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慢性病
共找到
2928
筆 文章
-
-
2024-04-19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護心血管、防失智!選淺焙還深焙好?營養師推薦「選這種」減少吃進梅納反應產物
喝咖啡好處多,除了提神效果,攝取咖啡因能夠讓大腦分泌多巴胺,心情感到幸福愉悅。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早上喝一杯咖啡,讓人感覺活力和元氣,有許多研究指出,喝咖啡有助提升精神、降低罹患慢性病。徐佳靖表示,咖啡因可作為中樞神經刺激劑,暫時提高注意力和警覺性。除了生理上的精神提振外,沖煮咖啡的過程中,誘人香氣具有安定情緒的作用。喝咖啡的好處1.保護心臟、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每天喝1-2杯黑咖啡,可以保護心臟、預防高血壓,降低心臟衰竭的風險。不過本身有心悸、心律不整問題的人,應減量飲用減少不適。2.降低失智症風險咖啡含有咖啡因、多酚類化合物,有抗氧化的作用,可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多酚物質可以防止腦內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保護腦細胞。3.減少罹患慢性病咖啡因對於人體有各種好處,可增加胰島素反應,進一步改善血糖代謝,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4.促進腸胃蠕動咖啡因被喻為「胃腸興奮劑」,刺激腸道加速蠕動,讓人產生便意。熱咖啡幫助腸道蠕動的效果比溫開水更好,但勿長期藉由喝咖啡通便,避免不喝咖啡就便秘。每天咖啡因攝取總量別超過300毫克每天咖啡因的攝取總量最好別超過300毫克,徐佳靖以便利超商的咖啡舉例,特大杯美式約660ml,相當於270-280毫克。若攝取過容量易心悸,而且影響晚上睡眠;咖啡因通過消化道吸收發揮效用,需要30-120分鐘不等,留在人體至代謝約4-6小時,所以建議別太晚喝咖啡。咖啡要選淺焙好還是深焙好?咖啡的烘焙影響風味,淺焙好還是深焙好?徐佳靖說,淺焙和深焙的咖啡因含量差不多,差別在於風味,淺焙的烘豆時間短,脫水較少,喝起來味道偏酸,少甜味、無苦味。而深焙有濃郁的焦香味,喝起來帶有油脂感、煙燻香氣,有些人形容以「黑巧克力般的苦甜」來形容。但是,深焙的焦香味是因為經過長時間高溫,徐佳靖提醒,這是「梅納反應」產生褐變,烘焙的時間愈長,咖啡豆外觀顏色愈深,改變甜度和酸質、苦味。食物加溫超過180°C,可能形成更多的丙烯醯胺,要適量食用,避免累積過多有害物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癌症後多訓練代替長照 不運動增死亡機率
癌友治療後的不良反應是首要運動障礙,北醫附醫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政毅表示,缺乏運動易導致慢性病、肌少症、骨鬆,增加失能、死亡機率,因此鼓勵民眾、癌友養成運動習慣,藉此幫助身體恢復,同時也能代替長照。研究已證實,運動有助於舒緩焦慮、憂鬱、疲憊、淋巴水腫,並提升生活品質、維持身體功能,但調查發現,癌友常因治療後的不良反應而不運動,恐會讓肌力掉到低體能表現,甚至是失能臨界線下,屆時不僅無法自行站立、坐下,還需長照介入。謝政毅說,癌友診治後應盡快恢復日常生活,並以抗老化為目標進行肌力訓練,依據壓力恢復適應理論,讓肌肉反覆接受訓練、疲勞恢復來提升整體肌力,最好每周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活動,或75到150分鐘高強度活動,讓身體流汗、感到疲累,呼吸和心跳加快。基金會也與健身房合作,針對生活可自理且病況穩定的癌友,制定訓練不同身體部位的運動處方,後續追蹤也發現癌友體能狀況穩定成長,恢復癌後健康體能,讓常訓代替長照。
-
2024-04-18 醫療.感染科
預防諾羅病毒首重勤洗手 漂白水消毒環境可以這樣做
上周國內近十四萬人次因腹瀉就醫,其中包括多起群聚感染,而病原體檢驗結果顯示,致病原為諾羅病毒,近日爆發藏壽司(雙北、高雄)、王品(嚮辣、初瓦)、北市溪山里等三大腹瀉群聚,均驗出諾羅病毒。到餐廳用餐,若出現上吐下瀉、發燒、頭痛等症狀,小心感染到諾羅病毒!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小兒科醫師羅源彰說,勤洗手是預防諾羅病毒的重要途徑,以壽司店來說,如果師傅在有腸胃炎的情況下做壽司,相當恐怖,容易透過接觸或飛沫傳染諾羅病毒,用餐者如果有像腸胃炎症狀,「水瀉」次數頻繁時,應立即就醫治療。年長者、慢性病患者及小小孩要特別留意,羅源彰表示,有些患者一吃東西就拉肚子、持續進食就持續腹瀉,要當心可能會脫水,還會出現後腰痛合併寡尿的情形;在小小孩身上,如果尿布整天都是乾的,表示脫水狀況變得很嚴重,可能出現心跳變快、喘等情形,嚴重會危及生命。羅源彰指出,如果患者在進食後導致腹瀉的狀況未改善,甚至連喝水都會吐,建議直接到醫療院所,透過施打點滴維持相關營養,也有較完整的醫療照護系統。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感染諾羅病毒,常見症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痠痛。一般而言,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10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在環境清消方面,羅源彰建議,可以使用稀釋漂白水,消毒常觸碰的門把、電燈開關等,如果家中環境許可,可使用獨立的房間及衛浴系統,避免和家人共用。疾管署指出,稀釋漂白水前,應穿戴手套、口罩及防水圍裙,準備物品包括:「含次氯酸鈉濃度約為5%至6%」的市售漂白水、免洗湯匙、容量約為1250cc的大寶特瓶、手套、口罩、防水圍裙及護目鏡。消毒環境建議使用1000ppm漂白水,配製方法:1.大量:20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 (免洗湯匙10瓢、大瓶寶特瓶8瓶)2.少量:2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TIPS:嘔吐物及排泄物建議使用5000ppm漂白水。
-
2024-04-15 焦點.元氣新聞
《瘋神無雙》山豬38歲猝逝!與2難纏疾病奮戰多年,曾「一個晚上斷氣19次」
《瘋神無雙》節目班底「山豬」驚傳猝逝,享年38歲。經紀人已發聲明證實,山豬因為感冒未癒,入院診斷為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最後無力回天。根據聯合報報導,山豬過去就有一些健康問題,包括他2012年就發現罹患紅斑性狼瘡,還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有在服藥。原本他一直覺得打呼很正常,但因為實在太大聲,檢查後才知道自己一個晚上竟會斷氣19次,情況相當嚴重。好友閃亮亮心痛受訪指出,山豬身體一直都不好,他也曾苦口婆心勸山豬要減肥,但他勸不聽,如今傳出憾事。以下為經紀人聲明全文:致親愛的媒體朋友們,山豬陳俊甫已於4/15上午約11點離世。親友表示上週感冒未癒,經入院診斷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不死的癌症」紅斑性狼瘡 僅能控制無法治癒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簡稱SLE)為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自我攻擊,身體健康的組織、器官都會成為目標,屬於全身性疾病。如果沒有妥善控制免疫系統,免疫細胞可能會胡亂攻擊健康的組織。紅斑性狼瘡被外界稱為「不死的癌症」。高醫大附設中和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顧問醫師蔡文展指出,近年醫學進步,紅斑性狼瘡從過去的「發病5年內死亡率9成」演變為「發病10年內存活率9成」的疾病,成為長期的慢性病,只要妥善控制,患者都能正常生活。蔡文展表示,基因雖是罹病關鍵之一,但通常要加上環境因素的誘發,像紫外線及壓力等,而山豬這類男性的個案相對少見,大多數患者發病時都在「生育年齡」20至40歲左右,部分患者幼時就發病。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表示,患者得特別小心細菌感染,疾病加上藥物控制,會讓患者免疫力降低,小感冒都可能演變成敗血性休克。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常見的細菌,一般人輕微感染可能僅是拉肚子,但紅斑性狼瘡患者一旦被細菌感染,容易侵犯到「血液」,導致全身多重器官衰竭,因此,患者一旦發燒送醫,首要施打抗生素治療。蔡文展說,紅斑性狼瘡會導致患者免疫系統無差別攻擊自體器官,8成會攻擊腎臟,必須使用類固醇用來壓制免疫活動,會出現月亮臉、發胖等副作用,而類固醇是第一線用藥,呼籲患者得「按時吃藥」;夏天即將到來,則要注意防曬,不要日夜顛倒,減少生活壓力,避免誘發。蔡文展提醒,紅斑性狼瘡並非帶有基因就會發病,但民眾家中親戚若有自體免疫疾病,自己務必提高警覺,建議到醫院免疫風濕科檢驗,確認是否帶有自體抗體,並且注意日常生活,才能降低疾病對健康造成的威脅。》看詳細疾病百科/紅斑性狼瘡睡眠呼吸中止症 肥胖易讓呼吸道狹窄而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睡眠時上呼吸道塌陷堵住呼吸道,使呼吸變淺且費力,嚴重恐造成患者吸不到空氣或窒息。多數患者因為肥胖引起呼吸道狹窄,其餘因素如下巴後縮、扁桃線缺陷、顱顏缺陷等,導致氣管狹小。根據臨床研究顯示,體重每上升10公斤,約增加2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率,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2到8倍。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造成白天嗜睡,睡覺時缺氧,易導致心血管疾病、記憶力衰退、夜尿、夢遊、性功能障礙、焦慮等。不少患者覺得打呼沒大礙,但若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則應接受治療,若同時也是肥胖患者更應積極減肥。》看詳細疾病百科/睡眠呼吸中止症山豬生死豁達 身後事早交待親友根據聯合報報導,山豬看待生死非常豁達,先前也因病疾發生,身後事也早交待親友,他希望觀眾記得他帶來的歡樂,同時也希望媒體朋友能給家人多一些空間,讓家人能夠平靜圓滿。【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噓新聞
-
2024-04-15 養生.健康瘦身
更年期女性為什麼少吃還是變胖?營養師授減重食譜,3策略減脂不減肌肉
「已經吃很少了,為什麼還瘦不下來?」「更年期一定會發胖嗎?該如何從飲食改善?」營養師指出,女性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歲到55歲之間,由於卵巢功能退化,逐漸減少製造女性荷爾蒙,身體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疾病、肥胖也跟著來。建議飲食應掌握「吃原型食物、均衡攝取六類食物及優質脂肪」3大原則,即可輕鬆減脂健康瘦。2原因讓更年期女性少吃還是胖許多更年期女性很疑惑「為什麼少吃還是變胖?」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說,最主要的因素是荷爾蒙改變,引起胰島素阻抗,不僅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更易造成脂肪囤積。雌激素具有穩定血糖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女性的經期前後,血糖變化特別大;尤其是停經後,對糖的代謝能力大大降低,一不小心就會變胖。更年期女性容易發胖,另一個原因是基礎代謝率下降。過了30歲之後,基礎代謝率每10年會下降2至5%左右,很難減掉多餘的體重。陳姿吟表示,門診病人常抱怨「吃很少卻沒瘦?」其實只要詳細記錄一整天吃下的食物,會發現三餐的量不大,但不自覺吃零食、甜食,尤其是高熱量的手搖飲,攝入的總熱量一定超標。均衡營養才是重點不建議生酮飲食肥胖是多種疾病的根源,也是一種慢性病,陳姿吟指出,更年期女性少吃也不一定變瘦,而且容易缺鈣發生骨質疏鬆、肌力變少。相對的,攝取各種均衡營養素才是飲食重點,尤其是含有優質不飽和脂肪酸的好油,可避免其他不好的熱量來源。建議掌握3大飲食原則,有助更年期減重,遠離三高、代謝症候群等健康威脅。陳姿吟特別提醒,更年期女性想減重,並不適合「生酮飲食」,此飲食法雖然可以讓體重體脂快速下降,但也大幅減少維持身體健康所需的營養素。努力節食不如正確吃,而且要吃得足夠,才能放鬆腎上腺素,使肌肉有力氣,增加消耗卡路里的能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5 醫療.心臟血管
愛爬山、重養生,他卻心臟衰竭,心功能剩一半!醫指出關鍵問題
隨健康意識抬頭,許多民眾注重養生,卻也常讓人在異常症狀出現時,誤以為只是單純的老化。日前就有一名67歲案例平常注重身體保養、平常喜歡到郊區爬爬淺山,但時不時感覺喘、體力大不如前,原以為是年紀大,拖一段時間才檢查。 檢查時發現,他的心功能只剩一半,左心室收縮分率僅剩30%,診斷為心臟衰竭。這讓案例匪夷所思,更進一步檢查下發現膽固醇和血糖都偏高,還有3條冠狀動脈阻塞,另也有缺血性心臟病變,併發心室早發性收縮的心律不整。所幸問題都不大,案例病識感還算高、發現的算早,經治療及控制病情,約半年後恢復健康。 平常有運動、養生卻心衰竭?醫指主要3關鍵,不容忽視。 長者、慢性病好發的「心房顫動」: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一般而言人體靜止未活動的狀態下,心跳頻率約介於每分鐘60-100下,不規律、太快或太慢等不正常的模式稱為心律不整,常見出自於心臟的心房或心室,慢性三高者、年長者最常好發的就是「心房顫動」,死亡率會比同年齡層的正常人高2倍,中風率則高5倍,卻有75%的患者沒什麼嚴重症狀而輕忽。 心房顫動逐漸常見? 陳玠宇醫師指出,據統計,60歲以上的族群約每100人就有4人有心房顫動;80歲以上則約每10位就有一位。台灣逐漸邁向老年化社會,心房顫動也會越來越常見。 心跳快也可能是:另一方面,心跳比平常來得快、甚至容易喘,這除了和交感神經較興奮有關以外,也很可能暗示其他問題,例如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脫水、發炎感染、貧血、甲狀腺亢進等,需近一步檢查釐清原因。而心跳過慢則可能引起頭暈、暈厥、癲癇發作等情形。 心臟疾病族群:若有心臟衰竭等心臟疾病的族群,心跳速率越快對心臟的負荷也就越大,可能加重心臟缺氧。據國外研究,心衰竭的患者若每分鐘心跳超過80下,和平均小於65下相比,會增加將近4成的一年內死亡率。而歐洲心臟衰竭指引,更建議將此警示數據下修到70下。 因此提醒,有慢性疾病、心臟病,或是年長族群,日常都需要注意,像前述提到的案例三種情況都符合,即便日常有在運動、有在養生。 簡單觀察心跳速率是否異常,超過最大值的一半盡早檢查! 220-歲數=100%最大值:為了能在生活中就察覺心臟是否有所異樣,陳玠宇醫師表示可透過觀察心率進行初步了解。方法很簡單,以220減掉年紀約為100%的最大運動心率,例如50歲的最大運動心率就是170,也就是每分鐘會到170下。 再依各狀態百分比觀察:算出最大值後,再依百分比評估其他情境下的心律。最低強度的等級一在50-60%,例如慢走。低強度的等級二在60-70%,例如快走。中等強度的等級三在70-80%,例如慢跑。高強度的等級四在80-90%,例如快跑。最高強度的等級五則在90-100%,例如衝刺。當靜止、放鬆時,心跳速率超過最大心率一半以上,就得懷疑有潛在問題存在。 養成測量血壓、觀察心跳習慣,更有利醫師精確評估和處置! 基於前述,陳玠宇醫師平時門診都會建議心臟不佳的患者,心跳控制在50-70下,並視個人情況予以調整。像是平常有在運動的族群,心臟也會較為有力,尤其是年輕的運動員,有時就會出現心臟較慢,屬正常現象,但對一般人而言就會需要留意是否心臟提早退化。 心跳過快或過慢都可能代表著異常的生理意義,建議平時養成測量血壓、觀察心跳並記錄的習慣,會比端看症狀來得更加保險,尤其是有慢性病、心臟病、年長族群,也更能提供給醫師參考,更有利精確的判讀和處置。 《延伸閱讀》 .護心也能防腦中風!?如何避開心房顫動地雷? .常常胸悶、心悸?留意心房顫動!醫:可控制,盡早檢查慎防腦中風!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4-14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癌症新趨勢:不抽菸肺癌是世界五大癌症死因、50歲以下台灣大腸癌增加幅度亞太第一!聽專家解析原因與如何預防?
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12.1萬人罹癌,5.2萬多人死亡,依110年統計,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國人更是「聞癌色變」。但早期篩檢、診治,癌症0到1期5年存活率為第4期2至7倍,國健署提供五大癌症篩檢,全基因檢測協助個人化健康規畫,中院也正研發癌症疫苗,期盼及早診治癌症,提升癌症存活率。聯合報連續第6年與國衛院攜手舉行癌症論壇活動,今年論壇主題是「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繼昨天之後,今天繼續第二天的議程。連續兩天活動中,超過20名重磅級專家、學者登台分享最新癌症相關政策、治療趨勢等最新資訊,現場300多名民眾也熱情參與。為及早發現癌症,國健署提供五大癌症篩檢並開啟「主動追陽」模式為及早發現癌症,國健署長吳昭軍說,國健署提供五大癌症篩檢,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大腸癌及肺癌,據統計,112年癌症篩檢481萬人次,總共發現癌前病變5萬人、確定罹癌達1.3萬人。為降低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與健保署自2023年6月起推動「全民健保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對癌症篩檢發現疑似異常個案,開啟「主動追陽」模式,協助民眾就醫與治療。肺癌不抽菸的個案多!不抽菸的肺癌已是世界第五大癌症死因,且全球肺癌患者逾3成沒有吸菸史肺癌已躍升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一名,民國111年7月1日起開辦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截至2023年12月,共有7.8萬人接受篩檢,發現956名肺癌個案,其中813人為早期個案,占比為85%。「肺癌在台灣,很特別是,不抽菸的肺癌個案特別多。」中研院士楊泮池表示,這不只在台灣,不抽菸的肺癌已是世界第五大癌症死因,且全球肺癌患者逾3成沒有吸菸史,不抽菸的肺癌在全球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不抽菸為何會罹患肺癌?楊泮池說,多為家族史與環境暴露有關,尤其是家族血親有2名以上肺癌患者,屬於多發情形,經估算10年內,100人中有7、8人會得到肺癌,相對比只有1名親人罹患肺癌者,100人中僅有3人會得到肺癌,比率高出很多。為預防肺癌,楊泮池說,不要等到出現症狀才就醫,早期肺癌沒有症狀,等到症狀出現,「大多數病人都是晚期」。國健署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針對不吸菸肺癌篩檢,以提高第一期肺癌的診斷率及五年存活率,未來精準醫學更可能讓肺癌變成慢性病。5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增加已全球性趨勢,台灣增加幅度已是亞太第一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指出,目前男性發生率已達每10萬人口43人,女性每10萬人口29人,已有多篇研究證典,當大腸癌發生率達到每10萬人口30人時,就應進行大規模篩檢,台灣大腸癌篩檢下修到45歲已是國際趨勢,台灣必須有自己的政策。邱瀚模分析台大健康管理中心17年資料,接受大腸鏡檢查者,40歲到49歲民眾,發現大顆腫瘤的進行性腺瘤正快速增加,發生風險較他們的父母那一代增加1.5倍以上。邱瀚模主持台灣大腸癌篩檢計畫已10年,多來他也觀察,1960出生之後的世代,年輕大腸癌的患者增加迅速,而與國科會研究發現,台灣年輕癌友的基因突變可能不同,未來治療與預防都有不同方向。癌症篩檢能否放寬更多會擴大到無癌症家族史?是否放寬多種癌症篩檢年齡或無癌症家族史民眾,吳昭軍指出,須有科學實證,目前大腸癌篩檢下修至45歲,進行評估中;立委王正旭表示,他今年3月曾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針對癌症篩檢提出修正案,如果民眾配合國家政策進行健康檢查,所需支出能以節稅方式核抵,作為鼓勵民眾接受健檢的誘因。除癌症篩檢外,癌症預防也十分重要吳昭軍說,國健署自107年12月25日起全面提供國中女生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 ,但HPV疫苗對男性頭頸癌、口咽癌等癌症也有預防作用,希望爭取預算,也為國中男生全面施打HPV疫苗,並盼明年上路。研究證實癌症發生與基因突變有關,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現在已有超過700位民眾進行全基因檢測(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以關注健康的正常人和擁有家族癌症史的高風險族群占35%。民眾可以利用全基因檢測來進行精準預防醫學,透過解開人體的基因密碼,辨認出高風險潛在疾病,並量身定製個人化的預防策略。張家銘強調,像喝酒易臉紅,即是ALDH2基因遺傳變異,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風險就會提高;而年輕時膽固醇偏高,即可能有APOE基因,要小心失智風險。如能提早了解先天的基因風險,就能找出可能面臨健康風險的因子進行預防。民眾可望透過全基因檢測來進行精準預防醫學,利用mRNA科技來製造個人化癌症疫苗此外,檢測、分析癌細胞突變點,搭配運用mRNA科技,便可用於製造個人化癌症疫苗,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執行長陶秘華指出,癌症疫苗的作用原理在於運用原發癌癌細胞中的「基因突變位點」,設計多價mRNA個人化癌症疫苗,而疫苗可引發免疫細胞「殺手型T細胞」辨識微小癌細胞,並予以殲滅。陶秘華指出,這樣的作用機制可同時對付原發癌、轉移癌,即使癌細胞在微轉移階段,或跑到某器官冬眠,免疫細胞T細胞還是可以把這些潛藏的癌細胞揪出來,癌細胞就沒有機會壯大、作亂,若未來癌友注射這樣的疫苗,或可幫助預防癌症復發。目前相關技術還在研究階段,期待往後透過mRNA個人化癌症疫苗研發、運用,可讓癌轉移、復發風險大幅降低,並節省更多醫療花費。「友善抗癌」議題詢問AI軟體,重點在於態度、陪伴和正確抗癌知識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表示,今年的癌症論壇的報名名單中,有位林先生留言,去年參加聯合報舉辦的全民男性健康日講座,意外發現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數值偏高,進一步檢查確診攝護腺癌第二期,目前正接受治療中,十分鼓舞人心。吳貞瑩說,若以「友善抗癌」議題詢問AI軟體,其答覆認為,最重要的是「態度」,社會大眾應以尊重、公平的態度對待每一位癌友、癌友家人;再來就是陪伴、協助家務、心理諮商;最後需多宣傳正確抗癌知識,提高人們對癌症的認識,而聯合報正實踐這樣的行動、理念,期待可以傳遞更多抗癌的友善力量,讓更多癌友、癌友家人得到支持、援助。責任編輯:辜子桓、吳依凡
-
2024-04-13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治療權、工作權、心靈支持 癌後三支好箭
隨著精準醫療的治療趨勢,癌症已成為慢病化,但新藥、新科技費用昂貴,健保財源有限情形,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彭金隆提出第二層健保的可能性,期待公私保共營解決醫療負擔;另外,針對困難癌症治療,國衛院癌研所帶來「癌王」胰臟癌最新治療方式;癌友如何保留工作權、運動防癌及社區癌友關懷啟動,都希望讓癌友的第二人生可以活好活久。聯合連續六年與國衛院攜手舉行癌症論壇活動,今年論壇主題是「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於4月13、14日於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隆重登場,兩天活動中,超過20位重磅級專家、學者登台分享最新癌症相關政策、治療趨勢等最新資訊,現場三百多位民眾也熱情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蔡慧珍以「國衛院推動癌症治療的核心-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為題進行演講,她指出,TCOG推動跨院際癌症治療方法的臨床試驗、開發新抗癌藥物、合併藥物新組合及免疫療法等新療法,目前持續進行多種癌別的精準醫療計畫。蔡慧珍帶來最新晚期胰臟癌與膽道癌治療計畫,以膽道癌為例,以免疫藥物nivolumab加 gemcitabine、口服S-1的藥物組合,總體反應率可達45.9%,整體療效明顯提升,副作用降低、也不需住院治療,可以讓癌症病患治療品質提升。癌症新藥愈來愈貴,健保總額年成長率年跟不上藥費成長,商業保險成為癌症治療重要資源。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彭金隆勾勒出「第二層健保」想像,未來民眾在繳交健保費時,可能同時收到衛福部通知,可選擇第二層健康保險,並有不同計畫,行政程序由健保署來負責,但由商業保險協助民眾支付健保無法納入的醫療項目。彭金隆說,第二層健保必須「公私協力」,目前商業保險36%的費用花在核保、行政及管理,實際用於理賠比率僅五成,若能讓使行政機關負責醫療保險行政成本,以公辦民營方式邀集保險公司成立共保組織,提供民眾加保選項,加上健保署管控醫療費用與藥價議價能力等,能讓民眾保費費率下降,在不排除病弱體的情況下,形成大數法則,讓商保普及成第二層健保。第二層健保未來或許可解決政府財務難題,但癌友更擔心工作權受影響,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服務組主任游懿群表示,隨著癌症醫療科技進步,罹癌後存活率逐年上升,青壯年癌友與癌症共存也成為趨勢,但對比身心障礙勞工,癌友在職場上受到的保障相對薄弱。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癌症病友職能評估」、「第二職業技能培力訓練」與「癌家職力學堂」服務,希望進一步提升癌友就業機會,創造癌友就業友善環境。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指出,近年癌症病人自殺率並沒未隨著癌症治療進步減緩,每十萬人仍有一百一十人,分析院內資料發現,一年內有六名患者輕生,其中只有一人看過身心科,半數是早期患者,多數輕生時間是離開醫院,回歸社區或家庭之後,如何在社區進行關懷,至關重要。衛福部國健署今年四月推動「發展慈悲關懷社區暨以癌友家庭為中心之照護模式」試辦計畫,主動找尋癌友的蹤跡,目前全台有6家醫院參與,希望主動解決癌友心理層面的問題。運動更是在國家癌症防治政策健康促進的一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癌症希望基金會運動處方計畫負責人謝政毅表示,缺乏運動易導致慢性病、肌少症、骨鬆,增加失能、死亡機率,因此鼓勵民眾、尤其癌友,應盡早養成運動習慣。謝政毅表示,癌友仍應以抗老化為目標進行肌力訓練,定期並逐漸增加活動量,每次10分鐘從事中度以上會喘的運動,每周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活動,或75到150分鐘高強度活動;基金會也與健身房合作,制定訓練不同身體部位的運動處方,協助癌友遠離靜態生活,讓常訓代替長照,恢復癌後健康體能。作家H分享罹癌經驗,他不改幽默大砲風格,被診斷為攝護腺癌的他,提到罹癌前進行性行為已有「遲射」狀態,當時不以為意,甚至認為「持久」是幸福象徵,回想才發現早有徵兆。談到論壇前幾日才回診,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又從0ng/mL升回0.07ng/mL,犀利的他自己沒在怕,還說「醫師說我很厲害,不服藥也可以撐到0.07,看來我要繼續吃藥了!」但也因藥物副用導致男性女乳症,作家H特地以一襲俐落西裝,內搭女性束胸衣,開胸坦乳明示自己的副作用,他鼓勵癌症病患,「我們無法控制疾病的到來,也無法改變治療副作用;卻可以改變自己心態與生活作息。」
-
2024-04-12 癌症.飲食與癌症
「泡芙人」竟也是癌王胰臟癌的好發族群之一!5大胰臟癌好發族群報你知!
嗜吃甜食、油炸等食物的人,除了可能會發胖外,更要小心胰臟癌上身!一名有抽菸習慣的55歲楊姓婦人,愛吃精緻甜點及高油脂、油炸食物,健檢發現她是體脂肪過多的「泡芙人」,進一步檢查竟被檢出罹患了「癌王」胰臟癌。什麼是泡芙人?胰臟癌大多如何發現?早期有那些症狀?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楊姓婦人體態看起來不胖,但檢查卻發現她的肌肉量偏低、體脂肪35%,也就是所謂的泡芙人;再從腹部磁振造影(MRI)檢查發現,胰臟有一處明顯異常訊號的腫塊表現,高度懷疑是胰臟惡性腫瘤,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第2期胰臟癌,腫瘤約4公分大。事實上,楊姓婦人的身體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僅偶爾會感覺腹部有些微悶脹感,覺得那只是飯吃多了,才會使肚子脹脹的。由於她已多年沒有接受健檢,於是近期安排較全面的高階影像健康檢查,才意外發現胰臟有異常,隨即安排她至其他醫院接受治療。錢政平指出,初期胰臟癌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即便有症狀又會因胰臟身處位置在胃部後方,當發生像是上腹悶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非特異性症狀,很容易被當作只是一般腸胃消化不良問題,因此很難早期發現,大多都是健檢意外發現。肥胖也有隱形肥胖嗎?如何預防胰臟癌?「肥胖」是健康的慢性殺手,錢政平說,肥胖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尤其應留意體脂是否過高,也就是男性體脂肪率超過25%、女性超過30%就會形成「隱性肥胖」,過高的體脂容易造成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問題,也會提升其他慢性病風險。胰臟癌的致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確,該如何預防胰臟癌?錢政平建議,民眾日常應維持飲食均衡、戒菸戒酒,作息正常,以降低發生機率。此外,如果是胰臟癌的高危險群,務必提高警覺,應主動安排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有那些?●肥胖●吸菸●遺傳慢性胰臟炎●糖尿病●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和黑色素瘤家族史者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12 性愛.性福教戰
早上沒有升旗要當心!從「晨勃」看健康,泌尿醫曝關鍵6原因
大部分男性在睡眠中或早晨剛睡醒時,陰莖會有自發性的勃起反應,是夜間陰莖勃起(Nocturnal penile tumescence, NPT),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晨勃、晨間勃起。一般來說晨勃一晚約會有三到五次,尤其在快速眼動期,至今原因尚未有定論。泌尿科醫師高銘鴻表示晨勃是性健康的指標之一,若你持續沒有晨勃,也許該注意一下你的身體健康和勃起情況。造成早上沒有晨勃的6大原因晨勃是性健康的指標之一,高銘鴻整理幾個可能造成你早上沒有升旗6大原因:原因1:三高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糖尿病、心血管功能異常,等都可能影響勃起功能。原因2:睡不好睡眠中斷的話,夜間勃起頻率當然會受到影響。原因3:藥物副作用服用某些安眠藥、利尿劑、胃藥、抗憂鬱藥物等,也有可能會影響勃起功能。原因4:抽菸、酗酒抽菸有可能會助長動脈硬化的不良影響,使得血管擴張擴張困難,造成不舉 的情況,抽菸者罹患勃起功能障礙的機率比不抽菸者還高上很多。而長期酗酒者經研究發現會有勃起能力下降、精液產量降低和精子數量減少的情形。原因5:老化男人隨著年紀增長,導致睪固酮等男性荷爾蒙減少,使夜間勃起次數減少。原因6:白天已經有充足勃起若你白天已經有充足的「自我訓練」,身體會需要休息,因此夜間勃起次數自然就會減少了。高銘鴻提醒,上述6大可能造成你早上沒有升旗的原因,平時要留意。雖然晨勃和雄風不振沒有必然關係,但如果持續沒有晨勃,也許該注意一下你的身體健康和勃起情況。如果真的覺得狀況很不好或很擔心的話,建議去醫院找泌尿科醫師檢查一下,找出問題原因,並對症下藥。延伸閱讀:.晨勃又想尿尿該怎麼辦?醫教4招化解:這是一個幸福的困擾.不升旗藏警訊/「晨勃」不再問候 慢性病恐已上身.外國研究:勃起功能障礙藥物,有機會減少阿茲海默症風險
-
2024-04-11 醫療.巴金森病
每3.6分鐘就有1人下載 《巴金森病88問》下載破3萬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去年底出版《巴金森病88問》電子書,不到10天下載破萬,而後熱度不減,至今累積3萬人閱書。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疾病,據健保署近5年統計,全台確診人數每年成長2千多人,除了已確診的巴友,路上看到走路小碎步、手抖的長者,很可能就是被輕忽未診斷的黑數。據博客來銷售統計,年度暢銷榜冠軍《原子習慣》每7分鐘即銷售1本,而《巴金森病88問》平均每3.6分鐘即下載1本,此番熱度除了顯示88問一書實用價值,背後更反映全台8萬巴友家庭的迫切需求與衛教缺口。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經營的「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專頁,近年透過「慢病最愛問」專欄、影音、講座等形式,提供實用慢性病衛教資訊,粉團也於今天世界巴金森日與「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締結姊妹社群,盼能與版主共同支持7000位巴友及家屬。《巴金森病88問》一書集結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等8大主題,募集88題來自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由逾20位巴金森病權威專家受訪、多次審訂後,推出的巴金森病問答集,期盼能成為全台約8萬個受巴金森病所苦的家庭實用、易讀的支持資源。這是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百靈佳殷格翰藥廠於去年5月4日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後,啟動的第一個合作,希望以巴金森病衛教識能教育,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對巴金森病治療與照護帶來更好的環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
-
2024-04-11 養生.營養食譜
綠色香蕉能吃嗎?一圖看香蕉由綠到黃食用建議!天氣冷熱保存方式略有不同
香蕉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吃的到,香蕉物美價廉,營養又豐富,是許多運動族群補充能量最方便的選擇。不過香蕉有不同顏色的品種,你以為綠色香蕉還沒成熟不能吃嗎?《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教你認識各種顏色香蕉的適合吃法。黃色、綠色香蕉都能吃嗎?香蕉富含醣份、蛋白質、膳食纖維、鉀、鈣、及維他命C、B3、B6等多種維生素,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有便秘問題的人,多吃香蕉準沒錯。《鮮享農YA - 農糧署》指出,台灣一年四季都有產出香蕉,但以2-6月間之果品口感較佳。並且因依季節的不同,在不同時節吃到的香蕉口感也會有些微差異。不同成熟度的香蕉,不僅口感風味不同,營養成分也不一樣,適合的運用也不同。尚未成熟的「綠色香蕉」特色:熱量、纖維、維生素C及抗性澱粉含量較高。適合:不建議生食,但適合用於烹飪,可水煮後沾醬食用,或製作成粿類、湯品等,食用後較具飽足感。轉為成熟的「黃色香蕉」特色:抗氧化多酚、維生素A含量較高,口感更好。適合:直接新鮮吃,長出褐斑後,肉質軟且香氣濃郁,更適合製作成甜點,或搭配牛奶、豆漿打製成飲品。如果是「兩頭綠」的香蕉可以吃嗎?農糧署說明,市售香蕉都是在青香蕉採收後,以低溫催熟的方式使果實後熟轉色,兩頭綠的香蕉其實是果皮轉色級數達第5級的黃香蕉,可以放心吃。香蕉如何保存?而每次香蕉買回來,都急著要趕快吃完,就怕它一下子就過熟要爛掉了。該如何保存香蕉呢?農糧署建議,天氣冷熱也影響香蕉的熟成的速度,保存的方式也要做些改變。●天氣熱時:懸空掛或拱面朝上擺放,減少外力擠壓,置陰涼、乾燥、通風處。●天氣冷時:以紙巾或報紙包覆,乾燥通風處保存。●香蕉熟時:以保鮮膜整果包覆存放於冰箱蔬果層,約可保持1週果皮顏色不變黑,風味不變。但要避免跟蘋果放在一起,以免加速香蕉成熟的速度。●香蕉過熟時:剝掉外皮,把果肉用保鮮膜包覆或放進保鮮盒,冷凍保存。2種慢性病患慎食香蕉香蕉高鉀、低鈉,有益心血管健康。而且食用方便,能快速補充熱量,因此也是減重及運動群族的「好物」。但營養師提醒,高血壓患者吃高鉀食物,有助排除體內過多的鈉離子,幫助血壓調控,但糖尿病患及血鉀濃度高的腎臟病患,則要節制食用。此外,曾有網路謠言指出,「每吃一根香蕉,就受到約0.1微西弗的輻射」。事實上,香蕉含有的鉀-40,是天然存在的同位素,和人造放射物不同,正常攝取對人體無影響,實在不用過度擔心。【資料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10 癌症.肺癌
【初確診晚期肺癌手冊免費索取】肺癌學姐長12封信:心理腫瘤不可忽視 爭取最長存活期
許多患者罹癌不只身體受苦,與心理層面的交錯影響,更是大大影響了生活,近30年來,心理腫瘤學受到世界各國臨床醫療及研究人員重視,迅速發展成為癌症學中的次專科。根據研究指出,肺癌病友的憂鬱情緒在所有癌別中比例最高,若屬於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的肺癌病友,出現預後不良的可能性高出2至3倍。為鼓舞初確診肺癌的病友及家屬,能更妥善調適心態,「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邀請12位抗癌成功學長姐,一同寫下《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衛教手冊,將印製1萬本,發送至全台癌症資源中心,提供民眾免費索取。其中不乏有超過5年甚至10年的故事,希望病友及家屬能夠盡快走出初確診的低潮,建立治療信心,與醫護人員討論治療策略,朝最長存活期目標邁進。肺癌逐漸邁向慢性病化管理 重視病友心理照護才能兼具治療效果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除了需要完整的治療策略,爭取超越五年的存活期目標,在展開治療前,也應調適罹癌所帶來的焦慮與沮喪的情緒,才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治療效益。陳育民說,晚期肺癌治療相較於過去,已有相當大的進展,過去晚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只有10-15%,所幸隨著醫療進步,現已可利用基因檢測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也能維持較佳的生活品質。不過,對於初確診時帶給病友巨大的衝擊與生命威脅,往往讓病友及家屬感到震驚、懼怕、甚至無法置信而想逃避現實,若是演變成憂鬱情緒,更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失眠等生理症狀,反而影響病友後續治療成效。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也提到,為提供晚期肺癌病友更完善的治療與照護,肺癌團隊已從原有的核心科別,胸腔內科、胸腔外科、腫瘤內科,逐漸延伸到診斷相關的科別,治療過程也會依據病友的需求,適時加入輔助的專科醫師,如中醫科的調理、皮膚科的副作用管理等;而在心理層面方面,就會有諮商心理師加入,以降低病友負向情緒,協助情緒宣洩與支持。若是可以在治療前期就有病情穩定控制的成功學長姐分享其抗癌歷程,提供給初確診的病友抗癌參考指標並建立治療信心,相信可以為病友帶來更大的抗癌動力。晚期肺癌爭取最長存活期 學長姊抗癌經驗建立出確診病友信心「恐懼會傳染,希望也是」,這是來自《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裡面的1句話。抗癌學姐夏女士退休後,準備開始規畫第二人生,對於長期的肋骨疼痛,原以為是更年期所致,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確診四期肺癌轉移肋骨,當下內心驚慌,悲傷到整日躺在床上,自我價值感低落,一直感到非常焦慮,不僅執迷於非正統療法,甚至嘗試各種偏方,事後發現只是在轉移內心焦慮與悲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夏德椿提醒,臨床上初確診晚期肺癌病友對罹癌的恐慌與焦慮,多半來自於網路鋪天蓋地的資訊及未知的存活期,近年來肺癌藥物持續進展,病友的治療選擇越趨多元,初確診的病友建議與醫師討論未來五年完整的治療計畫,有策略的安排用藥的順序,拉長每一種藥物的使用時間,爭取最長存活期。夏德椿提到,上述的夏女士雖然一開始誤信偏方,所幸在病友團體學長姐的支持之下,開始穩定腳步應對罹癌挑戰,而後進行基因檢測,屬於EGFR基因突變,因此經醫師評估從第二代標靶藥物開始治療,三年後出現抗藥性,再接續服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目前抗癌已超過五年,副作用也控制相當穩定。《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從心出發 打造肺癌慢活計畫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表示,「生病是一場意外,而不是被處罰」,我們都不應該讓自己或家人陷入憂傷的情緒中而不可自拔,無論病友或是照護者,都會有焦慮情緒的問題,也有研究指出,癌症病友的照護者近5成出現憂鬱及焦慮傾向。吳卉汝呼籲,病友及照護者的內心照護都相當重要,專科醫師的任務是為我們爭取超越五年的存活期,而成功學長姊的經驗分享與鼓勵,則是帶領病友及家屬在抗癌路上,從心出發,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能知所因應,從容不迫地打造肺癌慢活計畫。《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衛教手冊印製10,000本,後續會發送至全台癌症資源中心,歡迎免費索取,如果需要更多的協助,請洽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臉書專頁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官網
-
2024-04-08 活動.活動
【即刻報名】2024永續健康未來醫療趨勢論壇 邀請近20位權威講者!
【論壇資訊】📌時間:2024/05/11(六)10:00-16:30(9:30開放入場)📌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101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1樓)👉報名:限額300名,先報先贏!(依網路報名優先順序決定錄取及備取順位,需待主辦單位確認順序後,以簡訊發送報名成功通知為主。)《活動前言》2024年是台灣邁入新時代的關鍵時刻,疫後醫療新型態漸漸成型,衛福部日前通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草案,今年4月正式上路,將進一步落實遠距醫療的方便性與普及性。 數位醫療發展更是促進醫療平權,加速醫療科技整合 AI智慧與資訊流成重要趨勢,台灣2025年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以人為本的照護計畫全面啟動,大病人小醫院改變了未來就醫的環境。為了凝聚高雄醫學大學傑出校友的影響力,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高雄醫學大學、傑出校友前立法委員張育美及高雄醫學大學眾多的優秀校友們共同舉辦《2024永續健康未來醫療趨勢論壇》,旨在為未來醫療發展提供一個交流與倡議的平台。期盼透過本次論壇,能夠集思廣益,為促進台灣醫療發展做出貢獻。《五大趨勢》本次論壇將聚焦於未來醫療發展的五大趨勢,包括:數位轉型:隨著科技的進步,數位技術已逐漸融入醫療領域。未來,數位醫療將會更加普及,為醫療照護帶來質變。虛擬醫療照護:虛擬醫療照護可以打破時空限制,讓民眾更容易獲得醫療服務。未來,虛擬醫療照護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醫護勞動力:隨著人口老化與慢性病盛行,全球面臨醫護人力短缺的挑戰。如何提升醫護人力資源的效率與品質,是未來醫療發展的重要課題。健康平權:健康平權是指所有人都有獲得優質醫療服務的權利。如何縮小健康差距,是未來醫療發展的重要目標。永續發展:醫療資源的永續發展,是確保民眾健康福祉的重要保障。如何提升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是未來醫療發展的重要課題。《精彩議程》
-
2024-04-08 焦點.元氣新聞
阿伯你一夜幾次?街訪民眾半夜尿尿經驗笑翻網友 醫曝夜尿與夜間多尿真正原因 差別竟在「這裡」
網路上近期瘋傳一部街訪影片,片中知名主持人「車界女神」廖盈婷到萬華詢問路上民眾「半夜起床尿尿的經驗」,想不到竟有不少中年民眾都曾有頻繁起床上廁所的痛苦經驗!有人表示「每天晚上都會起來好幾次」;也有人提到自己因太常起床尿尿吵到枕邊人,太太一怒之下「把我趕去跟狗睡!」,意料之外的發展笑翻網友。訪問中年阿伯「半夜尿尿經驗」 竟有人一晚起來5次?夜尿錯誤迷思多 網友:以為都是下面的問題有鑑於民眾針對「夜尿症」有諸多錯誤迷思,主持人廖盈婷化身衛教小天使,實際到路上蒐集民眾常見的3大NG迷思,並邀請臺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洪健華親自登場解析,提供正確觀念。迷思1:半夜起床尿尿幾次才有問題?2次算多嗎?主持人廖盈婷實際到萬華區街上訪問路人是否有半夜尿尿的困擾,竟然發現大多數阿伯都中標!不只有民眾分享「很正常啦,這裡的朋友都有這個問題!」,談到半夜起床尿尿對生活造成的困擾時,也有人無奈表示自己也有相關問題,「人家睡覺是補充體力,我這個是越睡越累!」進一步詢問民眾覺得「半夜起床幾次才算夜尿症」時,許多人則認為「至少3次才算多」、「5次才有比較嚴重的感覺」。事實上,洪健華醫師說明,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定義,半夜起床如廁一次就算是「夜尿症」,不過臨床上若尿2次(含)以上,較可能對患者造成困擾,這時就建議要看泌尿專科醫師。而若夜間尿量大於整天尿量的1/3,即屬於「夜間多尿」。臨床中觀察,近9[1]成的夜尿症患者都是晚上尿量很多的夜間多尿。迷思2:夜間多尿一定是下面的問題?人體下面退化很正常?此外,主持人也請民眾猜猜半夜常起床如廁最可能是身體哪裡出現問題?絕大多數民眾都聯想到與下半身有關的「攝護腺」及「膀胱」。對此,洪健華醫師則解釋,如果是以夜間多尿來看,其成因相當多元,與膀胱、攝護腺、慢性病等都可能有關,但最大宗的狀況其實是熟睡的時候腦下垂體的賀爾蒙「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所造成,因此提醒民眾「別再只以為是下面出問題了」。這也讓不少網友驚訝表示:「原來我一直錯怪下半身!」迷思3:夜間多尿是正常老化現象?睡前少喝水就好了,不需要看醫生?當問及民眾有夜間多尿的問題是否會去就診時,更有超過半數的民眾表示不會特別去看醫生。不少人表示「老了都會這樣,正常啦!」,也有民眾認為睡前盡量少喝水、少吃利尿食物就可以緩解。然而洪健華醫師提醒民眾一定要意識到「夜間多尿症是疾病」,勿以為只是正常老化現象便忽視問題,且夜間多尿目前臨床已有口服賀爾蒙藥物可改善。如果發現自己有症狀且對生活造成困擾,務必及早至泌尿科就診,才能避免長期睡眠品質不佳而影響日常,或是淪落到「被趕去跟狗睡」的窘境!夜間多尿睡不好恐增死亡風險醫師呼籲切勿隱忍 務必盡快到泌尿科就診根據統計,台灣夜尿症的盛行率40歲以上將近四成[2],而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夜間經常起床如廁不僅可能造成跌倒、骨折的發生,也有國外研究指出恐提升死亡風險[3]。因此醫師呼籲有夜尿問題切勿隱忍,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避免各種健康危機找上身。民眾在家也可透過LINE「夜問AI智能聊天室」,初步評估自我排尿狀況,並透過智能聊天室彙整的全台超過300家泌尿專科醫療院所資訊,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就醫管道,盡快還自己一夜好眠與健康的後半生!※參考資料[1] Friedman, F. M., & Weiss, J. P. (2013). Desmopressin in the treatment of nocturia: clinical evidence and experience.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urology, 5(6), 310-317.[2] Huang, Mei-Huang,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nocturia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from public health center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braz jurol 38 (2012) , pp.818-824.[3] Yohannes W.Endeshaw, MD, MPH,1 Ann V. Schwartz, PhD, MPH,2 Katie Stone, PhD,3 Paolo Caserotti, PhD,4 Tamara Harris, MD, MS,5 Stephen Smagula, PhD,6 Suzanne Satterfield, MD, DrPH,7 and for the Health ABC Study.(2016)
-
2024-04-07 養生.保健食品瘋
睡眠讓粒線體休息?抗氧化劑有補眠效果?教授這麼說
我在本週二、四分別發表強化粒線體運動(zone 2)?吹牛不打草稿、自然醫學博士的潛在價值。有位讀者(我太太的大學同學)就在週四晚用LINE傳來簡訊:「偽醫學真的無所不在,連如此知名正派網站也踩雷⋯⋯」他附上的一篇文章是2024-3-28發表在《大人社團》的睡眠時新陳代謝較低,可以讓粒線體休息。作者是陳俊旭。點擊打開這篇文章時會跳出一個廣告《線上直播課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早鳥優惠 限時一堂600元 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事實上,在《大人社團》的臉書可以看到同一廣告,而且可以就在那裡直接報名。所以,讀者所說的「連如此知名正派網站也踩雷」顯然是因為過於天真善良而被騙了。殘酷的真相是「如此看似知名正派網站也需要養家活口」。(註:我這篇文章發表後不久,讀者林祐子在臉書留言。他附上的圖片是發布在《康健雜誌》的同一廣告,只不過多加了「跟著陳俊旭博士重拾健康人生」)我現在把這篇文章裡的兩段拷貝如下(紅色字),然後一一討論: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了,睡覺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降低新陳代謝,讓粒線體休息,就好像讓鍋爐可以歇會兒,不要一直工作。晚上睡覺時,粒線體不用忙於產生能量,同時還可透過褪黑激素和谷胱乾肽來中和白天所產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等到早上醒來,把自由基清理乾淨了,也就精神百倍了。(註:谷胱乾肽?)我自己從青春期開始,就常常覺得睡眠不足,一天要9個小時才夠,但從40歲左右開始,我發現睡前補充2 ∼ 3克維生素C粉, 就不需要那麼多睡眠。我的感覺是,維生素C會提高我睡覺時的修復效率,事實證明也是如此。最近我更進一步發現,使用褪黑激素和谷胱甘肽前驅物,讓粒線體的自由基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早上醒來可以馬上起床,完全不會想賴床,感覺身體的氧化壓力已經下降。所以,從粒線體的角度來看,抗氧化劑有補眠的效果,簡單來說,對睡眠時間需求越多的人,越需要補充抗氧化劑。有關「維生素C會提高我睡覺時的修復效率,事實證明也是如此」,請問,是什麼事實證明?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知道「維他命C萬靈丹」是Linus Pauling博士創造出來的。他更是在1973年創立了Linus Pauling Institute(萊納斯坡林研究所),而目的就是要證明維他命C可以治百病。這個研究所的網站有一個專講維他命C的網頁,而裡面列舉了所有有關維他命C的功效,可是,它卻沒有提起sleep(睡眠)這個字。我用vitamin c和sleep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也搜不到任何臨床研究。所以,請問,事實證明在哪裡?有關「最近我更進一步發現,使用褪黑激素和谷胱甘肽前驅物,讓粒線體的自由基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請問,是怎麼發現的?有做實驗嗎?有測量粒線體的自由基水平嗎?有關褪黑激素,請看我在2018年發表的褪黑激素奇蹟療法:「也就是說,褪黑激素似乎是什麼病都能治,但似乎又是什麼病都不能治。一切都是似有若無,捉摸不定。」美國的國家補充和綜合健康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Integrative Health)有發表Melatonin: What You Need To Know(褪黑激素:你需要知道的):「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 (2017) 和美國醫師學會 (2016) 的實踐指南,沒有足夠有力的證據證明褪黑激素補充劑治療慢性失眠的有效性或安全性來推薦其使用。美國醫師學會指引強烈建議使用失眠認知行為療法(CBT-I)作為失眠的初始治療方法。」有關谷胱甘肽,請看我在2020年發表的穀胱甘胺酸、乙醯半胱胺酸,瑕疵資訊:「至於讀者William Chen所問的《我們真的需要「補充」GSH嗎?》,答案是不需要,因為GSH本來就是我們身體自己會合成的。如果真的有所謂的《GSH缺乏症》,那也就需要注射GSH,而不是口服。」【註:GSH是Glutathione(穀胱甘胺酸,穀胱甘肽)】我用Glutathione和sleep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也搜不到任何臨床研究。所以,請問,事實證明在哪裡?有關這篇文章的作者,我曾多次指出他的言論往往是與科學證據不符,請看:武靴葉能重建胰臟機能?納豆防心臟病/中風?花旗參治糖尿病的真相膽固醇迷思與反迷思酸鹼騙局被戳破,但又進階了維他命C預防主動脈剝離的胡扯我在週四發表的自然醫學博士的潛在價值有這麼說:「套句Quackwatch 版主Stephen Barrett醫生的話:『自然醫學博士這個文憑有個潛在的價值- 它是一個可靠的信號,表明不應向該人士諮詢建議。』」註:我發表過幾十篇關於睡眠問題的文章,例如:GABA補充劑能助眠嗎,有副作用嗎。我也發表過幾十篇關於自由基和抗氧化劑的文章,例如:自由基有害?運動有害?下集,完全免費諮詢。原文:睡眠讓粒線體休息?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05 醫聲.健保改革
4月1日健保調整藥價後,對民眾的衝擊有哪些?如何因應這波換藥潮?
健保署2024年最新藥價已於4月1日實施,主要衝擊慢性病族群,集中在這3類患者衛福部健保署公告2024年最新藥價於4日1日實施,藥價調整後,民眾憂心醫療院所出現換藥潮。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健保調整藥價後,醫療院所會與藥廠重新議價,藥廠不願意降價,醫院考量營運成本,確實可能出現一波換藥潮。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也說,此波藥價調整多屬慢性病用藥,如心臟血管、神經系統、抗感染等用藥,影響患者將達600萬人。朱益宏說,醫療院所面對健保藥價調整,考量營運成本需與藥廠重新議價,但醫院層級不同,作法也不同,醫學中心藥品用量大,藥價議價能力強,同一藥廠可以針對不同藥品價格互相搭配,如降某藥品的價格,卻提高另一藥品價格。反觀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在藥品採購受限用量少、必須向藥廠採購達一定數量的藥品,才有議價機會。如果採購量不夠,藥廠不出貨將形同斷貨,形成另類被迫換藥潮,但地區醫院、基層診所被迫換藥,能不能真的換到又是問題,像偏遠地區醫療院所,藥廠送藥成本高,藥價不降反升,呼籲健保署多協助偏遠地區醫院順利取得應有的藥物。健保署每年調整藥價,確實造成部分藥廠不符生產成本,選擇少量生產,或離開台灣市場。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基層診所有時換藥考量並非藥價,而是缺藥不得不更換其他更充足又不影響治療效果的藥品,如果再持續砍藥價,缺藥潮不解決,恐影響民眾的一般用藥。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藥師王明媛說,新藥價上路半年至一年後,醫療院所、藥局會與藥廠重新議價藥品,當藥價太高,為降低經營成本,轉為採購藥價低的藥品,常會出現換藥潮。一位不具名醫師表示,健保署調整藥價有利有弊,健保降低藥價支出後,省下來的錢可滿足其他病人需求,但調整藥價會壓縮藥廠獲利空間,擔心原廠藥退出市場,不利國內醫療發展,往後患者需原廠藥治療時,還須專案進口,反而可能花更多的錢,「一直壓低藥價,並非長遠之道」。每年健保藥價調整,社區藥局已有應對機制,一位不具名藥師指出,每年接近調整藥價,對降價過多藥品會暫停進貨,等待新藥價上路後,再用便宜價格進藥。「暫停進藥的作法,真的很令人痛心。」藥師說,如上月底有位民眾拿慢性處方箋,到藥局領取失智症藥物,但該款藥物藥局剛好用完,但該藥品4月後,每顆藥價調降6元,如果要幫民眾叫藥就會虧損,也只好請民眾到別家藥局領藥,健保署應想辦法解決藥價調整產生的諸多問題。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調整藥價前需經評估,如果是基本的、必要的、不符成本的藥品,就不會調降藥價,確保民眾用藥權益,目前共28家廠商提出重新核價,正依相關程序處理中。民眾憂療效變差 醫師提醒:多注意病況今年健保最新藥價於4月1日實施,此波藥價調整3大類藥物,分別為心臟血管、神經系統及全身性抗感染用藥,2024年健保藥價調整品項總數達4568項,其中調降4551項、調升17項。在心臟血管藥價調整,第一、二名為降血脂藥物,是與立普妥、冠脂妥等相同成分藥物,兩者為健保減少11.48億元支出,排名第三為用於術後傷口皮膚去瘀的去瘀軟膏類藥物,藥價從一支33點7元降至29.1元,可為健保省下八百萬元。延伸閱讀:藥物百科:立普妥、冠脂妥等相同成分藥物-藥物百科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說,民眾遇到醫療院所換藥,可以多量血壓、由健保存摺APP查看抽血檢查的血脂等數據,隨時注意病況;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二、患者人數持續增加,盼健保署節省藥費後,應放寬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降血脂藥物限制,有效減少發生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藥品調降價格,前三名藥物為理斯必妥、立普能、思樂康等相同成分藥物,以思樂康來說,常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憂鬱症等患者,一顆藥價調整前為9.6元,調整後7.9元,降幅17.7%,為健保省下1.9億元。延伸閱讀:藥物百科:理斯必妥相同成分藥物藥物百科:立普能相同成分藥物藥物百科:思樂康相同成分藥物精神藥物調降藥價,是否影響精神疾病患者服藥順從性?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這次調價藥物在台上市已久,雖然有些病人執著原廠藥,但已在服用學名藥的病人應不受影響,且換藥前醫療團隊也會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與病患說明清楚。如果治療效果不如預期,病人可向醫師反映,醫師會再向衛福部反映。至於抗感染劑藥品,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此波調降藥物多為醫院內處方用藥,對一般民眾影響不大,醫院端對於該類藥品,還是需要多加注意,避免患者無藥可用。藥品政策改革 健保署2024年4月8日討論近年健保藥價調整為依據「全民健康保險藥品費用分配比率目標制(DET)」,自民國102年試辦至今,各界均認應調整。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說,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方向,製藥界與衛福部健保署已有多項共識,首先應加快學名藥上市速度;其次盼透過降低藥價,加快新藥納入健保,以及討論藥價核價、調價等DET機制等。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藥品政策改革於2024年4月8日舉行會議。此「113年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方案相關法規修正草案溝通會議」將邀集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等立委辦公室及製藥界代表等,與社保司、食藥署、經濟部等。陳誼芬指出,國內約七成藥品為學名藥,給付金額僅占健保藥費二成,應給予在台製造的學名藥優惠措施,降低藥價,且國內原料藥約五成來自中國大陸、三成來自印度,現在全球面臨缺工、缺料,建議政府扶植國內原料藥藥廠,國藥國造,降低藥價,並配合健保署採取平行審查、暫行性支付等機制加速新藥給付。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說,改革DET機制應採用更靈活調價方式,整合藥界專家學者、藥師、製藥界及各層級醫院、診所意見,共同討論適當解決方案,建議健保署應針對不同團體多開會議,了解各方意見。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說,全聯會將對藥品政策改革提出見解,但未被納入4月8日的討論團體之一,他已向署長石崇良提出抗議;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今年藥價調整金額、品項是歷年最少,「但調降金額最少,不代表傷害最小」,每年調降藥價讓許多藥廠想退出台灣,DET等藥品政策確實需要改革。藥學會、藥師公會全聯會被安排在第二次會議。「醫師在治療患者時,希望手上能用的武器(藥物)愈充足愈好。」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健保總額有限下,須透過藥品議價、節流財務,但隨著全球藥品成本上漲,過度管制也有可能會導致廠商退出市場,或讓新藥、新技術納入健保的時程受到影響,呼籲政府應建立優質醫療環境,確保國人用藥無虞。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05 焦點.長期照護
名醫解析長者就醫時產生4大問題?並提供照顧家屬4對策因應!
許多老人家慢性病纏身,但多數長者不願接受「老了會生病」而拒絕就醫,最後導致病急亂投醫,老後健康堪慮,也影響全家人的生活;但也有不少長者愛逛醫院,到處就醫拿藥,自行亂用藥,影響健康。該如何幫助長輩正確就醫?國泰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指出,常見長者不願就醫原因,包括不愛長時間等待就醫、不想聽到自己生病的消息、感覺檢查或吃藥對疾病沒有影響等3大因素,但也有長者很愛看病,將逐一解析並提出因應對策。覺得看病太花時間黃柏堯指出,有些長者認為看病很花時間,可能一等就是半天,他們不喜歡等待。林明憲則說,台灣醫療專科化且就醫方便,可能心臟不舒服看心臟科,呼吸喘看胸腔內科,長者常要花很多時間往返就醫,感覺很麻煩;部分長者是獨居、失能,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造成就醫障礙。建議對策:全國多有老人健檢或成人健檢,應鼓勵長者報名參加,因採事先報名制度不須等待,也沒有醫師問診,可減輕不少就醫壓力。有些醫院有整合醫療模式,可以減少就醫次數及往返時間,提高醫療品質;對於獨居、失能的長者,則有居家、在宅醫療可以協助就醫。不想聽到生病消息「身體好好的,本來都沒病,一看醫師就有一堆病。」黃柏堯說,是許多老年人不願就醫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與同齡長者交換就醫經驗後,常是看病後都沒有好事發生,因此對就醫多少會有一點害怕。林明憲也說,長者不喜歡看醫師與個性有關,怕聽到生病的不好消息,或對於生病消息的應對、調適能力稍差,造成他們不願就醫。建議對策:正視「預防重於治療」的就醫觀念,應早期檢查、早期治療。不願意服藥與治療許多長者感覺看病後,多半只是檢查一下,拿了藥不吃也還好,因而降低就醫意願。黃柏堯說,長者不願就醫檢查,對服藥、治療也充滿排斥感,若健康真有潛藏問題,確實會延誤就醫,到院時病情可能已十分嚴重。建議對策:當長者好不容易願意就醫時,醫師看診前可和家屬溝通,先針對較嚴重的病情,加以說明、治療,其他輕微的病情,可以再觀察、追蹤,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建立醫病雙方的信任感,不要給長者太多的壓力。不斷到處就醫拿藥部分長者喜歡看病拿藥,黃柏堯說,其實長者不是真的喜歡看病,可能是原有疾病一直無法得到滿意的治療,心情焦慮、緊張、無所適從,而不斷就醫。建議對策:此類長者就醫時,家屬應陪同,以了解長者真正的狀況及需求,醫師也可以向長者及家屬說明,是否透過調整藥物、改變生活習慣來緩解不適症狀。如果長者有看不同科別醫師,在病情穩定下,可先集中在某一家醫院看診,避免突然換醫師或更換就醫環境,而有不習慣的感覺。近年推動的整合門診可以同時診斷多種疾病,避免長者出現多掛不同科別的情形。林明憲說,整合門診能打破原有的就醫習慣,藉由單一門診可以統整各科藥物,避免服用許多類似藥物,反而使藥物互相干擾,以減少藥物品項、種類,提升長者就醫及用藥安全。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04 醫療.新陳代謝
中年女性想改善熱潮紅等更年期不適,名醫教你五招舒緩妙方!
「天氣明明非常濕冷,晚上睡覺卻熱到大量流汗,但是過一下子又冷到要蓋二條棉被。」「皮膚變得好乾燥,連私密處都乾澀灼熱,常有泌尿道感染的問題…。」這些都屬於更年期的生理變化症狀,當體內荷爾蒙濃度開始改變,失去雌激素的保護後,不僅增加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各種不適感也讓人心力交瘁。女性進入更年期,可考慮進行荷爾蒙治療女性通常在45至55歲左右進入更年期,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說,更年期代表女性身體逐漸老化,當卵巢功能一步步的萎縮,影響荷爾蒙分泌,除了生育能力下降,各種不適也跟著來。最常見包含盜汗、熱潮紅、肩膀與手指痠痛、情緒起伏大、皮膚乾癢、情緒易怒暴躁等。少了雌激素的保護,更年期女性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等,進而易引爆動脈硬化、腦中風發作。張瑜芹表示,荷爾蒙可抑制交感神經、穩定情緒,當更年期分泌減少時,會出現焦慮、失眠、頭痛、肌肉痠痛、沒來由的燥熱感等症狀,嚴重可能造成憂鬱。如果症狀加劇影響生活品質與身體健康,應及早就醫治療,可以採「荷爾蒙補充療法」,使用低劑量的雌激素治療,當症狀減緩或消失,請醫師評估停止用藥。延緩更年期:多吃以下食材,提早保養抗衰老 有些人擔心補充雌激素會增加罹癌風險,張瑜芹強調,研究並非完全百分百,年齡、肥胖也是危險因子。過了一定年紀,就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尤其是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五癌篩檢」服務,若家族有二親等罹患乳癌,建議提早40歲接受乳房攝影篩檢。其他更年期女性的預防保健措施,還可以從體重控制、均衡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下手。女性聽見「更年期」往往擔憂害怕,張瑜芹分享保養祕方,建議多吃豆類製品補充天然雌激素、多食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深海魚、攝取富含鈣及維生素D3的食物、少吃糖及精緻澱粉。張瑜芹提醒,女性過40歲之後,就該注意身體狀況,及早做好準備;當更年期來臨,注重身心調理,千萬不要隱忍或硬撐。如果對於更年期症狀置之不理,不擦拭乳液、不增加營養素,只會老得更快。如何緩解更年期症狀?1.飲食均衡:攝取優質蛋白質,幫助維持肌肉量、修復肌肉和骨骼。2.烹調清淡:盡量少油、少鹽、少糖,選擇原型食物。3.維持運動:適度的負重運動可消除壓力,預防或延緩骨質疏鬆。4.營養補充:降低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5.充足睡眠:睡眠對健康非常重要,可減緩更年期的疲累與注意力不足。資料提供:張瑜芹醫師 記者:廖靜清整理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04 養生.運動健身
提高粒線體功能最佳運動?Zone 2訓練是什麼?真的有效嗎?
臉書朋友Esther 在2024-3-27寄來一個簡訊和一篇文章。簡訊是「期待教授說明粒線體訓練這塊,現在很多人很瘋這塊喔。連我主治醫生也相信,所以希望教授你能說明一下,因為好多慢跑的都變跑zone 2」,文章是2024-1-26發表在《癌症問健康》的癌症、慢性病發生前,粒線體先衰退!陳俊旭博士推薦「最佳強化粒線體運動」。有關這篇文章的作者,我曾多次指出他的言論往往是與科學證據不符,請看:武靴葉能重建胰臟機能?納豆防心臟病/中風?花旗參治糖尿病的真相膽固醇迷思與反迷思酸鹼騙局被戳破,但又進階了維他命C預防主動脈剝離的胡扯現在來討論Esther寄來的那篇文章,其中兩段是(紅色字):近幾年很流行把運動分為不同等級,從最輕鬆的第一區(zone 1) 到相當激烈的第五區(zone 5),甚至還有第六、七區。最近在歐美和台灣運動界非常流行第二區訓練(zone 2 training),號稱是提高粒線體功能的最佳運動,所以大家趨之若鶩,連專業運動員都將 80% 的時間花在這種低耗能運動,其中機制究竟為何?紅色根據科羅拉多州醫學院教授音度.山.米蘭(Inido San Millan)的研究,第二區訓練是最能提升粒線體功能、增加粒線體數目、提升細胞有氧呼吸、清除乳酸、增長壽命的運動強度。有關「zone 1到zone 5」,克里夫蘭診所在2023-12-11發表Heart Rate Zones Explained(心率區解釋),而裡面有這麼一句話:您的心率區告訴您您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您使用的能量…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強調這些數字,尤其是當它成為享受運動的障礙時。有關「根據科羅拉多州醫學院教授音度.山.米蘭(Inido San Millan)的研究」,那問題就多了,首先,Inido San Millan是錯誤的。正確的是Inigo San Millan。他現年52歲,在科羅拉多大學擔任「助理教授」(2019年到現在),而不是「教授」。請看科羅拉多大學網頁。他總共發表了4篇跟粒線體相關的論文:2017年:Reexamining cancer metabolism: lactate production for carcinogenesis could be the purpose and explanation of the Warburg Effect(重新檢視癌症代謝:致癌作用中乳酸的產生可能是瓦伯格效應的目的與解釋)2022年:Signatures of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Impaired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Plasma of Patients with Post-Acute Sequelae of COVID-19 (PASC)【COVID-19 急性後遺症患者 (PASC) 血漿中粒線體功能障礙和脂肪酸代謝受損的特徵】2022年:Chronic Lactate Exposure Decreas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 by Inhibition of Fatty Acid Uptake and Cardiolipin Alterations in 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慢性乳酸暴露可透過抑制新生大鼠心肌細胞的脂肪酸攝取和心磷脂改變來降低粒線體功能)2023年:The Key Role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粒線體功能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關鍵作用).在這4篇論文的數萬字裡,zone這個字只出現過1次(在2023年那篇論文的第16頁),而zone 2則從未出現過。事實上,Inigo San Millan從未發表過有關「zone 1到zone 5」的論文。那,請問,「根據…音度.山.米蘭(Inido San Millan)的研究,第二區訓練…」,根據的是什麼研究?更可笑的是,真正的研究是與所謂的San Millan的研究背道而馳:高強度的運動比低強度的運動更能促進粒線體生物發生。請看2023年發表的Beneficial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in Gastrocnemius Muscle Promoted by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n Elderly Female Rats(高強度間歇訓練促進老年雌鼠腓腸肌有益粒線體生物發生)。專注於腳踏車運動的網站Cycling Weekly在2024-1-4發表Why is everyone talking about Zone 2 training? Tadej Pogačar, or rather his coach, is responsible – here’s why【為什麼大家都在談二區訓練? 塔德傑·波加查(Tadej Pogačar),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他的教練,負有責任 – 原因在此】 。這篇文章指出San Millan是腳踏車運動選手Tadej Pogačar的教練,而所謂的zone 2的種種好處就是他編造出來的,但是有好幾位運動教練不同意San Millan的論調。腳踏車運動教練Ruth Eyles就直言zone 2是hype(炒作)。我個人並不反對所謂的zone 2運動,畢竟任何適度的運動都是對健康有益,請看運動是最好的藥,能治療26種病。但是,《癌症問健康》那篇文章所說的「第二區訓練是最能提升粒線體功能、增加粒線體數目、提升細胞有氧呼吸、清除乳酸、增長壽命的運動強度」就都只是為了遂行炒作而編織出來的偽科學。原文:強化粒線體運動(zone 2)?吹牛不打草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03 焦點.元氣新聞
前立委沈富雄早上健身前未做「這些事」竟昏倒瀕死! 運動名醫建議這樣做補充體力
已高齡84歲的前立委沈富雄,日前分享瀕死經驗,驚吐「感覺很好,像死了一樣完全沒有感覺。」這番談話嚇壞不少人,而他這起意外事故發生在健身房,主因是沒吃早餐也沒帶水,爆汗1.5公升後,突然就不省人事,昏倒過去,整個過程大約不超過2分鐘,很幸運沒有受傷。剛睡醒身體處於脫水狀態,容易昏厥失去意識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表示,經過一夜睡眠,早上剛起床時,身體是呈現脫水的狀態,如果沒有吃早餐、沒有補充水分就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可能導致大腦缺血、缺氧。因為運動加速血液集中流到四肢,連帶影響心臟循環系統,很容易發生「昏厥」,突然短暫失去意識,並在短時間內恢復過來。運動昏倒的情況也有可能是低血糖,但血糖過低時,通常會出現冒汗、心悸、發抖、四肢無力等飢餓感的症狀,有徵兆可循,本人可意識到即將發生暈眩不適。運動前到底該不該進食呢?林頌凱以沈富雄的案例分享,很多熟齡族群習慣清晨出門運動,應先補充能量飲、粥等好消化的食物,接著熱身,再進行輕度、中度的有氧運動。如果是到健身房,應避免一開始就挑戰需要閉氣用力的重訓項目,一早身體機能還沒完全甦醒,重訓、深蹲會讓血壓瞬間上升,輕者頭暈目眩,嚴重則會影響血液回流。林頌凱建議,運動前先飲用200cc的水,運動過程中,每30分鐘補充水分;如果運動完有頭暈症狀、尿液變黃,代表補水不夠。運動時,身體肌肉會消耗肝醣,可另補充香蕉、牛奶,幫助修補肌肉組織。這族群清晨運動需容易身體狀況早晨空氣好、日照舒適,林頌凱特別提醒高齡族群,清晨溫差大,慢性病族群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不要暴露在較冷的環境中,避免血管收縮。清晨運動注意事項1.攝取能量飲或粥,避開包子饅頭等不好消化的食物,容易脹氣不舒服。2.進行輕度、中度有氧運動,不要一大早就做重訓、深蹲訓練。3.運動前中後都要補充水分,易流汗者可選擇運動飲料。4.運動前一定要暖身,減少運動傷害,也讓血液溫度升高,身體熱起來。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03 養生.抗老養生
如何不讓自己老太快?研究指改善「這件事」,能讓你年輕至少5歲!
人到了一定年紀,都希望自己不要老太快,可以看起來及真的變得比較年輕一點。有可能嗎?其實還真有方法!根據研究指出,睡個好覺可以幫助你活得更年輕,能讓你感覺比實際年齡年輕5至10歲!睡的不好、嚴重睡眠不足都讓你變老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兩項研究得出相似的結果,睡的不好及嚴重睡眠不足,都可能會讓您感覺比實際年齡老。其中一項研究測試了 429 名年齡在 18 歲至 70 歲之間的人在家中的睡眠品質。在同一段時間裡,每晚睡眠不佳的人會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老了1/4歲;睡的好的人,則會感覺平均比實際年齡年輕近6歲。因為情緒的變化和疲勞感會導致主觀的衰老感,這些變化是睡眠不足的典型表現,加劇困倦和老年感。第二項研究要求 186 名相同的參與者在實驗室裡睡兩個晚上,確保他們每晚的睡眠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當人們經歷這種程度的睡眠不足時,對老化的主觀體驗更強烈:平均而言,人們感覺比實際年齡老了近 4.5 歲。睡眠不足更明顯在感覺上與事實上顯得老態,主要因為精力和動力缺乏,限制了保持身體和社交活躍的能力。感覺年輕,也較可能擁有與實際年齡相符的大腦,它與長壽、樂觀、和復原力等更積極的身心健康有關,這些正向的特質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憂鬱症的可能。因此,為了改善健康,充足的睡眠很重要,它是保持年輕的關鍵。睡太少或太多都會有問題 最適當睡眠時間7.5小時許多醫學專家早已告誡大眾睡眠不足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除了高血壓、憂鬱、肥胖、中風、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慢性病,皺紋和皮膚提早老化、免疫力下降等更在不知不覺中殘害你的身體。認知障礙更是近幾年被討論的重點,包括記憶力減退、意識模糊和學習新事物變慢,都與睡眠不足有關。不過另也有研究發現,其實睡眠時間過少或過多的人,都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華盛頓大學睡眠醫學中心指出,最適當的睡眠時間是7.5小時,這是保護大腦和抵銷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最佳時間。【資料來源】.《CNN Health》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3-30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林三齊爬玉山躲過死劫!帶著感恩的在醫院心服務助人
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林三齊,1年多前回到故鄉基隆接掌部基,視為公職最後職務。62年前,林三齊在基隆醫院出生,因此他對醫院、對鄉親有許多期許。去年成功帶領同仁提升績效,獲得病人和家屬認同,未來將持續守護鄉親的健康。兒時高燒傷聽力 改攻腎臟科林三齊年幼時體弱多病。1、2歲時常生病,曾長達2個月發燒超過40℃,醫師還說:「長大後,不是智能障礙就是耳聾。」家人後來花了不少心力,西醫治療搭配中醫中藥材輔助,才退燒保住性命。但因為使用太多抗生素,小學時他的眼睛和嘴巴周圍都黑一圈,青春期才消退。成年後發現左上肺有部分纖維化,猜想是小時候感染所致。讀醫學院時在馬偕醫院實習,林三齊原本想走心臟科,但發現聽不到教授所說的心臟雜音,才知聽力受年幼發燒用藥影響,因而改走腎臟科,並攻讀職業醫學取得碩士學位。林三齊在台北醫院行醫30年,腎臟病人來自士農工商各領域,分析洗腎病人70%是慢性病引起,40%起因於糖尿病、30%高血壓,單純腎臟問題才30%。他認為,台灣早年地下電台「賣藥」猖獗,是引發腎臟疾病的原因,因此提醒民眾不要擅自買藥,也不要亂吃補藥,大原則是沒有食藥署證字號都不要吃。不斷協調各單位 抗疫打勝仗林三齊醫療經驗豐富,曾任部北副院長,之後擔任醫福會副執行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成立集中檢疫所,在國門把關成為重中之重。林三齊的角色承上啟下,不斷溝通協調各單位,設法排除問題,調度資源,成功執行一次又一次的特殊任務。回到故鄉接任部基院長,林三齊奉行佛光山的「三好、四給」精神。他說,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但「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肯定是對的。有次去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看到牆面「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事後不斷琢磨含意,慢慢體會出四個「給」的意境,並運用在醫院管理。「給人信心」就是傾聽跟支持,給同仁動力。「給人歡喜」是讚美與鼓勵,大家用歡喜心做事情。「給人希望」是跟同仁有共同夢想,建立目標後擬定策略,追求共好。「給人方便」是體諒和關懷,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在下一道指示前,他通常會先想同仁會遇到什麼困難,並幫忙解決。爬玉山躲過死劫 要繼續服務多年來林三齊的早餐,都是蒸煮燕麥,加一點堅果;閒睱時會去爬山,帶著可愛呆萌的柴犬出門,是一大樂事。但2016年間,他與朋友攀登玉山,一行人為穿越坐在小徑休息的山友,紛紛跨越人群,林三齊選擇向右避開,卻不慎走入看似草地的邊坡山崖,失足墜落險喪命。林三齊回憶,他掉下去時,雙手拚命拉能拉的箭竹,一度有止住,但3、4秒後又往下掉,所幸落到山路下方約3層樓高位置停下來。跌落山崖的林三齊,造成左膝內側韌帶斷裂,獲救後仍忍痛勉強走了2公里,到排雲山莊待援。因為天氣不好,雖然聽到黑鷹直升機飛抵的聲音,但被烏雲阻擋看不見,當時被告知若10分鐘烏雲沒散開,就得放棄救援任務。結果烏雲突然散開藍天重現,他得以成功吊掛上直升機。同行夥伴都知道林三齊是孝子,說是剛過世的媽媽抱住他躲過死劫。林三齊領悟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帶著感恩的心,繼續在醫療體系貢獻及助人。林三齊小檔案年齡:62歲專長: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環境職業醫學現職: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學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經歷:衛福部醫福會副執行長、衛福部台北醫院副院長、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評鑑委員、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第76屆「台灣醫療典範獎」、衛福部所屬醫院第2屆優良暨資深醫師「資深典範醫師獎」給病人的一句話:預防重於治療;篩檢、治療都要及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8 焦點.食安拉警報
食物中毒怎麼辦?常見食物中毒6類型,原因及症狀詳解!就醫前必做一事保命
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出現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多人就醫且造成死亡、器官衰竭重症,民眾擔憂該如何預防這類事件。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病從口入」,食物中毒原因常見細菌、病毒感染,食材被化學物質汙染,以及吃到植物性天然毒、動物性天然毒等。食物中毒原因多 最快1小時出現症狀另外,食物加熱處理不足、未妥善保存、在室溫放置過久變質腐敗、生食與熟食交叉汙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佳、器具或設備不潔未清潔乾淨、用餐環境髒亂等,上述任何一個原因都可能導致出現中毒症狀,若再加上本身慢性病、抵抗力弱,則會加劇器官損傷。陳姿吟提醒,有問題的食物吃下肚後,最快1個小時就會出現噁心、腹痛、上吐下瀉等腸胃道不適。而侵犯到神經系統,則會有心悸、胸悶、呼吸急促、視力模糊、肌肉無力等。只要發現在吃了食物後突然腹瀉、腹部絞痛、嘔吐,就要提高警覺快送醫。根據衛福部「111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台灣總共發生499案食品中毒案件,人數最多為諾羅病毒,其次分別是沙門氏桿菌、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陳姿吟呼籲,做菜前、吃飯前都要徹底洗淨雙手,盡量不要生食,謹慎選擇衛生優良餐廳。要避免食物中毒,陳姿吟建議遵照衛福部的「5要2不」原則,記住洗、鮮、生、熱、存口訣,以確保食用安全。認識食物中毒以往我們多認為食物中毒頂多拉拉肚子、幾天就會好,但此次寶林茶室中毒事件,讓大家驚覺,原來食物中毒也會造成這麼多的死傷。以下元氣網整理有關食物中毒的常見類型、症狀、處理方式等,尤其要提醒,就醫前記得保留食品檢體,如情況嚴重,才能提供醫院檢驗,快速找出問題對症治療。食物中毒是什麼?食物中毒發生原因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通常不會太嚴重,大多數人在幾天內就會好轉,但少數抵抗力較差之高風險族群可以會有較嚴重之併發症產生。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定義,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稱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食物中毒類型食品中毒可概分以下6種:1.細菌:常見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常見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候伴隨血便或膿便。2.病毒:如諾羅病毒、A型肝炎病毒等。常見症狀:腹瀉、腹痛、噁心、嘔吐、脫水、輕微發燒等。3.動物性天然毒:如河豚毒素、麻痺性貝毒、組織胺等。組織胺中毒常見症狀:除上吐下瀉,另還包括神經中毒症狀,如皮膚癢、臉潮紅、嘴巴麻、頭昏、發燒等神經症狀。4.植物性天然毒:如野生菇類、姑婆芋等。天然毒常見症狀:神經麻痺、嘔吐、頭痛等現象。嚴重時有感覺麻痺、運動失調、血壓下降、繼而肌肉鬆弛、引起之呼吸停止而死亡。5.化學物質:農藥、重金屬、非合法使用之化合物等。可能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常見症狀:嘔吐、噁心、腹瀉、腹痛、呼吸困難等6.寄生蟲:如海獸胃線蟲。常見症狀:腹瀉、噁心、嘔吐、發燒、體重減輕等。台灣常見的細菌性食品中毒,原因食品有哪些?1.引起腸炎弧菌食品中毒的原因食品:主要為生鮮海產及魚貝類等。2.引起沙門氏桿菌食品中毒的原因食品:主要為受污染的畜肉、禽肉、鮮蛋、乳品及豆製品等。3.引起病原性大腸桿菌食品中毒的原因食品:主要為受糞便污染的食品或水源。4.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食品中毒的原因食品:主要為肉製品、蛋製品、乳製品、盒餐及生菜沙拉等。5.引起仙人掌桿菌食品中毒的原因食品:主要為米飯等澱粉類製品、肉汁等肉類製品、沙拉及乳製品等。6.引起肉毒桿菌食品中毒的原因食品:主要為低酸性罐頭食品、香腸及火腿等肉類加工品及真空包裝豆干製品等。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食物中毒症狀可能從輕度到嚴重、非常嚴重不等,依感染到的不同細菌、病毒,症狀可能有所不同。一般食物中毒的最常見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候伴隨血便或膿便,但是不一定所有的症狀都會同時發生。另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引起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種類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品等因素,均會影響中毒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甚至可能會因為食品中毒而死亡。食物中毒常見原因造成食品中毒的常見原因,如食品加熱處理不足、食品未妥善保存、食品調製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及水源被污染等。食物中毒症狀多久會出現?需要就醫嗎?一般食品中毒的症狀通常會持續1天或2天,有些會持續1週到10天。有問題的食物吃下肚後,可能最快1個小時就會出現噁心、腹痛、上吐下瀉等腸胃道不適症狀,但多數很快會解除。如症狀一直持續甚至惡化,一定要立即就醫。另高風險族群包含年長者、幼兒、孕婦、癌症病患、肝硬化、洗腎、糖尿病等抵抗力不好的患者,一旦出現食物中毒合併敗血症狀,需速就醫、不要等。疑似食品中毒,我該怎麼做?食品中毒之處理應把握下列3原則。1.發生疑似食品中毒症狀時應迅速就醫。2.保留剩餘食品檢體(密封並留存於低溫冷藏,不可冷凍),並儘速通知衛生單位。3.醫療院(所)發現食品中毒病患,應在24小時內通知衛生單位。如何避免食物中毒?1.要洗手:飯前、如廁後即處理食品前後應徹底洗淨雙手,手部有傷口要包紮。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3.要生熟食分開:處理及盛裝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汙染。4.要徹底加熱:食物中心溫度要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5.要注意保存溫度:食物冷藏溫度需低於7℃,拿出冰箱要1個小時內吃完。6.不飲用山泉水:飲水先煮沸,避免直接生飲山泉水。7.不食用不名的動植物:不知名的動植物,遵守「不採不食原則」。【參考資料】.衛福部食藥署.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3-26 醫療.呼吸胸腔
肺炎為什麼可怕? 演變成「這種情況」時就需靠葉克膜保命
進入春天,秋冬流行的呼吸道傳染病持續延燒,根據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統計,新冠肺炎和肺炎排名上升至第三、四名,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美食家王瑞瑤夫婿、名廚「保師傅」曾秀保因肺炎住進醫院十多天,病情惡化裝上葉克膜救命;肺炎發炎造成呼吸損傷,嚴重者可能引起各種併發症,危及生命。社區型肺炎通常較輕微 非社區型肺炎棘手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沈聲燁說,肺炎是肺部感染而導致發炎的疾病,可分為「社區感染型肺炎」、「非社區感染型肺炎」。社區型肺炎的定義為發生在未住院或住院未滿48小時,致病因子包含細菌、病毒與非典型病原體(真菌),例如: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肺炎黴漿菌、退伍軍人桿菌等,目前最常見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非社區型肺炎則是指住院48小時以後,或距上次住院結束後14天內發生肺炎,常發生在長照機構或長期住院病人,患者常具有慢性病(氣喘、癌症、三高、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因自身免疫力保護低,容易反覆感染、產生抗藥性。沈聲燁表示,社區感染型肺炎屬於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症狀較輕微,一般人施以抗生素後,大約七天可見療效。若自身免疫力差,或是演變成重症肺炎合併呼吸困難,會進行廣效抗生素,另視病情進行氣切幫助病人呼吸。當病程進行到急性呼吸窘迫症、器官衰竭,則要靠葉克膜協助肺部運作。誰是罹患肺炎的高危險族群?哪些人是罹患肺炎的危險族群呢?沈聲燁指出,年紀大的長輩,因吞嚥功能不佳而容易嗆到,常見食物、水等異物進入肺部導致發炎。慢性病患因免疫力下降,不利於抵抗致病菌,受到感染易引發併發症。另外,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也要注意,胃食道逆流、胃脹氣、胃潰瘍等會把逆流的食物或胃液帶到氣管,引起肺炎,注意睡前四小時不要吃東西、喝水。肺炎臨床症狀多 變成「大白肺」恐侵襲整個肺部肺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發燒、黃痰、呼吸困難、胸痛等,應盡速就醫治療。有些患者會出現頭暈、腹瀉、皮膚起疹子等症狀,常忽略治療黃金期,過了幾天引起高燒,照X光變成「大白肺」,肺炎範圍變廣,幾乎侵襲整個肺部,嚴重影響呼吸功能。要預防肺炎感染,一定要施打疫苗,尤其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國內已擴大65歲以上民眾接種1劑13價及1劑23價政策,提供更完整的免疫保護力。沈聲燁提醒,注意均衡飲食、控制好慢性病、維持良好作息,提升自我抵抗力。(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21 養生.運動健身
想減重卻沒空運動?曾胖到90公斤的醫師推薦無痛入門1運動,熱量消耗勝健走
對於沒有運動習慣、想減重的人來說,總有一個又一個無法開始運動的藉口,諸如沒時間、需要找場地…等。曾胖到90公斤的減重醫師魏士航分享,「超慢跑」隨時隨地都可進行,能量消耗比健走多了2.5倍,能燃脂、改善代謝及三高。而且超慢跑3歲到93歲都能上手,是一項很棒的運動入門選擇。曾胖到90公斤的家醫科、減重醫師魏士航在臉書發文分享,因為運動要準備服裝、要找合適場所很麻煩,所以之前在忙碌的時候就是最有理由不運動的時候。但「超慢跑」不需要器材輔助,隨時隨地都可以跑,不受環境限制。魏士航說,他現在每天上班前跟著Youtube教練的影片跟著跑30分鐘,順勢把運動習慣建立起來。超慢跑的熱量消耗比健走多2.5倍但很多人疑惑,既然要「超慢跑」,那就健走、走路不也是差不多?魏士航指出,超慢跑的跑速跟健走的速度差不多,但實驗發現,在同樣速度下,超慢跑的熱量消耗比走路足足多了2.5倍。超慢跑時的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約60~80%,接近所謂zone2訓練的心率區間。這樣的訓練是最能夠刺激粒線體功能、提升有氧系統效率、以及乳酸清除效率的運動強度,有利燃燒脂肪,改善代謝狀況,也能改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和內臟脂肪問題。超慢跑老少皆宜 慢性病患需評估進行超慢跑屬於低強度運動,普遍適合各年齡層,基本上從3歲到93歲都能上手,對許多族群來說都是一個很棒的運動入門選擇,近70歲的香港影帝周潤發也曾公開推薦過。但魏士航仍提醒,若有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病情未控制且平時沒有任何運動習慣者,運動(超慢跑)前應接受專業醫療的篩檢跟評估,或是有上述三類疾病,就算平時有運動習慣,但有胸悶胸痛、頭暈、心悸、心雜音、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症狀,也不適合在未接收醫療評估前進行運動。有胃食道逆流、足底筋膜炎、骨關節炎急性發作有紅腫熱痛症狀時,也不適合超慢跑。超慢跑的跑姿?超慢跑從慢跑演變而來的,可以原地跑也可以在戶外跑。維持自然舒服的跑步姿勢,小步伐和高步頻的進行。過程中則保持不酸、不痛、不硬、不喘的原則。注意:1. 跑步時輕鬆看著前方2. 前腳掌先著地,腳後跟再落地,不要只用腳掌或是踮腳跑3. 跑步時膝蓋微彎曲,保持彈性,避免膝蓋承受太大壓力4. 維持小步伐的「輕量落地」原則誰適合超慢跑?1. 想增加減肥、減重成效的人2. 想開始運動,改善肌肉量過少問題的人3. 想改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和內臟脂肪問題4. 容易肌肉痠痛,無法根治5. 跑步初學者、運動新手、缺乏運動習慣、年長者誰不適合超慢跑?1. 心血管疾病患者2. 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3. 胃食道逆流患者4. 足底筋膜炎患者5. 骨關節炎急性發作有紅腫熱痛症狀時(資料來源/《魏士航醫師|航向健康減重新體質》臉書粉絲專頁)有「心跳」才是「運動」,否則只是「活動」!此外,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方啟榮曾受訪提醒,運動品質的關鍵點是「心跳」。他指出,許多老人家都有在公園走路的習慣,但這其實只是「活動」,而不是「運動」,必須讓身體有發熱、流汗甚至稍微喘氣,運動量才足夠。建議可參考國健署運動「333」原則: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世界衛生組織也曾建議「533」:即每周5次30分鐘或每周150分鐘以上運動量,才能達到有效運動量及品質。沒運動習慣想要運動的人,可把超慢跑當作入門,從超慢跑開始養成運動習慣。方啟榮也建議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還是要多嘗試各種不同型態的運動組合:例如跑步與騎腳踏車、游泳、重量訓練、太極拳或氣功等互相輪替搭配,對促進身體健康才能有更顯著的幫助。【參加資料】.《魏士航醫師|航向健康減重新體質》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3-14 養生.聰明飲食
愛喝飲料就喝這些!醫師推薦5種對心臟有益的飲料
確保我們的心臟健康,吃對的東西,喝對的飲料都有重大影響。德州休士頓赫爾曼紀念醫院(Memorial Hermann)心臟病醫生曹龍(Long Cao,音譯)推薦以下這五種對心臟有益的飲料:5種對心臟有益的飲料1.水曹醫師指出,「你的心臟隨時隨地都在將血液送往你的身體,平均每天約7600公升;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幫助你的心臟更輕鬆地將血液泵送到肌肉,幫助你的肌肉更有效地工作,」;而且,脫水會使心臟的血液循環更加困難。曹醫師表示,你的心臟會透過加快跳動來補償,但心率升高可能會加大心臟負擔,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曹醫師因此建議民眾遵守美國國家學院(U.S.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的飲水指南,好幫助降低慢性病風險;根據指南,男性建議每日攝取 3.7 公升(約 15.5 杯)的水,女性每日建議攝取 2.7 公升(約 11.5 杯)的水;平日有運動或出汗,以及生活在炎熱氣賀者,應該要喝得更多。2.鹼性水「當我們身體在對抗感染、進行日常機能或運動時,我們的身體往往會處在酸性狀態,這會減緩我們器官的自然功能,」曹醫師解釋;他說,鹼性水不僅能緩解身體酸性,同時對心臟也有好處。曹醫師指出:「鹼性水的pH值高於自來水,且富含鈣和鎂等鹼化礦物質;這兩種都已獲證明可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3.綠茶曹醫師分享指出:「綠茶富含強大的抗氧化劑,尤其是稱之為『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的抗氧化劑,有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和動脈斑塊積聚;這類抗氧化劑可透過減少發炎來減輕疼痛,並透過防止氧化或自由基損傷我們的細胞及其 DNA 來預防癌症。」此外,綠茶還有利尿作用,可幫助降低和調節血壓。建議一天喝上一到兩杯。4.燕麥奶曹醫師表示:「燕麥奶是一種易於消化、低飽和脂肪、低糖的飲料,不含任何對身體有害的成分;且富含對心臟有益的可溶性纖維β-葡聚醣,可透過幫助減少膽固醇顆粒的吸附來降低 壞膽固醇。」建議一天喝上一到兩杯。5.鮮榨果汁曹醫師解釋:「鮮榨果汁提供維生素、植物營養素、多酚和健康的天然糖,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同時,還能促進健康的能量水平,增強免疫系統,並有助於制定營養豐富的飲食計畫。但建議每天不喝超過5五盎司的鮮榨水果和/或蔬菜汁。(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3-13 焦點.用藥停看聽
安眠藥一吃就回不去了嗎?貿然停藥才危險 遵從醫囑不怕藥物成癮
Q:根據健保署統計,國人安眠藥用量有上升趨勢,2022年高達453萬5千多人使用健保安眠鎮定類藥物,這還不包括民眾自行到藥局購買助眠藥物。究竟安眠藥該怎麼吃?有哪些禁忌?過量會上癮嗎?A:安眠藥主要分為苯二氮平、非苯二氮平兩大類,需要醫師處方箋的管制藥品;一般藥局販售的助眠藥則屬於抗組織胺、肌肉鬆弛劑,作用範圍小。過去電視常上演主角服用大量安眠藥輕生的劇情,其實是錯誤觀念,現行安眠藥安全性極高,但仍要注意服用時間,避免與酒精、其他慢性病藥物並用產生交互作用。安眠藥的種類有短效型、中效型和長效型,須經由醫師評估開藥,並遵循處方劑量,勿擅自增減數量,貿然停藥可能出現焦慮、失眠、頭痛等戒斷症狀。有睡眠障礙的人,應於睡前15至30分鐘服用安眠藥,服藥後馬上躺床睡覺,不要再走來走去,以免藥效發揮時發生跌倒意外。許多人擔心吃了藥就回不去了,害怕藥物成癮,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減藥或停藥,並找出失眠原因解決根本問題,經由專業睡眠諮詢,建立健康睡眠習慣。(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3-12 醫療.呼吸胸腔
6到7成的民眾睡覺會打呼,多嚴重該到醫院檢查?「這2族群」打呼易得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個好覺很重要,倒頭呼呼大睡未必是好事!不少人睡覺時會打呼或打鼾,恐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前兆。汐止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尹丹桂表示,約6、7成的人會有睡覺打呼問題,如果是肥胖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定族群,容易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打呼是睡眠中止症的前兆!引起打呼的原因有哪些?睡覺時會打呼或打鼾,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夜尿、淺眠、睡眠品質不好等症狀,有人會難以呼吸、感到窒息,「枕邊人」被吵到引起糾紛等狀況。尹丹桂指出,打呼只是症狀,代表上呼吸道的鼻腔到喉部聲帶一段較為狹窄,可能是扁桃腺肥厚、舌頭往後掉、肥胖,或是女性更年期後肌肉鬆弛引起。打呼嚴重到何種程度需要睡眠檢查或治療?依照打呼的嚴重程度不一,患者不一定需要處理,重點在於是否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或打呼是否造成缺氧。尹丹桂說,打呼與否往往需要靠旁人發現提醒,自身平常較難觀察到。依據國外調查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約2~4%民眾受此所苦。睡眠呼吸中止症男性比女性多,更好發於肥胖、脖子粗、身體質量指數(BMI)27以上、年齡40歲以上,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缺血性中風等慢性病患者。尹丹桂建議民眾如果有疑慮,可到醫院做「睡眠檢查」來確認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一個小時打呼沒有超過5次,對身體負擔並沒有那麼大,就不一定需要治療。睡眠檢查需要民眾來醫院睡一晚,透過身上貼偵測儀器、心電圖、腦波等多項生理檢查的綜合參數,來評估缺氧狀況、打呼次數等,得出「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依照分數分成輕度、中度及重度。有哪些疾病或狀況會讓睡眠呼吸中止症更嚴重?尹丹桂說,頸動脈狹窄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比率較高,可能跟中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是否跟血管硬化有關,仍未有明確定論。部分心臟科病人如果是年輕患者、血壓控制不好或是有肥胖等問題,會轉介到耳鼻喉科針對上呼吸道進行評估,透過睡眠檢查確診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有的話,心臟疾病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必須一起治療,心臟科會進一步確認血壓、頸動脈等狀況,否則血壓會愈來愈難控制。一名20多歲男子BMI已達33(屬於中度肥胖),來到門診接受睡眠檢查,睡眠呼吸中止指數已達53,屬於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尹丹桂說,患者先接受上呼吸道檢查,沒有上呼吸道肥厚問題,因此建議該患者積極減重並控制過敏,避免肥胖造成未來手術成功率降低。患者減重10公斤後,缺氧指數也下修到47,雖然離標準仍有距離,但已讓睡眠品質獲得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選擇有哪些?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尹丹桂指出,常見使用呼吸器治療,但會有額外管線在體外,不是每個患者都可以接受;或是施行懸壅垂顎咽整型手術(UPPP),也並非每個人都適用,尤其會考量太胖會降低手術成功率,因此建議先減重再手術。睡眠呼吸中止症沒有有效藥物可解決,服用助眠藥物會使得呼吸道肌肉更鬆弛,誘發睡眠呼吸中止症,反而睡不好。尹丹桂表示,有時因為鼻過敏鼻塞會使用鼻塞劑或抗組織胺,或是肌肉痠痛使用助眠效果的肌肉鬆弛藥物,亦或是喝酒讓肌肉放鬆等,都容易引起睡眠呼吸中止。建議民眾求診要回歸問題本身,例如身心科解決焦慮睡眠問題等。預防睡眠呼吸中止症7招●睡前不要做激烈活動,不要看書及電視。●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在床上不做睡眠以外的任何活動。●維他命B6和鉀離子多的食物有助睡眠,例如鮭魚、鮪魚、香蕉。●養成運動習慣,避免肥胖。●厚窗簾阻絕光線,有助入睡。●側睡睡姿,較不會引起呼吸道阻塞。●睡前避免喝酒及服用安眠藥。資料來源/元氣網疾病百科想看更多→元氣百科:睡眠呼吸中止症責任編輯: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