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1 名人.精華區
搜尋
惡性腫瘤
共找到
503
筆 文章
-
-
2021-10-2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疫情失眠加劇! 4成有困擾 亂吃安眠藥死亡風險增
疫情期間衝擊,民眾面臨工作及經濟壓力、家人衝突、憂心染疫等,導致睡眠問題增加。醫師提醒,若長期受失眠困擾,且不當服用安眠藥易導致成癮,死亡風險增加,甚至又加深憂鬱狀態,陷入惡性循環。台大醫院精神科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曾有患者因近三個月內出現憂鬱問題就醫,一問之下發現吃了十二年的安眠藥。由於藥物長期抑制腦部,對精神健康未必佳,再加上近期疫情壓力大、愛犬過世,才引爆進一步憂鬱問題。李明濱今天在國衛院論壇討論指出,據統計全台15歲以上人口,有250萬至300萬人有睡眠困擾,吃的安眠藥多到可以繞台灣高速公路一圈,且用藥問題名列前茅,就連去年有4萬個自殺案件通報,近三成使用鎮靜安眠藥尋短。近二年又遭逢國內外新冠疫情爆發,面臨經濟、人際、工作等多重壓力下,民眾反映在睡眠出現困擾。另外情緒困擾上,也要多關心曾確診及隔離民眾、800名確診死亡者的家屬或疫情下中小企業員工的身心狀況。台大醫院睡眠疾患中心主任陳錫中指出,失眠90%都跟其它共病有關,如高血壓、新衰竭、COPD(慢性呼吸道疾病)等,而心理因素中憂鬱症就占一半。據統計數據指出,使用安眠藥的風險勝過失眠症本,其死亡機轉不明,但可能跟兩點息息相關。第一,患者本身的多重疾病,本身就導致風險增高,第二,部分安眠藥會抑制呼吸、增加死亡風險。他說,「百分百安眠藥並不存在,長者用藥的安全性仍未定」,安眠藥的副作用跟使用量成正比,要協助病患正確且適量使用。台大醫院護理學系副教授吳佳儀表示,鎮定安眠藥與不良癒後等死亡風險,包含如車禍、跌倒意外、嚴重感染及憂鬱、夜間死亡、惡性腫瘤等,但民眾面對長期失眠,往往就醫及尋藥過程,時常覺得無效、不知道該怎哪個醫師幫忙,陷入惡性循環。據統計,國人失眠比例占四成,輕微患者占二成五、中重度患者則占一成五。在安眠藥使用上,更名列國際排名第6至10名,且在103年至107年逐年上升,他說,患者面臨不同階段的共病都需要被判斷,進行跨科的失眠處置流程,也可發展睡眠App等科技輔助。另外包含患者可進行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焦點團體治療等,還有建立「找對醫師用對藥」等觀念,也需要改善醫學、醫師教育,提升醫事人員對用藥了解、跟病人建立討論及溝通,同時也要建構失眠處置流程,讓民眾初次看診就遇到「對的醫師」,避免藥物濫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可以進行呼吸放鬆、肌肉放鬆、靜坐瑜珈等幫助改善睡眠困染。國家衛生研究院也特別邀請國內十名睡眠醫學及跨領域專家,薈萃十七個經典指引,撰寫七萬字的「失眠診治準則」供醫界指引,內容可針對心臟病、懷孕、更年期等不同患者,一般民眾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挑選章節閱讀。※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0-24 新聞.元氣新聞
排除惡性腫瘤 國人均壽85.34歲
內政部昨天公布去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十大死因如排除位居首位的惡性腫瘤,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五點三四歲,較一般平均壽命八十一點三二歲增加四點○二歲,影響最大;排除第二位的心臟疾病,平均壽命可增加一點六一歲;排除第三位的肺炎,平均壽命將增加一點○六歲。內政部表示,為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影響程度,特別運用衛福部統計的去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各特定死因除外的國人平均壽命,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比較差距,兩者間壽命差距愈大,代表該類死因減損壽命愈嚴重。內政部指出,居十大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已連續卅九年居國人死因首位,去年死亡人數為五萬一六一人,且近四年來,其死亡人數占全體死亡人數的比率也逐年攀升,皆在二成七以上。編算結果發現,排除特定死因為惡性腫瘤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近四年呈緩增現象,值得重視。另肺炎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死亡人數及占全體死亡人數比率,自二○一四年來首次呈現減少。經統計,排除死因為肺炎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由二○一九年一點一三歲,略減為二○一○年一點○六歲。內政部表示,從性別觀察,各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男性高於女性的死因包括惡性腫瘤、肺炎、腦血管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女性高於男性包括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顯示各類死因對兩性平均壽命的影響有所不同。
-
2021-10-21 醫療.自體免疫
以為是更年期 48歲婦人常眼乾舌燥其實是患乾燥症
48歲的陳小姐平時注重健康,無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數月前自覺口咽乾燥,喝冰開水後仍覺得口渴無法緩解,天氣開始轉涼卻變得更為乾燥,不但在起床睜開眼時,感到眼睛內有乾澀與異物感,說話聲音也變得較低沉沙啞,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乾燥綜合症,可多吃甘涼的蔬果及少熬夜改善。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族群為40至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為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嚴重時會感到吞嚥疼痛、喉嚨緊緊地作痛,用餐時只能搭配水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如布丁等,才能在較低疼痛感之下完成進食。賴博政說明,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時,常發生腎臟及肺臟的受損,大約有6至8%的患者有惡性腫瘤。中醫將乾燥症歸於於「燥痹」的範疇,認為乾燥症的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人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現在正值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賴博政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病人,平時起居更應注意,需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食用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可避免症狀加劇。另外,中醫理論認為甘寒生津,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涼的蔬菜,如絲瓜、芹菜、青花菜、菠菜;水果類如柑橘、酸梅、西瓜、桑葚等。若在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以使用凡士林或是乳液在體表輕微得塗抹,緩解皮膚的乾燥。
-
2021-10-21 癌症.其他癌症
影/45歲上班族血尿半年 照出1公分大「膀胱癌」
台中市45歲郭男如廁伴有血尿,卻因工作忙碌,半年後才就醫,診所診斷為腎結石,到光田綜合醫院進一步檢查,發現膀胱處有多顆0.5至1公分大小的膀胱腫瘤,罹患早期「膀胱癌」,所幸術後追蹤,未再復發。光田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丁原田表示,一般而言腫瘤、發炎、結石都會出現血尿,民眾千萬要警覺,這也可能是癌症的前兆,最常發生在膀胱癌、腎盂癌、輸尿管癌以及腎臟癌,因為不是感染發炎,是慢慢形成的惡性腫瘤,因此通常是「無痛性血尿」。45歲郭男工作忙碌,知道有血尿問題,但延遲半年才到診所就醫,診所診斷為腎結石,郭男到光田醫院治療結石問題,院方進一步腎臟泌尿系統的全面檢查,超音波掃瞄時,卻意外發現膀胱處有多顆0.5至1公分大小的膀胱腫瘤,病理化驗結果確認是早期膀胱癌,經內視鏡手術切除腫瘤,所幸目前追蹤未再復發。丁原田提醒,發現血尿唯一辦法就是立即就醫檢查,有些人因為不以為意,吃了止血相關藥物,血尿暫時止住,但隱藏在背後的問題卻沒有解決,丁更呼籲,民眾不要吃來路不明偏方藥物,恐惡化病情。72歲江姓阿嬤因為血尿問題,診所看病吃消炎藥,血尿情形暫時止住,偶爾還是會有血尿,就這樣持續一年多,直至血尿頻率增多,察覺不對勁,到光田綜合醫院經丁原田詳細問診檢查,才發現已罹患膀胱癌第二期,建議切除膀胱,防止癌細胞持續擴散惡化。丁原田呼籲,疾病所造成的泌尿道出血,起初可能是偶發性,隨著病情的變化,出血的頻率會漸增,民眾要有警覺性,尤其是無痛性的血尿,有些人因為血尿自動消失就不去檢查,輕忽了癌症的威脅,錯過診斷時效。
-
2021-10-08 該看哪科.感染科
什麼人該打?副作用如何?醫師詳細解析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是造成肺炎最主要的細菌.根據WHO於民國91年估計, 全球一年約有160萬人因肺炎鏈肺炎鏈球菌感染而死亡。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近十三年間共發生七千餘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尤以 75 歲以上年長者的致死率最高,高達35.5%。此菌能造成一系列的感染,引發肺炎、甚至造成敗血症及腦膜炎等嚴重感染。另外,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種類肺炎鏈球菌疫苗是不活化疫苗,目前國內核准上市之肺炎鏈球菌疫苗有二種,分別為結合型疫苗 (PCV) 及多醣體疫苗 (PPV)。(1)13價PCV結合型疫苗:–含有13種肺炎鏈球菌的抗原,可以活化體內的T細胞淋巴球,保護範圍較少,但已涵蓋最常致病的13類菌種,且T細胞淋巴球有持久的記憶能力,故效果長久。(2)23價PPV多醣體疫苗:–含有23種肺炎鏈球菌的抗原,可快速活化體內的B細胞淋巴球且保護範圍較廣,缺點是保護效果約莫5-10年,超過需重新接種。什麼人該接種及接種建議●18歲(含)以上未滿65歲高風險族群「高風險族群」如下:(1)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者(2)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愛滋病毒感染者)(3)人工耳植入者(4)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包含氣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5)腦脊髓液滲漏者(6)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器官移植患者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國人2010年十大死因中,肺炎乃第三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乃第八位。慢性肺臟病的患者,如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因痰液清除困難,且病毒及細菌易附著於氣道,因而造成肺炎感染機率上升,根據美國2007至2010年的研究顯示,其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相較無共病者高達7.7倍之多!肺炎乃是急性發作最常見的因素,且急性發作會造成肺功能進一步惡化,其住院天數、加護病房住院天數以及死亡率相較非肺炎造成急性的發作來的高。施打PCV13或PPV23可降低社區型肺炎的發生率,因此建議施打!●65 歲(含)以上長者,無論有無慢性疾病都建議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方式如下表:疫苗保護力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保護效力與個人的免疫功能有關,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與兩歲以上兒童,對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之保護效力約為70-80%。免疫功能異常病人效果稍弱,但仍值得接種。接種疫苗副作用接種部位可能有短暫發紅、腫、熱、痛,少數人會有低度發燒、食慾不振、感覺疲勞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症狀罕見,應儘速就醫.若是先前有接受過其他肺炎鏈球菌疫苗有過敏或是對白喉疫苗過敏,則需告知醫師評估。公費補助適用對象目前衛服部補助75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一劑PPV23價疫苗,台中市衛生局另有補助設籍於台中市60至74歲市民及55至74歲轄內原住民免費接種。【註】此疫苗接種建議為現行疾管署政策,可能會隨時間修改,施打時可洽詢醫師。
-
2021-10-02 新聞.科普好健康
長期倦怠、夜晚盜汗、體重減輕,別輕忽! 當心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如果長期出現倦怠、無力、發燒、淋巴結腫大、夜晚盜汗、易出血、體重減輕等狀況,或常有飽食感、左上腹痛時,小心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應盡速就醫檢查診斷。有些沒症狀 須健檢發現但有些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沒有症狀,有的患者因為白血球及血小板出現問題造成感染、出血等現象,可透過健檢及早發現、及早診斷治療。59歲李先生健檢發現白血球過高,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他平時沒有異常症狀,聽到罹患白血病,簡直嚇壞了,還好近年血液腫瘤的新藥及治療方法進步,接受標靶治療後,病況獲得改善,持續追蹤中。標靶藥效好 提升存活率常見的血液病惡性腫瘤,包括淋巴瘤、白血病(血癌)和骨髓瘤,近20年在診斷與治療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其中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治療,口服標靶藥物可達到比傳統化學治療更好的效果,提升病患的存活率。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方面,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特別是基因檢測與分子生物學,儘管是同一種疾病,可將病患分成不同的危險等級,進而給予病患最適當的治療,讓低危險等級的病人,不須冒太大的風險接受過多的治療,以減少化療帶來的毒性與風險;也讓高度危險等級的病人,能安排接受最適切的治療。骨髓瘤治療 走向個人化目前骨髓瘤治療已走向個人化,醫師除了考慮病患年齡、體能狀態等因素外,還要考慮病患個人的染色體、基因表現檢測結果綜合判斷,讓醫師制定治療計畫更有方向。近10年來骨髓瘤的藥物如雨後春筍般的進入治療準則中,讓醫師及病患有更多線的藥物治療選擇,因此提高了治療的成績。淋巴瘤的診斷分類很複雜,約有50至60種次分類診斷,藉由許多新的醫學知識與技術,診斷會更準確。醫學界近年來也陸續發明許多新的小分子標靶藥物,讓治療簡單,效果更好。健保有給付 別放棄治療藥物治療方面,過去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但隨著基因與分子檢測工具的進步,相對應的標靶治療也應運而生,如FLT3抑制劑、IDH抑制劑等,讓原本治療成績不理想、預後不佳的疾病,有較好的治療。甚至一些特殊的淋巴瘤,只要以單株抗體合併標靶藥物即可控制病情,完全不需要化學治療,突破了癌症治療的困境。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血液惡性腫瘤從精準診斷和治療,都有很大的進展,病患的整體治療成績也大大的改善,全民健保也陸續有條件給付這些新藥,患者千萬不要放棄治療。
-
2021-09-24 癌症.肺癌
52歲公務員「不抽菸」 健檢發現惡性腫瘤
苗栗縣52歲不抽菸的張姓公務員過去並無病史,半年前他做全身健康檢查,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發現右下肺葉有顆約1公分淡淡毛玻璃病灶,日前回診檢查發現,毛玻璃病灶並未不見,密度反而加深,趕緊求助衛福部苗栗醫院胸腔外科,經安排甲基藍定位方式進行手術切除,術後恢復順利,住院3天後出院,持續於門診追蹤。衛福部苗栗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連允昌表示,病患半年前在別家醫院健檢時,經由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肺部有毛玻璃狀病灶病變,轉而至部苗胸腔外科求診。經檢查,他判斷是惡性腫瘤,建議手術切除,但病患猶豫不決,日前回診檢查後,毛玻璃病灶並未消失且密度反而加深,經說明後,病患同意手術,術前使用甲基藍定位,術中送冰凍切片,確診為肺腺癌Ia期,所幸及早發現切除,只需持續在門診接受追蹤,不需追加化療或放射線治療。連允昌指出,早期肺癌發現不易,因此臨床上較微小病灶大多是由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一般小於0.5公分基本上只需追蹤;大於1公分就需要積極介入,建議切片檢查或開刀切除。治療上,目前可透過胸腔鏡微創手術,使傷口更小、疼痛明顯減輕,並提升術後恢復幅度、減少住院天數,助患者及早恢復日常生活。他提醒,肺器官內大部份是空氣,民眾針對沒症狀的腫瘤,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清楚發現,若有症況可透過胸腔內科門診或以健檢方式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早期偵測肺部小結節,早期治療,改善罹患肺癌風險的死亡率。
-
2021-09-22 癌症.乳癌
中醫大推一站式乳癌篩檢診斷 一周就可提供治療計畫
乳癌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許多女性聞乳癌色變,乳癌患者從檢查到病理報告出來,並得到完整治療計畫,需要約一個月的時間,這段期間相當煎熬,為了讓病患早點獲得治療,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推出一站式乳癌篩檢診斷,約一周就可提供完整治療計畫。中醫大新竹附醫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表示,病患首次就醫當天,同時安排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檢查,先診斷出病灶所在,若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則當場做穿刺檢查或粗針切片,取病灶細胞做化驗,病理科約需3至5天的時間進行判斷,因此,當病人大概一周後回診,就可以得到病理報告結果,同時告知完整治療計畫。劉良智指出,以往看診的經驗,病人來到醫院,排檢查就要一個禮拜,再加上需要另行安排穿刺檢查時間,以及等待病理報告,一直到病人得到完整的治療計畫,大概要一個月的時間,對一個乳癌患者來講,不只是疾病治療可能有所延誤,心裡面的壓力更是令人煎熬。劉良智也強調,乳癌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病灶侷限在乳房組織,沒有轉移的話,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生命威脅,所以早期乳癌只要好好接受手術、藥物或是放射線治療的話,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生活品質。對未發生癌症病變的健康女性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定期做追蹤檢查,45歲以上婦女,建議半年做一次超音波檢查,配合國民健康署規定,每兩年接受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但是有家族史的話,40歲就要接受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以及半年一次的超音波。「得到乳癌,真的不是世界末日。」劉良智說,早期乳癌是可以治癒的,即使已是第四期,目前有很多藥物的發展,從早期的抗賀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甚至免疫治療方式,都可以把病人照顧得很好,患者不用太擔心,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跟主治醫師好好配合,得到最好的醫療。
-
2021-09-08 癌症.乳癌
5年前異常泌乳、今年視野縮小 女教師摘除腫瘤恢復健康
謝姓女教師5年前沒懷孕卻常分泌大量乳汁,濕透內衣甚至外衣,令她尷尬不已,求醫確診是腦下垂體良性腫瘤造成,服藥改善症狀,3個月前她的視野逐漸縮小,最近頭痛,再度求醫檢查竟然腫瘤長大並壓迫視神輕,接受鼻內視鏡微創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不必剖腦開顱,已恢復正常視野。38歲謝女表示,5年前忽然月經不規則,還大量分泌乳汁,經常濕透內衣讓她很不舒服,尷尬的是有時外衣也濕,當時沒懷孕,她直覺判斷身體出狀況,經人介紹找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紹清診治,確診為腦下垂體良性腫瘤,吃藥控制荷爾蒙改善異常症狀,但因此不容易懷孕,她配合醫師控制藥量,後來有幸懷孕,順利產子。她表示,今年年中她察覺兩側視野消失,一度以為是老花眼引起,調侃自己不到40歲就老了,可是後來眼睛痛、頭也痛,多次去按摩但沒改善不適症狀,回彰化醫院檢查,原來腦下垂體腫瘤變大,壓迫視神經導致眼壓升高和頭痛。謝女表示,手術後,她現在視野開闊了,不再因視力問題造成生活不便及困擾,所以她用全新的眼睛視野進行她喜愛的紙雕創作,專程到醫院將作品送給趙紹清感謝他。彰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紹清說,腦下垂體位於腦部最底部的位置,控制身體內分泌,謝女的腦下垂體腫瘤5年前只有1公分大,可以先觀察不開刀,用荷爾蒙抑制藥劑治療,減少患者泌乳激素的分泌。謝女每年接受腦部核磁共振儀追蹤,今年腫瘤已長大到2公分,壓迫視神經,進而影響視力,開車時看不見旁邊的人與車,非常危險,走路也因視野縮小,容易撞到旁邊的人與物,如果再不處理,不但生活中處處是危險,視神經遭壓迫越來越嚴重,還可能失明。趙紹清利用3D立體影像導航系統準確定位,內視鏡從謝女鼻孔進入,在手術過程中以神經監測儀監測,當神經可能發生有任何損傷,監測儀馬上警告醫師,以確保患者的神經不受傷害,謝女經鼻腔內視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沒傷口,手術隔天即可下床。趙紹清強調,良性腫瘤危害通常不如惡性腫瘤,但長在腦部和脊椎的良性腫瘤可能因壓迫神經,讓患者病情變得很嚴重,絕對不能放任不管,應定期監測,過去曾有病人視神經被壓迫,害怕傳統開顱手術,病情能拖就拖,最後失明,視力再也無法回復,幸好現在醫學科技發達,病人不必接受破壞範圍大的傳統開顱手術,也能摘除腫瘤恢復健康。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去年肺炎因防疫大減 進加護病房患者卻沒少
新冠肺炎肆虐一年多,社會大眾對於肺炎的診斷和治療也耳熟能詳,其實除了新冠病毒之外,還有很多病毒和細菌會造成肺炎,都可能經歷與新冠肺炎類似的診療過程。健保資料顯示,過去每年大約有80到90萬人診斷出肺炎,去年才因防疫推廣勤洗手、戴口罩而減少到54萬人。長者肺炎住院率高,兒童多在門診治療。健保資料顯示,肺炎病人主要集中於0至19歲,大約有20至30多萬人,其次才是60以上及80歲以上長者。臺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科主任馮嘉毅表示,年齡集中在兩端並不意外,這與感染性疾病的特性有關。兒童病人大多為10歲以下,病毒感染引發肺炎的比率較高,但若看肺炎病人在整體兒童人口當中的比率,未必會高於長者肺炎的比率。馮嘉毅分析,長者的肺炎主要由細菌引起,病情通常比較嚴重,如果細看不同年齡層肺炎病人在門診就醫或住院的比率,可能會看到肺炎的長者有一到兩成都需要住院,甚至需要加護病房,但孩童可在門診治療的比率會比較高。診斷需靠胸部X光,診所數據未必為真正肺炎人數。從各層級醫療院所的肺炎就醫人數來看,可以發現前十名除了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還有兩間兒科診所。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陽光耀表示,肺炎的標準診斷需要檢視胸部X光影像有無肺部浸潤,基層診所通常無法拍X光,主要是依靠臨床診斷,因此在解讀健保診斷人數資料時,要考慮到這會受到基層診所診斷方式的特性影響,不見得能代表真正的肺炎病人數量。陽光耀表示,由醫院門、急診申報的肺炎,比較可能有經過胸部X光確診,確診後是否需要住院治療,與病人嚴重程度、照顧需求有關。去年防疫,肺炎人數大減,但病況嚴重者比率升高。即便去年因推廣防疫措施,肺炎人數從79至90萬減少到54萬人,但需要住加護病房的肺炎人數變化並不大,每年都是兩萬多人,平均每人醫療費用22萬元。馮嘉毅指出,疫情讓一般民眾不敢到醫院,有些會拖到嚴重才來,或直接去急診;病況較嚴重的病人比率提高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去年健保人均醫療費用,反而比前兩年還高。陽光耀分析,去年各年齡層下降幅度最不明顯的,是80歲以上的肺炎,因為高齡者本身就有較高的肺炎風險,就算沒有感冒,也可能得到肺炎,甚至需要住院。健保資料也看到,地區醫院收治肺炎病患人數不高,但加護病房收治的比率很高,較低的也有四成,最高可達將近百分之百;呼吸器平均使用天數也高,前十名平均呼吸器使用天數可長達135至245天。「脫離呼吸器」定義為出院前五天都不用呼吸器,「呼吸器脫離率」為呼吸器脫離次數除以住院人次。數據顯示,肺炎病患使用呼吸器的前十大醫院中,大約有二到四成可以在出院前五天脫離呼吸器。小型醫院附設呼吸照護病房,與呼吸器使用天數長有關。馮嘉毅表示,這可能反應了不同層級醫院病人來源、醫療資源的差異,每個醫院都有其獨特情況,很難一概而論。比如在醫學中心,醫療人力資源相對充裕,醫師認為將相對輕症的病人收治於普通病房就可以處理,但同樣嚴重度的病人若是在中小型醫院,醫師可能覺得收治於加護病房比較適合,因此造成加護病房收治比率的差異。有關呼吸器使用天數長的原因,陽光耀和馮嘉毅都認為,很多小型醫院附設呼吸照護病房(RCW),本來就有長期呼吸器依賴的病人,因為感染肺炎、病況惡化時轉入加護病房,因此可能有加護病房入住率特別高、呼吸器使用天數特別長的現象。馮嘉毅表示,肺炎病人是否能脫離呼吸器,雖然可能與醫療團隊的經驗與處理方式有關,但更關鍵的因素還是病人的病況。例如80歲以上,有惡性腫瘤病史、嚴重糖尿病、肺功能受損等,這些都會導致脫離呼吸器的機率降低。不過,入住加護病房後,病人及家屬願意討論DNR的比率會提高,且年紀越大意願越高,整體來說,大約一半以上的長者和家屬都會願意簽署。
-
2021-09-02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女工作久坐小腿腫脹壓痛5天 竟是腿深部靜脈栓塞
33歲劉姓女子近期因左小腿腫脹壓痛5天到醫院急診就醫,醫師詢問病史,發現劉有多囊卵巢,已服用荷爾蒙治療3個月,又因工作因素需久坐電腦桌。醫師理學檢察時發現,劉的左小腿微溫腫脹疼痛,凹陷性水腫並有輕微壓痛,足背動脈左側脈搏較右側微弱,她卻無發燒或外傷史,最後經左小腿血管超音波檢查,診斷為左側膕靜脈栓塞,便安排住院使用血栓溶解劑及抗凝血治療,左小腿腫脹症狀明顯的改善。新竹台大分院急診室醫師陳憲青表示,深部靜脈栓塞 (Deep Vein Thrombosis) 指的是血凝塊(即血栓)在深層靜脈形成,阻礙血液回流,造成靜脈血管發炎或患肢肢體腫脹疼痛,大多發生在下肢的脛骨靜脈、膕靜脈、股靜脈與髂靜脈。在開始形成深部靜脈栓塞時往往沒有直接症狀,常見的不適包括患側下肢水腫,出現腫脹、疼痛及溫度上升等現象;另外,小腿肚的腓腸肌在足背屈曲時會疼痛,則稱霍曼氏徵象 (Homan's sign)。陳憲青說,造成深部靜脈栓塞的可能致病原因及危險因素包括血液回流受阻(血液鬱積),如長期久坐或臥床、鬱血性心臟疾病患者、肝硬化、靜脈曲張、腹部壓力過大(懷孕或腹水)、靜脈瓣功能不良等患者。或是血液中抗凝血因子減少,如服用避孕藥、生產、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又或者是血管內層損傷,如靜脈注射、創傷、惡性腫瘤、過於肥胖。目前臨床對於深部靜脈栓塞治療方式首要選擇是使用血栓溶解劑,但可能會有出血風險,須經醫師審慎評估。另一種治療方式是運用抗凝血劑控制血凝塊繼續形成或變大,待病患症狀改善、穩定後,再改以口服抗凝血劑持續服用約六個月以上控制病情。藥物之外也可採外科治療取出血栓及危險因素,預防血栓脫落、進入心臟而引起致命肺栓塞。陳憲青表示,劉女可能原因及危險因素包含長期久坐不動及服用避孕藥。經使用血栓溶解劑及抗凝血治療,左小腿腫脹症狀明顯的改善。提醒民眾,常久坐不動、搭乘長程交通工具或因工作需要長時間坐著的民眾,每隔一段時間要多起來走動與伸展背部和腿部肌肉,以保持血液循環的暢通,此外,也要多攝取水份,穿著寬鬆、舒適的服裝,這都是避免發生深部靜脈栓塞的方法。
-
2021-09-02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高雄長庚以熱消融治腮腺瘤 免除病患顏面麻痺危險
很多人有長過「豬頭皮」,腮腺發炎痛不可支的經驗,但腮腺長成腫瘤,雖然多屬良性,卻因為傳統手術容易造成顏面神經麻痺,也不可不小心。高雄長庚醫院消融中心2016年起將消融微創手術運用在治療腮腺瘤上,至今約有十多例,病人未有不良反應,相關論文成果獲國際期刊登,其中與國際多位腮腺瘤大師共同發表的回顧性文獻,更在國際上被廣泛引用。高雄一名黃姓司機3年前右耳下方長出雞蛋丁大的腫瘤,他擔心是惡性腫瘤,先自腫瘤科看起,後來確認是良性華生氏腫瘤,不過由於開刀具有顏面麻痺風險,最後他接受高雄長庚醫院消融治療,不到一個小時解決,至今回診都不曾復發,今天他現身說法,很慶幸當年不用動刀,就解決問題。高雄長庚目前是亞洲地區率先將消融手術運用在腮腺腫瘤的醫院,醫療團隊發表的研究成果更刊登在國際期刊上。放射診斷部醫師林偉哲說,一般腮線瘤約8成為良性,又分混合瘤和華生氏瘤,其中華生氏瘤以老煙槍最容易罹病,發病位置在耳下及下巴間,惡性機率幾乎為零。臨床上切除腮腺瘤,需全身麻醉,但動刀時需將顏面五個分支神經分出,否則即可能造成嘴歪臉斜,約18%至65%會呈現短期麻痺,但也可能發生永久麻痺,高雄長庚為此開發出消融術,利用超音波導引,從下巴腳腳端避開神經進到腫瘤處消融,消融針通電震動水分子,溫度約到70度,即能破壞腫瘤組織,最後由人體吸收。消融術採局部麻醉即可,可一邊監測病人狀態。目前使用消融術治療腮腺瘤的病患,傷口不大,術後追蹤也沒復法,且因局部麻醉,恢復快,亦無什麼禁忌。黃先生說,當時他找上羅盛典醫師,評估需要手術,但他不想動刀,在羅的建議下轉至消融中心接受消融治療,結果妻子去繳個費用回來,他的手術已經完成,到現在三年沒再復發。羅盛典說,華生氏腫瘤惡性程度低,但約2至3成會有多發情形,據文獻了解,約六成病患全麻摘除腮腺瘤,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影響及社交,且傳統手術,還會遺留10公分傷口。目前華生氏腮腺瘤發生率愈來愈高,可能與抽菸或肥胖,代謝症後群有關,原本男性居多,近年女性亦常見,未來發生率會愈高。
-
2021-08-31 癌症.頭頸癌
喝水嘴角流出被當顏面神經麻痺 轉診檢出下頷腺癌四期
彰化縣75歲張姓男子10個月前喝水時,無法控制水從右嘴角流出,求醫診斷罹患顏面神經麻痺,治療8個月卻聲音沙啞、吞嚥困難,轉介到衛福部彰化醫院,確診為下頷腺癌,因腫瘤小,摸不出來,癌細胞早已擴散,已經第四期,無法手術清除,只能透過化療和放射線治療減緩惡化速度。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今天表示,下頷腺是眾多唾液腺之一,下頷腺癌雖然少見,但是惡性比例高,一般顏面腫瘤只要夠大就摸得出來,張先生的腫瘤卻較小,無法從嘴巴下面的下頷處摸出來,癌細胞順著腫瘤四周的綿密神經路徑流竄轉移,這種腫瘤小卻已擴散的情況較罕見,顯見癌細胞相當惡性。張姓男子告訴醫師,10個月前右嘴角麻痺,喝水時不自覺的從右嘴角流出水,連家人都覺得奇怪,就醫時被當作「貝爾氏麻痺」治療,那位醫師告知那是一種很常見的顏面神經急性發炎,應該很快痊癒好,可是他一直沒復原,進行顏面復健仍不見改善,直到兩個月前聲音沙啞、嗆咳,連吞嚥都有困難,轉介到彰化醫院檢查,沒想到是癌症。許嘉方說,若顏面神經麻痺治療無效,就要警覺可能是癌細胞作祟,內視鏡檢查發現張先生的右側聲帶麻痺,只有左側會動,這種聲帶麻痺的狀況在臨床上常是癌症引起,肺癌、甲狀腺癌、食道癌或顏面方面的癌症都有可能發;彰化醫院耳鼻喉科安排頸部電腦斷層及正子攝影,發現張先生下頷腺有一個約2.5公分大的腫瘤,觸診摸不出來,切片確定是惡性腫瘤,已經往外擴散侵犯到顏面神經導致嘴角麻痺,無法控制飲水時水從嘴巴流出,也造成聲帶痲痺及聲音沙啞。許嘉方又說,顏面神經麻痺造成嘴歪眼斜,經藥物治療後,大部分3個月內痊癒,但如果好不了,就要警覺可能是其它問題造成,顏面某部位有癌細胞的可能性很大;過去臨床病例出現老人的下頷腺腫瘤很大,但患者較胖,以為那是雙下巴,太晚發現已難治療,大部分的顏面腫瘤只要比較大一點就可摸得到,民眾如果摸到下巴處摸到腫塊,一定要馬上就醫,沒摸到什麼卻顏面神經麻痺,那就是警訊,應趕快找耳鼻喉科檢查。
-
2021-08-25 癌症.其他癌症
9旬翁皮膚變黃暴瘦剩40公斤 胰臟癌手術順利出院
90歲張姓老翁暴瘦只剩40公斤,肌膚變黃,到台中慈濟醫院門診,經肝膽腸胃、血液腫瘤科檢查,確認罹患胰臟癌。老翁家人擔心高齡手術風險大,但老翁堅持要開刀,術前補充營養,術後再休養增加體力,已順利出院。張姓老翁是名退休公務員,短短一個月內暴瘦5公斤,但作息如常,住家社區保全發現「爺爺皮膚怎麼變黃?」家人才驚覺有異帶他到台中慈濟醫院門診。腸胃內科醫師林忠義檢查後高度懷疑是胰臟癌,轉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進一步確認病情,再與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討論治療計畫,一致決定「開刀是惟一的解決方式」。90歲高齡手術,家人皆擔憂手術風險高,老翁則堅持手術治療。余政展表示,患者胰臟腫瘤位於消化系統中樞,手術必須一次處理消化道、膽道、胰臟腺,完成3個臟器重建,手術難度非常高。為讓高齡病人的身體有更好準備,老翁先以全靜脈營養補充養分,並訓練體力一周後,才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併胰腸吻合、膽腸吻合、胃腸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手術」,手術長達6小時,術後恢復良好,幾天就能下床,老翁住院休養後順利出院。余政展表示,胰臟癌是從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5年存活率低於5%,是各種癌症中預後最差、最兇險的癌症。早期病變時,症狀不是很明顯,且由於胰臟位在後腹腔,時常會被忽略,更不容易透過一般檢查早期診斷。余政展說,胰臟癌隨腫瘤擴大,腫瘤形成時在胰臟的部位變化,病人會陸續出現體重減輕,黃疸或上腹悶脹疼痛、背痛、嘔吐感、胃口變差、腹瀉症狀。他提醒,預防胰臟癌,除了少糖、少油、少鹽、高纖維質飲食,也要養成遠離菸、酒,並養成運動習慣,防治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也是防癌的不變法則。
-
2021-08-19 癌症.胃癌
這7種危險因子最容易導致胃癌 醫教你如何預防胃癌發生!
臺灣胃癌常年名列十大癌症之中,每年奪走超過2,300條人命。根據每年癌症發生與死亡統計顯示,胃癌新增人數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平均每天超過6.5名國人死於胃癌。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同時,胃癌早期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變瘦,與一般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相似,惟有改變飲食及及早篩檢方為預防之道。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說明,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一,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至20%從慢性胃炎演變,將使胃黏膜細胞密度與其功能都下降,導致萎縮部位反覆發炎,其中約3%的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二,胃腸化生,腸化生是指胃黏膜長出「腸黏膜」,這被認為與胃癌的發生有高度的關係,腸化生罹癌風險高6至10倍,每年約增加2/1000,十年約2/100。三,胃腺瘤、腺息肉,胃腺癌已被WHO定義為胃癌前驅性變化,雖與大腸腺瘤相比,胃腺癌發生率不算高,但約4成胃腺瘤內存在惡性細胞,照胃鏡時發現就建議切除。如何預防胃癌發生?吳文傑醫師表示,胃癌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排行中名列前十名,透過統計顯示,得知胃癌與下列幾個危險因子有關,其中除了家族史、年齡與性別,大部分誘發胃癌的因素和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高度相關,可藉由後天人為避免或改善。要預防胃癌發生,首要避免高鹽飲食,攝取過多鹽分會刺激甚至破壞胃黏膜,當黏膜來不及修補完成,又吃進過多鹽分,可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機率。另外,熬夜與吃宵夜也應該避免,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會在胃部的休息時間進行更新,熬夜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更新力減弱,而在睡前吃宵夜就像強迫胃「加班」,長久下來,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潰瘍,進而引發胃癌。最後,菸、酒、過量藥物都對胃健康不利,長期酗酒將使胃黏膜持續充血,演變成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化學物質,同樣會造成胃炎或胃潰瘍,間接促使胃癌發生。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會造成胃部受傷,有引發胃發炎或潰瘍之可能,盡量避免長期使用或濫用,可減少胃部損傷。吳文傑醫師說明,微生物也會影響胃癌風險,WHO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臺灣盛行率超過3成,包含家人、伴侶有感染者,長期脹氣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患者、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制酸劑,都屬高危險族群。根據研究發現,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此外,有胃癌家族史者發生胃癌的風險高出2至3倍,可能是相似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導致。胃癌好發條件吳文傑醫師指出,胃癌好發年紀為50至70歲,其中又以男性病人居多。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黏膜化生的發生率也會跟著增加。年齡愈大愈容易有胃瘜肉,尤其是曾接受大範圍胃切除手術的族群,術後20年胃癌的風險平均高出6至7倍,特別容易發生在胃與腸子交接處,這種胃癌稱為殘胃癌,推測殘胃癌變的主要因素,是胃部分切除後,導致胃的保護機制變弱,使胃黏膜逐漸萎縮以致細菌增生。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每日健康
-
2021-08-15 癌症.乳癌
女打完莫德納腋下腫脹 就醫檢查發現得乳癌
桃園年近40歲的女性病人,上個月接種莫德納疫苗,兩周後摸到腋下有顆粒般的腫塊,但無疼痛感,起初不以為意,最後還是到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她右側乳房和右腋下淋巴都出現腫脹,立即將兩處檢體送病理中心化驗,檢驗結果為右乳侵襲癌和右腋下淋巴轉移,目前已接受乳癌後續治療。醫師提醒女性若發現身體異常,應立即就醫。杏妍診所院長黃鴻銘表示,隨著各類疫苗陸續到位,民眾施打後出現全身痠痛、發燒、頭痛等全身性的反應,是普遍較會遇到的副作用,然而國外也傳出有少女胸部變大的情形。黃鴻銘表示,美國醫學會調查發現,約有2成女性接種莫德納或輝瑞疫苗後,出現腋下淋巴腫大的情況,然而這是否與疫苗相關,或惡性腫瘤等其他原因造成,須進一步釐清。黃鴻銘指出,乳癌發生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儘管疫情時期民眾會減少進出醫療院所,但若察覺乳房有硬塊、乳頭有血色或黃綠色的分泌物、有多發性乳房腫塊,及被醫師告知建議定期追蹤的狀況,務必持續追蹤、就醫。
-
2021-08-09 養生.聰明飲食
喝濃茶又吃素 易致缺鐵性貧血
許多人常有嘴唇失血發白、容易疲勞、夢多失眠、甚至頭昏耳鳴的情況,大部分人以為是沒有足夠休息而引起的,但是卻不曾想到也許是貧血找上門了。貧血是指紅血球中的血紅素含量減少,不能夠將氧氣運送到需要的組織和器官。造成貧血的主要的原因有:1. 營養不良:食物中的微量元素鐵、葉酸和B12是構成血紅素的基本原料,如果缺乏,自然會導致貧血。常聽說「補血有三寶,紅糖紅棗和花生」,可是這些植物性食物所含的非血紅素鐵質,不易被人體吸收。補鐵主要依靠動物性食物,就是俗稱的鐵三角─紅肉、動物血和肝臟類。值得注意的是濃茶中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相結合,而無法被吸收,所以喝茶又吃素的老年人,容易出現缺鐵性的貧血。2.其他疾病:舉例來說血液病、惡性腫瘤、慢性感染、風濕性關節炎、腎臟衰竭、肝病、甲狀腺功能失常都可能導致貧血。老年人貧血一定要追查原因,背後往往隱藏著更嚴重的問題,因為10%到40%貧血有腫瘤問題。3.服用藥物:服用抗凝血劑、阿斯匹林可能會因消化道潰瘍造成貧血。另外,環磷酰胺、硫唑嘌呤、干擾素等抑制骨髓功能藥物,也會引起貧血。還有頭孢菌素、阿莫西林、肺結核藥等也都可能導致貧血。在美國有5.6%的人貧血。嬰幼兒和學前兒童要特別注意,貧血對智力的損害很嚴重,另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會因貧血使病情加劇;婦女孕期貧血會加大妊娠期間的併發症、感染症和產後抑鬱症等情形。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後新增4死 打莫德納出現腦中風
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共新增5例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包括AZ疫苗3件、莫德納疫苗1件。AZ疫苗3件通報死亡事件,年齡介於81-92歲之間,接種疫苗25-35天間發生;莫德納疫苗1件死亡個案為67歲,接種次日後發生。7月22日新冠疫苗接種14萬7725人次,其中AZ接種12萬202人次(第1劑接種10萬7561人次,第2劑接種1萬2641人次),莫德納接種2萬7523人次(第1劑接種1萬7026人次,第2劑接種1萬497人次)。目前累計接種605萬9596人次,AZ接種320萬3146人次,莫德納接種285萬6450人次,新冠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24.94%,劑次人口比25.80%(劑/每百人)。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2例(21女、11男)疑似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22歲至87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2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肺栓塞、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血小板低下、敗血症、心律不整、肺炎、泌尿道感染、因眼瞼下垂就醫診斷惡性腫瘤、蜂窩性組織炎與皮疹、過敏反應(蕁麻疹、紅疹、紫斑、眼皮腫、呼吸喘)、接種後常見之全身不適,及診斷未明之意識改變與低血鈉、頭痛、呼吸困難及胸痛、視力模糊、突發性聽力喪失、腹部不適與胸口麻木、手腕腫脹與手指無力痠痛、手臂瘀青與膝蓋疼痛等。同期間新增24例(11女、13男)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25至81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4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血小板低下、心肌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併急性發作、臂神經炎、死產、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帶狀皰疹、接觸性皮膚炎及濕疹、過敏反應(雙腳紅疹併紅腫癢),及診斷未明之血栓、高血糖、臉部及腳部麻、手指紅腫等。
-
2021-07-23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你的「濕氣」重不重?一張表自我檢測!口水多、舌苔厚...中醫師:有超過6項,你就是重度濕氣!
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黏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癒。你的身體濕氣重?哪一些症狀代表你濕氣很重?身體濕氣檢測表1.全身無力常有人覺得自己全身提不起勁,頭整天昏昏沉沉的,腰好像背了一個大包袱,很沉重的感覺,兩條腿也好像綁了鉛條,上下樓梯都很困難。這些症狀和濕的關連很大,因為「濕性重著」,濕的特性會讓人覺得很有沉重的感覺,如果身體濕氣重,那可能是脾被濕給困住了,脾原本可以升發人體的清陽,一旦被濕困住了,清陽不升,人體就會產生全身乏力而且有沉重的感覺。有的人覺得自己明明睡很多,但是卻總是睡不飽,甚至愈睡愈累,這也是身體濕氣太重的緣故,濕容易讓人覺得困倦,睡更久反而會更累,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中醫講「濕重如裹」,這種被緊緊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下雨天被淋了個渾身濕透似的那麼難受。2.肥胖,易胖體質有的人覺得自己的體重莫名其妙就增加很多,肚子也變大了,平時飲食都有在注意,明明沒有吃很多,體重卻一直上升,甚至感覺連喝水都會胖。其實身體大約70%都是水做的,所以有時候體重的增加並不是脂肪的增加,而是水分的代謝出了問題,一旦水液的代謝出現問題,輕則造成體重增加,重則會形成水腫。中醫文獻有「肥人多痰」的論點,不是我們所認識的感冒咳嗽有痰的「痰」,這裡所指的「痰濕」更廣泛,包括痰、水、組織液,還包括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等。所以肥人多痰導致高血脂的基本原因,就是「痰濕中阻」,使血液運行速度減慢而造成,所以這種體質就容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病。中醫認為水液的代謝與肺脾腎這三個臟腑最有關係,其中脾的運化水濕出了問題,就會造成肥胖。人體內脾主運化水濕,是津液代謝的樞紐,一旦脾虛不運化,就會產生痰濕,因此,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3.兩腿很重,小腿腫脹感常常有人會覺得自已的兩條腿好像灌了鉛一樣,沉重無比,但是按下去又沒有水腫的現象。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如果我們把毛巾弄濕掛起來,過了幾個小時,毛巾的上半部已經乾了,但是下半部卻還是濕的,這就是水往低處流的現象,在中醫來講就是「濕性趨下」的意思,人體也像毛巾一樣,當身體濕氣偏重時,白天站久了,水濕會往下,就會覺得兩條腿很累、很重。那如果是晚上,我們躺平睡覺,一到早上起床時,如果覺得腰背很酸重,那也有可能是濕在作怪,因為我們躺平的時候身體最下端的部位是腰,而不是兩條腿,所以濕氣重的人,才會一早睡醒就腰痠。若心臟、腎臟及其他檢查都正常,卻常常在下午過後水腫是什麼原因?一種可能是特發性(體質性)水腫,多發生在比較容易緊張的女性,下肢水腫早上不明顯,下午或晚上嚴重,上下午體重可相差一公斤以上,這時需限制鹽分及水分的攝取,穿彈性襪、常運動、抬高下肢,則可改善水腫情況。另一種是長時間坐或站立,例如長時間坐辦公桌,血液循環不良,體液較易滯留在下肢,造成水腫。中醫怎麼看水腫?水腫與中醫的肺、脾、腎三個臟腑最有關係。脾不僅可以運化水穀精微,也可以運化水液,把水液運輸到身體各處,供人體使用,也可以轉輸到肺和腎,再進一步排出體外。肺主通調水道,通調是輸通、調節的意思,水道是水液運行和排泄的道路,肺的宣發和肅降的功能,對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輸通和調節的作用。腎氣的蒸騰和氣化作用可主導水液的代謝運輸,人體多餘的水,可藉由腎化為尿液排除體外,腎這方面的功能與西醫泌尿系統的功能相似。所以水腫在中醫看來有可能是肺脾或腎的臟腑功能失常,需進一步辨證治療。4.口水多,不口渴人有五液,五液指的是五種液體,這包括淚液、汗液、口水、鼻涕、唾液(較黏稠的口水),這五液分別由肝、心、脾、肺、腎五臟來控管。五臟中的「脾」是在管理口水的,如果脾虛,濕邪過盛,就容易出現口水過多的現象,這時只要調理好脾的功能,讓脾可以好好運化水濕,就可以改善口水過多的問題了。口水多的人有的也會有不喜歡喝水的現象,這類濕氣重的人喝的水往往比較少,比較不容易覺得口渴。5.痰多有些人長期咳嗽有痰,被西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實痰多是和本身的體質有關係的,所以有時單純使用止咳化痰藥效果不佳,如果單純使用化痰藥無法解決慢性咳痰,就必須調理身體的痰濕狀況,才能獲得根本解決,這時就必須調理脾胃功能了。為什麼痰濕和脾有關係呢?因為在中醫的認知裡,認為「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急性期的咳嗽有痰,可以從肺來著手,慢性的咳嗽有痰,就必須從脾來下手了。唯有調理脾胃,健脾祛濕,才有辦法搞定棘手的咳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簡稱為COPD,COPD的人主要的表現是咳嗽,他們的咳嗽是慢性咳嗽,很難痊癒。追溯起來,大都有抽菸的病史,年輕的時候喜歡抽菸,一抽就是20年、30年、40年,抽煙時不覺得會怎樣,只是時間一久,幾年後才知道,抽菸其實對氣管及肺部的傷害很大。COPD的病人長期咳喘,嚴重者一走動就喘,有的人必須依賴氧氣來輔助呼吸。為避免呼吸道的傷害,吸菸者及早戒菸是很重要的一件事。6.大便粘馬桶每個人一天可以排便1∼2次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三天以上才排一次便,那就是便秘了。但是有的人的大便就是比較軟、不成形,甚至會很粘,容易粘馬桶。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廁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濕了。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疾病也就離你不遠了。中醫的脾與消化功能有關,脾虛造成運化水穀的功能下降,這時水濕容易形成,一旦消化道較濕,排便就會較軟,較不成形,甚至會粘馬桶。另外,由於脾的運化水穀功能下降,造成消化能力變差,就算吃很少東西肚子也容易脹。7.濕疹濕疹發生的原因還不十分明確,它與皮膚過敏和遺傳有關。有少部分的人對奶類製品會過敏,也有人對羽毛、灰塵等物質敏感而引發濕疹。濕疹初起容易侵犯頭頸部及肘關節皮膚皺摺處,以群集的小水泡、丘疹皰為主,針尖到粟米大小。濕疹搔抓破皮,形成點狀的糜爛,滲出液體,乾燥後皮膚變成黃色的結痂斑片,若不治療容易反覆發作,範圍亦會逐漸擴大。濕疹在中醫與「脾」這個臟腑最有關係,由於脾主運化,脾可運化水穀亦可運化水液,一旦脾的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在皮膚上就可能有濕疹的產生。夏季氣候炎熱、暑氣重,容易形成濕熱環境,當體內的濕氣過多,無法排出體外,濕熱蒸於皮膚之間,就形成了濕疹,所以夏季是好發的季節。8.婦女白帶多由於陰道需要一些津液的滋潤,所以有白帶的產生。一般正常的生理性白帶量不多,質清無色無味,唯獨在排卵期或月經來潮前量會稍多。而不正常的白帶,其質、量、顏色及氣味會有所變化,多數患者會感到底褲濕濕,且有分泌物以及不乾爽之感,白帶的顏色或白或黃,呈水或黏稠狀,或有腥臭味,有時也會伴隨著外陰部搔癢的症狀。民間有一句俗話:「十女九帶。」這說明了白帶常見於婦女,也頗受其困擾。根據白帶的顏色或品質可推測疾病的成因,大部分是感染所引起。如泡沫狀白帶有可能感染滴蟲性陰道炎,豆腐渣樣白帶通常是黴菌陰道炎,而成黃白色黏稠乳酪狀可能是念珠菌感染,黃色白帶有帶膿則有可能是細菌感染,白帶帶紅色在排除月經即將來潮的可能性之後,則必須懷疑是否為惡性腫瘤。因此若有白帶不正常的現象,最好還是至婦產科尋求診治。白帶與中醫的「濕」是最有關係的,中醫的理論認為濕流下焦,影響帶脈(中醫的經脈,通常與婦女疾病有關),而致帶下。中醫的「濕」有纏綿不易去除的特質,導致白帶在治療上無法快速根治,而且容易反覆發作,所以病患必須有恆心,並且設法改善體質因素,才可獲得療效。9.健康檢查有脂肪肝,或高脂血症的問題一般而言,大部分的高脂血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大多數的人是接受抽血檢驗後,才知道自己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高於正常標準。研究發現,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絕對的關係,還會引起繼發性的其他全身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等。而血脂肪主要指的是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其中膽固醇正常值為130∼200mg/dl,三酸甘油脂正常值為男性50∼200mg/dl、女性35∼165mg/dl,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家醫院或檢驗所的數值會有些微的差異,這是因為每家醫院用的試劑不同,如果數值在該家醫院的標準值內,就沒問題了。其實,人體血脂的增高,主要原因是攝取過多的含脂肪或含高膽固醇食物,或營養不均衡,都會讓血脂無法正常的代謝或排出。此外,高血壓、肥胖、嗜煙酒、糖尿病及有家族遺傳的人都是高脂血症的危險群。脂肪肝也是不正常的脂肪囤積在肝臟,造成肝臟無法正常發揮其正常生理功能,人就會容易疲勞倦怠。古代中醫並沒有「高脂血症」的名稱,中醫對高脂血症的看法屬於「痰濕」的範圍,認為是不正常的代謝產物沒有正常排出,囤積在身體,造成身體的負擔。10.舌苔厚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淨,乾濕適中,中醫會藉由舌診的判讀來觀察身體的狀態,舌苔指的是覆蓋在舌面上的一層薄垢,一般來說會是一層薄薄白色的舌苔,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苔,如果舌苔變厚了,可能代表的是身體的濕氣很重。除濕穴道介紹:豐隆穴•穴位找法: 位於膝蓋外側與腳外踝連線正中間點處。•治療功效:健脾化濕、促進代謝,紓解腸胃脹氣、打嗝。書籍介紹飲食決定去濕力:去濕中藥茶湯,補脾不生病作者:楊淑媚、蔡昆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1/06/30延伸閱讀: 高端疫苗是最落後的技術?AZ可能致癌?「4大疫苗傳言」專家一次解析
-
2021-07-22 癌症.頭頸癌
「最短命的癌症」 頭頸癌6成發現已晚期!口腔癌、鼻咽癌最常見,症狀差異比較
癌症已連續第39年高居國人死因榜首,其中好發於中壯年的「頭頸癌」,台灣男性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為發病年齡較年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減少近18.3歲,因此被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國外研究指出,許多病患因疫情而延遲治療,恐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也呼籲,癌症進展不等人勿停止就醫。頭頸癌是許多癌症的總稱,原發部位不同,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說,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排名,口腔癌高居第六位,因為成因複雜、多數病患缺乏健康意識、畏懼治療副作用而拖延治療,導致近6成患者確診者,已屬於局部晚期或遠端轉移。頭頸癌群症狀比較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理事長楊政杰表示,頭頸癌病患近7成5為中壯年藍領,工作中接觸檳榔、菸、酒等致癌危險物質年齡較早,導致病患確診時多只有4、50歲,正值生產力最高的時期,也使家庭頓失經濟支柱。另有國外研究指出,疫情影響下,頭頸癌就診量降低,病患回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明顯較大,恐增加3-9%的死亡風險。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醫師楊慕華也說,國內自5月起進入社區警戒,也發現許多病患延遲治療的狀況。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提醒,癌症進展不等人,相較頭頸癌第一、二期的5年存活率60至90%,晚期確診僅剩40%,同時復發率、死亡率有提高現象,呼籲民眾切勿中斷治療。至於頭頸癌的治療,楊慕華說,現今台灣利用免疫新藥,透過免疫節控點抑制劑,可再度活化被腫瘤細胞限制的免疫反應,得以持續對癌細胞進行免疫T細胞攻擊作用。根據國際臨床試驗研究顯示,與傳統第一線化療併標靶治療相較,無論單獨以免疫新藥或化療併免疫新藥,均可延長整體存活期。積極治療可與病魔共存,楊慕華分享,今年53歲的夏先生,103年9月確診口腔癌二期,歷經7次開刀、37次化療、37次放療;104至108年面臨口腔癌復發,化療、標靶接連失敗,惡性腫瘤包覆血管,曾被宣判只剩1個月生命並住進安寧病房。經評估他可採現有治療搭配免疫新藥,至今已穩定維持病情2年,目前定期追蹤中。
-
2021-07-20 癌症.卵巢.子宮
婦科最常見癌症之一 醫:晚期卵巢癌術後治療不要等、不要停
「醫師,我的下腹都脹脹的不舒服,很容易頻尿。」王太太揉揉肚子說,「最近食慾越來越差,體重掉了好幾公斤。」替王太太做完子宮頸抹片後,醫師便利用超音波檢查卵巢、子宮,發現有一側的卵巢變得腫大、形狀不規則,而且骨盆腔裡還積了不少腹水。雖然出現症狀的時間不長,但評估起來王太太已經屬於晚期卵巢癌,國泰醫院婦產科黃家彥醫師回憶,經過詳細解釋後我們就安排患者住院手術。卵巢癌容易在骨盆腔內散布,手術中醫師會盡量將看得到的腫瘤切除。術後也接續進行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希望可以把握治療時機,提升治療成效。卵巢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高峰大約在50-60歲,是婦科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卵巢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要到腫瘤變大影響周遭器官、或形成腹水時,才會出現症狀,可能的症狀包括腹脹、背痛、頻尿、骨盆不適、月經異常、性交疼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黃家彥醫師說,等到出現症狀時大部分都已經是卵巢癌晚期,是相當棘手的癌症。「卵巢癌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優先,能夠開刀的患者要及早接受手術,不能開刀的患者可以先接受化學治療,後續再評估是否可以手術。」黃家彥醫師解釋,「動手術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取得足夠的檢體以確定診斷,另一方面是盡可能將腫瘤切乾淨,卵巢癌很容易擴散到骨盆腔、或侵犯其他器官,醫師會盡量切除腫瘤。」因為解剖構造的關係,卵巢癌的標準手術會切除卵巢、子宮、淋巴結、網膜、還有癌細胞擴散地方。接受手術治療後,大多數患者需要接受化學治療,然而還是有將近8成的晚期卵巢癌會復發,黃家彥醫師指出卵巢癌的治療困境,「即使開刀清得很乾淨,化療也都有完成,但是晚期卵巢癌的復發機率依舊很高,平均在18個月後復發,影響患者的存活。」標靶治療幫助提升治療成效受惠於分子醫學的進步,標靶治療也應用於卵巢癌的治療,舉例來說,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以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發揮作用,有助延長存活期。當惡性腫瘤愈長愈大時,癌細胞的數量會愈來愈多,而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及養分,黃家彥醫師解釋,為了獲取更充足的血液供應,腫瘤會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促使周遭血管新生,長出分支。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能夠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結合,減少腫瘤組織的血管生成,讓癌細胞無法獲得氧氣及養分,進而達到控制癌症的效果。因為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是利用抗血管新生的機轉來控制癌症,所以對於各種期別、細胞型態、基因型態的卵巢癌,都能發揮效果。黃家彥醫師解釋,根據2021年美國癌症治療指引(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第3、4期卵巢癌病患於初次手術後,建議使用化學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有助提升治療成效。在完成化學治療的療程後,可以繼續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鞏固治療成效,達到更理想的疾病控制。「一般來說,卵巢癌術後大概2週後,如果傷口復原狀況穩定,就會開始進行化學治療。一般需要做六次療程的化學治療,在第二次化學治療療程開始,可開始加上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黃家彥醫師解釋,「完成化學治療的療程後,若繼續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可以延緩卵巢癌復發的時間、延長存活期。由於標靶藥物的專一性較高,相較於化學治療,副作用較少,也較輕。常見的副作用有高血壓及蛋白尿等,大多可以處理。」晚期卵巢癌及早治療不要等,繼續治療不要停!卵巢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女性朋友每年要定期到婦科檢查,除了做子宮頸抹片,還可以用骨盆腔超音波檢查子宮與卵巢,才有機會提早發現卵巢癌,若是等到出現腹脹、背痛、頻尿、骨盆不適、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大部分已是晚期卵巢癌。發現卵巢癌後,如果能夠開刀就要盡快動手術清除腫瘤。由於晚期卵巢癌於術後復發的機會很高,所以術後請接續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合併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有助提升治療效果。黃家彥醫師說,化學治療結束後,可維持標靶治療,有助延緩復發、延長存活期。面對晚期卵巢癌,請與醫師密切配合,及早治療不要等、繼續治療不要停!原文:晚期卵巢癌術後治療不要等、不要停,醫師圖文重點提醒搜尋附近的診所:婦產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1-07-16 新聞.元氣新聞
憂感染無法回診 醫療孤兒暴增
新冠疫情挑戰台灣的醫療量能,一群急需回院打藥的罕病兒,被臨時通知「憂感染、不要回院」,也有重症個案急性發作不敢回院,還有更多該定期回診的慢性、癌症病患,因不敢踏進醫院導致延誤治療。一場疫情打亂原本的醫療節奏,不知出現多少「醫療孤兒」?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秘書長楊玲玲說,五月疫情爆發高峰,台北市幾大醫學中心擔心,一般病患到院恐有接觸風險,導致需要定期回院打藥、打酵素的罕見疾病病患,就被醫生告知「不要到醫院」,尋求轉治。楊玲玲說,這群罕病病患有兒童、也有成年人,幾乎都是呼吸重症,考量重症病況穩定下,主治醫師評估疫情、依據病患本身病況,決定先讓患者不要到大醫院,改透過社區診所到宅打藥。還有一名口腔癌患者,今年二月才做完核磁共振檢查,原訂五月看報告,卻因害怕疫情打亂回診時間,直到七月初才回院追蹤,結果口腔多了一公分大的新潰瘍,病期嚴重惡化。台大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正喆說,有些惡性腫瘤病人需接受手術治療,但新冠疫情下,醫院降載雖仍優先為急症病人安排手術,但確實排程較過去慢,術後的放射、化學治療,排程也受影響,產生許多延誤就醫的案例。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指出,日本將「在宅醫療」設定為醫院住院、門診之外的第三醫療,讓醫護到家裡協助就醫困難的病患,而這些在宅住院對象以高齡比率最高,約占八至九成。儘管目前台灣推動的「健保居家醫療計畫」約有五萬個個案,但僅當作到家裡看門診,這波疫情後,政府要去思考的應是「住院的程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說,未來台灣醫療新常態,勢必得走上「醫療在社區」這條路,甚至居家醫療主力應在「社區診所」,而不在醫院。
-
2021-07-0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挺過中風、罹癌 超人醫師:我回來了
39歲時因過勞而中風,左手左腳癱瘓,需持續復健;50多歲意外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接受化療、電療。連著兩次致命的打擊,這對從小在山林部落裡長大,自認體格健壯、有著「超人醫師」之稱的我來說,有如生命旅程的兩次大轉彎,幸好沒翻車,仍可重返正軌。原民罹鼻咽癌 無法置信 先談癌症,從小為過敏體質,經常鼻塞、鼻過敏,長大後也是如此,但聽力明顯下降,這就不尋常,前年夏天開始耳鳴和聽力下降,自己判斷是耳咽管阻塞,年底至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當學弟告知罹患鼻咽癌,鼻咽冒出一顆三公分大的腫瘤,且已擴及淋巴組織,簡直無法置信,腦海頓時一片空白,因為這屬於「漢人癌症」,幾乎很少看到原住民病友,且本身並無家族史。得知罹癌時,確實受到重大衝擊,但轉念只在一瞬間,生性樂觀的我直接跳過「憤怒」、「否認」等階段,接受罹癌事實,保持樂觀,心想「失去了一部分,但還擁有很多東西。」況且連當年嚴重的半身癱瘓急重症都能安然度過,怎可輸給鼻咽癌。責任未了 須好好活下去在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放射腫瘤科及血液腫瘤科等醫師聯合會診下,接受化學與放射同步治療,過程中吃盡苦頭,我熱愛美食,但放療副作用為喪失味覺,唾液分泌減少,進食時,吃不出味道,不管是甜、鹹、辣,都差不多,第一次感受到「味如嚼蠟」。化療則造成惡心想吐,導致食欲不振,體重急遽下降12公斤。身為醫師,當然知道抗癌過程中,必須保住體重,因此,逼自己一定要吃東西,即使沒有味道,覺得難吃,也要吃,必須好好活下去,這輩子還有許多事情還沒做,無法割捨對於南迴偏鄉醫療的責任,也擔心南迴醫院是否能繼續推動下去。當年缺人力 常超時工作連續三個月化學和放射治療,以為病情獲得控制,去年5月銷假上班,回到衛福部台東醫院的第一天,我在臉書貼文「親愛的朋友啊!請大家別為我擔心,雖然經過了一番折騰與病魔搏鬥,但昔日那個大家熟悉的超人醫師在此宣告:我回來了!」由於確診時,鼻咽癌已到了第四期,所以去年底復發,並不意外,所幸手術順利,短時間恢復體力,重返醫療崗位。時間回到18年前,當時返回達仁鄉衛生所服務,因為人力短缺,醫務繁忙,每個月超時工作,算算一個月得工作400多小時,如此苦命,才被稱為「超人醫師」。但真的是累壞了,再壯的身體也撐不下去,中風時,左半身癱瘓,一一感受到醫學教科書裡的各種中風症狀,那時第一次體會到恐懼,「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怎麼辦?」盼在大武鄉 建南迴醫院小時候,二妹因延誤就醫而斷送性命,讓我深刻感受到偏鄉醫療匱乏必須解決,雖然承受兩次重大衝擊,但個人仍努力逐步改善東海岸南迴偏鄉的醫療環境,希望在台東大武鄉籌建「南迴醫院」,完成全台灣醫療照護最失落的一環,實現醫療服務的公平與正義。徐超斌小檔案現職:●部立台東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籌設南迴醫院發起人●南迴基金會執行長年齡:1967年部落:台東土坂部落排灣族學歷:台北醫學大學經歷:●台南奇美醫院●台東縣達仁鄉衛生所主任
-
2021-07-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COVID-19照護研討會疫苗篇:疫苗對Delta變種有效嗎?血栓如何發現?
由台中榮總主辦、榮興醫學發展基金會與元氣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協辦的「COVID-19照護研討會」,今天(3日)舉辦民眾場,以民眾為主要對象,並開放提問,由專家提供最正確詳盡的解答和解方,吸引逾九千五百人同時上線觀看。以下《元氣網》整理一般民眾最關心的議題「疫苗篇」詳細問答。Q:新冠肺炎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需要擔心的?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第一個是過敏性休克,第二個是栓塞(血栓)。栓塞在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的比例比較高。傳統的包括Novavax、高端、聯亞,都是屬於蛋白,所以副作用非常少。接種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者,常會出現注射處疼痛的現象,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疫苗打到肌肉裡面,肌肉、淋巴、淋巴結都會受影響。所以疼痛感可能第一次沒什麼感覺,第二次反應通常會特別強。所以第一次沒有感覺的人,要特別注意第二次接種後的副作用。此外,根據統計數據,接受莫德納疫苗施打者,發燒的比例比接種AZ者少很多。Q:目前國內的疫苗接種者的不良反應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的疫苗不良監測稱為V-Safe,台灣則有V-Watch疫苗施打後不良反應監測機制,早期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後,都有填表,並以此為據整理出統計數據。有幾個問題,包括過敏性休克,美國發生的機率是每百萬分之11,那國內大約是百萬分之1,目前台灣有5例,其中3例是AZ,2例是莫德納。其中有一個個案,打了AZ後發生過敏反應,第二劑換打莫德納,過敏反應依然發生。所以問診中的重點是,只要打過任何藥物後,曾出現過敏者,都要特別注意,進行緊急處置。心肌炎、心包膜炎則在年輕族群身上較長看見,國內有2例。至於血栓,在國內的發生率約為3.6,與其他國家相比不算高,跟美國施打嬌生疫苗者的比例不相上下。Q:打完疫苗後能不能捐血?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基本上目前在美國紅十字會,或是全球紅十字會,針對捐血的相關規丟,mRNA疫苗或是AZ疫苗都沒有特別限制。國內的規定,則是接受mRNA疫苗接種者可以捐血;接受AZ疫苗接種者則謹慎一點,觀察14天後再去捐血。不過要提醒民眾,疫苗施打後,常會出現發燒不適的症狀,在症狀緩解後,再進行捐血會比較合適。此外,捐血後,疫苗產生的抗體並不會受到影響。Q: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否有效預防新冠肺炎?若要施打,間隔為何?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的研究中,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預防新冠肺炎。不過有些大型研究中,例如美國近期發表、針對5千餘萬65歲以上長者的觀察性研究,可以看到流感疫苗可能有助於預防新冠肺炎。然而並不是說高齡長者就不要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助於預防肺炎鏈球菌,在長者染疫後的後續自我照護中,能提供保障。不過針對流感疫苗,除了上述的大型研究結果外,流感死亡率也是非常高。因此還是建議65歲以上的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Q:感染新冠肺炎後還需要接種疫苗嗎?需間隔多久?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得了新冠肺炎後,抗體仍持續多久,仍有待研究。有人認為可以持續8個月,甚至更久。但是這樣子的抗體效果,能否用於預防二次感染,的確有觀察到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後,又再感染新冠肺炎變異株。因此建議感染過新冠肺炎者,仍要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國內目前的建議是,自確診日起六個月後,再進行施打。國外的指引則是痊癒後三個月。目前輝瑞、AZ疫苗染疫後再打一劑,可以看到保護力明顯上升。特別是mRNA疫苗,染疫康復者再打一劑的保護效力,與接種兩劑者相當。Q:關於疫苗混打的效果及建議?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確實有國家,包括英國、西班牙、德國和加拿大,都做過相關研究;美國也有研究觀察,但不是以AZ疫苗,而是嬌生疫苗為主。我們知道初步的結果是,打了AZ或輝瑞疫苗,第二劑接種後,抗體一定比較高。但是不是等於保護力,仍有疑問,因為抗體衰退得相當快。此外,接種第二劑的副作用一定比第一劑來得嚴重,大家要有心理準備。許多國家都允許民眾混打疫苗,然而國內在6/20的專家會議後決議,因為疫苗廠商的指引並不建議混打,若是出了問題,權責難以劃分。除此之外,混打疫苗在行政處置上,也會造成很多困擾,這也要納入考慮。目前國內專家小組(ACIP)是建議不要混打,除非有通報施打後的不良反應,不論輕微或嚴重,只要有通報,第二劑就可以混打。Q:Delta變種有何不同?目前的疫苗保護力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以色列、英國都曾出現,接種疫苗後仍感染Delta變種的案例。疫苗高度關注病毒(Variant of High Consequence, VOC)有四個定義:第一,傳染力變強;第二,毒性變強;第三,病毒發生突變,導致疫苗偵測出病毒的能力變差;第四,現有的預防方式、治療方式都打折扣。目前有Alpha、Beta、Gamma、Delta四種,為了避免污名化而使用希臘字母進行命名。Delta變異株因為抗原決定位發生改變,使其穿透力變高,因此傳染力變強、毒性也變強,死亡率也有所提升。至於疫苗的有效性,第一劑的效果一定比較差,降幅達10%左右。mRNA疫苗打完兩劑後,雖然效果下降,但仍有85%左右的保護力;AZ的效果就差一點,降至約60%~50%。未來病毒會怎麼變化,仍屬未知,因此二代疫苗仍在研發。Q: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為何會引起血栓?何時發生?如何發現?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新冠肺炎疫苗之所以會引起血栓,是因為棘蛋白誘發了一些抗體,這些抗體使血小板凝集在一起,消耗了血小板,並在凝集的過程中,於比較不常見的地方產生血栓,包括腦部、腹部,且因為消耗了血小板,血小板低下,進而導致出血等問題。事實上,血栓發生得機率極低,約為十萬分之1~2,跟買樂透中獎的機率差不多,不用特別擔心。此外,產生血栓並不是AZ疫苗的專利,mRNA疫苗也有發生血栓的個案情形。不論如何,接種疫苗後產生血栓與血小板低下的情形,比起說是給民眾恐慌,不如說是讓醫療團隊有警覺心。舉例而言,患者打了疫苗後,發生血小板低下,那我們就應該去思考,是不是因為疫苗造成的血栓所導致。絕大部分的民眾,不論施打何種疫苗,產生血栓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Q:癌症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從事任何醫療行為,都必須以不傷身體為前提。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在癌症患者身上事實上是相當安全的。第二個問題是,何時打?許多癌症病友需要接受化學治療,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反應必須要有血球,且必須要有好的血球才有辦法產生有效的抗體。因此接受化學治療的病友,需在治療後三週,血液的生成才會恢復正常,此時即是接種疫苗的好時機。而接種疫苗後,間隔三週後,待抗體產生,再繼續進行化學治療,會是比較好的做法。有病友好奇,化學治療會不會使抗體濃度降低?由於全球接種疫苗的癌症患者比例仍較小,因此仍無相關證據。有些血液的惡性腫瘤、骨髓移植,或是打單株抗體的患者,的確這群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漿細胞、B細胞受損嚴重,因此未必會產生好的抗體。美國血液病學會、癌症醫學會的建議是,對於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應在手術完成後三個月,再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英國的研究發現,一群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不論接種輝瑞或AZ疫苗,最終產生中和抗體的機率僅有一半。因此建議癌友,即便是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疫苗注射,還是要做好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Q:洗腎患者能否接種疫苗?抗體會不會被洗掉?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洗腎患者多為多重共病患者,例如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因此患者本身較為孱弱、免疫力較低。患者每週需進行三次血液透析,每次約需3~4小時,且期間需面臨群聚的風險,因此施打疫苗是很重要的。未施打疫苗的糖尿病患者,其染疫風險為一般人的5~20倍左右。此外,感染後患者因肺炎重症而死的機率,是6~32%。因此血液透析的患者,比起一般患者,因為新冠肺炎造成死亡多風險,高出10~400倍。所以施打疫苗是避免洗腎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重症死亡,同時減緩醫療負擔的重要措施。且即使患者未來感染新冠肺炎,大部分患者因體內已有保護抗體,可以減少嚴重程度,有些患者也能痊癒。台中榮總於6/15~16,為院內450個洗腎患者施打疫苗,發現大部分患者並無嚴重副作用、不良反應產生,僅有倦怠症狀。大約有50%有局部疼痛紅腫現象,僅30~40%的患者有發燒,有20%有腸胃道症狀,10%以下患者有呼吸道症狀。此外,血液透析並不會把抗體洗掉。因為透析的瓣膜是人工腎臟中的瓣膜,它非常小,只有中小分子的毒素會被洗掉。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是球蛋白,是大蛋白、好東西,在透析的過程中會被留下,以保護洗腎患者。面對新生變種病毒,仍建議洗腎患者施打疫苗後,需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感染新冠肺炎。Q:如何防範兒童感染變種病毒?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針對兒童較少染疫,有許多理論,包括受體較少,以及因為冠狀感染期程短,而產生的交叉保護效果。兒童年紀小,所以接觸外界較少,因此染疫機率較低。不過因為病毒一直在變,仍不排除兒童感染的可能性。兒童從出生到學齡前,都屬於抵抗力發育階段,抗體器官組織都不成熟,感染併發症較多,因此即使現在沒有那麼嚴重,仍要小心提防。之所以18歲以上才能打疫苗,是因為所有的藥物、疫苗,都是18歲以上才能使用,所以目前只有做18歲或20歲以上,是成年的定義的問題。輝瑞最早做到12歲,甚至往下,學理上認為效果、安全性相當,不過因為沒有研究就不能斷言。因此例如高端、聯亞研發的過程中,都被要求要先做青少年,再往下發展,這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沒有資料情況下,無法給予建議。至於孕婦的部分,婦產科還是建議施打mRNA疫苗,不打AZ,因為孕婦有其他潛在的問題。但是疾管署沒有特別註明說打哪一種疫苗,因為目前疫苗供貨仍然不足,沒辦法讓民眾自由選擇。Q:中風患者、癲癇患者能否打新冠肺炎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如果處在急性中風,或是癲癇控制不良的狀況下,是不適合施打的。疫苗完成幾種後,大部分人會有發燒、不適的症狀,這些不適的狀況,可能會降低癲癇發作的預指,並不是說疫苗本身會導致腦部損傷,或造成癲癇發生。基本上如果控制良好的、或是穩定後的中風患者,仍可以接種疫苗。Q: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裝過支架的病患能否施打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都可以施打。此類個案可能會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栓用藥,目前仍建議這些病患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因為他們一旦染疫,症狀會更為嚴重,造成嚴重併發症或死亡,反而是會強烈建議施打疫苗的族群。但如果有服用特定藥物的患者,仍須先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濃度後,再行接種。此外,如果過去有因為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狀,就不建議選AZ,應選莫德納。Q: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等藥物的患者,是否能接種疫苗?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是控制穩定的情況下,是可以接種疫苗的。Q:接受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的癌症患者,是否可以接種疫苗?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美國血液病學會、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停止接受細胞瘤療法的三個月後,再接種疫苗會比較好。其餘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則並沒有特別限制,不過其反應效果可能會比較差。此族群患者染疫後併發症發生率、死亡率會升高,因此需要儘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即便施打疫苗後,因其免疫受到抑制,還是必須做好個人及周遭防護,達到群體免疫,才能真正保護癌症患者。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澎湖警員猝死!14天前接種疫苗 死因待釐清
請長期病假的澎湖縣馬公警分局警備隊陳姓警員,今天下午與妻子開車到馬公警分局停車場時,突然倒地不起,陳妻打119向消防局求援,陳男到院前失去生命跡象,搶救無效。陳姓警員的妻子在澎湖相當活躍,經營超商,夫妻感情好。53歲陳姓警員疑因癌症請長期病假,他原服務於交通隊,近年因身體狀況不佳,調往馬公警分局警備隊服務。據了解,陳姓警員是第2類接種疫苗對象,6月15日接種了第1劑AZ疫苗,但死因是否和接種疫苗有關,還有待檢警相驗釐清。澎湖縣警察局表示,關於陳姓警員猝死案,晚間9點30分在馬公分局偵查隊前說明。馬公警分局表示,陳姓警員因罹患甲狀腺惡性腫瘤申請長期病假,時間從109年6月至12月,及今年110年6月至12月申請延長病假。29日下午3點50分許,陳員與友人相約在天天開心KTV前停車場商討事情,期間陳員表示身體不適,不久便在他的車內昏迷且口吐白沫,身旁友人報案求助,緊急送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進行急救,下午5點13分宣告急救無效。陳姓警員遺體傍晚在家屬陪同下移往菊島福園暫置,會報請檢察官司法相驗。分局也說,陳姓警員屬於警備隊外勤警員,本月15日接受施打第1劑AZ疫苗,注射至今並未聽聞有身體不適狀況。
-
2021-06-25 癌症.頭頸癌
男吞嚥困難 拖半年檢查發現罹扁桃腺癌
51歲王姓男子吞嚥困難與疼痛,但因疫情升溫,遲遲不敢就醫,直到病癥出現半年,吞嚥疼痛到受不了,才到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門診就醫,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病人頸部右側腫塊為扁桃腺腫瘤轉移,疑似惡性腫瘤,術後進行放療與化療。醫師呼籲,疫情升溫,但癌症腫瘤進程無法停止,該治療還是必須要治療,否則腫瘤愈長愈大,甚至無法治療反而更糟。王男發現自己吞嚥困難與疼痛,卻害怕疫情期間就醫。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主任吳弘斌門診時發現王男右頸部腫塊,合併症狀出現半年多,不能再拖。王男PCR採檢確認為陰性後,辦理入院,經胃鏡、腹部超音波、核磁共振、骨骼掃描等檢查,排除食道癌、肝轉移可能性後,執行頭頸部手術,病理報告確認為扁桃腺癌,順利繼續進行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吳弘斌說,不同期別的口腔癌病人,可以搭配疫情狀況做相對應調整。例如病人如果是惡性前期,則建議可將手術延期,並透過電訪追蹤即可。但如果是惡性早期,仍建議趕快在治療黃金期手術,避免腫瘤變大後續難以處理。晚期口腔癌病人就一定要手術治療,可以在等待手術時,先作前導性化療,為手術切除病灶做準備。不只口腔癌,其他癌症與重大疾病也都有治療黃金期,癌症變化不會等人。吳弘斌呼籲大家配合政府宣導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但有任何身體不適還是要立即就醫檢查,進行必要治療,千萬別因恐懼,腫瘤拖到無法處理。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雄接種AZ疫苗後傳6死 最長91歲、最輕49歲都有慢性病史
新冠肺炎擴大接種至今,高雄傳出有6人在接種AZ疫苗後死亡,經過檢警解剖相驗,6人都有慢性病史,其中5人有心血管相關疾病,年紀最長者為91歲,最年輕僅49歲,初判死因都與接種AZ疫苗無關,詳細死因須等正式解剖報告出爐後進一步釐清。高雄AZ疫苗死亡案件,最早為91歲潘姓老翁,15日接種後返家都無異狀,隔兩天後凌晨突然冒冷汗,送醫治療後死亡,因老翁有慢性病史,死因初判與疫苗無關;第二例則為89歲女子,15日接種後食慾不振,隔天嗜睡整天,17日上午家屬喚不醒緊急送醫,20日死亡,這名婦人有腫瘤病史,有慢性腎病,初判也與疫苗無關。另有3例則是在17日接種AZ疫苗,3人都是洗腎患者,其中2人打完疫苗後精神不濟,都有嘔吐症狀,分別在隔天被家人發現在床上死亡,其中1人年僅49歲;另名59歲男子,17日接種後隔天嘔吐及拉肚子,19日在廁所倒地,送醫後不治身亡。第6起死亡個案是60歲男性,18日回醫院洗腎後順便接種疫苗,返家後感到疲累,症狀持續至21日上午,後來在廁所突然倒地猝死,相驗有嚴重腹水。據悉,6名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都有慢性病史,其中5人為心血管方面疾病,89歲婦人則有肝臟惡性腫瘤,但解剖結果均排除與AZ疫苗有關,詳細死因須等正式解剖報告出爐進一步釐清。
-
2021-06-18 新聞.元氣新聞
近11年首次!國人死亡數呈負成長 肺炎奪命下降1成
近日全台各地進行長輩大規模疫苗接種,傳出猝死案件,專家籲盡快公布國人死亡數背景值。今日衛福部統計處突襲式發布「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11年來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及死亡率負成長,稱為109年國人齊心防疫所致,其中65歲以上者占七成三。而國人最新十大死因,死因前三名依次為癌症、心臟疾病及肺炎,肺炎奪命較前年下降一成。疫苗施打受影響,衛福部統計處今日突襲式發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報告,109年死亡人數計17萬3067人,較108年減少2357人;死亡率每10萬人口733.9人,下降1.3%;以WHO 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390.8人,下降4.3%。其中死亡人數與死亡率隨人口數增加及老化程度遞增,一向呈增加趨勢,惟109年受國人同心防疫,為近11年除105年霸王寒流災害外,首次反轉為負成長。另外109年65歲以上死亡人數12萬6881人,較108年減580人,占總死亡人數73.3%,提高0.7個百分點,45-64歲占21.2%,合計45歲以上死亡人數占94.6%。統計處資料指出,受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影響,65歲以上死亡者占總死亡人數比率呈現逐年遞增趨勢,109年65歲以上死亡人數12萬6881人,較上年降 0.5%(或減580人);占總死亡人數比重達73.3%,較上年增0.7個百分點,較99年增4.9個百分點。109年65歲以上死亡人口中,65-74歲者占全部死亡人數18.2%,較99年增0.6個百分點,75-84歲者占25.1%,較99年減5.0個百分點,85歲以上者占30.0%,則較99年上升9.2個百分點,顯示65歲以上死亡人數占比提高,主要係因85歲以上死亡人數快速增加所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位。依死亡率排序,109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與108年相較,高血壓性疾病排名由第8名升至第7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則降為第8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3萬4676人,占總死亡人數77.8%,與108年相較,109年以高血壓性疾病(+7.2%)、糖尿病(+3.2%)、心臟疾病(+3.0%)死亡人數增加較多;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0.2%)、肺炎(-9.5%)減幅較大。就年齡別觀察,1-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2名;45歲以上則以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2名。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連戰罹癌且年事已高「先」打疫苗 黃珊珊:是否違反規定了解中
台北市振興醫院昨證實,前副總統連戰夫婦已完成疫苗接種,連戰是因罹患惡性腫瘤且年事已高,必須經常進出醫院,容易受到感染,基於人道立場,為連戰夫婦兩人施打疫苗。對於是否違反相關施打對象規定?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表示,振興醫院的說法也還要查證,會請衛生局先去了解。對於連戰夫婦已施打疫苗,遭立法院民進黨團質疑,振興醫院說法明顯不是在前三類優先施打人員,要求指揮中心、衛福部及台北市衛生局,對違規、特權插隊醫院加以嚴格處理。黃珊珊今天說,北市府也是看到報載才知道,對於醫事機構是否違反有違法中央規定的施打對象,這要查證連戰的施打疫苗時間,因中央每個時段都開放不同對象,振興醫院的說法也還要查證,會請衛生局先去了解。▌延伸推薦:連戰夫婦優先打疫苗? 民進黨團要求指揮中心嚴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