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強制戴口罩
共找到
87
筆 文章
-
-
2023-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確診不強制隔離後.....要不要請假休息?快篩陰卻咳不停怎麼辦?快篩、清冠一號怎麼處理?
【本文重點】隨著新冠肺炎規範逐漸解除,民眾如何因應?雖然不再需要隔離,但低免疫力人群仍有潛在威脅,防疫物資可能成了家中堆置的障礙物,而疫苗施打也讓許多人感到頭痛。專家建議,建立類似感冒的心態看待新冠肺炎,並留意重症和後遺症的警示症狀,如喘、呼吸困難、意識不清、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需及時就醫。確診者可請病假,並在快篩陰性後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少接觸人群。至於後遺症患者,可針對個別症狀就醫,若症狀多元可至整合門診看診。--by ChatGPT新冠規範解除如何因應?民眾慢慢脫掉口罩,人與人恢復正常的交流。經歷整整三年的新冠疫情洗禮後,病毒並未完全消失,對免疫力低下的人來說,仍有潛在威脅;曾經炙手可熱的防疫物資,可能成了家中堆置的障礙物;沒完沒了的疫苗施打,也令許多人頭痛。在逐漸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此刻,民眾如何開啟新生活?我們請專家提供最實用的建議。從上周一開始,新冠肺炎輕症的患者就不再需要隔離、通報,但現在才確診的民眾,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在家休息還是去上班?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雖然新制為「0+n」,但新冠肺炎仍是高傳染性的疾病,站在公衛保護的角度,還是建議先在家休息,待快篩陰性再到公共場合、人多密集的地方。確診了,假怎麼請?→可請病假,0日及次日起5日內,學生不列出缺席紀錄,勞工雇主不可扣全勤獎金。針對新制上路,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日前表示,軍人、公務人員、教師、學生與勞工等族群,皆可請「病假」,學生持快篩陽性證明,0日及次日起5日以內的病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快篩陽性的勞工如有症狀,身體不適無法出勤,可持「快篩陽性證明的照片」,向雇主請未住院的普通傷病假。另外,請病假者自篩檢陽性日及次日起5日內,雇主不得扣發全勤奬金。要請假休息嗎?→盡量改成線上工作,出門戴好口罩,避免與人接觸。柳朋馳表示,雖然還是看確診者自身的狀況決定是否出勤,但建議盡量改成線上工作,降低傳染機會;如果有外出工作的需求,還是要將口罩戴好、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英國一年前就已實施輕症不用隔離,當作流感看待,身體不舒服就在家休息、還可上班就去上班。但以台灣民情來看,不太能接受新冠肺炎確診者「在外面亂竄」,因此建議還是快篩陰性再出門。不過林應然也表示,環境中到處是病毒、細菌,不可能不接觸。台灣民眾多數接種過疫苗以及感染過新冠肺炎,多少都有抗體,即使被感染,多為輕症。民眾對一般感冒不會恐懼,主要也是因為多是輕症,因此應該建立類似的心態看待新冠肺炎。留意哪些重症警訊?→喘、呼吸困難、意識不清、嘴唇或指甲床發青,迅速就醫。即使輕症不用隔離,許多確診者還是有轉為重症的風險,或是持續有後遺症。指揮中心日前提醒民眾,如出現喘、呼吸困難或是意識不清、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重症警示症狀,就要趕快就醫。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或有慢性病史等具重症風險因子對象,更要注意。快篩陰,咳不停怎麼辦?→免疫力降低誘發氣喘、過敏或黴漿菌感染,需就醫對症下藥。至於後遺症,林應然表示,臨床上最常見許多已快篩陰性的確診者仍持續咳嗽,甚至長達幾個月,如果影響生活,一定要就醫。林應然說,持續咳嗽有些是因為感染新冠後免疫力降低,誘發氣喘或是導致黴漿菌感染;有些人是因為感染後的過敏反應引起久咳,因此必須就醫、對症下藥,例如開立氣管擴張劑治療氣喘或是紅黴素抗生素治療黴漿菌等。另外,民眾也可多喝熱開水並「小口小口喝」,以保持喉嚨濕潤,紓緩症狀。長新冠掛什麼科?→可針對個別症狀就醫,若症狀多元可至整合門診看診。柳朋馳表示,「長新冠」是後遺症出現超過三個月以上才算,否則只能算是「新冠後遺症」。新冠肺炎急性期的症狀大部分會在7至14天內緩解,如果和前14天相比,症狀有較為減輕,或許可以等待症狀自行好轉;但如果症狀持續甚至加劇,就建議回診讓醫師判斷。他表示,後遺症如出現呼吸道症狀,可選擇看耳鼻喉科;容易胸悶、喘,則可考慮至胸腔科看診;若有各種症狀,則可選擇家醫科先做評估,或至整合門診看診。針對出現「長新冠」的確診者,健保署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除連江縣目前暫無醫院參與外,其餘各縣市都有醫院參與,合計130家。健保署表示,這項計畫會持續到指揮中心解散後6個月。截至3月13日,計畫共收案8388人,以31至40歲和41至50歲最多,分別佔21.03%及20.3%。柳朋馳提醒,出現新冠後遺症,不管中醫或西醫,都有治療基礎和方向,特別提醒孕婦、有慢性病史等特殊族群,就醫時一定要把藥備齊,給醫師做為用藥評估,並且向兩方的醫師說明正在看哪些門診,留意藥物服用間隔。新冠防疫物資何去何從?新冠疫情趨緩,只剩大眾運輸和醫療院所還強制戴口罩,確診輕症也不用隔離。家裡還有大量醫用口罩、快篩、酒精、退燒藥、維他命,甚至是處方藥、清冠一號,有些都快過期了,該如何是好?專家提醒,凡是分裝過的藥,沒吃完就要丟掉,抗生素、抗病毒藥得交到藥局,不可任意丟棄。另外,清冠一號不能當保健食品吃,過期快篩可能失準,避免口罩浪費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常戴口罩,也是幫助自己減少感染。口罩→繼續自主戴口罩,期限內用完沒問題。保持乾淨勿蒙塵,存放在乾燥陰涼處。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表示,口罩的主要功能是過濾空氣,因此要保持乾淨,不能讓口罩蒙塵弄髒,也要避免高溫或潮濕讓材質變質。如果口罩沒拆封,存放在乾燥陰涼處,保存期限內使用都沒問題。一般醫用口罩的保存期限大約是2、3年,疫情3年來,民眾已了解到口罩在防感冒、減少過敏的卓越成效,如果能繼續保持自主防疫戴口罩的好習慣,一般家庭庫存的口罩應該都能在2、3年內用完。防疫酒精→未開封不會變質,稀釋過或分裝要盡快用掉。可捐給用量大的單位使用。大罐裝的防疫酒精也很令人傷腦筋。張文靜說,濃度高的防疫酒精如果沒開封,基本上不會變質,所以沒有過期問題,所以罐子上也不會寫保存期限。稀釋或分裝到小容器使用,就要注意時效,因為蓋子開開關關,酒精一定會揮發流失,影響消毒效果。建議要在容器註明分裝日期,盡量分裝小罐並在一周內用完。真的用不完、沒開封過的防疫酒精,可捐給用量大的單位,例如商家、幼兒園、醫療機構等。快篩→變質會讓檢驗失真,過期就丟棄別再用。過期的快篩還能用嗎?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每一組快篩裡面都有卡匣、採檢棒、緩衝液,緩衝液必須有效地把採檢棒上的細胞溶掉、將抗原分離出來,讓卡匣中的試紙吸附抗原的緩衝液,就會顯示檢驗結果。如果緩衝液或卡匣變質,都有可能讓檢驗結果失真,建議過期就丟掉,不能再用。退燒止痛藥與處方藥→排裝藥保存期限內仍可用,分裝、磨粉藥,沒吃完就要丟掉。疫情期間在藥局搶購的退燒止痛藥,平時大小病就醫沒吃完的處方藥,該怎麼處理?張文靜說,如果是排裝的藥,只要還在保存期限內,都還可以用,但已經被分裝成小袋、磨成粉的藥,只要該吃完的期間沒吃完,就要丟掉。張文靜表示,分裝或磨粉會讓藥品大面積接觸空氣,很容易受潮變質,沒人能確保它的品質,要是暗藏有害物質,肝臟首當其衝,肝臟又是沉默的器官,就算被錯誤用藥習慣傷害也沒有感覺,等到發現肝臟受損時,通常都已經事態嚴重。很多人都以為,只要把藥水冰進冰箱,就能放久一點,其實恰恰相反。張文靜提醒,除非藥師有交代要冰,否則都應該放常溫。如果把不該冰的藥水放冰箱,導致水分揮發或異常結晶,藥水的劑量就不對了。要丟棄過期藥物和藥水,也不能直接倒進水槽或馬桶,可以用把藥水加入不要的茶葉、咖啡渣、廚房紙巾,再與一般垃圾一起丟棄;如果是抗生素、抗病毒藥、抗腫瘤藥,因為會汙染環境,應拿到藥局檢收,民眾可上各地方藥師公會網站查詢「居家廢棄藥物檢收藥局名單」。清冠一號→有感冒症狀可服用,但不能當作保健食品吃。花大錢買「清冠一號」卻沒吃完,可以當成保健食品嗎?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祕書長陳博淵表示,清冠一號是治療性的用藥,不應該用「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觀念看待,不能當作保健食品吃。但如果有上呼吸道症狀、發燒等類似感冒的身體發炎徵兆、不確定是否再次感染,這時候要服用手邊的清冠一號,就比較沒有問題。目前也有研究在探討清冠一號對於其他病毒感染,是否也有抑制病毒複製的作用。保健食品→注意與其他服用藥品的交互作用,可請藥師協助。疫情期間買了許多維他命或保健食品,但若同時服用其他藥物,記得先請藥師幫忙看一看。張文靜說,有些藥品會與保健食品交互作用,用藥愈多,情況愈複雜,建議可將家裡維生素或保健食品的「成分標籤」拍照,然後帶著健保卡到社區藥局,簽署同意書授權藥師查詢健保雲端藥歷,比較不會掛一漏萬。民眾也要給藥師一點時間釐清,如果是多重慢性病、多重用藥的年長者,可能至少得花上一兩個小時,才有辦法精準給予個別化的建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室內口罩2/20解禁!剩2類場所強制戴 校園要等到3/6
終於可以脫口罩了!室內口罩令維持801天後走入歷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9)日宣布口罩鬆綁第二階段上路時程,將自2月20日實施「室內免戴口罩」新規定,只剩「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的指定場所仍應戴口罩,其餘場所則由民眾自主決定;校園的口罩鬆綁則晚一步,3月6日起上路。室内戴口罩規定放寬新制 2/20實施採三強度管制一、指定場所(醫療照護/公共運輸):規定仍應戴口罩.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公共運輸及特殊運具: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站.上列指定場所不戴口罩的例外情形: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的檢查、治療或活動二、特殊情境(有症狀/年長或免疫低下/人潮聚集等):建議要戴口罩.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其餘室内場所、室内空間,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三、其餘場所: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校園及托育場所3月6日起實施,包括各級學校、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等,依教育部及衛福部規畫,2月13日開學後先加强相關防疫措施,如疫情穩定,自3月6日開始再依指揮中心通案性規定,實施校園及托育場所室內口罩放寬。國內在2020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防疫秋冬專案,針對室內八大類場所全面要求強制戴口罩,室內口罩令迄今維持801天。如今口罩令鬆綁是重要的階段性措施。
-
2022-10-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毒不理政治——當疫情只剩數字
【編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接近尾聲,本週以這主題刊登三篇醫病不同背景的作者寫出他們的看法。張女士在兒子與先生先後染疫康復後,寫出兩位家人與自己的感受,讓人感受到溫馨和睦的家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一位剛回國不久的感染科醫師寫出赴美進修回來後,看到目前台灣防疫政策與美國的差異,分享他的看法,並呼籲社會應該以理性、生物醫學角度看待事情,重要的是藥物準備好,心態調適好而不是以此做為政治的表演場域。一位精神科醫師提出防疫期間種種措施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尤其是這期間住院的病人受到很大的身心壓力,以及對醫病關係以及醫療人員的影響。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能夠以正向的心態迎接充滿希望的明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他們確診之後COVID-19的中文意思是發生在2019年的冠狀病毒疾病,一開始是發生在2019年底的武漢,但當時人們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一直燜燒到2020年的一月底才大爆發,取得大家的重視,從2020年至今,往後這幾年地球上發生了什麼事就不用贅述,往事都成了歷史。 2022年六月,離我回台灣最後一次已經相隔兩年半,歸心似箭,我很興奮終於可以回到我自己的土地,然而跟上次回台灣,世界已經有本質上天翻地覆的轉變。這次的心情,可說是又期待又害怕受傷害,在國外已經經歷了兩三年的疫情,其實經過什麼風雨,都看過,這一切勢必該結束。當我降落在桃園機場時,迎來的是我所無法想像的大陣仗,機場人員包的密不通風,彷彿我們身上帶有劇毒,但是我們不是都上飛機前兩日內才驗過PCR陰性嗎?「桃園機場廣播,因應國際疫情嚴峻,所以採取……措施。」頓時我有種2022年到一個外星球科幻電影的感覺。時間拉回2020年3月,美國開始疫情大爆發,沒有戴口罩習慣的美國人也紛紛開始戴起,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個創傷的回憶因為數以萬計的人確實是因為COVID-19死亡或生病。疫情爆發以來,我一直居住在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或回到台灣,也經歷過許多事件,例如2020年3月的 封城,2020年12月因為alpha第一個變異病毒又再度禁止內用,但是醫護人員也同時開打疫苗看到曙光,2021年雖然年中開始有delta等變異病毒,但是因為疫苗當時的超強保護力所以只要先天健康沒有免疫太大問題、又有打疫苗大概不會有大礙,因此社會好像不為所動。到了2021年12月,Omicron四起,這次是海量的人再度確診,不管有沒有打疫苗好像都會被感染了一輪,2022年一月初美國甚至可以連續好幾天單日確診一百萬人。因此2022年美國又重新規定室內要戴口罩,那時又可以看到到處排隊要驗核酸或快篩的人潮。終於到3月後口服抗病毒藥物終於比較普及,但是此時已是春暖花開,確診數也快速降了下來,此時美國社會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馬照跑舞照跳,甚至到快要夏天又不強制戴口罩了!雖然美國社會特別是在2020年上半年遭受非常大的損傷與衝擊,對於許多產業等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但我看到的是社會的韌性,還有繼續發展科學,沒有放棄對COVID-19的研究,因為對病毒的了解,所以不會過度恐慌,到處都有可以洗手的地方,例如餐廳每個座位上都會提供可以乾洗手的,但很少可以看到兔寶寶裝把全身包不通風(畢竟病毒還是空氣傳播為主要方式,而不是靠接觸傳播);抗病毒藥物的普及,要開立抗新冠的藥物跟開克流感一樣,因為本質上,都是呼吸道病毒,不應該是因為新冠就特別不同;當然還有也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疫苗的普及,還有即將普及的次世代雙價疫苗可以提供更多保護。這些韌性,讓社會回到正常,這些轉變(例如疫情嚴重,馬上規定要戴口罩,但如果疫情不嚴重,也會收手,而不是無限制一直規範下去)其實也可以供不同價值觀的社會參考,有時躲的了一時,不一定躲的了一世,COVID-19也不會消失,但會跟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一樣,存在人類文明社會中。台灣疫情來的慢,給社會很多借鏡與準備時間,因為等到病毒弱化加上疫苗的普及,造成的傷亡沒有比國外多。然而有些警示是,疫情怎麼變,人心不慌。不管變異病毒怎麼變,沒有更毒就沒關係,確診數也不是唯一指標,因為醫療衝擊才是最重要的指標,制度面都是人為的,應該開放任何選項的討論。當世界疫情逐漸收尾,台灣是否也不可能置身事外?當疫情只是數字,是否我們可以不用以此過度擔心?當世界都可以平靜地看待這場疫情,我們是否可以理性以生物醫學角度看待事情,而不是以此做為政治的表演場域?病毒不會尊重任何的國界、種族、宗教、職業,任何人都有可能生病,但是藥物準備好,心態調適好,我們日子還是可以好好過,也許因此人們更緊密關心在一起。
-
2022-09-25 醫療.感染科
獨/增購4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 50到64歲接種率最堪憂
社區流感疫情蠢蠢欲動,專家提醒連年「免疫負債」很可能讓今年成為「流感大年」。疾病管制署也不敢輕忽,8月31日再次開標進行第二次採購,9月7日公告得標結果,確定以開口合約增購最多40萬劑四價流感疫苗,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採購量最多可達670萬劑,為近4年最高採購量。增購理由主要有四。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首先是觀察到南半球2022年流感疫情比前幾年嚴峻,再者是最近邊境開放、國內專家學者提醒今年底流感和新冠可能同時流行,可能讓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的接種意願提升,因此決定加購流感疫苗。2019年公費四價流感疫苗採購數量為608萬560劑(含中央及地方代購),2020年657萬2630劑,2021年632萬8250劑,今年開口合約若買到滿,一共會買670萬5190劑,為近4年最高採購量。莊人祥說,今年加購的有20萬為開口合約,若無這20萬需求,最後也可能只買650萬劑。疾管署今年第一次採購630萬劑四價流感疫苗,分屬於三家公司。包括國光生技約327萬劑,賽諾菲約190萬劑;東洋得標約113萬劑;第二次採購為30萬賽諾菲(7080萬元)、10萬劑國光(2400萬元) 。莊人祥表示,增購40萬劑疫苗係以開口式合約採購,最低採購量20萬劑,另20萬劑則視實際需求數量請廠商供貨。雖然疫苗愈買愈多,但民眾接種流感疫苗的意識不見得有提升。根據歷年統計,在疫情第一年(2020年)65歲以上長者和機構對象的流感疫苗接種率雖然上升到52.6%,但隔年就降到45.8%。50到64歲更明顯,疫情前(2018年)接種率就只有18%,疫情第一年(2020年)升高到19.2%,但隔年(2021年)接種率就驟減至13.4%,為近5年新低。「可能大家都在賭吧,要看到有流感重症死亡,才會感覺生命受到威脅、要來打疫苗。」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今年流感疫苗的詢問度低,自費接種預約也非常冷清,雖然理論上今年非常可能流感大流行,但因為已兩年沒流行,加上現在仍強制戴口罩,民眾對於流感的意識真的不高。「大家這兩年一直在打新冠疫苗,可能打到心理上已經有點『疫苗麻痺症候群』了。」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說,除了新冠病毒,社區還有流感、腺病毒、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正在流行,加上個人防護也比較沒那麼嚴謹,最近醫院急診和診所的非新冠病人數量都在增加,已經逐漸恢復疫情前的就醫情況。吳昌騰表示,林口長庚急診都有一百多名發燒小孩,待床病人也不少,一般病床都很吃緊。醫院病床基本上分成紅黃綠三區,紅區給新冠確診,都持續有病人入住,黃區是疑似,綠區是給非新冠病人,紅區和綠區基本上都吃緊,專責和一般床位的調度上,或許還要靈活一點。吳昌騰表示,小孩、共病多的成年人,共同感染會比較麻煩。BA.5主要侵犯上呼吸道,近兩年兒童免疫系統練習接受病毒衝擊的機會變少,累積的能力不夠,如果同時感染新冠和其他病毒細菌,擔心有些孩子病情會特別嚴重,需要密切觀察。至於年長者或共病多的成年人,因為原本的疾病用藥就比較複雜,如果同時感染多種病原,治療也會比較麻煩。吳昌騰提醒家長,現在氣溫起伏變化大,個人防護還是不能鬆懈,特別是如果要去人多的地方;他也建議疾管署或許可以開始推出一些衛教影片,提醒大家,別忘了秋冬還有許多常見的病毒需要注意。林應然則提醒,今年流感疫情會如何,真的很難講,最好不要等到有重症死亡案例,才想到要打疫苗,有症狀時也要記得善用新冠家用快篩,可以幫助醫師及早鑑別診斷。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連三天單日確診破萬 專家籲降傳染病等級
陳時中:考慮降級 要看時機指揮中心公布,昨天新增本土病例一五○三三例,死亡三例。連續三天單日確診數破萬,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病例數較前一天成長百分之廿五,但疫情尚未到達巔峰,未來確診數將持續增加,目前最重要的四件事,分別是簡化疫調、輕症分流、即時藥物分配、接種疫苗,以建立群體防護力。新冠輕症患者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六,為避免政府機器及醫療的正常運作被大量行政作業癱瘓,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呼籲,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四類,比照流感併發重症。陳時中表示,的確有這樣考慮,「這日子一定會到。」但實施的時間點還要觀察。唾液篩劑 遭質疑和高端有關食藥署日前核准國內首款唾液快篩試劑,該廠商創辦人同時是高端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燦堅,多位藍營民代質疑圖利高端;陳時中昨反駁,「跟高端有關,有什麼關係?」正常公司按正常程序,依照科學證據,「廠商產品不分藍綠」。確診個案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今天上路,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民眾PCR陽性時,會根據採檢時或健保投保時留下的手機號碼,由簡訊門號「○九一一五一四五八八」傳送疫調系統連結通知,請確診個案主動回報密切接觸者資料,民眾切勿誤認是詐騙網址。莊人祥說明,系統內蒐集資料共四大類,包括基本資料、最早出現症狀或篩檢陽性日期、是否為孕婦或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密切接觸者等,也可透過系統了解是否須立即就醫。陳時中提醒,若填寫資料錯誤,會增加很多行政程序,收到疫調居隔單、安排後續診療的速度會變慢。明年脫罩?部分地區擬鬆綁國內專家認為,國人若要脫掉口罩,必須觀察到明年。陳時中表示,未來會隨疫情變化,朝部分地區不強制戴口罩來規畫。台北市長柯文哲希望市民快篩陽性再到醫院做PCR,陳時中說,目前並沒有這樣的規定,但已規畫未來除醫療專業判斷情形外,快篩陽性的人才能進行PCR採檢。昨公布三例死亡個案,包括先前基隆確診於家中死亡的六十多歲女性。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患者有癌症病史,上月廿一日快篩陽性到醫院採檢確診,隔日高燒到急診,經評估治療後狀況穩定返家,兩天後在家無呼吸,死因為新冠感染合併呼吸衰竭。另兩名死亡個案,八十多歲女性有糖尿病史,打一劑疫苗,另一名八十多歲男性為先前重症個案,沒打疫苗,有多重慢性病史。其他新增十六名中重症,中症年紀最小為十多歲國小男童,有神經系統疾病,瑞德西韋治療。
-
2022-04-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解封關鍵曝...名醫估「脫口罩時間點」揭台人1慣性:今年恐無望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但國際間以已經陸續放寬管制,丹麥宣布不再大規模接種疫苗、南韓則是從下5月2日開始將解除室外強制戴口罩規定,至於台灣什麼時候才能脫口罩及疫苗限制取消,專家認為「至少要觀察至明年」。指揮中心公布昨天新增本土案例1萬1974例,另增2名死亡個案,不僅連續2天單日破萬例,總病例數也超過10萬,指揮官陳時中也直言,目前已經無法清零,國內要達到群體免疫,主要透過施打疫苗及自然感染,築起抵抗病毒的高牆,防疫措施也將滾動式調整。根據「ETtoday」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受訪表示,台灣目前病例增加速度還不至於讓醫療體系癱瘓,但是相對疫情時間就會拉長,從紐西蘭的經驗來看,從疫情爆發到趨緩,花了3個月的時間,如果台灣比照來看,最快要到6、7月才能相對平穩,至於要把口罩、疫苗限制取消,則要看群體免疫程度。黃高彬說,感染比率及疫苗覆蓋率增加,可以算出國內群體免疫程度最大值,如果沒有達到8-9成,還是無法脫掉口罩,目前台灣確診人數約0.2%,疫苗接種率接近6成,兩者相加約6成多,加上台灣民眾慣性,有疫情出現搶打潮,疫情平靜後又是緩打潮,推估年底前可以脫口罩的機會不高,應該要等到明年。
-
2022-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與中央不同調 雙北維持大眾運輸禁止飲食、全程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3月1日起,雙鐵車廂、公路客運開放飲食;新北市交通局表示,考量市區公車等大眾運輸上下乘客頻繁,雙北一致維持搭乘雙北市區公車、計程車等大眾運輸仍需全程戴口罩、禁止飲食。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林詩欽也表示,雙北市維持車廂內禁止飲食防疫管制措施,若因生理需求需喝水、服藥、哺乳,應於食用完畢後盡速佩戴口罩。林詩欽指出,自2020年4月起搭乘大眾運輸須強制戴口罩,至今已接近2年的時間,感謝民眾配合;交通局亦要求公車業者維持高標準防疫措施,包括車輛至少每4小時消毒,加強乘客常碰觸拉環、把手等清潔消毒;並督促場站清潔、消毒、通風,以及駕駛員出車前必須量體溫、勤洗手。交通局也派員在各公車場站隨車稽查,列入評鑑考評,確保駕駛員依規定提醒勸導未戴口罩乘客;交通局也籲請市民朋友自律做好防疫,搭乘大眾運輸務必全程戴好口罩,且禁止飲食,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安心乘車。
-
2022-01-20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針對Omicron3特性 美英縮短居隔天數、增加快篩頻率
本土Omicron變異株疫情嚴峻,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十二月九日至一月十八日累計一一二九境外移入、一三五個本土個案,目前Rt值(有效再生數)約五點二,一人可傳五點二人,如果狀況不變,月底本土染疫將達五百四十人,應該加快第三劑疫苗接種速度,才有望在二月初控制疫情。陳秀熙說,混打三劑對Omicron保護力達六成,台灣最早接種的高風險群大都打保護期較短的AZ,到二月初保護力只剩兩成多,孕婦、長者第三劑接種率都不到兩成,令人擔憂。北醫教授陳立昇指出,英國監測顯示,兩劑AZ追加BNT或莫德納,五到九天後對抗Omicron感染效益百分之五十五至六十二,兩劑BNT追加BNT或莫德納的效益百分之五十九到六十四;兩劑莫德納追加BNT或莫德納,二至四天後效益有百分之六十四。國外研究顯示,Omicron具有「病毒來得快去得快」、「確診後十天不具傳染力」、「輕症半數喉嚨痛」等三大特性。台大公衛學者林庭瑀根據美國職籃球員定期檢測資料,Omicron病毒量在確診後三天達高峰,之後迅速下降,第五天有半數以上個案Ct值高於三十,日本研究則顯示三到六天病毒量最高,確診後第十天,呼吸道已驗不出具有傳染性的病毒、不具傳染力。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美國研究發現Omicron感染者嚴重度較Delta低,急診風險減少七成、住院風險減少五成六、使用加護病房減少六成七、使用呼吸器減少八成四,英美因此縮短隔離時間,並以居家隔離、頻繁快篩、強制戴口罩為主要策略。美國確診者居家隔離縮短為五天,五天後無症狀或症狀消失可自行解隔離,再戴口罩五天;英國規定「快篩陽性者立刻居隔」,第五、六天間隔廿四小時做兩次快篩,兩次都陰性且無發燒就解隔離。陳秀熙說,英美日等國陸續縮短確診者或接觸者的隔離天數,增加快篩頻率,台灣若將居隔天數縮短為五天,所需的病床數可從六七○床減至三三二床,保留更多醫療量能。
-
2022-01-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公衛學者揭Omicron「3特色」 建議居隔天數可縮、快篩可多
全球Omicron變異株疫情肆虐,台灣本土病例人數也破百,台大公衛學者指出,Omicron有「病毒來得快去得快」、「確診後10天不具傳染力」、「輕症半數喉嚨痛」等特性,英美日都縮短確診者或接觸者的隔離天數並增加快篩頻率,建議台灣可參考,如此將所需的隔離床數從670床減少到332床。台大公衛學者林庭瑀表示,美國分析NBA職籃定期檢測資料,發現感染Omicron之後,病毒變化幅度比Delta更大。Omicron病毒量大約在確診後3天達到高峰,但高峰仍低於Delta。之後病毒量便迅速下降,到第五天只剩不到半數個案的Ct值還小於30,顯示Omicron感染後病毒量下降之快速。林庭瑀指出,另有日本研究則顯示,Omicron症狀出現後第3到6天病毒量最高,但是會迅速下降,到了確診後第十天以後,呼吸道樣本已經驗不出具有傳染性的病毒,顯示確診後10天不再具有傳染力。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英國調查發現,Omicron感染者有53%會喉嚨痛,比Delta僅34%喉嚨痛高了兩倍,Omicron也有較高比例的發燒和咳嗽,但嗅味覺異常比例明顯較低,僅13%。美國研究則看到Omicron嚴重度較Delta低,急診風險減少七成、住院風險減少五成六、使用ICU減少六成七,使用呼吸器風險減少八成四。根據上述特性,美國、英國、日本都不約而同縮短隔離時間,且以居家隔離、頻繁快篩、強制戴口罩為主要策略;美國更依照是否接種疫苗、保護力是否衰退,在檢疫規定上做出更細的區分。林庭瑀指出,美國去年12月底起,確診者居家隔離時間由10天縮短為5天,5天一到,無症狀或症狀消失者可自行解除隔離,但要再戴口罩5天。至於接觸者,都要在第五天採檢,但隔離程度可根據疫苗保護效力分為兩種情況。還有保護力的接觸者不需要居家隔離,但要戴口罩10天。保護力消退的接觸者則要居家隔離5天加戴口罩5天。林庭瑀表示,英國為節省PCR檢驗量能,規定「只要快篩陽性立刻居家隔離」,並於1月17日放寬規定,快篩陽性者第5天、第六天兩次間隔24小時做快篩,如果兩次都轉陰且無發燒,第6天可解除隔離。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如果台灣比照上述國家縮短居隔天數為5天,所需的病床數可從670床砍半到332床,再加上輕症優先由加強集檢所或加強防疫旅館收治,可望將醫療量能留給比較容易重症的疫苗失效者或未接種者。
-
2021-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國縮短確診檢疫至五天 指揮中心:仍具傳染力不跟進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宣布縮短新冠病患隔離期,從十天縮短成五天,再搭配強制戴口罩五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進行專家會議,就國內個案進行分析,並仍決定延用現行規定、不會縮短。美國CDC針對Omicron個案,縮短無症狀的隔離期。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國內專家已經提出個案分析,針對現有59例個案,有23例可以追蹤到第五天以上的檢體,且達到Ct值追蹤的標準。這23例個案中,有17位達到第一次解隔離Ct值大於30的標準,但都是在第八至第十二天才會達到,代表個案已經超過五天,仍具有傳染力。因此專家決議延續採用現行標準,「發病滿十天、間隔24小時兩次PCR陰性或Ct值30以上」才會符合解隔標準,也不會將無症狀患者縮短成「五天隔離」和「五天口罩」等方式。
-
2021-1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美國無症狀確診只隔離五天?學者:重點是檢測量要夠
美國確診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造成醫療量能極大負擔,為減輕醫療體系壓力,美國CDC宣布無症狀確診者僅需隔離五天。《蘋果日報》今報導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將於明天召開專家會議時討論是否跟進。美國做法並非僅縮短天數,還有許多項配套,台大公衛者指出,美國實施這項策略的挑戰在於,篩檢量要夠才能杜絕隱性傳播鏈,所以美國明年起要投入數千醫護投入增設的篩檢站,並將發下五億份快篩試劑。台大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美國確診病例目前集中在東北方的州別,面臨Delta與Omicron雙重打擊。因為該區域覆蓋率提升得早,也比較快面臨保護力不足的問題,目前個案已流鼻水、頭痛等輕症為主。整體來說,美國無論確診人數、住院人數、死亡人數都在上升,還需要分析資料才知道感染Omicron和Delta之後衍生死亡的比例如何。古玫生指出,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宣布「5+5新抗疫政策」,是將無症狀確診者隔離天數縮短為五天,但後續要強制戴口罩5天。此外,已接種第三劑者如果曾接觸確者者,則不需隔離,但是要強制戴口罩10天。此外,美國政府正在整備數千名軍醫及醫護人員,2022年都要投入增設的篩檢站及疫苗接種站,另將發放五億份的家用快篩試劑,目前各大篩檢站已人滿為患。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美國住院死亡的增加是因為Omicron或Delta,還需要更多資料來證實,不能太輕忽就認定Omicron一定都是輕症。美國政府知道,即便打到第三劑,還是要靠篩檢,才能杜絕社區感染,因此這項5+5政策最大的挑戰,是檢測量一定要夠。現在歐洲許多國家也在透過提升採減量、實施通行證、加嚴公衛防疫措施等方法,試圖控制疫情。「歐洲疫情就像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公衛學者王威淳表示,幾乎全歐疫情都在上升。法國已將第三劑接種間隔縮短到三個月,恢復室內外口罩令,每人每周三天遠距辦公,開始考慮實施不承認陰性檢測證明的「超級綠色通行證」。瑞典則將篩檢量能提升到每周30萬次,百人以上聚會都要實施健康通行證,並且恢復室內口罩令。
-
2021-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公共衛生年會 陳時中:面對疫情要多管齊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期研議鬆綁強制戴口罩的規定,將於明天統一公布。陳時中今出席2021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後,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夜市脫口罩以及邊走邊吃,是絕對不會開放的,詳細情況明天統一說明。陳時中表示,台灣整體的防疫措施做得相當成功,但面對疫情必須要多管齊下,不能只靠單一方案,要多層次做好才有辦法成功抗疫。
-
2021-10-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室外活動口罩戴不戴? 柯文哲:我打2劑疫苗幹嘛戴
國內疫情趨緩,部分室外場所可望放寬限制不強制戴口罩。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表示,老百姓應該要有能力去判斷什麼場合要戴口罩,主張疫苗打2劑、放寬防疫政策,不然經濟會垮掉,「我每次都想說打2劑疫苗戴口罩幹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提到,疫苗接種率到一定程度時,有些場合可以不用戴口罩,將先從戶外或無法戴口罩的地方開始,至於室內密閉空間和不特定人見面的場所還是要戴口罩,戶外戴口罩相關規定,統一在明日宣布,可望放寬限制。柯文哲出席世界動物日活動受訪時說,就像中秋節烤肉一樣,「你在你家屋頂上只有你一個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就你一個人自己烤自己吃,還需要戴口罩嗎?」。而熱愛戶外運動的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在社群平台發文,提到陳時中對他說「野外沒有什麼人,不需要戴口罩!太接近其他登山客時,才需要戴一下」;柯文哲表示「我知道張景森很喜歡路跑」,如果在山上周邊都沒人戴口罩要做什麼?柯文哲表示,法律是服務人,不是人去服務法律,是非對錯大家要曉得,老百姓自己會知道什麼安全、什麼危險,終究不可能永遠戴口罩,難道人類社會要永遠這樣下去,「我每次都想說都打兩劑我戴口罩幹什麼?」,除非Delta病毒入侵台灣,也許要補第三劑,否則老百姓應該要有能力去判斷什麼時候要戴口罩。柯文哲指出,台灣在這次疫情中,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政府完全不需要出動軍警封城,只要每天在記者會上發布指引和防疫規定,就可以控制疫情,這才是台灣國民素質了不起的地方,何必每天拘泥哪個場合要戴口罩的規定。柯文哲說,文明國家怎麼做台灣就跟著做,調整一下作法就好,「我還是主張疫苗打兩劑,防疫放寬,不然整個下去經濟會垮掉」。
-
2021-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微解封明公布 陳時中:夜市邊走邊吃絕不鬆綁
終於可以脫口罩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於疫情記者會表示,近期研議開放戶外空曠處、空氣流通且人少之處,鬆綁強制戴口罩的規定,口罩微解封措施,將於明天統一公布。陳時中今出席2021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後,接受媒體採訪,他表示,夜市脫口罩以及邊走邊吃,是絕對不會開放的,詳細情況明天統一說明。口罩微解封措施到底怎麼執行?陳時中表示,目前還在統一各部會提交上來的資料,正在做最後的討論。朝向往人少空曠處鬆綁強制戴口罩的規定。至於在夜市內,即使有保持社交距離,口罩也屬於不會放的範圍,邊走邊吃更是不行。陳時中於大會致詞時表示,台灣在防疫措施上,並沒有做到嚴格的封城,相對的口罩戴好,也讓整體的防疫措施做得相當成功,今年3、4月原本準備開放邊境,並委託國衛院估計,邊境監控上,可能會漏到多少人,哪些範圍的漏網之魚可以被接受,但五月爆發社區感染邊境開放就停擺。陳時中表示,面對疫情必須要多管齊下,不能只靠單一方案,要多層次做好才有辦法成功抗疫。
-
2021-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規定鬆綁有3原則 陳時中籲解禁前仍須戴罩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近期研議在戶外空曠處、空氣流通且人流少的地方,鬆綁強制戴口罩的規定,但強調規定公布前仍須按規定戴口罩。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10月5日起可望鬆綁KTV、遊藝場等休閒娛樂場所,除此之外,在戶外登山、健行能否不戴口罩,也引發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近來有民眾反應一個人在空曠的田裡耕田,或是和家人一起登山時還要戴著口罩,有點不合理,因此指揮中心確實研議鬆綁戶外空曠處戴口罩的規定,確切方案週日統一公布。登山若不用戴口罩,那遊樂園能否開放。陳時中指出,人流多寡是口罩規定鬆綁的主要依據,未來會從戶外空曠、通風良好的地方逐步鬆綁戴口罩規定,但他強調,在正式公布規定前,民眾還是要依規定,把口罩戴好。有媒體詢問,很多國家2劑疫苗覆蓋率達6、7成才可以免戴口罩,反觀台灣2劑疫苗覆蓋率仍低,為何能不戴口罩。陳時中說,未來人潮擁擠處還是會維持戴口罩規定,僅在戶外空曠、通風、沒什麼人的狀況下才會鬆綁;另外,台灣的確診人數也遠比其他國家低,社區感染風險低。陳時中指出,中秋節至今已12天,國內疫情相當穩定,大多是零確診,或只有1例確診病例,因此10月4日以後會針對尚未開放的場所進行鬆綁,也會鬆綁一些防疫規定,但防疫警解不會直接從二級將為一級。
-
2021-10-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外出登山、健行「免戴口罩」?陳時中週日擬鬆綁規定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日前在臉書指出,他詢問指揮官陳時中「外出登山跑步是否要戴口罩?」獲得回應是「通風良好野外處不必,僅遇到山友眾多才需要稍戴口罩」,民眾關心戶外戴口罩的措施是否放寬,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周日將宣布戶外是否要戴口罩等規定。他指出,近來包含農委會也有反應在田間耕田,四周很空曠,還有在登山健行往往只有隻身一人,或者同行者為親友,因此戶外戴口罩有不盡合理的地方,考量近期本土確診案例在九月平均不到兩人,針對戶外鬆綁會有進一步報告,像是遊樂園是不是可以開放,主要看人流狀況、空曠狀況而定。然而陳時中也指出周日才會進一步公布指引,對此民眾若提前於戶外不戴口罩,是否會開罰?他則表示,對於戶外戴口罩議題大家很重視,所以指引沒正式公佈前,要照規定來做。比對他國若二劑疫苗覆蓋率高六七成,可不強制戴口罩,僅人多地方要維持口罩禁令,台灣開放口罩,除了考量相關規定外,也要考量確診人數多寡與社區風險。國內疫苗今日第四批67萬劑BNT疫苗抵台,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昨日單日疫苗開打量達39.3萬劑,高端疫苗在第二劑打了17萬多、第一劑打第一劑BNT疫苗有14萬多,國人疫苗涵蓋率56.47%、劑次人口比達67.72,另外未來施打策略是BNT打第一劑為主、莫德納和AZ疫苗主要打二劑為主,至於高端疫苗則是一、二劑併行。
-
2021-07-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師揭台灣防疫3法寶 斷言降二級警戒絕不會失控
本土確診個案昨新增8例,是今年疫情報法以來首度低於10例,全國三級警戒26日可望解除,民眾關心解封後疫況走向,唯恐疫情死灰復燃;對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認為,台灣有3樣法寶,就算降2級,疫情也絕不會失控。沈政男指出,台灣去年面對疫情能清零的法寶就是「疫調與匡列」,但今年因疫情突然大爆發,台北市因為一開始案例太多,無法疫調與匡列,才會持續延燒,但後來新增減少,北市府就開始做了,而且針對熱區,還進行普篩。而「熱區普篩」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對這波防疫的最大貢獻,零星案例就得精準疫調與匡列隔離,遠交近攻,兩大官方防疫法寶「熱區普篩」+「疫調匡列」就此誕生,這也是台灣用血與淚換來的經驗。至於民間,當然就是「戴口罩」。沈表示,「戴口罩」、「熱區普篩」、「疫調匡列」3樣法寶,構成了Taiwan model of Covid-19 pandemic control,新冠防疫的台灣模式,沒硬封城,也沒強制普篩,但有強制戴口罩、強制疫調與隔離,以及熱區鼓勵篩檢。隨新增確診案例,降到個位數,接下來也會清零,再來重點就是解封了,沈表示,降到二級,疫情也絕對不會失控,頂多就是社區小群聚,這時便以防疫快打部隊介入,只要圍堵速度大於病毒傳播,就能截斷傳播鏈。對於民眾擔心的染疫黑數,沈則認為,染疫黑數不是問題,無症狀傳染也不是,反而是感染源不明必須擔憂。畢竟今年這波疫情死亡率高仍在於,染疫者偏老、醫療崩潰、醫護施打疫苗太少、篩檢略不足。但,絕非什麼染疫黑數還有多少。此外,北市疫苗覆蓋率已節節攀升,未來所有感染源不明個案,也都須施以電信足跡調查;沈也提醒柯,接下來須把疫情放在2022,甚至更後頭的世界與台灣局勢裡看待,這一波疫情所得到的民意支持基礎上,把自身格局推到領導人的層次。
-
2021-06-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549 疫情並沒往下降 陳秀熙:致命率節節上升
國內昨新增三七二例本土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一七七例,總計五四九例,另增十二例死亡。自五月十一日起,本波大規模社區群聚已有八○九八人感染,共一三七人死亡。指揮官陳時中坦承,「今天案例比較多,疫情並沒有往下降」。這禮拜是關鍵期「這禮拜是關鍵期!」台大公衛預醫及流病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在分析全台灣流行曲線後發現,全國五月廿三日至廿七日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如停課、異地辦公、禁止小型聚會、環境消毒、強制戴口罩等措施)落實度僅百分之六十六,Rt(有效病例再生數)值仍有一點九。如果落實度升到百分之八十六,Rt值跌破一,約至○點八,疫情才算逐漸收斂。死亡數仍在高峰陳秀熙提醒,目前全台死亡人數卻仍在高峰,致命率節節上升,死亡率百分之一點六四,跟全世界平均值百分之二點一非常接近,但後者為全世界爆發疫情之初,醫療量能不足,重症患者無法獲得妥善治療所產生的數字,建議一、二周內,中央地方應齊心協力,做好病房分配,全力治療重症個案。高齡重症逾三成指揮中心表示,依WHO嚴重度分類,截至昨天為止,全國共有一三○三名重症患者(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占整體確診者的百分之十六點八,其中二三三人使用呼吸器,兩人需用葉克膜;此外,在二九五八名六十歲以上確診者中,九一二例為重症,比率達百分之三十點八。昨天新增本土個案五四九例中,以新北市三百一十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一五二例,桃園市二十八例,基隆市十八例,苗栗縣十二例,彰化縣十例,高雄市五例,台東縣四例,台中市三例,新竹縣及台南市各二例,新竹市、南投縣及花蓮縣各一例。雙北地區以外縣市共有八十七例,其中一例有萬華活動史,六十五例已知感染源,廿一例關聯不明。
-
2021-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市府拆籃球框帶頭群聚? 鄭文燦:目的為了停止使用
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在防疫會議裁示,全國疫情警戒提升第三級,為避免青少年、孩童群聚,決定提高全市797座公園防疫管制,並拆除籃球框、球網等,對於祭出鐵腕民眾反應兩極,甚至批評太過強硬;鄭文燦今表示,相關做法均是為防疫,也避免夜間青少年群聚,與稽查併行均會落實。鄭文燦昨在防疫會議指出,提高全市797座公園的防疫管制等級,除強制戴口罩也禁止飲食、群聚,另包含籃球場、羽球場、網球場,排球場等運動設施,一律拆除球框、球架及球網,相關遊樂設施、遊具也一律用警示帶圍起暫停使用。對於桃園市府作法,有民眾認為太過偏激,質疑就算拆籃球框,公園照樣有人會群聚,還有人在PTT轉貼拆除籃球框現場,包括鄭文燦在內出動進30個工作人員,直言是帶頭群聚;但也有認為,疫情升至第三級警戒,仍有人僥倖違規,拆籃球框對於禁止群聚最有效又直接。鄭文燦今表示,公園運動設施、遊戲設施停止使用。不管是設圍籬或拆除籃框,目的都是為了停止使用,尤其夜間常有青少年在公園群聚,且公園也要強制戴口罩,禁止飲食、避免群聚,而警察局等各單位一樣會稽查,目的都是為減少群聚,一樣會落實。
-
2021-05-20 名人.黃軒
為何疫情爆發時衝大賣場不明智?醫曝大賣場中最危險區域
大賣場中的COVID-19只要一公布任何疫情擴散,人潮擁擠會出現在大賣場。各國都會如此,而不只是台灣而已,因為那是【海潮效應】的現象。看看我另一篇文章〈新冠病毒下民眾心理效應:為什麼瘋狂去囤貨?〉A.當一個人在疫情大流行公布下,會出現了類似【海潮效應】或【巴納姆效應】或【齊加尼克效應】或【霍布森效應】的偏見!這些期待的偏見效應,會帶來了共鳴社會作用,社會慌亂會影響更大。大家由於缺乏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理性分析,容易一味沉溺在搶購囤貨無法自拔,這些行為結果當然對自己和對他人都不好,但借這樣的瘋狂購物行為,似乎才能滿足自己的偏見和期待。這或許就是人類心理中的防禦機制之一的群體表現。然後,大家都是在一公布疫情嚴峻情況後一窩蜂去大賣場搶購,引發另一種的群聚效應了。B.大賣場是COVID-19大染缸也許大賣場中,最危險的就是大賣場工作人員了!因為他們必須承受大量不明感染源的客戶,短時間內湧入大賣場。想看看,已經是「社區感染」,已經是「第三階段」了,代表整個社區有人走動、出入的地方,一定會有社區感染病毒來源,於是由於大家心理不安的情緒必須衝入大賣場,這時首先犧牲的就是大賣場工作人員了。C.加拿大研究在多倫多的一個大賣場在大流行下,所有員工教育訓練必須要強制戴上囗罩、手套,他們進行了三天,所有員工的篩檢竟然發現20%的員工都是陽性個案。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近76%是無症狀感染者,所以員工在湧入大量人潮時,依舊可以有很好的活動體力,繼續跟同事或員工接觸,當然傳播鏈也由這樣傳播開來。更恐怖的是,這些部分員工採陰了,回去社區後仍然有1.3%會在社區確診感染。一個員工感染病毒,大部分都是無症狀感染者,回到社區就可能傳播給不知情的家人或社區朋友了。研究人員認為,由於在大賣場內其工作人員很難和客戶保持安全距離,再加上短時間內大量湧入的人潮且沒有受到控制,使得這些工作人員處於高風險狀態。 「大賣場工作人員得COVID-19感染,是一般客戶的5.1倍的風險!」Employees with direct customer exposure had an odds of 5.1 (95% CI 1.1 to 24.8) being tested positive for SARS-CoV-2 after adjustments.D.大賣場,哪裡最危險?〈黃軒醫師說:出大賣場要勤洗手,因為最多病菌會在⋯〉1.生鮮食品生鮮食品一直以來都是高風險區,因為大家進來不一定會買,但一定會摸一下、碰一下東西,可以想像前面一個客戶手指頭沾了病毒,下一個來了也可能是從社區帶著病毒的手指頭來大賣場,又摸著新鮮蔬果,你又隨後摸摸,當然你也會容易中招了。有研究顯示在生鮮食品工作人員,他們得COVID-19的陽性率是收銀人員的5倍左右,可知生鮮食品在病毒肆虐中,根本就是最危險的產品之一!2.收銀櫃檯在大賣內另一個COVID-19傳播的熱區就是收銀櫃檯。由於人潮眾多,在收銀櫃檯逗留時間愈長,也由於人潮洶湧,有時根本就沒有維持社交距離。3.中間走道大賣場中間走道區,其實也是COVID-19 熱區。由於群聚效應,中間走道空間比較寬敞,大家都愛在此區域逗留走動,反而放東西的狹窄地帶,大家拿了貨品就會走開,中間走道的那些人東看西看的,前後左右也很少有社交安全距離。大賣場會令客戶耗很多時間的地方,就是易感染病毒的地方,一個是收銀櫃檯,另一個就是中間走道了。4.出口當大家在大賣場汙染了一遍又一遍,當大家都很開心要把戰利拿回家的時候,大賣場的出口其實就是COVID-19最容易傳播的熱區。尤其是如果出口處只有一個地方,且人群聚集又無分流,因此會增加了42%的傳染率。F.如何減低大賣埸COVID-19感染率?英國研究英國研究人員表示,如果要降低大賣場COVID-19感染,必須改變大賣場設計的流程管理。1.人流管制管制大賣場人流,維持在平均流量的75%即可,而不是無限地給客戶一直進入大賣場。如果有人流管制,感染人數會減少一半,感染率也會減少30%。2.時間管制管制客戶入大賣場進入的時間延後50%,感染人數會減少75%,感染率也會減少50%。3.強制戴口罩進入大賣場,人人都得強制戴上口罩,感染人數會減少83%,感染率也會減少83%。4.戴口罩+人流管制如果兩者合併執行,那麼感染人數會減少92%,感染率也會減少89%。5.戴口罩+時間管制如果兩者合併執行,那麼感染人數會減少96%,感染率也會減少92%。所以,戴口罩+時間管制,這兩者合併執行是減少大賣埸COVID-19傳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G.最後提醒大賣場可以去買民生用品,但要去1.有控管消毒的大賣場要有控制進入大賣場的客戶數量、有控制人流到達率、有要強制口罩才能入內的大賣場。2.逛完賣場要洗手上完廁所我們得洗手,別忘了逛完大賣場,也是要記得酒精消毒手後才可以回家喔。這樣才會有效減少COVID-19感染率,你的家人和社區才會安全的。※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5-1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雙北升第三級警戒 10大生活影響事情一次看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行政院上午臨時舉行記者會,宣布雙北警戒等級從15日起到28日,升級為第三級警戒,為期兩週;此外,全國休閒娛樂場所全面關閉;宗教部分,全面禁止進香團、遶境,其他部分也應該落實實名制及社交距離。本報為讀者整理對生活產生的影響。(延伸閱讀:陳時中:雙北5月15到28日 升第三級警戒)Q:雙北升級三級警戒,仍要上班上課嗎?政府機關未來兩周如何運作?A:三級仍沒有停止上班上課,中小學停止對外開放;全國其他二級區域更不會整個阻絕,只是減少非必要移動。雙北地區企業因遵守「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視相關的機關理念、內部管理必要,適時引用。指導方針去年演練過一遍,在最小傷害中,讓企業持續經營,也能保持防疫。政府機關運作與洽公,三級中仍維持正常運作,但要加強相關的照規範的防疫SOP實施。Q:雙北地區的補習班、安親班停課?A:現在仍然維持學校正常上課,補習班跟安親班會維持可開放,不過對補習班、安親班會採取更高規格的防疫要求,一但補習班跟安親班沒辦法做到這一點,才會要求停課。另一方面,公家的教育學習場域:包括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社會教育機構等則要暫時關閉。Q:國中會考受影響嗎?A:會考之前已經做防疫上最高規格準備,會如常舉行,學生考試期間,對於試場消毒會持續進行,讓考生順利健康完成考試。Q:三級警戒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的家庭聚會和社交聚會,餐廳用餐不能接受10人定位?A:不禁止。外出餐飲,人與人距離要拉出來,隔板防護要做好,或者維持正確的社交距離就座,否則應打回家吃Q:交通運輸影響?A:目前大眾運輸不會用實聯制,主要用場站的防疫來做管理。現行禁止在車廂內飲食,擴大到候車區;同時台鐵、高鐵及捷運等,將建議以彈性上班時間來配合人流疏散及管理。Q:二、三級警戒區之間能互相移動嗎?A:這次單獨升級台北、新北警戒至三級,周邊縣市基隆、宜蘭、桃園等地區仍維持二級。由於雙北區域周邊縣市維持二級,政府呼籲處於二、三級交界的民眾,非必要請勿移動,讓區域間散佈的風險降低。Q:全國都是外出就要戴口罩嗎?A:陳時中表示,防疫新生活都希望外出就要戴口罩,但全國目前實施的是八大場域內,強制戴口罩,沒有帶就開罰;雙北現在則提升為外出就要戴口罩,但維生上的必要例如喝點水是允許的。Q:可以前往百貨公司、超商超市嗎?A:百貨公司要好人流的管制,確保社交距離能夠維持、口罩能夠戴好。餐飲的部分,要做餐飲的實聯制,沒有辦法做好,還是建議外帶。超商超市的場地大小不同,對於人流的管制,重於總數的管制。Q:電影院仍有營業嗎?A:雙北地區三級警戒期間電影院暫時關閉。Q:可以去健身房嗎?A:全國休閒娛樂場所應關閉,健身中心含國民運動中心,含在全國管制的範圍內。Q:不能參加遶境,可以去廟裡拜拜嗎?A:全國全面停止進香團、遶境等相關活動;全國各寺廟及宗教相關場所,即日起至6月8日前,也都暫時不能進入參拜,民眾僅可於廟埕或室外在符合社交距離前提下,採實聯制、佩戴口罩參拜。
-
2021-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加嚴!台中剛宣布校園明起暫停開放等新防疫措施
台中市政府配合中央防疫警戒升為二級,今晚起加強八大場域如酒店、KTV、夜市、商圈等人口密集處防疫作為,並宣布多項新防疫措施。台中市經發局表示,今晚起經發局、警察局等局處將至八大場域,如酒店、KTV、夜市、商圈等人口密集處防疫稽查,包括消費者須強制戴口罩,業者落實入口處量測體溫、消毒及實聯制,並採人流管制、要求保持社交距離,違者依法嚴辦。教育局說,台中各級學校室內外場地除出借國家考試、檢定考試或影響學生重大權益外,其餘一律暫停對外開放租借或使用,如已申請借用,將由學校妥善溝通取消與無息退還費用;各級學校游泳課程、社區大學與樂齡學習中心課程全數暫停。市府也請各級學校加強線上教學能力,實施線上教學演練,為停課不停學做準備。台中市親子館入館組數與課程組數自明日起減半,課程組數則自5月14日起減半,長青學苑超過100人班級將進行拆班上課,減少室內人數;另外,10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已自主暫停服務,23處據點已自行將共餐改為送餐。運動局表示,國民運動中心也將擴大消毒,韻律教室、飛輪教室等課程空間於課程結束後至下一班學員入場前場地須消毒清潔;健身房、泳池、球場等非課程空間則採每日3時段(10時、16時、21時)進行消毒清潔工作,各體育場館空間管制人流減量由原先20%提高至30%。工策會指出,因應疫情警戒已升至第二級,6月8日前工策會相關講座與活動人數100人以下皆採梅花座辦理,100人以上活動則全數取消。此外,秘書處也將針對台灣大道及陽明市政大樓加強公共區域環境及空調消毒頻率,持續落實實名登記,明日也將啟動聯合洽公區,並實施二樓以上僅員工進出管制。
-
2021-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諾富特擴散!台中23人居家隔離 8大場域不戴口罩重罰
北台灣華航機師與諾富特飯店群聚感染事件變化,台中市政府因應母親節市民出入公共場合慶祝佳節較多,從本月六日起,加強稽查進出大賣場、車站等八大場域強制戴口罩。衛生局今天說,到場稽查員若有發現,民眾不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做成記錄,移給衛生局裁罰,最高將重罰1.5萬元,至目前為止,尚未接獲違法案件。台中市政府說明,民眾在出入八大類人潮擁擠或密閉場域,包含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機關(構)」等,依傳染病防治法,強制戴口罩,未佩戴口罩且經勸導不聽者,罰款3000到1.5萬元。台中市政府說明,台中市疫情平穩、沒有個案,至目前為止,因諾富特事件相關居家隔離共計57人,其中34人因14天期滿、採檢均為陰性,已解除隔離,尚有23人居家隔離中,目前狀況良好。
-
2021-03-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聯合國專家:新冠肺炎恐成季節性疾病
聯合國今天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似乎可能發展成季節性疾病,提醒各國,不要只因天氣因素就放寬防疫限制措施。中國於2019年底首度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病例,迄今全球已有近270萬人病故,而關於疫情傳播,仍有一些未解開的疑問。法新社報導,聯合國的世界氣象組織(World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成立一個專家小組,試圖釐清部分疑問,因此研究了氣象和空氣品質對病毒擴散的潛在影響。這個由16人組成的團隊在首份報告裡指出,有些跡象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演變成季節性的威脅。專家表示,呼吸道病毒感染通常是季節性的,「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的秋冬高峰期,以及溫帶氣候下,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感冒」。專家小組在聲明中說:「這更加讓人預期,如果COVID-19持續多年,將證實是非常明顯的季節性疾病。」一些建模研究預估,引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SARS-CoV-2病毒,「可能會隨時間推移,變成季節性(傳染)」。但專家說,截至目前,病毒傳染的趨勢似乎主要受強制戴口罩、旅行限制等政府措施影響,而不是天氣。因此,專家小組堅稱,不應僅憑天氣和氣候條件就鬆綁防疫措施。小組領導人之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 University)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學者柴契克(Ben Zaitchik)說:「現階段,並無證據支持政府可依據氣象和空氣品質因素來放寬遏止病毒傳染的措施。」他指出,去年疫情期間,有些地方的病例在溫暖季節中增加,「而並無證據顯示,未來一年不會再出現這種事」。
-
2021-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秋冬專案到期3月起外國人重啟入境? 陳時中:討論中
秋冬專案從去年12月1日啟動,將於2月28日到期,3月起的防疫措施究竟是限縮還是鬆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至少有三項防疫限縮政策會延續,包括入境需持有核酸檢測(PCR)陰性報告、一人一戶居家隔離以及強制戴口罩,至於是否重啟外國人入境已在討論中,而高鐵台鐵車上禁止飲食是否開放,也在跟交通部最後確認,下周會對外公布。隨著部桃逐步復原醫療量能,國外疫苗陸續開打後,邊境管制是否開放,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陳時中曾表示,秋冬專案228到期後,緊縮政策還會再延續,但低風險國家和區域專家會再研議,不排除在228後陸續恢復。面對新冠病毒不斷變異,讓目前施打的疫苗效力出現變化,特別是鄰近台灣的日本被發現新型變異病毒,與既存的英國、南非與巴西變異病毒株不同,可能會降低疫苗免疫效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日本發現的變異株跟英國南非巴西的變異株不同,這三個國家發現的變異株N501Y位置變異,日本變異點在E484K,是有可能降低疫苗效果,但還只是推論,台灣目前還沒看到日本這株變異株。▌延伸推薦: 整理包/台灣採購到哪些疫苗 到貨時間、防護力、副作用一次看疫苗真能控制新冠疫情?看全球施打率排行榜
-
2021-01-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視察賣場防疫措施 鄭文燦:各縣市都力挺桃園無避桃令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近日爆發院內感染,使桃園疫情再升溫,而年關將至,許多民眾擔心前往賣場採買年貨的人潮引起社區感染,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前往家樂福中壢店視察賣場防疫措施,針對近日「避桃令」一說,他強調,桃園不是疫區,與幾位縣市首長通話,大家都表示支持、力挺桃園。鄭文燦今視察防疫措施時表示,家樂福賣場防疫規定相當落實,採單一入口並強制戴口罩才能入內採買,美食區都禁止試吃,化妝品區也禁止試用,且業者貼心準備手套,讓民眾採買時使用不至於有接觸上的風險,手扶梯每四小時消毒一次,業者配合第一時間落實防疫,看了很放心。針對近日部分縣市的「避桃令」,鄭文燦強調,桃園做好社區防疫工作,確實提高等級減少大型集會及群聚的活動,但桃園不是疫區,也沒有封城,市民仍可以正常生活,只是必須做好防疫相關規定,幾個縣市首長都有親自打電話給他,相信他們的原意不是這樣,大家還是希望和桃園保持正常的交流關係,住在台灣跨縣市移動很正常,所以包含苗栗、雲林縣長本人都有跟他親自聯絡,連江、金門縣長也有打電話支持桃園、力挺桃園。鄭文燦也說,這段期間許多餐廳因為尾牙停辦關係生意比較冷淡,確實需要一陣子才能恢復,春節旅遊部分也大幅減少,這部分已請觀光旅遊局跟旅館、旅行公會商量,待疫情趨緩後,會進行一波旅遊振興活動,在元宵節之前春季旅遊會減少很多,旅行社和旅行公會都有反應,會等到疫情過後再來處理。
-
2021-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烘爐地萬人新春發錢母 侯友宜:取消或延後要共體時艱
因應疫情有蔓延風險,著名的南投竹山紫南宮大年初一發錢母活動決定延後,創10年首例,與紫南宮及屏東車城福安宮並稱「全台三大土地公廟」的新北市中和區烘爐地南山福德宮,每年新春也都會舉辦發錢母活動,吸引上萬人參加。新北市長侯友宜今表示,宮廟活動如果沒有辦法確實做好防疫,「該取消或該延後,大家都要能夠共體時艱」。中和烘爐地南山福德宮為24小時開放的土地公廟,擁有北台灣最大尊、108台尺的土地公,求財相當靈驗,每年春節廟方都會發放發財金,皆發放數萬份,超過上萬人領取。侯友宜表示,新北市針對人潮聚集,在防疫優先的概念底下,希望宮廟在實施祈福遶境,甚至發錢母、福袋,都能夠縮小規模,而且落實管理,會就個案逐一跟宮廟討論,一切以防疫為優先,「如果沒有辦法確實管理,該取消或該延後,大家都要能夠共體時艱。」稍早記者致電南山福德宮總幹事游輝文,他表示目前仍在跟區公所討論,預計下周會開會決定;中和區長賴俊達表示,一切宗教活動將按照新北市府防疫指引,若照常舉行一定強制戴口罩,並限縮在最小規模,預計這兩周就會開會決定是否取消、延期或採其他方式。
-
2021-01-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桃園醫院疫情延燒 陳時中:社區無擴大感染跡象
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冠肺炎群聚案延燒,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目前社區暫沒看到擴大感染的跡象,僅發現從院內延伸出來的案例發病得快。桃園醫院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院內感染疫情延燒,造成多起家庭群聚,外界好奇未來是否將祭出更嚴格規範。陳時中說,目前指揮中心一方面全力防堵疫情,另一方面也滾動式檢討防疫措施,未來等到告一段落,會對院內感染後續處置通盤檢討,訂定相關防疫SOP。至於桃園市是否封城,陳時中指出,需要匡列的地方都會匡列,目前看起來這波疫情在醫院內比較嚴重,在社區會持續注意。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最新公布案863、864、865疫調足跡,有2名個案都曾到傳統市場,外界好奇傳統市場是否將納入強制戴口罩的場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傳統市場都是開放式的,但只要會接觸到非特定對象,根據秋冬專案規定都建議戴口罩,只要進入密閉空間時,都必須強制戴口罩。陳時中則強調,只要進入人潮密集、無法維持社交距離的地方,都建議戴口罩,是否將納入強制戴口罩場所,仍須研議。陳時中也指出,目前國內防疫還是停留在因為境外移入而導致的零星社區感染,相關商業、藝文等活動應盡量避免,建議停辦或延期,所幸目前感染源都清楚,只是涉及範圍比過去都來得大,呼籲全民提高警覺,把口罩戴好、勤洗手,隨身攜帶酒精,若非要觸碰到的地方、場地,應稍微消毒一下,對個人較有保障。外界好奇這次疫情是否為台灣防疫面臨的最大挑戰,陳時中說,這次範圍是最大,以往也有些案例一度虛驚,最後沒有成形,例如去年雖然發生過院內感染,但也沒有醫師染疫,相較之下,這次院內感染範圍較大,因此也擴大醫院清空計畫,對於相關有可能人員也進行隔離。
-
2021-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逛市場人心慌 陳時中:研議傳統市場強制戴口罩
部立桃園醫院疫情,短短九天從院內感染惡化到社區感染事件,累積10人確診,其中兩人可傳染期曾逛市場,傳統市場並不在當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八大場所範圍,只能勸導攤販、顧客戴口罩,並沒有罰則,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研議納傳統市場需強制戴口罩。桃園市市長鄭文燦表示,考量傳統市場雖然是開放區域,但因為人潮較多,所以必須要強制戴口罩,衛生局公告後,將比照八大場所,對於不戴口罩民眾,勸告不聽者可處以3000元到1萬5000元不等罰款。是否全國統一開罰,陳時中表示,這是很好的建議,是否強制可研議。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傳統市場目前都是開放式的場所,指揮中心其實也有說明,不論是在開放或密閉空間,如果會接觸到非特定對象,最好都要戴口罩,只是到較密閉空間還是建議要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