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抗疫
共找到
791
筆 文章
-
-
2020-11-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牛津新冠疫苗保護力僅70% BBC直言:令人失望
BBC報導,大規模臨床試驗顯示,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保護率為70%,這「既是勝利,也令人失望」,因為美國輝瑞和莫德納公司的新冠疫苗,保護率都達95%。不過,牛津疫苗比另外兩款疫苗便宜得多,而且更容易儲存和運送,所以若獲批准,仍將在抗疫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另有資料顯示,牛津疫苗的保護率可以提升到90%。牛津研究人員已成功把通常耗時十年的疫苗研發過程縮短到10個月。英國政府已預訂1億劑牛津疫苗,可供5000萬人接種。【中央社/倫敦23日綜合外電報導】一項大規模試驗結果顯示,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苗,可防止7成受試者出現症狀。之前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與莫德納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已分別表示,旗下疫苗試驗結果顯示防護力達95%。牛津大學試驗結果雖堪稱成功,卻也令人失望。然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相較於另外兩種疫苗,牛津大學疫苗價格便宜得多,而且儲存更容易,更方便送到全球各個角落。英國政府已預訂1億劑牛津大學疫苗,足夠替5000萬人接種。參與牛津大學疫苗試驗的志願者超過2萬人,其中一半在英國進行,其餘在巴西受試。研究者說疫苗防護力為70%。有趣的是,有一群志願者先接種半劑疫苗後,再接受完整的一劑疫苗,防護效力就增至9成。目前還不清楚為何有此差異。
-
2020-11-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續惡化 美CDC強烈建議感恩節別旅行 韓促留在家裡
國際間新冠疫情依舊嚴峻,北半球入冬後,北美、歐洲與日、韓近日都出現再一波的確診病例飆升,迫使當局實施更嚴格的抗疫措施。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周四(19日)建議美國人在即將到來的感恩節假期,不要外出旅行;南韓政府呼籲民眾儘量在家、不要群聚;加州執行深夜宵禁。今天全球新冠疫情管控進展輯要如下:● 美國CDC建議民眾感恩節在家過下周四(26日)是美國感恩節假日,美國CDC強烈建議民眾不要旅行,待在家中過節。感恩節假期傳統上是美國最為繁忙的旅行期間,預期未來幾天會有5,000萬人準備出門與親友相聚。鑑於近日住院與死亡人數增加,CDC因而對美國人發出罕見的尖銳警告。● 加州實施深夜宵禁加州州長紐森宣布在病毒快速散播的多個郡實施深夜宵禁,涵蓋的人口占全州的94%。宵禁時間為晚間10時到翌日凌晨5時,時段內所有的非民生必需之工作與群聚一律禁止;宵禁暫定由明天(21日)起執行一個月。● 南韓要求民眾儘量不出門南韓在連續第三天每日確診病例超過300人之後,總理丁世均促請民眾留在家裡、不要群聚;南韓政府下周起也要把面對面開會的情況減少到最低程度。政府希望企業執行員工在家工作。● WHO不建議使用瑞德西韋治療新冠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新冠肺炎治療準則的專家小組,不建議使用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住院的新冠病患,見解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不同。FDA上月核准吉利德研發的瑞德西韋緊急使用,19日又核准禮來的抗體藥物Baricitinib,可與瑞德西韋配合用於治療新冠患者。
-
2020-11-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學校免戴口罩、游泳池卻要戴?陳時中揭關鍵
12月1日起,8類場所將強制戴口罩,外界好奇,為何進學校免戴口罩、到游泳池卻要戴?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解釋,關鍵在於接觸者是誰,若接觸到非特定人士就要戴。因應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防疫整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記者會宣布,12月1日起啟動秋冬防疫專案,「醫療照護、大眾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等8大類場所將強制戴口罩,違者勸導不聽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由地方政府開罰新台幣3000元至1萬5000元罰鍰。陳時中表示,原則就是室內空間必須戴、室外場所盡量戴,但室內若有飲食需求,只要能保持距離、設有隔板等防護措施,可以暫時取下口罩。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指揮中心規定,同樣是室內空間,學校、補習班及餐廳不須戴口罩,游泳池、健身中心卻要戴,引發討論。陳時中解釋,這次主要強化會切觸到不特定人士場所的戴口罩規定,但學校、補習班接觸到的都是特定人士,因此並未強制要求戴口罩;他笑說,當然不可能要求民眾在游泳、健身的時候戴口罩,但在下水前後、使用健身器材前後,就應把口罩戴起來,盼強化戴口罩的遵從度。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三溫暖、健身房等場所因性質特殊,無法全程戴口罩,業者可以透過人數管制、加大器材間距降低風險。然而,沒依法戴口罩究竟該怎麼查、由誰開罰,令業者傷透腦筋。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由於8類場所分屬不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管轄,執行上可由營業場所業者先勸導民眾戴口罩,若屢勸不聽,可錄影或報警舉發,由主管機關開罰。陳時中說,台灣防疫一直以來都是關懷、管制並重,不是單純靠嚴刑峻罰,而是團結一致抗疫,但仍須針對少數屢勸不聽者清楚訂出罰則,目前多數大眾運輸工具對於戴口罩都做得很好,但在夜市戴口罩的人明顯就特別少。陳時中指出,夜市雖然是室外、通風良好的場所,但人潮畢竟比較擁擠,呼籲逛夜市還是要戴口罩,盡量不要邊走邊吃,或須進行人流管制。【相關閱讀】‧ 12月起強制戴口罩場所名單出爐 餐廳不用、室內泳池記得戴
-
2020-11-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輝瑞新冠疫苗突破性技術!「mRNA」也可用於抗癌
莫德納和輝瑞藥廠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採用mRNA技術,不僅將為抗疫之戰掀起革命,這種突破性技術也可望能用於對抗其他流行病,甚至癌症。路透社報導,莫德納生技公司(Moderna)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和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BioNTech合作的疫苗,兩款都是所謂的傳訊核糖核酸(mRNA)疫苗,兩者也都已進入晚期試驗階段,初步結果確認這種概念製成的疫苗有效。根據臨床試驗期中發現,兩支實驗性疫苗有效性都超過9成,不但超出預期,也遠高於美國主管機關堅持疫苗須達5成有效的門檻。如今科學家認為,這種技術可望加速新疫苗的研發。傳統製作疫苗的方式,是使用活性已減弱或已死亡的病毒來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根據2013年研究,採用這種方式平均要花10年以上才能研發出疫苗。某款流感疫苗耗時8年,某一款B型肝炎疫苗甚至花了近18年。而莫德納疫苗從基因排序到首名志願者完成施打,僅花了63天。輝瑞與BioNTech共同研發的候選疫苗時程也與莫德納類似,而兩款疫苗都可望在今年取得主管機關核准,拒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首度爆發至今,僅約12個月的時間,研發速度可謂空前。其他也採用mRNA技術的COVID-19疫苗還有德國生技公司CureVac,不過他們的mRNA疫苗尚未展開後期試驗,目前希望能在2021年7月後取得核准。慈善研究單位「維康信託基金會」(WellcomeTrust)所支持的牛津大學臨床研究機構(OxfordUniversity Clinical Research Unit)主任法拉爾(Jeremy Farrar)說:「以後當我們回首2020年的進展時,會說那才是科學真正向前大躍進的時刻。」1961年發現的mRNA,是由核酸構成的遺傳物質,與DNA成分相同,並會在細胞中移動及給予最終指令,讓細胞知道應製造哪種蛋白來形成身體的細胞結構。莫德納以及輝瑞BioNTech的疫苗採用實驗室製造的mRNA,會教導人體辨識新型冠狀病毒的棘蛋白,讓人體能生產一批中和抗體,在病毒造成感染之前就阻止它。莫德納和BioNTech也運用mRNA技術製造實驗性的癌症藥物。BioNTech正和瑞士羅氏藥廠(Roche)合作抗黑色素瘤(Melanoma)mRNA,目前已進入第2階段臨床試驗。
-
2020-1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加英合作研發疫苗 將展開臨床試驗最後階段
加拿大生技公司Medicago與英國大藥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今天宣佈,雙方合作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展開第2及第3階段臨床試驗。此款疫苗為全球研發中的候選疫苗之一。法新社報導,根據兩家公司的聯合聲明,這款候選疫苗是從植物中萃取,第2階段臨床試驗會在加拿大數個地點進行。一旦政府核准,臨床試驗也會在美國進行。最終第3階段將於年底開始,將在3萬位來自北美及拉丁美洲、歐洲的志願者身上測試。Medicago10日發表報告指出,在第1階段臨床試驗中,旗下候選疫苗在180位健康受試者身上產生「100%」的保護力。葛蘭素史克疫苗部醫學長布洛爾(Thomas Breuer)說:「在本公司的多個2019冠狀病毒疾病候選疫苗研發中,這是第一個開始第2及第3階段臨床試驗的疫苗,也是我們對全球抗疫貢獻的重要一步。」這些研究將尋求證實,這款疫苗的配方和劑量(兩劑,隔21天注射1劑)是否安全無虞,以及是否能在18至64歲健康成人和65歲以上老年受試者體內成功引起免疫反應。加拿大政府10月時承諾出資多達1.73億加幣(約新台幣37.5億元)幫助研發這款疫苗,且暫時預訂7600萬劑疫苗。
-
2020-11-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被醫師耽誤的歌手! 馬偕整型帥醫劉映君譜出抗疫之歌
「在瞬間,天空降下大雨,而我們被迫保持距離,連呼吸都如此的焦慮....」在疫情艱難之際,全球飽受新冠病毒威脅,台北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劉映君自創曲「Promise 」,在醫師節當天於網路發布。馬偕院牧部召集院內各職系同仁,齊心唱出抗疫的心聲,讓今年醫師節有著不一樣的紀念與感謝。包辦詞曲創作的劉映君,熱愛音樂,他表示,這首歌的旋律其實在一年多前就曾在腦海中跳出來,今年3月,疫情爆發之際,以抗疫的心情,在一個禮拜內,為旋律填了歌詞。劉映君說,醫療照護強調跨單位的團隊合作,為此,排除萬難,讓各職系的同仁齊聚合唱,錄製音檔,創作出作品,希望透過歌詞反映疫情之下時代的改變,也展現台灣醫療團隊互為支援的特色。馬偕抗疫歌曲 Promise 「全民抗疫不分你我」,部分歌詞如下:在瞬間,天空降下大雨,而我們被迫保持距離,連呼吸都如此的焦慮,擁抱你變這時代的奢侈品,是恐懼取代了氧氣,那白衣避之唯恐不及,不自禁,人們開始反省,怎樣去面對下一個世紀。辛苦的付出everyday,也許暫時還看不到終點,被面具壓紅的那一張臉,只為了換你遲來的笑顏 I promise I will try my best,總會有撐過去的那一天,回頭看看擁有的這一切,多麼的感謝。歌曲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Ph93hUcyc&feature=youtu.be
-
2020-11-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譚德塞:世界或已厭倦疫情 但疫情不會厭倦我們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今天呼籲全球民眾持續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並警告人們也許已經受夠了對抗疫情,但病毒「不會厭倦我們」。法新社報導,譚德塞(Tedros AdhanomGhebreyesus)今天在世界衛生大會(WHA)致詞時,樂見拜登(Joe Biden)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期許這代表全球能更密切合作以終結疫情。他說,遵循科學、抵抗對病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呼籲,對人們來說至關重要。他說:「我們或許厭倦了COVID-19,但它不會厭倦我們。」先前因接觸確診患者而自我隔離的譚德塞警告,病毒會尋找並利用人體弱點。他說:「它(病毒)會找上身體虛弱者,也會尋找並利用其他弱點:不平等、分裂、否認、癡心妄想和刻意裝作一無所知。」他說:「我們無法與其談判,也無法閉上雙眼,期望它自動消散,它不會理睬政治修辭或陰謀論。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科學、解決方法與團結。」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去年底從中國爆發,迄今已造成全球逾125萬人病故,逾5000萬人染疫。譚德塞警告,這場疫情已讓世界須重拾「共同使命感」的必要性表露無遺;他表示,這份使命感近年已在不知不覺中遭「被誤導的民族主義和孤立主義浪潮」侵蝕。「本著這種精神,我們恭賀總統當選人拜登和副總統當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我們期待與他們的政府非常密切地共事。」拜登曾表示,一旦當選,他的政府將扭轉現任總統川普讓美國退出世衛的決定。美國傳統上是世衛最大金援國。譚德塞說:「我們必須基於相互信任和相互問責重塑領導力,以終結疫情並處理存在於諸多世界問題根源、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現象。」
-
2020-11-02 養生.健康瘦身
間歇性斷食讓人健康?教授告訴你臨床研究結果的事實
讀者許小姐昨天(2020-10-3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網路有好多書籍、文章都是關於食氣或是不吃東西的。好羨慕那些不用吃東西的人。他們不吃東西,還是可以精神很好,也能返老還童,身體原本生病的地方會自動變好…可是我不吃東西之後,只覺得我快要餓死了…根本不知道怎麼練成不吃東西還過得很好。這篇文章下面還看到有人斷食200天,近視從1000度變成2.0,好想知道這些人是怎麼做到的,我近視700度,也想透過斷食變成不用戴眼鏡也看得很清楚。您知道這食氣相關的知識嗎?謝謝您。上面的網路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14-6-2發表在《阿爾卑斯登山學校》的文章,標題是〈斷食21天記錄〉。我在〈斷食第三天〉的地方看到作者說「今天特別為自己咖啡灌腸」,就沒興致再看下去了。首先,這篇文章完全只是作者自我推理,自我描述,根本無法查證虛實。再來,關於「咖啡灌腸」,我在2016-8-28發表的葛森療癌法裡已經有說,這是一種毫無科學根據,非常危險的另類療法。我又在2019-2-18發表一位生酮醫師之死,指出一位才40出頭的醫師就是自我施行此法而導致死亡。所以,對我來說,任何崇尚「咖啡灌腸」的文章都是不值一看。有關斷食或禁食,我在2018-7-30和2018-8-15分別發表間歇性禁食和間歇性禁食,反彈效應,指出這類療法並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對健康有益。可是,這兩年多來還是三不五時就有讀者,同學,親友來問我對斷食的看法。尤其是最近,就收到好幾個詢問有關一位叫做Dr Eric Berg的網紅。例如我侄女在5天前就寄來一個他的YouTube影片〈斷食體內變化:抗衰老、自噬、燃燒脂肪、強化免疫力、癒合腸道關節炎等 Dr Eric Berg〉。這位網紅的本行是整骨師,但現在已經不幹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網紅的收入肯定是整骨師的好幾倍。他的影片也都是有中文版的,所以這當然也是收入來源之一。他的影片內容都是儼然像個教授一樣,在白板上講解各種飲食對健康影響的機制。由於演技精湛,伶牙俐齒,又看起來相當權威,也就難怪會受到廣大的追捧。當然啦,一定也有很多人誤以為他是醫生而崇拜。不管如何,他除了吹捧斷食之外,也鼓勵生酮飲食。有關生酮飲食我已經有發表好幾篇質疑的文章,所以就不再多提了。不管如何,這位網紅在講解有關斷食,生酮,或是其他健康議題時,他所採用的策略就是所謂的Cherry-picking:專挑對他有利的證據,但就是不提對他不利的。更嚴重的是,為了達到推銷斷食和生酮的目的,他的講解往往是扭曲事實或編織故事。讀者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去看一位年輕醫師分別在2019-11-12和2020-5-9發表的的影片(裡面有提供科學證據):“Doctor" Eric Berg | EXPOSED(Eric Berg “醫生” | 爆料)Dr. Eric Berg FANMAIL (funny) (Dr Eric Berg 粉絲信函(好笑))我現在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決定要寫這篇文章來回應讀者許小姐,但卻對過去那麼多類似的詢問沒有發文回應(儘管我有私下回覆)。那是因為昨天我在收到許小姐電郵的同時也看到一篇Christopher Labos醫生才剛發表的文章Will intermittent fasting melt pandemic pounds?(間歇斷食會融化大流行磅數嗎?)。這個標題裡的「大流行」指的當然就是新冠,而「磅數」指的是因居家抗疫而造成的肥胖。所以,基本上這篇文章就是要討論間歇斷食是否能幫助減肥,而它結論是:「所有的減重飲食都似乎是同樣有效或同樣無效。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減重飲食最終都會失敗,因為人們會放棄難以長期維持的減重飲食。 事實上,只要少吃,無論是哪種機制的減重飲食都會起作用,而最好的減重飲食方法就是可以堅持下去的那一個。」這個結論是跟我發表的幾篇文章裡所講的是一模一樣。事實上,如果不能堅持,那一旦終止減肥或禁食,反而會產生對健康有害的反彈效應(請看間歇性禁食,反彈效應)。(註:我會在文章最後提供兩篇都是今年發表的臨床研究論文來證明間歇斷食並沒有比較有效)我雖然沒有發表文章回覆之前很多讀者的提問,但在私下的回覆裡都會反問:「你有聽說過有任何一位活得健康又長壽的人是採行禁食或斷食嗎?」我在五天前(2020-10-27)發表94歲的婆婆,105歲的爺爺,兩極的養生,提到兩位老人家都沒有刻意採行什麼特殊飲食。同一天,三立新聞也發表台中清朝阿嬤過117歲生日 「今年金牌卡重」記憶力驚人,提到這位目前還是很健康的人瑞也是一樣沒有採行什麼特殊飲食。反過來說,有哪一位採行斷食的人能像這三位老人家一樣健康長壽?所以,間歇斷食的吹捧是一回事,事實卻是完全另外一回事。下面是兩篇今年發表的有關間歇斷食的臨床研究論文:Impact of intermittent vs. continuous energy restriction on weight and cardiometabolic factors: a 12-month follow-up(間歇性和持續性能量限制對體重和心臟代謝因子的影響:12個月的追訪)。結論:這兩種方法所獲得的結果,沒有差別。Effects of Time-Restricted Eating on Weight Loss and Other Metabolic Parameters in Women and Men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The TREA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限時飲食對體重過重和肥胖的男女減肥和其他代謝參數的影響:TREAT隨機臨床試驗)。結論:限時飲食在減肥方面並沒有比較有效。原文:斷食的吹捧與現實
-
2020-10-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熱血醫師寫給台灣人的歌 獻給防疫背後每個付出
台灣抗疫成就傲人背後是全民的共同努力,一群急診醫師組「重症搖滾」樂團,將疫情間最美風景、想對台灣人說的話譜寫成詞曲,創作出「親愛的台灣人」一曲,獻給疫情中每個角落努力付出的人。2020年,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台灣連續200天本土零確診的佳績背後,是醫護、口罩國家隊、疫調團隊以及全台民眾堅守崗位,共同抗疫換來的甜美果實。防疫期間,醫護人員洗到脫皮的雙手、連夜趕工的口罩國家隊,都是防疫期間最動人景象。高雄長庚醫院一群年輕急診醫師共組「重症搖滾」樂團,將他們在疫情期間看見的最美風景、想對台灣人說的話譜寫成詞曲,創作出「親愛的台灣人」一曲,獻給疫情中在全台各個角落努力付出的台灣人。「急診醫師是一份看盡人生百態的職業,看盡人性最赤裸的一面。」高雄長庚急診科醫師、重症搖滾主唱蔡明達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每個病人都是有血有淚的故事,醫療現場也總是帶來震撼與感慨,他曾遇過毒蟲每天到急診,用盡各種方法要求醫護替他打嗎啡,也看見很多熱心的志工,全心全意為病人付出。平時就愛唱歌的蔡明達,在一次巧合中,發現不少急診科醫師都會樂器,湊一湊剛好湊出樂團編制,鍵盤、貝斯、鼓手、吉他手、主唱一個不少,後來甚至多了小提琴、小號,促成「重症搖滾」樂團成軍,他們將經歷、感受化為靈感,透過寫歌抒發工作壓力。細數台灣這些年面臨的重大疫病,17年前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肯定令最多人印象深刻,但樂團成員都是年齡不到35歲的7、8年級生,雖未經歷SARS戰役,但如今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難免聯想起過去的恐怖情景。高雄長庚急診醫師、重症搖滾吉他手莊柏群說,SARS爆發時,高雄長庚是疫情重災區之一,甚至有醫師因染疫而過世,面對這次的疫情,大家完全不知道敵人長什麼樣子,內心自然都相當緊張,無不打起12分精神防疫。令莊柏群印象深刻的是,很多老一輩醫師即便深知SARS的可怕,遇上新冠肺炎疑似個案時,仍然穿著防護衣就奔赴前線替患者看診、採檢,毫不退縮,給了許多年輕醫師勇氣,也回想起自己從醫的初衷,即便每天洗手洗到雙手破皮、過敏甚至流血,但眼看多數民眾都配合防疫政策,乖乖待在家中,醫療、清潔、防疫人員們也都堅守崗位,這些人的勇氣都成為他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做醫生這行就是不能怕,畢竟我們就是為了這個時刻存在的。」蔡明達說,每次替病人採檢,不免都會擔心把病毒帶回家,影響家人,但他也坦言,醫師真的不是急診室最辛苦的,駐守發燒篩檢站的護理師必須在大熱天底下穿著全套防護裝備,一站就是8小時,還得擔心前來看診的病人是不是潛在病患,辛苦非外人能想像。在同為急診出身的高雄長庚副院長龔嘉德建議下,「重症搖滾」醫師們決定將這一年的革命情感用歌曲和影片記錄下來,花數月時間共同創作出「親愛的台灣人」一曲,將各行各業防疫辛勞寫進歌曲中,獻給疫情中努力付出的台灣人。有感民眾到處趴趴走,造成疫情擴散、壓垮醫療體系,國外醫護喊出We stay here for you, pleasestay home for us(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口號。「重症搖滾」團隊以此為靈感,把它翻譯成台語「我會為你徛佇遮,請你把我惜命命」,更將歌曲拍成MV,放上網後引發網友廣大迴響。隨後疫情時代將到來,蔡明達也呼籲,希望台灣人好好保護自己,共同並肩作戰,挺身守護台灣。
-
2020-10-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外交部捐贈NGO組織「娜迪雅倡議」10萬片口罩 協助伊拉克抗疫
外交部今天表示,外交部捐贈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娜迪雅.穆拉德(Nadia Murad)所創立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娜迪雅倡議」(Nadia’s Initiative )10萬片口罩,協助伊拉克辛賈爾(Sinjar)地區難民及醫護人員抗疫。外交部表示,10萬片口罩已全數運抵且配發完畢;穆拉德於29日前往華府雙橡園拜會我駐美國代表蕭美琴,特別感謝台灣慷慨捐贈口罩,雙方並就我國在中東地區人道援助工作深入交換意見。外交部表示,台灣自2014年加入「全球反制伊斯蘭國(ISIS)聯盟」以來,持續投入聯盟在中東地區執行的人道援助及穩定化工作,對伊拉克、敘利亞、約旦及土耳其等國人民提供協助。去年我國受邀出席由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chael Pompeo)主持的聯盟部長級會議,並透過聯盟捐助「娜迪雅倡議」50萬美元,協助他們在伊拉克的援助工作。外交部表示,台灣作為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秉持人道關懷精神,一向積極投入全球各地的人道援助工作,未來也將持續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密切合作,共同促進區域和平與穩定。
-
2020-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口罩抗疫 七成獨處女愛戴 男怕豬隊友
我國防疫有成,一般認為與勤戴口罩有關。國內一項觀察萬人防疫行為的調查發現,今年二月疫情剛起之初,超過五成民眾自動自發戴口罩,其中女性六成四、男性四成八,如果男性聚在一起,戴口罩比率低至四成二,顯示男性有可能成為防疫豬隊友。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經濟學布告欄」國際期刊。台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莊雅婷、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攜手完成這項研究。今年二月,研究團隊在台北市和新北市觀察記錄一萬兩千多名行人在各種情境下戴口罩比率,地點遍及三峽、淡水、西門町、動物園,調查對象包括學生、騎士、跑步、溜滑板者,以排除因學校規定、空汙、運動等因素影響。結果發現,獨處女性成年人戴口罩比率最高,達七成之多,男性只有五成。同性群體聚會,六成女性戴口罩,男性只有四成。在混合性別群體中,女性戴口罩比率降至五成五,男性則略提高到四成六。如果一旁有小朋友,成年男女戴口罩比率最低,女性僅五成、男性僅四成。另女童戴口罩比率也高於男童,但未達顯著程度。劉仲恩表示,執行調查時,台灣確診案例僅十幾到廿幾個,且未禁止外籍人士入境,政府僅建議民眾至醫院應戴口罩,當時大眾運輸系統也尚未強制乘客戴口罩,在此環境下仍有五、六成民眾戴口罩,顯示台灣人自我保護意識很強。事實上,國外口罩研究和報導也發現同樣情況,即便在排斥口罩的歐美,女性也較願意戴口罩。研究也發現,部分國人會因口罩阻礙社交而不戴口罩。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適逢流感季,除了接種疫苗,外出也要做好個人防護。
-
2020-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口罩抗疫/耍MAN罩不住 小心重症突襲
研究發現,男性耍MAN較不愛戴口罩,但專家提醒,男性有較多重症風險因子,加上男性荷爾蒙導致較激烈的免疫反應,一旦罹患流感,較易併發重症,不能輕忽防疫基本功。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女性荷爾蒙能夠保護免疫系統,幾乎所有傳染病都是男性較易合併重症,流感、新冠肺炎也是如此。男性個性較冒險、女性較重視健康,可能也使得男性較容易流感重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流感重症率和年齡有關,年齡愈高、風險愈高。男性長者抽菸喝酒比率偏高,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且常有多重慢性病,加上睪固酮會導致較激烈的免疫反應,都會提高男性流感重症風險。
-
2020-10-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灣贈捷克口罩產線待交運 20萬片N95先救急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22日晚間在臉書粉絲團預告,台灣援贈捷克的10萬片口罩及5條口罩產線很快就會運抵。援贈者、台南自動化設備製造商「東建安」總經理郭立霖今天說,口罩約兩週後啟運,產線則待台捷雙方敲定交運細節。捷克的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近日急速惡化;據捷克衛生部統計,總人口約1072萬的捷克過去一週每天有超過9000人確診,確診人數占總人口比例高過其他歐盟國家。捷克政府10月5日宣布為期30天的緊急狀態,至11月3日止。被問及為何決定捐贈口罩產線,郭立霖告訴中央社記者:「就是為了那句話!」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率團訪台期間在立法院演講,結尾以中文說「我是台灣人」,藉此傳達對自由民主台灣的支持,令郭立霖大受感動,決定善用自己的機械專業,幫助他「熱愛的捷克」及其人民。郭立霖說,他和捷克的緣分早在2006至2007年就結下了。當時因為參與國際工程標案,他4度往返台灣與捷克,每次在捷克最長停留3週,走訪了不少城鎮、結交各界友人,至今仍與其中一些人保持聯繫。維特齊8月30日至9月4日率89位含政治、文化、科研、商業等領域人士訪台,在台灣掀起一陣「捷克風潮」,並創下捷克現任政治人物訪台最高層級紀錄。9月3日,維特齊離台前一天,郭立霖致電深耕產業界多年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達捐贈意願,隨即著手準備給捷克的禮物。他說:「我的想法很單純,就是幫台灣做點事、感謝捷克對台灣友好,沒有任何政治意圖。」郭立霖計畫捐贈的是每分鐘產量為30片的全自動N95等級3D立體口罩生產線。他原以為10月即可交運,為捷克自產口罩防疫助攻,未料事情不如預期簡單。既然產線還送不出去,郭立霖決定先援贈自家生產的20萬片N95等級口罩,協助捷克抗疫,第一批10萬片預定兩週後啟運。捐贈口罩產線牽涉許多行政、技術細節,尤其在台灣與捷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情況下,更是如此。目前尚待解決問題包括議定捷方接收單位(據捷克媒體報導,其中兩條產線可能交付當地矯正機關)、收受名義、清關手續、費用分攤,以及如何避免捐贈破壞市場自由競爭等。此外,還有捷克國內政治因素。捷克行政部門高層不乏親北京人士,這已不是秘密。為了一趟訪台行,維特齊至今承受來自執政當局諸多壓力;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š)及其副手兼工業貿易部長哈弗利切克(Karel Havlíček)曾數度質疑,維特齊和台灣捐贈方都「空口無憑」。「怎麼可以質疑台灣人的信用?」郭立霖說,他馬上決定寫一封信給維特齊,重申捐贈意願,信函有中、英、捷文共3個版本。信函9月11日由在地捷克友人送抵參議院。10月13日,維特齊推文回應舊調重彈的哈弗利切克,指出巴比斯早在9月14日就收到台方白紙黑字承諾,而在9月16日的一場視訊會議上,巴比斯也同意接受台灣贈與;維特齊懇請行政部門找方法解決贈與衍生問題,而非找藉口,參議院願意協助。維特齊推文還附上郭立霖的捷克文版來函。10月19日,維特齊再度就台灣捐贈口罩產線一事推文,但這次是分享好消息:與哈弗利切克及捷克外交部長佩崔切克(Tomáš Petříček)的視訊工作會議十分具建設性、有具體結果。他感謝曾一起訪台的參議院「外交、國防暨安全委員會」主席費雪(PavelFischer)及「衛生暨社會政策委員會」主席康特(Lumír Kantor)的協助。10月20日,維特齊與郭立霖視訊會議。郭立霖說,維特齊感謝他來信,也承諾將盡全力協調解決接收及運用台灣所贈與產線所衍生的技術與行政難題;雙方議定27日再度舉行視訊會議,且雙方未來將每週開會一次,直至問題解決。郭立霖透露,捷克駐台代表朗樂(Patrick Rumlar)16日曾南下拜訪東建安、勘查產線,並確認許多細節。沈榮津、立法院長游錫堃近日也陸續致電,關心台捷商議進度。郭立霖說,他目前的構想是請捷方派遣2至3位技師來台受訓,這些人員將跟隨產線設備搭乘由客機改造的貨機回捷克;台灣隨後也將派2至3人至捷克進行調校、實測等工作。至於口罩材料熔噴不織布來源,郭立霖說,他也願意協助媒合。對於是否已有初步的交運日期,捷克參議院21日回覆記者電郵詢問表示,台捷雙方還有許多細節需討論。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22日指出,捷克相關單位持續就各項必要的技術安排和行政程序進行討論;捷克外交部在職權範圍內提供協助,包括擬定相關合約、提供東建安技術人員入境捷克許可、協調捷方人員來台赴東建安受訓等事宜。
-
2020-10-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蔡總統:台灣能貢獻全球防疫 參與WHO至關重要
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今天登場,超過24國專家線上與會。總統蔡英文在會中分享台灣抗疫經驗,強調台灣有能力、也願意在全球防疫工作中貢獻,讓台灣參與WHO對於全球抗疫至關重要。衛生福利部、外交部今明兩天共同舉辦「2020年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今年主題為「在後疫情時代以創新、包容和夥伴關係實現永續發展目標」,針對今年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如何達成永續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國內有多達500名專家參與實體會議,並邀請來自歐洲、美國、澳洲、日本等24名國外專家線上演講及討論,線上超過30個國家、近300名參與者直播收看,共計近千人參與盛會。蔡總統與會致詞時表示,2020年對於全球來說是非常不平靜的一年,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世界各國忙於因應疫情衝擊,台灣相對穩定的防疫成就,受到世界的肯定。蔡總統說,台灣因2003年有對抗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的經驗,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防疫機制,疫情爆發之初,台灣就立即採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登機與居家檢疫、早期診斷與發現、實施社交距離、配戴口罩等,並運用大數據分析和數位科技防堵疫情擴散。蔡總統指出,在照顧好國內醫護與國人需求後,台灣也不遺餘力地協助有需要的國家,特別是在口罩、藥物及醫技等三方面,希望和國際社會攜手共度難關。今年7月美國「彭博經濟」(Bloomberg Economics)的評比中,台灣在75個經濟體中,抗疫表現名列第一,這是政府團隊的努力加上全民配合防疫政策的成果。台灣實施25年的健保體系也成為防疫穩定的基礎,蔡總統說,健保大數據讓政府得以追蹤病人接觸及旅遊史,也能進行個人身分認證,推動口罩實名制政策;在疫苗方面,台灣已有3家疫苗業者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計劃,政府將持續加速疫苗研發。蔡總統指出,除了疫情,台灣也正面臨人口快速老化的嚴峻挑戰,2025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將達20%,因應人口老化,台灣從2017年迄實施長照2.0政策,不僅擴大照顧對象也增加服務項目,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系統,也持續增加從居家到住宿式照顧等多元的服務,目前整體長照服務涵蓋率已經超過51%。蔡總統強調, 作為全球公衛社群的一員,台灣正積極推動跨國防疫網絡及與新南向國家的醫衛合作,台灣有能力也願意在全球防疫工作中繼續貢獻,今年2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第一次亞太經濟合作(APEC)衛生工作小組會議中,提案成立並引領「數位健康次級工作小組」,盼貢獻台灣數位產業專長促進全球公民健康,也相信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全球預防、對抗疾病和疫情至關重要,同時也要感謝理念相近的國家及友人大力支持。蔡總統說,台灣位處印太地區主要交通樞紐,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理應在防疫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任何單一國家無權以政治因素,破壞全球為防疫所做的努力,未來將持續秉持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helping初衷繼續與國際社會分享醫療照護方面的專業,維護健康的基本人權。
-
2020-10-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不可能ㄍㄧㄥ好幾年 陳時中:唱個歌被大家一直罵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參與2020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提到全球防疫已經出現「防疫疲勞」現象,也導致不少國家疫情又再次升溫,6月7日防疫解禁後,就希望推動樂活防疫,在有效的防護之下也要加入快樂的元素,他也自嘲有時候防疫不能ㄍㄧㄥ太久,像他去唱個歌就被大家一直罵。台灣從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被警示「全球第二影響程度最嚴峻的國家」,演變到現在是影響非常小的國家,陳時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大概是所有民眾出生至今,面臨最長久的疫情,近期也有不少國家出現「防疫疲乏」的問題,指揮中心在抗疫期間同時也在思考,如何不要讓心理影響生理。六月七日宣布防疫解封的期間,陳時中說,當時有位同仁就提到「台灣一定要做到樂活防疫」,不可能每天都過得這麼緊繃,短時間可以緊,但是超過一年民眾就都不理你了,從歐美國家就可以看得這樣的現象,防疫也要自由,也要快樂。陳時中說,防疫解封後,總是要輕鬆一下,每次看見台灣人可以正常活動,雖然每次下南部參加活動時,當他一進到會場,大家都急忙跟旁人借口罩,總會讓他會心一笑,其實只要戴口罩比例超過八成以上,大家就安心了拉。他說,自己常常會講一個笑話,有時候防疫想要輕鬆一下也蠻難的,像是他自己去唱個歌就被大家一直罵,若是防疫又可以讓心情輕鬆,才是與病毒相處之道,台灣也證明,在防疫上,我們沒有被防疫疲乏擊潰我國的防疫成績。
-
2020-10-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新冠肺炎流感化 沒疫苗難達成群體免疫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報告,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二次感染時,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證實了人類可能會不只一次感染這種可能致命的疾病。法新社報導,一篇刊登於「刺胳針傳染病期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報告描述了美國首起再度感染COVID-19的確診病例,並指出接觸過病毒不保證未來能免疫。這名患者是25歲的內華達州男子,他是在48天內感染兩種不同的SARS-CoV-2變種,且二次感染的狀況比第一次嚴重,必須住院供氧治療。SARS-CoV-2是引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病毒。這篇研究報告提到全球另4起再度感染確診病例,比利時、荷蘭、香港與厄瓜多各有1例。專家說,再度感染的可能性恐會對全球抗疫方式產生重大衝擊,尤其是可能會影響疫苗研發,而疫苗是目前藥學研究亟欲追求的聖杯。美國內華達州公共衛生實驗室(Nevada StatePublic Health Laboratory)研究人員潘多里(MarkPandori)說:「再度感染的可能性將對我們對COVID-19免疫的了解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在缺乏有效疫苗的時候。」研究報告主要作者潘多里說:「我們需要做更多研究來了解,人類在接觸到SARS-CoV-2後免疫期有多長,以及為何一些二次感染案例雖罕見,引發的症況卻更嚴重。」研究報告作者表示,這名美國患者二次感染時可能接觸到高劑量的病毒,因此引發更劇烈的反應;或者,他感染的可能是更致命的病毒株。另一個假說是這是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機制,也就是抗體實際上會讓之後的感染更加嚴重,像是感染登革熱的狀況。研究人員指出,每種二次感染狀況都很罕見,在全球數千萬起COVID-19確診病例中,再度感染僅有少數幾例。由於許多病例都是無症狀,一開始不太可能驗出陽性,因此無從得知一個COVID-19確診病例是首度或二次感染。耶魯大學免疫生物學和分子、細胞與發育生物學(Immunobiology and Molecular, Cellular andDevelopmental Biology)教授岩崎明子(AkikoIwasaki)發表評論時說,這些研究發現可能將影響公共衛生措施。她說:「當更多二度感染病例浮現時,科學界將有機會進一步了解防護力的關聯性,以及自然感染SARS-CoV-2引發那種免疫程度的頻率。」沒有參與研究的岩崎明子又說:「這個資訊是了解哪些疫苗可以越過門檻達成個體與群體免疫的關鍵。」「華爾街日報」報導,研究人員表示,醫學文獻中的案例日增,加強證明至少在一些案例中,對SARS-CoV-2產生免疫的情況可能只會維持一小段時間,類似冠狀病毒造成感冒的情況。研究人員也表示,二度感染案例意味著要在沒有疫苗下達到對COVID-19的群體免疫恐怕極具挑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David Geffen Schoolof Medicine)楊教授(Otto Yang)說:「這確實讓人嚴重懷疑自然感染病例無法讓我們有群體免疫。」
-
2020-10-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再轉差 專家:情況令人擔心
香港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近日再度轉差,連日來都出現不明源頭確診個案,有專家憂慮疫情繼續爆發,政府可能被逼再次實施嚴苛的防疫措施。香港第三波疫情於7月初爆發,初期每天都有過百宗病例,較年初的第一、二波疫情更為嚴峻。但上月中以後,疫期好轉,確診個案下跌至個位數,政府也放寬了防疫措施,比如限聚令由兩人放寬至4人,餐廳可以開放內用等。最近幾天,確診個案卻又再出現雙位數,令衛生官員和專家更關注的是,最近每天都有不明源頭確診個案,而昨天就有3宗。官方香港電台更引述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指出,今天新增確診個案高達17宗,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早在廣播電台節目上說,以現在的疫情趨勢看,確診個案將會繼續增加,情況令人擔心。他說,在「十一」國慶期間,很多巿民出現抗疫疲勞,出外消費人數增加,在防疫上開始放鬆。他表示,最近確診的個案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出現,包括酒吧、食店、殘疾院舍以至學校,令人擔心疫情繼續爆發。他說,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政府最終可能別無選擇,只好再度要求學校停課。近半月來,本地中小學和大學都有學生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
2020-10-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韓國找到抗疫神器「減少99.99%新冠病毒」 優碘竟是關鍵配方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延燒,至今仍無有效解藥,令醫療界頭痛不已。不過日前韓國研究,實驗出能大量殺死病毒的醫藥配方,而其中的關鍵,居然就是生活中常用到,醫療箱必備的創傷藥「優碘」。根據韓國媒體「朝鮮日報日文版」報導,高麗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的小組在日前,使用含有0.45%優碘試劑的醫藥進行實驗,結果發現能減少99.99%的新冠肺炎病毒。該小組也將這個成果發表在「大韓微生物學會誌」上。其實美國康乃狄克大學醫學部,也曾經做出優碘殺菌用藥,能讓病毒非活性化的實驗成果。六月時,新加坡國立大學也發表研究,認為優碘有抗病毒的功能,除了新冠肺炎病毒之外,流感與SARS的病毒也能有效抑制。由於優碘的價格低廉,能夠大量生產,因此有希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常見的輔助選項。不過報導也指出,由於目前還僅是試管實驗階段,實際該如何運用在人體上還是未知數。日前曾傳使用含優碘成分的漱口水漱口,可以有效抗疫的傳言,還造成日本民眾搶購漱口水風潮,但終究沒獲得醫療界證實。未來該如何運用這項實驗結果,還有待觀察。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際疫情掃回台灣惡夢重演? 專家建議超前部署關國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均為本國籍,分別自美國及法國返台,歐美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攀升,醫界對於疫情從歐美掃回台灣可怕情景是否重演看法兩極,對抗疫情,專家建議,若某一國家境外移入單日達十位數,就應重啟限制該國入境。年初全球疫情爆發,台灣3月19日實施邊境管制措施,限制非本國籍人士入境,直到6月29日起,參加國際會議及商展、度假打工、實習代訓、尋職等的外籍人士可憑相關應備文件,可向駐外館處申請特許來台。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表示,近期台灣新冠肺炎確診者又現從歐美返台民眾,確實是第二波疫情來襲的前哨;但振興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說,歐美其實沒有熄滅過,只是像波浪般有高低峰差別,但國內經過年初經驗,邊境管制及居檢完善,即使疫情沖回對台影響有限。黃立民認為,迎戰歐美疫情掃回台已無法單純比照年初時的「封島」策略,否則經濟恐吃不消,且已難以單就高感染、低感染國家區別,入冬疫情會出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是否產生抗體等考量因素,認為落實十四天居家檢疫期滿,入境者全篩陰性就能回社區.是相對容易防疫模式。如今對於新冠肺炎將會在入冬後捲土重來的風聲,其實是因秋冬多數病毒活躍性或傳染性高,但李明政認為,如果台灣杜絕病毒來源,即使病毒活性再好,對社區也起不了作用,年初歐美疫情掃回影響台灣,與有一群人未及時居家檢疫或邊境管制及居家檢疫是否完善有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年初會關起國門主要是因為不了解新冠肺炎病毒特性,如今已知新冠病毒特性為發病前兩天開始可傳染,發病當天感染力最高,發病第十天無傳染力,依目前居家檢疫14天政策,並未造成本土疫情。
-
2020-10-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阿根廷疫情嚴峻 我僑胞捐台灣國家隊口罩助抗疫
阿根廷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攀升至全球染疫人數第8多的國家。當地一名僑胞匿名捐贈2萬美元(約新台幣58萬元),採購台灣國家隊的口罩,助僑胞抗疫。阿根廷染疫人數屢創新高,每日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急劇上升。截至2日,全國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人數達77萬9689例,2萬599人死亡,確診病例數已超過墨西哥,名列全球第8。阿根廷自3月下旬起實施長達近7個月的隔離措施,最新隔離政策將延長到10月11日,但隔離禁令未能有效遏制疫情。當地僑民聯合會委員李昆堯指出,阿根廷政府雖有實施隔離管制,但無法有效監控追蹤病例,疫情從起初由赴國外旅遊染疫的中上階層民眾擴散至中下階層民眾,甚至是貧民區,也由首都擴散到內部各省,病例激增之快連謹慎防疫的僑胞也無法倖免。僑聯會在關懷訪談僑胞後發現,疫期爆發以來,至少有10多位台灣僑胞染疫,其中已有3人身亡,主要是因本身有糖尿病或其他病史引發併發症;還有一位擔任醫生的僑胞因工作緣故染疫,目前治療情況良好。李昆堯表示,一名熱心僑胞於8月間匿名捐助2萬美元,請台灣僑民聯合會理事長楊振壽等人協助採購台灣國家隊的口罩共7萬片,提供僑胞使用。首批2萬片口罩已於9月中旬空運到阿根廷,並開放登記,發放給有需求的僑胞;另5萬片口罩則預計以船運方式於10月中旬運抵阿根廷。李昆堯說,因阿根廷口罩品質參差不齊,這名捐助者特別指定要採購安全舒適的台灣口罩,只對台灣口罩有信心。而這名捐贈者幫助僑胞不欲人知的善行傳出後,令許多阿根廷人都覺得不可置信。阿根廷疫情嚴峻,當地僑胞除面臨染疫的恐慌外,長期隔離迫使許多中小企業、餐館被迫關閉。許多經營餐飲店的僑胞,工作或經濟收入也都受波及,被迫減薪或關店,經濟壓力大增,僑聯會在疫情期間協辦心靈講座,幫助僑胞對抗焦慮情緒。
-
2020-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沒有「10月驚奇」 莫德納疫苗最快11月25日送審
生技藥廠「莫德納」(Moderna)執行長班塞爾(Stephane Bancel)30日向「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透露,疫苗最後臨床試驗階段的資料尚未齊全,最快要到11月25日才會向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批准;該公司先前曾表示,有機會能在10月前公布疫苗是否有效,也被川普總統視為連任選戰的「10月驚奇」,如今看來希望渺茫。班塞爾在金融時報的醫藥與生技會議上說明:「即使要動用緊急使用授權,最快也要到11月25日才能蒐集到足夠的數據,之後才會送到FDA進行審核。」莫德納的候選疫苗mRNA-1273已進入最後臨床試驗階段,有多達3萬名志願者接受測試;若該公司能證明mRNA-1273的有效性高達70%,則據班塞爾表示將有機會通過緊急使用授權,讓高風險族群優先接受該疫苗。根據該公司早期的實驗數據,年長者使用該疫苗的結果大多安全;莫德納於28日公布的報告也顯示,56歲以上的受測者在接受疫苗後,大多都只有輕微的副作用。雖然莫德納已將製程規模擴大,號稱未來每年可生產5億支疫苗,甚至可望達到10億,但班塞爾提醒,儘管疫苗能提前通過緊急使用授權,仍至少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將產能提升至每位民眾都有疫苗使用的程度。此外,疫苗的有效性必須比安慰劑高兩倍才算合格,依照目前官方的規定,在150位受測者中,成功以疫苗抗疫的人數必須是安慰劑的兩倍;但據「紐約時報」報導,FDA官員有意提高這項標準,並延長第一劑疫苗的追蹤期至兩個月,之後才能施打第二劑,使疫苗要在11月3日前通過許可變得難如登天。由川普總統任命的FDA局長韓恩(Stephen Hahn)向金融時報坦承,該機構確實有意願提高標準,這項消息無疑對川普總統是一個打擊,也可能影響所有藥廠的疫苗研發進度。
-
2020-10-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亞利桑那感謝台灣助防疫 越洋連線台南屏東首長
美國亞利桑那州昨天在第一大郡馬里柯帕舉行公開儀式,感謝台灣捐贈醫療物資協助防疫。台南市長黃偉哲和屏東縣長潘孟安透過視訊錄影致詞,兩人都放上中華民國與美國國旗。亞利桑那州(Arizona)州長杜席(Doug Ducey)指派族裔平等辦公室主任黃仕鈞(Barry Wong)出席,致詞強調亞利桑那州與台灣在經貿、科技、文教等面向緊密合作,今年5月台積電宣布設廠的投資意向,為雙邊關係增添新的能量。儀式29日在馬里柯帕(Maricopa)郡會議廳舉行,郡監督申潔客(Jack Sellers)感謝中華民國台灣外交部與地方政府台南市、屏東縣捐贈醫療物資,協助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申潔客表示,台灣外交部捐贈30萬片醫療級口罩、1萬片N95口罩,當地台灣僑民捐贈近7萬片醫療口罩,台南市長黃偉哲和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捐增口罩、防護衣、面罩等物資,凸顯台灣與亞利桑那州的長久友誼。駐洛杉磯辦事處長黃敏境視訊致詞,說明台灣對抗疫情的成就舉世注目,若能參加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可以做出更多貢獻。他也呼籲亞利桑那州各界支持台美洽簽雙邊貿易協定(BTA)。台南市長黃偉哲、屏東縣長潘孟安分別透過視訊致詞,兩名首長都在鏡頭內放上了中華民國國旗與美國國旗。黃偉哲表示,台南與亞利桑那州因為棒球而結緣,在運動、農業與產業交流密切,希望雙方能夠團結一起戰勝疫情,代表台南市民祝福亞利桑那居民健康平安。潘孟安表示,他原訂8月訪問亞利桑那州,可惜因為疫情受阻,屏東縣響應政府「台灣能幫忙」的防疫精神,提供醫療物資給亞利桑那州的第一線人員,進一步深化台美關係。
-
2020-09-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日印澳外長10月6日齊聚東京 談抗疫及合作
日本政府今天表示,美國、印度、澳洲、日本等4國的外交部長,10月6日將在日本進行面對面會議,討論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與強化合作等議題。法新社報導,美、印、澳、日近年組成「四方安全對話」(Quad)戰略集團,目的在於抗衡中國,同時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構想。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澳洲外交部長潘恩(Marise Payne)、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將出席會議。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並宣布,這場4方會談將由他主持。這是4個國家去年在紐約首度舉行會談後,第2次召開的類似會議;同時也是疫情爆發之後、菅義偉本月接任日本首相以來,日本首度召開部長級國際會議。茂木敏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正是時候,讓志同道合的外長們齊聚東京面對面會談,就如何處理冠狀病毒疫情擴散所衍生的問題與區域事務交換意見。」
-
2020-09-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獎章頒獎 陳時中:台灣人氣質好可以打敗病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舉辦防疫紀錄片首映暨防疫獎章頒獎典禮,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看完紀錄片後致詞時表示,防疫是跟看不見的敵人在打仗,用有限的科學證據和能力去對抗疫情,維持謙卑和戒慎恐懼的態度去因應變化。他特別以台語表示,「台灣人真福氣,現在成功,還要繼續拼,台灣人氣質好,靠著我們的氣質,可以打敗病毒。」他也特別感謝專家團隊,以及總統和行政院院長對專業團隊的領導和信賴。指揮中心以「民主防疫 感謝有你」為題,於圓山大飯店舉行「武漢肺炎防疫紀錄片首映暨防疫獎章授獎典禮」,由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發「防疫獎章」予全國44位對防治工作卓有貢獻的個人與團體代表,感謝這些在民間默默協助的幕後防疫英雄,義無反顧地在各行各業努力,為全民編織起縝密的防疫網絡,守護家園,為台灣在全球疫情浪潮之中,創造珍貴又安定的力量。
-
2020-09-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我國買COVAX疫苗抗疫 陳宜民:不一定有更好免疫效果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表示,我國9月18日已與國際平台「COVID-19 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簽約購買疫苗,提升國人防疫信心。但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今天示警,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性高,疫苗不一定會產生更好免疫效果。陳宜民表示,從新冠肺炎臨床報告來看,現在全球面臨的問題非常複雜,不是群體免疫或打疫苗就一定可以解決。陳宜民舉例,香港有一起33歲個案,3月確診大陸型新冠肺炎,7月去歐洲回國篩檢再確診歐洲型病毒,但沒有症狀,證明新冠肺炎會重復感染,還有不同群的病毒,得過不代表終身免疫。此外,陳宜民說,美國內華達州一位長照機構服務人員,4月與6月兩次確診,病例只差48天,美國CDC納為另一個重復感染案例,但兩次病毒核甘酸卻差異不小,病毒突變快速,人體免疫力保護作用可能只有幾個月。陳宜民表示,中東卡達康乃爾大學卡達分校,分析13.3萬卡達確診新冠肺炎居民,確診45天後再做RTPCR檢測,結果有200多人陽性,約0.1%,其中還可能沒有症狀;美國目前確診者也有35%至40%病例是無症狀感染者。陳宜民質疑,現在面臨刁鑽的新冠肺炎病毒,政府疾管署有沒有好好地把這些問題全盤解決?防疫不能漏掉任何CASE,「精準防疫是騙人的,是笑話,常有漏洞」,菲律賓18個移工回去確診,誰相信他們在台灣時只與20人接觸?陳宜民批評.從2月至今,疫情指揮中心做很多事情都是表面功夫,沒有好好建立篩檢數度制度,包含建立篩檢平台,技術轉移給所有醫療院所,讓速度變快,定價降低。陳宜民說,大陸一個人篩檢約150至200人民幣台灣現在一些可RTPCR篩檢的醫院,檢驗一次要6千元,當天拿報告更要7千元,價錢不太合理;且一般民眾要,沒有症狀還不行,但無症狀者可能有接觸史為什麼沒有人去管這件事情?陳宜民認為,要防範新冠肺炎,RTPCR檢測或抗體檢測都非常重要,政府應該同意盡量應用或開放出來,而不是設下層層關卡;要多做篩檢才能了解目前無症狀感染者、感染真實現狀。
-
2020-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研院院區開放聚焦新冠肺炎 陳建仁談抗疫模式
中研院一年一度院區開放10月31日登場,參觀活動以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為主題並邀院士陳建仁演講,且為配合防疫,將縮小規模並採事先報名、限額入場參觀。中央研究院舉行「院區開放」邁入第23年,將在10月31日舉辦,為了配合防疫,今年也是23年來首度縮小規模舉辦,並採事先報名制,限額入場參觀,且若秋冬疫情嚴峻,中研院說,不排除全面取消實體現場活動。中研院表示,2020年是全球人類健康遭受威脅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造成逾3000萬人染疫,為讓大眾更了解COVID-19的科學研究以及未來發展何去何從,今年院區開放參觀活動將聚焦COVID-19議題。主題演講特別邀請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分享「科學與人文的結合:臺灣COVID-19防疫的成功模式」。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宜玲將主講「新冠病毒研究利器-P3實驗室」,帶領民眾了解P3實驗室的原理與運作,以及如何幫助研究人員完成研發工作。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榮傑及助研究員謝俊結主講「化學在抑制冠狀病毒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解析如何合成藥物瑞德西韋,以及討論化學在對抗病毒中扮演的角色。中研院強調,為維持防疫好成績,今年院區開放大幅減少實體活動場次,並採事先報名制,報名者才能進場館參觀,活動將於10月5日上午10時正式開放線上報名,建議民眾事前「收藏」想參加的活動,以利報名。中研院說,今年也在活動官網上新增「線上觀看」功能,民眾不用出門也可在家觀看研究人員的成果展示、科普演講或相關科普知識。
-
2020-09-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想發口罩財!女董座進20萬片陸製口罩 偽標「MIT」遭逮
51歲蘇姓女子看準疫情之下的口罩商機,8月起計畫透過名下公司從中國大陸進口成人、兒童口罩,偽標「M.I.T」鋼印假冒台製口罩,準備賣給不知情人士牟利,刑事局警方日前接獲情資後,近日循線將蘇女拘捕到案,並查扣口罩20萬片,詢後依涉嫌虛偽標記罪、詐欺罪、違反藥事法等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警方調查,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穩定,國人對醫療口罩仍有迫切需求,尤其國內兒童口罩更是缺貨,蘇女看準有利可圖,8月起以名下國際貿易公司,向中國大陸低價進口大量成人、兒童醫療口罩,準備以這些偽標「M.I.T」的陸製口罩,賣給不知情的民間企業、民眾,藉此牟取暴利。刑事局警方日前接獲情資後調閱資料分析,結合財政部關務署資訊進行蒐證,鎖定蘇女涉有重嫌,昨天持票前往蘇女位於新北市林口區的公司總部及汐止區的貨櫃廠區執行搜索,當場查獲陸製成人、兒童醫療用口罩各10萬片,作案用手機1支、買賣合約書、散裝口罩等證物。蘇女供稱,這些陸製口罩是藉由一名陸籍友人協助進口,8月間進口後,還沒開賣就被警方查獲;但警方進一步追問,蘇女又稱「忘記朋友姓什麼」,說詞反覆,詢後依法送辦。警方表示,疫情期間警政署各機關偵辦偽冒口罩案件至今共計13件,移送檢察機關共計6件14人,查扣仿冒口罩逾51萬5000片。警方將貫徹政府「防疫視同作戰」「防疫不容有破口」的決心,呼籲不肖業者切勿心存僥倖,警方會站在執法第一線,協助民眾安心抗疫,打擊不法,共同守護國人的健康。
-
2020-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澳維多利亞州第二波疫情嚴重 外交部捐50萬片醫療口罩
外交部今天表示,澳洲維多利亞州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擴散情勢嚴峻,我國基於人道關懷精神及台澳友好關係,外交部決定捐贈維多利亞州50萬枚醫療口罩並已於14日運抵澳洲。外交部今天表示,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我國與澳洲多次進行防疫合作,包含在3月的防疫物資關鍵原料交換、共同研發藥物,以及在「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 (GCTF)架構下共同舉辦「新型冠狀病毒:防範第二波疫情」線上工作坊等,這次台灣與澳洲再度共同攜手抗疫,展現誠摯緊密的友誼,具體落實「台灣正在幫忙」(Taiwan is helping)理念。外交部表示,澳洲是我國「新南向政策」的重要夥伴,也是印太區域堅實的理念相近國家,雙方共享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澳洲在許多國際場合支持台灣的參與及作出貢獻,未來台灣與澳洲將持續互利互惠的精神,深化彼此在防疫醫療及生技發展等領務的合作。
-
2020-09-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新冠肺炎疫苗普遍接種 至少等到2021年中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言人哈里斯今天表示,世衛預期,COVID-19疫苗接種至少要到明年中才會普及,她並強調嚴格審查疫苗效力和安全的重要性。哈里斯(Margaret Harris)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簡報會上說,目前所有已進入進階臨床試驗階段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候選疫苗,沒有一支出現已達世衛要求效力的「明確訊號」,也就是至少達到50%。俄羅斯政府8月核准一支新冠肺炎疫苗,但這支疫苗的人體實驗時期還不到2個月,引發一些西方專家質疑它的安全性和效力。美國公共衛生官員和美國藥廠輝瑞(Pfizer)昨天表示,有一支疫苗可能最快10月底就能開始發放接種。時機點正好趕上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而疫情發展很可能是現任總統川普能否連任的重要因素。哈里斯表示:「我們真的不預期會在明年中之前看到疫苗普遍接種。」她還說:「第3階段(試驗)務必要花更長時間,因為我們有必要了解疫苗的保護力和安全性有多高。」第3階段指的是疫苗研發過程中大規模人體試驗階段。哈里斯並未指明任何特定候選疫苗。此外,世衛委託負責檢視世衛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協調能力的獨立調查小組共同主席、紐西蘭前總理克拉克(Helen Clark)昨天表示,調查小組將完全能夠取得任何所需世衛內部文件、資料和電子郵件。克拉克和調查小組另一位主席賴比瑞亞前總統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在記者會上宣布其他11名小組成員,包括中國傳染病學專家鍾南山和「無國界醫生組織」(Medecins Sans Frontieres)前主席廖滿嫦。【中央社日內瓦4日綜合外電報導】在關心全球針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急促發展療法之際,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強調,不會為未經證實安全有效的疫苗「背書」。法新社報導,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Adhanom Ghebreyesus)在視訊簡報中表示:「世衛組織不會為了不安全有效的疫苗背書。」在全球抗疫之際,各國政府莫不期盼儘快供應疫苗對抗病毒。目前全球有超過2600萬人受到感染,數十萬人病歿,並重創世界經濟。譚德塞對於一些候選疫苗已進入測試的後階段表示歡迎,並表達希望其中一種有效供應,「這樣的話,世界就能夠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