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心臟節律器
共找到
23
筆 文章
-
-
2024-06-28 醫療.腦部.神經
中風致手癱軟、行走困難,靜脈雷射治療改善後遺症!中風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
60歲林小姐去年11月至杉林溪旅遊突發急性梗塞性中風,導致右手嚴重偏癱無力、行走困難,住院治療兩周後,轉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進行中風後復健治療,除了傳統復健外,加入了13次靜脈雷射治療,中風後遺症獲得明顯改善。靜脈雷射治療改善中風後遺症中醫大附醫台北分院神經內科醫師楊昭男表示,林小姐初期接受一周3次靜脈雷射治療及後續10次的治療療程,同時持續進行中高強度職能、物理、語言等一般復健治療,以及針灸治療。目前她講話明顯清晰,比較不大舌頭,右手可以正常抓握、穩定使用湯匙筷子,步態較穩定,中風失能程度(mRS)從4分(行走需他人攙扶)進步到2分(獨立生活)。因此臉上也露出笑容及自信。林小姐說,經過一般復健、針灸及靜脈雷射治療後,覺得精神變好,肩膀疼痛獲得緩解,更令她意外的是,臉上的斑也變少了,期待將來可以早一點回歸正常生活。靜脈雷射治療是什麼?靜脈雷射治療 (ILIB),又稱為低能量氦氖雷射治療,利用光纖導管針將低能量的紅色雷射光從手臂靜脈導入,每次治療1小時,10次為一療程,一般可治療3個療程。楊昭男表示,靜脈雷射治療可增加血球攜氧量、增強免疫系統、抗發炎,增強細胞粒線體功能,促進微循環血流及組織血流,活化細胞促進受傷部位修復,改善神經功能、疼痛及睡眠。楊昭男指出,很多神經性疾病可以使用靜脈雷射輔助治療,例如中風、創傷性腦損傷、退行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脊髓損傷、周邊神經受損、頭痛等。其他也常應用於睡眠障礙、自律神經失調、血管硬化、靜脈曲張、疼痛改善、美容、皮膚改善等。像職籃明星球員林書豪即接受靜脈雷射治療,改善受傷關節疼痛問題。中風應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由於腦中風是急性腦血管阻塞或自發性破裂,進而造成失能的疾病。楊昭男說,透過健保署推動的中風後復健計畫(PAC)積極復健,可以改善病患肢體肌肉無力,肢體不協調,語言、吞嚥、步行及其他神經功能不良。應把握6個月內黃金治療期,神經重塑,讓受傷附近正常腦細胞達成整合,以便改善神經功能及生活自主。楊昭男表示,在常規中風復健過程中,若進步不明顯,經評估病人病情後可選擇加入靜脈雷射治療,對於中風復健有推一把的助力。2022年發表在國際期刊Photobiomodulation, Photomedicine, and Laser Surgery的文章也指出,靜脈雷射治療對於台灣中風後復健計畫(PAC)的病人,顯著改善中風失能程度,包括上肢功能、行走及生活功能。不過,楊昭男提醒,孕婦、凝血功能異常者、對光療過敏者、急性甲狀腺失調者、癲癇者、急性發炎發燒、裝有心臟節律器者等,並不適合接受靜脈雷射治療。目前靜脈雷射治療健保不給付,每次治療自費3500元,一個療程10次治療費用共35000元。
-
2024-05-31 醫療.心臟血管
半夜如廁昏倒 心臟罷工當心猝死
一名60多歲男子,有規律運動習慣,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半夜起床上廁所時發生短暫昏厥,之後回復意識卻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就醫檢查發現是「房室傳導阻滯」,醫師指出,若是心跳過慢(每分鐘搏動小於60下)或不穩定、頻繁心搏暫停,就會有猝死的危險。「房室傳導阻滯」屬慢速心律不整 無明顯症狀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表示,「房室傳導阻滯」是慢速心律不整的一種,平時無明顯症狀,當心跳過慢或暫停時,會忽然出現暈眩狀況。這名患者曾被診斷有第二度心室傳導阻滯、偶發性心室早期收縮,及右冠狀動脈、左冠狀動脈輕度狹窄,僅接受血脂藥物治療並追蹤。因患者有相關病史,特別進行連續三天的心電圖檢查,竟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三天內發生逾80次心搏暫停,清醒時最長暫停4.29秒,睡眠時最長暫停8.48秒。立即轉診心臟科,進行手術置放人工心臟節律器,目前症狀穩定。房室傳導阻滯分三度 第三度較危險房室傳導阻滯可分為三度,第一度是指心搏脈衝傳導阻滯要比正常心搏慢,大多不會引發症狀,不用治療;第二度是因有部分心房脈衝無法傳到心室,導致脈搏變得不規則,會依據是否有症狀給予人工心臟節律器治療;第三度是脈衝無法傳導,心室單獨繼續搏動,與竇房結及心房跳動完全無關。潘俊伸說,第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又稱為完全房室傳導阻滯,症狀嚴重也較危險,會有頭痛、低血壓、昏厥,甚至併發心臟衰竭、Adam-Stokes症候群(突發心律異常,可能會出現意識喪失、昏厥、抽搐和腦缺血等症狀)等;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以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肌炎症最常見。潘俊伸提醒,當出現心律不整、胸悶、暈眩時,要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並詳細檢查找出原因。「房室傳導阻滯」可由問診及一般心電圖檢查發現,但有時患者症狀不明顯,且一般心電圖檢查也不一定有異常,可安排長天期的24小時心電圖檢查幫助診斷。
-
2024-05-23 醫療.心臟血管
屏東心搏過緩病患福音! 在地接受全球最新醫療科技 併發症少、高生活品質
65歲的陳伯伯住在屏東,經常感到頭昏無力、走路會喘,到醫院檢查後發現陳伯伯心跳速率低於正常值,被診斷為「心搏過緩」,為了避免後續發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醫師建議陳伯伯安裝心臟節律器。原本陳伯伯很擔心,害怕手術併發症風險、術後修復時間長、往後行動可能會受限,但醫師說現在有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可以解決陳伯伯的疑慮,而且不用跑到都會區的醫院,在屏東當地就能擁有新型醫療產品的選擇,享受優質的醫療照護。像陳伯伯這類病理性「心搏過緩」的患者,以熟齡族居多,通常與上了年紀心臟功能退化、藥物反應、心律不整相關。屏東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鄭錦昌呼籲,「現在有很多智慧裝置可監測脈搏,也可用血壓計測量心律,若每分鐘心律低於50下,建議到醫院找心臟科醫師做心電圖檢查或配戴24小時連續監測儀,因為一旦心跳停止3秒以上,會造成活動上的障礙,甚至還會有昏厥、死亡等危險。」一旦確認病人屬於病理性的「心搏過緩」,表示病人心跳過慢,心臟無法將身體所需的養分與氧氣輸送至全身,輕則會有頭暈、虛弱的狀況,重則有昏厥等致命風險,通常醫師會建議植入心臟節律器,仰賴心臟節律器輸出電流,以刺激心臟肌肉,維持心律穩定。新型無導線節律器,技術成熟傷口小除了傳統的心臟節律器,現在病患還多了一項新的選擇,新型節律器體積小、無導線,可縮短恢復時間、減少手術併發症,對病患來說是一大福音。新型節律器專家林彤宥醫師,是屏東優先拿到心律醫學會以及健保署認證裝置資格的醫師,自創院以來,屏東榮總已是屏東地區,執行多數無導線節律器植入的醫院。林醫師解釋,傳統節律器需開一個5-6公分的傷口,把傳輸電流的導線透過鎖骨下靜脈,固定在心房與心室中,再將節律器的電池放在皮下的筋膜層,手術時間需2-3小時。而新型無導線節律器直接將導線和電池合併,大小如一顆膠囊,可採用心導管的方式,從股靜脈把無導線節律器植入並固定在到右心室內,手術過程大多只需1小時內。在預後方面,傳統節律器術後一個月之內,為預防導線移位,開刀側手臂不能做太大的動作,且電池放置於胸前皮下位置,不少患者反應有異物感,同時傳統手術傷口較大,感染風險高,對於洗腎患者、糖尿病患者,或有凝血功能障礙、傷口癒合緩慢的患者較不友善。新型無導線節律器不會在胸前留下傷口,因此不會產生異物感。也由於沒有導線的植入,也避免了相關的長期併發症。此外,傷口較小,感染風險也較低。術後運動限制與洗澡的限制較少,病人的生活能迅速恢復,生活品質得到顯著的提升。林醫師提及,「國外自2013年新型無導線節律器問世以來,已有10年研究數據顯示,無導線節律器安全性高,手術過程造成血管的併發症小於5%,安裝後脫落的機率小於0.1%,顯示技術已相當成熟。」預後可正常運動,且撞擊耐受性高至於新型無導線節律器是否可申請健保給付?林醫師說明,健保自110年已有條件地將無導線節律器納入健保給付中。若是臨床上證明,雙側鎖骨下靜脈均不適合植入導線。例如一側放置人工血管、另一側存有洗腎廔管之病患等,通過事前申請可獲得全額健保給付。有些病患雖然不符合給付條件,但是在多方考量下,也有患者願意自費使用新型無導線節律器。最讓林醫師印象深刻的案例是,曾有一位病患因心臟已開過兩次刀,為了減低心臟的負擔與減少手術的風險,選擇自費安裝無導線節律器,結果術後不到兩個月,他意外出了一場車禍,駕駛座的安全氣囊爆開撞到胸部,倘若當初他裝的是傳統節律器,電池遇到撞擊可能會被撞壞及感染的風險,還好他當初選擇的是裝在心臟裡的新型「小膠囊」,遇到撞擊時有肋骨保護,不易損壞。另外,還有一位阿嬤為了維持運動習慣,一樣選擇自費安裝新式無導線節律器,術後可以維持打高爾夫球的習慣,也可以吊單槓、重量訓練等手部大動作的運動,不會有任何限制。「以目前屏東榮民總醫院接受無導線節律器植入的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是自費置放新型無導線節律器,且根據術後追蹤訪問,病患都認為生活就像手術前一樣沒有受限。」林醫師說明,新型無導線節律器必須從大腿鼠蹊部位置進行置放,除了少數病患下肢靜脈沒有通路可走,或鼠蹊部曾接受手術併發感染,否則大多數情況下,若是符合適應症,都可以接受新式手術。新醫療之光!屏東榮總完整移植高階醫療團隊鄭錦昌主任指出,過去屏東病患需要到高雄,才能進行高階手術,有鑑於心臟問題越來越普遍,屏東榮民總醫院從開院時就特別重視心臟內外科,將高雄榮民總醫院整套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檢查室等,整套完整移植到屏東,成為屏東心臟科指標醫院。除了傳統手術之外,屏東榮總醫療團隊也專精於微創手術,像是: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心房或心室中膈缺損,都可用新式微創手術治療,包括無導線心臟節律器等都是目前最新發展的技術。裝置心臟節律器的病患,術後需要每半年進行追蹤檢查,屏東榮總提供公立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以及完善的術後追蹤服務,屏東鄉親可以免去舟車勞頓的不便,在地享有全方位、高品質且專業的照護。
-
2024-02-23 醫療.心臟血管
更年期失眠問題找到了!心跳慢夜夜失眠 裝節律器變好睡
更年期,是每一個人都必經的生命歷程,有的人輕輕鬆鬆Pass,我則是熱潮紅、盜汗、暈眩、胸悶、失眠等症狀的集合體。尤其是跟失眠纏鬥了數年,到中醫看診通經絡、針灸;西醫看診開立安眠藥,婦科則採荷爾蒙補充療法,所有醫師說的、書上寫的,不管吃的、喝的都徹底試驗,因為失眠實在太痛苦了。正常心跳70下 我每分鐘36下有一年,泡湯時感覺不適,導致頭暈、昏厥,豈能等閒視之。立刻到心臟科做超音波、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心跳太慢、每分鐘只有36下(正常約70下),屬於心律不整,也是我的失眠原因之一。進一步做完心導管檢查後,就裝置永久性心律調節器幫助心臟跳動,每半年定期回診。心跳恢復正常後,10多年的睡眠障礙也煙消雲散,夜夜好眠真幸福。心臟節律器心跳設定每分鐘70下,10年來都沒更動,也沒有不舒服。直到最近一、二年,晚上躺臥時覺得心臟怦怦跳、心悸,有些喘,呼吸不順暢,無法入睡,睡眠品質極差。利用回診時向醫師諮詢,醫師建議我將心跳次數調降為60下(bpm)試試看,不行的話,一個月後再調回來。為了消除我的疑慮,還讓我看其他個案,也都是設定心跳60下。調整心跳次數 不舒服都解除很奇妙的是,心跳從70下降為60下後,我的所有不舒服都解除了。我看了一篇報導,在醫學上心跳速度每分鐘60至100下(bpm)之間都算正常,如果70至80歲,其實一分鐘60下也就夠用了。最近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卻因為裝的是傳統心臟節律器,無法接受核磁共振檢查,是否需要更換為「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來改善上述缺點?心臟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心血管疾病不容小覷,我會更小心,培養「養成好習慣,定期做監測」的概念,才能維護心臟與身體健康。專業觀點/心臟節律器 新式有抗磁場保護【諮詢╱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 整理╱記者黃妙雲】「心律不整」會有胸悶、暈眩、昏厥等身體不適症狀,因此容易導致睡眠障礙。若屬於心跳太慢的心律不整,就必須裝置「心臟節律器」,以維持心臟正常平穩的跳動。50至70歲心律不整患者的心臟節律器心跳頻率設定,是依據每個人狀況而設定,一般人的心跳頻率是每分鐘60至100下,因此心跳過慢年長患者的心跳經檢測可調升至60下、70下。早期的心臟節律器的心跳設定是定速的,患者必須依賴心臟節律器維持平穩的心跳,不過,人會有休息、運動或活動的時刻,以致心跳的次數並不一定,因此新式的心臟節律器會因應身體活動狀況而適時調節心臟的跳動,不干擾原心跳的運作。早期的心臟節律器無法做核磁共振檢查,會因磁場干擾到節律器的心跳運作;新式的心臟節律器有抗磁場的保護,因此在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前,先進行節律器的感應器功能關閉或調高心跳的頻率,結束檢查後再打開感應器功能或回復心跳的運作。一般心臟節律器使用年限是10年左右,使用早期心臟節律器的患者可以更換新式的心臟節律器。
-
2023-12-30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被病人需要是一種幸福!吳榮州 「屏基需要我」打造急重症醫療重鎮
屏東基督教醫院在地深耕70年,從當年16床小診所蛻變為有600多床的區域醫院,守護屏東縣民健康。今年初上任屏基院長的吳榮州,高醫醫學系學業後,秉持「到一個需要我的地方發揮專長」信念而落腳屏東,希望打造屏基成為屏東人日夜信賴的醫院。吳榮州出身台南將軍漁村家庭,父親是漁夫,媽媽曬鹽,家有六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么,當初學醫單純是聽從家人建議。台南二中畢業後,考取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助學貸款完成學業。選擇走心臟內科的吳榮州說,當時是受到高醫心臟科主任是台南二中大學長影響,「心臟內科比較像外科的內科,很多數據可以推理,跟理科較相近」,但在高醫當4年主治醫師後,他決定到屏東基督教醫院服務,「高醫不差我一個主治醫師,找一個需要我的地方,讓我的專長可以發揮」。創立屏東首個心導管室吳榮州在屏基創立屏東第一個心導管室,它扮演了救命角色,展開各種心血管疾病經心導管介入性治療,每一種治療都是屏東第一例,針對急性心肌梗塞病友提供風雨無阻全年無休、24小時心導管介入治療,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血管。屏基急診是屏北緊急醫療救護基地,急診量占屏縣的三分之一。吳榮州說,急重症醫療是屏基發展重點,醫院承擔屏東地區逾半數心肌梗塞病人處置,每月執行超過100例心導管手術,疫情期間,他完成屏東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屏基擴區籌畫10年,瑞光院區今年動土,預計2026年完工營運,設置一般病床499床及特殊病床362床,打造國際級智慧醫療醫院,強化重大創傷、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重症照護體系,發展急性後期及腫瘤治療照護,提高在地醫療照護。雖受少子化影響,婦產科與小兒科的經營受挑戰,醫院仍高度重視,提供全天候高危險妊娠病患及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養生秘訣/喜好爬山、吹薩克斯風吳榮州喜歡爬山、打高爾夫球,近年還學會薩克斯風,他也常追劇、看影集,戲劇中的對白有時會發人深省。屏基每年舉辦員工體適能檢測,可自由參加,他從沒做過檢測,因擔任院長有帶頭示範責任,今年被秘書ON上行程,拿下「13分優」成績,肌力、心肺耐力都是5分滿分。幾年前吳榮州完成爬玉山,為說服太太讓他爬山,自我訓練負重、爬樓梯等,讓太太看到他的訓練決心。但他說,和朋友爬山,他的腳程是最差的,先前走訪浸水營古道,走了8.5小時,今年6月則完成阿朗壹古道健走。吳榮州熱愛音樂,以前學過小提琴「音準還不錯」,一次聚會時有賣薩克斯風樂器,當下覺得很美,買了一個放在家裡,之後醫師公會揪團學薩克斯風,他就加入學習行列,利用下班時間練習,有時會在醫院心導管室旁的機房練習吹奏,「站在高崗上」就是他的招牌歌曲。醫師工作忙碌,吳榮州經常3、5分鐘就解決一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所以他的血壓、膽固醇偏高,吃了15年的降血脂、血壓的藥物控制,他很注意體重管理,但他笑說,「好像效果不是很好」。吳榮州行醫30多年,從臨床醫師到醫院管理職,不忘行醫價值。「病人有需要我就來協助」,他說,被需要是一種幸福,當醫師可以被病人需要,盡力幫助,不會覺得辛苦。屏基建院70周年見證屏東醫療發展,吳榮州說,期盼協助同仁在救死扶傷日常工作,感受到工作價值與成就感。吳榮州小檔案年齡:63歲現職: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兼醫事副院長、心臟血管科心導管室主任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內科主任、醫務部主任、醫務副院長專長:冠狀動脈疾病、心導管、動靜脈廔管阻塞通血路治療、心律不整、昏厥 (人工心臟節律器、去顫器)、頸動脈阻塞支架植入處置、下肢動脈阻塞通血路治療、高血壓、先天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心臟衰竭給病人的一句話:預防勝於治療,早期介入治療可以發揮更持久的效果。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07 慢病好日子.慢性心臟病
慢病主題館【心衰竭】5位糖尿病患就有1位得這病!6題看懂如何避免心衰竭
當身體各器官組織長期浸泡在糖水裡,就容易造成器官受損,產生各種併發症,糖友除了需要預防併發腎臟病、糖尿病足外,也應小心併發又稱「心臟癌症」的心衰竭,據統計,平均每5位糖尿病患中就有1位併發心衰竭。但心衰竭到底是什麼疾病,對於糖尿病患的關聯是什麼,以至於美國心臟學會(AHA)和美國心臟學院(ACC)宣布糖尿病是心衰竭的高風險因子?而我們又該如何預防避免心衰竭呢?這篇文章可以告訴你:1. 什麼是心衰竭?得了會好嗎?2. 罹患糖尿病後,為什麼需要積極預防心衰竭?3. 避免糖尿病併發心衰竭,該注意什麼症狀?可以做什麼檢查?4. 定期回診追蹤糖尿病,可以順便檢查心衰竭嗎?5. 糖尿病併發心衰竭,治療方式有哪些?這些治療健保都有給付嗎?6. 糖友如何從飲食、運動預防心衰竭?Q1: 什麼是心衰竭?得了會好嗎?心臟如同身體的幫浦馬達,要用力收縮打出足夠的血液量供各器官使用,以維持身體功能。當患者因冠狀動脈疾病、瓣膜性心臟疾病、各種不同類型心肌病變、高血壓、心律不整等,將導致心臟結構或功能受損,演變成心衰竭(又稱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是不可逆的過程,一旦功能受損,只能避免惡化,無法恢復功能。心衰竭依照心臟不同的功能異常,又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 1.心臟收縮力不正常的心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像是馬達電力不足,心臟無力且整體心臟擴大,進入心臟的血液無法完全被排出運送至身體,較容易被發現。2.心臟收縮力正常的心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像是馬達壁生鏽,心臟外觀沒有改變,但肌肉變僵硬,左心室失去正常舒張的能力,導致左心室進入血液量減少,連帶排出血液量也少,難以供應身體所需,但因進入量與排出量接近,較難被診斷出;此類病人常合併心房顫動、高血壓等共病症狀,更增加確診的難度。無論是哪種心衰竭,都會增加住院及心血管死亡風險。由於心衰竭難以察覺,等症狀出現再就醫時,狀態已不佳,且預後也差。根據健保署統計,心衰竭患者3個月內再住院率30%,1年死亡率高達22%,5年死亡率更逾50% ,致死率比卵巢癌、子宮頸癌、攝護腺癌、乳癌等多數癌症更高,因此也有心臟的癌症之稱。延伸閱讀:心衰竭有哪些症狀?對生活的影響大嗎?Q2: 罹患糖尿病後,為什麼需要積極預防心衰竭?依據全球性糖尿病患者的大型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罹心衰竭的盛行率高達10~28% ,約5位糖尿病患者中有1位罹患心衰竭, 雖不是最容易發生的併發症,但心衰竭難以察覺,且晚期會導致血液無法提供足夠血液量給各器官使用,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根據統計,糖尿病患發生心衰竭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到4倍,美國心臟學會(AHA)和美國心臟學院(ACC)將心衰竭發展過程分為A-D四階段,A階段是指患者具有形成心衰竭的高危險因子,但心臟構造、功能尚無異常,糖尿病即為其中一項因子。值得留意的是,心衰竭是65歲以上病患最常見住院原因,其中每3人就有1人會在住院後1年內死亡,住院及心血管死亡風險高。病患的累、喘、腫等症狀除了影響看似平常的穿衣服、行走、淋浴、執行家務等日常生活,心理同時備感壓力,進而影響日常社交生活。延伸閱讀:台灣有多少人糖尿病併發心衰竭? 其它併發症發生率又是多少?Q3: 避免糖尿病併發心衰竭,該注意什麼症狀?可以做什麼檢查?喘、累、腫是心衰竭三大警訊!喘:心衰竭主要症狀,病患常覺得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平躺時情況更嚴重。累:比以前更容易疲累、活動力降低,起床或運動時更明顯,休息後仍未改善。腫:尿量減少,全身(特別是下肢)腫脹,手指按壓後沒有馬上恢復,或體重不明原因增加。另外,還可能出現消化不良或沒胃口、頭暈腦脹等症狀。但在發生症狀、確診為心衰竭之前,糖尿病等高風險族群,可以在固定回診追蹤的新陳代謝科或內分泌科,每年抽血檢查腦利鈉(BNP)及N端腦鈉前體(NT-proBNP)一次,健保也給予給付。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NT-pro BNP數值高於125pg/mL,或BNP數值高於35pg/mL ,代表心衰竭風險偏高,應該立即就醫做進一步檢查。延伸閱讀:NT-pro BNP檢查是什麼?我該怎麼進行檢查?Q4: 定期回診追蹤糖尿病,可以順便檢查心衰竭嗎? 糖尿病患可在固定回診就醫的科別,與醫師及整個醫療團隊討論,提出心衰竭檢查需求,評估後,如果醫療團隊認為應進行相關檢查,就可以做檢查,不需特別再掛心臟科或其他科別的門診。由於健保資源有限,目前只有針對部分糖尿病患者進行健保給付的BNP或NT-proBNP的抽血檢查 ,給付對象包含以下3類:1.有心衰竭臨床症狀或症候,如胸悶、氣喘、水腫2.心電圖或胸部X光結果異常,包含心室肥大、擴張、收縮力異常及瓣膜疾病等B階段相關前兆3.有身體活動明顯受限制,休息可緩解,但是從事日常的輕微活動(如爬樓梯、掃地、刷牙)也會導致氣促或喘的症狀不符合健保給付標準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會擔心,可考慮自費檢查,費用約1000-1200元不等。Q5:如果糖尿病併發心衰竭,治療方式有哪些?這些治療健保都有給付嗎?心衰竭的治療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如下表,且健保針對不同種類和情況的心衰竭有不同的藥物給付標準,建議與醫師討論。除了口服藥物治療,還有氧氣治療可幫助糖尿病心衰竭患者獲得足夠的氧氣供應,減輕呼吸困難及疲倦的程度,或其他相關併發症所需的輔助性侵入性治療,如心臟節律器、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等。延伸閱讀:及早預防心衰竭,健保目前給付哪些治療?Q6:糖友如何從飲食、運動預防心衰竭?預防糖友併發心衰竭,須養成5習慣1.控制飲食:每日用鹽量不超過5公克、油脂用量不超過50公克,避免攝取糖分,斟酌食用高甜份水果,以地瓜、燕麥、糙米等高纖維澱粉取代白飯,用豆製品取代肉類。2.限制水分:D階段的糖尿病心衰竭患者,症狀已影響到生活,嚴禁大量飲水,包含靜脈注射液、飲料、食物中的含水量,每日水份須限制在1500毫升內。3.保持運動:例如依照國健署「運動333」建議,每週運動3次、一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尤其有氧運動可以提升心肌含氧量;但若擔憂有心衰竭情形,最好是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及建議其運動處方。4.減少心臟負擔體重過重,建議可減輕3~5%的體重;並避免抽菸、喝酒等習慣。5.不亂買成藥:「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會使糖尿病心衰竭患者腎功能變差,不要在藥房隨意購買成藥,應就醫向醫師諮詢,並告知自己有心衰竭病史。延伸閱讀:【享學糖】三部曲,教你養成糖尿病生活好習慣!【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0-26 醫療.骨科.復健
復健常用「電療」緩解肌肉痠痛,不建議使用電療的族群有那些?治療發生3症狀需進一步釐清病因!
勞務工作者、上班族姿勢不良或家庭照顧者長期勞動,難免出現肌肉痠痛問題,「電療」成為常見的復健方式,就連長期臥床的長輩也有機會透過電療治療肌肉萎縮的問題。不過,兩位復健科醫師提醒,病患如有植入「心臟節律器」、「植入式心臟去顫器」皆不能電療,不然恐導致心律不整,皮膚有傷口、孕婦、癲癇、小孩、糖尿病患者也不建議使用。何時要使用電療進進行復健?電療在復健的常見目的為何?民眾如果有肌肉疼痛的困擾,或家中長輩因長期臥床、中風導致肌肉萎縮,利用電療方式進行治療復健相當常見。嘉義長庚醫院復健部醫師許宏志指出,電療是透過電流重覆刺激運動神經而讓肌肉收縮的復健項目,一般用於緩解肌肉疼痛,或中風等疾病導致神經受損後,進行神經與肌肉的再訓練,可利用外加電流刺激使肌肉收縮,可幫助訓練患者自主控制及動作控制的能力,防止因神經受損而導致肌肉萎縮,也可用來維持關節活動的靈活度與增加肌力。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林硯農表示,電療在復健科最常見用於「止痛」,許多上班族、勞務工作者會因為各種疼痛前來求醫,電流能夠干擾神經到大腦中樞疼痛訊號的傳遞,電流強則可促進肌肉收縮或肌力增強效果。通常病患在家所使用的電療機,是電流較小、以止痛為主的儀器。 電療有禁忌族群嗎?使用電療進行復健時,病人需要注意自身是否屬於電療的「禁忌族群」,部分族群並不建議接受電療。電療的禁忌族群有:●病人如有植入「心臟節律器」、「植入式心臟去顫器」等電子植入式醫療器材,有導致心律不整風險●身體潮濕、環境潮濕的情況下亦不得使用,避免觸電。例如皮膚有傷口會影響電流的傳遞,容易無法控制電流的狀況下容易增加電傷。●糖尿病患者在疼痛感受上較不敏感,容易因電流過大導致受傷。●癲癇患者則是顧慮可能會因電流的刺激,導致腦部不正常的放電而引起癲癇發作●小孩、孕婦也同樣不適合電療。資料來源/許宏志、林硯農醫師 製表/鄒尚謙電療出現以下3症狀時,有可能是「腫瘤壓迫神經」,需進一步檢查林硯農指出,臨床上肌肉疼痛的復健患者,通常在經過一、兩個月療程後,症狀多半能有所改善。如果治療期間出現以下3症狀:●體重減輕●疼痛範圍擴大●夜間疼痛就需要警覺可能不僅是肌肉引起的疼痛,有機會試「腫瘤壓迫神經」所引起,需要接受更進一步的檢查,找出真正疼痛的原因。民眾不應有電療時「電流強一點」才有效的迷思許宏志提醒,不少民眾都會認為電療時「電流強一點比較有效」,所以臨床上常有因為使用不當造成「電擊傷」、「燙傷」等情形。尤其容易發生在長者,因為他們的皮膚、脂肪較薄,一開始電療會較沒感覺,雖著不斷加大電流強度,等到長者有感覺時,往往電流已經太強,已經對皮膚造成傷害。建議電療設備應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操作,才能減少因使用不當而造成的皮膚傷害。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2 慢病好日子.慢性心臟病
慢病主題館【心衰竭】無症狀也應定期檢測 糖尿病友慎防心臟衰竭致命
第1站 高危險群Q:為什麼糖尿病患要預防心衰竭?糖尿病是心衰竭的高危險群的原因?請益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鄭畬方糖尿病患發生心衰竭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到4倍!想像一下,當身體各器官組織長期浸泡在糖水裡,就容易產生各種併發症。美國心臟學會(AHA)將心衰竭發展過程分為A-D四階段,A階段是指患者具有形成心衰竭的高危險因子,但心臟構造、功能尚無異常,糖尿病即為其中一項因子。國內可能低估了糖尿病致心衰竭的情況,依據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過去十年來,台灣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衰竭盛行率約4%左右,事實上,根據全球性糖尿病患者的大型研究,實際盛行率高達10%~28%,推估台灣約有60萬名糖尿病合併心衰竭患者,也就是平均每4-5個糖尿病患者就有1位罹患心衰竭。糖尿病患都該積極控糖,避免併發症,但控糖僅能改善小血管病變,對於大血管病變的幫助不顯著,要達到心衰竭預防效果,需要醫療專業人員介入,給予藥物治療,防止惡化。美國心臟學會(AHA)心衰竭發展階段A階段:患者具有形成心衰竭的高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及酒精濫用等,但心臟構造、功能尚無異常。B階段:心臟出現結構或功能異常,包含心室肥大、擴張、收縮力異常及瓣膜疾病,此時死亡率明顯上升,但還沒有像是胸悶氣喘等心臟症狀。C階段:已出現心臟結構的異常及臨床症狀,確診心衰竭,但經藥物治療可緩解症狀。D階段:病情影響日常生活,需使用強心劑,或接受換心手術或安寧緩和等治療。第2站 認識疾病Q:什麼是心衰竭?得了會好嗎?請益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鄭畬方心臟就像身體的幫浦馬達,要用力收縮打出足夠血液量供各器官使用,以維持身體功能。患者出現冠狀動脈疾病、瓣膜性心臟疾病、各種類型心肌病變、高血壓、心律不整等,將導致心臟結構或功能受損,演變成心衰竭。一旦心臟無力,身體水分與血液會累積在心臟、肺臟裡,增加心臟負擔,患者往往感覺到很喘;又因全身的血流不足,人會出現疲累、水腫等症狀,其他器官也因缺血無法維持身體所需,引發其他併發症,例如中風;肝、腎、肺功能都變差,造成多重器官衰竭。由於心衰竭難以察覺,等症狀出現再就醫時,狀態已不佳,且預後也差。曾有位55歲男性因心肌梗塞送急診,發現心衰竭嚴重,幸好接受其他緊急處置後脫離難關。但根據統計,心衰竭患者3個月內再住院率45%至50%,一年死亡率高達22%,5年死亡率更超過一半,致死率比卵巢癌、子宮頸癌、攝護腺癌、乳癌等多數癌症更高,因此也有心臟的癌症之稱。雖然心衰竭無法完全治癒,但早期嚴加控制,仍能避免心臟功能惡化,因此一旦確診,積極配合醫師治療用藥,並改善生活習慣,就有機會延長存活時間。第三站 自我檢視Q:我擔心糖尿病併發心衰竭,該注意什麼症狀?可以做什麼檢查?請益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醫師廖國盟喘、累、腫是心衰竭三大警訊,糖尿病患者出現相關症狀,就要警覺心衰竭的可能,應和醫師討論安排進一步檢查。喘:心衰竭主要症狀,病患常覺得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平躺時情況更嚴重。累:比以前更容易疲累、活動力降低,起床或運動時更明顯,休息後仍未改善。腫:尿量減少,全身(特別是下肢)腫脹,手指按壓後沒有馬上恢復,或體重不明原因增加。但糖尿病患常因不夠警覺延遲診斷,導致確診時已錯過心衰竭治療黃金時期,醫界逐漸有「糖尿病族群屬於早期篩檢無症狀心衰竭病患」的共識,美國糖尿病學會和心臟醫學會更於2022年6月1日共同發布,建議糖尿病患者即使沒有症狀,也應每年接受一次腦利鈉(BNP)或N端腦鈉前體(NT-proBNP)檢驗,以便篩檢出無明顯臨床症狀的心衰竭患者,提早治療以改善預後。從生理學上,左心室功能不良會導致過多血液累積在左心室,造成壓力負荷增加,此時左心室會分泌BNP與NT-proBNP,增加腎臟的排鈉量,減少心室負荷,只要抽血檢查這兩者濃度值,就可協助診斷是否患有心衰竭及心臟衰竭的嚴重程度。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BNP數值高於35pg/mL,或NT-proBNP數值高於125pg/mL,代表心衰竭風險偏高,應該立即就醫做進一步檢查。第4站 如何就醫Q:我有固定回診新陳代謝科追蹤糖尿病,可以順便檢查心衰竭嗎?還是要一次掛兩科?有整合門診嗎?請益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醫師楊宜瑱慢性病患若擔憂心衰竭,可在固定回診就醫的科別,與醫師及整個醫療團隊討論,提出心衰竭檢查需求,評估後,如果醫療團隊認為應進行相關檢查,就可以做檢查,不需特別再掛心臟科或其他科別的門診。但由於健保資源有限,目前僅針對部分糖尿病患者進行健保給付的BNP或NT-proBNP的抽血檢查,給付條件包含:1.有心衰竭理學症狀,如胸悶、氣喘、水腫。2.心電圖或胸部X光結果異常,包含心室肥大、擴張、收縮力異常及瓣膜疾病等B階段相關前兆。3.身體活動明顯受限制,休息可緩解,但是從事日常的輕微活動(如爬樓梯、掃地、刷牙)也會導致心悸胸悶或心絞痛。不符合健保給付標準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擔心,可考慮自費檢查,費用約1000-1200元不等。第5站 積極治療Q:我有糖尿病併發心衰竭,有哪些治療方式?這些治療都有給付嗎?請益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醫師廖國盟目前糖尿病心衰竭是以藥物治療為主。糖尿病心衰竭患者常因鹽分與水滯留在體內無法有效排出,造成肺部及周遭組織水腫,使用利尿劑可排除體內多餘鹽分與水,並搭配其他治療藥物一起使用,臨床上常用藥物包含傳統治療藥物與新一代降血糖藥。(臨床藥物治療見下表)除了藥物治療,還有氧氣治療可幫助糖尿病合併心衰竭患者獲得足夠的氧氣供應,減輕呼吸困難及疲倦的程度,或其他侵入性治療,如心臟節律器、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等等。第6站 生活須知Q:糖尿病併發心衰竭了,我可以吃什麼、做什麼運動避免惡化?請益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醫師楊宜瑱糖尿病患併發心衰竭,在生活方式上,應保持運動習慣,體重過重者建議減重,減少鹽分攝取,以豆製品取代肉類,高纖維澱粉替代白飯。此外,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會使心衰竭病患的腎功能變差,不能隨便使用成藥。除了藥物治療,還可從以下5點改善生活習慣,避免疾病惡化:1.控制飲食:每日用鹽量不超過5公克、油脂用量不超過50公克,避免攝取糖分,斟酌食用高甜分水果,以地瓜、燕麥、糙米等高纖維澱粉取代白飯,用豆製品取代肉類。2.限制水分:D階段的糖尿病心衰竭患者,症狀已影響到生活,嚴禁大量飲水,包含靜脈注射液、飲料、食物中的含水量,每日水分須限制在1500毫升內。3.保持運動:例如依照國健署「運動333」建議,每周運動3次、一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尤其有氧運動可以提升心肌含氧量;但若擔憂有心衰竭情形,最好請醫療團隊評估及建議運動處方。4.減少心臟負擔:體重過重,建議可減輕3~5%的體重;並避免抽菸、喝酒等習慣。5.不亂買成藥:「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會使糖尿病心衰竭患者腎功能變差,不要在藥房隨意購買成藥,應就醫向醫師諮詢,並告知自己有心衰竭病史。【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8-19 養生.抗老養生
我的人生只有3天!84歲影后陳淑芳養生秘訣:睡滿8小時、倒三角養生菜單、永保年輕的心
84歲陳淑芳,被封為「國民阿嬤」。她透露保養秘訣,早睡早起、倒三角養生菜單、運動、服用保健食品,保持心情愉悅跟年輕的心。金馬影后陳淑芳,1957年出道、戲齡超過60年,累積極多電視劇、電影作品。親切且溫暖人心的形象,讓她被封為台灣的「國民阿嬤」。2020年陳淑芳眾望所歸地以「孤味」台灣傳統母親的角色拿下金馬影后,之後工作邀約不斷行程滿檔,在工作現場精神好、神采奕奕,連拍10小時也不喊累,背劇本更是難不倒她,就連穿著高跟鞋都能健步如飛,甚至比其他年輕演員更有活力。今年84歲的陳淑芳,上了年紀卻依舊保養得宜,膚色紅潤、看起來十分有活力,真實年齡曝光讓多數網友驚呼怎麼那們年輕,有網友說:「她看起來比我家六十八歲阿嬤的狀態更好!不說根本看不出來她已高齡84歲,跪求阿嬤傳授保養方法。」究竟84歲的陳淑芳是如何保養凍齡,讓自己84歲看起來像60歲,《元氣網》整理陳淑芳平日的保養與養生方法,跟著「國民阿嬤」一起凍齡養生。84多歲還活力十足的秘訣:生活規律,早睡早起!根據《三立新聞》報導,陳淑芳表示自己84多歲仍保持健康身體的保養秘訣是「早睡早起」,秉持每天11點入睡,早上7點起床的作息,每天一定要睡滿8小時。雖然也和許多長輩一樣會吃保健食品,但她認為「生活作息正常比定期服藥或吃補品更重要,所以很多人看到我都說我不像84歲。」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睡眠時間太少或是睡太多,都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神經病學雜誌》研究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的大腦中蛋白質會升高;且每晚睡眠超過9小時的成年人,也會表現出認知能力下降。此外睡眠少於六小時或多於九小時不僅與阿茲海默症有關,也和抑鬱症狀和身體質量指數超標(BMI)有關。而且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僅僅一個晚上的睡眠剝奪(睡眠時間少於2小時以上)就會增加大腦中毒素的量!「倒三角養生菜單」大公開重視養生的陳淑芳,分享自己的倒三角養生菜單,早餐吃得好、午餐簡單吃、晚餐基本很少吃。早餐會打一杯蔬果汁、配上2顆水煮蛋跟栗子地瓜,午餐以青菜為主,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晚上8點以後就不吃東西。若是在劇組吃飯,她盡量選擇「全菜便當」,不吃白飯、麵包等精緻澱粉,但特別喜歡吃黑米,因為黑米中的花青素含量遠高於其他穀物,有天然的抗氧化功能,吃了可以常保青春。和年輕人交朋友 永保「年輕的心」除了生活規律外,陳淑芳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年輕人交朋友,不要把不開心的事放心上,保持心情愉快。她感慨的透露,活到這把年紀,同年齡的朋友會越來越少,能說話的人也沒幾個。不彷改變心態多跟年輕人親近,認識一下不同的世界,就算是84歲也要當成28歲,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有時在片場甚至比年輕演員更有精神、有活力。心臟驟停14秒裝節律器 呼籲不要因年紀大就怕醫院高齡84歲的陳淑芳去年9月底因身體出現狀況,第1次使用健保卡,連醫師都嚇到說:「你的健保卡怎麼會第一次用。」後來全身檢查發現她有心律不整,醫師叫她帶遠距偵測的心律調整器回家,沒想到機器偵測到半夜心跳竟然停止14秒。她得知後非常驚訝,「停14秒不是應該走了嗎?但我還有好多的事情還沒做完,偏鄉的公演也還沒有100場,所以我一定要把它活起來!」隔天醫院趕緊打電話叫她回診,開刀裝心臟節律器,她現在也恢復健康,等到12月回診,確定機器與身體沒有互相排斥,就不用再回診。她也呼籲大家不要因為年紀大就怕醫院,並趁身體健康時把要做的事情都做一做,不然等到生病再做都來不及了。豁達安排好身後事 不怕死但要死得漂亮面對生死議題的身後事,陳淑芳相當坦然,她說「這條路是一定要走的,幹嘛怕死,但是要死得漂亮,走得好看。」在節目《36題愛上你》上直言「人一生會賺多少的是註定的,剩的錢告別式用得上就好。」豁達的她表示自己連身後事都安排好了,已跟一位在葬儀社的朋友約定好:「我這十萬元(台幣)放你這邊,哪天我走了,你就用這十萬元幫我處理,就火化隨便撒一撒就好了。」她覺得這沒什麼,因為身體只是軀殼,事實上走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是了,不要給兒孫添麻煩就好。人生只有3天哲學 開心度過每一天樂觀的陳淑芳也分享自己的「人生只有3天哲學」:「我的人生其實只有3天,昨天很開心,今天要更開心,明天睜開眼睛又還活著,就覺得自己又賺到了,就是每天都很開心。」呼籲把握當下,因為無法預測人生無常之事,在世時要開開心心的度過。陳淑芳也透露自己在今年一連串工作結束後,明年要要開始去旅行,「台灣很多地方,我以前都去過,但都是去拍外景,之後我只要不拍戲,就要出遊」。
-
2023-07-30 醫療.百病漫談
磁振造影需要打顯影劑嗎?醫曝電腦斷層和磁振造影最大不同處
相較於電腦斷層(CT)讓不少民眾有核輻射的疑慮,磁振造影(也就是俗稱的「核磁共振」)也是目前相當常見的身體影像檢查儀器。國泰綜合醫院放射線科主任王永成表示,相較於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影像不但更加清晰,也沒有任何放射線物質,民眾疑慮較低,不過每個部位檢查時需要30分鐘左右的時間造影,病患配合度需要更高。透過磁場分辨不同的身體部位,無輻射疑慮。王永成說,磁振造影並不是透過X光照射,沒有輻射的疑慮,它是透過磁場的方式分辨不同的身體部位,通常圖像以黑、白、灰三種顏色呈現,除了肺部、心血管等部位必須使用電腦斷層以外,其他部位的檢驗都可以用磁振造影取代。新光醫院心血管檢查中心主任羅偉業說,人的身體是藉由分子所組成,當進入磁場裡面會改變磁場,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相位」,每次改變相位就會得到不同的資料,電腦便可開始運算成為圖像。磁振造影的優勢在於神經系統、腦部、脊椎等部位造影相當清晰,即使是小部位的病變也能夠輕易辨識。對空氣沒反應,腹部、肺臟等部位無法靠磁振造影取得。不過,透過磁場改變相位取得資料的方式也有其限制。羅偉業表示,磁振造影主要針對骨頭、神經系統等,尤其是腦部神經,但「對空氣沒反應」,磁振造影無法取得空氣的資訊,因此像是腹部、肺臟等含有空氣的部位,就無法透過磁振造影的方式取得有效的檢驗影像。不論是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都可能需要用到顯影劑。王永成表示,單純照射電腦斷層,完全沒辦法辨別肝臟的腫瘤狀況,一定得透過顯影劑,才能辨別是良性、惡性血管瘤。但做磁振造影檢查時,即使不打顯影劑,對於大部分的腫瘤也能有足夠解析度的影像,幫助醫師進行鑑別診斷,當然,施打顯影劑後辨別度會更佳。體內有心臟節律器、血管支架、骨釘者可能不適合檢查。磁振造影並非所有人都適用。王永成指出,舊款的磁振造影儀器可能會對金屬的人工關節造成影響,但目前較新款的儀器影響已不那麼大。同時,裝有心臟節律器、手術置入的血管瘤夾、心血管支架者,尤其血管支架置放前三周,強烈建議不要進行核磁造影,避免有移位的風險。「傳統牙齒矯正者、打骨釘者,也都不適合磁振造影。」王永成表示,凡金屬的物品就會產生磁性,骨釘釘在骨頭內,雖不至於被儀器吸出,較無危險性,但會影響造影,導致「假影」產生,影響範圍很大。此外,電子耳、助聽器使用者也不建議進行,同樣會導致影像紊亂。空間小、時間長,不適合幽閉恐懼症者、不受控的小朋友。「幽閉恐懼症患者也不適合。」羅偉業說,磁振造影儀器是一個長長的隧道,又小小的,儀器運轉又會產生嘈雜的聲音,有些病患進去後會很害怕,甚至恐慌。在針對骨頭、神經系統的檢驗上,有時會上局部麻醉,讓影像解析度更佳,但不會全身麻醉,因此自我控制力不好的小朋友也不太適合,特別是腹部檢驗項目,需要病患配合呼氣、吐氣或閉氣,各有相對的限制。羅偉業表示,電腦斷層好處就是速度快又普遍,很多區域醫院不一定有磁振造影儀器,但大多會購置電腦斷層儀器。尤其急診重點醫院,病患的影像掃描更重要,若是頭部受到撞擊的病患,可能意識不清、易躁動,就絕對照不了單一部位就要30分鐘的磁振造影,這兩種影像儀器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18 焦點.健康知識+
打嗝、嗝氣不一樣?愛嚼口香糖易嗝氣 打嗝超過48小時需注意
打嗝、嗝氣、放屁,都是常見的生理現象,也與腸胃道的氣體有關,這麼多的「氣」到底哪裡來的呢?「氣」太多造成困擾如何處理?一名年輕的電子公司老闆,進到診間後,不斷打嗝。需要時常與客戶開會甚至出國視察的他,打嗝已經嚴重造成工作與生活上的困擾。醫師詳細問診後,發現緊湊的工作步調以及龐大的壓力,讓他無法在正常時間好好吃飯,吃東西只能狼吞虎嚥,所幸透過飲食習慣改變並使用控制胃酸與消除緊張、壓力的藥物,便不再打嗝。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大,下班喝酒應酬、深夜來點宵夜舒壓、週末聚會吃到飽⋯這種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常引起腸胃脹氣、嗝氣、放屁等症狀,這些「氣」若太多太頻繁,恐造成生活困擾,也可能是身體的警訊之一,除了該重新檢視生活習慣外,如果症狀持續一段時間未改善,可能需要進一步找醫師診斷。打嗝:打嗝原因多且複雜 「吃進去」的氣太多最常見打嗝是一種神經自主的反應,是因為身體控制橫膈膜的膈神經受到刺激,引發橫膈膜肌肉收縮,同時間聲帶緊閉,就會產生「嗝」的聲音。膈神經從中樞神經一路往下來到橫膈膜,這條路上若受到影響,就可能引發打嗝反應。例如吃太多將食道與胃撐大,連帶影響到膈神經;喝碳酸飲料、酒、嚼口香糖、含口含錠讓人不自覺會吞入過多空氣;胃酸逆流、喉頭發炎;亢奮、情緒起伏太大,甚至溫度變化也可能刺激膈神經引起打嗝。如果只是一時的打嗝,各地都有流傳一些偏方,在無害的情況下試試無妨,例如突然被嚇一跳、拿杯熱水慢慢將之吹涼等,然而,若打嗝情況持續48小時未見改善,仍建議就醫。在肝膽腸胃科,因打嗝求診以男性居多,這類型的病人往往因為工作壓力大、吃太快、胃酸逆流而打嗝不斷,造成困擾。在治療上,會建議改變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並針對胃酸逆流跟精神壓力合併用藥,就能改善。打嗝超過48小時需注意然而少部分打嗝的成因可能比想像中複雜。若超過48小時尚未緩解稱為「持續性打嗝」,超過1個月以上,醫學定義為「頑固型打嗝」。病患胸腔、胸廓可能因為肌肉拉扯感到不適,甚至連喉嚨、頸部都不太舒服,無法順利吃飯、喝水,影響工作、睡眠。此時可能代表著有更嚴重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抽絲剝繭,或利用侵入性的檢查如腸胃鏡、抽血,甚至要轉介其他科別醫師來找出真正的病因,對症處理。頑固型打嗝有可能與代謝、藥物有關,例如有酗酒習慣導致長期營養不良而引起;糖尿病控制不好導致神經病變、肌肉病變;有腎臟病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如低血鉀、低血鈉,常會抽筋,引起神經異常反應。藥物方面,如麻醉用藥、鎮定劑、化療用藥、類固醇,以及一些巴金森氏症的用藥;體內安裝心臟節律器的患者,其中的微弱電流也可能刺激膈神經引起打嗝。而頸部到胸廓的腫瘤,例如甲狀腺癌、食道癌,也可能刺激到膈神經;另外,打嗝也牽涉到迷走神經的自主反射,也可能是中樞神經出了問題,如腦中風、腦部感染發炎、外傷或腫瘤等。不過這類型的病人佔比不大,不必過度焦慮。隔氣:吃太快、愛聊天,吞進太多氣體嗝氣相對打嗝單純些,多半與飲食習慣不良,如吃太快、邊吃飯邊說話,吞進過多的氣體有關。也因此諸如嚼口香糖、口含錠、喝碳酸飲料、抽菸等行為都有可能不自覺吃進更多氣體,引起嗝氣。也有人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出現功能上的異常、較為敏感,如同罹患腸胃炎一樣,時常感覺腹部脹脹的,想把氣排出來。少部分長輩因為假牙不適、牙口差,導致咀嚼功能不好,一口飯一直嚼、嚼不爛又一口吞,也可能吃進過多空氣導致時常想嗝氣。這樣的情況就必須找牙醫師處理口腔問題。有些門診病人因為覺得氣體很多,時常想要嗝掉氣,造成困擾而求診,醫師通常還是會先從病人的飲食習慣問起,再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安排胃鏡,檢查有沒有腸胃發炎或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嗝氣這種情況多半可以靠一些方法改善,例如飯後多走動,促進消化,讓氣體向下移動排出。相較氣體往上嗝出,氣體向下排是較好的方向,因為嗝氣可能排出的是食道中的氣體、也可能是來自胃部的氣體。若是從胃上來的氣,含有揮發性的酸性物質通過賁門到了食道,食道不像胃有黏膜保護,也很敏感,長期下來就有可能造成食道灼傷。排氣:產氣食物常是元兇排氣(放屁)的氣體來源除了吃東西連帶吃進去的空氣外,在腸道內,食物經過發酵後也會產生氣體,有時食物(尤其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殘渣產氣,或者腸道內處於壞菌多、益生菌少的不平衡狀況、便秘等,都可能讓腸道的氣體過多,讓人感覺腹脹不舒服,又或者頻頻放屁。女性因為腸道附近有子宮與卵巢,腸道先天比起男性來得長,也更多彎曲,所以先天上較容易有脹氣問題,就像是折氣球,越長的氣球,彎折愈多氣就容易堵住,容易感到腹脹甚至便秘。如果時常覺得腹脹、頻繁放屁,首先可以檢視自己的飲食是否吃多了產氣的食物,以一週為單位,一樣樣排除,進而在平日飲食避開容易導致產氣的食物。太油的食物也需要避免,有時候肚子裡鼓鼓脹脹的未必是氣,而是吃進不好消化的食物,會讓腸道蠕動速度變慢,產生腹脹的感覺。許多民眾喜歡的無糖口香糖中含有的木糖醇或一些優酪乳、食品中添加的寡醣,分子較大,人體無法分解吸收,可能干擾腸道運作,容易產氣、引起腹脹,也需要格外留意。「氣」能夠有效排解倒還不是大問題,有時脹氣嚴重,不管怎麼動都無法讓氣排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讓人難受。 如果患者只是單純脹氣問題,最常用的是消脹氣藥物例如Gascon,具有改變氣泡表面張力效果,讓氣泡凝結在一起,讓吸附在胃腸道的氣體比較可以透過打嗝或放屁等方式排出體外。坊間的益生菌或消脹氣的非處方用藥,偶爾使用無妨,但如果時常感到脹氣、頻繁放屁,造成不適,尤其如果嚴重腹痛、持續性的拉肚子、血便,排便習慣改變(如過去幾十年都是便秘,突然變成拉肚子),體重無原因下降,脹氣導致沒胃口、呼吸不順等,就要趕緊就醫,找出問題,例如是否是腸道發炎或腫瘤。雖然少數情況下,嚴重脹氣、無法放屁,可能與腫瘤堵塞住腸道有關,不過,脹氣、放屁並非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民眾不必過度焦慮。改善飲食習慣 腸胃順暢不生氣不管是打嗝、嗝氣或是脹氣、放屁,當頻率過高或嚴重程度大到造成身體不適時,就要注意,多半與自身飲食習慣、生活壓力有關,也是健康的警訊之一。除了就醫找出病因、接受治療外,若能先從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做起,包括慎選吃進口中的食物、減少吃讓自己容易產氣食物,避開碳酸飲料、酒精;不要邊吃飯邊聊天、飯後走動一下,相信能慢慢找回腸胃的平衡,腸保平安、「不生氣」。容易產氣的食物 蔬菜類:綠白花椰菜、高麗菜、紅白蘿蔔、大頭菜、大小白菜、芥蘭菜、洋蔥、蕈菇等。水果類:蘋果、西瓜、柑橘、果乾製品。蛋白質類:豆漿、豆腐、豆乾、牛奶、羊奶。澱粉:麵、麵包、芋頭、玉米、蓮藕、馬鈴薯、糯米;各種豆類,如紅豆、綠豆等。飲料:碳酸飲料、酒精、咖啡。其他:含寡醣、木糖醇的食品;油炸物、甜食。【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9期(2022-07-12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2 醫療.心臟血管
心律不整不治療真的會猝死?必知4種惡性心律不整及預防5方法
【本文重點】心律不整是心跳過快或過慢的情況,分為良性及惡性,惡性心律不整尤其容易引發猝死風險。每年台灣心律不整猝死人數近萬,因此專家建議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三高慢性病患、心肌梗塞放置血管支架患者,需提高警覺。此外,適時紓壓、遠離三高、規律運動、睡眠充足、長期出現心臟不適應就醫等也能預防心律不整。--by ChatGPT國內心律不整人數超過600萬人,其中約50萬人為惡性心律不整,一旦未及時治療,恐將引發猝死。據統計,台灣每年心律不整猝死人數近萬人。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心律不整為心跳過快或過慢,分為良性及惡性,而惡性心律不整又分為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心房顫動、心搏過緩等四種,若不治療,引發猝死風險高。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許百豐指出,心律不整患者以良性居多,勿過度擔心,但也與遺傳有關,有家族史者應提高警覺,當心臟不適時,建議由心律不整專科醫師鑑別診斷,若確定罹患心律不整,應積極治療、追蹤。郭志東說,心絞痛患者,或有心肌梗塞、心衰竭病史者,或服用心律不整、促進腸胃蠕動、抗癲癇、抗生素等藥物引發心肌缺氧患者,容易導致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心室頻脈》每分鐘心跳超過150下心室頻脈發作時,每分鐘心跳可能超過150下,且出現頭暈、胸痛、喘、呼吸困難等症狀。若患者發作後仍有生命徵象,可採藥物治療;若症狀反覆發生,或心電圖檢查時,心室頻脈出現6次以上,或每次出現時間超過30秒,屬於惡性心室頻脈,將改用電燒異常心肌進行治療,若患者突然昏倒、休克,就要電擊急救。心室顫動》必失去心跳如果是心室顫動患者發病時,一定會失去心跳,必須電擊救命,但也有患者來不及急救而猝死,此類患者猝死機率高於一般人5倍以上。心房顫動》每分鐘心跳超過130下心房顫動引起的心律不整,每分鐘心跳可能超過130下,合併頭暈症狀,發作時往往眼前突然黑一片,屬於慢性的心律不整。郭志東指出,心房顫動發生原因,多因老化或三高造成心房纖維化,好發族群為75歲以上長者,或心肌梗塞、心衰竭病史者,或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佳患者。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會高於一般人2倍以上,郭志東說,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罹患心房顫動,此類的心律不整可說是「隱形殺手」,當心臟不適時,應就醫以24小時心電圖進行檢查。針對心房顫動的治療,可用藥物或電擊調整心跳節律,同時須服用抗凝血劑,降低血栓生成,遠離腦中風。郭志東強調,若心房顫動不治療,除增加中風機會,還可能形成永久性心房顫動,「那就救不回來了」。心搏過緩》每分鐘心跳30至40下心搏過緩的心律不整,每分鐘心跳僅30至40下,出現頭暈、手腳無力症狀,常因為老化、心肌梗塞、心衰竭等,也可能是服用心律不整等藥物,造成心跳過慢,甚至是心律不整電燒治療時,不慎讓房室結失去功能所致。治療時需植入心臟節律器,讓心跳加速至60下。許百豐表示,心律不整大多是良性,有時是自然老化的現象,有時咖啡喝多了,引起心悸、頭暈,平時多注意生活飲食習慣即可,不用過度擔心。「嚴重心律不整沒有及時救治,有可能猝死。」許百豐說,年長者、三高慢性病患、心肌梗塞放置血管支架患者等高危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隨著科技進步,民眾可利用穿戴式裝置記錄心跳,部分裝置還有簡易心電圖,可供醫師診斷時很好的參考依據。預防心律不整5方法1.遠離三高,從飲食、運動調整改善,維持血管品質,避免心肌血流量降低,失去氧氣及養分。2.適時紓壓,保持心情平靜。3.不要常感冒、胃痛,以免增加心臟負擔。4.每天睡眠7至8小時,充分休息。5.一天2至3次、持續一周3天出現頭昏、胸痛、喘等症狀,應速就醫。資料來源/郭志東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4 醫療.百病漫談
身體在乾燥時常有靜電,該怎辦?了解2原理可預防
【本文重點】靜電是電荷不平衡產生的現象,任何物體或人體都會帶有正電與負電。常被靜電纏上的民眾,並不是身體比較差,靜電僅是電力不流通的表現。避免靜電可多喝水、避免長時間處在空氣乾燥的環境,室內環境溼度可以維持在50到60之間。心臟節律器比較有可能受到「電磁力」,不過新一代的心臟節律器已克服這類的影響,靜電造成心臟節律器當機,則是從未聽聞過,民眾無需擔心。--by ChatGPT為什麼我容易遇到靜電?容易遇到靜電跟身體健康有關嗎?天冷脫毛衣、碰觸門把時,不少人都曾被突然「啪」一聲的靜電嚇到。不過,不少人屬於「靜電專業戶」,只要天冷或天氣乾燥,任何狀況都可能被靜電電到。北醫附醫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表示,常被靜電纏上的民眾,並不是身體比較差,靜電僅是電力不流通的表現,比較容易造成電力不流通的情況,與身體水分較少,相對較有關係。靜電的產生是指電荷不平衡產生的現象。任何物體或人體都會帶有正電與負電,正常狀況都會帶有相同數量,當物體或人體的帶電量不平衡時,接觸到其他物質或人體時,負電會轉移到另一方,產生靜電。靜電的原理是什麼? 一般電器如何有效預防陳宥達表示,過去物理課會做一項實驗,用絲綢摩擦玻璃棒,讓玻璃棒帶正電,另外用毛皮摩擦橡膠棒,讓橡膠棒帶負電,兩者接觸就會產生交流,兩者帶電量若出現差異就會產生靜電;讓物體或人體帶電量不平衡,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天氣乾燥比天氣潮濕更容易產生靜電,懂得靜電的原理就懂得如何預防。陳宥達表示,容易產生靜電的物質如合成纖維、尼龍、聚酯纖維、金屬門把、車門、電器類類等,如果只是短暫的靜電,通常會被嚇到,以及被電到時會感到不舒服,若電器受環境影響,時常產生靜電,也可能造成電子產品損毀,造成漏電或短路,因此許多電器都會接上一條接地線,當漏電或是電器短路時,可以將電流導入地面,避免人體接觸時觸電。通過靜電原理,整理預防靜電的小撇步報你知!借用接地線以及太乾燥容易產生靜電的原理,陳宥達表示,人體避免太過乾燥,多喝水,避免長時間處在空氣乾燥的環境,他說,他平常也容易被門把電到,看診一整天,與患者說話口乾舌燥,加上醫院溫度低,長時間處於乾燥環境、身體又缺水,比跟診護理師還容易被門把的靜電電到,之後學乖,開門前會先把手沾濕,或是先摸一下牆壁,再開門就能避免被電。他建議,室內環境溼度可以維持在50到60之間,低於50,環境就過於乾燥,每天攝取的水分則建議在2000毫升,如果有腎臟疾病的患者,則不建議每天喝到2000毫升,而是依照前一天的尿量,再加上500到700毫升,當作當日的飲水量。靜電會影響到心臟節律器?聽聽專業心臟科醫師解惑陳宥達表示,過去曾有報告指出,靜電可能會對裝有「心臟節律器」的患者產生干擾,造成心臟節律器當機,建議這類患者穿著的衣物材質選擇,可多選擇麻或是天然材質,避免靜電的產生。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表示,心臟節律器比較有可能受到「電磁力」,不過新一代的心臟節律器都已克服這類的影響,靜電造成心臟節律器當機,則是從未聽聞過,民眾無需擔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2-11-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三寶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小鎮的醫者心聲」。一位年輕的醫師來稿,敘述在小鎮照顧兩位老病人,在他們過世前後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一位關心致力於故鄉的醫療服務與改善社區環境長達四十多年的醫界典範分享他的一則感人故事,以及一位中生代醫師分享他由台北轉到台東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三篇文章不只可以感動更多的醫界同仁以及政府單位了解偏鄉小鎮的醫療需求,更能建議培育醫學系公費生的教育單位,鼓勵醫學院提供機會讓學生有機會了解這些捨棄大都市的誘惑,默默行醫助人之典範的內心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三寶爺,93歲,高高瘦瘦,喜歡騎單車在南部炙熱的陽光下,到田裡工作或到新港街面閒逛,皮膚被曬得黧黑,雙肩看似挑著一付人生重擔,背被壓得有點駝,但眼睛不時流露出不服輸的眼神;他罹患心律不整症,有時心跳太慢引起胸悶,心臟血液輸出不足而暈厥,長期在另一所醫院心臟科拿藥治療,只有小感冒或小外傷時才會到我診所,並不算是我的老病患。我跟他結緣,大約二年多前開始。2019年,在新港開業近40年的我,看到政府的長照2.0,只照顧能到據點,卻忽略行動不便獨居在家,但真正需要被照顧的長者,於是將本來作為苗圃,供新港文教基金會義工社區綠美化的綠園,改成「新港素園」,建構包括失能、失智老人、身心障礙及新住民等需求導向的社區照護據點。九年前,三寶爺的太太過世後獨居在家,在台中市大學當教授的二兒子,看到他心跳過慢引發胸悶愈來愈嚴重,加上聽力每況愈下,馬路上騎單車聽不見後面啦叭聲太危險,想申請外籍看護工,但是,三寶爺自認好手好腳,從小節省慣了,死也不肯,沒有辦法,上網找到新港素園,我才和三寶爺結此緣份。「新港素園」佔地大約400坪,類似喘息服務的照顧方式,以戶外活動為主,另外,附設養雞及自然農園,可在參與及懷舊中,活化記憶並體驗生命的樂趣;素園位處新港街面,走路、坐電動車或推輪椅皆可到,目前大約照護三十多位長者,最老的100歲,平均有83歲,坐輪椅者來約有七、八位。我之所以成立素園,是因為很多鄉下長者花錢掛健保門診時(比到藥房買感冒藥還貴)常常要求打針或吃藥,若沒有,好像白看了!既然如此,我想引進英國公醫體系「社會處方簽」的概念,針對藥物治療效果有限的疾病:像老化、失智、肌少症、失眠、焦慮、找不出原因的頭痛等等,多花點時間説服他們參與素園的活動,在團體內一起學習、運動、聊天、唱歌、繪畫中,產生「well-being」的感覺,其實是比「味素藥」更有療效。三寶爺住在街面外的村莊,距離素園十公里左右,自己騎腳踏車來回是不可能,又不願意花這筆交通費,最後由他兒子串連素園秘書謊稱政府會派車接送,才解決這問題。從此,三寶爺開始二年來,每天準時到素園「上課」的日子!由於素園的「同學」年紀相仿,臉部皺紋一樣,視、聴及手腳活動力彼此差不多,若帶的老師及陪伴的志工撒撒嬌,很快可以把老同學們圈在一起;但三寶爺的聽力實在太差,反應不來,一開始大部分時間都呆坐一旁;我發現了這癥結,請志工一對一幫忙,才慢慢跟上來。三寶爺參加過八二三炮戰,問他當時的戰況,他臉部本來低垂、縮在一起的皺紋及眉頭,一下子舒展開,眼睛也亮了起來,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訴說當年的戰況,他總稱自己命大,沒有戰死,但也埋怨政府虧待他們這群真正用生命保護台灣的老兵。三寶爺的心臟跳動一直很不好,上課時偶而發作:四肢冰冷無力,嘴唇變黑,頭部垂下不動,志工很緊張通知我趕快去素園照顧,他總是說不要緊,我已服了藥,等等就會好;醫院醫師建議裝心臟節律器,但他總以為自己吉人天相,能活過八二三炮戰的人,當然不必為了一個小小心臓病再花孩子的錢;他也很能忍,在家跌倒摔斷腕關節,隔天照常「上課」,卻獨坐角落靜靜不動,沒有喊痛,也不吵別人,志工注意到情形不對通知我,發現腕關節已經骨折、腫脹且變形,才送醫院進一步治療。就這樣,在素園的二年多,是他太太過世後人生最自在的日子,每天早上11點左右我到素園和這群老同學打招呼時,大家有說有笑,三寶爺看到我還會主動跟我打招呼,若沒有話題,提到八二三炮戰,他馬上精神百倍。據他當教授的兒子後來回憶,這是三寶爺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四個月前的早上,那天太陽比較大,起床後吃完早餐,照常和鄰居談笑,然後獨自到院子拔草,暈倒。發現時,已經沒有痛苦的離開世界了!算起來,三寶爺應該是第五位在「新港素園」「修課」到人生最後幾天的長輩!阿彌陀佛!
-
2022-10-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道聽塗說」的再思考
【編者按】本週是三位非醫學專業人士回應9月5日、7日、9日三位醫師「道聽途說對醫病關係的影響」、「醫師也會抓狂」、「辯護主流醫學」的看法。一位長照家庭的照顧者寫出她個人以家屬的身份遭遇過不同醫師的經驗,也表達她對醫師辛勞的感激。一位大學外文系教授舉出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敵人」,引出一個簡單的道理「在極度缺乏理解與信任的情況下,醫病溝通承擔極大的失敗風險」。一位醫學人文的歷史學教授直指現代醫療是「陌生人的醫療」,而醫病雙方需要克服彼此理解的障礙。希望這六篇文章可以幫忙醫病雙方瞭解彼此的盲點,並且在醫病之間發生衝突時,能發揮「同理心」,了解對方的立場,而能相互尊重與信任。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回應非主流醫學帶給醫病關係的困擾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道聽途說之我見現代醫療是「陌生人的醫療」,這是九年前拙作的主題,借自醫療史學者Charles Rosenberg的名著The Care of Strangers(1995, 1987)的觀點。所謂陌生人的醫療是指近代以醫院為主的行醫模式,醫者與病人之間通常是陌生人的關係。近代以來科學醫學(scientific medicine)的發展是醫院醫療的重要基礎,從解剖學生理、微生物學,乃至於二十世紀之後的生化、藥物、分子生物學等都讓現代醫療與十八世紀以前的醫療迥然不同。回顧歷史,科學的進展提供了醫療許多的利器,能治療許多令過去醫師束手無策的疾病(參見《科學發展》,2013年四月份,484期)。無疑地,這是科學的進步,但是內建於醫院醫療的陌生人關係也讓醫病之間的信任不易建立。然而,病人是否必然能受惠於這個進步?對於進步的信心往往使我們遺漏醫療中重要的主角——病人。作為醫病關係中另一方的病人,是否也跟著科學的腳步「進步」了?歷史變遷極少是全面性的。雖然正如三位醫師不約而同地指出,主流醫療乃是建立在嚴謹的實證基礎上,但是,對於病人而言,陌生人口中的嚴謹科學與有效性並非顯而易見,也難敵親友的好意或是文化親近性,一邊是需要許多解釋的艱澀知識,一邊是親切可感知的文化,病人的傾向有跡可循。除了筆者之前討論的醫院醫療之外,科學的進步—知識的浩瀚龐雜—也為醫病關係帶來過去歷史上少見的負擔,即所謂的知識落差。病人越難了解醫師的專業語言,就越難與醫師建立信任關係,除非有其他的條件來彌補(如親友介紹或是長期關係)。一般人很難參透醫療知識、繁複的醫療流程、醫療專業精細的分工,如此更提高建立醫病信任關係的難度。病人依其在社會所處位置的不同而與主流醫療的距離不同,從巨大的鴻溝到熟悉理解,多數人之於主流醫學,恐怕都是站在鴻溝的另一邊,而距離越遠者,就越需要時間與精力溝通。除此之外,即便是同為主流醫療的成員,不同科別、資歷與院所的醫療人員還可能提供給病人不一致的資訊或建議,例如王棋新醫師文中提到的心臟節律器的例子,或是退火氣藥物的例子(可能是其他院所挪用常民的語言來指稱消水腫的藥物而造成的誤解?)。這個不一致部分源自於不同科別的差異,但更關鍵的是醫療的不確定性。雖然現代醫療充滿了SOP與手冊,但是放在疾病歷程的脈絡來看,患有相同疾病的不同病人,因種種原因,還是可能得到不同的醫療措施。當然,偶而見諸媒體報導的醫療詐騙新聞確實也會讓病人生疑,而這也是為什麼尋求「第二意見」(second opinion)很重要。從病人的所作所為及其盼望看來,我們看到了歷史的不變——當代的病人跟歷史中的病人一樣,他們都希望藥物具有速效、病痛可以很快康復、在A醫者那裏沒有獲得他們想要的療效,就可能換到B醫者(可參考張苙雲教授早期的作品〈逛醫師〉,1998),求醫的歷程中,多方求治、嘗試不同療法等等,均為常見的現象,尤其是遇有疑難雜症時更是如此。或許更令當代許多醫師難以接受的是,病人有時並不在乎醫者的經歷背景是否權威顯耀,不管是哈佛、台大、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他們只在乎醫者所提供的療法是否有效或是可信,因此病人棄主流的醫學權威而就江湖郎中時有所聞。換句話說,病人的行為與信念就是特定情境之下人的行為與信念。如果你穿了他的鞋子——與他具有差不多的社經地位、差不多的文化信念、差不多的教育程度、類似的人際網絡,與他有類似的病痛與求醫歷程,你的行為模式很可能會很類似。希望上述的討論可以提供給本周專題裡面幾位用心良苦的醫師稍微釋懷,也給讀者們多一個思考的方向。在此,我想進一步談談可能的改善作法。首先,是有關病人使用非主流療法所造成的問題。病人因種種因素而拖延接受主流醫療的現象,歷來有不少研究,其中的主要發現之一是貧窮者最常拖延接受治療,其原因有很多,當然也包括嘗試另類療法。這類研究有相當多是針對乳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乳癌病人延誤就醫的原因並不僅是因為她們相信非主流療法,而是不易取得主流醫療資源或是羞於就醫。因此,這類例子反映的也是健康不平等與性別身體政治。此外,1999年BMJ曾經刊載一篇有關輔助性醫療的基本認識的文章(complementary medicine含非主流療法),雖然該文主要適用於英國的脈絡(有些輔助性療法已經被納入該國的醫療體制中),但是其中有兩點建議非常值得我們參考——認真看待病人以及良好的溝通。首先是有關認真看待病人。BMJ該文指出,使用輔助性療法的病人通常有潛藏的動機(藥效不如預期、副作用等)。這或許就如黑琵醫師文中所提到,有些病人及其家屬認為「化療很可怕,一做就會去掉半條命」,因此轉而尋求坊間其他療法。誠然如黑琵醫師所言,很多癌症治療的副作用已經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但是「化療很可怕」也並不是毫無根據,而是來自於過去與現在許多癌症病人的經驗。針對這個問題,醫師們除了設法減輕副作用之外,可能也要花更多的心力來跟病人說明。例如,黑琵醫師的先同理然後解釋的方式。其次是關於溝通。BMJ該文也指出醫師可以幫助病人避免非主流療法所可能造成的傷害。要達此目的,最重要的方法是維持開放的態度並與病人(甚至另類療法的提供者)進行清楚而有效的溝通,如果醫師對非主流療法一律採取否定的態度,病人就很有可能隱瞞,甚至拒絕主流療法。越是開放的醫師,越能與病人協商對病人最有利的治療策略。有趣的是,該文也指出,英國有些醫師也會去學習輔助療法或另類療法,以便更能了解病人的情況。最後,我也想提供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病人與醫療的親近性不足而造成的遺憾。前一陣子朋友圈有三位年紀相仿的男性約略同時被診斷出膀胱癌,三位的癌症期數相當,也都得到類似的醫療建議。其中一位積極透過人際網絡諮詢醫界友人,得到相對充分的資訊,而接受主流適當的療法,治療結果良好。另外兩位,對於切除膀胱與人造膀胱感到畏懼,加上無醫療人脈,或許也沒有遇到可以信任的醫師,也沒有積極尋求專業諮詢,結果並未接受手術,最後病情惡化難以挽回。兩種結局的關鍵差別在於是否能獲得可信任的專業意見,進而採取最有利的治療策略。無論如何,至少可以確定的是,醫者與病人都希望疾病能夠被治癒,這是醫病關係最堅實的基礎。讓我們回到干擾這個關係的「道聽塗說」,對醫師而言是「道聽塗說」,但是為什麼對病人而言就不是「道聽塗說」?這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病人會相信某些療法?我們需要了解這個背景,才能拆解「道聽塗說」,降低其發生的頻率,甚至將其轉為能夠合作的基礎。當代的醫師都經過嚴格的教育訓練,具有完備的科學知識,但是絕大多數的病人都沒有醫學的訓練,而且他們有各自的處境,醫療工作者或許需要更多關於病人的知識。參考Zollman C, Vickers A. ABC of complementary medicin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 doctor. BMJ. 1999 Dec 11;319(7224):1558-61.
-
2022-03-04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開車突然心肌梗塞!掌握黃金時間救回,還靠這些生活習慣保命
八年前,我從台中住家開車到雲林北港上班途中,在西螺大橋突然胸悶、肩背痠、冒冷汗,這個情況持續不止,但我仍強忍不適開到醫院,一到院整個人眩暈、乏力癱軟,急診醫護人員馬上幫我進行心電圖與心臟酵素檢查,發現我是心肌梗塞發作,立即搶救救回一命。深刻感悟「生死一線間」北港院區有建置心導管室,我是在黃金時間被心臟科團隊救回的幸運兒。印象中我胸悶得很厲害,整個人幾乎無力,心臟科醫師張丁權、張詩聖啟動心導管介入療法,過程中我一度心跳停止,經過心臟按摩,心跳才恢復,當時我有意識,但心臟卻使不上力,現在回想這一幕,仍深刻感悟「生死一線間」。很感謝兩位心臟科權威與死神拔河,把我從鬼門關前救回來。在我身上置放一支心臟支架及暫時性心臟節律器,之後住進加護病房治療,在抗凝血劑加上專業醫護團隊的照護下,我的病況很快改善恢復。聽醫囑療養 兩周後回崗位由於當時我滿心想的是「我現在是病人,但我的病患找不到我怎麼辦?」所以我努力聽從醫囑療養,兩周後就回到工作崗位上,病況也因為獲得良好控制,至今沒有復發,現在我持續回心臟科門診追蹤,清楚掌握自己的健康變化。急性心肌梗塞是最常見的猝死原因,約有一半患者不知自己可能有心臟疾病,發作時錯失搶救良機,因此易發生到院前死亡情況。「我能活下來,除了感謝心臟科團隊救治,也有一點運氣及佛菩薩庇佑。」我病發後未改變作息,維持茹素,會固定時間就寢,盡量不熬夜,最重要的是,定時服藥控制疾病,讓身體保持在良好且規律的生活習慣,自然迎來健康的回報。為病患打氣 分享罹病經驗我是腸胃肝膽科專科醫師,在診間中遇到堅持己見或沒有信心對抗病魔的病患,我會用自己罹病的經驗分享心境,加上我的醫療專業,說服患者勇敢面對,我希望他們能跟我一樣重拾健康,或調整心情與疾病共存,揮別陰鬱負能量,正向生活。我有高血壓、高血脂、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因此提醒50歲以上男性,如果有心臟疾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或有抽菸、肥胖、少動等習慣者,更應提高警覺,避免罹患心臟疾病。調整生活習慣 定期健檢建議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做起,少抽菸、控制三高、減肥及多運動,遠離心血管疾病;其次定期健康檢查,量血壓、血液檢查、心電圖、胸部X光是必要檢查項目,並且應測量「運動心電圖」,監測自己在活動中的心跳變化,有異狀才能及時發現與治療。黃克章小檔案現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肝癌、大腸直腸癌團隊年齡:67歲學歷:中國醫藥大學專長:●腹痛、腹瀉、嘔吐、消化不良●腸胃出血、消化性潰瘍、肝癌、胰臟癌、膽結石、腸胃與肝腫瘤篩檢、其他腸胃肝膽胰臟疾病經歷:●台大醫院腸胃科研究員●長庚醫院腸胃科研究員●中國醫大附醫腸胃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專科醫師
-
2022-01-2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癲癇竟然是心律不整引發 老翁發作還好醫師發現不一樣
70歲男子沒有癲癇病史,最近因肺炎住院,卻突然抽搐昏迷,轉急診後有兩次發作,醫師發現患者短暫昏迷醒來之後意識馬上恢復正常,與一般癲癇醒來後仍會有意識混亂的情況不一樣,經過心電圖檢查,確定是因為心律不整而引發的癲癇,經過裝置心臟節律器後,目前已經沒有再發作。心律不整也會引發癲癇?!台南新樓醫院急診科醫師林士豪表示,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往往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一旦被當成一般的癲癇治療,可能會延誤病情,最嚴重可能猝死,還是要多注意。患者平日有高血壓病史,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最近住院後,突然意識不清合併四肢抽搐,轉到新樓醫院急診,又再發生兩次癲癇,經醫師診斷為病竇症候群引起的亞當斯-斯托克斯症候群(Adams-Stokes syndrome)。林士豪表示,亞當斯-斯托克斯症候群是指嚴重心律不整引起的暈厥症狀,當心搏過速或過緩時,由於心室輸出的血量下降,輸送到全身的血流量不足,導致大腦暫時性缺血,可能會突然出現心悸、胸悶、眩暈、抽搐或暈厥等症狀,一開始持續時間很短,病患可能不以為意,但若沒正確診斷及治療,嚴重者甚至會猝死。他表示,許多心律不整的患者,有時也會出現抽搐、昏倒等情況,乍看很像癲癇;所以遇有不明原因的癲癇,經檢查後腦波並無異常時,醫師和家屬都應提高警覺,及早做各種心電圖判定。林士豪説,心律不整有些是心搏過速,可能為心房顫動或心室頻脈等造成;而心搏過緩則可能是高度房室傳導阻斷或病竇症候群等。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也可能造成心跳變慢,通常停藥之後狀況會變好。該症候群臨床診斷不易,患者求診當下也不一定會發現,有時須透過24小時心電圖診斷。最近智慧型穿戴裝置流行,也可利用這些裝置偵測而提醒就診。心律不整依類型有不同治療方式,如藥物控制、心導管電燒、心臟節律器或是體內自動去顫器等。林醫師再次提醒,若自身或親友偶有心悸、胸悶、眩暈、抽搐或暈厥等症狀,或是測量心跳超過每分鐘150下或低於每分鐘50下,建議盡速就醫。
-
2021-11-07 新聞.健康知識+
電腦斷層CT和磁振造影MRI差別在哪?看懂2者適用情境
當醫師對疾病有疑慮,需要做進一步的精細影像檢查時,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掃描是兩大選項,究竟這兩種檢查有什麼不一樣?CT掃描使用X光射線,較為常見而且價格較低;但是MRI掃描使用強力的磁場和無線電波,這樣一來能夠產生更精準而詳細的圖像。CT掃描最常用在檢查腫瘤、骨折或器官內部出血以及觀察癌症治療之後的反應等等。是從不同角度拍攝人體的多幅X光射缐圖像,掃描儀器相當安靜。MRI真正擅長的領域是顯示CT掃描無法檢測到的某些疾病。一些癌症,例如攝護腺癌、子宮癌和某些肝癌,幾乎是看不見的,或者很難在CT掃描中檢測到;在MRI上,即使骨頭和大腦的轉移也能顯示出來。影像掃描照射的時候,需要躺在小床上,緩緩進入圓形封閉的掃描儀中,掃描時間依照需要的部位而有不同。這類掃描安全嗎?CT掃描使用電離輻射,可能會影響到人體生物軟組織。根據美國保健物理學會,還有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研究所,一般一次50毫西弗左右的輻射量,對人體健康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若是照了25次胸部的CT掃描,可能會增加致癌的風險。MRI掃描則完全不需要擔心輻射問題。有時候為了增加圖像清晰度,可能會建議注射顯影劑,若是自己對某些類型的顯影劑過敏,一定要告訴醫師。不過MRI掃描雖然不使用輻射線,但使用強力的磁場,所以掃描儀會產生很大的聲音,常常需要戴上耳塞。另外身體中有金屬醫療植入物,如心臟節律器、胰島素幫浦或人工耳蝸的人是不能照的。
-
2020-10-24 科別.心臟血管
睡前吃「這類」食物,半夜血壓會飆高! 小心睡不好還會傷心血管
76歲陳伯伯是位香港裔美國人,平日3餐定時、清淡,也有日行5千步的習慣,雖有遺傳性3高問題,但一直規律用藥控制,唯一不好的習慣是喜歡睡前吃蛋糕,吃完馬上入睡,長達20年,所以BMI指數高達30。5年前他因感到胸悶、喘不過氣,在美國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進行心導管手術置放血管塗藥支架,術後雖配合用藥控制,但日常走路、爬樓梯仍會喘,不適症狀沒完全根治,醫學上稱為「頑固性心絞痛」。睡前吃蛋糕 睡眠期間血壓高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指出,現代人因飲食西化、晚睡、愛吃宵夜,常有3高等慢性疾病,像陳伯伯每晚習慣在睡前吃蛋糕,會讓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的狀態,加上蛋糕多由植物奶油製作,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緻澱粉,長期食用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甚至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則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兩者若造成心臟功能受傷,則會心臟衰竭。頑固性心絞痛 常規心臟病治療也無用目前治療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方式,包括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積極藥物治療,然據全世界文獻指出,約有10分之1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醫學上稱為「頑固性心絞痛」。據美國研究統計,頑固性心絞痛患者每年的死亡率為3%至21%,冠狀動脈血管事件風險為11%至69%,這類病人是醫學治療上的棘手難題,也困擾不少心血管疾病病人,所幸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心臟震波治療」(CSWT)可提供病人另1項選擇。陳玠宇表示,震波治療的高能量用於結石破壞,如同為人所熟知的震波碎石治療;而低能量用於組織再生,如骨頭軟組織的震波治療,適用於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衰竭病人,以0.09(毫焦耳/平方毫米)的低能量,在不傷及心臟組織下進行血管再生,且刺激心臟釋放血管舒張因子及生長因子,使得心臟的血流擴及範圍加大,改善心臟缺血問題,同時刺激因心臟缺血而進入休眠狀況的心肌喚醒,改善病人的心絞痛症狀及心衰竭症狀,好似替心臟做完1套完整的舒壓按摩療程。適合心臟震波治療的患者有5種 但有7種人不適合心臟震波治療適合的對象包括:1.患者有心絞痛、心肌缺氧現象,但不適合心導管介入治療或繞道手術者。2.已有藥物治療或經心導管支架置放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但仍有心絞痛症狀者。3.經由多次心導管介入治療,但效果反應不佳者。4.嚴重冠狀動脈狹窄的瀰漫性血管病變,預期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效果不佳者,其常見於慢性腎衰竭、洗腎或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病人。5.缺血性心肌病變所引起的心臟衰竭者。不適合使用此治療對象則包括:1.心肌梗塞處於急性期病人。2.嚴重肺氣腫或間質性肺病導致心臟超音波影像嚴重不清楚者。3.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心臟腔室內有血栓者。4.病人曾接受心臟節律器置放或金屬人工瓣膜置放,影響震波治療位置者。5.急性心肌炎、心內膜炎或心包膜炎者。6.惡性腫瘤或嚴重器官衰竭,致預期餘命小於半年至1年。7.孕婦。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10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死亡率依舊穩占第2名,僅次於癌症,每年奪走近2萬條寶貴性命。陳玠宇呼籲,因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臟缺血缺氧性病變或心臟衰竭病人,除遵從醫囑接受治療,若現行治療效果不如預期,新型態「心臟震波治療」不失為病人另1種治療新選擇。(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睡前洗澡一夜好眠? 當心洗了反倒讓你更睡不著 睡前吃東西超NG? 研究證實了!想減重千萬別這麼做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別急著積極治療治足底筋膜炎 釐清原因為首要
近年全民興起慢跑及步行熱潮,這些看似輕鬆的運動,對足部衝擊性非常高。醫師發現跑跳型運動者較容出現足底筋膜炎,所幸九成以上的足底筋膜炎患者,經由非手術性的保守治療,如物理治療、改變姿勢,再搭配服用消炎藥物,幾乎都會好轉。足底筋膜為腳底足弓最主要的支撐,主要功能是吸收足部走路跑步時產生之反作用力。當長時間承受身體重量,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或受壓,就可能引起發炎及退化。門診診斷足底筋膜炎時,可藉由觸診尋找腳底痛點。桃園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文鐘表示,據其醫療團隊研究發現,肌肉骨骼影像超音波是確定診斷足底筋膜炎很好的工具,可釐清足底筋膜是否增厚、鈣化或周邊有無水腫現象。談及足底筋膜炎治療,多數人腦中首先想到的是物理治療,如電療、熱敷、超音波等,但開業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鄭融說,面對足底筋膜炎患者,首要任務並非積極治療,第一時間應評估、分類成因,如足型天生問題或穿鞋、鞋型出狀況,對準原因改善,甚至毋須治療即痊癒。拉扯型患者● 改穿「外硬內軟」船型底鞋,降低拉扯。● 使用電療、雷射或超音波,活化細胞。據鄭融觀察,患者多是忍痛好幾個月或年,影響生活才到診間求助,狀況多較嚴重。首先需觀察患者走路過程,小腿阿基里斯腱或腓腸肌腱緊繃,造成踝關節的背屈活動範圍,腳掌恐過度下折,導致足底筋膜拉扯;足弓塌陷也會使得腳掌拉長,同樣會讓足底筋膜長期拉扯。鄭融說,面對拉扯型患者,通常會建議改穿「外硬內軟」船型底鞋,降低拉扯。經評估也可至治療所使用電療、雷射或超音波,但他強調上述治療目的並非止痛,而是增加細胞通透性,讓細胞變活躍、代謝速度加快,促進組織癒合。天生結構瑕疵者● 以貼布將足底脂肪集中到足跟托高,降低壓迫。部分患者是因天生足部結構瑕疵,足部重量分配不均。該類患者隨年齡增加,足底脂肪逐漸擴散,需透過貼布將足底脂肪「掃一掃」,集中到足跟托高,彷彿踩到肉墊,降低壓迫,過程約需貼二至三周,但有些人痊癒後足底脂肪仍會越來越鬆散,就需仰賴足墊分散壓迫。保守療效不佳者● 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局部類固醇注射。● 自費高濃度葡萄糖液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增生療法。針對少數保守療法反應較差者,蔡文鐘表示,如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兩個星期,仍然疼痛嚴重,可考慮給予局部類固醇注射。據其多年經驗及研究發現,盲目注射無法精準打到發炎處,局部類固醇注射應盡可能以影像超音波引導的注射,其效果顯著且能降低日後復發率。除類固醇降低發炎程度,蔡文鐘表示,頑固型足底筋膜炎患者也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選擇自費高濃度葡萄糖液注射或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增生療法,加速癒合。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陳沛裕表示,目前醫療指引已不建議注射類固醇,因為雖然消炎止痛立竿見影,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一定會復發。害怕打針的患者● 體外震波治療,增加再生能力,修補組織。● 裝有心臟節律器者,不建議使用。針對害怕打針的患者,蔡文鐘建議可考慮自費做體外震波治療,迅速阻斷局部疼痛神經纖維,達到止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局部慢性發炎組織的血管新生,而達成組織修補的作用,對足底筋膜炎有80%以上的療效。但裝心臟節律器者,避免震波干擾儀器,不建議使用。鄭融解釋,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拖久了,就會變成慢性發炎,體外震波治療其實是給予患部有限破壞,引發身體第二次發炎反應,增加再生能力,「慢性發炎處彷彿死水,透過有限破壞刺激,可讓讓身體再次察覺發炎處。」因此患者本身癒合能力不能太差。不得不開刀的患者● 頑固型發炎患者,僅占一成。經半年以上治療仍無效,才需要選擇手術。● 以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為主,術後還是可能復發。足底筋膜炎患者多達九成可以透過保守治療改善症狀,非得開刀治療的機會不多。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指出,他的門診中,每年需要以手術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只有個位數」,整體而言,僅約一成頑固型發炎患者,經半年以上治療仍無效,才需要選擇手術。長時間足底筋膜炎,嚴重發炎反應恐會產生鈣化現象,以X光照足部側面,會看到如刺的牽扯性骨贅生,造成民眾誤認為足底筋膜炎是「腳底長骨刺」。釋高上強調,骨刺本身只是病徵,足底筋膜炎問題並非因腳底被骨刺刺到導致,不會因去除該骨刺,足底筋膜炎就痊癒。足底筋膜炎傳統手術可分為肌腱切開或筋膜切開、區域筋膜切除術,或是骨片切取術,108年總件數僅69件。釋高上指出,目前台灣足底筋膜炎手術以「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為主,醫師會在患者腳部開一個約一公分左右的小傷口,復原期較傳統方法更快,疼痛感也較輕微。釋高上也指出,為避免足型垮掉,或切除過多筋膜使足弓塌陷,足底筋膜切除術並非將痛點切除,而切開筋膜使其放鬆。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對於手術治療存有迷思,他強調手術不能完全解決足底筋膜炎問題,一定要從天生結構或後天生活習慣根本問題改善,不然可能會再復發。撐足弓 非萬能急性發炎期 千萬別用鞋墊鄭融強調,鞋墊雖是處理足底筋膜炎的方法之一,但急性發炎期千萬不可使用鞋墊。他解釋,鞋墊為撐起足弓,多會設計凸起處,但在急性期,鞋墊凸起只會擠壓足底筋膜,造成進一步受損,在門診中常見很多人越墊越慘,他呼籲不能盲目追求撐足弓,建議急性期患者使用足跟墊片。
-
2020-08-13 科別.呼吸胸腔
運動會喘很正常? 不見得!4種人都需要心肺復健
心肺復健不只適用心肺疾病的患者!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周正亮主任表示,心肺復健服務對象非常廣泛,不論是正常人或是疾病的人都適用,只需前往復健科進行「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就能得到一張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周正亮鼓勵所有民眾都要積極活動,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不僅可以提升日常生活品質,還能降低疾病的惡化與復發。 心肺復健是什麽? 個別化的運動處方周正亮表示,心肺復健主要是針對個人的狀況以及運動危險因子做一個詳細的評估,根據個別化評估的結果,提出一個適當的運動處方及活動的建議量。個人在安全活動範圍下,提升健康體適能和增加心肺的耐力,同時改善心肺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心肺復健不見得能改善所有的心肺疾病,卻可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疾病惡化風險。心肺復健適用於誰?適用族群不分年齡心肺復健服務對象非常廣泛,不論正常人或疾病的人皆適用。周正亮指出,一般人多以為心肺復健只限於心肺疾病的患者,這是錯誤的觀念,廣義來說,心肺復健可以適用於正常人,只要通過心肺復健的介入和評估,一般民眾也能得知自己的健康體適能和適宜的運動活動量;若是心肺復健的病人,則可以在疾病的限制下找出合理的運動處方,得到安全且有效的運動訓練。針對常見心肺復健的族群,周正亮歸類以下幾類:1、健康正常人:依照個人活動量,提出合理的評估和健康體適能。周正亮說明,不少人認為喘一定是心臟問題,如果活動中出現喘的感覺,不一定皆由心臟引起,有些則是肺臟或周邊血液循環不足,比如貧血、血氧功能不足,跑步就會喘,甚至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假喘,一定要經過客觀的臨床測試,釐清造成喘的原因。2、兒童心臟病:兒童心臟疾病不開刀的情況下,不代表完全不能動,建議藉由心肺復健的評估和訓練,依據個別狀況予以適當的運動量及合理安全的生活指導。周主任提到,不少兒童因為心臟病的緣故,從小只能待在一旁不能與同學一起參與運動體能的互動,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3、心肺疾病者:心肌梗塞、心衰竭、心臟手術、心臟節律器、人工心臟、慢性肺阻塞疾病、氣喘、器官移植後等,心肺開完刀患者,可以藉由心肺復健提升活動耐受力。4、呼吸無力者:從精神上的呼吸無力到需要呼吸器力量的介入,都需要心肺復健來改善生活品質。比如漸凍人,高位頸脊髓損傷到後來需要呼吸器協助,復健團隊也會教導病人如何正確的咳痰以減輕疼痛。 心肺復健好處多 維持最佳生活品質 周正亮表示,心肺復健好處多,不僅能增加健康體適能、增加肌耐力、提升生活品質,還能改善血脂肪過高、血醣過高、血壓變化太大等問題。周正亮強調,運動就是良藥,而且不分年齡,鼓勵民眾不論生病與否都要積極活動,才能終身得到運動的好處。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肺阻塞症喘不過氣? 這項運動要常做
-
2020-01-20 養生.運動天地
長者跑步 醫師:須留意頻率控制速度
台灣高齡社會來臨,越來越鼓勵長輩要出來多活動,但是訓練跑步要注意什麼?新竹縣東元綜合醫院心臟節律器暨心衰竭中心主任醫師卜詩筠表示,隨著年紀增長,生理機能退化,想要保持健康、減緩退化速度,年長者必須適當的運動,若是選擇跑步,則須特別留意適度頻率及時間、控制速度與步調,以及了解自身身體狀況。卜詩筠指出,長者運動應該要以自已的體能為主,建議每次運動最少要30分鐘,但是也可以10分鐘為單位分次完成,而且運動前要先熱身10到15分鐘,運動後的緩和運動也不能少。在訓練跑步時,應由短距離慢跑開始,從50公尺逐漸增至100公尺,保持速度30至40秒跑100公尺,再根據體力增加距離,而挑戰馬拉松時,也不必勉強全程都用跑的,可以跑走交替,如慢跑30秒、步行60秒。而慢跑時也須掌握適合的速度,跑步時感覺有點喘但能穩定的呼吸,這樣的運動強度較適合。最後一點就是了解自身身體狀況,卜詩筠強調,若是長者本身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疾病,想參加馬拉松一定要徵詢醫師,跑步過程中,有出現了不舒服反應,如胸悶、胸痛、喘不過氣、受傷等症狀時都應立即停止,必要時馬上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