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抗疫
共找到
500
筆 文章
-
-
2020-08-22 新聞.科普好健康
與病毒的戰爭!從預防到治療,台灣如何安度後疫情時代
統計至8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確診人數已達2260萬人,死亡人數為79.2萬人,台灣因超前部署,全民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已兩個多月沒有本土案例,然而,在全球疫情尚未降溫之前,身處於最安全的台灣,從預防到治療,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在下一波疫情來臨時安然度過?配合防疫新生活運動台灣雖然目前疫情已經穩定,民眾稍微疏忽乃屬人之常情,但不要忘記台灣疫情能夠穩定,與大眾願意配合政府戴口罩政策與勤洗手強化個人衛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現階段仍強烈建議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新生活運動:室內應保持1.5公尺與室外保持1公尺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強化個人衛生,降低感染的風險。跟病毒的戰爭從未停歇國家衛生研究院夏克山博士曾提到,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從未贏過,從之前的SARS到現在的新冠肺炎,我們跟病毒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歇,想要回到以前無防護無距離的生活型態,恐怕需等到疫苗或特效藥問世。新冠狀病毒外表看起來為圓形,在高倍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突起因而得名,而新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意味著容易變身產生基因突變,但目前仍未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基因突變會影響抗體的中和能力,唯一需要克服的問題可能是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意味著因施打疫苗後人體存在著抗體,但二次感染或新變異病毒可能在抗體的協助下,會增強其複製和感染能力,因而加重病情,但是否真正具有ADE效應,需在試驗者較多的三期臨床才有確切的答案。台灣多家廠商投入疫苗研發根據WHO公布的數據,全球目前有一百多支疫苗同時研發,台灣也已有多家廠商投入新冠疫苗研發,其中國家衛生研究院的DNA疫苗在動物實驗上證明具有保護效果;國光生技新冠疫苗則領先群雄,已獲准進入臨床一期試驗,預計在台大醫院啟動收案70人次;高端疫苗、安特羅和聯亞生技均已向衛福部提出臨床試驗申請,若試驗順利,有望於明年上市量產,滿足國內的需求。由美國吉利德研發的瑞德西韋原是用來對抗伊波拉病毒,但此次抗疫卻寫下了灰姑娘傳奇,成為美國FDA第一個核准上市使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繼美國之後,台灣和日本也相繼核准上市。尋找治療備選藥物刻不容緩瑞德西韋的化學結構與三磷酸腺苷類似,當病毒要進行複製時,若RNA複製酶誤認瑞德西韋是可利用的三磷酸腺苷,一旦與瑞德西韋結合後,病毒的複製反應就會終止,進而達到抗病毒的效果,但瑞德西韋所造成的副作用,仍是未來用藥所必須注意的安全問題,因此如何尋找更多的備選藥物,已成為世界各國刻不容緩的任務。疫苗和治療藥物研發仍是後防疫時代重要的利器,政府也將結合國內產官學研醫的研發能量,期望在下波疫情來襲時,提供人民足夠的保護力。
-
2020-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王毅: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後 願率先惠及非洲國家
新冠肺炎疫苗儼然成為大陸外交新利器。據大陸外交部官網消息,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8日同摩洛哥外交大臣布里達通電話時表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並願率先惠及非洲國家,支持非方抗疫行動。大陸國有大型醫藥集團-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敬楨表示,大陸國產新冠肺炎疫苗預計今年12月底上市,且價格不會很高,預計一劑人民幣數百元。若打兩針將可獲得100%的保護力,價格將在人民幣1,000元(約新台幣4,200元)以內。而且一旦量產,中國醫藥集團的新冠肺炎疫苗年產量將超過2億劑。根據大陸外交部官網19日發布的新聞稿,布里達在與王毅通電話時表示,中方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危急時刻給予摩洛哥大力支持幫助,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和摩洛哥政府對此深表感謝。布里達並說,對中方疫苗技術抱有充分信心,希雙方儘快簽訂合作協議。他並強調,無論是在聯合國還是在其他場合,摩洛哥都堅定支持中方維護自身主權和領土完整,並支持中方推進「一帶一路」衛生合作。王毅稱,中方支持摩洛哥同中國有關企業密切溝通合作,在疫苗研發使用方面達成共識。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政風處查彰化衛生局 前國健署長:重傷基層如何打仗?
彰化縣衛生局採檢無症狀者,意外發現染疫少年,卻面臨疫情以來政風處首次介入調查,引起醫界及公衛界譁然,紛紛表態希望中央地方齊心防疫,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今早更在臉書指出,民主國家,未必有民主風範。大官現形,看到的是威權傲慢。抗疫的路還很長,「重手傷害基層,如何打仗?」邱淑媞今早於臉書發出一篇以「官場現形記」為題的文章,提及彰化縣檢驗美國返台少年,發現無症狀感染案例。中央發布案例後被質疑入境無症狀不是不採檢嗎? 次日宣布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已下令政風進行調查。「政風調查?所有人都愣住了。」邱淑媞說,政風單位不是專辦貪汙索賄或喝花酒嗎?衛生防疫檢驗讓病毒現形,這是甚麼大罪,需要用貪官汙吏或言行不檢罪嫌來查,怎不突兀?邱淑媞進一步「反串」提問,沒錯,長官明明就說入境不驗,怎麼還有人白目去驗?更不要說前陣子的萬人篩檢了,撈出一堆漏網之魚,害主張不檢驗的大官顏面無光,如此 「犯上」、怎不罪大惡極呢?都講那麼多次了,中央地方一定要同調,都聽不懂?但邱淑媞再次話鋒一轉指出,中央與地方,在防疫上明明是夥伴與互補的關係。地方直接面對民眾、負責執行,更瞭解實務面的需要與困難,不同於中央常僅專注於書面資料,兩者角度不同、意見可能不同,非常正常。邱淑媞表示,中央要把防疫做好,就要多傾聽地方的心聲與建議,多溝通協調,畢竟,沒有地方衛生局做牛做馬、日以繼夜、滴水不漏的努力,哪來的防疫成果?不同調不奇怪,重要的是要同心,中央有沒有真心把地方當夥伴、真心感謝地方成全了中央的英雄光環, 尤其,這麼多縣市,一定有不同政黨,最忌諱以顏色定是非、定好惡,把不同政黨的縣市當作對手較量,甚至視如讎敵。邱淑媞說,菲律賓回台要驗,美國疫情更嚴重,真的不能驗、不必驗?到底在怕甚麼,需要撂個政風下去,還用記者會大陣仗宣布,兇態盡露,嚇得縣長、局長立即噤聲,靜候調查,也難怪外界一片譁然。
-
2020-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加坡六分之一宿舍移工染疫 專家:未達群體免疫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新加坡染疫人數破5萬,大多數是住在宿舍的移工。專家指出,住在宿舍的移工每6人就有一人感染;這樣的染疫比例尚未足以在移工族群中形成「群體免疫」。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新加坡目前累計確診病例為5萬5580起。「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今天稍早報導,住在外勞宿舍的32萬3000名移工中,已有5萬2425人確診。報導引述專家表示,依據星國官方統計數據,住在宿舍的新加坡移工每6人就有一人染疫,但實際上的感染比例可能更高。然而,每6人就有一人染病的比例也不足以在移工族群中形成「群體免疫」(herdimmunity)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NationalUniversity of Singapore's Saw Swee Hock Schoolof Public Health)傳染病學者庫克(Alex Cook)表示,在多數國家中,隱藏的(cryptic)感染病例數很可能是官方統計確診人數的5到10倍之多。這是因為有些目前檢測結果呈陰性的人可能在未來被感染,或是先前被感染但現在已恢復。不過,庫克指出,醫院及新加坡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對宿舍疫情的嚴密監控,包括檢測每位移工,這意味著移工宿舍的隱藏病例比例比其他一般大眾還低。唯一能知道實際感染率的方式是進行大規模的血清檢測,透過採集少量血液來確認人體內是否存有顯示過去曾被感染的抗體。庫克指出,要達到群體免疫,必須要有約一半以上的人口被感染。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表示,傳統上來說,群體免疫是保護民眾對抗感染的方式之一,可經由暴露於病毒之下或疫苗接種等方式被感染。不過,要達到群體免疫,恐要使一個國家付上很大的代價,這可能也不是因應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解決方法。張毅穎還說,目前並沒有明確證據顯示群體免疫可提供長期對抗病毒的保護。許多國家都認為,安全且有效的疫苗才是走出疫情困境的解方。
-
2020-08-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細數台美合作四十載 陳建仁:這次防疫成功準備了17年
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下午在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演講,演說開始前,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致詞細數台美雙方公共衛生合作的歷史淵源深遠,早在38年前小兒麻痺疫情,美國疾控專家就抵台協助。17年前SARS爆發,時任美國衛生部部長的湯普森派24名專家來台協助,台灣從此開始招募防疫醫師、修法、建立傳染病醫療體系,「我們準備了17年,才有今天防疫的成功。」陳建仁表示,台美的公共衛生合作是將近40年的忠誠夥伴關係,台灣1982年爆發小兒麻痺大規模流行,當時他剛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博士回國,當時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派遣團隊抵台台灣協助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原來是疫苗冷藏不完整,才解決當時台灣施打疫苗保護率不佳的問題。隔年,衛生署便參照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的流病情報服務訓練計畫,成立了「應用流行病學專業人才訓練及養成計劃」,訓練出來的學員,強化了台灣的疫情調查能力。2003年台灣爆發SARS,美國衛生部長湯普森特別派遣24人大隊來台協助。同年底陳建仁參訪美國衛生部,湯普森建議台灣設置「防疫醫師」,也帶領陳建仁参觀美國的指揮中心,陳建仁回國後就成立國家衛生指揮中心,「因此歡迎阿查爾的同時,台灣也要感謝湯普森。」陳建仁說,台灣在SARS疫情控制後開始修改傳染病防治法、強化衛生署及及管局的組織職掌、加強醫療院所感染管控、建立傳染病醫療體系、充實儲備防疫物資、培訓防疫人員、加強國際疫情監控與入境檢疫。陳建仁說,就是這些努力,讓幫助台灣從去年底就在新冠肺炎的防疫有了很好的準備。陳建仁贊同一位台灣疾管署同仁的說法:「我們準備了17年,才有今天防治武漢肺炎的成功。」在台灣有2300萬無名英雄,在武漢肺炎的防疫上貢獻自己的心力。這種「團結共好」的精神,是臺灣防疫成功的保證。「病毒不尊重國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獨對抗武漢肺炎。」陳建仁說,感謝美國呼籲所有國家支持台灣,也特別感謝阿查爾率先支持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希望台灣可以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和所有技術會議,分享最新的資訊,和世界上理念相同的國家繼續努力抗疫。
-
2020-08-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數近4千 港推全民免費普篩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天宣布,在北京中央支持下,將在香港推行全民免費自願檢測、推行孕婦檢測計劃、安老院舍員工進行第二輪檢測、擬建港版火神山及方艙醫院。香港疫情愈來愈嚴重,逼近四千確診人數,林鄭月娥昨天下午舉行記者會,宣布推出自願性普及社區檢測,任何市民都可以做,不再分是否高危群組,規模數以百萬計,預計兩個星期內展開。檢測會遵循五項原則,包括短時間開展、恪守保持社交距離、盡量電子化以便民,方便市民取得檢測樣本瓶;確保流程安全有序,分開樣本瓶的派發點及收集點;會保障個人隱私。她特別強調香港政府願意推動全民檢測,是因為有中央的力量,但目前不能交代採樣細節,只承諾自願檢測會保障個人隱私。香港政府上月起對特定群組進行了十三萬七千個病毒檢測,發現五十四宗確診個案,即每萬人有四人確診,推算香港可能仍然有一千五百名隱性患者未發現。林鄭月娥據以說明病毒檢測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達到早識別、早隔離及早治療,多做檢測亦可以令市民安心,避免隱性患者在社區傳播病毒。港府準備為七百萬市民全面普篩,根據今年二月大陸就新冠肺炎核酸定點檢測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耗材與人力成本)收費標準不高於每劑一百六十元人民幣(一說一百廿元),目前可能降至一百元來換算,七百萬乘以一百元就是七億人民幣(七點七億港幣),所費不貲。林鄭月娥認為,如果普及檢測不配以「禁足令」,成效的確會打折扣,但香港市民出現非常明顯的「抗疫疲勞」,相信如果要很極端地困住所有人做檢測,香港會承受不起。她還表示,希望短時間內對全港安老院舍三萬多名員工,啟動第二輪大型病毒檢測;政府又會和仁濟醫院推出孕婦檢測計劃,將會為每位參加的孕婦發出檢測報告,方便在有效期內求醫及入院。連日來香港民間對北京派隊到香港檢測有不同猜測,還有北京收集港人DNA「送中」等說法。林鄭月娥下午舉行的記者會掛上「中央全力支持 特區同心抗疫」大標語,她稱北京中央高度重視香港疫情,會隨時應請求,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
2020-08-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白宮抗疫專家:美疫情進入新階段 比初期更廣泛蔓延
美國白宮抗疫小組主要成員柏克斯(Deborah Birx)2日表示,美國疫情進入新階段,病毒現在蔓延的比初期時更廣泛。柏克斯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美國國情(State of the Union)上表示,「我們現在看到的和3、4月時不同,現在疫情非常普遍,疫情蔓延至鄉村地區就和城市一樣」。柏克斯強調,美國人必須遵守衛生建議,包括戴口罩和實行社交距離。她說,「住在鄉村地區的民眾,你無法免疫或是免於受到病毒侵襲。如果你居住的地區或城市爆發疫情且你與多世代家人同住,你真的必須考慮在家中戴口罩。如果家裡有併發症的人,你必須假設自己染疫」。柏克斯說,「疫情現在不一樣了,它更廣泛的在城市和鄉村蔓延」。
-
2020-07-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產新冠疫苗研發「早知道會落後」 何美鄉:花錢買疫苗「技轉」是解方
台灣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龜速前進,專家多悲觀認為國產疫苗進度恐落後美、英、中國大陸一年左右,樂觀一點仍需等到明年3、4月才能上市,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說,「早就知道會落後」,爭取國際疫苗廠技轉,在台灣廠製造,應是台灣目前最快擁有疫苗的方法。目前全世界約一百多個單位投入新冠肺炎疫苗研發,7月早已有五家疫苗廠進入新冠肺炎疫苗第三期人體試驗,研發速度最快的疫苗有望今年秋冬問市,反觀「支持國產疫苗研發」、「爭取海外疫苗採購」並行的台灣,截至目前僅兩家藥廠提出人體試驗申請。國衞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所長陳信偉今在「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發展的瓶頸及解決之道座談會」表示,從文獻上來說,一個成功的疫苗開發需要五至十年以上的時間、需要投入的資金至少需要5億美金.但在這條漫漫上路上,疫苗成功機率仍不到一成。何美鄉也在這次座談會上將研發疫苗形容為照顧小孩子長大,不可能因現在有幾百噸食物,硬塞進孩子肚裡,小孩也不可能就突然長成20歲成人。她說,早就知道台灣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會落後,強調「不是看不起台灣」,而是因國際疫苗平台已有研發經驗,但台灣沒有,就會慢。高端疫苗發言人、執行副總李思賢也曾在過去接受本報訪問時提及,國際間新冠肺炎疫苗研發賽,無情揭露台灣長期以來研發問題,政府及民間資源投入太少,導致起跑槍聲響起,台灣一開始就慢了,國內連找個像樣的研發平台都是難事,硬生生落後海外大藥廠一大截。何美鄉說,台灣能在明年大量生產國腩新冠肺炎疫苗已是破天荒地快速,現在想要更快,就必須仰賴國際合作,「世上原本是敵人的產業都在合作,因為我們是在抗疫,全人類都在同一陣線上,不要去想我是英雄、我要去把它研發出來。」對何美鄉而言,「合作」不單純僅是「爭取海外疫苗採購」,她說,現在國際廠商其實不是要不要賣給台灣的問題,而是每個疫苗平台的產能都是有限的,沒有任何一個平台可以做出供77億人使用的疫苗量,「但別忘了台灣境內其實有好幾個現成的疫苗製造廠。」何美鄉說,現在各大疫苗平台都希望能在這場疫情中獲取最大利益,業者都心知肚明現在有技術不賣就來不及,只要確保製造疫苗量越多就會越多獲益,「台灣希望已經研發出疫苗的廠商技轉,就用錢買,他們(國際廠商)也願意。」何美鄉表示,一旦爭取到海外疫苗研發技轉,台灣就能利用國內現成的疫苗廠製造,可以做一個較小型試驗證明台灣也能做出來和原廠一樣品質的疫苗,台灣民眾就能直接使用這劑疫苗,這是目前法規可允許、有利於國內產業,且加強台灣境內防疫的三贏局面。
-
2020-07-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中衛彩色口罩連總統幕僚也瘋狂 下波推加零紀念口罩
「今天安排中衛行程,讓我的幕僚都很興奮!」總統蔡英文今天到以彩色口罩賣到秒殺的彰化彩色口罩大廠「CSD中衛」公司參訪,特別稱讚中衛公司將抗疫的口罩變成時尚,表示十分敬佩;中衛執行長張德成說,國慶籌備委員會邀請CSD中衛替雙十國慶日客製化生產「國慶口罩」,中衛決定主動贊助1萬5千個國慶口罩,供國慶典禮使用。CSD中衛為防疫需求,特別請蔡總統選擇一款戴上,感受一下高品質時尚口罩的舒適度。蔡總統面對中衛「形形色色」的口罩,挑了一款粉紅口罩,中衛公司人員說:「這是ELLE聯名款的浪漫花都」,直讚總統好眼光。中衛總經理張豐聯與營運長張德成在簡報中,介紹全球獨家生產的時尚醫療口罩,強調中衛彩色口罩發展近5年以來,已經發表超過30款素色及印花圖案,不僅與姐姐謝金燕、ELLE國際品牌等合作多款聯名口罩。今年1月超前部署,領先全球將口罩變成時尚配件,登上柏林時尚周伸展台。接下來CSD中衛仍將繼續參與全世界各大時裝周,希望讓台灣MIT優質口罩推廣至全球。中衛表示,國外疫情仍未降溫,中衛不斷接獲海外市場詢問訂單,不過因目前仍屬口罩半徵用期,故短期內中衛仍將以內銷為主。內銷部分,近年來中衛採取快速擴張銷售據點,除了各大電商,實體通路販售據點也高達上萬個,包含康是美、屈臣氏、家樂福及各大連鎖藥局等,可說是國內通路布局最廣的專業醫材大廠。CSD中衛營運長張德成表示,很榮幸被邀請生產國家重大慶典口罩,中衛將以最先進的數位印刷方式,來製作這批獨一無二的口罩,希望替國慶日當天創造新亮點;中衛下一波還將推出「加零」防疫紀念包口罩,將是新亮點。針對近來各通路秒殺中衛口罩,讓許多消費者無法如願購買,張德成表示,由於目前政府徵用量約在6成左右,因此能進入市場的產量較少,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購買需求,十分遺憾,請消費者諒解,中衛也會持續推出彩色口罩新品,帶給消費者更多驚喜。蔡總統隨後著全套除塵衣帽,進入彩色口罩生產間視察生產流程,對彩色口罩製程感到好奇,不斷詢問細節。
-
2020-07-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苗第3階段試驗 美抗疫指揮官:成敗關鍵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今天表示,一旦疫苗問世,官員必須克服民眾對疫苗的懷疑。在接連幾週確診人數激增後,有徵兆顯示疫情可能在高點轉趨穩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佛奇(AnthonyFauci)告訴CNN記者布利澤(Wolf Blitzer),需要有個陣營在社區互動和推廣。他說:「如果我們能普遍讓民眾接種疫苗,就能終結疫情、創造出免疫罩,避免疫情捲土重來。」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和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共同研發的疫苗,今天起將展開首次第3階段臨床試驗。佛奇稱之為疫苗研發的「關鍵時刻」,並說他對進展「審慎樂觀」。他說:「我們試圖了解是否真的有效。」「必須花上好幾個月來判定。」「從一月初連是什麼病毒都不知道,到第3階段的試驗,可謂是創紀錄的速度。」在接連幾週的病例數激增,有一些徵兆顯示,美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可能已在高點趨於穩定。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統計,7天單日新增病例數平均不到6萬6000人,儘管數據依然高得嚇人,卻是美國10天來的最低點。從亞利桑那州、德州與佛羅里達州的疫情趨勢可以看得更清楚。這些州在缺乏有效安全規範的情況下重新開放,自6月以來疫情快速傳播,然而新增病例數已趨緩甚至最近稍微減少。但要說這些趨勢能否維持下去,目前仍為時過早。在全美各地,過去一週和前一週相比,有22州新增確診數增加、20州趨緩、8州下降。儘管疫情可能在高點開始趨緩,國內7日的平均死亡人數卻開始增加。不過通常是在確診和住院人數激增後數週,才會出現死亡人數上升的現象。法新社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今天的即時統計資料顯示,美國24小時內新增5萬7039人確診與679人病故。美國在確診病例和病故人數都高居全球之冠,截至美東時間晚上8時30分,境內累計428萬6663人確診,14萬7588人不治。
-
2020-07-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克魯曼:義大利劣勢多 抗疫卻憑這點完勝美國
義大利是歐洲最先爆發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國家,當時醫院體系不堪負荷,初期死亡人數高得駭人,但新增病例在觸頂後數周開始大幅下滑。反觀美國,新病例曾有兩個月趨於平緩,隨後又開始陡升,染疫病故人數也回升。現在,義大利成功控制住疫情,餐館和咖啡廳已重開,儘管仍有設限,但大致恢復正常生活。目前義大利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最近每日死亡病例通常在12人上下,美國一天卻超過800人病故。就抗疫反應而言,美國的表現若說比不上素以守紀律、有能力享譽於世的德國,不令人意外;但若說慘敗給有「歐洲病夫」之稱的義大利,就可能令人十分錯愕。為什麼美國抗疫表現差義大利這麼多?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專欄文章中分析,撇開刻板的國家形象不談,面對疫情猛然來襲時的義大利,跟美國相比,的確處於嚴重劣勢:義大利官僚體系不以效率聞名,人民也不以循規蹈矩著稱,何況政府深陷債務堆,這個歐元成員國又沒有自己的貨幣,不能像美國那樣在危機時期大量印鈔票、推刺激措施。人口結構和經濟沈痾也對義大利不利。義國年長者相對於工作年齡成人的比率,是西方世界最高的。義大利經濟成長紀錄也令人搖頭: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過去20年來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態。但克魯曼指出,就抗疫而論,義大利擁有一項「巨大優勢」,足以壓倒種種劣勢,那就是不像美國被「糟糕透頂的領導人」拖累。歷經疫情爆發之初的慘況後,義大利當局迅速採取必要的抗疫行動,下達嚴格的封鎖令,並堅持到底。政府提供援助,協助勞工和企業撐過封鎖期。社會安全網固然有破洞,但高階官員設法讓它能運作。重要的是,義大利平抑疫情曲線:持續實施封鎖令,直到確診病例降到相對低點為止,且對重啟經濟小心翼翼。美國原本也能走相同的路線。原是疫情重災區的美國東北部,因為把抗疫當一回事嚴肅對待,如今情況看來大致與義大利相仿。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及其盟友漠視流行病學專家的警告,貿然倉卒解封,又無謂反對戴口罩防疫這類事情,以致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許多州不得不再度實施局部封鎖,跡象顯示此刻美國就業復甦停頓,甚至可能逆轉。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川普團隊面對藉重啟帶動經濟迅速復甦的憧憬幻滅,竟沒備妥B計畫。克魯曼感嘆,在聽了三年半「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口號之後,美國如今以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病例全球第一之姿,在世界舞台上演出悲劇角色,只能對義大利成功抑制疫情投以羨慕眼光。這是「驕兵必敗」的警世故事。
-
2020-07-25 新聞.新聞
比瑞士手錶還精準的台灣醫療 只是健保署眼中的「A健保」?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查健康存摺揪A健保 今年檢舉比例暴增2.5倍」,「根據健保署統計,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健保署違規查處室共收到77件極可能違規的民眾檢舉案,...反觀去年,整年共有162件檢舉案,...」相對於每年超過3億5千萬件申報案(健保署公告資料:107年度門診+住院共申報363,327,000件),疑似違規申報案件比例154/363,327,000=0.0000424%,這明明比天文台認證機械表等級的誤差值還要低!今年前半年77件檢舉案,換算全年154件,又為何不解讀成「與去年162件相較之下,檢舉件數下降?」西方有句諺語來形容精準:「like a Swiss watch (就像瑞士手錶一樣)」,台灣醫界每年負責照護3億多人次的國人健康,有著比瑞士手錶還要低的申報誤差。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界從未懈怠,相較於世界各國當前水深火熱,台灣根本是片樂土。當醫護紛紛取消休假堅守崗位以抗疫情,轉頭卻要面對健保署這樣惡意的指控,難道醫界都要默默吞下嗎? 前衛生署長涂醒哲認為,衛政機關的根本問題在:「態度仍無法跳脫傳統『管理』的思維。」凡事以管理、處處防弊優先的思維,不僅造成台灣在防疫工作上領先國際,卻在全球防疫產業競爭上因法規流程限制而落於人後。同樣的思維也讓台灣醫界花費大量的精力在應對健保申核的文書工作上,占據了原本用以精進照護品質的寶貴時間;過度的指標管理、費用上限化,正讓各式先進藥品、醫材逐漸退出(或根本放棄進入)台灣,也扼殺了台灣產業與世界比肩的契機。醫界是守護民眾健康的好夥伴,大家不要再用惡意的語言,動輒再對醫界冠以「A健保」的大帽子了。呼應涂前署長的建議:「請改變心態與做法,從管理走到服務到共同成長,讓我們共同開創另一個大健康產業的台灣奇蹟。」(作者為台南維格診所院長)
-
2020-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5個增強免疫力方法防範新冠病毒?教授逐一破解迷思
我在2020-7-17發表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駁斥補充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冠的論調。不久後MyGoPen(賣擱騙)網站的站長就用臉書寄來一篇文章,內容是江守山醫師提供《抗疫5方法》,而我也立刻回覆說,美國最嚴重的州都是在南方太陽多的地方,其他的我就不想浪費唇舌了。不久後有一位臉書朋友也回覆《已經網路瘋傳,被煩死了!》。我本來是不想浪費唇舌,但沒想到我二姐今天也在我們家的LINE群組傳來這篇文章,而且還特別叮嚀:出門回家一定要嗽口最好用溫盬水以防呼吸道感染。所以,這下子,我不得不浪費唇舌了。其實,這篇江醫師的文章是早在2月22日就已經出現,請看TVBS的別只靠口罩!醫師提「5方法」抗疫 謝震武超驚訝,以及中時電子報的醫斷言:社區感染終將到來 免疫力才是硬道理。我現在就逐條來分析《抗疫5方法》:第一,要睡眠充足,每天必須維持7小時的睡眠,如果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人,免疫力就會低下。分析:睡眠充足是老生常談,了無新意。請問,有人會故意睡眠不充足嗎?第二,要吃得好,所謂「好」,不是說吃山珍海味,而是要吃有益健康的優質蛋白,可以拿來做抗體。記住不要吃糖,精製糖吃下去,白血球睡覺睡5個小時,因此,我們要調整日常所吃的食物。分析:《優質蛋白可以拿來做抗體》?這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卻是毫無科學根據。《精製糖吃下去,白血球睡覺睡5個小時》?這百分之百是童話故事,連科幻小說都談不上。第三,冠狀病毒有固定的模式,到寒冷的冬天會多起來,因此也有人說要多曬太陽,有助於提高維生素D。美國還做了一個介入型研究,發現有補充維生素D的人,冬季時的呼吸道感染就降低三分之二,如果真的不曬太陽,也可以選擇吃維生素D。分析1:適度曬太陽對健康有益,也是老生常談。但是,曬太陽能降低新冠感染的說法,則完全純屬臆測。事實上,現在美國最嚴重的州都是在南方太陽多的地方。請看著名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在7月2日發表的A roaring Sun Belt surge has inverted the demographics and politics of COVID-19(咆哮的太陽帶激增顛覆了COVID-19的人口統計和政治)。世界衛生組織也有發表Exposing yourself to the sun or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25°C DOES NOT protect you from COVID-19(暴露自己在陽光下或高於25°C的溫度下並不能保護您免於被COVID-19感染)。它說:無論天氣多晴朗多熱,您都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 許多天氣炎熱的國家都有新冠病例。分析2:《美國還做了一個介入型研究,發現有補充維生素D的人,冬季時的呼吸道感染就降低三分之二》,是胡謅出來的。美國從未做過這樣的研究,也沒有任何研究顯示什麼降低三分之二。請看維他命D能預防感冒及流感?。分析3:吃維他命D能降低新冠感染,只是一種假設。最近才完成的,全面性的審查,無法支持此一假設。請看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第四,日本的研究指出:要拒絕上呼吸道感染,「你回家就要漱口,為什麼?因為所有的病毒不是有你細胞的鑰匙,它侵入你的細胞,它要鑽洞、要敲門,所以它附上去需要一點時間,所以你只回家去給它吐掉。」同時,日本研究也提到,不管你是用水、鹽水、優碘加水,漱口水、茶,這5樣都有效。分析:正規的醫學文獻裡沒有這樣的報導。《漱口能降低新冠感染》,純屬臆測。哈佛大學有發表COVID-19 Myths vs. Realities(COVID-19迷思與現實)。它說:冠狀病毒確實可以引起喉嚨痛,用溫水漱口可能會使它感覺好些,但它對病毒沒有直接影響。第五,日本、以色列、芬蘭的研究都指出,只要每天洗熱水澡,拉高體溫就不利於冠狀病毒的感染。研究中還提到,如果一週洗4次以上的熱浴,病毒感染可以降到6成。江守山表示,每天洗熱水澡也不用花什麼錢,41度5分鐘就算足夠了分析:正規的醫學文獻裡沒有這樣的報導。《洗熱水澡能降低新冠感染》,純屬臆測。世界衛生組織有發表Taking a hot bath does not prevent COVID-19(洗熱水澡並不能預防COVID-19)。它說:洗熱水澡不會阻止COVID-19感染。 不論您的浴缸或淋浴的溫度如何,您的正常體溫都保持在36.5°C至37°C左右。 實際上,用極熱水洗個熱水澡可能有害,因為它會燙傷您。原文:最近瘋傳/醫師散播的新冠謠言
-
2020-07-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年底前可望有疫苗」 佛奇面對批評平常心:專心防疫別胡鬧
白宮抗疫小組領導人佛奇(Anthony Fauci)15日預測,美國今年底將達成研發出新冠肺炎疫苗的目標,不會被中國搶先,但他也希望中國能研發成功;在美國多州疫情轉趨嚴重下,似已淪為白宮抗疫成果不佳代罪羔羊的佛奇表示,現應聚焦防疫,不會受到謾罵言論的影響。新冠病毒在全球已感染至少134萬人,造成超過58萬人死亡,多數公衛專家認為,安全且有效的疫苗是終結疫情的唯一方法;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主任佛奇接受「路透」(Reuters)專訪時表示,雖然無法保證(疫苗推出的確切日期),「但有預測時間表,感覺很好」。製藥公司Moderna14日宣布,新冠肺炎疫苗的初階成效良好。佛奇說,Moderna的結果特別有希望,因為疫苗顯然可保護天然傳染(natural infection)的情況。27日將進入最後測試階段的Moderna候選疫苗,是全球百餘疫苗研發之一,且是極少數獲得白宮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神速任務」(Operation Warp Speed)經費的候選疫苗,計畫明年1月前運送超過三億劑疫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佛奇成為人們信賴的抗疫指揮官,卻因反對倉促過早重啟美國經濟,遭到川普總統和共和黨盟友的批評。被問到如何應對相關批評時,佛奇說:「我不讓謾罵言論影響我,我們專注疫苗與療法研發和臨床試驗。」在美中競逐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的競賽方面,佛奇不擔心中國率先通過終點線,不諱言希望中國也能成功。佛奇說,希望多種成功的候選疫苗得以普及,「我不擔心誰先做到」;然而,就算疫苗成功觸發免疫反應,效果能持續多久也是個問題,「此問題尚無解,我們才經歷疫情六個月」;他說,可能需要一年,免疫問題才有解答。對於白宮猛烈的批評,佛奇在「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15日出刊的訪談中表示,國家必須聚焦病毒擴散,「而非人們在玩的遊戲。」被問到聯邦對於疫情的反應實情時,佛奇說:「我們幾乎必須重新開始,並說『好,讓我們停止胡鬧』;我們必須向前看,設法確保下個月不會再蹈加州、德州、佛州和亞利桑納州的覆轍。」
-
2020-07-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全球病例5天增百萬 譚德塞:太多國家防疫方向錯誤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十三日突破一千三百萬例,且五天就增加一百萬例,凸顯許多國家抗疫正節節敗退,包括美國加州等地已重新實施封鎖避疫措施。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各國若不嚴格防疫措施,全球疫情將持續惡化,生活不可能恢復常態。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表示,許多國家朝錯誤方向前進,若不嚴格防疫,疫情只會每況愈下。譚德塞說:「坦白說,太多國家走上錯誤方向,病毒依然是頭號公敵;若不遵守基本原則,疫情大流行只有一個發展,即越來越嚴重。」世衛十二日通報全球新增病例逾廿三萬例,創單日新高。譚德塞說:「坦白告訴各位,在可預見未來,不可能恢復『原有的常態生活』。」BBC報導,由於疫情再度升高,全球數千萬人再度被迫回到封鎖避疫生活。在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十三日撤回重啟計畫,下令餐館、酒吧、博物館、動物園、健身房、髮廊、美甲店、宗教場所、電影院,以及非民生必須商業即刻停止室內活動,再次重啟日期不明。俄勒岡州州長布朗十三日禁止十人以上室內集會,並要求人們未能保持社交距離時戴口罩,德州、密西根州和佛州則對酒吧實施禁令。印度邦加羅爾、伊朗德黑蘭相繼宣布封城避疫七天,澳洲墨爾本也重新實施避疫限制。專家表示,夏季熱浪逼得人們躲進有空調的室內,但室內空氣不流通,人們若未保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恐成為新冠病毒溫床。
-
2020-07-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國出現疫情疲乏 台灣製40萬片口罩援洛杉磯
美國疫情再度升高,洛杉磯郡長凱薩琳.巴格今天接受台商捐贈40萬片口罩時說,人們出現「疫情疲乏」可以理解,但不能鬆懈,口罩可幫大家度過難關。美國疫情4個月未見趨緩,「疫情疲乏」(COVIDfatigue)成了最新的關鍵詞,意指長期生活在疫情下,民眾心理的焦慮、壓力累積成疲乏感,反而使人們輕忽防疫。洛杉磯郡衛生局長費瑞(Barbara Ferrer)昨天呼籲:「我們已對抗病毒好幾個月,我知道『疫情疲乏』確實會發生,我鼓勵大家保持警覺,繼續使用各種可以防疫的工具。」洛杉磯郡長凱薩琳.巴格(Kathryn Barger)今天在市中心的郡政府大樓外,接受「洛杉磯台美商會」捐40萬片台灣製口罩。巴格指出,這是郡政府至今收到數量最多的口罩捐贈。她回應關於疫情疲乏的問題表示:「會有疲乏感,因為很多人不了解,口罩能阻止病毒傳播、幫大家度過難關,我理解人們會有倦怠感,我也很疲乏,大家都一樣,但我們要站在一起繼續抗疫,共同合作。」巴格表示:「我常跟大家講,身體、頭腦都要保持活動,就能度過難關。」洛杉磯郡是加州的疫情重災區,單日確診數達3000以上。駐洛杉磯辦事處6月25日代表政府捐出9萬片台灣製口罩後,今天洛杉磯的台商再捐40萬片。巴格表示她代表洛杉磯郡1000萬居民,感謝台灣政府與台美商會的善行,這些口罩將提供給第一線工作者使用。洛杉磯台美商會會長陳慶恩表示,這一批40萬片台灣製口罩交給郡政府之後,能分配給第一線的醫護、社工人員。商會募款購買台灣製口罩,捐助美國防疫,已走訪老人院、警察局、緊急救護中心。疫情之下,陳慶恩帶著台商貢獻社區,他說除了提升台美人的形象之外,最大的收穫是到老人院送口罩的時候,看到長輩的熱情回應,代表捐出去的口罩幫助到需要的人們。
-
2020-07-13 科別.皮膚
新冠疫情解封仍憂感染 2成乾癬患者惡化或斷藥
新冠肺炎至今已逾半年,全球疫情未歇,即便台灣抗疫成效佳,國內疫情也解封,但仍有其他病友擔心感染而減少就醫。台灣乾癬協會表示,據近期一項國際合作計畫所蒐集資料發現,在感染新冠肺炎後,約25%病友的乾癬有惡化的情況;而台灣不少病友也因新冠而焦慮、少回診、情況惡化而求助協會。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表示,就她所掌握,台灣目前雖沒病友確診新冠肺炎,但在與臨床醫師了解下,近三個月病友因擔憂感染而減少就醫情形增,約有2成病友因此減少回診、也沒拿藥;另外,也有使用生物製劑的重度乾癬病友,在新冠期間被斷藥,希望政府能重視病友需求。王雅馨說,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台灣乾癬患者約20萬人,每年約新增3000人,治療上並分輕中重度。其實在新冠疫情趨緩後,多數乾癬病友有正常規律的回診,但因顧慮疫情的關係,仍有少數患者擔心而沒回診,近期前來協會詢求幫忙的人也比較多;需求上包括有些因丟工作需經濟上資助、有生物製劑被核退的抱怨、也有的是因症狀反覆惡化,想自我放棄的年輕人。她說,目前對重度乾癬患者來說,最好的治療方式為使用生物製劑,政府雖通過健保給付,但得符合病灶持續六個月以上,照光、口服藥兩種治療無效後等條件由醫師申請、一次最長僅2年。協會遇到有患者因新冠而減少回診接受照光、藥物等治療,使症狀復發的情形;雖然新冠並非遭拒因素,但患者卻因此顧慮而減少就醫,因此是否考量以慢性處方箋、讓患者就近至藥局拿藥,或許是可考慮因素。協會也發現,近期因重度乾癬符條件獲准使用生物製劑的病友,在新冠肺炎期間申請繼續用藥未獲准而下車,除病灶又變得嚴重外,也讓患者更焦慮。經與皮膚科醫學會討論後,由學會醫師、台大皮膚科教授蔡呈芳向健保署提相關擴大給付案,主要是申請生物製劑已斷藥1至2次的病友,之後申請就不要再被斷藥、甚至可攜在家注射。但可惜的是,至今仍未有下文、也不知是否已到會議討論階段,希望能有明確的進度,或針對病灶嚴重患者能有其他方案協助。
-
2020-07-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對付COVID-19 可借鏡抗愛滋史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期間,全球各地醫療系統都需升級,以控制住傳染並能因應病患湧現,以及防範日後爆發。路透社報導,世衛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在國際愛滋學會(International AIDSSociety)策畫的視訊會議上表示,在疫情處理上已捉襟見肘的各國領袖「需要借鏡愛滋病毒/愛滋病(HIV/AIDS)抗疫」,並確保人民能擁有公平且具有醫學實證的醫療系統。萊恩說,儘管全球許多地區尚未達到疫情高峰,但已暴露出醫療體系的弱點,讓數以十億計的人缺乏可依賴與可負擔的必要醫療服務。愛滋病是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所引發的疾病,在1980年代曾被視為絕症。由於愛滋病毒具高度變異性,也無法靠自體免疫消滅,至今沒有沒有預防HIV的疫苗,然時至今日,愛滋病已可藉由抗反轉錄病毒藥物來控制。至於新型冠狀病毒,研究人員仍預期終會出現有效疫苗,且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輕症患者可自行康復。萊恩說,儘管這兩種病毒「在範圍和本質上都不盡相同,但在許多方面仍可相提並論」,像是暴露出相同的不平等問題,以及類似的不義與背棄。他說:「但我們不能因反舊帳和推諉究責而分神,仍需積極向前。」
-
2020-07-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陸CDC專家:哈薩克「不明肺炎」新冠可能性大
中共駐哈薩克大使館9日發布警訊,指稱哈薩克爆發「不明肺炎」,周五遭哈薩克衛生部否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10日接受央視訪問時也指出,從報告統計數字來看,從流行病學考慮,哈薩克所謂「不明肺炎」應該是新冠肺炎可能性比較大。中共駐哈薩克大使館9日發布一份公告,標題為「提醒在哈中國公民注意防範不明肺炎」,指今年上半年,哈薩克不明肺炎已導致1,772人死亡,僅6月就有628人死亡,其中也包括中國公民,並稱該病致死率遠高於新冠肺炎。這項消息10日引起廣泛關注,但哈薩克衛生部隨即否認相關傳言,指這一說法「與現實不符」。中共駐哈薩克大使館10日隨後修改這則公告,將標題中「不明」兩個字,以及內文中「該病致死率遠高於新冠肺炎」等表述拿掉。中共駐哈薩克大使張霄10日也與哈薩克衛生部長阿列克謝·崔通電話。中共使館發布的新聞稿稱,「雙方高度評價中哈永久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崔感謝中方對哈抗疫工作大力支持」,但對「不明肺炎」一事卻隻字未提。針對此事,吳尊友10日晚間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第一,如果是新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生在夏季的可能性比較小。即使是新冠肺炎,最早也發生在冬季。SARS最早也是發生在冬季,包括流感、禽流感都是如此。第二,從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情況來看,哈薩克也是受影響很大的國家,病人數和死亡數對該國影響很大。第三,從病死率來看,也在新冠肺炎範疇內,同時考慮到哈薩克的醫療能力和檢驗檢測能力。他個人認為,當地所謂「不明肺炎」是新冠肺炎可能性更大。吳尊友並提到,也不排除病人增多,包括感冒病人,使得醫療資源、診斷能力跟不上,不能及時給予診斷。哈薩克人口約1,800萬,但據統計,截至7月9日10時,哈薩克全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達到5萬3,021例。中共駐哈薩克大使館稱,目前當地疫情正進入新一波高峰,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呼籲在哈薩克全體中國公民應繼續減少人員流動,切實加強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