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家庭關係
共找到
435
筆 文章
-
-
2019-12-09 橘世代.健康橘
哈佛研究:早發性停經者更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早發性停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11月刊登哈佛醫學院世代研究,顯示40歲以前就停經的女性,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3至8成不等。上述研究利用英國生物銀行資料庫,從2006年至2010年追蹤近14.5萬名女性至2016年,發現在40歲以前就停經者,無論自然發生或手術使然,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較高;其中自然早發性停經者的罹病風險增加36%,因卵巢切除手術導致停經者的罹病風險增加87%。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臟衰竭、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逆流、心房顫動、缺血性中風、周邊動脈疾病、靜脈栓塞等。台灣更年期醫學會常務理事、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芳萍表示,雌二醇是卵巢分泌的主要雌激素,一旦減少會影響代謝、血管收縮與新陳代謝症候群等,因此更易發生三高、心血管疾病、身體脂肪組成與體型改變等。女性越早停經、越早發生雌二醇分泌減少,心血管疾病有可能提早在50歲前就發生。這群人要預防三高,除了遠菸害、健康吃、勤運動、控制體重、定期健檢等,國際上同時建議在停經後使用荷爾蒙療法,「除非是罹患乳癌等不適用荷爾蒙療法的病人,否則一般建議持續用到正常停經的年齡」。陳芳萍提醒,每個人基因與疾病狀況不同,荷爾蒙療法並沒有統一適用的劑量,建議使用荷爾蒙療法的人,每半年到一年追蹤一次,追蹤項目包括血液生化檢查、生殖系統與泌尿系統檢查等。另外,如想購買服用保健食品,應先徵詢醫師或藥師意見,以避免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提升罹患其他疾病風險。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8 橘世代.健康橘
面對親密關係 女性更年期都值得更加幸福
女性在更年期的性生活品質,越來越受到重視。婦產科醫師、晴媛女性性醫學中心主任周吟柔分析,東方文化自古就比較健康看待女性性欲,台灣停經後女性的性生活狀況也還不錯。她曾經調查542名平均60歲的南台灣更年期婦女,發現高達6成在半年內有性生活,在50歲前因婦癌治療而停經的婦女,更有超過9成半年內有性生活。周吟柔表示,當女性更年期的荷爾蒙變化逐漸穩定,其實是一個很適合追求「性」福的年紀。周吟柔表示,研究顯示,就算是在如狼似虎的年紀,女性只要太累太忙、跟伴侶感情不好、自我形象不佳,性欲都會下降。更年期進入穩定的女性,若擁有良好的伴侶關係、正面的自我形象,加上這世代的工作職務已高,小孩獨立,已不再像過去打拼時那麼疲倦,又不必擔心懷孕,性欲自然回升。周吟柔提醒,有些台灣女性保有性生活的理由,並非為了滿足自己的性慾,而是為了提升親密關係,或是預防老公在外面找小三。整體來說,更年期的高潮頻率不如狼虎之年,但對於台灣女性來說,台灣女性更重視被體貼、被愛的感覺,心理滿足的比率高於性高潮滿足。周吟柔表示,關係的親密感是愉悅性生活的基礎,如果關係不好、性生活就會不愉快。因為目前的社會並不是那麼支持女性尋求性的愉悅,當女性展現性需求或積極尋求協助的時候,會擔心被汙名為淫蕩的女人。周吟柔強調,女性渴望性生活是很健康的,有困擾而尋求協助也是很正當的,社會不應投以扭曲的眼光。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7 橘世代.健康橘
年老色衰後不敢再奢望愛情?想要愛,80歲也不算晚!
很多人在步入中老年後,害怕年老色衰,不敢再奢望愛情。但愛情真的只存在於青春時代嗎?只有年輕人才配擁有嗎?我想分享日本情愛文學作家渡邊淳一的一句話:「如果我們想要愛,80歲也不算晚!」讓我來說個朋友「老張」的例子。40年次的老張,年輕時有為事業打拚的目標,這幾年事業有成反漸失去生活重心,健康也亮紅燈。年輕時的老張被誇很帥,現在卻是禿頭、大肚,走路像鴨子。老張知道必須運動及減肥,問題是他站在走步機上,看完電視演的整部電影,走步機碼表幾乎是零。有天,老張在超商幫助一個被客人怪罪的打工妹妹解圍,兩個人就這麼認識,發現彼此很有話聊。某天,打工妹盯著他的大眼睛說:「原來您很帥耶!」從此老張變得常常照鏡子,留意外觀並下定決心減肥,半年下來瘦了10公斤。老張跟打工妹妹常用Line傳訊息。打工妹妹有天回他:「愛你喔!」老張看了覺得自己戀愛了,整個人氣色超棒。他去醫院回診,脂肪肝、高血壓等數據都顯示恢復正常,不足的男性荷爾蒙也穩定了。不只男女之間的愛情,我認識一位阿嬤,看韓劇迷上男明星,努力學習韓國的歷史、苦練韓文,生活有了重心,人也變年輕了。不管是獨居還是子孫滿堂,人一旦沒了伴,很容易受到孤獨的侵襲。如果可以開展新的戀愛關係,或者是像阿嬤替自己的感情找個對象,可以改善情緒、提高體能。有心理學家做過實驗,把60歲的人和40歲的人相比,發現年長的人更期待浪漫的愛情,並且因為他們見識廣泛,對愛情具備更成熟而溫和的看法。所以中老年人更應該追求愛情。一刻鯨選《一刻鯨選》為聯合報系推出的首支有聲內容服務App。「一刻」代表15分鐘,是適合聆聽及專注學習的極限,無論在通勤、睡前或是任何零碎時間,均能以耳朵聆聽方式吸收新知識。合作的主題講者為各領域專家,如葉匡時、蔣勳、吳若權、歐麗娟、劉岠渭等,主題含括文史哲學、商業管理、生活品味、健康養生及說唱藝術,逐集附有文字稿或圖片,方便閱讀輔助對照,也可下載離線收聽,是持續學習與陪伴的好服務!下載《一刻鯨選》:https://bit.ly/2BILshR看更多報導:《橘世代》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6 橘世代.健康橘
看起來健康卻常喊累 治療師:增肌能改善
50歲吳小姐體態勻稱,但常被朋友念,「妳看起來健健康康的,怎麼那麼容易累?」長時間久坐、出國旅行,只要時間長她就受不了,老公也說她體力太差,到醫院檢測,體脂肪26%,肌肉量在90%以下,經1年運動訓練,終於找回體力與精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物理治療師賴庭筠說,體態勻稱或看起來健康的民眾,不一定有肌力。近幾年,肌少症受到重視,但民眾對肌力認知有限,常會有民眾認為有運動就等於增加肌力,這是最常見的錯誤觀念。賴庭筠說,增肌最好的方法是負重訓練,也就是俗稱的重訓,有人會說,長期做有氧運動,肌肉量一直有增加。對完全沒有肌肉量的民眾而言,基本的有氧運動,像是跑步、跳舞、游泳等,有助增加肌肉,但原本就有一定肌肉量,僅做有氧運動,對增肌並沒有效果。賴庭筠說,重訓並非一定要練成「筋肉人」,而是要讓肌肉量達標準值,以一般常見的測量肌肉量儀器inbody,標準肌肉量應該在90%,低於90%就屬於肌少,當肌肉量達標後,後續必須維持運動習慣,才能避免年老後出現肌少症。近年,除了倡議增肌,也提倡身心靈平衡,賴庭筠說,運動不只動一動流汗就好,更希望能「有腦」地運動,如球類運動、脊椎螺旋運動、太極導引等,都需要在過程中動腦,增加身心靈平衡,除了可獲得到運動量,也能增加對腦部的刺激。他也提醒,運動必須持之以恆,維持健康是長久戰,特別近年健身運動興起,當運動習慣已經培養3個月或是更久,突然改變習慣,回到過去不運動的狀態,肌肉量消逝速度及脂肪上升速度皆增加 ,比沒運動前更嚴重。不過,別把運動想成是困難又每天做的事,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年長者每周進行兩次或以上的全身大肌肉群訓練,建議間隔48小時;每周150分鐘中強程度或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並加強「平衡」的能力,就能提升肌肉量,還可以減少罹患心臟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帶來的死亡風險。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5 橘世代.健康橘
必讀!橘世代登山準備4招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擔心關節退化不敢爬山,但山雲白袍健康顧問公司醫師、《瘋高山》的作者王士豪表示,若是準備充足並做好健康評估,非常建議橘世代到山林裡樂活。王士豪說,中老年人登山最大威脅是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到了山上,面臨氣溫驟降或是氣壓改變,可能導致突發狀況。若是要挑戰高山或是到出國長時間的登山,最好能到特別的門診,如旅遊門診、高山醫學門診進行評估是否適合這次的旅行。另外,就算只是在近郊的山區走走,也建議能夠定期健檢,了解自身的心肺功能和骨頭關節狀況再去爬山。王士豪說,出發爬山前,也要先鍛煉基本的體能。可以從事跑步、健行等有氧運動來訓練心肺耐力,利用登階訓練來熟悉爬山時的步伐和步態。登階訓練可以走樓梯上樓、坐電梯下樓,或是到簡易的登山步道訓練。但是到登山步道進行登階訓練時,下坡時一定要配合登山杖。王士豪建議,若是要挑戰台灣的百岳,可先至陽明山、七星山等步道練習,了解自己的實力是否足以負荷;欲挑戰國外的高山,則建議先爬過合歡山。爬山之前一定要做足暖身,避免忽然較劇烈的運動對心血管的刺激太大,且最好結伴而行,並將路線和預計下山的時間告知家人,或是搭配穿戴式裝置讓留守的人掌握行蹤。若是不幸發生意外才能在第一時間通報,進行救援、避免遺憾。王士豪表示,若是出發前1個月有急性發作或是慢性病控制不佳的狀況,則建議取消此次行程。因為「山永遠都在」,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才能一輩子安全的爬山。橘世代登山準備●務必搭配登山杖並熟悉使用技巧,例如上坡縮短、下坡放長。●戴毛帽,注意頭部保暖●三層穿搭法,從裡到外為排汗層、保暖層、防風防雨的阻絕層;勿穿牛仔褲和棉質內衣●搭配護膝、護踝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4 橘世代.健康橘
注意!肌少症的危險因子
年過50歲的熟齡族,因活動力降低,得開始留意肌肉量是否充足。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彭莉甯表示,熟齡族或老年人因飲食量、荷爾蒙減少,若運動量也缺乏,可能會有肌少症問題,建議就醫透過進一步檢測確認,並攝取均衡飲食、運動來改善。彭莉甯說,肌少症是一種老年人肌肉流失,進而影響身體機能的疾病。年過40歲後身體機能就會逐漸退化,而年長者胃口普遍比年輕時差,若加上蛋白質、肉類等攝取不夠,會造成肌肉量下降,容易造成四肢無力、膝蓋關節疼痛,甚至連擰毛巾的力氣都沒有,跌倒、骨折等受傷風險增加。而在危險因子上,民眾若有慢性疾病史、過瘦或過胖、營養攝取不均、曾有跌倒紀錄、缺乏運動、長期臥床等,都可能出現肌少症,必須特別留意。而在飲食營養補充上,彭莉甯說,熟齡者應攝取足夠熱量及蛋白質,如豆漿、起司、蛋類、雞肉、魚肉等,並多補充維生素D的食物,如黑木耳、鮭魚、菇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每周應固定走出戶外多曬曬太陽,也可獲取維生素D。而在運動部分,萬芳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歐陽進翰建議,熟齡族若覺得肌肉量不足,可做有氧運動來加強心肺功能,也提升肌耐力,或透過慢跑、散步、游泳等中等強度的運動來提升,但建議採循序漸進方式,以免負荷不了。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3 橘世代.愛吃橘
「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更多!
「青菜底加啦!」均衡的飲食中,蔬菜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但許多民眾擔心,青菜在烹煮過程中營養會大量流失,因此開始崇尚生吃才能保存蔬菜的完整營養,但營養師卻不推薦蔬菜生吃,以免安全衛生問題,其實烹煮的青菜還是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所有烹飪方式中,「蒸」的水溶性纖維值保留程度最多,「水煮」保留程度反而比「炒」及「微波」更低。吃蔬菜絕對不能「青菜」吃,跟著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楊淑惠、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陳與國及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羅翊禎,應邀在國健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青菜要生吃,才能保存營養?」教民眾用哪種烹飪方式最能健康吃蔬菜。●蔬菜脂溶性營養素需加油 才能增加吸收率維生素C與B群會於烹煮時流失,但並非全部流失,且蔬菜膳食纖維與脂溶性營養素就較不會因烹煮而受影響,再加上脂溶性的營養素需要與油一起攝取才能增加吸收率。所以雖然青菜生吃可保有較多的水溶性維生素,但烹煮的青菜還是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建議有些可以吃生菜,有些烹煮或與油拌炒,能增加脂溶性營養素的吸收,才能獲得蔬菜多元的營養。生食青菜要留意會有安全衛生的問題,不論生吃或熟食,都要洗淨並注意操作的衛生。●「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更多烹煮確實會造成水溶性營養素流失,如維生素C不耐熱,烹煮會破壞維生素C,以綠花椰菜為例,水煮約會造成35%的維生素C流失,而油炒方式則減少約20%。除了維生素C以外,維生素B群也容易在烹煮時溶於水而流失,以葉酸為例,水煮的方式會造成菠菜中葉酸流失49%,青花椰菜流失44%。●彩虹吃法是王道 每餐菜比拳頭多一點膳食纖維是蔬菜的重點營養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及增加飽足感。牢記「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讓民眾利用拳頭、掌心即可暸解每餐6大類食物要吃的量。每種蔬菜中維生素、礦物質與植化素的含量不盡相同,通常顏色相近的蔬菜,富含植化素會相近,如橘紅色蔬菜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等營養素;黃色蔬菜含較多葉黃素、玉米黃素等;而深綠色蔬菜中則是鐵質、葉酸等的含量較豐富。攝取蔬菜種類越多,才能夠獲得各種不同種類的營養素。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3 橘世代.健康橘
麻將「紅中」變粉紅?白內障前兆注意!
學會使用手機的陳媽媽最近下載麻將遊戲,每天除了料理三餐時間,沒有碰手機時就摸兩圈,其餘時間都沈迷於麻將遊戲。最近她漸漸發現,「紅中」竟變成粉紅色,「東」、「西」、「南」、「北」風明明應該是黑色,卻漸漸成了灰色。陳媽媽以為休息就好,但隔天顏色仍舊「少了好幾個色階」,就醫才發現是白內障。年紀愈大,罹患白內障機率愈高,三總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表示,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民眾約有6成罹患白內障,60歲以上有8成、70歲以上高達9成。他指出,白內障主要是老化引起,但隨著國人3C產品使用頻繁,患者日趨年輕化,臨床上不只有30歲到40歲的患者,甚至連20多歲的患者都曾看過。呂大文表示,3C產品的LED螢幕會釋放大量藍光,眼睛長時間緊盯著螢幕,藍光不斷刺激眼睛,不只會有黃斑部病變,也會造成白內障,且緊盯著3C產品,眨眼時間變少,同步也增加乾眼症風險。當世界的顏色開始變了調,顏色愈來愈淺,極可能是白內障前兆,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罹患白內障的患者中,10歲到30歲約有3300多人就醫,比率與高齡族群不相上下。呂大文表示,白內障是最容易導致失明的疾病,呼籲民眾一旦發現有異,應立即就醫,民眾千萬別延宕就醫時間,對於病情控制不利。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1 橘世代.健康橘
搭配正確的感冒階段飲食法 快快跟感冒說再見!
最近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醫院診間咳嗽、打噴嚏聲此起彼落,感冒除聽醫師的話服藥、多喝水,真正面對冒病毒的,其實是身體的免疫系統,除平時就應該注意均衡飲食外,感冒時更應該多攝取身體所需要的營養,趕快跟著營養師來學學,感冒時究竟該怎麼吃才會快快好起來。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的網路專欄「健康營家」,最新主題「感冒原來要這樣吃才會快點好」中,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許純嘉介紹,維生素C被用來對抗感冒已行之有年,但必須注意的是,想補充維生素C來對抗感冒病毒,應該體內病毒量還不高時較有利,如嚴重症狀,光吃維生素C就行不通了。●感冒初期緊急救星維生素C吃過量小心會吐許純嘉也特別提醒,維生素C吃超過2萬毫克,也就是服用高劑量,反而會有副作用,可能造成嘔吐、腹瀉等問題。一般營養補給品的維他命C錠,通常是200至1000毫克不等,但是許多研究都指出,吞1顆維他命的保健效果,遠不如吃真實食物來得好。芭樂、柳丁、奇異果等水果都擁有豐富維生素C。1天吃1顆芭樂,或是2顆柳丁,就可以達到日常約100毫克對維生素C的需求。所以只要吃得下,建議還是選擇新鮮當季的食材為優先。●感冒嚴重可採溫和飲食 雞湯魚湯增免疫力效果有限溫和飲食指的是食物內容無刺激性、低纖維、易消化且足夠營養的食物。許純嘉建議,可選擇粥、麵食,搭配質地較軟爛的蔬菜,並搭著豆製品、魚、肉、蛋等優良蛋白質食物,也可補充1至2杯的牛奶或豆漿當作點心。選用溫和飲食,讓腸胃能休息1至3天,會比勉強進食來得更好。很多人喜歡用雞湯、魚湯替患者增強免疫力,但許純嘉認為,湯湯水水本身的營養價值其實有限,還連同新鮮食材一起吃,才能均衡攝取營養。當感冒症狀嚴重,甚至出現上吐下瀉時,勉強吃很多補品,不僅會讓自己不舒服,也讓腸胃負擔更重。●平時抵抗力UP 健康生活型態是王道天轉涼,不希望感冒纏身,更應該記住平時應如何均衡飲食。許純嘉強調,從飲食獲得足夠營養是最好的方法,每天應吃3份蔬菜、2份水果、1份堅果類,並多選用各種豐富色彩的蔬菜,如紅色或黃色甜椒、深綠色花椰菜、黑色的木耳;主食建議多選全穀類,如全麥麵包、五穀米、南瓜等。他表示,健康生活型態是提升自身抵抗力的不二法門,不僅是吃得好、睡得好,重點還包括適當運動、維持理想體重。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1-30 橘世代.健康橘
父子相對論 黃春明7年才理解「兒子的閱讀不是我的閱讀」
7年前,黃國珍跟黃春明說:「爸,我要做閱讀教育」,黃春明秒回:「你要做什麼閱讀教育,我就是在做閱讀教育啊!」黃春明的創作題材豐富,除了探討社會議題的小說,也是兒童文學作家,更帶領兒童劇團,是個道道地地推廣兒童閱讀的人。記者初次拜訪,問黃春明看完兒子的新書後有何評論?快人快語的黃春明停了幾秒:「我有我的想法,我有跟他討論,那個我們今天不講」,對任何事都能發表意見的黃春明,揮揮手沒有繼續說。一周後,同樣的問題問黃國珍,「爸爸怎麼回應你的書?」他坦然笑開:「我和爸爸對閱讀的看法很不一樣」。一個「閱讀」,父子倆有截然不同的詮釋。黃春明透過作品探討社會議題,對人性提出反思,以文學作為社會批判,彰顯人道精神。但黃國珍認為,閱讀是工具,幫助個人在現代社會生活的「必需品」,例如購物時買到比較實惠的商品、理解多元社會裡的不同觀點,沒有文學賞析的成分。過去,父子倆討論閱讀,總是在爸爸的脈絡下,從文學、電影、藝術出發。現在,更多的時間是兒子談他四處演講,以及他用什麼方式做閱讀教育。黃春明終於漸漸清楚:兒子的閱讀不是他的閱讀,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創造這個時代的改變。最近幾次閱讀理解工作坊,黃國珍都會拿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做閱讀素養的練習,黃國珍說,這篇文章有個脈絡沒有被說清楚,「就是朱自清心境的轉變」 。文章前半部,朱自清認為父親迂腐,以年輕知識分子的角度,對過去的保守、鄉愿、迂腐有著不以為然的情緒。文章後半,朱自清回想父親送他去車站,抱著橘子翻越月台的那一刻,當時就被觸動了,但並不了解那是什麼,直到後來收到父親的信,回想這一切時,才懂得父親的愛。「這篇文章放在這個脈絡,親情的價值更清晰了。這並非父親單向付出父愛,而是朱自清終於懂得並回應了父親多年來給他的愛;這是一種和解」,黃國珍說。記者問:「是不是你的年紀也到了某個時刻,所以瞭解了朱自清的轉變?」黃國珍笑笑說「是」,因為他也是那個心境轉變下的兒子,終於看懂了「爸爸跟你觀點不同,但是爸爸愛你」。【父子相對論】。黃春明7年才理解「兒子的閱讀不是我的閱讀」。國中才知黃春明是名作家 超越父親黃國珍不再迴避。黃春明父子今年都出書 首次挑戰情色題材。孫讀完黃春明寫的情色小說 兒自曝也曾偷看金瓶梅…
-
2019-11-30 橘世代.健康橘
孫讀完黃春明寫的情色小說 兒自曝也曾偷看金瓶梅…
黃春明擅寫老人和小孩,在他的小說裡,老人與小孩總是最受矚目的角色。黃春明的居家日常,用時光之流串起的老人與小孩3代的故事,也最動人。「你兒子那天跟我說:『阿公,我看完你的新書了。』」黃國珍正走向黃春明,抬起頭看著說話的爸爸,愣了1秒,黃春明又說了1次:「你兒子看完我的新書了」,然後父子倆在書房裡,笑到前俯後仰停不下來。笑了好久,兩人終於稍微喘氣,黃國珍想起國中時,也把父親書架上的《金瓶梅詞話》一口氣看完,「不知道老爸是不是故意的」,黃國珍記得,這6冊書放在書櫃最上面,有天他翻到,「覺得『哇,這好厲害!』就把它看完。」52歲的黃國珍,說這段往事的時候,臉上有著青少年偷做大人不允許的事的調皮與勝利。時移事往,換成他11歲的兒子榮榮看情色小說了。小時候,爸爸的書櫃就是黃國珍的書櫃,現在黃春明和黃國珍的書櫃,也是這個11歲小男孩的書櫃。榮榮看黃春明的新書,也看厚達1000頁的《帝國之秋》,或是因為好奇中美貿易戰,還看了《地緣政治與中美博弈》,「他看不看得懂是一件事,珍貴的是,他不畏懼去看讀不懂的、厚的書」,黃國珍說。父親給兒子的影響常常不透過言語,而是環境的營造、身影的展現,或者是隱藏在血液中的基因。問黃春明,黃國珍是個什麼樣的小孩?他說黃國珍從小叛逆,有次當著他的一群朋友的面,大喊「大人怎麼可以打小孩!」讓他很沒面子。黃春明講完往事,父子倆又哈哈大笑時,黃國珍想起,不久前,他帶著兒子去看黃春明編導的兒童劇《愛吃糖的皇帝》,演完,兒子跑到演奸臣靳尚的演員面前說:「你話太多了!」黃春明笑兒子叛逆,卻說孫子很有主見,殊不知比起當年那個見不平必據理力爭,打架、離家出走樣樣來的黃春明,兒子和孫子已經「溫和」多了呢。心理師談父子關係3階段順從期:父母在孩子心中是一個巨人,兒童對父母多是仰望、順從。叛逆期:孩子必須要長大,青少年會藉由說「我不要、我不是你」來探索「我是誰」。整合期:終有一天孩子「成年」,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知道「我也是你」同時「我不是你」。「整合期」常會到30歲之後才會完成。不過,隨著人類的長壽,一個人可能到70歲還是無法停止自我探索、還是會自問:「我是誰?」(大心診所心理師楊旻鑫口述)【父子相對論】。黃春明7年才理解「兒子的閱讀不是我的閱讀」。國中才知黃春明是名作家 超越父親黃國珍不再迴避。黃春明父子今年都出書 首次挑戰情色題材。孫讀完黃春明寫的情色小說 兒自曝也曾偷看金瓶梅…
-
2019-11-30 橘世代.健康橘
國中才知黃春明是名作家 超越父親黃國珍不再迴避
作家黃春明的家坐落在台北市外雙溪畔,住了超過30年的老公寓,收納著黃家3代的生活日常與生命永恆時刻。入秋的下午,黃春明和黃國珍父子在老宅說著他們心中的彼此;有些事情,相識52年的父子,也是透過這次訪談才知道。看見青竹絲 撿回家教子黃春明在宜蘭長大,鄉間的成長經驗讓他像個頑童優遊大自然,移居台北後搬過幾次家,都選擇山腳下、溪流畔。兩個兒子黃國珍、黃國峻年幼時,黃春明在家附近看見一條毒蛇青竹絲,便丟進水桶帶回家。有哪個爸爸會撿拾毒蛇送給小孩?小男孩驚訝不已,黃春明趁機跟他們介紹台灣毒蛇的種類。為讓孩子把青竹絲看得更清楚,黃春明把它放進冰箱冷藏,1、2個小時後青竹絲冬眠了,再拿出來放在桌上,父子一起細細觀察蛇的花紋與結構。青竹絲在黃家養了幾天後,岳父來家裡,好奇看著水桶裡的青蛇,黃春明的太太林美音沒好氣的說:「就春明啦,養來給小孩玩」。岳父大驚失色:「神經喔!」趕緊把青竹絲拿回山上放生。錯放冷凍櫃 波一聲竟斷還有一次也是撿到青竹絲,這次是被黃春明「錯放」在冷凍櫃裡,想到時拿出已結成冰棒,「硬邦邦的,『波』的一聲就折斷了」。黃春明表情和手勢豐富,說起這些真實往事,像在述說魔幻故事。自嘲「蕭笑的老爸」,黃春明帶著孩子解剖癩蛤蟆、抓蟬、釣魚、騎著機車到處玩,「我不算特別用心的爸爸,但我以前就是這樣長大的啊,覺得小孩這樣過才正常。」黃國珍在其他人眼中溫文儒雅,但在黃春明心中卻正好相反,「國珍反叛性很強啊,從小就叛逆」,接著不忘補上一句:「跟我一模一樣。」去海灘玩,黃國珍會把其他小孩堆好的沙堡踩掉;去木柵仙公廟拜拜,把神明桌當鞦韆在底下盪來盪去。年紀稍大,曾在剛被父親痛打後,當著老爸朋友的面喊:「大人怎麼可以打小孩!」搞得黃春明顏面盡失。父親很巨大 困擾黃國珍黃國珍直到國中才發現爸爸是知名作家,讓他有好長時間活在爸爸巨大形象底下,「麻煩的是,那是一個正向、巨大的形象,你永遠無法超越。」他坦承,「相對的,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很想證明什麼」。想「找到自己」的焦慮化成不停歇的探索行動,黃國珍向焦雄屏學電影、找林懷民學舞蹈、跟張大春學小說…什麼都學卻沒有踏實感,一直到30幾歲出國念書,才逐漸找到自己。當時每周都要討論作品,有次老師問黃國珍:「你講得很好,但你自己的觀點呢?」「我剛剛講的就是我的觀點」,老師說:「不是的,你講的是美術史上或某畫派的觀點」,黃國珍腦袋「轟」的一聲,發現自己完全沒觀點!老師接著說:「你是個很好的畫家,但不是個藝術家。畫家只要將作品表現美好,但藝術家要有觀點。」老師這些話敲開了黃國珍卡住的生命,因為看不清「我是誰」?也就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方式。出國念書後 找到了位置回想和父親的關係,黃國珍發現有幾個關鍵轉折。一是進入社會後,理解父親養家的辛苦;接著是當爸爸後,明白了愛和關心常常用「囉唆」及「碎念」展現,懂了以前被念是怎麼回事。但關鍵還是出國念書那段時間,黃國珍終於對自己比較有信心,也比較清楚自己可以做什麼事,「這件事情無論跟老爸一樣或不一樣,我都是我!」黃國珍「呵呵呵」的笑說:「叛逆的孩子其實很反權威。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對於我是誰,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後,才找到跟父親對等的關係」。曾刻意避開 仍走相同路人生的前半段,黃國珍以為自己在處理與父親的關係,後來才明白,原來是在「尋找自己」,「在生命道路的選擇上,我想刻意避開,卻仍走向跟老爸相同的路」。黃國珍回想,教育、藝術、出書,走過的路和父親如此緊密重疊,但現在,他已不會刻意迴避,他知道,生命足跡再怎麼重疊,他和老爸就是兩個不同個體,會寫出不一樣的生命故事。「我覺得這是個『弒父』和『屠龍』的過程」,黃國珍對記者歸納出這幾年的人生愈走愈清明的歷程:「你一定要除掉心裡那個巨大的『父親形象』,才能真正成為自己」。孫子出生了 填補失落心黃國珍的弟弟黃國峻,32歲時自殺,這對黃家是巨大的悲傷,彷彿缺了一塊。黃國珍的兒子在清晨出生,當天6點多林美音搖搖還在睡的黃春明:「國珍的小孩出生了」,黃春明半夢半醒回應:「國峻回來了!」「弟弟一直住在我們心裡沒有消失過」,黃國珍說,孫子的到來,填補了爸媽心中失落的那一塊。黃春明至今仍忘不了初抱孫子那刻全身觸電的感覺。現在每天傍晚,孫子、孫女放學後,會到黃春明的家和阿公阿嬤聊天、陪阿公看電視、糾正阿公不標準的國語、吃阿嬤燒的菜。傷口仍有痕 但已很完美老房子一直都在,離去時,林美音陪我們下樓,到巷口等候2個孫子。晚餐時刻,屋裡會有4個人,會有老人和小孩的笑語。記者想起了黃春明在2008年底,喜獲金孫時寫下短詩:「我的心曾經失去一塊肉╱你卻來給我補上╱雖然在傷口還留有痕跡╱但是已經很完美了。」【父子相對論】。黃春明7年才理解「兒子的閱讀不是我的閱讀」。國中才知黃春明是名作家 超越父親黃國珍不再迴避。黃春明父子今年都出書 首次挑戰情色題材。孫讀完黃春明寫的情色小說 兒自曝也曾偷看金瓶梅…
-
2019-11-29 橘世代.健康橘
帶爸媽旅行不再暴走 破解3大關鍵密碼
體力懸殊 如何安排行程?黃山很大,因為它不是一座山,而是好幾座山,人就在山峰與山峰之間,上上下下的走,來來回回的遊。但儘管時間已經非常充裕,依照路線安排,在飯店到飯店之間,每天仍然要連續走五、六個小時左右,一路上完全沒有廁所、休息站、補給站;山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大,雨衣、登山拐杖、防寒羽絨服也需要全部準備;為了不走回頭路,這兩天住山上的換洗衣物、用品、水壺、乾糧、泡麵,全都要背在身上。破解「走不累」密碼每天連續走五、六個小時,乍聽之下好像非常嚇人,但其實依平常人腳程,大約只要兩個小時路程就到了。一來我們沒什麼體力,二來我們希望用自己的步調,好好享受黃山美景,所以當別人在趕路,我們則是每走五分鐘,就會停下來休息一下,有時是因為風景太美,停下來拍照;有時是有些喘,坐下來休息。沒想到,這樣時不時的休息,不只拉長行走時間,重點是走了一天下來,腿和膝蓋都不痠痛,原先預期中的「鐵腿」完全沒發生。不只果媽,連我們年輕人也覺得這樣的節奏非常舒服。第一天七點搭纜車上山,走了五個小時,到達飯店約中午十二點。此時卸下行囊,泡泡麵、喝咖啡,下午我和果姊又出去衝衝衝,果媽為了保留實力,就在飯店休息,等於只走半天,身體獲得充分休息。破解「不會餓」密碼飯店的自助式早餐從六點半吃到八點半,回到房間,我們會再睡個回籠覺。大約十點左右離開飯店,開始爬山。因為早餐吃得很飽,而且睡覺時消耗不大,從十點開始走到下午兩點,肚子都不會餓,可以省略午餐,路上喝點水和吃點乾糧即可。等到了下午四點,雖然走了六個小時,但也到達飯店了,泡泡麵、泡濃湯、泡茶,吃吃喝喝兼休息。雖然一天只吃兩餐,但感覺吃得挺豐盛。tips★ 破解老媽作息密碼,行程安排事半功倍。★ 早餐吃得很飽很飽,省掉午餐時間。★ 讓主行程落在十點到四點,有完整的六小時,一邊消化胃中食物。★ 攜帶一點水和小食,暫時充飢,別餓過頭了。★ 晚上安排吃一頓好的,慰勞辛苦的身心靈。★ 超推!帶登山枴杖超減輕雙腳負擔。女兒是廁所搜尋雷達?歐洲冬天冷,讓上廁所次數已經很頻繁的果媽,次數更加密集。而且特別會挑時間,總是在最緊急時刻:火車快來了,或火車快到站了,這種一個不小心,就會讓「特惠票變廢票」,從「有房子住變成直達沒訂房的陌生城市」呀。這讓身為負責掌控規劃行程的我,瞬間焦慮指數爆表。雖然已經盡力尋找和提醒果媽記得上廁所,無奈能碰上廁所的機會真的太少,所以每次果媽都很緊急,常常都要中斷行程,長久下來,每天光是為了找廁所,身心俱疲,耐心血格告急,焦慮急速上升。不知不覺,我和果姊無形中成了廁所搜尋雷達,只要一發現廁所情報,就趕緊上報果媽。歐洲免費的廁所有多難找?連已經進麥當勞消費的人要上廁所,還得另外買票才行,想找免費的廁所:免談。因年紀而來的不便 影響旅遊興致當時的我知道長輩出外需要比較頻繁的上廁所,所以一開始也會幫忙找廁所,但到了後來,找廁所的頻率簡直高到不可思議,旅行已經非常疲累,時不時都有突發狀況要解決,還要頻頻幫果媽找廁所,心裡很容易生出不耐煩的心情,覺得果媽太過依賴我們而生氣。但冷靜後的反省是,我不應該以果媽在台灣的靈活程度要求她,因為面對陌生的環境,語言不通,以及不若亞洲到處都有的公共廁所文化,媽媽的靈活度和應變能力幾乎零。因為年紀所帶來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不便,媽媽承受著比我更多的煎熬,而生理健康的我,那個不斷遊說,開心的提議帶媽媽旅行的我,遇到問題卻只是想著「好麻煩」,真為這樣的自己感覺羞愧。在後來的旅行中,這段文字總時不時會浮現在我腦海中,提醒我,多關心照顧媽媽的需求一點。破解「找廁所」密碼 設立專款專用基金為了不讓果媽因為心疼上廁所的錢而憋尿,所以我和果姊決定設置一個「上廁所基金」。由我和果姊出資,每天保持基金裡有十歐元(約台幣四百元),只有果媽可以使用,希望讓她可以想上就上,不要為了省錢而感到不方便,終於解決了上廁所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也產生了「新弊端」:果媽居然每天開始偷偷把十歐元默默的存下來⋯⋯還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女兒們無言了。tips★ 「耐心」是建立在理解之上。★ 學習成為一個更成熟,一個懂得「體貼」的女兒。本文摘自《帶媽媽去旅行幸福全攻略》,貓頭鷹 2019/09/12 出版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7 失智.名人專家
曹汶龍/分享照護失智母快樂秘訣 失智症權威:別老問「我是誰」
照顧失智者,總是辛苦而漫長,除了體力與耐力的拔河,面對親人的記憶消褪,更是淚往肚裡吞?——過往對長期照護的悲情印象,在71歲的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身上,竟完全令人改觀!身為失智症權威,他陪伴失智的母親吃飯、聊天、唱歌、換假牙、玩皮球,過程平凡無奇,卻充滿歡樂與溫暖的真摯情感,這些生活影片一經分享到臉書上,立刻感染大批網友,也不免讓人好奇,如何才能做到?「就像在跟孩子玩,母親感受不到壓力,看到我就會有笑容。」曹汶龍解釋。他在7年多前,發現母親生活無法自理,退化症狀逐漸嚴重,就把自己當作「母親的母親」。一邊照顧著「老小孩」,一邊是收治無數失智病人的醫師,這「跟孩子玩」的道理背後,有他長年深切的體悟,幾乎可成為照顧者的參考範本。 照顧老人像照顧孩子,找出母親隱疾他以神經科專長,去年底隱約發現,母親「退化速度變快了」。例如吃飯不會用筷子,湯匙也懶得拿,到最後需要人餵,說話和動作也較為遲鈍,他認為必有「異狀」。依臨床經驗,他擔心,長輩有時因碰撞或稍微出力,會發生硬腦膜出血,產生認知變化。又觀察母親無精打采,體溫比自己還高,卻沒有發燒,經過電腦斷層檢查後,才發現是子宮內部發炎,進行後續治療。曹汶龍依此說明,子女照顧父母,絕少會像家長照顧嬰兒那樣纖細敏感,常思考「孩子為什麼哭?」並且盡力找出原因;若換作照顧高齡失智長者,發現身心衰退症狀時,可能就認為理所當然,而忽略「身體還躲了一些東西」,才會弱上加弱。就醫過程中,一般人尚且會徬徨不安,如何安撫失智者,更是一門學問。他見母親在進行子宮手術前,對醫院環境感到陌生,而頻問「這是哪裡?」曹汶龍順著回答:「我們去美國,現在要坐飛機,要先閉眼睛睡覺喔」,當母親一閉眼,醫護人員就可以順利進行麻醉。他解釋,許多失智者會出現情緒化的衝突反應,往往是因為「尊嚴」被忽略,而所謂尊嚴,就是讓失智者保有對周遭環境的認知,減少「被忽視」的感受,並且有信賴的人陪伴在旁。設計新家時,他特別讓母親的房間保留大片落地窗,除了有自然採光,也可以直接看到家人在活動,「失智的老人,住的地方若能讓視野『通透』,心中就會開朗,自然就能笑口常開。」 照顧者別老問「我是誰」,徒增挫折感曹汶龍形容,「失智是腦袋裡面一塊塊地消失掉,細胞被侵犯而慢慢退化,不停去刺激也沒有用,只有增加他的自卑感。」例如,動不動就考他「我是誰?」當說錯時,急著糾正答案,看似加強記憶,但患者反而會感到被否定,出現失控的舉動,「大家就糾結在那裡。」他建議,照顧者要學會看「好的一面」,若完整的記憶是10分,與其指責他忘記7分,不如肯定他還記得的剩下3分,並且和這「3分」互動,如此一來,失智者就能提升自己「存在」的價值。曹汶龍曾在臉書上如此寫下:「每天早上母親都吃一個蛋。用她習慣的生活事件去執行,讓她覺得還是個有用的人。」遺忘的人事不需再執著,還記得的,就值得歡喜面對。他進一步解釋,退化過程如同生命逆轉,成人不會直接退為「嬰兒」,而是先從退回「青少年」開始──似懂非懂,叛逆又充滿懷疑,大約2、3年後,再退到更年幼的孩子,「我們要在不同的階段,陪他過那個階段的生活,嚴重的話,頂多就像小孩,就用小孩的玩法。」曹汶龍的母親,如今也像他的「小孫子」,晚餐後的時光最悠然,2人一起聊聊天,或拍手唱著母親熟悉的童謠和老歌,有時想到年幼時,母親也是這麼唱給他聽,拉拔到大,不禁眼眶泛紅,「母子互相關懷的情感,很多也很微妙。」 「其實失智很可愛,要懂得他在想什麼。」曹汶龍分享,失智者常會說出「不符現實」的話,也許前言不對後語,把兒子當作先生,因而用怒罵的口吻來講話,這時不用動氣,「就用演戲的方法,把自己當導演,配合扮演角色,用這樣子來看,就會發覺生活很精彩。」他分析,當腦部退化到額葉,節制力會降低,也許容易疑神疑鬼,或生活習慣變得不愛乾淨,三更半夜不睡覺,若情況嚴重干擾別人,在醫師和家屬充分溝通之下,也可透過一些藥物,來調整患者情緒。雕塑母親如菩薩,提前練習老後模樣曹汶龍被網友喻為「現代老萊子」,母親則是笑口常開、反應純真的「曹奶奶」,當他看著母親,也像在看著更老之後的自己,因而心生感謝,「製造一個母親可愛的形象,等於給自己一個機會,雕塑一個菩薩,知道方法了,將來活到那時候,也把自己雕成那樣。」若將來有一天也罹患了失智症呢?他搖了搖手機,是這麼想的,「老天若讓我走到那一步,我想我會不一樣的!現在已經養成習慣,把約會寫在行事曆,訂高鐵票、付款都用app,將來飲食、保全等服務,點一點螢幕都有,也不必到安養院。」曹汶龍隨著工作地點的變遷,40多年來都把父母帶在身旁照顧,事親至孝,他強調,家庭關係之所以融洽,有賴另一半的包容,「要對太太要特別好,做先生各方面要尊敬她,讓她有很大的自由空間。」 住過台北、花蓮、如今在嘉義定居,他和住家周圍的退休鄰居們組成「共老圈」,常聚在一起交流。今年父親節,兒女都在外地,「共老圈」就在餐廳訂下一桌菜來慶祝,樂得自在開心。主動出擊走入失智家庭,自在不求名利在國內,嘉義縣的老年人口比率居全台之冠,曹汶龍同時為嘉義縣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持人,在看門診之外,一週有超過3天走入社區,開設「記憶保養班」,也幫助更多失智患者接受正規治療。從國防醫學院畢業,開創國內神經內科體系,他如今行醫近半世紀,更專注於失智症照護領域,「我已經過了退休年齡,還沒退就不會退,我現在做的東西,別人認為是需要我的,我出去不求名不求利,就很自在地努力。」他感受到,醫師到社區裡就是「核心人物」,雖然報酬不多,但動機很單純,就是基於對人的關懷,醫病之間都能獲得正向的能量。 曹汶龍發現,有許多失智者「躲在家中」,不肯來醫院,他開始實行「主動出擊」,結合醫師、個案管理暨護理師、社工、心理師等人組成團隊,到患者家中,一待超過一個小時,「家家都有本經,必須教他一些方法」,家屬果然大為感動,往後就願意配合治療。然而一名失智患者平均要做好幾項檢查,得來回跑幾趟醫院,他規劃「一條龍服務」,讓病人一來到醫院,可以接連從個管師測驗、斷層掃描檢查,最後再到診間,大幅減少周旋不同科別的不便。許多村落的「里長」主動協助找出失智患者,也是他眼中的關鍵人物,「我們幫了他,他們也幫了我們,里長會覺得他是專業的,要不然他沒有醫療後盾,就不會敢碰失智個案」,這是努力化解層層誤會下,一步一步嘗試走出來合作之路。 至今每個月,曹汶龍仍保留一天,從嘉義到台北慈濟醫院看診,許多北部的老患者等的就是這一天,他來回車程起碼要花上6個鐘頭,仍說「看到許多老朋友,很歡喜!」人生70,他認為確實值得歡喜,外在物質條件也沒有太多追求,「隨順因緣,當你覺得各方面都足夠,就什麼事都好做。」對於家中的老母親,和各地需要他的患者,則持續付出更多,並滿足地一無所求。原文:照顧失智長輩可以這麼快樂!曹汶龍:陪他玩,但別老問「我是誰?」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共
15
頁