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搜尋
手腳冰冷
共找到
226
筆 文章
-
-
2021-01-26 醫療.心臟血管
慢病最愛問【抗凝血劑】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什麼?服用抗凝血劑不能吃火鍋?
「藥師我要領慢箋。」「請稍等一下」「您的慢箋好囉!因為有服用抗凝血藥物,還是要注意飲食跟是否有出血狀況喔!」「過年很多人會吃火鍋圍爐,使用當歸、薑等鍋底暖身,還有最近流行的薑黃暖身體,但如果有服用抗凝血劑要注意是否有出血情況。」「薑黃我有在吃!最近容易手腳冰冷,我就每天兩匙薑黃粉有改善,但最近痔瘡發作上廁所有血,我還以為是薑黃太上火呢。」「建議你先停吃薑黃看看,保險起見,回診抽血追蹤一下喔。」「了解,謝謝藥師!」 目前台灣上市的口服抗凝血劑有傳統的華法林(warfarin)、新型的普栓達(dabigatran)、拜瑞妥(rivaroxaban)和艾必克凝(apixaban)。而傳統的抗凝血劑使用上的限制較多,飲食上要注意高維生素K食物例如深綠色的菠菜、綠花椰菜、高麗菜、還有活血的藥材例如薑黃、當歸,所以冬天常吃的暖身子火鍋中藥湯底就要小心,而且要定期追蹤凝血功能;新型抗凝血劑藥效較穩定、不受高維生素K食物影響,飲食限制較少,跟傳統抗凝血劑比起來,不用定期追蹤凝血功能,中大出血的風險也較低。不少病人誤以為服用新型抗凝血劑就沒有出血副作用,這是一個迷思。新型抗凝血劑還是會有出血副作用,像是牙齦出血、流鼻血、或是咳血、血便、血尿、腸胃出血(黑便)。無論服用傳統或新型抗凝血劑都要注意:1.飲食上還是要注意屬活血藥性的中藥材。例如當歸、銀杏、丹參、生薑、薑黃,還有常見的保健食品有抗凝血特性如魚油、Q10、薑黃等攝取。2.都不能擅自增加或減少服藥次數跟藥量。3.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仍須小心注意,若有任何異常出血或不適狀況,都應該立刻與醫師或藥師諮詢。4.如果要動手術或拔牙,也要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有服用抗凝血藥物,確保自身用藥安全。【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精彩回顧】過年血糖大爆走 糖友怎麼辦年貨.平台:元氣網粉絲團.來賓:莊昕悅營養師、糖友周大哥
-
2021-01-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針灸醫師教你用「吹風機」吹穴位 解決全身病症達到溫灸效果!
吹風機多是用來吹乾頭髮,但你可能沒有想到,吹風機尚有熱敷的功效,不過必須要配合穴位點的加溫,才能真正達到保健的功效,否則僅只是表面的暫時性加溫作用而已。 吹風機對穴位 可以強身保健吹風機所產生的風跟熱,可以將身體的水分和濕氣帶走。有時肌肉痠痛或手腳冰冷時,需要以熱敷的方式來緩解,可藉由吹風機的升溫的功能,來達到類似中醫的溫灸效果。針灸醫師吳建勳例舉以下針對不同的穴位,以吹風機進行溫灸的作用,可以達到的保健功能: ●改善高血壓症狀→「湧泉穴」 (腳掌前1/3的中央)慢性病的高血壓的患者,是因腳部的血液循環不佳,以致血壓升高,溫灸「湧泉穴」有助腳部循環的改善。 患者因長年有慢性的虛症問題,因此下盤比較虛寒,以致「頭重腳輕」,藉由加溫的作用,引導壓力往下走, 使身體達到整體的平衡,對於舒緩高血壓的症狀很有幫助。 ●預防手腳冰冷→大椎穴(正坐低頭,第七頸 椎下的凹處)對於比較怕冷或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對準這個穴位吹,除了可以讓身體快速暖和起來,對於落枕的改善也很有幫助。 ●膝關節保養→膝蓋的三穴(即膝蓋骨有兩個凹處,內側有一個「膝眼穴」,外側有一個「犢鼻穴」,以這兩個穴點為正三角形的底邊,上方的頂點為「鶴頂穴」) 天氣冷,很多老人家坐一坐就站不起來,會感覺僵硬或麻痺,此時可以吹膝蓋的三穴,可以有效改善膝關節的不適 ●腰痛治療→「腎俞穴」(雙手插腰,大拇指按後腰的兩側,大約在第二腰椎左右旁開約1.5吋,即約二指寬處的位置)久坐之後或因天冷所致,感覺腰部的疼痛,則屬寒冷的腰痛,建議早晚各做一次,每個穴位5分鐘,可以每天做;若體質屬於比較燥熱的人,建議隔天做一次,且要配合喝溫開水。 ●治療頭痛→「風池穴」(後腦、後頸部的凹處)適合用於一吹風就會頭痛的類型,但若是因為血壓升高,或是口乾、悶熱型的熱頭痛,就不適合用此方法。 ●鼻過敏緩解→「風池穴」(耳朵與後髮際正中間這個 大凹的穴位點)由於此處為人體鼻腔的反射區,吹個5分鐘,就會發覺鼻孔的鼻塞現象得到改善,但不能直接對著鼻子吹,如此反而會使鼻子變得乾燥,鼻塞的症狀反而更加厲害。 ●胃痛舒緩→「中脘穴」(胸部中間凸出的骨 頭到肚臍之間的中點) 若是因為吃了冰冷的東西引起胃的不舒服, 或是晚上睡覺時肚子吹到風而肚子痛、拉肚子, 就屬於胃寒痛,但若是因為胃部發炎所引起的疼痛,則不能使用此方法。 使用吹風機 這些細節要注意使用吹風機最好間隔15公分以上的距離,以降低電磁波的負作用。而若在做溫灸時,溫度應該調到最熱的強度,結束前,最好先調降溫度後,再關掉會比較好。而吹的時候要風口要正對穴位吹,不要使用風口側面。因為風口的側面的電磁波是最強的,是正常使用的10倍,且建議一個穴位吹5分鐘就足夠,每次不超過 10分鐘,最多15分鐘,並間隔5分鐘,這是由於吹風機的用電量相當高,除了擔心電磁波太 強的問題外,也較會有發生危險的疑慮。 溫灸前後要喝水 補充水果防電磁波值得一提的是,應注意空氣流通的問題,保持室內空氣的流暢。在進行溫灸的前後,要記得各補充一杯300c. c.的溫水,幫助身體的新陳代謝;溫灸後建議配合吃一點水果,效果會更好,因為水果除了可以補充水分以外,還能補充身體 一些抗氧化成分,達到間接預防電磁波的作用,由於此溫灸的方式多半適用於虛症的治療,因此在水果的選擇上,就不能太寒,例如:蘋果、芭 樂、水梨、洋梨、恐龍蛋、奇異果、桃子類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吹風機選擇多 依需求選擇合適款式最重要針對吹風機的選擇,常見的陶瓷式,因加溫之後可產生遠紅外線的低熱效應,順 著皮膚的經絡,一層一層的往下深入作用,除濕的效果會更好;遠紅外線的熱效 應,如同熱敷的效果般,可促進局部血液 循環加快,並使微細血管循環獲得改善。而負離子式,除濕功能較佳,也比較容易吹乾,所費的時間可縮短1/3,同時還能減低電磁波所帶來的負作用;至於充電式,用的鋰電池,價格較昂貴,但其電磁波非常的低,是在很安全的範圍內。 延伸閱讀: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太濕」讓你猛打瞌睡! 除掉體內濕氣從這2地方開始
-
2021-01-18 新聞.健康知識+
醫病天地/急凍 頭頸保暖很重要
強烈大陸冷氣團發威,後天又遇上24節氣的大寒,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之說,要袪寒保暖,除穿層層厚衣,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提醒,從中醫角度,頭部和頸部也是保暖重點,最好戴上帽子、圍上圍巾,防範寒氣入侵。申一中說,「足太陽膀胱經」行走於背部,從屁股行經腰到頭部,是人體很重要經絡,一旦受涼,會影響氣的循環,還可能頭痛、脖子痛,這條經絡更關係臟腑功能,尤其心血管疾病,要做好保暖。除足太陽膀胱經,任脈則行走於前胸,從前陰部位向上走,一路到下巴,是人體另一經絡,頸部的前方有氣管、咽喉等,也是保暖重點。因此,防寒時除多添衣物,申一中說,千萬別忽略頭頸部,戴上帽子和圍巾可防風寒入侵,對上年紀的人更是重要。另外,按摩穴位也可達暖身功效。若手腳冰冷,最簡單就是按壓合谷穴,合谷穴位於雙手手背虎口處,經過這裡的氣血豐沛,多按壓可讓身體暖和。申一中還建議,怕冷的人還可以用手掌搓揉肚臍周圍,可改善血液循環和腸胃功能,若頭部或有其他部位不適,都可按揉。若使用暖暖包,建議也可放在肚臍周圍,但使用要特別小心,才不會燙傷。寒流來襲,也可喝薑湯袪寒,申一中說,不管是紅糖薑湯,或是薑煮地瓜湯都很合適,但若有感冒、喉嚨痛或乾咳就不適合喝。此外,動一動也可讓人覺得溫暖,千萬別因天氣冷就不想動。
-
2021-01-1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對抗天冷!中醫師教你泡2種暖心暖身的養生茶
寒風吹起、細雨迷離~ 冷吱吱的冬季到來,手冷腳冷,尤其在外面被冷風吹時更宛如一隻人形冰棒。每天早上只想躲在暖暖的被窩裡,不想面對上班上課,一出被窩就抖得皮皮剉、手腳生硬遲鈍不想動⋯這個時候,最適合來杯熱呼呼的養生茶了:人參桂圓茶食材:高麗參2錢、桂枝1.5錢、桂圓2錢、老薑3片煮好之後桂枝暖暖的濃郁香氣飄出,配上桂圓甘潤香甜的滋味,讓人馬上有 一秒從冬天變春天 的感覺!人參大補元氣,桂圓補養氣血,老薑溫陽散寒,加上桂枝把中藥引送到四肢末梢,在天冷時來杯人參桂圓茶,絕對是氣血虛造成循環差 體質的最佳選擇。黑豆薑棗茶食材:炒黑豆5錢、生薑帶皮3片切片、紅棗3顆真正可謂暖胃、驅寒、利水的飲品,生薑暖脾胃去風寒,加點微甜的紅棗、黑豆,可緩和生薑的辛辣感,不止健脾去濕,還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大大暖和了手腳冰冷的問題特別適合長時間不動或久坐而循環差的體質。大許中醫師和大家說的這2種簡單、方便取得、容易在家自己DIY的暖暖配方茶,希望在寒冬中可以不只暖身,也暖你的心!文章來源:許淳彰中醫師粉專
-
2021-01-12 養生.抗老養生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 小寒過了,大寒將至,體內陽氣開始生長● 祛寒保暖,為來年健康打底● 冬天脾胃虛寒,要補脾氣腎氣寒流接連報到,明明穿了好多層衣服,還是冷到不想動,這樣你可能沒抓到冬天祛寒保暖的重點。開業中醫師彭溫雅提醒,現在做好驅寒保暖,可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好底子。她並傳授祛寒妙方,兩款暖身茶飲、五個保暖關鍵穴位,加上早上出被窩靠一支吹風機,就能就讓全身暖起來。1月5日是小寒,20日是大寒,彭溫雅表示,這是冬天最後兩個節氣,人體內陽氣開始生長,以備進入萬物生長的春天。此時陽氣不像夏天外顯,反而潛伏於體內像個小火爐,所以人們會感到消化功能變好、食欲旺盛。冬天吃太油膩 脾胃負擔重雖然吃東西可以讓身體溫暖,但並非祛寒保暖的正道。彭溫雅說,冬天食欲旺盛,短時間內若暴飲暴食,吃下太多油膩、重口味食物,反而會讓脾胃負擔太重、脾氣虛,加上天候濕冷,結果痰濕堆積於身,身體浮腫無力,精神不濟。要從內達到祛寒保暖,建議避免吃太多冰冷或油膩辛辣的食物。婦幼補脾氣 男性長者補腎彭溫雅提醒,保暖、避免室內溫差過大,是冬季保藏陽氣的重點,因為寒冷和溫差會導致血管劇烈收縮,容易使心血管疾病發作,也會導致循環不良,手腳冰冷、關節疼痛,其中以膝關節不適最常見。脾胃腎在冬天容易虛寒,建議女性和兒童把重點放在補脾氣,男性長者則要補腎氣。推薦五味子茶、杜仲茶兩款暖身養生茶飲,分別可用於補脾氣、補腎氣。起床先熱穴位 由下往上吹早起離開被窩時,冷熱差異大。彭溫雅建議,可在床邊擺一支吹風機,還有早上起來要穿的衣褲、襪子,先用吹風機把五個重要保暖穴位吹一遍,再穿衣服,保證全身暖烘烘。吹風機保暖的技巧是從下往上吹,依序是腳底的湧泉穴、肚臍的神闕穴、後腰的命門穴、頸後的大椎穴、頭頂的百會穴。寒氣從腳底上來 穿襪保暖彭溫雅說,不需要吹太久,只要開始有溫暖的感覺,就可以穿上該部位的衣物,從襪子、上衣、圍巾、帽子依序穿上。寒氣都是從腳底上來,所以穿襪是保暖關鍵,即便在家也要穿上襪子或拖鞋,不要赤足踩地,否則就算穿很多,還是會感到寒冷。
-
2021-01-12 科別.眼部
頭痛欲裂以為長腦瘤!竟是視力小偷惹禍
70多歲的張奶奶,20多年前因頭痛、胸悶和肩胛痛就醫,被當成心臟病治療3個多月,卻依舊頭痛欲裂,被懷疑長了腦瘤。她說,嚴重時吃止痛藥10分鐘就失效,不但離不開沙發,連就診時頭都必須靠著牆壁。後來發現是青光眼作祟,雖曾歷經藥物副作用,但再經藥物調整後,成功控制眼壓、保住視力。視力小偷因症狀非典型,容易被大眾所忽視 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陳賢立表示,青光眼總是在不知不覺就偷走視力,因而被稱作「視力小偷」。青光眼是台灣民眾失明的第二大原因,罹病人數高達35~45萬人,且有25%的失明機率。他提到,急性青光眼發作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非典型症狀,因此許多人不以為意,以為休息就好,殊不知,睡醒後視力也沒了。提醒大家應注意青光眼徵兆,早期發現並治療才能避免失明風險。陳賢立提醒,眼壓值較高、年齡超過40歲、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或遠視加白內障患者,以及血壓偏低且手腳冰冷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受過外傷、有虹彩炎、眼內腫瘤和眼內出血病史者,都是高危險群,要特別小心。急性青光眼來勢洶洶,未即時就醫恐喪失視力青光眼可分成兩種,一是開放型青光眼,患者往往沒有症狀,等到視野缺損時,視力已經無法恢復;另一種為閉鎖型青光眼,則是來勢洶洶,患者可能覺得頭痛、噁心,如果未能及時就醫,可能睡一覺就喪失視力了。陳賢立解說,人眼的水晶體前方與角膜中間,充滿了房水液,提供眼睛組織營養,正常情況下,48~90%的房水液會從小樑網膜排出,剩下的則由葡萄鞏膜排出,一旦排除管道出問題,房水液排不出去,眼壓就會增高。而青光眼的發生,就是因為眼壓太高壓迫了視神經,造成視力、視野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所致。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進一步說明,正常眼壓應介於11~20毫米汞柱,眼睛每天大概分泌3.5毫升的房水液,如果排出少於3.5毫升,眼壓就會增高,出現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眼球劇痛等症狀。延緩喪失視力,治療以降眼壓為優先目前,青光眼的治療,只能延緩視力喪失,無法治癒。他說,初期患者要避免惡化,末期患者則要維持視覺功能,而降低眼壓是唯一能改善青光眼視野喪失的有效方法。研究發現,每降低1毫米汞柱的眼內壓,可以減少10~19%青光眼引起視野喪失的風險,而眼內壓控制在≤18毫米汞柱或降低20~30%眼內壓,都可以減少視野喪失的發生率。降眼壓藥物作用有二,一是減少房水產生,二是促進房水排出。其中,促進房水液排出的藥物均是針對次要排水通道-葡萄鞏膜作用,主要排水通道-小樑網反而無藥可用,這也是許多人長期使用藥物,效果卻未達期待之原因。青光眼新藥問世,提供患者新選擇呂大文指出,國防醫學院實驗室於2000年率先發現,青光眼患者的房水液中,一氧化氮含量較低。由於一氧化氮可鬆弛血管平滑肌並調整血流,因此,推測可放鬆小樑網膜細胞、增加房水流出。這項實驗結果備受重視,並促成青光眼新藥誕生!經過20年,終於研發出促進主要通道-小樑網排水功能的新藥,是一款結合舊有藥物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針對葡萄鞏膜和小樑網雙管齊下的雙效眼藥水。 呂大文解釋,只要一天點一次,使用2周就可良好降壓。研究發現,與傳統藥物比較,可增加3成降壓效果,且可持續穩定降壓超過1年。此外,對心血管影響小,不用擔心心血管副作用和性功能障礙,提供青光眼患者一項新選擇。呂大文呼籲,罹患青光眼只要依循醫囑使用藥物,並定期接受眼科醫師檢查,包括眼壓、視神經與視野追蹤,才能確保眼睛健康。而40歲以上、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險群,則應每年定期做眼睛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諮詢專家/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青光眼科主治醫師 陳賢立、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 呂大文
-
2021-01-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強寒流來襲 中醫師:暖暖包貼這三處暖全身
「強寒流」南下,氣溫越來越冷,許多人備妥暖暖包以度過這波寒流。但暖暖包可不能隨便貼,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推薦,貼在氣海、關元、命門等三個穴位,一處暖便全身暖,但注意一定要隔著衣服貼,避免燙傷皮膚。瞿瑞瑩表示,由於任、督二脈是人體精氣的必經之地,如果做好二脈上的穴位保暖,溫暖之氣就容易通達到五臟六腑。氣海:在任脈上位於肚臍下約兩指寬的位置,溫暖這個穴位有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的功效。若有婦科痛經、腸胃不適或手腳冰冷問題,都很適合將暖暖包貼敷於這個穴位。關元:在任脈上位於肚臍下約四指寬的地方,是收斂、閉藏元神之處。從中醫觀點來看,如果腎氣虛、下焦虛冷,可以在這個穴位上熱敷,以解決虛寒、陽氣不足的問題。命門:在督脈上位於人體背後,在肚臍的正後方。此穴位可以理血清熱,若將暖暖包貼在此處,則可放鬆腰脊肌肉,改善冬天怕冷、腰痠背痛以及頻尿問題。瞿瑞瑩提醒,貼式暖暖包一定要隔著衣服貼敷,避免皮膚燙傷。尤其老人家、小孩的皮膚較為脆弱,以及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經較不敏感,使用上要更加注意。瞿瑞瑩表示,這幾天的寒流屬於濕冷性質,診間看到許多因頭痛前來就診的患者。當濕寒侵入體內,建議回到家裡喝碗薑湯、蓋上被子,讓身體出些汗就會舒服許多。出門時記得戴帽子、圍圍巾,做好頭頸部保暖。
-
2021-01-06 新聞.健康知識+
天冷就手腳冰冷變色是血液循環差嗎?當心有可能是「雷諾氏症候群」
冬天把手裸露在外,除了感到寒冷之外,沒什麼大不了。但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感到的不只是寒冷,還有皮膚遇冷後變白、變紫、變紅,同時伴有疼痛。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病理現象“雷諾氏症候群”。雷諾氏症候群是種什麼病雷諾氏症候群是指受冷或情緒激動後,手指皮膚突然蒼白、變紫,然後變為潮紅,並伴隨局部發冷,有時伴有短暫疼痛的一種臨床表現。雷諾氏症候群多發生於女性,除手指外,還可累及足趾、耳朵和鼻子,一般上肢症狀較重,偶見於下肢、內臟血管。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血管內皮細胞被炎症損傷,血管神經紊亂引起手指等部位的末端細小動脈痙攣,血流調節障礙又引起局部短暫性缺血,從而導致手指皮膚出現顏色變化。雷諾氏症候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雷諾氏症候群是指除雙側肢體受累外無其他疾病,繼發性雷諾氏症候群常伴隨其他疾病。風濕免疫疾病常引起繼發性雷諾氏症候群在風濕免疫科接診的患者中,繼發性雷諾氏症候群更為常見,因為很多風濕免疫病都會伴隨出現雷諾氏症候群。不同疾病的雷諾氏症候群發生率差別很大。據統計,系統性硬化病的雷諾氏症候群發生率為80%-90%,常為首發症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雷諾氏症候群發生率約20%。其它引起雷諾氏症候群的疾病還有類風濕關節炎、皮肌炎、乾燥綜合徵、血管炎、慢性閉塞性動脈疾病等。可引起雷諾氏症候群的因素很多,但當出現該現象時,首先需要警惕風濕免疫病存在的可能性,及時到風濕免疫科就診。雷諾氏症候群患者應做好保暖避免手指外傷出現雷諾氏症候群的輕症患者或很少發病的患者,一般無需用藥治療,但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防護措施。1.飲食上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2.戒菸,因為吸煙會引起皮膚血管收縮。3.生活作息規律,保持好心情,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適當運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4.做好保暖,冷天外出戴好手套、耳套、帽子。5.保護手指避免外傷,輕微損傷就易引起指端潰瘍,因雷諾氏症候群會使末梢血液循環不暢,不好恢復,還會加重疼痛。6.避免服用引起血管收縮的藥物,如β受體阻斷藥和避孕藥。另外,洗衣、洗菜等需接觸冷水的家務能不做就不做。雖然用熱水泡手、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由於患者的皮膚感覺不敏感,要特別注意溫度,以免燙傷。對於反覆發作或症狀嚴重的患者,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根據末梢循環情況遵醫囑服用鈣拮抗劑、血管擴張藥物,甚至手術治療。因為隨著病程延長血管內膜會增厚,同時由於末梢循環障礙,會導致手指指腹萎縮,遠端指骨吸收,嚴重者出現指尖潰瘍、壞疽。(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1-0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惱人富貴手只能擦藥?中醫師提,喝中藥方也能改善
46歲的李小姐,因為工作關係,需要時常接觸水及清潔液,導致雙手皮膚出現紅腫、搔癢、脫皮又粗糙,左手的中指及食指皮膚更是嚴重龜裂,即使用了類固醇藥膏仍無法控制,到了天冷時,傷口更是裂到出血。收治個案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該患者右手掌心起紅疹,伴隨細小水泡,因此,給予換膚方3.0,早晚服用2次,並使用科學中藥當歸拈痛湯治療,加一天1次外洗方。1周後,搔癢感減少,不需外洗方;1個月後,雙手已無龜裂;治療4個月後,只需擦護手霜保養即可。謝旭東指出,富貴手屬於手部濕疹的一種,好發於手部需經常接觸清潔劑的人,舉凡家庭主婦、醫療人員、飲料、餐廳、美髮業者等,手部因反覆受到刺激,使得皮膚脫皮、角質增厚,紅腫搔癢部位常流湯流水,伴隨有水泡,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醫認為,富貴手與外在環境習習相關,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所以,仍是受到本身體質影響。謝旭東說,四肢若缺少氣血濡潤,就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肌膚乾裂的症狀。而「脾主四肢」,脾是後天氣血生化的來源,將脾胃功能調理好,使氣血生化無虞、運行通暢,使手部末梢能夠獲得濡養,手部肌膚就不會乾裂;而「腎主水液」,腎能主持全身津液代謝,調節水液平衡。謝旭東進一步說明,富貴手的治療上,需脾、腎並調,補脾除濕能夠消腫抗炎、調腎補虛能夠養陰潤燥。從內在的體質調理,再配合外用藥效果加倍,才有根治的機會。有別於西醫的外用藥膏,中醫喝的「換膚方3.0」,能針對於富貴手的病因著手,富貴手龜裂得越厲害,表示內在發炎越嚴重,控制得了發炎,脫皮狀況才能減輕。謝旭東提到,「換膚方3.0」中,加入蒼朮、茯苓除濕止癢;知母、石膏抗炎消腫;生地養陰潤燥調節免疫,增強肌膚的抵抗力,能幫助富貴手痊癒,又能降低復發機率。他建議,除了用藥,生活也應減少手部接觸刺激物質及過敏原的機會,若免不了得碰到,則需使用手套。手在脫皮、龜裂、腫痛、搔癢厲害時,先使用外用藥膏治療,等發炎搔癢降低後,才使用護手霜保養。此外,洗手時水溫宜溫不宜熱,因過熱的水溫會使手部乾裂更厲害;適時的使用護手霜,為肌膚鎖住水份;應少吃會誘發肌膚搔癢食物,如油炸燒烤、麻油雞、羊肉爐等,也不宜喝冷飲,使腸胃代謝水濕的功能下降。推薦茶飲:地膚子美手方材料:地膚子5錢、金銀花3錢、生甘草2錢。煮法:將1000cc水加入藥材後煮至500cc即可飲用。使用方法:如果手搔癢厲害,可以連續喝三天,一天一杯,只屬於救急治標的止癢方法。注意事項:藥性偏涼,如果體質偏冷,需諮詢醫師是否適合才能飲用。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諮詢專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謝旭東
-
2020-12-31 新聞.健康知識+
保暖頭部頸部最重要!簡文仁教保暖操,手腳不再冷吱吱
● 保暖方 1:戴帽子、圍圍巾、多喝溫水● 保暖方 2:戴圍脖、穿襪子睡覺● 保暖方 3:動一動,手腳保暖操跨年夜最強寒流來襲,全台急凍,避免感冒著涼、擁有好氣血循環,今晚只要做好驅寒保暖準備,戴帽子、圍圍巾、多喝溫水、做一做手腳保暖操,穿襪子睡覺,就可以安心健康的跨年、迎接新的一年到來。身暖頭不暖容易落枕中醫師張家蓓表示,天冷時,除了四肢容易冰冷外,最怕身暖頭不暖而易落枕,一冷一熱血管收縮大而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發作,尤其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建議穿襪子睡覺,腳暖了,身體也暖了,還有圍圍巾、戴帽子,讓頸部和頭部不受寒最為重要。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大家都會戴上口罩、勤洗手防疫,以致於感冒的人比往年減少、過敏族的過敏症狀也減輕很多,因此張家蓓提醒,今晚跨年寒冷,手腳及頭頸部務必要好好保暖,尤其頭頸部是身體最脆弱的部位,建議可以戴上圍脖、穿襪子睡覺。多喝溫開水補充水分天冷容易水分流失,張家蓓強調,要多喝溫開水補水,讓氣血循環變好。市售各式各樣的保暖產品,如暖暖包、發熱衣等,究竟保暖效果如何?她提醒在使用暖暖包時,要避免燙傷;發熱衣可以讓身體保暖,很適合在冬天穿,但建議應穿高領的發熱衣較為保暖。可做簡單手腳保暖操「很冷的時候,不要縮著,會愈縮愈冷。」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如果天氣很冷、手腳冰冷,建議可以做簡單的「5、4、3」手腳保暖操,每次只要花五分鐘做四個動作,分別是划手、磨腰、拍腿、搓腳等動作,可以讓手腳不再冷吱吱、身體暖呼呼。
-
2020-12-30 科別.骨科.復健
寒流來襲!擔心肩膀不舒服?6個禦寒小物不可少
最近天氣又濕又冷,寒流一波接一波,還伴隨陰雨綿綿,若是未經治療的五十肩肩友,早上出門時,一定會感到肩頭特別沉重,脖子跟背也更不舒服,再加上五十肩夜間壓痛造成的睡眠不足,這寒冬裡出門,真的是一大折磨。冬天出門怎麼禦寒?六件小物穿好穿滿,身體就會又溫又暖:1.手套:末稍暖了,身體也暖了手腳冰冷,身體衣服穿再多,都還是會覺得暖不起來!無論是從中醫或是西醫,都提到「中樞恆溫」的類似觀念。西醫看手腳冰冷認為是「末梢血管收縮」;中醫則是「陽氣內守,不達四末」,都是指末稍肢體因為寒冷,溫暖的血液回心保持中樞體溫,所以造成末梢血循差,目的是讓人體不致於失溫。換句話說,逆向讓末稍不感覺到寒冷,像是戴上手套,讓手指感覺溫暖,自然就會告訴大腦,「身體夠暖,快讓末稍血管保持擴張」,便不會感覺到手指頭冰凍的感覺了。2.帽子:防止熱氣散失,溫度留在體內帽子的好處多多,防止溫度從頭頂散失功不可沒。雖然頭部約佔身體表面積的7%至9%,研究發現,當頭部浸入冷水,只整體的熱量損失增加10%,加上頭皮有非常接近表皮的血管,血液在經過頭部循環時便會被冷空氣冷卻,再流回身體時,便會降低體溫。另一個研究發現是當只把頭部浸到水中時,身體並不會如身體進到冷水裡那樣產生顫抖,在溫度流失又無肌肉收縮的情況,體溫下降得更快。就像是天冷時,窗戶沒關即便暖氣再強,室內也還是冷。3.口罩:防止吸入冷空氣,幫呼吸道「省電」調節體溫,除了肌肉跟脂肪,「呼吸系統」也是調節溫度的重要器官。從鼻孔、咽喉、氣管到支氣管表面,都覆蓋著一層富有微血管的粘膜,像是電熱管一樣,把吸入的冷空氣的溫度調整跟體溫一致。但就跟電暖器一樣,既是加熱器,自然會消耗能量。當吸入過多冷空氣時,身體的能量也會隨之下降,因此,最簡單的「省電」方法,就是讓冷空氣進到肺部之前,已經透過「口罩」升溫,那麼呼吸系統就可以節省保持恆溫的能量。疫情使然,現在口罩大家是戴好戴滿,有沒有覺得好像沒這麼冷呢?4.圍巾:進可攻,退可守保暖良品圍巾是我覺得最方便的保暖小物了,無論是在室內或室外,都各有妙用。五十肩友常合併脖子及背部僵硬的狀況,原因是當肩部活動度下降時,身體會自然用其他肌肉或姿勢加班,稱做「代償」。然而,在肌力不足時,代償的肌肉很快也會疲勞,甚至引發「抽痙」或「肌筋膜症候群」或是常見的「落枕」種種問題,而在寒冷的冬天,再加上為了保持體溫而不自覺的「聳肩」,肩頸僵硬症狀則會更頻繁產生,令人苦不堪言。這時,一條無論是在室內外都不用取下的小圍巾,可以有效保持肩頸處的溫暖,降低聳肩等這類肌肉收縮負擔,便能減少肩頸僵硬的問題喔!可說是肩友必備良品啊!5.腰帶:腹部保暖,拒絕寒風入體肚臍在台灣社會,擁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自小阿嬤就會交待肚臍不可以亂摳,更不能露在外,輕則拉肚子,重則傷風感冒!別小看這肚臍,在中醫可是被稱為「神闕穴」,亦有:「常灸神闕穴,萬病自會滅」的說法。具有可以延壽、減肥、補氣等等功能,無論是在慢性病、婦科都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認為肚臍是神氣進出人體的門戶,可以激發元神跟元氣!雖然西醫沒有對肚臍有特別的解釋,但是在注意保腹部保暖降低體表散熱的作法並無二致,寒冬裡在寬鬆的衣物外面加一條腰帶,讓衣服貼緊身體,不讓風灌入,絕對是保暖的好方法。6.皮鞋:襪子乾爽,感覺更暖濕度與體感溫度是相關的,雖然疫情讓人無法出國,但新聞畫面上,仍可見到日本的年輕女性在室外0度(濕度30-50%),穿著小短裙,頂多加個大衣或是長襪的裝扮,甚至幼兒園小孩都是穿短褲。但若是在台灣,溫度明明還有15~18度,但因為濕度81%,光離開被窩就感覺好冷啊!特別是台灣的冬天常下雨,一雙擋風、擋雨的皮鞋,可以保護襪子的乾爽,降低末稍肢體的溫度散失,就能夠保持身體暖和。身體暖了 肩頭就鬆了五十肩肩友在冬天「更有感」,僵硬的肩膀若是寒冷會更難活動。在家裡還可以用暖氣及厚被讓身體溫暖,在戶外,則靠手套、帽子、口罩、圍巾、腰帶、皮鞋,讓身體保持溫暖,才不會因寒冷,讓原本就不舒服的五十肩,更加難受了!
-
2020-12-28 科別.百病漫談
影/氣溫突然驟降 23歲女子手腳冰麻查出是寒性體質
天氣變冷,身體也容易冷,一名23歲女子手腳麻木就醫,衛福部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表示,這名女子平時幾乎沒在運動,也沒有任何疾病史、及抽菸、喝酒不良嗜好,但是近一周來,因為氣溫驟降,她的手腳就出現麻木現象,經神經測試、及運動測試結果都是正常的;他建議對方,可以藉由運動改善,在運動的過程中讓身體的四肢循環變好,天冷的時候,手腳就比較不容易冷。洪良一表示,女患者主要是患者屬寒性體質,本身的循環比較不好,一變天身體的循環就會惡化,手腳冰冷的現象也變得更明顯,甚至有時還出現手腳麻木感,有的人比較嚴重還會出現頭暈,常常在冬天裡遇到不少這類患者。洪良一說,這類狀況其實不屬於疾病,建議在冬天、或變天時容易有手腳冰的人,平時要養成運動習慣,因為運動可以讓身體的血液循環變好,四肢就比較不容易變冷。他提醒還要減少吃生冷食物或冷飲習慣,以喝溫水取代冰冷的飲料或茶,讓身體盡可保持溫暖,出門時穿暖,四肢冰冷情況就可以慢慢改善。
-
2020-12-26 新聞.健康知識+
末稍循環差手腳冷吱吱 抗寒止凍保暖攻略專家年終盤點
大部分老年人末稍循環較差,容易手腳冰冷,且越老越怕冷,高雄榮總高齡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任周明岳表示,這幾天氣溫偏低,老人家體感溫度功能已經遲鈍,在使用電熱毯或是泡熱水時,即使過燙,也感覺不到疼痛,務必謹慎使用,以免皮膚被燙傷。除了老年人之外,女生也容易肢端末稍冰冷,因為月經,造成體虛、血虛,嚴重時貧血,就會導致四肢冰冷。再者,心肺功能較差的人,血液循環及末梢血液回流情形不佳,因手腳冰冷。周明岳表示,最近早晚溫差大,末稍循環較差者務必注意保暖,在早晨出門之前,應該先暖身,喝些溫熱開水,穿著禦寒衣服,才能避免受到風寒。建議採洋蔥式穿法,早晚多一點,中午則脫掉外套,以免熱到出汗,反而容易受寒。當然,圍巾、手套、帽子、暖暖包等禦寒小物也要隨時派上用場。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中醫建議,氣血較不好的民眾可以戴著毛帽睡覺,論點為「頭為諸陽之會」,頭部為人體陽氣聚集之處,戴著帽子睡覺可以防止寒氣侵襲、陽氣受損,進而改善手腳冰冷,緩解過敏症狀。此外,不少末稍循環欠佳的老年人則習慣使用泡腳機,建議在晚上睡覺前1小時,將雙腳泡入39℃至40℃的溫水中15分鐘,泡完後擦乾雙腳,並穿上襪子再入睡。周明岳提醒,不管是泡澡、泡溫泉,或是使用熱敷墊、泡腳機,都必須謹慎觀察溫度,因為老年人家體感溫度功能較為遲鈍,加上末稍神經感覺也變差,即使溫度較高,但還是感受不到疼痛感。周明岳建議,為人子女應該幫老人家設定上述保暖儀器的溫度、使用時間,才能降低皮膚燙傷意外。一旦有了傷口,末稍循環較差者傷口難以癒合,處理起來將相當棘手。★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26 養生.生活智慧王
9成民眾都用錯了!暖暖包不是用搓的、別握手中 正確用法曝光
下禮拜就是跨年了,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預期跨年北部低溫都會地區下看7-8度,空曠地區5-6度,這波寒流會很有感,為了保暖,不少人會使用暖暖包,但是日本醫學專家調查發現,有9成的人使用方式都錯誤了。彭啟明說,周四跨年當天會逐漸由濕冷轉乾冷,迎風面的東北角到宜蘭仍偶陣雨,但多數地方將轉陰沉較乾的天氣,中南部略晴朗,北部低溫都會地區下看7-8度,空曠地區5-6度,中南部輻射冷卻低溫,也可能都只有個位數字的溫度,預期下周末才會逐步回溫,這波寒流會冷得很有感,要預作準備。為了保暖,民眾紛紛拿出暖暖包使用,幾乎大家認知的使用方式都是「搓到它熱,然後放口袋就好。」但其實正確使用則為,把暖暖包搖一搖,3到5下就會發熱了,如果不斷搓揉反而會讓鐵粉受熱不均,容易變得不暖,這也是最常見的錯誤方式。日本醫學博士福田千晶著作的《暖活:手腳冰冷隱藏著可怕的危機!》一書也提到,如果身上只有一個暖暖包,第一順序放腰部,因為周圍有肝腎血液量多的器官,腰部若暖活,大腦緊張狀態就會解除,身體會從手腳末端開始泛紅暖活。另外她也指出,如果只有一個暖暖包,千萬別握在手中,會將熱能都浪費,只有手暖活,其他部位依舊會很寒冷。如果有好幾個暖暖包,也可以放在還可以放在背部、腹部與頸部等部位,不只保暖還可以舒緩頭痛、痠痛等症狀。最後她也提醒,暖暖包避免長時間和皮膚接觸,否則可能會出現低溫燙傷情形。
-
2020-12-23 養生.聰明飲食
吃薑不怕冷!嫩薑、粉薑、老薑、薑母差在哪? 各別「超狂優點」一次曝
薑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是東方料理中十分常見的佐料。薑為薑科植物薑的新鮮根莖,花朵呈黃綠色,其根莖具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和辛辣味,薑的根莖肥大,呈不規則形狀,由若干小塊相互連接,外表呈淡黃色,無論是鮮品或乾品,皆可作為料理調味用。此外,把薑拿來炮製後,可作為中藥藥材之一,也可以沖泡草本茶,至於薑汁還可用來製成甜品,如薑糖、薑汁撞奶、薑母茶等。 薑含薑辣素 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薑所含的薑辣素,對於消化及循環的停滯具有調節的作用,並可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能改善手腳冰冷、畏寒等循環不良症狀。同時,薑作用於體內具有暖和臟腑的功效,並藉由排汗的方式,幫助身體釋放毒素,同時也能促進皮膚及末梢神經的循環。 薑齡不同 功效有所異根據不同的生長期,薑又可分為生薑(嫩薑)、粉薑、老薑、薑母。●《生薑》:日式料理中常會搭配生薑來食用,而薑的地下莖在幼嫩時即採收,外皮乾淨,帶有紫紅色的鱗片,即為生薑。文獻上記載生薑屬涼性,具有「養胃醒肺」的功效,跟溫熱性質的老薑完全不同。●《粉薑》:薑在幼嫩期不採收繼續成長,直至外皮由黃白色轉為土黃色,此時口感最為細緻,即為粉薑(又稱為「肉薑」)。粉薑是塊莖顏色比生薑深,比生薑老一些,屬溫性,可降低食物的寒涼性,而在所有薑種之中,粉薑最能促進體內澱粉酶的作用,具有「健胃津脾」的功能。●《老薑》:肉薑不採收持續成長,待薑肉纖維化後才採收,此時的薑種則為老薑。老薑的辛辣程度排名為所有薑種的第一位,外皮乾皺呈灰土色,盛產期為每年的3月、8月,對人體具有「暖胃潤肺」的幫助。●《薑母》:老薑不採收留種至翌年,與生成的子薑一併挖出的薑種,稱之為「薑母」。薑母含有薑油烯,有活血化瘀功能,且除了可以防止血管增生、抑制癌細胞藉由血管增生而擴散,還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中風的發生。 生薑開胃 老薑回陽然而,生薑與老薑皆屬於同一種植物。生薑色淺、肉嫩、多汁、芳香,不辣又開胃,產期適逢夏季,大約在每年的5月;生薑脆且少辛辣,栽種時間較短,外表呈現淡白的顏色,肉質柔嫩且多汁,一般用來切絲、切片醃漬或在夏令當開胃菜食用。老薑則較為辛辣,栽種時間較生薑久。老薑莖肉萎縮少汁,多渣難消化,但薑愈老,辛辣味愈強,驅風能力愈佳,用來暖和身體的中段,能夠刺激身體活力和提升體溫(中醫說它用於「回陽救逆」,其效甚佳),並能有效解除體內液體、血液、代謝的阻滯。一般老薑會用來烹調提味或泡茶喝,如薑湯、薑茶,由於老薑耐貯藏,因此價格波動不大;此外,老薑、乾生薑也可磨粉服用,經胃黏膜吸收,可直接抑制胃蠕動的頻率,能有效舒緩胃部的不適。而生薑也具有減緩腸胃蠕動及收縮的作用,對於害喜時的噁心感、嘔吐等情形,有改善的效果。 薑具預防感冒、止痛 最忌發霉乾扁薑被證實具有預防感冒、止痛、止偏頭痛的功效,其中薑烯酚、薑油酮、薑油醇、桉葉油精、薑辣素等屬揮發性成分;另外,還含有維生素C、鎂、磷、鉀、鋅等多種營養素。然而,選薑最忌發霉乾扁。生薑辛辣芳香,是家庭做菜時必備的調味材料,也具有食療的作用,料理時加入生薑,可以增加菜餚的鮮美度,且其表皮為薄膜狀,摸起來觸感滑嫩,吃起來纖維質較少,口感較脆,適合做沾薑泥或蒜泥佐調味,也可製成醃生薑或切絲生食。 老薑適用於口味較重烹調 薑齡4年等級最好老薑呈土黃色,外皮較厚且纖維較粗化,由於辛辣味強的特性,適合用於口味較重的烹調,一般在爆香、蒸煮時都會用到。此外,老薑也多運用在薑母茶、薑母鴨、麻油雞、燒酒雞、羊肉爐、三杯雞、蛤蜊湯、豬肝湯等的料理中。目前市面上老薑大多為2~3年左右的年輕老薑,一般薑齡4年的老薑等級最好;好的老薑,表皮愈多層代表年份愈老,選購時要注意整體的形態要飽滿,切忌有發霉或是乾扁的情形。延伸閱讀: 老薑營養比較多? 促進血液循環、預防感冒,但1狀況最好別碰 薑、花生、地瓜、紅蘿蔔發芽都能吃! 除馬鈴薯外,這3種食物發芽後還更營養
-
2020-12-2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天冷感冒鼻涕、痰多? 中醫師推「3飲品」必喝...還能改善手腳冰冷
天氣漸涼,手腳冰冷、寒性體質族群要開始迎接冬天的挑戰,來杯熱拿鐵、熱奶茶暖暖身子是寒冬最療癒的事!但是,你可以有更健康的選擇,薄荷枇杷膏茶、生薑檸檬水、潤膚四物湯,三杯簡單療癒系飲品,自己DIY就能讓整個冬天溫暖又健康! 感冒鼻涕、痰多 自製飲品幫助廢體內物排出秋轉冬,氣溫越降越低,感冒人數快速增加,醫師不斷囑咐要多喝水以幫助病情好轉,感冒是免疫系統對抗病菌的過程,會產生鼻涕、痰等廢物,增加水分攝取,才能降低鼻涕與痰的濃稠度,方便身體排出,同時也能補足發燒時身體蒸發的水分。不過現代人在冬天總是偏愛以市售的熱飲作為日常飲品,雖然喝起來療癒人心,但多含過量人工調味或糖分,反而對身體造成許多傷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有傷風感冒、咳嗽症狀,多喝水一定有幫助,但如果不習慣沒味道的白開水,可以在感冒初期自己準備簡單沖泡的飲品,緩解身體不適,喝的健康,而且不會因為喝市售含糖飲品影響鼻涕、痰的排出。 三大療癒系飲品 醫師教怎們準備、怎麼喝 No1. 薄荷枇杷膏茶,頭痛喉嚨痛來一杯!生津解表、清熱化痰材料、作法:薄荷葉10克、枇杷膏3匙,加1000cc熱水,攪拌即可飲用。功效:“薄荷枇杷膏茶”具生津解表、清熱化痰的作用,用於風熱感冒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不爽。如果是咽喉腫脹,喉嚨癢、痛,或是冬天老是覺得喉嚨乾,則建議用薄荷葉加枇杷膏攪拌當茶水喝,薄荷屬常見的解表藥,主入肝肺二經,有疏風散熱、清咽利喉之功效,枇杷膏裡面常常含有枇杷葉、陳皮、魚腥草、杏仁、甘草、桔梗、金銀花、茯苓、麥冬、百合、乾薑、橄欖葉等潤喉化痰的中藥,對於天氣冷造成的喉嚨乾癢有很大幫助。 No2. 生薑檸檬水,驅你內心的寒!再補充滿滿維他命c材料、作法:將生薑洗凈後切片,榨成薑汁,檸檬榨汁,兩者一同用溫開水沖泡,飲用前加入一勺蜂蜜。功效:補充維生素C,驅散寒意,預防感冒。“生薑檸檬水”也可以用煎煮法來做,即把檸檬和生薑都切片,先將生薑片煮3分鐘,再加入檸檬片煮一分鐘即可。通常一天飲用量最好控制在1000毫升以內,其餘的水分攝取還是以溫開水為主,而且檸檬泡水一定要淡,太濃的檸檬水酸度高,飲用過多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腸胃不適,胃酸過多或有胃病的族群尤其不能大量飲用檸檬水。 No3. 潤膚四物湯,天冷皮膚乾癢沒再怕,四物補血養血是好物材料、作法:玉竹10 g、麥門冬5g、當歸9g、川芎 6g、白芍9g、生地12g。把所有材料洗淨,用清水泡洗一下,放進鍋中,加入1000 c.c.清水,蓋上鍋蓋,以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煮3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功效:天氣冷最怕就是皮膚乾癢,皮膚若保水度不足,加上冷氣空調容易帶走皮膚天然皮脂膜,而缺乏鎖水、抵禦外界刺激物的屏障,就容易出現搔癢甚至發炎等不適,特別是皮脂分泌量下滑造成皮膚角質過多的老人,以及皮脂腺尚未成熟的小孩,最容易有乾癢問題,這時候可喝喝看「潤膚四物湯」。中醫常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所以合適的茶飲都會以“四物飲”為基底,“四物飲”的組成通常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除了能調經止痛,養血補血,也能滋潤肌膚、防止老化。加玉竹、麥門冬於四物湯就是“潤膚四物湯”,因為玉竹與麥門冬本身就有甜味,所以不用額外加紅糖。如果沒時間自己燉煮,市面上也有四物湯可以選擇,更加方便,而且能達到一樣的功效。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天冷喝酒真的能禦寒? 營養師曝超危險真相...小心失溫 吃火鍋配酒竟致眼中風! 家醫科醫師曝「冷熱飲交叉飲用」下場
-
2020-12-19 新聞.健康知識+
不要邊喝茶邊吃飯 營養師:茶中鞣酸有礙腸道吸收鐵質
許多女性都有貧血問題,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經期前幾天更是嚴重,有人建議多喝紅豆湯可以補鐵,或是多吃葡萄及葡萄乾,補出好氣色,不過,國健署建議,應該先找出貧血原因,對症下藥。「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一般成年女性每日建議量15毫克,成年男性則是10毫克,但國健署102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普遍鐵質攝取不足,女性更為明顯。臨床顯示,如果缺鐵,則血紅素合成不足,組織和器官處於缺氧狀態,不僅身體容易疲倦、頭暈、臉色蒼白、掉髮,甚至心悸、心跳加快、血壓降低,且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變差。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造成貧血的原因眾多,例如,除了單純的缺鐵之外,長期營養不良、或是缺乏葉酸與維生素,所造成的營養性貧血,也可能是地中海型貧血等遺傳性貧血。王英偉提醒,女性如有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等困擾,不一定就是貧血所導致的,建議應先諮詢醫師,先確認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如果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光是食用紅豆、葡萄及葡萄乾等食物,效果有限,因為鐵質吸收率較動物性食物差,建議多吃含鐵量豐富且吸收率較高的食物,例如,豬血,鴨血、豬肝或牛肉、鴨肉等顏色較深的紅肉。不過,豬肉牛肉等紅肉,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吃太多,恐引起高膽固醇、肥胖等問題,甚至提高大腸癌風險,飲食重點應是「不過度依賴單一種食物,才能攝取到均衡營養。」另外,食藥署提出「3大補鐵秘訣」,藉此提升鐵質的吸收:▸秘訣1:多補充維生素建議多吃芭樂、柳丁及甜椒等含有豐富維生素的蔬果,茹素者更應多補充含維生素C的食物,在餐後吃些水果如番茄、橘子、柳丁等,這些水果含有檸檬酸,與維生素C併用,可加倍人體對鐵的吸收。▸秘訣2:餐後別太快喝茶或咖啡喝1杯茶會降低6成4鐵質吸收率,1杯咖啡則會降低3成9,建議飯後避免馬上喝茶或咖啡。▸秘訣3:錯開鈣與鐵攝取的時間同時攝取高量的鈣質,將抑制身體對鐵的吸收,建議可以利用早餐時攝取所需的鈣質,午、晚餐就以鐵質為主。營養師謝宜芳表示,在1項英國研究中發現,一邊吃飯一邊喝茶,食物中鐵質攝取就容易收到阻礙,原因在茶的鞣酸會妨礙腸道吸收鐵質,例如港式飲茶飲食,對補充鐵質影響就很大,最好不要邊吃飯邊喝茶,也不要飯後馬上喝茶,都不利於體質吸收。同時謝宜芳也說,鈣質會與鐵質競爭,當腸道吸收鈣質,鐵的吸收率就會降低,但鈣質也是身體不可或缺營養素,早餐時喝1杯牛奶,就能滿足1天鈣質需求,午晚餐就多補充身體鐵質,餐後可以吃一些水果攝取維生素C,增加鐵質吸收效率,降低發生貧血機會。★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冬天吃補看體質 燥熱別亂補
立冬後,天氣變冷,國人特重食補,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等紛紛出籠。有些人是可以補的,但有些人則不行,端看體質。例如虛寒體質者可補,燥熱體質若妄用補藥,則易產生反效果,人沒補到,卻補到病邪。在補的同時,更要注意是否有心臟病、高血壓、感冒、尿道炎、化膿性皮膚炎、火氣大等現象,如果有的話,則要小心應對。所謂「虛寒」是陽氣虛衰的一種表現,大多因為先天稟賦不足、飲食勞倦、久病虛損等原因造成,常見四肢冰冷、倦怠、面白神倦、腰膝痠軟、脈虛弱等症。台灣地處亞熱帶,天氣炎熱潮濕,許多人喜食冰冷瓜果、常吹冷氣,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節,日夜不分,使得許多人都有虛寒體質。女性易手腳冰冷、老人血壓較低,多屬虛寒體質。若屬腎陽虛者,可食用桂附地黃湯、右歸丸、人參芝麻粥、枸杞首烏粥,老年人則可用杜仲、菟絲子、肉蓯蓉等藥搭配使用。屬脾陽虛者,可食用理中湯、人參山藥粥,四肢冰冷可用四逆湯。若為氣血兩虛,可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以上方劑藥物,要經醫師確診後,方可隨症加減用藥,不可擅自作主服用。
-
2020-12-05 新聞.健康知識+
天氣轉涼5件事千萬別做 醫曝恐怖風險!
近日氣溫驟降,厚外套、厚被子紛紛被拿出來保暖禦寒,但也有許多人沒特別注意氣溫的轉變,導致感冒、生病;天氣轉涼,有哪些事情千萬別做?否則可能導致身體不適。氣溫驟降,這些事千萬別做!1.起床過猛:發生意外2018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早晨醒後不要馬上起床。因為老年人的椎間盤較鬆弛,突然由臥位變為立位,不僅容易扭傷腰背部,還可能影響神經系統。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的老人如果突然改變體位,可能發生意外。醒後,可在床上伸伸懶腰,舒展一下四肢關節再下床。2.怕冷憋尿:易得膀胱炎“冬天千萬別因為怕冷而憋尿!” 正常人膀胱有一定容量,常憋尿會使膀胱內壓力增加,膀胱壁變薄,毛細血管受損。含有細菌的尿液未能及時排出,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統疾病。到了冬季,長時間處在溫暖環境中,攝入同樣多的水,排汗量減少,尿液量增加,泌尿道缺少尿液沖刷,加之憋尿就更易患上泌尿疾病。3.趕早鍛煉:血壓增高冬季運動有一個最佳時間,宜遲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來運動。這是因為冬季的早晨,天氣比較寒冷,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增高。如果選擇在七八點鐘太陽出來,氣溫相對回升,溫度沒有那麼低的時候再進行鍛煉的話,對保持血管暢通有一定的意義。4.洗澡過久:增加猝死風險盆浴在20分鐘以上,沐浴5分鐘以上,這種長時間泡澡、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對老人來說,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而且澡時過高的溫度雖然會帶來短暫的溫暖的爽感,但持續用過高的水溫洗澡會增加心臟負擔,帶來心臟缺血缺氧,引發危險。5.濕頭睡覺:易誘發面癱老人洗完澡之後很少能想著用吹風機吹乾再睡,通常就用毛巾擦擦。其實,這種做法不對。冬天濕頭睡覺可能會引發面癱。一般晚上睡覺時面部神經處於最鬆弛、抵抗力最低的時候,如受到濕髮冷刺激,很易影響耳後的面神經,導致局部痙攣,從而誘發面癱現象。而且冬天天氣寒冷,造成面癱的概率就很大。防寒做好四件事天氣越來越冷。做好四件事情,可以為冬季禦寒打下基礎!1.吃點熱的——薑棗茶助陽排寒民間有句諺語說道:“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以後,人們同樣也傾向於進食“驅寒”的食物。陳燕清醫生表示,一到冬天,手腳冰涼,容易生凍瘡的人,也可以時常飲用薑棗茶。冬季受涼引發腹痛、腹瀉的人,喝薑棗茶也可明顯改善症狀。製作方法也不復雜,將大棗、生薑洗淨,分別去核、去皮,切碎放進鍋內。加冷水,沒過食材即可,小火慢慢煮。煮開後,把紅糖放進去。繼續煮20分鐘即可。等到薑棗茶溫的時候可加點蜂蜜。冷卻後裝瓶,放入冰箱。每次喝水時,舀兩勺倒入沸水沖調即可。2.泡個暖腳——加點艾葉可驅寒陳燕清指出,睡覺之前,泡泡腳,可以將一天都在外、在上運行的陽氣,引至體內、身體的下半身來。這樣做既能幫助我們盡快入睡,也有助於“藏”陽氣。臨床上體質偏寒者,比如,痛經痛得冒冷汗、手腳冰冷等,我也會建議她們平時用艾葉泡腳。取艾葉30克,生薑100克,白酒100毫升。將艾葉冼淨,生薑切成厚片,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後,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加白酒,先熏蒸後泡足。3.多做運動——選擇可以互動的項目運動也有升發陽氣、令身暖的作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冬季早晨的氣溫很低,如果運動時不注意保暖,寒氣就有機會趁虛而入,很容易傷風受寒。此外,最好進行可以跟別人互動、能讓自己快樂起來的運動,比如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等這種一邊打一邊歡笑的運動。別一個人在有空調的健身房的走步機上運動,這樣的運動生髮陽氣的效果有限。另外,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度。4.曬曬太陽——可以給身體補充陽氣有些女性怕曬黑,總躲避陽光。實際上《黃帝內經》講要“無厭於日”,即你別躲避日光,它是我們生命的源泉。多曬太陽可以給我們的身體補充陽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怕臉曬黑,可以曬曬後背,後背督脈主一身之陽氣,後背暖起來,一身陽氣就會旺盛。(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2-01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天冷手指發紫是血液循環差?手指呈現3個顏色得當心
近日天氣寒冷多雨,一名30多歲的OL常覺得手腳冰冷,指節末端更有輕微麻痛的感覺,且手指會因為溫度高低的不同而改變顏色,有時甚至會出現「白一節、紫一節」,十分恐怖,嚇得她趕緊就醫,經過檢查發現,原來是罹患「雷諾氏症」,所幸接受藥物治療後,已獲得控制。雷諾氏症 手指會呈現白、紫、紅三種顏色萬芳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沈佑銓表示,雷諾氏症指的是血管發炎管徑變窄,或血管攣縮之後,導致血流不易通過的一種現象,它會讓手指呈現三個顏色,也就是在缺血時變成白色、缺氧時則為紫色,而充血時是紅色;且因為得不到足夠的血流供應,手指或腳趾末端的循環會變得不好,輕微則手指有麻痛或灼熱感,嚴重者組織會因為缺氧受損,礙於血液循環不良,傷口不易癒合,因此也不能進行截肢手術,只能等患部自行壞死脫落。診斷雷諾氏症 臨床觀察+甲摺鏡檢查要診斷是否有雷諾氏症,沈佑銓指出,除了臨床的觀察,還可以進行甲摺鏡檢查。操作的方式是在指甲與手指的交界處,塗抹一點油,然後用高倍數的甲摺鏡去看手指末端微血管的變化。正常的末梢血管,應該呈現髮夾狀,微血管的分布規則且平行;然而,雷諾氏症的患者,血管會攣縮、扭曲,甚至有肉眼不可見的輕微出血,最後組織受損,變成沒有微血管存在的缺血區。也因此,雷諾氏症太晚才開始治療,能夠改善的幅度就相對有限。雷諾氏症分原發性、次發性 治療以藥物為主沈佑銓解釋,雷諾氏症可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所謂原發性雷諾氏症,是指沒有其他免疫疾病,單純以雷諾氏症作為疾病表現,但它可能是將來發生其他免疫疾病的預兆,須追蹤觀察;而次發性雷諾氏症的患者,則常合併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多發性肌炎和乾燥症等免疫疾病發生,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情緒和藥物等因素而引起。 雷諾氏症的治療,以藥物為主,可使用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減少末端組織的缺氧受損,另外也須注重手腳的保暖,沈佑銓也呼籲,免疫疾病聽起來很複雜,其實並不困難,只要信任醫師,藉由醫療恢復身體的免疫平衡,就能與疾病共存,找回生活品質。延伸閱讀: 冬天總是手腳冰冷? 別以為很正常!恐是心血管疾病前兆 切菜割傷手指塗優碘就好? 教你4個最新傷口照顧法
-
2020-11-2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吃蒸梨子止咳潤肺卻咳更兇?中醫師:1種情況不適用
「咳!咳!醫生我最近很容易咳嗽,喉嚨都乾乾的沒有痰。」秋冬之際,不少節氣病症逐漸浮現,由於天氣明顯轉涼,門診增加了許多咳嗽及皮膚症狀的病人;此時,該如何改善入秋轉冬出現的身體不適?喉嚨乾燥易咳嗽 蒸梨子可緩解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指出,秋令屬燥,秋主肺,所以乾咳是秋冬常出現的症狀,坊間常說的「蒸梨子」食療,就非常適合治療這類乾咳,但注意若是痰多的咳嗽就不適合;除了蒸梨子,建議也可以煮一些白木耳百合南杏湯來潤肺,緩解乾咳症狀。秋冬呼吸道過敏 注意脖子保暖晚上睡覺很容易咳嗽,早上起床也是?林巧梅表示,這類症狀主要是身體免疫調節較弱,溫差變化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過敏反應,建議要特別注意脖子的保暖,可以圍著絲巾睡覺,而老一輩常說要吃的「西洋參川貝粉」,可以補肺氣並化痰止咳,十分適合呼吸道容易過敏者;但要注意,如果是已經感冒、發燒、感染或是懷孕及服用其它西藥的人,食療之前仍需請醫師評估。皮膚乾癢、脫皮 宜早睡並且忌口針對臉上皮膚脫皮、身體乾癢等秋冬乾燥脫皮的現象,林巧梅提及,肺主皮毛,所以秋燥也會影響到皮膚,需注意洗澡溫度不要過熱,並選用較滋潤的沐浴乳,有些肥皂較不適合;另外,飲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作息需要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太晚睡會耗傷我們體內陰分,讓症狀加重;此外也可以煮白木耳百合紅棗湯來養血潤肺,以緩解皮膚症狀。天冷易使血液循環變差 泡腳改善這樣做即將進入冬季,天冷會讓人的血液循環變更差一點,林巧梅提醒,末梢循環較差者,如常手腳冰冷、小腿容易水腫等,推薦可以自己在家泡腳,買一些生薑,不削皮切幾片,放入水中,水滾後先煮15分鐘,再加入泡腳桶的溫水裡,泡約20-30分鐘,可以有改善循環跟消水腫的功效,另搭配按摩陰陵泉穴效果更佳;若四肢冰冷情況較為嚴重的人,則建議可以加一些老薑及艾葉。延伸閱讀: 咳嗽、流鼻水...該吃哪一種感冒藥? 藥師依症狀教你正確吃藥 天冷皮膚乾癢,擦乳液也沒用? 洗澡時3個NG行為別再傻傻做了
-
2020-11-2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為好體質做助攻!預防秋冬3節氣病,中醫傳授調養對策
秋冬轉涼之際,不少節氣病症逐漸浮現,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咳嗽、過敏、乾燥3問題,該如何預防呢?邀請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分享,預防秋冬常見3節氣病的體質調養術,為好體質做助攻,就不怕病症纏身!秋冬節氣病1 喉嚨乾燥易咳嗽許多人到診後,都主訴「醫生我最近很容易咳嗽,喉嚨都乾乾的沒有痰」!林巧梅表示,秋令屬燥,秋主肺,所以乾咳是秋冬常出現的症狀。如果有乾咳狀況,不妨採用「蒸梨子」食療,但如果是痰多的咳嗽就不適合。中醫認為,梨子性涼味甘,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對於燥邪猖獗的秋冬季來說,是去除燥邪的好選擇。除了蒸梨子,也可以煮一些「百合南杏銀耳湯」來潤肺,緩解乾咳症狀。銀耳有滋陰補腎、潤肺生津等功效,對陰虛火旺無法溫熱滋補的人是良好補品;百合,有潤肺止咳的功效,是用來保養呼吸系統很好的食材;南杏,又稱「甜杏仁」,主要功效為潤肺、止咳及平喘。秋冬節氣病2 上呼吸道過敏不少人跟林巧梅反應:「醫生,我最近晚上睡覺很容易咳嗽,早上起床也是」。這類病人主要是身體免疫調節較弱,溫差變化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過敏反應,建議要特別注意脖子的保暖,可圍著絲巾睡覺,早起運動也盡量圍著脖圍。而老一輩常說要吃的「西洋參川貝粉」,可以補肺氣並化痰止咳,十分適合呼吸道容易過敏的病人;但要注意如果是已經感冒、發燒、感染或是懷孕及服用其它西藥的人,食療之前仍需請醫師評估。西洋參,又稱為花旗參,具有補氣養陰、清火、養胃生津等功效,效果和人參差不多,主要是調整免疫系統、增強淋巴球吞噬作用,幫助抵抗外來感染。川貝,止咳化痰之效用較強,且有清熱潤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適用於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林巧梅說,另外,也可每天花5分鐘按摩穴道,來固肺提升免疫力。最適合的穴道為合谷穴、尺澤穴。 秋冬節氣病3 皮膚乾癢脫皮「醫生我臉上皮膚都脫皮了,而且身體有點乾癢」!針對秋冬乾燥脫皮的現象,林巧梅指出,肺主皮毛,所以秋燥也會影響到皮膚,需注意洗澡溫度不要過熱,並選用較滋潤的沐浴乳,有些肥皂較不適合。另外,飲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作息需要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太晚睡會耗傷人體內陰分,讓症狀加重;此外也可以煮白木耳百合紅棗湯來養血潤肺。穴道按摩上,建議可以按摩曲池穴、三陰交穴來緩解皮膚症狀。 林巧梅提醒,即將進入寒冷冬季,低溫會讓血液循環變差,出現如手腳冰冷、小腿水腫等狀況,推薦在家泡腳,從腳暖合起來。買一些生薑,不削皮切幾片,放入水中,水滾後先煮15分鐘,再加入泡腳桶的溫水裡,泡約20~30分鐘,可有改善血液循環跟消水腫的功效,另搭配按摩陰陵泉穴效果更佳;如果四肢冰冷情況較為嚴重的人,則建議可以加一些老薑及艾葉。 諮詢專家/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 林巧梅
-
2020-11-20 養生.抗老養生
如此溫暖的冬天還需要補嗎?吳明珠建議先吃這類食物平補
立冬之後居然還這麼溫暖,在這天氣仍不穩定的過渡時期,身體的小毛病也很多,這時該怎麼補,才能為為立冬之後的寒做準備?元氣網粉絲團本月請到開業中醫師、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吳明珠教大家養生,她建議多吃老薑、生薑,及黑豆、黑芝蔴、烏骨雞等黑色食物溫補,可以為身體驅寒。不過可不是什麼人都適合這樣吃,例如痔瘡、溼疹、三高的人,一下子太過急進的進補恐怕造成適應不良。因此,吳明珠建議先從「平補」開始,例如喝點四神湯,裡面加山藥、茯伶、蓮子、薏仁等都不錯,讓腸胃稍微調整適應一下,再進入溫補,是比較適當的。這時再加點冬天根莖類的蔬菜、例如羊肉加菜心、老薑下去煮,都是很好的食補。等到冬至較冷之後,就可以開始吃四君、四物、十全大補湯、麻油雞、薑母鴨等暖身體了。至於有網友問到,如果是有三高或有在服藥的長者,吃這些補品適合嗎?吳明珠解釋,補品裡面特別注意人蔘的食用,平補可以用比較普通的黨蔘就好,比較不那麼強烈。而現在早晚溫差大,有些人鼻子容易過敏,早上起來不妨在床上坐一下,按按在大拇指與食指中間的合谷穴,按壓右邊的合谷可舒緩左邊的鼻子,按左邊舒緩右邊的。也可按鼻翼與法令紋之間的迎香穴,每次按30下,按到有酸酸脹脹的感覺最好。而按壓位於中指與無名指彎下來掌中心位置的勞宮穴,配合呼氣吸氣手掌張握,對手腳冰冷的人有幫助。冬天有腰痠背痛問題的人,則可試著按後背腰間脊椎的腎俞穴,以大拇指或拳頭按壓,配合俯仰彎腰動作,是很好的晨間運動。冬天寒氣容易讓人感冒,吳明珠也推薦補氣養肺茶飲,不但可補肺氣、清肝火,對皮膚毛孔代謝也有幫助。此外,現代女性不婚晚婚的情況多,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卵巢機能漸退化,才40歲出頭就有類似更年期的症狀,加上太操勞導致陰虛火旺,這是一個警訊,吳明珠建議趕快找醫師調理一下應會改善。也有人經期愈來愈短,從28、27、26…愈來愈短,表示內分泌荷爾蒙開始在降低,也要趕快調理,燥熱的食物也不要多吃,生活作息也要調整,好讓更年期不要那麼早來。
-
2020-11-1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秋冬天氣轉涼身體狀況多 食療搭配穴道按摩可改善不適
秋冬之際,不少節氣病症逐漸浮現,由於天氣明顯轉涼,門診增加了許多咳嗽及皮膚症狀的病人。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分享,除了門診的中醫調理,其實在家也可以利用食療、穴道按摩及生活調整,改善入秋轉冬出現的身體不適。乾咳是秋冬常出現的症狀,林巧梅醫師指出,秋令屬燥,秋主肺,所以坊間常說的「蒸梨子」食療,就非常適合治療這類乾咳,但注意如果是痰多的咳嗽就不適合;除了蒸梨子,也可以煮一些白木耳百合南杏湯來潤肺,緩解乾咳症狀。當出現晚上睡覺及睡前容易咳嗽,這類病人主要是身體免疫調節較弱,溫差變化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過敏反應,建議這類人要特別注意脖子的保暖,可以圍著絲巾睡覺,早上如果早起運動,也盡量圍著絲巾或脖圍,而老一輩常說要吃的西洋參川貝粉,可以補肺氣並化痰止咳,十分適合呼吸道容易過敏的病人;但要注意如果是已經感冒、發燒、感染或是懷孕及服用其它西藥的人,食療之前仍需請醫師評估。另外,穴道按摩上我們可以選擇合谷穴、尺澤穴來固肺提升免疫力。針對秋冬乾燥脫皮的現象,林巧梅醫師指出,肺主皮毛,所以秋燥也會影響到皮膚,需注意洗澡溫度不要過熱,並選用較滋潤的沐浴乳,有些肥皂較不適合;另外,飲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作息需要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太晚睡會耗傷我們體內陰分,讓症狀加重;此外也可以煮白木耳百合紅棗湯來養血潤肺,穴道上建議可以按摩曲池穴、三陰交穴來緩解皮膚症狀。林巧梅醫師提醒,因為即將進入冬季,天氣轉涼會讓人的血液循環更差一點,末梢循環較差的民眾,如時常手腳冰冷、小腿容易水腫等,建議可自己在家泡腳,買一些生薑,不削皮切幾片放入水中,水滾後先煮15分鐘,再加入泡腳桶的溫水裡,泡約20至30分鐘,可以有改善循環跟消水腫的功效,另搭配按摩陰陵泉穴效果更佳;如果四肢冰冷情況較為嚴重的人,則建議可以加一些老薑及艾葉。★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1-12 養生.抗老養生
秋冬手腳冰冷、咳不停怎麼辦?醫教做這些事助改善
秋冬手腳冰冷、咳不停?醫教按摩、生薑泡腳助改善! 秋冬之際,不少節氣病症逐漸浮現,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分享,由於天氣明顯轉涼,門診增加了許多咳嗽及皮膚症狀的病人。她指出除了門診的中醫調理,民眾其實在家也可以利用食療、穴道按摩及生活調整,進一步改善入秋轉冬出現的身體不適。 喉嚨乾燥易咳嗽 蒸梨子可緩解 「咳!咳!醫生我最近很容易咳嗽,喉嚨都乾乾的沒有痰。」針對門診病人的訴求,林巧梅醫師指出,秋令屬燥,秋主肺,所以乾咳是秋冬常出現的症狀,坊間常說的「蒸梨子」食療,就非常適合治療這類乾咳,但注意如果是痰多的咳嗽就不適合;除了蒸梨子,林巧梅醫師建議民眾也可以煮一些白木耳百合南杏湯來潤肺,緩解乾咳症狀。 秋冬早晚易咳嗽 穴道按摩來固肺 「醫生,我最近晚上睡覺很容易咳嗽,早上起床也是。」林巧梅醫師表示,這類病人主要是身體免疫調節較弱,溫差變化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過敏反應,建議民眾要特別注意脖子的保暖,可以圍著絲巾睡覺,早上如果早起運動,也盡量圍著絲巾或脖圍,而老一輩常說要吃的「西洋參川貝粉」,可以補肺氣並化痰止咳,十分適合呼吸道容易過敏的病人;但要注意如果是已經感冒、發燒、感染或是懷孕及服用其它西藥的人,食療之前仍需請醫師評估。另外,穴道按摩上我們可以選擇合谷穴、尺澤穴來固肺提升免疫力。 皮膚乾癢脫皮 宜早睡忌口 「醫生我臉上皮膚都脫皮了,而且身體有點乾癢。」針對秋冬乾燥脫皮的現象,林巧梅醫師指出,肺主皮毛,所以秋燥也會影響到皮膚,需注意洗澡溫度不要過熱,並選用較滋潤的沐浴乳,有些肥皂較不適合;另外,飲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作息需要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太晚睡會耗傷我們體內陰分,讓症狀加重;此外也可以煮白木耳百合紅棗湯來養血潤肺,穴道上建議可以按摩曲池穴、三陰交穴來緩解皮膚症狀。 林巧梅醫師提醒,因為即將進入冬季,天冷讓人的血液循環會更差一點,末梢循環較差的民眾,如常手腳冰冷、小腿容易水腫等,推薦可以自己在家泡腳,買一些生薑,不削皮切幾片,放入水中,水滾後先煮15分鐘,再加入泡腳桶的溫水裡,泡約20-30分鐘,可以有改善循環跟消水腫的功效,另搭配按摩陰陵泉穴效果更佳;如果四肢冰冷情況較為嚴重的人,則建議可以加一些老薑及艾葉。 《延伸閱讀》 .天冷、溫差大易中風、心肌梗塞,何松穎醫師教防範及保命 .變天冷熱都會影響血壓,醫:防心腦血管病變注意這6點 .3招防冬天痛風發作!天冷易沉積尿酸,醫:這些食物要避開!
-
2020-10-24 科別.眼部
頭痛欲裂以為長腦瘤 原是視力殺手青光眼作祟
70歲張姓婦人因頭痛、肩胛痛和胸悶就醫,原以為長腦瘤吃止痛藥止痛,卻10分鐘就失效,後來才知是青光眼作祟,醫師提醒,青光眼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更有失明危機。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青光眼科醫師陳賢立今天表示,青光眼位居失明原因的第2名,亞洲人罹患青光眼後有25%失明機率,而臨床上青光眼可以分成2種,一是開放型青光眼,二是閉鎖型青光眼。陳賢立指出,開放型青光眼患者往往沒有症狀,等到視野缺損時,視力已經無法恢復,而閉鎖型青光眼,則是來勢洶洶、較為急性,會突然病發及出現嚴重病徵,包含眼睛劇痛、視力模糊、眼壓會急速升高伴隨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有些人不以為意,以為睡一覺就好,結果睡醒了,視力也沒了。陳賢立說,青光眼是眼壓太高、壓迫視神經造成視力和視野不同程度的傷害,人眼的水晶體前方與角膜中間充滿了房水液,提供眼睛組織營養,正常情況下48%至90%的房水液會從小樑網膜排出,剩下的則由葡萄鞏膜排出,一旦排出管道有問題、房水液排不出去,眼壓就會增高形成青光眼。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也提到,正常眼壓應介於11至20毫米汞柱,眼睛每天大概分泌3.5毫升的房水液,如果排出少於3.5毫升,眼壓就會增高,出現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眼球劇痛等症狀。而目前青光眼的治療,只能延緩視力喪失、無法治癒,降低眼壓是唯一可以改善青光眼視野喪失的有效方法,初期患者要避免惡化,末期患者則要維持視覺功能,而臨床上降眼壓的藥物主要分成2種,一種是減少房水產生、一種是促進房水排出,市面上多數促進房水液排出的藥物都是針對次要排水通道、葡萄鞏膜作用,有些人雖長期使用藥物,降眼壓的效果仍然未達期待,但現在也有研發出促進主要通道、小樑網排水功能的新藥。呂大文建議,青光眼患者要依照醫囑使用藥物,並定期接受眼科醫師檢查,包括眼壓、視神經與視野追蹤,才能確保眼睛健康,而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險群,則應每年定期做眼睛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陳賢立也提醒,眼壓值較高、年齡超過40歲、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或遠視加白內障患者,以及血壓偏低且手腳冰冷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受過外傷、有虹彩炎、眼內腫瘤和眼內出血病史者都是高危險群,要特別小心青光眼。
-
2020-10-20 科別.精神.身心
慢性壓力引發莫名焦慮 生理回饋治療協助找回身心平衡
常有胸悶、心悸、喉嚨梗塞、不定時頭痛、血壓高,容易緊張心臟怦怦跳、上班就拉肚子等症狀?柳營奇美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林紀宇今天表示,都是壓力大的表現。林紀宇表示,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遍布在身體各個器官,調控著心率、呼吸、汗腺和肌肉收縮程度等各種生理反應,影響身心的狀態,有時這些反應很細微,難以當下覺察並立即調整,久而久之就會衍生成長期不舒服的症狀。患者阿明有一些莫名不舒服的症狀很久了,持續有胸悶、心悸、喉嚨梗塞的感覺,擔心自己是得了什麼疾病,跑遍各專科門診檢查,卻發現一切都正常,求助無門;王姓小主管有不定時頭痛困擾,且回到家身體還是很不輕鬆、睡眠品質也不好,覺得怎麼休息也沒什麼用。除了工作效率變差讓他沮喪,也發現血壓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上班族小美本身就是容易緊張的人,很容易感受到自己在流手汗、心臟怦怦跳。近期到任新工作後,上班就頻頻拉肚子,影響她的人際關係與工作,希望可以學習怎麼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林紀宇說,這些症狀屬於慢性壓力引起身心不舒服,可能源自於自律神經系統的不平衡,致使身體無法調整好內在情緒或生理上的緊繃,初期雖然不舒服,但還不到疾病診斷的程度,若長期置之不理,就有發展成身心疾患的可能。因此,除了使用藥物治療之外,還有許多紓解情緒與因情緒衍生而來的身體不適﹙如頭痛、腰酸背痛、心悸、手腳冰冷等﹚的治療方法,其中臨床精神科最常採用的就是生理回饋治療。所謂生理回饋治療,是透過生理回饋儀即時回饋的特性,可以立即看到自己的心率、呼吸頻率、肌肉緊繃度、汗腺分泌等生理狀態。臨床心理師在生理回饋治療中,會協助病人先能夠體會到細微的壓力反應,幫助提升覺察力,接著再依每個人症狀的不同,協助建立肌肉放鬆、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放鬆策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看見」自己生理狀態變化的客觀數據,讓病人不再覺得放鬆是一種模糊難以捉摸的感覺。另外臨床心理師也會探討可能影響症狀的生活模式、思考型態,輔以適當的心理治療策略,幫助病人在生活上有適當的壓力管理能力。近年歐美盛行的心跳變異率生理回饋治療(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其主要依著呼吸頻率可以調控心率的生理現象,透過學習緩慢的腹式呼吸,達到呼吸頻率與心率反應的諧振與同步。持續的練習,可以強化副交感與迷走神經的調節能力,提升心血管調節能力與心跳變異率,並透過傳入神經影響大腦,讓身體調節能力變好,較容易處於身心舒服安適的狀態。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心跳變異率生理回饋治療,除了可以輔助治療改善焦慮症、憂鬱症、腸躁症、前期高血壓、慢性疼痛外,在提升專注力、運動與工作表現上都有不錯的效果。通常生理回饋治療在進行2至3個月後,可學習到適當的自我調節與放鬆策略。療效產生的關鍵,除了在治療室內的學習,還務必要搭配回家持續不間斷的練習,才能夠修正原有身心與大腦的慣性產生「有感」的效果。
-
2020-10-1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手腳冰冷怎麼辦?中醫教你吃對溫補食物
季節離冬天越來越近,氣溫也是逐漸地變冷,有些人已經武裝齊全的準備過冬了,暖暖包 、羽絨外套 、手套等等的禦寒聖物一一祭出,但還是手腳冰冷怎麼辦?何昱樺醫師說過:體質虛寒是造成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是先天體質,有些人則是生活習慣造成的後天體質。體質虛寒遇上季節帶來的氣溫變化,有不少人會遇到皮膚乾燥、手腳冰冷的問題,還有一些女性會遇上月經不順的困擾。來看看你有哪些生活習慣,會造成天氣一冷就手腳冰冷呢?(1)缺乏運動(2)不喜歡喝水(3)睡眠時間不足(4)常吃生冷食物(5)著衣不夠保暖(6)常喝冰涼手搖飲建議多食溫補食物,有助於暖身,促進血液循環。◆溫辛食材:如薑、蔥、蒜,促進血液循環◆根莖類:如芋頭、馬鈴薯等等,膳食纖維多且含維生素C◆鰹魚:含豐富蛋白質、B群、維生素E等等豐富的營養◆紅肉:如牛肉、羊肉等,補脾胃、益氣血◆紅糖:補血、活血化瘀,適用於調理體質虛寒◆烏骨雞:益肝補腎,促進新陳代謝 來源出處:扶原中醫診所 延伸閱讀:葡萄含鐵量其實並不高! 改善臉色蒼白、手腳冰冷,這1類食物也是補鐵好物 長期吃素會導致身體虛寒? 多吃5類隨手可得的食物改善手腳冰冷  
-
2020-10-13 新聞.健康知識+
按壓腋下會痛?恐是自律神經失調、心肌梗塞高風險群!專家教你「10秒這樣按」幫身體排毒
現代人長時間埋首案前,長期姿勢不良讓身體、肩頸都好~緊、好痛,不僅使血液循環惡化,還會影響淋巴循環!淋巴是什麼?淋巴系統是由淋巴、淋巴管與淋巴結所組成的循環系統。淋巴為富含白血球的透明液體,白血球為免疫系統的重要一角,透過淋巴循環可清除體內老廢物質、維持身體免疫力以抵抗病原體。在肌肉的協助之下,淋巴系統可以將液體輸送通過身體。按按腋下,會痛就可能是疾病高風險群因腫瘤、發炎、感染、手術或放射治療後都會導致局部淋巴循環不順、使淋巴液不正常堆積,引起發炎反應。按按腋下,會痛?那可能就表示腋下的淋巴已經阻塞了!而且還有可能引起自律神經失調、肩頸痠痛、頭痛、肌膚狀況變差、以及心肌梗塞(特別是腋下有硬塊)等等狀況。日本經絡整體師朝井麗華在其著作寫道,99%的人都有「腋下淋巴阻塞」的問題,而腋下有著淋巴結,是肩頸淋巴液聚集的地點。若姿勢不良,造成的肩頸僵硬、肌肉緊繃就會使腋下周遭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變差。而「腋下淋巴阻塞」使腋下,及其周邊的肩頸、手臂、背,甚至內臟部位的血液流動不順、進而導致肌肉僵硬;血液不流通,易成手腳冰冷、內臟虛寒的體質;血液循環差,讓氣色變差、皮膚暗沉等等,肌膚也大受影響;而體內多餘的水分、老廢物質無法排出、造成身體浮腫;淋巴液中的白血球阻塞,造成免疫力低下、百病叢生。朝井麗華表示,若「腋下淋巴阻塞」,可以試試以下3招,不僅可以促進排毒,還能豐胸!(1)將右手的拇指放在左邊腋下中間,其他4根手指放在腋下後(2)像是抓住腋下般,輕輕揉捏至少10秒(3)4根手指再慢慢往下移動,並一個位置至少揉捏10秒還可以改善落枕落枕時,想要試著轉轉頭、動動身體來舒緩,但有可能越動越嚴重!朝井麗華認為,落枕並不是睡姿差、或是枕頭不適合,其實可能就是因為腋下、肩頸肌肉過於僵硬,進而拉傷脖子。因此可以試試以下3招,減緩落枕不適的狀況:(1)揉:將拇指以外的4隻手指頭併攏,揉捏落枕那側的腋下(2)順:按壓穴道「手三里」後馬上用手臂畫大圓(3)動:將落枕那邊的手臂打直、拳頭往天空舉起;接著將手肘往後拉伸10秒、且重複3回合延伸閱讀: 存活率不到10%,他卻把癌末當重感冒!43歲猛男CEO:別讓負能量,養大你的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