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癌症.肺癌
搜尋
接續治療
共找到
19
筆 文章
-
-
2024-10-31 醫聲.癌症防治
【晚期肺癌停看聽-系列1】年輕患者工作壓力大 標靶藥物接續治療 能跨過5年存活期
藝人汪建民日前因晚期肺癌離世,享年59歲,因正值壯年,震驚各界。「我還能工作嗎?」「剩下多少時間?」「小孩還小怎麼辦?」病患剛確診時,思緒常一團混亂,對未來感到害怕與徬徨,尤其年輕就得到肺癌的患者更是憂慮工作與家中經濟。與醫師討論 適合的治療衛福部桃園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邱昱棋博士表示,肺癌病患與家屬因擔心死神來敲門,常會拿著各式各樣的資訊詢問醫師,看到使用最新治療藥物成功的案例,就要求接受一樣的治療,忽略每個人的基因、病況不同。他提醒,每個人適合的治療方式不同,因此不必追求不一定適合自己的最新治療藥物,例如有位海軍上校確診3B期肺癌時僅44歲,使用標靶藥物接續治療後,目前已存活超過7年。先基因檢測 再找治療法據近10年統計,20至60歲勞動人口罹肺癌人數增加9成,有年輕化的趨勢,且過半確診即為晚期,111年整體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有21.8人,嚴重衝擊社會與家庭。邱昱棋建議,肺癌病患確診後,先接受基因檢測,並依年紀、病況、共病、經濟狀況等,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像該名海軍上校,當時手術後因有殘存腫瘤,先以化療及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後續復發,再次基因檢測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T790M突變,幸運的是健保可以接續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現在病況穩定,最近剛辭掉軍職回歸家庭。所謂「接續治療」,是指病患對一種標靶治療藥物出現抗藥性後,再次接受基因檢測,並接續使用另一種方式治療。以亞洲人最常見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為例,本土研究指出,若病患先接受第一、二代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基因檢測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T790M突變,即可以接續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以國內回溯性研究的數據顯示,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繼續治療,不只有機會延長整體存活期至61.8個月,病患在治療期間,亦可正常工作、陪伴小孩、出國、從事休閒活動,生活品質不受影響。「第一線治療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若產生抗藥性,想再找到其他標靶藥物治療,相對困難。」邱昱棋分享,曾有位50歲有腦部、骨頭轉移的肺癌病患,直接第一線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10個月後產生抗藥性,無法負擔基因檢測,最後能做的治療僅剩化療,不久後因身體無法負荷,白血球低下併發敗血症過世。擔心副作用 用藥可舒緩當病患與家屬為繁雜資訊感到心煩意亂時,邱昱棋建議,可多與主治醫師討論,制定能平衡療效、工作與生活的治療策略。假如擔心副作用,現在也有許多相對應的處置,如用藥來舒緩腹瀉、皮膚癢、甲溝炎等副作用,「晚期肺癌雖無法治癒,但仍能透過接續治療,延長整體存活期,跨過5年大關,達到與肺癌共存的目標。」
-
2024-10-12 癌症.抗癌新知
放射加標靶 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斷治療一把抓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歷經八年抗癌,仍不敵病魔去世。對很多人來說,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很陌生的疾病,其實台灣一年有1,400人罹患此病,發生率持續上升中。神經內分泌腫瘤過去是以手術、標靶藥物等方式治療,現在最新的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radio-ligand therapy),不僅可用來治療還可以當成診斷的工具,療效比標靶藥物高了近十倍。神經內分泌瘤變化多端難診斷 甚至五至七年才揪出神經內分泌腫瘤可以長在很多地方,最常見的原發部位是直腸、胰臟、小腸等。依有無分泌過量荷爾蒙引發症狀,可分為功能性(會分泌荷爾蒙,有症狀)和非功能性(不會分泌荷爾,無明顯症狀),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症狀變化多端,不容易診斷,有些病人甚至要五到七年才被診斷出來。標靶鎖定、鎦-177破壞 合力殲滅癌細胞和信醫院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黃玉儀表示,過去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方法包含了手術、標靶藥物及化療,而現在最新的療法是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這是放射加上標靶的療法,機轉是將放射性同位素與標靶配體分子聯結,標靶鎖定癌細胞後,放射性同位素會釋放放射線,可以診斷及治療癌症。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用在治療部分,是放射性同位素鎦-177與標靶配體聯結後,經由靜脈注射進入人體,標靶尋找癌細胞後會連結上去,接著鎦-177釋放Beta射線,以物理方式精準破壞、殺死癌細胞,不會波及正常細胞。做為診斷工具時,是將鎦-177更換成鎵-68,同樣的進入體內找到癌細胞後,鎵-68會釋放伽瑪光,這時再利用正子掃描,即可以看到癌細胞分布的位置。精準放射標靶療法可治療多種癌症 台灣只適用神經內分泌腫瘤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謝佳訓指出,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可以運用在多種癌症,如神經內分泌腫瘤、攝護腺癌等的診斷及治療,台灣目前只適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根據全世界最有名的歐洲ENET指引,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分化良好G1、G2病人,做過其他治療、出現淋巴轉移時,標準治療就是精準放射標靶療法。黃玉儀有一名64歲的女性病人,她在2019年因為肚子不舒服就醫,赫然發現罹患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轉移到胰臟及淋巴結。但是在開刀及荷爾蒙治療後,短短2年就復發,且已轉移到肺、肝臟等器官。雖然再次動手術、化療及放射治療,最終宣告失敗,全身從頭到腳幾乎都有癌細胞。去年5月,這名病人接受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結果發現,癌細胞數量不斷減少,做完四次的標準療程後,腫瘤指數完全降回正常。不過,鎵-68正子掃描顯示體內還有殘留癌細胞,未來會再做接續的治療。精準放射標靶療法標準療程四次 殘留癌細胞用其他方法接續治療謝佳訓補充,像這樣的病人可以繼續做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但是考慮到身體可能無法承受同樣的治療,或是因為此治療的費用昂貴等,可以選擇荷爾蒙治療,搭配標靶、免疫療法或新型的化療藥物等進行後續治療。病人接受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後,體內會有的放射線,劑量非常低,回家後不需要隔離;不過,一到二週內要與人保持一至二公尺的距離;體內的放射線劑量不高,但是因睡覺時間較長,累積的放射量會稍多一點,一周內不要與他人同床共枕;另外,病人的排泄物也會有少量輻射線,上廁所後應沖水二次,避免讓他人接觸到。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這項可診斷、可治療的工具,不僅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最新的治療趨勢,未來擴及適用於其他癌症亦指日可待。
-
2024-04-10 癌症.肺癌
【初確診晚期肺癌手冊免費索取】肺癌學姐長12封信:心理腫瘤不可忽視 爭取最長存活期
許多患者罹癌不只身體受苦,與心理層面的交錯影響,更是大大影響了生活,近30年來,心理腫瘤學受到世界各國臨床醫療及研究人員重視,迅速發展成為癌症學中的次專科。根據研究指出,肺癌病友的憂鬱情緒在所有癌別中比例最高,若屬於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的肺癌病友,出現預後不良的可能性高出2至3倍。為鼓舞初確診肺癌的病友及家屬,能更妥善調適心態,「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邀請12位抗癌成功學長姐,一同寫下《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衛教手冊,將印製1萬本,發送至全台癌症資源中心,提供民眾免費索取。其中不乏有超過5年甚至10年的故事,希望病友及家屬能夠盡快走出初確診的低潮,建立治療信心,與醫護人員討論治療策略,朝最長存活期目標邁進。肺癌逐漸邁向慢性病化管理 重視病友心理照護才能兼具治療效果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除了需要完整的治療策略,爭取超越五年的存活期目標,在展開治療前,也應調適罹癌所帶來的焦慮與沮喪的情緒,才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治療效益。陳育民說,晚期肺癌治療相較於過去,已有相當大的進展,過去晚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只有10-15%,所幸隨著醫療進步,現已可利用基因檢測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也能維持較佳的生活品質。不過,對於初確診時帶給病友巨大的衝擊與生命威脅,往往讓病友及家屬感到震驚、懼怕、甚至無法置信而想逃避現實,若是演變成憂鬱情緒,更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失眠等生理症狀,反而影響病友後續治療成效。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也提到,為提供晚期肺癌病友更完善的治療與照護,肺癌團隊已從原有的核心科別,胸腔內科、胸腔外科、腫瘤內科,逐漸延伸到診斷相關的科別,治療過程也會依據病友的需求,適時加入輔助的專科醫師,如中醫科的調理、皮膚科的副作用管理等;而在心理層面方面,就會有諮商心理師加入,以降低病友負向情緒,協助情緒宣洩與支持。若是可以在治療前期就有病情穩定控制的成功學長姐分享其抗癌歷程,提供給初確診的病友抗癌參考指標並建立治療信心,相信可以為病友帶來更大的抗癌動力。晚期肺癌爭取最長存活期 學長姊抗癌經驗建立出確診病友信心「恐懼會傳染,希望也是」,這是來自《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裡面的1句話。抗癌學姐夏女士退休後,準備開始規畫第二人生,對於長期的肋骨疼痛,原以為是更年期所致,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確診四期肺癌轉移肋骨,當下內心驚慌,悲傷到整日躺在床上,自我價值感低落,一直感到非常焦慮,不僅執迷於非正統療法,甚至嘗試各種偏方,事後發現只是在轉移內心焦慮與悲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夏德椿提醒,臨床上初確診晚期肺癌病友對罹癌的恐慌與焦慮,多半來自於網路鋪天蓋地的資訊及未知的存活期,近年來肺癌藥物持續進展,病友的治療選擇越趨多元,初確診的病友建議與醫師討論未來五年完整的治療計畫,有策略的安排用藥的順序,拉長每一種藥物的使用時間,爭取最長存活期。夏德椿提到,上述的夏女士雖然一開始誤信偏方,所幸在病友團體學長姐的支持之下,開始穩定腳步應對罹癌挑戰,而後進行基因檢測,屬於EGFR基因突變,因此經醫師評估從第二代標靶藥物開始治療,三年後出現抗藥性,再接續服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目前抗癌已超過五年,副作用也控制相當穩定。《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從心出發 打造肺癌慢活計畫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表示,「生病是一場意外,而不是被處罰」,我們都不應該讓自己或家人陷入憂傷的情緒中而不可自拔,無論病友或是照護者,都會有焦慮情緒的問題,也有研究指出,癌症病友的照護者近5成出現憂鬱及焦慮傾向。吳卉汝呼籲,病友及照護者的內心照護都相當重要,專科醫師的任務是為我們爭取超越五年的存活期,而成功學長姊的經驗分享與鼓勵,則是帶領病友及家屬在抗癌路上,從心出發,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能知所因應,從容不迫地打造肺癌慢活計畫。《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衛教手冊印製10,000本,後續會發送至全台癌症資源中心,歡迎免費索取,如果需要更多的協助,請洽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臉書專頁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官網
-
2023-12-31 癌症.肺癌
「非吸菸」肺癌人數逐年增高 胸腔科醫師指家族史佔關鍵因素
肺癌成為我國十大癌症之首,每年約有一萬六千多人是新診斷為肺癌的個案。國內積極防治菸害,但「非吸菸」肺癌的人數卻逐年增高。國內研究團隊日前於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刊登的研究結果:不吸菸者若具有肺癌家族史,相較於無家族史者提高了五成左右的罹病風險,其次的風險因子是暴露於空汙以及年齡。國內大型醫院收案試驗,證實肺癌家族史是罹病關鍵。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洪仁宇表示,過去一直認為抽菸才會罹患癌症,但隨著國內吸菸人口降低,罹患肺癌的人數卻持續上升,經多年研究,台灣不吸菸肺癌最大宗的因素是「家族遺傳史」。國內17家大型醫院從2015年到2019年,收案1.2萬多名不吸菸但具有可能會引發肺癌的風險對象:收案條件為55歲到75歲民眾、不吸菸或吸菸少於10包年且戒菸超過15年。具有的風險因子包括:三等血親內具肺癌家族史、處於環境菸害、本身患有慢性肺阻塞或肺結核、烹飪指數(Cooking Index)大於等於110、烹飪過程中無適當通風等。結果顯示,有17.4%的參與試驗者,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後發現肺部有結節陰影,接受切片檢查和外科手術後,有318人(2.6%)被確診為肺癌。而被診斷侵襲性肺癌者,其中多達197人(61.9%)具有家族史。女性患者肺腺癌占比達87%,多數無吸菸習慣。台灣罹患肺癌的類型以「肺腺癌」為最大宗,如果以性別分別,依2020年公布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所有罹患肺癌的男性患者中,肺腺癌的占比為58%;所有罹患肺癌的女性患者中,肺腺癌的占比高達87%,而女性肺腺癌患者,大多沒有吸菸習慣。洪仁宇醫師表示,過去一直認為「吸菸」是導致肺癌的最大宗風險因子,但隨著戒菸人口增加,其餘的風險因子導致的肺癌更值得被重視,其中家族史應該要被格外注意,其餘風險則是空汙、年齡、職業環境、肺部慢性疾病等。不過肺癌初期症狀難辨,常見症狀為咳嗽、全身不適、喘、胸痛、血痰等,平均每位肺癌患者被診斷時約有2.38個症狀。但洪仁宇醫師強調:這類症狀大多不會立即危害生命,加上很像感冒或器官退化的表現,也讓患者就醫警覺性降低,導致患者被診斷時大多已經是晚期。肺癌基因型態漸明朗,藥物治療效果愈來愈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寬澧表示,早期肺癌可以透過手術搭配化學治療,預後效果很好,如果是晚期肺癌的患者,手術治療就會成為輔助療法,治療方式則以全身性療法為主,例如標靶藥物,免疫及化學治療等。而隨著基因檢測的技術與標靶藥物的研發越來越進步後,肺癌患者接受藥物治療的效果也愈來愈好。國內的肺腺癌患者,大多是EGFR的基因突變類型,如果是該基因型的肺癌,投藥反應與化療相比,效果明顯高出一倍以上。吳寬澧醫師分享:一位使用標靶藥物的患者診斷為第四期肺腺癌帶有EGFR基因突變,給予對應的標靶藥物後,原本是「大白肺」,服藥兩周後肺部狀況便明顯改善,服藥兩個月後,肺部X光就幾乎沒有「白肺」的跡象。九種基因型投以標靶藥物,接續治療延長存活期。吳寬澧醫師表示,傳統肺癌的治療是依照細胞型態來決定。例如肺腺癌、鱗狀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各自有不同的治療策略。但隨著醫學演進,目前已經被發現且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的肺癌基因型有九種,如EGFR、ALK、ROS1、MET、KRAS、BRAF、NTRK、RET、HER2。現在治療肺癌的選項,還要參照每個人不同的基因變異來決定。整體而言,可能高達七成的肺腺癌病人,有機會使用到標靶藥物。隨著治療方式的進步,肺癌的診療也與時俱進。吳寬澧醫師分享,以高醫為例,院內即採「肺癌多專科團隊」定期會議討論病人治療決策,意即每位來院求診患者的治療方向,事實上也加入了團隊內各專科醫師的意見。而在治療策略方面,近年也逐步發展根據可能的抗藥性來選擇標靶藥物。吳寬澧醫師更以「救援投手」的概念來說明標靶接續治療策略的觀念。以國人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為例,如第一線先採用第二代的標靶藥物作為先發投手,在腫瘤抗藥性出現後,若基因檢測確認帶有T790M的基因突變,則可以第三代標靶藥物上場救援、接續治療。這種做法在一個亞洲大型研究中已發現,病友存活期可達63.5個月。國內長庚醫院的研究也發現可達到61.8個月。吳寬澧醫師說,目前晚期肺癌雖有藥物可治療,但如果能提早發現,才有治癒的機會,且病患預後仍遠遠優於晚期發現的病患。國民健康署針對高風險對象推動免費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有助於找出早期肺癌患者。符合高風險族群者,應定時檢查,才能及早治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23 醫聲.癌症防治
強化癌友心理支持 衛福部8月底開會擬訂心理腫瘤指引
癌症病患確診後,除了疾病造成身體不適、藥物治療副作用等,巨大的心理壓力也隨之而來。心理腫瘤學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同時是國健署癌症防治委員,日前建議政府應針對癌症病人心理問題制定相關政策,衛福部長薛瑞元要求國健署、健保署、醫事司、心理健康司、照護司等,盤點各自現有及未來對於癌症相關政策,將於今年8月22日召開會議,朝擬訂定「心理腫瘤強化效益指引」方向,期許強化心理腫瘤照護。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現行很多醫院成立癌症資源中心、領航計畫、癌症個管員等,不過部長十分重視癌症病人心理健康照護,因此希望找各司署,統合現有政策,以國健署來說,主要做早期預防、篩檢,若篩檢出疾病後,盡快接續治療。針對心理腫瘤指引會議,預計會討論初次罹癌、罹癌過程、安寧照顧等不同階段,有哪些不足之處需補強,進行檢討以及擬改善策略,以及給付經費支持來源。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0萬人罹患癌症,吳昭軍表示,我國2003年通過癌症防治法,而癌症也屬於慢性病一種,除了急性、感染疾病屬於疾管署範疇,其餘疾病防治都屬於國健署。而4大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因子皆類似,過去是一個疾病推出一項防治計畫,但政府希望做整合,及早從慢性病開始預防。以代謝症候群來說,有5項風險因子,包括三高(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及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5項中符合其中3項則代表有代謝症候群,這些危險因子可透過健康檢查找出異常數值,民眾在家也可透過皮尺、血壓計,量測腰圍及血壓。國健署與健保署去年起推出「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凡是在20歲至64歲的民眾,可就近於基層診所,由醫療團隊針對不健康生活型態,提供戒菸、戒檳、營養、運動等專業指導,讓民眾從日常生活中養成健康習慣,預防或延緩慢性病發生的機會。吳昭軍說,代謝症候群會產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如果可以早期防治,及時回頭,就能避免疾病產生,「慢性病和癌症一樣,希望不要發病,而非及早確診或治療」。
-
2023-05-11 醫聲.癌症防治
50歲大叔肩痛以為五十肩 沒想到已是肝癌晚期
「賴醫師,這怎麼可能?我是肩痛,然後右邊腹部有點痛痛的,怎麼檢查報告說是肝癌晚期?」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系肝膽科主任賴學洲醫師的診間,一名50歲大叔驚慌失措地詢問醫師,起初他以為是五十肩而至復健科就診,但情況一直未見改善,後來甚至出現右腹疼痛,經檢查才發現,他的肝臟竟長了顆十多公分的腫瘤,且已是晚期肝癌,在醫師耐心解說後,這位大叔終於冷靜下來,並與醫師討論後續治療計畫。即使進入肝癌晚期 依然有活命希望賴學洲醫師表示,肝臟沒有神經,即使長了腫瘤,病患也不會感覺疼痛,在初期,多數病患沒有明顯症狀,當腫瘤長到直徑五公分以上,或位置比較邊緣壓迫到腹膜,才可能引發腹痛,此時往往已是中晚期,在初診病患中,約50%-60%確診已是肝癌中、晚期,其中晚期病患接近30%,像上述50歲病患就是其一。肝癌晚期症狀包括腹水、黃疸、倦怠、體重減輕等,這些症狀一旦出現,代表治療更棘手。此外,有些病患會在下午、晚上發燒,或以右肩疼痛方式表現。賴學洲醫師說,當病患進入肝癌晚期階段,只要肝功能還維持良好或中等程度,便有已納入健保的多種治療藥物可供選擇,因此病患依然有活命的希望。「標靶接續治療」納健保 病患存活期大幅增長以標靶藥物治療為例,根據目前健保給付規定,對於12個月內已接受3次或3次以上局部治療的病患,可有條件給付標靶藥物,當第一線標靶藥物無法控制腫瘤生長,還有第二線標靶藥物可使用,治療可持續下去。賴學洲醫師援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數據指出,過去有些病患狀況比較不好,黃疸指數、白蛋白指數比較不樂觀,存活期可能只有不到一年,但現在接受第一線、第二線標靶接續治療後,存活期可大為提升至2年又4個月,另外如果患者身體狀況比較好的話,搭配肝臟局部治療,存活期甚至可達4、5年以上。有些病患接受標靶治療,可能產生手足皮膚反應、腹瀉、高血壓等副作用,此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照護團隊、個管師會耐心教導病患預防性擦拭乳液,或建議用藥控制腹瀉或高血壓等治療副作用困擾,當治療副作用明顯改善,標靶藥物的劑量便可給足、給滿,病情控制也就更順利,腫瘤失控機率也大幅減少。B、C肝合併肝癌 一定要好好接受治療賴學洲醫師叮嚀,B肝、C肝病患為肝癌高風險族群,當B肝、C肝沒有得到控制,肝功能就會逐漸低下,肝癌治療便更為困難,治療選項也會縮減,反之若B肝、C肝受到控制,肝癌治療才會事半功倍。另外,病患千萬不要再喝酒,飲食上也要減少油炸、高油食物,才能減輕肝臟負擔,肝臟健康才不會一再受到損害。
-
2023-01-17 醫療.心臟血管
疲勞、睡眠障礙恐是心臟警訊 名醫洪惠風曝症狀相關原因
●疲勞、睡眠障礙,恐心血管疾病惡化●心臟疾病患者得憂鬱症機率,一般人2倍●不良生活習慣,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179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台灣有5.8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美國心臟協會提醒,若出現疲勞、睡眠障礙、體重增加、憂鬱等症狀,慎防心血管疾病上身。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建議,民眾若出現相關不適症狀,應先求助專業醫師,經醫師診斷疾病並接續治療。心血管疾病分6種外媒網站「每日科學」登載由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一篇文章,針對心臟病、心臟衰竭、瓣膜性心臟病、中風、心律不整、周邊動脈疾病等6種心血管疾病患者,歸納出常見疲勞、睡眠障礙、體重增加、憂鬱傾向等症狀。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微小的症狀通常不會被重視,但可能代表心血管疾病惡化、增加住院的可能性,提醒民眾不可輕忽。美國心臟協會研究指出,心臟疾病發作時,除了會有胸痛等常見症狀,也有少見症狀如呼吸短促、疲勞、出汗、惡心、頭暈等;心臟疾病患者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沒有任何疾病民眾的2倍;若有持續性胸痛、心臟衰竭、中風、周邊動脈疾病等患者,通常都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甚至中風患者的認知功能也會受影響,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定期評估監測認知功能及憂鬱等級。洪惠風指出,疲勞感可能是心臟衰竭、心臟瓣膜閉鎖不全或打不開等引起,但也可能是呼吸中止症、肝功能異常、慢性疲勞症候群等其他疾病造成;若是頭暈、惡心等症狀,可能因血壓過低或高、貧血,或耳部功能、腦神經功能不佳影響;胸口痛的症狀,除了心臟問題外,也可能是食道、肌肉問題引起,但有相關症狀不代表就是心臟疾病造成,應由專業醫師就各項因素進行判斷。心臟疾病與憂鬱症彼此互為因果關係,許多研究也看到兩者有其相關性。洪惠風表示,憂鬱症患者對於藥物遵從性不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罹患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年僅30、40歲正值事業衝刺的階段,因病使得人生計畫改變、影響職場工作,造成嚴重心理衝擊,這中間會經過一段適應期,從生氣、否定、討價還價,甚至憂鬱,最後才會適應、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的確有可能產生憂鬱。宅與胖增罹病風險洪惠風提醒,各年齡層都有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像從事電子業的年輕族,每日工時超過12小時,嚴重過勞,甚至沒有周休二日;不良生活習慣,像長時間打電動、不運動等造成肥胖,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近年運動風氣提升,像從事騎腳踏車、慢跑、健身的年輕人愈來愈多,但同時宅、胖、躲在鍵盤背後生氣的人也多,朝兩極化發展,建議若要遠離疾病,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
2022-11-22 癌症.乳癌
家人守護積極治療 新選擇「魔術子彈」助晚期乳癌病人走更遠活更好
乳癌手術部分切除 定期追蹤檢查與治療卻仍難逃疾病復發陳太太現年56歲,平常重視養身的她,一直都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好習慣,三年前,卻不幸地,在例行的健康檢查的時候,被醫師宣告罹患乳癌確診,經進一步確認,腫瘤細胞基因表現型態為較惡性的HER2陽性,HER2陽性的乳癌生長快速且較容易轉移,一家人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在先生與兒子的支持之下,家人攜手同心一起面對病魔,經過數次的討論,先接受術前輔助標靶治療後,再進行手術根除病灶,切除部分乳房。也依照醫生的叮嚀,定期到醫院追蹤檢查,不料在去年,摸到陳太太摸自己頸部出現組織突出、腫脹,原以為是甲狀腺出了問題,經檢查後結果是乳癌復發轉移至頸部淋巴結,很不幸的病魔再度找上門。茱麗葉乳房醫療集團醫療長葉大成醫師提醒,根據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顯示,當年度共2913名女性因乳癌而死亡,平均每天就有8人因乳癌而不幸離世,葉醫師提醒女生應定期接受乳癌篩檢,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即可大幅延長存活期,有機會擁有良好生活品質。晚期乳癌轉移治療艱辛 魔術子彈「抗體藥物複合體」精準轟炸癌細胞葉大成提到,與歐美國家相較,台灣乳癌患者年齡較輕,平均確診年紀為51至52歲,此時為家庭生活的支柱,一旦垮了,全家也陷入崩潰邊緣,生活作息步伐大亂。 雖然癌症轉移復發的結果,一時間令人崩潰,而陳太太依舊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她告訴自己,要積極面對病魔,雖然治療之路艱辛,但是為了一直在身邊鼓勵她,每一次到醫院看診,都從不缺席的丈夫跟兒子,她一定要鼓起勇氣戰勝病魔。在與醫師討論並經專業評估後,首先接受「雙標靶藥物合併化療」,然而接受一段時間後,因病程演進,產生抗藥性而病情惡化,今年年初,陳太太帶著決不放棄希望的精神,接受葉大成醫師建議,改用第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原先效果不錯,但幾個月後,再度復發,現改用第二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接續治療,目前已持續治療五個月,成效良好病情獲得控制。 延伸閱讀:剋癌魔術子彈 晚期乳癌治療精準化葉大成以「魔術子彈」形容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可精準命中腫瘤,不會傷及無辜,相較之下,傳統化療藥物精準度較差有如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型轟炸機,丟擲炸彈,敵我不分。醫療科技進展 早期篩檢掌握乳癌治療黃金期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與2019年相較,2021年乳房X光攝影女性人數約減少兩成多,茱麗葉乳房醫療集團執行長謝惠珍個案管理師表示,這代表不少女性無法提早了解自己的罹癌風險,更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機,提醒女性盡快接受乳房篩檢。 謝惠珍說,另一方面,受到疫情影響,許多癌友都相當無助,不但定期回診的安排受影響,在每一次的治療更是如履薄冰。此時,最需要的就是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協助,身為資深個案管理管師的謝惠珍分享到,病友在歷經前端診斷、治療、乳房手術,乳房重建,不少癌友已心力交瘁,此時個案管理師介入的角色,是要瞭解癌友所需,用專業的態度,溫暖的鼓勵,陪伴病友們走過生命的幽谷。家人陪伴挺過黑暗 晚期乳癌患者盼健保支持此外,家人扶持鼓勵,發揮愛的力量,更是晚期乳癌病友可以勇敢對抗病魔的重要因素,這也讓陳太太得以勇敢地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復發,但是目前陳太太的治療用藥,健保尚未開放給付,幸好陳太太的商業保險能夠支持治療費用。許多病友卻可能在沒有健保或商業保險的情況下,面對昂貴藥費所來的沉重經濟壓力,沒有機會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或是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療效、副作用、醫療費用為決定治療策略的三大指標」葉大成強調,前兩者指標明確,但不同的病人對於醫療費用所帶來的經濟負擔能力均不一樣,這也左右著治療方向,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每一位醫師都希望給病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成為病人的後盾,期盼健保適度放寬給付,造福晚期乳癌患者。
-
2022-02-18 癌症.癌友加油站
2022癌症高峰論壇/「實際看到醫師比用電話溝通安心!」疫情下的治癌重點:減少失志症候群發生
COVID-19肺炎疫情持續2年,對癌友的心理壓力有增無減,不只擔心治療是否能銜接,也無法出門與病友們聚會,帶來的雙重壓力已影響治療。亞太心理腫瘤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發現,去年中醫療降載的後遺症開始出現,當時疫苗仍未普及,醫病溝通趨於簡單無法詳細解說,導致有些病患對於化療的副作用無法掌控, 對治療的信任度下降,反而阻礙治療。去年方俊凱曾開設心腫癌症門診團體治療,因為疫情嚴重時停了好幾個月,重新開設團療後,發現病患全都在抱怨化療的不適,其中有一名四十多歲女性在疫情爆發後發現口腔癌四期,就醫過程也是波折不斷,由於無法開刀,得先採取化放療的計畫,但病患對於化放療的副作用並不清楚,第一次化療後就被嚇到了,不願再接受後續治療。方俊凱說,醫療降載期間,對醫病來說都很辛苦,醫師對於病患非常擔心,治療計畫被拖延,病患要進醫院治療也害怕,自律神失調、失眠都是病患面對的問題,因此,如何給予病患心理支持接續治療,就顯得重要。在疫情未歇之際,給予病患「線上資源」是最實際的方式,其中遠距門診對於體力不好的癌友非常必要。方俊凱認為,對於病患來說,實際看到醫師比用電話溝通來得讓人安心,即使疫情已降級,仍有迫切需求,政府需要延續政策。尤其在癌症治療生存率大增的情形下,心理支持成了治癌的顯學,在安寧療護上已放上癌症心理,但治療效果提高就是要避免殘障化的可能。因此,方俊凱建議政府要及早應因,輔助相關學協會或基金會,將各癌別的心理照顧指引整理出來,讓醫護團隊可以參考。治療的目的除了拉長病患的生命之際,也得考慮餘命的價值,如何讓病患在抗癌過程維持工作,減少失志症候群及預防殘障化的可能,更是各界需共同面對的問題。【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2022癌症高峰論壇】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
2021-12-22 醫聲.癌症防治
精準醫療基因諮詢/誰需基因檢測?年輕、有家族史可考慮
癌症治療進入精準時代,醫師表示,現行治療可依據基因檢測結果,進行正確診斷治療,不過患者什麼時候該進行基因檢測?該驗什麼基因?都需要諮詢,再者,哪些人需要做基因檢測,得到的效益才最大,也需要專業討論。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主治醫師周宏學指出,一名卅九歲患者Sunny,五年前診斷為第四期卵巢癌,治療後病情緩解,但三年前,又發現左側乳癌,由於兩種癌基因突變的關聯性極強,因此幫她做基因檢測,結果發現她有BRCA1基因突變,後來據此選擇合適的標靶藥物,經過一年半的治療,目前病情已完全緩解。周宏學說,卵巢癌復發率相當高,五年存活率低於五成;但近年的精準醫療,具有BRCA1/2突變的第三、四期卵巢癌患者,第一線化療後,使用標靶治療兩年,可以讓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十三點八個月延長至五十六個月。但患者什麼時候該進行基因檢測?該驗什麼基因?都需要諮詢。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表示,目前對於六十歲以下較年輕的癌症患者、有特別家族史如卵巢癌、胰臟癌等、三陰性的乳癌患者、雙側乳癌患者,以及男性女乳症等,都是在治療前應告知需做基因檢測的高風險族群。另一部份,則是已經進入標準治療無效後,再進行基因檢測,找尋有無藥物,接續治療。台大醫院外科部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表示,基因檢測目前仍建議「癌症用藥」或「癌症患者」使用。以乳癌為例,如果是早期、三陰性、賀爾蒙陽性、Her2陽性等乳癌,就建議進行基因檢測,他也強調,基因檢測不必太早做,有些患者很早就做,結果沒用上,因為不可能捨棄標準治療。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趙祖怡表示,以北醫、萬芳和雙和三家醫院經驗來說,他們有一款具有一百多個基因的檢測套組,如果沒做諮詢就檢測,只有一%到二%的人有基因變異,但經過諮詢後再做檢測,可提高十倍、有十%到廿%的人會發現基因變異,這凸顯基因諮詢的必要性,應該先諮詢再檢測。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建議,民眾也不必迷信基因檢測,要確定對治療選擇有幫助再做,且基因檢測業者不能直接對民眾銷售,檢測機構也需要取得認證,檢測報告應該要回到醫院,由醫院端向民眾解釋,才能保障民眾權益。
-
2021-11-24 癌症.肺癌
肺癌病友群像/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宜及早 病友盼接續治療願共同負擔
五十三歲的黃琪証,原是電子公司技術員,二〇一九年因胸痛,加上喉嚨不適而就醫,一揭曉已是肺腺癌四期。黃琪証猜想,吸入過多工作場域的化學溶劑揮發氣體,是導致他罹癌的原因,「那時工作上要接觸很多藥水,整個工作空間都是藥水揮發的氣味,很難聞。」生病之後,無法再忍耐強烈的氣味,他便向公司提出退休申請。夜夜難眠肺部腫瘤壓迫胸腔因為長期嗓音沙啞,嚴重時甚至發不出聲音,黃琪証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就醫後經一系列檢查,才確診肺腺癌,且因腫瘤已經轉移到腦部、淋巴結、唾腺,醫師判定癌症期別為四期。黃琪証回憶,腋下淋巴轉移,腫瘤大小「宛如棒球」,十分駭人。然而,最令他痛苦的,是因肺部腫瘤蔓延至肋膜而產生的胸腔壓迫感,他說,「那是一種很難形容的感覺,不是痛,但是很難受,整晚都睡不著。」妻子在旁看著,心裡很是擔心,卻無能為力,只能默默守候。黃琪証說,夫妻倆時常就這樣清醒著,直到天色泛白。黃琪証目前使用第一線化療,輔以放射治療,很幸運的是,黃琪証對化療藥物反應很好,腦部、淋巴及唾腺的轉移腫瘤,治療後皆縮小,僅剩右肺的腫瘤仍須觀察,病情穩定控制。目前黃琪証在清潔公司擔任司機員,每日下午才開始工作,讓他在治療的同時,仍保有經濟來源。身高挺拔、陽光穩重的黃琪証,在他身上,一點也看不見肺癌的陰霾。黃琪証回憶,住院治療時,隔壁床的病人因病而貧,平常只能吃麵包補充體力。「很多生病的人,連幾千元都付不起,更不用說自費昂貴的治療,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作為黃琪証的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羅永鴻說,確診後,針對健保已經給付的肺癌常見基因EGFR、ALK、ROS1進行檢測,都沒有驗出。當時,免疫治療仍未納入健保給付,羅永鴻於是建議黃琪証使用健保給付的化學治療,輔以放射治療,病情穩定控制。肺癌在第一線化療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約為六到十二個月,他已度過最危險的時候。羅永鴻說,病患仍有一大難關要過,即使現階段控制良好,未來仍可能會出現「抗藥」的一天,屆時須重新檢視治療計畫。免疫治療給付門檻高 醫籲「及早使用效果佳」黃琪証目前使用第一線化療,若出現抗藥,疾病惡化,依照健保給付原則,必須先用第二線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是肺腺癌健保給付的第三線選項,且仍須符合PD-L1生物標記大於等於百分之五十的門檻。否則,羅永鴻說,依健保給付原則,僅剩「繼續化療」一途可走。然而,羅永鴻說,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在第一線用藥時就使用免疫治療的患者,治療成效最佳;到了第二、第三線用藥時,患者「體力及免疫力虛弱」,使用免疫藥物的療效自然不如第一線使用好。羅永鴻感嘆,許多肺癌患者「撐不到第三線」,在獲准使用健保免疫藥物前,就已病逝,「連用藥機會都沒有。」他認為,應「能及早使用更好的藥物,就應及早用,不要等到最後。」在患者對藥物反應最佳的疾病階段使用,才能真正幫助到肺癌患者。新治療武器既精且良 患者多願共同負擔為提高癌症病友新藥可近性,羅永鴻說,患者共同負擔是可以考慮的方向,健保資源有限,「健保之外,需要其他的經費來源,增加患者用藥機會、增加存活率,同時保障健保財務永續。」黃琪証也認同共同負擔主張,他認為,若未來須要用到癌症新藥,「自己付一些總比無藥可用好。」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為爭取及早接受新藥治療,超過七成癌症病友願意共同負擔;其中有67%的癌症病友願意負擔每月二萬元,取得創新藥物的治療,提升存活率。為了不讓病友面臨健保不給付,必須全額自費的困境,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以「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解決癌症新藥給付困境,該制度具有三大特色:1.多元參與機制包括癌友、健保署、藥廠並兼顧經濟弱勢;2.讓尚有不確定性之癌症新藥,經由真實世界數據的提供,幫助健保做最有效資源的運用;3.融入癌友共同負擔概念,降低癌友的財務負擔,增加新藥可近性。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太多癌症病人和家屬跟我們反應,與其遙遙無期的等待,不如與政府共同承擔一部分,讓自己或親人的生命,能有活下去的可能與希望。」
-
2021-08-12 癌症.肺癌
肺有小腫瘤未治 拖成3期
51歲男性5年前檢查發現,左下肺有2公分的腫瘤,但他以工作忙碌為由,遲遲未就醫治療,直到3年前因咳嗽等症狀嚴重,才再度就醫,未料,肺部腫瘤已由第一期惡化成第三期末,所幸經過化療、開刀和光子刀放射治療等接續治療,才讓他順利控制癌症。目前追蹤超過1年,腫瘤未再復發。台中市長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許人文指出,當初檢查發現這名患者左下肺已有2公分腫瘤時,患者一再說要出國工作而未繼續就醫治療,他還特別在病歷上註記,已提醒患者注意應立即接受治療。患者卻過了兩年才回來看診,原本的2公分腫瘤已變成7、8公分大,並且轉移,演變成第三期末的肺癌,無法開刀治療,於是先採行10次化療讓腫瘤縮小,再把左下肺葉切除,將腫瘤與縱膈腔淋巴腺清除乾淨。但因患者又面臨左上肺葉腫瘤轉移,因此再用光子刀將癌細胞殺死,之後以標靶藥物治療,最後終於順利控制癌症。許人文表示,患者未把握第一時間治療,讓治療療程變得更為複雜,所幸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治療肺癌的手段也因而增多,因此可以針對患者的個人特殊情況量身訂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目前這名患者已重返職場,並出國工作。許人文提醒,肺癌一直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榜首,抽菸是罹患肺癌的最大主因,萬一咳嗽超過2周,或有胸悶,甚至咳血、胸痛的現象,千萬不要等,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
2021-08-11 癌症.肺癌
肺部2公分腫瘤拖成3期癌末 醫師用3種治療讓他戰勝癌症
台中市1名51歲男子5年前即檢查發現左下肺有兩公分的腫瘤,醫師要他就醫,他卻以工作忙碌,經常要出國為由而拖了下來,直到3年前因咳嗽等症狀嚴重了,才再找上當初為曾提醒他應及即治療的胸腔內科醫師許人文;許人文發現該男子的肺部腫瘤已由第一期惡化成第三期末,所幸經過化療、開刀和光子刀放射治療等3種治療方式接續治療,才讓這名男子終於順利控制癌症;目前已追蹤超過1年,腫瘤未再復發。長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許人文指出,一般人若發現肺部有陰影,就會十分緊張,當初發現這名患者左下肺已有兩公分腫瘤時,患者卻仍說還要出國工作而顯得似乎仍以工作為重,他為此還特別在病歷上註記,表示自己的確曾醒患者注意應趕緊治療。但是,患者過了兩年才又回來,原本的兩公分腫瘤已變成7、8公分大,且還有轉移,已演變成第三期末的肺癌,無法開刀治療,於是他先用了10次化療讓腫瘤縮小,接著再把左下肺葉切除,將腫瘤與縱膈腔淋巴腺清除乾淨。但是,因患者後來又面臨左上肺葉腫瘤轉移,於是再用光子刀將癌細胞殺死,1年前替患者申請標靶藥物治療,最後終於順利控制癌症。許人文說,患者未把握第一時間治療,讓他頗傷腦筋,也讓療程變得更為複雜,所幸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治療肺癌的手段也因而增多,因此他可以針對患者的個人特殊情況量身訂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很高興見到這名患者又重返職場,並出國工作。他提醒,肺癌一直是國內十大死因榜首,抽菸並是罹患肺癌的最大主因,萬一咳嗽超過2個禮拜,或是有胸悶,甚至咳血、胸痛的現象,千萬不要等,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
2021-07-15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疫中斷就醫 腫瘤速變大
新冠肺炎讓全台醫護人力拉警報,醫療量能紛紛降載,許多癌症病人也擔心染疫,而出現自行中斷就醫。國內權威醫師們提出警訊,約一成癌症病患中斷就醫,而發現近來開刀的癌症腫瘤較以往更大,或原先因治療成效而縮小的腫瘤,因中斷治療而變大。醫師提醒,頭頸癌細胞成長快速,務必持續治療。而為了銜接想回居住地治療的患者能順暢就醫,病友團體也呼籲,醫院應協助患者申請接續治療。台灣每年因癌症消逝五萬條生命,其中名列台灣第六大癌症的頭頸癌,發生率遠高於全球平均三倍,是全球第一,根據國內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國內每年因頭頸癌死亡人數約三千多人,遠高過台灣目前因covid-19死亡人數。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表示,疫情期間,約一成的頭頸癌患者未回診。他擔憂地表示,頭頸癌是成長快速的癌細胞,在實驗室中,頭頸癌細胞三到五天就會成長一倍,一旦中斷治療,對病情相當不利。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也指出,外科系發現,近來開刀的癌症腫瘤特別大,而內科系也發現,原本因為治療成效而縮小的腫瘤,又長回來,使醫師必須重新制訂治療策略,讓治療更為棘手。他強調,有症狀、新診斷、疑似復發、化放療中的頭頸癌病患,務必按時回診,尤其治療結束後的一年到一年半期間,是復發高風險期,不可放鬆。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說,頭頸癌患者因病況較複雜,常需到醫學中心治療;但爆發疫情後,病患不得不減少移動,「回居住地醫院治療,如何銜接用藥就很重要。」因應疫情,醫療院所可依法令許可,做藥物或治療的緊急調處,王正旭指出,部分患者在原開刀醫學中心使用免疫療法,卻遇到了疫情而中斷,而需選擇回到居住地醫院治療,除了建議病患可申請含診斷、治療及用藥的病歷摘要攜帶至轉換的醫院,原醫院也應該及時將病歷摘要上傳到健保署雲端APP以利後續接續居住地能夠繼續替患者申請接續的治療,而負責審核醫院申請治療的單位也很重要,雖然在防疫忙碌之餘,希望健保署各分區也能幫助患者確保申請順暢,能夠順利持續治療。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2021癌症論壇/成功接續治療 關鍵在克服抗藥性基因
晚期肺癌治療方式多元,「但第一線的治療,只有一次機會。」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說,治療從第一線開始就須擬定策略、超前部署,才能克服抗藥性基因,延長存活期,透過「接續型雙標靶療法」(EGFR雙標靶),以第二代標靶藥物接力第三代標靶治療,如同大隊接力一棒接一棒,延續生命。比起單一用藥,擬定治療組合更能延續生命。52歲的林太太長期腰痠背痛,就醫確診為晚期肺癌,且併發骨轉移及腦轉移,經醫師建議使用「接續型雙標靶療法」,在第一線以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腫瘤成功縮小三成後,因產生抗藥性,於第二線治療再銜接第三代標靶藥物,標靶接力治療近6年,腫瘤控制穩定。「林太太之所以能接續治療,關鍵在於克服抗藥性基因。」黃俊耀說,隨著基因檢測提高準確度,晚期EGFR肺腺癌病患,在標靶藥物治療後的癌細胞微環境愈來愈清楚。第二代標靶藥物像個濾網,能在第一線就過濾、純化癌細胞的複雜環境,讓癌細胞微環境在最後剩下以T790M基因突變為主的抗藥基因,於第二線治療就能順勢接續第三代標靶藥物,接力用藥。而隨著晚期肺癌治療的拼圖,在早期的化療後,又再加入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免疫療法等,各項藥物的角色在拼圖上逐漸明確,比起單一用藥,擬定治療組合更能延續生命。黃俊耀解釋,國內占最多數的EGFR晚期肺腺癌病患,目前有多種標靶藥物可選擇,在第一線治療上會以治療後的存活表現,以及當出現抗藥性後,病患能否再接續用藥,延緩進入化療為組合治療的目標。治晚期肺癌像接力,選對跑者就能贏。研究證實,在第一線治療先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無惡化存活期為13.7個月,在藥物治療失效後,檢測有超過六成病患具有T790M基因突變,可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整體存活期將近4年。而第一線治療如先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無惡化存活期雖為18.9個月,但當出現抗藥性,約有一成五的病患檢測具有MET基因突變,因後續藥費昂貴難以銜接,多數還是步入化療,整體存活期約3年。黃俊耀鼓勵病友積極治療:「接力治療像大隊接力,慎選第一棒跑者,之後選手挑對時間出場就有勝算。」
-
2020-05-16 癌症.肺癌
男子連續咳嗽3周求診 竟是晚期肺腺癌
年近70歲的男子,連續咳嗽3周,赴大醫院求診,竟被確診為晚期肺腺癌,且已轉移至腦部及骨頭。所幸接受治療之後,發現他體內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接受合適的標靶藥物後,恢復狀況良好。但今年4月,腫瘤出現惡化跡象,確認為T790M突變,適逢第三代標靶藥物通過二線健保給付,可接續治療。高雄長庚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胸腔內科醫師王金洲表示,第一線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每三人就有兩人會產生T790M突變,用藥前先確認是否基因突變,因此,第一線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可先清除大部分的變異基因。不過,用藥後仍會出現抗藥性,當抗藥性出現後,再接力使用專門對付T790M的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逾半數患者整體存活時間可達4年,不僅是目前存活期最長的治療方式,在使用標靶藥物的情況下,也能兼顧較佳的生活品質。王金洲表示,日前健保署公布將第三代標靶藥物納入健保,進一步嘉惠第一線已使用過標靶藥物且產生T790M突變的患者,可望延長晚期肺腺癌的存活期。王金洲表示,第三代標靶藥物用於第一線治療的副作用較小,但一旦產生抗藥性,進入二線僅能仰賴化學治療,在肺腺癌年輕化的趨勢下,對於本來應該享受人生或是衝刺事業的族群來說,若因治療而受困醫院,是一大遺憾。
-
2020-05-13 醫療.腦部.神經
突然暈倒原因有哪些?暈倒會有前兆嗎?該看哪一科?
念高二的小莉參加校慶典禮時,在操場站著站著突然暈倒,周遭同學們一陣驚慌,趕緊扶她到保健室休息。媽媽事後帶她就醫檢查,深怕是不是腦部長了壞東西?醫師評估後告知,小莉應該是站太久引起的「血管迷走性昏厥」,沒有大礙,這也是最常見的昏厥症病因。 「暈倒」意指突然的意識喪失。如果暈倒後必須透過介入處置才有辦法醒來,這種情形比較嚴重;有時雖然暈倒,但幾秒鐘或幾分鐘後會自己醒來,代表這種暈倒的原因是可逆的,也是本篇討論的重點。 迷走神經受刺激 昏厥症最常見原因暈倒最常見的一類是「昏厥症」(syncope)。其起因在於,大腦需要血液提供營養和氧氣,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大腦血流不足,就可能突然失去意識。暈倒後人躺下來了,大部分的情形剛好能讓不順的血液流動獲得改善,因此才會多在幾秒鐘後就恢復意識。 但為什麼腦部會血流不足呢?常見有以下幾種原因: 血管迷走性昏厥這種神經性的昏厥是昏厥症裡最常見的原因。迷走神經從大腦分布到頭胸腹部的各個重要器官,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就會讓心跳變慢,而交感神經的抑制會讓全身的血管擴張。心跳慢會導致血液輸出量減少,雙腳血管擴張也會讓血液不容易回流,如此情形都會造成腦部得不到足夠血液,因此暈倒。 這種神經性昏厥的情形常見於某些特定情境,比如升旗久站、拉肚子、身體疼痛、被驚悚畫面嚇到(比如有人看到打針或是手術畫面會很害怕)、心裡處於恐慌的狀態(比如在人潮眾多處或是在密閉空間的情況),或是頸部受到異常刺激,常發生於刮鬍子或按摩時壓到頸部的血壓控制中心,上述情形都可能影響迷走神經導致心跳變慢。 心因性疾病一種是心律不整引起,不管是心跳太慢或心跳太快,都可能讓腦部血流不足。另一種是瓣膜性心臟病及心肌缺氧性病變等結構性心臟疾病,例如發生主動脈瓣狹窄時,血液也無法順利流出心臟到達腦部。 血管狹窄例如頸動脈狹窄,也會影響血流進入腦部。 姿勢性低血壓人體躺平時全身的血流通常流動較為順暢,一站起來,血液因為重力會集中在兩腳,此時於正常狀態,兩腳的血管會收縮以使腿部血流較容易回流心臟,但自主神經失常的人因缺乏這個機制,導致一站起來的時候腦部血流量不足,所以容易暈倒。 心臟疾病也會引起腦部缺血暈倒從上述的病因可以發現,心臟疾病也是引起昏厥症的主因之一,所以出現突然暈倒的情形,就醫時可以看神經內科或心臟內科,醫師診斷後,會轉介給最適合的專科接續治療,比如若有心律不整問題,應該由心臟內科處理。 臨床上看到的患者隨著年齡層不同,誘發昏厥症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比如有些10多歲的學生被家長帶來,擔心年紀這麼小怎麼會突然暈倒,一問之下常是因為朝會升旗久站或打預防針的情境下,產生血管迷走性昏厥;青壯年很多是在急性腸胃炎時發生,因為頻繁拉肚子導致脫水,加上拉肚子以及疼痛,也是刺激迷走神經的危險因子;年長者很多是心臟或血管疾病引起,其中有些人是因為突然暈倒,就醫檢查才發現心臟有問題。 根據暈倒情境及症狀 配合檢查找病因多數昏厥症患者在暈倒會有前兆,比如眼前發黑、耳鳴、頭暈、心悸、冒冷汗、全身虛弱等都有可能。 昏厥症其實比較像是一種症狀表現,診斷的重點要先了解暈倒發生的來龍去脈,包括患者的病史、前兆的表現、發作之前在做什麼、暈倒時間多久、發作的時候有什麼表現(比如手腳會抽搐嗎)、是幾秒鐘後清醒還是較長時間才慢慢恢復等,醫師透過這些訊息來判斷可能的病因,再安排檢查。 若問診後懷疑是心律不整會安排心電圖檢查、懷疑心臟瓣膜問題則做心臟超音波;若懷疑是癲癇發作,會安排腦波檢查或其他腦部影像檢查。 假如透過問診可初步排除心臟疾病和癲癇,而患者發作前很明確處於容易刺激迷走神經的情境(如疼痛、久站、恐慌等),這種血管迷走性昏厥,大部分不太需要排檢查、也不需要用藥治療,較重要的是對病患及家屬進行衛教,提醒患者減少那些誘發因子的刺激。而如果有不舒服的預兆,當下應該趕緊坐下或躺著,讓血流順暢些,如此有機會可避免真的暈倒,並預防倒下後可能造成的撞傷或危險。 暈倒也可能是癲癇發作另一類暈倒的可能原因是「癲癇發作」。其實癲癇發作未必一定都會暈倒,有的只會出現抽搐,屬於局部型發作:若伴隨暈倒失去意識,就是全身型發作。癲癇發作前,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預兆,例如有人形容好像有一股氣衝上來的感覺。但不同於昏厥症,癲癇發作前通常沒有如昏厥症一般像眼前發黑、頭暈、冒冷汗等的前兆,腦部異常放電往往是瞬間發生,改變腦部正常的迴路導致斷電,因此患者常無法預料到癲癇的發生來加以準備或預防。 典型的全身型癲癇發作會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眼睛上吊,不過這些表現不是必然會發生,或是只些微出現其中幾項症狀。癲癇暈倒通常不像昏厥症幾秒鐘後就恢復,於發作結束後,輕拍患者時也許已有反應,但人還「鈍鈍的」,可能要好幾分鐘後才會慢慢清醒過來。 需安排腦部檢查醫師診斷是不是癲癇,亦會參考患者有無癲癇的病史,如果有癲癇病史,那麼這次突然暈倒是癲癇的機會就相對大增;若是第一次發生,醫師根據患者描述發作時的表現,若懷疑是癲癇就會視情形安排腦波檢查和腦部影像檢查。 誘發癲癇發作的原因很多,比如中風、腦瘤、感染或某些藥物等,都可能誘發癲癇,有些人則是不明原因的體質問題或遺傳因素所造成,特別是十幾歲很年輕就發生癲癇的患者,常屬於體質性或遺傳性癲癇。 癲癇是否要治療取決於發作的原因以及發作的情況,由醫師來判斷。一般來說,除了處理誘發癲癇的疾病本身,還需評估是否需要給予抗癲癇藥物。抗癲癇藥物使用的目的是預防下次再發生,因為癲癇何時發作無法預測,若發作時處於危險的環境例如正在過馬路,可能間接危害生命;此外若持續發作超過5分鐘,腦部就可能產生傷害,因此有必要預防再次發作。 記錄暈倒前後狀況 幫助醫師診斷診斷暈倒不完全靠儀器檢驗,一開始的問診非常重要,患者要告知自己的感受以及暈倒前後的狀況與特色,才能幫助醫師正確診斷。最好提供下列資訊:●發生前有無前兆?前兆是什麼?(例如眼前發黑、有心悸、脈搏是快還是慢)●發生的時間持續多久?有沒有抽搐、口吐白沫等表現?●發生之前正在做什麼?(例如久站、拉肚子等)●醒來是很快恢復?還是慢慢才醒來? 這些訊息細節愈清楚愈好,如果暈倒不只一次,最好每次都記錄下來與醫師逐一討論,或是提供醫師當下發作的影片,可以讓醫師清楚患者的動作及表現,這些資訊對診斷都很有幫助。 健康Q&A:Q、低血糖會造成突然暈倒嗎?A、低血糖確實會突然喪失意識,但不像昏厥症患者因為倒下後改變血流狀態,就會自己恢復;低血糖如果沒有補充糖分,通常不會自然醒來。Q、覺得自己快暈倒時可以怎麼做?A、感覺得到自己快暈倒,表示有前兆,這時最好找地方坐下來或躺下來,就有機會能改善腦部暫時血流不足的狀況,避免真的暈倒。 Q、如果身邊有人暈倒但未失去生命徵象,能怎麼幫他?A、無論是昏厥症或癲癇症的患者,通常幾秒鐘到幾分鐘就會醒來,所以於一旁觀察照顧即可,但若昏迷時間超過5分鐘,可能便需考慮緊急就醫。針對癲癇發作的患者,過去很多人為了怕他抽搐時咬傷舌頭,會在他嘴裡塞毛巾等東西,其實這是錯誤的,只要把患者的身體側身使頭歪一邊,讓他的口水能流出來避免嗆到即可,因為即使咬到舌頭頂多只是有傷口,不會嚴重到大出血,塞了東西到患者嘴裡反而可能造成呼吸道阻塞,風險更大。 身邊的人除了叫救護車或安排患者就醫外,在等待就醫前可以幫患者記錄昏倒時間有多久,並觀察患者有哪些症狀表現,提供醫師診斷參考;此外,為了避免癲癇患者抽搐時撞傷,應該把附近尖銳等危險物品移開。【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45期(2018-07-15出版),原文連結】
-
2019-12-1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免疫失調不只關節疼痛 心、肺、皮膚全都遭殃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影響關節之外,還有慢性全身性發炎所引起的併發症。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患者可能會關節疼痛,早晨有僵硬的感覺,並可能會持續1至4小時,經過慢慢活動之後才會比較緩解,有些病患也會感到疲倦、全身無力不舒服。疾病中期,由於關節持續慢性發炎,也連帶影響周邊的軟組織,造成肌腱、韌帶疼痛,關節軟骨也可能慢慢被破壞。疾病後期,如果發炎沒有控制好,就連較硬的骨頭也可能被侵蝕,導致關節變形,可能讓手指出現像天鵝頸的變形,還可能造成肌腱斷裂,甚至若發生在下肢,可能會影響行動,必須坐輪椅。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增加脊椎骨折風險,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大多為50、60歲,骨質已漸漸流失,尤其是女生通常已進入更年期,骨質疏鬆的風險更高;加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本身就可能影響骨質,在接受低劑量類固醇治療時,也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骨質密度比一般人低,脊椎骨折的風險就比較高。建議患者可同時進行骨質密度檢查,了解骨質疏鬆的嚴重程度。想要改善骨鬆問題,首先要把發炎的問題控制好,減少骨質流失,也可以補充鈣質,必要時可考慮使用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心、肺、皮膚都有併發症留美萍醫師指出,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的免疫系統疾病,所以它不單單只會攻擊關節,也會攻擊身體其他地方,例如皮膚,可能合併血管炎,或皮下出現類風濕性結節,結節可能長在骨突起處、伸肌表面或關節周邊部位,甚至長在肺臟裡面。有些病患會出現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或者心包膜炎、心肌炎,少部分病患可能會影響腎臟。也有些病患眼睛會被攻擊,引起鞏膜炎、漿膜炎等。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併發症留美萍醫師表示,曾經遇過病患來求診,抱怨的症狀不是關節痛,而是下肢有血管炎的問題,造成皮膚慢性潰瘍。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其實病患也有慢性多發性關節炎,但都不是很在意,直到下肢出現血管炎、慢性潰瘍,才接受檢查,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藥物治療後,關節炎和皮膚潰瘍都漸漸改善。依照疾病活動度,調整藥物的組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有幾種,留美萍醫師指出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低劑量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近年來還有針劑或小分子口服的生物製劑,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是一大福音。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期是在前三到六個月。確診後,大部分會先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低劑量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等藥物合併治療,以半年為觀察期,如果仍舊沒辦法控制好發炎指數,就會考慮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根據臨床觀察,大概二至到三成的病患可能需要調整藥物,進入到生物製劑接續治療。偶而也有少數患者在初期控制得很好,但是因為長期熬夜、壓力太大導致疾病突然發作起來,藥物沒辦法壓下來只好使用生物製劑。醫師都會依據病患個別狀況調整藥物種類與用量。什麼是生物製劑?留美萍醫師解釋道,生物製劑可以透過不同的機轉來控制身體免疫系統失調所產生的發炎反應,有抑制T細胞、抑制B細胞、或阻斷誘發發炎的細胞激素,像是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介白素(IL-6、IL-1)。使用各種生物製劑前都需要評估病患適不適合,包括是否有B型肝炎、C型肝炎、潛在性肺結核等,確定沒有問題才能施打。施打生物製劑後也要仔細監測是否有副作用產生,例如影響肝功能、嗜中性白血球下降、或血小板下降。在治療過程中,大概2至3個月就會幫病患抽血檢測肝功能、血球數目。提升治療順從性,改善生活品質留美萍醫師表示,有些患者服藥順從性不好,可能把藥領回去但都沒有吃,讓病情很難控制,相較生物製劑是透過注射給藥,可以確保病患每次回診都有確實施打藥物,提升醫囑性、維持治療效果。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調整口服藥物,或者也有可以單獨施打的生物製劑,因為有機會減少口服藥物的量,不用每天吃那麼多藥丸,讓病患較願意配合治療。留美萍醫師舉例,一位60多歲的退休老師,罹患中重度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日漸腫痛的關節讓她哪裡都不能去,前半年使用口服藥物治療,但是評估疾病活動度仍舊處在高活性,於是申請生物製劑治療,數月後關節疼痛顯著改善,她又可以恢復以往的活動,跟朋友聚會、旅遊,享受退休生活。正確日常保健,幫助病情穩定留美萍醫師提醒,想讓病情穩定,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囑用藥、定期回診。再來就是生活作息要正常,不可以熬夜,平常要規律的運動,別讓自己壓力太大,抽菸、喝酒這些都要避免。 飲食方面請正常均衡飲食,減少中藥材進補,例如人蔘、靈芝、牛樟芝…等。補品吃多了可能讓免疫系統更錯亂,疾病就更加嚴重不好控制。醫師都會告訴患者,如果不確定保健食品適不適合,就請帶來諮詢。患者應避免食用苜蓿芽,因所含成分可能活化免疫系統,造成免疫異常反應。有關節炎的病患會比較怕冬天,因為冷天氣容易讓關節比較僵硬疼痛,要盡量做到保暖,如果覺得關節僵硬不舒服,可以適度熱敷,緩和疼痛僵硬。貼心小提醒類風濕性關節不是不治之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應與疾病和平共處。隨著醫療進步,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許多藥物可以好好控制發炎,避免關節破壞變形,使患者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留美萍醫師再一次叮嚀患者,務必要按時用藥、定期追蹤,日常生活要作息正常、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要任意使用補品。如果有任何不舒服,請儘快回診和醫師討論。原文:免疫失調不只關節痛,心、肺恐遭殃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