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6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心跳不規則
共找到
13
筆 文章
-
-
2023-08-15 醫療.心臟血管
每分鐘心跳超過「這次數」就算太快!胸悶、頭暈...心跳太過13種症狀,嚴重恐猝死
心跳速率以每分鐘心臟跳動次數(Beats per minute, Bpm)計算,會受到各種因素而改變,例如運動時心跳會加快,而休息或睡覺時心跳會變慢。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民國111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位居第二名,而高血壓疾病則位居第七名,且相較於110年十大死因,心臟疾病年增加8.3%,高血壓性疾病則年增加10.6%。然而,心跳頻率與高血壓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心跳頻率快者易罹患高血壓,血壓高患者也易出現心跳頻率高的狀況。正常一分鐘心跳正常值範圍應是多少嗎?心跳過快、過慢會造成什麼影響?本篇帶您一次搞懂心跳正常值。正常心跳一分鐘幾下?心跳速率以每分鐘心臟跳動次數(Beats per minute, Bpm)計算,那正常一分鐘心跳正常值應是多少?其實,心跳速率會受到各種因素而改變,例如運動時心跳會加快,而休息或睡覺時心跳會變慢。通常人在休息狀態下,心跳次數介於每分鐘60~100次之間,即為「靜止心率」(RHR),若每分鐘心跳次數低於60下為心跳過慢,高於100次稱為心跳過快,若高於150可能是甲狀腺亢進或心律不整所致,應儘早到醫院檢查。心跳過快會造成什麼影響?基本上,心臟跳動有一定規律,心跳過快通常是因為心房或心室有問題。若心跳每分鐘高達300多下即是「心室顫動」,會造成心肌無法正常收縮,可能導致引發心臟衰竭而猝死。如果發現心跳經常過快,應盡速就醫查明病因並接受治療。心跳過快常見症狀如下: 心悸 胸悶、胸痛 頭暈、意識不清、昏厥 倦怠、虛弱無力 呼吸喘、呼吸困難 盜汗 低血壓、手腳冰冷心跳過快可能伴隨胸悶、胸痛等症狀。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衛教手冊指出,一般正常休息狀態下,並不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心悸),因此若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就容易產生不舒服。而「心悸」指的是自覺心臟跳動的一種不適感,可能心臟收縮太強、太快、太慢或心跳不規則所引起。心跳過慢會造成什麼影響?每分鐘心跳次數低於60下,即為心跳過慢。心跳太慢會使心臟沒有力氣推動充足的含氧血至身體各處,會造成大腦與其它器官能獲得的氧氣量不足。對於老年人、運動員和平時有鍛鍊習慣者或睡著時,心率通常會下降到每分鐘40到60次,仍屬於正常範圍,但如果在清醒時或一般活動時,心率仍少於每分鐘60次,可能代表心臟潛藏一些問題。心跳過慢常見症狀如下: 胸痛 頭暈、全身無力、昏厥 疲倦 心悸 呼吸困難、急促影響心率的11種原因正常心率因人而異,心跳正常值落在60~100次範圍間,然而心率也會因各種因素而變化。根據《心臟基金會》表示以下11種為影響心率變化的因素:1. 健身和活動強度心臟可透過鍛煉來增強力量。平時從事體力活動、有運動習慣或運動能力佳的人通常心率較低,因為他們的心臟狀況較好,然而久坐和較少運動的人,心臟必須更頻繁地跳動,才能滿足身體的氧氣需求。2. 吸菸由於菸霧中的一氧化碳會減少血液中的氧氣量,且尼古丁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兩者會導致心率增加。不僅如此,吸菸也會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發作及中風的風險。3. 情緒壓力、焦慮、恐懼或強烈情緒等會增加心率。慢性壓力會使身體持續過度暴露於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中,會增加心率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4. 過胖過多的脂肪會影響血液流通靜脈、動脈,導致心臟跳動速度加快。此外,肥胖也會導致心律不整,嚴重時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過多的脂肪會影響血液流通,導致心臟跳動速度加快。5. 體溫在天氣炎熱、潮濕及運動過程中,會使心率會增加並泵出更多的血液以冷卻皮膚表面,並將熱量從核心轉移出去。故當天冷時,為預防失去熱量,心率也會降低以保持核心溫度。6. 脫水在運動或脫水時,血液會變濃稠,血液中的代謝廢棄物會堵塞血流,使心臟必須更用力排出廢氣物以維持正常的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另外,酒精也會導致身體脫水並使心率加快。7. 咖啡因、藥物、營養和草藥補充劑咖啡因、海洛因以及某些減某些去充血劑(decongestant)和支氣管擴張劑會刺激神經系統,增加心率。某些補充劑(如鉀、葡萄糖胺)可能會導致心率不規則。8. 藥物影響心臟病患者常用的抗抑鬱藥、β受體和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藥物可能會降低心率,而甲狀腺藥物可能會增加心率。9. 心血管疾病、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會導致心搏過緩(low heart rate);高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使動脈阻塞造成流向心臟的血液受阻,進而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10. 年齡隨著年齡增長,脈搏頻率和規律性可能發生變化,也可能表示患有心臟病或其它疾病。11. 身體姿勢基本上休息、坐著或站立時,脈搏都是相同的。不過有時剛站立前15到20秒時,脈搏可能會稍微上升,但通常幾分鐘後便會穩定下來。如何測量脈搏?若有心血管疾病、平時有服用心血管藥物及身體出現頭暈、胸悶等症狀,建議測量血壓及脈搏。根據《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衛教資料,測量脈搏應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的指端輕按在腕關節與大拇指同側的動脈上,測量一分鐘,不可用力加壓。隨著科技發展,目前許多手機、手錶都有監測心率功能,可跟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的測量工具,尤其年長者及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應定期監測心率。4招避免心跳過快情緒緊張、壓力或過度勞累,都可能使心率可能暫時飆升,雖然坐下來、喝水、緩慢地深呼吸通常可以降低心率,但為了保持心跳穩定,《心臟基金會》建議應遵循以下4件生活好習慣: 1.多運動:運動降低心率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不要過於頻繁地逼迫自己。 2.減輕壓力:嘗試放鬆、冥想、太極拳和其它有助減輕壓力的方法,有助降低靜止心率。 3.戒菸 4.減肥: 減肥有助減緩升高的心率。【延伸閱讀】 家裡種「虎尾蘭」吸收8成有害氣體!多久澆一次水?可以放房間嗎?教你6招照顧虎尾蘭
-
2022-08-28 醫療.心臟血管
形成中風與猝死的健康未爆彈 一張圖揪出心房顫動相關症狀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盛行率約為百分之2至4,推估全台應有30至40萬人罹病。然而,心房顫動約有高達3分之1的患者為無症狀,加上多數有症狀病患為陣發性發作,心電圖並未檢查出心房顫動的發作,故醫師推估確診人數實際上被嚴重低估。若心房顫動未確診、無接受任何治療,患者恐背負中風與猝死風險。此外,心房顫動年齡越高盛行率越高,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在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提高的同時,心房顫動的比例也逐步升高,形成中風與猝死的健康未爆彈。 猝死3原因與心血管有關!心房顫動激增中風和猝死風險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溫明賢醫師指出,心跳太慢或太快都屬於心律不整範疇,其中心室顫動、心室頻脈雖猝死率較高,但發生率不如心房顫動高。台灣已成為高齡社會,要特別注意年齡越高盛行率越高的心房顫動。心房顫動發生時心臟就像發抖一般,無法正常規則跳動送出血液,當血液滯留在心房內,血栓出現的風險就會增加;當心跳恢復正常時,血栓容易隨著血流到達腦部,導致嚴重腦中風或是增加猝死風險。 ・猝死定義:沒有外力傷害下,突然倒地並於24小時內死亡 ・心因性猝死是猝死原因大宗 ・導致心因性猝死原因: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遺傳性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沒症狀易忽視!認識猝死4大危險因子 7成的猝死是心血管問題導致,但很多民眾身在風險中卻不自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系副院長張坤正醫師表示,2016年《Mayo Clinic Proceedings》醫學期刊中,一篇研究分析當時台中市270萬人,針對心因性猝死數據發現,約19%與心律不整有關,在日本、韓國也有類似數字,都接近在20%左右;張坤正醫師說明,部分心律不整病患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忽視自己有猝死風險,因此瞭解危險因子,自行初步評估,當自己符合高危險族群範疇時,建議馬上就醫檢查。 猝死4大風險因子「SACAF」: ・S:性別(sex)男性風險較女性高 ・A:年齡(age)小於65歲 ・C: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曾有心血管病史 ・AF: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滿足上述4項危險因子,發生嚴重VT/VF(心室頻脈與心室顫動)導致猝死機率特別高,尤其患有心房顫動,相較一般人更有高達2.6倍的猝死機率,建議及早就醫檢查,加強控制病情,以免憾事發生。 年齡越高越危險!一張圖揪出心房顫動 心律不整未察覺,小心無症狀招來猝死危機!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伯丞醫師表示,約7成心律不整患者,會有心悸、呼吸困難、容易喘、胸悶、頭暈等症狀,患者容易感到心跳與平時不同,這時只要及時就醫診斷,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就可以遠離猝死。心律不整主要使用心電圖偵測,雖然透過心電圖檢查便可確診心律不整。但有3成心律不整患者無症狀,沒有明顯不舒服,因此很容易疏忽自身狀況,如果未及時檢查診斷及治療,疾病很可能持續惡化。 在心律不整中心房顫動很常見,張伯丞醫師說明,整體成年人心房顫動盛行率約百分之2至4,然而盛行率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成長,70歲以上民眾,心房顫動比率約有1成。由於容易引起血栓導致腦中風,患者需平時規律服用抗凝血劑,降低腦中風發生危險,同時要使用控制心房顫動藥物,以預防症狀發生。假使病情難以用藥物控制,也可以利用手術治療,減少心房顫動發生,降低猝死風險;張伯丞醫師表示,病患一定要按照醫師指示規律治療,才能預防心律不整與心房顫動所引發的併發症。 出現異狀速就醫!謹記543遠離猝死威脅 此外,在80歲以上年長者中,大約每10位就有1人有心房顫動,如果患者有其他慢性病,例如糖尿病與高血壓等,心房顫動危險性就越高;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趙子凡醫師提醒,心房顫動無症狀患者,發生腦中風危險與有症狀病患相同,因此發現自己有危險因子,一定要到醫院心臟內科接受檢查,如果發現自己常常心跳不規則忽快忽慢,務必盡快到醫院接受檢查。 《延伸閱讀》 .台商喝酒應酬竟半身癱瘓!輕忽心血管風險釀二次中風 .久坐中風、心臟病風險增147%!醫教6習慣有助逆轉。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QA整理包/幼兒莫德納21日開打 常見副作用有哪些?會引發心肌炎嗎?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45萬劑幼兒莫德納疫苗於7月6日上午抵台,預計7月21日起分送至各縣市,屆時將提供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幼兒疫苗劑量到接種部位都和成人不同,也有家長擔心副作用,「聯合新聞網」整理了8個QA,一次解答。Q1:幼兒施打疫苗安全嗎?A:台大醫師李秉穎指出,幼兒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遠高於流感等其他疾病,新冠肺炎對幼兒的危害也高於流感,因此建議幼兒接種疫苗防止中重症,且幼兒接種疫苗的整體效益大於風險。Q2:幼兒施打疫苗的劑量及間隔為何?A:食藥署表示,經整體評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需求,與會專家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可適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的基礎接種,施打兩劑,每劑0.25ml(含25微克的mRNA),施打間隔28天。Q3:幼兒施打莫德納疫苗的接種位置?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部位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則接種在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台大醫師李秉穎解釋,由於幼兒手臂皮膚較薄,因此2歲以下就建議打在大腿外側,2歲以上由於手臂三角肌比較肥厚,即可打在手臂,而染疫幼兒則建議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疫苗。Q4: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A: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速就醫釐清病因。Q5: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時,要如何通報?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協助家長關注子女皆種後狀況,提升對新冠疫苗安全性監測、相關官宦照護及因應效率。Q6:幼兒接種疫苗後會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嗎?症狀有哪些?A: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通常極少數個案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身上。因此如果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心肌、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如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暈厥、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Q7:幼兒曾確診過,可以接種疫苗嗎? A:通常狀況下幼兒染疫並痊癒後,指揮中心建議仍可依時程接種新冠疫苗,不過由於感染新冠肺炎後在短期內會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如確診孩童有意願接種疫苗,建議可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計算,「至少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新冠疫苗。Q8:幼兒莫德納疫苗和一般莫德納疫苗有何不同?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次到貨的新版莫德納疫苗為50毫克包裝,是先前莫德納100毫克的半劑量,而給6個月至5歲幼兒施打為25毫克,因此新疫苗每劑可提供2名幼兒施打。
-
2022-06-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一圖看懂MIS-A臨床8大症狀,出現2狀況速就醫
本土確診人數逐日下降,國內疫情似有好轉跡象,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陸續收到疑似MIS-A(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通報。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也提醒,確診後2至12週可能產生MIS-A,預期近期將陸續傳出相關案例,民眾應多留意。 李建璋昨在臉書發文表示,MIS-C (Children)最早是在2020年4月由英國東南部兒科醫師發現,10天內有8位確診病童產生類川崎氏症候群的疾病而定義;2個月以後,美、英兩國也陸續發現16位成人罹患類似疾病,因此定義為MIS-A (Adult)。 李建璋指出,與兒童相似的是,成人族群也是以非洲拉丁裔為主、通常肥胖、過往健康,年齡落在青壯年,臨床表現為高燒。其中1/3有口腔或是眼睛黏膜發炎症狀,實驗室數據發炎指數上升。 成人MIS-A死亡率高於兒童3倍 而與兒童不同的是,成年人病患全都有心臟症狀,包含胸痛、心律不整、或是心臟衰竭;且成人症狀更嚴重,約有一半患者需要進加護病房,整體死亡率高達10%,比兒童僅約1~3%死亡率高出許多。 李建璋說,目前MIS-A病例的臨床表現五花八門,從神經學的中風、幻覺、腸胃道的腹痛、腹瀉、肝炎,皮膚紅疹、血液血小板降低或大幅上升,新陳代謝的血糖上升酮酸中毒,肺臟的陰影或積水,每個人都有不同組合,找不到一個固定的臨床標準作為確診定義。 雖然目前美國疾病管制局訂定了一個診斷標準,但診斷標準就和疾病本身一樣複雜,也不容易使用,所以他思考許久後決定使用123法則歸納,也就是「1個先決條件,2個必要條件,3個器官受損」。 .1個先決條件:必須是COVID感染過後,PCR、快篩或是抗體任一陽性都可;.2個必要條件:發燒加上發炎(血液指標 CRP、Ferritin、IL-6, PCT 上升) ;.3個器官損傷:必須包含心臟或皮膚黏膜的三個器官受損,最常見是心臟、腸胃、與神經學。 簡單來看,民眾只要確診過後,有突發高燒狀況,就應該就醫檢查。僅有不到一半的民眾會眼睛發紅或是皮膚紅疹,但如果發生,會是非常特異的症狀,家人、同事可以幫忙注意。而早期使用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合併抗血栓,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所以民眾有懷疑的症狀,趕快就醫,才不會耽誤到病情。 成人8大症狀需注意 而今天指揮中心公佈的兩案例,一位50多歲男性是在染疫11天出現器官衰竭情況,6月初已死亡;另一例則是染疫恢復後又出現肝、腎等不同器官系統的發炎病變,也有合併休克情形。但上述兩例都不符合典型臨床標準,需等待專家小組進一步確認。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美國CDC定義,MIS-A病例為年齡大於等於21歲,且住院或住院前3天內有主觀發燒或客觀發燒紀錄,並大於38度。而且在住院前或住院前3天內,至少要符合臨床標準中的3項。 羅一鈞說明,如果成年人確診3~8週內又再度出現發燒,且有神經系統病症如意識變化、手腳無力或發麻、抽搐,心臟方面症狀如胸痛、胸悶、心跳不規則,另外如皮疹、結膜發紅,及腹痛、嘔吐、腹瀉等類似兒童MIS-C症狀,都可以就醫檢查,釐清是否為MIS-A或其他病症。●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我吃完宵夜後碗筷放3天沒洗,丈夫受不了主動去洗!他談夫妻相處:她不是不洗,是壓根沒想到做這事.熬過負債、婚變…她走過人生巨震,55歲華麗轉身!生菜女王告白:「沒有他們,我就倒了」 .職棒怪物大谷翔平: 撞上牆,我就更加努力去嘗試
-
2022-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幼兒莫德納延遲抵台 兒童出現氣喘等6症狀快就醫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6個月到5歲幼兒的莫德納疫苗已通過食藥署的EUA,ACIP會議也已通過建議接種二劑基礎劑,間隔四至八周以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來幼兒疫苗明天上午要抵台,但有些簡單文件問題有所延遲。不過已請各地政府準備幼兒接種站規畫。針對幼兒接種疫苗,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建議經醫師評估後6個月至5歲幼童接種莫德納疫苗接種,接種兩劑基礎劑,每劑須接種0.25ml,含25pgmRNA。接種部位原則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則接種在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由於曾經染疫,短期內再次感染的風險可能降低,因此建議確診者自發病日或就診日起至少間隔三個月後再接種。李秉穎說,國外研究,五歲以下打疫苗比成人不良反應較低,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速就醫釐清病因。另外,接種mRNA疫苗常見不良反應中,較擔心的嚴重不良反應是心肌炎。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通常極少數個案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身上。因此如果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心肌、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如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暈厥、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不過李秉穎表示,評估後mRNA疫苗用於年輕族群的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將與各地政府共同推動幼兒疫苗接種,請安排指定醫療院所。因為考慮幼兒需要家人陪伴施打,但有些民眾上班時間困難,因此將彈性於夜間、假日開設。他表示,接下來也非常熱,場地也要考量空曠、通風、防曬防雨。將請地方政府視所轄量能安排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接種,提升可近性。根據ACIP專家會議通過的建議,6個月至5歲幼兒莫德納疫苗施打2劑基礎劑,施打間隔為4至8周以上;5至11歲兒童疫苗方面,建議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在第二劑間隔28天後接種,對於完整接種基礎劑對象,建議於滿5個月後,接種追加劑。
-
2022-01-2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律不整常見3症狀 忽略不理可能腦中風或猝死
當你有小鹿亂撞般的心跳,如果不是來自戀愛的悸動,而是在靜態狀況下都可明顯感受心臟「怦怦跳」,就有可能發生心律不整。有些心律不整是無症狀的,但嚴重像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也有可能致命,因此不能輕忽心律不整的症狀。心律不整是很常見的心臟疾病,但許多人會忽略不在意,到了老年時才驚覺事態嚴重。其實長期心律不整對血管健康有很大的威脅,例如心房顫動,可能會形成血栓,若堵塞住腦血管則會發生腦中風,因此,如果有心臟不適症狀,應盡早到醫院診治,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減少心律不整對生命的威脅。正常的心跳是由心臟的天然節律器「竇房結」啓動,進而帶動整體心房、心室搏動來完成一次心跳,正常心跳頻率是每分鐘60至100次,少於60次為心跳太慢,大於100次則為心跳過快,若傳導路徑出問題,就會造成心跳不規則,也就是心律不整,而且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常見心律不整症狀:心跳過快:跑步、發燒或緊張狀態下,心跳都會加速,但需考慮可能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正在服用的藥物有關。心跳過快容易出現暈眩、昏厥、心悸、休克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猝死。心跳過慢:有些人心跳天生比較慢,許多運動員都在每分鐘50幾下,所以只有心跳數低,並不能視為異常。心跳太慢會出現頭昏眼花、走路不穏、甚至疲倦感和呼吸喘等症狀,嚴重時也可能造成心臟衰竭。心跳不規則:正常的節律下,有時吸氣時脈搏的間隔變短、呼氣時間隔變長的情況,稱為「呼吸性心律不整」,常發生於年輕人身上,這是生理性狀況不用擔心,但若出現心悸、胸悶、胸口痛時,應就醫檢查診斷。生活中預防心律不整的方法:1.避免高油、高糖、高膽固醇食物攝取,以維持標準體重。2.正常生活起居,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吸菸、限制飲用酒類及少喝含咖啡因飲料。3.切勿亂服成藥,例如有些感冒藥會誘發心跳加快,造成心臟不適。
-
2021-1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六類人將優先打第3劑 青少年12月中後打第2劑
為防堵陸續出現的新冠肺炎變異株,許多國家加快第三劑接種腳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昨天召開專家會議並已達成共識,建議已完成兩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及第九類民眾,應於第二劑接種6個月後,追加接種第三劑。另外,針對已接種第一劑BNT疫苗的12至17歲青少年,指揮中心也建議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接種第二劑BNT,兩劑間隔12周以上,將由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安排於校園接種。陳時中表示,仍尊重個人意願,所以也需要家長同意書,但因意願書要重新印製發送,預期施打時間應是12月中旬後。陳時中表示,考量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免疫保護力可能隨時間下降,為積極因應變異株對於國內防疫造成的威脅,除建議已完成兩劑接種的六類高風險對象在接種第二劑疫苗6個月後,追加接種第三劑新冠肺炎疫苗;其他滿18歲以上民眾可以評估自身感染風險以及接種意願,經醫師評估後接種第三劑。但對於追加劑接種廠牌尚無明確建議,指揮中心將持續收集國內外相關臨床實驗與研究數據以及各國接種建議,並視國內疫苗接種與供應情形,再提供民眾進行接種。另外,陳時中表示,會中經專家審慎檢視各國青少年族群新冠肺炎感染、傳播與重症風險、mRNA疫苗等接種策略、疫苗接種後心肌炎發生率與相關文獻。雖然mRNA疫苗接種後發生之心肌炎、心包膜炎,可能與疫苗接種有關,但考量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株持續於國際間流行,且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為降低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國內社區流行風險,應積極提升各類對象第二劑接種率,提升群體免疫力,故建議歲青少年完成兩劑BNT疫苗接種。另評估現行雖尚無研究證實兩劑接種間隔與接種疫苗後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率之關聯性,然依據目前疫苗間隔與保護力實證研究結果,及英國、歐盟、加拿大等國之監測與建議,專家建議12至17歲青少年兩劑BNT疫苗間隔為12週以上。指揮中心說,依據各國上市後監測數據,接種BNT疫苗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週至4週間;接種第二劑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之比率高於第一劑,且年輕男性發生比例較女性以及其他男性年齡層高。指揮中心特別提醒,民眾於接種BNT疫苗後28天內,如出現下列任一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應立即就醫。並於就醫時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
-
2021-11-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病發其實有跡可循 醫師曝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疾病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4期文/郭岳潭冠心病是心臟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多年名列臺灣10大死因之一,有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患有三高的人、生活心理壓力極大的人或是有相關家族史者,都是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撲通、撲通,心臟每分每秒不停地跳動,可是正常人通常不容易感覺到心跳,心臟只有約拳頭般大,不可言喻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沒有了心跳,生命也就宣告結束。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每年奪走2萬多條性命,僅次於惡性腫瘤。一般人對於心臟病的認知,常是來得突然、去得也快。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醫療品質暨政策委員會委員、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長黃啟宏指出,心臟病的種類很多,心臟疾病的病發也是早有跡可循,可以做為自我警覺。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及周邊血管動脈疾病。最容易被忽略:高血壓性心臟病根據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7位,相當於每4.5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疾病。黃啟宏指出,高血壓性心臟病就是民眾耳熟能詳的高血壓,所造成的心臟結構及功能發生異常。臨床觀察發現,高血壓性心臟病雖然是最常見,但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病。原因:黃啟宏說明,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而引起的壓力,若是病人的血壓值超過標準,且血壓長期升高,又沒有積極控制接受治療,恐造成左心室負荷加重,而變得肥厚、擴大,最後恐導致心臟衰竭。可怕的是,高血壓的病程經過5至10年,甚至20年,可能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等併發症。根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但18~39歲有高達36.6萬人罹患高血壓,其中知道有高血壓者只有13萬人,有近24萬人並不自知。症狀:高血壓又被稱作是「隱形殺手」,大部分的高血壓病患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有頭暈、眼花、耳鳴、心悸,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水腫等症狀。但臨床上,僅有3成病患會出現頭痛、疲累、頸部僵硬等症狀,當等到出現身體不適時,已經產生併發症了;有的人則是身體早已習慣高血壓的狀態,也可能會自覺沒有不適症狀。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沒有絕對的高危險族群,其實高血壓就是心臟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男性年齡超過50歲、女性超過55歲,高血壓的風險隨之上升。國內75歲以上老年人,幾乎半數有高血壓,若是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家族史,更會增加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風險。事實上,高血壓性心臟病是一種規定出來的疾病。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定義,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如何正確診斷高血壓?臨床上,許多病人因為身體不舒服,結果到醫院一量血壓,卻發現血壓很高,其實不能當作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黃啟宏強調,診斷高血壓最重要的是測量血壓的方式,標準測量方法為休息5分鐘,以坐姿方式、手掌向上,將血壓計、手臂與心臟齊高,記得洗澡後、吃飯後半小時不要量測;若是持續量測經過一段時間,血壓值仍超過標準,建議就醫進一步診斷。造成猝死的兇手:冠狀動脈心臟病新聞報導上,心臟病發作猝死的個案,絕大多數就是冠狀動脈心臟病造成的心肌梗塞。黃啟宏指出,冠狀動脈心臟病就是民眾最害怕的心臟病之一,嚴重恐造成心肌梗塞而猝死。原因:黃啟宏說明,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是脂肪沉積血管、內壁增厚,進而形成粥狀斑塊,導致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狹窄;一般而言,左冠狀動脈供應65%的心臟血流,右冠狀動脈則供應35%,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血液及營養不容易通過,就會造成心臟缺氧而引發心絞痛,進而導致心臟肌肉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甚至是猝死。症狀:隨著冠狀動脈慢慢狹窄,病人在身體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因為心臟急速跳動,心血管負擔增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心臟收縮困難,而出現心絞痛的情形,產生走路會喘、爬樓梯喘不過氣、胸痛等症狀,胸痛會擴散到肩頸、下巴、上臂或上腹部,有的人甚至會噁心、嘔吐、暈倒、盜汗或呼吸困難,症狀持續約2至5分鐘左右,最長不會超過20分鐘,經過休息症狀可以迅速緩解。若是整個冠狀動脈阻塞,就是心肌梗塞急性發作,胸痛程度會比心絞痛更加嚴重,症狀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以上,常會伴隨著冒汗、呼吸困難、無力等症狀,即使在休息狀態,也有可能會發生,嚴重者會併發心律不整發生猝死、休克,或是心臟衰竭而死亡。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以男性為主,發生機率是女性的7至9倍之多,新聞上心臟病猝死個案也通常多是年輕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逐漸老化、彈性減少,老年人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年輕人的風險要高;而女性停經之後,因心血管缺少女性荷爾蒙保護,冠心病發生機率大幅升高,男女比例約是4:3。根據國健署分析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2成5血脂異常、2成血壓高,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而這些都是罹患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黃啟宏強調,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菸、家族史,以及壓力、沒有運動,男性年齡大於45歲、女性停經後,都要特別注意。瓣膜發生病變:瓣膜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臟病,以及後天退化所造成。黃啟宏表示,心臟共有4個瓣膜,當瓣膜發生病變就可稱為瓣膜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的疾病種類,主要有二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三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以及主動脈瓣狹窄或閉鎖不全、肺動脈瓣疾病,還有非常危險的主動脈剝離。原因:黃啟宏進一步說明,各年齡層好發的瓣膜性心臟病有所不同,先天性心臟病為心臟先天結構異常,多半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發現;風濕性心臟病大多是幼年時患有風濕性感染所引起。隨著年齡老化,瓣膜也漸漸退化,主動脈或二尖瓣、三尖瓣的發展時間及退化時間各有不同,而產生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也就是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或關閉的情況,甚至可能同時發生,因此喪失了避免血液回流的正常功能,通常好發於60至80歲的中老年人。症狀:黃啟宏表示,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的病人,初期可以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類似狹心症及心臟衰竭的症狀,病人因瓣膜喪失正常功能,會產生缺氧及水分無法正常代謝,造成呼吸急促、越活動越喘、胸痛、心絞痛、四肢水腫、頭暈、腹脹、疲勞、食慾減退等。不過,很難從症狀分辨是主動脈或是二尖瓣、三尖瓣的問題所引起,當情況到達一定程度時,就必須處理。舉例來說,二尖瓣脫垂通常不需要開刀,當二尖瓣嚴重閉鎖不全,才需要手術。高危險群:中老年人因合併三高等慢性疾病,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族群,其中高血壓是造成心臟主動脈剝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黃啟宏說明,主動脈剝離是因血管內層破裂受損,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並將主動脈撕裂剝離而形成假腔,造成身體各處的血液供應不足,或是血液從假腔破裂,造成大量出血,病人會突然感到劇烈疼痛,且延伸到頸背部,造成喘不過氣、頭暈、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心悸是最明顯症狀:心律不整黃啟宏指出,各種心臟疾病中,以心律不整的範圍最廣,且從良善到凶狠都有,包括:心房顫動、心房頻脈、上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心室頻脈、心房早期收縮、心室早期收縮、病竇症候群及心臟傳導障礙,主要因是心臟電力傳導功能異常,或是心臟肌肉過度敏感,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原因: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60至100次之間,一般來說,病人經常感到心跳撲通、撲通,應盡快就醫檢查。黃啟宏表示,根據醫學定義,每個人都會有心律不整;但不一定會產生不適症狀,也不一定會造成身體傷害。黃啟宏進一步說明,一般人不大容易察覺到自己的心跳,心律不整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心悸,可能跳得快、跳得慢、亂跳或心跳不規則,有的人會感到胸悶、呼吸急促,伴隨臉色蒼白、噁心、嘔吐;然而,最危險的症狀是平時無症狀,一旦發作就心跳暫停,造成昏倒、猝死,由於心臟打出去的血液量減少,使腦部、心臟等重要器官缺乏血液供應。症狀:各種心律不整的症狀都是大同小異,大部分的心律不整都會有心悸的症狀,只是引起的原因不同;不過,卻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只要定期追蹤或是調整生活習慣,減少飲用茶、咖啡等咖啡因飲品及酒精,就可以適度緩解,或是藥物幫助緩解症狀。另外,也可以透過植入醫療器材,例如:心室頻脈病人植入節律器、心室顫動病人使用去顫器,以幫助恢復心臟的正常節律。高危險群:黃啟宏提醒,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是心房顫動,好發於老年人,隨年紀增長,心房顫動的發生機率就越高。根據統計,國內超過80歲以上的老年人,心房顫動的比例有10%,建議有症狀就要治療,避免增加中風的風險。以下肢血管為主: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血管的主要功能為運輸血液,根據運輸方向不同,可分為動脈、靜脈及微血管,其中動脈負責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而靜脈窄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原因:黃啟宏指出,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是指血管內膜因脂肪斑塊逐漸堆積,進而失去彈性、內膜增生,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狹窄阻塞,使遠端血流量減少,導致身體某些部位功能受到影響,尤其下肢血管為大宗,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其他還有「眼中風」、「腸中風」等。黃啟宏表示,周邊血管動脈屬於全身血管的一部分,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的危險因子,也與冠狀動脈心臟病類似。症狀:臨床上,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以下肢血管為主,病人占了5成以上。黃啟宏說明,下肢血管較長,發生阻塞的機率較高,也比較容易被發現;常見的臨床症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而不同,初期容易感到下肌肉痠痛或無力,漸漸出現運動時間歇性跛行的現象,休息可緩解。隨著血管阻塞越來越厲害,出現下肢紅腫、麻木或劇痛,即使休息也會感到劇烈疼痛,嚴重時會發生皮膚變黑、潰瘍及壞死,且傷口會久久無法癒合;黃啟宏提醒,若是沒有積極治療,甚至會演變成肌肉組織缺血性壞死,恐面臨截肢的命運,也可能會危及性命。高危險群: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胱胺酸血症,以及抽菸的群族。延伸閱讀: 。照護 心 。心臟病發作「4大非典型症狀」常被忽視! 專家告訴你何時該叫119
-
2021-10-06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止痛「穿皮貼片」,能否剪成小片貼在疼痛處?藥師教正確使用
一位李太太來電,想問因先生罹癌身體多處疼痛,能不能將止痛的穿皮貼片剪成小片貼在疼痛的地方?答案是「不可以的」,因為穿皮貼片是特殊設計劑型不可分割,其有效成分是經由血液分布到全身,因此不需要哪裡痛貼哪裡。經常使用於癌症止痛的穿皮貼片,由於其特殊劑型設計,又屬於管制藥品,使用方式和回收規定常令病人與家屬無所適從。因此以下說明如何使用穿皮貼片以及注意事項:穿皮貼片使用前準備首先在軀幹或上手臂找一塊無刺激及放射線照射的平整皮膚表面。使用貼片前,先將貼片部位的毛髮剪除(最好是無毛髮生長的區域,勿用刮的方式剃除),並以清水潔淨貼用部位的皮膚,且讓皮膚完全乾燥,但請勿使用肥皂、油、乳液或任何其它會刺激皮膚或改變膚質的物質來清潔或塗抹於皮膚上。使用穿皮貼片使用前須檢查貼片的完整性,從密封包裝內取出貼片後,將保護層(離型紙)自貼片移除(小心不要碰到黏著面),把貼片貼上皮膚,並用手掌用力緊壓30秒,確保整片貼片完全與皮膚接觸,尤其要注意角落部位應緊密黏貼,而貼上貼片或撕下貼片後都只能用清水洗手。穿皮貼片使用注意事項穿皮貼片有專屬使用紀錄表,需正確填寫使用日期時間數量及操作人員簽名,貼上及撕下時都要填寫。穿皮貼片可連續貼足72小時再更新,移除貼片後,新的貼片須貼在與前一片不同的位置。同一部位的皮膚必須相隔數日才可再貼上一片新的貼片。穿皮貼片不會受淋浴或游泳影響,但不可暴露於直接外部熱源(例如蒸氣浴、熱水澡、電暖器,電熱毯)。且貼片不能分割、切開或以任何方式破壞。需儲存於陰涼處25℃以下且置於兒童無法觸及處。穿皮貼片副作用若有頭暈、噁心、嘔吐、嗜睡、便秘、多汗、虛弱等情況,請告知醫護人員做協助處理。但若發生心跳不規則、低血壓、呼吸緩慢或呼吸困難、意識不清時,請立刻將穿皮貼片撕下,並以清水沖洗貼處、擦乾後,立刻通知醫師或送醫。用藥期間請避免開車、操作機械及飲酒。穿皮貼片回收之注意事項使用過的穿皮貼片應對黏後放入原包裝並放在原藥袋內,回診時請處方醫師在使用紀錄表蓋章,再將蓋完章的使用紀錄表及廢片一同繳回藥局銷毀。如未帶廢片,需請醫師協助開立「未帶吩坦尼Fentanyl貼片廢片證明單」。如有未使用之貼片應退還給藥局。(如圖一)參考資料藥品仿單:楊森多瑞喜穿皮貼片劑,吩坦尼穿皮貼片劑,全克痛穿皮貼片劑。
-
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整理包/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 4大注意事項不可不知
各縣市中秋節後展開BNT校園接種作業,陸續傳出學生接種後不適的零星個案,大多學生在休息後已無大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首例BNT不良事件通報,一名13歲男學生9月23日接種後出現皮疹及嘔吐。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有哪些注意事項,聯合新聞網整理如下:●接種後該注意什麼:‧接種後以坐姿休息15至30分鐘。‧接種後的副作用症狀於數天後消失。‧若持續有不適症狀,務必立即就醫。●常見反應: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依據疫苗臨床試驗及上市後監測顯示,接種第二劑的副作用發生比率高於第一劑。●發燒反應: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依據BNT162b2疫苗臨床試驗,發燒比率平均約24.2%,第二劑較第一劑比率高(依據美國CDC V-safe資料12-15歲第一劑約10%,第二劑約30%)。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釐清病因。●心肌炎及心包膜炎:依據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資料,接種BNT162b2疫苗後,曾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周至4周間),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但評估後BNT162b2疫苗用於年輕族群的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接種疫苗後28天內如出現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並於就醫時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若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可經由醫療端或衛生局所協助通報至「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3-aXlTBq4ggn5Hg2dveHBg )。資料來源/疾管署網站「COVID-19疫苗校園接種作業」、「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臉書粉絲專頁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青少年接種BNT注意!心臟病、心律不整「施打有前提」
國內即將於9月23日開放BNT疫苗於校園接種,對象為12-17歲青少年,目前家長同意學童施打比例達九成多,但其副作用之一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等,讓不少本身患有心臟疾病等學童也擔心是否有接種必要。台大兒童醫院教授、台灣兒童醫學會副秘書長邱舜南指出,多數心臟疾病者只要在病情穩定狀態下經醫師評估可以接種,但若病情不穩,建議先透過治療待穩定後再行接種。邱舜南指出,大部分心臟病使患者都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如冠狀動脈、心肌梗塞、穩定性心臟病衰竭、風溼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川崎氏症,天生性心臟病和植入式心臟裝置者。但打完疫苗前幾天容易有相關症狀,如果病人發燒劑容易心率不整或心臟衰竭加重,要控制發燒情況。特別要注意的是,有發炎性心臟即便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如果過去體內抗體有發生,會不會施打疫苗又再度發生不一定,所以要特別注意,此外像急性風溼熱、擴張性心肌病變者病情不穩,需要注射強心劑,或者患有複雜跟嚴重先天性心臟病且病況不穩,急性代償性心衰竭、心臟移植者,如果情況穩定可以施打,不穩定就先穩定再做施打。校園接種站也曾傳出是否要設立心電圖等,在以評估是否該讓學生進行施打。他則指出,不建議在疫苗施打前進行心電圖是否施打,大部分心律不整患者也能施打,反而可以在接種後可以進行心電圖等檢查進行觀測,現在很難從病理切片得知是感染性或接種型心肌炎。指揮中心也提醒民眾若有五大症狀,如胸痛、心悸、心跳不規則、運動耐受性不良、暈厥和呼吸急促,一但有症狀需要盡快就醫。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目前針對青少年接種BNT疫苗,也已規劃好後相關監測及後續醫院的後送及轉診。
-
2019-12-23 科別.心臟血管
常感覺心跳快,是壓力大還是心臟有問題?
心臟血管科5問 許寬立教授專業解答. Q:健檢時發現有心室早期收縮,需要治療嗎?A:心臟跳動由一套傳導系統指揮,位於右心房上方的「竇房結」就是心臟的總司令,放電後讓心房先收縮,把血液打到心室,然後電訊傳到位於心房、心室之間的「房室結」是副總司令,再放電讓心室收縮,把血液打到大動脈或肺動脈,這樣依序收縮所打出來的血液量,才能最有效率地讓身體利用。 心室早期收縮又稱期前收縮,意指心室還沒等到上級傳來的命令就先跳出來,如同合唱時有人先搶拍,因此打出來的血液量比正常來得少,效率就不好,會有心跳空虛感,按脈搏可能覺察不到有在跳,這就是一種心律不整。在早期收縮後,與下次心搏間隔的舒張期較長,回到心臟的血液量較多,因此下一次恢復正常的心搏,打出來的血液量變多,會讓人感覺特別強,而有心悸的感覺。 期前收縮源自心室的電位不穩定,未必是心臟的構造或機能有問題,比如交感神經太興奮時就可能導致電位不穩定,因此熬夜、壓力大時可能發生,或是有飲用茶或咖啡,也容易刺激交感神經,這時首要是調整生活習慣。 醫師還會觀察心臟功能,若有高血壓或有心肌缺氧等問題,應該針對這類明顯病因去處理。若心臟功能沒有異常,但心律不整發生的次數很頻繁,且病患有不適感,也會給予心律不整的藥物治療,尤其若連續出現3個以上的心室早期收縮,稱為心室頻脈,患者不僅明顯不適,甚至會暈倒,一定要接受治療。 Q:什麼狀況下需要做運動心電圖?A:運動心電圖的目的是增加心臟的耗氧量,來揪出心臟在休息狀態時沒有出現的問題,最常運用的時機是懷疑有心肌缺氧,也就是冠狀動脈血管阻塞。一般來說,冠狀動脈血管要阻塞達75%以上,血流量才會減少,但即使塞到這麼多,若消耗不夠多,未必會顯現血流量不足的症狀,好比一個人收入變少了,但如果支出也不多,可能不會一下子察覺得錢不夠用。運動心電圖就是要增加心臟負擔,如同逼一個人多支出,才知道他的口袋到底有多深,也就是確認供應的血流量是否不足。Q:當活動時出現胸悶、喘的症狀,一定是心血管有問題嗎?A:許多人出現這樣的症狀甚至感覺虛弱無力,就自認是一定心血管有問題,固然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但這並非唯一答案,比如貧血患者因為血色素不夠,無法攜帶足夠氧氣到身體各處,也會產生胸悶,並非心血管有問題;此外,肺部的問題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也容易引起胸悶與喘的症狀。有的人心肺功能正常,但平時少鍛鍊,臨時遭遇額外的負擔,例如一下子爬上四樓,也會氣喘吁吁。 臨床上不少患者主訴「心臟無力」,醫師檢查排除心臟問題後,卻不相信醫師的診斷,堅持有人告訴他是心臟有問題,甚至「指導」醫師應該要做心臟超音波或電腦斷層,這並非正確的態度,要做什麼檢查與診斷,應該要信任醫師專業的意見。 Q:天氣轉冷,降血壓藥物需要調整劑量嗎?A:調整降血壓藥物要視病患的情況,且應該先與醫師討論,不要自己隨便調整,因此病患定時在家量血壓的長期紀錄非常重要,醫師也必須以此為依據才調整劑量。 影響血壓變化的因素不只是天氣,有些病患可能因為最近事情多,忙碌時血壓稍微高一些,但事情過後就降下來,不見得是當下這個劑量不適合這個病患,所以病患要負起長期記錄的責任,回診時提供給醫師作為用藥參考。 Q:常感覺心跳快,是壓力大還是心臟有問題?A:建議民眾自覺心跳快的時候,可以先測量脈搏,最好是用手指按壓的方式,除了量測一分鐘跳幾下,還要注意心跳是否規則,並且記錄下來。 自己感覺心跳快得有點怪,其實未必是真的跳得快,一發生時就量測並記錄下來,透過數據知道是自己感覺快、還是心跳真的快。即使心跳有時真的偏快,若跳動是規則的,多半源自壓力大等因素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比較不用太擔心;然而若心跳不規則,建議進一步至心臟科就醫檢查。關於許寬立教授好心肝門診中心特聘心臟血管科兼任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心臟血管科兼任主治醫師學經歷: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現任輔大醫院心血管醫療副院長兼心血管中心主任、內科部部長。曾任義大醫學院副教授ˋ臺大醫學院助理教授、義大醫院內科部部長、臺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專長:內科、高血壓、心臟內科、心血管疾病。【本文轉載自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73期(2016-01-15出版,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