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拔管
共找到
110
筆 文章
-
-
2022-08-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四旬男染疫3天在家亡 增2兒童重症 腦炎、MIC各1例
新冠肺炎新增中重症134例、死亡個案32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重症新增兩例兒童重症個案,分別為一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和腦炎,皆已出院。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30例具慢性病史、18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15人超過80歲以上。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1273例,死亡8173例。最年輕兩例為四十多歲男,其中一例曾接種三劑疫苗,無慢性病史。7月24日赴採檢站快篩陽性後返家居家照護,但7月25日即發現在家死亡,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另一例個案未接種疫苗,有慢性肝病史。7月13日出現發燒、呼吸喘等症狀,7月16日就醫確診,當日住院給予瑞德西韋,仍不幸於7月26日死亡,死因為肺炎、肺膿瘍併敗血性休克及急性肝衰竭。中重症包括98例中症、36例重症。羅一鈞表示,新增兩例兒童重症。一例為一歲男童,無慢性病,5月15日曾確診。5月23日出現發燒 、右頸腫痛,服藥後症狀持續不退;29日住院接受抗生素注射治療以及頸部膿瘍引流。因細菌培養陰性,發燒持續且檢查心包膜積水,懷疑為MIS-C。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療,症狀逐漸改善。個案已於7月1日出院另一例為一歲男童,無慢性疾病。5月28日出現發燒、流鼻水,快篩陽性。29日全身抽搐至急診,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水腫,疑似腦炎給予類固醇、瑞德西韋、降腦壓藥、抗癲癇藥物等治療,並插管使用呼吸器轉入加護病房。6月9日拔管移除呼吸器,13日轉出加護病房,28日出院。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144例, 腦炎增至26例、MIS-C增至77例;死亡個案維持25例。
-
2022-08-01 焦點.長期照護
什麼是理想的長照?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如何讓80歲臥床阿公拔管、恢復行動能力
編按:理想的長照,是讓病人有好的生活品質,甚至能脫離需要被照顧的失能狀態。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在卸下台中市副市長職位後成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跨職種的團隊合作,如何落實專業照顧,讓病人從失能走向復能?人失能以後,還能逆轉退化,找回正常的生活嗎?採訪這日,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林依瑩,談起她最近照顧的一位重症案例:50多歲的女性,因腦瘤開刀後,術後帶著鼻胃管、尿管和氣切管住進護理之家。然而,住在機構期間,病人傷口復原不佳,又因營養不良,體重只剩30公斤。林依瑩形容,當時病人已是臥床狀態:「整天睜大眼睛,但沒辦法和人互動。」在女兒的委託下,病人回到家中,由伯拉罕團隊接手24小時照顧。幾個月後,病人不僅傷口癒合狀況良好,還拿掉鼻胃管、尿管,可以由口進食,能說話表達自己的意願。「我早上幫她刷牙洗臉,都讓他自己選要用哪條毛巾!很高興看到她恢復狀況這麼好!」林依瑩說。在伯拉罕團隊照顧的案例中,這樣的故事並不罕見。最好的長照,是讓病人從失能走向復能,脫離需要被照顧的生活。翻轉「失能等於不可逆退化」的觀念,伯拉罕團隊如何做到?前副市長當照服員的觀察! 成功的照顧,絕不可能「各做各的」49歲的林依瑩,深耕長照領域多年。她曾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台中市副市長。在2018年卸任副市長後,她考取照服員證照,親自到照顧現場工作。隔年年底,她在台中達觀部落成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提供創新的長照服務。經歷過長照1.0、2.0的時代,林依瑩觀察,政府近年雖挹注不少資源開拓長照服務,但並未真正滿足民眾的需求。許多家庭仍仰賴外籍看護,且照顧負擔依然沈重。其中,最關鍵的問題便是照顧資源缺乏整合。她舉例,近年她擔任長照機構的評鑑委員時,常問負責人:「你們服務個案,有多少人接受居家醫療?」通常,機構無法回應具體的數字,只能說:「好像有」。若再進一步追問,「照服員會不會和居家醫療的醫師討論如何照顧?」答案更是「從來沒有」。「醫師到案家做了衛教指導,結果沒人落實。一週後再去,病人情況一模一樣。」林依瑩憂心,在照護現場,倘若醫師、護理師、照服員、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不同職種「各做各的」,彼此缺乏溝通,終將導致照顧看不見成效。24小時、跨職種的密集照顧 80歲臥床阿公從「不想活」到自理生活成立至今,伯拉罕團隊已照顧超過100個個案。團隊強調「All in One」的服務,每當接到新案時,專職護理師和居家醫療醫師、照服員等相關專業合作,全面評估病人的身心、用藥、飲食等需求,並成立個案的照顧群組。照服員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向醫師、護理師尋求協助。林依瑩強調,病人要成功復能,照顧團隊必須合作無間。每位照服員會詳細記錄自己當班時的情況,讓團隊的其他成員掌握資訊,落實專業照顧。她舉例,臥床病人臀部皮膚潰爛,可能是頻繁拉肚子導致。若交接記錄不確實、無人協助病人解決拉肚子的問題,照服員就算不停換藥,傷口也很難好轉。伯拉罕曾照顧過一位80歲的柏山阿公,因為感冒引起的肺炎,進行了氣切手術。接上呼吸器後,身為低收入戶的家屬又無力安排阿公進行復健。時間一久,他的手腳攣縮、身體功能快速退化。林依瑩還記得,她前往護理之家探望阿公時,他已臥床一年。阿公身上有鼻胃管、尿管、氣切管,無法言語。人雖然有意識,卻只能整天望著天花板。他在筆記本上寫下:「我不喜歡,太累了,不想活。」在居家醫療醫師傅華國的支持下,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決定實現阿公的心願,讓他回到部落的家中。團隊的護理師認真鑽研阿公的病情,和醫師討論照顧計畫,教導照服員正確的照顧方式。一週後,阿公已能拔掉鼻胃管,自己吃早餐。2週後移除尿管、40天後拿掉氣切管。林依瑩指出,現在,柏山阿公的失能程度已從最重度的8級,進步到輕度失能的2級。他不僅恢復語言和行動能力,甚至可以自行走上位於二樓的教會,有時還會自己做飯呢!「聽起來很驚人,但我們不會說這是奇蹟。其實,只要做到跨專業整合,這樣的個案不會少。」如何留住照服員、真正解決案家困擾? 充分專業支持,落實全方位照顧伯拉罕服務的個案,初期幾乎都是24小時輪班照顧。林依瑩指出,全天候服務最久的個案,至今已長達2年4個月。在照顧人力普遍不足的現場,這並不容易。但她認為,在照顧前期,一定要全面落實專業照顧。不論餵食、復健、清潔、用藥等,「有一個環節沒做好,病人就會一直臥床。」辛苦的照顧工作,如何留得住人?林依瑩指出,除了提供合理的薪資外,照顧專業支持同樣重要。在北歐、日本等長照服務成熟的國家,照服員的訓練往往需要數年,而台灣照服員考取證照所需的訓練課程卻僅有100小時。照服員的專業訓練不夠充分,派案單位又無法提供協助,工作時遇到狀況只能自行解決,更遑論協助個案復能。她以臥床阿公為例,當初阿公想返家的一大阻礙,就是無人可以協助他抽痰。多數的照服員並沒有相關證照,也不具備為重症病人抽痰的能力。幸好,部落有幾位年輕照服員願意上課。拿到證照後,再由護理師全天候督導3天,才敢放心讓照服員為阿公抽痰。「照顧缺乏專業支持,個案狀況很難改善,照服員會覺得挫折。就算薪水不差,他們還是做不久。」林依瑩說。有次評鑑,一位照服員告訴她,平時會幫個案阿公按壓腳掌。但是每次一壓,阿公的臉就爆紅。而這套照服員以為有效的「復能方法」,竟然是自己看Youtube影片學來的!國內照服員缺乏專業支持的情況,由此可見一斑。此外,照服員和案家之間的衝突,也是長照現場留不住人的另一常見因素。林依瑩觀察,大大小小的衝突,常和「界線」有關。長照2.0的制度設計,每項政府給付的照顧項目都有一個代碼。照服員進入個案家中,只能做被核定的服務項目。於是,照服員在工作現場,便不停地劃分責任:「我只能掃阿公住的這間,不能掃其他房間;只能煮飯給阿嬤吃,不能煮給孫子吃。」然而,照服員只做核定的服務項目,很難完全滿足被照顧者的需求。她以自身在照顧現場的經驗為例,原本照顧管理專員、個管師只核定陪伴服務,但她進入個案家中,發現阿嬤因為失禁,身上沾滿排泄物。「因為沒有核定協助沐浴,我不用幫她洗澡,難道就眼睜睜看阿嬤被大小便淹沒嗎?」她認為,照顧服務應該更有彈性,才能真正提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例如,長照2.0給付的備餐服務,僅限於幫個案備餐。但在部落,祖父母也想和放學回家的孫子一起吃晚餐。伯拉罕團隊會詢問案家是否有意願自費使用服務,讓照服員可以同時準備孫子的餐點。設法創造雙贏的解方,讓照顧者、案家都不委屈。長照費用高,無力支付怎麼辦? 公費、自費混搭,結合時間銀行互助目前,在長照2.0制度下,照服員的時薪最低為每小時200元。換算下來,一天的照顧成本為4800元。若需要24小時的照顧,案家每月約需支付14萬元。即使扣除失能等級最高的補助3萬多元,案家仍須支付超過10萬元的費用。對多數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尤其部落許多案家是低收入戶,根本無力支付。面對這樣的挑戰,林依瑩指出,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是以社會企業的形式經營。團隊的服務經費來自長照2.0的補助、案家自費和公益募款,盡可能以多樣收入支付照顧成本。此外,照服員也可以選擇提供志願服務,儲存時間銀行的時數。未來自己需要被照顧,再提領時數。林依瑩指出,在部落生活圈,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並不罕見。例如,照服員自願幫長輩剪頭髮、小朋友幫忙大人撿拾公共區域的垃圾,都可以登記時間銀行的時數。需要24小時照顧,又無力自費的重症個案,有時伯拉罕團隊也會安排照服員提供一定時數的志工服務。「照服員看到我們努力的成果,會願意當志工。因為他知道,以後自己需要被照顧時,會有人幫他。」林依瑩說。她很清楚,這套照顧模式無法創造巨額的利潤。然而,看見個案的驚人進步、照服員的成就感,讓她相信這是一條值得走下去的路。「好照顧、好專業、高復能,這是我們期待的長照!」原文:讓80歲臥床阿公拔管、恢復行動能力!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如何以好照顧逆轉失能?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8千死 36%簽DNR恐是致死率高原因之一
Omicron疫情爆發至今,累計死亡人數昨突破八千人,達八○四○人。分析國內致死率高原因,除高齡者染疫後多為重症,治療難度增加外,國內多名專家、醫師認為,DNR占比偏高也是原因之一。去年指揮中心分析死亡原因,有百分之十七點八簽署DNR,本報分析今年死亡案例數,簽署DNR比率已達百分之卅六點四。所謂的DNR(Do-Not-Resuscitate),即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指揮中心自五月六日起公布死亡個案說明圖卡中,在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案例以淺藍色字體註記DNR,疫情嚴峻之際,每天圖卡幾乎均一片藍字。到底有多少死亡案例簽署DNR?指揮中心並未提供數據,本報自行統計今年五月六日至七月卅日,總計八○二三名死亡個案,二九一九人簽署DNR,占百分之卅六點四。DNR死亡個案 五成八年逾八十進一步分析簽署DNR死亡個案,女性占四成、男性六成;年齡分布,年逾八十者占最高,為百分之五十八點二。而九成九以上簽署DNR的死者與共病纏身,年長者以癌症、慢性腎病、中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經系統疾病等,較為常見;青壯年則以癌症、慢性腎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居多。統計顯示,僅廿二名簽署DNR確診死者無任何慢性病或其他共病,占比百分之○點七,最年輕無共病死者僅卅多歲。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在死亡確診個案中,逾三成六簽署DNR,比率偏高,這可能是導致台灣致死率高的原因之一,如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去年七月所說的「有些人其實是可以救得回來的」。DNR占比高 與機構住民有關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蔡兆勳認為,看數據確實會給人負面聯想,今年DNR占比偏高,應與機構住民染疫率高有關。機構住民體弱、常住院,入住機構時,多會被問是否要簽署DNR,也可能有部分是背後的各種因素,造成DNR應用時機不恰當所致,「但現在回頭講都是傷害。」放棄急救插管的紅線應該畫到哪?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新冠專責病房負責人陳鵬宇表示,臨床判斷標準為有無機會拔管及肺部功能,若狀況極差,估插管後兩周無法拔管,須氣切裝呼吸管,傾向不插管急救、不電擊。中暑合併新冠 染疫死亡第二例本土昨新增二萬一二七三例、境外移入二二八例,死亡六十例。死亡案例中,出現國內第二例中暑合併新冠肺炎案例,四十多歲男性,廿一日反覆高燒至四十點九度,廿四日死亡。昨新增一五六例中重症,其中為兒童重症,是一名九歲男童染MIS─C。
-
2022-07-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服務是沒有終點的旅程
【編者按】這星期邀請中生代的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追述因為家人不捨而醫療團隊勉強違背病人的意願插管之後,情況未見改善,最後病人竟然在醫院自殺,引起她深切的自省,「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一位心臟內科醫師回憶在第一年當主治醫師時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位病人,一位「恙蟲病」病人使他見證了病人真的就是醫師最好的老師,同時病理學老師由切片的結果及時給他的指點使他深感師恩難忘;一位原住民的年輕病人的不治過世,但病人母親對醫師的溫馨互動使他說出「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然而相對的另一位長期照顧失智老人的醫師卻語重心長地道出,「醫師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但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也要有所保留。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何接住墜落的你】剛升上主治醫師的第一年被指派到內科加護病房擔任專責主治醫師,那時候的自己年輕充滿不服輸的傻勁,在這短短的一年中,每一位我照顧過的病人都是用生命教導我的老師。七月暑假剛開始時,從急診住進來一位31歲年輕人100多公斤的小胖,因為肺炎合併急性呼吸衰竭,插管住進內科加護病房,住院後很快就進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我在做詳細的理學檢查時,在腹部皮膚皺摺處意外發現一個大約1公分大小的黑色焦痂,這讓腦海裡閃過恙蟲病的診斷,這是在花東地區不算罕見的感染症,但是我們不曾遇過這麼嚴重用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表現的病人,對於這個診斷剛開始我感到很遲疑。儘管如此,還是趕緊給予治療恙蟲病的四環黴素類抗生素,也進行血清立克次體抗體檢驗,同時趕緊照會皮膚科醫師做焦痂處的皮膚切片檢查,隔天一向是行動派的病理科許主任立馬就打來電話給我,劈頭就說:「懷仁,你這個病人用47KD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證實是典型的恙蟲病皮膚病理表現,給正確的抗生素了沒有?要特別小心喔,這個病嚴重時會惡化成心肌炎和間質性肺炎導致肺水腫喔?哇!我心想許主任說得真準,這不就是我病人的臨床表現嗎?我上網查詢文獻報告,確實找到嚴重的恙蟲病病例用肺炎合併肺水腫來表現,最後導致呼吸衰竭死亡的案例報告,作者為釐清肺水腫致死原因,以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發現肺臟肺泡內巨噬細胞iNOS呈現陽性反應,顯示恙蟲病立克次體可能誘發iNOS合成,因而產生大量的一氧化氮(NO)。大量的NO具有毒性,可能就是造成致死的原因。這個病人在我們團隊通力合作下,迅速獲得正確的診斷並且給予治療,很快的肺部況狀改善,一週後就拔管成功脫離呼吸器,小胖轉出加護病房前我跟他聊天,得知他在發病住院前幾天,因為工作需要曾在山區的草叢活動過,這個重要的線索果然跟書上講的一模一樣,病人真的就是醫師的老師啊!九月底,一位35歲年輕布農族勇士從台東馬偕醫院被轉診到我們的內科加護病房,因為肝硬化導致肝衰竭、黃疸大量腹水,同時合併急性腎臟衰竭和呼吸衰竭插管需要呼吸器治療。隔天的會客時間,我從勇士母親的口中的得知他的故事,台東太麻里布農族勇士20歲開始認真工作,是一個年輕有為腳踏實地的勇士,然而三年前交往多年已經論及婚嫁的女友不幸因為意外往生,勇士大受打擊始終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養成酗酒的壞習慣,大量的飲酒加上熬夜工作,導致酒精性肝炎最後肝硬化,期間反覆住院,這次更嚴重到肝衰竭、黃疸大量腹水。在和勇士母親長談中,我深深感受到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摯愛,加護病房住院期間,勇士母親就住在醫院提供的家屬休息室,對孩子寸步不離。我們醫療團隊努力地想解決勇士的肝衰竭和黃疸問題,然而因為病情太過嚴重,經過跨團隊開會討論後,認為應該只有接受肝臟移植一途,我和勇士母親解釋病情和治療計劃以及肝臟移植的建議,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也自願捐肝給兒子,她注視著我的眼神中有著無比的信賴。我們在與勇士的每日相處中也重新建立他對生命追求的意願,努力一個月之後勇士逐漸進步,移除呼吸器成功,他也願意敞開心扉和我聊聊他與女友的往日點滴,我在與他的對談中深感受到他對女友的懷念,我試圖引導告訴他有更愛的母親在等待他,後來他對我說道:「張醫師,我願意努力,請幫助我。」然而很遺憾地,我們醫療團隊和勇士一起努力50多天之後,他還是來不及撐到換肝手術。母親在離開醫院的前一天,跟我講:「張醫師,你跟我兒子一樣大。謝謝你們這麼努力照顧他,他有對我說出他愛媽媽、對不起媽媽,他最後走得很安詳,醫師有機會要來太麻里做客。」我當然要爽快的答應一個母親的最後要求。兩個月後,我收到勇士母親寄給我的信件,很特別的是用日曆紙背面寫滿整頁,訴說著對兒子的思念以及對醫療團隊的感謝,她說撕下這張日曆紙的那天正好是兒子離開的第二個月,真是難為了這位失去兒子的布農族堅強女性。一轉眼就過了半年,同樣忙碌在加護病房照顧病人,一天下午突然接到勇士母親的電話:「張醫師,我在醫院外面,帶了釋迦來給你。」我和這位母親緊緊的擁抱,閒話家常,她更叮囑我要按時吃飯不可以熬夜,話別後,望著她堅強的背影,我知道她已經努力走出喪子之痛。隔年,跟隨慈濟人醫會義診的腳步,我們來到太麻里,我沒忘記要利用義診之餘親自去拜訪勇士的母親,她親切地拉著我的手,帶著我回顧對兒子的思念,離開前,我們再次緊緊擁抱,我很高興自己能夠兌現承諾讓一位母親圓滿對孩子的愛。因為花東地區特殊的社會型態,年輕人多離家北上工作賺錢,病房內很常看到年邁的老夫老妻彼此照顧的畫面。令我感觸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內科加護病房服務時,農曆過年前曾照顧過一位臨終的老阿嬤,因為心臟衰竭末期合併肺炎和多重器官衰竭住進加護病房,當時陪伴在老阿嬤身邊的只有80多歲的丈夫和外勞。這讓我感到相當不捨,老阿嬤臨終當天我就留下來一起陪伴,直到凌晨,老夫妻的小孩從外地趕回來送老阿嬤最後一程。「這一刻,讓我更貼近病人的心」,這就像回歸到醫療最原始的狀態,有一種單純的感恩。更提醒自己要及時行孝,我更是非常感恩自己的父母,有著健康的身體,讓遠在花蓮工作的孩子能夠無後顧之憂。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
-
2022-07-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何接住墜落的你
【編者按】這星期邀請中生代的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追述因為家人不捨而醫療團隊勉強違背病人的意願插管之後,情況未見改善,最後病人竟然在醫院自殺,引起她深切的自省,「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一位心臟內科醫師回憶在第一年當主治醫師時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位病人,一位「恙蟲病」病人使他見證了病人真的就是醫師最好的老師,同時病理學老師由切片的結果及時給他的指點使他深感師恩難忘;一位原住民的年輕病人的不治過世,但病人母親對醫師的溫馨互動使他說出「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然而相對的另一位長期照顧失智老人的醫師卻語重心長地道出,「醫師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但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也要有所保留。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 在我一路以來的生命中,時會聽說曾認識的人自殺,可能未遂也可能死亡。我閱讀過相關書籍,也曾經一度想要走身心醫學科,但直到我看到報導說明,自殺成功的病人當中,過去幾個星期都曾經於診所、急診或是醫院就醫,雖然不一定是以精神情緒不穩定為主訴,但最少他們曾經離醫護人員這麼近過。於是我期勉自己,仍然要走我最喜歡的內科,但絕對不要忘記去感覺我眼前這個人的情緒,即使他是我的長輩、平輩或是晚輩。 無奈,一路走來,即使已經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但還是無法挽回一些傷心的事實。在一次學長燒炭自殺死亡,而我想起前一天照會他來看病人時,我們有過簡單的對話,但我事後怎麼想,卻想不起他有任何的不對勁,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當時和他對話的場景,以及隔天在原地一模一樣的地方聽到的噩耗。於是,我更要求自己:「不要急,所有走到你眼前對話的人,都要用心感受他。進入重症領域之後,這件「感受身邊人的感受」這件事情,變得更是時時刻刻很分明的存在且必要,這些對象包括病人、家屬、團隊的所有成員、甚至是我自己。於是我很常、也很喜歡坐在剛從呼吸衰竭恢復的中年病人旁,聽聽他的故事;也不介意陪著正在經歷告知壞消息之後崩潰的父母親一起掉淚。我可以很敏感的發現,生病的後面其實已經有一連串個案早已經承受不起的痛,而不是只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疾病而已。重症加護內科中,不乏很多肺阻塞末期的病人,他們苦於平日氧氣依賴、虛弱與喘,在一絲氣息中遊走在活著與死亡的邊緣。幸運一點的病人,可能已經有胸腔內科與緩和科協同治療,但大部分的人可能甚至沒有人跟他們說過後面會發生的事情以及可以的選擇。數年前的夏日午後,一位肺阻塞末期的病人,在他所有女兒跪在急診求他插管後,入住到加護病房。經過十天治療之後,病人仍然無法脫離呼吸器,因此也是時候該重新再面對這個議題了。於是我們找了家人與清醒卻插管的病人,一起在床邊開家庭會議,討論後續的照顧計畫。原以為在十天多前已經打定主意寧願死不再插管的病人,在此時也猶豫了起來,矛盾於極差的生活品質但卻有一口氣尚存,而家人的哀傷反應,也在經過這十多天看到父親插管後的不適與憤怒之後,理解了父親當時的決定。對重症醫師而言,眼看兩方的意見就快要走到一塊真是滿心的感動,即便無法立即馬上脫離呼吸器,但病人與家屬的一致共識再花時間嘗試一次脫離呼吸器,之後若是再度呼吸衰竭則不要再插管了,並接受安寧緩和治療。於是病人在住院第十八天轉至呼吸加護中心訓練。轉出到別的單位,仍然獲知,病人在呼吸加護中心裡還是不改往常的躁動、憤怒和憂鬱,但在經過幾天練習之後也終於脫離呼吸器,改用陽壓面罩協助,同時口服的低劑量嗎啡,使其減低肺阻塞的喘所造成的不適。病人脫離呼吸器之後,仍然不時會咆哮,又喘又要罵人,我想一定是極其憤怒,要不然大部分的病人是很虛弱的躺著。考量到女兒陪伴也許會讓病人心情稍微好一點,於是病人就轉至普通病房,白天女兒會來陪她,晚上則由外勞照顧。雖然我並沒有持續照顧病人,不過在追蹤他的照顧後,心理猜測這病人應該可以順利的在某個未來的日子解脫,也許在解脫前,還有可以出院回家看看電視說說笑笑的日子呢。就在數天之後,晨會剛結束,一位護理師臉色詫異地告訴我說,那位病人自殺了,用床頭燈的拉繩再加上一小段繩子,把自己吊在床頭,無聲無息,護理師半夜交班時,大驚失色,叫醒了床旁睡得正熟的外籍看護,沒有進行心肺復甦術,請家屬趕到,通知警察等族繁不及備載的手續。當然事後各種說法都有,但我腦海裡卻留下第一個聽到的聲音:「吳醫師,你知道他自殺了嗎?」我知道他會走,我也想像過他走的樣子,在我預期中應該要很完美的結束這一生,環繞著家人,而不是現在這樣,留下著詫異、疑惑、遺憾等各種說不出口的抑鬱在腦海裡。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人類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 (社會) 需求、尊重 (自尊) 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等。對於這位肺阻塞的病人,我相信他的金字塔已經崩垮到連最底層的生理需求都失去了,無法控制的喘、虛弱始終無法獲得控制。在插管時無法瀟灑地選擇安寧拔管,但如期拔完管後卻也仍然沒有讓生活品質改善,回復到他想像的生活,不得不用尋死來抗議這一切,對於當時已經涉獵重症安寧緩和治療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很多的制度和照護面的流程,也在這次事件之後,檢討改善,但我相信很多病人一樣很苦,只是沒有做出和這位病人一樣激烈的事情來。這種痛苦,有心理的有生理的,就正式宣告著有我們仍然不被機器和科技取代的空間。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這提醒著我們,要更有溫度和能力把他們擁抱著,雖然這意味著悲傷痛苦的情緒也可能會被傳染,但誰知道你會不會就是那個在墜落前最後接住他的人呢?
-
2022-07-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佛教對生命末期產生的效應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有幸邀請三位本身分別是佛教、基督教與天主教的虔誠教徒,又是對生死學有深厚臨床經驗的醫學院教授,分享他們所觀察到宗教如何幫忙病人安詳往生的真實故事。陳榮基教授是最年長也是台灣早期投入安寧照護的學者,他首先介紹現代的安寧緩和醫療的發展,以及台灣佛教團體發展幫忙佛教信徒安詳往生的經過。接著林信男教授詳述自己的母親如何因為基督教的信仰,能在生命的最後以很堅定的口吻回答說:「我願意」,而能「直奔回家路」地安詳迎接死亡。最後趙可式教授以自己如何幫忙一位學術有成但不幸罹癌的年輕學者「臨終皈依」,最後能夠放下怨恨,帶著微笑奔向主耶穌的迎接,投入天父愛的懷抱,享受永生。 現代的安寧緩和醫療,起始於英國桑德斯(Dame Cicely Saunders)女爵士於1967年在倫敦開辦的St. Christopher’s Hospice(聖克里斯多福Hospice),希望提供癌症末期病人,協助他們沒有痛苦、很安詳的走。 我國於1990年由馬偕醫院淡水竹圍分院的放射腫瘤醫師鍾昌宏院長引進,命名為「安寧病房」,我於1995年在臺大醫院開辦「緩和醫療病房」。在眾多宗教團體,以及衛生福利部和健保署的大力支持下,欣見安寧緩和療護(Hospice palliative care)已在台灣蓬勃發展。 佛說阿彌陀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一個人要能夠安詳的走完人生最後一里路(善終),必須在臨終時,回顧過去自己的生活,覺得這一輩子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社會、國家乃至地球(善生),才可以安心的走;同時,疾病的症狀能夠得到適當的醫療控制和照護,很多的情緒、焦慮、憂鬱要能夠緩解,這些就需要現代安寧緩和醫療的協助。 佛教蓮花基金會與台大醫院安寧緩和病房合作推動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培訓,使佛教的法師成為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而靈性關懷協會的成立,使得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教九流,在同一團體內,共同推動善生善終的理念更加完善。不同宗教的臨床宗教師的參與,使安寧緩和醫療的靈性關懷更臻完美。 在臨床宗教師剛開始加入安寧團隊時,常會受到家屬或病人的拒絕。去年(2021年)我的一位九十多歲鄰居,在中午住進安寧病房,黃昏時已瀕臨死亡,而該病房的宗教師上午來病房時,這位老先生尚未住院,錯過了法師的引導。家屬居然到我家來請我幫忙找位法師來給病人開示。我透過蓮花基金會執行長的聯絡,終於找到法師排除她黃昏的行程,趕回病房給病人開示,讓他安詳的隨佛而去。家屬感激萬分! 安詳往生是基本人權,每個人都有權利要求安詳往生。我們國人又有壽終正寢的期待,醫院如何協助病人魂歸故里,回家壽終正寢,是一個重大的課題。根據黃愉真、黃勝堅、柯文哲在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的研究(2010),在三年內14,698 病人中,94.1%活著離開加護病房,而5.9%死亡。在死亡的873人中278人(32%)帶著氣管內管及呼吸器回家往生。顯示醫院中的重病病人只有三分之一可以回家壽終正寢,而且是插著氣管內管帶著呼吸器,搭救護車在痛苦中回家拔管後往生。 我的一位中學同學,在台大醫院加護病房(ICU)瀕臨死亡,家屬接受我的建議,在醫療人員的協助下,接受安寧療護,在醫院內安詳往生,才運回家鄉。他的兒子向我頂禮致謝。 台大醫院的加護病房已經設有一套臨終處置的標準作業程序(SOP),甚至可以在ICU的單獨病室內,由佛教臨床宗教師做簡單的宗教儀式(關了門,不會干擾其他床的病人),然後由醫師遵照病人的願望或家屬的要求,撤除氣管內管及呼吸器等,待病人停止呼吸及心跳,確認死亡後,再將遺體安詳地送到地下三樓很莊嚴的往生助念室,接受八小時的助念,讓病人在佛號聲中,安詳往生,蒙佛接引,前往極樂世界(或做完禱告後,回歸天堂) 。我的一位親家母就在這種SOP下,安詳往生。而且臺大醫院的助念室,由醫院自己管理,莊嚴隆重,不會受到葬儀社的干擾,生死兩相安。然後才帶著醫院開立的死亡診斷書,用救護車運送,回歸故里。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緣滅,佛教認為春夏秋冬與生老病死,就像花開花謝一樣,是自然法則。佛法注重因緣果報,累世的因緣,不斷輪迴成為佛法的重要理論基礎。而因果與輪迴也成了很多華人的重要觀念。「六道輪迴」包括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另有「十法界」包括佛、菩薩、緣覺、聲聞(阿羅漢)以及六道。我們無法選擇生到人間,也無法迴避死亡。死後又進入下一個輪迴。透過前幾世與今世累積的善業,追求向上提升到菩薩或佛的境界,就可脫離輪迴。惡業累積太大,就可能下墮地獄道。 不幸的是,死亡的過程往往要承受很多的痛苦,因此長年以來不斷有要求尊嚴死或安樂死的呼聲。如何維護病人的尊嚴死,安詳往生,而不必要求安樂死,就成為醫界的重要任務。 佛教認為人生充滿了苦。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和五蘊熾盛苦。生老病死既是自然法則,又充滿了苦!在苦難的生活中,又不斷地造業,而在六道中輪迴,始終得不到離苦得樂的永生境界。 釋迦摩尼佛教導眾生要透過修行,以「信願行」,就是「以自己的志願力與行為力,使內心漸漸增上達到解脫成佛的最高目的」,脫出輪迴,投生各種佛國淨土。其中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可能是淨土宗的佛教徒所最熟悉的。那是永遠不再輪迴,不再有生死,沒有痛苦永享快樂的世界。 基督徒只要相信上帝,「信者升天得救」,遵照上帝的教誨,相信耶穌,離開世間,就可以到上帝的天堂。佛說阿彌陀經則告訴我們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當我們即將抵達生命終點之時,要能往生佛國,必須靠自己前生累劫及今生修持的善根,前生已經無法改變,今生若曾經努力善生,就可累積善根;所以無論在社會上擔任何種角色、職業,要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社會,利人利己,多多行善。此外,經典告訴我們,如果最後能夠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一日二日至七日,能夠一心不亂,即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很多人臨終時都在老病當中度過,當重病纏身時,要對抗病苦,可能很難做到一心不亂的唸佛。要在離世時獲得「善緣」,就是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由許多宗教師(法師)、志工的介入,以靈性關懷提供殊勝的善緣,不只七天,而是更長的時間,幫助臨終者專心等候佛菩薩慈悲加祐,令心不亂,安詳往生極樂淨土。 安寧緩和醫療的原則,是希望提供一個沒有痛苦的死亡,承認死亡是醫療過程的一部分,要終止痛苦的折磨,最後順著疾病的自然過程,讓病人離開,而不去刻意干擾。 佛教與安寧緩和醫療有什麼關係呢?佛教認為生活就是修行,生病也是修行的一部分;而宗教的介入可以使臨終病人走得更安詳、更舒適。宗教師提供病人往生極樂淨土的最後助緣。 負責台大醫院安寧緩和病房的陳慶餘教授與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法師,共同主持蓮花基金會主辦的臨床佛教宗教師(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 CBC)的培訓,完成本土化靈性照顧架構,用「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精神,來看病人歷經的過程。從病人開始得到癌症,或是無法治癒的末期疾病,在被告知病情時,即是痛苦的開始,希望他在宗教師的關懷下能夠接受死亡,能夠感念靈性的存在,依持佛法,安詳前往極樂世界。 病人家屬有些認為,未要求醫師急救而致親人往生,是否代表自己不孝或不愛?我覺得大孝與大愛,並不是不計親人的痛苦,讓醫師搶救到底,而是應該要親切的陪伴末期病人,協助他坦然接受疾病,減少他身心靈的痛苦,維護病人的尊嚴,協助他放下萬緣,安詳往生。 有些醫生認為,未經急救讓病人死了,是否代表醫療的失敗?其實人生終需一死,絕症病患(末期病人)的死亡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不做心肺復甦術的搶救(Do no resuscitation, DNR)並不是放棄病人,安寧照顧也不是放棄病人,反而是一種積極的醫療措施。醫療沒有「放棄」這兩個字,只有「拼」;有機會拼救命,把病人救回來,沒有機會就拼尊嚴、拼善終。協助病人善終是一個重要的積極醫療措施。 佛教教義,相信死亡並非結束,而是另一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佛教認為安詳的往生,是走向另一個更好的輪迴層級,甚至是跳出輪迴走向極樂淨土的重要條件。如果疾病已經走到末期,接受安寧緩和照護,保障安詳往生,保障善終,還隨時可以獲得宗教師(法師)的關懷與開示。應該是最符合佛教生死觀的死亡方法!在佛教的《淨土發願文》中提到:「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當癌症或重症末期(若臨命終),我們如果能夠透過接受安寧療護,讓醫師告知病情(自知時至),提供適當的症狀控制(身無病苦)、精神支持(心不貪戀)與靈性照顧(意不顛倒),讓我們在宗教平和的氣氛中(如入禪定),安詳往生,不正符合了淨土發願文中的期待了嗎? 臨床佛教宗教師(CBC)遵循安寧照顧的理念,用同理心陪伴傾聽,逐漸獲得病人及家屬的接受,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念佛、數息、迴向、懺悔、皈依、禪定、眾善等法門,協助病人克服死亡恐懼,做好死亡準備;最後以臨終說法及助念,讓所有末期病患都能活得有品質、死得有尊嚴、生死兩相安。
-
2022-06-27 失智.新手照顧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許多失智症患者的家屬、照顧者應該都遇過失智者不吃東西、每次只吃一點點,或是把食物含在嘴裡不吞下去的狀況,而這些進食問題,很可能是因「吞嚥困難」所引起的。如果沒有多加留意,長期下來失智者可能出現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脫水等狀況,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連帶著讓失智、失能的情形更加嚴重、惡化。這裡就帶你來看看「吞嚥困難」的常見問答,讓你了解症狀、學習照顧技巧。Q:失智症患者為什麼會出現吞嚥困難?A:其實並不是只有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吞嚥困難,即使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也可能有這種狀況。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喉頭結構會因老化鬆弛,咽部肌肉力量不夠、食道蠕動協調功能變差就會影響吞嚥,長期下來更常發生嗆到、食不下嚥的情形。而失智症患者因為病情的關係,也會發生忘記怎麼咀嚼與吞嚥的狀況,需要照顧者在餵食時加以引導,拆解進食動作,才能順利吞嚥。Q:隨著失智症病情進入不同階段,吞嚥困難的狀況也會跟著惡化?A:隨著失智症病程進展、長輩年齡增加,失智長者最常見的進餐問題,分別是吃太多、拒食以及吞嚥困難,這些會因素影響長輩吃東西,久了之後,長輩容易營養不良,使得失智、失能的情形更加嚴重。吞嚥困難的狀況確實可能隨著病情發展逐漸惡化,到了後期吃得東西太少、一直反覆嗆到,或是完全無法自行進食,就得評估靠鼻胃管、胃造口等外力改善。Q:吞嚥困難有什麼跡象?A:吞嚥困難有6項指標,可以觀察家中長輩,是否為高風險族群。1.吃飽後有輕咳現象:一般人嗆到後,會用力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長輩肌力退化、力量不夠只能輕咳。2.吃完食物後分泌痰:有些人以為長者輕咳、有痰的現象,是年輕抽菸所致,其實可能是吞嚥障礙導致。3.飲食完畢後口腔還有食物殘渣:咀嚼或吞嚥有困難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含食物的狀況,口腔內就容易有殘留的食物渣。4.體重莫名減輕:吞嚥困難初期難以察覺,但可以從患者體重減輕發現端倪。5.疾病因素:有失智症、中風、腦疾病、巴金森氏症、頭頸癌等疾病史。6.年齡因素:以現代人來說,75歲以上者需要注意。Q:失智者常將食物含在嘴巴,或咬一咬就吐掉,是因為吞嚥困難嗎?A: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失智症患者忘記如何咀嚼與吞嚥,此時照顧者應該減少周圍環境刺激,並拆解進食動作,引導失智者吞嚥,並給予開水或湯輔助。另外,也可能是因為失智者口腔內有傷口或配戴不合適的假牙,而使得咀嚼功能受限。或是覺得食物不合胃口吃不下、對特定人事有其它需求,才會用含著食物不吞、咬一咬吐掉等行為來表達情緒。Q:吞嚥困難的患者吃東西時要注意什麼?A:吞嚥困難的患者吃東西時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部分是用餐時的姿勢以及餵食過程,照顧者應該讓患者盡可能採用坐姿進食,上半身挺直、下巴後收、頭微微往前傾,以避免嗆傷,並提醒患者吃東西時絕對不要仰頭。進食過程要提醒長輩咀嚼,吞嚥前可以含在嘴裡一秒鐘做預備,再進行吞的動作,可以有效降低噎到的狀況。另一部分是食物的選擇,記得避開一些不易咀嚼的食物,像太黏的食物,例如年糕、湯圓等,或是有骨頭的食物,都容易造成吞嚥困難,肉類太老或過度烹調影響食物風味的,建議也要避免,也不要固態、液體同時吃,才能避免嗆咳。照顧者在幫吞嚥困難患者準備、製作食物的時候,都要考慮到這些因素。而在照顧有吞嚥困難的失智者時,更需要加倍的耐心,因為他們用餐時需要陪伴,花費的時間也比一般人更長。應該減少環境中會造成分心的事物,讓他們專注於吃飯,並給予簡短明確的進食指令,如「吃一口」、「咬一咬」、「吞下去」等,避免同時下多個指令,做完一個動作再給下個指令,也有助於預防嗆咳。Q:該如何幫吞嚥困難的患者準備食物?A:臨床照顧者若想居家調製安全食物,建議依「3步驟」讓有吞嚥障礙的長輩或病患方便進食:1.可先至醫院復健科進行吞嚥困難評估,瞭解自己適合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2.再利用簡易工具如:餐叉、湯匙、筷子、手指或針筒等,來測試食物質地的硬度、液體流速、黏附度、彈性等,藉由常見工具來協助自製的居家餐食質地一致化。3.最後再進而嘗試是否符合可吞嚥程度,增加被照顧者的進食安全。而照顧者在幫吞嚥困難的患者進行飲食製備過程中,經常出現「2大迷思」:1.吞嚥困難把食物剁碎或打成泥就好?不是什麼食物都只要切成小塊就能易於吞嚥,其實需考慮食物的軟硬度、食物與液體分布均不均勻的離散性,以及泥餐的黏度、食物離水等問題。2.使用液體增稠劑一定安全?液體太稀或太稠都可能有危險,若食物太稀太水恐會引發嗆咳或吸入性肺炎,太稠恐會卡在食道難以吞下;且當食物質地調整後,雖看似量有增加,卻常常忽略營養密度被減少的問題。為了讓營養師或病患家屬可以依據病患的個別吞嚥能力,調製安全且美味的食物,讓病患能早日經口進食,建議參考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來製備飲食,依吞嚥與咀嚼能力訂出7種不同等級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以符合個體差異,促進吞嚥安全。吞嚥困難7種飲食標準▶固體食物分為 3~7級:分別是流質3級、糊狀4級、細碎及濕軟5級、軟質及一口量6級、容易咀嚼7-EC級、食物原狀7級。▶流質食物飲品分為 0~4 級:分別為稀薄0級、極微稠1級、低度稠2級、中度稠3級、高度稠4 級。Q:改善吞嚥困難的方法有哪些?A:吞嚥困難的問題放著不管,長期下來會對健康出現危害,所以照顧者應該試著用一些技巧,來改善患者情形。針對有吞嚥困難的失智者,常用的照顧技巧有以下幾種,但還是要依患者實際情況做個別化的調整。1.根據專注力與情緒狀況作調整:失智症患者的吃飯的時間不應限定在我們習慣的三餐時間,而可以根據患者清醒以及想吃的時間,來調整為吃飯的時間。如有躁動或焦慮情況,應嘗試找出刺激造成焦慮以及躁動的原因,並將刺激因子去除,避免因躁動或情緒影響吃飯進食。2.環境的調整:調整用餐環境為較為安靜舒適的環境、光線明亮充足、播放輕音樂、減少餐前的等候時間,均有助於失智症患者的進食。此外,選擇色彩繽紛相較餐桌對比性強的餐具,以及同一時間餐盤上只有兩種食物,可讓失智症患者較為聚焦食物避免分心。3.姿勢及飲食調控:藉由藉由下巴下壓使用增稠劑,可以減少嗆咳及吸入性肺炎發生的風險。4.營養品的補充:過去研究顯示使用營養品在短期對體重及營養狀況上是有幫助,因此在進食不足導致營養缺乏的時候,家屬不妨試試給予失智症患者營養品來補充營養。5.輔具及肢體復健介入:針對有肢體障礙而影響吞嚥進食的患者,可以進行肢體復健,並提供適當的輔具,像是可彎曲湯匙、叉子、握筷輔助器、弧形盤、雙把手杯、防滑墊等,以降低因肢體障礙導致的進食困難。Q:吞嚥困難嚴重到什麼程度,才建議裝鼻胃管?A:除非失智長者有合併中風或其他疾病所導致的吞嚥困難,否則針對單純的嚴重失智症患者,其實不建議放鼻胃管。使用鼻胃管並無法增加嚴重失智症患者的存活率,且使用鼻胃管對於存活時間、生活品質、營養狀況、身體功能上均無幫助。並可能會造成躁動、避免拔管而使用約束限制住失智症患者活動、產生管路導致的壓瘡等問題及不適。如果真的已經無法自行進食,就還是得倚靠外力供給營養,否則可能會危害生命安全。使用鼻胃管雖然費用較低,但放置過程痛苦,長期置放或重複插入會造成喉嚨黏膜受傷,或增加食道發炎、胃食道逆流、胃壁出血等風險。因此也可以考慮胃造口手術,降低鼻胃管灌食導致吸入性肺炎的機率,患者也不再因管線黏貼在臉上的「大象鼻」而感到自卑。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6-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1歲男嬰急救中!兩30多歲男都打完三劑 發病三天內死亡
國內新增415例中重症個案、166例死亡個案。 其中再增一例兒童重症個案,為一歲男嬰,診斷為哮吼,仍在加護病房收治中;另死亡個案中有兩名30多歲男性,都打完三劑疫苗,但分別在發病後二至三天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為102例男性、64例女性,年齡分布為30多歲至90多歲,150人具慢性病史、118人未接種滿三劑、101人超過80歲以上。目前累計中重症1萬3825例,死亡4964例死亡。其中兩名30多歲男性,均曾接種三劑疫苗。其中一例個案,本身有慢性肝病,6月18日發病,出現呼吸困難症狀, 6月19日送醫確診,當日死亡,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另一例個案本身有慢性腎病,6月18日確診,20日死亡,死因為心肺衰竭。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241例、重症174例。其中新增一名一歲男嬰,無慢性病,6月18日發燒、19日快篩陽性,就醫後拿藥返家。但返家後出現呼吸雜音、呼吸費力,當日再度前往急診。因有胸凹及呼吸困難情況,緊急插管使用呼吸器,診斷為哮吼併呼吸窘迫。6月20日收治兒童加護病房,使用類固醇、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6月21日拔管移除呼吸器,目前仍在加護病房使用氧氣觀察治療中。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67例,包括腦炎21例、肺炎(含細支氣管炎)15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MIS-C13例、共病2例、家中死亡5例;死亡維持19例。
-
2022-06-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209 四個月男嬰、2歲男童正在加護病房救治中
國內新增209例中重症個案、115例死亡。其中又增兩例兒童重症個案,為四個月大男嬰和兩歲男童,皆為肺炎,正在加護病房救治中。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中重症個案包括68例中症、141例重症。其中一例為4個月大男嬰,本身有先天性心臟病等慢性病。5月31日出現活力、胃口降低、腹瀉等症狀赴急診,發現氧氣濃度、血壓偏低,新冠肺炎篩檢陽性。個案當時體溫35.4度,皮膚出現大理石樣花紋,X光顯示肺炎,確診新冠肺炎併呼吸窘迫。立刻插管使用升壓劑, 收治加護病房並使用瑞德西韋等藥物。所幸已於6月15日拔管移除呼吸器,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另一位為兩歲男童,有神經系統疾病及癲癇病史。6月17日發燒38度、活力下降,18日出現嘔吐、呼吸雜音且出現抽搐、臉部不自主運動情形,到急診仍有大量嘔吐及氧氣濃度下降,緊急插管並檢驗新冠肺炎陽性確診。個案X光顯示肺炎,收治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及抗癲癇藥物,6月19日拔管移除呼吸器,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65例,包括腦炎21例、肺炎(含細支氣管炎)15例、敗血症3例、哮吼7例、MIS-C12例、共病2例、家中死亡5例;死亡增至18例。另外,死亡個案年齡分佈為30多歲至90多歲,107人具慢性病史、72人未接種滿三劑、54人超過80歲以上。目前累計中重症1萬3129例,死亡4627例死亡。其中較年輕的是兩例30多歲個案,分別為一男一女。男性個案曾接種一劑疫苗,本身有肝硬化病史,5月11日發病,隔日確診,住院過程因本身疾病併發腸胃道出血、敗血症,6月12日死亡;女性個案則曾接種兩劑疫苗,本身有慢性腎病、長期洗腎,6月7日確診,6月17日死亡,死因為肺炎併敗血性休克。
-
2022-06-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南部確診減少 疫情緩降
昨新增本土案例五萬三六四三例,境外移入六十四例,死亡案例一八一例。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新增本土病例數較前一日下降百分之二點八,病例數最多的台中市、高雄市,也降到八千例以下,目前整體趨勢往下走,中南部確診人數也下降,皆呈現緩降情形。新冠肺炎死亡累計死亡人數破五千例大關,自二○二○年起,新冠肺炎累計奪走五○四九條人命,除了十五例境外移入,其餘都是本土案例。在本土五○三四例死亡個案中,其中四一九六例在今年死亡,占八成三。昨新增一八一例死亡案例,一○二例男性、七十九例女性,介於廿多歲至九十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最年輕的廿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無接種疫苗,感染後不幸死亡,死因為新冠肺炎、心衰竭併心因性休克;另有二名卅多歲死亡案例,為一男一女,分別有神經系統疾病、癌症等。中重症新增四○二例,包括二四二例中症、一六○例重症。昨新增二例兒童重症,一歲男童出現哮吼,無慢性病史,五月廿九日發燒、咳嗽、流鼻水、聲音沙啞,隔日快篩陽,卅一日呼吸困難、胸凹,送急診呼吸窘迫插管,在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等,六月一日拔管,六月九日康復出院。另一為六歲男童,無慢性病史,六月十日接種第一劑輝瑞BNT,隔日因接觸者身分快篩陽,六月十二日發燒到卅九度,出現咳嗽、腹瀉,六月十三日呼吸困難送急診,有胸凹、喘鳴聲,胸部X光兩側肺炎,呼吸窘迫插管用呼吸器,住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國內兒童重症累計六十一例,十七例死亡,其中腦炎廿一例、肺炎(含細支氣管炎)十二例、哮吼六例、敗血症三例、家中死亡五例、MIS-C十二例、共病二例。
-
2022-06-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402例 6歲男童打1劑BNT隔日確診變重症
國內今新增中重症案例402例,包括242例中症、160例重症。死亡新增181例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性,為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心衰竭併心因性休克,不幸過世。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20至90多歲,特殊個案包括1名20多歲癌症患者,另2人為30多歲,分別有神經系統疾病和癌症。兒童重症新增2人。1歲男童為哮吼,無慢性病史,5月29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聲音沙啞,5月30日快篩陽性,5月31日出現呼吸困難、胸凹,送急診因呼吸窘迫、插管使用呼吸器,入住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後續病況好轉,6月1日拔管移除呼吸器,6月9日康復出院。目前兒童哮吼累計6例。另一例為6歲男童,無慢性病史,6月10日接種第一劑輝瑞BNT,隔日因是接觸者,經快篩陽醫師確認確診,6月12日發燒到39度,出現咳嗽、腹瀉,6月13日出現呼吸困難送急診,有胸凹、氣喘鳴聲,胸部X光顯示兩側肺炎,因呼吸窘迫插管使用呼吸器,住進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等藥物治療,目前還在加護病房。目前兒童重症共62例,17例死亡。肺炎累計13例。
-
2022-06-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增154例死 40多歲男打2劑染疫亡 18歲男車禍驗出確診
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446例中重症個案,包括294例中症、152例重症,154死亡個案。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40多歲男性,本身有心血管等多重慢性疾病,曾施打兩劑疫苗,6月4日確診,6月11日過世,死因為肺炎併心肺衰竭。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3例兒少重症,其中1例青少年為車禍個案,為18歲男性,沒有慢性疾病,6月5日騎機車車禍外傷,合併有氣胸、骨折、動脈及肝腎損傷,住院安排手術,手術前驗出新冠確診,因病況需插管、住加護病房,因此列入重症個案為共病,目前病況改善轉出加護病房,在一般病房治療中。另外新增1例兒童腦炎,為4歲女童,6月14日晚間發燒、抽搐,當晚送急診,因出現呼吸喘、插管使用呼吸器,電腦斷層顯示腦水腫,診斷為腦炎,6月15日住加護病房,使用降腦壓藥、類固醇、免疫球蛋白、瑞德西韋、抗癲癇藥物,為我國第21例兒童腦炎個案。另外新增1例兒童肺炎,為7個月大男嬰,5月9日發燒,5月10日赴急診,經PCR確診,隔天開始出現呼吸喘、咳嗽、活力、食慾降低,5月12日再到急診,胸部X光兩側肺炎,因缺氧、呼吸窘迫插管使用呼吸器,後續用類固醇、瑞德西韋藥物,5月16日已拔管移除呼吸器,5月22日出院。國內青少年重症累計7例,其中1例是共病,屬於車禍創傷,死亡維持3例。12歲以下兒童重症59例,其中17死。包括21例腦炎,肺炎(含細支氣管炎) 11例、敗血症3例、哮吼5例、家中死亡5例、MIS-C個案12例、共病2例。
-
2022-06-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378 增二歲童哮吼重症
國內新增新冠肺炎中重症378例、109例死亡個案。其中再增一例兒童重症個案,為哮吼併呼吸窘迫,所幸恢復順利,預計於今日可出院。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重症個案包括262例中症、116例重症。其中兒童重症為2歲男童,無慢性病史,6月2日出現發燒、咳嗽症狀,到診所快篩陽性確診。返家居家照護,但6月3日開始出現喘鳴聲、咳嗽、呼吸有雜音、聲音沙啞等症狀。6月4日因呼吸喘到急診就醫,因呼吸窘迫,插管住加護病房並使用呼吸器。住院期間使用類固醇、腎上腺素、瑞德西韋的藥物治療,6月11日拔管移除呼吸器,預計今日可出院。目前累計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50例,其中包括腦炎十八例、肺炎九例、敗血症三例、哮吼五例、家中死亡五例、MIS-C八例、共病二例;其中十七例死亡。另外,死亡個案最年輕為40多歲男性個案,曾接種三劑疫苗,本身有酒精性疾患。5月20日陽性確診、5月26日因呼吸衰竭和心血管病變過世。今天新增死亡個案中,105人有慢性病史、66人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60人超過80歲。103位有掌握比較明確發病日到死亡間距,30%為發病內3天死亡,比例降低,中位數7天也比之前6天有延長趨勢。
-
2022-06-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93 兩童重症已出院 九個月大女嬰家中死亡
國內今天新增193例新冠肺炎中重症個案、124例死亡個案。其中,重症再增兩例兒童個案,皆為一歲女童,幸皆已出院。另新增一例兒童死亡個案,為家中死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重症新增193例,包括中症87例、重症106例。重症包括兩例兒童個案,其中一歲女童,本身有慢性癲癇疾病,服癲癇藥控制中。5月26日發燒至攝氏39.1度,送醫時檢驗陽性。住院使用抗癲癇藥,住院期間仍多次發生抽搐,5月30日轉加護病房,電腦斷層沒有發現腦部異常,診斷為感染新冠肺炎共病癲癇重積狀態,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降腦壓藥等藥物治療,6月6日出院。另一名一歲女童則無慢性病,5月16日發燒至40度,出現咳嗽、嘔吐症狀,快篩陽性。5月17日就醫,PCR採檢陽性確診,給予藥物返家照護。但夜間出現呼吸喘、活力及食慾減退情況,5月18日至急診,發現胸凹、呼吸費力,X光顯示肺炎及上呼吸道狹窄,診斷為哮吼、呼吸窘迫。個案插管使用呼吸器住加護病房,使用類固醇、抗生素治療,5月23日拔管及移除呼吸器,5月24日轉出加護病房至一般病房,30日出院。死亡124例中,個案年齡介於0歲至90多歲,81例未打滿三劑疫苗、54人80歲以上、116人具有慢性病史。死亡出現一例兒童死亡個案,為九個月大女嬰無慢性病史,5月27日和母親同睡,清晨被媽媽同住友人發現被子蓋住女嬰沒有呼吸。至醫院PCR陽性、Ct值33.7,經司法相驗為呼吸衰竭及感染新冠肺炎。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積39例,分別為17例腦炎、8例肺炎、3例敗血症、4例哮吼、5例家中死亡,2例共病腦腫瘤;其中17人死亡。
-
2022-06-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243 現首例青少年死亡 再增8個月大童死亡
國內新冠肺炎今天新增243例中重症個案,151例死亡個案,其中包括首例青少年死亡,為15歲男性,因心肌炎死亡;另有再增一例兒童死亡個案,為八個月大女嬰,因細菌及新冠病毒感染併敗血症死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重症新增243例,包括中症124例、重症119例。死亡151例中,個案年齡介於0歲至90多歲,110例未打滿三劑疫苗、87人80歲以上、146人具有慢性病史。死亡個案再增一例兒童個案,為八個月大女嬰,有先天泌尿系統疾病。5月31日發燒,疑似因手術造口滲透造成感染 ,當天入院採檢陽性,但仍於6月1日手術,入住加護病房。住院期間出現心跳、血壓、氧氣濃度下降情形,後因細菌及新冠病毒感染併敗血症,6月2日死亡。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積36例,分別為17例腦炎、8例肺炎、3例敗血症、3例哮吼、4例家中死亡,1例共病腦腫瘤;其中16人死亡。死亡個案另有一例15歲男性,無慢性病,曾接種一劑疫苗。5月20日發燒、5月22日採檢陽性,到29日都採居家照護。個案解隔後5月30日在學校突然昏倒,送醫已無呼吸心跳,急救無效過世。經司法相驗,死因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肺水腫及心因性休克併新冠病毒感染。羅一鈞表示,目前13至18歲青少年重症共兩例,此為首例死亡個案。另一例重症個案為4月27日公布的15歲女性,出現肺炎症狀,已於5月5日拔管,5月中旬解隔。
-
2022-05-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未打疫苗染疫從鬼門關前救回 醫師籲注意Omicron轉重症
新北有名未打疫苗者染疫,後來還缺氧昏迷,緊急送醫後獲救且康復中。台北慈濟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蘇文麟提醒,Omicron這波疫情雖然很多輕症,但仍有機會轉為重症,預防勝於治療,呼籲民眾接種疫苗,有重症風險者若有相關情況也須及早篩檢,把握黃金治療時期。新北一名55歲王先生平時身體狀況良好,但因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擔心風險及副作用而未施打疫苗,後來不幸染疫後,王先生出現隱形缺氧、呼吸困難,家人緊急撥打119,在救護車上測得血氧濃度僅有35%,送至急診室時已陷入昏迷。台北慈濟醫院表示,王先生到院後緊急插管,並由心臟血管外科團隊裝上葉克膜於專責加護病房照護,第13天成功撤除葉克膜並拔管,目前病況穩定轉至專責一般病房,觀察一周即可出院。蘇文麟指出,雖然Omicron相較先前的Alpha和Delta變異株重症率與死亡率較低,但隨著確診人數越來越多,仍有一定數量的患者會發展為重症,尤其是高齡及慢性病等共病、肥胖、免疫低下者,屬於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群,一旦染疫需特別注意,謹慎以待。蘇文麟表示,即使染疫者絕大多數為輕症與無症狀,但仍有萬分之7的機率轉為重症,這些重症患者一樣會出現肺部浸潤、白化的現象,且可能快速惡化,產生隱形缺氧、急性呼吸窘迫症、呼吸衰竭,甚至引發多重器官衰竭導致死亡,像近來指揮中心也公布重症死亡率高達8成。蘇文麟說明,重症患者往往會有缺氧情形,初期可使用高流量濕化鼻導管氧氣治療(HFNO),搭配清醒俯臥治療,改善氧合狀況;但若持續甚至惡化,則須藉由插管外接呼吸器維持血氧濃度,甚至是裝置葉克膜維生;值得慶幸的是,現在除照護經驗豐富,也有更多藥物可供選擇。醫院自4月疫情爆發以來已收治51位重症患者,其中高達九成仍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3成完全未接種疫苗,蘇文麟呼籲,預防勝於治療,接種疫苗能形成一定保護力,即使染疫也較不容易發展為重症,而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民眾,若有接觸史或症狀應及早篩檢,把握黃金治療時期。
-
2022-05-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全台累計22例兒童重症 其中11例腦炎有5例不幸死亡
全台今日新增本土76539例確診個案,中症來到224例、重症134例,其中2例為兒童重症案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2例兒童重症皆為腦炎個案,年齡分別為1歲女童及6歲男童,目前累計兒童重症來到22例,死亡則維持10例。兒童重症今日再增2例,羅一鈞說,其中一例為1歲女童,5月25日出現發燒症狀,送到台大急診後評估病況穩定返家,卻在返家途中全身抽搐,回到急診後出現意識變化、呼吸窘迫並進行插管治療,CT顯示有輕度腦腫脹,未影響腦幹。後續以降腦壓、類固醇等藥物進行治療,羅一鈞表示,該名女童隔天就順利恢復意識、移除呼吸器,昨天就轉到一般病房,目前沒有發燒,生命跡象穩定,不用氧氣、僅透過藥物持續治療中。另一名則為6歲男童,無慢性病史,5月21日發燒,就醫採檢後確診,返家服藥,在家治療過程中食慾、活力減退。5月24又出現全身抽搐、意識變化送醫,診斷疑似腦炎,因出現呼吸窘迫5月25日插管,5月27日病況有所改善1並移除呼吸器,使用高流量氧氣鼻管。該男童目前仍在ICU,使用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治療中。據指揮中心統計,全台目前累計22例兒童重症個案,其中11例腦炎有5例不幸死亡,6位中有2位已經順利拔管移除呼吸器,僅1位仍需呼吸器,但肝腎功能逐步恢復、意識狀態好轉,兒童死亡個案則維持10例。羅一鈞表示,以過去幾天新增的腦炎重症個案看來,治療情形都有好轉。同時,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目前全台第一劑疫苗覆蓋率非常高,「因為小孩多,昨天疫苗打得不少。」共9.5萬人次,第一劑疫苗覆蓋率來到88.07%、第二劑81.69%、基礎加強劑0.87%、第三劑65.26%。「疫苗一定夠。」陳時中強調,以目前疫苗儲備量來說,扣掉染疫後3個月內不適合打的5到11歲兒童,有15萬6411人還不能打疫苗,已打過莫德納的則有27.3萬人,因此這波可打疫苗的僅99萬多人。陳時中表示,目前中央已發出77萬劑疫苗,6月3日將再到貨33萬劑,即使5到11歲兒童疫苗都打好打滿,也還會剩下10萬劑的量能,請家長不必過於憂心,一定都能打到。最後也再度呼籲,「邱南昌昨天提醒大家,ACIP建議的都是好疫苗,要選疫苗也沒問題,量能都一定夠。」希望民眾都能盡早接種。
-
2022-05-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378例 羅一鈞:再增2童腦炎
國內新冠肺炎新增145例死亡個案,再創新高。另新增378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244例、重症134例。其中重症個案再增兩名兒童個案,分別為一歲女童及六歲男童,皆為疑似腦炎,所幸皆已拔管移除呼吸器,治療恢復中。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145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歲至90多歲,有136例有慢性病、102人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95人超過80歲。其中3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腎病史,曾接種兩劑疫苗,因肺炎併敗血性休克死亡。重症個案中,再增兩名兒童個案。其中,一歲女童,無慢性病史。於5月25日發燒,5月26日檢驗陽性,當天赴急診經醫師評估適合返家,但於返家途中出現全身抽搐再送回急診。當時出現意識變化、呼吸窘迫而插管急救,臨床診斷為疑似腦炎,且電腦斷層有輕微腦腫脹。個案使用抗癲癇藥物、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於5月27日意識恢復,移除呼吸器,已轉轉一般病房。目前無發燒,生命徵象穩定無需用氧。另外一名六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於5月21日發燒,到醫院採檢確診後在家服藥,但食慾、活力減退,於5月24日出現全身抽搐,送醫住加護病房,診斷疑似腦炎。5月25日插管使用呼吸器,5月27日拔管,目前使用高流量氧氣鼻管治療中。曾使用瑞德西韋、免疫球白、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藥物治療。目前兒童重症22例,其中11例腦炎、六例肺炎、二例敗血症、一例哮吼、一例家中死亡,以及一例共病腦腫瘤。兒童死亡則維持10例,五例腦炎、兩例肺炎、一例敗血症、一例家中死亡,以及一例共病腦腫瘤。不過兒童重症個案也有好消息,羅一鈞表示,仍在治療中的六例腦炎兒童個案,已有五例拔管移除呼吸器,病況好轉。
-
2022-05-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逾千人染疫亡!今127死亡含2男童 因腦水腫、腦腫瘤不治
國內今新增408例中重症個案,127例死亡個案,包括293例中症、115例重症,確診數及死亡數雙雙創單日新高。指揮中心統計,今年累計至今本土確診中重症個案4439例、死亡數1058例。今新增2例兒童死亡個案,為6歲男童及5歲男童,死因分別為腦腫瘤併發神經休克、肺炎併呼吸衰竭。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127例死亡個案中,年齡介於小於10歲到90多歲,特別說明2名小於10歲的死亡個案。羅一鈞表示,6歲男童為5月13日曾提報的中症個案,後續因轉為重度及死亡。先前並不知他有任何慢性病史,在5月8日出現嘔吐、腹痛,且低燒37.7度,送急診採檢PCR確診,5月9日出現意識改變、發燒、抽搐、缺氧等,緊急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治療。羅一鈞指出,原懷疑6歲男童是腦炎,但5月10日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男童小腦有腫瘤壓迫腦幹,導致腦水腫,經切片確認為惡性腫瘤,因此後續住院同步治療新冠肺炎及腫瘤引起的腦壓升高。但遺憾是病程併發嚴重神經性休克,生命跡象難以維持,不幸於5月21日過世,死因診斷腦腫瘤併發神經性休克,而新冠肺炎不是主要死因,歸類在共病。另一名5歲男童死亡個案,羅一鈞表示,5歲男童有肌肉系統疾病,是先前曾公布過的個案,5月17日出現腿痛、昏厥,經確診染疫由醫院收治,因出現肺炎、呼吸衰竭惡化,不幸於5月19日過世,死亡診斷為肺炎併呼吸衰竭。目前累計10例兒童確診死亡個案,包括5例腦炎、2例肺炎、1例敗血症、1例家中死亡、1例共病(腦腫瘤)。今新增1名兒童重症個案,羅一鈞表示,一名7歲男童有先天性代謝性疾病,5月24日發燒到39.1度,出現間歇性抽搐達15分鐘,有步態不穩、眼神跟走路偏右,加上呼吸喘、無法言語,送急診時發生意識變化,經PCR檢驗陽性。羅一鈞指出,7歲男童因有神經學變化,一度懷疑腦炎,有插管住進加護病房,穩定生命跡象,使用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好消息是在治療後恢復不錯,5月27日已拔管移除呼吸器,目前還在醫院病房觀察中。目前兒童確診重症個案累計20例,包括9例腦炎、6例肺炎、2例敗血症、1例哮吼、1例家中死亡、1例腦腫瘤。羅一鈞表示,另一位20多歲年輕重症個案,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染疫後出現肺炎跟呼吸窘迫,目前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當中。
-
2022-05-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染疫亡近千例!今增126死 12歲男童肺炎併呼吸衰竭病歿
國內確診死亡數連續3天創新高,繼5月25日增76死、5月26日增104死,今5月27日增加126死。指揮中心指出,新增126例死亡中,年紀最小為12歲男童,死因爲肺炎併呼吸衰竭。今新增343例中重症,也新增1例兒童重症,為5歲女童,染疫後疑似腦炎、呼吸窘迫,目前正在加護病房治療中。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中重症已超過4000位,其中931例死亡,輕症/無症狀比例99.75%,中症比例0.18%,重症比例0.07%。今新增死亡126例,年齡介於12歲至超過90歲,當中有慢性病者共113人,其中85人沒有施打三劑疫苗,年齡超過80歲有73位。羅一鈞說,死亡病例中最小為12歲男童,未接種疫苗、有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使用呼吸器,染疫後出現發燒、肺炎,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過世,有簽署DNR(不實施心肺復甦術),他是第8例兒童死亡個案。目前統計8例兒童死亡個案,有5腦炎,1肺炎(今新增男童),1敗血症,1家中死亡。今新增343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227例、重症116例。重症新增1名兒童個案,為5歲女童,有發展性疾患,5月21日發燒後,5月22日快篩陽性,因嘔吐、全身痙攣、意識喪失等症狀緊急送醫,體溫37.6度,檢查疑似腦炎及呼吸窘迫插管住加護病房,經多重藥物治療後病況改善,5月24日已拔管移除呼吸器,續住加護病房中,使用高流量氧氣鼻管輔助呼吸。羅一鈞表示,目前兒童重症共18人,包括8腦炎,6肺炎,2敗血症,1哮吼,1家中死亡。羅一鈞表示,今年本土個案累計161萬例,年齡層分佈以70、80、90多歲個案最多,年齡層出現中重症比其他年齡層高,中重症比例依序為1.39%、4.79%、10.6%,整體來講,高齡長者染疫威脅比其他年齡層高,鼓勵長者打疫苗,打1、2、3劑打滿打好,降低重症風險。
-
2022-05-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雙破新高!新增333例中重症、104例死 又2童死亡
國內今天新增333例中重症,死亡個案104例,雙創本波疫情新高。其中重症個案新增一例兒童個案,本身有癌症病史;死亡個案中包含兩例兒童個案,為日前公布的四歲腦炎重症女童和一歲腸道閉鎖重症女童,死因分別為腦炎併多重器官衰竭、敗血症休克。目前累計16例兒童重症個案,七例死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333例中重症個案中包括242例中症、91例重症。其中兒童重症新增一例七歲男童,有癌症病史,長期使用呼吸器。染疫後併呼吸窘迫、細菌性肺炎,正在加護病房治療中。不過好消息是,5月22日公布的一歲併發腦炎的重症男童,經救治後5月23日已拔管、移除呼吸器,意識恢復且四肢活動增加,目前恢復情況良好。104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1歲至90多歲,49例未接種疫苗、74人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超過80歲以上62人,97人具慢性病史。其中一例為5月19日公布4歲女童,本身沒慢性病史,發病當天出現發燒、咳嗽症狀,至急診出現全身抽蓄症狀,因此立即收住院診治檢查,發現合併腦炎,影響到呼吸心跳意識,收治加護病房治療,檢查過程發現肝臟、腎臟多重器官數據異常。另一名為5月22日公布的一歲多女童,個案有腸道閉鎖病史,5月16日出現發燒、抽蓄、嘴唇發紫等症狀,目前合併敗血症和呼吸窘迫救治中。三人都有使用瑞德西韋。另外,死亡個案中出現20多歲、30多歲兩例年輕個案,均為女性,分別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史,死因分別為肺炎併敗血性休克、急性胰臟炎及肺炎,分別接種〇劑和一劑疫苗。目前共16例兒童重症個案,分別為七例腦炎、五例肺炎、兩例敗血症、一例哮吼,以及一例於家中死亡;七例死亡,分別為五例腦炎、一例敗血症、一例家中死亡。
-
2022-03-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可幫我抱抱爸爸嗎?不想讓他一人寂寞的走...」隔離病室的送行者,擁抱臨終患者化解家屬遺憾
「護理師,可以幫我抱抱爸爸嗎?」COVID-19疫情期間,隔離病室裡的生離死別從未停歇,護理師范紀萱化身送行者,在患者臨終前替家屬完成最後願望,化解見不了最後一面的遺憾。「回想起去年,真不知道是怎麼撐過去的。」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加護團隊護理師范紀萱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這麼說。去年4月,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從諾富特飯店一路升溫,後來更出現社區傳播疫情,各家醫院紛紛籌備專責病房,林口長庚醫院也從各單位徵調自願的護理師,籌組跨科照護團隊。原本就在胸腔加護團隊的范紀萱,對於肺炎照護再熟悉不過,2020年上半年也曾協助照顧COVID-19境外移入患者,面對護理長詢問,他二話不說就答應加入專責病房團隊。某天傍晚,他接到護理長的電話,一句「就是今晚」揭開他長達2個多月的抗疫生活。當晚6時,5名護理師集結在專責病房,忙著準備護理單張、轉入流程等基本工作,7時就收住第一名患者,隨後的每小時都有患者轉入,眼看隔離病室一間間開啟、病人不斷湧入,照護團隊的心情也沉重了起來。范紀萱說,送進專責病房的患者病情都相當嚴重,不是插著管進來,就是一進來便要立刻插管,為了在染疫風險極高的環境中照顧患者,他們必須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衣,兩兩一組進入隔離病室替患者打點滴、給藥、拍背,時常一忙就是4小時,脫下隔離衣,全身早已被汗水浸透,雙手也泡到皺巴巴。不過,在范紀萱看來,照護工作再辛苦也不及確診病人和家屬內心的煎熬。以往病人住院時,家人都能在旁陪伴、關懷,COVID-19病人卻得獨自一人在隔離病室裡對抗病魔,內心孤獨感非外人能想像。為了緩解病人、家屬的孤寂,范紀萱盡可能協助他們以視訊見面,也時刻緊盯監視器,一旦病人生命徵象有異就立刻通知醫師和家屬,也會用最快的速度穿上防護裝備,希望替家人把握最後道別的時機,不留遺憾,笑稱「我比他們的家人還要緊張」。令范紀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70多歲爺爺,當時,爺爺心電圖開始呈現不規則變化,他關掉監視器臨終警訊,握著爺爺的手說:「不要擔心,我已經幫你打給家人了。」此時視訊電話接通,螢幕上出現家屬焦急的臉,不斷對爺爺說著對不起。原來,爺爺的女兒為了探望家人特地從海外返國,卻意外將疾病傳染給爺爺,心情既自責又後悔。范紀萱引導家屬向爺爺道別、道愛、道謝、道歉,並詢問有沒有哪些願望,能夠透過他的手幫忙完成。「護理師,可以幫我抱抱爸爸嗎?我不想讓他一個人寂寞的走。」視訊那頭的女兒詢問,范紀萱張開雙手抱住爺爺,輕聲說:「阿公,家人都緊緊地抱著你喔。」就在這時,爺爺的心跳停止了,范紀萱用溫水幫爺爺擦臉,希望透過自己微薄之力,化解家屬見不了最後一面的遺憾。除了生離死別,病房裡也經歷許多溫馨時刻,范紀萱說,他曾遇過一名高齡80多歲的奶奶,染疫後併發急性呼吸衰竭,緊急裝上葉克膜才脫離險境,好不容易拔管,一開口不是關心自身病情,而是擔心有慢性病的女兒身體狀況是否安好,因為染疫,母女倆已2個多月沒有見面。醫療團隊透過視訊打電話給女兒,電話一接通,母女倆一句話都沒說就眼淚直掉,互相關心後,女兒一句「我們等妳回來一起吃飯」逼哭在場每一個人。范紀萱感嘆,這次疫情更讓他體會「護理」存在的價值,護理師就像病人在醫院裡的家人,一句溫暖的關懷就能帶來極大的支持。歷經近70天,專責病房總算在去年7月29日轉出最後一名病人,結束這段與病毒作戰的旅程。范紀萱說,為了避免把病毒帶回家,在專責病房期間他從未回家,如今疫情趨緩,團隊也一步步克服疫情以來的慌張和焦急,看著病房從滿床到清空,「我們真的做到了」。
-
2022-02-0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明金成心肌梗塞猝逝/三高及抽菸,急性心梗高危險群!6症狀要當心
【2022/02/09編註】上月20日才和妻子歡喜迎接龍鳳雙胞胎的導演明金成,8日晚間驚傳因心肌梗塞,送醫急救不治,享年51歲。三高及抽菸,急性心梗高危險群!6症狀要當心【記者翁唯真/桃園即時報導】近二周的天氣急遽變化,冬天在統計上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期,若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慢性病及抽菸的民眾是急性心肌梗塞高危險群,醫師提醒,若有出現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呼吸短促、暈厥或噁心,需立即就醫或做健康檢測。82歲的黃先生,近日於家中突然昏倒,救護車送達醫院急診,初步心電圖顯示為急性心肌梗塞,中壢天晟醫院心臟科醫師黃信凱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是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內層破裂,導致血栓形成冠狀動脈阻塞,影響心臟肌肉細胞的供氧造成心臟肌肉細胞受傷、死亡,瞬間的血流阻斷常常會引起心臟電流混亂,發生心室頻脈或顫動,若未及時急救致死率很高。黃信凱指出,黃先生過往即是三高及抽煙的高風險族群,此次發作後到醫院急診時血壓只有50mmHg左右,心跳只有每分鐘40多下,是典型右冠狀動脈血管近端阻塞後產生的,完全心房心室傳導阻滯導致心因性休克,並產生心室頻脈,電擊治療3次。在緊急藥物治療及心導管團隊即時的介入治療,安裝了主動脈內氣球幫浦及暫時性心律調節器,並打通完全阻塞的右冠狀動脈置放了2支心臟支架,於一周後可以拔管轉出加護病房。黃信凱指出,以前是65歲以上的人才要擔心罹患心肌梗塞,但現在病發的年齡層持續降低,20、30歲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這幾年也持續增加;心肌梗塞發生前,可能會有一些心絞痛的症狀,例如可能會有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呼吸,短促、暈厥或噁心,若有這些症狀要趕快就醫檢查;民眾也可到院做心臟血管中心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檢驗提早發現問題。
-
2022-02-04 新聞.元氣新聞
納豆腦出血入院11天 傳拔管恢復自主呼吸
41歲的納豆上月24日因腦壓過高出血開刀住院,完成引流手術後住院休養,藝人好友與粉絲們紛紛集氣希望他早日康復重返幕前。他入院至今第11天,今早傳出好消息,疑似已經拔管。據「三立新聞網」報導,納豆目前的生命跡象穩定,且已摘掉呼吸器恢復自主呼吸,雖然尚未清醒,不過已有好轉,對此納豆的經紀人電話關機,暫時沒有回應。而納豆女友依依的IG自上月21日後未再更新,也沒Po限時動態。
-
2022-01-07 新聞.杏林.診間
掙扎於不可放棄救治的醫學教育,翻遍法條只為解除病患家屬痛苦!謝景祥不忘初衷、推動善終
「當我在台北榮總實習時,有一天晚上病房值班,有4個肝硬化老榮民、同時食道靜脈大量出血。」嘉義市陽明醫院院長謝景祥回憶道,當時他們的狀況無論採取任何醫療行為,都註定死亡。那時候我滿腔熱血,一直努力為他們做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復甦術),可惜最後仍然是徒勞無功。這是謝景祥思考病人自主權利的起點,經過30餘年後,他參與催生《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訂定專法,完整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國家,確保病人善終的意願,在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時,仍獲法律保護,並得以貫徹,堪稱台灣醫療史的重要里程碑。出生於1958年的謝景祥,雖然提早2年入學,但在彰化高中畢業後,即應屆考進陽明醫學院(現已併入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其實,在大學聯考第一天,他發燒至38.9℃,導致數學成績不如預期,與第一志願台大醫學系失之交臂;經過思索,他決定不重考,成為陽明醫學院第一屆學生。「下鄉」後決定留在嘉義市陽明醫學院首任院長韓偉,是位虔誠的基督徒,視學生如親,亦如父親般嚴謹,但事事以身作則,學生無不心服口服,對他又敬又愛。謝景祥說,創院初期,全體醫學系學生一律住校,一絲不苟的韓偉,不僅要求學生的學業,也很在乎學生的言行、生活習慣,「耳濡目染下,我也學會如何自律,並對未來的從醫生涯,充滿使命感。」因為雙手頗為靈巧,且在手指靈活度、手眼協調程度測試,一直名列全系前1%,因此在選擇科別時,謝景祥選擇了需要精密技巧的骨科。退伍後,他回到先前實習的台北榮總任職,還曾獲台北榮總指派,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學習人工關節技術;謝景祥感謝地說:「這段經歷除了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認真注意先進國家的醫學觀念、趨勢。」早年,陽明醫學院醫學系只招收公費生,規定畢業生都得「下鄉」,不能一直留在台北榮總,一定得前往榮總在各縣市的分院歷練。謝景祥選擇離老家較近的嘉義榮民醫院(現為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簡稱嘉榮),沒想到,他就此留在嘉義市,還創辦了陽明醫院。嘉義榮總位於嘉義市南境,鄰近台一線。但謝景祥初到嘉義榮總任職時,卻驚訝地發現,發生在台一線的車禍,傷者、家屬都指定送至距離較遠的林綜合醫院,而非近在咫尺的嘉義榮總,後來才發現,「先前,榮民醫院體系的醫師有許多由非正科的軍醫轉任,醫學知識、技術較為落後。」隨著陽明醫學院畢業生陸續進駐各科,嘉義榮總業績、名聲快速提升,謝景祥更躍居嘉義地區業務量最大的骨科醫師;因此,他決定留在嘉義市發展,即使台北榮總徵召他回任,他也不為所動。謝景祥微笑地說,「留在嘉義市,我會成為當地骨科第一把交椅,但回到台北市,就只是眾多骨科醫師的其中一人,當然選擇前者。」事業發展順利,不忘從醫初衷因為醫術精良,並擁有眾多忠實病友,謝景祥著手創業,承租30床的良友醫院並改名為陽明醫院,以陽明為名,乃紀念自己的醫學生涯,起自陽明醫學院。而在7年後,更是在醫界前輩的建議下,從法院拍下了已歇業的林綜合醫院。「當時,林綜合醫院已是第八拍,在房地產市場,根本乏人問津;由於是醫院用地,連建商也興趣缺缺。幸得如此,我得以以較實惠的價格購得。」謝景祥坦承,擁有300個床位的林綜合醫院,對先前只有經營30多床位醫院經歷的他,是規模龐大的事業體,「標下林綜合醫院,其實不在當時我的職涯規劃內。」創辦陽明醫院後,謝景祥以骨科為骨幹,逐漸發展、充實其他科別;「因為到骨科求診的病友,大多是年長者」,陽明醫院逐步增設同樣以銀髮族為主要客群的心臟科、腎臟科。目前,陽明醫院共有21科,已從骨科專門醫院茁壯為中型的綜合醫院;謝景祥迄今仍堅持,「先找到好的醫師,再開設專科」,絕不為擴張而擴張。事業發展順利,但謝景祥始終未曾忘懷從醫初衷。發生在陽明醫院呼吸照護病房(Respiratory Care Ward,RCW)的一件事,讓他回想起實習醫師備受衝擊的那一晚,與持續多年的疑惑,就此加入推動制定《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行列。在陽明醫院創立初期,在政府的政策鼓勵下,增設呼吸照顧病房,安置病重但未病危,且長期需要呼吸器治療的病患。不過,若干待在呼吸照顧病房的病患,已是植物人,有些更已臥病多年,倚賴呼吸器延續生命,實生不如死,更衍生諸多家庭、社會問題。翻遍法條解除病患家屬痛苦數年前,一位呼吸照顧病房病患的家屬,因父親已成植物人2年,請求主治醫師關閉呼吸器,讓父親脫離痛苦。然而,縱使家屬再三保證,此提議乃是全家人深思熟慮後的共同決定,絕不會事後反悔、興訟,但主治醫師仍擔心沾惹官非,遲遲不肯同意。最後病人家屬找到謝景祥院長求助。「我曾幫這位病患換過人工關節,印象仍相當深刻。」謝景祥嚴肅地說,他可以體會家屬的感受,但此舉違背了他奉行多年的醫學信仰。「每位醫學生都不斷被教育,就算僅有一絲絲生機,也不可放棄救治。」「老師從來沒教過我,什麼人不要救。」內心正反意見交戰許久後,思及「如果我是那位躺在床上的病患,也不希望身上插滿各種管子」,決定應允家屬的提議。謝景祥翻遍相關法律條文,終於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找到適用的條文,「此條文規範相當嚴謹,必須病患的配偶、父母、子女全數同意,醫師才能關閉病患的維生設備」,且病患並須是「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最後,謝景祥商請該病患的配偶、四名子女簽署同意書,這些家屬即該病患的遺產繼承人,並與律師再三確認,在法律上已毫無疏漏,「因為有資格告醫師的家屬,都已在同意書上簽名」,「在配偶、四名子女的共同見證下,由我關閉呼吸器,由主治醫師拔管,讓病患善終!」(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哪些選項CP值最高?一張表看懂麻醉自費項目費用
近年民眾關注手術醫療品質,更擔心術後疼痛難忍或影響復原,聚焦如何善用止痛方式。醫療院所也提供麻醉止痛自費項目,如何選擇才能達到最大效益?國泰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郭書麟說,國人醫療保險覆蓋率高,希望藉保險給付,提升醫療品質。且手術麻醉、止痛並非單一方式,現今主流已是多模式止痛,如術前給予預防性止痛藥,術中或術後透過病人自控式止痛,或術中合併麻醉深度、腦部血氧濃度等監測,增加手術安全及加速術後復原。「手術患者有三怕一希望,分別是怕痛、怕冷、怕吐及希望快一點復原。」林口長庚醫院麻醉部主任余黃平說,患者術前先經麻醉訪視門診評估適合哪種麻醉及止痛方式,因「疼痛是非常主觀的感受,不是客觀的依據。」必須採用精準麻醉及止痛舒緩術後疼痛。麻醉止痛項目1. 自控式止痛新光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葉昱伶說,術後由院方提供一台機器,並設定好止痛藥物安全劑量,疼痛時由病人自行按壓按鈕經點滴給予止痛藥,因設有安全劑量,即便多次按壓也不會超過安全劑量。該院患者對自控式止痛滿意度高,約一成五手術患者會使用。2. 非嗎啡類的長效型止痛劑術後病人可注射長效型止痛劑,藥效約維持半天至一天,當藥效退去後,若病人仍感疼痛可再度給藥,但止痛效果較傳統嗎啡止痛針稍差,僅適用輕度或中度疼痛患者,因此使用患者不多。3. 七天長效型止痛劑葉昱伶說,病人術後給予七天長效型止痛劑,雖藥效長達七天,但止痛效果較傳統嗎啡止痛針稍差,且給予七天長效型止痛藥物不符合術後疼痛立即處理原則,又無法更換成嗎啡類止痛藥,僅適用於輕度或中度疼痛者,患者接受度不高。麻醉禦寒項目熱空氣式保溫毯為避免手術室感染,手術室溫度維持在攝氏18至20度。余黃平說,對患者來說,低溫環境易造成體溫流失,可能影響麻醉效果,術中可用熱空氣式保溫毯協助病人保暖。葉昱伶說,傳統手術保溫多使用電熱毯等保暖用具,但須重複使用;熱空氣式保溫毯為拋棄式,因價格不貴,新光醫院約三分之一手術患者都會使用。郭書麟說,病人術中體溫下降,容易使凝血功能變差,增加術中大量出血風險,同時免疫力也變差,使手術傷口感染風險上升。且低體溫時心臟負荷變大,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手術時加裝熱空氣式保溫毯,提升手術安全。麻醉相關監視系統病人以為手術睡著就沒事,殊不知「睡著才是一切的開始。」郭書麟說,依病情需要不同監測系統,觀察患者麻醉藥物代謝、生命跡象及併發症等,隨時掌握手術安全。1. 麻醉深度監測部分患者因服用藥物、酗酒對麻醉藥物反應不佳,或預防麻醉藥物使用劑量太高,引發病人術後譫妄、意識混亂,可能在恢復室發生從床上掉落等自傷情形。術中可使用麻醉深度監測,特別建議服用安眠藥者使用。目前健保署核准給付移植、心臟、胸腔及氣管等重大手術,其他手術則需自費。2. 腦部血氧濃度監測葉昱伶說,曾有中風、心臟血管疾病病史者進行心臟手術時,可能因血栓等原因引發中風,應利用腦部血氧濃度監測,避免術中腦部血氧濃度不足,導致中風或腦死。3. 肌力放鬆輔助監測合併新型肌肉鬆弛拮抗藥物手術時肌肉必須放鬆,外科醫師才能下刀,患者於術中須施打肌肉鬆弛劑,藉由肌力放鬆輔助處置監視病人肌力情形,並於術後搭配新型肌肉鬆弛拮抗藥物,可讓全麻患者術後拔管時間縮短30至40分鐘,有利復原。新光醫院每月全麻、半麻手術患者中,約有200人使用。牙科自費項目牙科舒眠麻醉郭書麟說,牙科舒眠麻醉類似無痛大腸鏡等檢查,可以局部使用,但正在洗腎、肥胖、多重慢性疾病者則不適合。自費項目選擇 應請醫師綜合評估「術後感到疼痛應及時止痛,不需忍痛當作是人生修煉。」郭書麟說,手術麻醉止痛屬專業醫療,自費選項不是像網購或到餐廳點菜,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應是類似無菜單餐廳,由醫師綜合評估病人狀況,選擇最適合的麻醉方式,經醫療團隊擬定整合計畫並加以執行,病人才可於術後感受更舒服,復原更順利,讓醫病同時達到雙贏。
-
2021-12-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共享決策SDM!讓加護病房不再只是急救的冰冷空間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在一所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團隊,由資深主治醫師、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社服部社工師分別就其實作心得,深入淺出地道出他們團隊如何幫忙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的經驗與心得。他們透過一種「標準化」的說明,嘗試避免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由於「醫病平台」一向不特別標示任何特殊醫院,避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未能列出這家醫學中心之名,但如讀者有任何細節,可請教作者。 神經內、外科加護病房,主要收治腦中風或頭部外傷等腦損傷的病人,臨床上常見嚴重部腦損傷病人在經過急性期積極治療後仍未恢復意識,但病情穩定已進入呼吸器脫離階段,此時家屬就需面臨困難的決策:選擇讓病人氣切——進入漫漫無期的照顧,並期待病人有一天能清醒過來;還是選擇拔管——尊重病人的疾病自然發展。這些令人陷入掙扎且兩難的事件,經常在我們的加護病房上演。每一個嚴重腦損傷的病人對其家屬來說都是何其珍貴的,看著病人深受病痛之苦,家屬盡是心疼與不捨,此時的思緒更是混亂的,每當家屬含著眼淚與護理師四目交接時,令人十分揪心,也讓護理師們與醫療團隊萌生希望可以為病人及家屬多做些什麼的想法,因此,一群有著共同思維的跨領域同仁就組成一個團隊,希望藉由醫病共享決策SDM,來協助家屬做這個困難的決策,而我很幸運的能一同參與。 「因為愛你,所以尊重你對生命價值的想法,希望能為你做最好的選擇」,這是多數家屬所期望的,但這談何容易!身為ICU護理師的我,在十多年前也曾歷經這般困難的抉擇,摯愛的奶奶處於嚴重腦損傷,到底要不要做氣切繼續著長期臥床,抑或拔掉氣管內管順其自然,生病住院前的她是那麼注重養身、那麼的愛漂亮,我與其他家人到底該怎麼幫她做決定呢?當時並沒有這種醫病共享決策的概念來協助我與我的家人,這般內心的掙扎,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了解的。當時在子女們意見分歧之下,做出了氣切的決定,事後看到至親,臥床受苦,我們都很難過,而後悔當初的決定。而家人,也因為這次的決定,而鬧得不愉快。 我們醫病共享團隊在推動初期,為解決「醫病資訊的不對等」造成認知、溝通上的鴻溝,並提升溝通的效率,團隊成員們絞盡腦汁、激發創意,製作包括3D列印輔具與半身立體模型、建置醫病共享決策平台(以QR code連結)、製作嚴重腦損傷醫病共享決策手冊,並藉由醫病共享家庭會議協助家屬做決策。在經過上述努力的過程,我們曾經幫助過約40個家庭進行決策,他們在決策後兩個月的追蹤訪談中,無論是做了什麼決定,都表示對當初所做的決策感到「不後悔」,更有家屬表示我們醫療團隊能夠換位思考、真正且真誠的協助他們解決最困難的問題,令他們非常的感激。此外,這樣的SDM過程,也讓家屬感受到,加護病房不再只是急救的冰冷空間,更有著協助家屬解決困難與穩固家庭凝聚力的溫暖氛圍。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推展,真正實現了以關懷為核心的溝通,我們因此受到許多家屬的感謝,這也是對醫療團隊最大的肯定!
-
2021-12-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該不該幫爸爸做「氣切」? 家人間討論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在一所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團隊,由資深主治醫師、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社服部社工師分別就其實作心得,深入淺出地道出他們團隊如何幫忙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的經驗與心得。他們透過一種「標準化」的說明,嘗試避免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由於「醫病平台」一向不特別標示任何特殊醫院,避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未能列出這家醫學中心之名,但如讀者有任何細節,可請教作者。加護病房裡的抉擇在加護病房裡,在生命危急的時候,是否要進行CPR急救,對於家屬來說,是一個天人交戰的抉擇。近年來,在安寧療護、自主權利法的推動之下,民眾已經有一些觀念上的轉變,與其「救到底」、「延長死亡的過程」,有些人在瞭解自己的親人的疾病是屬於無法治癒的情況之下,會選擇不要繼續接受治療的折騰,而在病況惡化的時候,讓至親善終、好好的走。我所服務的神經內外科加護病房,還有一個困難的抉擇:嚴重腦損傷的病人(腦出血、腦梗塞、外傷性腦出血或缺氧性腦病變),經過急性期的治療後,存活下來,但是仍然陷於重度昏迷時,下一步的治療,該如何抉擇?病人未來失能的機率高,家屬對於要選擇氣切,接受長期失能照顧、等待一個甦醒的奇蹟;還是選擇拔管(不是撤管,病人有自呼能力)、回歸疾病自然進程:如果可以維持就繼續治療,如果無法維持,就不再重新插管讓病人辛苦,但是,往往此刻,家屬卻又不捨病人就此離去。這個抉擇經常讓家屬天人交戰、陷入兩難,甚至會造成親屬間的衝突與不解。當家屬無法做出決定時,也很容易把心中的無助、不安、內疚自責,轉化成不滿的情緒,發洩在醫護人員身上。前線的護理師,經常得面對家屬的責難,有時候只是因為家屬無法解開這個「結」。這是一個「難捨的愛,難解的Tie」,Tie剛好是氣切、插管、拔管的三個英文單字的字首組成,就是這個「結」,應該由醫療人員來協助他們解開,而不是只有丟他們一個問題要他們「回去討論看看要不要做氣切」,家屬基本上是沒有能力自行討論這樣的決策。該不該幫爸爸做「氣切」62歲鄭先生,已婚,育有2女1子,他因腦出血開刀清除血塊,在加護病房積極治療2週後,昏迷指數仍維持在6分。長女與次女對父親後續治療的意見相左,甚至曾在醫院內有過激烈的言語衝突。長女未婚,長年陪在父親身邊,她說父親不會希望去做氣切,長期這樣臥床「苟活」,她擔心氣切下去,萬一爸爸還是沒能醒過來,就活得太辛苦了。但若選擇拔管,萬一讓爸爸就這樣走了,那是不是代表自己做得不夠多?這個選擇讓她很兩難。次女嫁到北部,她覺得,只要能夠讓父親多活一天就好,即使必須要做氣切、長期臥床也在所不惜。幼子又遠在國外工作無法回來參與討論,太太就像夾心餅一樣,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兩位女兒除了常常因此而爭執,次女偶爾來探病,也對醫療的處置和照顧,頗有微詞(當然,我們理解她的反應,只是因為住在遠方,平日無法參與父親的照顧所產生的愧疚)。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的加護病房,並不少見。通常像這樣無法決定的話,就是會「維持現狀」,拖著到下一個單位:呼吸照護中心RCC或呼吸照護病房RCW,有些甚至插管長達數個月到數年,家屬也都無法做出決定。我們ICU在2016年開始導入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SDM是一個雙向溝通的模式,適用於決策的選項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即氣切接受長期失能照顧或拔管回歸自然),而病人本身或家屬所在乎的事(What Matters?)、價值觀(Value)及喜好(Preference)(我把這三項的第一個字母縮寫成MVP),是決策的重要考量時,就適合進行SDM。我們醫療端的責任,就是把每個選項的優缺點,整理比較,並透過圖表,影片、互動式工具、實體道具、3D列印模型等決策輔助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 PDA),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提供給病家,讓他們比較容易瞭解。而在進行SDM的過程中,會有一位Coach決策教練,擔任醫病雙方溝通的橋樑,輔導整個決策的討論以達成共識。PDA等於是一些「標準化」的說明,不會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透過QR code,可以讓遠在國外或外縣市的家屬,也能一起來瞭解決策的內容、表達個別的感受,再以視訊的方式,共同參與決策會議。家屬一旦完成個別的意見表述以後,資料就會立即存入醫院的系統。待關鍵家屬都完成填寫後,我們就會召開決策會議進行討論。在決策會議前,我們其實已經可以掌握個別家屬之間意見的分歧,以及他們所在乎的點的不同,因此,在會議中,Coach可以平衡的讓不同意見的家屬表述,有別於以往的家庭會議:當一位較強勢的家屬發表意見後,其他人就不再表示意見了,而我們無從得知其他人是否持相反意見,還是只是在強勢者表達意見後,不敢再陳述己見而已?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在會議中,除了協助家人回想鄭先生平時的生活型態及價值觀外,也透過這樣溝通與互動的過程,盡可能消弭家屬之間的歧見,找尋「最大的公約數」——就是大家都是愛爸爸的,只是觀點不同、立場不同,但是愛爸爸的心是一樣的。圍繞著這樣一個核心原則,大家一起來為病人做一個最適當、「將來比較不會後悔」的決定。經過充分的討論後,他們一致認為,父親不會希望自己在意識不清醒、失能狀態下臥床過一輩子,於是在彼此取得共識後,決定選擇拔管,讓病人也依疾病自然進程進行照顧。過去,在未有充分瞭解與討論之下所做的決策,家屬經常在之後都會後悔。因此,我們推動SDM的目標,就是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無論決策如何,並沒有對錯。多數家屬期待能尊重患者對生命價值的想法,為心愛的人做出最好且最適合的選擇。即使每一個決定都是困難的抉擇,但這樣的會議能讓家屬更有信心作出決策,並減少未來後悔或自責的機率。雖然SDM得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說明、討論,但是,醫病間能夠有這樣的相互尊重與溝通,對於提升醫病關係和彼此信任,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透過這樣的雙相互動,病人或家屬才能講出自己真正在意、困難的所在,醫療團隊也才能進一步提供協助,共同做出決策。我們也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為難,醫療人員切勿將本身的價值觀強加在病人或家屬身上,造成他們的愧疚與自責。昏迷的重症病人對家屬來說是一份難捨的愛,我們期待能夠協助家屬解開心中的這個結,讓他們更有信心的做出不後悔的決定。加護病房不是只有急救的冰冷空間,更有著協助家屬解決困難與穩固家庭凝聚力的溫馨氛圍。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推動,實現以關懷為出發的溝通,讓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沒有遺憾,都能夠圓滿。
-
2021-11-20 新聞.科普好健康
82歲阿嬤切除甲狀腺腫瘤! 透過「精準麻醉」 術後恢復較快、不會惡心嘔吐
精準醫療的時代來臨!其中「麻醉」是外科手術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近年也走向「精準麻醉」配合外科手術的治療方式,可透過腦波監測、靜脈注射麻醉藥物,能更精準即時調整麻醉藥劑量,不僅減少了麻藥量,患者術後很快恢復呼吸且清醒,不再疼痛、惡心嘔吐了。腦波監測 可即時調整劑量一名82歲阿嬤罹患晚期甲狀腺癌,腫瘤超過6公分,癌細胞已擴散到食道、右喉返神經與內頸靜脈,難以切除乾淨,她的右聲帶長期麻痺、呼吸只剩一半,加上被癌細胞侵犯的食道可能滲漏破裂、內頸靜脈剝離時可能大出血,導致施行甲狀腺切除手術風險很高,因此事前規畫安排「精準麻醉」配合外科切除手術,費時6個半小時。此次執行甲狀腺切除手術,麻醉醫師就像機長一樣緊盯精密儀器發揮麻醉技術,採用BIS腦波暨DSA頻譜分析精確判斷患者使用的麻醉劑量,即時進行劑量的調整;同時以手術疼痛監測儀(SPI)與四聯刺激(TOF)監測,安心投予止痛與肌鬆劑量,保障術中不會亂動且血壓非常平穩;最後縫傷口時加上專一肌鬆逆轉劑Sugammadex,患者即刻恢復正常呼吸,迅速拔管且10秒鐘內睜開眼睛。患者清醒快 不到3天出院手術結束後,病患很快清醒,不會疼痛、惡心嘔吐,不會急性譫妄,不須延遲拔管,也不用住加護病房,不到3天就康復出院,降低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此,面對高齡、多病且高風險手術時,「精準麻醉」是複雜手術可以採用的麻醉方法。高雄長庚自2017年開始,施行外科手術時,會導入精準麻醉的概念與眾多實踐技術,根據6713位國人的大數據分析,採用腦波監測,能減少8.6至13.9%的不必要麻藥量,拔管、意識恢復與甦醒會變得更快更好;術後疼痛部分,除了傳統自控式止痛外,還結合口服止痛藥、非嗎啡類長效止痛針劑、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術等,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止痛。施打時機與流程 更為優化尤其更優化施打時機與流程,讓麻醉氣體可減量5至14%,嗎啡減少18至20%,術中高血壓減少22至55%,術後止痛效果一直保持。同時也優化手術的點滴速率、因應病患風險選擇適當麻醉藥物、合併多重止吐藥物應用,可讓術後嘔吐不再是許多手術病患醒來的夢魘。目前施行全身麻醉有兩種作法,一種是吸麻醉氣體進行麻醉,台灣大約八、九成的手術是採用此方式,術後常會發生惡心嘔吐;另一種則是靜脈藥物注射,但必須在腦波監測下進行麻醉劑量的調整,避免過輕中途醒來或過重導致延遲甦醒,術後可防止惡心嘔吐及未來認知功能障礙等問題。現代最高品質的全身麻醉,應包括精準麻醉深度、優良止痛計畫、全方位預防惡心嘔吐、提早拔管降低術後肺部併發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