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工作
共找到
10004
筆 文章
-
-
2024-06-10 養生.聰明飲食
芭樂營養也挑品種!營養師劉怡里教你區別富含維生素A和C或膳食纖維的芭樂品種
芭樂是台灣的「水果之王」,是熱帶水果中營養豐富的水果,不僅熱量低,更是維生素C、膳食纖維含量最高的水果,尤其富含具抗癌、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A、E、C等三大營養素,「芭樂」是夏日減肥、美白的首選水果。紅心芭樂維生素C含量最高,也富含維生素A大口啃芭樂,可以吃進豐富的營養素,為健康加分。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芭樂有「2高」特色,屬於「高C」、「高纖」的水果。現在正值芭樂盛產期,可直接當水果吃,也很適合打果汁、製作果醬或入菜。芭樂可說是台灣的「維生素C之王」,含量是一般水果的2倍,超過每人每日100毫克的建議攝取量,尤以紅心芭樂含量最多,維生素C可以幫助膠原蛋白形成,建議餐後可吃芭樂,有助於美白、免疫力調節,並且提高鈣與鐵的吸收。芭樂的維生素A及E含量也相當高,尤其紅心芭樂的維生素A含量超高,劉怡里指出,維生素A、E、C是三大抗氧化營養素,可幫助傷口復原、細胞黏膜修復、增強免疫力、防癌與抗癌。芭樂的維生素B群、鉀含量也不少,可以促進能量代謝,有助於提振精神,並且降血壓。土芭樂膳食纖維高,減肥、三高首選食用芭樂更是低熱量、高纖維、升糖指數低的水果,其中以土芭樂的膳食纖維含量最高,可以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助消化、幫助脂肪代謝,因此,芭樂是減肥族、三高族、糖尿病人的首選食用水果。劉怡里說,減肥的人要注意熱量攝取,建議在餐前吃芭樂,工作忙碌的減肥者可以當點心用啃的,常感飢餓減肥的人宜切小塊慢慢吃;想降三高的人、糖尿病人,則應在餐與餐之間當點心吃。食用芭樂的飲食禁忌芭樂的籽過硬不易消化,劉怡里提醒,糖尿病人、胃不好的人、曾經胃痛的人等,建議去籽食用,便祕的人也不宜多吃芭樂,以保護腸胃健康。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懷念照芳,再推全責護理、全責照護、全責醫護
【編者按】:本週主題是「住院病人全責護理」。陳榮基教授以感性與理性兼具的文筆,追思他的夫人,領導護理工作半世紀的周照芳女士。她多年推廣「全責護理」,由醫院整合人力,實現提供專業照護,減輕家屬壓力,並提升醫療照顧品質,降低病人被感染的可能。陳教授希望透過他的文章,可以促成夫人的未竟之志得到醫界與社會更深入的了解,「醫院負責全責照護病人,是先進國家醫院的常態」。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介紹政府過去試辦這種提供住院病人整合照護,可以減輕民眾經濟與照顧的負擔,選擇探病而不陪病的各種經驗。過去主導醫院評鑑的醫策會前董事長林啟禎教授在追念周照芳女士對醫策會的貢獻之餘,希望藉由醫院評鑑,在配合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中,納入全責護理為新制醫院評鑑的基準。日本人將現代的西方醫學引進台灣,為了降低醫療費用,病人住院就要求家屬陪同照顧,家屬常需要放下工作,陪伴病患,或者花錢聘請看護來照顧病人,現在每天費用2400元上下,很多病人及家屬已經無力負擔了。因為護理照顧是件專業的事情,你住到醫院去,醫院要負責全責照護病人(或稱全責護理Total nursing care,或稱全責醫護),這是先進國家醫院的常態,日本已於二十多年前全國實施全面全責護理,台灣有待努力效法趕上。從事護理工作50多年的周照芳,曾任台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十年、主任八年。在任職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時,就在1991年短期試辦過一個病房的全責護理,深受媒體的讚嘆。1997年出任恩主公醫院創院副院長,全院實施全責護理,備受三峽、鶯歌、土城、樹林居民的讚賞與感激。希望透過推廣「全責護理」,由醫院聘僱訓練好的護理佐理員,簡稱「護佐」(Nurse’s aid, Nursing assistant, NA),提供專業照護,減輕家屬壓力,並提升醫療照顧品質,降低病人被感染的可能。護佐在護理師的督導下,照顧住院病人的生活起居及簡單的護理照護,減輕護理師的負擔!在周大觀基金會的協助下,周照芳全台走透透,到很多醫院或機構,宣講推動全責護理(見首圖)。並且不斷發表文章推動全責護理。衛生福利部照護司也推動試辦計畫,並獲得34家醫院的響應,每家招聘護佐,開放20床左右的全責護理病房,每天收費800元左右(一般家屬負擔得起),獲得很多病人的支持與感謝,不少病人排隊等候全責護理的病床,因為當時還不是全院實施全責護理。在周大觀基金會的協助下,於2018年6月1日向行政院公共政策平台提案「推動全責護理大家一起來」,在Yahoo網路的宣導下,獲得熱烈回響,在 7月1日凌晨一個月內獲得超過5000票的附議而成案 (行政院公共政策平台要求在兩個月內要超過五千票)。感謝照護司在7月12日迅速回應,邀請周大觀基金會、僧伽醫護基金會及蓮花基金會推出代表到衛福部開會討論如何繼續推動。由照護司蔡淑鳳司長主持,會議摘要敘明:業務單位訴求釐清:一、名詞:「全責護理照護(Total Nursing Care)」,改以「全責照護」推動;二、訴求:希望醫院聘僱護理輔助人力,有護理佐理員(護佐)正式職稱,並在護理人員法修訂納入,由護理人員管理;三、人力組合:全責照護組合由護理人員搭配輔助人力(護理佐理員);四、以健保補助(每日800元)為推動之目標,輔以醫院評鑑,以使醫院全面推動。納入醫院評鑑的規範,效果遠比衛福部的指示有效!希望衛福部能善用網路平台附議民意的力量,要求各級醫院踴躍開辦全責護理病床,並逐漸擴大。聽說醫事司與照護司合作,已經要求醫策會將全責護理的推動加入醫院評鑑(只可惜到現在還未正式實施醫院評鑑),也希望立法院支持修法,以制度面推動全責護理,讓弱勢病人都可獲得妥善照顧,雖然久病,還是會有孝子!以充足的護佐人力的協助,解救血汗護理師!也解救病人家屬。使社會更公正更和諧。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10 焦點.健康知識+
丹麥大學研究:雙腿兩週不動倒退20年?醫師解析真相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提到二週不動腿「腿部肌肉的力量會減弱三分之一」、「腿部肌肉力量減弱 1/4」,根據原始出處的論文,其實是指23歲組的年輕人失去了 3 分之 1 的肌肉力量,而68歲組的老年人則失去大約 4 分之 1,傳言缺乏背景說明,訊息雜亂、易生誤導。 (2)傳言提到「人體重 50% 在骨頭,而骨頭 50% 在兩腿」。專家表示,骨頭約佔身體重量的 20%到 30%左右,傳言說法錯誤。 (3)傳言提到「15% 老年人大腿骨折在一年內身亡」。專家表示,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分析,該數字應為4分之1或甚至更高,傳言為錯誤資訊。網傳「鍛鍊腳與腿是你終生的任務」貼文,文中提到丹麥研究指出二週不動腿的話,腿部肌肉力量減少 1/3、1/4,倒退 10 年、老化 20~30 年、相當於 40~50 年等多組不同數字。專家表示,腿部肌肉確實可能因為二週不動而大幅下降,例如年輕男性車禍,腿圍二週極可能下降 2 成,但相關數字並非重點,重點是提醒民眾要多動腿、即使輪椅族都可以抬腿練肌肉。傳言少部分數字正確、大部分數字錯誤,且正確的部分還交叉引用二組實驗對象的數字,數字雜亂、易生誤導。 雙腿保健的研究?兩週不動倒退 20 年? 原始謠傳版本:丹麥大學研究:中年後的自信不在大腦 ,是在雙腿! compiled by RF 8/13 1、變老時,腳與腿須始終保持堅挺。 2、變老時,不應擔心頭髮變灰、皮膚下垂、皮膚皺紋,反而要照顧兩腿。 3、《美國預防雜誌》概述長壽跡象,強壯的腿部肌肉被列為最重要的肌肉。 4、若兩週內不動腿,腿力降低10年。 5、研究發現,無論老少兩週若不活動,腿部肌肉力量減弱1/4,相當老化20~30年。 6、若腿肌的衰弱,即使我們進行康復和鍛鍊,需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7、定期運動,步行非常重要。 8、整個身體重量負荷在腿上。 9、人體承重於腳。人體重50%在骨頭,而骨頭50%在兩腿。 10、人體最大及最強關節和骨頭在腿上。 11、強壯的骨骼與肌肉和靈活關節形成「鐵三角」,承載人體上最重要負荷。 12、你70%活動能量燃燒在兩腳。 13、年輕的你,大腿有足夠力量可抬起一輛小車! 14、腿和腳是身體「運動中心」。 15、兩腿擁有人體50%神經,50%血管和50%血液。 16、兩腿連接身體的大型循環網絡。 17、有健康的腳和腿,血液流動會順暢,腿肌發達者會有堅強的心臟。 18、人老,先從腳部開始再向上發展。 19、人老,大腦對腿部傳輸指令的準確性和速度下滑不如年輕人。 20、人一老,骨胳鈣質早晚會流失,故老年人易骨折。 21、老年人骨折,易引發併發症,尤其是致命性疾病如腦血栓。22、統計上,有15%老年人大腿骨折在一年內身亡! 23、鍛鍊腿部對於60歲的老人,永遠不嫌晚。 24、腳與腿會隨著時間衰老,但鍛鍊腳與腿是終生的任務。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1)2 週不動腿部肌肉就萎縮 倒退幾年不是重點傳言提到「兩週內不動腿,腿力降低 10 年」,「兩週若不活動,腿部肌肉力量減弱 1/4,相當老化 20~30 年」,「丹麥研究,兩週不活動後,腿部肌肉的力量都會減弱三分之一,相當於 40 至 50 歲」。由於傳言引述的說法、數字有眾多版本,MyGoPen 致電諮詢臺北市中山醫院骨科醫師、長庚大學助理教授王瀅智,他表示下肢的運動確實很重要,沒動的確會使腿部的肌力下降,這才是整件事情最有價值的重點,至於倒退幾年、傳言所提到的那些數字不需要太認真。 王瀅智指出,臨床上看到的情況是,比如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騎機車發生車禍 ,大腿骨的股骨幹骨折(Femoral shaft fracture)、開刀後鼓勵病人早一點下床走動,但即時這樣,躺在床上休養兩個禮拜之後,傷腿的大腿腿圍的確會比正常的腿還小,兩週就明顯肌肉萎縮,而且縮小的幅度是肉眼可見的差異,估計大約至少 10 到 20%,這樣的肌肉萎縮、肌力流失相當於倒退幾年很難說,因為每個人的基準不同,除非非常大型的研究才能有比較好的答案,民眾其實不用去管傳言說的倒退幾年又幾年,重點擺在就是要動就對了。(2)人體骨頭約佔 20% 到 30% 負重可以訓練骨頭 傳言提到「人體重 50% 在骨頭,而骨頭 50% 在兩腿」。王瀅智表示,骨頭大概佔身體重量的 20% 到 30%左右,一般人大約落在 20%,而專門鍛鍊的人,例如練舉重的人下盤肌肉或是骨頭都會變重,就會比一般人的占比更高,但若是屍體,則血液、組織液都排乾,骨頭的佔比才會遠高於正常的 2 到 3 成,傳言 5 成的說法並不是正常人的區間、應是錯誤資訊。而有關傳言說的「腿有人體 50% 的神經、50% 的血管和 50% 的血」 ,王瀅智表示,這些數字正確與否並不重要、民眾「看看就好」。 王瀅智強調,骨頭每天在新陳代謝,有的部分被破壞、有的部分在增長,所以為什麼老人家的骨密度會下降,骨密度除了與年齡有關,也還跟運動習慣有關,提醒民眾運動時可適度增加負重,身體負重、有需求,骨頭才知道需要再生長來支撐這個重量,所以不只運動很重要,適當的負重也很重要,能刺激脊椎骨、大腿骨維持好的骨密度。(3)台灣資料:一年內死亡率 1/4 傳言提到「15%老年人大腿骨折在一年內身亡」。王瀅智指出,大腿骨折應該是指「髖關節骨折」,世界骨質疏鬆學會建議的骨密度是測「脊椎骨」跟「髖關節」,因為這兩個部位的骨折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最大,骨鬆的人最常見的有下列四大類、五大種骨折:a. 髖關節骨折:好發於75歲以上,通常是因為合併有其他慢性病、跌倒所致。髖關節分為股骨頸骨折、轉子間骨折和轉子下骨折。其中股骨頸骨折、轉子間骨折較為常見,因為股骨頸是整根骨頭最細、最脆弱的地方。 b. 脊椎的壓迫性骨折:好發於65歲以上,因長期彎腰、提物姿勢不良,或滑跤跌倒造成,會有嚴重的背痛。 c. 腕部橈骨骨折: 好發於55歲以後,跌倒用手撐地而造成骨折,大約占人體所有骨折10%。 d. 肩膀肱骨骨折: 近端肱骨是構成肩關節的骨骼之一,常見的型態是有骨質疏鬆問題的老人家,不慎跌倒撞到、導致肩膀近端肱骨骨折。王瀅智強調而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髖部骨折的病患開完刀一年內,4 個有 1 個會死亡、1 個可以回到原先一樣的狀態,其餘 2 個則是沒辦法回復到原先的正常運動水準,也就是說本來可以自己走,骨折復原後可能要拿拐杖或是助行器,或甚至只能坐輪椅等等,所以根據臺灣本土化流行病學資料,傳言所說的的數字 15% 其實還低估,正確應該高達 25%,有的研究數據甚至高達 3 分之 1 的死亡率,傳言的說法應為錯誤資訊。 王瀅智提醒長輩們,不是年紀大了、不良於行就不用運動,即使坐在輪椅上都能夠練抬腿,訓練膝蓋附近、以及大腿的股四頭肌,坐著的時候單腿伸直、腳底板翹高,這樣維持 5 秒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或是也可以深蹲、快走、慢跑,如果膝蓋不舒服就穿個護膝保護一下,傳言提醒民眾多運動是正確觀念,但引用出處不明、各種數字有高有低的說法,則可能易生誤導,使民眾對疾病的認識錯誤、影響後續的診斷及治療。 MyGoPen查詢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發現 CBS 曾經報導「研究:僅兩週不活動,肌肉力量就會減弱」,提到「一條腿不動兩週後,年輕人失去了 3 分之 1 的肌肉力量,而老年人則失去了大約 4 分之 1」,「你擁有的肌肉量越多,你失去的肌肉量就越多」,「大約需要 3 倍於不活動時間的時間,才能恢復肌肉質量」,「年輕男性固定不動所喪失的腿部肌肉力量,相當於衰老了 40 或 50 年」。 但查詢原始論文出處則應為 2015 年發表於《復健醫學期刊》的 「兩週固定不動後,進行六週的有氧再訓練可以恢復腿部肌肉質量和有氧能力,但並不能完全恢復年輕和老年男性的腿部力量」,該研究的對象為 17 個 23 歲左右、15 個 68 歲左右的男性,研究目的為「旨在確定短期腿部固定不動後,有氧再訓練作為復健對年輕和老年男性腿部力量、腿部工作能力、腿部肌肉質量、腿部肌肉纖維類型組成和腿部微血管供應的影響」,研究結論為「短期腿部的固定不動對腿部力量和工作能力有顯著影響,6 週的重新訓練足以增加但不能完全恢復肌肉力量、有氧工作能力和腿部瘦肉質量」。 由相關報導及原始論文的標題以及內容,就能知道傳言說法只引用報導中的幾句話、過於片段,缺乏背景說明及完整脈絡、易生誤導。結論 傳言提到多組數據,光是二週不動,腿部肌肉力量減弱三分之一、減弱 1/4 等說法,甚至還有「兩週不動,腿力降低 10 年」、「相當老化 20 ~ 30 年」、「相當於 40 至 50 歲」等相似卻不同的說法,經查證原始論文,其實是出自年輕男性、年老男性二組實驗對象的不同數字,傳言交錯引用、沒有說明背景,易造成認知混淆、易生誤導。 專家表示,年輕男性腿部二週不動,腿圍確實可能減少約 20%,雖與傳言所說的 4 分之 1 相近,但專家表示,相關數字並不重要,重點是要提醒民眾注意腿部活動力的重要性,相關數據只是 32 人的小研究,民眾不必太過在意。而有關腿部骨頭重量佔比、髖關節骨折一年後的死亡率等數字,則與正確情況不符、應為錯誤資訊。衛教資源: 國健署 - 長者坐著動,也能動得好! 動動生活(手冊) 諮詢專家: 臺北市中山醫院骨科醫師 - 王瀅智(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6/legs.html)
-
2024-06-09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給獎勵,會讓你認真「動起來」?
如果遊戲程式鼓勵每天多動一點,甚至有金錢獎勵時,我們真的會多動一點嗎?今年4月美國心臟學會年會發表的一篇研究,告訴了我們部分答案。《天生不愛動》書中說跑步機早期並不是用來運動的,羅馬人發明跑步機是為了帶動絞盤抬升貨物;1818年威廉科比特改良跑步機,被用來處罰囚犯,有超過一百年的時間,包括王爾德在內的英國囚犯,每天必須在階梯型跑步機上走好幾個小時;曾幾何時,跑步機變成了現代人追求健康的工具。如果沒有足夠誘因,人的本能或許會跟大猩猩或獅子一樣,整天都坐著或躺著不動,當個「舒服不過倒著」的躺平族,絕不會浪費一點力氣在「運動」上。但是以前「運動」沒那麼重要,現在就不一樣了,1960年代美國約有一半的工作需要中度以上的身體活動,到今天只剩下不到20%的工作需要輕度以上的活動。醫學研究顯示,「沙發馬鈴薯」的生活型態對健康非常不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也會減少壽命,2008年開始,美國心臟學會就建議每周至少要150分鐘中強度的運動,或是超過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中強度運動指的是時速大於5公里的快走、時速慢於16公里的自行車、水中有氧、網球雙打、社交舞、一般園藝;高強度運動指的是慢跑、游泳、時速大於16公里的自行車、網球單打、有氧、跳繩、爬山、繁重園藝。如果做不到也沒關係,有動比不動好,但如果能達到標準,會更理想。今年4月發表、由美國賓州大學醫療體系進行的「BE ACTIVE RCT(動起來)」的研究,看用什麼方法,可以讓人多走點路。它把1062位18歲以上10年心臟病風險大於7.5%的人,以1:2:2:2的比例分成4組,第一組控制組、第二組遊戲組、第三組獎勵組、第四組是遊戲加獎勵雙管齊下組,看看用遊戲、獎勵、雙管齊下三種不同方式,能讓人多走幾步?它讓參與者自己訂定目標,看要比原先每天步數增加33%、40%、還是50%,或是每天多走1500步,做到了就算達標。包括控制組在內,每天都會接到簡訊通知前一天步數是否達標。遊戲組的設計是每周給70分,一天沒達到目標就扣10分,每周最多得70分、最少0分;獎勵組呢,是每周給14美元,一天沒到目標扣2美元,連續一年每周可賺0到14美元;雙管齊下組就是沒達目標每天扣10分跟2美元。參與者平均67歲,實驗前每天平均走5030步;到12個月後實驗終止時,控制組每天增加了1418步,雙管齊下組增加2297步(比控制組多868步),至於遊戲跟獎勵哪個比較有效呢?結果是……差不多,但遊戲組略勝一籌,每天增加1954步(比控制組多538步),獎勵組增加1915步(比控制組多492步)。包括控制組在內,4組平均運動時間比實驗前每周多了40分鐘,養成的步數習慣至少維持到研究結束6個月;作者的結論是,不管遊戲或獎勵兩者都有幫助,雙管齊下效果更佳。「動起來」是一篇有趣的美國研究,很驚訝遊戲竟然比金錢獎勵還有效一些(我已經想到如把計步器綁在狗狗身上,多種對不起研究人員的賺美金作弊方式,但這些都太不道德也已離題);重點還是在於,我們要如何努力,才能增加自己的運動量跟養成運動習慣?您……今天運動了嗎?本周達標了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09 退休力.自在獨立
人生下半場2個重要換屋時機!陳景寧:生命後期會為自己選機構
如何成為快樂老太太?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說,她會工作到很老,因為她能夠從工作中得到自信與快樂;其次,她會樂於嘗試陌生的事、交新的朋友;還有,她會為自己生命最後階段選擇機構。人生下半場有兩個重要的換屋陳景寧說明,人生下半場有兩個重要的換屋,第一次是子女離巢後,必須換到大小適中、有電梯、有無障礙空間的屋子,在面臨無法避免的老化或生病時,仍能自主生活,降低依賴。第二次換屋,就是為自己選機構。只要盡可能維持健康,就可以延長住在社區的時間,但是總有一天,生命後期,會遇到需要人密集照顧的階段。在大缺工的未來世界,一對一的照顧變得不可能,不僅子女作為照顧者不可能,連居服員都人力匱乏,「做好心理準備,為自己選機構,是我們這一代人可能都要提早預備的事情。」要不要送爸爸到機構?家總服務老老照顧個案時很多類似的故事,主要照顧者是媽媽,次要照顧者是子女,十年的照顧歷程到最後階段、媽媽身心狀況也不好時,子女多半會討論:「要不要送爸爸到機構?」這時媽媽總是抗拒。媽媽的抗拒除了捨不得,有很大是不安全感,她想:「你們現在把我先生送去機構,以後我呢?」老後的照顧是有時間軸的,會隨著老化程度而有不同的需求。陳景寧說,「我會入住機構,我自己選機構」這件事或許難以和年邁的父母溝通,但至少可以從五年級左右這一代中年子女開始有意識,安排好自己的居住環境,自己的機構自己選,別讓拉扯的心情蔓延到下一代。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延伸閱讀:.曾撐不下去想了結生命!照顧者經驗談:找到幫助資源,更要愛自己.人生70才開始!卸照顧重擔,黃慧如重拾畫筆改寫照顧者人生劇本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9 退休力.自在獨立
曾撐不下去想了結生命!照顧者經驗談:找到幫助資源,更要愛自己
黃慧如經歷十年照顧,曾經有過撐不下去要了結生命的念頭,對於最後階段將先生送機構充滿罪惡感。但事後回首,她卻認為,這個決定使得先生生命最後一段時間得以圓滿。以下是她第一人稱口述,對女性照顧者的建議:「如果女性不得已成為照顧者,一定要愛自己,還沒倒下去之前、悲劇沒有發生之前,找到幫助妳的資源。當初我照顧先生多年後全身是病,根本推不動我先生,常常弄到兩個人都受傷,幫他換尿片,我總是淚流滿面。後來居服員進來協助,第一次我使用喘息服務、出門去上課時很不安,很怕家裡出什麼事,回家推門看見先生和居服員有說有笑,心裡大石頭終於放下,原來真的不是非我不可。後期連居服員都幫不上忙,我得去醫院好好看病治療,第一次把他送進機構,我去新北市的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大哭,說我怎麼可以把我先生丟掉,我好罪惡。之後我每天去看他,他晚上睡得安穩,我也可以睡覺,我很謝謝那時的我做了這個決定。因為愛他,你更要愛自己,無論是身為照顧者,或從照顧者身分畢業後。」照顧者「3不」原則 為老後鋪路「在照顧現場,『感情好』這件事情反而是風險;愈是感情好,愈難放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看過許多配偶照顧者,因為依附關係強,致使需要其他專業進來協力照顧時,會有極深罪惡感。她提醒,老年女性要活得快樂,必備條件是經濟獨立,這是女性照顧者的老年風險,許多人為了照顧辭掉工作,配偶去世時,損失的不僅是多年的薪資,還有勞保。以至於老後貧苦無依。「不要成為獨力照顧者,不能過度犧牲,尤其不能辭掉工作。」陳景寧提醒女性必須為自己的老年著想,善用長照資源協力照顧工作。她觀察,台灣這三十年來,因為女性的教育跟經濟能力提升,對於要不要成為照顧者這件事情,愈來愈有選擇權,這是正向的覺醒。但是光憑個人的覺醒並不足夠,陳景寧呼籲,有兩個結構性因素須被正視:第一是弭平就業市場的男女薪資落差,如此一來,家人才不會理所當然認為,女人回家照顧比較划算。第二是讓照顧不是個別家庭的責任。國家的長照政策應該承擔起大部分的照顧,讓照顧可以更專業、更有系統,降低國人對長照的懼怕,家人間才有餘裕發展愛,讓被照顧者的餘生在有愛的互動中度過。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延伸閱讀:.人生70才開始!卸照顧重擔,黃慧如重拾畫筆改寫照顧者人生劇本.人生下半場2個重要換屋時機!陳景寧:生命後期會為自己選機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8 退休力.自在獨立
人生70才開始!卸照顧重擔,黃慧如重拾畫筆改寫照顧者人生劇本
快樂老太太黃慧如七十六歲,生命是典型的「人生七十才開始」。七十歲之前的十年,黃慧如是全職照顧者,照顧生病的先生。她和先生感情好,覺得照顧任務捨我其誰。獨力照顧讓她無法睡覺、疼痛到不能走路,身心俱疲,她有陣子誤吃先生的藥,發覺後驚慌想著:「我也失智了嗎?我失智的話誰來照顧?」醫生跟她說:「你沒有失智,你只是心力交瘁。」走過低潮 與學生分享生活十年照顧任務結束,先生過世後,黃慧如又老又病,肋骨斷裂、腰椎滑脫,必須開刀。但她沒有房沒有錢,不僅沒錢開刀,術後也沒錢請人照顧她。她只好繞道自力救濟,去社區大學學習經絡,身體改善後,進而取得經絡教學證照,這幾年,她在社區關懷據點教授經絡,年輕時是美術老師的她也教纏繞畫,其他時間則是當家庭照顧者的志工,陪伴照顧者度過艱難時光。她的學生總是一上課就成「鐵粉」,因為黃慧如不只敲打經絡,也分享生活,她最愛說關於「說好話」的故事,鼓勵大家,多說好話自然好事會來。有學生跟她說,每次上完課回家看到媳婦比較順眼,不乖的兒子也覺得可愛了,家庭關係就改善了。她七十歲從照顧者身分畢業後,完成了許多新任務,除了取得經絡教學證照,同時也有生命繪本、銀髮族肌耐力師資資格。而且,她也重拾畫筆。開心圓夢 努力為自己而活幾年前,大學同學辦了畢業五十年同學會暨回顧展,在台師大美術系藝廊辦聯展,「我一張作品都沒有,好嘔喔。」在那之前,她忙於照顧先生無暇畫畫,經濟能力也不允許她購買繪畫材料,她回憶那天的心情,「只是覺得,不知道我的餘生還有多少年?我應該對得起自己吧!」那個月她一領到講師費就拿去買顏料,一次兩次三次,分了三批把顏料買齊,接著買畫紙畫布、買木板訂作了兩塊畫板,開始畫畫。黃慧如說自己畫畫的狀態是「哇,好嗨喔;哇,怎麼這麼棒!」她喜歡畫畫,對她來說,有沒有開畫展不重要,終於開始畫,圓了多年心願,她享受這個過程,非常快樂。愛的循環 行有餘力也助人許多人都認為,要有幸福的老後,還是需要錢,「對對對,我唯一缺的就是錢。」黃慧如哈哈大笑說,她的人生美好只缺錢了,因此只能過著花費極少的生活─吃獨居老人便當、搭免費的公車捷運、屋內家具生活用品幾乎都是「恩典牌」,沙發是人家不要的,衣服鞋子都是朋友給的,冬天有外套夏天有裙子,「我每天都美得不得了。」她說自己一無所有,但卻一無所缺,總是有貴人將她所需送到眼前,她很感恩,希望行有餘力也能幫助別人。經歷十年辛苦照顧,黃慧如怎麼安排自己的晚年照顧?她說,「我現在求的就是,把自己活得健康,老得慢、病得輕、走得快,不要拖累親友。」女性解脫照顧束縛A女卅歲未婚、和父母同住,在爸媽相繼生病後,她換了工作、搬出家裡,想要擺脫「理所當然照顧者」的角色,換取和手足公平分攤照顧責任的空間;B女五十歲時提離婚,因為退休的公婆每天在家等待她侍奉煮三餐;C女在六十歲心甘情願為所愛成為照顧者,但她撐不下去,一度想要和先生一起走上絕路,還好後來撐過來了。不同世代的女性對於身為照顧者有不同的回應方式,過去卅年,有三成女性退出照顧現場,她們為何這樣選擇?照顧工作又被誰取代了?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延伸閱讀:.曾撐不下去想了結生命!照顧者經驗談:找到幫助資源,更要愛自己.人生下半場2個重要換屋時機!陳景寧:生命後期會為自己選機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8 養生.家庭婚姻
阮經天媽媽60幾歲才離婚!兒子觀點:「我媽都已經60幾歲了,為什麼不讓她快樂做自己?」
因為阮經天母親辭世,令人難過遺憾,之前阮經天曾感嘆地表示,「媽媽終於可以享福了,但她也70歲了」,一生總為家人著想的她,到晚年才追求自己的幸福。阮經天是演藝圈出名的孝子,和帶他長大的爺爺奶奶、養活一家人的媽媽,以及小12歲的弟弟感情非常好。對於阮經天來說,父母快樂,比什麼都重要!也就是因為這樣,當阮經天媽媽60幾歲熟年離婚,他最在意的,也是:媽媽是否快樂?阮經天視訊問媽媽:「你最近爽嗎?」阮媽媽説:「我跟你講,我好快樂、單身喔!」許多人以為離婚就等於痛苦、災難、失敗....但更多人在婚姻中相愛相殺,糾纏忍耐。如同阮經天說的:「我媽都已經60幾歲了,為什麼不讓她快樂做自己?」阮媽媽其實走得很前面。熟齡離婚,已成女力覺醒的新趨勢。結婚後20年,為離婚高峰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人離婚的第一高峰落在結婚 5年時間,第二高峰則是結婚 20年。結婚20年後,如有小孩,很有可能已邁向成年,許多女性,會選擇在這個時間段決定離婚,也有需多銀髮老公,更傾向恢復單身。夫妻在婚姻裡度過數十年的光景,「熟齡離婚」的他們,會比年輕人更知道接下來自己想走的路與想過怎麼樣的生活。熟年女性的自我意識與探索渴望越來越多女性勇於追求自我實現(尤其在小孩漸漸長大後),女性在經濟上相較之前更為獨立自主,不再需仰賴男性做為家中的經濟支柱。到了中年,也開始覺察弄清楚什麼是自己想要?不想要什麼?卸下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的社會規範角色,熟年女性不像年輕時期、太過在乎他人的眼光而或被社會條框綑綁住。提出離婚的熟年女性開始追求「忠於自己的感覺」的生活方式,婚姻關係中長期渴望得到的不滿足感、強烈的依附的需求,像是被愛、被理解、被肯定、被欣賞等,跟自己的配偶表達不滿抗議,如破鏡無法重圓,也會為自己將來的幸福,奮戰一搏!熟齡離婚是種失敗嗎?每個人結婚當然希望跟對象白頭到老,組成家庭,永遠幸福快樂。年輕剛進入婚姻的女性,不要忘記自己多個角色之外,還有一個身份,是最重要的「自己」,如能在經濟上獨立,且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與信心,或是身為家管,卻有著自己的專業並精進著,隨時自我覺察自身的身心狀況,就算沒有熟齡離婚,也能獨當一面做個充滿活力的時代女力。能夠拯救自己的,從來都只有自己,而不是伴侶,我們面對處理恐懼的方式,就是先直接承認自己的恐懼,不去迴避、不去防衛,勇敢的面對它。當越年輕的時候越能提早理解這份能力,不管將來婚姻的變化如何,離或不離,或許已經沒有那麼重要與可怕了。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6-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苦難與死亡中仍活出意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想看本文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想看本文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感謝「醫病平台」向我邀稿,我對「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這個主題思考良久,遲遲難以動筆,因為我的疑問多於答案!首先就是這句話是一句肯定句還是疑問句呢?我從1983年照顧末期的病人至今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使我懷疑宗教信仰是否「可能」或者「不一定」能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另一方面這個主題也使我自我反省,我自認為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信仰者,那麼我是否從自己的信仰中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呢?我必須先自我反省並做一番探討!以下我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一、宗教的十大要素(傅偉勳,1994年)當代華人的宗教學大師傅偉勳教授,在其1994年出版的名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中,闡明正信宗教應具備下列十大要素:開創人格;基本聖典(經典);終極關懷;終極真實;終極目標;終極承擔或獻身(ultimate commitment or dedication);解脫進路(means of liberation);世界觀;人生觀 ;及精神共同體。涵括了歷史性;教義;個人生命體驗;禮儀性;與社會性。而其中「個人生命體驗」必定涉及生命存活意義的探討。二、「生命意義感」的「是」與「否」:生命意義感有哪些內容呢?●有意義的「是」包括:生命有意義、行為有意義、工作有意義、苦難有意義、死亡有意義、死後世界的信念希望! ●無意義的「否」包括:生命空虛、行為空虛、工作空虛、苦難荒謬、死亡荒謬、死後一了百了、絕望!其中苦難與死亡的意義是超越哲學、心理學、科學、的範疇,而進入了宗教信仰的領域。吾人如何能從苦難與死亡中仍能體驗到意義呢?講理論誰都會,但真正活出意義來的必須要從人中聖賢去學習了!三、從苦難與死亡中仍活出意義的聖賢:施明德主席施明德主席,為了理想,為了福國利民的民主,坐牢26年,被判死刑、無期徒刑,受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他出生在台灣最悠久的天主教家庭。自幼和神父、修女常常往來。小學以前,有幾年他還很認真地想長大後當神父,侍奉天主。作為一個基督徒,『敬神愛人』是他一生追求台灣自由、反獨裁和反貪腐的奮鬥旅程中,永遠高舉的明燈。(施明德,2023網路資料)陳文茜女士2024年1月15日在網路發表的「懷念施明德:看您最後一眼,忘不了您一生的奉獻」中,泣血的描述:「正當您痛哭流涕地責問天主時,淚水中您忽然看到耶穌釘在十字架的模樣,他的眼睛正流著血淚,祂的雙手被釘在十字架上,正流著鮮血。那一刻您瞬間明白,真正的天主僕人,不是至教堂祈求自己的平安。真正的信徒是和耶穌一樣,流著血,承受苦難。那一刻,您不再恨,不再不平。你和自己內心的憤怒、仇恨,和解了。 從此一生,您放下了所有的恨。和自己,和背叛你的人和解;甚至和起訴您的人,和判處您無期徒刑的人,一一和解。」 陳文茜女士在另一段寫到:(為了加深讀者記憶,重複部分內容)「親愛的主席,寫此封信時,您已經脫離痛苦的肉身;回到天主的懷抱。最後一次聽到您的聲音是兩個月前,您昏倒,再醒來,打電話向我交代遺言。口氣穩定,平靜,勇敢面對。您說:『我是天主的僕人,我倒下去的時候,看到身邊站著黑衣人,我明白自己的時間到了。天主要把我接走。』自從紅衫軍運動之後,您愈來愈孤獨。這一生,您不只未曾戀棧物質名利,您不斷的在革命。革各個政黨的命。戒嚴時期,您革命兩次,皆被判處無期徒刑。第一次是『小人物的革命』,22歲一個少年英雄,好像拿起一個雞蛋,想對抗牢不可破的黨國大軍。被抓捕後,偵訊期間,你慘遭刑求,全部牙齒皆被打至脫落,從此開始您的假牙人生。當這個島嶼上99%皆選擇沈默馴從時,你一個小伙子,已帶著巨人的心靈,毫不畏懼地對抗戒嚴軍事統治。燭光中,你站起來,發表您的回憶。當時您被關在綠島,前妻已經離開您。您的家人並不知道你的家變,法律也不允許他們至牢裏看你。你身無分文,即使維持生活的起碼尊嚴也毫無著落。您把內衣撕成一塊又一塊的布,將最小也最難以啟齒的身體污物洗淨。之後,您想到母親的米漿,於是每天上午的白飯,您只吃半碗,挨著餓,另一半米飯做成米漿,洗淨布料,重複使用,因為當時的你連一張衞生紙都買不起。於是五十年前的感恩節,您質問天主。『不公不義的天主,您為什麼可以容許粗暴的政權迫害我,您為什麼可以讓我父親留給我的財物完全被奪走⋯⋯讓我一人淒苦地留在這小囚室?』正當您痛哭流涕地責問天主時,淚水中您忽然看到耶穌釘在十字架的模樣,祂的眼睛正流著血淚,祂的雙手在十字架上,正流著鮮血。那一刻您𣊬間明白,真正的天主僕人,不是至教堂祈求自己的平安。真正的信徒是和耶穌一樣,流著血,承受苦難。那一刻,您不再恨,不再不平。你和自己內心的憤怒、仇恨,和解了。從此一生,您放下了所有的恨。和自己,和背叛你的人和解;甚至和起訴您的人,和判處您無期徒刑的人,一一和解。1995年您公開主張『大和解』。有多少人能共鳴您對於『大和解』的領悟,正是來自生命最苦難的時刻。他們不會也不可能明白,那是從苦難中,長出的般若花,那朶花的心蕊中,是您無數個黑暗的日子生養出來的花蕊。1990年,經過長期絕食,強制痛苦灌食3040次,您終於出獄。但是那天,你無家可歸。兄妹在國外,您曾經的家人,已經遺棄了你。當報紙的標題刊登斗大的字眼:施明德出獄時,您既是英雄,也是一個孤單的靈魂。您走的這天,2024年1月15日,正是您的生日。您的眼簾遮蔽了外面的一切,帶點淚水,即使在『革命之路、理想之路』您始終孤獨,年复一年,但您在愛的環擁中,離去。換一個肉身,下次再爱。把訣別當生日紀念解脫自己從肉身飄散將死亡當一杯好酒啜飲。」如果要問:「天主教的生命意義為何?」,我的答案是:仰瞻施明德主席就懂了!四、深入骨髓及血液的信仰,或皮膚信仰:「生命意義感」是「靈性健康」極重要的指標!!當代存在主義及精神醫學大師Dr. Frankl創作的意義治療學(Logotherapy),分析發現生命意義的途徑有三:(弗蘭克著,趙可式/沈錦惠譯,活出意義來。2012)1.藉著創造及工作2. 藉著體認價值:愛、真、善、美3. 藉著受苦:人會能在受苦中覺悟,被點醒,昇華回到本文的主題及一開始我的詰問: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嗎?以天主教信仰而言,對於天主並非將祂當作宇宙百貨公司的大老闆,總是向祂祈求各種恩惠,求福避禍,尤其生病就祈求痊癒。但如果疾病愈形嚴重,且接近死亡呢?這個時候更顯出一位教友是皮膚信仰還是深入骨髓血液的信仰了! 主耶穌告誡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我們信仰的中心是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是為了愛人而犧牲的主,如果我能每天讀聖經,常常祈禱與主耶穌連結,跟隨祂的腳步,時常自省、自覺、懺悔,感恩,那麼有可能在生病時,在受苦中覺悟,被點醒,昇華,而發覺生命的意義。五、天主教信仰的價值觀天主教信仰中的「福氣」,是顛覆了一般世俗的觀念,聖經中的「真福八端」為(瑪5:1-10):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饑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所以,施明德主席是最有福的,因為他活出了真福!活出了意義!延伸閱讀:2024/6/3 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2024/6/5 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07 醫聲.Podcast
🎧|人生最後一哩路 安寧緩和醫療讓「好死」不會那麼難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要「安然」離世,愈來愈難。第8屆財團法人器官捐贈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蔡宏斌感性談起,投身重症醫療20年來,常遇到在病房內,不願放手的重症病患家屬,就算至親全身插滿續命管線,僅為了吊著那最後一口氣,讓人感嘆「好死」真的很難。尤其在面臨生死關卡,沒有人願意鬆口,讓親人就此離開,這也影響他推動器官捐贈和安寧緩和照護的決心。🎧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SARS癱瘓醫療體系,生命的逝去讓他體悟人生無常21年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襲捲全世界,蔡宏斌回憶那段期間,全台灣籠罩在病毒肆掠的恐怖氛圍中。當時和平醫院的醫護人員,陸續送往台大醫院治療,資歷最菜的他,輪守在加護病房內,看著與他年紀相仿的生命漸漸消逝,對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蔡宏斌提到,當時不僅要照顧病人,還要關心病患家屬的情緒,「從那時開始,我才真的理解到,照顧病人不僅是治療疾病,還要在冰冷的加護病房內,好好安撫家屬。」將以前老師教導,對於癌症末期病患的臨終關懷,慢慢運用到重症生命末期關懷,他回想起自己的「初心」,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先有人,再有神」,醫師要懂得關懷病人與家屬感受後來,蔡宏斌先後去了嘉義的聖馬爾定醫院,和大林慈濟醫院服務,原本是腎臟科醫師的他,在經歷過SARS那段難熬時刻後,再取得重症專科醫師,就為了能救更多病患。當時聖馬爾定醫院已有癌症安寧照護的經驗,他和神職人員學到與病人和家屬溝通關懷;而大林慈濟是南台灣安寧照護的重要基地,他在那累積三年半照顧各式複雜病人的歷練。「你來到我們慈濟醫院,把病交給醫生;你的心交給菩薩,來這邊就安!」大林慈濟的師兄師姐,安撫病人的一席話,讓他再度領悟,醫療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術,更需要溫暖的關懷,特別是面對病人及家屬時,這些信仰的關懷,顯得更有力量。「整合醫學科」照顧多重病症患者,培養一顆更柔軟的心2011年底,蔡宏斌回到台大醫院,成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整合醫學科」團隊中的一員。他提到,由於整合醫學科照顧的多是病情複雜的病人,「我們經常面對潛在的醫療糾紛,但透過與病人和家屬的溝通,順利建立起信任關係後,才能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這讓他學會了更多關懷和耐心,提升了與病人和家屬溝通的能力。他強調,陪伴病人和家屬,無論是握著手還是默默陪伴,都是醫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醫療生涯中,曾遇到敬佩的同僚意外去世,這件事也讓他日後對待病患家屬,能更感同身受。蔡宏斌提起,同團隊感染科的曾御慈醫師,她照顧著一百多位HIV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特別關心病人的隱私和情感需求。然而,不幸的是,曾御慈在2013年因車禍而嚴重腦損傷,這對她的同事及被照顧的病人們都是嚴重打擊。當時,柯文哲也因無法挽救曾御慈的生命而落淚。而曾御慈感染醫學的直屬教授,也是台灣大學的張上淳副校長力排眾議,強調在黃金器捐期,好好送曾御慈一程,將她的大愛傳承下去。最終,曾御慈的媽媽,決定延續她的大愛,捐贈出她的器官。談到此,蔡宏斌眼眶泛紅,他感念生命的無常,和醫師們的無私付出。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臨終關懷需要更貼近病患與家屬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將面臨更多挑戰,「活著」恐怕會成為象徵而已。他感慨談起,一百零五歲阿嬤的故事,子孫滿堂,阿嬤在家中因消化道出血而開始吐黑血,家屬們希望她能得到最好的治療。當時阿嬤全身插滿救命神器,插上點滴後,因無法排尿,全身開始水腫,僅為了續命而吊著那口氣,家屬仍不願放手。蔡宏斌與家屬耐心溝通,最終在大家的共識下,讓阿嬤安然離世。他強調,醫療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關懷和溝通,特別是在面對生命末期的病人時。最後,蔡宏斌提到,器官捐贈和安寧緩和照護需要更多的對話和理解,過去兩種不同情境的醫療方式需要更多的融合,讓醫護人員能更好地,為病人提供全面的關懷,以做到更完善的「全人善終」。蔡宏斌小檔案現職:第8屆財團法人器官捐贈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經歷:台灣醫院整合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學歷: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碩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黃琬淑、許凱婷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許凱婷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
-
2024-06-07 失智.新手照顧
家人失智 你準備好了嗎?心理師:照顧者壓力需被看見、被釋放
當家人失智,家庭成員莫不將焦點擺在失智者身上,卻很容易忽略主要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深耕長照領域的長照諮商心理師林其薇表示,經常看見筋疲力盡的照顧者,三餐吃失智者的剩飯剩菜,長期睡眠不足,身心狀態甚至比失智者還糟,照顧者的心聲需要被重視。「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長期關注失智症家庭,將於6月29日與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聯合舉辦「其實我很在意—失智症照顧關係」講座,由林其薇擔任主講,藉由角色扮演,讓與會者體驗失智照顧關係,嘗試理解失智照顧關係內的苦樂,並學習關照身為照顧者的自己、同理失智家庭。若是主要照顧者,可一起學習關照身為照顧者的自己;若為失智症家庭成員但非照顧者,學習分工合作、回應照顧者需求,以及如何表達關心而不造成照顧者壓力;相關工作者、社區支持團體,及關心失智症照顧關係的民眾,則學習貼近失智家庭的心。心理師助案家 找到安定林其薇說,長照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很不一樣,服務場域不在諮商室而是走進個案家裡,通常長照服務找上心理師,表示情況已經失控,她首先會問照顧者:「每天什麼時間最混亂?」有些失智者的行為有其脈絡可循,她會選在最混亂的時間進入案家,陪他們在失控的照顧生活中,找到安定的方法。她曾服務過一個老老照顧家庭,由先生照顧失智的太太,「先生原本是工程師,個性嚴謹,親自改裝居家空間,制定詳細的生活作息時間表,把太太照顧得無微不至。」就連喝水時間、次數,以及出門要走哪條路線較不容易曝曬都事先規畫好。然而,失智者的時空是混亂的,當太太抗拒照表操課,衝突隨之爆發。在其他家庭成員的堅持下,先生申請長照服務,林其薇發現,原來先生最焦慮的是太太白天熟睡會錯過服藥時間,「許多照顧者都有類似擔憂,但其實有些藥物經詢問醫師,只要符合間隔時間,等睡醒再吃就好。」照顧者 要懂得放過自己林其薇認為,失智症家庭裡需要被關心的還有主要照顧者,周遭人應學習同理對方處境,多給予肯定。她遇過被家人押著求助的照顧者,單是傾聽與理解其無奈,就是莫大鼓勵,其實「照顧者也要放過自己」,上述案例的先生後來坦承憂鬱無助,「理想的照顧關係,是承認自己有期待,也要明白這些期待失智者無法達成。」心理照護需求 要被看見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邀請民眾報名參加「其實我很在意—失智症照顧關係」講座,她表示,超高齡社會失智症人口大幅上升,失智者、專業人員與照護家屬之間必須要結成同盟,才能共同承擔這個巨大的責任,並提醒在陪伴失智者的過程中,除了生理健康照護外,心理照護也不容忽視,更重要的是,照顧者所承擔的壓力需要被看見、被了解、被釋放。希望藉由此次講座,呼籲台灣社會正視這個問題、開啟更多對話機會。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其實我很在意—失智症照顧關係時間:6月29日(六)上午9時50分至12時10分地點:台北市大同士林婦女支持培力中心大禮堂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1號7樓💡免費報名網址:https://event-health.udn.com/form/campaign/271報名洽詢:02-8692-5588轉6359
-
2024-06-07 醫療.中醫
腦部退化常見的危險因子,你中了幾項?中醫師分享保養穴位
經常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小心是「大腦老化」。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正常的老化徵兆,包括輕微健忘、容易分心、動作變慢等,但如果持續記憶力減退和認知功能下降,就要注意可能是不正常的腦部退化,易造成失智症。腦部退化常見的危險因子,你中了幾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不良習慣會加速大腦衰退,腦部退化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用眼過度、長期壓力、血壓不穩、無法安睡、腦部發炎。想護腦,先從這五項關鍵因素著手,林舜穀表示,避免讓大腦長期處於不利健康的環境,另可針對危險因子找到相對應的穴位刺激按摩,增加血液循環,有效幫助預防失智症。一、用眼過度長期用眼過度,可能對認知功能產生負面影響,林舜穀提到,視覺疲勞和眼睛疲勞會干擾大腦處理視覺信息的效率,進而影響記憶力和注意力。視覺上的疲勞感常伴隨著頭痛、眼部疼痛,無法集中注意力。此外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特別是夜間)會降低睡眠質量,因為藍光干擾人體生物鐘,易損害記憶力、注意力和決策能力。建議穴位:腦戶穴位於頭枕部正中線後,約髮際上2.5寸處,是傳統中醫中的重要穴位之一。刺激腦戶穴可緩解用眼疲勞,透過減輕眼睛疲勞和視覺壓力,改善整體的精神狀態。二、長期壓力長期壓力對認知功能有負面影響,林舜穀強調,持續的壓力會讓大腦中的皮質醇水平升高,這種壓力激素在高濃度下會損害海馬體,導致記憶力減退及學習能力下降。長期壓力也會影響前額葉皮層的功能,這個區域負責計劃、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壓力會降低專注力和工作效率,另引發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問題。建議穴位:腦空穴功效在於清熱止痛,腦空穴位於後頭部枕骨外側隆凸處旁開2.25寸,刺激穴位可以放鬆神經系統,減少皮質醇的分泌,進而減輕壓力對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的損害。三、血壓不穩血壓劇烈波動會對大腦血管造成傷害,增加腦血管病變風險,例如:中風和小血管病變,進一步影響大腦的血流供應,導致腦細胞缺氧。高血壓會加速動脈硬化、降低血管彈性,影響大腦各區域的正常血流;低血壓則可能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引起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和反應遲鈍;血壓不穩還會對心臟和腎臟造成負擔。建議穴位:通天穴位於前髮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有穩定血壓的作用。刺激通天穴可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壓。林舜穀表示,穩定的血壓有助於保持大腦供血充足;通天穴的刺激還能提高情緒穩定性。四、無法安睡持續睡眠不足會讓大腦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和修復,直接影響到記憶力、學習能力。長期失眠還會引發焦慮、抑鬱,以及削弱免疫系統,增加慢性病風險,損害整體健康狀況。建議穴位:神門穴位於手腕處,腕掌橫紋上、小指一側的按壓凹陷處。這個穴位可以放鬆神經系統,減少焦慮和壓力,從而改善失眠問題。有了足夠睡眠,可讓大腦進行修復和記憶鞏固,提升注意力、記憶力和認知功能。五、腦部發炎當大腦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時,免疫系統會不斷釋放炎性細胞因子,損傷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導致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改變。首先,炎症會損害海馬體;其次,慢性炎症會影響前額葉皮層的功能;慢性炎症也會促進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展,例如: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病,這些疾病會進一步加劇認知功能的下降。建議穴位:腦清穴位在解溪穴上二橫指,脛骨外緣。可使大腦清醒,故名「腦清」。按摩這個穴位有助於改善腦部慢性發炎症狀,並減少神經細胞的損傷和死亡,從而保護大腦結構和功能。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7 醫聲.醫聲
癌逝捐眼角膜 女兒盼媽媽的眼可以看向全世界
「媽媽兇的時候像獅子;溫柔的時候又像綿羊。」談起最愛的媽媽杜婉瑜,郭育伶眼中滿是孺慕之情。自從媽媽因大腸癌末期併肺轉移離世後,郭育伶感到那些只想對媽媽說的話,再也無處傾訴,她眼底深藏的落寞與哽咽的聲音,無不讓人感受到她對媽媽的無盡思念。在媽媽臨終階段,她和弟弟完成了她的心願,將她的眼角膜捐贈給有需要的人,期盼媽媽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看見這世界。郭育伶提到,從小到大她與媽媽的關係非常緊密,每天放學回家後,她總會和媽媽分享當天發生的事情,媽媽總是會耐心傾聽,並在必要時給予建議。即使現在媽媽已經離世,她仍然很想和她說話,渴望著媽媽能夠再多陪伴她一段時間。談到媽媽在她和弟弟上學期間,從不過分要求成績,任由他們自由成長。然而,對於哥哥的教養方式則較為嚴厲,尤其在哥哥高中叛逆期,曾經嚴厲管教導致哥哥曾離家出走過。後來友人邀約媽媽參加慈濟的活動後,開始在醫院擔任志工和參與親子成長班,這些經歷讓她的教養方式逐漸變得溫和,也開始懂得更柔軟的教育小孩。在照顧家庭的同時,郭育伶談到,媽媽年輕時曾在幼兒園工作,結婚後為了照顧孩子,改開設課輔班;隨著孩子長大,又重回慈濟幼兒園擔任教師。她善於與家長溝通,總能發現孩子的問題,並給予適當的建議,這種能力讓她在幼兒園工作期間,贏得了家長們的高度讚譽,甚至在她過世後,許多家長都特地來向她致謝。去年11月,杜婉瑜被診斷出大腸癌並且已經轉移到肺臟。經過多次化療,病情依然惡化,最終她選擇簽下安寧緩和醫療,同時表示願意捐贈眼角膜。這一決定對於郭育伶和家人來說,更是意義深遠。郭育伶強調,媽媽從不強迫家人接受她的觀點,而是讓他們理解人生的各種可能性,並尊重其選擇。儘管爸爸起初不同意捐贈器官,但最終也尊重了媽媽的決定。郭育伶表示,未來會和另一半討論器官捐贈,並希望能夠在自己人生的最後階段,也做出同樣有意義的決定。郭育伶提到,媽媽從小就教導他們,要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並鼓勵她從事教育工作,她現在是小學教師,就是因為媽媽的影響。她希望能夠以媽媽為榜樣,堅持做有意義的事情,並在未來繼續推動器官捐贈,讓更多人受益。面對親人的猝然離世,家屬需要練習讓想念陪伴生活,成大醫院陳雅蓮社工師分享:「成大醫院長年致力於器官捐贈之推廣、勸募及家屬關懷,我們深知大愛捐贈結束後,社工師與家屬仍透過捐贈者家屬聚會延續緣分。為了凝聚家屬的愛,於1999年成立家屬團體「成愛家族」,意喻『成人之美 愛心家族』,協助彼此走出悲傷與失落,同時因為延續他人生命而感到驕傲。」
-
2024-06-07 醫聲.醫聲
爸爸搭火箭當天使 11歲兒「他是很多人的生命英雄」
「我的爸爸很強壯,他的工作是廚師,我很想念爸爸做菜的味道。他是一位英雄,先搭了火箭去天國當天使了,我們以後也會搭火箭去找他。」11歲的林宇恩,談起爸爸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在真實世界裡,他的爸爸林子翔在離世時捐贈了肝臟、腎臟、眼角膜和血管,真正成為了許多人的生命英雄。林宇恩的媽媽鄭雅文,談起先生和兒子最愛的嗜好就是電影《星際大戰》,這份愛好讓他們有共同回憶,也讓兒子在失去爸爸後,依然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的英雄。她回憶,有次帶兒子去「羅東文化工場」旅遊,兒子看到其建築風格很像星際太空船艦,脫口說出:「爸爸會不會就在裡面?」這讓鄭雅文不禁想像,雖然身處於現實世界,但星球宇宙卻幅員遼闊,她感覺先生依然在身邊,只是先一步成為了星際英雄。原先美好的家庭一夕間被車禍給摧毀,鄭雅文在2021年的9月突然接獲陽明交大附設醫院電話通知,趕至急診室卻得到極不樂觀的病危通知,甚至要做安寧緩和或器官捐贈的臨終準備,當時她只想到先生才30多歲,怎麼可能就這樣離去,連忙拜託醫師再盡力搶救。四天後,先生的病情仍沒有好轉,醫療團隊再次向家屬說明,並詳細解釋了器官捐贈的程序和意義。鄭雅文說道:「我和家人討論了很久,最終決定捐贈器官,讓爸爸成為孩子心中真正的英雄。」從事社會工作二十多年的鄭雅文,在面對先生離世的當下依然難以承受。她坦言,雖然是家屬共識下同意器官捐贈,卻不時有個聲音告訴她,「先生的生命是她簽下器捐同意書才結束的」。這點讓她非常自責,為了走出陰霾,她求助於專業心理諮商,心理師協助自己面對內心創傷,並適當的釋放情緒。經歷了幾次諮商,她慢慢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心理師也告訴她,「妳已經做了最好的決定」,讓她人生有繼續前進的動力。後來,鄭雅文陸續參加了多場由捐贈醫院、移植醫院以及器捐病主中心舉辦的感恩活動,這些活動讓她深刻地感受到大愛捐贈的真諦。她強調,「看到器捐相關宣導影片,才知道分秒必爭的過程是多麼不容易。感謝這片土地上的醫療團隊,大家盡力在每個崗位做好每個環節,這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形容。」也鼓勵大家,世界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不論是天災、人禍或意外;只要活著,就要珍惜每一天。
-
2024-06-06 活動.活動最前線
【免費報名】「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 其實我很在意—失智症照顧關係
「失智 好好生活」企劃緣起根據「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以下簡稱「失智旅人」)的粉專統計,民眾提出的問題中,家庭照顧問題占了近50%。在聯合報失智資源使用大調查中,則發現失智照顧的模式有71%是在家照顧。為了讓失智者跟照護者相伴失智症的過程中,可以用對方法,順利照顧、好好生活,因此,失智旅人打造以「失智 好好生活」為核心主軸的Podcast和系列講座,透過囊括失智照護眾多面向的主題―好好飲食、好好友善、好好照護、好好預防、好好守護、好好治療,幫助台灣社會和失智症家庭尋找解方,透過不同的模式取徑,期待讓更多的民眾可以參與、近用。其中,「失智 好好生活」的系列講座,已經由在4月20日揭開了序幕;講座中帶聽眾用許多音樂療癒活動,歡樂、溫暖了彼此。6月29日即將接棒的第二場主題講座,將轉換視角,帶聽眾一起學習同理、回應失智症照顧關係中的難題與困境。講座相關新聞:「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 音樂療癒助照顧關係升溫「其實我很在意—失智症照顧關係」講座介紹照顧是一件很親密的事。無論事情發生在現在、過往及未來,所有該看不該看的都會在眼前,希冀甚至逼迫照顧者正視。同樣是「照顧」,拉拔孩子成長茁壯和陪伴親友由生到死是兩回事;而同樣是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相較於失能者,失智者的照顧有更多的有口難言。最親密的人,因失智症而逐漸遺忘共同回憶,彷彿變成陌生人。眼前人所說出的話做出的事,可在數十分鐘後當作未發生。此時,還記得過往,且與失智者密不可分的照顧者要如何回應「我自己的」在意?要如何從疲累中提醒自己思考以後?周遭關心失智家庭的親友或專業工作者、社區支持團體,要怎麼與主要照顧者分工合作,讓自己不成為失智者照顧阻力或照顧者的壓力?以及怎麼回應照顧者的在意,與照顧者、失智者在難忘的人生旅程同行?這次的講座會分成兩大部份,一是於講座前透過"元氣網、失智・記憶時空的旅人"粉團蒐集失智照顧中最在意或難忘的經驗,另一則是在講座現場藉由角色扮演,邀請大家體驗失智照顧關係內的苦樂,一同學習關照身為照顧者的自己,學習逐步貼近失智家庭的心。誠懇邀請您參加填寫「令人在意難忘的失智照顧經驗募集問卷」的抽獎活動👉https://reurl.cc/mM72yj講師介紹林其薇 長照諮商心理師現職:臺北市私立燿翔居家長照機構 督導/諮商心理師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學士經歷: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衛生醫療委員會委員、法務委員會委員⦾長照Level III個案研討帶領講師、諮商心理師長照Level II講師、失智症照顧服務課程講師、失智症醫事專業訓練課程講師⦾家庭照顧者支持中心:心理協談合作心理師⦾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個管師、諮商心理師專長:⦾失智/長照家庭心理健康促進⦾諮商關係及照顧關係⦾多元文化諮商⦾危機處理和創傷療癒講座資訊💡講座日期、時間:6月29日(六)09:50-12:10💡講座地點:臺北市大同士林婦女支持培力中心大禮堂💡講座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1號7樓(由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接臺北地下街Y27出口,沿塔城街步行約7分鐘,左轉進迪化街1段,由大稻埕劇苑1樓入口上樓)💡報名對象對失智症照顧關係議題感興趣的民眾或社區團體;失智家庭照顧者、失智者/失智家庭的親友、失智照護領域提供服務之工作人員,如醫師、護理師、社工、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師、長照個管師、照顧服務員等。💡免費報名網址:https://event-health.udn.com/form/campaign/271💡主辦單位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失智 時空記憶的旅人
-
2024-06-06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三階段所費大不同 專家提醒退休理財規畫注意3魔鬼細節
「退休不是生活與工作的切點,而是不同生活型態的轉換!」不少四十、五十多歲中壯年族群已開始思考如何準備退休金、規畫退休生活,對此,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黃正勳提醒,雖說是退休,但依年齡面臨三個階段,分別是「有錢有體力」、「有錢體力差」、「錢少體力也差」,不同階段規畫重點不同。退休三階段 所費大不同黃正勳說明,在「有錢有體力」的第一階段,有能力出國旅遊,到了第二階段「有錢體力差」,或許就改為在國內走走,當進入第三階段,即「錢少體力也差」時,或許就需要思考照護人力、醫療安排等問題,生活目標、型態不同,所需費用自然產生差異。黃正勳強調,每一個選擇與每一個目標,付出代價不同,若退休後選擇住台北市,可能需上千萬元的退休金,若住在中南部等地,可能七百、八百萬元已足夠。因此中壯年思考退休金、進行財務規畫,須思考自己的生活目標、生活型態,才能夠精準規畫。坊間公式 多數都有盲點「許多人用坊間試算模組算退休金,結果一看,金額太過龐大,乾脆放棄!」黃正勳直言,坊間許多公式多數有個盲點,就是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維持固定,且以短期數值估算,其實將時間拉長就會發現,CPI會變動,實際上不見得需準備那麼多錢,必須精準試算,獲得合理數值,大家才有執行的動力。在退休理財規畫上,黃正勳發現多數人常犯錯誤,包括「收支管理太鬆散」、「理財策略過度保守」、「市場波動超乎預期,又沒有相對應理財知識」,還有就是 「以為有穩定現金流,結果事與願違」等。有人退休後每天找朋友吃吃喝喝,導致應酬、交通與娛樂費太高,影響往後生活與規畫,有人預計六十五歲退休,卻提早「被退休」,影響布局。黃正勳指出,許多變數都需要去思考,進行調整。退休5力 規畫理財藍圖退休5力課程「財務安心系列—簡單打造專屬理財藍圖」,由聯合報與「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攜手舉辦。黃正勳將在第一堂課「財務規劃篇」樂齡生活─人生下個階段的規畫」中,運用多樣化試算模版,協助估算較精準退休準備金額,讓目標金額貼近實際生活,更易落實。此外,黃正勳也會進一步引導學員了解物價指數、生活開銷、平均餘命、醫療支出、長照費用等,相關數值代表的意義,提醒大眾常忽視的盲點。期待參與者透過課程,釐清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更清楚掌握未來目標,在退休金規畫上,也可估算出合理數字,希望民眾、學員選擇自己想要生活,達到設定的目標。財務安心系列簡單打造專屬理財藍圖「財務規劃篇」樂齡生活-人生下個階段的規畫主講: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黃正勳時間:6月30日(日)14:00至16:30「財富累積篇」聚沙成塔不徬徨講師: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譚鈞元時間:7月14日(日)14:00到16:30「財富傳承篇」富足退休與資產傳承攻略講師: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劉兆安(大錢先生)時間:7月28日(日)14:00-16:30地點:IEAT會議中心 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50號洽詢:02-8692-5588分機5869請點報名連結
-
2024-06-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第3期腸癌仍能保住肛門 放療+化療+磁振刀精確治療腫瘤
一名55歲男性健檢時發現低位直腸惡性腫瘤,大腸鏡及腹部電腦斷層顯示腸道已部分阻塞,且侵犯到骨盆腔淋巴結,確診為直腸腺癌,若直接手術切除恐無法保留肛門,日後生活得靠腸造口排便。由於患者強烈希望可以保留肛門,醫師先讓腫瘤縮小再動手術,順利保留肛門,讓患者維持生活與社交品質。三軍總醫院放射物理科主任羅承翔指出,這名患者因為工作需要長途開車,確診第三期大腸腺癌,腫瘤位置離肛門口僅3公分,若進行外科手術,安全距離不足以保留肛門;但患者相當抗拒腸造口,焦慮會影響工作,因此被轉介到放射科治療。三總放射治療科主任黃文彥表示,患者接受5次骨盆腔放射治療及12周化學治療,再接受自費的磁振刀治療,治療後一周就可正常上班。在外科手術前,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消除。磁振刀即核磁共振導引放射治療,結合核磁共振影像加上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黃文彥表示,大部分腫瘤最清楚的影像檢查方式是核磁共振,但核磁共振的磁場會干擾放射治療,因此過去放療多以電腦斷層做影像導引。磁振刀可在放射治療時顯示腫瘤與正常組織界線、隨呼吸移動範圍,即時觀察腫瘤,確定放射線精準照射。黃文彥提到,傳統治療時照射範圍會比腫瘤略大,避免因誤差而沒有照射到腫瘤,正常組織被照射到的機會因此增加。磁振刀可減少照射範圍,降低正常組織的傷害,精確治療腫瘤,提升治療成功率。目前適用磁振刀的腫瘤包括腦瘤、頭頸癌、肺癌、乳癌、肝癌、胰臟癌、攝護腺癌、腎臟癌、或其他經評估適合的腫瘤。
-
2024-06-06 焦點.元氣新聞
月經來不舒服好厭世?OL實測:好喝有感,讓「好朋友」不再鬧脾氣!
每天上班壓力已經夠大,衝業績、拚KPI達標,事情永遠做不完,每個月還會遇到「好朋友」來攪局!每次月經來都好不舒服、氣色好差,無法專心工作,一整個虛累大爆發,如何才能改善體質,讓「好朋友」不再鬧脾氣?根據《噓星聞》職場調查,許多女性朋友月經來的時候,會「肚子不舒服,在床上打滾」、「頭暈」、「腰痠」、「無法下床」……,可說生理期那幾天,人生是黑白的!也有不少女生為了月經不順、不準時、量時多時少、週期不定、經前的悶脹感而覺得困擾。如何舒緩生理期不適?大多數女性都嘗試過貼暖暖包、喝熱飲、熱敷按摩等江湖傳說,認為效果其實有限,很多人乾脆每個月都依賴西藥來緩解不舒服,讓自己能夠維持正常生活,但又擔心長期會增加身體負擔。中藥、四物湯也是常見調理補身的方法,但上班族傾向不要浪費時間排隊看醫生,中藥的口感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經期不舒服是長期奮戰,必須從內到外調養。近期有一款專業藥師推薦的「月月私語精華飲」,有多種營養素,對調節女性生理機能很有幫助,不僅在閨蜜圈引發討論,超高回購率更是實力保證!「月月私語精華飲」添加珍貴的聖潔莓,聖潔莓已有超過2千年以上的食用歷史,有豐富的植物黃體成分,被封為「上帝賜給女人的禮物」,能幫助調整體質,舒緩不舒服情況,並找回正常週期和好氣色。黑棗精華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幫助新陳代謝、維持青春活力,並幫助消化與排便順暢。此外,更嚴選好吸收的焦磷酸鐵,幫助恢復紅潤氣色、健康有朝氣,還有葉酸、紅景天萃取物、維生素C、維生素B12等,一次補充多種營養,全方位滋補強身,讓許多品牌鐵粉「一試就有感」!經上班族OL實測,「月月私語精華飲」,沒有苦澀味道,也不會有明顯的鐵味,微酸甜口感、很好入口,讓女性朋友接受度非常高。小小一包,一撕即飲,方便隨身攜帶,或是放在辦公桌上,定時補充喝出健康好體質。「月月私語精華飲」由專業藥廠監製,品質安全有保障,建議在生理期結束後開始補充,一天一包,連續7-14天,幫助下次經期解除警報,擺脫悶脹感,輕鬆搞定大姨媽!幾乎每個女生都有月經不順的困擾,只是程度不一,月經會陪伴女生至少40年,所以女生要對自己好一點,有問題,不要忍,定期補充、簡單飲用,讓大姨媽乖乖聽話。求生欲強的男士們想要「安太座」,家中常備保平安,另一半開心,大家就開心,你的人生也會跟著風調雨順!詳情請見:https://reurl.cc/Rq8WGD
-
2024-06-06 養生.家庭婚姻
少子化是年輕人養不起?月薪多少才能生小孩?網友公認「超過x萬」才敢生
隨著物價、房價上漲,年輕人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上班族的薪水連養活自己都很勉強,更別說再養家庭跟小孩,這樣的現況導致結婚生子的意願普遍偏低!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大家意見「少子化是因為年輕人養不起?你認為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引發了許多網友表示自己對於生小孩與財力的看法。少子化是因為年輕人養不起?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此問題引發廣大迴響,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年輕人不生小孩的看法。「什麼都漲..哪敢生,薪水沒漲卻物價一直漲,真的非常扯」、「如果下一代是來複製你的貧窮,不生也是一種慈悲」、「現在少子、長照、租屋房貸、低薪,處處都有問題」、「沒有錢,不婚不生就是一種善良」、「都要工作沒人幫忙帶小孩」、「不是薪水的問題,是房價高物價高,社團動蕩不安,神經病滿街跑」、「不是豬有得吃就好,需要花時間陪伴教育,不要生產出一堆詐騙集團工具人」、「很多人養得起也不生,每個人都有權利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是窮苦人太多,生了也只能繼承貧窮」、「不是薪水養不起而是單身快樂更有性價比」、「生小孩來幫忙繳稅金跟勞健保?現在大環境房價物價高、學校霸凌課綱亂;再來小孩制度不齊全,就拿為什麼都是小孩,原住民或單親的福利比較好?可上公托什麼都有補助」、「人類進化了不婚不生一人幸福100分」。部分網友針對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發表自己的看法。「雙人至少要月薪12萬以上」、「不只薪水趕不上物價,一個月不到15萬根本無法養小孩和房貸,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導致不敢生孩子」、「10萬生一個小孩一個老婆才能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扣掉要自己買房買車那些,品質品質懂嗎!不是為了單純的活著而已~亞洲人都習慣把過勞當正常」、「現在的物價至少要20萬才夠」、「有房的人薪俸要5萬,無房的人要8萬的薪俸才敢養小孩子,必竟父母的年齡增長又會生病,薪資低根本無法負擔的起日常生活的」、「應該不是月薪問題!而是要考量雙方家庭狀況!薪水多少都可以生」。也有網友表示其他看法。「想要生的怎樣都養的起,很多人只想自己爽,當然養不起」、「執政黨只會顧財團及養外國小孩,自己的產業不提升只會空頭話」、「生來給政客、富人作工的」、「事實上是,大多數人不願犧牲自己生活跟花時間在小孩上,而不是收入又多少」、「不生!當人類變保育類動物再來煩惱就好了」、「世紀末過好自己就好」、「高消費的社會當然養不起,如果國家栽培到高中都不需要學費,人人都養得起,希望國家能體會人民的辛苦」、「小時候家裡更窮,爸媽也生養5個小孩啊!現在個個都是退休軍公教」、「養不起是藉口,當父母的人潛能無限,撐著撐著孩子就長大了」、「小孩生了就養得起」。整理上述網友們的看法,年輕人不生小孩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經濟壓力和生活品質的考量。隨著物價和房價不斷上漲,許多年輕人的薪水僅能維持基本生活,難以負擔養育孩子的高成本。許多人認為要有穩定且較高的收入才能考慮生育,否則可能會繼續面臨經濟困境。此外,社會環境的不穩定、教育和育兒支援系統的不足,也讓年輕人對生養子女感到望而卻步。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少子化現象的普遍存在。5個改善年輕人不生的方法針對台灣年輕人不敢生小孩,5個方法助改善,增加年輕夫妻生小孩意願:1.提供經濟支援:政府可以推出財政政策,例如提供育兒津貼、減免學費或稅收優惠等,以減輕年輕夫妻生育的經濟負擔,增加他們的生育意願。2.降低住房壓力:政府可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提供多元化的住宅選擇,包括建設公共租屋、推動長期租賃市場發展等,以降低年輕人購房的壓力。3.優化工作環境:企業應提供更彈性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制度,鼓勵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同時,建立友善的職場文化,禁止對待孕婦或育有小孩的員工的歧視,以促進年輕人生育的決策。4.加強育兒支援:政府和社會應建立完善的公共育兒設施和服務,提供高質量、可負擔的托兒所、幼兒園,減輕年輕父母在育兒方面的負擔,增加生育意願。5.增進教育品質:提高教育品質,包括提供優質的學校和教育資源,減少家長為子女教育負擔的壓力。此外,也應加強性教育和生育知識的普及,讓年輕人對生育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準備。這些改善方法的目的在於從經濟、住房、工作、育兒支援和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解決年輕人不生育的問題,並創造一個更有利於年輕夫妻計劃生育的環境。同時,政府、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也是解決少子化問題的關鍵。大部分年輕人不生小孩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經濟壓力和生活品質的考量。你認為,造成年輕人不想生小孩的原因是什麼?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歡迎跟元氣網分享。延伸閱讀:.養兒防老反被啃老?他直指:窮人沒資格生小孩,6點評估你是不是合格父母.二寶媽曝坐月子血淚經驗!第一胎在家簡直人間煉獄 坐月子3方式如何挑選?.網紅列出16個「不想生小孩的理由」引共鳴,但想生的原因只需一個就夠!
-
2024-06-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想看本文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因為在癌症醫院工作,會聽到很多病人罹患癌症的時候常有的反應是:「為什麼是我?我又沒有做什麼壞事,為何要受到這樣的懲罰?」在一番的掙扎之後,很多病人會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以及這背後的價值觀,從而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型態,也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然有不少人就會尋求宗教上的答案。我注意到原本就有宗教信仰的,有些人是對於他本來的宗教更加的深信不疑,而能夠更深入;但也有人因為生病帶來的折磨痛苦太大了,而開始質疑他原本的宗教信仰,認為信仰沒有保佑他,讓他不會遭受生病的痛苦,因此放棄了原本的宗教。而原來沒有特定宗教的人,也會開始對於宗教上怎麼說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感到興趣,又或者是身邊有宗教信仰的人,會很熱心的介紹他的宗教。有時候我也會被病人問到,關於宗教能不能幫助他心情平靜的問題,由於醫師的角色我必須保持中立,但我都會提醒病人,就跟談戀愛一樣,一見鍾情是很浪漫,可是要作為一輩子的伴侶,就需要花時間、投入精神去深入了解,之後再慎重決定。但是對於時間不多的末期病人,我的看法是感覺最重要,不必太拘泥於形式,能帶來心靈的平安才是重點。因為我是佛教徒,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佛教幫助病人思考生命意義的想法。首先我要澄清我這邊是說的佛教,是指佛陀的教法,而不是宗教。意思是說對於佛陀所說過的話,對於其內涵的了解而產生認同,並非大家平常對於「宗教」二字比較強調相信敬畏,而不是理解本質。佛陀是從梵文Buddha的音譯而來,意思是已經覺醒的人——從對真理的昏昧無知覺醒過來的人,這個字本身就沒有什麼宗教意味,每個生命只要能夠從不知道為何會生生死死地不停流轉的不自主狀態覺醒過來,他就是佛陀--覺醒者。而人類歷史上是由2600多年前印度的悉達多太子,經過一連串追尋生命真相的過程,然後領悟到真理,人們尊稱他為佛陀——覺醒者,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釋迦牟尼佛。相傳悉達多太子在覺悟後,他發現其實每個生命體(眾生)本質上都有覺悟的潛能,只是被很多錯誤的認知與執著束縛著,而無法得到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解脫)。之後他在不同的時間點,面對不同的追隨者,他教授了世間的現象——苦,造成痛苦的原因——集,這些痛苦是可以止息的——滅,以及如何實際上解決痛苦、達到解脫的方法——道。這就是有名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然而面對不同的追隨者各式各樣的需求,在講述這些道理以及如何修行、實踐的方法上,釋迦摩尼佛很慈悲的教了很多方法,佛教用八萬四千法門,來形容這些方法的廣大與浩瀚,簡單說就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個方法用到底,所以我們會看到有南傳佛教,北傳的大乘佛教,或是別具特色的藏傳佛教。但是共通的不外乎四個原則——四法印(註1):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我想對於病人來說「無常」跟「苦」的體會是再深刻、鮮明不過了。然而在生病或者是遇到不順心的事之前,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去注意到這二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的健康都需要依賴身體的各個器官「正常」的運作,然而所謂的正常是隨著時間不斷的變化,我們沒辦法要求這樣的變化停下來。老、病,最終生命結束,是所有生命無法逃避的。有時身邊的朋友問我,為什麼對佛教這麼有興趣,我說悉達多太子做了最佳的示範,雖然他的出生比所有人都好,身為太子是人生勝利組,但是他也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束縛。然而他做了一件勇敢的事情,就是勇敢去追求真理,尋求究竟的解脫,而且他達到了。最棒的是,活了80多年之後,他還是死了——肉身死了,但精神上卻達到了究竟的自由,而且把如何達到自由的方法傳了下來。這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來講,是多令人鼓舞啊,顯示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而對於病人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我們敬仰的佛陀,用他自己做為示範,我們的肉體或許會生病帶來痛苦而終將毀壞;但是我們卻有無限的可能,達到精神上完全的自由自在。我常覺得如果我們可以在從小的教育當中,除了教導我們不斷的改善物質生活,也能強調對自我以及終極意義的探尋,或許我們在面對必將到來的生病與死亡的事實,就不會衝擊那麼大,因為我們早已認知到,從出生那一刻開始,走向死亡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們無法控制會生什麼病,會在什麼時候生病,生命又將在何時會結束。或許因為這樣對於生命不可控、以及此生一定會結束的認知,我們對於生命中哪些事情重要,以及這些重要事情的優先排序,會與現在有不同的想法。早一點有這些體悟,會讓我們在面臨挑戰的時候能夠平靜面對,而不是在慌亂、不甘不捨,甚至是怨恨的情況底下離開人世。此外佛教對於世間現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了解,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各種因緣、條件,在那個時間點聚合在一起而發生的結果,而那個結果又會成為下一個事件的原因,就是所謂的「諸法(現象)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不管你樂不樂意,當各種條件聚在一起事情就發生了,即使你不願意,事情該結束還是會結束。這聽起來很冷酷無情,但是卻可以提醒人們一個重要的人生觀,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把握當下」,讓生命的每一刻都具有意義,也了解有聚就有散,因而不再執著。在這樣的了解底下,佛教對於「安樂死」是有強烈的反對意見。安樂死本質上是由醫療協助自殺,而自殺的問題是,用人為的方法提早終結生命,雖然人為的方法也是一種因緣條件,但是殺人的本質不變,所有參與在其中的人,都因此種下了一個因——用暴力、傷害人的手段解決問題,雖然背後的動機可能是出於慈愛,但是這暴力傷害人的因,卻會在未來各種條件成熟時產生結果,而暴力傷人的因,不太可能產生善的結果。而對於當事人而言,或許短暫的解決眼前的痛苦,但是習慣於用暴力傷害的方式解決問題的習性,卻會一直延續下去,仔細想想還蠻可怕的。當然佛教最可貴的,並不止於上述對於世間真理以及如何解脫的了解,它還提供了如何達到的方法。佛陀對於不同的人根據他的個性習慣,提出了各種可行的方法,例如有些人他就建議應該遠離人群,減少慾望,好好觀察自心;而有些人他就指導要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好好地發揮同理心與愛心,永遠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甚至把幫助別人解脫比自己的解脫更重要;而對於有些人他就強調,好好的憶念我們跟佛都有的平等本質,甚至可以透過不斷的唸誦佛的名號,來提醒自己達到跟他一樣的境界。所以我絕對相信宗教可以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也能在有限的時間與體力的狀態下,開展出生命無限的可能。以佛教而言,對病人來說覺知無常與苦,以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這些體悟是非常實際而深刻。也因為這樣對於追尋超越有限的肉體生命,放下原本我們以為的我與我如何存在於世間,以及幸福快樂是什麼,會有不同的體會。這樣的體會是很珍貴的,放下原本認為「我可以掌握一切事」、「我的幸福快樂可以永遠存在」「相對其他人來說,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等等這些妄想執著,是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我們就能達到那個無限的快樂,如同以「無可測量」超越生死、超越時間與空間為名號的阿彌陀佛(註2)一樣的境地。註1.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但是也有加上「諸受皆苦」,或是「有漏皆苦」而稱四法印,來做為佛陀教法的準則。註2. 阿彌陀佛是梵文Amitābha的音譯,意思是意為「無法被測量、量度、計算」,所以不同經典有意譯為「無量光」、「無量壽」。延伸閱讀:2024/6/3 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6-05 焦點.元氣新聞
NVIDIA攜手長庚 合作AI智慧醫療
個人化精準醫療是未來大趨勢,NVIDIA(輝達)將AI導入醫療照護領域、開發診斷方式,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造成旋風,並於6月2日公布攜手長庚醫院合作,NVIDIA全球醫療業務部門副總裁Kimberly Powell昨天再率團至林口長庚拜訪。長庚表示,未來將共同推動台灣智慧醫療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Kimberly Powel昨天一早抵台後,即前往林口長庚,由院長陳建宗、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郭昶甫等人接待。陳建宗表示,這次合作將透過NVIDIA的加速器計畫,滿足臨床實務應用,共同推動與引領台灣智慧醫療發展,這次訪問象徵雙方強強聯手深化合作的開始。郭昶甫表示,林口長庚自2018年5月成立AI核心實驗室後,積極開發並推動AI在臨床醫療應用,包含影像、訊號及數據分析等模型,已取得三項食藥署醫療器材許可證,例如腕部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心房顫動偵測軟體、心室收縮功能篩檢。長庚更致力於發展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領域,將醫療結合AI智慧,目前推出超過40個臨床模型、完成5項生成式AI專案,包含病房輔助機器人協助護理師發放物品及病程紀錄等臨床業務;「AI學姊系統」運用語音智慧化護理會診系統,可快速回答問題、協助醫療決策並回應病人需求,強化專業支援、病人照護並簡化臨床工作流程。Kimberly Powell表示,林口長庚很早就布局AI,加上NVIDIA在的發展經驗,可結合雙方的專長嘗試許多應用。她指出,NVIDIA在其它領域的成功經驗,例如無人駕駛技術等,可在醫療AI上進一步取得進展。雙方昨天進行深入座談,分享對台灣未來兩年醫療發展趨勢,以及技術創新及市場戰略,包括數位轉型、生成式AI、人工智慧在醫療診斷和治療應用趨勢,以及跨國醫療環境的變化等議題。長庚也介紹院內最新各項AI技術開發進展,進一步探討與NVIDIA如何合作,雙方共同創新。
-
2024-06-05 養生.抗老養生
「芒種」養生5件事!飲食、生活不節制 2器官最易出問題
6月5日是24節氣裡的「芒種」,天氣漸熱,夏天真的來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意指如果芒種日下雨,就會連著下到五月;「芒種夏至,檨仔(芒果)落蒂」,指的是台灣南部的芒果,在芒種後上市;「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意思則是,芒種的雨水,是豐收的預兆。此時西瓜、芒果、鳳梨和荔枝正當令,西瓜甜又多汁,但「凡瓜皆涼」,體質虛寒者,吃太多瓜類,晚上可能腹瀉,最好淺嘗即止;芒果、荔枝屬熱性水果,吃了易上火,糖尿病等慢性病者,更應注意甜分不宜攝取過多。此外,夏天常待冷氣房裡,出去又接觸熱空氣,容易產生風熱型感冒,症狀不是怕冷,而是頭暈,或鼻子感覺不適。熱也會讓人產生濕氣,濕熱就得清熱,才能利濕,如果不是虛寒體質的人,可喝椰子汁、苦茶、青草茶、檸檬汁,但一樣需視身體狀況適可而止。「芒種」飲食5原則芒種時節,正值炎炎夏日,酷暑難耐,因此飲食上要特別注意清淡和降溫防中暑:1.清淡飲食:炎熱天氣應以清淡的食物為主,避免油膩和辛辣食品,以免加重體內火氣。多吃新鮮蔬果,如西瓜、黃瓜、絲瓜等,有助於降溫解暑。2.多喝水:高溫容易導致身體脫水,因此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飲用涼茶、綠茶、菊花茶等也有助於清熱解暑,但要避免過量的咖啡因。3.適量粗糧:粗糧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消化和排毒,穩定血糖。可以適量食用糙米、全麥麵包等粗糧食品。4.海鮮不要吃太多:芒種時節要適度減少海鮮的攝入,因為海鮮容易助火,容易引發口腔潰瘍等問題。5.補充維生素: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柳丁、柚子、草莓等,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抵抗各種疾病。「芒種」日常養生5件事除了飲食上的調整,芒種時節還需要注意生活習慣,以保持身心健康和平衡:1.適當運動:早晚氣溫較為涼爽,是適合運動的時間段。可以選擇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散步、慢跑等戶外活動,可增強體質和改善心情。2.午休養神:午後的陽光較為強烈,人體容易疲勞。適當的午休可以幫助恢復體力,保持精力充沛。3.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過度勞累,也要避免中午高溫時的戶外活動及工作。4.防曬措施:夏日紫外線輻射強烈。外出時要做好防曬措施,如塗抹防曬霜、戴帽子、穿長袖衣物等。5.保持心情愉快:心情愉快有助於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冥想、瑜伽等可幫助放鬆身心。「芒種」中醫養生中醫提醒,芒種時節要注意心臟、小腸相關器官的調理:1.心臟養護:要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情緒過於激動或抑鬱。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有助於保持心臟健康。2.小腸調理:芒種時節容易引發消化不良等問題,要注意細嚼慢嚥,避免吃太飽、暴飲暴食,也避免生冷食物,以免傷害脾胃。【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ChatGPT
-
2024-06-0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尪連作夢都要保護家人 照顧者用愛翻轉家人關係
獨立又堅強的蘇筱晴(化名),有個溫和體貼、深愛她的丈夫。有一天,丈夫循例開車送她去上班,開著開著突然問她「現在要直走,還是要右轉?」回家的路已經熟悉到像呼吸,怎麼會突然失去方向感⋯⋯往後,丈夫失智變成另一個人;蘇筱晴成為丈夫的主要照顧者,歷經種種艱辛,也讓她變成另一個人。有一天,蘇筱晴坐在家中開放式廚房,她的先生在她旁邊走過來走過去,「妳是誰?妳怎麼會在我們家?」這句突然的話,打碎了蘇筱晴全家生活。「哇!那一天他就站在我旁邊,我抱著他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啊!他竟然不認識我了⋯⋯」淚流滿面連作夢都要保護家人罹病前,先生不管任何時候都要開車接妻子回家,蘇筱晴工作到三更半夜,他就來通電話,「妳好了嗎,我可以去接妳了嗎?」蘇筱晴跟他說,「你不用來,我自己坐計程車回去。」但他總是說沒關係。當他走進辦公室時,臉上寫滿幸福,還不忘親切問候「大家好,你們都辛苦了。」蘇筱晴溫柔地說,「只要我跟他在一起,他就很滿足。」我向來很獨立,禮拜六下午他帶孩子出去,我就在辦公室工作。那段時間我在家庭裡常常是缺席的。如果照片裡是他們,我就是那個拿照相機的人,我就是一直在做事。」「現在的他會對妻子說,妳為什麼讓我等那麼久,我說你們可以先走,然後他真的帶孩子先走了,以前不會啊,不管怎麼樣,他就是會等下去。」蘇筱晴停頓了一下說,「他生病以後,變了一個人,他不舒服,有刺痛感,到某個時間,整個人好像有好多隻螞蟻在身上爬。」「他會不時去看他的愛車,從我們家三樓窗口往下看。大概有幾年時間,他很可憐,幾乎每天晚上一直不停的做惡夢,沒辦法好好睡覺,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他失魂落魄到不知道是靠什麼活著的。」蘇筱晴說,他的夢境裡都是別人在追他,逼迫他。醒了問他「剛剛怎麼了?」他說,有人要衝進我們家;剛才我們在海邊玩,有人要打我們小孩。蘇筱晴形容先生睡覺時會在床上大喊,甚至握拳亂揮,往往伸手一揮就揮到她。「我發現一個共同特徵,每個夢境裡,都是有壞人想要怎麼樣⋯⋯攻擊,而他想保護他的家和孩子,是一個防衛模式⋯ ⋯」說到先生連作夢都要保護家人,堅強的蘇筱晴再也忍不住泣不成聲,「我覺得就是我們要更多去理解他,他一定有感覺到自己能力不夠, 所以白天一直在想怎麼辦,如何保護他的家人,到了晚上,他作的夢都是這樣⋯⋯」她哽咽著說。🎙️關心失智症非聽不可【Podcast】EP8.該怎麼好好說再見?面對生命的失去與安排失智家人的身後事他已經有他自己的世界坐在餐桌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他會突然說出一句不完整的話,有時候我們會問,「那後來呢?」其實也知道這句話是多問的,因為對他而言,對話是沒有「後來」的。「他是在跟自己想像中的場景對話,但是場景是什麼,我不知道。」他已經活在他自己的世界裡了。如何照顧失智症家人?有了婆婆失智症的經驗,加上對失智症知識的涉獵,蘇筱晴說,「抓住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照顧他的情緒,絕對不能把他激怒,而是要順著他。當你順著他的時候,他所有的力氣不會去對抗,意思是,他要打仗,你不要激動地把他送到戰場上,反而要把他從戰場上帶下來,就好像你們是坐在公園裡,坐在下午茶地方,當然,不是真正去公園或下午茶,而是給他那樣的氛圍和感受,讓他有那樣的心境,所以他「例如他今天說他不想去,我勸不了,我就不會再費力要他去。」蘇筱晴舉例,「有一次幫他安排在醫院做檢查,我拜託一個朋友開車載他,可是我忘了事前告訴他,結果他在車上生氣了,後來沒有去成,我打電話跟醫院取消檢查,他就是不去,他覺得『我們怎麼可以這樣!』他的概念不是你們沒有尊重我,而是被掌控,他裡面有很多不信任,不知道你們要做什麼。」「我們走過這個歷程,中間一定充滿很多不信任,你要想辦法把不信任拿掉,才可能繼續跟他做朋友、做夫妻,才可能幫助他做他做不到的事情。或是他孤單時你陪伴他,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蘇筱晴叮嚀,「除掉他的不信任感,凡事順著他」、「不要就不要,好,沒關係」。如果他覺得某人動機不善,他就是動機不善,他認定的事情,你是無法說服他的。記憶力曾亮紅燈對失智者感同身受其實,長期照顧失智症先生的蘇筱晴,記憶力也曾出現問題。「我生活中有段時間,像是失智者一樣,記憶力嚴重喪失,有時候一整夜沒睡或只睡一兩個小時,第二天繼續工作,睡四個小時是很難得的。」幾年下來,發現腦有點被掏空了,不能夠思考及做事。例如電話叫車時,對方告知幾分鐘車會到,「我掛了電話,他剛剛說的是幾分鐘啊,是左邊還是右邊,好像只在一兩秒內,那個記憶就不見了。」「還好現在逐漸恢復中,電話掛掉,我知道剛剛說了什麼,但仍有些錯亂的地方。」聽演講也讓蘇筱晴一度很緊張,做筆記時只能聽到講者說的這句話,前面那句完全不記得,但又來不及寫下記得的,筆記內容都是零零散散。蘇筱晴說,所以她可以知道那種感覺,那種挫折感,心裡是很慌的,「怎麼辦,怎麼辦,等一下他們叫我上台去做回應、報告,我怎麼做啊,我什麼都不記得⋯⋯他剛在講什麼,我都不記得耶!」因為自己有過這樣緊張和焦慮感覺,所以蘇筱晴能夠同理失智者內心,因為失智者也是從記憶力喪失開始。同理的過程中她的心是痛的,但她說,「人生如戲,一齣好戲,一定有愛;愛越多,戲越好。」她進一步解釋,「我接了一個劇本,有個失智者在裡面,那我現在要怎麼演這個戲?失智者演的戲,他沒有辦法選擇,他不能主動去把這戲演好,他已經不能了,但是透過幫助者,也就是身旁的人可以幫助他,他就可以把這個戲演好,演出他自己最好的一面,例如把他放在被尊重、被愛、被善待的氛圍裡,他就可以從這樣的氛圍裡演出好戲來。」因為照顧爸爸恢復親子關係蘇筱晴先生目前是重度失智症,蘇筱晴與女兒、兒子三人共同照顧,從頭到腳包括吃、穿、洗澡、刷牙、洗臉、大小便等都需要別人幫忙處理,以及因為合併巴金森氏症,身體僵直,不能翻身起床等,需要照顧,但他可以站立和扶著坐下,特別是可以走路,「很棒的是在扶助下,在家裡走個二、三十圈,他都沒問題。」蘇筱晴原本有請外勞協助,屆滿三年離開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外勞,就由家人分工照顧。與子女辛苦的照顧過程中,讓蘇筱晴更加瞭解先生及如何照顧他。三人扎扎實實走了兩年以上照顧的路,現在主要照顧者除了蘇筱晴,另一位是大學剛畢業的女兒。女兒與爸爸的關係較緊張,因為爸爸有了症狀後,對女兒非常嚴厲,像軍人一樣管她,所以女兒總是避不見面,有機會就趕快衝回學校。蘇筱晴說,「這完全不是我先生的樣子,但孩子就覺得跟爸爸在一起很不舒服,其實他們很愛爸爸,尊重爸爸。」後來女兒看到媽媽一人照顧失智症的爸爸很辛苦,心裡想「我必須回家!」於是改成通勤上下學,一起幫忙照顧。大學畢業後,沒有立刻找工作,繼續在家裡照顧爸爸。蘇筱晴說,女兒過去不想和父母靠近,她不喜歡父母摸他,也不喜歡去抱爸爸,「以前是,身體碰一下調頭就走了」。但是現在,她會躺在爸爸旁邊,有時候很親暱的叫「爸爸,爸爸」!然後帶著爸爸在家裡走,又唱又跳的在家裡繞圈。女兒對蘇筱晴說,「如果我畢業直接去找工作,或者因為家裡有外勞,我不用照顧他,那我永遠和爸爸沒有交集了。」「女兒跟我們的關係完全改變了,包括跟我的關係,過去可能誤解太深,我當然也有需要改進地方,但是現在她認識了她媽媽的不同層面,那是過去她不知道的。現在我們可以對話,像朋友般溝通,所以我也得回了一個女兒。」蘇筱晴感謝地說。「他爸爸得病後,還可以祝福一個家,他竟然還有凝聚力耶!他在那裡,當我們都願意來愛他的時候,他就扮演他的角色。」
-
2024-06-05 醫療.皮膚
黃仁勳自嘲「老又認真工作」導致整頭白髮! 醫推估是「這原因」造成
有AI教父稱號的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近期訪台參與台北國際電腦展引起一陣炫風,包括會前宴請台灣電子四哥高層、逛通化夜市買水果等,一言一行備受矚目。他被問及為何頭髮全白時自嘲,自己「老了又很認真工作」才生出一頭白髮。皮膚科醫師則表示,工作壓力確實會加速頭髮白化,但黃仁勳年約60歲,且多年前就是一頭白髮,此狀況更像是基因導致的「少年白」。導致頭髮變白的原因很多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導致頭髮變白的原因很多,多數情況非單一原因,不是努力工作、時常熬夜就會變白;以發生年齡區分,白髮可分為少年白、後天性白髮二種,前者是基因所致,民眾四、五十歲就出現白髮,後者則與年齡相關,50歲以後因黑色素褪化,頭髮逐漸由黑轉灰,由灰轉白。「生活壓力、飲食習慣及睡眠等,會加速白髮發生,但只是一小部分原因。」趙昭明表示,不少企業成功人士頭髮仍然很黑,例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頭髮是灰黑交雜、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年紀很大頭髮才變白,黃仁勳則是60多歲就滿頭白髮,推論這與先天因素關聯性較大,並非工作壓力單一原因所致。頭髮變白反應身體狀況不佳...醫師闢謠此謠言也有民眾認為,頭髮變白反應身體狀況不佳。趙昭明解釋,頭髮是由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等微量元素構成,頭髮營養不好也會導致其顏色加速變白,民眾若有全身性症狀,導致頭皮緊繃、血液、淋巴液循環變差,也會影響毛囊養分吸收狀況,讓頭髮變白,但個人體質才是主要原因。中醫以兩側太陽穴班白是腎虛、頭頂白是脾虛等推論民眾身體狀況,趙昭明則表示,這並無科學根據,以統計學來看,多數男性的頭髮都是由兩側開始變白,這些民眾腎臟並沒有出現問題,所以白頭髮的位置無法反應內臟疾病。平日做好3招 延緩頭髮快速變白坊間流傳「以形補形」概念,認為吃黑芝麻、何首烏就能減緩頭髮變白。趙昭明表示,以食物延緩頭髮變白或許在少數個案有效,但並無科學實證根據,且研究顯示,白髮與基因相關,並無有效治療方式,民眾若希望頭髮不要這麼快變白,建議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均衡營養飲食,避免身體早衰的情況即可。責任編輯:陳學梅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白髮為何一直長? 中醫認證預防掉髮、維持烏黑髮色15種食物
-
2024-06-04 醫療.消化系統
每個人都會有痔瘡!為什麼有的人比較嚴重?醫師曝關鍵原因、治療改善方法
痔瘡,是一種很常見的良性肛門疾病,但大家對它的了解卻不多。它不像感冒,人們能輕鬆地分享經驗,痔瘡因為處在敏感部位,而使人羞於啟齒。蒙上了這層紗,痔瘡成了充滿負面意涵的詞彙,人人聞之色變,甚至不願尋求醫療協助。可是,痔瘡真的有這麼可怕嗎?就讓我們用幾分鐘的時間好好地認識它。人人都有痔瘡!為什麼有的人比較嚴重?痔瘡其實是一種人類老化過程中會出現的生理變化,每個人都會有,輕度的痔瘡組織覆蓋在肛門括約肌上,協助肛門關閉。但為什麼有的人會比較嚴重,甚至出現症狀呢?這可得歸咎於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了。痔瘡的發生是由於重力影響及腹內壓力上升,進一步導致下段直腸黏膜下、肛門皮下的血管擴張、變形,若腹壓高的情況持續,痔瘡自然會越來越嚴重。常見造成腹壓增加的行為包含便秘(大便較硬、需用力解便)、久坐馬桶(邊蹲廁所邊滑手機或看書)、慢性咳嗽(與抽菸導致的慢性肺病相關)、負重工作、重量訓練、懷孕(孕期中後期)等,由此可知,想要避免痔瘡惡化的第一步,就是從個人開始做出改變。痔瘡分為「外痔」和「內痔」痔瘡根據解剖位置分為外痔和內痔,若兩者皆有則稱為混合痔。外痔主要分為一般外痔和含有血栓的血栓痔,而內痔又依嚴重程度分為一至四級。痔瘡的症狀包含肛門出血、腫塊、搔癢、有異物感,當然,除了痔瘡之外,還有其他疾病可能有這些表現,包含感染性疾病(肛門旁膿瘍、廔管)、發炎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及肛門直腸腫瘤。因此,當症狀出現時,請至大腸直腸外科就診,以確定診斷並開始接受治療。 痔瘡如何治療改善?分為「改善病因」和「症狀控制」兩個面向,作為痔瘡的第一線治療。前者針對排便順暢與否、大便的質地進行行為模式及藥物調整,避免已形成的痔瘡變嚴重,例如戒掉帶書或手機進廁所蹲馬桶的習慣、有強烈便意再進廁所,以減少腹部出力的時間,而使用益生菌、軟便劑則是改變大便的硬度,目標是維持軟的成形便,若是劑量過強變成水便,亦會刺激痔瘡組織,使症狀加重。症狀控制的部分包含溫水坐浴、局部用藥和口服藥物,以6至8週為治療週期,若症狀仍未改善,可以考慮接受手術治療。痔瘡的手術時機與術式選擇無論外痔或內痔,手術時機皆為症狀影響生活,如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選擇的手術方式,就因內痔、外痔而有所不同了。一般所聽到的「微創」痔瘡手術包含橡皮筋綁紮、雷射、痔瘡動脈結紮術和使用環狀切除器所進行的痔瘡環狀切除手術皆是處理內痔的方法,因傷口較小、恢復期較短而受到歡迎,但其效果可能因內痔的嚴重程度而異。外痔的手術方式選擇不多,需要傳統痔瘡切除手術才能將長在肛門口的贅皮及外痔組織摘除,故傷口較大,約需2至6週的恢復期。術式的建議依據個人疾病狀況而有所不同,請至大腸直腸外科門診接受評估,討論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外痔與內痔的治療與手術方式 掌握痔瘡的生成脈絡,了解它、接受它、處理它,並預防它再次復發,是患有此疾的最佳解方。再次強調,生活習慣的調整與平日的保養是非常重要的,請務必做好自己的肛門守護員,有餘力時,也可以將這些知識分享給周邊有需要的親友,共同探究「痔在」生活的秘訣。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4 醫療.指甲.足部
避免赤腳在家走動!足科專家不做4件事保護雙腳健康與功能
多數人在一整天的行動中,都需要頻繁地使用雙腳,若足部有問題,尤其容易使人變得衰弱。網路媒體Buzz Feed報導稱,這就是為什麼必須盡力保護雙腳的健康與功能,包括避免某些鞋類與行為。加州足科醫生愛波妮·文森(Ebonie Vincent)表示,在目睹最糟的足部病例後,醫生會避免去做某些事。以下是文森與其他足踝健康專家分享他們為保護足部而不會去做的四件事:1.到哪都穿Crocs布希鞋近年來,Crocs布希鞋又開始流行起來,讓許多足科醫生大感頭痛。文森說,雖然Crocs 布希鞋是很好的鞋子,可以在家裡穿,也可以在做點事的時候穿;但當他看到人們穿著它去迪士尼樂園或長時間站立時,她知道他們很可能會有足部的問題。她建議,需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時穿雙好的步行鞋,如Brooks、Asics 或 New Balance等品牌。2.穿著高跟鞋文森說,穿高跟鞋的女性最終會飽受拇囊炎、雞眼、腳跟骨刺與發炎甚至跟腱炎的痛苦折磨。許多人喜歡在特殊場合穿上高跟鞋,所以穿這種鞋並非絕對不可的行為;不過,健康的平衡還是最重要的,「畢竟我們不是芭比娃娃」。佛羅里達州足科醫生高德(Jason Gold)表示,他通常會告訴病人至少80%的時間要穿著有支撐的鞋子,另外20%的時間,可以穿自己喜愛的任何鞋子。他指出,厚底鞋可以減輕腳部與腿部肌肉的壓力。3.光腳走動高德表示,新冠疫情期間,人們更常在家工作,因為不再經常穿鞋,導致更多的足部與踝關節問題。他建議在家裡走動時可穿雙有支撐力的運動鞋,尤其是在瓷磚、大理石多於在地毯上走動時。若擔心將屋外病菌帶進家裡,可買雙室內專用的運動鞋。文森說,他們總是聽到人們在家中光著腳,說這樣很舒服。但如果一直不為雙腳提供支撐,就會長出老繭,甚至脂肪墊萎縮;一旦出現這些狀況,光腳走路將不再舒適,且日後穿鞋的選擇也會受限。4.穿非跑鞋跑步亞特蘭大足科醫生史派特(Jay Spector)指出,避免穿不是跑鞋的鞋跑步。許多人會買雙便宜的鞋來跑步,這將造成足部疼痛。史派特建議每跑300至500英里或每六到八個月便換雙新的跑鞋;此外,不同的運動要穿不同的鞋,避免穿著跑鞋打網球,反之亦然。紐約足科醫學院外科教授崔帕爾(Michael J. Trepal)警告說,不要穿「零落差」(zero-drop)鞋款(腳跟與腳尖沒有高低落差)或光著腳跑步。他說,光腳不僅會使腳底皮膚受傷,還會讓堅硬的地面傷害毫無力學原理保護的足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 有一次去參加某醫院的「安寧會議」,當中就有一位被譽為是「安寧導師」的教授說:「談心靈,就不要談宗教。」她會這樣說,可能是因為主持人特別介紹我是「牧師」吧!但我很清楚一件事:宗教信仰,就是在談心靈的問題。特別是在醫院的工作經歷,這點更是非常清楚。 現代醫學非常發達,醫療科技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但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在肉體,還有很重要的層面,就是心靈的健康。而這種心靈的層面所發展出來的就是所謂的「宗教」。 人類自古以來迄今一直不變的一件事,就是怎樣面對生存的問題,也因為知道這種生存問題,並不是科技可以處理的範圍,其實科技越發達,並沒有拉近且解決了人與人之間、族群彼此之間的距離,甚至常常是更遠,而且也發現科技越發達,問題更多,痛苦更大。因此,從古老的祖先開始就發展出宗教信仰,它補足了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缺口,也是從生命的苦難中體驗所帶來的結果——宗教。 在所有的宗教信仰中,共有的一件事,就是祈禱。祈禱,是在信仰中表現出來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宗教行為。因為祈禱是在跟所敬拜的神說話,可以說感謝、歌頌、讚美神的話,也可以是向神明傾訴內心的苦悶,當然更可以無所不談地聊天。因為真正的神明是無所不在的,因此,隨時隨地都可以把內心想說的跟所深信的神對話,也可談非常隱密的事,都不用擔心會被神明外洩內心的秘密。祂不需要我們先掛號,也不用安排指定時間。其實,神明就存在我們的內心中。只要相信有神,且會喜歡跟這位你所深信的神說話(祈禱),很自然地,就會有股心靈的力量蘊含在人的生命中。 創辦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老蘭醫生」(David Landsborough III,我們習慣這樣稱呼他,他可說是最喜歡祈禱的外科醫生;他的兒子後來接續他當院長,也就是David Landsborough IV,我們稱他「細漢蘭醫生」)。老蘭醫生每次在開刀房為病人手術前,都會先帶開刀房所有的同工圍繞在病人身邊,然後他會牽著病人的手一起向上帝祈禱說:「親愛的上帝,懇求袮牽著我的手,使這次的手術都能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福給這位兄弟(或姊妹,他都會唸出病人的名字)不會害怕,會有平安的心靈,恢復健康的身體。奉耶穌的名,阿們。」結果因為這樣簡短的祈禱,卻讓病人感動到流淚,而開刀房的護理人員後來幾乎都信了耶穌,她們都從老蘭醫生身上學習到謙卑、敬虔的信仰態度,病人更多是因此而受洗歸信耶穌的。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創辦花蓮門諾醫院薄柔纜醫生和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兩人的身上。 有次,有人不解地問老蘭醫生說:「你已經醫術這麼好了,為什麼還向上帝祈禱說要祂牽著你的手呢?」老蘭醫生回答說:「我是個人,只要是人,就會出差錯。但上帝不會,祂是神,也是全能的。」簡單的話,讓病人特別是在他身邊的醫務人員都學習到敬虔且謙卑的心靈在服務的工作岡位上。這在早期的花蓮門諾醫院和台東基督教醫院都是。 我在癌症醫院服務也經常會遇到有病人面臨開刀治療時,總是心神不安、害怕。有時社工師,也會有護理人員讓我知道哪位準備要開刀的病人很需要我關心。因此我常去探望這樣的病人,而若遇到是信耶穌的病人,我都會牽著他們的手祈禱,有的人因此會感到相當窩心而流淚。其實,我的祈禱很簡單,就是學老蘭醫生的這句祈禱語說:「慈悲的上帝,某某人明天要接受醫生手術治療身上的疾病,懇求袮牽著醫生的手,使這項手術可以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給某某人有平安的心靈,不懼怕,讓他知道袮與他同在。謝謝袮的恩典,奉耶穌的名。阿們。」 更多時候是遇到非基督徒,當我知道病人不是基督徒時,我會跟他們說可以透過向上帝祈禱,使你的內心不再恐懼、不安。他們通常會說:「可是我又沒有信教(意思是指信耶穌)」。我總是這樣跟他們說:「沒有關係,上帝認識你,是你不認識他。但慈悲的上帝一定會垂聽你的祈禱。我可以帶你向祂祈禱。」若是病人不反對,我都會這樣告訴病人,我唸一句,他要跟著我唸一句。於是我這樣說:「天上的神,我是某某某,我明天要接受開刀手術治療身體的疾病。雖然我不認識袮,盧牧師說袮一定認識我。因此,我懇求袮牽著醫生的手,使這項開刀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給我平安,不害怕。謝謝袮,奉耶穌的名祈禱。阿們。」我也會解釋「奉耶穌的名」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耶穌是人和上帝之間的橋樑、媒介。而「阿們」的意思,是指我祈禱所講的話都是真實的,耶穌作我的保證者。 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我都跟他們說晚上九點之後,就不要再接手機或看電視節目了,讓自己內心保持安靜,並開始在心中默禱說:「天上的神,我將我的生命交托在你手中,懇求袮與我同在。除去我心中的擔憂。謝謝袮,奉耶穌的名。阿們。」將這樣的祈禱文連續默唸在心中,直到睡覺時。然後隔天當護理站派人來推病床要去開刀房時,就一直唸著我前面教導他們的祈禱句,一直唸到麻醉睡去,這樣就可以了。 每當接受開刀出來的病人,我再去探望時,非基督徒病人往往會很高興地看到我再去探望他們,並且跟我說:「牧師,真的耶,我都沒有害怕喔,謝謝你牧師。這樣要給你多少錢?」我說:「禱告不用錢。」病人會說:「這樣不好意思啦!」這是我在醫院服務十八年來最有趣的經驗之一。因為從來沒有遇到基督徒在牧師為他祈禱後,會問牧師要給多少錢的。 祈禱,這是一種宗教信仰的活動,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有祈禱。祈禱就是一種心靈活動,這種活動越多,這樣的人的生命會越快樂,遇到重大困境時,不會亂了心緒。沒有宗教信仰,很難談得上心靈的層次,頂多只能說是理性的思維,談不上信仰。當然有人會將理性的思維也看成是一種「宗教」,但那種宗教是只相信自己,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辦法處理生命的問題。其實,人是很軟弱的,特別是面對生命陷入危險之際,這種軟弱馬上就會顯露出來。 我們應該清楚一件事:無論我們的科技多麼發達,人的生命問題絕對不是科技帶來歲月的延長就會滿足的,不會,很可能因為科技越發達,帶來的生命苦難越多,且會使生命的際遇更加殘酷。確實,科技帶給我們的是平均年齡延長了,但心靈空虛的洞口卻相對地越大,總會覺得生命缺少了什麼,甚至會感覺活著的日子很痛苦,精神障礙的人也越來越多。 台灣近十年來講究注重身體健康的風氣盛行,許多知名餐廳紛紛推「養生餐」,許多戶外活動增加,在各地都有推出健身活動,連電視節目也推出各式各樣的營養品廣告和活動節目等等,整個社會好像「健康」、「活潑」起來。但身體健康了,內心並不一定,精神疾病的案例節節升高,這就說出了一個重要因素:心靈貧乏。也因為貧乏,才讓許多新興宗教活動找到缺口而興起,這點從許多宗教活動給予商業化就可看出來,甚少有人會想到尋找和建構正確的宗教信仰,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唯有心靈飽足的人,才不會在意年歲長短,是會重視怎樣使生命活得更有意義,但這已經不是醫學的問題,而是宗教信仰的範圍了。
-
2024-06-03 醫療.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3大重點 醫揭「保濕劑」的選擇與使用最基本
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發炎皮膚疾病,常見皮膚出現乾燥、癢、紅腫和紅疹等症狀,可以影響任何年齡層的人。安南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郁蓁說,對患者造成的困擾不只在於外觀,嚴重甚至會影響睡眠、情緒、生活作息、學業及工作表現。異位性皮膚炎與家族史、過敏、免疫系統失調、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等因素相關。陳郁蓁指出,患者最基本且重要的治療,就是「保濕劑」的選擇與使用。因皮膚乾燥產生癢感是這類患者普遍的困擾,因此平時養成使用保濕劑習慣,可減少搔抓與皮膚被破壞的機會。陳郁蓁建議,患者應依據個人膚況及氣候濕度來選用合適的保濕劑,膚質極為乾燥的人,冬天可選擇膏狀產品,如凡士林或乳霜類保濕劑;在潮濕悶熱的夏季,則使用清爽型的乳液。其次,盡可能遠離誘發因素,如氣溫、濕度、衣物材質、特殊過敏原、情緒或心理壓力等。陳郁蓁認為,應盡量待在氣溫及濕度適中的環境,流汗多時須及時更換衣物,避免汗水對皮膚產生刺;衣物則選擇較為透氣、對皮膚刺激較小的純棉材質,避免人造絲類的衣物。此外,可透過自我觀察或過敏原檢測找出個人過敏原,並避免接觸。負面情緒及壓力,對皮膚也會造成很大影響,除了透過適度運動、規律的生活作息等方式調適,必要時建議尋求專業的幫忙。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或較嚴重時,需接受專業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陳郁蓁指出,傳統治療包括局部的外用藥膏、照光治療及口服藥物,大部分患者都能因此緩解發炎並止癢,讓皮膚得以恢復屏障功能。少數患者經傳統治療後,依然無法控制病情,會建議口服小分子藥物及生物製劑針劑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控制與治療3重點1.患者須使用保濕劑。2.避免各種易誘發的因素。3.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接受合適的治療。
-
2024-06-02 醫療.精神.身心
孫安佐泰國呼麻脫序被捕 醫曝施用者若屬「這類人」易慢性成癮
藝人孫鵬和狄鶯的兒子孫安佐,赴泰國吸食大麻後出現脫序行為,遭警方逮捕安排入住精神醫療院所。精神科醫師、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葉啟斌表示,吸食大麻的急性期會產生意識混淆以及興奮感,部分民眾因缺乏生活目標或內心空虛者,大麻的急性期感受容易使他們產生心理依賴,漸漸成為「慢性施用者」,出現成癮行為。泰國大麻合法化之後,不少台灣民眾赴泰國旅遊藉機嘗試大麻,其中有人因施用後的不良反應,遭送至當地急診就醫。葉啟斌表示,短期、大量使用大麻,會產生興奮、虛無飄渺、現實混淆等急性反應,在急性期過後,若施用者生活缺乏目標,會想要一直待在虛幻情境中,產生心理依賴,成為慢性施用者。葉啟斌說,研究顯示,慢性施用大麻者,會出現認知缺陷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佳,導致患者與現實愈來愈脫節,日常必須執行的工作愈來愈難勝任,行為逐漸脫離一般社會規範,長久以往會產生憂鬱、心情低落等狀況,部分患者會出現衝動、魯莽的行為,這是因為對於行為後果難以辨識所致。「不過,撇開大麻效應,吸食大麻者出現脫序行為,必須考量自身個性因素。」葉啟斌表示,會去嘗試大麻的民眾,本身多具有熱愛挑戰、富有好奇心,喜歡冒險刺激等人格特質,特定個性確實會導致民眾傾向使用成癮物質,個性因素是否是行為失常的原因之一需一併考慮。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