鏡等物理性防曬。
-
2024-07-25 醫療.消化系統
40歲後身體老化容易痔瘡上身 想減輕症狀謹記2不2要原則
時隔八年,再度有強颱登陸,部分民眾可能得居家上班。醫師提醒,有痔瘡問題的患者應避免久坐,以免症狀惡化。疫情後居家遠距工作模式出現 ,讓上班變得更便利,卻也因為久坐,為「有痔青年」帶來隱憂。一名20歲出頭年輕男子,近3、4個月排便後馬桶滿是血漬,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醫檢查後確認是痔瘡所致。因為男子從事設計工作,疫情以來長期在家工作,一天坐10幾個小時少走動,痔瘡快速惡化,只好接受內外痔全切除手術,重拾健康人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王偉指出,痔瘡為肛門靜脈壓力增高、血液回流不良引起的局部組織腫脹,誘發原因有長時間坐著或站立、攝取水分及蔬果不足、排便時久坐馬桶、缺少運動、肥胖與懷孕等。若想減輕症狀,王偉說,基礎保養與生活習慣都要調整,包含不要久坐久站,避免肛門壓力上升,每坐一小時就起身活動;不要拉長排便時間,有便意再去廁所,避免如廁時長時間使用手機。每天更要攝取1.5至2公升水分且要多吃蔬果、全穀類等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避免便祕。痔瘡常見有疼痛與異物感、肛門周圍搔癢、排便後出血、肛門腫塊與分泌物等症狀。依嚴重程度分為4級,痔瘡未突出肛門為第1級,排便後痔瘡突出肛門、自動縮回為第2級,若需外力協助推回為第3級,王偉說,這名男子症狀已是第4級,痔瘡突出肛門,完全無法推回。若痔瘡有疼痛、出血等急性症狀,王偉建議,以溫水坐浴緩解症狀,肛門患部完整浸泡溫水,每次10分鐘,1天可重複多次,坐浴後以紙巾或毛巾吸乾,避免多餘擦拭造成刺激不適。若症狀未改善,應及早就醫評估,以利選擇適合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外用藥物、橡皮筋結紮術、微創HET冷凝手術、雷射痔瘡消融手術、內外痔全切除手術。痔瘡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更是許多人的難言之隱,王偉表示,不少患者等到症狀嚴重才就醫,可選擇的治療方式就較為侷限,其實,隨著痔瘡手術的進步,術後不適和恢復期已大幅縮短,民眾無須諱疾忌醫。「二不二要」原則二不:不要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肛門壓力易上升,每坐1小時起身活動;不要拉長排便時間,有便意再去廁所,避免如廁時長時間使用手機。二要:每天要攝取1.5至2公升的水分,要多吃蔬果、全穀類等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避免便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24 醫療.消化系統
颱風天居家上班別久坐!4招避免痔瘡惡化
颱風凱米襲台,部分民眾可能得居家上班。醫師提醒,有痔瘡問題的患者注意「不久坐」等4原則,避免症狀惡化。痔瘡是許多人的難言之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王偉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痔瘡為肛門靜脈壓力增高、血液回流不良引起的局部組織腫脹,誘發原因有長時間坐著或站立、攝取水分及蔬果不足、排便時久坐馬桶、缺少運動、肥胖與懷孕等。4招避免痔瘡惡化王偉表示,若想減輕症狀,基礎保養與生活習慣都需要調整,包含:1.不要久坐久站,避免肛門壓力上升,建議每坐1小時就起身活動。2.不要拉長排便時間,有便意再去廁所,避免如廁時長時間使用手機。3.每天要攝取1.5至2公升水分。4.多吃蔬果、全穀類等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王偉觀察到近年興起的居家遠距工作模式,雖然讓上班變得更加便利,卻也為「有痔青年」帶來隱憂。他近期收治1名20歲出頭的年輕男子,從事設計工作,時常一坐就超過10小時,因長達3、4個月排便後馬桶血跡斑斑,再加上飽受下半身疼痛困擾,求醫檢查才發現是痔瘡所致。痔瘡有哪些症狀?痔瘡常見症狀,有疼痛與異物感、肛門周圍搔癢、排便後出血、肛門腫塊與分泌物。依嚴重程度可分為4級,痔瘡未突出肛門為第1級,排便後痔瘡突出肛門、自動縮回為第2級,若需外力協助推回為第3級,王偉說,這名年輕男子的症狀已是第4級,痔瘡突出肛門,完全無法推回。若痔瘡有疼痛、出血等急性症狀,建議溫水坐浴緩解症狀,肛門患部完整浸泡溫水,每次10分鐘,1天可重複多次,坐浴後以紙巾或毛巾吸乾,避免多餘擦拭造成刺激不適。王偉提醒,若症狀未見改善,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千萬別害羞不敢就醫,建議及早評估,以利選擇適合治療。
-
2024-07-11 醫療.中醫
夏日調體質!今年三伏天時間在這三天 三伏貼告別過敏、虛寒、腹瀉
夏至過後,天氣高溫炎熱,近期新冠疫情又流行,許多人準備至中醫診所接受「冬病夏治」的「三伏貼」療法。中醫師指出,三伏貼結合了「三伏」和「貼灸」,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進行穴位貼敷,主要目的是補養陽氣,治療陰寒疾病或調整寒性體質,有助提升免疫力,對新冠病毒也有預防效果。三伏療效 最長可一年三伏貼是以細辛、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生薑等藥材,揉製成藥丸,再以自黏貼布敷於患者背部穴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指出,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今年三伏天為7月15日、7月25日、8月14日,民眾可於這些日期的前後,接受三伏貼療法,效果最長可維持一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針灸科副教授廖先胤表示,三伏貼治療效果經多項國際研究證實,針對4周內貼3次三伏貼,每次2至6小時的民眾進行血液檢查,發現有助調節IgA、IgE、IgG、IL-4等免疫球蛋白機能,可降低慢性感染、慢性發炎、反復感染等。陰雨天貼 效果會打折廖先胤指出,三伏貼以溫熱藥物敷在患者背後,利用夏季自然能量,搭配溫熱藥物,可將患者體質由虛寒改為溫暖,有助調控交感神經,調節肝腎功能,亦具有毛細循環、控制自律神經、平衡免疫系統與調控神經內分泌等效果。桃園市中醫師公會監事會召集人王國輝表示,目前新冠疫情染疫人數愈來愈多,民眾身上多少都有病毒殘留,若提升免疫力,也能抑制病毒活性。依醫學常理判斷,三伏貼有助防護新冠病毒感染,但實證研究仍在進行中,預計還需一年以上才有結論。林舜穀強調,三伏貼要在炎熱的三伏天進行,此時人體陽氣最盛、經絡通暢、毛孔開放,藥物吸收效果最佳。三伏天的高溫能幫助驅散體內的寒濕之氣,但如果剛好遇到陰雨天,三伏貼效果會打折,建議將貼敷時間往前或往後調整,在氣溫較高、陽光充足的天氣進行貼敷,以確保療效。孕婦幼兒 不建議使用林舜穀提醒,三伏貼使用的中藥有一定的刺激性,長時間接觸皮膚可能會引起過敏、紅腫、搔癢、水泡等副作用。正式貼敷前可先在小範圍皮膚上進行過敏測試,觀察24小時內是否有過敏反應,若出現紅腫、搔癢等現象,應避免使用三伏貼或選擇其他替代療法。建議每次貼敷時間不超過2至4小時,初次使用或皮膚較敏感者可適當縮短貼敷時間,再逐漸增加。不過,孕婦、一歲以下幼兒、嚴重藥物過敏、皮膚容易過敏、易引起水泡、蟹足腫體質或貼敷處有傷口者等,並不建議使用三伏貼。若是感冒、發燒及喉嚨發炎、中醫證型屬陰虛火旺或實熱者,建議要先詢問中醫師。
-
2024-07-03 醫療.皮膚
皮膚反覆發癢、氣喘、鼻過敏,可能是「異位性體質」!4關鍵確認自己是否有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好發於嬰幼兒,若小時候皮膚炎沒有控制好、做好保濕,症狀就恐持續到長大成人。在台灣,健保資料顯示每年有超過三十七萬名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就醫,雖好發在嬰、幼兒,但還是有部分患者一直到成人後還受到異位性皮膚炎所困擾,甚至也有患者是成人後才發病來就診。而且異位性皮膚炎發病時會奇癢難耐,不只影響皮膚美觀,甚至影響睡眠、情緒和工作。以下就由台大醫院皮膚科朱家瑜醫師來為大家解析「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但它不只讓身體搔癢,還可能會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異位性體質(過敏性體質)」。醫師要判斷患者是否確診異位性皮膚炎,會有以下診斷標準:一,典型皮膚濕疹的病灶,摸起來粗粗,且在急性期會流湯流水;二,好發部位,如嬰兒期多好發在臉頰或是伸展處(手肘外側、大腿、背後等),長大一些病灶則會轉移到彎曲處(如膝蓋窩);三,慢性且反覆的搔癢至少6個月以上;四,家中有無過敏病史,如鼻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除此之外,也可以檢測IgE過敏指數來看是否為異膚,但檢驗只是輔助參考,因此不需要反覆檢驗。另外,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性疾病漸漸增加,可能原因是民眾認知提高、生活型態改變(盛行率先進國家較高)。若從落後國家移民到先進國家,就會發現盛行率一代比一代高,所以可以發現後天的因素也非常重要。異位性皮膚炎的輕中重度差異想判斷自己的異膚為哪一程度,最標準的辨別方式稱為EASI(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濕疹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其計分方式採加權計分,以前考大學還有加權記分,滿分72為最嚴重。 0~7分為輕度 7~20分為中度 20分以上為重度另一種方式就是詢問患者癢的程度,如果上述指標的面積只有百分之十,但是卻每天癢到睡不著,這對患者而言就是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有無基因檢測?異位性皮膚炎是種多重基因的疾病,但在西方國家的研究發現,有「聚絲蛋白」基因的異膚患者,占總異膚患者的4成。但在台灣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幾能驗出該基因,並非那麼準確。因此要確診異膚,還是以上述的四大標準為主。異位性皮膚炎的用藥口服類固醇會有許多副作用,如經期紊亂、骨質疏鬆、長痘痘長毛、容易感染、胃出血、青光眼、白內障等,因此吃的或注射型的類固醇較少使用。第一線最重要的治療其實是「擦的類固醇」,只要有技巧的使用,基本上不太會有副作用的產生,病況也能達到很好的控制。也因為異膚是一種慢性病,所以要學會與之和平共處,最正確的對待方式為,吃一點抗組織胺止癢,每天擦拭保濕劑和乳液,一旦急性發炎時就需要好好擦藥膏。朱家瑜說,自己的女兒也是異膚患者,同樣也是不愛擦藥擦乳液,但是透過「擦藥膏比賽」,讓孩子有參與感,讓他們理解這個病勢必會跟著他們一段時間,不要把疾病想成是一種負擔,要把它當人生的一部分。但也有民眾會有迷思,「以為類固醇越強越會有副作用」其實相反,朱家瑜表示,自己都給女兒最強的類固醇藥膏。因為使用最強的類固醇,只要讓病灶在一個禮拜內緩解,基本上不太會有副作用。反之,若選用中間的類固醇,但擦了一個月都沒有好,就可能會有副作用問題。我們可以了解,副作用的產生在於擦藥的時間長短,而非藥效多強。中醫是否可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中醫將異膚、濕疹分為好幾種類型,基本上是無法根治,但可以針對患者的症狀來治療,如減輕發炎、舒緩癢感等。要看中醫,還是西醫,還是由患者的喜好自行選擇。精準治療若吃的、擦的類固醇等第一線治療還是沒有改善,針對中重度的異膚患者或許就可以嘗試以下第二線、第三線治療:第二線治療:1.免疫製劑(也由於這些藥物是由化療的藥物改進而來,因此就需要經常抽血檢驗血球、肝腎功能的狀況)2.光照治療(紫外線光)3.擦的免疫抑制劑:有健保給付,但效果沒有類固醇有效第三線治療:1.生物製劑(標靶治療、針劑),針對過敏的細胞激素做雙重阻斷。幾乎無副作用,但此藥物的成功率只有八成。2.口服的JAK抑制劑,針對細胞激素下的傳遞因子(JAK因子)來做多重阻斷。雖效果可達九成,但因阻斷太多,因此也需要經常抽血檢驗血球、肝腎功能的狀況。最後,想要改善異位性皮膚炎,食衣住行娛樂等日常生活都需要做一些調整,不要把它當成是人生很大的負擔。異膚患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配合醫師的指示,就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
2024-06-27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70歲洗腎阿姨遭雙病夾攻,生活精彩是因「這兩因素」
‧訂立生活目標,並確實朝目標努力邁進‧醫病共享決策選適合透析模式,進入透析後也可定期討論並調整,以減少皮膚癢、不寧腿等副作用‧提升中大分子尿毒素清除率,降低心臟、心血管慢性發炎可能性「我最怕遇到一種病患,就是透析後就認為做甚麼努力都『沒用』,完全沒動力…」基隆松禾診所院長游振超指出,對於接受透析的病患,「能走、能動,就要盡量走、盡量動!」若可能臥床,就要鼓勵趕快下床、活動,他也常鼓勵病患訂立恢復目標,主動改善身體狀況,若可以藉由適合治療減少副作用干擾,病患就更有能力朝復原目標邁進,避免成為「被照顧者」。設定復原目標 改善身體狀況以年近70歲的血液透析病患張阿姨為例,由於多囊性腎臟病的影響,張阿姨大約8年前接受透析治療,即使面臨腎疾、乳癌、心衰竭等疾病,期間還遇到Covid疫情,張阿姨不曾缺席治療,當出現傳統透析所帶來易疲累等副作用,她也積極尋求改善,對於張阿姨能以平常心看待透析治療, 並將透析治療過程看成「上下班」,這讓游振超醫師印象深刻,也深感佩服。不僅如此,張阿姨因遵循醫師叮嚀,保持透析外時間的自我良好管理,做完透析治療簡單休息後,便起身準備參加瑜珈課,為自己的身體健康努力。透析者不是只能「被照顧」事實上,過去傳統透析常產生皮膚癢、不寧腿與體力不濟等併發症,導致病友生活受影響。張阿姨也是如此,她說,之前接受傳統透析治療後總是非常疲累,導致對許多事提不起勁,所幸經醫師鼓勵,生活配合醫囑,同時搭配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的支持,現在的她重新恢復活力,做完透析治療後,不只安排瑜珈課、英文課,有空時還會挑一班捷運、公車,到處走走,生活比一般人更充實豐富。另有一位60多歲女性透析病患,心臟有狀況,後來因病截肢影響工作、生活,在醫師的鼓勵下,她決定裝配義肢不再只當「被照顧者」,並接受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治療,現在的她每天騎車出門、繼續做過去房仲工作,積極、配合醫師指示,游振超醫師說,病患只要願意積極改善身體狀況,生活、健康都有機會變得更好。游振超醫師也觀察到,病患接受血液透析,最重要的是清除率與病患營養狀況。以清除率來看,許多研究顯示,當血液中大型中分子無法順利排除,病患就容易產生透析搔癢症、不寧腿、體力不濟等困擾,且可能加劇心臟、心血管慢性發炎。尿毒素清除越乾淨 心血管負擔、副作用都越少研究顯示,隨著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問世,血液裡大型中分子尿毒素較容易清乾淨,病患出現前述症狀的機率也會下降,當心臟、心血管的負擔一減輕,血壓就會較平穩。因此游振超醫師認為,血液透析患者皆可使用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主動追求更好的清除率,減輕身體負擔,就他觀察,特別是年長者、合併心臟病、其他多重疾病病患,風險更高,更需持續提升清除率。游振超醫師叮嚀,當透析當下、透析後任何身體反應,都不可輕忽。像皮膚癢、不寧腿,很容易影響睡眠,長期睡不好,血壓易飆升,血糖更難控制,中風、心肌梗塞威脅便如影隨形;而血壓忽高忽低可能是嚴重心血管疾病警訊,應定期至心臟科檢查,找原因避免惡化。只要病患有動力,透析後還是可以維持正常生活步調。【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6-22 養生.生活智慧王
手洗內褲...女私密處飄可怕異味!醫警告:用「1清潔劑」手洗恐越洗越髒
你內衣褲都用手洗嗎?是否覺得丟洗衣機洗會洗不乾淨,就很勤勞的天天手洗。振興醫院婦產部醫師李偉浩提醒,用「1物」手洗內褲當心越洗越髒。他分享20多歲女患者的案例,女子求診時自曝私密處流出白色分泌物,還不斷飄腐敗味,經追問後發現「1洗衣習慣」是致病元凶。私密處飄異味 「1洗衣習慣」是致病元凶婦產科醫師李偉浩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名20多歲女患者案例,她求診時自曝「底下快要爛掉了」,私密處一直飄異味及流出白色分泌物,甚至還被辦公室同事詢問「怎麼聞到食物腐敗的味道?」,讓她尷尬地不敢承認,只能跟同事保持距離,避免被聞到自己妹妹的異味。李偉浩聽完女子的陳述,初步推斷是念珠菌感染,並給予她藥物、塞劑及藥膏做治療。豈料2週後回診,女子抱怨醫師的「治療完全無效」、異味一樣嚴重,進一步做細菌培養,結果仍顯示是念珠菌感染,另有常見的大腸桿菌。經醫師追問後發現,原來是女子的「1洗衣習慣」是致病元凶。她透露「內衣褲都用手洗」,認為貼身衣物若和其他衣褲、襪子攪在一起會不乾淨,因此選擇手洗,再加上擔心用洗衣精洗會殘留引發皮膚過敏,所以都用「沐浴乳」清洗內衣褲。用沐浴乳手洗內衣褲,乍看之下沒問題,卻讓醫師直搖頭。李偉浩進一步解釋,沐浴乳可能無法將內衣褲上的細菌或致病菌洗乾淨!建議還是使用洗衣機搭配抗菌洗衣精洗衣,但要把一般衣物內衣褲分開來洗。後來女子照著做之後,半年期間沒再復發私密處異味及感染的問題。3大常見私密處感染細菌針對女性常見的私密處感染,李偉浩解釋,女性私密處感染可分為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感染、披衣菌感染等,醫師可以從女性私密處分泌物做初步的診斷。.細菌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常見有厭氧菌、大腸桿菌。感染症狀會有有黃色或膿樣分泌物,會散發惡臭、但通常私密處比較不會癢。.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是女性很常見感染。感染症狀會有白色塊狀分泌物,雖有臭味(霉臭味),不像細菌性感染這麼臭,私密處會極度搔癢。.披衣菌感染:以性接觸感染的披衣菌、淋病、雙球菌、陰道滴蟲。感染症狀感染症狀會有綠色、鼻涕狀分泌物,臭味以酸臭刺鼻味為主。看完李醫師針對女性私密處感染的說明,有沒有驚覺原來自己洗內衣褲的方式都洗錯了!不是動手洗內衣褲就真的能洗乾淨,「用沐浴乳」清洗竟然無法將內衣褲上的細菌或致病菌洗掉。下次洗內衣褲時,請聽從醫師建議,把內衣褲使用洗衣機搭配抗菌洗衣精清洗,但要記得將一般衣物跟內衣褲分開來洗,才不會洗不乾淨導致私密處感染喔!
-
2024-06-19 醫療.慢病好日子
【血液透析最愛問-3】三明治族腎友好忙碌...如何縮短洗腎後恢復時間、增加生活品質?
早上6點準備早餐、送小孩上學、送爸媽去社區據點、上班下班、安親班接小孩、晚上到診所透析、11點回家、家務洗澡、準備睡覺時已過了半夜...而5小時後,又將開始新一天的循環。這是腎友文文姐的一天,也是多數正在透析的三明治族的寫照,醒來事情就如雪片般飛來,每天都在被時間追趕。像腎友文文姐一般,其他正值中壯年的腎友,也可能面臨到白天上班,晚上透析晚班的滿檔行程。然而一天就是24小時,不多也不少,三明治族腎友想要維持洗腎與生活的平衡,一定有出現過以下疑問。Q1.洗腎次數可以減少嗎?依據國際治療指引,標準血液透析每周要洗三次、平均每次四小時是洗腎的最低要求,僅少數腎友經醫師評估可以一周兩次。一般而言,多數腎友每周執行治療的時間至少12小時,其中將近七成(68%)接受高透量透析(High-flux)的患者治療後所需要的恢復時間超過2小時,有27% 的患者在高透量透析(High-flux)治療後所需要的恢復時間超過6小時以上,換言之透析加上洗腎後的恢復時間,代表著一周三天的時間就這樣「蒸發」了。常常有腎友因工作、生活太忙而導致洗腎時間不足四小時,導致脫水不足、尿毒素清除不佳,甚至會引發高血鉀、惡化透析不平衡症。惡性循環加劇反讓透析後恢復時間被迫延長,陷入惡性循環。研究顯示,每月錯過的療程次數、營養不良與發炎程度評分均為透析後恢復時間的負相關因素。尿毒分子中的大型中分子代謝與共病症疾病進程與發炎相關,血液透析病患若需要越長的恢復時間,可能損害健康及增加住院、死亡風險。Q2.透析後恢復時間好長,感覺愈來愈疲倦,怎麼辦?英國腎臟協會(RA, The Renal Association)2019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洗腎後虛弱疲憊,是腎友最困擾的透析症狀第一名。通常透析後,3分之1腎友在2小時能恢復元氣,約4成需要2~6小時才能恢復。身為三明治族每天分秒必爭,透析後恢復體力的時間越長,就越可能影響家庭、工作、個人日常生活。而且有研究顯示,透析後需要的恢復時間每拉長1小時,住院風險會增加3%、死亡風險增加5%。故「透析後恢復時間」可作為病患健康生活品質 (HRQoL) 、住院率及死亡率指標。改善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有助縮短恢復時間台北透析診所院長李孟鴻分享,2021年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中提及,新一代延展性血液透析術(HDx),可提升血液中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對縮短透析後恢復時間有顯著幫助,也可以減少皮膚搔癢、不寧腿等症狀。國外研究數據指出,●採用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 (Expanded Hemodialysis,HDx)的患者,透析後恢復時間大於 6 小時者比例減少,也透過12個月觀察,「疲勞、缺乏精力」評分為嚴重與重度的患者比例降低,同步改善患者日常活動執行能力及生活品質。●約7成患者接受延展性血液透析術後,自評生活品質分數 (HRQoL) 顯著改善,整體幸福感、精力及睡眠品質亦獲得顯著改善。想縮短透析後恢復時間,可以怎麼做?●規律透析、重視透析清除率●健康生活、遵從醫囑、注意飲食●主動與醫療團隊溝通,調整治療方式●尋求周邊親友心理支持不管是不是三明治族,透過與醫師討論,多方面進行改善,同時調整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透析模式,提升血液中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不僅促進生活品質、縮短疲勞恢復時間,還能降低住院率,減少後續醫療負擔!延伸閱讀:洗腎(血液透析)完「恢復時間」長短很重要!別掉進急診住院的惡性循環參考資料:1.Hugh CR,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14;64(1): 86–94. 2.Elsayed et al. BMC Nephrology (2022) 23:2983.Hugh CR,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14;64(1): 86–94. 4.Maurizio B, et al. Blood Purif. 2019;47:45-51. 5.Stephanie B, et al. Patient Related Outcome Measures. 2021;12: 315–321.6.Penny JD, et al. Kidney Med. 2021 Jul 29;3(6):992-1002.e1.【推薦社群】【腎生不息-腎友透析週記】粉絲專頁為了提供腎友及照護者正確的透析資訊,社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2021年成立《腎生不息 腎友透析週記》,每週提供一個透析知識,與大家一同守護健康。【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粉絲專頁透析腎友該如何在透析之餘獲得更完整的生活照護,進而邁向更高生活品質,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於2014年成立,提供更完整的生活照資訊給大家。
-
2024-06-19 醫療.慢病好日子
【血液透析最愛問-2】總是睡不好,因為皮膚癢、腳裡有東西在爬、腿部無法控制地想要移動...腎友生活大困擾尋解方
「皮膚好癢好難受,又黑又乾好沒自信…」「是異位性皮膚炎嗎?還是濕疹呢?長得像一顆一顆釘子」「好想睡覺,但腳癢到睡不著,甚至無法控制地想要踢腿」「腿裡面很像有東西在爬」以上這些情境,都是腎友洗腎後的常見併發症,根據聯合報「慢病好日子」2022年做的透析腎友煩惱大調查,皮膚搔癢、不寧腿,高居腎友困擾的前三名。困擾1.透析腎友為什麼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什麼叫做不寧腿呢?如有以下症狀,可能就符合不寧腿診斷標準●白天或工作時,身體狀況不錯,夜晚就開始出現不適感●難以抗拒雙腳想動的衝動●起來動一下、走一走,狀況即可改善●停止動作、不再動腳,這種癢麻的不適感又馬上回來一項於台灣進行的統計,血液透析的末期腎臟病患者中,四分之一病人有不寧腿症狀。而另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其中將近2成患者受到重度與極重度不寧腿之苦。不寧腿不可忽視,不僅讓日常生活受到困擾,不寧腿症狀與睡眠品質不佳相關,不寧腿的發生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目前確切的病因機制不明,危險因子包括有腎功能缺損、缺鐵、糖尿病以及長期使用例如抑制多巴胺藥物或抗組織胺等藥物、周邊神經病變患者等 ,所以當出現相關症狀時建議主動諮詢,讓醫師診斷及治療。治療不寧腿症候群方式有哪些?目前醫學上對於透析病人的不寧腿症候群治療尚無定論,多以緩解治療策略為主,如使用多巴胺類、鴉片類、抗癲癇類藥物或鐵質補充劑等。近期臨床研究發現,尿毒分子累積亦為不寧腿症狀出現的原因之一,若增加大型中分子如α1-microglobulin(33,000Da)透析中移除率達35%時,對不寧腿症候群具有緩解效益;移除率須達38%以上方可產生不寧腿症候群治療效益。然而,增加傳統中型尿毒分子(分子量10-20,000Da)的移除率並無法治療不寧腿症候群。透析腎友除適合的飲食與生活衛教調整外,透過調整透析處方,採用提高較大中分子毒素清除率的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HDx),也能改善不寧腿症候群相關症狀。困擾2. 洗腎後為什麼會常常皮膚搔癢?血液透析患者40% 的患者受中重度搔癢症狀之苦造成透析腎友皮膚搔癢的可能原因很多1.尿毒過高或鈣鹽物質沉積皮膚過於乾燥2.透析不足,造成尿毒素的累積3.對人工腎臟的材質或採用的消毒方式過敏4.血液中磷濃度增加引起5.周邊神經功能異常引起近期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治療若未能有效移除大的中分子,會造成患者持續累積尿毒狀態下引起併發症,搔癢症造成生活品質下降、憂鬱、睡眠障礙,不僅如此,搔癢程度與住院率呈正相關趨勢,嚴重搔癢將顯著增加住院風險。如何預防、緩解皮膚搔癢症狀,提升生活品質呢?可以試試以下3種方法▸方法一:低磷飲食再搭配磷結合劑藥物▸方法二:諮詢醫師,擦適合的外用藥膏▸方法三:與醫護人員反映身體不適,透由醫病共享決策討論是否需調整生活飲食、用藥與現行血液透析處方等延伸閱讀:洗腎併發皮膚問題 新一代治療術改善資料來源:1.Lin CH, et al. Eur J Neurol. 2013 Jul;20(7):1025-1031.2.Transforming Participa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rogramme Report, January 2019.3.Sakurai K. Blood Purif. 2013;35 Suppl 1:64-68. 4.Gao X, et al. J Am Heart Assoc. 2021 Feb 16;10(4):e018674.5.Sukul N, et al. Kidney Med. 2020 Nov 21;3(1):42-53.e1.6.Lim JH, et al. Sci Rep. 2020;10(1):7780.【推薦社群】【腎生不息-腎友透析週記】粉絲專頁為了提供腎友及照護者正確的透析資訊,社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2021年成立《腎生不息 腎友透析週記》,每週提供一個透析知識,與大家一同守護健康。【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粉絲專頁透析腎友該如何在透析之餘獲得更完整的生活照護,進而邁向更高生活品質,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於2014年成立,提供更完整的生活照資訊給大家。
-
2024-06-19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最愛問【腎臟病】血液透析8大常見Q&A 治療、照護一次告訴你
「洗腎完回家都好累,連滑手機的力氣都沒有,有愈洗愈累的感覺」「腎友飲食真麻煩,有什麼特別的保健之道嗎?」「皮膚好癢擦了乳液也沒用,有什麼方法能改善?」「瘻管不好照護,好想知道有什麼照顧小撇步?」這些是多數透析腎友的⽣活寫照,甚至有腎友因為⼯作、⽣活間忙碌,導致洗腎時間不⾜,引發⾼⾎鉀、不寧腿等併發症,甚至讓透析後恢復時間被迫延長,陷入惡性循環。該如何迎接透析後的第⼆⼈⽣,是腎友及家屬必備知識。以下幫腎友整理,8項常見洗腎Q&A,一次掌握治療及照護,一起提升生活品質。這篇文章會告訴你:【關於治療】Q1.血液透析是怎麼把血液「洗乾淨」的?Q2.血液透析常見的合併症有哪些?Q3.抽血報告怎麼看?有什麼隱藏殺手要特別注意?Q4.皮膚搔癢好困擾,要怎麼改善?【關於照護】Q5.洗腎還是想吃美食,可以怎麼做?Q6.乾體重怎麼算才對?Q7.瘻管常阻塞,日常要怎麼保養?Q8.洗完腎好累,體力很久才恢復?Q1:血液透析是怎麼把血液「洗乾淨」的?洗腎是因腎臟狀況不佳,⽽使⽤⼈⼯腎臟代替進⾏⾎液淨化,將⾝體中的廢物—「尿毒素」以及多餘⽔分排除。它的原理是將⾎液從⼈體內引流出來,讓⾎液經過俗稱⼈⼯腎臟的⾎液透析器,利⽤⼈⼯腎臟的⼈造半透膜清除廢物,再把乾淨的⾎液導回體內。長期⾎液透析腎友需要接受⼀週⾄少3次、每次平均4小時的透析。如果沒有將毒素清乾淨,會在體內慢慢累積,引發其他併發症。另外,醫師強調,如果縮短透析時間,洗腎脫⽔速度過快易增加⼼臟負擔,甚⾄有⾎壓下降的問題。⾎液透析想要「洗乾淨」,其中影響關鍵就是⼈⼯腎臟內的中空纖維 膜,中空纖維膜有著非常多的孔洞,其孔徑⼤⼩與⼈⼯腎臟的效能息息相關,⽬前台灣常⾒的⾎液透析共有三種:●傳統⾎液透析(Hemodialysis, HD):主要移除分⼦量1,000Da~12,500 Da 以下的物質●⾎液透析過濾術(Hemodiafiltration, HDF):可移除⼩分⼦與中分⼦(25,000Da),清除效能較傳統⾎液透析好●延展性⾎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同時有⼤⼩不同孔徑,最⼤孔徑達到5.0nm,可更有效移除⼤的中分⼦毒素※道爾頓(Dalton,縮寫Da)是原子和分子的質量單位延伸閱讀:人工腎臟有哪些?一次告訴你無論使⽤哪種⾎液透析治療,如果沒有「⾜量透析」,腎友會出現虛 弱、疲倦、體重減輕、噁⼼、胃⼝不好、膚⾊暗沉、搔癢、不寧腿、尿毒性⼼包膜炎等併發症,也不利保存剩餘腎功能。Q2:血液透析常見的合併症有哪些?血液透析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合併症狀📌透析中低血壓病人在透析時血壓下降,可能有頭暈、噁心嘔吐、抽筋、肚痛等症狀可能原因>短時間水分脫除太快或大量脫水📌肌肉痙攣(抽筋)常發生於透析治療快結束時,腿部較常見可能原因>大量脫水、血壓下降📌皮膚搔癢根據近20年搔癢症於洗腎患者盛行率中,約有3-4成腎友因中重度搔癢而苦。可能原因>高血磷、皮膚乾糙、尿毒素洗得不夠乾淨、副甲狀腺亢進📌透析不平衡症候群在初期洗腎較容易發生,有頭痛、高血壓、噁心、視力模糊、抽搐等情形可能原因>腦部血液毒素清除較慢,產生濃度差異,導致腦壓上升延伸閱讀:洗腎時發生透析不平衡症候群,可以這麼做Q3:抽血報告怎麼看?有什麼隱藏殺手要特別注意?為了解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例如洗得夠乾淨嗎、藥物是否需要調整,以及腎友的營養狀況等,醫院皆會定期安排抽血,每個腎友狀況不一,醫師會依病況調整抽血項目,以下是各種常見數值的影響:📌肌酸酐(CRE):建議維持透析前 8~20 mg/dl肌肉細胞代謝的產物,過低代表太瘦及營養不良📌鉀(K):建議維持3.5-5.1 mmol/L太低容易全身無力;太高會引起心臟麻痺、猝死📌鈣(Ca):建議維持2.15~2.58mmol/L太低容易引抽筋、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肌肉無力等症狀,太高則會引起皮膚癢、嗜睡、便秘、及血管組織鈣化等副作用📌磷(P):建議維持2.5-3.5 mg/dl所有含蛋白質或營養的食物都會含有磷,過高導致皮膚癢,長久會引發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肌肉無力症狀, 血管組織鈣化📌鈉(Na):建議維持136-145 mmol/L水份滯留體內導致高血鈉,嚴重者會造成肺水腫、呼吸困難,低血鈉則會有低血壓、肌肉無力、甚至意識不清 📌副甲狀腺素(I-PTH):建議維持150-300 ug/L, 或正常值的2-6倍太低會有非動態性骨病變、容易發生骨折及酸痛;過高會出現皮膚癢、四肢無力、貧血、容易骨折等症狀📌尿素氮(BUN):建議維持透析前 60-90 mg/dl;透析後 7-18mg/dl若過高可能是蛋白質攝取過多、透析量不足、潛伏其他疾病或感染、腸胃道出血或使用類固醇造成延伸閱讀:這些抽血數值過高怎麼辦?透析腎友注意這幾點常規抽血中並未追蹤的「大的中分子」,也必須注意。若未洗淨,引發的症狀不只造成生活的困擾,長期忽略也恐影響住院率與死亡風險。尿毒素依分子大小分為三類,不同大小的尿毒素殘留,對身體的不同影響如下:📌小分子:分子量<500Da包含尿素、肌酸酐、磷酸鹽,累積過多,可能導致骨質疏鬆、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皮膚搔癢、疲憊、無力📌中分子:分子量500Da-25,000Da多數都是胜肽類物質,如β2-微球蛋白、副甲狀腺素、瘦體素等。累積過多會造成發炎、血管鈣化、關節病變、運動及感覺神經病變,長期將加速器官老化📌大的中分子:分子量25,000Da-60,000Da目前已知有25種,如白血球介素-6、FGF-23、YKL-40、λ-FLC等。累積過多會造成免疫力下降、慢性發炎、認知障礙如失智,甚至加速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延伸閱讀:【透析10秒鐘教室】認識尿毒素家族目前常見的高透量人工腎臟中,主要移除中分子,而近年隨著透析膜科技發展,已有延展性⾎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採用中截除透析膜(Medium cut-off,MCO)人工腎臟,相較於傳統High-flux HD及HDF能更有效地移除大型中分子。建議腎友可以檢視目前情況,和醫護討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血液透析方式。Q4:皮膚搔癢、不寧腿好困擾,要怎麼改善?「常常抓到流血也停不下來,擦藥也沒用?」,根據近20年搔癢症於洗腎患者盛行率中,約有3-4成腎友因中重度搔癢而苦,而造成搔癢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例如高血磷、皮膚乾糙、尿毒素洗得不夠乾淨、副甲狀腺亢進,其中還有10%血液透析腎友可能出現穿透性皮膚炎(類似丘疹),造成原因是尿毒過高或鈣鹽物質堆積,促進局部炎症反應及結締組職病變,穿透表皮層至體表,導致皮膚搔癢情況。治療皮膚搔癢方式有哪些?1.擦乳液2.低磷飲食、依醫師指示服用磷結合劑藥物3.依照醫師指示使用外用藥膏或口服藥物4.依照醫師指示調整血液透析醫囑除皮膚搔癢外,你是否曾出現白天或工作時,身體狀況不錯,一到夜晚就開始出現雙腳想動的衝動,或是小腿搔癢感覺不適的情況?上述狀況叫做「不寧腿症候群(RLS)」,是一種合併感覺異常與不自主運動的末梢神經病變,主要發生在下肢,好發高危險族群包括腎臟疾病患者、孕婦、缺鐵性貧血、周邊神經病變患者。治療不寧腿症候群的方法有哪些?1.非藥物治療✅維持良好睡眠習慣✅適度運動✅避免菸酒、咖啡✅睡前泡熱水澡,按摩伸展腿部✅改善缺鐵性貧血2.藥物治療按醫師處方依病情選擇鐵劑、Dopamine類、Benzodiazepine、Anticonvulsants和Opiods等藥物3.透析族群對抗不寧腿✅調整治療方式根據研究指出,延展性⾎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的中空纖維膜有不同孔徑大小,孔徑愈大可以移除愈大的尿毒素,進而緩解不寧腿症狀。Q5:洗腎還是想吃美食,可以怎麼做?因為透析腎友無法正常清除血中廢物,所以腎友在飲食上必須有所限制,特別是磷、鹽分、水分和鉀離子的攝取。腎友還未接受血液透析前,需保持低蛋白飲食,避免腎臟負擔過重。但在透析過程中,因小分子的蛋白質也會被帶走,反而需要補充。可參考以下的飲食建議:延伸閱讀:外食族透析腎友怎麼吃?腎臟無法正常工作會造成高血磷,進而使鈣離子下降,加上活性維生素D3生成不足,鈣的吸收發生問題。長期會導致皮膚發癢、嚴重骨骼病變及組織鈣化。日常生活中除了限制攝取含磷飲食,也要配合使用磷結合劑,抑制腸道對磷的吸收。降磷藥物種類及正確服用方法Q6:乾體重怎麼算才對?洗腎後尿量會慢慢減少,甚至無尿,水分的移除大部分得靠機器,而兩次透析間的體重增加太多,讓人體短時間流失過多的水分,身體會強迫末梢肌肉內的血液送回身體中心,避免重要器官因降壓而受傷,可能導致抽筋。因此平日須限制水分的攝取,養成每天量體重的習慣,每次洗腎體重增加,以不超過乾體重的5%為原則。尤其是體重太輕、體能狀況不佳、末梢循環不良、易抽筋的腎友,更要好好控制。所謂乾體重,是指腎友在透析後身體最佳狀況的體重,例如沒有四肢水腫及肺水腫,且血壓正常。腎友可依例子換算自己控制範圍:小明:體重60公斤兩次透析間體重:60*0.05=3=限增加3公斤【小提醒】:水分攝取量還需要注意食物中含有的水分,例如水果有90%是水,肉類有60%是水,糖類澱粉質也有30%是水。延伸閱讀:限水壓力大,忍不住想喝怎麼辦呢?真的忍不住啊!Q7:瘻管常阻塞,日常要怎麼保養?洗腎的血管通路—瘻管,是接受透析治療病人的困擾之一,瘻管的壽命有限。腎友每年住院,平均有一半日數及費用都是為了「瘻管」的治療、重建或重新再開一個通路,如部分或完全狹窄阻塞 (栓塞)。瘻管對於腎友來說等於第二條生命線,若沒有適當的照護可能阻塞、狹窄、感染,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醫師叮嚀務必戒菸、禁止提重物、不要穿戴緊身衣物或飾品、睡覺時請勿壓迫手臂、常做握球練習促使自體廔管成熟。除了平時保養、定時至心臟血管外科門診追蹤況外,還可以用「二消失一不對」及早發現問題。1. 震顫感消失正常廔管的血流比較強,輕輕觸摸會有震顫感,當震顫感消失,代表血流受阻2. 呼呼聲消失正常廔管使用聽診器可聽到「呼呼」的血流聲,若聲音消失,表示血管可能狹窄或是阻塞3.兩側手臂不對稱腫大靜脈狹窄,血液就會塞車,堵在肢體近心端處,造成肢體或臉部腫脹,甚至不易止血延伸閱讀:透析瘻管有哪些?瘻管圖鑑告訴你Q8:洗完腎好累,體力很久才恢復?血液透析治療後,可能會經歷數小時的疲倦、虛弱、筋疲力盡等感覺,身體需要花費一段時間來調整和恢復元氣,然而,研究顯示療程後恢復時間每拉長1小時,住院風險會增加3%、死亡風險增加5%,所以每次洗完腎的恢復時間過長,不只是體力下降,當生活品質受影響時可能正在失去生活的主控權。讓透析後恢復時間變長的可能原因有哪些?1.透析脫水量當脫水速率超過13cc/每公斤/每小時。2.營養不良3.身體質量指數(BMI)研究發現腎友的BMI大於35kg/m2,可能會影響恢復時間。4.透析過程的併發症透析過程複雜,可能導致身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和反應,如透析過程中的低血壓等,可能影響恢復時間。5.透析清除率透析清除率高,表示透析治療能夠更有效啲清除體內累積的液體和廢物(尿毒素),而這對於透析後的恢復時間有重要的影響。想縮短透析後的恢復時間,可以怎麼做?✅規律透析、重視透析清除率✅健康生活、注意飲食✅主動與醫療團隊溝通,調整透析方式國外研究數據指出,採用延展性⾎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腎友透析後恢復時間大於6小時者比率減少,也透過12個月觀察,「疲勞、缺乏精力」評分為嚴重與重度的患者比率降低,同步改善腎友的日常活動執行能力及生活品質。【推薦社群】【腎生不息-腎友透析週記】粉絲專頁為了提供腎友及照護者正確的透析資訊,社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2021年成立《腎生不息 腎友透析週記》,每週提供一個透析知識,與大家一同守護健康。【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粉絲專頁透析腎友該如何在透析之餘獲得更完整的生活照護,進而邁向更高生活品質,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於2014年成立,提供更完整的生活照資訊給大家。
-
2024-06-19 醫療.慢病好日子
【血液透析最愛問-1】洗腎到底是在洗什麼? 2大關鍵報你知
血液透析到底是什麼呢?您做的血液透析有洗乾淨嗎?什麼叫做「足量透析」呢?不管您是即將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友、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友或是照顧者,一定要知道關於血液透析的兩大知識!📌知識1:血液透析到底是在洗什麼?📌知識2:原來人工腎臟不只一種!知識1:血液透析到底是在洗什麼?腎臟有兩大功能,分別是調節水分和排除毒素,當腎臟漸漸的或突然罷工,多餘的廢物無法透過腎臟功能進行排除而堆積在體內時,就會產生尿毒症狀,這時,就會需要透析治療,也就是俗稱的「洗腎」,支持受損的腎臟排水與移除毒素功能,以維持身體部分的機能。透析治療分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以血液透析來說,是經由洗腎機把血液引流出來,並透過人工腎臟,將血液中的毒素移除,再輸回身體。因為腎功能為不可逆,一旦進入透析多數都是長期治療,若體內的尿毒素未有效清除,持續累積在體內,合併尿毒症腎友身體都是在持續發炎的狀態,隨著透析年數持續增加,會有不等程度的器官損害,同時產生一些皮膚和神經症狀,甚至引發嚴重併發症。但,定期的透析治療不是就在清除毒素,甚至定期的血液抽檢數值都表現良好,為什麼還是會出現併發症呢?主要原因有二1.正常的腎臟功能有淨化血液、鹽分和水分的平衡、血壓控制與調節血球生成、與調節骨骼健康等。而透析治療僅能部分替代腎功能淨化血液。2.血液中的廢物-尿毒素種類非常多,可依水溶性或蛋白結合區分,也可依毒素分子大小區分。近年血液透析隨著技術的進步,關鍵技術創新與進展就是人工腎臟,也就是過濾器。不同透析模式使用的人工腎臟,能清除的毒素分子大小各有差異,這就是人工腎臟關鍵的原因。如果想要減少以上狀況,把「尿毒素」洗得更乾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尿毒素的種類有哪些?尿毒素種類有上百種,依照分子量的大小,可分為3類:小分子、傳統中分子、大的中分子,不同分子量尿毒素沒有洗乾淨,產生的症狀都不相同。不同分子量尿毒素殘留,可能引起不同的症狀▸小分子(小於500Da)骨質疏鬆、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皮膚搔癢、疲憊、無力、手腳刺痛麻木等症狀📌平時可藉由抽血數值觀察,其中觀察指標有尿素、磷酸鹽、肌酸酐▸傳統中分子(500-25,000Da)副甲狀腺功能亢進、腕隧道症候群、關節僵硬或疼痛、增加心臟疾病風險📌目前可藉由抽血數值觀察,其中觀察指標有副甲狀腺素、β2-微球蛋白、Complement factor D3▸大的中分子(25,000-60,000Da)認知障礙、免疫力下降、慢性發炎、加速心血管疾病的進程、加速動脈粥狀硬化、血管鈣化、增加死亡率、貧血等。📌可藉由抽血數值觀察,其中觀察指標有白血球介素-6、FGF-23、YKL-40、λ FLC,但目前這些抽血數值非常規觀察指標為什麼同樣都是中分子,會有「傳統中分子(500-25,000Da)」與「大的中分子(25,000-60,000Da)」的區別呢? 過去因科技發展仍未突破,對於尿毒素的區分僅能以小分子與中分子區分,只要大於25kDa的均通稱為中分子。隨著對於分子的辨識與人工腎臟的技術創新,進而能將中分子再細分為「傳統中分子(500-25,000Da)」與「大的中分子(25,000-60,000Da)」。不管是哪一種尿毒素,透析都要盡量在身體疾病進展的評估內,達到足量清除,目前常見的高透量人工腎臟(High-flux HD)中,主要以移除傳統中分子為主。「大的中分子」在常規抽血中並未追蹤,但若未有效移除,隨著透析年資越長累積越多,引發的症狀不只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長期忽略也可能提升住院與死亡風險。現階段想要有效清除「大的中分子」毒素,就須仰賴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例如高劑量血液透析過濾術(High-dose HDF)或者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等。註:Da為道爾頓,為分子量的單位。知識2:原來人工腎臟不只一種!前面提到「洗乾淨」很重要,影響血液透析能否洗乾淨的關鍵又是什麼呢?透析時數、流速與人工腎臟都可以影響足量透析,但現階段因健保給付限制,多數均為至少4小時的要求,而血液流速則因人而異。最後客觀條件的關鍵答案就是透析機器上,那隻長長的人工腎臟,人工腎臟(也可以叫做血液透析器)含有成千上萬支的中空纖維膜,每支中空纖維膜有著非常多的孔洞,其孔徑大小與人工腎臟的效能息息相關。從「人工腎臟圖鑑」中可以看到,當血液流經中空纖維膜,不同大小的孔徑可移除不同分子量的尿毒素。每支人工腎臟因設計與製程技術,透析膜有著不同的孔徑大小,所能移除的毒素分子也各有差異。認識不同人工腎臟過去技術受限,以一般高透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D)僅能移除到傳統中分子,若想要有效去除大的中分子,僅能仰賴採用高透量人工腎臟的高劑量HDF(High-dose HDF),而近年在技術創新下,應用「中截除透析膜(MCO)」的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經研究顯示,能更有效地移除大的中分子毒素,多項證據顯示有效改善透析腎友常見的併發症如不寧腿、透析搔癢症與縮短透析後恢復時間,還能減少住院率!現行血液透析治療尿毒分子移除統整表(以台灣臨床常採用之治療術為例)※建議腎友可以檢視目前併發症情況,和醫護討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血液透析方式,提升體內毒素的清除率。資料來源:1.Pyrogen retention:Comparison of the novel medium cut-off (MCO) membrane with other dialyser membranes2.Rosner MH,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1 Jul 7;16(12):1918-1928. 3.Kirsch AH,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 2017; 32(1):165-172.4.Kandi M, et al. Can J Kidney Health Dis. 2022 Jan 18;9:20543581211067090.5.Wolley M,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8;13(5):805-814. 6.Alarcon JC, et al. Blood Purif. 2020;50(1):110-118. 3. Lim JH, et al. Sci Rep. 2020;10:7780. 7.Sakurai K. Blood Purif. 2013;35(suppl 1):64-68. 8.Yilmaz MI, et al. Clin Nephrol. 2007 Jul;68(1):1-9. 9.Stenvinkel P. Semin Dial. 2013 Jan-Feb;26(1):16-19. 7. Akchurin OM, et al.Blood Purif. 2015;39(1-3):84-92.10.Bjorn Meijers, et al. Blood Purif 2023.【推薦社群】【腎生不息-腎友透析週記】粉絲專頁為了提供腎友及照護者正確的透析資訊,社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2021年成立《腎生不息 腎友透析週記》,每週提供一個透析知識,與大家一同守護健康。【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粉絲專頁透析腎友該如何在透析之餘獲得更完整的生活照護,進而邁向更高生活品質,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於2014年成立,提供更完整的生活照資訊給大家。
-
2024-06-12 焦點.元氣新聞
身體紅疹是單純疱疹還是帶狀疱疹? 醫師:關注疹子的生長「位置」及「型態」二大關鍵
皮膚紅紅、腫腫的疹子是罹患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單純疱疹還是其他病因呢?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張皓翔表示,辨別帶狀疱疹還是單純疱疹,要關注疹子的生長「位置」及「型態」二大關鍵,且帶狀疱疹並不是傳染疾病,而是潛伏在體內的水痘病毒復發的疾病。帶狀疱疹與單純疱疹有什麼差別?帶狀疱疹顧名思義是呈現「帶狀」的疹子,通常只會出現在「單側」,鮮少會有雙側出現,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人體感染水痘疹子退掉康復後,水痘病毒仍可能潛伏在人體的神經節中。醫師說明,當人體免疫力變差時,潛伏在體內的病毒有可能再次活化,此時就發生「帶狀疱疹」,多發生在單一處的神經節,從頭到腳的神經節都可能是帶狀疱疹發生的位置,不過臨床上,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在「胸部」及「腰部」的脊神經。反觀單純疱疹多發生在特定位置,第一型單純疱疹出現在嘴巴與口腔、第二型單純疱疹則是出現在生殖器。單純疱疹是病毒感染所致,可能從唾液、毛巾、食具等接觸感染,人體遭感染後,通常二到十天內就會出現疹子,單純疱疹會先出現水泡,接著破裂形成潰瘍傷口,最後結痂。至於症狀上,帶狀疱疹會有「刺痛」以及「搔癢感」,但帶狀疱疹是在疹子尚未出現之前,就可能開始出現局部神經痛,這種隱隱作痛,讓病患怎麼也找不到傷口,疼痛的感覺如針在刺。當隱隱作痛出現約一週,皮膚會長疹子,而帶狀疱疹的疹子會同時出現「各種時期」的疹子型態,包含已經收乾的疹子、正在化膿的疹子等,這也是帶狀疱疹的一大特色,可以從疹子的型態做診斷。不過,千萬別輕忽帶狀疱疹的併發症,應及時就醫治療,長在三叉神經上的帶狀疱疹可能影響眼睛導致角膜發炎、潰瘍等。此外,併發症還包含疱疹後神經痛、血管病變、聽力受損等。張皓翔醫師表示,通常帶狀疱疹發生過一次後,終其一生約有6%到10%的機率會再發生第二次,並非終生免疫。痛不欲生!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恐需抗神經痛藥物舒緩帶狀疱疹最令人懼怕的是「神經痛」,此神經痛可能從疹子出現持續到痊癒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可能延續好幾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張皓翔醫師表示,根據統計,75歲以上的民眾發生帶狀疱疹,約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會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另外,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比例也相對一般人高。*帶狀疱疹的治療主要以抗病毒藥物為主,在病灶出現的72小時內給予抗病毒藥物,減輕發疹期間的疼痛程度及持續時間,另外也會使用類固醇和消炎止痛藥物幫助緩解疼痛,對於疱疹後神經痛還可能需投以抗憂鬱藥物,或是抗癲癇藥物,才得以舒緩。積極提升免疫力 預防帶狀疱疹張皓翔醫師表示,預防帶狀疱疹最根本的方式是不要得到水痘,然而台灣過去曾有水痘大流行,只要得過水痘就有機會罹患帶狀疱疹。而現在的孩子出生後,雖然有施打水痘疫苗,仍有機會長水痘,因此帶狀疱疹發生的機率仍存在。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如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較差的人,若希望降低帶狀疱疹的機率,就要提升自身免疫力,因此平時避免熬夜、多運動,維持正常作息很重要,若有需求,也可以前往醫療院所諮詢疫苗相關資訊,預防帶狀疱疹的發生。*Based on speaker’s opinions and experience.NP-TW-HZU-ADVR-240008|Date of preparation:May 2024This is intended for Taiwanese.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
2024-06-10 焦點.元氣新聞
被蚊子叮咬好癢!皮膚科醫師親傳:這樣止癢才正確!
夏日氣溫飆高,蚊蟲特別多,時常外出一下子,回來就發現身上多了好幾個包,或是夜晚睡覺時被偷襲,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被咬成「紅豆冰」,真是讓人不堪其擾!被蚊子咬了,越抓越癢怎麼辦?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真正有效止癢?如何才能有效止癢?交給蚊蟲專用藥!被蚊子叮咬後,搔癢難耐怎麼辦?尤其是小朋友一定忍不住會去抓,很容易抓破皮,該如何止癢才有效? 「如果護理產品擦了以後並沒有帶來足夠的舒緩,或是塗抹後很快又癢了,建議選用有消炎成分的蚊蟲專用藥來處理,家有小小孩的民眾,更要留意挑選寶貝專用的產品。」黃郁琳醫師解釋,「很多人聽到使用類固醇,可能會有一點擔憂,其實,適度使用低強度的外用類固醇,效果明顯且不易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建議小範圍塗抹、短期使用、搔癢改善之後就停用,就不用擔心。」一擦三效,日本家庭常備專用止癢藥日本原裝進口,日本銷售No.1蚊蟲止癢品牌MUHI「無比止癢消炎液」,具止癢及抗發炎成分,可以快速止癢,真正抑制反覆搔癢。「止癢、消炎、去紅腫」一擦三效,有效緩解皮膚搔癢、蚊蟲咬傷、皮膚炎等症狀,是許多日本家庭常備的蚊蟲止癢專用藥。讓飽受蚊蟲叮咬之苦的你,輕鬆解決反覆搔抓的困擾!(資料來源:*富士經濟 2019/1-2019/12,外用止癢品牌銷售額調査報告,OTC Drug Data Book 2020 No.2。)衛部藥輸字第026801號 / 衛部藥輸字第027984號 /衛部藥輸字第027942號/ 衛部藥輸字第028597號北市衛藥廣字第113050060 號 使用前詳閱說明書警語及注意事項Copyright ©2021 Dapha Trading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大法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02)27637101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07號8樓-1
-
2024-06-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身上紅色腫包是蚊子還是跳蚤咬?哪種叮咬比較癢及如何止癢?
Q:身上出現紅色腫包,怎麼分辨是被蚊子還是跳蚤咬?跳蚤叮咬的皮膚會變得紅、癢、腫,有時候會有一點疼痛感,且持續痛癢好幾天。跳蚤習慣「站在衣服或褲子邊緣吸血」且通常會一次大量、多次吸血,所以常有規律排列且聚集在同一區域的跳蚤咬痕,比如腳踝、腰部、手臂等,相較於蚊子咬的紅腫、不規則形狀,跳蚤咬的傷口外觀通常是小而紅,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水泡。Q:家中出現一隻跳蚤,就會有千千萬萬的跳蚤繁殖嗎?跳蚤不會孤雌繁殖(單性生殖),如果只有一隻雄蚤進入家中,雖會叮咬人和寵物吸血,情況較單純;但如果家中出現的是隻受精過的雌蚤,會四處產卵,家裡雜亂或地板雜物、皮屑多,就有可能繁殖出大量跳蚤。Q:我家明明沒有寵物,跳蚤到底是從哪來的?為什麼家中會有跳蚤?明明都有幫寵物洗澡,為什麼還會有跳蚤?又或家中沒寵物,跳蚤到底是從哪來的?這是許多人的疑慮。其實並不一定是家中有寵物,跳蚤才會出現,跳蚤在潮濕的地方較易出現,且能輕易從一個宿主跳到另一個宿主身上。因此通常是從其他動物身上或場所跳到寵物或人的身上,方便牠吸食血液作為食物。容易出現跳蚤的地方,包括陰暗又潮濕的公園樹叢和土壤、廢棄許久的空屋、下水道的老鼠身上、流浪動物身上。此外,跳蚤一旦進入室內,就能透過寵物用品、家具、地毯和床上等處,在物品、人與寵物間來回跳躍,尋找食物甚至是進行繁殖,導致家中的跳蚤愈來愈多。Q:被跳蚤咬的搔癢程度更甚於蚊子叮,且更持久,有什麼有效的止癢方式嗎?要緩解被跳蚤咬過的搔癢,可用冰敷,將冰塊或冰袋包裹在毛巾或布中,輕輕壓在叮咬處約10至15分鐘,可減輕搔癢和腫脹;也可用小蘇打,以1比1的比例調和小蘇打和水,將搔癢部位浸泡在小蘇打水中約10分鐘,可消除被跳蚤咬的腫脹感、緩解搔癢。如感覺叮咬處紅腫疼痛,可以擦上局部消炎藥膏協助舒緩不適,也要避用手搔抓叮咬處,因為這可能會引起感染,或形成疤痕。另外,緩解搔癢可使用蘆薈、茶樹精油或薰衣草精油等自然成分的產品,幫助消除腫脹、改善發炎。如有持續性不適,建議就醫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Q:發現家裡被跳蚤入侵,除了幫寵物除蚤,該如何處理環境中的跳蚤?想用簡單天然的除蚤方法,檸檬是個好選擇。因為跳蚤對於濃厚的氣味,例如草本植物的香氣感到極度厭惡,除了檸檬,要驅趕跳蚤,薄荷、香茅和樟腦等也是熱門選項。除直接利用這些植物的香氣外,家裡過期的茶樹精油也可驅趕跳蚤,因精油對跳蚤有忌避效果,牠會怕那個味道。建議平時可在地板抹上薄薄一層的精油,或在角落擺放乾檸檬片和薰衣草香包等,這些充滿香氣的東西不只能讓跳蚤不敢靠近,還能讓居家環境更加清新怡人。跳蚤喜歡潮濕環境,建議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適時地開啟除濕機,濕度維持在55至60度左右。也可用除蚤殺蟲劑,在家居環境中使用除蚤噴霧、殺蟲劑、跳蚤藥來減少跳蚤數量;但提醒大家,用跳蚤殺蟲劑需注意安全,防止食物和寵物接觸到,且要避免過度使用。Q:到戶外時噴灑防蚊液、香茅等,能避免被跳蚤盯上嗎?跳蚤對濃厚的氣味、草本植物的香氣會感到厭惡,到戶外噴灑防蚊液、香茅精油等,一樣也有驅避跳蚤效果,甚至擦香水都有驅避作用。此外,會否容易被跳蚤咬,個人體質也有關連,像家中多人被叮咬,但就有人不受影響。諮詢/優美德環保公司經理李明賢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